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机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波音和空客是不是也是制造飞机壳子的公司?
热度 3 jiangming800403 2017-5-11 01:16
ShowAttitude 2017-5-8 12:59 花了那么多钱,那么长的时间,结果:航电系统、液压系统、飞控系统、雷达系统、动力辅助系统、发动机等关键子系统都是外包的。这个我无法接受! 真的无法接受。因为抛开这些关键子系统,真的就只有组装工是我们自己的中国人了! ------------------------------------------------------------------------------------------------------- 赵建民 2017-5-8 16:26 第二,现在军机的任务很重,航空工业也没有多余的产能用于大飞机 第一,全国产的大飞机,根本不可能拿到欧美的适航证,飞入国际市场 博主回复(2017-5-9 12:41) : 第一条同意,第二条不同意 -------------------------------------------------------------------------- 实际上商飞的设备供应商也是波音和空客的供应商,波音和空客其实也只是制造飞机壳子而已。甚至连飞机壳子的生产也承包出去。分系统采购,是西方航空-航天工业生产和研发惯用的方法。飞机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工业产品,需要大量的保养与维护。航空公司并不希望机载动力、航电、飞控等重要系统的型号太多。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航空公司更希望机务人员“会修一种飞机,就可以修所有飞机”。或者说,现代航空制造业已经对关键系统的供应商具有了一种路径依赖。C919要想具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也必须顺应这种存在。 但是东方国家,包括苏联,由于军事工业的超期发展,基础制造业力有不逮,大飞机、大火箭的零部件、甚至是每一个螺丝和阀门都需要工程师从头做起。这也是东方国家飞天事业艰难之所在,也是运10所蕴藏的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和顽强意志的宝贵之处。 在仿制安2(运5)并取得相当的成功以后,从六十年代开始我们开始了运七、运8、运9、运10四个机型的研制。经过20多年,最终是搞出来运7和运8。在一个自行车还没有普及的国家,运10那样的大飞机是很超前了。运10首飞的时候,采用涡桨动力的运七、运8,还没有完善。国土防空型战斗机歼7、歼8还没有形成全天候战斗力。 改革开放以后,压缩军备,国家对国防航空工业的投入减少。有限的投入首先需要保证那些必须的项目,首先是国土防空的战斗机。运10这样的民航机,只有经历市场的考验才能生存。运10即使能飞起来,也是一个早产儿。运10配套的涡扇发动机,当时还完全没有达到商业飞行的水平,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都太差。虽然美国人搞出的飞行怪物SR-71,检修的时间可能要远远大于飞行时间,但是那是军机。如果一架民航机用一多半的时间在地面检修,那么在市场上是完全没有可能生存下去的。 中国虽然不是航空工业强国, 但是在轻型通飞和支线客机方面还是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的,如运5、运11/12、小鹰500、新舟60/600/700,特别是运12已经进入俄美这样的主流航空市场。 我相信C919美好的明天,C919是主要飞国内非热点航线的单通道窄体大飞机,对C919构成航线竞争的波音和空客的早期型号已经开始过时,甚至已经停产,而C919代表了21世纪初年的飞机设计与制造水平,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单通道窄体大飞机。
个人分类: 国际观察|4858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