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简体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给“恢复繁体字”算个囫囵账
热度 61 sucreal 2015-3-5 00:53
每年两会好像都有人提出要恢复繁体字,经常引发社会争议。从我个人的角度看,我不支持恢复繁体字,不过我的着眼点不太一样,我喜欢算账: 计算1:中国有2800多个县(县级行政单位),加上地市级、省部级粗略的算3000个吧。假设每个行政单位有20个部门(只可能比这个多吧),共是6万个部门,加上大概4万个乡镇政府,一共是10万个单位。我们恢复繁体字,作为政府部门要使用规范汉字,那每个部门都得重新制作门牌、公章、抬头纸、姓名牌等等,大厅里挂的行政区划图也得换,就简单算一个单位要花1000块钱,总共花费就是 1亿元 。 四库全书是我国历史规模上最大的一套丛书,基本上涵盖中国各个领域的古籍,总字数是8亿字。现在我们雇人把它从繁体中文换成简体。假设一个人一小时能翻译500字,一天8小时就是4000字,一年工作200天就是80万字。也就是说,需要1000个人工作一年,假设我给这些人开6000元一个月的工资(比青椒不少吧),一年是72000元,也就是说,用 7200万元 就把四库全书翻译完了。还可以省下 2800万元 ,就当管理费吧,都是搞学术你懂得。补充下,我感觉好像一小时可能翻译不了500字,就拿这2800万算加班费吧。 计算2:四库全书规模太宏大,我们直指精华。十三经是中国儒家的核心文献,十三部经典加起来总共约65万字。我们还是雇人去做,根据上面的计算,不到1年就做完了,按1年记,开了 72000元 的工资。 假设我们恢复繁体字,我国学术期刊总数就按《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里的6448,再打个折算6000个。学术期刊总没有政府部门那么麻烦,但是也得换个公章吧。我到大街上找人刻6000个萝卜章,一个算20元,就要 12万元 。也就是说,翻译儒家经典典籍的钱还不够把中国学术期刊的公章换一遍。 那好,现在看看这两个计算。如果我们把四库全书、把十三经转换为简体,基本可以保证认识简体的人阅读这些材料,与认识繁体的人阅读繁体版本时的效果差不多。但如果我们恢复繁体字,这些钱花出去了,政府还是政府,期刊还是期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垃圾堆里多了几万个废弃的政府门牌而已。这只是最最简单的计算,这些钱在恢复繁体所花的总成本中九牛一毛。如果算上所有的官方印刷材料,算上教材字典,算上人们在两套文字并行时产生混乱所花的社会成本,又何止万亿记。 那么我们投入这些成本,能拿回什么收益呢? 有人说能弥补文化断层。首先,有没有文化断层尚在争议。由我个人比较愚钝浅薄的观点看来,现在中国人跟明清中国人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也没啥不同。其次,能不能弥补文化断层也有争议。现在十三经简化版本到处都有,可有多少人去认真读了,甚至说有多少人知道十三经都是哪些。是不是我们的孩子一旦学了繁体字,纷纷放下ipad都去学《论语》了。第三,为什么要弥补文化断层也有争议。我们应该从古代先贤的智慧中吸取营养,没必要好不容易现代化了还得和古人接轨回去吧。 有人说能提高汉字的逻辑性。我不太清楚提高汉字造字的逻辑性有啥必要,我也不清楚为什么“爱”里就一定要有心(愛),但我觉得有那工夫,不如提高下汉语语法的逻辑性。现在有些人写出句子来经常缺少句子主要成分而不自知(比如我)。能不能先把汉语里面那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语法规范了。 有人说能提高书法的认知度,提高汉字的美感。书法不是必备的生存技能,不是强制的法律要求。为啥因为某些人的爱好就让大家一起跟着学。我也没听说哪个爱看韩剧日剧的人要求中国改用韩语日语呀。 现在看,恢复繁体字我们要花费真金白银,但收获的全是玄而又玄的不确定性,这个事情我们干不得。同样的投入,是让三个30-50岁已经有文化有知识能读书写作的人重新学一千个繁体字好呢,还是让一个贫困山区失学儿童学三千个常用简体字好呢。 最后补充,今年冯小刚导演提出恢复部分繁体字,我觉得相比之前有代表提出的恢复全部繁体字来言,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不过也就是从“瞎折腾”进步到了“折腾”而已。还有很多反对恢复繁体的意见,比如现行简体字并不是完全凭空创造的等等,属于比较专业的内容,请有兴趣的老师多多关注。 说好的“愛有心”呢? 以上两幅图,以及有关繁简争论的文章,请看一篇日志: http://blog.renren.com/share/263354209/17858207119
