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文化传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 最后一次与末次冰期对应
杨学祥 2019-4-11 14:21
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 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 最后一次与末次冰期对应 杨学祥,杨冬红(吉林大学) 关键提示: 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据考证,白令海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研究证明,在 17000-18000 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 100 米 处。 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 6000 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因此,大陆桥应该出现在第四纪大冰期中较大的5次冰期时期。 相关博文 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亚洲人趁此进入美洲 2017-07-17 11:18 关于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由于缺乏足够史料,一直是众说纷纭。但是近来的考古发现,人类学、语言学、史料记载等都表明:印第安人与中国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近几十年来,考古学家在美洲墨西哥发现了大量具有中国殷商时代至宋朝以后文化特征的文物和文化遗迹,发现文字59个,加上重复发现计算在内,共有140多个汉字,从字体上看,从殷商到宋朝几乎都有。而在玻利维亚、秘鲁、墨西哥等地先后出土的石碑、石像、铜像、墓碑上,发现了“太岁”、“武当山”、“大齐田人之墓”字样,这些显然非中国人不能为。 另外,学者们还发现,中国古代和哥伦布到达以前的墨西哥都有以龙为主题的文艺作品,都有求雨仪式,都有三脚支撑的陶器,都有装饰陵墓用的玉器等等,两者文化传说上十分相似。对此,美国哈佛大学考古人类学教授张光直率先提出“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这一概念,认为人类老祖先通过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殷商文明与玛雅文明是同祖的后代。 那么人类祖先又是如何从亚洲迁往美洲的呢?有人认为有三条路线:北渡白令海峡,中趁墨西哥暖流,南乘后期发现的马尼拉航线。其中最可能的是:通过亚洲东北端离北美洲阿拉斯加最近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因为根据古地质研究,在冰期内白令海峡曾四次露出海底,成为一道陆桥,最宽时达1000多公里,从而为亚洲向美洲移民提供了一条坦途。据考证,陆桥存在的最后时间是距今25000年——15000年前,古代印第安人有可能在此期间经过陆桥到达美洲。 http://www.sohu.com/a/157741298_733903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6米 已有 5248 次阅读 2016-8-28 10:27 全球变暖的极限:近千年海平面上升不会超过 6 米 杨学祥,杨冬红 危险的信号!东南极冰川也在快速消退? 2016-08-1910:37:45 来源:科学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与脆弱的西南极冰盖相比,东南极冰盖相对来说要稳定些。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以前预期的要脆弱得多。这意味着,南极冰川融化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来得更快,也更为剧烈。 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面积接近 1400 万平方公里,最厚的地方 4200 多米,总体积达 2450 立方千米,它被横贯山脉分为两部分:面积较大的东南极冰盖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长期以来,气候学家认为西南极冰盖明显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会逐渐融化,而东南极冰盖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预期的要脆弱得多。 2016 年 6 月 15 日 发表于《自然》( Nature )的研究表明,假如气候变化维持现有速率,南极洲东部最主要的冰川之一托滕冰川将在下个世纪不可逆转地快速消退, 在接下来的几百年向内陆退缩达 300 千米,并最终导致海平面上升超过 2 米 。 对于南极冰川融化,大家并不陌生,而实际上科学家对此始终存在争议,特别是对东南极冰盖的认识,观点是针锋相对。早在 2014 年 5 月,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人们可能一直“高估”了东南极冰盖的稳定性, 该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显示,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就像一个倾斜的瓶子,一旦位于沿海地区的“冰塞子”融化,瓶中的冰就会大量流出,结果将导致海平面在数千年内上升三至四米,纽约、东京、孟买等沿海城市被淹的风险也因此大幅上升。 然而,也有学者对此并不认同,甚至一度出现了“南极冰盖不减反增”的观点。据英国《每日邮报》 2015 年 11 月 2 日 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的一项研究显示,东南极洲和西南极洲内部的冰盖自 1 万年前起就在不断增厚,增厚速度为每年 1.7 厘米 左右,在 1992 年到 2001 年间南极洲每年净增 1120 亿吨冰,而在 2003 年到 2008 年间这一数据是 820 亿吨,其增加量超过了冰川融化带来的流失量。 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冰川学家甚至还认为南极洲的冰川融化并没有造成海平面上升,反而是将每年的海平面上升高度减少了 0.23 毫米 。该观点一反常态,与主流学术观点明显相悖,立即招致很多学者的议论,一些顶尖的科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指出,使用卫星资料无法辨识一两厘米差异的积雪量,因此 NASA 科学家使用卫星测量南极冰川高度的方法是可疑的,其结论存在问题。 诸多观点,莫衷一是。我们不妨通过研究东南极冰盖的历史,试想一下未来的变化。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组织的科学家对东南极冰盖的淤泥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虽然它形成于 3400 万年前,并长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在 500 万至 300 万年前的上新世地质时期曾反复发生过融化,并直接导致海平面上升了 10 米 ,而根据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接近于上新世时期。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气候变化趋势发展,东南极冰盖融化将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可不能小看这海平面可能上升仅有的几米,对于沿海那些海拔较低的城市来说,这足以是毁灭性的打击,比如地势低洼的泰国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 2 米 , 2011 年,这里发生了 50 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灾,而且迟迟未能消退,这与它海拔较低具有直接联系。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未来的曼谷将面临着巨大威胁,所以泰国一位官员担忧地说,曼谷的大片地区将于 2030 年被淹没。 近年来有媒体报道,在全球变暖、海冰融化的大趋势之下,南极海冰出现大块浮冰的总量实际上是不断增加的。有数据表明,南极的海冰呈现出缓慢增长的趋势,年增长速度约为 1% 。 2007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PC )制定的国际气候科学评估报告显示,在 1979-2005 年之间,南极覆盖海冰面积持续不变,但是 2013 年公布的研究评估报告表明, 1979-2012 年之间,南半球海冰持续扩大,平均每年增加 16500 平方公里。后来,有科学家指出,这两份评估报告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版本的计算公式造成的,数据集之间的差异与人造卫星传感器有关,南极海冰不可能像之前预测的那样快速扩张,其中存在着数据误差。 但是,南极海冰扩大的确是事实。这让很多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有人根据这个结论开始怀疑全球气候变暖。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全球的角度来认识。 2014 年 12 月, NASA 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气候科学家对 1978 年 11 月到 2013 年 12 月之间全球的海冰变化进行了计算,他们将每个月的北极和南极海冰面积相加,即得到全球海冰面积,然后发现,在这超过 35 年的时间里,北极和南极海冰的面积总和呈现出每个月不断递减的趋势,即使是在北极和南极海冰达到最大面积的时期也是如此,平均每年减少约 35000 平方公里。而且,在 1996 至 2013 年间比 1979 至 1996 年间的递减速度明显加快。这意味着,虽然南极海冰面积在缓慢增加,但北极海冰在加速消失,而且消失的速度远远超过了南极海冰增加的速度,并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我国学者通过被动微波遥感技术对全球海冰变化进行研究后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1979 年至 2014 年北极海冰范围持续减少,南极海冰范围略微增加。即使在 2015 年这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北极海冰年内最大值创新低,南极海冰范围虽比 2014 年有所减小,但仍然较常年平均值偏大。 至于说为什么北极海冰在减少,而南极海冰会增多,科学家认为这跟南极洲与南大洋特殊的地质环境有关。北极为海洋,南极为大陆,南极洲的地形与周围海域的水深是海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究竟哪种因素在促进南极海冰的形成与演化,目前还没有明确答案。从表面上看,南极与北极海冰似乎是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平衡关系,而科学的数据告诉我们,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全球变暖趋势依然存在。 之所以有人怀疑全球气候变暖理论,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混淆了海冰与冰川的关系。所谓海冰,是漂浮于海面上的冰体。根据简单的物理学常识我们可知,即使漂浮的海冰完全融化,也不会对全球的海平面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冰川却完全不同。冰川是由积雪形成的并能运动的冰体,俗称冰河,受重力和压力作用可发生流动,其流速为每年几米至数百米不等。 世界上约 10% 的陆地面积覆盖着冰川,主要分布在南极冰盖和北极区的格陵兰冰盖,其它还有少量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 早在 1842 年,就有一位名家麦克拉伦的科学家提出假说,他认为第四纪期间,由于气候的巨大变化,冰川随之消融和增长形成了冰期和间冰期。 后来的研究逐渐证明,在 17000-18000 年前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末期,世界海平面大致在现今海面以下 100 米 处。 后来随着冰川的大量消融,海面迅速上涨,大约到 6000 年前海面才接近于现今的位置。现如今,我们仍处在第四纪冰期之中,南极冰盖和格陵兰冰盖就是典型的证据。 据估算,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的话,将使海平面上升约 65 米 。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031 冰期和间冰期海平面变化的极限 海平面上升速度的历史记录 二十五年前美国环保局专家 Titus 指出:“冰期中全球温度比现在低 3~5 o C ,海面比现在低 100m 。末次间冰期较今高 1~2 o C ,海面高 5~7m 。