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术思考]论著价值判则
blueyye 2010-5-16 11:38
一篇论文或一本著作的价值,不在于发表在何种层级的期刊上,更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其是否对人类知识做出了新贡献。 是否为人类知识体系贡献了新知识,是论著有无价值的根本判则。人类知识体系正是由所有向该体系注入新知识的论著积聚而成。 因此,是否向人类知识体系贡献新知是论著有无价值的判则,也是学术评价的基准 Cf.: 叶鹰 . 高品质论文被引数据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启示 . 中国图书馆学报 , 2010, 36(1): 100-103
个人分类: 学术思考|31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专利和专著大幅度贬值?
蒋高明 2010-4-20 16:56
蒋高明 笔者始听说专利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在上大学。那个时候,我本能地认为,科学家有了新发明,申请了专利,一定是了不起的。专利嘛,只有是最新的科研发现,且通过国家级的评审,才能够得到。这个观念一直保留到七八年前。当时,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专利也算公分,我对那些有专家的研究员刮目相看。因为,当时我们是没有专利的,也没有勇气将自己的发现去申请专利。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专利并不神秘,甚至在科学家眼里,专利已经是无足轻重的一张纸了。 只要你花钱,将要申报的内容报专利事务所,走一个程序,上网搞所谓的查新,盖上章,再上报到国家专利局,没有不批准的。我们已申报了三个专利了,基本上都顺利地审批下来。如此容易申报专利,百分之百批准的专利有什么含金量呢?科学家对专利看不上眼,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现在,对科学家评估,至少在我熟悉的单位,专利已经不算工分了。 专著的分量在当年也是十分了得的。以教科书为例,我们大学用的教科书,那些熟悉的作者名字,如李扬汉先生编写的《植物学》,潘瑞枳先生编的《植物生理学》、沈同先生编的《细胞生物学》等等,都是令笔者羡慕不已的。那大部头的作品,拿在手里就有沉甸甸的感觉。那花的可是真功夫啊,是作者对知识充分理解,融会贯通后,并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编写出来的好东西,专著的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都是非常丰富的。 专利与专著的贬值,与目前评估体系有很大关系。目前对于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采取的评估体系几乎同出一辙,这就是学术看SCI,本事看研究经费。无论是职称晋级、绩效评估,几乎就是这两个硬指标。在科学院体制下,给研究生上课、审理国内外稿件、编写教科书和专著、申请专利、评审同行撰写的基金项目,甚至有好的建议被国家领导人批示或有关部门采纳,都是不算成绩的,只有将文章以SCI发表到了国外,不论这些文章是研究的什么问题;只要得到了科研经费,不论这些经费是采取什么手段得来的,那就是合格的研究人员,否则就是不务正业。即使对社会、对纳税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也不算数,因为考核或评估标准里,没有这样的指标要求,就不能算数。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出版图书,完全是自愿的行为,是不会引起管理者注意的。 专著的贬值也与图书出版社有关。因为,出版社是要赚钱的,对作品进行同行评审是要花钱的。严谨的学术著作是没有人买的,研究人员要出书就自己交出版费,并自己购买。在当前的科技院所或高校,有好研究成果的往往没有钱,有钱的往往没有好的成果。这样,前者,哪怕用一辈子的研究心血换来的研究成果也不到出版;后者,哪怕是东拼西凑的论文集,由于有钱也能够出版。因市场决定,出版出来的东西往往不值得看的,以送人为主,同行瞧不起,专著以往的厚重感就大大减少了。 专利与专著的大幅度贬值,是社会的悲哀,更是中国科技界的悲哀。当纳税人的钞票换回的是中看不中用的一大堆SCI论文时,我们离诺贝尔奖的距离是越来越远的。没有一个科学家敢于按照自己的兴趣,不申请经费,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他喜爱的科研活动,直到有非常重大科研成果问世,才发表成果的。研究人员申请经费,发表论文,按照论文点数发绩效,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没有经费意味着失业下岗。频繁的评估、晋升、分级、研究生学位,都需要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SCI面世,这样体制下,只能培养科研奴才(听话、出卖人身自由、学术尊严),学术资源的竞争引入了包工头回扣做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大量科研经费,意味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意味着大量的垃圾SCI成果,意味着更大量的金钱和荣誉。不平等的科研竞争,既浪费了国家大量人力物力,又助长了科研腐败,更助长了科学家的浮躁心态。 改变这一切,必须重新回到科研人员的平和心态,让科学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让专利与专著重新找回其应有的光环。 2010年4月20日于九思斋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的根基
Nancyback 2010-3-1 13:29
今天上科学网,看到饶毅、施一公的文章教育改革的支点:高校自主权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315 ) 和王鸿飞的文章学术的多元化评价不是出路-与李侠兄商榷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262 ) 被同时放在了头条 位置 。 两篇文章 提出了很好的 命题。 自 去 年以来,很多学术界网友,对此命题进行了积极探讨。大学的改革,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充分的讨论,有利于理解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发展。这里按照上述两篇引文的思路,继续讨论,但愿有助于形成共识。 知识的社会价值是大学产生和稳固的根基 王文的两个主题句 1. 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一件昂贵的事业,也是所有人类社会活动中精神上和物质上最为高贵的创造性活动。 2. 近几十年中国学术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总结起来事实上只是一个字:贱。点出了学术和大学精神失落的重要表象之一。 学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贵从何而来?中国学术的贱又是如何形成?看明白这两个命题的脉络,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产生,孕育于人类自发的探究自然的活动,虽然神学院做了形成大学的子宫,但大学一脱胎出来,就一直在致力于形成自己的灵魂。对这一过程的推动力,实际上是社会对自然知识的需求和人类自然的求知欲。欧洲人寻根,考证出 Bologna 大学是最古老的大学,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直到文艺复兴以后,大学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要说有模式,只能说是一群探究自然知识和生存技能,及传授和学习自然知识和技能的人的聚集。相当多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与宗教和政权相互关联和作用。但探究、传道和启蒙是大学的主要活动。这当然是基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 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对知识和职业人才的需求,以法国的路桥学院形成 (1715-1747) 为标志,产生了现代职业学院,其它的原来已有的大学为适应工业革命对人才和知识的需要,不断调整已有的和建立新的学院,大学逐步的形成了现代的模式。当然,现在看来不同的大学都带上了自己历史积淀的痕迹。法国的工业化对知识和人才的强劲需求带来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 18 世纪形成了一系列专业学院 (Les Grande Ecoles) 。 1789 年大革命后,法国的大学逐步分化,向两个方向发展,即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大学 (Les Universit s) ,创造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技能发展的职业学院。以 1850 年维克多 . 雨果给国会的提案为标志,这两种高等教育模式在法国定型。欧洲的早期发展国家如英国等,现代大学体制和法国接近,几乎经历了相同的形成过程,推动力当然也是工业革命。美国虽然较早的大学,如哈佛 (1636) 、耶鲁 (1701) 的建立参照了英国的早期大学模式, 19 世纪美国建立的一系列职业学院,如西点军校 (1802) 、轮塞勒 (1824) 学院、 MIT(1865) 则是参照法国的职业学院建立的。同一时期美国建立的一大批公立学校,如密西根大学 (1817) 等,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往往同时有医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等等职业学院,也有以创造和传授知识为主的学院。 专利、著作、执业等权利保障是学术研究高贵的根基 在 15 世纪,欧洲先后产生了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工业革命时期,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在早期工业化国家得到强化。至现代,创新成为工业和各项事业领先的唯一可能。这些保障体系也使得西方各国保持了强劲的创新能力。科学和技术研究者,或者说学术研究者,当然会成为社会的上层。 19 世纪后期 20 世纪前期,职业协会得到发展,执业权被规范为职(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如医师、律师、工程师等的执业资格在专业学院获得并受到法律保障。比如法国于 1934 年颁布法令,保护工程师的职业活动,但强调了只有工程师联合会认可的高等工程师学院授予的合格工程师才受到保护。这样工程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头衔和学位。为保护工程师职业,法国严格限制每年授予的工程师学位人数,比如 1992 年左右,法国一年授予的化学工程师文凭是 300 个,维持多年不变。欧洲的早期工业化国家,基本上有相同的职业教育和执业认证体制。这进一步保证了上层专业人士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保证了研究作为创新活动成为高贵的事业。 大学最需要什么样的自主权 饶施两位先生讨论了大学的自主权问题,主要讨论的是学校和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其中一个主题句高校自主权的改革,实质上类似于农村和企业改革,都是行政机构不再微观管理,而是调动、发挥一线前沿的农民、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大学和学院两级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减少行政层次,解放教师的生产力。但大学自主权的根本,或者根基,应是教授的治学自主权。 我们来继续考察欧洲的体制。欧洲的大学体制,历史证明是成功的,近三百年来,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大学稳如磐石。虽然也有不端的事例和人员,但大学和学术体系具备充分的自净能力。那么大学内部稳定的根基是什么呢?是教授治校。学校和学院在欧洲基本上是实验室或讲座联合体。在北欧,一个教授的实验室是法人单位,教授签字写邀请信,国家就认可发签证,不需要任何其它附加手续。教授签工资表,就可以决定助手和其他职员的任免。当然这些活动是在法律的规范之下。在以法国为代表的南部欧洲,一个实验室有多位教授,这种实验室也是教授联合体。学院则是实验室联合体。大学是学院的联合体。各个级别都有充分的自主权,最基本的自主权仍然是在基层。这有点象饶施两位先生提的当年农村改革,是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解放生产力。当然大学的产出不是简单产品,不能象农村那样算工分,也不能象农村那样算产量。但是如果教授的职业活动受到了充分的尊重,绝大多数教授当然会正确的思考科学和教育问题。 可能国内同行多数还不知道,欧洲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是十分明晰的,归教授个人!因为教授是实验室法人。这一点是保证大学学术和技术研究创造力的根基之一,也是保证教授的科学研究活动顺利进行不受干预的根基。 2010 年 2 月 28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771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annehuang 2010-1-30 08:51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 科学的社会研究 - 科学社会学 : 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作者简介: 曾国屏 李正风:曾国屏,1953年生,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李正风,1963年生,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 加入时间: 2003-08-04 阅读次数: 3024 次 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曾国屏 李正风 (清华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本文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讨论了科学共同体及其学术评价问题,讨论了传统 学术评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而指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术评价不仅是学理性的,而 且是社会性的,政策性的。