14095 次阅读|153 个评论
杂说混凝土(备课杂记)
sunnanping 2015-1-12 11:09
混凝土一词源自拉丁文动词“ Concretus ”意为共同生长。揣测一下该词的翻译:翻译成中文“混凝土”,虽然发音上毫不相干,意思上应是经过推敲的,一堆原料混合,而后凝固,成为三合土那样的东西,似有词源的意思,又含制造工艺。混凝土三字笔划很多,频繁书写很费时,于是有工人创造符号“砼”代替之,省去二十划,又有“人工石”之意。混凝土—砼,当它繁体字和简体字吧。如果仿照 cement —士敏土似的音译, concrete 译成“空壳立土”之类……,确实还不如舍音取意。 建设者一直在寻找能方便地将砂石等散粒胶结成坚固整体的材料,混凝土就是。制作很方便,一浇就成了由连续相和分散相组成的颗粒增强复合材料,与银河系的构成很像。是巧合?未必,分散相悬浮于连续相的体系构成应带有普遍性。 咋一看混凝土的断面都一样,骨料和水泥桨。其实任意两骨料的间距都不一样,测不准。假想抽去某一粒骨料,世上没有第二粒可以严丝合缝地代替。确定与随机的统一。 由于墙壁效应(边界效应、皮层效应),大颗粒骨料表面的组成必定与远离表面的连续相本体不同,即为界面。界面几乎可忽略体积,却成了体系的短板,可决定体系的一系列性能参数,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地球就像一颗骨料,与天体的交界面是我们人类的生息地,这块地无论与天体或地球相比,体积都可忽略不计。宇宙之宽广远超我们的想象,人类为何偏偏局限在这逼仄的一隅。混凝土界面重要却不易探究,与地球表面类比或有助于其研究。 上世纪后几十年混凝土界面改进取得了很大进步,界面短板问题有办法解决了。然而,界面越差的混凝土,再生利用越方便,反之越困难。如今建筑垃圾围城,资源环境问题迟早要压倒无节制盖新房。现在的新技术说不定成为将来发展的 桎梏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新材料(或技术)要不要具有可操作的再生利用措施后再推向社会? 还是相信我们的后代有更高的智商能轻而易举地解决这些问题?
个人分类: 杂说|3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北京唐代古墓发现疑似简体字 女主人尸骨失踪
wxwdh 2013-8-14 08:37
唐代古墓中出现疑似现代简体字,双层壁画分离成世界难题,墓志资料补史料错误……昨天,市文物局公布了房山唐代刘济夫妻墓发掘考古的最新进展。其中墓中为何出现金代铜钱、女主人尸骨何以不见踪迹等谜团仍未解开。   进展一:   双层壁画将临摹保护   据市文物研究所刘济夫妻墓发掘负责人程利介绍,6月22日墓葬发掘现场,考古人员曾向公众展示了墓道两侧呈对称排列的菩提树图案壁画。这层壁画为刘济夫人去世时绘制,在此壁画下面还另有一层壁画,是刘济去世时所描绘,底层壁画内容更为丰富,但是两层壁画紧紧贴在一起,如何分割,还需进一步考证,其难度在国际上也极为少见。   程利表示,对于表层已揭开的壁画,专家正在对壁画内容进行提取和保护,把壁画能够看到的、代表当时绘画水平的线条进行描绘,待初步提取后再进行复原、仿制、上色,并进行复旧处理。而尚未发掘的壁画仍会原地保护,暂时不会开启,以免造成破坏。    进展二:   墓志纠正史料错误   关于刘济的描述,共有两份文献资料可供查阅:《权载之文集》及《全唐文》,刘济墓的开启及墓志文的发现,提供了第三份关于刘济生平的记载,为史料的补充提供了重要参考。程利介绍说,三份记载有所出入,墓志文的发现有效地还原了刘济的真实职位及历史事迹。   在之前的两份文献资料中,将刘济的职位记载为“皇特进左金吾卫”,而在新出土的墓志中,可以确定其职位为“皇特进右金吾卫”。此外,墓志的出土,也真实还原了刘济的带兵功绩。   另外,《全唐文》均为清代编撰,有避讳之举。为了避讳“玄烨”等皇室名字,通常将“玄”改用“元”字;而唐代墓志志石不存在此种做法。如志石刻为“玄”的地方,《全唐文》均写作“元”。   进展三:   墓志字体有简化之意   在最新出土的志文关于刘济的记载中,还出现了很多有趣之处。