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中国科学报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中国科学报

相关日志

不吃粑粑会变傻? 研究显示啮齿类动物食粪行为影响认知能力
热度 1 wangdh 2020-7-11 13:02
( 说明: 这是《中国科学报》记者对我们新近发表的关于动物的食粪行为与肠道菌群的论文而写的科普文章,很有趣。对动物的行为的观察和研究,也会启发对人类一些行为的思考。 ) 不吃粑粑会变傻? 研究显示啮齿类动物食粪行为影响认知能力 (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10 22:25:52) “食粪行为”,是布氏田鼠与生俱来的习惯。为了弄明白这种行为究竟有何意义。科学家想办法让布氏田鼠吃不到自己的粑粑,结果意外发现,这些田鼠的“智商”和“情商”好像降低了! 吃粑粑不仅影响营养代谢,还能影响认知能力——这项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微生物生态学学会杂志》 ( The ISME Journal ) 上。 动物界吃粑粑行为大赏 与人间行为准则不同,吃粑粑在动物界不仅不丢人,还很流行。蜣螂、苍蝇等昆虫自不必提,兔子、老鼠等哺乳动物也对粪便甘之如饴。憨态可掬的澳大利亚国宝考拉,从小就吃妈妈特供的“母爱营养粑粑”长大。 “就连猩猩、猕猴等非人灵长类动物,也有食粪行为——大猩猩会通过食粪获得维生素。”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动物研究所博士薄亭贝说。 “用学术的眼光看,食粪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吃自己和同类的粪便;吃其他物种的粪便。”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德华向《中国科学报》解释,“吃其他物种的粪便通常是由于营养或能量需求,而吃自己和同类的粪便,除了营养和能量需求外,则可能有特殊的生理学意义。” 吃粑粑对动物身体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呢?科学家首先想到,这很可能会改变动物的肠道菌群。而肠道微生物组,可是有着“第二基因组”之称,对动物的各方面影响都不容小觑。 此前王德华课题组就曾证明,肠道菌群可以调节布氏田鼠的能量代谢和热量产生,帮助这种小动物抵御寒冷。 这一次,他们再次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看看食粪行为会如何影响布氏田鼠的生理和行为活动。 吃不到粑粑,找不到家 研究人员一方面给布氏田鼠戴上长长的塑料脖套,让它们的小嘴够不到自己的的屁屁;另一方面把鼠笼底部改造成铁丝网,让它们自己产生的粑粑直接从网孔中漏下去。双管齐下——这些布氏田鼠再也不能愉快地吃粑粑了。 之后研究人员检测了布氏田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发现它们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下降,拟杆菌门增加,厚壁菌门降低。这些变化可以随着食粪行为的恢复而逆转。 此外他们还发现,被限制吃粑粑的布氏田鼠虽然饿得更快、吃饭更多,体重却出现了下降。从生理指标来看,它们的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含量降低(尤其是乙酸、丙酸和丁酸)、胃饥饿素增加,甲状腺激素T3水平、下丘脑和海马体中酪氨酸羟化酶含量以及多巴胺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含量下降。 如果说上述结果还在意料之中,另一项发现让科学家们都直呼“没想到”。 不能任性吃粑粑的布氏田鼠,似乎变得比往日迟钝了一些。科研人员灵感一现,临时增加了一系列认知能力测验。结果发现,相比想吃就吃的小伙伴们,禁食粑粑的布氏田鼠更容易迷路,对熟悉的和陌生的事物傻傻分不清,辨认其他伙伴的能力也下降了。 变傻了,还有救吗?科研人员给这些布氏田鼠补充了一种叫做乙酸盐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现它们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改善。 人类不吃粑粑,难道是文明的傲慢? “我很欣赏研究食粪、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功能之间联系的大量实验。作者认为限制食粪改变了肠道菌群和形态,并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来改变某些行为。” 审稿专家如此评价,“这表明某些大脑功能必需的营养素可能需要通过食粪作用来摄入。” 既然吃粑粑对一些动物的大脑功能如此重要,如果人类也能屈尊吃一点粑粑,是不是也能变得更聪明? 王德华笑道:“对布氏田鼠来讲,食粪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不是后天习得的。这种先天的行为,往往对动物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一旦改变,常常会有不利影响。而我们人类并没有这样的行为,应该就是没有必要的。”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深思:人类是本身就没有食粪行为呢?还是因为文明的教化,所以无法接受这种行为?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学英严肃回答:“人类应该是没有食粪行为的。随着人类的进化、食物质量的增加和多样化,以及文明的教化,人类本身不需要食粪行为来弥补能量需求。 “从行为进化角度,动物的食粪行为对于维持体内微生物稳态和健康非常重要,但食粪行为也会带入一些致病菌或环境污染物等。在人类经过一次消化就基本能获得足够营养的情况下,食粪行为在人类没有存在的必要。” 相关论文信息 :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96-020-0711-6 延伸阅读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757do=blogid=1241309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5704 次阅读|3 个评论
医学科学报简介
Yiyangkang 2020-6-28 10:22
中国科学院《医学科学报》创刊于 2014年,是中国科学报社的子刊,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拥有强大的院士专家资源。 《医学科学报》与中国科学院的《中国科学报》及科学网和《科学新闻》形成互联互动,重要新闻报道协同发布。
1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100元稿费,满满的幸福
热度 2 Rainbowcn2018 2020-3-6 21:56
昨天,2020年3月5日,惊蛰,“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愿一切皆好! 今天,2020年3月6日,我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因为收到了中国科学报社电子汇入的100元稿费——两篇博文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和 《今天,你微笑了吗?》 分别于2019年12月9日和12月23日荣幸地刊登在了《中国科学报》上。 记得张思玮老师告诉我第一篇博文被选中的时候,我当时心里也是这样满满的都是幸福。那段时间,也许是积极情绪得以强化 ,大脑像是换了全新的一样,满满的都是呼之欲出的幸福感悟。 钱可以提升幸福感,但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幸福感的提升幅度与金额多少无关。 中国科学报社支付给我的这100元稿费,对我来说,既弥足珍贵,又意义非凡,因为那是一份荣幸,是一份激励,更是一份希望,一份憧憬,一份美好的记忆! 此刻,除了幸福,心里还有满满的感恩,感谢张思玮老师,感谢中国科学报,更感谢科学网博客! 想到近几个月忙完之后,又可以来这里继续 抒写博文,一颗心便开始有些迫不及待了。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1813 次阅读|3 个评论
三生幸福,你体验过几次?
热度 2 Rainbowcn2018 2019-12-13 22:51
李晓煦老师在《三生有幸》中提出了三种幸福: 在秒尺度上,意识自我感受到的是愉悦的幸福; 在分钟或者小时尺度上,心流自我感受到的是专注的幸福; 在人生尺度上,使命自我感受到的是意义的幸福。 这是怎样的三种幸福呢? 也许是“显摆”心理在作怪,总想着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幸福进行归类。这不,最近两周发生的“惊喜”,又被我拿来诠释这三种幸福。 01 — 愉悦的幸福 12月4日,收到《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的一封邮件,喜闻《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这篇文章将被刊登在《中国科学报》上。 这些年,虽然灵感来时也经常写博写微,但从未有过投稿的念头,所以,除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论文外, 从未在公开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任何文章。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本就对“科学”充满敬畏,突然被告知,有生以来第一篇要公开发表的文章竟然要被刊登在与科学联系最为紧密的《中国科学报》上,可想而知,我当时是多么地激动和开心! 如果说这种感受就像是天上突然掉下来一个馅饼,倒不如说更像是被那个曾经砸过牛顿的苹果给砸了一下脑袋——“意识自我”尽情地感受着“愉悦的幸福”! 02 — 专注的幸福 也许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的缘故吧,在体验着“愉悦的幸福”的同时, 积极情绪持续高涨。又或许是积极情绪激发了创造力,我 很快就进入了心流状态,灵感也似乎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 那天在聆听了新华社发布的三篇美文之后,有感而发了《 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一切都将会变得如此不同 》,并从当时“感触”中拎出了4个主题。 那个周末,痴迷于第1个主题——微笑,可谓是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把脑海里所学知识反复放映,过滤出与微笑相关的点点滴滴,揉搓成团,才有了《 今天,你微笑了吗? 》这篇文章。 “微笑”听起来也许很简单,但要结合心理学知识来成文,对于初学心理学的我来说,就是一项有难度的挑战。在这“揉搓”的过程中,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身心完全沉浸于字里行间,渐渐进入心流状态,但凡有一点儿感悟,便会感到极其兴奋,同时伴有一种充实感——“心流自我”畅享着“专注的幸福”。 03 — 意义的幸福 12月9日《中国科学报》刊登了 《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让我的“意识自我”再次感受到了 “愉悦的幸福”。也许是“专注的幸福”与 “愉悦的幸福”反复 相互交织的缘故,我感受到的不再是秒尺度上的“愉悦的幸福”,也不再是分钟或小时尺度上的“专注的幸福”,而是这几天一直都能感受到的“持续的幸福”。 12月11日,《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告诉我, 《 今天,你微笑了吗? 》 可以刊登在《中国科学报》上,那一刻,我的幸福感再次被提升。 更令人开心的是,也许是积极情绪上涨再次激发了创造力,第2个主题“善良”的模糊轮廓在脑海中闪过,虽然瞬间消失,但产生了抒写的冲动。不管能否成文,至少有目标有动力有激情,还有一种充实感。 每当我想到自己的拙文可能会有助于有缘朋友们提升自己的幸福感,就会有一种使命感,同时还能感受到一种更深刻的幸福——“使命自我”深深沉醉于“意义的幸福”。 虽然一直很忙,但每次抽空来到这里用心抒写的时候,不管当时有多么疲惫,总会立即精神倍增,很快进入心流状态——忙着累着并快乐着! 更为重要的是,在享受“专注的幸福”和“意义的幸福”的同时,还可能会有《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馈赠的“愉悦的幸福”。 在此,真诚地向《中国科学报》主编张思玮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虽然因文联系,不曾谋面,不曾多谈,但明显感觉到张老师有一颗弘扬正能量的善良之心。感恩有缘与您相识,感恩您对拙文的斧正,更感恩有您同行! 微信版 (配乐美化版) 请点击 公众号链接: 彩虹桃源 往期文章推荐: 今天,你微笑了吗? 当你真正开始爱自己,一切都将会变得如此不同 压力是否有害健康? 是谁偷走了你的幸福? 学会接纳不完美,活出最乐观的自己 心存感恩,其实是对自己的奖赏 幸福与快乐有区别吗?
个人分类: 认知点滴|5444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绿色生态农业主打“六不用”技术
蒋高明 2019-11-30 08:38
绿色生态农业主打“六不用”技术 王卉 中国科学报记者 本报讯 为纪念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发表35周年,近日,“生物新技术革命与绿色生态农业”现场观摩座谈会在山东临沂举行。会上,“弘毅生态农业模式”的探索让大家看到新的希望。经过十多年的实践,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团队以生物技术为主兼用物理技术与农艺技术的“六不用”——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人工合成激素与转基因种子等,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显著成效,受到广泛好评。 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草业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发政看来,蒋高明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的1000亩土地上创建的“弘毅生态农业模式”,是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理论实践成果真正落地的生动案例。 蒋高明团队于2006年6月开始在低产田基础上实施实验,历经13年的结果是:实验地由低产田转为吨粮田、进行78批次抽查的农产品几乎没有农药残留、食物营养成分大幅度提高、“六不用”小麦钙含量为普通小麦176%、大蒜素含量为普通大蒜的360%、农业生物多样性管理可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原农业部政策体改司司长、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农业经济技术研究所前所长郭书田认为,这个项目是由科技人员设计方案、制定技术措施、监测与检验实施效果,大大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农产品科技贡献率,值得赞扬。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有生命的产业,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存在互为依存与制约的关系。郭书田说,如果18亿亩耕地都能实现“六不用”,会在中华大地上出现多样性的“生物乐园”与和谐宜居的“生态家园”,形成人与自然、生物之间共存共荣的良好局面 。(王卉) 《中国科学报》 (2019-11-26 第6版 农业科技)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學家找到帕金森病什么新療法?
dsm9393 2019-8-27 16:08
科學家找到帕金森病什么新療法? 2019-08-27 09:34 ,《中国科学报》刊文:“ 科學家找到帕金森病新療法 ”( http://big5.gmw.cn/g2b/tech.gmw.cn/2019-08/27/content_33110202.htm )。 研究人员是美国約翰斯 ‧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和行為科學教授。 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 用電脈衝進行深部腦刺激。 深部腦刺激早已用於治療帕金森病 , 是 30 年前的事﹐在我国也有 10 多年时间,称为微创手术,不应该称作新的疗法,但其作用機制尚不完全明確。更确切的说,与多巴胺的关系不明朗,确实可以減少震顫和肌肉僵硬(帕金森病的標誌)﹐並提高生活质量。 研究人员到底做了什么呢? “他們的研究是首次将患有帕金森病的七位病人作为受試者 , 试图寻找深部腦刺激与多巴胺的关系﹐以此证明這七位病人症狀改善的部分原因。 ” 笔者前文已讨论:帕金森疾病( 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他与老龄化关系密切,发病年龄在50~65岁之间,我国发病率为 16% ,现在大约有 200多万人。 全世界約 1000 萬人。預測到 2030 年全球帕金森病患者有可能達到 1400 萬。 该文认为這種疾病是由分泌神經遞質多巴胺的神經細胞逐漸死亡引起。症狀通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惡化﹐影響運\動和心理健康。这与 笔者 前文说法略有差异 。 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 dopamine, DA )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 DA 含量显著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老龄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 PD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 https://baike.baidu.com/item/ 帕金森病 /945855?fr=aladdin ) 主要临床表现:禁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动作缓慢,平衡障碍等。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便秘,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神经功能障碍,精神、认知障碍。病人的症状说法也有差异 。 文中对微创手术的叙述指出:外科醫生植入連接到電源的電線﹐並通過腦組織發送微小的電振動 , 以改變神經細胞的放電方式。通常﹐為了治療帕金森病﹐電流傳入到大腦中接收來自多巴胺分泌細胞的化學信息的 區域 ﹐而不是分泌多巴胺的細胞本身。 研究人员获得的新的感知是, 他们通過分析 PET 掃描發現﹐在深部腦刺激後﹐所有 7 名患者的囊泡單胺轉運\體 VMAT2 的蛋白質水平都較低﹐這意味著大腦中的多巴胺水平有所增加。葡萄糖 PET 掃描顯示﹐在電刺激後﹐這些患者的大腦在協調運\動﹑情緒和認知區域中的活動得到改善。 VMAT2 捕獲自由浮動的多巴胺分子﹐並將它們裝入被稱為囊泡的生物貨袋中﹐囊泡朝向神經末梢釋放其內容物。 研究人員發現﹐在深部腦刺激後﹐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顫次數明顯減少﹐僵硬度降低。患者的認知能力和情緒也有所改善﹐抑鬱評分下降 40% 。 确切的说,这篇文章提供的信息,不是发现了什么新的疗法,是对帕金森微创手术的机理有新的看法,将 深部腦 刺激与多巴胺的关系明朗化,但令人不解的是,既然多巴胺的水平提高了,为什么手术后药量不能减,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本身是矛盾的。另外病人的症状,也不是都减轻了,病人 嗅觉障碍、 睡眠障碍、 动作缓慢 、便秘都没有明显改善。
个人分类: 小宇宙探索|21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谢张明伟老师和赵广立老师!《一种新型集成电路概念——串音计算》
zlyang 2019-8-15 22:01
感谢 张明伟 老师和 赵广立 老师! 《一种新型集成电路概念——串音计算》 《一种新型集成电路概念——串音计算》,中国科学报,2019-08-15,第七版。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t=id=33020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8/348727.shtm 该文的直接目的是呼吁我国进行“是否有明显实用价值的可行性”分析。 集成电路是当前“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突破围堵和封锁,不仅需要扎实地跟踪国际上的先进研究,还需要放开思路、敢于领先。新型集成电路的设计,是我们弯道超车的可能途径之一。 感谢中国科学报社副总编辑 张明伟 老师! http://www.csd.cas.cn/bsgk/xrld/ 感谢 赵广立 老师!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210 次阅读|31 个评论
我的《中国科学报》刊文被转载汇集
热度 7 zlyang 2019-8-7 18:43
我的《中国科学报》刊文 被 转载 汇集 (1)《牛顿苹果》,中国科学报,2013-09-02,第六版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8319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9/277359.shtm 被转载: 求是理论网 http://www.qstheory.cn/kj/kjbw/201309/t20130902_266707.htm 现已失效 鳳凰網創新頻道《天津大學牛頓蘋果樹全貌》 http://innovation.ifeng.com/future/detail_2013_09/02/1176687_0.shtml 江西林业科技 http://www.jxlytech.cn/sf_300F453124204C7D84D9CAFB33E7B504_250_dunyuanh.html 和讯网科技 http://tech.hexun.com/2013-09-02/157626683.html (2)《数学大师陈省身的南开居所》,中国科学报,2013-12-23,第六版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19177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2/281620.shtm 被转载: 南开大学 媒体南开 http://news.nankai.edu.cn/mtnk/system/2013/12/25/000161178.shtml 和讯网 科技 http://tech.hexun.com/2013-12-23/160825279.html 趣头条 https://m.hexun.com/hz/qtt/2013-12-23/160825279.html (3)《北美海棠的夏果》,中国科学报,2014-08-08,第八版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1021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4/8/290462.shtm 被转载: 居然没有? (4)《走廊:追忆陈省身先生的足迹》,中国科学报,2014-12-05,第六版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1931 被转载: 求是网,2014-12-05,走廊:追忆陈省身先生的足迹 http://www.qstheory.cn/culture/2014-12/05/c_1113529344.htm 现已失效 清华大学校史馆 ›人物春秋 › 走廊:追忆陈省身先生的足迹 https://www.tsinghua.edu.cn/publish/xsg/8350/2014/20141205090400999247053/20141205090400999247053_.html 南开大学 媒体南开 http://news.nankai.edu.cn/mtnk/system/2014/12/05/000211977.s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2679 次阅读|16 个评论
老作者忆《中国科学报》:科技界“诚实代理人”
热度 5 liuli66 2019-1-1 12:19
老作者忆《中国科学报》:科技界“诚实代理人” 在2019年元旦节,读到 《中国科学报》创刊60年周年特别策划,浏览了这24个版面。 内容丰富精彩,尤其是 “科技体制改革”版 。 (来源:《特别策划》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2/342273.shtm?from=timeline ) 个人是《中国科学报》的老作者和老读者,感触良多。 《中国科学报》(及科学网博客和微信公众号)提供发表多元观点的平台, 兼容并包,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文化。 编辑和记者始终很敬业(professionalism)。我想用 我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上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这样来评价《中国科学报》:科技界“诚实代理人”。 期待中国科学报进入“六十而耳顺”新阶段,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建设,创造辉煌成就。 据不完全统计,本人已在《中国科学报》上发表10多篇文章(学术随笔),初步整理如下: 发表文章 呼唤科技界“诚实代理人” , 《科学时报》2011-08-12 全文,见:中央统战部 http://www.zytzb.gov.cn/tzb2010/S1814/201108/712580.shtml 促进科技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中国科学报,2012年2月27日,全文见: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3/2012/20120305131042752919604/20120305131042752919604_.html 不仅要顶天立地,也要开天辟地 《科学时报》2009年3月17日 A1 要闻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3/2011/20110225232234296405188/20110225232234296405188_.html 破除“唯论文”痼疾的现实路径 《中国科学报》 (2018-10-29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9208.shtm 代表作评价更应注重成果原创性 《中国科学报》 (2018-11-22 第1版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1/420221.shtm 大胆的研究 谨慎的应用—由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想到的 《科学时报》 (2010-10-13 A1 要闻)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0/10/237347.html 美国科学基金新发展蓝图及启示 《中国科学报》20160606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69/2016/20160606171305996605899/20160606171305996605899_.html 点评总理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报告 2012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6/259404.shtm 何祚庥对氢弹理论和层子模型研究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6-07-18 第8版 印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7/351471.shtm 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科学报》 (2016-06-27 第7版 观点)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6/349628.shtm 发达国家的启示:他们怎么做科普 《中国科学报》 (2014-08-11 第6版 进展)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8/300842.shtm 认识《真科学》的真面目 《科学时报》2003-05-15 (修订版 《科学的历程》公号20181128 https://mp.weixin.qq.com/s/D8frH746H3mskkqJ28F3Ew 管住嘴巴:别让艾米的命运在人类身上重演 200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36323.html 接受访谈 洪蔚:过劳死——中青年科学家不可承受之“累” 科学时报 2005年 http://tech.sina.com.cn/d/2005-03-01/1841539161.shtml 王卉:金融危机可能带来中国科技发展新转机 《科学时报》 (2009-1-13 A2 国内) http://www.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9/1/214931.html 首发权”折射出“数文章”困境,《中国科学报》201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8/416293.shtm 韩天琪:科学传播:要通俗也要严谨 2016/10/1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6/10/358297.shtm 洪蔚: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政策大事记 《中国科学报》 (2012-03-05 B4 思想)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3/255138.shtm 韩天琪:而今迈步从头越:科技体制改革40年回顾与展望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7/23 9:27:2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7/415798.shtm 入选《中国科学报》“科技体制改革”代表作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12/342273.shtm?from=timeline 韩天琪:如何掌握全球竞争的先机 20160620 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9650/2016/20160620170201677482474/20160620170201677482474_.html
个人分类: 科学传播与普及|1618 次阅读|24 个评论
我与科学报和科学网——“中国科学报创办60周年”感言
热度 6 dkysdc 2018-11-22 15:15
《中国科学报》创办60年了! 60年对于宇宙或地球来讲,实在短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来说,60年已经足够漫长!60年间多少事,恐怕只有极少的科学网博主是亲身全程经历了。在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之际,特别向中国科学报诞生60周年表示祝贺,毕竟她记录了中国科技界60年来主要的发展历程,人生能有几个60年! 我与《中国科学报》的接触始于1999年,那时称为《科学时报》,我当时只是一位普通读者。在2001年至2005年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实施期间,我负责项目网站的建设、管理及公众宣传,在重大成果发布的场合与一些媒体的记者有过一些接触。刚刚查询到原始的网站记录,除了我们系统内官方指定的《国土资源报》外,科学时报是报道这一重大科学工程发稿量最多的媒体,从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的记录有8次。 我从1997年接触和使用互联网,至今20余年,见证了互联网技术的各个发展阶段。也深知把一个网站长期办好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事情。 《中国科学报》旗下的“科学网博客”也已经建立10余年了,注册用户已经数百万。能够吸引数百万华人科学工作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2008年3月,我在科学网博客注册了账号,2009年发表了第一篇博文,但是直到2011年6月才真正比较连续地在科学网上写博客,至今公开发布的博文有200多篇,阅读量120多万。 在外出差或开会,常遇未曾谋面的人与我打招呼,聊起来,他们多是通过科学网博客知道我的,因此,我在科学网的博客已经成了我的名片。 在向《中国科学报》成立60周年表示祝贺的同时,在此也向科学网(特别是科学网博客)表示祝贺和祝福,衷心希望在中国特定的大环境下,在目前多种形式的媒体竞相存在的网络时代,能够汇聚全球华人科学家特别是中国大陆的科学家的群体力量,把科学网做大做强。 无论是与传统的科学传播方式比,还是与现在流行的微信、抖音等新的交流方式比,博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希望科学网博客在互联网大潮中要保持住方向,把科学网办成中国科学传播的大舞台,把科学网博客办成中国科学的名片。 2005年2月,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超额完成设计钻进目标后的简要报道
个人分类: 实话实说|14872 次阅读|16 个评论
中国狂犬病专家2011年关于“十日观察法”的争议
热度 1 yanjx45 2018-6-21 10:12
