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野外工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他本该采集更多的种子——悼念好友钟扬
热度 7 周浙昆 2017-10-5 10:18
9 月 25 日完成在亚美尼亚的野外工作启程回国,到了诶里温国际机场一接通 Wifi ,在朋友圏里就收到一条消息:“植物学家钟扬不幸车祸去世”,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网络上的东西真真假假,微信里的东西我从来只是微微地信一信。紧接着复旦大学官网上的消息也来了,悲剧被证实,我简直不敢相信,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那个行步匆匆,谈笑风生的钟扬就这么走了?一时间一种难以述说的情绪弥漫在心中,久久未能散去。 钟扬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专业不是植物学,却到了武汉植物园工作。我 1982 年毕业, 我痴长几岁,在学术上我们一代的。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叶先后到科学院工作。那时的科研环境和现在大不一样,在当时要看到领域内最新发表的期刊论文都非常困难,而那个时候年轻一代植物学工作者,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急切地想要赶上世界学科发展的步伐。当时的青年植物学工作者自发地举办了“青年植物学家系统演化的研讨会”,大家热烈讨论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和中国植物学的努力方向,学习各种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钟扬虽然不是植物学专业出身,但是都积极参加了研究会,他积极推进数学与生物学的结合,后来还出版了一系列数学分类的相关相关专著如《数量分类的方法与程序》,《分支分类的理论与方法》和《简明生物信息学》,推动了学科的交叉与发展。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和钟扬相交相识的。 钟扬性格开朗,谈笑风生,是哪种 Party 中心的人物,和他在一起,你会被的乐观与开朗所感染。钟扬是个十分有趣的人,我还记得他向我传授的吃自助餐利益最大化的秘诀。钟扬又是哪种敏于行的人。 1993 年我们从西藏墨脱考察归来,当时国家自然基金委分管植物口朱大宝先生,邀请我和孙航在基金委的一个会议上做了关于西藏墨脱考察的报告,会后的交谈中,种扬说对我们在墨脱的考察非常向往,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到西藏工作。让我没有想到的他竟然真到西藏大学去工作,将自己对西藏的向往迅速落实到行动中,援藏去了西藏大学,而且一呆就是 16 年,为西藏大学植物学科和生态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去世时仍是西藏大学校长助理。后来大家的工作越来越忙了,见面的机会是越来越少了,甚至连节日的礼节性问候都免了,更多的是通过论文里或者 email 在神交。成了那种很少联系,但却又从未相忘的朋友,相互之间有什么事情,一个 email 就能搞定。就在一个月前,在网上看到他把西藏在采集种子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我还想着什么时候见了面,向他讨教两招呢。其实我们同在孙航主持的科技部重大基础专项“青藏高原特殊生境下野生植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与保存”项目中工作,他负责西藏的采集,我负责横断山的采集。现在想起来我和种扬的最后一次见面,就是项目执行过程中,他到昆明开会,我请他吃过桥米线。 钟扬年仅 53 岁,正值壮年,他就这么走了,天妒英才呀。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种子等待着他去采集。从亚美尼亚回到上海,转机时看到一张当地的报纸,摘录了钟扬的讲演的语录: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读起来怎么那么像钟扬向这个世界的诀别。野外工作充满着艰辛,甚至是危险, 2001 年我的学生在野外遇难,好友在野外考察中突发疾病因当地医院处置不当而去世,我自己也有过数次的有惊无险。但是,我们要有意识去规避风险,我们的事业不要求我们“马革裹尸还”。钟扬的车祸发生于凌晨 5 点左右,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在睡梦中,钟扬却在路上。在鄂尔多斯完成工作的钟扬,为了赶上早晨从银川飞往上海的航班,半夜匆匆上路。如果钟扬不要把日程安排的那么紧凑,不赶夜路,车祸也许可以避免。 作为一个科研人员,我十分理解钟扬对日程那种争分夺秒的安排,因为有太多太多的种子在等着他去收集,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他去处理。我自己由何尝不是这样,常常乘最早的航班出发,坐最晚的航班回程。钟扬的不幸遇难,给了那些经常做野外工作的科学家一个警示,野外工作安全第一。记得有一次和一个国外同出野外,那位驾驶员把车开得飞快,还向我显耀他弯道超车的秘诀。回到驻地后,那位国外同行让我把下面这句话告诉那位驾驶员,她说: Please tell the driver, life is beautiful, make it longer. 各位常做野外工作的同行们,让我们珍惜生命,远离危险,在野外工作中务必把安全放在第一。生命在,事业才会在。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11492 次阅读|16 个评论
野外工作和访学杂感
热度 5 zhuchaodong 2017-9-3 12:25
