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博弈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非合作博弈的理论结晶:纳什均衡
liuyongkui 2011-11-11 22:25
博弈分为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和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 人们现在谈到博弈论,一般指的都是 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 在人们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就是说有没有一种bingin agreement,如果有,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是非合作博弈。 例如有两个寡头企业,如果他们之间达成一个协议,联合最大化垄断利润,并且各自按这个协议生产,就是合作博弈。它们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分享合作成带来的剩余。但是如果这两个企业间的协议不具有约束力,就是说没有哪一方能够牵制另一方遵守这个协议的话,每个企业都只选择自己的最优产最(或价格),就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性 ,就是 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ty)、公正(faimess)、公平(equaLlitv)。 非合作博弈强调的是个人理性 ,个人最优决策,其结果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 博弈论进入主流经济学,反映了经济学越来越重视人与人关系的研究,特别是人与人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一致,竞争与合作的研究。经济学开始注意到 理性人的个人理性行为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 。这一点明显地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在传统经济学里,价格可以使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达到一致。现代经济学开始注意到 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矛盾与冲突 ,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并不是像传统经济学主张的那样,通过干预来避免市场失败所导致的无序状态。而是认为, 如果一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个人理性的话,就不可能贯彻下去。 所以,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或进行相应的制度安排),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是制度起源(或制度安排)的重要原因。   沿着博弈论的思路探讨下去,我们可以意外发现制度起源的根源。 传统经济学过分强调了对竞争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合作的研究。 事实上在博弈中,合作与非合作相辅相成, 合作只不过是理性人在非合作竞争后的产物 。 谢林发现, 人通常都是愿意合作的,但当他们在一个团队中完全依理性行事时,则不那么容易合作 。 奥曼在重复博弈中认为,当战略情形大量重复出现时,即便个体间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达成合作的机率也会上升,因为每个个体在未来时间内,都会与另一方反复打交道。由此不难看出,辩证逻辑构成博弈论分析的方法基础。 初次知道约翰·纳什是在他的传记电影《美丽心灵》中,如此感人而励志的故事竟然是现实生活中的。而后在看一些经济类的文章有不少引用纳什的“纳什均衡理论”“纳什博弈论”,更加赞叹此人。 什么是纳什均衡呢? 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又称为 非合作博弈均衡 ,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术语,以约翰·纳什命名. 约翰·纳什1948年作为年轻数学博士生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其研究成果见于题为《非合作博弈》(1950)的博士论文。 该博士论文导致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1950)和题为《非合作博弈》(1951)两篇论文的发表。 纳什在上述论文中,介绍了 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 。他对非合作博弈的最重要贡献是阐明了包含任意人数局中人和任意偏好的一种通用解概念,也就是不限于两人零和博弈。该解概念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定义: 假设有n个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个人最优策略可能依赖于也可能不依赖于他人的战略),从而使自己效用最大化 。 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Strategy Profile)。纳什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战略组合,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 纳什均衡经典案例:囚徒困境 (1950年,数学家塔克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些心理学家作讲演时,讲到两个囚犯的故事。)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释放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8年的结局,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记载纳什生平的书有:《普林斯顿的幽灵》(又译为《美丽心灵》)西尔维娅.娜萨 再来看一段纳什均衡理论的介绍: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约翰·纳什。纳什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原因是他在博弈论领域的贡献,他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 当然,“纳什均衡”虽然是由 单个人的最优战略组成,但并不意味着是一个总体最优的结果 。如上述,在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的情况下,各人追求利己行为而导致的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也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纳什均衡”提出的悖论实际上 动摇了西方经济学的基石 。同时,它也提示我们: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实际上,如果上述两个囚徒能够串供进行合作,那么他们一定会选择都抵赖从而只因偷盗罪被判1年,当然,正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警察才对他们隔离审查从而获知了事实真相,对囚徒而言最有利的合作结果才没有出现。“纳什均衡”描述的就是一种非合作博奕均衡,在现实中非合作的情况要比合作情况普遍。 所以“纳什均衡”是对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的合作博奕理论的重大发展,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今天,纳什均衡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尤其在进行制度分析时,我们可应用它得出一个很重要结论:一 种制度(体制)安排要发生效力,必须是一种纳什均衡。否则,这种制度安排便不能成立 该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博弈论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66612page=1
个人分类: 旁征博引|65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暴君的仁政和仁君的暴政
热度 1 xuyingxiao 2011-9-13 05:30
第一个故事: 小时候在亲戚家做客,亲戚是个好亲戚,把逢年过节才舍得吃的大米拿出来煮给我们吃。但是……,其实我更喜欢喝玉米稀饭。 亲戚是好亲戚,我也是不挑食的好孩子,但亲戚浪费了米,我没吃到更好的饭。 第二个故事: 也是我的童年经历。为了叙述方便,稍微变更一下以鱼和青菜举例:母亲烧了鱼和青菜,母亲是个好母亲,自己舍不得吃鱼想省给孩子吃。孩子是个好孩子,要省给母亲吃。母亲没办法,只得骗孩子:我不喜欢吃鱼,只喜欢吃青菜。孩子相信了,把鱼全吃了。 这个故事里,两个好人还是得到了好报,一个精神上是幸福的,一个则饱了口福。 第三个故事: 我常想会不会有这样的场景——和上面这个故事一样,只是条件变了:孩子其实不喜欢吃鱼,而是更喜欢吃青菜。但孩子想,既然母亲喜欢吃青菜,我还是别说自己喜欢吃青菜了,把青菜省给母亲吧。于是孩子假装喜欢吃鱼,母亲吃青菜,孩子吃鱼。 这个故事的结局不好,两个人都是好人,但都在吃自己不喜欢吃的菜,没有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如果两个里面有一个坏人,大家就都吃到自己喜欢的菜了。 感觉上可以按照博弈论建个模型分析一下。 第四个故事和上面的道理有些不同,但结局差不多,。 一个暴君,对大臣暴,对百姓暴,可谓暴政。但理论上却也可能出现相对的仁政。比如大臣慑于暴政不敢太贪,百姓虽忍受着暴政,但只需要受一君之暴,尚可忍受。碰到有的暴君将百姓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的话,说不定只对大臣暴,对百姓反而还有呵护。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就更是百姓之福了。 而一个仁君,个性温和,爱民如子,普施仁政,一般情况下是国家之福。但在贪腐文化太重的地方,所有的大臣必然形成贪腐集团、利益集团的话,仁君温和的个性往往无法对抗全面腐败的权臣。这时,百姓忍受的就不是一个暴君之暴,而是一群权臣之暴了。本想施仁政的仁君就会对着暴政束手无策。 这个其实可以做个数学模型,君、臣、民,设定几个变量,再设定不同的君臣民关系及国家治理模式,无论做计算机模拟还是理论计算一下,都会有一些有趣的结果。
个人分类: 思考|2555 次阅读|2 个评论
纳什:无常命运中的美丽心灵
songshuhui 2011-8-16 22:47
方弦 发表于 2011-07-07 07:24 很多人来说,数学家可能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他们醉心于那个由各种抽象符号组成的世界,而似乎离现实很远很远。《美丽心灵》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约翰·纳什的经历为素材,讲述了一位患上精神分裂症的数学天才,在爱与理智的帮助下,逐渐痊愈的感人故事。但电影毕竟是艺术抽象,它偏重于纳什博士与精神分裂症抗争的过程。那么,他属于数学家的一面,又是如何呢? 年轻时的纳什 “这人是个天才。” 这就是纳什的硕士导师给他写的推荐信,只有一句话的推荐信。 约翰·纳什的确是个天才。中学时代,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就开始在附近的大学旁听高等数学的课程了。尔后,他得到了卡耐基技术学院(今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奖学金,攻读数学。仅仅用了三年时间,他就完成了硕士学位。在他寻找攻读博士的学校时,哈佛大学与普林斯顿大学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普林斯顿提供的奖学金比较多,纳什认为这表明普林斯顿更看重他的才能。尽管哈佛大学的学术实力也很强,但“士为知己者死“,纳什还是选择了普林斯顿。 刚进入普林斯顿的纳什,不像电影描述的那个腼腆的天才。相反,他属于骄傲好胜的类型。他不爱上课不爱看书,相对于跟随前人的步伐,他更喜欢自己在数学的世界探索。吹着巴赫曲子的口哨,他可以独自做上一整夜数学,不知疲倦。 但普林斯顿并不是只有他一位数学天才。系主任莱夫谢茨,纳什的导师塔克,还有福克斯教授,都是当时各自领域的巨擘。而在与纳什同辈的学生中,也有像盖尔、沙普利这样日后的数学家,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本科生米尔诺,这位日后的菲尔茨奖获得者。这些天才凑在一起,总爱分个高下,而像国际象棋和围棋之类的智力对抗游戏恐怕最对他们的胃口了,有事没事总有人在公共休息室里一局一局地下棋。不像电影中描述的那样,纳什其实算得上下棋高手。实际上,纳什当时研究的博弈论,正是一门以各种博弈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数学分支。 一个博弈的收益图,其中心点是这个博弈的纳什均衡 当时博弈论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高等研究所的冯·诺依曼是当时该领域的带头人,他对零和博弈作出了非常深入的研究。所谓零和博弈,即是所有对局者收益的综合为零,一方获益必然意味着一方损失。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博弈没有这么简单,双赢和两败俱伤的情况常有发生。就以当时美苏冷战为例,如果单纯将对方的损失看作己方的收益的话,双方的最优策略都是先发制人给对方最大的打击,这当然很不现实。由于这种局限性,尽管对零和博弈的研究非常深入,但在应用上价值不算太大。 于是,当纳什在1950年发表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时,博弈学界眼前为之一亮。他证明了,即使放弃了“所有对局者收益总和为零”的假定(简称零和假定),对于每个博弈,仍然存在一个“均衡点“。在均衡点处,对于每位对局者来说,更改自己的策略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也就是说,每位对局者的策略都是当前的最优策略。这样的均衡点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如果所有对局者都是理性的话,最后博弈的结果一定落在某个均衡点上。这就是均衡点重要性所在之处:如果知道一个博弈的均衡点,就相当于知道了博弈的结局。又因为去掉了零和假定,纳什均衡的应用范围远比零和博弈广泛。 以此为题材,在导师塔克的指导下,纳什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可是,此时纳什的研究兴趣早已转向更纯粹的数学领域。甚至在他完成博士论文之前,他已经开始对代数几何——一个高度抽象的数学领域——产生了兴趣,并作出了一些开拓性的研究。 与博弈论不同,尽管代数几何在今天已经成为数学主流,在实际生活中它并没有太多的应用。