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 科学共同体 学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G301,N031 文献标识码:A   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角度来广义地理解科学共同体, 其中不仅包括了作为 其基础和核心的公共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还包括政府的科学部和研究理事会、某些 企业和其他私营实体及其支撑的基础设施。相应地,科学子系统的运行绩效一方面取决于 各个要素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而这两方面, 都联系着学术评价问题。 一   在科学社会学中,在讨论学术评价时与科学共同体范畴密切联系。   科学共同体概念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物理化学家波朗依在与贝尔纳的论战中, 抨击了计划科学的观点,力主学术自由、科学自由,进而提出了科学共同体概念。他写道 :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 位置。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 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 很深刻的影响。大体说来,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工作的实际进行完全是个别科学家的责任; 但是对于科学发现权利的承认,是在科学家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意见的支配之下。这种 科学意见主要是非正式地发挥它的力量,但也部分地使用有组织的渠道。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希尔斯进一步指出:一个科学共同体的途径开始浮现出来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权威,这些权威通过自己的成就按照普 遍承认与接受的标准而发生作用,并不需要强迫。   20世纪60年代,托马斯库恩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使科学共同 体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70年代,库恩对科学共同体作了进一步的概括:科 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他们由他们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 素结合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这种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同一共 同体成员很大程度上吸收同样的文献,引出类似的教训。不同的共同体总是注意不同的问 题,所以超出集团范围进行业务交流就很困难,常常引起误会,勉强进行还会造成严重分 歧。   概观以往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共同体的探讨,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 影响到对科学共同体中学术评价问题的认识: 1.科学共同体尽管源于社会学中的共同体范畴,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社会学中,共同体通常指与某一个地域范围相联系的人群,因而往往被作为社区 的同义语。然而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却倾向于舍弃其地域的规定性。科学共 同体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原则上它是没有国家界限的。在学术科学中,每一个无形学院 的成员都是超越国家的。尽管研究课题的资源来自各国政府或象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 织,但科学家本身却是世界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而不是国际文职人员或他们各自国家的公 民。 科学共同体之所以被认为应当舍弃其地域的规定性,其实质上是坚持科 学共同体的任务在于生产公共知识这样的科学观念,公共知识具有超越国家等地域界限 的品性,因而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的自治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中,有统一的 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默顿将之概括为四条:普遍主义、公有主义、不谋私利和有条件的 怀疑精神。   对于这样的公共知识,尽管无法确立绝对的评价标准,但可以找到相对一致的选择准 则。比如,库恩概括了五点: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有效性。库恩认为, 当科学家必须在已有的理论和后起竞争者之间进行选择时,这五种特征具有关键作用。它 们连同其它类似的特征,提供了理论选择的全部共同基础。 2.科学共同体具有以专业为基础的分层结构。共同体显然可以分许多级。全体自然科 学家可成为一个共同体。低一级是各个主要科学专业集团,如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 家、动物学家等的共同体。这样重要的共同体,除边缘上的外,都很容易确定。只要 根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一般就够了。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 抽出一些重要的子集团:有机化学家甚至蛋白质化学家、固态物理学家和高能物理学家、 射电天文学家等等。 科学共同体上述分层最根本的基础是专业一致,库恩把这种基 础称为专业母体。在专业内部,由于接受相似的教育,研究相同的问题,阅读共同的 文献,因而易于交流,而在不同专业的共同体之间的沟通却存在困难,在某种意义上,甚 至是不可交流的。   由于科学共同体的分层以专业母体为基础,因此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学术评价主要是在 专业内部完成的,即学术评价主要用于解决专业内部的问题,如专业内特定理论的评判以 及对于不同理论的选择等。 3.科学共同体中学术标准的运用主要指向共同体成员特定研 究活动之后的成果评判,而不指向研究活动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的预评判。在科学共同 体中,科学的价值体系强调科学知识的公用性质,但仍然有推动科学家生产这种公用的科 学知识的科学奖励制度,在该奖励制度中,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中 ,承认是财产的功能等价物;要求得到承认确实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 承认是 作为研究者个人知识的研究成果被纳入公共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也是科学社会 学中所强调的运用学术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于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行为已经完成 之后。   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重新审视科学共同体及其学术评价,传统的关于科学共同体的认 识是有局限的。 二   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角度看,科学社会学舍弃科学共同体地域规定性的做法, 不具备充分的根据。   第一,科学共同体的使命:不仅服务于人类利益,而且服务于国家利益。生产公共知 识是科学共同体的任务之一,但不是科学共同体的任务的全部。科学共同体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科学体制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决不单纯由增进公共知识存量这种动机所推动 ,科学体制化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生产而服务于创造和积累财富并改善人们生活。 这种目标设计使政府或企业成为推进科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但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不 可能使这种目标设计无阻碍地惠及全人类。如果说在公共知识转向现实财富的过程缓慢/ 路径模糊,国家间或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在应用研究领域展开时,政府或企业尚缺乏阻止公 共知识自由溢出的足够热情的话,那么,在这种转化周期明显缩短、竞争明显前移到基础 知识生产阶段时,政府或企业便开始充分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了。 二战之后,美国始终把加强基础研究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措施。图1 从经费比例的 角度,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研究在RD中的份额的变化。图中较细曲线是根 据实际数据作出的,较粗曲线是对真实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处理后的趋势曲线。由图可见 ,美国基础研究的比重有两次较大的上升,整个60年代的不断上升的实质是应对原苏联 人造地球卫星所代表的挑战,而90年代以来的再一次持续上升则是对冷战结束以来世界 政治和经济新时代挑战的应答。这就是美国对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时,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 系统、基础研究的作用的方式。 来源∶NSF. National Patterns of RD1995(注∶1995年为估计值)   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副总统戈尔《科学与国家利益》的报告,更充分表明了 科学共同体与国家这一地域性范畴之间的相关性。该报告不但强调把增进基础研 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而且要求美国科学界在继续充满活力地探 索科学知识新领域的同时,保证在实现国家目标时付出更大的努力 。   美国最近的动向又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这种美国人应答国家面临重大挑战的方式。199 8年9月,美国国会科学委员会向国会提供了一份长达百页的题为《开发我们的未来》的重 要报告,报告中所提建议的第一条就是∶为了保持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会应将稳定而持续地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置于高度优先的地位。 1998年10月初,美 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联邦研究投资法案,规定到2010年美国民用研究预算要翻一番 。   显然,与强调超越地域范畴的传统的科学共同体概念相比较,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学 术评价将更加突出科学活动与国家目标、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二,科学共同体的生长:不仅遵循科学系统演变的客观规律,而且受到国家特殊的 历史和现实境况的制约。科学共同体的生长既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认知关系,同时也表 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说前者作为一种认识结构而更多地展示出非地域性的普 遍性,后者则更多地展示出地域性的特殊性。   这种地域性的特殊性有多方面的表现:①历史的文化传统和区域的资源禀赋不但会影 响科学的观念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生长速度,而且会影响科学活动侧重点的选择以及科学共 同体的生长方向;②特定时期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但会使国家范围内科学共 同体在总体价值取向上具有特异性,而且会强烈地影响科学共同体中的力量分布状况;③ 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更会成为制约科学共同体发展的一种客观约束力量。上述各种特殊性, 使得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具有国家的印记。而事实上,正是这种地域 性的印记往往提供着一国科学子系统在整个科学共同体中的特殊价值,使科学共同体具备 了多元互补性。充分注意这种互补性已成为各国制订科技政策的依据之一。如美国不仅在 本国科技统计、科技评价和科学活动的计量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而且非常关注对其它 国家科技活动的统计分析,其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考察这些国家会在哪些领域对美国的国家 利益构成威胁或提供帮助。   科学共同体的地域性特点,对科学共同体中的学术评价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 共同体在进行学术评价时的不公正现象,如马太效应和权威效应等,也会表现在 地域侧面,如表现在国家层次上。这些不公正现象往往导致国际标准被优势国家的 地域性标准所取代,也会使劣势国家的某些新路径的高水平研究难以获得承认。正是因 为存在这种情况,国际承认往往并不等于国际水平。 三   传统科学社会学中所讨论的学术评价主要局限于专业或学科内部。这种做法是有其合 理性的。