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马太效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马太效应
dongzg101 2011-7-29 21:11
十多年前在中科院读书的时候,就听到一个词,叫马太效应。富的地方越富,穷得地方越穷。人才总是向往富裕的地方。这是人的本性。当然,今天区域经济,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在加快!或许,会慢慢改变这一局面。当然,那时没留北京,是被折腾坏了,做了两年实验,用的国产试剂,结果都不能确定,最后借了别的实验室的美国试剂,靠,重复了两个星期,结果一致,我很无语。我就开始考虑要转行了,说什么也不读博士了。
1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成功推荐商品的经历
热度 6 Wuyishan 2011-7-19 06:53
成功推荐商品的经历 武夷山 中学时的一个暑假,我们班去南京玄武湖公园义务劳动,我的任务是与另一个同学一道卖冷饮。 我俩很快发现,含有色素的桔子水、菠萝水什么的很好卖;最纯正、安全的酸梅汤乏人问津,因为颜色不吸引人眼球。悲剧啊!我俩又发现,顾客分两种:一种是打定主意买哪一种冷饮,另一种没有主意,只想喝一杯解渴。比如,我们问:您要桔子水还是酸梅......?话没说完,顾客就说:桔子水!你问: 您要酸梅汤还是菠......? 顾客就要酸梅汤。这就好办了!于是,采用“推荐酸梅汤优先”原则,导致酸梅汤销量大大增加。用现在的话说,长尾缩短了。 现在的很多推荐系统,都是马太效应型的:买的人越多,用的人越多,就越推荐。这样当然没错,但是无助于缩短长尾。处于长尾的不一定不是好货,有时,只是因为养在深闺无人识罢了。 另外,现在,越纯正、越安全的食品反而缺乏推荐,因为这种食品的利润低。这种情况有没有?
个人分类: 换一个角度|3476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奖励系统中4种彼此相关的效应
rbwxy197301 2011-5-21 09:46
科学奖励系统中4种彼此相关的效应
科尔兄弟对科学界(其实是美国物理学界)的社会分层问题作了详细的研究,并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 一、科学界是由一小群有才智的精英统治着的,所有主要的承认形式—奖励、有声望的职位和知名度—都被一小部分科学家垄断;二、大部分科学家的工作对科学发展的贡献很小。明显地,这一小群有才智的精英就是学术权威。学术权威是指那些具有专业威信的科学家,他们是社会分层的结果,是马太效应(又称为累积效应、光环效应)的产物。 (参见:乔纳森·科尔,斯蒂芬·科尔 . 科学界的社会分层 . 华夏出版社, 1989 ) 2009 年 5 月,《科学学研究》刊出了河南师范大学的梁立明老师和她的学生刘炜合著的论文“《物理学报》论文引用中发现了努道普效应”。在对 2002 - 2007 年由单一高校作者发表在《物理学报》上的 3010 篇论文作引文分析时发现 , 非 211 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无论是被引篇数百分比还是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 211 高校作者发表的论文。这是典型的努道普效应。有人认为,中文顶尖期刊出现努道普效应的另一个可能成因是:国内顶尖期刊的编辑和审稿人在审阅和录用论文时,会有意无意的关注作者名气、单位、基金项目等外部因素,故实际上“非著名”单位作者的论文在同行评议时,常受到更为苛刻的评判。来自“非著名”单位作者的被录用论文,可能在本身水平上超过了期刊平均水平,故被引更多,出现“努道普效应”。 若这一推测有一定合理性,那么在另一些国内不同学科的顶尖期刊中,“努道普效应”也可能存在。 (参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670143.htm ) 科学奖励系统存在着 4 种彼此相关的效应: 马太效应 (Matthew Effect) 、反马太效应 (Wehttam Effect , Wehttam 是 Matthew 的倒拼,有的直接音译为韦泰姆效应 ) 、波敦克效应( Podunk Effect )和反波敦克效应 (Knudop Effect , Knudop 是 Podunk 的倒拼,有的直接音译为努道普效应 ) 。马太效应是指在声望高的机构里已经得到承认的科学家将得到更多的承认;反马太效应是指在声望高的机构里的科学家没有得到显然他们应该得到的的承认;波敦克效应是指在声望低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得到的承认较少;反波敦克效应是指在声望低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得到了多于他们显然应该得到的承认。
个人分类: 科研评价|2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评论:中文学术期刊不要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热度 9 ysxbhxf 2011-4-21 01:15
因为曾老师谈到的是中文学术期刊的问题,所以作为从事中文学术期刊出版工作的编辑,忍不住来凑个热闹了。 “马太效应”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多者更多;二是让少者更少。对于目前的中文学术期刊而言,很不幸,大多处于后者的境况。然而,这种境况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将论文的发表与众多影响学者生存和发展的实际利益挂钩,同时又偏重于国外的期刊,尤其是SCI期刊,导致了优质稿源的外流,使得中文学术期刊即使在拥有好编辑、好的编委会和好的出版质量的条件下也无法与国外一般的SCI期刊公平竞争,更不说与国外顶级期刊相比了。 对中外期刊的比较不能简单用个别的例子来归纳出结论。我不否认在中国的学术期刊里,尤其是中文学术期刊的某些编辑部存在诸如稿件处理速度慢的缺点,但并非所有的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速度都比国外SCI期刊编辑部的慢,在小木虫论坛里,可以看到很多抱怨国外SCI期刊编辑部稿件处理拖沓的帖子。更重要的是,优质稿件外流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稿件处理速度慢,而是我上面所说的利益驱动问题。此外,目前中文学术期刊编辑部送给国内审稿专家审稿时,常常在等待了一段时间后才获知稿件被拒审,不得不另找审稿人。而拒审的理由很多是“最近事很多,太忙了”之类的理由,但对于国外期刊送来的评审稿件,国内审稿人往往给予较多的重视和配合,及时审稿。这是为什么?大家心里是很明白的。其实,有不少国内的精品学术期刊编辑部都在使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一般在10个工作日内就能对不合格的稿件做出初审退稿处理。我记得在几年前,有个在日本的学者向我们期刊投来一份关于日本最新镁合金进展方面的评述性论文,我们认为有必要尽快发表,结果通过努力,在2个月内就让其见刊了。对于时效性很强的论文,国内期刊还是有快速发表的途径的,这当然需要作者首先给编辑部打招呼并得到编辑部的认可。 关于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的问题,我记得中华医学会的期刊负责人游苏宁先生曾有专门的论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各位有兴趣的话不妨在百度搜索一下,应该已经OA了。在我看来,中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化目前只是一种好看但不中用的方案。