在数学家的眼中,通常代数几何被分类为“纯粹数学”,而博弈论则是“应用数学”中的一员。虽然数学在众多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可能令局外人惊讶的是,近代的数学家并不特别看重应用,而更关注数学本身的智力美感。英国数学家哈代在他的《一个数学家的辩白》中就曾写道:“用实践的标准来衡量,我的数学生涯的价值是零;而在数学之外,我的一生无论如何都是平凡的。”。像纳什这样有才华的数学家,如果像在电影中那样只关注博弈论的话,实在难以想象。而纳什转向代数几何的一个原因,也正是因为担心关于博弈论的研究可能不会被数学系作为毕业论文接受。 纳什转向代数几何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更容易明白。纳什均衡超越了冯·诺依曼的零和博弈研究,而因为冯·诺依曼当时也在普林斯顿,所以应该会出席纳什的论文答辩。纳什认为这样的状态可能对他不利。实际上,纳什曾与冯·诺依曼讨论他的纳什均衡理论,但冯·诺依曼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不过是另一个不动点定理。”这就是他的评价。所以纳什认为冯·诺依曼并没有意识到纳什均衡的重要性,很可能为他的论文答辩带来麻烦。 尽管数学家研究的是最纯粹的理论,他们有时也不得不面对那错综复杂的现实。 一个代数曲面 幸而纳什的博士论文答辩仍算顺利,从入学开始,仅仅花了一年半的时间,他就获得了普林斯顿的数学博士学位。这无论在什么时代都称得上高速度。也由于他的这篇论文,当时美国冷战智库兰德公司在他毕业后旋即将他招至麾下,因为他们认为纳什对非合作博弈的研究可能会在冷战中发挥作用。在兰德公司工作一年后,在1951年,他又回到了学术界,任职于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这时,他才将在普林斯顿对代数几何的研究写成论文《实代数流形》发表。 从1951年到1959年春天,纳什在麻省理工学院任职的这几年可以说是他在数学研究上最有价值的几年。他解决了黎曼流形在欧几里德空间中的等距嵌入问题,这个问题与广义相对论有着有趣的联系,属于微分几何——另一个高度抽象的纯数学领域——的范畴。这个问题跟很多纯数学问题一样,由于艰深,从未被大众所了解,但在当时算是相当重要的进展。这也是纳什在纯数学上最大的贡献。 尔后在1956年,他开始研究一个有关偏微分方程的问题。这时,他那种不爱看论文而独自研究的个性让他吃到了一些苦头。他并不知道,当时比萨大学的德乔治也在研究这个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实际上,他跟德乔治各自独立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纳什的解答更为精彩,然而是德乔治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这种由于自己的无知而被他人捷足先登的经历,也许给纳什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创伤。 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这段时间,纳什遇到了艾莉西亚,在1957年两人结婚了。在1959年的春天,艾莉西亚怀孕了。这时的纳什三十出头,在学术界有了一定的地位,还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谁又想到仅仅几个月后,纳什便堕入精神分裂症的深渊呢? 据纳什所言,他在艾莉西亚怀孕的头几个月开始出现妄想的思维,并不像电影描述的那样在进入普林斯顿伊始就出现了幻视。最初发现这点的可能是他的数学同事。当时纳什声称有了一个新想法,有希望解决黎曼猜想。黎曼猜想是解析数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问题,无论谁解决了这个问题,都会得到数学界无上的荣耀。然而,当他的同事与他讨论他的新想法时,却发现他的想法过于疯狂经不住推敲。尔后,纳什作了一个关于他的新想法的报告,但这个报告已经失去了思维的光泽。他的同事开始觉得,其中必定出了些什么问题。 更多的妄想症状陆续出现。纳什开始认为他是某个重要政治人物,有一个秘密团体在追杀他,这是典型的被害妄想症状。情况不断恶化,最后在1959年四月,艾莉西亚不得不将纳什送进精神病院。 为什么当时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的纳什会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呢?是不是没有做好妻子怀孕的心理准备导致的?“数学是年轻人的游戏”,是不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数学才能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枯竭?是不是与德乔治竞争的经历给他带来了压力?又抑或是父母的遗传所致?我们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回答,因为我们对精神分裂症仍然知之甚少。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在精神疾病面前,即使是那些拥有最理性的心灵,研究最抽象的理论的数学家,也与普通人一样脆弱。 纳什被困在他的妄想之中。他开始出现幻听(但没有过像电影中的幻视)。入院治疗,出院后辞职逃往欧洲,被遣返美国治疗,离婚,胰岛素休克疗法,更多的药物治疗,出院。在1970年后再也没有入院治疗过,寄居在前妻家中。在这十年间,出现过几个月的短暂清醒时期。在这段时期,纳什做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但很快,他又陷入了妄想之中,而他的名字,也逐渐被数学界所遗忘。 但他的理论没有被遗忘。在他与精神分裂症缠斗之时,来自经济学界、博弈学界的学者们,在纳什均衡的基础上,发展出各自的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从股票市场到拍卖交易。他的理论以另一种方式记录着他的存在。 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奇迹发生了。纳什的精神分裂症像冰雪消融那样,一点一滴地缓解了。他开始理性地拒绝那些妄想,不再出现幻听,逐渐开始正常的生活和研究,甚至还学会了使用计算机。在八十年代后期,他开始利用电子邮件与别的数学家交流,这些数学家认出了纳什,而且发现他的数学思维恢复了,又开始进行有意义的数学研究了。正是这些数学家让大家知道,纳什从精神分裂症的深渊回来了。 部分由于这些数学家的努力,纳什开始重新被学术界承认。迟来的荣誉接踵而至,其中分量最重的莫过于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正是纳什均衡。随着这个诺贝尔奖,他又能以学者的身份重新拾起科学研究。尽管不再年轻,他仍希望能像过去那样,做出有价值的成果。他与艾莉西亚也在2001年复婚。尽管失去了数十年的宝贵岁月,对于现在的纳什来说,能平静地生活和研究,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 不得不说,有时候现实比电影更意味深长。《美丽心灵》只是纳什生平的一个不真实的写照,纳什本人的经历却更为动人。
个人分类: 数学|1303 次阅读|0 个评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热度 6 xcfcn 2011-8-12 23:37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付允老师说: 假如伦敦骚乱发生在中国,世界的反应将是什么? 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惜付老师的结论下得太快了一点。 评论中刘建国老师现身说法,并强调这个最好是就事论事,不必上纲上线到“意识形态”!这个自然是对的,但是还是没有回答为什么有人比如付允老师会上纲上线呢? 骚乱到底是治安问题还是政治问题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同一意识形态的人,肯定觉得这是治安问题,这也是欧洲国家包括英国的看法 / 做法。不同意识形态的人,就肯定首先要质疑这有可能是政治问题。这是付允老师的反应,也是西方面对中国骚乱时的第一反应。 其实,用一句话来说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知道中国要跟世界 / 西方打交道会有多么困难!双方没有太多的共识,第一的反应自然是“不相信”!难免用政治(有色)眼光看待对方的一切问题。 其实这个在经济学上有很深刻的学理分析:博弈论中如果没有互信双方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所以,中国还是不要做另类的好!
个人分类: 杂论|732 次阅读|8 个评论
合作的模式与机制探究(序)
ant121 2011-5-16 23:37
我学习统计学,学习博弈论,学习运筹学,还参加过经济学的一个讨论班,都是想探究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 发现一篇文章,叫“ 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是篇经典的文献。我计划就这篇文章,结合我自己的思考,一点点展开来,讨论合作的模式和机制。 五个规则分别是:(1)血缘关系;(2)直接交互;(3)间接交互;(4)网络交互;(5)团体合作。 参考材料如下: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for 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__Nowak.SOM.pdf Five rules for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_PPT_seminar_Nowak.pdf
220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在应急管理研究上的一些工作7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1-5-9 19:23
  我把我们在应急管理中做的研究工作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并形象地称之为“四个盘子八个碗”。   四个盘子里的东西是主菜,已经用四篇小文章介绍过,接下来将主要介绍八个碗的配菜中的第三盘。 7,基于博弈论应用的动态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往往面临着依然在变化着的形式,所以无法静态。   我们延续了对于应急管理参与主体和客体的一个假设,那就是“应急主体和客体均是理性选择的”,于是,在这样的假设下,我们试图用博弈论来解释一些现象,用动态博弈来描述事件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的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主体一般是“应急管理者”,这个“者”可以是政府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也可以是灾民自己。   客体,可以是正在被损害的“物”,也可以是需要被救助的“人”,比如,灾民。   当然,同一个对象在某种情况下是主体,换一个情况则是“客体”,这个容易理解,但是会给建立模型带来一些不便。   因为以上的划分,我们把应急中的博弈关系分成三类:   1)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博弈   2)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博弈   3)客体与客体之间的博弈   对于1),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就会形成博弈关系,而且现实中常见这类“斗心眼”的事件。我们的研究做了政府与媒体作为不同目标主体的博弈,分了几个阶段进行讨论。   对于2),可以简单地说,灾害本身是理性选择的,它们的理性选择方向就是“损失最大化”,比如火会奔着容易烧的方向去,地震会沿着断裂带震下去,这样自然会对一次能量释放带来最大的效果,当然,对于人类来说,这是“负效果”,但是对于灾害这个坏蛋来说,是“正效果”。   于是,消防人员和火之间构成一对博弈关系,地震的预防和救援者和地震本身构成一对博弈关系。   对于3)作为受助客体或者应急的作用客体,之间也会有相互“斗心眼”的现象出现。有人参与时有这样的现象很正常,甚至当客体均为无生气的对象时,也会有博弈的情况出现,比如,灾害与环境,环境有自我修复的欲望和能力(虽然时间可能很长),而灾害则有破坏环境使之难以修复的“主观欲望”,两者自然可以构成博弈关系。
个人分类: 专论—应急管理|3132 次阅读|6 个评论
倘若中国科研界今天有领军人物获得了诺贝尔奖
热度 3 Opiggie 2011-4-20 16:51
最近,因为某些想法而wiki了下博弈论,当然就看到了大名鼎鼎的疯子納什,深为普林斯顿的包容所折服,也顺便看到了 赖因哈德·泽尔腾 ,这个也许是离我最近的诺奖获得者了。但是,前段时间听同校经济系的同学说起他的演讲毫无逻辑,十分难以follow。不过,看他在诺奖网站的自我简介里却是有两句甚是有味的。 I had to learn to trust my own judgment rather than official propaganda or public opinion. This w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my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看了这句,让我想起的并非,现在很多人缺乏独立思考,相反,我倒是认为我们的独立思考是太过了,不仅有直接的独立思考,甚至在此一步上,更深深地思考,我虽如此想,但是我该怎么说呢? 例子明显, 泽尔腾继续说道, My first contact with game theory was a popular article in Fortune Magazine which I read in my last high school year 我想会这样介绍自己研究动机的大牛在中国是不太有的吧,太下里巴了。。。(在此,也该反思科研过程中是否就该抱着学术搜索引擎) 自此,我忽然起了一个奇怪的念头,倘若中国科研界今天有领军人物获得了诺贝尔奖对我国科研的发展真的有益吗?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向来是中国官道首选的手段,在这样的原则下,疯子是无力挤进领军的,因为他尚不被认可有弓,狗之用。这样,大批诺奖得主估计都得徘徊在体制之外了。 中国科研领军人物,先不论科研水平,卖相首先得好,人情必须练达,更不可有方向性错误。 研究获奖首先感谢国家,研究心得自是阳春白雪。 在此,不免抱怨一句,在中国,学的真本事确实是难啊,让我们这些心智不熟的毛头小子还得先看穿迷雾才行。 这样的科研领军人物,获得诺奖之后,示范的是什么?我看多半不是对真理的追求,而是成为体制自我标榜的卖点,进一步培养体制内人的有力依据,如此看来,似乎无人得奖反倒是更好了。 在此,恳请大牛们,有了好成果一定努力捂住,直到去行政化之革命功成。到时以堂堂正正的科研人的姿态来发表,而非弓狗之态去邀功。
3920 次阅读|4 个评论
毕业生求职与企业招聘博弈论
kejidaobao 2011-4-7 16:13
