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超级计算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8顶尖技术 (180105)
热度 4 ymin 2018-1-5 08:55
2018 顶尖技术 (180105 ) 闵应骅 我一直比较相信 IEEE Spectrum ,在 IT 行业,它应该算是最权威的面向世界的高级科普刊物,光是 IEEE 会员就有 40 万读者,每人缴了会费就赠一本。每年第一期,都有全行业的技术预测,此后还有预测正确与否的评论。今年初, 2018/01 月号上发表了“ 2018Top Tech” 。这一次,不是一、二、三、四、五罗列起来的,而是从 24 个预选中选出了 12 个,分别发表文章。这些顶尖技术是: l 中国计划月亮背面软着陆 l 圣地亚哥的路灯智能化 l 东非摆渡药品的无人机 l 水下数据怪物(香港到洛杉矶海底电缆每秒送144000Gb) l 5G 远视头盔 l 自驾驶汽车晚间自动恢复原位 l 机器人缝衣服(花33美分22秒做一件体恤) l 美国超级计算的重振 l 人工智能保护野生动物 l 石油国家的核能源话题 l 心智游戏 l 远紫外平板光谱用于芯片生产 很荣幸,中国计划月亮背面软着陆首项入选,这将是全世界机器人航天器首次在月亮背面软着陆,这将使我国从GDP世界第二进入技术强国,多么令人振奋!这远不是多少篇SCI论文可以比拟的。让我们期待这个计划的实现。 下月韩国就要举办平昌奥林匹克冬季运动会,会上将推出5G虚拟现实头盔,可以360度观看比赛,美景就呈现在眼前。他们推出比4G快100倍的5G网络试验,时延只有1毫秒。 100 年前纽约长岛的工程师发明了第一个可控的比空气重的无人飞行器,主要是为战争目的。现在无人机的用处大了去了。在本期里,你可以发现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进入商用、机器人航天器将着陆月球背面、机器人缝纫机,花33美分在22秒内就可以制造一件体恤衫,如此等等。 我无法在本文详细解释这些技术,也非本人力所能及。各专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阅读原文。其实这些顶尖技术也无非是人工智能、无人机、无线通讯、超级计算等等。但是,它不是把这些技术装进一个大袋子里,什么都包括了,而是有地点、有指标、有目的的技术项目。这些技术都很具体,是针对一个具体问题,甚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而不是泛泛的。譬如现在大家都热门于人工智能,如果只说人工智能,那是一大类工程,不知道指哪一个应用?没有具体应用,就无法评价到年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空洞,就不知道是指什么技术,技术难点在哪里?这一次,该杂志列出了好几项顶尖技术都与人工智能有关。譬如,圣地亚哥的路灯智能化、东非摆渡药品的无人机、5G远视头盔、自驾驶汽车晚间自动恢复原位、机器人缝衣服、人工智能保护野生动物、心智游戏等等,几乎每一项都离不开人工智能,但都有明确而又不同的目的。不是开发一个什么算法、开发一个什么xPU。没有目的就没有技术。笼统概括地做技术指导,有一点不漏的优点,但常被认为是不知所云,这样做也对,那样做也对,成功与否无法评估。这一点,我觉得我国的技术界值得注意。 新年伊始,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共同努力,让我国的科技上一个台阶!
个人分类: 科研管理|11683 次阅读|7 个评论
中国在超算领域的辉煌成绩:天河二号再上世界第一座次
Helmholtz 2013-6-19 12:16
许培扬老师昨天在自己的科学网博客中报导了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于本月17号荣膺世界500强排名第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0034do=blogid=700434 而我也在昨天18号的南德日报看到德国的新闻报导:德方新闻指出天河二号的峰值速度已经达到34千万亿次,是之前排名第一的位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Titan17.59万万亿次的两倍。 德方在报导中也提到,这次的世界排名500台的HPC之中,美国独占253台,中国排第2占65台,然后才轮到日本30台, 英国29台, 法国23台 和德国19台。德国速度最快的两台机器分别是于利希中心的JuQeen以及慕尼黑莱布尼茨计算中心的SuperMuc,前者排名全球第七(4.1千万亿次),后者排名全球第九(2.8千万亿次)。而德国的所有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加起来,也只有11.3千万亿次,即只有天河二号的三分之一的峰值计算能力。 首先这是中国超级计算领域的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这也是继2010年天河一号首次被评为当年世界500第一名之后,中国的第二台超级计算机再登世界第一的位置。 当然,我们也知道相比于德国的朴实实用的机器,中国至今用于破纪录的超级计算级都是通过大量采用图形加速器GPU而提升的计算能力,而这种单纯的指标上提升并不只是有利无弊的,比如在一些严格的科学运算之中,人们还不知道如何应用超级的计算机,尤其是GPU的超级计算机。 不过相对于整个欧洲国家的谨慎,中国现在在超级计算机领域的一枝独秀式的异常发展也使我们不仅怀疑,我们在此领域里所做的投资和付出的力气是否真的与科技与经济需要相符合,还是实际上是政绩需要而产生的跟房地产一样的人为泡沫。 下面是6月18日南德日报的 HELMUT MARTIN-JUNG的 原文报导: 34 Billiarden Rechenschritte mit fast doppelt so schnell wie die bisherige Nummer eins, Titan im amerikanischen Oak Ridge, Tennessee. München - Codes knacken, die als nicht zu entschlüsseln gelten, berechnen, wie sich Proteine falten, simulieren, wie sich eine nukleare Kettenreaktion auswirkt: Für solche Aufgaben und viele andere setzt man Supercomputer ein. Und zweimal pro Jahr wird Bilanz gezogen, wenn im Rahmen der Inter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onference die aktuelle Liste der 500 schnellsten Superrechner veröffentlicht wird. Nun führt für die nächsten sechs Monate wieder ein Rechner aus China die Liste an. Tianhe-2 (Milchstraße) schafft die gigantische Leistung von 33,86 Billiarden Rechenschritten pro Sekunde und ist damit fast doppelt so schnell wie die bisherige Nummer eins, Titan im amerikanischen Oak Ridge, Tennessee. Die Anlage wird unter anderem für Material- und