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工学院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过年送您一个笑话--发现一雷人图标--北大工学院门口的北大公学
热度 4 郑玉峰 2012-1-21 13:18
过年送您一个笑话--发现一雷人图标--北大工学院门口的北大公学
中午在北大工学院的青鸟胡同口突然发现一个新安放的路牌,觉得很搞笑。 回到办公室一查,原来人家是北大青鸟( 北大公学 )授权培训中心。希望这个“北大公学”不会对我们“北大工学”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混乱,尤其是送信、送快递、送包裹的。请务必不要把俺的信件送到青鸟去!!!(因为这样的不是悲剧的悲剧曾经发生过的)
4064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华为往事(八)--C&C08 万门机的开发
sunapple 2011-10-2 15:14
    我没有去义乌参加参加2千门的开局,因为这时候万门机的开发已经展开。     从2千门向万门机扩展,在当时的主要做法是用内部的高速总线将多个2千门交换模块连接在一起。像上海贝尔的S1240,富士通的交换机都是这种结构。李一男最初做的万门机方案也是考虑采用总线的方式。那时候公开的总线标准速度就快的是Intel的Multibus II总线。所以李一男决定用Multibus 来实现万门机。花几十万买来了开发设备,但研究了几个月后发现华为根本就没有技术能力来实现这么快的总线。     李一男和郑宝用都是华中工学院光学物理专业毕业的。这时候他们想到能否用光纤来把多个模块连接在一起。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因为当时光传输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在交换机中采用光传输技术的只有ATT的5号交换机。但正是这一个歪打正着的方案为华为后来的发展打开了局面。华为后来的远端模块,接入网,光传输产品也因此发展起来。     方案确定后,万门机项目组开始招兵买马。项目经理是李一男,我是软件项目经理,余厚林是硬件项目经理。软件项目主要成员有:洪天峰,周元,李海波,陈辉,伍能鹏。硬件项目组成员有:黄耀旭,朱天文,张裕,李建国。后来2千门开发结束后,费敏调到万门机项目组来任后台软件项目经理。这个项目组最后产生了华为 3个常务副总裁,3任中研部总裁(李一男,洪天峰,费敏),一个高级副总裁(黄耀旭)和一个执行副总裁(刘平)(在华为的高级干部中,常务副总裁相当于政治局常委,只有5,6个;高级副总裁相当于政治局委员;执行副总裁相当于中央委员)。     洪天峰也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南京邮电大学当老师。由于他的太太在深圳工作,所以经他的同班同学郭平介绍进入华为。洪长得五大三粗的,满脸的络腮胡子,很像他的名字。但一说起话来,却是轻声细气的,还常常会脸红,像个女孩子。他的性格也是那种很柔顺的那种。做事情很慢但很细,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半天才做出决定。但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和性格刚烈的任正飞能够很好地配合,并得到他长久的赏识,长期担任华为的COO.     华为当时销售的主要市场在农村,乡级以下的电信局。很多人(包括毛生江)都觉得2千门交换机就足够了,开发万门机根本就卖不出去。这样对万门机开发人员的信心就有了影响。为了给万门机开发人员鼓劲,李一男特地请郑宝用来给大家开会,郑总说,“你们尽管开发,开发出来,我保证帮你们卖掉十台”。当时听了还觉得很受鼓舞。大家都没想到,后来万门机不是卖十台,而是成千上万台地卖,成了国内电话网中的主流交换机。     1994年,万门机的开发进入最后联调阶段,正是最紧张的时候。这时,世界杯在美国开打。我是足球迷,既要做好万门机的开发,又不想错过看世界杯。我就向李一男建议,我们项目组每天加班到晚上2,3点,然后看一场世界杯的转播。第二天睡到中午再上班。就这样,万门机的开发进度没有耽误,世界杯的转播一场不拉地看了。当时我和李一男同租一套两房一厅的房子,他被我拉着也一块看了转播。李一男说他以前从来没看过这么多的足球转播。我相信他以后也没有再看过了。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机电工程师重返大学》访谈之三
outcrop 2011-8-26 15:49
《如果机电工程师重返大学》访谈之三:向复合型人才进军。本次特邀访谈对象:浦纪良,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机械系。现在一家微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工作。 详情: http://www.jdgcs.org/news/interview/2011/0824/interview-pujiliang.html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22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广西大学生运动会
dongzg101 2011-7-29 20:57
前几天,偶尔一起踢足球的工学院老师要我去工学院看广西大运会,昨天终于有时间抽空去看了看,足球、羽毛球、兵乓球的比赛,现场看比赛真精彩。在兵乓球球场,还遇到我们学校的老师和同学,和他们打了打招呼。
14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名额4万一个,招还是不招?
