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莫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网上书店的各种欢乐!
entomology 2012-10-11 20:23
亚马逊 当当 京东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247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给热闹找干妈”的陈安疯了!
热度 10 Majorite 2012-10-11 20:14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给热闹找干妈”的陈安疯了!
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给热闹找干妈”的陈安疯了! 莫言先生 10月5日,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安在科学网博客破口大骂:“抽风,该抽诺贝尔奖的莫言疯了!”此文立马为编辑MM赏识,“加精”强力推出,造成恶劣影响。 在科学网上忙着“给(陈)热闹找干妈”(陆俊茜说的)的陈安懂文学吗?是文学评论专家吗?不是,那么他对莫言其人其文的评论有何价值?一个自称搞科学研究,没有任何证据就敢狂出断言,这是啥科学态度?以此方式做出的 “研究成果”只能一堆垃圾。即使陈安有十足证据证明莫言的作品不够资格得到诺贝尔奖,有话好好说,也不应该一张口就骂人“抽风,疯了!”,骂人者至少缺少最基本的公民意识,编辑MM推荐这样的毫无逻辑的骂人文字也就更不应该了。科学网是科学人的网,总该提倡些文明吧!不要把“油痞”文字当幽默, 好不好。 陈安骂莫言“抽风”、"疯了”,其实反映的正是陈安自己"疯了",狂妄无知,编辑MM没必要跟疯!过去只听人说“跟风”,现在好了,还有人“跟疯”。 陈安骂过才6天,莫言得了诺贝尔奖文学奖,这不仅对陈安一个大耳光,也给科学网编辑一个教训,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学事业是一个大鼓励。只要中国人扎扎实实做自己的事,民族与国家就有希望! 希望陈安与科学网编辑敢于承担错误,向莫言先生道歉,消除你们造成的恶劣影响。 在铁的事实面前,陈安与科学网编辑MM,是否有勇气赔礼道歉吗? 莫言先生 纽约时报:莫言用残酷叙事建立一个隐秘王国 http://www.creaders.net 2012-10-11 10:17:40 纽约时报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消息为持续近半月的“莫言得诺奖”喧嚣划上了一个圆满的休止符。   此前的争议将莫言推到风口浪尖上,各种讨论在文学作品和道德伦理中攻讦不休,而很少涉及到对他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因为文学的边缘化,很多人连莫言的作品都没有读过,但仍然可以信口开河,肆意攻击。甚至有人以为莫言是一名默默无闻的作家,靠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炒作才爆得大名。其实,近年来莫言一直出现在诺贝尔传闻名单之上,各种传闻或风言风语一年一度地满天飞。只是今年传闻依托着新媒体的新力量,传播得更加迅速、更加广泛而已。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文学中,莫言和他的作品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心,他的每一部作品出版都带来了几乎绝然相反的争议态度,而与他及他作品相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惊人,在专业数据库里你可以搜索到大量与莫言相关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莫言的文学作品,题材敏感、反思尖锐、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个人魅力。他在中国一流作家的位置上保持了二十多年,他的创作成就已经获得过国内外诸多文学奖项的肯定,其中重要的有: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因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从1988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教授翻译《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起,莫言的作品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莫言同时也是中国当代严肃文学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少有的畅销书作家,拥有大量的忠实读者。   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是对他文学成就的又一次肯定。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他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里把老家变成“高密东北乡”,在同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秋水》里,他再度提到这片土地,描绘了“高密东北乡”史前史。通过经营“高密东北乡”,莫言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类似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相似的文学地理世界。他的几乎所有优秀作品,都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有意识地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无边地延伸。在福克纳称之为“邮票般大小”的地方,创造一个充满无数生灵的文学世界,是几乎每一个有野心的小说家的远大理想。   自1981年在河北保定的《莲池》第5期上公开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始,莫言创作了三十一年,作品数量蔚为壮观,迄今为止发表了八十多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出版了十一部长篇小说。