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纠结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只要“横一点儿”,问题就解决了
热度 13 boxcar 2012-12-16 21:49
天狼星来客、“隔壁家的傻子”、鲍得海博士(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190)的头像是个一脸困惑的美女, 上面有一个算式: 1+1= ? 俺答案是,只要“横一点儿”,问题就解决了。 也就是说,把那个问号下面的一点儿,变成“一横”,就是“ 2 ”,也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其实在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式还真的就是“横一点儿”。问号这个形状,就像是个犹犹豫豫的人在绕着一个小区域逡巡不前,欲进却退,欲言又止,一直拿不定主意。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横一点儿”,果断地摆脱犹豫纠结的心态,毅然决然地把心一横,虽然表现得很“ 2 ”,却得到了一个正确的答案。 前段时间去《师生夜话》,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纠结和问号,看学生们说来说去,基本都是两个并列着的“ 1 ”的叠加。也就是说,很多人都面临着两个(也可能会有多个)选择,这些选择各有各的好处,也各有各的坏处或风险,总体看似乎差不多,难以取舍。因此会让人举棋不定,在很长时间里下不来决心,哪个都想要,结果可能哪个都不能倾尽全力去做,哪个也都没做到最好。其实,在这时候还真的不妨“ 2 ”一下,“横一点儿”,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这个选择问题,努力做好其中一件事,或许会比追求双赢而不得要好。 当然,看到我给出的这个很“ 2 ”的答案,也可能有人会问: 1+2= ?这回“横一点儿”就错了吧?废话!原来是俩直肠直肚儿的哥们杵在哪儿,咱可以横一下搞定,这回都“ 2 ”了,当然也得来点儿弯弯绕的,那就“ 3 ”吧!俺对此给出的解读是——虽然好像更绕了,其实绕了几下的结果又回到了最初的选择附近。 继续追问下去也无妨,俺也是可以给出答案的。。。。。。
个人分类: 科学网|5884 次阅读|32 个评论
到底是谁在纠结“诺奖”?
热度 1 wangxh 2012-10-12 13:01
获奖就获奖,争取就争取,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纠结:“中国国籍”、“自己承认是中国人”、“中国政府承认是中国公民”、“不在监狱里”的中国人——不妨称这种人叫“纯粹的中国人”。 其实我们什么样的“中国人”都已经获奖了,没有必要去纠结一两个形容词。比如杨振宁、李政道获奖时仍然是中国国籍...... 说实在的,那些真想盼望纯粹中国人获得诺奖的真正目的是想看到一个轻松愉快、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科研环境,而不是显示哪届领导领导得好,更不是显示哪任领导的政绩高明【俺自己就是彻头彻尾这样一个人】。 那么到底是谁在纠结“诺奖”?某些领导!中国几乎所有的领导都有一个心结: 超过前任 !无论自己所处的环境如何,也无论自己的能力如何,心里只有一个目标: 政绩超过前任 !而采取的办法通常是“独出心裁”、“挖空心思”、“无不用其极”地“贬低”其前任。 举一例: 上大学时,讲授《物理学》一个姓杨的女老师调去上海了,接任者是一位50岁上下的男老师(真记不住他老人家姓什么了)。上的第一课是“考试”——结果俺只得40分,当时非常羞愧难当。课后一打听最高分42分,10、20分的同学也大有人在。这位老师想得到的结果是:同学们,看看,你们的杨老师教的也不怎么样啊!【说实话,我们的确挺喜欢那位杨老师的,不仅仅是因为女老师一般受学生爱戴,而是杨老师不怎么婆婆妈妈的,说起话来干净利索】 这样的老师很可能不会给学生留下好印象的。那时的大学老师与现在不同,一般对知识的把握与讲解还是不存在问题的,可是很多同学不太愿意认真听课。结果同学们越听越上火,慢慢地就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随之出现。全班42个人,有一次我数了一下仅剩下17人在教室里。 这时候,该老师“损招”出现了。当他一发现学生少的时候,就告诉剩下的学生“这个公式结课考试中肯定有,5分”、“这个定理有题,8分”、“这个知识点出一个判断题”......