热度 14 xiegming 2011-6-17 15:48
今年北京大学工学院的招生政策终于尘埃落定,每个老师平均0.8个博士生名额,你招一个的话,交学校人民币40,000。如果再想招的话,可能有所谓“调控名额”:直博或硕博连读生93,800,普博生88,800,硕士生40,800。 另 招一个博士后,交经费100,000,这个没有名额限制。 看来大家以后更要花精力申请经费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9765 次阅读|18 个评论
北京电视台《魅力科学》专访
热度 1 xiegming 2011-4-21 01:15
4月16日18:40-19:00, 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魅力科学》栏目对工学院 谢广明 副教授的专访节目。在节目中,谢广明副教授就机器狗的比赛以及机器鱼的研发做了详细的介绍,展现了工学院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科研成绩。 《魅力科学》是北京电视台最知名的科学类栏目,以“科学好看、科学好玩、科学改变生活”为创作理念,充分运用故事化、悬念化的表现手法,结合不同的题材类型、赋予节目或轻松谐趣、或悬疑凝重的氛围,传递科学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节目的博客链接 : http://space.btv.com.cn/article/ARTI1302851037025323 节目的在线视频链接 : http://v.ku6.com/show/4i8PqWnoEJ-tFBpj.html 顺便说说幕后八卦: 足足拍了1天半,可是节目才20分钟左右,辛苦大家了。 搞得跟拍电视剧似的,来回让我们走几遍同一条路。 可惜我踢球的飒爽英姿表现不够,踢了时间不短,但精彩的没有抓拍到,应该多几个机位就好了。 很想要他们拍下的机器鱼和真鱼互动的视频,作为科研的依据,但是编导说可能台里不让给。
个人分类: 活动记录|4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抗战时期的《清华大学工学院研究季刊》和《工程季刊》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4-5 23:06
抗战时期清华《工程季刊》.doc 其创刊号的内容除三四种书报介绍之外,几乎全部为学术论文,包括:顾毓琇的《二重反应学说对于三相感应机之应用》;章名涛的《单相感应电动机之理论及张量分析》;华敦德的《钢筋混凝土薄层管中应力之分析》;王明之的《硬架混凝土桥》;刘仙洲的《二十年来蒸汽锅炉之进展》;倪俊的《交流电工程中之极性问题》;冯桂连的《清华自造之滑翔机》;汪一彪的《清华自制防毒面具实况》;吴柳生的《几种国产建筑材料之试验》;顾毓琇、朱曾赏的《感应电动机串联运用时之波形实验》。从中可知,清华大学 30 年代的工程技术教育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航空工程等领域。这些科技学术论文已远非《清华学报》初创期所载的那些译述文章可比,无论研究领域,还是研究方法显然已有较大幅度的跨越。 《清华大学工学院研究丛刊》已难考创刊于何年,但从抗战胜利复刊北平后于 1946 年 4 月出版的“工 101 号,土木 1 号”来看,似在此前曾出版过 100 期。 1946 年间出有 10 期。其内容似并非仅限于工程技术,如其“工 101 号,土木 1 号”就仅载有施嘉炀的《昆明急雨之分析》。看来,这是一种不定期出版的科学研究报告汇编,每期发表一篇专题研究报告,有如活页报告,借此日积月累,以反映该院的总体研究情况。 1925 年,清华学校大学部始有工程系 1932 年设立工学院,下设电机、机械、土木三系,并成立有土木工程学会、电机工程学会、机械工学会,先后创办有:《清华机工月刊》( 1936-10 - 1937-06 )、《国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会会刊》( 1932 - 1934 )、《国立清华大学工程学会会刊》( 1935 )等。这些是《清华大学工学院研究丛刊》和《工程季刊》等刊创刊的重要基础。 详见: 姚远 . 西南联大学术期刊及其科学传播——兼与西北联大比较 . 伊继东,周本贞主编 . 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 .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 313-325 ;中国现代史学会: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 2007-11-10 (昆明)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332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热度 1 kexuechuanbo 2011-2-10 16:41
中国论文数量居世界第一 引用率排在100名开外 2011年02月10日 07:0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雷 宇 岁末年初科学界的盘点不断展开,去年年初曝光的井冈山大学论文造假事件屡被提及。 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被一次性撤销。这起中国SCI论文饥渴背景下的疯狂案例曾令国际舆论哗然。 实际上,即便在我国最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或国家部委高层次的评审中,算数量、比速度,也是比较明显的问题。一些还算好但并非真正突出的发现,因为其论文发表在国际顶尖杂志,就被国内领导和部门作为突出贡献而庆祝并给予极大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突飞猛进。最新的媒体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据统计,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极好的论文,在中国还是凤毛麟角。