此外,他还出版过五部散文集、一套三卷本散文全集,创作过九部影视文学剧本及两部话剧作品。   莫言的小说一直在两个不同的时空中展开:一个是残酷现实,细腻生动地展现当前乡村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风貌,其核心主题是“饥饿”和“不公”;另一个是浪漫世界,以强大的想象力推进到被官方历史严厉遮蔽的微暗世界,关键词是“生命力”和“人性”。这两条藤蔓分别蔓延,各自结出了丰硕果实,并在彼此吸引中渐渐靠近。以莫言自己的说法,在他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中缠绕在一起,胜利会师。   莫言成名作、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即属于“残酷现实”藤蔓上的发轫作品。小说发表于1985年,与短篇小说《枯河》算得上是姐妹篇,深刻地体现了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时感亲身受到的痛苦经验,但语言和写法都不同,属于探索和逐渐形成语言风格的作品。他的此前十几篇短篇作品,如《乡村音乐》、《售棉大道》等都可以看做是摸索和积累。《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令人难忘地颠覆了此前“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小说观念下“诗意乡村”的浪漫想象,展现出一个苦难和饥饿的乡村景象,以及在这种令人绝望的土地中卑微生存者的悲惨命运。莫言说过,如果非要在他的小说中找一个原型,那一定是“黑孩”——从“黑孩”派生出上百个人物,在他的文学地理世界里济济一堂。   莫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发表于1987年,也属于“残酷现实”系列中的作品。当时山东《大众日报》新闻报道,山东苍山县蒜薹丰收之后,却因地方干部的不作为以及地痞流氓低价收购等原因卖不出去、大面积腐烂在田地上,从而引起农民到县政府示威游行并发展为大规模的骚乱。这件事情引起莫言的深切关注,他想起1984年赶车送甜菜的路上被给乡党委书记送建筑材料的卡车碾压无辜死去的四叔。在故乡的谷仓里,仅用三十五天,就创作出这部二十万字的作品。   1988年莫言发表另一部极富探索性的长篇小说《十三步》,后来也曾改名为《笼中叙事》,是运用荒诞艺术手法描写知识分子和现实生活的一部力作。此后的中篇小说《欢乐》在“残酷现实”中达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顶峰,并发展出了莫言特色的“残酷叙事”。小说用探索性的第二人称叙事,讲述乡村中学复读生齐文栋参加高考的悲惨故事,他强烈地想通过高考这种唯一的方式逃离他严重丑恶、令人窒息的乡村土地,他憎恨这些制造苦难和仇恨的生活。他和他母亲在乡村的艰难生活。小说里也用令人震惊的笔法,描写了计划生育工作队强行抓捕刚生孩子一个月的齐文栋嫂子去做结扎的恐怖细节。其中的母亲形象因其“丑陋不堪”而招致广泛的批判,作家余华为此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为莫言的独特创作美学作辩护。   在浪漫世界里最有名的作品,是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这部小说1986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了震动,现在已成为了一部经典作品。小说发表后很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由姜文、巩俐主演,并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   莫言的家乡山东高密曾经发生过“孙家口伏击战”。1938年3月15日,国民党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率领四百人伏击日本巡逻队,击毙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高中将等三十多名日兵,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后来日本驻胶县部队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案”,杀害136名村民。这件民间抗日故事,一直被排斥在官方正统叙事的历史教科书之外,同样被遮蔽的历史事实,在当时思想解放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地被发掘出来,并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达出来,对文化反思、历史思考,都产生着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个故事激活了莫言身体深处一直当时正统叙事格式所压抑的灵感,他如一口枯竭的水井,突然被打通了土地深处的泉眼,酣畅淋漓的语言和故事喷涌而出,彻底颠覆了此之前“官述历史”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199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洋洋五十万言,语言极具爆发力,想象力汪洋恣意,可以说是莫言最好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顶级作品。这部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中国大陆拜年沧桑变化史,彻底颠覆官定历史叙事模式,与余华《活着》等作品一起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新历史”叙事核心原则。小说中对土改、文革、经济热等都有极深的揭露和反思。小说中含辛茹苦、精神坚毅的母亲形象非常生动,有人把母亲形象跟马尔克斯名着《百年孤独》里的乌苏拉相提并论。小说的主人公上官金童和上官玉女是双胞胎,也是一个“杂种”。他有一个至老不断奶的恶癖,后来和“独乳”老金结婚,却变成了胸罩设计师和成功商人——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现实和历史隐喻效果。