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术评价

相关日志

网络研讨会 | 如何理解中国学术研究评价政策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Charlesworth 2020-9-8 14:06
本场网络研讨会旨在讨论并解读当前中国学术研究评价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影响因子不再那么重要的原因。 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教育部发布了两份政策文件,提出了一套新的学术研究评价方法——不再通过期刊的影响力评判一篇学术论文的优劣,而是将评价重心放在少数但更具影响力的文章上。 点击立即报名 参加此次网络研讨会,了解学术研究评价的主要变化,以及未来中国国内更青睐哪些类型的论文。 参加此次网络研讨会,听中国专家解读新政策的实施方式,及其对出版商可能造成的影响。本场网络研讨会将包含以下内容: •How is the policy being interpreted by Chinese institutions? •中国机构如何解读这一政策 •What impacts are STM Publishers likely to see over the next year and beyond? •新政策在明年及未来可能会对科技与医学出版商产生哪些影响 •How will the policy shape and change China’s domestic STM journals? •该政策会如何塑造和改变中国本土的科技与医学期刊 •What do Publishers need to do differently to compete for authors? •出版商需采取何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吸引更多作者投稿 演讲嘉宾 刘冰 ,编审,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副社长,兼任《Bio-X Research》编辑部主任,《编辑学报》编委,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医学期刊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参与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关注并研究符合临床研究规律的临床研究项目评审体系的优化和规范化问题。在医学伦理学、科研评价、数字出版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数十篇。 颜帅博士 ,目前为独立顾问,同时担任中国期刊协会理事,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名誉理事长,教育部科技委管理学部委员。曾任施普林格·自然大中华区学术关系总监,清华大学出版社副总编、期刊中心主任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 Nicko Goncharoff ,在学术研究软件、数据和出版领域有20多年的经验。普通话流利,过去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在中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工作, 目前担任Hindawi顾问,曾在科睿唯安(Clarivate)和Digital Science任职。 论文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2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团队考核能否降低学术评价标准的矛盾和争议?
热度 6 hyperchaos 2020-8-7 12:25
科学研究要有奉献精神,每一种工作都需要敬业精神。每一个人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在不同的平台和岗位上发挥的作用也会呈现很大的差异。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工作单位和社会能基于规范标准对劳动者的付出和成果给予公正评价,那么必然会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疫情对全世界生活秩序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开源节流,激发各个领域劳动者的积极性,杜绝和减少投机行为,从长远来说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和谐公平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科研管理领域,2020年最大的呼声就是关于科研学术成果评价和成果绩效认定政策了,近期我在博文 《 理性认识和践行科研绩效激励指导政策 》中表达了我的观点 ,此博文也全文发表在中国科学报上。 从相关博文的部分留言来看,双方吐槽都比较多,负面意见的质疑主要为:1)你们写的论文有什么用? 2)写论文都是为了职称和考核;3)为什么不搞实用技术?;4)搞实用技术没有获得认可;5)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就是灌水。6)已经给了你们工资,还要科研奖励? 我记得15年前的那个聘期里,学校对教职人员的个人年终考核要求非常明确,除了教学任务的要求,在科研考核方面每个人都必须有经费进款,核心和SCI/EI论文或专利。那个时候的全面考核目标,使得一些教职人员各显神通来完成考核任务,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理科和工科教职人员的“团队融合”,互相帮助共同完成考核任务。随着学校财力的增强和发展论证,学校对科研领域的考核制定了量化政策,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纵向项目和经费、科技成果获奖、技术成果转让、横向课题和经费、SCI/EI/核心论文、软件著作、科技竞赛获奖都按照一定的权重来计算考核分值,让教职人员根据自己偏好和特长来选择完成基本考核的要求。量化标准的落地让多数教职人员轻松完成了基本的科研要求考核,唯一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科研个体户,没有凝练成科研大团队,因为一些人靠个人努力就轻松完成了考核任务。因为学校对每个学院有基本的科研经费数量要求,一些规模大的学院仍然保留了对每个高级职称人员聘期内经费进款的要求,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SCI/EI论文和专利等,所以经费进账是多数个体户都发愁的问题。而一些学院的考核政策比较灵活和人性化,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特长来发展,能搞来横向经费的就集中精力搞横向,能产出SCI/EI论文的就安心做实验和模拟,集中力量写好科研论文;能设计和申请到发明专利的就集中精力钻研发明专利申报等,这种明确分工下各尽所能按照学校的量化政策标准来完成学校对学院的基本考核,最终皆大欢喜。 经过十几年的竞争和进化,一些团队成长了,一些团队重新组合了,一些基础研究的团队和个人的科研成果积累也非常显著。2020年经济的停滞和西方国家的贸易制裁等因素影响,横向课题也不好弄了,一些以横向课题为主业的团队绩效显著下降了,一些团队的学术造假也逐渐被曝光。所以,矛盾出现了,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和成果认定考核政策被推到潮头,这也使得大学和社会不得不重新审视、论证、重新规划和面对的挑战了。对于多数重点大学来说,经费要求主导下团队负责人的压力大,良好的分工对于提高团队的效率非常关键。有能力搞来科研经费的就集中力量为团队申请经费,其他成员就是全力执行获批项目,在分工明确前提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其一个副产品就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科技获奖,真所谓全面收获。对于资源不足的大学就比较尴尬了,因为申请经费的平台,团队和渠道受限,只有极少数人能持续申请到经费,或者从事低端的技术服务却也得到客观的横向绩效回报。因为从事的技术服务比较低端,需要的是简单的劳动力和大量时间,完成了横向课题却难以凝练科学问题,也自然无法产生副产品SCI/EI论文。其实认真看看周围,那些真正从事高端技术服务的团队哪个缺高端SCI论文,因为技术中总是隐藏这科学问题,这些科学问题被提炼后经过科学思考,必然会形成规范的科技论文,而且还是高端科技论文。 对于博文下那些质疑和吐槽的问题,有必要在这里进行讨论和阐释。 1)你们写的论文有什么用? 基础研究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后的自然要求,基础研究也是全民科普的前提。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学院,也不是手工作坊,需要全面培养学生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和科学素养和见识,需要弄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停留在会怎么做这个层次。弄清楚工程背景问题下技术实践和科学过程的机理,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实践效率。大学教育除了普及已经非常成熟的知识体系,教职人员更应该通过基础研究来为教学过程提供丰富素材,通过课外科创活动让一步部分学生在相关科学问题中探索,寻找解决方案,弄清楚为什么,为进一步合理和科学的设计提供思路,这个过程弄清楚了就产生了学术论文,公开发表后让更多人的节省时间成本来参考这些规范的论文。初始阶段可能存在低水平的重复,但这个认知过程是必须的基本环节。 2)写论文都是为了职称和考核? 从来没有哪个大学一切“唯论文”,职称晋升基本要求包含了本科教学量和周期、国家层面科研项目和经费数量、指定行业期刊的论文、教学竞赛和科研成果获奖、班主任经历、教学实践等。虽然有一些海龟因为发了NSC论文而被一些学校破格晋升,但基本都是“特聘研究员”为主,这个和实际的副教授和教授职称还是有实质性区别的。如果为了职称,那么晋升了教授就不要再写论文了呗?能够完成岗位考核任务的途径有很多种,都是根据个人能力选择考核岗位层次和任务,论文只是其中一个指标,实际上经费更重要。 3)为什么不搞实用技术? 社会有分工,大学里是按照专业建制来培养和管理师生的。工科学院教职员工有条件从事技术服务,对于文理科要承担大量的基础课教学任务,这些课程基本是通识课为主。大学教职人员不是包工头,不是每个教职人员都要去校外拉横向课题,如此的话,最可怜的就是那些学生了,这些学生就要扮演老师们和导师的员工而不是学生啦,如此的话那还读什么大学直接去企业做学徒罢了。无论工科还是理科,都要有一个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和训练的过程,如果所有的教职人员都面向横向课题和技术服务,那还是大学吗?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建设者,而不是短期的工人。技术在不断进步,缺乏了基本知识的学习如何跟进技术的进步?又如何进一步认知技术瓶颈中的科学问题而找到可靠的解决方案? 4)搞实际技术的没有得到认可? 实际的技术服务从社会和公司企业得到了相应的绩效回报,看看那些长期搞横向课题的团队负责人和成员,仔细看看他们的消费水平,基本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吧。这些真正收益大的人一般都有强大的团队,分工明确,团队的其他学术成果也很多。如果真的说实际技术没有得到认可,没有市场,那么你们就要提高技术和服务水平。 如果能持续得到高额绩效回报,也就不会吐槽不被认可,也不会吐槽科研考核政策不公平了。和第三个问题的答案一样,如果定位技术服务,那么最好不要占据大学的岗位,自己开个公司到市场中公平竞争,占据了大学的资源,该承担的教学任务和培养人的任务都被那些没有投身对外技术服务的教职人员给代劳啦,再不能得了便宜还卖乖吧? 5)论文和专利数量多就是灌水?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标准,论文的发表有编辑部和审稿人的审查和同行评价,虽然存在一些投机行为和论文造假,但最终都会被纠正。专利申报也有自己的审查制度,也不是所有专利最终都能实现技术转让的。每一份成果的产出都是凝结着辛苦的劳动付出和大量的时间成本。 6)已经给了你们工资,还要科研奖励? 因为地域经济水平差远,大学里每个教职员工个体能力差异,敬业精神差异,花费时间成本差异,劳动强度成本差异,职称的差异等。在完成基本的教学科研任务目标后,多劳多得,给予那些成果显著的教职人员一定奖励是可行的,否则大锅饭下只能催生更多的懒人,这个道理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至于奖励的标准要取决于学校的财力和教授委员会,教师代表大会的论证等。 对于国内大学来说,因为资源有限,校内外的个人和团队之间竞争是难免的。绩效评价政策的调整也给教职人员带来了挑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团队的融合,各取所长,实现密切合作,减少科研个体户的产生。这些分歧、争议和质疑都会随着社会经济水平高度提升,公民素养全面提升,生活保障全面落实后而消失。发展过程中公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社会经济水平短板的矛盾克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每个公民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早日实现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服务水平、道德素养全面提高,所有这些分歧都会逐渐消失。
9145 次阅读|27 个评论
学术评价的个人体会
热度 10 Mech 2020-2-24 13:07
近日教育部和科技部文件《 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 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 》,以及科技部文件《 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 》,引发人们对学术评价议论纷纷。学术评价包括许多方面,如学术工作的重要性、新颖性、挑战性、影响力等。前述文件的落实,意味着同行评价将起更重要的作用。 学术职业的从业者,以通讯或者会议的方式评审同行的稿件、基金、奖项、职称等,是职业工作的一部分。评审者对此应该有平常心。仅是受委托承担评审工作,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判断力因此变得特别高明。因此还是要尊重其他同行的评价,在评价有矛盾时仔细权衡择善而从,做出自己的判断。对此我有些个人体会。我的工作领域主要是基础性研究,因此下列体会也不适合于评价应用性或者开发性的研究。 首先需要明确,基础性研究中的学术工作都是通过论著体现。特别是近两三百年以来,随着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学者间交流工作进展的主要形式是论文,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著作和讲演等。 学术评价最有分量的依据,无疑是同行公开发表的意见。虽然科学史上一些重大突破,当时的同行并没有恰当的评价,但并不能因此否认同行意见的重要性。原因有两点:其一,这类工作很少,因此遇到的可能性不大;其二,同行无法提供正确意见时,也没有其他评价方式。 同行公开意见的狭义理解就是在公开发表论文中的评价。通常,评价者的学术地位越高,评价的分量越重。这并非迷信权威,而是有一定道理。虽然名家也可能有看走眼的时候,但一般不至于故意瞎说。毕竟学术信誉来之不易,不会轻易毁掉,自取其辱。发表评价意见的期刊也是个因素。在统计意义上,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有保证的可能性更大,虽然不能以均值推断样本。 广义些理解,他人引用其实也是种同行评价。不仅是绝对的引用数目,而且还有引用者的领域和地域分布。受到广泛引用,那怕没有正面的评价,毕竟也是说明有一定影响。影响不能完全等同于质量,但完全没有影响的高质量工作,尽可以等到有了影响再评价。还需要注意,不同学科和方向,引用情况差别很大。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是个参考指标。影响因子并非越高越好。如果论文发表期刊影响因子很高,但论文本身引用较少,这其实也反映了同行的看法。也就是说,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论文,如果没有相应数量和广谱分布的引用,学术质量或许存疑。 说点儿题外话。他引数目其实是所谓学术民主的体现。学术民主当然包括人人都可以发表意见,但并不能因此认为所有意见同样重要。在统计意义上,不能在被检索期刊上发表的意见,权重很可能会小于在那些期刊上发表的意见。因此,他引的数目是不能忽视的参数。 还有种容易忽略的同行评价,是作者在论文中对自己工作的评价,例如,“本文首次提出 …… ”。有时候,工作的意义在发表时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可能在自己的后续工作中解释说明。这种在发表论文中的公开主张,至少得到了审稿人和处理稿件的 AE 或主编的认可。因此也是种同行接受或认可的评价。有些投稿人或者申请者,在投稿信或申报材料中很强调自己工作的价值,而在自己的论文中也没有类似的说明。如果没有他人评价,这种情况特别要慎重考察。这种考察尤其应该在通讯评议时进行。 总之,对基础性研究的评价,首先是看公开发表的同行评议,尤其是权威人士和 / 或重要期刊会议上的评议。其次是看引用数量,尤其是与同领域/方向/期刊论文比较的他引数目。最后是看经过同行评审的自我评价。 最后说几句题外话。我个人觉得对职业研究者而言,破“四唯”也好,破“五唯”也罢,其实都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唯实。不唯上,不跟风。做出高质量的工作,以恰当的方式发表。最后,借用郑板桥的《竹石》与职业研究者共勉。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10975 次阅读|31 个评论
闲话中国生态学窘境
ecoliugy 2019-9-27 11:49
毛乌素种树与nature挑剔性的报道 早晨与哥们闲聊生态学发展。不经意间说了一段很有政治性的话。 “搞生态学要与国家大方针政策融合。生态问题也是国际竞争角逐的一环节,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森林和动植物保护都是国际角逐的一部分。如前段时候亚马逊大火,巴西总统差点被一场环保革命搞下台 。 假如你学术杂志和科学新闻看得多,你就会发现西方媒介只讲中国环境的坏,不讲中国的好。而我们的学者在西方学术杂志的控制下,某种意义上有有很多都是攻击中国的帮凶。如今中国搞了那么多生态建设,没人讲他的好,铁的数据和报告拿不出来 (参考PLoS ONE 13(10): e0205885) 。我们的媒体只能一天搞些形式主义,空喊口号的东西。无法用国际通用语言,也就是数据、研究、科学报告和数据可视化等等,来与世界同行交流。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比如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角力,中国明显处于下风 ” 。 之前,我也讲过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跨越千年的旷世杰作 ),对于这种超级智慧的生态工程,网络上也确实没有好一点的科普影响,能让外国人乃至中国人了解到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毫无疑问,在越来越民粹化的世界格局下,中国的声音确实有被忽视和屏蔽的意思。生态与环境领域也是一样的,坏的消息满天飞,好的信息不出门。 又比如前段时间网传中国消灭了毛乌素沙漠,绿化黄土高原等等,网上并没有非常信服且有充足科学语言的报告、或者视频,更不用说国际化的东西。神的是,在毛乌素沙漠报道后(国际媒体报道很少)一小段时间后,nature搞出个新闻说,中国种树可能威胁水安全和全球气候变化。观点虽然大体不错,但却是以偏概全,鸡蛋里挑骨头。西方学术同行不撒谎,但他们也不讲真话,他们 喜欢 讲一个负面的中国生态。这里面有不少中国生态学家投其所好,发表了不少文章,在此我就不一一指出来了 (如nature这篇 China's environment in a globalizing world) 。我想这不是国家想看到的,更不是我们生态学群体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所以中国生态 学界一定要讲好中国的 故事 ! 延伸: 气候变化教育:要不要告诉孩子那些“糟心”的环境问题? 自然与人文:亚马逊森林大火背后的环境教育分析 都江堰:跨越千年的旷世杰作
3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是你牛,只是评价规则向着你
热度 10 SoSoliton 2019-6-8 10:36
托屈原之福,正宗“海龟”孙鸿渐、访学“海归”方俊杰和正宗“土鳖”张少平从五湖四海又聚到一起了。“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在他们看来,搞科研的人就像古代写诗的人,如果不能享受酒逢知己千杯少,纵使搞出像《相对论》一样的不朽之作,又有啥意思? 三人每次相聚,话题难离论文。俊杰提议这次不谈论文。他说喝酒时聊论文等于聊“粪土”,影响食欲甚至令人作呕。为什么呢?他解释,人说“钱财如粪土”,对大学老师来说,论文不是钱财但胜似甚至胜过钱财,喝酒时满嘴“粪土”,怎不令人作呕! 少平赞同俊杰。鸿渐笑少平幼稚:“嘴上说钱财如粪土的人,内心未必不爱钱财;明明内心爱钱财却偏偏嘴上说钱财如粪土的人,如果不是想秀钱财就是虚伪,所以你若信了说明你幼稚。” 俊杰端起酒杯跟鸿渐说:“来!干一个!”少平马上也把酒杯凑上去:“来!咱们继续聊论文!” 俊杰又提议:“今天咱们索性更俗一点,探讨一下论文的价钱究竟由什么决定,这对获取更多‘粪土’般的酒钱至关重要。” 鸿渐向俊杰确认:“你是说咱们谈论文的价钱而不是价值?”俊杰说:“对!价值虽雅,但神仙都说不清。” 少平首先开讲:“瓜儿离不开秧,论文离不开刊,刊物离不开影响因子和分区。论文的价钱由影响因子和分区决定。” 鸿渐原则同意少平,但修正一点:“不同学科和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没有可比性,所以英明点的大学一般只用分区来给论文定价,更英明点的大学为了不埋没鹤立鸡群例如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充其量把这样的‘鹤’论文单独拎出来实行重奖。分区能做到鸡进鸡笼、鸭进鸭笼的分类评价,令鸡鸭都没意见。” 少平坚持己见:“即使完全按分区定价,分区最终还是由影响因子决定的嘛!期刊分区表把同一学科所有SCI期刊按一定比例分为四个区,相当于每个笼子都分成四层,一个期刊进什么区,由该学科所有期刊影响因子的起伏决定。虽然鸡进鸡笼、鸭进鸭笼,但具体进哪一层,不由鸡鸭本身决定。” 少平这么一解释,鸿渐表示赞同,并发展少平的观点:“如此说来,大学老师发了篇论文就等于买了只股票,买了股票就成了股民,而且是终身股民,因为这样的股票是不能抛售的。论文还是那篇论文,期刊还是那份期刊,有朝一日,‘股票’价格一涨落,分区随之而变,论文和人的命运也就跟着变了。” 俊杰进一步延伸鸿渐的“股票”说:“每年期刊分区表更新时,有人想跳楼,有人如获锦鲤。想跳楼是因为眼睁睁看到自己之前发表的一区论文,一夜之间身价暴跌到二区甚至三区,那感觉,犹如手中股票突然跌停一般;如获锦鲤是因为自己的‘股票’涨了,由低分区升至高分区。” 鸿渐又深入一层:论文的价钱其实由规则决定。 少平夸赞鸿渐“高”,并说:“从均富、同乐、平衡角度看,不时改变分区规则是促进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全方位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好路子。但这样的好路子估计很难走下去,因为它是对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既得利益者纵使不便作为个体挺身而出表示反对,也定然以维护某个(些)学科整体利益的名义和对破坏学术生态的声讨形成反对联盟。” 鸿渐难得跟少平站在同一阶层说话:“其实,大伙如果都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学科立场想一想,也许就会理解,在期刊分区被奉为圭臬的情况下,通过不时改变分区规则,促进冷门和热门之间动态流通,让不同学科轮流坐庄,让不同学者交替获益,从而促进学科均衡发展,未必不是更好的学术生态。”少平接一句:“学术的最可贵之处正是突破既有格局和权威,社会也是在不断突破既有利益格局和阶层固化中发展的。” 俊杰也认可论文的价钱由规则决定,并说影响因子和分区本身就是规则或规则的产物。他有新观察:规则像期刊一样也有分区或层级,最顶层的规则就是规定用不用规则、用什么规则。他讲了个故事。 一位之前从未发过一区论文的老师说,他们学校的论文评价和奖励一直采用A期刊分区表,前不久换校长了,新校长认为A分区表不合理,而且不与国际接轨,决定改用B分区表。那位老师一查B分区表,发现自己终于有一区论文了,而且有很多篇,那心情,恰似“翻身农奴得解放”。 不过,那位老师对自己有清醒认识:不是你牛,只是评价规则终于向着你了! 最切中要害的是,那位老师说,他终于看清了论文界的一个真相:许多所谓的牛人之所以牛,并不是他们的学术真有多牛,完全是因为评价规则向着他们;许多老师论文奖励拿得多,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论文水平有多高、价值有多大,也完全是因为评价规则对他们有利。 俊杰讲完故事,不觉又到筵席终散之时。鸿渐收尾:“规则的两头都是人。所以,论文的价钱由什么决定?不由影响因子和分区决定,也不由规则决定,最终由人决定。”俊杰续貂:“人的牛叉由什么决定?不由论文和刊物决定,也不由规则决定,最终由人决定。” 少平真像诗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鸿渐和俊杰一致声讨少平:“大伙如果都以你这种心态,一流大学建设怕是彻底无望了。” 三人行…… 没有“帽子”谁还拼命写论文? 好论文都靠憋?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3925 次阅读|24 个评论
闲话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
libseeker 2019-1-20 12:28
2018年12月19日留意到中国知网“一键获取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2019年1月9日留意到“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他们统计数据均来自中国知网《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由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部分原因是由于工作需要,因为作为学科馆员,需要关注学科分析与评价;部分原因是自身也算人文社科学者之一,与自身密切相关。有所关注,有所体验,有些琐碎的观感。 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是非常复杂的,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的探索是有益的,但能取得多大程度认可,尚为未知数。评价结果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计算出来的,“恰到好处”几乎是不可能的。 以我自己的情况为例。中国知网“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生成的“王启云-学术成果证明”中:“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统计日期截至2018年11月。 学者王启云在2006年-2018年间:发表期刊论文24篇, 论文被引频次为178次, 论文他引频次为162次, 论文下载频次为9159次, 核心期刊17篇, 基金论文14篇; 其中,第一作者期刊论文17篇, 被引频次为129次, 他引频次为117次, 下载频次为6282次, 第一作者核心期刊12篇, 第一作者基金论文8篇, 作者H指数为8, 综合指数为44.39;国家级基金0项,部委级基金1项,省部级基金0项; 报纸发文6。其中,地方级报纸发文0,中央级报纸发文6。” 生成的证明中,有的信息是错误的,有的信息是不够全面的,有的信息不准确。时间范围为2006-2018年11月5日,为什么是这个时间范围?以我个人的情况2001-2005的表现或许比2006-2018好得多,“综合指数”或许会高不少。期刊信息并不全面,比如《数字图书馆论坛》等是没在统计源数据之中。中文期刊论文只是“学术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自身尚未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但在学术图书方面、科研成果评奖方面下了些功夫,无法体现。此外就是,若干指标的权重怎么分配,对结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合作者成果与独立成果、某某级别的科研项目、某种索引收录的源刊……引用的类型有多种,观点的引用,研究方法的引用,材料的引用,权重通常是有所区别的。是被权威期刊引用还是学位论文引用?是被知名学者引用还是被普通学者引用?也是有所不同的。当前的科研评价的导向是高水平期刊,一篇被认定为高水平的期刊论文,可以秒杀N篇非高水平论文。有的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多个一级学科,有的学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涉及多个机构(可能是因为攻读学位或工作单位变动)。 人文社科成果评价与自然科学成果评价是有所不同的。当前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评价中,将专利也列入其中似乎不怎么靠谱。当然,试图进行一些探索,让可量化、可测度的成分一目了然,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基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中500余万名学者科研大数据;帮助学者了解学术产出、管理科研成果、生成成果统计报告;为学者评定职称、申报奖励、申请项目提供客观作证材料。”,当前存在前述种种不足或缺陷,但瑕不掩瑜。 延伸阅读: 1 高校人文社科学者期刊论文排行榜(2006-2018).http://url.cn/5kP3Rha 统计说明: 学术期刊论文:统计源以《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来源刊(含辑刊)、《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评价刊、《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引证报告》评价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TOP期刊、总署认定的学术刊且不在上述期刊名单中质量较好的新刊,取并集且排重,共计5923种期刊。在此类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可被引文献”量为“学术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是指被上述学术期刊、会议和博硕士学位论文引用的次数。 综合指数:以机构和学者的发文量和被引频次统计指标,按普赖斯定律确定各学科核心区,计算核心区平均值,并以此为基准,计算机构/学者个体与该基准的相对水平。如果综合指数为100,表明恰好等于核心区的平均水平,而综合指数越大,表明评价对象高出平均值的水平的程度越高。 学科分类:以教育部2011年《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为基础,结合高校院系专业设置,将文献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103个一级学科和359个二级学科。 当前数据统计时间范围为2006-2018年,数据采集截止时间为2018年11月5日。 图书情报与档案 Top1 邱均平 武汉大学 综合指数1603.35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216 被引频次3617。 Top2 柯平 南开大学 综合指数975.09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155 被引频次2031。 Top3 范并思 华东师范大学 综合指数847.83 国内期刊论文数量57 被引频次2321。 2 一键获取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http://url.cn/5RKNKgD 《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统计分析了全国974所高校、500余万名学者自2006年至今的各项科研成果数据,每条数据均对应发文题录信息,确保真实有效。使用“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生成的《学者科研成果证明》报告中,成果类型包括国内期刊论文、国内会议论文、申请和授权中国专利、报纸发文、国家级基金项目、国家级科研奖励,并提供了丰富的统计指标,如:各种成果的发文量、第一作者发文量、各类核心期刊发文量、基金论文数量、被引频次、他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篇均下载频次、综合指数、作者H指数。对论文的级别也有各类标注,如:是否为高被引论文、是否为热点论文、是否为北大核心刊收录论文、是否为南大CSSCI刊收录论文、期刊复合影响因子等。 该工具所提供的数据基于中国知网海量的学术大数据资源,数据处理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标准,各项统计数据客观、完整、准确率高,是值得信赖的第三方学术评价数据。 为了便于学者证明自己的业绩,在作者核准成果无误的情况下,该工具可导出带有“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公章的权威PDF版《学者科研成果证明》报告(含成果题录证明)。学者还可下载WORD版《学者科研成果证明》报告,自行补充和修改。 3 “学者科研成果统计报告自动导出工具”登录网址.http://www.usad.cnki.net/Report.aspx 基于《中国高校科研成果统计分析数据库》中500余万名学者科研大数据;帮助学者了解学术产出、管理科研成果、生成成果统计报告;为学者评定职称、申报奖励、申请项目提供客观作证材料。
个人分类: 圕人堂|3639 次阅读|0 个评论
选择在学术界工作的诱惑与责任
热度 11 jintuo 2019-1-5 17:22
好久没写博客文章了,甚至好久没上科学网了。最近在微信朋友圈中读到科网编辑贴出的博主新年寄语以及与新年相关的观点和体会,感觉博主们都变成好脾气了。于是,决定也写一篇,希望唤起一些拍砖——学者的嗜好之一。为避免歧义,本文中我们将凡是以学术研究为生的人员统称学者。 一言蔽之,科学家在学术界工作的最大诱惑是自由,包括思考的自由、将思考交付实验证明的自由、将思考的结果落实为社会效益的自由;特别是如此自由还附带着生活资源的保障,保障着相对体面的生活。 凭什么多数人承受着工作重压的不自由,劳作而纳税,为学者提供独享自由的工作环境?因为人类的安全和福祉需要不断发展的知识、技术、合理规则等各种智力解决方案;而这些方案的产生离不开最大限度地发挥一部分人的思维潜力。让自己的思考产生有利于人类认识世界,互动(回避了“改造”这个词)世界的知识和方案便成为学者换取工作自由和体面生活的责任。 问题在于人类社会不是单一的整体,其内部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利益冲突几乎无所不在,既发生在一个国家与人类整体之间,也发生在国家整体与学者所属部门之间,国内各个地区之间,学科前景与学者任职单位之间,甚至还发生于学者任职单位的长远利益和某一届领导的短期政绩之间。于是,学者们不得不在相互冲突的利益之间进行选择和权衡。 许多相互冲突的利益主体不是被动地接受学者的选择,而是通过资金、头衔、待遇、考核指标等奖惩手段对学者的选择进行主动干预。中国泛滥成灾的奖项和学术头衔以及奖项和头衔造成的歧视便是这类干预的表象及后果。这些干预附之于“行政方便”优先的管理体制,造成各类指标当道,论文等指标成了学术界的硬通货。这一状况蚕食了学者的学术自由,将其中大多数人变成了记件领赏的科研和教学民工;不仅追求自由的目标打了折扣;社会本应得到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也变成了指标兑换卷(常见一些学者向外行介绍成果也成了数指标,论头衔)。当然这一状况与学者们自身为追求比同行或同时代的人们生活得更好(不是为了生存),而放弃自己的学术原则,不再挑战久攻不克的难题,而选择可快速收获指标的 me too 式研究不无关系。 就人类的利益而言,那些需要尽快发表,以免被同行抢先的研究成果都是不重要的;因为无论谁先发现或发表,人类获得这些知识或掌握这些技术不过是早或晚个把星期而已。学者们大量的奋斗精力和生活压力耗在了这些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了。学术圈内津津乐道的游戏规则及指标当道的盲目奋斗看似公平,以更大的视角看不过是一种自娱自乐,对纳税人很不公平。 以更长远的眼光看,人类的祖先——智人统治地球以来,人类的生产方式以指数函数加速变迁。比如,狩猎和采集持续了数万年;农耕主导了数千年;大规模制造数百年;信息产业数十年,终于到了人类生产方式变迁的周期短于人的自然寿命的拐点。越过拐点的重大区别是人类的心理、文化、规则、法律、以及生产关系均跟不上生产方式的变迁。于是,追求快的盲目奋斗可能成为公害,“少、慢、好、省”成为新的美德。 * * * * * * 读了一些评论,我意识到少写了一层意思,补充在下面。向实(真知识、真技术)还是向虚(只有指标,没有重要的知识或技术)的选择也是学者个人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的权衡。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当韦小宝时,欲向虚获得个人利益也越来越难,非经多年打磨不可。如此,一个本来可能做出重要学术成果的学者将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10974 次阅读|24 个评论
论文撤稿数量攀升表明学术界自律加强
热度 11 st69786 2018-10-29 13:05
论文撤稿数量攀升表明学术界自律加强 文 | 贺飞(北京大学) 【按】本文原载2018年10月28日《里瑟奇智库》,参见: https://mp.weixin.qq.com/s/IuhBThTOuT1rTNnVOAOpDA 2018 年10月26日出版的《科学》刊发了5篇新闻特写,分析全球论文撤稿情况。文章认为,全球论文撤稿数量迅速增长,并非科学界的危机,而是反映了相关监管正逐步加强。 全球最大的论文撤稿数据库-retractiondatabase.org 这一数据库是由名为“撤稿观察”(Retraction Watch)博客的工作人员所创建。截止目前有超过18000条数据,其撤稿论文和会议摘要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甚至有一篇1756年的),涵盖了许多学科,并按照论文分类法来记录撤稿原因。 《科学》的这组新闻特写采用了该数据库截止2018年8月30日所有数据,并按照论文发表时间而非撤稿时间,排除了将近7500篇撤稿的会议论文摘要(conferencepaper abstracts),约占数据库中所有撤稿的40%。具体方法细节参见: www.scim.ag/RWmethodology 。 论文撤稿数量大幅攀升 统计表明,过去10年中期刊撤稿论文数量增长了10倍,其中约60%的论文涉及学术欺诈,包括编造数据、伪造同行评审以及其他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撤稿数量的激增导致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出版界、编辑和其他方面加大监督力度,以更大的努力来根除不良科学行为。 这也促使纽约的两位资深医学记者伊凡•奥兰斯基和亚当•马库斯创建了“撤稿观察”博客。他们收集整理撤稿论文清单,分析撤稿原因,建立数据库。在本周,这一目前最大、最全面的撤稿数据库向公众开放提供搜索查询。 少数人犯错严重 在撤稿数据库的30000名作者中(包括合著者),500个作者所撤稿的论文就占了所分析的10500篇撤稿论文的大约四分之一。其中有100人撤稿论文数量达到13篇或更多。这些撤稿原因基本上是故意不当行为,而不是研究错误。例如,德国麻醉师Joachim Boldt累计撤稿近90篇论文,调查人员认定他存在编造数据和其他违反学术道德行为。更有甚者,他还让他的病人接受未被证实的外科治疗,直接威胁病人的健康和生命。据相关报道,德国当局正考虑对Joachim Boldt提起刑事指控。 合著者躺枪 当一个科学家因为科学不端行为而撤回论文时,其合作者的职业生涯可能也会受到损害。合作者面临着一个令人无奈的努力来清除他们在撤回论文名单上的名字。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的会计学教授托马斯•霍尔(Thomas Hall)与他合著的2002年一篇论文被撤回,仅仅是因为该论文的另一位作者James Hunton被判犯有严重的不当行为。马斯•霍尔教授不得不多次恳求出版商重新考虑2015年撤销该论文的决定。 罗马尼亚和伊朗表现“突出” 美国和中国论文撤稿绝对数量世界领先。但从相对指标看,撤稿排名最靠前的国家是伊朗和罗马尼亚。撤稿率因国家而异,目前采用两种指标进行国家间撤稿比较: 一是2003年到2016年每美元国家科研经费的撤稿数 ,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规模的指标。 二是篇均发表论文的撤稿数 。从经费指标看,罗马尼亚位居榜首(美国34位,中国14位)。罗马尼亚长期以来存在十分活跃而且执着的监督志愿者,导致罗马尼亚有很高的撤稿率。从第二个指标篇均发表论文的撤稿数来看,在2003到2016年发表了至少10万篇论文的国家中,伊朗位居榜首,罗马尼亚排名第二。伊朗撤稿论文中虚假同行评议现象严重。 撤稿并不完全等同科研不端 对约10500撤稿期刊论文分析显示,撤稿论文的数量一直持续增长,至今仍在持续,这一现象令人担忧。由于许多出版商在撤稿时并不清楚地说明原因,导致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完整性还存在问题。此外,确定那位作者直接对撤稿负责也有一定难度。 “撤稿观察”数据库包括了从撤稿通知中提取的撤稿原因详细分类(尽管少数通知没有说明撤稿原因)。 总的来看,近40%的撤稿通知书并未提及舞弊或其他不当行为。相反,论文撤稿是因为错误、可重复性问题以及其他原因。 当然,要准确地确定一篇论文被撤稿的原因极具挑战性,大约2%的撤稿通知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目前已发布指南,明确不管论文是要修正还是被撤稿,都应在通知中详细说明原因。一些专家认为,撤稿通知应指明论文问题的性质,以及是由作者还是期刊负责。总之,撤稿报告的透明性将帮助科学变得更强大。 学术界自律加强 初步统计表明,撤稿数量的增长似乎并不代表学术欺诈增多,而是反映了学术界加强自律。 主要表现在:一是 尽管年度撤稿的绝对数量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却放缓了。 在过去几十年中,撤稿论文绝对数已从2000年前的每年不到100篇上升到2014年的近1000篇。但是相对撤稿还是较少的,目前每10000篇论文中只有4篇被撤稿。尽管这一比率从2003到2009大约翻了一倍,但自2012以来保持在稳定水平上。 二是 越来越多的期刊加强了监管。 近年来,报告撤稿的期刊数量有所增长,例如1997年只有44种期刊报告撤稿1篇论文,但到了2016年,报告撤稿的期刊达到了488种,增长了10倍以上。根据医学图书馆协会杂志(JMLA)报道,2004年,在采样生物医学期刊中只有四分之一报告有撤稿政策,到2009年有超过12000期刊发布了处理撤稿问题的政策。这也反映了越来越多的期刊加强了论文监督。此外,公众监督也在加强,许多科学家们通过揭发公共论文网站上的论文的学术不端,也增加了期刊的压力。 三是 高质量期刊更重视建立撤稿机制 。根据JMLA报道,截至2015,在147种高影响因子期刊中有三分之二的已制定了处理撤稿问题的具体政策。 参考文献: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2/6413/390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9512 次阅读|18 个评论
以单篇论文评价学术恐催生新型学术腐败
热度 21 ecoliugy 2018-4-3 11:22
职工代表大会听园领导汇报。讲述去年取得的各种成就。听完感触颇多,窃以为: 以单篇论文评价自然资源科学,基本就是偏废的总结,甚至有催生今日最严重学术腐败的感觉。 鉴于当下中国激烈的学术竞争,大家只能拼命“搞钱”。常常听闻有年轻硕博士想有所贡献,但总在说完后加一句“这些等我有钱之后再追求吧”。茶余饭后,博士之谈常令人作呕。 读博脱贫,发文致富。这几乎成了学子们最钟爱的真理。为什么会行成这种文化?根源在于学术评价的简单化和误导。 诸多工作报告无一不是以点代面。以我们园为例,每次评估或总结,均以单篇论文来评价动植物学、森林资源或生态学等自然类科学,看起来有点像离散数据中的异常点,点上的突破对于整体而言意义不大。自然环境类科学与纯生命科学有一定差异,并不会因为单项研究突破而带来变革性的效果。因此,合理的学术评价显然不能简单到了只看单篇论文,否则将会削弱应有的学术进步。 当今中国,很多机构和个人喜欢变着方法“勾搭”老外,搞假合作,搞出很多“计划外”的成果。这种流行趋势,本质上和出钱买文章差不多。很显然这是当下中国最大的,最严峻的学术腐败。 可怕的是我们却对此浑然不知,还乐此不疲。再次为取得伟大胜利而干杯。
20223 次阅读|27 个评论
“快到了”的武汉:洞山、汉阳与鹦鹉洲——禅的行囊(之七十六)
罗非 2018-1-30 11:38
导读:关于永远只能 “ 快到了 ” 的武汉,曾经有一个有趣的禅宗故事。 洞山晓聪禅师,在著名的洞山禅寺继任校长。洞山禅寺的创始人是禅宗五大分支之一、曹洞宗的祖师洞山良价禅师。虽然学校创始人是曹洞宗创派祖师,但此时继任的校长洞山聪禅师却是云门宗传人。从这个事实,可见当时禅宗学术风气的开放。虽然在中国大地上可能有好几个名叫 “ 洞山 ” 的寺院,但洞山良价禅师和洞山晓聪禅师任校长的这个洞山禅寺,却是位于江西宜丰县境内的洞山普利禅寺,距离我们要谈到的武汉,直线距离也有差不多 250 公里。 洞山聪校长曾经有一个学生云居晓舜。云居舜禅师据说年轻时很是 “ 粗猛 ” ,大概是豪气万丈、大大咧咧的人。所以在他决心求学时,就准备改掉自己的粗猛毛病,修理自己的 “ 细行 ” ,也就是要把自己心理行为的细节都搞好。后来就到洞山聪禅师这里入学,继续他的研修。这种努力肯定会有所成效,几年下来,云居舜的心思行为大约已经大有改观了。 有一天,洞山聪校长找到这位高年资的学生兼 RA ,说我们学校最近经费紧缺,看看你能不能跑一趟武昌,给学校募集一批经费?这位年轻的 RA 于是跋涉五百里,而且作为禅寺的学生多半也不会雇驴,总算到了武昌城。路上,云居舜已经做好了功课,知道城里的首富刘先生喜欢捐赠办学,而且本人也才学兼备,远近闻名,是当时的大众偶像。云居舜觉得自己这些年的细行也是卓有成效,并不逊色,于是第一站就到了刘先生家。 说明募集的来意之后,刘先生就按照唐宋时代禅宗文化的惯例,准备先考核一下云居舜的水平。刘先生说, “ 老头子这里有个问题。如果答得满意,马上就开百万英镑支票;如果不满意,先生就请回吧。 ” 云居舜欣然应允。 刘先生突然问, “ 古镜未磨时如何? ” 云居舜答, “ 黑似漆。 ” 刘先生又问, “ 磨后如何? ” 云居舜答, “ 照天照地。 ” 刘先生就起身送客, “ 先生请回吧。 ” 说罢就转身进了后院,不再理睬云居舜了。 云居舜彻底愣住了。思索许久,仍然不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于是放弃了继续募捐的打算,重新跋涉五百里回学校。路上,当然是想了一路,仍然百思不得其解。 回到学校,向校长报告募集不利。洞山聪校长就问为什么弄不到钱?云居舜于是详细汇报了经过。校长没有批评这位迷茫的 RA ,而是说, “ 你问我,我回答给你听。 ” 云居舜就把前面一个问题提出来, “ 古镜未磨时如何? ” 洞山聪答, “ 此去汉阳不远。 ” 云居舜再问后一个问题, “ 磨后如何? ” 洞山聪答, “ 黄鹤楼前鹦鹉洲。 ” 这句话让云居舜豁然大悟,从此再也没人能难倒他了。 云居舜悟道之后,人称舜老夫。后来到云居禅寺做校长时,还是很爱骂人,经常讽刺天衣义怀禅师,批评天衣怀禅师说的是 “ 葛藤禅 ” ,容易把学生捆住。后来听说天衣怀去世,就说, “ 这个葛藤桩子终于倒了啊,倒是一件喜事。 ” 当时天衣怀禅师的学生秀圆通,就在云居寺大学担任校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看到云居舜总是喜欢骂人,就对身边的乐手说, “ 我要和这个老家伙理论一番。 ” 当天晚间的课堂讨论会上,云居舜又像以前一样骂人。秀圆通就站起来厉声说, “ 你难道没读过《圆觉经》吗?里面不是说 ……” 云居舜突然说, “ 站着别动!同学们,希望你们珍重! ” 然后就回了办公室。 秀圆通后来感慨地说, “ 这个老家伙浑身都是眼睛,确实够资格骂天衣怀禅师了。 ” ***************** 第二天早晨,把我吵醒的不再是比丘尼的敲门声,而是酒店服务员在走廊里吸尘的声音 —— 毫无疑问,我再次回到了红尘世界。翻身下床,我冲了杯咖啡,然后查看了一下日程表,突然意识到自己走得太快了,居然比计划的行程足足提前了五天。于是,我决定给自己放一天假。 我下楼去了大堂,跟前台小姐说要再住一天,然后向她打听最近的火车售票处在哪儿,她说解放路上就有一家。售票处并不难找,而且居然没什么人。花了不到两分钟时间,我就买好了第二天一早去当阳的硬座车票,还有一张三天以后去韶关的软卧车票。按照过去的经验,要想搞到软卧车票你必须得有通天的本领,可谁知道今天不费吹灰之力就已得手,这让我激动得都快找不着北了。我一头扎进售票处旁边的烟酒店,买了瓶 “ 原汁山葡萄酒 ” 以资庆祝。然而事实证明,头脑一发热,就要犯错误。当晚泡在浴缸里的时候,我不幸发现,这瓶所谓的山葡萄酒寡淡如水,酒精度还不到百分之五。酒瓶的标签上介绍说,这种酒以长白山区的野生山葡萄为原料,并调入长白山野蜂蜜发酵酿制而成。长白山 —— 我突然想起,顿成好像说过,那儿也有禅宗的比丘尼道场。
个人分类: 科普|3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NISO关于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的推荐标准及最佳实践书(一)
热度 1 yuhouq 2017-7-25 17:22
第1章 替代计量学定义及应用情景 1.1目标与范围 本章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确定替代性评价计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 metrics)中常用的术语,让所有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可以讨论同一个对象。 (2)识别替代计量学主要应用情景,以及最适用的利益相关者,明确替代性评价计量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 1.2替代计量学定义 过去几年,随着替代计量学在实践中被应用,若干术语和惯例逐渐形成。下面讨论不同术语在这些实践者中的理解。 1.2.1什么是替代计量学? 替代计量学是个宽泛的术语,囊括与学术成果相关的一系列多样化的数字化指标,这些指标来源于学术生态系统乃至公共空间中各种不同利益相关者和学术成果的活动(Activity)和交互(Engagement)。 在替代计量学定义中包括不同类型的产出和不同形式的投入,将其区分于既已成熟的基于引文的指标。同时, 允许将这些传统引文指标用于包括测度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补充用途 (complementary use of these conventional metrics)。但是,在替代性评价背景下(Context of Alternative Assessment)发展出的替代计量学,将其测度的内容与传统基于引文的学术评价实例区分开来。 1.2.2学术影响力及替代计量学在科研评价中的作用 学术影响力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不同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概念,会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所以,在既定社群的情境下,厘清影响力的概念,对于避免对替代计量学的误读尤为重要。为了避免过于局限,我们列出替代计量学现行的和潜在的用途,包括在学术评价中的应用。 由于利益相关者存在多样性,产生影响力存在多种形式,想对“影响力”做出狭隘的定义不切实际。对于使用传统学术交流方法的人来说,影响力或许就是引文指标的同义词,但是对于对社会变化抱有强烈兴趣的人来说,这些指标并不足以测度影响力。对于关注学术成果广泛影响力的利益相关者而言,替代计量学可以通过计算学术产出的影响范围(Output’s reach)、社会有用性(Social relevance)和来自给定社群(可能包括来自公共空间的人员)的关注度,来为影响力提供洞见。 引文、使用和替代计量都是衡量所谓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是都不完美。和传统引文指标一样,我们不建议将替代计量作为学术影响力的直接近似,因为学术成果所获得的关注度或者被传播的程度,一定要结合定性信息才能弄清楚。 此外,必须要承认数据质量和指标构建是评价特定替代计量指标中的关键因素。如果指标不能透明地遵守参考标准从而难以评价,那么在用于测度影响力或评价目的时就不够可靠。同理,指标在相关工具中的呈现方式会严重影响到用户评价替代计量指标以及替代计量指标有用性的能力。例如,如果能够将一篇文章的替代计量指标与其他类似文章的相比来判断谁的表现更好,这就能促进替代计量的合理使用。 1.3主要使用情景 在科研生态系统中,不同利益相关者对替代计量学有着不同的用途,而这些利益相关者中许多人相互之间有直接联系,有些人则兼有不同的角色,例如一位研究者同时也是雇佣委员会的一员。人物角色的设定有助于突出这些利益相关者收集、研发和使用替代计量指标的不同方式,也有助于突出替代计量学利益相关者需求、目标和使用中的潜在共性。 下面的表格通过描述八种主要利益相关者角色,来展示替代计量学的主要应用场景。这些角色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关系,因为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而这些角色之间存在互动。为了进一步解释和阐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每项应用实例都根据三种全局的主题来标记。 (1)展示成果:利益相关者突出显示通过一项或多项学术产出获得的积极绩效。 (2)科研评价:利益相关者评价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或影响范围。 (3)发现:利益相关者用于发现学术产出和研究人员,或提高其可见度。 (译自《Outputs of the NISO Alternative Assessment Metrics Project》)
6035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在科学院学部学术伦理研讨会上的建议
热度 33 jintuo 2016-11-11 20:44
本次应邀参加的学术伦理研讨会的主题是学术评价与学术诚信。会议主持者希望会议不要开成大批判会,而期待人们提出建设性、可操作性的建议。据此,我提出五条建议并附以简短的理由。不过,起作用的改革建议多半不太和谐。 一、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便利,给予基金申请人一次回应评阅意见的机会;也给评阅人一次修改自己的评阅意见的机会。让评阅人知道自己的评阅意见会被回应并留下纪录,会更加仔细;评阅人的不靠谱的意见被指出来,有利于提高评阅水平。 二、 取消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省下的钱增加重点项目。既然自然科学基金的目的在于支持前瞻性、探讨性研究,那么应该是科研思路的作用大于资源的汇集;不存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逻辑。重大了,只能是弱化科研思路的创造性、新颖性、美妙性的作用,强化行政公关的作用。 三、 取消现在的所有人才计划。时下,各类汗牛充栋人才头衔不仅占用了大量的评审资源,还严重庸俗化了学术文化。混迹于学术圈的多数,只要年龄允许,皆忙碌于在一定的年龄阶段之前拿到一定的人才头衔,从而得到相关的利益。众多的基层机构为了增加本单位的人才头衔,大搞人才工程,将他人的科研成果安放在候补人才头上,制造了学术不公,构成了学术不端,市侩化了学术氛围。人们谈论研究者时,津津乐道的不是他/她的学术贡献,而是持有的头衔,一代代学子被腐蚀着。无论你举出怎样的积极作用,都抵消不了人才计划的恶劣影响。取消人才计划,浮躁会立即消停一大节;评审就事不就人,以对学科、科学、和社会的贡献说事,让年轻人把眼睛从头衔转移到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四、 鼓励民用科技成果向国外转让。从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到产品是一场接力赛;大学和中科院的研究成果是第一棒,而以生产为主的企业则是第四棒。我国的科研真成果依然转化难的结症(假的不需转化)在于总想让第一棒和第四棒衔接。我国没有阶段性技术的交易市场和交易机制,没有第二和第三棒;而从事第一棒研究的技术科学家( engineering scientists )急需有人接盘,才能合理获利,从不熟悉的后期开发工作退出,投入下一项科学发现或技术突破。不必担心我国的民用技术卖给 了 外国。 36 年前,我国的制造业关起门来只为中国人民服务,我们什么都缺,自行车尚是家庭的重要资产;后来我国的制造业敞开大门为全世界人民服务,我们什么都过剩了。技术同样会如此。阶段性技术的交易机制所提供的不仅是钱,更是经济利益考量下的科研成果自洽式评价。 五、 建立学者个人的学术诚信纪录。今天的人们早已习惯了信用卡等消费活动中的信用纪录。科研人员的总数远远小于信用卡的持有人数,建立博士学位或同等资历的研究者的学术诚信记录,技术上应该可行。跟随职业生涯一生的学术诚信记录,其威慑力远大于信用卡的信用纪录。 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如果科学圈内人做不到自律,看不惯圈内自娱自乐游戏规则的圈外纳税人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则会给以颜色。
14179 次阅读|50 个评论
【学术评价】最好不评,尽量少评
热度 41 SoSoliton 2016-11-11 09:53
受邀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学部于 11 月 9 日在武汉主办的 2016 科技伦理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科技评价与科研诚信”。与会者都有 5 分钟的自由发言,老文大概是倒数第二个发言者,发言的主题是“学术评价:最好不评,尽量少评”。听了前面很多院士和专家的发言,感觉持类似观点的人不少,所以我的发言主题其实没什么新意,这里只不过想为这个主题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事实佐证。 首先,学术不可能被准确评价,这是理论上决定了的,很难突破。前不久,我国发射了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量子通信的最大优点是保密性超强,目前理论上不能破解。为什么不能破解?因为测量本身导致被测对象改变其状态,从而导致任何测量都不可能得到被测对象的本来信息。在量子通信中,你可以去窃听,但你窃听到的绝对不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学术就像量子,遵循测不准原理,学术评价就像量子测量,一评就变味,所以永远评不准。 其次,对不可能准确评价的东西进行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这有大量事例证明。例如,我们用考分评价学生的智力水平,结果促使学校大力推行应试教育,而家长们和其他社会大众也往往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过去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结果导致大量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这种评价不仅没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甚至被埋没;最近,我们对论文的评价似乎从数量转向了质量,大家的眼界也提高了,开始追求所谓的“诺奖级”成果了,但国外有学者研究发现,过分追求和倡导原创性成果,是今天不可重复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大家都去挖坑了,结果金子不一定越来越多,但坑一定是越来越多。 经济学家早就有个发现:一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过去,国家用 GDP 衡量地方经济和官员政绩,结果单位 GDP 的能耗世界前茅,造成资源耗竭、生态退化、环境恶化等问题;前几年,国家适时地淡化了 GDP 考核,经济进入相对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评价越多,对付评价的策略便越多,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越多。 所以,对学术,最好是不评,这样最有利于学术生态和学术本身的发展。但学术不评可能不现实,所以退而求其次是尽量少评。如果非评不可,那么评价维度不宜单一或偏颇,评价方法应与时俱进,该终止时就终止,以免形成不正常的学术生态。例如,大学如果长期过度重视甚至重奖论文,可以预计, 大学里最终将只剩最会写论文的人 。就像国家淡化 GDP 指标一样,我们也到了该消除论文崇拜(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的时候了。 (发表于《湖南大学报》 2016 年 12 月 4 日 总第1391 期第2 版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4291 次阅读|50 个评论
如果你的论文被负面引用
ZJUlijiang 2016-8-15 13:10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摘要 科学文献中的负面引用能够指出被引用文献的局限、前后不一致或缺点等。负面引用时有发生。值得一提的是,被负面引用的论文往往质量较高。 屈天鹏 / 曾就读于东京工业大学 如果你的论文被负面引用,不必担心,这表明你的论文可能不俗。科学文献中的引用包括正面引用(或客观引用,objective citation)和负面引用(或否定引用,negative citation)。正面引用指出优点,而负面引用可以提出批评、指出不足或证伪。小编今天推荐一篇PNAS论文,为你揭密学术论文中的负面引用。 负面引用并不少见 1998–2007 年间在《免疫学杂志》上发表的的15,731篇论文共有 762,355 条引文,其中18,304 条 为负面引用,占2.4%。去重后,762,355条引文引用了146,891篇论文,这些论文中有10,405(约占7.1%) 篇论文受到至少一次负面引用,数目不可小觑。 被负面引用的论文往往质量不错 论文受到负面引用的情况较多地发生在论文发表后的前几年。被负面引用的论文质量高且备受关注。在整个被引用生命周期中受到负面引用的论文的被引频次平均比未受到负面引用的论文还要高。负面引用往往出现在有更加坚固的知识基础或演化更快的领域,因此可以被用来追踪科学家们的关注点的转移。 84%的负面引用出现在结果与讨论部分,而只有42%的正面引用出现在这一部分。也就是说负面引用主要集中出现在文献的发现部分,而不是理论和方法部分。负面引用者往往与被负面引用者处在相同或相近的学科,并且两者合著关系很亲近(彼此是合著者或合著者的合著者等),而所处的地理位置却相距很远(也许因为距离近的会选择在私底下交流)。 被负面引用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下降更快 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受到负面引用的论文的被引用频率比没有受到负面引用 的论文 下降 的稍快。虽然这种下降要经过8年或更长时间才能显现,但由负面引用带来的这种小 “惩罚”还是避免不了的。 这似乎是一项极好的证明:我们不必因为负面引用的存在,而质疑基于被引次数的定量学术评价。 参考文献 Catalini, C., Lacetera, N., Oettl, A. (2015). The incidenceand role of negative citations in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2 (45),13823-6. 文字编辑:李江 / 浙江大学
444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差,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却很高?”