因为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以不同的范式或专业母体为基础,范式或 专业母体不同,科学共同体之间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语言以及传统上的差异,因 而造成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和困难,甚至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相对来讲, 专业内部或学科内部的评价可以回避这一困难,而使学术评价更趋可靠。   然而尽管这种评价有这种合理性,但仅仅立足于这种专业成员内部或学科内部的评价 ,却是无法满足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现实需要的。事实上,如果把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 子系统视为地域性的科学共同体,那么这种共同体的存在在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专业或 学科的界限。国家范围内科学资源的集成和分配必然地不仅涉及到同一学科中的不同专业 ,或同一专业中的不同方向,而且将涉及到不同的学科。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目的旨在以最优的方式配置国家范围内的科技资源,,以提高国 家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是专业或学科内部不同理 论间的选择,而是专业之间或学科之间在优先发展上的选择。即它试图解决的不仅是专业 内或学科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了专业间或学科间问题。这种解决不再回避专业或 学科之间在交流和比较上的困难,而是要克服这个困难,这使得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术评 价不仅是学理性的问题,而且是社会性的,政策性的问题。   这种学科间评价,应当确定国家重点发展哪些学科,在学科中的哪些领域力求突破。 应明确扶持哪些薄弱学科,在哪些方向进行紧密的追踪研究,以图适时地实现超越。对这 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应当以全面而准确的学术评价为根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创新系 统中的学术评价便无法像以往的科学社会学评价所设想的具有充分的独立性。相反,它是 同社会评价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敏锐的科学家已经充 分认识到这种结合的必要,如美国科学家温伯格便以研究科学各分支学派和领域的优先权 为目的,建立了一套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评估准则。他认为,人们需要对以下问题做 出判断 : (1) 这项科研在潜在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社会价值吗? (2) 此项科研对现存的或提议的技术能带来相当显明的改进吗? (3) 这一领域的发展对科学的其它领域有重要后果吗? (4) 此项科研已经成熟到足以开发的程度吗? (5) 在那个领域有有益的事情要做吗? (6) 这个课题并不陈腐且未超负荷吗? (7) 存在此项科学研究可以利用的优秀人才吗?   在阿尔文温伯格(A﹒W﹒Weinberg)看来,上述问题(1)-(3)涉及到选择的外部 标准,问题(4)-(7)涉及到选择的内部标准。内部标准旨在从学科(领域)发展的自 身出发,评定各学科(领域)在新问题方面具有的前景、潜力和成熟程度,以及该学科( 领域)在人力方面具有的基础。外部标准则试图评价各学科(领域)发展对其他学科的支 持作用以及对解决技术和人类问题的影响。 而是否注意到这种结合,对国家创新系统的 绩效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正面的例证可见于美国NSF的发展。美国科学基金会是美国基础 研究的重要资助者,但对基础研究的推动并未游离于经济和社会目标之外。如20世纪60年 代NSF受到企业界的抨击,认为NSF不重视应用研究和工程发展,并且国会也要求NSF反映 企业界的利益和需要,于是从1969-1977年实施了RANN计划(应用于国家需要的研究计划 ),最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工程科学局;二是由于美国政府对卫生部医学研究的加强, 相应地,美国NSF撤消医学研究局,加强对其他科学研究的资助;三是到了70年代、80年 代,由于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发展的需要和工程发展对国民经济有 着重要的影响,美国NSF相继设立计信息科学局、工程科学局。由此可见,美国NSF试图实 现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与互动的努力。   相反,英国在基础性研究领域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其科学共同体的 生长较多地受制于内部固有的系统惯性,突出研究的国际目标,而忽视了研究的国家 目标,因而妨碍了有限资源流向那些从国家利益出发希望发展的科学领域,或流向科研效 率较高但还尚未在国家科学资源分配过程中获得有效发言权的科研组织和个体。许多政策 分析家认为,这种科学政策所固有的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分离,是造成英国工业衰退、 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术评价的对象看,以往科学社会学所强调的学术评 价主要针对科学研究完成后的成果评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过去人们关注的多是小科学 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科学活动在课题方向的选择上受个人兴趣的驱动,在研究资源的获 得上对社会的依赖性小,这种研究被称之为自由研究,在科学研究活动完成之前,基 本上属于个人的行为,无须社会通过专门的评价活动予以约束或规范。相应地,评价主要 作为个人认识获得的社会承认的必经程序而发生在成果完成之后。应当说,在国家创新系 统中,这种评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赋予科学共同体社会成员以社会承认并对之进 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子系统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之一。 然而,国家创新系统中的 学术评价,却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成果评价的范围。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起源看,可以 认定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是科学体制化进入到国家建制和跨国家建制层面并发展到较高 阶段的产物。大科学的概念源于普赖斯20世纪60年代的著作《小科学与大科学》,对 这种大科学内涵,温伯格曾做过这样的概括:科学变成为庞大的有两个不同的意义。一 方面是指,现代科学的许多活动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或空间研究要求非 常精密的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巨大队伍。另一方面,科学事业,小科学和大科学两者, 都在爆炸式的增长,并且变得非常复杂。 显然,大科学要求有高度精密的仪器、庞 大的人员队伍,即大科学必然伴随着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成本升级,而这意味着组织管理、 能源和物质供应、技术等各种问题和同时出现。这将使科研活动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空 前地尖锐起来,也将使对科学事业的管理前所未有地重要起来。 大科学对社会资源的高 强度需求和依赖,以及对科学研究投入高回报率的不懈追求,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科学中学 术评价方式。可以说,在大科学唐运作方式中,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资 源与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和适时调整,是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效率和科学质量的 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个分配和适时调整问题,学术评价不但要指向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 业之间,而且应该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始终。如果说在自由研究的小科学时代,科学共 同体的学术评价主要聚焦于作为输出的成果,那么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科学运行方式中 ,学术评价是基于全过程的,不凡最终体现为对输出的研究成果的评价,而且更重要的是 表现为对输入的研究前的预测评价,以及对输入最大效率地转化为输出的研究中的过程评 价。有理由认为,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只有这种基于全过程的学术评价,才能全面的描述 人们的创新行为,才能对创新活动的绩效与趋向,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做出充分有效的动态刻划。 文献: ----------------------------------------------------------------------------- --- 曾国屏,李正风 主编.世界各国创新系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杨宏进、薛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9 转自刘王君 王君..科学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68;171 同上,171 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92 齐曼.元科学导论.刘君君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50-251 同⑤,316 同⑤,292 J. R. Cole J. S. Cole.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Science. .Chicago: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45 克林顿,戈尔.科学与国家利益.曾国屏,王蒲生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Unlocking Our Future----Toward a New Nationa l Science Policy. Sept. 24, 1998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Bulletin of Science Policy News. No. 1 43: Oct. 21, 1998 同⑥,230-231 同③, Trial on Science Community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Zeng Guoping, Li Zhengfeng (Center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 008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cience community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rationality and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points out further that it is not only academic but also social and policy relevancy.   Keyword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cience Community, Academic Evaluat ion 引用 地址: http://hps.phil.pku.edu.cn/viewarticle.php?sid=689st=0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估|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绩效考核的误区和“辛路历程”
jianxu 2009-12-29 16:15
