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创造性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创造性

相关日志

液体压强和液体重量关系引发的思考
热度 3 qhliu 2020-6-18 11:14
惟大学者关心小问题 。--“鲁迅” 这两天的微信群和朋友圈,讨论某中学读物中关于勾股弦定律的“爱因斯坦”证明法 , 同时激发了对一些中学物理教科书中的问题的讨论。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刘纯研究员,重新发布了他在2014年的一篇博文,标题是“ 现在中学物理教科书关于液体内部压强的教法是误导人的 ”。 刘纯教授 问题的缘起如下,北师大版的教科书(人教版类似)写道, 液体内部压强是由于重力造成液体内部挤压所致 。刘纯教授认为:“液体内部压强是由于重力造成这种说法是误导学生的,如果不是完全错误的话。误导之处在于:没有重力,液体内部就没有压强。这容易让学生以为液体压强是重力的副产品。”他给出一个反例即帕斯卡裂捅实验,可以图示如下。 ------ 两个稍微深入的知识点: 1,液体的压力和压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压力可以直接感知,压强不行。液体的重量是可以直接测量,压强只能间接测量。 2,用大学物理的语言,压强是一种应力。也就是,即使静压强,其恰当描述也不能是一个标量,而是一个2阶对称张量。 ---- 刘纯教授提出的问题本身不难解决, 上课的老师,在给出 帕斯卡裂捅实验时, 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但是,中学物理教育有多方面的问题。 微信里大量的讨论集中在如何改善中学物理教材的学术质量。大中学教育最困难的地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有没有学生从液体压强和液体重量关系的思考中碰撞出创造性火花? 三个 创造性思维 点: 1,考虑地球是圆的。在地球表面称量液体重量时,地球曲率的影响有多大? 2,地球重力场强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地球表面称量液体获得的重量和液体质量的关系如何? 3,在太空中,没有重力场。如何从分子角度理解液体内部的压强的起因。 爆料一下:由于思考一个相关问题,当年的孙昌璞同学切入了物理学的高速道,很快成长为我国最年轻的理论物理院士(之一)。在 《大学物理》1984年第5期上,当年的本科生 孙昌璞同学 发表了一篇只有一页的论文,清楚地显示出,地球场中大气压强不是大气重量产生的!尽管大气不是液体,不具备不可压缩性,但是, 地球场中 流 ( 液、气 )体压强不是 流 ( 液、气 ) 体重量产生的这一结论,却是普适的! 称量气体重量的微观机制是什么?.pdf ————
个人分类: 大学教育|10248 次阅读|14 个评论
《中华疫病学源流》札记(27):思维能力或心智
fqng1008 2020-6-9 16:49
思维能力包括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比较力、概括力、抽象力、推理力、论证力、判断力等能力。它是整个智慧的核心,参与、支配着一切智力活动。一个人聪明不聪明,有没有智慧,主要就看他的思维能力强不强。要使自己聪明起来,智慧起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培养思维能力。 研究证实,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包括各种文字、数字、符码、味道、食物、线条、颜色、公式、声音等,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海量的资料,这么多杂乱无章的信息如何提取出来呢 ? 就像电脑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很科学的检索系统,很容易导致数据无法读取,甚至系统崩溃。 而如果以类似牛顿、达芬奇等人的辅助记忆方法来看,他们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进行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同时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等的使用,将庞大的信息量汇聚到一张图上,极大的提高了记忆效果。经过现代科学反复研究,科学家们发现将不同元素融合到一张图上,不但能提升记忆力,改善思维,还能协调左右脑的功能,因此,这张图被科学家称为 “ 思维导图 ” 。 从现代很多的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分类的能力也是衡量婴幼儿智力的一个标准。所以,区分类别对于婴幼儿的思维发展甚是重要。无论是从小孩长大之后学习推理能力、辩论能力或者是数学学习能力来说,从小掌握分类都是对这些影响很大的。因此,在婴幼儿早期教育阶段如果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分类,其实在一定的角度说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的。 思维看上去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存在,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无论是儿童的学习生活,还是其长大成人后的工作活动,都离不开思维,思维能力是儿童学习能力的核心,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应注重以下方面 : ( 1 ) 创造性 : 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能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突出表现在 : 一独立性、二分散性、三是新颖性。金海豚给出的思维训练小贴士是 : 一,加强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应有的好奇心 ; 二,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三,注重思维的发散,在解题练习中进行多解、多变 。 ( 2 ) 系统性 : 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要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系统思维 ,可以使一个人变得非常理智,而且统筹能力及预见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系统思维能力对一个领导者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 3 ) 深刻性 : 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家长要鼓励孩子,一是鼓励孩子追根究底,凡事都要去问为什么,坚决摈弃死记硬背,不但要 “ 知其然 ” ,更要 “ 知其所以然 ” 。二是鼓励孩子积极开展问题研究,养成深钻细研的习惯。每当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其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假象所迷惑。 ( 4 ) 敏捷性 : 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作出决定、解决问题。专家建议 : 孩子要熟练掌握适宜阶段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熟能生巧,不要一味图进度快、难度高。在课堂上,要争取超前思维,在老师抛出问题后主动思考,把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主动思维训练的过程。而且要限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 5 ) 灵活性 : 一是思维起点的灵活性,即能否从不同的角度、方向、方面按照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 二是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即能否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灵活地进行综合分析 ; 三是概括和迁移能力,是否愿意和善于运用规律,能否触类旁通 ; 四是思维的结果是不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答案。 就心理学而言, 一个人的 “ 心智 ” 指的是他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用以感受、观察、理解、判断、选择、记忆、想像、假设、推理,而后根据指导其行为。乔治 · 博瑞 ( C . George Boeree ) 博士的定义 : 心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 ① 获得知识 ; ② 应用知识 ; ③ 抽象推理。博瑞博士认为,一个人一生的幸福与他的心智直接相关。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智力的差异,即每个人心智的力量强弱不一 ; 且这方面的差异可能相互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 因此,心智的定义是:指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它涵盖了“哲学”对已知事物的积累和储存,结合了“ 生物学 ”的大脑信息处理,即“生物反应”,运用了为实现某种欲需(动因)而从事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为实现动因结果而必须产生的智能力和“潜能力”。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家庭教育与学生创造性之间的关系
rongqiaohe 2020-5-31 16:13
孩子的创造性发展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哪些因素对孩子的创造性的影响最为相关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施建农研究员及其合作者,2004年报道了“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一文(如下表所示)。在此,让我现在回顾他们的工作,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1、家庭教育最大的“正能量”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非常重要。我在科学网上讨论过孩子“做家务事”的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829868do=blogid=1233576 ) ,其目的就是强调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要性。要 重视对生存能力的培养 ,因为 人类在求生存的过程中,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 。华为被卡脖子,如果不搞创造,你还能干什么? 2、培养孩子具有创新的意识和态度,也是“正能量”。无论在创新的流畅性、变通性,还是新颖性方面,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然而,对于知识性培养来说,也就是在少儿时代,无论孩子是否喜欢,都灌输许多知识。虽然能够促进孩子的创新态度,但是, 对于 新颖性创新,是负相关,也就是“负能量” 。学习的死知识越多,创造新东西的能力反而越下降。 4、管制性教育,处处管着孩子,在培养孩子对创新的兴趣和态度方面都是显著的“负能量”,并且在新颖性创造方面,对孩子来说也是“负能量”。 5、娱乐性培养,可以显著提高孩子创新的态度,但是,却在创新能力方面,有可能培养出“眼高手低”的孩子。因为,创新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施建农及其团队的工作给予了儿童创造性 培养 方面的启示。当然,表中显示的儿童创造性培养及其相关因素,尚需更大样本量,更长时间的 观察和分析 来进一步证明。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 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心理学报. 2004, 36 ( 06 ): 732-737. ( http://journal.psych.ac.cn/xlxb/CN/volumn/volumn_126.shtml)
个人分类: 浅谈|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经历的高考阅卷及由回忆引发的感想
热度 8 fdc1947 2019-7-22 07:53
我经历的高考阅卷及由回忆引发的感想 七月中旬,老校外语楼前面花园中的十字路上, 落满了槐树花,我在此散步,总会想起趵突泉校区的槐树花。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每年七月中旬,正是高考阅卷的时候,那时候,三个学校还没有合并,趵突泉校区那里还叫做山东医科大学(一开始还是山东医学院,不过简称都一样,都是山医),山东省高考化学科的阅卷点就在那里。那是原齐鲁大学的所在地,老的房舍多,绿化好,大树成荫。八十年代人们的生活还很差,看到满园落地的槐花,许多人都觉得怪可惜的,要能够扫回家洗干净吃了才好。 那时候,学校里青年教师很少,像我这样当时四十来岁的还是小字辈,照例应当做很多具体工作的。但是我开始几年由于工作的关系,没有参加阅卷,后来也只是普通的阅卷者。 上个世纪,每年高考的日期是七月七日至九日。试卷运到省里,他们 “大组长”、“小组长”们就要集合了。到十二三号,我等普通的阅卷者,也就集合开始阅卷了。 化学科的阅卷者被分成两个大组,山大为主一个组,山师山工山医为主另一个组。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小组,一个小组阅一道题。印象中,似乎每年试题基本上都是六、七大题,最后一题总是计算题。各个专业的老师就被分派判阅与自己专业方向相近的题。像我这样物理化学、理论化学的,总是被分在最后一组,阅最后一题,计算题。 第一天先学习注意事项,然后就分组学习和讨论具体的阅卷标准。好得他们 “大组长”和“小组长”都已经学习讨论过了,就由他们向我们再讲述和解释具体的给分标准。即使是计算题,其中也还是会被分成若干步骤的,具体做到哪一步给多少分,都规定得很死,阅卷者自己不能擅自决定给多少分。当然,计算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事先也都进行了讨论。 这样的给分标准一般来说,大体还是合理的。好学生做对了,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做对了,就会得到全分。当然,也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就是在没有全对的情况下,有的人基本上不会做,但是在某一中间步骤,蒙上了一个数目,往往还是给他一点分数;有的人似乎还懂一点,但是都没有说准,这就一点儿分也没有了。这些都是事先讨论好,统一定下的标准。 分判各题的小组之间没有交流,更互不干涉。只有中午吃饭,在回学校的汽车上,偶然会说起自己小组的情况。有的题目比较容易判,比如填空题之类的,那些组可以判得快一点,人数就相对可以少一点。 卷子是订起来的,卷首在封订线内,看不到姓名考号等信息,如果有这些信息露出,那是犯规的,好像没有发生过这样的现象。每二十五份卷子订成一本,每一个人只是找到自己负责的那一道题判,判完后把分数填好,并签上名。另外需要有人再审核一遍,也签上名,还需要把每一大题的总分填到试卷开头的分数栏里。最后加分和登记的工作不是我们的任务,另有人专门负责。 阅卷的主力军是高校的中青年教师,后来也吸收一些研究生。由于判题都有了现成的标准,阅卷者可以作主的地方很少,所以,决定阅卷好坏的因素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反应准确,别看错就行。当然,年轻就是一个优势,年轻人大多数是又好又快。当然这跟人在这方面的 “素质”有关,有些人能够又好又快,年龄大也仍然这样,有些年轻人也不行。但是总的说来,年轻人(包括研究生)还是有优势的。外面的有些人常常质疑研究生,说他们乱判,其实,这在化学学科,基本上不是事实,研究生能够工作得很好。当然,总有个别人,错的较多,有研究生也有老教师,这时,复核的教师就比较吃重,有时候就要向这样的人提出来,请他注意。总之,在一个阅卷者那里,误得或误失的分数极少,最多也就一分半分之差,但是,一张卷子由七八个人独立地判题,从概率论的角度看,误得或误失较多分数的概率是非常小的。 各地区的卷子都有好有差,有时候一个本子都是差的,总共没有写几个字,真是应付家长才出来考试的。阅到这样的卷子真是生气和高兴交加,生气是对这些学生的不争气,为他们的家长叹息,高兴是这样的卷子容易看,往往只需要画圈圈和签名字。 七月中旬往往是最热的时候,那时候有没有空调,靠着电风扇,而风扇又不能开太大,不能吹得卷子乱翻,所以往往浑身出汗,胳膊放在试卷上时间略长就是一个汗水印子。阅卷工作就像打仗一样,很紧张的。早晨一早从家里出来,到学校门口坐汽车,送到山医,中间休息一次,一直到中午近十二点,下班,乘校车回学校,吃了饭又出来坐车,没有休息,年龄大的教师确实会很累。所以,每年总会比上一年少几个年长的教师,多几个年轻人。 研究生越来越多,我也就不再参加阅卷了。后来,就开始了一部分试题就填卡片,由计算机阅卷了。再后来,阅卷者就不接触试卷,都是先输入到计算机中,阅卷者只是在终端显示器上看题,给分,我没有参加这样的阅卷,不过,过程总归差不多的。 这样的阅卷,绝大多数阅卷者实际上并不需要有多么高的水平,只需要眼睛不要看错,能够与几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去比对,发现了实在拿不准的问题,就去请示汇报即可。试题给做题学生留下的想象空间很小,我估计之所以出的题目都是如此,就是考虑到阅卷的容易,不容易出现难以判断的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因阅卷者的水平不同而造成给分的偏差。 但是,试题答案的标准化,实际上带来了学生学习的死记硬背,只需要多 “刷题”。虽然说,现在的高考只是一个初步的选择,从现实的情况看,高考成绩好的,一般也确实是学习好的。但是,这也给了我们的全体学生一个极重要的暗示,就是我们的“学习”真就是两个字:“学”和“习”。 但是,我们真的只需要 “学”和“习”吗?我们是否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是否需要培养一点质疑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一点创造性,即使可能是一些“异想天开”。我想是应该的,应该把自己动脑筋想问题养成一种习惯。 而现在,我们最好的学生也就是 “学霸”而已,他们只会学,也认真学,会背书,可是缺乏自己的想法。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缺乏研究精神,没有主见,总是问导师“这样做对不对”,不会讨论问题,听课、听学术报告呆头呆脑的不会问问题。实际上,他们动脑筋想问题好奇地探讨世界的本能在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中被一点一点地磨灭掉了,某些喜欢提问题有主见、喜欢“胡思乱想”的学生可能在高中甚至在初中就被淘汰了,成了“不爱学习”的人。在少年时代,这多次重复的“一进一出”就有可能改变人的一生,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现在许多学生上了大学后都不爱学习,在大学里鬼混,我们要好好追究一下其原因。我看需要反省,我们从小学、中学就开始的对 “学习”二字的认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学习是不是就是单纯的“学”和“习”?
个人分类: 教育|10406 次阅读|21 个评论
驳所谓高考导致死记硬背压制了创造性
热度 9 Chiyankun2016 2017-7-10 02:08
驳所谓高考导致死记硬背压制了创造性 因为中国有高考和其他考试,于是有些人给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说中国的教育就是应付考试,而所谓 “应试教育”导致死记硬背,压制了甚至毁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这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很有市场,也似乎很难驳斥。不过我还是要试图跟这些朋友做一次理性的沟通。我相信理性终将胜过偏执。 我也不否认,高考对于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即使是好学生也需要认真复习,深入领会所学的知识的内涵,力求能够灵活运用,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但是这与死记硬背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把希望寄托在死记硬背上,那肯定是悲剧了,肯定考不上好的学校。中国有过死记硬背的教育,那就是过去的年代私塾。比如启蒙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 ”对于初学者根本就不知道诵读的东西的意思,就先生往往也不多做解释,就是靠朗诵的次数多了慢慢体味其道理,至于儒家经典,那就得能够大段大段的背诵了,被不小来就是戒尺伺候。但是即使那个时代,好的老师也不靠背诵,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这种应试的习惯至今还有不少爱好者,但是与现在主流的学校毫无任何共同之处了。说毫无共同护之处也是不确切,历史传统,就像列宁说过的,不像人死了可以埋在地下,历史传统,即使旧的制度已经连根拔起,传统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还要发酵,在很长的时间里顽固地还在许多人意识里存在。比如有的数学老师,教三角的时候就嫌证明某些公式“麻烦”只要求学生记住,会用就好。比如圆周率,不少老师就嫌用外切和内接多边形逼近的方法难以理解,于是就让学生记住多少位就行了。这也是死记硬背的旧传统的遗毒吧。但是总体而言,靠死记硬背,不可能学会现代科学知识,考大学更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任何一门考试,考的都不是书本知识的记忆而是灵活运用。如果你通过灵活运用掌握了那些知识,记忆并不难。 许多知识,往往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在需要的时候不会使用。考试只不过是一种假设的场景考你是否会使用。 有人说,假如许多知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在网上或者在他的 U 盘上找到,为什么还要记忆。这里我就不妨举一个惨痛的实际例子。一位化学系的研究生,一次不慎打碎盛有金属钠的容器,我们知道这种金属在实验室里是放浸泡在油里面以防止氧化。潵了,一片油污,这个同学就不假思索的用水来冲洗,然而金属钠一碰到水就激烈燃烧,结果是一场灾难。钠的化学性质,她绝对不会不知道,但是没有在她的脑子里生根。在关键的时刻忘了。我倒是很希望在化学课上,把这个作为一个考试题,考个两次三次,让每个人都记忆深刻。类似的比如放射性物品的处理,如果人们能把这些最重要的东西记得很清楚,能够条件反射般的应用,可以减少许多事故和伤亡。这可不是上网查能解决的。 有人说,学过的东西只要记住百分之五就够了。不说别的,就是汉字吧。我们在学校里包括课外阅读查过字典的单字不会超过一万个。中国最常用的《新华字典》,经过十几版大规模修订,印刷 200 余次,到现在收录的单字也只有一万三千来个。即使某个人喜欢背字典,把这类字典从头到尾读过一遍,也不过一万三千个字。如果忘掉 95% ,还剩下六百五十个百个字,那就跟文盲相差无几了。所以我劝这位朋友,不要再宣传这类 5% 的“定理了”。说着可以当文化部长,那就只能是您不长了。如果你说是整个人类知识的百分之五,那么我说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有这个本事,能够学懂,更不必说记得住。不要说整个人类知识的 5% ,就是汉语知识的百分之五,也没有几个人能掌握。也许只有章太炎钱钟书那样的大家有可能。他们写书也要查文献。就是还没记住。 我还是要强调,知识离不开记忆,知识要有用,需要记得住用得活。但是死记硬背没有用。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活学活用加深记忆。 学习当然是有方法的。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教人如何去用功——用力,而不是不费力气不用脑筋力,教人省力的都是欺骗。 现在有一股思潮,跟文革时候的一样,就是鼓吹不要记忆而追求所谓的能力。那么我不妨再强调一次,不存在脱离记忆的能力。而且记忆本身,也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当年张铁生考大学,因为据说没有时间复习,答不上题目,在试卷上发表了一些类似的感想,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制定政策的人,把这种东西视为至宝推而广之,就是十分严重的错误,也是对教育规律的无知和漠视。然而这种提倡不费力气不费脑筋的能力的歪论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很有市场,作为投身讨论研究教育的人,应当自己反躬自问,自己到底对教育和学习有多少真知灼见,自己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 关于死记硬背就说这么多吧。总之死记硬背的,就教育的方法,自从废科举办学校以来这个传统就已经废除了,当然它的残余必然存在,但是无论如何不是教育的主流。而且不应当把知识与记忆对立起来,脱离记忆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再说说高考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压制了创造性这个问题。 我看说这个话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创造性。不幸的是我们中国文人有个习惯,把别人统统骂倒唯独他自己例外。所以我经常喜欢送个这些朋友一句电视剧《天道》的台词,【不要太把别人太不当人,不要太把自己当人。】诸君都参加过高考,是不是已经毫无求知欲和创造性了? 粗看起来,说大家都被高考烤的焦头烂额,筋疲力竭,哪还有学习的情趣还有创造的余力。但是,诸位又犯了一个以己度人的错误。您高考时被考糊了不等于所有的人的都被烤糊了。我相信能考上一流大学的人中前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那些优秀人才,根本不会为高考担忧,他们也要复习,也要用心准备,但是应当是胸有成竹的。考试对于他们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说实在话,真正有创造性的也只是少数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胜任。 对于这些优秀的学生高考并不是严重的负担。不存在焦头烂额的问题,也就不存在毁灭求知欲压制创造性的问题。 求知欲人皆有之,但是也有不同的层次。现在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大生产的方式在教育上的反应,制造出来的大多数不是天才,而是人才。靠大学来生产天才,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重要的是不要埋没天才,发现天才使用天才。其实发现天才并不难,张益唐,陈景润的数学天才在学校的时候就为老师甚至校长所知。问题是他们被长期冷落差一点就被埋没了。中国过去有绝对平均主义的严重倾向,不承认天才,歧视特殊。文革的时候连长辫子都不允许,为什么,就是因为只有少数人才有,大多数人没有,就成了异类,就成了嫉妒的对象。天才也一样要受到庸才的冷眼,稍有由头就群起而攻之。歧视这也不是中国人所特有,苏格拉底就是被庸人的民主杀掉的。在一个有言论自由的社会里,尤其要注意保护少数,避免多数暴政。 如果说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里确实有压制创造性的问题,那主要也是不重用,不使用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没有人才。苏东坡人才难得,但是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不肯重用他。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流放中度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已经把科学排除在外成了下九流。 而且中国有个传统:治世用庸才,乱世才不得不用人才。因为庸才听话,好用。承平时代怎么都过得去,人才只能靠边站。到了乱世,不用人才的就得被消灭,所以才不得不用人才。在乱世,礼教有所松弛,而且东方不亮西方亮,也就有比较大的自由度。科学也往往在乱世有较大的发展。所以在战国时代,有百家争鸣,出现了墨子、鲁班、扁鹊这样的人物,在两晋南北朝出现了祖冲之和郦道元。 重复地说,对于大才,关键在于肯使用,而不是以种种理由把他们荒废了。对于天才最普遍的批评就是骄傲自大。如果你能给他压担子,他也就骄傲不起来了。 有些人为了证明他们的理论提倡偏科,反对通才教育。我认为社会需要比较全面发展的人才。偏才的确存在,但是对他们实行通才教育也是必要的,一边尽可能补足他们的不足。陈景润无疑是个偏才,但是他也能考上大学。现在的所谓特招,自主招生,我看主要是要在统考上打开一些缺口。 有些人拼命夸张高考的辛苦,以为这种炼狱绝对不合理。其实人生比考高更严峻的考验多得是。将来面对的竞争更加无情。在他们即将成人的时候有这么一次锻炼不是坏事。反观西方对于在校的学生是百般纵容,呵护;但是一旦走上社会,面临的是无情的竞争。各种心理上的疾病就多起来。我看我们今天对于高中毕业生也是过于“关怀”了。高考一来整个社会为之让路。家长们更是举家奔忙, …… 至于吗?在我看来,高考,对于这些学子,是他们的成人礼,即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次考验。有这个经验比没有更好一些。 总之,高考最大的优点是一个最公平最客观的同台竞技,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中国的一个创造。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创造,并努力使之不断完善,切实改善教育中的存在的不正确的偏向,而不是妄自菲薄横加非议。别人没有那是他们的不幸。不要丢掉自己的优点而去捡拾别人的次一等等货色。 一个好的公平的选人制度,就是要把真正优秀的少数人选拔出来。这种制度一定会受到各种人的反对,他们的总和肯定能凑成“多数”。
4392 次阅读|33 个评论
教学的好坏在于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或摧残
热度 21 fdc1947 2017-5-21 08:00
教学的好坏在于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或摧残 如果你开了一家饭馆,食客在你那里吃了一顿饭,吊起了他的食欲,以后还想来吃你的饭菜,那么对于那位食客,你是成功的。当然,这样说的基本条件是饭店的食品都是普通合法的食品,没有鸦片一类的毒品。如果食客们吃了你的饭菜,倒了胃口,再也不想到你那里吃饭了,那你就失败了。如果不但不想到你那里吃饭,而且对类似的饭菜都拒绝了,那就说明你的饭菜实在恶劣到极点。 教学的好坏亦是如此。如果通过一门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是成功的教学。同样,这里所说的课程也是教授社会良知允许的知识和学问,不是那些歪门邪道。如果听了这门课程,学生们兴趣全无,这就是失败的教学。如果学生们经过教育,对所有的知识都失去了兴趣,讨厌一切书本,这样的教育恐怕就是失败透顶了。 在这个意义上,很遗憾,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失败教育。 我们都可以看到,离开老师和家长监视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有多少人觉得这一下终于可以轻松了?于是在大学里,许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和读书的兴趣,只是不得已才在考试前,翻一翻老师指定的教科书。学生毕业离开了大学校园,参加了工作,还有几个人还肯去认真看书、认真学习?要说学习,也是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得已而读几本书。即使是在大学的图书馆,有几个人借阅与考试无关的书籍?离开了各种考试,还有多少人愿意认真地读书?这种种情况说明,经过了中学和大学的学习,我们的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特别是读书的兴趣。 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学校教学如此之失败,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学校教学的内容,一些本来非常有趣的课程会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当变得乏味 。 举个例子来说,中学的历史课、地理课本来应当是可以使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程。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有好奇心。通过学习历史和地理,我们可以知道许多历史故事、知道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知道那么多历史故事发生的来龙去脉、知道各地风土人情的成因,大大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长人文和自然的知识。可是,现在的历史和地理课程却往往是枯燥的,没有血肉,只有干巴巴的几根筋。要求学生背诵对于小孩子很无趣的内容。这些内容可能是应当了解的,但是,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这些朝代是怎么个事情,是这么一个来龙去脉,发生了什么大事情,有哪些影响了历史文化的人物等等。在历史背景都没有搞清楚的情况下,让学生去背诵一些学生们搞不清楚的条条,确实是一桩令人痛苦的事情。 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没有作正确、生动的讲授 。任何学科、任何课程的教学,都必须有教师满腔热忱的、充满激情的教导。要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往往需要教师有个人的魅力。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好坏和个人的品性对于学生往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好教师往往能够成为学生崇拜的对象,同时他所教的课程也会引起学生巨大的兴趣。反过来,有些学生就是因为与中小学的某一位教师关系不好,而对一门学科产生终生的反感。 例如,政治、法律及人身修养方面的课程,本来应当对于大中小学生的人文和社会知识的积累、对于学生的成长,对于他们积极参加到社会生活中去,也就是将来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课程是需要教师用身边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用大家都看得到的事实,作很好的解释的。也是需要教师自己不但有很好的理解,而且要说出自己的深切体会。但是,很多教师只是死板板地照本宣科,说一些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的话。对于这样的教学,学生当然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但是,现在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 为了了解学生学习的好坏,当然需要考试,但是,考试只是检验的学习状况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在很多情况下。测验或考试也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的效果,以便改进教学,即教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因此,很多课程考试或测验就不应当公开学生的成绩,更不应该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加以排队。最多对于个别特别优秀的学生或学习状况予以表扬以资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公开学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的成绩,甚至对学生的成绩排队,必然导致对于部分学生学习兴趣的打击 。严格地说,这种做法也是侵犯学生隐私的违法行为。 由于在升学(上大学、做研究生)、招公务员等过程中需要借助考试来选拔人才(这种考试与课程考试性质不同,详见《 说考试(1)——两类不同性质的考试 》 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476416.html ),这种考试对于我们的学校教学实际上起到指挥棒的作用。为了应付这种考试,我们的课程考试也往往模拟这种选拔考试。如今,为了显示所谓的公平和公正,为了适合计算机的阅卷,许多考试都大量地采用简单的判断题或选择题。即使是问答题,也是采用有标准答案的题目。这样,学生为了应付这样的考试,就需要大量的背诵、大量的“刷题”。天长日久,他们的大脑成了与计算机硬盘差不多的储存设备,而不是会思考的头脑。人的大脑,对于新鲜的信息是有兴趣的,而不断重复的信息就会使他们失去新鲜感,失去对于信息的兴趣。 这种大量的背诵、无穷无尽的刷题,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大摧残。 长期强迫他们这样做,就会产生反感,产生反抗心理。教育和教学是人对人的行为,高水平的教师能够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如今应对计算机阅卷的考试而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现在的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机器一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毫无学习兴趣可言,要想让他们“学习”,只能靠强迫一条路。为了应付计算机考试而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是死板的。他们的脑筋是僵化的,从而不会有多少创造性。我们现在即使是最好的人工智能也难以有创造性,何况一般的计算机培养的学生。(这样的逻辑也可以应用到学校用以评价和管理教师的所谓数字管理,靠着几个指标就评定教师和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教学的水平高低,其结果就是把教师和科学工作者都变成适应这些指标的精致的机器。——这是题外话了。) 当然,有人会说,我在学校通过了考试、学到了知识就可以了,至于进一步学习或读书的兴趣,那是另外一回事请。须知,读书学习是与吃饭相类似的事情,吃了一顿饭,如果再不吃饭,蠢人也知道那是会饿死的。学校学到的知识,即使读到了研究生,也有相当一部分将很快过时,这就要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读书。当然,学校里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永远是有用的,也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出发点。所以,我们不但需要在学校里很好的学习,更要培养和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个人分类: 教育|8236 次阅读|41 个评论
语言理解:人机交互精准匹配,人际交流消除误解。
geneculture 2017-4-4 07:28
这里讲的是这一组内容(如何采用双字棋盘通过人机交互获取专家知识达到精准匹配帮助人际交流避免误解的三个实例):概要地展示和应用我们的双字棋盘(例1.中文棋盘,例2.英文棋盘,它们本质上也是一类联合函数即不同数制与不同符号体系之间的联合函数)获取知识模块(即语言表达的知识棋谱以便于提取原创棋魂)的超傻开发环境(主要用于可体现人机双脑智慧能力的知识大生产--与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方法结合即可便于发掘人机双重潜能): 例1之示例一: http://kb2.sloud.cn/article/13/group 例1之示例二: http://kb2.sloud.cn/article/51/group 例2之示例一: http://kben.koderx.com/article/3/group 以上三个示例足以窥斑知豹了(如若仍然看不出其作用、价值和意义,那就说明是需要双向甚至多向地交流来一番精神大餐了)。上面第三个实例的中文翻译示例: http://kb.sloud.cn/article/46/group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457 次阅读|0 个评论
语言理解:人机交互精准匹配,人际交流消除误解。
geneculture 2017-4-4 07:27
这里讲的是这一组内容(如何采用双字棋盘通过人机交互获取专家知识达到精准匹配帮助人际交流避免误解的三个实例):概要地展示和应用我们的双字棋盘(例1.中文棋盘,例2.英文棋盘,它们本质上也是一类联合函数即不同数制与不同符号体系之间的联合函数)获取知识模块(即语言表达的知识棋谱以便于提取原创棋魂)的超傻开发环境(主要用于可体现人机双脑智慧能力的知识大生产--与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方法结合即可便于发掘人机双重潜能): 例1之示例一:http://kb2.sloud.cn/article/13/group 例1之示例二:http://kb2.sloud.cn/article/51/group 例2之示例一:http://kben.koderx.com/article/3/group 以上三个示例足以窥斑知豹了(如若仍然看不出其作用、价值和意义,那就说明是需要双向交流来一番精神大餐了)。上面第三个实例的中文翻译示例:http://kb.sloud.cn/article/46/group
个人分类: 双语信息处理|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用双字棋盘获取知识以形成超傻开发环境发掘人机双重潜能
geneculture 2017-3-22 08:52
用双字棋盘获取知识以形成超傻开发环境发掘人机双重潜能 概要地展示和应用我们的双字棋盘(例1.中文棋盘,例2.英文棋盘,它们本质上也是一类联合函数即不同数制与不同符号体系之间的联合函数)获取知识模块(即语言表达的知识棋谱以便于提取原创棋魂)的超傻开发环境(主要用于可体现人机双脑智慧能力的知识大生产--与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方法结合即可便于发掘人机双重潜能): 例1之示例一: http://kb2.sloud.cn/article/13/group 例1之示例二: http://kb2.sloud.cn/article/51/group 例2之示例一: http://kben.koderx.com/article/3/group 以上三个示例足以窥斑知豹了(如若仍然看不出其作用、价值和意义,那就说明是需要双向交流来一番精神大餐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从事高端智库研究工作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
geneculture 2017-1-3 10:35
工 作 报 告 常务副会长 张重庆 (二 〇 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节选片段 : 二、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创造性的发展新业务 (一)建设跨国集团发展研究院和中国集团公司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数据库,为参与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咨询和为会员企业决策咨询提供精准 的 智库 服务 2014年2月我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工作报告、五年规划和两个决议 都提出了 建设高端智库 的任务 。 2014年11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有关部门制定了《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国家高端智库管理办法(试行)》、《国家高端智库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这是鞭策我会加快高端智库建设的强大动力。 围绕构建高端智库这个目标, 本次 理事会将通过设立跨国集团发展研究院和 中国集团公司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数据库的决议。 设立跨国集团发展研究院,是为了凝集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和社会高端人才资源, 发挥智力合成的优势,形成一支具有全球化视野的 高端智库 研究团队; 建立中国集团公司 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 数据库,是为了 汇 聚 优秀企业家 和会员企业的智慧 资源、知识资源 ,构建 新型国际化智库 决策 咨询业务链,为参与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咨询和为会员企业决策咨询提供精准数据和技术支 持 。 设立跨国集团发展研究院和中国集团公司 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 数据库,不仅是党中央关于加强 智库 建设的要求,也是我会近 30年来为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提供咨询成果的积淀与经验的升华,尤其是我会拥有相当数量适合从事 智库研究 工作的高端人才。 从事 高端智库 研究工作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一是有在政府高层机关工作或在大企业担任过领导,具有宏观思维;二是要有海外工作的经历,具有全球化视野;三是要有一定的理论功底。真正能够从事 高端智库 研究工作的人才资源是有限的。从我会的情况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 37年来,经过全球经济起伏跌宕的洗礼,我国涌现出了一批经得起考验的大集团。这些大集团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支柱,而且对全球经济都具有影响力。统领这些大集团的企业家能够驾驭数万、数十万产业大军,都是在 大风大浪 中长期摸爬滚打,智慧超群,经验丰富,知识广博,具有宏观思维和全球化视野,对市场竞争反应灵敏、对企业战略决策判断准确,对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理解深邃,具备从事 高端智库 的研究,参与国家 重大经济决策咨询 的能力。无论这些 优秀的企业家 是在职,还是离职,都是不可多得的高端智库人才资源。 现在,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已经受理了 我会 报送的 设立跨国集团发展研究院的申请材料, 并通过 初审,帮助我们找到了出路。我们诚挚欢迎理事会和大集团的领导同志,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的,都可以报名参与跨国集团发展研究院的工作,为党和国家的智库事业发挥光和热;同时也欢迎提供思想、理念、观点、文字和历史资料,进入中国集团公司 优秀企业家智库 数据库。 为了充分发挥退休的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集团公司 优秀企业家的智慧 和作用,七届八次理事会还将审议通过设立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名誉常务理事会、名誉理事的决议,改变以前理事会的职务随同企业行政职务同步卸任的制度。这样我会理事会成员在卸任企业行政职务后可以转任个人名誉理事职务,仍然可以参加本会工作和活动,同时也不影响企业新任领导人进入理事会。 (四)培育发展以前沿智能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公共平台,为会员企业和全社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影响力的产品与服务 目前与我会 合作 ,重点培育 的 智能互联网公共平台有 四 个。 。。。。。。 第三,集团公司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数据库 为了凝集优秀企业家、专家学者和社会高端人才资源 智力合成的优势, 我会与国际人机交互语言专家合作,拟构建 具有自学习能力的人机交互、友好便捷的 跨学科、跨领域和跨行业 的决策咨询知识库 , 把人脑在 教育、管理、学习和运用 等 社会化 活动的优势,与电脑(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在 语言、知识、软件和硬件 等 形式化 的优势,进行 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凝聚用户和用户资源,尤其是大数据资源的巨大作用, 构建 新型国际化 的 智库 咨询业务链,为参与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咨询和为会员企业决策咨询 提供精准 数据和技术支 持 。 关于建立中国集团公司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数据库的决议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七届八次理事会通过 (二 O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为 增强 我会 优秀企业家 参与国务院 重大经济决策咨询的能力,向政府、社会、企业会员提供精准的智库研究成果,经 2016年9月22日召开的 七届八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决定建立中国集团公司优秀企业家决策咨询数据库,集聚优秀企业家和会员企业的智慧,构建型国际化智库咨询业务链,为参与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咨询和为会员企业决策咨询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关于增补和特邀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的决议 中国集团公司促进会七届八次理事会通过 (二 O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根据本会工作要, 经 本 会七届八次理事会 选举,一致同意 增 补选举 王子林 常务理事 为副会长 , 同意 增补 选举 张迎新、张高陵 同志为 理事、常务理事、执行副会长 ; 同意 增补 选举关绮鸿、 陈文俊 、 文杰 、 陈 树铭 、 邹晓辉 、 沈园 、 王振东 、 郝迎喜 、 吴红华 、 王春苹 、 梁一平 、 方兴 、 吴小南 、 徐天盛 为理事。 会议同意聘请吕明、刘日 同志为 特邀 副会长 , 同意聘请 李锦彰 、 郭开臣、 林润辉、 刘建增、王灿平、 刘维山 、 张穆涵 为特邀常务理事。
个人分类: 高端智库|63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航空领域杰出的西工大学子们
skk1989 2016-11-20 16:49
无意间阅读到了一篇旧闻。 为庆祝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中航集团为表彰先进,树立楷模,进一步激发航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授予10名航空人“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名气最小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独得6个金奖,事实胜于雄辩,低调不代表没有实力,不出声不代表无成果: 转自:http://www.nwpu.edu.cn/info/1091/2500.htm
个人分类: 高校|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创新以及永动机的无罪推论
热度 2 scientister 2016-7-10 11:08
科技创新以及永动机的无罪推论 周向进 我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也要实行“疑罪从无,无罪推论”的原则。宁可容忍1000个错误的创新思路,也不放过不抹杀一个正确的思路。换句话说,1000个人研究永动机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会超过1个正确的思路所实现的颠覆性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和价值。 我在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两种人,一种人说“你这个技术不是新的技术,以前有人干过”,另外一种人说:“你这个技术根本不可能”。甚至有人:“你这个技术不是原创的,别人干过,没有一个取得成功,你也就歇歇吧”。真的叫人不爽快,让人气恼。 其中以:“你这个技术根本不可能”,让人最反感,最头疼。 我认为,以上三种人,三种言论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意识愿意暴露出来的最大因素。容易打击和抹煞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热情。 我设想国家除了专利局之外,应该有若干公益团体和机构,接受技术创新咨询和创新技术与资本融合的中介。尽量避免大规模资金用于研究永动机,但是一定不要讽刺挖苦打击研究永动机的人。一定要有这种文化和包容心。要鼓励创新思路像泉水一样的涌现。 如果一个人愿意研究永动机,就让他去研究好啦,他花自己的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许在研究过程中产生正确的意料之外的结果了呢?
个人分类: 我的思想|1101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技创新的无罪推论
热度 5 scientister 2016-7-10 10:48
我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创新也要实行“疑罪从无,无罪推论”的原则。宁可容忍1000个错误的创新思路,也不放过不抹杀一个正确的思路。换句话说,1000个人研究永动机所造成的损失,也不会超过1个正确的思路所实现的颠覆性技术革命给社会带来的进步和价值。 我在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两种人,一种人说“你这个技术不是新的技术,以前有人干过”,另外一种人说:“你这个技术根本不可能”。甚至有人:“你这个技术不是原创的,别人干过,没有一个取得成功,你也就歇歇吧”。真的叫人不爽快,让人气恼。 其中以:“你这个技术根本不可能”,让人最反感,最头疼。 我认为,以上三种人,三种言论是阻碍中国人创新意识愿意暴露出来的最大因素。容易打击和抹煞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热情。 我设想国家除了专利局之外,应该有若干公益团体和机构,接受技术创新咨询和创新技术与资本融合的中介。尽量避免大规模资金用于研究永动机,但是一定不要讽刺挖苦打击研究永动机的人。一定要有这种文化和包容心。要鼓励创新思路像泉水一样的涌现。 如果一个人愿意研究永动机,就让他去研究好啦,他花自己的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许在研究过程中产生正确的意料之外的结果了呢?
