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生答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研究生答辩,就是走过场也要“认真”些!
热度 2 youzheng 2016-6-15 22:00
今天学院开学位委员会会议,投票研究生的论文通过和学位授予问题。 投票前,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介绍一下研究生的答辩情况,什么论文平均查重率、盲审通过率和重审情况,答辩投票等等,反正形势一片大好。最后说,六十多位毕业生中只有车辆工程专业有两位研究生的答辩表决票中有反对票,其余都是一致通过。 我笑道:“那几票反对票是我投的!有的研究生在答辩中,回答问题很糟糕,许多概念问题都答不上来,严格上说答辩根本无法通过。现由于大家都把盲审结果看成是研究生论文合格的唯一标准,五位答辩委员抵不上二位盲审评阅者的结论,答辩完全是形式化、走过场。无论论文质量和答辩效果如何,一律一致通过。实在看不下去了,五个答辩委员,五位正副教授,就是放水也应该象个样子。因此,我就给那几个答辩比较差的投了否决票,至少让人看上去答辩委员会的态度是认真的“ 一片笑声。 希望以后在答辩过程中,对那些论文质量不高、答辩较差的在表决票中出现第二、第三张否决票.......
16726 次阅读|5 个评论
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
热度 9 wangdh 2011-5-20 13:15
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 参加了一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会。研究领域是动物生态学,主要研究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参数。 生态学的实验室在野外,在大自然中。种群的数据获得更是需要在野外工作。研究生 3 年的时间,学习基础课一年,有近 2 年的野外工作。 野外工作很辛苦,也很享受,就看怎么去理解。写几句随感。 野外工作需要耐力和毅力。野外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没有舒适的旅馆,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动手做饭。所以,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毅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能力,还需要有享受大自然的心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城市青年学生,一个有知识的 80 后的青年学生,能够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的荒郊野外进行枯燥的严谨的科研工作,能够坚持下来,就这一点就很让人敬佩的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所以,我和一位老师都着力狠狠表扬了研究生的这一点。 野外工作需要体力和激情。要调查老鼠的数量,需要扛老鼠笼子到样地。享受大自然的同时,需要经受日晒雨淋。获得种群参数的一般工作方式是:在选定的一定面积的样地内,将老鼠用捕鼠笼抓获,进行相关标记(如打耳标等),然后原地放掉,过段时间后,再重新抓获,再标记,再放掉,这叫“标志重捕方法” (Capture-Mark- Recapture, CMR) 。利用所获得的相关每个个体的信息,用数学模型,将这些信息,进行相关计算,这样就知道了这个地方的老鼠种群什么时候新添了多少家口,死亡了多少,年龄结构和性比,迁入了多少,迁出了多少。通过计算可以了解动物种群特征的这些变化与当地的降雨量,与作物的产量,与气候温度等等,都有些什么样的关系(可能的因果分析),最后可以知道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种群数量动态?了解种群数量消长的调节规律,在学科领域上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经济)意义。 这些繁重的必须的基础的野外工作,需要积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方可显示其数据的价值。要求一个硕士生在 2 年的时间内做出出色的工作,是强为其难的。但是这些基础工作很重要,只要为研究集体增添了新数据,就是贡献。通过研究生的工作,学习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流程,熟悉相关的文献和学科发展,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学会撰写论文,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能力,这就非常不错,很值! 在以文章论英雄的时代,研究生愿意选择这类野外工作,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冒险的。野外工作由于无法短平快地发表学术论文,所以近些年来很不受待见。所以,生态学工作,需要热爱大自然的人来从事。不热爱自然的学生,最好不要选择生态学这个专业。要从事生态学这个专业,就要有心理准备,需要走进自然,去观察自然,理解自然。否则,真的是自己难为自己了。 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实验室工作是不是也需要啊。 心静,方可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就能够有好成绩。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8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 2009-5-16 10:34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6 日发布 读了曹广福先生的博文《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1850 ),也来发点议论。 博士研究生的答辩该由同行专家组织的答辩委员会来进行 , 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事实上存在某些潜规则,即需要请那些有利于答辩通过的同行专家来参加 , 这里面的猫腻就多了。