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肯尼迪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毛泽东的非洲兄弟-肯尼迪总统杨振宁的黑人弟兄
热度 1 LongLeeLu 2013-6-12 03:06
毛泽东的非洲兄弟 -肯尼迪总统杨振宁的黑人弟兄 伟大的领袖,他的判断,决策,创造了历史,影响很多人。 炎热潮湿的一天,一棵大树阴影下你感到微风,提神醒脑,放松幸福的心情。多么艰难的历史,你觉得这是很难获得? 毛泽东主席说过,“非洲兄弟用峤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 。(( 1971年10月26日,联合国大会先是否决了美国提出的恢复中国席位需要2/3多数通过的所谓重要议题提案,后来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和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关于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提案。表决结果一出来,许多非洲国家代表都站起来了,热烈鼓掌。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那时毛主席很感慨,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 为什么抬你进去? 1971年跟中国建交的国家才64个,大部分发达国家没有跟中国建交。但我们1978年就实行开放了,也就说大部分发达国家跟中国建交是在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之后。如果1971年不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78年我们能对世界开放吗?不可能。中国有今天的大发展吗?不可能。 “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自私狭隘不会有朋友吴建民说,今天看虽然当时我们援助非洲花了不少钱,但是建立开放的大好局面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这就是老子道德经里讲的“将欲取之,必故与之”,你一毛不拔就想从人家那得到好处,这是短视的、自私狭隘的观念,那样做人都不会有朋友,何况是国家?汶川地震时不少穷国也向我们提供了援助,这是人类之间的相互友爱之情,非常可贵。 中国毕竟是一个大国,不能留给世界一个冷漠的、一毛不拔的印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捐赠是对他国表示好意,将来我有困难你也来帮助我,这是国与国之间一种平等互利的关系。跟人一样,如果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国家,大家都不会愿意跟你来往,都会防着你。 中国人应摆脱弱国心态 拥有全球化心胸和视野同时,吴建民认为. 中国花巨额外汇援建坦赞铁路 被非洲兄弟抬进联合国吴建民举例说,在中国相当困难的时候,我们帮助坦桑尼亚赞比亚修了一条铁路,花了1.5亿英镑,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铁路建成之后,时任坦桑尼亚总统的尼雷尔说,“外国在非洲建过公路建过铁路,都是为了掠夺,但中国帮非洲修的铁路是为了非洲的发展。” ( http://news.dayoo.com/news/201112/04/85080_20792058.htm ))) 杨振宁说过 , 黑人兄弟把我们住在美国的中国人携带变为美国公民。他有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看- 感谢黑人兄弟民权运动。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看到不公平的每一个地方。 五十年前的今天,肯尼迪总统的讲话创造了历史的一刻 。当总统的领导和基层激进创造性张力,把叙事从一个地区性问题的公民权利,成为全国促进种族平等和民主重建的故事。 1963年6月11日,肯尼迪总统的讲话,定下了民权法案基调,讲话有真正的后果。一个星期后,肯尼迪提交国会通过他的诺言--强大的公民权利立法,他不遗余力地推进,直到 1963 年 11 月他被暗杀。 肯尼迪的死亡的原因很多,在残酷的扭曲,肯尼迪的死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推动的民权法案推进力,他的继任者林登 · 约翰逊, 1964 年 7 月 2 日签署民权法案。但是,如果没有肯尼迪总统的 6 月 11 日的讲话道德的强势,,该法案可能永远都在哪里睡觉了。 今天继续共鸣。奥巴马 2008 年 3 月的 “ 种族言论, ”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历史,读以下 : “头上刚长了一点草” 1953年年底,毛泽东去杭州,负责保卫和饮食起居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陪同毛泽东吃饭。席间,公安部部长罗瑞卿对王芳说:“王芳,我建议你把芳字上的草字头去掉。这个名字容易搞混,许多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你是女同志呢。” “这可不行。”毛泽东放下手中的筷子说:“王芳,你是山东人,你们山东的绿化怎么样?”“刚刚起步。”“山东还有许多荒山秃岭没有绿化起来,你的头上刚长了一点草,就想把它除掉,这怎么能行!什么时候山东消灭了荒山秃岭,绿化过了关,你再把芳字草头去掉。” 毛泽东妙论“空对空” 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发生了这样一则趣事: 一天下午,基辛格的助手、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助理约翰·霍尔德里奇,拿着一份新华社英文新闻稿,找到了接待组负责联络的人员,他指着封面上的毛主席语录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联络人员一看,那段语录摘的是“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一切走狗!”霍尔德里奇说:“这是从我个人的房间里搜集到的,我们希望这些新闻稿是被错误地放到了房间里。”很显然,美方误以为这是中方故意这样做的。 这件事被汇报到了周恩来和叶剑英那里。后来又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主席听后哈哈一笑说:“去告诉他们,那是放空炮。他们不是也整天喊要消灭共产主义吗?这就算是空对空吧。” Kennedy’s Finest Moment GailAnderson and Joe Newton, Photograph by the New York Times By PENIEL E. JOSEPH Published: June 10, 2013 · MEDFORD,Mass. — JUNE 11, 1963, may not be a widely recognized date these days, but it might have been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day in civil rights history. Connect With Us on Twitter ForOp-Ed, follow @nytopinion and to hear from the editorial page editor, Andrew Rosenthal,follow @andyrNYT . Thatmorning, Gov. George Wallace, in an effort to block the integra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made his futile “stand at the school house door.” That evening, Boston N.A.A.C.P. leaders engaged in their first public confrontation with Louise Day Hicks, the chairwoman of the Boston School Committee, over defacto public school segregation, beginning a decade-long struggle that would boil over into spectacular violence during the early 1970s. And just after midnight in Jackson, Miss., a white segregationist murdered the civil rights leader Medgar Evers. But themost important event was one that almost didn’t happen: a hastily arrangedspeech that evening by President John F. Kennedy. Kennedyhad dabbled with the idea of going on TV should the Alabama crisis drag out, so when it ended, his staff assumed the plan was off. But that afternoon he surprised them by calling the three networks and personally requesting airtime at 8 p.m. He told his speechwriter Theodore Sorensen to start drafting the text, but shortly before he went on air the president was still editing it. Thepresident had been routinely criticized by black leaders for being timid on civil rights, and no one knew just what to expect when the cameras started filming. Kennedy began slowly and in a matter-of-fact manner, with an announcement that the National Guard had peacefully enrolled two black stude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over Wallace’s vociferously racist objections. But hequickly spun that news into a plea for national unity behind what he, for thefirst time, called a “ moral issue .” It seems obvious today that civil rights should be spoken of in universal terms, but at the time many white Americans still saw it as a regional, largely political question. And yet herewas the leader of the country, asking “every American, regardless of where helives,” to “stop and examine his conscience.” Then hewent further. Speaking during the centennial of the 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an anniversary he had assiduously avoided commemorating, earlier that year — Kennedy eloquently linked the fate ofAfrican-American citizenship to the larger ques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andfreedom. America, “for all its hopes and all its boasts,” observed Kennedy,“will not be fully free until all its citizens are free.” Perhaps the mostsignificant part of the speech came near the end, when Kennedy, borrowingdirectly from the movement’s rhetoric, recognized the civil rights struggle aspart of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sweeping the land — again, anobvious point to anyon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1960s, but not to a whitepopulation still living in the stifling bliss of the Eisenhower era. Kennedynot only reported the revolution, but invited Americans of all backgrounds toengage in the kind of civic activism that reflects the tough work of democracy.“A great change is at hand, and our task, our obligation, is to make thatrevolution, that change, peaceful and constructive for all.” Nor was this just stirringrhetoric: Kennedy’s announcement that he would introduce comprehensive civilrights legislation and spur school desegregation beyond its frustratinglyglacial pace gave teeth to his historic address. Kennedy’sspeech was almost immediately overshadowed by Evers’s murder. Two months laterthe March on Washington would further render it a forgotten artifact of thecivil rights movement’s heroic period. Still,the speech had real consequences. A little over a week later, Kennedy followedthrough on his promise to submit strong civil rights legislation to Congress,which he pushed aggressively until his assassination in November 1963. Kennedy’s death made him a martyr for many causes, and in a crueltwist, it provided a huge boost to the civil rights bill, which his successor,Lyndon B. Johnson, signed on July 2, 1964. But without the moral forcefulnessof the June 11 speech, the bill might never have gone anywhere. The speech also set thetone for how presidents should address civil rights. No longer could they dancearound the issue, qualifying it as a strictly regional or legal or economicissue (though many would later try to do so). The power of the White House, and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as on the side of the struggle. And itcontinues to resonate today. Barack Obama’s March 2008 “race speech,” deliveredamid the Jeremiah Wright controversy, has been rightfully applauded for itsnuanced depiction of contemporary American race relations. And yet it must beread within the context of Kennedy’s address: both reflected and defined thetenor of race relations at a moment of great tension and change. Kennedy’swords anticipated some of the key themes found in King’s soaring March onWashington address two months later. And that shared moral force, thatcommonality of thinking between the two speech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to remember the president’s address, 50 years ago today: it reminds us of a forgottenmoment of the civil rights era, when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andgrass-roots activism worked in creative tension to turn the narrative of civilrights from a regional issue into a national story promoting racial equalityand democratic renewal. Peniel E. Joseph , the founding director of the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ace and Democracy and a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uftsUniversity, is the author, most recently, of “Dark Days, Bright Nights: FromBlack Power to Barack Obama.” A version of thisop-ed appeared in print on June 11, 2013, on page A23 of the New York edition with the headline: Kennedy’s Finest Moment.
