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评价体系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中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应该是干什么的?
热度 6 accsys 2017-2-3 09:16
姜咏江 中国的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绝大多数都在本学科或本领域创造过辉煌的成就。不可否认,其中有些人还是本领域的创新人才,但能够真正横刀立马,冲在前面拼杀的能有多少?如果将中国现阶段的科技创新重任都放在这些人的肩上,让他们之中再现世界的大师,科学的领军人物,未免会多少影响后辈科学大师人才的涌现。 科学院士的头衔是一种崇高的荣誉,这种崇高荣誉的背后,最重要的任务应该是对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评判,因为他们比任何人都有深度和领域内广度的经历,因而一般情况下也最有权力对创新科学作出评价。院士们应该是当代中国科学创新发展评价的主体。 中国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参与科学评价吗?一般没有。中国现阶段任何重大的科技创新都是国外确认和评价出来的。诚然,院士头衔曾一度可以养尊处优,但如今在中国是要力争成为科技强国的时代,院士们还能这样下去吗?院士们丰富的知识积累正应该是评价科技创新的筹码,用他们的曾经的经验和智慧去鉴别推广创新科学,岂不是最恰当不过的工作吗? 所谓的创新不是循规蹈矩,新思维新方法的涌现是创新的主要特征。如何知道那是新思维新方法?谁来认可和鉴别?毫无疑问,院士们具有独到的优势和一般人没有的可信度。因而院士们应该最有权威资格进行重大科技创新的鉴定。然而至今没见这种做法出现。 要成为世界科技先进的中国,应该充分发挥院士们最大的特长,将重大科学创新的评价工作交由德高望重的院士们承担。建立起一套可靠的,说服力强的科学评价体系,这样中国的科技创新才能迅速地发展。 在实现中国梦,科技创新发展的今天,将重大科学评价的重任交给院士们,建立一套完整的申报(包括个人重大创新发明申报)、获准、实施评价体系,应该是中国自我评价,创新发展,超越世界强国的一项良策。如此这般,中国的科学话语权才会在世界上逐步增长。 中国现阶段施行的所谓科技专家评价体系不足为信,让院士们集体担当此重大任务,一定会扭转科技评价体系的劣势。
个人分类: 随笔|58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 院士咨询报告 | 改进我国科学评价体系
热度 1 zlyang 2016-10-27 14:51
院士咨询报告 | 改进我国科学评价体系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1011099.html 改进我国科学评价体系, 促进卓越科学研究 ■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 “全 球化深入发展下的科学价值评估”咨询课题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研产出迅速增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科学发展的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学风浮躁现象普遍存在,科研不端的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质量的提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科学发展的水平和实力仍然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 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科学评价体系远不能适应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考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从表面上看,科学评价只是科技体制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实际上其对科技发展有全局性的影响。这是由于科学评价不仅是一个社会科学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而且是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影响了科技资源的分配,评价的标准更是引导科学家科研行为的指挥棒。 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和科学评价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科学家的形象和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科学的评价不一,甚至不乏质疑的声音,这大多与科学评价的机制和标准等问题相关。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将导致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科学研究的无序竞争,破坏健康的学术生态,诱发弄虚作假的投机行为,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但会影响中国科学的健康发展,损害中国科学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而且会延缓甚至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我国科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功利主 义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广泛并产生严重 后果 一些评价政策导向过分强调科学研究的功利性,评价结果过度地与被评单位或个人的利益挂钩,这样不但使需要长期坚持的、有较大风险的重要研究工作难以得到持续开展,使短期内没有明显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难以得到稳定的支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科研不端的行为。一些科研机构盲目追求科技资源利益最大化,不顾自身定位和使命多头出击,无序竞争各类科研项目,导致科技布局职能重叠、职责不清,科技资源重复投入,浪费低效,也使科研机构无法在特定领域持续积累,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一些科研人员过分关注科研带来的物质收益或社会地位,缺乏潜心研究、不断探究真理的内在动力和持久热忱,科研行为急功近利。近年来,一些学术造假和贪污科研经费的案件令科技界蒙羞,令社会震惊。 2. 非学术因素严重干扰科学评价过程 首先,评价过程受到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尽管大多数的评价中普遍采用了专家评议的机制,但专家的意见和评价的结果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其次,科学评价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对评审中的利益相关或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各种形式的潜规则大行其道。