一是出土墓志中出现了简体字。程利介绍说,在新出土的墓志中出现了很多现代才使用的“经”、“铭”、“继”等简体写法。出现该写法的原因可能是撰写墓志的文人书写比较随意,前期按楷书书写,后期也有转为行书的表现,呈现笔画简洁、用字简单的趋势。   关于刘济的下葬时间,新出土的墓志确认其下葬时间为“冬十一月”。可以确认的是刘济农历七月去世,十一月下葬。程利解释,从刘济去世至下葬只有三个月时间,导致墓葬的选址、建筑时间仓促。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何刘济的墓志盖不及夫人的奢华精美。   关于刘济夫妻墓中出现金代铜钱的问题,目前考古人员倾向于盗墓者遗留的观点。不过,为何夫妻合葬墓中不见女性尸骨,这个谜团还要考古人员进一步研究。
13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继续就汉字简化问题与蒋劲松老师商榷
热度 18 danjon 2013-2-22 16:30
上一篇文章发表后蒋劲松老师给予了长篇回复,看来此问题有继续商榷的必要。 在这篇回复我的文章中,蒋老师认为,对于汉字简化问题,我们的分歧主要在于,我更强调技术合理性,而他则更侧重对与汉字改革所包含的文化改造的价值批判。站在价值批判的角度,蒋老师反复质疑新政权如此力度强行推广汉字简化运动的合理性,认为缺乏社会讨论和共识(简化到什么程度)的改革,不考虑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和适度稳定性的改革,必然会给纵向的历史传承造成断裂。但从始至终,蒋老师却未能解释他所说的“社会共识”到底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才合理,到底哪些人达成共识才算是“社会共识”,才算是“充分的全民协商”?我们知道,近代以来很多民族国家都有政府推行文字改革,甚至完全改变文字符号系统的经历。我们要看到汉字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特殊性,也要看到汉字作为一种文字与人类其他文字的共性。我国的汉字简化运动也是与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相伴而生,这是中国从传统王朝过渡到现代民族国家之后的现实需求,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类似行为没有什么两样。一方面,汉字承载了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汉字的难写、难学、难认也是事实,清末开始的汉字简化运动主要针对的是这一方面, 49年之后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是以之前半个世纪内的反复讨论为基础,我们不应将两者割裂开来。直到49年大部分中国人仍然是文盲,抛开这一历史背景空谈文化传承没有意义。 至于蒋老师提到汉字简化不容易说服使用汉字的其他人士接受,加大交流成本,甚至要为今天的两岸统一困难负责。这很明显是夸大了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对简化字的接受程度。且不说联合国与新加坡都已经承认了简化字的地位,在奉行“印繁写简”的台湾,也于 1982 年颁行过一套用于日常书写的“行书”规范,其中有很多简化字与大陆的简化字方案基本相同,还有一些简化字是大陆并未简化的,其中甚至还有大陆已经废除的“二简字”。而如今每年都有大量大陆出版的书籍被卖到台湾,据说台湾也开始流行简化字(未证实),这至少说明简体字的问题在两岸统一方面并不如一些人形容的那样有那么大的影响。 我在文中提到, 49 年后的汉字简化方案实质上是作为汉字拼音化的一个步骤来实施的。蒋老师认为,这种运动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书写技术改良问题,这种文化改造是新政权推行汉字改革的长远设想,虽然后来没有成功,但是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正如有人在跟帖中谈到,之后的二简字恰恰因为简化得过分,虽然产生于文革这个政权最说一不二的时候,却最终被从简化字中清除出去(这并不代表所有二简字都不合理)。即使是第一版简化字,在此后的几十年中针对其不合理的地方也时有调整,比如 2009 年恢复“锺”字便是一例。