时至年终,对一线研究人员的又一轮年度业绩考核也行将开始。考核的内容无非是对经费进账、论文发表、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毕业学生等项目数额的盘点。考核的结果不仅轻重不同地与被考核者及其团队的切身利益(奖金、收入等)挂钩,也涉及到研究人员的脸面。所以有的研究人员说,需为荣誉而战。 事实上,客观、公正地考核研究人员的业绩远非是一件易事。它涉及到考核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游戏规则?由什么人(谁)来当裁判?更为重要的或许是,游戏规则和由此产生的比赛结果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发挥着导向作用。 不恰当的规则不仅不能对提升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相反,还会助长学风的浮躁并且在价值观上对年轻的一代学子产生误导。 纵观近十多年来对研究人员考核规则的演变,可透视出我们对学术和人才本征价值的认知从幼稚(片面)走向成熟的历程。规则的演变曾经(在有些单位可能是正在)经历过这样几个历史阶段或者误区: 1 ) 以 SCI 论文数量论成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的复苏,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人开始逐渐登陆国际学术舞台,用英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相对于从前仅仅将研究成果发表于限于国内学术共同体的中文期刊而言,这毋庸置疑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基础研究而言)。因为在英文期刊发表的论文,毕竟是得到了(至少是部分)国际上专业同行的认可。在这一阶段,鼓励研究人员在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对于提升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曾经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时过境迁,片面地以论文数量论成败这一规则的负面作用逐步显露出来,直接的结果便是导致论文注水,学术含金量下降,垃圾文章满天飞,甚至助长了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等不端行为。显然, 千篇工程并不难,论文大国看来也并不难,难的是真正成为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 2 ) 以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IF )论英雄 。在拥有了一定数量的 SCI 论文之后,如何界定论文的水平与质量这个难题便浮出水面。也有人认为,先上数量,再上质量,是一条必由之路。评价水平与质量的一个简单办法便应运而生,即根据论文所发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 IF )的大小。随之而来的便是,只要在《 Nature 》、《 Science 》等高 IF 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便可一炮走红,被认定为是重要成果。不可否认,对于国人来说,在顶尖期刊上有所作为固然是创新能力提升至某一高端层面的重要标志。然而,简单地按 IF 论成败的局限性也很快暴露出来。诸如,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在 IF 上的差异,导致逻辑上错误(甚至荒谬)的比较,即拿苹果来比橙子(如物理的去材料那儿比,材料的去与冶金那尔比,竭尽之能事向下游发展)。另外,即便是出现于高 IF 期刊上的论文,其学术价值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如此看来,在高 IF 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可不有,不可不求,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成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 3) 经费多多益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研究经费的能力可反映出研究人员在业内的竞争力。理论上讲,在竞争中赢得经费资助一定是在工作基础、学术思想或技术路线上的创新性得到了部分同行们的认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国情造成影响资源分配的因素错综复杂,使得资源的优化无从谈起。没有钱,固然不能做事儿;但是否钱真的可以是上不封顶,越多越好?钱与学术上的产出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是否有人去过问、追究?十分值得探讨。由于经费来源以及研究项目在任务与目标上的差异,在经费数额上可能会存在有巨大的差异。这就如同企业的产值不等于利润一样。不同项目之间经费金额的比较似乎是缺少某种合理的归一化。曾经听到过一位大学里的学院院长介绍,该校明确规定,教授每年争取的研究经费不能少于 50 万。按照这一标准仅仅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的 教授恐怕就得下岗或者走人,可见教授们的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从对该校推免研究生复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质量与该校原有的名望差距甚大,这是否与教授们整天奔波于争取经费,忽视一线教学有关不得而知。 4 )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强烈挂钩。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按论文数量发奖金( n 元 / 篇)、按 IF 的高低发奖金(如 IF 1000 元)曾几何时都被用来作为激励研究人员的政策。考核结果过度地与个人收入的挂钩,一方面造成了收入分配上的不稳定,不合理地拉大了差距,而与实际的贡献难以相符,使得耐得住寂寞、讲主义成为空谈;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人为名利和金钱所诱惑,铤而走险,弄虚作假。如同破纪录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般。 从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情况来看,对研究人员的频繁考核、离奇古怪的考核规则以及大幅度根据量化的数据来决定个人的主要收入,在西方国家似乎罕见。其急功近利的负面作用正在不断显露,并且被有识之士所唾弃。尽管彻底地摈弃诸如此类的考核,回归本征的学术规范,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对其弊端认识得越早,将越有利于从真正的意义上促进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科学地位。 相关链接: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为什么我们不能体面地实行年薪制? (图片来自网络) 心路历程。来自港台用语。指思想转变的过程。   《长翅膀的绵羊》记录了她留学英国两年的学习、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羊城晚报》2002/8/23)   徐开垒撰写的《巴金传》此番再版,又补充了近3万字,记录了从初版1991年至今12年中巴金的创作和心路历程。(《解放日报》 2003/11/18)   此次比赛的歌手有着年轻化、高素质的特点,他们用音乐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及心路历程。(新浪娱乐2004/4/30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12219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为什么有审不完的稿子?
蒋高明 2009-12-23 08:08
为什么有审不完的稿子? 蒋高明 笔者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导师黄银晓只有2个学生,师兄王忠民以及笔者。导师每天都很准时来上班,打来开水(这事应当是我们学生干的,但经常睡懒觉,黄老师一到办公室就去打开水了,我们很不好意思) ,打扫一下房间,然后找来专业书,或摊开报纸,或就手头的科研工作,工作起来了。 其中一件工作就是审稿子。 那个时候,专业的学报只有《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等为数不多的学报,导师的办公桌上不时地来一些稿子。笔者好奇,有时趁导师下班也去翻翻,看看都是写了些什么。 黄老师是非常认真的人,每一篇稿子从收发室拿来,登记注册;审稿的时候,还要很认真地记录;一些小的 问题在稿件上注明;审稿意见是逐字逐段看后提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稿子是用方格纸一个字一个字抄的,作者认真,编者认真,审者也认真。记得老师处理一篇稿子约1周左右。全年她处理的稿子也不过10篇,还是算工作量的。 现在轮到她的学生处理稿子了,不过我就没有她那么从容了,显得狼狈多了。经常是稿子被人催多遍后才从 上网电脑里调出来,看题目,内容,找他的科学问题,小的文字错误是作者自己的事情,英文的问题请a native speaker把关。审稿意见也不可能像导师那样,一周内才拟好,往往是一两个小时搞定一篇稿子。 没有办法啊,来稿太多了。 以前导师是一年才处理十多篇稿子,而现在我一个月就得处理十多篇;以前, 导师审稿子,是科技界的荣誉,算绩效(当时的工资并不根据绩效定);现在审稿是我们的义务,不算绩效。甭说绩效了,发表了国内学报不但不添彩,还是很丢人的事呢。人家都高分SCI了,你们还写那个国内学报文章? 我现在担任《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常规处理稿子的工作量就很大,经常来稿的刊物就有《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林业科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偶尔也有《科学通报》或《中国科学》。要是按照后两刊的来稿频率,自然我是肯花时间认真看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在稿子多了,刊物也多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市场规律,需求大了。什么需求?研究生毕业需要论文,大学教师提职称也需要论文,课题验收也需要论文,经费申请也需要论文,于是论文的制造的速度必须得提高。文章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刊物来发表,于是专业刊物增多了,从国家、省 、市乃至县级都有学术杂志。国外还有SCI,他们拒绝了以后再来国内市场转转。 在每个小的专业领域, 每年毕业生数以万计,加上年轻的老师,稿子自然也是数以万计地生产。 于是,我的手头就有没完没了要审理的稿子。 不过,我们自然要问,那里来的那么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都值得发表吗? 不发表不行啊,毕业生不给学位,教师升不了级,科研项目验收不通过。这样的挂钩才奠定了中国论文制造大国的地位。当然了,这样的风气可一路领先到国际去,老外的SCI刊物也有咱中国人大大的论文。 Paper本意是纸,还有一个意思当论文讲,钞票显然也是用纸做的。老外羡慕我们中国科学家道:你们好厉害,我们政府要求我们将paper变成money,你们政府要你们将money 变成paper,那多容易啊。 是了,要是规定研究人员的paper得变money,恐怕就没有这么多文章了。 我们在制造学术垃圾。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4253 次阅读|17 个评论
准学术评价与学术评价的斗争
bison55 2009-10-27 21:46
所谓准学术是指非官方认证的学术团体或虚拟化网络化的学术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持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没有专门的组织,但是很多学者却为了一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科学网络论坛,哲学网,或sprit等学术性质的网络论坛或博客空间。其中有很多观点都是很新很有创意,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不比正式期刊杂志里的文章低,甚至很多学者讨论和关心的问题都很现实、且及时,反而成为重要的参考。 准学术的出现,自然就有不少人开始关注其价值,很多人因其真实性,原创性和随意性,而强调他的评价参考作用。有些高校就把网络博客或学术论坛的文章发表数和点击率作为一种学术价值评分标准。自然就出现一些利用某些特殊的网络资源宣传权力增加其点击率或评点率,也有部分人通过各种网络朋友互相点击,以此增加点击率。造成人们重新考虑准学术平台的价值参考性。以一次证明“民主,并非科学”。 传统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因为现实中有权力、关系、金钱等因素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即使不受外在因素干扰,一篇或许很优秀的文章因为风格或某个标点而被编辑枪毙。(有人生物方面的文章投到营养因子不到1的期刊上没被录用,投到营养因子10以上的期刊后,被录用了)标准总是相对的。正是因为没有绝对合理的评价标准,造成准学术评价和学术评价相互斗争。造成很多学者成为多元把投手,一方面把文章投向正规杂志上,一方面修改成普通版发表到网络上。 准学术交流方式的因为其快捷,方便阅读,互动交流,增进观点参考和交流,其优势明显。传统学术交流受时空和成本等各类条件的限制,被准学术交流方式替代是迟早的事。
个人分类: 反思类|2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韩启德: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yangwenzhi 2009-9-8 23:34
今天(9月8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开幕,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致开幕词,很精辟。在开幕词的第二部分,他强调 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也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只要合理地界定好两种权力的边界,完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以下是他开幕词的第二部分,贴出来供大家参阅。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举一个例子。不久前,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我发现,很多媒体都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为此还引起了争论。季老的研究领域算不算国学,这个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大家公认,季老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是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因为媒体的炒作,大众媒体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判断能力,我想恐怕不是那么可靠的,而且现在媒体上出现的大师也太多了一点。我们的依据就是国际国内学术同行的评价,在印欧比较语言学领域,在佛教语文学领域,世界上有关的学者都重视和认可季老的学术贡献。他写的《浮屠与佛》、《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以及《糖史》等等,尽管我们这些搞自然科学的人看不大懂,可是根据国际国内学术同行的评价,我们也可以毫不犹豫地确认,那是能够传之久远的名篇杰作。   所以说,学术大师、一流学术成果、优秀研究团队、高价值研究项目,不是由媒体来加封的,也不是哪一级组织决定的,更不可能是社会大众一人一票评选的。 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中国科协曾就此作过一些调研,发现部分科技工作者对现行评价体系的不信任感和挫折感相当强烈。