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成果评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安全学科的特性、研究方法、成果评价
热度 2 Greg66 2017-5-15 08:20
安全学科的特性、研究方法、成果评价 傅贵/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关于安全学科的学科性质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的正文第2页指出:“‘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管理学’三个一级学科(群)属综合学科,列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由此可知,安全科学技术不属自然科学门类,不属于工程与技术科学门类,也不属人文与社会科学门类,而属于综合科学门类。虽然人才培养与学位授予执行教育部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版),其中的安全学科的名字叫做“安全科学与工程”并列在工学门类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也类似),但是其综合科学的属性是不会改变的,几乎每个人才培养单位都开设安全管理学、安全心理学、系统安全学,甚至有的学校开设安全教育学、安全社会学等等,国内外还有数不清的学术机构开展着相关的科学研究,每年产出海量成果,这充分说明安全学科除了具有“理工性”以外还具有“社科性”,也就是兼具文、理科特点的“综合性”。 2.安全学科的研究方法 虽然科学发展至今天,自然科学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尤其是数学手段,社会科学也需要自然科学研究手段使问题与结论更加精确与可靠,但是 社会科学(以社会学为例)的研究方法依然有定性和定量两大类研究方法,而且常常会用各种方法搜集经验实证,包括问卷、面谈、参与者观察及统计研究,使用最多的数学方法就是统计。对于安全学科来说,由于其学科的特点,在研究事故发生与预防中很重要的心理、行为、组织、管理等问题时,所应用到的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数量要远比解决事故的物质、能量等原因时所使用的工程技术手段中的自然科学知识少得多。这是由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而学科特点又是由于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因此事实上学科或者其研究方向的特点来自于生产实践的实在需要。生产实践不需要,当然就不会有人去研究了。 3. 安全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 这也是由于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评价安全学科成果的水平,应该主要评价其对事故预防的作用。事故的发生原因有两大方面,一是行为方面的原因,二是物态方面的原因,而且仅就直接原因层面,保守地说行为原因就参与引起了 80% 以上的事故,著名安全科学家海因里希早在 1931 年就提出了这个结论,到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安全业绩在世界范围内非常优秀的杜邦公司、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等很多权威机构 20 世纪以来都对海因里希的结论有超额证实,我国多位学者( CNKI 可查)也都出版了大量的证实文献,这方面我国已经在煤矿、化工、航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丰富的研究成果。如果扩展到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本及根源原因层面,人的行为原因引起的事故就更多了,其研究也是一个非常大领域。可以说,不解决不安全行为(明确的内容就是“违章”行为)是绝无可能达到预防事故的理想效果的。反过来说,研究行为的解决策略对于煤矿等行业的安全来说,至少和安全工程技术(解决事故的物因)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研究行为的解决策略很显然具有社会科学色彩,其研究方法中需要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工具,但一般会比安全工程技术中用到的自然科学知识量少。然而,此类科学研究成果无论是其科学价值还是其应用价值却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其能够带来事故预防效果,或者能够从逻辑上、数据统计规律上支持、证明其效果和结论的正确性,那么成果水平就是优秀的。国际上那些高水 EI 、 SCI 期刊发表的论文就是坚实例证。 4 安全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 由于安全学科是综合科学,很显然其基础知识,数量化生等自然科学只是其中一方面,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等是另一方面。其专业基础知识中,安全学科基本概念(事故、危险源、风险等)、安全学科基本问题(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等十个基本问题)、事故致因理论等是特别重要的一部分,不了解它们对事故预防是有很大难度的,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专业知识,含有事故预防的行为控制手段(如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系统安全等等)、工程技术手段(基于数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技术)等等。 5. 结语 总之,事故原因的综合性,决定了安全学科具有综合性。这给安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成果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带来了和以往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完全不同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科的“综合性”特点,非常重要。安全学科在国际上也是发展中的学科,高龄著名安全科学家 Hale 、 Hollnagel 仍在不断撰写“安全科学是什么”的论著;在我国,自从隋鹏程先生、刘潜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开展较为系统的安全科学研究以来,安全学科在国内的发展时间也就是短短几十年。安全学科需要更多的包容、理解、被了解才利于其发展,进而利于事故预防,利于每个人自己和亲朋的持续安康,利于国家整体安泰! 关键词: 安全学科、综合学科、研究方法、成果评价
个人分类: 1|74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专家:请“核心期刊”走下神坛!
zhpd55 2015-12-15 17:13
