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告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与科学浪漫主义告别
热度 3 wxminmin1987 2016-4-12 12:42
记得大学的时候读过萧功秦先生写的一部书,叫做《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书中讨论了近代以来革命者带有政治浪漫主义情怀的革命,将中国不断带入更糟糕的境地。在此,他们忽视了一个前提,政治的理论固然可以给我们指导一个革命的前景或目标,但是却没有给出一个逐步通向目标的途径。而革命显然太过激进,必然会遭到各种势力消极的抵抗,而且还会有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最终让革命描绘的美好蓝图流产。 然而现在,这种浪漫主义情怀依旧存在,而且不乏繁殖的土壤,现在已经根植于科学社群之中。的确,浪漫主义总是能给人带来梦想与激情,给人带来干事创业的无限向往。 就像我当初学习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地理科学下属的专业,也自称是科学。想当初老师在《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讲述各种区域发展战略,总是充满激情与梦想。什么环渤海城市圈,什么半岛蓝色经济区,一个个的宏大概念让人应接不暇,总是让人心潮澎湃。但是当我工作的时候,看到不断的拆迁,看到社会关系的撕裂,社会矛盾的不断积累,听到重庆移民店老板的讲述,我开始反思,这也是我最终不愿意再学习地理科学的原因之一。 即使更像自然科学的自然地理学,也是不乏科学的浪漫性。当然我们不能抹杀他们的贡献。但是,如果他们拿着还具有争论的科学理论去搞实践就有问题了。而且在国家的各种生态工程建设中总是不乏他们的影子,比如三北防护林工程,植树造林工程、绿化沙漠。当然,现在他们也意识到并不是每个地方都适合种树的。似乎科学家或者知识分子在面对大自然、面对政治的时候,其个人的诗人气质总是被唤醒。 伴随很长的 苦恼以后,我开始更喜欢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更喜欢文化人类学,更喜欢众多具有人文气息与科学反思精神的学科了。我也开始相信,目标是好的,却并不一 定能办成好事。因为所有的蓝图,都是基于简单化的理论模型建立的,它们并不是社会,它们忽略了社会的复杂性,忽视了大区域中小地方的不同。更何况,实施这些蓝图的是理性的人,是一个个具有不同目的和知识有限性的人。在实施的过程中,这些蓝图必然会遭受各种抵抗,遭受各种随机因素的干扰,因此,它必然会不断偏离他的初衷。 的确,科学革命带给人类社会的变化是巨大的,但是这也伴随着创造性破坏。科学革命带来的社会阵痛也是巨大的。当科学家发明了化肥、农药、除草剂的时候,当他们在为自己的成就欣喜若狂的时候,他们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寂静的春天》的出版。 科学与技术固然会给我们带来众多发现与发明,带来生活的舒适与方便,但是也会带来很多负面的东西,这是我们不能预测,也是不得不防的。不然为什么会兴起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学科?不然怎么会有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不然怎么会有环境运动的兴起与自然生态主义会复兴呢? 我们相信科学是理性的,但是科学家却不总是如此。科学家之中总是不乏具有浪漫主义情怀者。不少科学家总是喜欢夸大自己研究的作用,夸大自己成果的有用性。如果你不信,去梳理一下给自己上过课的老师,或许你就能体会。每门课程的开头部分,老师是不是总是在不厌其烦地强调他这门课程的有用性呢?其实真的大可不必,你只管做你的研究,有用没用社会自然会判断,不用科学家刻意去引导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与政治浪漫主义告别,还应该与科学浪漫主义告别!
个人分类: 学术随笔|3738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刘擎:追忆与启迪——江绪林博士告别仪式的悼词
热度 1 zlyang 2016-3-15 14:43
刘擎:追忆与启迪——江绪林博士告别仪式的悼词 刘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学网: http://guoxue.xidian.edu.cn/Article/view.asp?ClassID=129SelectID=6833Order=a.UpDateTime 北京文艺网: http://www.artsbj.com/show-18-509738-1.html 今天我 们聚集在这里 ,为 江绪林老师送别 。 我们如何来凭吊这样一个的生命 ? 他的存在与离别都如此独特,以至于我难以写下一篇规范公正的悼文。这是我不擅长的,对绪林也未必适合。如果这份悼词带有许多个人的感触,而未能代表一个群体的心声,请原谅和容忍我。 绪林短暂的一生不同寻常。他在 1975 年 2 月出生,五岁时母亲不幸病故,十二岁时又失去了父亲。此后靠姐姐江寿娥含辛茹苦地抚养他长大。坎坷而清贫的早年没有埋没他求知好学的禀赋,绪林从湖北红安的乡村走进北京,先后就读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后来在香港浸会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绪林是这个多难家庭的荣光,他对姐姐怀有难以表达的深厚感情。他对姐姐言语不多、时而困难,甚至许多年没有回家探望。但他一直给姐姐寄钱,还为姐姐在县城买了房子,尽己所能报答养育之恩。姐姐,在此请接收我们深深的敬意,请您节哀,保重身体。您能过的好一些,是绪林由衷的心愿。 2009年绪林进入华东师大政治学系任教。当时我在历史系工作。 2010 年秋天,绪林走进我的教室,旁听我给硕士生开设的《西方思想经典研读》课程。我知道绪林有很好的学术训练,而且已经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论文。他来听课实际上对我有不小的压力。我几次对他说,要是觉得没有收获完全不必浪费时间。 整个一个学期,他只缺席过一次,还给发短信给我“请假”。我们在课间聊天,也经常在下课之后一起去食堂午餐。交谈之中渐渐熟知起来,就此结下了友谊。 2013 年夏季,我和几 位同事一起调入政治学系,绪林很高兴有了更多研究政治思想史的同行。政治学系的同事们与绪林的交往深浅不一,但都了解绪林与众不同的性情与风格。他专注于学问和思考,潜心阅读大量经典著作,同时也认真对待同行的研究,他的评论总是中肯而富有洞见。而他热爱教学,对学生倾注关怀和心血,也赢得了同学们深切的敬意与爱戴。绪林对学术发表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以至于我们多少人鼓励他发表著作、申请课题、尽快晋升副教授的劝说都徒劳无益,甚至显得庸俗。同时,大家也开始担心他时而流露的忧郁情绪。半年之后,我接任政治学系系主任的工作。但我从未以这个身份与绪林相处,这对我们是 格外别扭的 。 绪林说 “ 我以前就把你看成兄长 , 以后也一样 ”,这使我释然,也让我铭记。我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开朗起来,振作起来,“只要你阳光一点,怎么开心就怎么来”,如果要“求上进”提职称,我们大家一起来帮着策划、一起来推动,如果愿意听凭自己的兴趣潜心研究,根本不用理会那些的考评规则。 我庆幸我们所在的这所学校 , 使我能够不担风险地行使一点小小的特权 , 对绪林这样一个特殊人才予以 特殊的对待 。而他除了感谢,就是说自己“学问还不扎实”,他愿意慢慢来。 后来华东师大推出了一个新的职称评定方式,称为“代表作制度”,就是对于特殊人才,不要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课题成果,只要提交自己的代表作(著作或论文)参加评审,就可以申请晋升。我第一时间兴冲冲地带着这个消息去找绪林。在我看来,这个新规则就是为绪林这样的人度身定做的。我请他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的文章作为代表作提出申请,这是他晋升副教授的一个捷径。但绪林居然不知所措,沉默良久之后说,“其实后来我觉得那篇文章的结论过于草率了,也可能是错的”。我说我知道,“你 可能 over claim 你 对罗尔斯的批评,但用理性选择模式来作解读这个思路非常新颖。要点不在对错,而在于代表你的学术水平”。他说,“可是,这篇文章不能代表我的水平啊”。我惊讶至无语。不是因为他的不通人情(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而是绪林再次让我感受到他的纯粹:对知识的诚实,对学术作为志业的神圣感。这在当今学界是如此罕见。 是的,绪林是 现代学院中的一枚 “ 珍稀植物 ”, 珍贵而稀少 ,却在一个早春的寒夜骤然夭折,这让我们无比痛惜。这枚植物又是孤独和忧郁的,格外需要温情与关爱。他缺乏朋友吗?与 流传说法相反 , 绪林身边一直有自己的朋友 。他当然不是那种喜欢社交活动的人,尤其不善于泛泛之交。但他周围有自己愿意交流的朋友。最初几年与他交往更密切的是崇明和刘文瑾夫妇(目前他们在美国访学),绪林经常去他们家“蹭饭”。