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张衡一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驳一下申总关于“张衡一号”的说法
热度 6 qsqhopeiggcas 2018-2-7 23:37
今天又看了篇有关“张衡一号”的新闻报道【 1 】,没搂住火,写篇博文从科学上批评一下,以免误导“吃瓜群众”。黑体字是原话,蓝色字是俺的评述。 “ 张衡一号 ” 卫星工程首席科学家兼副总师、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总工程师申旭辉说: ( 1 )首先是地震事例太少。他说,中国平均每三年有 2 个七级地震,全球每年则有 18 个 —— 尽管谁也不愿看到地震发生,但这无法避免,那么仅从科研角度来说, 这样几次的数据连有效的统计分析都不够,不足以帮助科学家形成完整的地震预测科学体系和方法体系。 换言之,地震监测的研究结果难以检验。申旭辉说,强烈地震对于同一地区可能是几十年、几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遇到一次,对于不同地区,甚至不同时期的孕震过程,机理差异很大,所以, “ 重复实践 ” 进行检验的机会很难碰到。 全球每年有数百次 6 级以上地震、数十次 7 级以上地震发生,单看每年并不多,但自从 1900 年以来全球主要地区有了仪器记载的地震目录,在 1900 年以前也有较大的历史地震记载,这些数据至少对统计分析足够了,如果 IQ 高点,建立力学模型也差不多啦。 如果搞出了像“ F=ma ”的模型,以地球为对象,即使本人有生之年“重复检验”不了多次,那么子孙后代也能检验且完善,问题是别说模型啦,地震学家们几乎对地震一无所知,不信问一下“地球上每年发生数百次 6 级以上地震,其中哪个地震能预测?哪个不能预测?”对这样简单的问题能回答吗?‘张衡一号’能回答吗? 必须明白,地震能否被预测?不是监测仪器和监测能力的问题,而是以前地震学家们根本未搞懂地震发生的规律,甚至对地震基本概念的认识几乎全盘错误。 在地震监测方面,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已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地下、地面与天上的各种监测手段不断翻新,但现在连某次地震是神马事件都不明白,竟然连震级都测不准,几十年来国家养这么多人难道仅仅是喊“地震能不能预测吗? ” 即使花钱也要花在该花的地方,实在没招了,要放卫星监测电磁异常,那么大震前是否有电磁异常存在呢?应该说,全球几十年对此监测而无可信发现的事实说明,大震们已投了否决票。 ( 2 )其次,地震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受到很多制约。申旭辉说,地震发生在地下二三十千米处,而当今世界上最深的钻孔只有 12 千米,科学家们很难去地下去 “ 看 ” 究竟发生了什么, “ 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 。 相应地,现有的地震 “ 观测 ” 均是间接的,人们只能依靠地面的观测资料,对地球内部的状况进行反演和推测,但申旭辉告诉记者,地面的探测站点毕竟分散,又很难把全球的地球物理场搞清楚。 监测就是对“黑箱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的收集,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处理,能够推测“黑箱系统”内部动力过程的机制,总结其规律性。弄清这些,非要钻进去看看吗?例如,科学家们并未“钻进去”太阳内部,依靠观测能推断那里发生着聚变发应、能判断太阳的温度、能观测到太阳黑子活动。如果要弄清“黑箱系统”的内在机理,非要钻进去的话,还要科学家做什么?想问一下申总,“张衡一号”到太空中,又能看见什么呢?即使把全球的地球物理场搞清楚啦,能预测地震吗?举个例子,对室内受载岩样,进行各种高大上的监测,物理场肯定能搞明白,你能预测物理场变化到何种程度,岩样发生宏观破裂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制约地震预测的基本问题都一塌糊涂,想异想天开用“卫星”解决前兆问题,除了白白浪费纳税人的银子,注定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 3 )第三是理论的更新相对较慢。地震是地球上规模宏大的地下岩体破裂现象,其孕育过程跨越了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而,不但很难用经典物理学从本质上加以描述,也难以在实验室或者野外进行模拟。 申旭辉说,地震研究的基本理论本身起源于早期的牛顿物理学,而如今物理学发展很快,基础理论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地震研究迫切需要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 对经典物理学能否用于地震预测的问题, Kagan(2006) 在一篇题为“ Why does theoretical physics fail to explain and predict earthquake occurrence? ”的文章中,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没看过的赶紧看看。牛顿力学主要是研究物体运动学的理论,而研究地震必须强调破裂动力学,必须依靠地学、力学、物理学、非线性科学的融合。 ( 4 )申旭辉告诉记者,过去几十年科学家发现,他们所监测到的 “ 空间电磁扰动 ” 也就是 “ 电磁波涟漪 ” ,与地震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统计意义上,地球上六级七级以上地震在发生前即孕育过程中,相应区域的 “ 空间电磁扰动 ” 都有可能发生异常。 