再次,评价过程更多地从行政管理的要求与方便出发,而不是从科研管理的特点与规律出发,过细、过频、过繁的评价严重干扰了科研的实际进程,使科学家疲于应付项目申请、年度报告、结题等评议活动,迫于尽快“交账”的压力,难以潜心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 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约束 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评价仍然缺乏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约束。由于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对评估过程的外部监督难以实施,评估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潜规则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科学评价过程中违规的成本远远低于违规的收益,这也致使违规行为进一步蔓延。 4. 评价标准不利于促进卓越的研究 一方面,过分强调短期量化考核指标,难以真正激励变革性研究。例如,在科研奖励的判定、重点学科、重点基地和科研机构的评价中,论文数量、课题或经费数量、获奖数量和院士数量等,往往成为具有较大权重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对评议的激励过度与利益关联,难以培育卓越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再例如,一些科研机构热衷于在科研项目评议、科学奖励评定和院士遴选等过程中进行“公关”,甚至出现“组织公关”和“集体作假”的现象。一些激励过度的政策可能带来与政策初衷相反的一些结果。比如,有些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大多数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之间待遇的巨大反差,偏离了追求卓越价值的导向,严重冲击了以业绩为准的分配体系,负面效应有可能抵消甚至超过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 1. 对科学的价值与科研的特点认识不够 科学评价要发挥促进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正确地认识科学的价值,准确地把握并遵循科研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科学对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不以科学不断发现的新知识为基础,不断推进知识进步的“卓越的”科学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有用的”科学的源泉。由于对科学价值认识存在片面性,忽视了科学评价促进“卓越科学”的首要功能,片面理解和追求科学的功利价值,其结果就会导致科学评价的目的被严重扭曲,不但难以有效地提高科研的质量,而且还会带来科学精神的丧失,影响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中发现新的知识,不存在先定的必然成功。科学评价必须激发科学家创新的动力,鼓励科学家探索的勇气,保护科学家创新的热情,宽容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的失败。由于对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的把握不足,盲目地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科学评价,要求科学家的科研活动硬性地满足过细、过死的规定,不但干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且严重误导了科学家的科研行为。 2. 科技资源管理和分配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一方面,科技资源的分配和评价标准的确定由行政管理者主导,致使科学评价有明显的政绩取向。为了便于进行直接管理,行政管理者往往会采用数量比较的简单评价方法。另一方面,科技资源的分配普遍采用竞争性项目支持的方式,使得竞争性的项目投入与稳定性的机构投入的比例严重失衡。这样不但导致围绕科技资源的过度竞争,使科学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争取项目支持上,也使得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研究工作难以得到稳定的支持。此外,科技资源具有多头管理的特点,科技计划的名目繁多。计划定位不清,会导致评价指标单一化,研究工作趋同化;项目管理过频过繁,申请条件和申请指南过细过死,会使得科学家既要在缺乏稳定支持的情况下从多个渠道获取资源,又不得不适应不同支持计划的繁杂要求,疲于应付。 3. 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严重不足 其一,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不足,对行政权力仍然有较强的依附性,一些行政官员或者管理人员会干扰科学评价过程,得不到科学界的有效抵制,一些科研人员借助与科研管理者的私人关系谋取个人或单位利益。其二,科学家的自律不足,一些科研人员不遵守已建立的评议规则和保密制度,多方打探评议过程和评议专家,千方百计进行公关;一些评议专家在收到评审材料后甚至联系被评者,主动示好,以扩大人脉资源;有的评议专家不认真阅读材料,甚至直接安排其学生进行评审。其三,科学共同体的责任意识不够,自治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科学家大多不愿意公开挑战不严谨的评议结论,出于人情或生怕将来自己被评时遭遇尴尬,而不愿意得罪被评议对象,甚至出现集体责任意识淡薄的“群体性迷失”。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界的自律和自治较差,会给后来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不好的示范,有些科研人员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会为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所仿效,形成不良风气的代际影响。 三、改进科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建议 完善我国科学评价有以下基本思路:以推进卓越科学、大幅度提升我国科学原创能力为出发点,以深化科技资源管理和分配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落脚点,尊重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建立严格、透明、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并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推动中国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 加强科学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引导科学界和全社会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把探究真理、发现新知识作为科学的核心使命,把探索真知作为全面实现科学价值的重要基础。