比如,在政府科研经费资助和项目管理上,官员的权力过大,往往直接指定和左右评审专家,使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得不到保证;在人才评价和科技成果、资助项目评定上,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同行评议,常常简单地把论文发表数量、引用率等量化指标作为唯一标准,形成被大家戏称为学术工分式的评价方法;在科技奖励上,重政府奖励,轻学术共同体奖励,两者缺乏衔接,一些政府奖励的同行认可程度较低,等等。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的科研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科技经费使用的效率还不高,而且助长了一些浮夸的风气,不利于学术道德的建设,也不利于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激发。   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术共同体没有能够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术共同体的主动性、责任性、积极性和自身能力都不够。   学术共同体是什么?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按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志业,在这里,科学成为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尽管学术共同体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但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基础作用,当前重要的是要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例如,政府科研经费的分配可委托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来进行;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的职称应完全由与行政管理分离的学术委员会来评定;遴选院士要听取候选人所属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的意见;国家科技奖励应在获得各学术共同体所设奖项的人选或项目中来遴选;建立和完善同行评审人员信用制度;开展科研项目后评估和追溯评价,等等。   学术共同体要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好作用,就需要自律。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使共同体内部风清气正。大家加入到某个科技社团中,为的是追求科学真理,而不应有其它什么私利。任何人违背了学术道德,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要被淘汰。学术道德是共同体的生命,如果道德上堕落了,那么这个共同体就走到了尽头,当然不可能在学术评价中发挥作用。   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科学研究也有着社会性,也应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我们科技工作者还必须学会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也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只要合理地界定好两种权力的边界,完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我们的态度,应该始终是辨证的、全面的、科学的。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4013 次阅读|2 个评论
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zhumengjin 2009-8-31 01:21
在学术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行评议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方式。但是,在学术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的中国,除个别特牛鼻的单位外,同行评议可能是最不合适的学术评价方式。中国科研队伍规模十分庞大,学术生态网络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对于人际网络错综复杂的中国,在现阶段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普遍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并不合适。 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门第观念、同行相轻、礼尚往来、拉帮结派等元素可谓根深蒂固,远甚欧美国家,目前国内学术界被公认存在诸多影响同行评议结果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不合理因素。时下将同行评议作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无疑是将中国学术推向广受诟病的人治环境。不公平的根源往往起于人治,中国学术评价不需要人治,而是需要基于客观标准的法治。如果在现阶段全面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在官本位文化流行的中国,相应保障和制约措施未建立之前,同行评议将很快沦为领导的主观评议,网络笑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将很快成为现实。在同行评议制度信誉尚未得到全社会认可之前,中国学术评价需要的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中性指挥棒。 . 目前能成为这根中性指挥棒的只有SCI。SCI是一个中性的评价标准,本身无所谓好坏,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国人强加给它的罪名。尽管高档次杂志中有垃圾论文,低档次杂志中也有高影响力论文,但那毕竟属于少数、属于特例。在平均趋势上,论文的质量与杂志档次呈正比,通过SCI论文的数量和IF(加上非负面引用)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准。作为一个主流评价标准,必须适用于整个群体,而不是照顾少数特例。要适用于整个群体,就必须要看平均趋势,在平均趋势上适合的标准就是好的标准。反对SCI评价体系的往往拿特例、个案说事。特例往往都是不可重复的,全世界不读完大学而成为首富的只有比尔盖茨一人,其他人都复制不了,对于众多企业家而言,步比尔盖茨的后尘只有死路一条,更不能用比尔盖茨来制定评价商人的标准。用特例去反对适合群体平均趋势的东西无疑是错误的。在时下的中国,就整体趋势而言,SCI评价体系是相对最为客观的评价标准。至少在现阶段,对于中国学术环境的良性发展而言,强化SCI评价体系比丑化它更为有利。 . 当前的中国,不需要掌握话语权的人制造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现实,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中性、客观的评价标准,我们需要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5814 次阅读|3 个评论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热度 1 jianxu 2009-7-23 14:34
英国剑桥大学拥有 800 年的历史( 1209-2009 ),被誉为学术重镇。先后有 83 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该校。 传说有一位美 国 教授,来到剑桥访问,向陪同他的英 国 教授问道,为什么你们校园里的草坪那么绿?英 国 教授的回答是:浇水。美 国 教授仍然不解其意。踌躇之间,英 国 教授补充道:要浇上它 700 年。这个笑话讲的是英国人对老美心里不服气,笑话老美历史短暂而已。(其实,美国校园里的草坪也不差水,同样是郁郁葱葱。) 最近,剑桥大学材料系的主任应邀来本所访问,其演讲报告中有一张片子,讲述了他们对教授(学术带头人)和研究成果的评价准则,分成下面五个档次: 4* World Leading (世界领衔) ; 3*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国际上优秀、杰出) ; 2*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国际上认可) ; 1* Nationally Recognized (国内认可) ; (还有 0* ,也就是可有可无,或者等于不存在。) 很显然,人和成果的水平与档次是相互连带的。只有拥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产出世界一流的成果;也只有做出了一流的成果,才能够被认可是一流的学者、团队或研究机构。一般说来,在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 3* 以上水准的人才和成果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包容一小部分处于向上攀升阶段(持潜力股)、 2* 和 1* 水准的年轻教授。估计后者如若不能在若干年内努力拼搏达到 3* 以上的水准,就得卷铺盖走人,去低端一点的单位发展(人挪活,树挪死)。 按照鄙人的理解,达到 2* 水准者(或团队),大致上应该有这样几个标志, 1 )发表的论文会受到国际同行们的关注,日后有一些引用; 2 )在本领域的主流学术会议上受到邀请、做特邀报告; 3 )受到国际上其他团队的邀请,访问讲学; 4 )受到邀请参与国际期刊的审稿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 visible 。 知彼知己。目前咱们( our team )的水浇得时间还短,功力不够, 3* 以上水准的工作还不敢去奢望。但大家齐心协力,多做出点儿 2* 水准的工作应该是可求的。不然, 。 ( 2001 年 10 月访问剑桥)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432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术评价应没有统一标准:学术平台决定学术质量
陈中红 2009-6-29 09:45
最近科学网上关于 SCI 正受到热烈讨论或争论。 争论是好事,道不辨不清,理不辩不明。 但此讨论我看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 原因在于各人所处条件和站的高度不一样,形成的思维和观点当然会有差异,而在讨论时,每个人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环境和条件,而忽略了事件的正态分布性和世界的复杂性。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的观点是,学术平台决定论文质量。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该观点并不具绝对性,任何事情都有两头,我的观点仅代表正态分布的中间大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高度决定远度和深度。 对于哈佛、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来说,不是发表 SCI 论文的问题,而是在 SCIENCE 上发表论文的问题。 我现在所在实验室的 Moldowan 教授是斯坦福大学有机地球化学分子实验室的掌门人,他在 SCIENCE 上已发表了 6 篇论文, Nature 上就不说了,好像在国内同一领域发表一两篇的我还没有见到。在这样的学术平台或环境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 SCI 等高质量论文绝非难事,只要你有正常的智商和工作基础。 当然,以斯坦佛大学为例,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我想在中国的国家实验室里出来什么 SCI 检索的高质量文章也不是难事,否则国家每年投这么多钱养那么多人干什么呢。因此身处高的学术平台,如果成果在垃圾性期刊上出现,那就是有问题啦。 但是,没有学术平台的呢,譬如下面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工作在不具备高质量科研的学术平台或环境里。没有高级别的譬如国家级项目支撑,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对于他们来说,出 SCI 论文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在他们所处的学术平台上,发表相当级别的论文就可以适当代表他们的成果和贡献。 并且,在体制下,他们也得要论文交差呀,如果将标准统一化,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啦。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 基础学科,譬如现在流行的纳米和生物技术类的学科发表 SCI 似乎容易,既然是热门,当然什么影响因子就高了,这也不奇怪。 而应用学科呢,发表什么 SCI 就相对困难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他们的主流刊物上发表相当级别的刊物就可以了。 当然,还得承认个人在学术方面的天赋的差别,譬如爱因斯坦,牛顿之类的是千年等一回的人物,这种人是不符合大众化的规律性的。敬业,勤奋,创新意识强,思维前沿的科学家是注定要走在前面的,再加上良好的学术平台和机会,他们领导科学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学术评价应该没有统一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学术平台决定学术质量; 正是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一些所处较高学术平台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应可以作为一种要求; 而对于处于不利或不良学术平台上的科研人员,相同标准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应视为一种鼓励。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6786 次阅读|8 个评论
你可以不信任核心期刊,但你为学术评价做了些什么?
