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金字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清平乐·奇迹
Liuhengtao 2011-4-20 20:36
清平乐·奇迹
击水八千,八方八土。金字塔下,耸云破天;亚力灯塔,万里山河;空中花园,奇花异草;宙斯神像,统驭四方;摩索陵墓,肃穆天下;阿尔神庙,辉煌西野;太阳神庙,叱诧神榜;始皇兵马俑,势崩地朝; 如此浩大,壮观全球,累万载世人白骨,埋尽千层雪。奇迹,奇迹,奇迹,非一日之功矣。
3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渝然先生"给方舟子博士的公开信"之补遗
热度 10 lvnaiji 2011-4-19 15:54
吕乃基 适才看到罗渝然先生"给方舟子博士的公开信"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3948do=blogid=434917 ,一时有感而发,竟然越写越多,遂发展成此文。罗老师文章的脉络主要是:(详见链接) 1. 你和我都是人 2. 你应当强补基本素质 (1) 学会感谢社会 (2) 懂得知己知彼 3. 社会是金字塔结构 4. 祝你成功 善哉善哉!罗老师度人之心。这里说的主要是一种生活态度。 以下说几点或许也是一种生活的态度: 1.或许方舟子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但作为被攻的一方是否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似乎不具备这样的氛围,要就是完人,容不得一个“不”字,要就是一无是处。在一个处处讲辩证,“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国度,何以至此?似乎一旦被方舟子作为靶子,就此被“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 2(1)指出某些弊病,或许是另一种方式感恩,尽管苦楚。良药苦口利于病。作为一个社会中的知识分子,其主要职责是批判,而不是“歌德”。 (2)知己知彼,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信息总是不对称。可以要求一方掌握更多资料,但不能因此而剥夺发言权。如今,百姓对于社会状况所“知”何如?君不见都是“五毒”进肚后方知! 3.“金字塔”一说实在不敢苟同。一方面,对于学术及任何领域的权威,都应该接受更大更多的监督。我等占99%的“良民”绝不能把自己和社会发展的重任交给那可疑的“塔尖”。历史上“洞察一切”的塔尖把中国人民引向深渊的教训绝不能重现。另一方面,未来的发展必然建立于更多人的参与上,不是金字塔,而是网络。 这一点超越了基本的生活态度,关系到对各类权威主义的认识。 4.基本赞同。不过,参与本身也是学习,甚至是更好的学习。 以上仅就此文而言,并非为方舟子辩护。 罗老师宽容之心令人感怀,不过第三点有待辨明。
个人分类: 杂谈|4351 次阅读|27 个评论
[转载]科学像花儿一样 浙大“材料微结构摄影比赛” 科学即美学
热度 1 沈海军 2011-4-2 16:15
图1:揭秘金字塔——新型硅基太阳电池原型器件 作品简介:本作品为新型单晶硅太阳电池原型器件的界面扫描电镜图片。将两种金属材料的纳米结构(薄膜和硅衬底之间以及薄膜表面的金属纳米结构)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与传统的单晶硅片表面织构化(单晶硅衬底腐蚀后得到的“金字塔”结构)相结合,共同增强电池的陷光作用,以期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李喆(07级博士) 摄 图2:你是我的眼——铟掺杂氧化锌 作品简介:这是由透射电镜在放大4000倍的情况下拍摄的。整个画面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眼睛上部、眼球、眼睛下部和右下部分的点缀物。其中眼球是重点,它非常圆,其实它是由一圈纳米颗粒围成的,这些纳米颗粒在高放大倍数下基本呈正六边形,是铟掺杂的氧化锌。被圈在里面的纳米颗粒同样是掺铟的氧化锌,它们呈随机分布,远看就像眼睛里面的一些血丝。陈栋栋(08级硕士) 摄 图3:一代天骄@牡丹——氧化铜纳米花薄膜 作品简介:这是化学沉积制得的氧化铜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图中氧化铜具备等级结构:一级结构呈现出三维的牡丹花形貌,二级结构为二维的薄片,形状酷似花瓣,每片花瓣厚20—50纳米。这种特殊结构的氧化铜花状薄膜结构稳定,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电化学性能。 相佳媛(06级博士) 摄 图4:知——氧化铜 作品简介:这是用简单的湿化学法合成的氧化铜粉体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CuO粉体呈二维片状结构,长约500纳米,宽约200-300纳米,厚20-50纳米,从外形上看酷似“叶子”。该种特殊结构的纳米片状CuO,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电化学性能。落叶纷飞,有一种凄凉的悲怆,却更有一种坚强的美丽,美丽中带有希望。张冬(09级博士) 摄 中科院院士张泽去年4月从北方来到杭州,在浙江大学材料系开始了他新的学术生涯。工作之余,他会开一辆墨绿色的吉普车出发,去欣赏杭州美景。这几天,他正准备充当司机, 带材料系的同学们一起出游。但搭车的人要符合一个条件——必须是在刚刚结束的“材料微结构摄影比赛”中的前三,或者是最后一名。 因为科学 所以艺术 张泽院士是材料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他常说,“材料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能”。在他的研究工作中,常常要给材料拍照。用的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相机,拍的也不是我们平常所见的照片,而是把材料放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几十万倍甚至几百万倍后,拍到的纳米级的成像,可以看到原子的分布。其实不光是张泽院士,这是材料系的老师和研究生们都常要做的事。目前,浙大有4台高倍电子显微镜,是师生们做科研的热门设备。 张泽院士来到浙大作的第一场讲座是“材料性能与显微结构间关系”。他对着一张张材料微结构照片发出一次次由衷的赞叹:“大家看这个结构,真是美啊!”“我的一位研究生做了一个非常漂亮的材料,你们看这个曲线……”,过路人一定会误以为这位眉飞色舞的教授是在作一场美学报告。他加盟浙大之后,正在筹建浙大电镜研究中心,学校投入了45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置国际最高端电子显微镜,张泽院士期望把中心建设成为浙大乃至长三角地区材料、物理、化学、化工和机械等学科的科学家的高端共用平台。这不是一件买设备、用设备这么简单的事,首先要设计建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安置它。高倍的电子显微镜,连过路汽车产生的震动也会影响它的效果。 浙大材料系的系主任叶志镇教授也坐在席间听讲座,那段时间他正在想着,如何让学生对材料学科更有兴趣。张泽的讲座很打动他,让他想起自己读博士的时候,导师曾教导他,电镜观察很重要。“我在麻省理工学院访问的时候,发现那里经常会举办一些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和艺术创作能力。”叶志镇想到了微结构摄影,系里有得天独厚的设备,为何不让同学尝试一番,来一场微结构摄影大赛?大家来比比谁的研究做得好,再比比有没有艺术细胞,能不能从微观世界中看出点美学元素,读出点人生哲理? 因为艺术 所以科学 “要避免学生将来成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张泽院士很赞同叶志镇的想法,“确实应该开展一些积极向上、崇尚真善美的人文活动。”材料系其他几位教授想法也很一致,于是,大教授们兴致勃勃地开始操办起第一次微结构摄影大赛,张泽是大赛组委会的主任。比赛还设立了很丰厚的奖金,一等奖有4000元,相当于本科生年度的奖学金。 比赛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拍摄自己参与的研究成果,除了提供照片和说明文字,还必须有指导老师对作品的原创性作证明。“有的同学为了照片更加美观,希望能做一些PS处理,我们规定,除了上色,其他一切PS的修改都是不允许的。”叶志镇说。 材料系党委书记王东虽然不是材料学科出生,但对每幅作品都是如数家珍。“有幅获奖的作品叫‘金字塔’,我们评委会给它的一句话点评是‘因为艺术所以科学。”王东介绍,这幅作品拍摄的新型单晶硅太阳电池原型器件的截面扫描电镜图片,一种把光能转化存储为电能的材料。如果一种材料的表面非常光滑,那就会反射很大一部分光线,而这种材料的微观结构正好是一个个“金字塔”,太阳光照到这里,就能在内部相互反射,而 “逃”不出去。学术上称之为增加了电池的“陷光”作用,这就提高了光能的转换效率,很有应用前景。 “很多照片,就像野生动物摄影一样,要等待,要抢拍。”王东介绍,获得一等奖的杨叶峰的照片就是一幅因“技术和学术结合得相当精美”而征服评委的照片。“一开始我们认为他是把镜头‘钻’近了‘央视大楼’的底部拍出来的,但这个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后来才发现杨叶峰同学是抓拍了一个很有学术意义的瞬间。“就像摄影师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等待一群藏羚羊的出现,科学工作者也在等待某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种心情应该都是相通的。” 艺术就是人与自然交融 参加微结构摄影大赛的作品,在浙大材料系面向本科生的专业介绍会上派上了大用场。材料系面向大类学生举办专业介绍会的那天,本科大一大二的同学们对学长们拍摄的照片充满了好奇,学弟学妹们对着一幅“一代天骄@牡丹”的照片议论纷纷:“这不就是一朵西湖边的牡丹吗”王东在一旁笑着解说:“这当然是西湖边的牡丹,但它是盛开在西湖边的一所大学的实验室里。而且才几十纳米大。”这幅牡丹是06级的博士生相佳媛拍的。两年前,她通过多次试验制备出了一种电容量较大的氧化铜材料,在显微镜下观察微观结构,她惊喜地发现这种氧化铜材料像一朵盛开的牡丹。“当时我拍下了这张照片,还写了一篇关于这种材料的论文,我是这样形容它的,它就是‘flowerslike’(像花一样)”。 08级硕士陈栋栋用透射电镜,把铟掺杂的氧化锌放大了4000倍拍了照片。“当一只‘眼睛’活生生地映入我的‘肉眼’时,那种震撼是很难描述的,当‘双目’相对的时候,我感受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力量,人与自然交融的力量。”小陈把这张照片起名为《你是我的眼》,他说:“非等价半导体的掺杂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通过这只‘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片光明和希望!”决赛现场,小陈把“眼睛”的照片做成了一副眼镜,邀请了10多位同学来帮助做“模特”,各拍一张墨镜照。出场的阵势立刻征服了台下的观众,评委们听到雷鸣般的掌声,就一致决定把 “最佳人气奖”颁给了这双“眼睛”。 杨叶峰是2006年的直博生,他的获奖作品《央视大楼》是一张比较难懂的照片,之所以被评委相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其学术价值的肯定和对他坚持不懈的科研精神的鼓励。在杨叶峰最初开始研究生生涯的两年间,没有特别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但在2010年7月,他的论文终于被权威化学期刊接受,《美国化学会志》上全文刊载了他14页的研究论文,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因此获得了浙大学生的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 杨叶峰的研究领域是半导体纳米晶合成。目前,学术界对纳米四脚针状结构 (tetrapod) 的形成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对它核心区域进行结构表征还存在很大的困难,多个分支的空间阻碍,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核心区域的结构观察,因此,有关核心区域原子级分辨率的高分辨电镜照片仍十分罕见。通过潜心研究,他在国际上首次合成了Mg掺杂的ZnO纳米四脚针状结构,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拍下了照片。为了拍到这张照片,杨叶峰选了夜深人静的一刻,因为外界的震动、电磁波辐射等干扰都会影响成像质量,样品要在电镜腔体内事先稳定若干时间。“最重要的是要在拍摄过程中保持耐心,坚持!很多时候坚持和放弃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尤其是原以为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杨叶峰说。 决赛现场,浙大紫金港校区东区的教室挤满了学生和老师。张泽院士的即兴致辞让场内的同学都很兴奋。“我在这里发出邀请,这个比赛的前三名和最后一名,都可以搭我的车出去玩一天,我随时接受你们的预约。”张泽说,“参与”是最重要的,所以,最后一名也是值得和应该鼓励的 http://www.mememama.cn/2011/0115/1812_2.html
4409 次阅读|1 个评论
蜗牛与雄鹰
热度 1 joezhang 2011-3-30 10:49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飞上去。另一种动物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它可能要两个月,甚至两年。而且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从本科直到现在,我一直认为我是蜗牛。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顶端。但只要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2780 次阅读|1 个评论
底层人只能‘忍’着?
