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地震监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卫星与地温观测网相结合:汶川地震前兆的NCEP数据证据
热度 1 杨学祥 2014-9-27 05:26
卫星与地温观测网相结合:汶川地震前兆的 NCEP 数据证据 杨学祥 学者辛宝恒最近指出,为达到地震预报的目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与地温观测网相融合,再配合地磁、地电以及动物异常反应等观测项目,共同组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地震监测网是探测地震活动的当务之急。该地震监测网很可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跨世纪伟大工程之一。其意义丝毫不比三峡大坝、南水北调、防治沙漠化等伟大工程逊色。 四川汶川地震前兆 NCEP 数据证据提供了相关事例: 四川汶川地震前兆的NCEP数据证据 已有 1814 次阅读 2012-3-10 14:58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 | 系统分类: 观点评述 | 关键词:汶川地震 前兆 预测 遥感监测 强潮汐增温反应 四川汶川地震前兆的 NCEP 数据证据 杨学祥,杨冬红 马未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数据中心( NCEP )数据,获取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县 Ms8.0 级地震过程中的增温异常图像。结果表明,震前增温非常明显,最高增温达到 9 摄氏度 以上。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849 图 5.5.3 震前 12d 内中国西南地区的 NCEP 增温异常图 Fig 5.5.3 The abnormal NCEP temperature rise in southwest China 12 d before shocking http://www.kjdb.org/qikan/manage/wenzhang/2008-05-0211.pdf 分析 NCEP 图像,马未宇得到其时空变化的总体规律: 1. 起始增温: 2008 年 5 月 5 日 ,在汶川西南出现异常增温,位置是三板块运动形成的破碎带,较容易出现热异常(对应日月大潮——笔者加的)。 2. 加强增温: 2008 年 5 月 6 日 ,运动加剧,热异常沿“ Y ”字型断裂右侧断裂继续发展,最高温度达到 7 摄氏度 以上(对应月亮近地潮)。 3. 高峰增温: 2008 年 5 月 7-8 日最高温度达到 9 摄度以上(对应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4. 增温衰减: 5 月 9-10 日温度降低(对应潮汐强度减弱),进入临震状态。 5. 发震:北京时间 2008 年 5 月 12 日 (对应潮汐强度最小值)凌晨 2 : 00 再次增温, 14 : 28 发震。 6. 发震后增温衰退,但仍然存在异常,表明其后仍有余震 。 关注 5 月 2 日 和 5 月 5-8 日强潮汐 5 月 2 日 强潮汐 A 组合: 2008 05 02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0.00032 度,赤道处于高潮区。地震和冷空气活动增强。 5 月 5-8 日强潮汐 B 组合: 2008 年 5 月 5 日 为日月大潮 ** , 2008 年 5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 , 2008 年 5 月 8 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27.62531 度。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C 组合: 2008 年 12 日为日月小潮(上弦), 5 月 15 日 月亮赤纬角最小值 -0.00054 度,赤道处于高潮区。 2008 年 1-3 月为弱潮汐时期, 4-7 月为强潮汐时期。在经过 1 月 7 级地震间歇期之后, 7 级地震在 2 月发生 4 次, 3 月 1 次, 4 月 2 次, 5-6 月将达到高潮。 我们在 2008 年 4 月 28 日 指出, 5 月 5-8 日强潮汐 B 组合: 2008 年 5 月 5 日 为日月大潮 ** , 2008 年 5 月 6 日 为月亮近地潮 ** , 2008 年 5 月 8 日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27.62531 度。三者两两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震和冷空气活动最强 。 NCEP 图像显示的 2008 年 5-8 日增温过程与强潮汐时间一一对应,增温衰减与 9-10 日潮汐变弱一一对应,发震时间与上弦月相以及日、地、月在同一平面时间对应 。 马未宇的论文为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提供了 NCEP 数据证据,这表明汶川地震是有前兆的, 5 月 5-8 日的强潮汐组合使地壳断裂带张裂,释放出地内的地震热能;伴随潮汐强度减弱,释放的能量也减少,在潮汐强度达到最小值时,地震发生。 观察活动地震带在强潮汐组合时期的热能释放,是发现地震前兆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判断地震最可靠方法。以前也有人用过这种方法,但不在强潮汐时期,效果不显著。 尽快利用卫星遥感图像监测可疑地震带的强潮汐增温反应。 参考文献 1. 马未宇。汶川地震前的 NCEP 异常现象。科学导报, 2008 , 25 ( 10 ): 37-39 2. 杨学祥 . 关注 5 月 2 日 和 5 月 5-8 日强潮汐 . 发表于 2008-4-28 4:54:4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212 3. 杨学祥,杨冬红 . 日月同纬与自然灾害:可能是四川地震和余震的激发因素 . 发表于 2008-5-25 19:32: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6612 4. 杨学祥,杨冬红 . 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的 NCEP 数据证据 . 