热度 30 wangdh 2016-7-17 21:29
“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很差,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却很高?” ( 王德华 ) “ 为什么有些导师水平很差,可人家培养的研究生怎么那么优秀呢?”这是一次闲聊的时候,有位导师发出的感叹。言外之意是,我们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在培养研究生,从开题、考核、论文写作、技术培训、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等各个环节都不敢马虎,怎么到头来培养的研究生质量反而不如人家那些不管不问甚至放羊式管理的导师培养的好呢? 这个结论看似不成立,但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第一反应是,人家幸运招到优秀的研究生了啊。研究生质量与导师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导师的水平决定研究生的质量。 现实中,导师的情况也很复杂,导师的很多方面都会影响到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两个方面应该是很关键的:水平和责任。 关于导师的水平 关于研究生导师的水平,主要还是指学术水平。再广义一点,导师的水平包含学术水平,学术涵养,个人素养,培养理念等等多个方面。 有些导师确实水平一般,但有资源,有经费,有充足的条件。极端的情况是有些导师可能既没有水平,也没有资源,也没有经费,也没有条件。 另外一类是有些导师很有水平,也有资源,有经费,有条件。同样,有些很有水平的导师,但没有资源,没有经费,甚至没有条件。 导师的这些情况,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原则上,如果没有资源,没有经费,没有条件,是不可以招收研究生的。培养研究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在具备了培养研究生的条件之后,那导师的水平就很关键了。 关于导师的责任 培养研究生是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和心血的。所以,导师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有些导师学生水平很高,但对研究生培养却不愿意花费精力,采取放羊式管理,任其自由发展;也有些有水平的导师,只愿意对优秀的学生付出,看不上眼的学生就任其自由发展。如果研究生独立能力较好,自主、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好,只要导师不过多干涉,对于个人发展这都不是问题。如果研究生自己没有自律自制能力,没有独立工作能力,问题就比较麻烦了。 优秀的学生如果遇到学术水平一般,但有资源和条件的导师,如果导师不干涉的话,一样可以做出好成绩来。 如何培养优秀的研究生,本身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不是简单几个方面决定的。但对于很多方面“无依无靠”的学生,只能靠自己,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逆境条件下,这些研究生成长反而很好,工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等都很强。所谓有导师水平一般但培养的研究生却很优秀应该指的就是这些研究生。 为什么兢兢业业的导师会感到自己的研究生质量不如人家呢?有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导师们在聊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是有意无意地以发表的学术论文档次作为唯一标准了。发表了影响因子高的学术论文的研究生,就被认为是好学生。在现实中,很多事情也确实是以发表的学术论文档次为标准的,如国家奖学金等各种奖项的评选。 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应该鼓励的。我们现在也都知道,学术论文不是衡量研究生质量的唯一标准。科研人都知道,一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取决于很多方面,背后也有很多故事,如导师执笔,师兄师姐执笔,甚至公司执笔等等。实验过程中流水作业的情况更是很普遍。现在不少高校在重视学术论文发表的同时,更重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写作,研究生在申请学位的时候,以学位论文为主。也就是说,即使发表了不错的学术论文,如果学位论文写作不认真,不严谨,也可能会没有资格举行学位论文答辩会。 所以,研究生毕业后的独立工作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对于其学术生涯和职业生涯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培养研究生是要从长远着眼,不是看眼前利益。研究生个人的发展,也应该向远处看,不要被眼前的个人得失所影响。研究生期间,最重要的是自己个人能力和素养的发展和提升。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了。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但研究生的质量,在很大方面更取决于研究生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导师再有水平,再有责任心,再有条件,毕竟都是外因,决定最后结果的还是研究生自己的努力。 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责任心,研究生的个人能力和追求,再加上个性,不知道会有多少种组合。优优组合,强强联合,自然是很理想。如果是另一个极端,那就很悲剧了。世间有时候就是捉弄人,所以就有了不少抱怨和不理解。 资源、条件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固然可敬,但不宜鼓励。尽管说优秀的研究生是不需要导师指导的,但研究生一定是需要指导的。如果没有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就不存在了,哪还有什么博导、硕导的呢。 那么,导师该怎么做?研究生该怎么做?我觉得应该很清楚了。如果再说,不清楚的也还是说不清楚。很多事情,越说反而越模糊。我倒是觉得我的第一反应是对的:能够遇到优秀的研究生是非常幸运的。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26242 次阅读|35 个评论
学术评价的两个标准
热度 1 puhj 2016-3-29 10:31
一个人在学术上一辈子究竟干了啥,水平有多高,贡献有多大,我以为有两个评价标准。 一个是客观标准。什么叫客观标准呢?那就是看你这辈子发表了多少论文,出了多少书,写了多少字儿,这个是量,很简单,算盘一打就出来了;再看你文章发表在啥子档次的刊物,书在啥子档次的出版社出版,最后看口碑如何:什么人的评价?评价如何?这个是所谓质。 我们都说客观标准是最过硬的,但把上面的东西好好想一下,却发现这个客观标准很扯淡。 量的问题无需说,有人一辈子发表了几百万字,放的是啥子屁,有多少人看,只有天知道,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发表、出版的档次稍微有点儿可信度,但是否钻进那个门儿的都是好东西,也很难说,这个大家都知道,不必细表; 评价的高低,更扯淡,你要是个大腕儿,放个屁都有人嗅你的屁股;你要是跟大腕儿抛抛媚眼儿,他就会抹抹油嘴儿打打饱嗝给你写个比写给姑娘的情书还诱人的书评,保准让你脸都笑开了花;至于啥都不懂的博士硕士跟着瞎起哄,就更别提了。 第二个是主观标准。什么叫主观标准呢?就是你自个儿给自个儿的评价。 有的南郭先生,本就是井底之蛙,分不出高低优劣,发表了点儿东西,自我评价很高, 真个儿觉得很满足,洋洋自得, 就不必说了。 有的胸怀壮志,但眼高手低,眼见此路不通,连骗带忽悠附带钻营,诸管齐下,最终混成了“大腕儿” ,但谁是真假大腕儿,他们心里有数。当他们在音乐学网或这网那网衣冠楚楚道貌岸然地忽悠硕士博士们的时候,心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弥留之际,大概会受到良心谴责,揣着遗憾与愧疚升天。 这个主观标准,除了为数不多的明眼人,他自己最有发言权,也最有说服力。让他们自个儿在被窝里心头打鼓,咱就不必为难他们啦。
2168 次阅读|1 个评论
数字学术传播与图书的未来
热度 5 renxiang 2016-3-18 21:35
在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学者获取学术文献,从事学术研究和交流学术成果的渠道与方式已不再局限于正规出版物。社交媒体、学术开放资源、网络多媒体、甚至虚拟现实等非正式数字渠道在学术传播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传播媒介多元化正在挑战学术图书的地位。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 Shiro Armstrong认为:“学界正在探索新的研究传播模式,不仅是免费,而且更易于读者阅读消化知识…… 学者需要的,是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其载体不应该是仅有几个读者的传统出版物。 ” 值得注意的是, 学术评价体系也在发生深刻变革,尤其对学者与公众、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重视。 这一政策变革趋势将挑战那些封闭在象牙塔内的传统评价指标,比如专著出版数量、引用率、影响因子,等。新兴的计量评价体系,尤其是替代计量因子(Altmetrics)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技术上讲,学术内容的公众关注与有效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量化,并作为学术评价的参考依据。 总体而言,学术传播格局正在变得越来越开放、多元和互动。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图书出版,其价值和意义受到广泛质疑。学术出版商、图书馆和学者共同体在重新思考学术图书在数字学术传播体系中的角色,并尝试更具创新力和颠覆力的模式。 简而言之, 学术图书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传播介质,而是庞大的、立体的数字学术传播生态中的一个环节。 诚然,正如英国布里斯托大学Policy Press 的总监AlisonShaw所言,学术图书对于理解世界和影响公共政策的讨论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学术图书必须与时俱进,与其他学术传播方式有效整合,并深刻互动——从社交媒体营销,内容超文本互联,到数据库互操作和个性化知识服务。 欧美学术出版商在这些方面的技术改进与创新投入持续增长。今年法兰克福书展上,很多专场讨论听上去更像计算机技术大会,而不是出版研讨——可以说,这体现了当下出版技术迅猛进化的大趋势。可以预见,这些由前沿技术主导的新传播模式将很快成为学术图书出版的主流“标配”。 由此,在数字化的大学术传播体系下,学术出版商靠简单贩售内容或内容数据库将难以生存。只有建立在前沿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出版服务模式,才是立足之本;相应地,限制图书内容的公众阅读将是短视战略,而开放内容、为作者、读者、图书馆和社会公众提供高附加值知识服务并从中获取利润,可能是更可行的商业模式。 === 我国学术图书产业与欧美总体上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我们没有欧美学术图书出版产业在印刷时代积累起来的雄厚内容资源、人才储备、商业模式和出版文化;我们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基于同行评议、独立出版、机构市场和书评推介的现代学术图书出版体系。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学术图书出版赶超欧美任重道远。但是,数字出版的发展以及颠覆性互联网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至少,欧美学术图书出版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作为警示,让我们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尤其是科研评价中过分依赖海外出版的学术专著,并教条地将此与高水平研究划等号。 我们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资助学术专著的海外出版,但是,这些图书究竟有多少读者,多大传播影响力?这都还是疑问! 与追求国际排名、出版图书数量等GDP 指标不同,在数字时代,振兴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关键,是对学术图书的传播角色、传播价值和创新模式有正确认识。 无论科研评价、出版商战略、还是国家扶植资助政策,应以发展进化的眼光看待学术图书出版:一方面积累出版资源,完善出版体系;另一方面,在具有前瞻性的出版模式上加大投入,比如开放获取和知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扎实有效地提升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 本文节选自拙作《数字学术传播与出版转型:2015 年海外学术图书发展评述》,该文由《科技与出版》在2016年2月刊发。原文较长,特分成三篇博文与大家分享,并稍作改动。 这是最后一篇,欢迎批评指教!
个人分类: 学术出版|13626 次阅读|6 个评论
嫦娥三号"玉兔号"月球车发现新型玄武岩之“十大”评价和盘点
lewis2007 2016-1-19 06:12
1.Tech Times评为“2015年国际十大空间事件和发现”之一 Tech Times: Top ten space events and discoveries of 2015 http://www.techtimes.com/articles/119761/20151228/here-are-the-top-ten-space-events-and-discoveries-of-2015.htm ----------------------------------------------------------------------------------------------------------------------------------------------- 4. A Strange Kind Of Rock On The Moon The Yutu rover, a Chinese lunar rover, has discovered a new kind of rock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 This suggests that our cosmic companion has a more diverse makeup than what scientists previously thought. ----------------------------------------------------------------------------------------------------------------------------------------------- 2.USA Today评为“一周五大不可思议发现”之一 USA Today: Lunar revelation: 5 most incredible discoveries of the week http://www.usatoday.com/story/tech/nation-now/2016/01/02/lunar-revelation-5-most-incredible-discoveries-week/78199744/ ---------------------------------------------------------------------------------------------------------------------------------------------- Stuck Rover Makes Big Find on the Moon : Malfunctions have kept China's Jade Rabbit from moving, but that hasn't stopped the lunar rover from making a major find. While exploring an impact crater, it discovered a whole new kind of moon rock, one with unique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 3. 《科技日报》 一周国际科技要闻:“玉兔号”发现月球新型玄武岩 http://www.wokeji.com/jbsj/eb/201512/t20151229_2095481.shtml http://tech.southcn.com/t/2015-12/29/content_139784656.htm -----------------------------------------------------------------------------------------------------------------------------------------------   “玉兔号”发现月球上的新型玄武岩   中国与美国科学家报告发现了月球表面的一种新型岩石,在过去的月球探测任务和月球陨石研究中均没有被采样过。其将有助于加深对月球近期火山活动研究。 ----------------------------------------------------------------------------------------------------------------------------------------------- 4. 中科院物理所:科学盘点 微头条:月球表面发现新型岩石 玉兔号功不可没 http://www.wtoutiao.com/p/16bjss3.html ----------------------------------------------------------------------------------------------------------------------------------------------- 据《纽约时报》和《霍芬顿邮报》的报道称,中国发送到月球表面的月球车——玉兔号已经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月球岩石。玉兔号月球车是在2013年发射并且登陆月球的,它是在月球的雨海区域发现的这种新型岩石,这里属于一片固化的岩浆流区域。 这 种最新发现的岩石是一种玄武岩,其中含有钛元素。这种岩石中也富含一种被称为钛铁矿的矿物质,这种矿物质中含有钛元素和铁元素。这种钛铁矿之前就曾在其它 的月球岩石中发现,但是这种新型岩石中的矿物含量属于中等水平,与70年代阿波罗任务带回的岩石不同,那些岩石中的矿物质含量要么很高要么很低。 玉兔号是自前苏联月球车2号以来首个成功登陆月球的探测器 玉兔号任务是自70年代末苏联月球车2号之后首个登陆月球的太空任务。中国正在试图探索之前阿波罗任务宇航员并未探索过的月球区域。科学家们也在试图更多的了解地球这个最近的邻居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尽管玉兔号使用了一种软着陆的方式登陆月球表面,但是几乎立即就出现了问题。最初玉兔号出现了无法移动的问题,而且只能够探索靠近自己的岩石。但是最终月兔号开始向地球发送数据,而且它的发现都令科学家们感到惊奇。 科学家们正在试图探索月球表面是由什么构成的。据《霍芬顿邮报》报道称,科学家们已经发现月球的表面比地球更加多样。目前的月球任务是收集样本,而在2017年的某一时间中国将启动第二个月球任务,并且有望将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带回地球。(过客/编译) (腾讯太空) -----------------------------------------------------------------------------------------------------------------------------------------------
个人分类: 研究论文|1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五部门关于科技期刊的“意见”,从南京大学开始试点如何?
热度 10 zhangjiuqing 2015-11-26 20:57
五部门关于科技期刊的“意见”,从南京大学开始试点如何? 2015 年 11 月 4 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发布了“关于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在学术评价中作用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因为涉及期刊,我也第一时间转发到了杂志的 QQ 群里转发,当时几个群友简单议论了几下,很快就平息了。 20 多天过去了,仍有不少微信好友(不只是期刊界的)在朋友圈里转发或者评论这个“意见”,看来大家对此还是充满期待的。 例如,“意见”第 3 条中,有这样的表述:“大力支持我国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 …… 探索建立科研机构和科研资助机构对重要的核心科研成果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管理机制,并作为项目结题验收和考核评价的必要条件。”这一条的目的是明确的,一是可以支持中国的英文乃至中文期刊,二是可以加快原创论文的发表速度,三是可以节约不少发表或者版权引进的费用,四是可以帮助扭转现在科技机构唯 SCI 论文的倾向。有的人反驳说科研人员在哪儿发表研究论文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在此我先呵呵地搪塞过去。 如果这个“意见”是个好的意见,如何落实就是个关键。不知道这个“意见”有没有后续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如果没有的话,这个“意见”也会向其他很多类似的意见一样,成为一时的话题而泯然于时间之中。期望一个新政策的全面铺开或者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中国的经验就是“摸着石头过河”,或曰“试点”。 要试点上述第 3 条,得选择一个试点对象,不妨首选教育部的南京大学。为什么是南京大学呢? 这个意见的五个单位中,最具行政影响力的是教育部,中国科学院是事业单位,其他三个单位很少有直管的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下属单位。从教育部选出一个单位来试点是理所应当的。 南京大学是我国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推存 SCI 论文的始作俑者。据公开媒体报道,当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联合几所高校向中央建议全国支持五所重点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但结果是自己名落孙山。落选刺激了南京大学寻找建立学校优势的途径,南大物理系主任龚德昌建议把科研人员在 SCI 发表论文作为突破口。至此,从 1992 年开始,南京大学的 SCI 论文在中国大陆所有高校中突飞猛进,多年高居榜首,直到北大、清华等其他学校群起仿效之后被超越。以 SCI 论文为导向的学术量化正式成为科研的指挥棒,各个高校、科研单位的排名,各位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课题申请,第一个评价标准就是 SCI 论文数。 SCI 论文的价值也因为期刊影响因子的不同被分成了三六九等。由于国内的 SCI 期刊很少且影响因子不高,我国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首选英文 SCI 。 南京大学推崇 SCI 的功劳有目共睹,但由此引发的学术量化也造成了一定的恶果,善始善终的任务落在南京大学的头上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建议教育部以南京大学为试点,让南京大学拿出当年的勇气,敢为天下先,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支持本校承担的各类公共资金资助的优秀科研成果优先在我国中英文科技期刊上发表,探索出重要的核心科研成果在我国科技期刊上发表的管理办法,对项目结题进行验收和考核评价。 有点遗憾的是,这个“意见”的出台部门中缺少了国家科技部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因为这两个部门掌握着大量的“公共资金”。这会给试点带来障碍,需要教育部和两个部门先行沟通,在项目结题验收上免除在 SCI 上发几篇文章的硬性条件。
个人分类: 科技政策|473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学术授信评价简介
热度 2 周春雷 2015-7-12 20:45
近年来,有关学术评价制度的反思一再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现行学术评价体系由于滥用量化考核手段且激励“数字游戏”而饱受诟病。这种重形式轻内容、只见数字不见人的评价理念在事实上鼓励“短、平、快”研究,默许无责任授信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学术交流习惯和科研秩序,在诱发评价对象产生种种有悖于学术理想的博弈行为方面难辞其咎。因此,探索新型学术评价理念具有积极意义。 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可靠性不仅在于数字的准确程度,更在于其所揭示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人们的认识。如果任由各种量化评价指标和一些不尽合理的规则成为学术界的指挥棒,而且对迎合行为大肆奖励,则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投机、造假现象,遮蔽脚踏实地者的努力和成果,挤压其生存发展空间。 量化评价的重要弊端在于遮蔽效应而且允许无责任授信。 本研究通过对大量学者论述及最新评价理念的解读,发现了量化评价的遮蔽效应,然后以此为突破口,辅以实际案例佐证,深入论证了量化评价体系的无责任授信缺陷及其对学术生态的危害,为学术授信评价理念找到了可信的立足点。研究中还提出了不当学术授信概念,并给出典型案例,进一步论证了学术授信评价理念的合理性。 学术授信评价是一种开放环境下相互监督的、以学术声誉为导向的学术评价理念。它强调评价者的资质和可信度,尝试从学术社区角度整理评价对象的相互授信情况,用评价对象在高影响力群体中的影响力模拟其社区声誉,以期借助内行的学术鉴赏力及引荐、推荐、评论等信息标记行为发现有价值信息并引导评价对象追求卓越。学术授信评价致力于客观地揭示学术评价相关信息,强调学术评价的公开和透明,力图最大限度地增加学术评价信息接收者、利用者的知情权,降低其与学术评价信息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各种有意无意的信息遮蔽行为,从而有助于学术评价结果在全社会得到更为理性的解读和利用。在跨学科交流时,行家的判断对于引导我们阅读和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有效节约信息收集、判断成本,有助于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学术授信评价模型不仅是一种新的学术评价思路,更是一种适合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信息挖掘方法,可及时揭示有价值信息。 科学、合理的评价理念和评价指标能有效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学术荣誉感和责任感,抑制学术界的浮躁现象。学术授信评价可挖掘出有较高可信度的学者们所欣赏的成果和学者,为管理者提供丰富而客观的成果、人才评价信息,有助于提高科研管理的科学性。因此,推广学术授信评价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善学术生态。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7484 次阅读|3 个评论
低水平博士是提升科研生涯的毒药
热度 31 jintuo 2015-6-10 18:46
对于尚未毕业的博士生,尽快凑够毕业所需的论文数,早日毕业是相当普遍的惯性思维。事实上,毕业后找到理想的独立研究职位应是更关键问题,满意的人只占少数,甚至退一步,以硕士名义找个非独立但省心的职位竟处在竞争劣势。讲两个我所知道的中国留学生的真实故事进一步说明。一位中国女生于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在美国健康总署( NIH )作博士后时发现实验室的一位 50 多岁的技术员生活暇意,正值空缺出现,便申请博后转技术员。 NIH 答曰:博士学位者不得申请, over qualify 。另一位中国男生于多伦多大学获博士毕业后迟迟找不到工作,便在履历中删除博士,很快以硕士学位在一家药企获职。不久公司发现他曾获得博士学位而隐瞒,予以开除。知情者感概:怎么博士帽像紧箍咒,戴上便摘不下来了。以上虽然是北美的故事,随着中国博士毕业人数的增加,同样的倾向已在国内出现。 与多数博士毕业生不易找到理想的职业生涯职位平行的是另一方面的事实:研究型大学的校长或院长也不易找到胜任的学术带头人或具有学术带头人潜力的新鲜博士后。这其中原因很多,博士生比重视学术成长和学术贡献更重视早点毕业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然,一些导师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学生带到其学科领域的前沿,任由学生在不重要的科学问题上花费了求学年华也是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惯性思维和部分导师的为难情绪可能构成合力,影响到研究型大学的一个学院的相关决策,涉及到博士生的毕业标准的设定和学术成绩的评判。毕竟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并不存在着具有学术洞见和学术贡献的教授便具有学术决策发言权的必然逻辑。同理,一些研究做得更好、文章发表难度更大的博士生被评为最差的 20% ,须在上一级学位委员会重新答辩的事情时有发生。 面对这一现状,已经上了科研这条贼船并且尚未后悔的博士生不仅应意识到读博的意义就在于把自己培养成社会亟需却供给不足的人才,有意识地不随大流;还要避免被教师或管理层的一些有待深化改革的不合理规则影响情绪,以纳什均衡的分析,搞明白混指标毕业不是博士生职业生涯最佳选择,不加入阻碍深化改革的合力。毕竟,这顶博士帽是职业生涯提升的助力还是阻力主要得由自己负责。
67589 次阅读|55 个评论
科研的三个应有的层次
热度 22 jintuo 2014-11-4 06:25
科研主要应该为产业技术进步做出贡献,还是国家应增加资助一时看不到具体应用的基础研究,一直是科学网上的一个议题。最近,彭思龙( 2 篇)、陈楷翰、汪晓军发文提及产学结合以及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引来热烈的跟贴。作者及多数参与讨论者不但持有前一种主张,还对没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提出质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83919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16do=blogid=837190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61693do=blogid=84021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732399do=blogid=840471 依我看,不但这两类研究都该得到资助,而且其间还存在着另一类特别值得资助却被长期忽视的研究——转化研究。不该资助的是哪一层次也归类不进去的单纯为了考核发文章的“研究”。读者在产生疑问,意欲争论之前,先听我把这三个层次的研究解释一下? 层次 1: 以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目的基础研究; 层次 2: 将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转化为相对成熟,产业界可接盘的转化研究; 层次 3: 以解决生产中的具体技术问题为目的的应用研究。 层次 1 可解释为那些探讨人类的未知和挑战人类的未能的研究。我没有按照人们习惯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来划分是因为诺贝尔奖也未作此划分。 PCR 、 STM 、激光冷冻、激光通讯、蓝光二极管、单分子光学显微镜等获奖工作属于挑战人类未能的技术突破。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疑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一旦得到认可,其贡献者亦得到相当的精神和物质回报。 问题是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距离成熟的产业技术之间有着相当大的跨度,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即层次 2 的研究,才能转化为可行性得到充分证明,诸多要素得到大体优化,产业界愿意接盘的相对成熟的技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段需要巨大投入的研究活动已经丧失了重要的学术价值——因发现或突破已经完成。于是,转化研究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都不欲接手的工作,前者嫌之学术价值不高,后者认为其可行性不明,投资风险过高。政府和产业界大声疾呼“产学结合”数十年却问题依旧,就是因为我们在法规、政策、商业氛围、科研文化上没有形成一套自恰的机制,使得投入转化研究的人们得到与其聪明才智和所承担的风险相匹敌的精神与物质回报。我们的法规政策铺垫如何滞后于转化研究的需要,应如何改革一两句话很难交代,容另文专述。 以解决生产中(包括环保)具体的技术难题为目标的研究,即层次 3 的研究,无疑也是重要的,是企业欢迎,而研究型大学可以做出贡献的领域。在产业技术相对落后,企业的科研能力普遍低下的时代,这一层次的研究尤其应当鼓励。但是,这类研究不可代替上面两个层次的研究,研究型大学应有相当部分的研究者从事层次 1 和层次 2 的研究,以提高我国科研队伍的思维水准和战略技术储备。 其实,引起人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争论的是那些不入任何层次的研究,即大量的、单纯以发论文应付考核及个人升迁为目的的“研究”。我一向认为单纯充实自己的考核指标与解决重要的科学或技术问题是大不相同的两个职业。由于第一层次的研究,特别是其中以科学发现为目的的研究的有型成果就是论文,而我国官本位的学术评价机制讲究的正是行政方便,不必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这就使得单纯追求论文的“研究”和追求科学发现的研究难以划分。现实中还有大量的、做着有用却不太重要的科学发现的研究,如同在一部大辞典中填写个别不起眼的字条的研究。这些研究当然值得做,而且有着相当的人才训练意义。但是,由于其显性成果也是论文,而且量大,就使得单纯炒论文的“研究”可以轻易混入其中,浪费科研资源和发表资源。
20715 次阅读|29 个评论
学术评价中的丈母娘经济学
热度 2 qhwan 2014-10-29 15:22
时下天津嫁姑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求男方有房有车。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从自己乡下人进城的经历来看,选姑爷最最要紧的是人品、学识和能力。有了这三大件,要他不发都难。可是,在男婚女嫁这种事情上,男人是弱势群体,就像我这样在一流大学里的“光头”(没有任何头衔)教授,对学校大小事务都不敢说三道四。女人天生感性,直觉敏锐,抱定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到男方家吃苦受累的念头,把房车等条件列入第一轮筛选的硬杠杠。有心直口快的大妈,会直截了当地发问,有房有车了吗?而文化程度高一点的知识女性可能会绕着弯子问,你家在和平还是在河西?是开车还是打的来的?三言两语,就把毛头小伙的家底搞个底掉。 每到年底,进入年终考核阶段,我就有毛头小伙相亲时那种忐忑不安的感觉。考核指标都是定量化的,教学科研和公共服务都是有分可计,并且可以按照公式相互转换。头几年,学院要召开总结汇报会,各式人等都要做三五分钟的报告,向大伙报告这一年的业绩,无非是经费多少、文章多少、平均影响因子 3.0 以上的文章有多少等等,不一而足。教授就像时装表演走 T 台的姑娘们,上台装腔作势的表演一番,倒是热闹,让人忍俊不住。学院领导根据个人的得分,分配职位和奖金,倒也公平合理。这么多年了,没见有谁提出异议。这种丈母娘式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还真不能小瞧。偶尔参加一两场学术会议,发现许多大碗牛人也照样在那里盘点这几年发了多少文章,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发表文章成了人人追求的目标,而至于研究工作本身的意义和成果反而成了题外话。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广告语:“ xx 是蓝瓶的,买葡萄糖酸钙就买蓝瓶的”。 我不知道其他世界一流大学的学术评价体系是咋样的。希望网上高人赐教。
2904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光明日报:关于办学与大学排行榜(系列)
redtree 2014-10-20 21:34
光明日报:安心办学,忘记大学排行榜吧 作者:胡乐乐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10/20 14:13:54 在我国,一些大学的负责人把本校在排行榜中的位置看得很重,甚至荒唐地不惜动用学校宝贵的办学经费进行公关,以求得到个好看的名次。 “失衡的大学评价干扰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在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近日举行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国际论坛”上,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公开批评了一些全球大学排名体系。他说,一所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人才,可这些全球大学的排名指标有可能令一些高校对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对于一所沉下心来、认认真真按照大学规律办学的高校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需要引起政府、社会与公众的深思。 现在的大学排行榜很多,以至于给人一种泛滥成灾的感觉。不消说英国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行榜”和“夸夸雷利·西蒙兹世界大学排行榜”等几家国际著名的大学排行榜,仅就我们国内来说,就有网大版、武书连版、中国校友会网版、山东省高等教育评估所版、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等。这些大学排行榜依据自定的指标体系给大学打分,在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处理后,得出一个综合分数,最终排出名次的先后。 然而,这些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各项权重、数据来源和权威性,从开始就一直受到国内外高等教育内行的质疑。美国“常青藤”名校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经济学与教育学助理教授朱迪思·斯科特就直言:“给大学的价值进行排名听上去很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会非常、非常困难。”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去年10月30日的报道也提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的学术排名长期受到美国大学校长们的嘲笑。今年5月27日,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王德滋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的采访中炮轰“大学排行榜”,称其有严重误导。 在我国,一些大学的负责人把本校在排行榜中的位置看得很重,甚至荒唐地不惜动用学校宝贵的办学经费进行公关,以求得到个好看的名次。这进一步降低了大学排行榜的权威性。与此同时,许多媒体也热衷于炒作所谓的权威大学排行榜,甫一放榜,就赶紧在自己的微信、微博、网站、手机客户端、印刷版上以加粗大字号推出,给不知内情的公众造成了心理定势。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亟须改变,需要高等教育的内行人士积极发声,为媒体和公众指出大学排行榜的问题所在。 对于大学尤其是国家重点大学来说,忘记形形色色的大学排行榜,按照教育规律安心办学才是本位、才是正道。诚如南京大学校长陈骏院士所说,如果大学被排行榜牵着鼻子走,就会陷入“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重短期效益、轻长期发展”之中。因此,对于一所矢志于高远的大学来说,必须学会不被各种各样的排行榜分心、干扰。对政府来说,则应该参考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态度,正是他去年提醒新加坡大学,不应为追求名次而忽略所肩负的教育重责。 安心办学,理性看待大学排行榜,别让我们的大学为了虚名迷失于其中。 时评:大学排名应兼顾学术评价和社会评价 作者:蔡芸 郑凯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4/10/14 10:33:16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5个左右的大学排行榜。其中《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排行榜属于综合性排名,考察指标相对较多。上海交通大学的排名在指标选取上注重可比性,偏重自然科学研究;《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排名加入了同行评价这个主观指标,更强调根据大学的当前实力做出评估,反对直接把大学的历史荣誉纳入评估指标中;浙江大学的排名中加入了本地指标,用来考核大学对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武汉大学和瑞士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排名都是以考察论文为主;美国《新闻周刊》则选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和《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的部分指标按照比例简单加和,增加了一个图书馆藏书的指标,从指标的选取来看更侧重于大学的国际性影响。 无论是排行者本身还是学者,都在不断探讨大学排名指标的科学性问题。排行者都希望自己的指标系统能够反映大学的重要方面,因此不断调整指标及其权重。就上述而言,既有大学排名重视更多的依然是学术评价。荷兰莱顿大学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心Anthony F.J.Van Raan教授认为,大学排行榜中对科研表现进行文献计量学评价基于一项基本假设:科学家的重要发现确实在公开的、国际化的期刊及文献上发表。这个假设不可避免地引入了“复杂现实的科学计量学观察的局限性”的概念。例如,期刊中的论文并不是在所有领域中都是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它们并不是完全等价的因素,其重要性有所不同。注重学术评价的同时,大学排名还应增加社会评价,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一所高水平大学的全部特征。 高等教育通过训练和养成学生的专用或专有知识、专用或专有能力以及专用或专有心智模式来满足教育服务购买者、人才需求者的需要。因此,大学排名也应基于培养这三种能力的需要,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如分为技术指标和保障指标两大类;其中技术指标分为与专用或专有知识训练有关的指标、与专用或专有能力有关的指标、与专用或专有心智模式有关的指标等三个二级指标,保障指标分为硬设施指标和软设施指标两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又细分为若干三级指标,四级指标是最基础的测量数据。 在与专用或专有知识有关的指标中,教师团队知识结构和水平与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术著作和论文有关;学生知识基础与学生来源、入学考试成绩、跨学科程度有关;学生知识积累的效率用每学年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阅读量来衡量,其中课程考试成绩、阅读的深度是衡量质量的参数,阅读的深度可以通过抽查或抽考的方式采集数据。 在与专用或专有能力有关的指标中,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与其接受委托的科研项目级别、论文和著作获奖情况有关;教师团队的创新能力与其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成果有关;教师团队风险管理能力表现为风险意识、预防风险、化解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学生接受专有能力训练的效率体现为科研能力的增强、创新能力的发展、应对变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程度,这个指标值的采集可以通过学生参与和完成的科研项目、取得的科研成果、实际操作的成果转化和风险控制的设计与实施等方面的实际成绩获取。 与专用或专有心智模式相关的指标,在测量过程中有很大难度,但可以通过简化的方式取得近似值。教师团队用在心智模式训练上的观念是决定心智模式训练效果的重要指标,人本观念、尊重心智模式的独特性被认为是塑造心智模式的好的、积极的观念;教师用在心智模式训练上的方法是发展学生心智模式的技术基础和途径,引导、疏导、立足个性的强化和提升、情景模拟训练等被认为是好的方法;学生接受专用或专有心智模式训练的效率表现为思维模式的成熟、行为模式的简化以及创新模式的形成,可用调查量表的方式获得数据。 保障指标中与硬设施指标相关的指标包括,基本建设除按人均面积等指标加以衡量外,环保系数、抗震系数也是重要的参数;实验条件以人均实验设施设备、实验设备的先进程度、实验设施管理和使用的科学性有效性来衡量;图书资料用人均图书册子、文献持有和保存的完整程度、新书上架的速度和数量、图书借阅年平均次数等指标来测量;经常性费用用生均经费、经费来源渠道、吸收捐赠的能力、经费使用效率等指标来衡量;科研经费用生均科研经费、项目平均科研经费、每100万元科研经费所产生的科研成果和级别等来衡量;学生资助情况可用生均资助额度、生均资助额度在跟踪物价水平基础上的调整速度、学生资助体系的竞争性等指标来衡量。 在学校的软设施方面,学校的声誉代表了社会对学校的直观评价,它包含综合声誉、行业声誉、单项声誉等方面的内容;好的大学文化表现为民主的管理、竞争的环境、合作的精神、积极的价值观、开放的心态等;学校的个性与特色是大学相互区别、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其中特色学科数量、特色学科在同类学科中的地位、特色人才的输出数量等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学生个性是否得到尊重是学生能否成长为人格健全、具有专用或专有心智模式的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心理依据,可以通过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自主选择学习、研究和实验的时间、项目和方式等指标来衡量;国际学术交流的次数、类别、层次、深度、广度等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拓宽学术和专业视野的有效措施,它包括学术资源、实验资源跨学科、跨系、跨校、跨地区、跨国的资源相互开放与共享。(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标题:大学排名应兼顾学术评价和社会评价)
个人分类: 教育|11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话与思考:科学探索、真理检验与学术评价、科技管理及其他——
pww1380 2014-8-28 19:23
对话与思考:科学探索、真理检验与学术评价、科技管理及其他 ——杨学祥教授博文佳作阅读心得手记(8) 杨学祥 杨文祥 1 .( 63 ) 没有正确的基础理论研究的指导,就不可能形成准确的预测。关于自然灾害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功德无量。 ——杨学祥《 新一轮“厄尔尼诺”现象已出现:准确的预测来自中国的理论 》阅读评论 杨文祥 2012-8-17 08:2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01499 2 .( 64 )大自然当下的运行态势在默默地启迪着人类对自然的科学认知,检验着人类以往认识的正误。 —— 拜读 杨学祥教授《 验证南极海冰效应:厄尔尼诺一万年前强烈和频繁 》一文的阅读评论 杨文祥 2014-8-12 14:1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818926 3 .( 65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和最高权威都是实践,让大自然的运行实际和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对其作出最终的判断。 —— 拜读 杨学祥教授《 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一文的阅读评论 杨文祥 2014-8-9 08:2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818144 4 .( 66 ) “ 要有一个好的规则和传统作为可行和必行的补充,可行性是第一位的, 制定的规则不可行,不能公开的潜规则必然泛滥成灾。 ”——杨学祥 ———— 杨文祥评论: 这是对科研管理实践中的各种弊端进行深入分析之后所总结出来的揭示 科研管理运行机制及其内在规律 的至理名言。 建议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人员三思,并将其作为制定管理规则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杨学祥《 体制与自律及规则 》阅读札记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91759 5 .( 67 ) 再一次证明了建立政府决策与各相关领域专家研究进展关联机制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 ——拜读杨学祥教授《东北三省共 4111 万亩作物受旱: 2014 年北方干旱得到验证》一文的阅读评论 杨文祥 2014-8-2014:47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820612 6 .( 68 ) 事实证明,在既缺乏公众舆论的民主监督,又缺乏具有公信力的科学界的学术支撑和科学监督的情况下, 具有 先天的短期行为本质特性 的行政权力 ,只会像脱缰的野马,为了眼前的利益横冲直撞,其结果只能断送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生存的未来命运。 ——杨学祥《 上海近45年地面沉降0.29米 高层建筑兴建为诱因:被忽视的警告 》阅读札记 杨文祥 2012-11-21 09:49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34569 7. (69) 假、冒、伪、劣和废品的报复 将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杨学祥《 12 条铁路出现质量问题 部分线路偷工减料:废品的报复周期 》阅读感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00315 8 .( 70 ) 评论 杨文祥 2013-3-9 21:13 : 这一现实应该作为我国制定 外交政策和全球战略 极为重要的现实基础。 博主杨学祥回复 (2013-3-1003:54) :最需要清醒的是美国的决策机构。 评论 杨文祥 2013-3-10 09:01 :是这样。 健康的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 应该是各国之间旨在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 推进人类文明进步 的 良性互动 。 博主杨学祥回复 (2013-3-11 05:32) :相互尊重是前提。 ——杨学祥《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受困于财力不足 美国军队变为饥饿的巨人 》阅读札记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68666 9 .( 71 ) 从法律层面上讲,博文不但具有版权,更具有无可争议的著作权和相应的署名权, 这一权利并不会由于权力人未予主动主张而消失 。 从学术道德层面上讲, 抄袭传统出版物是抄袭,抄袭网络博文同样是抄袭,并不会因为抄袭的是博文而不受学术道德的谴责 。 ——杨学祥《 三篇雷同的博文:抄袭还是转载? 》阅读札记 杨文祥 2012-10-11 09:49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20818 10 .( 72 ) 作为一个虚拟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 网络世界既是一个 相对虔诚 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家园,又是一个流露隐私洞察人类 社会心理真实状态 的窗口 。 因此,对于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不同调的不和谐音无需介意,这种现象实际是在提醒我们, 社会上的心理疾患总是与世间的假、丑、恶联系在一起的 。 文明的进步,是一个 必须由每一个人类个体都参与其中的 人类文明素养整体进步 的历史过程 , 一个任重道远的心灵净化和精神提升过程 。 ——杨学祥《 和〈七律 八卦田怀古〉 》阅读札记 杨文祥 2012-9-26 18:06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616173
个人分类: 学坛杂俎|1558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的反思——也谈学术评价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热度 6 pww1380 2014-8-9 23:06
对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的反思 ——也谈学术评价与检验真理的标准 杨文祥 学术评价,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评价方式一般有“ 影响因子评价 ”和“ 同行评议 ”两种。 关于这两种学术评价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内,本文所关注的是其 局限性 方面。 科技论文和科学著作是作为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成果而出现的。 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开创性的,在未知领域所进行的探索。这样,只有具有相当学术造诣,学有专长且有志于科学研究的人才有可能进入这一领域。科学研究的具体学科和具体专业领域众多,即使某一领域的学术大家,也不可能一通百通,无所不知。 这样,科学创新成果的专业性、前沿性和超越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找得到能够理解和鉴别这一超前性成果的学术同行 。 这就是说,能够满足 影响因子评价系统 各项指标要求的科技论文,只能是那种能够为大多数科技界同行所理解、所接受,并因此而被同行纷纷引用的中等偏上水平的科技成果。可是 那些具有较强超前性和超越性的科学创新成果,则绝不会具有这种一呼百应的所谓的轰动效应 。因此,虽然不能说这种 影响因子评价系统 鼓励平庸,但 它在貌似公平、公正、科学的情况之下,“合情合理又合法”地扼杀超越性创新成果的客观效果却是不容否认的 。 同行评议 除了具有与上述 影响因子评价 同样的局限之外,另有其更为复杂的干扰性因素。 同行评议中如果有同行专家“不幸”被赋予了一定的官员身份而成为“学官”时,那么,他对学术评价所把握的尺度就不再是纯学术性的了。各国无一例外的学术潜规则——或曰“国家利益”,或曰“政治正确”,或者干脆就是对官场上“功名利禄”的功利性考量,往往就“自然而然” 地 构成了这些“学官”作出其学术评价的前提。如果这种“学官”在此基础之上,更借助“学官”之“官威”垄断学术资源,明里暗里地搞任人唯亲的话,那么,他就在事实上成为唯我独尊的“学霸”。如果我们各科技领域都为大大小小的“学霸”所一手遮天,那么我们面临的就不再仅仅是学术评价能否科学、客观和公正的问题了,而是进一步升级到现行科技管理体制必须要改革的问题了 。 这就是说,科技期刊和科学论文的 影响因子 也好, 同行评议 也罢,尽管在学术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局限性。 一旦面对多数专家和同行无法理解的超越性创新成果,“影响因子”和“同行评议”这类学术评价的工具和手段就立刻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转变为否定科学创新和扼杀创新的屠刀 。 因此,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学术评价的最高标准和最高权威都是实践——让大自然的运行实际和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对人类认知的正确与否作出最终的判断。 参见: 1. 杨学祥《 发论文不是科研终点: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一文的阅读评论 杨文祥 2014-8-9 08:2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818144 2. 杨文祥《名刊迷信的背后》 2010-11-1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96942-384966.html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7217.html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8829 次阅读|22 个评论
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旧作修订稿)
pww1380 2014-5-28 09:34
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旧作修订稿) 杨文祥 如何运用 学术研究活动生成发展的内在机制 来实施学术管理,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能否构建起来一个 充分尊重科学研究活动自身规律的科研管理体制 ,就是今日 中国改革深化的现实社会标志 ,更是检验当代中国的 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改革 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 参见:革故鼎新(1):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96942do=blogid=384362 2010-11-16 17:42 http://blog.gmw.cn/blog-136083-286957.html 2010-11-16 18:01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23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赞同陈安博士和罗渝然教授关于“学术评价”的观点
热度 13 qsqhopeiggcas 2014-4-19 12:36
今天上午在陈安博士的博文【 1 】中看到这样一句话: 【 作为一个有实力、有视野、有担当的科学家,做研究应该秉承的基本原则是 —— 做自己的研究,让外界评价滚蛋吧!一个人天天盯着外面的评价过日子,累不累啊?!能不能潜心做点自己的独到研究,把外界评价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啊?! 尽管获得别人认可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但是科学家不应该为了这个活着,如果你问我科学家应该为了什么活着,我的回答是 “ 为了思想的自由翱翔 ” , “ 为了难题在高智力下的最终解决 ” 。至于认可或者引用,都是其次的本应随之而来的必然结果,而绝对不是目标。 】 对上述观点,俺很欣赏和赞同。 科研的目的是啥?不就是发现自然规律和解决技术难题,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嘛。 你搞出来的东东有没有价值,只能是实践或历史说了算,岂能是同行说了算。例如,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 光线在通过强 引力场 附近时会发生弯曲”, 当时如何评价他的研究对不对呢?木有办法吧。经若干年后,人们经过数次观测证实了他的预测,相对论才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该理论的价值才得以发现。 同行评价可能对那些跟踪、改进的工作有效,这些工作又有多少价值呢?若还有些价值,留给科研青椒们去做吧,让TA们练练手也好。大教授们还是应瞄准难题,搞点硬货出来。 对突破人们常规认识、出人预料的成果,初期同行们基本上会认为是异端邪说,不认为你是“疯子”就不错了,还能指望得到同行们的“客观评价”? NB 奖得主高锟当年提出光纤通讯这一理念的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评价,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劈头盖脸的“砖头”。若干年后,经过不懈努力,其成果的巨大价值才逐渐被认可和广泛接受。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科研突破,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当你做到“第一”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期望同行们有正面评价,要有忍受“砖头”的耐力,不要被“砖头”拍到在沙滩上。你的研究成果经长期检验或验证后,那些“羡慕嫉妒恨”自然会烟消云散。 俺们天朝的同行们,历来有文人相轻的诟病,对一般般的跟风式科研,在影响不到自己利益的前提下,都会说“好好好,有时‘国内先进’甚至‘国际先进’的评议也不吝啬”。当你的研究否定了别人几十年的认识或理论,有了突破性进展的时候,别人可不想当“笨蛋”,这时同行们是不会支持你的,而是会想尽各种办法把你“灭”掉。 真正想做点事儿的科学家,需要踏实做自己的研究,耐得住寂寞,功过是非让历史评说,让同行评价“土豆搬家”吧。 附词一首: 《临江仙》 明朝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参考 【 1 】做自己的研究,让外界评价走开——罗渝然学长4月的雪泥鸿爪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483-786105.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947 次阅读|32 个评论
关于高校的职称评聘,谈点建议
热度 4 formthin 2014-4-1 17:14
在高校或研究机构,都涉及职称的评聘问题。最新的新闻:浙江高校将可自主评聘教授副教授,说明浙江省希望改革职称评定政策,由高校自主评聘教授副教授。评是评价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聘是岗位需要,评聘是可以分开的。只是评定职称这一项,由高校自主评是不合理,也不具有权威性。最能够准确评价学术水平的应该是小同行。高校每个专业和方向需要的教授不会太多,学术委员会也是由各个专业的教授和领导组成,隔行隔山,最后评价也是看文章数和杂志级别,不能准确评价其学术领域的贡献。 我国通用的职称评定由省级人事厅负责制定政策,基本上按照主持课题和发表论文来定,原则上达到标准就可以认定资格,也有一点的指标控制。这是相对公平的措施,就像高考制度,有它的合理性。但不能准确评价学者的学术水准,好在可以减少由单位人际关系决定的因素。如果由单位评定,对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教师就要吃亏。 我的建议是:学术能力的评价可以由全国范围内,小同行进行评价,也就是全国的各专业协会。如医学由医学会,药学有药学会。以药学会为例,下面再分为药理学会、药剂学会、药物化学学会,中药学会等,还可以继续细分。每一个行业学会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各个机构组成人员按等级分配固定的名额,人员退休和晋升后留下的空缺再增补,根据国家的发展需要也可以逐步增加名额,学者在专业学会的位置代表其学术水平。高等院校根据学者的在其专业领域的地位来决定其聘用的职称。如果不满意,或者其他单位愿意高聘。这位教师也可以选择调离,做到合理的人才流动。 小同行的年会可以每年召开,大家在一起进行学术研究汇报,有空缺位置,大家投票确定谁有资格晋升。当然,专业学会不管你是否被聘用,没有利益冲突,学者可以做到更客观评价。这样也可以增加同行的真正的学术交流,建立跨院校的同行科研协作关系。
6346 次阅读|4 个评论
“以出身论英雄”、“以数字排座次”可以休矣!
