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宗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学非成就宗教理想之伟业乎?
可真 2009-1-18 21:28
即使人类知道终结自己的就是自己所追求的知识,人类也只能这样去追求。 谁都知道环境的污染可能最终导致人类失去其家园,但人类还是在不断的污染环境。我对整体上被污染了的环境能被治理好是深抱怀疑的,虽然我不否认一个局部的污染可以通过必然污染另一个局部的治理来消除。正是这种怀疑使我倾向于认为,科学发展及其工业实践最终必然导致人类家园的全部丧失。 认为科学发展及其工业实践最终必然导致人类家园的全部丧失,从世俗角度看,当然是一种悲观主义的观点,但是从宗教角度看,却是一种乐观主义的观点。 基督教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原本是上帝对于人类祖先的惩罚,故当人类家园彻底丧失之时,也就是上帝对人类的惩罚终了之时,也是人类重返伊甸园之时; 而佛教空宗认为,大千世界之万法原本不过是因缘凑合而成的幻象,故人类家园的全部丧失不过是意味着人类回归其空的本相而成其为佛陀罢了。 由此看来,科学岂非成就宗教理想之伟业乎?科学的基督教价值在于,科学终究会促成全人类重返伊甸园;科学的佛教价值在于,科学终究会促成全人类解脱死生烦恼而成佛。在这里,宗教的理想离开了科学只是幻想,而有了科学的帮助,宗教的理想就由幻想转变为可以实现的目标了。因为有了科学,有了科学的工业实践,才使人类丧失其现世家园成为可能和必然。仅当科学发展到彻底毁灭人类现世生存条件时,人类才能义无返顾地进入宗教理想境界,去过那超越现世的天国生活。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4895 次阅读|3 个评论
吴宝俊先生,请严谨
王铮 2009-1-14 22:17
吴宝俊先生在其博客发表文章《【科学网】不要动不动就代表 全中国人民 》,对我的 《 请尊重中国人的感情:抗议美 - 德的 性感观音 》 (已经改名为《是可忍,孰不可忍:抗议美 - 德的 性感观音 》,提出批评。发表自己的观点,我支持,只要不做人身攻击,科学网应该有这种风气。谨此,我就回答一次 吴宝俊先生的博文首先是逻辑不清楚: 1 我在科学网发表文章,代表我的观点,吴宝俊先生怎么能指责【科学网】不要动不动呢?我不是科学网。 2 我说白灵的观音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吴宝俊先生却加了个全,还说什么 你没有权力说白灵对观音的特殊诠释伤害了 全中国人民 的感情,因为你代表不了全中国人民。吴先生换了辩题。 这就是吴宝俊先生不懂全体和部分了。伤害了部分中国人的感情,也是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我们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当然不排除个别汉奸走狗欢迎日本帝国主义。像金壁辉那样的人,还不急着认日本人为爸爸哩! 3 吴先生写道: 韩国人早先拍过一部西游记的动画片,完全违背了中国人的宗教伦理,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日本人早先有过一部著名漫画《七龙珠》,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周星驰拍的大话西游更可恶,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于是乎我(吴)有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一部有关西游记的片子,只要它不是完完全全忠实原著的,只要里面任何一个角色的形象被改动过,都会深深的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吴先生这里关于对韩国、日本和周星驰先生的批评,不是我文章中的东西。是吴先生自己的东西。吴自己假想了些东西,然后得到一个结论强加给别人来辩论,既缺乏逻辑水平,也不遵守辩论准则。 吴宝俊先生的博文其次是知识不足: 1 吴宝俊先生的博文分不清宗教与神话。吴宝俊先生的博文说 韩国人早先拍过一部西游记的动画片,里面孙悟空脚踏滑板手持双节棍,猪八戒戴墨镜扛着火箭炮,沙和尚是一坨不知道什么东西,这些形象太现代太新潮太摇滚,完全违背了中国人的宗教伦理,深深的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孙悟空三弟兄是神话人物,与宗教没有关系,涉及不了宗教伦理。而且形象滑稽,也不涉及伦理问题。 吴宝俊先生不懂什么是宗教,也不懂什么是伦理。 2 吴宝俊先生批评说: 你说:观音是中国人的母亲神,代表了中国千千万万的母亲。首先我没有说过这个话,这话是吴强加给我的。我博客类似的话是观音形象代表着,不是了。代表着就是这一形象执行着某些母亲的功能,看看那些善男信女在观音塑像前许愿、求保佑就知道这个功能的执行。代表了,是完成了这个功能,实现了母亲的功能,这当然是另一回事。某些代表代表着我参加了人大,是地位占有,但是他没有代表了我,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开会,从来没有哪个我们选区的代表来听听我们的意见。就像一些博士研究生(博士候选人)称自己是博士是混淆概念的。 吴之所以混淆概念并且强加我观点,是他分不清母亲神与母亲。母亲神的文化意义在于:第一、她身上被赋予母亲的美德;第二在神的行为意义上代替母亲给人于寄托;第三为多数母亲所信仰;第四作为母亲的楷模。基于这个文化意义,吴的诘难你可以让观音代表你的母亲,这是你自己的权力,没有人管得着。但是,未经别人允许的情况下,你没有权力让观音也代表别人的母亲。你更没有权力让观音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母亲。就显得滑稽可笑了。 3 吴宝俊先生说:政府机构就一定能代表全国人民吗?呵呵,这个我的答案是:有时候能,有时候不能。在某些事情上能,在某些事情上不能。 而在这件事情上,文化部(或者其他相关政府机构)能代表多少人去表达抗议,这取决于民众的声音,如果所有人都抗议,那么文化部就代表全国人民,如果只有一半人反对,文化部就代表一半人,如果没几个人反对,文化部跑去反对,这说明文化部有神经病。这就是吴先生不懂得什么叫政府的代表权。按我国宪法,在人民代表大会休会期间,政府机构就是代表全国人民的。按民主原则,习惯上有一半人多有点,反对某个事物,只要不是重要事物,政府就应该反对。 1941 年蒋介石代表中国人民对日宣战,大汉奸汪精卫,各种各样小汉奸也反对,但是宣战是有效的。 其实我是说文化部应该有个抗议态度,没有说文化部代表全国人民去抗议,通常政府代表自己行使行政权力。而且所谓抗议态度是可以提出抗议,处理上像对待《达芬奇密码》一样,电影院不让放,某些个人可以在家庭自己看。吴先生这种指鹿为马的地方很多,就不一一指出了。 吴宝俊先生的博文反映了个问题,什么叫人民?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务员称为人民服务,结果任何人提出服务要求都被以你不能代表全国人民而被否定,这是一个白马非马的诡辩逻辑。人民就是一个个个体,为人民服务,就意味着为每一个个体服务。在不涉及其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每一个个体提出的要求为人民服务者都要服务。在涉及其他个体利益时,为人民服务者应该根据多数人的要求提出服务并且尽可能保护少数人的利益不受侵犯。用白马非马推脱政府官员责任,原则上讲违背职业道德。 最后我想提醒吴先生要学会严谨。《【科学网】不要动不动就代表 全中国人民 》的科学网应该用单书名号 ,或者用引号。我叫王铮,不叫王峥。另外从辩论道德讲,你批评了我,你应该留言通知我。 谢谢你提出自己的看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490 次阅读|9 个评论
从图腾、宗教到偶像和普通人
moxj 2008-12-17 19:53
http://www.csmynet.com/8bd55c76-6bfd-4e1c-9ae6-9a5600f98195-3.aspx 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同学和我聊过相关的事情.之后我有点感触,在 QQ 里记录了下来.写这个博客的开始,我把有关的想法写了一篇博文: 阴谋控制着这个世界? 当时可能有点隐晦的倾向是因为想到时下的经济问题.最后可能停留在了人心的问题上. 今天聊这个题目,是因为大家刚在聊法制、特权、民 主、腐败...一些事情,让我想起了这个事情.所以坐这儿随便写下题目里的相关东西.当然也不是关于陈水扁、达赖和大陆的一些问题聊这个事情.那样的事情也许很复杂,写这几段话,因为中午刚聊 科学是把双刃剑 这个话题.所以现在的话题就算是在考古的想法下回忆点不准确的零星的历史情况. 按时间顺序就先说图腾这个事情.很早的时候,人们了解的自然知识太匮乏了.非常敬畏自然现象.那是个图腾的时代. 所以图腾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一般和神话、迷信这些东西结合的很好.当然,后来这种文化也发展出了标志这种作用.我这方面知识匮乏,在我们这里,中山大学的同学素养要高很多.就聊这么多了. http://hi.baidu.com/budaidai/album/item/88894d4ef821051eb2de050a.html 宗教就是人类社会形成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又一种文化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虽然人类掌握了一点自然知识,但很多东西只是经验,很多东西一点原理都搞不清楚,所以宗教早期有对世界解释的功能.社会层面来讲,有道德培养、心理安慰甚至司法审判的功能.即使现在,在道德培养和心理安慰方面宗教仍然有重要作用.所以要看到它的积极面.当然研究宗教的的宗教学就是另一会事情了. http://news.qq.com/a/20081004/000639.htm 强大的军队还有别的现象,我就不说了.这里再提下偶像这个事情.当然我不会在追溯到很久以前了那些木偶什么的东西.很多人已经脱离宗教信仰了. 但那只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宗教不合时宜的东西.没有看到宗教还会继续发展的东西.大概当前不信教的人中,这样的情况是绝大多数.所以这一个阶段的人类,创造自己的偶像,搞偶像崇拜还要再走过一段路程. 我只找了个政治人物的图片放在上面.有点联想当下思潮涌动的嫌疑.一般我举这个例子会拿大家正在热衷的体育娱乐影视明星.现在我担心,他们的黄金时代留下不多了.哈哈.都是聊天的玩笑话. http://news.beelink.com.cn/20020423/1090101.shtml 地质队的兄弟让我多展望未来.以后的事情我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即使美好的愿望也是很朦胧的.对于以后的民主、法制是什么样子,我不清楚.我想看看全民教育都很发达的时代是什么样子,大概也想不到. 下一个崇拜的对象是那些被人们发现的真理,还是被大家创造的社会制度.那个时候我们因该消耗了星球上足够多的能量了.自组织性比现在高多了吗?真的很能体现道德和法律的观念吗?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总统像图片上的哥们一样和大家一起劳动吗?不知道.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2900 次阅读|2 个评论
What to do with our life?