zhangjiuqing 2009-6-22 11:20
你可以不信任核心期刊,但你为学术评价做了些什么?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学术评价依靠在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其他重要数据库列入期刊发表文章来进行,是否真正能判定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里,核心期刊论文成为学术评价的硬指标,在其上发表的论文成为学术水平的标杆。特别是在授予学位、晋升职称、课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中,核心论文数成为最重要的砝码,核心期刊的地位由此逐步攀升,对核心期刊的批判之声日盛。 很多人都明白,不能让核心期刊论文左右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的命运。问题在于,除了质疑和批判,我们自己都为真正的学术评价做了些什么? 比如,一些学校规定,一个博士毕业生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才能毕业。作为博士生导师,你对这个规定抗争了吗?如果你抗争了,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是否能提出足够的理由,说服评审专家们,你的学生非常优秀,正在酝酿突破性的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写一些不痛不痒没有水平的论文? 比如,作为评审专家,你肯定参加过不少博士生的论文答辩。你是否花了很多的时间,来阅读这位博士的论文和发表过的文章?你是否指出过,这位博士生已经发表的3篇论文其实可以合并为一篇,或者应该暂时不发表,待实验数据更完整和推理更完善才应发表?你是否觉得,作为评审人,一上午3个半小时完成5个博士生答辩,不依靠论文数量,你就一定能评审出这5个博士生的真实水平? 又比如,你也晋升过职称。在介绍学术成就时,你是否只提自己的一个创新思想,而不提自己承担了多少课题,发表了多少核心期刊论文?你是否觉得自己得以晋升,不是依靠核心期刊论文,而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而对那些依靠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而晋升的人嗤之以鼻呢? 比如,你也发表过论文。在投稿之前,你是否反复问过自己,这是一篇非发不可的学术论文吗?你是否比较过近期该领域的论文,是否觉得自己的论文真的比已刊发的那些论文高出一些呢? 在论文发表之后,你会因为完成了一篇论文任务而如释重负呢,还是期待着有人来信来电和你商讨论文观点而内心忐忑呢? 由核心期刊论文来看学术评价,有如管中窥豹。如果偷懒的人比较多,大家习惯了,既不愿意通过此管多处观察此豹,也不愿意多造几根口径不同的管来观察此豹,更不去把此管打破放开眼界观察此豹,只骂此管性能不佳功能不全,其结果只能是涛声依旧,学术评价依赖核心期刊的局面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681 次阅读|8 个评论
期刊评价与论文评价
rbwxy197301 2009-5-27 10:25
学术期刊在发挥传播知识功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评价的功能。许多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都是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学术期刊的声誉、学术期刊上刊载论文的质量为侧重点。尽管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差异,数据的来源也不尽相同,但从最终的评价结果来看,大部分期刊所处的位置差别并不大。作者通常会把最好的文章投到学科领域较好的期刊上,质量较高的学术期刊其把门人的水平、审稿制度等都比较严格。因此,一个学科领域较为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大部分会集中在一部分学术质量较高的期刊上。从这个角度看,马态效应的结果就会导致以刊论文、刊以文名、搭便车的现象。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质量较高的期刊上会出现一些质量相对较差的文章,在一些质量较差的期刊上也同样会有质量相对好的文章。期刊评价中侧重的是很多篇论文整体的评价,而论文评价侧重于单篇论文的评价。因些,期刊评价与论文评价在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的过程、评价的标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从下面的文章当中,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更加清晰的答案。 期刊评价不等于论文评价 如何改进学术评价 2009年05月26日 08:17:49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自: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5/26/content_11434965.htm  近日,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主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承办,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 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杂志社协办。来自教育部、台湾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学者、主编、评价专家和美国ISI中国区代表及国际文献、科学计量学会长鲁索教授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评价、同行评价与引文评价、期刊评价与论文、著作质量评价与绩效评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国际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此次会议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评价专家和学者的首次聚会,也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文摘、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首次针对学术评价的主题进行交流。通过研讨,与会者对以下问题达成了一定共识。  学术评价是需要和可行的  与会者认为,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是人文学科,不管承认与否,评价都是客观存在的,在研究的各个环节,诸如试验、阅读、写作、引用、阐释、论证等过程中都包含着评价。不是要不要评价的问题,而是由谁评价,有何评价目的,以什么标准评价,评价的条件是否已具备的问题。在解决了评价是需要和可行的这个大前提后,我们就可以不再争论人文学科是否能评价的问题,而是集中精力来解决怎样评价等实质性问题。  同行评价与引文评价是可以互补且可以相互制约的  与会者认为,尽管在评价制度不完善、同行自律不严等情况下,同行评价也会引发一些流弊,但从总体看,同行评价仍不失为学术评价的最主要的方法,尤其是对研究的质量进行高端、精细的评价时更是如此。因为只有具有专门的知识,才能评价本专业研究的得失。学术造诣越高,越能看清研究的高下。为了使同行如实表达出来,就需要设计好评价制度,包括评价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可检验性。而引文评价,并不是如通常所认为的只是定量评价法、间接评价法,或是客观的,是与同行评价对立的方法,它首先是一种同行评价,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引文是能够读懂被引文献的本领域同行或相关领域同行对其研究是否有用或有帮助的判断。引文数据既是定性的,又是定量的,准确地说,它先是定性的,尔后才是定量的。引文评价是没有经过事先聘请的许多大众同行的评价,是任何人所不能控制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引文评价可以与事先聘请的精英同行专家的精细评价相互印证、相互制约和校正。但也应清醒看到,引文是科学对话的一种方法,是作者认为对自己的研究有用的资料,并不是专门对研究质量的评价,有的引文可以测量学术质量,有的则不行。因此在进行学术评价时,要根据各学科不同的引文行为来具体对待,要区分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引文深度。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适当利用引文数据,夸大或缩小其评价功能都不可取。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方法出来之前,引文评价法是最不坏的方法。  期刊评价不等于论文评价   期刊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者、读者、期刊编者、图书情报专家和科研管理专家。期刊评价主要是指期刊的质量评价。目前利用引文数据(引文次数、影响因子、H指数等)、被摘、被转载、被下载率等对期刊的评价,仅是从几个方面对期刊影响力的评价。尽管影响力与质量、价值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它并不是期刊质量的直接评价。期刊质量评价是指对期刊的整体品质、内容与形式优劣的判断,需要学者、读者、期刊编者、图书情报人员、科研管理者等共同参与。在参考引文等各种数据后,要对期刊进行直接的审读和评价。这是一项颇费时费力的工作,必须下功夫认真组织进行,切忌急功近利,仓促评价。但不论有多大困难,目前也要积极准备条件开展这项工作。要对不同类型期刊的质量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首先要确定一组期刊是否具有可比性,尔后再选好评价者和合适的评价方法,要给评价者充足的评价时间和评价条件。在真正的期刊质量评价完成之前,不要用其他较为粗略的期刊评价来替代期刊精细的评价。即使期刊质量评价完成后,期刊评价也不能代替该刊所刊载论文的评价,已正式发表过的论文是否有高质量,还必须由同行对论文的内容和实质性贡献及与相关论文相比较后才能得出结论,绝不能用其他简略的评价完全替代精细的评价,更不能将简略的评价结果与职称评价、奖金、学术资源的分配等直接挂钩。  学术质量的评价主要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实质内容进行精细的评价,其核心是对创新能力的评价  学术质量的评价最终依赖于时间和实践/社会的评价和检验。在有限时间和实践中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绝不能将其绝对化,但也不能因其相对性而否认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目前关于创新力的评价指标大多为定性,主要通过同行专家的审读来直接测度。比如对文科论文的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主要是通过同行专家对选题、综述、研究方法、观点(思想)、资料、论证、结论等方面有无、有多少新意来判断。目前较好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只能够具有部分的查新功能,远不能代替同行专家的直接判断。与会者认为,如何将同行专家的共识评价集中起来建立数据库(将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如何共享不同阶段同行专家评价的成果,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加评价的公开性、透明性,如何优化现存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以提高同行专家评价的准确性和评价效率,是当前评价研究的关键课题。   评价研究的共识成果应立即转变成有关政策和措施,改进现行的学术评价办法,朝着健全良好的学术秩序和宽松的学术环境的正确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与会者认为,学术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学术秩序和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荣发展学术研究。经过认真的研讨形成的共识成果应能致用。例如,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有:为了有力地遏制目前以数量评价代替质量评价的不良倾向,要淡化成果数量的要求,以利于形成宽松、从容、可以让学者心无旁骛的学术环境,为出精品提供充足的阅读、思考、交流、写作、评价(评价也算工作量,改变目前学者只顾自己写,不管或不愿评价他人成果的倾向)的时间和空间,先鼓励少而精,尔后再鼓励好而多;为了彻底遏制以行政权力干涉学术权力、以人情关系影响评价活动等问题,除了采取从制度层面厘清行政与学术权力的界限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将精审同行专家的评价与广大同行的评价、社会评价等结合起来;取消以刊评文等只重形式不重研究成果质量就直接与奖金、资源密切挂钩的规定。(叶继元)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4686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 2009-4-9 10:41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9 日发布 今天看到学术批评网转发新华文摘刊登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博士的一篇文章《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这篇文章是《新华文摘》 2006 年第 09 期刊登摘自《学术研究》 2006 年第 2 期。( http://qkzz.net/magazine/1001-6651/2006/09/354382_2.htm )。 张保生先生本人是否还坚持文章的某些观点不得而知,但是现在再度将这篇文章发布,笔者不得不就文中有一段界定何为学术研究的妙论提请读者注意 , 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学术的可评价性与不可评价性也是一对矛盾。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主持和同行学者主导,必须遵循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遵循规范的评价程序。然而,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个体研究、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特点。对于这样的个性化研究,只要研究者不申请立项资助、不申请成果评奖,也不以此为应聘、晋升的砝码,甚至不要求学术共同体给予其任何带有功利性评价,它就超出了学术评价的管辖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它需要评价对象发动。但严格说来,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因为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学术只有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批评网,转发 2006 年 5 月 25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0426type=1008 对于这段文字 , 笔者实在不能苟同 , 理由如下: 第一 , 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个体研究、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特点。对于这样的个性化研究,只要研究者不申请立项资助、不申请成果评奖,也不以此为应聘、晋升的砝码,甚至不要求学术共同体给予其任何带有功利性评价,它就超出了学术评价的管辖范围。这段话当然没错 , 问题在于为何有些学者不申请 ( 包括一些知名、资深在职学者 ) ,已经退休的学者真正有申请权利吗? 问题还在于,张博士接下来还写道:不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言下之意,只有接受张博士所言的官方评价体系的学术文章才算是学术研究 , 而凡是不接受的 , 就不算学术研究。这算什么逻辑 , 典型的只许官方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 第二 , 严格说来,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因为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言下之意就是公开发表的才算学术研究 , 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其一,笔者理解张博士所言的公开发表,说的是纸媒图书和刊物,而不包括网络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章。张博士这一公开就一棍子封杀了所以网络学术研究文章和成果。 其二,张博士的公开发表说 , 也否定了一些学者由于种种原因用非卖品印刷纸媒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 按照这种说法曹雪芹红楼梦的手抄本也算不得学术研究 , 因为是不公开发表的。 第三 , 张博士解释说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学术只有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问题是 , 交流形式是多样的 , 公开发表在纸媒上可以交流 , 在网络上也可以交流 , 用手抄本、非卖品形式发布,难得不是学术交流 , 只有张博士规定的官方形式才算交流 , 别的统统不算 , 这又是哪家逻辑。 第四 , 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主持和同行学者主导,必须遵循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遵循规范的评价程序。这段话也没错 , 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国内和国际上真正被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谁都可以制定一个企图包括全球学者的一般标准,即使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标准 ( 何况尚未形成法律 ) 也难以管住全国标准 , 更不用说全球认同的标准了 , 学术研究不走向全球算什么全球 ? 而且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 , 那些手稿本、手抄本、网络本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 第四,说到底 , 究竟是内容还是形式决定对学术研究的界定?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问题 , 只要我们保持公正立场应该是明确的。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4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SCI就不行了吗?