今天上午需要在办公室准备9月5日培训班的PPT。出发之前,看到在欧洲不同博物馆访学的曹焕喜同学在微信中的留言(附后),心中大为快慰。到办公室,一边整理PPT,一边禁不住想到野外工作和访学过程我个人的影响。就断断续续把这些杂感写下来,和小曹等有志于昆虫分类学工作的青年共勉。 我在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学习之初,对生物学没有太多的兴趣。大学一年级植物学由陈俊福先生教授,常福辰老师带学生实验认植物。我们班设立了生物兴趣小组,主要对南京的植物进行辨识。那时候,常福辰老师一家住在生物楼西侧后面的一个植物园里面。每到周末,兴趣小组出去跑一圈,带回植物标本就到植物园请教常老师,并学习如何制作标本。这个习惯,我们几个小组成员一直延续到大学三年级。当时我对植物兴趣之浓,以致于后来对二年级之后的很多课程,包括动物学都不是特别上心,专心攻读不同的植物学教科书。不懂的知识,问常老师,也在中午去陈先生的办公室去请教。偶然也能够见到陈祥生老教授。当时心里的目标是报考北京大学的植物解剖学。后来被推免成为动物教研室的硕士研究生,实习就选择了蜉蝣卵壳外部比较形态学的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的神奇和便利从此一直影响我。杜开河老师和王文老师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平和的处事方式也对我有很多影响。生物系的吴老师非常干练的一个人,对我去资料室看书总是给予关照。就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一台江南解剖镜下,练习解剖蜉蝣雄性生殖器。尽管我努力让自己端坐冷板凳,但总很难培养起兴趣来。当然,一到采集季节,我就迫不及待地希望进入大自然。这段时间的想法主要还不是昆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带着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的介绍信,不断到不同地方去采集,几乎把江苏跑遍,接触了不同的人群,增长了人生阅历,显然对我的成长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现在想来,当时应该算是“穷游”的经历。 硕士研究生做蜉蝣工作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野外工作。我到了宜兴湖㳇水库下游,发现了一个水质很好的溪流。当时没有旅馆,只能每天坐公交车前往采集。蜉蝣成虫采集必须要晚上灯诱。我在村头挨家询问,就找到了刘营春老师家。刘老师和刘师母就安排我在他们家二楼住下。每逢暴雨来临之前,我就把水银汞灯架在二楼的屋檐下,收集了大量的蜉蝣标本。由于有住宿的便利,我能够便采集便思考:1)单管存放,可以更好保存蜉蝣成虫;2)蜉蝣在夜间不同时段出现,需要连续采集。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材料主要来自宜兴湖㳇刘老师家;后续一直延续到2002年的蜉蝣野外采集经验,也主要来自于这里。后来1995年和周长发师弟去浙江采集,到了浙江丽水市龙泉县。沿途坐公共汽车,一心搜寻合适的采集环境。在半山腰选定的地方,也没有旅馆。只好去联系村支书。好在这位支书原来在苏州当过武警,对江苏来人很有感情。我们住在他家,一日三餐,只交一元钱。他妈妈说话当地口音,我们也听不懂。每天他的孩子,大约7、8岁,就给我们当翻译,喊我们吃饭。这次采集是我研究生阶段最大的转择点:分类兴趣油然而生,再无更替。 1996年考取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博士生以后,既有到了科学殿堂的神圣感,也感受到这里条件的优越。身边每位先生都非常刻苦努力,晚上11点被锁在生物楼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每个方向研究生很少;不同方向的学生也能找时间交流。研究生看标本,做实验连轴转。随处可见一位位昆虫学的先生,经常有宝贵的野外工作经历。1997年夏天,我和吴岷师兄去西藏采集80余天。之前,大卫老师就叮嘱我们要多向黄复生、王书永和张学忠等老先生请教。从此,易贡、察隅、亚东、聂拉木就成为我和黄复生先生交流过程中出现最频繁的地点。1998年,广西十万大山考察,我有幸作为队员参加,并得到黄先生的指导。黄先生当时应该是72岁高龄了。出发前,大卫老师让我到医务室领上救心丸。我在山里,也紧随先生左右。但他每次进山,健步如飞,还真很难跟上。尽管黄先生研究的类群涉及弹尾虫、白蚁、小蠹虫等,但广西以小蠹虫为主。他的腰间总绑着一个子弹带,非常方便放一些玻璃管;随身携带一把军用小砍刀,便于切削树干,寻找小蠹虫。经常在山里,找不到老先生,我们只需要搜寻“啄木鸟”的砍木头声音。动物研究所的室内、野外工作,对我个人的影响更多的是对昆虫分类学情怀的无处不在的熏陶。 印象中在1994年,我记得在逸夫馆门口的路上,偶遇归鸿先生。先生曾经当过南京师范大学的校长。他风度翩翩,但说活声音宏亮,不怒自威。听先生提到做昆虫分类工作的人,都应该到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去访学。我恭敬地记下了,但直到2004年初才有机会去访学,并切身领略访学的重要性。1999年博士毕业,继续延续学位工作,大约有三年的时间,慢慢开始从学生到研究工作人员的角色转变:参与一些分类之外的工作;参与一些会议的组织。2002年,根据大卫老师的安排,我认真参与了第五届膜翅目学家大会的准备和组织的工作。尽管前面有BioNET的工作,也有和副导师John LaSalle博士的交流,膜翅目学家大会涉及的人员更多,事情更加具体。这时候我就接触了一些类群上重要的分类学工作者,如John Noyes、Gary Gibson、John Huber、 John Heraty等,并在后续的寄生蜂研究工作中和他们保持联系。 这次会议既让我提升了对形态分类学的认识,结识了更多的同行,特别是Zdneck Boucek。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也让我又一次萌生了去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访学的想法。这时候,John LaSalle博士已经离开英国。John Noyes博士提供了不少支持,帮助我申请皇家昆虫学会的资助。在拿到这项资助之前,我的运气很好,2001年年底通过了职称申请,后续得到资助先去了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开始在Robert Murphy(Bob)实验室学习分子系统学。Bob一方面毫无保留地支持我在实验室的工作,另外一方面也让我有足够的自信磨练分子系统学功底,并主动拓展和英语母语同行的交流、合作。 另外,在多伦多期间,我也得到Chris Darling博士的帮助。他驾车带我去渥太华访问了Lubo Masner、John Huber和Gary Gibson等同行。 John Noyes退休后继续定期去博物馆 ( Jaswinder Boparai 拍摄 ) John Noyes制作的玻片(卵寄生蜂 Tinkerbella nana) 2004年初,带着特别浓的分类学兴趣和分子系统学的皮毛知识,我终于到达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在这里,我持续访学2年,不仅有机会看到大量模式标本、定名标本,也有机会和Zdneck Boucek博士、John Noyes博士、Andrew Plaszek博士和其他来访的学者在茶室交流。在这里,除了分类学的初心得到稳固之外,我有两个重要的收获:1)每天茶室和周五傍晚的TGIF的自由交流;2)在Alfried Vogler实验室的分子分类学培训。 显然,自由交流从很多方面浸润、培育并坚定了我个人的分类学兴趣;而Alfried实验室则引导我更加从量化角度思考昆虫分类学问题。在这里,厚实的历史积淀、学科实力等因素,也曾让我喘不过气来。