中科院专家:请“核心期刊”走下神坛! 来源:仪器信息网 原文链接: http://www.instrument.com.cn/news/20151204/179217.shtml     导语   2006年的国际数学大会把菲尔兹奖颁给了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但是,佩雷尔曼的论文仅仅发表在开放预印本库arXiv.org,这在中国的科研评价看来,根本就不能算“学术论文”,更别谈获奖了!   中国“核心期刊”从过去的检索手段,如今演变成为科研评价的绝对指标,同时,交叉重叠、莫衷一是的量化标准更加剧了科研评价的不公平、不公正。这种现状反映着背后僵化的量化思维,亟待改变。请“核心期刊”走下神坛,倡议发展更加丰富多元、求真务实的科研评价机制,正是本文作者对这现状的回应。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简称《总览》)发布后,我们针对它在计算期刊学科影响力时的不科学不合理做法,已经做了若干评论(详见文末参考文献)。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在于“核心期刊”概念本身,在于我国学术界、期刊界,乃至科技管理领域的“核心期刊”情结。因此,有必要对“核心期刊”正本清源,避免造成对“核心期刊”及“核心期刊目录”的误解甚至迷信。    中国特色的“核心期刊”现象   1. “核心期刊”的“绝对”与“脆弱”   在我国,“核心期刊”是一个重要的现象、指标和名誉。许多机构都明确和公开地选用某个核心期刊目录(或者自己选定一组期刊组成“核心期刊”),规定在应聘、晋升、考核、申请项目、奖励时只接受发表在“核心期刊”中的论文。   这似乎在说,一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就是好论文,一种核心期刊上的所有论文都达到了一定的学术水平;反之,一篇论文无论其真实学术水平如何、实际效果有多大,只要没有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就不能算数。笔者多年在管理岗位和各种评聘中的经验也证明,没有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往往没有资格进入评审,而对于那些“核心期刊”论文,实际评聘过程中也没有多少人仔细阅读和评价。   但是,有所求就会有所应。许多著名机构对编选“核心期刊目录”进行了长期研究,投入规模大,积累时间长;许多期刊把进入核心期刊目录作为努力的目标、在进入某个目录后就在期刊封面显著注明自己的核心期刊地位;许多作者费心费力、采取各种方式要把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   但国际学术机构却并不看重所谓的“核心期刊”,而是最看重学术科研本身。2006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将当年的菲尔兹奖授予了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也在2010年将100万美元的千禧年数学大奖给予了佩雷尔曼,而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论文从来就没有发表在任何期刊上,更不用说什么核心期刊了,而是发布在开放预印本库arXiv.org上。   如果按照我国许多机构的规定,佩雷尔曼的论文根本就不能算“学术论文”呢!难道在我国学术生活和职业发展中如此举足轻重的“核心期刊”概念,在真正的科学大奖面前就如此不堪一击了吗?    2. 优秀论文不问出身   我们仔细想想,几乎所有的科技发达国家里,很少有严肃的科研教育机构会事先规定一个核心期刊目录,要求人们在应聘、晋升、考核、奖励时呈交的论文必须来自这个核心期刊目录中的期刊。人们会根据论文本身而不是它们的“出身”来判断论文的学术水平。英国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理事会(HEFCE)等组织的英国大学学术卓越性评价(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并不要求提交评价的论文的“出身”,澳大利亚学术评价(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在2012年及以后的评审中取消了原来依靠一个期刊排序表的做法而依靠评审专家的专业判断。   那么,我们是对评审专家的学术水平、学术公正或者学术诚信不自信,因此才会依赖一个核心期刊名单?或者是实在没有时间或不愿意花时间去评价论文本身、才让一个“核心期刊”目录作为“过滤器”来减轻负担?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对“核心期刊”及其遴选机制进行追根溯源。    “核心期刊”概念可能是笔糊涂账?   1. 核心期刊的前身:作为检索手段的遴选代理   我们也许应该看看“核心期刊”的历史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讲,“核心期刊”是纸本时代的一种检索手段。在纸本时代,人们面对发表在众多期刊上的众多论文,自然希望先选择少数“可能刊登了较多较高水平论文的期刊”作为一个遴选代理,帮助自己缩小需要阅读的范围来“找到值得读的论文”。这也许就产生了评价期刊质量、遴选“核心期刊”的需求。另一方面,“核心期刊”也是图书馆在纸本时代的一种选刊手段,图书馆因为采购经费限制,只能选订一部分期刊,因此也需要遴选出那些平均论文水平比较高的期刊作为“值得订阅的期刊”。   为遴选这样的核心期刊,有的机构依靠自己的学者进行遴选,也有的机构依靠某个客观机制来选择,例如汤森路透公司的期刊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通过期刊在一个时间段内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来反映“期刊学术质量”,这种指标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一种期刊通过自己的学术标准、同行评议专家水平、学术诚信控制能力、编辑能力等,努力保障自己所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而论文的学术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论文的被引用频次来体现。   因此一般来说,期刊的学术质量水平与所发表论文的平均学术水平正相关,因此也与其平均被引频次正相关。这样,利用以前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刊的学术质量水平。所以,人们用如此计算得来的期刊影响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刊的学术水平。    2. 期刊的高质量不保证论文的高质量   但是,即使我们承认引用统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而影响因子本质上是且只是期刊质量的评价指标。期刊的高影响因子从来就不能简单等同于发表在这个期刊上的某篇具体论文的高质量,高影响因子期刊上也有许多论文无人引用或者所发表论文也会因为学术不端或失误等被撤销。例如,Nature不得不撤销弄虚作假的小保方晴子的论文;有研究指出,多种著名期刊都有多篇论文(其中不乏高引用率论文)因为科学不端行为而被撤销。   因此,不能因为一篇论文发表在某个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就认为这篇论文一定是高水平的。那种通过发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来代表具体论文水平的做法本身是不科学的,那些宣传“论文影响因子”、计算某个研究人员的“发文平均影响因子”、或者统计某个研究团队或研究机构的“论文平均影响因子”或“论文累计影响因子”的做法更是已在荒唐的边缘。   3. 互联网检索淡化了学术期刊的“核心”价值   值得关注的是,有研究发现,来自高影响因子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在不断下降,来自非高影响因子期刊的高被引论文比例在不断上升。其实,这反映了学术期刊网络化检索利用的现实。在Google、Bing、百度、CNKI以及大规模集成检索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检索文献的主要工具时,以期刊为主的文献检索已经让位于以论文为主的文献检索,期刊本身作为一种遴选机制的作用迅速下降,而图书馆采用的Big Deal采购机制(购买大规模期刊数据库而非单独期刊)也明显淡化了“核心期刊”的作用。    “核心期刊目录”及其遴选可能出了什么错?   1. 不合时宜的期刊遴选 莫衷一是的量化标准   在期刊遴选作用实际上不断弱化的同时,我国的“核心期刊”评选依然方兴未艾,而且我国的“核心期刊”名单何其多也!不仅多个研究机构编制了多个核心期刊目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等也提出了自己的核心期刊目录,许多教育科研单位又有自己的目录。   这些目录一方面都是在一定程度上依据论文引用数据作为基本客观数据,另一方面又“各有创新”引入许多间接指标,再加上出于种种原因各自设计出不同的分类体系,因此造成一种期刊在不同评价体系中出现在不同类别、出现在不同排名位置,甚至在有的体系中排名很高的期刊在另一个体系中名落孙山。而且,近些年又有许多新的“评价指标”被不断地“研究”出来,使得几乎每一个稍稍正经点的期刊似乎都能找到一个有利指标来彰显自己的“高水平”。这样,“核心期刊”遴选成为研究热点,相关“市场”也持续火爆。    2. 互相庇护的引用联盟 发展艰难的专门期刊   这种局面往往导致学术期刊为获得某个体系的青睐而采取种种“有利于提高期刊影响力”的非学术做法。例如,《总览》惩罚那些发表跨学科论文的期刊,就会助长期刊只关注和发表“本学科”的内容,因为在有限发文量内发表跨学科论文将导致自己的“本学科论文的引用量”的减少,这实际上导致“画地为牢”和必然的“坐井观天”。这还容易驱使部分期刊建立“引用联盟”,相互“友情”引用来提高自己被引量,毕竟“引用联盟”只有在“本学科”中才能有效建立。