热度 4 lin602 2011-3-21 21:19
偌大世界,芸芸众生,社会结构呈金字塔形,下层人占绝大多数。 可怜的下层人,除了自食其力好好工作外,许多事情也只能忍着。 有什么利益,经常到不了这个层面。就连经济适用房,保障房这些本从政策上应该照顾下层人的好处,还有不少开宝马车的人来住,报纸上及网上也见到不少了。当然,许多好处也不让大众知道就没有了。 如果有什么工作上事情,下层人按原则办,当涉及到权势们利益的时候,他们给你电话,找你商量,你答应还是不答应。不答应?那你就不给面子.....,就不帮忙,那你等着瞧。 这是少数还是比例不少? 唉,可怜!下层人的尊严---你在那里。
2422 次阅读|4 个评论
卖刀夫——世界上最大的骗子
热度 1 sheep021 2011-3-7 13:18
世界上最大的骗子——麦道夫与庞氏骗局 2009年07月10日 星期五 14:02 全文见: http://hi.baidu.com/yinfawan/blog/item/d8583fe990586b36b80e2dcf.html 1.旁氏骗局与麦道夫: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生活在19、20世纪的意大利裔投机商,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在中国又称“拆东墙补西墙”、“空手套白狼”。 2008年经典骗局非美国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莫属,涉案金额高达500亿美元。 美国华尔街传奇人物、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前董事会主席伯纳德·麦道夫12月11日因涉嫌证券欺诈遭警方逮捕。检察人员指控他通过操纵一只对冲基金,使投资者损失至少500亿美元。 评: 有人常常以个别假冒中医的骗子来诋毁中医。 不知道他们知不知道这个卖刀夫——世界上最大的骗子。 我只是想说,蛆往肉里钻,不能因为肉会生蛆而不吃肉,关键是要管理好肉,不让他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4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儒教对中国人的毒害作用
热度 3 xscjack 2011-3-5 21:08
论儒教对国人的毒害作用 一、形成中国群体人格的思想渊源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沉闷的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几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王朝更迭,皇帝轮坐,但专制依旧,是那么地稳定、持久、沉 重、缓慢,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皇权专制的历史就长达2132年,辛亥革命后,皇帝没有人,但对皇权崇拜、轻信、期盼的心态,至今不都还残 留在许多人心中吗?“清官”的思想、“爱民如子”的思想、“做父母官”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皇权专制意识有如此悠久的影响呢?究竟是什么魔力,使皇 权专制思想阴魂不散呢? 魔力来自皇权专制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儒教。当大家一边忍受着别人的奴役,一边又享受着奴役他人的乐趣时,一边悄悄地往上爬、一边又担心有人爬上 来越位时,可能都没想那么多:主奴身份型等级制合乎人性、人道吗?合理合法吗?怎样让在上者永享特权在下者永不反叛呢?如何使等级金字塔结构的社会保持稳 定、大家都“安分守己”呢? 儒教把等级制说成神圣不可侵儿的天条:“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系辞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君子治野人,野人养君子”(《孟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论语*阳货篇》)、“尊卑贵贱,不逾行 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天无二日”、“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虽 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仪礼》)……这些理论,被上升成天经地义的法则,使人不敢怀疑。而且,还不会让 人所有的人反感,如一句“父,至尊也”,就让天下掌管家庭大权的的父亲们自豪万分;再一句“夫,至尊也”,又哄得天下做人丈夫的男子欣慰万分。如此一来, 社会就不易发生动乱了。由此可知,中国的皇权专制社会得到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自觉的、有力的支持。家长制的形成,构成皇权主义最深厚的根基,所谓“孝以治 家,忠以治国”是也。 父家长制下的家庭,实质上就是一个个小朝廷,犹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样,“父要子亡,子得不亡”,家长虽无皇帝之名,在家中却享有实实在在 的独裁统治权。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一个说了就算、掌有生杀大权的角色。中国的皇帝们特别重视“孝”,大力提倡“百善孝为先”,因为他们清楚,孝子必是忠 臣。表面上看他把孝提到忠君之前,其实是在培植忠君的人格。久而久之,“孝”就成了儒教驯化下的中国百姓们的共识。皇帝们以及皇权主义的帮凶帮闲们都深 知,只要所有的人做到了对父亲的“孝”,孝则顺,人格就慢慢定型了,一个人在家庭中被孝这根大棒打断了脊梁骨,就很难在社会上挺直腰杆了,即使有人唆使他 不顺也可能了。如此一来,皇帝们君临的虽是天下万民,但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家长”们自觉帮助他维持等级秩序,因而万民驯顺,治理起也就顺利多了。由此可 知,“皇权主义”最有力的维护者就是“家权主义”,皇帝最得力的拥戴者就是成千上万个小皇帝—家长。“家权主义”经长期发育,孕育了“皇权主义”,“皇权 主义”又反过来大力扶持“家权主义”。“家权主义”是专制社会之树,“皇权主义”便是这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家权主义”自始至终都是滋生“皇权主义” 的肥沃土壤,这就是皇权主义长盛不衰的心理原因,也是皇帝没了但百姓依然崇拜皇权、期盼皇帝的心理原因。只要“家权主义”没彻底消失,皇权主义就有萌芽的 可能,因为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于慑服家长统治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就趋向于接受皇权的治理。而中国的家长制遗风犹存,所以中国的皇权主义心态也就依然存在,风 光虽难再,偶尔露峥嵘。 二、中国群体人格的特征 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专制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不平等,在其影响下的人格特征就是: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所造成的主奴性人格。 所谓主奴性人格,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混杂着主子的骄横狂妄和奴才的卑躬屈膝,主子性和奴隶性同时植根在同一个人的人格中。支撑这一人格的就是专制主义的等级意识和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普遍存在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和浓重的尊卑心理,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专制社会中,等级无处不在,整个社会就是由等级链条串起来的。在这个等级链条中,每个人都兼有双重身份,既是一部分人的主子,同时又是另一部分人 的奴隶;对下是主,对上是奴;对上奴颜婢膝,对下是唯我独尊;每个都不由自主地被戴上别人加给自己的枷锁,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枷锁转套在别人身上。 唯一可以不受欺压的,只有皇帝一个,他是所有人的主子,处在等级金字塔的顶端,自命天子,可以为所欲为,享受最高特权。不过,中国专制社会没有世袭 贵族制度,皇帝人人都可以向往,所以,今日之皇帝也可能沦为他日的阶下囚。 皇帝同样有可能随时沦为弱势群体的一员 。于是乎,新登基的皇帝为了稳坐江山第一把交椅,往往会大杀功臣,耍尽各种残酷手 段,使尽各种阴谋诡计,使专制更加野蛮、黑暗。在理论上,儒教等级森严的“三纲五常”忠孝思想,就是专制者的帮凶,让中国人从灵魂到肉体都深深浸透了主奴 意识,形成了固定的心理结构,一代代遗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人格。 主奴性人格体现了中国人格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正是扭曲人格的表现。体现主子性人格的有:称王称霸、装神作圣、专横残暴、狂妄自大、谄上欺下、无法 无天、顽固不化。体现奴隶性人格的有:忍从驯顺、虚伪狡诈、依赖无赖、散漫懒惰、自轻自贱、轻信迷信、封闭保守。主奴两方面的人格特征相反相成,非常矛盾 又统一地体现在同一个人的同期中或同一个的不同时期中,根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对象,他会表现主奴性人格中不同的方面。在某群人面前占上风时,他就更 多地显露出主子的人格;在某人面前占下风时,他就更多地显露出奴隶的人格。 由于在中国等级制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兼有着主奴双重身份,而儒教理论恰好满足了每一个人作为主子身份的心理需要,所以能得到自上至下的一致拥护和贯 彻。每一个人都希望这套理论能让其奴役下的人安分守己,好守住自己的主子地位,又可怀一怀往上爬的野心,不妨碍自己有朝一日越越位,做更高一级的主子。人 人只想别人都安分守己,自己却并不安分守己,所以中国人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实际上则是勾必斗争、互相猜忌、彼此防范的伪君人。 三、告别臣民社会,用公民精神重建中国社会的群体意识 “要想将奴仆意识变公民意识,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中国宪政三步走之“训政”阶段,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改掉国民身上的主奴性格,让4万万同胞自己起来当皇帝。因为当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人民对帝制都很适应、很熟悉,有皇帝人都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循规蹈矩,没有皇帝,人民却不知如何是好,天下大乱?! 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帝制、但是皇权思想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子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主奴皇权思想至今任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国人的脑子里。 中国这几千年只有发展,没有进步。这长达2100年的社会可称为臣民社会,或子民社 会,价值理论的核心就是“尊卑贵贱,天然合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是不平等的,等级差别是制订社会制度的出发点,其社会制度是强化这种不平 等,其意识形态是鼓吹这种不平等,不平等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臣民社会中的百姓,一无生命保障,二无财产保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拥有者,随时随地可以侵犯百姓的财富;三无人格独 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们不是根据契约受雇于国家,而全都是国家的仆人、皇帝的奴隶,只有服务的份,没有任何权利,荣辱兴衰,生杀予夺,听任国家 与皇帝的处置,帝王的喜怒爱憎,转瞬间决定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命运;四是高度人身依附:子女依附于家长,家长依附于官员,小官依 附于大官,大官依附于皇帝;五无言论自由,因为儒教那一套尊卑贵贱的等级理论本就骗人的,经不起推敲的,但对于维护等级秩序起着关键重要的作用,故特权阶 级会不惜一切代价加以捍卫,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不容许人们思考,不容许言论、自由,结果便是长达2100多年思想的荒漠。 近代中国社会的改革者以为我们的落后只是经济问题,希望“洋为中用”。想以实业兴国以富强国家,以挽救专制帝国于将倾。想“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 政策来实现民族的中兴。但是,我们落后于西方世界的真正原因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为公民社会的价值理念核心 与臣民社会恰好相反,是——平等。平等是公民社会制订一切社会制度的出发点,也是公民社会的道德、法律所捍卫的、追求的社会准则。 公民精神,是以平等为核心价值观并由此生发的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方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精神。 公民与臣民有着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最大的不同,就是公民是诚实的、是宽容的......而臣民是不诚实的,往往不是人不愿诚实、而是因为专制社会里广泛存在着不允许怀疑的绝对权力!!!这种绝对权力与科学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公民社会里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诚实基础上的怀疑和质疑精神!!!这使得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素质教育无法真正开展,我们的科研体制分配不公.......这使得诸多社会改革步履蹒跚,举步维艰!!!!.......