在当前的科技评价环境下,中文学术期刊的稿源中已经非常缺乏能代表中国一流科研水平的投稿,即使邀请来了海外的优秀华人学者当评审人,编辑也不好意思将二流或三流水平的论文送给他们去评审,那简直是在浪费他们的宝贵时间,当然,他们也很有可能会拒审这类水平的论文。而请不懂中文的老外来当中文学术期刊的编辑或审稿人,显然就是一种摆设,这实在应该是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编辑部要考虑的事。本人认为,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其实就是要进入海外的英文文献检索系统,使得用中文发表的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的英文题目和摘要能被只懂英文的老外看到,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中国人应有的足迹。中文学术期刊的服务对象主要还是国内的学者,这才是办中文学术期刊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CELL RESEARCH的成功并不是中文学术期刊可效仿的例子,甚至也不是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可以效仿得到的例子,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里就不细说了。值得强调的是:我们需要的是刊登着很多优秀中国科研论文的国际化英文学术期刊?还是刊登着很多一般性科研论文的国际化英文学术期刊?对于前者,这需要广大国内学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对于后者,这也许就只需要英文学术期刊编辑的努力奋斗。 在当下的中国,要办出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不是个简单的靠编辑努力就能做到的事情,这需要有适宜的办刊环境以及国内学者和编辑的共同努力,需要中国科研水平的提高,需要有较长时间的学术声誉的积累。借用屈老夫子的一句话与各位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个人分类: 观点辨析|7116 次阅读|27 个评论
中文学术期刊不要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热度 21 qpzeng 2011-4-20 08:00
《圣经—新约》中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国王远行前,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随便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几年以后,国王回来了,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仆人们究竟过得怎么样。于是,国王把三个仆人都叫过来,问他们那些银子是怎么花的。 第一个仆人用一锭银子做生意,赚了十锭银子!国王听后非常高兴,并奖给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用一锭银子放贷,赚了五锭银子!国王听后也很高兴,并奖给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战战兢兢地打开叠得整整齐齐的手绢,并毕恭毕敬地对国王说:“ 主人啊,您给我的银子我一直舍不得花,都完好地保存在这儿哩!您瞧,现在分文不差 ”!国王闻言无奈地笑了笑,不仅没有给他任何奖赏,而且还吩咐把他的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 记住,凡是赚得少的,就连他手中已有的钱也要被剥夺。凡是赚得多的,还要把更多的钱奖给他”! 1973年,美国科学史学者莫顿借用这个故事描述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科学贡献给予的荣誉会越来越多,而对那些科学贡献不突出的学者则容易忽略他们的贡献甚至不承认他们的业绩 ,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 马太效应 ”。 我在这里想把“马太效应”的含义引申一下,用来形容中国学术期刊未来的发展。 尽管从数量上看,中国拥有的期刊数并不比国际上声名显赫的Springer或Elsevier两大出版集团旗下的期刊数少很多,但如果以目前的态势发展下去, SCI期刊的声誉越来越好,向其投稿的人就越来越多,而中国期刊的声誉越来越差,向其投稿的人会越来越少,将不可避免地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 还是在好几年前,我就曾向国内一家冠以英文名的期刊投稿,但可能因为评审专家库尚未建立或还不完善,他们很长时间都找不到愿意审稿的专家。由于这篇论文报道的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成果,我中途曾好几次催问评审进度,结果100天以后才给出一个失望的回复:一位评审的意见是退稿。后来,我将此稿转投Plant Sci,半个月就接受了。 试问:国内期刊以这种工作效率和审稿质量,如何能阻挡优秀论文外流? 现在一些顶尖学术期刊(如Nature及其子刊)从收稿到给出初步评审意见,一般可以在1-2周内给予回复。有些质量不符合其用稿要求的稿件,一两天就能答复,要么拒稿,要么建议转投他刊, 这样就不会耽误那些注重时效的文章的及时发表。 我今天避而不谈中文学术期刊要不要英语化的问题,只谈中文学术期刊应不应该国际化的问题。 要彻底改变目前这种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中国期刊“ 筑巢引凤 ”也好,“ 借鸡生蛋 ”也好,必须立即行动起来,打个彻底的翻身仗,不要让事态演变成为一种“木已成舟”、“生米煮成熟饭”的不可逆转状态! “筑巢引凤”之策略就是办好现有的期刊, 如《中国科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等国内出版的SCI期刊,并在此基础上 让更多的中国期刊尽快与国际标准“并轨”、“对接”,邀请国外的期刊编辑加入编辑队伍,不断完善有国内外知名学者入选的评审专家库,完全采用国际通行的编辑方针、审稿程序、用稿政策,在一两年内达到SCI期刊的标准。 “借鸡生蛋”类似于金融领域的“借壳上市”,就是利用国外出版集团的先进平台办我们自己的期刊, 如Cell Research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它以“自然出版集团协作期刊”(Nature Publishing Group Partnerships)的名义办CR。 从2006年加入该集团,到现在才仅仅过去五年,就已经跻身世界顶尖期刊行列,成绩斐然,IF已升至8以上,令人刮目相看! 因此, 中国人也能办世界顶级期刊,关键是过去观念保守,体制落后!从现在起,必须努力挣脱中国人办不好学术期刊的“怪圈”,摒弃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陈规陋习,让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步入一个良性的轨道! 中国人,你输不起!中国学术期刊,你伤不起!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6974 次阅读|82 个评论
善恶观与知识产权制度
热度 1 windlight 2011-4-7 09:00