这表明, 49 年之后的汉字简化方案之所以能使用到现在,根本原因恰恰不是强力政权,而是这套汉字简化方案本身的合理性。 蒋老师说有人以暴秦当年的做法為近代汉字改革辩护,令他不寒而慄。并由此感叹,科学网上的这些知识份子,居然对歷史上严重的文化浩劫如此讚叹,共业所感,就不难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一幕幕毁灭文化的“壮举”了!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秦代的书同文政策。要知道秦代以前未有过统一的汉字规范,秦统一前中国又经历了几百年的分裂时期,各国的汉字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区别(但没有一般人想象的大,当时的人读外国书籍基本能看懂),比如一些形声字由于各地读音不同导致声旁不同,还有一些字形旁不同,比如蒋老师酷爱的“體”字,形旁除了“骨”之外,有的写作“月”,有的写作“身”。秦代统一后必然产生对汉字归并整理的需求,事实上此后历史上每次大分裂之后的统一王朝往往都会做类似的事情。至少在书同文这一点上,我们无法将其与“暴政”联系到一起。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虽然秦代由政府强力推行书同文,但秦代推行的小篆并未有太强的生命力,社会上流行的反倒是简化了的隶书,并最终取小篆而代之。从这一点同样可以看到,一个强力政府来推行只是文字改革的一部分,更关键的是改革的内容本身是否具有合理性。如果这种改革本身缺乏合理性和群众基础,走得太过(二简字)便无法推行,走得太慢(小篆)则最终会被更合理的方案所替代。 蒋老师认为,汉字简化造成大多数国人不能顺利地阅读、理解古书,造成民族内部的文化交流障碍,堪称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也是政治权力对中华文化的野蛮强拆。对此我在回复中提出大多数当代人并没有读竖排版繁体字无标点古书,蒋老师认为没有理由将繁体字横排竖排和标点的问题搅在一起。但如今同样有很多古书改用简化字出版,为何读繁体字横排标点的新版古书就算是“顺利阅读古书”,而读简化字横排标点的新版古书便是“文化交流障碍”? 总的说来,蒋老师文章的问题在于,将汉字简化问题中的价值判断和技术探讨看做是可以分割的两个部分,认为价值判断可以在不经过充分技术探讨的基础上独立存在。这势必导致蒋老师在做价值判断时缺乏证据而陷入空想。例如蒋老师提及的一些简化字因看不出部首的含义而导致学习难度加大的问题,这是很多人反对简化字的常用论据。且不说从认知的角度简化字大都更容易学,大量繁体字早已看不出造字的根据,一些汉字简化后部首反而更清晰。即使存在某些字简化之后难学的情况,也并不是不能用技术手段解决,只要在语文教学中向学生讲明这些字的源流即可。同样的情况在此类讨论中普遍存在,即对某个具体问题,一些批评者不先分析该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就进入价值判断阶段,导致很多本来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轻易解决,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反倒被批评者从价值判断的角度加以夸大。 蒋老师在结尾中提到的“对现代化本身进行批判地反思”在当今是一个十分“政治正确”的话语。本人也同意,我们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写技术层面来思考,必须要在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关系,如何处理政治与文化关系层次深入思考,才不会流于表面。但在缺乏技术层面证据,且缺乏对历史事实的确切认识作为基础,仅仅通过价值判断,抢占政治正确的制高点来达到哲学的深度,恰恰会造成在讨论问题时流于表面,观点经不起推敲的结果。
7049 次阅读|20 个评论
购书目录:20120515郑州1册 (学讲《论语》)
tangminqian 2012-5-15 19:28