还有哲学系的葛四友,我们几个经常在一起打乒乓球,聚会。那时候没有微信,许纪霖老师发起了一个“政治哲学与思想史研讨”的邮件群,绪林在其中的发言很活跃。在政治学系,杨芳、萧延中和吴冠军老师,尤其是后来调入的邱立波等老师,都和绪林有比较密切的交往。林国华老师和绪林有更久的渊源,或许是最能和他深谈的人,但遗憾的是相逢的机会不多。 所有与绪林专业上相关的学术活动 , 我都会邀请他参加 , 他都无一例外地参与 , 而且会认真准备 , 做出有质量的 发言 。他在一个跨地域的政治哲学交流的微信群中发言也很踊跃,临别前两天还提出了关于桑德尔著作的一个问题。另外,他还有难以计数的学生朋友。 但是,总有一个问题在我心头挥之不去:“朋友”意味着什么?对绪林究竟意味着什么?为什么通常所说的友谊最终不足以帮助绪林应对内心的绝望?此刻,这个未解之谜变得如此沉痛。 绪林最初给人的印象是谦逊、腼腆,少言寡语。但熟悉之后会发现,其实他非常生动,兴致来了可以很健谈,时而机智,时而倔强,有出其不意的幽默感,他是格外敏感的,也善于倾听和理解对方。但与此同时,在他身上总有一种局促不安、一种不自在的气质如影随形,时隐时现。即便在非常熟知之后仍然如此。绪林也对我隐约谈及他的几次恋爱经历,有的长达半年之久,有的昙花一现。最后一位恋人是 90 后的女生,当时我真心为他高兴。但几个月前绪林告诉我,因为感到“无法给她一个好的未来”,他提出了分手。许多女生可以远远的欣赏他、钦慕他甚至崇拜他,但接近之后却难以与他长久的朝夕相处。 我 猜想,绪林的许多 朋友在和他接近到一定程度时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 在通往更加亲密的关系时 , 变得举步维艰或不知所措 。我的 一位学生说 ,“我们大部分人的心灵都会有那么个庭院,愿意让朋友进来喝茶聊天,江老师也愿意。而人心深处的那个小木屋,大部分虽然上了锁,但也是有解锁的钥匙,江老师的却有点像死锁,或者连环锁,难以打开。” 我自己最终也未能进入绪林心灵深处的 “ 小木屋 ”。 大概是因为愚钝,我找不到钥匙,或者因为畏惧,我害怕冒犯,不敢破门而入。是的,绪林的确有自己的朋友,也有过心爱人的。但他始终没有获得那种深入而持久的亲密关系,那种能温暖地滋养他、陪伴他和支持他面对内心孤独和焦虑的友爱与恋情,那种温润而强健的感情依靠。 有一次问及他为何情绪又低落了 ,绪林说他只是“胡思乱想”而已,不愿深谈。 临别时我对他说 ,“ no matter what, I’ll always be there for you ” (我觉得有些话用英文听上去不那么“肉麻”), 他很郑重地回应说 , 知道的 。 自此之后,我以为我们之间有一个默契的约定:你守着自己的“小木屋”独自面对内心世界,但要是小木屋“失火了”,你应当及时让我知道,而我可以闯入救急。我曾经确信,绪林不会不顾这个约定而贸然行事。以前有过几次,发现他流露出悲观低落的情绪,我就会适度干预,他并不反感,还会反过来宽慰我说“别担心,没事的”,说自己“只是胡思乱想一下”就会过去的,诸如此类。而那几次情况都“转危为安”了。其他的朋友可能也有类似的经历。有时候他微博中一些朋友善意的劝解留言,也会帮助他走出一时低落的情绪。所以事发的那天下午,虽然他不接电话,但几次回复了我的短信,我以为最后还是能化险为夷。可是 我错了 。当知道他如此决绝走上不归之路的时候,我无比震惊,一时间悲痛与失望交加:“绪林,我们不是说好的吗?你怎么就背弃了我们之间的约定啊?!”。人的自我确信是多么不可靠,又多么可鄙的自不量力。作为基督徒,绪林违背了他本该信守的宗教规条,他和我之间的默契约定又何足挂齿? 那么 , 绪林的孤独和焦虑究竟是什么呢 ? 以至于他最终走得如此决绝 ?是“ 抑郁症 ” 吗?绪林长达多年反复出现的情绪低落、失眠和轻身念头,似乎符合典型的临床症候。可是我一直在回避这个词。觉得这个词太轻巧了,太方便地打发了一切,它抹去了绪林复杂而又深不可测的心灵孤独,也免除了我们所有的负担和愧疚。但今天,我愿意重新看待这个问题。在和绪林的交谈中,只有一次,我小心翼翼地暗示,他应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但这个令人不安的话题断断续续地难以持续,随后就转变为哲学化的谈论。心理咨询行业是现代性的发明,将道德、价值和信仰的危机完全化约为技术性的心理问题,这是逃避和扭曲,而不是在真正面对深刻的人性问题。我和他都能熟知这种观点,这背后有大思想家的背书,我们甚至都不用提海德格尔或者福柯的名字。那一次我迎合了绪林,错过了一次机会。因为我们都不愿意在海德格尔和福柯基调之下讨论人生。但现在看来,这是何等的虚荣! 如果那些永恒的哲学与宗教的大问题终究需要无尽的求索 ,而焦虑和孤独又 危及着生命 , 为什么我们不能放下架子 来 寻求专业心理技术的帮助而要傲慢地鄙夷它 ?的确,心里治理 或许只能缓解 而不能解决内心的问题,但至少可能给了我们迂回周旋和时间,或者能改换一种心境,让我们能重新上路探寻那些永无解答的奥秘。 绪林的气质中惊人地缺乏周旋 、妥协和 迂回的现实主义 态度。 他渴求的理想之光 如此 夺目 , 以至于自己被屡屡灼伤 。他为自己确立的标准,无论是道德的、学术的还是信仰的标准,都如此之高,而对自己的反省又太过真诚,以至于苛刻。在这样的标准下,他时常感到自己(用他自己的话)在道德上是“卑下的”,在学术上是“平庸的”,在信仰上也是“未曾虔信”。他从来没有真正接纳自己,接纳如其所是的自己。他内心的搏斗和挣扎惊心动魄,以至于精疲力竭也未能与自己和解,最终,如其所言,“死亡是生命最后的庇护所”,选择以生命的决然中断来安顿自己, 今天来这里送别的有许多年轻的学生 , 其中有不少受到绪林理性主义气质的感召 。 我想在此诚恳地忠告孩子 们: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也同样有古典思想的渊源。追寻理想的道路漫长,请每个人珍惜自己的生命。我们走得慢,才能走得更远。 但在另一面,对于精明于功利、甚至老谋深算的流俗风气,绪林的真诚与理想主义气质是一道格外刺目的光芒。同时,绪林的经历也启发我们,在一个有原子化个人倾向的社会中, 包容和宽怀是必要的却是不够 ,友爱与团结也弥足珍贵。 我们不仅需要专业同行的讨论群组 , 我们也需要寻求一种更积极和热忱的精神的 、 智性的友爱共同体 。 因此, 绪林的遗赠不只是忧郁 的 悲剧 , 或者说悲剧本身蕴涵着丰厚的启迪 ,让人想起诗人海子的命运。绪林的经历是这个世俗时代一个偏执却不容忽视的 精神判词 ,也 是横陈在求真向善理性主义者 面前 的一个硕大问号 。纪念他的不只是 聚集在这里的我们 。 这些天还有人民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学友,还有各处发起的追思会。而 在短短几天之内 ,网络上纪念和思考的文章陆续不绝。这足以证明,对于我们他的学生、同事,师长和朋友,绪林的生命、他的文章和未竟的思考,是一份值得探究的丰富遗赠。 绪林在早春离去 , 却留下整整一个秋天的果实 , 我们会在日后的岁月中品尝与回味, 会在缅怀与思考的心田里萌发新芽 。 对于绪林,这是一份迟来的亲密,或许他会嫌过于隆重了。绪林,愿你的在天之灵接受人们心中善意与温情,愿你最终得以慰藉,并再次露出你那孩子般呆萌的微笑。绪林,愿你安息。 2016年 2 月 23 日 相关链接: 2016-02-24,江绪林(华东师范大学):纪念照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58268.html 刘建彬,2016-02-23,纪念江绪林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011-958148.html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2732 次阅读|2 个评论
Go 1.5如期发布,完全告别C代码
bigdataage 2015-8-20 18:28
Go 1.5如期发布,完全告别C代码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5-08-20/2825499-Go 今日,Google官方终于发布了 Go 1.5 版本,这是Go语言的第六个重要版本。该版本在本次更新中移除了“最后残余的C代码”,Runtime(运行时)、Compiler(编译器)和Linker(连接器)均是由Go语言所编写。目前,Go 1.5现已开放下载并支持Windows、Mac OS X和Linux平台。 主要特性如下: 编译器和运行时已完全使用Go编写,彻底移除C语言; 垃圾收集器现可并行运行,显著降低了收集器的停顿时间; Go程序默认以最大可用内核数量运行(GOMAXPROCS set),之前版本中默认为1; 所有资源库(repositories)现已支持内部包,而不仅仅是Go的核心部分; go命令现提供对“vendoring”外部依赖的“实验性支持”; 新加入的go指令追踪工具可对程序执行细粒度良好的追踪; 新加入的go doc指令(与godoc有区别)可在命令行中专门使用。 改进 linker,允许分布式 Go 包作为分享库链接到 Go 程序,可以构建 Go 包到归档或者分享库,可以链接或者通过 C 程序加载 ( design doc )。 更多详细内容,请见: Go官方主页 、下载 Go 1.5 。 http://www.csdn.net/article/2015-08-20/2825499-Go Golang下载 (for China Mainland): http://www.golangtc.com/download
48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是最可爱的人?