05年写在丁香园的旧文部分内容,谁能替天行道 善恶观与知识产权制度 赵凤光 善恶是行为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取舍,杀了人同样的结果,因为动机的不同,有过失杀人,故意杀人,正当防卫种种,而导致杀人者可以有多种结局。 (从书本电视上看到,非专业研究)中国古代我不知道怎么处理,但现在中国是先断定其杀人了,然后由其自己举证,证明自己是过失还是正当防卫来争取最大利益。而西方的现代法系是知道其杀人了,但其不能自己给自己定罪,要先做无罪断定,然后收集证据证明其动机。作为个人的弱者,和强势的杀人者,谁能受益于不同的这种法律制度。中国人多,执行死刑的人也不少,但有多少弱者没有得到应该有的保护。这种制度设计,要给弱者最大的保护,或心善的人最大的保护,那种保护制度更有利?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你要去争利,要向恶,而中国是君子耻于谈利要向善,结果是小人得利。 知识产权制度,是继工业社会后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行为规范。 其主要的表现就在于,为了公众的利益,鼓励个体拿到有一定期限垄断的专利,而且这个专利是谁主张谁得利,不会别人或大众强塞给你。为了向前进(善)(大众获得公开的进步的技术),我们要后退(恶)(给个人垄断的权力激励起创新)。这种天才的制度设计,不纠缠于善恶的道德辩论,为了善,允许恶的存在,恶得更多,善得到越多,这是一种发展的善恶平衡观,而为了不要恶出现,善也不要出现,就是中国的比较压抑的鼓励保守,不鼓励进步的善恶观。 替天行道是人们需要做的,但仅以消灭恶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发展善为目的,那只能是以恶治恶,越治越恶。 zt http://www.dqjj.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4 人之道,天之道,天人合一。   几千年前的老子用十个字就概括了身后几千年的私有制经济大兴衰史。   这十个字就是: 人之道,物极必反,天之道。 人之道是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   在西方有个马太效应,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它就是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结果,也是私有制经济的发展规律。   如第二节分析贫富分化的现象与必然性所看到的,在资本实际创造的利润率低于经济增长率后,它实际获取的利润率仍高于经济增长率,相反,工人工资增长率本应与经济增长率同步,实际上却低于经济增长率,甚至零增长,极至负增长,长此损不足而奉有余,岂有不贫富分化之理。参见P26—27   天之道则相反,大家也熟悉,如《水浒》中的梁山好汉们之所以挂“替天行道”大旗,就因其行的劫富济贫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之道,历朝历代农民起义特别是土地革命做的就是“开仓济民”、“打土豪,分土地”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整个两千年封建史甚至包括现代资本主义史就是这十个字的循环。   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使财富逐渐积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使总生产资料生产目的更趋于追求利润积累资本,而资本高度集中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如第一节所述都会使利润率下降(见P10、P18—19),而为维持利润率又必然加大损不足而奉有余,生产资料又相对更集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经济、社会大危机。   走到了极端则物极必反,贫困阶层终将因无法生存而揭竿而起,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后,由于建立的仍是私有制,人之道又开始滋生,从而进入另一个循环。     关于人之道与天之道等摘自P67—68。   由此看来,私有制的兴衰史也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结果,只是这种“人之道”与“天之道”的结合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结合而不是同时运行。   即“人之道”发展到极端了再上演“天之道”,“天、人”交替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是残酷的,想来也不是大家所期望的“天一合一”。   能否有一种办法,使“人之道”与“天之道”同时运行,既不让“人之道”发展到极端,也不出现极端的“天之道”,实现真正的“天人合一”,或者“人之道”、“天之道”都没有,从而出现万世太平呢? zt2 新闻论坛:cn.bbs.lit.novel.emprise 发件人: thdhwwdz....@ytht.net (super) - 查找此作者的帖子 日期:13 Aug 2004 03:35:51 GMT 当地时间:2004年8月13日(星期五) 上午11时35分 主题:郭靖的信仰危机【转载】 答复作者 | 转发 | 打印 | 查看同主题帖子 | 显示原始邮件 | 报告滥用行为 郭靖出得江湖,一年之中,惨遭大变。五位恩师抛尸桃花岛,成吉思汗意欲南侵,李萍在郭靖面前断然自尽,以明其志。郭靖纵马南归,一路上又是兵荒马乱,尸骨遍野,令人触目惊心。郭靖茫茫漫游,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时间诸般事端纷至沓来,如同哈姆雷特得知叔父杀兄娶嫂的真相后,陷入不得解脱的质问之中:——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郭靖不得不停下来,像兔子一样暂时退出与乌龟的比赛,对自己进行碎片整理。 “练了武艺又有何用?连母亲也不能保住。” “我一心要做好人,但到底让谁快乐了?” “完颜洪烈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呢?” “穆念慈姊姊是好人,为什么却对杨康死心塌地地相爱?” “我怎能杀别人的儿子,叫她母亲伤心痛哭?但是,难道任他来杀我大宋百姓?” “我勤勤恳恳的苦学苦练,到头来只是害人。但不学武我又做什么呢?我这个人活在世上,到底是为什么?” “活着好呢,还是早点死了?若是活着,此刻已是烦恼不尽,日后烦恼自是更多。若是死了,当初妈妈又何必生我?” “世间到底有没有天道天理?老天爷到底生不生眼睛?” 你说郭靖笨不笨?这些问题没有慧根又如何想得出来。连修道数十载的的丘处机也将他开导不了。郭靖一句反问:“武功要练到四位前辈一般,固然千难万难,但即便如此,于人于己又有什么好处?”丘处机就呆了,只有叫他去找周伯通。 韩非将游侠列为五蠹之一,就是看不惯这些江湖之人以武犯禁,任用刑。而法制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减少和消除私力救济。并将善恶恩仇纳入一个看得见的诉讼程序当中。 侠客们脱离宗法社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其价值观便以“忠义”为先,孝悌为后。与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殊为不同。杀人活人,全在一念之间。一个不以孝为根基的江湖社会,杀起人来就没什么恻隐之心。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回到山上摆起来,众位兄弟只问杀虎的细节,说到痛快处哈哈大笑,没有一个人有片言安慰之语。当然李逵恐怕也不需要安慰,每一回劫法场,他都像过节一样,见人就杀,不分军民。 又没有源自宗教的对于善恶的绝对标准,杀与不杀每个侠客都全凭自由心证。黑白两道,革命与反革命,谁杀谁不杀,一般都是泾渭分明的。在一个如此崇尚暴力的环境中,郭靖能够灵台清明,屡遭惨变之后陷入信仰危机,已经算有大智慧之人。虽比不得后来的令狐冲,但在射雕里却是一枝独秀。相比之下,黄蓉的那点小聪明又算得了什么。 上了华山,丘处机被沙通天等人围攻,情势危急。