中国狂犬病专家2011年关于“十日观察法”的争议:回顾当年的媒体报导 2011年 世界狂犬病日( 9月28日) 前一天, 卫生部疾控部门 曾召集国内十多名狂犬病权威专家开会,讨论狂犬病防控规划纲要等问题。在此次会议上,关于狂犬病的“十日观察法”曾引起激烈争议,多家媒体曾作过报导。 现将媒体当年有关此次争议的代表性报导摘录如下: 1. 《狂犬病“十日观察法”推行之困》 《新京报》 2011年10月11日(记者:吴鹏 )   (全文链接: http://health.gmw.cn/2011-10/11/content_2763029.htm ) WHO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十日观察法”,在国内遇到瓶颈。    犬只数量庞大、免疫率低、管理不善等因素都是“十日观察法”的障碍。     9月27日, 世界狂犬病日前一天, 卫生部疾控局召集国内权威的狂犬病专家,主要听取他们对狂犬病防控规划纲要的意见。 十多名狂犬病权威专家争论着一个看似常识的问题。    “被狗咬伤,应怎么办?”   有专家说,应赶紧打疫苗。对这种死亡率 100%的传染病,大多数人也都会如此回答。   但是,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 严家新 提出,要进行“十日观察法”。   他说, 被咬伤后可 边打疫苗,边观察 。咬人的犬十天后还健康没有发作狂犬病,被咬者就可不用再打剩下的几针。   这种防治狂犬病的方法并非严家新首创。 2005年,世卫组织发布报告就认可这种方法。   但是, 卫生部疾控局有关负责人 说,根据国情,目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还是给人接种疫苗。没有 70%以上的犬免疫,要推行“十日观察法”不现实。 (本博主评论: “十日观察法”更适用于疫区,在非疫区原则上不用接种疫苗。区别在于,在未实现 70%以上的犬免疫的疫区,要在及时接种1-2针的同时进行观察,而在非疫区,可不打针直接观察。 )     “十日观察法”水土不服   动物咬人后十天仍健康,人排除感染可能;此方法遭到多方质疑。   按照卫生部印发的《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 》要求,如果被咬伤或者抓伤出血(Ⅲ级暴露),就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这是目前预防狂犬病最权威的做法。   另据《中国狂犬病防治现状》描述,除了部分人忽视预防外,还有部分人,被猫狗抓舔后,就立即打疫苗,但仍还担心、忧虑,最后发展成强迫症和“狂犬癔症”。     严家新 说,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流传至今的谬误。  “其实被证实的最长记录只有 6年。”  9月27日, 严家新 提出, 应早日在中国推行“十日观察法”,这是减轻被咬者打疫苗负担,以及消除误区的有效途径。    世界卫生组织在 2005年发布的《 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 》中说, 如果动物在 10天的观察期内,仍然保持健康,或经技术证实动物为狂犬病阴性,则可以终止治疗。其理论的前提是,健康犬并不传播病毒,得狂犬病的犬出现临床症状10天内会死亡。   但是在 9月27日的研讨会上, 严家新 的建议,立即遭到现场一些专家和医疗疾控人士的反对。   反对之声多集中在, “ 十日观察法没错 , 但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并不可行。 ”     9月26日 ,上述卫生部负责人(对记者)说,目前实行“十日观察法”有难度。特别是农村,有时候甚至都找不到咬人的犬。    这位负责人说,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狗群免疫率很低,仅 10%的狗接受免疫。如果在观察期间出事,谁也负不起责任。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记者了解到的消息是,在卫生部即将发布的有关被犬咬伤后规范化处理的流程图中,“十日观察法”或仍然不会被采纳。    打死疯狗的无奈   北京每年 20万人被咬抓伤,疾控部门每个病例都监控不可能完成。    病犬咬伤人后,被打死的案例非常多。   “在狂犬病病例中经常会把伤人的犬打死,这还怎么进行十日观察?”在 9月27日的讨论会上,一名来自医疗系统的传染病专家说。   “十日观察法”在中国遭遇另一个 现实问题 是, 谁负责观察咬人的狗 。     北京市疾控系统一位人士 说, 2008年,有一只狗咬了十个人,当时想把狗抓起来观察有无狂犬病症状。当时四五个人追这一条狗,把它截进了院子里,“最后有人上了房顶,有人堵住院子,才把狗捉住。”   她说,当时希望公安去做, 但是公安部门说,他们不是抓狗队 。   在 9月27日的讨论会上,有人提出, “ 十日观察由疾控部门来做。 ”    此话一出,立刻引来反对之声。   每天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接种狂犬疫苗就有数十例,“这么大的门诊量,医生一个一个通知疾控去观察狗?这根本不可能完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 王传林 说。   同样,这近 20万的犬只观察量,即使留给兽医去做,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    流浪狗管控难题   “中国犬只的免疫水平如何,我们是不清楚的。”北京市疾控中心一名人士说,“十日观察法”是在 70%的犬实行免疫的基础上实施的 (博主评论: 与前述卫生部疾控局有关负责人相同的错误观点) 。    “十年前我们就说,狂犬病每年死亡 2000多例的数字动不了了。”十年过去了, 严家新 的预言成真。他认为, 卫生部的工作已经做到头,而要管理犬只,仅靠卫生疾控部门还远远不够。     9月26日,东城区某社区的一位民警说,公安部门也不可能天天上街收容流浪犬,国内一些城市掀起打狗行动,引起社会谴责,他们的压力也很大。 (博主评论: 公安部门将“十日观察法”与增加他们的工作量联系起来,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地竭力反对,其实纯属误解) 。    2. 《社会 “ 狂犬病 ” 正在形成 》 (摘录) 《科学时报》(现改名《 中国科学报 》)  2011 年 10 月 10 日(作者:张林)  (全文见: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544.shtm ) 理论、教科书与实践 针对动物的“十日观察法”在许多国家得到应用推广,在国内也获得专家和政府机构的广泛认可,但却难以推广。“十日观察法”在中国“难产”,主要原因不在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争议主要集中在其在中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该方法强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观察咬人动物,如果动物在 10 天内没有狂犬病发病死亡,则被咬者可终止剩余疫苗的注射,同时可以判定被咬者未被传染上狂犬病。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狗、猫真正感染了狂犬病毒 10 天内便会死亡,极少有例外。   俞永新 认为,“十日观察法”推广的关键是对狗的观察难度大。观察条件不足、观察技术不高,观察措施难于落实,导致对外表健康的狗是否感染狂犬病毒很难作出判断。医生也不敢以此方法作为诊断的依据。   殷文武 也指出,“十日观察法”的实施有赖于健全的兽医服务和实验室检测网络的支持。伤人动物是否发病要由有资质的兽医来隔离观察和判断,处死的伤人动物标本要由专业实验室检测,目前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这样的支持还不健全。 卫生部日前召开了一个狂犬病方面的研讨会,十多位业内有代表性的专家悉数出席。虽然专家们对“十日观察法”仍有争议, 但其原理已获得一致认可 。 “十日观察法”是否真的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至少该方法正被世界各国采用,其中也包括印度、泰国。  针对“十日观察法”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无法判断咬人的狗是否发疯。 严家新 指出, 如果狗已经在疯狂咬人,此时已不适用“十日观察法”。目前中国真正被明显的疯狗(主要是野狗)咬伤的情况仍属少数,绝大多数是被家养宠物狗或猫非常轻微地抓伤或有其他轻微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十日观察法”实际上并不难做到。  “‘十日观察法’不能错误地理解为被狗咬后观察十天再决定是否进行处置。如果是这样,谁都应该坚决反对这种方法了。” 严家新 强调。 本博主 2011-10-12 在科学网发表 博文,评价此次争议: 国内狂犬病专家一致认定: “ 十日观察法 ” 在理论上正确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496025.html )  本博主认为, 十日观察法在理论上是否正确是原则问题、核心问题。而如何理解中国的国情则是不同人可以持不同看法的枝节问题。 上述报道证明,中国相关学术界在此重要问题上已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大步,值得庆贺。  国内十余年来没有任何人能提出否定十日观察法的可靠证据,对其原理的任何怀疑都没有科学依据。 只要有关当局正式宣布: 国内狂犬病专家一致认定: “ 十日观察法 “ 在理论上是正确的, 剩下的问题完全可在实践中逐步得到合理的解决。 要相信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 根据本博主所了解的情况,广大群众在实践中已经有许多好办法来实施十日观察法,某些官员和专家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感谢媒体将有关争议的观点都摆到桌面上来,相信广大网友会自己分辨哪些观点是合理的,哪些观点其实不过是划地为牢。 2 年后(2013年), WHO 的最新文件为这场争议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博主于 2013-8-21 在科学网 发表了相关博文: 狂犬病的 “ 十日观察法 ” : WHO 最新文件再次充分肯定 (摘要)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18557.html ) 该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毒 。犬有传染性时,其大脑中必然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且唾液 “ 带毒 ” 的犬在 3~5 天后,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随后数天内死亡。 有大量实验数据证明,狂犬病毒进入犬体内后,并不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而是沿神经缓慢到达脑部,增殖后再回传到唾液腺等外周器官,仅仅在此时才有传染性。有传染性的狗必然已 “ 病入膏肓 ” ,哪怕它暂时还无明显异常。 最近 10 年来,许多 WHO 的狂犬病专家经常来中国参加各种有关狂犬病的会议,并以其他多种方式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对中国狂犬病防治中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也有相当的了解。而在 WHO于今年7月3日正式发布的关于狂犬病的最新文件:《 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二次报告 (英文版)》中, 再次重申(即 充分肯定 )了“ 十日观察法 ” (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718557.html  )。这说明 WHO 的相关专家明确认定:中国并不例外, “ 十日观察法 ” 等方法和规则也同样适合于中国。 本人所在的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是在国内最早建立狂犬病检测中心的单位,并长期对外提供检测服务。本中心具有国内最完备的狂犬病检测技术,与世界上主要的狂犬病研究机构都有密切联系。 多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各种场合公开宣布,愿意与国内任何机构或个人合作,找出能否定 WHO 相关观点的科学证据。但迄今为止,我们在国内外都从未发现有这样的证据。 “十日观察法”是一种正确的有实用价值的判别方法,也适用于中国。在中国每年咬伤人的犬中,真正的疯犬仅占极小比例(否则,中国死于狂犬病的实际人数还要多得多)。如果大力推广“十日观察法”,不仅疫苗用量可大大减少,还能很快将绝大多数被犬咬伤的人从对狂犬病的恐惧中解放出来。 世界各国的狂犬病专家均认为是常识的“十日观察法”,在中国却多次引发怀疑和争议,真是咄咄怪事。 在中国,到底是誰胆敢反对 WHO数十年来一直充分肯定的“十日观察法”?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265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下)
flysky97 2018-4-2 08:57
原文: 做科研保障的贴心人 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 (下)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解旖媛 随着科学研究不断发展,近年来涌现出诸如“技术服务外包”“自主招投标”等一系列新业务。如何制定有效、便捷的管理流程,从而更好地为科研保驾护航,成为科研单位面临的新课题。 5年来,喀斯玛商城在做好基本业务的基础上,根据各科研单位的不同业务需求,定制灵活多样的信息化管理流程,为科研管理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贴心第一招:用信息化规范管理 在科学研究已经走进“大科学”的时代背景下,一项实验往往需要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昂贵的专业仪器,如高通量测序服务、病毒包装等。技术服务外包应运而生,研究人员将样本送到专业公司进行测序、包装,便以较低成本获得了宝贵的专业实验数据。 不过,技术服务外包公司数量众多、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价格不透明,这为科研单位的规范管理带来较大挑战。目前,多数科研单位尚未建立积极有效的管控措施。“技术服务到底该怎么管?如何找到更专业的公司?如何获得物美价廉的服务?”某研究所科技发展处工作人员表示,“这正是我们发愁的几个问题。” 围绕这一需求,商城积极与各单位研究探讨服务类商家管理新模式,率先开发了技术服务采购信息化管理工具。 简单地说,商城先协助梳理科研单位的技术服务需求,再组织有资质、口碑好的商家召开评审会议,邀请业内专家对其服务能力、专业程度、价格范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符合要求的商家入围,商城会将其服务项目和价格录入系统进行线上展示。科研人员如有需求,可登录系统自行采购。同时,当商家擅自提价,系统会在用户下单时自动报警。当然,所有的合同会以电子版形式存储在系统中,管理人员可随时调用查看。 在科技工作管理者看来,这种方式可最大程度确保供应商专业度达标,并实现其入围履约管理。据悉,这套系统已全面通过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通量测序技术服务实践,获得研究人员的认可。 贴心第二招:采购监管公开透明 去年7月,两办在《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有关意见》中指出,“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自行采购科研仪器设备,自行选择科研仪器设备评审专家。财政部要简化政府采购项目预算调剂和变更政府采购方式审批流程。要切实做好设备采购的监督管理,做到全程公开、透明、可追溯。” 商城紧跟国家政策,从解决实际问题角度出发,推出了“招投标式采购”功能。“这是为解决公开询价采购、非标品定制采购及批量采购等需求而量身定制的特色服务。”商城负责人李红林解释,“既满足国家政采‘询价’的需求,又保证需求征集及商品取得过程的合法性要求和依据。” 科研单位有招标需求时,可在商城特定模块上发布采购计划(标书),供应商可在线查看并完成投标过程,采购者可查看各家报价,充分对比后确定供应商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在线完成,竞价、比价环节公开透明,所有交易记录及文档均在系统中永久保存。 为满足采购单位的多样化需求,该系统的每项环节都可以单独设置。“既可选择沿用传统的招投标流程,也可进行相应调整,设置新的招投标流程,具备普适性。”商城相关工作人员说。 贴心第三招:新服务对接新需求 商城围绕科研单位的新需求不断拓展新服务模式,与时俱进,砥砺向前。 一些专业实验仪器经常会出现维修困难的问题。 “厂家销售人员变更、产品升级以及国外厂家联系不方便等,困扰着科研人员。”商城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为此,商城集结了国际国内专业科研仪器供应商、工程师及维修服务商,为采购单位提供交易、安装调试、培训及维修服务,仪器维修困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而针对科研单位试剂和生物材料出入境难、使用监管难的问题,商城与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平台。 作为国检通关检疫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载体,这一平台整合行业服务供应商或机构优势资源,服务内容包括外贸代理推广、入境审批、国际物流追踪、清报关服务、科研使用追踪等,覆盖了试剂材料入境全流程。 总之,随着科研单位需求的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商城通过建立在统一平台下的科研组织和管理,面向科学前沿、行业顶端,不断探索科研采购及管理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为高水平、多元化科研团队提供更为广泛的“阳光采购,规范管理”保障。 《中国科学报》 (2018-04-02 第1版 要闻) 相关: 《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中) 《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上) \0
个人分类: 人文|10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中)
flysky97 2018-3-29 18:06
原文: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 (中)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解旖媛 采购前后填写各类表格、编写合同、挑选材料、财务报销……科研耗材管理工作占用大量科研时间,一直是让科研人员头疼的工作。 喀斯玛商城总经理李红林表示:“‘术业有专攻’,喀斯玛建立的初心,便是计划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再造科研供应链流程,规范科研物资采购和管理,真正将科研人员从诸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整合资源 实现专业流程管理 “我们是纯第三方平台,是连接供应商和采购方的角色,代表采购方对供应商实现监管和服务。”李红林说。 商城融交易、管理及咨询功能为一体。在入网管理上,严格审查供应方资质,具有合法资质、没有违规经营、经采购单位推荐的供应商方可入网。“通过严格的入网管理,我们既有效避免了供应商入网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保证了竞争公平性,又代表采购单位对所有供应商资质信誉实现了统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商城还通过“实名评价”、在采购者中建立义务监督员组织等方式实现多方共同监管。 针对较为特殊的领域,商城采用引入专业资源方式为科学家提供服务。针对电子元器件采购面临的问题,如专业度高、种类繁多、分类不标准、询价难、存在假货及旧货等,喀斯玛商城和中科院国科赛思联合组建了验证平台,进行产品装联、电磁兼容测试、环境模拟试验及可靠性研究,打破可靠性认证技术不对称壁垒。 此外,商城还实现了资产和采购的信息化管理,即使不是通过商城采购的物资,也能显示在商城的统一管理系统中。某科研机构资产管理人员马老师表示:“有了喀斯玛的管理系统,我们就不用另外开发管理软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便捷。” 共建仓储 完成服务“最后100米” “以前,我们采购东西,配送人员只能送到验货窗口,科研人员往往要自行把材料搬到实验室,实验经常被中途打断。”一名科研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为提高送货效率,商城在部分用户集中区域自建了货物储备和配送团队,在下单两个小时内就能将货物送达。验货窗口验货之后,商城专业配送人员还负责配送进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广受客户欢迎。 一些研究单位需要大量耗材,购买频率高,拥有自建仓库储存以应急。但由于管理成本高和管理专业性不够,仓库没有发挥最大作用。为此,商城采取与采购单位共建仓储的方式,将该区域的各零散仓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商城派专人对共建仓库进行管理,筛选供应商保证材料的质量。据介绍,仓库储存的货物不仅提供给仓库所在单位,也可以提供给周边其他科研单位,降低了科研机构的管理成本。同时,这一举措也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将“期货”变为“现货”,缩短送货时间,降低了终端用户的仓储压力。 延伸服务 实现危化品“零仓储·一条龙” 由于危化品需要特殊仓储管理和专用车辆运输,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没有符合规定的危化品仓库,只能将危化品存放在一般实验室中,存在极大风险。在上海,商城与专业危化品运送公司合作,开通了危化品“零仓储·一条龙”服务。 “学校在使用之前从网站下单,我们在开课前10分钟将危化品送到课堂,下课之后再进行回收,废旧的试剂瓶和废液进行统一处理,不让一滴有害物质留在学校里。”文冬(上海)化工有限公司经理刘劲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通过危化品“零仓储·一条龙”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上海部分高校实现了危化品采购配额制和零储存,从而大大降低了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知识分子工作特点和规律,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喀斯玛商城重新构建科研材料供应链,帮助科研人员打理好杂事琐事,切实给科研活动松了绑,让科学家踏踏实实搞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8-03-29 第1版 要闻) 相关: \0 \0 《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上)
66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中)
CASMART 2018-3-29 17:40
中国科学报头版|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中) 原文: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 (中)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解旖媛 采购前后填写各类表格、编写合同、挑选材料、财务报销……科研耗材管理工作占用大量科研时间,一直是让科研人员头疼的工作。 喀斯玛商城总经理李红林表示:“‘术业有专攻’,喀斯玛建立的初心,便是计划通过整合各方资源,优化再造科研供应链流程,规范科研物资采购和管理,真正将科研人员从诸多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整合资源 实现专业流程管理 “我们是纯第三方平台,是连接供应商和采购方的角色,代表采购方对供应商实现监管和服务。”李红林说。 商城融交易、管理及咨询功能为一体。在入网管理上,严格审查供应方资质,具有合法资质、没有违规经营、经采购单位推荐的供应商方可入网。“通过严格的入网管理,我们既有效避免了供应商入网过程中的人为干预,保证了竞争公平性,又代表采购单位对所有供应商资质信誉实现了统管。”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商城还通过“实名评价”、在采购者中建立义务监督员组织等方式实现多方共同监管。 针对较为特殊的领域,商城采用引入专业资源方式为科学家提供服务。针对电子元器件采购面临的问题,如专业度高、种类繁多、分类不标准、询价难、存在假货及旧货等,喀斯玛商城和中科院国科赛思联合组建了验证平台,进行产品装联、电磁兼容测试、环境模拟试验及可靠性研究,打破可靠性认证技术不对称壁垒。 此外,商城还实现了资产和采购的信息化管理,即使不是通过商城采购的物资,也能显示在商城的统一管理系统中。某科研机构资产管理人员马老师表示:“有了喀斯玛的管理系统,我们就不用另外开发管理软件,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极大便捷。” 共建仓储 完成服务“最后100米” “以前,我们采购东西,配送人员只能送到验货窗口,科研人员往往要自行把材料搬到实验室,实验经常被中途打断。”一名科研人员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为提高送货效率,商城在部分用户集中区域自建了货物储备和配送团队,在下单两个小时内就能将货物送达。验货窗口验货之后,商城专业配送人员还负责配送进实验室,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广受客户欢迎。 一些研究单位需要大量耗材,购买频率高,拥有自建仓库储存以应急。但由于管理成本高和管理专业性不够,仓库没有发挥最大作用。为此,商城采取与采购单位共建仓储的方式,将该区域的各零散仓储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商城派专人对共建仓库进行管理,筛选供应商保证材料的质量。据介绍,仓库储存的货物不仅提供给仓库所在单位,也可以提供给周边其他科研单位,降低了科研机构的管理成本。同时,这一举措也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将“期货”变为“现货”,缩短送货时间,降低了终端用户的仓储压力。 延伸服务 实现危化品“零仓储·一条龙” 由于危化品需要特殊仓储管理和专用车辆运输,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都没有符合规定的危化品仓库,只能将危化品存放在一般实验室中,存在极大风险。在上海,商城与专业危化品运送公司合作,开通了危化品“零仓储·一条龙”服务。 “学校在使用之前从网站下单,我们在开课前10分钟将危化品送到课堂,下课之后再进行回收,废旧的试剂瓶和废液进行统一处理,不让一滴有害物质留在学校里。”文冬(上海)化工有限公司经理刘劲欣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通过危化品“零仓储·一条龙”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上海部分高校实现了危化品采购配额制和零储存,从而大大降低了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遵循知识分子工作特点和规律,让知识分子把更多精力集中于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喀斯玛商城重新构建科研材料供应链,帮助科研人员打理好杂事琐事,切实给科研活动松了绑,让科学家踏踏实实搞研究。 《中国科学报》 (2018-03-29 第1版 要闻)
3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上)
flysky97 2018-3-27 13:21
\0 \0 附原文: 争做服务科技创新的“三好生” 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 (上)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解旖媛 长期以来,科研单位的科研材料采购存在“三难”,即采购难、监管难、核算难。为解决“三难”问题,2013年初,隶属于北京中科资源有限公司的喀斯玛商城(以下简称“商城”)应运而生,运营至今已整整5年了。 5年来,商城依靠互联网技术,将购买科研耗材的流程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他们以争做服务科技创新的“三好生(体验好、服务好、信誉好)”为着力点,经过不断摸索,打造出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流程,正在被更多的科研人员接受与应用。 体验好:破解“三难”赢信赖 在一家研究所,《中国科学报》记者体验了商城购物的全过程。该所资产管理处工作人员刘老师介绍,首先,研究所资产管理部门在商城网站申请一个主账号,再将主账号分配给各课题组。主账号下设若干子账号分配给课题组成员并加以授权,这些授权账号都可购买材料。“课题组成员持有授权子账号登录商城网站,经过货比多家后即可下单。”刘老师说。 下单后,订单被提交给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订购即成功。随后,商家将对订购货物进行配送,经研究所物流窗口验货后送到各实验室。验货完成后,这一订单即进入结算流程。 “以前在线下买东西,课题组要自己打电话订货,商家把每单货品的发票给课题组,课题组再到财务报账。”刘老师介绍,“不仅科研人员感觉非常繁琐,我们管理起来也有难度。” 借助该商城,“贴发票”报账这一繁琐的工作不再成为科研人员的烦恼。如今,课题组采购报账直接由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对接。“例如,我所的50个课题组都在A公司采购了耗材,以前A公司要开50张发票给各课题组,再由各课题组分别报账。而现在通过商城采购,A公司只需给我们开一张发票,我发给每个课题组核对无误后提交财务处,财务处便一次性将这50笔钱汇给A公司。” 同时,商城销售的货品价格竞争明晰。“例如,在商城搜乙醇,根据需要的规格、要求会出现所有的搜索结果,产品特点一目了然。在网上进行比对肯定比之前打电话跟每个商家咨询要省时省力。”刘老师介绍,“这些信誉商家的入驻让科研人员有了选择的空间,耗材的特点也能一目了然,买到的材料物美价廉。” 服务好:紧绕需求获赞赏 商城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点滴间发现并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业务。 在主营业务方面,采购单位只需与商城签订好协议,获得入网账号,便能通过商城网站下单获得商品送货上门的服务。 “商城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创新服务项目。”商城一名产品经理表示。例如,用户如有要求,可获得由商城提供的财务代结算业务。同时,如需将本单位自有系统与商城进行对接,商城也可免费提供相关服务。 2016年7月,应科研单位的采购及管理要求,商城上线“小仪器网上招标系统”。在这一系统的支持下,采购者在商城发布标书后,供应商通过商城进行线上投标,最终采购者确定标书和供应商并完成交易。 据介绍,该系统主要面向“公开询价采购”“非标品定制采购”及“批量采购”等采购者的需求。经过一系列优化,目前,30多个科研单位正在使用这一系统。2017年共发布1000多单。 信誉好:严控质量得认可 目前,入驻商城的各类供应商已经超过12000家,在线商品数量多达6000余万种(条),其中不乏Sigma、ThermoFisher、Qiagen等国际龙头生产商。 多年来,商城多管齐下,通过多种方式严控产品质量和价格,让用户体会到,在商城购买商品信誉好、有保障。 为让价格更加实惠,商城规定,入驻供应商每个月可以调整一次商品价格,保持其竞争优势。 在买卖双方间,商城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对供货、采购双方实行全程监控,与入网供应商“约法三章”。“不卖假货、不开假票、线上价格不得高于线下,我们根据这‘三章’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对违规供应商进行全网通报并责令退出商城。”商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出现线上价格高于线下价格者,按差价双倍返还采购者。” 售后保障也是在商城购买材料得到的服务之一。对于所购商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纠纷,商城推出了“快速赔付”原则,也就是当客户在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发生纠纷时,由商城先行赔付,再去追责,该是谁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如果出现责任不清的,由商城承担责任。 如今,商城多项管控措施收到良好效果。截至2017年底,上千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产业机构登录商城购买材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下属95家研究单位。 “对所有客户,我们始终践行着‘只帮忙,不添乱’的承诺。”商城总经理李红林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8-03-27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人文|908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头版报道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上)
CASMART 2018-3-27 13:08
附原文: 争做服务科技创新的“三好生” 喀斯玛商城创新故事 (上) ■本报记者 甘晓 实习生 解旖媛 长期以来,科研单位的科研材料采购存在“三难”,即采购难、监管难、核算难。为解决“三难”问题,2013年初,隶属于北京中科资源有限公司的喀斯玛商城(以下简称“商城”)应运而生,运营至今已整整5年了。 5年来,商城依靠互联网技术,将购买科研耗材的流程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他们以争做服务科技创新的“三好生(体验好、服务好、信誉好)”为着力点,经过不断摸索,打造出一套较为完整规范的流程,正在被更多的科研人员接受与应用。 体验好:破解“三难”赢信赖 在一家研究所,《中国科学报》记者体验了商城购物的全过程。该所资产管理处工作人员刘老师介绍,首先,研究所资产管理部门在商城网站申请一个主账号,再将主账号分配给各课题组。主账号下设若干子账号分配给课题组成员并加以授权,这些授权账号都可购买材料。“课题组成员持有授权子账号登录商城网站,经过货比多家后即可下单。”刘老师说。 下单后,订单被提交给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审批,审批通过,订购即成功。随后,商家将对订购货物进行配送,经研究所物流窗口验货后送到各实验室。验货完成后,这一订单即进入结算流程。 “以前在线下买东西,课题组要自己打电话订货,商家把每单货品的发票给课题组,课题组再到财务报账。”刘老师介绍,“不仅科研人员感觉非常繁琐,我们管理起来也有难度。” 借助该商城,“贴发票”报账这一繁琐的工作不再成为科研人员的烦恼。如今,课题组采购报账直接由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对接。“例如,我所的50个课题组都在A公司采购了耗材,以前A公司要开50张发票给各课题组,再由各课题组分别报账。而现在通过商城采购,A公司只需给我们开一张发票,我发给每个课题组核对无误后提交财务处,财务处便一次性将这50笔钱汇给A公司。” 同时,商城销售的货品价格竞争明晰。“例如,在商城搜乙醇,根据需要的规格、要求会出现所有的搜索结果,产品特点一目了然。在网上进行比对肯定比之前打电话跟每个商家咨询要省时省力。”刘老师介绍,“这些信誉商家的入驻让科研人员有了选择的空间,耗材的特点也能一目了然,买到的材料物美价廉。” 服务好:紧绕需求获赞赏 商城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点滴间发现并围绕客户需求开展业务。 在主营业务方面,采购单位只需与商城签订好协议,获得入网账号,便能通过商城网站下单获得商品送货上门的服务。 “商城会根据用户的反馈创新服务项目。”商城一名产品经理表示。例如,用户如有要求,可获得由商城提供的财务代结算业务。同时,如需将本单位自有系统与商城进行对接,商城也可免费提供相关服务。 2016年7月,应科研单位的采购及管理要求,商城上线“小仪器网上招标系统”。在这一系统的支持下,采购者在商城发布标书后,供应商通过商城进行线上投标,最终采购者确定标书和供应商并完成交易。 据介绍,该系统主要面向“公开询价采购”“非标品定制采购”及“批量采购”等采购者的需求。经过一系列优化,目前,30多个科研单位正在使用这一系统。2017年共发布1000多单。 信誉好:严控质量得认可 目前,入驻商城的各类供应商已经超过12000家,在线商品数量多达6000余万种(条),其中不乏Sigma、ThermoFisher、Qiagen等国际龙头生产商。 多年来,商城多管齐下,通过多种方式严控产品质量和价格,让用户体会到,在商城购买商品信誉好、有保障。 为让价格更加实惠,商城规定,入驻供应商每个月可以调整一次商品价格,保持其竞争优势。 在买卖双方间,商城以第三方的身份出现,对供货、采购双方实行全程监控,与入网供应商“约法三章”。“不卖假货、不开假票、线上价格不得高于线下,我们根据这‘三章’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对违规供应商进行全网通报并责令退出商城。”商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旦出现线上价格高于线下价格者,按差价双倍返还采购者。” 售后保障也是在商城购买材料得到的服务之一。对于所购商品可能出现的质量纠纷,商城推出了“快速赔付”原则,也就是当客户在采购过程中与供应商发生纠纷时,由商城先行赔付,再去追责,该是谁的责任由谁来承担,如果出现责任不清的,由商城承担责任。 如今,商城多项管控措施收到良好效果。截至2017年底,上千家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产业机构登录商城购买材料,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下属95家研究单位。 “对所有客户,我们始终践行着‘只帮忙,不添乱’的承诺。”商城总经理李红林表示。 《中国科学报》 (2018-03-27 第1版 要闻)
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收到中国科学报社的稿费,发财了
热度 10 zhengyongjun 2018-2-7 20:47
去年 10 月份,我发在科学网上的一篇博文:《 当孔子遇到一群野鸡 》,被《 中国科学报 》录用。今天收到中国科学报社汇给我的 60 元稿费。 哈哈,我发财了!