wind 2008-12-8 10:14
漂亮师妹的这个决定正在使很多人头疼。可这也是理性人经过利弊权衡做出的选择,认为是自己适合的,喜欢的生活方式,真正关心、爱她的人应该尊重她的选择。留下的人痛苦是因为失去了她,或女儿,或朋友,但没有理由认为她没有权利这样做。 行动是由思想控制的,目前看来社会是不鼓励这种行为的,说明这种思想是不适合当前生存策略的。所谓她遇到的压力、痛苦,不过就是某方面不如了别人。诚然,没有成功(多数就是超越别人)获得的资源,就没有人会努力,竞争机制无可厚非,但这仅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一个游戏规则,上学、工作也就是一场场游戏,整个人生本质上也是一场内容丰富的生命游戏,当生命收回,游戏结束,每个人都没什么差别,有人成功,是因为有人失败了,可能会创造一个新的游戏记录,但记录不是目的,终究也会被刷新而消亡,重要的是不要坏了玩游戏的心情。 当然,人生是辛苦的,或者说其他生命也是,古往今来莫不如此,不管在世界的哪个位置,还是什么社会制度下。人都要一生操劳,去生产物品,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目的是为了延续自己和后代,去生产更多的物品,人就是生产物品的工具。所以西方的宗教和东方的宗教都不约而同教导同一个道理, “你生来就是有罪的”或“你生来就是度苦海的”,不过就是为了给大众一个心理安慰,心安理得地做工具,这么多年了,很管用。可人的智慧使生产物品的能力极大提高,逐渐有能力将自己从工具中解放出来,开始为自己着想,这就是以人为本。因为生产的物品足够多,再不需要你死我活的竞争,人与人有了和谐的可能,生产物品的能力足够高,没有必要完全依靠压榨大自然,人与自然才有基础和谐。 可是,人类自身的发展规律非常复杂,我们只能试图去认识,谁都没法控制。现在的世界就离和谐还很远,不仅没有被解放的感觉,甚至相反,被一个金融危机也搞得昏天黑地的。这都是钱(货币)这东西惹的祸,钱是人类的独创,几乎可以代表一切生存资源,人们在赚钱的一生中为社会创造着财富,彼此做出贡献。财富和货币在类似跷跷板上寻求平衡的过程中相互促进增长,现在的问题是平衡被打破在了可调节的范围之外。并且,任何一个仅有正反馈的调节系统终有崩溃的一天,财富不可能永远这样无限增长上去,难道这将是个关于发展观念的 Turning point ? 我党学习科学发展观,以前讲发展就是硬道理,平时也说个人发展,公司发展,究竟什么是发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神论者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反思(节选)
fuqisi 2008-11-30 00:04
在人类的历史中,有两枝粗重的线条资源开发史和资源争夺史。陪伴其间,有一抹稀疏不定浓淡无序斑斓繁杂的网线文化历程。这个家伙包罗万象:经验、神话、故事、迷信、知识、艺术、精神、信仰、宗教、哲学、科学等等。其中,最为闹心的莫过于宗教今生后世、天上人间、物质精神,真假虚实、美丑善恶、爱恨情仇、是非恩怨,直觉理性、信念实证,褒贬喜厌、口诛笔伐、刀枪水火,生生死死、富贵贫贱。无所不及,无所不用其极。 无神论者多不掩饰对宗教的藐视和不屑。温和派倡导的科学须理性,信仰应宽容,算是对宗教的慈悲。如果指出信徒德行略上俗夫,不是找抽,就是欠贬。然而,我们理解多少宗教?何不换位一试! 假如:神话、迷信、宗教、信仰、哲学、理性、科学的顺序大致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那么:无神民族的智能应该高于信教民族。然而,不仅证据难寻,而且宗教民族的近代文明倒是反证。所以,宗教、信仰、哲学、理性、科学可能存在更为复杂或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搭配,再加上自由、民主、法制、社会多元结构等因素的支持,使得宗教民族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虽然,从认识方法和确认标准方面来看,宗教哲学的兄弟,无理、蔑证、轻信、愚昧、疯狂的兄弟与科学水火不容。但是,三者历史性的第一次交汇于宇宙观问题。 从认识的阶段来说,基督教 - 犹太教提出了最简单、最自满的不许争议的假说上帝创世论一个错误的假说,一个找贬的念想,一个供科学批判的靶子。从认识的环节来看,上帝创世论中的地心说等破绽为科学的突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社会力量来说,基督教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意无意地吸引和聚集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神学、哲学、数学、科学等研究者齐发力,不仅挖碎了上帝创世论的墙角,而且顺势建立了经典力学科学的起点。 然而,自寻烦恼的想法是:如果这种精神上的寻觅反映了宗教民族价值追求的多元性,倘若这种认识上的假说显示了信教社会思维方式的自满性,那么这种价值多元与思维自满的撮合,即使是愚昧信仰外壳下的苟合,至少彰显着宗教民族人性的张扬、多姿、崇高和深沉。相形之下,无神论者的自信和智慧,哪怕是一眼悉玄虚的敏锐,怎能遮得住无鬼无神心灵的闷骚、单调、粗俗和浅薄。 还有,让人发疯的想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童贞?难道我们只配拥抱委婉的为人说教既象宗教,又似哲学的儒术吗?我们非得半部论语走天下?
个人分类: 科学观|2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的外戚土壤——宗教(基督教)
fuqisi 2008-11-30 00:01
一般人都以为,哲学、逻辑学、数学是科学的父辈。多数人会否认,神话、迷信、宗教是科学的亲戚。我倾向于,宗教(基督教)是科学的代理母亲、科学的外戚土壤。 主流观点称:宗教是以教义教条为基础的信仰系统,科学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的知识系统;宗教与科学有着根本的矛盾和本质的分歧;宗教是思想的羁绊、理性的障碍,是科学的枷锁。有些人想,宗教是简单原朴盲目懒惰的产物。从目的来看,宗教专注心灵的慰寄,科学追求客观的真理;从认识的角度,宗教始于盲然懒惰的虚玄,科学生于逻辑实证的理性;许多事实显示,教廷粗暴地否定异端的学说,残酷地迫害叛逆的科学者;不少人推断,黑色中世纪阻碍科学萌发近千年; 。 从简单到复杂,是人类进步的里程;从掠夺到开发,是人类发展的层次。相比于古希腊城邦的多元与民主来说,欧洲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黑暗,绝对不是科学的沃土。然而,相对于蒙古帝国铁蹄刀箭的残暴、中华帝国皇权一统的管制、阿拉伯帝国权压宗教的驾驭等更为单极独裁的强权制度来讲,政教合一不失为一种知识生产的次优环境科学的代理母亲、科学的外戚土壤,即基督教是现代科学的接生婆。 科学是天生的叛逆者,顽皮任性地顶撞摧毁先人的观念和规矩。随着人类的进步,科学必然萌生和发展。在王权统治、宗教驯化和道德驾驭相互参杂的各种社会模式中,可能只有政教合一的基督教社会相对多元的价值取向、破绽明显的教条证据和追根寻源的思考导向比较容易被科学突破和借用。正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行。 1 科学的宠儿德性 我们一般认为,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是科学者,特别是社会科学者之德性。然而,强权之下,思想因肉体消失而中断,人格因生活所迫而散架。何况,真正的思想或知识,不仅需要一浪一浪学人的努力和奋斗,还需要一点运气。对于一个社会体系来说,科学是一个批量生产知识和思想的系统最高层、最复杂、最娇嫩、最奢侈的生产单位和上层建筑。换一个角度表述,科学既是人类发展的灿烂成果,又是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还是历史里程的醒目标志。 一千所三流大学,堆不起一流大学的层次;最进取的学生加上最优秀的教授,凑不成一流大学的结构;引进的无数一流学者,撑不住科学院的娇嫩肌体;两弹一星的投入,扛不动基础研究的奢侈消耗。正所谓:科学不是卑女,科学当是宠儿。 2 科学萌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如果将人类的大脑比作科学的种子,那么人类生长的社会就似科学的土壤。在不同的社会里,必然存在着有利或不利于科学生长的条件。那些有利于科学萌发和生长的主要条件至少包括: 对正确知识或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价值导向,甚至成为社会的热点; 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积累和研究传统; 具备基本的知识载体和交流环境; 对知识阶层具有相对稳定和持续的生活保障、精神支持和友情庇护的背景或机制; 在上述条件下,由兴趣爱好到社会分工而形成的知识阶层或研究群体:生活无大忧、兴趣好探索、交流无大碍、思维讲逻辑、智力颇聪慧、思想多自由、人格较独立、性情爱较真、德行较正直、行为偏执著和资源较充足的人方舟子样的人,甚至更为痴情之人。 虽然我深信这些条件的必要性,但无法证明它们的充足性,更不能将它们捏合成一个构架。这不怨我们无能,只怪科学太复杂。 3 基督教社会中科学萌生的条件比照 人们一般认为,中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的政教合一,从人身和思想两个方面禁锢人的自由。然而,单极王权或王权为上的统治,不仅通过强权压制,而且利用伦理秩序、哲学狡辩和信仰误导等更为隐晦阴毒的思想工具驾驭臣民的思想。 首 先,政教合一的两极统治具有两套权利系统。两个权利系统的并行更加有利于多元价值取向的形成。其次,教皇或教会的跨国性思想控制,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更为残暴或保守的王权威力和家族束缚,使得臣民具有更大的回旋余地。再者,教会权利的强大,生发出大批的修士、牧师、神学者思想工作阶层,而这个阶层的觉悟或逆反,可能成为科学者的预备队。第四,基督教的一些教义为科学的发展留有空间,其自身也不断改进。第五,基督教破绽明显的教条证据为科学的突破提供了豁口。第六,基督教的本源信念上帝创世,有意无意地诱导出追根寻源的思考导向。第七,虔诚的信仰与执著的研究或许存在某些内在的关联。有些教徒认为发现上帝创世奥秘是对神的荣耀。另外,许多颇有建树的科学家是虔诚的教徒,有些就是专职宗教人员。例如,哥白尼就担任牧师传教,利马窦就是传教士。 古希腊有关哲学、逻辑学、数学等知识积累和理性传统,为欧洲的科学起步奠定了浑厚的基础。欧洲语言文字的拼音特性减轻了儿童掌握交流工具的难度,它们的类似性降低了跨国交流的障碍,而基督教的强盛和宗教活动增加了思想阶层聚集和交流的机会。实际上,在科学临近萌发时,欧洲已经出现传播和研究科学的专门单位大学。神学是大学里的大系,而且神学的研究机构也日益职业化经院神学。当时的热点争议是:宇宙的中心地心说与日心论;宇宙的范围有限与无限。哲学、数学、神学等之间的界限模糊了,著名的学者都聚焦于天文学科学的突破点和生长点物理学的基点。 当然,欧洲地理环境、文化价值和国家民族的多样性是科学萌发的重要因素。我们能够理解地理环境的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难于弄清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4 无神论者的反思 在人类的历史中,有两枝粗重的线条资源开发史和资源争夺史。陪伴其间,有一抹稀疏不定浓淡无序斑斓繁杂的网线文化历程。这个家伙包罗万象:经验、神话、故事、迷信、知识、艺术、精神、信仰、宗教、哲学、科学等等。其中,最为闹心的莫过于宗教今生后世、天上人间、物质精神,真假虚实、美丑善恶、爱恨情仇、是非恩怨,直觉理性、信念实证,褒贬喜厌、口诛笔伐、刀枪水火,生生死死、富贵贫贱。无所不及,无所不用其极。 无神论者多不掩饰对宗教的藐视和不屑。温和派倡导的科学须理性,信仰应宽容,算是对宗教的慈悲。如果指出信徒德行略上俗夫,不是找抽,就是欠贬。然而,我们理解多少宗教?何不换位一试! 假如:神话、迷信、宗教、信仰、哲学、理性、科学的顺序大致反映了人类认识发展的阶段。那么:无神民族的智能应该高于信教民族。然而,不仅证据难寻,而且宗教民族的近代文明倒是反证。所以,宗教、信仰、哲学、理性、科学可能存在更为复杂或协调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搭配,再加上自由、民主、法制、社会多元结构等因素的支持,使得宗教民族的智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虽然,从认识方法和确认标准方面来看,宗教哲学的兄弟,无理、蔑证、轻信、愚昧、疯狂的兄弟与科学水火不容。但是,三者历史性的第一次交汇于宇宙观问题。从认识的阶段来说,基督教-犹太教提出了最简单、最自满的不许争议的假说上帝创世论一个错误的假说,一个找贬的念想,一个供科学批判的靶子。从认识的环节来看,上帝创世论中的地心说等破绽为科学的突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社会力量来说,基督教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意无意地吸引和聚集了巨大的社会资源,神学、哲学、数学、科学等研究者齐发力,不仅挖碎了上帝创世论的墙角,而且顺势建立了经典力学科学的起点。 然而,自寻烦恼的想法是:如果这种精神上的寻觅反映了宗教民族价值追求的多元性,倘若这种认识上的假说显示了信教社会思维方式的自满性,那么这种价值多元与思维自满的撮合,即使是愚昧信仰外壳下的苟合,至少彰显着宗教民族人性的张扬、多姿、崇高和深沉。相形之下,无神论者的自信和智慧,哪怕是一眼悉玄虚的敏锐,怎能遮得住无鬼无神心灵的闷骚、单调、粗俗和浅薄。 还有,让人发疯的想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童贞?难道我们只配拥抱委婉的为人说教既象宗教,又似哲学的儒术吗?我们非得半部论语走天下?