但是,自由交流帮我轻松化解压力,并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我们常说:分类学人才培养周期很长。但我个人的体会是:分类学人才培养的氛围很重要。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分类学年轻人的滋养,来自长期的标本积累、成熟并不断创新的技术和超脱的人文情怀。 Alfried Vogler教授到访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人天生就掌握了昆虫分类学技能,需要不断主动学习、磨练和积累。我的运气很好:资质不够好,基础比较薄弱,早期还对学科没有兴趣,却总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从个人的角度,自己一旦确立了专业兴趣,就再无更改,并主动去追求。在努力的过程中,我除了得到很多先生的鼓励和熏陶,也受到许多同伴的帮助。大多数同龄人经过野外工作的洗礼、得到访学过程中国内外同行的认可,逐步建立了自己对昆虫分类学的专业兴趣、学术伙伴和追求目标。多年以后,我欣喜地看到我自己培养的学生,尽管饱尝求学的压力和各种打击,但已经开始自主培育兴趣、滋养情怀。我相信她欧洲这段对不同博物馆、不同学者的访问和交流,会有助于她培育新机遇。自然,她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存。有了兴趣和情怀的苗头,小曹自会踌躇满志,坚定初心,不断前行! 附:曹焕喜访学心得 今天离开隆德,来到访问的第四站维也纳。隆德因为有Hansson而成为一个奇妙的地方。我每天待在一层的标本馆,他每天会出现两三次关切地询问我是否一切顺利。我们从恩姬小蜂亚科聊到姬小蜂亚科,啮小蜂亚科,最后聊到艾姬小蜂亚科,还聊到一些从事姬小蜂研究的人,受益匪浅。他说 Chrysocharis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也是他开始姬小蜂研究的第一个类群。这是一个与双翅目潜蝇科密切相关的类群,还有与甲虫尤其象甲密切相关的 Entedon ,这样相似的生态位却衍生出了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最后他说我想做的东西可真多,但why not,前提是我能够顺利地完成我的毕业论文。我们彼此期待再次相见,他说在大英博物馆,我将会有新的发现,那也是他喜欢的地方,因为有更多的同事。关于 Pediobius ,不得不感叹,物种极其丰富,丰富到已经眼花缭乱了,但我已经不喜欢增加新种了,尤其 P. metallicus 和 P. eubius 内的more in one,我想火眼金睛也辨别不了模式和这些separations的区别了,而“为什么”还在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并且受到了打击。然而我是一颗小陀螺,总是把昨日的忧伤碾啊碾,并在新的想象里转啊转~呵呵哒。但无论如何,感谢我敬爱的朱老板给我的自由和鼎力支持!我又发现了新的乐趣,尝试着写了第一个python脚本,运行成功,虽然简陋,但还是有点儿小兴奋~呵呵
12192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一本地质工作者必备的口袋书——沉积岩野外工作指南
sciencepress 2017-2-22 09:48
PREFACE 沉积物( 岩) 动态演化令人着迷,它不仅是人类认知地球表面各种环境乃至整个地球系统的基础,还提供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自然资源,包括工业的、化学的、金属的,以及水资源和能源等。 沉积学相关的概念日新月异,但野外基础工作及相关数据的获取仍然是沉积学研究的核心。沉积学是一门观察科学,首先是野外基础工作,然后才是实验室分析测试与理论研究。野外基础工作的首要技能是知道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以及如何记录;其次是如何更好地解释这些数据。为便于学生、专业人士,以及业余爱好者在野外使用,本书使用50 多张图件总结了沉积学的最新概念和解释方案,并配以来自30多个国家的425 张照片对主要沉积岩类型及其特征进行说明,这也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为有助于更好地观察和识别野外沉积岩特征,书中所使用的照片均精选自我与他人的收藏照片。同时,为使对野外沉积岩的理解、解释和分类更合理,书中所用图件均经过重新清绘,并按最新的沉积学认识进行解释。书中一些沉积岩照片的说明仅仅是初步的解释,更细致的解释取决于沉积学的功底以及所开展工作的目的。虽然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古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土壤科学、考古学、环境科学,以及地质学、海洋学和沉积学的分支学科都需要开展沉积岩野外工作,但由于工作目的不同,野外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也大不相同。总之,本书的定位是沉积岩野外工作指南。 关于沉积岩,你了解多少? 沉积岩是什么? 沉积岩是由堆积于地球表面的颗粒物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形成。这些作用贯穿于整个地史时期的所有自然环境,至今仍在进行。因此,沉积物和沉积岩的分布极广,现今覆盖了大约7% 的地球表面,地质记录中也占重要比例。 沉积岩与火成岩、变质岩的主要区别如下。 • 沉积岩在三维空间上通常呈层状近平行分布。 • 沉积岩成分包含分散的颗粒和胶结物,其中颗粒包括各种矿物碎屑、生物碎屑,以及经过搬运的岩屑。 • 沉积岩可见各种化石和沉积构造。 根据成因( 正如组分所反映的),可将沉积物( 岩) 划分成以下四类。 • 陆源沉积物( 硅质碎屑或碎屑)主要指先成岩风化和侵蚀破碎形成的各种碎屑颗粒,包括砾岩、砂岩、泥岩和古土壤等。 • 生物成因沉积物( 生物碎屑或有机质) 源自先成生物的骨架残骸、生物软组织,以及与生物作用有关的合成物,包括碳酸盐岩( 灰岩和白云岩)、磷灰石、煤,以及部分燧石。尽管灰岩和白云岩的形成从根本上多数与生物作用有关,但部分灰岩( 鲕粒灰岩和石灰华)由化学沉淀形成,多数白云岩由早期方解石转变而成。可见,沉积岩的成因类型与岩性并无一一对应关系,成因分类方案并不完美。 • 化学成因沉积物( 化学的或自生的) 由浓缩卤水结晶析出的晶粒直接沉淀形成,包括各类蒸发岩、铁矿、金属沉积物,以及一些碳酸盐岩和铝铁硅钙壳。 • 火山碎屑沉积物主要由火山爆发时形成的颗粒和碎屑组成,包括自碎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岩、水携型火山碎屑岩、外生型火山碎屑岩,以及火山灰、凝灰岩和集块岩。 根据特殊的沉积构造、结构和成分,还可将上述各类或亚类沉积物( 岩) 划分出一系列的沉积相( 包括描述相和成因相),它们是开展进一步沉积环境解释的基础。 