周春雷 2009-3-25 09:19
不SCI会怎么样 2009-3-25 星期三 9:09:32 问题:不SCI我们就不是原创了吗? SCI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这个社会学术评价的每一个角落,发表一篇SCI我们会欢欣鼓舞,发表一篇CNS更是要让举国皆知。国人的学术成果用通用语言包装后能出口到国际学术市场并获得认可,固然值得高兴。但这样的SCI崇拜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弊端,为追求数量拆分发表、一稿多投、中英重复发表、数据改造等现象已不再罕见。在职称评定、毕业资格鉴定中,SCI论文更是过关斩将的神兵利器。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对SCI缩写的消极阐释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窃以为,SCI崇拜的本质是我们缺少学术成果鉴定的能力与学术自信。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和策略??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53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H指数自测
libseeker 2009-2-14 17:12
H指数是从引证关系上评价学术实力的指标,作者的H指数是指该作者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偶然发现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H指数可以自测,使用起来简易快捷,且用图显示结果。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H指数 (图谋注:需要有访问权限方能用。)检索字段有:作者姓名、第一作者、作者单位、曾经工作单位一 、曾经工作单位二、单位匹配方式 (精确 模糊)、资源范围(全部来源 全部期刊 核心期刊 SCI来源期刊 EI来源期刊 )(图谋注:目前该功能没做那么细。) 本人H指数自测结果为8。经体验,我认为检索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感兴趣者不妨前往体验。 附部分图情档学科人物H指数情况 (检索日期:2009.2.14。本检索结果可能欠准确,仅供参考) 冯惠玲 15 黄长著 5 黄宗忠 23 刘湘生 10 马费成 21 孟广均 12 邱均平 29 吴建中 22 吴慰慈 25 叶继元 14 张晓林 25 武夷山 10 王知津 19 叶鹰 12 范并思 17 马恒通 12 彭斐章 13 蒋永福 24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586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学术需要依赖外部评价(2)
wanghongcai 2008-12-5 23:26
一、中国大学学术评价外部依赖成因从内部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官方意志对大学影响太大,学术准则需要服从官方意见 这种现象在各种评价活动尤为明显,这样使人们总感到学术不象学术。而且最关键的是不仅上级有钱袋子卡着,而且还有政治上的压力。这两点也使得大学只有唯上命是从。 (二)大学校长缺乏魄力和智慧,不能主张或保证学术独立 从现在大学校长的选拔模式看,大多选择的是虽有一技之长但却是乖乖型的校长,这些校长也许在自己专业方面是佼佼者,但行政能力方面特别是管理能力方面显得尤其不足,特别是缺乏智慧,不能在复杂的环境下寻找到自己的方位,更不可能为大学找到合适的方位。大学在官方意志面前是被动地听从。 (三)学术人缺乏自信,不敢主张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中国人学术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职业,仍然是一种依附型职业,即隶属于公务员的职业,因此从职业本身方面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自然也不能保护自己。作为职业代表的学术行会也是一种半官方组织的存在,而实际上是一种依附型存在,所以不可能主张职业自身的价值。在缺乏行业准则保护伞下学术人对自己的职业也就缺乏自信,因而对于自己的一些见解也是悚悚然,不敢大胆主张自己的见解。 (四)学术作为谋生手段,而非事业追求 因为学术不是一个独立职业,所以学术人只是把学术作为谋生手段而已,因而许多人存在今朝为学,明朝为官思想,或者说做学术是为以后作官打基础的。这与中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且中国目前的大学官本位文化特征也助长了这种行为,使得这种行为有了合理化的依据。 (五)学术人格欠缺,缺乏浩然正气精神 毛泽东在过去曾批评知识分子是小资产阶级,立场不坚定,是墙头草。当代有人现代知识分子研究变成了有机知识分子,而不再是过去的普遍知识分子(见:)。不管是怎么来形容,都说明中国古代儒家所主张浩然之气的士的品格在今天也不复存在。当知识人是为己而非为世的时候,自然脊梁不是直的。换言之,当代知识分子大多缺乏那种真理追求精神,不会为了真理为献身的,不会象陈寅恪、马寅初那样的不畏强暴和不畏权势的精神。 (六)学术缺乏独立的言论空间,思想很难解放 当下的学术期刊只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的主张,还没有从根本上代表学术意志,或者还没有代表学术的独立意志,也就是说没有表现出学术人应该具有的独立追求真理的精神,思想和行动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制,不能进行真正的学术批评,往往学术批评要服从官方意志,服从现实的政治需要。 (七)学术从西方传播而来,缺乏本土精神 中国近代大学是从西方传播而来,不是本土生成的,这样先天的营养不足。而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领先,使得西方获得学术话语的强势,使得不少人自然唯西方学术的马首是瞻。 (八)中国私立大学发展迟缓,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品格 私立大学由于经济上的独立性,较容易培养自由的学术空气。现代西方著名大学多半是私立大学,尤其以美国为最。其所以如此就在于其经济上的独立性。中国的私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被一刀切地剪掉了。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尽管私立大学发展势头很猛,但毕竟历史太短,还没有度过最基本的生存探索期,所以还没有找到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更无法去追求学术独立和保护学术自由了。这一点也成为学术难以独立的重要制约。 二、外部条件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了学术独立精神发展 (一)西方学术界垄断了学术话语权,中国学术难以建立自信 现在国际上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一律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中国学者首先在语言方面就居于弱势。而且要获得国际承认就必须使用英语在国际杂志上进行发表,而且必须采纳人家的学术规范,这样中国的学术自然而然就比别人弱一层。所以有的学者甚至声言中国的中文期刊将在一定时间消亡(参见:)。这个论调有点过于悲观,但在眼前看还不是那么危言耸听。 (二)西方的经济强势形成了对中国学术巨大吸力和冲击,中国学术盲目与西方看齐 尽管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成长很快,但论经济实力与西方经济还有很大的距离。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大学学术研究的环境好,不仅是硬件环境而且软件环境也比较好,这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不少中国学术人不能安心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做自己的事情,一心想到西方特别是美国大学挂个职,教个书或做研究。美国也成了大学生留学首选国家,北大、清华成为输送研究生最多的学校。(参见) (三)中国的留学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外强我弱的思想 中国的学术发展客观上是与西方有差距的,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但中国的学术并非没有任何优势,而这一点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由于留学政策和对留学人员使用方面的特殊待遇,造成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从西方回来的学得的学问才是真学问,而自己培养的、安心从事学术工作都没有什么价值。北大改革中一度把接受美式教育作为人才标准,从而形成了严重的歧视心理。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形成了一种唯美的政策导向,从而对国内学术产生了抑制作用,大家都不自觉地认为外强我弱。 (四)冲击一流大学的心理和诺贝尔奖情结加剧了向国外大学攀比思想 中国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究竟该怎么建这是大有讲究的。这样的心理促生了不少大学排行榜,从而制定了不少所谓的大学一流指标,这些并不科学的指标成为大学发展的引导,并导致了大学的畸形发展,即只重视外在的硬性指标的达标,而不重视内部隐性内涵的发展。对于诺贝尔奖我们更是一种狂热,压根就没有对此进行理性认识,没有认识到该奖项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歧视现象,没有认识到在目前中国并不需要追求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所以一个大学排行榜几乎把所有大学的视野都束缚住了,都在机械地盯着那些可量化的硬性指标,而不关心中国大学发展和学术发展究竟需要什么东西。更有甚者,一些大学为了证明自己的达标程度高而建立了自己的大学排行榜。这一切看似荒唐但却代表了中国大学的真正处境。换言之,中国大学没有形成自我为主的发展理念,都是在追求外部评价,因此缺乏学术所需要的坚持精神。 (五)中国的学术资源分配制度不公平,使得学术人不能安心学术 中国大学学术资源分配上存在严重的官本位现象,没有官职很少或几乎不可能接触到比较稀缺的学术资源,这形成了学术人的极大反抗心理。