个人分类: 闲言碎语|6129 次阅读|19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和演化的社会风险
QSThinkTank 2017-12-5 15:04
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和演化带来社会风险 当代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演化正在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革。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某些技术领域,如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研究,我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种变革可能在我国率先出现。 ■郭喨 张立 盛晓明 当前,新的智能技术正在快速进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悄然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认知架构与生活方式,进而直接或间接改变社会经济与政治秩序。 我们在享受新技术的同时也要警惕新风险——智能技术进入了新的集成阶段,人类新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又将进一步促成并改变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演化方向。这之中蕴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将由这种不确定性引发的风险归为社会风险。 与伦理风险相比,社会风险的覆盖面更大、影响更持久、长远和深刻;同时,社会风险通常是相对具体的,可以通过包括实验在内的实证手段进行预估和防范。 信息失控 民主退化 目前,智能技术进入了新的集成阶段: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融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技术集成不是多种技术的简单相加,集成会产生“突变”“涌现”的智能体,从而改变人工智能演化的路径。 智能技术集成和演化的社会风险主要体现为人类主体性丧失和独立性削弱,首先带来信息失控和信息垄断问题。“失控”和“垄断”看似两个相互冲突的问题,却同时在当前智能技术集成和演化的社会中出现。当前,人类信息普遍“在线”、信息传播普遍“在线化”。然而,在信息本身“去中心化”的同时,信息入口却越来越“中心化”。 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技术影响下,我们正面临着信息失控和信息垄断的问题;正逐渐失去对信息的控制权。主要信息入口正在被弱人工智能垄断并将逐步移交给强人工智能。 人类正在失去面对信息的“自主”能力,具体表现为:各类信息获取前所未有地便利;信息垄断前所未有地严重,信息入口的马太效应显著,Google、百度和部分超高频App逐渐成为“信息入口寡头”;虚假和恶意信息的生产、传播前所未有地便捷,影响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技术焦虑与信息迷失”成为人类普遍的生存状态。 另一方面,过滤泡沫和民主退化也是风险之一。人工智能根据有限现有信息对人类进行大量重复而同类型的“个性化推荐”,导致人类陷入“喜欢的—推荐的—喜欢的”的自反陷阱无法逃离,切断了人类对新鲜、陌生与异质世界的接口,导致人类体验、视野越来越狭隘,对人类思想、认知与行为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其政治意义在于,这将有害于包容异见的民主的发展,因为,我们通过网络获得的都是同质的观点,难以在现实中“容忍”异议。我们预测,这一负面效应将很快显现而且可以测量。 隐私丧失 决策依赖 智能技术集成和演化的社会风险还包括数据和隐私风险。通过主动推荐、被动监视和间接收集,随时都在产生数据的人类个体的碎片化信息被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重新整合,人类面临数据丢失、行动和偏好透明化等风险。 这些数据被储藏、整理、买卖交易,人类的价值和尊严正遭遇严重挑战。一些“高技术”的网络攻击,如今年5月13日大范围爆发的勒索病毒Wanncry就造成了巨大的数据损坏和几十亿元的损失。而所谓“数据即财富”其本质就是“隐私即财富”,只是需要通过技术调适、公众协商实现数据、隐私保护与商业、社会发展的有机平衡。 人类生活的自主性丧失,对人工智能的依赖增强,则会产生决策依赖问题。在非常短的未来里,由于强人工智能的决策远远优于人类,越来越多人类放弃自主决策而完全依赖人工智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人体“人替”(avator)。对这类风险的宏观警示已经出现,如杰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严肃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会导致人类族群的灭绝”。 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先进入智能集成和演化体系的内部后跳出来考察其社会和伦理风险的研究并未出现:就整体而言哲学家持一种技术批判的外在立场对待这些技术,而技术专家则对哲学家们“大而无当”的批评置若罔闻,他们忙于推进这些具有内在风险,但暂时还不会在实验室中爆炸的技术的具体研究。这种跨学科的相互批评和无视乃至敌视的现象本身也部分地与当代技术集成所带来的知识鸿沟有关。 风险评估与治理 当代智能技术的集成和演化正在引发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革。尤其需要重视的是,在某些技术领域,如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研究,我国已经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这种变革可能在我国率先出现。 如果不能敏锐地认识到这些变革,并及时有效地回应、及时改变社会治理方式,就很可能会酿成社会危机。而且,在今后的技术集成和演化条件下这种危机往往是灾难性的。技术整体则包含了更大的风险,新技术已经形塑了当代人类的生活空间,“逼迫”人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该环境。我们计划通过实验研究的途径探讨社会风险形成的微观机制,以及化解风险的治理方式的产生过程。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报》 (2017-08-10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
个人分类: AI 公共政策|117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生态农业,打造“松桃经验”
蒋高明 2017-10-31 20:32
生态农业,打造“松桃经验” 本文载2017年10月31日 《中国科学报》,记者王卉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10/392622.shtm “组织此次论坛,就是要让大家坚定走生态农业的信心,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日前,在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举行的梵净山传统文化与生态农业论坛上,玄光国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姜清石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欣慰表示。 此次参会的主要是松桃县各合作社、种养殖专业户等农业组织带头人。 此前,为在松桃实施生态农业寻找技术支撑的合作伙伴,姜清石在全国考察了多个相关团队,最终他选择了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团队。 蒋高明给出的对策是“六不用”,即不用农药、化肥、农膜、除草剂、人工合成激素与转基因种子。双方合作一年半以来,已经在松桃布局“六不用”多种农作物数千亩。“六不用”花生和红米今秋已获收割。 背后的支持者是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龙群跃,龙群跃的目标就是在该县真正实施生态农业。 真正助推“双向扶贫” 为实现生态农业,以及借此推动当地的精准扶贫,龙群跃带领县政府成员在该县采取了几项措施,引导和鼓励当地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购买本地生态农产品。另在每个村成立乡贤会,以智力支乡,并以此建立信任平台,鼓励在外工作的人为家乡献力,购买并推介本村生态产品。同时要求乡里乡亲在种养殖过程不再使用各种化学物质,要给城里生活的亲人、朋友提供真正健康安全的食品,互相帮扶。 “这才是符合实际的可持续扶贫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安全问题课题组”负责人邢东田评价,以购买当地生态产品的方式扶贫,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增加了消费者对生产者的信任,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了产品销售成本与食品安全风险,推动生态农业步入良性循环。松桃县政府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新举措,很值得探讨推广。 邢东田在近年调研基础上,2015年提出扶贫思路要与时俱进,扶贫和生态农业相结合,优势互补,把扶贫重点从生产端转向消费端,推行“双向扶贫”。农村生产者提供生态健康产品,帮助城市消费者“脱生态之贫”;消费者购买生态产品,支持农村生产者在生态生产的前提下“脱经济之贫”,以突破生态产品销售瓶颈,带动生态农业,步入良性循环。 作为由中储粮贵州分公司选派到松桃县寨英镇水源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杨永恒,在2016年5月驻村以后,就开始带领该村村民开拓荒地有机种植几千亩桃子和红芯猕猴桃,卖到了好价钱,拓宽了致富门路。现还在继续规划生态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几百亩,目标之一就是使得该村30多位贫困人口在一年内脱贫。 蒋高明说,无农药残留的生态食品在大城市有非常好的销路,可以商业模式科学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与空心村问题,促进生态扶贫,落实乡村振兴计划。 现代农业不可持续 对于现代化农业的特点,蒋高明总结为,一膜:即农膜的大量使用;二料:包括肥料和饲料;三剂:即除草剂、膨大剂、防腐剂;四素:即激素、抗生素、微量元素、维生素;五抗:即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虫、抗除草剂。这些都是第一次绿色革命的主要技术。 现代农业依赖大量的化学物质投入,在我国又叠加过量使用问题,污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加剧,耕地污染异常严重,因污染造成生产力下降,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造成陆地水体富营养化和近海赤潮。 环境退化也导致民众付出生命与健康代价。有医学专家分析,80%癌症发病率与环境恶化有关。 针对我国农田环境污染、耕地生产力下降、食品安全等问题, 蒋高明研究团队于2006年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村创建弘毅生态农场, 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高效生态农业实践和科研攻关。 弘毅生态农业模式,又称“六不用”农业模式。他们借此生产优质食物,并利用互联网+进行销售,取得了理想效果。 令人欣喜的是,在没有添加外来化学物质的前提下,仅利用自然界中的要素和生物多样性,配合一定的人力和机械动力,实现了低产田到高产稳产田的转化,亩经济效益为原来的3-5倍,告别了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污染,在环保前提下,实现了产量与经济效益双赢,。 弘毅生态农业模式在全国建立“六不用”农业基地已50多处,消费者遍布全国。 助推“松桃经验” 有人推测,中国下一步危机是粮食危机。“生态农业可保食品数量和质量安全。”蒋高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不含或基本不含农药残留、激素、抗生素、塑化剂、重金属的食物是健康的第一保障,同时生态农业还有留种、留技、环保、固碳、公信、增效、养老、和谐等功能。 “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生产方式是农民自己给自己劳动。”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农业生产应该走家庭农场之路,把地留给愿意种地的人,家庭农场是扩大版的农户,其优势在于保留了农户经营的全部优点,其问题可以通过合作社来解决,合作社再进一步走向产业联盟,而不是企业去种地。 梵净福海粮油公司是该县实施生态农业的平台,该公司经理龙少刚表示,“我们将为减少农村输送垃圾产品尽微薄之力,也相信大家群策群力,将唤醒更多的人远离化学农业,逐渐向生态产业靠拢。” 蒋高明希望在松桃全县范围内成功推广“六不用”生态农业,总结出松桃经验,成为全国典型,并带动更多县加入。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1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地膜变“地魔” 解决白色污染需提升科研水平研发可替代产品
蒋高明 2017-6-9 18:19
地膜变“地魔” 解决白色污染需提升科研水平研发可替代产品 能源环境 中国仪器网 2017年06月07日 10:51 人气:218   【 中国仪器网 能源环境 】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加强推动绿色发展依然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环境污染中的“白色污染”重回公众视野,其中的农膜污染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土壤环境的噩梦,地膜变“地魔”,成为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治理已刻不容缓。 地膜   近日,农业部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强农膜污染治理,提高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方案》是否能够发挥作用,拔除农膜污染这个“钉子户”,让“白色污染”变绿色发展?哪些又是治理农膜污染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表示,农膜污染非一朝一夕,治理不能一蹴而就,应该从源头抓起,尽量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力度,提升机械化水平,加快寻找替代方案,一步步踏踏实实地走出一条科学治理之路。    功过并存让农民“又爱又恨”   农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农膜主要分为棚膜和地膜。2015年,我国农膜使用总量达260多万吨,其中地膜用量为145万吨,地膜覆盖技术应用带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和生产方式的改变。   该技术应用扩大了玉米种植区域,北界北移2~3个纬度,播种时间提前5~10天,每年增产玉米100亿~150亿公斤,贡献了相当于全国玉米总产量的5%~8%。   此外,地膜覆盖使西北内陆棉区迅速扩大,棉花播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不到全国棉花总面积的10%上升到现在的近40% ,每年增产棉花150万~200万吨,贡献了相当于全国棉花产量的20%~30%。   在蔬菜生产上,更是由于这项技术应用而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地膜覆盖优点众多、作用巨大,可以提高地温、抑制地表水分蒸发、抑草灭草、抑盐保苗、增加冠层下光照均匀程度和增加反射光等功能,有效改善农作物生长发育条件,抗御不良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光、热、水和养分,促进种子萌发和作物生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严昌荣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正是由于地膜覆盖解决了“蓄住天上水、保住地里墒、用好用活天然降水”,以及春季低温和积温不足等生产难题,使其成为广大旱作区抗旱节水增粮的主推技术。   不过,这项技术让农民“又爱又恨”,随着地膜覆盖技术普及和应用,地膜残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目前,全国农膜回收率不足2/3。残膜弃于田间地头,被风吹至房前屋后、田野树梢,影响村容村貌,造成视觉污染。“不仅如此,地膜残留导致土壤水分和养分运移受阻,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和土壤肥力下降,导致作物出苗慢,缺苗断垄的现象严重。”严昌荣表示。   “这在新疆的棉田里十分明显,问题也非常突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地膜残片还会导致一些优质饲料秸秆(花生)无法利用。   蒋高明表示,不合格地膜里的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会引发人体内分泌生殖系统病变。不仅如此,当农膜积累多了以后,许多农民则用一把火点燃,火烧带来的是更加严重的污染。   因此,加快推进农膜治理行动,十分紧迫和重要。    从源头上发力增加可回收性   传统地膜不能降解的弊端,给农业生产和土壤环境带来了巨大危害,自然状态下残留地膜能够在土壤中存留200年以上,这颗“毒瘤”让科学家十分头疼。   近年来,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局部地区长期覆膜农田亩均残膜量达4~20公斤,新疆、内蒙古西部地区尤为严重,长期覆膜农田每亩地膜残留量达14~15公斤。   专家表示,回收是目前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方案》指出,推进农膜回收,生产再生塑料制品,变废为宝,有利于资源节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利于防治农田土壤残膜污染,保护宝贵的耕地资源,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然而,将废旧地膜回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超薄地膜由于成本低、价格便宜广受农民喜爱,近年来大面积使用,一到收获季节,超薄地膜很容易破损呈碎片状态沉积在土壤里,难以捡拾起来。   回收需要耗费的人力和成本都大大地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据严昌荣介绍,目前回收地膜的工作强度太大,并且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地膜回收主要是被动回收,靠其他农事活动附带上回收农膜的比例要比专门回收比例还要多。   因此,提高地膜回收效率亟须提升机械化水平。然而,目前我国地膜厚度小、强度低,直接导致机械化难以实现。“应该从源头上发力,增加地膜可回收性,这个是前提和基础。”严昌荣说。   此次《方案》明确规定要推动地膜新国家标准颁布实施,地膜厚度标准由0.008mm提高到0.01mm,增加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从源头保障地膜的可回收性。配合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格地膜标准执行,严禁生产和使用不合格地膜产品。各地推动出台地膜地方标准,推进0.01mm以上加厚地膜应用。   专家指出,国家还应加强地膜回收机具研发和技术集成,加快地膜回收机具的推广应用,加大地膜回收机具补贴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将地膜回收作为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必需环节,推动组建地膜回收作业专业组织,全面推进机械化回收。   蒋高明表示,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应当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耕地。农民不要只局限于眼前的短期利益,要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膜的使用,能不用最好不用,突出地膜使用减量化发展。    提升科研水平研发可替代产品   “未来,要真正彻底解决地膜残留污染,生物可降解地膜的研发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严昌荣说。   从世界范围看,欧洲和日本是降解材料技术和生物降解地膜研发和应用最先进的国家和地区。随着生物降解材料和加工工艺技术进步,生物降解地膜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日本和欧洲生物降解地膜在地膜市场的份额不断上升,而PE地膜和PVC地膜则逐渐下降。这些生物降解地膜主要用于园艺和蔬菜生产方面,如日本现在每年有约2000吨生物降解地膜用于南瓜、莴苣、大白菜、甜薯、土豆、洋葱、萝卜和烟草等,欧洲也基本如此。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了一系列对生物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如,国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新联盟与山东省青岛市农委环能站合作示范的生物可降解地膜,是一种环境友好、无污染的新型地膜。   “目前,我们将这种地膜应用到了蔬菜、马铃薯等作物上,事实证明,生物可降解地膜既能满足作物前期所需的增温保墒功能,也能取得地膜降解和保护环境的效果。”青岛市农委环能站高级农艺师李海萍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严昌荣表示,生物降解地膜是解决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潜力巨大,但目前技术问题不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加强生物降解地膜的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工艺的研究,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尤其是要研发出分区域和分作物的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以满足和适应农业生产多样性的要求。”   此外,在加强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研究的同时,还应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地膜产品的特性,做好配套农艺技术和措施的研究。通过改进农艺技术,使其能够适合生物降解地膜产品的性能,从而实现生物降解地膜产品与农艺技术紧密结合,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一直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蒋高明表示,要治理“地膜”,最好是用别的生产方式替代地膜。经过多年研究,他开发出了一种“六不用”技术,他认为这会是未来替代地膜使用的有效方案,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低投入、零污染、高产出”。   专家指出,要想真正实现地膜污染治理,还应加强对农用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环节的监管,充分发挥法治作用。   接下来,农业部将加快治理农膜污染前进的步伐,2017年,将在甘肃、新疆和内蒙古启动建设100个地膜治理示范县。到2020年,全国农膜回收网络不断完善,资源化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编辑点评: 地膜看上去薄薄一层,但作用相当大。不仅能够提高地温、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而且还有灭草、防病虫、防旱抗涝、抑盐保苗、改进近地面光热条件,使产品卫生清洁等多项功能,因此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同时,地膜种植在田地内覆盖大量的塑料薄膜,作物收获后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解决地膜污染,使用可降解地膜是大势所趋,要加快开发和支持力度,同时借助财政补贴撬动,希望尽早解决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   (原标题:治理总动员,科技降伏白色“地魔”)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自1月起恢复博客版 | 每周五第二版
热度 25 科学网编辑部 2017-1-6 18:58
各位博友: 大家好! 中国科学报将恢复每周一期的博客版,具体为 每周五第二版 。 每周的博客版将选取科学网博客中适合刊发的原创文章及图片在中国科学报刊发。 对所发博文,我们会在刊发之前征得作者出版许可。 欢迎各位围观、自荐和推荐。 中国科学报2017年1月6日博客版
个人分类: 通知公告|36807 次阅读|29 个评论
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是在推动“伪科学”或者“坏科学”吗
热度 6 lpzhao 2016-4-16 11:26
《科学网》和《中国科学 报》 是在推 动 “ 伪 科学”或者“坏科学” 吗 ? 上海交大 赵 立平 《科学网》 编辑 部: 2013 年10月1日贵网对张 成 岗 博主一篇号称取得国 际 重大 进 展的博文做了加精推荐:迄今 为 止我最 为 意外的科研成果——解决了便秘、肥胖等 问题 (CZ)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0692-729309.html 。 2016 年3月4日, 《中国科学 报 》发表报道:“ 张 成 岗 :与 肠 道微生物 对话 ”。贵网也做了发表: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id=339666 这篇博文和这篇报道,都详细介绍了张成岗做了很多的人体试验。我 们 反复 检 索,找不到 军 事医学科学院任何人、任何公开 发 表的有关菌群的 临 床研究 论 文或者 临 床 实验 注册信息。我 们 想知道他 们 做的 这 么多的人体 实验 有没有国 际 注册, 伦 理批准和知情同意三大要件? 《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对未经同行评议、尚未发表的人体试验结果做公开报道的用意是什么? 这样的一种做法显然不利于中国学术空气的净化。 因为,按照国际科技传播学的标准,“未经同行评议,通过新闻媒体发布科研成果”是“伪科学”的标志之一。不按照国际公约和科学研究的伦理规范开展人体试验,在国际学术界是一件严重的事情,至少是“坏科学”,不值得报道宣传。 转基因“黄金大米”这一类的事件在中国层出不穷,《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这些科技媒体的推波助澜作用是不能推托的吧? 希望科学网和中国科学报能对此事给出合理的说明和解释。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1607 次阅读|12 个评论
弘毅农场:一位科学家的生态农业进行时
蒋高明 2016-3-26 22:34
弘毅农场:一位科学家的生态农业进行时 中国科学报见习记者 胡璇子 作为从蒋家庄村走出来的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的下一个愿望是村里千余亩地都能以“生态”的方式耕作和生产。 在山东省平邑县蒋家庄,村民们都知道,从 2007 年起,“蒋老师”就开始在村子里养牛和种地,但鲜有人说得清他到底在干什么。只知道他对种地“要求高”,不能用化肥,也不许打农药,更别说使用除草剂和地膜了。 这正是蒋高明的初衷。 2007 年,当他开始这场生态试验时,他就决定不仅要将有利于生态农业的技术应用在试验田里,而且要坚持“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转基因,以实现农业的“低投入、零污染、高产出”。 到今年,这场生态试验已经持续了 8 个年头。 对目前的试验结果,蒋高明甚为满意,“当初的设想基本实现了,甚至比预想得要好”。 如今,村民们议论的也不再是蒋老师如何种地,而是地里长出的东西卖出了好的价钱。但是,要不要学蒋老师那样去种地,村民们还在犹豫。 蒋家庄有个生态农场 从平邑县城到蒋家庄,首先要乘坐 40 分钟左右的公交车,在卞桥镇下,再找一辆小三轮车接力剩下 3 公里的路程。 司机们对蒋家庄西岭的养牛场都很熟悉,当地人习惯这样称呼蒋高明的研究基地——弘毅生态农场(以下简称“农场”),“有许多人去那里学习呢,”公交司机对记者说,“我去年拉过一车人都要去那儿。” 自从农场建成,这里就成了蒋高明和学生们的实验基地。尽管交通不算方便,蒋高明几乎每个月都会来农场,平日里,也有学生在此做研究。每年的六月和十月,逢庄稼收播的季节,学生们则会成批地来,农场里也最热闹。 而眼下三月的农场还略显安静。农场里散养着几只鸡和鸭子,正在专心地觅食;两只羽翼油亮略显丰满的鸽子在悠闲地踱步;几只狗眯着眼躺在地上晒太阳。农场被四堵墙圈了起来。大门的左边有一个 1000 多平方米的仓库,里面堆放着糠料,墙上写着“严禁烟火”四个大字。大门的右边,一栋两层高的小楼和一间平房紧挨着,平房的半边是实验室,半边是会议室,二层小楼上挂着三个大字“科研楼”。 在科研楼,记者遇见了农场的科研助理曾彦,他长期驻扎在这里。算起来,这个 26 岁的小伙子来到这里已经整整 4 年,对于农场,他最熟悉不过了。 “现在农场有 160 头牛,是一个肉牛的繁育基地。”曾彦带着记者在农场四处逛,农场大部分的土地都用来盖了牛舍,这里有健硕的老牛,也有刚刚出生不久的牛犊。 在牛舍的旁边,是一个 500 多平方米的青储池。走进青储池,一股秸秆发酵而产生的酸香气味扑面而来。曾彦说,这是将农田里的秸秆回收,切碎之后堆垛,再进行自然发酵的结果,农场的工人就用发酵之后的秸秆配上精料来饲养牲口。 对于蒋高明的这场生态试验来说,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当年,蒋高明提出“畜南下,禽北上”以保护草原生态,那么,又如何在农区利用秸秆来养活牲口呢?在蒋高明的设想中,农田里的秸秆通过这种方式被牛消化吸收,腐熟的牛粪和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再还田。这样一来,既解决了牲口“吃”的问题,也使得农田里的营养元素得到了高效、循环的利用。 在农场里,蒋高明还有一块试验田。自从他接过这块土地,就再也没使用过化肥,施的全是牛粪。 现在,田里正长着一陇陇绿油油的小麦,高度已经没过脚踝。曾彦说,等到六月,麦子就该收割了,秸秆进入青储池,地里再种上玉米。“去年,这块地里的小麦加上玉米,一共产了 2500 斤呢。”望着眼前的麦田,曾彦兴奋地说。 8 年,都发生了什么? 尽管这块试验田里最新的数据令人振奋,但是,一开始情况并非如此。 这是蒋高明最早的一块试验田, 8 年来,他记录和监测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因为没有施化肥,最开始产量肯定不行。”蒋高明说,这就像一个人,以前每顿都能吃饱,突然就不给饭吃了,就饿了。 何况,这块田是村子里的低产田。蒋家庄村村部书记周京林告诉记者,之前,这块地的土层只有 15 公分厚,原先只能种地瓜和花生。 2007 年,蒋高明把这块地租了下来。 除了坚持用有机肥还田之外,地里长了杂草,他也不用除草剂,而是雇佣人工除草。他也不给农作物打农药,而是利用脉冲式捕虫灯来捕捉害虫。在他看来,农药就像灭火器,等火烧起来了,再用灭火器也不晚,但是“农民现在一看见虫子就用农药”。对于地膜,他也坚决地拒绝,因为“这东西对环境的污染太大”。 大约从五年前起,试验田里的产量开始慢慢增长。周京林说,“六不用”的方法现在是做起来了。 更令人兴奋的是,土壤质量也开始改良。 检测数据显示, 2007 年, 20 厘米内土壤层的有机质含量是 0.71% ,全氮的含量是 0.058% ; 2014 年,相应的数据增长到 2.41% 和 0.247% 。除了土壤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升高外,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群落也开始恢复,多年不见的蚯蚓等回到了农田。 现在,踏在这块有机实验田里,记者的脚下是一片松软。在土壤改良的同时,农场的自然生态也悄然在恢复。“现在到农场一看,益虫增多了,益鸟也增加了,这是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蒋高明说。 8 年里,蒋高明的试验从农场里做到了农场外,他从村民手里租下了几十亩地,不同的农田承担着不同的实验任务。在距离农场 500 米处,有一方约 40 亩的农田,这里是他租下的最大面积的农田。 麦子返青的季节,边上的农田几乎都覆上了农膜,而这片田里,坚持的是蒋高明的“六不用”。 “最开始,这块地亩产才 300 斤,我都不敢再继续帮蒋老师种了,”受雇于农场的村民蒋庆礼告诉记者,“这两年产量上来了。” 这么多年,拿了 30 万补贴 蒋庆礼拿着铁锹站在田里,趁着干活的间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自己的地里就用化肥和除草剂,一亩地一袋化肥,从厂里拿货, 120 块一袋,一亩地买除草剂只要一块二毛钱。” 在他看来,“蒋老师对种地要求高”,相应地,“成本也大”。“人工除草,一亩地的成本差不多就是 80 块,一亩地差不多施 5~6 方的牛粪,算下来得要五六百块钱呢。”蒋庆礼告诉记者。 一位村民也应和着,“成本确实高”,停顿了一下,他问道,“不过,蒋老师这是公家出的钱吧?” 在蒋家庄,有这样想法的村民还不少。“反正干什么,要的价钱都比别人贵。”从租地开始,蒋高明就享有这样特殊的“待遇”,现在,他已经坦然接受了这样的事实。 如果说,最开始蒋高明的这场试验有课题与经费的支持,那么,再往后,蒋高明就需要不时拿自己的钱填补。他把当选为山东省人民政府泰山学者的 50 万元津贴投进了农场,这两年,农场有了一些收益,钱又都统统返了回去。 在 2014 年,蒋高明终于有了一笔“意外进账”。平邑县畜牧局给了蒋高明 30 万元,作为养牛的补贴。“好像是这么多年的第一笔补贴啊。”蒋高明自嘲。 蒋高明认为,虽有补助的政策,但执行起来才知“可望而不可及”。“譬如青储池,要求自己出 200 万,才补贴 100 万。一般的农民谁有这个能力?”蒋高明反问到。 有趣的是,政府对农场的支持态度颇为微妙。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每逢有视察、参观,领导们往往都不会落下农场,往上头总结、汇报,农场也是模范样本。但是,“分管领导不抓这个,也不谈什么补助或优惠”。 “态度肯定是支持的,”村里的书记周京林想了一想,告诉记者,“现在确实还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产品卖出了好价钱 虽然,这些年一直为农场持续进行投入,但让蒋高明高兴的是,现在,农场的产品似乎“找到了市场”。 2013 年 8 月,曾彦在淘宝网上开了一间店铺,如今,这间店铺已经是“三钻”了。这还是在店铺的产品为数不多,又无法持续供应的前提下的销售量。 除了有销量,农场产品的口碑也相当不错。在淘宝上,挑剔的买家往往对赞美格外吝啬,但在店铺里的评价里,不少人用“非常好”、“真棒”,甚至大段的文字来为农场的产品点赞。 “我们的农产品到底好不好,看得见,测得出,吃得出。”蒋高明对自己的有机农业的产品信心满满,他给记者看了一张统计表,“现在除了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其他省份的顾客均有购买,而且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购买人数越多。” 如果用数据说话,农场的产品也“经得起考验”。“比如苹果,我们找第三方检测机构做了 191 项农残检测,全部参照欧盟的有机食品标准,其中 191 项农残 190 项达到欧盟有机标准, 1 项符合欧盟食品标准。”曾彦说。 “多菌灵这项中国的标准是 0.5mg/kg ,欧盟普通标准是 0.1mg/kg ,而欧盟有机标准是 0.01mg/kg ,我们的是 0.022mg/kg ,稍微高了一些,但也仅是欧盟普通标准的 1/5 ,国家标准的 1/20 。” 自从开了淘宝店,曾彦就买了一辆红色的三轮车,为了“方便寄快递”。只要有订单,他就骑着三轮车带着货去镇上发快递。据曾彦估算,去年淘宝店的营业收入,大概能有十几万。 村里人也渐渐知道,蒋老师的东西能卖出好价格,一货难求。 “我市里的亲戚听说我帮蒋老师种有机田,还问我要呢,”蒋庆礼说,“我说蒋老师的货都卖完了,我自己种的不是‘有机’。” 蒋庆礼说,虽然蒋老师田里的产量不比自己的田,投入也大,但是“卖得价钱高”,其实“也一样”。 蒋高明明白,村民们现在也都在等着市场的反馈。“对农民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切切实实的增收。” 周京林向记者道出了村民们的隐忧。“如果大家学蒋老师搞有机农业,前几年减产怎么办?头几年产出的产品不能算作‘有机’,卖不出有机产品的价钱,那么,谁来补贴呢?” 创立自己的标准和品牌 如果弘毅农场也是一株麦苗,那么,它的长势让蒋高明喜出望外。 “现在,要攻克的就是杂草,”坐在办公室里,蒋高明告诉记者,“如果把这个技术问题解决了,那么,可以说,生态农业在技术环节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现在,除杂草依然依靠人工,蒋高明期待用技术手段来解决,这样一来,他倡导的生态农业模式将有更低的成本和更明显的优势。 如果再往更远处想一想,蒋高明说,他希望能树立一个品牌,有一套更严格的标准。“但是,到时候不需要认证,大家认这个品牌,买它的产品,就意味着对标准的认可和品牌的信赖。”他说,日本守护大地协会对他有借鉴意义。 除了对自己的期许,他也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对生态农业有更多的关注,采取真正的实际行动。 “我理想中的生态农场首先肯定是要生态平衡,生态是多样的,结构是完整的,”蒋高明说,虽然现在农场发展得挺不错,但是离自己的理想状态还尚有一段距离,“农业生产方式不破坏自然和环境,产出的是优质的产品,能卖出好的价格,通过消费,资本再回到农村,人们也不再挤向城市,而是在农村就业,这样,城乡也就能实现和谐。” “当然,这有点儿理想化了,” 说完这番憧憬,蒋高明顿了顿,“不过,我相信,还是能实现。” 曾彦最近要忙的就是村里另一处园地的建设。这块场地刚刚谈下来,院子里还有些乱,工人们正在把院子里的树拔起来,移栽到农场去。“以后这边会是我们的仓库,”曾彦指着一排新装修的平房,“下次来,你就能看到,这里是一个整洁的生态的园区。”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生态扶贫不在“造血”在“畅通”
蒋高明 2016-2-25 13:46
生态扶贫不在“造血”在“畅通” 本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news.aspx?id=338873 ■邢东田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必须加快破解各种难题。三农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揽子解决。 生态农业应当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的观点,生态农业具有九大优势:保护生态环境,食物安全营养,经济效益好,维护农业生物多样性,产量高,节约资源,解决农民就业等。随着大家对农业问题的关注与了解,这些优势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 遗憾的是,这些年来生态农业却始终发展不起来,生态产品普遍叫好不叫座。大家都知道生态产品是好东西,但看的多,买的少。究其原因,一是价格过高。北京市场上,普通蔬菜两三元一斤,有机蔬菜15元左右一斤,很多人在心理上就不能接受如此高的价差。二是缺乏信任。不断曝光的有机产品造假丑闻,令消费者望而却步。生产者想卖卖不出去,消费者想买却不敢买。 “生态扶贫”就是能够一举盘活全局的突破口。 近年,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央发布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动脱贫攻坚,要在2020年实现全国7000万贫困人口彻底脱贫解困。这对于我国的生态农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将生态农业与脱贫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党政工团妇、民主党派、行业协会与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动员组织广大城市消费者特别是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职工,与有条件的贫困地区生产者自主建立帮扶关系,以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参与、支持国家脱贫攻坚工程,就可一举突破生态产品销售瓶颈,带动生态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 早在2002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就有一篇《生态扶贫(新词·新概念)》称:“生态扶贫,是指从改变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入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扶贫方式。”之后,“生态扶贫”不时见诸报端,基本都是从生产角度考虑,即所谓“造血式扶贫”。血是造出来了,但血管不畅出现了血栓。由于解决不了销售问题,“生态扶贫”这个新生儿,始终没有成长起来。 我们提出的“生态扶贫”,是如何实现生态产品产销良性循环,重点不在生产在消费,不在农村而在城市,不在“造血”而在“畅通”。一旦销售瓶颈被突破,一通百通。 生态扶贫思路,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在总结我国社区支持农业与单位扶贫工作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前者。根据近年社区支持(有机)农业的经验,消费者通过考察走访生产者,在相互了解信任的基础上,双方就产品的质量、价格等相关事项进行协商,建立起长期合作共赢关系。这种合作的互助性与长期性,决定了遵规者可获得持久收益而违规者成本很高,其诚信度远高于普通市场。同时,由于减少诸多中间环节,安全风险与产品价格大大降低。将这一模式用于造血式生态扶贫项目,就可有效突破信任与价格瓶颈,通畅“血管”,让新造的血液循环起来。 当务之急,就是要使生态扶贫成为政府的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生态扶贫是以整合盘活现有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为主。比如,我们有很多退休同志,还有一些公益组织,都可以积极参与;各机关单位,本来就有扶贫任务,顺便加上一项,就解决了大问题;食堂、工会,抽点时间做些组织对接工作,等等。 总之,生态扶贫,投入少,见效快,覆盖广,易推行,可持续,既是解决销售瓶颈实现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突破口,又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加脱贫攻坚的有效方式。希望国家主管部门予以关注与重视,同时建议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行动起来。 (作者系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生态农业课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支部) 《中国科学报》 (2016-02-24 第5版 农业周刊)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13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让路还是坚守?如何结合国情?