沉积岩的经济属性 沉积物( 岩) 是当今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最主要的原料来源。事实上,没有沉积物的开发和利用,世界将完全不同。表1.1举了一些基本工业活动与沉积物资源的关系,由此可见,能源、水资源、金属和矿物原料,以及化学品和日用品原材料等,很多都源自沉积物或沉积岩。 由表1.1可知,露头沉积学不仅是地球科学的基础,还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沉积物资源的开采,首先应确定它在沉积岩中的位置,然后再评估其丰度、分布范围、品质和可采性。对上述特征的评价,可通过详细的野外工作、合理的沉积相建模,以及随后的实验室分析完成。 《沉积岩野外工作指南》 【英】多里克 A V. 斯托 著 周川闽 高志勇 罗平 译 责任编辑 文杨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 ISBN:978-7-03-050915-4 沉积学是一门观察科学,无论概念如何创新发展,野外基础工作始终是研究的核心。有了野外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室内分析测试与理论研究。沉积岩野外基础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知道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如何记录,以及如何更好地解释这些数据。 《沉积岩野外工作指南》 以简练的文字、直观的图表,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四大类岩类中常见的11种沉积岩及其特征,并配以400多幅露头和岩心的彩色图片进行说明,为读者更好地观察和识别沉积岩起到指导作用。 (本文责编:李文超) 一起阅读科学! 科学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味 点击文中 书名、作者、封面 可购买本书。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4431 次阅读|0 个评论
镜里镜外(图,文)
热度 5 jlpemail 2015-6-19 11:45
镜里镜外 PDF格式全文 镜里镜外_籍利平.pdf : (注:此文部分段落,曾在科学网博客发布,重新整合与编排后,幸运地被《中国测绘》录用,并且配发了7张图片。1990年代的图片为第一次刊登。对扫描、加工、配发压题图片的编辑同行,表示真诚的感谢! 感谢朋友们和编辑同行的认可与推荐,谢谢!) 籍利平 2015-01-31 09:24:56 (----摘自 中国测绘新闻网 ) 一个天气晴朗的周六傍晚,我去了中央电视塔。在那里的一个楼层,用单筒望远镜观察了北京城。我想观察自己居住的地方,可惜被一些塔楼遮挡住了。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在镜头中依次出现;最清晰的湖泊是玉渊潭,翠绿的湖水在阳光下,柔光浮动。 鸟瞰京城,这不是第一次,可是视野这么开阔、这么从容地观察,还是第一次。用望远镜扫描那些高层建筑时,感觉比较特别。和在平地上仰视的心理感受大不相同。 离开电视塔以后,突然明白了一个原因。某种不明不白的失落感,原来是来自一种常年累月养成的某种习惯,不时与望远镜亲近的习惯。旋转、抚摩、擦拭望远镜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虽然望远镜中的世界只有图象,没有声音,而且转瞬即逝。可是那种对于远方事物的美好印象,那种对于山水草木图画的向往,已经刻入了头脑里、渗入了骨髓里、血液里。它们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类似甚至超过烟鬼对于烟卷的迷恋、酒鬼对于瓶子、杯子以及杯中之物的偏爱,像枪手对于扳机、枪声的渴望,像好战分子对于弥漫的硝烟和流淌的鲜血的嗜好。那种不可救药的瘾,是一种近乎病态的依赖。 不久,我就买了双筒望远镜,尽管不是那种职业需要的镜子,也可聊以自慰了。我又可以站在高处,欣赏无声的世界——望远镜中的世界了。 粟裕纪念碑前留影 1 平板仪 它是一个长着平足的精灵,喜欢坐在方方正正的平板上,四处张望。它喜欢金鸡独立,用一只脚支撑自身的质量,那只活动的小脚喜欢贴着细细的铅笔,铅笔沿着它的小脚,点点儿,划线。 它坐着就是站着,站着也就是坐着,坐着和站着一样高。假如它离开了那块平板,那里平铺的白纸上,会出现一些曲线、方块或者有某种含义的符号。他们成为一个整体——那就是最原始的地形图。 这里的它,就是一种照准仪,其实就是一种可以在平板上移动的望远镜。平板是先用水泡整平了的,牢固地安置在三角架上。平板上的白纸是预备绘制地形图的,它的朝向由指北针在实地确定。需要一个人在平板周围,拿着指示方位和高度的标尺游动,标尺的落脚点就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绘制到图纸上了。 常常有人把测绘说成“画地图”,这是明显的以偏概全。画地图只是测绘的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 时间是1984年夏天,当时还以手绘地图的方式训练学生。绘地图是个考验耐心和细致的活计,并不是我这个粗手大脚的人最喜欢的。可是,干什么就得吆喝什么,我还是埋头绘制起来。操纵照准仪,瞄准标尺,读数;等负责计算的同学报出结果后,我马上用铅笔在图纸上标示出来。照准目标、读数、绘制地图上的点、线和符号,都是弯腰进行的。 显然,用平板仪测量和绘制地形图至少需要三个人,一人负责记录和计算、一个负责绘图,另一个就是“跑标尺”的。三个分工都不轻松,跑标尺的最累,可是最省脑筋,只要提着尺台,扛着标尺放置在恰当的位置,并保证尺子与地面垂直就行了;竖立标尺的地点是有讲究的,必须是能代表地形特点,比如一棵独立的大树、比如路的拐弯处、比如沟坎的起伏处,诸如此类的绘图似乎不累,其实也不轻松,得连续弯腰干活,最要紧的是细致和耐心。铅笔尖往哪里落,每一笔都不能随意,不然画出的地形图和实地对不上,经验丰富的老师一眼就看得出来。这个实习场,培训了不止一茬学生,绘制的都有一个地方,相互之间有个比较。地形图是一个小组最后的成果,是集体劳动的凝结。绘图的不敢掉以轻心。计算员也责任不轻,记录计算的数据都会体现在地图上的。偶尔计算错误,也会导致局部地图的返工,那可就窝工、浪费时间了。 好久没有理发了 一个月下来,我们的劳动成果就是巴掌大的一幅地图。地形图上那些一圈套一圈的连续曲线,就代表了地形的高低,专业术语叫等高线。地形图上还有各种各样的符号,表示着村庄房屋、销路、水塔、烟囱等物体。这些符号都很形象,和他们代表的物体比较相像。地形图的边缘上,都有图例,说明的就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东西,使用者会很清楚的。 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世界,是上地形测量课程的需要,在河南登封县的学院实习场实习。1983年夏天,一个雨季。我们到达实习场当天,天公就大大方方送来了一场洗尘雨。