周灵娜 咨询公司麦肯锡2004年出炉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指出,中国存在人才“供应悖论”:“一方面中国有巨大的人才供应量,但另一方面,满足跨国公司所需技能要求的综合型管理人才却严重不足。”麦肯锡资深董事高安德说:“能够有效工作的经理也同样短缺。考虑到很多中国公司全球化的战略,估计在未来的10到15年内,中国公司需要7.5万名能够在全球环境下有效开展工作的领导。目前该数字仅有3000人到5000人。”在中国不断扩招的情况下,人才为何还如此匮乏?与此同时,为什么众多毕业生面临求职困境?博弈正在于此,一方面企业寻找不到合适的员工,急、急、急;另一方面众多学生毕业即失业,愁、愁、愁。这不得不让人们猜想:用人单位所需人才与学校毕业生间存在需求匹配错位现象。 《新概念英语》“前言”写道:“现在有一种怪现象,即正规考试往往妨碍而不是有助于学生学习一门语言。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正规考试侧重于书面用语,如果把应付正规考试作为最终目标,那么必然对英语学习产生有害的影响。”可见,语言学习中熟知运作机理不等于语言运用,学以致用方能游刃有余。同理,在浩浩荡荡的毕业生大军中,招聘方找不到人才,是因为毕业生学非所用,毕业生所学知识不等于技能运用。大学教育中,学生所学多是某个领域或学科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实践的了解,这造成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脱节;然而,如果大学仅仅是为了造就一批符合企业要求的合格品,这无疑降低了大学的层次。因此,学生需要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同时,为未来工作做好准备。 我们所学知识有2个层面——表层知识和隐性知识。表层知识是能看到、听到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分享;隐性知识是做某事所拥有的知识,不容易被分享,是内在能力的体现。生活、工作、学习中,人与环境时刻都在进行博弈,环境不断地给我们挑战,只有不断地积极、持续应对,且付出足够的时间、努力、实践等才能逐步将表层知识转化成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不是学校教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这印证了中国一句古语:“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不能将自身能力不足归咎于学校,因为必定有一部分毕业生能找到理想工作,所以应该多从自身找问题。《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表示,他不相信“怀才不遇”之说,如果有,一定是“才”出了问题。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研究生应该好好思考怎样提升自身能力。 知己知彼方能游刃有余,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为自己量身打造应对之策。那么,招聘方到底有哪些需求呢? 1) 希望员工具有圆通的学习能力。招聘人员是否更希望招收有工作经验的人?吴伯凡回答说,这是肯定的,但也不绝对。企业更希望自己的员工具有圆通的学习能力,不仅看存量,更重要的是增速如何,能不能很快适应不熟悉的环境,具不具有学习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能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评价,知不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怎么能让自己价值发挥最大化,是否能根据环境适当调整自己,以达到自身与环境的最佳配合。招聘人员的答案告诉我们:善于观察、随机应变、适应环境的人才企业更加青睐。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曾说,人不要把自身与位置绑得太紧,一旦离开位置,便毫无核心竞争力可言。有人讽刺MBA说,MBA教学生如何去烧一壶水,但MBA学生到企业的最大问题是找不到水壶在哪里。 2) 喜欢人际关系较好的能力驱动型人才。有人问招聘人员,如果有2个女生同时应聘,一个比较漂亮,但文章写得一般;另一个长相一般,但文章写得好,您更偏向于招收哪一位?答曰:更希望招收长相中等,写作能力强,但又不把自己的美丽与否当成一回事,与团队能够和睦相处的员工。像这种能力驱动型的员工,大部分企业都喜欢。招聘人员的回答反映出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温良恭俭让”不再是故纸堆中的字眼,反而成为应聘者的求职利器。 3) 看重研究生的研发能力。南瑞集团人力资源部纪飞说,招聘方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招聘考察方向有所不同:对本科生更着重其学习成绩及综合能力;研究生则主要看其研发能力,其在读研期间参与过何种项目,实际操作过什么。单位较感兴趣的是招进公司立即能上手的实用型人才,但这样的研究生必定是少数。纪飞称,他们面试的研究生中,符合要求的至多1/3。在招聘方的眼中,很多研究生特别是2年制硕士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做项目,第1年读基础学科,第2年刚着手科研就一边加紧毕业论文一边忙着找工作。因此,这1/3具有研发能力的研究生在找工作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可见,在国内2—3年制的研究生培养环境下,研究生需着力做好科研工作,此乃核心竞争力所在。 上述所言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冬吴相对论”关于毕业生求职专题和网上有关研究生求职的采访,虽不能为全部招聘企业代言,但至少能够反映当今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在研究生求职过程中,以下因素不能忽视:学校和专业竞争力仍是重要的门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充当着“敲门砖”的角色,为爱屈服是在什么地方找工作的基本考量,户口问题决定了很多人的去留,年龄大小决定工作的倾向性,你做过什么比想象中更重要,外语和计算机能力并非像某些人批的那么廉价。一一对照,研究生,你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 陈广仁)
个人分类: 栏目:走向职场|4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经济学家应当怎样把握数学?(汪丁丁)
zhao1198 2011-4-1 09:28
在浙江大学讲授制度分析基础,我反复思考,决定从康德《逻辑学》开始讲,为的是给学生们一个扎实的知识论引导。然后讲述一般社会科学,批评了目前普遍存在的两个极端:把社会科学混同于科学,或者把社会科学混同于人文。一个极其简单而且强有力的事实是:社会科学是介于科学与人文两类知识之间的学科,偏废任何一方都导致对社会科学的阉割。目前,这门课进行到了制度经济学部分,刚好读到一位权威经济学家及其肉麻吹鼓手的以时髦话语夹带着《南方周末》般的媒体霸权泼洒到大街上来的关于博弈论以及数学的荒唐文字,这些文字是我见过的最令人震惊的语言的暴力,马上让我想到张铁生交的那quot;白卷,那个无知与狂妄所造就的白卷英雄,文化革命的语言,文化革命的情结,文化革命的肤浅。警惕吧,朋友们,肤浅与狂妄,从来都是野心家的标记,从来都是人类文明的灾星。 康德(《Logic》)为概念刻划出在四个方面的逻辑彻底性:(1)普遍性(quantity),(2)特异性(quality),(3)真理性(truth),(4)确定性(certainty)。进一步,康德指出,学者必须依靠自己的判断力,根据所研究的概念在上列四个方面的特征,选择他应当使用的研究方法。例如,越是表现出特异性倾向的概念(审美感受、个性化消费、阅读及各项知识的消费与生产),越不能使用数学方法,因为量的普遍性会掩盖了质的特异性。但当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确实表现出相当的普遍性时(标准商品的生产、货币化的价值、研究对象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数学方法的使用可以澄清我们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获得笛卡儿说的直觉的理解,可以把直观所无法呈现的各种奇异后果呈现给我们。 数学,或者按照罗素的看法,作为逻辑的延伸的数学,它能够呈现给我们的各种定理无非就是逻辑上的永真式,或者同义反复,或者,如果我们愿意使用语言暴力的话quot;废话。可是,数学的功能恰恰在于把同一因果关系的表达式转换为对特定研究者而言更加清晰的表达式,从而研究者得以发现以前看不清楚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的那位自认亚当.斯密以来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及其肉麻吹鼓手,当他们向我们指出博弈论或数学对经济学没有意义的时候,他们并不解释为什么如此多的经济学家在努力地要把握更深入的数学知识,他们或许无知到了并不明白博弈论是怎样帮助我们理解一般均衡的逻辑结构的,他们更加不愿意承认,作为平凡的人,而不是狂妄地要去充当我们的上帝,他们与我们一样,不借助博弈论和一般均衡理论就无法把握效率的真实含义。 当我研究知识过程的经济学时,我意识到,我需要更加高深的,以代数结构为对象的数学工具。事实上,我们不再能够把知识划分为毫无差异的一个一个的知识单位,因为仔细探讨不难看到,知识,如果按照奎尼的可观测语句来划分的话,它的每一项的内容和作用都会不同与其他各项的内容和作用。换句话说,对知识这一概念,康德所论的特异性超过了普遍性,成为概念的逻辑彻底性的主导方面。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理解关于知识的经济学(例如语言与符号交往的一般均衡格局),我们需要把通常欧氏空间里的不动点定理扩展到一般拓扑空间里去,而且,我们需要研究知识群项的代数结构,以便,至少在我的设想中,可以把知识进行分类,就好像我们处理几何图形那样,进而,我们可以研究各类知识的经济学性质(参见汪丁丁2001年文集《记住未来 》)。 经济学家应当如何对待数学?康德作为他那个时代出色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已经出色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不懂得哲学和不思考方法论的人,其实往往落入最糟糕的哲学和方法论的泥坑。因为,毕竟,在我们之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天才,如哥德指出的:我们在每个方向上提出的每个问题,我们的前人都提出来过。只有最简单的头脑在最狂妄的心态刺激下,才会把经济学对哲学和数学基础的关注当做文化废料胡批乱骂一通。我们反对数学的滥用,我们更加反对数学的白卷英雄对数学的批判。
个人分类: Econ|2050 次阅读|0 个评论
算法博弈论简介 (修改版)
热度 3 zwresearch 2011-3-29 15:07
论文外审,积德祈福,水平有限,敬请赐教! 算法博弈论简介 (修改版) 1.1 信息安全经济学 本文所涉及的科学领域为普适计算安全领域与计算机理论应用的交叉方向,即信息安全经济学,这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并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的 Ross Anderson 和 TylerMoore 在 2006 年 10 月 27 日《科学》杂志上刊发的《信息安全经济学(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一文 , 标志着该学科领域的提出。信息安全经济学的基本观点是通过近些年的观察实践,发现许多安全问题的出现并非技术设计问题而是缺乏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与以往 安全技术限制非法用户的使用不同,信息安全经济学使用安全机制通过影响系统参与用户的策略选择,使用户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以完成系统的预定目标。 信息安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引入微观经济学中外部性的概念,即实体操作直接对第三方产生消极或积极影响却没有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者获得回报。消极外部性的 一个例子是隐藏动作导致交互结果的失败,如在网络中双方实体进行数据包中继操作时,实体可以执行不易被观察到的丢包操作从而导致传输失败。解决消极外部性 的方法是要求实体承担责任,即不正常操作时要受到惩罚(可通过其他实体操作的外部性实现),或者正常操作时给予信用积分作为激励。 当前信息安全经济学研究大致有四个方向:一是软件漏洞与系统漏洞的经济学研究,二是隐私保护的经济学研究,三是激励与实施安全机制关系的研究,四是保护系统 不受理性对手侵害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四个方面。传统信息安全通常将用户分成两类:诚实用户和恶意用户,但实践发现系统的失效往往是由被称作策 略用户引起的,这种用户理性且自私,但没有恶意目的。类似的用户在垃圾邮件 、自私实体的 TCP 效应 、建立路由 、网络创建 等 等领域都有出现。在普适计算信任模型中,策略用户可以在推荐获取、推荐真实信任值等方面采取不转发或不提供推荐信息、给出虚假信任值或团体欺骗等非合作操 作,导致信任值难以体现用户间的真实关系,失去了信任模型本应实现的作用和意义。在本文的研究中,还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公平性方面,由于自私实体的 理性化,在激励或者报酬分配时都需要考虑公平性;二是考虑网络拓扑结构对用户操作乃至对信息安全的影响 。 1.2 计算机经济学 信息安全经济学是计算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后者是最新的计算机科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领域。计算机经济学不仅包括将商业活动信息化的传统电子商务领域,还包括利用经济学方法如博弈论、微观经济学等理论解决计算机科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计算机经济学也被称做算法博弈论( Algorithmic Game Theory ) 。计算机经济学近年来得到了包括剑桥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希伯来大学等世界各大著名研究机构的重点研究,在 ACM SIGECOM 组织的大力推行引导下,该领域的会议如 EC 、 WEIS 、 WINE 、 NetEcon 、 SAGT 、 GameComm 、 GameNets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吸引越来越多知名研究人员参与到这个领域的研究,计算机经济学将成为今后几年计算机方面非常热的一个研究领域。 算法博弈论作为计算机理论科学的一个新领域,重点关注并解决有关拍卖、网络和人类行为的根本问题,它与微观经济学和博弈论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应用领域方面的不同,主要包括类 Internet 网络和非传统拍卖;二是应用定量工程性的方法,从具体优化问题的角度对应用建模,寻求最优解、判断不可解问题以及研究可解优化的上下限问题;三是讨论可计算性问题,相对一些经济方法无法在线性时间内由计算机解决( NP-C 问题),算法博弈论将可计算性作为算法实施必须考虑的限制条件。