而下一个世纪本行星可能要变暖 5 o C ,比最近 200 万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温暖,海平面上升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 Wu 和 Peltier ( 1983 )估计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斯堪的纳维亚的冰盖于 18000 年前开始融化,快速融化始于 1350 年前到 7000 年前, 7000-5000 年前间的冰川融化速度减少。 Jaritz 和 Ruder ( 1977 )绘出莫桑比克全新世海面变化曲线, 10000-8000 年前期间海面以每百年 2.65 米 的速率快速上升, 8000-6000 年前期间海面上升速率明显减慢,为每百年 0.47 米 。 6000 年前海面达到最高点,高出现代海面 2.5 米 。此后海面缓慢下降至现代海面位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35165.html 图 1 鹿回头地区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曲线 我们在 1992 年指出,冰川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古冰盖体积的估算一般是通过地质和地貌的调查,从古冰盖分布面积推算体积,推算的方法参照现代冰川形态方面的经验公式及其相关的分析方法。表 1 中可以算的,北半球冰盖在间冰期融化的总和为 44.68 × 10 6 km 3 ,而南半球的总体积不大于 6.1 × 10 6 km 3 ,差额为 37.58 × 44.68 × 10 6 km 3 ,。换句话来说,冰期的冰盖扩大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占 88% ,南半球仅占 12% 。 表 1 冰期( G )与现代( T )大陆冰总量对比 ( 根据 R.F.Flint,1971) 冰川 时间 面积 ( 10 6 km 2 ) 厚度 ( km ) 体积 ( 10 6 km 3 ) 折合水体积 ( 10 6 km 3 ) 相当海平面上升量( m ) 南极冰川 T G 12.53 13.81 1.88 23.45 26.00 21.50 23.84 59 66 格陵兰冰川 T G 1.73 2.30 1.52 1.52 2.60 3.50 2.38 4.01 6 11 劳伦台冰川 T G - 13.39 - 2.20 - 29.46 - 27.01 - 74 科迪勒拉冰川 T G - 2.37 - 1.50 - 3.55 - 3.25 - 9 斯堪的纳维亚冰川 T G - 6.66 - 2.00 - 13.32 - 12.21 - 34 其他冰川 T G 0.64 5.20 0.20 1.14 0.18 1.04 0.5 3 合计 T G 14.90 43.73 26.25 76.97 24.06 71.36 65 197 G-T 50.72 47.30 132 从表 1 中可以看到,南极冰川在末次冰期后的冰川融化中,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仅为 7 米 。这为全球变暖导致的南极冰盖融化提供了变化上限。 1994 年周尚哲提出,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 。第四纪冰期以北半球的冰川变化为主。 气象学家的认识误区:南极冰盖形成源于陆海分布 我们在 2013 年撰文指出,根据莱伊尔的地质学原理,大陆分散在赤道可形成极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可形成极冷气候。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是在始新世和渐新世完成的。白垩纪的最强全球变暖与德雷克通道的封闭有关;德雷克海峡通道的打通隔断赤道向南极的热输送,使南极变冷,逐渐成为冰盖策源地,海冰的封堵和融化影响秘鲁寒流,被称为气候开关 。 中生代时期,全球各大陆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几乎从一个极延伸到另一个极其巨大的单一陆块,这种轮廓肯定有助于周围大洋中的高效率向极热输送。在南、北两半球,一个单的环流系统作用范围至少达到纬度 55 度,以致宽阔的、深而缓慢的赤道流在穿过低纬度大于 180 度弧的旅途中被大大加热。 中始新世和早渐新世之间的总的温度下降,在整个新生代都是最急剧的。这种下降被认为由如下原因引起:①德雷克通道和塔斯马尼亚以南的通道开始为全球循环和气候上隔离的环极流打开了通路;②由于澳大利亚 — 新几内亚向北移动,吸热的赤道水面积缩小;③特提斯海关闭,不能使赤道环流通过 。 VanAndel 等人( 1975 )在分析了太平洋所有不整合之后提出,德雷克通道的打通可能形成了环极流,并隔断了对南极洲的向极热输送,因而产生了冰架和冷的底水。对第三纪早期普遍变冷起作用的明显构造事件是巴拿马地峡的封闭,因而限制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赤道水体的交换 。 同理,我们多次撰文指出,德雷克海峡被扩展的南极冰盖封闭,导致气候上隔离的环极西风漂流带的消失,加强赤道热流向两极的输送,使扩展冰盖趋于消失,是南极冰盖不能扩展成南半球大冰川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就解决了 1994 年周尚哲提出的问题。 20 世纪晚期古气候研究的最大突破,在于证实了地球轨道参数变动造成的冰期旋回即“米兰科维奇周期”。 1994 年周尚哲提出,冰期天文理论的一些结论与实际并不完全符合,其中最明显的两个问题是: 其一,根据冰期天文理论,地球南北两半球都将以 23000a (近日点相对春分点的周期)为周期交替发生冰期,这就是冰期天文理论关于南北两半球交替发生冰期的学说。但是,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地质纪录却证明南北半球的冰期是同步进行的 。 其二,冰期天文理论认为,冰期发生在地球轨道偏心率 e 的高值时期。实际上, e 的高值却对应第四纪的间冰期 。 显然,仅靠太阳辐射量的变化难以解释这些矛盾。莱伊尔关于大陆集中在赤道形成最热气候、大陆集中在两极形成最冷气候的陆海分布决定气候变化理论仍然有效 。石炭 - 二叠纪大陆集中在南极形成大冰期,中生代大陆分裂在赤道形成温暖期,第四纪大陆向北极圈集中形成大冰期。这是天文冰期理论适用于第四纪而不适用于中生代的原因。大陆漂移理论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构造机制。构造活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头等重要因素 。 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图 1 )。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 1 所示,非洲海冰开关 I ,澳大利亚海冰开关 II 和德雷克海峡开关 III 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 “ 海冰开关 ” 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8883.html 图 1. 全球气候的三个海冰启动开关示意图 地球历史上,气候冷暖确实与温室气体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并不表明温室气体增加是全球变暖的唯一原因,一个可能的模式是:德雷克海峡打通导致南极冰盖形成,南极冷水下沉导致海洋底层变冷,由于海底藏冷效应,海洋降温吸收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下降,形成第四纪冰期气候。 有证据表明,中生代海洋底层温度为 10 -15 ℃ ,第四纪大冰期鼎盛时期降为 0 ℃ ,目前为 2 ℃ 。这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检验标准,我们离中生代温暖期相距十分遥远。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南极海冰消失就是气象学家的白日梦。 图 2 海底藏冷效应和海洋锅炉效应 研究结论: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 7 米 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闭合,第四纪大冰期就不会结束。 第四纪冰川变化以北半球为主,南极冰川融化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不会超过 7 米 。 本次间冰期的高峰已经过去(见图 1 ),未来的最大风险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冰期的到来。历史记录表明,在 10 万年为周期的冰期与间冰期转换中,间冰期为 1 万年,冰期为 9 万年。我们正处于由间冰期向冰期过度的转换时期。 地球气候的长期历史表明,冷暖周期交替变化,是不以人类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能对 70 年代初出现过的气候“变冷说”记忆犹新。 1971 年丹斯加德( Dansgaard )等人发表的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 10 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 9 万年为冷期, 1 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目前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 日本气象厅朝仓正在 1973 年 3 月 3 日 《东洋经济周刊》撰文预言,地球将于 21 世纪进入“第四小冰期”。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赖森( Bryson )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当时的“变暖说”以大气热污染为依据,代表人物有前苏联列宁格勒地球物理观象总台布迪柯、列宁格勒大学施涅特尼柯夫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环境保护厅彼得森。他们的理论现在变为主流。 媒体多次披露,对于气候冷暖变迁这一全球重大问题的预测,科学界可谓出尔反尔。 20 世纪 70 年代,一批欧美的著名学者曾聚会于美国布朗大学,专门召开了一次“当前的间冰期何时结束和如何结束”的研讨会。学者们举出实例证明,目前的地球气温已经在开始下降,从暖到冷的变化很快,可以不足 500 年,如果人类不加以干涉,当前的暖期将会较快结束,可以预期不出几千年,也许只有几百年,全球变冷以及相应的环境变迁就会来临。出于对所面临威胁的忧虑,会议的两位发起者甚至还向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写信发出警报。这种“冰期将临”的观点一直持续了 20 年。直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全球气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迅速上升,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才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 。 现在轮到“变暖说”犯错误的时候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23744.html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受到多重自然条件的约束,如果徳雷克海峡没有被封闭,南极冰川就不会有显著的变化,完全融化只是现代气象学家的主观愿望,是全球变暖的错误推论。 在全球变暖的高峰过后,我们将面临 21 世纪次小冰期: 2016-2017 年将发生拉尼娜事件,给全球带来严重的低温冻害。 目前,太阳正处在第 24 活动周的高峰年,其活动理应处于最活跃的时期。然而,太阳活动强度明显不及上一个活动周,甚至出现太阳表面连黑子都没有了这种罕见现象。这个太阳活动高峰年百年来最弱。有科学家指出,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太阳将沉入超长的最低活动期。目前科学界仍然在探讨太阳黑子周期是如何影响全球气温的。有人认为地球将进入所谓的小冰河期,有人称会在 2020 年之前,有人则称会更早。 杨冬红等( 2011,2013 )指出,近 20 年的研究发现,潮汐极大期、地震火山活动频发期、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和全球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6 次时间的一一对应表明其相关性和处于同一激发机制(见表 2 )。 表 2 太阳活动、火山喷发、强潮汐和低温期的对应关系 太阳黑子延长极小期 时间(年) 坏天 时代 潮汐极大年时间 火山活跃时间 全球 气温 欧特 1040-1080 1010-1110 1062 低温 沃尔夫 1280-1350 1165-1360 1264 1275-1300 小冰期 史玻勒 1450-1550 1420-1525 1425 1440-1460 1470-1490 小冰期 蒙德 1640-1720 1600-1725 1629 1640-1680 小冰期 道尔顿 1790-1830 1790-1915 1770 1810-1820 小冰期 21 世纪 2007- ?? 