个人分类: 我的思想|896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自然科学体系建立的时代特征——开放性、创造性和综合性
zhulin 2016-6-9 01:26
科学研究无止境,学术水平无上限。自然科学要坚持理性怀疑的态度,没有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理论或学说,没有不受怀疑或批判的绝对权威。 随着科学研究向着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发展,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思维方式也向着开放性、创造性和综合性等发展。针对某一问题的不同学科属性、联系和规律等的更深入认识,需要在学科拓展外延上和宏观层面上的研究,这种研究显然需要多个分支学科深化研究的成果,问题的解决体表现为综合交叉学科的特点。 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实验工具,学科不断分化、细化和深化。通过合理的假设和理性的预见,经精心设计的实验获得可重复检验的数据,利用精确的数学、周密的逻辑构建严谨的理论体系。合理假设和严谨实证是现代科学知识体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方法论。
个人分类: 问题讨论|688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
geneculture 2015-12-31 04:23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 作者:邹晓辉,邹顺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美塞尔研究中心 摘要 :本文旨在以融智的方法从三个角度来阐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如何实现。其方法是以蓝图、模型、样板三部曲的方式,通过“纸上谈兵、沙盘演练、典型范例”三个步骤,做到严格地预演、实训、实操的过程。其结果是近期未来智慧城乡在五个文明建设及其协同发展上可达到真正地“谋定而动、未雨绸缪、一锤定音”的有益效果。其意义是采用融智的观点和方法,有益于以最低的代价和最优的效果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具体表现为近期未来绿色智慧城乡一体化示范系统工程在文化生态的几个关键点上得以创造性地呈现。 关键词 :融智方法,协同发展,战略目标,智慧城乡,系统工程,文化基因 How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lture,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logy by ZOU Xiaohui and ZOU Shunpe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elaborate the way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culture, 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log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Itsbackground involves: the three fundamental phenomena of matter, consciousnessand culture, which can be generally called broad text; corresponding truenature, also called true information,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scientificprinciples, meaning and grammar or law (being simplified as Tao). It uses theway of blueprint, model and template to realize the strict rehearse, practicaltraining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through three steps of “engaging in idletheorizing, exercising on the sand-table and setting a typical example”. Thefive civilizations include: people’s well-being and friendly etiquette; liberalmind and appropriate behavior; beautiful environment and smart urban-ruralareas. Its meaning lies in using the wise view and way to realize coordinateddevelopment culture, economy, politics, society, and ecology with the lowestprice and the best result. More specifically, for the demonstration systemproject of environment smart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everal key-points of culturalecology can be creatively presented. 全文: 8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pdf
个人分类: 中国地质大学|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和《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
geneculture 2015-12-14 08:18
我们这两篇文章《两大类形式化方略》和《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报告的研究成果,如果同时再用地道的英文和通俗的中文加以转述或报道出来,那么,由于其科学发现的意义和技术发明的功效乃至其推广应用的经济价值(即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贡献)因而,足以获得国际国内学术界和实际应用领域的一系列反馈。 这两篇文章揭示的原理和方法无论在理论原创性还是实践创造性哪方面来看,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如果用地道的英语把它们的精华翻译或解释出来并发表到《科学通报》和《Science》这样的国内外一流高级科普杂志上,那么,将会产生学术影响,也会有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它们的简写通俗版也可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和《光明日报》的大众科普专栏上。当然,首先要能读懂其中文原版的原创论著,然后,汉译英或用英文来做相应的转述或解释。 两大类形式化方略_邹晓辉.pdf http://www.cas.stc.sh.cn/jsjyup/pdf/2013/9/%E4%B8%A4%E5%A4%A7%E7%B1%BB%E5%BD%A2%E5%BC%8F%E5%8C%96%E6%96%B9%E7%95%A5.pdf 双语信息处理方法及原理_邹晓辉_邹顺鹏.pdf http://www.cas.stc.sh.cn/jsjyup/pdf/2015/11/%E5%8F%8C%E8%AF%AD%E4%BF%A1%E6%81%AF%E5%A4%84%E7%90%86%E6%96%B9%E6%B3%95%E5%8F%8A%E5%8E%9F%E7%90%86.pdf 8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pdf 再加这一篇形式上优化之后可推介给《中国科学杂志》文章(它也可翻译或转述而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科普专栏上)。 如果能参与这三篇文章进一步推广普及的编译,那么,对分享它们作出贡献的师生也将会对人类和祖国做出其应有的贡献。这是再多的钱都买不到的。这样的君子之交即可由此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彼此的亲友圈也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贡献)。建议有心人的你(如果你恰好也有读写译三方面很好的基本功)把这三篇文章打印随身携带(不仅会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功效,而且,还会有随时与好友分享探讨的便利)。如能有多个学问圈的广大师生读懂这三篇文章的关键原创部分,那么,就不难发现它们对师生们彼此要做的大事业可发挥加速度和催化剂的作用。它们的经济效益价值连城,它们的社会效益无以伦比。其精髓(见这三篇文章的示意图及其图解)是可以给学界、商界、政界以及普罗大众的生活品质提升尤其是思想认知品质提升带来启迪的,因为,其中,融智学三部曲的思想精髓和方法精华已经有所体现了。 它们的作用远比许多仅仅在各个局部突破的学说和方法(虽然它们也都在其各个局部具有非常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更能让心灵豁然开朗。 《如何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的协同发展?》的中英文摘要,已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世界文化论坛理事会主办的首届“世界文化论坛”的会议文集上公开发表了。汉译英是由社科院安排翻译机构来做的。
个人分类: 学术研究|826 次阅读|3 个评论
精神病与创造性
smallland 2015-9-24 11:43
人类的大脑进化太快,太复杂,就必然容易出精神病?或许是的。这也与环境有关。随着物质文化加速,环境变换越来越快,越不容易适应,越容易出状况。在原始的环境中,比如狩猎采集社会,自然,精神病比较少,或罕见。 或许,精神病--比如精神分裂症--的普遍存在,也可能有别的好处。比如狂躁,或许更容易当领袖。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巨大的群体由一个变态狂统治着。如果这个精神是遗传的(的确是遗传的),那么这个群体的精神病会越来越普遍;因为,统治者常常是主要的交配者。 有研究说,精神分裂者更有创造力,在文学艺术方面尤其如此。类似的创造性,在原始状态下可能没什么好处,因为人类社会常常几百年几千年根本就不需要创造性--除了全数方面的创造性。 在现代社会,某些方面的优势是毫无疑问的。精神病,或者亲属中有精神病的,具有更强大的创造性。疯子,是进化的副产品,还是上帝的礼物(对于多病患者也不是什么好礼物),就看您怎么看了。
20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译文)开始主义(Inceptionism):进入神经网络的内部
ywan 2015-9-20 04:17
下面是一篇对谷歌研发团队最新研究成果的博客(Inceptionism: Going Deeper into Neural Networks)的翻译。这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某一个隐层都提取了哪些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提取的的是否准确。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发现了这里面的创造性过程有可能揭示出人类大脑本身是如何进行创新的。(英文为图像版权信息) Images in this blog post are licensed by Google Inc.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 However, images based on places by MIT Computer Science and AI Laboratory require additional permissions from MIT for use.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引发了近期图像分类和语音识别领域的显著发展。但是即便这些都是基于大家普遍了解的数学方法之上的非常有用的工具,我们仍然对为什么某些神经网络模型有用但另外一些没有用知之甚少。下面让我们来看看用一些简单的技术来窥视一下这些神经网络的内部机制。 为了训练一个神经网络,我们通常展示给其以百万计的训练样本,并逐步调整其权重参数,直到它给了我们想要的分类结果。一个神经网络通常包含10-30个堆叠在一起的人工神经元层。每个图像首先由输入层导入,然后传递到下一层,直到到达最后的“输出”层。神经网络根据图像给出的“答案”就来源于最终输出层。 了解神经网络的挑战之一是再图像处理的每一层中都发生了些什么。我们知道经过训练的神经网络的每一层都逐步提取更抽象的图像特征,直到最后一层对图像显示的是什么做个决定。例如,第一层可能只查找图像中的物体边缘或角。中间层通过对前面收集的基本特征的理解来寻找更加整体的轮廓和构件,比如一扇门或者一片树叶。最后几层将这些整体轮廓和构件组合在一起形成对图像的完整解释 – 这些神经元只对非常复杂的对象呈现出激活反应,比如整栋建筑物或者树木。 将神经网络中每一层对图像的特征抽取进行可视化的方法之一是把该网络前后倒置,要求某一层将输入图像,以引发特定的解释。假设你想知道哪种图像会让该网络形成“香蕉”的结果,你可以一开始输入一个充满随机噪声数据的图像,然后逐渐调整该图像直到该神经网络认为它是香蕉(见相关文献 , , , )。这种方法本身效果不太显著,但是当我们加上一个限制,使整个过程中的像素分布与自然生成的图像具有相似的统计规律,比如相邻像素需要高度相关,那么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这里有一个惊喜:经过训练后可以识别不同图像的神经网络也同时积累了可以产生图像的大量信息。看下面再不同类别的更多的例子: 为什么这很重要?好了,我们通过简单地展示给一个神经网络大量的我们希望它们学习的例子来训练它们,希望他们能够从中提取这些例子共性(例如,一把叉子由一个把柄和2-4叉齿组成),同时学会忽略不重要的东西(一个叉可以是任何形状,大小,颜色或放置方向)。但你如何检查一个神经网络是否正确学习到对象的共性特征?通过观察该神经网络对它形成的叉子的概念的展示可以有所帮助。 事实上,这种方法揭示出在某些情况下,我们认为神经网络已经找到的并不完全是我们想让它找到的东西。例如,这是我们设计的一个神经网络经过训练后认为的哑铃的样子: 没错这些图片里都有哑铃,但似乎没有一张图片里哑铃的是不带有一段充满肌肉的臂膀的。在这种情况下,该神经网络并没有完全参透哑铃的共性。也许它从来没有看到过没有一只胳膊抱着的哑铃。可视化可以帮助我们纠正类似的训练失误。 有时我们可以不去精确描述我们希望神经网络突出的特征,而是让神经网络自己做出决定。这时我们可以首先简单地给它任意图片或照片,并让它进行分析。然后,我们选择网络中的一个层,让它强调显示它抽取的特征。神经网络中的每一层抽取的特征的抽象度都不同,所以特征的抽象度取决于我们选取的层面。例如,较低层往往会产生特定笔画或简单装饰状图案,因为这些层面对边和边的方向等特征最为敏感。 Left: Original photo by Zachi Evenor . Right: processed by Günther Noack, Software Engineer Left: Original painting by G eorges Seurat . Right: processed images by Matthew McNaughton, Software Engineer 如果我们选择更高层,由于它们识别图像更复杂特征,这种方式可以使复杂特征甚至某个物体出现在画面中。这次我们仍然给我们的神经网络一张图像。我们要求它:“你如果看到了什么,就多给我一点你看到的!”这就创建了一个反馈循环:如果一朵云看起来有一点点像一只鸟,我们的网络就让使它看起来更像一只鸟。这样一来,重新读入的数据会让它更像一只鸟,直到一只看上去非常逼真的鸟好像凭空出现。 这一结果耐人寻味-即使是一个相对简单的神经网络都可用于对图像进行过渡解释,就像我们小时候喜欢看云并且喜欢将那些随机形状的云解释为我们熟悉的对象。该网络的主要训练对象是动物,所以它自然也容易将遇到的各种形状解释为动物。但是因为特征数据来自高抽象层,所以结果是这些特征的有趣混合。 当然,用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做比看云更多的事情。我们可以把它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图像,结果差别很大,因为强调的特征不同。例如,地平线线往往会被塔充满。岩石和树木变成建筑。鸟和昆虫出现在叶子里面.. 这一技术可以让我们了解神经网络中的某一层对图像特征的了解程度。根据我们使用的神经网络的架构,我们将其称为“开始主义 (Inceptionism)”。请参阅我们的开始注意画廊,里面有更多的图像和对它们的处理结果,还有一些很酷的视频动画。 我们必须更进一步:迭代 如果我们将该算法反复在每次输出的结果上进行迭代,并且每次在迭代前做一些放大,我们就可以得到层出不穷的新印象,探索该神经网络所了解的更多的特征。我们甚至可以从随机噪声图像开始该过程,使得最后结果成为某一个神经网络自己的作品,比如下面的图像: Neural net “dreams”— generated purely from random noise, using a network trained on places by MIT Computer Science and AI Laboratory . See our Inceptionism gallery for hi-res versions of the images above and more (Images marked “Places205-GoogLeNet” were made using this network). 这里介绍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并视觉化神经网络如何进行复杂的图像分类任务,提高网络架构,并检查一下神经网络在训练期间学会了些什么东西。这也使我们联想到神经网络是否能成为一个艺术家的新工具 – 一种新的混合视觉体验的方式 – 亦或向我们揭示出一点一般性创新过程的根源所在。 原文链接
个人分类: 人工智能|65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折点:创造性的本质
热度 1 sciencepress 2015-8-20 08:26
科研评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在决策和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评价科研实力和预测影响力的新指标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然而,如果仔细探究各种方法背后的实质,并透过各种类型指标的表面去看其本质,我们就会接连不断地遇到一些问题: 科学创造力的本质是什么?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提前预知意义深远的新发现? 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选择通往创造彼岸的正确途径? 我们能否系统地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科学理论有两种类型,即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和不具有指导性的理论。指导性理论能够对现象背后的根本机理做出解释,这让我们知道应该如何行动才会更加有所作为。 我们就是要寻求一种对创造力形成机理的更好解释,尤其是针对实现和评估科学发现本身而言。 首先, 《转折点:创造的本质》 (下称《转折点》)一书旨在识别一些规律,而这些规律对于在广泛多样的知识来源基础上所产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将解释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那些由主观想法和自我认知系统而导致的偏见和缺陷。 其次, 《转折点》 将介绍一种具有解释性和计算性的科学发现理论,并通过知识域研究中的一系列不断改进的定量方法来展示其指导意义。 最后, 《转折点》 还讨论了从理论推演出的测量变革性研究的潜能计量指标,并对其测量影响力能力予以验证。该理论大大地简化了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例如,已经发现的一些能够很好地预测一篇文章被引数量指标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的理论揭示了其中的同一内在机理。 发现理论的思想主要受到了一系列横跨多领域的经典研究成果的启发,特别是万尼瓦尔 ·布什( Vannevar Bush)的《诚如我思》(As We May Think)和他在 Memex(memory and index)中对 知识空间的洞察力 、托马斯 ·库恩( Thomas Kuhn)的 科学革命范式转换理论 、亨利 ·斯莫尔( Henry Small)的 共引网络分析方法 、罗纳尔 ·博特( Ronald Burt)的 结构洞理论 ,以及彼得 ·皮罗利(Peter Pirolli)的 最佳信息觅食理论 。我们正在通过开发和应用 CiteSpace系统来尝试综合这些意义深远的思想。我从 2003年开始,就一直在开发和维护 CiteSpace,让研究者和学生们认识到可以使用该免费软件进行文献分析,所谓 科学计量就是将定量方法应用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分析 。同时,来自各个研究领域的众多使用者们给出的反馈、提出的问题,以及对 CiteSpace新功能的要求,也驱使我们去寻找能够合理解释那些在文献中出现的各种规律的相关理论。 《转折点》 的主要论点是, 创造性思维和问题求解的机理是相通的 。如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机理,那么我们就能够将其相互融合,并进一步利用计算技术加以实现。本书通过回顾不同领域的文献得出的另一个重要的启示是,创造力是关乎发现新观点的能力和意愿,它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对我们来说也许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知识转折点概念的出现是很自然的,库恩的竞争范式之间的格式塔转换,以及黑格尔的命题和反命题的升华便是知识转折点的体现,它们改变了人们看问题的视角。 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幸运或不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立场,当我们在搜寻解决问题的方式时,显而易见的事物往往会很轻易地从眼皮下溜走。我希望本书可以给读者提供一些有助于研究科学及其社会作用的视角,以及对创造力本质的深刻见解,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好地认识创造性想法,并为更多创造性想法的产生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了给研究者、学生、政策制定者和资助机构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我们特别要关注一些经验教训。 第一,像“风雨欲来”这类公开辩论中表现出来的自我评估及长期面对质疑的勇气,对于维持国家的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竞争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预测—监测( foresight-seeking)活动需要纵向随访评估( longitudinal follow-up assessments)。回顾性评估(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s)应不仅密切关注早期确认的优先领域如何发展,也要密切关注在同一时间框架下整体显现出来的科学突破,这些科学突破也许未曾被确定为战略优先领域。资助机构应该以独立和联合的名义委托更多 TRACES类的研究,以便对变革性科学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事件进行密切跟踪、了解和传播。 第三,应该结合发散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普适与特定机理系统地研究人类认知和决策中存在的偏见和缺陷。 第四,基于觅食和经纪人理论的变革性发现理论是有价值的,因为它能够将大量可能因素削减为少量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当然,这种发现理论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发现。因此,识别出适用于其他类型发现的相应机理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可视化和定量分析方法在追踪科学领域知识动态演变方面显示出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应该开发更多的理论用来指导这类工具的设计与使用。 《转折点》 最重要的两点启示是: 第一, 创造力往往源自对彼此冲突观点的详尽缜密的思考 。 第二,随着对创造力的生成机理、可能的早期迹象,以及对自觉规避偏见、误会和认知陷阱的理解更为深入,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创造力。 创造力就是用开放的心态拥抱未知的能力和意愿! 我在准备本书的时候,希望能对以下几类读者有所帮助: 第一,对创造力本质好奇,并且想知道创造力是否有不拘泥于偶然性的观点。 第二,需要对创造性工作做出艰难抉择的分析师、评估师及政策制定者们,他们的决策会影响创造性工作的命运。 第三,那些不仅仅拘泥在自己研究领域范围内,并且希望自己在研究前沿中具有竞争力的研究人员和学生们。 第四,科学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 陈超美 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本文由刘四旦摘编自 陈超美 著, 陈悦、王贤文、胡志刚 等译《 转折点:创造性的本质 》一书。 ISBN 978-7-03-045141-5 创造性的本质是什么?在科学、技术、艺术等领域,不乏对创造和发现各种各样的生动而深入的描述。其中最为常见的关键因素往往归结为灵感。然而,灵感的出现与否及其出现的时机,常常属于可遇而不可求的范畴。以灵感为核心的对创造性的诠释,固然引人入胜也令人神往,却忽视了除此而外是否还有哪些是我们可以一步一步、主动地、系统地增强自身创造力的。 本书的目的是探索这些系统的方法和它们的原理,不仅探索创造性的本质,同时也研究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的思维方式。 用您的手指点亮科学! 欢迎分享、评论, 您的鼓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个人分类: 科学书摘|5327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学发展中的艺术缩影
kejidaobao 2015-7-3 14:38
2014 年末,英国皇家学会在网站上推出了一个新的页面“皇家学会打印商城”(Royal Society Print Shop),这个看起来颇具文艺气息的网页似乎与“推动科学传播,促进科技发展”的学会宗旨并不相符,但实际上,这正是一个契机,促使人们来反思科学中“视觉艺术”的历史。 早在古希腊时期,科学与艺术属于同一范畴。这一段悠长的历史中,二者不分彼此地发展至18 世纪,尤其文艺复兴时期曾出现众多完美体现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杰出人物,这说明了科学与艺术原初的融合及互通。随着科学、艺术的专门化和知识领域的细分,它们逐渐分轨而行,秉持各自的活动特点和运行规律快速前行。但显而易见,科学与艺术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表现自然的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在发展上是互动的。 文艺复兴前,大量生发于欧洲的艺术是来源于宗教的,对于科学或是当时所知的自然哲学来说,也正是如此。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对观测结果的记录方法的需要,这要求一种新的艺术家类型——科学插画师。在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大部分自然科学家只是拍下他们正在研究事物的照片,但在科学革命的过程中,专业画家进行了数码单反相机的工作,精心制作了美丽和详细的插图,高度相似地记录下昆虫、飞鸟和花朵。 从现有的文献资料看来,自17 世纪末以来,插图一直是科技期刊一个天然和必要的部分。为了更为生动地表现一些现象和设想的成果,很多研究论文并不完全以文字叙述所观测到的现象,而是借助生动的插图进行表述。在印刷技术并不发达的当时,最早的插图是通过手工加入书籍和期刊的。随后,印刷材料使用木刻(该技术在木材中进行雕刻,然后将其作为模板,类似于橡皮图章的做法)将图像添加到文本中。这比手绘图的时间和成本效益更高,但受制于线条的粗实,这意味着木刻插图无法描绘得很精细。在17 世纪,这种技术进化为金属雕刻,人们借助雕版技术用来制作详细的插图,特别是在要求真实感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体现出更多的细节)。另一方面,借助刻版技术(以及从 19 世纪初开始流传的木雕版)制作图表,因为它们可以轻易地与凸版印刷结合起来。直至19 世纪末,雕版才让位于其他的插图技术,一开始是平版印刷,再到19 世纪80—90 年代的照相制版印刷技术。(图1) 图1 几个世纪以来,期刊中制图的风格和技术变化巨大 图中,从右边起按逆时针顺序分别为:1665 年Hevelius 文章中的日食和月食示意图, Warren de la Rue 发表于1860 年的日食图,以及1920 年Dyson、Eddington 和Davidson 文章中的照片,后者使他们有机会来测量由太阳引力场带来的光偏转,仅在此文发表的几年前, Einstein 利用广义相对论对光引力弯曲现象进行了预测。 这些新技术使得图片在不借助雕刻师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复制,并且标志着科学循证与其图片和文字重现之间关系的根本转变(即图片被赋予更大的权威性)。同时,在出版期刊的过程中,制图的花费也非常巨大,以Transactions 为例,在1822 年花费在雕版上的支出尤其巨大,几乎达到600 英镑,大约为皇家学会当年银行存款的1/6。 只有少数人才具备绘制科学插图的技能,并表现得栩栩如生。通过浏览“皇家学会打印商城”,读者可以看到数百幅兼具错综复杂的细节和美丽鲜艳色彩的精美图画。没有人会不喜欢Mark Catesby 绘制的各种花鸟,写实且细腻的风格,在过去或现在都具有不变的审美价值;包括Robert Hooke 的显微图,向人们揭示了晶体、细胞等的奥密。这些插图都在自然科学史的绘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样的,插图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中也非常重要,这表现在光线通过棱镜折射的图画,以及William Herschel 那些简单却引人注目的星云图。 得力于“在线出版”,皇家学会期刊中原本只能在图书馆的浩瀚卷宗中看到的插图现在都实现了数字化,并汇集在 “在线商城”里。不管是出于对科学家的致敬,亦或是对研究对象的着迷,也可能仅仅是因为插图本身非常吸引人;只要你喜欢这些细致精美的科学图片,就可以拥有单幅图画或者相框等,近距离地观赏和领略科学的艺术沉淀。 (编译 田恬)
个人分类: 栏目-RS推介|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纪念爱因斯坦
热度 5 hkcpvli 2015-3-7 19:35
纪念爱因斯坦 在我的记忆中,最具有创造性思想的科学家应该就是爱因斯坦了,今年是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故写博文纪念他。 爱因斯坦的主要成就是他的相对论思想,而不是那些公式。现在中国有一些反相对论人士,他们的眼光没有爱因斯坦那么深远,他们是不可能推倒相对论的,我们缺少的正是如爱因斯坦式的具有开创性思想的科学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如果发生科学革命,必定是数学基础方面的,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思想可能会有重要贡献。 我们已经很久未听到数学界传出具有开创性思想的好消息了 ,反而是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时不时地给我们整出来一个宇宙模型,总计也有几十个了吧,但他们自己也没弄明白:到底那一个是真的? 其实,真正的问题出在数学的基础方面,而这个基础就是“矛盾律、排中律和还原论”,这个“基础”已不堪重负,我们需要具有开创性思想的科学家来重建“确定性”数学的基础。 李学忠 2015年3月7日于海口
982 次阅读|5 个评论
听《成功领导的六种思维方法》的笔录
Chuanyin 2014-10-27 00:27
老师提出了知识构成这样一个概念,举了福尔摩斯作为侦探这样一位职业人士的知识构成,这对我的启发就是,我作为一个科研人士,作为一个特定领域特定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士,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构成,然后补自己之不足。 在知识构成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用性知识,这部分知识未必能在书本中获得,而是来源于生活中的经验终结。 没有批判性学习,没有自己的主见,像海绵式的学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自己独特的见解。 思维的最大障碍就是习惯性思维。不要完全依赖过去的经验评判未来。过去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既是我们的财富,也是我们的包袱。 如何克服思维障碍:1)培养积极的心态;2)勇于正视自己和他人;3)掌握一些思维方法或技术。 创造性思维区:给创造性想法付诸实践的场所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区别只是多少而已。 要有意识的深思熟虑,经常考虑,才会有创造性想法。 创造性思维不是专家的事情,也不是领导的事情,是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事情,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最了解我们自己做的事情,日积月累,有意识的思考,就会有改变,有创新。 垂直思维法:因果效应 水平思维法:多种可能性没有对与错、以实用来评判 六顶帽子(白红黑蓝青黄)思考法,从不同的反面去思考同一个问题,每次之思考一个角度,适用于集体性思考。 把静态的思考用外化的行为表现出来,即沟通。 在我们了解了整个的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时候,我们也就了解了整体。 在这个过程,我不再是作为自我存在,而是作为其中的一个角色存在。
个人分类: 领导是一门艺术|386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成立中医学和合学派
热度 26 何裕民 2014-9-25 17:03
2014年9月19日,何裕民教授联合一批有识之士共同创立中医学和合学派,在朱丹溪“相火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立足现代中医,厘清传统医学脉络,融合西方医学、生态医学、心身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学等思想体系,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为指导思想,致力于研究和实践现代科学中医,探索医疗资源分配以及促进医患和谐等相关问题,商讨中医及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百姓健康提供实际解决方案。 在学派成立之际,何裕民教授对和合学派的学术特点和成立宗旨进行了详细阐述,现将讲稿整理如下: 一、和合学派的学术特点 我曾写过一些文章,不很赞同什么 “ 和谐拯救世界 ” 、 “ 和为贵 ” 的笼统提法!张立文教授“和合”那些观点,理论讲是对的,但却有致命缺陷——只讲和合,和合就解决一切问题?不见得! 历来,中国人的确是讲和合的,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也提到和合是我们的文化传统。但这个问题上有个误区,需要解释: 朱丹溪讲过:人要有动力(类似于心理学的动机),他把这种内在动力称为“火”,人不能没有“火”,没有火就缺乏了生机与动力,他进一步把“火”分成两类:“君火”“相火”。君火就是心主管的火,可以理解为清晰思维下的意识行为(或者说“明意识”),“相火”则是宰相管辖的火,类似于本能及潜意识的“冲动”。它虽来自人的动物本能,却十分重要——“人非此火不能有生”,若相火缺失或虚弱,就不会有生机勃勃及旺盛生命力,因为缺乏了动力机制;但相火又不可过旺,要有个“度”;相火旺了,常可戕害生命,就像是欲望太盛,折腾生命一样,故他又说“相火为元气之贼”。联系到当下,现在有很多矛盾,光讲和合,对吗? 一、和合很多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一厢情愿的 ( 你和美国人、日本人去讲和合,可能吗 ) ; 二、都讲和合,就没有了生机与动力,说白了什么都要限制,什么都要妥协,那就变成宗教了 ( 连宗教都做不到 ) 。 我们不是宗教,我们是医学。那为什么还要讲究“和合”呢?我只能说我们信奉朱丹溪的和合理论,既肯定相火的重要性,每个人要有冲劲,每个人要创造,每个人应该有活力和生机,这个活力和生机(即相火)不能限制;但是要有个“度”,要发而有所控制(中节),我们的医学,就是拯救那些出偏差的 人 ,但是我们不主张限制生命,不能去限制活力 。 因此,是朱丹溪学说下的和合,而不是时髦的和合,这里面有很深刻的哲学思想。 其实,张立文教授讲和合的文章我八十年代就注意到了,我还是青岛某大学和文化研究中心的顾问。所以,我们一直注重和合,但是我理解的和与他们的不完全一样——不是一概的只讲和合,这就像对恐怖分子也大谈慈悲会有用吗?世界肯定有矛盾,肯定要创造,人肯定有本能冲动,而且世界上有冲突、有矛盾,不是坏事,而是本质特点;就像人有欲望,就像心理学讲本能,没有这些,人是没有活力的,不会进化的;世界也不会进步。但过了也不行,放任自流更不行!我们说既要承认本能,同时又要有所限制,有所调控,有所克制 。 宗教(包括佛教)说什么都要让啊,那是宗教,这是理想化的世界,不是现实社会。我们讲“和合”,是保持冲力,保持一定动力的前提下,有所节制,讲究“张力”。 这其实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自然界,用哲学角度看:自然界是对立统一的,变是肯定的,动力是必然存在的,没有变和动力,这个世界就死水一滩,没有今天;但是变的过程中,暂时的平衡,相对的稳定,非常重要——暂时的平衡和相对的稳定可以让身体修养生息;让事态趋于平和,才能有所稳定和发展。 生命也一样,既要有旺盛生命力,但也会有冲突及不和谐,这个相火,促进生命;但过旺导致了偏差及疾病;我们应该努力按照内在规律,去加以协调与调整,而不是一味地抑制或刺激促进。 我们尤其强调自我心身之间的和合,人内外(自我与环境)的和合,这不仅仅是原则,而且也是最高的生存哲学与技巧。 又如,医学只是一类技术,不同门派、学科、体系之间,有矛盾,有不同看法,甚至抵牾,这很正常。怎么办?和合,知己知彼,加以取长补短,善于包容: 发展我们自己的,包容吸纳他人的 ——我们临床为什么不排斥其他学科(包括西医)、其他学派(当然巫术及胡说八道不在其内),甚至其他领域及学科的介入(如心理、饮食、社会学等);技术就是讲究实用基础上解决问题!“和合”是最聪明的选择——故我治疗癌症十分推崇邓小平的“猫论”。 二、创立和合学派的宗旨 北宋哲学家张载有段话我一直非常欣赏,也常作为座右铭自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这是他 的人生理想。 也可以看作是创立和合学派的宗旨。 张载和朱丹溪都是宋代人,当然张载是朱丹溪老祖宗,两人差两百多岁,张载死后203年(死于1078年)朱丹溪(1281年)出生。朱丹溪信奉程朱理学。张载是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程氏兄弟的表叔。因此,相信祖师爷朱丹溪也一定信奉这句话,可能也会把它作为格言的。 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知识人,肩负着重建传统中医及弘扬传统文化的知识人,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学派应该有所担当,要有一定的高度,因此,我们把这句格言定为学派宗旨。 简单解释: 为天地立心 , 我们应该有使命感,在当下社会,千载难逢机遇与挑战并存,应立足本职,为中华强盛努力奉献; 为 生民 立命 ,就是借助医学拯救百姓,呵护生命,守住健康; 为往圣继绝学 ,这尤其重要,我们要为传统精华的承续,孜孜不倦地工作,以免中医学真的成为“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中医学及中国文化还有世界性意义,至少和合观念可以为 万世开太平 做出贡献。 既有立志与励志的(立心),也有本职工作的( 救人/立命 );更有学术的( 继绝学 );最后是政治的、世界的( 万世开太平 )。 只有胸怀大志者,才能成其大事,包括成为一位良医! 恳切盼望大家以此为训,努力奋进,积极践行上述宗旨。 如此,各位的学术生涯一定会异彩纷呈,自我的价值也会更加凸显!传统精华的弘扬,会在众多有志者添砖加瓦中得以实现! 图为何裕民教授与11位弟子合照
1275 次阅读|26 个评论
性本能与原始医学
热度 29 何裕民 2014-6-4 16:39
“食、色、性也。”包括生殖和繁衍后代在内的“性”与求食一样,亦是人类最重要的本能。本世纪初的弗洛伊德,被后代西方学者标为与马克思、尼采齐名的近代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则创立了他的泛性主义理论,视性本能为一切本能中最基本的东西。性,作为人类生活中既神秘而又重要的本能活动,是古人思想深刻激动的源泉。在人类医学之始,以它神奇的力量影响着医学意识的形成。 古人在对自然的认识过程中,最早的认识对象之一,是自己身体中最有魅力、最富创造性的器官――生殖器。除去性交的快感、生儿育女的功利,生殖崇拜的基因便是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赞美。西方古代神庙墙下的神谕“认识你自己”!为人类提出了亘古不衰而又时刻保持新鲜活力的研究课题。由单纯的本能渲泄,发展成生殖崇拜意识,体现了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原始社会中人的增长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因此,只能以增加出生率来求得人口数量的增长。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导致原始人类产生了炽烈的生殖崇拜意识,东西方的原始人概莫能外。人们已在许多地方发现了远古生殖崇拜的遗迹。 出土于西安半坡村的著名新石器时期文物“双面人鱼”陶盆,代表了生殖崇拜的观念:其中鱼纹象征女阴;双鱼中的人面,代表双鱼相交产生的新的生命,是生命之神的象征。此外,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阴阳鱼”、“八卦鱼”、“龙传人”、“二龙戏珠”等。都来源于这个原型。 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以阴阳五行学说与医学结合为标志。“阴阳”这对基本的哲学范畴,来自对许多具体可感事物的特征── “象”的抽绎。不少学者认为阴阳的符号就是男女生殖器的符号,郭沫若曾指出《易经》中表现阴阳概念的“阳爻”(-)和“阴爻”(--)是两性生殖器的高度抽象。也有人认为阴阳文化是生殖文化的直接升华。从某种意义上说,易学的精髓“阴阳二元论”、“太极一元论”,决定了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而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从发生学角度看,都是生殖文化的衍生物。由阴阳范畴派生出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原理,造就了具备中国传统特色的,以类比、推理、辩证为特征的思维方式。这些都与生殖崇拜有革种源流关系。因此,我们说中医学术植根于传统文化,在它身上,流动着生殖文化的血液。 中医基础理论基本上取源于儒、道二家,其中,儒家对生殖活动的认识,强烈地表现出社会道德的特点,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重视子嗣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在它的影响下,中医学尤其强调“性”对子嗣的作用。宋代以后的医书凡涉及性问题的,都是冠以“求嗣”之名。子嗣问题的客观效果是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中医学作为一门实用的技术,为此发挥了巨大作用。以温肾壮阳为基本内容的男性医学,以调经养血为基本内容的妇科医学,自古至今都高明有效。 道家则对性、生殖抱着十分直率的态度。道学鼻祖老子说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含义是:女性是人欲产生的源泉;女性生殖器是世间万物的根本;若想精神永存,长生久视,则性交必须有节制。后世多将“玄牝之门”喻为“道”之变化无穷,这是从哲学角度释《老子》。但老子既然用女性生殖器比喻天地之始,并象征性地表述他所鼓吹的“道”,却再公开、坦率不过地表露出他对生殖文化的态度,而《老子》中“好气养精,贵接而不施”的论述,简直就是中医学性保健的理论准则。到了“独尊儒术”之后,这种重人欲的认识对中医学的影响就变得非常潜在,但它在中医学早期的发展过程中却发挥巨大的作用,影响也十分深远。中医学的一个分支──房中术,可以说是道家养生理论与中医生理学结合的产物。 概言之,中国理性医学的确立是以阴阳五行思想与经验医学相结合为标志的,而阴阳文化脱胎于生殖文化,因此生殖文化也应视作中医理论的基因之一。由于生殖文化的基本特点是以二元的立场来审视世界,所以中医学千百年来一直讲究中和平衡,却没有陷入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这或许可以说是得力于生殖文化二元论所赋予人们的独特的认识方法。 古代的西方也有着极为丰富而生动的生殖文化,给后代留下了不少美丽的传说和神话。例如:古希腊传说中的爱神(或性交之神)名叫阿弗洛狄特(Aphrodite),这是后来催情剂(激发性欲的药物或食物,aphrodisiac)的词源:阿弗洛狄特与荷米兹神所生的儿子梅弗罗第托斯(Hermaphrodtos ),是一位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生殖器的人,因此成为两性人(hermaphroditism)的词源;这个半阴阳之神却与酒神奥尼索斯生下了一个阴茎永远勃起的神普里阿普斯(Priapus),成了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的词源。在《旧约﹒创世纪》里,犹大(Judah)死去的长子没有后代,犹大对另一个儿子欧男(Onan)说:与你的嫂子结婚,为哥哥育种。欧男却将“种子”(精液)撒到了地上。上帝因此杀死了欧男。于是欧男的名字成了“性交中断法”(onanism)的来源。
个人分类: 何裕民谈肿瘤|2804 次阅读|29 个评论
[转载]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了些什么
热度 1 wanfulou 2014-5-4 15:28
美国一位专门研究成功人士早餐前做些什么的作者劳拉指出,早晨是最具创造力的时间段,也是锻炼身体、创造完美身材的时间段,在万物复苏之前醒来,给自己创造一个自由惬意的时间无比重要,但是,他也提醒大家:若希望好好利用完美的清晨时光,是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律能力做铺垫的。 我们和大家共同分享这些良好习惯,从以下几点帮助大家迈向成功健康之路: 1、规划 好好把握清晨时光,最好前一天晚上就做好充分的准备,若是从事创造性工作的话,就提前准备好需要用的资料;若是希望参加运动的保健人士,就需要提前关注天气情况,准备好要用的衣服,并且把需要的东西最好挨着门放在容易找到的同一个地方。另外,还要安排好事情的轻重缓急。 2、运动 每天只是20分钟左右的适度运动就能够提升你的心情,并且能提供给你一天的能量,因此,起床做做晨间操,生活健康又美好。 3、用心 在你起床刷牙齿的时候,若你常用的是右手不防此时改变下思维用你的左手来尝试下,反之亦然,这种做法主要是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4、深呼吸 每天花上几分钟的时间呼吸新鲜的空气、沐浴充足的阳光,将非常有利于你的身心健康。 5、吃得好 现代人基本上不重视 早餐的价值 ,久而不食早餐其实会引发很多的健康问题,例如:甲状腺、脑下垂体之类的慢性病,便秘,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问题。
8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什么是创造性?——致无奈的专利审查员
热度 8 bsyqm 2014-1-20 12:08
最近为一个专利弄得很无奈,也很没脾气。 首先是无法就那个原始的问题——“创造性”的理解与审查员达成一致。 我理解的创造性:任何发明、创新不可能闭门造车、拍脑袋一躇而蹴的,必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或者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得到启发、启示,从而进一步创新得到新的成果,或者在不同领域获得新的成果。 可是,这种理解不为审查员接受,提出“领域不同不具说服力、“文献给出了启示,因此不具备说服力、这种技术对于领域里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不具备说服力。 真很难理解,啥叫创新? 如审查员理解的, 只有世界没有的,凭空出来 的才叫创新?诚然,这种理解没有错,但如果是这样,我想,这对我等小博来说,很难很难,可能也违背科研的基本规律。那些大科学家们可能也会觉得很难受。 其次是审查员的驳回逻辑,真叫人那叫个崩溃!拿两个分属不同领域的对比文献来驳一个发明的不同部分:你这个发明的前半部分文献1中有、发明的后半部分另一领域的文献2中有,所以你这个发明不具创造性!天哪,真崩溃了!
6788 次阅读|11 个评论
决策是科学的,实施是民主的
热度 1 fking86 2013-11-29 22:25
近日座谈,听到这么一个新说法“决策要科学,实施要民主”。详细的解释是这样的:决策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和理解,所以只要是科学的,就要落实贯彻;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需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以免政令不通,劳而无功。 问题一:如何保证决策是科学的?且不说不同学科变化多端,就算是同一学科,决策的科学性没有民主的过程和广泛的争论也无法保证。顶层设计的科学性需要诸多臭皮匠的质疑才可能完善成为科学决策。但凡认真进行过缜密创造性劳动的人都知道,无论多么发达的大脑和自信的人格都难以保证成果的完美。验证(逻辑或是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科学环节。 问题二:缺乏民主的决策必然遇到实施障碍,甚至于毁于一旦。某先君有言:群众有错误认识之际不可强扭,需因势利导,促其自觉其谬,后可顺势而为之。实则缺乏民主支持的决策本身就缺乏科学决策的支柱之一——民主,而民主总是有些许代价的。 问题三: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反过来已经证明决策并不科学,所造成的伤害已经危及决策的实施,即便拨乱反正,也不过是亡羊补牢。 简言之,决策只要是科学的而不顾及民主意见,罔顾决策制定中人的要素、时机的要素、环境的要素,显然不构成科学的决策,是对科学的数理式的片面理解;仅在实施中考虑民主的因素不仅无法形成真正的民主意识,反倒有可能摧毁对民主的信心。 不妨回顾一句话: … , this … would involve us in the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这 …… 会让我们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与错误的敌人进行错误的战争。)定义成功需要很多因素的正确性,其中一项因子错误,结局就是失败。
个人分类: essay|25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提高专利的授权率-连载2-创造性
热度 1 renyongli 2013-11-18 13:40
创造性问题同样是影响专利授权与否的最关键的问题,也属于“一票否决”型影响因素。创造性主要涉及技术问题,同样应该由发明人来负责,本不该由我这个代理人来操心。但我多年实践发现,如果发明人与代理人充分沟通,在创造性方面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找好找准 发明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撰写的话,还是非常有利于在专利审查过程中论证创造性的。 “开创型发明”,其创造性是很容易论证的。这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因为现实中开创型发明是比较少见的。实践中,大多数都是“改进型发明”,即基于前人的技术成果,在某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做出或大或小的改进。 如同新颖性一样,创造性的评价也是要基于检索出来的对比文献来进行。因此,如果发明人能够提前做些必要的检索,哪怕是不完备的检索,也有利于对自己的发明的高度有个基本的认识。 但是,国内发明人有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隐藏一些做出本发明(尤其是改进型发明)时所依赖的关键文献资料,以体现自己的发明创造的创新性高度,对代理人也完全不提这些文献资料的存在,仿佛怕自己的技术水平被打了折扣似的。但其实这样做根本于事无补,以现在专利局的数据库完备程度和审查员的检索水平,肯定(几乎是 100 %)能检索到这些文献资料,到时候提出创造性问题,由于发明人和代理人都没有提前在申请文件撰写上进行必要准备,将会非常被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难以授权。我就见过不止一个这样的发明人,因为在撰写时隐瞒了最关键的文献资料,且遇见的代理人也仅仅是“格式刷+二传手”型代理人,没有做实质性深加工,到了审查阶段,该关键技术资料被审查员检索到,创造性难以论证,最终专利没有授权。其实,如果事先找准找好发明点的话,还是有授权希望的。 评价创造性,说白了就是要看“技术增量”。如果技术增量足够高,或者足够出乎意料,那么就认为有创造性,否则,就没有创造性。 形象点说吧,如果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用你的大袍子挡住巨人,别人乍一看肯定会觉得您身高水平挺高;但是,如果审查员经过检索发现了巨人的存在,那么您的真实发明高度,可能就是您自己的身高那么高。如果提前与代理人讨论后弄清楚发明点,那么撰写时会把重点针对您的身高来着重渲染,强调在此巨人基础上再长高 几厘米 是多么的不容易,并有针对性地完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布局,那么就会为将来争辩创造性打好充分的伏笔,创造性论证就容易被审查员接受。现在,越来越多的申请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撰写阶段就向代理人和盘推出技术发展脉络,以让代理人真正把握发明高度和掌握好笔墨的分配,并做必要的创造性预判,显然,这样做是非常明智的。 与上述隐瞒关键技术资料截然相反的是,有很多发明人,为了体现自己的发明创造是多么的引经据典、多么的有理有据和多么的真实,往往把自己的发明创造的构思原理、所依据的主要科学规律和定理、技术推导细节、主要参考文献、技术试错和摸索过程,等等,原封不动地写入申请文件中,以为这样就能体现发明高度。殊不知,这样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反倒不利于创造性的判断。有句老话讲,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发明创造 。 发明人在进行任何发明创造时,都是有其技术构思过程的,甚至是一个很长的技术构思链条,如果把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写出来,那么审查员正好根据这个技术构思链条来说明这个发明创造是常规技术的组合,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或者是可以通过合乎逻辑的推理或有限次实验而得到的,进而否定该发明创造的创造性。这种审查意见通知书是很难应对的,因为审查员用于否定创造性的理由和证据就直接来自该专利申请文件本身,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从证据学角度来说,力度很强,申请人或发明人常有口难辩,无法应对。虽然说,这种类似于事后诸葛亮的判断方法,在创造性判断中是不允许的,但如果发明人确实把每一步构思过程都写明了的话,那申请人一方也很难证明审查员是事后诸葛亮。一旦不能证明审查员是事后诸葛亮,那么,审查员的否定创造性的审查意见就难以被驳倒,该发明的创造性也就难以论证。既无破,何谈立? 其实,关于创造性的判断,尽管《审查指南》上提供了标准的三步法判断方法,但面对具体实践问题时,创造性判断仍是一个相对主观性的、因人而异的过程。三步法是审查员常用的判断方法,在用来否定一个发明的创造性时是非常管用的,但对于正面证明创造性成立,则显得十分不足。毕竟,建设要比破坏难。关于创造性的正面证明,是专利领域中最迷人最富有争议性的话题,也是最考验代理人技术功底和法律功底的。因为其需要深入涉及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细节,有时还要涉及外文资料的理解和技术比对,工作难度大,因此,过去很多“二传手型”专利代理机构或代理人,没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往往将这个最棘手的活推给发明人去做,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创造性论述,理应由专业的专利代理人负责和主导,也是专利代理人的份内之事,发明人可以在技术提供支持,但代理人绝不能完全将皮球踢给发明人。 总结一下,从提高专利授权率的角度来说,为了在创造性方面能顺利过关,建议申请人或发明人: 1. 提交专利申请前,进行必要的提前检索,对自己的发明的创造性高度有个初步定位; 2. 不要向专利代理人隐瞒你做出发明时所依赖的关键文献资料,提供这些资料给代理人,将有利于代理人弄清你的发明的“技术增量”在哪里,进而在撰写时有针对性地分配笔墨和准备好实施例证据; 3. 请不要在申请文件中透露自己的完整的技术构思链条,这不仅无助于创造性论证,而且简直就是在教育和启发竞争对手。 4. 任何时候,请尽量找专业技术经验和专利代理经验都丰富的专利代理人,远离“格式刷+二传手”型代理人。虽然学历不代表一切,但从统计意义来说,高学历、名校硕博出身的专利代理人,以及涉外专利代理人出身的专利代理人,整体素质要更强些,毕竟,在创造性争辩方面,技术功底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技术细节方面的细微区别,甚至是可能被发明人忽视的细微区别,都有可能就是论证创造性的得力着手点,没有深刻的技术洞察力和技术敏感性,是无法发现这些细微区别的。 与新颖性和创造性同样重要的,还有清楚性和完整性问题,下期博文将重点讨论,敬请关注。 有任何问题,欢迎与本博主探讨!本博主联系方式:renyongli_1977@aliyun.com 13439415214
个人分类: 专利相关|7109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沃士
wyc 2013-9-30 15:13
杨健曾受到两届总理亲切接见《大连晚报2013年9月14日》 添加时间: 2013-09-14 08:49:50 阅读次数: 625 本报记者 于茗军 大连海事大学在读博士生杨健最近很忙,在刚刚结束的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他做了两场场内会议的正式发言。 学生、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社区”大连分社区执委、共青团十七大代表、大连光年控股董事长…… 聚光灯下,有着诸多身份的杨健格外引人注目。 从2005年白手起家开始创业,到如今投资控股、参股企业10余家,做到这些,杨健仅用了8年时间。他有着怎样的成长背景?他是怎样与达沃斯结缘的? 记者日前采访了杨健。 A. 被保送读研却选择先去青海支教 杨健1982年出生在山东潍坊昌乐县,2000年,他以大连海事大学第一名的成绩被海商法专业录取。说起当初刚上大学的经历,杨健告诉记者:“你可以想象一下,山东农村来的孩子,跟一群大城市的同学在一起,说话很土,穿着更土、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见识,这就是我的起点。”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杨健就找了个最基层的乡镇法庭去实习,端茶倒水、整理卷宗、跟着参加开庭。大三大四的时候,他又去律师事务所实习承接案件打官司,这时杨健开始了他创业的原始积累。 本科毕业前,杨健以综合成绩排名专业第一被保送读研,但他却做了一个令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选择——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赴青海做一年的志愿者。“我再三考虑以后,还是决定去青海,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在我看来,创业,需要经历基层的磨练,需要经受艰苦的洗礼,更需要培养百折不挠的精神。事实证明,这一年不仅让我终生难忘,还让我受益终身。” 在青海,杨健第一次走上讲台给孩子们讲课;一个人差不多承担了整个县城的电脑维护工作;那时候还要收农业税,全县的农业税要几十号人工作两三个月才能统计好,杨健做了一个电子表格,计算好公式,用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全干完了。杨健还在当地参与了一个1000多万元的股权纠纷案件,并且最终胜诉。 这一年,对杨健来说是一辈子的记忆,在青海,他总结自己的过去,对以后的道路也作了规划。“真正决定要开公司创业,就是这时候作出的决定。” B. 参加创业比赛赢第一桶金 现实经营却碰得头破血流 2005年,在青海志愿服务期即将结束的时候,大连的同学联系到杨健,告诉他沙河口区政府正在举办“激情创业黑石礁”创业比赛,扶持大学生创业。杨健利用假期时间写出了第一份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就是大学期间一直在运营的网站,最终成为获胜的8支团队之一,得到了政府的4万元创业资金扶持。比赛虽然成功了,但是真正走向市场,却碰得头破血流。 2005年夏天,志愿服务结束后,杨健回大连读研,他的第一家公司也在这时开张了。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头三脚就没有踢开。“当时,我的摊子铺的太大,不但做网站,还销售电脑,代售旅游景点门票、电影票等。这么多的业务不仅没有盈利,反而分散了公司的人力物力,网站也越来越不景气。屋漏偏逢连夜雨。正当公司举步维艰的时候,更大的打击一个个接踵而来。网站服务器出错,丢失了多年来积累下的网络资料,公司租赁的写字楼也到期了。公司从网站最鼎盛时期的60多人,衰落到只剩下一名员工。” 这时候,很多人都劝杨健放弃,但为了创业理想,他选择了坚持。“那时我身无分文,靠透支信用卡为唯一的员工发工资。我们两个人没日没夜地做开发、测试,几天几夜不合眼,那股拼命劲儿连自己都感到吃惊。我把自己所学的法学专业知识和软件开发结合起来,开发了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管理系统。由于适应了市场的需求,产品销路非常好,使濒临死亡的公司重获新生。” 走出困境的杨健,更加体会到,做好任何事情都需要坚持。因为坚持,才度过这一劫。杨健说,他是幸运的,能够早早地经历挫折,让自己迅速成熟。“如果一直都是一帆风顺,很可能会被突然到来的困难所击倒。” C. 曾经受到 两届总理亲切接见 说到与达沃斯的缘分,杨健告诉记者,2011年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世界经济论坛与共青团中央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发起“全球杰出青年社区”,由团中央下属的“灜”公益基金会在中国负责推动“全球杰出青年社区”的工作。“灜”公益基金会在中国运作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公益创业项目YBC,作为YBC的导师,他被推荐成为达沃斯旗下的全球杰出青年社区成员,大连分社区也成为全球杰出青年社区的首批分社区。 作为大连分社区执委,杨健参加过若干场达沃斯论坛组织的活动。他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视野、格局、胸怀的提升。在这个论坛上,与全球最优秀的企业家、政要、科学家平等的交流,共同探讨全人类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受益匪浅。 执委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团结社区成员,共谋社区发展,而且,在全球平台上,向全球杰出青年展示中国青年、大连青年的风采。不仅要奉献时间、奉献经历,甚至还有些经济上的奉献;但杨健觉得收获更多,有国际上对中国青年、大连青年的认可,有社会各界对青年群体的认可,也有成员之间的友情。 杨健告诉记者,今年达沃斯论坛,他的两场发言的话题分别是: “中国艺术的现状”和“数字化世界的知识产权问题”。 他说, 自己能参与到“中国艺术的现状”论题中,主要得益于曾在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挂职担任州政府副秘书长,参与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热贡艺术”的申遗过程,而且,对于“热贡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做了大量工作。 采访结束,回望自己的经历,曾经分别受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的杨健说,在创业的过程中,自己遇到多次选择的机会。25岁的时候,他到长影集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做了不到两年时间,又重新选择创业;28岁,在出国和去大西北挂职之间,他选择到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担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但这一次次的选择,都没有偏离原来的梦想,国企和政府都为他提供了更高的平台。谈到未来的打算,杨健说,短期来看,希望能在明年开始做两年博士后,对自己所从事的动漫、产业园建设运营、天使投资等领域产业做一些深入的研究,也希望通过企业的运营,将研究成果实体化。 ​
个人分类: 未分类|126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大学需要教的创造性和学的主动权
sdzjh870 2013-9-10 10:21
作者:叶志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2-8-13 10:22:18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叶志明:大学需要教的创造性和学的主动权 由于师生之间价值观的差异,38%的学生对学校的核心课程不满意。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学生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化的、相对的、开放的。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 大学里的课程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好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在师生之间却存在着教学价值观的差异。在对毕业生的一项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学校设置的核心课程内容认同度不高,有38%的学生不满意。这一出乎意料的结果,可能让大学教师觉得有些尴尬和无奈,好像辛辛苦苦准备的上好菜肴,客人们一点都不领情。 哈佛大学第25届校长博克指出:“教师和学生对大学的角色和本科教育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认识。”教师的价值取向是时刻准备着探索、传授知识与思想,即以知识本身为目的。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将知识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如“变得成熟”、“取得成功”等。于是,教师更愿意传授那些可证实的知识,即能被实证科学、数学、逻辑学证明的知识。学生则更期望通过大学来实现个人价值,如过上期待的生活、让人生经历更有意义等。 价值观上的差异,在课程教学中表现为教师的供给与学生的需求上的差异。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样就特别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因此教给学生的通常是静止的、唯一的、绝对的、封闭的知识。教师自以为构成了完整系统的知识,实际上却并不完整。因为知识的完整系统性还要包括它的历史、发展与人物……也就是说,传统课程中所谓的完整系统性指的是教师把自己“嚼”过的东西教给学生。这样的知识是没有味道的。 而学生希望获得最新的知识,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要完成这样的知识体系传授,仅依靠课程内容的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上海大学原校长钱伟长院士曾指出:“我们希望学生在学校主要是掌握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所学的课程也好,专业也好,无非是一种载体,通过这个载体来训练大家掌握这种方法。”任何知识都是在一定方法的指导下产生的,新知识的发现、发明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指导实践、认识世界的结果。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爆炸,原有知识的使用寿命大为减少,大学阶段只能完成人的一生获取知识的很小一部分,不管学校和学生如何努力,四年的本科专业知识训练是很难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因此,从本质上讲,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化的、相对的、开放的。这样的课程内容要求教师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觉得学这门课程不仅仅是掌握书本上这点简单的内容就够了,还要从课外去了解其他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可能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我认为,一门好的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是:“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有激活课程内容涉及的知识,才能将其变成学生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力量。也只有掌握方法、创新方法,才能创造知识,真正达到课程设置所要求的目的,学生踏上社会后才会有能力到未知领域去工作。( 作者为上海大学副校长 )
个人分类: 教学视角|1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陆维釗对书法的创造性贡献
热度 1 wyc 2013-7-1 15:22
个人分类: 未分类|2622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创造性人才是怎样炼成的?
wyc 2013-6-19 15:30
我校举行“大使进校园”暨外交官讲坛活动 添加时间: 2013-06-19 07:56:21 阅读次数: 176   6月17日下午,由党委宣传统战部、校团委、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大使进校园”暨外交官讲坛活动在海大展馆报告厅举行。外交部战略咨询小组成员、中国外交学会会长、前驻德国大使卢秋田等5位前资深大使和外交官围绕东西方文化思维差异、我国文化政策和对外文化交流、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人才储备等进行了主题演讲,并与我校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交流。      讲坛结束后,校长王祖温、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郑少南会见了卢秋田大使一行。王祖温代表学校对卢秋田大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特别是近年来校园建设、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以及我校的办学优势和发展机遇,同时展望了我校的发展前景。在谈到中西方高等教育时,王祖温介绍了我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基本情况,并和来宾探讨了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高教体制。   “大使进校园”暨外交官讲坛活动是我校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外专家资源,创新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尝试和有益探索,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相关链接: “大使进校园”暨外交官讲坛专家简介:   卢秋田:历任我国驻卢森堡、罗马尼亚、德国大使,也是两德统一后第一位递交国书的驻德大使(1997.1-2001.12)。曾任中国外交学会会长,现为外交部战略咨询小组成员。著《东西方文化差异》一书。   卢永华:历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驻奥地利大使(2002.9-2007.10),著《奥地利文化》一书。   董俊新:历任驻德国使馆公使衔文化参赞、文化部对外联络局局长,现任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贾建新:历任驻奥地利使馆文化参赞、中国驻德国柏林文化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大众文化学会秘书长。   于兴华:历任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政研室主任,驻奥地利使馆、驻德国使馆办公室主任,现任大连市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副秘书长。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7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上学,现在究竟为了什么?
热度 1 罗非 2013-6-18 11:30
最近,几位朋友们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于是重新开始关注上学这件事,结果就发现,现在的上学过程已经完全异化了。 中国自古以来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这说明,在民间看来,孩子上学的目的是为了今后有更好的生活,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香车美女。 然而,今天的孩子们,上学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看看,一个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上各种早教班,而且不得不上,因为小学入学时,稍微好一点的学校就是要面试的,没有上过早教班的孩子,没有办法回答那些本来不属于他这个年龄段儿童应该了解答案的问题。 上了小学之后,孩子并没有变的轻松,而是变本加厉了。每天晚上都要补习,每个周末都是无穷无尽的辅导班。目的就是要考上更好的中学。 这个噩梦般过程在初中并没有完结,因为,他们还要为了能考上更好的高中而拼命;到了高中,又要为了能考上更好的大学而拼命…… 在大学里,孩子们总算松了口气,没人再给施加压力了。然而,这时候的他已经身心俱疲,而且所有的创造性和学习的兴趣都被消磨殆尽了。作为一个鲜明的对照,请看这篇博文: 8200 万的德国人独占半数的诺贝尔奖,根本在于德国禁止学前教育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这种轻松是虚假的。从幼儿园开始的拼命读书,在牺牲了视力、创造力、学习兴趣和部分健康储备的同时,并没有能给他们换来黄金屋和颜如玉。于是,他们又要为了考上名校的硕士而拼命;再后来,又要为了考上名校的博士而拼命;再后来,可能又要为了能到国外著名学校去做博士后而拼命了…… 然而,一个没有了创造性的人,就算把这一切过程都经历完,他们又能如何呢?因为,他们的路早就被这无穷无尽的上学过程堵得死死的了…… 所以,我们忽然悲哀的发现,当代中国孩子上学,唯一的目的,就只是为了能够继续上学而已;而上到最后,则根本没有出路…… 相比德国的孩子而言,中国的孩子的确输再了起跑线上。不是因为起跑慢,而是因为屡屡抢跑…… 各位亲爱的家长们,您真的和您的孩子有深仇大恨,一定要迫使他走上这条不归路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深受启发---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无限空间
wyc 2013-6-14 15:41
大便也是药物 已有 194 次阅读 2013-6-14 13:15 |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自然》关注粪移植,FDA明确大便也是药物。 也许你认为是我写错字了,这里的粪移植不会是大便移植吧,千真万确就是大便移植。 2013 年 6 月 12 日《自然》杂志登载一篇文章,其题目就是“ FDA gets to grips with faeces ”,字面意思是 FDA 认真对待排泄物,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这也反映出一个道理,新闻期刊就是要语不惊人 死不休。 消化道内容物从身体的上口一直到下口,黄褐色排泄物经常被人们作为垃圾、恶心的代名词,但这个东西也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中国医学中也曾经把这个东西作为一味中药,当然也被许多人诟病,作为中医非科学的依据。不过现在西方医学的代表也开始把目光转向这个恶心的东西,到底是科学,还是无聊话题。其实这个手段早就被使用,当然不是通过口服,而是通过其他手段将健康的内容物移植给患者,将患者不健康的肠道菌群进行更新,这种手段确实成功,但手段往往不固定,随着使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有必要对这种手段进行规范,以提高其安全性。 过去将大便移植作为治疗手段或者作为药物使用,主要是学者和企业的私下活动,上个月在 美国马里兰州中部城市贝塞斯达的美国NIH和FDA召开的一次研讨会是将这种手段第一次纳入政府管理行列,也是FDA第一次将大便作为药物对待 已经开始的临床研究不会受到影响,因为这些研究已经获得 FDA 批准。但美国医生如果开展这一治疗手段,必须按照新药研究的程序向 FDA 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有官员认为这种规定对提高这种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十分必要,但 FDA 也不希望把规定限制太严格以免影响更有效手段的开发。虽然对这种方法的安全性评价需要数年时间,但这已经造成学者之间对如何筛选、处理、导入等问题的激烈争论。 大便移植的根本目的是给患者建立更健康的肠道菌群,这种方法对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杆菌艰难梭菌感染引起腹泻非常有效,这种艰难梭菌肠炎过去 20 年间发病率逐渐增加,而且往往有抗生素耐受,每年大约有 14000 人死于该病。 2011 年的一篇综述论文报道有 300 例抗生素无效的该疾病,采用大便移植治愈率达到 92% (只要能救命,恶心有何妨!)。 但是这种特别有效的方法也存在一些隐患。例如有的医生使用这种方法治疗那些没有确定效果的疾病,如果对大便没有进行严格筛选,可以成为传播疾病的途径,而且现在也不清楚到底那种方式更有效。更需要注意的是,少数人甚至利用网络上提供视频教学资料进行自我治疗(大概是用别人的大便灌肠)。 关于用谁的大便这个问题也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最理想的“药物大便”是自己的健康血亲,因为这在基因和环境方面存在类似性,也有医生认为不用考虑血缘关系。 制备方法很不同,有的学者是将大便冷冻储存,以方便使用。有的学者坚持使用新鲜出笼的,排除 6 小时以内,因为这样可以避免离开身体后出现的细菌死亡和变异。无论新鲜还是冷藏的,都需要进行稀释,主要是用生理盐水,少数学者使用水和牛奶。也有学者再探索人工合成大便 (see ‘How to make a stool’ ). 。 当产品制备好以后,就需要导入。有的学者采用比较简单的灌肠,但是这种方法只能将产品移植到远端的结肠。有的学者使用结肠镜,虽然有一定创伤,但可以将产品送到比较近端结肠。 明尼苏达大学德卢斯医学院感染疾病顾问Johan Bakken,采用更加激进的手段,他采用经鼻小肠导管进行移植,治疗120-130例 艰难梭菌感染患者。他认为这种手段对那些消化道比较脆弱的患者更加安全。加拿大 卡尔加里大学则采用口服经过三层胶囊包装的产品给33名患者治疗(这个真吃!!!)。 学者们普遍同意,如果进行大规模的使用,必须用标准程序对供体进行筛选。例如必须对供者的血液进行检测,以避免如丙型肝炎、爱滋病毒、寄生虫和致病菌等经过这样的途径传播。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手段到底可以治疗那些疾病。除上述特殊细菌性肠炎以外,学者们使用这种方法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如克隆病、慢性结肠炎和多发性硬化(神经中枢白质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病例数都比较少。也有一些人建议使用这种方法治疗肥胖、巴金森病或自闭症,虽然大多数医生对这些建议表示怀疑。因此,需要更多数据确--定那些疾病有效,那些疾病没有效果。看来,大便的复杂程度远超过人们想象,需要许多研究探索。这也是少数学者坚持使用合成大便的重要原因。 原文。 http://www.nature.com/news/fda-gets-to-grips-with-faeces-1.13177 相关阅读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梦、艺术与创造性
pingguo 2013-4-9 15:52
井蛙: 在读到你的邮件之前我并不知道将作何思考,抑或我以前有过的一些思考被重新激活了。我猜想有一些思考可能同时在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层面进行,白天的无意识只是由于处于意识的强光下而无法显现,只好借助梦在睡眠中显现。一个人说出来的东西、写出来的东西,其中隐藏的含义并不总是为他自己所全然知晓,往往需要旁观者才能发觉,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两个人或几个人一起讨论,大家就有可能互为这样的旁观者。 或许可以说心理学想要回答的问题是“我是谁”,心理学的观察者同时也是被观察者。联想到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观察者同时也是被观察者,会不会是心理学中测不准的原因? 如果将人视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那么可以说,人的本质是记忆的总和。实际上,在此,我们是将人的差异性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先天的在遗传信息上的差异;二是后天的在记忆信息上的差异。人与人的不同,一方面是他对于接收到的外部信息的反应方式不同,另一方面是储存在他头脑中的信息的不同——记忆的不同。 受或者不受(感受或者不感受),最终是对于内心而言的。不受,才有所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才有“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就将宗教、文化、习俗以及生存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引入到人的心理世界了。为什么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人与人会有相当大的不同呢,原因就在于储存在他们头脑中的信息不同,他们选择接受的外界的信息不同。要知道,通过解剖,我们无从得到任何记忆的信息。 人的精神世界里存在着不被自身觉察的信息,存在着梦,存在着不被自己掌控的内在力量。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来谈论知识,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谈论宗教、文化、法律、政治,谈论理智与情感、爱与恨、痛苦与欢乐等等,才是更为客观的态度。 梦,是记忆的无意识的表达。进一步来说,梦是由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中的某些信息组合而成的图像。潜伏于肉体中的疼痛与快感,也将向头脑传递相应的信息——尽管我们意识不到。现实给我们带来的担忧、恐惧,日常生活中的七情六欲,都将在头脑中留下痕迹——也就是信息。所有这些信息,在无意识的深层被选择组合在一起,为梦提供它想要的脚本。 我们无法向自己预定一个梦,只能期待。而当梦真的来临,一定与我们预定的模样有所不同,甚至全然相反。梦是它自身创造出来的——通过它,我们才得以看清那些隐藏在我们头脑中的期待与追求,忧虑与恐惧。 艺术家所要做的,不是创造自然,也不是营造梦境——那是神的事业。人类所能做的只是模仿:模仿自然,模仿梦境。 艺术家有时需要约束他的想象力,从而使他的艺术作品因为精准而显得深刻。艺术家有时也需要收敛他的哲思,从而使他的艺术作品更加饱满、富有生机。 时间与逻辑对于科学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对于它们则需要小心翼翼。我们常常需要剔除分析的线索——那些非自然的纹理,去掉那些强加给生活的逻辑。 一往无前流动着的时间在梦里消失了,过去的痛苦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一并呈现在梦里。梦的过程也并不包含时间的意义,它只是一些信息所呈现的随机的顺序而已。出现在同一个梦里的事物,并不意味着它们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它们本质上是不同信息的形象化呈现。 无论是明确的意识还是不明确的无意识,都是大脑活动的表现。梦,并不是已有信息简单排列组合下的呈现,它同时也是创造性的呈现。也就是说,梦具有思维的特点,梦的无意识具有意识的特点——只是我们对此还缺乏了解。所不同的是,梦的思维从不遵从什么思维定式,从不遵从什么原则、规律,仿佛如顺势滑翔一般。梦所具有的这种自然的特点恰恰是最为难得、最为宝贵的,它给先入为主的、刻意的、有局限的思维方式提供了一条自由的途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曾在自己的梦里找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的答案。梦给创造性的人类活动提供了一个几乎具有无限可能的金矿。梦,天然地集生理现象、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于一体。梦,似乎天然地处于意识的最底层同时又处于意识的最高峰。 平果 2013-3-10
个人分类: 心理|3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数学家怎么发现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热度 2 ChinaAbel 2013-3-30 14:26
第一次比较有意识地注意数学解题思路方法的系统归纳是中学时从顾越岭老师的《高中数学精讲 思路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开始的。当时同学们都把这本书视为数学解题的“圣经”。大概全国好多地方都是这样吧,因为此书好多次脱销。后来这本书有个升级的版本: 《数学解题通论》(顾越岭,广西教育出版社),由于信息比较闭塞,当时不知道这本书,所以也没读上。这两本书都是以大量的中学数学为实例从数学问题的根本属性——矛盾性入手,揭示了数学问题的根本规律——矛盾转化的规律,然后制定若干思维原则,用以指导思维定向。以思维原则为指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矛盾分析与思维定向,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经。 高考后“不幸”调剂到数学专业,起初面对抽象的数学,尤其是“遇到能看懂书,但很多课后题目不会做”的时候,老师建议我去读徐利治先生的《数学方法论选讲》等书,也读了刘广云编的《数学分析选讲--数学分析普适性方法及解题方法例析》(黑龙江教育出版社,顺便八卦一个小故事:这本书是我们的数学分析选讲教材,但大一的时候就把书发下来了,当年此书已经绝版了,学校自己翻印刷的,仅供内部使用!),一知半解吧,但至少体会到了数学不是不可琢磨的东西,还是有点规律可循的。后来又读过M.克莱因(Morris·Kline)的《古今数学思想》的部分内容(很惭愧,多次下决心读完此书,但每次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读完),获益匪浅。这套书“从历史角度来讲解的数学入门书”,突出了数学发展的思想方法,论述了数学思想的古往今来,被誉为“我们现有的数学史中最好的一本数学史”(百度百科),有点遗憾的是这本书只讲到古代至十九世纪的数学。其实二十世纪的数学已有胡作玄著的《20世纪数学思想》出版,可以部分地满足大家的需要。 今天到 AlexanderA.Roytvarf,ThinkinginProblems:HowMathematiciansFindCreativeSolutions (Birkhuser|ISBN:0817684050|2013|442pages)的海报,就急忙贴出来。这本书的写作思路和徐利治先生的方法类似:强调如何思考,如何创造新地思考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希望有机会能够完整地读到这本书。 Thisconcise,self-containedtextbookgivesanin-depthlookatproblem-solvingfromamathematician’spoint-of-view.Eachchapterbuildsoffthepreviousone,whileintroducingavarietyofmethodsthatcouldbeusedwhenapproachinganygivenproblem.Creativethinkingisthekeytosolvingmathematicalproblems,andthisbookoutlinesthetoolsnecessarytoimprovethereader’stechnique.Thetextisdividedintotwelvechapters,eachprovidingcorrespondinghints,explanations,andfinalizationofsolutionsfortheproblemsinthegivenchapter.Forthereader’sconvenience,eachexerciseismarkedwiththerequiredbackgroundlevel.Thisbookimplementsavarietyofstrategiesthatcanbeusedtosolvemathematicalproblemsinfieldssuchasanalysis,calculus,linearandmultilinearalgebraandcombinatorics.Itincludesapplicationstomathematicalphysics,geometry,andotherbranchesofmathematics.Alsoprovidedwithinthetextarereal-lifeproblemsinengineeringandtechnology.ThinkinginProblemsisintendedforadvancedundergraduateandgraduatestudentsintheclassroomorasaself-studyguide.Prerequisitesincludelinearalgebraandanalysis.