算法博弈论大略包括以下几个研究领域:一是研究各种均衡(如 Nash 均衡、子博弈 Nash 均衡等)的计算复杂性问题;二是从博弈论的观点研究计算机学科中的许多问题;三是算法机制设计领域,研究领域包括网络结构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在线拍卖和在线交易、在线广告、搜索结果页面排序及其它一些分布式应用;四是计算性社会选择问题。 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工具,博弈论通常被用于研究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如何采取恰当的经营策略以达到期望的目标,而博弈论被引入到计算机科学则归功于互联网及 其他开放式网络的出现。在这些开放性网络应用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实体间的策略性交互操作,每个实体都有理性,来自于不同的组织并具有自己的利益,每个实体都 依据实际环境选择有利于自身的操作策略并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这些策略之间最终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的均衡状态。在达到的各种均衡状态中,有些是系统设计者所希 望看到的,有的则恰恰相反。博弈论研究这些均衡状态的特性以便于区分选择,而机制设计则通过制定实体需遵守的交互机制,促使实体在自身利益驱动下选择设计 者期望的策略,实现符合设计目标的系统总体均衡态。 1.3 博弈论与机制设计 1.3.1 博弈论简介 下面,对博弈论和机制设计做一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考文献 。 博弈论被作为正式学科,一般以 1944 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John Von Neumann( 同时也是算法的创始人和计算机之父 ) 和 Oskar Morgenstern 发表合著的《 Game Theory and Economic Behaviors 》 ( 《博弈论与经济行为》 ) 为标志,并在 20 世纪 50 年代由博弈论大师 John Nash 提出并研究了博弈论中最重要的解概念– Nash 均衡,奠定了非合作博弈论的理论基础。 博弈论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当前其应用领域已经从最初的军事领域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和哲学等社会性学科以及生物、工程和计算机等理工性学科,并 以经济学科中的应用最被人所熟知。博弈论试图以数学方式刻画策略性场景中的用户行为,每个用户的选择成功与否取决于其他人的行为选择。 2005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Robert Aumann 认为,“交互的决策论”是博弈论的一个最恰当的定义,而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奖得主 Roger B. Myerson 则将博弈论定义为“相互影响的决策理论”。 博弈论将实体间的相互操作看作是一个博弈,每个博弈参与者依据系统设计者事先定义好的规则选择策略并进行操作,在博弈结束时获得一定收益。博弈可以分为静态 博弈和动态博弈,静态博弈指所有博弈者同时进行策略选择,动态博弈指博弈者的操作具有先后之分,重复博弈也是动态博弈的一种。博弈类型也可以分为完全信息 博弈和非完全信息博弈,其中完全信息博弈指全体博弈者在进行策略选择时完全知道有关作出决定的所有信息,非完全信息博弈则相反,可能需要依凭一定的概率假 设进行操作。还可以分为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在非合作博弈中,实体用户之间没有签约协议或存在协作,在合作博弈中,实体间先协同获得最大的团体利益,再 将团体利益分配到每个个体实体,在利益分配时会涉及到公平性和团体稳定性等问题。当前研究中较多的采用非合作博弈,从合作博弈的角度出发的研究并不太多。 在实体具有的信息和理性基础上,实体对博弈进行预测并实际选择策略,最终达到一种相互制约的结果均衡状态,该结果即博弈问题的解。博弈论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寻找可能的解并研究其特性。对于非合作博弈论中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研究的最多的结果均衡态包括占优均衡和 Nash 均衡。占优均衡指每个人的选择策略都是占优策略而形成的一种均衡,占优策略是指不管他人选择何种策略,博弈者都有一个最大化自己收益的最佳策略, Nash 均衡是指当其他博弈者的策略不变时,单方改变自己的策略时不能增加自己的收益。占优均衡一定是 Nash 均衡,反之则不一定。相对于最简单基础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其他类型博弈的解都在 Nash 均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如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主要研究子博弈精炼 Nash 均衡,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主要研究贝叶斯 Nash 均衡,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研究精炼贝叶斯 Nash 均衡。对于合作博弈论而言,解指参与合作的博弈者最终分配得到的支付。合作博弈论从合作团体稳定性、公平性等角度提出不同的解,有稳定集 (stable set) 、核心 (core) 、 Shapley 值、核 (kernel) 及核仁 (nucleolus) 等。 1.3.2 机制设计简介 相比博弈论对博弈解的求解和分析而言,提出机制设计的原因是由于机制设计者想执行一项社会决策或选择以达到某种社会性目的,但由于执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是分 布式的,只有社会成员自己知道,设计者不可能获得信息或者获取成本太高。因此,机制设计提供了一个关注激励社会成员汇报自己私有信息问题的分析框架,研究 如何设计一个博弈形式,或者称作机制,令社会成员参与其中,得出的博弈解恰好符合设计者所想达到的社会选择,这个问题也被称作社会选择的实施问题。这里社 会选择是指整个社会群体性的选择结果,这个结果是由诸多独立博弈者通过表达各自的偏好而聚集得出的,社会选择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每个独立博弈者的收益。比 方在政治选举时,每个选民表达自己的意愿偏好,选择一位候选者当选,所有选民的偏好聚集在一起共同决定了哪位候选者可以当选,候选者上任以后实施的政策会 翻过来影响到选民的切身利益。 以社会选择函数来刻画社会选择的标准,如果对于每一种可能的社会状态,博弈形式(或机制)得到均衡解的结果与社会选择函数对于同一社会状态的计算结果相同, 我们就说该博弈形式(或机制)以某均衡解的方式实施了该社会选择函数。显然,社会选择函数是否能被某机制实施与解的选择(如占优均衡还是 Nash 均衡)密切相关。如果社会选择的结果是个社会结果集合,则以多值映射社会选择规则进行表示。 机制包括直观显示机制(或称作直观机制、显示机制、直接机制)和非直观显示机制(或称作非直观机制、一般机制、间接机制)。在直观机制中,设计者直接询问参 与者的私有状态信息(或类型信息或私有偏好),非直观机制中设计者只能观测到参与者的行为(或消息),该行为由以内在状态为参数的显示策略函数决定。如果 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共同构成一个 Nash 均衡,则称其对应的显示策略共同构成一个事后纳什均衡( ex-post Nash equilibrium )。 机制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设置恰当的机制,使每个博弈者显示自己的真实私有偏好,因为有的博弈者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隐瞒自身真实偏好,或者 通过策略性的显示偏好而操纵社会选择的结果。一般的,需要通过某种激励策略实现这个目的,如果一种机制能够获得博弈者的真实信息并能够防止博弈者的策略性 操纵,这种机制被称作真实机制,也被叫做激励相容( incentive compatible )机制或防护策略( strategy-proof ) 机制。需要注意的是,博弈者最终收益的组成,若采用准线性的收益形式,最终收益等于初始收益与获得报酬的两者之和。通常设计的显示机制包括社会结果选择函 数与实体支付函数两部分,机制的设计就是通过适当的构造这两个函数,使机制满足一些所需要的特性,如实体只有在报告真实信息时才能获得最大最终收益的真实 机制特性。真实机制可以被用作获得用户的真实意图,在一些计算机应用有此需要时,就可以应用机制设计的方式予以实现。 激励相容的直观机制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可由一组表示激励限定的不等式表示并进行分析,但在实际应用中似乎很难有直接应用直观机制的情况,往往都是通过观察 参与者显示的行为,分析得出一组显示策略构成一个均衡解。显示原理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该原理声明任何具有均衡解的非直观机制都存在一个对等的直观机 制,且该直观机制激励相容。该原理的证明较为简单,以占优均衡为例,如果对于一个非直观机制存在一组显示策略构成一个占优均衡,则可以如下方式构建一个激 励相容的直观机制:直观机制直接询问私有状态信息,以获得的状态信息为参数,通过作为均衡解的显示策略算出对应的行为,机制再以该组行为为输入参数,利用 原有的非直观机制模拟参与者实现社会选择函数。依据占优均衡解的定义,参与者自己在非直观机制中的占优策略是以其真实私有状态信息为参数计算出的行为,一 定使汇报者自己获得最大受益。因此如果参与者在直接机制中汇报虚假状态信息,则机制算出的行为一定不能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显示原理还有其它相似的贝叶斯版 本。基于显示原理,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并研究激励相容的直观机制。 参考文献 R. Anderson and T. Moore.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cience, 314(5799):610,2006. E. Allman. The economics of spam. Queue, 1(9):80, 2003. A. Akella, S. Seshan, R. Karp, S. Shenker, and C. Papadimitriou. Selfish behavior and stability of the internet:: a game-theoretic analysis of TCP. In Proceedings of the 2002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 technologies, architectures, and protocols for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pages 117–130. ACM, 2002. T. Roughgarden and ´ E. Tardos. How bad is selfish routing? Journal of the ACM (JACM), 49(2):259, 2002. E. Anshelevich, A. Dasgupta, J. Kleinberg, E. Tardos, T. Wexler, and T. Roughgarden. The price of stability for network design with fair cost allocation. In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2004. Proceedings. 45th Annual IEEE Symposium on, pages 295–304. IEEE, 2004. M.E.J. Newma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plex networks. SIAM review, 45(2):167–256, 2003. R. Albert, H. Jeong, and A.L. Barab´ asi. Error and attack tolerance of complex networks. Nature, 406(6794):378–382, 2000. N. Nisan. Algorithmic game the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T. Roughgarden. Algorithmic game theory.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53(7):78–86, 2010. R.B. Myerson. Game Theory: Analysis of Conflict. Boston, USA, 1991. G. Owen. Game Theory. Academic Press, 1982. D. Fudenberg and J. Tirole. Game theory. 1991, 1991. 罗云峰 . 博弈论教程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7. E. Maskin and T. Sjostrom. Implementation theory. Handbook of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1:237–288, 2002. 7
个人分类: 算法博弈论|10102 次阅读|2 个评论
旭日阳刚 和 西单女孩 为何能登上春晚——基于博弈论的思考
热度 5 jsnjjlj 2011-2-24 22:39
春晚从来是一小撮人的舞台,这是有目共睹 尤其是那几张老脸,我少年时代他们就在台上蹦跶 如今我人到中年,依然还是这几张老脸,真难为了他们的身板。 其实不难理解,其实每年的春晚就是中国娱乐圈的浓缩版 谁在这个版本中,是娱乐圈各帮派长期力量博弈的结果 春晚——作为中国娱乐界最大的蛋糕,当然是不轻易让外人染指的 可问题是,旭日阳刚和西单女孩 是不折不扣的草根,不隶属于任何帮派 怎么就分了这份蛋糕呢? 原因就是: 一切尽在掌握 春晚具有放大镜的作用已是妇孺皆知,任何一个人上了春晚 立马天翻地覆 所以,各帮派必须严格把控春晚,以防有竞争实力的小帮派 通过春晚成长成名门望派 对自己形成竞争 郭德纲总也上不了春晚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 这几个大帮派是在是人才凋零,几十年了,不仅人不推新,连节目也没有新意 这让世界上耐心最好的中国观众也忍受不了了 推陈出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在民意的重压下,又不能动摇自己的江湖地位,这是一种博弈思考 思考的结果就是,既要符合民意推出新人、新节目,又决不能动摇自己的江湖地位 利益分配格局 所以这样的人 必须具有大众娱乐性,但在娱乐圈有翻不起波浪 一句话:一切尽在掌握的 人 才可以上春晚 所以 旭日阳刚 西单女孩这就这么走来 网络人气很高,但又不属于娱乐圈,在娱乐圈没有任何势力 甚至没有受过高等教育 所以即使春晚捧红了他们 也不会形成任何实质性的帮派竞争力 所以这样的歌手的出现,既平息了民怨, 有不影响各大帮派利益 双赢啊!!!!