热度 1 dsm9393 2015-5-14 15:39
是让路还是坚守?如何结合国情? 都世民 今天科学网在显著位置,刊登中国科学报一文: “ 让路还是坚守 何时及如何退休引爆学术界 ” 笔者关注。将要点归纳,并谈点看法如下: 1. 没有证据表明,早早退休能降低失业率 。 2. 退休问题已在科学界引发广泛争议。 强制公职人员退休曾经是整个欧洲的常态。大多数人选择退休,或者尝试申请延长一段工作时间。 在美国,超过正常退休年龄继续工作似乎正在变成规定而非特例。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强制退休逐渐从美国法律中消失,并最终在1986年被彻底废除,尽管学术机构直到1994年才开始遵守新的规定。 3. 1998~2014年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为65岁以上科研人员提供的资助所占比例上升了一倍多,从拨款预算的4.8%增至12%。 4. 设立“荣誉退休”奖,以鼓励资深科学家逐步结束自己的研究,并将项目交给年轻的教职员工。结果,该提议遭到铺天盖地的指责。 把知识和资源传递下去的想法,但如果在40年的职业生涯中,你无法高效地完成这一任务,那么为何要给你更长的时间 。 5. 申请退休延期 。 6. 寻找退路。更好地规划自己的退休。65岁及以上年龄的雇员中,有54%的人表示,他们工作是因为自己想这么做。 或者 做一些别的事情了,包括和妻子来一次环球旅行。 该如何选择? 7. 如果他们不想继续工作,将会怎样?担心本来就很脆弱的资助体系如果再生变化,会让他陷入更加糟糕的境地。如果 夫妻 两人都退休,他们在一起会拥有更好的生活方式,共同寻求新的尝试而不是试图围着事业作规划 。 让 退休 过渡期更加平稳地进行。参加社交活动、花更多的时间 与家人 待在一起。 8. 如何逐步结束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几乎没有普世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大多数研究人员还是痛恨强制退休体系 。 9. 逼迫资深研究人员退休可能弊大于利。“给年轻人提供从事科研的机会非常重要。” 这两者之间有矛盾,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方面问题,前者是站在资深科技工作者角度,后者站在年青人角度。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道理。在国家层面还是要寻求一个平衡! 10.中国科学报这篇文章,是来自“自然”杂志,讲述美、欧等国的科技人员退休问题的争议。没有结合我国国情,但对我国退休规定针对性很强。其中包括院士退休规定。 在我国科研人员到六十岁前,绝大多数人准备退休,对自己的工作准备交接,对原始资料分类处理,而单位组织归档,少数人编写丛书中分册,应对交接。 也有少数人反聘,反聘条件、时间、待遇难以说清,不想议论。 对所长、院士的退休大不相同,他们退休后做什么?也难说清。至少与国外情况不同。无可对比性。现在延长退休已势在必行,退休终点还是一刀切,还是具体人具体商定,就不清楚了。 参考资料 【1】让路还是坚守 何时及如何退休引爆学术界, 作者:宗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5/14 8:26:07 , 《中国科学报》 (2015-05-14 第3版 国际)
个人分类: 博客|202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观点- e见
热度 1 杨学祥 2015-4-6 06:26
观点- e见 和讯网 科技 科技滚动 正文 e 见 评论 邮件 纠错 2015-04-03 15:05:4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罗萨   重要的是,一带一路这样的发展战略,并不是牺牲其他国家利益而只顾中国自身利益的方式。这个战略带有合作共赢的思路。或者说,我今天比过去强了一点,富了一点,我们将来还要强还要富,但我们不是从人家那里去夺去抢,而是跟大家一起相互帮衬着共同发展,共同致富。这个思路过去西方列强是没有的。 —胡懋仁《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给我们能带来什么?》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78076.html )   作为一门经验医学,中医主要是古代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一些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技术及经验的汇总,例如:草药、针灸及气功等。但是,从本质上讲,中医只是一门技艺而已。   有技艺,有需求,这本身是个很好的对接。但问题是,出于多种原因,某些人将中医定位提升到了一个不恰当的高度,将中医包装成了科学家,脱离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土壤。这种提升是可怕的,具有毁灭性的,因为“名不副实”只会带来虚构的理论及背景,而被揭穿后又开始埋怨他人的不理解,并攻击别人来掩盖自己的缺点……   我认为,中医如果想要立住脚,必须坚持两个原则:一、中医不是科学;二、中医与西医不具任何可比性。 —陈阳《到底是谁毁了中医?》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862179-878288.html )   逢洪排涝,遇旱挖井,这是“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拆了东墙补西墙,到头来小利换来大弊,形成恶性循环。逢洪蓄水才能遇旱不慌,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   建设“海绵城市”,归根结底是要恢复水在自然和城市中的正常循环。这需要保护好河塘、沟渠、湿地等城市内原有的自然水系,维持好自然水系的水文功能,合理建设一些公园、草坪和人工蓄水池等设施,在城市地面硬化中采用一些透水铺装材料,并增加城市绿地、植草沟、人工湿地等可透水地面。 —杨学祥《建“海绵城市” 实现雨水循环利用:扩大地表的蓄水空间势在必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78224.html )   雾霾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不足,经济发展需要能源动力,而我国的能源结构是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又是以高能源、高消耗的占主体地位,调整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即便有科学的办法,没有时间的配合也是难以成功的。 —姜文来《霾来如山倒,治霾如抽丝 》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92-878120.html )(罗萨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5-04-03 第2版 观点) (责任编辑:HN666) http://tech.hexun.com/2015-04-03/174684992.html 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2764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5/4/298657.s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53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展望高等教育的2015
redtree 2015-1-1 05:56
中国科学报:展望高等教育的2015 来源: 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4/12/31 22:33:38 2015年的第一天,《大学周刊》陪您共同迎来新年的第一道曙光。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推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进程,是关心高等教育发展的人们的共识。但在不同身份的人眼里,他们最为关注的议题也有所不同。《大学周刊》约访采写了一组文章,他们中有大学校长、教育专家,也有普通教师和在校学生,与读者们分享他们对于2015年的展望和期许。 有转折意义的新一年 ■龚克 2015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的时间过半的年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的收官年头和新的五年规划研究制定的关键年头,是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的第一个年头,也是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推进重任的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走向深入的重要年头。从工作部署上看,2015年是带有转折意义的一年。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能够得以更好地贯彻。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要从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创新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新常态是更加突显科教重要性的发展态。认识新常态,就必须认识到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没有教育优先发展,就没有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就不能真正适应新常态,更枉谈引领新常态。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素质教育”这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主题能够转而彰显出来。实施素质教育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然而《纲要》实施五年来,这个战略主题尚未很好地体现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之中。主题不彰,是教育发展的方方面面不能形成合力的表现,是教育改革未能超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原因。所以,在《纲要》实施时间过半的年头里,彰显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能够转向深入。向哪里深入?关键是突破“评价”这道难关,使“培养什么人”的要求落在评价体系里,使核心价值观融进评价体系里。目前,考试招生改革已显突破之势,这个改革成功与否,就看能否形成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导向和有效激励,进而以“一发千钧”之力推动全面改革,使整个教育的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教育公平”能够转变为更高质量的新水平。不能把教育公平与重点建设对立起来,因为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平是优质教育的公平服务,重点建设是提高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在更高质量水平上实现公平的前奏。 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里,依法办学育人能够展现出新的局面。依法办学,就要落实好宪法法律的相关规定,特别是关于高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工作的规定,关于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和大学治理结构的规定,关于教师和学生权利义务的规定。让政府、社会、大学和教师、学生、职员各就其位、各司其职,让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强劲地向前起跑。 我们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每一个人,不是改革的观察者而是践行者,我们要秉公尽能、扎实苦干,让期待成为现实。(作者系南开大学校长) 节点年和实施年 ■刘海峰 对中国的高等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而言,2015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 首先从宏观层面来说,2010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5年正好是《纲要》实施的中间节点之年。2015年恰逢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终结之年,同时又是“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之年。应该说,在教育领域的“十二五”规划中,高等教育的一些工作已经提前完成,比如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目前已经超过之前规划的数字。但在其他一些方面,如何能够按时完成任务,则需要教育界的各方人士加以梳理。 在微观层面,就我本人研究比较多的高考改革而言,在多年的调研和讨论基础上,国务院在2014年出台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让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在中国高考改革史上具有了标志性意义。2015年虽然不及2014年重要,但它同样具有着独特的意义。因为如果说2014年是高考改革的政策制定年的话,那么2015年就是中国高考改革全面实施的第一年。 比如,2014年国家作出了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的决定,而2015年将是这项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同样,将高校自主招生放到高考之后的政策也是从2015年开始实施,目前具体实施意见也已经出台。这些改革都可以称得上是高考改革的“大动作”,至于实施效果如何,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在国家招生考试方面,需要引起注意的还是上海市和浙江省的高考科目改革的试点。2014年,作为国家高考改革首批试点的上海和浙江出台了具体改革方案,宣布学生可自主选择三门高考科目。2015年,该方案将进入比较实质的操作阶段,因为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就要面临选择哪些科目进入高考科目的难题。这对两个省市的考生非常关键,而其他省市也在关注着两省改革的情况和实施效果。对此,我们也应该抱有期待。 (作者系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陈彬采访整理) 学生要在智育上有所长 ■马知恩 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要点。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育首当其冲。 中国的孩子从小形成了依赖的意识,独立自主能力很差,直接影响了日后的创新,以致目前无论是“985工程”“211工程”高校,还是普通高校,都存在创新性不足的问题。 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差,在学习上主要表现为自主学习意识薄弱,独立思考能力较差;被动满足考试需要,缺少主动追求。怎样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加强创新思维培养,是当前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在大学基础课课堂上明显感觉到,教师仍以教授学生应试知识点为主,而怎样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知识点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仍然停留在口头上的多,实践上的少。 2015年,我希望在创新人才培养上有较大飞越,教育战线能就创新问题掀起大讨论,从理念、体制上加以改变。如今,在招生环节上,改革已有行动。在培养环节上,高校不但应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在智育方面要允许学生个性化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不能再延续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要更强调他们的思想、能力,让他们知道,学知识的同时,更要学知识背后的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这一点目前做得很不足,直接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希望高校在学风、教风上作进一步的提倡。大学生越到高年级学风越差,学校各类活动分散了学生精力,使得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怎样开展围绕学习、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思想教育,还有待研究、琢磨。 通过一系列改革,如果能实现学生在智育上有所长,在长项上为国家作贡献,这就是国家教育的成功。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如何真正“立德树人” ■刘梦青 作为学生,我最关注的话题是“立德树人”。这一议题既包括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也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是因为2014年一些新闻事件,比如北师大教师套取科研经费,被判处11年,比如厦门大学吴春明的“诱奸门”事件等等。这些事件不仅损害了高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对学校的声誉有所损害,对我们这些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知识,还包括对学生道德品格的培养和塑造。本科生、研究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类课程是道德教育的载体,但是普遍不受学生重视。虽然这个问题年年讲,但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还处于极小范围,且起色不大,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 至于师德方面,教师要为人师表,学生真正喜爱并尊敬的当然是那些“学高、身正”的老师。而2014年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表明,个别教师不仅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有所缺失,甚至丧失了普通公民应有的道德水平。而这些,是我们学生尤其不希望再看到的。 需要补充的是,在我看来,高校教师之所以出现挪用科研经费的现象,不仅仅关乎职业道德问题。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监管制度确实存在漏洞,但是杜而不绝的原因是什么?我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主管部门对于高校教师多出成果,快出成果的急切要求与现实情况下不尊重知识生产规律及教师劳动成果间的矛盾:首先,富有活力的青年教师普遍在申请科研项目方面困难重重;其次,对于申请到的科研项目经费的支配教师缺乏合理的自由度,劳务费低廉,极大影响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师的“套取”经费现象,也是无奈之举。我想,在三令五申整顿高校科研不正之风的同时,也要深入教师群体,改革科研经费不能是政府的“专断独行”,也要关注和倾听这一核心群体的呼吁和心声。 (作者系厦门大学学生,本报记者韩琨采访整理) 推动大学行政角色与学术角色分离 ■储朝晖 总体来说,我对2015年高等教育界的期许,主要着眼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方面。虽然这个话题谈了几年了,并不新鲜,但却十分重要。各高校应该以制定或者落实大学章程作为突破口,从而推动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在2014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依法治国的大方向又一次被强调。高等教育界应该在2015年借助于依法治国的大背景,在大学里推进依法治校。而大学里的依法治校对于大学来说,首要任务就是把大学章程做好。然后,高校再在可以操作的范围内把已有的或者即将制定的章程落地,不能仅仅把大学章程当作纸面摆设,一定要让章程落到实际工作当中。而在章程的落实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建立健全专业的学术性组织,把专业的学术方面的权力交给它们。 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大学并不是完全学术的,而是呈现出行政与学术交汇于一体的特性。就此,个人建议推动大学内部的行政角色与学术角色分离。进入行政岗位的人就不得保留学术职称,不得带学生,不得报课题,不得参与学术事务决策和评定。在上世纪50年代,行政岗位的工作人员是没有学术职称的。80年代后期,一些已有学术职称的人走上了行政岗位,现在依然如此。因此,我认为大学内部应该推动这种分离。 针对中国目前的现实,很多人行政岗位和学术岗位混合造成了严重问题,如高校贪腐等。因此,教师进入行政岗位后,就不应该继续做学术。行政角色与学术角色彻底分离,可以解决目前中国大学里较为普遍的“官教授”现象。学者到了行政岗位,就不应该继续申报课题,不能让他们两边“通吃”。 在大学内部推动学术角色与行政角色分离,不仅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当下中国高校里许多严重问题的措施之一。虽然推进这一进程存在的阻力非常大,但是不可不为。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本报记者韩琨采访整理) 关注通识教育在基教上的衔接 ■田飞龙 在我看来,2015年中国高教领域应聚焦通识教育的改革,通识教育改革的背景是对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的反思。不断健全的通识教育将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共同的信念与知识”,培育健全的公民人格与创新性思维,有效地抑制高教领域的“精致功利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缺失。 通识教育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从短期来说,通识教育的改革应侧重于技术性的分散解决:第一,各高校基于自身能力与资源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与培养体系设计,以最精干的“通识经典”为中心,为低年级本科生提供最低限度的通识教育;第二,支持慕课课程体系,分享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弥补中西部地区师资不足与技术限制;第三,将通识课程纳入学校核心课程体系,提升其地位和资源投入;第四,开展通识教育示范课与同行研讨活动,自下而上逐步形成全社会和教育一线教师的理念与实践共识及其标准。 而从长期着眼,则应侧重于理念启蒙、制度供给与教育体系匹配。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衔接问题,即在大学之前的基础教育阶段植入通识教育相关要素和课程,应引起注意。它在一方面为高教阶段的通识教育提供前提和基础,分解负担,使通识教育有更高的起点和目标;另一方面则切中了通识教育的“早期性依赖”,即在学生天性与心智形成的关键期,最有利于塑造其“共同信念与知识”和良好健全的公民道德人格。 从比较视野来看,基础教育阶段的通识教育一直是西方社会公民教育的基本经验与核心议题。而近期颁布的高中教育与高考改革系列意见,亦以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建立了介乎应试教育和通识教育之间的新素质教育模式,未来可进一步下沉至高中前阶段并结构性调整具体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基础教育的早期铺垫和体系匹配,中国高教领域的通识教育将获得更大自由空间。 (作者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本报记者温才妃采访整理) 我所期待的大学 ■刘媛媛 说实话,我对大学挺失望的。 我本科就读一所经贸类大学,只有一些经济类和法律类的专业。每一个同学都像一盒即将出厂的牛奶,急于获取各种认证,四六级证书、CPA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托福雅思托业。除此之外,大二的时候他们就会开始寻求各种实习的机会,毕业时带着一页塞得满满的A4简历,就好像牛奶裹着合格的出厂证书一样送到消费者——各大企业手中。 当然,根据简历上的内容,他们会被分为三六九等。有一些是经典优质盒装奶,有些就是百利包。整整四年,我周围的同学都在抓住飞逝的光阴,为着出厂的一刻作准备,努力变成一盒优秀的牛奶。 研究生我来到北京大学,认识了一些历史系、中文系的同学,这里的人比较多元化,并不以进入投行和大国企作为终极目标,他们中很多人仅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读书、做学问。做学问这个词听着多老套,离“90后”的大学生太远了。这现象让我稍许心安。 大学在我看来,首先应该是多元化的。高考是高中三年里的唯一目的,成败皆以成绩论。大学找工作是很多人四年来唯一的目的,成败皆以工作论。大学应该让我们认识到成为不同的人的可能性,无论有什么样的优点、什么样的理想,都应该被包容和鼓励。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位置、方向。毕竟大学只是进入社会的开始。 第二,大学应该是一个做学问的地方。静坐书斋做学问在现代大学是很少见的事情了。我的朋友热衷于做学生会主席、去公司实习,为着积累人脉,多学一点人际交往的技巧。在我看来,大学是受教育和做学问的地方,有老师指点、同学相伴,但是我们把应该在社会上学习的东西,提前拿到大学,利用读书和学习的时间来练习,不可不说是得不偿失。 结尾我想说,同学们,你们万万不能因为上了“大学”,就耽误自己读书受教育啊。(作者系北京大学学生)
个人分类: 教育|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不可忽视的转基因生物生态风险
蒋高明 2014-6-28 18:15
中国科学报:不可忽视的转基因生物生态风险 http://www.chinaseed114.com/news/13/news_64989.html 发布日期:2014-06-27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赵斌 浏览次数: 32   赵斌   6月12日的Nature周刊刊登了一篇社论文章《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副标题是:如果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 转基因 作物的种植将无法阻止抗除草剂杂草的蔓延。这篇社论字里行间透露出,美国的管理机构开始实质性关注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了。   社论从杂草长芒苋引入话题。长芒苋有一个臭名昭著的名号叫“超级杂草”。该植物生长迅速,能长到两米多高,将其他农作物盖在底下难见阳光;坚实的木质茎和发达根系用普通农具难于铲除; 种子 数量多,任其发展一年内可侵占整个农田;植株易富集亚硝酸盐对畜牧业构成威胁;糟糕的是,长芒苋越来越耐草甘膦除草剂了。。。   普遍认为,这些抗性植物的传播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种植。2012年,美国2500万公顷的农田出现了抗草甘膦杂草的肆掠,澳大利亚、巴西和阿根廷等也都相继出现了类似的情形。   一些化学 公司 认为,杂草产生对抗单一化学除草剂的性状相对容易,而产生同时对抗多种化学除草剂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他们希望利用转基因技术构造出能耐受多种除草剂的作物,这样就可以联合施用多种除草剂来对抗那些具有单一抗性的杂草了。这个想法其实并不高明,甚至可以说是馊主意。这种处理可能会延迟抗性杂草的出现,但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农民已经发现一些植物是可耐受五个以上除草剂的。   美国环保署要求一些生产商监控抗性杂草的出现情况。在种植抗虫品种的转基因作物时,一般要求农民在附近同时种植非抗性植物作为害虫的避难所,以减少昆虫对作物抗性方面出现的选择压力。对待耐除草剂的作物,可采用类似的方式营造非抗性杂草的避难所,并要求农民每隔几年对作物或除草剂进行轮换。这表明,不管是监管机构还是农民都意识到低估杂草产生抗除草剂能力的后果。   相比之下,我国在转基因的研究中还有许多亟须改进的方面。比如,在近期发布的“转基因重大专项2015年度课题申报指南”的研究目标中提到“提高公众对转基因生物产品安全性评价的了解和认可,为重大专项产品产业化营造良好氛围环境”—这句话令人感觉到是以先入为主的认识作为目标。那么,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是否还能进行客观的研究而得出真实的结论呢?   同样是这份指南,在研究内容中提到“利用现有的科学数据和信息等”进行评估。其实,我们目前所搜集的信息存在许多空白,理应设计更多合理的短期和长期实验来进行弥补。甚至可以效仿美国,让公众来参与设计和监督一些实验,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另外,在考核指标上,也不应简单采用所谓“估计风险与效益的比例”来评价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生命区别于非生命的最重要特征是繁殖,其风险会复制、传递甚至放大,因此应该有更高明的办法,评价这种生命风险的时滞、累计和放大效应。   总体上,虽然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认识和重视转基因生物的生态风险了,但所推荐的评价手段值得商榷。否则,花了重金在数年或者数十年后却没有得到有意义的结果,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作者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4-06-27 第13版 科普周刊)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15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管理不能由官员说了算
redtree 2014-5-8 20:03
中国科学报:科研经费管理不能由官员说了算 作者:彭科峰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5-8 8:41:10 ■彭科峰 近日,广州市纪委官方微博称:经查,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王可炜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贿赂,数额巨大,行为已构成严重违纪并涉嫌犯罪。经广东省纪委常委会议审议并报广东省委批准,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收缴其违纪所得,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及线索移送司法机关依法查处。 此前,有媒体曾对去年发生在广东科技系统的重大腐败窝案进行了深入报道。据称,广州市检察院反贪局与广州市海珠区检察院反贪局2013年共立案查处科技信息系统贿赂案25件29人,涉案总金额共计5000余万元。报道还称,腐败行为主要集中在科技资金的使用分配以及信息工程的立项、发包等环节。这些环节普遍存在信息不公开、申报手续不规范、内部监管流于形式等问题,项目审批时专家委员会的意见不受尊重,科技部门的官员权力过大。 2013年,我国年度科研投入已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毫无疑问,科研经费对于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改造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没有资金的支持,一些好的创意只能停留在实验室,无法真正产业化。正因如此,科研经费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但广东科技系统的腐败窝案,恰恰反映出科研经费管理机制的一个重大弊端:官员的权力过大,且缺乏内外部的监督。事实上,由于大量的科研经费主要掌握在科技系统内部,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普通的科员就可能掌握上百万甚至千万元的经费下拨权力。当负责项目审批和经费发放的官员们结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吞噬“唐僧肉”时,科研经费腐败自然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暴露。 广东科技系统的腐败窝案固然令人痛心,但我们更应该反思如何改进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尤其是在科研项目的审批立项程序。与其期望官员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倒不如建立公开、透明、完善的专家评审机制,引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研人员,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家评审团的作用,让专家不再“走过场”,真正实现科研经费“让专家说了算”。 这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实已经做出了表率。通过“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平合理”的评审机制,基金委在科学家队伍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其科研经费的审批和下放,真正做到了不被行政意见所左右。因此,在科研经费的管理方面,科技部门或许可以参考基金委的模式,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大胆地进行改革,让外部专家委员会的权力盖过内部官员的权力。这样,既可以避免“自己人监督自己人”的尴尬,也可以让科学家更多地参与到科研经费的立项和后期考核当中,从而让宝贵的科研经费真正花在刀口上。 《中国科学报》 (2014-05-08 第1版 要闻)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不是武器!——我的声明
热度 11 qyu111 2014-5-1 12:25
听说《中国科学报》2014 年3 月31 日发了一个新闻,题目为《 请端起科学的武器,评崔永元 “ 美国转基因调查 ” 》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3/290969.shtm?id=290969 ) 在这个标题下,该新闻引用了我2014 年3 月6 日在科学网发表的一篇博客,题目是:《要讨论科学问题,就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知识——评小崔录像》(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6037-773469.html ) 我不反对并且赞同《中国科学报》发表我这篇文章和发布我这篇文章的新闻。但我不赞同《中国科学报》用的这个标题,因为 科学不是武器 !武器也不可能是“科学”的。并且声明:这个标题不是我文章的标题,也不是我赞成和提倡的口号。那副漫画也不是我制作和欣赏的漫画。 武器是什么?武器是兵器,是兵家用来战斗、破坏生命与财产的工具。 科学是什么?科学是知识,是人类正确认知世界的方法和知识体系和指导人类正确思维和生活的知识指南。 科学是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工具,而不是被用来制造武器、制造污染、摧毁生命和损害健康的工具,更不是武器本身。科学不是武器,也不制造武器,科学只创造知识。当科学知识被正确使用的时候,即被科学地使用( 全面考虑下的使用 ),为人类创造生理和精神粮食的时候,她给人类带来的是健康和和谐。而当科学的 部分知识 被少数利益集团所利用而用于制造商品和武器,用于商品竞争和战争的时候,它给人类带来的是不公、混乱、战争和灾难。 再次强调一下, 部分科学知识和理论不代表科学认知体系 。 我写文章是要和小崔和大众讨论科学,讨论科学方法和知识,讨论转基因技术的利与弊,让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新知识和新技术,而不是要拿科学做武器和小崔以及小崔的支持者争论或战斗。学习和讨论才能让我们长知识,才能帮助我们辨是非,才能正确地指导我们思维和生活。而争论、斗争和战斗只能伤和气、破和谐,不利于身心健康。希望《中国科学报》 、 小崔和广大读者能正确理解和认识社会上关于转基因技术的讨论,不要把知识当武器,把讨论变成争论、斗争、谩骂和战斗。而是通过交流、讨论和学习,学会用科学思维看问题、辨是非,让我们的社会变得科学、文明、健康、和谐。