个人分类: 科技论文写作、搜索经验集锦|5357 次阅读|4 个评论
向生物尤其是真核生物学习高效工作模式:创新思维之我见
zcgweb 2013-3-16 01:30
DNA复制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过程。生物化学教科书中讲过,原核生物的DNA复制基本是线性的、单线程的工作模式,而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是多复制叉、多线程并行的工作模式,效率更高,否则很难想象30亿碱基长度的人的DNA如何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完成复制,而大肠杆菌E. coli的DNA仅有四百万碱基对,可以通过单线程的工作模式完成DNA复制过程。 在科研过程中,尤其是具有创造性科研活动和创新性科学思维的工作过程中,何不采用这种类似于真核生物DNA复制模式呢,即可以采用类似于下跳棋、或者下象棋的方式,来一些非线性的、跳跃式的思维模式呢?初中时阅读过一本书《产品构思畅想曲》,讲的是可以从不同维度思考问题,结合产品的形状、结构特征、用途、材质等进行多维度甚至全维度考虑,将不同的内容或主题词(关键词)在脑海中颠来倒去地不断‘发酵’,就有可能形成新思路,而不是因循守旧的传统的、线性的思维模式。以我们实验室为例,目前涉及到的学科包括: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电磁学等,同时进行的研究工作还包括合成生物学新技术探索、系列新药研发(例如新发现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技术药物已经申报国际PCT专利;新近还发现几乎无副作用的减肥功能食品;原理上可行的但不同于以往的新型抗菌肽有可能解决肠道致病菌的感染问题;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但并不升高血糖的新型糖类制品等),以及规划中的虚拟现实技术和人体通信工程技术等。这样的好处是大脑可被不同的信息源填充,可以在任意时间从容地思考并随意从一个学科切换或‘飞翔’到另一个学科,在思维‘漂移’的过程中产生‘飘逸’的思路,当然其前提是要求同时了解多个学科,而不仅仅是皮毛,所以恒有一个勤学的心态很重要。但是,也有其缺点,即思路太多或者不能再某一个点上长期追求深度突破。不过萝卜酸菜各有所爱,就看列位的喜爱了。对我而言,更喜欢前者,可以enjoy在不同思路、不同学科之间跳跃切换的感觉,可以更加促进novel idea的生成了。 当然,一旦有系列novel idea形成的话,接下来就是组织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们将其付诸实践了。因此,科研组织和管理会成为执行层面的重要步骤。有了novel idea,再加上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团队,那么这个实验室就可以与时俱进,甚至逐步引领科学思维新模式! CZ @ 2013.03.16 01:27:19
个人分类: 科学观察|312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定义
热度 2 lgjszy 2013-3-12 15:09
定义: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从事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发明人应当是个人。发明人可以请求专利局不公布其姓名 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发明人的确定、排名及人数。 关键词:创造;实质性;创造性贡献
个人分类: 教学笔记|3446 次阅读|4 个评论
二哥申基金
热度 6 Nancyback 2013-3-9 21:25
喃们天津卫,有位老二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了八年,一次也没命中。 要说这二哥,也是老海龟教授,正宗东洋大学博士,还据说做过某三项目,有项技术发明还在神某飞天器上用过。 这次又到了申报的时候,可是慌了神。见人就唠叨,这可怎么办?写基金申请书,前 5 次不完全说清楚技术细节,申请不到,评审人说方案不清晰、可行性不明确。后来只好写清楚,还是三年不被批准,今年见鬼了,评审人拿同样的理论推导,完全相同的实验方案,只是加上了实验结果,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快报。 二哥说,人家评审人是国家实验室,咱申请不到经费做不了实验,人家设备是现成的。 “二哥,你怎么知道人家是评审人?”“他自己说的,好几次开会遇上,他都提醒我下次申请怎么改进”。 “二哥,咱不要那基金,反正咱工科有钱做事。”“老弟,你饱汉不知饿汉饥,我可以不要,可人家博导考核,没基金要取消资格啊”。 二哥可怎么办?老海龟科学家变祥林嫂了。 2013 年 3 月 9 日于天南大联合楼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971 次阅读|13 个评论
考试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zhaojl2004 2013-1-23 19:51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基本是填鸭式的,这与历史和体制等有关。当然这种方式也不是没有一点合理性,其中考试环节,我个人觉得是一种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好方式。 有的学生学得好,考试发挥不好,我认为还是学生心理不过关,考试本身就是一种全面的考验,包括对体力,脑力,心理等等。但是这学期我监考中发现学生在考试中不是现场充分调用自己平时积累和学习的知识,而是完全凭记忆复现,老师没讲的,没有提到的,学生就一点也不会。我问为什么啊,学生说老师没教! 反思自己从小到现在的经历,在考试中似乎也是多少有些复现、套公式等。套用王永晖老师的一句话: 考试,不能是套公式,真正的考试,应该是手工作坊型的,真正探索、创造型的。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143do=blogid=654856
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liufeng 2012-12-31 22:12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个人分类: 互联网进化论|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是“围城”
热度 1 lwd8811 2012-11-22 00:51
科研是“围城”,其内的占有这一资源,运作自如,名利双收,风光无限,好不自恋。一些人作为谋生方式,看明白种种潜规则,无法施展才华。而“围城”外也有人想进这个圈子,其中不乏适合做研究的,但是因为诸如学历、途径、壁垒等原因,死活进不去。一旦进去,也许会后悔。“围城”怎么来的?原因在于代代指定。就科研而言,从托儿所到研究院,我们的阿姨、父母、教授、导师,直到校长和主管官员,考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搞什么课题,按什么结果验收 ...... 都为我们设计指定好了,而且都特别热心、尽责。久而久之,学生的我们没有了自我。可以肯定地说,被指定的人生是乏味的,也不可能有创造性,没有创造性就谈不到科研。逃离,也许是获得新生的选择。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2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领导说过没有不能授予的专利
mafei863 2012-11-3 21:35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5542do=blogid=532961 我在sipo的校友说,他们领导说过没有不能授予的专利。只要是专利申请,都是作过了一定的工作,而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专利申请,只要新颖性满足,创造性和实用性一般都没有问题。创造性不高,只是保护的范围很小而已。我这位朋友就是学药学的,他还曾经审过物理 化学 方面的一个专利申请,他说看申请书就如看天书一般,n多张公式推导,不要说本领域一般人员,就是专家,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的才能看懂,何况他一个隔行的人。 一些大企业如何能一年申请成百上千个专利(如dvd相关专利据说就有几百个),日本的家庭主妇如何能成为日本专利的主要申请者,这些都说明专利申请不是一个产品的申请,dvd的光头移动方式,就是一个专利,在接受sipo老师培训的时候,老师就曾说过,一个技术问题被系统的解决,就可以申请一个专利,而一个产品的成功,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会是只有一两个那么少。可以说,如果不考虑申请专利的成本问题(时间,精力,金钱)一个产品可以申请n多专利。对一个产品只有一个专利保护,保护力度也往往是不够的。必须要形成专利保护群保护网,才能有效保护。(windlight,)
个人分类: 基础科学|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个实验室保持在多少人最具有创造性
热度 1 zhangjinami 2012-10-24 20:25
你们实验室有多少人 看看创造力比较强的实验室,人数是多少 实验室的人数与文章的产出及创造性有没有关系那 实验室只是保持在多少人,超过多少人创造力下降。
2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如何找到做每件事情的最佳时间?
Romann 2012-10-19 11:28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多加重视生物钟及其对人的精力和清醒度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精确找到大多数人一天中从事具体活动──无论是解决矛盾还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间。 http://cn.wsj.com/gb/20121019/wvh074441.asp?source=whatnews
1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鲍海飞先生的对话
热度 2 wyc 2012-10-16 16:34
汪育才 2012-10-16 16:08 有一段时间 我们的教育方针只提德智体全面发展, 而没有美育。 有人认为不合适, 冒着很大风险来向上级有关方面反映。 后来,才改为德智体美的提法。 但还有人认为, 美育是培育创造性人才的核心和根本, 并举出美国教育之所以能够造就精英, 否则, 您只能加工出一批人力和工具云云。 从博主的论画之言, 大概也能给那些坚持错误的育人观念者以启示。 博主回复(2012-10-16 16:16) : 汪老师您说的好。 现在的人们关注点也许更简单: 第一只关注钱! 第二个是奖,。。。。 至于智慧、审美等就往后排了,因为这些东西好像不实在。 还有很多。 不同阶层的人关注点也不同。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36 次阅读|7 个评论
生活的理想
热度 3 szc009 2012-9-29 21:10
生活的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拷问的是活着的价值,追寻的是生命的意义,探求的是人生的使命;而该问题本身也告诉我们,生活是不理想的这样一个现实,同时生活的现实却可以因理想而改变。改变的路径便是不断的拷问、追寻与探求,赋予生活价值、意义和使命。不论是高远还是薄浅,生活的全部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活。 那么又何谓理想的生活呢?理想的生活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一个扎根于现实却要突破现实的问题。理想赋予生活以价值、意义和使命,而生活赋予理想以赋予。生活的轨迹是从无到有的,理想的生活是描绘生活的轨迹、创造新的生活。理想的生活在于创造性的生活,创造过去同时也创造未来。我们习惯于说创造未来,如何还要创造过去呢?其实,未来是创造出来的,过去也是创造出来的,过去只是曾经的未来,而未来也是即将的过去。创造是现实的、持续的创造,是立足于过往的改造,是对过往的尊重与突破。没有对过往的尊重,便没有突破,也不会有创造。创造过去更确切的说是尊重历史、珍视现实,历史与现实既是理想生活的起点也是终点。理想无止境,但理想的生活却存在终极的价值、意义与使命。 而理想的生活其终极价值、意义与使命又是什么呢?十八世纪的伟大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Zwei Dinge erfuellen das Gemue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oe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ae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e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翻译成汉语的意思是说,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我们愈是经常和持久的思考它们,对它们历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从这句话本身,我们找不到问题的答案,但这句话所隐含的对于灿烂星空的追寻与仰望,以及对内心崇高道德律令拷问与探求,却体现了理想生活的精髓。有时候我们不知道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么,但却能够真切的感受得到,就好像行走在无边的沙漠中看到了一泓清泉或是一片绿洲一样,心底充盈出希冀与生机来,然后在希冀与生机中昂然前行。 生活的理想也好,理想的生活也罢,也许只是一行诗句:人,诗意地栖居!
个人分类: 躬省力行|4175 次阅读|5 个评论
影响被管理者创造性发挥的因素
shuhualu1016 2012-9-14 10:59
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是人类进步的前提条件。人的意志行为没有创新,所有的人都在千古不变的同一模式下生活活动,这个社会也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了。一个独立的组织也是如此,没有创新也就不可能有发展。不过在一个组织中的创新,其意义要宽泛一些,凡是突破该组织原有行动活动模式和习惯的行为活动都可算作创新,这种创新包括对外的学习和引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和发展,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公理。倒过来说,要想发展进步,也就必须创新。而所谓创新也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因而,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对其社会和其组织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从整个社会或整个组织个整体利益考虑,通过创造性的发挥进行创新是多多益善。创新具有外部经济的特性。核武器的生产是一个创新,这一创新对非敌对的人都有增强其御敌力量的作用,但这一创新的普及却又会危及自身,这是另一个问题。核能的和平使用却是使全人类都能受益的事。因而创造性的发挥,进行创新不仅是行为主体的所向往的,而且是众人都向往的。 但却并不是每个人、每时、没事都能实现创新。因为有一系列的因素制约着创新。这些因素包括意志能力、知识积累、活动自主程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接制约人的创造性发挥的因素,此处暂不讨论。 一、 意志能力 顽强的意志能力是实现创新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意志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创新的最重要因素,在人类科学发展史和生产技术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发明发现是巧遇和偶得,而都是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才获得的。即使在化学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一些物质的化学特性的发现带有一些偶然性,甚至有些发现还不是专门从事其研究的人完成的,是从事它项研究的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获得的。但这种意外也仅仅是相对于他所研究的主攻方向而言的,并非是在海滩散步拾到的钻石。研究试验这本身就是一种意志努力过程,躺在床上,睡在安乐椅上异想天开,任何发明发现都不会去光顾。居里夫妇对放射元素的发现似乎带有偶然性,他们密封着的感光纸,莫名其妙地被暴了光。但这种莫名其妙一事仅仅提供了一个探讨的线索。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意志努力,也不会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这是千百万人常见的事实,但却只有牛顿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人类历史上,通过创造性的发挥,有所发明有所创建的人并不一定是智商超众的天才,更多的却是智商平平的常人。爱迪生在上小学时,被老师认定为是一个最愚笨的、昏庸的蠢货,而要被校方除名,但他却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创新就要做他人未作过的事,走他人未走过的路。这不仅仅是冒险,而且失败和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那些具有超常意志能力的人才能经的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 创新还会遭到习惯势力的责难,没有足够的意志能力就抵挡不住这种习惯势力的责难。创新就是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不免招的他人说三道四、冷嘲热讽。人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任何他人 的责难都包括有对他的自我的否定。因为创新就是对他人的否定,要改变他人早已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因而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并且创新本身还要付出巨大的意志努力。创新都是长期的思索探讨的结果,这种长期的思索探讨也只有具有相当意志能力的人才能完成。即使是一个偶得的新思路,也必须通过系统化的和合理化的思维之后才能付诸实践,而实践本身又是一种意志努力。创新需要灵感,但灵感并不等于创新,因为灵感仅仅提供了一个思路。灵感落到纸上,具体化到物上,必须有意志努力。一首小诗可由灵感偶得,但也还须由意志努力来完成其修改润色工作,这就更不用说学术巨著,文学巨篇了。 二、 知识积累 相应的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又一个前提条件。即知识的积累是制约创新的直接因素之一。即使在海滩散步拾到钻石,这也须知识积累。只有你知道什么是钻石,你才会把不同于一般沙硕的石子捡起来并珍视。而创新是走出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这比拾钻石不知要复杂多少倍。只有当你的知识视野到了前人所未及的地方,你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创新是站在前人肩上的攀登,因而只能在透彻前人的得失的基础之上才能有创新。创新本身也是来自于对前人得失的把握。只有充分意识到前人之失,并想弥补其失,才会形成创新的愿望要求。这就要积累起前人得得失全部知识。 创新又是要寻求一条前人未走过的途径,来达到前人想达到而又未达到的目的,这就要求积累比前人更广博的知识。人,当他成其为人时,他就是先有意识,后才有实践,是由意识指导进行的实践,当然实践又会丰富他的意识。因而没有超越前人的知识积累,也就不会有超越前人的创新实践。创新不仅有手段的创新,而且有目标的创新。只有知识的积累,为更远大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也才会有新目标的确立。 创新依赖于知识积累。所以,只有那些积累了广博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创新。 三、 活动自主的程度 活动自主的程度是制约创造性的发挥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发挥创造性进行创新就是做前人未做过的工作。如果其活动不自主,而被他人限定了活动方式,他也就不能根据他所积累的知识重新进行组合,发挥智慧才干,驰骋想象,大胆探索,因而也就不会有创新。 活动自主就是生活方式方法的自主,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选择自主。只有活的方式方法自主,活动者才有创新的自由。只有活动所需物质条件选择自主,活动者才具有创新的物质条件。并且活动的内容要求自主。 人只有做他想做的事,热心的事,有兴趣的事,他的积极性才会最高,他灵感的闸门才会被充分地打开 。活动内容不自主,就难以保障活动者的志趣与活动方向一致。让一个人做他并不乐意做的事,他除了按部就班外,就只有怠工反抗。不是志趣所在,就既不能把他的意志努力稳定在这一定的方向上,也不能期望他积累与之相关的充分的知识。活动的方式方法不自主,也就是被剥夺了创新的自由。活动的物质条件选择不自主,活动者想创新也只能纸上谈兵。创新必须有实践,即使一个理论的创新,也必须有实践来检验其理论。而实践却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无论多么伟大的航天专家也无法用锯子刨子把圆木加工成航天飞行器。
2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影响被管理者创造性发挥的因素
shuhualu1016 2012-9-13 10:06
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是人类进步的前提条件。人的意志行为没有创新,所有的人都在千古不变的同一模式下生活活动,这个社会也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了。一个独立的组织也是如此,没有创新也就不可能有发展。不过在一个组织中的创新,其意义要宽泛一些,凡是突破该组织原有行动活动模式和习惯的行为活动都可算作创新,这种创新包括对外的学习和引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和发展,这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公理。倒过来说,要想发展进步,也就必须创新。而所谓创新也就是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因而,人的创造性的发挥对其社会和其组织都是至关重要的。但从整个社会或整个组织个整体利益考虑,通过创造性的发挥进行创新是多多益善。创新具有外部经济的特性。核武器的生产是一个创新,这一创新对非敌对的人都有增强其御敌力量的作用,但这一创新的普及却又会危及自身,这是另一个问题。核能的和平使用却是使全人类都能受益的事。因而创造性的发挥,进行创新不仅是行为主体的所向往的,而且是众人都向往的。 但却并不是每个人、每时、没事都能实现创新。因为有一系列的因素制约着创新。这些因素包括意志能力、知识积累、活动自主程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间接制约人的创造性发挥的因素,此处暂不讨论。 一、 意志能力 顽强的意志能力是实现创新的首要条件。也就是说意志能力的大小是影响创新的最重要因素,在人类科学发展史和生产技术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发明发现是巧遇和偶得,而都是通过长期的意志努力才获得的。即使在化学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一些物质的化学特性的发现带有一些偶然性,甚至有些发现还不是专门从事其研究的人完成的,是从事它项研究的人,在研究过程中,意外获得的。但这种意外也仅仅是相对于他所研究的主攻方向而言的,并非是在海滩散步拾到的钻石。研究试验这本身就是一种意志努力过程,躺在床上,睡在安乐椅上异想天开,任何发明发现都不会去光顾。居里夫妇对放射元素的发现似乎带有偶然性,他们密封着的感光纸,莫名其妙地被暴了光。但这种莫名其妙一事仅仅提供了一个探讨的线索。如果没有进一步的意志努力,也不会有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苹果从树上落到地上,这是千百万人常见的事实,但却只有牛顿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在人类历史上,通过创造性的发挥,有所发明有所创建的人并不一定是智商超众的天才,更多的却是智商平平的常人。爱迪生在上小学时,被老师认定为是一个最愚笨的、昏庸的蠢货,而要被校方除名,但他却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创新就要做他人未作过的事,走他人未走过的路。这不仅仅是冒险,而且失败和挫折都是不可避免的。也只有那些具有超常意志能力的人才能经的起失败和挫折的打击。 创新还会遭到习惯势力的责难,没有足够的意志能力就抵挡不住这种习惯势力的责难。创新就是与众不同,而这种不同不免招的他人说三道四、冷嘲热讽。人作为一种主体性存在,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的,任何他人 的责难都包括有对他的自我的否定。因为创新就是对他人的否定,要改变他人早已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因而遭到一些人的反对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并且创新本身还要付出巨大的意志努力。创新都是长期的思索探讨的结果,这种长期的思索探讨也只有具有相当意志能力的人才能完成。即使是一个偶得的新思路,也必须通过系统化的和合理化的思维之后才能付诸实践,而实践本身又是一种意志努力。创新需要灵感,但灵感并不等于创新,因为灵感仅仅提供了一个思路。灵感落到纸上,具体化到物上,必须有意志努力。一首小诗可由灵感偶得,但也还须由意志努力来完成其修改润色工作,这就更不用说学术巨著,文学巨篇了。 二、 知识积累 相应的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又一个前提条件。即知识的积累是制约创新的直接因素之一。即使在海滩散步拾到钻石,这也须知识积累。只有你知道什么是钻石,你才会把不同于一般沙硕的石子捡起来并珍视。而创新是走出前人从未走过的路,这比拾钻石不知要复杂多少倍。只有当你的知识视野到了前人所未及的地方,你才能走出一条新路来。创新是站在前人肩上的攀登,因而只能在透彻前人的得失的基础之上才能有创新。创新本身也是来自于对前人得失的把握。只有充分意识到前人之失,并想弥补其失,才会形成创新的愿望要求。这就要积累起前人得得失全部知识。 创新又是要寻求一条前人未走过的途径,来达到前人想达到而又未达到的目的,这就要求积累比前人更广博的知识。人,当他成其为人时,他就是先有意识,后才有实践,是由意识指导进行的实践,当然实践又会丰富他的意识。因而没有超越前人的知识积累,也就不会有超越前人的创新实践。创新不仅有手段的创新,而且有目标的创新。只有知识的积累,为更远大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也才会有新目标的确立。 创新依赖于知识积累。所以,只有那些积累了广博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实现创新。 三、 活动自主的程度 活动自主的程度是制约创造性的发挥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发挥创造性进行创新就是做前人未做过的工作。如果其活动不自主,而被他人限定了活动方式,他也就不能根据他所积累的知识重新进行组合,发挥智慧才干,驰骋想象,大胆探索,因而也就不会有创新。 活动自主就是生活方式方法的自主,活动所需的物质条件选择自主。只有活的方式方法自主,活动者才有创新的自由。只有活动所需物质条件选择自主,活动者才具有创新的物质条件。并且活动的内容要求自主。 人只有做他想做的事,热心的事,有兴趣的事,他的积极性才会最高,他灵感的闸门才会被充分地打开 。活动内容不自主,就难以保障活动者的志趣与活动方向一致。让一个人做他并不乐意做的事,他除了按部就班外,就只有怠工反抗。不是志趣所在,就既不能把他的意志努力稳定在这一定的方向上,也不能期望他积累与之相关的充分的知识。活动的方式方法不自主,也就是被剥夺了创新的自由。活动的物质条件选择不自主,活动者想创新也只能纸上谈兵。创新必须有实践,即使一个理论的创新,也必须有实践来检验其理论。而实践却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无论多么伟大的航天专家也无法用锯子刨子把圆木加工成航天飞行器。
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连学术都如此
热度 5 caihuayuan 2012-9-4 23:23
连学术都如此
百度一下,上面都是些什么网站,它们个个标榜自己是中国最权威的网站,谁能告诉我哪个可信啊? 大家都知道英国的自然杂志审稿过程是由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来审的,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学术期刊不采取这样的方式? 一旦一种杂志或期刊只会刊登有创造性有重大价值的文章,那意味着,投稿的人必须要写出有质量的文章才能够被刊登,那么每一个想投稿的人都会把自己潜心研究出来的成果发表,尤其是在比较权威的杂志上,他们不会拿一些低质量的东西去投稿,(因为他们知道低质量的文章投了也是白投),而作为一个审稿者,就是站在来自全世界的科研宝藏面前,最新的最深的研究发现都睁眼就能看到,作为一个资深专家,你发现这些有创新的有重大意义的文章时,那不你埋头去做10年的研究收获的少,那些成果,他们既然投稿,就是要公布于世的,可你可以第一时间知晓这些成果,吸收转化。 中国学术期刊的那些猪都让什么主编去审稿他们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而且可以坐享其成的资源 更荒唐的是中国有很多代为投稿的公司,他们跟那些学术期刊合作,你要投稿可以通过这些公司投,没错,当然还要缴纳一定的投稿费!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那些学术期刊已经与那些助投公司勾结到一起,已经变成他们赚钱的工具! 还意味着什么?还意味决定文章能不能被发表决定因素不是稿子的内容质量,而是钱 这就造就了一个现实:中国没有像 nature,Science这样的权威杂志,也很少有高质量的论文 为什么什么东西在中国都会变质掉 连学术都如此,其他领域更不用说 想问问相关部门,你怎么就能允许那些助投公司的存在?还是你也与之同流合污了?如果没有你们的允许,那些公司的存在就是不合法的?可那些公司那么多那么久了你还不知晓的话,这也太不合常理了吧? 那你们是不是天天都在搂小蜜睡大觉呐?
个人分类: 世界之我看|60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要想干好任何事情 都不能沒有创造性思維
wyc 2012-8-22 06:56
俞正声: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 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已有 65 次阅读 2012-8-21 10:57 | 个人分类: 政治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创新 div center 俞正声 color 俞正声强调按照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确保实现年初确定的目标 面对压力,不懈怠寻机遇善作为 近日与韩正带领各区县和市有关委办负责人开展区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调研,殷一璀等参加 ■力争实现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新兴产业有新态势、创新驱动有新亮点、体制机制有新突破 ■上海要积极探索,领先创造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力争在创新突破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面对经济下行趋势压力,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要重视抓项目、抓开工、抓服务、抓竣工 ■要高度关注社会矛盾化解,重视信访突出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分析研判和处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要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咬定目标,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完成并争取完成得好一些,为迎接十八大召开、为明年发展奠定好的基础 ■目前要抓紧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聚焦重点工程重点区域建设,扎实有序地抓好落实 16日至18日,市委书记俞正声,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等市领导带领各区县党政负责人和市有关委办负责人,开展区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调研。俞正声在座谈会上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方针,力争实现结构调整有新进展、新兴产业有新态势、创新驱动有新亮点、体制机制有新突破,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的实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作出新贡献。 市领导殷一璀、丁薛祥、徐麟、艾宝俊、尹弘、杨雄、沈晓明、姜樑等参加调研和座谈。 连日来,上海持续高温、气候炎热。俞正声、韩正等市领导先后前往静安、长宁、徐汇、普陀、嘉定、宝山、闸北、杨浦、浦东、奉贤、金山、松江区调研。冒着骄阳酷暑,大家深入楼宇、园区、企业车间实地察看,听取各区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情况介绍,了解和研究上海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情况。 在入驻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静安会德丰广场,俞正声、韩正等登上大楼的61层平台,眺望周边商务楼宇,了解楼宇经济发展、总部经济集聚情况。在长宁区上海世贸商城贸易便利化“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国别商品中心,大家仔细察看,讨论如何进一步推进贸易中心建设。来到上海科技创业苗圃杨浦基地,市领导与在此创业孵化的青年创业者们亲切交谈,了解扶持创新创业政策实施情况。在松江区,调研队伍一行观看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保护与综合开发项目总体规划模型,实地考察项目进展。 在普陀长风生态商务区、闸北上海多媒体谷、金山工业区,市领导察看了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创图科技有限公司、“联动U谷”产业综合体项目,听取企业发展、项目实施情况介绍,了解园区集聚企业、服务企业的情况。在徐汇、嘉定、宝山、浦东、奉贤区,调研队伍一行来到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汽车上海技术研发中心、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集团上海临港产业中心,听取企业科技创新、自主品牌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情况介绍,深入车间,察看企业智能化生产线和新品展示。企业坚持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和面对困难勇于突破的良好精神状态,赢得大家的赞誉,引发大家的思考。 在18日下午举行的调研座谈会上,俞正声讲话时指出,通过这次调研,各区县、各部门互相学习、相互借鉴,看到了各区县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亮点和特色,看到了大家面对压力不懈怠的良好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企业积极寻找机遇、善于作为的进取态势。面对智能制造和数字服务所带来的新变化,上海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领先创造新的业态和商业模式,力争在创新突破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俞正声指出,今年以来,上海坚定不移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干部群众思想统一、团结奋进,发展态势趋好、社会和谐稳定。面对经济下行趋势的压力,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要重视抓项目、抓开工、抓服务、抓竣工。要高度关注社会矛盾的化解,重视信访突出问题的研究和解决,重视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分析研判和处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韩正在讲话时指出,上海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实现建设“四个中心”的宏伟目标, 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不懈推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正确选择,也是唯一之路 。我们要按照中央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咬定目标,确保全年各项任务完成并争取完成得好一些,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明年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目前,要抓紧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聚焦重点工程、重点区域建设,扎实有序地抓好落实。要重视动迁收尾工作。要认真开展好城市运行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和市容市貌整洁等专项行动,全力以赴把各项工作做好。 座谈会上,虹口、黄浦、闵行、青浦、崇明等区县负责人介绍了本区县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推进情况,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科委、市国资委负责人作了发言。(记者 缪毅容) 原文见 http://cpc.people.com.cn/n/2012/0820/c64094-1878434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3716-604356.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176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创造性思维杂感
热度 36 tashaxing 2012-8-21 12:52
创造性思维杂感 日前,王芳老师邀我参加如何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之讨论。因畏于命题太大,迟迟未敢提笔。然盛情难却,只好变换角度,结合自身经历、杂感一番。 冥思苦想良久,愧感自身创造性思维乏善可陈,实无从论述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过,若言创造性思维贵在求异,则自己近乎异端之研究经历倒也有一二。现例举于此,也许能从一个侧面给有关讨论增添些许资讯,带来某些启示。 两年前,本人在《 打铁的骄傲、学问与奇想 》一文中曾提及自己的博士论文工作 - 陶瓷材料烧结后冷加工与热处理。原始思想是我的导师木原谆二先生提出来的,他将该成形加工方法谓之为“ Controlled Fracture Forming ”。我有幸亲身经历与参与了该项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得失成败,多有感慨。所谓 Controlled Fracture Forming 的基本学术思想如下:既然塑性变形这一材料的破损形式可被积极应用于金属的塑性加工,材料破损的极限形式 - 断裂能否用于陶瓷等脆性材料的成形加工呢?欲实现这一近乎天开的奇想,必须解决两大技术难题:材料整体性的维持与连续性的恢复。先生设想的解决方案是:用可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包覆以保证加工过程中陶瓷工件的整体性,而以再烧结解决控制破碎成形后陶瓷材料的连续性。这样,便可对金属材料包覆的陶瓷材料进行轧制、旋锻等常规压力加工,然后通过再烧结恢复陶瓷材料的连续性,整个过程即相当于一个“冷加工与热处理”的过程。诚然,由于包覆材料的混入与扩散污染、以及包覆材料的后处理等问题, Controlled Fracture Forming 也许注定难以成为广泛应用的成形加工技术,但其在材料成形加工思想上的重要突破则是毫无疑问的、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也证实了这并非异想天开。无论如何,这是我迄今经历过的最具创造性思维的工作。 另一项自认为颇显创造性思维的工作,则是自己完全独立开展研究后的事。由于博士论文工作与主流偏离太远,多少影响了博士毕业后的去处。故自博士毕业之后,便逐渐转向了现在的研究方向 - 铁电与介电材料,自觉渐渐靠近了学术界的主流。然在此过程中,也有“异心”不死之时。刚回国供职之际,曾一度热衷于压电陶瓷力学性能的改善、尤其是增韧 , 但无非是将结构陶瓷增韧的途径引入到压电陶瓷 ,原 创性有限。但经历一次 NSFC 申报未果后,豁然开朗: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将压电第二相引入结构陶瓷基体中,实现压电第二相增韧呢?基本原理其实很清楚,所谓陶瓷增韧不外乎引入某种机制使得裂纹扩展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 - 颗粒增韧、相变增韧、纤维增韧等皆如此。若引入铁电或压电第二相,当裂纹扩展至相界面时则压电效应会消耗部分弹性能,进而妨碍裂纹扩展,最终达到增韧的目的。该设想很快在 BaTiO 3 增韧氧化铝陶瓷中得到实验证实,最初的研究结果也于 1997 年发表于 Materials Letter ,并有幸获得了本人第一份 NSFC 的资助,这使我至今心存感激。随后,压电第二相增韧在 3Y-TZP 等更多的材料体系中获得成功,更多的结果发表在了 J. Eur. Ceram. Soc. 上 。当然,也有少数几个课题组随后陆续展开了更深入的工作。不过,自己由于主流方向的工作渐渐走上正轨,也便无心再兼顾这份副业。有趣的是,偶然读到几年后 Nature 上国外研究者关于 BaTiO 3 增韧氧化铝陶瓷的大作,基本学术思想与本人几乎一致。先是眼睛一亮,满以为人家引用了自己的文献,结果只字未提,未免失望。也罢,也许人家真没读到本人的论文,谁让自己的论文没发表在更显眼的期刊上呢。况且,人家的文章的确写得漂亮,数学模型也建得完善多了。无论如何 , 这算是一个赛翁失马的例子。如果前一个 NSFC 申请不失手,也许自己就不会产生压电第二相增韧的思想。 从上述例子,我所能悟到的是:科学研究不妨从突破传统与常识束缚入手,超过极限以后导致某种失效的现象反过来也许是可以积极利用的;山重水复之际,冷静面对,适时改换思路,甚至逆向思考,兴许便能遇上柳暗花明。诚然,社会环境能否容许甚至鼓励纯科学兴趣主导的研究,对于我们原创性思维的形成至关重要。 随着自己主流研究方向的发展,已很久未涉及类似上述异端的研究了。毕竟诸如此类的研究既不符合国家重大需求、也不一定能与重大科学问题联系在一起,而离开这两点又是很难解决生计问题的。即便如此,上述近乎异端的研究经历,却不时对自己的主流研究方向产生积极影响。如果再有新奇想法产生,还想继续开展一些近乎异端的研究,聊当痴心依旧。
个人分类: 格物释疑|8967 次阅读|80 个评论
提问之问
wyc 2012-8-14 09:01
1] 汪育才 2012-6-7 06:31 不善问之学者, 遍地皆是。 视而不见, 见而不言, 言而不行而已矣! 天天喊素质教育, 素质在哪里? 人人夸启发式教学, 谁见之普及众生? 到处说要努力培育创造性人才, 人才何在? 叫人家提问之人, 阁下又有何高见? 不说倒也罢了, 越说越觉 此问题之大矣!!1 善哉, 自我做起, 自已解放自己, 努力践行老祖宗遗训: 学贵善疑, 小疑则小悟, 大疑则大悟, 不疑则不悟。 悟之不存, 何来成器之可言?