个人分类: 科学观|191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的两种向度——再论科学、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可真 2008-11-19 10:27
知识,知是知真伪,识是辨善恶。中国古代知识论具有合真善的特点,这个特点集中体现在这种知识论或主张是是非非(儒家)或主张不谴是非(道家)。尽管儒、道各有其自己的知识论,但儒、道所谓的是和非都不仅仅是指真与伪,而是同时也还指善与恶,即是是兼指真与善的,非是兼指伪与恶的。 自清代以来,中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知识论传统,这个传统在西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传入中国以前,是朴学的考据传统,在西方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传入中国以后,是科学的实证传统,但是,无论是考据传统的实事求是,还是实证传统的实事求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其求是都具有求真与求善两个向度。 毛泽东曾经把实事求是的是解释为规律性。所谓规律性,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是所谓道或理。朱熹曾把理区分为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他所谓所以然之故意义上的理就是真而非伪的规律性,所谓所当然之则意义上的理就是善而非恶的规律性。毛泽东所讲的规律性同样具有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双重意义:所以然之故意义上的规律性是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必然关系,这种客观必然关系是科学知识的真实内容;所当然之则意义上的规律性是指反映客观必然关系的科学知识是指导人们行动的良善向导。这就是说,规律性作为真是指科学知识与客体本质的一致关系,规律性作为善是指科学知识与主体需要的一致关系。科学的事实求是,其求真的向度是指向客体本质,力求使知识符合客体本质,其求善的向度是指向主体需要,力求使知识符合主体需要。科学的知识仅当其既符合客体本质又符合主体需要,亦即既真且善时,它才具有真正的科学性,才是真正的科学知识。 因此,科学决不仅仅是求真,它同时也求善。 然而科学所求之善,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善,即物(客体)对人(主体)的需要的特定关系,这样的善是经济价值范畴的善,而不是伦理价值范畴的善。 经济价值范畴的善是表示物对人有什么意义,伦理价值范畴的善是表示人本身对人有什么意义。所谓人本身就是人的本体、本质,这是形而上的人,也就是作为形而下的人所赖以存在的根据的道人道。伦理价值范畴的善所表示的是人道对形而下即感性地存在着的人的特定关系。因此,就象经济之善的获得依赖于科学的求是 ,伦理之善的获得则依赖于哲学的求道。 哲学的求道也具有求真与求善两个向度:求真意义上的求道是探求人的所以然之故;求善意义上的求道是探求人的所当然之则。这里的所以然之故与所当然之则都是人道,只是所以然之故意义上的人道,是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必然关系,是哲学知识的真实内容;所当然之则意义上的人道,是作为指导人们行动的良善向导的反映人道的哲学知识。 所以,哲学与科学其实是两个不同的知识部门,科学是追求关于物的知识包括物本身的知识和物对人的关系的知识,哲学是追求关于人的知识包括人本身的知识和人本身对人的关系的知识。但同时可以看到,哲学与科学是有联系的两个知识部门,因为哲学的求道必然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科学的求是则必然涉及自然(物)与人的关系。科学与哲学正是在探求人与自然(物)的关系上统一起来的。科学要达到对自然(物)对人的意义关系的认识,就不能不同时认识人本身;而哲学要达到对人本身的认识,也不能不同时认识自然,只不过科学的认识人本身是为了理解自然(物)的意义,而哲学的认识自然是为了认识人的本质。 当哲学与科学共同涉足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时,就必然要涉及人从何而来以及自然从何而来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哲学与科学都各有其限度。最初哲学与科学都不知道人究竟是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的答案起初只能归之于诸如女娲抟土造人之类的神话或基督教上帝造人的宗教之说。在中国古代,在女娲抟土造人神话之后,才出现了有天地,然而有万物,有万物,然后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 (《易传》)的哲学理论,按照这种哲学理论,人是从物演化而来,但人究竟是如何从物演化而来,却是哲学所解决不了的。直到达尔文进化论出现以后,人们才认识到人是从猿进化而来,这才达到了在人的起源问题上的科学认识,但是科学仍然无法认识到自然是从何而来的,它充其量只能用宇宙大爆炸理论来解释自然界的起源,但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为何会发生爆炸而形成宇宙的原因,如果科学不能解释清楚其爆炸的所以然之故,那末这种理论与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学说就不过是殊途同归而已。 由此可见,从知识的求真向度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人们的知识是从神话、宗教再发展到哲学,再从哲学发展到科学的,而科学最终还是解决不了这个领域的终极问题,从而不能不复归于宗教、神话。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宗教是求真的知识之边界所在。 再从知识的求善向度看,科学的求是可达到把事物之是(物的经济价值)加以定量描述的精确程度,但科学却无把人道加以定量的描述,人道只能用哲学的方式来加以把握。例如,孔子把人道归结为仁,而仁的基本含义就是爱人,科学如何能对仁和爱人加以基于实验数据的定量描述呢?当然执着于科学知识为唯一合理的知识的人,可以说孔子的那一套不过是胡说,以科学知识作为标准来做这样的判断当然没有什么不对,但这个判断本身并没有解决人道是什么的问题,也没有解决人究竟是否需要爱的问题。然而,人们凭现实生活的切身感受就知道人间是不能缺乏爱的,然而这爱无论如何是不可以用数学方式来加以陈述的。如果认为凡是不能被量化的知识都是胡说,那末人类所需要的爱就只被认为是荒唐的胡爱了。 由此看来,科学的求善是不能求得属于人道范畴的爱之类的善的。毫无疑问,这种善是只有靠哲学才能求得的。在人道之善的问题上,科学无法取代哲学。 但是,哲学的求道也不能解决有关善的全部问题。例如,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这样仁与礼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鸡生蛋和蛋生鸡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仁与礼都是缺乏自性的,从而仁以及爱人就未免于落空。到了孟子,仁才被纳入(人)性范畴,成为扎根于人生而具有的恻隐之心之类的人性的情感。然而这些作为人性内容的恻隐之心之类的东西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孟子只能把它归于天,所谓诚者,天之道也。如此,人道就是被归为天道,这就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天是什么?儒家孔孟的天的观念是来自于西周崇拜天的宗教,其天实质上是宗教之天,所以中国古代历代信奉儒教的统治者(天子)都有按儒教之礼祭天的宗教习俗。 由此可见,哲学的人道如要落到实处,最终只能把它归于天。儒教所宣扬的仁爱归根到底是天教我如此(朱熹语)。所谓天教我如此的天教,犹如马克斯 .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讲那个 calling (神召)。天教我如此犹如说 To obey God's calling 。因此,只有笃信天的儒教徒,才能有发自内心的仁爱之情。否则,如果根本不信天,只是从功利出发,例如在举孝廉的时代(汉代),孝廉者可以升官发财,这就不可能有发自内心的仁爱之情,而只会有伪仁的虚爱之心。当今中国,那些既不信天又不信上帝的人,就都只能是从功利出发来处理人际情感问题,从而使人们普遍地感受到有事有人、无事无人,人一走,茶就凉的世态炎凉,在这种世态下哪里有什么人间真爱呢?爱如果停留在哲学的理性层面,则这种理性之爱就永远不是一种情,而只是一种理。在理的范畴内,爱永远是空而不实的。爱必须实现从理到情的转化,才能成为一种真实不虚的爱。如何实现这种转化?它既不能指望科学,也不能指望哲学,只能依靠宗教!人道之爱必须借助于宗教才能成为一种无功利的人间真情。在真情领域,科学与哲学都无法取代宗教。科学之爱与哲学之爱都是可以说出其爱的理由的,唯有宗教之爱是没有理由可说的。爱作为一种善的感情,仅当其无法说出其理由而成为一种无解之爱时,它才是真情,才是真爱,才是至善。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4536 次阅读|2 个评论
“良心”的麻痹价值
可真 2008-11-17 12:26
麻痹是与清醒相对的东西,但它们的关系就象睡眠与觉醒的关系,我们既不可想象人老是处于睡眠状态,也不可想象人老是处于觉醒状态。人只是因为处于觉醒状态才知道自己的存在,所以把觉醒状态视为人的存在状态或人存在的常态,而其实睡眠状态也是人的存在状态。这意味着无知(睡)与有知(觉)都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 沉迷于宗教是睡(无知)太多,沉迷于科学是觉(有知)太过。睡太多令人精神萎糜,觉太过令人心发狂。所以睡与觉对人生都是必要的,并且都应该保持其适度的状态。宗教与科学也是如此,也都是人生所必要的,但也应该保持其适度的状态。 我自己是深受中国儒、释、道三教价值观中关于善的观念的影响的,认为做人应该有良心这良心就是一种至善的目标,凭良心为人处事就是在追求一种至善,当自我感觉为人处事对得起良心时心里就觉得很踏实,反之就心里不安。我自己不能想象有一天没有了良心的指引,我还会有什么积极的生活追求。凭良心为人处事并不影响我追求科学真理,不影响我尽量按科学知识所揭示的规律去办事。因此我凭自己的体会,宗教与科学对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并且它们也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现在有许多人认为良心不值钱,认为所谓对得起良心不过是自欺欺人,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良知对于人生的价值,只知道金钱的价值,在他们看来,金钱可买东西,有钱能使鬼推磨,而良心却不可以用来买东西和使唤人,相反只会使自己被别人使唤或使自己吃亏。但是我觉得良心对自己精神的麻痹作用是不可小视的,因为它的麻痹作用使我看淡了名利金钱的价值,使我感到还是比名利金钱更有价值的人生价值去追求,去为对得起良心的人,做对得起良心的事,并且在自我的生活实践中感到如此为人处事,自己心里觉得踏实和充实,从而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