另外,这往往造成对特色化专门化期刊发展的阻碍。   为什么在我国专门化期刊难以发展呢?除了管理体制的原因(例如许多属地办刊)外,要获得较多“学科内引用”,就要发表这个学科领域内不同人员都读得懂的论文,或者在本学科所有主题领域都发表论文来覆盖各种引用可能,因此涉及宏观主题、宏大叙事和“热点主题”的论文以及综述等可能就受欢迎,因此许多期刊发表了上至宏观哲学般内容、下至非常高深细微的技术内容,不管自己的评审专家或编辑是否能看懂。   有的评价体系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遴选方法对一部分期刊不公平,却宣称自己本身就没打算进行全面评价,因此是否客观和公平似乎就没关系。但是,当这些体系采用的核心评价方法与科学研究主要趋势不一致、与学术期刊本身推进学科发展的宗旨不相符、与真正的符合发展趋势的学术质量无关时,它就已经失去了整体上的可信度。何况实际上,没有一个体系会说自己只是“部分期刊的核心期刊目录”,人们也会在实践中把它作为一个普适的体系来应用。    3. 评选暧昧 呼吁透明   还有,许多“核心期刊目录”的评选过程并不透明,数据来源及其计算不清楚,往往还人为加入了许多主观“调整”,而“调整”的依据以及“调整”操作者信息也不公开。我们没有证据说明其中存在“任性”,但我们也没有数据可以对其进行重复验证。我们呼吁所有的“核心期刊目录”体系公开自己的所有数据及其计算方法,公布自己主观评选时的定性指标及其判断依据,公布自己“调整”遴选结果的依据。如果这些评选及其调整是科学、严谨、规范的,其结果就应该在同样的数据、标准和流程条件下可重复验证。将数据、过程和责任人员予以公开,这已经成了科研领域和出版领域的基本要求,也是公信力的基础。   其实,国际科技界《研究评价的旧金山宣言》、《关于研究评价原则的莱顿宣言》和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追求卓越科学》宣言中都要求科学地应用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如果仍然坚持对“核心期刊”的迷信和对“核心期刊目录”的迷信,本身就说明在学术评价和期刊评价上的肤浅和不负责任。    都是“指标驱动”惹的祸?   1. 科研评价依赖显性量化 痴迷指标引发学术不端   也许应该指出,“核心期刊”神圣化以及“影响因子”神圣化本身还不是问题的全部。问题还在于我们对科学的评价过度地依赖某种显性的、最好是量化的指标。这种对指标的依赖似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绑架了我们的意识,造成“指标驱动的评价”,甚至“指标驱动的研究”。   笔者曾在Nature举办的一个讨论会上反复听到我国研究人员问“我怎样才能在Nature上发表论文”,尽管Nature编辑回答说“你需要做一个高水平的研究”,但提问者明显感到“不解决问题”。我们看到,问题和答案的出发点有明显的差异,很可能导致人们行为的差异。   对于提问者来说,发文--在核心期刊发文--在影响因子尽可能高的期刊发文,已经成了科研是否成功、工作能否“交账”和“职业生涯”能否发展的主要(甚至全部)依据,成了各类机构的宣传重点、成就象征和评价条件。这就在潜意识上、甚至在实际评价和管理中造成只要发了文章就“功成名就”,至于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是否解决了对科学或对发展真正重要的问题,那已经无关紧要了。那么,为了快发文、多发文、发那些高影响因子期刊“喜欢发”的论文,可能就直接导致追风式科研、短平快科研、碎片化科研等,也容易诱导科学不端行为。   对指标的痴迷也对办刊理念和办刊方法带来负面影响。例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对跨学科内容的回避、对特色化办刊的回避、对“热点”主题的盲目追逐、对冷门问题的冷漠,等等。而且,对指标的痴迷还会驱使期刊“想方设法”把引用量“做上去”,这在一些圈子里已经成了交流的热点、密室交换的利器,甚至专业化“杀手锏”。有些期刊在这方面颇有“创新”意识,例如少发文章、发表综述文章、奖励作者引用自己刊物、建立“引用联盟”等等。    2. 热门引用不等于杰出思想 引用指标一样要走下神坛   其实,许多看似神圣的指标本身应该走下神坛。前面我们对“核心期刊”去神圣化,现在来分析“引用”这个指标本身。“引用”作为影响力指标,是假定“引用”代表了使用、使用代表了影响、影响促进了科学发展。在大量文章的大量引用情况下,从平均来说“引用”确实能够从一个方面体现“关注”和“影响”,但是,引用本身有很多原因,热门引用论文不一定代表了杰出科学思想,引用量并非一定与论文的学术水平严格正相关。   Nature在2014年发文指出,许多提出了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或创造的论文并不在高被引论文名单上,“史上引用量最高”的论文往往是与方法、数据等有关。尽管我们承认这些论文的效用,但它们往往不能代表所在学科的学术创造方向和一流学术水平。   而且必须看到,引用指标严重偏向基础研究论文,因为人们写一篇论文时必须引用其读过的另一篇论文才产生“引用”,因此“引用“作为指标有利于把学术论文作为主要产出的基础研究领域。但是,技术应用、科学普及、政策研究等方面的学术和研究,它们的读者受到“影响”后往往不是再写一篇研究论文,而是开发技术和工具、改变或完善政策、组织生产或管理、开展教育等。因此对这些领域,即使很大的“影响”也往往不是通过其他新的论文来体现,也可能带不来很多的引用量,因此在那些以引用量为基础的评价体系中就缺乏“价值”。   另外,区域性主题、细节化问题,甚至高深的突破性的创新,往往比那些“全球性”问题或“宏观性”问题的“受众”少,因此,无论其研究水平和创新程度有多高,自然也不会有多少引用。试想,如果霍金没有写《时间简史》,有多少人知道他呢?   我们不反对采用指标,包括采用量化指标。许多指标,如果正确地计算和正确地应用,有其客观的有限的作用。但是,把任何指标用到它本身力所不逮的程度就变成了荒唐,真理超过一步就是谬误。   最后需要说明,我们批判某些指标体系的错误,并不指望甚至不希望又出现一个超级精细和“全面”的指标体系。任何指标都无非是从某一个角度观察复杂世界的投影,而异常复杂纠缠的指标体系往往可能存在更多的问题。我们的目的是排除对指标的迷信,不被指标(更不用说其中错误百出者)所裹胁。
个人分类: 新观察|1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马30】 三个诸葛亮,抵不上一个臭皮匠
热度 55 yuncai 2015-6-20 14:14
下午3点,收到短信,让4点钟去21号会议室参加教授委员会会议。 到了会场,打听到会议的议题是要讨论新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哈!这是个重要的会,要拿出参加B类会议的精、气、神。 给会议划分成A、B、C三等,是老马干的。有一天,我先是下午参加了一个学习会,晚上又继续给研究生们开会。当我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地告诉研究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改变命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在玩手机,根本就不听!刚想发作,想到自己下午在听会时也和研究生们一样在玩手机,甚至还为自己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建了个微信群,也就忍住了。 当天晚上,老马到我办公室聊天,我感慨地说,现在的微信太害人了,老师和学生在开会时多数人在玩手机,会议效果不堪设想呀! 老马轻蔑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缓缓而谈,说大可不必在意会议效果。一个会议的重要与否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让你主持一个会,或者让你在会议上讲话,这个会议对你就非常重要,就属于A类会议;凡是自己不发言、不讲话的会议都不能算A类会议,最多算个B类。B类会议是有内涵、有信息、有效率、有效果的会,这类会议大家一般都会高度重视,很少有人玩手机了。剩下那些耗时害命的会议属于C类会议,你不让大家玩玩手机、放松一下,还可能把大家憋出病来呢! 听完老马这些话,我怀疑老马在讥讽我每周给研究生开的研讨会都无用,都是在浪费研究生的生命,就找个理由给自己解围,说:“难怪老外一句话,叫 ‘ 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 . ” 但今天这个会,事关真金白银的科研奖励办法,这是大家共同的meat,千万不能让自己和学科吃了亏。老马说“劳力者在制造产品,劳心者在制定规则”!古人言“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的都是这个理呀。于是我关了手机,准备好好开会。 高松年校长沉着脸,开门见山地说明了会议主题: “大家安静!