个人分类: 未分类|2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甘阳:毛泽东时代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热度 2 胡业生 2012-8-13 17:11
进入专题 : 改革 ● 甘阳 ( 进入专栏 )      新改革共识的形成      我个人认为,无论从哪种角度,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完全对立起来的论述都是有失偏颇的,而且难以真正解释共和国六十年的整体历程。首先,无论中国社会现在存在多少贫富分化和社会不公的问题,但我以为仍然必须强调,中国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几乎是前无古人,甚至是后无来者的。世界银行行长(前美国国防副部长)最近说,过去25年来全球脱贫所取得的成就中,约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因为中国经济的增长使得4亿人摆脱了贫困。这种巨大成就是实实在在的,不容抹煞的。此外,我也想强调,无论中国的农民和工人今天的生活状况仍然存在多少问题,但把中国的农民和工人说成好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不符合事实的。总的来说,改革以来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生活都有明显的实质性提高,中国基本解决了历史上长期无法解决的“挨饿”问题,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毫无疑问,九十年代以后的改革导致贫富差异的日益扩大,从而使社会公平的问题成为当代中国的头号问题。但也正是在这里,我想指出,晚近以来关于改革的种种争论,实际不应该简单地说成是“改革共识的破裂”,恰恰相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种“新的改革共识的形成”。这种“新的改革共识”就是强烈要求中国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而不再是片面追求“效率优先”,要求改革的结果是“共同富裕”而不再是“少数人先富”,要求改革更加明确“以人为本”的目标而不再是盲目追求GDP增长。这种“新的改革共识”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大公共舆论,并且已经促成近年来中国政府和执政党改革方针的重大调整和转向,这就是胡温新政以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基本纲领的提出。在2005年底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基本精神是突出强调,中国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诚然,这种新改革共识会受到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但我们应该看到,很少有人敢正面公开地反对这种“新改革共识”,换言之,“新改革共识”的舆论威力不容低估,这种共识现在至少已经形成了对利益集团的一定制约作用。      新改革共识与当代中国的三种传统      我认为,上述“新改革共识”的逐步形成,实际是共和国六十年整体历史所形成的某种综合效应,亦即“新改革共识”实际首先带有调和共和国前三十年历史与后三十年历史之张力的倾向。如果说,“旧改革共识”往往带有否定共和国前三十年的倾向,那么,“新改革共识”实质上就是要求把共和国前三十年形成的传统重新整合进来。更进一步说,“新改革共识”实际可以看成是当代中国三种传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我近年来所指出,我们目前在中国可以看到三种传统,一个是改革二十八年来形成的传统,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很多观念包括很多词汇基本上都已经深入人心,融入为中国人日常词汇的一部分,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包括很多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概念例如自由和权利等等。另外一个传统则是共和国开国以来,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平等,是一个追求平等和正义的传统。我们今天已经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表现得非常强劲,从90年代中期以来就有关于毛泽东时代的很多重新讨论,而九十年代后期以来这个毛时代的平等传统更是日益强劲。这在十年以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想到,但今天却已经无人可以否认,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个强势传统。最后,当然就是中国文明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即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或儒家传统,这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主要表现简单讲就是注重人情乡情和家庭关系,这在中国现在的许多电视剧特别是家庭生活剧以及讲结婚离婚的日常伦理剧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以上三种传统的并存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大陆非常独特的国情。如果我们以香港社会作为对照的话就可以看出,香港社会有上面说的第一种传统(市场和自由的传统)和第三种传统(注重人情乡情的传统),但香港社会没有上面说的第二种传统,即没有强烈追求“平等”的传统。因此尽管香港社会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也有很多人在致力改善这种不平等,但不平等的问题在香港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引起激烈意识形态争论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以美国作对比的话则可以看出,美国有上面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传统,即自由和平等的传统都非常强烈而且这两种传统之间的张力可以说就是美国的基本国情,但美国没有我们上面说的第三种传统,没有什么人情和乡情观念,更没有人情和乡情背后的一整套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      中国道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      中国改革的共识形成,不可能脱离上述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即三种传统的并存。我认为,当代中国正在形成的“新改革共识”,其特点在于这种共识不可能以排斥上述任何一种传统的方式来形成,而是必然要同时承认上述三种传统各自的正当性,并逐渐形成三种传统相互制约而又相互补充的格局。   可以说,现在的“新改革共识”初步体现了上述三种传统的合力作用。首先,“和谐社会”这个概念本身毫无疑问是植根于中国儒家传统的,这与执政党以往强调的西方传统的“阶级斗争”概念有根本的不同;其次,“和谐社会”的实质目标亦即“共同富裕”则是毛时代社会主义传统的核心追求;但第三,共同富裕的目标并不可能通过排斥市场机制来达成,而仍然将通过进一步完善改革以来形成的市场机制来落实。毫无疑问,这三种传统的合力过程将充满张力,充满矛盾甚至冲突,但三种传统形成矛盾,张力和冲突,并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以一种传统排斥压倒其他传统才是坏事。我们需要反对的恰恰是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以及任何形式的“零和游戏”政治格局。可以肯定,无论有多少张力,中国的“新改革共识”必然要同时包融上述三种传统,而不可能排斥其中任何一种传统。   有人或许会批评说,以上这种看法有否定“阶级斗争”的取向,对此我将回答说,我们今天或许很有必要重新思考毛泽东当年提出的区分“人民内部矛盾”与“敌我矛盾”的重要思想。中国改革过程目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张力和冲突,大多数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不宜轻易把它们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我们必须反对任何人以“政治正确”自居,任意激化人民内部矛盾,同样,对于现在许多人动辄引用西方文化研究的所谓“性别,族群,和阶级”等理论来讨论问题的倾向,我们也有必要强调,男人与女人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矛盾也是人民内部矛盾,许多族群矛盾也是可以通过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来和平地解决的,任何把“人民内部矛盾”扩大为你死我活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的作法都是错误的,而且将导致政治上的灾难。对西方流行的种种所谓理论,无论是左翼的还是右翼的,我们都必须批判地加以检讨,而不应随便拿来就套。事实上现在“太阳底下早已没有新东西”,我并不认为当代西方种种所谓理论对我们有多少价值。中国人需要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用自己的脚走路。   从长远的意义看,当代中国正在形成的“新改革共识”,如果得到健康的发展,将有可能逐渐突显“中国道路”的真正性格,这就是,中国的改革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形成一个象美国那样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达成一个“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我在不久前曾经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含义实际就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因为首先,中华的意思就是中华文明,而中华文明的主干是儒家为主来包容道家佛教和其他文化因素的;其次,“人民共和国”的意思表明这共和国不是资本的共和国,而是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为主体的全体人民的共和国,这是社会主义的共和国,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质就是“儒家社会主义共和国”。中国改革的最深刻意义,就是要深入发掘“儒家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这将是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最大课题(参见本文附录:“关于中国的软实力”)。      重新认识共和国六十年      从以上的视野出发,我在近年来曾借用从前中国传统公羊学的一个说法,提出中国的改革今后需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亦即认为今天要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因此,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中国改革成功与毛泽东时代的联系和连续性,同时重新认识整个传统中国历史文明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性。   在以下的有限篇幅中,我将暂时搁置关于中国历史传统与当代中国的关系问题,而比较集中地初步提出一些关于共和国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的关系问题。   首先,共和国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亦即毛泽东时代与邓小平时代,当然有其根本性的不同。这就是邓时代开始决定性地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现在必须强调,仅仅这个转移并不足以保证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因为苏联东欧很早就放弃了阶级斗争,很早就把一切都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可是他们的经济改革却不能成功。为什么中国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改革后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而前苏联东欧当年的经济改革却不成功从而导致全盘的社会解体?我们今天必须重新提出这个老问题,亦即在原社会主义国家中,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反而能比前苏联东欧国家更成功?中国改革二十八年来,经济成就非凡,为什么中国的改革能取得这种成功?这个问题事实上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解释。   我们只要稍微回想一下就会记得,从八十年代初一直到九十年代初,西方舆论界和学术界很少有人看好中国的经济改革。原因很简单,他们很自然地认为,如果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都不能成功,中国又怎么可能成功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既然同样是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如果苏联东欧经济改革都改不下去,中国怎么可能改得下去?这个看法是很自然的。特别是苏联的工业化、现代化的程度、哪一样不比中国高得多?他们的农村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他们的厂长经理的教育程度和基本素质当然都比中国当时高得多:到1978年前后,中国所有的厂长和经理的平均教育水准是9—11年,9年就是初中毕业,11年高中还没有毕业,高中毕业要12年,而苏联当时的经理厂长自然清一色都是至少大学毕业。那时比较中国和苏联东欧的生活水准就更不用讲了,他们各方面的生活水准都比中国高得多,80年代时中国人一般家里都没有电话,更不要说汽车了,但是苏联、东欧那时候电器汽车早已经进入日常生活了。尤其是,前苏联东欧没有搞中国式的大跃进,没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他们远比中国更早放弃阶级斗争而转向了经济建设,他们也远比当时的中国政治上更开放,为什么他们的经济改革搞不下去,凭什么最落后的中国的经济改革反而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功?   对这个问题,实际可能只有一个解释,这就是:邓小平改革能够成功的秘密恰恰在于毛泽东时代,特别是毛泽东决定性地破坏了中国建国后想建立中央计划经济的努力。这里可以借用熊彼特的说法,毛泽东时代实际上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毛泽东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确实对当时的中国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但这种破坏同时是一种“创造性破坏”,这就是破坏了中国变成苏联式计划经济的方向,创造了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前就已经不是苏联式的中央计划经济结构,从而为邓小平时代的经济改革奠定了根本基础。      毛泽东的“创造性破坏”奠定邓小平改革的基础      毛泽东搞破坏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1958年大跃进毛泽东把中国88%的工厂的管理权全部移出中央部委的管辖范围,而把它们转交给各级地方政府管理,把财权、企业权统统给地方,不但各省、各地区、而且各县都有自成一套的工业,这就是毛泽东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主张,要求每一个县都可以自己发展工业。1961年以后刘少奇把所有的工厂都收回中央管辖,但毛泽东1964年以后又开始把所有的经济下放给地方,提出要“虚君共和”,反对一切由中央管辖。毛泽东当时说的骂人话非常有名:从地方上收编中央的企业统统都拿出去,连人带马都滚出北京去。到文化大革命,1968年甚至根本没有计划,整个国家没有国民经济计划,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毛泽东实际上把中国当时力图建立的中央计划经济基本摧毁掉了。   以上的故事虽然人所共知,但人们通常都把它看成是毛泽东的破坏成性,很少有人认为毛泽东的这一系列行为恰恰为以后邓小平的经济改革奠定了根本基础。因此这里我愿引用一个美国学者的研究,这个美国学者既不是左派,也不是亲中派,而是后来曾任克林顿第二届政府的远东助理国务卿,亦即美国政府的亚洲事务最高官员,中文名字是谢淑丽(SusanShirk)。但在她当官以前,曾出版一本专着,叫做《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逻辑》(ThePoliticalLogicofEconomicReforminChina)。这书是根据她从1980年到1990年每年到中国实地考察的结果写的,是1993年出版的。这个书名本身就很有意思,因为她实际觉得,中国经济改革的这个“政治逻辑”是很不符合西方的逻辑的,而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则是比较符合西方逻辑的。问题是,为什么符合西方逻辑的苏联改革反而不成功,而不符合西方逻辑的中国改革却反而高度成功?这就是她实际提出的问题。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看,戈尔巴乔夫给他自己设定的目标,自然不是要把苏联瓦解,他希望苏联像中国一样经济改革成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他所做的一切,和邓小平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邓小平成功了,戈尔巴乔夫却搞垮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国的教育水准、经理的水准、工业化的程度、现代化的程度,和苏联怎么能够相比,怎么会中国是成功了?   她写这个书最早的出发点,实际也是象其他西方学者那样,认定中国改革是一定不行的。但在带着这个基本问题详细考察中国以后,她在西方学者当中是比较早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有可能走出来,有可能成功。而她研究得出的看法实际就是,中国改革和苏联改革的根本不同,就在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事实上是在毛泽东奠定的“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的轨道上进行的,而这是苏联无法仿效的。最根本的一点在于,由于毛泽东的的“大跃进”和他的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中央计划经济从来没有真正建立过:毛泽东不断的破坏中国建立中央计划经济的工作,使得中国实际在改革前就从来不是一个苏联意义上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这个美国学者实际认为,如果没有毛泽东的话,中国的经济改革一定会成为象苏联东欧那样的失败过程,亦即如果中国像苏联那样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的话,那么就没有理由想象中国的改革会与苏联东欧有任何不同,想象不出来。   谢淑丽认为,毛泽东破坏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而走向“地方分权”的道路,实际导致了中国在改革以前的经济结构已经完全不同于苏联东欧的计划经济结构。例如中国在计划经济最高度的时候,中央政府也只控制不到600种产品的生产和分配,而苏联则高达5500种。换言之,苏联的体制是一切经济活动无不在中央政府控制管辖之下,中央计划之外几乎没有经济,但中国经济体制则是多层次的、区域化和地方化的,造成中国经济决策和协调特别向地方政府倾斜。中国改革前夕,只有3%的中国国营企业是直接归中央政府调控,其余的企业都为各级地方政府管,其利润也多归地方政府。这种高度“行政分权”的结果,是中国和苏联的经济结构截然不同,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特点是企业数量少,但企业规模大,专业分工程度高,现代化程度高,中国的经济分权化特点则是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而且非常土。1978年的时候,苏联一共只有四万个企业,但规模都比较大,中国却有三十四万八千个企业,其中只有四千规模比较大,其余三十四万四千个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且当然都是很落后。这样大数量而且落后的中小企业是不可能被纳入中央计划体制的,大多数甚至都不是省级企业而都是地县以至乡镇管辖的企业。   但在谢淑丽看来,正是中国和苏联体制的这种不同,决定了苏联的经济改革难以成功,而中国的经济改革却可能成功。因为在苏联体制下,中央计划经济以外几乎就没有经济,因此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完全取决于国营企业改革,如果国营企业改革无法成功,则整个经济改革就必然失败。但国营企业的改革事实是最困难的,因为涉及无数利益关系以及无数工人的福利。而中国经济改革所以可能成功,恰恰就在于毛泽东时代已经造成大多数经济都不在中央计划管辖内,而是在中央计划以外。毛泽东把相当大的财权和企业经营管理权已经给了地方,所以中国的许多县都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经济上可以自行其是,因此中国经济改革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并不依赖国营企业改革,而是主要由中央计划以外的地方经济发展起来的。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于它能够在计划的国营企业之外又发展了一套新的经济主体,是由地方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所带动的。而这种改革道路是高度专业化分工的苏联体制完全不可能的,因为苏联的地方并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并不是可以自行其是的独立经济系统,因此苏联东欧的特点就是其经济改革无法形成一个在计划体制之外快速发展的活跃经济。谢淑丽认为,中国改革之所以可以走出一条与苏联东欧不同的道路,原因就在于七十年代末以来的邓小平改革,实际是在毛泽东时代形成的“地方分权化”基础上进行的。她特别强调,邓小平的改革同样是依靠地方的,例如首先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以及1992年的着名“南巡”,都与毛泽东依靠地方发动地方的做法如出一辙。不但如此,在她看来邓小平改革的地方分权道路,只有在毛泽东已经造成的中国整个社会经济结构高度地方分权化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邓小平时代的地方分权化实际是毛泽东时代地方分权化的延续。   但是谢淑丽特别指出,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邓小平尚未重新掌权以前,中国曾一度想走回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那样的中央计划经济,这就是华国锋主政的三年。当时文革刚结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要恢复五十年代,大家认为五十年代第一个五年计划是黄金时代,那时候管得多好,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实很成功。华国锋当时提出的经济改革方案,是认为石油危机以后国际石油价格会很高,因此企图用“再开发十个大庆油田”的方式,以出口石油来换取外汇,然后买西方先进的科技,着重发展中国的重工业。这整套设想实际是想重新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路子,即重建中央计划经济的模式。但一方面,中国自己的石油储量根本不多,靠出口石油换取外汇的设想整个就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华国锋的这一经济方案必然要求把经济大权都重新集中到中央部委来,谢淑丽指出,这是完全不符合毛时代已经形成的地方政府的利益的。在她看来,在毛时代已经形成的地方分权化以后,重新走回中央计划经济的道路在中国事实上已经不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华国锋那么快就下台的原因。      乡镇企业:从费孝通到毛泽东      邓小平主政以后的中国经济改革,在整个八十年代过程中常被称为“让权放利”,亦即把权力和权利让给地方和企业。不过我们大家都会记得,当时中国很多人其实都反复强调,“让权放利”的主体应该是企业,而不是地方。换言之,许多人的思考和苏联东欧一样,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如何改造国有企业上,而认为把经济主要让地方搞不是经济学的正道。但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功,并不是因为中国的国营企业改革比苏联东欧更好,而完全是因为中国新的经济是在地方上发动起来的,尤其是由当时谁也看不起的乡镇企业所带动的。我们都知道,邓小平本人就讲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根本作用是谁也没有想到过,中央也没有想到过,完全是乡镇和农民自己搞起来的。但中国乡镇企业的基础事实上正是当年毛泽东的“大跃进”奠定的,大跃进本身当时虽然失败,但却在很多乡村留下了当时的所谓“社队企业”,这些社队企业就是日后中国乡镇企业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费孝通先生当年写“江村经济”,他是最早提出中国现代化的可能性在发展乡村工业。但是费孝通当时就已经指出,这种发展道路在当时即解放前的中国是不可能的。因为乡村工业的发展需要很多条件,比方说至少要有电,有公路,所有这些条件是那时中国的大多数乡村根本没有的。没有电、没有水、没有交通运输通达城市,怎么可能有乡村工业的真正发展?但是费孝通的梦在中国八十年代开始有机会实现,其原因就在于,由于毛泽东从“大跃进”开始力图把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引入到乡村,不断把中国的企业和经济下放到社会基层,使得中国的乡土社会不是外在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之外的。在毛时代,交通、水电以及至少小学教育和赤脚医生的进入乡村,都是中国乡镇企业在七十年代后可以大规模发展的根本性基础。八十年代中国乡镇企业的运作方式也几乎完全是“大跃进”式的,所谓“村村冒烟”本身就是“大跃进”的传统。   虽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非常多,比如重复生产和环境污染等等,以及大规模的放权给地方导致后来的中央财政能力下降,都是事实。但是我要强调,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我们不能用后来出现的问题就否定中国的经济改革根本上是由乡镇企业搞活带动的。许多人常常想当然地以为应该而且可以为中国的发展找到一条一劳永逸的理性化道路,可以走上所谓正规的现代化道路,但这种思路本身不过是削足适履而已。中国的改革常常是前五年正确的做法,后五年可能就是不正确的,需要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重新认识新中国前三十年:延安道路问题      我们现在不能不问,毛泽东当年为什么要如此顽固地不断破坏以致摧毁中国建立中央计划经济的努力?我以为我们现在必须重新认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道路,许多我们从前非常熟悉的概念,例如1950年代开始提出的所谓“红与专”的矛盾,所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所谓“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的关系”,以及“外行领导内行”,“政治统帅经济”等等,事实上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学内涵,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矛盾。这些问题实际在今天都在以新的方式表现出来,继续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例如晚近以来中国左右两派学者都强调中国正在形成“精英联盟”与“农工大众”的对立,其实不过是同一社会学内容的继续展开罢了。   这里我想特别提及另一个美国学者的一本着作,即弗朗茨·舒曼(FranzSchurmann)早在1966年就出版的《共产主义中国的意识形态与组织》(IdeologyandOrganizationinCommunistChina),这本书对新中国建国以后逐渐走向与苏联体制分道扬镳的原因有非常深刻的分析,虽然此书有比较强的社会学功能主义。舒曼认为,1949年中国共产党占领全中国要开始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后,实际面临一个基本选择,就是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和现代化道路,应该学苏联工业化的道路,还是应该继续按中共自己的“延安道路”去发展。   苏联道路是高度依赖技术专家来贯彻中央计划经济指令的道路,而“延安道路”则是一切首先发动群众依赖群众的道路。走苏联道路就要强调技术专家,就要强调知识分子政策,而走“延安道路”则要首先强调人民群众,要强调所谓“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此,毛泽东从五十年代开始强调的所谓正确处理“红与专”的矛盾,强调所谓“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在舒曼看来实际都是与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和社会分层有关的。这就是建国初期中国的技术专家极少(陈云曾说中共从国民党那里接收的技术知识分子一共只有二万人),而中共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则是最广大的农民和工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是应该主要依靠少数的技术专家走苏联道路,还是可以继续走中国的延安道路,依靠大多数当时没有文化不懂技术的普通民众,这在舒曼看来就是新中国建国初期面临的基本选择。   我们知道,新中国最初的决定是必须学苏联工业化的道路,即迅速建立全面的高度中央计划经济体系。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全面的苏联化,整个按照苏联的中央计划经济的做法来奠定。苏联式中央计划经济意味着高度专业化分工,所有的企业都要纳入中央的经济管辖,一切经济计划都要在中央计划部门来决策。中国整个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按这种苏联模式搞的。按照刘少奇当时的说法,计划经济就是“在全国计划之外,不能再有其他计划。全国是一本账,一盘棋。不应该有不列入计划的经济活动。不列入计划就会发生无政府状态。不能一部分是计划经济,一部分是无计划经济。”   但这种把所有经济和所有企业都纳入中央计划的工业化道路,正是毛泽东很快就坚决反对而且从实际上加以摧毁的。从1956年开始,毛泽东就已经怀疑苏联这套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思考如何摆脱苏联式计划经济体制。而从1958年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毛终于实际上把中国正在建立的中央计划经济基本摧毁掉了。   舒曼曾深刻分析为什么毛泽东要这样干。舒曼指出,仿效苏联经济模式对当时的中国必然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即这种计划体制必然使得所有经济工作都依赖于少数中央计划部门和技术专家,而中共的社会基础即农民和工人以及中共的大多数干部包括多数高级干部都将无事可干,处在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之外。近年公布的一些文件证明了舒曼当年观察的洞见,例如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要求全党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时就说:   “党的领导干部真正搞经济工作,搞建设,还是从1957年北戴河会议以后。过去不过是陈云、李富春、薄一波,现在是大家担当起来。过去省一级的同志没有抓工业,去年起都抓了。过去大家干革命,经济建设委托一部分同志做,书记处、政治局不大讨论,走过场,四时八节,照样签字。从去年起,虽然出了些乱子,但大家都抓工业了。”   从毛泽东这段话其实可以看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绝大多数中共干部,更不要说中国的普通工人农民基本上是无法参与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要全党干部都抓经济,要全国普通民众都投入工业化建设,这个过程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般都被看成是毛泽东头脑发热。但舒曼的看法远为深刻。在他看来毛泽东之所以要发动“大跃进”,要各省各地和各县的第一书记都要抓经济抓工业,并且提出“外行领导内行”,“政治统帅经济”等等,都是与中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结构有关的,即毛泽东强烈地要求中共的社会基础即农民工人和党的干部成为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人和主体,他怕的是农民工人以及没有文化的所谓工农干部被边缘化,而被置于中国工业化现代化之外,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强烈地反对把工业化和现代化变成只是中央计划部门和技术知识分子的事。   舒曼认为,从大跃进开始,实际意味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开始摆脱苏联模式,重新回到毛泽东和中共自己的“延安道路”,这就是毛泽东一贯的发动群众、发动地方的道路。毛时代的一个特点是很多最重要的中央会议都是在地方开的,例如郑州会议、南宁会议,杭州会议、武昌会议,等等,老是在地方上。   从前文化大革命时的一个传说说只要毛主席的专列一出动,北京都人心惶惶,不知道他又要干什么,因为毛泽东总是要移出中央,靠发动省地县干部甚至公社干部去做他的事情,他所有的事情都是从地方从基层发动的。与此相应,毛泽东时代形成的中共领导层结构与苏联东欧共产党的结构非常不同,即中央委员会的构成里面省地干部占了最大比例,达43%,到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毛泽东更刻意提高中央委员会中普通工人和农民党员的比例,到中共十大的时候达30%,他要把整个政权权力基础往下放。   今天的人常常会对此很不以为然,以为应该强调知识、科学、技术、文化等才对,靠农民工人有什么用。但这种看法其实是片面的,而且是缺乏政治学常识的。现代政党的政治生命首先取决于它是否有所谓“草根基础”,即中国所谓群众基础。如果一个党由一大批诺贝尔奖得主组成,那不但是什么用都没有,而且根本就是不知政治为何物。   这在任何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基本常识,即政党的生命取决于是否有草根政治的基础,取决其民众基础。实际上毛泽东在1969年前后提升工农在中央委员会比例的做法,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也都在做类似的改革,他们改革的根本方向都是要政党更有群众代表性。美国的民主党在68年首先规定党代表中必须有多少黑人,多少女人,多少拉丁裔人等硬性比例,随后美国的共和党也只能跟进,因为都要争取群众基础。而毛泽东在文革中则是要求中央委员中必须有工人多少,农民多少,女人多少,他也是强调这个社会基础,要求把这个社会结构带进来。中国今天过份强调学历、学位、实际上是有片面性的,从政治上讲,如果没有草根政治,没有群众基础,只有一大批高学历高学位的人指手划脚,那是无济于事的。      结语      整整十年前,我在《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1997)中曾以比较激烈的语言提出,“今日中国知识分子对自由主义的高谈阔论主要谈的是老板的自由加知识人的自由,亦即是富人的自由、强人的自由、能人的自由,与此同时则闭口不谈自由主义权利理论的出发点是所有人的权利,而且为此要特别强调那些无力保护自己的人的权利:弱者的权利、不幸者的权利、穷人的权利、雇工的权利、无知识者的权利。”   我在当时因此曾质疑“中国知识界到底是在利用自己的知识权力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权’,还是在伸张所有人的‘权利’?”,并认为当时一些所谓知识分子实际已经成为“一半为官方一半为大款驱走的得力马弁”。   尚记得十年前我这篇文章发表时曾引起知识界相当大的反弹,包括许多老朋友都认为不能接受,认为我的立论过于偏颇,而且完全不符合中国改革的实际和中国知识界的实际。但曾几何时,如今中国社会对知识精英的强烈抨击可以说几乎每天都见于各种媒体和互联网,其语言的激烈更远远超出我当年。   同时,大约从2002年以来,中国左右两派的学者几乎都提出了各种大同小异的所谓“精英联盟”说,认为中国现在的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已经由于共同的利益均沾关系而形成了相当稳定的统治精英联盟,共同排斥底层人民,用温铁军的表述,则是有所谓“官产学媒”四大强势的结合,形成对工人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实际排斥。不管怎样,现在左右两派似乎都在强调,精英和大众的矛盾今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突出的矛盾。但我们从前面的论述实际可以看出,今天所谓“精英与大众”的矛盾,实际就是毛时代从1950年代以来一直面对的同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从这种意义上,共和国六十年来的基本问题有相当的连续性。   但我个人对今天的看法反而有点不同。我以为,从近年的情况看,我们恐怕不能贸然地就断定,现在已经形成了铁板一块的精英联盟,而共同自觉地排斥底层大众。实际情况可能恰恰相反,事实是近年无论学者,官员,媒体都在变。以知识界而言,现在自觉认同权贵,专门为权贵集团辨护的学者恐怕只是少数人,虽然这少数常是比较有权势的学官,但大多数学者现在基本是比较关注同情大众和底层的。   其次媒体近年来有很大的变化,事实上媒体近年在关注大众和底层方面是起到很大作用的。同时,对于官员特别是基层干部,我以为不能用妖魔化的方式一杆子摸黑,这对他们是很不公平的,事实上相当多基层干部是最接近大众和底层的。我的基本看法是,近年来我们前面论述的“新的改革共识”正在形成,而这种“新改革共识”具有相当广泛的社会基础,亦即这种共识并不仅仅只是农民工人和底层的共识,实际同样是学者官员和媒体的共识。   也因此,这种“新改革共识”对于中国现在的改革方向以及具体的各种政策都在产生实际的影响。 (
个人分类: 科学精神|2539 次阅读|2 个评论
和王芳对话——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热度 17 陈安博士 2012-8-13 06:45
第一个问题:谁曾经是创造性思维的主人?    牛顿是,老爱也是,杨振宁是,华罗庚也是。    如果如此列举,哪怕只列1000个,那也麻烦了,因为我们相比而言,肯定都不是,或者隶属度太低,那么,从来没有进行过创造性思维的我们,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的他们(学生)吗?    所以,我们对创造性思维得规定得稍微宽泛一点,否则,一步就把自己的君将死。    那么先自问,我们的那个部分的思维或者成果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如果很自信地觉得还算得有,那么,可以教学生这个东西;如果不够自信,就把自己的能力限定在培养匠人的范畴内吧,或者把好苗子送到合适的人那里。 第二个问题,学生自己没有兴趣,老师生拉硬扯侧也能培养出创造性思维来吗?    看到很多科学大家都是在十几或者二十几岁的年纪就找到自己一生兴趣之所在的,至少我自己会羞愧起来,因为我是在35岁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适合做的科研方向的,这个太迟,太迟。    之前,也不能说我本人不买力气,也想做出漂亮的工作,也彻夜苦读,也许中间也萌生过所谓的兴趣,但是,那些都不是心动的爱情,没有任何理性的投入,全是一步一步来的。    于是,就在由青年逐步步入中年的过程中发现了兴趣所在,此时,最好的时光已经浪费了,好在自己奋起直追,总还算能够有所作为。    那么,对于学生,你目前正在教他的,是他的无理性的爱情部分吗?抑或,他也还要继续寻找十年以上才找得到真正的爱情?如果是这样,这些引导就全成误导,或者仅仅能够作为前奏存在。 第三个问题,对于创造性本身,我们如何要求于它?    由红烧肉到红烧茄子然后红烧扁豆的时候,我们是在创造吗?    由N到N+1的时候,我们是在创造吗?    由一个学科引申到另外一个学科的时候,我们是在创造吗?    把一个方法引入到另外一个领域进行应用的时候,我们是在创造吗?    也许,创造这个语境本不应该要求太严苛,你不同,你就创造了。如此,我们可以 有一点点的释怀——毕竟还是在自己能力之内是可为的。 第四个问题,我们需要创造性思维吗?    这其实是本质性问题,99%或更多的人终将庸碌一生,能保持善良已属不易,对于创造,也许本不应该要求。    看那些欧洲的小贩,一旦有加减乘除就要救助于计算器或者售货的POS机,一旦没电或设备故障,立刻就得列算式反复推算,我们中国人这里已经心算结束,她那里还犹豫来犹豫去,从这个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作为匠人被训练得还算不错,但是,恰恰是匠人的培养模式完全泯灭了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而西方的伙计们虽然绝大多数人列算式来计算4.5和1.7的乘积要反复推演,但是,顶尖的那批里已经在想到了上帝思维模式所未及的部分里去了。    孰优孰劣?哪个是更需要的? 第五个问题,是否我们本身没有创造能力,但是可以教人怎么创造?    只是传授路径,但是这条路并没有自己亲自走过。    也许也是一个模式。
个人分类: 物论|5072 次阅读|24 个评论
排位照与创新,也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热度 4 张海霞 2012-8-12 11:20
排位照与创新,也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昨天看了程毅老师的《不做科学界的体力劳动者》一文,写的观点非常好,鼓励年轻人创新,不做重复劳动,贴的那张照片也很经典和熟悉,因为我的办公室的一面墙都是这一类的照片--我称之为排位照:几乎每一次学术活动都有这样的合影照片为证,领导和学术界的老大按照排位一次坐好,学生和学术界的新人们排好队依次站到后面的架子上,规规矩矩,面带笑容,我耳边还依稀能够听到摄影师的喊话:“大家都注意啦,现在听我口令,3,2,1,OK!”咔嚓,定格合影,散会时人手一份!我想大家也都无数次经历过这个过程,也一定“收藏”了不少这样的排位照。我以前拿了这些照片回来就随手一扔,这次搬进新办公室,我索性设计了一个照片墙,把这些纪念照全部装裱好,放在墙上的架子上,没想到竟然成了一道风景,来的每一个人都会驻足停留,其实这些照片几乎千篇一律,可是这其中有几张却是格外的受到来访客人的青睐:它们有些不一样:几百个青春的笑脸、色彩斑斓的服装、格外丰富的表情和手势,还有各种意外的装饰品(国旗、校旗等)不定在哪里冒出来,这是我组织的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iCAN)的照片,几百个青年学生在一起、当然也有我这样的老师和其他评委,座位没有特意安排,学生的姿势也没有刻意要求,但是那灿烂的笑脸和热情洋溢的青年朝气却是喷薄而出,让整个照片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活力!也是来访客人中提问最多的一张:这张照片是个什么活动呀?怎么这么有意思? 其实这几张不够正统的几张青年学生的合影能够从一大排正统的排位照中(包括获得国家奖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的巨长合影)脱颖而出吸引大多数人的目光,本来就说明了创新的价值和核心,到底谁应该是创新的主角?到底谁应该是创新的核心和主体?我们说了很多,都不如这几张照片更具有说服力,要想让年青一代具有创造性的思维,就必须让他们成为创新的主角和主体,给他们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宽容,让他们能够毫不拘束和顾及地展现自己的才华,其他非主体的人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地给予支持和帮助,创造好条件,准备好心情去迎接和接受他们可能带来的各种惊喜和意外冲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引导和帮助他们更进一步起飞,因此,对于创新来讲, 很好的创新环境必须是宽松的,没有传统的条条框框来束缚的,没有更多的“老人”和“高人”指手画脚横加干涉的; 提高的创新思维必须是鼓励的,让年轻人成为主体,坐到前排,能够勇敢挑战权威、发表看法,并且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 所以,我说:中国要做创新,要从改革传统的“排位照”开始,以后正式的学术活动中不要刻意排座位,不要制作桌签,照相时不要刻意在凳子上贴名字(少数大会组织者除外),让每个青年人都有机会走到前台展现自己的才华,让我们学会欣赏他们的挑战精神,让我们学会接受各种不可思议的提问和挑战,让我们自己也在学术上回归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地平线上,让我们每个人都实践创新的第一定理:Stand Out to be outstanding! iCAN合影一 iCAN合影2 iCAN合影三 2012国际青年纳米技术夏令营ANC合影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890 次阅读|3 个评论
邀请讨论: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热度 69 wangfangnk 2012-8-11 10:27
我1991年大学毕业后即到大学工作,至今当老师已经20年了,在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但是对于“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样一个预设的命题,却似乎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印象中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学生好像的确有不少,但是好像都是他们自有的天赋被我发现了,我所做的只是在发现之后加以热情的鼓励和引导,使得他们的表现越来越出色。如果说我曾经做了些什么,那就是我上课喜欢提问。 提问有两个层次,一是鼓励学生提问;二是老师喜欢提问。鼓励学生提问的好处是,时时抓住他们的注意力,不让他们走神。让他们感觉你讲的都是他们想知道的,他就会在内在认知结构上保持一种积极思考和接纳的状态。而不是你讲你的,他神游他的。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中国学生的确不如美国学生爱提问。但是不爱提问并不完全是文化习惯的原因,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找不到HIHG的感觉。激情是所有消费的高级状态,比如我们每天吃饭,但是只有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吃得HIGH起来,所以就吃出许多细致丰富的味道来。讲课也是一样,我听过许多外国教授的课,也听过知名教授为EMBA学员授课的情景,整堂课洋溢着活力和激情。那真的,是一场秀,而不是一场沉闷乏味的讲解。谁都不会拒绝一场高潮迭起的秀的,面对一场引人入胜的秀,观众们总是会跃跃欲试,亮出几个思维的火花来的。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提问,就会提出有创造力的问题来。 第二个层次是老师提问。老师提问的美妙之处在于你会让学生感觉到,知识是顺着讨论的节奏被他发现的,这时他的自豪感、自信心和思维活力就会充分激发出来。在这种状态下,他的联想、推理、潜知识全部被唤醒,学习状态和知识结构的改变同步进行,正是德尔文(Brenda Dervin)的Sense-making理论和布鲁克斯(Brooks)的知识方程同时发挥作用。达到这种状态,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老师提问的要点在于把控问题方向,瞬间捕捉学生认知状态的变化,以灵活的方式提出问题。那感觉应当是“水到渠成”,或“行云流水”。 教学是一门艺术,一点也不假。老师需要保持持久的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否则效果就会打折扣。记得刚到南开时为本科生开设一门“信息经济学”的课程,那时的我对那门课的知识充满了热情,也十分熟悉,因为刚刚和博士导师赖茂生教授合作完成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教材〈信息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的编写,对其中的知识几乎如数家珍。那时我30出头,精力极其充沛,对于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充分关注,随时给以热情洋溢的赞扬,他们的邮件我几乎收到马上就回复。再加上一点,南开的本科生真的是非常优秀。结果是学生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总是很高,几乎没有低分。当时甚至还受到误解,认为是不是阅卷手太松,给分太水呢。两年前回国后再上这门课时,由于承担的本硕博层次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再加上承担的科研项目的压力,身体状况也不佳,上课时怎么也聚集不起以前那样的精力和激情,结果同样的一门课期末考试竟然有两个学生不及格。我痛心之余,深深地感受到,教学过程的重要性,老师投入的重要性。 但是,今天我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除了老师自身的热情之外,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何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各位教学名师们,各位同学们,大家有啥好经验,请不吝拿出来晒一晒,不胜感激为盼! 感谢梁进老师、武夷山老师、童庆炳老师、肖重发老师专门撰文谈论相关问题,如下: 梁进老师: 参加讨论:如 何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武夷山老师:我喜欢什么样的 研究生 ? 童庆炳老师: 一切创造都从模 仿 中 来 肖重发老师:微博:如何提升学 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 陈安老师:和王芳对话——学生创 造性思维能力的 培养 刘立老师:蒲慕明论如何作创新性科 研(与WangFang等分享 ) 陈湘明老师:创造性思 维 杂感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12487 次阅读|220 个评论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pikeliu 2012-8-9 11:45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精选 已有 2087 次阅读 2012-5-13 16:25 | 系统分类: 科研笔记 | 关键词:创造性 跨学科 组合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4 月 13 日美国《科学》杂志 的专题是计算生物学,介绍了这个交叉领域的进展。 《科学》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撰写了题为 “ 交汇处的创造性 ”的社论,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阿尔伯茨 指出把数学和计算科学成功地用来研究复杂生命科学问题的过程刚刚开始,需要更多的数学家、计算科学家、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化学家参与进来。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在扩大招收上述背景强的学生,这是好事。但也有问题,生物学家往往错误地认为生物容易学,从而让这些来自其他背景的聪明学生靠自学来获得有关知识,而不是帮助他们获得探索活系统特有奥妙所需的智慧。其实,要对生物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需要对生物系统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种了解才能帮助人判断什么生物问题重要,值得研究,而这种了解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一个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不同技能和工具的结合,还需要对所涉及领域的深入了解。 阿尔伯茨指出,做好的科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对做出独特贡献必不可少,同样不可少的是对前人做过的东西的广博知识。一个世纪前,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写道,“创造就是不做没用的组合,只做有用的组合,而后者是少数的。发明是辨别、选择。在所选的组合中,最丰厚的常常是来自相差甚远领域之成分的组合。发明家真正的工作是从这些组合中选择有用的、排除无用的。” 阿尔伯茨建议有经验的生物学家应该帮助来自其他学术背景的年轻人了解需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的精髓,使他们能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的一个例子。二级相变(比如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的临界现象问题曾是凝聚态物理的难题,多年没有解决。后来量子场论出身的威尔逊 (Kenneth Wilson) 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他得益于凝聚态物理高手费舍尔 (Michael Fisher) 的指点,然后把自己熟悉的量子场论中的数学工具重正化群用到凝聚态物理,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因此获得 1982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科普作家 乔纳·莱勒 ( Jonah Lehrer) 的新书《想象: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Imagine: How Creativity Works)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 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 大卫·休谟曾说:发明是一种重组行为,是把一个领域已有的想法移植到另一领域。莱勒书中给了 很多工业界发明的实例来阐述这个观点: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基于他们自行车制造的知识,他们最早的飞行器不过是有翅膀的自行车; 谷歌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开发的搜索算法,是基于学术界靠引用次数排名论文的做法:一个超链接类似于一次引用。莱勒写道,“一个激进的概念不过是旧想法的新组合”。 详见《纽约时报》4月3日书评: How to Cultivate Eureka Moments http://www.nytimes.com/2012/04/03/books/imagine-how-creativity-works-by-jonah-lehrer.html 阿尔伯茨的社论“ 交汇处的创造性 ”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78/131.summary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4-57045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的儿童教育
热度 2 Helmholtz 2012-8-2 17:51
我把兒子送到美國 他竟然這樣被教育 當我把九歲的兒子帶到美國,送他進那所離公寓不遠的美國小學的時候,我就像是把自己最心愛的東西交給了一個我並不信任的人去保管,終日憂心忡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學校啊!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放聲大笑,每天至少讓學生玩二個小時,下午不到三點就放學回家,最讓我大開眼界的是沒有教科書 。    那個金發碧眼的美國女教師看見了我兒子帶去的中國小學四年級課本後,溫文爾雅地說︰“我可以告訴你,六年級以前,他的數學不用學了!”面對她充滿善意的笑臉,我就像挨了一悶棍。一時間,真懷疑把兒子帶到美國來是不是干了一生最蠢的一件事。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看著兒子每天背著空空的書包興高采烈的去上學,我的心就止不住一片哀傷。在中國,他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書包就滿滿的、沉沉的,從一年級到四年級換了三個書包,一個比一個大,讓人感到“知識”的重量在增加。而在美國,他沒了負擔,這能叫上學嗎?一個學期過去了,把兒子叫到面前,問他美國學校給他最深的印象是什麼,他笑著給我一句美國英語︰“自由!”這兩個字像磚頭一樣拍在我的腦門上 。    此時,真是一片深情懷念中國教育。似乎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為什麼中國孩子老是能在國際上拿奧林匹克學習競賽的金牌。不過,事已致此?也只能听天由命 。    不知不覺一年過去了,兒子的英語長進不少,放學後也不直接回家了,而是常去圖書館,不時就背回一大書包的書來。問他一次借這麼多書干什麼,他一邊看著借來的書一邊打著計算機,頭也不抬地說︰“作業。 ”    這叫作業嗎?一看孩子打在計算機屏幕上的標題,我真有些哭笑不得《中國的昨天和今天》,這樣大的題目,即使是博士,敢去做嗎?    于是我嚴聲厲色地問是誰的主意,兒子坦然相告︰老師說美國是移民國家,讓每個同學寫一篇介紹自己祖先生活的國度的文章。要求概括這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分析它與美國的不同,說明自己的看法。我听了,連嘆息的力氣也沒有了,我真不知道讓一個十歲的孩子去做這樣一個連成年人也未必能做的工程,會是一種什麼結果?只覺得一個十歲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後恐怕是連吃飯的本事也沒有了。    過了幾天,兒子就完成了這篇作業。沒想到,打印出來的是一本二十多頁的小冊子。從九曲黃河到象形文字,從絲路到五星紅旗……熱熱 贊成,也沒批評,因為我自己有點發楞,一是因為我看見兒子把這篇文章分出了章與節,二是在文章最後列出了參考書目。我想,這是我讀研究生之後才運用的寫作方式,那時,我三十歲 。    不久,兒子的另一篇作文又出來了。這次是《我怎麼看人類文化》。如果說上次的作業還有範圍可循,這次真可謂不著邊際了。兒子真誠地問我︰“餃子是文化嗎?”為了不耽誤後代,我只好和兒子一起查閱權威的工具書。費了一番氣力,我們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又從具體到抽象的反反復覆的折騰,兒子又是幾個晚上坐在計算機前煞有介事地作文章。我看他那專心致志的樣子,不禁心中苦笑,一個小學生,怎麼去理解“文化”這個內涵無限豐富而外延又無法確定的概念呢?但願對“吃”興趣無窮的兒子別在餃子、包子上大作文章。在美國教育中已經變得無拘無束的兒子無疑是把文章作出來了,這次打印出來的是十頁,又是自己的封面,文章後面又列著一本本的參考書。他洋洋得意地對我說︰“你說什麼是文化?其實超簡單就是人創造出來讓人享受的一切。”那自信的樣子,似乎發現了別人沒能發現的真理。後來,孩子把老師看過的作業帶回來,上面有老師的批語︰“我安排本次作業的初衷是讓孩子們開闊眼界,活躍思維,而讀他們作業的結果,往往是我進入了我希望孩子們進入的境界。”問兒子這批語是什麼意思 。    兒子說,老師沒為我們感到驕傲,但是她為我們感到震驚。“是不是?”兒子問我 。    我無言以對,我覺得這孩子怎麼一下子懂了這麼多事?再一想,也難怪,連文化的題目都敢作的孩子,還有什麼不敢斷言的事嗎 ?    兒子六年級快結束時,老師留給他們的作業是一串關于“二次世界大戰”的問題。“你認為誰對這場戰爭負有責任?”“你認為納粹德國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你是杜魯門總統的高級顧問,你將對美國投原子彈持什麼態度?”“你是否認為當時只有投放原子彈一個辦法去結束戰爭?”“你認為今天避免戰爭的最好辦法是什麼?”如果是兩年前,見到這種問題,我肯定會抱怨︰這哪里是作業,分明是競選參議員的前期訓練!而此時,我已經能平心靜氣地循思其中的道理了 。    學校和老師正是在這一個個設問之中,向孩子們傳輸一種人道主義的價值觀,引導孩子們去關注人類的命運,讓孩子們學習思考重大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在課堂上都沒有標準答案,它的答案,有些可能需要孩子們用一生去尋索。看著十二歲的兒子為完成這些作業興致勃勃地看書查數據的樣子,我不禁想起當年我學二戰史的樣子,按照年代事件死記硬背,書中的結論明知迂腐也當成《聖經》去記,不然,怎麼通過考試去奔光明前程呢?此時我在想,我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重復前人的結論往往大大多于自己的思考。而沒有自己的思考,就難有新的創造 。    兒子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能夠熟練地在圖書館利用計算機和微縮膠片系統查找他所需要的各種文字和圖像數據了。有一天,我們倆為獅子和豹的覓食習性爭論起來。第二天,他就從圖書館借來了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拍攝的介紹這種動物的錄像帶,拉著我一邊看,一邊討論。孩子面對他不懂的東西,已經知道到哪里里去尋找答案了 。    兒子的變化促使我重新去看美國的小學教育。我發現,美國的小學雖然沒有在課堂上對孩子們進行大量的知識灌輸,但是他們想方設法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要讓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時間和空間都是他們學習的課堂;他們沒有讓孩子去死記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們煞費苦心地告訴孩子怎樣去思考問題,教給孩子們面對陌生領域尋找答案的方法;他們從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盡全力去肯定孩子們一切努力,去贊揚孩子們自己思考的一切結論,去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作欲望和嘗試 。    有一次,我問兒子的老師︰“你們怎麼不讓孩子背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呢?”老師笑著說︰“對人的創造能力中有兩個東西比死記硬背更重要︰一個是他要知道到哪里里去尋找所需要的比它能夠記憶的多得多的知識;再一個是他綜合使用這些知識進行新的創造的能力。死記硬背,就不會讓一個人知識豐富,也不會讓一個人變得聰明,這就是我的觀點。”    我不禁記起我的一個好朋友和我的一次談話。他學的是天文學,從走進美國大學研究所的第一天起,到拿下博士學位的整整五年,他一直以優異的成績享受系里提供的優厚獎學金。他曾對我說︰“我覺得很奇怪,要是憑課堂上的學習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人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性題目,中國學生往往沒有美國學生那麼機靈,那麼富有創造性。”我想,他的感受可能正是兩種不同的基礎教育體系所造成的人之間的差異。中國人太習慣于在一個劃定的框子里去旅展拳腳了,一旦失去了常規的參照,對不少中國人來說感到的可能往往並不是自由,而是慌恐和茫然。我常常想到中國的小學教育,想到那些課堂上雙手背後坐得筆直的孩子們,想到那些沉重的課程、繁多的作業、嚴格的考試……它讓人感到一種神聖與威嚴的同時,也讓人感到巨大的壓抑和束縛,但是多少代人都順從著它的意志,把它視為一種改變命運的出路。這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它或許有著自身的輝煌,但是面對需要每個人發揮創造力的信息社會,面對明天的世界,我們又該怎樣審視這種孕育了我們自身的文明呢。
个人分类: 社会热点|2126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让海大走向世界的创造性思維
wyc 2012-7-27 06:59
我校参加第四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 添加时间:2012-07-23 08:51:16 阅读次数: 319   7月15-17日,第四届中日韩运输及物流部长会议(The 4th China-Korea-Japan Ministeri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 and Logistics)在韩国釜山召开。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校交通运输学院院长吕靖、物流学科带头人靳志宏教授参加了会议交流。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1) 构建无缝综合东北亚物流服务体系;   (2) 建立东北亚物流信息网络;   (3) 实现绿色物流和促进先进物流技术交流。   会议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最后发表了中日韩交通运输部长会议联合声明。 转载感言 海大的发展进步不断向人们展示着她的时代风釆。 她在她的远洋教学实习船《育鲲轮》的课堂上 大书着 “创造是教育的灵魂” 这一创造教育理念的深刻意义正在越来越加发扬光大。 我为母校祈福! 并为创造教育的深入人心而深感鼓舞!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育种大师:创新方法的研究范例
kejidaobao 2012-7-26 15:09
文/陈旭光 截止2008年底,中国耕地面积为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7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目前耕地面积仍在减少。有限的耕地面积和巨大的人口基数依然是中国农业紧绷的一根弦。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翻开《育种大师:袁隆平、李振声》会看到,仅仅半个世纪之前,当3年困难时期刚刚过去,全国粮食产量跌入谷底,人民食不果腹时,世界各国也同处于人口爆炸、粮食短缺的危急情形之中。然而随后发生的一次“绿色革命”化解了这场危机。我们可以在书中重温这段艰难时期的历史,看到2位育种大师于田野中创造中国“绿色革命”的传奇经历,从中获得启发。也许初看书名,我们会很自然的认为这是一本人物传记或历史类的图书,然而本书更着眼于从大师们的科研实践中总结他们何以创造性的突破难题,化解危机的创新方法,这才是其目的所在,从而为今日所借鉴。 众所周知,创新是人类活动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各个时期均存在的普遍现象,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然而所创之“新”,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从无到有,而是对过去的继承、创造、更新和改变,是在原来事物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方法创造出一种与原来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新事物。而所求之“法”,又总难以从具体的创新活动之中剥离出来而予以澄明。因此,创新方法的研究脱离不开创新得以成长的土壤。如果单纯的将创新方法剖离出具体历史环境,那样的理论将是空洞的。在育种领域,这片土壤就是中西方作物育种的历史,是书中勾勒出的大师们育种科研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当袁隆平在南方开展杂交水稻的育种研究时,李振声则在北方研究杂交小麦育种,这一“南袁北李”之势,极大的提高了这2种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的产量,解决了十多亿人的粮食短缺问题。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努力和付出过程中,实现了中国育种领域从无到有的开拓,创造出了一大批良种:水稻“南优2号”、“威优系列”、小麦“鄂麦6号”、“小偃系列”等。并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育种方法: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直到向“一系法”的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以及利用缺体小麦开创能够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等。它们得以解决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问题。2人从前人那里积累的育种知识以及田野中不辞辛苦的科研实践,促成了创新的条件。而对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的再现使之成为一个典型科学范例得以可能,为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创新方法以及如何付诸运用提供了途径。 对创新方法的研究常常是处于言说与不可言说之间,是企图对那些不容易讲、但又值得讲的东西讲清楚。在以往,它如同“道”,更多的靠体悟而非教授。在本书的总序中就明确指出了这一困难。但是通过对传统科学方法论的剖析,作者陈其利弊,充分肯定了对创新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再通过对“方法”一词意义的重新审视,作出规范性意义和启发式意义的区分,把创新方法定位为一种“助成法”而非“必成法”,视其为一种启发式分析,将“助发现”作为自身的方法论指导原则。进而借助范例研究的方式,实现方法论从逻辑的哲学式话语向经验的叙述式话语的转向。作者试图在一种类似“解释学循环”的情境性方式中达到言说创新方法“要义”的目的,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 《育种大师:袁隆平、李振声》一书,正是从2位育种大师的创新人格与卓越贡献、科研与创新方法、育种大师创新的制度保障和方法引领3个方面,对他们育种研究的过程进行了整体的描述和再现,其中有对大师真性情的细致描述,有其科研过程的具体刻画,也有对他们创新方法的总结概括。通过经验的叙事方式,得以让人走进大师研究过程的现场,感受那些被遗漏或忘却的真实过程和细节,体会创新得以可能的历史土壤。 袁隆平是如何创造性的提出了“三系法”水稻杂交设想?回到历史中去,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袁隆平。看到了一个始终在田间奔波实践,皮肤黝黑,身体结实的农民科学家。因此,当20世纪上半叶专家们普遍认为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当“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衰退,因而杂交无优势”这一理论观点被明确的写在经典著作《遗传学原理》一书时,他能够不迷信书本,提出利用水稻杂种优势培育新品种的思路。而在这一想法遭到一些专业人士包括一些学术权威的反对,在他本人被指责谩骂为“对遗传学的无知”、“科技骗子”的时候,他依然能够坚持这一研究思路,通过田间的辛勤“耕耘”,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水稻的杂种优势现象,用天然杂交水稻具有性状优势的事实反驳“无优势论”,并继续沿着这一思路发展出“两系法”、“一系法”。至此,我们看到了真真切切的创新精神,远比一句“敢于挑战书本”来得血肉丰满。 这只是该书揭示的育种大师研究历史的一角,同时也不过是创新方法范例研究方式的一个侧面。在本书中,我们将得以近距离的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还原科学家的真实形象,了解科研的具体过程,获得对干瘪的创新理论形象的解读,在一种启发性的过程中,得到一种可以在其它实践活动中重复的“帮助”或“方法”。而对于中国的育种领域而言,这样的一本著作又仅仅是育种大师们创新历史记录的开始。在积累了一系列的创新经验之后,面对21世纪粮食生产、农业发展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依然需要借助创新方法,掀起一场“新绿色革命”,解决当前人口与耕地面积的现实矛盾,在历史的深处培育未来的种子,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永恒理想。
个人分类: 栏目:书评|3749 次阅读|0 个评论
注射氧气代替呼吸功能的技术
热度 4 孙学军 2012-7-6 11:04
最新一期《科学转化医学》发表来自美国哈弗大学医学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医生约翰 · 海尔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为 Oxygen Gas–Filled Microparticles Provide Intravenous Oxygen Delivery 全文见 205412FPc.pdf 。这一研究首次实现了经过紧急情况下通过非呼吸途径摄取氧气的技术,具有历史性开创性意义,有十分巨大的应用价值。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分析一下该研究的意义。 一、液体溶解氧的能力十分有限 人体需氧量和液体溶解氧的矛盾十分突出。 氧气是需氧生物生存最重要的条件,健康成人体内含氧量约 850 ml ,每分钟的耗氧量约 250ml ,因此,从理论上讲,供氧停止 850/250=3.7 分钟,即呼吸停止不到 5 分钟,体内含氧量即可降到接近 0 。氧气在血液等液体中的溶解度非常低,例如在呼吸空气时人体每 100 毫升血浆中只能溶解 0.3ml 氧气,因此单靠血浆溶解氧气无法解决人体对氧气的巨大需求,人类等许多动物都进化出红细胞这种专门运输氧气的细胞,由于血液中存在大量红细胞,可以在呼吸空气的时候, 100 毫升血液可溶解 19.3 毫升氧气。 氧含量是指 100 毫升血液内所含的氧毫升数,包括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浆内的氧。正常动脉血氧含量约 19.3 毫升 % ,混合静脉血氧含量约 12 毫升 % 。因此,血红蛋白是解决氧气运输矛盾的关键。 二、氧气溶解速度十分有限 气体在液体和气体环境之间可以自由扩散,但由于氧气等气体的溶解度有限,从空气到血液之间的扩散速度非常小,另外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扩散速度和扩散面积成正比,生物进化出肺这种器官就是非常巧妙地通过增加扩散面积解决了气体快速扩散的困难。例如正常人的肺有 2-3 亿个肺泡,气体交换面积可以达到 100 个平方米。因此,肺脏是一个非常高级的气体扩散系统。 三、急性肺功能障碍是导致急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对慢性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临床上可以采用肺移植和人工肺的手段进行治疗。但对急性肺功能障碍,唯一可行的手段是尽快恢复呼吸功能。例如发生呼吸道异物导致阻塞这样情况,许多患者无法获得紧急救助而死亡,临床上最可行的手段是尽快恢复呼吸。在 ABC 急救的措施中,前两个内容就是打开呼吸道和恢复呼吸( ABC 初级心肺复苏,是呼吸 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的血液灌流和供氧。初级复苏的任务和步骤可归纳为 ABC A ( airway )指保持呼吸顺畅, B ( breathing )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C ( circulation )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可见肺功能在挽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四、其他代替肺功能的手段 早在 100 多年前,曾经有人设想通过血管注射纯氧气的方法来作为挽救由于呼吸停止的生命,但是研究发现,这种手段显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血管内注射气体会导致致命的气体栓塞。根本原因是由于注射的气体在血液中属于体积很大的气泡,而这种气泡的比表面积太小,气体扩散或溶解的速度决定于扩散面积,因此这种气泡中的氧气无法顺利快速地溶解到血液中。这种方法从理论到实验均被证明是无效的。 五、海尔技术创造性和局限性 海尔等采用常规的脂质体气体包埋技术,就是用脂质体形成气泡的壁,内部包含氧气的核,利用多种技术制造出微米级别的氧气气泡。采用静脉注射微米级的氧气气泡实现身体摄取氧气的功能,该技术所以有开创性是因为解决了三个关键问题。首先是解决了气体大量溶解的技术关键,作成携带氧气的溶液,这种溶液可以携带体积 60% 的氧气,这种溶解度相当于血液的 3-4 倍,效率是非常高的。其次是避免发生气体栓塞。微米级氧气气泡体积为 2-4um ,本身不会导致血管的栓塞,脂质体壁可以避免气泡融合成大气泡导致在血管内产生气体栓塞。最后是显著提高了气体的扩散介面。微米级的氧气气泡在血液中可以快速溶解扩散到红细胞并结合血红蛋白,使去氧血红蛋白变成含氧血红蛋白,这解决了肺脏摄取氧气的功能。 当然海尔技术也存在局限性,就是这种技术无法解决肺脏排除二氧化碳的功能。这在文章中也有明确的分析,并提出这是下一步研究的关键。如果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问题,将有可能在停止呼吸的情况下让人体存活几个小时。尽管存在这样的问题,目前该技术仍具有开展临床研究的必要性,在呼吸道无法顺利打开的情况下,静脉给氧气可以延长和挽救生命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技术,在理论上具有很大的可行性。正如海尔本人认为,“这项技术有可能成为医生和护理人员处理紧急情况时采用的常规办法。最终,新发明可能会存储在医院、救护车、运输直升机携带的注射器内,以帮助稳定有呼吸困难的病人”。 后记,国内曾经有单位研究高氧液,动物和人体实验研究都显示对解决低氧问题有一定作用,而且现在已经进入功能水市场,但由于液体溶解氧气的能力非常有限,高氧液代替呼吸摄取氧气的技术在理论上存在很大的可疑性。数瓶这样的高氧液,也无法代替一次呼吸运动可以吸收的氧气量。高氧液和海尔的氧气微小气泡绝对无法比拟。 过去本人一直在思考代替呼吸吸收氧气的问题,曾经设想采用腹腔或皮下注射氧气的方式,但并没有想到采用微小气泡的手段。其实,这种溶液其他注射渠道仍应有治疗价值,当然不如静脉注射更理想。 补:似乎别人早就有过类似报道。 http://www.dxy.cn/bbs/topic/23375984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6566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航海教育的创造性新篇章
wyc 2012-6-26 15:44
大连海事大学聘优秀船长给学生当导师《中广网、中新社、大连天健网、大连日报2012年6月26日》 添加时间:2012-06-26 08:59:42 阅读次数: 258 大连海事大学船长引航计划启动,聘20名船长为船长导师。 船长导师代表刘景升宣誓。 中新辽宁网6月25日电(赵媛)25日,大连海事大学船长引航计划启动,20名优秀船长将担任航海专业在校学生班级导师,以自身实践经验让学生近距离了解船长生活、传承海洋文化。   船长引航计划的20名导师都是现任船长和具备多年资历的船长,第一期船长引航计划以2010级20个班级作为试点,项目覆盖2010级4个中队20个班级,到2013年6月25日,航海学院全院80个班级将全面启动船长引航计划。 引航计划的课程将围绕学生航海文化的教育、航海情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大主题内容进行设置,大一进行职业规划,大二进行管理能力,团队意识,外交智慧,及处理复杂问题和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的提升,大三进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大四进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学生合理择业,丰富的指导内容与实践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引航计划中,海事局是船员管理部门,航运公司是用人单位,海事大学是培养单位。大连海事大学郑少南表示,船长引航计划是大连海事大学经过长期的考察调研和实践探索,搭建的学生培养新平台,是三方共同集结智慧和力量来帮助学生成长,这是一种大航海教育联合培养的创新模式。   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的学生也对引航计划充满了期待,张强一直希望能面对面的接触船长、交流学些,现在终于实现了。“以后的职业困惑可以有人指路了,真好!”张强说道。   “一线工作的经验是课堂学不到的,而这个计划可以拉近学生和船长生活的距离,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船长导师孟庆奎还说,从学校到船员的生活,刚开始三四个月是最难捱的,但是只要捱过去了,你就可以确定自己能胜任一个船员的工作。   辽宁海事局王跃辉副局长在启动仪式上表示,船长引航计划适应了培养高素质海员的要求,海员职业是一种经验和能力的难得积累,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和结构合理的海员队伍,是中国海运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据悉,引航计划初期在大连本地招募优秀船长,后续将在全国范围内的港航企事业单位引进引导师,采取自荐与邀请两种形式。 大连海事大学聘请20名资深船长当导师 天健网消息(记者 金东淑)今天,记者在“6﹒25世界海员日”庆祝活动暨大连海事大学“船长引航计划”启动仪式上了解到,大连海事大学将邀请海大校友中现任船长或具备船长资历的港航企事业单位领导,担任航海专业在校学生的班级导师。大连海事大学将利用一年的时间在航海学院全院80个班级启动船长引航计划,届时将聘请80位优秀船长参与其中。 学生毕业后,从普通船员成长为优秀船长通常需要经过十年的历练,而船长除应具备过硬的专业背景之外,也需要良好的心里素质、管理能力、外交智慧及处理复杂问题和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这些经验和阅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这些素养都是大学里学不到的。 引航计划的课程将围绕学生航海文化的教育、航海情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三大主题内容进行设置,大一进行职业规划,大二进行管理能力,团队意识,外交智慧,及处理复杂问题和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的提升,大三进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大四进行当前就业形势分析,帮助学生合理择业。 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课堂、电话、邮件、QQ群、交流网站平台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和思想方面的答疑解惑,或邀请导师参与学生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还可以与导师一起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据了解,第一期船长引航计划聘请了20名优秀船长为班级导师。这20位船长分别来自大远、大国际、中海大连,辽宁海事局,大连引航站,大连海事大学等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船长引航计划启"正式启动 中广网大连6月25日消息(记者张四清 贾铁生)今天下午,纪念世界海员日庆祝活动暨大连海事大学“船长引航计划”启动仪式在大连海事大连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航海教育开辟出大航海教育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助力中国从航运大国早日向航运强国转变。     航海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船长拥有丰富的航海阅历,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能让学生们更真实的了解海洋运输行业的具体情况。做事果敢、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品质将激发学生们对优秀船长的敬佩之情,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航海男儿的大海情怀,体会到作为一名航海人的自豪感,坚定投身航运业的信心。    大连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郑少南表示,船长引航计划是经过长期的考察调研和实践探索,搭建的学生培养的新平台。引航计划中,海事局是船员的管理部门,航运公司是用人单位,海事大学是培养单位。我们集结三方的智慧和力量,来帮助学生成长,这是一种大航海教育联合培养的创新模式,相信引航计划的实施,一定会成为航海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平台。    在启动仪式上,20位资深船长、也是海大的毕业生接过了特聘船长导师聘书。他们表示,这不但会增进师生之间的友情,更会增进“海员一家人”般的大航海情怀。   导师代表刘景升曾随我海军第六批亚丁湾护航编队执行任务,他在仪式上表示,要不负期望和重托,为蓝色的梦想保驾护航。刘景升说,我们庄严承诺,以热爱与勤奋诠释新的角色,以智慧和严谨担负导师的使命,学汇百川,德济四海。   年轻的航海人代表着中国航海人的梦想和希望。大连海事大学学生张强代表全体航海专业学生宣誓:“我们将在船长引航计划的指引下,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勇于实践,敢于担当,努力担负起建设航运强国的历史使命。” 大连海事大学启动船长引航计划《大连日报2012年6月26日》 本报讯(记者 谢小芳) 据悉,经过1年的完善,大连海事大学将于2013年6月25日全面启动航海学院全院80个班级的船长引航计划,聘请80位优秀船长参与。辽宁海事局相关负责人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实践后,将把“船长引航计划”的成功经验向全省航海类院校推广。 昨天是世界海员日,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大二学生白松森心情很激动,在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里,他所在的班级迎来了一位船长班级导师。这位导师叫韩九德,是大连远洋对外劳务合作有限公司安全总监,也是中远集团一名有着丰富航海经验的金牌船长。今后,白松森可以和韩九德通过课堂、电话、邮件、QQ群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韩九德也将参与各种班级活动,将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这些未来的船长。除了韩九德,昨天另外还有19名优秀船长也正式受聘,担任该校航海学院4个中队20个班级近600名学生的班级导师。大连海事大学船长引航计划正式启动。