热度 3 lpzhao 2014-3-22 10:58
某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通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为了营造追求学术荣誉的良好氛围,学校拟在主页对做出重大学术贡献的教师予以宣传,为此,我们拟从论文角度定期进行封面人物筛选,因此,请各单位根据一级学科推荐1-2本公认的最顶级的期刊。我们在收齐期刊清单后,会将汇总的清单下发各位确认,也希望大家就如何遴选封面人物提出宝贵的建议。请各位将候选期刊及建议在月底前反馈给我们。” 看来,只要你的成果上了这个期刊名单,你就可以是封面人物了。多么“客观、公平”而又便于行政部门实行的规定啊! 殊不知,这完全够得上国际科学界的笑话啊! 用选择期刊的办法来选择优秀成果,与通过限制毕业学校来选拔人才是一个性质的问题-剥夺学者学术评价的权力,改由行政人员用硬指标做决定。 这种“出身决定论”和“数字排队论”实在是害人不浅,此风不除,中国大学无望跻身世界一流。 想要成为世界一流,首先要用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学术评价。 对于标志性的成果和优秀人才的评选、选拔,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好的机制是有助于把标志性成果和优秀人才找出来的,定性评价永远比定量评价重要。 而“以出身论英雄”、以“数字排座次”的定量评价,只会让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远! 现在的领导几乎都去国外看过,也都认为人家的经验很好,但为什么国际一流大学的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我们就是不肯用呢?症结在哪里?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10557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4年对中国大学的三大期盼
热度 7 lgmxxl 2014-1-6 09:04
连续写过几年“三大期盼”了,从没有明确对“三大期盼”作过边界界定。现在想想至少应该在“定性”方面作些界定。在选择“三大期盼”时,我潜在的标准包括:基础性、现实性和长远影响性。基础性是指这种期盼事实应该是中国大学发展中的基础性要素,是大学本质属性的组成部分;现实性是指这种期盼具有在当年实践、实现或进展的可能性;长远影响性,是指这种期盼对中国大学的发展具有长远的影响。2014年,我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把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期盼”改为对“中国大学的期盼”;二是2014年的三大期盼中,有一条与2013年的相重合。非是故意,而是觉得中国大学太需要这方面的改革。2013年我盼中国试点学院取得进展,2014年我继续盼试点学院在改革上能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能够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一盼中国大学科研评价回归学术本位 据中国教育报:为加快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今天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高校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将实行分类评价,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 意见明确,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指导原则是:鼓励创新,服务需求,科教结合,特色发展。注重科技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重点突出围绕科学前沿和现实需求催生重大成果产出的导向,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导向,推进科教结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导向,鼓励科技人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做出特色,追求卓越。深化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着力提升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关键共性技术的有效供给能力,支撑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的能力,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的能力。意见提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要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针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不同工作的特点,分别建立涵盖科研诚信和学风、创新质量与贡献、科教结合支撑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机制创新与开放共享等内容,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评价标准。对主要从事创新性研究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代表性成果为重点的评价。对基础研究人员的评价以有利于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为重点。对应用研究人员的评价以聚焦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技术突破为重点。对主要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服务和科学普及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经济社会效益和实际贡献为重点的评价。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对高校创新团队实行以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能力与合作机制为重点的整体性评价。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意见提出,要建立开放的高校科技评价机制。基础研究以同行评价为主,大力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应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加强开放、多元的国内外专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同时,高校要建立长效评价机制,避免频繁评价。科技活动人员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3年,对青年科技人员实施聘期评价,创新团队和平台基地的评价周期原则上不少于5年。加强评价结果共享,避免重复评价。 科研评价是中国科研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诱制因素。长期以来,重数量、轻质量;重人情、轻成果的科研评价方式,催生了中国期刊,催生了科研腐败,形成了科研中追求GDP现象。本次“意见”明确了分类评估的原则;重视科研的活动规律;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参与评价,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只盼这种这种回归学术评价精神的制度能够在实践中不变形,不走样。 二盼大学学术委员会有职有权有位有实效   教育部在其官方网站就《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公开征意见,《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 4 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 3 届。有违法或者学术不端行为,有损学术委员会形象及声誉的,免除委员职务。  《规程》拟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的教授 ( 含副教授 ) 和其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组成,人数应为不低于 15 人的奇数。其中,担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行政领导职务的委员,不得超过委员总人数的 1/3 ;不担任党政领导职务及院系负责人的专任教授,不得少于委员总人数的 1/3 。   高等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专家及有关方面代表,担任学术委员会特别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的产生应当经公开、公正的推荐、遴选和民主选举等程序,充分反映基层学术组织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学校应当根据学科、专业的构成情况,合理确定院系 ( 学部 ) 的委员名额,保证委员的代表性和公平性。 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校长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实行任期制,每一任期不低于 4 年,可连选连任,但最多连任不得超过 3 届。学术委员会每次换届,连任的委员人数不得超过委员总数的 2/3 。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设主任委员 1 名,可根据需要设若干名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可以由校长或者主管副校长兼任,也可以由校长提名,全体委员投票选举产生。 《规程》规定了学术委员会决策事务、咨询事务,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范围、委员产生、工作程序、分支机构设置等事项。 中国大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权力无边界问题。本次《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在学术委员会组成、权力边界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虽然还有很多行政化的印记,但终归有进步意义。这对指导大学章程建设,提升学术权力地位有进步意义。期盼 2014 年发布的其它大学章程在学术权力保障、大学回归学术本性方面有更大的进展与进步,期盼修改后的学术委员会规程早日出台,期盼学术委员会不再是行政权力的“白手套”,而是真真切切保障学术权力、保障学术自由的平台和载体。 三盼试点学院取得改革模式上的胜利 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是高等教育领域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的标志性项目。 2011 年,教育部宣布开展试点学院项目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并将其列入国家教改办重点推进的 20 个重大项目之一。当时从高校和咨询委员会专家推荐的 55 所高校中初步遴选出 26 所高校。后经过科学论证和完善方案,确定在 17 所高校内部各选择一个学院,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特别实验区”。 当前,在高等教育领域仅仅推进单项改革,已不能解决好其自身发展和外部需求的诸多问题,必须以“综合改革”的思维和推进方式,来破解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所遇到的诸多问题。破解高等教育发展深层次矛盾,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学院就是一项以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核心、以学院(系、部)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 2012 年 12 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的指导意见》,就学生招录与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遴选评价制度、学院内部治理结构等四个方面向各学院提出了改革要求,并给予 24 项支持性政策措施。在此意见基础上,各试点学院在 2013 年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教师遴选、考核与评价制度,实施可并轨的“ AB 轨”制。“ A 轨”岗位采用现行的学校考核和薪酬体系;“ B 轨”岗位的考核在“入门门槛”的基础上,增加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设置增量薪酬,实行年薪制。“ A 轨”教师如果聘期内完成了“ B 轨”岗位所有考核任务,经学院考核聘任委员会研究,可在聘期结束时补齐“ B 轨”待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行“选、育、评”综合体制改革。学院秉持“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促进公平”的选拔理念,推行多元选拔录取机制。学院设立了“三三制”自主招生委员会,建立了全过程跟踪的多元选拔机制,不拘一格选拔具有良好数理基础和航空报国情怀的学生。苏州大学纳米科技学院建立教师全球招聘、人才引进第三方评价和“一人一价”、“按水平定薪”制度,学院与高层次人才签订包括工作任务和职责在内的个性化协议。 学院强,则大学强。办大学一定要重心下移,让学院成为办学的主体,成为自主发展,自主负责的独立实体。重心下移,是一种办学理念的更新,也是一种管理模式的改革。大学领导者要改变“大河有水小河不干”的理念,树立“小河有水大河不干”的理念。从而形成中国大学改革的特色这路。
个人分类: 高教史料|6547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中国学术体制何时能回到正轨?
histly 2013-12-1 14:43
中国学术体制何时能回到正轨 ? 方朝晖 未分类 浏览次数 (791) 2013-11-30 年底了,各单位都在总结 。 在高校中,这一年中最值得总结的工作就是本单位今年申请了多少项目 、 拿到了多少基金、赢得了多少奖励、发表了多少论著。 抗战期间,有人高呼:“华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今天,我们惊呼: “中国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今天的中国高校,与我们这个时代一样让人不得安宁 、 惶惶终日,人们天天在项目、资金、奖励、头衔 、 荣誉等等的追求中奋斗、挣扎。多少人费尽心机拉关系、搞项目 、 出成果,多少人绞尽脑汁发文章、争荣誉、求奖励。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完全无视科研规律的思路下管理科研,把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搞得鸡飞狗跳,人人自危 。 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忙于完成项目、急于创造成果的气氛中引导科研,让整个学界一天天走向浮夸、短视、功利 。 我总结 今日高校及教育部门对于教学科研队伍管理的主要特征 如下: 一是 相信利益激励 ,不断地用基金 、 项目 、 奖励等为诱饵,吸引大家注意力; 二是 相信竞争机制 ,不断地用排名、评比 、 荣誉等为手段,刺激人们积极性。 在这种思维背后,还存在一种动机,就是要操纵、控制人们的研究过程,使之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前进 ; 在这种动机背后, 还存在一种心态,就是怀疑下属不听话、担心人们不自觉,故要用指标来监督、用数据来管理 。 且不说这套用硬性成果、量化指标来衡量个人成就的管理思路, 与管理者怕事偷懒、追求简单的心理需要有关 ;最可怕的是,这套相信利益激励和竞争的管理思维,最大的失败就是让人们无法沉下心来搞研究 、 放慢脚步去思考,最后自然也不可能创造出真正伟大的成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培养不出大师级学者和真正的科学家来 。 老子曰: 不尚贤,使民不争 。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要以为古人愚昧,这段话反映了古人管理的大智慧! 我一点都不怀疑我们的领导期望中国多出诺奖获得者 、 多产杰出科学家的诚意,我一点也不怀疑我们的管理者希望中国学术走向世界、中国大学走上一流的真心。但是,国家对科研部门的管理 、 教育部对高校的领导,投入了多少资金、耗费了多少物力,为什么往往事与愿违、适得其反?为什么不能引领人们安安静静地思考,从从容容地探索,而是相反,搞得大家情绪日益浮躁、动机日益功利 、 精神日益贫乏、思想日益衰竭?他们的思想误区究竟在哪里? 我想可能部分根源于一种错误的管理思维,那就是认为利益刺激和相互竞争是催生成果、增加绩效的最有效措施 。( 实则不然,量化管理的模式智慧就在于让知识分子折腾,以折腾,你就没有时间去反思,没有思想去关心政治,没有时间去做官方不想让你做的事。 )然而,它可能忘了,对利益激励和竞争机制的信赖,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低级的管理思路,现实中往往彻底失败:首先,它给好名爱利的人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导致贪图虚名 、 不务正业、工于心计、好玩手段的人大行其道,而真正的人才却被排挤;其次,它造成了极端功利的风气,让多数人都在不自觉中被卷进,根本没办法有一种从容 、 安静的心态,自然不可能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成果。所以这套管理思维违背了科研规律;其三,它对于真正的天才和人才可能没用,因为天才通常是出自人性内在的巨大激情去从事研究,绝不会完全为了利益和荣誉去研究 。 而人品正直的人才,则由于不好媚上,不愿屈己,而无法适应那些项目、指标要求,导致被排斥和边缘化。 这种管理思维的另一致命问题是就对人的不信任 。 这从根本上说来自于法家的性恶论思维,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偷奸耍滑的倾向,所以都要管。这样一来,管理者就要想办法去对付自己的下属,制定尽可能严密的防范措施,设计尽可能严厉的惩罚手段,于是各种数据 、 指标、规定纷纷设置,各种统计 、 评比、选拔纷纷出笼。它可能忘记了一点,严密有效的管理措施可能防范一个不听话的常人,但也同时毁掉了少数卓越的天才。没有一个天才能容忍被怀疑 、 被防范、被监视,在严密的监控、严格的审查和严厉的要求之下,可能一个天才也不能脱颖而出。一旦天才全部被毁,即使培养出再多听话的普通人才,也不过是一些本份的匠人而已 。 这样下去,会让一个民族的科研水平永远落后于人,难以进入世界一流。 ( 法家的性恶论思维并没有什么问题,问题在于领导认为下属性恶,为什么下属不能认为领导性亦恶呢?! ) 这种管理思维的另一深层原因,在我看来就是对于学术自身的价值不够了解 。 多年来,在某种功利主义思想支配下,很多领导在内心深处认为,学术的价值不过就是服务于社会,为生产力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乃至于中华民族复兴服务 。 这些固然是无比正确、无可置疑。然而,他们可能忘了,这些仅仅是学术的社会价值,而不是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而后者才是学术的真正基础。相比之下,前者是末,后者是本;前者是流,后者是源 。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植根于人性,源于研究者无穷的求知欲 ,来自天才们无尽的创造力,出于思想家不息的正能量。这些东西,都不能用各自功利目标和国家 、 民族及社会需要来制造。比如,亚里士多德不可能为了给希腊人民争光而取得巨大成就,牛顿不可能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有了重大发现,爱因斯坦不可能为了报效德国而发明了相对论…… 正因为管理者自己对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认识肤浅,有时会颠倒学术研究中的本末 、 源流关系,所以也不可能懂得科学研究的真正规律。他们一方面误 认为人们的科学探索热情可以用爱国主义来制造,用功利主义来主宰 ;另一方面由于不会欣赏科学 、 艺术和学术内在的美,不知道科学不朽的价值、艺术永恒的魅力 、 学术辉煌的境界来自何方,所以宁愿看到一些有形可见的成果,大而无当的实绩,和轰轰烈烈的效应。 一种外行又要管理内行、不懂又要垄断权力的心理 ,导致在他们内心深处时刻有一种焦虑和不安:他们不仅时常担心下属是不是又在偷懒、糊弄,而且对于自己的管理能否达到成效缺乏自信,于是急切地希望看到具体的成果和实绩……功利的成果越多,他们心里就越踏实 。一言以蔽之,是因为管理者自己心态浮躁、空虚、功利,所以才导致整个学术界的浮躁、功利!! 很多管理者和领导正因为一种错误的 、 不信任的思维方式在先,因为不懂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在先,有时无法从内心深处尊重那些真正追求真理、献身学术的人 。 相反,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不放心和不耐烦,使得他们随时可能对一些真正有风骨的科学家和思想家进行怒骂、指责 、 批评或责难,从而把他们的心凉透,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斯文扫地。这种荒唐可笑的科研管理方式,今天主导着学术界,流行于高教界,导致多少科研经费被浪费,多少垃圾成果被生产,多少宝贵青春被耗尽,多少优秀人才被埋葬…… 多少年来,我们的大学天天高喊着要走向世界,可是在管理教学研究队伍时,却又往往不懂得尊重科学规律 。 如此下去,如何能出得了世界一流大师?天天都喊着要创新,可是当人们的情绪被各种指标所主导、动机被各种利益所蒙蔽,他们何来细水长流的积累 、 厚重扎实的功夫?当人们的心灵已无法平静似水,精神已不能自我主宰,他们如何能创造不朽的成果,实现伟大的创新?多少年来,我们的大学总是在喋喋不休地细数自己曾经出过的名人 、 经历的辉煌 、 享过的荣光。这种靠过去的历史来自慰的思维,除了反映领导的不自信,和对于学术神圣性的无知,究竟还说明了什么? 在今天的中国大学里,已难找到一片宁静的天空,和一处悠闲的人们 。 我们的生存环境,宛如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所有的人都席卷了进去。无数刚刚进入学术的年青学子们,就不得不学会在这个巨大而无比功利 、 可怕而势不可挡的漩涡中适应。他们逐渐认识到,要想在单位熬出头,得到想要的利益,就必须随波逐流,与时俱进 。 这就是我们今天可怕的生存环境,它决不是培养大师的环境,也决不利于生产惊世骇俗的伟大作品。 当前中国学术体制究竟将去向何方?该如何来改革它?我认为,中国学术体制之回归正轨,必须从如下三方面入手: 一是敬畏之心 。 领导者、管理者必须学会欣赏学术自身的价值,包括科学自身的永恒魅力、艺术自身的辉煌境界以及学者自身的神圣尊严。做领导的不懂得欣赏这些,会导致研究功利化,价值空心化;导致学者缺乏神圣感,学术缺乏神圣性;如此一来,自然能做出辱骂学者人格 、 伤害科学家自尊的事来。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一切从实用、功利的需要出发,用外部需要统率一切,主导一切。只要学术的自治确立不起来,就难于培养思想大师和科学巨匠 。 二是尊重科研规律。如果领导懂得欣赏学术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会认识到真正的艺术品不可能用功利的方式来创造,伟大的学术成就需要在安静 、 从容、悠闲 、 自由的环境中完成,真正的科学创新不可能用搞工程的思路来追求。因此,领导者、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只能是创造条件、培育气氛和耐心等待 。 如果好大喜功,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只能是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另外,那种指望用利益激励和竞争手段来实现创新的思路,不仅违背了科研规律,而且容易导致名利盛行 、 甚至小人盛行,破坏学术研究应有的气氛,把大批真正致力于学术研究事业的人才排斥于主流之外,妨碍真正的学术创新 。 三是要实现从以 管理常人为主的管理模式 ,到以发现天才为主的管理模式的转变 。 多年来,我们的管理者常常把主要目光盯在小人身上,特别是那些可能不听话、不自觉的奸滑之徒身上,所以想尽办法对他们进行监督 、 管理或引导。把目光盯在小人身上,容易使领导者产生某种变态心理,那就是一方面对谁都不信任,总是以狐疑目光看人;另一方面是对下属产生嫉妒心,不希望下属超越自己,担心自我优越感被打破 。 然而,这些还不是这套管理思路最大的坏处,它最大的败笔就是可能把真正的人才、特别是天才毁掉 。 由于对人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让真正的人才和天才人格有时受到侮辱;由于对整齐划一的指标的追求,让真正的人才和天才没有驰骋想像的余地和展示锋芒的空间 。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术的进步,伟大的发现,完全取决于真正的人才和天才能否脱颖而出,让他们尽情 、 自由自在、无所顾忌地施展自身的才能。对于普通人的监管诚然必要,但当它以埋葬天才为代价时,就得不偿失了。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认识:对真正的人才和天才没有发现和驾驭能力,是领导和管理最大的失败 。 2013年1月5日星期六 (原文发表于《东方早报》观察评论版2013年1月25日 。 发表时有删节和文字处理) 推荐 11
个人分类: Readings|24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响因子、他引和学术评价
Mech 2013-11-1 10:57
IEEE 关于“在期刊、项目、个人评价中恰当应用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政策说明,基本体现了国际科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共识,可能并不局限于 IEEE 所涵盖的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领域。全文参阅后面的附图。我个人理解,其关键点有三: 1 具有互补性的多种文献计量学指标是评价期刊的重要参数。 2 任何基于期刊的文献计量学指标 ( 例如影响因子 ) 不能用于评价具体论文,因此不能用于评价研究项目和研究者。 3 基于个人的文献计量学指标 ( 如最高单篇他引、总他引、 h- 指数等 ) 可供评价研究者时参考,但比较只能在特定研究领域内进行。同行评议是评价项目和研究者的最基本方式,评议主要针对科学内容,也包括文献计量学指标的解读。 此外, IEEE 还明确坚定地谴责任何单纯为改进文献计量学指标而进行的人为操作。 简言之,要区分基于期刊还是基于个人的文献计量学指标,而且这些指标只能作为评价参考的测度,而不能成为工作目标。
个人分类: 科研科普|4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是“首次”,何来“创新”
热度 3 陈小斌 2013-10-30 16:06
某段时间中国的科研成果动则国内领先、国际水平、国际先进等等,帽子齐飞,其实很多都是自吹自擂,名实难符。 又不知什么时候开始,领导大家们突然四处强调,慎提“首次”、“领先”、“水平”等词。所谓“慎提”,实为“不要提”。自此,论文报告,自我评价也好,同行评议也罢,一片模模糊糊,呵呵哈哈,一团和气春风。偶有不知趣的毛头小子违规,则必遭一堆规劝或教育。 慎提之议,意在压制学风浮躁,提倡踏实严谨的治学风格,着眼之处甚好。然倡议简单,实施机械,适得其反。学风浮躁在和气春风下依然暗流汹涌,且少了以前的观点鲜明的、敢评敢论之风。 所谓“国际水平”、“国际领先”之类,词力过大,一般非作者自己所能把握,少提甚或不提,都可商榷。而“首次”之词,亦跟着受罚,实乃匪夷所思,足显国人之不敢进行学术评价,虚与委蛇之心境! 不是“首次”,何来创新?不是创新,研究何为?学术何为? 应允许作者任意自我评价。其本为一家之言,是否公允正确,尚有众多同行在侧。若其偏离事实本身,自我吹嘘越高,自然会摔得越重。然若评审者不问青红皂白,对其所做之事,毫无了解,却拿出道德之准绳,批其不该自评“首次”等语,亦极不可取。其究竟是否“首次”,仅需一反例足矣,非道德之准绳所能衡量。 学术研究的真谛,在于是否客观,是否诚实,是否实事求是。真正的学术研究,研究者自身也将是客体的一部分。自己的过往工作,正确与否,也是自己长期不断地质疑琢磨的对象,经常会指出、纠正、改进自己过往的一些认识,并呈现给世人。 学术评价本身,也在于评价者(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否客观,是否诚实,是否实事求是地表达了自己的认识。至于如何用词,则为个体自身的表达习惯以及成果本身的价值和高度所决定,不做限制也罢。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3374 次阅读|5 个评论
对学科的责任心——学者的最低职业道德标准
热度 11 jintuo 2013-10-25 06:33
写 这 篇文章的心情有点沉重。一位同事批评我:在评选研究生奖学金时,我的几位刚入学的研究生居然凭借凑数发表的综述文章而上位。这是明显的为个人利益不计浪费学术资源的行为。我对此浑然不知,深感失察的责任。 我一向反对现行的研究生的奖学金评选,认为:资助研究生没错,但奖学金应该以家庭拮据为评选标准,即所谓的“need base”。我一向反对炒文章,认为:在信息的量爆炸式增长,质鱼目混珠的时代,有职业责任心的学者万不可为了个人利益一味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增加同行获得有用信息的难度;而应注重质,力争每篇论文都是精品,让同行获得阅读的享受,激起灵感的浪花。我主张对学者的评价中应包括这样的标准:一个文章特别多的人如果说不出自己对所在学科的有意义的贡献,那么,他/她的文章数应是负分,因其浪费了发表资源,增加了同行的无效工作量。同理,一个头衔和奖项醒目而成串却说不出自己对学科、科学、或社会的像样的实际推动的学者,其头衔和奖项应不是荣耀而是惭愧。我知道上述在其他地方可能正常的标准在当下的中国有点高,难以完全做到。但是,学者者,对做不到应怀有愧疚,心中的是非标准不能折扣甚至颠倒。 最令我不安的是中国科学界现行的文化环境对几代青年学子的是非标准的颠覆和塑造。每当我(经常性地)听到年轻人们热衷于谈论某某在影响因子如何的期刊上发了一篇文章时,总要插问:文章的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发现或突破?十有九九(不是十有八九的笔误),我得到的是一脸茫然。我享受和学生的聊天,爱好和他们探讨本领域权威们研究中的局限和无奈,回顾我们团队的一个个构思巧妙的技术(不完全来自于我一人)产生的过程,启发他们去尝试产生让自己拍案叫绝的灵感。我认为:那种因为当前的地位低下,可以暂时放下是非,顺流炒作,尽快上位,届时再反过来力挽狂澜的青年想法并不靠谱。届时,这样的榜样对后来青年的导向作用就是今天的“榜样”对今天的青年导向的翻版。我用自己远古的本科生时代便未随大流的人生所得开导年轻人:在变化的时代,跟随大流哪如绕到前面去坐等?但是面对制度性的导向,我没有赢得足够多的给力的年轻战友。
5317 次阅读|18 个评论
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 ——让科研评价更加科学
热度 1 OPENRESOURCES 2013-8-15 11:11
当前迫切需要改善资助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及其他各方用以评价科学研究产出的方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2012 年 12 月 16 日 ,在美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ASCB )年会期间,一些学术期刊的编辑和出版者举行了会晤,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 (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P utting science into the assessment of research ) 。部分内容翻译( 李宏、王建芳) 如下: “ 期刊影响因子被频繁地用作比较个人和机构科学产出的基本参数。由汤森路透公司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是作为帮助图书馆员确定购买哪些期刊的工具的,并不是测度研究论文科学质量的指标。鉴于此,需要清晰地了解如同很多文献分析过的期刊影响因子作为科研评价工具时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 A )期刊的引文分布是高度偏态的 ;( B )期刊影响因子的特性随领域而不同:它覆盖多种多样的论文类型,包括原始研究论文与评述 ;( C )期刊影响因子可以通过编辑政策来被操纵(甚至“制造”) ;( D )用于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数据对于公众来说既不透明也不公开 。 我们将提出改善科研产出评价方法的一系列建议。在未来,研究论文之外的其他产出对于评价科研成效将越来越重要。但是,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仍将是科研评价所使用的核心研究产出。我们的建议首先是针对同行评议期刊研究论文相关的评价工作的,但也可以并应该扩展到作为重要研究产出而被承认的其他产品上,如数据集( datasets )。这些建议是针对资助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期刊、计量指标提供机构和科研人员个人的。 这些建议贯穿着以下主题: —— 在考虑资助、聘用和晋升时,要停止使用基于期刊的计量指标,如期刊影响因子; —— 要评估科研工作本身的价值,而不是基于研究成果所登载的期刊; —— 要充分利用在线出版所提供的机会(例如,放宽对论文字数、图表和参考文献数量的不必要限制,开发新的重要度和影响指标)。” 。。。。。。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3616 次阅读|2 个评论
访英见闻录(9)-再谈积累、分享,以及学术规则
热度 3 opensesame 2013-7-31 05:27
我曾经谈到自己做科研的体会,认为积累和分享对我们的进步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见 访英见闻录(六)积累 -- 国内实验室亟需的最重要科研经验之一 。要实现积累和分享,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就是彼此尊重学术成果。 积累,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在他人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工作;或者他人在自己基础上更上层楼。如果没有连对方已完成工作的尊重都没有,会有人愿意与你分享吗?我想是不会有的。如果只会从他人那里继承,而自己却非常吝啬,只进不出,还会有人愿意一直与你分享吗?除了我们的父母可以对我们单向付出、不求回报之外,上帝,如果有的话,也做不到。 怎么样才算学术尊重?起码的要求,认可他人的学术贡献。在现代科技史上,我们经常看到某某理论、方程、现象已人名来命名,Navies-stokes方程,Ekman漂流,科氏力...诸如此类,都是后人对他们的学术成果的尊重。西方的发达国家做的尤其好,他们不仅以这种传统命名西方的科学家,也以相同/相似的方式对待其他国家的科学家的发现,譬如陈氏(陈景润)定理。因为他们传统意识里知道尊重他们的发现的重要性。尊重他们的学术贡献,也使自己在将来的贡献得以被尊重。这种贡献,无论大小都被尊重,尽管不一定被用人名来命名。 只可惜,在我们国家,不仅缺乏这个传统;目前来看,也无法学习这个传统。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学术评价只看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了!!!假设一个人参与了很多工作,但都不是以主要角色起作用,即使他一直在贡献,一直在团队里很好的支持他人。但在涉及到晋升、评比的时候,他相当于一无所有。似乎给他的一点点荣誉都是出于怜悯。想想看,是不是你们身边有很多这种情况,甚至你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不仅是我们不懂得认可他人的细微共享。还部分因为我们破坏了另一种规则,把学术发现和成果当做“礼品”施与本该不该被施与的人,譬如,让不该署名的人参加署名。 我们中国,一直在尝试融入国际世界,尝试学习西方的规则。但是我们并没有真正尊重和完整继承这些规则,我们只是选择性尊重规则的某些部分。如何选择尊重哪些部分,那是看掌握言语权之人的需要。在这个情况下,被选择尊重的那些“规则”--如果还叫规则的话,也已经是变异的规则,并非从国际社会继承的完整规则--往往对我们科学圈人的大多数很残酷。残酷的逼迫大多数人失去耐心、信心、幸福感甚至荣誉感,变得浮躁、鼠目寸光、变得没有真正放松的时刻。 我们选择性尊重规则的结果,最终来看,是选择了一条对我们自己更加残酷的道路。规则持续下去,也会残酷的对待陆陆续续加入圈子的人,包括我们的下一代。到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后悔呢?
个人分类: 个人心得|5805 次阅读|3 个评论
翻译:科研评价旧金山宣言
waterlilyqd 2013-7-16 15:36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翻译: 邱敦莲 提要: 科研产出可以体现在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取得其它知识产权以及培养青年科学家等很多方面。 如何评价科研产出的价值? 科学研究的价值不能只依据于论文发表的期刊和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而是要根据科学研究本身的价值来评价。 翻译: 邱敦莲 Putting science into the assessment of research 将科学放到研究中去评价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to improve the ways in which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s evaluated by funding agenc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other parties. 当前,基金资助机构、学术机构以及其它组织均急切需要改进科研成果的评价方式。 To address this issue, the group of editors and publishers of scholarly journals listed below met during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SCB) in San Francisco, CA, on December 16, 2012. The group developed a set of recommendations, referred to as 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 . We invite interested parties to indicate their support by adding their names to this declaration. 文后所列出的多家学术期刊的编辑人员和出版者们,于2012年12月16日齐聚美国旧金山,在一年一度的美国细胞生物学(ASCB)年会上讨论了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 The outputs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are many and varied, including: research articles reporting new knowledge, data, reagents, and soft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highly trained young scientists. Funding agencies, institutions that employ scientists, and scientists themselves all have a desire, and ne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and impact of scientific outputs. It is imperative that scientific output be measured accurately, evaluated wisely, and used thoughtfully. 科学研究的产出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报道新知识、新数据、 新的反应产物、新软件的研究论文,也可以是知识产权,还可以是受到良好训练的青年科学家。基金资助机构、聘用科学家的学术研究单位,以及科学家自身都有对他们的科研产出质量和影响进行评估的愿望和需求。对科研产出进行准确的测度、明智的评估、经过思考的应用已势在必行!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is frequently used as the primary parameter with which to measure the scientific output of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s calculated by Thomson Reuters, was originally created as a tool to help librarians identify journals to purchase, not as a measure of the scientific quality of research in an article. With that in mind,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that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has a number of well-documented deficiencies as a tool for research assessment. These limitations include: A) citation distributions within journals are highly skewed ; B) the properties of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re field-specific; it is a composite of multiple, highly diverse article types, including primary research papers and reviews ; C) Impact Factors can be manipulated (or “gamed”) by editorial policy ; and D) data used to calculate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re neither transparent nor openly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 期刊影响因子常常被用作衡量个人和机构科研产出的主要参数。由汤森路透所计算的期刊影响因子,最初只是用来帮助图书馆员识别需要购买的期刊的一种工具,并不是用来评价一篇文章的研究质量的指标。牢记这一点,了解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一种工具去评价研究成果具有众所周知的不足,这非常关键。其主要不足表现在:1)同一期刊发表的论文其被引极不均衡 ;2)期刊影响因子具有研究领域特异性;期刊论文是多种文章类型的综合,既有原创性研究,也有综述报道 3)影响因子会受编辑政策所操控 ; 4)用于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数据既不透明,也不能被大众获悉 。 Below we mak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way in which the actual quality of research output is evaluated. Outputs other than research articles will grow in importance in assessing research effectiveness in the future, but the peer-reviewed research paper will remain a central research output that informs research assessment. Our recommendations therefore focus primarily on practices relating to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peer-reviewed journals, but can and should be extended by recognising additional products, such as datasets, as important research outputs. The recommendations are aimed at funding agencies, academic institutions, journals, organizations that supply metrics, and individual researchers. 下面是对 科研产出质量进行评价的方法进行改进的几项 建议 。在未来的科研效果评价中,科研产出(而不是研究论文)的重要性将日益突显。但是,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仍将是评价科学研究成效的主要产出成果。因此,我们的建议首先还是针对在同行评议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而言,但是可以也应该扩展到诸如数据集、重要的研究产出等其它方面。这些建议适用于资助机构、学术机构、期刊、提供测度标准的组织,以及每个研究人员。 A number of themes run through these recommendations: 贯穿建议方案的几个主题: - the need to eliminate use of journal-based metrics, such as impact factors, in funding, appointment and promotion considerations. 在基金资助和在考虑任职、升职时,废除利用影响因子等基于期刊的评价指标对科学家进行评价。 - the need to assess research on its own merits rather than on the basis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the research is published, and 对一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要基于研究本身的业绩,而不是该项研究所发表论文的期刊质量来评价。 - the need to capitalize on the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online publication (such as relaxing unnecessary limits on the number of words, figures, and references in articles, and exploring new indicators of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要抓住在线出版所提供的机遇,如在线出版放松了对文字、图表、参考文献数量的限制,努力探索评价论文重要性和影响力的新指标。 We recognize that many funding agencies, institutions, publishers, and researchers are already encouraging improved practices in research assessment. Such steps are beginning to increase the momentum toward more sophisticated and meaningful approaches to research evaluation that can now be built upon and adopted by all of the key constituencies involved. 我们已意识到,很多基金资助机构、学术机构、出版商和研究人员都在鼓励改进科研评价的实践。在这方面所采取的措施正将科研评价引向更复杂但更有意义的方向发展,目前已被与科研评价有关的主要各方所采纳。 The signatories of the 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support the adoption of the following practices in research assessment. 《旧金山宣言 》签约各方支持在科研评价中采用以下措施: General Recommendation 总体建议 1. Do not use journal-based metrics, such as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s a surrogate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research articles, to assess an individual scientist’s contributions, or in hiring, promotion or funding decisions. 不使用影响因子等评价期刊的指标代替评价单篇研究论文质量的指标, 不使用影响因子等评价期刊的指标作为 评价某位科学家实际贡献的指标,也不作为决定是否聘用、升职和得到经费资助的指标。 For funding agencies 对资助机构 2. Be explicit about the criteria used in evaluating the scientific productivity of grant applicants and clearly highlight, especially for early-stage investigators, that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 paper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or the identity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明确用于评价资助申请人科研生产力的标准,明确强调一篇文章的科学内容比刊载该篇论文的期刊的计量指标和知名度更重要,特别是对起步阶段的研究人员。 3. For the purposes of research assessment, consider the value and impact of all research outputs (including datasets and software) in addition to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consider a broad range of impact measures including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research impact, such as influence on policy and practice. 为了评价科学研究,除了发表的研究成果外,应考虑数据集和软件等所有研究产出的价值和影响,还应该考虑采用更广泛的影响测量指标,如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 For institutions对研究机构 4. Be explicit about the criteria used to reach hiring, tenure, and promotion decisions, clearly highlighting, especially for early-stage investigators, that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 paper i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or the identity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明确人员聘用、留职、晋升的标准,明确地突出一篇文章的科学内容比 比刊载该篇论文的期刊的计量指标和知名度更重要,特别是对 起步阶段的 研究人员。 5. For the purposes of research assessment, consider the value and impact of all research outputs (including datasets and software) in addition to research publications, and consider a broad range of impact measures including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research impact, such as influence on policy and practice. 在对科学研究进行评价时,除了考虑发表的研究成果外,应考虑数据集和软件等所有科学研究产出的价值和影响,而且还应该考虑采用更广泛的测量指标,如研究成果对政策和实践的影响。 For publishers对出版者 6. Greatly reduce emphasis on the journal impact factor as a promotional tool, ideally by ceasing to promote the impact factor or by presenting the metric in the context of a variety of journal-based metrics (eg. 5-year impact factor, EigenFactor , SCImago , editorial and publication times, etc) that provide a richer view of journal performance. 尽量减少将期刊影响因子作为期刊的推介手段,最好不提影响因子,或者只呈现一系列基于对期刊进行评价的指标,如5年影响因子 ,恩格尔系数 , SCImago ,出版频次等,以便对一个期刊的表现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视角。 7. Make available a range of article-level metrics to encourage a shift toward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an article rather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it was published. 提供一系列的测度指标,鼓励各方将评价重点从发表论文的期刊本身转向一篇论文的科学内容方面。 8. Encourage responsible authorship practices and the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ecific contributions of each author. 鼓励负责任的作者行为,提供能够了解每一位作者各自的贡献的信息。 9. Whether a journal is open-access or subscription-based, remove all reuse limitations on reference lists in research articles and make them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Public Domain Dedication. (See reference 8.) 无论一个期刊是采取开放获取还是订购阅读模式,去除对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列表进行再利用的限制,使其能够按照 “公共领域声明与许可” 原则得到获取利用。 10. Remove or reduce the constraints on the number of references in research articles, and, where appropriate, mandate the citation of primary literature in favor of reviews in order to give credit to the group(s) who first reported a finding. 去除或者减少对研究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数量的限制,恰当的情况下,应当强制性地要求引用原创性论文而不是综述论文,以便让首次报道某一发现的作者的 劳动 能够得到承认。 For organizations that supply metrics 对 提供评价工具的机构 11. Be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providing data and methods used to calculate all metrics. 使所有计算计量指标的数据和方法公开透明。 12. Provide the data under a licence that allows unrestricted reuse, and provide computational access to data. 根据许可提供数据,允许数据不受限制地再利用,提供获取数据的计算路径。 13. Be clear that inappropriate manipulation of metrics will not be tolerated; be explicit about what constitutes inappropriate manipulation and what measures will be taken to combat this. 明确表态不能容忍对计量指标的不当操控,明确说明哪些属于不当操控,并将采用何种措施打击这种操控。 14. Account for the variation in article types (e.g., reviews versus research articles), and in different subject areas when metrics are used, aggregated, or compared 在利用、合计、比较计量指标时,考虑综述、研究型论文等文章类型的差异和不同学科领域的差异。 For researchers对研究人员 15. When involved in committees making decisions about funding, hiring, tenure, or promotion, make assessments based on scientific content rather than publication metrics. 作为委员参与决定基金资助、聘用、留用或者晋升时,根据科学研究的内容而不是出版物的计量指标作出评价。 16. Wherever appropriate, cite primary literature in which observations are first reported rather than reviews in order to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任何时候,最适当论文引用方式是引用第一次报道这项观察结果的原创文献而不是引用综述文献,把荣誉给应当得到这个荣誉的人。 17. Use a range of article metrics and indicators on personal/supporting statements, as evidence of the impact of individual published articles and other research outputs . 利用一系列论文计量指标,作为证明某人所发表的论文以及其它科研产出的影响力的证据。 18. Challenge research assessment practices that rely inappropriately on Journal Impact Factors and promote best practice that focuses on the value and influence of specific research outputs. 挑战不恰当地依靠期刊影响因子进行科研评价的行为,推动 侧重于某个具体研究产出的价值和影响的最佳实践。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Editorial (2005). Not so deep impact. Nature 435, 1003–1004 Rossner, M., Van Epps, H., Hill, E. (2007). Show me the data. J. Cell Biol. 179, 1091–1092. www.jcb.org/cgi/content/full/179/6/1091. The PLoS Medicine Editors (2006). The impact factor game. PLoS Med 3(6): e291 doi:10.1371/journal.pmed.0030291. Rossner M., Van Epps H., and Hill, E. (2008). Irreproducible results: a response to Thomson Scientific. J. Cell Biol. 180, 254–255. http://jcb.rupress.org/content/180/2/254.full. Adler, R., Ewing, J., and Taylor, P. (2008) Citation statistics. A report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al Union. www.mathunion.org/publications/report/citationstatistics0. http://www.eigenfactor.org/ http://www.scimagojr.com/ http://opencitations.wordpress.com/2013/01/03/open-letter-to-publishers http://altmetrics.org/tools/ Participants in declaration drafting Sharon Ahmad,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Bruce Alberts, Science Stefano Bertuzzi, American Society for Cell Biology Ana-Maria Cuervo, Aging Cell Tracey dePellegrin, Genetics David Drubin,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Martha Fedor,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Petra Gross,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Lisa Hannan, Traffic Mark Johnston, Genetics W. Mark Leader,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Michael Marks, Traffic Mark Marsh, Traffic Tom Misteli,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Mark Patterson, eLife Bernd Pulverer, EMBO Journal Annalisa VanHook, Science Signalling Brian Ray, Science Michael Rossner, Rockefeller University Press Randy Schekman, eLife Sandra Schmid, former editor, MBoC and Traffic Michael Way, Journal of Cell Science Liz Williams,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Additional Signe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 report 相关报道: 1. 取消用论文被引用次数来评判科学家个人成就 http://cssci.nju.edu.cn/news_show.asp?Articleid=534 2. 《关于科研评价的旧金山宣言》发布 —— 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 http://www.sinori.cn/jsp/archives/archivesViewDt!archivesViewDt.action?modelId=1archivesId=7841 3.科学家对影响因子说“不”: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92028.html
个人分类: 翻译实践|7638 次阅读|0 个评论
废除SCI评价体系就能办好国内科技期刊?