个人分类: Opinion|42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 PDF版
黄安年 2013-3-5 07:07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 PDF版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 PDF 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3 月5 日 发布 现在发布《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第四部分 美国 十二 ,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 PDF 版第 127-146 页, 20 张。 我主编的《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 1996 年 8 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共 448000 字, 552 页。本书集中了 1945-1970 年代初战后美国、西欧、日本资本主义国家的重要历史资料 350 多份 , 反映了这一时期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生活的重要历史事件 , 许多经济史和政策史文选首次入选 , 许多资料选自原始文选 ,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些资料还加上编者按语。 《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二分册所选的材料,一律不收著作。译文力求准确,带有某种程度的编译性质,此外,对某些资料还加了编者按语。参加编译人员的名字见于每件资料之后。 目录见: 第四部分 美 国 十二、肯尼迪、约翰逊政府的对外政策 (127) 1 .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 1961 年 1 月 20 日 ( 节录 ) (127) 2 .肯尼迪总统致国会的第一个年度国情咨文谈美国对外基本政策, 1961 年 1 月 29 日 ( 节录 ) (129) 3 .肯尼迪总统关于和平队致国会的特别咨文, 1961 年 3 月 1 日 ( 节录 ) (130) 4 .肯尼迪总统关于对外援助致国会的特别咨文, 1961 年 3 月 22 日 ( 节录 ) (132) 5 .肯尼迪总统在美利坚大学发表的演说, 1963 年 6 月 10 日 ( 节录 ) (134) 6 .美国政府关于推翻吴庭艳集团的态度, 1963 年 10——11 月 ( 节录 ) (136) 7. 约翰逊总统致国会的咨文, 1964 年 8 月 5 日 ( 节录 ) (138) 8 .美国国会的联合决议, 1964 年 8 月 7 日 (140) 9 .美国国务院关于越南问题的白皮书, 1965 年 2 月 27 日 ( 节录 ) (141) 10. 约翰逊总统在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发表的演说, 1965 年 4 月 7 日 ( 节录 ) (142) 11 .约翰逊总统的电视演说, 1968 年 3 月 31 日 ( 节录 ) (144)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肯尼迪家族:文化符号与诅咒
热度 1 zlyang 2013-2-3 11:53
肯尼迪家族:文化符号与诅咒
肯尼迪家族:文化符号与诅咒 《美国总统选举有用吗?民主?独裁?》 http://bbs.sciencenet.cn/blog-107667-631145.html 虞左俊 2012-11-11 02:09 老师说: “ You missed A POWERFUL FAMILY in American politics ... ”。 后来, 戴德昌 老师 2013-02-03 也说: “ 看了,最最最重要的肯尼迪家族你省略了。 ”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360do=blogid=658882 感谢两位老师的建议。现在就我所知道的“不权威”情况,做一下简短的介绍。 肯尼迪家族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2%AF%E5%B0%BC%E8%BF%AA%E5%AE%B6%E6%97%8F 的确是长期影响美国政治的家族。从1947年约翰·肯尼迪进入国会,到2011年帕特里克·肯尼迪离开国会,肯尼迪家族在长达64年的时间里都在华盛顿担任公职。 “肯尼迪诅咒”,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拼凑。 其中,只有: (1)1963年肯尼迪总统被刺,并无法真正破案; (2)1968年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1925-1968)被刺; (3)1999年,约翰·肯尼迪唯一幸存的儿子小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 Junior,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二世)坠机而亡; (4)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杰奎琳·肯尼迪 Jacqueline Le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 http://baike.baidu.com/view/100413.htm 不是偶然的。 肯尼迪总统(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无疑是位有影响力的政治家。他真正倒霉的原因是1962年的 古巴导弹危机 ( Cuban Missile Crisis)。 古巴导弹危机,首因还是 艾森豪威尔 总统: 1959年美国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署了中程弹道导弹雷神导弹和朱比特导弹,这是后来古巴危机的导火线。 1962年10月28日, 赫鲁晓夫 在 莫斯科电台中宣布撤回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这次差点 毁灭人类 的 核战争 ,主要是美国人的过失(?)。肯尼迪总统的表现过于鲁莽,冒着毁灭人类的风险,行为鲁莽。 而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苏联战士,表现出高度的克制和忍辱。 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 以 自己和苏联的失败,换取了人类的胜利! 或许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今天的人类,应该感谢伟大的失败者: 赫鲁晓夫! YHWH在2003年将他的裁判告诉俺: (1)判处肯尼迪总统死刑; (2)为了保卫人类,严厉处罚肯尼迪家族相关的人员;以防类似的罪行死灰复燃。 (3)赫鲁晓夫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为了人类而甘受失败和侮辱。无罪。 这便是《美国总统选举有用吗?民主?独裁?》不列入肯尼迪家族的真正原因。 http://big5.china.com/gate/big5/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4/news3/11078476/20101020/16197512.html 俺以为 ,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 (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Никита Сергеевич Хрущёв,1894年-1971年)才是应该获得“和平奖”的合适人选。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所有的傲慢自大终将收获饱含泪水的苦果。神将因为人的过分傲慢让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以上不妥之处,请您指教!谢谢! —————————— 后记 —————————— 林肯 总统被刺,是实施“安乐死”。当时这是最好的安乐死方式了。 有消息称, 林肯 总统安乐死的前几天已经知道: 已患不治之症,活着也是受罪。 林肯 这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不轻举妄动,他稳步向前,而从不倒退;他既不因人民的热烈拥护而冲昏头脑,也不因人民的情绪低落而灰心丧气;他用仁慈心灵的光辉缓和严峻的行动,用幽默的微笑照亮为热情所蒙蔽的事态;他谦虚地、质朴地进行自己宏伟的工作,决不像那些天生的统治者们那样做一点点小事就大吹大擂。总之,他是一位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的人物。这位出类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样谦虚,以致只有在他成为殉难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发现他是一位英雄。 http://cpc.people.com.cn/GB/10879121.html
4324 次阅读|6 个评论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内政和社会经济改革PDF版,附中文书目
黄安年 2013-1-28 09:36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内政和社会经济改革PDF版,附中文书目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内政和社会经济改革 PDF 版 , 附中文书目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3 年 1 月 2 8 日 发布 为了回应网友和热心读者对了解美国历史的需要 , 自 1 月 16 日起 开始发布 《 20 世纪美国史》( 1989 ) PDF 全文版目录,该书是我国美国史中青年学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现代美国历史的专门论著。时间起自 1900 年截止于 1987 年。书中反映了当时笔者对这一时期的美国历史观察。 本书第十章 PDF 版共 275-314 页 , 共 40 页。 为了帮助了解相关中文论著 , 笔者附上当时印发由我编撰的书目即美国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1994 年内部)。 现代美国史研究指南 ( 书目 ) 黄安年 1994 年 5 月 16 日 第十章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内政和社会经济改革 101. 约翰·肯尼迪总统及其家庭 101A -1510-6101 肯尼迪著 , 和平战略——肯尼迪言论集 ,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1 年 , 367 页。 101A -1510-7301 肯尼迪著 , 汤新楣译 , 甘乃迪讲演选萃 ( 中英对照 ), 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 1973 年 , 65 页。 101A -1606-6101 肯尼迪著 , 汪扬思译 , 当仁不让 , 香港今日出版社 ,1961 年 , 221 页。 1963 年 , 224 页。 101A -1606-6701 曼彻斯特著 , 何光谟校译 , 甘乃迪总统遇害记 , 台北成文出版社 , 1967 年 11 月 , 540 页。 101A -1606-7501 肯尼迪著 , 张时译 , 忆当年——露丝·甘乃迪回忆录 , 台北联合报社 , 1975 年再版 , 453 页。 101A -1606-8001 莫罗著 , 奚明远译 , 代罪羔羊——甘乃迪被刺内幕 ,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 1980 年 , 328 页。 *101A-1606-8101 施莱辛格著 , 仲宜译 , 一千天——约翰·菲·肯尼迪在白宫 , 三联书店 , 1981 年 , 692 页。 *101A-1606-8102 索伦森著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所译 , 肯尼迪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1 年 , 603 页。 101A -1606-8201 里蒙著 , 詹承谟译 , 约翰·甘乃迪 , 台北名人出版事业公司 , 1982 年再版 , 227 页。 101A -1606-8601 甘乃迪著 , 林宪正译 , 露丝·甘乃迪夫人自传 , 台北金林文化事业公司 , 1986 年 10 月 2 版 , 435 页。 101A -1606-8801 张书绅著 , 谋杀总统的国家 , 辽宁大学出版社 , 1988 年 , 233 页。 101A -1606-8901 萨卡切良著 , 邵以智、周桂如译 , 谁是杀手——肯尼迪总统之死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1989 年 9 月 , 170 页。 101A -1606-9201 戴维·伯钠著 , 立义、明玉译 , 约翰· F ·肯尼迪和新的一代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92.2, 170 页。 101B-1040-8701 何宏非 , 美国肯尼迪研究简介 , 世界史研究动态 , 5(1987) 101B-1050-8901 范新宇 , 美国精神——读 肯尼迪家族 有感 , 博览群书 , 6(1989) 101B-1606-8101 龚治基编译 , 垦尼迪家族盛衰史 , 环球 , 12(1981) 101B-1606-8102 肖涅 , 肯尼迪之死 , 外国史知识 , 1(1981) 101B-1606-8201 董乐山 , 美国最年青的总统——肯尼迪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2(1982) 101B-1606-8202 黄开来译 , 黄德禄、黄安年校 ,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 ( 美国百科全书 ), 史学选译 , (1982.10) 101B-1606-8501 庞烁编译 , 通向白宫之路——美国最年青的总统肯尼迪 , 人物 , 2(1985) 101B-1606-8701 人禾摘译 , 肯尼迪传记作者谈肯尼迪的主要功绩 , 世界史研究动态 , 4(1987) 102. 林登·约翰逊总统及其家庭 *102A-1606-7301 约翰逊著 , 复旦大学经济系节译 , 约翰逊回忆录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3 年 , 231 页。 102B-1430-8301 武汉大学历史系 , 林登·约翰逊与伟大的社会 , 美国历史研究资料 , 3(1983) 102B-1430-8501 Β·О·佩恰特诺夫 , 白宫和‘向贫困宣战’纲领 ( 六十年代美国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 ), 美国史译丛 , 3(1985) 102B-1606-8301 赵世瑜译 , 黄安年译 , 林登·贝·约翰逊 ( 美国百科全书条目 ), 史学选译 , (1983.9) 103. 肯尼迪政府的国内“新边疆”政策 103A -1510-7001 肯尼迪著 , 李秋生译 , 力挽狂澜 香港今日出版社 , 1970 年再版 , 196 页。 103A -1510-7601 肯尼迪著 , 加纳德编 , 沙地译 , 扭转颓势 , 三联书店 ,1976 年 , 232 页。 *103B-1430-8501 何宏非 , 试论肯尼迪的国内新边疆 , 世界历史 , 6(1985) 103B-1430-8901 黄椿等 , 肯尼迪“新边疆”人才观 , 佛山教育学院学报 , 1(1989) 103B-1510-8701 肯尼迪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肯尼迪致国会关于农业的特别咨文 (1957.3.16), 史学选译 , (1987) 103B-1510-8702 肯尼迪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肯尼迪致国会的第三个年度咨文——关于减税方案的建议 (1963.1.14), 史学选译 , (1987) 103C -1430-8401 何宏非 , 试论肯尼迪的国内新边疆 , 武汉大学 1984 年硕士论文 104. 林登·约翰逊政府的“伟大的社会”政策 104B-1430-8301 C.M. 