我们下榻的可以容纳数十张行军床的仓库没有经受住雨的洗礼。不少学员的被褥都淋湿了,睡觉时整整齐齐的床打乱了阵脚,后半夜时,许多同学不得不起来,移动床铺,小心翼翼的动作也避免不了刺耳的声音敲击着别人的耳鼓。这种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断,能够整夜塌塌实实安眠的肯定是个神仙。 实习场内有个风景秀丽的山村叫做下寺沟,那是个槐花飘香的时节。山村里到处弥漫着浓郁的花香,几乎让人眩晕,可是非常喜欢那种奇妙的感觉。我们在日落前把那些不重要的器材,比如三脚架、标尺寄存在人家屋里。 村民很好,他们会主动帮助我们。我们携带的水不足时,去讨水喝。他们不仅管喝够,还不忘记把军用水壶灌满,有时侯灌的是小米汤。我们观测的间隙,有好奇的孩子会凑近望远镜张望一下,然后快速地、心满意足地离开。临走肯定还要赞叹一句。我们在光洁而方方正正的平板上绘制地形图时,也有人歪着头观看。 那是我第一次用望远镜观察外面的世界,新奇的是那些进入镜头的标尺、树木、沟坎、房屋、行人,似乎都比现实世界中要切近、清晰。 不必说,兴奋、紧张都有一些。更主要的是工作锻炼了耐心,培养了处理实际困难的能力。那些书本上未曾提及的问题接连出现,解决它们成了乐趣。 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到山区生活、工作,也许是因为到达那天是个阴天,天气晴朗起来,我就发现自己转向了。正好是转了180度。前几天,我还感觉别扭,后来就逐渐适应了。心里明白正确的方向,可是感觉总是扭不过来。于是,整个实习期间,我的感觉都是每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从东边降落。好在,我们携带了指北针,绘图过程中会不断地确定实地方向,所以并没有影响实际工作。 就这样,过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又回去开始理论课程的学习了。 1990年夏在青海用010经纬仪训练 2 T3 经纬仪和红外测距仪 1985年,在山东胜利油田生产实习的时候,我们是五一期间到山东的,住在了华东石油学院的招待所里。五四青年节是在那里度过的,我们还在他们的体育场看了节目呢。 我和同桌王兆飞配合,用一台T3 经纬仪搞观测训练。王兆飞个子比我小,矮一头,但人很聪明、学习不错。他是和我同桌两年的好朋友。T3仪器,它的望远镜放大倍数是30倍吧,可以清晰地观察远处的目标。这种仪器大约重二十多斤,我扛起来并不觉得多么累。往返于住所和观测站的路上,我扛仪器的时候比他多。多年后,在木樨地的小餐馆里聚餐,当着他夫人和子女的面,我笑着诉苦:“弟妹、侄女、侄子啊,小个子就是那样欺负大个子的。” 我和小王把观测站设在了石油学院的露天游泳池旁边。白天,那里没有人活动,很清静。有水的地方空气好,正好练习观测。大约有半个月,我们持续在游泳池旁边,轮流练习观测和记录、计算。 这种仪器我俩在学校都很少使用,刚开始观测时,有些角度观测的还不附和规范要求。没几天,我俩的观测速度和精度都上去了。记录员还要负责计算,不可能太快。观测者熟练后,速度可以不断加快。从开始的记录员等待观测者,转变成观测员有意放慢速度等待记录员。 这种短期训练的T3仪器后来一直没有使用,我和小王的关系倒是比较密切了。 毕业那年,小王在我的纪念册上这么写道: “四载同窗,两载同桌。共同探索,共同进步。今朝一别,相隔千里。青海西宁,君业所成。来日相会,美酒庆贺。别忘了,大地外业!” 我仍然记得,在华东石油学院的游泳池旁边,我支起三脚架、调整经纬仪的时候,王兆飞不停地削3H铅笔,生怕记录到了中途,细铅笔不够用。 随后,我们转到了“快速导线”组,就是用一种具备测距功能的红外经纬仪,进行角度和距离测量。型号已经不记得了,这种仪器的望远镜是多少倍率的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姓雷的司机开着吉普车在油田的荒地上猛跑。我们一下车就赶紧拿仪器,架反射棱镜,做记录准备,弄得很紧张。“快速导线”组的特点是,跑车的功夫比观测记录的时间多,一多半时间是在车上,听指导老师或者司机将以前外业的奇闻逸趣,日子过得挺快。红外测距仪主要是老师操作,我负责记录和计算。红外测距仪和橙色外壳的反射镜,和广袤的胜利油田的荒凉底色,是颇为明显的对照。 导线工作完成后,我和同桌暂时分手,去黄河以北参加建造刚标的任务去了。 外业间隙 3 010经纬仪 从高空望下去,旅测计队(目前已经解散多年)的“四合院”就是三个红方块,院子北面的正房已经拆除。院子中央的四个花池就是四片花瓣,花瓣朝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展开。花瓣中央的绿色是三棵杨树。我的仪器就架设在杨树之间,观测目标是墙上贴的一些画了十字的白纸。测计队的装备是德国蔡司厂出产的两秒精度的010经纬仪。010的望远镜放大倍率是30倍,比T3轻便多了,才八斤重。 从1987年春天开始,这种经纬仪后来我操练了将近五年,成了最熟悉的仪器,它为我的测量生涯创造了最好的记录。 在连队院子里观测不到两天,我就带战士们到院外去训练了。在连队的四合院里,有时目标会被遮挡,影响观测。有时小个子队长也会来,站在搬来大石头上去查看一下目标,我们刚上任半年多的队长很负责。 测计队以北五百米的地方,是一片废弃的营房,也有空地,正好用作训练场地。 我带着观测组的战士在空地旁边的杨树下观测,选择的目标是远处山坡上的瓷瓶或者建筑物的避雷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便于用望远镜的十字丝去平分或者夹住,不会引起太大的瞄准误差。 青藏高原的三月,天气还比较寒冷,我们还没有脱冬装。早在1986年年底,已经有消息说,下半年测计队要参加实弹发射的测量保障任务。所以,我的训练是自觉地、积极地和主动地。 同时,也要训练战士们的记录和计算。 1992年8月作者前往湖南为大地测量任务打前站 那年八月,在去发射场之前,我们先去了旅训练场。出发前,我已经有所准备,预想到了需要的计算方法,用PC-1500计算机编制了计算程序。那是个比较典型的图形,已知点构成了一个呈三角形,未知点在三角形里面。在实地,三个已知点都在山头上,未知点就在发射场坪上。 从场坪上往山头望去,望远镜里可以扫见一片豌豆地,豌豆已经结荚。然后是橙黄色的三脚架。最后定格在红白两色的目标——特制的觇版上。觇版是装有水准气泡的,可以精确地整平,也可以准确地对准埋在一定深处的测量标志的中心。 从山头往场坪上观测,最醒目的是那些忙忙碌碌的各种装备车,我们的测量觇版反而不显眼了。 1987年8月份,我和另外七名同志已经在基地训练场参加过一次演习。发射分队进行的是模拟操作,我们测计队提供的可是成套的数据成果。我们队的任务是先进行一个典型图形测量,也就是由构成三角形的三个三角点确定导弹发射点的坐标,再利用角导线测量的方法标定出导弹射击方向。观测本身不困难,困难的是每个三角点都在山头上,必须携带仪器上山观测。刚下过雨,山路很滑,不要说背着几十斤重的仪器上下山,就是空手爬山也很困难的。艰苦工作了三天以后,观测数据采集回来了。我用自己编写的PC-1500程序计算了观测数据,整理了成果,资料按时上交了,增强了完成实弹发射测量任务的信心。