2008-6-5 5:09:43 科学网。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7849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6209.html 本文链接: 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655158.aspx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54620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825383.html 四川汶川地震前兆的 NCEP 数据证据   马未宇利用美国国家环境数据中心 (NCEP) 数据,获取 2008 年 5 月 12 日 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县 Ms8.0 级地震过程中的增温异常图像。结果表明,震前增温非常明显,最高增温达到 9 摄氏度 以上。马未宇的论文为四川汶川地震与潮汐关系提供了 NCEP 数据证据,这表明汶川地震是有前兆的, 5 月 5-8 日的强潮汐组合使地壳断裂带张裂,释放出地内的地震热能:伴随潮汐强度减弱,释放的能量也减少,在潮汐强度达到最小值时,地震发生。观察活动地震带在强潮汐组合时期的热能释放,是发现地震前兆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判断地震最可靠方法。以前也有人用过这种方法,但不在强潮汐时期,效果不显著。尽快利用卫星遥感图像监测可疑地震带的强潮汐增温反应。 作者: 杨学祥 杨冬红 母体文献: 2012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 会议名称: 2012 天灾预测学术研讨会议 会议时间: 2012 年 4 月 1 日 会议地点: 北京 主办单位: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语 种: chi 关键词: 增温异常现象知识脉络 潮汐强度知识脉络 能量释放知识脉络 地震前兆知识脉络 在线出版日期: 2012 年 7 月 10 日 http://d.g.wanfangdata.com.cn/Conference_7655158.aspx 探测地震活动新思路 卫星与地温观测网相结合 2014-09-26 14:38:26 来源:综合 作者:辛宝恒 期刊:太空探索   众所周知,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十分复杂的。天气预报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由于牢牢抓住了大气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了其它一些细节的纠缠。地震预报也必须牢牢抓住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一些细枝末节,才可以能达到预报目的。   天气预报员每天都要关注着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的动态,来做出每天的天气预报。由于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是处于冷、暖湿气团的交界面上,沿交界面过渡带内具有较大水平温差。在气象学上,称之为“大气能量锋带”,而大气能量锋带正是天气变化的制造者和触发机制。冷、暖气团的差异越明显,大气的能量锋带就越强,而所造成的天气变化就越剧烈。当今天气预报技术,就是在运用一切可能的措施、手段,来监测大气能量锋带的踪迹,天气预报获得成功是在人们预料之中的事。当然,如果天气预报员每天不去跟踪大气能量锋带的踪迹,而把主要精力死盯在大气物理凝结核等枝节上,同样会陷入不能自拔的地步。   地震预报与地震能量锋带   由于万有引力导致的地心引力(重力)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因而,地壳板块运动是永恒的。依据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运动必然导致板块之间呈现出相互拉伸、挤压和错动等复杂的运动形态,在某一区域,当板块之间挤压和错动达到一定的猛烈程度时,沿交界面之间,同时会产生出大量的热量(地热),挤压、错位越大,产生的热量也就越多,并有可能使得岩石介质达到熔融程度。地壳板块之间,所形成的炽热交界面,与两旁的地壳板块温度相比较,构成了巨大的温差。在此,与冷、暖气团交界面处的大气能量锋带相比较,笔者将地壳板块交界面间的巨大温差称之为“地震能量锋带”。   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处于炽热状态交界面处岩石介质与两旁岩石介质之间巨大的水平温度梯度,必然导致交接面内的岩石介质与两旁的岩石介质膨胀系数的巨大差异。从而,会产生出巨大的膨胀力。在巨大的挤压、错位和膨胀力的共同作用下,沿交界面水平膨胀系数对比最大处,就有可能触发地震的发生。可以推论,该膨胀系数对比最大处,也正是震源深度所处的位置。沿交界面其它膨胀系数对比较大处,很可能为后来的余震发生埋下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地震能量锋带也必然是地震活动的触发机制和制造者。 应着重指出,有人只谈地壳板块沿交界面的挤压、错位,而很少谈到有热量的参与,这是不可想象的。该不符合能量转换定律,也很可能是地震预报难关迟迟不能突破的症结所在。   由于在地震能量锋带的形成过程中,同时也会在交接面内产生大量热量,在孕震过程中,应有部分热量上窜并逃逸到地表以外。 仅就笔者一些研究表明,除了唐山地震在临震前 4 天有地温突升现象外,已知邢台地震、渤海地震和海城地震等临震前数天都有地温、气温明显增高现象。笔者还曾对国内外一些地震信息的搜集,发现大多数地震的临震前都有地温、水温的突升现象的存在。该现象的存在,很可能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显然,积极倡导组建地温观测网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的放矢。 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为组建地温观测网与卫星热红外遥感相融合的观测系统,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从而为寻找打开地震预报大门的钥匙,提供了无限的希望。   