个人分类: 伦理学|4974 次阅读|1 个评论
对至善的追求是人生价值之源
可真 2008-11-17 02:44
宗教与科学是人生所不可或缺其一的。现实的人生,不管在其自觉的意识里是否有宗教信仰,这种信仰都是自在地存在着的,因为人与动物不同,人不是凭其生物本能而是在其精神支配下生活着的,所以人要持续而清醒地生活下去,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相信明天或未来比今天或现在更好。这就是说,一个清醒的人,必须在有希望的状态下,才会有继续生活下去的愿意;反之,一个绝望了的人,也就是失去了继续生活的意愿的人。但是,我们怎样能知道明天或未来比今天或现在更好呢?科学是无法证明这一点的,因为科学不可能搜集到这样的充分证据,由此可以准确推断出明天或未来比今天或现在更好。 科学是揭示客观规律的,根据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可以推断未来某个事件的发生或某种现象的出现,但是人生美好的希望却不是依据客观规律所能推断出来的,这种希望所依据的是人的信念,这种信念不是属于科学范畴,而是属于宗教范畴,因为根据科学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所推断未来必定发生的某个事件或出现的某种现象,人们加以价值判断的根据是也只能是它们与他们现在的需要之间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它们与他们未来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无法确切地预见他们未来究竟需要什么。 如果一定要对科学范畴内未来必定发生的某个事件或出现的某种现象做出某种价值预测,这种预测也决不属于科学预测,而是属于《周易》占卦以卜吉凶之类的宗教预测。因此,唯有宗教才能使人们相信明天或未来比今天或现在更好,从而也唯有宗教才能使一个清醒的人有继续生活下去的意愿,而不管这种宗教是人们自觉地意识到的还是没有意识到的。 相信明天或未来比今天或现在更好,这种信念是属于宗教范畴的信念,是人乐于且勇于继续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没有或失去这种信念,人就会掉进绝望的深渊,而人虽可忍受短暂的绝望,却决不可能长期生活在绝望中。在人出现绝望之情时,他(她)就需要宗教的慰藉,否则他就会变得疯狂起来。所以,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当某个人因其生活遭遇严重挫折而 想不开 (即生起绝望之情)时,其亲友一般都会从旁去 开导 他(她),这种 开导 是十分必要的,但此时他(她)所需要的 开导 决不是给他(她)讲一堂科学知识或科学道理的课,而是给他(她)讲一些令其心灵得到慰藉的话,这类话其实是以无解为解的宗教之语。 人处在绝望中时,即使他(她)仍有理性,此刻其理性也决不需要什么科学道理,如果此时科学道理能解决他(她)的问题,那末,此刻的他(她)就仅仅是陷入了知识上的困境,而并不是陷入了绝望。人之所以陷入绝望,不是因为他(她)遇到了知识上的问题,而是遇到了价值上的问题,所以此时的他(她)所需要的是价值的开导,这种开导无非就是让他(她)相信 一切都会好起来 ,即相信明天或未来比今天或现在好! 宗教问题其实是属于人生价值范畴的问题。所谓人生价值,也就是人活着的意义。这个问题一旦被纳入科学范畴,则人生价值就不再是人生价值,而是成为了物生价值。物生价值是具体价值,即具体的物能否满足具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以及某人或某些人能否满足他人或另一些人的需要的关系。人生价值则不是具体价值,而是普遍价值,即普遍的人(任何一个作为人的人)所具有的价值,这种价值决不是具体的人之间的关系,而是现实的人与非现实的人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非现实的人是现实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故前者也可以说是抽象的目的之人,现实的人只是在与这个抽象的目的之人的关系中才有价值可言。 那末,为现实的人所追求的目的之人是谁呢?这个目的之人就是现实的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异化在西方也就是基督教的 上帝 ,在中国也就是儒教的 圣人 。 西方基督教的 上帝 与中国儒教的 圣人 在形式上看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实质上无论是 上帝 还是 圣人 都是现实的人所追求的目标,是抽象的目的之人。作为抽象的目的之人, 上帝 与 圣人 的共同点就是其道德上的完善性或至善性 用费尔巴哈的话来说, 上帝 是 纯粹的、属天的、无罪的人 (见《基督教的本质》) ; 用孔子的话来说, 圣人 是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的人(见《论语 雍也》)。 从表面上看,似乎基督教的 上帝 作为 纯粹的、属天的、无罪的人 是具有超越性的,而儒教的 圣人 作为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的人则不具有超越性,然而其实儒教的 圣人 永远是现实的人所可望而不可即的,虽然孟子声称 圣人与我同类,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但儒教从不认为现实世界中有什么 圣人 ,孔孟心目中的 圣人 都生活在远古的神话时代,所谓 尧舜 之类。而孟子所谓 人皆可以为尧舜 ,也不过是鼓励人们归依 尧舜 ,树立起追求 圣人 的信念罢了,他未尝真的认为现实的人是能够达到 圣人 境界的,充其量他只是声称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这 王者 也许可以被视同于 圣人 ,但却要五百年才会出一个这样的 王者 ,何况他所说的 必 也完全是一种主观断定,实际上只有 天 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真的出现 王者 。所以,儒教的 圣人 只是看起来具有世俗性,其实是具有超越性圣人也是如 上帝 一般的至善者。 如果说孔子是儒教的创立者,他为中国人确立了 圣人 偶像,让人们以 圣人 为目标去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的话,那末,从孟子开始,孔子则被儒教徒视为 圣人 下凡(犹如耶稣出世一般),从而把孔子奉为崇拜的偶像,即所谓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儒教是继商代 帝 崇拜和周代 天 崇拜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宗教 圣人 崇拜。这种新宗教是对周代 天 崇拜的一种扬弃,它仍然蕴含着 天 崇拜,只是 天 被化身为 圣人 了,而到了孟子之后, 圣人 又被进一步化身为孔子了。在我们今天看来,孔子是一位历史人物,但这只是科学的历史观点,而儒教又何尝是以科学的历史观点来看待孔子的呢?儒教压根儿就是把孔子视为 圣人 ,视为 天 的化身,至善的象征,是要人们去加以崇拜的宗教偶像的,也因其如此,才有孔庙之设和祭孔之礼。 对至善的追求,是西方基督教与中国儒教的共同特点。现实的人因其心中有了至善的目标去追求,他才感受到人活着的意义,从而才获得其人生价值。 儒教自汉代起一直都成为中国的国教,虽然自两汉之际起更逐渐地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并立的局面,儒教作为中国正宗的国教地位从未真正动摇过(除梁武帝曾宣布佛教为国教以外)。即使是到了上世纪初叶提出打倒孔家店之后,孔家店也并未真的立马就被打倒了。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孔家店才是真的被打倒了。但是孔家店一倒,马家店就开张了马克思主义开始了它的宗教化过程,马克思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被奉为至善的圣人,到了文革期间,马克思主义的圣人更被进一步化身为四个伟大的毛主席那个时候毛主席就是至善的象征,中国人因其心中有了毛主席这一偶像而去追求至善,于是便感受到自己活着的意义,从而获得其人生价值。所以文革期间虽然生活贫困,但人人都觉得活着很有劲除了那些心中没有毛主席的人。 改革开放以后,毛主席作为至善的偶像被打破了,于是中国人变得越来越心神不安,如今更变得六神无主了,与之相应,党风、官风、民风一天不如一天,这是为什么?就因为中国人心中缺乏了宗教偶像而不再有至善的追求,人们越来越崇拜金钱,但也越来越感到金钱不是象上帝一样万能,所以即使腰缠万贯也仍然不觉得活着有多少意义,中国人的精神变得越来越空虚了。但是,人的精神是不能长期处于空虚状态的,于是信仰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人越来越多。然而,至今中国人中仍然有许多人缺乏宗教信仰,其中最缺其信仰的就是至今仍拒斥有神论或宗教信仰的那些人他们因其心中毫无信仰而没有至善的目标可以追求,于是只能以各种疯狂的行为(如大肆贪污,嗜赌如命,甚或草菅人命的行凶之类)来填补其精神的虚空。 人生在世是不能没有信仰,不能没有至善目标的追求的,否则便无以获得其人生价值,从而就会觉得活着没有意义,从而就会变得行为疯狂而不可理喻。但是在科学范畴内,至善是不存在的。至善的观念决不是科学的观念,所以追求科学真理并不具有追求至善的意义,因而也并不具有追求人生价值的意义。这就是为什么连牛顿这样的科学大师也信仰宗教的人生原因。 当然,人生也可以没有任何信仰,然而没有任何信仰的人,其实不过是极端自恋的表现罢了。这种自恋就是把自己当作至善者来看待,从而认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是真正值得别人或众人来崇拜的,也因为如此,任何其他人都不可以对他们进行任何的批评或指责,而唯有他们才有权利去要求别人该如何如何或不该如何如何。凡有这种自恋意识的人,其权力欲望都格外的强烈,因为只有手中掌握了权力,他们才有机会和能力把自己打扮成至善者的形象,并运用其手中的权力来让(迫使)别人来崇拜(吹捧)他们。这些人的人生价值并不通过自己对至善的追求来获得,而是通过自己被别人当作至善者来追求而获得,在这种关系中,似乎他们是人生价值的源泉,而其他人都是由于他们才获得其人生价值的,而实际上存在于这种关系中的价值根本就不是人生价值,而是物生价值,他们不过是物生价值的源泉! 后记 : 本文只是对宗教的一种尝试性的探讨,所以作如此探讨,是自以为我国长期以来对宗教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以至于不知宗教到底对于人生有何意义。事实上,我至今也仍不真知其意义,只是想要弄清楚它的意义,这才有类似于此的文章(我此前也曾写过若干篇关于宗教的文章),然而包括本文在内的这些文章仅属砖家之文,如此而已。其实对我而言,写这类文章不过是对我自己人生的一种反省和反思。都活到五十岁了,却感到人生在世究竟有何意义仍心中无数,故亟欲探讨之。
个人分类: 宗教|9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宗教是科学的前提