热度 25 SoSoliton 2013-7-11 09:43
日前,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出版发行的科技期刊约为5000种,数量仅次于美国。但也有业内人士直言——数量上的优势并不能弥补质量上的不足。科技期刊整体水平不高,几成中国科技体系中的突出短板。 不仅是科技期刊的数量,我国每年发表的科技论文数量也仅次于美国,而科技论文的写作者人数或许更是世界第一。如此庞大的论文写作者队伍和如此海量的论文数量贡献为何支撑不起几本在国际上叫得响的科技期刊?业内人士称,国内不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致优秀论文外流,并最终形成了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 的确,在当前功利化的学术体制下,学术论文被烙上了浓烈的商品属性,学术评价就像市场调节那样,强烈地引导着这种“商品”向最能获取利益的刊物聚集。既然如此,放弃所谓的“不合理学术评价机制”,即不再片面追求老外发明的SCI评价体系的做法,自搞一套,承认中国期刊和国际期刊的同等重要性,是否就能破除好稿外流和期刊质量低的恶性循环呢?我看未必,这充其量只是摆脱学术功利化之前的一种权宜之计。 首先,从根本上看,一份好的学术刊物必然是坚守学术本质的,必然要跨越国籍和语种。一国或一地的学术评价机制作为一种外部的人为因素,合理与否都很难影响它的学术品质,也很难撼动它的学术地位。 其次,仅仅靠吸引本国的优秀稿件撑不起一份高水平期刊。科学无国界,真正的高水平期刊都要开门办刊,既要千方百计留住国内优秀稿件,更要想方设法吸引国外优秀稿件。 其实,即使作为一种权宜之计,废弃当前的SCI评价体系也不是一种最好的做法。当社会诚信体系尚不够健全时,用至今为止尚无可替代的SCI评价体系评价论文的价值仍有其合理性。废除它,无异于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废除高考,占便宜的必然是有权、有势、有钱的群体,其最终结果必然类似于目前国内的各类科研基金——纯粹由国内自导自演自娱自乐的各类科研基金既不时招致学术圈的诟病,也没见砸出几个在国际上叫得响的成果。在一个缺乏判断力和是非观的学术环境中,必须要有一条类似SCI这样的相对公平合理的“红线”。它虽然可能错杀了一篇,但更关键的,也保障了没有放过一千。 一个国家能否办出好的学术刊物很大程度上跟它能否培养出杰出人才、能否产出突破性成果是一脉相承的,体制、机制、文化、环境等无疑起到决定性作用。绕开这些,纯粹用学术评价机制“劫富济贫”,调节优秀论文稿件流向国内,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跳出学术功利化思维,还很有可能招致孤芳自赏甚至夜郎自大的口实。国内优秀稿件纷纷投向国外SCI期刊,其根本原因有如国内有条件的优秀年轻人求学大多向往海外高校。愈发明显的趋势是,在国内学术圈生存和发展,能做海龟的绝不要做土鳖,无奈做了土鳖的,也一定要想方设法到海外转一圈,这就像阳澄湖的大闸蟹,即使只是在阳澄湖洗了个澡,也能卖个好价钱。 无疑,学术评价是学术活动绕不过的坎。就学术刊物来说,其发表的论文会不时接受刊物外的各种评价,向其投稿的论文更是从一开始就要接受同行评价。但也正是公平公正的纯学术评价,保证了刊物的质量和信誉,这种信誉反过来又提升了作者的信誉,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因此,在当前的学术界,无论是培养杰出人才、产出突破性成果,还是办出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其前提都是祛除学术功利化,让学术回归学术本质,构建有公信力的学术诚信体系,在国际上树立起中国良好的学术信誉。只有兴趣驱动,或摆脱了功利需求的学者,才能做出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而这种成果投稿最在意的是信誉。刊物有信誉是真学者愿意向其投稿、为其审稿和编稿的先决条件。 (应中国教育报邀请而写,发表于 《中国教育报》2013年7月10日第3版: 不必为科技论文外流过分担忧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6348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浅谈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
热度 1 mathmhb 2013-6-27 05:19
我的阅读提示: 1、影响因子有一定的客观性。 2、影响因子仅代表期刊属性。 3、评价论文就要看论文本身。 4、可怕的是大家重名不重实。 5、当科研成为军备竞赛~~ 6、当科学家不关心科学~~ 7、当教授们不关心教学~~ 8、当学生们不关心学习~~ 9、教育、科研本质是什么? 0、现实离理想渐近或渐远? 浅谈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 已有 714 次阅读 2013-4-10 13:50 | 个人分类: 浅谈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论文 学术刊物 影响因子 开车 水平 能力 人才 提到发表论文,就必然提到文论发表的学术刊物。 判断一篇文章的水平,最重要的是看该文作者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 这是判断所发表文章水平的宗旨。 然而,国内学术界广泛(自觉或不自觉)采用论文发表的学术刊物,特别是刊物的影响因子来判断论文水平的高低。这样做,简化了对论文成果的判断,只消数一数刊物的影响因子,就可以知道发表成果的水平了。采用学术刊物影响因子判断论文的重要性,这比较符合当下我国学术界的国情和人情。 我国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的影响,在许多人头脑里依然存在门第和等级思想。所以,做任何事情都得分出个贵贱来,对学术刊物的看法也一样。。。 首先,让我们来看。影响因子究竟是什么?在此,我们不愿意重复影响因子的定义,只想做一个恰当的比喻。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可以用“轿车”来进行比方。 周末,北京的朋友们去故宫旅游。 有的朋友开宝马轿车(IF=10)、有的开奔驰(IF=9)、有的开捷达(IF=3)、有的开奥拓(IF=1)、有的坐地铁(IF=0.5)、有的坐公交(IF=0.1)、有的骑自行车(IF=0.001),还有的走路(IF=0)去了故宫。结果,无论开什么车,无论开车还是走路,大家都准时到了故宫(科研课题都可以完成,仅仅是走的途径和方式不一样)。 采用影响因子判断论文成果的重要与否,就像我们了解一个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长期接触,细心观察。如果采用他/她开什么车来判断的话,就简单了,即开什么车,就代表了他/她的水平和能力。 其实,走路去故宫的,本应该受大家的尊重。但是,走路(中文期刊)和骑自行车(中文核心期刊)的朋友们感觉自己没有面子。同时,他们的领导也不给他们面子,甚至连饭碗都保不住。而开宝马(文章发表在Prog Nat Acad Sci, USA)和奔驰车(EMBO Journal)的有面子。如果开“卡迪拉克”(Nature)和“宝石捷”(Science)的就更有面子和地位了。 当然,能够开宝马的人,应该具有相当的实力,同时也有面子,然而需要排除“富二代”、是否是公车,及其他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谁都愿意开宝马车出去办事。所以,学者们追求高影响因子的学术刊物,也无可非议。 还需要避免的是,不能够完全“以车看人”即“以刊看文”。不能认为,凡开好车的人都是有实力、有能力、有地位、有才华的人,否则,就落入了庸俗。 大家不要忘记: 当我们大谈豪车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国外的汽车制造商; 我们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他们的手中...... 当我们大谈“影响因子”的时候,最高兴的是国外的出版商,我们白花花的银子落入了他们的手中,而中文期刊却在死亡线上挣扎! 注释:IF=影响因子。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9868-678861.html
个人分类: 科教评论|13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读报随想-4:为科学起义叫好
热度 16 sqdai 2013-5-31 22:15
近日,从《中国科学报》 5 月 24 日 第五版右下角读到一则“豆腐干新闻”,觉得不错,全文照录于下: 布鲁斯:科学起义 “滥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其后果是毁灭性的!”美国《科学》杂志总编布鲁斯 · 阿尔伯特在今日发表的社论中呼吁,停止使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判科学家的个人工作。该言论得到了全球 150 多位知名科学家和 75 个科学团体的联合响应。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 IF )是美国 ISI (科学信息研究所)的 JCR (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设立这项数据的本意,是帮助图书馆决定订购哪些期刊,但在某种功利主义的前提之下,却被广泛用于评价研究机构和个人的绩效,给很多科学家带来了困扰,不少中国科学家也深受其害。 一位参与此次行动的学者将行动形容为“科学起义”,这启示了我们:对身边的不合理现象,科学家应该联合起来说“不”,让一切回归科学本质。(吴益超) 读了这则新闻,我有如下感想: 首先 ,我赞赏《科学》杂志总编布鲁斯 · 阿尔伯特的卓识和勇气,他敢于直面现实,揭露身边的不合理现象,并且大声疾呼,敲响警钟。如所周知,《科学》杂志的 IF 值很高,他站出来说话,决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之嫌。 其次 ,我了解到,“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并非国人的创举,国外早已有之,不然布鲁斯 · 阿尔伯特也不会大动干戈,世界知名科学家和科学团体更不会群起响应。国内“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原来是东施效颦。 第三 .说“中国科学家也深受其害”,还有点轻描淡写,实际上“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已祸及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几乎所有学术机构(包括高校),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近一二十年以来,这里的学术评价先是“以 SCI 论英雄”,后又进化到“以引用次数论英雄”,再后来更是“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了。不少有“创造性”的管理者还抓住 ISI 的一区、二区、三区之类的“分区”,编制“统一尺码”。君不见,各类学术评奖,各类项目申请,各类人才计划答辩,“ IF ”成了众目睽睽的“大目标”。 近年来,我校(尤其是上大期刊社)经常请 SCI 、 EI 的中国总部或办事处的人士来传授经验,他们在演讲或座谈中一再强调, SCI 和 EI 本质上是极好的科学检索工具; IF 是期刊影响力的标志,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这里竟然成了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 说穿了,“以 SCI 论英雄”或“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是管理者的懒惰和形而上学的“胎记”。做过一些科研、投过一些稿件的人都知道,各种专业的 IF 大有区别,就一些基础学科而言,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杂志的 IF 值依次升高,相差悬殊。数学研究者孤军奋战者居多,每个问题研究者不多, IF 值怎么上得去?而化学、生物学中,不少问题研究者甚众,科研的社会性强 IF 值自然就高,以 IF 为主要指标的分区自然“不公平”了。打一个浅显的比方,如果要区分肉类、鱼类、蔬菜、瓜果的营养价值,就以蛋白质含量为标准,能做到科学、合理吗? 正确的学术评价来自科学、细致的分析、评估;一项成果的优劣,同行专家最有发言权;一项成果的影响力,要看它在学术上的长远影响力和在社会实践(如生产建设)中的实际作用。想制定学术评价的统一标准是极其愚蠢的,是一种害人不浅的“懒人哲学”或“庸人哲学”。 最后 ,我想为这种“科学起义”大唱赞歌,但愿能借此正视听,明是非,但愿这场起义能荡尽“学术评价唯 IF 是从”之类的污泥浊水! 愿与博友们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写于 2013 年 5 月 31 日晚
个人分类: 灯下琐语|55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转载]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
热度 1 baocunkuan 2013-5-8 20:49
2013年05月08日14:22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http://edu.people.com.cn/n/2013/0508/c1053-21410889.html 学术评价应“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力排非学术因素。   近日,海归科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先后当选美国科学院和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引起持续热议。同时,人们不由想起,前年年底其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时同样引发了众多猜想。   对于该事件本身,我不想过多解读,我关注的是: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能否被准确评价?   在学术评价比学术研究还要花样繁多、还要如火如荼的当下,问这种问题有点不识趣。但学术人都明白,即使不明白,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实践均表明——真正的学术是不能被准确评价的。   学术乃至所有智力贡献的准确评价,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精确测量”,是个高技术活。多数情况下,即使技术再高明也无法对某个物理量实现精确测量。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古德哈特在1975年发明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古德哈特定律”: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古德哈特定律曾被应用于银行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表明,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同样,任何学术评价都会使学术和学术评价本身变味。   最近,美国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哲学和历史学教授罗伯特·克里斯发表了《测量文化》一文。其中举了两个中国人最能信服的例子,实证了学术“测不准”。例子一,当用标准化考试评价智力时,学校就会开始应试教育,而人们也会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孩子的应试能力。例子二,如果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那么科研人员将会立马造出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因此这种评价最终不仅不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会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为了弥补纯粹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人员的不足,国外研究者又想出了一个试图结合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的“h指数”,现在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h指数”认可程度的提升,对付这种评价的变味招数也层出不穷。从这些例子看来,学术评价也摆脱不了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魔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学者的学术贡献不仅不能被准确评价,而且越评越不准,越评越不利于学术本身的发展,那我们为什么还在如此频繁、如此花样繁多地进行学术评价呢?且不说从评职称到评领军、拔尖、将才、帅才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高端人才”,即使对“帽子”、“位子”无欲无求,至少也无法摆脱每一步学术业绩都要被精细地转化成“工分”的命运。仔细想来,不难发现,学术评价的目的竟然是学术功利化。只有功利化的评价体系或指标,才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也才具有引导众多学者对照指标朝着功利方向努力的强大力量。然而,正是源于这种强大力量,越精确的评价越能将学术最终导向远离学术的本质。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究真理。真正的学术,其驱动力是好奇和兴趣,而不是功利。学术评价与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正如时下学界所倡导的,学术评价至少可以做到回归学术本身,也就是“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力排非学术因素。这就要求学术评价这面镜子要具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功能。一套好的评价体系或一次具体的评价结果至少应该要有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能让真正潜心学术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以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为目标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的争夺得逞。 (作者系湖南大学教授) (来源: 中国教育报 )
1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学术越评越掉价
热度 56 SoSoliton 2013-5-2 09:38
看到有报道说中国人当不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可当美国科学院院士,想到了上述题目。此事我不care,所以题目的前一句其实是多余的,这里谈的是后一句。是为题记。 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能否被准确评价?在学术评价比学术研究还要花样繁多、还要如火如荼的当下,问这种问题的确有点不识趣。但学术人都明白,即使不明白,圣人的智慧和凡人的实践均表明,真正的学术是不能被准确评价的。 学术乃至所有智力贡献的准确评价相当于物理学中的精确测量,是个高技术活,多数情况下即使技术再高明也无法对某个物理量精确测量。关于这一点,英国经济学家 Charles Goodhart 在 1975 年发明了一个以他名字命名的 Goodhart 定律:某种评价一旦被选择用来作决策时,这种评价就开始失去其价值了。( Once a measure is chosen for making policy decisions, it begins to lose value as a measure )。 Goodhart 定律曾被应用于银行和其他领域的政策制定,实践表明,评价不仅破坏评价过程,也扭曲对评价目标的认识。 从这一点来看, Goodhart 定律 类似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 。学术就像量子,所以也“测不准”;学术评价就像量子测量,任何测试量子的操作,都会改变量子状态,同样,任何学术评价都会使学术和学术评价本身变味,而且不是变好,而是越评越掉价。 最近,纽约州立石溪大学哲学和历史学教授 Robert Crease 发表“ Measuring culture ”一文,其中举了两个咱中国人最能信服的例子,实证了学术“测不准”。例子一,当你用标准化考试评价智力时,学校就会开始应试教育,而你也会把智力看作是学校教给孩子的应试能力。例子二,如果你用论文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贡献,那么科研人员将会立马造出一大堆毫无意义的低劣论文,因此这种评价最终将不仅不能评出真正的学术,反而会使许多杰出的科学成就被低估。为了弥补纯粹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人员的不足,老外又想出了一个试图结合论文数量和影响力的所谓 h 指数( h-index ),现在被广泛使用,但随着对 h 指数认可程度的提升,对付这种评价的变味招数也是层出不穷,可以预计,这种评价最终也将使评价毫无意义。从这些例子看来,学术评价也摆脱不了咱中国人都熟悉的一个魔咒: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既然学者的学术贡献不仅不能被准确评价,而且越评越不准,越评越不利于学术本身的发展,那我们为什么还在如此频繁、如此花样繁多地进行学术评价呢?且不说从评职称到评领军、拔尖、将才、帅才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所谓“高端人才”,即使对“帽子”、“位子”无欲无求,至少也无法摆脱每一步学术业绩都要被精细地转化成“工分”的命运。仔细想来,不难发现,学术评价的目的竟然是学术功利化。只有功利化的评价体系或指标,才能“精确地”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贡献,也才具有引导众多学者对照指标朝着功利方向努力的强大力量。然而,正是源于这种强大力量,越精确的评价越能将学术最终导向远离学术的本质。 学术研究的本质是探究真理,很大程度上说也就是中国先贤所谓的“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似乎在几千年前就告诫后人,真正的学术是无法评价的,能被准确评价的学术不是真正的学术。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看来学术也似佛法真理,“不可云”,尤其是高深的学术,一旦“云”了,便失去了它的真相。真正的学术其驱动力是好奇和兴趣而不是功利,我们“道”学术,“云”学术,是因为我们还不是 “寺庙”里的人 ,也因此,不要指望我们当中能出什么所谓的大师,我们充其量是类似 GDP (中文念“鸡的屁”,既可忽悠也可下蛋)指标的贡献者。 (登载于《中国教育报》 2013 年 5 月 8 日第 3 版“ 能出院士不一定能出大师 ”) “学术评价”系列: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登于《中国教育报》) 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 学术不净始于项目评审 (登于《中国教育报》) 年轻学者的学术独立指的是什么? ( 登于《中国科学报》) 学术评价要不要兼顾历史的观点?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30796 次阅读|55 个评论
关于双语出版,一位期刊编辑的看法
热度 8 zyzhai 2013-4-17 12:26
关于双语出版,一位期刊编辑的看法 翟自洋 老生常谈,再谈一谈。 在读了大量相关博文后,发现话题虽不新鲜,却远未形成共识。行还是不行,两派意见,旗鼓相当,水火不容。 我赞同,文章首先为交流而生,而非评价。应由评价适应出版,而非出版迎合评价。 因为国内科研评价中对英文论文的极度重视,重要的科研成果往往以英文首发,加上考评中对翻译和科普的漠视,造成科研与应用领域的鸿沟。基于这样的现实,在某些领域,特别重要的成果,先以英文出版,再发中文(或反过来),以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有其积极意义。 双语出版,首先是版权问题,二次出版方应取得首次出版方的授权,这通常属于编辑职责范围;只要明确标注首次出版信息,并在统计(原创)成果时只记一篇(另一篇可作翻译传播成果),不存在学术道德问题。基于同样的道理,多语出版也是允许的。如果蓄意隐瞒已经以另一种语言出版的事实,或重复统计成果,则产生学术道德问题。目前对双语出版的否定可能源于此。这板子应该打到具体的违规者和考评机构身上,不能因噎废食。 真正有价值的文章,通过这种方式扩大显示度,被更多人阅读,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符合常理。如果从根本上否定双语出版,也意味着否定常识。 虽然如此,无论学者、编辑还是评价机构,对于双语出版,应慎之又慎。 任胜利: 科技写作漫谈 (25) :一稿多投与二次发表
6042 次阅读|27 个评论
我国社科成果的学术评价和国际化
热度 1 黄安年 2013-4-9 15:23
我国社科成果的学术评价和国际化 黄安年文黄安年的博客/2013年4月9日发布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很难量化的,原因许多成果涉及价值判断,而价值判断只能多元化或多样化,难以或无法一元化或统一化。度量衡标准的需求尤其是一个地区、时期、社会和国家标准化的要求,往往是主流社会和主流利益集团的需求和标准。那些主流社会、主流国家、主流集团的标准往往就成了国家化的所谓“通用标准”。在社会科学的学术领域里,所谓量化标准的国际化也就成了某个或某些国家集团的“国际化”,而最多的场合是则我们经常看到的“美国化”。 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是美国历史研究领域,龙头老大的美国历史杂志(TheJournalofAmericanHistory)的主编一度向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特邀编辑,提出了美国历史研究国际化的要求,鉴于这个要求有将使适合各国国情的美国问题研究“美国化”的可能性,因而理所当然地为身为中国特邀编辑的杨生茂(南开大学)、刘绪贻(武汉大学)、黄安年(北京师范大学)等三教授的一致婉言拒绝。我们以为,适合本国国情的美国问题研究才是最佳的美国研究方式,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也不能按照美国标准来要求中国学者对美国的研究。 不顾各国特点国情的“国际化”量化标准,不仅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而且含有巨大的经济和学术利益考量,是彰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而文化软实力则是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美国研究如此,中国文化研究更该这样了,中国文化研究的载体主要是汉语,我国固然要走向世界,但是走向世界和国际接轨,不等于一切按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规定的“国际化”标准来削足适履。看到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 仲伟民先生在短文《 只有汉语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精髓 ——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绝不是 SSCI 化》(全文见下),有感而发说了上面一些话。 仲伟民先生的精彩论述处 , 我用红色字体标出来。我以为,国际学术交流和思想文化一样,需要的是相互尊重的多元化和多样性,而不是一元化。 ************ 只有汉语才能真切传达中国文化精髓 ——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绝不是SSCI化 仲伟民《中华读书报》(2012年11月07日05版) 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自己独有的,很多内容是只能用中文来表述、阐释和理解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坚信:中国化的就是国际化的,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将这些完全中国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变为国际化的。 “ 崇洋媚外 ” 这个词汇在社会上似乎早已消失了,可在学术界这个词汇却正在深入骨髓,只不过是变了一种美丽的说法,叫做 “ 国际化 ” 。比如,在人才引进方面, “ 海龟 ” 就比 “ 土鳖 ” 吃香,越是名牌大学,这一点就越发突出。而 在学术评价方面,最典型的就是SCI/SSCI崇拜,以及科研部门及学术期刊同行单方面的国际化冲动。大多数学者都知道,SCI/SSCI不就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建立的文献数据库吗?我在国外大学访问时曾向人家请教过这个东西,问他们重视不重视,人家往往用很疑惑很怪异的眼光看我们,不知道你在问什么,我当时就觉得自己极为可笑,无地自容。 在欧美国家,没人拿这个数据库作为学术评价标准。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教授所讽刺的,所谓SCI,就是stupid Chinese idea ;照李院士的词汇套,SSCI就是stupid stupid Chinese idea !当然,本文仅涉及SSCI。 如果盲目或不恰当的国际化仅仅是一个愚蠢的做法,我们便不去理他。 现在的问题是,对中国学术文化的损害问题。这里,我主要指人文科学的片面国际化将会损害中国文化的地位,损害传统文化中最为宝贵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像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学科,基本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本来就是学习西方,已经是国际化的东西了,不存在接轨不接轨的问题;但是, 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却是我们自己独有的,很多内容是只能用中文来表述、阐释和理解的。关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坚信:中国化的就是国际化的,否则就什么也不是;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能力和实力将这些完全中国化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变为国际化的。比如,中国的文字,中国的书法,中国的哲学,中国的古文,中国的诗词歌赋,等等,你如何用英文精确表达?再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解读简帛文字已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无论你是何方神圣,如果你不懂中国古文字,就别来碰它。我们不可能要求简帛研究者用英文来写作,更别说拿到英文期刊上去发表了。 国际化涉及与语言的关系问题。当然谁都知道目前国际化语言是英语,但是这里面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英语化就能国际化吗?如果要是这么想,那简直是痴人说梦。据统计,截止到2010年,中国共有329种外文期刊(绝大多数为英文),其中社科类有51种。尽管社科类期刊数量较少,但近年增加速度并不慢。上世纪最后20年,总共增加了15种;本世纪最初10年就增加了26种!而且这种增长势头有增无减,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都有创办英文刊的愿望。可谁又知道办英文刊的苦衷?英文刊出版了,可大多外国专家不看,中国学者不睬;也就是说既无国外读者,更无国内读者。也许,这可称为自娱自乐,但在我看来则是自欺欺人。 当今几乎所有的高校文科都有SSCI崇拜风,而且不少学者也以在SSCI发表论文为荣。期刊人对这些把戏的了解应该更多,但很多期刊人也在努力使自己当家的期刊被SSCI收入,即使自己的做法再委屈再无奈也在所不惜。为何?这种现象与我国目前的评价机制密切相关,学者在此类期刊发表文章有高额奖励,期刊入此数据库则一步登天。因此,根子在中国当前普遍存在的荒谬的学术评价体系,只有彻底废除危害中国学术正常发展各种不合理的指标体系,此类SSCI崇拜歪风才会消散 。我总觉得 目前追求SSCI这股歪风,与当年大炼钢铁有一比,小锅炉先支起来烧起来,炼出的全是废品。而今的学术界,不论蒙还是骗,先在SSCI刊上发文章或先进入SSCI索引库再说,管它文章水平高低!有人做过调研,中国学者发表的大部分SSCI论文,水平普遍不高,其平均水平低于国内专业刊及高水平综合刊发表的论文!这么做,到头来害人害己害国家! 我不否认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国际化发展趋势, 我反对的是盲目的或荒谬的所谓国际化,以英文化代替国际化,以欧美化代替国际化,因为这样的国际化不仅会大大损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会使我们与国家渐行渐远。 台湾大学黄慕萱教授精辟指出: “ 由于人文社会学者的研究议题具有高度的本土关怀,自然会以最符合该国文化与思考的语言作为文献发表所使用的语言,因此以英文文献为搜录对象的SSCI及AHCI引用索引数据库并无法代表非英文人文社会学者的研究产出状态,其搜录的期刊文章仅表示较具有国际能见度及影响力,而无法表示其重要性或质量的高低,故在非英语国家,人文社会学者的学术评鉴不能仅以国际引文索引数据库进行评鉴。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黄先生这段话说得实在太好了,可现实离这个想法实在太远了!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2-11/07/nw.D110000zhdsb_20121107_2-05.htm?div=-1 附:笔者有关学术评价的博文目录: * 学术评奖中的非学术因素,黄安年的博客, 2007 年 6 月 22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624 ) *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9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161 ) * 应尽快推出质量导向型学术评估机制 ,科学时报, 2009 年 4 月 10 日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1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5306 ) * 社会科学论坛全文发表《改进学术评介机制专题研讨会》内容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29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048 ) * 《偏离公正的 CSSCI 评价参考体系岂能成为敛财工具 --- 读杨玉圣:炮轰 CSSCI (论纲)——兼论学术腐败》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16 日 发布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672 ) * 如此官学评估机制 : 无项目费著作不计学术成果 !!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 月 2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24924 * 报刊组织学术争鸣需要遵循程序公正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4 月 3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65131.html * 以偏盖全不是科学的态度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5 月 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66717.html * 学术评估切忌“实”“名”颠倒——从出版社等级决定学术著作质量谈起,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3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934) * 出场费·版面费·和国际接轨,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1 月 16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166 ) * 旧题新议的版面费,黄安年的博客 , 2007 年 11 月 2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1329 * 旧文重温 : 按文章发表的刊物分级奖励学术成果的质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7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095 ) * 旧文重温 : 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其非学术化取向 《论人文社科学术成果及其非学术化取向》,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11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4256 ) * 是钱学交易还是繁荣学术?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43 ) * 读刊物文章有感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3 月 25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2474 ) * 利益驱动还是维护版权?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30 日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9174 ) * 再谈版面费与国际“接轨” 黄安年文 发表: 2011 年 02 月 25 日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6365 * 遏制通过网络公开索取版面费牟利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5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6413 * 整顿学术期刊版面费牟利要从源头抓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2 月 24 日发布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15989 * 高校和科研机构宜鼓励普及知识型成果出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6 月 23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58454 莫要把内部交流资料当作所谓“非法出版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7 月 16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65239 * 立此存照 : 如此敛财的核心期刊“论文已经被核心期刊录用”通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8 月 31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91986 * 建议出版总署清查类似敛钱出版学术垃圾现象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1 年 12 月 1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13862 * 真正懂法才能依法执法 ---- 再谈莫要把内部交流资料当作所谓“非法出版物”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2 月 26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41423 * 网络版权需要有法可依的权威说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3 月 30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553277 * 学术报刊要为健康争鸣提供公正平台,图 3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6 月 24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585217.html * 我看出版物的“公”与“非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2 年 11 月 9 日 发布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630825.html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500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析学术出版平庸
热度 11 mapletian 2013-4-7 15:28
浅析学 术 出版平 庸 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体现了一个国家出版业的发展水平,也是其学术研究和科学技术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为学术研究服务,推动学术研究进步,引领学术研究发展方向,是文化软实力与科技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近些年来,学术出版品种剧增,但品种质量、印数、销量却不断下降;选题雷同、重复现象严重;学术著作速成,一些“学术著作”从确定选题开始,短短几个月就可以出版;市场上专著的影响力也随之下降;专业编辑人员不稳定,流动性大……学术出版、专业出版出现了严重的“泡沫化”、“平庸化”的倾向。这些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并着力加以解决。 一、学 术 出版平庸的原因 1. 依靠品种扩张成为出版企业经营增长的主要模式 1977年, 全国共有出版社82家, 出版图书12 886种, 其中新书10 179种, 总印数为33.08亿册(张);1982年,全国出版社已达214家,出版图书31 784 种,其中新书23 445种,总印数达58.79亿册(张)。随后,全国出版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1994年,全国出版社达到514家,全年出版图书超过10万种,为103 836种,总印数为60.08亿册(张)。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文化事业单位逐渐转制为企业,更进一步刺激了出版规模的扩大。2011年,全国550 家出版单位出版图书37万种,重印图书16.2万种,总印数77.1亿册(张)。 1982 年至2011 年,全国出书品种增长了10 余倍,但是总印数却仅增长了31.14%。这说明一方面我国的出版产业发展迅速,但另一方面单品种印数却急剧下降。扩大经营规模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出书品种;二是提高单品种印数。绝大多数学术专著有受众面小、销量偏少的特点,加之选题的不确定性以及当前的图书寄销制度,提高单品种的印数对于出版社来说经营风险相对更高,于是品种扩张成为出版企业经营增长的主要模式。但优秀的选题毕竟有限,随着竞争的加剧,选题同质化的现象日益严重,“跟风书”、“攒书”的现象不断涌现,导致选题质量不断下降,“劣币淹没良币”。这种现象蔓延到学术出版领域,就造成了本该成为“精英”的学术出版“平庸化”。 2. 过分依赖资助成为学术出版的主要赢利模式 学术出版是出版业金字塔的塔尖,具有学术性、专业性,是出版中的“精英”。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也不断深入、细化,很多学术著作的内容非常前沿,可能全国仅有几百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就是说潜在的读者仅有几百人。对于这类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学术水平又非常高的选题,国家应该也需要提供相应的出版基金,予以支持。但出版基金覆盖面毕竟有限,许多作者为了出版自己的作品,也会通过各种途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出版社也乐于接受。久而久之,学术出版这种资助出版的模式便被默认了下来,资助也成了学术出版的主要赢利模式。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出版品种不断增加,出版企业对资助的依赖越来越大,以至于无资助不出版。很多学术水平不够、质量不高,拾人牙慧甚至抄袭之作也登堂入室,因为此类作品往往都带有较高的补贴,即便出版社明明知道其达不到出版的要求,但在利益面前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演变成“有资助就出版”。 3. 选题质量不高与出版环节缺失直接导致学术出版平庸 一部图书能否成功,选题是关键,直接决定图书的质量,也影响出版社的整体出版水平。随着品种的不断扩张,而且学术出版的赢利又主要靠资助,选题质量在出版的过程中的比重便不断下降,成为次要因素。选题质量的下降也就直接导致了图书质量的下降,以及学术出版的平庸。 图书出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选题、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等诸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忽略或缺失都会导致图书质量的下降。 1997年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中,从前期的选题策划、选题论证,到中期的“三审三校”制度,以及后期的样书检查,对图书出版的各个环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但现实的情况是,许多编辑和出版社为了赶进度,往往忽略、甚至跳过某些环节,导致图书出版环节的缺失。甚至,有的出版社从意识、行为、常规上就将“编”“校”合一,将编辑应该解决的问题寄希望于校对环节。发达国家的学术出版一般都有一个同行专家评审的制度。为了保证公正性,这种评审一般都是匿名的,这就保证了学术著作的品格和质量,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假学术、伪学术图书的出现。目前,我国的学术期刊基本都已经采用这种“盲审”机制,而学术图书的出版却很少采用。 4. 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是学术出版平庸的重要根源 学术是出版之根本,学术评价体系的不合理是导致学术出版平庸的根源。当前我国学术界重数量而轻质量,追求短平快,建立了一系列的指标体系,对学术研究进行量化考核;对业绩突出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对发表的 SCI、EI 文章根据其影响因子明码标价。这造成学术成果以模仿跟踪为主,原创的少;论文数量急剧攀升,质量却日渐平庸;科研成果很多,却无“用武之地”;教授、研究员们的主要工作是跑课题,难以静下心来做科研,甚至屡有学术造假的事件发生。学术导向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学术界的浮躁之风。在这样的学术风气下就很难产生重大的学术成果,也就失去了高品质学术出版的土壤。 5. 编辑人员素质下降加剧了学术出版的平庸化 编辑是整个图书出版工程的设计师,也是执行者,从头到尾参与图书的出版过程。编辑是学术出版的一道,而且是决定性的门槛。但目前从事学术出版工作的编辑工作压力非常大,每人每年要出版十几种甚至几十种图书;收入低,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学术编辑收入水平较其他行业低很多。工作面临的压力大,导致编辑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学术活动,无法充分与学者交流,进行图书策划;收入低,导致人员流失严重,编辑队伍整体水平不断下降,加剧了学术出版的平庸化。 二、消除学 术 出版平庸的 举 措 1. 提高学术出版的专业化水平 学术出版需要门槛,也就是准入机制。尤其对于从事学术出版的企业来说,必须强调其专业性,设立一定的门槛。不是所有出版社都有能力出版学术著作,即便是出版学术著作的出版社,也不可能有能力出版所有学科门类的学术著作,术业应该有专攻。 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术图书的出版几乎都由专业出版社“垄断”;而且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企业内部分工也越来越细。当然,我们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出版业刚刚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走上市场,在图书出版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我们的市场还不具备这样的调节能力。在这样的过渡阶段,出版社的品牌意识,出版者的自律、自知和自我定位就成了学术出版专业化的关键。当然,还需要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和监管,在选题还需要审批的体制下,出版管理机构应该充分发挥职能,用政策和制度自律、约束没有能力涉足学术出版,或不具备某一类学科学术图书编辑能力的出版单位。正面积极引导,才有利于学术出版的专业化,以及学术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2. 强化学术出版规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交流的增加,我国与世界的学术交流日益增多,学术出版也需要加强规范,与世界接轨。虽然我们有《出版管理条例》、《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图书质量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但是学术出版的规范还不完善。 美国 1906年推出了第一版《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 TheChicago Manual of Style: The Essential Guide for Writers, Editors Publishers ),这个手册几乎囊括了学术写作、编辑和出版的所有细节,迄今已出版了 16 版。一百多年来,这部手册几乎成为欧美学术界和出版界学术研究及出版的“圣经”,对学术研究和学术出版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该书第二部分体例(style)是最重要的部分,详细例举了标点使用、词的拼写、人名地名以及专有名词、数字、外文、引文、图片及文字说明、图表、计算、缩写、注释、参考文献以及索引,等等。引文、注释、参考文献、索引等是学术著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真实性、科学性与传承性,体现了对他人成果和读者的尊重,是反映学术著作出版水平和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国外,没有索引的图书是难以正式出版的;反观我国目前的学术图书出版,有索引的所占比例估计不超过10%,索引的质量也有待提高。 3. 建立合理的学术出版评价机制 提高学术出版的质量,加强学术出版的规范,关键是要建立一个科学、综合、合理的评价机制。这个评价机制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对人员的评价,一个是对出版社的评价。 对人员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作者的评价,一个是对编辑的评价。对作者的评价相对简单,可以参考其学术背景、学术成果、学术地位来评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对“写作”能力的评价。当然,最重要的是著作学术水准的评价。对于编辑的评价可能就要细很多,因为编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图书的质量。编辑既是设计师,又是执行者。一本书的产生过程,编辑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是多重的。对编辑的评价也应该是综合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出版数量和利润指标上,要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从注重短期收益向注重长远综合效益转变。在综合考量出版单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一种更宽容的用人机制和评价机制,这也是提升学术出版质量和规范学术出版的重要方向。 在学术出版领域,应该着重评价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评价其在学术出版上的特色、在学术界的影响,以及对社会的贡献。从绝对经济指标上来说,出版行业的从业人数和创造的社会财富都是有限的, 2011年全国图书出版的营业收入为664.4亿元,而中石油一家公司2011年的收入已经超过20000亿元, 净利润1330亿元。但是,出版业的社会影响力却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拟的。在中华民族经济腾飞之际,我们需要文化、科技上的腾飞,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为民族的长远发展做贡献,如果我们在学术出版的质量提升和学术出版规范的建设方面,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必然也会推动学术出版的进步。 4. 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是学术出版的根本,讨论学术出版的问题,就不得不涉及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激励机制,学术评价体系完善了,学术出版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前通用的是量化的评价机制,以成果数量衡量学者的水平,配套激励措施。这种方法在统计论文数量和刊物影响因子方面的确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也便于操作。但学术作品终究是以质取胜,如果缺乏配套措施鉴定学术水平、学术质量,为了迎合这种评价标准,只能变成单纯的数量比赛,造成虚假繁荣。而且,这种短平快的评价模式导致科研人员只重视发表文章,不重视著书立说,虽然同属学术出版,但毕竟图书的系统性、权威性、延续性和影响力是期刊论文所不能比拟的。学术评价也应从片面重视论文向论文与著作并重转变。 学术研究与学术出版,本就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情侣”。中国的学术出版能否真正实现市场化、商业化和国际化,需要的不仅是出版人的沉潜、责任和担当,更需要一流的中国学术的支撑。力戒浮躁,重归宁静,或许正是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个新的起点。
个人分类: 关于出版|6174 次阅读|14 个评论
奢谈“学术评价亟待改进”
热度 9 liwei999 2013-2-8 08:17
缘木求鱼:不去思考为了谁的评价而奢谈“学术评价亟待改进” 作者: mirror (*) 日期: 02/07/2013 09:25:04 《中国的学术评价亟待改进----个例反映重要的普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是饶老师近来的思考。也许是因为饶老师接了一些评委的“活儿”了,有些“水土不服”,因此在博客上发些牢骚吧。 首先, Quote 饶老师抱怨说: 中国的科学在质和量都还落后于美国,但中国科学的奖项多于美国。中国在国家层面有多个奖项(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几等奖)、还有部委(科学院和教育部内部)、地区(省市)、和各专业协会的奖项。美国国家科学奖每年只有10人、部委和地区极少奖项,而奖项主要都在专业学会内部。奖太多了并不能刺激科学发展,可能还有害处:有些单位热心谋求奖励带坏风气。 但是饶老师在这里就犯了忌讳了。忘记了国体的不同而言必称“美国”如何的做法,是很让人反感的。 “中国的科学在质和量都还落后于美国,但中国科学的奖项多于美国”的说法不好理解。不妨忘了那个但是,把这个句子分成两部分:中国的科学在质和量都还落后于美国,以及中国科学的奖项多于美国。这两个陈述都是现实。如果承认这个现实的话,很自然的会得出结论:奖项与科学的发达无关,句号。面对既与学术无关,却又有很多奖项的现实,自然就要考虑这些奖项是 为了谁的问题 和为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对症开方子下药的事情。显然,饶老师是“省略”了这一步,直接就去诊断、开方子了。 如果认清楚这些奖项的作用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做法都是那么的“当然”。发奖、授勋的功效是什么?比如说有历史、有传统的军功章,功效显然不是为了刺激战争。被授勋章一方是个荣誉的问题,但对于授勋的一方而言,就是一个显示权威的作用了。因此,这些东西基本上与 学术评价 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不过是为了确保权威性而需借助的一根拐棍罢了。 样板戏《红灯记》里有个段子,铁梅问奶奶为什么表叔多。李奶奶的说法是因为表姑奶奶多。实际上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简单的“道理”。衙门多,奖项自然就多。全世界大约也找不到几个有个铁道部政府机构的国家。既然有了铁道部,那么部里就要有奖。然后就是每个阶层对此制度的拷贝。这些具有“生命活动特质”的事情,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人们应该是常识了。 国人知识界往往把问题往执政方推,不大思考自己的责任。比如饶老师所属的学会,名称相当牛,叫 CNS 。会员有4千,理事有119人,常任理事就有31人。这样的结构在全世界看也是个异常的事态。让这样的学术团体去做学术评价、学术运营,别人不知道,镜某还是有些放心不下,因为组织的结构状态就不象个能办成事儿的样子。 Quote 饶老师的厨房是: 奖项和荣誉只是学术评价的一个方面,但它们是目前已经开始有条件进行改进的方面。对于一般高校和研究所,学术评价也需要改进,目的也是一个:在确实了解后、并能够判断的情况下,对学术实质进行评价。不过,在全国范围内,这一工作不可能很快普遍做到,需要现在有条件的单位开展,以后逐步展开。 不知道为什么这里面没有提到这个CNS学会。其实所谓学术界,应该是指这些专业学会的组合体。会员们交会费、参加学会的活动,学会的执行部门为这个专业整体“谋利益”。当然,自己专业学会里的评奖、对外的获奖推荐也是职责范围里的事情。也是饶老师们可以左右的事情。而国家的各类奖项,主要是为了国家各部门的利益。因此,如何评奖的事情也就不必饶老师们操心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852 次阅读|9 个评论
从关注“学术评价”到“犬儒”再到“叶公好龙”
热度 13 fkyk16 2013-1-29 11:37
身为学人,理应关注学术发展!然而,综观我国的学术质量,关心者又无不深感忧虑。科网上众多博主的切切关心和讽喻之情怀基本上代表了学术界对中国科技发展前途和科研发展现状的关注和担心。呈现出了人人有思想、拳拳相关注、如果学术科研、人才选拔的现状不改观,则不能让这些“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有志之士专心科研、专攻学术之势!于是, 关注学术评价,人才的遴选方式和效果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科网博客的主要话题之一。的确,有知识有责任感的人主要稍加注意,就能发现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我们的学术评价体制还远不能称职地履行选拔优秀人才、激励先进成果、推动学术进步的使命。”(刘明, 2005 )。中国需要建构一个与传统相承,与世界接轨的先进的评价制度! 在谈论中国民主观念的发展进程时,当代知识分子、作家 熊培 云 认为对于中国民主状况的改变,许多人许多人冀望于“围观改变中国”,但围观只是表象,关键仍在民情的转变。民情的转变就是观念的改变。“正是这些观念使中国获得持久的活力,左右未来中国的蓝图” 那么,关于学术评价制度与做法的观念,我们众多学人除了认识到其不足和偶有批判的声音,我们又都做了哪些有建树的事情呢?估计这个问题又让一些“学者”不高兴了!可,这是知识界、科技学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引用中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在《学术评价制度批判》的《序》中所言,他说他自 1982 年研究生毕业,在不同的学术单位辗转工作,浸淫于绝非清洁的学术界这么多年,对中国学术评价的体验、思考和理性批判虽然有,但没能深入研究,因为在他看来,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且严峻,但是却是短时间内“此题无解”。他坦诚,他虽身为社会学家,但却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面对一个应用性很强却无望解决的问题时,他心灰意懒。“因为我是一个犬儒”。“于是我选择了边缘化,独善其身,对单位政治,乃至学界改革不再关心。”“学术评价虽关乎良莠不分,人才就位,学术繁荣,我却已麻木不仁,懒得深说。”“如果学人都像我这样犬儒,都不肯为一个问题积累知识和思考,它就永远无望解决了。” 乍一读来,似乎“犬儒”之遁世深令人深恶痛绝,可能立刻会激起一部分“学者”的批判,甚至大呼大叫:这么重要的关系到学术繁荣、人才发展、国家兴亡的大事,我们怎么可以做“犬儒”?!批判得似乎有理,还用的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 ! 可谓快哉!可是,我要说:郑教授虽把自己低调地标榜为犬儒,但他也做了一个“儒士”该做的事,他为这本《学术评价制度批判》作序就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他不怕批判,坦露大多数学人面对学术评价制度的评价和分配不同的无奈和无助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就是推动改变和倡议改革的积极的声音。他在做他能做的事情!他没有袖手旁观! 而再观强大中国所拥有的庞大科技精英队伍,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郑教授自谦的“犬儒”式的努力?!再观科网每天博文若干不乏精品、不乏思想、不乏真切的关注学术评价质量的心情,尽管如此,又为学术评价体制的真正的改变做了哪些努力呢?再引用熊培云关于民主的发展的观点,他说当大家都意识到民主是好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讨论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而应立刻采取行动,开始研究,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民主。 《学术评价制度批判》作者刘明说:学术评价活动是否能高质量地展开取决于两个关键因素——评价制度和评价者,“公正公平的学术评价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我们制定一套好的制度,好的制度本身就内在地意味着,只有那些既有公信力又有鉴别力的学者才有资格出任评价者的角色,而且会预设一系列机制,以防范评价者滥用共同权力”。可以说,我国目前这两个关键因素都还没有开始高质量的建设工作。 照说面对这样一个令科技界同仁深感忧虑的现状,大家至少对有关学术平评价和人才选拔的话题至少能保持在“犬儒”的水准上,不至于闭目塞听,盲目否定,而应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去探讨一切可能的办法,哪怕可能办法中的一点点要素会成为未来学术评价体制建设的可能要素?!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这让我想起古代“叶公好龙”的故事。春秋时期,楚国叶地诸侯子弟沈诸梁自称叶公,他特别喜欢龙,他的屋梁、柱子、门窗及所有家具甚至连衣服上都雕刻或秀制龙的图案。天上的真龙得知后,专程去探望叶公,从窗口上探进头去。叶公一见真龙,吓得魂不附体,连忙逃跑!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我们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参考文献: 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 .北京: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个人分类: 思考探讨|3187 次阅读|32 个评论
学术"评"庸
热度 1 sunyu367 2012-12-31 12:56
学术"评"庸 2012岁末,看到科学网推荐的"“学术 平 庸”现象致精英青年唾弃学术"一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433.shtm 大约是论述青年学者逃离学术的若干理由.   其实,通常情况下一个学术创造着付出的劳动要比读者和评论者要多,我们不能因其于己无益,而谓之 平 庸.言他人之 平 庸,须寻得一个不 平 庸的事物作为比照,于是,有时候人们就会抬出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钱学森等.但是,我们也须注意,这种评价方式是一种 慵懒 的方式,没有具体的 品评 ,只有俗套的批评,这就是学术" 评 "庸.这种做法过于功利化,对学术的伤害是很严重的.   当代学术在数量上空前繁盛,每个人的阅读和评价能力却不能同步增长,这不是因为读者和评价者不勤奋,只是因为信息量太大.客观地讲,在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出现爱因斯坦那种有巨大影响力的学者,这是当代学术系统的规律.而我们硬是要挖掘这样伟大的人物,甚至带这强烈的使命感去做这件事情,所采取的方式往往会比较勉强,弄出内伤是迟早的事.   面对上述困难,逃跑还是继续战斗,应该算是艰难的选择.即使我们知道,继续战斗是积极的态度,是希望,但是,青年人要生存,有时也就不得不面对现实.功利化的评价体系,使青年人处于劣势,受到伤害,这明显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因此,应该警惕学术" 评 "庸.   在学术"繁盛"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称"英雄",坚持和放弃都需要勇气,请不要对这些选择做 庸俗 的 评价 .如果天气晴朗,在城市里找一个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或者干脆去乡下,就会欣赏到那浩淼的星河,同时会感受到个体的渺小.然而,每一个人都可以 平凡 而不 平庸 ,跟着感觉走,也并不是一定要做黑格尔或王阳明,只要真诚一些就好.