中国应组建地温观测网   已知中国大陆内部的地震活动断层,纵横交错有数百条,随着地震不断发生,活动断层还在增加。因此,要想挑选出未来要发震的那条断层,也决非是易事。   显然,地温观测点的布防,在活动断层附近需要予以重点考虑,不能设想用少数几个地温观测的观测,与所有的发震过程去一一对应。   笔者曾反复强调,组建地温观测网来跟踪、监测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是最为有效的理想模式。地温观测相对其它地球物理参量来说,不仅较易获取,而且它可暴露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对预报具有现实意义。组建地温观测网,就是把当前我国 2800 多个气象台站和 1400 多个地震台站,还可把散布在我国内陆各地的数万个无人气象站和无数个地震群测点,统一增设 80 厘米 以下深地温观测项目,同时都要纳入到地震监测网来。而且,很容易做到地温观测、资料传输和资料处理的自动化完善地步。 当然,只有建立起足够密集的地温观测网,才有可能确定出未来要发震的那条断层。该项目勿需太大的投资,而且都是目前我国现有的潜在资源优势,只要政府主管部门,有人出来组织协调就行了。   卫星遥感与地温观测相结合   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地震活动,显示出其视野广、时效快的特点,但须与地温观测网相融合,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优势,这主要是由于天气变化和地震活动不是来自同一个能源。近地表到处都可能充斥着一些虚假的热红外异常信息,这一切都需要地温观测网提供观测证据。组建天地一体化地温观测网,做到相互印证和优势互补。这可大大的降低地震预报的空报、漏报率,有可能突破目前地震无法预报的局面,为地震预报早日实现投入业务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该地震预报观测系统具有两大特点。一是 80 厘米 及以下深地温突升异常现象,基本上摆脱了地表以上的自然变化影响,通常情况下, 80 厘米 深地温日变化率多在 0.4 ℃ 以内上下摆动,很易辨别出其异常变化。二是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地震活动,转移到有地温突升的上空来,从而为卫星热红外遥感探测地震活动提供了重点监测范围和目标。卫星热红外遥感与地温观测网相融合的优点,是无法比拟的。   可以预料,对于临震预报来说,在地温观测网和卫星热红外探测都已具备的条件下,如果所监测到的地温突升异常是真实的话,可以推断在 3 天~ 5 天内,在热红外异常的分布范围内将会有大地震发生。所预报的发震时间和发震地点将是相当精确的。 虽然天气预报和地震预报有着截然的不同,但笔者认为,尽管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人类为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所创建的定理、定律和推理,毫无例外都是要遵循的。   地震成因、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难题。根据多年来跟自然打交道的经验和知识的累积,笔者认为:虽然,地震孕震过程和地质构造是十分的复杂和具有不可知性,但从预报的角度仔细考虑,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地震,最后地震发生都要通过地震能量锋带的形成、发展这一不可逾越的过程。因而,地震预报只要通过紧紧抓住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地震预报像天气预报一样获得成功都是有可能的。为达到地震预报的目的,卫星热红外遥感与地温观测网相融合,再配合地磁、地电以及动物异常反应等观测项目,共同组建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地震监测网是探测地震活动的当务之急。该地震监测网很可能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跨世纪伟大工程之一。其意义丝毫不比三峡大坝、南水北调、防治沙漠化等伟大工程逊色。 ( 责任编辑: UN651) 原标题:探测地震活动新思路 卫星与地温观测网相结合 http://news.sohu.com/20140926/n404679286.shtml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jdzdt200812003.aspx
个人分类: 防灾信息|3381 次阅读|1 个评论
2-3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希腊2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热异常地区
热度 1 杨学祥 2014-2-3 13:15
2-3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希腊2次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热异常地区 杨学祥 2013年2月-3月,2013年9月-11月,2014年4-5月,2014年11-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3年4月-8月,2013年12月-2014年3月,2014年6-10月,2015年1-4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4年2月为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可能导致冷冬。经过2个月的能量积累,2014年2月至2014年3月地震活动进入高潮。 热异常、地下排气、地震带和地震比较结果表明,欧亚地震带的1月16日-30日热异常区和希腊2次6级以上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澳大利亚东部热异常与克马德克群岛地区6.4级地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美国西海岸的热异常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洲东部(特别是日本)热异常区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值得特别关注。 