3502 次阅读|5 个评论
3Q大战博弈分析
houshangguo 2010-12-31 23:03
案例解析之3Q大战 案例背景: 第一阶段   腾讯推出QQ医生1.0 Beta版本,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作为查杀盗号木马的小工具。随后QQ医生3.2推出,界面及功能酷似360,同时宣布赠送诺顿防病毒软件半年试用。之后QQ医生利用春节期间强行推广。   敏感的360很快意识到QQ医生的威胁,一些正在休假的员工被紧急召回以应对这起突发事件。360快速反应,加上QQ医生本身产品并不成熟就匆忙上阵,很多用户陆续卸载QQ医生,其市场份额也快速降至10%以下。360成为此次交锋的胜利者。 第二阶段   5月31日,腾讯悄然将QQ医生悄然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合二为一,增加了云查杀木马、清理插件等功能,涵盖了360安全卫士所有主流功能,用户体验与360极其类似,腾讯这招让360和金山措手不及。   周鸿祎在微博上扔出40多条消息,自爆360与金山的多年积怨,金山随即强烈回应。两家公司随后互诉对方,口水战诉讼战不止。就在这时,腾讯的出手让360措手不及。周鸿祎在接受专访时,建议腾讯应该加大投入解决QQ内部安全问题。 第三阶段   中秋节期间,QQ软件管理和QQ医生自动升级为 QQ 电脑管家 ,涵盖了云查杀木马、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等功能,而这也是目前360安全卫士的主流功能。而凭借着QQ庞大的用户基础,QQ电脑管家将直接威胁360在安全领域的生存地位。   9月27日,360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宣称其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并提示用户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引起了网民对于QQ客户端的担忧和恐慌。 第四阶段   10月14日,针对 360 隐私保护器 曝光QQ偷窥用户隐私事件,腾讯正式宣布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法院已受理此案。   针对腾讯起诉,360随即回应三点,表示将提起反诉。在回应中,360称各界对腾讯提出的质疑,腾讯一直回避窥探用户隐私,这时候起诉360,除了打击报复外,不排除是为了转移视线,回避外界质疑。 第五阶段   10月27日,腾讯刊登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声明由腾讯、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联合发布。要求主管机构对360不正当的商业竞争行为进行坚决制止,对360恶意对用户进行恫吓、欺骗的行为进行彻底调查。   10月29日,360公司推出一款名为 360 扣扣保镖 的安全工具。360称该工具全面保护QQ用户的安全,包括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防止木马盗取QQ以及给QQ加速,过滤广告等功能。72小时内下载量突破2000万,并且不断瞬速增加。腾讯对此作出强烈说明,称360扣扣保镖是外挂行为。 第六阶段 11 月3日傍晚6点,腾讯公开信宣称,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倡导必须卸载360软件才可登陆QQ,这是360与腾讯一系列争执中,腾讯方面迄今为止最激烈的行动。此举引发了业界震动,网友愤怒,业内认为,腾讯这招是逼迫用户作出二选一的选择。据360CEO周鸿祎称被迫 卸载 的360软件用户达到6000万。   晚上9点左右,360公司对此发表回应保证360和QQ同时运行,随后360公司扣扣保镖软件在其官网悄然下线,4日360发表公开信称:愿搁置争议,让网络恢复平静,360扣扣保镖正式下线。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强力干预下,QQ已与360开始恢复兼容。4日上午,360公司发出弹窗公告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请求用户卸载。此举似乎有了和解的迹象。 第七阶段   副总裁刘峻证实,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和公安部已经介入此事,4日分别找到两家公司问询。   11月5日上午,工信部、互联网协会等部门开会讨论此事的应对方案。政府部门已经介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双方不再纷争。知情人称,360方面也在此形势下宣布召回扣扣保镖软件。两家公司不得再发布煽动此事的新闻和讯息。 第八阶段   奇虎360于11月10日宣布QQ和360已经恢复兼容,并在官方网站发布名为《QQ和360已经恢复兼容 感谢有您!》的公告,感谢广大用户对360软件的支持,公布了有关部门的联系方式,提醒用户若发现二者软件若出现冲突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博弈一。两大公司的博弈。负常和博弈。 局中人:360,腾讯。 这个3Q之战应该算作双方的动态博弈。 在初始阶段,QQ发布QQ安全卫士,360方面可选的策略集合是{反击,默许},显然默许只会让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发布360隐私保护器,从而引起广大网民对QQ的恐慌,以保持自己的地位,大战于是开始。发展阶段,QQ起诉360不正当竞争,刊登了《反对360不正当竞争及加强行业自律的联合声明》。于是360回击发布扣扣保镖。扣扣保镖直接截断了腾讯同学的财路,于是腾讯毅然决定再安装了360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分析: 1, 腾讯知道此举会使得自己的用户群数目下降,从而使得自己获得支付减少。 2, 然而如果任由 扣扣保镖 传播发展,也使自己获得的支付将变少。 3, 可能短期内使得自己的声誉变差和收益减少,但就长期而言,能够大幅杀伤对手的实力,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实际上并未亏多少。 工信部通信保障局和公安部已经介入此事,双方和解。分析: 1, 对于360而言,如果和解自己虽然损失了用户群但还留的青山在,如果继续火拼下去公司经不起折腾。于是和解是它的最优选择。 2, 对于QQ而言,大战至此已经达到了原先的目的(迫使扣扣保镖下线),不和解会继续耗费财力同时损失人品,于是选择和解。 博弈二:用户选择的博弈 . 卸载 QQ 还是 360 ? ① 卸载 QQ 换其它聊天工具,优点:卸载方便;缺点:好友容易流失。 ② 卸载 360 安装其它杀毒。优点: QQ 照用不影响日常交流。缺点:卸载和安装杀毒软件比较麻烦。 综合评价:对于 QQ 好友少的用户,卸载 QQ 获得支付较大。相反,对于 QQ 好友较多的用户则应该卸载 360 。部分较聪明的用户预测到它们会和解,两个都不卸载。 在 3Q 大战中 ,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与腾讯之间则产生了智猪博弈。金山、百度、傲游、可牛等公司不与 360 直接交锋,而采取了搭便车的行为。
个人分类: 未分类|8680 次阅读|2 个评论
A beautiful mind
热度 1 happycat0924 2010-11-28 16:29
之前看过电影A beautiful mind,所以看,最初是因为该片获得奥斯卡奖项,没想到因此了解了博弈论的奠基人,也就是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John Forbes Nash Jr,约翰.纳什,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天才,看了电影之后,久久沉迷其中,没有普林斯顿大学自由、包容的环境,不会有纳什均衡;没有身后的那位伟大的妻子,没有纳什的成就。这或多或少对中国做学术的和做科研的人和机构,一点启示,一点启发,一点启迪。 百度百科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1197418.htm 电影链接其一: http://ikan.pptv.com/p/10061078/#1
个人分类: 心灵感悟|4463 次阅读|1 个评论
高校管理与博弈论 隐藏
luxiong 2009-10-28 11:54
隐藏 或者能用以下文字来部分解释现在高校管理中的种种怪现象, 只需要将其中的皇权改成行政权 。身处其中的人个个都知道其中的问题,但是每个人都无力改变现象,不得不随大流。 以下文字引自《烧饼歌:第四种博弈》 皇权文化下的社会游戏压根就没什么规则,暴力就是规则,不占有暴力资源的人,在被动的接受极不公正的社会利益分配的同时,会使用种种隐密的手段进行抗争,这种抗争又称之为勾心斗角,为什么要勾心斗角?因为利益法则被排除在游戏之外,不允许公开,所以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大家只能依靠隐密的手段。   而商业法则则有所不同,其游戏的法理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之上的,而这正是皇家权力所不能容忍的,社会契约就意味着公平,徜使要公平,那权力又有什么用处?   权力的价值,就在于其维护社会的不公平。   臣民的勾心斗角,是对权力的最直接对抗,是民众公平意愿的表达。   这就是皇家权力积五千年之久的最基本博弈规则,现在,是它们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博弈”
LEOLAND 2009-9-15 13:24
曲津華 昨日是中國首屆網民節,今早才知,按時效說,沒有趕上。但願明年會有所預備和應對。然昨日並未很平淡,因有幸在一講座中當學生。其間,看到PPT講義上有博奕二字,似覺應為博弈,因其原意與棋有關,而奕則不是。 回來后上網一搜,發現錯不在少數網上文字中有相當多博奕的寫法。看來,很多人對博弈並未求甚解。按通常解釋,博弈原指下棋,屬於智力遊戲的一種,所以博弈所對應的英文是GAME,所謂的博弈論就是GAME THEORY。后人對博弈給出了鬥智或角力的新意,用時髦話說就是PK。這些都得到了公認,是否進入了詞典,尚待查證。 以此源於下棋的解釋,博弈一詞是萬不能用奕字的,因為它雖有諸多正面的意義,卻都與玩棋無關。此外,即使是這個公認的博弈用法,卻不知博字所用當否?因為,這裡的博好像是動詞,故用搏字好像更符合漢語規範。當然,博也可以有動詞的功能,但與搏的差別在那裡呢?有點好奇。 2009-09-15
个人分类: 闲读偶得|2839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趣味的博弈论模型
热度 1 Fangjinqin 2009-7-20 16:16