检讨和反思功利主义倾向对我国科学政策的影响,调整科学评价的价值导向,引导科研人员树立严谨求实、究真探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逐步改变急功近利的行为模式,倡导和鼓励潜心研究、“十年一剑”、协同攻关,引导政府管理人员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科研管理。 2.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是建议研究成立国家研究理事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hina)的可行性,探索建立行政职能部门和科学共同体协同管理和分配科技资源的新机制。二是建议调整科学资源配置的结构,改变过度依赖竞争性的项目投入方式支持科学研究的状况,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机构的稳定支持。三是避免科学评价的激励过度与部门、个人利益关联,防止在科研机构和人才评价过程中拔苗助长的政策导向,更好地发挥科学评价改进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质量方面的诊治性功能。 3. 规范科学评价过程,建立严格、透明的评价体系 一是针对我国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中国科学评价行为准则》,将其作为我国科学评价的行动指南。二是严格规范科学评价的实施过程。系统设计科学评价的程序和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权力和责任。严格执行评议过程中利益冲突的相关规定,建立规范的回避制度。提高价值评议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建立评估专家的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和公正性的监督机制,制定切实保护举报者合法权益的制度。三是加强科学评价的国际合作,有效发挥国际专家在科学评价中的作用。 4. 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鼓励高质量、独创性的研究 针对不同的科研活动和评价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把鼓励独创性、变革性的研究作为科学评价的首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更加重视和支持问题导向明确的研究。在评议组织过程中,合理设计评估周期和操作程序,防止过于频繁和复杂的评价活动干扰科研活动的正常秩序,为科研机构持续提高科研能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5. 推进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完善同行评议制度 一是要提高科学共同体在维护科学精神、推进卓越研究方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科学共同体内部开展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集体纠错机制的作用,依靠集体协作,形成择优汰劣、有效纠错的质量控制机制。二是明确科学共同体在科学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科学家有效防止和消除行政权力等非学术因素对价值评议过程的干预,并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家评议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切实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三是加强科学道德与诚信建设,完善道德和伦理审查的监管机制。 ———————————————— * 咨询课题组组长为中国科学院方荣祥院士。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中国科学院编 《 2016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科学院年度报告系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8 ) 一书“第六章 中国科学发展建议”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2016科学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院年度报告系列) 中国科学院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8 ISBN 978-7-03-049050-6 《2016科学发展报告》 是该系列报告的第十九部,主要包括科学展望、科学前沿、2015年中国科研代表性成果、科技领域发展观察、中国科学发展概况和中国科学发展建议等六大部分。受篇幅所限,报告所呈现的内容不一定能体现科学发展的全貌,重点是从当年受关注度最高的科学前沿领域和中外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择要进行介绍与评述。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1017 次阅读|2 个评论
院士咨询报告 | 改进我国科学评价体系
热度 21 sciencepress 2016-10-27 08:48
改进我国科学评价体系, 促进卓越科学研究 ■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 “全 球化深入发展下的科学价值评估”咨询课题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科研产出迅速增长。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科学发展的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较少,学风浮躁现象普遍存在,科研不端的行为时有发生,科研质量的提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科学发展的水平和实力仍然不能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也与我国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 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存在偏差,科学评价体系远不能适应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考察中国科学院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要坚决扫除影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体制障碍,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从表面上看,科学评价只是科技体制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实际上其对科技发展有全局性的影响。这是由于科学评价不仅是一个社会科学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而且是科技管理的重要手段,评价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影响了科技资源的分配,评价的标准更是引导科学家科研行为的指挥棒。 