个人分类: 按类别|253 次阅读|4 个评论
论儒教对国人的毒害作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热度 1 xscjack 2011-3-5 20:53
论儒教对国人的毒害作用 一、形成中国群体人格的思想渊源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沉闷的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几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王朝更迭,皇帝轮坐,但专制依旧,是那么地稳定、持久、沉 重、缓慢,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皇权专制的历史就长达2132年,辛亥革命后,皇帝没有人,但对皇权崇拜、轻信、期盼的心态,至今不都还残 留在许多人心中吗?“清官”的思想、“爱民如子”的思想、“做父母官”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皇权专制意识有如此悠久的影响呢?究竟是什么魔力,使皇 权专制思想阴魂不散呢? 魔力来自皇权专制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儒教。当大家一边忍受着别人的奴役,一边又享受着奴役他人的乐趣时,一边悄悄地往上爬、一边又担心有人爬上 来越位时,可能都没想那么多:主奴身份型等级制合乎人性、人道吗?合理合法吗?怎样让在上者永享特权在下者永不反叛呢?如何使等级金字塔结构的社会保持稳 定、大家都“安分守己”呢? 儒教把等级制说成神圣不可侵儿的天条:“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系辞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君子治野人,野人养君子”(《孟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论语*阳货篇》)、“尊卑贵贱,不逾行 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天无二日”、“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虽 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仪礼》)……这些理论,被上升成天经地义的法则,使人不敢怀疑。而且,还不会让 人所有的人反感,如一句“父,至尊也”,就让天下掌管家庭大权的的父亲们自豪万分;再一句“夫,至尊也”,又哄得天下做人丈夫的男子欣慰万分。如此一来, 社会就不易发生动乱了。由此可知,中国的皇权专制社会得到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自觉的、有力的支持。家长制的形成,构成皇权主义最深厚的根基,所谓“孝以治 家,忠以治国”是也。 父家长制下的家庭,实质上就是一个个小朝廷,犹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样,“父要子亡,子得不亡”,家长虽无皇帝之名,在家中却享有实实在在 的独裁统治权。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一个说了就算、掌有生杀大权的角色。中国的皇帝们特别重视“孝”,大力提倡“百善孝为先”,因为他们清楚,孝子必是忠 臣。表面上看他把孝提到忠君之前,其实是在培植忠君的人格。久而久之,“孝”就成了儒教驯化下的中国百姓们的共识。皇帝们以及皇权主义的帮凶帮闲们都深 知,只要所有的人做到了对父亲的“孝”,孝则顺,人格就慢慢定型了,一个人在家庭中被孝这根大棒打断了脊梁骨,就很难在社会上挺直腰杆了,即使有人唆使他 不顺也可能了。如此一来,皇帝们君临的虽是天下万民,但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家长”们自觉帮助他维持等级秩序,因而万民驯顺,治理起也就顺利多了。由此可 知,“皇权主义”最有力的维护者就是“家权主义”,皇帝最得力的拥戴者就是成千上万个小皇帝—家长。“家权主义”经长期发育,孕育了“皇权主义”,“皇权 主义”又反过来大力扶持“家权主义”。“家权主义”是专制社会之树,“皇权主义”便是这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家权主义”自始至终都是滋生“皇权主义” 的肥沃土壤,这就是皇权主义长盛不衰的心理原因,也是皇帝没了但百姓依然崇拜皇权、期盼皇帝的心理原因。只要“家权主义”没彻底消失,皇权主义就有萌芽的 可能,因为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于慑服家长统治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就趋向于接受皇权的治理。而中国的家长制遗风犹存,所以中国的皇权主义心态也就依然存在,风 光虽难再,偶尔露峥嵘。 二、中国群体人格的特征 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专制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不平等,在其影响下的人格特征就是: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所造成的主奴性人格。 所谓主奴性人格,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混杂着主子的骄横狂妄和奴才的卑躬屈膝,主子性和奴隶性同时植根在同一个人的人格中。支撑这一人格的就是专制主义的等级意识和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普遍存在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和浓重的尊卑心理,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专制社会中,等级无处不在,整个社会就是由等级链条串起来的。在这个等级链条中,每个人都兼有双重身份,既是一部分人的主子,同时又是另一部分人 的奴隶;对下是主,对上是奴;对上奴颜婢膝,对下是唯我独尊;每个都不由自主地被戴上别人加给自己的枷锁,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枷锁转套在别人身上。 唯一可以不受欺压的,只有皇帝一个,他是所有人的主子,处在等级金字塔的顶端,自命天子,可以为所欲为,享受最高特权。不过,中国专制社会没有世袭 贵族制度,皇帝人人都可以向往,所以,今日之皇帝也可能沦为他日的阶下囚。 皇帝同样有可能随时沦为弱势群体的一员 。于是乎,新登基的皇帝为了稳坐江山第一把交椅,往往会大杀功臣,耍尽各种残酷手 段,使尽各种阴谋诡计,使专制更加野蛮、黑暗。在理论上,儒教等级森严的“三纲五常”忠孝思想,就是专制者的帮凶,让中国人从灵魂到肉体都深深浸透了主奴 意识,形成了固定的心理结构,一代代遗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人格。 主奴性人格体现了中国人格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正是扭曲人格的表现。体现主子性人格的有:称王称霸、装神作圣、专横残暴、狂妄自大、谄上欺下、无法 无天、顽固不化。体现奴隶性人格的有:忍从驯顺、虚伪狡诈、依赖无赖、散漫懒惰、自轻自贱、轻信迷信、封闭保守。主奴两方面的人格特征相反相成,非常矛盾 又统一地体现在同一个人的同期中或同一个的不同时期中,根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对象,他会表现主奴性人格中不同的方面。在某群人面前占上风时,他就更 多地显露出主子的人格;在某人面前占下风时,他就更多地显露出奴隶的人格。 由于在中国等级制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兼有着主奴双重身份,而儒教理论恰好满足了每一个人作为主子身份的心理需要,所以能得到自上至下的一致拥护和贯 彻。每一个人都希望这套理论能让其奴役下的人安分守己,好守住自己的主子地位,又可怀一怀往上爬的野心,不妨碍自己有朝一日越越位,做更高一级的主子。人 人只想别人都安分守己,自己却并不安分守己,所以中国人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实际上则是勾必斗争、互相猜忌、彼此防范的伪君人。 三、告别臣民社会,用公民精神重建中国社会的群体意识 “要想将奴仆意识变公民意识,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中国宪政三步走之“训政”阶段,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改掉国民身上的主奴性格,让4万万同胞自己起来当皇帝。因为当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人民对帝制都很适应、很熟悉,有皇帝人都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循规蹈矩,没有皇帝,人民却不知如何是好,天下大乱?! 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帝制、但是皇权思想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子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主奴皇权思想至今任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国人的脑子里。 中国这几千年只有发展,没有进步。这长达2100年的社会可称为臣民社会,或子民社 会,价值理论的核心就是“尊卑贵贱,天然合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是不平等的,等级差别是制订社会制度的出发点,其社会制度是强化这种不平 等,其意识形态是鼓吹这种不平等,不平等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臣民社会中的百姓,一无生命保障,二无财产保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拥有者,随时随地可以侵犯百姓的财富;三无人格独 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们不是根据契约受雇于国家,而全都是国家的仆人、皇帝的奴隶,只有服务的份,没有任何权利,荣辱兴衰,生杀予夺,听任国家 与皇帝的处置,帝王的喜怒爱憎,转瞬间决定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命运;四是高度人身依附:子女依附于家长,家长依附于官员,小官依 附于大官,大官依附于皇帝;五无言论自由,因为儒教那一套尊卑贵贱的等级理论本就骗人的,经不起推敲的,但对于维护等级秩序起着关键重要的作用,故特权阶 级会不惜一切代价加以捍卫,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不容许人们思考,不容许言论、自由,结果便是长达2100多年思想的荒漠。 近代中国社会的改革者以为我们的落后只是经济问题,希望“洋为中用”。想以实业兴国以富强国家,以挽救专制帝国于将倾。想“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 政策来实现民族的中兴。但是,我们落后于西方世界的真正原因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为公民社会的价值理念核心 与臣民社会恰好相反,是——平等。平等是公民社会制订一切社会制度的出发点,也是公民社会的道德、法律所捍卫的、追求的社会准则。 公民精神,是以平等为核心价值观并由此生发的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方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精神。 公民与臣民有着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最大的不同,就是公民是诚实的、是宽容的......而臣民是不诚实的,往往不是人不愿诚实、而是因为专制社会里广泛存在着不允许怀疑的绝对权力!!!这种绝对权力与科学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公民社会里的科学精神就是在诚实基础上的怀疑和质疑精神!!!这使得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素质教育无法真正开展,我们的科研体制分配不公.......这使得诸多关键社会改革步履蹒跚,举步维艰!!!!.......
个人分类: 按类别|1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论儒教对国人的毒害作用
热度 1 xscjack 2011-3-5 20:37
论儒教对国人的毒害作用 一、形成中国群体人格的思想渊源 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沉闷的中央集权专制的政治制度,几乎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王朝更迭,皇帝轮坐,但专制依旧,是那么地稳定、持久、沉 重、缓慢,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1年,皇权专制的历史就长达2132年,辛亥革命后,皇帝没有人,但对皇权崇拜、轻信、期盼的心态,至今不都还残 留在许多人心中吗?“清官”的思想、“爱民如子”的思想、“做父母官”的思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皇权专制意识有如此悠久的影响呢?究竟是什么魔力,使皇 权专制思想阴魂不散呢? 魔力来自皇权专制的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儒教。当大家一边忍受着别人的奴役,一边又享受着奴役他人的乐趣时,一边悄悄地往上爬、一边又担心有人爬上 来越位时,可能都没想那么多:主奴身份型等级制合乎人性、人道吗?合理合法吗?怎样让在上者永享特权在下者永不反叛呢?如何使等级金字塔结构的社会保持稳 定、大家都“安分守己”呢? 儒教把等级制说成神圣不可侵儿的天条:“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周易*系辞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君子治野人,野人养君子”(《孟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论语*阳货篇》)、“尊卑贵贱,不逾行 次”、“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家无二主,国无二君,天无二日”、“君,至尊也;父至尊也;夫,至尊也。君虽 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仪礼》)……这些理论,被上升成天经地义的法则,使人不敢怀疑。而且,还不会让 人所有的人反感,如一句“父,至尊也”,就让天下掌管家庭大权的的父亲们自豪万分;再一句“夫,至尊也”,又哄得天下做人丈夫的男子欣慰万分。如此一来, 社会就不易发生动乱了。由此可知,中国的皇权专制社会得到了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自觉的、有力的支持。家长制的形成,构成皇权主义最深厚的根基,所谓“孝以治 家,忠以治国”是也。 父家长制下的家庭,实质上就是一个个小朝廷,犹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样,“父要子亡,子得不亡”,家长虽无皇帝之名,在家中却享有实实在在 的独裁统治权。拥有绝对的权威,是一个说了就算、掌有生杀大权的角色。中国的皇帝们特别重视“孝”,大力提倡“百善孝为先”,因为他们清楚,孝子必是忠 臣。表面上看他把孝提到忠君之前,其实是在培植忠君的人格。久而久之,“孝”就成了儒教驯化下的中国百姓们的共识。皇帝们以及皇权主义的帮凶帮闲们都深 知,只要所有的人做到了对父亲的“孝”,孝则顺,人格就慢慢定型了,一个人在家庭中被孝这根大棒打断了脊梁骨,就很难在社会上挺直腰杆了,即使有人唆使他 不顺也可能了。如此一来,皇帝们君临的虽是天下万民,但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家长”们自觉帮助他维持等级秩序,因而万民驯顺,治理起也就顺利多了。由此可 知,“皇权主义”最有力的维护者就是“家权主义”,皇帝最得力的拥戴者就是成千上万个小皇帝—家长。“家权主义”经长期发育,孕育了“皇权主义”,“皇权 主义”又反过来大力扶持“家权主义”。“家权主义”是专制社会之树,“皇权主义”便是这树开出的花、结出的果。“家权主义”自始至终都是滋生“皇权主义” 的肥沃土壤,这就是皇权主义长盛不衰的心理原因,也是皇帝没了但百姓依然崇拜皇权、期盼皇帝的心理原因。只要“家权主义”没彻底消失,皇权主义就有萌芽的 可能,因为在家庭生活中习惯于慑服家长统治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就趋向于接受皇权的治理。而中国的家长制遗风犹存,所以中国的皇权主义心态也就依然存在,风 光虽难再,偶尔露峥嵘。 二、中国群体人格的特征 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人格特征。专制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核心就是不平等,在其影响下的人格特征就是: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所造成的主奴性人格。 所谓主奴性人格,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混杂着主子的骄横狂妄和奴才的卑躬屈膝,主子性和奴隶性同时植根在同一个人的人格中。支撑这一人格的就是专制主义的等级意识和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普遍存在着森严的等级观念和浓重的尊卑心理,并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 在专制社会中,等级无处不在,整个社会就是由等级链条串起来的。在这个等级链条中,每个人都兼有双重身份,既是一部分人的主子,同时又是另一部分人 的奴隶;对下是主,对上是奴;对上奴颜婢膝,对下是唯我独尊;每个都不由自主地被戴上别人加给自己的枷锁,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枷锁转套在别人身上。 唯一可以不受欺压的,只有皇帝一个,他是所有人的主子,处在等级金字塔的顶端,自命天子,可以为所欲为,享受最高特权。不过,中国专制社会没有世袭 贵族制度,皇帝人人都可以向往,所以,今日之皇帝也可能沦为他日的阶下囚。 皇帝同样有可能随时沦为弱势群体的一员 。于是乎,新登基的皇帝为了稳坐江山第一把交椅,往往会大杀功臣,耍尽各种残酷手 段,使尽各种阴谋诡计,使专制更加野蛮、黑暗。在理论上,儒教等级森严的“三纲五常”忠孝思想,就是专制者的帮凶,让中国人从灵魂到肉体都深深浸透了主奴 意识,形成了固定的心理结构,一代代遗传下来,成为中国传统人格。 主奴性人格体现了中国人格的两面性,这种两面性正是扭曲人格的表现。体现主子性人格的有:称王称霸、装神作圣、专横残暴、狂妄自大、谄上欺下、无法 无天、顽固不化。体现奴隶性人格的有:忍从驯顺、虚伪狡诈、依赖无赖、散漫懒惰、自轻自贱、轻信迷信、封闭保守。主奴两方面的人格特征相反相成,非常矛盾 又统一地体现在同一个人的同期中或同一个的不同时期中,根据不同的环境,针对不同的对象,他会表现主奴性人格中不同的方面。在某群人面前占上风时,他就更 多地显露出主子的人格;在某人面前占下风时,他就更多地显露出奴隶的人格。 由于在中国等级制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兼有着主奴双重身份,而儒教理论恰好满足了每一个人作为主子身份的心理需要,所以能得到自上至下的一致拥护和贯 彻。每一个人都希望这套理论能让其奴役下的人安分守己,好守住自己的主子地位,又可怀一怀往上爬的野心,不妨碍自己有朝一日越越位,做更高一级的主子。人 人只想别人都安分守己,自己却并不安分守己,所以中国人表面看起来一团和气,实际上则是勾必斗争、互相猜忌、彼此防范的伪君人。 三、告别臣民社会,用公民精神重建中国社会的群体意识 “要想将奴仆意识变公民意识,需要人们进行长期的自我教育”。 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中国宪政三步走之“训政”阶段,就是要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改掉国民身上的主奴性格,让4万万同胞自己起来当皇帝。因为当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国有5000年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人民对帝制都很适应、很熟悉,有皇帝人都知道如何做人、如何循规蹈矩,没有皇帝,人民却不知如何是好,天下大乱?! 辛亥革命虽推翻了帝制、但是皇权思想却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脑子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主奴皇权思想至今任深深植根于大多数国人的脑子里。 中国这几千年只有发展,没有进步。这长达2100年的社会可称为臣民社会,或子民社 会,价值理论的核心就是“尊卑贵贱,天然合理”,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是不平等的,等级差别是制订社会制度的出发点,其社会制度是强化这种不平 等,其意识形态是鼓吹这种不平等,不平等几乎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 臣民社会中的百姓,一无生命保障,二无财产保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拥有者,随时随地可以侵犯百姓的财富;三无人格独 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们不是根据契约受雇于国家,而全都是国家的仆人、皇帝的奴隶,只有服务的份,没有任何权利,荣辱兴衰,生杀予夺,听任国家 与皇帝的处置,帝王的喜怒爱憎,转瞬间决定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命运;四是高度人身依附:子女依附于家长,家长依附于官员,小官依 附于大官,大官依附于皇帝;五无言论自由,因为儒教那一套尊卑贵贱的等级理论本就骗人的,经不起推敲的,但对于维护等级秩序起着关键重要的作用,故特权阶 级会不惜一切代价加以捍卫,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不容许人们思考,不容许言论、自由,结果便是长达2100多年思想的荒漠。 近代中国社会的改革者以为我们的落后只是经济问题,希望“洋为中用”。想以实业兴国以富强国家,以挽救专制帝国于将倾。想“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 政策来实现民族的中兴。但是,我们落后于西方世界的真正原因却“千差距,万差距,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因为公民社会的价值理念核心 与臣民社会恰好相反,是——平等。平等是公民社会制订一切社会制度的出发点,也是公民社会的道德、法律所捍卫的、追求的社会准则。 公民精神,是以平等为核心价值观并由此生发的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方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精神。
个人分类: 按类别|89 次阅读|2 个评论
面试(三)
热度 2 notforgetme 2011-3-1 18:58
临近毕业,正是找工作的高峰期。对于我们外地学生来说,是回去还是留下,却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 回去后若能考取一家事业单位,物质就有了保障,也不用频繁换工作了,生活逐步走向稳定甚至安逸。不过就这样离开这座城市,今后会不会遗憾? 留在这儿找工作,最理想的最可能的情况是去中科院做实验员,工作稳定,精神环境绝对给力。每天都能受到来自学术金字塔塔顶的大牛们的工作指导,也能享受到未来的大牛们的科研熏陶,同时还能聆听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报告。精神上确实满足,物质上相对来说就显得寒酸。所以在这儿安家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没有属于自己的窝,伴随的是一种无可奈何和漂泊的感觉。 两条路,孰优孰劣?内心的声音说我还是想留下的。那么多外地学生都留下了,难道偌大的城市就容不下我一个? 这个月初,中科院还有两次面试,努力争取吧!