1997- ?? 1974 1980-?? 次小冰期 注:??表示终结时间待定。 多因素叠加是小冰期发生的根本原因。导致 15-17 世纪小冰期和 2020 年“次小冰期”出现的原因有五: 其一、处于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国外资料显示,太阳将进入不寻常且时间较长的“超级安静模式”,大约从 2020 年开始,太阳黑子活动或许会消失几年甚至几十年。太阳黑子活动或许将进入“冬眠”,这种情况自 17 世纪以来从未出现。目前处于 200 年气候周期的变冷初期。 其二、处于全球强震频发时期 郭增建( 2002 )指出,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巨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 20 年。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 40° 范围内的 Ms8.5 级和大于 Ms8.5 级的海震。郭增建等人指出, 9 级和 9 级以上地震与北半球和我国的气温有很好的相关性。 20 世纪 4 场最强的特大地震在很短的时间内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沿海地区: 1952 年堪察加地震, 1957 年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地震, 1960 年智利地震, 1964 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海峡地震,与 50-70 年代低温期相对应。 其三、处于全球火山活动频繁时期 杨冬红等( 2013 )指出,现代火山活动有明显致冷的记录:小冰期对应强火山活动,小气候最适期对应弱火山活动。因为火山灰和二氧化硫等火山喷发物到达平流层后,较小的气溶胶可在数月内传播到全球,并可在平流层内持续漂浮 1~3 年,使太阳直接辐射减弱,造成大气降温。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火山喷发导致了 “ 小冰期 ” 的到来。研究报告称, 1275 年到 1300 年之间,热带地区经历过四次大规模火山喷发,喷发出来的大量硫酸盐颗粒进入大气层上空反射了太阳辐射,使地球气温降低; 1430 年到 1450 年,也发生了一轮大规模火山喷发,与地震活动一样,火山喷发与气候冷暖变化导致的冰盖消长有关(见表 2 )。 其四、地球轨道周期 任振球 (1997) 指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韩延本( 2003 )指出,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这一周期与拉马德雷周期相对应。 其五、处于强潮汐活动时期 Keeling ( 2000 )指出,强潮汐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 1800 年。在十五世纪小冰期时期,潮汐强度为最大值,以后开始减弱,直到 3100 年潮汐强度又将达到最大值。潮汐调温效应使地球的温暖期从小冰期末期一直持续到二十四世纪,而后随着潮汐的增强,地球的气候将逐渐变冷。今后 400 年处于变暖高峰,下次小冰期将在 3100 年出现。 杨冬红等( 2011 )指出,潮汐高低潮还有 200 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 1425 年、 1629 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 1770 年的峰值对应 18 世纪的低温, 1974 年的峰值对应 20 世纪 70 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潮汐 54-56 年周期(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 50-70 年周期对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杨冬红等( 2014 )指出,潮汐变化还有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变化 18.6 年周期,与气候变化 18.6 年周期对应。杨冬红等( 2008 , 2014 )指出, 1998 年最热年记录与 1995-1997 年的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有关,此后 16 年气候变暖间断的原因之一是 2005-2007 年为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 2014-2016 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时期变暖增强, 2023-2025 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期变冷达到高潮。 2014 年和 2015 年最热年新纪录证实了理论预测的可靠性。 根据以往记录, 21 世纪太阳黑子超长极小期过程还将持续 30 年以上。 2000-2030 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百年极寒有可能发生,但规模较小,变冷规模要小于道尔顿极小期(见表 2 )。我们称之为“次小冰期”。综合因素表明, 2020 年气候变冷将达到高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6887.html 参考文献 1 . Frakes,L.A.,Climatesthroughoutgeologictime.ElsevierScientificPublishingCompany ,Amsterdam—Oxford—NewYork,1979.182,192,200,223,315. 2 .杨学祥。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的原因 。世界地质, 2003 , 22 ( 4 ): 380-384 。 3 .杨学祥。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自然杂志, 2004 , 26 ( 3 ): 151 - 155 。 4 . VanAndelTH,HeathGR,MooreTC.CenozoichistoryandpaleooceanographyofthecentralequatorialPacificOcean .Geol.Soc.Am.,Mem.,1975,143:134 5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6. 杨冬红,杨学祥 . 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初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3,28(4):1666-1677. 7. 杨冬红,杨德彬,杨学祥。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 2011 , 54 ( 4 ): 926-934. 8. 杨学祥.地球反对称构造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自然杂志. 2001 , 23 ( 3 ): 135~139 9. 周尚哲 . 冰期天文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冰川冻土 .1994,16(1):85~92 10. 杨学祥 . 地壳均衡与海平面变化 . 地球科学进展 .1992,7(5):22-2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999210.html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已有 2359 次阅读 2017-2-7 13:54 全球变暖导致地磁减弱:地球磁场百年内方向逆转? 杨学祥,杨冬红 地球磁场即将反转?磁场护盾削弱高剂量辐射将照射地球表面 2017-02-06 09:17:29 稿源:新浪科技 科学探索 北京时间 2 月 6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围绕在我们地球周围的磁场就像一个无形的力场,通过使带电粒子偏转散开,保护地球生命免受有害的太阳辐射。不过,这个磁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事实上,在地球的历史中发生过至少数百次的磁场反转——南磁极和北磁极相互易位。那么,下一次磁场反转将在什么时候发生,又会对地球生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围绕着地球的巨大磁场随着地球南、北磁极的变化和太阳风活动而改变形状 磁场在反转过程中并不会消失为零,而可能会变成更微弱和更复杂的形式。磁场强度有可能会减少到目前的十分之一,并且磁极都分布在赤道上,甚至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南磁极和北磁极。平均而言,地球磁场的反转每隔一百万年才会发生几次。然而,地磁反转之间的间隔非常不规律,有时甚至会达到数千万年时间。 有时候还会出现短暂且不完整的地磁反转,此时地磁极会远离地理上的两极——甚至可能穿过赤道——然后再回到原来的位置。上一次完全的地磁反转发生在约 78 万年前,被称为布容尼斯 - 松山反转( Brunhes-Matuyama reversal )。在大约 41000 年前还发生了一次短暂的地磁反转,称为拉尚事件( Laschampevent )。该事件持续了将近 1000 年,其中磁极真正改变的时间大约有 250 年。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82291.htm 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 凤凰科技讯北京时间 2014 年 6 月 24 日 消息,科学日报报道,欧洲空间局 (ESA) 的三颗 SWARM 卫星产生的第一批高分辨率结果揭示了地球磁场的近期变化。过去 6 个月进行的测量证实了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的趋势,且西半球的减弱程度最为剧烈。而其它地区,例如南印度洋,磁场自 1 月起有所增强。最新的测量也证实了磁场朝北西伯利亚地区的移动。 图 1 地球磁场正在逐渐减弱(红色阴影部分代表磁场增强地区,蓝色则显示了在过去 6 个月磁场减弱的地区)。 http://tech.ifeng.com/discovery/geography/detail_2014_06/24/36982839_0.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6910.html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百年之内将出现地球磁场反转,而之前预测这一变化将在未来几千年才会发生,一旦磁场反转,将造成地面输电网络瘫痪,潜在增大人类癌症发病率。 如果不稳定磁场现象导致磁场反转,将对地球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科学家将更多地考虑到磁场反转造成的生物效应。 http://www.cnwnews.com/html/tech/cn_zxkj/20141024/660962.html http://www.cnwnews.com/html/tech/cn_zxkj/20141024/660962_2.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8450.html 第四纪冰期的 5 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全球强震频发,林中斌认为发生这一系列灾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磁引起的。二千年以来全球磁场持续减弱,而最近 150 多年地磁强度下降了 10%-15 %。南大西洋出现地磁异常区,其磁场减弱达 35 %,地球磁极弱化,处于“磁极翻转”的雏形阶段,这可能是地球发生许多灾变和异常现象的深层原因。 表 1 冰期和地磁反向时间对比 地球的主磁场会周期性地逆转方向。这种极性颠倒在地球的历史上间隔不规律地发生过几百次,最近一次大约在 78 万年前。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古代火山岩发现,浅核磁场( shallow core field )可能影响主磁场是否发生逆转及其方式。当主磁场削弱时,它就变得极为重要。证据表明,现在正在接近这样的一个过渡状态,因为地球主磁场处于相对较弱,且正在快速减弱的阶段。 第四纪冰期的 5 个亚冰期与地磁反向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伏尔姆亚冰期( 2-12 万年)中的两次峰值与布容正向期中的 Lashamp ( 2 万年前后)和 Xzone ( 10.8-11.4 万年内)两次反向事件相对应。里士亚冰期( 25-38 万年)与 Vzone 反向事件( 33-35 万年)相对应。滚兹 - 明德尔间冰期( 80-93 万年)与松山反向期的 Jaramillo 正向事件( 87-93 万年)对应。