有趣味的博弈论模型 按语: 本文已经发表在百科知识 2009 年 6 月下半月总第 413 期第 14-15 页;在今年 2 月下半月总第 405 期第 11-13 页上发表了网络科学三大里程碑; 2005 年 11 月上半月总第 326 期第 21-22 页发表了网络科学的三大发现。令我意外的是去年在网上偶然发现共检索到 10 条读者推荐文章(请看最后附录),这篇科普文章名列首位,我们还有一篇文章名列第七。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或等我有时间找出来。我觉得,把新兴科学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出来,有利于科学知识普及。这也应该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经济等领域中广泛存在合作与竞争,而能够反映这种既激烈竞争又需要合作的一门学科就是博弈论( Game Theory ),也称对策论,它是模拟和分析理性的个体在利益冲突环境下 相互作用的形式、 决策及其均衡 理论, 研究个体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规律,它可以描述现实生活中参与者面对有限资源的合作与竞争行为。令人惊奇的是, 有三次诺贝尔获奖者是博弈论的杰出科学家,他们是 1 985 年获得诺贝尔奖的公共选择学派的领导者布坎南, 1994 年经济学诺贝尔奖颁发给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纳什博士 、塞尔屯、哈桑尼 3 位博弈论专家, 1995 年获奖的理性主义学派的领袖卢卡斯。博弈论在经济学、政治学、 管理学、 社会学 、军事学、生物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实际背景和应用价值。进入 20 世纪末,随着复杂网络科学的一些新的发现, 博弈论也成为网络时代人们的一种思维方式、竞争与合作的模式。 博弈论对人有一个最基本假定:人是理性的,人在具体策略选择的目的全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就是研究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因此博弈论也称为对策论。博弈论就凭这么一条最简单的假定可以展开广泛的研究,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结果,利用博弈论可以解读人类的社会行动或集体行动,更易理解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为了刻画个体间利益的冲突对整个系统的影响,人们已经提出和研究了许多博弈模型,比较 著名的有三个模型: 囚徒困境、雪堆博弈和少数者博弈,下面笔者通过对这三个模型进行简单而通俗的介绍, 让 大家了解博弈论及其应用概况。 囚徒困境 模型 囚徒困境作为一个经典的博弈模型受到广泛关注。这个博弈模型假设两个小偷合伙作案时被捕,分别关在不同的屋子里,如果双方都拒绝承认同伴的罪行,则由于证据不足两人都会被轻判(收益为 );为此,警方设计了一个机制:如果一方出卖同伴,而另一方保持忠诚,则背叛者将无罪释放(收益为 );坚持忠诚的一方将被重判(收益为 );如果双方都背叛了对方,则双方都会被判刑(收益为 )。这里假设上述 收益参数满足下面的条件: 。对每个参与者来说,如果对手坚持忠诚,则他也选择忠诚得到的收益 小于他选择背叛得到的收益 ;如果对手选择背叛,则他选择忠诚得到的收益 仍小于他选择背叛得到的收益 。 可见,无论对手采取哪种策略,自己的最佳策略就是背叛,双方都选择背叛称为囚徒困境的唯一纳什均衡(纳什因其 提出的非合作完全信息博弈的纳什 均衡概念而荣获了 1994 年的 诺贝尔获得经济学奖); 同时选择背叛所取得的平均收益要低于两个人同时选择合作取得的平均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理性参与者面临着两难的困境。 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合作现象从单细胞生物的协同工作到人类的无私奉献的行为说明,还有其他的动力学机制激励一般所认为的自私的个体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为了揭示这种潜在的演化机制,有人提出了针锋相对演化规则,采用去输存赢策略,改进囚徒困境中的两难结局。 雪堆博弈模型 雪堆博弈又称为鹰鸽博弈或者小鸡博弈 (Chicken Game) ,是另一类两人对称博弈模型,描述了两个人相遇时是彼此合作共同受益,还是彼此欺骗来相互报复。它揭示了个体理性和群体理性的矛盾对立。可以这样来描述雪堆博弈: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两人相向而来,被一个雪堆所阻,假设铲除这个雪堆使道路通畅需要的代价为 c , 如果道路通畅则带给每个人的好处量化为 b 。如果两人一齐动手铲雪,则他们的收益为 ;如果只有一人铲雪,虽然两个人都可以回家,但是背叛者逃避了劳动,它的收益为 ,而合作者的收益为 ;如果两人都选择不合作,两人都被雪堆挡住而无法回家,他们的收益都为 。这里假设收益参数 满足下面的条件: 。雪堆模型与囚徒困境不同的是,遇到背叛者时合作者的收益高于双方相互背叛的收益。因此 , 一个人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对手的策略:如果对手选择合作,他的最佳策略是背叛;反过来,如果对手选择背叛,那么他的最佳策略是合作。这样合作在系统中不会消亡,而与囚徒困境相比,合作更容易在雪堆博弈中涌现。 争当 少数者模型 该模型由查勒特和张翼成于 1997年提出,他们假设在一个系统中有 ( 奇数)个参与者,在某一时刻各自独立地在两个策略中做出选择,参与人数少的策略获胜。该模型的核心思想是少数者获胜,这是从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一个好模型,股票交易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需要指出,少数者博弈模型是对著名酒吧问题的一种抽象和简化。 酒吧问题研究的是一群生活在美国圣塔菲的人们在周四晚上是否去该地区的一个著名酒吧的决策问题:每周四晚上这个酒吧都会有优雅的爱尔兰音乐演奏,然而如果去的人数过多,超过了酒吧所能容纳的人数(阈值),酒吧就会变得嘈杂拥挤,人们也无法悠闲地欣赏音乐。因此人们需要根据过去的公共信息来对当晚去酒吧的人数做预测,以决定自己究竟是去酒吧还是留在家里。酒吧问题和少数者博弈模型都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中众多千差万别的参与者对有限资源竞争的基本特征,其思想是金融市场中的普遍原则少数人获胜。 争当少数者博弈模型原则上与前面两个模型不同,双方并非完全自私、完全理性且具有相当完整信息,并按照严格的收益计算而决策,以便达到某种博弈的均衡。人们看到该模型中的双方基本上是根据成功的经验或模仿成功者进行决策,并非理性,信息也非完整,因此它不存在争当少数者博弈模型的均衡,似乎可以说,非理性和非完整信息的博弈更为重要。确实,现实生活中究竟有哪些面临的决择是完全理性地根据完全信息严格计算而决策的博弈? 进而,提出演化少数者博弈( EMG)模型,将进化论与少数者博弈结合在一起,发现通过学习过去的公共历史信息,可以提高参与者的平均收益。在EMG模型中,对于某一轮博弈,参与者根据他记忆中保存的公共历史信息来独立地决策本轮自己是加入1组还是0组;当所有人都做出选择后,进入人数少的一组的人为获胜者,进入人数多的一组的人为失败者。 人们通过对EMG模型的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一个相互间竞争的人群最终总是趋向于分离成为具有两种相反的极端行为的人群。这意味着为了在竞争社会中生存,参与者的行为最终会走向极端:要么始终遵循基本策略,要么始终反其道而行之。 博弈后获胜者的收益加 ,而失败者的收益减 1 ,因此 也被称为奖惩比。实际上 ,还有更复杂的情形, 特殊的具体的 博弈情形要深入具体分析,也不能一概而论,这也是博弈论富有吸引力所在。 本文以囚徒困境、雪堆博弈和少数者博弈三个典型模型为例 , 简单介绍了近年来博弈论研究概况。在现实生活和许多领域中,博弈行为对网络结构演化的作用是令人关注的课题。随着演化博弈动力学行为与复杂网络之间关系深入研究,博弈必定会推动复杂网络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其应用前景十分美好。 附录:网上10 条读者推荐文章目录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1747 次阅读|1 个评论
电影《美丽心灵》影评汇总---转载
mikletonsen 2009-5-17 12:06
之一 自异调兄从某个论坛转来一篇介绍电影《美丽心灵》及其主角约翰·纳什——数学及经济学家——的文章后,这部电影就是我的期待。对于数学和经济学我都一窍不通,所以对于影片中备受赞誉的数学,我唯一的感觉是我没有被它们困扰。        这部影片的重点不在于真正介绍纳什在科学上所取得的成就,而是他的生活。二十岁的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读博士,二十一岁发表博士论文,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地位。曾经被财富杂志评为最耀眼的科学新星,称之为天才并不过分。事实上纳什也被诸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世界级大科学家看好,然而即将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纳什,却在三十岁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妄想性精神病。        不知道是为了让观众对纳什的幻觉有直接的体会还是什么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纳什的幻觉是以非常正常的形式的表现出来的。以至于我也随之迷失,甚至到影片进行到将纳什送入精神病院我都在怀疑是不是政府的阴谋。因为纳什不仅仅在麻省理工教微积分,而且同时他也在政府秘密部门担任密码分析的工作。或许正是这样的工作带给了纳什不能承担的心理压力,最终导致了他的妄想性精神病。纳什在青年时代性格内向,几乎没有朋友。在影片中纳什甚至在普林斯顿读书期间,就已经很可能是精神分裂了。因为他幻觉出了一个朋友,一个个性、性格几乎和他完全相反的朋友。在纳什的幻觉中,一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大学的室友及其侄女、交给他秘密任务的国防部官员威廉。     这部名之为美丽心灵的影片,在我看来主要是指纳什的妻子或者前妻——艾利西亚的心灵。艾利西亚是纳什的学生,麻省理工物理系仅有的两名女生中的一名。应该说是她主动选择了纳什,然而婚后不久纳什就陷入了麻烦。在影片中纳什夫妻没有离婚,当然有含蓄的暗示。但在真实的生活中,艾利西亚一直陪伴她的前夫纳什三十多年没有再嫁,因为她知道她能够给纳什医院所不能给予的东西。另外影片中还没有提到的是,她的儿子也曾经一度疯狂,不过幸运的是,纳什的儿子恢复得比纳什快。可以想象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艾利西亚不知何以度日。然而在整部影片中,他们夫妻之间的台词非常少,但是我总觉得很感人。这里面没有《泰坦尼克》式的夸张。在影片中,借助纳什的朋友对艾利西亚的问候,艾利西亚才略微表达了一下心声,非常平实和自然。古语云: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更何况这是真实的美丽心灵。作为纳什本人对他“康复”到可以去领1994年的诺贝尔奖归功于他的“妻子”艾利西亚无私的爱,不过他对疯狂有不同的理解,在纳什本人所写的自传中他这样写道:“……我不敢说数学和疯狂有什么直接联系,但是毫无疑问,伟大的数学家都有偏执的个性,或者精神错乱,或者精神分裂。”或许真如一句俗话所言,“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纳什是幸运的,不仅有深爱着他的妻子,还有很多热心帮助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普林斯顿大学——纳什的母校——在纳什陷入麻烦的时候,接纳了他。而他的同事和朋友不断的给他争取诺贝尔奖,纳什获奖应该是理所当然的,因他所奠定基础的博弈论早已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甚至纳什一个朋友这样说:“不给纳什诺贝尔奖需要非凡的勇气”。精神病人,在当今社会一直处于边缘状态,从某种角度上我一向觉得,人们惧怕精神病人甚于艾滋病人。纳什是幸运的。由不得让人想到,如果纳什呆在我们这里,不知有哪所大学原意给他提供避难所? http://203.208.39.132/search?q=cache:wXSyUaB3HYYJ:blog.bioon.com/user1/2081/archives/2008/179195.shtml+%E7%BE%8E%E4%B8%BD%E5%BF%83%E7%81%B5%E7%9A%84%E5%BD%B1%E8%AF%84&cd=9&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9SPxGAod2-vBUiQ-1MTGMeB2JnnQ 之二: http://www.movku.com/2008/04/2241.html 除了泛滥的爱情故事,恶俗的励志桥段,还有什么能令蒙尘已久迷茫无措的心灵再次流下泪水。   