郭靖在一旁天人交战、内心苦痛不堪:“丘道长若被彭连虎等害死,岂非全是我的不是?但若上前相助,将彭连虎等击下山去,又到底该是不该?” 此时的郭靖已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进入物我两忘的状态。他越行越远,渐渐不闻兵刃相接之声,独自倚在石上,呆呆出神。 此时郭靖心中真正的问题是,谁有权力去杀人?谁授予了侠客做法官和刽子手的资格?暴力本身是一种善还是一种恶?双手沾满鲜血这件事本身,也有善恶之别吗? 革命的暴力与反革命的暴力,丘处机与沙通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天啊,我该怎么办? 洪七公的出现,将郭靖从信仰危机当中解放了出来。 裘千仞作恶多端,在华山被众人围攻时,眼见象拿撒拉的妓女一样凶多吉少,又没有耶稣出来发问,便哈哈大笑,自己向众人质问道:“说到是非善恶,嘿嘿,裘千仞孤身在此,哪一位平生没有杀过人,没有犯过恶的,就请上来动手!” 一灯大师长叹一声,首先退下。其他各人扪心自问,皆心中有愧。五十步笑百步,谁有道德上的绝对优势和权威向他扔石头呢? 这时洪七公作为江湖上的道德完人,从天而降。一席话掷地有声、大义凛然。 “老叫化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人,老叫化贪杯贪食,可是生平没有杀过一个好人。裘千仞,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个!” 没有一个人有意见,连裘千仞也为之气夺。 一个杀了二百三十一人的洪七公,说他问心无愧,生平没有错杀一个。你信吗?你行吗? 我首先就不信。也自认不行。 当一个凡人拥有对别人的生杀大权,拥有以善恶和绝对真理的名义去宣判的时候,是最危险的。江湖是一个最容易自我膨胀的地方。手执利剑就等于口含天宪,这种侠客们的救世主心态仅仅来自于武功。没有更高的意识形态来为这种绝对权威加冕。因此它比君主制下的权威更加无理,世俗的君王,至少有一套“合法性”的说词,比如孟子的“天子受命于天”,胡克的“神授君权”。所以中国这么大,也不断有人将之一统。江湖的统一却始终是个幻想。 “统治人类的权力是一种可怕的权力”。这是罗伯斯庇尔在大革命初期说的。这位罗先生因此大声呼吁取消统治者杀人的权力,强烈要求将死刑从法国的法律中删去。他说:当一切人的力量用于对付一个人的时候,死刑是极端不公正的。相信这些话是出自大革命暴君罗伯斯庇尔之口吗?那时的罗伯斯庇尔,多么像正义凛然的洪七公啊。但在随之而来的腥风血雨中,罗先生狂热地高叫着:杀死路易十六!杀死王后!雅各宾取得政权后,罗成为法国事实上 的最高领袖,无论他有着如何令人称道的个人品质和崇高目标,一个洪七公轻易就变成了杀人如麻的东方不败。 但郭靖完全被这一番话折服了。心中豁然开朗,想到:“原来只要不杀错一个好人,就是问心无愧。瞧师父指斥裘千仞时,何等神气凛凛。只要我将武功用于仗义为善,又何须将武功抛弃忘却。” 洪七公成为了郭靖在信仰危机中抓住的救命稻草。郭靖的慧根也就到此为止。他完全忽视了当裘千仞悔过跳崖时一灯大师的言行。也使自己提出的问题转移了方向。 洪七公以自己的道德感召力和对于善恶衡量的绝对自信,掩盖了郭靖内心真正的疑问:杀人的权力从何而来?善恶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完颜洪烈自然是坏人,但成吉思汗是不是坏人呢”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解决。 成吉思汗又该不该杀呢?谁有这个权力来评判,按自己的天地良心来锄掉花园里的杂草和毒草? 如果说郭靖和洪七公代表了一种理想主义的江湖力量。金庸后来的作品就慢慢倾向怀疑论,最后抵达《鹿鼎记》的虚无主义,武侠也就再写不下去了。 郭靖重获信仰,渐渐树立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终极目标,构成这个终极目标的两个主要信念,民族大义和正邪之分,在以后的两个大侠身上,对单纯信条的绝对自信被复杂的现实彻底击碎。 这两个大侠就是契丹人乔峰和笑傲江湖的令狐冲。 在乔峰身上,民族大义成为了一种原罪。汉人有好坏,契丹人也有好坏。 在郭靖眼里,完颜洪烈是坏人这一点是绝对无疑的,成吉思汗是不是坏人有点疑问。但在乔峰眼里,耶律洪基和完颜阿骨打会是坏人吗?说实在话,完颜洪烈就比成吉思汗、耶律洪基和完颜阿骨打坏吗?在郭靖看来没有问题的事,在乔峰看来就大有问题了。乔峰解脱不了这种矛盾,在相对的价值冲突之间唯有一死。 令狐冲的慧根是最高的。黑白正邪没有绝对的标准,之所以说令狐冲是真正的隐士,是唯一真正笑傲江湖的人,就在于他完全解构了属于郭靖的终极目标。他最终跳出了所有杀戮的理由。他对于世俗价值的怀疑也是最深的,他从心里反感作为法官和所谓正义维护者和上帝选民的角色。郭靖在灵台清明的一瞬提出的问题,直到令狐冲的出现,才得到一个答案。 令狐冲在本质上更接近哈姆雷特。不过他的解脱之路是彻底东方化的。令狐冲是一个江湖之上的个人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梅因在论及“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进程时,说:“起初,人们首先不是被视为一个个人而始终被视为一个特定团体的成员。”在金庸笔下,我们看到只有令狐冲,在精神上是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团体当中的成员而出现的。他比乔峰更本质地使江湖的乌托邦遭到摧毁,使郭靖的终极目标成为失去根基的海市蜃楼。 在一个个人主义和后金庸时代的江湖中,像洪七公这样的人物本是不该出现在古龙笔下的。但侠客杨凡《大人物》,却是又一个在乌托邦的路上执迷不悟的罗伯斯庇尔。田思思离开家去寻找她心目中的大人物,结果爱上了其貌不扬的大头鬼杨凡。最后谜底揭开,这个杨凡的平凡不过是外貌, 他原来才是真正的大人物,是秘密组织“山流”的首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秘密组织呢?是一群热血青年怀着正义,去暗杀江湖之上的“坏人”,他们希望这个江湖变得更美好,变成一个乌托邦。他们把这种事叫做“锄奸”。 杨凡其实自命不凡。他的道德优越感和绝对的自信,使这部武侠成为我最不喜欢的、也是古龙中后期作品中最不可原谅的一本。因为他彻底背叛了一个自由主义的江湖,背叛了古龙自己的武侠精神,甚至退回到了金庸的起点之前。杨凡连郭靖都不如,连灵台清明的一瞬也没有。那么多人的死从没有让他陷入过信仰危机,却成为一个坚定而冷酷的原教旨恐怖主义者。 1950年,四川广元一个原民国时期的乡长,清匪除霸时为了逃脱镇压,隐姓埋名,加入丐帮,一路行乞到了川陕之间的山区,便在当地住了下来,开荒生产。十余年来孤身一人,与当地人相处甚好,沉默寡言,装做目不识丁。1962年,蒋介石提出反攻大陆,此人南面而泣,泪如雨下,秘密炮制传单数百张,妄图遥相呼应。传单散播于川陕甘三省六县,国家公安部编号为330大案。 联合侦破组在川陕甘毗邻的苦寒之地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时一年破获了此案。2000年,当年侦破组成员之一撰述回忆录,如此写道:“他万万没有想到重新骑到人民额头上的复辟梦刚一开头,就在人民民主专政的铁拳上碰得粉碎。破案后不久,这个恶魔在壁口(甘肃)结束了他罪恶的生命!” 这个人又该不该杀?要按1998年新刑法,散播传单妄图颠覆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顶到天了是五年以上。我想知道的是,要是闯在洪七公他老人家、或者撞在大英雄杨凡手上,杀这个“恶魔”,是不是也如杀一条狗一样痛快? 有一天,如果杨凡也振振有词:我一生杀过二百三十一人,这二百三十一人个个是恶徒,若非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就是大奸巨恶、负义薄幸之人。我生平没有杀过一个好人,王怡,你是第二百三十二个! 列位看官,我的丧钟为你而鸣。 谬种流传,可以一至于斯。洪七公啊,你为什么不忏悔! --  
个人分类: 思辨|2868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利用“美人效应”和“晕轮效应”实现“马太效应”?