布劳尔著 , 王志新译 , “向贫困宣战”计划的制定 , 世界史研究动态 , 10(1983) 104B-1430-8401 吴兴勇编译 , 60 年代美国的“向贫困宣战” , 社会科学情报 ( 湘 ), 18(1984) *104B-1430-8601 黄安年 , 肯尼迪 , 约翰逊社会改革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 , 兰州学刊 (1986 年美国史研究专辑 ) 104B-1430-8602 S ·纳萨著 , 李松译 , 美国的反贫困计划及穷人现状 , 国外社会科学 , 11(1986) *104B-1430-8603 徐以骅 , 林登·约翰逊‘伟大社会’述评 , 世界历史 , 3(1986) 104B-1430-8701 吴兴勇 , 白宫和“向贫困宣战” , 美国史译丛 , (1987)? *104B-1430-8801 邵雁 , 简评林登·约翰逊总统的反贫困人力计划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研究生专辑 , (1989 年 ) 104B-1510-8701 林登·约翰逊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林登· B ·约翰逊总统致国会的第一个年度咨文 (1964.1.8), 史学选译 , (1987) 104B-1510-8702 林登·约翰逊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林登· B ·约翰逊总统在安阿伯密执安大学关于“伟大的社会”演说 (1964.5.22), 史学选译 , (1987) 104B-1510-8703 林登·约翰逊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1964 年经济法 (1964.8.20), 史学选译 , (1987) 104B-1510-8701 林登·约翰逊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林登· B ·约翰逊总统致国会的第二个年度咨文 (1965.1.14), 史学选译 , (1987) 104B-1510-8702 林登·约翰逊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对阿巴拉契亚地区的援助 (1965), 史学选译 , (1987) 104B-1510-8703 林登·约翰逊著 , 邵雁译 , 黄安年校 , 1965 年医疗社会保险修正案 (1965.7.30), 史学选译 , (1987) 104B-3810-8501 黄洁 , 美国的贫困阶层 , 国际工运 , 2(1985) 104B-3810-8601 沈学民 , 富裕中的贫困——美国贫困标准统计指标的剖析 , 世界经济 , 5(1986) 104B-3810-8901 杨秋梅、侯建民 , 美国的贫困问题 , 世界经济与政治 ,8(1989) 104B-4840-9001 阎荣素 ,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 ( 硕士论文提要 ), 中国美国史研究会通报 , (1990.7) 104C -1430-8601 徐以骅 , 林登·约翰逊‘伟大社会’述评 , 武汉大学 1985 年硕士论文 104C -1430-8801 邵雁 , 评林登·约翰逊总统的“向贫困开战” , 北京师范大学 1988 年硕士论文 105. “新左派”运动 105B-2160-8001 巴塔洛夫著 , 马福聚摘译 , 新左派运动及其演变 , 国外社会科学 , 2(1980) 105B-2160-8002 勃兰科·扎拉丹著 , 马福聚摘译 , 新左派和左派战略 , 国外社会科学 , 2(1980) 105B-2160-8201 霍华德·津恩著 , 牛其新译 , 黄绍湘译 , 马克思主义与新左派 , 史学选译 , (1982) *105B-2160-8301 钟文范 , 美国新左派运动诸问题初探 , 世界历史 , 3(1983); 并载 美国史论文集 (1983) 105B-2160-8401 拉兹著 , 韩兴华译 , 美国新左派运动的特征及其影响 , 史学集刊 , 3(1984) 105B-2160-8402 沃尔夫著 , 法相岩译 , 美国过去的“新左派”在群众意识中的影响 , 国外社会 科学动态 , 12(1984) 105B-2160-8501 李培华 , 新左派 , 国外政治学 , 2(1985) 105B-2160-8601 严维明 , 新左派与反主流文化 , 教学研究 , 2(1986) 105B-2160-8701 莱·萨金特著 , 曹哲译 , 新左派 , 国外政治学 , 1(1987) 105B-2160-8801 温洋 , 美国 60 年代的“新左派”运动 , 美国研究 , 3(1988) 105C -2160-8501 赵林 , 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与美国新左派运动 , 武汉大学 1985 年硕士论文 106. 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经济和社会问题 106A -4140-6401 汉森著 ,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问题 , 商务印书馆 ,1964 年 , 192 页。 106A -4140-7301 汉灵顿著 , 美国的另一面 , 台北三山出版社 , 1973 年。 106B-1050-8301 魏章玲 , M. 哈林顿 : 另一个美国——美国的贫困 , 国外社会科学 , 4(1983) 106B-3830-8401 黄育馥 , 生命从 55 岁开始——美国老年人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 老人 , 6(1984) 106B-3830-8402 朱传一 , 美国的老年学研究与老龄问题 , 社会 , 4 、 5(1984) 106B-3830-8801 朱传一、李鸣善 , 美国的老年人和老龄问题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8 、 9(1988) 106C -3840-8501 刘修武 , 美国人吸毒原因论 ,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1985 年硕士论文 107. 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07A -3700-8201 史佩齐·季尔伯特著 , 社会福利计划论 ,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2 年。 107A -3700-8202 威伦斯基著 , 福利国家与平等 ,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 ,1982 年。 *107A-3710-8601 朱传一主编 ,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 劳动人事出版社 , 1986 年。 107B-3700-8101 梅政 , 从美国看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 世界知识 ,12(1981) 107B-3700-8201 傅殷才 , “福利国家”与美国现实 , 武汉大学学报 , 2(1982) 107B-3700-8301 隋兆蔚 , 美国社会福利制度浅析 , 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刊 , , (1983.12); 欧美史研究 , (1989) 107B-3700-8401 赵立人 , 美国不是“全民福利”国家 , 理论研究 , 4(1984) 107B-3700-8501 茅于轼 , 美国社会保险及保障事业中的流弊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12(1985) 107B-3700-8502 彭澄 , 当前美国福利制度介评 , 社会 , 1(1985) 107B-3700-8503 王奔洲 , 美国的贫困问题与社会保障制度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12(1985); 广东学术通讯 , 10(1986) 107B-3700-8542 朱传一 , 考察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所获启示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10(1985) 107B-3700-8601 高培勇 , 美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1986); 人事 , 8(1986); 财政研究资料 , 48(1986) 107B-3700-8602 朱传一 ,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 外国经济管理 , 2(1986) 107B-3700-8701 吕小平 ,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 国际工运 , 7(1987) 107B-3700-8702 朱传一 , 美国社会保障 , 中国保险 , 7(1987) 107B-3700-8801 李东 , 有关美国社会福利的争议及其理论问题 , 复旦学报 ,6(1988) 107B-3700-9001 王宜新 , 试析西方福利国家的本质 , 理论学习月刊 , 2(1990) 107B-3700-9101 侯文若 , 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 , 谋略对策 , 7(1991) 107B-3700-9102 姜朝晖 , 现代资本主义福利国家透视 , 南通师专学报 , 2(1991) 107B-3700-9103 蒋桂珍 , 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理论思考 , 财经问题研究 , 8(1991) 107B-3710-8001 姚廷纲 , 美国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剖析 , 世界经济 , 5(1980) 107B-3710-8501 陈宝森 , 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8 、 9(1985); 并载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 1986 年。 107B-3720-8601 王惠洪 , 美国的失业保险制度 , 现代国际关系 , 1(1986) 107B-3720-8602 张宏一等 , 美国五十年来失业救济政策的变化及其对工人阶级的影响 , 国际工运 , 6(1986) 107B-3720-8603 朱传一、曲恒昌 , 美国就业保障制度现况及其发展趋势 , 中国劳动科学 , 1(1986) 107B-3720-8901 杨宜勇 , 美国关于失业保险的若干政策 , 外国经济与管理 ,12(1989) 107B-3730-8301 张亮 , 美国医疗福利计划的困境 , 人民日报 , 1983.5.13. 107B-3730-8601 胡善联 , 美国健康保险制度的现状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3(1986) 107B-3730-9101 许谨良 , 美国的健康保险及其可供借鉴的经验 , 上海保险 , 4(1991) 107B-3740-9101 杨宜勇 , 美国的养老金制度 , 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 , 5(1991) 107B-3790-9101 朱传一 , 募集社会福利基金的新战略 : 美国募捐问题及其争论 , 美国研究 , 1(1991) 107B-3830-8501 邓方 , 美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 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 9(1985); 世界经济 , 9(1986) 107B-3830-8801 李珍 , 美国老年人的健康保险制度及经济问题 , 保险研究 ,6(1988) 107C -3700-8701 邓志清 , 美国的社会保险制度 , 武汉大学 1987 年硕士论文
个人分类: 美国纪行见闻(A)|6379 次阅读|0 个评论
肯尼迪、赫鲁晓夫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演说和信件(1962年10月)
黄安年 2012-10-22 07:28
肯尼迪、赫鲁晓夫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演说和信件(1962年10月)
肯尼迪、赫鲁晓夫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演说和信件( 1962 年 10 月)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0 月 22 日 发布 半个世纪前的 10 月 , 震惊全球的加勒比海导弹危机,使得美苏两国面临直接爆发军事冲突甚至全面战争的危险 , 研究事件的来龙去脉历来为史学界、政治界、军事界、国际关系界、社会文化界所关注。这里发布的是 1962 年 10 月 22 日 —28 日 , 肯尼迪关于封锁古巴的演说( 10 月 22 日 ),赫鲁晓夫和肯尼迪之间的四封通信 (27-28 日 ) 的摘录,收录于《当代世界资料选辑》第一分册,第 120-126 页,首都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0 年版 , 照片 9 张是它的影印件。 ********************* 古巴导弹军事危机 百科名片 http://baike.baidu.com/albums/1382482/1382482/0/0.html - 古巴导弹危机(英语: Cuban Missile Crisis ),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 1962 年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这个事件被看作是冷战的顶峰和转折点。在世界史中人类从未如此近地站在一场核战争的边缘。 前言    1962 年,加勒比海地区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场危机差一点引发了核战争,使世界处于千钧一发之际。在人类进入核时代以来,在美苏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中,没有任何一次危机达到如此惊心动魄的程度。在漫长的冷战岁月中,美国曾四次动过使用核弹的念头。这四次核战边缘,只有古巴导弹危机最具一触即发之势,美苏双方在核弹按钮旁徘徊。古巴导弹危机不仅使研究国际关系的人们感兴趣,而且值得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去回顾和思考。它作为国际关系史的经典事例,为我们以后解决危机冲突提供了良好的借鉴范式。 理解   核战争( nuclear war ),使用核武器进行的战争。它以核武器为主要毁伤手段,其特点是战争的规模、突然性和破坏性将比常规战争空前增大。核战争,一般包括核大战和有限核战争。核大战,是指核大国及其联盟之间,以战略核武器的核突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争。有限核战争,是在一定地区内,使用战术核武器的战争,或者是使用为数不多的核武器突击为数不多的军事目标的战争。核战争可能由战略核突袭开始或常规战争升级而成。核战争可能是速决的,也可能是持久的。中国政府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战争,反对核军备竞赛,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有限的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最终消灭核武器。 事件过程 古巴遭猪湾事件   猪湾事件后,古美关系继续恶化。美国把古巴看作是苏联在西半球扩张的跳板与基地,变本加厉地推行敌视古巴的政策。美古关系破裂后,特别是 1961 年 5 月卡斯特罗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后,苏联加紧改善同古巴的关系。苏联从政治,外交和经济上给古巴以支持。 1962 年 7 月初,古巴国防部长劳尔·卡斯特罗访问苏联,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美国认为在这次访问中苏古两国在军事方面进行了合作的探询,苏联答应向古巴提供军事援助。    8 月 31 日 ,美国从侦察机拍照的空中照片上看到了古巴开始安装苏联的防空导弹,也看到了运载地对地导弹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 9 月 4 日 ,白宫发表了一纸声明肯定了报纸所披露的有关苏联对古巴军事援助,包括设置导弹和约 3500 苏联人在这个岛国进行技术服务的报道。对于美国的评论和报道,苏联矢口否认。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致函肯尼迪,保证在美国国会中期选举之前不会干任何有损国际关系和两国关系的事情。塔斯社也在 9 月 11 日 发表声明,否认苏联把进攻性武器运到古巴,因为“苏联有从它本土上给予任何酷爱和平的国家以支援的能力”。此时肯尼迪并不认为苏联向古巴提供的武器业已构成对美国的严重威胁,美国政府没有必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但他强调,只要这种威胁出现或古巴成为苏联进攻西半球的基地,美国将会采取断然的措施予以反击。 后院洞开美梦醒   进入 10 月后,在美国不断有关于苏联在古巴建立中程导弹基地的报道。肯尼迪政府加强了对古巴的空中侦察与监视。 10 月 14 日 ,美国人通过 U-2 侦察机掌握了苏联在古巴建筑 6 个中程导弹基地的证据。 16 日该材料送到了肯尼迪手中,肯尼迪召开紧急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研究对策。会议从 16 日上午 11 点 45 分开始,持续到 20 日下午。参加会议的有肯尼迪、副总统约翰逊、国务卿蜡斯克、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泰勒、中央情报局局长麦康。此外,还有肯尼迪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财政部长克拉伦斯·道格拉斯·狄龙,总统国际事务助理邦迪,美国驻苏大使以及国防部,国务院,白宫资深工作人员也参加了会议。以肯尼迪总统为首组成了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全权处理同古巴有关的事项,其关键问题是迫使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肯尼迪最后作出抉择:进行封锁。美国政府为此进行积极活动,一方面加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势态,同时争取外交上的支持。 海空封锁欲断臂    10 月 22 日晚上 6 时 ,腊斯克把封锁的决定通告了苏联驻美大使。 6 时 15 分,西方国家驻华盛顿大使得到了来自美国政府有关封锁的通报。 7 时和 7 时 30 分,肯尼迪发表电视讲话。肯尼迪指出,古巴建设的导弹基地可以击中西半球的大多数城市,构成了“对所有美洲国家的和平与安全的明显威胁”。苏联在古巴这种“秘密,迅速和不同寻常的集结”是“出于预谋的挑衅性地,不正当地改变现状的行动”,这对美国来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肯尼迪强烈呼吁赫鲁晓夫“停止和取消对世界和平和我们两国稳定关系的这种秘密鲁莽并富有挑衅气味的威胁”,要求苏联放弃世界霸权的计划,结束危险的军备竞赛,从古巴撤走导弹并保持克制。    10 月 24 日 ,执行任务的舰队在 68 个空军中队和 8 艘航空母舰的护卫下驶入封锁带。美国还集结了战后以来最庞大的登陆部队。战略空军部队进入战备状态,摆出了一副应付突然事变,对古巴采取行动的架势。美国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争取盟国和国际社会的支持。 10 月 23 日 ,美洲国家组织召开会议,美国的封锁政策得到了赞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请求安理会举行紧急会议,讨论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对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危险威胁”。 前倨后恭成笑话   苏联面对着肯尼迪的封锁和威吓,态度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开始时态度强硬,把美国的封锁照会当作不可接受的文件退还美国驻苏使馆。 10 月 23 日 ,苏联政府发表声明,警告美国政府“如果轻率玩火应对和平的命运负严重责任”。苏联政府呼吁各国政府和人民“强烈抗议美国侵略古巴和别国的行径,坚决谴责这些行动并阻止美国政府发动热核战争”。苏联政府指示它驻联合国代表提出召开安理会讨论美国“违背联合国宪章和威胁和平”的问题。同时,苏联加速在古巴的导弹基地建设。在美国强大攻势的压力下,苏联开始后退。但又提出一些条件进行讨价还价。 24 日美国被告知,苏联 12 艘驶往古巴的船只停止了前进。 