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量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SFBC绩效沟通的几个重要因素
Gaodeming 2019-9-10 17:50
绩效管理中的绩效教练常常用到关系问句。 比如: 你的领导会如何看这个想法? 下面一起探讨一下关系问句中的维度。 绩效管理的目标:A 管理者的目标 B个人目标 C 教练过程出现的动态目标 这三个目标拥有一个合理的支点。不仅要关注三个目标的交叉点,也要关注三个目标之外的表达空间。 下面谈量尺。 只有三大量尺: 能动性、工作方法、个人能力 模块化的绩效教练,现在我了解的有两种,其中一个是把上面的AB量尺百分比化。兴趣百分比,能力百分比;一种是例外时间线的直观方法。 这两个方法 Haesun 曾经讲过。 注意:双重角色与利益冲突问题一直是困扰教练与管理者使用的瓶颈?我想你一定有过很好的解决方案。 (一) 焦点解决在绩效方面的模型 当我教管理层如何做绩效管理时,我会告诉他们,新员工新进来的时候的状态,然后管理层会希望员工能有一个一直上升的状态。然而,实际上员工的状态随着时间变化是变化的。下图是一个典型的员工业绩表现: 员工业绩模式,横轴是一周几天时间,纵轴是表现,这条业绩曲线往往不是直线上升的,有波动,甚至会降到零点以下,零以下,你就会被解雇了。 1.通常的提问方式 通常方式下,领导层会问谷点发生了什么,好一点的领导也会问峰点发生了什么。但很多领导都会问,嗨,你明明周一可以做得很好,而你为什么周二就下来了呢? 生活中这样的会话很多,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上学期成绩很好,这学期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女朋友影响学习啦? 2.焦点解决的提问方式 那么,在焦点解决的领域里,我们该如何问呢? ——你是怎么做到峰值点的? ——你是如何从谷点开始往上走的? ——先给他们赞许,说出那些可能他们自己都没注意到的地方。 你可以准备一个本子,每周记下每个人完成得好的地方,比如他们做得特别好,或者客户反映特别好的,记下来。等到周五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他们往往会说三个,而你打开本子,说出其它七件。他们会很吃惊你会花时间这么用心注意他们。 如上图我还会问星期二那天的情况,但我不会直接说为什么那天不好,而是问星期二那天有什么事啊?我这样问,他们会觉得好的地方是,我注意到了 他们的变化 ,而不是假想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这样他们是有解释的机会的。我们会问,周三那天你的状态下来了,但周四你做了什么? (二) 焦点解决业绩教练工具 1.模型 :把100分分在这四个栏目里,只是一个总体的印象。请考虑一下自己有哪些做得很棒的,哪些是比较好的,哪些还可以,哪些必须改进的。 2. SF会话问句 l 请和我说一下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l 如果有几个不同角色,请问您希望以哪个角色来做这个练习 l 你如何给自己在这些栏目中评分的? l 请告诉我,在“非常棒”的这个部分,有哪些部分你是做得非常好的?别人经常来向你咨询的?……还有吗?还有哪些是你非常愿意做,人们都向你询问或者咨询的? l 那么在第二个部分呢?在这个部分,你在哪方面做得也还不错呢? l 你在哪里学到这么多的? l 还有什么你觉得自己作为 ,做得好的地方? l 第三个,你觉得会有哪些方面呢?这里是平均线以上的。 l 在哪些方面你觉得自己需要提高的呢?……还有什么? l 你对自己有很清楚的考虑,太棒了!你已经有这么多的考虑了吗? l 如果我问和你比较熟悉的人,因为你已经做得很好,特别是在Amazing这部分内容中,他们会如何说呢?你在每个领域内的表现怎么样?(如有团队成员在,请他们来讲讲) l 假如你可以继续地做这些事情,而且会做得更多,那会有什么不同呢?当这些事情变得更好时,其他人会注意到什么?你会做什么,让自己的成功继续呢? l 假如今后这些对你来说,特别是Needs to improve,不再是需要提高的,那会对你有什么不同呢?还有吗? l 基于咱们刚才的谈话,你会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什么呢?能够让你朝着自己的目标更近?你具体打算怎么做呢? 大家也可以对自己的绩效沟通教练反思总结,这样我们可以共同提高。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138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关于“奇迹问句”在使用中发生的“奇葩”回应
Gaodeming 2017-8-7 13:23
在咨询中,当咨询师询问“奇迹问句”或者“未来问句”时,不一定会得到来访者什么样的回应。 案例一 : 有时候,来访者“期待的未来”可能无法从明天甚至是明年开始。例如一个孤儿院里十几岁的男孩说,他的“奇迹”是醒来以后成为一个亿万富豪,开着保时捷,身边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咨询师回应:“我们来想一个不那么大的奇迹,但这个奇迹仍然能够让你的生活朝向你想要的那个方向,比如亿万富翁、保时捷、漂亮的女朋友等。”这个男孩笑了,对咨询师说了句脏话,然后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第二天,男孩第一次在中午之前起床,买了报纸,开始找工作。 案例二 : 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奇迹。一个从20岁开始工作,到 35 岁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在北京有房有车的女性前来咨询。问题是她认为现在除了钱,没有男朋友、没有家庭、没有她自己所谓的“高学历和一技之长”,对当下的生活非常不满意。她对于奇迹问题的答案是:“一觉醒来,回到了 18 岁”。咨询师继续追问的是: Wow , 18 岁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同?来访者想了想说:“勇敢和有激情,去执着地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咨询师继续追问:“还有吗? …… ”。来访者开始滔滔不绝描述,如果她回到 18 岁,她会以一种什么的方式生活,别人会如何与她在一起,等等!当来访者对于奇迹发生后的生活详细的描述结束后,咨询师再问一个量尺问句,来访者就开始踏上行动之路了。 【赵然点评分析】 根据经验,如果来访者发现这些希望可能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他们会开始意识到它是有可能发生的。 1. 最初,“奇迹问句”是关于“没有问题的生活”的描述。“奇迹”目的是让来访者克服没有希望的感觉,因为奇迹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如果你明天醒来时,发现你的生活完全像你希望的一样,第一个迹象会是什么?”从迹象开始,来访者已经在开始勾画未来,甚至在准备如何迈出第一步的路上了。 2. SFBT认为,最好的方法是在来访者描述了“奇迹问句”或者“期待的未来”之后才使用量尺。很多案例表明,来访者在探索了未来之后,分数要高于过早询问量尺后的分数,因为那些时候他们还在关注问题,而不是期待的未来。 3. 最简单的量尺是,10分代表期待的未来,0分代表最糟糕的情况(有些人使用1分而不是0分)。一般我们会说“10分代表你刚刚描述的那些奇迹发生后的生活变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10分代表期待未来的呈现,而不是问题的消失。 【作者介绍】 赵然,教授 , MD,Ph.D。中央财经大学 企业与社会心理应用研究所所长,硕士生导师。美国University of Illinois和Wayne State University访问学者。国际员工帮助计划协会(EAPA)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员工心理促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 赵然在2014年创建了号称焦点解决“中国哈佛”的燃料队。燃料队是中国卓越的、致力于焦点解决推广、研究与应用的学习型社群。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 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个人分类: 焦点解决实践|9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7: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