hurx 2015-4-17 20:20
年前就知道硕士时导师潘恩霆先生在沈阳病重,年后得知已时日不多,几经周折才在上月 21 日回到桂林市。我到 29 日才抽空带上小孩去看望,回来之后和旁边人说起去看望导师,有人居然很诧异说道:“导师,不就是老板嘛!你还去看他 ? !”。我只能说,他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是他是一位值得我们满怀敬意喊他一声“老师”的人。 潘老师出生在江苏,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到广西工作,从此扎根在广西师范大学:几十年居住在那又黑又暗的两室,直到退休后才住到现在那房子;工资收入水平低,有时竟要靠卖掉旧报纸才能熬到发工资日。当年读书时老师黄文榜先生,因为穿着简朴,在大街上骑车时被当作农村大爷,问有稻草卖没有 ? 他们那一批人为国家西部教育事业燃烧了一生,奉献一切,无怨无悔;当他们老到只能记住几个号码,当他们有的人与我们告别时候,我觉得是该写点东西,让后人看到还存在过这么些人,他们从少年经历了国土沦丧的苦难,懂得中华民族崛起的意义,他们燃烧自己,我整个我们指路 , 为我们民族带来光明。  没有闪亮的奖章 , 有的只是一颗善良的心;没有腰缠万贯 , 有的只是终日的艰辛;没有惊天动地壮举,他们只是一些最平凡的人 ! 但就是这些最平凡的人 , 兢兢业业一生 , 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 九九归一成圣道 , 潘老师在他生日那天走了。今天举行了告别仪式,作为弟子未能出席 , 只能写上一小段以寄哀思!
个人分类: 杂谈|3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阳光明媚中离开清河(原创歌词)
jlpemail 2015-4-11 07:42
那个人大权在握 我没有去向他告别 也没有朝他要车 我的远行,不能跟 那个阴沉的脸阴谋的笔掺和 我请求一个素不相识的路人 搭车 搭车 搭车 搭上人家的大卡车 我要离开清河 去哪一个火车站都不会错 我要离开清河 我要离开18年前向往的清河 我要离开这秋天的清河 我要离开春天报到过的清河 我要离开朔风肆虐过的清河 3楼13楼30楼都不属于我 我要离开清河 离开浑浊的水 离开这条淤泥堵塞的河 连窗前的香椿树我都不带走 我要离开清河 哪怕是下地狱 我也不留在他的天国 哪怕是夜色迷茫 我也不留在阳光明媚的清河 那里的阳光不属于我 那里的天空不属于我 那里的黄泥地不属于我 那里的白牌车不属于我 离开清河 离开清河 我在秋分过后离开清河 再明媚的阳光也留不住我 我要离开清河 八百里太行会收留我 九千个丘陵会隐藏我 八万亩丛林会收留我 阳光明媚中离开清河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23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是告别,不想告别
热度 1 donghy 2014-1-5 15:07
2013年过去了,2013年最后一天,学生们完成了我教的课程考试。 2014年来临了,像以往一样,我赶紧批阅了全部试卷,写好了考试总结。 再一次走在熟悉的操场上,操场上又覆盖了一层清雪,马上要放寒假了。 可是再开学时,我就要告别教学岗位退休回家,听不见这大喇叭里的声音了。 -----------------------------------华丽的分割线---------------------------- 可是,我还不想告别呢。至少这张科学网里还有一席之地,同学们呢还会来这里的吧! 我的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还会继续,完全可以在这里继续吧,也必须继续。 同学们和同行们都在,这里将是一个更大的讲台,我们依然可以天天见。 好吧,让我们开启全新的生活模式,共同迎接美好的春天和未来! PS:几句感慨—— 风雨磨练六十载,不觉两鬓已斑白; 翘首喜迎夕阳红,阔步疾行豪情在! 北国药苑风光美,师生情谊 满满爱 ; 共同实现中国梦,健康快乐向未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10 次阅读|2 个评论
告别科学网:轻轻地我走了......
热度 33 lbjman 2014-1-3 18:51
告别科学网:轻轻地 我 走了...... 新年开始了,但决定告别科学网,轻轻地走了........., 2012年8月成为科学网成员起,认识不少好友........., 共勉中获益良多, 思想的深处 得到 全新 的洗礼........., 曾经的喜怒哀乐,真心的感谢科学网各位博主! 好事多磨难,哪有不散的宴席? 签名为《宁静致远,淡定今生》 ! 可依然不够淡定,难于宁静致远! 世外桃源中鱼游清水而我心依旧, 大千世界,浊浪翻滚,而 我一往情深, 江湖人人事事非非注定成为眼过烟云。 曾经充满希望过,曾经充满激情过,那片云彩, 告别科学网,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不带走失望,赤裸裸地,仅仅带走心中的云彩! 兰必近,2014.1.3
2247 次阅读|36 个评论
雾锁蜀山
热度 4 huailu49 2013-11-3 16:45
周六(11.2),专程去蜀山作告别之行。虽大雾,游人依然不少。 两条登山石阶,过去走过多次,但一直不清楚其级数,这次特地仔细数了数,一为455,一为481。 此记。
个人分类: 行行摄摄|2666 次阅读|8 个评论
有感于告别《现代中国》
热度 1 黄安年 2013-9-15 20:49
有感于告别《现代中国》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9月15日发布 客观地说陈平原先生并非体制外的学者,他主持的《现代中国》经历了十二年的苦熬终于不得不告别,问题不在《现代中国》的学术质量,而在于现行的学术量化体制不认可这种一书代刊的形式,如果认可这种方式将会重组学术期刊的利益链,从而一大批知名学校完全可以通过出版这种以书代刊的形式来打破现行三级刊物的垄断权。所以,实际上这也涉及垄断和反垄断之争。 笔者在1985-1990年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选译》共17期,后来停刊和经费及学术成果的认定不无关系。北师大历史系也出版过两期《史学论衡》,后来停刊更和以书代刊的文章不算成果有关。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 陈平原教授写道:先是明令取缔民间学刊,后略为放松,允许其存在,但通过建立国家审定的核心期刊、评价标准、奖励机制等,迅速压缩民间学术的生存空间。各大学普遍规定,教师在A类刊物、B类刊物、C类刊物发表论文,有真金白银的犒赏。而所谓ABC类刊物,前提是有刊号;换句话说,“以书代刊”者全部出局。作为大学教师,你可以继续在民间学刊上发论文,但在官方制定的评价体系中,这不算业绩,纯属“业余爱好”。考虑到奖金十分优厚,除了极少数“冥顽不化”者还在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高校的绝大部分教师,不管是否情愿,全都只能“入吾彀中矣” 。 学术成果的界定,不问学术本身,而只看是否和乎刊物发表的级别,这不是本末倒置的典型的形式主义一套么,既然这样,时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是不是该大张旗鼓地反掉呢! *********************** 告别《现代中国》 陈平原 《 中华读书报 》( 2013年09月11日 13 版) 这是最后一次为《现代中国》撰写“编后”了,敲下标题,黯然神伤。 从第一辑起,每辑学刊编完,我都会写几句“闲话”,或扣紧专题谈文章,或因地制宜发感慨,或旗帜鲜明表立场。为撰此文,重读前十四辑“编后”,感叹世道沧桑,确实到了“归去来兮”的时候。 记得第一辑学刊编定,是在2001年初,至今差不多十二年。照中国人的说法,十二年为一纪;此时此刻,未能更上一层楼,反而准备关门大吉,实在愧对可能存在的“热心读者”。 《现代中国》第一辑“编后”曾以《有情怀的专业研究》为题,发表在2001年5月30日的《中华读书报》上。其中提到随着专业化思想的深入人心,治学者必须接受系统训练并遵守学术规则,已经成为共识,并逐渐得到落实。我担心的是,“专业主义”一旦成为塑造我们思想行为的主要力量,会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奇思妙想”造成极大的压抑。既投身“专业化”大潮,又对所谓的“正统派”之得失保持清醒的认识,我以为是必要的。具体说来,就是希望用“情怀”来补“规则”的缺失。 