duke01361 2011-3-30 13:31
如何利用“美人效应”和“晕轮效应”实现“马太效应”? “美人效应”和“马太效应”已经做过解释,“晕轮效应”则是“遮光效应”即人类认识心理的弱点有一种“一俊遮百丑”的弱点。 如果你能利用自己的“美人效应”转换成“晕轮效应”,那么你可以:女子无才,有貌即可这么一种“马太效应”。
个人分类: My Ideas|3282 次阅读|0 个评论
“马太效应”与“美人效应”
热度 1 duke01361 2011-3-30 13:04
食色性也 “马太效应”缘自圣经-马太福音;“美人效应”则来自潘学峰先生对人类社会中人际互动的一种观察总结。 “马太效应”主要指财富、机会、权势在人群中不同个体之间的转移,描述的一种此消彼长的运动规则;而“美人效应”是指人群中不同个体精神世界分野与突破精神分野的一种运动趋势背后下所隐藏的规则。马太效应的具体事例可以去读圣经 旧约-马太福音;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美人效应”的例子: 捡近的说:当“我”下意识地感觉发贴的贴主食美女或美男(针对女性),那么“我”会无法控制地产生一种“搭讪”的冲动!如何看待这种无意识的情绪转化为意识情绪,并作出相应的行为? 虽然在网上无法看见这些行为,但你却可以分析语言的逻辑性被情绪扰动的波形振幅之大小,就可以了!在情绪扰动下的语言文字缺乏理性、深度和逻辑! 如果一个帖子的跟贴很多,而且大多数的言不达意,那这种现象本后的规则就是“美人效应”在发挥作用。 还有一个例子: 罗马一家自助餐厅的老板想出一个赚小费的妙计。他请来一位非常漂亮的姑娘,坐在柜台边收钱,以便使男客们神魂颠倒,慷慨解囊。谁知那位姑娘上班后没过几天,就对老板说:“我想,我不如以前漂亮了。”老板忙问:“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所有的男客都在柜台边反复地数找给他们的零钱。”"可是以前我都是不找零钱的”,美女接着说到。
个人分类: 逗你玩儿|6685 次阅读|1 个评论
遇到大学老师
热度 1 jing 2011-3-7 09:06
前几天,qq上碰到了大学母校的一位老师,很激动。寒暄了一阵。就聊到了两人的近况。老师教我们时硕士刚毕业不久,我们毕业后老师又去上了在职博士。不过专业和我们系的专业有些不同。老师现在干的专业基本没有多少人做了,就剩下他一个人了。我大学毕业的学校不太好,是个二本。我当时虽然没觉得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但的确在研究生阶段和其他同学谈到毕业院校时有人会异样的眼光看我。从老师的话语中我感觉到的是目前学校生存发展的不易,老师自己的科研申请乃至执行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学生就业的情况也不是太好。我们当时入校的时候,老系主任就是极力的鼓动我们考研。这充分说明我们专业并不需要太多的学生,可大学的扩招带来了如此多的毕业生,目前工作问题是个大问题了,大部分人员都去考研,殊不知考研只是稍微延缓了工作时间,很多少并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我心中默想:我们的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是怎么确定的?为何没能提早布局了?还是有其他原因?谁为这么多找不到工作的学生负责?二本三本院校难道就不是大学,不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地方?似乎211,985才是祖国母亲的亲儿子,我们都是带来的其他妈妈生的?没办法,决策层会说要优先发展,重点倾斜。 可惜了,这应该是个正反馈,马太效应。 临了,老师邀请我去母校看看,还可以做个报告,我很高兴,真的,我很激动。虽然科研做的不是很好,但我觉得这几年下来,还是有不是体验,经验和教训可以和学弟学妹们分享的。关于报告的内容,我这几天脑子一闲下来就琢磨:如果专业方面的,学弟学妹们比较难懂,考研究生的同学会比较感兴趣。如果是励志方面的,我的经验似乎少了些,我讲又不太合适。比较难以选择。 不管了,先两头都尽量准备一下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265 次阅读|1 个评论
Shut up and Calculate
热度 4 xcfcn 2011-2-28 17:34
Shut up and Calculation 李毅伟在 博文 中说: 霍金说:21世纪只做两种学问:第一种就是做计算的学问,第二种是不做学问。 结果“隔壁家的二傻子”评论道: 这不是那个谁(费米还是费曼?)说的:【Shut up and Calculation】。。。霍金也说过吗? 但是,费兄弟俩真的说过这句话吗? 我想费米应该不会说,因为费米曾经如此告诫过Freeman Dyson: "I remember my friend Johnny von Neumann used to say, with four parameters I can fit an elephant, and with five I can make him wiggle his trunk." 费曼呢?可能性很大,这句话的语气很符合费曼先生的“玩世不恭”,而且费曼是公开表达过对哲学轻蔑的物理学家,虽然费曼本人对量子力学解释(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一直很着迷。 而且事实上,在世人的眼里,费曼就是这句话的发明者。 可是,Physics Today杂志的Reference Frame专栏作家,同时也是康乃尔大学的理论物理教授N. David Mermin 在2004.5跳出来说:“Could Feynman Have Said This?”。在那里,他说是他老人家最早在1989年在表达自己对量子力学解释的态度时迸出的一句话:If I were forced to sum up in one sentence what the 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says to me, it would be “Shut up and calculate! ”Mermin直抱怨自己是马太效应(the Matthew Effect)的牺牲者呢。 差不多6年过去了,好像还没有人提出了反证,证明费曼曾经说过如此的话。二傻能提出argument来吗? 最后抱怨一下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在中国,N.bohr简直就是神,波尔具有笼罩性影响,或许这跟他的徒子徒孙(中性词)在中国量子力学得势有关,如曾谨言老人家的经典教材。可是,我总觉得,bohr这些玩意对于新学者来说或许是一根不错的拐杖,可对于真正深入理解量子力学却是拦门槛。 最后再说一下,“Shut up and Calculate”这句话不幸被应验了。量子计算研究是大热门。而且靠量化计算以及其他计算混饭吃的现在不知凡几了。而且,据王飞跃的文章,连社会都可以计算,文化也可以计算了。 这真是个计算/算计的年代。 参考文献: N. David Mermin: Could Feynman Have Said This? http://scitation.aip.org/journals/doc/PHTOAD-ft/vol_57/iss_5/10_1.shtml#bio
个人分类: 杂论|3847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要让基金沉睡!