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1987年冬天,我们从青藏高原长途行军数日,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实弹发射任务。当时,党的十三大召开不久,我也刚转为正式党员三个半月,工作积极性非常高。 担负导弹发射测绘保障任务的干部战士都感觉到了自己肩头的压力,我也不例外,不敢掉以轻心。 还没有到达发射场,天公就不作美,下起了鹅毛大雪。下军列的时候,地上已经是厚厚的积雪了。我们分队的汽车原地打滑时,军大衣都垫车轮底下了,车轮才缓慢前进。 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细节是:我们推车的时候,一个身材魁梧的首长率领十几个干部朝队伍后面走。一个新兵不知深浅地说:首长,帮我们一把吧? 首长大声笑着说:小伙子,你们人手够了,我还得到前边去推车呢! 队长等首长走远后,教训新兵蛋子:知道刚才那个首长是谁吗?基地司令员! 新兵吃惊地张大了嘴。 发射场上,积雪足有一尺厚,这里就是我们的战场,是我们要进行测量作业的地方。为了保障质量,队领导组织测地二、三和四组各自进行了观测。我率领的是测地四组,张、李分别负责二、三组。 雪后天晴,发射场上的白雪反光强烈,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我一直不喜欢戴眼镜,更不用说变色镜了。总觉得戴眼镜不习惯、不方便。天寒地冻,隔着厚重的大头鞋双脚都麻木了。双手当然不能揣起来,还得操作经纬仪呢。观测时象征性地带了薄纱手套,不带棉手套或者皮手套,也是便于观测。 观测的结果很有戏剧性:测地二、三和四组观测的导线闭合差分别是2、3和4秒。也就是说,我和两位老同志的成果精度不相上下。三份成果都合格,均交付发射分队使用,并且在上级业务部门备了案。 从末区传来了好消息:我部发射的导弹落点偏差是某型导弹发射中最小的一次,创造了优秀成绩!我旅、我队都受到了上级嘉奖。 这次实弹发射是科学试验,检验了某型号导弹新弹头的性能。蘑菇云散去以后,基地瞿司令员在发射场发表的讲话中评价说:这次发射具有非同寻常的政治意义、军事意义和经济意义。当时,我还不是完全理解司令员的意思,海湾战争后才明白其中的深层涵义。 1994年秋在江西测水准 1991年夏天,我再次来到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导弹发射测量任务,此时,我是专业技术中尉军衔,仍然兼测地四组组长,主要工作仍然是“炮兵战斗队行联测”。 刚到发射中心不久,就下起了雨。雨点是黄色的,弄脏了八七式作训服。第二天,大家纷纷洗军衣,晒衣场都不够用了。幸好,我们是打着背包来的,背包带派上了用场。 太原西北的高原地区,五月份气温仍然很低,发射场上寒风凛冽。我观测时冻得直流清鼻涕,样子挺狼狈,有的记录员跺进了面包车里。 旅参谋长观看了我们的野外作业。那天,基地参谋长也在发射场上,曾经看了一眼我们架设的三脚架,还看觇板的水准气泡呢,据说将军是懂测量的。 对点的时候,风比较大,用防雨布遮挡仍然漏风,垂线依然摇摆不定。1986年冬季入伍、来自河北曲周县的党员于俊景同志干脆脱下大衣,挡住了风口。经纬仪整平后,垂球尖终于指向了测量标志的十字中心。 我属于紧张发挥型的观测员,看到发射场上有将军在,便兴奋起来,不自觉地加快了观测速度,当然精度还是有保证的。在测站上,我把经纬仪拨动得飞转,读数也干脆利索。 有个湖北潜江的兵叫苦:籍组长,慢些吧,记不下来了! 很不应该,我生气了:记不下来别记! 为抓住有利时机观测,我没有降低速度。 紧张的观测完成以后,记录员兼计算员于俊景同志第一个报出了我最关心的结果:导线闭合差为零秒。我不放心,反复验算,才相信了这是事实。也许是巧合吧,导线闭合差是零秒的情况是很难遇见的。 1990年夏在西宁用010经纬仪测水平角 第二天,旅政治部主办的《战地快报》上刊登了如下标题新闻: 曾经获得基地瞄准方位角连测比赛第一名的籍利平再创佳绩,在发射场瞄准方位角连测中创造了导线闭合差为零的记录。 一天早晨,起来方便时,我突然晕倒在地上。醒来后发现右眼眉角出血,捂着伤口,坚持到了卫生所。在卫生所,刘军医听我简单叙述了情况,了解到我有些恶心,他就决定把我转到“中心”医院。 伤口缝合后,我被留在医院观察,侯副队长守护了一夜。 我出院后,旅政治部张征主任亲自到宿舍来看我、安慰我,我心里非常感动。康复后,我立即投入了工作。 从山西返回驻地后,我就回老家休假了,再也没有操练010,我知道,离告别它的日子已经不远了。(作者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个人分类: 科苑记事|6477 次阅读|9 个评论
鲜花盛开的小草坝
热度 4 saraca 2014-5-18 07:45
图1:湿地旁的盛开的驴蹄草(Caltha sp.毛茛科), 一朵朵 金黄色的小花绽放出灿烂笑脸,热烈而期盼地看着你。 小草坝,位于滇东北地区昭通市的彝良县境内。 昭通,距离昆明市约460余公里, 一个看似遥远又很难将其与植被完整相关联起来的地方。然而,出了市区,前往彝良小草坝 林场,我们立刻被沿途满目葱绿的青山绿水给迷住了。 天气很好,刚下过雨。 雨后的 空气清新而湿润,公路两旁,群山连绵, 一幅空山清雨后的 静谧。 天上有一层薄薄的灰白色的云, 太阳一直 躲在云背后。天就这么干阴着, 有风轻轻地拂过树梢 ,对于野外工作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好天气啊! 群山茫茫,沿途有 一条清澈溪流潺潺尾随 ,有时穿过路面,有时隐身于密林。 图2:青山绿水间,你的脚步惊动了一匹正在吃草的骏马。 图3:沿着公路向山林深处走去,一条清澈的小溪静静地流淌。 鲜花盛开的小草坝 小草坝,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的地方。出了小草坝镇,沿着溪流,顺着一条林中小路,朝林子深处走去。两旁是高大茂密的森林,它们挡住了你的视线,看不到远处茫茫群山。你只能感受到自己正穿行在茫茫林海,如那林中倏地腾起的一只长尾巴鸟,双翅扑打几下,旋即平稳舒展着翅膀;也如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或蜜蜂,赶着花儿,从西飞到东;像路边一株株金黄的蒲公英,饱吸阳光雨露,尽情绽放;更像那斜着身子的老树下的一株盛开的紫百合,或许就是那一片摇曳的蜂斗菜,一朵朵白色的小伞,随风飘扬。 溪边潮湿的草地上有成丛盛开的驴蹄草,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像一张张孩童的脸,热烈而期盼地看着你。草地上着一片紫色的母草,密密麻麻小草丛铺成了一片自然绿地被,一朵朵紫色的小花由矮小的叶丛里钻出,静静地开放。偶尔,也有一两株紫色的地丁也会倏地探出个小脑袋,犹如鹤立鸡群般地扬着一朵两侧对称的淡紫花。快看,左边秀气的小山包上,竟然是红色的!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密密麻麻的一簇簇红花。定睛一看,天哪,整个山头全是盛开的杜鹃花—映山红。这片红色的花海,足足陪我们转了好大一个弯哪! 瞧,路边陡峭的山坡上或岩石旁开满了一片紫色的鸢尾,因形似蝴蝶,又名蝴蝶花。它们盛开在林隙的阳光下,忽明忽暗的光影下,灵气而略带些许忧伤。