第二年三月,在题为《关注“现代中国”》的专访中,我重申此立场,解释为何要从《学人》之提倡“学术规范”,转为《现代中国》之讲求“有情怀的专业研究”:“在我看来,规则是一个入门的东西,不可不谈,但也不可过分倚重。对于学者来说,除了规则,还有别的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做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的人,总是在学术之外,对当下有所关心。对于他们来说,成为一个合格的‘专家’,便不是最高境界。”(杨早:《关注“现代中国”———就现代中国的出刊访陈平原先生》,《中华读书报》2002年3月20日) 刚进入新世纪时,似乎有点新气象;可很快地,各种压力接踵而至,我辈的“雄心壮志”遂逐渐消磨于无形。我说的不是政治上的“禁区”,而是体制化的“规训”。先是明令取缔民间学刊,后略为放松,允许其存在,但通过建立国家审定的核心期刊、评价标准、奖励机制等,迅速压缩民间学术的生存空间。各大学普遍规定,教师在A类刊物、B类刊物、C类刊物发表论文,有真金白银的犒赏。而所谓ABC类刊物,前提是有刊号;换句话说,“以书代刊”者全部出局。作为大学教师,你可以继续在民间学刊上发论文,但在官方制定的评价体系中,这不算业绩,纯属“业余爱好”。考虑到奖金十分优厚,除了极少数“冥顽不化”者还在坚持“走自己的路”,中国高校的绝大部分教师,不管是否情愿,全都只能“入吾彀中矣” 。 在《人文学之“三十年河东”》(《读书》2012年2期)中,我曾提及“引领或制约一个时代学术风尚及士林气象的,到底是官府还是民间”:“以最近三十年的中国学界为例,八十年代民间学术唱主角,政府不太介入;九十年代各做各的,车走车路,马走马道;进入新世纪,政府加大了对学界的管控及支持力度,民间学术全线溃散。随着教育行政化、学术数字化,整个评价体系基本上被政府垄断。我的判断是,下一个三十年,还会有博学深思、特立独行的人文学者,但其生存处境将相当艰难。”若是著名学者,还勉强可以“特立独行”;但如果是青年教师,想凭个人兴趣读书写作,那纯属“自我放逐”。 面对此无力阻挡的“大趋势”,作为《现代中国》的主编,我内心十分纠结———邀请著名学者“友情出演”,一两次可以,多了是不行的;若是青年教师,为了人家的前程,好文章必须鼓励其投给“一流刊物”。这样算下来,要想办好《现代中国》,不说“绝无可能”,也是机会甚微了。当然,每期《现代中国》上都有好文章,但组稿周期的拉长,已经说明了其间的窘境。 今年四月,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将《现代中国》列为CSSCI集刊,也就是说,各高校教师在上面发文章,勉强可以“算分”了。朋友们勉励我继续努力,以“修成正果”;犹豫了好一阵子,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原因是,一旦进入这套“游戏”,为了适应“规则”,必定变得亦步亦趋,患得患失,很难再有独立寒秋、挥洒才情的勇气。说实话,这套以制定计划、申请课题、编列预算、花钱报账为基本程序的“学问”,非我所长,也非我所愿。因此,征求了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诸位同人的意见后,决定暂时停刊。 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除了主办学术会议、组织合作研究、出版大型丛书,2001年春开始编辑《现代中国》集刊。我曾如此“自我吹嘘”:《现代中国》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术刊物,同时又有强烈的文化关怀。谈论“二十世纪中国”,既可能是一个综合性质的、跨越不同学科的课题,也可能是一种延续着传统而又关注着当下的眼光。这就决定了其既是历史命题,也有明显的问题意识。本学刊探讨的对象涵盖晚清以降中国的文学、教育、思想、学术、艺术等各个层面,每辑35万字左右,原定半年出刊,实际上略有耽搁。学刊编委包括北大中文系教授严家炎、谢冕、孙玉石、钱理群、洪子诚、温儒敏、陈平原,哲学系教授王守常、胡军,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艺术系教授朱青生等。作为主编,我的工作得到了王风、吴晓东、陈泳超、贺桂梅等四位编辑的积极协助。这四位“编辑”,当初因是年轻教师,未进入“编委”行列;如今他们也都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了。 或许有一天,情势好转,我又重作冯妇;但更大的可能性是年轻一代像我当年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在夹缝中努力寻找一线生机,让《现代中国》东山再起———我真心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编委会,向湖北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致谢。前五辑学刊的印刷及稿费,由湖北教育出版社独力承担;后十辑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虽略有补贴,但相对于迅速上涨的成本,出版社明显是亏本了。在这种状态下,北大出版社领导及责任编辑艾英女士,能坚守诺言,继续刊出,令人感动。 值此暂时停刊之际,特向曾热心支持本学刊的诸多作者及读者,还有出版界、新闻界的旧雨新知,表示衷心的感谢。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3-09/11/nw.D110000zhdsb_20130911_1-13.htm?div=-1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10-11)|2959 次阅读|1 个评论
告别剪报时代
黄安年 2012-7-17 09:44
告别剪报时代
告别剪报时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7 月 17 日 发布 我在大学学生时代,习惯于从废旧报纸里选择自己认为有用的资料剪下保存,毕业后留校工作继续养成习惯 , 久而久之 , 积累的剪报资料足有几十大本。在校内的几次搬家时,舍弃了一部分 , 还是保留了大部分。世纪初从北师大搬到天通苑,不得已舍弃了剪报资料的 2/3 以上 , 其中有关文革小报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整整两大箱则送给了好友 , 因为我不再研究这个问题了。尽管这样,我依然留下了一大纸箱的有关美国问题的剪报资料,其实这些资料虽然是我一张、一张辛辛苦苦剪下贴起来的 , 但是由于电脑检索的方便 , 这些资料的有效性已经大大减小,所以今天我干脆将它统统当作废纸卖掉了 , 这样 , 我最终告别了剪报时代。 照片两张是最后一大箱剪报估计有三十多斤重, , 留作纪念。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535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有多久没哭了
热度 16 liuxuxia126 2012-6-16 08:46
哭是一种表达,是宣泄情感的方式。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生活,不断有人提醒你,一定要坚强。而周遭发生的事情也一再让我们的心硬起来。 泪,越来越不容易流下来了。 但我知道,每个人的内心,即使是装作硬硬的心的人,必定也有柔软的时刻。 只是,究竟是谁,是什么事,让你的心突然柔软起来? 昨晚算是今年毕业的研究生的散伙饭,同届的本科生也把散伙饭放在昨晚,给我发了短信息,邀我参加。 但对于我只上一门课和指导过几个毕业论文的本科而言,我更倾向于参加研究生的聚餐,况且,他们还等我买单。 参加聚餐的有4个老师的学生,还有准研究生。但除了我,其他老师都没有来。 先生往年也会参加我们的聚餐,我也会参加他的学生的聚餐。但今天,也冲突了。我们只好各顾各的。 看着几个即将离开校园的学生,心中百感交集。 一个个学生透露出的小秘密,让我感动又感慨。 突然之间,没有任何预兆,眼泪哗哗地流下来。 也许很久很久没有流眼泪了。至少有一年,没有因为他们而流泪。 上次流泪是在为他们毕业而举行的告别演出上,唱着“也难忘,讨论会上观点碰撞;更难忘篮球场上英姿飒爽;最难忘,师生们亲密无间的情长。。”时我流泪。 我的眼泪吸引他们都围在我身边,有不少学生跟着唏嘘。 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我克制着自己的情感喷发,渐渐回归正常。再一次给他们上起人生的课来。职业病,职业病,时时犯病,他们就是我的病根。 你有多久没有哭了?上次,你是为什么哭呢?