可真 2008-11-16 08:0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科学精神。科学既然是科学,就不是如那样上帝那样全知全能。科学成不了上帝,也不需要成为上帝。 科学自知有其所不知或未知的领域,则理应自觉让宗教来弥补其不足。 科学所得乃实知,宗教所获乃虚知。实知与虚知各有其用处:实知可安其身,虚知可安其心。身心俱安,人生可无忧虞矣。 人生与物生不同,物生无心,而人生有心。有心则有思索,思索而不得其解,则心有所不安矣。心乃人生之主,心不安则生无以安。然则,何以安心?以无解为解,可矣。以无解为解,是之谓大解。大解者,宗教之知是也。 科学是无尽的思索以求知解,然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的人生观与知识观正给人以如是启迪:有限的人生决定了人生所获科学之知的有限性,反之,科学之知的无限性也决定了有限人生之所知不足以完全达到科学境界。 有限人生之所知不足以完全达到科学境界,这就意味着人生所知必然是既有科学之知亦有非科学之知。非科学之知者,宗教之知是也。庄子的人生观与知识观其实是揭示了宗教之知对于人生的必然性,只是庄子并不鼓励人们去追求这种虚知(如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所做的那样),他只是要人们知道自己知识的欠缺,知道自己所知未尝全真也不可能全真,故不要自以为是,如此而已。 但是,我们从庄子所揭示的人生之知未尝全真也不可能全真这一事实发出,就可以推论出有限人生中科学之知与宗教之知并存的必然性。既是必然如此,则知其必然而自觉地顺应其必然,亦是科学应有的态度。由是观之,科学是内在地肯定宗教之知的。科学对宗教之知的肯定,恰恰是体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科学精神。 科学内在地肯定宗教之知,还不只是体现在科学主张自觉地顺应有限人生中科学之知与宗教之知并存的必然性,更体现在科学揭示了人生由无知向有知转化的知识发生规律,并因而主张遵循这个规律来求得其知识,即以宗教之知为前提,将这虚知作为科学之知赖以发生的前提假设,由此假设出发去追求实知。换言之,科学的假设其实不过是基于某种信仰,这种信仰是来自于宗教。没有宗教,没有信仰,就没有科学的假设,也就没有科学的实知。 恩格斯曾经写过一篇题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论文,这表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发展而来的,即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显然它不是也不可能是来自来于科学,而是也只能是来自于某种宗教信仰的指引,是这种宗教信仰指引着人们向某种至善的方向努力,由此才可能产生关于社会主义的空想。而正是有了这种基于某种宗仰信仰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才有后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反过来正是说明,没有宗教信仰,就没有空想社会主义;而没有空想社会主义,就没有科学社会主义。由此可见,宗教是科学的前提,是科学假设的基础。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1737 次阅读|24 个评论
宗教的积极意义
可真 2008-11-16 05:34
科学只解决客观知识问题,不解决人的信仰问题。信仰问题得由宗教来解决。 科学永远不能达到无所不知,总有未知或无知的领域。而人生在世只要有未知或无知领域的存在,就会产生迷茫甚至迷失。迷茫与迷失都是人的心灵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之间失去平衡的表现,不能保持这种平衡,人就会逐渐变得精神空虚而且越来越空虚,于是要么生出各种心理毛病,要么做出种种疯狂之事,于是世界便不得太平矣。 当出现严重的精神空虚现象之时,人就需要吃宗教这样的精神鸦片来求得心灵的慰藉,以达到心灵世界与外部现实世界的平衡。所以宗教永远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中国人到无可奈何时就会相信命运或者来点阿Q精神胜利法,其实这种现象都是属于宗教现象,是中国特色的实用主义宗教,其作用就是麻痹心灵。人生需不需要这种精神的麻痹呢?当然需要,除非愿意使自己变得疯狂或精神崩溃。一个国家也需要宗教,除非愿意使自己国家变得社会混乱或秩序崩溃。 依我看,宗教的作用就是在于医治人生在世因不知(包括未知和无知)所必然出现的精神空虚之病,宗教道德的意义就在于它可以使人的心灵变得充实而安和,从而抑制或防止因精神空虚所产生的种种心理疾病或疯狂行为,由此起到健全心身与和谐社会的作用。
个人分类: 宗教|1285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个人成功是整个人类进步的基础
wind 2008-10-19 22:44
上一篇试图搭建一个能解释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进化以及可能灭绝等方面的框架,但一直没有深入进去。 讨论的前提就是每种动物都具有谋求其种群生存繁衍的动力,那么个体人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保持和促进人类更好的延续。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就是通过让每一个个体通过奋斗以实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动物界通过千百万年进化得出的最有效的发展策略。个人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 个体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过程,如前所述,在满足了生理和生理感情需求之后,人更重要的是思想感情需求,而思想感情需求则是通过文化来规定的。这就是个人奋斗的动力基础和实现上述发展策略的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今天所述是框架内的。文化这一具有决定意义的灵魂也仅是前述生存法则的其中一部分,仅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及策略的更小一级法则,现阶段主要表现为宗教或传统风俗等。文化也是经过长期进化选择的结果,起到指引个人奋斗方向和提供动力的作用。这就是个体人为什么而活及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详见前文 http://wangshuainmg.blog.sohu.com/81431660.html )。 但现在的问题在于,随着思想感情需求的发展,现阶段的文化形式如宗教和传统习俗已经不能将其掌控。本来是指导人类生活的灵魂,却或被捧在手中玩弄以牟利,若于丹者;或被踩在脚下作乐,释永信等。如此便出现了出家人不记戒定,将寺庙做成赚钱的胜地;出了教堂就去约会第三者情人,奥巴马的州、国家参议员竞争对手无不是因为性丑闻被曝而落败;学着圣经也可以撒弥天大谎,甚至有人将这些活动看成了专门的社交场合。由此造成了我们前述的一个假装的世界( http://wangshuainmg.blog.sohu.com/101771571.html ),所以,需要文化的发展来满足不断发展的思想感情需求,但不认为是西方或东方文化将盛行,也不看好他们的所谓融合,而是更新形式的文化。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4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阴谋控制着这个世界?
moxj 2008-10-19 11:12
http://zjhhdjy.blog.jrj.com.cn/112215_a.html http://hi.baidu.com/hanghaiying228/album/item/ef8bfa82164e20b70df4d2ab.html (my home) (图片来源 ) 今年的股市是不是已经让大部分股民惶惶终日了呢?那最近的金融风暴不是更加雪上加霜了吗?也许有豁达的人会说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难免有些磕磕绊绊,起起落落,其实社会也是这样.生计勃勃和欣欣向荣总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那你问问有多少股民曾经一度在指责政府呢?即使是抱怨市场经济带来这场经济危机的人是不是也在那些反对政府救市,指责投机家背后获利的人群中呢?如果是这样,是不是那些宣扬阴谋论的人最终胜利呢?事情的背后总有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着这个世界吗?那这只手究竟是什么呢? 当我们茫然环顾四周的时候,也许会突然感悟到真的是有信仰这种东西超脱自然在控制着我们.但当你看到我们社会井然有序的时候,或许你能想到是强大的军队和纪律主宰了我们人类创造的社会.然而当近来的金融风暴一次次的席卷大家的时候,我们又开始觉得有一种叫做钱的看的见的和看不见的东西能有形无形的左右我们这个世界呢?也许的确是这样的.并且在动荡和萧条中似乎总会有几只拉普拉斯妖出来.难道是他们制造了这场骚乱,趁火打劫,抢走了你家田里的玉米棒子吗?其实信奉阴谋论的人一直都坚信这些事情背后都是有人在幕后策划的,而且尽力事先不让人们知道,最终达到他们的目的.确实有这么可怕吗? 也许虔诚的信徒会第一个出来反驳这些阴谋论者. 当然信仰这个词也是不断演化才有了今天这个意思的.谈到宗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在宗教形成之前可能就有了诸多鬼神了.虽然现在宗教还在很大范围影响着我们.但各种偶像还是象雨后的什么草一样长了一茬有一茬.他们也是信仰,也有信徒.难道世界杯和NBA不是一种信仰吗?且不说偶像们和各种联赛经常有不少让人吃惊的消息暴露出来了.难道历史上的宗教有和那些玩政治阴谋的没有瓜葛的吗?政教合一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就更不用列举了. 过去的人对撒但崇拜也象我们这样认为吗? 看来阴谋论的人要把大家的其他信仰笼罩了. 面对强大的军队和无坚不摧的战争那些搞阴谋的人会找一个小角落里躲起来吗? (图片来源 http://group.tiexue.net/TSZ/post_2425620.html ) 我想那你也太低估他们的野心了吧.回想刚刚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不是有人马上会想起慕尼黑阴谋呢?就连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据说也是东方慕尼黑的牺牲品.这些远的不说,也许你每天都在看电视节目,那些历史剧里演义的哪个王朝更迭没有政变和阴谋的故事呢?也许在大阴谋家眼里军队和战争只是他们工具和娱乐手段罢了.你能找到足够的证据推翻这些传言吗? 如果有人说钱是这个世界最终的统治者,大概会有不少人认同这个观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象这样描述钱的格言又有多少呢?然而有哪个后来被描述的阴谋家是做亏本买卖的呢?你这样说不是给阴谋家存在找了一个好理由吗?那些不在乎钱,追逐政治目的和名气的的阴谋家就不说了.提到刚过去的亚洲金融危机你是不是总能听到炒家和看不见的热钱这样的名词呢? 那现在的情况又如何呢?