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莫言通过胶东半岛农民义军奋起抗击德国殖民军队的故事,把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并在其中极富象征意义地植入了他自己故乡的地方戏种“猫腔”,并通过大量令人读之惊悚的例如“剐刑”等场景的具体描述,引发了读者的精神和生理的剧烈反响。这部小说虽然语言叙事技艺高超结构饶有新意,但进入了纯粹“历史语境”,并未跟日常生活、日常情感发生密切关系。   本文开头说过,莫言小说中的两条藤蔓,最后汇聚在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里。这是一部真正的杰作,但其中的精髓还没有被文学评论界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轮回”结构,是写长篇小说时作家梦寐以求的结构。这种“简单”的结构,可以把作家从叙事/结构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他因此能够从容而天马行空地对轮回成驴、牛、猪的主人公西门闹分别叙述。语言极有弹性,叙事生动,想象力丰富。我特别欣赏莫言在小说中轻松地把握叙事、人物角色转换的能力。原地主西门闹土改时被工作队在河滩上崩掉脑袋后,他家的长工蓝脸就变成了新时代的主人,并且娶了他的媳妇,住了他的家。含冤死去的西门闹深感冤屈,在阎王爷面前绝不屈服,所以,地府的裁决者为惩罚他,判决他带着前世的记忆(不给他喝忘忧汤)轮回到阳间做牲畜,而且是投胎到蓝脸的家里,亲眼目睹着人世间的沧桑变化。他先变成驴子,驴子死后还不服,又被罚投胎成牛,牛死后他继续不服,再被判投胎为猪。其中“西门猪”一章写得汪洋恣意,想象磅礴,过了好多年,我都记忆犹新:高智商的西门猪带领牲畜栏里的猪们反击人类的统治,英勇战斗,跳出猪圈,一路冲杀,突破人类猎手的重重包围,胜利地渡河来到河中小岛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终于自由自在地过上了无拘无束的快乐生活。这个故事很容易令人想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和他的自由王国“花果山”——小说中,现实和浪漫以荒诞的诗意,在一头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猪王身上深刻地体现出来。其中的隐喻效果极其鲜明。   2008年的长篇小说《蛙》通过“姑姑”这个特殊人物形象,深入地控诉了计划生育对中国人的残酷戕害。“姑姑”自称是组织的走狗、信徒,组织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亲手接生过一万个婴儿,也亲手杀死两千八百个婴儿。新政权刚建立,在乡村推广新的接生技术,刚毕业的“姑姑”接生了高密东北乡几千名新生儿,包括王肝王胆兄妹、陈鼻、王手等人。后来搞计划生育,“姑姑”同样自愿充当“走狗”,带领计划生育工作队抓捕超生的村民(大多是她接生的),强行做人流,而导致王胆等人的死亡。“文革”结束后,“姑姑”也从疯狂中恢复了。她这才发现自己当“走狗”时做了多少邪恶事情。她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赎罪,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做了两千八百个小泥人,供在三面墙的龛里,为他们念佛经……这部小说生动有力地控诉了计划生育对中国的毁灭人性的巨大伤害。   莫言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的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微地,扩展为世界性的中心舞台。在这片普通而神奇的土地上,以“我爷爷”余占鳌为代表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激昂的人生大剧,一如高密地方戏茂腔演唱时的凄凉悲戚,一如电影《红高粱》里“酒神曲”吼诵时的高亢鹰扬。在文学的世界里,莫言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   对于一名真正的读者来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否,都不妨碍他/她的自由阅读和理解。而作家的核心价值,更多地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成就上,而不是他的个人道德上。现在,莫言已经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我想这可以促进、加深世界其他国家读者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和理解,其中的辐射,可以影响到其他的作家身上,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背后更深远的意义。(文/叶开 作家,文学杂志《收获》的编辑,着有《莫言评传》,他也是莫言长篇小说《蛙》、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等作品的责任编辑。) 抽风,该抽诺贝尔奖的莫言疯了【附:中国科学界的几个阵痛周期】 精选 已有 4796 次阅读 2012-10-5 11:17 | 个人分类: 事论 | 系统分类: 生活其它 | 关键词:诺贝尔奖 中国人 候选人   几乎每年的8号开始,和中国人最没啥关系可是全世界就中国人最热心的一个评选又要开始了,那就是著名的诺贝尔奖项的陆续揭晓。   科学家里中国的这帮家伙笃定没戏,可是,我们敬仰还不成,高锟、钱永健这帮看上去象中国人的人得了我们也跟着乐呵乐呵一下还不行。   今年文学奖,有赌博网站说莫言有戏,前20年很多年份都说王蒙有戏,而我看过王蒙的大部分作品,连个典型小说形象都没写出来,天天玩弄文字游戏,真有戏才怪呢。   莫言的大部分作品我也看过,说实话,比王蒙还是要强一些。最近的小说《蛙》写计划生育的中国事儿,倒都是些山东省计划生育行当流传已久的故事,写得还不错,但是其间前后矛盾的地方有,看似没交代清楚的地方也有,我猜测应该是作品写着写着就写恶心了,也就懒得把作品完善了,是啥样就啥样了。   因为诺贝尔奖的高度保密性,所以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敢说自己猜得对,这一点和中国的各类奖项有极大的不同,我们即便是玩游戏,也绝对不按规则玩——那显得多没本事,结果早就是行内明情的了。但是大家都是演员,每当结果出来都会表现出很诧愕的样子,好似那结果真的保了密。   也所以,今年说不定有中国人的名字呢,不管是在斯德哥尔摩的雪地发还是奥斯陆的森林发,总得给我们一个惊讶吧,即使不是惊喜的话。
个人分类: 历史与现实|3960 次阅读|21 个评论
祝贺莫言先生!