对科学价值的认识和科学评价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科学家的形象和国际科技合作。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科学的评价不一,甚至不乏质疑的声音,这大多与科学评价的机制和标准等问题相关。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建立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将导致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科学研究的无序竞争,破坏健康的学术生态,诱发弄虚作假的投机行为,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不但会影响中国科学的健康发展,损害中国科学的形象和国家的形象,而且会延缓甚至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进程,影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一、我国科学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功利主义科学价值观的影响广泛并产生严重后果 一些评价政策导向过分强调科学研究的功利性,评价结果过度地与被评单位或个人的利益挂钩,这样不但使需要长期坚持的、有较大风险的重要研究工作难以得到持续开展,使短期内没有明显应用价值的基础研究难以得到稳定的支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科研不端的行为。一些科研机构盲目追求科技资源利益最大化,不顾自身定位和使命多头出击,无序竞争各类科研项目,导致科技布局职能重叠、职责不清,科技资源重复投入,浪费低效,也使科研机构无法在特定领域持续积累,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一些科研人员过分关注科研带来的物质收益或社会地位,缺乏潜心研究、不断探究真理的内在动力和持久热忱,科研行为急功近利。近年来,一些学术造假和贪污科研经费的案件令科技界蒙羞,令社会震惊。 2 . 非学术因素严重干扰科学评价过程 首先,评价过程受到行政权力的过多干预。尽管大多数的评价中普遍采用了专家评议的机制,但专家的意见和评价的结果往往在较大程度上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其次,科学评价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对评审中的利益相关或利益冲突缺乏有效约束,导致各种形式的潜规则大行其道。再次,评价过程更多地从行政管理的要求与方便出发,而不是从科研管理的特点与规律出发,过细、过频、过繁的评价严重干扰了科研的实际进程,使科学家疲于应付项目申请、年度报告、结题等评议活动,迫于尽快“交账”的压力,难以潜心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工作。 3 . 缺乏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约束 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评价仍然缺乏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社会监督和制度约束。由于缺乏必要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使对评估过程的外部监督难以实施,评估过程中的暗箱操作和潜规则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导致科学评价过程中违规的成本远远低于违规的收益,这也致使违规行为进一步蔓延。 4 . 评价标准不利于促进卓越的研究 一方面,过分强调短期量化考核指标,难以真正激励变革性研究。例如,在科研奖励的判定、重点学科、重点基地和科研机构的评价中,论文数量、课题或经费数量、获奖数量和院士数量等,往往成为具有较大权重的评价指标。另一方面,对评议的激励过度与利益关联,难以培育卓越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再例如,一些科研机构热衷于在科研项目评议、科学奖励评定和院士遴选等过程中进行“公关”,甚至出现“组织公关”和“集体作假”的现象。一些激励过度的政策可能带来与政策初衷相反的一些结果。比如,有些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大多数具有创新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之间待遇的巨大反差,偏离了追求卓越价值的导向,严重冲击了以业绩为准的分配体系,负面效应有可能抵消甚至超过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根源 1 . 对科学的价值与科研的特点认识不够 科学评价要发挥促进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就必须正确地认识科学的价值,准确地把握并遵循科研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科学对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不以科学不断发现的新知识为基础,不断推进知识进步的“卓越的”科学是不断创造奇迹的“有用的”科学的源泉。由于对科学价值认识存在片面性,忽视了科学评价促进“卓越科学”的首要功能,片面理解和追求科学的功利价值,其结果就会导致科学评价的目的被严重扭曲,不但难以有效地提高科研的质量,而且还会带来科学精神的丧失,影响科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科学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要在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中发现新的知识,不存在先定的必然成功。科学评价必须激发科学家创新的动力,鼓励科学家探索的勇气,保护科学家创新的热情,宽容科学家探索过程中的失败。由于对科学研究特点和规律的把握不足,盲目地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科学评价,要求科学家的科研活动硬性地满足过细、过死的规定,不但干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而且严重误导了科学家的科研行为。 2 . 科技资源管理和分配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一方面,科技资源的分配和评价标准的确定由行政管理者主导,致使科学评价有明显的政绩取向。为了便于进行直接管理,行政管理者往往会采用数量比较的简单评价方法。另一方面,科技资源的分配普遍采用竞争性项目支持的方式,使得竞争性的项目投入与稳定性的机构投入的比例严重失衡。这样不但导致围绕科技资源的过度竞争,使科学家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争取项目支持上,也使得需要长期坚持的重要研究工作难以得到稳定的支持。此外,科技资源具有多头管理的特点,科技计划的名目繁多。计划定位不清,会导致评价指标单一化,研究工作趋同化;项目管理过频过繁,申请条件和申请指南过细过死,会使得科学家既要在缺乏稳定支持的情况下从多个渠道获取资源,又不得不适应不同支持计划的繁杂要求,疲于应付。 3 . 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严重不足 其一,我国科学共同体的自主性不足,对行政权力仍然有较强的依附性,一些行政官员或者管理人员会干扰科学评价过程,得不到科学界的有效抵制,一些科研人员借助与科研管理者的私人关系谋取个人或单位利益。