热度 3 lxchencn 2011-2-26 16:41
基金获得也有马太效应,不可避免出现经费拥有的两极分化,一些人的经费多,不能按时花完,不能产出学术产品,但还有很多人有好的ideal,却缺乏经费去探索研究,应该让有限的经费让更多的人探索更多的未知课题,开拓更多的学术增长点,不要让经费成为存款不放贷,成为死钱,大量的经费沉睡会损害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在不断增加经费单项资助力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经费的覆盖广度,让更多的并不茁壮的幼苗早日破土而出成长成熟起来,共同发展、均衡发展,不要饿死一批人,撑死一批人,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让做科研的人不差钱,也不愁无后续的米,真正沉下心安安静静持续的做好自己想做的科研项目,更多的原创研究发现就不会期待太久远了。
3199 次阅读|5 个评论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热度 4 武际可 2011-1-12 10:55
用老子的话来看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来自《圣经》上《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她,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68 年,美国科学史学家研究者罗伯特 莫顿( Robert K. Merton , 1910-2003 )提出用马太效应这个术语描述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他列举在研究领域出名的人越来越有名的现象并说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他并且把 马太效应 归结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其实这种效应,在我国成语中早已有之。中国人说话比较隐晦,不像西方人说得那样直白。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概括得更为简练准确。民间谚语锦上添花小人多,雪里送炭君子少墙倒众人推,鼓破众人敲就逼真地描述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 锦上添花这个成语,最早出处是北宋王安石( 1021-1086 )的七律《即事》,其中有诗句:嘉招欲覆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莫顿开始提出马太效应这个概念时,只是把它用于社会现象。后来,人们发现 这种效应在力学与物理学中,在自然科学中,随处都可以迂到。河道弯了,由于流动冲刷就更弯;地不平了,低的地方更易于受径流冲刷,在径流冲刷下就更不平;大气电离了,局部就更易于电离直至放电;裂纹产生了局部由于应力集中就更容易被撕裂。在社会上的穷富差别的加大,股市行情暴涨暴跌,经济危机等都是马太效应。所以可以说马太效应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大约在公元前 500 年,成书早于圣经的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 马太福音的那段话只是一段寓言,靠人们自己去理解它的含义,到莫顿才给出现今的解释。而老子的话说的是更为普遍的规律。如果把老子的天之道理解为宇宙之间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他说的这个普遍规律正好与马太效应相反,即普遍规律是把多的取来去补少的。也就是他说的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意思。 用现代的科学语言来注解老子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客观规律总是趋于使物质或能量平均分布的。热总是从高温向低温的地方传播,物质的分布总是要使整体的势能最小,有棱角的石头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风吹日晒和水淋总是失去棱角而趋于圆滑。高山会由于自然腐蚀而降低,凹地会由于不断沉积而升高。运动的物体,速度高的会由于低速介质的阻尼而变为低速,而低速的介质会由于高速运动物体的带动而加速。电总是由电位高流向电位低的地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和曲折,总会向世界大同的方向发展,权力会由个人专断逐步走向民主,财富会逐渐缩小贫富差距。 老子的话,又是一番道理。看来比起马太效应来说也许是更为普遍的规律。事情好像是矛盾的。你该信谁的? 其实他们说的都对。 老子说的是在客观运动和平衡状态是稳定发展时的情况,而马太福音说的是失去稳定时的情况。 老子还有后半句话,说是: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补有余。说的正好是马太效应的意思。这里老子对马太效应实际上做了很深刻的注解。人之道就是最好的说明,意思是说人心想要的是马太效应。这是因为,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水向低处流体现的是天之道而人向高处走,就体现的是人之道。因为人人都想发财,都想有权有势,所以才有人之道,而人人都想发财、想有权有势的这个系统是不稳定的,所以就有马太效应与之对应。于是社会心理必然是损不足以补有余。 总起来说,老子的话比起马太福音更全面更富有哲理性和更深刻。 用老子天之道的这段话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对应于稳态或缓变过程来说,就是研究稳定运动和平衡稳态。对应与物理上来说,大部分是由椭圆型方程或热传导方程所描述的过程。用它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要维持社会稳定时需要执行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这就是要损有余而补不足,对应于向富人加大税收,对穷人雪中送炭,加大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权力需要分散或加强民主,只有这样,社会才会稳定。 用老子人之道来思考我们的自然科学研究。它对应于临界转捩状态,对应于状态的分岔,对应于快速变化,对应于发散和不稳定状态。用来研究社会现象,当我们处于社会大动荡时期,处在社会底层的人要向迅速上升为社会的主流,就需要借助马太效应,就需要锦上添花,需要权力相对集中,实现快速变革,并且使这种变革稳定下来。有时又需要打出实现天之道的口号,如替天行道、杀富济贫表示顺应自然规律来与人之道抗衡。 看来,顺应天之道,无论在进行科学研究还是制定政策和进行符合客观规律的管理,都是应当遵从的,而万不可以逆客观规律而胡来。而实行和加强人之道是有条件的,需要捕捉和把握这个条件。一味按照马太效应行事,社会心理在吹捧一个人,你就锦上添花再加码,就会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社会会愈来愈不稳定,积怨会愈来愈深,需要适可而止把握分寸,因为它是有一定风险的道路。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9380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cutefay 2010-11-1 09:45
今天在网上无意中看到一篇马太效应的文章,里面列举了很多领域内马太效应的表现,其中也有科研领域的马太效应,特转载过来。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①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②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③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④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⑤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⑥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就会产生。
个人分类: 转载经典|253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领域的马太效应
