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图片修改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修改《北京科技报》报道北京市近日重霾污染新闻中的示意图
热度 1 Talky 2017-10-30 19:08
读到北京科技报 2017 年 10 月 27 日新闻:“ 为啥雾霾又来袭?原来是静稳天气把污染扩散的 “ 房顶 ” 降低了 400 多米 ”。文中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北京出现空气重污染过程,主要外因是低风速、高湿、逆温为特征的静稳气象条件影响着北京,这也是北京市秋冬季的老毛病了。” ............ “ 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跟踪研究工作组负责人王书肖教授 认为,秋冬季北方地区降水减少,逆温天气大幅度增加,大气污染扩散能力明显下降 。 数据显示, 26 日至 27 日发生的这次重污染天气,污染扩散的垂直空间高度从十几天前 987 米,降低至 527 米。” 但是展示的示意图却存在重要缺陷, 本文特此建议修改。原图如下: 我修改的意见如下图右侧,左侧是建议的正确画法。 此外, 应当标出混合层( Mixinglayer )。这是地面以上“湍流混合”比较活跃的空气层。 请比较重霾污染实景照片,哪里是混合层,哪里是逆温层? 大气湍流是指在空气平均运动之外的微小尺度的混乱运动,使空气中动量、热量和质量扩散和混合。大气湍流的强弱由动力学因素(例如上下空气风速不同)和热力学因素(特别是太阳对地面的光辐射作用)决定。夏季阳光强烈,垂直方向不仅湍流强烈,甚至有对流,因此混合层厚度大,可达 2~3 千米;冬季反之,没有垂直对流运动,而且湍流强度很弱,因此混合层厚度也小。因为天气系统的原因,还可以发生“低空逆温”,底部可能离地仅几百米。就如北京市前几日重霾污染时的情况:清华大学王书肖教授说,混合层厚度从 987 米,降低至 527 米。 逆温层( Inversion )内, 下部气温或者和上部气温相同,或者低于上部气温 ,这时垂直方向湍流强度非常弱。因此混合层顶部的污染物不能通过湍流活动向上进入逆温层底部。于是,雾霾被困在混合层内;同时,逆温层是一个清洁的空气层:蓝天白云! 此外, 要说空气状态“稳”,应当是在逆温层内。 污染气象学或大气环境学认为:混合层内空气是处于 “中性”或“弱不稳定” 的状态中,即空气温度自下而上是有所降低的,程度接近气象学中的理论“绝热降温率 (adiabaticlapserate) ”,每上升百米降温 0.98 度(干绝热)或 0.65 度(湿绝热)。因此不能说混合层内空气处于“ 稳定 ”状态。 请参阅我先前的博文: 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楼上拍雾霾 ~ 看混合层 说 说 污染 气象 学( 4 ) ------ 混 合 层 厚度
个人分类: 灰霾|501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