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科学界如何潜心学术、摒弃急功近利专访北京大学教授饶毅。他一直坚持科研的质量、回归科学本质,秉持“慢”的理念。 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其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等动物发育的分子信号。饶毅的回国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记者:在国内的学术圈中,您的论文数量似乎并不多? 饶毅:论文是发表你的科学发现。论文可以看数量也可以看质量。如果用《让子弹飞》来比喻,你可以算很多次枪声后击中很多目标,但也可以看看子弹击中了什么目标。中国现在可能主要看枪响后报捷的喜报用什么材料,就是问发表在什么杂志,而很少人能判断打下的目标到底多重要。 我自己的论文数量比较少,自从2004年有独立的国内实验室后,发表过3篇原始文章。其中,两篇是神经发育:2005年《细胞》报道GSK参与极性形成,2007年《发育生物学》报道ILK参与极性形成;一篇是行为,2008年《自然神经科学》报道鱆胺参与争斗。 另外2005年我应邀在《自然神经科学》发表过一篇述评,评论同期一篇文章,虽然不是我们的研究,但我挺喜欢这篇文章,它对原研究者的结果提出不同的解释。而2006年、2009年、2010年,我在北京的实验室论文数量为零。这是国内实验室中发表论文特别慢的活标本,可供批判。 记者:我发现有个很矛盾的现象,您经常在中国报刊写文章,好像不低调,但对科学却很有耐心,又很低调。 饶毅:不矛盾。我写的中文文章,是为了推动改革、为了改善科学文化、为了让青年学生少受不良风气误导,所以数量不能太少。而科学是我的本行,无需在公众中谈。我自然有我的科学交流对象,而且我主张研究过程中积极交流,而不仅限于交流已经发表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对您个人实验室的情况也很好奇? 饶毅:我的实验室,无论是以前在美国的实验室,还是后来在北京的实验室,迄今为止,速度都不算很快。 在我的实验室,做实验完全取决于做实验者的喜好和自身动力,学生、技术员都有很大余地,而且他们多半很有主见。前不久的组会上,一个学生在回答我建议时说“好”,实验室其他人员惊讶了半天:好像是第一次听学生说“好”而不是反驳我。 一般来说,我的实验室不依赖速度的竞争,而是需要多想,多探讨,选择别人不太做的领域。 在美国时,我实验室做得最多的是神经导向分子,特别是1999年发现Slit蛋白质是神经纤维排斥性导向分子。这是我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Corey Goodman、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Marc Tessier-Lavigne同时发现的。 他们都是比我年资高的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Goodman的年资可以做我老师,Tessier-Lavigne是新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因为1994年证明第一个导向分子的工作闻名于世。1999年我们三个实验室的论文发表在同一期《细胞》杂志上。 我的实验室当年还有两篇文章,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神经元》,报道Slit参与神经细胞迁移的导向作用。因为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才能在该领域做下去。后来,从1999~2009年十年,我们共发表约20篇论文,全部集中在神经导向,以Slit为主,也做过其他两个分子,所有这些都集中理解一个问题:导向的分子机理。 记者:回国以后呢? 饶毅:我希望在中国的工作和我在美国的工作一样。我回国的时候,估计能做到这点。但是,从发表的论文看,我在中国的实验室,论文数量特别少。即使如此,我现在也有信心把国内的工作做得比美国的好。 这几年我的实验室研究方向从发育转到行为。实验室一些学生探讨和摸索了不同的行为范式,最后我们决定做社会行为的分子和细胞机理,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途径,剖析动物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这种转型,本身需要时间。我们进入新领域,行为领域的人不熟悉我们。行为和发育不同,有很多人工观察的部分。我不放心,重要实验,我都至少看两个以上学生重复的结果,不能出纰漏,必须严谨。所以,对于自己实验室的“慢”,我觉得至少在目前是必需的。 记者:如何解读这种“慢的标本”? 饶毅:科学研究的慢,不是偷懒不做,而是指重要的结果出现慢,但研究者积极思考,积极推进研究。 是否慢与个人风格和特色有关,也和研究的性质和领域有关。我们实验室因为研究性质、转型、风格、时期等多种综合因素,不可能快。我们不是故意追求慢,是速度不能做我们的目标,质量和高度更受重视。 在科学界,有少数科学家个人的产出可以既快又好。或许可以说,这是学术界都喜欢的“西施”,我们实验室很尊重和羡慕做得既快又好的科学家。 但是,我自知不是“西施”,而是有很多缺陷的研究者,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不可能很快,也就不宜“东施效颦”。 记者:论文发表的杂志好像大家觉得很重要,您如何看? 饶毅:在哪个杂志发表,说明当时一些同行对论文质量和重要性的看法。但是,它并非所有同行的看法,而是几个审稿人的看法,有时可以出现偏颇,而且有时间问题。所以,虽然发表的杂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文章的重要性,但是也会出现不准确的时候。 比如,神经生物学近年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发明是光遗传学,就是用光来操纵分子,发明技术的两篇关键论文,值得获诺贝尔奖,但它们在《自然神经科学》和《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而很多相关的后续文章发表在《自然》、《科学》和《细胞》上。 