个人分类: 科学|4540 次阅读|18 个评论
做科研的人要实事求是
热度 18 fdc1947 2014-4-19 08:08
做科研的人要实事求是 ——顺便表扬一下“科学网” 虽然副标题是“顺便”表扬一下“科学网”,但是表扬的话总是要先说。4月14日我写了一篇博文《 我们的科普家去哪了?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784900.html 呼吁我们要有合格的文理兼通的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文章中提到《中国科学报》上的一篇报道《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我批评该报道没有一个量的概念 ,因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科学网编辑看了我的文章之后,把我的批评转给了写这篇报道的中国科学报记者 刘晓倩同志。今天( 4 月 18 日)我收到了刘晓倩同志的来信,对情况作了说明。我认为科学网编辑和中国科学报记者刘晓倩同志对于工作的主动和负责态度是非常好的。刘晓倩同志也很坦率和诚恳。 表扬完了,要说本文的正题。这还要从刘晓倩同志的信说起,所以把她(我从名字中猜测其性别,猜错了请原谅)的信全文抄录如下: 冯老师:您好! 我是中国科学报甘肃记者站记者刘晓倩。 感谢您对《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的支持和关注,也感谢您的指教。我不是理工科毕业的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确存在很多基础性的不足,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尽量弥补。另外报纸发稿要求尽量简短,也常会因此而遗漏重要信息。 关于碳纳米颗粒可致妊娠障碍剂量问题,我又咨询了论文的第一作者,他们对 PM2.5 浓度达到多少能导致流产还未做具体研究,只是对碳纳米颗粒可导致妊娠障碍的剂量做了研究。 他的给出的具体答复如下: 空气中纳米颗粒含量问题: 空气污染物的成分相当复杂, PM2.5 是指环境空气中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PM2.5 按直径还可以细分为 10 级,最精细分到 10 纳米。大小、成分不同的颗粒物,其对人体危害也不同。颗粒污染物尺度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其表面吸附其他有害物质也随之越多,因此雾霾天颗粒污染物危害程度可能远大于我们实验中所用的单一纳米材料。再者,大量研究表明相同剂量下的同一纳米物质,呈现“尺寸减小,毒性增大”的趋势。因此“纳米级”的大气颗粒物也早已成为空气污染中不可轻视的部分,近年来大气颗粒物中纳米级有机碳含量正在明显增多。大气 PM2.5 中纳米颗粒量含量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其含量可能因测量时间、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但国家纳米中心副主任赵宇亮研究员曾介绍说,“即使不说沙尘暴那样的天气,在干净天气下,人每天能吸入上亿个天然纳米颗粒物。”置于雾霾天纳米颗粒危害大小也就不言而喻 碳纳米颗粒可致妊娠障碍剂量 研究小组主要是通过对怀孕小鼠暴露碳纳米管来模拟研究其对孕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对怀孕小鼠短时间暴露 4mg/kg.bw (约 100 微克 / 只小鼠)、 20mg/kg.bw (约 500 微克 / 只小鼠)、 30mg/kg.bw (约 750 微克 / 只小鼠)碳纳米管后,发现只有在约每只小鼠注射 500 微克以上时才有明显影响。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长期低剂量的暴露于碳纳米颗粒污染物种,因此小组也研究了低剂量长期注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对孕鼠长时间暴露于低剂量 4mg/kg.bw (约 100 微克 / 只小鼠)碳纳米管后,其孕期毒性远大于单次大剂量暴露,并且有流产现象发生,这也就是说孕体长期暴露于低剂量碳纳米颗粒污染中,其妊娠安全性风险远大于一次偶尔大剂量接触。同时我们研究也表明,肺组织中截留的碳纳米颗粒也会随时间缓慢释放进入血液循环,而血液中的碳纳米颗粒也将再次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进入的碳纳米颗粒很难再通过胎盘屏障代谢排出,而是累积在胎儿体内,进一步增加妊娠危险。 尽管大气中纳米颗粒含量不大,但是由于其尺寸小、表面积大,更加容易吸附重金属污染物等,目前尚无技术完全去除,同时因为结构稳定,生物体高吸收难降解,因此其危害可能远大于论文研究中所用的单纯碳纳米颗粒更大。尽管动物实验不能简单推广至人体,但是对于敏感人群,比如孕妇、胎儿、老人或患有特殊疾病的人等,还是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中纳米颗粒污染所引起的健康危害。 我不是搞这方面研究的,但是,在我这外行看来,这个研究工作应当是有意义的,应当说是一个较好的工作。 然而,要说这个工作与大气污染物 PM2.5 对于人类怀孕的影响是否有什么关系,似乎还相差得很远,因为这里面的问题还很多很多。因为碳纳米管与大气中的 PM2.5 毕竟有极大的差别,大剂量的注射(该研究工作中的“低剂量” 4mg/kg.bw 对于空气中人的呼吸来说是 “ 大剂量 ” )与在实际空气中的呼吸差别更是相差得极远。 PM2.5 中成分复杂,其中有多少碳纳米管,是哪类碳纳米管,呼吸以后人体各器官吸附多少,多少能够进入人的血液之中,等等,这实在是很复杂很复杂的事情。要说这样的注射实验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类怀孕有多大的关系,还很难说。即使要说研究前景,也只能很谨慎地在科学家之间交流。 但是,“ 论文通讯作者,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教授XXX表示, 该成果证实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 弄清了碳纳米颗粒对胎儿及母体的影响机制,直接证实了大气中颗粒污染物(如PM2.5等)能够造成孕体妊娠障碍,对长期生活在重度颗粒污染地区的孕妇提出安全警告,并且对该污染所致使孕妇妊娠疾病的治疗给予指导与建议 ”。我看, 我们的研究工作者根据他们现在的工作就对于媒体从而对公众这样说,未免操之过急了。 关于 PM2.5 的问题是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的研究工作者希望得到公众认可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 科学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做什么工作就说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这是最重要的事情。有些基础的研究离开应用还有较远的距离,这是不可免的,完全正当的。本来是较好的工作,有时因为不谨慎,或者强自己所不能,弄得不好,就会贻笑大方。 例如,这次马航MH 370 事件,本来很不错的中国科大的地震研究工作者硬要出头,结果弄得很是狼狈。 对于与老百姓的生存、生活有直接关系的科普工作,应当十分谨慎。应当把在学界有定论的或者有基本共识的、至少也是相当一部分学者的看法介绍给大家,这样做才是真正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学者的做法。 我们应当向公众说明或曰宣传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这一点我国的科学家做的还很不够,还不大会宣传自己。因为这种宣传既要使普通人听得明白,更必须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是最重要的,对于有些事情,话一旦说过了头,就会起反面的作用。 我们不要一有热点问题,就大家一窝蜂的往上靠。不管靠得上靠不上,先靠上去,混个出名。这是娱乐界中的不良风气,我们科学家应当与娱乐界中的不良分子有所差别 。 本文的批评对事不对具体的人,请有关朋友见谅。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12419 次阅读|31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专家湖南科普“高效生态农业”
蒋高明 2014-4-18 17:39
中科院专家湖南科普“高效生态农业”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4/292240.shtm 连开三场报告引社会各界关注 (科学网 成舸 陈曼琼 王春晓 范曼瑜报道) 4月11至12日,我国知名植物生态学家、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一行受中国科学报湖南记者站邀请,前往长沙举行生态农业系列科普报告,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活动不仅吸引了来自长沙、永州等5市县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农户、志愿者和市民代表近三百人参加,还引起了新华社、中国环境报、湖南经视、凤凰网等十余家媒体的关注,湖南日报更于次日起连续刊发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予以介绍,在农业大省湖南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生态热。 近年来,镉超标大米等“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农业过分依赖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带来的一系列粮食和生态安全问题,已对城镇食品安全和美丽乡村建设造成威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为以生态文明理念促进农业转型指明了方向。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生态农业横跨农业、林业、环境、生态、国土、规划等领域,如何凝练各界共识,将理念转换为可操作的实践,并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推广道路,成为摆在当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本次系列科普活动题为“走进生态农业、重返美丽乡村”,分专家“跨界”对谈、高校学术报告、公众联合论坛三场,首先由蒋高明分析了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并结合他在山东弘毅生态农场的科研实践进行了介绍。随后,湖南大学教授柳肃、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研究员孔祥峰、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沙办公室主任蒋勇、隆平有机农业总经理杜志艳、永州市新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学军、“E农计划”执行人王洪坤先生等分享了各自经验和见解,并就高效生态农业、有机食品、粮食安全与农村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悉,本次活动由我报湖南记者站发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市曙光环保公益发展中心、熬吧读书会等机构联合主办,凤凰网湖南站协办。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6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的科普家去哪了?
热度 11 fdc1947 2014-4-14 20:54
我们的科普家去哪了? 本来,今天正在写另一篇东西,可是,看了“科学网新闻”上转载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人民日报 》 的《 科普家去哪了》,另一篇是《 吴王 锁小组发现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即“ 科学报官微 ”的加精博文《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觉得必须要写上几个字。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该博文抄录如下: 兰州大学 发现PM2.5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本报讯(记者刘晓倩) 4 月10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致使胎儿心脏和脑组织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科学报告》。 论文第一作者,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齐伟博士说,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以碳纳米颗粒通过胎盘屏障及其对妊娠小鼠的影响为模型,研究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的影响后发现,碳纳米颗粒能够通过胎盘屏障并进入胎儿体内,造成胎盘损伤,具体表现为孕酮激素分泌量下降,雌二醇分泌量上升。同时,致使胎盘内血管数目减少,血管管径变窄,进而造成胎盘对胎儿供养能力下降。由此导致胎儿心脏和脑组织产生病变,进而延迟胎儿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胎流产。 论文通讯作者,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放射化学与核环境研究所教授吴王锁表示,该成果证实了碳纳米颗粒对孕体具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弄清了碳纳米颗粒对胎儿及母体的影响机制,直接证实了大气中颗粒污染物(如PM2.5等)能够造成孕体妊娠障碍,对长期生活在重度颗粒污染地区的孕妇提出安全警告,并且对该污染所致使孕妇妊娠疾病的治疗给予指导与建议。 《中国科学报》 (2014-04-14 第4版 综合) 我想,中国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观众跟我一样,都不会去查看兰州大学论文的原文,他们都是从报刊的文章去了解这个科学的发现,从而, 这就是一种影响力最大的“科普”,比人民日报要求的科普家写的文章影响大得多, 再好的科普家也比不上报刊的新闻 。 我想,在如今报刊上关于科学方面的报道,如上面这篇文章应当算是比较“客观”的了,大多数报道还不如这篇。 很遗憾,这样的文章对于我们的“科普”只能起到反作用,因为它本身就不科学。我不是也无意对兰州大学的该项研究作评论,只是对报道本身发表看法 。 该报道称:“ PM2.5 中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 ”,而整篇报道没有说到多少量的碳纳米颗粒可致流产。是一个碳纳米粒子还是一百个纳米粒子?PM 2.5总的浓度是多少?PM2.5中碳纳米粒子的浓度是多少? 统统没有说。这样的报道,除了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之外,能够说明什么问题? 在科学中,数量是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没有数量就没有科学。所谓毒,都有一个量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日常的用语之中,对于许多东西,数量是已经包含在我们的习惯语言之中。例如,我们说,鸦片有毒、氰化钠有毒等等,都是指我们通常的用量。而现在的很多新的东西,在“微量”这个数量级甚至还要少得多的情况下,就一定要说明其含量。而在我们媒体的报道中,到处充斥着这样没有数量说明的指责。说XX物品中含有YY物质,而YY是致癌的或者致畸的等等,这样XX物品就被定性了,完蛋了。谁要来解释一下,YY的含量很少,谁就是王八蛋砖家。 我以为,在我们现在的情况下,我们不但需要“科普家”,更重要和更迫切的,是在媒体中,要有“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在政府部门要有“科学顾问”。 报纸上有关科学的文章,应该有专门的科学记者去做、去写,要专门的科学编辑去审、去编。他们比所谓科普家重要得多。 我们需要到北大、清华或其他重点高校去招年轻优秀的理科出身的文理兼通人才,更需要从国外引进这样的人才。引进这样的人才的意义绝不在引进几个做研究的人才之下。 我 不知道我们的报纸有没有这样的科学编辑和科学记者。我很怀疑许多大报连最起码的水平低一点的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也不见得有,因为“科学”在他们的心中实在是分量轻得很。虽然他们张口闭口是科学,连“发展观”也成天讲科学,但只是在嘴上罢了。 在真正需要讲科学的地方,他们根本不讲科学。 我们的《中国科学报》有没有合格的科学编辑和科学记者,我也不知道。至少在我看来,上面我引用的这篇报道是很不合格的。 在不合格或者根本不讲科学的报道面前,我们的“科普家”哪里去了?早就呜呼哀哉了。 只有有了合格的科学记者和科学编辑,我们的科普家才能够起死回生,大有作为。
个人分类: 科教与社会|4127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姚远的科学传播之路
热度 4 kexuechuanbo 2014-3-7 09:08
姚远的科学传播之路 姚 远 ■本报记者 张行勇 “如今,廉颇老矣,夕阳西下,自认并不后悔这一职业选择,如有来生,下一辈子还做编辑。”这是西北大学编审、博导姚远在不久前的西北大学学报百年庆典座谈会上的感言片语。 从1980年入学报从事科技编辑工作至今,姚远可谓资深编辑。“编辑要拿起两支笔,以红笔为人作嫁,入道从业;以蓝笔修炼内功,自强自立。”这是他在中国科技期刊编辑界提出的口号,而他自己也正是参照此言走过了34年的科学编辑传播之路。 姚远的编辑人生,概括为两点:一是耗青春干小事,主编了一份学报,走出了一条艰苦创业之路;二是亲身实践,提出了一个口号,形成一个编辑成才和编辑部建设的模式。 以红笔为人作嫁 1980年,年尚25岁的姚远,放弃担任陕西省学联主席的机会,从学生工作岗位调入西北大学学报编辑部,做了一名普通的科学编辑。 在最初的两三年里,条件艰苦,姚远独自一人承担了《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征稿、初审、请专家复审、编辑、校对、印刷和发行等重担。 当时,铅排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报难度很大,文种多,符号复杂,印数亦不过2000多份,故西安有规模的印刷厂谁也不愿印刷。姚远只好找到远郊秦岭山脚下的一家军校印刷厂,每期学报的印制至少要跑三四趟。每遇学报发稿、校对,他总是清晨五六点赶远郊班车,在厂里与工人师傅一起找铅字、改版、搬运、校红,晚上匆忙赶回西安,误了班车就只好拦卡车。 繁重的工作占去了姚远的所有精力,甚至旅行结婚回来一下车就冰天雪地地去给教授们登门分发校样。有一次,他连续工作48小时,以致晕倒在地而磕掉门牙,口内缝了七八针。 就这样,姚远硬是凭着一股对学报事业的热情和责任感,一步一个脚印。他先后历任学报理科编辑室主任、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主编。他将一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西北大学学报》出版事业,编辑部也从独自一人到先后调入和带出10余名编辑,并提出了“立足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展示西部科技文化风采,兼顾理论探索与应用开发,崇尚学术争鸣与创新求实”的办刊宗旨,将一份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学学报办成了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学报一等奖和首届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多年来,姚远先后接触和指导作者9000余名,编辑或主编学报200余期,发稿9100余篇,总字数7200余万字。发表了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王选、吴文俊等20余名院士,以及傅种孙、李赋都、何炳郁等一批著名科学家的论文。 以蓝笔安身自立 姚远常言:拿好红笔,必须有拿蓝笔作为底气,否则就像一只不盛东西的袋子,只能匍匐于地,难以直立,也难以挺起胸,站得直,肚里没货,眼里没水,又何谈做好编辑!所谓“打铁先要本身硬”就是这个道理。 姚远以蓝笔安身自立的最重要成果是倾尽心血,先后在《编辑学报》《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等刊发表了220余篇学术论文,完成了《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中国近代科技期刊源流》两部合计150余万字的专著。 其代表作《中国大学科技期刊史》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对清末和民国间的2100余种科技期刊特别是500余种大学科技期刊作了历史性论证,被誉为“我国第一部科技期刊史”。这既是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又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反响。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与我国台湾合办的《中国科学史通讯》发表书评誉其为填补空白之作和开辟了科技史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姚远仍然兼任西北大学编辑出版与传播科学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数学与科学史研究中心及新闻传播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等。 “不盛东西的袋子是站不直的。”这句古希腊的名言成了姚远对师从自己的研究生、博士见面时必讲的一句话。他向记者进一步解读,“人生必须有意义地生活,因为人的生命极为短暂。一个人必须终生不断地学习,用知识充实自己,否则在社会上就难以站直了!就像不装粮食的、干瘪的袋子一样匍匐在地,趴在墙旮旯角,在生活中毫无用场,非但无用,甚至还可能污染环境”。 年近六十的姚远,以34年的大学学报编辑人生经历注解着这句名言。 《中国科学报》 (2014-03-07 第11版 学人)
个人分类: 姚远纪事|325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中国科学报》电子版的文章纠错——最大的内陆河是黑河?
热度 2 yaozi824 2014-2-23 19:07
《中国科学报》2月21日电子版的文章《西部大开发第15年:西部人才加速“失血”背后》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2/288820.shtm 一文中出现一个明显的错误,不知道是编辑的错误,还是专家的错误。如果专家随口说错了,编辑或者记者知道的话,可以提醒或者征求意见后改正,但把错误登出来,那就是大家都犯这个常识性错误了。见:“ “西部地区有地球‘第三极’珠峰,‘中华水塔’三江源,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和最大的内陆河黑河,这里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不缺研究资源。到西部来,一定可以做出点事儿。”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毅呼吁说。 ” 1.地球第三极应该是谁?是包括大部分 珠峰在内的青藏高原,还是单指 珠峰? 2. 最大的内陆河黑河?那新疆的塔里木河了? 塔里木河才应该是我国 最大的内陆河,不管是河长还是流域面积都是我国内陆河之最。只不过,近几年在自然基金委层面上很重视黑河问题,投资多个亿在研究,所以,有些专家学者只知道有“ 内陆河黑河 ”,而忘乎了“ 内陆河 塔里木河 ”,其实 塔里木河的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并不比黑河好,反而更加复杂,这是所不知道的。
个人分类: 地理纵横|3908 次阅读|2 个评论
狂犬病“超长期潜伏说”不科学(答中国科学报记者)
热度 29 yanjx45 2013-11-4 15:57
《中国科学报》 (2013-11-01 第 11 版  真相 ) 作者:赵广立(本报见习记者) 原题目: 狂犬病毒不善潜伏 狂犬病潜伏期到底有多长,有过被狗咬伤经历的人们对这一问题分外关心。然而,不同的人对这一科学问题的答案似乎莫衷一是。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王月丹就曾发文称“狂犬病的最长潜伏期可以有 46 年”,令人担忧不已。 “超长期潜伏说”不够科学 对此,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狂犬病检测中心研究员严家新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狂犬病毒与艾滋病毒、疱疹病毒等可以长期潜伏的病毒不同,实验证明其在所有哺乳动物体内潜伏期都不超过半年。他认为,关于人感染狂犬病的超长潜伏期,仅是从未得到科学证实的传说。 美国疾控中心 1991 年在专业杂志上报告了一例病例,推测狂犬病可能有 6 年的潜伏期:患者 6 年前从菲律宾移居美国,其间未离开,后来在美死于狂犬病。患者声称在菲曾被狗咬,后来人们对他体内的狂犬病毒鉴定,发现一段基因片段与菲狂犬病毒有部分相似,而与美国本土已知的狂犬病毒的相应片段不同。 该病例报告(论文)以“无法解释的狂犬病病例”的题目发表,至今在国际相关学术界仍有异议。许多法国研究人员对此病例“ 6 年潜伏期”并不买账,他们认为该病例相关证据并不完整,其中仍有不少疑点,且在实验室也无法重现。他们认为潜伏期超过 1 年的病例即使有,也已经极为罕见。 “所有的动物实验都证明,狂犬病在动物中的潜伏期不可能超过半年。”严家新告诉记者,大量实验表明,狂犬病毒在犬类体内潜伏不超过半年,而在老鼠体内,最多一般不超过半月。 也正因此,各国海关对犬只等动物狂犬病的检疫期都仅规定为半年。严家新对记者说:“海关检疫是最严格的规定了,这种规定在全球已执行了数十年,从未发现有问题。” 人体内潜伏期 1 ~ 3 个月 人们对狂犬病毒潜伏的疑虑和担忧,源于人们已知的许多病毒具有长期潜伏的能力,比如疱疹病毒、艾滋病毒等,这两种病毒都可以在人体内潜伏 10 年以上。 “艾滋病毒潜伏的机理是其基因可以整合到人的基因组里,长期不表达。”严家新说,“而人们通过对狂犬病毒感染机制的研究了解到,它并无长期潜伏感染的生物学属性。” 狂犬病毒在分类上属于弹状病毒科,内含单链 RNA 。严家新告诉记者,狂犬病毒在动物实验中或在人体内有时候可能增殖比较缓慢,但不会停滞或休眠。 严家新解释说:“狂犬病毒一旦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会快速增殖,此前在其他细胞内也可以存活,比如在肌肉细胞内,但增殖可能会比较缓慢。这就是说,在病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之前,会形成相对较长、但不会特别长的潜伏期。”而有关狂犬病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潜伏期,严家新不以为然:这么多年,病毒躲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没有增殖? 国内外资料表明,人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 1 ~ 3 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 5 天,极少数病例(不足总数的 1% )的潜伏期也可能大于 1 年。 严家新认为,任何有关人的狂犬病“长潜伏期”的证据,都很难排除近期再次发生非典型感染的可能性,因而这些证据都是有瑕疵的,无法让人信服。 “我国狂犬病依然非常流行,报告的几十年潜伏的病例难以保证近期没有再次感染,证据被认为是不可靠的。”严家新说。 十日观察法 许多人被狗咬伤后,数月甚至数年都惶惶不可终日,不断地打疫苗、测抗体,唯恐病毒可能在体内潜伏多年后复发。 WHO 早有“十日观察法”:只要施咬的犬只 10 天内保持健康,被咬的人就没有任何患狂犬病的风险。 也就是说,施咬犬只要在 10 日内没有死亡,被咬的人可不再继续注射狂犬疫苗。照此判定方法可大大减少过度医疗,消除恐惧。 “真正健康的犬只是不会传染狂犬病的。”严家新向记者表示,不采纳十日观察法,会造成大量疫苗的滥用和无数人的盲目恐惧,即中国特有的“恐狂症”的广泛流行。 他告诉记者,疯狗在有明显症状前的传染期很短。“狂犬病毒的传染期和潜伏期是两个概念,病毒在犬只体内的潜伏期较长,而潜伏期内的大多数时间并不具备传染性,只有在犬只发病前几天(一般仅两三天)和发病期间,才是传染期。”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狗看起来不是“疯狗”,但它依然可能已进入传染期。严家新解释说,犬发病前两三天,其大脑此时如果只是局部感染,还未引起大脑功能明显的损伤,还不会表现出疯狗症状,但狂犬病毒可能已回传到达唾液腺,这时如果咬伤人,则有可能传染狂犬病。 (来源:《科学新闻杂志》  发布时间: 2013-11-1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11/279514.shtm  )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32026 次阅读|84 个评论
飞来“横财”
热度 16 zywsict 2013-10-31 16:51
获CN域名 杯“科研梦,从这里起步” 金奖 一直以来,语文功底就不好,但是也从没觉得过痛。潜意识里觉 得 ,自己又不靠它吃饭,况且,自己一个理科生,文笔不好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抱着这种心态每次要交作业总是通过复制、粘贴来完成,反正能够交差就行。久而久之对写作越来越反感,文字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直到有一天,我拿着转博申请书找导师签字,导师看后。我被导师批得一无是处,他说我写的东西,逻辑不清、语句不通顺、甚至连词语的搭配都有问题,连小学生都不如。那个时候,心里那个叫委屈啊,但更多的还是不满。不管怎么样,自己再怎么不堪,毕竟也 是 通过 寒窗苦读 考上研究生。他居然说我连小学生都不如,就这样,我的伤疤被赤裸裸的揭起, 并被撒上了盐,那种痛是刻骨铭心的痛,是钻心的痛 。有那么一瞬间,我甚至觉得连呼吸都是痛的。 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 对老师的话从来不当作耳边风,会认真反思并加以取舍。 虽然我从不要求自己有多优秀,但我也绝不甘于落后。想想老师说的也有道理,再看看其他同学,要么就挥墨如土,一气呵成 ,要么信手拈来,侃侃而谈 。而自己 每次 写点东西都 只能 靠复制与粘贴,没有网络甚至连自己 的 想法都说不明白。想想自己,再看看别人,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而此时此刻,我的那股斗志再次被激起,于是, 我痛下决心 ,立志要改变这种状况。 刚开始时, 我计划每周写一篇 随笔 来 练练手。 逼着自己做不喜欢,甚至反感的事情, 我 深切体会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尽管非常的痛苦,我还是坚持下来。每到周末,我都不得不坐到电脑跟前,就犹如难产的孕妇似的,任我怎么努力地憋,也还是不能顺产。 我在键盘上寻寻觅觅,可是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始终冷冷清清,最终只能以凄凄惨惨戚戚收尾。有的时候好不容易憋出几句话, 要么牛头不对马嘴,要么就全篇像是记流水帐。人家写散文,那是形散而神不散。而我写得 是形散神更散, 就像一地鸡毛, 无厘头,混迹不堪。 女友实在看不下去,就建议我先看看别人的文章,然后模仿。于是我又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模仿的征程。可是,美文看了不少,但一到自己写的时候,不觉地又难以下笔了。后来我实在没办法,就干脆背上一段话,等到自己写的时候,就十分潇洒地飞舞着键盘,一股脑地敲上去。那种感觉啊,可真是酣畅淋漓啊。可是那毕竟只是借鉴别人的。 女友说,我书是看了不少,但那都只是走马观花,真正要用的时候,它们还是派不上用场。于是她建议我做摘抄和读书笔记,一本书看完,书里最经典的话必须能够脱口而出。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紧接着,我就开始背,背美文美句,背古诗词。我的记忆力算是挺不错的,每天积累下来,渐渐地 可以说出那么几句优美的语句 。 但是, 要写好一篇文章 ,远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简单。背是背了不少,但一到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才发现,压根就用不上。女友说,我只是纯粹的背诵,并没有真正体会和领悟那种意境,当然会用不上。于是,我又找了好些经典美文,认真研读。学习他们怎么谋篇布局,怎么组织语句,上下文怎么过度与衔接。写文章之于我,真的有如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慢慢地,随着我的不断深入练习,我逐渐地开始上手了。为了与博友交流与互动,我陆续的发表了一些博文。也许是我如水般的坚忍与执着,让上帝动容了。于是,很幸运地,我的两篇文章被科学报社录用。 今天意外的收到中国科学报社的稿费,觉得过去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虽然只有区区 100元,但那每一分钱都是我用汗水浇灌的。 那种感觉暖暖的,带着一丝丝甜意,缠绕在我的身上,牵绊在我的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我从一个说话不清,用词不当,逻辑不全的小学生水平,到现在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顺利的表达出来。这一路走来,其中有两个人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一个是我的导师,另一个便是我的女友。我的导师就像是外科医生,他 毫不留情地给我下了诊断书,并 一针见血地指 出 了我的病症。而我的女友就像是一个尽职尽责而又贴心是护士,她会时不时地给我的伤口上药,消毒并包扎。 借此机会,对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个人分类: 发表及获奖博文|18212 次阅读|38 个评论
[转载]林敏回应“八问主粮转基因化”
热度 1 bioxncai 2013-8-29 23:22