那时的我们与现在的学生不一样,虽然也担心不及格,但大家绝对都是来学知识的,没有只顾考试结果的。所以等老师背对我们写板书的时候,经常有人递上纸条:“老师,我们是来学知识的”、“老师,我们不是为考试来的”......【现在的学生肯定认为我们“有病”吧?】 有一句成语叫“ 箫规曹随 ”,出自《史记 · 曹丞相世家》。原文 :...... 至朝时,惠帝让参曰:“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曰:“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白话文是:......到了朝拜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给曹窋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 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指无为而治),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 萧规曹随的无为而治之国策,使汉朝有了休养生息、韬光养晦的文景之治。不仅为后来的武皇帝强汉做了准备,而且为大汉朝帝国屹立于东方奠定了基础。
个人分类: 国家|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纠结
heitiedan2012 2012-10-4 21:54
“纠结”这个词,近些年来用得比较多。前些年曾经流行过一段“郁闷”,现在说的人不太多了,但是“纠结”似乎有点经久不衰的意思。今天早上在天津创意街走了一趟,看到一些门面房和商亭依然不咸不淡地在那儿戳着。差不多一两年前,我也路过那里,顺便问了一家租用商亭的商家,说现在西站还没有完全通车,这么早就租下这样的地方,这生意能好做吗?商家的回答是,等西站全都开通了,你再想租也没地方了。我当时还为商家的远见不禁赞叹。现在西站倒是通车了,但是并没有全面通车,旅客人数比起东站来,那差的不是一星半点。车站里经常是空空荡荡,门庭冷落。再到创意街上一看,已经有商家要出租转让前两年租到的门脸房了。这恐怕也是让商家纠结不已的麻烦事。本来想着把店铺早点租过来,等到时机一到,就等着捡钱了。可是左等这时机也不来,右等这时机也不来,继续租着这店铺吧,老往里填钱,也不是个事。如果赶紧把这店铺兑出去吧,万一哪天商机来了,前面亏的钱不也就白亏了吗?左想不是,右想也不是,这就是纠结了吧。 其实,做生意都是会有风险的,每个商家都清楚这一点。应该说,现在中国的商家抗风险的心理和能力都大大地提高了。可是话又说回来,商家做生意肯定不是单考虑风险的,他更关注风险背后可能有的收益。如果只考虑风险,不考虑收益,那这买卖肯定都别做了。而且,当商家决策的时候,肯定会估计收益要比风险大,要不然也下不了这个决心。可是万一风险超过实际的评估,那就看商家的心理承受能力了,还要看商家实际抗风险的能力。我看这些商家,应该手里有点实力,但又不是太大的实力,这最让人纠结不已。有实力,能抗风险,实力不大,抗风险的能力就有限。这往下又该如何,确实让人难以进退。 除了经商,其他领域也差不多。好多时候,人们都是只看到贼吃肉,没看到贼挨打。等到自己想吃肉而没吃着,却挨了一顿打之后,才明白这当贼的,要吃到肉也不是件轻松的事。只想吃肉,不想挨打,这也是人之常情。 正是因为风险与收益并存,人们才有更多的纠结。如果不想要更大的收益,也就不想去冒更大的风险,那么纠结的情况就会减少。什么事都可以听天由命,随遇而安。捡到便宜了,赞叹自己命好,倒了点霉了,就只怪自己运气不佳,好像都没有什么可纠结的。可是,如果世人都这样,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 冒险,或者探险,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过去,在改革开放之前,经常看到一些国外的报道,说有人因为探险而失去了生命。当时作为国人,正在温饱线上挣扎,对于外国人这种没事找事的做法一般都不太理解,这不就是吃饱了撑的吗?干吗跟自己的小命过不去?其实。人们在解决温饱之后,生活中为了生存而辛苦的时间减少了,大量闲暇的时间增加了,人们需要某种精神生活来满足自己在解决温饱之后的时间空虚。这种探险或者冒险就是这样的精神生活之一。而探险或者冒险也就有着让人纠结的地方。因为这种活动对于生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没有威胁就没有刺激,没有刺激就没有乐趣。当然,一旦把命丢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敢于探险的人,一般在思想上也都会有风险上的准备,经常参加这类活动的人,纠结反而不会太多。