这一片紫色蝴蝶花,早就被成功运用于园林绿化设计,以致于认为蝴蝶花是一种栽培驯化已久的园艺品种。如今看到野外盛开的紫蝴蝶,这次感受到什么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何况,山野中盛开的紫蝴蝶比公园的更别有一番“我开故我在”的意味。 最让人兴奋的是,一路上看到了一棵棵开满百花的吊钟花,一朵朵小铃铛似的花朵,圆润洁白,全都害羞地低着头,掩饰不住的开放时的羞涩与快乐。这满树花的吊钟花喜欢与树形优美的十齿花相依相伴,一路上常见她俩的身影。 看到十齿花,十年前的到野外采集情景就历历在目。当初读研究生的我为了找它,还特地另寻一朋友结伴而行,从昆明乘夜班车前往六库才能目睹。如今,这一路即将盛开的十齿花仿佛为我们栽种似的,举目皆是,构成了一条洋洋洒洒的十齿花大道,令人兴奋不已。这株形优美的十齿花呀!一朵朵尚未绽放的幼蕾花序,挺着长长的花序梗,一朵朵全直指云霄,看上去更像一只只伸着长脖子的小生物,精灵古怪而又倍觉警惕。也不知两三周后,这满树的蓓蕾哗然绽放,绯红如云的十齿花又将是何等美丽迷人呢!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采集到了自己所需要的研究材料 — 藤山柳。这路边一丛丛高大茂盛藤本架,才是年年为我们而开哩!一根根藤条枝枝蔓蔓,相互交错,朵朵小巧而抱紧的蓓蕾藏在叶子里,静静地等着我们的到来。与藤山柳相依相伴的,有毛茸茸的猕猴桃藤,也有盛开的白色蔷薇,更有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荚蒾。 喜欢小草坝的清幽。夜宿小草坝,是寂静的乡村夜,什么声音也没有,真正的万赖寂静。璇说,就像白天躺在草地上那般幽静。事实上,侧耳倾听,客栈后的一片草地和溪流中早就蛙声一片,此起彼伏了。这寂静的夜,沉醉在翠绿海洋中的小草坝…… 图4:金黄而热烈的驴蹄草 图5:成簇成片盛开的驴蹄草(Caltha sp.毛茛科 驴蹄草属 ) 图6:灵气而略带忧伤的紫色蝴蝶花(鸢尾 Iris japonica,鸢尾科Iridaceae) 图7:路边林下盛开的紫色蝴蝶花 图8:清雅洁白的吊钟花(Enkianthus sp. 杜鹃花科) 图10:十齿花 Dipentoden sinicus 图11:母草(Lindernia crustacea,玄参科)铺就的绿色地被,很漂亮的花毯。 图12: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图13:林中小道,青翠满目
个人分类: 出差在外|731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
热度 9 wangdh 2011-5-20 13:15
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 参加了一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答辩会。研究领域是动物生态学,主要研究一种小型哺乳动物的种群参数。 生态学的实验室在野外,在大自然中。种群的数据获得更是需要在野外工作。研究生 3 年的时间,学习基础课一年,有近 2 年的野外工作。 野外工作很辛苦,也很享受,就看怎么去理解。写几句随感。 野外工作需要耐力和毅力。野外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没有舒适的旅馆,有时候还需要自己动手做饭。所以,需要一定的耐力和毅力,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能力,还需要有享受大自然的心境。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城市青年学生,一个有知识的 80 后的青年学生,能够在一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信号的荒郊野外进行枯燥的严谨的科研工作,能够坚持下来,就这一点就很让人敬佩的了。毕竟时代不同了。所以,我和一位老师都着力狠狠表扬了研究生的这一点。 野外工作需要体力和激情。要调查老鼠的数量,需要扛老鼠笼子到样地。享受大自然的同时,需要经受日晒雨淋。获得种群参数的一般工作方式是:在选定的一定面积的样地内,将老鼠用捕鼠笼抓获,进行相关标记(如打耳标等),然后原地放掉,过段时间后,再重新抓获,再标记,再放掉,这叫“标志重捕方法” (Capture-Mark- Recapture, CMR) 。利用所获得的相关每个个体的信息,用数学模型,将这些信息,进行相关计算,这样就知道了这个地方的老鼠种群什么时候新添了多少家口,死亡了多少,年龄结构和性比,迁入了多少,迁出了多少。通过计算可以了解动物种群特征的这些变化与当地的降雨量,与作物的产量,与气候温度等等,都有些什么样的关系(可能的因果分析),最后可以知道哪些因素决定了这个地区的种群数量动态?了解种群数量消长的调节规律,在学科领域上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际(经济)意义。 这些繁重的必须的基础的野外工作,需要积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方可显示其数据的价值。要求一个硕士生在 2 年的时间内做出出色的工作,是强为其难的。但是这些基础工作很重要,只要为研究集体增添了新数据,就是贡献。通过研究生的工作,学习掌握了科研的基本流程,熟悉相关的文献和学科发展,学会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学会撰写论文,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能力,这就非常不错,很值! 在以文章论英雄的时代,研究生愿意选择这类野外工作,是很难得的,也是很冒险的。野外工作由于无法短平快地发表学术论文,所以近些年来很不受待见。所以,生态学工作,需要热爱大自然的人来从事。不热爱自然的学生,最好不要选择生态学这个专业。要从事生态学这个专业,就要有心理准备,需要走进自然,去观察自然,理解自然。否则,真的是自己难为自己了。 野外工作需要耐得住寂寞。实验室工作是不是也需要啊。 心静,方可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就能够有好成绩。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847 次阅读|10 个评论
野外工作:收获
热度 2 zhuchaodong 2011-4-23 19:58
几天前,我帮助鉴定过传粉昆虫的一位同事,给我发来了他和导师最近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篇论文。我的学生去过他一直做野外工作的地点,和我提到他的经历。应该说,他的导师给了他一个好的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地点,尽管这样的思路需要很长时间去实现,尽管这个地点的工作没有任何无线网络或者手机信号。他坚持了4年,终于让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祝贺任宗昕!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42216512122616315.shtm