lxj6309 2012-10-11 20:05
人们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祝贺莫言先生获诺贝尔文学奖!虽然我不记得读过他的一篇作品。
个人分类: 生活观察|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与他的作品简介
热度 3 JRoy 2012-10-11 20:00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2月出生于山东高密县河崖镇大栏乡,在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里,这老家变成了“高密东北乡”他在同一年出版的短篇小说《秋水》再度提到这片土地,描绘了“高密东北乡”史前史。通过经营“高密东北乡”,莫言创造了类似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镇的文学地理世界。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在这片充满想象力的土地上展开叙事,并向历史纵深挖掘,向广袤的中国乡村延伸。   自1981年在河北保定的《莲池》第5期上公开发表 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始,莫言创作了三十一年, 迄今为止发表了八十多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出版过五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九部影视文学剧本,两部话剧作品。 他的作品还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瑞典语、俄语、日本语、韩语等十几种语言,是中国当代最有世界性知名度的作家之一。    莫言的文学创作,风格独特、语言犀利、想象狂放、叙事磅礴,在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中独具魅力。《纽约时报》书评曾说:莫言是一位世界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文学成很推崇,认为他的创作代表了亚洲的最高水平。   迄今为止,莫言和他的作品荣获了海内外诸多奖项: 1987年全国中篇小说奖、1988年台湾联合文学奖、1996年首届大家·红河文学奖、2001年第二届冯牧文学奖、2001年法国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2002年首届鼎钧文学奖、2004年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茅台杯·人民文学奖、法国“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第十三届意大利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6年日本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奖、2007年“福星惠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香港浸会大学师姐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2011年获因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发表于1985年是莫言的成名作 ,与短篇小说《枯河》算得上是姐妹篇,都有莫言少年时期当童工时感亲身受到的痛苦经验,但语言和写法都不同,属于探索和逐渐形成语言风格的作品,此前他的十几篇短篇作品,如《乡村音乐》《售棉大道》等都可以看做是此前的摸索和积累。《透明的红萝卜》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被侮辱、被损害、被遗忘的“黑孩”形象,莫言说过,如果非要在他的小说中找一个原型,那一定是“黑孩”从“黑孩”派生出几百个人物,在他的文学世界里济济一堂。    中篇小说《红高梁》 1986年发表后,在文坛上引起了震动 。这部作品依据莫言家乡发生的“孙家口伏击战”史实,写国民党抗日游击队曹克明部率领四百人伏击日本巡逻队,并击毙日本板垣师团中岗弥高中将等三十多名日兵,受到当时国民政府的通令嘉奖。但后来日本驻胶县部队报复,制造了“公婆庙惨案”,杀害136名村民。这件可歌可泣的民间另类抗日事迹,被莫言酣畅淋漓地写出来,彻底颠覆了此之前“官办历史”记忆,对当时新历史叙事模式具有筚路蓝缕之功。小说发表后,很快就被张艺谋改编成同名电影,姜文巩俐主演,获得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目光。电影里,姜文扮演的余占螯在红高粱地里拦路打劫巩俐扮演的戴凤莲,这场戏就在莫言的家乡取景拍摄,据说电影里巩俐骑的那头小毛驴,是找遍了方圆几十里地才找到的。    莫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天堂蒜薹之歌》 发表于1987年 ,山东苍山县蒜薹丰收之后,却因为官僚和地痞流氓等原因卖不出去、大面积腐烂在田地上而引起农民骚乱。这件事情引起莫言的深切关注,他想起1984年无辜死去的四叔,在赶着板车运送甜菜的路上,被一辆替乡党委书记拉建筑材料的卡车撞死,却只得到3000元象征性的赔偿,他返乡参加料理后事时,乡党委书记连个照面都不打。在故乡的谷仓里,仅用三十五天,就创作出这部二十万字的作品。作品里的人物如方四叔、金菊等相继悲惨死去,参加过示威游行的金菊丈夫高马则像父辈躲日本人一样藏进水缸里……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底层小说”,但语言运用极其有爆发力,小说中一个神秘人物张扣的唱词也极有创意。    1988年莫言发表另一部极富探索性的作品《十三步》 ,后来也曾改名为《笼中叙事》, 是运用荒诞艺术手法描写知识分子和现实生活的一部力作。小说里,中学物理教师方富贵累死后,由于得给王副市长让路整容,被塞进冰柜,居然又荒诞离奇地复活了。但以为他已死的妻子屠小英却拒绝他再进家门。殡仪馆特级美容师李玉蝉把死而复活的方富贵改容成自己的丈夫张赤球,让他代替自己的合法丈夫登讲台给学生上课,而让真正的张赤球去做生意赚钱。真正的张赤球则像一个孤魂野鬼,变得无家可归。    