这是因为刚刚出来时,几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马上意识到其重要性,而后来大家很快都意识到重要性,所以后续的文章刊登在更显眼的地方。其他领域也出现过这样的现象,所以,一定要看内容、做学术判断,而不能单纯看发表杂志的名称。如果只看杂志名称,那么我们各个单位就不用科学家,而可以请初中生来评价科学了。 记者:您是否也感受到了一些压力? 饶毅:目前中国科学界比较求快,对我也不例外。 有人讥笑我老得不行而回国,有人认为我只能写博客不能做科研,有人认为我做不出科研成果才谈政策……不一而足。 也有人好意告诫我发表论文比发表议论重要,而且应该又快又多。实验室的学生也有善意的担心。我不愿骚扰实验室学生,不会经常催结果,而是有问题就讨论。但我不可能做到又快又好,只能有选择。 好在我已有工作基础,而且2005年在中国发表过一篇《细胞》论文,我得到的支持可以持续一些时间,只要我不怕喝倒彩的压力,不脱离自己的特点转而追求急功近利,还可以承受慢一些带来的压力。 记者:对于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您有哪些建议? 饶毅:对于中国的研究者来说,特别是年轻的研究者,目前比较难,如果做得慢的,在国内压力会比较大。 我现在愿意出来讲这些不是我自己需要特别支持。我接受中国青年报的采访,就是想提供一个标本,希望国内多一些单位能选拔和支持一些慢的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在目前情况下,选择优秀的人、有潜力的人、积极工作的人,即使他们“慢”,也支持他们,是不太容易的事情。支持快的人,支持错了,也没人责怪。而支持慢的人,也可能有搞错的时候,作为各级资源掌握者、决策者,这很不容易。 但是,世界科学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最重要的科学发现,既可能出自快的途径,也可能出自慢的方面。因此,不同的科学工作者根据各自特点,有所选择,有得有失。
个人分类: 期刊传播史论1|166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PSU工学院推荐的优秀PPT结构:The Assertion-Evidence Structure
NREnergy 2011-1-17 06:59
[转载]PSU工学院推荐的优秀PPT结构:The Assertion-Evidence Structure
没想到有教授专门教导研究生怎么准备Presentation,看后受益匪浅,特转载分享,具体信息请访问其网站(有推荐模板和有效例子可以下载)【注:下面网页属于PSU工学院指导学生科技写作 的网站部分内容: http://www.writing.engr.psu.edu/ ) http://www.writing.engr.psu.edu/slides.html Rethinking the Design of Presentation Slides: The Assertion-Evidence Structure Recently, much criticism has arisen about the common practice use of Microsoft PowerPoint. This web page challenges PowerPoint's default structure of a single word or short phrase headline supported by a bullet list. Rather than subscribing to Microsoft's topic-subtopic design for slides, this web page advocates an assertion-evidence structure, which is shown in Figure 1 and which serves presentations that have the purpose of informing and persuading audiences about technical content. This structure, which features a sentence-assertion headline supported by visual evidence, is documented in Chapter 4 of The Craft of Scientific Presentations , a November 2005 article i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esentation "Rethinking the Design of Presentation Slides." Figure 1. Example of a well designed slide . Four key assumptions exist for using the assertion-evidence structure. The first is that slides are an appropriate visual aid for the presentation. Too often, slides are projected when no visual aid would better serve the presentation. Second, the success of the presentation hangs on the audience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Third, the slides projected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differ significantly from the handout that a speaker might leave with the audience. For instance, the slides projected during the presentation cannot afford to have as much text on it as the handout does, because the audience is not only