Klimaforschung genutzt und schafft 17,59 Billiarden Rechenschritte. Titan hatte die Spitze erst vor einem halben Jahr erobert. Auch Deutschland spielt in der Rangliste, die zweimal im Jahr veröffentlicht wird, vorne mit: Das im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betriebene und von IBM gebaute Juqueen hat eine Spitzenleistung von 4,1 Billiarden Rechenschritten und rangiert auf demsiebten Platz. SuperMuc (2,8) aus dem Leibniz-Rechenzentrum in Garching bei München kommt auf Platz neun. China hatte mit dem Vorgängermodell Tianhe-l schon einmal im November 2010 den ersten Platz der Liste eingenommen. Der Nachfolger Tianhe-2 wurde an der Universität für Verteidigungstechnik gebaut und wird im Supercomputerzen-trum in Guangzhou den Dienst aumehmen. Betrieben wird der Rechner ausschließlich mit Prozessoren von Intel. Die USA stellen mit 253 mit Abstand die Mehrheit der schnellsten Supercomputer, China bringt es auf Platz zwei mit 65 Anlagen, es folgen Japan (30), Großbritannien (29), Frankreich (23) und Deutschland (19). Gemessen nach der Rechenleistung aller Anlagen in der Top-500-Liste ist allerdings Deutschland in Europa führend (11,3 Billiarden Rechenschritte). Supercomputer spielen in der zivilen und militärischen Forschung eine immer wichtigere Rolle, viele Berechnungen und Simulationen lassen sich nur mit diesen extrem teuren und aufwendigen Systemen schnell genug ausführen. HELMUT MARTIN-JUNG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224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依托高性能计算机学习仿真技术
Helmholtz 2011-7-22 17:51
德国仿真科学研究学院为明日的专家提供量身打造的培训课程 于利希亚琛科研联盟( JARA )新闻 于利希 / 亚琛 , 2010 年 4 月 28 日 消息 。来自政府 、产 业和科学界的代表今天在于利希的园区为新建起的德国仿真科学研究学院 ( GRS ) 的教学科研楼举行了剪彩仪式。 GRS 的教授、学生、博士生以及企业界伙伴向客人们演示了高性能计算机仿真可以为解决不同领域的复杂问题提供怎样的渠道。 GRS 是由 亚琛工业大学与于利希研究中心共建的项目 ,它将向硕士生和博士生 提供结合欧洲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的教学课程。这个教学项目综合了与仿真与高性能计算机相关的所有学科领域,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直到数据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交叉学科。 随着超级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升,仿真科学作为理论与实验之外科学的第三个支柱的重要性也随之增加。正是因为超级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具有支撑科研获得重大突破的巨大潜力,亚琛和于利希希望向学生和博士生提供获得这种关键技术的专家资质的培训。 GRS 项目的资金将由五个伙伴单位平分,他们分别是 BMBF 、 MIWFT 、亥姆霍兹联合会、亚琛工业大学和于利希研究中心。在于利希 GRS 大楼的启用仪式上, BMBF 的议会国务秘书托马斯.雷切尔强调了现代专业化的教育对于培养高性能计算机仿真专业人才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训练有素的懂得发挥使用于利希超级计算机的巨大潜力的科学家。我深信,德国研究学院将为此做出卓越贡献。所以联邦政府为本项目投入 250 万欧元,另外还向在于利希园区运行的德国研究学院提供每年 120 万欧元的运行经费。”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创新、科学、研究和技术部国务秘书迈克尔.斯图克拉特( Michael Stückradt )博士在解释该提供财政经费的理由时说:“在 GRS 将培养出德国最好的计算机科学家。我们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恰恰正需要这些冲劲十足的年轻的专业人员,从而继续保证我们在超级计算领域的欧洲的领先地位。因此,我们现在的参与就是对于保障未来创新区域所做的重要投资。” GRS 已经与一些知名机构开展了国际合作。已经拟就的一项合作协议是与法国科技中心 Ter@tec 和圣昆廷恩伊夫林省的凡尔赛大学。其他潜在合作还包括正在审议中的与英国爱丁堡大学、都柏林三一学院和斯德哥尔摩皇家工学院开展的联合教学。
个人分类: 2010年科技新闻|1866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缘科学学术报告
dongping2009 2009-3-19 11:53
前缘科学学术报告 (感兴趣者请推荐一把,谢谢先!) 题目:Theory of Materials at Ultrahigh Pressures and Temperatures: the Coming of Age of Planetary Materials Science 报告人:Renata M. M. Wentzcovitch 教授 明尼苏达大学超级计算研究所,地球和行星物质虚拟实验室主任 Director of Virtual Laboratory for Earth and Planetary materials, Minnesota Supercomputing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时间: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下午2:00 地点:中科院研究生院科研楼计算地球动力学实验室报告厅 欢迎地球科学、计算科学、物理和化学专业的学者参加
个人分类: 分享图文|435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