3798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昨天唯一表扬的研究生
热度 43 cwufp 2012-12-25 09:55
昨天上午,研究生年度考核,作为考核组成员,认真的学习了一下年轻人正在做的科研。 这种考核,本人一直是反对的,因为研究生没有必要年年考核,更没有必要根据一个学生一年的工作评出个什么优秀不优秀,当然,坚决反对那种篡改国家的有关规定,把本来人人都能申请的国家奖学金,改为只有当选优秀研究生才有资格参选的规定,因为这对于科研这种需要较长时间积累才能有一点看法的工作而言,一年内比个高低,还和很大的利益直接挂钩,鼓励的就是浮躁,而不是奖励优秀。 一上午,21个学生讲自己一年的工作,听下来都不是自己的想法和设计,只是做了事情,有点差别只是做得好一点或者理解得深一点,直到听到最后一个学生的报告,才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这个学生本来是要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按照设计,合成出来的产品在手性柱上检测似乎是100%的ee,可通过验证发现,该产物不是手性化合物,而是手性中心的C本应该有的单键,由于旁边的酮变成了烯醇式而变成了双键。因此,所设计的研究方案,按照一般的思路就是失败的,不能合成出手性化合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学生可能选择放弃,并修改路线。 不过,这个学生提出了两个自问自答的问题:1,为何这个反应得到的是100%的烯醇式而完全没有酮式;2)是否可以优化和确定烯醇式结构的合成方法。须知,稳定的烯醇式结构有机物的合成方法目前为止还是很少很少的。 经过多种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在用相同的反应条件更改原料进行验证,该学生提出了一个完整的该类化合物烯醇式结构合成方法,不仅反应产物稳定,而且收率基本上都在90%以上。 一上午的报告听下来我都不想发言,唯有这个学生的报告,让我忍不住想表扬几句。不仅因为该学生的实验结果,更为这种质疑和求知的精神。 所谓的创新,不在设计上,而是在设计以外,该学生的工作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但愿这个学生一直能保持做学问的态度,其学术生命不要被一些评定和评价斩首于露头之时。 PS,说明一下,该学生不是我指导的研究生,而是另外老师的研究生。
16659 次阅读|91 个评论
我摘录的《学术评价:超越量化模式》
baocunkuan 2012-12-24 22:39
我今天读到《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8日第15版是一篇题为《学术评价:超越量化模式》的文章,要作了一些摘录,供博友参阅,感兴趣可进一步找来全文读读 …… 《光明日报》, 2012-12-18 第 15 版 光明网 -   http://politics.gmw.cn/2012-12/18/content_6052432.htm 调查人: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文钦 (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1、 学术评价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具有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 2、 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 某 985 高校 2012 年的教师职务聘任实行代表作制度,但也仅是其中一个辅助性的通道。 4、 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第一,在很多高校,校外同行评议意见被赋予的作用很小;第二,受到人情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往往沦为形式主义。 5、 量化评估的盛行是大学行政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以量化模式来管理学术事务,强调学术成果的可计算性,“把一名教授终身工作的质量还原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6、 量化评估是中国目前学术界的症结所在。更尖锐的批评者认为量化管理是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 7、 科层制的文化则集中表现为对效率的追求,即对速度和数量的追求。行政权力膨胀,居于主宰地位,行政的思维就会取代学术的思维。 8、 大学的管理趋于异化,凌驾于学术之上,出现行政为体、量化为用局面。 9、 学术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而探索未知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量化考核中违背了学术活动“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的特点,是“用最简单的算术方法来管理世界上最复杂的脑力劳动”。 10、 量化评估倾向于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所有学科,忽视学科文化的差异。 11、 美国高校数量化的工作量要求一般限于教学领域,在科研工作领域,一般不会硬性规定论文发表的数量、期刊的级别以及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和数量。 12、 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终身轨教师手册》:“(申请终身教职)关键在于界定一个有原创性和重要的研究议程,致力于此,并最大程度地扩大你研究的影响力。” 13、 美国非常重视通过同行评价来确保评估的可靠性。 2012-2013 年哈佛文理学院在晋升正教授时,候选人所在的学系需联系 12-15 位同行对其进行评价。 14、(晋升教授)最重要的标准是“候选人是否在设定该领域的研究议程”,换言之,候选人是否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并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15、 美国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人文学科的产出形式以著作为主,且研究周期长,因此考评主要以著作为主。对于社会工作、公共政策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则并不一味强调其学术贡献,而是注重考察其政策影响和对实践领域的贡献。
1790 次阅读|0 个评论
浅谈“宏观学术评价”与“微观学术评价”
热度 4 sunyu367 2012-12-19 22:20
~~~~~~~~~~~~~~~~~~~~~ 我要发论文 你看行不行 XING? XING? XING? ~~~~~~~~~~~~~~~~~~~~~ 以下为初稿提纲 全文正在编辑中 ~~~~~~~~~~~~~~~~~~~~~ 浅谈“宏观学术评价”与“微观学术评价” 孙彧 2012-12-21 摘要: 本文借用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学术体系构建方式,尝试对当前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进行“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分析,重点讨论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存在状况、形成的原因、评价对象、适用范围、评价效能,以及可能需要注意和规避的问题,并提出关于学术评价实践策略与过程的几点建设性意见,以资科学构建学术评价体系之用。 一.引言 学术创造和学术评论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当前这个基于发达信息生产与传播技术的学术成果数量繁盛的时代,读者们迫切需要找到在海量信息中提取和把握主干信息 ( 对学科学术体系而言 ) 和特定领域高相关度信息 ( 对学术个体而言 ) 的有效方法,出版者和作者也迫切需要获得对自己所做工作的合理的学术评价——甚至获得在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作用的直接证明。而实现以上两方面过程,就必须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国家科学技术层面来看,乃至放眼世界,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对科学技术创造和知识体系构建过程起到了重要的总结和梳理作用,也将对学术方向的探找和学术激励机制的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概念和思考方式,可以尝试将当前国内外的学术评价体系分为“宏观学术评价”和“微观学术评价”两大范畴。目前国际学术出版评价体系通行而尤其受到国内评价体系追捧的论文 SCI 收录、论文的引用次数、期刊的影响因子 (IF) 和学者学术成果的 H 指数等,以及颇具国内学术评价体系特色的学术项目资助等级与额度、学术成果奖励的等级与额度、学术头衔等,均可视为“宏观学术评价”的指标和内容;而国家学科规划及发展报告、综述文章、论文审稿意见、基金项目评审意见、学术奖励评价意见、文献的正面引用与学术批评等,均可视为“微观学术评价”的具体内容。这意味着,学术评价是一种至少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多尺度的科学实践过程,学术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发展是相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和微观乃至多尺度出发,对学术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长期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二.分析和讨论 ( 具体内容正在整理中 ) 本文将在以上的“宏观学术评价”和“微观学术评价”两个概念基础上,对当前国内外学术评价的思路、形式、内容、效能和系统性等方面的问题展开尝试性讨论。 1. 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存在及其成因 2. 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评价对象与适用范围 3. 各种学术评价方式的评价效能 4. 各种学术评价需要注意和规避的问题 5. 国内外学术评价体系比较 6. 关于学术评价体系建设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三.结论 ( 初步结论,最终文稿整理中 ) 宏观学术评价的指标和内容,在学科层面、国家层面乃至国际学术体系层面上,为科学发展与评价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通用参考指标体系;而对学术活动中的个体而言,微观学术评价对学术成果意义的认定起关键作用。目前,国际化学术出版与评价体系,一方面,利用宏观学术评价参数对学术发展过程进行全局性评价,或对某种学术单元做宏观体系下的个体评价;另一方面,利用综合述评、学术通讯、年度报告、同行评阅机制、学会评价、学术研讨会和网络学术平台等方式,尽可能地开展内容丰富、交流充分的微观学术评价。通常后者会对科学技术大发展起直接作用。由于我国科技发展长期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着重关注的是宏观学术评价,而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总体布局的逐步形成,微观学术评价将逐渐在构建学术体系高级结构、发展尖端科学技术和提高创新科技创新爆发力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也需要依据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水平,逐渐推动微观学术评价能力的提高,创造性地开展形式丰富、内容深刻、公平合理的微观学术评价,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可持续发展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 整理中 )
443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学术评价:超越量化模式
panfq 2012-12-18 17:51
2012-12-18 03:49:56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学术评价是高校管理的一个核心环节,事关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和学术奖励,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中具有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对于我国高校学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重视采用量化手段来进行学术评价,一些高校甚至采用“工分制”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考核,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迫在眉睫。 调查人:陈洪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沈文钦(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与西方高等教育强国相比,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缺乏能够引领世界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术创新能力不足。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便明确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政策目标,并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给予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必须进一步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加快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步伐,提高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 如何才能提高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除了增加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引进优秀人才、加强国际交流等措施,学术评价机制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对教师学术工作的评价是高校教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业绩考核、职称晋升、学术奖励的基本依据,在高校科研工作中具有指挥棒式的导向作用。因此,建立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意义特别重大。对于我国目前的学术评价制度,学术界一直不乏反思、批判的声音,也有一些理论性探讨和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但总体来说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较为缺乏。 当前中国高校学术评价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目前的学术评价存在哪些有待改进之处?国外有哪些经验可供借鉴?围绕上述问题,我们访谈了部分高校教师对当前学术评价制度的看法,查阅了国内外一些高校有关学术评价的制度文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调研报告。 量化管理:当前学术评价和绩效考核的通用手段 一般来说,学术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估和同行评议两种。所谓量化评估,就是把大学整体和各院系乃至每个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情况进行数量化处理,折合为数字单位,并作为考察其绩效,决定其职称评定、岗位设置、学术奖励的依据。所谓同行评议,指的是根据本领域同行专家的评议意见来判断学术研究的质量。 在我国的学术评价当中,这两种方法都得到了采用,但由于量化的指标往往被看作是一种更为精确、客观、透明、公平的标准,能够减少人为的主观评价,做到数字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便于操作和管理,因此尤其受到重视。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在运用量化评估,以激励教师们产出更多的学术成果。 量化评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简单的数数,另一种是所谓的文献计量法,即考虑文章的被引次数、期刊影响因子等因素。在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当中,量化评估最极端的一种形式是简单的数数。例如,在职称晋升时,发表文章数量更多的教师被优先考虑。另一种相对温和的做法是考虑所发表文章的层次(如期刊级别)及影响(如被引次数)。研究成果的被引情况也是某种形式的同行评议,是同行对被引作品的一种判断,因此数量与质量、量化评估与同行评议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关系。本文提出超越量化模式,并不是完全抛弃量化手段。 量化评估贯穿于教师学术发展的各个环节,包括业绩考核、职称评定、学术奖励等等。就业绩考核来看,我国很多高校的管理部门都采用“工分制”来对教师进行年终考核。例如,规定教师每年在科研方面要完成一定的“工分”,包括科研工分和教学工分。科研工分一般包括成果发表和科研项目经费两个部分。例如,某985高校一位计算机学科的教师在接受访谈时向我们介绍,他们每年有2500分的科研工作量要求,每10万元课题经费可以折算成1000分,发表不同级别的论文也可折合成不同的分值。在有些高校,有些教师无法申请到课题,但为了完成科研经费的要求,不得不从校外寻找合作对象(如公司)来获得横向课题,实际上是自己支付课题经费。从学术奖励来看,很多高校都有针对论文发表的金钱奖励,这也成为当前学术发表数量攀升的一个诱因。 从职称评定环节来看,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论文、著作的数量都有基本的硬性要求。例如某高校规定人文学科教师申请正教授职位需至少发表7篇论文,理学类教师至少发表11篇论文,其中7篇为SCI和EI收录。有些高校的规定更为细致,将学术期刊分为ABC等不同等级,要求必须在A类刊物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申请副教授或教授职位。也有一些学校进行了改革,实施代表作制度。某985高校2012年的教师职务聘任规定,教师在职称晋升材料送外审时,仅需提供3篇最具代表性的论文。在实行代表作制度后,对学者研究成果质量的判断主要依靠同行评议。不过,目前真正实施代表作制度的高校仍属少数。即便实行代表作制度的高校,也基本上仍沿用旧制度,代表作制度仅是其中一个辅助性的通道。 哈佛大学内部晋升教授的流程 在职称评定环节,我国高校在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也比较普遍采用了同行评议的方法,即参考校外同行专家对申请人的评价。但同行评议在学术评价中的作用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第一,在很多高校,校外同行评议意见被赋予的作用很小,甚至是在院系内部已经做出晋升决定之后,再送外审,此时校外同行评议所发挥的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认可。第二,受到人情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有时往往沦为形式主义。外审材料常常被送到与申请人相熟的专家手中,专家意见的独立性、客观性都受到干扰。 总的来说,由于量化管理在管理上更为便捷,而且具有表面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在学术评价中被广为采用,而同行评议则由于其主观性、人情文化的干预等原因,其发挥的作用受到很大限制。 作为一种学术评价的手段,量化的方法其实只是表象,它与大学的所谓“行政化”现象密切相关。就是说,量化评估的盛行是大学行政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大学中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权力,如教授个人权力、行会权力、专业权力、科层权力等等。科层权力主要指的是大学中的行政管理人员根据其职位所拥有的权力。早期的大学一般规模都不大,教授不仅管理学术事务,也负责经费预算、图书购置、人员聘用等具体事务,这就是学界所津津乐道的“教授治校”制度。随着大学组织的分化,学校事务越来越繁杂,行政管理人员逐渐成为专职管理学术事务的阶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权力也随之强化。 大学中的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在科层制基础之上,因此其运行必然遵循科层制的文化逻辑。科层制的文化则集中表现为对效率的追求,即对速度和数量的追求。而其效率主要是建立在可预计性和纪律原则之上的。可预计性和纪律减少了不确定性、偶然性、人为因素,从而使组织能够按照明确的规则精确、有效地运行。科层化的行政系统是等级化的、非个人化的组织结构,具有形式性和工具性特征,与管理的对象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是借助于形式化的数字和量化的指标进行计划、协调、指挥和控制。在这种系统内,若没有统一的、可计算性的指标,系统在信息的搜集、整理和绩效的控制方面就难以进行。在这种逻辑的支配下,大学行政管理部门必然偏好以量化模式来管理学术事务,强调学术成果的可计算性,其结果就是对量的重视,甚至“量成了质的对等物”。尽管道理很清楚,“把一名教授终身工作的质量还原为一个简单的数字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当大学中学术权力足够强大,与行政权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时,这种量化的手段尚不足以危及学术活动。而一旦行政权力膨胀,居于主宰地位,行政的思维就会取代学术的思维。其结果就是大学的管理趋于异化,凌驾于学术之上,出现行政为体、量化为用局面。 中国教授晋升的一般流程 量化管理与学术活动的内在冲突 毋庸置疑,量化评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从行政管理者的角度来说,量化管理具有客观性、便捷性的优点。就学理层面而言,学术的质量与学术的数量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很多研究表明,研究的质量与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具体来说,作出杰出成就的学者有相当的比例也是高产的学者,但反过来不成立,即高产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学者。 “高产的学者并不一定是优秀的学者”,这恰恰是中国目前学术界的症结所在。在量化管理政策的激励下,我国产生了一大批高产的学者,但真正大师级的学者却少之又少。我国的SCI论文总数已连续多年位列世界第二,世界顶尖水平的学者却寥寥可数。据ISI数据库2009年的统计,美国拥有4124名高被引作者,而我国仅拥有24名高被引作者,其中仅4位来自中国大陆。2011年,中国入选“高被引研究者”的人数仅为28人,且多数来自香港地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情况同样不乐观,缺乏思想大师、缺乏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是学术界共同的感受。 对于我国高校中比较流行的简单化的量化管理方法,学术界的批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比如批评者指出:“必要的量化是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管理的一项必要手段。这种量化开始时仅限于各类教学的评估机制中,但是后来它的功能被越说越神,居然扩大到各种学术和教育的考核、评比、提级提职、业绩考核、课题和项目的审批以及各种名目繁多的评估中,几乎到了无孔不入、无名无利不靠的程度。”一位大学教师对流行的奖励制度抨击道:“现在的一些奖励变成了科研管理工作者根据文章发表刊物的‘级别’简单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这里没有思想的评价,也没有学术表达是否精练的评估,有的是对核心刊物的迷恋,以及对文章字数的简单统计。”更尖锐的批评者认为量化管理是学术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 那么,量化管理的方法为何会招致如此之多的批评?量化管理到底存在哪些弊端? 首先,极端的量化评估模式违背了大学学术研究的基本规律。大学作为学术性组织以学术性活动为中心。学术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而探索未知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不仅探索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探索工作的过程也同样难以标准化。根据我们的调研,不少高校或院系在年度工作考核中实行“工分制”,即规定教师每年至少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这就违背了学术活动“不确定性、不可预计性”的特点,强迫教师对其科研活动进行理性规划,按时按点产出特定数量的成果。科学研究还具有周期性和波动性,一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往往需要酝酿数年的时间。同时,对于教师个人来说,其学术生涯也有巅峰期和低谷期,要求教师每年至少发表若干论文的规定是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用一位受访教师的话来说,这是“用最简单的算术方法来管理世界上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同时也是对教师工作自主性的干扰。 其次,量化评估以及量化的奖励措施鼓励学者匆忙地发表成果,营造不良的科研文化,对于那些不急于发表成果、追求尽善尽美的学者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很多学者不得不最终屈从于这种崇尚数量的文化,转而从事低层次的、容易获得高产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 第三,量化评估倾向于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所有学科,忽视学科文化的差异。发表数量、影响因子、被引次数,这些表面上客观化的指标是不能在不同学科之间对等地比较的,甚至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研究方向也无法进行对等比较。不同学科的发表节律是不同的,例如传统的文史哲学科并不鼓励大量发表论文。不同学科的引用模式不同,即便同一学科内,不同研究领域之间也有很大差异。有些研究领域同行较少,即便是最杰出的研究,可能被引次数也并不高,有些研究被引次数很高,可能只是因为它们处理的是热门的研究问题,并不能客观说明其研究水平,因此仅仅依靠被引次数判断研究质量也不完全可靠。 目前的学术评价普遍强调SCI、SSCI、EI论文,甚至到了崇拜的地步。但这个评价标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科。在我们的访谈中,很多被访者希望能够重新反思SCI的导向。一位生物学学者就指出: “(工科)可能不重视论文,他可能重视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北航就是飞上天去,或者你真能发明新型水稻,比你写11万篇论文还好,有一些是可以发论文的,有一些是发不出来的。” 第四,高校量化评估不鼓励团队合作。很多高校的职称晋升条例都明文规定,只统计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这一要求在以合作研究为主流方式的某些理工科领域肯定是不合适的,即便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有失偏颇。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越来越需要合作研究,因此多个作者署名的论文在所难免,非第一作者的贡献也理应获得认可。一位语言学学者在接受我们的访谈时指出: “语言学的研究越来越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我目前就和心理学系的学者合作进行研究,发表成果时必然有时是第二作者。但在我们的评价体系当中,第二作者是不算数的……基于学术兴趣,我可以这样做,但作为一个制度,长此以往是行不通的。” 最后,学术生产的数量繁荣是当前学术界的一个显著现象,其背后的问题是缺乏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期刊评审制度。很多学术期刊并没有采用匿名评审的同行评议制度,而是编辑部自行作出是否录用稿件的决定,这就为人情公关以及一些低质量稿件的发表打开了方便之门。尤有甚者,为了刊发更多数量的论文,不少学术期刊都对论文篇幅进行严格限制,或要求作者主动删减,这是典型的以数量牺牲质量的做法。 国外学术评价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学术中心,这一地位的获得,与美国高校所实施的灵活的、有利于激发教师创新精神的学术评价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美国高校并没有用工分制来管理、考核教师的科研工作。美国高校也会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在学年初,教师会和系主任或院长订立年度目标,双方协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工作量,根据年度目标进行考核,但数量化的工作量要求一般限于教学领域,在教师的科研工作领域,院校和院系一般不会硬性规定论文发表的数量、期刊的级别以及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和数量。当然,对于那些科研成果特别突出的教师,在财政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会以加薪的方式给予奖励。美国教师获得终身教职之后,就享有很高的科研自由,教师可以自由地决定研究的内容,也能决定在某一个年度是否发表论文及发表多少论文,年度考核对这个群体的教师很少发挥作用。 其次,在职称晋升环节,美国研究型大学更加强调研究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而且特别强调所发表的成果应当通过同行评议。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终身轨教师手册》在建议教师如何获得终身教职时指出: “发表大量没有经过严格同行评议的论文,不会对申请终身教职有助益,反而不如发表少数经过同行评议的高影响论文。关键在于界定一个有原创性和重要的研究议程,致力于此,并最大程度地扩大你研究的影响力。” 第三,和我国高校普遍流行的做法不同,美国高校的教师晋升条件中并没有硬性规定论文发表的数量和期刊级别。一般来说,每个高校的《教师手册》都会对职称晋升以及获得终身职的条件作出规定,笔者查阅了哈佛大学等部分高校的《教师手册》,并没有发现它们对论文发表的数量做出要求。例如,美国某高校英语系的职称晋升委员会主席指出: “在晋升为副教授、终身制或晋升为正教授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指定的论文数量要求。但我们有一种直觉,来分辨何谓实质性的、真正的学术贡献。” 一位美国某大学的化学系主任在接受美国某研究者的访谈时也指出,他们对教师职称晋升的规定是“模糊的”,“在我们的教师职称晋升指南中,你找不到你必须有3个研究基金,或你必须发表6篇论文,或诸如其他这样的规定”。换言之,尽管美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非常注重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而且要求教师在申请材料中提供详细的发表记录,有些学科还会要求提供论文的被引用情况,但没有做简单的数量要求。 第四,在没有硬性数量要求的情况下,美国高校非常重视通过同行评价来确保评估的可靠性。2012-2013年哈佛文理学院的《招聘与晋升手册》规定,在晋升正教授时,候选人所在的学系需联系12-15位同行对其进行评价,这一数量要求远远超过我国。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哈佛大学在考察候选人的学术影响力时,引用率、期刊级别等量化指标仅作为参考,最重要的标准是“候选人是否在设定该领域的研究议程”,换言之,候选人是否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并引领该领域的发展。 第五,美国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中很注意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人文学科的产出形式以著作为主,且研究周期长,因此考评主要以著作为主。对于社会工作、公共政策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则并不一味强调其学术贡献,而是注重考察其政策影响和对实践领域的贡献。 最后,就评估的内容而言,美国的做法更为灵活。例如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在评估教师的研究时,既包括已经发表的作品,也包括未发表的作品,或即将发表的作品。 改进学术评价的意见和建议 人类活动中存在两种秩序,一种是人为设计的秩序,另一种是自发的秩序,两种秩序都有其正当性。科层组织显然属于人为设计的秩序,而学术工作则可归类于自发的秩序。科层制在现代社会倍受青睐,而自发的秩序则遭到排斥,受到科层制的挤压。目前我国大学学术管理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就可归因于科层理性对自发秩序逻辑的排斥。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的扩大,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内部差异的扩大,主管部门当然有理由制定更密集的质量保障系统和学术评价系统,以保证教学与科研的效率,这些也符合科层制的“可预计性”原则。但是,这种理性化和技术化的质量保障思维能否促进学术创新,是大可质疑的。要促进真正的学术创新,必须小心呵护来自学术的自发秩序。《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2010)指出要“改革学科建设绩效评估方式,完善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这应当是中国高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那么,应当如何落实“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国家系统、院校、学科共同体等不同层次组成的体系,需要在不同的层面同时着力,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 首先,就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层面而言,政府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在学科评估和大学评估当中弱化数量导向。 其次,具体到院校和院系的层面,在职称晋升和考评当中,应当更加注重同行评议的意见,而不是简单的量化考核。应大力推进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展探索的“学术代表作”评价制度,进一步摈弃“重数量,轻质量”的观念。在设计评估标准时,要尊重学科之间的差异,在一些学科,应当允许甚至鼓励“十年磨一剑”的研究,给研究者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改变僵化的工分制考核办法。评估应该更有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提高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并鼓励跨学科、跨院校的合作。 最后,在学术制度和学术共同体的层面上,应当在更多的期刊推行同行评议制度,鼓励刊发“大文章”、“大作品”,从学术发表的层面引导学者刊发高质量论文。 http://politics.gmw.cn/2012-12/18/content_6052432.htm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1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安博士,王鸿飞变了吗?
热度 20 xqhuang 2012-12-18 10:08
陈安博士,王鸿飞变了吗? 原来屁股是这样决定大脑的! 最近,科学网人气王王鸿飞教授重出科湖,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激情犀利中多了一份理性思考,王教授是变了! 几天前,意外收到陈安博士授予的“永远的异见者”的高帽,为了回报陈博士的厚爱,我就再当一回异见者吧。王教授最新博文的主题是【 学术评价:都是绩效惹的祸 】,如果学术都能根据成绩、效益进行客观评价,怎么会是祸?快速地浏览了一遍 内容,博文题目是不是应该改为:学术评价,都是金钱惹的祸? 从王教授的博文,敏锐的陈安博士惊奇地发现了王教授的“可喜变化”:鸿飞兄居然抛开“精英论”!为此,陈安博主还专门写博文表示庆贺。王教授真的抛开了他一贯倡导的“精英论”?我怎么就没有读出来? 王教授说 :【“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价格规律颠扑不破 】,这样的论述难道不是“精英论”?为什么中国绝大部分正教授的收入达不到目前中国人均GDP的两倍(远低于王教授认为的合理标准GDP的6-12倍)?王教授在心里说:这货就值这个钱,就该斯文扫地!那么,当下中国有没有王教授眼里不斯文扫地的“精英”?按王教授指标,就是那些收入已达到GDP的6-12倍的教授,千人教授应该达标吧? 王教授还说:【 做独立和有原创性的工作从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在一开始还不被接受,或者被剽窃和甚至受到同行的打击 】,记得包括普朗克在内的许多大师都说过类似的话,这段话应该是王教授的切身体会,它让不少从事原始创新研究的读者产生了共鸣。当然,如果中国的学术评价能上升到原始创新的高度,而不是现行的SCI“硬指标”,中国学术界的普遍失范现象是有望得到有效遏制和改善。 王教授最后说:【 人家熙来攘往,本来不过是为了利,你却非要相信人家会主动为人民服务,最后不宕掉所有家当成为光屁股才怪 】,毫无疑问这是王教授最想说的话,它生动地描绘了过去三十多年中国人才策略的问题和教训。不过,王教授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了?我真的猜不透!点到为止? 今天,王教授给了一篇只有标题的博文:【学术评价:谁最喜欢硬指标?】,王教授打算找时间再把它写出来,我就学习范伟先抢答了。谁最喜欢硬指标?肯定是那些制订“硬指标”游戏规则的既得利益者。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已经坐在宝座上,让他们挪屁股换位思考?怎么可能呢?还有,如果没有了这些“硬指标”,学术评价的“软指标”是什么?谁有权制订新的游戏规则?院士?千人?领导?还是外国人? 陈安博士,王鸿飞教授是变了,不过不是您所期待的变。人家说来绕去,本来不过是为了玩,你却非要相信人家已主动放弃“精英论”,最后不宕掉所有家当成为光屁股才怪!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6842 次阅读|37 个评论
学术评价:都是绩效惹的祸
热度 82 hongfei 2012-12-17 15:41
学术评价:都是绩效惹的祸 2012.12.17 国内学术界学术评价体系与国际上通用的学术评价体系和社会经济和国防的需求有相当大的差别,因而饱受诟病,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不少善良的人以为这只是因为中国的学术研究水平不够发达,研究人员不够自信所导致的结果。还有人认为SCI是美国人发明的,所以这算是美国人的学术评价体系给中国带来的恶果。 这些都是大谬不然。 古人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一窝蜂去干的事情,都是关乎利益的事情。这是一条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 据说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为了一倍的利润可以犯罪,为了三倍的利润可以杀人。冯小刚和刘震云也告诉我们:抗战的时候饥饿的河南人民为了几升小米就会卖了自己的老婆,甚至卖了自己的国家,去帮日本人缴抗日军队的枪。尽管这并不都是真的,但是缺乏基本道德的穷光蛋们对此从来是深信不疑的。 那么,试问人类又怎么能够阻止基本收入普遍低下同样是穷光蛋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们为了奖金和绩效去扭曲学术评价的标准呢? 国内研究人员的工资一般包括三个部分:基本工资,岗位津帖和奖金与绩效。奖金与绩效不是人人都有的,这样才可以只拿出少量的钱就起到管理和调控的作用。在领导来讲,至少可以做到二桃杀三士。 在中国的大学实行岗位工资之前,教师从发表研究论文和研究经费获得的绩效奖金或者提成所获得的收入,往往会达到基本收入的若干倍,而他们的基本收入,用于养家糊口和子女教育是完全不够的。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研究人员才普遍把发表研究论文和获得项目经费当成最重要的事情。 事实上,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的绝大多数主事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管理人员都有在国外学习和进修的经验。他们完全清楚国际上学术评价的通行办法是什么;即使开始不太清楚,也非常容易通过简单的咨询弄明白。 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愿意弄明白和甚至故意歪曲学术评价规范的原因,在于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弄明白之后对他们自己坏处大于好处,另外政府部门原则上也不会同意他们这样做。 做独立和有原创性的工作从来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且往往在一开始还不被接受,或者被剽窃和甚至受到同行的打击。那么,一个在国外进修和学习后刚回国的研究人员怎样才能尽快地在国内的学术界的到承认和提拔呢?政府部门哪里又能有那么多重要进展来进行宣传呢? 所以,对大家来说,最简单的办法自然就是尽快做一些跟踪性的工作。一方面证明自己也行,填补了国内空白,另一方面通过文章数量和文章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来“客观”证明自己做了重要的工作。既可以得到好处,也可以有根有据地用来宣传。当年有不少人回国之后未经原导师和合作者的许可就将相关研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论文的事情不在少数。当然其中有一些人的国外导师和同事因为想帮助这些人尽快在国内站稳脚跟也对此表示默许和支持;但是没有得到同意和许可而闹出学术纠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当然,one thing led to another,在站住脚跟之后就是去获得更多的资源和绩效奖励,去获得国家奖,以及竞争院士。并且,几乎没有人在通过这样的奋斗而得到这些之后,会真正站出来否定这样做的合理性,他们最多会说尽管相比之下理论上这不是最好的评价标准,但却是现实中最好的评价标准。否则,他们怎么可能还能继续坐在主席台和评委的位置上评价和指导别人的工作,并且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影响来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和荣誉? 过去若干年,国内一流大学的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研究员岗位津贴逐渐得到了提高。另外,过去几年政府在研究经费上的投入也增加比较快。这样使得在原来的论文奖励和经费绩效标准基础上通过发表论文所能得到的奖金比重下降,从而给这些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术评价机制,以及基金委和科技部项目管理的评价机制也带来了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变化的出现在一般高校还有待时日,因为在一般高校岗位津贴和项目数量相比之下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够高,发表论文的奖金仍然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本次回国,不少同事告诉我在项目评审和汇报中的一个“新气象”,就是在越来越多的评审和汇报会上,评委们常常不再把论文发表的多少和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而是要求申请人或者回报人能够“讲故事”,把研究中的科学和技术上的重要性和研究工作中的关键原创性进展描述出来。这说明评委们其实是有能力或者能够试图对科学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原创性加以评判的,以前不过是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这个“新气象”,一方面是因为物极必反,多年将论文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导致了很多问题和不满。另一方面也是追求论文影响因子和数量的冲动在收入和评估机制中客观上被一定程度抑制的结果。我不能相信在原来研究人员收入普遍较低,而且论文奖励普遍会在收入中比重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人们会轻易地改弦易辙。因为人们一直就知道当初本来就不应该用那样的指标。 历史地看,论文奖金和研究经费绩效在过去是有效提高研究人员和教师收入的办法。在过去僵化的工资体制下,研究人员和教师收入低下,通过实行论文奖金和研究经费绩效,确实有效地提高了部分研究人员和教师的收入。 但这样的权宜之计,同时也带来了上面谈到的更多问题。 在国际上,研究人员的收入和发表论文以及获得研究经费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他们不需要挖空心思去发表论文和获得经费,而是把更多的时间专注于有长远学术和实际的技术影响力的工作。比如,在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教授从自己的在学校的教学和服务中能有九个月的固定工资,另外三个月的工资可由申请到的研究经费中按同样比例支付(据说一般从一笔经费不得指出超过两个月)。 事实上,国内高校教授和研究所研究员的岗位津贴的逐步提高客观上达到了抑制滥发论文和不折手段争取经费的效果。不过,如果经费提成和绩效的实际比例得不到控制,经费的支出的范围不能得到有效的限制,研究人员不择手段获取经费的冲动还是不能得到抑制。 当然,研究人员获取经费的冲动并不完全是研究人员自己的责任。这跟研究机构的评估和绩效机制密切相关。当研究机构的评价是用发表论文数量和研究经费的多寡来衡量的时候,研究机构自然会采取鼓励发表论文和争取经费的政策,而不是真正着眼于从事对满足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更为重要的原创性的研究。上行下效,当个人利益和机构利益在此问题上出现了交集,事情就愈发不可收拾。 过去十多年,中国高校和研究所在引进人才和学科发展方面已经普遍向发表论文和获得经费较为容易的学科倾斜,而因为评价机制和经费资助机制中不够合理,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目前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上比较严重不平衡的状况。在目前的评价和研究管理机制下,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恐怕还没那么容易。 尽管国内主要研究所和一流高校教师收入在过去些年已有加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国内研究人员和高校教师普遍的收入还是非常低下。据了解,目前不少普通非211大学的正教授,年收入不过在5万人民币上下,还不到目前中国人均GDP的两倍。如果中国是一个发达国家,正教授工资能够达到人均GDP的两倍,还算过得去。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穷国来讲,大学正教授的平均年收入如果不能达到人均GDP的6-12倍,助理教授不能达到人均GDP的3-8倍,甚至更多,除了会出现全社会性的斯文扫地之外,同时也自然会出现教育和学术界的普遍失范。 一个君子也许可以穷且益坚,一个群体却需要得到社会普遍公正的对待。这对于学者如此,对于官员和公务员也如此。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不公正、官员贪腐和滥权,在个人来讲是道德和品格问题,在整体上来讲其实只不过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价格规律颠扑不破。 人家熙来攘往,本来不过是为了利,你却非要相信人家会主动为人民服务,最后不宕掉所有家当成为光屁股才怪。 这正是过去60多年来中国社会需要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
个人分类: 教育科研|24052 次阅读|91 个评论
靠嘴说话——基础和应用研究的评价标准
热度 9 SoSoliton 2012-10-15 10:43
菜市场两个卖豆腐的,一个吆喝喧天,一个寡言少语。吆喝者,自然会占据有利档口;寡言者,天生就该甘居人后。起初,吆喝加档口,自然是生意兴隆。后来,吆喝和寡言,收获旗鼓相当。再后来,吆喝者摊前稀稀拉拉,寡言者摊前熙熙攘攘。稀稀拉拉的是很少逛菜市场的公子哥和大老爷们,熙熙攘攘的是常年围着菜市场转的中年大妈和老娭毑。再再后来,菜市场卖豆腐的只剩寡言者了,据说吆喝者离开此菜市场到彼菜市场吆喝去了。 豆腐本质上也是一门学问,它靠嘴说话,都有活路,都有市场。吆喝者靠自己的嘴说话,生存之道是捣腾舌尖上的簧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寡言者靠别人的嘴说话,立足之本是琢磨舌尖上的豆腐,一根竿子撑到底。 作家王蒙总结时下学术风景:“黄钟喑哑,瓦釜轰响;圣哲谦卑,小贩张扬;学问贬值,吹牛疯长;深刻难行,浅薄哄上;真诚失色,作秀时尚;劣胜优汰,信口雌黄;吹牛不上税,垃圾舞八方;哗众取宠易,正派做事难;文风学风烂,口沫四溅欢。”一句话,时下学术靠嘴说话。看来,大凡学问,无论是通俗还是高雅、实用还是高深、接地气还是上天堂,都是靠嘴说话。 从根本上说,学问要靠嘴说话,也必须靠嘴说话,关键是靠谁的嘴说话。豆腐这门学问应该可归于实用性很强的应用研究。有人说这类研究这样靠嘴说话:“ 想得到,做得出,卖得掉,千家万户各一套。 ” 吆喝者和寡言者的市场印证了这一点。仿此标准,本博主造一基础研究的靠嘴说话标准:“ 想得到,做得出,发得好,千古万代都需要。 ”无论是应用研究还是基础研究,越往上走,越要靠嘴说话,靠千家万户说话,靠千古万代说话。 其实任何行当、任何单位,都有、也需要吆喝者和寡言者。短期看,往往吆喝者赢得市场,或者吆喝者和寡言者的市场此消彼长。但长远看,市场只属寡言者。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俗语曰:酒香不怕巷子深。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10272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术&艺术----仗剑煮酒科普行
sunyu367 2012-9-3 00:00
刁学术,刃艺术----仗剑煮酒科普行 剑,乃仙家之兵器,孤峰双刃,运之不得法则伤己,而游刃有余者,堪谓之"剑仙".庸曰: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是故,行走学术江湖,科普实乃大侠所为. 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需要学术内涵与艺术表现手段耦合,学术与艺术是科普之剑的双刃,恰似量子力学中的刁矢量和刃矢量. 即: 科普知识 = 学术内涵 |科学技术内核| 艺术表现 所以,同时开展对作品的 学术评价 和 艺术评 价 ,才能保证该体系下科普知识等于科学技术内核的本征值. 假设,当 学术上很严谨但艺术表现力不足的作品 遭遇 艺术水平很高但学术漏洞很多的作品 ,带给非专业的公众的将很可能是错误信息.所以,学术评价 和 艺术评价 同时进行是必要的.剑法好不好,看科普作品便知. 当然,剑法不通,可以使刀.但是,刀法似乎与科普不通,毕竟"恨欲狂,长刀所向".好在,也不必烦恼,弄些青梅来,煮酒论科普便是.如此看来,在下剑法不济,强行出手,也是罪过.不妨做个看客. 总之,科普这把剑并不好练,刁学术,刃艺术----仗剑煮酒科普行,大侠所为.而在一旁欣赏,自得其乐,亦是美事.倘若感觉酸酸的,把它煮到酒里就好.
33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些研究可以发表论文,但……
热度 11 陈小斌 2012-6-1 12:01
我对很多热点问题有自己明确的观点的,但一直不愿意写成正式博文,因为害怕争论,害怕消耗时间。 比如关于论文发表方面,采用评价期刊的指标来评价一片具体的论文,我就觉得非常不靠谱。 我也没有时间去细致周全地论述,像孤魂陈安他们那样,一搞一个系列。我有一个地球物理学报的论文序列还没有时间写完呢。 所以我只说一些实例,来说明,为什么单纯地数论文没有什么意义。 去年我所出台一个进所人员政策,那就是新进所人员,在进所之前必须至少有一篇国际SCI论文。那个时候,我们电磁组希望能够引进一名新的人员。来参加应聘的人员材料中,只有一名发表过一篇国际SCI的,按照硬指标,也就他一个合乎需求了。他那篇国际SCI论文,发表在一个并不出名的国际刊物上,刊物名称我现在已经忘了。他的研究内容,是利用遗传算法去实现瞬变电磁一维反演问题。 遗传算法,这个东西10年前我曾经花了好些时间去研究,也把它用在大地电磁的一维反演里面。你要说没有效果,那是不对的,遗传算法在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的反演中,是很有用的。比如货担郎问题,类似这种正过程无法采用连续函数表示、无法求解梯度矩阵时,采用遗传算法确实很靠谱。但是,它的缺点也是大大的。因为牵涉到大量正问题的计算,故而,遗传算法对正问题的计算速度要求很高。此外,反演的模型参数也不能很多,像地球物理反演这类,反演参数少则是几十几百的,多则是成千上万的,遗传算法的染色体串列长度那就相当的可观,模型搜索空间就是超级超级大了。 具体到大地电磁一维遗传算法来说,反演三层介质(五个反演参数),结果和速度都还可以,反演五层介质模型(9个反演参数),就已经出现问题了,需要进行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找到比较满意的结果,如果是10层模型那就很难获得满意的反演结果了,除非你让程序整个晚上都来解决这个一维反演问题。而相对而言,线性化反演虽然在理论上为人所诟病甚多,但实践中却效果良好,像那个10层问题,几分钟就能获得很好的反演结果。 经过这样的对比试验,我就觉得遗传算法并不是很适合用于解决地球物理测深这样的反演问题。用于一维反演即需要耗费如此大的计算资源,那么二维、三维问题基本上就不用考虑了。 但是,类似于这样的研究结果是否可以发表论文呢?当然是可以的,而且可以在比较好的刊物上发表论文。因为毕竟,它是个新的东西,至少,可以让后人借鉴,而少走弯路。但在我看来,这类论文并没有解决什么重要的科学问题,而只是在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通的小的岔路,立下路牌,给后来人以警示而已。从这个方面来看,研究有积极意义。但如果不是这样,把一条不通畅的路说成是通天大道,那么这样的论文就没有什么价值了,甚或说是负价值。然而,我们所见到的很多论文恰恰就是起到了这个作用。大家都不希望自己的研究最终没有用,总想方设法说得比原来的方法有所提高,所以结论常常是抠住一点而不计其余,结果是把一些不通的路标记为可行的路,让很多人前赴后继,不断碰壁折返,或者明知碰了壁还不返,因为要靠那个吃饭。 10年过去了,我的关于遗传算法的研究成果一直没有发表。因为它没有能够解决我想要解决的问题。10年以后,即使计算机硬件速度已经翻了好几倍,遗传算法在电磁测深反演中依然没有什么正儿八经的应用,尽管发表了不少论文。 类似的问题,在其它很多研究领域中都存在,比如积分方程法反演等。不过对于积分方程法而言,在解决一些简单三维模型的正反演计算方面,确实具有相当的优势。霍曼在上世纪70年代就用积分方程来解决大地电磁三维正演问题,并且其论文被评为Geophysics上的经典论文。 上个世纪70年代!大地电磁三维正演!对于了解大地电磁正反演发展过程的人而言,这是相当震撼的。那时候,大地电磁二维有限元正演技术才刚刚起步几年,而且计算时间一弄就是几宿的,三维的那是提都不敢提。霍曼超前于整个时代的发展!三维模型的特征响应,对于大地电磁观测资料的认识,那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 然而,时间已经往后推进了很多年。在现在这个时代,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内存条件已经远远超过了霍曼的时代。一些整体域的求解算法,如矢量有限元、交替网格有限差分等方法的计算速度已经完全可以较快地完成计算任务,这个时候,积分方程法的优势就不那么重要,而其缺点则得以凸显了。 积分方程法,最大的缺点是背景模型的格林函数的计算。复杂模型的格林函数的解析求解基本上 是不可能的。霍曼那个时代,他计算的模型是均匀半空间里的异常体模型。均匀半空间的格林函数是最简单的,这样积分方程法仅仅只需要对异常体进行网格剖分,从而使得最后获得的线性方程组数目大大减少(相对于有限元和有限差分),因而求解速度飞快,内存要求极低。而对于复杂模型而言,何为背景呢?如果背景场的选取使得积分方程需要在整个模型空间离散,那就基本上无法求解了。因为积分方程法获得的线性方程组的矩阵是密矩阵,不存在任何0元素,而有限差分和有限元得到的是疏矩阵,其中大量的是0元素。做数值模拟的人很清楚这两种矩阵的差异。 如果是积分方程在正演求解方面还有一定的作用的话,那么在反演方面,尤其是在实测资料的反演方面,我认为基本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当然我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反演主要是为了应用的,是为了解释实测资料的。如果仅仅是为了反演几个简单模型的正演结果,如均匀半空间中n个小异常体这样的,那当然没有问题,结果也会非常好,但我认为这纯属自娱自乐。如果从反演实测资料的角度来看,因为实际的大地结构总是很复杂的,而积分方程法反演中格林函数的求解困难和线性方程组密矩阵的特点,使得其面对实际的复杂问题无能为力。在霍曼的经典论文发表近四十年后的今天,实际资料的反演中,积分方程法依然基本上没有得到什么应用。 但是,以上并不意味着关于积分方程反演的研究不能发表论文。有心的人可以到网上搜索看,论文满天飞,国内外都有不少有关电磁测深积分方程反演实现的论文。 因此,依靠单纯地数论文来进行学术评价,确实不是很靠谱的。 (以上相关认识纯属个人意见,若有不同意见,可以交流探讨。)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6221 次阅读|39 个评论
政策制定的渐进性——由湖南职称评审开房收钱想到的
热度 2 yuliping 2012-5-6 17:24
政策必须根据问题而制定,似乎从来没有最好的政策,政策水平是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不断进步的。在职称评审中,由于针对学者水平的科技评价存在极大的主观性,无法用客观指标来进行衡量,从而给职称评审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保证评审公平,没有一些硬指标肯定是不行的,比如明确规定一定要有一项省级课题和 2 篇权威期刊(省教育厅公布目录)才有资格申报教授,否则申报资格都没有,职称评审结果公示时必须公布教授的这两项硬性指标。现在虽然貌似有类似的标准,但根本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不信查查已经评上教授的科研成果,不够条件的能够找出一大堆,本文事件当事人似乎也只有一篇权威论文《中国体育科学》。 规定硬指标饱受诟病,因为这是典型的“以刊定文”,难道省级课题都是有水平的吗?难道发表的普通期刊上的论文就一定比核心期刊论文学术质量低吗?都不是。问题是如果没有这样的硬指标作为基础,职称评审的标准就没有底线,没有底线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职称评审开后门的现象就会愈演愈烈。 所以,不合理的政策有其存在的理由,对保证教授职称评审的公正性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不要因为政策存在不合理因素就加以否定,上海小车牌照拍卖,一块铁皮卖到 6 万,公平吗?绝对不公平!但确实对控制上海的交通拥堵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京小车拍照是抽签,问题是抽签能保证最需要小车的居民抽到吗?肯定不能!貌似公平,其实也不公平!但是对控制交通拥堵是有效的。政策的制定必须是渐进性的,先制定一个政策,暂时解决一部分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想一步到位制定一个完善的政策,就如一年想实现共产主义一样。 现阶段,影响个人的明显不公平事件影响很大,公众关注度也比较高,但是影响机构评价的明显不公平现象由于不直接涉及到个人,因此被大大掩盖。大到文明城市评比,小到单位先进评比,有无限想象空间。 以学科评价为例,比如省重点学科、博士点评价、硕士点评价等等,由于是总体评价,完全可以采用一些文献计量学指标来进行客观评价,根本不需要专家投票。相关评价机构聘请专家的目的,无非是设计一套评价体系,广泛征求意见并优化,评价是照此标准执行,最后算总分即可。评价时按照申报材料的成果,一一进行真伪鉴定,然后根据评价方法汇总计分,并且在网上公布。不要再人为投票了,人为投票貌似合理,其实极不合理,你懂的! 2012.5.6 俞立平 于宁波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4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普危机与学术评价的论文导向
热度 2 renxiang 2012-4-18 15:22
前两天看到一篇谈论国内科普危机的文章《 直面科学传播的窘境 》,文章列举了一些了造成国内科普不畅的原因,我觉得,忽略了一条根本原因——那就是论文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虽然“ publish or perish” 源自西方,但是 英美等国近些年一直在倡导“开放科学”或者“公民科学”,以此提高社会公众的科学知识、科学参与以及科学素养。相应地,大学、研究机构和学者更多地融入社会科学传播中。 一些西方学术论文的写作风格,近些年也有大的变化,追求简单清晰易懂,追求 interesting, 有的期刊甚至讲读者定位于“ educated but not specialized” 而不是小圈子的专业受众。这些变化,都在昭示着一个“大科学传播”的格局。 然而, 我国科研学术体系已经彻头彻尾地变成了论文的奴隶。 大小研究机构,高校教师,科研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清一色地要求写那些科学八股文,只有八股文的数量级别够了,才能晋升职称,申请课题,获得科研经费。于是乎,好的学术期刊,发表门槛越来越高,为了维系高拒稿率,有的评审过程已经走了极端。在这方面,浪费了大量一流学者的精力。而一般学术期刊,则大肆靠版面费揽财,花钱就可以出版,甚至只要花钱,还有枪手代笔,这些恰看制造了数以亿计的学术垃圾,除了学术评价的审核外无人问津。这种自费学术出版不但白白浪费科研人员的精力,也空耗国家的出版资源。 从科普出版领域看,优秀作者资源的缺乏成为核心问题,原因很简单:学者专家无暇顾及科普写作。有的杂志,就因为科普属性,很多学者都不愿意投稿,不得不去掉通俗易懂的特色,搞成科学八股文模式。科普出版业缺少了真正的科研工作者的参与,就只能靠写手们东抄西抄,七拼八凑。即便有的高校老师同意写作,也多由研究生和本科生代笔。高质量作者队伍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国内科普事业成为无米之炊,无水之源。这种情况及其危害在热门的医学科普图书领域尤其突出——由于专家学者们忙着发论文评职称,科普写作的任务落在了图书工作室和写手们身上,于是,抄袭剽窃不算,为了畅销还哗众取宠,伪科学内容屡禁不止。在儿童科普方面,国内的创作队伍已经完全“非科学化”,导致科学内容陈旧雷同,不但起不到科学启蒙的作用,甚至有误人子弟之嫌。 我国拥有近千万的科研工作者和专业技术人员,但是,论文评价体系误导了整个科研创作与科学传播。从根源上讲,我国的科研指导思想,与奥运会金牌战略类似,都是精英主义的。投入都在 20% 的精英阶层,而难以惠及 80% 的社会大众。 这种精英导向是不切实际的!除了成全某些利益集团,对整个科学传播弊大于利。盲目推崇学术论文,这种评价体系造就的论文 GDP 只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因为没有科学成果的大众普及,没有全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科教兴国就失去了社会基础,只能是空中楼阁。客观讲,在科学人口中,只有 20% 的顶尖人才能够做出创新型的重大科研成果,这部分应该主要用论文加以评价和衡量。另外 80% 的科研人员,虽然需要对其科研活动加以评价,但是他们更大的意义应该在于普及科学,应用科学,在于将科学传播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才是一个健康合理的科研体系与评价导向。 所以说,造成今天国内科普萧条、国民科技素养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论文评价导向,是科研人员不愿意参与科普,而根源在于,我们整个科研体系的精英导向。
个人分类: 评论杂谈|478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两个凡是”的幽灵何时在学术评价中烟消云散?
热度 9 qsqhopeiggcas 2012-1-31 17:13
1976 年 10 月 26 日 ,华国锋 在听了 中共中央宣传部 的汇报时说:目前要集中批“ 四人帮 ”,连带“ 批邓 ”;“四人帮”的路线是 极右 路线;凡是毛主席讲过的,点过头的,都不要批评; 天安门事件 要避开不说。实际上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 两个凡是 最早在 1977 年 2 月 7 日 《 人民日报 》、《 红旗 》杂志、《 解放军报 》的 社论 《学好文件抓住纲》中提出,即“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后来遭到邓小平等 中国共产党 内部改革势力和国内许多人士 的批判,认为不符合 马克思主义 ,并引发了全国性的 真理标准大讨论 。邓小平在讨论中占主动地位,并最后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的方针赢得了大多数在文革中被打倒、受迫害和牵连的老一辈政治家的支持,邓小平掌权后,在 1978 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否定了“两个凡是”,该方针被他所倡导的“ 实事求是 ”的务实观点所取代。 纵观中国历史,个人崇拜、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是阻碍中国发展的落后文化,而这种文化在现在的中国仍然是涛声依旧。旧的“两个凡是”已结束了,但在偃旗息鼓多年后,新的“两个凡是”又冒出来了。 今天在网上看到《人民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 提到“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评价论文或其它科研成果时,还普遍存在“ 两个凡是 ”的怪象:凡是提交有外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或者有外国人肯定、称赞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凡是引用了外国人的著作和观点的论文,水平就一定高。”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界崇洋媚外的现象有越演越烈之势,莫非“国外的月亮确实比中国圆”吗?确实,在诸多学科领域,我们比国外有较大的差距,需要向洋人学习。目前我国许多科研人员主要做的是模仿、跟踪、改进式的工作,这样容易发文章、提职称,这是我国科研评价体制的弊端造成的,亟待拨乱反正,迷途知返。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的研究成果“言必称希腊”,这就走到另一极端了。 其实,你的科研成果是否有重要意义,不是发表在神马高影响因子杂志的论文说了算,也不是洋人说了算,而是看你解决了什么样的科技难题,是成果的水平和价值说了算,是长期的实践或时间检验说了算。在这方面,中科院正在进行尝试性改革 , 这次改革 将改变“以数量和规模论英雄”的倾向,以水平和质量取胜,逐步建立以重大产出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 如果中科院把这种评价体系改革落实到实处,并在国内科研院所得以推广,第一个凡是就会烟消云散了。 不管是洋专家还是土专家,对改进式的科研工作容易给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但对于重大创新性成果,也不要盲目迷信他们的意见。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 曾说过“ 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 ” 对第二个凡是,俺不想评论,因为这个你懂的。 参考 维基百科,两个凡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4%E4%B8%AA%E5%87%A1%E6%98%AF 赵振宇 来源:人民日报, 学术评价,别唯洋是举, 发布时间: 2012-1-31 9:40:5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59087.shtm 秦四清, 中科院将引领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的新浪潮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529687 丁肇中: 20 年后我们能 “ 触 ” 到宇宙的边 作者:蔡蕴琦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时间: 2011-9-18 20:49:45
个人分类: 热点关注|2723 次阅读|17 个评论
能嗅出学术评价中的官僚资本主义气味
panfq 2011-12-3 12:29
有位基础学科的老师告诉我,从这几年某些学校的职称评审中,能嗅出一种浓厚的学术官僚资本主义的气味。与市场接近的学科,与领导从事的相关学科,总是占尽了上风,因为校学术委员会中也以此类人居多。兼具技术科学、经济类学科且身兼学官的人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在这一趋势下,无论是行政岗位还是学术岗位,都有可能由此类学科的人占据。 有些学术评价舍弃了高质量的有影响的论文,而以横向经费的数额多少来决定,如今谁还不知现在横向经费中的的猫腻呢? 他说,花钱在《商场现代化》类的期刊上发几篇文章,再寄钱在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发篇论文被EI 或ISTP等检索,再花钱通过某个公司的周转作为横向课题经费进入学校的帐户,这样,年终既有了科研工作量,学校还有奖励,最终教授职称也上去了。看来,花钱就能买个教授。 前面我有一篇博文,谈到《 学术资本主义和行政化对大学发展的不利影响 》,有网友留言,说二者的相加不就是“官僚资本主义” 吗?我觉得也不错,故首用“ 学术官僚资本主义 ”这一术语。 纯属闲谈。请勿对号入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相关链接: 警惕学术资本主义和行政化对大学发展的不利影响 公共课教师要不要职称晋升:谈按学科设岗和同行评议 尤其建议省属高校的校长书记们向湖南大学校长学习 国家课题多娇,引无数教授竞折腰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40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民日报:防止学术评价的“破窗效应”
qiaokang 2011-11-21 10:15
防止学术评价的 “ 破窗效应 ” 西方有学者曾根据一项实验提出了 “ 破窗效应 ” 理论:如果某建筑物的窗户玻璃碎了,又得不到及时维修,人们就可能受到暗示和诱导去打碎更多的窗户玻璃,而这些破碎的窗户会给人们造成一种混乱无序、无规则可循、麻木不仁的心理感觉,导致更混乱的局面。 “ 破窗效应 ” 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出现,都会传递某种负面信息,负面信息蔓延开来会形成不良环境,而这种不良环境又会对人们产生诱导,致使更多人产生不良行为。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被媒体曝光的论文抄袭事件、粗制滥造的科研成果为数不少,这些都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术不端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固然与某些科研人员缺乏学术道德有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 “ 破窗效应 ” 。要防止学术不端行为,除了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学术道德水平,还应从改变不良环境入手,防止不良环境对科研人员的暗示和诱导。而要改变不良环境,就应从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入手。      当前,我国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量化考核。从人才培养和科研管理的角度看,量化考核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用数量来说话,减少了学术评价中的个人主观因素,避免了一些争议,至少能达到某种形式上的公正,也方便了管理操作。但问题是过于依赖量化考核,把科研人员的科研考核、职称评定、项目结题等,都与论文数量硬性挂钩,就很容易导致科研人员为了完成 “ 量 ” 而忽视或牺牲 “ 质 ” 。尤其是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要在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得重点学科、重点项目等,就要完成一些刚性的量化指标,而这些指标最终又落到科研人员身上。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科研人员对 “ 量 ” 的追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有的科研人员热衷于 “ 短、平、快 ” 的项目,成为 “ 课题专业户 ” 、 “ 学术包工头 ” 。而当他们 “ 以量取胜 ” 的策略在量化考核中大获成功后,就会对其他科研人员产生暗示和诱导,引发 “ 破窗效应 ”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缺乏学术道德的科研人员便有了种种学术不端行为。      量化考核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但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学术活动有着自身的独特规律和实施方式,过于依赖量化考核必然会产生许多问题,引发 “ 破窗效应 ” ,对我国的科研和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量化考核,身处其中的一些科研人员早已认识到其弊端。有学者指出,所谓 “ 数字面前人人平等 ” ,表面上公平合理,其实忽略了精神创造的特殊性,客观上诱惑学者走上粗制滥造之路。对此,相关管理部门也有清醒认识,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从重视论文数量向重视论文质量转变。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变化,对于构建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改革和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遵循学术发展规律,尽量不搞 “ 一刀切 ” 。在国外,实行同行评议和建立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高校的科研水平进行评价,是比较普遍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尝试不同的学术评价方式。比如,有的高校在职称评定中实行 “ 代表作 ” 同行评议制度,有的高校以 “ 原创奖 ” 倡导学术创新,有的高校开始构建 “ 不唯数字论 ” 的学术评价体系。我们期待这些尝试能成燎原之势,形成良好的学术评价体系,防止 “ 破窗效应 ” 对我国学术发展的危害。(摘自《人民日报》)
1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学者的视角: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学术评价的反思
pww1380 2011-10-31 17:39
一个学者的视角:生活细节的观察与学术评价的反思 ——杨晓虹博文佳作阅读与思考手记二则 杨文祥 其一:生活细节的观察 拜读杨晓虹的 《 你的名字,我的弱智 》 这篇博文佳作,突然意识到生活里不但有情趣,更有学问。其实, 生活本身就是一门无法用语言、文字和思维来思考、表达和限定的大学问 。 杨晓虹的这篇文章,谈论的是有关西方人名字的一些逸闻趣事。不过,我还是喜欢中国人的名字。一个品位高雅的中国人的名字,不仅蕴含深邃的学养,闪射智慧的光彩,更洋溢着诗情画意,人世间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往往就完完整整地凝聚在一个貌似平常的名字里。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中国人的姓名最充分也最集中地表现了中国的语言文字——依照语言学的术语,准确地说,应该是现代汉语的语言文字——那丰富、细腻、完美的魅力。 有专业兴趣也有时间和精力的朋友完全可以据此展开一个相应的应用语言学的学术调研 。 《 你的名字,我的弱智 》 这篇博文作者杨晓虹的名字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却颇为雅致,洋溢着诗情画意的名字—— 雨后初霁,空气分外清新。黎明时分,无边的原野上,一株高高的白杨默默遥望着低垂在天边的那道灿烂的彩虹 ......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在读到这篇博文佳作时所感受到的意象——艺术境界,并不见得能够完全理解并体会到杨晓虹老师的父母当初为自己的女儿起名字时的全部精神和情感寄托。 ———阅读杨晓虹 精品博文 《你的名字,我的弱智》有感并记 参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086do=blogid=500055 其二:学术评价的反思 读罢 杨晓虹 博文佳作 《 我也来提个和 CNS 有关的问题 》感触颇深。 文章作者 关于学术内涵的独创性远重要于论文表达形式的完整性和完美性的主张独具慧眼。 从科学学的角度上看,科学作为一个人类知识、理论和相关技术的整体,必然有其内在的整体统一性和外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共同性。这一统一性和共同性的表现之一就是, 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都应该关注其学术思想的原创性和技术与方法的独到性 。 我个人认为, 究竟是关注学术上的独到见解和独创性还是关注学术思想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成熟性以及表现形式的完美性,这应该是科学论文与学术专著和专业教科书的根本区别 。 目前,学术论文评审标准在把握和执行层次,即学术评价实践上的偏移,说明了 学术评价领域原创能力的整体滑坡 。 如果评价者本身缺乏必要的原创能力,就不可能具有识别一篇学术论文是否具有原创价值的学术判断能力。 学术评价领域原创能力整体滑坡这一现象,说明了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 一个学科、一个专业领域以及与此相关的个人和群体,一旦发展到其学术生命力的极限阶段,必然开始走向学术与科学的反面,一步步异化为科学与学术体系内部扼杀科学新生力量与学术生命力的杀手,阻滞科学与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反动向力量 。 就是说,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与此同时也都有其发展的极限 。 作为科学体系内的一个学科、一个专业、一个个人、一个群体也是如此。 因此,不具备一定的科学哲学修养, 不保持学术创新活力常在, 不但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和学者,也不可能真正胜任学术评价工作。技术工匠与科学家和学者的区别就在于此。 ——阅读杨晓虹 博文佳作 《 我也来提个和 CNS 有关的问题 》有感有思并记 参见: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086do=blogid=500403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3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级职称,地方福利还是学术认可?