reading the projected slides, but listening to the speaker as well. Finally, the primary purpose of the slides is to help the audience understand the content, rather than to provide talking points for the speaker. For a number of years, others have advocated an assertion-evidence structure for slides in engineering and scientific presentations. These advocates include Larry Gottlieb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 Hugh Keedy (Vanderbilt), Bob Leedom (Northrop Grumman), Jean-luc Doumont ( Principiæ ), and Cliff Atkinson ( Sociable Media ). In addition, instructors such as Rick Gilbert and his team of trainers at PowerSpeaking, Inc., have recently started teaching this slide structure. To make it easier for you to adopt this structure, this web page provides a special PowerPoint template that you can download to your computer and modify to communicate your content to your audience. Also, to provide you with models, this web-page presents several student and professional examples that follow this structure.
个人分类: 教育为本|3899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收到院里邮件,感动得我内牛满面
xiegming 2011-1-1 22:32
今天中午收到院领导的邮件如下: 谢广明老师 : 节日快乐! 工学院从重建至今,已经走过了五年的时光。 五年来,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携手共进,工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从艰苦创建到初具规模,从默默无闻到跻身前列。这些都离不开您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您继续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值此元旦佳节,为表彰您今年的辛勤劳动,学院特向您发放年终奖金xxxx元,请您节后查收。 祝您合家团圆,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工学院 2011-1-1 感动得内牛满面哈!虽然同工同酬没有落实,可现在咱真也有年终奖了!至于具体奖金数,我就不透露了,便于领导做工作哈。
个人分类: 职称 待遇|6595 次阅读|4 个评论
看我这十年,株洲工学院
maczone 2010-7-30 17:06
没有在沉默中暴发,已经在憋屈中变坏。 先做个记号,有空再总结一下进入高校的这十年。
个人分类: 工作|31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名额分配有玄机
热度 1 xiegming 2010-7-16 00:21
最近两个事情闹心,其中一个就是研究生招生的事情。 让我感觉不舒服的就是没有给所有老师一个清晰明确的关于招生名额的分配的详细说明,整个过程缺乏透明性。 或许分配过程中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 但是由于没有及时把相关信息转告大家, 使得大家不知道是否公平公正。同时,缺乏一种监督机制,老师没有机会对分配过程进行监督和质疑,只能被动接受分配结果。 而我今天看到的结果是: 专业甲有4个老师,给分配了4个博士名额,10个硕士名额。 专业乙有6个老师,给分配了4个博士名额,5个硕士名额。 差的也忒多了吧!第一个专业的老师平均一人一个博士,2个半硕士;第二个专业的老师平均一人0.67个博士, 0.83个硕士! 我看了相关老师转给我的解释,也感觉很不合理,细节我就不透露了,或许是那位老师转述不全面吧。 我要找院长当面质疑。 在研究生名额分配的问题上,是不是每个老师都应该有发言权呢? 内容更新: 已经和院长交涉过了, 得到如下信息和结论,名额分配是各专业出人一起开过会讨论的,所以以后务必要派一个能挣能吵的老师出席。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6308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道好消息:工学院要同工同酬了!
xiegming 2010-5-7 18:21
今天参加某个会议,得到一个小道消息,据说下个学期开始以后,工学院的所有老师待遇要一样了。这个消息对我这个还是主要靠工资收入的人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自工学院成立以来,师资人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新招聘教员,助理教授的年薪至少十万以上吧,教授就更多了;另一类是原来就是北京大学的,后来随力学系整体并入工学院的老教员,工资待遇还是按照北京大学现有的体制进行。其结果是老教授的工资可能还不如一个新的助理教授。 原来说经过三年,逐渐过渡到新体制。如今工学院成立5周年了,终于有一点消息了。 噻,不容易啊。希望是真的。
个人分类: 职称 待遇|6224 次阅读|5 个评论
我们的大楼啊我们的痛!