2400 次阅读|3 个评论
图解: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前看(图)
热度 3 sheep021 2011-2-24 11:15
图解:一切向钱看、一切向前看(图)
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一美元上的金字塔和眼睛: 一美元纸币背面的两个圆环状内所描绘的图案,“白头海雕”和“金字塔”,其实是美国国玺(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STATES)的正反面的图案。 美元纸币背面(美国国玺)的金字塔和一只眼睛代表了什么含义? 一切向钱看 !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站得高,看得远,一切向前看。但只有脱离资本主义社会体系,才能有这样的觉悟和眼光。 关键 看顶层的袋袋里装的是什么货了 顶层的袋袋,既可指国家的顶层,也可指一个人的顶层——脑袋!!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6 次阅读|4 个评论
教育模式对古代文明的影响(2)
tingyy 2011-1-21 16:58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玛雅文明,这个南美洲的文明在欧洲的殖民主义者16世纪来到之前大概已经经历了2千多年的历程。然而在19世纪欧洲探险家在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一批巨大的石头建筑之前,生活在中美洲墨西哥一带的会说玛雅语的印第安人差不多已经被世界遗忘了。除了特别的语言和民间宗教、传说之外,他们几乎不知道自己的任何历史。开始,人们对在中美洲的热带丛林覆盖下发现的巨大金字塔型的建筑,精美的雕刻和奇形怪状的文字迷惑不解,这似乎是一种人们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的文明。因为在16世纪欧洲的殖民主义者远洋航行通过大西洋到达中、南美洲时,这里的印第安人社会处于一种生产力非常低下的奴隶社会,甚至有些还是刀耕火种的新石器时代。仅仅几百人的欧洲的殖民主义军队,就把那些印第安人的帝国给灭掉了。所以一直到19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人都认为印第安人原始野蛮,这些低级野蛮的文明当中怎么可能存在高级文明才可能拥有的东西?然而在这些热带丛林覆盖下发现的文明里存在着一些让人惊奇的东西,如巨型金字塔型建筑和巨大的石碑、精细雕刻的艺术品、古怪的象形文字、高深的数学和天文、计时知识等。这些都说明他们曾经有过光辉的文明。令人惊讶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玛雅文明的研究兴趣。到19世纪末伴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兴起,人们渐渐通过新的文化眼光“发现”了玛雅文明的价值。在中美洲的广大区域中玛雅人留下了几百座城市遗迹,这些巨大的石头建筑中精美的雕刻和奇形怪状的文字、符号,告诉人们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这些城市遗迹中有大约十几万座用于祭祀和天文观察的金字塔,玛雅人的金字塔与埃及的大金字塔不同,它们一般是阶梯型的,有些塔顶上还建有寺庙。阶梯型的金字塔可以方便祭司们登顶进行祭祀和天文观察。这些金字塔不仅建筑精美,而且建筑尺寸与一些天文数据有密切关系,塔身上还雕刻还各种图案和象形文字。另外一个代表辉煌的玛雅文明的是玛雅人在数学和天文学上的成就,他们在比欧洲人早8个世纪的时间就是将“零”运用到计算中来。同时借助数学上的深刻认识,玛雅人在没有分数概念的情况下,精确地计算出太阳历一年的时间,其精确度比我们现在所通用的格雷戈里历法还要精确。甚至通过对金星轨道的观察和计算,计算出金星公转周期为583.92日。这个计算结果的精确度达到每一千年仅有一天的误差。这些结果使得西方人大为震惊,他们怀疑玛雅人是从失落的大西洲人那里学习来的这些知识,甚至怀疑这些知识可能由是外星人传授给他们的。玛雅人使用十分奇特的象形文字记载历史大事和经文,他们用捶打过的树皮表面用石膏刮平,然后在上面画上图像和符号,这些经书可以像扇子一样折叠起来,现代考古学家把这样的书卷称之为精典抄本。可惜大量的用象形文字记载的玛雅历史、文化、科学、哲学的经书全都在16世纪被推行基督教的殖民主义者当做邪恶之物烧成灰烬。今天在世界上已经发现的仅剩有4本残存的玛雅经书。虽然在庙字、墓室的墙壁上,在金字塔和纪年石碑上,在陶器、玉器和贝壳上,还存有大量的象形文字,但是已经没有人认识这些奇特的象形文字。通过长期的艰苦努力,甚至动用了现代计算机技术,目前人们也还只能认识大约80%的玛雅象形文字。在玛雅民族的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也遭遇过天灾、战争等各种使得民族大衰败的事件。考古发现今天位于洪都拉斯西部的科潘·瑞纳斯镇的巨大的玛雅古城科潘,但是研究发现在公元8世纪巨大的城市科潘就已经被遗弃。玛雅人为什么突然抛弃了舒适的家、雄伟的广场和宫殿,……这一切却成为考古史上的不解之谜。科潘的衰败反映了玛雅文明有过整体衰退的情况。其它的南部低地城市汰柯、巴伦克等似乎大约在10世纪左右也被遗弃了,只是在北部的尤卡坦,玛雅文化继续在契晨·伊特萨、犹克斯莫、图拉和玛雅潘等城市繁荣。但是玛雅文明的繁荣甚至未能持续到15世纪,当西班牙人于16世纪入侵时,玛雅文明已经衰败不堪,她的鼎盛时期已经是几个世纪以前的事了。西班牙人于16世纪入侵时,还有很多玛雅经书存在,一些玛雅祭司还掌握着他们民族的文化知识。一些16、17世纪的基督教牧师在西班牙人到达尤卡坦半岛,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时,的确研究过那些被称为玛雅人的种族。他们也记录下包括一些有关玛雅宗教习俗、文字符号以及失落的城市、庙宇和废墟的信息,但这些记录非常支离破碎,而且带有极大的偏见。因为这些牧师的目标是消灭当地的文化和宗教,让当地人民都皈依基督那酥。他们认为玛雅经书是充满邪恶的内容的巫术书籍,那些掌握经书的玛雅祭司都是魔鬼。所以西班牙随军牧师狄亚哥·兰达指使西班牙殖民军队杀死了所有的玛雅祭司,烧掉了他们能够找到的所有经书。以狄亚哥·兰达为代表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牧师的文化入侵,大大加速了玛雅文化彻底走向失落。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我们知道:玛雅人社会从来也没有建立一个单一的统一王国,而是由许多相互对立的小国和城邦拼凑而成,多数时间它们都疲于相互征战。在文化上它们是同一的,但是在政治上它们是独立的。在玛雅人的宇宙观中,人类社会介于魔鬼的下层世界和神的上层世界之间,随时可能遭受十分危险的毁灭性力量的打击。为了不让这些毁灭性力量降临,他们诚惶诚恐,对神诚心侍奉,包括用牲口和人祭祀。玛雅宗教仪式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血祭——祭祀者以一种极为痛苦的方式向神灵献出自己的鲜血,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让神祗感到满意后宇宙才能得到有序的运转。在血祭仪式上不仅仅常常杀戳战俘来祭祀,通过有些玛雅的雕像还看到了甚至有国王和王后在自己身上放血来祭祀的情形。所以当那些欧洲来的基督教牧师和传教士看到这些血淋淋的宗教仪式时,往往认为那些玛雅祭司是操纵民众的魔鬼。古代玛雅人社会群体大致分为四个阶层:贵族、祭司、平民和奴隶。玛雅人一切值得骄傲的知识都是秘传的,为少数人掌握,由少数人传承,这些人就是玛雅祭司。在隔离的祭司学校里经过选择的上层人士(贵族和祭司)的子弟被传授那些秘传而复杂的知识。通常权贵人物的长子继承其父的权利和地位,其他儿子很小就“入学”了,经过系统的秘传,相当不容易地成为新一代祭司。玛雅象形文字连带其所记录、包含的文化历史内容都是由少数玛雅祭司一手包揽的。文化成就的一切几乎都依赖于文字;天文观测、历法编制、工程设计等等玛雅人的骄傲,全都是由通晓象形文字的玛雅祭司才能掌握。集天文学家、历法专家、工程师、数学家、史学家多种头衔于一身的玛雅祭司,担当了传承玛雅文化的全部责任,一般的老百姓对这些神秘而深奥的知识是完全无知的。当玛雅社会因为某些原因而衰败的时候,本身已经非常神秘化的教育事业就会十分萎缩,受过教育而且掌握知识的人数是会大大减少。同时,玛雅祭司大都是都集中在首都国王的周围。在玛雅人之间的战争中,或者在文化程度低于玛雅人的外族,如印加文明、阿兹台克文明,入侵时,这些“能够与神灵联系”的玛雅祭司是受到保护的人。而当欧洲的强势文化入侵时,人数少而且集中的玛雅祭司就很容易被彻底消灭。玛雅文化也就随着这些传承玛雅文化的祭司的消失而失落了。设想一下,如果玛雅人当时有比较发达的教育,掌握玛雅文字和知识的人数不仅仅是极少数的人,而是数量比较多的人。那么即使仍然可能会有一些知识失传,但不会发生整个文化的失落。所以我认为文明失落的内在原因是教育的缺失和知识的神秘化。(未完待续)
个人分类: 社会学学习心得|1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玛雅历
热度 4 liluyuan 2011-1-19 08:38
说说玛雅历
墨西哥的奇琴依扎Chichén Itzá地方的玛雅遗址中间有座巨大的金字塔,每年春分时,阳光在北面台阶上映射出一条巨蛇,昭示新春的到来。这表明当时中美洲原住民的天文和历法已经达到很高的成就,已经可以精确计算出春夏秋冬四季发生的时刻。 玛雅历有三种。一个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动,周期260天。另一个用于农事,周期365天。还有一个用来记载历史事件、预测未来的“长历”,周期144,000天。 一个地球年是365天,这很容易理解。长历用天数和玛雅计数法来纪年,也容易理解。但是,260这个数字的意义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了。 我想,我大致猜出了260这个数字的来源。 玛雅历的260这个数字来源于20和13。 20比较简单,是玛雅的基本数字,也就是手指加脚趾的总数。玛雅计数法则是20进位制,1到20相当于中国人的天干十数。 数字13跟玛雅人对金星的崇拜有关。金星绕日运行一周224.7天,地球绕日一周365.25天。这两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是2922天,等于13个金星年或8个地球年。 金 星是夜空中月亮之后最明亮的天体,希腊人美丽的爱神维纳斯,中国人长寿和智慧的老头子太白金星。它在中国还有两个名字:启明星和长庚星,因为它有时出现在 清晨,有时出现在傍晚。玛雅人也知道金星出现的两个不同位置。岂止知道,玛雅人密切地计算着金星的运行,用以预测祸福危安。 从地球上看,金星绕日运行的轨道使得她有大约260天出现在清晨,消失在太阳周围8天,又有大约260天出现在傍晚,然后消失在太阳的另一侧50天左右。 如果以20作为玛雅的“天干”,13作为玛雅的“地支”,玛雅记日的一个天干地支循环是260天,也就是金星每次出现的大约天数。我把这个假说叫做“金星说”。 关于260天的来源还有两个解释,一个是说人的妊娠期从最后一次月经到分娩共约260天。另一个解释跟一年的天数和太阳路过头顶的时间有关。 玛 雅最重要的神祉是玉米神珲珲纳布。他的身世十分离奇,是玛雅神话的重要篇章。珲珲纳布是造物主夫妇的双生子之一。他和弟弟被死亡神骗到地下王国砍头做了祭 品。他被砍下的头颅用唾沫让地下王国的血公主怀孕,到人间产下一对双生子“英雄兄弟”。英雄兄弟去到地下击败死亡之王,找到珲珲纳布的遗体。珲珲纳布终究 没有能够复活,但变成了玉米,养活万民。看来这个“妊娠期说”有些道理。 玛雅人怎样精确计算地球一年的天数呢?每年的冬至,金牛星座 Taurus出现在天顶。金牛座里有一团星云叫做Pleiades,天文学上名为 Messier object 45 (M45)。这团星云非常著名,古巴比伦人称她们为星星中的星星,定为黄道的起点。希腊神话里称之为“七姐妹” Sterope, Merope, Electra, Maia, Taygete, Celaeno, 和 Alcyone, 加上她们的父母 Atlas 和 Pleione。无独有偶,中国民间神话说她们是玉皇大帝的女儿们“七仙女”。M45在二十八宿里被叫做“昴”,属于西方七宿为首的昴日鸡宿。 每 年冬天北半球上空清晰可见的M45,巴比伦人的星星的星星,希腊人的七姐妹,中国人的七仙女,在玛雅人眼里的星空中出现在一条响尾蛇的尾部。玛雅人整个冬 天注视着M45这团星云,默默祝愿它平安地穿过天空,直到冬天过去,春天来临。M45在春分时消失在天边,标志了新的一个播种季节的到来。 每第13个金星年的冬至前后,M45,地球、金星、太阳将连成一线。