xupeiyang 2010-10-18 08:54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1 把过去的成绩累计起来,形成一种优势,并影响以后的评价。 2 人们倾向于引证那些对所研究的问题或领域具有影响的工作,但同时也倾向于引证那些经常可见的科学家的工作。因此,容易引证的人被更多人引证,不容易引证得更不容易引证。 3 当一个人的杰出成绩得到承认后,人们可能会追溯并重新评价其早期工作。 4 承认和奖励的分配有利于那些名牌机构的科学家,而那些在声望较低、处于边缘地区的机构里的科学家则很难得到适当的承认。 5 新的科学家需要逐步进入权威和名流集团之中,然后被承认。 6 科学界分层结构中流动是单向的,科学家只有升迁不可降格。   马太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对科学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使得很多具有才华的科学家被压制、埋没。当科学家体会到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压抑,他们或者忍受痛苦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这种行为为社会所鼓励和赞扬;或者会失去对这些目标的兴趣,不再从事科学事业;或者失去通过合法途径达到成功目标的兴趣,转而产生用越轨的方法去获取成功的动机。如果科学组织对科学家的越轨冲动和诱惑未能加以充分的内在控制或外在控制,越轨行为就会产生。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 社会心理学 、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其名字来自 圣经 《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马太效应与 平衡之道 相悖,与 二八定则 有相类之处,是十分重要的 自然法则 。
个人分类: 科研方法|3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技战线要避免“马太效应”
annehuang 2010-6-15 11:53
评论:科技战线要避免马太效应 《圣经》在第25章《马太福音》中描述了一个主人让富有的仆人更富有、让贫穷的仆人更贫穷的故事,演绎出最原始的马太效应。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最早用马太效应概括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惯性,那就是对已经成名的显人才,社会加给他们的荣誉、利益、地位、掌声越来越多,而历经千辛万苦创造出成果但尚未成名的潜伏人才却很少有人问津。于是,面对发展太慢、贫困落后等问题,绝大多数人感叹:人才太少了! 这种马太效应造成了显人才的极大疲惫和潜人才的巨大浪费。一个科技创新能手出了名,五一劳动奖章、科技带头人、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等荣誉接踵而来,蜂拥而至,使显人才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各种各样的应酬上,造成其身心的极大疲惫。其实,一个人一项得奖、样样都得奖、年年都得奖、层层都得奖的现象,甚至是各种资金都往一个人身上投的马太模式不可取,也不科学。因为一个人在某个方面作出了贡献,并不代表他在其他方面都是杰出的,评价和奖励人才不能乱吹捧,更不可举一反三。曹操曾讲过吹捧是把人放在炉子上烤,形式上是让你取暖,实质上是要烤死你(意);鲁迅也曾说过吹捧可以杀人。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一些真正在某方面搞出了发明创造的人却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不被视为是人才。 人才一词,早在我国汉代就已出现。《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夫先之远见,达视千里,人才之隆也。人才也有三教九流之分。孔子曾把人分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五个层次。姑且不说孔子这种划分是否正确,是否有道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长处和短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长处本身也具有多重性和相对性,长处和短处之间没有绝对界限,有些看起来虽然是长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可能又变为短处,有些看起来是短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说,又可能成为长处。就是说,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对待人才必须讲究策略,在扬其所长、抑其所短的同时,把握住长处与短处相互转化的时机,正确地知人识人,科学地使用人才。 胡锦涛强调: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是确立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一个领导,既要重用显人才更要挖掘和激活潜伏人才,既要善用人才的长处更要能包容人才的短处。众所周知,春秋五霸之争,很大程度上是潜人才之争,孟尝君等四公子是挖掘人才的名士,齐桓公从鲁国挖管仲来当国相,齐威王从魏国找孙膑来当军师,秦国从楚国抢来百里奚当上大夫,从卫国引入商鞅搞变法;三国时期,刘备很善于扬人之长,忘人之短,他看中长期潜伏于乡野的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演出了三顾茅庐的千古美谈,并扬孔明所长,大胜赤壁之战,先得荆州、再得益州,创立了三分天下而居其一的蜀汉基业。刘备对庞统、法正的使用也做到了取长避短,使他们为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战功;清代将领扬时斋很善于用人之短,创造了军中无无用之人的典范,他把聋子安排在左右当侍者,这样可以避免泄露重要军事机密;派哑巴去传密信,万一被敌人抓住了也问不出情报;指派瘸子去守护炮台,由于行动不便,可使他们坚守阵地;命令瞎子在战前伏地探听敌军动静,他们比正常人听得更远更准。而外国在这方面也有过人之处。美国是从国外挖掘潜伏人才中得益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在美国,18%的最杰出的科学家、35%的诺贝尔奖得主、22%的科学院院士都是从世界各国挖掘而来的,这一挖人行动引起了联合国的高度关注。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谁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和用好潜伏人才,谁就能牢牢把握主动权,更快地强盛起来。 一灯能灭百年暗,一智能除千年愚,一人能顶万人力。人才的价值是无法估计的,挖掘和激活潜伏人才的过程,实质上是发现、培养、使用人才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才从无名到扬名的过程。无论是袁隆平、钱学森,还是海森堡,他们都是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从几十年刻苦钻研的默默无闻到作出巨大贡献而一鸣惊人的。有人认为,从农业劳动来说,袁隆平顶100万普通农村劳动力,从军事科学技术来讲,钱学森相当于5个师的兵力,海森堡等于10个师的兵力。这种比法虽然不是十分妥当,但却形象地说明,人才的价值无法估量,人才使人类受益无穷,可见,挖掘潜人才的意义多么重要而深远。 知识就是价值,人才就是力量。在知识经济新时代,尤其是在危机频发的非常时期,挖掘和激活各类潜伏人才显得更为重要而迫切。因为不管是摆脱经济危机、实现回暖发展,还是应对疫情暴发、处置突发事件,归根结底要靠在各行各业默默奉献的各级各类人才。 使用人才特别是挖掘和激活潜伏人才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握识别、培养、使用潜伏人才的客观规律,始终怀有爱才之心、求才之志、育才之能、引才之力、用才之术、容才之量、护才之策和举才之德。作为领导者,在实践中,对待潜伏人才问题,要做到给之于事以观其能,任之于职以观其责,遇之于难以观其坚,赴之于战以观其勇,问之于理以观其明,交之于人以观其心,送之于财以观其廉,授之于富以观其俭,让之于好以观其德,身之于众以观其谦。唯有这样,才能以第一时间发现和培养好潜伏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让各类潜伏人才不管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都是英雄有用武之地,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光发热,干事成事,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为社会创造巨大价值。(作者系江西省信丰县科技局副局长) 《科学时报》 (2010-6-10 A1 要闻) 引用地址: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6/233214.shtm
个人分类: 科学计量学与科技评估|1297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是故事的故事
高铁杠 2010-6-12 08:20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已经成为非常经典的搞笑语言, 但现实中搞笑经典却屡屡发生,对于汽车抢占自行车道,自行车抢占人行道,我们可能已经习以为常, 可是在绿灯面前,人行道上人却不能通行,我们却很少见到,难怪有人在绿灯面前大声说,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于是大步走向机动道, 机动机戛然而止. 看来,不是你想走别人的路,别人就一定无路可走. 一天,一群大学生聚餐,其中一位也许喝的有点迷糊,说,什么时间也让我碰上个落水的老太太,我也能把他救上来,实在不行,找一天,我就在河边溜达,碰上一个不小心蹭她下去,而后再下水救人,那时我也就成了名人了,各种称号等也都有了,没准还能到人民大会堂走一下,见见总书记. 社会的马太效应太让人不可理解,何时改改一些社会和人文的一些习性,确实值得思考.