26 日,有几艘经过美国海军检查的苏联船只和它所借用的船通过了封锁线。同一天,苏联方面发出信息,如果美国保证不入侵古巴,苏联可以将导弹撤出。美国国务院对此感兴趣。 27 日,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件中,重申苏联向古巴提供武器“只是加强防御能力,因为古巴不拥有任何武器”。赫鲁晓夫说美国在苏联的周边国家部署导弹着实使自己感到不安。赫鲁晓夫建议“我们同意从古巴撤出您认为是进攻性的手段。同意实现这点并在联合国宣布这个保证。美国代表需要声明:美国方面考虑到苏联的安全和焦虑,将从土耳其撤出自己的这种手段”;苏联保证在安理会范围内声明尊重土耳其领土和主权的不可侵犯性。他强调美国也应该发表类似的声明。肯尼迪于 27 日就赫鲁晓夫给他的私人信件作出了回答,提出如果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和监督下把部署在古巴的武器系统撤出,并保证不再把它们运入古巴,美国同意“马上取消现在实施的隔离措施”、“提供不进攻古巴的保证”。罗伯特·肯尼迪会见苏联大使,要求苏联在 48 小时内从古巴撤走导弹,表示“美国不能在威胁的压力下作出撤走在土耳其的导弹的决定”,给自己在外交上和西方盟国内部造成不利影响。他告诉这位大使“肯尼迪总统早就急切地想把这些导弹撤出土耳其”。 10 月 28 日 ,赫鲁晓夫在广播讲话中公开答复肯尼迪,苏联政府下令“拆除您称为进攻性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在这封公开信中,赫鲁晓夫重申“苏联政府曾为古巴政府提供经济援助以及武器。因为古巴及其人民曾经常受到入侵古巴的不断威胁”。赫鲁晓夫对美国飞机入侵苏联和古巴领空进行了谴责,但表示愿意同意同肯尼迪交换意见共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肯尼迪政府认为在古巴导弹问题的主要目标即迫使苏联撤走导弹,消除对美国的军事威胁已经达到。苏美双方都采取措施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古巴导弹危机成为了历史。 分析 ( 地缘政治论,心理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 战略地位   早在 19 世纪前期,美国人就高举起门罗主义大旗,高喊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经营着美洲的美国人。美国视美洲为其禁地,不容他人染指,西班牙势力被赶走,一百多年来从未有任何国家胆敢在美洲捋山姆大叔的虎须,赫鲁晓夫是第一个。古巴与美国隔海相望近在咫尺。拉美是美国的后院,古巴是美国后院的一根芒刺。苏联将古巴作为伸向西方深处的桥头堡。在苏美冷战的大背景下,位于加勒比海美国传统势力范围内,苏联在小小的岛国古巴部署导弹将使美国感到如芒在背 . 苏联政府认识到古巴的战略地位对美国重要性,认识到这个问题对美国来说多么痛苦。 动机的分析   第一、保护古巴,以防美国入侵;苏联人认为肯尼迪上台后,吉隆滩登陆失败,使它在外交上输了一个回合,美国没有充分理由反对卡斯特罗采取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来对付另一次入侵。其中就包括接受收苏联的核武器援助在内。苏联把导弹运进古巴,是为了保卫古巴,之所以苏联要大力扶持古巴,不听任古巴挎掉,就在于它意识的苏联在西半球有一个卫星国是极为有价值的,这对苏联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是非常有力的。苏联从来未在海外(包括东欧共产党集团)部署核弹,美国则在苏联周边到处设有核弹基地或派核潜艇巡弋;苏联希望改变战略布局,在美国后院配置核弹,以求得武力均衡,并弥补苏联在核弹数量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这样可以巩固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地位,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来控制古巴,从而把古巴作为同美国进行政治交易的筹码,以增强苏联的威慑能力。对于赫鲁晓夫来说,如果失去古巴,那将是对马列主义的可怕的打击,将会严重削弱苏联在全世界,尤其是在拉丁美洲的影响力,如果古巴失去,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就会屏弃我们。苏联必须对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干涉进行明显而又有效的威慑。导弹显然是合乎逻辑的答案。苏联方面认为如果这些武器的确能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利益改变战略平衡,那么他们值得去冒险,无论他们可能与古巴避开美国的海军陆战队的关系多么密切。它使赫鲁晓夫确信他应该冒全苏联安全的险去挽救在哈瓦那的年轻的革命者,甚至是所有地方的革命者。   第二、对抗美国的包围,鉴于美国当时已经设有轰炸机(远程)和导弹包围了苏联,美国在土耳其,意大利和西德的导弹都对准了苏联。苏联重要的工业中心,就是处于核弹,战略轰炸机的直接威胁之下。到 1962 年,莫斯科的经济、意识形态、文化和道德模式已经大大地失去了其吸引力。仅留下军事力量作为影响世界的有效方式。因此,应该秘密的把导弹运到古巴,而且要在美国发现之前把它安装好,可供发射。赫鲁晓夫认为,在古巴安装我们的导弹可以阻止美国冒然对古巴采取军事行动。除了保卫古巴以外,苏联的导弹还会使西方人所说的“力量均势取得平衡”美国人已经用军事基地包围了我们的国家,利用核武器威胁我们。现在他们会尝到敌人的导弹瞄准自己是什么滋味。我们只不过是想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过身。   第三、作为重要的一个动因就是为了在全球恢复美苏平衡,在军备竞赛当中,肯尼迪政府在五十年代扩充其核武库,使美国在美苏核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导弹危机时,美苏在战略武器方面的比例是 17 : 1 ,美国大约领先苏联 10 年。美国核武库的新成员和美国制定的打击军事力量战略又给苏联的核力量带来了巨大的威慑。此外,美国具有新式的情报收集技术,也确定了苏联核基地的准确位置,使苏联更进一步处于被动地位。赫鲁晓夫心里知道苏联存在战略劣势。赫鲁晓夫也许还意识到要让苏联在核竞赛中赶上美国尚需很长时间,并且要耗空苏联的财力。因此,在赫鲁晓夫看来,向古巴布置导弹显然是苏联恢复美苏军事平衡的一个便捷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从军事角度来说,在古巴安置大约六十枚导弹,有的射程一千英里,少数射程一千五百到两千英里。苏联把导弹运进古巴,是为了显示导弹实力,苏联急于弥补美苏在导弹方面存在的差距,因为发展洲际导弹和从潜艇上发射的导弹费用太高。古巴 + 中程地对地导弹 = 洲际弹道导弹,由于苏联缺乏将核导弹投放到美国本土的能力,所以在古巴设置基地布置他们现有的中近程弹道导弹,那么他们就能够迅速而相当廉价的大大增加以美国为目标的导弹总数。这些导弹能够越过大多数美国的导弹警报系统,在发射和到达目标这段时间里,实际上使对方不能发出作战警报,美国核轰炸机在跑道上,所保持的十五分钟地面待命就显得时间太长了而且可以避开美国的预警系统,从而使苏联打击美国的能力增加一倍 .   第四、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际上对双方的战略军事并不能造成多大的改变,但战略军事在外表上是会发生重大变化的,这种表面的变化,对于国民意志和世界领导地位都会起作用,不管怎么说,他至少也是一个政治和宣传上的胜利。 冲突的分析   赫鲁晓夫或许也知道可能会面临严重的军事冲突,但是思前想后觉得这场大赌博还是值得一试的。赫鲁晓夫的打算是,在古巴秘密部署核导弹,并且力争在美国发现之前做完这项工作。这样即使美国发现并采取措施摧毁它们也不怕,因为只要有 1/10 导弹留下来,就能给美国以致命打击。它们是对准着一批特定的美国城市的。如果发射出来,几分钟之内 800 万美国人就会丧命。赫鲁晓夫可能断定,美国人太胆小,肯尼迪是个软弱的总统,不敢冒核战争的风险,美国人一旦实际面对着这些导弹除了抗议之外,不会做什么别的。这样,美国人就会在全世界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和优柔寡断,从而使盟国不相信美国的话,而谋求与苏联人的和解,特别是听任共产党在拉丁美洲的影响,来达到讹诈的目的。苏联认为“在局限于古巴的冲突中使用低消耗的短程核武器将不会激怒针对苏联的大规模核报复”。这并不是说只要有侵略,就会使用核武器。也许苏军将进入山区去打游击战,象卡斯特罗曾经打过的一样,留下核武器和导弹在他们后面。也许美国人将不许发动进攻,这样因此让苏联人有一个体面地撤退。也许赫鲁晓夫将容忍卡斯特罗被推翻和红军被羞辱。将核导弹安在美国佬的鼻子底下,赫鲁晓夫似乎出了一口恶气。到底在美国门口埋了一颗地雷,将世界的视角从东半球转到了西半球。可是,他没有料到,一场轩然大波由此引起,战争危机同样也威胁到苏联。赫鲁晓夫也为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反应的分析    ( 心理分析法,法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 反应   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在讨论如何迫使苏联撤走导弹时,先后提出了 6 种方式以供选择。邦迪和腊斯克主张通过外交途径,或通过葛罗米柯或直接会见赫鲁晓夫,或向联合国提出。肯尼迪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谈判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况且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工程进展迅速。美国必须立即作出反应,时间紧迫不允许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泰勒,狄龙等主张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实施外科手术,进行空袭加以摧毁。这种方案遭到不少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冒险、不可靠的。人们担心在空袭中不可能全部摧毁在古巴的导弹,残留下来的苏联导弹可能对美国进行报复,它必将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美国实施空袭必将要伤害苏联在古巴的技术人员 . 苏联可能会作出强烈反应,导致毁灭人类的核战争。进行空袭以摧毁苏联在古巴的导弹的方案遭到了否决。麦克纳马拉提出进行封锁,不让苏联继续向古巴运送进攻性武器,在对峙中迫使苏联撤出已在古巴部署的导弹。委员会认为这是一个可进可退,留有回旋余地的方案。封锁成功迫使苏联撤出,避免直接冲突;封锁不果则可考虑采取进一步措施。肯尼迪最后支持了进行封锁的方案。 对封锁方案   续把进攻型武器,运进古巴,并且渴望强迫撤走这些已经设置在那里的导弹。封锁是介于无所作为和战争的中间道路,这条道路利用了美国在当地常规力量方面的优势。同时的战略上,处于既可战又可和的有利地位。封锁是比空袭更为有限更为低调的军事行动,他给赫鲁晓夫提供了一种选择,只要苏联的船只避开,就可以避免直接的军事冲突。况且,在离美国不远的加勒比海上交锋,即使不可避免,也是对美国最有力的军事对抗,当然,封锁也有弊病,以空袭相比,封锁的最大缺点是实践问题,因为他不能给赫鲁晓夫和全世界一个即成事实,他的影响无法预料,持续多长时间无法肯定,同时他还给苏联在古巴导弹投入使用以足够的时间。在美国方面看来,封锁是有吸引力的,它的好处是使美国可以更有节奏的升级,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逐步升级或者迅速升级。它可以作为向赫鲁晓夫发出的一种明白无误的而不是,突然的或者屈辱性的警告。让它们了解美国人期待它采取什么行动。由于封锁是相对慎重的,可以避免伤亡,可以避免进攻古巴领土,所以它比空袭更容易为其他国家所接受,使美洲国家和盟国支持美国初步采取的立场。 角度分析   个人认为美国在事件决策中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以下三个基本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尊重别国主权的原则;不用不法行为对抗不法行为的原则。   还在一定程度上遵守了关于对一些军事手段方法加以限制的限制原则;以及采取的手段应与预期的,具体的和直接的军事利益成比例,禁止过分的攻击和造成过分伤害的军事手段的比例原则。而只采取了相对理智的封锁手段。 魅力的分析   肯尼迪很可能是他的政府中最懦弱的一员——他根本不是鹰——但是他明白坚持这种立场才是更勇敢的。很多时候,寻求和平比发动战争更需要勇气。肯尼迪对危机的处理一直是果断的、是不妥协的 . 勇气是不偏不倚的。虽然很多人认为,那根本不是勇气,而是一种危险的固执。肯尼迪认识到,无论苏联战略能力陡增两倍或三倍所带来的军事影响是什么,政治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赫鲁晓夫是想通过这一努力去重新调整由华盛顿有关没有导弹差距的承认所确立的战略平衡,肯尼迪勇敢的鹰派作风和冷静灵活的反应阻挠了这一计谋的实现,为美国人赢得了胜利,还羞辱了俄国人。 对如果形势失控的假设   如果尝试失败了,美国军队在古巴已经登陆了,而且赫鲁晓夫象肯尼迪预计他去做的那样攻击土耳其导弹,那么情况又将会怎样?会发生核战争吗 ? 这儿证据太少,不能作结论,但是总统的确发表了一些明确的命令:没有他的许可不许发射丘比特导弹。即使在如下情况下也不能发射:“作为对我们可能正在别的地方采取行动的回应,苏联对在土耳其的部队发动核战争或无核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常被用作政治学研究中如果美国军队在古巴登陆,他们将遭遇到比智囊团预计的四倍还要多的配备有核武器的苏联军队。俄国人很可能会不顾一切地战斗,因为正如朱可夫所说,军队士气高昂,而且“我们无法离开古巴,我们无路可退。”在某种程度上,赫鲁晓夫预测到了这些危险。他预先命令指挥在古巴的苏联军队,没有莫斯科明确的许可,不准使用任何核武器 . 只有在战争已经开始而他又不能到莫斯科获取许可的情况下才可使用战术核武器。没有莫斯科明确的许可,不准使用任何核武器。由于没有许可的行动联系和其他相关的保护措施因此当警戒水平上升时,他加强了对下级的控制,而有一些肯尼迪却没有做。赫鲁晓夫决不给其他任何人发射核导弹的权力;甚至连战略和战术核弹头都没有装到火箭上去。苏联防空部队同样也被明确命令不得向美国的侦察飞机开火,尽管它们正在搜集有关导弹部署的详细资料。 影响    ( 心理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   回顾性的计算危险几乎与试着预测危险一样困难:在任何复杂的系统里,可能变糟的事如此之多以致很难知道可能是什么,或可能有什么。 直接影响   古巴导弹危机促使克里姆林宫下决心大力发展核武器,改变劣势,洗刷当年“懦夫的耻辱”。果真到 60 年代末苏联就赶上了美国,使苏联在全球争夺中逐步转为攻势。   在导弹危机的余烟中,军备竞赛得到了加强,但它在一套日益完善的制度下被处理,竞争在一些正式的协议里被法制化,如 1963 年的《禁止有限核试验条约》、 1968 年的《不扩散条约》和 1972 年的《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还有同样重要的非正式的关于双方都容忍卫星侦察的谅解备忘录。到 70 年代晚期,冷战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持久了,达到了超级大国水平,影响着整个“和平的”国际体系。 上风   肯尼迪肯定认为是美国,因而他警告他的下属们和当时仍接受这种指示的记者们不要过分公开的吹嘘而使赫鲁晓夫感到羞辱。这的确是“一个伟大的胜利”,以致总统忍不住告诉国会领袖们:“我们解决了人类最大的危机之一。”赫鲁晓夫也承认,“为了和平,我们被迫作出了一些大的让步。”“苏联人就象一只冒险超出自己的领地,但一旦被发现又紧张地、还带点负罪感地奔逃回安全的地方的猫。” 肯尼迪沉着应对古巴导弹危机 赫鲁晓夫则认为:“我们从肯尼迪那儿得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它的盟国都不准入侵古巴的保证,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伟大的胜利。” “美国侵略者的目的是摧毁古巴,我们的目的是保存古巴。直到今天,古巴一直存在着。由此看,谁才是胜利者呢?我们仅仅花费了运送导弹去古巴和运回它们的往返旅程费用。”   那一处理是一种美苏之间的妥协,对任何一方都不是一个鲜明的胜利;而对于第三者古巴而言,它得到了比以前认为将带给它的更多的东西。古巴也兵不血刃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 当赫鲁晓夫在次年被罢免,卡斯特罗仍在哈瓦那掌握领导权;当赫鲁晓夫这位前任苏联领导人口授他的回忆录时,卡斯特罗仍如此;直到今天,卡斯特罗也还是如此。导弹危机的解决为卡斯特罗执掌政权提供了极其有效的生命保障,他的生命期望值比任何人估计的都要高。 古巴的无奈   在整个古巴导弹危机中古巴对美国的立场要比苏联人强硬得多。菲德尔·卡斯特罗曾这样表示:“我准备使用核武器吗?是的,我将同意使用它。因为不管怎样,我们认为核战争是当然的,我们都将消失。在国家被占领或完全被占领之前,我们准备为捍卫我们的祖国斗争到底。”古巴人坚决不同意撤出导弹,但在古巴人的强烈反对下赫鲁晓夫这样做了,古巴人感觉他们被忽视、背叛了。卡斯特罗对米高扬说,当这些导弹部署在那里时,“我们没有逮扑任何人,因为人们的联合非常牢固。”但是现在古巴人“被一种失望、混乱和痛苦的感觉吞噬了。”格瓦拉对此更加气愤,他说:“美国人想消灭我们的身体,但赫鲁晓夫的退让却毁灭了我们的精神。”米高扬厉声回答到:“我们看见你们准备漂亮地死去,但我们相信这不值得漂亮地死。” 编辑本段结论及现实意义    ( 综合分析法,归纳法,定量分析法,博弈论,系统论,控制论,冲突论 ) :   作为国际关系史经典的案例,古巴导弹危机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和解决国际冲突的新途径呢? 启示    1 .正如现实主义者认为的,国际关系形势由大国所主导,小国只不过是大国间角逐中的棋子 . 古巴导弹危机被解决时,俄国人事先没有征求过卡斯特罗的意见。卡斯特罗因而宣称他被出卖了,并表示对这个协议将不予理睬。然而他虽能拖延时日,却不能制止危机的结束。导弹尽管设在古巴的土地上,却是掌握在俄国人手里,而且也没有一个古巴人懂得如何发射导弹。 2 .在国际关系中谎言有助于事件隐秘性的达成 . 而欺骗将导致国际社会的不信任。   这个秘密行动的最大的不利就是它要求说谎。赫鲁晓夫欺骗了肯尼迪关于在古巴有进攻性武器的存在,葛罗米柯曾于 10 月 18 日 当面向肯尼迪总统说谎,那时总统已经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了。“在那一行动中,它肯定使肯尼迪产生了一种个人背叛的气愤,它也阻塞了在互信基础上建立超级大国关系的道路。”还有,信任却是赫鲁晓夫所希望的。象一份最近发表的关于这次危机的一篇评论所说的:“他相信美苏关系将在肯尼迪被告知了有关导弹的事后取得进展。” 但是对赫鲁晓夫来说,欺骗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他曾经就弹道导弹的能力无耻地说了好几年谎话。    3 .美苏两国在事件中都充分考虑到国际舆论的反应 . 两国都有效的开展了舆论战,以求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   但独裁国家和民主国家在制造和控制国内舆论的能力是不同的,独裁国家要普遍强于民主国家。