只是那些想要尝试一下探险,但又对风险顾虑很多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纠结。 当老师,做学问,也是同理。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好的老师,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也不太去想,那么,你的目的就是做一个好老师,至于这个好老师做了之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额外的收益,如果我们不太考虑这样的问题,一般也就没有什么纠结。如果你想做一个好老师,但是希望达到其他额外的目的,那这就可能产生一些纠结。比如,希望能早日评上教授,希望被评个什么先进,希望得到某种提升,去做个行政官员之类,那这种事就会让你产生不少的纠结。因为做一个好的老师,与他人没有什么竞争关系,也不存在谁挤了谁的位子。而其他的那些目的,都会存在竞争、位子这样的问题。当然,竞争并不都是坏事,竞争也会推动人在进步。但是如果把这些额外的东西看得比它本来的东西更为重要,那纠结是一定会产生的。这种纠结也不一定就都是负面的结果。当你处在纠结之中,而你在经过认真的思考之后,会采取那些正面的做法,这样的纠结就可能帮助你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当然,也有可能出现其他的情况,这也是纠结会带来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吧。
258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惑一梦》第六十一章
热度 1 lao2004 2012-9-18 19:18
大陆洲,在崇山峻岭里,凤翔翔、贾蓓萌、科尔苡蒂一段时间都跟着杰克曼忙着考古。她们又获得一些化石古玩,多是些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仕隐流觞之类;有的无聊哦吟,有的磨人青春,有的误人歧途;虽精致之极,却是再没有先前所拾青瓷片那种柔洁温润感觉。 凤翔翔时而会把青瓷片把玩,青瓷片上的几丛小草,一块巨石,特别是巨石上镂刻“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二十草字,非其余可比,就是杰克曼叔叔所形容的一撇一捺就是一生一世,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 这字体龙飞凤舞,辨认甚是不易,杰克曼叔叔可看懂了,他说,每一横都在诉说它辉煌历程,每一弯都在抽绎它神奇心路,一字一心景,一句几多情,栩栩如生、如泣如诉,这是怎样的文化,又是怎样的情怀啊! 凤翔翔年纪虽小,却也能感觉出杰克曼叔叔其实非常喜欢这青瓷片!又假装很卑视它,“真是的,根本不像个男子汉,多愁善感、优柔寡断,哈哈,好好笑。”凤翔翔小心灵里暗地揣摩杰克曼的内心,她感觉完全猜对了,在一边笑话魏民道所说的秃鹫般的杰克曼叔叔。 好奇怪啊!凤翔翔是真的被青瓷片的画和字迷惑住了,经常会在夜深人静之时,掏出瞧睢,红朴朴的脸上带着憧憬,却不知盼着什么,太奇怪了!她想着翱翔太空,杰克曼叔叔说除了被关进一个孤寂屋子,无聊至极时才能做画写字。她想像着被关在一个小小盒子般的飞船,在太空飞呀飞,四周什么也没有,没有风、没有云和雾,这时候,她则可以学学青瓷片上的画和字,它们都活着,好像能蹦出来教她,真是一块可心宝贝! 更多的宝贝,杰克曼多看不上眼,孩子们请他评判,遭遇多了,戏言之:“无他,但手熟尔,科技甚少也。”这倒是很特别的话语,有些古味,又有些诙谐。有次,凤翔翔拾到一些色彩鲜艳、精雕细琢的古瓷,看似华丽,其实不如。她猛地蹦出一句“科技甚少。”科尔苡蒂在大老远一乐,跟着喊着:“无他、无他!”贾蓓萌和凤翔翔接着喊道:“但手熟尔、但手熟尔”、“科技甚少、科技甚少也!” 野外考古中,幻影机器人也很少闲着,经常会被孩子们磨着把一些狸鼬抱回家,带到医院让石樱子大夫治疗。石樱子大夫医术很高明,穿着白大褂,头发理得很短。杰克曼有时会称赞石樱子大夫是个美女,穿上一件粉色婀娜的衣裳,留它个长发飘扬,定是大大美女。石樱子听了,常会燕尔一笑,露出一排整齐皓齿,颊边各镶个小圆靥,眼睛眯着,像是回味杰克曼话里的含义。罗掬菊有时也帮助治疗,穿着白衣天使长褂的她,一丛马尾巴乌黑亮发;显得很文静,与凤翔翔她们聊天时,也是轻声细语,似乎怕惊动小动物;她已经进入角色,像一个很合格的小医生了。罗掬菊养了好多种小虫子,救治方法很奇特,让小虫子为一些受伤溃烂的动物处理伤口,效果很好,患者特享受这种疗法。 