中篇小说《欢乐》用探索性的第二人称叙事 ,讲述乡村中学复读生齐文栋参加高考的悲惨故事,他强烈地想通过高考这种唯一的方式逃离他严重丑恶、令人窒息的乡村土地,他憎恨这些制造苦难和仇恨的生活。他和他母亲在乡村的艰难生活。小说里也用令人震惊的笔法,描写了计划生育工作队强行抓捕刚生孩子一个月的齐文栋嫂子去去做结扎的恐怖细节。其中的母亲形象因其“丑陋不堪”而招致广泛的批判,作家余华为此写了一篇精彩的文章《谁是我们共同的母亲》,为莫言的独特创作美学作辩护。    长篇小说《酒国》出版于1992年 。那时下海大潮汹涌,文学突然冷落。莫言闲居在高密家里,有充分时间构思和斟酌这部作品,其中每一章都用“酒博士”习作小说的方法来戏仿现代文学史、政治史上的各类文体,每一篇都惟妙惟肖。小说写高院调查员丁勾儿奉命去酒国市调查“吃婴儿”事件,但他还没有真正进入酒国,就在煤矿招待所就被酒国市宣传部长、矿党委书记等人劝酒灌倒了。丁勾儿的工作也还没有正式展开,就不幸地掉进粪坑淹死了。这部小说含义丰富,对中国吃文化、酒文化有很深的思考,尤其对疯狂追逐新奇特食品的嗜好,描写得极其精彩。    199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洋洋五十万言, 曾因内容的尖锐而引起过轩然大波,很多老作家、老干部写文章批判、写信告密,并有高级干部主持会议研究……莫言获得“红河文学奖”十万元奖金后,各种冷嘲热讽接踵而至,各种批判挖苦嘲笑源源不绝。《丰乳肥臀》可以说是莫言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顶级作品。这部作品以高密东北乡为背景,描写了百年中国大陆沧桑变化史,彻底颠覆了官定历史叙事模式,与余华《活着》等作品一起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新历史”叙事原则。小说中对土改、文革、经济热等都有极深的揭露和反思。小说中含辛茹苦、精神坚毅的母亲形象非常生动,有人把母亲形象跟马尔克斯名著《百年孤独》里的乌苏拉相提并论。小说的主人公上官金童和上官玉女是双胞胎,也是一个“杂种”。他有一个至老不断奶的恶癖,后来和“独乳”老金结婚,却变成了胸罩设计师和成功商人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现实和历史隐喻效果。    《丰乳肥臀》 之后,莫言沉默了好多年,期间写了《红树林》等影视剧本,还创作了很多散文,入《会唱歌的墙》等,都是难得的精品。1999年开始,他连续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四部中篇小说《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司令的女人》《野骡子》《师傅愈来愈幽默》,并重返文坛。    200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 ,莫言把自己独特的“残酷语言”推到了极致,引起了读着的剧烈反响。这部小说虽然技艺高超,但进入了纯粹“历史语境”,并未跟日常生活、日常情感发生密切关系。    2003年出版长篇小说《四十一炮》 ,写管不住自己嘴巴的“大嘴”罗小通在五通神庙里对兰大和尚滔滔不绝地诉说他的童年往事。他的身体已经长得很大,但他的精神还没有长大。莫言写这个人物,他自己分析说:“拒绝长大的心理动机,源于对成人世界的恐惧,源于对衰老的恐惧,源于对死亡的恐惧,源于对时间流逝的恐惧。罗小通试图用喋喋不休的诉说来挽留逝去的少年时光。”    200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是一部真正的杰作,但还没有被文学界深刻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轮回”结构,是写长篇小说的作家梦寐以求的,这结构把作家从叙事/结构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他因此能够从容而天马行空地对轮回成马、牛、猪的主人公西门闹分别叙述。语言极有弹性,叙事生动,想象力丰富。    2008年的长篇小说《蛙》通过“姑姑”这个特殊人物形象, 深入地控诉了计划生育对中国人的残酷戕害。“姑姑”自称是组织的走狗、信徒,组织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她亲手接生过一万个婴儿,也亲手杀死两千八百个婴儿。新政权刚建立,在乡村推广新的接生技术,刚刚毕业的“姑姑”接生了高密东北乡几千名新生儿,包括王肝王胆兄妹、陈鼻、王手等人。后来搞计划生育,“姑姑”同样自愿充当“走狗”,带领计划生育工作队抓捕超生的村民(大多是她接生的),强行做人流,而导致王胆等人的死亡。“文革”结束后,“姑姑”也从疯狂中恢复了。她这才发现自己当“走狗”时做了多少邪恶事情。她用自己的后半生来赎罪,和做泥人的丈夫一起,做了两千八百个小泥人,供在三面墙的龛里,为他们念佛经……这部小说生动有力地控诉了计划生育对中国的毁灭人性的巨大伤害。   莫言通过自己独特的创作, 把高密东北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隐秘在胶东平原边缘的丘陵和平原过渡地带的微地,扩展为世界性的中心舞台。在这片普通而神奇的土地上,以“我爷爷”余占鳌为代表的高密东北乡子民们上演了一出出慷慨激昂的人生大剧,一如高密地方戏茂腔演唱时的凄凉悲戚,一如电影《红高粱》里“酒神曲”吼诵时的高亢鹰扬。在文学的世界里,莫言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 (来源西部商报) 创作年表 1981年 开始创作生涯。迄今有长篇小说《 红高粱家族 》、《天堂蒜苔之歌》等,中 短篇小说 集《 透明的红萝卜 》、《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双月刊《 莲池 》第5期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莲池》第二期发表短篇小说《丑兵》、第五期发表短篇小说《 为了孩子 》。   1983年春,在《莲池》二期发表短篇小说《售棉大路》并被 《 小说月报 》转载。秋,在   《莲池》五期发表短篇小说《民间音乐》,此文得到老作家 孙犁 赏识。孙在一篇短文中说这篇小说有一种空灵之感 。   1984年春,在《 长城 》双月刊二期发表小说《岛上的风》、五期发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军艺文学系主任、著名作家 徐怀中 先生赏识,进入该系学习。   