个人分类: 教与学|4179 次阅读|41 个评论
对生活说不
热度 4 chemicalbond 2011-6-17 20:52
生活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历程,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打点。但是,有些时候我们不得不做出选择,需要对一些事情说不,从而在一定范围内简化生活,使得它能够得到适当的控制。 上科学网有段时间了,有时来这里也成瘾,即使很忙也象抽大麻似的失去控制。 现在是用“猛药”说再见的时候了。谢谢很多网友的关照。这段经历比较特别,也值得珍藏。 So long ...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58 次阅读|5 个评论
告别和葬礼
liwei999 2011-5-15 12:16
告别和葬礼在原理上是两个仪式。御灵前是说埋没有烧(葬),有遗体的状态。 作者: mirror (*) 日期: 05/12/2011 05:41:18 烧了、葬了就“成佛”(灵牌、牌位)了。 设灵堂是死后家里要办的一个事情。讲究的人家办,不讲究的 不办。过去乡下是在家里死,所以灵堂也是遗体停放的地方。现在有个遗像代替,做个黑框子,再加上条幅就可以了。有名的人死了,会有人送来花篮、花圈,也会有人来吊唁。一般家里人都有些不知所措,需要有人来帮忙。 用个记录簿记录来客,一般分工作关系和亲戚关系各写一册,也是为了葬礼完后答谢用的依据。国人不讲究收钱。如果收钱的话,烧香之前签到的地方有受钱的人。仪式完后,一般还要提供一些吃的。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下葬要在死后若干天后,等到重要的人物来了之后才能作。没有下葬之前要“守灵”。“守灵”需要有蜡烛照明,白天也要点着。过了七十岁的人是天寿,可以用红蜡烛了。今天有很多“高科技”的蜡烛,成本低,可以点燃的时间也有把握。不到七十岁的人就要用白蜡。灵堂里可以放音乐,也可点香。在过去有消毒、驱味儿的意义。平常不见面的亲戚彼此见面,回忆一下故人的过去。镜某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看着烛光的晃动,回忆故人,后悔没有能陪伴着老人过晚年。甚至比生母的去世更悲伤,因为有这么一个“提供”悲伤的氛围。如果有遗体伴随的话,悲伤的氛围可能更临界一些。 葬礼怎么办也是个需要操心的事儿。家属那时候根本就没有悲痛的空闲。需要通知亲朋好友,需要张喽葬礼的安排。有组织的人还要通知组织。谁能来,来多少人,有多少花圈等等的,需要有个大概的估计,定下了葬礼的日子后,才能通知。过去是电报,如今都是打电话了。想想这些事儿,生前自己办葬礼也是一个法子。至少很多事情不需要后人忙活了。远到的亲戚来了还要安排住宿、返程车票等事情。 过去婚丧都在家族的祠堂这类大地方办。北京城里一般是在殡仪馆里办了。虽然这些年来有些改进,但“改进空间”依然很大。礼仪改革先动起来的是婚礼。婚礼的相位要比葬礼早十几年吧。葬礼的“完成形式”可以参考电影 入殓师 。这是个日本的商业化了的仪式了。比北京的那些“土气”的葬礼来说,商业化了的葬礼很“体面”、省事儿。 火化完后,有个骨灰和安放的问题。对共和国有贡献的人,有资格在八宝山“上墙”(组织上负责保留骨灰)。当然配偶和孩子就不能上墙了。墙的排列,很有些梁山泊排座次的意味。对骨灰,一般市民可以选择抱回家,寄存和墓地安放的办法。寄存期间八宝山最长是3年,而且必须是八宝山专卖的盒子才给存。在寄存期间内要选好墓地,安放骨灰。买墓地也是个操心、费心的事儿。 北京的墓地里可以看到很多子女为父母立的墓碑。看碑文,亡者多为镜某的父辈,立碑者多为镜某的同龄人。要不要到墓地里来凑个份子呢?家里人能有个统一的意见也不容易。如同性教育一样,对死人的事情也不是很好启口。先从容易的事情上做起吧,自己选个照片总是可以的吧?家母从发现癌症到去世不到一百天里,有日记记录下了整个历程。这是镜某的主张:亲人们与其心神不定地护理病人,不如记录下来伴随逝者最后一段人生的过程来作纪念。 这也算是对岳母大人过世一周年的纪念了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俞 可:洪堡2010 ,何去何从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06
berlindwh 2011-5-4 19:53
俞 可:洪堡2010 ,何去何从 来源:《复旦教育论坛》2010年第06期  日期:2011/2/7   一、两个现状问题    2010年10月10日,柏林洪堡大学跨越了整整两个世纪。一周之后,18日,在洪堡大学新任校长就职仪式上,由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文教与科学部部长身 份转任的扬-亨德利克?奥尔伯兹(Jan-Hendrik Olbertz)阐述了学校所期待他成就的系列使命。其中以两项为重:在第三轮“卓越计划”中跨入精英大学行列;解决博洛尼亚进程所引发的问题,并推动高 校教学改革。“卓越计划”与“博洛尼亚”是对2010年德国高等教育现状的恰当概括。   (一)卓越计划    德国联邦政府已运作了两轮“卓越计划”(2005/06,2006/07),分别有9个“未来方案”,39个“博士生培养基地”和37个“卓越跨学科集 群”入围,“未来方案”获得批准的学校通常被誉为“精英大学”。第三轮(2012-2017)遴选于2010年春天启动,到截止日(9月1日),有65所 高校递交了共227项申请,两年后揭榜。获胜者共同分配272亿欧元,其中31所学校争逐“精英大学”桂冠。   按照巴登-符腾堡州科学部部长彼得?弗兰肯贝尔格(Peter Frankenberg)的判断,“卓越计划”不可能无止尽展开,此番可能是最后一轮。于是,与前两轮失之交臂的高校纷纷摩拳擦掌,务求必胜。洪堡大学便是其中典型之一。   洪堡大学在上一轮败给其兄弟———柏林自由大学,全校哗然,学界愕然。于是,时任校长克里斯多夫?马克希斯(Christoph Markschies)及时宣布不再竞聘下任校长职位。分析人士坚信,有奥尔伯兹横跨政界与学界的经历,洪堡大学稳操胜券。    前两轮因彻底忽视教学而广遭学界诟病。2007年8月20日,德国高校联合会公布的一份统计数据震动了德国高教领域,德国全国高校在1995-2005 十年期间总共削减了1451名教授,减幅为6.3%,而期间学生总量未减,反而增长了半个百分点。这些数据为德国高校教学窘状打响了警报,而“卓越计划” 无疑是雪上加霜。社会学家理查德?明希(Richard Münch)为排挤效应出现而担忧,即科研将聚集于几所特权高校,“卓越计划”使德国科研体系“置于卡特尔、垄断与寡头政治的阴影下”,从而导致德国高校 体系分化为研究型大学和囿于标准化本科教学的教学型高校。持相同观点的还有欧洲高等教育研究联盟理事长、卡塞尔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芭芭拉?凯姆 (BarbaraKehm)。而第三轮“卓越计划”将为2017年成型的德国高等教育新版图定下基调。其遴选与前两轮不同之处在于,在“未来方案”中高校 应该阐述其改善研究性教学的意愿与方式。   (二)博洛尼亚   2009年4月,在比利时鲁汶大学, 欧洲46国教育部部长决定,博洛尼亚进程完成期限向后推迟5年。2010年3月11-12日,欧洲46国教育部部长在博洛尼亚十周年庆典上通过《布达佩斯 -维也纳宣言》,旨在为未来十年设定行动日程。之前,欧洲大学校长联合会出台的《趋势报告2010:欧洲高等教育变革十年》显示,学制统一率已高达 95%,对本科和硕士专业课程运用欧洲学分累加体系与转换体系的普及率分别达到88%与90%。然而,该联合会821所成员高校,认为博洛尼亚进程具有积 极意义的仅为58%,38%的高校却持观望态度。这印证了由欧盟委员会2008-2010期间资助的两份评估报告《高等教育改革在欧洲的进展:博洛尼亚进 程》和《高等教育改革在欧洲的进展:治理改革》的结果,即博洛尼亚进程所带来的结构性变革并没有深入到院校层面,所期待的高教改革如高校自治与高校体制的 效能提升之间缺乏显著性关联,反而导致大学信息系统官僚化地管理着学习的每个节段,持续评估成为不堪忍受的负荷。而且,博洛尼亚进程的改革效应也仅停留在 形式化层面,如学制转换、欧洲学分引入,一旦涉及课程与教学,便遭遇到各国现有的学术传统与大学文化。欧洲物理学会2008年考察了24个博洛尼亚进程成 员国的152个物理本科专业,这是首次在全欧洲范围内对博洛尼亚进程在某个特定学科产生的影响展开调查,其结果证实了上述观点。   这场“把教育 彻底纳入新自由主义经济逻辑之中的试验”关涉“高等教育的标准化与模块化”,并指向“传授能够经受市场考验的工作才能”。欧洲高等教育研究 联 盟 创 会 会 长 乌 尔 里 希?泰 希 勒 尔(UlrichTeichler)认为博洛尼亚进程所强调的“就业能力”凸显功利主义。在德国,高等教育的相关群体如校长、教授、大学生普遍认为,高等 教育不应仅仅为劳动力市场输送后备力量而放逐人的塑造与才的培养。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称之为“德国大学的麦克唐纳化”。教育的所有要素:“意志性自决、智力性活动,揣测性思考,预知性想象”一并消弭,学生成为“条件反射式的学习 机器,作为个性发展创造性部分的教育被忽视,人被改造成为分数猎手。”学生没有任何时间奉献社会、政治和家庭。德国大学生后勤机构联合会声称,学生群体中 已大规模出现失败恐惧症、倦怠以及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心力交瘁或过劳症,这类通常在职员尤其是与人频繁接触的服务性行业的职员身上显露出来的心理疾病,正 在青年学子之间迅速蔓延。2007年,德国全国共有66000名大学生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一年后,人数增长了20%。失眠、焦虑乃至胃痉挛成为学生中常 见的症状。联邦教科部委托康斯坦兹大学展开的第十次“大学学习现状与大学生人生取向”调查显示,尽管八成大学生对博洛尼亚进程持积极态度,但是,本科学习 普遍被认为是一项冷漠、紧张而又无趣的活动。每4名学生中就有1名可能随时中断学业。46%的学生表示,对博洛尼亚进程所推行的模块化课程的理解存在很大 困难。学生终日疲于应对考试与积攒学分。据联邦统计署2010年5月公布的数据,27%的大学生中断学业,尤其是在数学与自然科学领域,这个比例为三分之 一,在工程科学这一比例为四分之一。