亚冰期与地磁反向事件或地磁反向一一对应(见表 1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38450.html 结论 综上所述, 近百年来的全球变暖是地磁减弱的主要原因,伴随全球气候进入温暖期,地球磁场的极性反转不可避免,类似中生代的全球气候温暖期和地磁正相期正在缓慢而有序地到来,期间将有目前地磁反向时期中频繁发生的地磁正相事件:反向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冷,正相事件发生意味着气候变暖。 参考文献 杨学祥 , 陈殿友 , 寇艳春 . 地应力地磁场与地震 . 东北地震研究 , 1995, 11 (2): 23-30. YANGXue-xiang, CHEN Dian-you, KOU Yan-chun. Geostress and geomagnetic field andearthquake . Seismological Research of Northeast China,1995, 11 (2): 23-30. 杨学祥 , 陈殿友 . 火山活动与天文周期 . 地质论评 , 1999, 45 (增刊) :33-42. YANGXue-xiang, CHEN Dian-you. The Volcanoes and the Astronomical Cycles . GeologicalReview, 1999, 45(supper): 33-42. 杨冬红 , 杨德彬 , 杨学祥 . 地震和潮汐对气候波动变化的影响 . 地球物理学报 , 2011, 54 (4): 926-934. YANG Dong-hong, YANG De-bin, YANG Xue-xiang. The influence of tides and earthquakes inglobal climate changes . Chinese J.Geophys, 2011, 54 (4): 926-934. 李四光 . 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摘要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972. 61. LISi-guang. Abstract of datum in astronomical, geological and primitive organism .Beijing:Science Press, 1972. 61.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1. 灾害频发和地磁减弱的关系 . 世界地质 , 30 (3): 474~480. Yang D H,Yang X X. 2011. Relationship of frequent disasters with geomagnetic weakening(in Chinese). Global Geology, 30 (3):474~480 杨冬红 , 杨学祥 .2013.a 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规律的研究和计算模型 . 地球物理学进展 , 28 ( 1 ): 58-70 。 Yang D H, Yang X X. 2013a.Study and model onvariation of Earth ’ s Rotation speed. Progress inGeophysics (in Chinese), 28 ( 1 ): 58-7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1032129.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72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说公安消防部队转制
fpe 2018-5-13 19:09
也说公安消防部队转制 看了最近的新闻《公安消防部队退出现役, 17 万人军转民,消防职业化契机将至?》,我觉得大家对消防职业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待遇、职责和编制上,这是过去以集体为本的观念,消防职业化是以人为本的选择,其改革的内容要更广更深更远。世界上有三种消防模式,一种是兵役制的罗马模式,一种是保险公司主导的英国职业化模式,还有一种是志愿消防为重要组成的美国模式。公安消防部队改制,相当于从罗马模式转成职业化与志愿模式并存的模式,存在很大的制度创新空间。 1. 24 小时待命制度 1833 年,英国消防之父 Braidwood 接手掌管伦敦联合消防队伍之后,经过多次的试验,发现 24 小时待命制度是最合理的制度。消防工作大部分时间是无所事事的,如果允许人正常下班,那么下班时的火灾到底救不救?上班下班是最容易出意外的地方,火灾的发生恰好是上下班时间,这意味着你不可能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所以只能随时待命。当然这是针对全职消防队伍而言的,志愿消防队伍和兼职消防队伍,可以拥有更灵活的消防作息制度,但他们本质上还是 24 小时待命,只不过在家在岗待命,而不是在消防站待命。 2. 消防审批权是否转移 消防审批权是最体现知识和能力价格的领域,通常是腐败的高发地带。安全都是有设计余量,投资安全的多寡,全凭消防部门的审批。对重大项目的消防审批,消防部门大笔一挥,几个亿就投入安全设计中去了,这是经常性发生的过度设计现象。也就是说,如果为安全发生过度设计,谁来弥补这份对全社会而言的损失?中外的领导都高度关注舆情,社会越发达,火灾引发舆情的概率越大,这意味着很容易过度投入。一个缺乏监督的体系,很容易带来巨大的浪费。为了防止过度审批,就需要防消结合,安全问题全包。不管哪个环节,都是消防的问题,这才是美国消防职业化的核心。让消防工作地方化,可以在授予更大的职责的同时,配以更大的监督(见下节),从而杜绝“杀头的生意有人做”问题。 3. 消防服务的监督问题 其实这一次消防转制的核心是需要解决监督问题。过去在高度集权和统一的指挥下,谁也不敢提意见,害怕被报复和逐出体制。以后消防工作本地化以后,我不受外地的节制,就敢指出对方的过失了。在美国消防是一项高技术门槛的岗位,所以在公务员体系中待遇最好。他们不敢舞弊,是因为相互有节制,有企业、保险和其他单位的节制和监督,美国的铁饭碗不是那么好端的。在过去的武警消防体系下,这些节制都是不存在的,所以经常有人说“你不懂中国消防”,不是“不懂”,是不敢“懂”。这些人躲在体制的保护下,肆意抵抗诋毁外部的监督,总以为自己掌握了国家给予的权力就拥有一切,属于“土皇帝心态”。经常说别人“你不懂消防”的人,就是表现出高度的傲慢。我遇到的美国消防队员,待人接物要谦虚低调很多,因为没有体制保护他们,他们不过是待遇较好的公务员而已。 4. 谁来付钱? 中国最大的误区是认为消防免费。公有制下一切都是政府的,似乎是免费的,然而这种免费不是真免费,是全社会的税收支持的。这意味着最贫穷的社区向最富有的社区白白交了消防费,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关键的问题是,谁交钱,谁受益,这是以人为本的选择。不能让最富有的社区免费享受穷人的税收,这是公安消防部队转制需要完成的目标。改制后,消防队伍从属于地方,更需要关注地方的安全和利益,这是公安消防部队转制的前提。 5. 标准统一的职业化体系和标准 这是对消防职业化的认识误区。消防在各地的需求是不同的,发达地区燃料负荷高,当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标准。欠发达地区,没有那个人口密度,就没有那个消防需要。执行统一的职业化体系和标准,结果往往是发达地区水平不足,欠发达地区过度配备。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历史上火灾问题主要发生在南方,政治中心在北方,所以一旦发生重大灾情,除了赈灾和问责,消防制度不需要任何的改动。这种火灾中心与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导致了中国有 600 年没有官办消防,发生所谓的文明停滞现象或者李约瑟难题。不要忘了,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国家,有三大文明或环境:草原(北方)文明、农耕(中原)文明和火耕(南方)文明,他们对消防的需要是不同的,强调统一,会导致消防标准过低,或者过高,对社会对百姓都是巨大的损失。强调大一统的国家标准,往往会忽视中国各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而火灾或其他灾害都是地方化的,没有统一的表现和概率。改制后,各地的消防部门进入市场化的调节状态,直到资本运作达到投入和产出的动态平衡为止。美国对消防工作的投入与火场的损失密切相关,损失越大,投入越多,关键是是选票,投入总是要对舆论有所交代。中国未来也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6. 消防服务的流动问题 这又是一个认识的误区。以集体为本才有中央监视地方的必要性,以人为本意味着服务地方,当然是当地人服务当地,他们熟悉地形,起码不会导致消防车迷路的问题,也没有就业安置问题。所以,消防职业化意味着消防人才本地化,财政本地化,管理本地化。那么,中央干什么?中央通过审批地方的需要,提供地方无法提供的培训、教材、硬件和标准。这是一个主动申请的过程,根据地方的需要,谁最需要,谁最先得到。 7. 校园科普问题 中国社会不重视消防的很重要原因是校园科普不足。在美国的体制下,最有经验、知识和口才的人才会担任全职消防工作,他们站在校园科普的第一线,所以全社会对消防工作才那么重视和认可。美国社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是消防,因为他们有知识、技能和表现勇敢的机会。如果政府把校园科普工作丢给私营企业去完成,这是一种失职的表现。只有拥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把故事说好,才能吸引到高素质的人才。服务社会是一项崇高的职业,消防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社会,而服务社会必须从校园科普开始,普及安全理念,才能获得地方的尊重和支持。 8. 应急管理的指挥权问题 中国虽然很重视应急管理的指挥工作,可是从事应急工作最多的消防部门才有指挥的机会。让这些人从日常的工作中脱离出来,专心从事指挥工作的培训,肯定比任意指派效果更好。从事应急指挥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定量描述灾害(即消防领域的“ size-up ”),国内的教科书很少有量化的灾情分析,所以大家都和美国同行无法沟通,因为我们不懂人家谈的 5 兆瓦火灾是什么啊。只有专业分工,才能终身积累,才能产生工匠精神。所以制度改革要解决岗位职责的专精培养问题。 一个国家如何看待消防,是文明发展进化程度的外在体现。过去欧洲曾经有 600 年(从 476 到 1116 年)没有消防,所以陷入了中世纪的黑暗蒙昧时代(主要是中世纪温暖期的气候造成),中国也有 600 年(从 1292 年到 1902 年)没有官办消防,所以发生李约瑟难题和中欧科技大分裂(主要是小冰河期的气候模式导致)。消防工作表面上看是没有产出的部门,实际上,看似无用的消防工作在观念、技术、组织和管理上不断发生变革。没有产出的消防工作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袁世凯办消防,是顺应历史潮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里程碑。 2018 年,中国进行消防队伍改制,距离袁世凯的改革 116 年,恰好是两个康德拉捷耶夫经济周期,巧合吗?所以消防改革也是气候脉动推动的结果之一。消防改革,是文明发展的必由道路,需要从历史、文化和传统的角度来深入认识。消防改革,史无前例,有着文化和文明的冲突在里面,希望国家更重视制度的文化传统,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待遇和责任问题。我看几乎所有关心消防改革的人都不懂消防工作在城市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传统和灾情认识,光从待遇谈改革,容易迷失方向。我不看好这一次改革,虽然表面上轰轰烈烈。
个人分类: 消防时评|908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宗教、道德与科学
benlion 2015-11-9 08:13
最近领悟到,科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过程,工程才是目标和结果。 近些年来,大量的科学与技术之争,古代中国是否有科学,中医是否科学之争,陷入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循环辩论。 其实,医学(medicine)是工程和技艺,医学科学(medical science)才是科学,医学是科学的应用,也是医学科学的目的。 尤其,创新(innovation)不是科学,而是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不仅是工程和设计的艺术,而且,也是规模化和标准化的制造工业。 中国的工业自主创新,如果搞不上去,就会不仅经济发展受限,而且,科学实验室的购买仪器模式,也难以使得科学能够发达起来。 潜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热点,属于尚没有成为科学之前的半哲学和半科学的探索,成为科学之前,不一定是伪科学;但是,伪科学是科学与迷信的混杂物,而社会的学术腐败,则是属于职业操守的道德问题。 宗教与科学、宗教与道德和科学与道德,都存在区别,构成的相互关联是哲学,构成相互牵制则是法律和行为。 附图、中国文化要旨 洋务运动,起因于衡阳-长沙-九江的3大儒家书院文化传统。 - (09/11/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与工业|895 次阅读|0 个评论
百越之南今何似
junshan86 2015-3-2 14:28
