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Webinar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线讲座:和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一起节省时间
WileyChina 2015-3-3 12:05
欢迎参加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和 Wiley 联合举办的度独一无二的 在线讲座—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your fast trackto Cochrane evidence 。 明天就开始啦,抓紧哦! 在这次的独家在线讲座中,你将会深入了解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 Cochrane 临床答案),包括这些答案产生的过程,产生的原因,他们可以为你和你的同事带来的贡献。 系统评价可以产生大量的证据,但是利用这些证据去告知医学决策却有挑战性。我们想要给临床医生和保健辅助人员提供“快速追踪“的方法,让他们可以找到临床相关性最强的 Cochrane 证据,以此来为他们的病人做出更明确的决定。 讲座内容: 1. Cochrane ClinicalAnswers 介绍 2. Cochrane ClinicalAnswers 的生产者 3. Cochrane ClinicalAnswers 的特征 4. Cochrane ClinicalAnswers 的重要性 5. Cochrane ClinicalAnswers 的获取方式 讲座适宜人群: 医生 保健专业人员(护士、理疗师、药剂师) 医院、诊所的决策者 医学和研究图书馆员 点此了解更多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的信息 讲座时间: 2015 年 3 月 3 日 4:00 pm-5:00 pm 点击注册 2015 年 3 月 7 日 12:00 am-01:00 am 点击注册 主讲人简介: Karen Pettersen Karen Pettersen ,编辑, 2012 年 1 月加入 Wiley 公司,主要从事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的发展工作。 Karen 有丰富的系统评估经验,曾参与 EBM journal 和 Clinical Evidence 的出版。 Dr Sera Tort Sera Tort ,临床编辑, 2013 年加入 Cochrane Editorial Unit ,主要关注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 Sera2002 年起便和 Cochrane 有合作。自从 2002 年, Sera 作为肺癌组的总编辑和联合协调编辑在 Iberoamerican Cochrane Centre 工作。在加入 Cochrane 之前 Sera 是家庭医生。 Dr Jane Burch Jane Burch ,编辑, 2014 年 3 月加入 Cochrane EditorialUnit ,主要关注 Cochrane Clinical Answers 。 Jane 有超过十年的系统评价工作经验。在系统评价工作中, Jane 给出干预评价以及诊断和预后评价的结论,并传播这么结论。
个人分类: workshop|23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仿科技在线研讨会Webinar[丰富学习资料COMSOL Multiphysics]
NathanUFO 2011-7-20 17:04
COMSOL Multiphysics V4.2 正式发布了!让广大数值模拟工作者激动和兴奋的COMSOL Multiphysics Version 4.2,已经面世。本次升级版本中,除了已有模块的功能增强外,让人们眼睛一亮的是增加了电镀模块、微流模块、岩土力学模块、多孔介质流模块……COMSOL Multiphysics Version 4.2 代表了绝大多数多物理场数值仿真中的最先进技术,例如:电磁学、结构力学、化工、流体,以及CAD交互式建模等。COMSOL V4.2 通过三个新的应用模块——微流模块、岩土力学模块、电镀模块,以及新的面向AutoCADR和SpaceClaimR的同步链接模块,扩展了COMSOL Multiphysics涵盖的应用范围。 2010年网络研讨会已经结束,在本页面可以下载历次视频录像及工程师讲义。 时间 Video观看 PDF下载 COMSOL 在线网络研讨会主题 在线报名 2011年COMSOL Multiphysics网络研讨会 2011-03-15 无 COMSOL v4.1 多物理场与数值模拟在高等教育的应用 查看详情 2011-03-31 COMSOL v4.1 模拟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多物理场现象 查看详情 2011-04-22 COMSOL v4.1 电声及噪声分 查看详情 2011-05-13 COMSOL v4.1 地球科学及岩土多物理场应用 查看详情 2011-06-03 COMSOL v4.2 流体力学及流固耦合应用 查看详情 2011-06-17 COMSOL V4.2助您拓展多物理研究免费网络研讨会 查看详情 2011-06-24 COMSOL v4.2 热力学与相变分析应用 查看详情 