有多少人还觉得房价在高位呢?那我们的救市又是为什么人在谋求利益呢?不会是让老百姓塞钱救一些利益集团出逃吧?如果你觉得政府在幕后控制事态的发展,那政府在赢利他是不是阴谋家呢?难道现在你还要支持一个政策不被你理解,不是一心为人民服务,自己赚钱的政府吗?抹翔鲸说了,没有最好的政府,只要最成功的阴谋家.我想他是永远不会这样说的.但阴谋却总是屡屡得逞. 宗教,政治,军事 , 经济等等,甚至我们还记得的 911 , SARS 以及你那个很小生活圈子里的人事变动,似乎都有阴谋的影子.然而很多事情早就过去了,那些阴谋还存在吗?他们留下了什么?今天的我们是不是盼望凯恩斯那只看的见的手去对付现在让我们有点恐惧的亚当斯密那只看不见的手呢?即使有些阴谋的影子现在确实被我们看到了,那他还是当初所阴谋的那个阴谋吗?是不是真正算得上阴谋的只是那些早已荡然无存的东西呢?那我们人类走到今天获得了什么了呢? 也许今天星球上存在每一样比石器时代更先进的工具还有我们的巢穴就是我们的收获.那我们赖以创造一切的知识和真理不是我们更大的收获吗?难道不是这些知识和真理决定了我们明天的命运吗?只有他们能才能引领我们击败那些试图影响和支配一切的阴谋.那又是什么促使谁找到了这些知识和真理,创造了我们今天的文明呢?那一定是我们的意志,我们的理性,还有我们的怜爱和乐于奉献,牺牲的勇气和品质.也许我们身体里的欲望也是. 明天是世界将是什么样子?大概当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时候,我们周围真的会变成一片寂静.到那时世界均一的分不出什么了.那我们人类再往前发展还能留下什么呢?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阴谋也被均一化了吗?有什么能留到最后呢?也许我们现在不喜欢的东西远离我们的日子确实快到了. 每一个都会离开我们,有一个时候只留下爱一种东西还和我们一起存在,那时也许能量很微弱了,世界已经很安静了,即使是夕阳下的戈壁风景一样无比美好,难道还会有人不向往吗?没有人不向往那里,纵然前面是燃烧的火焰,我们还是会象蛾一样不顾一切的飞过去.那里的光明照亮了一切,那里没有阴谋,只有 爱.她一直照耀着我们. (图片来源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25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之何以为人
wind 2008-10-14 14:21
很多宗教和学派都试图回答:人何以为人?人就是地球上的一种动物,现仍在不停地繁衍和进化。和其他动物相同的是,在长久适应过程中都形成了为保持种族延续的生存法则,不同的是,其他动物都仅以生理(生理感情)运行该法则,而人却主要通过思想(思想感情)来完成。这就是人何以高级于诸生物之何以为人。 各类动物为保证个体安全都具有保护色、放毒气、奔跑或战斗等丰富手段,为保持种群延续也都发展了适合的制度,比如竞争繁殖为保证优良基因永续,成年后被赶离家族避免近亲繁殖等。但个体生命的维持是为保证种群延续,并服务于后者,如果种群规模足够大,甚至通过竞争淘汰弱者,或集体自杀等为其做出贡献,这都是其生存法则的一部分。但其他动物主要靠生理刺激来运行,最低级的如昆虫等仅靠温度感应决定是否冬眠,光线强弱指导日常起居;在此基础上,更高级的动物则具有了感情,但仅是生理感情,像对同伴的依赖促使其过群居生活,共同抚养幼儿,因恐惧而提高警惕抵御外侵,警犬工作也只靠生理刺激,和人建立起来的感情也可认为只是这种生理感情;而人则在此基础上具有了更高级的感情思想感情,并靠此来指导行为。思想感情明显区别于生理感情,主要受思想控制而不是生理刺激,但可以认为是后者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思想感情一般如成就感、幸福感和耻辱感等,其关键是价值判断,即价值观。而价值观就如同其他动物在长期物竟天择过程中形成的生存法则一样,是指导人类种群繁衍不息的法则。不同的自然条件也会形成差异性文化 / 价值观,如游牧民族的粗犷,农耕文化的保守谨慎,航海家的勇敢等,宗教和学派也皆属此范畴,并随着条件的改变,新的适合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将逐渐选择形成。人在择偶过程中对异性的审美观就是千百万年来形成的更有利于繁殖优秀后代的标准,民主战胜了专制,但民主也会有过时的那一天,随着空间限制的减小,地球村里的差异文化也将逐渐失去意义并趋同。 如此,就将动物分为纯生理、生理感情和思想感情三类,逐级高级。由此也导致了此三类动物生存需求的差异,纯生理的昆虫仅需满足其生理需要,难度低,所以数量大,分布广;生理感情类的诸如猴子、狗等在满足其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如不能满足生理感情需要,恐惧、孤独等都会威胁其生存;而人则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其思想感情,如追求尊严和自我实现等,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实际上是一样的。在物生产能力提高以后,人的主要需求是思想感情,宗教和艺术等人文教育和活动就是此目的,而随着进化,这种需求越来越大,初始,一种思潮就足以让大批人思想感情得以寄托,宗教更是让几百代多区域的人有了归宿。时过境迁,迷茫的,思想感情得不到满足的人越来越多,势必需要新的形式才能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思想感情需求,什么方式呢? 各类动物都将根据条件变化不断调整其生存法则以期平衡而得以延续生存,但或自身需求增大,或外界条件不足,一旦两方面失衡此物种便将消亡。恐龙因为体积太大生理需求无法满足而灭绝,人类会不会因其思想感情无以寄托而崩溃? 在此框架下,可以理解为什么现代人在吃饱穿暖,物质生活远比过去强,但却越发殚精竭虑尚不自满的困惑。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各类动物都有谋求其种群延续的本能,此动力来源于哪里?是服务于更大的组织?还没想通,也没学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还有谁信佛?
moxj 2008-10-10 17:58
http://www.hcgshome.com/Archiver.asp?ThreadID=2086 "我正在嗅佛教从藏北高原上袭来的气息 , 试图找到是什么让这个正在变平的世界又鼓了个包 , 也许看似平等的人在不同的意义上还可以划出不一样的等级 . 就象你们在商业城市里做市场细分一样 , 探索新鲜的领域 , 找到潜在的客户 . 我从你的字里嗅到了你筑路扬起的泥土味道 . "这是抹翔鲸和他同学聊天记录里的一句话.没有上文也许不知道这句话在说什么,然而从这句话里我还是能嗅到他对宗教是有很大成见的. 如果想知道某人对一件事物的态度也许要从他接触这件事物的过程里去找答案的.在抹翔鲸少年之前他所了解到的和佛教有关的不过是些求神拜佛和佛家所讲的因果报应的事情.可想而知,一个每天都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孩子对佛教的这些事情最多是半信半疑,能好到那里去呢?不过这些毕竟能引起他对这种事物的关注.人在觅食过程中难免要在不少角落逗留寻找.合适的季节也许水流会给你驻足的地方带来丰富的食物.现在不知道是什么季节,即使抹翔鲸在很偏远的山村停了片刻,还是惊奇的发现这些小地方都涡集了意外多的美餐.穷困的小山村建起了非常漂亮的寺庙.佛教的魅力不可不说很大. 看着虔诚的人们往来于热闹的寺庙,而山村的面貌依然困顿.我回去翻课本,改革开放难道是要造就这样的繁荣生气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谁改变了这生机勃勃的味道呢?难道是人民的父母官把他们逼到寺庙那个小院子里找幸福生活去了吗? 翻翻历史书,自古灭佛的事件没有断过.原因和规模当然大相径庭.其中的周 世宗柴荣毁佛是影响算是最大的事件之一.虽然后来有不少人用佛家的因果报应评述柴荣的英年早逝.然而有谁能否认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哪位能像柴荣一样恢复了国家的文治武功.难道被废除的寺院还给国家带来了更多的财政收入不成?还是过多的僧尼确实能创造更大的财富呢?虽然柴容走早了,但赵匡胤却早早来了.其中的原委我们就不必多辨了吧. 也许对宗教发展的历史我确实一无所知.但我却学过一点初中化学知识,也在生活中接触了几个信仰各种宗教的人.举个很不恰当的例子,现在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工具是化学中的反应物,要顺利达到创造价值的生产力,有点催化剂当然很好了.宗教无疑曾经是这个催化剂,也许现在也是,但只是其中一种而已.但你能抛弃了基本参加反应的物质而过分强调催化剂吗?显然是很不合乎事实和逻辑的. 那为什么抹翔鲸聊天的时候还要提到这样一个没有更大前途的东西呢?那是因为现在他来到兰州 ―― 毕竟是一个省会城市,而即使在这样一个地方,庙宇的喧嚣也远远超过了它作为催化剂因该占据的空间.是在不断革新中产生出来的佛教禅宗从新兴起了吗?不全是,从藏北高原上传来藏传佛教的气息显然也触动它的鼻子. 是谁给了这些宗教这个空间和那些养料呢?是它自己还是我们现在的问题呢? 说了这么多也许触到了你对宗教原先的见解.那再说下抹翔鲸对佛学了解的另一件事情吧.在北京坐 389 路公交车从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可以到达西郊的八大处.山下大院里的灵光塔边镌刻着海圆法师书写的<心经>,如果你对这卷般若经第一卷<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不是很了解. 那经书中的那句色即是空你总该听说过吧.这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随便搜索一下你就能找到他们的解释.用当代人常说的话来讲,色大概是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空可能是我们总结和悟到的道,那之后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净不垢无疑是对世界认识的具体和进一步阐述了.知道了这些你会觉得释迦摩尼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和那个你熟悉的仲尼一样是位哲学家.和大家都知道的那位牛顿一样是位科学家.然而今天的宗教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看看到处烧香,化缘,收香火钱的那些家伙吧.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些奸尸的劣等民族呢?还是有哪个阴谋家在作祟? 先问问你自己吧,不管你是左派还是右派你想想自己对死去的伟人都做了些什么? 不知道话题是不是扯远了呢?还是要再说点什么才好.如果连抹翔鲸到底信不信佛这也算问题的话那无疑是很信了.但当下他最关心的是怎么还没有人起来灭佛呢? 如果要探讨宗教将来的发展会怎么样呢?你自己当然已经知道了,创造这种生产关系的国家还继续存在着,难道那个催化剂还能没有吗?需要关心的到是你是不是抓住芝麻不放把西瓜丢了呢? 小时候听过一个关于黄帝和牧童的故事.故事里黄帝向牧童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牧童的回答是只要除掉马群里的害群之马就能管好马群,治理国家也仅此而已.现在的国家不同以前了,大概各种马都有它的用处,但有些马却不该因为它们有用而享用和千里马一样的草料.