22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基因专利创造性判断的价值取向
liuxuxia126 2012-5-31 13:56
2011年8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34518号复审请求审查决定,涉及申请号为200810056041.7、发明名称为“一个与耐逆相关的水稻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其申请日为2008年1月11日。   2009年6月26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进行实质审查后对该申请作出了驳回决定,理由是该申请不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所规定的创造性。   驳回决定所针对的权利要求1如下:   “1、来源于水稻的基因在培育耐逆性植物中的应用,所述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SEQIDNO:1N-端缺失第1至40位氨基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或为SEQIDNO:1N-端缺失第1至130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酸序列。”   驳回决定认为: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来源于水稻的基因在培育耐逆性植物中的应用。对比文件1(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对提高烟草抗逆性能的研究,戴秀玉等,微生物学报,第41卷第4期,第427-431页,公开日为2001年8月)公开了大肠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提高烟草抗逆性的应用,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权利要求1采用水稻来源的海藻糖-6-磷酸合酶。对比文件2(NCBI数据库序列,登录号:EAY98715,公开日2007年02月09日)公开了一种来源于水稻的蛋白,该蛋白序列与本申请中SEQIDNO:1中第131-985位完全相同。同时对比文件2指出该蛋白4-478或4-469为海藻糖-6-磷酸合酶(即TPS)的结构域。虽然对比文件2并未公开该蛋白是海藻糖-6-磷酸合酶,但是由于其具有海藻糖-6-磷酸合酶结构域,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常规的技术手段检测该蛋白是否为海藻糖-6-磷酸合酶(如将该蛋白进行体外表达进行酶活检测),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将引物位置设置在起始密码子上游以保证蛋白的完整性,也是本领域惯用的技术手段。而选择其上游的390个核苷酸(即130个氨基酸)也没有给整个技术方案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由此可知,在构建转基因耐逆植物时,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启示采用常规技术手段扩增并且验证对比文件2中的蛋白是否为海藻糖-6-磷酸合酶,并将对比文件1中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海藻糖-6-磷酸合酶替换为对比文件2中的来源于水稻的海藻糖-6-磷酸合酶。因此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获得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不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申请人对驳回决定不服,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复审请求,认为本申请具备创造性。   合议组经审查认定的事实如下:对比文件1公开了大肠杆菌的海藻糖合成酶(其功能是催化UDP-葡萄糖和6-磷酸葡萄糖合成6-磷酸海藻糖)otsA基因通过植物转化的方法转入烟草中,提高烟草耐逆性的方法。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转入植物中的基因序列不同。权利要求1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水稻来源的基因进行转基因操作,诱导植物耐逆性。对比文件2公开了一种来自水稻的蛋白序列,共855个氨基酸,该序列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Δ(1-130)的氨基酸序列相同,比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Δ(1-40)少90个氨基酸。对比文件2中对于包含855个氨基酸的完整序列的描述为“假定的蛋白”;对于其第4-478位氨基酸区描述为“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暂定的”;对于其第524-739位氨基酸区描述为“卤酸脱卤素酶样水解酶”。因此,权利要求1是否具备创造性的争议焦点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否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公开的蛋白序列的编码基因引入对比文件1的方法中,诱导植物耐逆性。   对此合议组认为:首先,对比文件2公开的蛋白仅是推测蛋白,并没有明确验证其功能为“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其次,对比文件2公开的推测蛋白的一部分暂定为“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该推测的功能仅仅基于序列分析得出,蛋白中含有某功能区域并不意味着该蛋白必然有该功能,例如很多前体蛋白刚被分泌出来的时候没有功能,在去除一些氨基酸后才具备相应功能,而且,基于序列分析推测的功能的准确性很难确定,对比文件1中公开的是来源于大肠杆菌的“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在缺乏植物来源“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现有技术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仅根据对比文件2很难确定该推测结构域功能的准确性;第三,对比文件2公开的推测蛋白还含有“卤酸脱卤素酶样水解酶”结构域,这些功能域之间也可能相互作用,影响完整蛋白的功能,也就是说,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难以确定该完整蛋白的功能。由于存在上述对基因功能的诸多推测和不确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缺乏足够动机将该推测蛋白的编码序列导入植物诱导耐逆性。因此,驳回决定和前置审查意见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的结合不具备创造性的理由不能成立。   案例评析   本申请涉及基因专利申请的创造性判断。基因专利的一个特点在于,随着人类以及其它物种基因组图谱绘制的完成,要想提出一段完全新颖的基因序列(或其编码的蛋白序列)几乎不可能了。专利申请中的任何一段序列,经过在Genbank等数据库中检索,几乎都可以找到全部或部分相同的、或者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序列。本领域的研究目标也从对于序列本身的探究进一步深入到了对于序列的表达、调控、定位、功能以及功能域的研究上来。虽然蛋白的高级功能由一级结构决定,而蛋白又由基因所编码,但人类根据基因的序列信息(其决定了蛋白的一级结构),还无法直接确定其所编码的蛋白的最终功能。因此,在目前的基因研究中,通过生化实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测定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等仍旧是第一位的。其余计算机等工具,可以将待研究的序列与已知功能的序列进行对比,对其功能或功能域进行预测,但预测出的“功能域”往往和多种已知蛋白的结构域存在或高或低的同源性,而且同源性的高低也不直接决定最终的功能,这是因为有时一个关键位置的改变就可能导致蛋白功能的巨大变化。因此,计算机预测虽然有助于确定研究方向,但其终究还只能作为一个辅助手段,这使得基因学的研究仍属于典型的实验科学。   由于实验科学具有高度不可预测性,因此,在涉及基因的发明创造性的判断中,应充分考虑到这种特点,对于创造性评述时的动机、效果等谨慎地考虑,这是在基因专利的创造性判断时很重要的一个价值取向。但是,由于审查员在评述发明的创造性时已经获悉了发明的内容,检索时是根据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逆向查找相关对比文件,不自觉地容易犯“事后诸葛亮”的错误。具体在本申请中,通过本申请检索到与SEQIDNO:1的基因可能比较容易,但要想到,在本申请完成以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对的是水稻中千千万万的基因或基因片段,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基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实际上,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几乎每项发明创造的完成都需要借鉴相关现有技术,往往完成发明创造付出的劳动和发明创造取得的实际效果是考察创造性时值得考虑的因素。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那样,即使已经获得了一个“可能”具有某种功能的基因,要想确定该高等植物基因的功能也不是很容易的工作,特别是将该基因转入植物,验证转基因植物的功能通常需要花费大量、繁杂的试错和筛选。本申请实施例2-5成功将N端缺乏1-40和1-130个氨基酸的SEQIDNO:1的编码基因导入水稻,并验证了转基因水稻具有提高的耐逆性。因此,在现有技术对发明技术方案的得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并且发明技术方案的完成需要大量、繁杂的实验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并没有动机将对比文件1公开的蛋白的基因应用到对比文件2中,得到权利要求1中涉及编码Δ(1-130)和Δ(1-40)的技术方案。 (韩世炜)
个人分类: 转基因相关|19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周国际要闻(科技网版)
crossludo 2012-5-19 22:06
一周国际要闻(5月7日—5月13日) 2012年05月14日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张梦然 本周焦点 化古老为神奇的“光折纸术” 美国卡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开发出一种用特定波长的光来折叠物体的技术,其通过计算机编程操纵,仅靠光和机械张力来折叠材料,通过工艺创新实现了非接触式的自组装。 该技术的演示过程就是一次次折叠,每增加一次折叠要重复照射、变形的步骤,这些步骤按特定的顺序进行,就能造出复杂的形状。 这种“光折纸术”有望为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三维结构制造技术,其应用已远远超出了折纸作为一种创造性艺术的最初范畴,宏观领域上可用于各种存储、运输之后再打开;微观和纳米领域则可以折叠分子改变其形状,进而改变分子属性。 一周技术刷新 多普勒效应可实现手势操控电脑 来自微软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基于十分著名的多普勒效应共同创建了一个系统,其记录了手掌等物体挥过时,由电脑麦克风和扬声器产生的声调频率变化,再由软件分析出相应的频率,并将它们转化成计算机命令,使用户利用手势激发计算机执行页面滚动和模拟鼠标双击等命令,而无需电脑标配的麦克风和扬声器以外的任何硬件。 自旋喷射系统可快速制造多层导电薄膜 无法快速高效可控地制造出纤薄的多层导电薄膜,极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和前景。但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自动系统,能制造出坚固且柔性透明的多层导电薄膜,且与以前的组装技术相比,新系统不仅效率更高,还能更好地控制薄膜的特性。该薄膜可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制造过程中。 新型合成纸具有形状记忆和生物降解功能 瑞士科学家将蛋白纤维和石墨烯混合,由此制成的新型纳米复合纸兼具了蛋白纤维和石墨烯的优点,可谓“多才多艺”,其能记忆形状(吸水时可以变形,烘干后又恢复原形),能完全生物降解,也可测量酶的活性,因此科学家亦从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常规衡量酶的活性的方法。 石墨烯可实现大功率半导体设备降温 氮化镓晶体管的大量散热,使其工业的市场份额和应用范围皆受限制。现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引入由多层石墨烯制成的交替散热通道,能使在高功率运转情况下的氮化镓晶体管中的热点降低20℃、寿命延长10倍,实现大功率半导体设备的大幅降温,从而解决在交通信号灯和电动汽车中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散热问题。 前沿探索 预防脑疾中脑细胞死亡的方法或已找到 包括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亨廷顿氏舞蹈病等很多神经变性疾病,都会导致脑细胞死亡。英国科学家现已找到了预防罹患朊病毒病的实验鼠脑细胞死亡的方法,并认为可以用来预防其他脑部疾病中大脑细胞的死亡。因此,科学家们未来有望使用单一药物来治疗一系列脑部疾病。 大质量黑洞遏制早期恒星诞生 英国天文学家最近根据赫歇尔天文望远镜的观察数据提出,在星系诞生的早期阶段,所形成的恒星数量或受到其中心大质量黑洞的遏制,目前最可能的解释是大质量黑洞周围的极强风造成的。该发现有助于解释星系核球与其中心黑洞质量的关系,亦为探讨恒星形成提供了线索。 崭露头角 私企载人飞船的重要评估完成 美私营企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将于本月19日发射“龙”号货运飞船,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迎来一艘私企航天器。而该公司业已完成了载人入轨航天器原型的最重要评估,该成果被美国媒体高度评价为“人类航天的重要里程碑 ”,因其标志着美航天业正在完成私营化转身的动作。 德“锐边飞行试验-Ⅱ”即将发射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在4月份完成了“锐边飞行试验-Ⅱ”(SHEFEX-Ⅱ)的所有测试。按计划,其将于6月中旬发射。总长约12.6米的SHEFEX-Ⅱ将在到达250千米的高空后,以11倍音速再入大气层,长约50秒的再入阶段是该项目最重要的测试段。SHEFEX以及后继研发的具有再入和重复使用功能的航天飞行器REX FREE Flyer将是德国独立迈向太空的重要一步。 “最”案现场 能耗最低的全光开关 美国联合量子研究所(JQI)的科学家研制出迄今能耗最低的一款全光开关。新开关能引导光束从一个方向到达另一个方向,整个过程只需耗费120皮秒(120万亿分之一秒),且能耗仅为90阿焦(1×10-18焦耳),是此前日本研制出的全光开关的五分之一、其他全光开关的百分之一。新开关有望成为光子学和电子学“联姻”的纽带,科学家们可据此研究出能工作的光电通讯协议。 最无奈的合作 俄飞船的高票价现迫使美欧决定合作开发太空的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承包商ATK公司和欧空局的Astrium公司正在打造一艘设计飞行次数为10次的太空舱“自由”号,其除了能运输7位宇航员、往返空间站运输物资外,或还用于卫星及其他发射。预计2014年试飞,2015年底首次载人飞行,届时运载宇航员到空间站的费用将比搭乘俄罗斯飞船的票价便宜得多。 奇观轶闻 新考古发现或证实无“2012末日”之说 发表于《国家地理》与《科学》在线版的消息称,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领导的团队在危地马拉发现玛雅壁画,其中含有许多有关玛雅历法的计算结果,而据这次发现,玛雅人的预测周期至少已到达了约7000年后的未来(3887年)。如被证实,将打破此前玛雅历法只持续5125年的结论,从而使“2012末日”之说彻底变为空谈。(本栏目主持人 张梦然) 《科技日报》(2012-05-14 二版) (中国科技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 科技网|www.stdaily.com 原文链接: http://www.stdaily.com/stdaily/content/2012-05/14/content_467415.htm
个人分类: 集粹点滴|1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才资源
热度 1 xupeiyang 2012-5-15 08:05
人才资源指的是人力资源中素质层次较高的那一部分人。如以创造性高过社会平均水平表示,它是一个边界模糊的概念。人才资源是指杰出的、优秀的人力资源,着重强调人力资源的质量。 企业的人才资源指的是企业中所有那些体现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才能,包括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包括企业员工的心理能力,因为企业员工的心理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其才能的发挥。 http://baike.baidu.com/view/3174362.htm 人民日报: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6.6% 首次全口径全国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   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6.6%   本报北京5月14日电(记者盛若蔚)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领导下,中组部、人社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组织开展的2010年度全国人才资源统计工作日前结束。这是在2008年有关部门开展部分人才发展指标的统计后,我国首次进行的全口径人才资源统计。结果显示,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人才发展进入到一个整体推进、优先发展的新阶段。   截至2010年底,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全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亿人,比2008年增加780万人。人才资源总量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达到11.1%。其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2979.8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资源5550.4万人(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资源交叉统计在其中),高技能人才资源2863.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资源1048.6万人。   人才素质明显提升。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3.6人年,比2008年增长8.8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为25.6%,比2008年增长1.2个百分点;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为12.5%,比2008年增长3.3个百分点。   人才效能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12.0%,比2008年增长1.3个百分点;人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6%(据2008年不完全统计,1978—2008年的平均值为18.9%),人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升。
个人分类: 科技人才|36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热度 17 郝炘 2012-5-13 16:25
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4 月 13 日美国《科学》杂志 的专题是计算生物学,介绍了这个交叉领域的进展。 《科学》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撰写了题为 “ 交汇处的创造性 ”的社论,讨论了跨学科研究的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阿尔伯茨 指出把数学和计算科学成功地用来研究复杂生命科学问题的过程刚刚开始,需要更多的数学家、计算科学家、工程师、物理学家、以及化学家参与进来。 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正在扩大招收上述背景强的学生,这是好事。但也有问题,生物学家往往错误地认为生物容易学,从而让这些来自其他背景的聪明学生靠自学来获得有关知识,而不是帮助他们获得探索活系统特有奥妙所需的智慧。其实,要对生物领域作出独特的贡献,需要对生物系统有深刻的了解,只有这种了解才能帮助人判断什么生物问题重要,值得研究,而这种了解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一个成功的跨学科研究项目需要的不仅仅是不同技能和工具的结合,还需要对所涉及领域的深入了解。 阿尔伯茨指出,做好的科学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对做出独特贡献必不可少,同样不可少的是对前人做过的东西的广博知识。一个世纪前,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曾写道,“创造就是不做没用的组合,只做有用的组合,而后者是少数的。发明是辨别、选择。在所选的组合中,最丰厚的常常是来自相差甚远领域之成分的组合。发明家真正的工作是从这些组合中选择有用的、排除无用的。” 阿尔伯茨建议有经验的生物学家应该帮助来自其他学术背景的年轻人了解需要解决的生物学问题的精髓,使他们能够做出具有创造性的贡献。 这让我想起物理学的一个例子。二级相变(比如水从液态到气态的转变)的临界现象问题曾是凝聚态物理的难题,多年没有解决。后来量子场论出身的威尔逊 (Kenneth Wilson) 对这个问题发生了兴趣,他得益于凝聚态物理高手费舍尔 (Michael Fisher) 的指点,然后把自己熟悉的量子场论中的数学工具重正化群用到凝聚态物理,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因此获得 1982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科普作家 乔纳·莱勒 ( Jonah Lehrer) 的新书《想象:创造性是怎么来的》 (Imagine: How Creativity Works)讨论的也是这个问题。 18 世纪苏格兰哲学家 大卫·休谟曾说:发明是一种重组行为,是把一个领域已有的想法移植到另一领域。莱勒书中给了 很多工业界发明的实例来阐述这个观点: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是基于他们自行车制造的知识,他们最早的飞行器不过是有翅膀的自行车; 谷歌创始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开发的搜索算法,是基于学术界靠引用次数排名论文的做法:一个超链接类似于一次引用。莱勒写道,“一个激进的概念不过是旧想法的新组合”。 详见《纽约时报》4月3日书评: How to Cultivate Eureka Moments http://www.nytimes.com/2012/04/03/books/imagine-how-creativity-works-by-jonah-lehrer.html 阿尔伯茨的社论“ 交汇处的创造性 ”见: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6/6078/131.summary
8390 次阅读|22 个评论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谈如何获得创造性想法
热度 1 charlesqwu 2012-5-10 08:02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盖尔曼谈如何获得创造性想法 Murray Gell-Mann, who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69 , presented a talk at Google on "Getting Creative Ideas". You can view the talk on Youtub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XoHXc0ErBI Google regularly invites well-known scholars, authors, musicians, politicians, etc., to give talks at Google. The link to such talks on Youtube is: http://www.youtube.com/user/Google
3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语言与思维
热度 1 qianlivan 2012-5-7 15:29
语言很多时候被当做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同的语言似乎是同构的。更进一步,如果用数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并将语言符号化之后,似乎所有的语言都是一样的。 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所谓将语言符号化,是将语言中的主要特征抽取出来进行的,能够符号化的都是语言的具有普遍性的部分,这或许是语言学家感兴趣的部 分。那些不能被符号化的部分就是每种语言独特的部分。如果考虑这些部分,那么很难认为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同构的。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一个侧面。在北极附近生 活的爱斯基摩人,其语言中描述冰雪的词就有很多,而生活在热带的人就无须这些词。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就导致不同的语言无法完全同构。退一步说,考虑语言中同构的部分,不同的表达形式也是各有价值,不是完全等价的。这就和数学中的一些同构的表述一样,有的表述就比较明显,容易证明,有的就不易理解。语 言也一样,不同的语言对同样的事情也有不一样的表现力。 之前提到过,多元性和创造性有些关系(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7333do=blogid=565612 )。 不同的语言就是一种多元性,这种多元性可能能导致创造性。学了几种外语之后就会发现,即使是语族非常接近的语言之间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很多表达之妙,很多时候只能意会。如今要到大学或研究所做研究,估计没有谁不用学英语的,当读文章、写文章、做报告都只用英语之后,语言上的多样性就被破坏了,这是否会限制一部分创新性?今天看到的一段TED演讲正好探讨了这个问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4ODU4MDQ0.html )。 说得这里,有人自然会问,杂志是英语的,国外研究所都用英语,不用英语用什么?这段TED演讲中也分析了这个问题,答案是用翻译。在中世纪,阿拉伯地区有 大量的翻译,把拉丁语翻译为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把阿拉伯语翻译为日耳曼语,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翻译工作点亮了欧洲文明。我之前也提出过类似的看法,翻译工作也应该是科学事业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7333-556967.html )。 上面那段TED演讲中要强调的是不要让英文考试成为人才选拔的障碍。而我要说的是,语言的多元性也和创造性有关,不能为了方便而让语言的多元性消失,这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没有好处。 附:关于表达之妙,贴个某天看到的笑话吧。 甲:你怎么这个发型呢? 乙:被雷劈的。 甲:怎么会被雷劈? 乙:那天我走在路上,看地上有张卡。我捡起来一看,IP(挨劈)卡。然后就被雷劈了。
个人分类: 思考|397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烟草项目评奖,抵制VS支持?
热度 1 kejidaobao 2012-5-4 10:07
本刊记者/李 娜 3月22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入选项目开始公示。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荐的“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赫然在列。2011年“烟草院士”的争议尚未平息,此番烟草项目入选科技奖,更是引来一轮强烈的抗议之声。30位院士联名上书,表示将会抵制烟草项目入选科技奖,要求有关部门作出回应。但不能忽视的是,科学界也有微弱声音表示不反对烟草项目评奖。 烟草研究屡获共同体认可 “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 用”项目此次入选的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属于轻工评审组。据公示资料显示,该项目入选的理由是,其创造性地提出“中式卷烟系统调香”理论,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将卷烟设计与维护的各环节有机统筹。研究成果的应用,“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适应性,近3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043亿元”。 烟草研究项目的风光并不止此一例。据财新网报道,2011年初,郑州烟草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湖南中烟、川渝中烟、南开大学、红塔集团等承担的“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烟草物流系统信息协同智能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亦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完成单位为湖南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湖南白沙物流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等。 其中,“卷烟危害性评价与控制体系建立及其应用”项目的第一负责人是郑州烟草研究院教授谢剑平,他凭借“减害降焦”研究获得3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更据此于2011年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获得成功,因此得名“烟草院士”。 抵制者众:违背社会正义 4月9日,秦伯益、钟南山等30位院士联名致信《中国科学报》,对“中式卷烟”项目入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项目表示严重关切。 他们旗帜鲜明地表达如下立场:我们反对一切形式的,可能会对中国控烟事业产生不利影响的任何行为,并呼吁有关部门切实承担起对中国控烟事业的公益职责。 院士联名信指出,“中式卷烟特征理论体系构建及应用”项目的本质,是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卷烟吸引力,从而达到促进烟草消费的目的。科学技术不能违背基本的社会正义,烟草研究鼓励或变相鼓励吸烟行为,将导致更多人的健康问题,损害更多人的生命质量,并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名义加以肯定并鼓励,显然为社会大众所不容。 此外,院士们还指出,以科学共同体名义公然违背世卫组织控烟公约的现象屡屡出现,其中根源既与部分政府官员的控烟意识仍不到位有关,也与企业利益集团对社会正义的蔑视有关。“群情激愤,其善良目的就是及时纠正这一违背世卫控烟原则的做法,以对渐趋严峻的我国控烟局势形成些微遏制的力量。” 院士联名信末尾要求,对于烟草研究入选国家科技奖项的做法,“有关部门要严肃面对公众期待及国家形象,尽快给社会一个明确交代”。除了院士联名表达抵制立场之外,不少科学界同仁也表示支持30位院士立场,认为吸烟危害公民健康,破坏环境,违背世卫组织控烟公约,而且奖项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不应颁给烟草技术。 支持者寡:技术本身不存在好坏 即使抵制烟草项目评奖者呈现压倒性优势,且领导者中不乏知名院士、专家,但也有微弱声音表示卷烟技术有益,且不会造成宣传上的误区,所以对其入选国家科技奖表示支持。 据悉,科学网博主、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张乐表示,不抽烟者不会因为卷烟技术的提高而加入烟民行列,而烟民则会从卷烟技术的提高中获益,因为新技术降低了焦油和尼古丁含量,因此对于烟民的健康有益。而且中国烟民数量高达3.2亿人,这种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改变,所以提高烟草质量、保护烟民健康也是应该的。而且,张乐还表示,卷烟技术入围科技奖不会造成宣传上的误区,因为吸烟有害健康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有人拿香烟的“中式卷烟”改进技术与对鸦片毒品的制毒技术的改进相联系,在中国科学院系统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科学网博主崔伟斌则表示,两者完全不具有可比性,毒品是法律禁止,由此对于违禁物品的任何技术的改进都是违法的;而吸烟是法律允许的,只是一些场合道德和法规不允许,所以两者其实是有本质差别的。技术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就像一把菜刀,要是用来切菜切肉,是很有用处的;要是用来杀人放火,当然是有害的。 此外,关于烟草项目另一争议在于,降焦减害的科学性是否成立。卷烟技术屡获国家奖项,其科学性和进步性被官方机构认可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低焦油等于低危害”之类的说法已被国际上大量研究证明是伪科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在个人博客上表示,烟草技术中的“降焦减害”不可能降低烟草的危害,反而能误导烟草消费,这早已是全球公共卫生学界和世界卫生组织等专业机构的共识,并早已见诸于世卫组织和中国政府签署的《全球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官方文件。可惜的是,这项科学共识并没有为公共卫生学界以外的所有科学家所了解。■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3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人员的创新和发展思考
热度 2 ablehit 2012-5-2 22:09
创新是一个很奇特的东西,自钱学森同志发出了这一问题后,创新成为大家很关注的一个话题。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发掘与发挥创造性人才的社会功能与价值,如何从知识型、技能型人才教育模式向创造型、发明型人才培养方法的转型? 研读了钱学森传、冯卡门传,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科研、如何创新的?发现这些人没有太写文章,大部分时间在做试验。说实在的,我现在做的很多工作和钱学森同志做的很类似,空气动力学、控制理论等等,看他做的东西相对轻松。他们在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做一些发动机的试验。冯卡门还建立了一个公司,不过经营不善转让了,他给军方作顾问,提出解决方案,军方给他们的经费也没有经过很多评审和竞争,直接争取就拿到了;钱学森跟着其他人做火箭试验,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实验室,差点儿把自己炸死,后来跑到了一个山谷里面做试验了,现在成为JPL的地方。他们研究东西很执着,没太有功利性,因此有创造性。他们两位都是杰出人才。 我们现在的科研人员待遇比以前要好了,人也多了,应该能有很好的发展。可是我们自己内部出现了一个问题,缺乏杰出人才。 应该如何办呢?国内给的经费不足?学校给的待遇不高?还要什么?我觉得核心是科研人员自己要自省,当然包括我自己在内。 1.年轻人要不怕受压迫、不怕受剥削、不怕啃硬骨头。年轻的时候必然要依靠一些大树,才有可能有事情做,不要看着别人拿到很多经费就红眼,自己做了大部分工作而经费很少。摆平心态,争取到项目的人在分割项目中肯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大家看看APPLE,除了设计部分其它全部由别人代工,而APPLE自己拿走了大部分的利润,代工厂拿到的利润极少,代工厂还要争着去争取作代工,年轻的时候大家就是代工厂。项目中好做得部分别人已经自己做了,剩下的就是硬骨头,自己不啃硬骨头那么也没有机会参与大型项目;别人给自己的部分经费肯定不会充足,因此不要怕受剥削、压迫,给别人打工别人肯定要利润,慢慢发展自己做了负责人就好了,这是一个生态系统,想毁掉它几乎不可能,并且这个生态系统不是中国或者科研界独有的,世界上的大部分组织都是如此。 2.多做实事,少玩虚的。有了试验容易出现新的思路,试验做深做透。 3.如果自己把搞研究作自己的事业,尽量在早的时候得到高级职称,发展的越早机会越多,这是马太效应在作怪。如果搞科研只是一个职业,那就不要纠结与职称什么的,自己做项目挣钱要不学校的那点死工资好得多,如果真有想法,出去自己办个公司更好,也不要和别人争一个职称的位子了。 4.真正能成为杰出人才的人肯定是少数,这一部分人大部分是真心的热爱研究,基本上不会太考虑待遇、职称什么的问题,反而会容易出成绩。 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5.我的老师在我评教授之前告诉我: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像一位教授了,那你就能评上教授了。当然这个教授是严格要求的教授,而不是最低标准的资格。 6.当前我们国家的问题太要求平均和公平,时间差不多到了就要评教授,学校就要给指标,导致教授头衔满天飞;经费要评审、评估等,导致真正的杰出人才拿不到大的支持,无法快速发展。对杰出人才的倾斜是必要的,在一个人没有杰出之前是没有证据证明其杰出的,但是拿到大量资源就容易出成绩,这个道理大家都容易理解。现在NSFC也出了青年基金,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科研人员要冷静思考,火气很大认为大家对自己不公平是没有意义的。也希望广大科研人员想想,如果自己某日身居高位,如果处理这些事情?
4413 次阅读|2 个评论
谈对悟性的理解
piaoxue001 2012-4-20 18:42
悟性是一种高品位创造性思维。西方偏重于逻辑思维;东方侧重于直觉思维。逻辑思维需借助于语符程式,直觉思维则直接依靠悟性、创造性更显得奇妙,尤其对人文现象的体悟最为灵通。 大道无亲 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 大巧若拙 大智若愚 大器晚成 生命的隐喻:自我意识产生于躯体,躯体产生于食物,食物源于物质,物质源于太阳辐射能。
1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人分两种
热度 4 xcfcn 2012-4-9 01:03
一种是创造性; 另一种是批评性。 悲剧的是我是第二种人! 虽然对于社会来说,两种人都需要! 但是对于历史来说,第二种人注定会被过滤掉。 当然,我要庆幸自己还不算是特别循规蹈矩虽然是有点保守的人。 这种人或许不用历史,就是社会也一直把他们遗忘。虽然他们是社会大机器的螺丝钉。
个人分类: 杂论|337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医学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wangdanuh 2012-4-7 21:56
医学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1、综述的格式和写法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②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1)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2)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3)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总结,主要是对主题部分所阐述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重点评议,提出结论,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提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参考文献写综述应有足够的参考文献,这是撰写综述的基础。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证者的劳动及表明文章引用资料的根据外,更重要的是使读者在深入探讨某些问题时,提供查找有关文献的线索。综述性论文是通过对各种观点的比较说明问题的,读者如有兴趣深入研究,可按参考文献查阅原文。因此,必须严肃对待。    2、综述的写作步骤   选定题目选定题目对综述的写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题首先要求内容新颖,只有新颖的内容才能提炼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题目。选题还应选择近年来确有进展,适合我国国情,又为本专业科技人员所关注的课题,如对国外某一新技术的综合评价,以探讨在我国的实用性;又如综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应用,以供普及和推广。选题通常有几种:一种是与作者所从事的专业密切相关的选题,对此作者有实际工作经验,有比较充分的发言权;一种是选题与作者专业关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乐于探索的课题;还有一种是医学科学情报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题目不要过大,过大的题目一定要有诸多的内容来充实,过多的内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献,这不但增加阅读、整理过程的困难,或者无从下手,或顾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难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实践证明,题目较小的综述穿透力强,易深入,特别对初学写综述者来说更以写较小题目为宜,从小范围写起,积累经验后再逐渐写较大范围的专题。此外,题目还必须与内容相称、贴切,不能小题大作或大题小作,更不能文不对题。好的题目可一目了然,看题目可知内容梗概。   查阅文献题目确定后,需要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对初学者来说,查找文献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望;学术论文集能反映一定时期的进展和成就,帮助作者把握住当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献资料,期刊文献浩如烟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进展性资料,吸收过来,可使综述更有先进性,更具有指导意义。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自己所选定的题目,查找内容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远)期刊,再按照文献后面的参考文献,去收集原始资料。这样“滚雪球”式的查找文献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献。这是比较简便易行的查阅文献法,许多初学综述写作者都是这样开始的。另一种较为省时省力的科学方法,是通过检索工具书查阅文献。常用的检索工具书有文摘和索引类期刊,它是查阅国内外文献的金钥匙,掌握这把金钥匙,就能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献。此外,在平时工作学习中,随时积累,做好读书文摘或笔记,以备用时查找,可起到拾遗补缺作用。   查找到的文献首先要浏览一下,然后再分类阅读。有时也可边搜集、边阅读,根据阅读中发现的线索再跟踪搜集、阅读。资料应通读、细读、精读,这是撰写综述的重要步骤,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过程。阅读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据,领会文章的主要论点,用卡片分类摘记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以便为写作做好准备。   加工处理对阅读过的资料必须进行加工处理,这是写综述的必要准备过程。按照综述的主题要求,把写下的文摘卡片或笔记进行整理,分类编排 ,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力争做到论点鲜明而又有确切依据,阐述层次清晰而合乎逻辑。按分类整理好的资料轮廓,再进行科学的分析。最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出自己的观点与体会,这样客观资料中就融进了主观资料。   撰写成文 撰写成文前应先拟提纲,决定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应重点阐明,哪些地方融进自己的观点,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几笔带过。重点阐述处应适当分几个小标题。拟写题纲时开始可详细一点,然后边推敲边修改。多一遍思考,就会多一分收获。   提纲拟好后,就可动笔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个问题展开阐述,写作中要注意说理透彻,既有论点又有论据,下笔一定要掌握重点,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观点和倾向性,但对相反观点也应简要列出。对于某些推理或假说,要考虑到医学界专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为问题提出来讨论,然后阐述存在问题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规修稿方法,反复修改加工。   撰写综述要深刻理解参考文献的内涵,做到论必有据,忠于原著,让事实说话,同时要具有自己的见解。文献资料是综述的基础,查阅文献是撰写综述的关键一步,搜集文献应注意时间性,必须是近一二年的新内容,四五年前的资料一般不应过多列入。综述内容切忌面面俱到,成为浏览式的综述。综述的内容越集中、越明确、越具体越好。参考文献必须是直接阅读过的原文,不能根据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间接引用(指阅读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献,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对文献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观点、方法上的失误
个人分类: 科研|264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创造性思维与己何干?
热度 2 wyc 2012-4-7 09:52
创造性 思维 ,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 记忆 、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是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多次的挫折之后才能取得,而 创造性思维能力 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才能具备,至于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以上这段文字摘自网络,它说得很明白。 创造性思维并不神祕,人人都可以学习它、研究它、叙述它、发扬它。 了解了、懂得了、通晓了它的基本理论、基夲方法及其典型案例, 对于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 无異于点石成金、变废为宝、植树成林。 日前, 有个大学某部门找我谈, 想给我安悱一场创造思维报吿会, 囬来我打开电脑, 啊, 伟大的网络岁月! 关于创造学在今日世界上之繁荣, 简直舖天盖地,如那漫天飞雪,山舞银蛇,原驰腊象! 您 不去认真地读一读它, 行吗? 恕在下无知, 让网上的行家里手们見笑了。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08 次阅读|8 个评论
普通博士是人才吗?
热度 36 tangguo0323 2012-3-13 14:50
普通博士是人才吗?
读书读了很多年了,博士快毕业了,面临着找工作就业的局面。面对各种招聘,发现现在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较高,即使是二三流高校甚至是地级市的学院,第一层次人才招聘基本上都是为两院院士准备的,刚毕业的博士能够上第五层次就不错了。而即使是这一层次的招聘要求也颇多,要么第一学历是211,985,要么是SCI论文若干篇或者累计影响因子多少分,并且现如今许多单位都明确要求,具有海外背景的优先考虑。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 拼爹时代”——谈谈单位招聘条件里的潜规则 ”。 前不久联系了几个地方高校,和里面的人聊了聊,感觉我们这些普通博士压根就不是人才,怎么能够去人才招聘呢?什么是人才,“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按照这个定义,在中国的博士历经千辛万苦,在专业领域上至少也奋斗了很多年,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按照定义博士应该算人才,当然个例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然而,理论上的人才在实际应用中却不一定是人才,在目前这种就业情况下,只有海龟,取得较大学术成就的博士才能算人才。而中国大多数博士在学期间,能有1-2篇SCI文章,能够顺利毕业就已经不错了。一个群体,毕竟优秀的和较差的都是少数,中间普通的是多数,这些博士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博士学位。 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仅取决于博士本身的素质,而且最重要的是社会国家的需求。想当年,解放初期,本科生就能挑大梁,各行各业的精英都不一定上过大学,一样在各个领域取得骄人的成绩。时代进步了,然而,在目前的时代,博士依然没有用武之地。因为现在许多单位需要的不是博士这样不会“来事”的人才,许多领域需要的是会搞关系的人才,而许多博士在这个方面是个短板。 综上所述,博士是否人才,博士自己说了不算。
13809 次阅读|35 个评论
[转载]一流大学起码有三个要素
热度 1 jiaguangjia 2012-3-11 20:39
周其凤说,一流大学起码有三个要素:一是大学之大在于教,即一流的教授和教学。教授是大学的灵魂,要有获得社会认可的知识发现、创造性研究成果,还要有传授给学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继续发现、研究;二是大学之大在于课,即常规课程要有深度和广度,能为学生提供任何感兴趣的课程,并且是比较先进或最先进的;三是大学之大在于生,即历届毕业生的社会声望和成就。衡量毕业生的成就是有没有学生、有多少学生对自然规律、人类观念和社会制度的创新起到了先导作用。 周其凤说,北京大学将发挥本科教育传统优势,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同时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周其凤透露,将加快推进《北京大学章程》的制定工作,进一步明确界定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范围,不断提升日常行政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创造性思维是三种信息加工过程的交集
热度 3 hongkunhui 2012-2-9 10:13
创造性思维是三种信息加工过程的交集
创造性思维到底是一种什么过程?我想,是否可以将创造性思维理解为三种信息加工过程的交集: 创造性思维是三种信息加工过程的交集图示: 说明:创造性思维是信息创生过程,思维过程与问题解决三种过程的交集,是三种过程的统一。图中 A 表示智能主体的信息创生过程,是新的信息语义内容及功能的创生,有新的信息内容的创生,信息有新的功能,有新的价值的产生。 B 表示人的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是一信息加工过程,是与符号信息沾边的心理活动过程。是否与符号信息沾边是心理活动中思维和非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的区别。 C 表示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是问题解决者利用自身或社会拥有的资源改变事物实体的或是信息的状态,使对象从初始态经过中间态到达特定目标态的过程。 图中 B 与 A 的交集是信息创生和思维过程兼有的信息处理过程,虽有信息创生,也有与符号沾边的思维,但没有和问题解决结合,即不是去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所以,二者的交集还不算创造性思维过程。图中 A 与 C 的交集,虽有问题解决,有信息创生,但没有和与符号沾边的思维结合,属于非思维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B 与 C 的交集,虽有问题解决,也有与符号沾边的思维活动,但没有与信息创生结合,属于常规性的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只有A,B,C三者的交集才是创造性思维过程。 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15020 次阅读|30 个评论
关于中国教育的思考 (四)
GongChen 2012-1-22 03:44
(四) 大学教育 相比职业学校而言,大学则应培养高精尖的 创造性 人才。如何让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除了中小学需要打破应试教育,高考制度需要改革,教育产业化需要纠正,从而为大学输送有创造力的学生外,大学教育一定要灵活多样,给学生许多自由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充分发挥的余地。好学生并不需要每门考试都得 A ,当然也绝不是要 60 分万岁。每个大学生从一进校开始就应该设计这四年大学学习和生活如何安排,毕业以后究竟想干什么。大部分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可能还不很明确将来想干什么,那么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多与高年级同学接触,和指导员谈谈,暑假里多参加社会实践,包括去各种企事业单位打工以了解现实情况,多看报纸杂志包括电视新闻,这样可以掌握社会的动态需求。在学校里应多听各类讲座,扩展视野和知识面。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的校内外活动,一可以结识新朋友,二可以锻炼工作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大学生都应检视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在哪方面。有些学生属于学者型,爱静静地看书,去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或做实验以解决问题,那么他们应在大三、大四时去寻找合适的导师,做助手搞研究以积累经验并训练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有些学生可能不愿意成天读书,但善于人际交往,也许将来适合搞市场营销。还有些学生可能有特殊爱好,可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钻研自己的爱好。大学在新生入学之始,就应该给学生指出有多种途径可以探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说中小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公民都懂得一定程度的文化、科学知识,那么大学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专业人才,因此必须打破旧有的条条框框,让一些特殊人才有充分的时间去发展他们的特长。中国著名画家陈丹青教授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想招收有很强绘画功底的学生,却被学生的英语不及格而难住,这是很荒唐的事。一个稍有常识的普通公民都能理解英语好坏与一个中国画家能否创作出杰出的中国画没有必然的联系。与自然科学有关的学科,因为要与国际同行竞争,英语必须达到一定水准,因此应该严格把关。但诸如文学、艺术、舞蹈之类不是非要英语不可的专业,拿英语考试来卡压专业特长的学生岂不是在扼杀人才,扼杀创新吗?在美国,破格录取其实是家常便饭,因此也就无所谓破格了,因为大家都在抢最优秀的学生,也就是最有特长的学生。有些学生申请读博时,英语可能比其他学生低上百分,但因为有出色的研究经验,还是可能被录取,没什么破格不破格的。其他考生可能 TOEFL 和 GRE 很高,但专业研究平平,不被录取也是完全正常的。一个博士生需要做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当我们考察博士生候选人的时候当然首先看他们的专业研究的潜力而不是考试分数了。从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个角度看,美国的教育确实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身为美国大学教授,英语是生活、教学和研究的第一语言,我自然懂得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重要性。但这几年频频回国,深感中国在某些方面把英语学习推向了极端,却又极不实用,徒劳浪费时间和财力。中小学教英语应以阅读和会话为主,到中学毕业时可以进行基本英语交流就可以了。中学之后以职业学校和专科院校为主,其中某些专科类对英语要求的程度可能比较高些,但有些专业如“果树栽培”就不需要非考英语不可。大学应招收 10-20% 的优秀中学毕业生。大学生应对英语有一定的要求,因为他们将负担起高级管理和高科技的重托。但即使是大学生,有些特殊专业如文学、艺术类也可以降低英语要求。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切记一刀切。大学教育包括硕士和博士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管理和研究型人才,要让有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自由空间成长并脱颖而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向创新型社会转变。
个人分类: 随感|28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卢晓东:范式陷阱及其对创造性的制约
热度 1 buaasasa 2012-1-4 13:22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1/3/241969.html?id=241969 □卢晓东 这个题目将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开始。在金庸先生“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武侠小说系列中,《鹿鼎记》的时代背景是清初,最接近现代,同时小说系列中的武学已经呈现出全面衰落之势,令狐冲的武功在这部小说中已经成为传说。 在《鹿鼎记》中,一名十几岁的孩子,经过不到一个月的训练,就能用手枪威胁一位花四十二年(少林寺史上用时第三短)修炼出“一指禅”的禅师。这个情况和俗语“天道酬勤”显然大相径庭。 如果我们把一指禅作为冷兵器时代的最高功夫,那么为什么一个人四十二年的艰苦学习和钻研,仅就实战效果而言也许比不上热兵器时代最简单的功夫——子弹呢?如果仅仅是两个人比试一下,胜负也许并不那么重要,但如果是国家之间呢?即使我们全国人民都掌握了一指禅这样的神功,与子弹相遇,国家之间的胜负又会如何呢? 少林功夫背后的世界观和手枪背后的世界观,其实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这种不同可以被称为范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少林功夫背后的范式称为功夫范式,将手枪背后的范式称为子弹范式。功夫范式与子弹范式相遇,在电影“火烧圆明园”中有着精彩呈现。 “范式”一词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Kuhn)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关键概念,该书首次发表于1962年。构成一种范式的是某一特定科学共同体成员们所采纳的一般性理论假定和定律,以及应用这些假定和定律的技术。范式包含三个重要部分,第一部分是明确陈述的基本定律和理论假定,第二部分是将基本定律应用到各种不同类型境况中去的标准方法,第三部分是一些非常一般的形而上学原则和方法论规定。一门成熟的科学是由一种单一的范式所支配的。简单来讲,范式就是教科书中讲的东西。 我们的中学和大学教育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熟知了现代各种学科的范式。在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在对某一范式内的工作已经十分熟悉的导师指导下,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实验,最后再完成一项研究,这个学生也会十分熟悉目前范式的方法、技术和标准。 库恩这样描述科学进步的图景:第一步由前科学阶段进入常规科学阶段,在常规科学阶段范式逐渐明晰,科学家在范式内从事解难题的活动;第二步,由于根本性的难题不能解决,发生科学危机;第三步,危机阶段后产生科学革命,旧范式被新范式革命性地替代;第四步,由科学革命进入新的常规科学阶段,新的范式已经确立。在以上科学进步的图景中,库恩指出一种危险:如果所有的科学家都曾经是并仍然是常规科学家,那么某一特定的科学就会囿于某一范式而不能超越它而进步,这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返回到功夫范式中,我们知道在功夫范式中沉浸越深者、那些四十几年习练一指禅者,就陷入功夫范式越深,他们很难——或者几乎不可能创造出子弹范式,创造出有关火药的现代化学知识、有关弹道的力学知识、有关铸造的材料知识,有关扳机和撞针的机械知识。在功夫范式中沉浸越深者,越不愿意、也难以推翻旧的范式并创造出一种完全不相容的新范式取而代之。 这里,我尝试提出一个新词,就是范式陷阱。也许在旧的范式中学习越多、掌握更加精确、不断在旧范式中取得成功的人,陷入旧的范式陷阱越深,越难以跳出陷阱而作出创造。地心说时代的状元们以及其他的成功者(如重大项目主持人),越不愿意、也难以推翻托勒密的天文学范式而创造出哥白尼范式取而代之。这就是所谓范式陷阱对创造性的制约。 范式陷阱这个概念,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因为八股和科举制度形成了巨大的范式陷阱,中国的知识分子们整体深陷其中、心甘情愿地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范式陷阱这个概念的提出,也许会帮助我们找出这个时代在信息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多个革命性创新者都是大学肄业者的原因,这些人中包括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DELL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戴尔,还有拍出《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这两部全球票房第一、第二,同时正在引导电影史中3D革命的导演卡梅隆。没有通过现代大学持续深入的学习而陷入既有范式陷阱之中,是他们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范式陷阱这个概念的提出,也许会帮助我们理解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历来的状元就少有真正好学问的,唐朝第一流诗人李白,杜甫,既非进士,又非翰林。韩愈、杜牧是进士出身,但只能算是第二等。王实甫、关汉卿、罗贯中都不是进士。曹雪芹、蒲松龄都是拔贡。”状元就是在八股的范式陷阱中沉浸最深者,而毛泽东同志提到的李白、杜甫、曹雪芹却都是文学领域的创新者! 那么,我们现代的大学教育中,什么样的教育活动有可能使学生陷入现在的范式陷阱中更深,从而制约其创造性的产生呢?这是解答“钱学森之问”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个猜想,也许我们的大学生学得太多了。我这里有个简单的表格(见后),是我国几所大学本科专业毕业应修的学分要求。 以北京几所高校为例,北京外国语大学应用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学计划(2001年)总学时数是3260,按15学时=1学分折算学分接近217学分;北京联合大学的毕业学分要求是200左右…… 在此,我们需要在世界范围内作个横向比较,美国的大学在可比情况下(学时学分对应数可比),本科毕业学分要求一般是128学分左右,日本2000~2010年间已经有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本科毕业学分要求一般在124学分左右。横向比较,我们的学生确实学得太多,这也许使得他们陷入范式陷阱越深而难以有创造力的原因。 在此,我们也需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作个纵向比较。大家常常回忆西南联大时代,西南联大培养出来的创造型人才我们现在的大学还无法超越。2009年,全国号召向吴大观同志学习,这位航空发动机专家却是西南联大1942年航空系的毕业生!这不免让我们汗颜。根据当时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文、理、法、农、工、商各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施行要点》,当时本科毕业应修的学分数是132学分左右。这个数字与世界非常接轨! 没有培养出创新人才,是因为我们的学生学得还不够多吗?他们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精确吗?于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思路,就是让我们的学生学得更多,把知识掌握得更精确,基础要扎实!要加强基础!许多大学现在办试验班,“单纯加法”的思路依然如故,福建某高校试验班一二年级教学计划的学分安排总和就达到125学分!朱清时院士坦言,自从卸任校长后他才把问题想得更清楚。“长期以来,中国教育界有一个观念,认为知识越多,创新能力就越强;学历越高,创新的本事就越大”。朱清时认为,以知识传授型为主的教育方式造成了这样一个怪圈:学校设置的课程越来越多、越学越难,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反而变弱了。怪圈的原因何在?范式陷阱在作怪。 对于以上问题,改革的建议很简单,以减为加。建议教育部出台统一的法规,将本科毕业的学分要求降低到120~140学分之间;在此之前,各个大学可以先行开始减少本科毕业应修学分要求。 第二个猜想,也许我们的学生奖励体系,包括三好生评选、奖学金评审、大学新生录取、研究生录取等,都在奖励学习得非常精确、在现有范式中沉浸过深的学生。 比如我们的大学积极争取优秀生源。生源是否优秀的标准是什么?主要就是高考分数,分数最高的“状元”就是最优秀的生源。我们可以把这种简单的招生观称为“状元招生观”。 在状元招生观引导下,中国几乎全部普通高中都将提高高考成绩、培养出状元以及向清华、北大两校输送生源的多少作为办学目标,因为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也简单地将此作为对中学教育质量的判断依据。于是高考便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决定着今天所有生而处于这个机制之中的个人学习生活,使得高考成为中国少年和中华民族好奇心和创造力的“铁笼”。 因而在高考中打破状元招生观,也许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倡的高考录取改革方向,是培养创造力的一种方向。 再比如我们大学的奖学金体系,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些大学GPA)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有的大学达到评价指标权重的70%以上。我们现行的奖学金体系等都在鼓励学生更深地跳入范式陷阱。 如果将我们大学的奖学金从奖励学习成绩,转变为奖励创新,也许有助于我们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出创新人才。 总之,创新需要一定的基础,但过多的基础、被加强的基础,那些使得我们的学生全面继承旧的知识体系,娴熟地掌握已经被规范化的技巧,反而会制约创造力的发展。对于“加强基础”的口号,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希望这个概念有助于反思我们的教育活动,包括中小学教育、奥赛、我们的考试体系如研究生专业课统考、我们的奖学金体系等,并能在反思后有切实的行动以有所改变。 《科学时报》 (2011-3-1 B4 视点)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13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中国共产党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whyhoo 2011-12-10 10:34
选择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我国具体实际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90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事实充分证明,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壮阔进程中,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党90年的历史,就是在风云激荡中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在风险考验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改革、建设、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胜利前进。    一、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90年来,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由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历史观和价值观是科学的,能够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尽管马克思主义诞生至今已经160多年,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些具体论断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但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始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借鉴和吸收了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思想体系,是在广泛借鉴和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比如,马克思主义在创立时就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中的合理思想。又如,从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三大发现”中,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并把其看作唯物辩证法的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所吸收和借鉴的知识涵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众多领域,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主义是批判性与继承性相统一的学说,它总是以开放的姿态,科学借鉴、科学扬弃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获得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广大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达。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革命性,它毫不掩饰自己的阶级立场,公开声明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服务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始终把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看作自己的神圣使命,他们的理论集中地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工人阶级是与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阶级,其根本利益和要求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相一致,是以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的阶级。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思想体系,没有一切剥削阶级的思想体系所固有的阶级狭隘性和片面性,它的阶级性与真理性是完全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是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既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又是指导实践的理论武器,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是因为它的一切理论观点都是以事实为依据,都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特性,决定了它必然要求理论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实践不断向前发展的特性,又决定了由此产生的思想理论体系必然是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而与时俱进的。   我们党毫不动摇地选择、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有机统一的伟大真理,能够与时俱进地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90年来,我们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历史作用决定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用以指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向前发展的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领导人民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胜利,之所以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组织起来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为了救国救民,中国的进步政治力量、仁人志士开始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艰辛历程,但是他们都未能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他们的各种努力都未能从根本上使中国摆脱贫弱屈辱的悲惨命运。这个历史任务是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的,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从而开创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正确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进行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件大事与两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创举,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会取得伟大成就;而一旦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就必然会遭受重大挫折。可以说,没有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就不会有自强自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就不会有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但不能要求他们具体地回答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革命和建设的具体道路与行动方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创造,这是在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惟有这样,我们党才能正确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正确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选择、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由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既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的,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党全国人民郑重选择的结果,是全党全国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和马克思主义居指导地位的社会主义中国,任何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取代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用资本主义价值观取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企图,都是违背我国历史发展规律和全国人民共同意志的,必须坚决反对和抵制。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上,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并没有因为被写入宪法和法律而变得一劳永逸、高枕无忧,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始终存在着谁来占领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必然去占领。在这里,不存在“真空”,也不可能保持“中立”。正如列宁所说:“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指导思想上搞多元化,客观上就是支持和放纵资产阶级思想蔓延。如果动摇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然使社会主义中国失去主心骨,就会失去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导致人心大乱,进而引起社会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证明了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将导致丧失政权的严重后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不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多么深刻的变化,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面临多么错综复杂的情况和问题,我们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全党同志要以高度的自觉信仰马克思主义,以毫不动摇的立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捍卫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根深叶茂、坚如磐石。   (执笔:刘建武) 原文见 http://www.qstheory.cn/tbzt/jdjszntbzt/zywzjd/201108/t20110831_106926.htm
个人分类: 政治|877 次阅读|0 个评论
千古奇闻,值得一看!