个人分类: 真人真事|2960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眼中的中西文化共通性(一)——读《解读老子》有感
hjf306 2010-5-11 00:20
近日在图书馆借了本《解读老子》。作者傅佩荣为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关于傅佩荣的介绍,百度一下,你就知道。可以确定的是,随着国学在国内的升温,近几年傅某人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也算是一位“文化名人”吧。 老子的思想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早在大一时就看过《道德经》,只是当时出于好奇,借来翻翻而已。第一印象就是简洁而深邃,浓烈的传统文化味道,典型的国学。虽然很佩服老子,但并没有对其思想做过多的思考。这次在图书馆看到《解读老子》,封面简洁,且篇幅不多也就短短一百二十页,于是顺手牵羊借了出来。 《道德经》虽然短短五千余字,确是高深莫测,正如书中所言“玄之又玄”。光是“有”、“无”二字,就足够思考半天,更不用说“道”了。有趣的是,读《解读老子》里的某些句子时,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些西方的理论,似乎和老子的某些思想暗合。于是,系统地查阅了一番后,发现了中西文化在某些方面上实质为异曲同工。如下所示: 1、马太效应 。其名字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简言之就是 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 1968 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 RobertK.Merton )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马太效应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等众多领域。然而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指出了这一现象,《道德经》第七十七章中写道: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损不足以奉有余” 不就是对马太效应最简洁的解释吗?老子没有做问卷调查,没有数理统计,没有对比实验,只凭自己的智慧就能悟到“人之道”与“天之道” , 不得不佩服其智慧之高,道家一代宗师,高不可攀。 注:今天刚好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一篇文章,大体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大大超过了国际“红线”,相关专家指出,若不采取相关措施改变现状的话后果不堪设想。贫富差距的拉大不正是“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体现。如何改革呢?老子没有给出具体措施,但给出了一个方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比尔盖茨、巴菲特等富豪对待其财产的态度或者值得我们思考。 2、黑洞效应 。黑洞是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黑洞有超强大的吞噬能力,另外一方面黑洞还具有复制和自我强化的能力。组织内部也有可能出现“黑洞现象”:有些风气或者说腐化现象一旦超过了一个临界点,就会像一个恶性肿瘤一样开始快速腐化周围的肌体,并且随着规模的扩大,腐化能力也在快速地增强。黑洞效应给我们的警示在于, 企业需要时时监控企业内部可能出现的不好的苗头,在萌芽状态的时候就尽快消灭,因为这时候付出的代价最小,也最容易消灭 。相应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写道: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要在事情尚未发生时就处理好,要在祸乱尚未出现时就控制住)。 又是一致的观点。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 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这不也是黑洞效应的运用吗?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中医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可惜却因为“不科学”三字而屡遭唾弃,全然无视中医的临床效果。不知何为“科学”,“科学”所为何事? 3、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造成一场飓风。《礼记·经解》:“《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不同的文字,相同的道理。只是两千多年前,古人并没有动力学说,也没有精准的科学仪器,仅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通过自身的感悟和思考就能得出一系列结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由于《解读老子》还没有看完,很多章节仍需细细体会,所以先列出以上几点,欢迎各位博友指教,若有新的发现,定当及时更新文章。 中西文化的巨大差距自不必言,但就算是矛盾的双方都有同一性,更何况中西文化是否矛盾尚无定论。文化的发展应该以自身的独特性为前提,正所谓 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但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必排斥它者,以强者自居。存在即合理,所有文化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不可因某些瑕疵而全盘否定。若能对其它文化报以包容的态度,多去关注彼此间的相同点,也许更能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个人分类: 我思我在|4291 次阅读|3 个评论
为什么要引用(续2)
zilu85 2010-5-8 11:11
尽管有了基于引文情景分析的方法和结果,对于引用动机的解释还是存在着争议。对于引文分析的评价也不都是消极: 1977年,G. Nigel Gilbert认为引用是为了说服别人,即:作者为了证明引用文献中所发布的结果,选择引用他们认为是权威的论文,因此,可以说作者通过引用被引文献提供了说服性的支持。通过引用,作者可以既显示出他们对科学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忠诚,也为被引用论文的价值建立起一个共识做出了贡献。这种想法为论文质量研究和同被引分析研究中的发现提供了合理的解释,也对以往引用内容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了反驳。 引用情景分析方法通过检查引文标号附近的文本文字,确定引用作者的具体想法与被引文献之间的关联,但是很多研究都是对引用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没有注意到引文情景的科学内容。为此,Henry G. Small于1978年对化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样本进行了涉及到具体内容的引文情景分析,发现在引用文献中,对特定文献的引用情景(即引用文献中的上下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所以引文可以作为化学领域中特定想法、方法和实验数据的标准符号。他们得出结论:作者是按照科学研究的正规要求把特定的思想与特定的文献关联起来的,因此,被引文献实际上是作为在文本中表达的想法的符号而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高被引论文由于其典范意义而被频繁引用。 上述研究证明被引文献可以作为概念符号或者说服别人的手段,因此引文与被引文献之间具有实质上的联系,作者力图证明引文计数作为引文分析的基本指标还是可靠的指标。尽管如此,作者为什么引用这一篇而不是另一篇,依然是引用动机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已有的研究中都认为这是明显地受到了马太效应的影响,但是一直以来没有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个人分类: 生物医学文献计量学|4766 次阅读|2 个评论
马太效应和华北克拉通破坏
moxj 2009-6-2 09:54
知道马太效应的人大概有很多,但说到华北克拉通破坏可能很多人都陌生,其实我今天并不是想班门弄斧讲这两件事情,只是想表达一点对现象的认识。 所谓华北克拉通破坏,其实是近年一个计划 1.5 亿的地质研究项目,所以我周围的人会常提到。意思就是我国华北这个大地块是怎么破碎的。大概要研究华北块体现今岩石圈及上地幔结构、组成与状态;块体破坏的深部过程与岩石圈演化,浅部地质响应;以及块体破坏的能源与资源效应等。 我怎么会提起这个事情呢?有一些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今天生活的陆地不但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而且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不断漂移,相互碰撞聚合,彼此分离青藏高原那边在碰撞,华北这边经历的破坏地球上现在的一些裂谷将来会变成大洋,今天最大的太平洋将来萎缩到消失 马太效应是一个经济学中常聊的词,当然也有反马太效应,但提的不是很多。无独有偶,从历史的观点来解释这个词: 《圣经 新约》的 马太福音 第二十五章中有讲: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用现在常见的话来讲就是贫穷的更贫穷,富裕的更富裕。 马太效应这个词现在很流行,人们用它来解释生活中见到的很多事情。在我周围的这些老师中,有名声的不但得到更多的荣誉,而且更多的项目也分给他们,而其它老师只能等这些老师分给他们事情做现在有很多人炒股。我不懂这些,但一上网都能看到散户及有些人指的中产阶级抱怨和悲惨故事,不管他们经过多少狂欢和欣喜,最终还是被庄家绞杀 很多人看到了马太效应有阻碍市场自由和竞争的不良效应,但更多的是人们本能的对它趋之若骛。自信和人定胜天的态度大概是每个人都有的,但我们已经清楚这些不是在每个时候都实用的。 我联系到华北克拉通破坏这个事情,借用地质上数以百万年记时的故事来感觉反马太效应的存在。因为我昨天没有做任何解释就转载了 《 郎咸平: 中国的黑领是世界上最无耻的群体 》这篇文章。当时我并没有借它来表达对政府的不满或认为这篇文章分析的很好很客观的想法。现在我借用题目里的两个学界词语提到这个事情,仅想重申一点: 我们把一些事情提炼出来讨论,是分析和思考问题的有效方式。如果对政治,你可以作它是科学或者哲学思考的一个提示,但 对于作者,我觉得不管政府和组织有多么强大,他们只是你低头时脚下的一粒尘埃,在人类认知的道路上,他们比螳臂当车不会有什么优势。
个人分类: 科普思考|560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4: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