如何快速变成千万富翁?答案就是:去趟越南。美元与越南盾的汇率为 1 比 21000 ,过了越南海关,手里拿着 500 美元换来的一个装着一千多万的信封,我也瞬间有了一种土豪的感觉。这次来越南是在胡志明市参加一个会议,之后有几天时间,顺便把周围游览一下。 胡志明市在越南的地位相当于上海,是一个殖民时期深受西方影响,现今又是越南经济最发达、最开放的城市。它曾经的名字 “ 西贡 ” 可能更为人所熟知,是越战时期南越的首都,也是现在遍布美国的 “Saigon restaurant” 的名字的来源。走在西贡河畔,颇有一种走在黄浦江边的感觉。河畔是林立的摩天大楼,暖风中漂浮着从无数酒吧夜店传来的音乐声。但仔细看那些大楼上的商标,基本都是外国的公司;夜店里行乐的人,外国人也占了很大的比例。反而是满大街川流不息的摩托车大军,路边随处可见的卖越南粉的小摊,似乎更能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这一周时间里,我徜徉于胡志明市的大街小巷,参观了市内的主要景点,又乘车到湄公河口地区看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在观察越南的同时,我不由地把越南和中国进行对比,因为这两个国家的历史和现在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越南是一个历史上深受中国影响的国家。从秦朝至五代的一千多年,越南北部都是中国领土(越南南部历史上是一个叫占婆的独立国家,明朝时被北方统一)。再往后的近一千年则是中国的属国,直至 1885 年中法战争之后成为法国殖民地。在清朝嘉庆时期,越南国王曾经请清朝赐国名为 “ 南越 ” 。但是嘉庆皇帝认为,古代的南越包括了中国的广东广西等大片领土,不宜做该国国名。该国处于古代的百越之南,叫做 ” 越南 ” 倒是合适的。从此之后,越南成为这个国家的正式名称。 越南的语言:激进语言改革割断历史传统 二十世纪之前的越南,从语言文化到政治制度都处处可以看到中国的影响。汉语是官方的书面语言,公文告示以及文人著作都用中国的文言文书写。越南口语虽然和汉语有区别,但只是语法和语序不同,大量的实词都来自汉语。例如,越南历史博物馆是 Bảo tàng Lịch sử Việt Nam ,对应的汉字是“宝藏历史越南”,发音和汉语极其相似,只是词序完全相反。越南语听起来一字一顿,相比于外语,也更像是在听某种南方的方言。 现在越南使用的拼音文字,则是 17 世纪由一位法国传教士创造,在越南成为法国殖民地之后被推广。但即使在殖民地时期,汉语仍然在书面语中广泛使用,上层知识界仍然尊崇儒家传统。例如,出生于 1902 年的越南著名收藏家王洪盛,家中楹联以及藏品记录都由汉语写成。 1954 年在胡志明市(当时还是南方首都西贡)落成的雄王庙,越南人的祖先雄王与孔子一起受到供奉。 二十世纪初,越南出了一位革命志士阮爱国,本人深受汉学影响,能熟练使用汉语,甚至能用汉语作诗。然而,等这位阮爱国成为后来的越南国父胡志明后,却彻底改变了汉语在越南的地位。 1945 年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北方成立后,由一个法国人生造出的拼音文字成了这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而有上千年渊源的汉语则遭到了禁止。胡志明亲华尚且如此,他的继承人,有越南反华第一人之称的黎笋就更不用说了。 1975 年南北越统一后,黎笋在越南全面禁止汉语使用。雄王庙内的孔子,也自然而然被请了出去。四十年后的今天,越南年轻一代中已经很少有人能读写汉字了。 在革命年代,语言改革被认为是越南民族独立的标志。然而现在看来,这一举措恐怕是弊大于利。首先,拼音化的文字并不能增进越南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越南语与欧洲语言毫无历史联系,欧洲人看越南的拼音仍然都是天书,并不比方块字易于交流。但从另一方面,文字拼音化却割断了越南与自己历史的联系。越南历史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古代诏书、文学作品,中国人能看懂,越南人却只能借助旁边的越南语说明来理解了。 越南的战争:几十年浴血换来虚幻的理想 博物馆的导游在向我们介绍越南历史时,将越南描述为一个从古至今战争延绵不断的国家。然而纵观越南古代史,战争的频率其实并没有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真正塑造了今天越南的,是从 1940 年直至 1980 年代末的一系列战争。 1940 年,日本占领越南,越南本土的革命组织开始抗日活动。 1945 年日本失败撤出后,法国卷土重来,越南又进行了 9 年的抗法战争。法国撤出之后没几年,美国介入越南,两个国家进行了十多年极为惨烈的战争。美国投到越南领土炸弹的数量远远超过其整个二战使用炸弹的总和,造成 160 多万越南军民死亡,其中青壮年男子占很大比例。即使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越南也没有屈服,最终越战险些将美国拖垮,迫使美国退出越南。然而美越战争刚结束,越南便出兵占领柬埔寨,导致又和中国进行了 10 多年的边界战争。一个东南亚小国,在四十多年时间里与日、法、美、中等世界级大国进行持续战争,这种战争强度,在世界范围内恐怕再没有第二例。 几十年的浴血,几代人的牺牲之后,越南终于得到了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之后的越南经历了与中国革命之后类似的历程:极左的社会主义改造与计划经济政策,导致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意识形态的斗争,使越南与中、美、欧洲处于对立隔绝的状态。内外交困的状况使越南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越南的经济改革:市场经济大潮冲垮价值体系 1986 年,强势而极端的领导人黎笋去世,有 “ 越南的邓小平 ” 之称的阮文灵上台,越南效仿中国开始了 “ 革新开放 ” 。越南对中国的模仿可谓惟妙惟肖:一方面,坚持马列主义、胡志明思想的指导,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与中美等国的关系,大力引入外国资本。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越南的经济也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人均水平大致接近中国 2000 年左右。但是市场经济大潮对于人们价值观的冲击,恐怕要远远大于中国。 今天的越南,很难想象人们还能坚持什么理想。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随着文字改革,已与如今的社会隔绝。社会主义的理想,在市场经济之下也早被忘却。当年付出巨大牺牲,在与日法美中的战争中赢得的民族尊严,在外国资本面前变得一钱不值。胡志明市现在已经成为外国人的天堂,酒吧、高级餐厅中的外国人是光鲜的主角,瘦小的越南人仿佛只能在角落观望。大部分的宾馆越南本国人都不能随便进入,如果要进去,一定要有某位宾馆房客的邀请,并且要被扣下身份证件。今天的越南人,想到自己当年为驱逐外国殖民者做出的上百万人的牺牲,不知是否觉得值得? 对于中国的启迪 如今的越南,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意识形态上无可依靠,文化上漂泊无根的国家。总结起来,三个过程导致了今天的结果。首先,激进的民族主义导致了激进的文字改革,割断了今日越南社会与历史传统的联系。接下来,意识形态与民族主义的共同支撑下,越南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并且长期与国际主流社会隔绝。最后,经过多年的贫困与隔离,经济改革带来的市场与外国资本大潮冲垮了脆弱的意识形态理想与民族自尊。当意识到几代人的巨大牺牲为之奋斗的目标原来没有意义时,社会便不知道再应该坚持什么了。 越南像是一个缩小版的中国,越南经历的过程在中国都或多或少发生过。五四与新文化运动时期,很多文化界的领袖都主张中国文字的拼音化以及彻底摈弃儒家传统。中国的革命以及随后的意识形态斗争阶段,中国自我隔绝于国际社会之外,导致贫困闭塞。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大潮又导致了信仰的迷失与拜金主义的盛行。所幸的是,中国文化毕竟树大根深,在一系列激进运动之后还能根基尚存。文字改革只是推行了简化字与白话文,并没有割断文化传统。长期封闭而后开放,中国虽然落后于人,但还能奋起直追,不至于彻底自我否定。外国资本虽然引进,但也没有占主导地位。 虽然如此,越南的案例也有足够深刻的教训供中国吸取。首先就是,不要因为一时的落后而彻底贬低否定自己的文化传统。别人的经验可以学习,制度可以改革,落后的意识应该更新。但每一个社会,不管是学习者还是被学习者,都有复杂的发展历程。完全割断自己的历史后,是不可能照搬别人的。另一个教训就是,自我封闭的政策绝不可取。自我封闭必然导致落后,封闭之后的开放又会导致幻灭。国家安全、防止意识形态渗透等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闭关锁国的理由。现在的社会上,极度排斥外国与极度崇拜外国的人,大多都是长期与外界隔绝造成的结果。极度排斥,是受到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长期熏陶的结果。极度崇拜,是因为在国内天天读外国的书,却没有长期国外生活经验,因此凭空把外国想象成乌托邦一样的理想社会,反过来又把自己贬低得一文不值。只有开放与交流,才能让自己有一个客观平常的心态。总之,偏左或偏右都属正常,但极左或极右却足以毁掉一个社会。越南的教训,足以令人深鉴。 西贡河畔的现代建筑 胡志明市街头的摩托车大军 越南 14 世纪的迁都诏书,不仅用标准文言文写成,而且引用商朝盘庚迁都与周朝迁都的典故来为迁都寻找历史依据。现在的越南普通民众已经无法看懂诏书内容了,只能看下方的越南文解释。 越南著名收藏家王洪盛的藏品展馆,楹联用汉语写成。 胡志明市的雄王庙,曾经供奉孔子与越南祖先雄王。 1975 年南北越统一,孔子被移出雄王庙。 湄公河三角洲
184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与工程的逻辑传统
热度 2 benlion 2012-12-28 13:27
现代科学与工程,已经发展到学科交叉与技术的集成,然而,近现代科学的主体是物理学 - 化学 - 生物学 - 心理学 - 社会学体系,而其理论传统在于逻辑学和哲学体系。 形式逻辑是名与实的关系辩论,在科学上也可解读为理论与事实的对应或吻合,在理论内部的不矛盾或技术的兼容等。归纳逻辑从观察的事实中总结出共性的规律,但其不完备或穷尽性限定了适应或应用范围。演绎逻辑是推理逻辑,从假设或公设出发推导新的结论或预测,而其检验或验证是否属实是推理成立的依据。 1972 年是我阅读中医、西医著作的启蒙,也是同时在内心伏下探讨中西伦理学、宗教和科学、逻辑学等问题的起点。在科学上非常严密的论证体系是欧几里得几何学,在实践上严谨的推论和验证体系是侦探和情报学。在儒家体系的伦理学和犹太教的律法体系,则是实践的具体行为和道德规范或孔子说的述而不作的历史典籍整理。在希腊的伦理学哲学思维,开始涉及的就是概念与体系构成的逻辑论辩,而并非具体的道德条例。 希腊 - 罗马的传统,在宗教和科学的发展历程中贯穿的主线是逻辑思辨的哲学体系。依据逻辑学原理的知识论述,包括哲学的美学、伦理学和逻辑学自身独在知识构成体系上必须符合逻辑原则,以及简化性、和谐性和实用性等美学原则 - 比如,奥卡姆剃刀,以及合乎人类生存、进步与发展和人人和谐等伦理学原则 – 比如,医学伦理学等。 对于知识体系结构的研究在哲学来说是知识论,康德的 3 大批判哲学是就人类的认知和知识的批判哲学。有关人本的哲学属于伦理学和宗教、艺术和文化哲学等体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到摩尔的伦理学原理,同样基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逻辑公理与推导模式。 美学、逻辑学和伦理学思维是贯穿在希腊 - 罗马 - 欧洲文化体系中的哲学传统,概念的澄清和公理、公设的逻辑起点是哲学体系的基石。印度哲学和中国禅宗、道家传统的顿悟、沉思或概念、名词的澄清和模式、图形演化思维,以及墨家的工匠、作坊的实践,形成技术的传统和艺术的传统。 全球化社会,东西方文化传统的整合成为新的文化形态,发展到宗教 哲学、 科学 工程 2 大体系的时代。 科学体现在哲学思维、技术方法和数学定量的构成,工程体现在应用科学的艺术设计和数学方法。
个人分类: 2012|2230 次阅读|6 个评论
再议创新:天生的尾巴难出头 可怕的唐僧精神
热度 2 杨学祥 2012-6-7 10:41