地震快讯 2014年02月03日11:24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我有话说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2月03日11时08分在希腊附近(北纬38.3度,东经20.8度)发生6.3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中国地震台网速报 @地震速报哥 @头条新闻 @人民日报 @央视新闻 )   (原标题:地震快讯) http://news.sina.com.cn/c/2014-02-03/112429393556.shtml 希腊西部地震后进入紧急状况 7人伤民宅受损 2014年01月27日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7日电 据外媒报道,希腊西部爱奥尼亚海凯法利尼亚岛当地时间26日发生5.8级地震。目前,当地已宣布进入紧急状况,学校也被要求关闭。   报道称,有至少7人在当天的地震中受伤,此外,地震还破坏了部分民宅。地震发生后,当地有数百名居民在汽车中过夜。   此外,地震发生后又有数次余震,最高震级高达5.2级。   当地官员称,两艘渡轮正驶向凯法利尼亚岛,为岛上居民提供食宿。 http://stock.sohu.com/20140127/n394288098.shtml 目前的增温区可能与地下排气有关 已有 323 次阅读 2014-1-27 21:00 |个人分类:图片|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气温分布 地震带 地下排气 推荐到群组 有网友指出,目前的增温区可能与地下排气有关。分析表明,增温区主要集中在欧亚地震带和北美环太平洋地震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2789.html 热异常、地下排气、地震带和地震比较 已有 279 次阅读 2014-1-28 04:39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62845.html 震级(M) 发震时刻(UTC+8) 纬度(°) 经度(°) 深度(千米) 参考位置 6.12014-02-03 11:08:4638.320.420希腊 4.5 2014-02-03 11:02:46 38.4 73.2 7 塔吉克斯坦 4.9 2014-02-03 02:51:08 20.3 120.3 6 台湾恒春县附近海域 6.42014-02-02 17:26:35-32.9-177.830克马德克群岛地区 3.1 2014-02-02 15:55:26 31.1 101.4 10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 6.32014-02-01 11:58:45-56.8-27.4140南桑威奇群岛地区 3.6 2014-01-30 20:13:30 30.2 99.9 13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 3.2 2014-01-30 19:30:29 30.2 99.9 9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 3.0 2014-01-30 05:04:06 31.3 103.5 1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 4.1 2014-01-29 10:14:51 23.2 121.4 9 台湾台东县 3.0 2014-01-29 08:46:07 40.1 75.7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3.2 2014-01-28 20:06:33 31.4 96.5 6 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类乌齐县 4.6 2014-01-28 20:01:59 22.5 101.1 10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3.0 2014-01-28 19:41:39 39.7 75.4 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 6.12014-01-26 21:55:4438.220.420希腊 3.3 2014-01-26 16:28:13 39.4 77.0 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 6.02014-01-25 13:14:16-8.1109.270印尼爪哇岛附近海域 http://www.ceic.ac.cn/ 潮汐组合E:1月30日为月亮近地潮,1月28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19.39139度,2014年1月31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暖空气活动。强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和气温回升,28日与31日相差3天,本次变化强度较弱,处于转型时期。 二、2014年2月潮汐组合于雾霾的对应关系 潮汐组合A:1月30日为月亮近地潮,2014年1月31日为日月大潮,2014年2月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32度,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潮汐类型处于转折时期(蓝色为补充部分,本类型与潮汐组合C相同,强度稍弱)。 潮汐组合B:2月7日为日月小潮(上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19.30333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弱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和气温回升,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C:2月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7度,2月15日为日月大潮,12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 潮汐组合D:2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月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19.1692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弱暖空气活动。