2011-07-15 待发布 COMSOL v4.2 MEMS与微流体应用 查看详情 2011-08-12 待发布 待发布 COMSOL v4.2 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应用 立即报名 2011-09-23 待发布 待发布 COMSOL v4.2 多物理场模拟与并行计算分析 立即报名 2011-10-14 待发布 待发布 COMSOL v4.2 最新研究进展及多物理场综述 立即报名 2010年COMSOL Multiphysics网络研讨会 2010-10-12 COMSOL v4.0a 电力与电子系统在线研讨会 查看详情 2010-09-29 COMSOL v4.0a 光电子与电磁波在线研讨会 查看详情 2010-09-20 COMSOL v4.0a MEMS与微流体在线研讨会 查看详情 2010-09-14 COMSOL v4.0a 化学反应工程模块介绍 查看详情 2010-09-09 COMSOL v4.0a 二次开发介绍 查看详情 2010-08-26 COMSOL v4.0a 并行计算介绍 查看详情 2010-08-20 COMSOL v4.0a CFD模块介绍 查看详情 2010-08-17 COMSOL v4.0a 等离子体模块介绍 查看详情 2010-08-11 COMSOL v4.0a 电池与燃料电池模块介绍 查看详情 2010-08-05 COMSOL Multiphysics v4.0a 新功能和新特征介绍 查看详情
个人分类: 信息|3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arithwsun 2010-11-8 23:29
任督二脉,是指两大系统,一阴一阳,相辅相成, 以前我用过这个词到教学, 大学建设:教学制度设计的任督二脉 呼吁中国大学,真正实行西方大学已经实行百年的学分制和 导师制,并在设计上进行完善,试图形成制度的后发优势。 今天这篇博文,试言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任督二脉, 试图简要说明其道理所在。也仍然是两个系统, 一个系统是以前博文中所说的: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名正言顺,势在必行 其目的有两个: A1. 实实在在地推动学校内各级讨论班,使之常规化。 A2. 确认学校内科研水准的关键责任人,使之学术声誉为同事所知, 为大众所知。 既然,我国、 甚至一些西方国家 ,都施行了论文奖励制度, 完全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挂钩于A1、A2两个任务。 正如那篇文章中所言,『 哪个学校想胡搞自己的科研奖励评审制度, 不拿出自己最好的人才评奖,只拿领导关系好的出来, 那是自掘坟墓,牵扯到这份上,大多数校长都不是傻瓜,允许胡来。 』 另外一个系统,则是我博文中数次提及的图书馆和专业协会的作用, 建议 B1. 国家级专业协会应该负起建设该专业方向电子图书馆的职责, 供全国会员之用。 B2. 将传统的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即用型图书馆, 并向交互式媒体会议的功能配置发展。 A、B两个系统,对于中国科技的建设当然很重要, 但是我为什么将之提高到顶级的重视程度,认其为任督二脉。 首先,学校和专业协会,是国家科技建设的经纬,一实一虚。 专业协会在当今信息社会,负起更多的职责, 会给中国当前的大学布局,带来很多好处,那些普通高校的年轻人, 将享有足够的学术信息资源,从而跟名校年轻人的竞争成为可能。 这种种竞争,校际竞争,年轻人竞争,对于中国科技发展, 会起到深刻的影响。在我的文章 高薪化和低成本化的博弈:从资金运行角度理解大学建设 呼吁中国的大学求贤发展策略,在注重高薪的惯用招术之外, 也应该注重低成本化的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 就跟他们使用了低成本化的战略操作,有很大关系。 今天,中国想进步,仍然需要借鉴这一历史经验。 毛主席的高招, 不仅仅是在于发动了人民战争,跟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 他们找到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个辉煌地激动人类最美好感情的旗帜。 这产生了三个好处: a. 虽然军队由知识水平较低的无产阶级, 或者传统说法中的流民们组成,但共产主义思想的魅力, 吸引来智识和人格都很高的知识分子,形成军队的领军人物, 他们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用其对流民们教育, 将流民变成优秀的军人,这在战争年代是可行的, 战争对人性的改变力极大。 b. 共产主义思想,使得低成本运行战略得以在红军中实现,打仗, 不仅拼表面财力,也拼背后的成本。在红军如此的低成本之下, 白匪的经济只能够被拖垮。 c. 人民战争之时,军队干部的提升速度和淘汰速度(生命减员) 非常快,虽然死生无情,但这是有益于干部梯队建设的。 蒋介石和其后人,认识到了a,每言怨之,不知道是否认识到了b, 但是作为中央政府,想要把成本降低,实在不容易, 黄仁宇的只言片语,可以印证之。 模仿这三点历史经验,科技发展的三大目标应是: Alpha. 找到学问和人格(愿意分享智慧、教导后学) 都很高的领军人物,当年的华罗庚,可算一个。 Beta. 让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都愿意在中国当前的低成本战略下运作。 