热度 2 daodezhenjing 2011-10-23 13:29
  近日,澳大利亚的某位政府大员提议了一项“减少环境污染,拯救美好地球”的方案,那就是要杀死现有的澳大利亚全部120万头骆驼,因为一头骆驼每年要排放一吨的二氧化碳,120万头就是120万吨二氧化碳啊,多么惊人的数字,让不少人为之心动。   卸磨杀驴的典故我们以为只有在小说中重现了,却没有想在今天却创造性出现了“卸货杀骆驼”的新故事。这些骆驼的祖先最早是由澳大利亚政府从印度买来当苦力运输货物的,自从有了汽车以后,它们就成了多余的废物被弃之荒野自生自灭了,没有一点用还消耗自然资源,排放臭屁,太可气了,于是这个念头就一涌而来。可我们没有想想,澳大利亚的任意一辆汽车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都要3.24吨,凭什么只灭骆驼,不灭汽车呢?
个人分类: 杂文|19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折点:创造性的本质》
热度 1 ChaomeiChen 2011-10-10 09:43
《转折点:创造性的本质》
"The approach is without a doubt informational and computational, but its application goes well beyond the field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 Computing Reviews , 4/26/2012. 目录 (本书目前只有英文版) Ben Shneiderman写的序 本书分析和阐述的几个核心问题:创造性思维有些什麽特征?那些特征是我们可以观察和调节的?实际中有多少这类例子?如果我们这样思维,会提高我们的创造性吗? FaceBook | 中国图书网 | 王府井书店 | 中国互动出版网 | 当当网 | 亚马逊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7269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学界热议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
freedom110110 2011-9-29 06:40
作者:陈菁霞 来源:中华读书报 关键词: “回顾这几十年,我们现在能举出来全局性影响的也就是李泽厚,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的。”在近日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举办的“80年代中国思想的创造性:以李泽厚哲学为例”的学术研讨会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对于李泽厚的历史价值作出了这样的评判。 钱理群说,知识分子应该用自己的专业来回应时代的精神危机问题,给这个时代提供一个精神性、建设性的东西,这就是思想家、哲学家。“我们不要谈大师、我们要谈思想家,我们需要李泽厚式的思想家、李泽厚式的哲学家,我们不是超越李泽厚,而是要达到他的水平,我觉得这可能是当下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很迫切的问题。”针对学界目前的状况,钱理群呼吁至少应孕育一批李泽厚式的思想家。 “李泽厚先生为我们提出问题,问题意识最为重要。”北大高研院院长杜维明表示,我们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就是非常大的挑战。举办研讨会的目的,就是“希望李泽厚式的思想家出现,但这样还不够,我们更希望有知识分子的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出现”。杜维明说,李泽厚不是研究某一种哲学的,而是一个以生命从事哲学活动的人。他将自己的生命置于一种哲学的情态,让生命成为一种过程,而这正是李泽厚的特质,也是他成为李泽厚式思想家的原因所在。 据悉,李泽厚没有参加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只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的晚宴上和与会学者见了面。在被问及如何给自己定位时,李泽厚表示不愿意回答此类问题,只说“我从不给自己定位”。
1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融智学导论:言本位与双语信息处理(第三稿)
geneculture 2011-9-20 03:38
ZouXiaohui 3:35:37 融智学导论: 言本位与双语信息处理 0.绪论: “第三脑智”如何可能? 1.普通语言学的言和语 2.自然语言数字化理解 3.广义的双语信息处理 4.论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5.融智学的协同智能观 6.创造性合作型生产式 7.谈文化基因系统工程 编后 历时六年的构思过程,今天笔者终于可以较为满意地给出了《融智学导论:言本位与双语信息处理》(第三稿)明确概念体系框架。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还有一件同样值得庆幸的事情是本人已经在大学讲堂上系统地讲解它——从而可让二百来人的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年轻教师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融智学的最新进展(其中涉及笔者在国内外第一流大学和第一流的学者们交流的某些情形——这对教学双方进一步协同探讨融智学的前沿问题具有特殊意义)。 本学科课程的准确称谓是:狭义融智学。 本学科的研究对象是虚拟的“第三脑智” 本学科的学科性质是数字化的复杂性科学 本学科的方法体系是间接形式化及其计算 本学科的概念体系是基于言和语的术语集 该专著的名称又可叫做《融智学导论:言本位与双语信息处理的基础》2011(第三稿) 其中言本位源于:邹晓辉在贝克莱大学的语言学讲堂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言本位观点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4143do=blogid=440119 这样就可以和早期所谓《融智学导论: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2007(第二稿) 以及更早一些时候写的《融智学导论:字本位与中文信息处理的基础》2005(第一稿)衔接 它与现有学问体系的继承关系可由“语言、信息、知识、智(慧、力、能)”四个关键词来概括。
个人分类: 融智学导论|191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区别与联系
热度 3 hongkunhui 2011-9-19 16:41
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区别与联系
1、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表现在五方面的新 ( 1 )问题解决的资源新。有要素层次的创新,产生了个人或社会不曾有过的问题解决要素,如新概念的产生。问题解决的构件新,如问题的合适表征或问题的解的合适表征新。 ( 2 )问题解决的资源之间关系(共时态和历时态结构)新。产生了个人或社会不曾有过的资源之间的新关系(新结构),除了共时态和历时态结构之外还有有局部结构和整体结构的不同情况。如问题解决整体模式的创新,产生了个人或社会不曾有过的问题与解的遭遇、匹配和贯通模式。从过程角度理解,历时态关系新指信息处理的过程新; ( 3 )问题解决所产生的结果新。新结果的意思是在新资源和新的资源之间的关系中产生出个人和社会都不曾有过的新的思维结果。 ( 4 )问题解决的功能新。前所未有的新结果产生出来,前所未有的新功能产生出来,用新功能可以完成个人或社会不曾解决过的问题。 ( 5 )问题解决的价值新。 2、常规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区别 ( 1 )问题解决中利用的资源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利用的资源是个人或社会中已经拥有的资源,问题的合适表征是现成的,问题解的合适表征是现成的,问题与解的遭遇、匹配和贯通模式,即问题解决模式是现成的,问题解决解决的实质就是将现成的资源拿过去来完成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通过学习吸收外部资源和自己产生新的问题解决资源。有三种情况: 1 )问题的合适表征是现成的,解的合适表征不是形成的,需要主体自身创造新的解; 2 )问题的合适表征不是形成的,需要主体自身创造问题的合适表征; 3 )问题和解的合适表征都不是现成的,需要主体把二者都创造出来。 ( 2 )问题解决资源之间的关系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的资源之间的关系是现成的,不需要创新,利用现成的资源之间的关系及模式来完成问题解决。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资源之间的关系有的是现成的,有的是主体新创造出来的,需要资源之间的新关系被创造出来,例如,问题解决构件内部的新关系,问题解决整体的新贯通模式的产生来完成问题解决。 ( 3 )问题解决的过程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是资源的学习、搜索或驱动、问题与解的遭遇、匹配和贯通。如果个体拥有现成的问题解决资源,则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是资源的搜索过程,如果个体不拥有问题解决资源而社会拥有资源,则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是从社会中获取资源,是一个学习过程。常规性问题解决的信息搜索可以采用随机搜索,穷尽搜索、启发性搜索。搜索就是去找,找绝对不会找出新东西,装进去是垃圾,找出来还是垃圾。主体对社会资源的学习可以是随机学习,也可以是定向学习。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是三方面: 1 )问题的合适表征的创生, 2 )解的合适表征的创生、 3 )问题与解的遭遇、匹配和贯通。新资源的产生和新关系的形成是创造性思维主要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环节一般多于常规性问题解决,主要是多出了资源及关系创生。创造性思维的信息来源不同,可以通过学习从外部获取,也可以通过自身的思考创造出来。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过程主要是资源的生成、组合与选择,组合可以创造新东西。 ( 4 )问题解决的结果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是资源的重复利用,结果是重复的,无新东西的产生,问题解决是确定性过程,一般可以预测问题解决结果。常规性问题解决可以用机器来模拟,只要解存在,不是指数爆炸问题,问题一般都可以解决。解决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是资源及关系的创生,问题解决结果是新的,问题解决一般是非确定性过程,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不可预测,低概率性。且用目前的机器难于模拟。 ( 5 )问题解决发挥的功能和价值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没有信息创生,发挥的功能及价值没有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功能及价值大。常规性和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是二种价值不同的问题解决。 ( 6 )问题解决的难度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比较简单,容易完成。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比较复杂,有的问题需要几十年,甚至多少代人都解决不了。 ( 7 )问题解决思维的形式不同,遵循的规律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是基于形式逻辑的规律,是立足于同一律的思维操作,以显意识操作为主。创造性思维是立足于多种思维形式,有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等,立足于相似相通规律、接近相通规律、相反相通规律等。思维过程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潜意识和显意识操作兼有。 ( 8 )问题解决所需的阶段不同。常规性问题解决所需的阶段可以很少,一般四步可完成, 1 )问题的合适表征; 2 )解的合适表征; 3 )问题与解的遭遇、匹配和贯通; 4 )问题解决结果的检验。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需要多出问题表征资源的生成,解的生成、解与问题遭遇模式的生成等,这些资源生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匹配与试错等。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有时可以多达八阶段: 1) 二种路径产生的问题呈现、识别和初步定义 ;2) 常规性问题解决的尝试及受挫阶段; 3 )启动创造性问题解决阶段; 4 )形成问题解决中问题和解的合适表征阶段; 5 )问题解决中问题与解的信息的遭遇匹配和贯通阶段; 6 )问题解决的完善化、逻辑化处理、初步结果的形成阶段; 7 )问题解决的验证阶段 ;8 )问题解决的评价、确认及信息反馈阶段。 3、常规性与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联系(共性) ( 1 )常规性和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二者都是问题解决,都是思维活动。 ( 2 )二者都是信息加工过程 ( 3 )二者的完成最终都是一条首尾相连的产生式链的形成和贯通: {A→( B→ C→ D→ E→)→ F)} A 表示初始态, F 表示目标态 ( B → C → D → E → )表示中间态。 (4) 问题解决过程中涉及的对象及关系基本相同,二者都涉及 7 个方面: 1) 面临问题的主体及主体对问题的表征; 2 )问题解决中的三态的确立,初始态、中间态、目标态; 3 )主体当下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 4 )主体对问题解决状态的评价, 5 )主体根据状态评价做出的决策, 6 )主体对问题解决资源的控制、驱动, 7 )主体对问题解决资源的新的输送。 主体属于开放、学习的时变系统,有资源创生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模型图示: 说明,这是一个常规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统一的模型,涉及 9 个环节: 1 、 客体信息输入、情景呈现 问题的形成和问题解决的开端在客观信息对象的呈现和对主体的信息输入。 在有外部的客观信息呈现并输入的情况下,主体可以完成 对外部输入信息的感知、识别、表征或定义,这是自下而上的信息处理。 2 、主体的感知觉、识别、表征、问题的初步定义 主体对问题的主观呈现、描述、识别、表征和定义, 主体对外部信息的感知与识别也称为由外到内的自下而上信息处理的情景呈现。主体内部的情景呈现,也可以来自自上而下的从记忆库中提取的信息的呈现,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有主体对信息的主观附加,信息内容的构建,这也是一种主观的情景呈现。 问题解决首先涉及的是面临特定问题的主体和主体对客观信息的解读(主观解读)客观情景呈现,输入智能主体后被主体识别、定义变为主体对问题的表征,对问题的主观表征离不开主体记忆库中提取的信息的作用,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源双向作用的产物。 3 、问题的三态 主体对问题的表征和界定细节主要指三态描述: S1 表示初始状(问题解决的当下状态,出发点), S2 表示中间态,中间态是通达特定目标的中介,用 ? 表示该项的未知、缺失或待输入,用 表示不通与通的状态及二者的区间, 在问题解决未完成的情况下,中间态表现为达到目标的“障碍态”用 ↛ 表示障碍, →表示障碍消除。中间态处于 从障碍态到通达态之间, 或中间态项目的“未知”或“缺失”或待输入状态,或是初始态达目标态的“差距” 大于 0 的情况。当问题解决完成的情况下,从初始态到目标态的差距为 0 ,即目标态可以达到; S3 表示目标态(智能主体欲实现的特定目标)。问题解决与三态的关系, 所谓“问题”指主体达到特定目标时面临的“障碍”( “困难”、“差距”、 “需要完成的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或特定操作”、某些中介对象的缺失 …… )。而问题可以这样表达: P={ ( S1 ) → (S2 ↛ ) → (S3)} ,指初始态不能顺利到达目标态,中间存在障碍。 问题解决就是主体不断消除障碍(改变中间态)顺利实现从初始态达到目标 态的过程。 问题已经解决可以表示为: = { ( S1 ) → (S2 → ) → (S3)} ,指初始态可以顺利到达目标态,中间障碍已经消除。 4 、主体对状态的评价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整个三态的变化将随时被主体进行评价,特别是对初始态的变化,中间态障碍消除情况,是否正在或最终可达目标态的情况和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进行评价。 5 、主体的决策 主体在评价基础上产生的决策。如果评价结论是目标态已经实现,则可终止问题解决资源的插入。如果目标态还没有实现,则继续问题解决资源的驱动、搜索,插入中间态的尝试,直至问题解决。如果,离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则考虑改变驱动问题解决资源的方式或策略,甚至返回起点重新调整问题三态的表征。 6 、主体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控制和驱动 包括对主体对当下拥有的资源的调动,搜索、驱动与输出插入到中间态中,还包括对新产生的资源的控制,负责把新产生的信息资源输送到可以利用的空间中,这一部分是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核心环节。 7 、主体当下拥有的可以用于问题解决的资源 指问题解决的应答域用 D={d1, d2, d3,…, dn} 表示,在主体的控制驱动下, D 中的元素不断插入中间态,改变中间态,试消除中间态中的障碍,使中间态由障碍变为非障碍态, 8 、创造性问题解决所需的新资源 来自主体外部的解决问题的新资源,外部和内部资源结合产生的新资源,主体内部生成的解决问题的新资源。如果主体当下拥有的问题解决的资源不够解决问题,就需要产生和输送新的资源以满足问题解决的需要。主体在开放学习过程中和主体内部变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解决新资源,有三部分 : ( 1 )是来自主体外部的解决问题的新资源,这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的学习过程,通过吸收外部的资源来完成问题解决,如果系统是封闭的,则没有这个功能。( 2 )外部和内部资源结合产生的新资源,单独的外部输入信息或是内部产生的信息可能满足不了问题解决的需要,这就要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结合产生的资源来解决问题;( 3 )主体内部生成的资源新资源。新资源的生成和输送是创造性思维与常规性问题解决的根本区别,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的资源不是主体和社会中现成的资源,而是需要主体通过新的学习、新的思考和新的构造和新的信息创生产生出来。 9 、对问题解决资源的接收、存储、新的补充和输送。 问题解决资源的接收来自二方面:其一,来自外部资源的输入 ; 其二、来自主体内部的资源的提取,反馈再入,再感知,再呈现、再次加入问题解决资源库。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11357 次阅读|9 个评论
企业员工为什么会懒?
热度 2 shuhualu1016 2011-9-12 11:58
文 / 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培训咨询网 首席专家 这里的懒,不是不行动,而是放纵自己,毫无约束,沉溺于肌肤之利的满足,不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自己的更大、更长远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肯定。 在现实中,人之所以会懒,正是因为有这种可以懒的条件和环境。 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曾经介绍过这样一个典型:在大西北农村,有些农民穷得只能主要靠政府的救济过日子。每年过冬都要救济棉衣,但每年过冬又都没有棉衣穿。冬天来了,给他们救济一套棉衣。到了春天,他们就把棉花抓去变成夹衣。进入夏天,天热了,他们又把夹衣剪开,变成两件衬衣。之所以他们会如此,是因为他们相信,冬天来了,政府还会再给他们棉衣。 鉴于这种情况,政府调整了救困扶贫的思路,给困难户输给“造血功能”。对于特困户,无偿提供二十只绵羊,让他们放牧后卖羊毛致富。可有人从县城领到羊后,还等不及回家,在路上就宰了一只吃了。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他们坚信,这二十只吃完了,国家会再给二十只。 企业内部的管理也是如此,任何一个人只要他能够懒、放纵自己、为所欲为,并可不承担任何后果,他就不会向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奉献自己的智慧。 “人在勤劳无益时,不会不懒。”这是管理学第一原理的第二推论。 所谓勤劳无益,就是指一个人付出艰辛和努力,并不能为他的利益和欲望带来什么满足,他的活动也仅仅是毫无回报地服务于他人,奉献于他人的“学雷锋”。如果是这样,他就肯定不会付出努力。在中国农村过去的大集体和国有企业,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之前,懒人多,效率低下,就是因为这一原因。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谁还会付出努力干多、干好? 之前,我到过一些机关和工厂,有些领导老抱怨他的下属工作不积极、做事怕吃苦。我告诉他们这个错不在于你的下属,而在于你自己。你的下属付出努力和勤劳之后,你不能及时地给他以酬偿,为他们的利益和欲望提供满足,他为什么要努力?在现在的企业中,这个问题也仍然存在。员工做了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也就不会再做这种努力了。相反,如果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你能及时地给他提供相应利益和欲望的满足,对他的努力和贡献及时给以反馈,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会相对充分地发挥出来。 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也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员工白干白付出,保证让员工付出多少、贡献多少,就一定能获得多少回报,并让这种回报严格与贡献成比例。 (在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2626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最委屈的科学家和科学的非功利性
热度 1 秦伯强 2011-8-19 22:35
作者:孙慕天 从培根以来,“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已经深入人心,研究科学目的是为了给人带来福祉,这本来是不错的。但是,功利目的却只是科学研究的间接目的而不是它的直接目的。从本质说,科学的目的就是认识客观真理,而实际利益的诉求常常使人偏离甚至抛弃了科学的这个根本宗旨。爱因斯坦说:“人们对于他们直接需要范围以外的东西,一般是看不到的。对于直接生产物质财富的工作,他们才愿意付出代价。但是科学,如果要繁荣,就不应当有实用的目的。作为一个普遍的规律,科学所创造的知识和方法只是间接地有助于实用的目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要等到几代以后才见效。”爱因斯坦认为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当然不是自然科学规律,而是科学学规律,我们不妨称之为科学学的爱因斯坦定则,可以表述为:基础科学成果一般不能有直接的实用目的,而且只有经过相当长的周期才能间接地有助于实用目的。爱因斯坦发表这番议论的时间是1934年。有意思的是,刚好一百年前的1834年,法拉第在其《实验日记》中,提出了另一个相关效应:“人类最伟大的贡献者在他们活着的时候,通常没有获得优厚的报酬,一个新思想获得公认的时间越长,那么这个新思想就越真正有创造性。”这是科学学上的法拉第定则:科学上新思想的创造性和获得社会承认的时间正相关。把法拉第定则和爱因斯坦定则结合起来,可以得出一个必然推论,基础科学的成果越是超前,越是深刻,就越是远离公众当下的生活和直接需要,于是该成果也就越是被冷落,其发现者因而被边缘化,蒙受在后人看来不应遭受的委屈。 科学史上三位最委屈的科学家,是法拉第效应和爱因斯坦效应的生动例证。 法国数学家伽罗华(Evarist Galois,1811~1832),是代数学划时代的革命者。伽罗华生前只发表了短短34页的论文,他虽两次向巴黎科学院提交有关群论的原创性著作,但均遭拒绝。1832年,年仅21岁的伽罗华死于决斗,在决斗前夜匆忙写下自己伟大发现的要点,嘱托友人转交给有关专家:“你可以公开请求雅可比或高斯不是对于这些定理的真实性,而是对其重要性表示意见。”他在研究高次方程根式解的时候,发现每个方程对应一个含有方程全部根的域,该域对应方程根的置换群,即伽罗华群。从这里引申出抽象群、域、环、序、理想、同构、同态等现代数学基本概念,开辟了全新的研究域。伽罗华群成为现代几何学、基本粒子理论、化学、结晶学等众多前沿科学的基本数学工具。19世纪末出版的伽罗华作品初版序言中说:“我们可以设想那种可能性,假如伽罗华活下去,近世数学会从巴黎和拉格朗日的学派,而不是从哥根廷和高斯学派获得深刻的鼓舞。” 可是,才华盖世的伽罗华却像流星一样陨落了,在差不多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几乎无人知晓。哥西承诺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伽罗华论文的审查报告,可是却食言而肥。傅里叶接到论文后去世了,遗物中并没有此件,实际是给弄丢了。直到1846年刘维尔(J.Liouville)才在《数学杂志》上发表了伽罗华的主要遗稿,1880年克莱因(C.F.Klein)和1893年索福斯•李(M.S.Lie)才分别在《爱尔兰根纲领》和《变换群理论》中,阐释和确定了伽罗华的伟大发现,而那时已是伽罗华去世48年和61年后了。 科学史上只有极少几位理论科学家,其研究成果不仅改变了人类的自然图景,而且引发了划时代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麦克斯韦(James Clark Maxwell,1831-1879)就是这样的科学巨擘。他在1862年提出了位移电流和电磁场的概念,发现了电磁波和光电同一性,制定了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创立了电磁场理论,从而改变了牛顿以来的物理实在观念。爱因斯坦说:“在麦克斯韦以前,人们以为物理实在是质点,在麦克斯韦以后,他们则认为,物理实在是由连续的场来代表的。实在概念的这一变革,是物理学自牛顿以来最深刻和最富有成效的变革。”由于电磁波的发现,人们找到了一种突破时空阻隔实现信息传递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信息革命。1897年,马可尼建立了无线电报和信号公司;1920年,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开始定期无线电广播;1928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实验播送电视节目;1935年,沃森—瓦特实验防空用脉冲雷达;1971年,马丁•库帕发明手机;1989年,蒂姆•伯纳斯-李设计了万维网……所有这一切,都是以麦克斯韦的电动力学为基础的。麦克斯韦所成就的伟大事业真可谓惊天动地。美国科学史家伊万•托尔斯泰(Ivan Tolstoy)所著的《麦克斯韦传》评价说:“现代技术和物理学中,很难有哪一领域麦克斯韦的理论没有做出重要贡献——从电力的产生和传递到交换系统或现代粒子物理的大型加速器。麦克斯韦方程在科学上、实践上和工程上的后果是原创性的、无所不在的,根本无法一一列举。”难怪诺贝尔奖得主费曼(R.P.Feynman)慨乎言之:“麦克斯韦电动力学定律的发现被评价为19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与这一重大科学事件相比,发生在同一十年中的美国南北战争不过是一桩地区性的小事而不足挂齿。” 无论从物质上,还是从声誉上,麦克斯韦所得到的都和其贡献极不相称。他在剑桥大学的工资只有区区500英镑。科学成就远不如麦克斯韦的司铎克斯(G.G.Stokes)和汤姆生(W.Thomson)都受封为爵士,后者死后还享受到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国葬的殊荣。而麦克斯韦始终是一介平民,而且即使在他事业最辉煌的晚年,在他一手创办了卡文迪什实验室的剑桥大学,都没有多大知名度。在他出任实验室主任就职演说的仪式上,学生们都不知道此人是何方神圣,纷纷把眼睛盯在亚当斯等“名人”身上。更令人费解的是,时至今日,面对这样一位科学上的泰山北斗,即使在发达国家数理科学领域以外的精英人士中,仍然大多不知其为何许人也。I•托尔斯泰告诉了我们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1857年,阿伯丁市为举办不列颠学会年会修建礼堂而募捐,麦克斯韦因曾在阿伯丁大学任职而捐了款,事后该建筑为公司收购,成为从事商业经营的音乐厅,捐款人均为股东。麦克斯韦逝世五十年后的1929年,公司在当地报纸上登出广告寻找麦克斯韦先生,起因是多年寄出的红利均被退回。果然有人前来回应说,他知道这位名叫“麦克斯韦”的绅士,并说该人现在天天在阿伯丁的街头上散步云云。这样的笑话竟然出在麦克斯韦的故乡,真是匪夷所思。无独有偶,1960年,英国皇家学会隆重纪念成立300周年,女王陛下亲自莅临并致辞;然而,女王的讲话中所列举的以牛顿为首的皇家学会历代杰出人物中,独独漏掉了麦克斯韦。这件事在国际科学家中引起了一阵波澜。像麦克斯韦这样一位对人类文明做出了划时代历史贡献的巨人,竟成为“边缘人物”,真是咄咄怪事。I.托尔斯泰说:“羞怯、缄默、古怪,麦克斯韦的公众形象一直是黯淡无光的,可以说他是未经妙手描摹的天才。麦克斯韦的名字当然不像牛顿和爱因斯坦那样妇孺皆知,虽说他对科学的贡献与牛顿和爱因斯坦差堪比肩。”女王尚且如此,遑论一般公众。现在世界上看电视和打手机的人有几十亿,吃水不忘掘井人,人们享受这样高度的技术文明,首先应当感谢麦克斯韦,但是,在这几十亿人中,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位苏格兰物理学家呢? 第三位是生物学革命的巨星孟德尔(Gregor Joham Mendel,1822~1884)。孟德尔独创性地进行了豌豆杂交实验,从33个品种中挑出22种,共种植了28000株,其中12835株经过仔细筛选,用从未有人在生物学研究中使用过的严格数理统计方法,总结出分离律和自由分配律,制定了遗传因子的科学概念。1865年孟德尔公布了他的划时代发现———生物遗传定律,在当时已经流行的进化论之外,独辟蹊径,开辟了生物学研究的新域———遗传学,为生物学奠定了另一块基石。1930年代,遗传学与进化论相结合,催生了现代生物学。1950年代,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结合,催生了分子生物学,随之诞生的重组DNA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的革命,人类遗传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新学科应运而生。而从应用上说,正是由于遗传学这一基础学科的带动,带来了生物技术产业,引发了绿色革命,而个体化医学也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从而迎来了医学的新时代。所有这一切都发端于孟德尔天才的实验和理论创新。“遗传定律发现百年纪念会”评价孟德尔的贡献说:“准确地说出一门科学的时间地点的事是稀奇的,遗传学是个例外,它的诞生归功于一个人:孟德尔。是他于1865年2月8日和3月8日在布尔诺阐述了遗传学的基本定律。” 但是,这位改变了人类命运的人自己却是时乖运蹇,命途多舛。孟德尔是布尔诺修道院的修士,但不善于从事宗教活动,除了在中学做兼职教师之外,唯一的工作就是做植物杂交实验,但他视为生命的研究成果却被其生前和身后的学术界弃之如敝屣。1865年2月8号和3月8号两个星期三的晚上,孟德尔在布尔诺自然科学学会宣读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当地小报做了报道,但没有引起任何反响。1866年,孟德尔的论文《植物杂交的试验》在《布尔诺博物学会会刊》上发表,单行本印行120册发往世界各主要图书馆,孟德尔自己将40本抽样本寄给一些国际知名学者,但反响寥寥。最熟知孟德尔工作的耐格里(C.W.N?覿geli)出于偏见,读了孟德尔论文的单行本之后,在自己的著作中却只字不提;另一位专家霍夫曼(O.Hofmann)倒是在专著中五次提到孟德尔的工作,但却都是与遗传定律无关的次要问题;而更多的人甚至连邮件都未曾拆封。只有俄国的施马尔豪森(Н.Ф.Шмальгаузен)在其论著中正确地阐述了孟德尔的创造性发现,但是该书的德文译者却恰恰把这一重要段落删掉了。孟德尔去世的时候,世人所知道的不过是一个善良的人辞世而已。生前友好在当天的《布尔诺日报》上刊登讣告说:“他的逝世使穷人失去了一位捐款人,使人类失去了一个高尚的人,一位热心的自然科学促进者,一位模范的神父。”可以说,当时世界上没有人知道正是这个人改写了历史。直到1900年,孟德尔逝世16年、遗传定律公布34年后,才有三位科学家声称重新发现了孟德尔定律,他们是荷兰的德弗里斯(H.de Vries)、德国的科伦斯(C.Correns)、奥地利的丘歇马克(E.Seysenegg-Tschermak)。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发现,这些“重新发现”仍有勉强之处。德弗里斯第一篇论文并未提到孟德尔,第二篇可能是因为隐瞒不住才祖述到孟德尔;而丘歇马克虽然自称“重新发现”了孟德尔,但研究表明,他其实并没有正确理解孟德尔定律,所以让世界认识孟德尔的功劳不能算在他的头上。 从今天流行的观点看,社会对这三位科学家的回报和他们的贡献太不相称了,他们实在太委屈了。值得深思的是,他们身为不世出的科学奇才,却为什么不能像同时代的二三流科学家一样,红极一时呢?说起来,他们不是生不逢时,也不是没有遇到重视科技人才的当权者,诚所谓“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须知,他们都生活在19世纪科学革命中心的西欧国家———问题在于,是他们自己选择了一条注定要受委屈的人生道路。 所寻求的宇宙之理越是深刻,就越是背离常识。黑格尔说,人的常识“是某一时代这样一种思想方式,它包含着那个时代的一切偏见”。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掌握真理的人,也是向常识挑战的时代叛逆,他们的思想太超前了,不可能被囿于常识思维的庸众认同,于是就出现了科学学上的法拉第效应。 法国数学家泊松(Louis Poisson)负责审阅伽罗华的论文,整整看了四个月,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不能理解”,并建议科学院否定这一成果。连数学大师都不理解,何况普通百姓?《伽罗华传》的一位作者说:“他的‘群’完全超越了当时数学界能理解的观念,也许正是由于年轻,他才敢于并且能够以崭新的方式去思考,去描述他的数学世界。也正因如此,他才受到了冷遇。” 同样,在19世纪中叶,物理学中的主流话语是牛顿学派的超距论范式,I•托尔斯泰说:“在这些年里,没有一个人,也许就连法拉第也没有预见到,迄今颠扑不破的牛顿机械论宇宙观会寿终正寝。特别是在德国,纽曼、黎曼、基尔霍夫、韦伯,所有那些在电磁学大事记和教科书上鼎鼎大名的人物,都用牛顿机械论的术语描述整个电磁现象。”而麦克斯韦却用充塞于空间中的场来表述,用库恩的话说,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就发生了这样的格式塔式的范式转换,是非常突然的。因此,在麦克斯韦生前身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麦克斯韦的理论即使在物理学家中,也没有得到普遍认同。连他的好友,19世纪英国物理学的权威汤姆生(即开耳芬爵士),甚至在麦克斯韦去世十年后的1888年,还把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说成是“一种新奇的、原创性的,但不完全站得住脚的假说”,声称“所谓光的电磁理论迄今为止对我们并未有所裨益”。他说这话的时候,麦克斯韦的代表作《电磁学通论》已出版15年,而就在这一年,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全面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 孟德尔也是如此。他的遗传学研究方向与达尔文进化论迥异。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尽管引起了激烈争论,但生物进化却迅速成为当时生物学研究的主题;生物学家更关注的是使物种发生变化的进化因素,而不是使物种保持稳定性的遗传因素。就在达尔文发表进化论的时候,从1856年到1863年,孟德尔集中进行了豌豆遗传实验,形成了遗传因子的独特概念,这种独辟蹊径的思想进路,使孟德尔游离于学术中心之外。他的视角独特,不像达尔文着重研究个体进化的全貌,而是着眼于单个性状的遗传;他的方法新奇,不像达尔文完全依赖定性研究,而是依据实验观察,采用严格的数理统计方法,做出定量分析,制定数学模型,通过推理做出逻辑结论。达尔文也曾做过金鱼草的遗传实验,但实验设计有问题,样本太小,更重要的是,他没有跳出当时流行的“融合学说”,看到子代遗传因子的分离,更没有发现显性和隐性两种性状的定量比例,反而提出了错误的“泛生论”,认为生物体全部细胞都产生“泛子”(gemmules),进入性细胞的“泛子”产生不同的后代,然后进入自然选择。显然,在遗传学领域,达尔文远远没有达到孟德尔的高度。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达尔文虽然收到了孟德尔寄来的著作单行本,但只是读了目录就放下了,连正文书页都没拆开,看来至少是对这个主题不感兴趣。有人认为,即使达尔文读了孟德尔的论文,也读不懂,或者无法接受他的“奇谈怪论”。在获赠孟德尔论文单行本的40位科学家中,只有一个人回了信,他就是慕尼黑大学的著名植物学家耐格里。孟德尔把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向他和盘托出,而他却在1867年2月25日的回信中,傲慢地教训孟德尔说,他的实验“还远远没有完成,其实只是个开端”,并错误地建议孟德尔用山柳菊做实验。山柳菊是孤雌生殖,不能父本母本杂交,因而实验结果与孟德尔定律不符,而这却成了他否定孟德尔理论的口实。其实,耐格里也是“融合遗传”流行理论的信徒,认为遗传是父本和母本性状的融合,而孟德尔的理论却证明了颗粒遗传的正确性,这是他无法接受的。所以在他1884年出版的关于遗传和进化的大部头著作中,总结了当时几乎所有的植物杂交实验,偏偏对孟德尔的工作只字不提,看来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意打压。 爱因斯坦指出,科学成就的基础是“追求真理的愿望必须优先于其他一切愿望的原则”,而只有“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的人,才有可能真正为真理而献身,因为“他从个人的愿望和欲望的枷锁里完全解放出来,从而对体现于存在之中的理性的庄严抱着谦恭的态度”。这就是说,追求真理必须抛弃个人主义的功利追求,这样才会有科学创造必不可少的自由的心灵。爱因斯坦认为,对权力和金钱的贪欲,是科学真理的大敌。他说:“企图兼有智慧和权力,极少能获得成功,即使成功,也不过昙花一现。”又说:“金钱只能唤起自私自利之心,并且不可抗拒地会招致种种弊端。” 上述三位科学巨人的际遇展示了真理探求者独特的生命逻辑:他们所受的委屈是为真理而付出的成本。他们选择注定不会得到功利性回报的基础研究作为毕生的事业,是有强烈自觉的;他们都有明确的信仰,怀着无私的奉献精神,而不计个人的得失。这种价值观念是他们勇于为真理献身的思想基础。 伽罗华曾为坚持共和主义的理想两次坐牢,他大无畏地宣告:“假如为了唤起人民而需要死亡,我愿意牺牲自己。”他的这种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使他无视权威的轻蔑打压,像他自己说的,敢于“勇往直前”,而如其作品集的编者爱米儿•皮卡尔所说,始终抱有“与日俱增的优越感”和“无拘无束的自豪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遗书中自信地表示:“在这以后,我希望有些人将会发现这堆东西注释出来对他们是有益的。” 麦克斯韦一生谦虚、缄默、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他有敏锐的技术眼光,他曾应召觐见女王,向她解释真空和克鲁克斯辐射计的实用价值。但麦克斯韦和法拉第一样,从未想过使自己的成果产业化而谋利,如I•托尔斯泰所说:“他们很了解他们的工作在实践上的可能性———他们能做却偏偏不做。”法拉第有句自我明志的名言:“应用是一个什么孩子?”麦克斯韦特别崇敬法拉第的这种人生态度,在悼念法拉第的文章中敬仰地说:“他那质朴淡泊的高尚生命,如同那些因他的名字而永垂不朽的发现一样,永远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奉献给普遍自然规律的探求,明知这样做会被边缘化,终生与富贵荣华无缘,却心甘情愿做出这样的选择。在出任生平最后一个公职———卡文迪什实验室主任———的就职演说中,麦克斯韦袒露心扉:“我很高兴回到那些杰出人士的行列中,他们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通过对高尚目标的渴求,超越惊涛骇浪升腾到晴朗的天空,那里既没有对意见的歪曲,也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达,而是一种思想和另一种思想的紧密联接,在这一点上两条道路都毗连着真理。” 孟德尔为了科学事业放弃了婚姻,遁入修道院成为一名神父,由于生性不适合传教,人在修道院,却借为修道院募捐的名义,到中学任代课教师。孟德尔曾两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均因缺乏正规科学训练而被考官否定,始终未能成为正式教师。他曾被选为修道院院长,但终其一生反对政府的税收政策,在政治上左右碰壁,晚年生活十分苦恼。乐天派的孟德尔却对这些外在生活的坎坷视若浮云。他知道作为一个教士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艰巨性,说:“需要勇气花气力做大量实验,但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样才能最终解决重要问题。”孟德尔试过34种不同的豌豆,安排了7个实验:第一个用15株授粉60次,第二个用10株授粉58次,第三个用10株授粉35次,第四个用10株授粉40次,第五个用5株授粉23次,第六个用10株授粉34次,第七个用10株授粉37次。这样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所得成果却投送乏门,无人问津,如果不是有献身真理的坚强信念,谁会做出这样的牺牲呢?孟德尔坚信自己叩开了真理之门。当他罹患肾炎,生命垂危之际,得知发现两性细胞成熟时染色体减半的消息(这是孟德尔遗传理论的有力证明),孟德尔满怀信心地对朋友说;“看吧,我的时代到来了!” 马克思把为正义事业献身的自由智力和为一己私利盘算的功利智力区分开来。科学创造的先决条件是自由的智力,即爱因斯坦所说的“内心的自由”。被名缰利索束缚住的心灵是不自由的,这样的人没有求真所必须的客观态度,或急功近利,浅尝辄止;或唯利是图,曲学阿世,岂能如伽罗华、麦克斯韦、孟德尔那样,为了真理的事业,坚忍不拔,甘愿终生受尽委屈?我们当然不是一般地反对科学服务于社会利益,但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性质决定了,其成果不可能立即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为此,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必须耐得住寂寞,而不能成为食利主义者。基础研究是长期、艰苦的思维劳作,而按照法拉第定则,它很难迅即得到社会承认。我曾对1905年到2005年100年间的172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做了统计研究,发现他们做出成果的日期和他们获奖日期的间隔平均为17年,其中当年获奖者仅1人,10年以上获奖者为122人,占总数的70.92%,20年以上的获奖者77人,占总数的44.18%;有12人获奖周期超过40年,有4人则整整等了半个世纪。美国学者基彻尔(Philip Kitcher)提出了“良序科学”(Well-Ordered Science)的概念,认为科学是二元的结构:一元是指向客观真理,一元是指向公私利益,要寻求二者的优化结合。但是,这种结合的基础是对真理的认识,舍此一切都是空话。所以,总要有一些人牺牲个人利益,甚至蒙受委屈,为真理而献身。 有报道说,去年中国的技术专利已经高居世界第一,而科学论文总量也很快就将位列世界首位。但伴随着数量迅猛增长欢呼声的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创新焦虑:这就是没有大师和缺乏创新人才的“钱学森之问”。一个问号时时折磨着我们:中国什么时候有本土的诺贝尔奖?这挑战了我们的战略理念、体制机制和路径选择。其实,与其为此痛心疾首,倒不如想一想:当市场经济原则使大学院所异化为名利场的时候,当价值规律左右一切而把科学研究异化为交易所的时候,哪里还会有舍生忘死在崎岖小路上攀登科学高峰的志士仁人呢?被誉为当代仓颉的已故院士王选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只要为别人活着,那才是有价值的,我赞成他的话。但凡有成就的人,大多具备这种品质。他们为了社会利益,为了活得有价值,始终不渝,狂热地去追求。”我们今天有多少这样的人呢? 受得委屈,求得真理,这个悖论拷问着我们的良知。 原载九三学社主办《民主与科学》2011年第1期
290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对科学、技术、工程的理解
zhjxqdsd 2011-8-8 09:53
关于科学的理解:科学是对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规律的总结。其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科学研究一是揭示宇宙万物的本质特性和规律;二是对万物的原有状态的重组,使其成为有某种性能的能满足人们某种实践需求的东西。 关于技术的理解: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形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技术的性质包括了创造性、创新性、发明性、诀窍性、有效性、稳定性等。 在古代,技术和科学是分开的。科学知识专属于贵族哲学家,技术则由工匠掌握。 关于工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就狭义而言,可理解为“以某组设想的目标为依据,应用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通过一群人的有组织活动将某个(或某些)现有实体(自然的、或人造的)转化为具有预期使用价值的人造产品过程”。 就广义而言,可理解为由一群人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一个较长时间周期内进行协作活动的过程。
17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变变变
wyc 2011-8-7 12:01
变变变 作者 汪育才 当年《读者文摘》更名征集意见, 很多人只在4个字上动脑筋, 结果均未被选上。 昨天看书画频道说, 当年中国美术展览舘, 呈请毛主席题字, 毛主席刪去了“展览”2字, 内涵更丰畗了。 画家作画, 如何画麦浪? 如何画胡须? 你能一根一根地画吗? 天安门上的国徽, 国徽上又有天安门, 天安门上又有国徽, 怎么画? 红星闪闪放光辉, 怎么画? 满天星斗, 又怎么画? 靠智慧! 靠想象力! 靠创造性思维! 去思变!!!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2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与吉林大学于双成教授交流科研与写作
热度 2 xupeiyang 2011-8-1 07:56
今天早上,与吉林大学于双成教授(Charles)交流了科研与写作方面的问题,他有十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 Charles7:35:31 您在吗许老师 Charles7:37:46 我讲科研与写作课总结的一些精要发给您如果您认为有用可以放到您博客里。这些是我总结的,也算原创吧。 Charles7:37:59 科学研究的特点及其本质 一继承性:科学研究的工作基础 二探索性:科学研究的工作性质 三协作性:科学研究的工作模式 四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工作目的 Charles7:38:09 论文写作的几个关键步骤及要点 1,搜集资料是基础, 2,整理素材是手段 3,拟定提纲是关键 4,析出见解是灵魂 5,阐发思想是目的 Charles7:38:17 科学论文讨论部分书写的要点 1,调用最相关的素材、 2,做最为恰当的重组、 3,以最清晰的语言形式、, 4,做最为条理化的阐述、 5,以达到最佳艺术效果。 Charles7:38:23 深层次看待科研与写作 1,不仅有科学的理性之光, 2,而且有科学的艺术之美, 3,更含有科学的人文情怀 Charles7:38:28 真正学者的一生 1,丰富的阅历, 2,充沛的情感, 3,鲜明的个性, 4,靓丽的学术, 5,深邃的思想 朋友7:38:45 早啊,于老师好 朋友7:39:45 这些内容太好啦! Charles7:40:37 这些内容是让学生记笔记的我现在没有时间,修炼的也不够,将来会把这些框架性条目充实为短文。 朋友7:40:51 如果您同意,我放在博客,学术交流,扩大您的影响,为科学交流贡献您的研究成果。
个人分类: 学习方法|3469 次阅读|3 个评论
段振豪用“捐精理论”敲响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
热度 2 duke01361 2011-7-14 08:38
段振豪用“捐精理论”敲响了中国科学院的大门 "捐精理论”是段振豪先生于2011年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关于如何看待“男女馈赠基因问题的理论”,段先生希望凭借这个独创的覆盖伦理学、生物学、医学等众多领域的交叉理论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这是我国知识分子智慧的体现啊!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3605 次阅读|3 个评论
2011-19读者之声
kejidaobao 2011-7-13 11:00
如何让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 我们在科研中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做相似或相关的研究,付出了同样艰辛的劳动,有些实验室能经常发表许多很好的论文,而有些实验室发表的论文却在低档次水平徘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低水平论文变成高水平论文的难度到底在哪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归纳一下高水平论文的特点:① 论文的假说新,有创造性,而且有较大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价值;② 支持假说的证据充分、严谨;③ 数据解释合理,结论清楚;④ 写作让复杂的东西易懂。 根据我写论文、审稿和阅读论文的经验,其实很多论文的假说创新性不错,可支持假说的证据不足。 据Baniel W. Byrne的研究,71%的论文投稿因为课题设计问题被拒。课题设计的问题多是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如何获取充分而严谨的证据来支持假说,从而导致论文档次上不去。如何获得充分而又严谨的证据?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尽可能用较多的证据来论证同一个假说。比如要证实A基因的过度表达可诱导癌症,可用:① 体外证据(体外转染A基因到正常细胞,可转化成恶性肿瘤细胞);② 动物体内证据(如A基因的转基因老鼠可诱导癌症);③ 人体证据(如A基因在人体癌组织中表达升高)。生物医学科研最终是为解决人类疾病服务的,因此人体的证据有利于提升论文的档次和价值。 2)尽可能提供不同的实验方法来论证。比如要证实A基因在癌细胞表达升高,可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蛋白质水平显示细胞内表达的分布情况,也可用定量逆转录PCR的方法在mRNA水平检测A基因的表达,两种或更多的方法同时应用,结果就显得更可靠。 3)尽可能找到直接的证据。比如,要证实转录因子对下游基因的调节,单知道该转录因子可增加下游基因的mRNA或蛋白质表达是不够的,要取得直接证据可用ChIP实验来证实转录因子蛋白可直接与下游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从而上调下游基因的表达。 4)尽可能将实验数据联起来获得一个相对完整而又严谨的科学故事:现在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单做一两个甚至几个实验是不够的,需要做一系列的实验来把你的论据和论证串通起来,形成一个不一定动听但完整而严谨的科学故事。 尽管提供好的证据来支持假说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难的,但是在论文的讨论中如何合理地解释数据结果,也至关重要。经常发高水平论文的人其实也是原始数据解释的高手。而有些人,有好数据,却因为没有合理地解释好,所得出的结论不够清楚,导致论文档次下降,这确实有点冤。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有:① 分析文献,看是否能从文献中得到启发;② 请经验丰富的同行认真阅读你的论文,提出建议,弥补你想不到的地方。 写专业性很强的科技论文,能被学科背景不是太强的半外行容易看懂很重要。前几年我投一篇论文给杂志,3次都被拒稿,后来认真阅读了审稿人意见,发现有些审稿人并没有完全理解我们的论文。后来我们重新修改了论文,很快被接受了。我觉得,如果有两个或以上的审稿人都误解了你的论文,那一定是你写作有问题。我的做法是,在论文完稿后让英文水平不错但专业背景不强的人读你的论文,如果能读懂,说明你的论文不错,并根据他们的意见反复修改。总之,把复杂高深的科研成果用易懂而严谨的方式写出来是我们论文写作努力的方向。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研究员 王孝养 在做“科研乞丐”的日子里 最近听到一个同行因科研经费紧张而到野外扯蕨类植物的茎叶作试验材料的故事,相关文章里还提到“乞丐”这个词,我也想起了自己在做 “科研乞丐”的日子里的一些事。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我在读研时,做的课题是桃的胚胎培养。桃胚必须要经过3个月左右的低温处理,才能萌发成正常苗。不巧的是,我做试验那年,学校的冷库关闭了,我不得不用平板车把接种了桃胚的培养瓶,拉到杨凌的一个酸奶厂,在这个厂的冷库里放了3个月,才完成试验。后来查资料时,读到黄海先生的关于6-BA可促进小麦叶片中ABA 降解的报道,使我想起此前看到的桃胚在低温处理前ABA含量很高,低温处理后ABA含量迅速降低的报道。把两个报道联系起来,我就想,如果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6-BA,让它把胚中的ABA降解掉,是否能代替低温处理打破胚的休眠,从而简化培养程序,缩短出苗时间呢? 刚参加工作时,没有一分钱的科研经费,而且也是家庭经济最困难的时期。那时家在太行山区农村的父母都患了癌症;哥仨分家分到的是900元的债务;妻子首次怀孕因没有预先申请出生指标又挨了200元的罚款。对于我这个月工资仅121元的新教师来说,是真够受的。虽然经济很困难,可工作还是挺认真的。那时教学任务不重,就想搞点科研,想去验证关于用6-BA代替低温处理打破胚休眠的设想。 有一天下午,我在学校大门口看见一个卖杏子的果农。当时真想买些杏子,先用杏胚做试验(那时桃子还没有上市),可囊中羞涩。我注意到那个果农很好说话,学生们在买前可以先尝一个,吃完后就把杏核扔在地上。另外杏子大概是刚从树上采摘的,看上去很新鲜、干净,有些学生买后不洗也就吃开了,丢在地上的杏核还真不少。我当时灵机一动,有了一个想法:等到天快黑时,我去把地上的杏核捡起来,做试验材料用。谢天谢地,那天傍晚我像做贼似的捡杏核时,没有碰上认识的学生或老师,否则我会觉得怪丢人的。第二天借了园艺系实验室的6-BA和其他几种试验用品,把杏胚接种在含有不同浓度6-BA 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让我高兴的是,初步试验证实了我的设想。园艺系主任韩德全老师送给我两本方格稿纸,我把试验结果写成研究简报,发表在1992年第1期的《植物生理学通讯》上。 记得日本的寺田寅彦说过这样一句话:“就像虐待诗人便会出诗一样,欺负科学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发明和发现。”他的意思是说,逆境常会造就诗人,在艰苦的条件下研究科学,也会出现新的发明和发现。我引用这句话,不是为那些科研项目或经费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提供任何借口,只是觉得在困境下从事科研的人非常不容易。我希望那些真心实意想搞科研的人(尤其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能够得到支持,哪怕是少量的资助。 ——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 刘用生 (责任编辑 李娜,张杰青)
个人分类: 栏目:读者来信|2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就科学精神等有关问题答中国日报记者问
热度 4 蒋高明 2011-5-29 17:30
蒋高明 今天下午,中国日报记者程盈琪,就温家宝总理最近在中国科协报告指出的“要创造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电话采访笔者,她希望就总理的这句话谈谈我的感受。 温家宝总理的原话是这样的:“在科技领域, 大力营造敢为人先、敢于创造、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批判和宽容失败的环境,鼓励自由探索,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 。在全社 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氛围。” 在讲这段话之前,温总理还有这样的设想:“国家财政要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供长期稳定支持,保障研究的连续性、稳定性。 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 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和培养造就一批创新能力强、潜心研究的优秀人才队伍 。要改革评价体系,为从事基础和前沿研究的科研人员营造一个能充分发挥自主 性、创造性、长期潜心研究的环境。” 文章出处:《温家宝: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 http://news.xinhuanet.com/2011-05/28/c_121469391_2.htm ) 笔者非常拥护温总理的上述指示精神,对上述讲话深感鼓舞,总理说出了科研人员长期憋在心里的真话。采访中,笔者同时指出了当今中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四点具体问题: 第一,目前中国科学家整体缺乏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言必称美国,许多研究一直是跟风研究,是验证别人的观点,浪费了大量科研资源。 第二,科学允许失败,但对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却不允许失败,每年都要有新成果发表,研究生没有论文发表,就不授予学位。这样,逼迫研究人员将大的研究成果变成小的文章发 表,或不值得发表的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包装后发表(如雇人写英文、发表论文搭车、请洋人代写等),或干脆科研造假。 第三.研究人员尤其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研究人员自己给自己发工资,无法安心研究。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用于争经费、花钱和迎接验证;科研经费申请中出现了“包工头”、“三 陪”(陪吃、陪酒、陪笑)现象;想做科研的没有经费,而拿了国家大量经费的则没有精力搞研究,搞分层承包。 第四,中国不缺少科研优秀人才,但缺乏科研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与其花大价钱引进人才,不如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更多的年轻人安心进军科研主战场。 总之,中国科学要恢复昔日的辉煌,应当正确面对当今科研评估体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重新树立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用温家宝总理的话总结就是,“一个有科学精神的民族才 是有希望的民族”。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2611 次阅读|4 个评论
3.2 提升创造性
tengyi1960 2011-5-17 10:02
脑力激荡 ( 同下: 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 ) 卸料 —— 打磨 —— 聚焦目标 —— 理顺结构的“精工”做法 真正的研究人员都会先做调研,围绕他们的主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写下大量的笔记。在此之前,他们是一页文本也不会写的。 这些笔记当然就是“数据堆”了。不幸的是,有很多的人员在编写演讲时却不使用这种程序。搞定的最快办法就是立马开写。这很符合逻辑吧? 是,但这是错误的。 开始的时候,先让我们把想法“稀里哗啦”地“卸”下来再说,管它是什么顺序,什么形式冒出来的,先搞一个典型的数据堆再说。 接着,再来组织它们,把它们打磨成词、句、段落(正确的语法和完整的句子成分),最后打磨成幻灯片。 这一过程叫做 “先卸料再打磨”( Splat and Polish )。 要改变其中的什么想法?是否需要改变关联?或者是否遗漏了什么? 要花一些时间确保相关的所有事情都有机会与您见面!! 如果等你开始讲演后五分钟才意识到您遗漏了什么,那就太晚了。 以上基本上是“右脑”的任务。 下面轮到“左脑”工作了:) 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 从引领或管理( Lead or manage ) —— 有效管理 (Effective Management) 大多数演讲者在进行创作时 , 倾向于用左恼的方式处理这样一个应该由右脑处理的过程。 当他们的右脑还在以非线性的方式跳跃的时候,他们却试图直接跳到一个逻辑化的结构化的最终“产品”上。 你希望走两点之间的最短的直线, 但这是一个耗时更长的办法: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办法(用左脑来理请次序)效果不显著(造成了数据堆砌),而右脑却不断地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在运转(自由联想各种想法),你将不得不在看起来很短的两点之间循环反复。 最后,你将疲惫不堪,而任务却难以完成了。 解决之道在于: 让右脑先完成其意识流性质的工作,再运用左脑来赋予其结构。 步骤: 1 、脑力激荡 —— 通过左脑右脑分工(思维管理)、开发思维的创造性, 2 、管理知识(白板) ,实现知识的综合或者细化;集蔟 3 、构建罗马柱(金字塔 ) —— 形成分主题要点 脑力激荡法( hrainstorming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它是一种鼓励自由联想、创造性、突发奇想与开放性的方法。 这意味着必须从运用右脑开始。 即: 从意识流 —— 》结构流。 方法是: 1、先右脑后左脑。 2、对素材,先卸货再打磨。 3、运用“白板”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负责不同形式的推理活动。 左脑处理逻辑功能;右脑控制创造性功能。 右脑 ( 本能脑·潜意识脑 ) 1. 图像化机能 ( 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 )___ 演讲创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2. 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 ( 第六感 、念力、透视力、直觉力、 灵感、梦境等 ) 3. 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 ( 心算、 数学 ) 4. 超高速大量记忆 ( 速读、记忆 力 ) 左脑 ( 意识脑 ) 1. 知性·知识·理解·思考 ·判断·推理·语言·抑制 2. 五感 ( 视、听、嗅、触、 味觉 ) 具体方法:先右脑后左脑 堆砌数据:想讲演成功,推砌数据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这些数据可能来源于你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文献检索结果和研究心得或实验结果 —— 应该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和排序。 —— 卸货  打磨 (如:运用 Endnote 这种功能强大的文献管理软件)。安装和使用 记住:在组织材料前要先提炼材料;在确定结构前先聚焦于目标。 秘诀:应当把堆砌数据当作准备演讲的一个必要的步骤,而不是演讲的本身。 管理知识(白板)和集簇技术 在开发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的讨论(包括:面试模拟)和讨论课题的研究方向中,有时需要集成大家的智慧的方法 就是使用电子白板; 为了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 有效方法是: 1, 先右脑后左脑 2, 对素材,先卸货再打磨。 3, 使用白板 : 在讨论中,由参加成员随意提出观点和概念,写在白板上;然后将相关的概念、方法和思路聚集成概念族,由此逐步进行讨论(卸货再打磨),能够收获不同的集体创作结果。 例如 : 早在 1983 年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期间,瑞迪教授就已经在白板上和李讨论研究的方向了。 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写出来,而且允许犯错误,因为白板上的字是很容易抹去的。它更意味着一种团队精神,每个人都不是封闭的,你的思想可以建立在别人的灵感上。 一个想法的好坏,一个研究方向能否成功,都靠研究员们的“灵光一现”。而在微软研究院创建之初,让这些聪明的中国人不分地点地交流、不分级别地辩论特别重要,因此,多装一些白板,成了微软特别重视的一件事情。 因此 : 为了更有效地堆砌数据和脑力激荡 : 1 、准备一个大白板或画板 2、召集你的脑力激荡小组 3、记录下涌现的各种想法 4、逐一讨论和发表意见 5、拓展这个想法 6、将“概念”和“概念”或者“想法”按群落 —— 联接起来。(思维导图的功能) 要把脑力激荡中提出的所有想法都当作是演讲的备选材料而不是最终的内容。
个人分类: 我与图书馆|2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那些可爱的学生
热度 6 zlhua 2011-5-6 13:48
我不知道是因为自己做了母亲,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反正我觉得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可爱,而且其中还不乏很多“璞玉” 研究了十年的MIS,对ERP的研究也至少有六七年了,却在一个随课讨论会上被一个第一次上台演讲的女孩怔住了...那分明就是个中国式的"稻盛和夫"啊,能够用“水母”原型将ERP原理阐述得如此精妙...真的是很难得... 还有很多,比如今天MIS最后的课程设计报告会上,我特意选择了把课堂留给学生,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欣赏自己辛苦48学时后的劳动成果...没想到,第一个上来的同学,就把我雷到了,居然一上来就“创造性”地把U/C矩阵搬到了报告的最前边,作为他们发现企业现有问题的分析武器...虽然理由有些牵强,但我不得不佩服他们敢想敢尝试的勇气.... 还有一个学生,他曾经在课件十分跑到讲台上拿了一瓶酸奶给我,说我喝的午后红茶没有这个有营养,要喝就要喝有营养的...不仅在于此,在这次课程设计中,他居然在组织不了组员共同工作的情况下,独自一个人完成了课程设计的所有工作,然后存在网络存储上,但临了却发现打不开了,又临时抱佛脚,又连夜赶制了一个PPT,一大早上台后,便满头大汗、滔滔不觉地讲他所调查到的关于物流信息化中的阴暗面,还硬把非重点的东西说成重点...关键是,他居然还用自己独特的感染力吸引了大多数同学的眼球,包括我这个老师的...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感染”潜力...让他本来只做了2分的工作,顿时有直奔8分之态势,而让别人做了10分的工作,差点变成了2分...下来后见到我,他自己倒突然觉得不好意思了,因为他自己清楚,观众的掌声其实给予的是他独特的沟通方式,而非他的课程设计成果... 在这短短的3个小时,我看到了一个现实的小社会,有的同学辛勤工作,做足了10分,但却在汇报时手足无措,险些将这大好10分拱手让出... 而有的同学虽然只做了2分的工作,但是却利用自己超强的沟通能力赢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这不由让我想起认知心理学里提到的盲点问题,有些时候,虽然事情明明发生在眼前,但为什么那么多人视而不见? 难道真是注意力惹的祸! 如何让我的那些能做出10分工作的同学在交流沟通的时候顺利也能迅速吸引公众注意力,也能赢得10分,并脱颖而出?值得深思....