他们反抗的方式要么与官方价值认同,要么挟西方学术标准来壮声势。换言之,这是一种以所谓的国际标准要对官方控制的反抗。这种学术资源分配不公平,客观上是内部机制问题,同时也是外部缺乏其他学术资源所造成的。 (六)中国学术管理的机械化,强化了人们自甘落后心理 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在执行硬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其执行的结果使人们感到这是严重违背学术之道的,这种情况也只能产生了学术无知的状态下,于是人们向往国外大学学府的乐土,因为那里既没有什么考核指标,而人们又能够出产高质量的作品,这样的优劣之势自然就很明摆的了。 (七)大学的行政级别化现象,强化了学术依赖 学术先天的等级存在,使对学术自由对话的嘲讽。学术资源分配又与大学等级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与真正的学术业绩并没有多少关系,这样的评价混乱导致了人们对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缺乏信心。人们不相信没有独立意志的学术能够产生出学生高质量。 (八)学术期刊的等级化助长了学术腐败 学术期刊只要加上**部主办的字样,其身价一下子就成为了一类期刊和权威期刊,而这些期刊往往又是食利阶层的专有舞台,而学术评价只要有这些期刊字样不管起文章学术价值如何都一律另眼看待,这客观上增加了这些期刊的寻租机会,也为学术寻租和放水提供了舞台。有人说期刊是学术腐败的温床确实是非常有见地的。(参见:) 这一切都是中国大学学术评价形成外部依赖的客观条件。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随笔]学术评价与学术品质
blueyye 2008-10-25 17:56
判定学术研究成果价值的标准,应以是否增进或改善已有知识(改良知识)、造福人类社会(造福社会)为准则。所有学术研究成果,不论形式(论文、著作、专利等),只要能改良知识、造福社会,就具有学术价值。 从改良知识、造福社会考量的学术价值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根本价值。亦即能增进人类真、善、美认识的学术研究皆有价值,以此作为评价学术的根本准则,才能提升学术品质。而定量学术评价或定性同行评议,都会带有人为误差,但可延展评价的客观性。 学术品质则因人而异,其基础是自由探索创新,而非工程项目式的大工业创新。保证学术自由和学者温饱是维护自由探索创新所必需,也是决定学术品质的关键,没有学术自由和温饱保障就很难有高雅品质的学术
个人分类: 学术随笔|3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
黄安年 2007-3-14 20:49
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 黄安年文 2007 年 3 月 15 日 (按:《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一文发表在《科学时报》 A4 周末评论版 2007 年 3 月 2 日。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3 月 5 日发布) 科学时报编者的话 学术生态环境建设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本周中国科学院颁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为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强调科学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作出了令人称道的努力。与此同时,如何制定符合学术规律的、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仍需主管部门和学界共同努力。本期,有 3 位学者与读者分享他们对评价体系、学术浮躁等攸关学术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 **************************************** 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 学术可以量化吗?回答是否定的。学术论著的成果需要统计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学术成果的量化并不等于学术质量的评估,更不可把学术量化和各种名利业绩直接挂钩,那样的结果不仅可能搞乱了学术,而且势必导致学术腐败。 学术量化违背学术发展规律 评估学术的数字量化,并不能准确反映学术的整体质量,没有学术质量的整体评估不能说是科学的学术评估,以数量评估取代质量评估从根本上违背了学术评价的真实内涵。在 一刀切 的数字量化模式下,往往只管数量不顾质量、见物不见人,对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学校、不同单位和不同个人、不同时间不加区别,其结果,搅乱了学术和教育工作,使得学术领域更加不和谐,违背学术发展规律,有悖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学术量化的失真对于学术事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失真来自三个方面:其一,统计数字的人为造假和掺假;其二,统计标准的不公正;其三,数字统计部门统计时的不严谨、不完善。我们知道,现在教育系统的学术量化统计是按照教育部推广的某高校制订的核心学术期刊标准来实行的,这个排他性标准将非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通通排除在外,例如以书代刊的论文集、非学术期刊的有质量学术论文、报纸上和网上发表的有质量的学术文章都不算学术成果。以此为基础的学术成果统计数据标准的不完整性、不公正性、不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不科学的学术成果统计居然成了目前教育部及各个高校评估、评奖、晋级等物质与精神奖励挂钩的重要依据。 如果再细化数字统计,我们发现,把什么人计算进来的学问就大了,比如,署名两人的怎么算?退休教师算不算?什么时候的退休教师才算?刚调入或调出学校的教师怎么算?兼职的怎么算,算在哪所学校还是两边都算?例如一位由南开调入北大的教授,他的学术成果怎么算呢?两边算,怎样划线?有的文章写在南开而发表时在北大算在哪儿?如此等等。一个单位要把自己的成果做大做强并不难,但是大家都来争大争强,其结果可想而知,这里极有可能导致数字造假和学术腐败。 学术量化监管不力滋生弊端 现行学术量化管理亟待建立良性循环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体现开放性、群众性原则。在现行名目繁多相互影响的学术评估机制中,学术批评、学术纠错、政策听证、扶植弱势、学术监督的机制却很不完善,有的根本没有,有的则有名无实,成了制度化的形式主义和制度化的官僚主义。有的则违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裁判员、运动员一身二任,为监守自盗创造机会。表面上各项规定的出台有公示,实际上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处于弱势群体的基层教师没有发言权,甚至连听证权、公开批评的话语权等权利都得不到充分保障。 强化教育及学术事业的量化和评估管理机制是一柄双刃剑,那些不科学的、过度的量化评估,不仅妨碍学术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而且会成为滋长腐败的新的保护伞。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在量化指标体系胁迫和诱导下,在各种职称评定、项目立项、评估活动中出现了群发性的 走后门 变相行贿现象;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聘请各级有权势的政府官员兼任院长和教授;而学术刊物主编官员化倾向也十分突出;在职称评定、奖金、住房等待遇中向行政官员和学术带头人倾斜的力度加大;出现 腐败文凭 现象等等。还有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学术量化强化了获得科研项目费和学术带头人的分量,致使一些高校不择手段到处挖人和抢争科研经费。这种将争得科研经费的多少和学术量化成果直接挂钩的做法,是典型的学、权、钱交易,等于公开宣称金钱就是学术,是一种十足的学术腐败现象。 学术量化衍生特殊利益集团 目前的 数字化 规定和机制,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强势更强、弱势更弱的畸形状况,也助长了高校和学术界的不协调、不和谐。由于学术量化对于职称评定和学位论文及其他重要立项及评估的数量规定,凸显了核心期刊的作用,出现了例如高价版面费等学术腐败现象。由于某些知名学者一身兼任各级学术部门和项目的评审委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成员、各级行政部门负责人等,因而出现了运动员和裁判员、项目负责人集于少数人员身上的情况,从而在事实上促成了一个少数学、权、钱相互依存的特殊利益集团,如果其中少数人缺乏自律和经不起诱惑,那么学术腐败现象难以避免,我们也不难解释缘何极少数来自这一圈子内重量级人物的学术不端和腐败现象难以被揭露和严肃处理。 时下自上而下推行的学术量化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大,笔者建议大力改革学术量化机制、强化对学术量化的监管,切断学术量化和各种物质待遇的直接挂钩,严处学术量化衍生的学术腐败现象,切实制约学术领域中的特殊利益集团。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学术交流网按:本文发表在 2007 年 3 月 2 日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多家网站转发了这篇文章。 2007 年 3 月 3 日光明网在 文化日记 栏目中摘发了文章如下内容: 时下学术界的官学一体化颇有愈演愈烈之势。学界官员优先受聘教授和博导并获各种项目立项、学界官员不断挂名主持学术专著的编撰和学术刊物主编、学界人士纷纷出任各级政府部门官员、媒体和学界为儒官的论著造势、国家权力部门官员受聘学校教授等等现象都是官学一体化的反映。黄安年发表文章认为,这种官学一体化不仅导致学界特殊利益集团受到官方保护,并且滋生权学交易的腐败现象。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3 月 5 日首发 下图为发表在《科学时报》 2007 年 3 月 2 日 A4 版的影印件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01: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