Cc. 创造速度更快的战斗减员机制,同时保证社会的安全稳定。 西方大学其实已有类似机制,博士后的危机感很强。 校级科研奖励制度 将产生一批植根于本土的领军人物, 是完成Alpha任务的主力。 协会级电子图书馆,是生成交叉学科机制的载体, 是完成Beta任务的主力。 学校和协会这两大机构一实一虚,共同产生年轻人的上升梯道, 以完成 Cc的任务 。 具体路径为,名校只要开始名正言顺的科研奖励制度, 然后就可自然地引入Tenure Track任轨制度。 协会,只要开始做好电子图书馆,以此基础, 就可以组织交叉学科课题组,网络全国各校的年轻人加入( 所以需要交互式网络会议的配置Webinar)。 这种机制的课题组,人员的淘汰率可以做到很高,新旧课题组, 可以层出不穷,而又不致于对实体结构伤筋动骨。因此, 它相当于一种动态化的增量改革。 这两大机制,既给年轻人提供了战场,提供了机会, 又不让他们旱涝保收,必须面对强烈的竞争和无情的年代替革, 在科研成就上,确实能做到胜者进败者退,而不像现在这样, 不疼不痒,温水煮蛤蟆。 附注: 领军人物和普通士兵的工资级别之差, 如果能小于西方大学的相应比例,才是真正的低成本战略。否则, 只是普通士兵的工资很低,领军人物工资很高, 那是国民党当年使用的战略,曾被证明不好使。 这个工资级别之差中的工资,指固定工资加课时费,工资的含义, 有能升不能降的暗示含义。科研奖励,不算作这种含义的工资, 因为是能升能降,能有能无。领军人物,如果真有本事, 就参加学校的科研奖励挂钩的各级讲座/讨论班, 由学校同行们鉴赏论功即可。 附录: 人民日报:科技体制须二次改革 摘抄: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评注:这点比较狠,很多科学家的建议,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我的博文,虽然没有说到这点,但是在做法上实质相同。 如将资源配置,引向校级奖励和行业协会, 前者鼓励凭借代表作建立学术声誉,而非项目申请; 后者鼓励行业协会将资金用于建设电子图书馆或公共实验室, 打破名校的垄断性资源。 目前存在着用项目变相地实行奖励的做法,一些高级别基金,本质上也被科学家认为是荣誉和奖励,实际上,如果真是公示为奖励的名义,想必是到不了那么多钱的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 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说的即是行业协会。其文章只有破题,尚无立题,本文的两个设想, 可以供其参考。 正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科技体制改革使我国科学技术得以从制度创新中获得快速发展机会。 但现在, 我们不能不认真面对现行科技体制日益凸显的种种弊端对我国科学技 术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科技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需要科技体制的二次改革。科技体制二次改革 并非对此前改革的否定, 而是为实现更高目标进行的一次体制的内部变革过程。 改革核心内容是改变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的目标是建构科技系统的整合与优化机制。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一次以建立科技- 经济内在联系为目标的改革。它所面对的问题是, 原有体制中科技与经济的严重脱节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弊端。 与之不同,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是,现行体制内的系统失效。 20年来的改革使我国科技组织呈现多元化 不仅有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RD、科技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 而且这些组织较之过去更加具有独立性。 这是科技组织不断分化的结果,由此改变着科技体制的结构。 近年来,科技管理越来越多地采取计划体制的方式,但这种回归 却导致了体制内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间的不协调,甚至冲突, 同时导致各部门及其机构为争夺政策利益而愈演愈烈的竞争局面。 所以,二次改革应当是一次解决体制内系统失效的变革过程, 是一次以建构科技系统内整合与优化机制为主要目标的改革。 这显然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型。 我们知道, 80年代开始的科技体制改革是从改革科研资源的配置方式开始的, 其主要内容是引入竞争机制。但是, 科技界现在所关注的也恰恰是资源分配问题, 主要是资源分配中的过度竞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弊端。例如, 目前的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导致的科技人员跟着项目 跑、围着经费转的局面,显然是与创新的要求相悖的。 