其二,科学家的自律不足,一些科研人员不遵守已建立的评议规则和保密制度,多方打探评议过程和评议专家,千方百计进行公关;一些评议专家在收到评审材料后甚至联系被评者,主动示好,以扩大人脉资源;有的评议专家不认真阅读材料,甚至直接安排其学生进行评审。其三,科学共同体的责任意识不够,自治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比如,科学家大多不愿意公开挑战不严谨的评议结论,出于人情或生怕将来自己被评时遭遇尴尬,而不愿意得罪被评议对象,甚至出现集体责任意识淡薄的“群体性迷失”。更值得注意的是,科学界的自律和自治较差,会给后来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不好的示范,有些科研人员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惩戒,会为学生和青年科研人员所仿效,形成不良风气的代际影响。 三、改进科学评价体系的主要建议 完善我国科学评价有以下基本思路:以推进卓越科学、大幅度提升我国科学原创能力为出发点,以深化科技资源管理和分配体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落脚点,尊重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科学发展的规律,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建立严格、透明、公正的科学评价体系,营造和谐并充满活力的学术生态环境,推动中国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1 . 加强科学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引导科学界和全社会正确认识科学的价值,把探究真理、发现新知识作为科学的核心使命,把探索真知作为全面实现科学价值的重要基础。检讨和反思功利主义倾向对我国科学政策的影响,调整科学评价的价值导向,引导科研人员树立严谨求实、究真探源、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逐步改变急功近利的行为模式,倡导和鼓励潜心研究、“十年一剑”、协同攻关,引导政府管理人员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科研管理。 2 . 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资源配置机制 一是建议研究成立国家研究理事会(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China)的可行性,探索建立行政职能部门和科学共同体协同管理和分配科技资源的新机制。二是建议调整科学资源配置的结构,改变过度依赖竞争性的项目投入方式支持科学研究的状况,加大对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机构的稳定支持。三是避免科学评价的激励过度与部门、个人利益关联,防止在科研机构和人才评价过程中拔苗助长的政策导向,更好地发挥科学评价改进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质量方面的诊治性功能。 3 . 规范科学评价过程,建立严格、透明的评价体系 一是针对我国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制定《中国科学评价行为准则》,将其作为我国科学评价的行动指南。二是严格规范科学评价的实施过程。系统设计科学评价的程序和机制,明确不同参与者的权力和责任。严格执行评议过程中利益冲突的相关规定,建立规范的回避制度。提高价值评议活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建立评估专家的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和公正性的监督机制,制定切实保护举报者合法权益的制度。三是加强科学评价的国际合作,有效发挥国际专家在科学评价中的作用。 4 . 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鼓励高质量、独创性的研究 针对不同的科研活动和评价对象,制定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把鼓励独创性、变革性的研究作为科学评价的首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兼顾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更加重视和支持问题导向明确的研究。在评议组织过程中,合理设计评估周期和操作程序,防止过于频繁和复杂的评价活动干扰科研活动的正常秩序,为科研机构持续提高科研能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重要的科学问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 5. 推进科学共同体的自治和自律,完善同行评议制度 一是要提高科学共同体在维护科学精神、推进卓越研究方面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鼓励科学共同体内部开展平等、自由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批评,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集体纠错机制的作用,依靠集体协作,形成择优汰劣、有效纠错的质量控制机制。二是明确科学共同体在科学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鼓励科学家有效防止和消除行政权力等非学术因素对价值评议过程的干预,并在制度上保障科学家评议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切实完善同行评议制度。三是加强科学道德与诚信建设,完善道德和伦理审查的监管机制。 ———————————————— * 咨询课题组组长为中国科学院方荣祥院士。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中国科学院编 《 2016 科学发展报告 》 (中国科学院年度报告系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8 ) 一书“第六章 中国科学发展建议”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2016科学发展报告 (中国科学院年度报告系列) 中国科学院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8 ISBN 978-7-03-049050-6 《2016科学发展报告》 是该系列报告的第十九部,主要包括科学展望、科学前沿、2015年中国科研代表性成果、科技领域发展观察、中国科学发展概况和中国科学发展建议等六大部分。受篇幅所限,报告所呈现的内容不一定能体现科学发展的全貌,重点是从当年受关注度最高的科学前沿领域和中外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择要进行介绍与评述。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562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小测验:“你漂亮吗”与“你跳了吗”
热度 2 physicsxuxiao 2012-12-22 11:12
小测验:“你漂亮吗”与“你跳了吗”