个人分类: 观察思考|345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艺术与宗教——金字塔的三个面
mylord 2008-10-8 23:40
一、宗教 人类从远古走来,对他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一切,然而对于浩瀚的宇宙,人是多么渺小,对于这神奇的世界,一切又是如此的井然有序。他们用敏锐的头脑感觉到,这一切绝非偶然而成。他们相信是神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创造了这一切。于是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宗教。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他们通过与神的交流获得行事的标准,以及世界运作的规律。 神通过他所拣选的先知将他的旨意传达给百姓,百姓遵照旨意行事生活,凡是平安顺利,风调雨顺;倘若百姓按着自己的意愿而违背神的命令,就会有灾难发生在地上,直到百姓认识到自己的悖逆重新回转到神的面前,祈求神的原谅。然后,一切又回到之前的平静。在面对自然的灾难时,人类显得毫无办法,而对那位创造了自然的神来说,他们实在是渺小的可怜。于是,往往在患难过后百姓就变得顺服和谦卑。然而安逸的日子一长,人们就开始厌倦神的命令,又开始按自己的私欲生活,地上充满的罪恶。人们陷在罪中不能自拔。为了还人间一份清洁,神决定毁灭这些不知悔改的人,如洪水灭世。但神依然是慈爱的,不忍见到他所造的生灵彻底毁灭,于是他命诺亚制造方舟,使物种得以保留。洪水过后,人们又一代一代的在地上繁衍生息。 二、艺术 几乎有了宗教,就出现了艺术。这里提到的艺术仅指绘画和雕塑。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学习,将他们得到的经验化作对神的赞美和感恩。最早出现的是宗教艺术,出现在教堂中。历朝历代的艺术家们,将人们对神的歌颂用画笔记录下来,记录在墙壁上,有的把历史绘在墙上。开始的时候,他们依照宗教经典把一个个美好的故事,人物塑造出来,让人们记住并效仿。后来渐渐的,画家开始把自己的想象加入到创造当中,将自己对事物的见解融入其中。于是艺术逐渐从宗教的职能中分离出来。 开始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反映世界的又一种方式。艺术家们通过敏锐的观察,将事物的变化同自己内心的感受融合在一起,为了表达某个主题,进行创作。其实,我更同意艺术家是在思想领域,对世界进行解析。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和刻刀表达一种情感。比如,很多画家把自己对梦境的解析,化成作品形象的展现出来。这在意识领域,为人们展现人在睡眠状态下,头脑的活动。艺术是人类创造的产物。人类所创造的非自然物品,可以说都是艺术品。比如,石器,房屋,交通工具。艺术是人类思考和表达事物的一种方式,她的产生虽然和宗教不可分割,但确实是从认识角度,到认识手段完全新颖的。 三、科学 在现代人的眼中,可能没有一个词比科学更权威的了。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是近代人类文明的重大产物。科学作为目前人类认识世界的最强大的工具,已经为我们现代进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而且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与宗教和艺术相比,科学更讲究实证,用事实说话。同样,同宗教和艺术比起来,科学可谓起步最晚,但是为什么他能在当代认知领域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他的实用性。科学的一个很主要功能就是造福人类,改善人类生活,事实上他做到了这一点。 科学作为潜力无穷的生力军,已经将很多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在现代人的观念中,科学是全能的我们用科学的手段,科学的仪器就可以解决一切难题。这样的想法很危险,在我看来。其实这已经将科学神化。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其实,有过一点科学史知识的人多会明白,科学也是一个一直在为自己的理论修修补补的过程。有些理论,目前可以相当好的解释很多现象,于是被人们成为定理。但是还有很多理论,随着时代的进步,会被出现的新的理论所取代,或者推翻。人类的科学认识就是在这种不断修改中前进的。从这样的角度讲,把科学视为神,是很盲目的做法。作为我们与世界打交道的工具,科学毕竟还太年轻了,人类要走好远的路来在科学的道路上成熟起来。 四、小结 同样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宗教、艺术和科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宗教可以说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现代文明,没有艺术人类将很长时间来生活在空虚中,而没有科学,人类可能还处于原始的温饱状态。可是,掌握了现代科学的人类开始渐渐的否定人类以前的其它认识方式,比如宗教,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伪科学的。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认为科学与宗教神学是水火不相容的。于是人们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在获得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家中,有九成以上的人是有宗教信仰的。通过恨长时间的讨论,验证,人们渐渐发现原来科学与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就像艺术和科学在研究理念上有相通之处一样。 对于那些只局限在自己狭小的研究领域中的人们,通常会对周围的世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家,才能在金字塔的顶尖出看到宗教、艺术和科学的不可分割,与和谐之美。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不了解的领域不要妄加评论,那样是很无知的做法。就像很多人受过无神论教育的人,通常会对宗教持有批判的看法,试问,他们真正认真了解过那一种宗教吗?他们只不过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并道听途说。 呼唤更多的人来共攀此无比辉煌之金字塔! PS:听一门清华艺术系老师的讲座有感。
个人分类: |5920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和宗教,各管一段儿
songshuhui 2008-9-2 14:23
小蓟夏静好 发表于2008-07-22 星期二 13:58 分类: 其他 | | 文章是前阵子替杂志对中国反邪教协会会长、曾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的 王渝生 先生的采访实录,采访的题目是 从科学文化的角度谈谈信仰和科学的问题 。去之前,没抱什么希望,结果访谈结果却非常出乎我的意料,完全没想到,老先生原来觉得: 科学与宗教相当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儿 。科学管的是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宗教管的是一个人的心灵、信仰。一个人的心态、信仰、理想和心智,恐怕不能完全用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来解释。 信仰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吗?老先生的回答说: 绝对的,至少迄今为止,人类都会有信仰。 关于信仰与迷信的区别,解释是这样:信仰与迷信的差别也就在这里,它是积极的出世也好,入世也好,符合现代科学原理也好,不符合也好,信仰一般都是鼓励一个人行善的、是不害人的,而且通常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社会。但迷信,恐怕就有比较大的危害性。 关于伪科学,他说:这个伪不仅指不符合科学,我个人看来,它与科学无关,伪针对的是人的作伪造假。 为什么现在社会还会有很多人相信伪科学的东西。我个人认为,问题在于,人类太相信科学了,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已经异化了。 今天, 13 让我交稿子,推脱不得,翻出来贴上。声明:下文为实录后的草稿,并非王老先生的更正版,若有任何错误,责任在我。 另:因老先生不用电脑,更改样的传真又发不来,最后是自己亲自来杂志社把更正改在了校样上,感谢。 =============================================== 科学和宗教,各管一段 《科学世界》:您长期研究科学史,能谈一下科学与宗教,科学与迷信之间的关系吗? 王渝生: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几百万年,但我们不能说有了人类就有了科学。 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和迷信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早期和必然的阶段。 今天看世界五大宗教的教义,像圣经、佛经、可兰经,也讲了一些科学的知识和原理。而随着人类认识的提高,就逐渐了解了那些现象的本质,就出现了科学。可以说,在科学出现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人类都生活在野蛮状态和蒙昧状态,直到科学的出现才唤起了人类文明。 在科学知识的萌芽和原始技术阶段,科学与迷信曾经密不可分。但科学是唯物的,迷信是唯心的嘛,随着科学的发展,它就与宗教、迷信逐渐分开了。 此时,有神论与无神论、唯心与唯物论间的对立与斗争也出现了。科学要追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理所当然属于唯物论;但宗教和迷信仍坚持唯心论和有神论。科学与宗教、迷信的对立和斗争就开始了。 《科学世界》:对立与斗争? 王渝生: 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冲突是经历过流血牺牲的。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封建时代。中世纪欧洲的政权特点是政教合一,他们的政权就建立在基督教义的基础上。宗教界有很大的势力,当时的宗教裁判所仅因布鲁诺信奉哥白尼的日心地动学说,就能把他判处了死刑,杀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那个时期,伽利略也曾受教会的迫害,被迫认错。在悔过书上签字时,他喃喃地说:地球仍然在转动。当年的科学家与社会革命家一样,也曾为自己的学说抛头颅洒热血,他们非常伟大。 但自从 14 ~ 16 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以来,现代宗教也逐渐地开始承认科学了。到了 1981 年,梵蒂冈甚至为伽利略平反,承认当初把伽利略囚禁起来是错的。 总体说来,科学与宗教、科学与迷信的关系非常复杂,它们有对立、冲突,也有相互尊重。 《科学世界》:科学如何能尊重宗教? 王渝生:我个人甚至认为,科学与宗教相当于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儿。科学管的是物质世界的规律性,宗教管的是一个人的心灵、信仰。一个人的心态、信仰、理想和心智,恐怕不能完全用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来解释。 所以,只要宗教不违背社会准则,不违背国家法律,那就由它去吧。就像宪法规定,每个人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的自由。因为宗教的产生有它的历史性、民族性、群众性、现实性,以及国际性。所以,我觉得嘛,如果因为我们是无神论,是唯物主义,就要消灭宗教,是不合适的。 科学与宗教、科学与迷信,我觉得,该是个共生、共长、共灭的关系。只要科学存在一天,宗教也会存在一天;只要科学存在一天,迷信也会存在一天。所以,并无必要因崇尚科学,而必须坚决反对宗教。 当然,我们崇尚科学,还是有必要反对迷信的。 《科学世界》:信仰与迷信究竟有何差别? 王渝生: 信仰是有阶段性的,比如我们的终极信仰是共产主义,但那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谁都不知道。要达到这个理想需要十几代、几十代人的努力才能达成,而我们共产党人也不是算命先生嘛(笑)。所以,现阶段,我们更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有些人信仰耶稣、信仰佛教、伊斯兰教等等,这些宗教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它们有自己的一套系统的世界观,通常会信奉一个早已死掉的、精神层面上的人物,比如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宗教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我曾经去南普陀寺的闽南佛学院。那里的学生学习的课程中,除了佛经,还有计算机的使用等等课程。这就是寺庙的现代化,也可以说是他们的世俗化。鉴于此,我们的政府很有信心地认为,可以引导宗教走一条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 但迷信不同,一个人有信仰没关系,但一旦着了迷就不同了。着了迷就非理性了,就会把所有的东西都解释作不可知、不可抗拒的,甚至与现实社会对立的。