弱潮汐使赤道空气向两极流动,有利于低层偏南风的发展,带来较多水汽和气温回升,造成区部分地方出现大雾天气,但强度较弱。 潮汐组合E:2月28日为月亮近地潮,3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南纬0.00068度,2014年3月1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潮汐使两极空气向赤道流动,偏北风的发展有利于雾霾的清除。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3585.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54834.html http://bbs.sciencenet.cn/blog-2277-763091.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57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北京地震局:北京具有全国最密集强震监测网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2-20 10:29
北京地震局:北京具有全国最密集强震监测网 2011-12-19 03:26:52 来源: 新京报(北京) 本报讯 北京市明年将改造165个强震观测台,同时新建22个强震观测台。地震局昨天消息,目前北京具有全国密度最大的强震观测台。 昨天,北京市地震局消息,目前全市有241个强震观测平台,传输方式有人工拨号、无线通讯两种。明年,全市将陆续开展165个强震观测平台数据改造工程,将数据传输系统升级,预计明年6月完成改造。改造完成后,强震震动信息数据可实时传输至国家强震台网中心。 本市已有241个强震观测台站,平均百平方公里1.4个,分布于16个区县,是全国强震观测密度最大的地区,甚至汶川地震时都有反应。市震害防御与工程地震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年将新建22个强震观测台。届时,全市将达到263处观测台,监测部门将在台站传输改造基础上区域联网,开展地震预警和紧急处置前期试验工作。 “一般4.7级以上为强震。”该负责人介绍,强震观测台多位于郊区,一台传感器连着地下,还有一个强震记录仪。只要有震动,传感器就会将信息传到记录仪,记录仪再将数据传输出去。地震数据应用广泛,一些轨道建设、奥运场馆等大型工程都要进行强震监测和评估。 ■ 科普 ●强震观测台主要功能 进行地震烈度速报、震害快速评估 强震观测台网的地震信息快速发布 大震预警与地震应急控制等 ●获取地震事件数据的方式: 人工拨号方式:传输速率低,且数据传输不稳定,一般情况下需8-10分钟完成一个台站的一个地震事件传输 CDMA无线通讯方式:可实时监控仪器状态,在强震仪记录到地震事件后,将地震事件及时传输至监控中心 (本文来源:新京报作者: 郭超 ) 责任编辑:NN057 http://news.163.com/11/1219/03/7LJUKHU30001124J.html
个人分类: 备忘录|1773 次阅读|3 个评论
国际论文揭示中国精密地震监测仪器测量数据不符合要求
chrujun 2010-12-8 17:56
图1 不同台站数据噪音对比,中国台站噪音最大 图2 中国武汉台站噪音与NLNM模型对比,噪音大了约3个数量级【1】 超导重力仪灵敏度高,可用于地震监测。近日,我从10年前的一篇论文上发现一条令人吃惊的消息:中国的超导重力仪噪音竟然比标准噪音模型值高了3个数量级,无法采集可靠数据。原因是把超导重力仪放在了人文干扰大的武汉观测,而没有按照要求放在人文干扰小的地方观测【见附件】。 再联系到中国的多次地震震级计算错误,问题可能出在我们的观测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者是仪器工作环境不符合要求。 【1】Dirk Banka and David Crossley,Noise levels of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at seismic frequencies,Geophys. J. Int. (1999) 139, 87-97. Noise levels of 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s at sei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及仪器|5584 次阅读|7 个评论
也说张衡的地动仪
陈龙珠 2010-12-7 08:58
由于名人 方舟子先生出面质疑 ,近来有关东汉张衡 地动仪 的话题屡见 报端 。 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张衡的地动仪是用来感知已发生的地震的,不是预测未来何处将有地震。由方舟子先生近来的质疑而引发的争议,在此方面可算是对民众的一个知识科普。 其次,由于张衡地动仪的功能类似于现代的振动传感器,它应该就有一个对感受到的振动开始反应的触发振动水平的技术指标,地动仪底座振动水平低于这个指标,它是不会响应的。 某处发生了一次地震,其产生的地震波在向外传播过程中,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大地震动烈度整体趋势是逐渐减弱的,意味着在超过某个震中距之后,地表的震动程度就会低于地动仪的上述触发振动水平。因此,地动仪不可能对任何地方的地震都能感知的。 对2005年中国地震局专家复制的地动仪,这个触发振动水平是多少呢?主持研制的地震专家将这个指标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波及北京地区尤其是这只地动仪底座的实际振动水平公布出来,就可以解释汶川地震时它应该还是不应该有所反应的疑惑了。 由于地动仪体型乃至其底座尺寸较小,我对由其反应能准确指定地震方向的说法也表示怀疑。 尽管现代测试分析系统已十分先进,但在东汉那个时代就能提出地动仪这个现代传感器概念的地震监测系统,我还是对祖先们的智慧很感钦佩的! 综上所述, 教育部拟提请研究修改 教科书中有关地动仪的描述,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5293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