1985年春,在《 中国作家 》二期上发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引起反响,《中国作家》组织在京的作家与 评论家 在华侨大厦举行讨论会讨论该作。是年,在多家刊物上同时推出中篇小说《球状闪电》(收获)、《金发婴儿》( 钟山 )、《爆炸》(人民文学)、及短篇小说《枯河》( 北京文学 )、《老枪》(昆仑)、《白狗秋千架》(中国作家)、《大风》(小说创作)、《三匹马》(奔流)、《秋水》(奔流)、等。   1986年春,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由 作家出版社 出版。在《 人民文学 》第三期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该作一发,引起轰动。随即发表系列中篇《高粱酒》(解放军文艺)、《高粱殡》(北京文学)、《狗道》(十月)、《奇死》(昆仑),同时还发表中篇《筑路》(中国作家),短篇小说《草鞋窨子》( 青年文学 )、《苍蝇、门牙》(解放军文艺)等。夏天,与张艺谋等人合作,将《红高粱》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   1987年春,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中篇小说《欢乐》在《人民文学》一、二期合刊发表,受到批评,事过多年,始有作家和评论家对该作得新评价。秋天,中篇小说《红蝗》发表( 三期),该作因强烈的个性风格和大胆和亵渎精神,连号称新潮的评论家也不能接受,纷纷著文批评。也是多年之后,才有评论家对该作发出了另外的声音。   1988年春,电影红高粱获 西柏林 电影节金熊奖,引起 世界 对中国电影的关注。在《十月》杂志发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同年四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单行本。《青年文学》第十发表《 复仇记 》、《马驹横穿沼泽》(这两篇收入《 食草家族 》)。秋天, 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在故乡高密联合召开“莫言创作研讨会”,有关论文汇编成《莫言研究资料》由 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1992.8)。九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创作研究生班。小说集爆炸由 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   1988年秋,长篇小说《十三步》首发(文学四季)随 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此书出版后,大概只有一个名叫林为进的人,在河北的(文论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后来又有港台的几个人写过评论。作者认为此书是一部真正的“先锋”之作。   1989年三月,小说《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报小说奖。四月,中短篇小说集《欢乐十三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六月,在《人民文学》发表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恐惧》。冬天,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酒国》。   1990年,中篇小说《父亲在民夫连里》在《 花城 》发表。继续创作《酒国》。   1991年春,在高密家中创作中篇小说《 白棉花 》(花城)、《战友重逢》(长城)、《 怀抱鲜花的女人 》(人民文学)、《红耳朵》(小说林),夏天,创作《神嫖》、《夜渔》、《鱼市》、《翱翔》等短篇小说十二篇。秋,中短篇小说集《白棉花》由 华艺出版社 出版。   1992年,创作中篇小说《幽默与趣味》(天津小说家)、《模式与原形》、《梦境与杂种》(钟山)。   1993年,二月,长篇小说《酒国》在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三月,中篇小说集《怀抱鲜花的女人》由社科出版社出版。十二月,长篇小说《食草家族》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十二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短篇小说集《神聊》。   1995年春节,在高密创作长篇小说《 丰乳肥臀 》。秋,五卷本《莫言文集》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冬,《丰乳肥臀》在《大家》连载,并获首届“大家文学奖”。单行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电影《 太阳有耳 》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1997年创作话剧《 霸王别姬 》(与人合作)。 以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有史以来最高额的“大家文学奖”,获得高达十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脱离军界,转至地方报社《检察日报》工作,并为报社的影视部撰写连续剧剧本。   1998年,发表中篇小说《牛》( 六期, 九期、 九期转载)、《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收获》六期,短篇小说《拇指铐》( 一期, 转协)、《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 五期)、《白杨林里的战斗》( 七期)、《一匹倒挂在杏树上的狼》( 十期 )、《蝗虫奇谈》( , 五期选载)。十二月,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散文集《会唱歌的墙》。   1999年,发表中篇小说《 师傅越来越幽默 》( 二期)。