改变资源配置方式的重要性或意义还在于, 它是可以改变或重构某种(利益)关系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这一点对于重构系统秩序的改革目标是很重要的。所以, 二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 改变现有以竞争性项目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改革重点在科技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 改革的着力点是科技管理。目前, 我国的科技管理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管理方式不支持创新或不适用于创新活动。 我国的科技管理体现了这样一种管理方式: 一是通过表达国家意志或国家目标的大规模的中长期规划,或计划、 专项等,有计划地分配资源和使用资源; 二是运用科学研究的绩效评估方式, 强化对科技资源的管理和再分配。但是, 这种管理方式显然更加适用于对常规时期科学技术的管理, 而并不适用于对创新的管理。因为科技创新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 它所表现出的变化无常使得我们很难对它以按部就班的计划推动方式 而获得。 二是科技管理体制结构存在缺陷。一般讲, 科技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府的绩效管理; 二是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但在现行科技管理体制中, 两种不同功能的管理严重失衡, 表现在政府管理的强势与科学共同体管理的弱势, 并且政府管理的强势并非表现在绩效管理方面, 而是替代科学共同体的管理方面。这是一种政府管理上的错位 现象。 因此,改革科技管理的重点应包括这样两方面的内容: 管理方式和管理结构。前者的重点在于: 探索适用于创新活动的管理方式;后者的重点在于: 政府管理向绩效管理的正位和科学共同体的内部管理的回位 。(作者李真真,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个人分类: 大学建设|4880 次阅读|1 个评论
Webinar初体验
aimeiya 2009-5-13 20:26
在5月12日上午(北京时间),王志明老师发起的 纳米圈网上周聚比较圆满的运行了。作为一个门外汉(妇)我有幸参加了这样个活动(可能整个活动也只有我一个女的兼一个外行),我很惭愧由于我参加使这次学术活动的学术氛围降低了,唉,没有学术水平在科学网混还真是很丢人的哦! 我虽然已有了一把年纪,但依旧对任何的新生事物都感兴趣,比如博客,比如这样的Webinar,等等。我总是把这样的心境美化成拥有一颗年轻的心的意 境,以此来抗拒一下脚步日紧的衰老来袭。这样的初衷使我对Webinar也很好奇,就主动申请参加了这次活动,感觉很好。因为没和同办公室的同事说这件 事,突然开口还让她很疑惑,发言过后,把耳麦给她,她对这样的活动也很感兴趣呢。 Webinar 这样的形式除了适合于这样的科研讨论,我觉得也可以在有条件的时候在本科生高年级教学活动中应用(我们专业的学生会有半年的时间分散在不同的地点实习,无 法集中授课)。同时我还想给松鼠会提个建议,用这样的方式开展科普活动的效果肯定会不错,比起实体报告会也更经济些。估计那时参与的人会更多,气氛也能更 活跃些,我很期待!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215 次阅读|6 个评论
纳米圈首次网上聚会
guoxiangyun 2009-5-12 16:12
在王志明教授的倡导和资金支持下,纳米圈首次网上聚会今天上午10:00-12:00顺利举行。由于是第一次,而且除了王教授以外,大家以前都没有参加过这种会议,需要有一个熟悉系统的过程,所以会议的学术性稍微差些,但气氛相当热烈。有许多希望发言的同志,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未能如愿。大家可能看到了我会前在纳米圈的留言,实际上在王教授开通系统前几分钟,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否顺利参加。我计算机上的声卡大概好几年都没用过,大约9点钟的时候,我的学生孟帅才把我计算机上的声卡驱动起来。会后,和大家一样感觉参加这种会议很容易、很方便。只要你的计算机声卡没问题,买个带麦克风的耳机(几十块钱)就行了。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会议,大家都想试一试系统,说几句话,所以王教授准备的报告没有讲成。他花了大量时间给参与者和主持人讲规则,然后应大家要求让每人介绍自己的情况,有好几位博主,包括我自己都粉墨登场,上去试了一把。总的说来,这种形式的聚会或会议很不错,因此希望纳米圈的朋友积极支持和参与这件事,也希望我们的下次会议能够正式一些,学术气息更浓些。 希望朋友们为持续办好纳米圈网上聚会献策献力。王教授为聚会不仅贡献了时间和智力,而且还花费了财力。我觉得,我们纳米圈已经是老师的博主,完全可以分担一下这些花费。 最后再次感谢王志明教授让我们了解了这种新颖的会议形式(尽管会议结束时他睡着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415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23: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