迷人的M45星团在天顶,明亮的金星在清晨或傍晚的天边流连忘返,那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景象! 玛雅人依据M45出现的时间计算年份,但以20天为一月,18个月后,加上一个5天的“恶月”,每年共365天。玛雅人认为这额外的五天是倒霉的日子。在这个恶月里,他们让战俘举行足球赛,输家用作祭神的牺牲。 玛 雅人也利用太阳在地面的影子来计算一年的长度。玛雅人居住的区域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直照地面的阳光每年从南回归线(冬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再回到南回 归线,有两次路过玛雅人的头顶。这两个时辰的出现很容易观察:正午时分,房屋四周的地面上没有日影。太阳每两次路过头顶的时间加起来一共365 天。 玛 雅文化分布区域大约在北纬15度到20度之间。在这个地区,日影在树木或建筑物北面的时间是230到300来天。玛雅人崇拜太阳。每年太阳经过天顶的时刻 也是祭拜太阳的时刻。玛雅地区多深井。深井常常是玛雅人祭祀的场所。太阳当顶的时刻也就是阳光直照井底的时刻。每年阳光两次直照井底的时刻之间有两次间 隔,其中较长的间隔为230到300天左右。这个天数也可以用来较为合理地解释玛雅历的260天祭祀周期。我把这个假说叫做“日影说”。 13,20,365的最小公倍数是18980天,也就是52年。这是玛雅人的一个“甲子”。玛雅人每52年在他们的金字塔外面覆盖一层新的石块,并在春分那天举行一次盛大的祭拜庆典。 每年的春分日,玛雅人也用人作牺牲献给天神。跟恶月里的牺牲品不同,在春分的祭典上牺牲被认为是无上的荣誉,因此只有本部落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作为祭品。 除 了地球年和金星年外,玛雅人还维持着一个“长历”。长历的一个周期名为“巴克屯 B'ak'tun”,144,000天,玛雅长历记作1.0.0.0.0。根据玛雅石碑记载,巴克屯起始的年份是公元前3114 年。西历公元2012年的冬至12月21日在玛雅长历纪年为13.0.0.0.0,是第13个巴克屯的结束。迷信13这个数字的一些西方人因此预言那一天 是世界毁灭的日子。 玛雅人自己倒是不特别在意这一天的来去。这些中美洲原住民的日子还将继续下去。在墨西哥的库巴(Coba)地方发现 的一块石碑上记载的一个日子为 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13.0.0.0.0。这个数字 比十三个巴克屯13.0.0.0.0要多出19个玛雅数量级。玛雅人的日子还长得一时数不清。 别人我不知道,我自己估计13.0.0.0.1(公元2012年12月22日)那一天的太阳将照旧升起,互联网照旧存在,奇秦依扎访问归来的人如果感兴趣,照旧可以探究迷人的玛雅历。 图为春分或秋分时,阳光照在在奇琴依扎(Chichen Itza)玛雅金字塔上,形成一条大蛇: 图为金牛座里的M45:
6889 次阅读|7 个评论
八面体、金刚石、金字塔与六自由度并联机构
jianghzhit 2010-12-14 23:18
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够一窥其中的奥妙,也算有幸。 《众神的宫殿》 :1993年Robert Bauval发现吉萨高地的金字塔与猎户星座的三颗星排列方式完全一致。 然而,为什么要把星星建成金字塔的形状而不是其他别的什么形状呢?我想,很有可能,当时的设计者,认为天上的星星,就是那些镶嵌在天幕上光彩夺目的钻石。因为天然的金刚石,一般呈现八面体、十二面体,四面体,凸八面体等形状 。 必须找到一些证据支持以上的猜测:古埃及人能够得到天然的金刚石吗?他们对待钻石有什么样的看法?是否会把钻石与天上的星星联系起来? 下面这个大金字塔显然更像按照凸八面体的金刚石建造的,而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是施工困难的结果。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八面体与Gough-Stewart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之间的相似性。Merlet 指出,这种结构最早可以追述到1645年的 Christopher Wren(他还发现了单叶双曲面是直纹面这一事实),1813年的 Cauchy,1867年的 Lebesgue以及1897年的Bricard。而Gough在1947年为了处理轮胎测试问题,又重新发明了这种结构 。 欢迎给出八面体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理查德.艾尔曼著,众神的宫殿,吉林摄影出版社,1999年5月. 李大佛,屠厚泽,李天明著 , 金刚石、 PDC 钻头与工艺学 :2008.12,p53 Merlet, J.P., Parallel Robots, Series: Solid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 Vol. 128 , 2nd ed., 2006:p5 Bonev I.A., The true origins of parallel robots. January, 24 , 2003, http://www.parallemic.org/Reviews/Review007.html.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无商业用途)
个人分类: 异想天开|978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维小蚁与切割的金字塔
yanghualei 2010-10-10 16:32
1.一维白蚁 一小白蚁在一维的线路上径走去看它叔,哇,差点晕乎其下,原来前面一穴涯,路在前方噶然间断,白蚁没辙只有原路返回,打道回府,忽想起挚交上帝老儿,何不为寻其求援,启动无限通讯设施,滴滴接通,喂,上帝老儿白蚁小弟路前方一穴,无法通行故恳请设法过路, 白蚁老弟何不拓宽下维度,生成二维的径面,譬如架桥或者乘坐神雕小贤之背? 噢,还是上帝老儿阅历丰富,白蚁老弟先谢过了。 2.切割的金子塔 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缓缓流淌的尼罗河旁,一片石山林的吉萨高地,清幽宁静且风水甚好,古埃及的帝王们为延续龙脉并求的3000年后的轮回复归人间,在此打造子孙和自己的寝陵群,其选择技术精湛的工人和石匠, 对山林进行切割打磨以及抛光等多重工序,进而生成底面为正方形的正四棱锥型的金字塔 ,进而破解因未知了赋予埃及人们利用杠杆、滑轮以及绳索的建筑智慧的神话。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7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靠“买船”和“租船”能否实现我国的科技强国梦?
zhumengjin 2010-8-2 02:04
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联合蹂躏之后从此一蹶不振,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依然没有摆脱落后的帽子。我们知道,船坚炮利是科技相对发达的必然产物,近代和当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列强的直接原因在于科技的相对落后。缩小、甚至消除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不可少的必要条件。如何实现国家科技的发展和强盛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国家应该也必须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执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根本,国家科技人才队伍关系国家命脉,必须加大国家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的力度。然而,从目前执行的国家科技人才政策中,我们只看到了似曾相识的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历史重演。 以史为鉴,中国军事工业和高技术产业领域几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但凡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靠买船和租船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永远只能受制于人,永远没有后来居上的可能。买船和租船注定是让国家落后、自愿受制于人的自宫思维。 科技人才队伍是支撑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国家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不着眼于自身培养能力的发展,而是全面引入买船和租船的发展思路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思维对国家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只会起到弊大于利的负面作用。 在我国科技的某些空白和明显薄弱的领域,花费额外的资源从国外发达国家引进适量的尖端人才是无可争议的,但全国各行各业都舍本逐末,各个领域都像搞政治运动那样干起买船和租船的勾当就必然是灾难性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中国很多事情只要演变成带政治任务的全民运动,多半会给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带来或大或小的伤害。从百到千,再从千到万,当人才计划不分领域、不分规模而无限扩大,甚至成为一种新的政治运动时,必将对中国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长期伤害。恕我直言,当前轰轰烈烈进行的各种人才计划的本质就是花费纳税人的高额血汗钱,在国际上用高价购买别人培养好的现成人才,根本不管该领域是不是真的需要,反正买人的数量可以作为政绩就行。 实际上,很多连买都不是,由于有些人脚踏两只船,国家只不过是用买人的钱做了租人的事,并且租了还不能为我所用,租而不能用的实际效果就等于是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去帮最富有的美国搞科技投入。 事实上,一个国家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底座所能垒起来的高度决定了塔尖所能达到的高度。 人们往往看到的都是塔尖,所以塔尖很重要,但不能说塔的中底部不重要。没有金字塔中底座的建设和发展,也就不会有与国外金字塔一样高的塔尖。目前流传的这里钱多人傻,速来分羹的坊间语从侧面反映出国际顶尖人才们认为中国的¥是见者有份、不拿白不拿、而且随便混混就能拿很多¥的心态,这种在国外要拼命努力、在国内可以随便混混的心态实际上已经把中国金字塔的塔尖高度大大降低了。合理的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是从整个金字塔的建设来考虑,当整个人才平台建设好了,自然就会冒出有高度的塔尖来。一个国家的拔尖人才队伍是在金字塔的中底部人群的良性竞争中自动产生的,绝不是买卖来的。 古语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科技人才发展环境,即使买来塔尖也发挥不了在国外所能发挥的作用,反而为吹破牛皮的人提供了最佳的生存空间。而我们都清楚,外来变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远胜于土著变种,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意思大家肯定都懂的。 目前国家不是从整个科技人才金字塔的建设来考虑,而是把大量的资源从广大金字塔的中底部吸收过来,用来维护、装饰买来的、租来的悬空塔尖。不过,悬空的东西最终还是要垮掉的,不管被装饰得多么富丽堂皇。这种制造空中楼阁的人才政策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是时候反思目前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国家科技人才政策了!