“五.一”在华科上课,刘献君老师在讲课时说,他要求他的博士读10遍《论语》,不是他的学生,他不要求读10遍,但倡导读5遍以上,且说,他在课上拿的那个版本最适合读。下课到讲桌上看,他的那本是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出版第1版,由杨伯峻译注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于是,回到郑州以后,停了几天,在网上订购了一本。 上星期五早上,我把原来收藏的岳麓书社出版的朱熹注《四书章句》找出,带在身上,上车翻阅一路到学校,找到刘献君先生在课上讲《读论语学管理》时用到的有关句子,稍微看了看,就在到校后的第一二节课中,把刘献君先生讲给我们听的课,就着刘先生讲课的课件,基本上照搬,讲给了学生。 今天下午,我在网上订购的书到了。信息如下: tangmin...的亚马逊 (网址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4UE7XXY/ref=oh_details_o00_s01_i00 ) 论语译注(简体字本) ~ 杨伯峻 (译注) 市场价: ¥ 26.00 价格: ¥ 18.40 出版社: 中华书局; 第1版 (2006年12月1日) 2011年9月北京第12次印刷 平装: 238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品牌: 中华书局
个人分类: 亲情纪念与生活|25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体字的烦恼:宋词中的重韵字
热度 19 baiyuxiao 2012-3-11 18:29
简体字的烦恼:宋词中的重韵字 2012-3-11 一个月前我应网友之邀填了一首“念奴娇”,用的是苏轼的“大江东去”的韵。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0333do=blogid=532760 我以前写诗填词一贯是用简体字,所以这次一开始也用简体字。可是在这首词的下半阙出现了两个“发”字的韵,觉得很别扭。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 发 。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词中(也包括近体诗)应避免使用相同的字入韵,这是一条戒律,除非这是词谱的特殊要求。如《长相思》前后阕起二句,俱用叠韵,此为定格,不可悖者(白居易:汴水 流 ,泗水 流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 悠 ,恨悠 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又如《采桑子》 上下阙中间二句也常有用叠韵的 (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 楼。 爱上层 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 休。 欲说还 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念奴娇》不属这一类。虽然我知道前一句的“雄姿英发”的“发”和后一句的“早生华发”的“发”是意思不同的两个字(前一个“发”是“发扬”、“奋发”的发,繁体字写作“發” ; 后一个是“头发”的“发”,繁体字写作“髮” ) ,但是这两个字在简体字中是一个字,尽管可以通过声调来区别(“英发”的“发”在普通话中读 fā ,阴平声;“华发”的“发”读 f à,去声), 还是容易混淆。由于这首“念奴娇”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太著名了,以至于当时和后世众多词家纷纷步韵模仿,单是宋词中就有二十多首(其中辛弃疾四首,石孝友三首,刘振翁四首,文天祥三首),足见其影响之大。但是这样著名的宋词在使用简体字来表达时却成了“病词”,这实在太令人感到沮丧了。 看来这是汉字简化造成的麻烦。当年在制定汉字简化方案时,过度使用合并同音字产生的后果。“發”与“髪”在汉语里本来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汉字,自古到今从无混淆过。“發”,《说文解字》说:“ 䠶 發也,从弓癹聲,方伐切。”清段玉裁注:“ 䠶 發也。詩曰,壹發五豝。引申爲凡作起之偁。”