编者按:当前,全球经济和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农业前沿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世界农业生产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另一方面,在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争论。 近日,《环球时报》发表某战略问题专家“八问主粮转基因化”(以下简称“八问”)文章,对转基因技术安全性提出强烈质疑。那么,转基因技术到底是魔鬼还是天使?不仅各家媒体众说不一,科技界内也没有达成共识(基因农业网编者注:有关转基因作物的安全问题,在科学界是有明确共识的,那就是从环境安全和食品安全两方面看,批转上市的转基因作物均不存在安全问题)。 针对转基因技术风险、转基因食品安全、转基因发展战略以及转基因作物进口等公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林敏。 转基因与传统杂交育种一脉相承 《中国科学报》:针对此次《环球时报》发表的某战略问题专家“八问”文章,你有何评价? 林敏 :“八问主粮转基因化”文章,尽管其质疑转基因的论点与以往相比没有任何新意,缺乏理性分析,但言辞激烈,矛头直指转基因技术、转基因科技人员和相关主管部门。我们认为,转基因安全问题本质上还是一个科学问题,转基因争论只能本着科学的态度,以事实为依据,才能正本清源,远离谬误。 《中国科学报》:“八问”文章提出,由于转基因打破千万年来形成的物种纵向遗传,强行实行基因跨物种横向转移,这里既可能蕴含新的机遇,也很可能潜藏巨大风险,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林敏 :与传统育种技术比较,转基因技术是否存在巨大风险需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从科学层面而言,实际上,转基因技术与传统杂交育种技术一脉相承,本质上都是通过基因转移和人工选择的方式获得优良性状。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地球上所有物种起源于同一个祖先,其遗传物质是DNA,在遗传上具有实质等同性,这是转基因的遗传基础,也是生物杂交的遗传基础。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基因跨物种转移,甚至从低等生物向高等生物转移,也能稳定遗传和表达,因为生命来自于同一个祖先。 其次,从技术层面而言,传统杂交育种技术也是一种广义上的转基因技术,安全不安全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性状。转基因技术是一种中性技术,安全不安全关键在于转什么基因。 培育“不自然品种”,不是始于转基因技术,而是始于我们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传统育种技术。譬如马和驴杂交产出不能生育的杂交后代骡子,其既不同于马,也不同于驴,遗传基因发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变化;而转基因技术培育的玉米还是玉米,棉花还是棉花,水稻还是水稻,只不过多了一个或几个基因而已。 最后,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先进生产方式取代落后生产方式,即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工业文明被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文明取代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先进的育种技术如转基因技术取代和补充传统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风险更小、更经济、更环保的作物新品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2 年,全球28个国家的1730万农民种植了1.703亿公顷的转基因作物。从1996年至今,转基因作物植面积增长了100倍。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改良农作物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技术途径,被誉为现代农业史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技术。 欧盟最近的一份官方报告也声明:“从涵盖超过25年的时间、涉及500多个独立研究小组的130多个研究项目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技术,其自身并不比常规育种技术风险更大。” 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可放心食用 《中国科学报》:“八问”文章提出,近年来,有许多科学家经过实验,证实转基因食品与肿瘤、不孕不育等数十种疾病具有高度相关性,是否属实? 林敏 :这是一种妖魔化转基因的老调重弹。事实上,国际卫生组织、国际粮农组织等国际权威机构认为:凡是通过安全评价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一样安全,可以放心食用。2011年,全球有75%的人口居住在已经批准种植或进口转基因作物的59个国家之中,说明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有充分的安全保障。 转基因技术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公众关注,特别是1996年全球转基因品种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后不久,在国外媒体上就爆出“马铃薯试验大鼠中毒”、“美洲斑蝶死亡”、“墨西哥玉米基因混杂”和“转基因玉米致癌”等一连串所谓的“转基因事件”,中国也先后出现过“先玉335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等虚假报道。这些所谓事件或虚假报道由于缺乏科学依据,最终被科学界和有关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机构一一否定。 围绕基因、人才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已白热化 《中国科学报》:“八问”文章认为,在利益驱动下,全国农业科研部门对转基因项目趋之若鹜,同时还质疑“中国转基因的积极推动者大都有美国资金和机构培养的背景,不少基因专家在销售转基因种子的公司有兼职。这里是否存在一条隐形的利益链”?如此尖锐的问题,你怎么看待? 林敏 :如果说研究转基因有利益的话,首先就是国家利益。因为从全球范围来看,转基因作物育种技术及其产业在经历了技术成熟期和产业发展期之后,目前已进入至关重要的、以抢占技术制高点与经济增长点为目标的战略机遇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认为,如果不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短则5年,长则10年,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就要落后国际水平。推动转基因生物品种产业化也已成为我国既定的战略决策。 2006 年,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并于2008年正式启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2013年国务院颁发生物产业发展规划,生物育种产业列入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我国转基因技术及其产业,其重要性不亚于我国发展空间技术与研发大飞机,这不是什么利益共同体或科学家的个人私利,而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国进口转基因农产品是国情所迫别无选择 《中国科学报》:“八问”文章认为,西方转基因大国一方面坚守绝不对自己主粮搞转基因的底线,另一方面却把拿下中国主粮转基因作为他们的最终战略目标。在大豆、大米、玉米等主粮上,他们短短几年便已得手。请问我国为什么要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等作物?不进口行吗? 林敏 :简单回答就是八个字,在进口问题上是“国情所迫”,在转基因问题上是“别无选择”。 国情所迫就是在现有耕地、水资源供给条件下,所有农产品都靠国内生产实现自给是不可能的。我国现在粮食的自给率总体水平不足90%,食用油自给率降到不足50%,棉花自给率在60%左右。2011年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玉米、小麦、植物油、棉花、食糖和猪肉等大宗农产品,其中玉米、小麦和大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就超过了1250多亿斤,还进口了5240多万吨的大豆。 别无选择就是在国际粮食市场上,除了美国、阿根廷和巴西等农产品出口大国生产的转基因农产品外,别无选择。但尽管如此,中国进口的转基因食品的批准程序非常严格。 以转基因大豆和玉米为例,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香港、台湾等地,食用了多年后才批准进口。迄今为止,欧盟已经批准了17种转基因玉米和8种转基因大豆进口做饲料和食品,中国现在批准可以进口的转基因玉米只有4种,转基因大豆只有5种。 转基因主粮问题其实是一个伪命题,首先什么是“主粮”,概念本身就界定模糊。其次,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绝没有主粮与非主粮之分。如果转基因食品真如“八问”文章所言“与肿瘤、不孕不育等数十种疾病是有高度相关性”,主粮不搞转基因是底线,难道因为是非主粮就可以接受吗? 转基因争论中需要改革开放的心态 《中国科学报》:“八问”文章认为,转基因作物可能成为杀人不见血的生物武器,且带来的后果将远超鸦片战争。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林敏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旋律。中国与世界各国有合作也有竞争。网上盛传“转基因作物是美国设计的危害中华民族的阴谋”,毫无事实根据。其实,到美国市场上看一看,这种阴谋论就不攻自破。美国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最大生产国,美国种植的86%的玉米、93%的大豆和95%以上的甜菜都是转基因作物。 世界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出产玉米的68%、大豆的72%以及甜菜的99%用于国内自销。美国人均豆油摄入量相当于中国人均豆油摄入量的5.7倍;美国人玉米的人均消费相当于中国人的2倍。因此,美国不仅是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最大生产国,也是世界上转基因食品的最大消费国,而且还是对转基因食品实行自愿标识制度的国家。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科学发现永无止境,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但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抗拒、恐惧新生事物的出现,百般阻挠新兴技术的应用,然而,最终也阻挡不了人类历史前进的步伐。 不久之前,英国作家、环保活动积极人士马克·莱纳斯在牛津农业会议上发表演讲称,“我很抱歉自己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帮助发动了反对转基因的运动,在妖魔化这项可以造福环境的重要技术选择的过程中出了力”。 如前所述,转基因问题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不怕争论。但在转基因争论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改革开放的心态、全球视野的胸怀与科学求真的精神,而不能以立场代替事实,以谣言混淆是非,以谬误掩盖真理。 转自 http://www.agrogene.cn/info-474.shtml
137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报的记者应该略懂一点科学常识
热度 16 fdc1947 2013-4-13 09:27
记者应当懂得一点科学常识,否则,写文章、作报道时容易讲错话,从而误导老百姓。科学报的记者更应当懂一点科学常识,科学报讲违反科学常识的话,就更不应当。《中国科学报》的记者尤其要懂一点科学常识,因为《中国科学报》是科学类报刊的“国家队”,更不能随便讲违反科学常识的话。 可是,上面讲的只是“应当”,实际上不一定如此。《中国科学报》 2013 年 4 月 12 日第 20 版《 “非典”十年:SARS让我们反思科学 》的作者“本报记者”似乎在科学常识上就有所欠缺。 文章提出一个不存在的“事实”,然后在这个不存在的“事实”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该文说:“ 原本人们认为细菌病毒在抗生素时代完全是有克星的 ”,我不知道这里所说的“人们”是什么人,从上下文看,应当是指全体科学界,但是,略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抗生素对病毒是无效的。所以,这里的“人们”只能是那些不懂任何科学常识的文人。 该文把SARS的产生归罪于科学、归罪于人们要“消灭细菌”、归罪于抗生素,是十分荒谬而可笑的。 事实上,由于一开始人们不知道“非典”是怎样引起的,就我这个外行的记忆,一开始有人以为是衣原体或支原体感染,所以用过抗生素治疗。后来知道了SARS病毒,就有了正确的治疗方向。但这并不是说SARS是抗生素治疗引起的。 该文说“ 在 控制SARS疫情的发展 上, 最先进的技术没有派上用场 ,真正让SARS得到控制的是传统的隔离方法”。对于所有病毒性的传染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一直是隔离,即,阻止病毒的蔓延,这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成果。而实际上,治愈被感染的病人,也是控制SARS疫情的发展的重要方面,怎么能够说“先进的技术没有派上用场”呢? 文章说:“对于SARS这场灾难,人们不禁要问:是谁造就了超级病毒,它的来源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恶毒的效果?思考结论还是因为人类自己。” 文章认为正是抗生素的应用破坏了微生物的平衡,这才造成了SARS病毒。 科学是要靠证据说话的,说抗生素造成了SARS病毒,拿证据来!中国科学报的“本报记者”说话要有权威的根据,不能无根据的乱说。 文章无中生有地说:“不要 妄想把细菌全部消灭 。”科学家,无论是中国科学家还是外国科学家,从来就没有想把细菌消灭。因为谁都知道,在我们人体,无论是体表、还是在消化道,都存在数不清的细菌,有许多细菌对于我们人的健康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科学家怎么能够“妄想把细菌全部消灭”呢?我想,只有那些完全不懂科学的文人才有能够想出这样的问题。 文章引用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的话:由于疫苗的产生、特效药的产生和我们对病原体的认识,传染病大大地减少了。但是实际上在近30年,依然产生了30多种 新的传染病 。作者企图给人的印象便是:旧的传染病消灭了,又产生了新的传染病,人们“白努力”了。这完全是歪曲。旧的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灾害的传染病被消灭了,原先没有被重视的传染病就凸显出来了。这正是全人类的科学家能力的结果。 正由于疫苗和包括抗生素在内的许多药物等等现代医学的进展,使全世界和全中国的人们的平均寿命,在一百来年的时间里,延长了一倍多。这是科学和技术的巨大成就。在我们的父母辈,谁家不死几个孩子?哪一个女人不每生育一个孩子就上鬼门关上去打个转?哪一个人不是到了六十岁就置起了棺材板? 现在确实还存在我们尚不能完全治愈的疾病和我们必须要认真对付的传染病,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努力是白费的。在人类面前永远会存在许多问题,这正是科学与迷信的分水岭,只有迷信才告诉我们他们的办法能够一劳永逸。 科学和技术已经而且必将进一步造福于人类,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 在前进的过程中,科学从不否认还存在问题。例如,只有现代医学才承认有许多没有被认识领域和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承认不能包治百病。 科学也正在不断修正已有的认识和理论,不断地在实践中前进,这正是科学的特点。 十年前,SARS之所以没有造成人口如此密集的中国人成千上万人的死亡,没有造成更大的灾害,应该说正是科学的胜利。鉴于这次抗争的经验和教训,十年来,科学应对传染病的能力又有了极大的提高。可是,《中国科学报》的“本报记者”却根据某个“人文学者”的意见,认为SARS引起的反思却是科学的无用和只能起到破坏作用,真是有趣得很。 中国是一个缺乏科学传统的国度,有些挂着“哲学家”招牌的文人,由于搞不清楚科学是些什么,在抽完两包烟、喝完几两酒之时,说说科学的坏话,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但是,中国科学报的记者,却应该有一点科学常识,不能跟着人家乱喊。 附: 《中国科学报》 (2013-04-12 第20版 文章 “非典”十年:SARS让我们反思科学 ​ ■本报记者 温新红 瑞典病理学家Folke Henschen曾说:“人类的历史即其疾病的历史。” 事实上,历史中几次大的传染病深远地影响甚至改变了西方文明史。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进一步解释这一关系:“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次传染病的流行,都是人类文明进程所带来的;反过来,每一次大规模的传染病又对人类文明本身产生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一个总的概念。” 2003 年突如其来的SARS,让国内学者从不同领域作了反思,同样的,科学人文学者也对科学技术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细菌、人与环境的关系作了反思。 时隔10年,我们回顾当时,再次听听身在其中的科学人文学者的思考。 自然的报复 SARS 带给人们最大的提示莫过于科学技术的局限。 原本人们认为细菌病毒在抗生素时代完全是有克星的,结果SARS来无影去无踪,没有克星,不知道其发病机理,也没有有效办法去应对。 在控制SARS疫情的发展上,最先进的技术没有派上用场,真正让SARS得到控制的是传统的隔离方法。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以致有一部分人就把科学当成万能的,把技术当成万能的,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在谈到SARS时说:“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类有一种幻觉,以为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是无限的,即使碰壁了,人们还会认为‘我们终将超越障碍’,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现代技术是一个网,让我们想从中反叛都无可凭借。”北京大学教授吴国盛在谈到现代技术的本质时说,“现代很多技术哲学家一再呼吁技术时代的危险,但危险并不在于环境灾难、核电站泄漏、飞机失事,这些都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危险在于我们对于危险本身不知不觉,我们不知道有危险。” 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当时曾撰文说要反思科学:“抗击SARS、防治传染病是用科学知识来救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学一时还跟不上。人类要反思,科学的进步到底该落到哪里,是毁灭人类还是造福人类,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文明的前途。” 对于SARS这场灾难,人们不禁要问:是谁造就了超级病毒,它的来源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恶毒的效果?思考结论还是因为人类自己。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王一方 说原因就有两个:一是对环境的侵入,二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 尽管不清楚SARS病毒来自哪里,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张而导致原始自然环境的日益缩减,生物物种的减少,人类势必侵犯了许多病毒的藏身领地,迫使它们显露出来,从而侵袭人类。 这再次促使人们反思人类与动物、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学关系,想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想到“敬畏自然”。 美国思想史家纳什撰写的《大自然的权利》,清楚地讲述了许多思想家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伦理主体范围的,虽然纳什本人持保留意见,但他的思想史著作启发人们尊重外物,敬畏自然。 刘华杰认为,站在“非人类中心论”的立场上看问题,人类不会失去什么,相反能够超越自己,更好地倾听自然的箫声,理解大地的意图,使我们的行为与自然之间更加和谐。而过分强调“人类中心论”,人类不会因此而伟大起来,相反人类的狂妄要受到自然的“报复”。 “20世纪的人类科学提示我们,对于不可预测或者尚未预测的东西,人还是要谦虚一些为好。这也是敬畏自然的一条重要理由。与未来、与自然打赌,谦逊一点,就相当于多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刘华杰说。 共生还是战胜 除了敬畏自然,“对待病毒也好,对待生物也好,也要有敬畏感。这种敬畏,不仅仅是对病原的敬畏,实际上它本意是对未知世界的敬畏,对生命丰富性的敬畏,对疾病、对痛苦的敬畏。”王一方加深了对“敬畏”的理解。 其实人和细菌、微生物的关系是一种共生的关系。但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破坏了这一平衡。 美国科学家托马斯·刘易斯曾说,其实微生物的世界跟人类完全是和平共处的。它对人类发生攻击的那一部分很小,结果我们恰恰用大量的抗生素、消毒剂把那些正常的细菌的群落给杀灭了。 我们没有重视的细菌到底是什么?学者给的答案是:不要妄想把细菌全部消灭。 著名病理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谈到“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时说,“人类、微生物及其他生物都是在这个自然界共存的,它们之间是一个相生相克的、互相制约的关系”。他说由于疫苗的产生、特效药的产生和我们对病原体的认识,传染病大大地减少了。但是实际上在近30年,依然产生了30多种新的传染病。 因此,“在自然界,这个病毒可能寄生在某一部分的生物体里边,但是它又不侵袭另外的一些人体,当所有这些生态改变的时候,必然要产生新的疾病,所以说传染病将长期存在,这是一个符合自然辩证法的实际情况”。 北京大学教授郑也夫在SARS后,谈到过细菌的启示,认为“细菌的不可毁灭性”是其特征之一。因为“细菌具有别的生物不可匹敌的生命力。它们对生存条件的要求很低,地上天上水中土中无所不在”。即使“发生核战争,在毁灭人类的同时还将毁灭脊椎动物,但是大多数的昆虫能够幸存下来,核武器更奈何不了细菌”。 面对这一不可改变的事实,刘华杰说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要学会与自然共生,学会化敌为友,‘疫苗’就是这个道理。共生是进化的策略和智慧”。也就是说,要调动人自身的免疫力。 既然是共生关系,那么抗击SARS疫情时,我们把“微生物世界的病毒”当成中华民族面临的共同敌人,这矛盾吗? 王一方认为不矛盾。他说这是事情的两面性。这次病毒闯了祸,就必须要减毒,必须限制它。“大趋势是共生,个别问题上是抗击。或者说,从整体来讲,大的关系人与自然、微生物是要共生的,但具体到这次SARS病毒的出现,那就是我们要战胜的敌人。”
个人分类: 时事评论|4864 次阅读|52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忆侯学煜院士
热度 2 蒋高明 2012-11-1 23:45
侯学煜 院士 http://www.uux.cn/viewnews-40203.html 最近,中国科学报发表记者王剑回忆恩师侯学煜先生的文章《忆侯学煜院士》,该文作者应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侯学煜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2012年10月11日,北京)邀请而作。 作为侯先生的博士生,看到该文发表内心非常激动。当年,侯先生在三峡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围湖造田、围海造田、向草原要粮、荒漠开垦等经济活动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上仗义执言,他早期的担忧今天陆续暴露出来,人们陶醉在战胜自然的胜利后也尝到了生态破坏造成的苦果。曾有人将马寅初、梁思成、黄万里、侯学煜称为上世纪的“悲剧预言家”,如果决策者当年多听听那些反对声音,今天就少走不少弯路。可惜,人们很快将他们遗忘了。我们不该过早忘记他们。 忆侯学煜院士 学术名片: 侯学煜(1912~1991),安徽和县历阳镇人。 中国 科学 院院士, 植物 生态学家、地植物学家,中国近代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研究领域:地植物学、植被科学和环境科学。提出“大农业”思想,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与植被图300余篇(册)。其著作《中国境内酸性土、钙质土和盐碱土的指示植物》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成果奖;《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 自然 环境及其地域分异的综合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植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一等奖;《中国植被图(1:400万)》和《中国植被图(1:1400万)》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荣誉奖章。 “听说纪念侯学煜,一早我就过来了。”84岁高龄的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许冀泉辗转换乘了两次公交车,从双榆树的女儿家来到坐落在北京香山附近的中科院植物所,参加在仲秋十月举行的“纪念侯学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学术报告会”。 虽然没有正式的邀请函,而且开会时间正是在北京交通的早高峰,但是许老先生还是如期而至。当天来开会的人当中,这样的老先生不在少数。 许冀泉细数着与侯学煜的交集和过往:“我在上世纪50年代结识的侯先生,那时我在念大学。他平时穿着像个农民,个子不高。因为长时间在野外工作,真的是很苦,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所以能够坚持。” “早在上世纪30年代,他和土匪斗争、掩埋同事的遗体,那段经历真的是不容易。”说到这里,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眼圈也微微泛红,“我是很崇拜他的,大家都说他脾气倔,但是他很关心人……” “对读写作下功夫,和书笔墨做朋友” 侯学煜1912年出生在安徽和县历阳镇的一个小学教师家庭。那时的中国受列强欺凌、积贫积弱。生活的艰辛使他过早地成熟,在高小一年级作文时就写下了“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由大学而留学”的志愿。 求学期间,陶行知的“行以求知知更行”、“遍览已知求未知”、“敢探未发明的真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以及在英文教师王佐周影响下,侯学煜自编对联“对读写作下功夫,和书笔墨做朋友”自勉……大师的思想浸润和环境的影响,为他今后走上科学研究道路打下了基础。 然而,侯学煜的父亲在1933年突然病逝,使他的经济难以维持,不得已辍学回乡。一年之后复学,转入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土壤专业,从此真正踏上了土壤科学研究的道路。 大学毕业后,侯学煜来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其间,他考察了贵州、四川、湖南等省的土壤。伴随着中华全民族抗战,侯学煜涉足土壤科学研究领域也有8年时间。野外工作期间,两次遭遇土匪,差点丢了性命。 1945年,侯学煜考取了中华农学会主办的留美奖学金,赴 美国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深造。途经印度在加尔各答候船期间,还曾到加尔各答大学地理系作学术报告和短期野外考察。1947年和1949年分别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新中国成立后,和老一代留学海外的知识 分子 一样,侯学煜怀揣报效祖国的热切心情,于1950年回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植物生态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3年,侯学煜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首先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室并任主任,填补了新中国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的空白,成为新中国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回国后,他曾多次代表国家或我国科学界到国外出席会议和实地考察,足迹遍及全 世界 。 他先后当选为第三届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和中国地理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委员。1980年侯学煜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后被选为学部常委。 最早研究发现土壤指示植物 20世纪30年代后期,侯学煜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期间就深入西南山地进行植物与土壤关系研究。在美期间,对植物化学元素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一些酸性土指示植物富集锰和铝,土壤性质明显受母岩性质的影响。 1950年回国后,侯学煜带着盐酸和pH值试纸,在贵州考察三年,研究了土壤和植物的关系,是最早研究和发现中国的土壤指示植物的科学家,并发现了若干富集某些元素的植物分布与土壤酸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分布有酸性土植物铁芒箕,在南方碱性土上就分布蜈蚣草;在海滨分布有碱地植物翅碱蓬;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壤中分布有盐生植物猪毛菜;在沙质土壤上分布有沙生植物油蒿。 侯学煜很早就注意到植物分布会受土壤因素控制,认为植物群落不是单纯取决于 气候 ,土壤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后来,提出了土壤指示植物的概念,打破了传统的单纯气候决定土性论的观点。美国植物生态学家Whittaker1951年发表的《评论植物组合和顶极概念》文章中,将侯学煜的观点归为了土壤顶极学派。 侯学煜在《指示植物》一书中提出,有铁芒箕分布的土壤是酸性土,有蜈蚣草分布的土壤是钙质土的论断;1959年出版的《中国150种植物化学成分及其分析方法》一书,填补了国内植物元素 地球 化学研究的空白。晚年执笔编写《中国植被地理及优势植物化学成分》一书,成为国内植物化学成分和元素背景值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这(指示植物)是他早年的一项工作,开创了植物化学计量学的先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方精云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植物叶片的化学元素含量及其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也就是我们今天谈到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工作,侯先生早在五六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了,这说明侯先生当时从事的工作是非常先进的,从科学上走在了前面,我本人和我的课题组也用了他的很多数据在作更深入的分析。” 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先驱 在研究植被地理分布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山地垂直地带性方面,侯学煜为中国植被分区建立了理论基础,方精云介绍:“侯先生根据植被地带性的原理,把中国的植被划分为八个大区域,即‘八大块’,后来不仅成为植被划分,也成为气候划分、自然地理划分的重要基础。”侯学煜本人也成为编制中国植被图的先驱,并开创了编制农业植被图的世界先例。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侯学煜领导了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有关部委和各省区有关部门、高等院校等53个单位250多位专家,历时30多年对全国的植被分布状况进行了“家底”清查。该成果就是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中国植被》和《1:100万中国植被图》。 作为编制中国植被图的领军人物,侯学煜同时开创了农业植被制图的世界先例。1959年,出版了《中国的植被》,其中包括1:800万中国植被图和中国植被分区图。 上世纪90年代初,他领导主编的《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完成了早期的开创性工作”。1991年,侯学煜因病辞世,带着未竟事业的深深遗憾离开了。后来“由时任植物所所长的张新时院士接替这项工作,带领大家完成了《1:100万中国植被图集》”,并于2001年和2007年正式出版,于2011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告慰了先生的在天之灵。这部植被图集是侯学煜一生最后的重大成就,也得到国内外专家的好评。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在 日本 念书的时候,侯先生主编的另一比例尺的植被图——《1:400万中国植被图》在国外也是蛮有影响的。”方精云说,“那时候经常有日本教授或者在美国工作的教授托我买该植被图给他们。” “大农业”观点的提出与发展 侯学煜最著名的学术贡献之一是上世纪60年代初,他和姜恕、陈昌笃、胡式之提出的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综合规划,提高农业收入,解决粮食问题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重视。他们合写的《以发展农林牧副渔为目的的中国自然区划概要》一文,是侯学煜提倡“大农业”思想的开始。主要内容是呼吁国家要充分利用15亿亩耕地以外的大农业自然资源。毛主席、周总理看后指示加印4000册分发给各省领导参考学习。 1979年初,侯学煜受中国科学院学部邀请作报告,他用在全国各地拍摄的彩色幻灯片说明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并指出中国山多虽有不利的一面,但可以发展立体大农业,搞多种经营,按生态规律合理利用南方的丘陵和有计划地营造西北防护林体系。这篇报告以《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意见》为题,发表在1979年7月25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这也是《人民日报》开展“农业思想讨论”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侯学煜提出的大农业生态原理,不仅为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指导思想和实施方案,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持续发展和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他主张凡食物都应该称作粮食,玉米、小麦、花生、豆类、水果、蔬菜以及蛋、奶、鱼、肉、虾等都是“食物”(即“大粮食”观点)。因此,农业经营不能仅限于“种植业”的禾本科粮食作物,而应包括农、林、牧、副、渔(即“大农业”)。因此,那些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围湖围海造田、填塘造田的做法应当立即禁止。这些观点发表在侯学煜的《怎样解决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的报告中。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听取了侯学煜关于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大农业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等人亲自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侯学煜的办公室就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向他咨询。1984年,侯学煜出版专著《生态学与大农业发展》,全面阐述了他的“大农业”、“大粮食”观点,为国民经济和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可以说“大农业”观点使当时的中央领导指导思想上有了很大转变——不能种粮食的地方种粮食是不行的,对中国农业发展、扭转“以粮为纲”的思想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该过早忘记的科学家 现在的年轻学者,尤其是学生们(甚至生态学的研究生)早就不知道侯学煜了。“每年我在研究生院讲授‘生态学’,在200多人的课堂上问‘谁知道侯学煜’,竟无一人举手,偶尔有两三个知道名字的,但对侯学煜是何许人也,也是不清楚。”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不无悲哀地说。 “人们对侯先生淡忘得太快了”,只有短短十几年……这并不奇怪——学生们的老师对侯先生的记忆也已经模糊了。“不该过早忘记侯先生”,如果过早地忘记了他为挽救中国生态环境作出的努力,忘记了他铮铮有声的言论,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不幸。 “大自然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天书”,这是侯学煜勉励同事和弟子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至理名言。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就教导大家要到艰苦的一线去,收集第一手资料。他坚决反对抄过来抄过去的所谓研究方法,强调“到野外去,到大自然中去,去读大自然这本‘无字天书’”。 侯学煜领导的植物生态室,在每年夏季除极少数确有必要留下的人外,几乎全部都开赴野外。植物所生态研究室的夏天是找不到一个人的…… 他提出“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的任务是去认识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破坏它,改造自然只能按自然规律办事”。 把大自然比作天书,“这是他接触自然、经常跑野外得出的感悟,也是对大自然的高度凝练”,方精云对侯学煜的这个主张非常认同,他说,在国外,生态学也被叫做野外 生物 学,因为不到大自然中去就得不到生态本质的东西。 和侯学煜共处并接受他教诲的学生很多,他也被许多人所不理解。但是在今天看来,他的工作和为人,以及他所倡导的理念——亲临实践、勤奋工作、为国为民、坦诚正直、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确是值得永远记住的。 当今的科学发展观更体现了先生的科学事业。 中国科学报 王剑 TAG: 侯学煜 延伸阅读:不该过早忘记侯学煜 http://bbs.sciencenet.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5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7743.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7744.html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5100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转基因安全之争应止于公开实验