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某国内超一流的大学邀请一位我所熟知的红学家参加一篇有关红楼梦美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并说还要请这位红学家参加答辩委员会,评审人确为同行专家 , 评审中发现有些话似曾相识,一查对原来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存在着极其明显抄袭评审人本人论著的行为 , 类似情况另外一位同行知名专家在评审中也有同感。后来虽然答辩推迟了 , 但是在过了一段时候再度答辩时 , 这两位评审人都不在受邀评审和参与答辩委员会之列。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 这还不清楚吗,据说这还是号称国内反对学术不断行为最力的高校。 某国内一流的大学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知名版本专家的多方面具体指导 , 这位版本专家并无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头衔,却是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上最具有权威见解的学者,然而在组织答辩委员会和评审时,这位学者却不在其列 , 名义上的理由是这位学者的身份不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实谁都心之肚明 , 你说 , 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有的学校更有明确规定 , 参加答辩委员会的必须是具有博士生导师称号的教授,这一来不仅某些真正对口的同行专家被排除在外 , 而且往往形成了固定圈子中的交叉参与答辩的现象,博导成了万能通、关系网的同行专家 , 你说 , 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参加评审和答辩的专家认真和不认真是大不一样的。最近我看了一篇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论文,花了整整个把星期时间 , 说认真确实很认真 , 评审意见写得很具体。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是否欢迎这样的认真不得而知,然而我知道,如果一位参与评审或答辩的专家 , 在农忙季节(钟敬文老先生生前亲口对笔者说的话)要连续看 10 来篇这样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写出详尽的评审意见 , 他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地阅读和评审吗,凭我的体力和精力及学术水平 , 我也难以承受的这样的密集型评审 , 在这种情况下 , 评审和答辩成什么了 , 集中在农忙季节答辩并集中在少数专家身上的同行专家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你说又该什么时候请什么样的专家?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56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 2009-5-16 10:31
小议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16 日发布 读了曹广福先生的博文《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也来发点议论。 博士研究生的答辩该由同行专家组织的答辩委员会来进行 , 这是没有异议的。但是事实上存在某些潜规则,即需要请那些有利于答辩通过的同行专家来参加 , 这里面的猫腻就多了。举两个真实的例子。 某国内超一流的大学邀请一位我所熟知的红学家参加一篇有关红楼梦美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并说还要请这位红学家参加答辩委员会,评审人确为同行专家 , 评审中发现有些话似曾相识,一查对原来申请答辩的学位论文存在着极其明显抄袭评审人本人论著的行为 , 类似情况另外一位同行知名专家在评审中也有同感。后来虽然答辩推迟了 , 但是在过了一段时候再度答辩时 , 这两位评审人都不在受邀评审和参与答辩委员会之列。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 这还不清楚吗,据说这还是号称国内反对学术不断行为最力的高校。 某国内一流的大学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知名版本专家的多方面具体指导 , 这位版本专家并无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的头衔,却是在这篇博士学位论文内容上最具有权威见解的学者,然而在组织答辩委员会和评审时,这位学者却不在其列 , 名义上的理由是这位学者的身份不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其实谁都心之肚明 , 你说 , 研究生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有的学校更有明确规定 , 参加答辩委员会的必须是具有博士生导师称号的教授,这一来不仅某些真正对口的同行专家被排除在外 , 而且往往形成了固定圈子中的交叉参与答辩的现象,博导成了万能通、关系网的同行专家 , 你说 , 答辩该请什么样的专家? 参加评审和答辩的专家认真和不认真是大不一样的。最近我看了一篇申请答辩的博士学位,花了整整个把星期时间 , 说认真确实很认真 , 评审意见写得很具体。答辩委员会的成员是否欢迎这样的认真不得而知,然而我知道,如果一位参与评审或答辩的专家 , 在农忙季节(钟敬文老先生生前亲口对笔者说的话)要连续看 10 来篇这样的博士学位论文和写出详尽的评审意见 , 他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认真地阅读和评审吗,凭我的体力和精力及学术水平 , 我也难以承受的这样的密集型评审 , 在这种情况下 , 评审和答辩成什么了 , 集中在农忙季节答辩并集中在少数专家身上的同行专家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了。你说又该什么时候请什么样的专家?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3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4: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