(1)你漂亮吗? 问题 :以下图片中是否是美女? 答案 : 第二张,是日本战国时代第一智将毛利元就的造型,男性;第三张、猫;第四张,出自百度“花样美男”图片,是“帅”锅。所以只有第一和第五张是美女。 点评: 看照片而选美女,结果出了岔子。学术化点讲,就是看照片这种方式,对选美女而言,效度太差。 所谓效度,是指测量工具确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特质的程度。从数学上说,是指实际测量的集合和欲测量的集合的重合程度。若严格论美女,就必须将伪娘啊,猫啊,狗啊排除在外,否则就会闹出“按图索骥”的笑话。 进而言之,你必须清楚地定义啥是美女。若论心里美,凤姐并不一定输给第一张之美人。 所以量化评价,必须清楚定义目标对象,准确定义关键指标,而测量方法上要时刻提防伪娘混入。 参考文献: 美女的量化评价标准 (2)你跳了吗? 问题:这个帅哥为啥搞错了? 答案: 这个帅哥没有搞清测量的效度与信度问题。 所谓测量的信度,就是指测量结果是否真实。测量的真实性是通过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来体现的。所谓一致性,就是指换测量人、换方式来量,其结果一致;而稳定性主要是指多次测量结果稳定。如果结果稳定了,一致了,一般也就可靠了。 这个帅哥可以用手去摸一下冰面或者水面(换换方式),问问别人(换人测量),多看一下水动不动(多次测量),就不会砸冰面上了。 点评: 谈测量的信度,是谈效度的前提。这就好比,你带了副哈哈眼镜,看啥都变了形,还谈什么你能区分胖子瘦子,当然也分不清葛优和陈佩斯了。所以要讨论效度,必先讨论信度。 其实大量的国家基金评审问题,同行评议问题,人才引进问题。在中国,本质上就是个信度问题。 试想,各利益方端坐一堂,争成一团,那得势的,难免不把猪八戒评成潘金莲。测量标准和方式的问题,测不测得真,已经不是关键,而是要被大家扔到桌子下面的东西。 参考文献 外国土鳖都很好,中国的土鳖要争气
个人分类: 科学评价体系|3619 次阅读|2 个评论
也谈SCI标准的利弊
热度 8 lotusboat 2011-9-16 21:14
这两天科学网关于SCI标准和CNS的讨论很热烈,忍不住也凑个热闹说几句。 作为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博士生,笔者亲历了SCI标准一步步成为科学界主流评价体系的过程。曾几何时,南大靠着在SCI论文排行榜连续7年保持全国第一,跃升了在全国文理科综合性大学的综合地位。我们物理系,又是南大最早提倡SCI标准且当时对SCI数量贡献最大的(曾经占了约一半比例)。记得1994年,南大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次评选天马奖研金(学生类和教师类),就是把所有申请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影响因子求和,然后进行排序。 放眼全局,SCI标准的推广,对于提高当时中国科学界的整体水平、尽快追赶国际学术界前沿并与之接轨,是功不可没的。回想我1992年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中国每年发表的PRL屈指可数,很多知名高校的物理系,一年也发不上3-5篇物理学主流的PR系列杂志。20年下来,我们的整体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定的。 时至今日,SCI和刊物影响因子(IF)已经成为科学界的主流评价指标,而且和很多现实利益完全挂钩。任何事情,走到后来往往就会走向其的对立面。SCI标准也一样,一旦对其过分依赖,成为“唯SCI论”,其负面影响也就日趋明显。在毕业、职称晋升等SCI标准的压力下,在论文奖励、经费的利益驱动下,难免有人抄袭、炒菜似地粗制滥造论文,并造成浮躁的学术风气。 首先,不同学科情况不同,SCI主要适用于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合适。其实,SCI刊物良莠不齐,仅仅是在SCI刊物发表文章,并不能够反映出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 相对简单的数SCI论文篇数,参考刊物的影响因子要合理一些。影响因子可以看着是衡量一个领域是否热门的人气指标。对于研究人数较少的学科,IF往往很低,这本来无损于这些领域的科学价值。然而,当今科学界对于影响因子崇拜,已经到了有点走火入魔的程度。前些天科学网有位博主,围绕量子力学基本问题,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工作,发表在物理学主流刊物PRA,居然谦虚地说说这不是个好杂志。概因其IF3。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如果工作发表在IF一般的文章,科学家在介绍工作的时候会有自卑感;而发了高IF刊物则可以趾高气扬到处宣传。也就是说,很多人,包括外行的行政管理官员也包括科学共同体内部,都在以影响因子而不是科学内容本身,来评价一项工作的科学价值和科学家的贡献。 因此,个人以为,现在科学评价体系中盛行的“唯SCI论”和“影响因子至上论”,长远来说,它们有可能会毁掉中国某些领域的原创性科研。在现阶段的 中国 ,取消SCI标准是不现实也不必要的,就和取消高考差不多。毕竟有个“客观”标准要比“主观”标准来的公平,起码理论上如此。 总之,在SCI标准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应该好好反思它的弊端,探讨如何善用SCI标准,避免其负面影响。对于如何完善建立在SCI标准之上的学术评价体系,个人以为,关键还是健全同行评价体系。
1158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引: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rbwxy197301 2009-5-16 11:38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 转引自:http://www.chinanbsk.com/index.php?categoryid=22p51_articleid=3429 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 09-5-11 14:09:38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阅读:70次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形成了繁荣发展的局面,但与此相应,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却成为颇具争议性的课题。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成果、人员和机构等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发展中面对的迫切问题。为了这一问题的解答,学术界不断探索,尝试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引文分析法、同行评议法、学术期刊评价等等,但直到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标准问题依然处于探索中。