热度 5 蒋高明 2012-10-11 22:00
中国科学报:转基因安全之争应止于公开实验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0/270308.shtm 转基因玉米饲料喂养的老鼠长了肿瘤。 图片来源:科学网 玉米实验。 图片来源:昵图网 9月下旬,法国科学家发表文章称,经过为期两年的试验,发现食用转基因玉米或夹杂特用转基因玉米除草剂的实验鼠罹患肿瘤和内脏损伤比例非常高。由此得出结论:食用转基因作物容易患肿瘤。该结论引发科学界的关注和争论。什么样的科学试验结果才是可靠的?转基因作物的试验能否实现向不同种类动物的延伸?未来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如何获得外界认可?围绕这些问题,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多名转基因研究者。 ■本报记者彭科峰 近日,法国凯恩大学的科学家公布的研究结果称,通过为期两年对200只实验鼠进行分类试验后,其中用转基因玉米NK603和被“Roundup”(商品名“农达”)污染的饲料喂养的实验鼠,容易患肿瘤及内脏损伤。试验结果公布后,围绕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转基因试验应如何进行等问题,国内外学者争论不休。有学者对于法国科学家的试验提出多项质疑,认为不排除其他因素导致实验鼠致癌,但也有学者坚持认为该试验可信度极高,为期两年的试验周期充分突破了之前转基因公司的封锁。对此,多名持对立意见的学者均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要彻底破除人们对于转基因作物安全性的质疑,解开转基因阵营与反转基因阵营之间的僵局,多样化的试验必不可少。未来政府和市场应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两个类似试验结论相反 9月21日,法国凯恩大学的上述研究成果刊发在《食品化学毒物学》杂志上。研究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研究成果,而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试验往往只持续90天。 研究人员将200只雄性和雌性实验鼠分成10组,每组10只。其中一组作为对照组,喂食含有33%转基因谷物的普通饲料和白水;有3组被喂食含有较大剂量草甘膦除草剂的饲料和水,目的是反映除草剂对食物链的影响;另外6组则被喂食含有不同比例NK603的饲料。 试验进行到第14个月时,对照组的实验鼠没有一例发现患癌,而在被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有10%到30%的实验鼠患上了肿瘤。试验进行到第24个月,在所有喂食含有NK603和草甘膦除草剂饲料的组别中,50%到80%的实验鼠长了肿瘤,而且平均每只长的肿瘤多达3个,而在对照组中,只有30%的实验鼠患病。 《中国科学报》记者查询《食品化学毒理学》期刊在线网站时发现,刊载法国科学家此次试验的同一期期刊上,还有一篇论文同样与转基因玉米饲喂大鼠毒性试验有关,但结论与前者截然相反,其大意为“中国学者经3个月饲喂得出无毒结论”。 这篇名为《用草甘膦耐性玉米对SD大鼠饲喂90天的研究》的研究者来自我国,署名作者共有5位,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转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记者发现,我国学者的试验有几点与法国学者的试验相同:一是都评价了转基因玉米对大鼠的毒性;二是所用的转基因玉米都是耐除草剂草甘膦的;三是都使用了SD大鼠;四是都分成雄性组与雌性组。 但是,两者也有明显差异。首先是法国学者的试验为期两年,而我国学者的试验为期3个月;其次是法国学者选用孟山都公司育成的转基因玉米品系NK603,我国学者选用国内培育的含G2-aroA基因的转基因玉米品系。另外,法国学者同时评价了除草剂的毒性,而我国学者未做此试验。当然,两国学者得出的结论也截然不同,前者说转基因玉米致瘤而且致死,后者则说无毒。 学界争议:严谨还是偏颇 在反对转基因作物的学者看来,法国科学家的这一试验无疑验证了转基因作物有风险。 云南财经大学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顾秀林是国内知名的反对转基因作物的激进者。顾秀林就这一试验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该试验结果首次突破了之前转基因公司对于试验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的限制,真实显示了转基因作物的危害。她认为,这一试验并不是个例,国内的研究者应正视转基因作物的危害性。 中科院植物所首席科学家蒋高明也是这一意见的拥护者。9月25日,蒋高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个人认为,法国科学家的这一试验应该是可信的。至于有人质疑该研究结果为何没有发布在《自然》等顶级科学杂志上,他表示,《食品化学毒物学》也是被国际广泛认可的学术杂志,权威性也很高,研究者的这一论文能够通过同行的评审,也证明了试验的可靠性。 不过,国内外对于法国科学家试验的质疑也有很多。法国的毒理学家热拉尔·帕斯卡尔就表示,该研究只有10只老鼠,样本太少;试验所用的鼠群被认为容易自然罹患乳腺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教授凯文·福尔塔特也表示,研究者观察到的可能是数量不大的鼠群中乳腺肿瘤正常发生率的变量。 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彭于发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最近两年,意大利和法国有一些科学家受到某些国际组织的资助进行这样的研究,试图证明转基因作物的危害性,但这些研究都很不规范。“从2000年开始,都是拿老鼠做试验,不是做毒理学的,用的动物也不标准。” 彭于发认为,不排除有个别转基因作物对于老鼠、人体有影响。但同样是转基因玉米,转的基因不一样,使用的技术不一样,不能笼统地说转基因作物都会有害。从现在已知的能获得的试验数据来看,转基因作物的效益远远大于风险,转基因食物都是安全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曾庆平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法国科学家这项研究的可取之处在于首次将转基因作物毒性评价的时间从规定的3个月延长到24个月,充分考虑了肿瘤发生和发展所需要的长期孕育的时间因素。但是,由于试验动物选择失当,实验设计不严谨,导致得出的结论存疑。 曾庆平认为,首先,SD大鼠自发性肿瘤发生率太高。该论文显示,吃普通玉米的雄鼠出现肿瘤的比例为13/30,而吃普通玉米的雌鼠出现肿瘤的比例为19/30。相比之下,吃11%、22%、33%转基因玉米饲料的雄鼠出现肿瘤的比例分别是14/30、19/30、16/30,而吃11%、22%、33%转基因玉米饲料的雌鼠出现肿瘤的比例分别是26/30、19/30、25/30个。吃普通玉米喝自来水的雄鼠长出8个肿瘤,雌鼠则长出26个肿瘤。从统计学上看,对照组与处理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其次,SD大鼠寿命太短。Wistar白化大鼠在良好饲养条件及健康状态下,寿命可达2.5~3年,但因其易患慢性呼吸道疾病,通常寿命仅为1.5~2年。用大鼠培育而成的SD白化大鼠可抵御慢性呼吸道疾病,在SPF环境中可以生存3年(极限寿命)。该研究持续时间为两年,相当于人类从中青年到老年,老龄鼠长肿瘤难以排除自然衰老致瘤的可能性。 另外,从试验设计方面来看,也存在很大问题。正如伦敦国王学院营养学院Tom Sanders在论文中表示,“(该试验)没有提供食物摄入量或生长数据。如果摄入量没有限制,这种大鼠很容易出现乳腺肿瘤”。根据常识,过度摄食导致肥胖可引起慢性炎症,长期炎症刺激就能诱发肿瘤。可是,文中清楚地显示大鼠是“自由取食和饮水”。 曾庆平进一步表示,从论文的相关数据看,如果吃普通玉米也会出现高频率病变,难免让人怀疑普通玉米及转基因玉米是否被污染。作者仅用两组对照数据作为雄鼠组和雌鼠组中6个实验的对照,对照大鼠的数目太少(各10只),所获得的数据远远不够,难以作出准确的统计学差异分析。 此外,对于中法学者就同一课题进行试验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一事,曾庆平认为,我国学者经过3个月的毒性试验没有观察到转基因玉米的致癌现象,而法国学者用不适当的实验动物得出了转基因玉米可能致癌的初步结论。他说,按照以往转基因食品的审批规定,只要求做3个月的毒性试验就可以。这次法国学者的两年毒性试验首次突破这个规定的期限。一般来说,只有新药审批要求做致癌试验,大鼠的给药时间应在24个月以上,小鼠、地鼠的给药时间应在18个月以上。也就是说,法国人的毒性试验是按药物毒理学评价标准来做的,并不是食品及转基因食品的评价标准。转基因食品毒性评价之所以沿用国际通行的3个月标准,是因为此前按该标准审批并未发现任何问题。如果此次法国人的研究结果得到重复验证,今后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评价试验可能要延长。 事实上,针对国内外学者的质疑,包括法国课题试验组在内的多名学者也作出了相应的解释。9月26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获得该课题组Joёl Spiroux博士对外界质疑的证明回应。Joёl Spiroux博士表示,从样本来看,200只实验鼠,20只一批,与孟山都公司为期3个月的研究在数量上保持了一致,样本数量并不少;试验所用的SD鼠“Sprague-Dawley”以易患肿瘤闻名,但这是全球毒性研究都用的常用品种。它们具有生物学稳定性和性状上的优势,有基本相同的体型,从转基因研究一开始,此鼠类就被转基因的生产者用于研究。 至于该试验结果是否需要鉴定和复核,Joёl Spiroux博士表示同意。“我们也希望作再次鉴定,但是必须由独立研究者来做,不能由曾为转基因生产者做实验的人来做。” 美国艾奥瓦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博士廖俊林也认为,有关学者对于这次试验的质疑是不成立的。他指出,该试验从设计上来说是比较经典的,试验者精心设计了对照组,每组又有雌雄鼠的试验;从实验用鼠来看并无不当,该研究中使用的是未育的斯—窦氏大白鼠,从五周龄开始实验。至于为什么不用医学实验研究中最常见的Wistar大白鼠,是因为相对而言,斯—窦氏鼠性格更加温顺。而且,斯—窦氏鼠也是最常见的医学研究用鼠之一,尤其是长期实验研究的首选。有关人士批评该试验用的是癌症易感鼠,这种说法缺乏科学常识,甚至是故意忽略科学常识的欺骗,因为医学上的确有肿瘤易感鼠用于肿瘤相关研究,但那是路易斯鼠(lewis Rat)。 廖俊林认为,在样本设计方面,样本小才有利于安全结论,这属于基本统计学常识。统计学差异越小,在同样的变异度下,需要的样本越大。在试验设计中要进行样本量设计,是要计算每组需要多少只鼠的。由于Seralini等人首次做如此长期的实验,他们只能估计组间差异,如果高估了组间差异,就会导致样本量过小。 争议如何平息:公开完整实验 转基因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有自己的论据和观点,多名学者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是时候大力进行公开、独立的转基因作物实验了,有关部门应该按照传统科学实验的要求,实现从植物到动物,从昆虫、老鼠到兔子、猿猴乃至人类的整个过程的实验,以彻底消除争议。 蒋高明认为,目前对于“转基因致癌实验”的质疑很正常,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允许质疑。以前的转基因实验,3个月的结果显示没问题。但时间更长一点,可能反映的问题更真实一些。“这个实验其实很有意思。因为以前做实验,转基因公司不愿意科学家做得这么长,它有自身的利益。而如果不经他们同意,去市场购买转基因公司的产品,得出结果后对方可能不承认这是自己的东西。” 法国科学家的这一实验给中国科学家提供了很好的线索。“转基因到底安全不安全,我认为现在不需要争论了,应该转向公开实验。”蒋高明建议,应该找一个中立的第三方,由国家一些部门、科研机构来出面组织并监督,找来各种转基因作物进行较长时间的、公开的对比性实验。“以前都是做老鼠,我觉得应该建立完整的实验链,这个实验必须经过小白鼠—大鼠—兔子—猴子—人这个实验顺序,且对人类进行的实验必须是自愿的,要让受试验者有充分的知情权。两年的时间也不是很长,我们可以等待。” 蒋高明还表示,公开的转基因安全性实验势在必行,因为对于转基因公司来说,他们并不排斥争议,“如果一直讨论下去,专利也过时了,人家公司钱也挣够了,但是对环境的破坏可能会很大,还不如抓紧时间做实验”。 曾庆平也表示,他本人是主张做转基因食品(尤其含有毒蛋白)致癌试验的,但由于该试验的周期长,建议在完成小鼠或大鼠初步评价的基础上,改用寿命更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如恒河猴、黑猩猩等)来做,这样可以避免自然衰老的影响。“虽然这样做投入的成本会大幅度增加,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值得的。” 曾庆平认为,如果两年毒性试验结果被证明属实,那么当务之急是转基因食品审批部门立即修改审批规则,把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标准从食品提高到药品或类似于药品,强制性规定转基因食品必须完成基因毒性试验(致癌实验)和生殖毒性试验后才能进入审批程序。 相反,如果这项试验经不起反复验证,加之多年来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结论,转基因食品的毒性试验就没有必要延长到两年,也没有必要将转基因食品审批标准提高到药品审批标准。至于是否对转基因食品进行超过3个月的长期毒性评价,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维持或修订现行标准的决定。 在曾庆平看来,转基因阵营与反转基因阵营之间形成的僵局旷日持久,由此导致政府的暧昧和民众的疑惑以及科学家的进退两难。解开转基因的“结”,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但可以找到妥协方案,那就是一靠政策,二靠市场。 具体来说,在政策方面,为了杜绝某些转基因作物可能导致的生态危害,政府部门应该对目前大田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重新核查,一旦发现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转基因作物,应该立即禁止或限制这些转基因作物的大田种植。当然,最保险的方法是将一部分生产高附加值食品、药品、能源和材料的转基因植物改用试管苗快繁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转基因药品的审批必须走严格的新药审批途径,而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标准可以从食品上升到药品。 同时,为了消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隐患,研究人员最好不要开发直接食用的含毒蛋白的转基因主粮、蔬菜和水果,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更不要急于颁发转基因主粮、蔬菜和水果的种植和生产许可证。 在市场方面,曾庆平认为,不管有没有政府监管,也不管监管到不到位,唯一决定转基因产品命运的还是市场。只要政府强制性规定生产厂家必须在转基因产品的外包装上明确标识“转基因产品”字样,民众就拥有了知情权和选择权,买还是不买,完全看他们自己喜不喜欢,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 《中国科学报》 (2012-10-11 A3 深度)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615 次阅读|5 个评论
领稿费喽~~
邵宇飞 2012-10-10 18:08
前段时间写的小文有幸被《中国科学报》发表了,好心的编辑同志还告知有稿费。今天终于把稿费领了,90大洋,真高兴啊,嘿嘿。 其实,钱还是小事,写的东西能被《中国科学报》看中,这才是大事——从来也没上过报纸呀。心里还真是激动了一阵子。 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越办越好~~~,(稿费越给越多:-D)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农民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热度 6 蒋高明 2012-8-11 13:33
农民一年往地里打多少遍农药 作者:蒋高明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8-10 5:46:34 一个喷洒农药的农民和其女儿。 农民使用后随意丢弃的农药包装盒、农药瓶。 ■蒋高明 农民向地里打多少遍药?不同地区种植不同作物打药次数是不同的,这里(是2011年夏天)调查的山东沂蒙山(某地)的数据。经向多位农民实地求证,得到下面的数据: 玉米:除草剂1次,杀虫剂拌种1次,灭杀地老虎1次,向玉米心撒药灭玉米螟1次,共4次; 小麦:除蚜虫2次,杀红蜘蛛1次,共3次; 大蒜:除草剂1次,杀虫剂1次,农药灌根1次,共3次; 土豆:除草剂1次,农药2次(蚜虫1次、地老虎1次),共3次; 花生:除草剂1次,农药5次(浆虫1次,青虫2次,蚜虫1次,红蜘蛛1次),共6次; 西瓜:除草剂1次,乐果灭蚜虫1次,除菌2次,共4次。 从上面可以看出,如果一户农民家里种植上述6种作物,则每年至少打农药23遍,这些活儿多为农村妇女干,她们的健康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 上述打农药的活儿中,风险最大的是喷洒除草剂。除草剂毒性非常大,我们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里完全杜绝农药除草剂,隔着墙,风吹过来含除草剂的空气,照样将(菜豆、黄瓜、核桃、大豆、繁枝苋等)敏感植物的叶片杀死。农民闻到除草剂的味道,经常是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待气味小了再出门。气味哪里去了?无非是稀释到环境中去而已。 我们用生态学的办法,上述23遍农药可以不用打一次,虫子反而更少。但是农药贩子和靠农药除草剂搞植保的人不会甘心看到我们的成果,他们要靠农药赚钱,要继续忽悠农民用药。国家还补贴农药厂家、农药贩子,(使)农民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农药。(甚至一些不良)医院也欢迎除草剂等剧毒农药(的使用),(因为)得了绝症的农民会乖乖地将钞票送到他们的口袋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虫子是被农民使用五花八门的农药一遍一遍地打出来的,本来是没有那么多的。关于这个问题,今后我还会介绍。 顺手在农田里拍摄了一些农民抛弃的农药瓶、农药包装盒,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耕地质量面临严重的退化,城乡人群的健康危矣!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报》 ( 2012 -08-10 A3 博客@科学网)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5290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一线研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科普
热度 23 蒋高明 2012-7-3 18:39
一线研究人员为何不愿做科普 最近,中国科学报推出一期关于科普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论坛,笔者发表在科学网上的一篇旧文被选中,这说明科学网已被主流媒体看好了。科学网需更努力,努力打造一个科普平台。尽管没有人给我们算绩效,但其影响还是很大的,我们总不能患得患失吧,毕竟花了纳税人的银子。 本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6/259801.shtm?id=259801 蒋高明 科普,急需将一线专家的声音传递给公众,因为他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有义务为公众进行科普。 遗憾的是,一线专家很少走出“象牙塔”,目前在科普讲堂上比较活跃的是退休专家或者一些资深院士。对于公众非常想了解的一些研究进展,很少有一线专家愿意来科普。 一线研究人员为什么不愿意做科普?制度使然。目前,对于一线研究人员的评价指标只有两个:一是能够拿到的研究经费,研究经费越多得到的绩效就越高;二是发表SCI文章,且每年一评估,每年一排队。排名靠后的研究组可能被取消。这两个硬性指标,就决定了一线研究人员不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申请经费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当前科研环境下,不融于一定的圈子,不遵守“潜规则”就很难得到研究经费。一线研究人员所作的社会贡献,如科普报告和科普文章,乃至给政府决策部门或国家领导人的建议,都是不算绩效的。如果发表不了SCI,就意味着他们很难从讲师升到副教授,也永远得不到课题,更不会有什么奖励,永远招不到学生,工资永远最低。最糟糕的是,没有SCI文章,他们得卷包走人。这样看来,一线研究人员不愿去作科普报告、写科普文章就不难理解了。 实际上,一线研究人员的科普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将自己最近的研究发现通过公众传播,让决策者了解,是能够为国家作出贡献的,这样的工作是应当被社会承认的,更应当被科研院所的管理者认可。一线科研人员做科普的优势是能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告诉公众,而不仅仅局限于一般的已有的知识。 作为一线研究人员,笔者深知科普其实也是一种科研劳动,而且是更重要的劳动。2000~2010年,笔者带领研究团队在内蒙古正蓝旗连续进行了10年的生态恢复实践,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果。“利用自然力恢复自然,无为而治”这个观点最初提出的时候,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首先是“嗤之以鼻”,然后是“不屑一顾”,最后竟是“刮目相看”了。而要说服不同观点的人,包括政府官员、普通公众、大中学生甚至科学家本身都需要相当漫长的过程。无为而治,看起来好像什么都不做,而实际上是比什么都做还要艰难得多的事情。解放自然力,就必须跟人打交道,这就跳出了恢复生态学或者自然科学本身的范畴了;而要和那些有着不同利益关系的部门或者个人打交道,难度就更大了。自从我们2000年开展试验,2001年提出“以地养地”和“自然力恢复”,2006年提出“畜南下、禽北上”恢复草原等观点,笔者几乎用了全部的业余时间告诉人们我们的发现。有时仅从理论出发说服力差,还要亲自带人下去参观和展示。仅2003年一年,笔者就17次带领不同身份的人进入浑善达克,介绍我们的试验。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我们的理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在目前中国学术界,写学术论文相对容易,做实际工作要难得多,尤其是将科学发现向公众普及,再遇到强大的利益冲突时,这是个相当困难的事情。 在长达10年的生态恢复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长期被人忽视的问题,这就是自然力。人们过分自信其拥有的技术,并乐此不疲,花费大量的资金,在屡次失败后依然我行我素,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恐怕许多读者也都明白,但大家不愿意说。 有人认为,一线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劣势是时间上会有冲突,把研究工作“翻译”成大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太累人了,有人通常是要招研究生时才到大学去做科普。其实,以笔者的切身体会,处理好了照样可以科研科普两不误。如果养成了好习惯,作研究的时候就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图片、事例和数据,将来做科普时就能用得着。当然,对于一线研究人员做科普,搞硬性规定恐怕不行,因为很多科学家是“能做不能说”的。 如果要科学解决一线研究人员时间冲突问题,实际上可以考虑请科普对象进入实验室,如让一些中学生参与科研,和硕士生、博士生一起做一些实验。2005年,笔者曾指导清华附中的侯荀同学从高一开始参与内蒙古治沙实验,她用实验成果参加全国中学生科技比赛,获得了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奖”。侯荀是由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推荐到我们研究组的,这个俱乐部是由国家天文台的王绶琯院士发起的。 面对不同类型的人,一线研究人员能把研究成果解释清楚了,这是需要一定“内功”的。科研工作一定要做好,否则你自己都不明白,怎么跟别人讲明白呢?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能用浅显的语言把复杂的工作传播给公众。像生态学这样的学科,和社会实践关系非常密切,更需要和公众拉近距离。 国外同行比较关注科普工作。笔者的英国导师布莱德先生,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亲自参加中学生的野外活动,教他们辨认植物,还带研究生参加社区的活动。英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很好,科学家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把最前沿的理念灌输到社区,告诉给决策者,避免走弯路。英国人搞大伦敦规划时,很多大学的学者都是非常活跃的。 一线研究人员不愿做科普,现实的原因是做科普工作得不到绩效考评体制的支持,顶多是意见被决策者采纳后可能对科研项目产生一些推动作用。建议科研院所或高校,要么停止对研究人员无休止的评估,要么对一线科研人员的科普工作予以绩效承认,从而有力推动国家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报》 (2012-06-26 A3 网谈)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8792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报:欧洲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减少
热度 2 蒋高明 2012-6-29 18:39
欧洲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在减少 在欧洲除了西班牙有大公司开展一系列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外,转基因作物的田间试验面积越来越少。植物研发项目释放的具有新性状或改良性状的植物非常少。人们对转基因植物的普遍排斥使得研究和批准比较困难。因此,科学家和企业正采取不同的行动。 2012年的前5个月,欧盟仅提交41个遗传改良作物释放申请。2009年该申请数超过100个,但是从那时起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在2012年的41个新申请中,大约有30个来自西班牙,剩余的11个来自瑞典、爱尔兰、丹麦、德国、比利时、捷克、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另外,在41个新申请中,有27个种植试验来自早已经开发出转基因作物的巴斯夫和拜耳等国际大公司,并且这27个种植试验大部分在西班牙进行。 申请测试的作物品种为抗虫或抗除草剂的玉米、棉花和甜菜。在其他申请中有一个来自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主要开展转基因作物的基础和安全性研究,这是一个例外。 在41个申请中,只有10个具有新的或改良的性状,主要有:更高维生素含量的甜玉米、低氮需求的大麦、更高可密植的玉米、更高生物质含量的白杨树、更高蔗糖和淀粉含量的玉米和烟草、富含油酸的亚麻、富含植酸酶的大麦等。(张博)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2231 次阅读|2 个评论
俺被中国科学报曝光了
热度 66 lixuekuan 2012-6-1 20:38
俺被中国科学报曝光了
科学网影响真大。 我在科学网上的博客被《中国科学报》生活副刊麻晓东总编辑看到了,在电话里采访了我。很快就写出了稿件,给我要了一张照片,在今天的《中国科学报》第7版发表。 不经意我被《中国科学报》曝光了。 具体内容可以点击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6/258824.shtm 或者直接阅读今天的《中国科学报》 今天到贫困山区与小学生过儿童节了,现在刚刚看到网络版。感谢武夷山老师在我之前的已经转载。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973 次阅读|207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弘毅生态农场“六不用”科学实验的生态文明诉求
热度 3 蒋高明 2012-5-8 11:42
弘毅生态农场:“六不用”科学实验的生态文明诉求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5/263746.shtm 蒋高明向参观者介绍诱虫灯。 ■本报记者 李芸 当弘毅生态农场有机小麦田每亩产量实测达480.5公斤时,蒋高明终于长吁了一口气。 之前,该实验田有机玉米产量每亩达到547.9公斤。这样,实验田的年粮食产量达到了1028.4公斤,实现了吨粮田。 蒋高明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2006年,他带领科研团队,从山东平邑县蒋家庄承包耕地,进行生态农业科学实验。时间一晃,6年过去。 “以前我呼吁发展生态农业,但类似‘中国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的反对意见不绝于耳,甚至一度成为压倒性意见。”蒋高明近日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我们的实践却证明,‘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在生态农业里同样能够实现。” “六不用”实验田 蒋高明他们承包的土地是村里最差的低产田,土层厚度只有薄薄的20多厘米,下面就是岩石(当地老百姓称麻骨石)。 蒋高明种地的秘诀被村民们认为“不是过日子的方法”——他坚决实施“六不用”: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和转基因技术。 蒋高明告诉记者,承包之初,自己还是有些忐忑。 “前两年,农场的收成并不好。2008年,小麦和玉米两季加起来才收1000来斤,2009年略高一些。不过,经过几年的努力,尤其是经过2009年冬季的土地整理,这些肥力严重下降和被化肥、农药、除草剂严重污染的农田已实现了生态修复。” 弘毅农场的核心是“牛粪”,原则是“循环”:把被农民烧掉的秸秆加工成牛饲料,产生的大量牛粪一小部分用于产生沼气,大部分牛粪用来堆肥给农田提供优质有机肥;害虫则通过“物理+生物”方法防治,在林下养鸡,将害虫变成鸡的饲料;杂草通过“人工加生物”方法控制,收获的无农药杂草直接作为鹅、淡水鱼等经济动物的饲料。 在农场,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形成一个完整的、无污染的生态链。 生态农业不是倒退 “不施化肥就不长粮食,不用农药就会产生虫害,这是偏见。有机肥料同样能肥田,消灭害虫最好的办法就是天敌。”蒋高明说,弘毅生态农场的实验证明,生态农业不仅不会降低粮食产量,不会饿死人,而且可以让人吃得更好。 在弘毅农场,蒋高明团队饲养了110头牛,每头可获得1500~2000元的净效益,鸡、鹅、鱼等品种也不断丰富。 同时,和现在的鸡、猪等通过工业化大规模养殖生产不同,因为有机粮食没受农药污染,生态农场里的肉类是真正绿色的。 但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回到传统的精耕细作,这不是倒退吗? “在很多村民看来,不打农药就意味着要捉害虫,不用除草剂就意味着要拔杂草。这会增加很多工作量,村民们难以接受。”蒋高明说,“生态农业肯定不是简单的倒退,机械化、水利化以及信息化已使现代农业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何减少村民的劳动量是蒋高明正在做的工作。 以捉害虫为例,每当夜幕降临,农场里发出特殊光谱的脉冲诱虫灯就会准时亮起。蓝紫色的灯光就像幽灵一样吸引飞蛾、金龟甲等害虫扑来,害虫触到灯管周围的金属棒,被电击后会落入灯下的集虫罩。 农场的研究助理曾彦说:“最初用灯诱捕虫子,有时一晚上能捉到十斤虫子,现在虫子数量少了,有时一晚上只抓到二三两。这些小虫被捉住后,便成了鸡的食物。” “诱虫灯不能消除全部昆虫,但每年坚持诱捕,会逐渐达到生态平衡,即这个害虫物种还存在,但不会再对作物造成危害。这也是我们与打农药那种‘赶尽杀绝’做法的区别,讲究物种生态平衡和元素循环。”蒋高明说。 对工业化农业的忧虑 蒋高明对生态农业的执著源于对当下工业化农业深深的忧虑。 在许多人看来,工业化农业是先进的、现代化的,美国式的大机械农业和高化学农业最具代表性。 “我们常引以为豪地说,中国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了世界上35%的化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蒋高明表示。 2010年2月,环保部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中国农业已超过工业和生活污染,成为水污染物的最大来源。与此同时,土壤肥力持续下降。 实际上,对工业化农业的质疑一直存在。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程存旺、石嫣翻译了100年前时任美国农业部土壤所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学教授富兰克林·金的《四千年农夫》一书。 富兰克林在1909年对日本、中国、朝鲜三国进行了乡村考察。当时,美国农业的危害性已经显现,土壤流失严重,农耕体系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挑战。而东亚三国持续四千年的农业形态,不但没有使地力衰竭,反而在保持高生产率的前提下,地力不断增长,维持着农业体系的可持续性。 石嫣说:“金教授分析出中国的小农经济形态是可持续的农业形态,但他同时看到,这种根植于中国农村文明形态的耕作方式是根本无法在美国复制的。中国人口密度如此之高,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压力如此之大,基于这样的现实,才产生了这样的耕作形态。” 与西方国家地广人稀的地理条件相比,弘毅生态农场式的农业模式,更贴近中国的现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田松曾参观过弘毅生态农场。他说:“弘毅农场是蒋高明在对工业化农业产生怀疑的基础上实施的,而蒋高明作为一位科学工作者,他的怀疑要通过实验来证明。弘毅农场实施的是生态学下的农业,与机械论下的工业化农业不同,它是整体的、有机的、环境友好的。” “生态农场通过生态学实现了与中国传统农业的对接。中国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农业相比,不是要征服自然,而是观照自然、尊重自然,建立人与自然的良好关系。”田松说。 中国传统农业的存在形态,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结构是协调的。石嫣说,“这也让我们重新思考文明多元性和生态多样性,我们是否应该认为一种文明形态就应代替所有文明形态?” 《中国科学报》 (2012-05-08 A4 综合)
个人分类: 建言新农村|8756 次阅读|2 个评论
真已尘埃落定了?