热度 2 周春雷 2011-10-20 21:43
多年来,旁观过、经历着,终于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学术评价话题:高级职称,是地方福利还是学术认可? 在这人人都可著作等身的“学术成果”泛滥的年代,种种盛行的学术评价指标已成为遮蔽学术创新力和人才发展潜力的高墙和借口。从职称评审关口放眼望去,万头攒动的芸芸众生,似乎皆可相互替代, 缺乏学术鉴赏力和学术担当的把关者,迎合抑或引导着奉行礼尚往来的选民,共同启动民主投票程序,将职称评审烹制成唯有圈内人才可享有的福利, 必须佐以游说和交际的职称评审,是要选择“学术独狼”还是“学术领头羊”,:) 进人指标稀缺时期,政策制定者和把关者是否更应从学术发展的高度慎重谋划、实施?除非,认为遍地皆垃圾,那,自然无需斟酌,任由温情脉脉的人际丛林法则肆意侵蚀和淘汰正常的学术品种吧!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4333 次阅读|3 个评论
精英的饶毅们为何水土不服?
热度 3 yz2011 2011-9-30 14:25
和一个资深搞文献计量学的朋友聊天,她说: ——这两年,国外文献出版商在中国生意很火。THOMSON REUTERS/ELSEVIER/SPRINGER在北京的办公室面积,都至少扩大了一倍,雇员也增加很快。 ——用文献剂量方法,进行学术评价,仅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稍微扩大,就不靠谱了。 ——在欧洲和中国,多用文献剂量学的方法,进行学术评价,然后据此决定经费的分配。这不是特别靠谱,但也只好如此,因为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无奈之举。理由有:1)中国和欧洲都是所谓的历史悠久的地方,历史负担重,人情关系重;2)中国和欧洲,细分领域的高水平同行不够多。 如果一旦取消,一定会更糟,一片乌烟瘴气。就像,中国的高考不能取消一样。而且,科技管理官员喜欢简单的数字,只要会数数,就可以搞定了。 ——在美国,美国基本是靠学者自治。美国的文献计量基本只限于文献计量学术圈的使用,很少推及到经费的去向在美国。由于美国每个细分领域中,高水平的学术圈子已经建立,所以可以倚重同行评价;每个资深的学者基本会保持自律,爱惜自己的羽毛,这次评审作假了,在行内名声就坏了。 很显然,饶毅、施一公、鲁白、王晓东们,因为在美国学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思维中弥漫的精英主义气息,与中国的倚重文献剂量的傻瓜式“尺子”做法,产生激烈碰撞是可想而知的。 除了应用文献计量学来进行学术评价之外,大学排名也是一样的道理。上海交大的世界大学排名,在欧洲就很流行,比如俄罗斯人和德国人就很在意。但是被饶毅教授狠狠批判: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53533page=1#comment 往大了说,还有当今中国的GDP政治锦标赛的问题,都是一个道理。
个人分类: 争议|5352 次阅读|3 个评论
一味追求CNS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热度 23 wangdh 2011-9-16 00:44
一味追求 CNS 论文同样可能会毁掉中国的科研 (王德华) 【 特别提醒 : 担心被误读,啰嗦几句。读本文,需要清楚个人和国家层面的区别。个人的目标与国家的政策产生的社会后果是不同的。把个人与整体混淆,会有无休止的争论,毫无意义。Critical thinking 讲逻辑,讲究分析他人的逻辑,分析自己的逻辑。完全忽视Logic,确实不适合做科学研究 。】 科研是一种兴趣,科研在当今也是一种职业。科研需要一定的环境,科研需要一种文化,更需要一种精神。相关政策和导向,如基金申请、评奖以及科研评价等政策和导向,对科学工作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SCI 论文曾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学术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学术论文质量,促进了中国的科研成果走向国际。由于各个方面的唯 SCI 导向,同时由于利益的诱惑,使得中国的科技界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怪圈,以及各种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 SCI 至上的导向,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界的正常发展,影响了中国整体的研究生质量。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在逐渐改进和完善相关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必须说明的是,尽管 SCI 至上是错误的,但是正确认识 SCI 的作用,正确使用 SCI 的指标,对于科学的发展是有利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是必须要避免的。 由于利益的驱使,中国的 SCI 论文数量已经令世界刮目相看,但是中国学术水平在国际上的影响远远没有达到与 SCI 论文数量相匹配的程度。原因很清楚,数量上去了,质量没有上去。灌水的论文太多了,短平快的豆腐块论文太多了。所以,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管理者等,呼吁要加强 SCI 论文质量的提高。这样在各种考核和评估中 CNS 论文成了一个重要标准,极端者成了唯一的标准。据说院士评选也是以 CNS 论文为标准,国家开放实验室评估也有 CNS 论文的指标。与之相关的,就是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又转而重视 SCI 的影响因子 (IF) ,或者俗称为“点数”。 重视 SCI 论文的质量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除了扭转不顾质量只求 SCI 论文数量的风气外,对于提高论文质量和提高学术影响力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一味追求 CNS 论文,唯 CNS 论文导向, CNS 论文至上,这样下去同样会严重影响中国的学术水平、学科建设和学术队伍的发展。任何事情走向极端,变成唯一,一旦与利益挂钩,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学术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科发展是需要积累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是需要积淀的。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术领域(范畴),也有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科学家更应该注重主流期刊。学术界一般是在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学者们心中也都会知晓自己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所以主流期刊上的信息是可以反映学术界的走向的。 CNS 论文很重要,但不一定能代表学术主流(尤其是 Nature, Science )。所以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不一定非要查阅 Nature, Science 的论文,但如果不查阅学术领域的主流期刊,很难对学科领域的发展走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学者们应该在主流期刊上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真学者们很注重学术积累,不会是机会主义。机会主义容易成功,但如果都是机会主义,学术界将会崩溃。所以,我们鼓励的是踏踏实实在自己学术领域里爬行的学者,需要的是厚实的学术积累,需要的是学科发展的领头羊,需要的领域发展的带头人。 CNS 的作者可能是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但众多学科领域的领头羊一定不局限在 CNS 论文的作者群。 中国需要的是稳步发展,是积累,不是泡沫,不是流星。 如果院士评选,基金申请,各种奖项评选,各种人才计划等等,都是一味追求 CNS 论文,一味追求 SCI 论文的点数,而忽略了学科领域的发展,忽略了基础积累,长期以往后果是很严重的,可以严重到毁掉中国的科研。 深知腰板不硬说话底气不足,但还是忍不住说两句。 优秀的 CNS 论文不应该是刻意打造的,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学术一旦染上铜臭味,后果一定很严重。学术一旦沾上官气,后果也好不了哪里去。 试问一句:当今纯净的科学研究还有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呢?
个人分类: 个人观点|9534 次阅读|32 个评论
网海泛舟 读博偶得: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是学者最不失真的自画像
pww1380 2011-8-13 19:57
网海泛舟 读博偶得: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是学者最不失真的自画像 杨文祥 武之彰先生的《大江大海騙了你 - 關於龔德柏》是一篇很值得一读的博文佳作。 (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2205499-2.html?time=1313212583#comments17362273 ) 读罢武先生的这篇佳作倏然间领悟了这样一个道理: 臧否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务须基于全面深入的科学研究,秉持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 对于历史人物作出学术评价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考察和考验评价者的学术功力和学术道德的过程 。 因人废言、因言废人或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的这种品评历史人物的做法,在学术交流不畅,学术自由不足和学术争鸣不充分的形势下 有可能风行一时,但绝不可能经受住严谨的学术诘问和长久的历史检验 。 严谨的学术诘问和长久的历史检验不但会使被评价的历史人物和相关的历史事件真相大白,同时也将无情地暴露出玩忽学术嘲弄历史的人的固陋与狭隘。 因此,真正的史学大家绝不该仅仅是史料专家,必须同时又是经得住学术诘问和历史检验的思想大师、精神导师和道德楷模。因为在你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出臧否的同时,专司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之神就在冥冥之中通过你自己的手,为你画出了一幅完全不失真的自画像,而这幅自画像就是历史对你的学术研究和生平作为所做出的最具权威性的科学评价和历史鉴定。
个人分类: 天地悠悠(Lasting Forever Heaven and Earth)|2690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评价与职称评定
热度 7 qsqhopeiggcas 2011-8-13 12:21
高校与科研单位在进行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时,主要依据发表论文数量(主要是 SCI 或 EI 论文数量)、是否拿到国家项目及获得国家奖励等 “ 学术评价 ” 指标,来衡量你是否具备了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任职资格。这些指标容易量化、容易实施,但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科研人员工作方式的 “ 指挥棒 ” ,导致了近些年的 “SCI 崇拜 ” 、把大量的时间用于 “ 跑项目 ” 、 “ 跑奖励 ” 等 “ 邪门歪道 ” 现象。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 《 中科院数学院研究员聘任由海外专家 “ 把关 ” 》,觉得文中提出的办法好,可以实现较为公平合理的 “ 学术评价 ” ,先看看其评价方法的要点: 自 2001 年开始,在研究员岗位的聘任中,中科院数学院正式实施国际同行专家评审制度,每位申请研究员岗位的人员必须把材料送给 3 位同行专家审查,其中两位必须是国外活跃在这一领域前沿的专家,送审专家名单由数学院学术委员会确定。 在这里,不注重论文篇数,也不单纯看引用率,国际同行的意见成为学术委员会讨论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据王飞跃教授介绍,这些国际同行能把握学术前沿,同时也更超脱,评价无套话,无过誉之词,基本上客观反映了申请人的国际学术地位。国际评审人大多学风严谨,评价客观公正,对于否定性的意见,也大多能直截了当地指出来: “ 显然申请人在几个领域是一位优秀研究人员,但是我认为他还不足以提升为正教授 ” 。 10 年学术评价改革带来了科研新气象,科研人员能否做出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成为新的指挥棒。 这种评价方式的优点主要有: ( 1 )避免了依靠单一的 SCI 论文数量、引用率对不同专业研究人员评价的不客观现象。凸显 “ 能否做出重要创新性工作 ” 是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核心价值。 ( 2 )采用国内外专家同行评定,可以准确把握科研成果的创新性、先进性以及在国际上所处的学术地位。避免模仿、跟踪等 “homework” 式的工作在国内泛滥盛行。 ( 3 )如果仅找国内的同行专家评价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可能一个学术水平不高的人,通过 “ 跑关系 ” 、 “ 找路子 ” 也能混进研究员队伍,而找国际同行则可避免这些社会恶疾。 “ 能否做出 具有重大意义的原创性工作 ” 应是学术评价的唯一标准,是否做出了这样的工作,应由国内外同行评议确定,应由实践检验验证,应由做出的科研价值评判。 目前数学院对人才的学术评价方式较为先进合理,建议国内高校与科研院所参考这种做法,以为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以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实现人尽其才,体现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核心价值。 参考 雷宇 邹春霞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 2011-8-12 11:00:38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0804.shtm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880 次阅读|15 个评论
学术不净始于项目评审
热度 27 SoSoliton 2011-7-19 09:21
学术本来是块净土,但不可否认,在如今全球自然和人文环境竞相恶化的大气候下,学术难保其金刚之身,已不再是净土。究其原因,错综复杂,一言难尽。但如果说学术研究始于问题,那么净土不净其实从项目评审就开始了。 总体来说,科研人员发现问题后,一般会提出项目申请,获得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并资助后开始亲自或组织队伍进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科学家的科研项目有如资本家的原始积累,如果原始资本是肮脏的甚至带有血腥,那么其衍生的产品或成果不说是恶果,至少也是不道德的甚至带有原罪。 所以,维持学术净土,应从项目评审开始。而项目评审,应充分依靠专家、相信专家、尊重专家,由专家自己折腾去;依靠专家、相信专家、尊重专家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很能理解,叫人做但不让人知,更不按人做的做,这也叫尊重人。这充其量叫“耍猴”,背后必然滋生甚至已部署拿盆子收看钱的人。 庆幸的是,“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科技部已在 973 计划项目出库综合评审中,“率先”这么做了。(见相关报道:“ 973 项目出库综合评审结束,率先在现场公布评审结果”) 科研项目评审本质上是一种学术评价,属于纯学术行为。所以,科技管理部门在组织学术专家按程序完成了相关评审工作后,本来应该立马“在评审现场公布项目评审结果”。这既是对评审专家的信任和尊重,也是对申请人的尊重和交待,更是杜绝腐败现象、维持学术净土的必然要求。 诚然,项目评审结果不等于项目批准或资助结果。科技管理部门有权依据相关政策或规则决定项目资助与否,但不能隐瞒或否定专家的评审结果,更不能像房地产开发商一样通过“捂盘”获取非法利益,否则,科学家的“原始资本”就被搞脏了,甚至沾染了血腥味,这相当于在科研项目结出的果子中事先植入了不净的基因。 作为国家最高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部都“率先”了,其他各级各类科技管理部门应该、也必须马上“效仿”。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少数官员和管理人员把社会上的歪风邪气、歪门邪道带入神圣的学术殿堂,才能从一定程度上维持一种公平、公正、透明的学术竞争环境。多年来,少数官员把项目评审当作敛财或笼络人心的好机会,把评审专家当猴耍或当借刀杀人的替罪羊,把申请人的申请书要么当支票、要么当垃圾,这些丑恶现象已经从根子上污染了学术土壤。 “上梁不正下梁歪”。净化学术风气,科技管理部门应率先垂范。还学术一片净土,应从项目纯洁抓起。 ( 此文后来发表在《中国教育报》 2011 年 8 月 22 日第 5 版“高等教育周刊”上,题目被编辑改成“ 纯 净 学术 请从 项目评审 始 ” )
个人分类: 管点闲事|16020 次阅读|24 个评论
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
热度 3 SoSoliton 2011-6-20 10:52
2011 年 6 月 12 日,本博主发表了一篇“镜子”博文:《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承蒙科学网编辑厚爱,“镜子”博文被“精选”并“头条”。不曾想,“镜子”竟还照到了《中国教育报》,被该报慧眼识“珠”,登上了今日( 2011 年 6 月 20 日 )出版的该报第 5 版“ 高等教育周刊 ”。 歌德说:“行为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形象显现于其中。”( Behavior is a mirror in which everyone shows his image. )评和被评既然都是一种行为,那么依歌德所说,当然也就都是一面镜子。只是评和被评可能牵涉到评和被评者的“核心利益”,所以,显现于镜子中的评和被评者的形象可能更真实些,由此去判断他们的眼界和境界自然也就更准确些。 学术评价与学术研究一样,是一件非常严肃、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好这件事情不容易。但正如时下学界所倡导的, 学术评价至少可以做到回归学术本身,也就是要“以学术为依归,以学术为本位”,要力排非学术因素。 这就要求学术评价这面镜子要具有“照妖镜”或孙悟空的“火眼真晴”功能,要照出参评者的学术动机和心路历程,辨别出真假或半真半假学术人,遏制住学术圈子外的掠夺者,挖掘出潜心学术的“书呆子”,以倡导并树立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因此, 一套好的评价体系或一次具体的评价结果至少应该要有一种正确的导向:不能让真正潜心学术的老实人吃亏,更不能让以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为目标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的争夺得逞。 谁是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谁在真正做学术?李鬼若不是碰上李逵,不知要鱼肉乡里到何时;但假猴王冒充真猴王,不仅当事人真猴王对之奈何不得,甚至连各路神仙高僧都难辨真假,最后非得打到如来佛祖面前才现出原形。其实,鉴别学术上的“李逵”和“李鬼”、“真假美猴王”,没这么难,正如我在“镜子”博文中所述,利用评和被评的“镜子”就可照出。 大凡对评和被评敏感或敏锐的人,对学术往往不怎么敏感或敏锐, 因为心思所在的地方不对劲。 把每一次的评和被评都看得至关重要,都必须志在必得,如果不得,不是叫嚣就是埋怨,就要“捍卫”公平公正,直到得逞为止的人,基本上是追逐职务、金钱、荣誉、地位的伪科研或半科研人员,或“半吊子”。这一点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规律也是一致的:越是“半吊子”,越认为自己或自己人才是人才,才是宝贝,才是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不行;因为“半吊子”看世界往往是一叶障目,看问题往往是先入为主。反观那些真正把科学研究当事业的人,平时对各种评审或评选就很麻木很迟钝,他们平时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们对待评上或没评上都是心境如水,因为他们都痴痴地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可惜,这种“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人已经非常少了,即使有,在一个争夺激烈的单位也被埋没了,不被当成“弱智”或“傻子”就是万幸了。 学术评价的一个责任和义务也许应该将这种“弱智”或“傻子”“捞”上来。 评和被评的“镜子”还可从科学研究的动力或动机这个角度照出真假学术人,照出“半吊子”和“书呆子”。 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是好奇和兴趣。但科研人员做研究的真正动力也是好奇和兴趣吗?如果是或基本上是,那么可以称得上是学术人或“书呆子”,否则,不是假学术人就是“半吊子”。当然,为谋生而从事科学研究的另当别论。 据报道,几天前, 2009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 Ada Yonath )教授应邀来中国访问,在谈到为什么很多犹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时,她说:“我认为这倒不见得是犹太人的教育有什么特别。历史上,在很多地方,漂泊异乡的犹太人都受到政治歧视和压抑,很难在军事、政治等领域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们不得不选择科学、艺术等知识文化方面的工作来谋生。” 由此看来,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咱们中国,大多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从一开始都是因为别无选择,只好选择世界上最难也最不挣钱的科学研究来谋生,也就是说,他们做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并不是好奇和兴趣。但有一条真理是颠扑不灭的: 只有那些从一开始或后来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一种兴趣和爱好的人,才成为了有成就的科学家。 从别无选择做科研,到因为好奇和兴趣做科研,既是境界的升华,更是做出成就的必然之路。 “我不是为奖励做科研的,是为了我的好奇心,为了我理解科学的愿望和激情。”已经不止阿达·尤纳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过类似的话。那些并不是别无选择,或者开始是别无选择,而后来在官路、财路等方面有很多选择的人,特别是已经阔步走在官路和财路上的人,科研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个幌子或助推器。 “镜子”的作用也许应该要照出并照顾那些只有“死路一条”、不得不选择科学研究来谋生的人,特别是那些被“改造”好了、对科研着迷、把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的人 ,这既是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的一种具体体现,也算是一种行业保护或垄断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身,遏制那些学术动机不纯或把评价结果看成生死攸关的人,或许对他们也是一种爱护和保护。历史上,读书做官论的典型代表范进同志中举就是一个沉痛教训。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6114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热度 16 SoSoliton 2011-6-12 21:16
大凡做高校教师的,都离不开评和被评。如论文、项目、职称等,无一不牵涉到评和被评。可以说,被评是高校教师无法逃避的命运;评别人又是高校教师具有某种权力或权威的象征。 我从最不起眼的大学助教做到教授,遭遇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被评,“多年媳妇熬成婆”,最近几年,终于有机会评别人了,还有幸当上了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和发展委员会委员。以我多年的切身经历和观察,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既可映射出评和被评人的众生相,更可折射出评和被评人的眼界和境界。因为对于被评者来说,每一次被评都可能涉及一次机会、一个转折、一个台阶或至少一份利益,所以在被评面前,被评者的心态、心胸、眼界和境界等均会暴露无遗;而对于评委来说,每一次的评审不仅反映出评委的眼光和眼界、胸襟和境界,更折射出评委的道德品质、学术素质和个人修养。 可以说,判断一个人的眼界和境界,甚至判断一个人能否有大的出息,从这个人对待评和被评的态度可见一斑。这一点既可以从无数成功人士身上得到印证,也可以通过观察或反观身边的事例得到答案。例如:大凡在单位内部争得很厉害、叫得很凶的,基本上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或自以为是的“夜郎自大”,其学术水平和思想境界正是因为很难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才只能靠打破脑袋抢得单位内部的“蝇头小利”聊以自慰。 有些做上评委的人,毫无原则和规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相关利益人弄上去再说,其思想境界显然只局限于个人或帮派利益,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严重的人品问题。 更有甚者,有那么一些人全然不作调查研究,全凭个人主观臆测,摆出一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姿态,为与其有利益关联的落选参评人挺身而出,对评委高度怀疑,对评上者极度贬损,跟学校顶足叫板,这些行为本身其实已充分反映出其心胸和眼界之狭隘,其觉悟和境界之低微。如这些人站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对学生心灵的毒害是深远而久长的。也许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不公正,但作为教师或领导,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和倡导公平与正义,至少应如俗话所说:当家不闹事。落选参评人如对这种“行侠仗义”的人还感恩戴德,其眼界和境界也就跟他们差不多了,要想有成就,可以说,难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需要记住:所有的评和被评均涉及比较和竞争,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靠抢和夺得来的。 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说,看一个学校或 学院的境界或层面 ,也可从评和被评事件中得出结论。如果大伙对校内或院内的各种评审你争我夺,互不买账,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学校或学院的水平还差得远,对外竞争能力十分有限,生存十分艰难,大伙只能靠争夺校内或院内既有的小蛋糕活命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一个单位如果老是在谈论分配问题,说明这个单位还处在求生存的阶段。 无论如何,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要有一定的眼界和境界的。面对参评落选,不要埋怨别人对你不公,而要反省自己还有什么不足,要以落选为契机、为激励,要有一种胸襟和气魄:真正的竞争在外面,真正的舞台在世界。眼界阔,才能够明白我之渺小;境界高,才能够成就我之事业。 (登载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0日第5版: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后又被登于 《湖南大学报》2011年9月12日总第1268期第2版)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4961 次阅读|32 个评论
若干国家的国家级学术评价计划
热度 5 Wuyishan 2011-4-12 06:17
若干国家的国家级学术评价计划 武夷山 英格兰高等教育资助理事会( HEFCE )的科研评鉴(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 RAE )已经搞了多年,其量化色彩很重。 RAE 的后继者是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 REF ,科研卓越框架)。 REF 算是 2010 年 3 月正式启动的, 2015 年春将发布评审专家委员会的总评报告。与 RAE 相比, REF 评价活动中,定量学术评价指标的地位相对下降,将会更加突出“影响”(科研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类指标。 在澳大利亚, Research Quality Framework (科研质量框架)评价计划已经被 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澳大利亚科研卓越)评价计划所代替。 2010 年开展了第一轮“澳大利亚科研卓越”评价活动,第二轮评价将于 2012 年进行。 在比利时,讲佛兰德语的高教机构之拨款数额取决于所谓的 BOF-key 评价活动。自从 2003 年起, BOF-key 评价纳入了文献计量学评价指标。 法国 2007 年成立了 AERES (法国科研与高等教育评价署),其任务就是对法国高教机构进行评价。该署要对大学进行现场考察的,评价结果与今后拨款是挂钩的。 在意大利, 2003 年首次开展了国家层面的三年期科研评价,即 Valuazione Trinnale della Ricerca (VTR), 6 年之后,才首次尝试将评价结果与拨款数额挂钩。评价完全采取同行评议方式。 VTR 的后继者是五年期科研评价( Valuazione Quinquennale della Ricerca , VQR ),与 VTR 不同, VQR 将采取同行评议方法与引文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在新西兰,高校所获科研经费来自于 The Performance-based Research Fund (基于绩效的科研基金),其中,对高校的科研质量评价结果占 60 %的权重。评价采用同行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方式。下一轮评价将于 2012 年进行。 出处: http://www.researchtrends.com/issue22-march-2011/the-research-excellence-framework-revisiting-the-rae-2/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研究|747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张春霆院士:学术评价的评价
wensz902 2010-12-23 16:28
张春霆院士:学术评价的评价 1 引言 学术评价者学术界之大事也,事关国家科技的良性发展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关乎科研人员的入职、职称的提升、资助和奖励的获取等切身利益,不可不察也。2010年6月17日,英国著名刊物《自然》(Nature)以《评价的评价》为题发表了一篇社论,对本期中发表的三篇有关学术评价的文章加以介绍和评论。其中一篇介绍了形形色色的学术评价指标及在世界各地的使用情况。Nature杂志曾就评价指标的实际使用程度以及与同行评议的关系向世界各地的许多学者和管理者发去了问卷调查。结果有150位研究人员和近30位大学教务长、系主任或其它管理人员反馈了调查问卷,综合后加以公布。Nature杂志还邀请包括著名的文献(科学)计量学家在内的6名专家就如何改进学术评价指标的使用等学术评价问题发表了看法。受这些文章的启发,笔者产生了借题发挥的想法,就是用同一个题目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写一篇新的文章,这正是本文的由来,希望对于改进我国学术评价的现状有所参考。本文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各种各样国际通用的学术评价指标,包括适用于研究群体(大学或研究所等)、刊物和个人的评价指标,并讨论如何克服其缺点;另一部分则探讨同行评议与使用学术指标评价进行评议之间的关系。 2 基于科研产出的评价指标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其产出的主要形式就是发表学术研究论文。在一般情况下发表论文的数量就成为一项主要的评价指标。当然不排除历史上或现实中某些杰出的学者只发表了极少数的论文却取得了极高的学术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再数其发表了几篇论文就变得毫无意义。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数字还是有意义的。论文总数这个评价指标在实际计算时存在着一个用什么样的论文来统计的问题。目前国际上存在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Web of Science 或 WoS (Thomson-Reuters集团);Scopus (Elsevier集团)和Google Scholar (Google集团)。前者从11500种杂志收录论文;中者从16500种刊物收录论文;而后者则包括了比前两者更多的工程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刊物所发表的论文以及专利。其中WoS又包括SCIE、SSCI等7个子库。对于一个给定的研究人员或一所大学(研究所或部门)统计出的论文总数取决于采用哪个数据库。对于自然科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宜用SCIE 数据库(约7000种刊物);对于工程技术研究除了用SCIE 数据库以外,还应参考Scopus数据库加以补充;而Google Scholar数据库对于两者都有参考价值,而且它是免费的。 3 基于论文引用次数的评价指标 3.1 篇均引用次数与影响因子 论文的引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它体现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小同行的署名评议,具有广泛性、公开性、公平性和客观性等优点,历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其中,篇均引用次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术评价指标。统计在一个时间窗口中所发表论文的总数(分母),以及这些论文在另一个后续的时间窗口中所获得的引用次数(分子),两者之比即为篇均引用次数。若把前时间窗口取为前两年,而把后时间窗口取为今年,则一刊物所发表论文的篇均引用次数又称为该刊物在今年的影响因子。显然,某刊物的影响因子,即其篇均引用次数,与在该刊物所发表的某特定论文所获引用次数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可比性。例如,据Nature统计,在2005年Nature的25%的论文获得的引用次数占总引用次数的89%。换言之,另外75%的论文只获得了11%的引用次数。也就是说即使在Nature这样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其中大部分所获得的引用次数相当有限。笔者遗憾地指出,在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有一种用刊物影响因子来评价在该刊物所发表论文及其作者学术水平的倾向。如有的管理者甚至要求其属下必须在影响因子多少点以上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种倾向不仅是十分错误的,因为它背离了科学研究的宗旨;而且也是十分荒唐的,因为它误用了刊物的评价指标。著名文献计量学家A.van Raan指出:“如果有一个观点每一位文献计量学家都同意的话,那就是:你们永远不要用刊物的影响因子来评价一篇论文或某个研究人员的学术表现——因为那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大罪(That is a mortal sin)”。但愿文献计量学家的忠告能引起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的警觉。 3.2 考虑作者贡献之不同的权重引用次数 无论是总引用次数或篇均引用次数都是针对论文而言的。如果该论文只有一位作者,那么全部引用次数理应归于作者本人。但是如果有多位作者(这是当前发表论文的普遍形式),国际上三大文献检索数据库的现行做法是把论文的引用次数归于每一位作者,导致了一篇论文的引用次被反复计数,这是十分错误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定义了两个概念:针对论文的引用次数和针对作者的引用次数,而后者等于前者乘以作者的贡献权重系数。权重系数是介于0和1之间的一个实数,可以根据该作者在论文中的排名计算出来。为了计算权重系数,笔者提出了一个论文荣誉的三分原则:将一篇论文由引用次数获得的荣誉等分为三份: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各得1份(他们的权重系数均为1),其他作者的权重系数之和等于1。而他们的权重系数原则上按作者排名的先后顺序递减,详情可参见文献,在这里不再介绍。为了给权重系数的计算提供方便,笔者建立了一个网站,免费提供权重系数和权重引用次数的在线计算,详见:http://www.wcitation.org/。 3.3 按学科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和皇冠指标(Crown indicator) 用引用次数作为评价指标的另一个大缺点是不具有学科可比性。例如,生物医学的引用次相对较多;而数学力学的相对较少。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引入按学科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假设一个研究群体在某一学科领域发表了一批论文。首先计算其篇均引用次数;其次再计算世界范围内在同一学科领域和相同情况下的篇均引用次数,两者之比则成为按该学科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其值为1表示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其值大于1(小于1)表示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低)。于是归一化的引用分数在不同学科间就有了可比性。若一研究群体同时从事多学科研究,则还要对所涉及学科求平均。在计算过程中可有不同的变化,于是就有多种不同的归一化方案。其中荷兰Leiden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CWTS)所提出的皇冠指标就是其中的一种,被做为世界大学排行榜的评价指标使用,详见http://www.cwts.nl/ranking/。但是仔细一想这种做法也有问题。把科学划分为各种领域是一种粗粒化的做法。问题是,粗到多粗为宜?细到多细为好?“如果划分过宽就会抹刹细节;如果划分过细,就会导致毫无用处的结果” ,最终使人处于两难的境地。到目前为止,这种指标只应用于对研究群体(大学或研究所等)的评价。 4 基于引用网络 (Citation network) 的评价指标 如果把每篇论文用平面上一个点(节点)来表示,而它们之间的引用用一条连接两点的线段来表示,则构成一个网络图。引用次数是一正整数,可用实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而引用网络是一个二维图,应比实轴上的一些点包含更多的信息。令人感兴趣的是互联网(Internet)的众多网页和它们之间的链接关系也可用类似的网络图来表示。这使人联想到能否用互联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引用网络。互联网的网页重要性排序算法的发明是一项重要的成果,其中由美国博士研究生L. Page 和S. Brin研发的PageRank 算法可能是最重要的之一,它是Google 搜索引擎的核心。PageRank 算法认为一个网页A的重要性取决于链向它的网页的数量和其重要性:链入的网页数越多,A面页就越重要;与此同时,链向A的网页本身越重要,其对A网页重要性的贡献就越大,及之亦然。可用一个数来表示网页的重要性,记为PR。显然,按照这一算法一群网页的PR值都耦合在一起。Page和Brin采用了叠代法解决了这一问题,算出了每一个网页的PR值,最终给出了网页重要性排序。PageRank算法的成功使人们想到用该算法对杂志的重要性进行排序。杂志之间通过其论文的引用构成了一个网络。杂志不同于网页,所以应用PageRank算法的具体过程是比较复杂的。美国的研究人员在WoS的基础上、按照这一思路提出了评价学术刊物的新指标,称为特征因子(Eigenfactor),又细分为特征因子分数(Eigenfactor Score)和论文影响分数(Article Influence Score),详见http://www.eigenfactor.org,这里不再详述。Thomson-Reuters集团在其JCR报告增强版里同时发布特征因子数据,包括特征因子分数和论文影响分数。可以理解,刊物的特征因子与刊物的影响因子呈强正相关,但排序不完全相同。影响因子只考虑引用次数;而特征因子不仅考虑引用次数,而且还考虑引用刊物的重要性,即来自重要刊物的引用其权重就大,反之亦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征因子这类指标比影响因子更先进。基于同样的想法但采用Scopus数据库,西班牙的研究人员提出了SJR指标 。值得指出的是,特征因子和SJR指标都是用来评价刊物的而不是用来评价个别人的学术表现的。但是在引用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评价个人学术表现的指标是可行的。意大利学者Radicchi 等人从1893年到2006年的114年间《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杂志所发表的40多万篇论文以及这些论文所附的878多万篇参考文献出发,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作者-作者引用网络。然后再采用类似于PageRank的算法计算出作者的排序名次 。为了实用,他们建立了一个网站:http://www.physauthorsrank.org,提供免费在线排序服务。任何于2006年以前在Physical Review上发表过至少一篇论文的作者皆适用。只要输入姓名,就立即给出该作者的排序名次及显示历年来排序名次变动情况的直方图,使用十分简便,结果相当合理,建议我国物理学研究人员不妨一试。 社会网络理论中所定义的一些参数在引用网络中可能有意义。其中有一个参数叫中介中心性(Betweenness centrality),它正比于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通过被研究节点(对应一篇论文)的最短路径数目。另一个参数叫接近中心性(Closeness centrality),它表示该节点到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路径的平均长度。 “这些参数在学术评价中有何意义仍不清楚,可能是学科交叉性的一种指标” 。毫无疑问,引用网络是学术评价的重要研究领域,值得重视。 5 基于将论文数与引用次数相结合的评价指标:h-指数 2005年美国物理学家Hirsch提出一种将论文数与引用次数相结合的新的评价指标,称之为h-指数。一个学者的h-指数为h意味着其至少发表了h篇论文,同时至少被累积引用了h2次。由于这个学术评价指标的新颖性和简单性,立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掀起了研究它的热潮。迄今为止,至少发表了100多篇研究h-指数的论文。为了克服其缺点至少提出了十几个h-指数的变种,又称为h-型指数。面对这种局面,澳大利亚著名学者Anne-Wil Harzing说:“自2005年以来提出了一打以上的h-型指数,就连文献计量学专家也搞不清楚哪些是最好的。结果,大部分科学家坚持还是使用h-指数,尽管有种种缺点”。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h-型指数虽然为数众多,但是它们基本上反映了相同的信息,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结果它们之间呈强正相关,这提示用少数一、两个即可。其中e-指数是笔者提出来的,它被定义为在h篇论文所获引用次数中扣除h2之后多余部分的平方根。简言之,在使用h-指数的前提下,e-指数补充了其丢失的引用信息,故应该同时使用。美国学者Dodson就建议同时使用h-指数和e-指数来评价大学教师的学术表现。天津大学人事部门联合使用h-指数和e-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了人才评价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许多h-型指数中,g-指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数,它主要反映被h-指数忽略的高引用论文的引用信息。在这点上看,g-指数与e-指数是相互冗余的。因此,在使用h-指数的前提下,(h,e)组合或(h, g)组合皆可取得满意的效果。但是g-指数在若干重要的情况下没有定义 。笔者重新定义了g-指数彻底消除了这一缺陷,并推导出一个公式可以从h-指数和e-指数出发快速计算出g-指数。意大利学者A. Bee开发出一套计算机程序,当用火狐狸浏览器访问Google Scholar时,会自动显示所查询作者的h-指数、g-指数和e-指数。该程序应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运行,详见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45283/。 Hirsch本人认为h-指数的最大缺陷是没有考虑多作者论文中的作者人数和荣誉分配。其实,笔者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了用w-指数来解决它 。所谓w-指数就是建立在权重引用次数上的h-指数。Hirsch在其论文中引用了文献,并提出另一种解决方案;即h-bar-指数。在使用h-指数的前提下,当出现多作者论文时,可选用w-指数或h-bar-指数。对前者已建立了网络平台(即前已提及的http://www.wcitation.org)提供w-指数的在线计算;对后者目前尚无此类服务。 6 基于互联网(Internet)的评价指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术刊物将论文在线发表,变成一份纯电子刊物。另外一些则在保持其纸质印刷的传统形式下,先期在线发表。有一种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论文,尤其是重要的论文在网上先期发表,免费阅读或下载。这就产生了一些新的学术评价指标,如在线阅读次数和下载次数等。有的刊物,如PLoS ONE,就提供其论文的被阅读次数和下载次数,以及这些次数的总和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例如文献自2009年5月5日发表算起到2010年8月15日为止,已经被阅读和下载了共3494次。显然,总次数越大就越表示或者这是一篇热门论文;或者这是一篇重要论文。另有一些刊物将论文按阅读次数和下载次数之和排序,排在前面的被赋予“高访问论文”(Highly accessed article)称号;或者将排在前几名的加以公布。可以想像,这些阅读者或下载者很可能成为该论文的潜在引用者,不过这要等2、3年之后才能见分晓。在线阅读和下载次数反映了论文的即刻以及长远影响力,这些指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7 同行评议与使用指标评价之间的关系 同行评议的常用形式之一就是提供个人推荐信。对被评价的群体、个人或一项成果由同行专家提供一封或几封推荐信,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并做出结论。这种做法需要两个先决条件:(1)同行专家必须是真正的同行,即所谓小同行,应当对被评价内容相当熟悉和了解;(2)评价专家应该认真负责、能够本着“公平、公正和客观”的原则无个人偏见地进行评价。可是有时上述两个条件很难满足。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分化,产生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对于一个项目、一个成果或某个人的学术表现很难找到真正的小同行来评价。如果只能找一些大同行甚至外行来评价,则往往会导致不公平和不准确的结果。同时由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互评网”的客观存在),上述第二个条件有时也难以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是干巴巴的、但却是定量的和客观的评价指标可以弥补同行评议之不足。在我国,有的管理者在批评片面使用某些评价指标的弊端后,正尝试用更科学的评价方法,比如,一个院系搞得好不好由国际专家来评估。那么请看国际专家是怎样进行学术评价的。针对Nature杂志的问题:“你们的院系在做出下列决定时,在某种程度上采用科学表现的评价指标吗?”,问卷调查表明 :在做出雇佣决定、转正(转为终身制副教授)决定、提职称决定和学术表现鉴定方面,回答“Yes”的占问卷的70%左右,而回答“No”的只占10%-20%。而在工资决定和研究经费分配两方面,回答“Yes”和“No”的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国外的管理者或专家在对许多问题做决定时,学术评价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Nature杂志的另一个问题:“对于评价指标的使用方式,一般说来你满意程度如何?”,约1/3的问卷回答“一点也不满意”; 超过1/3的问卷反馈“不是非常满意”;而将近1/3的问卷说“极为满意或非常满意”。在我国,就有管理者不满意评价指标,说他们只看推荐信,不看什么指标。但是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一语道破了天机,他说:“我们并不看(被评价者的)论文发表记录,也不告知同行评议者这么做,但实际上评价指标确实有影响,因为同行评议专家会看这些东西。”。这种情况被描述成:“定性的推荐信有时从后门引入定量的评价指标”。这说明,在做同行评议时适当参考评价指标可能使其评价更客观和更公正。完全排除评价指标的作用是不可取的。如果找不到适当的同行来评价,就要考虑使用评价指标来评议了,但是完全依靠评价指标也是不可取的。在此情况下,还要尽量收集各种同行的意见,如:在各种引用中引用者如何评价被引用的内容?被评价者是否作为主讲人(Keynote speaker)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做过报告?被评价者的文章发表后是否另有专家撰文予以正面评价?如何评价?是否被邀请在重要的专业刊物上发表综述文章?等等。总之,凡涉及对个人学术表现的评价时,在定性的描述中可引入定量的指标加以佐证;在使用定量的评价指标时可引入引用者的定性的描述加以补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后再做结论。最后我要着重指出:学术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科学和社会问题,没有最好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学术评价工作要永远处在不断地改进之中。(转载自< , 第24卷,第6期, 2010年报11月, 328-332. 作者张春霆,天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判断高影响力论文?
热度 1 孙学军 2010-12-9 20:25
前天我写了一篇文章《 从 百具影响 标准看国内学术评价 》,质疑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的文章,在丁香园和科学网都受到广泛关注。说明大家都是支持我的观点,但也有提出,到底如何判断最具影响论文?今天我试图寻找一种寻找高影响力论文简单方法。 在文献计量方面,一般是采用文章被引用次数作为判断金标准,但这个标准也存在很大问题,今年晶体学报的影响因子飞速提高的事情相信大家都能了解,该杂志的一篇论文把杂志的影响因子拔高了许多倍,而该文章本身尽管是一篇颇具有影响力的文章。 我最近思考有没有比单纯看引用次数更好的指标,后来与一个同事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候,提到评价个人学术水平单纯看杂志或引用次数不如 h-index 更准确。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思路来评价一篇论文。 所谓 h-index ,又称为 h 指数或 h 因子( h-factor ),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 h 代表 高引用次数 ( high citations ),一名科研人员的 h 指数是指他至多有 h 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 h 次。 h 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 h 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 h 指数是 20 ,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 20 次的论文总共有 20 篇。要确定一个人的 h 指数非常容易,到 SCI 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 SCI 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 1 就是 h 指数。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 h 指数比较高,为 62 。生物学家当中 h 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高达 191 ,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 160 。生物学家的 h 指数都偏高,表明 h 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本段引用网络资料) h 指数的实质是用数据来说明一个人发表了多少有相对分量的论文。 如果把 h-index 用于评价论文,应该同样是一个好办法,一篇论文的 (paper) h-index ,简称 p h-index 。 套用一下就是 所谓 ph-index , ph 指数或 ph 因子( h-factor ), 是一种评价学术论文影响力的新方法 。 ph 代表 高引用引用次数 ( high citations ),一篇论文的 ph 指数是指 施引文献至少 h 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 h 次 。 也就是说,评价一篇文章的影响力,可以把所有引用该文章的被引次数排队, 有 h 篇文章的再次被引用次数达到 h 次 , ph-index 就是 h 。 例如一篇文章被100次引用,这100篇文章中其中只有10篇被再引用达到10次,那么这篇文章的ph就是10。 ph-index的实质是用数字说明一篇论文被多少有相对分量的论文引用。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仍以一些比较典型的论文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分析分析 哪个 2007 年发表在 晶体学报 A 的 强文 A short history of SHELX 。只需要 google 一下, 这个文章 的 总引用次数 13108 , ph=19, 显然总引用次数超高的这个文章的 ph并不是非常高。我们看看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引用冠军论文,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院士1988发表在Blood上的 Use of all-trans retinoic acid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总引用次数1430,但 ph=101。如果单从引用次数看,前者是后者的9倍,但从 ph看,后者是前者的5.3倍,哪个作为标准好, 就很容易看出来了。也许有人认为把1988年的一篇老文章与2007年的一篇新文章没有可比性,我们可以只看2007年以后被引用情况,2007年后总引用次数则为217次, ph=22。 2009 年最具有影响的 100 篇论文中前 10 篇相信其影响力没有问题。 今年百篇冠军 Thorium-doping-induced superconductivity up to 56 K in Gd1-xThxFeAsO ,该文 总引用次数 184 , ph=17 。亚军 Broadband Ground-Plane Cloak 的情况,这个文章的引用次数目前是 169 , ph=11 。季军 Coexistence of the spin-density wave and superconductivity in Ba1-xKxFe2As2 引用次数目前是 70 , ph=11 ,表面上看于亚军相差很远,但影响力几乎相当。第四名为 ph=8 ,第五名 ph=10 ,第六名 ph=12 ,第七名 ph=10 ,第八名 ph=10 ,第九名 ph=15 ,第 10 名 ph=5 。也就是说,简单从这个数据看,用 ph-index 与我们经过复杂评价(单纯按照引用次数排名)相比,前六名出现的结果就开始出现巨大偏差,其中第九名应该是第一名,第六名应该是第二名。考虑到发表年份,按照我提出的方法判断, 复旦大学 2009 发表在《科学》上的这篇 Glioma-Derived Mutations in IDH1 Dominantly Inhibit IDH1 Catalytic Activity and Induce HIF-1 alpha 应该是最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如果按照这个指数,这个文章的影响应该远远超过引用 13108次的哪个晶体文章,因为这个文章晚出版2年,后劲十足。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16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科研观念?