无论赫鲁晓夫多么憎恨在土耳其的美国导弹,他都不必担心他们的国内意向。他能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苏联国内的舆论。他曾长期打击克里姆林宫内的潜在对手,没有人用土耳其的导弹作为借口去攻击他们的领袖。肯尼迪不欣赏这样的优点。试图去欺骗民主总是危险的。某种程度上,独裁者总能控制他们自己的尴尬程度:如果国家要求做到似乎什么也没发生,他们通常就能设法做到。而民主国家的领导人不能,但是他们可以说虽然自己被欺骗,但并没有什么因此而改变。虽然他们的政治对手将迅速证实结果不是这样。俄国人对民主的无知又一次糟糕地帮助了他们。 古巴导弹危机 4 .根据贝塔朗非的“系统论”,假设把由各个国家组成的世界视为一个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系统。则其中一个参项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参项发生变化。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所引发的危机印证了这一点。   另外国际关系结构取何种模式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差异和力量的对比关系决定的。综合国力中的领土,资源,经济规模,军事实力和科技水平等“硬实力”决定了国家实力的大小;而民族属性,历史观念,地缘政治,国家战略等“软实力”则决定力量的发挥和使用方向。苏联试图改变地缘政治,国家战略等因素使有效的国家实力达到更充分的发挥,以求达到制衡美国的战略优势的目的。    5 .在不安全的状态中,一国在制订政策是不能只强调自身利益,因为要求得生存就得与别国在政策上偕同。这正是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前忽视和古巴导弹危机中学到的。    6 .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指出国家利益源于国家的认同。当面临共同的敌人时,美国政府和人民间,各党派和各权力集团之间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和认同。与此类似的还有英阿马岛海战期间的英国和珍珠港事件期间的美国。 途径和范式    1 .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古巴导弹危机的两个主要当事国领导人在危机中采取的理智和克制态度值得国际社会各国借鉴。   他们每一方都要求保持自制,避免感情用事。 国际政治学大师摩根索说过,审慎是最大的美德。 40 年前肯尼迪对古巴导弹危机的处理彰显了他的“审慎”,这也许应该为情绪化的、意识形态驱动的布什先生提供一个有益的观照。在高度警戒的条件下管理核武器的经历表明这些核武器是多么容易失去控制。古巴导弹危机时期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后来说,所有三个国家在危机前后所做出的决定,都由于错误的信息、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考虑而被导入歧途。尽管错上加错,但这一切错误都在核战争的难以挽回的灾难后果面前不得不停了下来。从这种意义上说,不是肯尼迪,也不是赫鲁晓夫,而是核战争本身遏止了核战争的爆发。    2 .古巴导弹危机历史时刻,出示证据避免大战。获得重要的证据会使当事国在危机中获得主动。肯尼迪为什么对以前那些声明反应如此慢,在他们的欺骗被揭露之前等待了几个月,而对在古巴导弹的作出反应如此之快呢?一个明显的理由是古巴的导弹是真的,而不是哗众取宠。 古巴导弹危机 3 .冲突中利用定量分析法使当事国占有了充分的感性材料,以求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反应。古巴港口比过去明显繁忙,使美国起了疑心并派出 U-2 侦察机才发现了在古巴的导弹。与之相对的是当事国对自己的调兵等行动也采取了掩盖措施。 10 月 8 日 ,一支 F-4H 战斗机中队进驻位于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南端佛罗里达群岛的京维斯克岛以加强美国在那里的军事力量。对外美国则宣称,这是每年在这一地区例行军事演习的一部分。    4 .肯尼迪政府应用控制论使用危机决策模式,为各国提供了新型的解决危机的有效模式。   模式的流程如下:接受一定的变量与信号 --- 作出反应 --- 信息反馈 --- 修正目标。   面对具有严重性,时效性和突然性的事件。决策者可根据新情况,对原先作出的常规决策及时修正或补充,能较为充分的考虑到国际关系中不确定的因素,扩大了选择和可控制的范围,为外交决策提供了较大的摆动幅度。    5 .古巴导弹危机被称为“谁是懦夫”零和博弈的经典案例。由于当时美国拥有核优势,处于攻势,肯尼迪总统采取强硬立场,命令对古巴实行封锁,对苏联进行核讹诈,迫使赫鲁晓夫作出让步,从古巴撤回苏联的导弹,危机才随之化解。 惊爆十三天 影片简介    1962 年 10 月中旬,华盛顿的美国情报官员在进行例行情报资料分析时,从飞临古巴上空的 U-2 飞机所拍摄照片中发现了问题。他们确认,苏联正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西南的圣克利斯托瓦尔修建基地,部署中短程导弹和运载核武器的伊尔 -28 重型轰炸机。从这些基地发射的导弹,可以击中从秘鲁利马到加拿大哈得逊湾的大多数美洲重要城市。   消息传到白宫时,引起一连串的恐慌,幸好当时的总统约翰·肯尼迪(布路斯·格林伍德饰)和其弟罗伯特·肯尼迪(斯蒂文·坎普饰)能够冷静应付。 10 月 22 日 美国东部时间晚上 7 点,肯尼迪总统在白宫他的书房里,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并指出,这一“秘密、迅速和异乎寻常的导弹设施”是“蓄意的挑衅和对现状作出的毫无道理的改变,是美国不能接受的”。因此,美国一方面公开向苏联发出警告,要求苏联从古巴撤出其中短程核武器,同时以美国海空力量在加勒比海的广大海域对古巴设立了海上封锁线,进行所谓的“隔离”。就这样,在当时世界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之间爆发了一场危机,将整个世界带到了核灾难的边缘。 评价   明星阵容:   罗杰·唐纳森是一位擅长制造悬念,渲染紧张气氛的导演。他所导演的影片有不少是国内观众所熟悉的,象《天崩地裂》《异种》《赌命鸳鸯》等。他的下一部作品将是《通向毁灭的旅程》( The Road to Perdition )。   片中肯尼迪总统的扮演者是布路斯·格林伍德,这位性格演员曾在《双重阴谋》中饰演阿什丽·贾德的丈夫——一个阴险奸猾、道貌岸然的伪绅士。不知道这位“负心人”扮成总统的样子是否会让人信服?   凯文·科斯特纳在片中饰演肯尼迪的助手。这位奥斯卡影帝从 1995 年的《水世界》开始,似乎一直没能交上好运。《球爱的天空》《瓶中信》《邮差》等影片票房都没达到预期的目标,去年的《棒球之爱》尽管连续几周榜上有名,但最终总票房也只能差强人意。对于影片《惊爆十三天》,凯文一直保持低调,大概是他在影坛几经浮沉后,开始对哗众取宠的伎俩产生厌倦了吧! 延伸   目前,世界上有 5 万多个核弹头,约达 200 亿吨 TNT 当量的核武器,一旦发生核战争,地球上会不会出现类似的核冬天呢?这个问题引起五位美国科学家的注意。他们经过一年半的研究,于 1983 年 10 月正式提出“核冬天效应”的理论,从而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日本还专门拍摄了《地球冻结》的科幻影片。研究者以美苏使用核武库中 40% 核武器( 50 亿吨)在北半球进行核战争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公开发表的核武器性能数据建立数学模型,终于得出这样的推论:在一场 50 亿吨当量的核大战中,可将 9.6 亿吨微尘和 2.25 亿吨黑烟掀入空中,射向地球的阳光被这些黑烟的微粒吸收而变热,变热后的黑烟又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将黑色微粒子推向 30 公里 高的同温层,使臭氧层遭到破坏。这样,整个地球就会变成暗无天日的灰色世界,厚厚的烟云遮盖着天空,终日不散,陆地再也见不到阳光,白天和夜晚难以区分,气温急剧下降,绿色植被冻死,海洋河流冻结,地球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条件被毁于一旦。这就是核冬天和核冬天效应所带来的悲惨世界 。   之前人们虽然对核战有一定的恐惧,但众所周知的是,美苏两国均拥有可以抵御核袭击的军事基地,因此“相互毁灭 " 理论并没有绝对的威慑性。而“核冬天”理论的提出,则使人们彻底明白了核战的毁灭效应,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储存数百年的食物,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在核战袭击后还有干净的空气,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核大战后活下来。萨根长期从事太空气象研究。早在 1971 年,美国 " 水手 "9 号宇宙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发回了火星被其风暴掀起的尘埃所遮盖的照片,就引起了卡尔·萨根的注意,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连续 3 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发现,升到火星上层大气中的这些尘埃能大量吸收阳光,并使这一层的大气加热,而火星表面则变得黑暗不清,温度很低。 1983 年初,当卡尔。萨根从瑞典《环境》杂志上看到《核战争后的大气层 : 昏暗的中午》论文后,思维豁然开朗,这一问题与他的研究成果相结合,具有重大的潜在意义和深远影响。由于问题重大,他又感到个人力量之不足,于是,他迅速会同美国航天局的另外四位著名科学家:科特,图恩,阿科曼,波拉克,组成小组,利用物理模型,核战争模型,就一场大规模核战争产生的烟云和尘埃对地球大气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小组五位科学家,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初步攻克了这一课题。 1983 年 10 月 31 日 ,在华盛顿召开了 " 核战争以后的世界--关于核战争带来的长期的全球性生物学后果讨论会 " 。 http://baike.baidu.com/view/34249.htm ********************************** 记者回忆古巴导弹危机 : 赫鲁晓夫肯尼迪频传密信 http://www.sina.com.cn 2006 年 10 月 29 日 00:02 环球时报   编者按: 1962 年,美苏之间发生轰动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这期间,后来任新华社副社长的庞炳庵正在新华社驻哈瓦那分社工作,亲身经历了这场险些引起美苏核大战的危机。近日,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回忆了那些曾令全世界为之提心吊胆的日日夜夜。   肯尼迪发出战争威胁,中国留学生走上前线    1962 年 10 月 22 日 ,古巴首都哈瓦那的生活如常。傍晚 7 时左右,在与古巴隔海相望的美国,肯尼迪总统突然发表了不同寻常的广播电视讲话。他声称,美国的情报侦察证实,苏联正在古巴部署进攻性的中远程导弹及导弹发射场。美国将对古巴实行“海上隔离”,要求苏联“在联合国观察员监视下迅速拆除和撤退在古巴的一切进攻性武器”。肯尼迪讲话前,美国已进行全面军事动员,组织起 25 万陆军、 1000 多架飞机和 9 万名海军陆战队员和空降兵,随时准备入侵古巴。   肯尼迪的讲话在古巴立即激起强烈反响。面对新的入侵危险,卡斯特罗迅速向全国发出战斗动员令。第二天一早,我走上街头,看到哈瓦那城到处弥漫着战前的紧张气氛:军人在海滨大道上构筑工事,架设大炮;隆隆的坦克驶上了市区要道;荷枪实弹的民兵列队开向营地;街头到处张贴着“誓死保卫祖国”的标语,就连哈瓦那大学的学生们也都穿上民兵制服去上课,把刚刚收到的武器放在课桌旁……我们从古巴方面得知: 27 万古巴正规军和 15 万民兵已被动员起来,载运士兵和物资的军用卡车源源不断地开赴沿海前线。当时,我国在古巴的上百名留学生也被紧急动员起来,走上了前线。   针对肯尼迪的讲话,苏联在 23 日发表措词强硬的声明。赫鲁晓夫下达紧急动员令,部署在国内外的所有苏军核部队和常规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华沙条约组织联合武装部队总司令格列奇科元帅也发布了战斗动员令。此时,一支由 22 艘苏联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正装载着中远程导弹和相关设备在加勒比海上驶向古巴,其中“加加林”号和“科米莱斯”号距美国海军的“警戒线”只有几海里了。一场因导弹问题而引起的危机已处在“一触即发”的危险状态。   苏联秘密部署导弹,中国记者发现哈瓦那异常现象   其实,古巴导弹危机的爆发并不是一次突发事件。上世纪 60 年代初,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认为,如果将核导弹和战略轰炸机运到距美国只有 90 海里 的古巴岛上,苏联就能大大提高同美国争霸的筹码。 1962 年上半年,当古巴领导人切·格瓦拉访苏时,赫鲁晓夫借机提出了在古巴部署导弹的要求。不久,古巴副总理劳尔·卡斯特罗访苏时,双方就此达成了军事协定。赫鲁晓夫当时还信誓旦旦地保证,如果被美国发现的话,苏联准备承担最终的后果。    1962 年 7 月起,苏联开始秘密实施这一计划,打算在古巴部署 4 万多军队、 72 枚中远程导弹和 42 个导弹发射架。这一行动虽然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但是,大批的士兵和物资运到古巴是藏不住的。就连我们这些并不知情的外国记者也能发现哈瓦那大街上出现的不少异常现象。在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有几辆军用卡车将一批批身着便装的苏联青年送到旧国会大厦广场。这些苏联人下车后,便三三两两地结伴到城里游玩,直到傍晚再乘坐卡车离去。我听一些外国记者说,那些天,哈瓦那海港非常繁忙,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一辆辆重型卡车载着一些庞然大物驶离港区,车上用防雨帆布盖得严严实实。这些反常的情况很快也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所获悉。 1962 年 8 月至 10 月,美军 U-2 侦察机证实了苏联正在古巴建造导弹基地。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频频召集国家安全会议密谋对策。经过一番激烈争论,决定暂不对古巴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而是实行全面的军事封锁。    10 月 24 日上午 ,美国正式实施军事封锁,大约有 200 艘美国军舰驶进加勒比海海域, B-52 轰炸机在空中昼夜巡逻。美方宣称,将在禁区内检查、阻止甚至在必要时损坏 ( 而不是击沉 ) 所有可能载运导弹或者核弹、轰炸机以及相关设备的船只。此时的古巴,电闪雷鸣,风雨大作。几家大报当天的头版新闻均是“封锁,我们顶住它!直接入侵,我们打退它!”“反击侵略,我们必胜!”。   苏货船碰壁美军拦截线,赫鲁晓夫与肯尼迪频传密信   为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国际社会开始紧急斡旋。联合国代理秘书长吴丹致信美、苏、古三方,呼吁停止可能使局势恶化的行动。就在此时,情况出现了变化。 24 日,赫鲁晓夫提出“举行最高级会议”讨论解决危机的办法。接着,驶向古巴的 20 多艘苏联船只陆续在拦截线外抛锚停下或者掉头返回。当天下午,赫鲁晓夫又在莫斯科会见美国企业家威廉·诺克斯,私下承认在古巴确有苏联导弹,不过强调这些导弹是防御性的。但是,美国的态度却是不依不饶。肯尼迪在 25 日强调,苏联必须撤除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他还下令国务院准备一份“入侵后在古巴实行文官政治的紧急计划”。美国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也在会见苏联大使多勃雷宁时发出威胁:“总统至多只能再克制两天了。”    26 日那天,哈瓦那城风雨交加。卡斯特罗总理一早就冒着暴风雨亲自赶到苏联大使馆,向苏联大使阿历谢耶夫口述了一封急信给赫鲁晓夫。阿历谢耶夫曾是俄罗斯新闻社驻古巴记者,他高高的个子、皮肤白皙,满头金发,我们私下称他“黄毛”。三个月前,他突然被任命为苏联驻古巴大使。卡斯特罗说,根据古巴的情报和形势分析,美国入侵已迫在眉睫,古巴人民将英勇地抗击入侵者。他强调,“苏联永远不应当允许帝国主义者把第一次核打击强加于她的情况出现”,建议“实行最正当的自卫”。   然而,此刻的赫鲁晓夫已经开始退却,他请吴丹通报肯尼迪,苏联政府“已经命令驶向古巴的苏联船只不进入拦截区”。 26 日晚,肯尼迪又收到赫鲁晓夫一封私函。赫鲁晓夫在信中公开承认古巴有苏制导弹,保证不再向古巴运送导弹,已在古巴的可以撤除或者销毁。同时,他也要求美国以解除封锁和同意不入侵古巴作为交换条件。赫鲁晓夫的信件措词慌乱而又冗长,最后一页甚至未盖章,并破例由苏联外交部直接送到美国大使馆,可见是匆忙中写就的。   经过一番考虑后,肯尼迪 27 日复信赫鲁晓夫,表示愿与苏联达成如下协议:苏联在联合国适当的视察和监督下从古巴撤走进攻性武器,并保证不再把类似武器系统运进古巴;美国马上取消隔离措施,并提供不进攻古巴的保证。美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亲自将此信副本交给苏联大使,并私下表示,美国也希望从土耳其和意大利撤走导弹,相信危机之后会采取行动。不过,如果美国在 24 小时内不能得到苏方的保证,美将在 10 月 30 日 采取军事行动。   赫鲁晓夫收到肯尼迪的复信后,连夜回信表示同意。肯尼迪立即发表声明,称赞赫鲁晓夫的决定“具有政治家风度”。此时的赫鲁晓夫就像一个吹得圆圆的大气球,突然被一根针刺穿了一个洞,而白宫里紧张到极点的气氛也迅速地缓和了下来。   赫鲁晓夫出卖古巴利益,卡斯特罗提前将声明交给中国   就在美苏两国密信频传之际,古巴军民几天来一直顶风冒雨,坚守在阵地上。在前线阵地、兵营、港口、工厂、学校和居民点采访时,我看到古巴民众斗志昂扬,居民们踊跃献血和组织“支前队”,退休老工人回到车间替代上前线的青年坚持生产,艺术家们争着赶赴前线为战士演出。 10 月 28 日下午 ,我们从国外电台那里收听到肯尼迪对赫鲁晓夫复信所发表的声明。不一会儿,古巴政府的一位老朋友来到我们驻地,他告诉我们,赫鲁晓夫做决定前未与古巴商量,古巴事先也不知道赫鲁晓夫信件的内容。为此,卡斯特罗决定发表一个重要的声明来阐述古巴的立场。他把声明的副本交给了我,并说这个声明还没有公布,但新华社可以发表了。卡斯特罗签署的这个声明对美国提出了五项要求,即停止经济封锁、停止一切颠覆活动、停止海盗攻击、停止美国军机和军舰对古巴领空和领海的入侵、归还被美国占领的关塔那摩海军基地。    10 月 30 日 ,联合国代理秘书长吴丹来到哈瓦那。我在机场上看到了这位戴着金丝边眼镜的亚洲人。他率领十多位穿军装的和穿便服的联合国人员走下飞机。吴丹同卡斯特罗举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中,吴丹告诉古巴领导人,美国建议由联合国在陆地和空中对古巴进行“视察”。卡斯特罗当即表示,古巴政府并不阻挠撤除导弹,但决不牺牲国家主权原则而接受所谓的“视察”。他问道,苏联已做出撤除导弹的公开保证,联合国也高度评价美国不入侵古巴的公开保证,那么为何要对古巴“视察”而不对美国“视察”呢?