个人分类: 喜欢学生|3310 次阅读|15 个评论
[转载]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名单
iwin 2011-5-3 03:51
from: http://www.openlab.net.cn/forums/threads/2684967.aspx http://bbs.sjtu.edu.cn/bbscon?board=Militaryfile=M.1304298869.A 近日,为庆祝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中航集团为表彰先进,树立楷模,进一步激发航空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授予10名航空人“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各颁发200克金质奖章和50万元奖金。其中6人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如此多的校友获此殊荣,这是对西工大70多年来服务国防事业的充分肯定,也是全体西工大人的骄傲,希望全体西工大人以这些优秀校友为榜样,在国防战线再立新功。“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名单如下: 西北工业大学(6人) 杨 伟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枭龙、歼10双座型及歼20总设计师 樊会涛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院长 总设计师 唐长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新飞豹总设计师 何胜强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总工程师 尹泽勇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江和甫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总设计师 航空动力专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人) 聂海涛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 吴希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 总设计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人) 孙聪 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 歼11总设计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 张恩和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
2542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种子”研究
热度 2 xincmu 2011-4-26 11:44
做“种子”研究 在心理学,甚至所有其他学科中一个常用的推进研究的方法就是,把研究做的“更加精致”。最初在某个领域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新范式的研究,肯定是很有创造性的,后来就有无数研究试图复制这个“种子”(其英文seminal,译为“重要的,有繁殖力的”,这似乎更好理解)研究。 除了原封不动地复制之外,大多是在所谓有“改进”的情况下复制,新的研究者采用了那个种子研究的基本思路,但改变了一些不重要的条件重新做实验。比如,更换被试群体、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实验,修改原有实验范式的某个细节再实验。诸如此类,要么是证明原有的研究依然是正确的,结果是可以推广的,要么是对原来的研究做一点修补,说明原来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最后虽然这些重复性研究也发表了,并声称带有某些创造性成分,但是多半不能给后来者带来多少启发,通常只有作为“靶子”被攻击的价值。 真正的好研究就是那个有“繁殖”新研究潜力的、具有启发性的“种子研究”,它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有潜在的实际应用价值。这些“种子研究”,就和农业专家培养的农作物新品种一样,比如新的小麦品种带有更有优良的性状,能提高产量和质量,然而反复栽培或繁殖多少代之后,就会退化。研究也一样,通常是一项种子研究,滋生出100项,甚至1000项重复研究,但这些后来的研究本身的创造性太小,更不用说有什么应用前景了。 我认为,好的研究,就是那种有启发性的研究,别的学者一看到好的研究的反应应该是:“哇,原来还可以这样研究,原来还可以研究这个问题,我也要试试看。”如果套用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革命理论,可以这样认为,只有那个能导致科学危机或者招致科学革命的研究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在科学发展的常态时期的研究只是在培养学术人才方面发挥了作用(训练出成熟的研究者和科学接班人),但对于推进科学本身并无根本作用,更不用说现实应用了。所以,做“种子”研究,当“种子”选手,这很重要。( 作者:辛自强 )
个人分类: 学术杂谈|703 次阅读|2 个评论
管理知识(白板运用)和集蔟技术
热度 1 icstu1 2011-4-25 13:51
管理知识(白板运用)和集蔟技术
在开发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的讨论(包括:面试模拟)和讨论课题的研究方向中,有时需要集成大家的智慧的方法 就是使用电子白板; 为了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 有效方法是: 1,先右脑后左脑 2,对素材,先卸货再打磨。 3,使用白板: 在讨论中,由参加成员随意提出观点和概念,写在白板上;然后将相关的概念、方法和思路聚集成概念族,由此逐步进行讨论(卸货再打磨),能够收获不同的集体创作结果。 例如: 早在1983年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博士期间,瑞迪教授就已经在白板上和李讨论研究的方向了。 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大胆地说出来、写出来,而且允许犯错误,因为白板上的字是很容易抹去的。它更意味着一种团队精神,每个人都不是封闭的,你的思想可以建立在别人的灵感上。 一个想法的好坏,一个研究方向能否成功,都靠研究员们的“灵光一现”。而在微软研究院创建之初,让这些聪明的中国人不分地点地交流、不分级别地辩论特别重要,因此,多装一些白板,成了微软特别重视的一件事情。 因此:为了更有效地堆砌数据和脑力激荡 1、准备一个大白板或画板 2、召集你的脑力激荡小组 3、记录下涌现的各种想法 4、逐一讨论和发表意见 5、拓展这个想法 6、将“概念”和“概念”或者“想法”按群落——联接起来。(思维导图的功能) 要把脑力激荡中提出的所有想法都当作是演讲的备选材料而不是最终的内容。
个人分类: C 有见解的意见和询问|1899 次阅读|3 个评论
有效的进行内容管理和创造性的思维(有联接)
icstu1 2011-4-19 14:00
从引领或管理( Lead or manage ) —— 有效管理 (Effective Management) 大多数演讲者在进行创作时,倾向于用左恼的方式处理这样一个应该由右脑处理的过程。 当他们的右脑还在以非线性的方式跳跃的时候,他们却试图直接跳到一个逻辑化的结构化的最终“产品”上。 你希望走两点之间的最短的直线, 但这是一个耗时更长的办法: 因为如果按照这个办法(用左脑来理请次序)效果不显著(造成了数据堆砌),而右脑却不断地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在运转(自由联想各种想法),你将不得不在看起来很短的两点之间循环反复。 最后, 你将疲惫不堪,而任务却难以完成了。 解决之道在于: 让右脑先完成其意识流性质的工作,再运用左脑来赋予其结构。 步骤: 1 、脑力激荡 —— 通过左脑右脑分工(思维管理)、 开发思维的创造性 , 2 、 管理 知识(白板) ,实现 知识的综合或者细化 ; 集蔟 3 、构建罗马柱(金字塔 ) —— 形成分主题要点 脑力激荡法 (hrainstorming)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它是一种鼓励自由联想、创造性、突发奇想与开放性的方法。 这意味着 必须从运用右脑开始。 即: 从意识流——》 结构流。 方法是: 1、先右脑后左脑。 2、对素材,先 卸货 再打磨。 3、运用“白板”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负责不同形式的推理活动。 左脑处理逻辑功能;右脑控制创造性功能。 右脑 ( 本能脑 · 潜意识脑 ) 1. 图像化机能 ( 企划力、创造力、想像力 ) 演讲创作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2. 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 ( 第六感 、念力、透视力、直觉力、 灵感、梦境等 ) 3. 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 ( 心算、 数学 ) 4. 超高速大量记忆 ( 速读、记忆 力 ) 左脑 ( 意识脑 ) 1. 知性 · 知识 · 理解 · 思考 · 判断 · 推理 · 语言 · 抑制 2. 五感 ( 视、听、嗅、触、 味觉 ) 具体方法: 先右脑后左脑 堆砌 数据 :想讲演成功,推砌数据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这些数据可能来源于你的研究团队、研究机构;文献检索结果和研究心得或实验结果——应该分门别类地系统整理和排序。—— 卸货  打磨 ( 如:运用 Endnote这种功能强大的文献管理软件 )。 安装和使用 记住:在组织材料前要先提炼材料;在确定结构前先聚焦于目 标 。 秘诀:应当把堆砌数据当作准备演讲的一个必要的步骤,而不是演讲的本身 。 管理知识(白板)和集簇 技术
个人分类: E 请教专家看法和学习的访谈|1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识成智”-对于创造性学习的认识
热度 3 jiyipeng 2011-4-15 18:51
一、关于目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这个问题有很多种答案,但是如果直入内心,我觉得是最本质为了自由,为了超脱。为了求智慧,为了摆脱无聊,恐惧。最终圆满。了解了这一点,就了解了王阳明死前说所的“我心光明”,了解爱因斯坦所说的科学殿堂里面的三种人。了解浮士德的追求和苦闷。了解为什么干“自由之学术”需要“独立之精神”。了解一切真正伟大人物的悲悯情怀。否则,学术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劳作,和精神上,生命上的成长无关。 二、关于学习场所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培养正确的人生趣旨,而不是迎合社会环境。这是这些组织存在的价值所在。当然,现代的大学在做职业培训所的同时,有若干个道德见识堪为年青人表率的前辈,那肯定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大学的没落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东西方的一个事实。广义的大学,作为舆论社群的网络提供了更为民主的方式,有非一般的意义。这也是西方大学要公开它们课程的原因。 三、中西方哲学的差异 法无高下,但根性不同-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中国哲学注意统一性,和变化。描述方式是隐喻的,类图式的。 现代西方哲学是公理化体系的。采用一定的形式化符号体系的。 中国思考方式不是很注重显式表达,追求“言外之意”“话外之音”。重视的是体悟,是隐式表达。语焉不详,但是单刀直入,直指核心。难于领会,但可证悟,能够以心传心。 中国注重 " 道通 " 不重视“法统”。觉得显式的东西是没有太多的意义的 。 因此玄奘拒绝了肋尊者传授“密宗”的建议,他觉得中国思考需要的是分析和严格的论证,所以取的经是属于法相宗,唯识论的一派。 因此,对于中国的制度化的东西不可以太认真。这是古老的经验也是古老的智慧。已经在我们的血液里面了。东西的分途其实正在于此。 西方条分缕析 剥茧抽丝。易于掌握。从亚里斯多德到牛顿都采用公理化体系。单内容还是几何的直观为基础的,后来形式逻辑的发展,导致了形式逻辑的胃才能消化西方的经典。因此,实际上,西方伟大心灵的思考方式未必和东方的不同。都是采用图形的、几何的思考方式,(包括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因此,确实有所不能言说的东西。 现代西方哲学在阐述上面的进步,但是总体上来说中国哲学早就认识到了,在真实性的把握上注重“神”,对心智上的“真实性”的一种偏执的追求,使得中国艺术在表现手法上面早就采用超现实的变形的画法,背叛所谓的形,去追求“神”。这不是超现实主义是什么?西方在对象的把握上,更加详细,从而发明分析的方法,但详细,去除神秘主义的同时,也丢掉了事物的全体。道术为天下裂。 但是,西方的强名不可名的憨直的气质,造就了西方的学术语言体系。造成了现世的科学教。这是东方简约主义哲学的暂时和表观的失败,因为,世俗的世界不是圣贤的,是凡人的。凡人的总体需要西方的学术语言体系。凡人的利器就是繁殖,西方的数量变成大海时,中国的圣贤是清空的星星,既最远,又最近。大陆被海洋包围。 读古书要理解老祖宗善意的欺骗:关于中国崇古思想之反思。 中国即使是非常古的古籍重要说古代圣人如何如何。其实未必这些已经是圣贤的作者,真的这样认为。他们只是描述一种理想的人格,理想的世界。不是现世的,所以无法批评。古之圣贤具有“神性”的一种模型。像是一种公理,无法证明,而且,不需要证明。 后代学者,犯了考证癖好,说古代如何如何不是真的。其实已经很傻了,因为没有真正读懂作者的心意。这样的现象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例子很多。这样局面的产生和作者的表达的逻辑结构有关,没有一个公理体系有关。和表达思想对错无关 四、按照不同的根器,选择不同的法门 站在佛的立场看佛法,法法可通涅槃城,站在佛弟子的立场,那就各有各的专长的法门了,比如最有名的十三位弟子,他们各有一种第一的特殊的性格,也各有他们的伴侣(杂阿含一六·四四七)。这可算是佛教分宗的最初徵兆。 三论宗、法相唯识宗,这四个宗派通常我们称为“教下”,都是根据经典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来修学。另外两个宗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密宗。禅跟密,特别是密宗,是佛法里面高级的课程,就像一个大学里面,它是属于研究所;禅是属于研究所,密也是属于研究所,密比禅还要高。这两宗的修学(我们佛法里面称为菩萨,在一般称为学生),都是有大根器的众生,不是普通人能够修学的。 ( 上面几行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show1_49177.htm) 因此,大部分诺贝尔获奖者都是有明显的传承关系的,可能属于密宗。象爱因斯坦庞加莱这种人应该算是禅宗的。钱学森、陈省身、杨振宁这些人根器都是比较利的。一般的科研人员都是净土宗的,钝根。需要不断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偶尔也能参禅,不能大悟。我们看到西游记的悟空比悟净本事大,悟空成了佛,悟净证了阿罗汉果。八戒成为净坛使者,因为戒律守得不严。有些人最后变成学霸、学妖原因是不遵守戒律,无论那一宗,律宗都是要修的,遵守学术规范嘛。 所以,修什么法门,看根器如何。 另外一个,需要知道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是 “教下”的一种社会建制。真科学,只是不断编制的对已知世界的地图,科学有科学的极限,处于科学极限之外的属于“未知域”。 把“未知域”定名为“伪科学”才是一种认知上的无能。和价值上的误判。对于不知道的事情我们只能说不知道,否则,便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实际上,科学的确定性已经丧失,哥德尔的不完备性说明一切可以的建构都会被自己摧毁。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不要拿十九世纪的模样给我们做科普启蒙行不行?方舟子先生。我们可以封你为净坛使者,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斗战胜佛。否则“科学”这个词将和:“老师”“小姐”一样被糟蹋了。 关于慧能的故事,其实它是孙悟空的原型,改日再细说。转一点资料: 禅宗是中国僧人独创的佛教宗派。传说禅宗的始祖为菩提达摩,南朝时到中国嵩山少林寺面壁 9 年,创立了禅宗理论。而实际创始者是六祖慧能( 638 年 —713 年)。 ? 慧能文盲,五祖下忍指导达曼曾作偈曰: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 ” 遂得五祖器重。 他亲授五祖《金刚经》后 ,使他南归。后来他弘法曹溪三十年,独特的形式禅宗在南方。慧能门下传人辈出,风靡天下。尤其是 “ 会昌灭佛 ” 后各派走向衰落,而 “ 不立文字 ” 、 “ 顿悟成佛 ” 的禅宗一枝独秀,宋元以后几乎成了中国汉地佛教的代称。 五:禅悟是 “转识成智”的 智慧之舟,可以出入“有”“无”之境 5.1 禅悟和日美的工业创新 稻盛和夫 索尼 苹果 iPod 5.2 禅悟和体育竞争 一点浅见,童言无忌,欢迎批评! 主要参考文献 1) 克里希那磨提 《一生的学习》 2) 圣严法师 《佛学入门手册》福建莆田广华市 3) 《五灯会元》 4)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 5) 《爱因斯坦全集》湖南科技出版社 6) 佛教宗派 7) 《庄子》《老子》 8) 冯友兰 中国哲学通论 9) 维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10) 罗素 《数学原理》 11)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序言 12 ) W.C. 丹皮尔 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注释: 唯識派 唯識派 又稱為 瑜伽行派 或 有宗 ,由 无著 和 世亲 創立。 該派认为世間的一切都是由人们精神的总体—— 识 所变现出来的, 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人一共擁有 八識 ——「眼识、耳识、知识、鼻识、身识、 意识 、 末那识 和 阿赖耶识 」。其中第八識 ( 阿赖耶识 ) 能摄持和保存一切“种子”,也就是 因果 轮回 的主体。該派還提出了「 五位百法 」的理論體系。唯識思想在 南北朝 時期傳入我國。到了 唐朝 , 玄奘 自印度回国译出《 成唯识论 》后,漢傳佛教依此建立了唯识学派—— 法相宗 ( 唯識宗 ) 。 在隋唐的时候,佛教在中国形成十个宗派;十个宗派里面,有两个宗派是小乘,就是成实宗与俱舍宗,现在这两宗在中国已经没有了。大乘有八个宗派,除了贤首, 这是华严宗,天台宗是专修《法华》的,也称法华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这四个宗派通常我们称为“教下”,都是根据经典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来修学 。除这四个宗之外,再有律宗。律宗是无论哪一个宗派,或者是小乘,或者是显教、密教,不能够不学戒律的。所以律宗可以说是共同科目,无论修学哪个宗派都要持戒。净土宗也可以说是共同科目,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宗派到最后都是念佛求生西方净土。   另外两个宗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密宗。禅跟密, 特别是密宗,是佛法里面高级的课程,就像一个大学里面,它是属于研究所 ;禅是属于研究所,密也是属于研究所,密比禅还要高。密法的承传,禅跟密的承传,它是不分在某一个阶段。五个阶段,佛法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盘,这是世尊说法五个阶段, 五个阶段里面都有特殊的天才 。 禅跟密的确它的对象是特殊的、天才的学生,不是对普通学生的 。 普通学生要学这个课程,得要慢慢的。像我们一般程度的,我们念小学、中学、大学,再念研究所,研究所念硕士班才能念到博士班,要循序渐进。所以这两宗比较特殊。 这两宗的修学(我们佛法里面称为菩萨,在一般称为学生),都是有大根器的众生,不是普通人能够修学的 。 ( 转自学佛网: http://www.xuefo.net/show1_49177.htm)
个人分类: 境界提高|2338 次阅读|3 个评论
常规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资源有哪些
hongkunhui 2011-4-13 16:45
常规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资源有哪些
问题解决的资源指三部分:( 1 )形成问题的合适表征的资源( 2 )形成问题解的合适表征的资源)(3)能够导致问题与解相互遭遇的资源,与问题或解都有联系的对象,(线索资源)它们的呈现可以引发或导致问题与解的遭遇,提高其遭遇的概率。 问题解决资源包括三部分的图示: 说明:( 1 )问题的合适表征指对问题的的界定,主要是三态:初始态、中间态、目标态及关系的确立。( 2 )问题的“解”指消除初始态与目标态之间障碍的对象,或称之为使初始态转化(通达)到目标态的中介对象。解一旦插入中间态中,(即问题与解遭遇)整个问题状态从初始态到目标态就会贯通,障碍或差距消失,使问题得到解决。( 3 )导致问题与解相互遭遇的的资源,指哪些既与问题有联系,又与解有联系的对象,与问题或解在内容上相同或相似,与问题或解有时间上的接近(被存储在同一或相邻的记忆结构中),当线索资源呈现的时候问题与解可能被同时激活或牵动,增加了问题与解相互遭遇的可能。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4492 次阅读|0 个评论
常规性还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区分由什么决定
hongkunhui 2011-4-10 10:38
常规性还是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区分由什么决定
在人类面临的问题解决中有二类常规性问题解决和二类创造性问题解决,这四种问题解决的区分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本文以为是由问题解决者及他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决定的,具体说是由问题解决资源决定问题到底是创造性还是常规性问题解决。 常规性问题解决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划分是相对的,是相对于特定的问题解决主体而言的,问题解决的主体不同,问题解决主体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不同,面对的问题情景即使相同,对不同的问题解决主体来说也可能是不同性质的问题解决。可以分为相对于个体或是群体而言的四种不同的常规性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类型: 1 、对于社会群体和特定个体二方面而言的常规性问题解决。 常规性问题解决中问题解决实际所需要的资源都落入个体拥有的资源范围内,而个 人拥有的资源也落入社会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内,此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一个在个 体拥有资源内的信息搜索与选择的过程,或个体从社会群体中吸收资源用于问题解 决的过程。 对个体或社会群体而言的常规性问题解决图示: 说明: A 、指社会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其边界包含了个体拥有的资源,也覆盖了问题解决所需要的资源范围。 B 、指个体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它的边界覆盖了问题解决所需要的资源,个体有能力完成问题解决。 C 、问题解决本身需要的问题解决资源。 2 、针对个体而言的常规性问题解决与针对社会群体而言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个体面对的常规性问题解决指主体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有现成的问题解决模式可以实现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解决对主体自身是资源的重复利用,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但对于社会来说,个体所掌握的这些方法,资源或问题解决模式还没有公开,或没有在社会群体中得到传播或社会群体还没有掌握。此种情况下的常规性问题解决是属于个体已经走在社会的前面,是个体已经掌握了但社会还没有掌握的问题解决。在该个体掌握的问题解决方法没有在社会中普及或没有被其他人掌握的情况下(如保密情况),对他人对社会群体来说此问题解决不是属于常规的问题解决,而是属于创造性问题解决。他人或社会群体如要解决此类问题还需要他们进行重复性的“创造性劳动”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资源保密的情况下,许多研究者重复的所谓“创造性”劳动是不可避免的。 个体的常规性问题解决与社会群体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图示: 说明:问题解决所需的资源 C 的边界已经有一部分 超出社会群体拥有的资源范围,但没有超出个体拥有的资源范围 B 内,这样的问题解决对个体是常规性问题解决,但对他人或是社会则是创造性问题解决。 3 、针对社会群体而言的常规性问题解决与针对个体而言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社会群体的常规性问题解决指在社会群体中已经拥有了现成的问题解决资源、问题解决模式,利用它们可以完成的问题解决。对于社会群体而言的常规性问题解决,对于个体而言不一定是常规性问题解决。社会群体中的常规性问题解决方法不一定被所有的问题解决者掌握,当问题解决者个体没有机会学习、共享或掌握社会中实际已经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的情况下,对于个体来说就需要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来处理此类问题。研究者的封闭和非学习状况往往会将社会中的常规性问题解决当做自身的创造性问题解决来处理,这样的重复性“创造劳动”也非常普遍。 4 、对于社会群体和特定个体二方面而言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这是个体或社会群体都没有现成的问题解决资源的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属于创造性问题解决,这是需要个体和社会群体二方面的信息创生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者应该关注此类真正的创造性问题解决。 说明:对个人或社会都是创造性问题解决,个人或社会现时拥有的资源都不能满足问题解决的需要,只有靠未来的时间进程中个人的资源的创生范围能够覆盖此问题解决所需要的范围内。或社会群体未来创造的资源能够覆盖问题解决所需要资源。圈中箭头表示个人或社会未来问题解决资源创生的方向。虚线范围表示未来个人或社会可能拥有的问题解决资源。此模型提示创造性问题解决需要主体有选择的资源创生如学习或思考,与问题解决无关的资源掌握得越少越好,例如,历史上很多重要的科学发现,理论创造及发明都是“知识”不多的年轻人做出来的,而他们那个时代的知识丰富的权威反而没有什么作为。
个人分类: 创造性思维研究|53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癌症文献分析报告 1911 - 2011年
xupeiyang 2011-4-8 13:27
研究揭示砒霜治疗白血病机制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1481030121416049.shtm 三氧化二砷是传统中药砒霜中的主要成分。上世纪70年代,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和血液科的医生创造性地将三氧化二砷应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的患者,之后又拓展到经维甲酸治疗复发的M3型病例上,其完全缓解率突破90%以上。在此临床报告的基础上,上海陈竺、王振义等学者首次从分子生物学及基因水平揭示了三氧化二砷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理。此后,全世界的学者开始将三氧化二砷引入肝癌、淋巴瘤等多种肿瘤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科学成果。 From an old remedy to a magic bullet: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rsenic in fighting leukemia http://bloodjournal.hematologylibrary.org/content/early/2011/03/21/blood-2010-11-283598.short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2?WEB1mOWEB10O00d000j10020001000h00100090000 Arsenic and cancer Top Terms Publications ‍ Humans 2,930 ‍ Arsenicals 1,457 ‍ Oxides 1,341 ‍ Arsenic 1,225 ‍ Neoplasms 1,057 ‍ Animals 937 ‍ Leukemia 891 ‍ Patients 889 ‍ Antineoplastic Agents 874 ‍ Apoptosis 782 ‍ Leukemia, Promyelocytic, Acute 753 ‍ Adult 739 ‍ Carcinogens 737 ‍ Granulocyte Precursor Cells 727 ‍ apoptosis 709 ‍ Middle Aged 706 ‍ Proteins 656 ‍ Cell Line 608 ‍ Aged 550 ‍ Skin Neoplasms 536 信息分析报告: Arsenic and cancer.docx
个人分类: 信息分析|425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研考核是一种“数蛋游戏”
热度 1 WuchangZhang 2011-3-28 12:19
要“慢”得下来,根本在于营造宽容的学术环境。比如纠正科研考核中过分量化倾向。量化使评价有了客观标准,但变成“数字一刀切”就走极端了。有人因此戏谑科研考核是一种“数蛋游戏”:从讲师升为副教授要生多少个“蛋”,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又要生多少个“蛋”,还规定这些“蛋”要生在什么地方,比如核心刊物。如此,还有多少人敢做“慢学者”? :这样的数蛋游戏,评委们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容易做的,找个小学生就好了,编个电脑软件也可。 人民日报:做科学要有点品位,要“慢”得下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3/245308.shtm “做科学,要有点品位。”前不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如是说。在他看来,比较有创造性的东西,思路方法很巧妙的,就比较有品位;不能只想着发表论文,而是要努力呈现新鲜见解,回答重要问题。 显然,这样的品位并不易得。它不仅意味着一种科学的高度,还体现出一种学问的境界。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的品位反映的是他的价值取向和志趣追求。 科学不是速成的。经济上可能有暴发户,科学研究领域却不可能有暴发户。科研有如农业,得慢慢积累,老实耕耘。就如种子从发芽到谷粒成熟,得经过生根、长叶、分蘖、穗分化、孕穗、开花、灌浆等过程,每一个生育期对温度、水分、空气、光照、养分等外在条件都有不同要求,你得顺应规律,精心呵护,懈怠不得也急不得。重大发现也好,重大创新也好,都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因主客观条件问题,或许“长期积累”也未必有“偶然得之”,但没有“长期积累”,则很难有“偶然得之”。 要达致科学的品位,获得科研成就,特别需要“慢功”,秉持一种“慢”的理念。有“慢”才能合乎科学规律,保证科研质量,回归科学本质,也才能享受科研的乐趣。当然,这个“慢”,不是做事慢慢吞吞,拿着薪水不出活,而是摒弃急功近利,真正潜心学术。《现代临床解剖学丛书》共1000万字,被誉为我国临床解剖学里程碑。为完成这本书,钟世镇院士花了大半辈子时间,此书出版时他已75岁高龄。华裔科学家高锟,耗费40多年终于在光纤传输技术上取得突破性成就。足见,越是大成果,越要耐住“慢”。 在不少地方及科研单位,科研成果“短、平、快”的比较多,跟踪模仿多,原创性的大成果少。一句话,科学的品质不高。从治学精神和方法上找原因,主要就在于缺乏积累,太专注于比速度比数量了。有些学者每每有点小成果,就赶紧写论文发表,数量不少,质量却上不去。这就好比把种子埋进土里后,三天两头就刨开来看看发芽了没有,或者苗刚冒出土就拼命往上拔。这样做,就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人有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追求之分。对于现代科研工作者来说,外在利益主要指晋升、待遇、荣誉、科研基金等等。内在利益则主要指人生追求、内在情怀、个人兴趣,它是一种价值理念。科学家也是人,也有外在利益需求。问题是,外在利益和内在利益谁占主导地位。在科学研究中,处理好快与慢关系,提升科学的品位,就得以内在利益为主导,而不要总被外在利益牵着鼻子走。否则,制造些“职称论文”还行,要获得重大成果则绝无可能。 科学要“慢”得下来,根本在于营造宽容的学术环境。比如纠正科研考核中过分量化倾向。量化使评价有了客观标准,但变成“数字一刀切”就走极端了。有人因此戏谑科研考核是一种“数蛋游戏”:从讲师升为副教授要生多少个“蛋”,从副教授升为教授又要生多少个“蛋”,还规定这些“蛋”要生在什么地方,比如核心刊物。如此,还有多少人敢做“慢学者”?
169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道-数学
热度 1 njudjp 2011-3-28 11:33
道-数学——为了在新知识经济中达到优质性和创造性而修复数学的平衡 作者:Jerome Ravetz, Dan Tatham 如今,数学从业者不能使用抽象公式来区分好的意义与破坏性事务,揭露了当下数学的失衡。“高斯 - 连接”,人们所知的“杀死华尔街的公式”( 1 ),是一座纪念碑,表明那些数学从业者对其所用工具的力量和缺陷缺乏理解。被误用的抽象方法不仅局限于金融领域;在计算机模型被使用的任何场合,都能发现明显的无能为力( 2 )。其原因部分在于:就数学与经验世界的关系来说,坚持某种过时的数学概念。尽管基于物理实在互补性质的自然科学(从波粒二像性开始)取得了近一个世纪的进步,并吸收了不可还原的不确定性,但是,关于复杂系统的数学仍然臆想着简单的确定性和无限的精确度,而那不过是维多利亚时代物理学的信仰。 我们提出了一个增强的方法来对经验现实进行数量分析,其中不确定性和质量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一方法将采用一套记号,包括 NUSAP 方案及其细化,借此,数值的历史性和语境性方面得以表达( 3 ),还包括表达很不精确数量的“稀疏数字”( sparse digits )。 对明晰数字和柔性数字的补充可以通过视觉方法得以实现,其中包括位于网格或列线图上的团点。这要求使用数值计算机能力的新技巧,由此增强对日常实践中自然出现的各种数量的理解。构成道家哲学特征的不同阶段之间的流动,将在 Wiki 技术里得到共鸣,这里对数量的估计将通过一个包容性的“决策流动”对话而得到逐步提炼。通过这一新型的数字民主而实现的应用数学的渗透是道 - 数学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它还能很好地适合于“协作式决策管理”,由于集中于数量信息的质量,它能够极大地充实这些技巧。 鉴于关于各种复杂系统的科学已经认识到处理“不可量化的”不确定性的紧迫性,这一方法尤其具有实际意义。很难看出传统的定量分析方法何以能够有效管理这些偶然性,因为正是因为这些方法的无效性这些偶然性才被定义为偶然性。只有某种更自反的、定性的方式才能有效地为这些问题带来分析技巧;道 - 数学的技巧提供了这一方式。另一个好处是标准的清晰度,借此数学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情将很容易得到区分。这样,几乎毁灭世界经济的神秘的、极度复杂的金融产品可以被确认和容纳。 关于道 - 数学,还有一个文化语境。随着古老的确定性正在消解,新的实在正被创造出来,其中遗传下来的分界被超越。在所有科学中,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坚固的与柔软的,严格的与想象的,开始被理解为一个新生综合体的互补性方面。其背景是非欧洲文明的复兴,它预示着一个世界各种文化的新繁荣。“道 - 数学”这一名称是对这一伟大历史发展的承认,并打算为其做出自己的贡献。迄今为止,我们不过刚刚开始并定义了基本的原理。在所有文化中出现的创造性将塑造一些现在几乎不可想象的一些概念和技巧。道路已经打开。 说明:J.Ravetz 是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科学知识及其社会问题》的作者,他的著作 Quality and Uncertainty in Science for Policy  也译成中文出版。 Ravetz 曾在复旦大学访问任教,对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他是李约瑟的朋友,并曾为李约瑟和王铃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第 2 卷(科学思想史)提供过建议和帮助。J. Ravetz是“后常规科学”(Post-Normal Science)理论的提出者之一。 本人应作者之请,将他的这篇小文章译成中文并发布在中国的科学网站上,以接受大家批评。相关批评意见我将转达给作者本人。由于水平和学识有限,这篇译文也许存在错误和模糊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Felix Salmon, Recipe for Disaster: The Formula That Killed Wall Street, Wired Magazine, 17.03, 2009. Orrin H. Pilkey Linda Pilkey-Jarvis, Useless Arithmetic / Why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Can’t Predict the Fu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7 Jeroen P. van der Sluijs, Matthieu Craye, Silvio Funtowicz, Penny Kloprogge, Jerry Ravetz, and James Risbey (2005).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asures of Uncertainty in Model base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he NUSAP System, Risk Analysis, 25 (2). p. 481-492
1421 次阅读|3 个评论
好奇心是自感无知的表现
热度 11 孙学军 2011-3-10 05:36
好奇心是科学家的重要素质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我认为好奇心是科学家的最重要素质,没有好奇心的人可以是科技工作者,但不是真正的科学家。按照饶教授的总结,做研究的动力不外乎是因为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对工作的敬业,和为了证明自己能够赢取别人的好胜心。好奇心、敬业精神和求胜心是决定研究的最重要动力。敬业精神和求胜心基本是外界因素影响的动力是外因,而好奇心才是内在动机,是内因。因此与其他职业相比,好奇心应该是第一位的,敬业精神和求胜心是一些优秀职业人的共同特征,不是做科学家的独有特点。 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对于幼儿来说,一旦面临新奇的、神秘的、自相矛盾的事物,就会产生三种形式的探究行为:感官探究、动作探究、言语探究。正是通过这些探究行为,幼儿有选择性地了解周围事物,并积累大量生活经验。虽然说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肯定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天生的科学家。 天生的或者天然好奇心与科学家素质的好奇心有很大不同。天然的好奇心是因为相对无知与智力潜力之间的不匹配产生的必然结果。简单地说,就是小孩因为对许多东西不明白,但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很重要,好奇成为小孩学习知识内在需求的一个外在表现。而这个需求几乎每个人都是需要的,因此几乎所有正常的孩子都具有天然的好奇心。大部分孩子成年后,知识的内在需求逐渐降低,尽管在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促使人们要不停学习新知识,但这种学习压力和需求与幼儿对各类知识的需要完全不同。因此,成年人好奇心下降就成为一个必然。许多人觉得教育不能扼杀天然的好奇心,而教育正是扼杀天然好奇心的最重要工具。人之所以好奇,首先是因为无知,懂的越多,学的越好,好奇心越低是比较合理的。科学家的好奇心是完全不同的。最近有人提出,不要让农村的孩子上大学,从正面考虑大概是为了保持他们的天然好奇心吧。因此不学习或少学习才是保持天然好奇心的有效手段。不过天然好奇心对科学的帮助并不明显。 科学家的好奇心是一种成年人的好奇心,是一种升华的层次较高的好奇心,当然这种好奇心与天然好奇心也有类似,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科学家被称为童心未泯的原因。不同的是,许多科学家都是对某一个领域有比较高的造诣,而优秀的科学家是那些能从现在的知识中发现问题,从观察到的现象中联想到新观念的人。因此他们是站在全人类高度上的无知,对对旧知识深入理解基础上对新知识的相对无知。科学家从事科研的动力是对外界感到无知诱发的学习和探究行为,是一种高层次的好奇心。据说许多科学家常会有自感无知的感觉,我觉得好奇心是一种自认无知的自然体现。 本文只想说一个事情: 好奇心很重要,普通的教育并不能增加好奇心,科学家的好奇心与儿童的好奇心有类似但完全不同。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7469 次阅读|0 个评论
逻辑原子主义、知识系统与尺度问题
热度 1 ymdushandong 2011-3-1 15:26
由于思维结构的内在特征,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总有一种需要将眼前具象的事件抽象为较为共性的形象来表述,以供交流和存储。这种做的另一个功利的后果是有利于知识积累和对后续的工作施加影响。因为实际世界与知识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总是多对一的关系,所以知识系统是在某种尺度上的对现实的概括。这种尺度概括上的偏差赋予了知识内在的创造性。 具体在工作中,如果我们善于将各个工作中较为共性的问题抽取,一次性的加以解决,就会产生时间成本的节约从而实现经济增长。这种能力我们与生俱来。在我看来,哲学和艺术是提供了某种类似的共性问题的解决倾向,通过直觉来把握世界的本领。 这种映射过程,我们假设为照相的过程。远处的世界辽阔丰富,映射到方寸的照片上。这种映射的过程有综合概括,这种综合概括永远不可能丰富到和真实场景一样,也不能做到精炼到一个点上。综合概括的简练程度我们最好能够使用某种指标来标识。因为只有确立了这个指标,话题的交流才能有意义。 我们有很多种知识,有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产生,有的只需要内省便可以得到。 逻辑原子主义被有些人称作“多元论”的代表。起始这个“元”是不被强调是什么的,我们强调的是一种认识的路线和知识大厦的结构问题。首先“元”来自大量的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基本的单位,这个过程是归纳概括的过程。然后通过逻辑,可以进行演绎。一个庞大的学科都要有这两个东西:一个被称作基本概念,一个被称作规则。当我们称作学科的时候,尤其是教科书上得来的那种某种学科的知识,往往忽略了基本概念的归纳过程,而作为先验存在的做简单的继承,大量的时间用来做演绎的训练。 我们看到不仅仅在科学界,这套哲学是正确的,而且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痕迹。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被大众接受的,往往是那写可以作为“元”的形象,后来又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认识新的社会现象或者人物的工具被人们反复的使用(比如大家使用葛朗台来描述吝啬鬼,用林黛玉来表达对一个多愁善感的性格的人物的认识等等)。正式通过这种逻辑原子,将文学作品和大众生活联系在一起。 好的作品一定是写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这种描写来自于对当时时代的大量的人物和事件的归纳概括。作家的天份在这个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的。 好的科学体系也是如此,它们往往是使用最简练的一套基本概念集合,使用一套最基本的演绎规则,将最大范围的现象描述的栩栩如生。这符合思维经济的原则。即使聪明人的大脑能够存储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必须将无限世界归纳为有限个概念+提套演绎规则,否则我们永远无法达到对世界的认知。 今天早上半睡半醒中想到了许多问题,由此现象引发了思考:如果最终的世界需要多元来解释,那么意味着世界无法继续向上归纳,诸元之间相互独立,无法关联。所以在系统没有接受到新的指令的空闲期,应该自动的对原始素材进行整理,为了避免漏掉一种“元”,或者是,为了在接受指令的时候行动更为有效率。就像大脑在睡眠中的梦。
个人分类: 纯粹哲学|404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jjmm26 2011-2-17 15:03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以下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二、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具有中国国籍的研究员、教授或同等职称的学者、专家,可被推荐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被推荐人应从事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三、增选院士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 60 名。各学部的增选名额,由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以下简称学部主席团)确定。 四、要特别注意推选符合标准和条件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专家。被推荐人年龄(按增选年 4 月 30 日实足年龄计算,下同)一般不超过 65 岁。在各学部正式候选人中, 60 岁(含)以下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 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侨居他国的中国籍学者、专家,其推荐、评审、选举的程序和办法,除第二章第三条中有关内容外,本细则的其他条款均适用。 六、院士增选工作分为院士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学部评审及选举。 七、资深院士不参加对候选人的推荐和学部的评审与选举。 八、在院士增选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不正当活动。若有违反将视其情节做出严肃处理,直至对相关候选人终止评审或暂停该单位推荐候选人资格。 第二章推荐院士候选人 一、推荐院士候选人通过院士推荐和归口初选部门推荐两种途径,不受理本人申请。 二、院士推荐候选人。 1. 每次增选,每位院士最多推荐 2 名候选人。获得 3 名或 3 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 2 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2. 对 65 周岁以上的候选人,需要 6 名或 6 名以上院士推荐,且至少有 4 名院士所在学部与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相同方为有效。 3. 院士必须了解被推荐人,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院士推荐用)》(以下简称院士推荐书),并请被推荐人提供 “ 候选人附件材料 ” 。候选人附件材料包括: ① 被推荐人基本情况; ② 被推荐人中国国籍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还须提供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或澳门特区政府身份证明局的国籍证明并填写《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国籍情况说明》 ) ; ③ 论著目录; ④ 重要引用和评价情况相关内容的复印件(注明出处,应为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著作的引用和评价); ⑤ 获奖证书和发明专利证书的复印件; ⑥10 篇 ( 册 ) 以内有代表性的论文、著作、研究技术报告、重要学术会议邀请报告的全文。 院士对推荐书所填内容负责,被推荐人对所提供的材料负责。 4. 院士应在增选年 4 月 30 日前(以寄出邮戳为准)将院士推荐书和候选人附件材料以及院士增选录入系统电子文件(以下简称电子文件)寄送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以下简称院士工作局)。 三、归口初选部门推荐候选人。 1. 国务院各部委、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科协为归口初选部门。其所属单位或一级学会均可按组织系统推荐本单位、本学会的候选人。归口初选部门报送的被推荐人年龄不得超过 65 周岁。 2. 所属单位推荐候选人时需填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推荐书(部门推荐用)》(以下简称部门推荐书),并请被荐人提供 “ 候选人附件材料 ” (内容同第二章第二条第三款,其中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被推荐人的有关规定除外)。 所属单位对推荐书所填内容负责,被推荐人对所提供的材料负责。 3. 各归口初选部门负责组织对其所属单位推荐的候选人进行初选。 4. 凡双重领导单位推荐的候选人,由其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初选;非业务主管部门报送的候选人无效。 5. 各归口初选部门对其所属单位推荐的候选人,应切实严格根据院士的标准和条件,认真负责地进行初选,填写 “ 归口初选部门评审意见 ” 。初选后,分别按中国科学院 6 个学部(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技术科学部)列出名单,正式行文并连同部门推荐书(由负责人签名,加盖省、部级印章)和候选人附件材料以及电子文件,一并于增选年 4 月 30 日前(以寄出邮戳为准)寄送院士工作局。 四、凡连续 3 次均为有效候选人而未能当选者,停止 1 次候选人资格。 五、院士工作局对被推荐人的材料进行审查,合格者报学部主席团审议确认后为本次增选的有效候选人。 六、院士工作局将有效候选人名单通告全体院士,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上公布;同时,通知归口初选部门或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在有效候选人所在单位公示其相关材料(候选人在 5 年之内调动工作单位的,同时在调出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为 1 个月。 七、有效候选人名单公布后,如推荐院士或归口初选部门发现候选人不符合院士推荐的标准与条件,可及时提出书面材料寄送院士工作局。经有关学部常委会讨论决定并报学部主席团(或主席团执委会)批准,可终止对该候选人的评审。 第三章学部评审和选举 一、对院士候选人的评审和选举,由各学部常委会组织院士进行。 评审必须严格坚持标准,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超脱本部门、本单位、本学科专业的利益,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对候选人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要注意候选人专业的学科涵盖面,要注意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掌握评审标准要结合学科的特点。 对于长期不在国内工作的院士候选人,在坚持院士标准的同时,还应特别考虑其对国家科技发展所作的贡献。 二、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有效候选人进行通信评审和会议评审,分别产生初步候选人和正式候选人,最后选举出院士。 三、各学部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必须超过本学部应参加增选工作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评审和选举方为有效。 四、通信评审,产生初步候选人。 1. 各学部常委会将本学部院士按学科专业划分为若干评审组,同时将本学部的有效候选人按相应的学科进行分组,并确定初步候选人名额(不超过各学部增选名额的 2.5 倍)以及监票小组人员名单。 2. 评审组评审:各学部办公室于 6 月 10 日前将本学部有效候选人的汇总表、推荐书及本评审组选票和评审意见表寄送本学部院士。院士对本评审组的有效候选人填写评审意见及选票,于 7 月 10 日前将评审意见表和选票寄送到本学部办公室(以寄出邮戳为准)。 7 月 20 日前,本学部主任会议确认评审结果。 3. 学部评审:各学部办公室于 8 月 1 日前将评审意见、投票结果和初步候选人选票寄送本学部院士。院士按规定名额圈选后,于 8 月 15 日前将选票寄送到本学部办公室(以寄出邮戳为准)。 4. 各学部常委会于 8 月 25 日前确认学部评审投票结果,按初步候选人名额以得票数为序产生初步候选人(与规定名额的最后一名得票相同者,均为初步候选人)。 5. 各学部常委会确定初步候选人的主审小组。主审小组(一般 2 - 3 人)中可有 1 位推荐院士或 1 位与被推荐人同一单位的院士。主审小组负责提出对初步候选人学术水平和贡献的评价意见及对相关材料的审查意见,供本学部会议评审时参考。如有必要,主审小组可以适当方式征求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意见。 6. 初步候选人名单由院士工作局汇总后印发全体院士审阅,同时在学部网页和有关媒体上公布。 五、会议评审,产生正式候选人。 各学部常委会组织召开本学部评审会议,对初步候选人逐一进行评审:介绍候选人情况和主审小组意见(包括投诉处理情况);院士讨论评议;全体与会院士进行无记名投票,按得票数为序产生本学部正式候选人。正式候选人名额为各学部增选名额的 1.4 倍。 六、选举院士。 1. 由各学部常委会组织本学部院士对本学部的正式候选人进行无记名投票选举。 2. 获得赞同票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本学部的增选名额,根据获得赞同票数依次入选,满额为止。如遇有获得赞同票数相同而超过增选名额时,则对票数相同者再投票表决,以增选名额为限,取票数多者入选。 七、各学部常委会审查确认本学部的选举结果,报学部主席团审议批准产生新当选院士名单。 院士工作局以书面形式向全体院士通报新当选院士名单。 八、其他事项 1. 出席评审会议不足三分之二会议时间的院士,不能参加投票。 2. 因故不能到会的院士,如提供书面意见,可在对有关候选人进行情况介绍和讨论时宣读或说明。 3. 评审会议期间,经学部常委会同意,可邀请其他学部的院士到本学部介绍有关候选人的情况。 4. 评审过程中,会议秘书处设置 “ 院士意见箱 ” 。对需要进一步核查的问题,经有关学部常委会认定后,可确定院士或指派专人进行核查,核查结果报本学部常委会研处。 5. 评审过程实行回避制度。回避范围:直系亲属和主要旁系亲属。回避办法:在本学部学科评审组和全体会议上介绍、评议某候选人时,院士与该候选人属以上关系者,一律暂时离席,待对该候选人介绍、讨论完毕,再进入会场参加对其他候选人的评审。 6. 各学部选举院士初步候选人、正式候选人和院士使用的选票,由院士工作局统一印制。选票栏目为:圈选栏、编号、候选人姓名(性别)、年龄、专业。票面加盖本学部印章。 7. 投票选举前,各学部推选监票院士 2 ~ 4 人,负责监督本学部的投票选举工作。投票结束后,在监票人监督下开箱验票、计票。计票结果需由监票人签字确认,并报各学部常委会认定。 8. 会议评审暨选举一般于增选年 11 月的第一周召开, 6 个学部同时同步进行。 第四章附则 一、对候选人投诉信的处理,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投诉信处理办法》办理。 二、院士增选工作的保密问题,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保密守则》执行。 三、院士工作局对推荐材料的审查办法。 1. 对推荐材料和推荐手续必须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本细则的有关规定,经过审查验收,以确定其是否有效。 2. 审查验收的内容包括:推荐书、附件材料以及电子文件是否齐全,推荐手续是否完备;被推荐人的国籍、专业技术职务以及所从事的学科专业范围是否符合规定等。 四、推荐学部的确定。 1. 被推荐人由何学部评审,原则上应尊重推荐人和归口初选部门的意见,即推荐书上填写的学部。 2. 不同渠道推荐同一被推荐人,在推荐的学部发生矛盾时,如有 3 位或 3 位以上院士推荐且均推荐到同一学部,以院士推荐的学部为准,否则,以其归口初选部门推荐的学部为准。 3. 仅有院士推荐且推荐的学部发生矛盾时,则以该被推荐人的学科专业划归为原则,确定其所属学部;学科划归不明确或有异议的,可与推荐人商定。 4. 如被推荐人学科专业明显不属于推荐书填写的学部,则由相关学部办公室对其学科专业进行核对,共同协商,提出书面调整建议,分别报请各自学部主任同意后,作相应调整。调整时,应符合第二章第一条关于推荐院士中至少有 2 名院士所在学部与被推荐学部相同的规定。 5. 根据以上原则,对院士候选人被推荐的学部作出调整后,以院士工作局名义具函,分别通知其推荐人或归口初选部门,并说明调整的原因。 本细则经学部主席团批准实施,其修订和解释权在学部主席团。
1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思政教育:引导人实现自己
wmy9039 2011-2-16 20:22
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实现自己就是从自己的生命本身出发,珍惜和利用自己的生命资源,滋养生命, 保持自身生命内在的一贯性,不断创造性地适应生存环境,不断超越当下的自己,从而实现所能是的自己。 http://www.qstheory.cn/kj/jy/201102/t20110216_68384.htm
个人分类: 学生思想教育|1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热度 36 饶毅 2011-2-14 17:43
饶 毅 施一公    支持年轻人的紧迫性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但如何完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完善体制的目标是鼓励创新和更好地培养人才,从而全面提升我国的科技竞争力,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纵观世界科教历史,年轻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几乎所有学科,许多重要的原创性工作都是由年轻人做出。支持年轻人,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年轻人是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所在,年轻的科学技术人才将决定我国能否在一、二十年内真正在科技领域全面与世界领先水平接轨,这是我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   在中国大力强调支持年轻人尤其重要,习惯上讲究师道尊严、论资排辈,在一定程度上对年轻人的成长起到了负面作用。很多优秀的年轻人不敢挑战学术权威,不敢在导师面前展露自己的睿智和独到见解,过于崇拜学术大师而妄自菲薄。这些阻碍了年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对于年轻的独立研究员来说,很多人面临着严峻的起步环境∶在资源上不仅要与自己的同龄人竞争、还要和比自己出道早几年、十几年的人竞争。   在美国,有多个专门支持年轻科学家的基金,比如Pew Foundation和Searle Foundation,都要求申请人拥有独立实验室不超过三年。而我国则缺少类似的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出青年基金,本意是支持年轻科学家的成长,但在评选时往往是年龄接近上限(45岁)、已经拥有独立实验室多年的科研人员胜出,而那些刚起步、急需支持的年轻科学家则很少机会。    如何支持年轻人   我们认为,对年轻人的支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尚未独立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提供良好的个人待遇,使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于科研训练;二是为刚刚起步的年轻独立研究员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使他们最大程度地专注于科研创新。   几年前,鉴于研究生待遇偏低,海内外五十多位教授曾联名建议国家增加研究生补贴。国家有关部门很快付诸行动,大幅上涨了对博士生的补贴,引起非常好的社会反响。然而,对比国外的博士生和博士后,我国的待遇依旧偏低。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比如提高研究生补贴、博士后工资在科研经费中的支出比重,等等。   另一方面,大力支持起步阶段的年轻人在有些单位已经实施,但尚未在全国普及。我们希望中国的主要研究院所能够提高年轻独立研究员的待遇、增加对他们的经费支持、给予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不用为了经费疲于奔命,耗费大量时间。同时设立严格的评审制度,优胜劣汰,有效地以科研能力来选拔和支持人才。   支持年轻人,要着重学术潜力,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以是否出过国为标准。一些国内培养的青年科学家,其水平甚至优于国外名校的博士。对于年轻人的支持,不可能百分之百正确,要允许在支持过程中不断观察、定期评审,再决定是否继续支持。   青年学者的成长离不开高年资学者的支持。我们应该多与青年学者交流,激励他们勇于突破,追求国际上的卓越。掌握一定范围和资源者应该积极提供给青年做学问的天地,在评审中公正和客观。我们对年轻人不能求全,而主要是看学术能力,宽容一些无关原则的方面。比如特别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容易有脾气、甚至顶撞行政上级,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屡见不鲜,理应宽容对待。   建立支持年轻人的体制也是改变中国学术风气的关键举措之一。当年轻人能够以学术实力获得支持,就无需再花时间拉关系,从而改良风气、净化学术环境。我们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增大对于优秀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国家加大对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的投入,使其成为定期评估后可以延续的经费,扩充以人才为评审基础的经费项目,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参考德国的马普学会或美国的HHMI。   坚持长期支持年轻人,定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年轻人是中国科学的希望;支持年轻人就是构建中国科学的未来。   (发表于2011年2月14日《人民日报》)
19451 次阅读|39 个评论
关于PI制度
热度 3 lujiangxiao 2011-2-12 07:31
据我所知,PI制度兴起源于二战之后美国政府大幅度增加给科研和工程发展的经费的年代。那时增加经费的办式不是向每个已有的研究单位多提供多少钱,而是向每个有好想法并有能力研究这个想法的个人发放一笔基金(grant). 这样,接受这笔经费并对这项研究负责的个人就叫做PI(principal investigator,注意,国人有时错写成 “principle investigator")。这种方式的优势是显然的,因为总体经费一般要分成上万份小额基金,基金份数多了,就有更多的机会让人微言轻的小人物来展示自己的能力。科学史说明重大科学成果的出现与个人的创造性思维有较强的关系而与所在单位的豪华程度,仪器配置的昂贵程度关系较弱。因此用小数额大数量的基金可以优化对科研的总投入,让更多人的创造性思维加入科研的总体努力。 我刚出道时(90年代初)美国一般基金的中奖率达到25%-30%. 就是说,一般水平的人,申请3-4次就能拿到一笔基金。这笔钱虽不多(50-100万美元),但足够让每个PI有的资源组织成两三个人的研究小组和5年时间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对刚做完博士后的年青人无疑是一个黄金机会。 我觉得国内普及PI制度是件很好的事,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基金的数目而非每份基金的力度。未来的科技牛人现在可能刚刚博士毕业或正在做博士后,处在事业发展最困难的时候。一笔小的基金也许能救活一个若贝尔奖项目。 刚看了一下NIH的网站,抄上几个数字供参考。 2011年NIH的总经费约320亿(美元),其中 80% 作为基金发给NIH外的 3100个大学和实验室。按每份基金平均两百万算(一百三十万给PI,七十万给单位),大约有1.2万份基金。2009年一共有4.3万份基金申请。平均中奖率在27%.