魏民道看着凤翔翔等孩子,一群可爱的白绒鸡、小绵羊被杰克曼这只大秃鹫带着漫山遍野撒野,兴高采烈来去,心里总是不舒服,可也没办法。 几件事,魏民道坚持得很好:一是每天按时站桩,早晚一次,形成了习惯;二是走路也习惯了,它成了一种很好的保健锻炼;三是每天坚持在童话国王陪着孩子们玩耍,放松身心,生活有条不紊进行着。 放松身心,很多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悟到;懂得欣赏,一路上的风景往往既陶冶情操,也醒头醒脑,聪明耳目。魏民道每天的山间小路行走,不再是为了赶路,反成了一种养生之道,边走边理理一些纠结的问题,边学习眺望和瞻仰万物的轨迹,收获还不少。对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亲近多了,眼力有所提高,略微能够看出一些禽类的雌雄母子一家亲。慢慢地喜欢上一些小鸟了,喜欢上白鹡鸰、灰鹡鸰、黄鹡鸰在绿涛中冲浪的遐意还有那清脆的呼和声;喜欢上家燕、金腰燕、小白腰雨燕随风飞舞的洒脱特别是成群结队无邪嬉戏的景象。山花看多了,也有了最爱,看那一大撮一大撮堆压枝丫的桐花,白亮亮地满怀豪情,充满热情奔放的力量,心情不觉间舒畅明快起来;再看看路旁边的小蔷薇,白洁白洁的,朝气蓬勃芳香四溢,白色不仅代表纯洁更是自强不息的源泉。 小比特慢慢地有了亲切感,不时会温馨地传些信息,再也不需要像先前哪样举一下晃一下白痴般别扭。有心想交几个知心朋友,慢慢地也知道这不现实,朋友不是交的,而是感应出来的。这里的人儿透明似的,根本不需要千般缠绵万般考验,彼此之间一见钟情就成知交,单纯直接经久不衰。魏民道非常盼望着这种境遇,可从来没有体验过。不能怪自己,很多人同样如此,人人平静地交往着,如一弯新月柔柔的、温馨的、淡淡地弥漫,很久很远很真诚。 一年来的调理,魏民道身体状态确实今非昔比,是变好了,硬朗了。状态绝佳!这是魏民道的自我感觉,感觉良好,又回到有劲使不完年代,自信满满。他的骄傲倒是其他人所盼望的,文明了,本当有做人的优雅自信,这才像人。 威子镜是良师巨匠,非同不可。魏民道在其帮助下,受益匪浅。先前,魏民道脑袋想什么,随心所欲,漫无头绪,根本不是他指挥脑细胞,而是脑细胞牵着他走,那一批脑细胞精神,指挥棒就在其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累了、倦了,又换另一批脑细胞来指挥,毫无目的,也毫无章法。现在呢,有了些长进,脑细胞的活动有了一些自觉。从自发到自觉,很难得的!先前,手脚置于哪,与脑细胞无关,怎舒服摆怎,魏民道根本不问不管,他就是没想过手脚的安置。说真的,以前的身体任何部分,几与他本人无关。现在呢,慢慢感觉到手指的存在,灵活多巧,进步仍很小,脚趾他仍顾不上。站桩的效果最好是感觉到精气神,朦胧中知晓了它们是些什么东西,可说不出来。实际见效的是筋骨皮,因细胞细菌真诚协助了,劲往一处使,筋骨皮都紧凑了,魏民道能感觉到它们健康了,妥贴了,值得庆祝和自勉。魏民道觉得浑身有劲,因此,乐观自信也有了。 一切像从头开始,又都是向好的方向转化。唯一看不惯的就是那杰克曼大秃鹫,可也没什么,人家是个大好人,随和绅士,孩子们跟着他一起漫山遍野跑跑,长身体也长见识,蛮好的。方向对了,纠结的事也能像结子松了,不会堵在心头,情理畅通无阻。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章
个人分类: 小说习作|251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个纠结的海龟
热度 10 szc0204 2012-8-21 17:30
一个纠结的海龟 这是我一个同学的故事! 我的同学很老实,为人忠厚,热心,爱关心同学;不太善于交际,一看就是那种搞学术的人。 他本科毕业于国内一个很好的工科院校,本科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读了博士。 去年回国时,途经上海和我小聚了一把。好几年没有见面他的音容笑貌没啥变话,不过头顶上的头发稀疏了很多,看上去早已没有 80 后的影子了。 回国之前,德国的导师挽留他,他没有答应。还是回来了,这里有他的家乡父母兄弟姐妹盼着他回来。他回到了他本科学校,开始我认为至少也会给个副教授的职位。后来他只给了讲师的职位,钱也少的可怜。据说学校答应他今年申请到了国家基金就可以升副教授了。悲剧又发生了,他的基金没有中。职称也就再等等等。。。前几日给我说他又有出国的打算了,不过很纠结啊! 上面这些也许都还不急,他的父母和我们这帮老同学替他急的是他的婚姻大事。由于多年潜心苦读,几乎就没有谈过对象。现如今他的同学都已经结婚生子,而他这为高才王子的白雪公主还不知身在何方?我在想现在社会不在乎金钱的白雪公主还有吗? 我真是替我的老同学担心了!