再议创新:天生的尾巴难出头 可怕的唐僧精神 杨学祥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其实,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应该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最后应该有很好的记忆力。 同样是中国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出国留学的“海龟”就能成为创新人才,在国内继续深造和工作的“土鳖”只能墨守成规,原因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很有名的智者叫晏子的曾经说过一句话“桔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说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变成苦涩难吃的枳。因为事物的条件和环境等变了,所以才会这样。 神话和愚昧是并存的,一个落后的民族总是把自己兴盛的希望寄托在外部力量之上。在外部力量的左右下生存,就像一根天生的尾巴,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唐僧精神就是代表:认为真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取来真经,照经文去做,就会得道成仙,修成正果。真理是从外部取来的吗? 相关新闻: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点评) 2009-11-5 13:16 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5日04:31 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找你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近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即人才培养问题。我想说的不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问题,而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今天,党和国家都很重视科技创新问题,投了不少钱搞什么“创新工程”、“创新计划”等等,这是必要的。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思想的人才。问题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我看,这是中国当前的一个很大问题。     (涂元季 顾吉环 李 明整理) http://news.sina.com.cn/c/sd/2009-11-05/043118977597.shtml 学者杨学祥 发表于 2009-10-24 10:00:35 天生的尾巴难出头:可怕的唐僧精神 杨学祥 神话和愚昧是并存的,一个落后的民族总是把自己兴盛的希望寄托在外部力量之上。在外部力量的左右下生存,就像一根天生的尾巴,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唐僧精神就是代表:认为真经就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取来真经,照经文去做,就会得道成仙,修成正果。真理是从外部取来的吗? 九州生气持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以龚自珍的诗来形容当前科学界的“西学”一统天下实不为过,“洋为中用”变为“洋为中神”,中国民族文化至今仍在“西神”面前瑟瑟发抖。学术界的唐生们虔诚地到西方取经,复制了一点西方科学的皮毛,便披着虎皮借以吓人,要全部扫荡中国的文化传统,完全背离了西方科学的民主和开放精神 。 学西方科学首先要学西方科学的民主精神和开放环境,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平民,在法律和科学面前人人平等,即有知情权,又有参与权。学术权威只有尊重科学知识,尊重科学民主,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一旦违规剽窃,压制科学民主,就等于自绝于科学界。可惜的是,目前中国有惩罚贪官的法律,没有处罚学术腐败的学规,致使中国的学术腐败愈演愈烈 。 在中国向西方文明学习的过程中,买办资本和买办文化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对清朝洋务重臣李鸿章的评价也发生微妙的变化。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中国科学界的行家里手大半英语不过关,英语较好的研究生留学就成为沟通中外的必经渠道。国外有名人指点,国内有权威支持,这些纸上谈兵的将军们因为年龄优势而执掌帅印。一方面,缺乏雄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没有西方科学的长期实践。纸上谈兵的将军是美称,知识买办是本质。得意者,官场发号施令;失意者,考场做枪手商场作内应。在英语学而优则仕的今天,知识买办财源滚滚,虽政绩突出但业绩平平,没有拿科技大奖的实力。在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西方文明的主体意识进行对话中,他们只能起传声筒的作用 。 资深院士目睹过的申请国家“973项目”的故事深刻反映了科技造假的原因:有一位著名的老科学家提出了他的思想(有关非线性科学),并组织、联合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等单位共同申报,他撰写了第一稿,第二稿,直到最后定稿。由于科技部规定他不能做首席科学家,于是就找了一位尚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年轻人挂上首席科学家的位置。要答辩了,怎么办?只有请这位老科学家去做报告和答辩 。科技管理机构的各种非科学的条条框框,迫使科技造假,造成懂行的为不懂行的打工。纸上谈兵的将军们就是这样成为主帅的。 这种情况在西方科学界是不可思议的,后果也是可以想象的,竞争和选拔机制的不科学是主因。类似条条框框的拔苗助长和伤害新生人才的事例使真正的人才望而却步:满怀期待与高位;三年不成走麦城。科研成就怎能是短期行为? 认识来自实践,实践出真知。间接的知识很重要,但不是新发现,创新需要自己的实践。我们需要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但是别人的知识代替不了我们自己的实践。天才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站在巨人的脚下或跟在巨人的身后,你就会像尾巴一样永无出头之日。 近几年,全球和中国的极端气候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全球变暖的跟风派皆以全球变暖为其发生原因。2006年重庆大旱归因于全球变暖,2007年重庆洪涝又归因于全球变暖,2008年中国南方罕见的冰雪冻灾还是被归因于全球变暖,难道科学就这么简单 ? 提出全球变暖的英国科学家现在又给跟风派们上课了: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 。 英国科学家明确指出,过去两年里,自然气候的变化抵消了全球气候变暖效应并将继续促使气温在2008年保持缓慢变化的趋势。所以,极端全球气候灾害事件的发生原因当然是自然原因,因为全球变暖将在2009年真正开始!跟风派的理论根据被彻底颠覆,其权威性令人堪忧:全球变暖从科学变为神话,居然有人用“全球变暖”来解释中国连续18年 “暖冬”的终结,“全球变暖”已经变为包治气象百病的灵丹妙药。 2006年冬天给北半球的人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冷,而且是超乎寻常的冷。在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亚洲也跌入“冰窟”。印度首都新德里8日遭遇70年来最低温,一天之内数百名流浪汉冻死在街头。据印度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新德里8日气温骤降至-2℃,这也是该市自1935年冬的-6℃以来遭遇的最低温度。一名气象部门官员说:“往年的正常气温都是7℃左右,我们原本预计这次寒流会带来2℃~3℃的最低温,可是实际情况却糟得多。”对印度这个地处低纬度的南亚国家来说,低温跌破零摄氏度简直是百年一遇。除了印度外,多个亚洲国家近日也遭遇寒流袭击。暴雪7日侵袭了日本北海道、北陆、山阴等地。而自去年12月至今,大雪已造成日本63人死亡,伤者超过1100人,全国共有579栋房屋由于不堪积雪重压而倒塌。7日,韩国西南部地区也出现降雪,东北部地区气温则降至零下20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地震灾区,严寒夺走了至少18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人挣扎在死亡边缘。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是最好的例证。 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不能解释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也不能解释2005年中国连续18年暖冬的终结。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后,全球低温冻害和暴雪灾害频繁发生。2005年1月10日美国内华达山脉地区近日下了近九十年来最大的暴风雪。2月2日,莫斯科和日本的降雪竟然超过了3米。从春节前一周至2月21日的大半个月内,暴雪袭击大半中国。南方沿海、新疆、内蒙、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罕见低温、暴雪天气。近年最冷的一个冬天造成的恶劣天气、雪崩以及食物短缺,已经夺去了印度、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山区几百人的生命。3月上旬,北京突遭凶猛的“倒春寒”,六级大风和冰点气温把京城的乍现春光扫荡殆尽。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遭遇百年罕见暴雨雪。江西省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武汉人感受了“春天里的冬天”。南京三月突遇百年罕见降温,最高温度暴跌20.6℃。上海一夜降温17摄氏度,气象台连发低温寒潮警报。按全球变暖思路预测的中国“暖冬”宣告失败,低温冷害事件频发。 2005年2月南半球夏季出现低温,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2月3日凌晨的最低气温低至7.1℃,白天最高气温在16℃以下。墨尔本的最高气温从1日的36℃骤降至2日的13℃。这在地处南半球、2月份正值夏季的澳大利亚是罕见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2月1日早上气温降到9.4℃,创25年来2月份最低温度纪录。 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是一种合理的解释:海洋及其周边地区的强震产生海啸,可使海洋深处冷水迁到海面,使水面降温,冷水吸收较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地球降温近20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气温上升与人类活动使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有关,同时这一时期也没有发生巨大的海震。巨震指赤道两侧各40度范围内的8.5级和大于8.5级的海震 。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以后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1889年以来,全球大于等于8.5级的地震共18次。在1889-1924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6次,在1925-1945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1次,在1946-1977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发生11次,在1978-2003年“拉马德雷”“暖位相”发生0次,在2004-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已发生3次。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2000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04-2035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和低温期。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2006年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提供了新证据 。 2005年初我们指出,根据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2005年全球气温将因为印尼地震海啸而降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认为,一个较弱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将使2005年成为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孰是孰非,我们等待2005年客观实践的检验 。现在,西方科学家也承认了这一客观事实:2005年不是人类有记载以来最热的一年,2008年是近十年来最冷的一年,1998年以后全球气温在波动下降。可是,有多少人知道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有多少人为中国科学家的胜利鼓掌 ? 中国到底应如何走向国际化?与国际接轨是否就必然意味着舍弃本土和民族的特征?就此问题,在会上发言的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牛军教授否认了国际化就是“英语世界化”的说法。