吴丹被问得哑口无言。吴丹刚刚离开古巴,卡斯特罗就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亲自宣读了他同吴丹会谈纪要的全文,再次重申了古巴绝不接受“国际视察”的严正立场。   两天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米高扬一行乘飞机来到古巴,继续同古巴领导人会谈。然而,他在古巴呆了 25 天,却未能说服古巴领导人接受“国际视察”。当时,哈瓦那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米高扬要在风和日丽的哈瓦那度过冬天了。”那段时间,我多次遇见米高扬,觉得他面色苍白,下巴不停地颤抖,显得十分的疲惫。 11 月 26 日 ,古巴政府再次发表声明,重申反对“国际视察”,并表示“在帝国主义面前我们决不变节。”几个小时之后,我在机场上看到,米高扬一行缓缓走上飞机离开了哈瓦那。   与古巴这个小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堂堂的核大国苏联却在公海上接受了美国海军和空军对其船队屈辱性的视察。 11 月 7 日 ,美国宣布苏联已通知美方,载有导弹的船只正驶离古巴。 8 日至 10 日,美国军舰对 8 艘离开古巴的苏联船只进行了“船靠船”的视察。苏联船员还掀开覆盖在导弹上的防雨帆布,让低空盘旋的美国军用直升机拍摄照片。 12 日,美国防部宣布,已有 42 枚导弹从古巴装船运回苏联。 20 日,赫鲁晓夫通知肯尼迪,在古巴的伊尔 -28 型轰炸机将在 30 天内撤走。当天,肯尼迪也宣布取消海上封锁。 1963 年 1 月 3 日 ,美苏两国签署了给吴丹的信件,要求安理会不再讨论导弹危机问题。至此,沸沸扬扬的古巴导弹危机终于平静了下来。▲庞炳庵口述  吴志华整理 http://news.sina.com.cn/w/2006-10-29/000210349621s.shtml ************************ 卡斯特罗透露内幕:赫鲁晓夫制造古巴导弹危机 http://jczs.sina.com.cn 2002 年 10 月 10 日 10:0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 10 月 10 日 专电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在古巴导弹危机 40 周年前夕表示,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有意误导美国,其实当时古巴并没有任何核弹头。   卡斯特罗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透露这一冷战内幕的。采访录音将于 11 日播出,采访内容已于 9 日公布。美联社的报道说,在布什为军事打击伊拉克寻求帮助时,美国前肯尼迪政府一些官员正在访问古巴,并和古巴官员举行会谈,回忆和重新审视那场导弹危机。   卡斯特罗说,“他 ( 肯尼迪 ) 相信了赫鲁晓夫告诉他的情况。因此,肯尼迪被误导了。这是赫鲁晓夫犯的一个大错,我们当时激烈反对他的做法。”   古巴导弹危机在 1962 年 10 月中旬开始。当时肯尼迪相信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以南 145 公里 的古巴岛上部署着苏联的核弹头,从而使整个世界陷入核战争的恐慌中。   卡斯特罗也表示,古巴官员不高兴被看成苏联在加勒比海的基地。不过,他对赫鲁晓夫本人和他对古巴革命的支持表示尊敬。“即便赫鲁晓夫是个卤莽的人,不可否认他是一个有勇气的人。但是他误导了肯尼迪,这是他主要缺点。” ( 完 ) http://mil.news.sina.com.cn/2002-10-10/87541.html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124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专家刘远立: 改革政策本身也需改革
whyhoo 2012-1-5 11:47
尽管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时起时落,中国将高级干部派往美国顶尖大学交流的计划却一直不断地进行、深化,而且范围也越来越大。除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有总体的公共政策的进修计划之外,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也设有专门的中国项目,包括至今已培养的300多名省政府秘书长、国家各部委司长及地方的厅长和大型医院的院长。而这个项目的倡议者是1980年代留学美国后,目前担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项目’主任的刘远立教授。   本报高级执行编辑李慧玲在美国专访这位曾经形容自己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学者,畅谈他的个人经历,以及像他这样既深且了解中国基层,又能够从独立外国专家角度的学者,如何看待中国的医疗体制改革。 刘远立1987年到美国的时候,一下飞机,素昧平生的接机的友人看到他出闸,很快就认出他来。因为他是全机唯一提着编织袋,也就是像一般香港人称的“红白蓝”的袋子。袋子里装着他从北京的外文书店买的影印词典和经济学基本入门的书等等,因为他听说美国的书贵。当时抵达美国的印象,就是纽约的灯火通明和高速公路上汽车的奔驰。   刘远立来到美国,是几经争取的。他在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本来念研究生,第一外语是德语,因为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是德国人创办的。念研究生时才学英语,他给到大学访问的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卫生经济学家比尔奇(Sylvester Berki)当翻译后,对方积极推荐他到美国。结果哈佛大学录取他去念公共卫生政策硕士,但是刘远立的学校领导希望他去德国念博士学位,以后承继大学与德国的关系。   刘远立想到念本科时,一位采访过他的德国记者如何向他数落美国,反而引起了他对美国的好奇,希望到美国去看一看。对于留美,他非常坚持,终于得到校方同意。动身时已经10月,不只哈佛大学开了学,他抵步后还得马上参加期中考试。   硕士毕业后,虽然哈佛大学录取他念博士,但是刘远立最终决定到提供全额奖学金的明尼苏达大学。1993年他再回到哈佛,跟给美国数任总统当顾问的萧庆伦教授做博士后,和中国九个医科大学和卫生部的卫生经济研究所合作,研究中国农村的医疗保健,在113个贫困县作调查,后来再在八个省的十个贫困县作试点提供卫生保险,做了七年。 在农村长大的知识分子   刘远立接受采访那天是在家里招待客人前,他和夫人马晶教授正准备包饺子的馅料。今年50岁的刘远立说话语调平和,接受采访就像一个老师耐心给学生讲课一样。   他的博士论文其实是研究美国的医疗保险。但是这位在工程兵部队里长大、童年在农村山沟里度过的中国知识分子,经过了那么多年,在美国最好的学府里任职,也到非洲、亚洲其他发展中国家担任咨询的工作,始终不能忘记的是年少时中国农村的贫困与疾病所带来的负担。   他轻轻地、自然地说了一句:“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可能不关心中国的事情。”   而关心中国,不能不关心中国的政治。他回想起“六四天安门事件”后的一段经历,怎么给当年的热血青年当头棒喝。   在明尼苏达留学期间,刘远立是学生联谊会的主席,对于六四同样也是义愤填膺,觉得改革开放这么些年了,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尽管有很多理由,为了社会稳定等等,但对于学生,不应该没有保护、鼓励和沟通。   当时,他确实很想在政治上有些参与和帮助。     但是六四过后,他在哈佛碰到曾经当过毛泽东秘书的李锐。李锐是哈佛短期的访问学者,他们几个青年跟他吃饭聊天,李锐问他们知不知道人最痛苦的是什么事情?   “我们就说,没有信仰、没有前途,没有希望。但他说,人最痛苦是饿肚子,谈起他北大荒的时候没有吃的。他说,那个时候真是痛苦。所以他说:‘只要中国老百姓更多的不饿肚子,这个国家就有希望,你们要看到这一点。’”   这让刘远立有所触动。“因为我们这些人都是温饱不成问题了,就喊理想啊、追求啊,没有想大众的一些东西。你这么热热闹闹的,老百姓的生活没有改善有什么用。”   李锐又劝告他们:“你们将来想在中国政治上有影响,应该充实自己的实力,不要这么早去参与政治活动,没有意义,浪费时间。你们愿意谁去发大财,去财团,到公司里面去,挺好;你们愿意做学问,好好把你们的学问做好,将来有的是机会,不要这个时候去凑这个热闹。”   刘远立后来继续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他的学问,到中国农村去一点一滴地调查研究,希望从政策上去影响和改变农民面对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让中国吸取国际经验   2000年,刘远立加入哈佛大学成为正式教员。2003年沙斯过后,他在哈佛的学院里提出“中国行动计划”,在2005年获得批准成立。除了培训中国卫生部门的高官高管,他也组织哈佛的力量做中国研究,担任主任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成了中国方面和哈佛进行合作的落脚点。   此外,他也让整个哈佛大学跟中共中央党校进行合作,主办中国发展论坛。   刘远立认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应该跟上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哈佛有责任和力量,让中国也吸取国际上的经验,避免别人走过的路等等。   因此和党校合作,每年在两地轮流主办论坛,讨论公共卫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课题。   他说:“虽然现在太忙了,但还是觉得很幸运,作为中国人,能够在哈佛这个平台上作一些事情,有一些影响,不是很多人有这样的机会。”   刘远立到现在其实还拿着中国护照。他说:“我脑子里从来没有想过会一辈子留在美国,我也没有取美国名字。不仅我,我太太、我在中国出世的女儿也没有。也不是抵制,我也不排除今后觉得挺好就待着,作为美国公民,但是,我心里面一直觉得,有好的机会,我可能随时要回去了。”   他说的时候,仍然是很平和很淡然,好像是刚好被问起时提到,没有特别宣扬什么的意思。 中国医改最大困难:部门利益   中国的改革轰轰烈烈进行,但是改革过程中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从近距离观察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刘远立教授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停顿了一下,然后说了四个字:“部门利益。”   不同部门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争执,或者做出某些决定,让刘远立觉得不忍卒睹。   他说:“当官员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忘记了为人民服务,他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官僚的时候,这是很可怕的。”   他举2000-2001年由英国政府资助的中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为例。当时,他是国际专家组的组长,沈阳市是四个试点城市之一,其他三个是成都、西宁和银川。   在沈阳待的时间较长,刘远立感受到了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国营企业改革当中面对的压力:“沈阳的铁西区有16万人,11万人下岗,基本的温饱都很难解决,这些人如果生小病,就拖成大病,一个主要的劳动力去了以后,整个家庭就很困难了。”   当时民政部和卫生部都参与了这个试点计划,“比较痛苦的是,我们看到两个政府部门天天打架。”   有一次在会议上,刘远立为此表示不高兴,对两边的官员说,全世界很多国家的普遍现象,就是95%的人的命运,常常就掌握在5%的人手上。   他说:“你们在座的都是那5%,大家不要忘了,我们所争论的,能不能达成一致的意见,意味着从此以后,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影响。我们今天决定做A不做B,可能就有一万人得不到救助死掉,我们做B不做A,可能就有100万人的生活从此改变,不光是他自己,他的子孙可能也都改变。你们想过这些没有?整天就为谁管什么,到底是谁管的事而争论,你们想到这些人了没有。如果有想,你们个人和部门之间的矛盾就太可笑了啊。”   结果,刘远立说:“这个会议以后,我这个专家的使命就结束了。”   他说完哈哈大笑,似乎对这个结果不感意外。   但也正是因为部门利益的问题,让他提出通过“三力建设”来完善制度。“三力”包括了能力、动力和压力。他说,很多时候事情没做好,不一定是官员没能力,而是缺乏动力和压力。因此需要让他们在服务好的时候得到奖励,同时,也要问责,让大家知道如果绩效不佳,就会被惩罚。   为使官员有动力和压力,他在2007年5月底在钓鱼台召开的一次医疗体制改革研讨会上,向参与的170多个来自各部委的副部长、司长等做专家发言时,把自己对医疗改革直接相关的情况说了之后补充:“我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集体诊断,这是前所未有的,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部门没有来,我觉得遗憾:中组部。如果我们能够把改革的目标转换成各级领导干部选拔和提升的考核指标,我们不用开几年这个会,没有我们所谓的臭皮匠,全中国到处都可以诞生成千上万的诸葛亮把你的医改的目标给实现了。”   现在,为表示重视医疗体制改革,中央政府和省政府签责任状,地方政府得认,得按照中央的指示去做。 执行政策不重视过程的隐忧   中国政府关注社会民生问题,这原本是件好事,但是执行起来,在乎结果而不重视过程,让刘远立看到了另一个隐忧。   去年8月,他到安徽考察了五个县,发现有些地方官员不顾客观现实情况,盲目执行上面的政策。他们的心态是:你让我做,我就做出个样子来。结果出现问题也视而不见。而这些问题是因为上面政策本身设计有问题所带来的,他们又不敢往上反映。    他举例说,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中央政府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政策,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也就是社区卫生中心,全部只能配备基本药物目录上面的药。同时,规定药物必须是零差价,也就是不要他们赚卖药的钱了。   “这样不就让老百姓觉得看病不贵了吗?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个配套的政策,因为基层的医生也要吃饭,也要赚钱啊,你堵了卖药的零差,他要靠什么?政府能给他补足吗?你补贴不到位,会产生什么后果?没有考虑。”   结果,他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看病比原来更难了,现在乡村医生没有什么积极性,原来可以在乡村作治疗的,他说你到县里面去吧。老百姓原本可以就近看的,现在要往县里跑。第二,看病比原来更贵了,到县里看当然比在乡村贵。   当他问省里面领导知不知道这个情况时,他们说不知道,问底下的人,为什么不跟领导反映出现这些问题,他们也有各种推搪的理由。   “最后我体会到一个意思:这是中央的政策,我们必须得不折不扣地执行,因为中央的政策是不能有错误、是不可能有错误的。”   刘远立说:“这是没有注意到决策的科学化,好的决策一定要符合实际,如果不符合实际,事与愿违,结果给老百姓没有带来任何的好处,你还挫伤了一大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所以现在我想做的一件事情是看医改实施的过程当中,到底政策出现了哪些问题。”   他准备明年在哈佛大学举办高层次的研讨会,归纳总结把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这前三年实施过程当中取得哪些成绩和出现哪些问题,对它原来的政策提出改善。   他说:“改革政策本身也需要改革。” 刘远立教授   刘远立是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高级讲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中国项目”主任。 他是“全球健康公平联盟”的发起人之一,并继续担任联盟的董事会成员。他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顾问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等国际组织的项目顾问。刘远立目前也是中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卫生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主任。   此外,他也是中国卫生部卫生政策与管理专家委员会、“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专家组成员。 原文见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ace2face/pages1/face2face110102.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1234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911的个人回忆
热度 3 daixi721 2011-9-12 09:29
据上一辈的老美说,他们那一代人有个共同的回忆,就是肯尼迪总统遇刺,每人人都会清晰地记起,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自己在哪里,在做什么,说什么。上一辈的老中,也有个类似的共同回忆,就是主席驾鹤西去的那一天。无论你之前运行在怎样的个人轨道上,在那样的历史瞬间之后,你都被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每个人。对我们这代人,无论是老美还是老中,共同回忆是911。 2011年9月11日,对于我,长达36个小时。那一天,北京时间9月11日上午10点,我带着四个大箱子,和当时的太太一起,从北京上飞机,去美国波士顿做博士后。在飞机上,居然巧遇当时尚属英姿勃发的CP兄,一路侃山吹牛,10个小时很快过去。美东时间9月11日上午9点多,我们从加拿大飞进美国不久,机长突然开始广播,说是纽约发生了恐怖袭击,我们的飞机必须就近迫降。机上乘客顿时哗然,我和CP兄也不甘人后,经过缜密分析,合力抛出若干事态发展预测,并与同机乘友热烈探讨。 半小时后,飞机降落在密西根州的一个无名货运机场,在那里,我们通过大厅的小电视,一遍遍地看CNN播放的世贸中心倒塌镜头,目瞪口呆。在那一刻,谁也不知道接下去会怎么样,还会有新一轮的袭击吗?美国会进入战争状态吗?我们这些外国人怎么办?一切都是未知数。让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普通美国人对于这一事件的冷静,每个人都神色自若地继续自己的工作。傍晚出去散步,看到许多人家门口插了国旗,无声地宣示着这个国家的力量。 我们被安置在底特律郊外一个小镇的酒店里,西北航空只管一天的吃住,从第二天开始,他们就不管了,可是美国的空中交通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同机的美国人大多租车回家了,剩下的一批走不掉的都是中国人,就有人提出向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求援。领事馆官员的反应非常快,相关的参赞带着几个工作人员,放下电话就开车过来了,登记了我们的护照信息以后,马上宣布负责我们在当地滞留期间的食宿,直到空中交通恢复。祖国的温暖,让我们倍感亲切,特别在异国他乡,急需帮助的时候。 在底特律滞留五天以后,至波士顿的空中交通才恢复,我们顺利搭机到达波士顿,开始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活。911以后布什政府打了鸡血一样开始反恐,而忽视了许多国内问题,特别是对银行信贷业的监管,为现在的金融危机埋下了伏笔。而这些的源头,现在看来,都指向2001年9月11日。而那一天,我30岁,正从阳光明媚的北京飞向美国,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