德国高教信息中心2010年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指出,2000年即博洛尼亚进程刚启动之际,大学生学业中断的首要因素 是职业意向转换(19%),而2008年,这个缘由退居到第六位,首要因素则变成学业压力以及考试失利(31%)。物理学家乌尔里希?朔尔沃克 (Ulrich Schollwo??ck)认为,博洛尼亚进程设计者把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规则建立在一个“扭曲的人学观”上,把大学生退化为“功能性人”。2009年 12月份,维尔兹堡大学哲学教授约翰内斯?柯尼希斯豪森(Johannes Ko??nigshausen)向法院提起诉讼,称博洛尼亚进程危及宪法所保障的学习自由。   同时,本科教学“占据了大部分教学比重,这意味着 高校教师在大众面前的地位严重受损”。大学教授“失去他们昔日的专业认同与威望,以最为粗糙的方式被修剪着,一味条件反射式地去完成规定参数”。2009 年年初,美因兹大学神学教授马里乌斯?赖斯尔(Marius Reiser) 因抗议博洛尼亚进程把大学异化为“学习工厂”而愤然辞职,虽为极端案例,却是问题冰山之一角。同年,作为德国大学教授行会的德国高校联合会出版《博洛尼亚 黑皮书》,以此方式来纪念博洛尼亚进程十周年。当年年底,该会呼吁全体成员即德国高校教授调换12月10日的所有课程,以便全力声援大学生示威活动。这是 全德范围内针对博洛尼亚进程发动的声势最为浩大的学潮。在洪堡大学门前,抗议学生拉出巨大横幅:“100%出勤,7%学习,0%反思”。博洛尼亚进程遂成 为“洪堡的梦魇”。“博洛尼亚进程失败了。其结果显现为新一轮教育危机,即教育不是为所有人!博洛尼亚进程把两次世界大战未能得逞的德国大学摧毁了。”有 学者竟然惊呼:“德国大学死了”!   当欧洲大学校长联合会成员高校被问及,在质量保障改革、筹资改革、治理改革、欧洲科研与创新政策、博洛尼亚 进程以及国际化等因素中,哪种会对本国高校今后五年发展产生首要影响,只有7个参与国选择了博洛尼亚进程,占47个成员国的15%。德国的选项是质量保障 ,而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核心正是高校教学。   二、一个洪堡理念   1809年2月,威廉?冯?洪 堡(Wilhelm von Humboldt)出任普鲁士内务部文化与公共教学司司长。作为其教育改革蓝图的皇冠,在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Gottlieb Fichte) 与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改革理念的影响下,洪堡设计了一所“典范大学”(Universitas litterarum),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使大学生能够接受全面的人文主义熏陶以及在各个主要学科展开研究性学习,大学不再是中小学的延伸,而是以 “探究博大精深的学术”为立身之本的学术共同体,大学师生以研究者的身份“为学术而共处”。1809年8月16日,国王威廉三世采纳洪堡方案,决定创建柏 林大学。当年12月1日,洪堡向国王递交“文化与公共教学司报告”。翌年10月10日,柏林大学正式开学,后人称之为“现代大学之母”和“现代之原型”。 洪堡在短短16个月的司长任期上所留下有关大学的只言片语遂成为德国模式的理念源泉。其核心要素为三点: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教育机构的特性;民族觉醒。   (一)告别洪堡    尽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并非洪堡的表述而是后人的总结,但在德国高校教职人员中间的认可度相当高。根据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一项针对德国西部高校教学 科研人员的问卷调查,88%的人认同教学加科研,对教学和科研的偏爱却分别是29%和59%。可见,教学始终未能与科研并驾齐驱,所以,洪堡大学教授、教 育史学家海因茨-埃尔玛?泰诺特(Heinz-ElmarTenorth)称洪堡理念为“神话”,长期被“滥用”,作为“象征传统的棍棒”来捍卫某些群体 的利益。据他估算,15%的德国大学教授生产80%的科研成果,约三分之一的教授自聘任后无所事事。曾被奉为科研与教学完美结晶的讲座制教授成为懒散的温 床,缺乏创造力或根本没有工作欲望的教授并非个别现象,且渐渐成为顽症,洪堡对大学组织所期待的“自由不可或缺,寂寞大有裨益” 被肆意扭曲。 2007年,两位教授出版《“恶行”教授:高校幕后的懒散》一书,对上述现象给予无情揭露。这些在集权制权力关系下产生的讲座制教授以教学自由与学术自由 为依傍,合法性地抵御包括行政与司法在内的各种介入或干预,每个教授事实上打造着各自的“专业小诸侯国”。   其实,讲座制教授所存在的问题并非 新鲜事物,早在洪堡当年便显现出来。1882出任普鲁士宗教、教学与医学事务部大学司司长的弗里德里希?特奥多尔?阿尔特霍夫(Friedrich Theodor Althoff)试图以铁腕来根治此弊端,却落得一个“德国高等教育的俾斯麦”诨号。这种行政高压下的大学体制被称作为“阿尔特霍夫体制”。1911年 10月12日,马克斯?韦伯(MaxWeber)在第四届德国高校教师大会上对“阿尔特霍夫体制”予以猛烈抨击。柏林大学教授、德国学术史学会前任会长吕 迪格尔?冯?布鲁赫(Rüdiger vom Bruch)从该事件预测到“告别洪堡”的时代已至。   如果说,上述事件揭示的是学术自由与学术放任的两难问题,那么,学术精神与实用主义的博弈是柏林大学长久的心病。    在洪堡大学主楼第二层的洪堡纪念铜牌上篆刻着洪堡名言:“科学为一尚未完全解答并可永无止境去求索之物”,此句出自其《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与外在 组织》一文。然而,弗里德里希?冯?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当初所期待的以“哲学头脑”来替换“面包学生”,在柏林大学建校初期便只是一个梦想。当初,教育的非功利性与以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冉冉 上升的自然科学为代表的实用性之间的冲突一触即发。早在1818年,时任柏林大学校长菲利普?康拉德?马莱讷克(Philipp Konrad Marheineke)在一次动员报告中批判了学生学习的“功利取向”,认为他们把精力消耗在学习那些“未来实践生涯必备的东西”。而此时已作为旁观者的 洪堡对柏林大学现状亦忧心忡忡。   大学教育的学校化,教学与科研相分离,外部掌握替代内部自治。这三大异化从柏林大学建校伊始便腐蚀着洪堡理念的实质。在不少德国学者眼中,洪堡理念仅为“乌托邦”或“神话”而已。    当然,18世纪的那些视大学为输送“国家臣仆之学校”的观念仍根深蒂固。柏林大学建校时设立的四大学院即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哲学院还是延续了传统 的论资排辈,并没有借鉴施莱尔马赫的设想以哲学院来领衔,更没有传承康德“系科之争”所倡导的学术之纯粹性、自由性、自主性。可见,柏林大学虽为新设却无 创新。而思想根植在新人文主义与德国自由主义土壤的洪堡,其所倡导的大学为国家服务但远离政府的观点,在封建集权主义的普鲁士遭遇抵触。更何况,1807 年普鲁士惨败在拿破仑铁蹄下,民族屈辱使全国上下热盼国家复兴而非个体觉醒,从而一方面直接导致洪堡理念未能在实践层面得以贯彻,另一方面注定了柏林大学 的国家主义取向。尤其是1810年3月31日的内阁指令彻底“摧毁了(洪堡)作为部门主管的作用”,于是,上任仅16个月的洪堡在柏林大学开学前四个月便 毅然辞职。   所谓大学的德国模式即通常所说的洪堡模式是在大学与大学之间的竞争中形成,而非在柏林,更没有某种既定的模板即洪堡理念。其实,柏 林大学的历史性声誉更多的是来自于它作为19世纪一系列新兴学科的诞生地 。而凝聚洪堡理念的10页文字稿《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与外在组织》 只是一份未完成稿且未注明写作时间,更何况,这份手稿是历史学家布鲁诺?格布哈特(Bruno Gebhardt)1903年受普鲁士王家科学院委托整理洪堡的政治文献时发现并公之于众。这份迟到的文稿为后世对柏林大学的成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资源。   (二)拯救洪堡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主任陈洪捷把洪堡理念视作柏林大学“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的观念基础,一种高远的规范体系和理想”,其“具体的落实过程,即制度化的 过程很可能永远达不到所高悬的观念的高度,但这也是这种观念的魅力所在;它为大学及其成员提供了极富吸引力、值得争取逼近的目标,并提供了通向这一目标的 行为规范体系,因而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事实上,现今的德国大学尤其是在“卓越计划”与“博洛尼亚”的双重变革之境遇下———两者均为抢 占人力资源制高点的全球化背景下的被动应对,以经济利益为指向———与洪堡的“高远的规范体系和理想”渐行渐远。然而,洪堡理念仍魂牵梦绕着学界与政界, 但所提供的并非“行为规范体系”,而是“强大的社会动力”。也就是说,面对现实虽然无奈却必须有所作为,至于作为是否符合“行为规范体系”则另当别论。    2007年年初,国家科学委员会提出设置教学教授(Lecturer)的建议,教学教授占全体教授五分之一,并必须把三分之二的精力投入教学。这份建议 刚出笼便遭到各方抨击与抵制。教学与科研相分离会直接导致科研的非学术性扩张,以及基础研究的衰弱。这个建议至今未能成为现实。   2007年, 洪堡基金会主席沃尔夫冈?弗吕瓦尔德(Wolfgang Frühwald)在其新作《我们需要多少知识?》中预测未来的高校必然走向教学与科研相分离,尽管他本人作为日耳曼文学教授是人文科学的坚定捍卫者。他 思考的出发点主要是,洪堡式大学难以应对高等教育大众化。   也是在2007年,柏林市政府计划整合柏林四所大学和四家科研院所,以此打造一所名 为“柏林研究大学”的科研航空母舰。