个人分类: 科研时评|11680 次阅读|38 个评论
市场经济的塔形结构
fanxiaoyingz 2010-7-6 03:42
市场经济的塔形结构 市场经济派学者总是鼓吹说市场具有自动的、合理地配置资源的作用,有促使交换公平合理的作用,然而我却发现,市场经济和其它许多事物一样具有层次性,具有塔形结构,而这种塔形结构对于资源配置,对于商品流通,对于市场自发垄断势力的产生有决定性影响。 首先,市场不是坦途一片,不是一个资源公平流动体,而是一个金字塔形状的层次结构。处在这个层次底部的首先是农业,农业为工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政治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没有长久繁荣的农业,没有长久稳定的收成,以上事业都不会持久,所以农业处在市场经济的最底层。处在最底层的另一个门类是环境事业,环境事业是一个基础行业,目前基本没有利润可言,而且技术难度极大,谁也不愿意去做,所以政府包揽了。处在这个金字塔底部的还有采矿业,没有工业原料,一切都是白谈。所以处在市场金字塔底部的就是农业、环境业和采矿业。 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第二层是工业,其中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业之上的第三层是通讯业、物流业和商业,在通讯业、物流业和商业之上的第四层是服务业,在服务业之上的第五层是金融业,保险业。 每一个行业都有其研究机构,然而最上层的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欺骗性、虚假性和虚拟性、主观性成份越大。从而越容易被人或者财团所左右。这一点宋鸿兵同志已经在他的《货币战争》中讲的很清楚。 所以,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五层金字塔。这个金字塔有以下特点: 第一,随着层次的增加虚拟经济的成分越多。 越到高处经济单元所拥有的资金量就越巨大,呼风唤雨的能力就越巨大,其所设立的游戏规则就越有利于虚拟经济发展。在高层所谓的资产重组,投资,并购,参股,溢价发行等活动越活跃。 第二,随着层次的增加层次间行业利润的距离越大。也就是说金融保险业的利润大于服务业,服务业的利润大于通讯业、物流业和商业,而通讯业、物流业和商业的利润大于工业,而工业的利润大于农业、环境业和采矿业。尤其是现代社会,基本上把农业和环境业的利润挤压得成为负值了,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采用补贴的办法维持。 在这个金字塔中,上面的总是设法挤压底层行业的利润,努力使底层行业的利润减少,最后被击垮。比如工业也是这样,工业企业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曾经利润多么大,最后都被银行收买了,被证券公司收买了。高层的吸干底层的利润,这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总的趋势。随着这种吸干的深入进行,实体经济逐渐被虚拟经济代替,实体经济之所以会被吸收,也是因为虚拟经济的数字游戏法则是包容实体经济的。 有的专家已经发现,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经济成份已经占市场经济总量的 90% ,这个时候经济被金融绑架了。而中国实体经济已经只占经济总量的 60% , 40% 已经被虚拟经济侵占了。虚拟经济替代实体经济使得经济本身成为空中楼阁,虚拟经济使得经济本身含有很多很大的泡沫。所以西方世界要渡过这次金融危机所爆发的经济危机是难上加难。 第三,资源的合理配置只在本层次内部比较合理,流动也比较顺畅,但是在层次之间的配置很不合理,也无法达到高效。 在市场经济的高层,经济主体往往对底层有制约作用,要么是在垄断着交易市场,要么是有更加巨额的财力,所以上层经济体的呼风唤雨往往引起下层经济体的重病。 所以,市场经济学者,尤其是吴敬琏等人所鼓吹的市场可以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只是一个谬论。我们看到的是在市场经济的自发力量作用下,大量资源被大户和超大机构,或者机构联盟所垄断,最后形成囤积居奇的效果。而吴敬琏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没有完全市场化的结果,这本身就是一个谬论。我们看到,在市场强大的垄断势力控制下,钢铁矿石价格被国际巨头垄断,在国内,最近绿豆、生姜、蒜等农资被几个最近几年形成的超级大户所垄断,价格几乎半年翻了几番。所以,吴敬琏的结论和现象是颠倒的,错误的。 资源的配置之所以在层次之间不合理,是因为层次之间总是存在压迫,不压迫是不可能的。 市场经济中各个竞争主体因为塔形结构而处在相对不公平的地位上。处在底层的个人和单位天然的处在竞争的劣势,而处在高层的天然地处在竞争的优势。所以,往往会发生处在高层的兼并吸收和管理底层行业企业的现象,使得底层行业处在被压迫的地位。而且高层压迫底层往往把底层的利润压迫到最低程度,使得这些行业处在微利、无利或者亏损状态。纵观我国的现状,农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处在行业尽亏损状态,迫使中央不得不从新世纪开始对农业进行大规模补贴。而我国工业中目前纺织业、电器业、电视业、农机业等逐渐成为尽亏损行业。 资源总是向利润最大的地方流动,而不是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所以,阿拉伯国家尽管不需要资源和资金,却拥有很多财富,广大发展中国家很需要建设资金,却丝毫没有。 过去人们认为行业亏损是因为过渡竞争的结果。而实际上是因为市场饱和后上层行业压迫的结果。 第四,在本层次内部的自发势力总是在不断生长,总是存在大鱼吃小鱼的事情,而这种自发势力的产生在不断地产生垄断,从而阻止市场资源的合理流动。它们只向利润最大的地方流动,而不是向最需要它们的地方流动,换句话说,资源只向有更多资本的富裕户流动,而从来不向苦难的劳苦大众流动,因为很简单劳苦大众总是想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资源和商品,而这引起利润的最低化,不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富裕户会以高价收购资源,在形成资源垄断和市场垄断以后,太高价钱获得更大利润。这样,小麦的价值为 1 元,穷人希望以 0.9 元购买,所以购买不到,而富人以 1.1 元购买,全部收购,收购后形成资源垄断,他却以 1.5 元的价格卖出,因为需求是刚性的,所以垄断利润是必然的。其它许多行业也是如此吹泡泡的。以低价格收购原材料,以高价格销售商品导致许许多多的第三世界国家成为了国际欠债大户。 第五,市场经济的市场有欲罢不能的扩张能力。如果市场不扩张,市场就会死亡。这在以上的举例中就可以看出。如果不在价值基础上增加价格,那么这个市场的流通性将不复存在,市场也就不会存在。这种现象在许多行业看得清清楚楚,比如房地产业,自从 90 年代市场化以后,房产价格就一直在上涨,因为如果它不上涨,房产的流通性和房产资金的流通性就会失去,房地产业也就会死亡。又不如,美国次贷危机,如果美国人不搞出金融产品的新花样,那么金融业内在的流通性就会失去,资本的流动性就会失去,市场经济中各种资源和商品的流通性就会大大降低,经济就会衰退。所以市场强迫金融专家吹泡泡。这是市场的悲哀。因为如果没有利润,就没有市场资源和商品的流通性,而没有流通性就没有产品的销售,没有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转。利润就象市场经济这个大机器的燃油一样,一旦没有了燃油,机器就会立即停止。所以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利润催化起来的运转体系,为了市场的正常运转,没有利润的行业也必须人为制造利润。所以品牌价值、虚拟经济等概念应用起来。 第六,市场经济企图包容一切对市场有利的东西,而排斥一切对市场不利的东西。很明显的例子就是它企图侵入权力中心,寻找权力寻租,所以凡事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腐败是根深蒂固地难于根治。因为市场企图侵入政府事务,寻找权力价值和权力利润。这只能表明,在政府权利中,权力还是有价值的,只要全力有价值腐败就不会停止。市场经济的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分异政府,把政府中对市场有利的东西推到市场中,从而不断弱化政府职能,弱化政府权力。可以看出,凡事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大多数国家实行的是多党制,竞争制,实际上是市场势力寻租政治势力的结果。对劳动人民和国家综合国力影响不大,甚至在有汉奸的情况下有衰弱的趋势(例如俄罗斯)。市场经济不但产生腐败,产生不同市场势力的政治派别,还形成汉奸和里通外国的间谍。这些都是利润和金钱诱惑的结果。但是,对于没有利润的事物,市场经济一律排斥,最为典型的就是垃圾处理。各个国家都无人问津,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加困难。原因就是垃圾是利润负产品,所有垃圾都是已经产生过利润的产品使用物,可能垃圾本身还有使用价值,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剩余价值,所以他们成为垃圾。所以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垃圾中可能就有好电视,电脑,沙发,家具等,因为他们没有价值所以就没有利用。在封建社会不存在的垃圾问题在市场经济中成为大问题。 第七,市场经济产生大量的利润毒瘤。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妓女是无法消除的,性工作者是公开的;例如,毒品制造和贩卖是无法根治的,各种各样的毒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流通;又如,黑恶势力、黑帮势力总是无法根除的,在每一个市场经济国家中总是存在大大小小的黑帮,他们控制着偷渡、额舞厅、妓院、娱乐业、博彩业等行业。 第八,市场经济的系统风险越来越大。这一点,从以上的描述就已经很清楚地看出了。过去,市场经济国家每隔 20 年就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到目前为止,已经爆发过一百余次经济危机。为了化解经济危机,西方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新创了一系列理论。这样做的结果似乎使得经济危机不再爆发,或者很少爆发了,于是许多人都欢呼说市场经济是永恒的。然而,人们忽略了,这只不过表明市场经济所形成的危机在经济领域是减小了,但是这种随机危机已经转化系统危机和系统风险,当这种风险释放,危机爆发的时候,危机是毁灭性的,全面的,持久的,系统的。所以,次贷危机仅仅是个导火索,它可能导致市场的利润金字塔倒塌。而且迟早要倒塌,因为利润在向零无限趋近。 系统风险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方面市场经济中上层的利润大,下层的利润小,上层利润在不断地压缩着下层的利润,导致下层的破产,而下层的破产导致对下层有强烈依赖的上层很不稳定,当这个利润的倒金字塔不堪重负的时候就必然会倒塌。经济领域将重新洗牌,重新建立。第二个来自于市场经济不断地膨胀性和自然界的和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以利润为原动力,而把各个行业的利润总加起来他们的总和必然远远大于零,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各个经济主体都是盈利的,这样必然产生一个矛盾,就是市场总是处在膨胀状态,市场中货币的供应总是在增加。但是消费市场的容量总是有限的,它不可能没有范围限制,也不可能是无限扩张的。所以当市场达到饱和一定程度后必然出现经济主体的无利状态。这个时候市场经济的组织原则和目前建立的结构会受到毁灭性挑战。第三,市场经济的成就总是以人为自然来代替自然界的一切(因为人为的东西才有利润),所以,人类在挑战自然的同时也受到自然的严重制约和无情报复,人类破坏自然破坏家园的现象已经达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了。 第九,市场经济有强迫人们消费的趋势和压力。在市场经济下,人们为了追求利润总是设法增加消费量,或者把消费品做得很精致。前者导致超前消费、贷款消费、高消费等现象的出现,后者则出现奢侈消费和高消费等。这些消费基本上都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所以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浪费现象。浪费资源、浪费物质、污染环境。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无效生产和无效消费。这些消费品似乎只有价值,而不存在使用价值,所以市场经济出现了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分异现象。例如高级包装就是典型的有价值无使用价值的现象,又例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用品等,它们的使用价值都接近于零。尤其是对能源的浪费更是十分惊人,在市场经济下人员流动和物品流动的速度十分巨大,而这些流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效流动,或者是非必要流动。例如人人都有了小汽车,如果人从甲地走到乙地要消耗 1000 焦耳,但是如果用小汽车就得 5000 焦耳,这 4000 焦耳的能量实际上就白白浪费了。所以市场经济导致了严重的,甚至在人类历史上不可饶恕的浪费现象。而这种浪费导致了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 第十,处在市场经济底层的经济体客观真理性越强,对科学技术要求越高,对于环境的依耐性越强,而科学技术进步对它的贡献越大。处在市场经济高层的经济体主观规则性越大,客观真理性越差,资金越活跃,竞争更加激烈,市场投机性越强。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26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沙尘暴起因之探讨兼谈草原退化问题
热度 1 TUGJAYZHAB 2010-3-21 05:21