今天召集大家开会,是要讨论一下如何重树科研工作者的军心,重建我校的科研氛围。” “大家可能都发现了,最近大家都不搞科研了,给项目也不要了,却在流行着一种什么‘慢生活’!不追求自己今天是否看了两篇文献、是否做了两个小时实验,却在惦记着每天要散步2万步,还不停地在朋友圈里晒养生、晒游玩、晒美食,完全忘了我们“干就干好,争就第一”的校训!” “最近,我连续几个晚上在校园转悠,发现实验室都黑着灯,几乎没有人做实验了。后勤的同志告诉我,我校今年的用电量还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大家都不做实验、不用电了,电厂不烧煤了,天空能不蓝嘛?好家伙,遇见一个蓝天,人人都在发蓝天照,比获了诺贝尔奖还高兴。” “有的同志可能已经知道了,今年我校的进账经费又大幅度减少了!学校的排名又下滑了!我们必须想办法尽快改变这种局面。今天这个会,就是希望大家讨论出个新的科研工作奖励办法,对潜心做科研、出成果的教师进行重奖,鼓舞一下士气。” “现在政策变了”,高校长继续讲到:“上级也早就要求我们要改革科研成果评价办法了,我们的办法也是要与时俱进的……” 高松年的训话还没讲完,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唐晓芙急匆匆地走到高校长身边,俯身耳语了几句。 高校长马上站起来说:“很抱歉,省委组织部长突然来了,我要接待一下。今天的会议就由汪处厚教授主持吧,希望你们能订出新的奖励办法来。我对新的办法有三个要求:第一是绝不能再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了!第二要能激励士气;第三是让大家都满意!拜托大家了,拜托处厚教授了。”说完,高校长就在唐小姐的陪同下,匆匆离开了。 文学院院长汪处厚连忙站起身来,跑步送高校长下楼,没想到高松年似奔丧般,马上就没了人影。汪教授只好用士逢知己的目光追随了一会高校长啪啪、啪啪下楼的脚步声,这才转过身、挺直腰回到会场。 汪处厚缓缓坐到主席的位子上,环顾了一下会场,说:“兄弟临时受命主持一下,但还是要仰仗大家。刚才高校长已经将会议主题讲得很清楚,也提出了三点希望。大家谁先发言呀?” 新闻学研究所所长李梅亭对学校的奖励办法早就恨之入骨了,抢先说:“现在我校的科研奖励办法有两大弊端:一是形成了一种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已经严重影响了对本科生的培养质量了。我们大学的使命是什么?是培养学生!但是,现在即使你教学再好,也没什么奖励,比如我讲授的‘先秦小说史’课程,几年来学生评价都是全校最好的,结果一分钱奖励也没有;而一些青年博士,一年能发好几篇SCI文章,一篇文章奖3万,一年光科研奖励就能拿到10万多了,这太不公平了!” 方鸿渐在心里冷笑:先秦哪有什么小说?先秦文学史还差不多,但诗词歌赋你李梅亭懂吗?要讲小说你最好还是从清代讲起吧。 方鸿渐的心里活动并没有影响李梅亭的发言激情:“科研奖励已经造成了学科之间的严重不公平,妨碍了一些学科的发展。比如说,理工科有SCI、EI、专利等等奖励,但我们人文社科主要是研究和繁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都不如我们国内,却因为我们发不了SSCI文章,而不给奖励,这也太不像话了。” “梅亭的意见我同意”,汪处厚插话道:“我愿意将梅亭教授的意见作为我的附议。我认为我校现在的奖励办法就是‘拿来主义’,不顾我们的实际,通通套用西方的定量评价指标,这肯定影响了一些学科的发展。” 李梅亭没想到汪处厚竟然会帮他说话,竟一时语塞。以前人们说‘夺妻之仇、杀父之恨’可以让两个男人不共戴天,但是,对中年的李梅亭而言,夺位之仇却是最大的仇恨——老婆跑了反而可以像汪处厚一样,找个年轻的大学生;老父死了到省去了赡养,说不定还能闹到经济赔偿——两年前,高松年本来答应自己当文学院院长,结果让有背景的汪处厚给半道上劫去,从此,李梅亭一直视汪处厚为死对头。 “咳咳”,韩学愈干咳了两声,表示自己要发言,看到大家都静下来竖起耳朵,这才一字一句地说:“我在国外呆了多年,但我同样认为老外的评判标准也有问题,就拿《星期六文学评论》来说吧,只有一些水平非常高的学者才知道这是本非常好的期刊,结果因为没有被收入ARHI数据库,就不算成果,我在上面发了三篇文章了,一次也没奖过。” “我说几句。”外国语学院的刘东方院长站起来说:“现在的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就好比奖励一个人打死了多少个苍蝇,看谁打死的苍蝇多,然后根据死苍蝇的个数来奖励,却不奖励生产苍蝇拍的人。大家都知道外语是一种工具,我们教外语的老师辛辛苦苦地教会了理工科的人掌握了外语,让他们能够用英文写出SCI文章,相当于给他们做好苍蝇拍,结果他们拿着死苍蝇要奖励。如果理工科的老师们不会英语,能写出SCI文章吗?为什么奖励就不会分给做苍蝇拍的人一点?” 陆子潇忍不住了,向汪处厚举手示意要发言。汪处厚让大家静一静,听工学院陆教授讲话。 陆子潇说:“大家刚才的发言我完全同意,现在的评价体系是存在学科歧视的现象。但我不同意将理工科划为一类,工科完全不能与理科比。物理的老师不需要实验,拍拍脑瓜子可能一晚上就能出篇文章。我们工科要做大量的实验,但我们最好的学报是《神州机械厂学报》,在上面发一篇文章很难,而且还不被SCI收录。我建议应将《神州机械厂学报》按照SCI的二区刊物来奖。” 物理学教授顾尔谦听到陆教授点名提到自己的学科,马上站起来反驳:“我同意陆教授的工科发表SCI文章难的观点,但坚决反对陆教授说的物理学科发表文章容易的臆断。除了理论物理外,大部分物理学科都要做实验,而且文章也很难发,即使发表了,影响因子比材料学科也差远了。” 材料学教授董斜川不满意了,站起来环顾了一下会场,发现生物学教授褚慎明不在会场,就说:“陆教授不要讲外行话,我们的科研奖励早就不按影响因子奖了,而是按期刊的分区来奖了。要说影响因子,材料学科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比生物学科差远了。” 赵辛楣摇摇头说:“按照期刊分区奖励也不科学,如果你的论文发表在二区刊物上,但别人都不引用;而我的文章发表在三区期刊上,他引很多,结果你的奖励就比我多,这肯定不合理嘛!我建议还是按照他人引用次数来奖励。” 孙柔嘉弱弱地插话:“赵叔叔的发言我原则同意,但按照引用次数来奖励,对我们数学学科是不合适的。在我们数学领域,最重要的成果是你终结了一个难题。这个难题被你解决了,就没人再研究了,也就没有他引了。但如果你解决错了,反而有不少人评论你的文章,引用次数就上去了。” 汪处厚一看,这样吵下去永远形不成共识,高校长走时特别叮嘱新的办法既要激励士气,还要让大家都满意,这该怎么办?汪处厚毕竟做过几年官,知道如何推谢责任,便决定让大家对提出的建议一条一条进行举手表决,超过八分之七同意的就通过。 教授们都反对举手的表决方式,只愿意采用无记名投票来表决。 表决结果一出来,会场哗然:没有一个建议超过八分之七票。教授们又吵吵着要第二次投票! 汪处厚没想到教授比官员还难对付,只好宣布散会,等请示了高校长后再说。 我对这个结果很诧异,散会后径直走到老马的传达室,向老马快速简要地介绍了会议经过,问老马:“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常说‘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这么多大牌教授,按说集众人智慧,应该能出台一个好办法呀!” 老马吸了口烟,眯着眼睛说:“如果让一个人来集众人智慧,那就是‘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但你要让大家都同意,那么每个人都必须拉抵自己的智商,这样‘三个诸葛亮也抵不上一个臭皮匠’了。群体智慧只能比个体智慧更低,而且人数越多越愚蠢,乌合之众就是这么形成的。这可是一百多年前法国人Gustave Le Bon说的。” 【老马29】一人生病,全家吃药 【老马28】介于泰山与鸿毛之死 【 老马27】皇帝的新衣 【老马26】吃奶的汉子 ; 【老马25】 导师要请学生吃饭! 【老马24】有利才引进,无兔不撒鹰 ; 【老马23】好菜费饭、好女费汉 【老马22】科技查新、滴血验亲与处女证明 ; 【老马-21】出名要趁早,好鸟多先飞 【老马-20】“国家级项目”发明30周年记 ; 【老马-19】是缺伯乐,还是缺千里马? 【老马-18】一件专利引发的血案 ; 【老马-17】 宋江是个战略科学家 【老马-16】斧头帮与非传统安全 ; 【老马-15】2011计划与2012映画                   【老马-14】国家基金:中有必然,挂亦偶然 ; 【老马-13】教师上岗服务公司 【老马-12】毕业季中的一女嫁七男 ; 【老马-11】资源型教授与学术型教授 【老马-10】知识分子的弱智之处 ; 【老马-9】文章他引vs民意测验 【老马-8】老马戏教授 【 老马-7】都是基金惹的祸 ; 【老马-6】传达室老马的传奇学术生涯 ; 【老马-5】专利之转让篇 【老马-4】专利啊!专利! ; 【老马-3】马眼识人 【老马-2】:科技奖的另类功效 ; 【老马-1】评价导师学术水平的另类标准
个人分类: 小说|33876 次阅读|77 个评论
同行评论有用吗?