个人分类: 杂感|4446 次阅读|25 个评论
选择“放弃”,不如放弃“选择”
热度 24 boxcar 2012-6-16 09:37
前些日子,我在在博士放松群( QQ 群号: 61398794 )中看到了据说是刚刚评出的 2012 年上半年最给力的十大名言: 1 .笑只是个表情,与快乐无关。 2 .思想就像内裤,要有,但不能逢人就证明你有。 3 .纯,属虚构。乱,是佳人。 4 .我可以选择放弃,但绝不放弃选择。 5 .以前,养儿防老。如今,养老要防儿。 6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 7 .如今,人们经常需要马桶精神,按一下,什么都干净了。 8 .眉毛上的汗水,眉毛下的泪水,你总得选一样。 9 .人家有背景,而我只有背影。 10 .财富改变不了个性,却可以让人露出本性 ! 这些名言,其实对其中每一条做点儿点评都够写篇博文(甚至博士论文),不过我浏览了一遍之后,觉得第四句最值得率先一写,因为它比较能反应咱们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一些年轻人的思想和方法。于是,我终于在 N 多天后写下了本文——选择“放弃”,不如放弃“选择”。 最近这些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驰续、经济的疼飞、信息的爆闸,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同时,人们心中却反而有了更多的纠结和迷茫。因为,当您看啥都觉得挺好,而事实上却又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做出一个英明、正确、伟大、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损失最小化的选择就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其实谁也不知道快速发展的社会和坚持不歇的改革,会让今天的最热火的东西在那天突然淬火,所以面对各种选择的时候就难免倍感纠结。 面对选择,采取的对策是“揪皆”——统统抓住不放手,也就是所说的“不放弃选择”。于是乎,传说中的“面霸 120 ”们就闪亮登场了。不少毕业生,会在招聘季中身穿高价订制的职业装、足蹬锃亮的皮鞋、打扮得利利索索然后捏着一摞外观很华丽的简历去“赶场”——参加 N 多个与自己的专业相关和不相关的、和自己的志趣爱好投缘或不投缘的各种面试和招聘会。面霸们济济一堂之后,都不免要感慨当今竞争之激烈,然后在独自里(肚子里)暗叹选择之艰难。 但是,无论如何,他们就是不放弃选择,而永远希望把选择的主动权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然而在事实上大多数其实并不靠谱的“选择”的最终结果其实是不得已的“放弃”。很多时候,与其最终选择放弃,到不如最初就放弃这样的选择。我这么说,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毕竟“放弃”本身就意味着失去,意味着某种损失,似乎并不是件好事,其实不然。 最初兴致勃勃地选择,在不久感觉失败就选择的“放弃”,产生的效果其实是“放气”——让自己泄气。这种选择放弃的次数多了,人就会有很大的挫折感,而逐渐失去自信心,甚至出现习惯性的放弃,最终可能一事无成。相反,如果再做出选择的时候别太患得患失,果断地放弃一些选择(那怕它们很有吸引力),而更专注地去做那些自己定下决心选择去做的事情,即使遇到了困难也努力克服而不选择放弃,往往可以做得很好,最终取得成功。这种通过坚持“不抛弃、不放弃”而最终所取得的成功,往往可以大大地增加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我认为,在有些情况下, 在做事的过程中选择“放弃”,其实不如最初就放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选择” 。
个人分类: 社会|7657 次阅读|60 个评论
纠结的拆迁
ncepuztf 2012-6-1 23:28
纠结的拆迁
近年“拆”字在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闪亮登场,推广频率列汉字第一位。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宣传资料表明,近年幼儿在学会喊妈妈前大多数会对 “拆”字有深刻的直观认识,相当一部分幼儿认识该字比认识其爸爸还要早。 这是某地一张有关拆迁的图片 以下根据真实故事PS 拆---不拆---还拆
个人分类: 图片故事|1958 次阅读|0 个评论
7月10日 妈呀 我杯具了
热度 1 冯用军 2011-7-15 19:54
贴寻人启事 半边天塌了 闭关ing 请恕无法及时回复各位的问候、评论和留言
个人分类: Family Research|2024 次阅读|1 个评论
纠结
热度 1 zxj368 2011-6-15 10:51