作品讲述一个下岗的老 工人 在湖边的僻静处开了个“黄色小屋”,专供人男女野合……这就是《师傅越来越幽默》的梗概。 张艺谋 用这个故事进一步编开去,就有 赵本山 和 董洁 主演的电影《 幸福时光 》,几个名人一煽惑,电影和小说都赚钱。小说集《师傅越来越来越幽默》由解放军文艺社出版。   《我们的七叔》( 一期),短篇小说《祖母的门牙》( 一期),另有中篇小说《野骡子》、《司令的女人》 、 《藏宝图》 发表,短篇小说《儿子的敌人》 、《沈园》 发表。三月, 海天出版社 出版长篇小说《红树林》。十二月小说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列表   《 檀香刑 》   《 生死疲劳 》   《 丰乳肥臀 》   《 红高粱家族 》   《 透明的红萝卜 》   《丰乳肥臀-增补版》   《 藏宝图 》   《 四十一炮 》   《 天堂蒜薹之歌 》   《 拇指铐 》   《 白狗秋千架 》   《 莫言精选集 》   《 莫言作品精选 》   《 酒国 》   《 食草家族 》   《 白棉花 》   《 红树林 》   《 月光斩 》   《 老枪·宝刀 》   《 会唱歌的墙 》   《 司令的女人 》   《 良心作证 》   《 锁孔里的房间 》   《什么气味最美好》   《传奇莫言》   《莫言散文》   《 莫言中篇小说选 》   《 莫言王尧对话录 》   《战友重逢》   《 蛙 》   其中《罗汉大爷》(节选于《红高粱》)收入到人教版高中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十八课
个人分类: 科技动态|2982 次阅读|8 个评论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意义及其危险
热度 29 张厚刚 2012-10-11 19:35
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奖励他在对历史和文化上的深刻理解。 从《红高粱》起莫言最初借鉴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路数,在其后来的作品中,经历了一个现代主义中国化得过程,最后保留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精髓,到了写《檀香刑》、《蛙》,写作中对本土性经验有了很大增加,也显示了莫言的成熟和自信。提升了中国文学(当代小说)的品质。 这一事件将会极大地刺激人文学科的自信。改变自西学东渐百年来,中国人在人文社会学科中,崇拜西方、追赶西方、迷信西方的态势。 这一获奖事件孕含的危险在于:它也会极大地刺激国粹主义的情绪,在一个充分现代化尚未完成的历史节点上,希望这一事件能对现代化事业,尤其是人的现代化、政治的现代化,提供正数效应,而不是相反。 对于自然科学来讲,也是一个极大地刺激。 历史选择了莫言,承载这一刻。祝贺莫言。我也希望能早日看到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的出现。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2625 次阅读|54 个评论
快报:中国大陆作家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ChinaAbel 2012-10-11 19:20
据报道: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刚刚揭晓,我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1年开始创作,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等,其中《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在中国大陆的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天文和经济工作者要加油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立国63年后,终于迎来了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平奖,就不算了,意识形态的味道太浓了,很不靠谱!),很不容易!尤其是在诺奖情节很重而又从未获奖的国度,挺令人振奋的!期待更多的中国大陆科技工作者获得诺奖。 建议科学网大学(筹)聘请莫言为兼职教授,博导!另外,想读莫言的作品的,赶快去买,估计明天开始莫言写的书就不打折了!哈哈! 莫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首位获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著有《红高粱》、《蛙》等小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以下摘自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协会员辞典 》 莫言 莫言(1955-)简介: 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文学硕士。1976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专业作家。1997年转业,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日报》记者,中国作协第六届全委会委员、第七届主席团委员。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莫言文集》(12卷),影视、话剧剧本多部。中篇小说《红高粱》获全国中篇小说奖,《丰乳肥臀》获首届《大家》文学奖,《白狗秋千架》获台湾联合文学奖,《酒国》(法文版)获法国儒尔·巴泰庸奖,《檀香刑》获首届鼎钧文学奖、台湾联合报十大好书奖,另获意大利第三十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2004年获法兰西文化与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莫言的获NB奖说明。。。
热度 15 boxcar 2012-10-11 19:16
或许, 赌博集团的预测(或运作)可能比汤普森路透们更靠谱。。。 很好奇,他们会不会有朝一日进军科学圈?