这本是一个形声字,它的最初意思我们现在还在用,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百发百中”等;后来引申为“启动”、“扩展”的意思,如我们现在常用的“发生”、“发现”和“发挥”、“发财”等。而“髪”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头上毛也,从髟犮聲,方伐切。”也是一个形声字,意思单一,就是指头发。所以程十发是“程十髪”(读作 f à ),而周润发是“周润發”(读作 f ā ),此“发”非彼“发”也。如果不加区分,就会连人家的姓名都给叫错了。程十发先生的书法绘画作品落款署名一律用繁体的“髪”字,就是不想让人把他的名字叫错。 除了《念奴娇》,别的词牌也有这种情况。如韩元吉的《好事近》: 凝碧旧池头,一听管弦凄切。 多少梨园声在,总不堪华 发 。 杏花无处避春愁,也傍野烟 发 。 惟有御沟声断,似知人呜咽。 另有张炎的《踏莎行》: 清气崖深,斜阳木末。 松风泉水声相答。 光浮碗面啜先春,何须美酒吴姬压。 头上乌巾,鬓边白 发 。 数间破屋从芜没。 山中有此玉川人,相思一夜梅花 发 。 在宋词中,由汉字简化造成的同韵字现象除了“发”字外,还有“里”字。如范仲淹的《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 里 ,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 里 ,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其中“千嶂里”的“里”本来应该写成“裏”。本意为衣物的内层,名词;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表示方位,与“外”相对。而第二个“里”字是一个表示距离的长度单位;另外,“里”还有一个意思是表示居住的地方,是“故里”、“邻里”的用法。 宋词中由简体“里”字造成的重韵例子也很多。我粗略数了一下,竟有 39 首,其中不乏柳永、苏轼、辛弃疾、姜夔这样的大家,也几乎囊括了像贺铸、晁补之、周邦彦、叶梦得、张元干、吕渭老、陆游、范成大、刘克庄、吴文英、刘辰翁、周密、汪元量、王沂孙、张炎等一批名家。 再举两个例子: 张先:《玉树后庭花》 华灯火树红相 斗 。 往来如昼。 桥河水白天青,讶别生星 斗 。 落梅秾李还依旧。 宝钗沽酒。 晓蟾残漏心情,恨雕鞍归後。 吕胜己:《鱼游春水》 林梢听布 谷 。 郭外舒怀仍快目。 平田浩荡,虢虢泉鸣暗 谷 。 香稻吐芒针棘细,秀麦遥风波浪绿。 山童野老,意亲情热。 我待休官弃禄。 屏迹幽闲安退缩。 渭三千亩修篁,巑巑绀玉。 顾盼滩流萦八节,呼吸湖光穿九曲。 贪求自乐,尽忘尘俗。 张先的词中出现了两个“斗”字韵,在繁体字中原本也是两个毫不相干的字。前一个是“鬥”,读作 d ò u , 作动词,是相争的意思;而后一个“斗”字是名词,读作 d ǒ u , 本意为中国古代一种用作容量单位的容器,后引申为一些形状像“斗”的东西,包括天上的北斗七星。张先词中“星斗”一词就是这样来的。 吕胜己的这首《鱼游春水》上阕出现了两个“谷”字韵。前一个是鸟名,繁体字应写作“布 穀 ”。布谷鸟又名杜鹃,以其鸣声似“布穀”(即“播种”的意思),又鸣于播种时,故相传为劝耕之鸟。后一个“谷”是指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 , 往往包含一个流域,故有“泉鸣暗谷”一语。可知这两个“谷”字原来也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字。 我不反对汉字的简化,但简化一定要符合汉字体系的内部规律。简化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书写上方便,还要在阅读和表达上意义明确,不产生混乱和歧义。现在看来汉字简化的确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宋词中大量的同韵字现象只是其中之一,完全有必要去认真地加以反思。 在阅读古代文献时,简体字的确令人烦恼。有时我在想,以后写诗词是否都应该使用繁体字?上个月发了一首“水龙吟”的帖子,最初用的是繁体字。不料却遭到夫人的反对,犹豫再三,还是改成了简体字。 繁体字写起来“繁”! 可简体字用起来有点“烦”!
8380 次阅读|38 个评论
科网八卦2:蒋科学竟然用简体字写博文啦!
热度 7 QFL 2012-1-24 14:11
科网八卦2:蒋科学竟然用简体字写博文啦!