8093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学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whyhoo 2011-8-8 10:44
加州大学校长办公室还是比较开放的,网页上可以查到很多关于加州大学系统的相关资料。大学的架构、人事、财务等各种信息你都可以看到,学校越透明就越规范,公众对学校了解的越多也会让他们作出更好的选择。哈佛肯尼迪学院的很多研究也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开展的。按照美国大学模式建立的香港科大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科大校长也经常去校外演讲,也算是进一步宣传学校,这种与公众的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大学本应承担服务社会的责任,大学与社会之间要有更多的交流。社会的发展会对大学的培养人才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我们的大学管理者、教师们也应更多的了解社会需要,及时改变自己的固有观念。教育理念、培养方式都应作出很大的改变,当然我们可以先进行试点,各种以著名科学家冠名的学院就是很好的做法。大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往往喜欢追求规模与数量,而实际上我们应多建设一批小而精的大学,这种学校调整起来比较快,能很快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也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并承担相应责任,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大学生从事志愿者活动。5.12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志愿者们的表现都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向世人展示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为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成为社会发展的有力推动者。
1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罗伯特.肯尼迪对马丁.路德.金遇刺的评论
热度 1 techne 2011-5-5 22:24
必须承认差距:看过不少材料,老美的政治家虽然不可避免地仍然是政客,仍然要忽悠要撒谎要卖拐,但他们讲话确实有水平,引经据典,阳光大气。由此就能看出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什么时候,中国的政治家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准和修养,就算中国不想当全球领袖,世界人民也会哭着喊着让中国上啊。 罗伯特.肯尼迪 对马丁.路德.金遇刺的评论 发表于1968年4月4日,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 rfk_onmlkdeath.mp3 女士们先生们,   今晚我只想对你们讲几分钟,因为我知道了某个令你们所有人非常悲伤的消息,而且,我认为,它也是个令我们所有的公民伙伴,以及令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非常悲伤的消息。这个消息是马丁.路德.金今晚在得克萨斯的孟菲斯遭遇枪击而被杀害。   马丁.路德.金把他的生命献给了在人类伙伴之间的友爱和正义。他死在对这一成就的促进中。在这艰难的一天,在这个令美国艰难的时刻,可能很适合去追问我们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以及我们想要向什么样的方向前进。对于作为黑人的你们——考虑那些对此负责白人的明显证据——你们可能填满了苦涩,填满了敌意,以及复仇的愿望。   我们可能会向着那样一个国家的方向前进,以更加两极化的形式——黑人拥簇黑人,白人拥簇白人,彼此填满敌意。或者我们能够努力,像马丁.路德.金所做的,去理解,去领会,并取代那种暴力,那种在我们的土地上散布的流血的污点,通过一种对于理解、同情以及友爱的努力。   对于那些作为黑人的你们,而且试图填满——填满对这样一个行为的不公正的敌意和误解,反对所有白人,我只会说我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能感受到同样的情感。在我的家庭中曾有一位成员被杀害,而他是被一位白人所杀害。   但在美国,我们必须努力。我们必须努力理解,去获得超越,或超越这些相当艰难的时刻。   我最喜欢的诗歌。我的——我最爱的诗人是埃斯库罗斯。他有一次写道:     即使在我们的睡梦中,痛也不能遗忘     点点滴滴滑落到心头     直到,在我们的绝望中     有违我们的意愿     智慧却降临     经由神的威严优雅   在美国,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分裂;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敌意;我们所需要的不是暴力以及违背法律,而是友爱,智慧,和彼此间的同情,以及对于那些在我们的国家中仍承受痛苦的人的一种正义感,无论他们是不是白人或者是不是黑人。 (掌声)   因此今晚我请求你们回家,为马丁.路德.金的家庭祈祷——是的,确实如此——但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所有人所爱的,我们所拥有的这个国家祈祷——为我说过的理解和同情而祈祷。   在这个国家我们能够做得好。我们将会遇到艰难时刻。我们已经在过去遇到艰难时刻,但我们——而且我们将会在未来遇到艰难时刻。这不会是暴力的结束;这不会是违背法律的结束;并且这不会是无序状况的结束。   但在这个国家,绝大多数白人和绝大多数黑人想要共同生活在一起,想要改善我们人生的品质,并且想要在我们的土地上所遵循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正义。 (掌声)   让我们致力于希腊人在很多很多年前就曾写下的内容:驯服人的野蛮并创造这个世界的温雅生活。让我们把自己奉献于那种生活,并为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祈祷。   非常感谢你们。 (掌声) (译者:王键)
个人分类: 翻译作品|1725 次阅读|1 个评论
纽约行(一):唐人街-克隆版的香港
pathologysmu 2011-5-2 06:15
对于纽约只有两次转机的印象,一次也就只是在纽约的肯尼迪机场,另一次坐的是从北京到纽约的飞机,然后转车去波士顿。那一次在纽约肯尼迪机场入关的时候人特别多,费了很多的时间等待,等出肯尼迪机场的时候已经傍晚,然后经过几次地铁的倒腾,我终于迷路了,最后打的赶到坐巴士的地方,打的的钱比从纽约至波士顿的巴士钱还贵一些。我那一次特别能够体会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感觉,国内的事情让人可谓身心交瘁,那种迷路站在纽约街头的感觉至今还令我难以忘怀。 这次去纽约,算是离开美国前的告别之旅吧,算算来美的时间也不算短了。 早上7:30左右起床,洗漱及吃完早餐大概8点左右,坐地铁去机场,赶到机场通过安检到达登机口的大约9点半,在机场上了一小会网,熟悉的人都不在网上,随便看看就下来。很快就登机了。到达纽约的时候大约11:50左右。这次到达的不是纽约的肯尼迪机场,而是纽约的 LaGuardia 机场 ( LGA ),纽约肯尼迪机场主要以国际航班为主,而 LGA 主要以美国国内航班为主。抵达 LGA之后去纽约市里是先乘坐M60巴士。纽约市各个地铁公共巴士通用的卡为MetroCard, MetroCard可以买单程或者无限次的那种,我买的是一种一周内无限次的票,就是一周之内无论你坐那趟地铁或者公共巴士你都不用另外再付任何费用,我想只要在纽约旅游三天以上是绝对有必要并且划得来的。开始我的纽约之旅后我发现这是我最正确的选择。纽约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特别是地铁系统是我见过的最复杂的地铁系统,开始我还以为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并且我以为是因为我对纽约不熟悉的缘故,后面在我坐地铁的时候,我也碰到很多人向我问路,很多人都只能借助于地铁站里的地图,可是那个地图上地铁的线路密密麻麻,让人很费思量。纽约地铁的编号,有以数字编号的如1-5号线,还有以字母编号的如RQN之类,纽约的站名和纽约的地名一样让你没有感觉,纽约最常见的地名是多少号大街,比如95大街(Street),还有比如第四大道(Avenue),很少有人能知道这些数字的背后代表着什么,这也是很容易坐错站的重要原因。我刚下飞机的时候坐M60就在错误的地点下了车,按照我原来在网上查Google Map获得的信息,从机场应该经过好些个站大约15-18分钟左右下车,但是我凭着自己的感觉,很快就坐过了站,我只好下车之后又往回坐。什么好马不吃回头草之类都是假的,当然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如果你没有选择的话,你只能如此。终于很顺利地到了离我订的旅馆最近的地铁站,可是找那个地方这是费了我好大的劲。 住的地方位于纽约的唐人街,纽约唐人街是北美最大的唐人街,确实很大,人也很多熙熙攘攘的,有点像国内的情景,只不过似乎更热闹,老美似乎也非常中意唐人街,你在那可以见到各种肤色语言的人,每个饭馆都是很多的人,东方脸孔西方脸孔,黄色的黑色的棕色的白色的,街道相对也比较拥挤,似乎也脏一些,中国人开的饭店商铺非常多,当然也不完全是中国人开的,也有黑人兄弟开的,似乎带颜色的兄弟开的比较多,并且很多类似中国内地的小摊小贩,沿街摆卖,但是他们的警察是不管的,远远的在那里指挥交通,或者把警车停在旁边看着。我推着行李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插,听到的中国人说的话都是以粤语为主,感觉回到了广州,但是广州的街道似乎要宽阔和干净些,我想可能更接近弹丸之地的香港,纽约的唐人街就是个香港的克隆版。 到了住处我就觉得我的判断绝对是对的,我经过香港但是没有住过也没有玩过,有同事自由行去过,说起那个住处也就是一个人的小床,谁在上面不能太经常地反转,有点像火车的卧铺。我住的地方也有点类似,虽然号称单间,但是就像住在火车上,我想可能是香港老板开的吧,因为这需要香港的生存智慧。登记的时候有个长着中国人面孔的小伙只会讲英文不会讲中文,我估计他是会讲粤语。看了看自己住的,感觉回到了几十年前深圳,我就是那个漂泊背乡的农民兄弟。 当然也有值得表扬的是,条件虽然差一些,但是可以免费无线上网。看着乏味的电视让人昏昏欲睡,有催眠的效果。 有点像提前回国了。想起葛优在一部电影中的词,费了半天的劲来到美国,感觉好像还是中国,并且是广州的郊区。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9 次阅读|0 个评论
此爱国非彼爱国:从肯尼迪的名言说起
热度 6 techne 2011-3-26 15:11
此爱国非彼爱国:从肯尼迪的名言说起 王 键   美国总统肯尼迪是赫赫有名的人物。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美国第35任总统。他在总统就职演说中的一句名言,一直广为流传。不光在美国,即使在其它国家,尤其是中国,也流传甚广。“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笔者曾多次见到有人在盛大场合引用肯尼迪的这句名言,意指即使是在自由资本主义的代表美国,像肯尼迪这样年轻且富于个人理想的总统,也在号召爱国主义和国家主义精神,让人们勇于为国家奉献。   但多次听到这类转引之后,笔者后来仔细阅读了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的全文,却惊讶地发现:脱离了上下文摘引出的这句名言,它所具有的真实的含义,却与在国内广为流传的引用所暗示的含义有很大的差异。在这其中,一方面反映出了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那些不加思考就广为引用这句名言的人,很缺乏严格追究和考据的习惯,如果真正看过肯尼迪的演讲全文,就不会得出常见的但却是错误的结论。   肯尼迪的演讲,在这段话的附近,大致的表述是这样的:在这段话之前,肯尼迪先强调了“保卫自由的责任”,并相信通过这种责任和奉献,“自由的火焰所散发出的光芒”,定能照亮全世界。   在漫长的世界历史中,只有少数几代人在自由处于最危急的时刻被赋予保卫自由的责任。我不会推卸这一责任——我迎取这一责任。我不相信我们中间有人想同其他人或其他时代的人交换位置。我们为这一努力所奉献的精力、信念和虔诚,将照亮我们的国家和所有为国效劳的人——而这火焰发出的光芒定能照亮这个世界。   在表述完自由的责任之后,肯尼迪才讲出了那段广为传颂的名言:   因此,我的美国同胞们,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你们的国家做些什么。   这句话似乎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但在这个单元,肯尼迪的话还没说完,他接着又说了一句,虽然这一句并不像上面那句一样得到了同样广泛的流传:   全世界的公民们,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紧接着是肯尼迪的结语,这段话也很关键:   最后,不论你们是美国公民还是这个世界的公民,你们应要求我们献出我们同样要求于你们的最大力量和牺牲。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信赖的奖赏,历史是我们行动的最终裁判,让我们走向前去,引导我们所热爱的国家。   我想,从上面的这个分段梳理,我们应该能够很清楚地看清楚肯尼迪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他的那句广为传颂被很浓缩了的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并不是像很多爱国主义者所借用的那样,在表达歌功颂德爱国求荣的为国奉献精神,反而是在强调对自由和良知的追求。   其实这并不奇怪,从美国总统的嘴里讲出这样的表述话语,是很正常的。这和美国这个国家的特殊地缘和历史、民情都联系在一起。“美国例外论”,无论是孤立主义,还是全球扩张,在背后支撑的都是美国人强烈具备的追求自由的理念和基督教影响下的精神特质。肯尼迪之所以说“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他潜在的假定是这样一系列的判断:首先,“自由具有普世的、最高的价值”,而且“美国是正确的,美国代表着自由价值”,那么,作为这样一个代表正确方向的国家的公民,请你们“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而这还不够,如果你不是美国的公民,是全世界的公民,那么请不要依赖美国,因为自由要靠自己自主去争取,所以“不要问美国将要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   当然,肯尼迪并不只是强调民众去奉献和理解,在演讲的最后他也强调了责任和牺牲的对等——前述的一切,应适用于所有人(包括掌握权力的人),而且“良知和历史是最终裁判”。从上到下,肯尼迪所表达这个逻辑显然是很清楚的。   毫无疑问,肯尼迪在表述中做出的一系列假定是不是正确,对此完全可以进行质疑。很自然的,美国在很多时候并不那么正确。前有越战,后有伊拉克战争,美国都做出了相当错误的决策和选择。在肯尼迪之后的罗纳德.里根,在他的总统就职演说中也做出过这样的表述:“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再去好心做错事”,“美国必须继续做自由的最忠实的朋友”。也很显然,有相当多的美国人是会很怀疑美国究竟是不是那么正确,到底有没有走对路?   但无论如何,理解一个人所说的话,必须从其表述的上下文和具体情境来进行理解。显而易见,通常对肯尼迪这句爱国名言的理解,是相当片面的误解。站在美国的文化背景之下,肯尼迪绝不可能鼓吹让美国民众毫无反思能力地去为国效力——这既不可能,也不现实。作为美国的总统,肯尼迪也绝不可能去做一位国家主义或民族主义的鼓吹手。肯尼迪的名言,和在美国之外一度流行的,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所代表的,强调“集体至上”的主张,更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从对这句名言的错误理解及其广为流传,我们可以看到非常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对文化表述的不同理解方式。
个人分类: 思想文化|708 次阅读|5 个评论
奥巴马借纪念肯尼迪总统倡导奉献精神和攀登精神
黄安年 2011-1-25 16:11