无从体验幻觉中的生活,只是当看到站在电击室外的妻子扭过身去时,眼睛也变得潮湿;不能想象是怎样的克制,最终使他在白发苍苍之时微笑面对虚妄的三个人生角色。一直不能给自己一个心潮澎湃的理由,一直到身着西装,说话小心翼翼的纳什走上诺贝尔领将台。出乎意料,又意料之中的,他将所有的功劳归咎于他坚强美丽的妻子。之前一直猜测两人的婚姻会以失败告终,甚至还准备好了在心里谴责这个女人,可是当看到她苍老的容颜在岁月洗练后依旧美好如初,所有的溢美之词拿来形容这个女性都毫不为过。可是,这仍然不是那一点。直到,直到走出会堂,一旁的三个幻影整齐的站在一旁目送他,妻子问到是否有什么不对,纳什看了看然后回答,nothingatall。仿佛所有的故事集中于一点讲述,那个年轻时紧张认真古怪的纳什,和alicia见面时害羞的不停抓头的纳什,和幻想中的人物周旋的纳什,放下自尊请求回到普林斯顿的纳什,和最终获得诺贝尔的纳什,几十年来,和药物,周围的目光,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现实斗争着。他没有选择放弃生活,反而在妻子的爱中更顽强的改变着。就像在图书馆里年老的他,像任何一个正常的教授一般和学生讨论问题,生活就这样被强行扭回了正轨。   谁能承受这么多,是一个男人,还是一个女人。命运之神也一定吃了一惊,他的阴谋没有得逞。幸好纳什是个单纯洁净的人,幸好艾丽莎勇敢而智慧,天才终能从苦难的生活中解脱。   以前总是鄙视那些很假的话,比如什么“跟他比起来你这么幸福更要好好学习啊”“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一定有个成功的女人”之类的,现在觉得,这都是真理。非常之人必做非常之事,平凡的我们,在安稳缓慢的时光中,是否也可选择坚韧而顽强的态度对待它呢。是不是也应该给自己一个尝试改变的机会,年轻时也野心勃勃的为目标而不顾一切呢;或许也可以和自己的幻想斗争,然后对着无奈的他们微笑呢;当然,有一个终生的,美丽心灵为伴,则会让所有的一切都进行的轻松而坚决吧。   如果,有生之年,能够在普林斯顿的林荫大道或者某个长凳上偶遇他,只想顺着他沧桑的目光,穿越传奇的过往,穿越或许依然存在的幻觉,和他一起走回年轻的自己。 之三: http://www.youyin.com/yudongtian/yy1655.html 《美丽心灵》(ABeautifulMind)在刚刚公布的74届奥斯卡获奖名单里占据显赫地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RonHoward)、最佳女配角(JenniferConnelly)、最佳改编剧本(AkivaGoldsman)。 观摩这个片子的时候,大学同学打来电话,抱怨的刚好是《美丽心灵》——“奥斯卡”大赢家让电话线那边的电影虫子失望至极。我上大学时,这位同学到处搜刮录象带在晚自修的时间放映。就在那些日子,我看到了《莫扎特之死》、《狂恋大提琴》、《篱笆》、《我枪击了安迪?沃华》。这几部影片都是描写天才因为不适应社会导致的自我折磨,以及他们对周围人造成的有心无意的伤害。 电影《美丽心灵》说到《美丽心灵》的主题,和上面的几部片子差之不远。现实里的小约翰?福布斯?纳什(JohnForbesNash,Jr.)是他那一代数学家中的顶尖高手。希区柯克说过:“任何行业中,凡是能达到顶尖高手境界的,都是一种艺术,皆值得一观。”所以导演把他的故事搬上了荧幕,出于对票房的顾及,炙手可热的RussellCrowe担纲主角。1947年,纳什进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这个“神秘的来自西弗吉尼亚的天才”在大学才子堆里是个异数:没有上预备班的经历,也没有遗产或富足的亲戚资助他进入“常春藤盟校”(IvyLeague)——但普林斯顿最具声誉的奖学金证明他确实属于普林斯顿这个团队。纳什对优雅的社会交际不屑一顾或者说是一窍不通,他像大多数天才一样,自我封闭成性。从电影里看年青时的他应该是一个绝对的教育怀疑论者:他在学生时代对上课就毫无兴致;后来自己当了教授站上了讲台,“上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成了他的口头禅。他整天沉迷着的只是一件事:寻找一个真正有创意的理论。他象一切对事业成功雄心勃勃的人一样,自我中心,赋予自己从事的研究以强烈的使命感。 普林斯顿的数学系竞争十分激烈,从小就被当作“神童”、“天才”的纳什决不容忍自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失败:和同学对弈围棋,他一败北就神经质地仓皇逃走,还弄翻了棋盘。这时他的第一个幻象出现了:独居一室的他突然有了一个室友,他十分容忍纳什的怪癖,不断怂恿他当个伟人。一天夜里,纳什和一些同学在当地洒吧娱乐,男青年们对一个热情性感的美女的反应引发了纳什的灵感。当纳什观察着这些竞争对手时,常常在他脑海里酝酿的想法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随之撰写出了关于博奕论的论文——“竞争中的数学”——大胆地将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AdamSmith)的理论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当他指证这个已经被人们接受了150年的思想已变得陈旧过时,纳什的生活也从此发生了改变。 纳什后来获得了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进行研究和教学的工作,这可是一个众人觊觎的位置,但是他对这些并不满意。科学曾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获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现在,冷战盛行,纳什渴望在这场新的冲突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神秘兮兮的WilliamParcher(EdHarris饰)招募他参加一个绝密的任务,破解敌人的密码。在片子的后半部,观众会发现WilliamParcher只是纳什的第二个幻象,其作用类似于吕克?贝松版《圣女贞德》里Hoffman饰演的魔鬼。 电影《美丽心灵》 纳什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耗神的工作中。同时,纳什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挑战,但是这次的挑战却是来自光彩照人的艾丽西亚(AliciaLarde,JenniferConnelly饰),一个物理系学生,她把纳什引入了一个从来没有认真考虑和接触过的领域——爱情。 好莱坞式的浪漫恋爱开始了,它近乎程式化,其主要内容不外乎包括:1、表现女主角独特个性的初遇——她通常是大胆地解决了一个旁人不敢触即的难题;2、办公室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她证明了自己不仅外表艳若桃花、做派勇敢决断,还有一个聪慧的头脑,专业出类拔萃;3、以大场面为背景的眉目传情:显耀人物参加的宴会上,女主角穿着华贵露背晚装与男主角进行高级的调情。要点是出现贯穿影片的定情信物——这回是一张绣花白手帕,并有类似97年版《泰坦尼克》的可作为宣传广告的招牌双人镜头——俩人望星空;4、与众不同的求婚方式:讨论宇宙无限大的证明,结论是只有心灵能做证——就像爱情。 纳什和艾丽西亚结婚了。作为一个对家庭负责的男人,他不能告诉妻子他正在为Parcher从事的危险项目,因为“若稍有不慎泄了密,后果将不堪设想”。纳什深深着迷于这份秘密“工作”。最终他在这些无法抵御的错觉中失落了自己。应该承认,数学家传记拍摄起来确有难度:普通观众不大会关心专业的数学问题,《美丽心灵》先天就不具备许多讨巧的因素,不同于《莫扎特传》、《狂恋大提琴》里可以顺理成章地加入华美的乐段,《篱笆》里方便摄影机调度的紧张的国际象棋对弈场面,《我枪击了安迪?沃华》里的可以满足观众猎奇心态的边缘人污七八糟的生活,聪明的导演在纳什的幻觉里加入了苏联间谍追杀纳什的场面,情节激动人心,套用的是好莱坞经典汽车追逐枪战模式。 纳什患上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丈夫的遭遇让艾丽西亚吓坏了,她挣扎在被毁天才爱的重压下。随之到来的每一天都似乎会给他们带来新的恐怖,但是艾丽西亚仍然坚信她爱着的男人身上保留着超凡魅力,这便是支撑她遵守和他“厮守一生”的承诺的源泉所在。精神疾病容易复发,纳什无力抵抗幻影Parcher的胁迫,继续从事不存在的破译密码的工作。在他险些把儿子淹死在浴缸里后,妻子对他绝望了。就在她要离开他的千钧一发之际,纳什自己突然醒悟了,他意识到室友的侄女——他的第三个幻象——在五年里从未长大过。他终于直面了自己的疾病,决定与这种被认为是只能好转却无法治愈的疾病作斗争。 妻子艾丽西亚把自己的全部经历用于照顾丈夫和儿子,她是丈夫继续数学研究的动力。他在博奕论方面颇具前瞻性的工作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理论,1994年11月的诺贝尔奖之夜属于了纳什,他向全世界表达了对妻子的敬意。颁奖会后,纳什看到了三个幻像,他们远远地站着,仿佛再也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他的病的确无法治愈。导演在这场戏里用充满煽动性的镜头向观众宣布:艾丽西亚的自我牺牲终于有了令人满意的回报;纳什夫妻俩坚贞不渝的爱情终于结出了硕果。我无法理解一部制作还算精良的影片在思想层面仅停留在这样一个水准上:一个女人的青春智慧是一个世界大奖就能抵消得了的吗?女人到底要为一种会随时间改变的承诺付出多少代价才能营造起类似“贞洁牌坊”的虚荣?生活在天才的阴影里的人们到底要不要拒绝这种??的境遇?而面对这样的境遇是无条件忍受符合道德,还是反抗符合道德?这种种在《莫扎特传》、《狂恋大提琴》、《篱笆》、《我枪击了安迪?沃华》里从不同角度提出论证的问题,《美丽心灵》都一一回避,它讴歌的也许仅仅是一种固执。 《美丽心灵》的导演霍华德(RonHoward)自两岁起就在舞台剧里亮相,后来在多部影视片里扮演青春偶像式的人物,23岁即执导了喜剧片“GrandTheftAuto”(1977年)并获成功,目前成为好莱坞为数不多的身兼演员、编剧、制片及导演于一身的人。霍华德以前拍摄的影片,如《阿波罗13号》(“Apollo13”,1995年)、《艾德私人频道》(“EdTV”,1999年)、《格林奇偷走圣诞节》(“HowtheGrinchStoleChristmas”,2000年),这几部影片算得上以独到的创作方法处理老套的主题。但他在诠释纳什这个人的际遇时明显地力不从心。“奥斯卡”的小金人落入霍华德囊中可以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这是“奥斯卡”一贯作风的体现:向好莱坞的好公民致意,对麻醉众人心灵的造梦者们表示感谢;其二,2001年的美国商业院线的确再没有更另人惊喜的故事片奉献给大家。 之四: http://203.208.39.132/search?q=cache:ZeHClQaryh4J:www.douban.com/review/1193883/+%E7%BE%8E%E4%B8%BD%E5%BF%83%E7%81%B5%E5%BD%B1%E8%AF%84&cd=1&hl=zh-CN&ct=clnk&gl=cn&st_usg=ALhdy2_yeheseH4B7RAmIz_4JOgqFozqUA  SylviaNasar在数学家纳什的传记《美丽心灵》中引用了纳什同事的一句话:“所有的数学家都同时生活在两个迥异的世界中。一个是柏拉图式的冰清纯净的世界;同时他们也得生活在短暂、混沌,且需不断顺应变化的现实生活中。”Nash先生的生活正是这种困境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但同时也是个特例,因为他不光生活在上述两个世界中,现在还有了第三个世界:平庸无为的好莱坞电影市场的梦幻宫殿,在这里,各种暧昧不明的因素溶入了他们自信的陈词滥调以及新鲜骗取的眼泪中。      眼泪和耀目的光芒伴随着他们,他们觉得这一切都来的心安理得。而荒谬的是,这部由RonHoward导演,由AkivaGoldsman编剧的影片,其中生发出的看似纯真的情感却几乎全是虚造的。      