孙学军 2010-11-25 09:10
基础与临床合作 现在医学院校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临床学科有吸引人才和资源的更大优势。临床学科当然可以利用资源和人力,充分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取得成功。由于在时间和历史积累的因素,基础学科在科研思路和研究技术平台上占有更大优势。基础学科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就需要考虑如何把自己的科研思路和技术平台给临床提供好服务,这样才能实现共赢的目的。也就是说,基础学科要在思路和研究能力方面给临床学科提供服务,是科研生存的有效途径。在这个思路的影响下,我们特别强调基础与临床的合作,我们提供最多的是指导和技术平台,临床提供最多的是研究生和科研经费,最后大家在合作中获得很多效益。 8020 和思路批发 从事任何职业的人都有 8020 规律,就是说 80% 的人并不真正对工作有兴趣,只有 20% 的人有兴趣,而有兴趣的 20% 中也只有 20% 有能力真正做好工作。就是说只有 4% 的人有兴趣而且能做好工作,这其中也只有 1% 能做出大成绩。如果你有幸就是这 1% 的科研达人,一定要做好这样的事情,如何带领其余 99% 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你首先要对其他 3% 的人做好直接影响,让他们成为这个工作的重要领导,这是实现总体目标的第一步。让这 3% 的人带领 16% 真有兴趣但能力不太够的其他人一起开展工作,然后把那些为生活而工作人一起工作。科研上,最重要的是能提供研究思路或建立研究方向,这是科研领袖应该关注的最重要问题。 新手寻找科研思路的线路图 科研思路在科学研究中是第一位的,如果 掌握了获得思路的方法,你会发现 科研思路绝对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如何寻找科研思路,你必须把自己培养成有象狗一样的嗅觉,象鹰一样的视觉。 首先要练好基本功 。 这是成为科研领袖的第一步,广泛收集整理资料,建立自己的学术知识结构,不仅要学习基本知识,而且要全面了解甚至掌握现在流行和热点,找到自己的兴趣领域。 其次要随时跟踪新的潜在热点。 这是你保持领先,发现好思路的重要手段。怎么发现,当你阅读一篇文献时候,要看到作者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就类似下棋,要能考虑到三步甚至更多,这样才能超越其他学者,在别人的基础上提出新观点和研究思路。 最后是创造条件证实自己的观点。 如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更多人一起开展这一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然后思考更深入的问题,达到引领这个方向的目的。 什么样文章才有生命力 作为交流的最重要手段,发表文章的目的是发布独特思路和证明这个思路的证据及其分析。现在信息技术非常发达,而且将来会更发达,如何在信息社会发表高质量文章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资源和人才上有优势的单位,可利用大量经费和成熟技术,从事显然可以实现的研究目的是一条思路,但并不可取,这是一种浪费社会资源的科研。真正好的研究必须是开创性工作,好的研究不在多,而在精。当然开创性工作也是有层次的,对于技术和经费资源比较差的单位,也可从事较低层次开创性研究,发表高质量文章,引领学科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科研人员的生存法则
孙学军 2010-11-24 10:16
本文将在《科技导报》发表 生活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大部分科研人员一方面能感觉到生存的压力和无奈,另一方面能感受到存在多种机遇,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样的说法,无论是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教育科学领域都没有问题。我现在想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中国科研人员如何更好地适应压力、应对挑战和迎接机遇。 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现在的科研大环境并不非常理想,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学术评价模式或评价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学术评价特别强调科研成果奖和发表 SCI 论文。各级别各种类的科研成果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评价模式,这是历史形成的,而且短时间从形式上似乎很难有改变迹象,也不可否认的是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众多不良现象,但从本质上已经开始有所改观,特别是评价指标上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例如,在技术和应用方面科技成果奖励继续坚持以应用和社会经济效益为标准,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更加强调 SCI 论文发表杂志级别,尤其是开始强调论文被引用次数,这些都是进步的体现。在 SCI 论文方面,从 10 年前国内大部分学术机构不重视,到现在有一些过分重视,不能否认这也是一个很大进步。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不适应就面临着被淘汰,这是众多科研人员许多无奈的根源之一。不过这并不是最大的挑战,更大的挑战是我们的评价机构也在学习中不断前进,将来的评价标准和模式都将会发生快速改变。也就是说,科研人员还要面对评价标准迅速变化的压力。等着这些变化后的再去适应,不如提前作好应对准备,这样才能在将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应是我们为中国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的前提和基础。 单从 SCI 论文奖励标准的变化过程,我们就可看到这种变化发展的将来趋势。 10 年前,大家没有什么 SCI 论文的时候, 论文 数量显得非常重要,各单位特别强调论文数量,只要是 SCI 论文就给奖励,甚至不分档次或着档次很少。后来发现,只强调 SCI 论文数量会很可笑,可笑到有人批量发表 SCI 论文,只需要换取奖励就足够了,而且有相当高的附加值。由于大量发表低水平 SCI 论文比发表高质量论文要容易地多,这必然导致大家追求论文数量忽视研究质量。后来的变化是把 SCI 分数作为标准,出现按照 SCI 分数计算奖金的现象,奖励系数也拉开了很多档次,例如 5 分以下,每分 2000 元, 5 分以上每分 4000 元等情况。这种简单按照杂志分数的评价模式也会有可笑的结果,例如有一个杂志, 08 年是 4.99 分, 09 年变成 5.01 分,同样一篇论文,同样水平的杂志,如果晚一年发表奖励竟然增加 1 倍,这种问题显然很快被发现。这时候中国已经到了 SCI 论文数量快速膨胀的阶段,巨额奖励已经开始成为一些科研单位的经济负担,并逐渐影响决策部门的政策。必然发生的改变是,把低档次杂志 SCI 论文奖励比例大幅度降低,提高和维持高分数杂志论文的奖励,政策导向意味显然: 现在已经不缺 SCI 论文了,我们缺标志性论文。 这时候中华大地已经到了 CNS 大比武时代。目前我们就是处于这样的阶段。 将来会怎样?是我们应该考虑考虑的时候了,随着 CNS 数量的增加,我们中国学术界在短时间获得暂时自信后,随后就会发现(已经有人发现)一个非常突出现象,中国的 SCI 论文数量和质量都突飞猛进,大有超过美国,有成为 SCI 论文数量 世界第一大国的趋势,但我们的论文质量,特别是平均质量没有相应提升, 一个显然的指标是平均被别人引用的次数没有相应提高,因此有人说我们只是学术大国,仍不是学术强国。 怎么办?我们的中国各级科研管理机构将会把引用次数作为战略性指标作为下一轮奖励标准。因此,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论文被引用次数将成为奖励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 为了你能在中国科技事业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必须把眼光从发表论文转入发表高引用论文上来,提高你的H-index将是王道 。 如果再看远一些,我们会发现,被引用次数也不能说明学术水平,也不是最好的标准,国际同行认可才是更重要的标准,到哪个时候,我们应该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学术环境,当中国科研人员回首这段论文奖励的历史时,会无奈地摇头笑笑:中国的学术,中国的科研人员,哎!我们等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1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坛杂俎(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学术打假”的另类思考
pww1380 2010-11-23 21:47
学坛杂俎( 1 ):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关于“学术打假”的另类思考 作者 杨文祥 科学研究是人类的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活动。在这种探索性智能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既不可能存在什么既定的是非标准,也没有什么先验的“真”“假”之别,否则就不再存在什么需要探索的未知领域了。 因此,在科学研究领域,除了恶意的抄袭与剽窃之外,社会应该关注的是科学家科学创新价值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即给人类创造了多少新知识、新技术,总结了怎样的新理论,提出了什么样的新思维和新思想,而非跟在科学家的身后刻意去发现什么“假”,除非有人蓄意亵渎科学或恶意诋毁科学家群体。 另外,在科学研究领域,任何人都不过是一个与他人地位平等的探索者。如果有人不清楚这一点,贸然充任裁判他人学术生命的“学术判官”, 极易造成误伤他人的始料不及的严重后果。 无庸讳言,由于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思想的混乱,导致了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丑恶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时下的中国社会,物欲横流,假、丑、恶现象比比皆是。而这假丑恶的渊薮就集中在钱与权的交集上,即贪官与奸商的勾结处。学术界即或有染,问题也并不在于学界本身,而在于学界与官商的不当联系之中。而学界的这种污染,也是腐败由核心领域向周边蔓延和浸润的结果,而非腐败和一切假丑恶现象的源头。 今日的中国社会的确需要大批的打假、打丑、打恶,以及打击一切丑恶和腐败现象的勇士。 只有通过这些民间的打假勇士与党和国家廉政机关的积极配合,才有可能有效遏止腐败和一切丑恶现象的恶性蔓延。 这样,真正有志于打假的勇士就应该深入虎穴,深入到贪官和不法商家沆瀣一气的地方去打,只有如此,才有可能从根本上和源头上真正解决腐败和假丑恶的问题。如果不在源头和根本问题上下工夫,只在学术界大张旗鼓地“打假”,到头来只能起到转移焦点,保护腐败,亵渎科学和丑化科学家群体的负面作用。 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科学家群体是国家这一核心竞争力的社会载体。任何在社会意识上——无论是在社会意识形态上还是在社会的潜意识和社会暗示上对科学的亵渎与诋毁,任何针对科学家群体在社会声誉、社会形象和社会信心等方面的伤害都是对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釜底抽薪的破坏。如果这种在科学研究领域和学术界大张旗鼓的“打假运动”有国外势力的插手或暗示,或有利益集团和腐败势力在幕后策划,问题就更为严重。为此,国家领导层和全社会有必要高度关注这一问题的后续发展。
个人分类: 各抒己见(Airing Our views)|2801 次阅读|2 个评论
革故鼎新(2):名刊迷信的背后
pww1380 2010-11-18 10:52
革故鼎新(2):名刊迷信的背后 作者杨文祥 迷信名刊,是学术界自信的迷失和对自我的否定,更是行政化官僚体制科研管理的常规模式。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4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革故鼎新(1):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pww1380 2010-11-16 17:42
革故鼎新(1):关于国家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学术思考 作者 杨文祥 如何运用学术研究活动生成发展的内在机制来实施学术管理,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需要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如果说科学技术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第一生产力的话,那么,能否构建起来一个充分尊重科学研究自身规律的科研管理体制就是检验我们的社会管理改革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个人分类: 栏杆拍遍(Facing the Distressing Landscape)|36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李醒民的《学术评价的某些规章应立即改革》
hrm001 2010-11-13 12:14
作者:李醒民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10-3-19 李醒民:学术评价的某些规章应立即改革 目前,我国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学术评价(包括科学评价)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像病毒一样在学界恣肆蔓延,肆虐学术肌体,甚至使得一批学人和学子病入膏肓。如不果断、迅速地予以解决,学将不学,术将不术,乃至人将不人,国将不国这绝不是夸夸其谈,危言耸听。 这些问题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我这里仅就其中主要三项规章加以剖析。一是无国家或省部级项目或课题的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没有申请到这样的项目或课题,不管学术水平有多高、学术贡献有多大、资历有多深,统统都不算数,绝无资格晋升专业职称或职级,也不许招研究生。二是按发表论文的报刊级别和篇数计算绩效的工分制,按照工分多寡依次排队等候。三是硬性规定研究生毕业必须在指定刊物上发表若干篇论文,无论文者没有资格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当然也就不可能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在这里,我想就这三项规章的不合理乃至荒诞之处以及弊端一一道来。 第一项规章的荒谬是显而易见的。按理说,学术职称的晋升应该以学术水平和学术贡献为准,用非学术的标准衡量学术,显然是越俎代庖。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不花纳税人的钱而取得重大学术成果(当然投入产出比是无限大了)的学人,不仅得不到奖励,反而饱受歧视,甚至遭受惩罚;而那些申请到项目或课题而拿不出像样东西,糟蹋国家的税收和人民的血汗钱,制造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的学术混混,反倒头戴耀眼光环,腰缠万贯提成和奖金,风光尽占,风头尽出。在项目至上和课题独尊指挥棒的挥舞下,难怪学人为抢夺官方课题绞尽脑汁,乃至无所不用其极;学界生态严重恶化,学人沦为项目化生存;自主选题、自由研究已成为镜花水月,终虚所望。中国学术界创新能力极度匮乏,具有世界水平的学术成果和科学发现犹如凤毛麟角,其根源就在于此。 第二项规章使人想起当年生产队给社员记工分:只要干一天活,不管你出大力流大汗认真干活,还是磨洋工,或是投机取巧,男劳力一律10分工,女劳力7分,小孩6分。现在,学界也如此行事,根本不顾及论文或专著的质量。各单位科研处或院系都有本部门认可的刊物名单和计分办法,按篇数计算分值,按分值论功行赏。反正要的只是数目字,哪管它们是怎么炮制出来的。其结果,一稿多投,长文几拆,自我重复,联袂署名,瞎编乱凑,东拼西凑,剽窃抄袭,钱文交易,掮客熙攘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一切应运而生的怪现状,直接由极端的量化评价导致,充分暴露出管理部门的无能(没有能力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准)和偷懒(计算工分连小学生也会)。当然,我不是一概反对量化评价,但凡事都得有个度,而且应该质量先行。 第三项规章的荒唐,简直可以说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项规章的制定者大概连初等数学也没有学过,他也不屈指算算:全国有多少学术刊物,一年总共能发表多少论文?每年招收多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留给他们发表论文的空间有多大?据统计,全部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需求篇数比学术刊物能够提供的篇数要大五倍之多,作为学术界弱势群体的研究生要从中分一杯羹,更是难上加难。况且,研究生在学年限不多,要把毕业论文作好尚且时间紧张,规定必须发表数篇论文,其窘迫之状可想而知。于是,毕业论文的写作受到干扰和冲击,也助长了青年学子急于求成的功利之心。如此培养出来的学术后继者,安能成为学风纯正、学究天人的学者,怎能担当起国家和民族的历史重任? 不合理的学术评价规章造成的恶果触目惊心,它使学术界由学术和文化圣地异化为名利场,使学人和学子由研究人异化为市场人,因此必须悬崖勒马,急需改弦更张。说起来,解决的办法倒也简单。针对第一项,坚持学术标准第一,重在研究结果而不是有无官方项目或课题,后者仅仅作为辅助考量。针对第二项,把论文和专著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放在首位,由学识拔尖、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作风正派的学术专家(而不是由官僚或名不副实的学官)组成权威性的学术评审小组,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使其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检验,数量只是第二位的参考。针对第三项,不强求研究生在学期间非发表论文不可,甚至无须鼓励他们发表论文,一切顺其自然,只要他们按时完成较高水准的毕业论文就可以了。我想,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加以改革,肯定有助于学术风气的好转,有利于学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教授) 一、学术评价 从量化评价转为定性评价后,是由单位自行组织评审还是采取其他的组织评审模式? 如何避免评价机制从定量改定性之后的人情风泛滥,在当前国情之下,若不注意设计好相应机制加以有效防范,必又会严重影响公平,所谓才出虎穴,又入狼窝。学术的主观评价,若只限于一个高校内部开展,势必难为,倘若多个高校联合,在省内又致关系之风,应该看到,学术人士之间的关系也相当严重和泛滥,所以建议改革后可实施跨省的随机抽取的一定数量同行同领域专家对代表论文进行网上会审,会审时只重研究成果的质量,特别注重创新价值,即相对现有的研究提出了什么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有什么新的或更好的效果等,而应不看其余,重实质轻形式,确保真正有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 二、新组织管理模式下,学术权力得到显现,但各种环节和机制上存在的管理隐患并未消除,此时,应如何更好地保证学术评审的公平和公正性呢? 对此,本人认为,应确立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在此的中间作用。某些经济学者、教育专家所主张的政府应完全放权给高校的建议是完全错误及低级可笑的,这既不合政府作为公立学校公共资产的所有者及学校相当部分办学经费的出资人应履行相关管理职责的常理,也不符合管理学上的多方共同进行治理的要求。这是我国学者完全不用自己的头脑,而是盲目按照国际惯例开出的简单照抄照用的问题方子。其实,在高校的治理机制上,政府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外部监督和中介管理的作用。比如,在本案中,政府在这里面的作用是负责搭建一个评审的跨省同行专家的公共平台,每次谁的代表作由哪位同行评审,是系统随机安排发送的,即使是政府相关管理者也无从知晓,评审专家的信息高度保密,系统只给出评审详细结论,系统记录的评审者姓名数据,需要在更高一级即部级教育部门经过审批方有查看评审者的权限。经过上述的设计的话,可以保证这种新管理办法能够免受人情关系的困扰,使评审的公正较有保障。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尽量让多位公正和高水平的学术专家来评审,并设计如何防止学术偏见的机制,以研究成果本身的质量包括理论和实践的价值为唯一评判标准,细化标准,完全按照标准打分,对于创新性的成果应予提高评审的相应等级予以扶持,为此,申请者对评审结果有异议的,可提交更为详细的比较报告,必要的,通过召开可以当面质辩的更多评审专家参与的现场会来予以评判,对因各种原因(比如依据理由不充分但却给予差评)导致评审失误失允的专家,一次降低信用等级,二次撤除其评审资格,这样,将大大约束专家可能的滥用权力的行为,保证充分的公平公正性。
个人分类: 管理学原创观点|472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诺贝尔奖的遴选过程主要是学术评价过程
livingfossil 2010-10-5 01:19
诺贝尔奖的遴选过程主要是学术评价过程 ---- 《纽约时报》报道 体外受精技术的先驱荣获诺贝尔奖 关键词: 体外受精;诺贝尔奖;学术评价 诺贝尔奖的遴选过程主要是学术评价过程。评价过程包含着对科学研究的鉴赏与欣赏,是无比残酷的,也是无比美妙的! 《纽约时报》的 文章特别提到:有关Robert G. Edwards和Patrick Steptoe在体外受精技术方面的研究的学术评价与认可经历了很漫长的时间。显然,这种做法是很稳妥的,当然是很残酷的。 科学是严肃的,是神圣的,也是以信用为重的事业。科学是社会的公器。任何科学活动和研究成果都要接受历史和时间的检验。 孙启高 2010年10月4日中午于美国康州 ----------------------------------------- 《纽约时报》的 文章: Pioneer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Wins Nobel Prize http://www.nytimes.com/2010/10/05/health/research/05nobel.html?_r=1hp By NICHOLAS WADE Published: October 4, 2010 ---------------------
个人分类: Behind palaeobotany|3714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论文的评价应该‘求大同小异’
热度 1 tianfei906 2010-9-18 14:05
近段时间,科学网上针对ldquo;31%现象rdquo;讨论得沸沸扬扬,可以说在中国科技界牵起了一场大讨论。《 NATURE 》和《 SCIENCE 》这两个被中国科技界视为神的刊物,又及时跟进,接二连三的发出社论、提出整改建议,好像中国期刊唯有学习《 NATURE 》和《 SCIENCE 》等期刊,改中文为英语,才是立于世界科技界之顶,才是发展中国期刊之道,中国才能成为科技强国。如不整改,我们中国的期刊就到了危险的边缘,就可能lsquo;灭亡rsquo;,遭遇灭顶之灾。 中国期刊、中国人写的科技论文,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抄袭等现象也不是中国人独创或者独有,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何我们非要将中国期刊、中国人写的科技论文全面lsquo;英语化rsquo;?我不反对发展中国的英文期刊和英文科技论文,但反对全面lsquo;英语化rsquo;。我个人觉得:中国科技期刊全面lsquo;英语化rsquo;,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真有人敢提出,并实现将中国期刊全部lsquo;英文化rsquo;,他(她)绝对是历史的罪人,外国人的走狗;如果真有那么一天,那才叫中国科技期刊、中国科技完全完蛋了。 小辈认为,目前是中国科技评价导向是主要问题,这一问题大多人都是看得见的,也是深受其害。在这种体制中敢言敢怒,但没有人提出更科学的评价体系。我们在强调国际化的同时,给人的感觉就是文章发到国外了或者国外有人对我们的文章进行引用了,我们的科技就是好的,我们的科研成果就是lsquo;国际化rsquo;了。敢问:中国的lsquo;两弹一星rsquo;、中国的lsquo;杂交水稻rsquo;等重大科技成果有几篇SCI文章?(这个我没有调查,也不是从事相关专业,希望有清楚的告诉一声)。目前,我们与其热火朝天的谈论中国科技期刊是否全部lsquo;英语化rsquo;的问题,还不如提出能够更好的评价中国科技成果的问题。也许一个人提出的问题微不足道,也不能全面解决中国的科技问题,众人提出的问题都对中国科技有促进作用的话,中国科技发展总有一天会更强大的。 在此,我在承认中国期刊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提出一个自己的观点:科技论文应该lsquo;求同求异rsquo;。 一、求大同 在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在世人全面谴责、打击抄袭的今天,我提出科技论文应该lsquo;求同rsquo;,是不是鼓励大家抄袭?是否我们每天都有数千上万的科技论文面世,这些论文中都有创新的吗?即使发表在《 NATURE 》和《 SCIENCE 》上的每篇论文都是创新的吗?我们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与他人的语句不同而不同。也不要认为一篇文章有31%以上的文字与已经发表的期刊、书等相同就认为是抄袭的,我觉得可能一篇论文即使有90%的文字与公开出版物的相同也不一定完全是抄袭的。(这是我后边要说的lsquo;求异rsquo;)为什么我们要设计软件来检查相同的部分,而不是设计软件来检查不同得部分,再通过专家等讨论其论文的创新性?求同的还有一个重大作用就是去除lsquo;伪科学rsquo;,如果是同一原理,不同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语句去描述,可能抄袭不被认为是抄袭,但是,由于语言、语境等变化,同一原理就被描述不同的版本,那个对,那个错就不知道了。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判断真伪更困难。因此,也是现在一些科技期刊等文献不同被人重复其结果的一大原因。因为,我们常常看见一些科技文献中的公式,本来第一人提出的公式是正确的,在后来人的引用中为了不被认为是抄袭的,换了符号等描述,公式复杂的一点的就抄错了,后人在怎么lsquo;牛rsquo;也复制不出结果来。因此,我们现在看文献的时候,特别是新算法,一般都要找到最原始的那份文献,才是值得我们最仔细琢磨的文献。 二、求小异 上面说了,一篇文章即使90%相同,我们仍然可以认为他是创新或者具有价值的呢?这就是要我们lsquo;求异rsquo;,如果我们能够找出不同的10%具有内在的科学价值,那就是创新。当然,如果你那不同的10%不是论文的核心,而前人那相同的90%,你说是你自己的发明创造,这就另当别论了。因此,中国科技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不同去搞那些所谓的防抄袭软件,如要做就做检查lsquo;求异rsquo;的那微不足道的小部分。文章的真正价值在于lsquo;求异rsquo;的那部分(这部分可以叫做创新)。不要像目前这些检测软件一样,去追求相同的部分。如果,这种软件不好好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毁了科技,也让更多人不敢写文章,本来一个好的点子,好结果,只能花费很大精力去写同一意思,不同的句子,那样,不管什么语言,到头来都是极度匮乏的。到那一天,人类不是有限资源缺乏,而是人类语言匮乏,人人不敢写,不敢说,人又要从lsquo;人rsquo;变化为lsquo;猿rsquo;了。 如果,哪一个人敢保证它的文章没有抄,只要把数据库扩大,不用SCI数据库,用世界上所有的科技期刊、公开出版物作为总体数据库,再用那个软件来检测,我敢保证一篇文章在文字上肯定10%以上的文字相同。不信,你们可以将你们写的文章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输到Google或百度试一下。 因此,科技论文应该追求lsquo;同rsquo;的同时,重点在于追求lsquo;异rsquo;。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8813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思考]论著价值判则
blueyye 2010-5-16 11:38
一篇论文或一本著作的价值,不在于发表在何种层级的期刊上,更不在于字数的多少,而在于其是否对人类知识做出了新贡献。 是否为人类知识体系贡献了新知识,是论著有无价值的根本判则。人类知识体系正是由所有向该体系注入新知识的论著积聚而成。 因此,是否向人类知识体系贡献新知是论著有无价值的判则,也是学术评价的基准 Cf.: 叶鹰 . 高品质论文被引数据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启示 . 中国图书馆学报 , 2010, 36(1): 100-103
个人分类: 学术思考|3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专利和专著大幅度贬值?
蒋高明 2010-4-20 16:56
蒋高明 笔者始听说专利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在上大学。那个时候,我本能地认为,科学家有了新发明,申请了专利,一定是了不起的。专利嘛,只有是最新的科研发现,且通过国家级的评审,才能够得到。这个观念一直保留到七八年前。当时,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专利也算公分,我对那些有专家的研究员刮目相看。因为,当时我们是没有专利的,也没有勇气将自己的发现去申请专利。 直到最近,我才知道专利并不神秘,甚至在科学家眼里,专利已经是无足轻重的一张纸了。 只要你花钱,将要申报的内容报专利事务所,走一个程序,上网搞所谓的查新,盖上章,再上报到国家专利局,没有不批准的。我们已申报了三个专利了,基本上都顺利地审批下来。如此容易申报专利,百分之百批准的专利有什么含金量呢?科学家对专利看不上眼,也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现在,对科学家评估,至少在我熟悉的单位,专利已经不算工分了。 专著的分量在当年也是十分了得的。以教科书为例,我们大学用的教科书,那些熟悉的作者名字,如李扬汉先生编写的《植物学》,潘瑞枳先生编的《植物生理学》、沈同先生编的《细胞生物学》等等,都是令笔者羡慕不已的。那大部头的作品,拿在手里就有沉甸甸的感觉。那花的可是真功夫啊,是作者对知识充分理解,融会贯通后,并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编写出来的好东西,专著的系统性、知识性、趣味性都是非常丰富的。 专利与专著的贬值,与目前评估体系有很大关系。目前对于研究人员和大学教师采取的评估体系几乎同出一辙,这就是学术看SCI,本事看研究经费。无论是职称晋级、绩效评估,几乎就是这两个硬指标。在科学院体制下,给研究生上课、审理国内外稿件、编写教科书和专著、申请专利、评审同行撰写的基金项目,甚至有好的建议被国家领导人批示或有关部门采纳,都是不算成绩的,只有将文章以SCI发表到了国外,不论这些文章是研究的什么问题;只要得到了科研经费,不论这些经费是采取什么手段得来的,那就是合格的研究人员,否则就是不务正业。即使对社会、对纳税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也不算数,因为考核或评估标准里,没有这样的指标要求,就不能算数。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出版图书,完全是自愿的行为,是不会引起管理者注意的。 专著的贬值也与图书出版社有关。因为,出版社是要赚钱的,对作品进行同行评审是要花钱的。严谨的学术著作是没有人买的,研究人员要出书就自己交出版费,并自己购买。在当前的科技院所或高校,有好研究成果的往往没有钱,有钱的往往没有好的成果。这样,前者,哪怕用一辈子的研究心血换来的研究成果也不到出版;后者,哪怕是东拼西凑的论文集,由于有钱也能够出版。因市场决定,出版出来的东西往往不值得看的,以送人为主,同行瞧不起,专著以往的厚重感就大大减少了。 专利与专著的大幅度贬值,是社会的悲哀,更是中国科技界的悲哀。当纳税人的钞票换回的是中看不中用的一大堆SCI论文时,我们离诺贝尔奖的距离是越来越远的。没有一个科学家敢于按照自己的兴趣,不申请经费,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他喜爱的科研活动,直到有非常重大科研成果问世,才发表成果的。研究人员申请经费,发表论文,按照论文点数发绩效,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没有经费意味着失业下岗。频繁的评估、晋升、分级、研究生学位,都需要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SCI面世,这样体制下,只能培养科研奴才(听话、出卖人身自由、学术尊严),学术资源的竞争引入了包工头回扣做法,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有大量科研经费,意味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意味着大量的垃圾SCI成果,意味着更大量的金钱和荣誉。不平等的科研竞争,既浪费了国家大量人力物力,又助长了科研腐败,更助长了科学家的浮躁心态。 改变这一切,必须重新回到科研人员的平和心态,让科学家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让专利与专著重新找回其应有的光环。 2010年4月20日于九思斋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887 次阅读|1 个评论
大学的根基
Nancyback 2010-3-1 13:29
今天上科学网,看到饶毅、施一公的文章教育改革的支点:高校自主权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315 ) 和王鸿飞的文章学术的多元化评价不是出路-与李侠兄商榷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8262 ) 被同时放在了头条 位置 。 两篇文章 提出了很好的 命题。 自 去 年以来,很多学术界网友,对此命题进行了积极探讨。大学的改革,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命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充分的讨论,有利于理解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与发展。这里按照上述两篇引文的思路,继续讨论,但愿有助于形成共识。 知识的社会价值是大学产生和稳固的根基 王文的两个主题句 1. 学术研究本质上是一件昂贵的事业,也是所有人类社会活动中精神上和物质上最为高贵的创造性活动。 2. 近几十年中国学术研究中最大的问题,总结起来事实上只是一个字:贱。点出了学术和大学精神失落的重要表象之一。 学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贵从何而来?中国学术的贱又是如何形成?看明白这两个命题的脉络,有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产生,孕育于人类自发的探究自然的活动,虽然神学院做了形成大学的子宫,但大学一脱胎出来,就一直在致力于形成自己的灵魂。对这一过程的推动力,实际上是社会对自然知识的需求和人类自然的求知欲。欧洲人寻根,考证出 Bologna 大学是最古老的大学,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直到文艺复兴以后,大学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模式。要说有模式,只能说是一群探究自然知识和生存技能,及传授和学习自然知识和技能的人的聚集。相当多的大学在不同的时期与宗教和政权相互关联和作用。但探究、传道和启蒙是大学的主要活动。这当然是基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 工业革命极大的促进了社会对知识和职业人才的需求,以法国的路桥学院形成 (1715-1747) 为标志,产生了现代职业学院,其它的原来已有的大学为适应工业革命对人才和知识的需要,不断调整已有的和建立新的学院,大学逐步的形成了现代的模式。当然,现在看来不同的大学都带上了自己历史积淀的痕迹。法国的工业化对知识和人才的强劲需求带来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 18 世纪形成了一系列专业学院 (Les Grande Ecoles) 。 1789 年大革命后,法国的大学逐步分化,向两个方向发展,即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大学 (Les Universit s) ,创造知识和技能并促进技能发展的职业学院。以 1850 年维克多 . 雨果给国会的提案为标志,这两种高等教育模式在法国定型。欧洲的早期发展国家如英国等,现代大学体制和法国接近,几乎经历了相同的形成过程,推动力当然也是工业革命。美国虽然较早的大学,如哈佛 (1636) 、耶鲁 (1701) 的建立参照了英国的早期大学模式, 19 世纪美国建立的一系列职业学院,如西点军校 (1802) 、轮塞勒 (1824) 学院、 MIT(1865) 则是参照法国的职业学院建立的。同一时期美国建立的一大批公立学校,如密西根大学 (1817) 等,则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往往同时有医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等等职业学院,也有以创造和传授知识为主的学院。 专利、著作、执业等权利保障是学术研究高贵的根基 在 15 世纪,欧洲先后产生了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工业革命时期,新技术和新知识不断出现,专利法和著作权法在早期工业化国家得到强化。至现代,创新成为工业和各项事业领先的唯一可能。这些保障体系也使得西方各国保持了强劲的创新能力。科学和技术研究者,或者说学术研究者,当然会成为社会的上层。 19 世纪后期 20 世纪前期,职业协会得到发展,执业权被规范为职(专)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如医师、律师、工程师等的执业资格在专业学院获得并受到法律保障。比如法国于 1934 年颁布法令,保护工程师的职业活动,但强调了只有工程师联合会认可的高等工程师学院授予的合格工程师才受到保护。这样工程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头衔和学位。为保护工程师职业,法国严格限制每年授予的工程师学位人数,比如 1992 年左右,法国一年授予的化学工程师文凭是 300 个,维持多年不变。欧洲的早期工业化国家,基本上有相同的职业教育和执业认证体制。这进一步保证了上层专业人士的社会地位,同时也保证了研究作为创新活动成为高贵的事业。 大学最需要什么样的自主权 饶施两位先生讨论了大学的自主权问题,主要讨论的是学校和学院的办学自主权。其中一个主题句高校自主权的改革,实质上类似于农村和企业改革,都是行政机构不再微观管理,而是调动、发挥一线前沿的农民、企业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大学和学院两级自主权的扩大,有利于减少行政层次,解放教师的生产力。但大学自主权的根本,或者根基,应是教授的治学自主权。 我们来继续考察欧洲的体制。欧洲的大学体制,历史证明是成功的,近三百年来,无论社会如何动荡,大学稳如磐石。虽然也有不端的事例和人员,但大学和学术体系具备充分的自净能力。那么大学内部稳定的根基是什么呢?是教授治校。学校和学院在欧洲基本上是实验室或讲座联合体。在北欧,一个教授的实验室是法人单位,教授签字写邀请信,国家就认可发签证,不需要任何其它附加手续。教授签工资表,就可以决定助手和其他职员的任免。当然这些活动是在法律的规范之下。在以法国为代表的南部欧洲,一个实验室有多位教授,这种实验室也是教授联合体。学院则是实验室联合体。大学是学院的联合体。各个级别都有充分的自主权,最基本的自主权仍然是在基层。这有点象饶施两位先生提的当年农村改革,是采用包产到户的方式解放生产力。当然大学的产出不是简单产品,不能象农村那样算工分,也不能象农村那样算产量。但是如果教授的职业活动受到了充分的尊重,绝大多数教授当然会正确的思考科学和教育问题。 可能国内同行多数还不知道,欧洲大学的学术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的归属是十分明晰的,归教授个人!因为教授是实验室法人。这一点是保证大学学术和技术研究创造力的根基之一,也是保证教授的科学研究活动顺利进行不受干预的根基。 2010 年 2 月 28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790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annehuang 2010-1-30 08:51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 科学的社会研究 - 科学社会学 : 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作者简介: 曾国屏 李正风:曾国屏,1953年生,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教授 李正风,1963年生,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副教授 加入时间: 2003-08-04 阅读次数: 3024 次 试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共同体与学术评价 曾国屏 李正风 (清华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本文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讨论了科学共同体及其学术评价问题,讨论了传统 学术评价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而指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术评价不仅是学理性的,而 且是社会性的,政策性的。   关键词:国家创新系统 科学共同体 学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G301,N031 文献标识码:A   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角度来广义地理解科学共同体, 其中不仅包括了作为 其基础和核心的公共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还包括政府的科学部和研究理事会、某些 企业和其他私营实体及其支撑的基础设施。相应地,科学子系统的运行绩效一方面取决于 各个要素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则取决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协同。而这两方面, 都联系着学术评价问题。 一   在科学社会学中,在讨论学术评价时与科学共同体范畴密切联系。   科学共同体概念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物理化学家波朗依在与贝尔纳的论战中, 抨击了计划科学的观点,力主学术自由、科学自由,进而提出了科学共同体概念。他写道 :今天的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 位置。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 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意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过程产生 很深刻的影响。大体说来,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工作的实际进行完全是个别科学家的责任; 但是对于科学发现权利的承认,是在科学家整体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意见的支配之下。这种 科学意见主要是非正式地发挥它的力量,但也部分地使用有组织的渠道。   20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希尔斯进一步指出:一个科学共同体的途径开始浮现出来 有自己的组织机构,有自己的规则,有自己的权威,这些权威通过自己的成就按照普 遍承认与接受的标准而发生作用,并不需要强迫。   20世纪60年代,托马斯库恩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使科学共同 体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70年代,库恩对科学共同体作了进一步的概括:科 学共同体是由一些学有专长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他们由他们所受教育和训练中的共同因 素结合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 这种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同一共 同体成员很大程度上吸收同样的文献,引出类似的教训。不同的共同体总是注意不同的问 题,所以超出集团范围进行业务交流就很困难,常常引起误会,勉强进行还会造成严重分 歧。   概观以往科学社会学关于科学共同体的探讨,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 影响到对科学共同体中学术评价问题的认识: 1.科学共同体尽管源于社会学中的共同体范畴,但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社会学中,共同体通常指与某一个地域范围相联系的人群,因而往往被作为社区 的同义语。然而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却倾向于舍弃其地域的规定性。科学共 同体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原则上它是没有国家界限的。在学术科学中,每一个无形学院 的成员都是超越国家的。尽管研究课题的资源来自各国政府或象联合国这样的国际组 织,但科学家本身却是世界科学共同体的成员,而不是国际文职人员或他们各自国家的公 民。 科学共同体之所以被认为应当舍弃其地域的规定性,其实质上是坚持科 学共同体的任务在于生产公共知识这样的科学观念,公共知识具有超越国家等地域界限 的品性,因而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的自治共和国。在这个共和国中,有统一的 行为规范和精神气质,默顿将之概括为四条:普遍主义、公有主义、不谋私利和有条件的 怀疑精神。   对于这样的公共知识,尽管无法确立绝对的评价标准,但可以找到相对一致的选择准 则。比如,库恩概括了五点:精确性、一致性、广泛性、简单性和有效性。库恩认为, 当科学家必须在已有的理论和后起竞争者之间进行选择时,这五种特征具有关键作用。它 们连同其它类似的特征,提供了理论选择的全部共同基础。 2.科学共同体具有以专业为基础的分层结构。共同体显然可以分许多级。全体自然科 学家可成为一个共同体。低一级是各个主要科学专业集团,如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 家、动物学家等的共同体。这样重要的共同体,除边缘上的外,都很容易确定。只要 根据它的最高课题、专业团体的成员情况和所读期刊,一般就够了。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 抽出一些重要的子集团:有机化学家甚至蛋白质化学家、固态物理学家和高能物理学家、 射电天文学家等等。 科学共同体上述分层最根本的基础是专业一致,库恩把这种基 础称为专业母体。在专业内部,由于接受相似的教育,研究相同的问题,阅读共同的 文献,因而易于交流,而在不同专业的共同体之间的沟通却存在困难,在某种意义上,甚 至是不可交流的。   由于科学共同体的分层以专业母体为基础,因此在科学共同体中的学术评价主要是在 专业内部完成的,即学术评价主要用于解决专业内部的问题,如专业内特定理论的评判以 及对于不同理论的选择等。 3.科学共同体中学术标准的运用主要指向共同体成员特定研 究活动之后的成果评判,而不指向研究活动发生之前或发生过程中的预评判。在科学共同 体中,科学的价值体系强调科学知识的公用性质,但仍然有推动科学家生产这种公用的科 学知识的科学奖励制度,在该奖励制度中,科学共同体的承认具有重要意义。在科学中 ,承认是财产的功能等价物;要求得到承认确实是科学家不可剥夺的权利。 承认是 作为研究者个人知识的研究成果被纳入公共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也是科学社会 学中所强调的运用学术标准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于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行为已经完成 之后。   从国家创新系统角度重新审视科学共同体及其学术评价,传统的关于科学共同体的认 识是有局限的。 二   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角度看,科学社会学舍弃科学共同体地域规定性的做法, 不具备充分的根据。   第一,科学共同体的使命:不仅服务于人类利益,而且服务于国家利益。生产公共知 识是科学共同体的任务之一,但不是科学共同体的任务的全部。科学共同体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是科学体制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决不单纯由增进公共知识存量这种动机所推动 ,科学体制化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知识的生产而服务于创造和积累财富并改善人们生活。 这种目标设计使政府或企业成为推进科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但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不 可能使这种目标设计无阻碍地惠及全人类。如果说在公共知识转向现实财富的过程缓慢/ 路径模糊,国家间或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在应用研究领域展开时,政府或企业尚缺乏阻止公 共知识自由溢出的足够热情的话,那么,在这种转化周期明显缩短、竞争明显前移到基础 知识生产阶段时,政府或企业便开始充分强调科学研究与国家或企业利益之间的关联了。 二战之后,美国始终把加强基础研究作为维护国家利益的根本措施。图1 从经费比例的 角度,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基础研究在RD中的份额的变化。图中较细曲线是根 据实际数据作出的,较粗曲线是对真实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处理后的趋势曲线。由图可见 ,美国基础研究的比重有两次较大的上升,整个60年代的不断上升的实质是应对原苏联 人造地球卫星所代表的挑战,而90年代以来的再一次持续上升则是对冷战结束以来世界 政治和经济新时代挑战的应答。这就是美国对国家面临重大挑战时,如何更好地发挥科学 系统、基础研究的作用的方式。 来源∶NSF. National Patterns of RD1995(注∶1995年为估计值)   1994年,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副总统戈尔《科学与国家利益》的报告,更充分表明了 科学共同体与国家这一地域性范畴之间的相关性。该报告不但强调把增进基础研 究与国家目标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而且要求美国科学界在继续充满活力地探 索科学知识新领域的同时,保证在实现国家目标时付出更大的努力 。   美国最近的动向又再次向世人展示了这种美国人应答国家面临重大挑战的方式。199 8年9月,美国国会科学委员会向国会提供了一份长达百页的题为《开发我们的未来》的重 要报告,报告中所提建议的第一条就是∶为了保持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会应将稳定而持续地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置于高度优先的地位。 1998年10月初,美 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联邦研究投资法案,规定到2010年美国民用研究预算要翻一番 。   显然,与强调超越地域范畴的传统的科学共同体概念相比较,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学 术评价将更加突出科学活动与国家目标、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二,科学共同体的生长:不仅遵循科学系统演变的客观规律,而且受到国家特殊的 历史和现实境况的制约。科学共同体的生长既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认知关系,同时也表 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说前者作为一种认识结构而更多地展示出非地域性的普 遍性,后者则更多地展示出地域性的特殊性。   这种地域性的特殊性有多方面的表现:①历史的文化传统和区域的资源禀赋不但会影 响科学的观念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生长速度,而且会影响科学活动侧重点的选择以及科学共 同体的生长方向;②特定时期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不但会使国家范围内科学共 同体在总体价值取向上具有特异性,而且会强烈地影响科学共同体中的力量分布状况;③ 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更会成为制约科学共同体发展的一种客观约束力量。上述各种特殊性, 使得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子系统不可避免地具有国家的印记。而事实上,正是这种地域 性的印记往往提供着一国科学子系统在整个科学共同体中的特殊价值,使科学共同体具备 了多元互补性。充分注意这种互补性已成为各国制订科技政策的依据之一。如美国不仅在 本国科技统计、科技评价和科学活动的计量研究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而且非常关注对其它 国家科技活动的统计分析,其主要动机就是为了考察这些国家会在哪些领域对美国的国家 利益构成威胁或提供帮助。   科学共同体的地域性特点,对科学共同体中的学术评价将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 共同体在进行学术评价时的不公正现象,如马太效应和权威效应等,也会表现在 地域侧面,如表现在国家层次上。这些不公正现象往往导致国际标准被优势国家的 地域性标准所取代,也会使劣势国家的某些新路径的高水平研究难以获得承认。正是因 为存在这种情况,国际承认往往并不等于国际水平。 三   传统科学社会学中所讨论的学术评价主要局限于专业或学科内部。这种做法是有其合 理性的。因为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以不同的范式或专业母体为基础,范式或 专业母体不同,科学共同体之间便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语言以及传统上的差异,因 而造成交流和沟通上的障碍和困难,甚至不同范式之间具有不可通约性。相对来讲, 专业内部或学科内部的评价可以回避这一困难,而使学术评价更趋可靠。   然而尽管这种评价有这种合理性,但仅仅立足于这种专业成员内部或学科内部的评价 ,却是无法满足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现实需要的。事实上,如果把国家创新系统中的科学 子系统视为地域性的科学共同体,那么这种共同体的存在在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专业或 学科的界限。国家范围内科学资源的集成和分配必然地不仅涉及到同一学科中的不同专业 ,或同一专业中的不同方向,而且将涉及到不同的学科。   国家创新系统建设的目的旨在以最优的方式配置国家范围内的科技资源,,以提高国 家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不再是专业或学科内部不同理 论间的选择,而是专业之间或学科之间在优先发展上的选择。即它试图解决的不仅是专业 内或学科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包括了专业间或学科间问题。这种解决不再回避专业或 学科之间在交流和比较上的困难,而是要克服这个困难,这使得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学术评 价不仅是学理性的问题,而且是社会性的,政策性的问题。   这种学科间评价,应当确定国家重点发展哪些学科,在学科中的哪些领域力求突破。 应明确扶持哪些薄弱学科,在哪些方向进行紧密的追踪研究,以图适时地实现超越。对这 些问题的解决,无疑应当以全面而准确的学术评价为根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创新系 统中的学术评价便无法像以往的科学社会学评价所设想的具有充分的独立性。相反,它是 同社会评价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事实上,早在20世纪60年代,敏锐的科学家已经充 分认识到这种结合的必要,如美国科学家温伯格便以研究科学各分支学派和领域的优先权 为目的,建立了一套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评估准则。他认为,人们需要对以下问题做 出判断 : (1) 这项科研在潜在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社会价值吗? (2) 此项科研对现存的或提议的技术能带来相当显明的改进吗? (3) 这一领域的发展对科学的其它领域有重要后果吗? (4) 此项科研已经成熟到足以开发的程度吗? (5) 在那个领域有有益的事情要做吗? (6) 这个课题并不陈腐且未超负荷吗? (7) 存在此项科学研究可以利用的优秀人才吗?   在阿尔文温伯格(A﹒W﹒Weinberg)看来,上述问题(1)-(3)涉及到选择的外部 标准,问题(4)-(7)涉及到选择的内部标准。内部标准旨在从学科(领域)发展的自 身出发,评定各学科(领域)在新问题方面具有的前景、潜力和成熟程度,以及该学科( 领域)在人力方面具有的基础。外部标准则试图评价各学科(领域)发展对其他学科的支 持作用以及对解决技术和人类问题的影响。 而是否注意到这种结合,对国家创新系统的 绩效将产生不同的影响。正面的例证可见于美国NSF的发展。美国科学基金会是美国基础 研究的重要资助者,但对基础研究的推动并未游离于经济和社会目标之外。如20世纪60年 代NSF受到企业界的抨击,认为NSF不重视应用研究和工程发展,并且国会也要求NSF反映 企业界的利益和需要,于是从1969-1977年实施了RANN计划(应用于国家需要的研究计划 ),最后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工程科学局;二是由于美国政府对卫生部医学研究的加强, 相应地,美国NSF撤消医学研究局,加强对其他科学研究的资助;三是到了70年代、80年 代,由于高技术产业,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发展的需要和工程发展对国民经济有 着重要的影响,美国NSF相继设立计信息科学局、工程科学局。由此可见,美国NSF试图实 现学科发展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结合与互动的努力。   相反,英国在基础性研究领域长期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其科学共同体的 生长较多地受制于内部固有的系统惯性,突出研究的国际目标,而忽视了研究的国家 目标,因而妨碍了有限资源流向那些从国家利益出发希望发展的科学领域,或流向科研效 率较高但还尚未在国家科学资源分配过程中获得有效发言权的科研组织和个体。许多政策 分析家认为,这种科学政策所固有的学术评价与社会评价的分离,是造成英国工业衰退、 经济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学术评价的对象看,以往科学社会学所强调的学术评 价主要针对科学研究完成后的成果评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过去人们关注的多是小科学 的科学研究活动。这种科学活动在课题方向的选择上受个人兴趣的驱动,在研究资源的获 得上对社会的依赖性小,这种研究被称之为自由研究,在科学研究活动完成之前,基 本上属于个人的行为,无须社会通过专门的评价活动予以约束或规范。相应地,评价主要 作为个人认识获得的社会承认的必经程序而发生在成果完成之后。应当说,在国家创新系 统中,这种评价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赋予科学共同体社会成员以社会承认并对之进 行激励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子系统不断创新的内在动力之一。 然而,国家创新系统中的 学术评价,却不能仅仅局限于这种成果评价的范围。从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起源看,可以 认定是大科学时代的产物,是科学体制化进入到国家建制和跨国家建制层面并发展到较高 阶段的产物。大科学的概念源于普赖斯20世纪60年代的著作《小科学与大科学》,对 这种大科学内涵,温伯格曾做过这样的概括:科学变成为庞大的有两个不同的意义。一 方面是指,现代科学的许多活动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物理学,或空间研究要求非 常精密的仪器设备和专业人员的巨大队伍。另一方面,科学事业,小科学和大科学两者, 都在爆炸式的增长,并且变得非常复杂。 显然,大科学要求有高度精密的仪器、庞 大的人员队伍,即大科学必然伴随着不断的技术升级和成本升级,而这意味着组织管理、 能源和物质供应、技术等各种问题和同时出现。这将使科研活动与社会资源之间的矛盾空 前地尖锐起来,也将使对科学事业的管理前所未有地重要起来。 大科学对社会资源的高 强度需求和依赖,以及对科学研究投入高回报率的不懈追求,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科学中学 术评价方式。可以说,在大科学唐运作方式中,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资 源与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和适时调整,是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效率和科学质量的 关键所在。要解决这个分配和适时调整问题,学术评价不但要指向学科与学科、专业与专 业之间,而且应该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始终。如果说在自由研究的小科学时代,科学共 同体的学术评价主要聚焦于作为输出的成果,那么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大科学运行方式中 ,学术评价是基于全过程的,不凡最终体现为对输出的研究成果的评价,而且更重要的是 表现为对输入的研究前的预测评价,以及对输入最大效率地转化为输出的研究中的过程评 价。有理由认为,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只有这种基于全过程的学术评价,才能全面的描述 人们的创新行为,才能对创新活动的绩效与趋向,以及创新过程中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做出充分有效的动态刻划。 文献: ----------------------------------------------------------------------------- --- 曾国屏,李正风 主编.世界各国创新系统.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杨宏进、薛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19 转自刘王君 王君..科学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68;171 同上,171 库恩.必要的张力.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92 齐曼.元科学导论.刘君君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250-251 同⑤,316 同⑤,292 J. R. Cole J. S. Cole.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Science. .Chicago: Uni 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45 克林顿,戈尔.科学与国家利益.曾国屏,王蒲生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Unlocking Our Future----Toward a New Nationa l Science Policy. Sept. 24, 1998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 Bulletin of Science Policy News. No. 1 43: Oct. 21, 1998 同⑥,230-231 同③, Trial on Science Community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Zeng Guoping, Li Zhengfeng (Center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 0084,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science community and academic evaluation in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the rationality and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evaluation, and points out further that it is not only academic but also social and policy relevancy.   Keywords: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cience Community, Academic Evaluat ion 引用 地址: http://hps.phil.pku.edu.cn/viewarticle.php?sid=689st=0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估|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绩效考核的误区和“辛路历程”
jianxu 2009-12-29 16:15
时至年终,对一线研究人员的又一轮年度业绩考核也行将开始。考核的内容无非是对经费进账、论文发表、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毕业学生等项目数额的盘点。考核的结果不仅轻重不同地与被考核者及其团队的切身利益(奖金、收入等)挂钩,也涉及到研究人员的脸面。所以有的研究人员说,需为荣誉而战。 事实上,客观、公正地考核研究人员的业绩远非是一件易事。它涉及到考核的终极目的究竟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游戏规则?由什么人(谁)来当裁判?更为重要的或许是,游戏规则和由此产生的比赛结果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发挥着导向作用。 不恰当的规则不仅不能对提升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和竞争力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相反,还会助长学风的浮躁并且在价值观上对年轻的一代学子产生误导。 纵观近十多年来对研究人员考核规则的演变,可透视出我们对学术和人才本征价值的认知从幼稚(片面)走向成熟的历程。规则的演变曾经(在有些单位可能是正在)经历过这样几个历史阶段或者误区: 1 ) 以 SCI 论文数量论成败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学研究的复苏,上个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中国人开始逐渐登陆国际学术舞台,用英文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相对于从前仅仅将研究成果发表于限于国内学术共同体的中文期刊而言,这毋庸置疑是一种革命性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基础研究而言)。因为在英文期刊发表的论文,毕竟是得到了(至少是部分)国际上专业同行的认可。在这一阶段,鼓励研究人员在 SCI 收录的期刊上发表论文,对于提升研究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研究人员(包括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曾经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时过境迁,片面地以论文数量论成败这一规则的负面作用逐步显露出来,直接的结果便是导致论文注水,学术含金量下降,垃圾文章满天飞,甚至助长了重复发表、一稿多投等不端行为。显然, 千篇工程并不难,论文大国看来也并不难,难的是真正成为科技强国和世界一流。 2 ) 以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 IF )论英雄 。在拥有了一定数量的 SCI 论文之后,如何界定论文的水平与质量这个难题便浮出水面。也有人认为,先上数量,再上质量,是一条必由之路。评价水平与质量的一个简单办法便应运而生,即根据论文所发表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 IF )的大小。随之而来的便是,只要在《 Nature 》、《 Science 》等高 IF 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便可一炮走红,被认定为是重要成果。不可否认,对于国人来说,在顶尖期刊上有所作为固然是创新能力提升至某一高端层面的重要标志。然而,简单地按 IF 论成败的局限性也很快暴露出来。诸如,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在 IF 上的差异,导致逻辑上错误(甚至荒谬)的比较,即拿苹果来比橙子(如物理的去材料那儿比,材料的去与冶金那尔比,竭尽之能事向下游发展)。另外,即便是出现于高 IF 期刊上的论文,其学术价值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如此看来,在高 IF 期刊上发表文章不可不有,不可不求,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成果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必然联系。 3) 经费多多益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通过各种渠道争取研究经费的能力可反映出研究人员在业内的竞争力。理论上讲,在竞争中赢得经费资助一定是在工作基础、学术思想或技术路线上的创新性得到了部分同行们的认可。令人遗憾的是,现实的国情造成影响资源分配的因素错综复杂,使得资源的优化无从谈起。没有钱,固然不能做事儿;但是否钱真的可以是上不封顶,越多越好?钱与学术上的产出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是否有人去过问、追究?十分值得探讨。由于经费来源以及研究项目在任务与目标上的差异,在经费数额上可能会存在有巨大的差异。这就如同企业的产值不等于利润一样。不同项目之间经费金额的比较似乎是缺少某种合理的归一化。曾经听到过一位大学里的学院院长介绍,该校明确规定,教授每年争取的研究经费不能少于 50 万。按照这一标准仅仅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项目的 教授恐怕就得下岗或者走人,可见教授们的压力之大。另一方面,从对该校推免研究生复试的情况来看,学生的质量与该校原有的名望差距甚大,这是否与教授们整天奔波于争取经费,忽视一线教学有关不得而知。 4 )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强烈挂钩。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按论文数量发奖金( n 元 / 篇)、按 IF 的高低发奖金(如 IF 1000 元)曾几何时都被用来作为激励研究人员的政策。考核结果过度地与个人收入的挂钩,一方面造成了收入分配上的不稳定,不合理地拉大了差距,而与实际的贡献难以相符,使得耐得住寂寞、讲主义成为空谈;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人为名利和金钱所诱惑,铤而走险,弄虚作假。如同破纪录的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一般。 从国际学术共同体的情况来看,对研究人员的频繁考核、离奇古怪的考核规则以及大幅度根据量化的数据来决定个人的主要收入,在西方国家似乎罕见。其急功近利的负面作用正在不断显露,并且被有识之士所唾弃。尽管彻底地摈弃诸如此类的考核,回归本征的学术规范,仍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对其弊端认识得越早,将越有利于从真正的意义上促进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科学地位。 相关链接: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为什么我们不能体面地实行年薪制? (图片来自网络) 心路历程。来自港台用语。指思想转变的过程。   《长翅膀的绵羊》记录了她留学英国两年的学习、生活经历与心路历程。(《羊城晚报》2002/8/23)   徐开垒撰写的《巴金传》此番再版,又补充了近3万字,记录了从初版1991年至今12年中巴金的创作和心路历程。(《解放日报》 2003/11/18)   此次比赛的歌手有着年轻化、高素质的特点,他们用音乐表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及心路历程。(新浪娱乐2004/4/30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12235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为什么有审不完的稿子?