比如现在的广大农村,香火弥漫。但大部分并非真正的宗教活动,而是迷信。这种迷信处理不好,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为巫术、邪教。法轮功就是那样,它宣传另外空间,宣传生了病不用打针吃药就能好,说肚子里有个法轮。以致有些信徒痴迷进去之后,真的会把肚子剖开去找法轮。天安门广场上,教徒浇上汽油进行自焚,也是个例子。而佛教是爱生的。老和尚到了八九十岁,不吃不喝,盘腿坐着圆寂。但绝对不会像邪教一样进行自焚。 所以, 信仰与迷信的差别也就在这里,它是积极的出世也好,入世也好,符合现代科学原理也好,不符合也好,信仰一般都是鼓励一个人行善的、是不害人的,而且通常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社会。但迷信,恐怕就有比较大的危害性。 相信伪科学,是因为人类太相信科学,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已经异化了。 《科学世界》:科学是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什么科学解决了的问题,在伪科学、邪教及迷信中还有市场? 王渝生: 首先, 科学是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这句话本身不完善。科学只是个逐步走向完善的知识体系。拿物理学来说, 17 世纪时经典力学(牛顿力学)就是个完善的体系,但随着认识的加深,上世纪还出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因为新的认识,推翻或继续完善过去的知识体系,在科学身上很常见。 科学解决了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但仍有大批问题未被解决,这就需要对科学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至于伪科学,伪就是伪装嘛。比如经络学说,中医有这么个模型,但无法找到证据,从前出了个人号称用实验方法把这个经络找出来了,后来证明他的实验是假的。他作伪造假了嘛,所以就是伪科学了。所以 这个伪不仅指不符合科学,我个人看来,它与科学无关,伪针对的是人的作伪造假。 为什么现在社会还会有很多人相信伪科学的东西。我个人认为,问题在于,人类太相信科学了,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已经异化了。 一说到科学,大家就萎缩了,以为科学就是正确。所以,有一些骗人、骗财、骗色的,甚至要夺取政权的,也会打着科学的幌子,利用人类对科学崇高性的一种崇尚去欺骗,利用科学的幌子为自己谋利益。 另外,谈到伪科学,我想澄清的一个问题是: 非科学并非伪科学。在社会学中,有很多东西是无法用科学来衡量的。 比如美学,虽然也有量化标准,但更多的是主观感受的东西,它是非科学,但不伪。再比如中医理论,中医自认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比如阴阳五行、五脏六腑、经络理论。但这些理论是否符合现代科学原理?有些是符合的,有些是不符合的,还有一些我们还不知道。对这些东西,还不能直接就说是伪科学,只能称之为非近代科学,非西医科学。他们是在人类早期防病、治病的过程中创造的一个理论、一个模型,科学的理论,也都是从模型生出的。 《科学世界》:那您怎么看现在年轻人很热衷的星座、血型等,他们是伪科学吗? 王渝生: 星座预测、算命、血型这类东西?哦,我觉得我们就不用一概而论了嘛。在反邪教,反迷信,反伪科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犯扩大性错误,用不着搞得纯之又纯。比如现在的小姑娘,张口就是:我是什么星座,什么血型,什么性格,由她去吧,用不着如临大敌。 事物不仅有左和右,对和错,还有大量的中间地带。 比如血型,它与性格有关嘛?说不定有点儿,但血型决定论就不对了。再比如星座和生辰八字,一个人冬天生还是夏天生,正午的大太阳底下生,还是午夜生,当然有所不同。但如果认为这些因素有决定性作用,那就不对了。 再举个我家里的例子。北京市市委宣传部给我发的一个福字,我邻居就说,市委宣传部也迷信。这个显然不是迷信,这已经成为一种民俗了。 《科学世界》:邪教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能蛊惑人心? 王渝生: 邪教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活的教主崇拜,其次是精神控制本来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由的嘛,思想尤其应该自由、它该天马行空。再加上歪理邪说和非法敛财,就构成了邪教的本质特征。 至于这种东西为什么会蛊惑人心?跟我们今天的社会状况倒脱不了关系。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信仰缺失,而且社会保障不够到位。 此时, 为了追求信仰,为了追求廉价的高质量的生活,就有人会去相信邪教了。 另外,科学实际上是人类数百万年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学习知识,相当于用数年的时间走过了数百万年人类的探索之路。这个过程很不容易,有些人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虽然年纪很大了,认识上却仍处于蒙昧阶段。这种人就容易相信邪教,容易迷信,跟小孩子通常会怕鬼是一个道理。 《科学世界》:可为什么很多学科学的人也会受骗? 王渝生: 科学家也是人,任何一个伟大的人都只是他那个时代思想牢笼里的一只困兽。 科学家大多也只是在他的研究领域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深入一些。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曾见过陈景润,这个人虽然没有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写得那么傻,但他的关注点却是只在歌德巴赫猜想,除此之外,莫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他没有涉猎,就连歌德巴赫猜想和数论以外的数学他涉猎的都不多。但他仍然很伟大,我年轻时候很崇拜他。 我再引句何祚庥院士的话,别人恭维他时,他就回答说:院士,院士,出了这个院,什么都不是。 另外,越到高深研究的科学家,就越是长期困惑于一些艰深的理论。因为,最前沿的科学,就是模型,就是假说。比如 40 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时间是无始无终的,宇宙是无边无际的。到了今天,我们知道,宇宙至少有了个起源奇点。也就是说,学得最艰深的人,往往可能跟最简单的,可能是真理也可能是谬误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杨振宁就曾经说过:科学解决了很多问题,但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科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去请教哲学吧;哲学也不能解决,你就去请教宗教吧。我觉得,他这么说,并不表示他真的就迷信了嘛。 绝对的,至少迄今为止,人类都会有信仰。 《科学世界》:科学素养对抵制邪教和迷信有什么作用? 王渝生: 科学素养这个词,我个人觉得比科学素质要好一点。因为,素质更强调先天的生理心理条件所决定的一个人的品质,而素养更多地来自一种后天养成。 科学素质的涵义具体说来就是四科加一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科学方法、树立科学精神,崇尚科学思想,并有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有了一定科学素养,才能对迷信与科学、邪教与科学的区别有一个正确地认识。之所以有些研究科学的人仍然会去信邪教,是因为他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但仍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特别是缺乏与科学精神息息相关的人文精神。 《科学世界》:信仰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心理需求吗? 王渝生:绝对的,至少迄今为止,人类都会有信仰。 因为人除了追求物质生活以外,一定要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有个社会学家就曾说过,人类首先需要生存,然后要安全,之后,他就会有荣誉,然后就会有信仰。所以,信仰是一个人取得了基本物质生活保障之后一定会有的东西。而当未取得这种保障时,因为幻想要取得这种保障,也就更会有信仰。 但信仰是精神层面的东西。人的思维,是研究最不透彻的东西,信仰就是由思维产生的一个普遍性的东西,它是人类社会中每个成员都会有的心理需求,所以需要引导、教育、宣传,让社会成员树立高尚的信仰。 《科学世界》:科学最终能消除迷信吗? 王渝生: 对这个问题,我只能说:科学是在逐渐与迷信的斗争中一点点消除迷信,但不可能完全把迷信最终消除。如果科学最终消除了迷信,那么科学本身也不存在了。因为,科学与迷信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如果迷信不存在了,那还要科学做什么? 全文刊于:《Newton-科学世界》杂志2008年第6期
个人分类: 其他|14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颠峰体验
zhangxp 2008-8-4 00:30
昨晚在电视上看了一场乒乓球录像,2000年奥运会的乒乓球半决赛,孔令辉VS佩尔森,懂行的就知道,这叫颠峰体验,绝顶的专业高手,在最重要的比赛中公平决战,其力量、速度、反应、控制都发挥到人所能达到的极限,在我们这样的爱好者看来,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叹为观止! 所谓颠峰体验,我觉得就是在很小的时空范围内集中了广阔时空的大量信息这样一种状态,智慧、能力达到一种超浓缩以至于浑然一体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么说可能有点太玄了,不过在颠峰体验中确实是会注意力完全集中,反应速度、记忆力都会达到极强的程度,此时心无旁務,一点细节都不会错过,以后也不会忘记,比如围棋选手对于重要的对局,即使是若干年后都会记得每一步以及在每一步上所考虑的各种变化,这都不是刻意的,而是当时达到了那种贯通的状态。 相对于颠峰体验,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平庸甚至卑微的,多少也都会有一些吧,但达不到这种程度,平庸者无法想象颠峰体验那丰富的快乐和痛苦,对于伟大者来说,快乐是伟大的,痛苦也是伟大的,平庸不应该存在,应该被扫荡,只要想到平庸和伟大的内心价值的巨大差异,扫灭无数个平庸为一个伟大让路或许就应该,从这个角度,我是理解尼采的,但我并不确定尼采的哲学就是对的,因为----有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不知道尼采是不是懂这个,能量守恒定律是尼采轮回观的一个基础,轮回的观点我赞同,但是我不确定----在确认轮回的情况下,尼采所持的态度对不对,因为,尼采和宗教的大部分原理都是一致的,差异也就是一步之遥,但是结论迥异。这一步的偏离谁是对的,还真不知道。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个主人和一万个奴隶,在轮回中我就是他们中的每一个,那么我是不是愿意以一万个奴隶的平庸卑微为代价集中资源换取一个主人的高贵和智慧?我非常的不确定这一点。 再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面对提高的机会,我是不是该力争自己获得这些机会而牺牲他人获得这种机会的可能?当然你可以说不要老想着竞争,要考虑贡献,考虑共赢,但是面对有限的资源,共赢是不是原理上可能的,这也很难确定,资源是不是真的是有限的,也很难确定,要是按照佛教的观点,你只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就可以和众生共赢。但是看看满世界的竞争吧,包括宗教竞争甚至宗教战争,一切看似美好的东西似乎都是残酷的竞争导致的。 *只有人具有反思生命的能力 远的咱不知道,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中,只有人才具有反思生命的能力,对于动物来说,再高等的动物,天生的就是唯物主义者,也天生的就是尼采主义者,一只饥饿的狮子在捕食羚羊的时候,绝对不会有道德上的障碍,它们不会有反思意识,所以----它们也不会有精神疾病。(甚至我认为,没有产生语言的原始人类也不会有反思意识)。比人更高级的生命形式(谁知道进化会发展出什么样的生命形式?),其和人的差别,都不会有人和动物的差别这么本质和重要的不同,这也许就是之所以在佛教的六种生命形式中,作为可以教化的众生是以人类为分界线的。 关于尼采和宗教,以后再仔细谈谈。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06 次阅读|4 个评论
宗教、哲学、科学对人的不同意义
可真 2007-4-18 23:06
宗教、哲学、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三种基本类型,它们对于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宗教是给人指明其此生之从何而来、往何而去,从而使其自觉此生的意义所在; 哲学是给人指明其此生于现世中的位置,使其知道此生所当发挥的作用所在; 科学则是给人以指导,使其明乎此生当如何合理发挥其所应发挥的作用。 然则,离开宗教的人生,乃是无聊的人生; 离开哲学的人生,乃是盲目的人生; 离开科学的人生,乃是迷妄的人生。
个人分类: 宗教|553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