xiegming 2009-9-17 22:51
工学院大楼已经酝酿了n年了,07年说完工,结果不行,后来说赶在奥运之前建好,结果没有任何动静。 后来说09年3月动工,又没动。又说7月动工,可这都快10月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们提出的实验室水池已经列入了设计,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有1个2米深的地方做实验了。现在只能在3-40厘米深的水里作实验,鱼还没有怎么游呢就触底了。今年申请的基金也获得了,相关的研究生也确定了,可是不能没有地方做实验啊。 大楼啊大楼,虽然我们不是什么大师,难道我们还不能想要大楼啊。
个人分类: 记忆·感触·工作|3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年北京大学工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转载)
xiegming 2009-5-18 18:02
2009年工学院和应用物理中心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通知 发布时间:2009-5-18 14:08:27  点击次数:45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 CAPT ) 2009 年暑期夏令营 第一轮通知 重要提示 :北京大学工学院和CAPT将以本次夏令营作为选拔2010年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方式之一,欢迎有意报考我院推荐免试招生的考生前来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 时间:7月17日 7月20日。 夏令营旨在促进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并进一步了解北京大学工学院及CAPT,并从中选拔优秀学生免试攻读研究生。 暑期夏令营期间,将举办专业介绍、学术讲座,实验室参观、校园参观等多种活动。并同时安排2010年工学院和CAPT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选拔工作(具体招生信息、面试安排以及相关信息敬请留意随后发布的通知以及北京大学2010年研究生招生信息)。 夏令营拟招收120人左右营员,各专业名额视报名情况待定。申请工作即日开始。 我们将为营员提供夏令营期间在京的食宿(北京本地学校学生不提供住宿)以及外地院校学生前往北京的单程硬座火车票费用(需出示车票报销)。 1. 申请资格: a. 全国高校理工科各专业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10届毕业生)。 b. 学习成绩优秀,专业排名在20%以前(科研突出者除外)。 c. 对所报专业的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愿意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d. 英语水平良好。(四级或六级均可) 2. 申请材料: a. 2009年申请表及个人陈述各一份; b. 专家推荐信2封,即需要2位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分别推荐; c. 成绩单(可自己打印,如有不实将取消录取资格)与总评成绩排名证明。 d. 获奖证书复印件各1份; e. 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或TOEFL成绩、或GRE/GMAT成绩等体现自身英语水平的证明1份; f. 申请人还可提交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 3. 申请方式: 1) 网上申报:申请人通过电子邮件寄送申请材料,email地址为:zhangqp(at)mech.pku.edu.cn。网上申报截止日期2009年6月10日。 2) 材料提交:将申请材料装入A4大信封,信封正面注明申报专业、姓名、所在学校及院系,并注明工学院夏令营申请或CAPT夏令营申请。所有材料邮寄至北京大学工学院教务办公室,邮政编码:100871。邮寄材料截至日期为2009年6月1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请尽早寄出),过期不再接受申请。 3) 未邮寄材料者,报名不予受理。 4. 材料审核及录取 审核和录取工作由工学院组织专门委员会负责。录取工作将于6月20日结束,录取名单将在北京大学工学院和CAPT网站上公布并直接通知本人(以电子邮件形式),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皆为未入选者,不另行通知。 5. 具体日程: 7月17日 8:00-17:00 夏令营报到、参观北大校园 7月18日 8:00-12:00 开营式、学院和专业介绍 7月19日 14:00-17:00 专题学术讲座、专业座谈 7月20日 14:00-17:00 专业座谈、推免面试、营员离校 注: 1. 日程为初步计划,具体安排可能会进行适当调整。 2. 营员可在北大校内自由就餐,工学院提供伙食补贴。 3. 营员报到后要求全程参加夏令营活动,不合格者不予报销车费。 4. 营员请自行提前预订返程车票,夏令营举办方不提供订票服务。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务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755444。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咨询电话:010-62567541。更多相关内容请留意北京大学工学院招生网页 http://www.coe.pku.edu.cn . 北京大学工学院 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与技术研究中心(CAPT) 2009年5月11日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4980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9 0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