最近,着实纠结于编辑学与地质专业之间,困惑很大! 对于一般工作而言,作为编辑或者是副主编的我,应该说还算合格,因为主编及编委会都对我的工作很认可。但是,对我而言,是否满足于现状而可以沾沾自喜呢? 没有。我还想在编辑学上提高自己的水平,毕竟,我曾经用了三年的时间专心从事编辑学研究呢。 可是,地质专业又让我难以割舍,不仅仅是因为期刊编辑工作需要专业业务的提高,还因为我被拉进了“专家队伍”,作为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咱也不能面对专家学者们时,对专业知之甚少吧?也需要跟上大家的步伐,至少是面上需要了解的东西,不能一问三不知呀! 于是乎,我在两者之间游走,也就纠结于两者之间了。 什么也干不好,是因为我什么都想干好,真是难呀,也真得是让我很为此纠结! 如果没有舍弃,我想,可能还会在这两者之者苦苦挣扎了。 很累,也难以有收获。 纠结。 纠结。
个人分类: 编辑工作感言|2978 次阅读|1 个评论
半杯水……
热度 28 何裕民 2011-5-30 23:08
按:本文作者张淑芹是随我出诊的抄方助手,在与病患沟通时有感而发。 当你面前有半杯水时,你是在想: “ 太好了,我还有半杯水呢! ” 还是在想: “ 哎,我怎么只有半杯水了? ” 这次无锡看诊,就有一位患者一直在纠结:我平时习惯都很好,怎么偏偏得了这种病?我前些天一只眼睛就突然看不见了,另一只眼睛的视力也急剧下降,我以后不会看不见吧?我的指标最近一直老高了!我一直在研究自己是怎么得了这种病的! …… 各种问题、抱怨不停,听得我们也揪心,教授就给她讲了 “ 半杯水理论 ” ,她恍然大悟,并表示尽量改,还一直感谢教授解开了她心中一个大疙瘩 …… 这名患者的性格比较较真,并且是位教师,有一定的文化层次,多年养成的认真、一丝不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性格很难改变,但从她开始的愁眉苦脸、满腹埋怨,到听了半杯水理论后脸上露出微笑、恍然大悟的表情,并下了彻底改变的决心,可以看出她真诚地感谢教授教授给她指点迷津 —— 知足常乐!希望她能真正改变,真正体会其中的真谛! 同样的半杯水,有的人看到的是缺少的那一半,有的人看到的则是拥有的那一半。快乐的关键是要看到拥有的那一半,总想着拥有的那一半。对于我们的人生,只看到缺少的那一半,就是在扼杀快乐,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其实,只要我们能真正体会这一理论的智慧,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无限美好! 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我们总能找到拥有的,我们总能得到满足。记住!能左右我们心情的并不是环境,而是我们的心境!能决定我们是否幸福的不是外界,而是我们的内心!
个人分类: 医学与人文|3045 次阅读|29 个评论
黄帝家的东苑也闹鬼——什么东西迷惑了黄帝
热度 1 sheep021 2011-2-28 10:57
《黄帝内经》大惑论第八十 岐伯对曰:五藏六府之精气,皆上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岐,视岐见两物 。目者,五藏六府之精也,荥卫魂魄之所常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 神精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 黄帝曰:余疑其然。 余每之东苑,未尝不惑,去之则复,余唯独为东苑劳神乎,何其异也 。 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卒然相感,则精气乱,视误,故惑,神移乃复,是故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评: 这段对话非常有意思,可以八卦一下几千年的人文事故,风土人情。愿意的话,可以写一部推理小说。绝对比康熙微服私访引人眼球。 这段话解释了什么是“迷”,什么是“惑”。现代人统称“迷惑”,其实还是有轻重之别——“间者为迷,甚者为惑”。 本文首先讲了眼睛的生理、病理。以 及视岐的原理。“ 视岐 ”就是看东西时,把一件东西看成两件或多件。 黄帝听完说“我每次到东苑去,都患视歧的毛病,离开东苑又好了,难道我独独因为东苑劳神,太奇怪了吧?” 岐伯说:“不是啊,可能是在东苑有让你纠结的事情,‘心有所喜,神有所恶’,心神不一,去了之后,睹物生情,精神紊乱,所以 视岐,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之后自然就好了”。 读完此文,不仅想问:东苑有什么事情让黄帝这为圣人如此纠结呢?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20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为什么我们依旧纠结?