1864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图胜万言——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热度 12 小水獭 2011-1-23 04:20
上周周三是系Seminar,请的老师是生理系的Dr Felix Hong。这位老师就是在2009年10月我的一篇《终于想通了老师的一句话》博文中所引用的老师。Dr Hong今天所讲的题目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 一开始,他回顾了历史上对为什么有些科学家就是那么的有创新能力,为什么他们就能去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想不到的东西? 一种观点是:他们的思考方式就是和大众不一样。 第二种观点:他们的思考方式和大众一样,只是他们知道更多,掌握更好的技术,更加投入的工作……于是他们做出了出众的工 作。 第三种观点是:他们的思考方式基本上和大众一样,但是,他们会去尝试有智慧的思考(practice intellect thinking) 那么什么样的思考是有智慧的思考呢? 有两种思考方式:(1)Verbal Thinking(2)Image Thinking 第一种:就是用语言,在头脑中推演。第二种:是用图像,在头脑中幻想出一幅图景。从一个粗粗的构图,到逐渐通过思考慢慢添加细节,勾勒出越来越清晰的全貌。 Dr Hong认为,Image Thinking是产生Intuition(直觉)的方式。只有直觉上有了个大方向,或者当时认为的大方向,才开始行动着手去设计实验去验证这个方向是否正确。 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创新的来源。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 作为把视觉生物学研究作为终生事业的我,当然是非常开心,而且非常乐于接受这个观点。 对人来说80%-90%的信息是来源于视觉,那么如果在动脑时多多运用发达精细的视皮层绝对是明智的选择。 视皮层本身就是高度发达的信息处理脑区,多多利用它绝对非常妙。 我感觉外文书籍和中文书籍的区别就在于,外文书籍有非常多的插图,美丽的彩色的。通常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影响的就是那些集中了许许多多科学前辈劳动和心血得来的科学发现而成的图。一张图,也许集中了成百上千科研工作者几十年的劳动。记住这张图,就继承了那么多成果的精华,不是极有效率么。 嗯嗯嗯,以后我要多多训练自己的图像想象能力。
个人分类: 活色生香de生物科学|7145 次阅读|13 个评论
研究生摸底考试
quhuamin 2011-1-22 23:49
上个星期给手下的研究生们出了套试题, 100分的卷子。 1.Please write down Newton’s three laws of graduation (not gravitation). (10 points) 2.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among 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and visual analytics. (10 points) 3.Please write down some methods to get creative ideas. (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10 points) 4.Fill in the missing part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10 points) Bill Gates: Life is not _________, get used to it. 张居正: 别无所长, 但能___________ 袁枚: _______如米小, 也学_________开 曾国藩: 扎硬寨, __________。 打落牙, _________________ He who hesitates is ____________________ 5.What is Parkinson’s law for time management? (10 points) 6.What is burnout? Please list some signs of burnout。 What are causes of burnout? Please write down some solutions for burnout. (10 points) 7.When you are attending a seminar, your brain should be busy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thinking activities. Please write down some of them. (10 points) 8.There are major differences between UG study and PG research. Please write down some reasons why new PG students ofen feel disoriented and depressed when they start to do research. (10 points) 9.Hamming has a famous article called “You and Your research”. Please write down some main points of this article or whatever impresses you. If you have not read this article, please write down the name of any other article about research you have read and the main points of that article. (10 points) 10.Choose one of the questions to answer: (10 points) (a)Please write down some good habits/attitudes of research students. (b)有些研究生是来“打酱油的”。They are more interested in getting a degree and getting paid than learning and conducting research. How can you identify these students in a group?
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搞科研是很NB的职业吗?
热度 1 monsterblah 2011-1-18 00:17
社会宣传和学校教育均将搞科研描绘成为激动人心的、顶尖的、富有创造性的人类最高的智力活动。但是,真正进入这一行后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所谓激动人心的、顶尖的、富有创造性的最顶尖的人类智力活动更多的时候是躲在自然对象所组成的世界里自娱自乐或者假装自娱自乐,远离现实生活的场域;真正具有观念性的突破或者理论发展的创新微乎其微,大量的期刊充斥着 me too 或者 nonsense 的工作,而这些工作共同构建了科学领域里的某个门类的虚假繁荣。
个人分类: 科研思考|2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读马克林
wyc 2011-1-17 10:32
从刘鼎铭的著文《 世界集装箱化之父--马克林 》一文可见: 1、一个真正具有世界意义的创造性人物的形成,是由一系列因素促成的,正因为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二者相辅相成。从马克林的成就中,亦说明了 人的因素第一,个人的素质、个人的魅力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品质。 不要 跑不快,老怪罪鞋子?! 2、一个成功人士,往往也会犯错误,甚至是致命的错误。但这无损于一位 成功者的光辉。马克林一生犯过两次严重失误,正如文中所提到, 头一次是刚订造了一批高速船,迂上油价猛涨。第二次是当订造了 一批低速船,却又迂上世界油价大落。 3、不要以成败论英雄。要看全局、看主流、看本质。要发展地看问题, 不要只顾一点,不及其餘。一叶有时固能障目,但泰山依然屹立。 4、 写好一篇回忆录,支持出版一本回忆录,宣传推广回忆录中的先進人物和 亊迹,让他(它)们都变成为好榜样、好教材,实在是功德无量! 5、让我亦来一次“老王卖瓜”吧,我的瓜(指所转载的一些回忆录文章)包甜!
个人分类: 未分类|2288 次阅读|2 个评论
释放你的创造力
jianghzhit 2010-12-18 22:02
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天赋,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天才。如果你能这样想,就会消除各种等级划分对你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释放自己的创造力。 若想释放你的创造力,首先必须独立。如果,你依附于某个团队,那么团队的管理也应是相对松散的,团队的个体能够保持相对独立性。这些人之所以被称为团队,只是因为他们恰巧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罢了。团队成员的时间,完全或大部分由自己支配,而不是服从于团队目标。创造性活动,最初只是个体行为。一个好的思想,必定是产生于某个个体的天才的头脑,在那里经过长期酝酿,直到成熟。当他确信他有充分的理由能够说服其他人的时候,他就把这一思想以某种形式发表出来,认同他的思想的人自然就形成了“团队”,进而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继续探索。 其次,必须自由。在探索的过程中,“团队”的成员可以随时离开,去创造新的思想,引领新的“团队”。团队之所以存在,肯定在于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利益和追求,并且有计划,有组织地完成某项既定的任务。如果团队成员,各怀心腹事,各行其事,团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这种情况下,某个成员的离开,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队都应是一件大好事。 第三,必须舍得。在探索的过程中,应该勇敢地、果断地放弃既得利益,重新开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又挣大钱,又做学问;既是政府官员,又是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用你的时间做最有价值的事情。 第四,必须执着。思想的火花,只有在执着的草地上,才能燃起熊熊大火;创造的成果,只有在执着的保护下,才不至于被怀疑、嫉妒、偏见和鄙视扼杀在摇篮里。 如果要创造先独立吧;如果要创造先自由吧;如果要创造先舍弃吧;如果要创造先执着吧。
个人分类: 杂感|31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顶尖科学巨匠和中国乡村教师又是如何培养学生的
ljry8044 2010-12-17 09:26
一、欧内斯特·卢瑟福 作为一物理学大师,卢瑟福不仅自己获得诺贝尔奖,而且还为科学家培养出大批优秀科学家,其中13位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不管是在人类科学史上还是人才史上,都极为罕见。 他是一位伟大的老师,他把他的知识,智慧和诚挚的心献给了他的学生,他只要接受了学生就会负责到底。他协助学生选课题,并亲自辅导,以至于他的一个学生说:“即使最平凡的人在他这里都可以取得非常的成就”。所以,他能培养出13位诺贝尔奖得主和大批优秀科学家绝非运气,而是伟大的付出,这其中当然蕴含了至高的智慧,引导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至高智慧,该智慧为灵活学习和创造性探索的源泉所在。 下面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足以说明问题: 一天深夜,卢瑟福走进实验室发现医学生仍然伏在工作台上,询问后知道他在工作。 卢瑟福又问: “那你白天做什么呢?” “在工作。” “那你早晨再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我早晨也工作。” 卢瑟福略为迟疑了一下,随即问道:“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进行思考呢?” 一个负责的导师应能像卢瑟福一样将其杰出的智慧和诚挚献给学生! 二、 中国乡村教师 显然,中国的乡村教师学术造诣远不能与城市教师相比,更不能与卢瑟福那些大师相比,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因为他们 不乏责任心和诚挚,这才是培养人才之关键所在。 下面贴一个我曾经举过的列子: 我偏好理科,尤其是数学,不过,初一数学期末考试就70分。而后,班主任张玉新老师引导我自学,结果就疯狂沉迷于其中,暑假期间,一口气将整个初中数学教材自学完,并自学了几本奥数书籍,然后轻松取得了全县奥数第一名。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轻松考取国家重点示范高中的实验班(班上高手云集,我拼了命也仅从倒数位置挤到中游水平,考取了武汉大学,整个班级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名校),进入了实验班后才发现,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有与我类似的奥数经历。 比如,我下铺的同学曾在初二一口气将初中数学教材学完,并学完几本奥数教材,然后轻松取得江苏省奥数比赛第一名,满分。 诱导学生自学的效果比课堂教学高很多倍,聪明才智从来只能修炼而至,而非听讲听来。 可惜的是,在中国,这样诱导自学方式往往只能局限于某个区域某个时间段,所以,我们只能拿一些奥赛奖,而国外则能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他们能拿诺贝尔奖。 我一次在初二问问题时,班主任非常坦诚地跟我讲:“你的水平已经超过了我,自己尝试解答吧,你学习的那本教材非常经典,连贯起来,应能解开”。我后来解开了,但从未因此鄙视班主任,反而更加感激了。我后来发现,一些优秀的初高中教师普遍承认自己智力不及优秀的学生,而且有时还会向学生请教问题。 不过,老师也不是完全不管,我后来才知道,班主任为了给我找优秀的教材,煞费了苦心,他觉得优秀的教材和合理的自学方式才是学生成才之关键所在。所以虽然我们学校因师资实力过差被撤并到乡重点初中了,但我们班有三个考取了国家重点高中,都是班主任引导自学所致,他知道我们跟着他听课必会被耽误,因为他的大课必须对整体实力差得多的学生负责。 我们的大学导师呢,都有乡村中学教师这等包容、谦虚、诚挚的博大胸怀吗? 谨以此文纪念我初中班主任张玉新老师!
个人分类: 科研教育|5920 次阅读|13 个评论
谁说我们缺乏创造性思想?
wangxh 2010-8-30 23:51
开学了,同学们竞相展示暑期见闻。一位同学讲述了下列故事: 中央规定不允许使用耕地开发商品房。中央规定不敢不听,也不能不听。于是开发商与有关部门群策群力、创新思维想出一辙 先圈出一块耕地,谁也不许动!老百姓纳闷啊,圈我们的耕地干什么呢,又不盖房子?甚至有的老百姓还说 现在中央有指示,不能占用耕地建商品房 等等。老百姓嘛,只要能够苟延残喘,基本上不敢有太多的不满。而且只要时间已久,绝大多数会忘记旧疮之痛(其实这也是中国近代逐渐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既然没有建楼,即使告状也没法告呀,更何况也没地儿告呀! 可是,在其后无声无息的三年中,这块耕地的 性质 发生了根本变化 原先好好的耕地杂草丛生,荒芜不堪,像个大垃圾场。据说还有人在那里发现过死野兔 想一想,死野兔意味着什么? 兔子都不敢到里边拉屎啊,只要一进入就没命啦!这不就成了 兔子不拉屎的地方 了吗?如果按照荒地的定义, 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 难道还不能定义为荒地吗?当然可以!既然是荒地嘛,接下来开垦荒地,兴建商品房,变废为宝,造福乡邻,发展地方经济,增长 GDP 等一系列举措都成了政府与商家耀眼的光环 ...... 听完故事,俺不得不佩服这些官与商创造性他们怎么就这么天才,这样的 疑难问题 都能化而解之。是啊,中央好像没有规定 耕地不可以变为荒地 ,就是 耕地 要变为 荒地 ,似乎中央也管不着呀!中央决策就这样被化于无形!借用赵本山小品《策划》中一句台词 简直太有才了! 过去,俺一直认为我们的教育体制教育不出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物,看来我错了!离开学校与教师,社会这个大环境也完全可以教育出创新型、大师级、天才的官员与商人。一个穷教书的,只是井底之蛙,也许我听到的只是有小天才的小巫而已,也许有更天才的大巫在大行其道呢 ......
个人分类: 社会|4063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流大学?!
wangdw 2010-5-3 15:44
一流大学?! 本人对原北大校长的最新有关一流大学的说法有过评论,在那篇博文里,只接受了他的结论,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大学,对原因进行了自己的分析。今天看了 昨天于南京举行的中外大学校长 论坛 的报道,更坚定了一些看法,也得到不少新的启发。 剑桥大学副校长尹莱斯里说 世界一流大学,有两个特点,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科研。 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说 在他看来最大的差异,是中国的学生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 中国的教学法是一种生搬硬套的模式,学生总是被动的倾听者、接受者,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对于知识要点的掌握上,不去开发独立和评判性思维的能力,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对于培养一些流水线上的工程师或者是中层的管理干部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如果我们要去培养具有领导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那就不行了。这对于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说整个东亚培养创新人才很难 。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尊师重道是个悠久传统,学生尊重权威,课堂上对教授观点不敢有异议, 100%相信老师。受文化差异的影响,中国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比西方更困难。如果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到中学,都不敢质疑老师,你怎么能指望他到大学能质疑老师,挑战权威? 我们中国人爱走极端,在毛泽东时代,片面强调实践是不对的,但是,反对读死书是对的,提倡教学相长是对的,反对孔子的思想也是对的。后来一改革,全否定了过去的教育改革,教师的权威,教学的死板,学生的 尊师重道,等等又回来了。 满社会尊孔,小孩从小就得听话,不犯上。就没法避免学生 缺乏自主的思维和创造性的思维,缺乏挑战学术权威的勇气 。 这样的一种传统亚洲模式,难道不是封建思想、孔孟之道的影响?!有些朋友一听这些,就会说我们反对中国传统。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都要继承,与上是不矛盾的。 好象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有种说法,那时本人正在北大代课,说本来北大不行了(也许是指我们的地球物理专业 ,好象是指 89 年以后 ),中央在财政等方面大力一支持,才漫漫好些。不知从哪时开始,名校北京医科学院(后叫医科大学)划归北大了。领导以为,一个不行,就来几个合并为一个,总可以出世界一流大学吧。这种思想当然来自上面,因为还有吉林大学等也是如此。还是爱搞形式!
个人分类: 教育|28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创造性的建议
icstu1 2009-11-24 14:21
关于创造性的建议 关于创造性的建议
个人分类: B 主题分类信息与解说|4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litonwei 2009-11-16 20:36
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 (温诗铸: 清华大学精仪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关于博士生培养问题,大家一起来讨论为好,很多问题要一块商量该怎么办。我个人认为 ,高等学校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对发展学校的学科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我个人来说,我的所有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培养训练研究生开始做的。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培养了大约80个研究生及博士后,其中,博士后1213个,硕士生1516个,其他都是博士生;我所发表的300多篇论文中绝大部分都有博士生参加。博士生是学校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学校科研的一支主要力量。 我对博士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即博士学位论文题目要有创造性、科学性、完整性。我基本是按这三方面要求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我在摩擦学实验室工作,我们主要搞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摩擦学涉及机器中的摩擦、磨损、润滑理论。我们所做的课题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家基金,也有一部分是横向题目。博士生区别于硕士生的最关键一点是要做创造性工作。所谓创造性,就是要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我一直跟学生讲,博十生跟硕士生的差别不在工作量,你可以做出两个硕士学位论文,但并不是博士学位论文。不是工作量加大了,就是博士学位论文了。博士学位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在质量上要求不同。博士生必须做创造性工作,做别人没做过的工作。创造性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有可能是理论上的创新,有可能是实验方法创新,或者是揭示了一个新的现象。总而言之,你的工作是过去没有发表过的,你得到的新结论是对学科的发展起作用的,这一点要求是非常重要的。博士论文发表程度如何,水平高低是突出的反映,因此在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时要特别注意能不能做出比较前沿的工作,这是第一点要求,让学生明确以后,他自己会按这个方向去做。 第二点要有科学性,作风上要扎实。我们是搞工程科学的,工程科学实践性很强,所以,我培养的研究生都是理论和实验都要做的,其中有的学生以理论计算为主,但必须有实验验证;有的可能是实验为主,比如摩擦题目,做了很多现象,发现具有很多规律,但最后一定要有理论分析,必须上升到一定理论层面来解释。理论和实验都要,这很重要。我看有的学生,有些题目,有些搞软件的,三、四年时间在计算机前面培养的学生,我觉得这种软件应该经得起实践考验。大家到我实验室去可以看到,大多数学生都是做实验的,而且实验台都是自己做的。这点对工科学生特别重要;当然各个学科不太一样,至少我们学科必须要求学生这样做。提出的理论要有个验证,若做不到全面验证,也要验证一部分。 我们曾经为解决某个润滑问题搞了个数值解,但其中的一部分要加以验证。对工科学生而言,全面培养十分重要。 我曾经碰到一个学生,他拿出的实验数据很凌乱,我觉得实际现象的结果不应该是这个样子,我说:你的数据不行,不能答辩,要重新做实验。学生很快给了我一个结果,学生自己把数据搞得很光滑、我仔细一查发现他自己编造了虚假数据,我一直没让他毕业,所以培养学生严格的作风,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同时也要树立作为教师的威信,树立形象。 第三个问题是我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而且是论文质量高不高的重要方面,那就是论文工作的完整性。我们现在培养研究生的通病就是雨过地皮湿,即没有解决任何问题,我把它叫做丰产不丰收。费了很大劲,没把问题解决彻底。我一再给学生讲伤十指不如断一指。我把问题定的比较窄,但是内容比较全,这方面我有要求,下任务书时就写清楚。比如学生费很大劲搞了物理模型、编了程序,搞了算例,很多学生搞了两个算例,就到此为止。这并没有达到目的。题目很大,一、两个算例,没有做彻底。我要求他必须找出规律,揭示现象、找出规律以及理论分析等都要做,规律的机理解释都要做全。比如一个现象,发现参数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多规律性的实验,但必须还要提出机理,搞清楚作用机制在什么地方,最后再定量描述,我要求学生做的比较完整。这样才能使这个项目做的比较深入。这往往是学生很不耐烦的,因为学生喜欢做粗浅的工作,做了摩擦,做了一点曲线,就马上提出要去做磨损。我说你不要做磨损,要接着做摩擦,把摩擦做出规律来,再解释清楚,并描述它。在如何做学位论文方面我有些经验教训。我自己做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时,写了一篇文章投到英国皇家学会会刊,结果投了两次都被退回来了。人家解释说这个问题你没有做彻底。我在英国进修时,人家说:你们中国的文章往往是slide,一个截面,象幻灯片似的。我们的论文是story,我们是个整体过程。这是我非常重要的经验教训。我现在经常给杂志审稿,发现我们的很多论文,搞计算,搞理论分析,搞了个程序,算两个算例就完了,实际应该多算一些东西,找出现象的规律,然后应该提出一些对学科发展有用的东西来。我们往往费很大劲开始,最后这一口气就不愿做下去,结果丰产不丰收。学生也是这样,费了很大劲把实验台做出来了,做出了几个数据,把几条曲线一划,就做个粗浅的结论。这时候,我绝不让他停止。让他把机理搞出来、提出模型,把规律量化,把它做得比较完整,宁肯做得很实,做得很深入。本来那么一块面,摊得很大,到处做的很浅,结果没有解决问题。我认为这是我们研究生质量不高的很重要的原因。之所以我们很多工作不能拿到国外发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在这上面,这是我最初的教训。我第一个博士生就是这样,文章投出去被退回来,人家说你没做彻底,而且说你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外国人有个提法,我也认同,那就是希望我做了这个题目,等我做完了,别人也就不能在这个上面再做了。当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别人还要做。但至少我自己 要把它做得很完整。这是我对学生做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如何保证这个要求?我通常是下指令。有的学生非常大的毛病就是做着做着,哪儿能逃掉就逃掉,迎着困难不愿上,结果他走着走着就走到歪路上去了。因为我们培养过程中间有阶段检查环节,所以,我下指标,你必须做到什么程度才能答辩。 另外,我觉得年轻人可塑性很大,特别是青年学生。我总跟他们说,你们既然花了三、四年时光把美好的青春用在这里,你就要想办法做出成果来。松一松就过去了,紧一紧他就提高了水平。有好多学生不报我的研究生,因为我严格。但报了我的研究生学得都不错。现在我们招的研究生中有的是为了科学事业献身,有这个劲头。但也有的是想拿个文凭就拉倒,他就愿意报那样的导师,弄个软件,而实验的、工程的就很少。有的来了就想早点走。学生可塑性大,你给他讲道理,还是能做到的。举几个例子,我培养过的研究生中还是有几个拔尖的。我1981年刚从英国回来时开始带第一个博士生。那时我才是个副教授,没资格招博士生,金国藩先生是正导师,我做副导师。这个学生做了个前沿的题目,国外还没解决的。当时四人帮刚被打倒,清华连实验台也没有,那时计算方法不多,计算机是穿纸带,数值计算根本无法弄,做到零点几微米油膜,在很小区域的变形场,这在当时是前沿的课题。我把在英国编的程序带回来,按我的计算方法,实验台请别人给准备,这个学生确实把这个问题突破了,做出来了。这是我们国家至少我知道是机械学方面的第一个博士。还有一个研究生,他没上过大学,老三届的,完全靠自学,硕士毕业于别的学校,后来到我这里来,他勤学肯干,我带他做稳定问题,有四个因素,他做完拿出来,论文写出来准备答辩,而且评阅都完了,我看他有潜力,劝他再做三个月,再把另外两个因素加进来,做完整的工程模型。他接着整整做了两个月,又拿了一个论文,相应的成果也发表了。之后我让他跟我一起写了本书,后来这本书得了两个奖国家优秀图书一等奖、自然科学奖。有些学生的确有很大潜力。他用三年多一点的时间拿了两个学位。这个学生现在在山东,而且已是个很大的骨干教授啦。还有一个学生挑了一个薄膜润滑方面的题目,纳米薄膜,比较前沿。他从做实验台做起,后来做规律性的东西。他读完留下,他的工作得了个国家发明三等奖,又做了一些工作,得了自然科学二等奖,他已发表了60多篇文章,拿到了杰出青年基金,正在申报长江学者。所以我觉得青年学生潜力很大。最近我的一个学生做了微构件的某个问题,他发表了18篇论文,其中有9篇被SCI所收录。这在我们这个行当是很难的。都是学生,他们很多本科并不是清华毕业的,背景各种各样,有的连大学也没上过,有的是一般学校毕业的。但有一个特点就是读博士学位前都曾工作过。他有这个精神,愿意干,肯干。再有,他们的选题都很前沿。另外,我也处理过3个学生,有的老师特别怕处理学生,觉得面子上不好过,这不是学生的问题,3个被处理的学生大多是学习态度问题,你给他工作他不能按时完成,多次警告、做思想工作都不行。另2个学生答辩后缓授学位。其中1个学生实验做得不够,找参考书中别人的数据填在里面,我认为这不是你的工作,等于是文献综述,当然有你的一些实验。我当时允许他答辩,半年再补充一些实验。还有个学生他工作很努力,出了很多成果,七机部还转让这个成果,但是他的论文写得太差,文字水平太差,写东西写不清楚。我认为学生应该全面发展。博士毕业,做个学术带头人,写点东西,这么差怎么行?结果,这个学生先答辩,但缓授学位。我给他半年时间,学点语文,把论文好好改改。先毕业不影响工作和工资,我还跟别人单位说了,水平是够的。半年以后拿出一个论文很象样子,我还怀疑是否是他写的,怀疑是他爱人帮着写的,于是拿段文字、参考文献的摘录等等进行考察,确定的确是他写的,说明他有了很大提高。这样做了,我的学生吊儿郎当的不是太多。我觉得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严格要求。年轻人容易满足,你提出高标准,他还是能够达到的,他们的可塑性较大。还有个问题,研究生培养团队精神比较重要。我手下摊子比较大,下面有好几个组。我们有博士生、硕士生(硕士生般不是我的)、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相似的课题组织一个学科组,我手下有三个学科组,其中个搞润滑、个搞磨损,另一个搞其他关于润滑材料的相关课题。每个组里都有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做毕业设计的本科生,这是一个团队。一般两周开一次会。以前人少时所有组的会我都参加,现在人多了,我只能轮流参加。大家组织起来轮流做报告,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展,之后大家参与讨论。 这种模式是我从英国学来的,这种方式很重要。研究生要培养团队精神,光靠老师进行个别谈话还不够。另外,要养成一个习惯,也是我从英国学来的,我的导师是个老头子,如果没有数据你就别去找他,他根本不理你,我现在的原则就是no result no talk,没有结果不要找我。学生要自己有处理问题的能力,遇到什么事,他的程序问题,遇到这样问题找你,别理他,这是他自己的事。我是把握方向的,我提出要求,这是我的事,你有问题找你的同学去。让他们之间去讨论,我觉得一定得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研究生和本科生不一样,研究生要靠自己,这个思想要明确。所以团队精神很重要。我指导研究生,我下面还有几个教授,也是导师,我靠这样几个方式,一个是我做学术报告,一学期两、三次,引导大家向前走,讲我们这个领域有什么新发展,有什么前沿问题。用做学术报告的方式引导大家做。另外,我还做了一些研究方法报告,比如:怎样写论文,怎样发表论文,包括哪些杂志,讲的比较具体,全实验室的人都听。关于研究方法我也做过报告。另外,研究生学位论文审查是很费劲的事,预答辩也很重要。研究生培养是很花钱的,发表论文需要钱,开会需要钱,但还是要支持学生去参加学术会议。
5280 次阅读|4 个评论
ppt 依赖症之我见——大学教师的创造性有待提高
haiyan1228 2009-10-26 01:39
关于熊丙奇:大学教师为何患上PPT依赖症,看了之后,我有同感,在国内做了多年的学生,真正接触ppt是大学开始。那时候,感觉老师和学生的态度都很认真,那是在2001-2005年的时候。有一些年纪大的教授,自己不会做ppt是学生帮着做的,但是显然上课前是经过多次修改的。但是逐渐的可以感觉出,ppt依赖症出现了。如果哪天电教出现问题,设备不能运行,就一直调试,或是换教室,要是找不到,这节课就废掉了。很少有老师再写板书了。我倒是没有发现老师直接copy别的老师的课件的问题,但是我相信有了ppt后,备课的老师应该减少了。但是备课的问题,属于师德自明的事情,即使没有ppt前,有的老师的教案也是从70-80年代,一直用到21世纪,很少根据现有的理论更新换代的。 去年来美上学后,我的感受有点变化。我们上课教授基本很少重复旧的生物学基本理论,每次上课前preview有好多paper和基本textbook准备阅读,回答问题,上课的时候老师仅概要重点理论,核心内容是较新的paper对这个理论的拓展和外延,或是批判和革新,所以学生自己负责掌握基本理论,而老师负责把前沿的东西串联和发掘,让学生们讨论为什么新的paper支持或是反对旧的理论,用了什么方法,还需要怎样下一步证明。这样才可以真正感觉我们在思考,在解决科学问题。所以,我们每节课大概至少读3篇paper,有时候老师的课件引用的paper多,我课后复习的时候,每节课要读10几篇paper,因此我去年一年读到的paper量几乎是我整个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若干倍,而且关键是质和效的变化。而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接受高等教育,没有几个老师提示我好好读前沿paper,所以一直以来,我相信好多学生物的同学都认为,生物科学的学习是个记忆活,是个为了考试把老师的课件从头背的尾的学科。以至于没有激情,没有创造力。起码在大学的时候,我的老师的课件里面没有引用现时paper的。 其实我觉得使用ppt本来是件好事,但是它只是工具,为了方便我们形象化得理解我们的知识,和高效的传授工具。但是所谓师也,关键的是不是告诉学生是什么,而是让他们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批判。而对于生物科学类学科,这种能力的具备,直接关系到你会不会有所发现。所以问题不单是ppt的依赖性问题,而是老师想交出什么样的学生的问题,是只想学生唯命是从的背书呢,还是具有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人,不盲从,不迷信,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在这个问题上,老师的点拨作用,很重要。我的建议是,如果我们的老师上课时候多问几个为什么,多鼓励学生多读文献解决问题,考试多考一下经典理论拓展出的新问题,我们的教学相长会有很大改观,而不是ppt上有什么就考什么,一但ppt上没有的题一出,学生全部傻眼,考完后问老师,怎么没划重点?这个现象很普遍很严重,必须逐步该过来。 我的老师D.M.有次上课遇到相同情况,ppt设备出现问题,换了教室后电脑不能用,他就干脆写起板书来了。虽然他左手写字,有点别扭,但是他并不慌张,显然是上课前自己在笔记本上就推演过公式的。他给我们讲的是酶动力学,涉及到好多公式推导,他一步步推导出来,没有问题。有个小问题,有个参数他忘了加平方,我举手提出来,他很高兴的改了,开玩笑说oh, there is someone following me. 后来问他,他说每次上课前都要在小本子上演算,再来给我们授课。当然无论在哪儿,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一样勤快。 由ppt依赖,我想到的是,要想让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关键是老师的创造性要提高,不要把教书当做是重复性的工作,应该每节课给学生以启迪,抛砖引玉,如果真的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即使不遵守那些个枯燥的教学任务进度,也是个伯乐般的明师。
个人分类: 写实评论|641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像动物凶猛那样做研究
simonjo828 2008-11-10 20:51
  在安邦多年的咨询从业经历中,很多人曾问我:安邦是做什么的?许多时候我会说,安邦是做信息分析的,提供财经领域的信息咨询服务。如果需要解释得多一些,我会告诉对方安邦是如何做信息研究的、如何为客户提供服务等等。   然而,这样解释很多次以后,我自己也不满意了,因为我不能肯定客户由此对安邦留下了多少印象。在一次内部讨论中,一向崇尚简洁的信息分析大师陈功说:如果不能一句话说清一个公司是做什么的,那么对这个公司就没有吃透!   这就是问题所在。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安邦从事的业务,它会是什么呢?寻求这个答案并不容易,因为它不仅需要高度总结出安邦不断发展的咨询服务业务,还要高度凝炼出安邦咨询公司的特质和性格。就此而言,安邦是做什么的?与安邦的市场定位、安邦的社会角色,实际上是出自同一个问题。    独立观察   安邦首先是财经世界里的一个独立观察者。现代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运转,都是通过繁杂而海量的信息来显现,而及时了解有用的信息,是企业和政府管理者决策时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信息时代,观察和捕捉有价值信息,则成为一项专业工作,这就是安邦所谓的观察者。   与一般观察者不同的是,安邦极为在意观察的独立性。中国财经分析市场上的很多研究机构--投行、券商、企业内部门、行业研究机构、政府研究部门,它们都是有立场的,这种预设的立场要么来自于它的基本定位,要么来自于它的研究资金来源。比如投资银行的研究部门,基本定位是服务于本公司的交易平台,它们不会发布任何有损于交易的研究成果。至于官方研究机构,它们的拨款和研究资金都来自政府,服务对象也是政府,很难摆脱御用的特点。   相比而言,安邦提供的是不带偏见、没有研究利益关联的观察和分析成果,安邦的所有收入来源和研究资源投入都来自独立观察和研究,这是安邦独立观察者的定位所在。所幸的是,很多客户看重的就是这份独立观察者的中立定位,这给安邦带来了市场,也带来了地位。   要做好独立的观察者并不容易,安邦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干扰甚至压力。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中国各地的信托投资公司出了不少问题,中央决定进行整顿,清理信托投资公司。安邦对此事进行了跟踪,将从公开信源了解到的进展和政策变化及时告知客户。一天,国家某保密部门突然造访安邦,他们拿着某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称安邦研究简报中所披露的将受整顿的信托投资公司名单属于重大泄密,要求安邦进行解释。安邦在信源处理上一向很谨慎,坚持以公共信源作为主要信源。我们解释,并非安邦泄密,相关信息来自香港某家报纸,安邦只是把观察到的信息告诉客户。如果要说泄密,应该是国内向香港媒体泄密。拿着安邦提供的信源和复印件,保密部门接受了解释,也道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安邦报道的信息在国内市场引起震动,有上百亿的资金从信托投资公司抽逃,引起了主管领导的愤怒。   作为独立观察者,一是要有观察力,眼睛要毒,要有识别能力;二是要有独立性,不要为某方面的利益所左右;三是坚持中立原则,要有足够的自信。在上述例子中,安邦获取信息是基于对公开信源的监控,安邦的信息传播则是基于对客户的承诺--安邦把观察到的信息告知客户,这正是信息服务的专业所要求的,是安邦的职责所系!    创造性思考   安邦不只是一个观察者,还是一个基于观察的分析者和思考者。安邦的服务传统和角色定位,一直强调发现--独特的观察视角、有创见的分析观点、不随大流的判断、及时的风险提示、前瞻性的预测这既是安邦研究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安邦信息研究的价值观。   然而,真正做到坚持独立性与创见并不容易。你可能会经常遇到挑战,挑战可能来自你的客户、市场人士、研究机构或者政府管理部门。他们会质疑你的分析观点、专业性、民间地位、分析依据,价值观、业务模式,还有的挑战来自对方不遵守游戏规则。对此怎么办?如果确信自己的观察和分析是客观的,那么就要坚持。   一次,安邦的分析人员从台湾媒体上发现,某家很大的台资集团被债权银行状告上法院,该集团欠银行债务约5000多万美元,显示该集团可能存在财务危机。分析人员还发现,该台资集团的老板在大陆市场也是个红人,在科技领域有多项金额巨大的投资项目。但经营状况不好,上市进程历尽艰难仍未成功,债务负担沉重。此外,许多国内银行都向其投资项目发放过数额巨大的贷款,而且有地方政府的参与。安邦分析人员在综合多个信息之后,对该台商在大陆的主要投资项目发出了警告:该集团在台湾的财务困境,可能对其大陆投资项目产生重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威胁。   这位台商在大陆长袖善舞,结交了许多政商关系,属于圈中有头脸的人物。其属下公司很多,俨然已成为一个投资系列。安邦的风险警告发出之后几天,我们收到了来自南方某律所的律师函,称安邦在分析产品中的结论,对数家台资公司的声誉产生了影响,希望安邦立即纠正看法,并向有关公司公开道歉,该台资公司保留法律上继续追诉的权力云云。   安邦的分析结论是基于确凿的司法信息,以及我们对上述台资在大陆投资项目的持续跟踪。按这家台资企业的意思,安邦连这种研究结论都不能向客户提供?这家台资公司委托发出的律师函可谓少见的霸道。安邦在咨询专业的律师意见之后,逐一驳斥了台资企业的指责。在安邦回复了法律意见之后,这几家台资企业再也没有什么音讯,一切烟消云散。   还有一个例子。安邦分析师近期在某个行业产品中,对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国内多家国内制造企业与某外资公司合作引进某项技术的事件进行了分析。对于政府所渲染的这种合作将带来的共享核心技术的前景,安邦分析师在研究历史同类案例后提出了质疑,并对国家发改委在该产业合资政策中的决策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相关做法不仅没有用市场换回技术,还抑制了国内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投入。但没有想到的是,这篇分析中的部分论据涉及到了安邦客户,该客户提出:安邦产品在涉及该公司的叙述和疑问,对该公司造成了负面影响,要求安邦给予纠正,并表示不排除启动法律程序等等。   安邦分析师的分析纯粹是一个研究观点,并且有事实来支持,根本不涉及损害企业形象的问题。但面对客户的挑战,安邦分析师进行了耐心的沟通和解释。事后,来自客户企业的另一位资深人士了解到此事,安邦分析师与之进行了进一步沟通。我们了解到,对国内在该制造业中的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的问题,业内有很多资深人士与安邦分析师持相同看法,同意安邦分析师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在进一步沟通和斡旋之后,这一次纠纷也告平息。   作为独立的信息分析机构,安邦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国内市场上的有创见的意见提供者,扮演意见领袖的角色。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不断有意见(分析和观点),而且意见还要有足够的影响力。   在追求意见领袖目标的过程中,安邦有过很多与客户较量、交涉和沟通的经历。比如在国内石油垄断的问题上,安邦与国内石油石化巨头在多年前就有过激烈的争论--它们都是安邦重要的客户,但在维护自由市场和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因为客户关系而放弃立场。在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发展方向的问题上,我们也曾接到过央行前高级官员的电话,与之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沟通,最后得到了很好的结果。我们的体会是,坚持独立思考是会有代价的,但也会带来更大的回报。要做意见领袖,就必须保持立场独立和观点上的特立独行。    坚持原则   安邦是一个商业性的研究机构,既要遵守研究上的标准和要求,也需要遵守商业上的规则和标准。多年来,安在商务实践中也基本做到了恪守规则。正因为如此,安邦很反对不遵守规则--如果游戏规则是合理的,大家认定的,那么就必须得到遵守。破坏游戏规则实际上是放弃原则,这种时候,即使有很大的利益,安邦也不会拿原则来迁就。   银行向来是安邦客户中的重要群体,几乎所有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大部分城商行,大部分在华外资银行都是安邦的客户。不过,安邦在为国内银行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少数国有银行对安邦知识产权的挑战。国内银行目前都实行一级法人制,成千上万家分行和支行都隶属于同一个法人。按照保护知识产权的一般原则,安邦的产品是严禁客户转发的,这与全世界都熟知的软件销售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完全一致。   然而,某国有银行的总行却试图挑战这一点--该行把安邦的产品公开放在局域网上,让所有的分行和支行都能看到。这就好比该行总行向微软买了一套Windows软件,却为全行所有的电脑都安装一样。安邦在从多个渠道了解到这一点后,向该行总行进行交涉,但该行总行的部分人员似乎并不理解,认为买你们的产品就是要放到网上,对于安邦提出的以集团价格采购、安邦给予转发授权的建议,该行表示不考虑。当我们提出这有违知识产权保护时,相关人员的回复竟然是:可以去告啊。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与安邦的沟通不能达成一致时,该行总行以集团采购的名义在全行内部发文通知:一律不能采购安邦公司的产品。   这种做法令人惊讶!该银行是著名的国有银行,同时在内地和香港上市,在国内国外都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银行,但在如此简单的、近乎于常识的问题上,该行竟然完全不遵守规则。是观念上的原因,还是不愿意花这个钱,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这是该行管理水平的真实体现,那将是极其令人失望的。该行的具体办事人员没有想到,在这种小事上不守规则的做法,对于如此体面的银行来说可能带来声誉损害,这将是得不偿失的。对于这种不守游戏规则的客户,安邦只能舍弃。对于违背游戏规则的做法,安邦将以各种方式坚决抵制!   安邦的坚持原则,还表现在对某些问题的坚守,比如在改革开放、市场自由、公平竞争、政府公共服务等问题上,安邦一向是为市场鼓与呼,甚至因此而得罪有关部门。   一次在与某外资银行客户的交流中,他们向安邦分析师抱怨,在该银行进入某大城市的过程中,该市的个别部门在服务上很差,对于政策缺乏足够全面的了解,缺乏服务意识,没有站在外资角度提供方便的服务。在安邦分析师此前对该市投资环境的调研中,也曾听到不少外资企业对该市的个别行政部门的服务有过非议,反映的问题也与这家外资银行的看法类似。基于这种相互应证的信息,安邦分析师在产品中对这个城市的有关部门提出预警,提醒他们注意不能因为少数部门的服务问题,使得该市吸引外资的整体工作打折扣,在更多外资中形成不好的印象。   没想到,安邦的观点第二天就在该市炸开了锅,外资、政府机构都对安邦的简报给予了有影响力的关注。该市有关部门的官员立刻与安邦分析师联系,认为安邦没有反映实际情况,否定了他们的工作,给该市的工作抹了黑,并要求安邦对此道歉,挽回影响。   安邦分析师进行了沟通,解释了为什么要关注和分析此事,我们的出发点什么?证据又是什么?建设性又在哪里?作为一个独立的信息研究机构,安邦就是要替客户观察、了解市场,既然市场上出现了外资对政府部门工作的抱怨,这肯定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如果安邦不指出这个问题,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不存在,也不能抑制外资在他们的圈子里传播牢骚和怨言。政府可能感到面子不好看,但说出问题是为了帮助政府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否定政府所做的工作。安邦不应该、也不会为此道歉。后来,这位外资银行高管向安邦表示,感谢你们的拔刀相助,安邦的独立立场和客观态度让他印象深刻,还说很多关于中国经济的知识,都自于安邦的简报。在我们看来,这既是对安邦的认可和褒奖,也是对安邦的鞭策。    动物凶猛   安邦的分析人员曾在不同的场合听到不同的人评价:安邦很有个性。有人说得更直接:安邦有点凶啊。一位从哈佛大学毕业的海归博士的评价是:安邦有些tough!这些看法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说安邦有个性,有时很固执,甚至表现得有点凶猛。   的确,安邦有时候是表现得不够文质彬彬,也不如人们心目中的学者那样一派斯文。不过,安邦所表现出的凶猛,是有条件的,有前提的。对我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对我们所坚持的专业原则,对我们向客户承诺的服务,对我们确信的分析观点和判断预测,我们的确会咬住不放,坚持到底。我们可能因此而损失一部分利益,放弃一部分客户,但我们也会因此而得到更多的市场尊重。意见领袖――独立而有创见的意见提供者,这就是安邦多年积攒下来的品牌特质,也是安邦今后的市场和社会角色,也是安邦打造百年老店的价值基础。   还是以两个故事,来结束这篇文章吧。   今年5月,安邦公司首席分析员陈功深入四川地震灾区参与救灾。在经过成都市高新区时,分析师的本能和对建筑的理解,使他注意到路旁的一片非同凡响的建筑群。他本以为是某个大学的建筑群,但了解的结果是:这是成都市政府的新办公大楼!而且在全国上下都忙着抗震救灾时,成都市政府在悄悄地忙着搬家。陈功把他的观察和感受写到了博客上,虽然他并未渲染此事,但此事在网络上却迅速流传最后的结果是:成都市决定拍卖新市政府大楼,所有资金全部用于灾区重建!一个专业分析师的观察有多大的影响力,相信人们会有强烈印象。   大约5年前的一次元旦前后,安邦公司的代表出席北京市举办的民营企业会议。北京市主要领导到会讲话之后,与一些民营企业代表握手。机缘巧合,在与安邦公司的代表握手时,该领导顺便问了一句:你是哪个公司的?安邦的代表回答:我来自安邦咨询公司。没想到这位官员停了下来,安邦公司,我知道你们。说着他还坐了下来与安邦的代表攀谈,他还半开玩笑地说,你们纵论四海,什么都敢说呀!后来我们了解到,这位官员看安邦的研究简报多年,因此对安邦所做的事、安邦的观点,以及安邦的特点,有他独特的了解。   在我们看来,这位极有见地的官员所说的纵论四海、什么都敢说,实际上就是在谈安邦的定位,安邦的价值,以及安邦的特点。如果市场把这种特质与个性称为凶的话,那安邦很乐意具有这种基于专业观察和分析的凶,并且会长期保持这种专业而执着的动物凶猛!
290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科学演绎思维的创造性
可真 2007-4-10 01:04
科学演绎在认识过程中表现为运用由科学归纳得来的一般原理来指导对个别的或特殊的事物的认识。 正如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科学归纳是一能动的思维过程,从一般再回到个别的科学演绎亦是一能动的思维过程,它需要思维主体或认识主体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即能够利用通过研究某类事物中的一些个体而获得的关于此类事物的共性或一般性(本质、规律)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此类事物的其他个体。这种类推能力,也就是科学思维主体所应当具备的灵活性在科学认识中由一般到个别的转化,靠的就是这种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或一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科学演绎作为从一般再回到个别的思维活动,其实是理性认识的一种发展,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的又一次飞跃如果说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归纳是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话,那末,从一般到个别的科学演绎则是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从较低级的理性认识上升到较高级的理性认识的飞跃。这里后一种飞跃,实即由科学的认知理性到科学的实践理性的转化,它是科学认识过程中实现知行统一的必要条件,若没有这种转化,知就不能过渡到行。 故在科学演绎中,应当力戒执一不化的教条主义拘泥于一般原理或原则而缺乏灵活性,把一般原则或公理当作教条,不愿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遇事只知把一般原则拿来生搬硬套,结果当然是行不通的,由是方寸大乱,不知所措矣。 一般地说,教条主义的错误是在于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知和行相分离,然而之所以会导致这种分离,从科学思维方法论角度看,则是由于思维主体缺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类推能力,因而在思维过程中便不能实现从一般到个别、从认知理性到实践理性的飞跃。 思维主体能否做到触类旁通,关键在于其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如果他只知墨守成规,而不敢越雷池半步,那他就断然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科学的演绎决非是所谓不能生育的守成思维,它亦是一种地道的创新思维。 科学认识之由一般到个别的转化倘若离开了创新,那是绝对不能实现的,因为这种转化实质上就是把经过思维的抽象而脱离了个别而存在的一般在思维中存在着的一般,重新还原为与个别相联系而存在的一般现实地存在着的一般的过程。 这里前后两个一般,其实并非是同一个东西,前者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后者则是现实形态的东西,它们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属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一种既互相同一又互相区别的辩证统一关系。这种辩证性决定了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的辩证性,亦即决定了该过程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本质上就是思维的创造性。 从唯物辩证的观点看,这种创造性即表现在思维主体积极主动地使思维中的一般适应现实中的一般,易言之,亦即依据现实情况来调整思想观念,以达到观念同实在相符合。 这个过程,从演绎对归纳的关系来说,实质上就是对归纳的结论进行检验的过程。其检验的结果,要么是推翻了原有的结论,要么是巩固了并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结论,而决不会是对原有结论的简单肯定或原封不动的维持,因为移入到人们头脑中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同它的客观原型完全一致的。 另一方面,从科学认识对实践的关系来说,上述过程实质上也就是把原则性的认识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方案的过程,亦即运用一般原理来对具体的情况作具体分析的过程,或者也可以说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 要之,科学的演绎决不是局限于一般范围内的简单推论,而总是要超出这个范围而达到个别的,因而它必然内在地包含着具体经验,一如科学的归纳并非是局限于个别范围内对具体事例的简单罗列,而总是要越出这个范围而达到一般的,因而它必然内在地包含着抽象思维这种情况,恰恰就是个别与一般、归纳与演绎之互相包含、互相渗透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表现。执一不化的教条主义思维方法则是非科学的演绎法,此种演绎法才真是如同不能生育的修道尼姑一般。
个人分类: 逻辑学|8405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