此设想一旦实现,可谓是德国大学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痴迷所激发的科研中心主义的生动体现,更是德国高校研究与教学相分离 的最佳注脚。但一年后“,柏林研究大学”设想破产。柏林自由大学因入围第二轮“卓越计划”而对此设想不屑一顾,是一个重要因素。更关键的是,此设想试图把 科研彻底从大学中剥离,“柏林研究大学”将承担所有尖端科研,而高校主要承担教学。对大学而言,无疑是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正是这位设计师 ———柏林文教部部长尤尔根?措尔纳(E. Jürgen Zo??llner),以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主席的身份为“高校教学卓越计划”摇旗呐喊。该计划是由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与德国私人基金会联合会于2007 年联合倡议,以1000万欧元来推动高校教学建设。每个获奖项目最高可获得100万欧元的奖金,奖金则由德国私人基金会联合会与该项目申报的联邦州各承担 一半。2009年遴选出6所大学和4所应用技术大学申报的项目。几乎同步,黑森州政府于2007年联合企业基金会赫尔提(Hertie)共同发起“教学卓 越奖”,当年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位和三位表彰奖、三位个别奖。2008年开始每年评选一、二、三等奖各一位和一位个人奖、一位辅导员奖。奖金总额每 年为37.5万欧元,黑森州政府和赫尔提基金会承担比率为2∶1。而莱法州教科部早在2005年和2006年就分别推出“莱法州教学奖”和“莱法州学与教 卓越竞赛”,在每年的教学节上授奖。前者针对个人,每年授予8位大学教师和4位应用技术大学教师,文理科各半;后者针对机构,分为项目奖、教学成就奖和战 略方案奖,项目奖和教学成就奖是颁授给院系的奖项,战略方案奖赐予学校领导层,而且,此项奖项只对那些参与申报“高校教学卓越计划”的学校开放。值得一提 的是,时任莱法州教科部部长恰恰是现任柏林文教部部长措尔纳———“高校教学卓越计划”的鼓手。   作为“高校教学卓越计划”与“柏林研究大学”的设计师,措尔纳似乎成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表率。其实,措尔纳两项计划的弦外之音是,教学与科研可各行其道。这在德国极具典型意义,即在洪堡理念的大旗下割离教学与科研。    德国高校联合会2009年年会以“大学———科研的中心?”为主题,旗帜鲜明地反对教学与科研相分离。在科研上,大学应该与科研院所合作,但不可被其所 取代。2010年6月10日,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达成“教学质量协议”,在今后十年间共同投资20亿欧元用于改善高校教学质量。但是,2010年10月 25日,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却使在联邦层面设置高校教学研究院的方案搁浅,尽管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竭力主张。   在柏林大学成立200周年的前 夜,泰诺特接受了电台采访,话题仍然离不开教学与科研,尤其是面临着科研院所与大学相抗衡的紧迫局势。泰诺特认为,“科研之所以需要大学,因为……科研不 可能在一代人中间完成与终结其工作程序,……因为科研的胜任力与工作方式需要传授给下一代,因为只有大学才能通过考试使科研后备力量获取质量保障。”   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或者更恰当地说,教学与科研相对峙,从柏林大学创立之日一直拉锯了整整200年。于是,洪堡情节挥之不去。   三、无尽魂牵梦绕    洪堡大学2009年10月12日启动持续长达15个月的200周年校庆活动,其收官之作是题为“洪堡模式:科研世界中的大学未来”的国际学术会 议,2010年10月7-9日在该校召开,但不面向公众。原定在会议落幕之际以《洪堡备忘录2010》为校庆画上圆满甚或惊艳句号,却因与会者的分歧而无 限期地延期发布。   《洪堡备忘录2010》草案由七大准则组成:(1)基于科研的教学与从教学获取灵感的科研是大学之核心;(2)大学自治保障 科研自由;(3)研究型大学的卓越取决于所有学科的团结;(4)教学与科研之外,知识的交流与传播被视作大学第三项核心使命;(5)研究型大学必须使创新 性的科研项目不为功利所役;(6)大学应该作为保存与呵护记忆的场所,否则学术无以进步;(7)为跨学科事业,大学应该与校外机构展开合作。草案最后说 道:“我们相信,这七个准则为思考明日之大学提供坚实基础。这并非意味着对所珍爱的传统之生存加以保护,但作为对沿着洪堡所荐并被证实为相当成功的道路锲 而不舍地重塑大学的一种贡献。”   “太保守”、“太谨慎”、“来自象牙塔”,甚至对德国高等教育存有“危险性”,这显然是一些情感化批判。具体 说来,争议集中在以下几点:大学有没有必要涵纳所有学科;“研究型大学”的表述有无亲美倾向;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是否仅为单行道;可否把终身学习列为第八 条;该备忘录是为洪堡大学而撰写还是为全球所有大学。   与会代表期待着修订稿,也好奇地盼望着一周后就职仪式上新任校长奥尔伯兹的就职演说。然 而,奥尔伯兹除了罗列所需承担的使命,尤其是“卓越计划”与“博洛尼亚”,还重申洪堡大学200年前的建校理念直到今天一直在为必要的改革提供一定的路 径,这些路径是启蒙式的,是学术性的。“要告别的是一种幻想,而不是一种准则。洪堡对我们来说不是项目而是标杆。”   至于洪堡能否成为标杆,且回首百年校庆。    1910年柏林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日后成为德国20世 纪 教 育 学 巨 擘 的 爱 德 华?施 普 朗 格(EduardSpranger) 把对柏林大学建立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三篇论著结集为《费希特、施莱尔马赫、斯特芬斯论大学之本质》一书出版,并配以长篇引论。其中并没有洪堡的篇目,尽 管之前一年,他在柏林大学以500多页著作《威廉?冯?洪堡与人文理念》获取教授资格。这或许是对后人的警示:柏林大学200年校庆,不言洪堡理念只谈大 学本质。   2006年秋天,联合国高等教育研究与知识论坛在巴黎召开主题为“作为研究与知识创新的大学:一个濒临灭绝的物种?”研讨会。与会者 一致认为,科研对于大学的身份认同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科研也是优秀教学的必要条件。这显然是对作为大学本质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国际共识,人们也愿 意追思洪堡的丰功伟绩。   至于洪堡理念曾经是否真正成为现代大学的模板,学界仍争持不下。问题关键之所在却是,洪堡理念能否合乎时宜,即200年前的那份遗产能否指引今天甚或明天的大学。    洪堡理念诞生在一个充满民族主义情怀的年代,而当今全球化时代呼唤的是世界主义情怀。要是把国际政治视作内政,那么,相应的大学应该是世界公民主义的学 校。于是,贝克对19世纪的第一代洪堡模式和21世纪的第二代洪堡模式加以区分,前者是民族主义教育,大学孕育出民族主权与民族国家,后者则基于相互依存 的全球性原则。“21世纪的所有大学旨在磨砺对他者的思考,但并非源自启蒙式的理想主义,而是源自世界经济的现实主义。”以第二代洪堡模式来架构的大学应 该既塑造时代精英又推动教育大众化。此外,贝克还强调,在尊重“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前提下应该把以第二代洪堡模式来架构的大学分化为以教学为主和以 科研为主。由此便产生疑惑,第二代洪堡模式还有无必要以洪堡来命名。况且,洪堡在赋予文科中学和大学的使命便是培养自主的个体和世界的公民,“自主的个 体”与“世界的公民”于是被后世归结为洪堡教育理念的两大支柱性概念。世界公民是“尽可能多地把世界幻化为自己的个性”,以臻达到生活之至高意义。那么, 第一代洪堡模式与第二代洪堡模式岂非如出一辙?   200年以来,洪堡被赋予时代的愿景与个人的期许,经久不衰,乃至于本真的洪堡早已湮没于史海,这到底是洪堡之大幸还是不幸?   再度回眸百年校庆。    1910年10月11日,柏林大学建校百年大庆的第二天,以威廉二世皇帝命名的威廉皇帝学术促进会在柏林大学新大礼堂隆重举行,1911年1月11日举 行首次实质性会议。相当一部分科研实力尤其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精英从大学撤离,汇聚到促进会旗下的学术机构,拥有先进的设备和雄厚的人力,并从教学义务中 彻底解放出来,完全投入科研攻坚。该协会首任会长阿道夫?冯?哈纳克(Adolf von Harnack)所倡导的“作为自主的社会系统的学术”公然与大学分庭抗礼,由此宣告洪堡模式的彻底终结。   历史的吊诡在于,威廉皇帝学术促进 会是以普鲁士王家科学院的补充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1700年7月11日,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决意设立普鲁士王家科学院,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泛学科的科学院, 并在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设计的方案上签字。而恰恰这家普鲁士王家科学院因1812年1月24日新章程的颁布而名存实亡,其旗下的科研机构逐渐并入新创立的柏林大 学。此事件背后的推手正是洪堡兄弟,以便成全柏林大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可见,威廉皇帝学术促进会的成立,对于柏林大学,无疑是釜底抽薪。自此以后,柏 林大学与洪堡理念从同床异梦走向分道扬镳,1949年改名为洪堡大学也无力回天。或许就是因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未能在柏林大学显现实效性,科研才重新自立 门户,遂成威廉皇帝学术促进会。   没有洪堡的柏林大学懵懵懂懂踉踉跄跄了200年,洪堡2010何去何从?