个人分类: 杂感|42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植物园巧遇老先生
saraca 2010-9-6 22:26
今晚,天刚擦黑,和芳芳一块往百花园方向走。没走几步,在蒲葵大道上迎面碰到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已经走过了几步,又回头仔细打量,确定自己的感觉没错,大声喊:方老师。连喊两声,走到一位古稀老人跟前,拉着她的手说:方老师。在隐约的路灯下,方老师打量着我半天,说,你是李....呵呵,我笑了,我是李璐。 这下,方老师记起我来,和蔼可亲的老植物学家,一辈子研究报春花科和杜鹃花科的前辈,《中国植物志》的编写不知道凝集了长辈们的多少心血。记得刚到植物所,经常碰到的就是方老师和武老师,方老师是江南美女的淑女,武老师是北方男子汉的魁梧。他们总是一起去办公室,一个背着包,一个背着手,慢悠悠地边走边讨论着问题。有时候碰到分类学问题前去请教,总是看到戴着眼镜,一脸书卷气的方老师,坐在办公桌前,她停下手头工作,很认真仔细地和你讨论着,特让年轻人受用。 方老师立刻招呼起往前走的武老师,我们走到了一起,交谈起来。当年的武老师经常野外出差,科学探险,参加过50年代的中苏生物综合考察,横断山区考察,武陵山脉考察,青藏高原考察。退休之后,依旧参与各种重大的考察活动,如,2002年北极科学考察,湄公河流域五国考察访问记。在多年来的野外科考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植物考察知识,致力于蕨类植物资源和分类。武老师后来常常给研究生和新生科学考察的报告,传授着植物野外工作经验和方法。 交谈中的两位前辈,侃侃而谈,谈笑风生。给我们追忆了蔡先生当年双手劈开葫芦岛创建植物园的佳话和美谈,认真地说,怀念蔡先生,学习蔡先生,主要就是贵在坚持。蔡先生能不畏艰险,艰苦创业,在没有水电,附近只有两三户傣族人家的葫芦岛,不断地去寻找经费来源,与葫芦岛的第一代创建了植物园。 先辈们的故事,先辈们的伟绩,让后人们听了只会肃然起敬。其实,我真的不愿称呼前辈为老先生,或者老人,其实他们都不老,他们对植物,对科学的热爱一直都如年轻时那样的狂热和执着!
个人分类: 植物园漫步|3517 次阅读|1 个评论
达赉湖记忆
nbsgdsb 2009-5-16 22:32
忙过了前一阵子,最近终于相对轻松下来。 还是重复并完善着以前的事情,也是一如既往的认真努力。但是,人要是在家里憋久了,真是会腰酸背痛腿抽筋的。 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跑野外了,虽然一直有去的冲动,但是由于工作原因,只能用品味以前野外之旅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希望我的野外之行早日到来! 我的硕士论文是在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完成的,对所以这一片草原,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内蒙古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西部,北邻俄罗斯邦,南与蒙古国相接,出于中蒙俄三国交界处,为人与生物圈加盟保护区,拉姆萨尔公约保护区,并与蒙古达乌尔保护区、俄罗斯达乌尔斯基保护区共同组成了CMR达乌尔国际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除了有广阔无垠的草原之外,还有达赉湖(呼伦湖)、贝尔湖、新达赉湖、乌兰诺尔、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入湖口等河流,大小型湖泊以及湖河岸漫滩湿地等。 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以保护珍禽鸟类及其赖以生存的湖泊、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保护区内的湖泊、河流湿地和典型草原生态系统以及达赉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和迁徙过境的水禽和濒危珍稀物种众多。 达赉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贝尔湖也是著名的跨国湖,达赉湖和贝尔湖之间,连接着乌尔逊河,养育了这一片丰盛肥美的大草原。由于达赉湖也叫呼伦湖,这片草原就取两湖的名字,叫做呼伦贝尔草原了。 在大草原上近3年的工作,不仅让我体会到了牧马放羊的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豁达善良,更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他们的环保意识,这是一种真正地把大自然当做自己的母亲般的爱护,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达赉湖风景优美,是野生动物的天堂。 夕阳西下,鸟儿回家啦 夕阳斜照成吉思汗拴马桩 贝尔湖的日落和渔民 独自站在湖岸边的遗鸥 大群的蒙古瞪羚(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这么大的群了) 可爱的小狼崽 振翅起飞的大天鹅夫妇 下面的野外工作照是2007-10-4,我在达赉湖边做动植物调查时拍下的。 看到这些照片,真的很怀念在大草原上度过的那些日日夜夜! 秋冬之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天气转凉。但是浩瀚的达赖湖,宽广无垠的大草原,蓝天白云还有羊群,让人感觉不到凉意,体会到的只是博大的胸襟和包容一切的大自然之美。 带着管护站的小狗一起爬双山子,浩淼的达赖湖尽收眼底,有点水天一色的感觉。 爬上去后,我很兴奋,小狗也很高兴 一只掉队的小孤羊 湖边观鸟,野外工作虽然辛苦,但是我已经乐在其中 在达赉湖这三年的工作和学习,真的让我学习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 这里是我科研工作的起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应该感谢在我的工作中,为我提供帮助的人们,没有他们的帮助、批评甚至谩骂,就不会有我的成长。最后也谨以此博文,表达我对他们的感激!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092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7: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