围绕这一主题,2009年4月24 25日,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召开了2009年首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暨第 5届科研绩效评价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包括:《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结构性危机》、《学术期刊与中国社会的知识转型社会科学期刊的当下使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多元化和国际化标准》、《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若干亟待矫正之问题》、《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评鉴特性及指标探讨》、《基于SSM分析的哲学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学科知识图谱的绘制方法及在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引文的本质及其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功能辨析》、《论被引频次评价的适应性、局限性和不合理性》、《H指数与大学文科测评探讨》、《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合著分布研究》、《我国大陆高校SSCI论文定量分析:19782007年》、O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Wos impact factor, the Eigenfactor, the SCImago Journal Rank, the Article Influence Score and the journal h-index、《多指标加权值对多学科学术期刊排序初探》、《法学期刊的修正h指数分析》、《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评价比较研究基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证数据》、《基于ESI的国家/地区高水平科研产出与影响比较分析》、《长尾分布、幂律的产生机制和西蒙模型》等等。  此次会议是首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学者与自然科学评价学者共同参与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研讨会,议题涉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理论与方法、引文评价与同行评议、学术期刊与论文评价、科技研究绩效评价等,既有国外科学计量学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也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面的成果;既有对引文本质和引文索引作用的思考,也有对同行评议制利弊的分析;既有对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及其评价体系的探讨,也有涉及国外评价领域前沿问题的研究。此次会议的主题研讨,将有利于推动科学的人文社科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完善,有利于公正合理的学术秩序和学术环境的逐步建立。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异宾教授致开幕词指出,这次会议是学术链中的学者、编者、索引编制者、图书情报管理者、科研管理者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具创新意识的事情。他提醒大家注意,如何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人类的精神劳动成果是国际性难题,主要难点在于如何用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指标体系来衡量人类复杂的精神产品质量。学术评价的导向不仅影响着科学研究导向,更为重要的是它也决定着科学研究的创新动力和源泉。知识创新或科学研究创新迫切需要改进评价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让评价推动和引导科研活动朝着更具创新力的方向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方法   目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在理论上还不成熟,在实践中又遇到了极其复杂的现实环境,因此需要谨慎对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大椿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存在的错位问题,主要是把人文社会科学评价视为对象存在价值的绝对判断,忽略了它们实际上是对评价的评价,不可能完全客观,但又必须寻求共识性。他提出,目前亟待矫正的评价问题是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本土化的忽视问题。人文社会科学总是要受到所在文化情景的文化限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也是无法脱离本土化的文化土壤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将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理论、概念和方法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描述、解释和说明中国的人文现象和社会问题,预测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形成自己的理论特色。因此,我们不能照搬SSCI、AHCI及ISTP的标准,把它们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评价的指标,而要建立并使用属于我们自己的引文索引和评价指标。人文社会科学的本土化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正在走上一条符合自己需要的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逐渐成熟的标志。然而,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有关本土化问题尚未引起人们足够多的关注。就这一观点,记者曾采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他也谈及了相同意见,相对国外的统计方法、采集方法而言,我们的统计手段应该本土化一些,因为学术环境、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比方说通过问卷,了解期刊在学者中的口碑如何。如果一味采用现成的量化统计手段,不做调研工作、不对指标进行调整、不做符合中国期刊实际的统计分析工作,那就不能客观反映中国学术期刊的情况,那么核心期刊、核心区也就都是不准确的。   来自中国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的黄慕萱教授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议题具有本土性及引用较旧的文献资料等特征,因此进行学术评价时应注意不能仅就英文期刊文章数及其被引用次数进行评价,同时必须考虑较长时间的出版品数量和品质。此外,为了能符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特定性,必须结合同行评价与数目计量指标,以多元指标进行评价。   中山大学任剑涛教授认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存在结构性危机,需要一个多元的制度平台;清华大学王宁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是非常重要的,并提出了一种多元评价标准除了重视在SSCI、AHCI来源期刊上发表论文外,人文学科的学者还应当在国际著名的出版社出版专著,同时注重自己文章的被引用率和实际影响力。