2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自己一片安静的天空-暂时的告别人人网
热度 2 chushixiyu 2011-4-25 19:24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物质的东西太丰富了,生活就被物质所累了。 所以我一直都不太祈求自己有多么多么丰厚的物质生活。 人活着,精神的东西更重要吧! 现在每天起来,上网,看新闻,看球,看校内网。一遍又一遍的看,不厌其烦的刷新。真正是该安心搞科研的,却总是静不下心来。 也许,也许是想要找些什么吧,也许是在追寻着什么吧? 久了,总是会感到太累了,可是又仿佛被吸引住了一样,但总是要醒来的吧! 是该安静下心来了,要做的事还有许多呢 O(∩_∩)O~
个人分类: 感想|2961 次阅读|2 个评论
告别2009
ecosinic 2009-12-31 17:03
告别2009 别了,2009 没有风,没有雨 没有梦,没有痛 三百多个日夜 就这样往前走 太阳就被绕了一圈 地球就这样转了一年 不管是风,是雨 不管是云,是雾 总是这样转圈,转圈 终点也是起点 告别2009 开始新的一年 ---------------------------------------------- 以下是 告别 ,2008,录在这里做个比较 告别 ,2008 你走了 退到了我的身后 我关上门 不皱一下眉头 有几根白发 在等待新的朋友
个人分类: 日记|3348 次阅读|1 个评论
望眼欲穿
liuxiaod 2009-11-25 12:42
好像在1975年前后有一个新星爆发,被一个中国的天文爱好者用肉眼看到了,于是这成为一个光荣的事迹。当时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开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号召我们向这位业余科学家看齐,发现更多的星星,为国争光。 我那时实在搞不懂,天上出现星星是个偶然事件,如果大家都去看星星,岂不是把大家的时间都浪费了?班主任教语文,她有独到的见解,她告诉我们,看星星就一定要长时间固定看一个方向,时间越长,看的越远,这就更把我搞糊涂了,看的远不远跟时间有什么关系?而且星星在那个方向出现,事先并不知道,如果看错了方向,岂不是白看了?可是当时没有人敢怀疑老师,我们就是这样接受了科普教育。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央视从此告别“实话实说”
JYH64J98Y99H 2009-9-26 17:47
严格地讲,作为栏目名称,“实话实说”是不应该写成《实话实说》的,这属于书名号的滥用。但是,他们喜欢这么用,可能他们坚持认为他们打造的就是一本杂志或者一部书。误用有误用之过,其实也有误用只功,那就是增添了新意。正像有人喜欢把新衣服穿得像乞丐服一样。类似的还有“百家讲坛”,我注意到许多著名学者的后记写得是“百家讲坛”,电视台及制片人往往写得是《百家讲坛》。不少大众传媒也常常使用书名号。我想,这恐怕不仅仅是标点符号的问题,可能还有一个内在的理念与追求的问题。想想也是,一个标点符号我们去值得较真吗,社会毕竟不是中小学考试考场。话说回来,如果到处都是不规范的用法,没有人愿意实话实说,这不就成为社会公害了吗。只要对社会有益,还是认真一点为好,如果一定要认真的话,我说用书名号肯定是错的,用引号才正确的。好多编辑不就是靠“咬文嚼字”吃饭的吗。上海的《咬文嚼字》饭碗很香,我听过他们的郝总说过,有个编辑硬是靠“咬文嚼字”赚来的钱,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买了一处很大的房子。这既是行行出状元的典型,也是字字皆心血的写照。不容易啊。真正的编辑是个专门的职业与岗位,有比较独到的任务与使命。不是说作者干不了编辑的活,而是说许多作者有自己特定的任务与使命。你可以去扫地,可以去擦玻璃,可以去倒垃圾,但这不是你的职业与岗位,你去干你自己的事情好了。从专业分工的角度来说,就是这样。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胜任编辑工作,你再大的学问,你都会感到学识浅薄。相反,如果你善于调动周围的编辑资源,纵是才疏学浅之人可能都会产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错觉。扯远了。 到底是《实话实说》还是“实话实说”,这已经不重要了。据有关媒提报道,从今天开始,即2009年9月26日,央视播完最后一期“实话实说”节目后将从此撤消“实话实说”。我们要到“八宝山”“含泪”送别“实话实说”了。 这实在很可惜,很无奈。我一直是很喜欢这一栏目的。对于这一栏目,受伤害最大的其实是它的主持人,崔永元好好的人被栏目逼“疯”了,到处说自己患了抑郁症,直到跑完了“长征”,他的症状才有所缓解。中间有个过渡的主持人阿忆,因为“实话实说”而变“呆”了,没有证据就说他的女同事是女特务。现在的和晶让我们越看越顺眼,年龄大了,看上去反而年轻了。她的风趣与幽默,她的特有的亲和力刚要进入出神入化的境界之时,却让她歇了,真担心她从此就变“傻”了。可惜!适合栏目的人才随栏目离去而不得不离去,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朝天子一朝臣”,“此一时,彼一时也”。铁打的电视台流水的栏目,虽是无奈,也得接受,我们能够实话实说的就是,央视从今以后,不再“实话实说”! 重发旧作,作为纪念。(附旧作) 和晶就是我梦中的情人 (新起名) 昨天夜里,打开电视机,看央视“实话实说”。这是一挡关于3G通讯的节目,我估计,这与发展文化产业有关。毕竟是说实话,大家就要把正面、负面的因素都考虑进去。屏幕下面打出字幕,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就是“陷井”。我笑了,中央电视台掉到“陷井”里了! 无疑,“陷井”为“陷阱”之误。“陷阱”有时像“井”有时并不像“井”,通常里面也没有水,甚至形状都不一定像“井”。它是指为捕捉野兽或敌人而挖的坑,一般上面浮盖一些伪装的东西,踩在上面就容易掉到坑里。它往往就是指害人的圈套。在1979年开始的中越边境冲突中,越南人用对付美国人的一套办法对付中国人,他们设置了无数“陷阱”,放置了大量的竹尖等利器,极具杀伤力,让我们的自卫反击战士吃够了苦头。有的,从此就成为革命烈士,共和国的旗帜上飘荡着血染的风采。 在我看来,中央电视台肯定错了,而且,此文字一错再错,躲过了审查者的眼睛。我戏称中央电视台掉到“陷井”里了。 当然,说话要留有余地。现在“象模象样”已经过时了,“像模像样”才时尚正确。“树荫”已经换成了“树阴”,据说,又换回到了“树荫”,现在到底是“树阴”还是“树荫”我也说不清楚了。我自己喜欢用“树荫”,因为它使我联想到茂密的绿色植物,能感受到一丝夏日的清凉与美好。而“树阴”则禁不住让人往负面的方向去联想,什么阴险、阴谋、阴暗,等等。甲流会传染,语义同样也会传染、感染的。正因为种种复杂现象的存在,说不定中央电视台用得是新版简化字。有时纯粹是自己呆头呆脑,人家还没有说我们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呢。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一切皆有可能。 1980年代初,“小姐”靓丽、清新、时髦登场,现在它早已被用烂了。过去,“同志”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分享的词汇大餐,现在,它越来越小众化了。一部分是正面的,另一部分则是负面的。据说,有所高校,一个靠抄袭剽窃起家的人,在混到了教授、博士生导师称号后,他并不看重教授的称号,因为现在已经升级为“教授多如狗,博导满街走”的版本了。他在一大堆抄袭“砖著”出版后,一大笔科研经费享用后,一连串头衔写满之后,给自己加了个总头衔:同志。乖乖,什么同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标准的人在学界,心在官场。在我看来,这样的同志,无异于告诉人们:“隔壁阿二不曾偷”。 一个愚笨至极的熊猫,很可能就是大智若愚、功力过人的“熊猫大师”! 是我们掉到中央台追逐收视率的“陷阱”里了,还是中央台掉到自己的“陷井”里了,留给他们实话实说吧。一想到电视机前,还有一大群中小学生以及部分文字水平比我还差的普通百姓,我这个资深教师爷就迫不及待地露出了马脚,“陷井”肯定是错误的,正确的用词是“陷阱”。不信,你查一查词典。什么版本都行,我可不愿意为哪个版本权威、正宗、规范,再参与那两大集团的学术、市场与利益之争。 这个世界“陷阱”实在太多! 随便说一下,我无意批评“实话实说”,恰恰相反,正因为喜欢才看得认真。套用一句小品台词,过去,我十分想见崔永元,现在,和晶就是我梦中的情人,咋、咋、咋地!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这不是永远的告别
jlpemail 2007-3-6 12:53
这不是永远的告别,在三月,在细雨中,在春寒料峭的日子里。 你带走了部分春天,可是留下了更多、更多。 这不是永远的告别,在科学的圣殿里,在历史的长河里,在学子、同行以及关注科学进展的人们的视野里,还会出现你的音容笑貌。在物理、化学以及尖端武器的研制和使用者的脑海了,还会刻下你的烙印,还会清晰地出现你的脚印。 这不是永远的告别,谁说巨星已经殒落?你的光辉依然照亮天际。你的思想、情操、品格,你的见解、论述、言说,依然会长久地影响一代人,两代人 这不是永远的告别。你热爱的事业后继有人,你关注的领域有人拓展,你未竟的心愿也会实现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3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