songshuhui 2011-1-29 11:50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1-01-29 10:18 我纠结了,我又纠结了………… 记得刚到美国时,去快餐店吃饭,光奶酪就有5,6种,还有各种配菜要自己选择搭配。文化差异还没来得及适应就又面临了更多的选择:面对众多的公共课,选哪门,不选哪门又成了最让我头疼的问题。跟快毕业的师兄师姐们聊天,留下继续做研究,去公司工作,或是回国发展,似乎是一个永恒的纠结。对的,这就是现在网络上使用率最高的词语之一,纠结。 似乎世界上永远有不断让人在一个问题上纠结下去的理由。我喜欢这个味道的洗发水,可是那个牌子的更便宜一些;这种颜色的衣服很适合我的肤色,可是条纹的图案会不会显得我太胖了;甚至有的时候,有人还要发愁,这个男孩子很会逗女孩子开心,可是那个男孩子对我更加体贴照顾,到底要选哪一个。 做出选择(decision making)是一个心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循环Yes或No的过程。还记得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 最初设计的那个校花评选的小软件吗?他只要把所有女生的照片输入数据库,让每一个用户在屏幕上出现的两个女生之间选择更漂亮的一个,不断的在A还是B之间选择,最终就会得出我们想要的答案。当然,实际生活中的选择比这个考虑的复杂的多,但是当最终的决定拍案时,那可能是已经经过了潜意识中无数个比对之后,才得出的结果。 做决定的过程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我们之所以难做决定,是因为某些比对的过程碰触了我们心中的某些准则或价值。然后的问题就在于,我们需要把这些可选择的选项按照他们吸引我们的顺序做一个排列,同时还要考虑进去这些不可碰触的准则。有的时候,即便排列出了首选选项,还要考虑如果目的不能达到是否还有候补。这种复杂的分析过程叫做多准则决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 MCDA). 这部分研究已经吸引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 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哲学教授Walter Kaufmann第一次给了对做决定的恐惧一个名字,叫做选择恐惧症—Decidophobia。他形容这些人为“缺少勇气或意志去从复杂多面的事情中寻找真理”。他们可能更愿意把做决定的权利移交给自己的另一半,或家长或更权威的人士。但是现实中的很多选择并不涉及真理或是谬论,而仅仅是个人的喜好,比如选择某种食物,选择某件衣服之类。那么,简单的选择为什么我们还是不能够决定呢? 简单的划分,我们会发现生活中有两种人:一种人看到的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是爱憎分明的,是选择明确的;而另一种人是过渡的灰色的,没有界限,模棱两可。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若经常出现纠结情绪,也就是所说灰色世界的人,碰到心理学家所谓的“矛盾情感”的机会较多,而那些观点明确的人出现这种矛盾的机会则比较少。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纠结有益,而有些情况则不然。虽然不能非此即彼地将人们划分为是否属于矛盾情感人群,但是总体而言,倾向于自我挣扎的人在其一生各个不同领域做选择时都会相当举棋不定。 一般来说,黑白渐变即灰色思维是成熟的标识,可以使人们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研究矛盾情感问题处理方法的社会心理学教授哈尔凡德(Frenk van Harreveld)说,在不可能轻松得出答案的情况下(比如是否要接受一份新工作),爱纠结的人比那些非黑即白思维的人更有可能拖延并避免做出决定。但如果当事人经过仔细考虑还是无法抉择,或许就应听从自己的本能反应行事。哈尔凡德博士说,他在遇到难以抉择的情况时会抛硬币,如果硬币落地反面朝上,而此时他的本能反应是消极的,那么他就知道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研究人员还无法确定为什么某些人的纠结情绪会浓于他人。大脑中主要负责决策产生的部位带状前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眼窝前额皮质(orbitofrontal cortex)会告诉我们:是时候做出决定了;而另一个部位顶叶皮层还会给出信号来加强我们对这个决定的信念:恩,你做了一个对的决定。这几个部位的活动减弱就可能动摇我们做决定的信心。 当然还有很大一部分环境和性格原因。在特定情况下,强烈希望得出结论的人倾向于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而自相矛盾的人则认为事态悬而不决自己才更为舒服。如果一个人的父母就犹疑不定或反复无常,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可能在未来的感情生活中也会产生焦虑和不确定。同时,完美主义倾向的人也比较容易在具体的事情上纠结,因为总是不能达到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状态。