上世纪 60 年代,苏联科学家分析一颗卫星电磁信号时,发现卫星记录到地震低频电磁辐射前兆现象,称之为 “ 地震电离层效应 ” 。我国在 1976 年唐山地震时,也通过地面雷达系统发现了相应的电离层扰动现象。 统计相关性说明不了任何问题,这是大学生都应明白的基础知识。如有人统计过“发改委涨油价和地震的关系,相关性很高”,但这能说明两者有关联吗?简而言之,电磁或电离层异常主要取决于太阳活动等,如果在大震前有异常,如何能排除强干扰信息?如果真有这种异常,别国的卫星早发现了,其他国家肯定继续干下去。我在这篇博文【 2 】中已经说明白了,估计 “震时”或震后短期内能观测到异常 ,震前不可能观测到显著异常。 上面提到的唐山地震时发现的相应 电离层扰动现象,支持我的说法。 我估计“张衡一号”能取得的成果是,若干月后地球上某地发生了大地震,事后说发现了异常,然后不少学者以此发表诸多 SCI 论文,仅此而已。 目前制约地震预测发展的重要问题,不是急于发卫星,而是静下心来,让各路专家各抒己见,激烈辩论,把关键科学问题弄明白,研究方向搞清楚。 参考 【 1 】 ( 原标题: “ 张衡一号 ” 发射升空:有可能 “ 看到 ” 中国境内 6 级以上地震 ) http://news.163.com/18/0202/18/D9LLI2NU000187VE.html 【 2 】给 “ 张衡一号 ” 来盆 “ 晶晶亮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75926do=blogid=1098291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4764 次阅读|15 个评论
给“张衡一号”来盆“晶晶亮”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8-2-3 15:10
今天,看到了两篇新闻【 1-2 】,报道说“张衡一号”上天了,监测地震有新招了,本来应高兴才是,但细分析觉得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 Game ,这是为什么呢?听俺解释之。 一 正如报道中提到的“国外利用卫星进行地震前空间电磁异常现象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俄罗斯、法国、美国等国家曾发射过同类卫星。 ”如果放卫星做法确实有用,应有成功的报道案例,但迄今未听说过。与其它异常监测一样,都是“事后均发现有异常,但事前均未发现”,这样下去,这个怪圈何时能打破? 这也提醒同志们,不从地震发生的具体物理机理入手,任何盲目的做法只能让银子白白打水漂。 二 室内岩石力学试验表明,在岩石损伤累积至体积膨胀点与峰值强度点之间的阶段,确实有显著的物理量变化(图 1 ),但直接根据其变化能否预测大地震的发生呢?难! 图 1 Predicted changes invarious physical parameters (Scholz et al.,1973). (红线表示体积膨胀点) 这是因为: ( 1 )深部锁固段较小的膨胀量引起的地表观测变化量很小; ( 2 )目前断层锁固段都处在膨胀阶段,与基准点的差值更小; ( 3 )从体积膨胀点到峰值强度点的膨胀为数十年到数百年,短期监测的变化量很小; ( 4 )未解决变化到何种程度,能发生大地震的问题。 如监测电阻率变化,实际情况如图 2 所示。大家知道,裂纹的扩展是不连续的,即随加载应力或应变的增长,每一个加载步下,并非都有显著裂纹扩展或串接(较大地震)发生。如对震源体,在 AB 段断层呈现稳态蠕滑,可能有小地震发生,但震源体的物理状态几乎不变;到了 B 点发生一次较大预震,此时物理状态有显著变化,如监测电磁类物理量或许有显著变化,但这是 “震时”或震后短期内( BC 段) 的事儿啦,震前不可能观测到显著异常。 更为恐怖的事儿,是峰值强度点(点 D )的大地震,在显著前震发生后,一般会滞后数年乃至数十年,这期间地震活动处于平静期,即震源体的物理状态长期“稳若泰山”。除非是上帝,能在事前观测到显著物理前兆,否则还是歇歇吧。 总结下,尽管从整体上(虚线)看,物理量呈下降趋势(总体有异常),但具体到每一次地震,事前不可能观测到显著物理异常。尽管全球地震学家寻找前兆的努力已经有几十年啦,但为何以失败告终呢?上述简短分析已经揭示了其根本原因。 我们的研究表明,天然锁固段在宏观破裂前,在体积膨胀点有显著地震发生(图 3 ),这可视为唯一的地震活动性前兆,但这是长期或超长期前兆;大多数地震区有显著前震发生,通常可视为长期或中期前兆,至于短期或临震前兆,从大地震发生机理上看,确实没有。 雪碧”饮料的广告语“晶晶亮,透心凉”早为广大消费者所熟知 ,我想把此送给盲目寻找前兆的圈内人士,早点醒醒吧,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用在刀刃上。 图 2 震源体物理状态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图 3 大尺度 “ 扁平状 ” 岩块原位慢速加载直剪试验(据 Ishidaet al. ( 2010 )修改) 参考 【 1 】跃太空 “ 看 ” 地震:专家详解 “ 张衡一号 ”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2/402058.shtm 【 2 】 “ 张衡一号 ” :高科技打造地震立体观测天基平台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2/402051.shtm 相关: 关于“地震-电离层扰动”,日本学者梅野健的忽悠能力有多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07196.html
个人分类: 建言献策|3580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15: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