热度 4 zhpd55 2013-10-16 17:13
同行评论有用吗? 诸平 据 《 科学家 》( The Scientist )杂志 2013 年 10 月 15 日 报道,许多科学出版物都会通过发表后同行评议、发表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期刊影响因子来定期进行评价。但 2013 年 10 月 8 日 ,位于英国 布莱顿( Brighton )的萨塞克斯大学( University of Sussex )生命科学学院的 亚当·艾尔 - 沃克 ( Adam Eyre-Walker )教授与德国汉诺威( Hannover, Germany )的妮娜·斯托莱茨基( Nina Stoletzki )合作 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 PLoS Biology )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论文 —— The Assessment of Science: The Relative Merits of Post-Publication Review, the Impact Factor, and the Numberof Citations 。 他们研究发现论文发表后 同行评论、被引频次以及影响因子这些并不能很好地来衡量科学研究成果(论文)的价值。 亚当·艾尔 - 沃克教授作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在 萨塞克斯大学网站 的新闻报道( Scientists ‘bad atjudging peers’ published work,’ says new study : Are scientists any good at judg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ientificwork of others? )中就明确指出:“科学家们可能是最好的科学论文评审员 , 但是他们对于科学论文的评判结果很糟糕( Scientists are probably the best judges of science, but they arepretty bad at it. )。 亚当·艾尔 - 沃克和妮娜·斯托莱茨基 分析了来自发表后同行评审的千人( F1000 )数据库 2005 年发表的 5811 篇论文,其中 1328 篇论文是由不止一个评审员进行评审的;还有来自发表后进行同行评审的维康信托基金会( Wellcome Trust )数据库的 716 篇论文,其中每一篇论文均由 2 位评审员进行过评议,均系发表于 2005 年。这两个数据库都是采用评审员基于对论文质量的判断然后进行主观赋分。亚当·艾尔 - 沃克和妮娜·斯托莱茨基预计论文价值相似的将得分相近 , 但是他们发现评论者对所指定的论文,赋分值相等的大约有一半,仅有少量的评审结果得分偶尔略高于预期值。研究还发现在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与评审者对评审论文的价值赋分二者之间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 作者在论文中谈到:“总的来说 , 似乎科学的主观评估很差 , 他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关联;但是,如果被评审的论文在这些期刊发表,他们仿佛对期刊会产生强烈影响,因为在排名靠前的期刊发表的论文得分会高于其真正的内在价值 ” 。 亚当·艾尔 - 沃克和妮娜·斯托莱茨基还发现 , 一篇论文的被引频次积累主要是随机的 , 虽然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被引用频次高的可能性,但是并非每一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都会有更高的被引频次,引用少,甚至无人问津的论文也不是没有。 情况的确如此我本人以 Scopus® 数据库检索到影响因子最高的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为例, 2012 年 IF(Cites / Doc. 2years)=106.13 , 2009-2011 年未引用文献比例为 35.6% ,即有 42 篇论文未引用过;另外以 SJR (类似于 IF )最高的期刊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为例, 2012 年 SJR= 39.439, 2009-2011 年未引用文献比例为 5.3%, 即也有 9 篇论文未被引用过。下面是这两种期刊的 IF 、 SJR 以及未被引文献的变化情况。 因此,亚当·艾尔 - 沃克和妮娜·斯托莱茨基他们的研究结果暗示 , 因为不同的审稿人对于同一篇论文的价值通常会有不同的评价结果,期刊的影响因子也是一种评判一篇论文前后矛盾的方法。尽管如此 , 他们认为影响因子或许是基于其透明度的 3 个评价措施中最不容易出错的一种。 研究人员看到的 3 种评议方法 : 其一是同行评审 : 主观的发表后同行评议,其他科学家给出他们对已经发表作品的评审意见 ; 其二是被引用次数 : 一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是某一篇论文得到其他论文认可引用的一个公认的信息来源 ; 其三是影响因子 : 这是衡量一种期刊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 由被其他科学论文引用某一期刊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次数所决定。 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一种科学出版物的重要性让科学家来评判是不可靠的 : 他们很少对于一篇特定论文的重要性达成共识,而往往会深受论文在何处发表的强烈影响,实际上就是以刊论文,在知名度高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自然会达到过高评价。此外 , 作者表明一篇论文发表后被其他科学家提及的次数,与其科学价值的关系不甚密切。作者认为 , 这项研究的发现可能对科学产出的任何未来评估产生重大影响 , 如英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政府即将推出的 杰出研究框架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 REF ) 等。 领导这项研究的艾尔 - 沃克教授说 :“ 在此提及的科学价值的三种评议方法都不怎么样,特别是主观评估容易出错、有偏见、而且评估绩效也是一种昂贵的方法。 ”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的乔纳森·埃辛( Jonathan Eisen )和他的同事认为 , 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重要的 , 有两个原因 : 它( IF )不仅是最早 提供了一种研究可靠性评估的定量评 价方法,而且也引发我们对目前如何评估科学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在未来应该怎样评估科学研究成果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的思考。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 The Assessment of Science: The Relative Merits of Post-Publication Review, the Impact Factor, and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相关博文请浏览: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219983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研究|5941 次阅读|7 个评论
论文价值争论中的“关公战秦琼”——兼致石锋、徐明昆博友
热度 3 kexuepifu 2012-10-3 14:34
论文价值争论中的“关公战秦琼”——兼致石锋、徐明昆博友 自南京大学提出以论文论英雄,并于尔后普及全国 ( 大陆地区 ) ,甚至成为了官方政策以来,关于论文价值的争论从未停止,近日又成为了科学网上的热门话题。应该说,双方所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之所以谁也说不服谁,一个重要原因是“关公战秦琼”,没有约定前提——发文者的工作是科学研究还是技术研发。 一些博友大概没有认真想过,包括中科院、各部位的研究院和高校在内,我国各系统、各层次 ( 非社科类 ) 的所谓“科研”,绝大部分搞的其实是“技研 ( 技术研发 ) ”,虽然有些内容偏重技术基础层面,但都有明确的应用目标和应用领域,与以探索自然规律为目的的真正科学研究并不是一码事。正因为如此,中科院从在中央研究院基础上组建开始,就将下属研究所划分成了基础局和新技术局两个口分管。之所以搞了 60 多年还分不清科学与技术,甚至越搅越乱,其根源还是官方的严重误导。 众所周知,当今中国大陆地区的当政者,虽称为“无产阶级政党”,但其革命的依靠力量是农民,相当部分在 1949 年之后身居高位的封疆大吏,原来不过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被划为地主、富农的人们有点文化,结果还作为革命对象被打倒,有的甚至被清除了。高级领导人中,即使是其中的较有文化者,其文化也不高。本应文化高的中共中央常委中,毛、刘、周、朱、陈、林、邓,没有一个上过大学,更不要说像钱学森等人那样进入西方名校留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赞扬为“留学法国”的周恩来、邓小平等,其实是“留法勤工俭学”,边挣饭吃边搞革命。而号称“四个伟大”的毛泽东,就连那样的“洋眼”也没有开过。指望这些领袖人物分清科学与技术,显然是一种奢望。 于是,在解放了的中国大陆就派生中一个新词——“科技”,甚至连俄文、英文也都跟着派生出中国式的复合词来。无论是研科学,还是攻技术,都统称为“科研”、“科研人员”、“科技人员”。其成就都通称为“科技成果”。对待所谓“科技人员”的政策和管理办法,也不区分究竟是“科研人员”还是“攻技人员”。以至于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当以研究、开发高新技术为圭皋的第一批公司出现于海淀区白颐路上的时候,官方的用词依然是几十年痴心不改的“高‘科技’”。于是“科技”一词又在加上了“高”字作为形容词之后更猛烈第泛滥起来。 诸位博友不要以为这只是一个用词问题。名词、术语,是人们对概念的理解和表达。“科技”一词依然。诚然,科学与技术确实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科学是对于自然现象、自然规律的研究、探索、认识、归纳、总结、提炼,技术是运用已知的原理、规律、知识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将科学物质化、实用化,二者的目的大不相同,其成就的表达方式也自然不同。在技术成为了可以论价买卖的商品时,这种区别就更为明显。 但非常遗憾的是,尽管当今的中高级领导已经大多具有大学学历,有的甚至还吃过洋面包,但由于几十年的灌输和浸染,他们头脑中“科”与“技”的区分,以及有无必要区分,在管理方式和政策上如何区分等,相信没有几个人过过脑子。被宣称为“国家队”的中科院精英们亦然。记得还是在分管科教的李岚清退下来的那年,中科院统战部在信息中心 ( 院图 ) 大楼召开过一个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会,我作为民盟代表与会。我在发言中指出:“现在是向科学要经济效益,向技术要发表论文。希望中科院能够帮助政府分清科学与技术。如果连中科院都分不清,其他人、其他单位就更别指望了。” 我的观点很清楚: 1 .科学研究成果的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表达、体现方式是发表论文,体现论文水平的是其新的发现;而技术研发成果的最重要体现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是转化为产品、商品为社会所用,作为文字形式,技术可以表达为专利和论文,但最核心、最有价值的发明是不宜以论文形式“和盘托出”的,要作为机密保护起来,只为自己的国家、单位、企业所用;专利要报,但并非什么技术都适合于申报专利。外在易见的技术特征适宜申报专利,而配方、工艺就不适宜申报专列——因为,即使人家抄了你的,或与你申报的权利要求相同,你也看不见,无法控告、维权。 2 .对于名副其实的科学研究和其从业者,要以发表论文的水平和有水平论文的数量予以评价。 3 .对于技术研发性工作及其从业者,要首先以其技术成果 ( 可以是实用技术,也可以是物化形态的产品 ) 获得实用的情况和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标准。对于专利,不以其数量论英雄,而要看转化项目数和转化后的效益。发表论文也要算业绩,但核心是论文内容中的新意。 4 .科学研究的经费,主要靠国家提供,有条件时也可搞社会捐赠。技术研发的经费,主要向“下家”——企业、军方要,其关系、权责、利益分配靠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维系。对于于国于民非常重大的项目 ( 技术、产品 ) ,也可由国家提供相当比例的费用,甚至大头,但应该签订类似与企业所签的合同,完不成要有追责。对于预研性的、偏基础的项目,对其结果要组织硬碰硬的的验收,“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看,不能靠一张纸交差。 我想,如果国家能够首先在用语上明确区分科学与技术,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专家,包括把“高科技”纠正为“高技术”,按照上述思路制定政策、安排经费、落实待遇,即可做到泾渭分明,互不相扰,有关论文重要与否的争论也就不灭自息了,绝对不会搞成现在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论文崇拜,注水论文、垃圾专利充斥,弄虚作假成风。须知——资本家 ( 企业、企业家 ) 的钱可不是好骗的!!!