蒋高明 2009-12-23 08:08
为什么有审不完的稿子? 蒋高明 笔者在做研究生的时候,导师黄银晓只有2个学生,师兄王忠民以及笔者。导师每天都很准时来上班,打来开水(这事应当是我们学生干的,但经常睡懒觉,黄老师一到办公室就去打开水了,我们很不好意思) ,打扫一下房间,然后找来专业书,或摊开报纸,或就手头的科研工作,工作起来了。 其中一件工作就是审稿子。 那个时候,专业的学报只有《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生态学报》、《环境科学》等为数不多的学报,导师的办公桌上不时地来一些稿子。笔者好奇,有时趁导师下班也去翻翻,看看都是写了些什么。 黄老师是非常认真的人,每一篇稿子从收发室拿来,登记注册;审稿的时候,还要很认真地记录;一些小的 问题在稿件上注明;审稿意见是逐字逐段看后提出来的。 那个时候的稿子是用方格纸一个字一个字抄的,作者认真,编者认真,审者也认真。记得老师处理一篇稿子约1周左右。全年她处理的稿子也不过10篇,还是算工作量的。 现在轮到她的学生处理稿子了,不过我就没有她那么从容了,显得狼狈多了。经常是稿子被人催多遍后才从 上网电脑里调出来,看题目,内容,找他的科学问题,小的文字错误是作者自己的事情,英文的问题请a native speaker把关。审稿意见也不可能像导师那样,一周内才拟好,往往是一两个小时搞定一篇稿子。 没有办法啊,来稿太多了。 以前导师是一年才处理十多篇稿子,而现在我一个月就得处理十多篇;以前, 导师审稿子,是科技界的荣誉,算绩效(当时的工资并不根据绩效定);现在审稿是我们的义务,不算绩效。甭说绩效了,发表了国内学报不但不添彩,还是很丢人的事呢。人家都高分SCI了,你们还写那个国内学报文章? 我现在担任《植物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的副主编或编委,常规处理稿子的工作量就很大,经常来稿的刊物就有《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中国农业科学》、《林业科学》、《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学报》,偶尔也有《科学通报》或《中国科学》。要是按照后两刊的来稿频率,自然我是肯花时间认真看的。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现在稿子多了,刊物也多了。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市场规律,需求大了。什么需求?研究生毕业需要论文,大学教师提职称也需要论文,课题验收也需要论文,经费申请也需要论文,于是论文的制造的速度必须得提高。文章多了,就需要更多的刊物来发表,于是专业刊物增多了,从国家、省 、市乃至县级都有学术杂志。国外还有SCI,他们拒绝了以后再来国内市场转转。 在每个小的专业领域, 每年毕业生数以万计,加上年轻的老师,稿子自然也是数以万计地生产。 于是,我的手头就有没完没了要审理的稿子。 不过,我们自然要问,那里来的那么多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都值得发表吗? 不发表不行啊,毕业生不给学位,教师升不了级,科研项目验收不通过。这样的挂钩才奠定了中国论文制造大国的地位。当然了,这样的风气可一路领先到国际去,老外的SCI刊物也有咱中国人大大的论文。 Paper本意是纸,还有一个意思当论文讲,钞票显然也是用纸做的。老外羡慕我们中国科学家道:你们好厉害,我们政府要求我们将paper变成money,你们政府要你们将money 变成paper,那多容易啊。 是了,要是规定研究人员的paper得变money,恐怕就没有这么多文章了。 我们在制造学术垃圾。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14272 次阅读|17 个评论
准学术评价与学术评价的斗争
bison55 2009-10-27 21:46
所谓准学术是指非官方认证的学术团体或虚拟化网络化的学术组织,没有固定的经费支持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没有专门的组织,但是很多学者却为了一些共同的兴趣和爱好走到一起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比如科学网络论坛,哲学网,或sprit等学术性质的网络论坛或博客空间。其中有很多观点都是很新很有创意,其理论和实践价值不比正式期刊杂志里的文章低,甚至很多学者讨论和关心的问题都很现实、且及时,反而成为重要的参考。 准学术的出现,自然就有不少人开始关注其价值,很多人因其真实性,原创性和随意性,而强调他的评价参考作用。有些高校就把网络博客或学术论坛的文章发表数和点击率作为一种学术价值评分标准。自然就出现一些利用某些特殊的网络资源宣传权力增加其点击率或评点率,也有部分人通过各种网络朋友互相点击,以此增加点击率。造成人们重新考虑准学术平台的价值参考性。以一次证明“民主,并非科学”。 传统学术期刊的权威性因为现实中有权力、关系、金钱等因素受到很多人的质疑。即使不受外在因素干扰,一篇或许很优秀的文章因为风格或某个标点而被编辑枪毙。(有人生物方面的文章投到营养因子不到1的期刊上没被录用,投到营养因子10以上的期刊后,被录用了)标准总是相对的。正是因为没有绝对合理的评价标准,造成准学术评价和学术评价相互斗争。造成很多学者成为多元把投手,一方面把文章投向正规杂志上,一方面修改成普通版发表到网络上。 准学术交流方式的因为其快捷,方便阅读,互动交流,增进观点参考和交流,其优势明显。传统学术交流受时空和成本等各类条件的限制,被准学术交流方式替代是迟早的事。
个人分类: 反思类|27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韩启德: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yangwenzhi 2009-9-8 23:34
今天(9月8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开幕,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致开幕词,很精辟。在开幕词的第二部分,他强调 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也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只要合理地界定好两种权力的边界,完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以下是他开幕词的第二部分,贴出来供大家参阅。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举一个例子。不久前,北京大学的季羡林先生去世了。我发现,很多媒体都称季老为国学大师,为此还引起了争论。季老的研究领域算不算国学,这个当然值得商榷,但我们大家公认,季老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是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我们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因为媒体的炒作,大众媒体在专业学术领域的判断能力,我想恐怕不是那么可靠的,而且现在媒体上出现的大师也太多了一点。我们的依据就是国际国内学术同行的评价,在印欧比较语言学领域,在佛教语文学领域,世界上有关的学者都重视和认可季老的学术贡献。他写的《浮屠与佛》、《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译释》以及《糖史》等等,尽管我们这些搞自然科学的人看不大懂,可是根据国际国内学术同行的评价,我们也可以毫不犹豫地确认,那是能够传之久远的名篇杰作。   所以说,学术大师、一流学术成果、优秀研究团队、高价值研究项目,不是由媒体来加封的,也不是哪一级组织决定的,更不可能是社会大众一人一票评选的。 权威、科学、严谨、公正的学术评价,只能来自学术共同体。   近年来,我国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已经显得非常突出。中国科协曾就此作过一些调研,发现部分科技工作者对现行评价体系的不信任感和挫折感相当强烈。比如,在政府科研经费资助和项目管理上,官员的权力过大,往往直接指定和左右评审专家,使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得不到保证;在人才评价和科技成果、资助项目评定上,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同行评议,常常简单地把论文发表数量、引用率等量化指标作为唯一标准,形成被大家戏称为学术工分式的评价方法;在科技奖励上,重政府奖励,轻学术共同体奖励,两者缺乏衔接,一些政府奖励的同行认可程度较低,等等。由于存在这些问题,所以我们的科研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科技经费使用的效率还不高,而且助长了一些浮夸的风气,不利于学术道德的建设,也不利于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激发。   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术共同体没有能够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术共同体的主动性、责任性、积极性和自身能力都不够。   学术共同体是什么?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动学术的发展,从而形成的群体。按马克斯韦伯的说法,学术共同体的成员,必须以学术为志业,在这里,科学成为了一种存在方式,一种人生态度,甚至是一种精神境界。学术的评价、学术的标准、学术上的分歧,所有学术上的问题只有依靠学术共同体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尽管学术共同体也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但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要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学术评价中的基础作用,当前重要的是要做出必要的制度安排。例如,政府科研经费的分配可委托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来进行;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的职称应完全由与行政管理分离的学术委员会来评定;遴选院士要听取候选人所属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的意见;国家科技奖励应在获得各学术共同体所设奖项的人选或项目中来遴选;建立和完善同行评审人员信用制度;开展科研项目后评估和追溯评价,等等。   学术共同体要在学术评价中发挥好作用,就需要自律。要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使共同体内部风清气正。大家加入到某个科技社团中,为的是追求科学真理,而不应有其它什么私利。任何人违背了学术道德,就要受到严厉的惩罚,要被淘汰。学术道德是共同体的生命,如果道德上堕落了,那么这个共同体就走到了尽头,当然不可能在学术评价中发挥作用。   此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科学研究也有着社会性,也应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我们科技工作者还必须学会处理与媒体的关系。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也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关系,只要合理地界定好两种权力的边界,完善制度安排,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我们的态度,应该始终是辨证的、全面的、科学的。
个人分类: 学术共同体|4037 次阅读|2 个评论
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zhumengjin 2009-8-31 01:21
在学术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同行评议是公认的最为合理的学术评价方式。但是,在学术生态环境亟待进一步完善的中国,除个别特牛鼻的单位外,同行评议可能是最不合适的学术评价方式。中国科研队伍规模十分庞大,学术生态网络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对于人际网络错综复杂的中国,在现阶段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普遍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并不合适。 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门第观念、同行相轻、礼尚往来、拉帮结派等元素可谓根深蒂固,远甚欧美国家,目前国内学术界被公认存在诸多影响同行评议结果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不合理因素。时下将同行评议作为学术评价的主要标准,无疑是将中国学术推向广受诟病的人治环境。不公平的根源往往起于人治,中国学术评价不需要人治,而是需要基于客观标准的法治。如果在现阶段全面推行同行评议制度,在官本位文化流行的中国,相应保障和制约措施未建立之前,同行评议将很快沦为领导的主观评议,网络笑话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将很快成为现实。在同行评议制度信誉尚未得到全社会认可之前,中国学术评价需要的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中性指挥棒。 . 目前能成为这根中性指挥棒的只有SCI。SCI是一个中性的评价标准,本身无所谓好坏,所谓的好与坏只不过是国人强加给它的罪名。尽管高档次杂志中有垃圾论文,低档次杂志中也有高影响力论文,但那毕竟属于少数、属于特例。在平均趋势上,论文的质量与杂志档次呈正比,通过SCI论文的数量和IF(加上非负面引用)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人的学术水准。作为一个主流评价标准,必须适用于整个群体,而不是照顾少数特例。要适用于整个群体,就必须要看平均趋势,在平均趋势上适合的标准就是好的标准。反对SCI评价体系的往往拿特例、个案说事。特例往往都是不可重复的,全世界不读完大学而成为首富的只有比尔盖茨一人,其他人都复制不了,对于众多企业家而言,步比尔盖茨的后尘只有死路一条,更不能用比尔盖茨来制定评价商人的标准。用特例去反对适合群体平均趋势的东西无疑是错误的。在时下的中国,就整体趋势而言,SCI评价体系是相对最为客观的评价标准。至少在现阶段,对于中国学术环境的良性发展而言,强化SCI评价体系比丑化它更为有利。 . 当前的中国,不需要掌握话语权的人制造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人治现实,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中性、客观的评价标准,我们需要继续紧紧围绕在SCI指挥棒的周围。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5832 次阅读|3 个评论
剑桥的学术评价准则及我们的差距
热度 1 jianxu 2009-7-23 14:34
英国剑桥大学拥有 800 年的历史( 1209-2009 ),被誉为学术重镇。先后有 83 位诺贝尔奖得主出自该校。 传说有一位美 国 教授,来到剑桥访问,向陪同他的英 国 教授问道,为什么你们校园里的草坪那么绿?英 国 教授的回答是:浇水。美 国 教授仍然不解其意。踌躇之间,英 国 教授补充道:要浇上它 700 年。这个笑话讲的是英国人对老美心里不服气,笑话老美历史短暂而已。(其实,美国校园里的草坪也不差水,同样是郁郁葱葱。) 最近,剑桥大学材料系的主任应邀来本所访问,其演讲报告中有一张片子,讲述了他们对教授(学术带头人)和研究成果的评价准则,分成下面五个档次: 4* World Leading (世界领衔) ; 3* Internationally Excellent (国际上优秀、杰出) ; 2*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国际上认可) ; 1* Nationally Recognized (国内认可) ; (还有 0* ,也就是可有可无,或者等于不存在。) 很显然,人和成果的水平与档次是相互连带的。只有拥有世界一流的人才,才有可能产出世界一流的成果;也只有做出了一流的成果,才能够被认可是一流的学者、团队或研究机构。一般说来,在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里, 3* 以上水准的人才和成果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包容一小部分处于向上攀升阶段(持潜力股)、 2* 和 1* 水准的年轻教授。估计后者如若不能在若干年内努力拼搏达到 3* 以上的水准,就得卷铺盖走人,去低端一点的单位发展(人挪活,树挪死)。 按照鄙人的理解,达到 2* 水准者(或团队),大致上应该有这样几个标志, 1 )发表的论文会受到国际同行们的关注,日后有一些引用; 2 )在本领域的主流学术会议上受到邀请、做特邀报告; 3 )受到国际上其他团队的邀请,访问讲学; 4 )受到邀请参与国际期刊的审稿工作。 简而言之,就是 visible 。 知彼知己。目前咱们( our team )的水浇得时间还短,功力不够, 3* 以上水准的工作还不敢去奢望。但大家齐心协力,多做出点儿 2* 水准的工作应该是可求的。不然, 。 ( 2001 年 10 月访问剑桥)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14329 次阅读|12 个评论
学术评价应没有统一标准:学术平台决定学术质量
陈中红 2009-6-29 09:45
最近科学网上关于 SCI 正受到热烈讨论或争论。 争论是好事,道不辨不清,理不辩不明。 但此讨论我看没有正确的标准答案。 原因在于各人所处条件和站的高度不一样,形成的思维和观点当然会有差异,而在讨论时,每个人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环境和条件,而忽略了事件的正态分布性和世界的复杂性。 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的观点是,学术平台决定论文质量。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该观点并不具绝对性,任何事情都有两头,我的观点仅代表正态分布的中间大部分。 为什么呢? 因为高度决定远度和深度。 对于哈佛、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来说,不是发表 SCI 论文的问题,而是在 SCIENCE 上发表论文的问题。 我现在所在实验室的 Moldowan 教授是斯坦福大学有机地球化学分子实验室的掌门人,他在 SCIENCE 上已发表了 6 篇论文, Nature 上就不说了,好像在国内同一领域发表一两篇的我还没有见到。在这样的学术平台或环境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表 SCI 等高质量论文绝非难事,只要你有正常的智商和工作基础。 当然,以斯坦佛大学为例,也不具有代表性,但是,道理是一样的,我想在中国的国家实验室里出来什么 SCI 检索的高质量文章也不是难事,否则国家每年投这么多钱养那么多人干什么呢。因此身处高的学术平台,如果成果在垃圾性期刊上出现,那就是有问题啦。 但是,没有学术平台的呢,譬如下面一大批科研工作者工作在不具备高质量科研的学术平台或环境里。没有高级别的譬如国家级项目支撑,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对于他们来说,出 SCI 论文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所以,在他们所处的学术平台上,发表相当级别的论文就可以适当代表他们的成果和贡献。 并且,在体制下,他们也得要论文交差呀,如果将标准统一化,那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啦。 同时,也要考虑到学科的差异性。 基础学科,譬如现在流行的纳米和生物技术类的学科发表 SCI 似乎容易,既然是热门,当然什么影响因子就高了,这也不奇怪。 而应用学科呢,发表什么 SCI 就相对困难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在他们的主流刊物上发表相当级别的刊物就可以了。 当然,还得承认个人在学术方面的天赋的差别,譬如爱因斯坦,牛顿之类的是千年等一回的人物,这种人是不符合大众化的规律性的。敬业,勤奋,创新意识强,思维前沿的科学家是注定要走在前面的,再加上良好的学术平台和机会,他们领导科学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学术评价应该没有统一标准; 大多数情况下,学术平台决定学术质量; 正是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一些所处较高学术平台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应可以作为一种要求; 而对于处于不利或不良学术平台上的科研人员,相同标准的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应视为一种鼓励。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6812 次阅读|8 个评论
你可以不信任核心期刊,但你为学术评价做了些什么?
zhangjiuqing 2009-6-22 11:20
你可以不信任核心期刊,但你为学术评价做了些什么?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在质疑学术评价依靠在SCI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者其他重要数据库列入期刊发表文章来进行,是否真正能判定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很长一段时间里,核心期刊论文成为学术评价的硬指标,在其上发表的论文成为学术水平的标杆。特别是在授予学位、晋升职称、课题验收等关键环节中,核心论文数成为最重要的砝码,核心期刊的地位由此逐步攀升,对核心期刊的批判之声日盛。 很多人都明白,不能让核心期刊论文左右一个人或者一个项目的命运。问题在于,除了质疑和批判,我们自己都为真正的学术评价做了些什么? 比如,一些学校规定,一个博士毕业生在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才能毕业。作为博士生导师,你对这个规定抗争了吗?如果你抗争了,你的理由是什么?你是否能提出足够的理由,说服评审专家们,你的学生非常优秀,正在酝酿突破性的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写一些不痛不痒没有水平的论文? 比如,作为评审专家,你肯定参加过不少博士生的论文答辩。你是否花了很多的时间,来阅读这位博士的论文和发表过的文章?你是否指出过,这位博士生已经发表的3篇论文其实可以合并为一篇,或者应该暂时不发表,待实验数据更完整和推理更完善才应发表?你是否觉得,作为评审人,一上午3个半小时完成5个博士生答辩,不依靠论文数量,你就一定能评审出这5个博士生的真实水平? 又比如,你也晋升过职称。在介绍学术成就时,你是否只提自己的一个创新思想,而不提自己承担了多少课题,发表了多少核心期刊论文?你是否觉得自己得以晋升,不是依靠核心期刊论文,而是自己的真实水平;而对那些依靠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而晋升的人嗤之以鼻呢? 比如,你也发表过论文。在投稿之前,你是否反复问过自己,这是一篇非发不可的学术论文吗?你是否比较过近期该领域的论文,是否觉得自己的论文真的比已刊发的那些论文高出一些呢? 在论文发表之后,你会因为完成了一篇论文任务而如释重负呢,还是期待着有人来信来电和你商讨论文观点而内心忐忑呢? 由核心期刊论文来看学术评价,有如管中窥豹。如果偷懒的人比较多,大家习惯了,既不愿意通过此管多处观察此豹,也不愿意多造几根口径不同的管来观察此豹,更不去把此管打破放开眼界观察此豹,只骂此管性能不佳功能不全,其结果只能是涛声依旧,学术评价依赖核心期刊的局面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704 次阅读|8 个评论
期刊评价与论文评价
rbwxy197301 2009-5-27 10:25
学术期刊在发挥传播知识功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评价的功能。许多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都是以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学术期刊的声誉、学术期刊上刊载论文的质量为侧重点。尽管评价指标的选择存在差异,数据的来源也不尽相同,但从最终的评价结果来看,大部分期刊所处的位置差别并不大。作者通常会把最好的文章投到学科领域较好的期刊上,质量较高的学术期刊其把门人的水平、审稿制度等都比较严格。因此,一个学科领域较为优秀的研究成果也大部分会集中在一部分学术质量较高的期刊上。从这个角度看,马态效应的结果就会导致以刊论文、刊以文名、搭便车的现象。另外,我们可以发现,在一些质量较高的期刊上会出现一些质量相对较差的文章,在一些质量较差的期刊上也同样会有质量相对好的文章。期刊评价中侧重的是很多篇论文整体的评价,而论文评价侧重于单篇论文的评价。因些,期刊评价与论文评价在评价的主体、客体、评价的过程、评价的标准等方面都是不同的。这个问题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从下面的文章当中,也许可以得到一些更加清晰的答案。 期刊评价不等于论文评价 如何改进学术评价 2009年05月26日 08:17:49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自: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9-05/26/content_11434965.htm  近日,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五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主办,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承办,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及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技信息研究 所情报方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科学学与科技管理》杂志社协办。来自教育部、台湾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学者、主编、评价专家和美国ISI中国区代表及国际文献、科学计量学会长鲁索教授的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围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力评价、同行评价与引文评价、期刊评价与论文、著作质量评价与绩效评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国际性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此次会议是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评价专家和学者的首次聚会,也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文摘、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首次针对学术评价的主题进行交流。通过研讨,与会者对以下问题达成了一定共识。  学术评价是需要和可行的  与会者认为,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是人文学科,不管承认与否,评价都是客观存在的,在研究的各个环节,诸如试验、阅读、写作、引用、阐释、论证等过程中都包含着评价。不是要不要评价的问题,而是由谁评价,有何评价目的,以什么标准评价,评价的条件是否已具备的问题。在解决了评价是需要和可行的这个大前提后,我们就可以不再争论人文学科是否能评价的问题,而是集中精力来解决怎样评价等实质性问题。  同行评价与引文评价是可以互补且可以相互制约的  与会者认为,尽管在评价制度不完善、同行自律不严等情况下,同行评价也会引发一些流弊,但从总体看,同行评价仍不失为学术评价的最主要的方法,尤其是对研究的质量进行高端、精细的评价时更是如此。因为只有具有专门的知识,才能评价本专业研究的得失。学术造诣越高,越能看清研究的高下。为了使同行如实表达出来,就需要设计好评价制度,包括评价的公开性、透明性和可检验性。而引文评价,并不是如通常所认为的只是定量评价法、间接评价法,或是客观的,是与同行评价对立的方法,它首先是一种同行评价,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引文是能够读懂被引文献的本领域同行或相关领域同行对其研究是否有用或有帮助的判断。引文数据既是定性的,又是定量的,准确地说,它先是定性的,尔后才是定量的。引文评价是没有经过事先聘请的许多大众同行的评价,是任何人所不能控制的,正是由于这个特点,引文评价可以与事先聘请的精英同行专家的精细评价相互印证、相互制约和校正。但也应清醒看到,引文是科学对话的一种方法,是作者认为对自己的研究有用的资料,并不是专门对研究质量的评价,有的引文可以测量学术质量,有的则不行。因此在进行学术评价时,要根据各学科不同的引文行为来具体对待,要区分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引文深度。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目的,适当利用引文数据,夸大或缩小其评价功能都不可取。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方法出来之前,引文评价法是最不坏的方法。  期刊评价不等于论文评价   期刊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者、读者、期刊编者、图书情报专家和科研管理专家。期刊评价主要是指期刊的质量评价。目前利用引文数据(引文次数、影响因子、H指数等)、被摘、被转载、被下载率等对期刊的评价,仅是从几个方面对期刊影响力的评价。尽管影响力与质量、价值有很强的正相关性,但它并不是期刊质量的直接评价。期刊质量评价是指对期刊的整体品质、内容与形式优劣的判断,需要学者、读者、期刊编者、图书情报人员、科研管理者等共同参与。在参考引文等各种数据后,要对期刊进行直接的审读和评价。这是一项颇费时费力的工作,必须下功夫认真组织进行,切忌急功近利,仓促评价。但不论有多大困难,目前也要积极准备条件开展这项工作。要对不同类型期刊的质量制定评价标准和指标,首先要确定一组期刊是否具有可比性,尔后再选好评价者和合适的评价方法,要给评价者充足的评价时间和评价条件。在真正的期刊质量评价完成之前,不要用其他较为粗略的期刊评价来替代期刊精细的评价。即使期刊质量评价完成后,期刊评价也不能代替该刊所刊载论文的评价,已正式发表过的论文是否有高质量,还必须由同行对论文的内容和实质性贡献及与相关论文相比较后才能得出结论,绝不能用其他简略的评价完全替代精细的评价,更不能将简略的评价结果与职称评价、奖金、学术资源的分配等直接挂钩。  学术质量的评价主要是指对评价对象的实质内容进行精细的评价,其核心是对创新能力的评价  学术质量的评价最终依赖于时间和实践/社会的评价和检验。在有限时间和实践中所得出的评价结果具有相对性,绝不能将其绝对化,但也不能因其相对性而否认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目前关于创新力的评价指标大多为定性,主要通过同行专家的审读来直接测度。比如对文科论文的创新能力的评价,目前主要是通过同行专家对选题、综述、研究方法、观点(思想)、资料、论证、结论等方面有无、有多少新意来判断。目前较好的引文索引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只能够具有部分的查新功能,远不能代替同行专家的直接判断。与会者认为,如何将同行专家的共识评价集中起来建立数据库(将定性评价转变为定量评价),如何共享不同阶段同行专家评价的成果,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增加评价的公开性、透明性,如何优化现存的引文索引数据库以提高同行专家评价的准确性和评价效率,是当前评价研究的关键课题。   评价研究的共识成果应立即转变成有关政策和措施,改进现行的学术评价办法,朝着健全良好的学术秩序和宽松的学术环境的正确方向迈出坚实的一步  与会者认为,学术评价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健全良好的学术秩序和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以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繁荣发展学术研究。经过认真的研讨形成的共识成果应能致用。例如,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有:为了有力地遏制目前以数量评价代替质量评价的不良倾向,要淡化成果数量的要求,以利于形成宽松、从容、可以让学者心无旁骛的学术环境,为出精品提供充足的阅读、思考、交流、写作、评价(评价也算工作量,改变目前学者只顾自己写,不管或不愿评价他人成果的倾向)的时间和空间,先鼓励少而精,尔后再鼓励好而多;为了彻底遏制以行政权力干涉学术权力、以人情关系影响评价活动等问题,除了采取从制度层面厘清行政与学术权力的界限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将精审同行专家的评价与广大同行的评价、社会评价等结合起来;取消以刊评文等只重形式不重研究成果质量就直接与奖金、资源密切挂钩的规定。(叶继元)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4709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 2009-4-9 10:41
也谈学术评价和学术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4 月 9 日发布 今天看到学术批评网转发新华文摘刊登的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博士的一篇文章《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这篇文章是《新华文摘》 2006 年第 09 期刊登摘自《学术研究》 2006 年第 2 期。( http://qkzz.net/magazine/1001-6651/2006/09/354382_2.htm )。 张保生先生本人是否还坚持文章的某些观点不得而知,但是现在再度将这篇文章发布,笔者不得不就文中有一段界定何为学术研究的妙论提请读者注意 , 这段文字是这样写的: 学术的可评价性与不可评价性也是一对矛盾。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主持和同行学者主导,必须遵循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遵循规范的评价程序。然而,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个体研究、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特点。对于这样的个性化研究,只要研究者不申请立项资助、不申请成果评奖,也不以此为应聘、晋升的砝码,甚至不要求学术共同体给予其任何带有功利性评价,它就超出了学术评价的管辖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评价具有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它需要评价对象发动。但严格说来,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因为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学术只有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张保生《学术评价的性质和作用》,张保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院长、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批评网,转发 2006 年 5 月 25 日, 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10426type=1008 对于这段文字 , 笔者实在不能苟同 , 理由如下: 第一 , 学术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存在着个体研究、独立思考的个性化特点。对于这样的个性化研究,只要研究者不申请立项资助、不申请成果评奖,也不以此为应聘、晋升的砝码,甚至不要求学术共同体给予其任何带有功利性评价,它就超出了学术评价的管辖范围。这段话当然没错 , 问题在于为何有些学者不申请 ( 包括一些知名、资深在职学者 ) ,已经退休的学者真正有申请权利吗? 问题还在于,张博士接下来还写道:不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言下之意,只有接受张博士所言的官方评价体系的学术文章才算是学术研究 , 而凡是不接受的 , 就不算学术研究。这算什么逻辑 , 典型的只许官方放火 , 不许百姓点灯 ! 第二 , 严格说来,不公开发表并接受学术评价的学术研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学术研究,因为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言下之意就是公开发表的才算学术研究 , 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 其一,笔者理解张博士所言的公开发表,说的是纸媒图书和刊物,而不包括网络上发表的学术研究资料和文章。张博士这一公开就一棍子封杀了所以网络学术研究文章和成果。 其二,张博士的公开发表说 , 也否定了一些学者由于种种原因用非卖品印刷纸媒发表的学术研究成果 , 按照这种说法曹雪芹红楼梦的手抄本也算不得学术研究 , 因为是不公开发表的。 第三 , 张博士解释说交流是学术的基本特征,学术只有交流才能为同行所用、所参考,并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人类知识体系作出贡献。问题是 , 交流形式是多样的 , 公开发表在纸媒上可以交流 , 在网络上也可以交流 , 用手抄本、非卖品形式发布,难得不是学术交流 , 只有张博士规定的官方形式才算交流 , 别的统统不算 , 这又是哪家逻辑。 第四 , 学术评价由评价机构主持和同行学者主导,必须遵循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遵循规范的评价程序。这段话也没错 , 问题在于目前还没有国内和国际上真正被学者共同体认可的一般标准,谁都可以制定一个企图包括全球学者的一般标准,即使我国教育部制订的标准 ( 何况尚未形成法律 ) 也难以管住全国标准 , 更不用说全球认同的标准了 , 学术研究不走向全球算什么全球 ? 而且按照西方国家的标准 , 那些手稿本、手抄本、网络本都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形式。 第四,说到底 , 究竟是内容还是形式决定对学术研究的界定?这是一个重要的思想方法问题 , 只要我们保持公正立场应该是明确的。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研究(09)|4459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SCI就不行了吗?
周春雷 2009-3-25 09:19
不SCI会怎么样 2009-3-25 星期三 9:09:32 问题:不SCI我们就不是原创了吗? SCI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这个社会学术评价的每一个角落,发表一篇SCI我们会欢欣鼓舞,发表一篇CNS更是要让举国皆知。国人的学术成果用通用语言包装后能出口到国际学术市场并获得认可,固然值得高兴。但这样的SCI崇拜也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弊端,为追求数量拆分发表、一稿多投、中英重复发表、数据改造等现象已不再罕见。在职称评定、毕业资格鉴定中,SCI论文更是过关斩将的神兵利器。 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对SCI缩写的消极阐释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窃以为,SCI崇拜的本质是我们缺少学术成果鉴定的能力与学术自信。 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心态和策略??
个人分类: 学术评价|5408 次阅读|10 个评论
H指数自测
libseeker 2009-2-14 17:12
H指数是从引证关系上评价学术实力的指标,作者的H指数是指该作者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偶然发现中国引文数据库(CNKI)H指数可以自测,使用起来简易快捷,且用图显示结果。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H指数 (图谋注:需要有访问权限方能用。)检索字段有:作者姓名、第一作者、作者单位、曾经工作单位一 、曾经工作单位二、单位匹配方式 (精确 模糊)、资源范围(全部来源 全部期刊 核心期刊 SCI来源期刊 EI来源期刊 )(图谋注:目前该功能没做那么细。) 本人H指数自测结果为8。经体验,我认为检索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感兴趣者不妨前往体验。 附部分图情档学科人物H指数情况 (检索日期:2009.2.14。本检索结果可能欠准确,仅供参考) 冯惠玲 15 黄长著 5 黄宗忠 23 刘湘生 10 马费成 21 孟广均 12 邱均平 29 吴建中 22 吴慰慈 25 叶继元 14 张晓林 25 武夷山 10 王知津 19 叶鹰 12 范并思 17 马恒通 12 彭斐章 13 蒋永福 24
个人分类: 学海泛舟|588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为什么中国学术需要依赖外部评价(2)
wanghongcai 2008-12-5 23:26
一、中国大学学术评价外部依赖成因从内部讲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官方意志对大学影响太大,学术准则需要服从官方意见 这种现象在各种评价活动尤为明显,这样使人们总感到学术不象学术。而且最关键的是不仅上级有钱袋子卡着,而且还有政治上的压力。这两点也使得大学只有唯上命是从。 (二)大学校长缺乏魄力和智慧,不能主张或保证学术独立 从现在大学校长的选拔模式看,大多选择的是虽有一技之长但却是乖乖型的校长,这些校长也许在自己专业方面是佼佼者,但行政能力方面特别是管理能力方面显得尤其不足,特别是缺乏智慧,不能在复杂的环境下寻找到自己的方位,更不可能为大学找到合适的方位。大学在官方意志面前是被动地听从。 (三)学术人缺乏自信,不敢主张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中国人学术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真正的职业,仍然是一种依附型职业,即隶属于公务员的职业,因此从职业本身方面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自然也不能保护自己。作为职业代表的学术行会也是一种半官方组织的存在,而实际上是一种依附型存在,所以不可能主张职业自身的价值。在缺乏行业准则保护伞下学术人对自己的职业也就缺乏自信,因而对于自己的一些见解也是悚悚然,不敢大胆主张自己的见解。 (四)学术作为谋生手段,而非事业追求 因为学术不是一个独立职业,所以学术人只是把学术作为谋生手段而已,因而许多人存在今朝为学,明朝为官思想,或者说做学术是为以后作官打基础的。这与中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而且中国目前的大学官本位文化特征也助长了这种行为,使得这种行为有了合理化的依据。 (五)学术人格欠缺,缺乏浩然正气精神 毛泽东在过去曾批评知识分子是小资产阶级,立场不坚定,是墙头草。当代有人现代知识分子研究变成了有机知识分子,而不再是过去的普遍知识分子(见:)。不管是怎么来形容,都说明中国古代儒家所主张浩然之气的士的品格在今天也不复存在。当知识人是为己而非为世的时候,自然脊梁不是直的。换言之,当代知识分子大多缺乏那种真理追求精神,不会为了真理为献身的,不会象陈寅恪、马寅初那样的不畏强暴和不畏权势的精神。 (六)学术缺乏独立的言论空间,思想很难解放 当下的学术期刊只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的主张,还没有从根本上代表学术意志,或者还没有代表学术的独立意志,也就是说没有表现出学术人应该具有的独立追求真理的精神,思想和行动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管制,不能进行真正的学术批评,往往学术批评要服从官方意志,服从现实的政治需要。 (七)学术从西方传播而来,缺乏本土精神 中国近代大学是从西方传播而来,不是本土生成的,这样先天的营养不足。而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一直领先,使得西方获得学术话语的强势,使得不少人自然唯西方学术的马首是瞻。 (八)中国私立大学发展迟缓,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学术品格 私立大学由于经济上的独立性,较容易培养自由的学术空气。现代西方著名大学多半是私立大学,尤其以美国为最。其所以如此就在于其经济上的独立性。中国的私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被一刀切地剪掉了。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尽管私立大学发展势头很猛,但毕竟历史太短,还没有度过最基本的生存探索期,所以还没有找到自己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更无法去追求学术独立和保护学术自由了。这一点也成为学术难以独立的重要制约。 二、外部条件看,有以下几个方面制约了学术独立精神发展 (一)西方学术界垄断了学术话语权,中国学术难以建立自信 现在国际上学术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一律以英语为官方语言,中国学者首先在语言方面就居于弱势。而且要获得国际承认就必须使用英语在国际杂志上进行发表,而且必须采纳人家的学术规范,这样中国的学术自然而然就比别人弱一层。所以有的学者甚至声言中国的中文期刊将在一定时间消亡(参见:)。这个论调有点过于悲观,但在眼前看还不是那么危言耸听。 (二)西方的经济强势形成了对中国学术巨大吸力和冲击,中国学术盲目与西方看齐 尽管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成长很快,但论经济实力与西方经济还有很大的距离。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大学学术研究的环境好,不仅是硬件环境而且软件环境也比较好,这对中国的学术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使得不少中国学术人不能安心地坐在自己的书房里做自己的事情,一心想到西方特别是美国大学挂个职,教个书或做研究。美国也成了大学生留学首选国家,北大、清华成为输送研究生最多的学校。(参见) (三)中国的留学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外强我弱的思想 中国的学术发展客观上是与西方有差距的,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但中国的学术并非没有任何优势,而这一点并没有被人们认识到。由于留学政策和对留学人员使用方面的特殊待遇,造成人们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从西方回来的学得的学问才是真学问,而自己培养的、安心从事学术工作都没有什么价值。北大改革中一度把接受美式教育作为人才标准,从而形成了严重的歧视心理。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形成了一种唯美的政策导向,从而对国内学术产生了抑制作用,大家都不自觉地认为外强我弱。 (四)冲击一流大学的心理和诺贝尔奖情结加剧了向国外大学攀比思想 中国是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究竟该怎么建这是大有讲究的。这样的心理促生了不少大学排行榜,从而制定了不少所谓的大学一流指标,这些并不科学的指标成为大学发展的引导,并导致了大学的畸形发展,即只重视外在的硬性指标的达标,而不重视内部隐性内涵的发展。对于诺贝尔奖我们更是一种狂热,压根就没有对此进行理性认识,没有认识到该奖项存在着严重的文化歧视现象,没有认识到在目前中国并不需要追求这些不实在的东西。所以一个大学排行榜几乎把所有大学的视野都束缚住了,都在机械地盯着那些可量化的硬性指标,而不关心中国大学发展和学术发展究竟需要什么东西。更有甚者,一些大学为了证明自己的达标程度高而建立了自己的大学排行榜。这一切看似荒唐但却代表了中国大学的真正处境。换言之,中国大学没有形成自我为主的发展理念,都是在追求外部评价,因此缺乏学术所需要的坚持精神。 (五)中国的学术资源分配制度不公平,使得学术人不能安心学术 中国大学学术资源分配上存在严重的官本位现象,没有官职很少或几乎不可能接触到比较稀缺的学术资源,这形成了学术人的极大反抗心理。他们反抗的方式要么与官方价值认同,要么挟西方学术标准来壮声势。换言之,这是一种以所谓的国际标准要对官方控制的反抗。这种学术资源分配不公平,客观上是内部机制问题,同时也是外部缺乏其他学术资源所造成的。 (六)中国学术管理的机械化,强化了人们自甘落后心理 现在几乎所有大学都在执行硬性的量化考核指标,其执行的结果使人们感到这是严重违背学术之道的,这种情况也只能产生了学术无知的状态下,于是人们向往国外大学学府的乐土,因为那里既没有什么考核指标,而人们又能够出产高质量的作品,这样的优劣之势自然就很明摆的了。 (七)大学的行政级别化现象,强化了学术依赖 学术先天的等级存在,使对学术自由对话的嘲讽。学术资源分配又与大学等级直接联系在一起,而与真正的学术业绩并没有多少关系,这样的评价混乱导致了人们对学术自由和学术独立缺乏信心。人们不相信没有独立意志的学术能够产生出学生高质量。 (八)学术期刊的等级化助长了学术腐败 学术期刊只要加上**部主办的字样,其身价一下子就成为了一类期刊和权威期刊,而这些期刊往往又是食利阶层的专有舞台,而学术评价只要有这些期刊字样不管起文章学术价值如何都一律另眼看待,这客观上增加了这些期刊的寻租机会,也为学术寻租和放水提供了舞台。有人说期刊是学术腐败的温床确实是非常有见地的。(参见:) 这一切都是中国大学学术评价形成外部依赖的客观条件。
个人分类: 热点讨论|583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随笔]学术评价与学术品质
blueyye 2008-10-25 17:56
判定学术研究成果价值的标准,应以是否增进或改善已有知识(改良知识)、造福人类社会(造福社会)为准则。所有学术研究成果,不论形式(论文、著作、专利等),只要能改良知识、造福社会,就具有学术价值。 从改良知识、造福社会考量的学术价值是学术研究成果的根本价值。亦即能增进人类真、善、美认识的学术研究皆有价值,以此作为评价学术的根本准则,才能提升学术品质。而定量学术评价或定性同行评议,都会带有人为误差,但可延展评价的客观性。 学术品质则因人而异,其基础是自由探索创新,而非工程项目式的大工业创新。保证学术自由和学者温饱是维护自由探索创新所必需,也是决定学术品质的关键,没有学术自由和温饱保障就很难有高雅品质的学术
个人分类: 学术随笔|4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
黄安年 2007-3-14 20:49
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 黄安年文 2007 年 3 月 15 日 (按:《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一文发表在《科学时报》 A4 周末评论版 2007 年 3 月 2 日。学术交流网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3 月 5 日发布) 科学时报编者的话 学术生态环境建设是近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本周中国科学院颁布的《关于科学理念的宣言》和《中国科学院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为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强调科学的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作出了令人称道的努力。与此同时,如何制定符合学术规律的、公正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仍需主管部门和学界共同努力。本期,有 3 位学者与读者分享他们对评价体系、学术浮躁等攸关学术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思考。 **************************************** 学术量化背离学术评价宗旨 学术可以量化吗?回答是否定的。学术论著的成果需要统计吗?回答是肯定的。然而学术成果的量化并不等于学术质量的评估,更不可把学术量化和各种名利业绩直接挂钩,那样的结果不仅可能搞乱了学术,而且势必导致学术腐败。 学术量化违背学术发展规律 评估学术的数字量化,并不能准确反映学术的整体质量,没有学术质量的整体评估不能说是科学的学术评估,以数量评估取代质量评估从根本上违背了学术评价的真实内涵。在 一刀切 的数字量化模式下,往往只管数量不顾质量、见物不见人,对不同学术领域、不同学校、不同单位和不同个人、不同时间不加区别,其结果,搅乱了学术和教育工作,使得学术领域更加不和谐,违背学术发展规律,有悖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学术量化的失真对于学术事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失真来自三个方面:其一,统计数字的人为造假和掺假;其二,统计标准的不公正;其三,数字统计部门统计时的不严谨、不完善。我们知道,现在教育系统的学术量化统计是按照教育部推广的某高校制订的核心学术期刊标准来实行的,这个排他性标准将非核心期刊的学术成果通通排除在外,例如以书代刊的论文集、非学术期刊的有质量学术论文、报纸上和网上发表的有质量的学术文章都不算学术成果。以此为基础的学术成果统计数据标准的不完整性、不公正性、不科学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不科学的学术成果统计居然成了目前教育部及各个高校评估、评奖、晋级等物质与精神奖励挂钩的重要依据。 如果再细化数字统计,我们发现,把什么人计算进来的学问就大了,比如,署名两人的怎么算?退休教师算不算?什么时候的退休教师才算?刚调入或调出学校的教师怎么算?兼职的怎么算,算在哪所学校还是两边都算?例如一位由南开调入北大的教授,他的学术成果怎么算呢?两边算,怎样划线?有的文章写在南开而发表时在北大算在哪儿?如此等等。一个单位要把自己的成果做大做强并不难,但是大家都来争大争强,其结果可想而知,这里极有可能导致数字造假和学术腐败。 学术量化监管不力滋生弊端 现行学术量化管理亟待建立良性循环机制,这种机制的建立需要体现开放性、群众性原则。在现行名目繁多相互影响的学术评估机制中,学术批评、学术纠错、政策听证、扶植弱势、学术监督的机制却很不完善,有的根本没有,有的则有名无实,成了制度化的形式主义和制度化的官僚主义。有的则违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裁判员、运动员一身二任,为监守自盗创造机会。表面上各项规定的出台有公示,实际上只不过是走走过场,处于弱势群体的基层教师没有发言权,甚至连听证权、公开批评的话语权等权利都得不到充分保障。 强化教育及学术事业的量化和评估管理机制是一柄双刃剑,那些不科学的、过度的量化评估,不仅妨碍学术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公平竞争,而且会成为滋长腐败的新的保护伞。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是,在量化指标体系胁迫和诱导下,在各种职称评定、项目立项、评估活动中出现了群发性的 走后门 变相行贿现象;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聘请各级有权势的政府官员兼任院长和教授;而学术刊物主编官员化倾向也十分突出;在职称评定、奖金、住房等待遇中向行政官员和学术带头人倾斜的力度加大;出现 腐败文凭 现象等等。还有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学术量化强化了获得科研项目费和学术带头人的分量,致使一些高校不择手段到处挖人和抢争科研经费。这种将争得科研经费的多少和学术量化成果直接挂钩的做法,是典型的学、权、钱交易,等于公开宣称金钱就是学术,是一种十足的学术腐败现象。 学术量化衍生特殊利益集团 目前的 数字化 规定和机制,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强势更强、弱势更弱的畸形状况,也助长了高校和学术界的不协调、不和谐。由于学术量化对于职称评定和学位论文及其他重要立项及评估的数量规定,凸显了核心期刊的作用,出现了例如高价版面费等学术腐败现象。由于某些知名学者一身兼任各级学术部门和项目的评审委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委员、答辩委员会成员、各级行政部门负责人等,因而出现了运动员和裁判员、项目负责人集于少数人员身上的情况,从而在事实上促成了一个少数学、权、钱相互依存的特殊利益集团,如果其中少数人缺乏自律和经不起诱惑,那么学术腐败现象难以避免,我们也不难解释缘何极少数来自这一圈子内重量级人物的学术不端和腐败现象难以被揭露和严肃处理。 时下自上而下推行的学术量化机制带来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大,笔者建议大力改革学术量化机制、强化对学术量化的监管,切断学术量化和各种物质待遇的直接挂钩,严处学术量化衍生的学术腐败现象,切实制约学术领域中的特殊利益集团。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学术交流网按:本文发表在 2007 年 3 月 2 日科学时报周末评论版,多家网站转发了这篇文章。 2007 年 3 月 3 日光明网在 文化日记 栏目中摘发了文章如下内容: 时下学术界的官学一体化颇有愈演愈烈之势。学界官员优先受聘教授和博导并获各种项目立项、学界官员不断挂名主持学术专著的编撰和学术刊物主编、学界人士纷纷出任各级政府部门官员、媒体和学界为儒官的论著造势、国家权力部门官员受聘学校教授等等现象都是官学一体化的反映。黄安年发表文章认为,这种官学一体化不仅导致学界特殊利益集团受到官方保护,并且滋生权学交易的腐败现象。 学术交流网( www.annian.net ) / 学术问题研究 /2007 年 3 月 5 日首发 下图为发表在《科学时报》 2007 年 3 月 2 日 A4 版的影印件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303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