按:本文的初稿是2005年9月11日在中央民族干部学院举行的《草原生态与游牧文明研讨会》发言的录音记录稿,被纳入本人的专著《趋势分析》。其中关于草原退化部分修改后曾尝试在国内发表,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刊物。便公开发表在美国丹佛的《美中邮报》,并流传到网上。现将2008年投《牧区发展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修改稿拿到《科学网》个人博客保存。供大家批评指正,文中观点:沙尘暴来自植被退化,草原植被退化源自不当政策的观点,还不很成熟。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中国草原退化及沙尘暴起因之探讨 白图格吉扎布,梁应权 MDSM Research Fort Collins, CO 80524, 美国 www.sciencenet.cn/u/TUGJAYZHAB 摘要 :草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草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草原退化问题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草原植被退化导致了国土荒漠化和生态条件恶化。草原是自然资源,不是人们的劳动对象。农耕文化追求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最大化,并在草原畜牧业中解释为牲畜存栏数最大,搞“头数挂帅”是导致草原退化的政策原因。在草原资源调查中,无视“拾壹律”,“竭草而牧”地计算载畜量是导致畜草失衡的技术原因。定居轮牧加剧了退化的速度。而定居游牧、草原文化特色旅游、风力发电将是发展方向。为了发展生产,保护资源,应当取“畜均产值”代替“存栏数”作为牧业生产指标。 首先,让我们来共同探讨 国家生态安全 这个概念。中国是有13亿人口的大国,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等生态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重大挑战。一位前中国领导人 曾经对生态的重要性说过一句话,大意是,当今的时代是民族觉醒的时代。外敌入侵,用武力征服中国,奴役中华民族,已经几乎不可能了。如果中国将来出问题,很大可能是内部问题,如路线问题,民族问题,或生态问题。其中尤其以生态环境问题最危险,最严重。如果我们不走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道路,而只考虑当前,搞掠夺式的经营,我们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而如果真地招来了大自然的惩罚,我们人类将无法自救。与大自然相比,我们人类太渺小了,不属于同一个数量级。历史上许多文明,许多民族的衰落,很可能就是由于违背自然规律,耗尽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对美索不达米亚(古伊拉克)过度地利用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有过很精辟的论述 。大意是说,人们对大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搞掠夺式的经营,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美索不达米亚过度地盘剥土地,因此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对圣经,或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的人多知道,伊拉克在古代是十分富饶的。即使现在,也不缺水,有两条河(美索不达米亚就是希腊文“两河平原”的意思),也有树。但与古代相比,伊拉克现在的自然条件恶劣得令人震惊。历史不可重演。使伊拉克恢复到历史上所记载的原状,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而我们也不能让伊拉克的历史进程在中国重演,来检验草原退化和荒漠化之间的联系。生态学有一条规律,空间换时间。我们主张以美索不达米亚(古伊拉克)为戒,防患于未然,或防大患于已然。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沙尘暴愈演愈烈。我们认为这场正在发展的生态灾患的成因是复杂的。其中,用农耕文化的思想指导草原畜牧业生产,致使草原植被退化是重要的原因。下面,分几个方面,分别说明。 草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草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 这是根据生态位提出的一个抽象的命题,需要进一步阐述。如果相信进化论,认为人是由猿进化而来,从树上下来,来到地面,来到草原。那么,人的生活环境应当介于树与草之间。其实,即使不借用进化论,把森林、人、草原和荒漠的生态位按湿润度排列,我们也会发现,人的生态位介于森林和草原之间。由于现代物质文明,我们可以生活在森林,也可以生活在荒漠。但我们一般都接受,最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还是介乎于森林和草原之间的环境。这样,人的生态位和荒漠之间本来有草原隔开。如果草原萎缩,功能退化,则人类将受到荒漠化的冲击。这完全是根据生态位的概念,对土地荒漠化,对沙尘暴的抽象解释。当然,其他人有别的解释,比如什么“厄而尼诺现象”,“世界气候变暖”,过度砍伐树木等。 这个观点,草原植被退化导致生态条件恶化,土地荒漠化是笔者60年代在牧区劳动时逐步认识,并在1984年主持《草原退化趋势预测及对策研究》课题时最后完成的。笔者在牧区劳动时就听老牧民反映说,现在羊的个头越来越小,马越来越不能跑路;畜群组成上,大畜(改良畜)比例越来越低;放牧场正在从居民点向远处退去,而且,牧草产量,质量也都在下降。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时,笔者曾主持国家《草原退化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中国两千年子课题》)。在课题进行中,课题组搜集了大量第一手的、让人们触目惊心的数据和资料,说明 引用: “我国牧区畜牧业的基本生产条件,或说生态环境条件正在发生严重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化;草场有明显的退化趋势,水源,居民点附近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 为了说明问题,更为了引起决策人的注意,课题组纳入了八级以上大风天数为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课题组当时的假设是:作为植被,草原会影响风产生的原动力(太阳能对地表的加热),和风运动的阻力(改变大地和大气界面的摩擦系数)和对地面的保护。 而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草原植被退化和大风天数高度相关。气象数据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不但锡林郭勒草原上大风天数有增加的趋势,北京的大风天数也有增加的趋势,并定量列出回归公式。回归公式预测,15年后,到2000年,北京的大风日数将达到每年60天。 同时,也有其他人员指出了这个趋势。如人民日报有一篇文章,“风沙逼近北京城”。但是,当时的人们普遍不能接受。为此,还有人专门上课题论证,说明北京的尘降不是来自内蒙古,而是来自北京郊区的大兴。意图否定中国北方,北京地区存在土地荒漠化的趋势。但是,事情却不幸被我们的研究报告言中。报告上交15年后,2000年,中国北方发生了特大的沙尘暴,并袭击了北京。而15年前追寻沙源的错误作法也影响着今天人们的思维。说它错误,是因为寻找中国沙尘暴之源的提法比较粗浅。沙尘暴的物理,或地理源头,应该不难找。一定的风速能携带一定尺寸的沙粒,而且不同地区的沙土有不同的组成成份。所以沙尘暴的源头本来不值得大惊小怪地寻找。寻找源头的提法不但粗俗,浅薄,更不妥的是这种提法有制造地域分歧和民族偏见之嫌。有意无意地把沙尘暴问题划分为加害地区和受害地区。把沙尘暴的责任归咎于经济落后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是有害的,没有道理的。虽然现行的法规规定防沙治沙的责任在地方,但象沙尘暴这样大范围的生态环境问题只有从全局把握,从指导思想、方针政策、生产实践等多方面全面检讨、修正,正确规范人类的生产活动,才有可能解决。除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世界范围内还发生过几次规模较大的沙尘暴。比如,美国历史上发生过黑风暴,被认为是由于过度开垦种植小麦所致。前苏联也发生过沙尘暴,被认为是由于过度砍伐森林所致。美、苏两国从全局着手,宏观解决问题的历史经验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现在,好多科学工作者已经达成了一个共识,沙尘暴的重要原因是草原植被退化,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是长期过牧超载造成的。那么,草原为什么会超载呢?有人说,是牧民有追求牲畜头数的本性。中科院的一位专家写道 : 引用: “在游牧民族传统的畜牧业观念中,头数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由于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几乎没有能力同自然抗争,较多的牲畜数量是维持生存和生产所必需的”。 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小农经济思想是造成追求头数的政策原因。但是什么人持有这种小农经济思想呢?说游牧牧民有小农思想似乎有点牵强,而且,这套说法无法解释,为什么,违背自然规律的“追求头数”的游牧民族,在草原上生存了几千年,而没有早早被大自然所淘汰?我国北方草原形成于百万年前,利用历史也超过三、四千年,为什么直到近几十年才出现大面积退化?而且,如果不是政府要求“存栏数”,哪个牧民愿意,哪个牧民敢于保留过多的牲畜?我们以为,牲畜超载,草原退化是政策失误造成的;是忽视草原文化而用农耕文化思想,指导牧业生产的结果 。“上世纪50年代,我国草原所承受的压力已接近天然草原承载能力的极限。由于人们缺乏对草原的科学认识,不顾草原承载力,而一味增加牲畜数量,结果使草原生态系统入不敷出,破坏了自然平衡 ”。 当时的口号是:“千条万条,发展牲畜头数第一条”,还要“人畜两旺”。这不是某个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而是全局性的,属于政策、策略的不当,或说是文化层面的差别造成的。政府把 农业生产中追求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最大化的政策搬到草原畜牧业生产,并解释为牲畜存栏数最大,成为指导牧业生产的基本政策。 当时,在政府的“头数挂帅”政策推动下,基层领导追求存栏数,争当牲畜头数超百万的大旗大县。为此大搞“抗灾保畜”,给畜群形成了一个向乏弱者看齐的生态压力:哪个牲畜乏弱,就给好吃好喝地保起来;哪个肥壮,就杀就卖。哪个畜种繁殖得快(如山羊绵羊),就大力繁殖。几代下来,牲畜整体质量就自然下降了。这实际上,完全不符合“适者生存,劣者淘汰,优者优饲”的牧业生产规律,也完全违背了游牧牧民传统的做法。在牲畜质量退化的同时,几十年的时间,把草原牲畜头数推到了草原载畜量的极限,甚至逼近或达到了草原生物量。而且,这种“头数挂帅”政策一旦形成,便有极大的惯性。以至于,当大家都已经认识到畜草失衡是制约草原畜牧业的主要障碍后,仍然有人坚持发展头数,甚至提出“种草养畜”这样本末倒置的策略。我们以为现在还在主张“种草养畜”的人,如果不是蹲在城里的书呆子,就是顽固的农耕主义者,用“发展畜牧业”的招牌,在贩卖“开垦草原”的勾当。因为稍加匡算,就可以算出“种草养畜”是赔钱的买卖。如果以内蒙古自治区,恩格贝的水、热、土壤条件,以鄂尔多斯羊绒集团的财力,尚不能维持“种草养畜”,要水热条件更差、运输通讯更不方便、人力财力更缺乏的广大牧区“种草养畜”则纯属误国之清谈。 与这些草原科技工作者的说法相反,我们认为,是游牧牧民和他们的草原文化保护了草原。游牧文化的核心是大自然崇拜,牧民视草原为母亲、老天,本能的保护草原,甚至采取非常艰苦的游牧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来保护草原。由于游牧时,在一处停留时间很短,牲畜仅仅采食草尖,不但保证牲畜得到最好的营养,更重要的是使草原得到最适度的利用。用牧民的话说是,“俄布斯乃素日古格,乌苏乃通拉嘎”,意思是“采草之精,饮水之清”。牧民跟着牲畜在草原上漫游,让牲畜采食牧草最精华的一小部分,被中原人描述为“逐水草而居”,实际上,很不恰当。游牧牧民之所以搬家,不是因为草被吃完了,不得不“逐草”搬家到有草的地方,而是为了保护草原,使草原得到最适度的利用,而主动离开;同时也是为了让牲畜拣吃最好最嫩的草,用牧民的话说是“采草尖”。注意,是“采”,不是“吃”,更不是“啃”。同时再注意,野生动物是从来不因“水草丰美”而驻足不动的。两种文化的差别,在“盲流”的身上表现得非常充分。五、六十年代,草原上有从农区来的所谓“盲目流入人口”。他们非常不愿意搬家。到了倒场的时候,总是和生产队的领导争论,“草坡上还有草呢,牲畜还有吃的呢,为什麽要搬?” 因为他们习惯了农耕文化的“颗粒还家”,认为只有把草吃光了后搬家,才不浪费。有句老话,形容一个地方富饶:“棒打獐子,瓢舀鱼,胖胖的野兔钻锅底。”遇到这种地方,有识之士首先是要把它保护起来,以便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续利用。但另外一些有殖民心态的人就不同。他们要来“开发”,直到把獐子都打完了,把鱼都舀光了,把兔子都炖着吃了,才歇心。然后再去寻找新的宝地继续开发。 游牧牧民的做法,让牲畜只采食草原产草量很小的一部分,约十分之一,便主动离开是“师法自然”的结果,是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探讨草原退化的原因,就要好好挖掘探索草原文化的内涵,及其科学性。比如,金字塔,食物链,这些生态学基本概念大家可能都已经比较熟悉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翻译出版的“英汉双解生态与环境词典”,对PYRAMID的解释是:“每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大约是其下面营养级生物量的10%”。虽然按字面,PYRAMID也可以翻译作金字塔,但我们建议按意译作“十一律”比较妥当。因为在这里说的生态系统上下营养级生物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其实是等比关系,10%,10%,再10%,往下逐级递减,而不是等差关系。 相反,金字塔表现的实际是等差关系:10块砖,9块,8块,…..,2块,1块,每级差1块,一直摞到顶上,就形成个金字塔。“生态系统”,“食物链”这些生态学概念传入中国时,笔者也参加了部分工作。