1777 次阅读|3 个评论
支持[教育部: 科研勿以论文数量“排座次”]
热度 4 jitaowang 2011-11-9 06:03
作者 王季陶 昨天新京报电子版发表了一篇 记者郭少峰所写的报道 , 副标题是 . 明确反对各种简单化科研排名 , 要建立符合哲学社会学科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 . 教育部提出,从根本上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教育部还明确提出反对各种简单化的科研排名。 也反对: " SCI 论文被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GDP ,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院所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甚至唯一尺度 "等严重情况. 尽管教育部是针对哲学社会科学说的 , 其实这样的意见精神对其他理工科也是同样适用的 . 确实需要端正或建立正确的人才 , 研究成果等的评价标准 , 决不能简单化 . 教育部:科研勿以论文数量 “ 排座次 ” 明确反对各种简单化科研排名,要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   本报讯 (记者郭少峰)教育部昨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教育部提出,从根本上改变简单以成果数量评价人才、评价业绩的做法,摒弃简单以出版社和刊物的不同判断研究成果质量的做法。教育部还明确提出反对各种简单化的科研排名。   教育部表示,正确认识《科学引文索引》( SCI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SSCI )、《艺术与人文引文索引》( AH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等引文数据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避免绝对化。此前人大校长纪宝成曾提出,仅关注 SCI 和 SSCI 发文量,是不可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   一位高校老师介绍, SCI 论文被视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 GDP ,目前已成为衡量大学、科研院所和科学工作者学术水平最重要的甚至唯一尺度,评职称、申请经费、评奖、晋升乃至评选院士,几乎都与此挂钩。该老师还透露,像《中国社会科学》所获得的科研小时或积分都比较高,不同的学术期刊刊发的论文、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著作,累计的科研小时或积分是不一样的,但只要有论文刊发或著作出版,就是会有科研考评累计的。   依照这份意见,教育部要针对人员、项目、机构、成果等不同评价对象,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论文、著作、教材、研究报告、普及读物、非纸质出版物等不同研究成果形式,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
个人分类: 科学发展|3859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甘永超 2009-6-25 01:05
为了避免发表韩国黄禹锡等的造假论文的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美国《科学》杂志编辑部去年宣布,对 高风险 投稿将采用特别的审稿措施,包括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图像、或有关材料,以及说明论文每个署名者的贡献等。高风险投稿包括有出乎意料或反直观结果的论文 ( 也包括可能有大的新闻或政治意义的论文 ) 。也就是说,它们可能是最具创新、可能被称为 科学突破 研究成果。 《科学》每年收到 12000 篇原始研究投稿,发表约其中的 7% ,新的审稿措施会不会给编辑部增加过多的工作量呢?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的科学记者 JoePalca 向《科学》总编 DonaldKennedy 提出了这个问题。据 Palca 说, Kennedy 的回答是不会,因为他估计每年的高风险论文在 10 篇上下。 换句话说,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期刊之一的总编认为《科学》发表的最具创新的论文每年不过 10 篇左右,占其发表论文总数的 1% 。其实,突破性的论文不一定都是在这些国内看得最重的刊物上发表的。 200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AaronCiechanover 说, 在哪里发表论文不重要,重要的是发表什么 。 已经有医学学位的 Ciechanover1976 年从以色列军队退役,但是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不是行医,而是科学研究,于是到 AvramHershko 的实验室做博士研究生。在那个 RNA 很热门的年代,他的导师却让他研究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化学,从而发现了泛素 (ubiquitin) 系统,这项工作使他们在 20 多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 他们关于泛素(虽然那时后还没有用这个名字)的第一篇论文于 1978 年发表在一个小的刊物:《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通讯》 (BiochemicalandBiophysicalResearchCommunications) ,该刊物 2005 年的影响因子是 3 。而他们的这篇经典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已经超过 2000 。 他们的第二篇重要论文 1979 年投稿到《细胞》,杂志主编没有把稿子送同行评议, 24 小时内就给作者发了退稿信。主编在信中夸论文有意思,但对其中提出的模型大为不解。主编说,如果作者能把模型中的 1 、 2 、 3 、 4 都解释清楚,《细胞》就可以发表。论文作者之一的 IrwinRose 那年正好当选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可能因此把论文改投《国家科学院院刊》 (PNAS) ,得以在 1980 年发表。 ( 院士投稿或推荐的论文,院刊总是发表的。 ) 他们论文中的模型至今仍然正确,而把其中的 1 、 2 、 3 、 4 全部搞清楚花了好几个实验室 20 年的时间。这才是开创了一个新领域的科学突破。 《科学》曾把黄禹锡等人论文评为 2004 年的 10 大科学突破 (breakthrough) 之一。然而两年后,黄禹锡事件代表的却是科学诚信的崩溃 (breakdown) 。靠新闻发布出来的科学突破,即使是在高影响因子的刊物上发表的,也不一定经得住 时间的检验。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39 补充一句:既然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不多看看论文内容而只关心论文载体呢? 一位海外教授对 SCI 的一些看法 嵇少丞 我曾连续三年出任加拿大 NSERC 地学部终审委员会委员(共 12 名,其中来自外国往往美国一名,政府部门一名,工业界 2 名,其余来自各大学),每年阅读评审无数基金申请报告。 NSERC 基金评审规则上明确规定: 不得以论文发表在何杂志而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只要发表在本行业的主流刊物(mainstream journals) 就行。所谓主流刊物就是本研究领域人员常读到的刊物 。 不得以研究学科的不同而区分研究的重要性 (有的人总认为他研究的学科比别人更重要), SCI引用率不是判别论文质量的标准 。所以,终审时,我们大家从不拿、也不允许拿《自然》和《科学》和 SCI引用率 说事论人。拿论文发表处作为论文自身质量的标志,是和 以貌去人 、 以衣取人 一样荒唐。我们国内有的行政领导喜欢搞一些量化,SCI的误用就是一例,复杂的科研成果评价演变成数手指的加减法运算。 名杂志也常发表小论文甚至假论文,而小杂志也会有大论文 ,完全如此。 A. E. Einstein ( 爱因斯坦 ) 1905 年那 4 篇文章,每篇都应获一个 Noble 奖,都是发表在德国 Leipzig 大学物理系出的物理学年鉴( Annalen der Physik )上。这是远的,我们不说。现代构造地质学奠基人 苏黎世 ETH 的 John Ramsay 教授 1973 年关于韧性剪切带的第一篇论文 , 就发表在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该杂志的 SCI 引用率才 1.0 左右。研究成果往往越是有前瞻性,越难发表,即使发表了,其SCI引用数也不多 。 科学研究中最可贵的就是寻找真理(自然规律),同时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把科学之外的东西看得太重,往往让人急功近利,沉不下去真正做研究,反而出不了真正的成果。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9979 我的洋老板的论文发表观 最近科学网上关于SCI发表的讨论很多,饶毅老师的文章,貌似引发了不少争论。我跟导师闲聊的时候也会聊到相关的内容,这里就把我们闲聊中涉及论文投稿、发表的部分整理一下,供大家参考。 我们的某次讨论是从大名鼎鼎的JACS(美国化学会会志)开始的,导师告诉我,他这辈子从来没有以通讯作者身份在JACS上发表过文章,我就很奇怪了,我说那么你都往哪里投稿呢? 他说,在我眼里,期刊只有三个档次,Science/Nature、decent journal和其他 。美国化学会出版的期刊,都算decent journal,所以投到哪里都一样。 说到这里他突然说,哦,我想起来了,好像欧洲人比较看重JACS,有一次,我的法国合作者跟我说,这个工作必须要发JACS,这样对他的升迁有利,我就说好吧,我们争取发个JACS。于是我就给JACS的主编写了个cover letter,说我给JACS审稿几十年,但是从来没有在JACS上发表过文章,这一次我的合作者非要发JACS,以我审稿的经历我也觉得文章够格,你就让他发了吧。于是,这篇文章就被JACS接受了。 接下来我又问,我说现在有个叫影响因子的东西,你知道不。他说知道知道,我知道我有好多同事,特别是年轻同事,投稿之前都看影响因子的,但是我自己从来不知道每个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对于催化期刊来说,我知道Journal of Catalysis比Applied Catalysis好,Applied Catalysis比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好,这就够了。