另一些人则是因为害怕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逃避抉择。 对矛盾情感最广为研究的一个领域就是情感矛盾如何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认为世界非黑即白的人因为有着强烈的积极或消极看法,所以比踌躇不定的人能更快做出决定。然而一旦出现一叶障目的情形,前者可能容易跟他人发生冲突,或出现不健康的想法或做法。相反,灰色思维的人就会将问题考虑的更加全面,想到更多的可能性,但是是以耽误了时间为代价。 如果仅仅是拖延做决定的时间还好,但是总会要面对问题的那一刻的。当这一刻到来的时候,纠结轻的人只能草草做出一个选择,无比纠结的人会产生严重的焦虑症状。看过电影《天生购物狂》的人一定记得片中那个患有“选择恐惧症”的医生,面对货架,面对菜单用完排除法,做过辩证法,痛苦了大半天,都作不出任何决定,最后还是要依赖药物和心理治疗。 如果看到这里的这一刻,您还在纠结于自己下一步是关了网页出去活动,还是继续呆在网上,或是开始认真学习,那么恭喜你,你今天也选择恐惧了。 您也可能喜欢: 民航飞机上为什么没有降落伞 火灾后的心理帮助 凯撒的加密术 我们都有拖延症 Inception:一场层层调用的函数大战
个人分类: 生物|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野外归来(3)
mutingcunyu 2011-1-9 22:16
转眼开题结束快一个月了,想起来那一个多月准备时间,有点开始怀疑自己。文献看的比较少,中文200多篇,英文差不多20篇(精读),写出来有漏洞但看起来样子还凑合的东西。自己觉得还有点够呛,太大,做不下来。我觉得自己缺乏一种悟性,看东西还是很粗,虽然每篇全文都看,但方法和思路依然不那么明朗。对于考博,我有些纠结。考还是不考?公务员?公务员至少也是硕士学历才行。博士是4到5年啊,赌博的行为。可以坐得住是一回事,能不能有想法是另外一回事。真的很纠结。这个问题是该摆在桌面上认真考虑了。任何事情只要有一点的犹豫去做的时候都不会有太好的结果,真的。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释中国本土诺奖之纠结
wangxh 2010-10-12 21:20
别看俺山东倔县人天天攻击诺奖的有关政策与措施,但没有一天心里不装着本土诺奖的梦想,这不,今天中午看新闻,听到一则消息,马上联想到诺奖。 据报道,北京每年的交通拥堵成本超过1000亿,折合142亿美元。而今年的诺奖金额共1000万瑞士法郎,折合146万美元。不比不知道,一比绝对吓你一跳,将近10000倍俺没算错吧? 不祈求100%解决,只解决10%即可,这样就可以省下1420万美元,我们TMD也设立一个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谁堪当科学之老大墨子?蔡伦?毕昇?(此三老都是与诺贝尔差不多的发明家)就蔡伦吧,即设立蔡伦奖。然后,广而告之,与诺奖委员会争夺候选人,奖金多出10倍,俺倔人就不相信那些洋人与金钱有仇! 不来?不来拉倒,我们自己发给自己人,中国也不是没有可以获得诺奖的人和事儿,只是国外鬼子种族歧视才造成至今没有本土中国人获得诺奖。
个人分类: 未分类|3476 次阅读|4 个评论
青椒酿003-母系传媒时代
chchh2001 2010-2-3 21:43
个人分类: 青椒酿|2401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椒酿002-你也喜欢他
chchh2001 2010-2-3 21:42
个人分类: 青椒酿|2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椒酿001-纠结的购物
chchh2001 2010-2-3 21:40
个人分类: 青椒酿|2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椒酿
chchh2001 2010-2-3 21:38
《青椒酿》是青椒与朋友们的生活故事,微笑的记录所有生活中的开心和无奈。 把故事酿做酒,风干沉淀,多年后一饮而尽,作怀念,作惦记,作见证。 另外一部作品《青椒遇到90后》,谢谢关注。
个人分类: 青椒酿|2460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纠结……
shushenlw 2009-5-19 10:52
算起来,我是一个很纠结的人,遇到重要的事情的时候老是很难下决心,这不 ,又有一件纠结的事情 到底要不要读博士呢? 一直以来,读博士一直是我的梦想。甚至小的时候别人问我长大了想做什么,我都会说当博士。可是最近在这里看了很多博士生或者是许多老师对博士生活的描述,我纠结了 读博士不能发财,读博士不会有很大的荣耀(周围都是博士),读博士难以毕业,读博士要考虑家庭问题,读博士的压力如此种种,真的让我有点退缩了,我不明白,在我们这个学而优则仕的国家,读博士后能否真正静下心来做研究?如果没有外界的干扰,我是可以静下心来的,我可以一天14个小时以上坐在电脑前看文献,可以为了研究的问题忘记吃饭,可是这样的我是否应该读博士? 扪心自问,我无法去读博士!我无法忍受政治挂帅的研究环境,无法再去搞政治学习, 无法再去天天学习英语(虽然我的英语还不错),无法辜负家庭对我的期望,无法去做一个单纯搞学问的人 也许博士真的成为我一个永恒的梦想了
个人分类: 思想与生活|970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