首先,将要嫁给纳什的麻省理工的学生AliciaLarde(JenniferConnelly饰)愉悦的跑进nash的办公室,挥舞着手中的稿纸,她刚刚证明出了一个极端变态的假设。她的导师同时也是未来的丈夫把目光从刚喝过的纸咖啡杯挪开,瞥了一眼Alicia的证明,“很精妙,但是错了。”他说,给出的评判挺符合一个“美丽的心灵”。      让我们退后了看,从错误到精妙。纳什先生今年73岁,这个尴尬而天赋异禀的人拥有他们这代人中最出众的数学才能。他三十出头的时候一场精神疾病极大的打击了他的创造能力,而他曾经在博弈论、量子力学、数论等诸多领域有着杰出的成就。经过三十多年的与精神分裂症的抗争,他好象是得到了上帝奇迹般的宽恕,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纪念奖,以表彰他在40年代末于普林斯顿大学所作出的经济学成就。      总体上看,纳什先生跌宕起伏的一生刚好符合电影所渴望叙事结构:光彩照人的生活惨遭不幸最终又依靠顽强的精神获得了胜利。但是,就像Nasar小姐在之前为《纽约时报》做的经济学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细看他的生活,其中夹杂着诸多迷人或者糟糕的故事。在数学这个具有古怪名声的行业中,纳什先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质数。他反社会的暴躁脾气以及他那些残忍而危险的侮辱和恶作剧在他的同事中可算得上是臭名远扬了。      他同alicia结婚之前,他们有了一个叫John的孩子。同时,他还是另外一个也叫John的孩子的父亲,这是他同一个叫EleanorStiers的女子生下的,纳什后来离弃了他们。他与许多男性有着强烈而明显的性关系,他甚至因为在加州圣莫妮卡(SantaMonica)的男卫生间中要求与人发生性关系而被捕,并且因此丢掉了他在研究与发展公司(RAND)的职务。当他的病症越来越严重、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的时候,alicia与他离婚了(他们于去年6月复婚)。      上述这些我们在电影中都看不到。更糟的却是那些被粉饰的学术和政治经历把他的天才和疯狂一起塑造成了一座丰碑。电影《美丽心灵》开始于一个虚构的Helinger教授(JuddHirsch饰)的演讲,演讲上说美国的数学家在抵御纳粹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要把注意力转向抵抗苏联共产主义。      这一场景以及接下来的故事将冷战时期疑神疑鬼的学术界过分的简单化了。当时,许多的数学家和科学家同情支持社会主义,这也包括纳什离开普林斯顿之后去任教的麻省理工(而不是象电影中所说他之后在领导一项有关防御的机密研究),当然更多的人对社会主义表示怀疑(这包括后面提到的RobertOppenheimer)。而nash不在其中,他被Howard导演和Goldsman先生描绘成了一个无畏的冷血战士。即使在国防部的智囊团——研究与发展公司(RAND),他也更乐于进行纯理论的研究而非实际应用,1960年他甚至尝试着放弃自己的美国国籍并建立一个世界政府。      显然,所有的这些对于观众来说都太难以承受了,任何会减少观众同情心的真实事件均被涂抹掉,留下了一个害羞而可爱的天才形象。当然,任何一个源自传记的电影都会将原著修改、粉饰、强调或者压缩,但是《美丽心灵》走得更远,变成了同《肯尼迪》(J.F.K.)或者《阿甘正传》一样的历史修正主义影片,并另人沮丧的表现出了对观众智慧的低估。      电影所声称的真实到底有多少是历史的本来面貌?对于这个问题,写电影的人比拍电影的人更感兴趣。不过无论如何,这都没有难倒Howard先生。但是,如果没有以上这些令人窒息的异议,或者不相信这些事情,甚至无知的反驳说这只是一部电影,那么这部电影就值得用它自己的语言作评判。也许,借用一下数学符号上的规矩,这部电影可以叫做《纳什质数》或者干脆叫Nashi(i代表虚数)。这个纳什的故事没有丧失它的美丽。      一方面,Connelly小姐在剧中是一个敏锐而活泼的角色,她最初是一个数学爱好者之后又成为了这个不安而难处的男人的妻子。而其他的演员,包括EdHarris演的联邦特工、ChristopherPlummer饰演的精神病医生、PaulBettany演的英国纨绔子弟、JoshLucas演的喜欢数学的校运动员等,都在努力不让自己在戏中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RogerDeakins用其优雅的电影手法,将战后的普林斯顿大学变成了一个甜蜜的世外桃源。      但是,罗素克劳能够坚持,他拒绝了每一个能把角色演的过火的机会。太多用来卖弄的机会反而不能很好的表现一个天才或者一个疯子,即使像达斯汀-霍夫曼(''雨人'')和杰弗里-拉什(''Shine'')这样有天赋的演员也很难办到。      罗素克劳用他过人的专注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几乎完全生活在自己内心世界中的人,他对人物心灵的戏剧化展现处理的旁若无人:一个模糊的微笑挂在纳什的嘴边,演讲时声音轻微而吞吞吐吐,带有南方音韵的口吻(纳什正在西弗吉尼亚长大)。随着罗素克劳的表演,你不会认为这是演员有意为之,反而会认为这是对人物性格的深入吸收后自然生发出来的。      对于怎么把观众带入纳什的内心世界,Howard导演带来了一个就像它本身一样简单而聪明的想法。当问到纳什为什么会相信那些导致他疾病的幻想时,纳什说,“那些想法出现在我头脑中的方式和数学的一样”。比起评论Howard导演编造的巧妙惊喜,我更愿意认为他是找到了一个操作性强的电影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他还找到了一些娱乐的方式来表达约翰纳什的数学方面的见解:让纳什赢得诺贝尔奖的理论就在学生酒吧挑选女友的策略中表现了出来。)      纳什的幻觉一天天变得真实,精神分裂症不会像它所带来的痛苦那样宣告自己的到来。Howard先生在没有任何预示的情况下,慢慢带领我们进入纳什地狱般的生活中,这个角色的表现似乎至少已经接近现实生活中纳什先生的描述。纳什在他1994年发表的自传中写到,“我开始理性的避免一些幻觉的影响,其中有些幻觉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      就像现实生活中一样,电影中的纳什对于琐碎的事情没有耐心,更乐于研究“统治力量”。《美丽心灵》中的统治力量是一种熟悉而不令人很反感的伤感的类型。这部电影实在并且也应该被理性的拒绝掉,但是你并不会完全从你的心里排斥它。     
个人分类: 网文荟萃|12293 次阅读|1 个评论
“黄金倾听者”实为博弈优胜者
shareworld 2009-5-11 19:13
最近一段时间课也多,任务也多,导师分配任务一句话,我可是要挑灯夜战了,但是我一直在关注科学网。向各位导师学习,是我的必修课。今天看了 周春雷老师的博客 ,其中有一篇文章《 部分科学网活跃成员 》让人不吐不快,我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 部分科学网活跃成员 》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一个星期之内博客作者推荐的文章数目,评出了所谓的黄金倾听者,我随便拷贝了一部分,列表如下: 部分科学网博客黄金倾听者名单 刘玉平 123 bobby 110 famingkuang 90 wuyishan 79 yatou 79 曹聪 65 张志东 59 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呢?相信没有多少朋友愿意深究。我一时来了兴致,做一个反证法推算。姑且取第一名刘老师作为例子吧。 【已知】 1. 刘老师在7天之内推荐123篇博文; 2. 刘老师的博客,人文性偏重一些,诗歌方面比较擅长。 【假设】 1. 根据20:80原则,每推荐一篇博文需要阅读5篇博文; 2. 根据个人试验,每阅读一篇文章平均时间为2分钟; 【求解】 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得出刘老师每天上网花费在推荐博文上的时间为: 123*5*2/7=176分钟。 在此基础上,加上刘老师写博客的时间,加上刘老师浏览其他网页的时间,再加上酝酿思想构思文章的时间,加上刘老师评论的时间,得出结论,刘老师平均每天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不应少于210分钟,即三个半小时。也就是说,工作之余,每天中午和晚上的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网络上度过。 我觉得这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老师,而且能力相当强的一个老师,刘老师上网时间是不是长了点?不会是网络成瘾吧?于是怀疑假设的正确性。 假设一认为,每推荐一篇博文需要阅读五篇博文,这个可能有问题,那么刘老师是不是每阅读五篇博文,就要推荐两到三篇?如果这样,推荐的标准是不是有点低了呀? 假设二认为,每阅读一篇文章平均需要两分钟的时间,这个也可能有问题,那么刘老师是不是阅读文章的速度太快了?难道是一目十行?或者是一看标题新颖即推荐之? 综合以上考虑,基本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刘老师每天认真地对待博客,而且乐于拜访各位博友,文章并没有认真地读下来,但是基本的内容还是浏览了。内容真实,思路新颖,即推荐之。 刘老师如果看到了这个帖子,请宽容地对待学生的冒昧。刘老师您千万不要以为我反对这种形式,实际上,我想说,您也许是有意,也许是无意,成了博弈论模型中的优胜者。 相信很多朋友对博弈论都早已精熟。不过作为文章立意的一部分,我还是有必要讲一讲这个不知道讲了多少遍的故事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 )。有甲乙两个嫌疑犯被警方缉拿,隔离关押,独立审讯,审讯之前,他们二人都会得到警方的宣告:如果两人均坦白,则各关押5年;如果两人均不承认,则各关3年;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一人抵赖,则坦白者释放,抵赖者10年。那么,请问甲乙二人该如何抉择? 分析一下,这是囚徒甲最可能的思路: 【如果乙坦白了】,我抵赖就要关10年,坦白要关5年我坦白; 【如果乙抵赖了】,我抵赖就要关3年,坦白就可以获得释放我坦白! 那么,不论乙是抵赖还是坦白,我最好是坦白坦白从宽啊! 这个经典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非合作博弈情景。它告诉我们,尽管有最好的结果存在,但是由于甲乙二人不能很好地沟通交流,他们谁都不会主动追求最好的结果。 现在调整一下条件,如果甲乙二人在同一个监狱里关着,可以串供,而且出来之后还有可能做同伙,结论如何?很明显,二人很有可能共同抵赖。经济学家将这个模式下的博弈成为合作博弈,或者连续博弈。 经济学家认为,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满了合作博弈,并根据实验得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结论:一报还一报的生活哲学最吃香。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只要你跟我和合作,我绝对不会背叛你,容易建立越来越高的合作信誉,其他人可以很容易地做出合作的选择;而如果有某个人贪图个人私利选择了背叛,那么下一次他面临的必将是背叛。有句话说得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啊! 用合作博弈的观点来看各个黄金倾听者,他们推荐博文的数量越多,自然得到合作的机会也越多。这样相互推荐,最后必定形成黄金倾听者所希望的良性循环。 写到这里,我得出三个比较有用的结论: 【结论一】:科学网推出圈子的功能,其中一个重要的结果就是鼓励圈子内部成员相互推荐。照这样发展下去,两年之内的科学网一定会出现推荐文章不正之风,科学网编辑应该尽量防止无条件推荐。 【结论二】:如果博客作者不是牛人、不是海龟、不是名导,又想提高一下点击量,最好的方法是多推荐。 【结论三】:以上结论,不仅适合科学网,还适合更多的博客网站。
个人分类: 我有一个观点|1553 次阅读|2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