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也持相同观点 杜维明认为,走国际化之路,与世界接轨,把英语水平提高,这没有人反对,关键在于怎么提高,“如果提高了英语,结果导致母语水平的下降,那将是一件最荒谬的事情”。我们曾经指出,民族语言不存在科学与不科学的问题,把英语当作科学的标志,并实行学士学位“英语四级考试一票否决制”和职称评定英语考试制,其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表现 。   对于在文化和文明方面如何做到国际化与本土化的配套,杜维明认为,日本在这方面做的极为成功,“越国际化的就越本土化,越向国际化的方向走,它的民族性就越发凸现”。杜维明说,在国际化过程中,中国的传统资源太薄弱了,必须开发传统资源,对中国的文学、历史、哲学进行全新的考察。同时他指出,中国学习西方学得太浅了,应该学习的是西方科学的理念、哲学、历史、文学、宗教、经营管理、人文价值、人权、民主、法治,及其如何配套,应该“让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西方文明的主体意识进行对话 ”。 在《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一文中,我们指责虔诚的唐生们仅仅复制了西方科学的一点皮毛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国外专家也有同样的观点。科学民主是西方文明的精髓,“让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和西方文明的主体意识进行对话”势在必行。 1999-2008年的全球年平均气温低于1998年,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否认实践数据,跟风流行观点,这也叫做科学研究? 可怕的唐僧精神! 参考文献 1.杨学祥。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2004/8/29 7:24:00光明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4/5585.html 2.杨学祥。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2)。2004/8/30 15:52:00光明博客。 http://bsg.gmw.cn/u/466/archives/2004/5590.html 3.张中杰,高锐,吕庆田,等。中国大陆地球深部结构与动力学研究——庆贺藤吉文院士从事地球物理研究50周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1-12。 4.杨学祥。有多少人为中国科学家的胜利鼓掌?刊发时间: 2007-8-16 9:45:55。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738 5.郝炘/译。8月10日《科学》杂志精选。 科学网。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8-12 23:18:32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781392221569186757.html?id=186757 6.法新社:自然力近年抑制了全球变暖。2007年08月13日 09:13:5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3.xinhuanet.com/world/2007-08/13/content_6520851.htm 7.郭增建.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2002, 24(3): 287 8.杨冬红, 杨学祥.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巨震是调节气候恒温器理论的检验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27(1): 96 9.杨冬红,杨学祥,刘财。2004年12月26日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21(3):1023-1027 10.施平。全球異常寒冬引科學家關注 冰川時代可能再臨。 央視國際 (2006年02月05日 13:33) http://www.cctv.com/news/science/20060205/100962.shtml 11.杨学祥。全球变暖还是变冷 。科技潮,2006,(9):20-22 12.孔祥武,靳朝烨。美国学者:即使布什连任也不会对朝鲜更强硬。 2004年08月30日05:09 中国青年报 http://news.sina.com.cn/w/2004-08-30/05093528575s.s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4641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268201.html 朱清时:近30年中国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2012年06月06日 02:36 来源:武汉晚报 作者:翁晓波 朱清时 南方科技大学咨询台被家长包围 图/记者何晓刚 “我们获得招生资格的时间比较晚,很多省份都是考前填志愿。我要在一周的时间内,将8个招生省市全部跑完,实在很紧张。”昨日,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来到武汉,亲自为今年的招生做宣传。 这个今年66岁,被称为“中国高校改革第一人”的老人,和我们平常所见的大学校长似乎不太一样:没有过多的随从人员,没有满口的“官话”。身着运动服、一脸清瘦的他,每在谈起当前的教育现象时,双目中闪烁出一种强大的“气场”。 【专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答记者问 今年,首次拿到招生“准生证”的南方科技大学在全国8个省市招生180人,其中在湖北省招生20人。“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当校长的时候,就深知湖北生源质量很高。当时,我带的一个学生就是湖北省的高考状元。所以如果湖北省今年生源质量特别好的话,我还可以扩招。”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分数问题,他说:“我要招的是尖子学生,所以高考分数最好在一本线上50到60分。这就是我的预测分数线。” 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大学校长,66岁的朱清时得“和时间赛跑”,在一周内跑遍8个省市招生,累不累?朱清时说:“这是我的传统,我在中科大的时候,也亲自招生。现在时间太紧张了,我得到各个地方将家长号召起来。” 2011年,由于一直拿不到教育部的招生许可,朱清时“一怒之下”决定先招收一批实验班。这批学生从全国的高二学生中招,学校自授学位和文凭。 争议中,南科大终于招齐了首批45位学生,其中最小的学生只有10岁。2011年6月,这批孩子集体拒绝参加高考。对此,做了多年大学校长的朱清时表示尊重孩子们的选择。 到现在,45名学生已经走了2名。剩下来的,仍在南科大上学。这批孩子以后会不会也得到教育部的认可?对此,朱清时的回答是:“这些孩子是自愿选择不要教育部的学历学位的,他们是南科大的骄傲。高校自授文凭和学位也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经之路。” 朱清时坦言:“我们现在还没有想过以后的问题,但最后要不要学位和学历,应该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再考虑学校应该做的事情。” 谈人才培养:中国大学片面输送知识 “近30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优秀人才来。”朱清时说,现在的大学都是以给学生输送知识为主。其实,真正优秀的人,首先应该有想象力。有想象力,才会创新;其次应该有很强的洞察力,能够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最后应该有很好的记忆力。 朱清时说,今年该校招生,学生高考成绩只占60%,学校的考核成绩占30%。“这30%考的就是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和记忆力。” 谈中学生“出国热”:研究生出国会更好 谈到目前流行的中学生“出国热”,朱清时说:“出国学习是个好事。我们这一代人就是通过出国留学,改变了人生轨迹,观念也更加国际化。但中学阶段就去出国念书,我不赞成。” 朱清时回忆自己的留学经历:“我们那时候在国外,非常苦,我们自己戏称‘洋插队’。现在的中学生还不具备在国外独自生活的能力。当然,除非他的父母很有钱,可以给他在国外买房、买车,请佣人。” 何时出国学习最好?“研究生阶段”。朱清时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长大了,有独立生活能力,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可以出国长长见识。 谈过早分专业:很多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专业 2009年,朱清时在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提出了当前教育的三个弊病,其一就是“学生过早分专业”。“一个人最终从事什么职业,首先要考虑他的兴趣和天赋。高中过早分文理科、大学过早分专业,学生在盲目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一个,不利于今后的发展”。朱清时说,南方科技大学的学生入校前两年都不分专业,学生学习两年基础课程后,再考虑以后的方向。 谈“重点学校”:过早地把人分等级 朱清时还谈到目前流行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等现象。“分这些学校,其实是教育资源的倾斜。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单凭考试成绩,你怎么知道他优秀不优秀?分重点学校、重点班本质就是把人淘汰出优质教育体系中,不合理。” 朱清时笑称,现在的优质中小学里,女生偏多。“因为女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确实比男孩子要发展得好。另外,男孩子比较调皮,在分重点的时候也不占优势。但是从他们走上社会后看,还是男孩子整体能力强一些。” 南方科技大学咨询台被家长打了围。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6/06/15073547_0.s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66 次阅读|5 个评论
神州浮云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2-30 06:42
神州浮云 艺林精英,令人失望。 泱泱大国,历史称王。 春秋重演,三国忧伤。 红楼梦断,西游疯狂。 五千历史,万里城长, 西风过境,满地金黄。 呜呼哀哉,传统无光, 圣诞钟声,远渡重洋。
个人分类: 诗词|2509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是一个保守者
热度 12 xcfcn 2011-5-25 17:34
我是一个保守者 丹尼尔·贝尔 (Daniel Bell,1919 —2011 ) 提倡经济社会主义、政治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甘阳也鼓吹)。我也比较认同,这里我特别阐释一下我的文化保守主义理念。 1 、优秀文化传统值得保守 文化是时间的积淀,是我们之所以是我们的根本。中国的儒释道文化是值得我们保守和发扬的。我争取经典著作都过一遍。最好能用古文作文,当然吟诗作词就免了。 2 、抵制后现代的咄咄逼人 现在后现代的东西泛滥,蒋科学同学天天鼓噪什么素食主义、动物保护主义。还有很多亚文化,什么 couple swing , ONS 等等,我是自觉地进行抵制的。为什么呢?第一、让他们的倡议付出代价,不能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不是说“没有付出代价的成功是没有价值或是不牢固的吗?!第二、在抵抗争辩的时候,难免有很多人围观起哄,这有助于不明真相的群众接触了解哪些稀奇古怪的 IDEA 。第三、确定后现代与现代的边界线,比如老蒋提倡不要与穿海豹皮的女人约会,你逗逗他,让他纠缠在那里,否则的话,过一会儿老蒋就会忽悠不要与穿皮鞋的男人约会,这样麻烦就大了。第四、为社会适应他们的 IDEA 赢得宝贵的时间,在我看来中国现今出现的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发展太快了。发展真是一日千里啊。老蒋说不能肉食,如果立马执行,多少屠户和兽医失业啊。慢慢来,不着急。时间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至于科技的更新换代之快我就不多言了。 3 、科研工作者天然是保守者 我是一个搞化学的“科学家伙”,虽然科技最强调创新,但创新的前提却是保守,第一、我们在前人开创的范式下工作,我们有所进展的一点一滴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第二、我们总是要质疑获得的数据扎实不扎实,可信不可信,我们在从数据中提取观点时靠不靠谱,从 A 点究竟能不能推到 B 点。最后就是得出了结论,还必须看看它与前人 / 同行的观点是否冲突,如果有冲突,那是为什么?是我们哪里出错了吗?还是前人 / 别人错了,他们又是那里错了。我们总是纠缠于这些细节问题。走两步又回头再看看。总之我们像个小脚女人一样,也像普朗克拟合出普朗克常数一样终生揣揣不安。第三、对于任何新颖的观点,我们总是抱着质疑的态度,直到确凿无懈可击。 4 、本性使然 我的字典里没有“时尚”、“时髦”等词汇。我觉得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恋旧者,我从来没有兴趣换新衣服、新手机,除非实在不能再用了。我去餐馆吃饭一般就天天去一家点同样的菜,我没有兴趣尝试第二家的口味。对于女人也是如此,对于朋友更是如此,做了我的朋友,我就觉得那就一辈子做朋友,我也没有兴趣主动认识新朋友。总之,一切都是旧的好。 就说这四点吧。我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保守者。