此外,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青岛大学等单位的自然科学研究者,也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提供了论文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  引文评价及同行评价  在目前普遍采用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方法中,将引文分析应用于评价学术成果及其影响力,无疑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方法。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评价基地副主任叶继元教授提出,为了准确理解和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利用概念分析法和社会学原理,可以通过分析引文、参考文献、文献注释概念的异同,考察引文的含义和类型的多样性,来论证在一定条件下引文的有序性和层次性,探讨引文的本质及其一定的评价功能。同时,他对目前片面利用引文的评价功能的现象,提出了对策性的建议。   来自中南大学的学者,就通过被引频次评价来进行成果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被引频次评价是指用学术论文发表以后被引用的次数来评价以学术论文形态表征的研究成果,是评价与学术论文有关的期刊、学科、国家、单位、个人的一种方法。被引频次评价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倡导的、以学术论文为载体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目前,被引频次评价似乎已成为评价期刊学术论文质量和科学等学术水平的唯一方法,其实,它不是万能的。被引频次评价只适应于基础研究,不适于开发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  在同行评议问题的讨论中,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虽然也有一些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但主流的评估还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从执行情况来看,缺陷不少。首先,为评估而评估,使高校不堪重负;其次,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现象比比皆是。现有的评估指标过多强调数量和规模,这种导向本身存在引导有误的问题。有鉴于此,重视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坚持同行评议原则,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这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一步,使教育部门能集中精力加强宏观管理,而不必再担心中介机构的社会化评价不够准确和科学。只要坚持将定量指标和同行评价的专家定性分析相结合,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程序和结果对外公开,增强透明度,并接受大学和公众的质疑,大学评估甚至各种科学奖励,也可以交给经过批准委托的中介机构去做。当然,中介机构也有越轨、腐败行为,但克服起来,成本较低。  此外,来自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学者,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评价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如h指数、g指数等用于评价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和学者等方面的问题。   学术期刊及论文评价   学术期刊评价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一个重要范畴,既取得了一定的科学性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唯核心论、评价指标单一、小众化评价等等。在这个问题的探讨中,有的学者认为,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使命是要引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那种因西方化倾向所导致的中国之缺位中解放出来,重新找回或发现中国。当然,这里的中国不是意识形态视野中的中国,也不是中国传统知识视野下的中国,更不是西方知识视野下的中国,而是一个基于中国自己的文化身份与政治认同、具有后发发展经验并处于世界结构中的当下中国。二是从那种唯学科化倾向所导致的肢解化的中国中解脱出来,用问题导向的、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或无学科性研究去解释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中国社会科学期刊只有引领中国社会科学实现了这样两个根本性转变,进而促进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转型,才能够用综合性研究成果使西方社会比较确切地认识整体的中国。  有学者指出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不仅在国际,而且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也很有限。比如研究者个人在学术论文或专著的撰写过程中,一般征引的都是其他论者的个人专著或论文集,而很少引用或不引用散见于各种学术刊物中的研究相同论题的论文。有相关统计数据可以证明:法学研究方面,中国法学研究者著作的他引率要比他们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的他引率高得多;哲学研究也是如此,20002007年,各类哲学期刊的h指数相对较低(最低为1,最高仅为12),这说明,哲学学者特别注重著作引用,尤其是经典书籍,而论文引用相对较少。  针对核心期刊存在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治理建议:要调整评选机构,确保评选结果科学公正;明确核心期刊的使用方向,加强对核心期刊的监管力度;净化科研环境,使核心期刊健康生长。   从期刊及论文评价定量分析的角度出发,来自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的几位学者,以一段时期内的引文数据为基础,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h指数进行了计算,并从h指数排名、与期刊被引篇次、与影响因子的对比等方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以此揭示不同领域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及分布规律。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3: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