大约是1979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草原生态学实验室创建人,范.达因教授及其夫人访问中国,并到内蒙古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已故科学院院士李博先生主持接待工作。当时,笔者是李博先生的研究生。导师要笔者把范.达因的文章翻译成中文,以便大家了解他的学术思想。范.达因在他的著作中的提法类似剩余价值:自留90%用于维持自己的生存,把大约10%,提供给下一个营养级别。他文章中的示意图,看起来根本不是金字塔。比较形象的描述是,一个大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精装书,书上立着一小截粉笔头。办公桌、书、和粉笔头分别代表初级生物量(草原产草量)、次级生物量(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的生物量。它们之间的比例是按照1000,100,10画的;而不是3,2,1。当然,有人会争辩说,把等比级数指数化后可以作为等差级数处理。1000,100,10,是10的3次,2次,1次方,也就是3,2,1,成等差级数了。当然,这样做,数学上看起来和谐了,但用来指导生产,会造成混乱。我们以为还是称“十一律”好。 离开“十一律”,就无法解释中国草原退化的问题,“沙尘暴”的问题,就找不到原因,就只有到老天那里找原因,到国外找原因,什么“厄尔尼诺现象” 呀,什么“气候变暖”呀,什么“外蒙古”呀,反正不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是计算了产草量,计算了草原载畜量的呀;是按照畜草平衡的思想做的呀,怎么可能超载呢。问题的关键就在,我们没有遵照“十一律”,把草原生物量的90%留给草原供其休养生息。这个问题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不是笔者在这里杜撰。笔者在做研究生时,曾随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国家锡林郭勒草原生态定位站实习。后来到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笔者和导师们、同学们、同事们一直都是用“收割法”来估算草原载畜量的:随机取若干1平方米的样方,贴地面把草剪净,称鲜重;烘干,再称干重。1平方米的干草产量克数就是1平方公里草原产草的吨数。然后,把草原产草量乘草原可利用面积除单位牲畜年食量便得出该片草原的年载畜量。这是经典的草原载畜量估算法,是能在教学参考书和实验手册上找到的唯一的草原载畜量估算法。然而,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从草原产草量到草原载畜量的转换过程中没有任何扣除,是百分之百地转换。虽然现在也开始有专家建议,要做50%以上的折扣,但总地来说,我们的“畜草平衡”是建立在“颗粒还家”,“竭草而牧”的思想基础上的。这样,我们便实际上过高几倍地估计了我们的草原家底,因此繁殖了过多的牲畜。其直接结果便是造成畜草非常的不平衡,草绝对地不够吃。牲畜吃不饱,营养不够,便啃灌木,刨草根,不但造成了草原的退化,而且影响了牲畜的生长发育。 我们认为,草原长期的(几十年),大面积的,高强度超负荷过牧导致草原植被退化,才是沙尘暴的真实原因。 与这样长期,高强度的超负荷过牧相比,其它因素的影响(如,所谓“厄尔尼诺”现象的解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而且,“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候变暖”等说辞无法解释,既然整个世界气候变暖,何以只有中国北方沙尘暴肆虐,世界其它各地却相对的平静;也无法解释,何以同样位于中国北方,而宁夏沙坡头的风沙多年来呈下降的趋势,而其它地区,如北京,呈上升趋势。“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候变暖”是中国草原退化和沙尘暴的外部原因,通过畜草失衡的内因而起作用。我们希望“厄尔尼诺”现象,“世界气候变暖”的讨论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草原退化和沙尘暴的理解,而不是掩盖矛盾。况且,现在普遍认为地球气候变暖主要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草原退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在牧区实行“定居轮牧”的政策造成的。游牧生活是很艰苦,很简陋的。世界上尚没有一个游牧民族实现了现代化的先例。因为财富的积累需要时间,需要稳定,所以,让游牧民定居是牧业现代化的先决条件。让牧民定居是好事。但如何在定居的条件下保持发扬草原文化的传统,保证(荒漠,半荒漠)草原的永续利用呢?这是个历史的难题,我们至今还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似乎牧业现代化就是房子,车子,票子。牧民定居了,住上房子了,骑上摩托车了,有钱了,似乎牧业现代化也就实现了。可是草原的状况如何呢。在定居点附近,甚至几里之内,地面光溜溜的,什麽也不长。在卫星照片上,一个定居点,一口深机井就是一个白点。而且定居点的历史越久,白点就越大,颜色就越白,显示草原退化和定居轮牧是高度相关的。进一步分析表明两者之间还有因果关系,简单说明如下。从定居点早上出牧晚上归来的牲畜都必定有一个最大的放牧半径。最大放牧半径以外的草场,家畜就利用不上了,是为“不可利用草场”。如果,以定居点为圆心,以放牧半径为半径做圆,则,圆周以外的草场是“不可利用草场”,放牧强度等于零。圆周上的草场,家畜刚刚够得着,放牧强度最轻。从圆周到圆心,放牧强度(家畜通行密度,放牧频度/强度)和距原点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放牧强度=1/R*R。原点处,定居点上,距离等于零,放牧强度最大,理论上趋于无穷大,会被牲畜啃为裸地。牲畜啃噬和践踏的双重作用,会导致定居点周围植被退化,土壤变性,以致最终不可恢复。随着时间的推移,裸地会呈同心圆向外逐步扩张,草场会退离定居点越来越远(验证了上述老牧民的反映)。最后,不得不放弃旧定居点,盖新的定居点,开始新一轮的退化过程。所以“定居轮牧”必定导致草原退化。 世界上几大草原都退化了,多个当初的游牧民族后来都衰落了或者转业了,也许就是他们经不住定居的诱惑的结果。而欧亚草原之所以成为世界上保存得最好的草原(李博语),可能是和蒙古民族一直坚持游牧,有完整科学合理的草原文化有关。 这个课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发掘,探讨。比如,蒙古牧民宁愿在野外寻捡牛粪背回来,也不肯砍伐灌木作燃料。再比如,蒙古牧民特有的蒙古包,便是最坚固,最保暖,兼有抗风,防火功能,科学合理的可移动民居(另有专文论述)。蒙古牧民的牲畜是由五种牲畜:驼、马、牛、山羊、绵羊组成的。草原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我们设想,发扬光大草原文化,开展草原文化特色旅游,推广风力发电,是草原牧区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以房子,车子,票子为标志的牧业现代化,以牺牲生态环境,牺牲草原为代价,换取人民生活的提高,是不可取的。因为那很可能会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一场生态灾难。如何实现草原牧业现代化,提高牧民生活,发展牧业生产,同时保持草原的生态环境,生态功能,是我们这代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实行的是“定居游牧”。这里的游,是漫游的游(ROAMING,如手机漫游)。牧民家属定居,畜群在放牧场上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游走,随机、均匀地利用草场。“游”“轮”一字之差,造成完全不同的结果。“定居游牧”的关键是要有足够的牧场。要压缩牧区的牲畜和人口, 在厉行“十一律”的基础上,建立畜草平衡,少而精的发展牲畜 。另一方面,要使限量的牲畜产生足够的产值,牲畜的质量,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农牧区之间的分工(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等配套措施都要跟上。其中,最关键的政策措施是修订牧业生产指标,指引群众的生产。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原退化趋势预测及对策研究》课题组1984年曾经建议把草原畜牧业综合生产指标由"存栏数"修订为“畜均产值”,单位:元/畜。畜均产值与产值成正比,而与头数成反比。 如果中国政府真正能够实行以畜均产值为指标,将对压缩牲畜头数,发展牧业生产,繁荣牧区经济起积极深远的影响。 我们认为,那种以为牧业生产,游牧生活原始落后,坐视其消亡,或无视草原文化,用“先进的”农耕文化思想指导牧业生产是战略失误,其严重后果不可低估。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长江以外的又一个中华文化的源头。草,草原,除了我们上面提到的环境保护,生态屏障,自然灾害缓冲器的意义外,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过特别的作用,留下了特别深的痕迹。例证就是,我们的主要家畜,驼,牛,马,羊等多是草食动物。我们的主要食物,主要农业作物,都是禾本科植物,是草原植物。 作为人类文明摇篮的草原,其实是很神奇的。 草原是自然形成的原生植被,是自然资源,既不同于作为放牧对象的草场,也不同于作为耕作对象的草地,当然更不是农耕文化所定义的待开垦的“荒地”。草原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如果我们能够与草原和谐相处,适度利用,草原可以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续利用,而且能保证我们天蓝,地绿,水清,保证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都知道森林有水土保持功能。同为植被,草原也有水土保持的功能,而且有和森林不同的、 更独到的防止“土壤风蚀”的特殊功能 。根据宁夏沙坡头,据说已经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防沙治沙的经验,在沙地表面用人工布草格子是非常成功有效的方法;是至今为止唯一成功有效的方法。沙坡头的人们最先曾经尝试种树,但失败了。沙坡头的经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草本植被防止沙尘暴的功能。草本植物耗水量小,而且它的根系发达,且主要分布在浅、表层土壤,能有效地网住土壤,防止风蚀。相比之下,树木的耗水量大,而生物量却主要分布在空中和地下。所以,对防止沙尘暴来说,植树的作用不如种草。尚且不说,草原地带降雨量不够,钙基层浅露,基本上种不活树。可是却听说有林业上的人乐观的报告说,种了多少多少树,因此沙尘暴已经被有效地遏制了。我们觉得这样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或者他是个外行,在说外行的话。按我们上面的讨论,虽然,宏观上说, 植树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但具体到防治沙尘暴,防止土壤风蚀,草原植树却几乎无能为力,是白白的浪费草原上宝贵的水资源。 而且生态环境的变化,气候的变化是以年代,世纪,甚至地质年代为单位来表现的。一年两年不出现沙尘暴,并不能说明土地荒漠化趋势的转变(其实,要想知道气候变化的趋势,把气象资料作回归分析即可)。我们已经欠了太多的生态债,在短期内是根本无法偿清的。草原同时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草原是主要由耐旱、耐寒、耐牧的地下芽植物,禾草,组成的植被。植物把生长芽保留在地下,是一种进化。使再生芽得到更好的保护(好比胎生比卵生进化,因为胎儿得到更好的保护)。由于地下芽的作用,草原本身有一定的恢复功能。局部的,轻度的,短期的破坏,如短期的干旱,小量的超载,轻微的火灾,过后可以恢复。但如果超过它的恢复能力,一旦毁灭,草原是不可再生的。据报道,许多大跃进时期的大片的撂荒地,现在仍然没有恢复植被,从而成为沙尘暴的沙源地。美索不达米亚是不可再生的植被资源被破坏后的典型例子。我们的观点是: 草原是自然资源,而不是我们的劳动对象。我们可以认识它,利用它,但不可以改造它,“建设”它,否则,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举例来说,海洋是自然资源,不是我们的劳动对象。我们可以近海养殖,可以远洋捕捞,可以修港口,建码头。但我们不能“建设海洋”。因为海洋是一种自然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存在。与大自然相比,我们人类太渺小了。有人说,人定胜天,他们要搞“草原建设”,他们要“种草养畜”,他们要在干草原上植树造林。我们但愿自己错了,他们能“种草养畜”,他们能在干草原上植树造林。但我们建议先冷静冷静,反思一下《人口论》的教训。即使再伟大的人物,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在自然规律面前,我们都是小学生。希望我们认真挖掘、探索草原和草原文化的涵义,按生态规律办事,维护好草原这个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否则中华民族已经面临的各种生态灾害,如:沙尘暴、污染、干旱、洪水将会越来越严重,社会生产成本会越来越高,人们生活质量会越来越低,中华民族的复兴将不可能实现。因此,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赵紫阳。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白永飞:“发展骆驼,保护草原,加固中华民族的生态屏障”一文中的某些观点值得商椎,植物生态学报,2002, 26:(6)748-749。 李博:“生态学与草地管理”,中国草地,1994。 有兴趣的博友请继续阅读《草原文化的科学性》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1219
个人分类: 草原文明|4609 次阅读|8 个评论
金字塔法则
wdfzacw 2009-5-18 21:44
金字塔法则,上小下大; 黄金分割法则0.618; 弱肉强食法则; 蝴蝶效应法则,,,,,,,,,好像世界是在法则中运行,是否?是否?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3 00: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