说完之后他又问我,你熟悉影响因子,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些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我把相应的影响因子发给他之后,他得意的说,你看,我不需要看影响因子,一样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我说,其实我还是想发个JACS的,现在大家都比较看重影响因子,有个JACS还是有好处的。他就说,你自己的文章,投到什么地方,自然是你自己决定,我是不会有意见的,但是如果你征求我的意见,我还是会建议你把最好的结果投到Journal of Catalysis。。。 另外一个我关心的问题,就是什么样的结果是值得发表的。当我跟导师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说:所有的结果!他说,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你的所有结果都应该跟整个学术界共享,这样别人才能不走弯路,这也是政府给我们研究资助的目的之一。所以,有好的结果,你可以投好的期刊,有些结果不够好,那些高影响力的期刊不收,那么我们可以投差一点的期刊,但是一定要争取发表。就算是有些结果非常不好,或者说有些实验的结论是这个方法不成功,这种实验结果不会有任何期刊会接受,那你也要写到你的博士论文里去,这样学术界也能够看到。我仔细想想,我们实验室之前毕业学长的博士论文,确实都有很长的附录,用来描述他们做过的,但是没有期刊会愿意发表的实验结果。而这些结果,不说对学术界有什么影响,对我们自己的后续科研,至少是有很大帮助的,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以上可以说是我导师,一个洋老头的论文发表观,希望能对各位读者有所启发。另外,请大家不要把本文结论随意扩展,比如说,不要认为这是美国教授的普遍观点,最多只能说,有些美国老头是这样认为的。。。 最后提供一点背景资料,我导师他年近70,从教42年,在业内有一定影响,也做过若干年业内主流期刊的主编,近年来工作重心偏向管理,所以观点可能有些过时。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0941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773 次阅读|9 个评论
科学的价值及其认知误区
热度 2 zjlcas 2009-5-13 00:10
科学的价值及其认知误区 张金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科学与技术带来的恩惠,从计算机到汽车,从衣着到手机,现代科学与技术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另一方面,人类也面临着着各种前所未有的威胁,全球变暖,环境污染,核武器威胁等等,已构成了对文明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威胁 。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是科学的与科学方法的学习,媒体热衷于报道科学研究的最新发现,科学及其价值受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关注。但科学究竟是什么? 其价值何在?人们对科学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呢 ? 本文试做阐述。 一 科学是什么 ? Science 一词,中国最早在清末翻译为 格致 , 科学 一词源于日本的翻译 ,2007 年,维基百科将科学定义为 科学是一个基于科学方法的获取知识的系统 , 同时 , 知识的体系也是基于科学方法获得的 . 科学有时候称为纯科学 , 它区别于应用科学 . 应用科学是将科学研究应用到人们的需要中 . 而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则将科学定义为依据无偏观测和系统实验得出的,关于物质世界及其现象的知识体系。 综合得说,科学包括对解释一般事实的知识或基本规律运行的追求。 可见科学是一种用无偏差的手段,进行观察,实验后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是一种知识体系。 二 科学的价值 科学共同体把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作为共同的价值追求,致力于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科学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 。但 科学在我们今天生活中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2.1 科学价值定义 价值是对人需要的满足。科学价值是指人从自身需要出发 , 与科学活动及其成果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审视 。 2.2 价值中立说和科学价值负荷说 西方科学价值观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 , 即科学价值中立说和科学价值负荷说。 前者如 18 世纪法国启蒙伏尔泰把科学看作是了解自然进而实现支配自然的手段和工具 , 认为科学使人类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扩大了视野 , 使人们能够更方便地联系和交往。休谟、康德、韦伯等人认为科学是不承载价值的 , 科学是正确反映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规律的一种知识体系 , 是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事业。即科学价值的中立说 。如史蒂文森认为 , 科学只能处理事实 , 而不处理价值 ; 只能处理技巧 , 而不处理目标 ; 只能处理达到目的的手段 , 而不处理目的本身,对后者的处理 , 是由社会决定的 。人为科学研究活动是无利益驱动的 , 它 只为科学而科学 , 不问功利 。 后者如,彭加勒、默顿、劳丹等人认为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 , 科学不是价值中立的。在科学活动中始终渗透着价值判断因素 , 科学家进行科学活动时都脱离不了价值判断 , 因而科学不是纯粹的个性工具 , 而是处在社会中的复杂事业 。科学发展应该有其功利价值 , 追求实际应用 。 这两种观点的争论仍然在继续,从科学发展史上来看,科学研究,往往是适应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作为科学研究本身,其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社会,而科学本身也仅仅是对事物的理解与知识体系的完善过程。而直至现在,仍然有学者在强烈的否定科学价值中立论。如果没有社会的需求 , 就没有大量社会的有效资助 , 从而科学难以发展到现在的阶段。所以说 , 科学价值中立论只能阻碍科学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这种观点模糊了科学本身的概念。 2.3 科学价值的体现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认为:科学的价值第一方面指它在技术上的应用,这是科学最明显的价值之一。第二方面科学为人类提供智慧与思辨的享受。第三个方面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永远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对任何事物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和怀疑的精神 。这种观点还可以进一步补充,作为人类知识的积累,就有自身的价值。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价值可分为 : 科学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 。内在价值主要指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成果蕴含于科学本身中 ; 社会价值是指科学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意义 。 《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中国科学院 2007 )是将科学作为一种促进国家发展的一种措施,强调其重要性,科学的外在价值从促进国家发展的角度得以体现 。 第一 科学本身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科学是人类对自然及其规律的一种理解与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是构建在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的。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人们理解自然,理解支配物质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更近一步。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科学家体会到智慧的快乐。 第二 科学精神的价值。科学是关于 事实的知识 ,科学精神是对 事实 的 真 的追求。科学精神,是关于 事实的知识 ,是对 事实 的 真 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 是与非 、回答 是不是真 的问题 。科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是倡导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崇尚理性质疑,恪守严谨缜密的方法,坚持平等自由探索的原则,强调科学技术要服务于国家民族和全人类的福祉 。科学主要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得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影响人的行为,改变社会价值观念 。 科学精神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体现出科学的重要价值。 第三 科学的潜在应用价值。任何科学知识,都有潜在被应用的可能。历史上,伦琴在实验室发现 X 射线时,无法预料其发现在医学上的巨大应用。沃森和克里克在发现了 DNA 双螺旋结构的时候,也很难预计分子生物学会受到这一发现如此深远的影响。