蒋劲松 ,又称蒋科学、老蒋、或蒋叔 …… ,科学网 上 最知名的爱动物学者,兼素食主义专家。 我 很爱逛老蒋的科博,常常认真学习其博文,从而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 。 在科学网上,众所皆知, 蒋科学一向只使用繁体字写博文、发或答评论,故显得非常有学问。 我在认真学习他博文时,通常都是先把其文字复制 到 word文档 里,然后使用 “ 繁 / 简 ” 按钮,给转化成简体字 。另 外,蒋科学普及知识与真理,话通常只说 “ 三分透 ” ,这就更显得其学问更加高深喽 。 最近一不小心发现: 蒋 科学竟然开始使用简体字在科学网上写博文啦 ! 当看到蒋科学第一篇简体字博文时,我还以为是 老蒋一时不小心而忘记按下 “ 繁 / 简 ” 按钮 呢 ;可过几天后,又发现不对劲:老蒋都发了好几篇的简体字博文了。 哦,我这才明白:新年新气象,老蒋今后可能都要用简体字写博文啦,这真是自今年开春以来科学网上一大新鲜事了 。 图片来自网络,仅欣赏使用。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102 次阅读|9 个评论
简体字的使命基本完成了
fukunming 2009-12-21 17:31
仅仅了解繁体(台湾称正体字)字,不了解简体字的人,活着仅仅了解简体字而不了解繁体字的人,都不可能对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劣作出正确的判断,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毛主席说的,我觉得毛老爷子这句话就如同真理大讨论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准确。如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都有怀疑,那么你还是先闭嘴吧。 1 从文字发展的角度 简体字改革,是中国2000多年来的最重大的文字变革,从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过程,文字虽有变革,但只是形式的变化,而不是结构的变化,而简体字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字的结构,是不是符合历史规律,非常值得商榷。 中国的汉字历经数千年,而文字几乎没有显著变化,学过繁体字的人,很容易看懂2000年前的《论语》,这是汉字的功劳,但我们今天谁还能看懂呢?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年轻人的悲哀,如果我们能直接读懂2000年前的文字,在目前人们信仰缺失或者错乱的情况下,一个最大的精神慰藉,毕竟曾经是我们的,中间我们丢失了,现在应该找回了。 汉字是表意文字,这与当前流行的表音文字不同,这正是汉字(繁体字)历经千年而不衰的真正原因,不管在哪里,尽管口音可能完全不同,但我们用相同的文字,这一点,把我们紧紧的拴在一起,中国经历几千年,尽管分分合合,但终归一统,汉字(繁体字)的功劳不可磨灭。 简体字的最大贡献,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大大普及了平民的识字率,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我们要知道,简体字改革的目的是为汉字拉丁化做准备的,简体字只是作为在汉字完全拉丁化之前的一种过渡文字。看看如今越南吧,把他们用了多年的喃字完全丢去,拉丁化了,几乎把历史一刀切断了,为他们感到悲哀;其实,作为人类的文明史,中国人的历史并不长,好多民族的文字都远远长于中国,比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比如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他们的文字不能流传,导致他们的历史不能传承,为他们感到悲哀,为中国感到庆幸吧。 如今,简体字的使命已经完成, 2.从祖国统一的角度 我们大陆同胞天天想统一,考虑过台湾同胞的感受吗?爱国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大陆人为了统一,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要象台湾的阿扁,整天喊爱歹丸、爱歹丸的喊,现在发现爱的根本就是钱。大陆人同样不需要口号,只需要行动。不要指望武力攻台收回台湾,除非台湾宣布独立,否则大陆没有任何借口,即使动武,人家也不会心服,别看他们现在天天骂政府,到时候还不一定骂谁呢。 设身处地的为台湾同胞想一下:有多少人认可简体字嘛?凭什么跟人家统一呢?人家觉得自己才是正统,如果不了解他们的感受,那么就看看如下的第二批简体字吧,如果你们不能够接受的话,那么我相信台湾同胞接受简体字的难度会和你接受二简字一样困难。当然不是说,恢复繁体字就意味着祖国统一,但至少不要让人家鄙视你吧。 简体字的历史使命快要完成了!先不要着急反对我,先学会100个繁体字试试。 (付昆明原创)
个人分类: 社会杂谈|5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简体字与比基尼
suqing1961 2009-8-16 21:07
近段时期,时有学者提出要恢复繁体字,繁体字和简体字之争又起风云。 在我看来,文字的简化过程一如女人的穿着变化过程。古代中国,女人是不能露体的,一层一层地裹着,三寸金莲更是如此。有人对此深恶痛绝,有人一直到现在仍然叫好,并美其名曰古典美、含蓄美。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女人开始穿得越来越少,比基尼现在也早已见怪不怪了。这个过程,同样有人叫好,称之为人体美,自然美;更有人捶胸顿足,痛骂伤风败俗。 文字的简化过程也如此,繁体字有如着唐装的美妇,自然风姿绰约,简体字更是穿比基尼的少女,煞是青春靓丽。你让女子们都回到着古代盛装的年代,生活中都是汉服旗袍,显然不现实,毕竟简洁、明快、实用是发展潮流,是时代趋势。 但是,我也不赞成文字继续简化,这如同妙曼女子如果大庭广众之下把比基尼也褪去了,那是要煞风景的。 还记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曾出台过更为简化的汉字,把寡妇的寡字简化成上下结构的一人。这种丑陋的简化就很不得人心,最终不得不重新套上比基尼才作罢。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5641 次阅读|8 个评论
我為什麼在科學網博客使用繁體字?