热度 1 陈龙珠 2012-4-23 13:06
中国科学报:多位科学家解读沙尘暴今春为啥“低调”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4/263035.shtm 呵呵,今年农历闰四月,江南的油菜花开,大约比往年迟了半月余。对北国的沙尘暴今年是否低调,再等一段时间来定论,或许更靠谱些的。还有一点不明白,到北京的沙尘暴若真低调了,是防护林起的作用,还是因为老天爷没像往年那样刮大风了呢? 又想起了一些年前,有人提出在沿海建防护林抗台风的“创新思想”了。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344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转基因饲料安全性之争
热度 3 蒋高明 2012-3-16 13:28
作者:邱锐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2-3-16 8:44:40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我国正逐年增加转基因生物的进口数量。图为转基因大豆。 养猪如果全部使用配合饲料,每年将消耗粮食生产总量的40%左右。本版图片来源:昵图网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饲料大多数都含有转基因成分。用转基因作物或者其加工副产品制作的转基因饲料是否会对动物乃至人类产生不良影响,科学家仍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 支持方认为,在饲料中使用转基因作物,是基于我国高蛋白食品需求与粮食供应之间的矛盾。反对方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和提高农民积极性,才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解决转基因饲料安全问题的终极手段。 ■本报实习生 邱锐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关注程度的提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科学界乃至民间广泛争论的热点问题。然而,今年3月2日,农业部首次在官网上发布“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审批情况”(以下简称“审批情况”), 又一次将这场“转基因安全性”之争推向了风口浪尖。 据了解,农业部此次公布了自2004年以来中国进口的各类转基因农产品,种类涉及大豆、玉米、棉花以及油菜等多类农作物。其中,到目前为止共有79批产品获得安全证书,有37批产品的证书在有效期内。同时,“审批情况”显示,我国目前所进口的转基因农作物的用途皆为“加工原料”。 据业内专家解释,“加工原料”是指这些进口转基因作物将被用于油料加工、动物饲料、食品制造等领域,而其中以作为动物饲料的比例最大。 那么,用转基因作物或者其加工副产品制作的转基因饲料是否会对其所喂养的动物,乃至最终的消费者——人类产生不良影响呢? 记者在采访中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风险有待长期观察 “目前我国畜禽所使用的配合饲料大多数都含有转基因成分。”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表示。 他解释说,跟人的食物构成一样,蛋白质也是畜禽的必需养分。大豆经过浸提或压榨后的副产物,即行业内所说的豆粕和豆饼,是畜禽饲料的主要蛋白质来源,几乎所有的猪鸡配合饲料都要用到豆粕或豆饼。 然而,目前我国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大豆,国产大豆却只占我国大豆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余的都是从美国、阿根廷等国家进口的,美国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大豆5264万吨,2010年则高达5480万吨。而美国农业部去年12月公布的研究报告预测,2011/2012市场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将达到5650万吨。 “只要是从国外进口的大豆,都为转基因大豆。所以,我们在饲料生产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掺有转基因的成分。”谯仕彦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而对于含有转基因成分饲料的安全性问题,记者所采访的许多专家皆表示,目前短期实验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饲料会产生明显副作用,这还需要进行长期全面的观察与实验。 “我们所进行的短期研究表明,转基因饲料没有副作用,至于是否有长期风险,我还不能下结论。”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谭支良研究员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早在2006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梅曾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的支持下,组织了一个名为“转基因作物监测及安全性评价方法的研究”的项目。在该项目中,刘梅团队利用进口转基因和国产非转基因豆粕制作饲料,喂养吉富罗非鱼,然后,分别于饲喂4周、7周以后称量体重,取其血液,检测其血液常规生理生化指标,用以评价转基因豆粕对罗非鱼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刘梅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通过研究发现,食用含有转基因大豆饲料的罗非鱼在一些生化指标方面,如白细胞数量、血小板体积与分布等方面发生了异常,同时,在罗非鱼的组织中,也发现了一些原先并非属于罗非鱼的基因片段,结果可以说明,转基因大豆对罗非鱼的一些生理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并未对其生长造成可见的影响,而且这种异常是否表明对罗非鱼造成了实质性的伤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时,刘梅特别强调,因为这个结论还只是初步结果,实验需要进一步完善,不能以此得出转基因饲料有害的结论。 谯仕彦则介绍,他所在的研究中心曾经做过两项测试抗除草剂草甘膦的转基因豆粕对猪饲喂安全性试验。其中一个试验为,用含抗草甘膦转基因豆粕的饲料喂养7到8公斤左右的断奶仔猪,一直持续到猪的体重增加到20公斤左右,观察记录这个时间段内猪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另一个是对20公斤至50公斤的猪进行消化试验,检测是否对猪的消化功能有影响。 “从我们的试验结果来看,没有发现转基因大豆对猪产生不良影响。”谯仕彦说。 但是,谯仕彦同时承认,目前的试验还不完善,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试验研究。比如转基因豆粕长期饲喂母猪后对后代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难度大,花钱多”。 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军民则认为,只要是符合相关要求与研究流程的转基因作物以及饲料,其安全性是能够得到保证的。 他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研究人员在决定将一段基因转移到另一物种时,会对这一基因的作用与安全进行严格而仔细的评估,并根据有关转基因法规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各种风险评估,这一过程往往长达七八年。“因此,只要是严格遵照程序,转基因产品作为饲料的安全性是可控的,而且是可信赖的。”他说。 不同的声音 然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则坚决反对上述几位专家的观点。他认为,转基因饲料有相当大的风险性,已经有大量实验证明转基因饲料会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这种不良影响又极有可能会通过食物链最终传递到人类自身。 他首先从理论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解释说,传统生物学认为,自然界中的基因交流都是纵向发生的,也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跨物种、跨界之间的基因交流,即“横向转基因”,在自然界中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基于此,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研究者们普遍认为,通过“横向转基因”进入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的消化道的转基因成分是不存在的。这一理解在当初对于转基因食物的“安全性”评估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而现在,科技发展出了更为精密的检测技术,发现有部分DNA并没有被消化系统摧毁。英国学者在食用转基因食物的志愿者的排泄物中已经发现了被转入的DNA片段。 正常的基因可分为内含子和外显子两部分。其中,外显子负责编译蛋白质,而内含子目前的深入作用还在研究中,但是能够确认的一点是,它不参与蛋白质的编译。 正常的植物基因含有内含子,因此其基因长度较长,动物食用该植物后,就不容易转移到动物肠道细菌中。即便偶然进入了肠道细菌中,细菌也没有功能除去它的内含子段,因而这个偶然进入的基因也不会被表达。 而转基因作物在插入基因的编码段却没有内含子,这使得转入的基因更容易在细菌中被表达。 “这就意味着,人为转到植物中的基因,会被转染到动物肠道细菌中,也可能被表达。如果这种基因是产生某种具有毒性的抗虫蛋白,那么,一旦被其转染的肠内细菌所表达,则该动物肠道细菌岂不成了制造毒性蛋白的‘车间’?” “动物都有毒了,你说能不影响吃动物的人吗?” 蒋高明表示,上述危害只是转基因饲料危害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其他方面以及更深层次的影响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 他还向记者透露,中国科学院某课题组也曾做过转基因饲料安全性的实验,初步的实验结果也与上述专家的看法大不相同。据介绍,该课题组选取出42只基本等重的实验鸡,分3组(喂食疑似转基因玉米、普通玉米、有机玉米)自由散养于同等环境条件的露天养鸡场内。每组14只,其中母鸡13只、公鸡1只。 实验历时263天后发现,喂食疑似转基因玉米的鸡群共产蛋121个,喂食常规玉米的鸡 产蛋349个,喂食有机玉米的鸡产蛋449个。喂食疑似转基因玉米每只鸡的产蛋量,分别为喂养常规玉米和有机玉米的34%和27%,产蛋数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仅为常规玉米或有机玉米的三分之一左右。“实验结果说明,转基因饲料对动物的生殖系统会产生不良影响。” 该课题组成员则向记者解释,之所以选择“疑似转基因玉米”,是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公开渠道从转基因作物公司获得需要的产品。“一听说我们是做转基因安全性的实验,许多公司都拒绝卖给我们样品,我们只好在出现动物异常的地区自行购买。这导致的结果是,如果实验结果最终证明该转基因作物不适合作为饲料,这些公司肯定不会承认这些产品是他们生产的。”该课题组成员称。 粮食问题是根本 那么,应当如何看待与面对目前对于转基因饲料安全性的争议呢? 一些专家认为,在饲料中使用转基因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无奈之举。因为我国面临着民众对如肉类、蛋类等高蛋白食品需求不断增加,与紧张的粮食供应状况之间的矛盾。 谯仕彦介绍,以前农户养猪,基本上是每家每户散养,一家一年才能有一头猪出栏,其喂猪的饲料除了粮食之外,还有许多其他植物以及餐厨剩余物。 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前这种养殖方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规模化养殖。这种养殖方式讲求经济效益,对猪的生长速度要求高,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得依赖配合饲料。 谯仕彦曾经计算过,如果我国的猪全部采用配合饲料,那么每年将消耗粮食生产总量的40%左右。 “这么大的需求,在粮食单产没有革命性突破的情况下,饲料中很难不使用转基因作物的加工副产物。” 谯仕彦说。 由此可见,粮食供需的矛盾问题才是导致转基因饲料安全之争的关键问题。 为此,一些专家建议,国家还是应当加大对转基因作物与饲料安全性研究的支持力度。 然而,在蒋高明看来,这种通过发展转基因技术与进口转基因作物的方法来解决我国的粮食问题不但不能治本,还将是一种“饮鸩止渴”的办法。 他解释说,一方面,除了对食品安全造成潜在影响外,转基因作物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他举例,江苏盐城大丰市从2001年开始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近年来优势逐年下降。不但转基因棉质量越来越差,而且棉铃虫被基本控制后,盲蝽蟓、烟粉虱等刺吸式次生害虫集中大暴发,使得总用药量不减反增。 另一方面,大面积推广转基因作物,尤其是那些跨国公司控制的转基因作物,将会对中国粮食生产主权乃至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以转基因大豆为例,现在国际上有低价向我国倾销转基因大豆的趋势,目的就是为了逼迫我国农民无法种植本土大豆。“一旦我国真的无人种植大豆,那这些公司的大豆价格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低,到时候肯定会‘坐地起价’,我们的粮食主权也落在了他们手上。” 蒋高明认为,发展生态农业和提高农民积极性才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解决转基因饲料安全问题终极手段。“最近,欧盟和美国合作进行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项目——发展天然有机食品的贸易。可见,回归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才是真正的趋势。” 为此,自2007年起,蒋高明带领研究团队,在山东租用40亩耕地,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全面停止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添加剂,不使用转基因技术,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 据蒋高明介绍,到2010年,由于采取严格的农田生态保护措施,辅之以先进的生态技术,该地由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生物多样性也大大提高;地里的作物不但很少受到害虫侵害,而且产量也已超过常规产量。 “生态田中种植的作物无论作为食用粮食,还是喂养饲料,根本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安全争议。”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2-03-16 A3 深度)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2345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的《科学报》情结——读复名后的《中国科学报》有感
热度 4 sqdai 2012-1-10 08:35
新年伊始,《中国科学报》为科学工作者送来了饕餮精神大餐:创纪录的整整一百版! ABC 三辑都有三十多版,综合新闻着实丰富,各种专题版面集体亮相,美不胜收。我特别关注了回顾该报发展 53 年历程的 C 辑“足迹”编,使我想起了当年与《科学报》相识结缘的情景。 我进中科院力学所的第一周就见到了《科学报》,那年它 4 岁,是一张四个版面的不起眼的小报,内部发行,每周一期。作为初来乍到的新人,我渴望了解科学院和本所的信息,因此,就把这份报纸当作“引路人”。我发现报纸虽小,信息量不小,而且办得严肃认真,从此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久之后,我当了研究室团支部的宣传委员,负责出室里的黑板报,《科学报》成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它紧跟形势,着力宣传院里贯彻的政策和各种学术成就、先进事迹。当时政治氛围较为宽松,对如何发展科学和从事科研有可以畅所欲言,《科学报》上发表的言论,常常成为“导向标”,我有时就干脆把其中的社论和文章摘登在我们的黑板报上。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报上关于“安、钻、迷”的宣传。当时中科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大力倡导科研人员安心、钻研、入迷,总结成“安、钻、迷”三字,《科学报》上不仅刊登了张劲夫风趣的讲话,还集中宣传了院内几位“安、钻、迷”典型人物,例如,巢纪平、周秀骥、郭汉彦等等,对年青科研人员立志成材、潜心治学、端正学风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红专大辩论”中,《科学报》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还发生过一件趣事。有一年我到南方探亲,回京后正要找《科学报》补读,我的一位师兄拿来一首手抄诗,让我修改。我一看,是关于科学电影的,头几句是: 放电影的叔叔阿姨们, / 我们爱科学, / 我们爱看电影, / 我们更爱看科学电影。 …… 我一看,就说,这算什么破诗!提笔就把它改得面目全非了。我师兄说:“你改的诗是《科学报》上才发表的。”我将信将疑:“《科学报》会发这样的诗?”我师兄假装正言厉色地说:“你好大胆!竟敢改院长的诗!”原来如此!曾写出《女神》等美妙诗歌的大诗人果然已经风光不再了! 调离中科院后,离《科学报》(及后来的《中国科学报》、《科学时报》)远了点,但仍然时不时地关注着它 ,还曾向它投稿,特别是在 2005 年 5 月 25 日的“学者视野”栏目发表了整版文章《科学引路畅通有日》,在交通科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沪后,家里经常订的报纸是《新民晚报》、《扬子晚报》,虽说这两份报纸办得不错,但是相关的科技新闻和言论实在太少,读来感到不过瘾,决定 2012 年开始家里改订《科学时报》和《文摘报》来取代晚报。恰逢新年里《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十天里的读报享受,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今后将陆续发表读《中国科学报》文章的随感。 衷心祝愿《中国科学报》越办越好,成为我们科技工作者的真正知音。 写于 2012 年 1 月 10 日晨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3613 次阅读|9 个评论
还是叫《科学报》好!
热度 12 Majorite 2012-1-6 10:48
还是叫《科学报》好! 嵇少丞 几年前中国盛行大学改名风,最好在校名前寇上“中央”或“中国”,退而求次也要加上“南方”、“北方”, “东北”、“东南”、“西南”、 “西北”、“华北”、“华南”、“华中”、"华东”、“东华”等。总之,名字越改越大,虽然大学的主要角色——教授还是哪个水平, 依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 这样的大学改名之风为什么不会出现在美国?历经几百年,哈佛还是哈佛,没有改成美利坚大学,MIT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没有改成美国东北大学。北美和欧洲大学之所以不改名,大概因为人家为自己的光荣历史骄傲、因为他们为国家培养了真才实学的公民,也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如同一个人,好端端的是不会轻易改掉自己沿用已久的名字,除非这个人特别想隐藏过去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就像宋彬彬(文革前)先改宋耀武(文革中)再改宋岩(文革后)一样,否则就不会瞎折腾。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报纸,为什么要多次改名呢?文革前,她叫 《科学报》,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还叫《科学报》。1982-1983年,我在北京玉泉路甲19号读研究生时,还认识《科学报》编辑柯茉莉阿姨,她是印尼归国华侨,给我留下非常好的影响。1987-1988年,我留法归国之后,还给《科学报》写过稿。1989年1月《科学报》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再次改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又恢复为《中国科学报》。 一份报纸的名字如此改来改去,有这个必要吗?很难想象《纽约时报》会这样做。本来由老院长郭沫若起的名字——《科学报》,就非常好。本来科学就是科学,没有国界之分,没有民族之分, 没有东西方之分,只有真科学伪科学之别。没必要在科学报之前再加上“中国”二字,就如英国人办的《Nature》期刊没有叫《English Nature》,美国人办的《Science》期刊亦没有叫《American Science》一样。同样,《人民日报》不会改成《中国人民日报》。 在《科学报》加上“中国”二字反而不好,有些自贬身份,容易让人联想起“中国式的科学”,对科学的尊敬一下子就会少了几分。就如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一样。中国制造也一直给人留下价廉、质量差的影响,连国人也尽量买西方或日本进口原装,而不用国货。总体说来,中国教授一般不如西方国家的教授(上世纪80-90年代海外博士、博士后归国后直接升教授),中国院士也不如西方国家的院士水平高(至少饶毅教授这么认为),中国科学远没有达到西方科学那个境界。 许多在西方国家好好的东西一旦引进到中国立马异化变质,例如,院士制度和博士学位制度,没有学术论文的官员照样戴上博士帽,一些造假+包装的人亦可以做上终身不退休的、控制科教资源、打压同行学者的院士。 其实,报纸好坏,真不在乎其的名字,而在乎其内容。 《光明日报》前主编、中央电视台现任台长胡占凡先生说:“一些新闻工作者,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党的宣传工作者上,而是定位在新闻职业者上,这是定位上的根本错误。” “一些人认为强调党性和喉舌作用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会影响按新闻规律办事……这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十分片面的。”胡占凡的上述语录或许也是中国所有其他报纸包括《中国科学报》办报的统一的指导方针。 本人不太同意胡占凡的观点。本人认为,办报关键是求真求实,为社会的大多数讲真话,而不是为少数既得利益者或集团谋利益、讨好抬轿、卑躬屈膝。办报也不能仅仅为钱,否则就沦为钱的奴隶,谁给钱就为谁做宣传,帮助其掩饰错误。写到这里,读者不妨去看看科学时报社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于2011年5月11日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 (现发现已删除) ,以及本人对其的评论: http://bbs1.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597do=blogid=488983 。 这样“战略合作协议”是不会在美国某大学与纽约时报之间签署的,因为它不仅丢了大学的脸,而且媒体因见钱眼开而失其独立性而遭人詬病。 其实,只要有思想的自由,言论的无拘、异见的碰撞、争辩的启迪,才能充分展开新闻从业人员创新的翅膀,就一定能办好一份读者喜欢的报纸。相反,一个没有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且学术屈从于权力的环境,只能泯灭个性、桎梏心灵、鼓励平庸、淘汰精英。其实,这正是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国家总是培养不出一流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总是在世界上领引科学潮流、执高新技术之牛耳,而中国人总是望其项背、老在后面紧赶慢追! 我相信这不是钱学森之问,而是钱学森给出的答案。作为一个聪明过人的科学家,一辈子在思考这个问题,临终时终于不顾一切地向共和国总理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钱学森不会只问那么一个众所周知的问题,最可能是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也是众所周知的。 五四运动的精髓是民主与科学,两者有机联系,不可分离。民主与科学是普世价值。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只是口头上、形式上、表面上、枝节上高谈科学、打着科学的旗帜, 行升官发财之实,而无意真正发展科学,这就是假科学。这种假科学,浪费纳税人的银子,可以蒙蔽人们一个时期,乃至一个时代,但不能永远凑效。因为假的就是假的,一旦伪装被剥去,真的就会到来!
个人分类: 中华民族|2983 次阅读|10 个评论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热度 6 lionbin 2011-12-28 11:02
报纸名字有那么重要吗?聊聊《科学时报》复名为《中国科学报》
【2011年12月28日新闻】 昨天,《中国科学报》复名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报》无线终端手机版当日正式上线(我对这个比较有兴趣,但上网后没有找到入口)。领导讲话说,自1959年正式出版以来,《科学时报》始终践行着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神圣使命。此次复名为《中国科学报》,更能体现中国科学报社的中国立场和世界眼光,更好地履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国家队”职能,更好地完成“向世界说明中国科学与技术”的光荣使命。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鹏主持复名仪式。他在讲话中表示,复名为《中国科学报》后,中国科学报将顺应时代发展,直面困难和挑战,利用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坚定走全媒体发展道路,打造报纸、杂志、网络、音视频的媒体传播链,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用实力来确定《中国科学报》在中国科学界、新闻界的地位。 关于中国科学家自己的这封报纸在历史上已经多次更名了,每次都有非常充足的理由。这封报纸最早于1959年1月1日由郭沫若倡导创办,定名《科学报》。“文革”期间停刊,1979年11月2日复刊《科学报》,1989年1月更名为《中国科学报》,1999年1月1日更名为《科学时报》。2012年1月恢复以《中国科学报》报名出版。 大家发现没有?这份报纸的名称很难保持10年,而且似乎是奉9必改呀,这一次时间稍长,有13年了。从《科学报》开始,应该就确定了其办报的宗旨,目前这个宗旨也应该没有太大变化。1989年更名为《中国科学报》,虽然只是加上了中国两个字,但却表达了中国人民进入世界大家庭的姿态,体现了当时“让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自信。1999年,更替为《科学时报》,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挺好的,并对建议改名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呀。用“时报”这个词,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色彩呀!这次再次复名,我还没有完全理解其理由,我估计与我下面的一个故事有点关联,是不是为了消除一些人的误解呀? 记得我当年读大学本科的时候,进入报刊阅览室,首先要读的报纸就是《中国科学报》,工作之后,我们研究所也订了这份报纸,也是每次到阅览室必翻的——工作之后,耐心不足,只能从阅读变成翻阅了,之后到了大学工作,虽然大学图书馆很大,但很少光顾了,因为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途径更方便一些。记得最后一次到图书馆阅读《中国科学报》是98年暑假的某一天,我们实验楼停电。2000年之后出国3年,回国后的某一天突然想到了要到图书馆看看,传统媒体是否有了什么新的气象,顺便进了趟报刊阅览室,依然首先寻找《中国科学报》,当时不知道这封报纸已经更名,找了几圈,也没有找到,我不甘心,怎么可能呢?我们大学不可能停订《中国科学报》呀!我去问管理员,她态度很好,说帮我在数据库中查查。很快,她告诉我,我们学校确实没有订《中国科学报》。当时一听,我马上就火了,劈头盖脸地对她发了一通牢骚,“你们图书馆是根据什么规则决定订阅或者取消一份杂志和报刊的?请转告你们的馆长,如果连《中国科学报》这样的报纸都不订的话,你们图书馆干脆也别办了!”我好不容易到图书馆来一趟,我习惯看的第一份报纸居然还不续订了,我能有好心情吗。我记得她当时一脸的无辜,似乎也觉得理亏了,连说,“对不起,老师,我将您的意见尽快反映上去,争取明年补订,因为我们订阅报纸是有年度计划的。另外,您能否声音小点儿,别影响其他人。”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我刚才可能失态了,声音也确实大了点儿,现在才发觉大家都抬头看着我,而且那个眼神似乎在说:“至于吗?不就是份报纸吗,有什么小题大做的。”我自觉理亏,愤愤离开了阅览室。后来,我到网上,想查询一下是否有《中国科学报》的电子版,这时才知道,原来《中国科学报》更名为《科学时报》了!看来我完全错怪图书馆了。几天之后,我又偷偷溜进阅览室,看看是否有《科学时报》,果然有。我像做贼似的,那天总是偷偷地躲到很远的位置,我怕那位管理员认出我来。当时更名的时候,估计没有目前这么大的宣传力度,否则也不会这样一个误会了。 这则故事被《中国科学报》记者相中,说想引用,问是否可以。我爽快答应了。他又询问对未来这封报纸发展一些建议,问得这么急,也来不及细想了,只好根据以前对这个报纸的理解说了一通话,也不知道是否正确。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媒体太多、太方便,倒是很少看《科学时报》了。所以,我还说到,作为传统媒体,应该考虑到如何与网络媒体互补,而不是竞争和取代。 报道链接:“围观”中国科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2/1/253028.shtm ) 【附】 互动百科对《科学时报》的释义 估计这个词很快就会被《中国科学报》代替,特拷贝过来留存。  《科学时报》是一份全国性的大型科技类主流媒体,创刊于1959年1月1日。四十多年来,《科学时报》一直背靠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一千多名院士,密切联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是依靠科学家与专家学者创办的高品位报纸。科学时报社一直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科学传媒,同时还出版有《网络报》、《科学新闻》杂志和《科学新生活》杂志,,主办科学网承办中国科学院网站中文版,并主办中国科学传播研究所。 科学时报社是中国较早与国际科学传媒界展开合作的中国媒体。早在1995年5月,《科学时报》(当时为《中国科学报》)就与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达成合作协议,作为《科学》在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得到合法授权的媒体,译介每周最新一期《科学》上发表的重要成果,刊登在“科学快讯”栏目中。该栏目当时迅速成为中国科学界了解世界科学最新进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此后,《科学》进一步授权《中国科学报》可以免费使用和选择编译《科学》的在线内容,刊登在“科学此刻”栏目中。由于这两个栏目的巨大成功,《科学时报》社与《科学》杂志社十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1998年初开始,另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也开始与当时的《中国科学报》开展合作。目前,《科学时报》开辟有两个栏目“ 自然要览”与“自然子刊综述”,每周介绍《自然》及其系列杂志发表的重要科学成果。2003年12月和2004年11月,科学时报社协助《自然》杂志出版发行了名为《中国之声》的两期特刊。   近几年来,科学时报社开展了与国外科学传媒界的诸多合作,努力拓展报社的国际视角。报社记者除了经常活跃于有关科学传播和科学新闻的国际学术场合,还先后了采访和介绍国际大型的科学出版集团,如爱思维尔(Elsevier)、斯普林格(Springer)等,以及出版有SCI的科技信息所(ISI),对各个国际科技组织负责人、世界著名科学家进行了重点报道。应该说,科学时报社已经成为国际科学传媒界寻求与中国合作的首选伙伴之一。 究竟哪个看起来更顺眼呢?
个人分类: 其他杂项|6384 次阅读|13 个评论
中国科学报博客版欢迎各位围观、自荐和推荐博文
热度 25 sciblogatstimes 2011-7-31 17:43
各位博友: 大家好! 中国科学报自2011年8月起推出每周一期的博客版“博客@科学网”,选取科学网博客中适合刊发的原创文章及图片在中国科学报刊发,所设栏目如下: 科研ing——科学研究的酸甜苦辣,对科学本身的感悟和思考。 @科普——科普文章。 i视点——对科教领域公共问题的探讨。 网罗天下——社会话题。 书生e见——对公共话题的个性化表达。 妙键生花——随笔、散文。 巭学人——科教人物。 博友cool图 对所发博文,我们会在刊发之前征得作者出版许可;由于版面容量有限,我们会对超过1500字的博文进行删减,对博文中不符合报纸出版规定的内容也会进行编辑加工。 欢迎各位围观、自荐和推荐。 博客@科学网编辑:张其瑶 邮箱: qyzhang@stimes.cn
个人分类: 广而告之|4017 次阅读|29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2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