个人分类: 杂论|2329 次阅读|13 个评论
体制问题是否能在外部压力下改变:“施饶路线”是否可行
杨学祥 2010-11-12 07:31
体制问题是否能在外部压力下改变:施饶路线是否可行 杨学祥 据最新报道,《科学》网站关注科技部回应施饶社论事件,称饶毅对科技部回应感到意外;经费体制改革呼声高。 11 月 11 日 ,《科学》网站报道了中国科技部回应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一事。报道称,饶毅教授对此次回应感到意外,称该回应目的似乎是针对他和施一公个人,而不是关注大多数中国科学家公认的体制问题。报道引用饶毅的话说,我们并没有揭露任何新的东西,只不过公开重申了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已,并表示科技部的回应并没有指出他们社论中有任何错误。报道说,该事件在中国博客圈引起了强烈反响(科学网博客专题),报道还引用了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针对该事件进行的网络调查结果,表示在被调查对象中,有 98% 的人认为科研经费体制亟需改革。(科学网 张笑 / 编译) 这里必须明确三个问题: 首先,中国科研经费体制问题不是由施一公和饶毅首先提出来的,他们不过是利用自己在国外的科技资源,把问题扩大到海外,引起美国杂志《科学》的两度关注。引用饶毅的话说, 我们并没有揭露任何新的东西,只不过公开重申了众所周知的问题而已。定义这一事件为 饶施现象,不如为饶施路线更为确切:通过外力解决中国科研经费体制问题,把科学问题提高为政治问题。 其次,施一公和饶毅把中国科研经费的体制问题产生的根源归结为中国文化,把改变中国科研经费体制问题和改变中国文化相提并论,把体制问题上升为文化问题,把政治问题又转化为民族文化问题,认为东方文化就是人情关系和科技腐败的根源。 第三,必须明确,科研经费分配不公问题是世界普遍问题,还是中国的特殊问题,中国科研经费体制与世界各国的科研经费体制有何不同,国际上是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对于第一个问题,学者黄秀清说的很准确:施、 饶两 教授有点操之过急,现在就试图简单地借助外力对经费分配体制进行改革,有点异想天开,应该先静下心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好,一旦手里有被认为为国争光的硬家伙,再从内部寻找改革的突破口,外力的介入只能起到副作用,现在看来,两位把好事搞砸了 。 科学的问题是无国界的,但科研经费体制问题不是单纯的科学问题,还涉及到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差别,不可能有统一的通用模式。一般而言,主权国家不会接受外部力量对自己既定政策的干涉,所以,饶施路线增大了解决问题的难度,特别是在当前围堵打压中国的浪潮之下,抹黑中国后果很严重。由于海归的特殊地位,他们更习惯于国际惯例,忘记了政策的国家差别。内外有别同样是国际惯例,如果他们通过国内渠道解决问题,可能会受到更多的支持。 对于第二个问题,学者王铮的观点很中肯:是官本位为行政制度导致了饶施现象的发生,不是中国文化。今年我博士生初昭鹏论文研究制度变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说制度是文化,他说,不,制度是决定文化的。我想制度即使是文化也是文化里的纲。文化的确是个屁股,打打板子行,真要通过它开刀治心脏病,大大的不行。中国文化有没有作用,有,受贿就是一种普遍的腐败文化现象。但是堵住官本位这样源头,行贿受贿会大受抑制 。 事实上,学术腐败是信仰迷失和传统间断的结果。东方文化主张人性善,忠孝道德、礼义廉耻为正统的文化传统,以德治国为上策,三从四德,家教家规,祖训族规,在维护社会安定中的作用要比法律更有效。西方文化认为人性恶,弱肉强食和生存竞争是普遍原则,任何人一有机会必然发生腐败现象,所以必须靠制度加以约束,依法治国为上策。 中国处于东西文化传统共存时期,以德治国难以为继,依法治国尚不完善。腐败现象的滋生是环境变化的必然,需要道德和法律的建全和完善。 对于第三个问题,学者王铮的观点很有道理:应该说科技部说的不无道理,科技部的确是按照国际通常办法,都建立了由各学科领域高层专家所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全过程的评审和监督管理。所以科技部的决策是符合国际文化的,行政程序完全没有问题。 为什么照搬西方的经验行不通?原因有两个: 其一,西方的现行制度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很多漏洞,只是靠社会的习惯来补充和其他力量的制约,变换一下国度,缺乏其它条件的制约,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就像外来物种失去了天敌控制,无限制的泛滥一样。 其二,西方现行制度存在同样问题,只是没被揭露出来。美国的《科学》杂志稿件评审过程中同样存在人情关系,同样出现过证据确凿的严重失误 ;西方杂志影响因子的过度追求导致评价体系的混乱 。可以说,西 方 老师的每次科技地震,都会波及到中国学生。 正像王明照搬教条主义在中国失败一样,施一公和饶毅在科研经费制度上照搬美国经验也难以成功。与其做一个不成功的政治家,不如做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制度的改革和建立不是一呼而就的,西方也没有立竿见影的灵丹妙药。 学者王铮说得好,既然有人向政策所发难,就再补充点:实际上国外也有官本位,饶施的的文章,换一个政策所人员写的,无论讲《科学》还是讲《自然》都不会发表,因为没有来头。有人劝饶施离开中国,离开了,来头业就没有了。官僚主义是世界问题,不过中国严重了 。 就让曹广福的话作结束语: 尽管有许多的不如意,但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为千千万万科技人员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如果没有国家资金,中国的科技不可能有今天的进步。我认为呐喊改变不了中国科技的命运,只有当具有决定权的领导意识到需要改变什么时,这个世界才有可能真正发生变化,任何把矛盾公开化的做法除了使内部矛盾激化恐怕难以达到呐喊者的初衷。如果我们真想改变什么,那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指责体制或体制内的某些人,而是认真的分析问题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与恰当的途径。如果我们真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什么不尝试着从内部解决矛盾,而一定要把问题公开化呢?我相信公开问题绝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更何况是在没有拿出任何真凭实据情况下的纯理性分析。你认为体制腐败、学术腐败,私底下你怎么发牢骚、怎么骂娘都无伤大雅,但真正摆到桌面上就一定要证据确凿。当然也许呐喊者手中有真凭实据,果真如此的话,你把这些真凭实据直接上呈国家领导人或许效果更好,说不定立马见效,为什么一定要借助明摆着对中国并不算友好的友邦呢? 参考文献 1. 张笑 . 《科学》网站关注科技部回应施饶社论事件 . 来源:科学网。发布时间: 2010-11-11 13:03:0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1/240047.shtm 2. 黄秀清。施一公、饶毅两位教授:科技部很生气!发表于 2010-11-8 23:4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1843 3. 王铮。首先是行政制度其次才是中国文化。发表于 2010-11-11 6:57:3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2544 4. 曹广福。谁能改变中国的科技体制?发表于 2010-11-10 22:05:3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82479 5. 杨学祥 . 问责国际名刊:黄禹锡造假论文发表内幕 . 发表于 2010-11-11 16:37:55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744 6. 杨学祥 . 问责国际名刊:科技期刊由科学的奴仆变成了主人 . 发表于 2010-11-11 3:43:06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253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We Fight!
自我源于思考 2010-10-3 09:08
We Fight! For millions of years, We Chinese people lived on this sacred land. Facing to countless natural disasters, We fight! For thousands of years, Most time we lived in harmony and prosperity. But whenever tyranny rose, We fight! For hundreds of years, Foreign invasion took our resources and burned our home. Even in the extreme inferiority and with outdated weapons, We fight! We fight to achieve economy and sci-techimprovement today, And we will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humanity. We Chinese people are blessed, Not because we believe in God but we fight! to our country
个人分类: 文学|3937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為什麼在科學網博客使用繁體字?
LEOLAND 2009-5-14 18:16
曲津華 其實,我最初的幾篇科學網博文都是用了簡體字的,畢竟這是一個用慣了、用久了的缺省的文字形式。然很快我就想起,我完全可以在這裡小試一下我心儀已久的一個願望,即用繁體寫字行文。所以在剛剛開博不久即決定“繁體化”我的博客。經過逐篇的修改,很快大功告成。 其實,也很早就籌畫寫一篇文字,把我對繁體字的看法表述一番,以配合我在此博的全面繁體化之舉。無奈近日事務繁多,一直未能動筆於此。今日是週六,剛才看鳳凰電視臺今日的《一虎一席談》,恰好是漢字繁簡之爭,饒有興趣的全程看完,旋即趁熱草就此篇。 我在科博這裡所用繁體漢字之行為,應該說不是矯情,不是炫耀、標新和立異,而是我對繁體漢字的多年思考所致。剛才的電視辯論,幾無新意,只是展示了一下各人的辯說能力和智識水準。這樣一個久有“共識”的問題,無什麼懸念地被演 有受惠于這檔辯論,但不等於他人沒有,所以我還是堅持對百花齊放的贊同。 在上一篇討論中英文路牌的博文中,我提到了“一語三文”,這是我對中國內地官方語文的叫法,即“漢語(華語)、簡體漢字、繁體漢字和拼音漢字”。忝為自創,願無異議吧。 對繁體字的好感,當然與我的生活軌跡有關。我生於新中國尚不滿十歲的年代,其時簡體字早已開始推廣,但到我於文革前一年上學時,繁簡二體還在過渡期內,拼音也才初試啼聲,看到繁體字的機會是大於當下的。文革中雪夜閉門地讀了很多“過路書”(中國二十世纪焚書坑儒運動之殘餘,因極難借到,只能以近乎夜讀晨還的方式速讀),如四大名著之無頭無尾版等,對繁體字是一路“猜認”(雖長於和樂於查字典卻無暇以顧),竟知八九。當時家長告知,繁體也叫“真筆字”,始覺其地位之正統。後為讀過私塾的家長逼迫練書法,每日臨帖,“小大由之”,再知繁體之於書法有大美,而筆劃越少於書法卻越難。後者,一為筆劃少致間架結構易“露怯”,更兼簡體字帖皆為今人所“創”,淵源不夠,故名也不正,言也難順。不過,我的日常書寫還是順遂潮流,一切從“簡”,所以並非另類。 在近些年的繁簡之爭中,有人曾“總結”出一個很牽強的觀點,即豎排的繁體文字讓讀書似“點頭”,狀似“拜讀他人著作”,偏於保守;而橫排的簡體文字卻是邊讀邊“搖頭”,更似“質疑他人著作”,有利創新。在剛才的電視辯論中,現安於北大教中文的阿憶搬出此論,但顯然對上述論戰幾無幫助。而一位老教授的馬來西亞見聞,卻讓我有所悵然。他說,南洋華人有個形容中國內地的順口溜,即“亲不见,产不生,爱无心,厂空空(親不見,產不生,愛無心,廠空空)”,真是絕了!表面看是對漢字“簡體化”的揶揄,而用其描述当下中國大陸社會的某些情狀也無不可。 該我總結了。我的觀點,應該是個合適合理合用的好觀點,即擁護“識繁用簡”的原則,並身體力行。我相信這會成為知識界相當長時間內的共識,別無它途。 (二零零九年五月九日)
个人分类: 未 分 类|317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