LEOLAND 2009-5-14 18:16
曲津華 其實,我最初的幾篇科學網博文都是用了簡體字的,畢竟這是一個用慣了、用久了的缺省的文字形式。然很快我就想起,我完全可以在這裡小試一下我心儀已久的一個願望,即用繁體寫字行文。所以在剛剛開博不久即決定“繁體化”我的博客。經過逐篇的修改,很快大功告成。 其實,也很早就籌畫寫一篇文字,把我對繁體字的看法表述一番,以配合我在此博的全面繁體化之舉。無奈近日事務繁多,一直未能動筆於此。今日是週六,剛才看鳳凰電視臺今日的《一虎一席談》,恰好是漢字繁簡之爭,饒有興趣的全程看完,旋即趁熱草就此篇。 我在科博這裡所用繁體漢字之行為,應該說不是矯情,不是炫耀、標新和立異,而是我對繁體漢字的多年思考所致。剛才的電視辯論,幾無新意,只是展示了一下各人的辯說能力和智識水準。這樣一個久有“共識”的問題,無什麼懸念地被演 有受惠于這檔辯論,但不等於他人沒有,所以我還是堅持對百花齊放的贊同。 在上一篇討論中英文路牌的博文中,我提到了“一語三文”,這是我對中國內地官方語文的叫法,即“漢語(華語)、簡體漢字、繁體漢字和拼音漢字”。忝為自創,願無異議吧。 對繁體字的好感,當然與我的生活軌跡有關。我生於新中國尚不滿十歲的年代,其時簡體字早已開始推廣,但到我於文革前一年上學時,繁簡二體還在過渡期內,拼音也才初試啼聲,看到繁體字的機會是大於當下的。文革中雪夜閉門地讀了很多“過路書”(中國二十世纪焚書坑儒運動之殘餘,因極難借到,只能以近乎夜讀晨還的方式速讀),如四大名著之無頭無尾版等,對繁體字是一路“猜認”(雖長於和樂於查字典卻無暇以顧),竟知八九。當時家長告知,繁體也叫“真筆字”,始覺其地位之正統。後為讀過私塾的家長逼迫練書法,每日臨帖,“小大由之”,再知繁體之於書法有大美,而筆劃越少於書法卻越難。後者,一為筆劃少致間架結構易“露怯”,更兼簡體字帖皆為今人所“創”,淵源不夠,故名也不正,言也難順。不過,我的日常書寫還是順遂潮流,一切從“簡”,所以並非另類。 在近些年的繁簡之爭中,有人曾“總結”出一個很牽強的觀點,即豎排的繁體文字讓讀書似“點頭”,狀似“拜讀他人著作”,偏於保守;而橫排的簡體文字卻是邊讀邊“搖頭”,更似“質疑他人著作”,有利創新。在剛才的電視辯論中,現安於北大教中文的阿憶搬出此論,但顯然對上述論戰幾無幫助。而一位老教授的馬來西亞見聞,卻讓我有所悵然。他說,南洋華人有個形容中國內地的順口溜,即“亲不见,产不生,爱无心,厂空空(親不見,產不生,愛無心,廠空空)”,真是絕了!表面看是對漢字“簡體化”的揶揄,而用其描述当下中國大陸社會的某些情狀也無不可。 該我總結了。我的觀點,應該是個合適合理合用的好觀點,即擁護“識繁用簡”的原則,並身體力行。我相信這會成為知識界相當長時間內的共識,別無它途。 (二零零九年五月九日)
个人分类: 未 分 类|317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