牛顿和莱布尼茨创立了微积分,奠定了高等数学的基础,后来高等数学成了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而在科学发现初期,很难预测其后来的重要意义,正所谓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正因为如此,基础研究才显得如此重要。 三 认知的误区 3.1 科学与技术的混淆 虽然科学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并不代表每一项研究,都能得到实际应用。能够实际应用的是技术本身,而不是事务的原理。历史上,功力思想,急功近利的思想,促进了科学,同时又制约了科学的发展 。 前面已经述及,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但是当前的一种常将 科学技术 结合在一起使用,而 科技 一词有时作为科学的代名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甚至有些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的作者也将两者混淆。例如 , 宣称科技价值是一个包含事实价值真理价值和工具价值实用价值两大要素组成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真正作为生产力的,应该是应用了科学的技术。而非科学本身。科学要通过一系列的过程,经过理论科学、基础科学,再到应用科学和技术,才能转化成生产力 。 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不能确定的。 但是由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的混淆,使得科学研究也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得到某种可以预测达到的目标,而没有在时间或者结果上给科学发现留出足够的余地。用技术的管理办法来管理科学。申报课题时,要求写清楚创新点在哪里,预期产生什么成果,给出明确的研究进展时间表,隔段时间检查,为了验收合格,研究只能按照既定的线路走,这种做法是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的。因此,必须将纯粹科学研究、应用型研究、技术型研究分开对待。在管理上,应根据科学的特点来采取一种评定方式 。 3.2 科学的善与恶 如在工业化早期 , 因环境污染曾导致大量损害人类健康的事件。早在 1749 年法国哲学家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表达了他对科学的否定 , 他认为,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使贫困人口减少,反而污染了环境,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认为科学是邪恶的 。科学的善恶之争也随之展开。在二十世纪至今,著名的环境公害事件,几乎都和工业发展有关,如光化学烟雾,酸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水体污染,海上原油污染等。 一些学者认为,由于科学的承载的价值取向发生问题,因此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威胁到了人类生存本身。他们认为科学并非价值中立 , 而是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性 , 因此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 , 还是在科学应用中都应充分考虑科学的价值倾向 , 正确地处理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 从而避免科学对于人类的伤害 。而的科学家的任务是要为社会的物质生产提供安全、有效的技术支持 , 真正把科学作为一种为人类谋福利的手段而不是危及下一代的工具 。 他们不但粗略得承认科学承载着善与恶,而且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但是也有学者指出,科学,作为一种不承载价值取向的知识体系,并不会带来环境问题,也更不存在邪恶的之说。如费曼认为科学应用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并不是科学本身造成的 ,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的滥用。正如 李醒民 教授所言:科学以及其导致的技术,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增进了社会福利,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科学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副作用,但是这只是技术被恶用,或被误用所致,并非科学本身之过 。 3.3 科学成果的评价 在对科学工作者科研水平的评价中,人们正从一种单一评价指标转向另一种单一评价指标,也就是从追求数量,转移到到追求 SCI 影响因子上。 1990 年我国的科技论文篇数全球排名是第 15 位, 2000 年排名第 8 , 2004 年排名第 5 , 2005 年第 4 ,到 2007 年,科技论文篇数已跃居世界第 2 了。我们正满怀信心地向全球首屈一指的论文生产大国冲刺 。我国具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已超过 310 所,而美国只有 253 所,博士研究生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 2008 年 5 月 16 日 ,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的数据显示: 2007 年,美国的 SCI 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而且只比位居第二的英国少将近 4000 篇,比位居第三的德国少 400 篇 。 博士研究生世界第一,论文总数世界第二, SCI 论文数量世界第四,是否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大国了呢? 答案可能仍然不能十分肯定。因为我国的论文质量从总体上来说,仍然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一切以以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为准,也就是认为论文发表刊物的影响因子和论文本身的引用次数是科学研究的水平的唯一标尺。但实际上,大约一半左右的刊物中的文章,可能是不被引用的 。而不同学科受到的关注程度是不同,生物学,生态学,数学,医学,物理学之间,科学家的数量,学科发展的时期不同,繁荣程度也不尽相同,势必造成影响因子与论文数量的差异。 论文的质量取决于其深远的影响,而简单的比较论文的横向比较论文的影响因子,或刊物的影响因子是不合适的。国际数学联盟、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委员会和国际数理统计学会警告说: 研究太重要,不能只用一种粗糙的工具来衡量它的价值。 三大国际数学机构联合发布严重警告:科学评价不能过度依赖引文数据。某些研究的初期,可能并不会受到重视,过于依赖影响因子,将可能阻碍学科的发展。《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需要耸人听闻的科学,不需要吸引眼球的科学,不需要头条,真正优秀的科学研究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论文影响的深远程度是关键。郭光灿院士告诫他的学生:发表论文还不是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重要的是你的研究对学科发展所产生的真正影响和价值 。 参考文献 周志娟 科技负效应、科技的价值和科学家的责任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年 3 期 12-13 艾尔曼 从前现代的格致学到现代的科学 2000 年第 2 期 中国学术 http://www.cp.com.cn/emd/17/newsdetail.cfm?iCntno=1024 时东陆 再论科学的定义 科学 2007 , 59 ( 5 ): 23 science. Encyclopdia Britannica . 2008. Encyclopdia Britannica Online. 29 2008 http://search.eb.com/eb/article-9066286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 中国科学院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 http://www.cas.cn/html/Dir/2007/02/26/14/77/72.htm 2007 年 2 月 26 日 王国弘 , 王树恩 科学价值评价的困境及出路 齐鲁学刊 2006 (2) 611-614 李醒民 科学是价值中性的吗 ? 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 年 12 月 35(4) 113-118 韩美兰 论科学价值的基本蕴涵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 年 6 月 21 ( 3 ) 14 -16 吴兴华 科学价值中立吗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4 年 02 期 8-10 李亚宁 费曼谈科学的价值 , 大众科技报 , 2001 年 9 月 16 日 余谋昌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中国青年报 2001 年 6 月 10 日 路甬祥 科学的价值与精神 科学时报 2008 年 12 月 9 日 李醒民 关于科学与价值的几个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 1990 年第 5 期 43-6 姜靖 专家学者热议:是什么阻碍了科学界经典理论的 中国造 科技日报 2007 年 8 月 3 日 武际可 论文等于科学研究吗 杨纯 李大庆 科技日报 2008 年 6 月 25 日 张志坤 博士生数量世界第一 光明日报 2008 年 9 月 24 日 王丹红 金碧辉:现在是提高中国论文质量的关键时刻了 科学时报 2008 年 5 月 29 日 王嘉宁,金煜 菲利普 坎贝尔:惟一要传递的是科学本身 新京报 2007 年 6 月 19 日 王静 郭光灿院士谈科学理念:发表论文不是目标 科学时报 2008 年 9 月 17 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048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9: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