个人分类: 社会|4185 次阅读|35 个评论
中國最牛大學
热度 9 jiangjinsong 2012-10-11 14:15
如果莫言真拿了炸藥獎, 他就讀的解放軍藝術學院不就成了中國最牛大學了嗎? 哪所大學敢不服氣?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548 次阅读|18 个评论
莫言将获诺贝尔文学奖,反正我信了!
Shifengyu 2012-10-10 21:44
莫言将获诺贝尔文学奖,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个人分类: 糖尿病|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奖—莫言(附亲笔签名)
热度 2 yunfeng1990 2012-10-9 22:40
随着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和物理学奖的揭开,诺贝尔化学奖和文学奖的归属问题也成了全球预测的大热。作为一个化学专业的研究生,关注化学奖是自己的义务。而作为中国人,更应该关注的是文学奖的热门——莫言。 记得去年初冬,莫言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之后不久,受邀来我们学校做报告。因为当时忙于考研没能参加,现在觉得相当遗憾。可是一位学妹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场景 那是在2011年第一场雪还没有到来的11月份的某个晴朗午后,阳光暖暖的。 中国当代“寻根文学”著名作家莫言应邀来我校“求思得”论坛 之名家论坛 。 那一年的8月,他创作的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 那时我们正在学习的一门专业课叫“中国现当代文学鉴赏”,赏析过莫言的作品,然后就对莫言先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后就去听了他的讲座。 地点是在青岛科技大学第一报告厅。 我亲眼看见我校 校党委书记高青为莫言颁发聘书,聘请莫言为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这一场景。 不得不说,他真的是好和蔼好亲民,没有一点学者架子。 讲座结束后,我要得了他的签名。 虽然都是在猜测,莫老也许真的能把中国的第一个诺奖拿回来,也许又是一次中国人与诺奖的擦肩而过。但在我们心中莫老应该是配得上今年的诺奖的,至少在所有中国人心中应该是这样的。尤其是在中日关系如此紧张的今天,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又刚刚被日本人摘走的今天,中国需要莫老把诺奖拿过来。 我们所有国人都应该支持莫老,祝福莫老,希望今年的文学诺奖属于中国,属于莫老! 2012年10月11日19:00,诺贝尔文学奖揭晓的那一刻,希望会看到莫老嘴角的微笑!
个人分类: 科研交流|3044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敢赌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吗?
热度 14 pukin 2012-10-9 17:06
你敢赌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是中国作家吗?
几分钟前收到一个短信,打开一看,乐了。 可以想象,如果莫言这次真得了诺奖,书店,出版社还不知道怎么得瑟呢 说实话,我对莫言的印象就是《红高粱》。莫言的文学作品真的达到了文学奖的水准了吗,我的观点是差得远!如果莫言这次真得了,恐怕政治因素至少占八、九成因素。 现在中国这个浮躁的社会,最好晚几年再得诺奖吧!
3325 次阅读|24 个评论
国人逼近诺奖的N种传说
jlpemail 2007-5-14 21:08
据说,三十或者四十年代,英国作家萧伯纳曾经有意推荐鲁迅先生作为 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被婉言谢绝了;还有传说,沈从文也曾经进入 评委们的视野,并且列入了侯选人名单,可惜那年沈先生已经去世了。 还有人说,诗人北岛或者作家莫言(与日本获奖作家大江健三郎关系密切) 以及老作家王蒙都有可能。最近,炒的比较热的是山西作家曹乃谦,说 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中懂中文的马悦然先生,亲自翻译了他的作品。 在科学界,诺贝尔奖据说六十年代就曾经“送上门来”,咱们没要。 有一种说法是——人工合成牛胰岛素那个成果,本来具备了获奖条件, 无奈的是体制因素...... 其他传说,从事尖端科研的人们自然晓得,这我就不再饶舌了。 (2014.4.5----2012年冬天,莫言终于让大陆作者们圆梦诺奖啦。)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004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