奥巴马借纪念肯尼迪总统倡导奉献精神和攀登精神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25 日发布 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20日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讲话说:“74年前的今天,罗斯福总统发表了题为《通往持续进步之路》的就职演说,号召刚刚从严重经济危机中走出来的美国人民团结一致,加倍努力,沿着持续进步的道路勇往直前。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5do=blogid=406429)74年前的1月20日是罗斯福总统的第二个就职演说,演说和走出危机后的美国人民向何处去有关。 有意思的是奥巴马总统 1 月 20 日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发表讲话,纪念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号召美国人民弘扬肯尼迪总统提倡的奉献精神和攀登精神 , 来拼经济。对奥巴马来说 , 可选择总统就职演说纪念日并不只有一个。例如有纪念 70 周年 1941 年 1 月 20 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纪念 30 周年的 1981 年 1 月 20 日里根总统就职演说;纪念 10 周年的 2001 年布什总统就职演说。他刻意选择纪念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意在把自己和肯尼迪相比较 , 并暗指要向当年肯尼迪面临挑战那样呼唤奉献精神和攀登精神 , 把美国的经济稿好 , 唯有这样,他的连任之途才有希望。 下面是他讲演的全文,红字是我在阅读时加上的。 ******************** 2011.01.20 奥巴马发表讲话纪念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 奥巴马总统 1 月 20 日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发表讲话,纪念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号召美国人民弘扬肯尼迪总统提倡的奉献精神,树立并努力达到远大目标。以下是讲话全文,由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 IIP )翻译。 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 2011 年 1 月 20 日 奥巴马总统发表讲话纪念约翰·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 华盛顿特区肯尼迪中心( Kennedy Center ) 东部标准时间晚 7:10 总统:非常感谢,谢谢大家,谢谢。卡罗琳和肯尼迪家族各位成员、今晚在场的各位国会议员和尊贵的客人们,十分高兴同你们一起纪念约翰·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掌声)在此举行这次活动是最恰当的,这个供人们日常使用的纪念场所不仅反映了他对艺术的热爱,而且反映了他对艺术在保持我国国力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的认识。(掌声) 我们在缅怀萨金特·施莱弗( Sargent Shriver ) 不平凡的一生之时来纪念这个周年不免感到一种悲伤——(掌声)——在体现“新前沿”( New Frontier )精神方面,他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在一个人逝去的时候,常会产生一种界定其遗产并设法使之永存的动力。对施莱弗来说,做到这一条并非难事。他的遗产就写在世界各地那些通过和平队( Peace Corps )获得了清洁用水或新的学校的村庄里,写在我国那些因“起跑”计划 而改变命运的所有孩子的生活中。他的子女们继承了这份为他人奉献的遗产,并将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今晚,我们的心和他们连在一起,我们为他们祈祷。 在纪念约翰·肯尼迪就任总统 50 周年之时,在怀念萨金特·施莱弗等为实现肯尼迪的宏大愿景而努力的团队成员之时,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可以看到这一切并没有过时。即便在今日,半个世纪之后,那一天—— 1961 年 1 月 20 日——仍然让人感到历历在目,感到新鲜,感到紧迫和振奋,尽管为后人记录这一天的 16 毫米新闻胶卷已经老旧。 他——一位英俊的波士顿人——就在那里, 以一篇后来成为美国行为准则一部分的演说,呼唤一代人为他人奉献,呼唤整个国家创造伟大业绩。 当时那一群人穿着厚厚的冬衣,满怀期待地行进在白雪覆盖的街道上。一个国家,青春焕发,充满着朝气,憧憬着充满希望的新的十年。 我得坦率承认,我对那一天没有直接的记忆。(笑声)我是那一年稍晚的时候才出生的。(笑声)我对那一天及其后 1000 天的了解——我对肯尼迪总统的了解——来自于一位崇敬他的母亲和外祖父母;来自于我阅读的书籍和学校的课堂;来自于在一个依然思念其敬爱领袖的国家里的成长过程,在这个国家里,他的名字依然让人肃然起敬。我对他的了解还来自于他遗留身后的子女和他的弟弟特迪 的事业正在种族隔离的土地上赢得人心。 在这个动荡的美国,在这个战争一触即发的地区,肯尼迪总统以稳健之手担纲,不费一枪一弹化解了冷战时期最危险的危机。他强制履行了黑人男女青年选择大学的权利。他动员志愿者队伍,前往遥远的异乡担任和平大使。他让美国放眼月球,在“斯普特尼克”( Sputnik )升空后的太空竞赛中力争上游。 我们都知道飞船登月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人们所熟知,人们经常用它来激励一 个远大理想。然而,人们很容易忽略,在 1961 年 5 月这个想法看来是多么遥不可及。当肯尼迪总统提出登月计划时,美国的载人太空飞行经历不过 15 分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既无月球飞行的计划又无可用于登月的飞船。(笑声)该局的工程师们已将计算尺收了起来,他们对这一使命表示十分怀疑。(笑声) 当时的科学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肯尼迪总统理解这一点,但是他也清楚另一点。他知道,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够大有作为。我们能够攀登高峰。我们能够迎接任何挑战,只要我们愿意扪心自问:我们能为我们的国家做些什么,只要我们自己愿意主宰美国的命运。肯尼迪总统看到的是他所率领的人民的个性:我们的坚韧;我们的无畏;我们美国与众不同的能力,这种能力历经考验,在整个历史进程中反复展现,它造就未来,使世界焕然一新。 当今世界与 1961 年相比已经全然不同。在从经济到安全的诸多领域,我们面临新的考验、新的变数。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们的政治运作常常显得偏于狭隘。因此,应对这些考验并非易事。然而,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是这位总统的传人,他曾向我们昭示我们的潜力。由于他的远大理想,更多的人走向繁荣;更多的人作出奉献;我们的合众国变得更加美好。由于这一远大理想,我今晚才能够以美国总统的身份来到这里。 (掌声) 约翰·肯尼迪激发了美国精神,这一精神使人类登上月球,把一个大陆从暴政下拯救出来,战胜了大萧条,还从 13 个殖民地开始,缔造了世界迄今最美好的希望。如果我们今天继续弘扬这一精神,我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将会像前几代人那样以非凡的能力响应这一召唤。 1962 年 12 月,《星期六晚报》邀请肯尼迪总统介绍他的座右铭。由于他在大学时兼修历史和文学,他挑选了诗人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 Oliver Wendell Holmes Holmes, Sr. )——即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姆斯的父亲——的一段话。霍姆斯先生写道: “我感悟到,这个世界上的伟大事业——并非在于我们身处何地,而在于我们走向何方: 为了到达天堂之门,我们有时必须顺风而行,有时则必须逆风而行——但我们必须航行,而非随波逐流或原地不动。” 我认为,这段话确切地再现了我们今日所庆祝的依然延续的生命中那种无畏而高尚的精神,这一生命激励着我们,照亮我们的前进道路,伴随着我们驶向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前沿。多谢各位,愿主保佑你们,愿主保佑我们所挚爱的国家。谢谢。(掌声) (全文结束)美东标准时间晚 7: 24 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http://www.america.gov/st/peacesec-chinese/2011/January/20110124165530x0.4700673.html?CP.rss=true# ************************8 附:我的学术交流网 2002-2004 年年间有关约翰·肯尼迪及其家庭的资料 1673 约翰·肯尼迪及其家庭 1673-W200201 达莱克 (Dalaike)( 美国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 ): 文美国历史:医疗记录显示肯尼迪生前病患缠身,新华网 /2002 年 11 月 18 日转发;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2 年 11 月 20 日转发 1673-W200301 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 (Beigong Xinwenmishu bangongshi): 布什总统发表声明纪念已故总统肯尼迪 , 发表:美国参考 /2003 年 11 月 22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1 月 25 日转发 1673-W200302 李秀琴 (Li Xiuqin): 解开隐藏 40 年的谜底 --- 是谁刺杀了肯尼迪总统 ? 发表 : 新闻晚报 ; 文学城 /2003 年 9 月 25 日 ; 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9 月 27 日转发 1673-W200303 约翰·肯尼迪 (John Kennedy): 在美国大学的演讲词,认识美国 / 美国历史文献选集;学术交流网 / 美国历史文献 /2003 年 2 月 19 日转发 1673-W200304 约翰·肯尼迪 (John Kennedy): 约翰·肯尼迪就职演讲词,认识美国 / 《美国历史文献》;学术交流网 / 美国历史文献 /2003 年 2 月 20 日转发 1673-W200305 世界博览 (Shijie Bolan): 肯尼迪之死再起波澜,发表:世界博览 /2000 年第 9 期;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7 月 29 日转发 1673-W200306 王波 (Wang Bo)( 国际先驱导报报驻纽约记者 ): 肯尼迪家族 40 年揭密:生于政治 死于政治 , 发表:国际先驱导报;文学城 /2003 年 11 月 24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问题评论 /2003 年 11 月 26 日转发 1673-W200401 《白宫后代》 (Beigong Houdai) 作者 : 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的孩子 (29)/ 亦凡公益图书馆扫校;果戈网 /2004 年 2 月 14 日转;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2 月 18 日转发 1673-W200402Jr., 罗伯特. F .甘乃迪 (ROBERT F. KENNEDY)/ 果戈网 /2004 年 1 月 15 日转;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1 月 18 日转发 1673-W200403 Tom(Tom) 生活 (shenghuo): 肯尼迪总统常受性病折磨 历届美国总统怪癖成书 / 文学城 /2004 年 01 月 30 日;学术交流网 / 美国社会生活 /2004 年 2 月 2 日转发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179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白宫后花园的“秘密”
xupeiyang 2011-1-20 20:37
请您从此进入欣赏美景 http://world.people.com.cn/GB/13776005.html   提起白宫南草坪,很多人知道那里是美国总统接见国外元首的地方,神秘庄严。殊不知,包括南草坪在内的白宫花园都是对外开放的,常人也可游览。   白宫花园总面积大约有100多亩,包括位于白宫东西两侧的杰奎琳·肯尼迪花园、玫瑰园、南草坪和附近的儿童花园。杰奎琳·肯尼迪花园位于白宫东侧,也称叫东花园,种植的是四季花卉和树篱。白宫左侧是大名鼎鼎的玫瑰园,即西花园,是总统举行新闻发布会场所。
个人分类: 国际外交|10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娶猫王的女儿是迈克尔-杰克逊从小的志向吗?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1-20 19:39
  看到一则新闻( 美前总统肯尼迪妹夫去世 其女儿系施瓦辛格妻子 ),想到一则旧闻。   记得有报道说,迈克尔-杰克逊生前的几大愿望都实现了,比如销量冠军啥的,还有一个是“娶到猫王的女儿”。   当时看到这样的愿望,俺们都觉得很不可信——这年头还有发这愿望的?      不知道,终结者有没有发这样的愿望:此一生一定要娶到肯尼迪家族的女人,不实现此愿望,誓不为人!      结果都很喜剧,都娶到了,哈哈!   如果俺家有个儿子,是不是也可以学习迈克尔那样先发个狠话:一定要娶30年后选第一领导那人的闺女。俺这辈子是当不了一个领导了,哪怕是小领导,可是一定要做第一领导的亲家!
个人分类: 时论|295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国式民主的背后
daffodilya 2010-10-18 21:39
骷髅会、常春藤联盟及权力的秘密通道 美国《纽约时报》年轻女记者亚利珊德拉罗宾斯在她的畅销书《坟墓的秘密:骷髅会、常春藤联盟及权力的秘密通道》中,有一句话现在看来越来越有先见之明: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很可能成为耶鲁大学骷髅会会员的首次对决。那就是现任总统小布什(1968届会员)接受参议员克里(1966届会员)的挑战。这种挑战还谈不上骷髅会的分裂或火并,或许只是表演给美国人看的有一个智力魔方。因为骷髅会盛产的就是阴谋和智力魔方。 在秘密采访了100多位骷髅会会员,借鉴引用了近90本书籍和文件后,罗宾斯终于揭开了骷髅会的底盖。经过172年的繁衍生息,从白宫、国会、各内阁大部、最高法院到中央情报局,权柄的花纹赫然就是骷髅会的会徽标志,骷髅会的成员可谓几乎无所不在。 骷髅会的家族成员逐渐控制了美国社会,并最终成为一个具有完全封闭性和封建性的美国版贵族阶层。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一颗美国社会的黑色心脏,是它令美国成为了一个阴谋论风行四起的国度。 在伊拉克后战争时代依然硝烟弥漫的今天,在伊拉克正在打响二次战争的国际猜想逐渐成为现实的现在,重新观摩美国骷髅会的内在肌理和其不断制造出的阴谋,你或许会明白战争背后的许多东西,因为美国打响的许多战争背后的理由都不是所谓的公理和正义,而是大家族、大集团的利益使然! 耶鲁学生罗素创建美国版骷髅会 19世纪初,欧洲的德国快速腾飞,引得许多美国大学生前往留学。耶鲁大学生威廉亨廷顿罗素也在1831年来到德国进修。威廉亨廷顿罗素出身美国著名的罗素家族,该家族拥有美国最大的鸦片走私集团罗素公司,号称鸦片帝国。威廉亨廷顿罗素的堂兄就是罗素公司的大老板、鸦片贩子塞缪尔罗素。 威廉亨廷顿罗素是美国耶鲁大学1833届毕业生,是当年度耶鲁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代表,他后来成为康涅狄格州立法机构成员和该州国民警卫队的一位将军。 在德期间,罗素结识了德国一个名叫骷髅会的秘密会社的头目。这个会社是欧洲18世纪一个臭名昭著的先知组织的魔鬼式派生物,不过该会社的宗旨、会员精神以及严格的入会条件和组织方式,给罗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32年,罗素回到耶鲁大学,他决定创立一个比耶鲁大学其它会社或兄弟会更加仪式化、更加秘密、更加提倡共济会式团结互助宗旨的会社。随后罗素纠集了班上最有前途的同学阿方索塔夫脱(阿方索塔夫脱后来成为国防部部长、总检查官、驻澳大利亚公使、驻俄罗斯大使,其子威廉塔夫脱后来成了第27任美国总统,威廉塔夫脱是骷髅会1887届会员。)正式创办美国版的骷髅会。罗素和阿方索塔夫脱都是首届会员(1833届)。 入会条件苛刻 骷髅会172年共有2500个幽灵 根据罗素和阿方索塔夫脱制定的入会条件,被征选的会员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出身美国东部豪门,家世显赫,最好是从英国移民、带有贵族血统的家族成员;中学阶段最好在美国贵族寄宿学校上过学,具有团结精神,善于恪守秘密;爱好体育,具有体育竞争精神,最好有军队服役经历,具有斯巴达式的战士气质;征选对象是耶鲁大学三年级学生(毕业那一年正好加入骷髅会),每届会员名额为15名。 同时活着的幽灵不超600名 另外会社初期还有种族和性别的限制,比如犹太人和黑人不能入社,女性不能入社(1991年才准许女性入社)。 由于每届会员名额为15名,所以到目前的172年发展历史中,骷髅会一共才向美国社会输送了大约2500个贪婪攫取着权力和财富的幽灵,并保证同时活着的幽灵一般不会超过600名。 根据上述规则,你才会明白美国现任总统为什么会被自己的父亲送到贵族寄宿学校读中学,以及他本来没有运动天赋还拼命加入耶鲁大学校棒球队,甚至最后还上下钻营当上了校棒球队的队长。看来都是在为加入骷髅会作准备。 一旦成为正式会员,也就等于获得了以后进入美国上层社会的敲门砖和通行证,因为新会员不仅会被传授如何跨进国家权力机构的知识,毕业时还能得到以往那些骷髅兄弟们的花名册,这一排排的名字简直就是通往权力和财富之路平步青云的登天梯。 由于参加骷髅会的基本都是美国名头很响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布什家族、庞蒂家族、哈里曼家族、洛德家族、菲尔浦斯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塔夫脱家族、古德伊尔家族、佩恩家族和惠特尼家族等等。所以该会一直鼓励大家尽量内部通婚联姻,一来可以继续维持蓝血(即贵族血统)的纯净性,二来可以合力打造骷髅会王朝的权力和财富联盟。 骷髅会诡异入会仪式:亲吻骷髅头大谈性史 骷髅会的会社标志是一个人类头盖骨和两节肢骨,上面撰写322的阿拉伯数字字样,具体涵义是:32表示成立于1832年,后面的数字2表示是德国骷髅会的第二分会。 该社信奉的偶像是海盗女神(海盗一般也是在海盗船上挂骷髅旗),意思大概是所有入了骷髅会的成员,就好像上了一条贼船,必须信守生死与共的情操,必须做到齐荣辱、共存亡,所以骷髅会的成员在内部说到骷髅会时,一般也称死亡兄弟会。 入会会员必须赞同海盗行径,欣赏并致力于通过阴谋达到攫取国家权力、制造世界新秩序的目的。该会还有一个主要宗旨,那就是协助会员获得权力和财富。骷髅会禁止成员对外透露内部的任何事情,入会仪式相当诡异。 新会员在第一次进门时,会有一个年长的骷髅会的会员接待,这个人将一个头盖骨放在新会员肩膀上,同时用低沉的声音说:你会一生都接纳头骨和骨骼吗?答是的人准许进入。早期的入会会员还必须在泥浆中赤裸着全身进行摔跤,据说代表的意思是在旧的世界中死亡和在新的世界中重生。 秘密成会员相互要挟的利器 据说新会员加入时,不仅要亲吻骷髅头,还得全身脱光光躺在棺材内,对所有的兄弟公开自己的性爱秘密。由于每个人都已经没有秘密可言,或者说秘密成了每个人相互要挟的利器,所以保证了秘密的永远不见天日。 一旦被骷髅会接纳,新会员必须把骷髅会条令当作自己做人做事的第一守则,刚入会时,新会员还会得到一张一万五千美元的支票和一尊结婚时可以用得上的大座钟,同时他们可以每周四和周日自由出入骷髅会位于耶鲁大学校园内的神庙(位于著名的耶鲁高街)。但是他一旦步入由骷髅会所营造的后耶鲁社会后,他就必须把自己所得财富的十分之一捐给骷髅会,是之谓十税一。 最初,骷髅会举行秘密聚会是在一个租借来的会所,后来考虑到隐私问题并凭借不断积聚的财富,到了1856年,一座位于耶鲁高街的仿希腊和埃及的神庙式建筑落成,这是骷髅会正式的会址总部。 这座神庙式建筑高三层,设有地下室,由褐色条石建成,藤蔓盘绕,没有窗户,既像神庙又像坟墓,所以会员把它称作墓园或称神庙屋顶可以停靠多架直升机,建筑风格给人一种阴沉、森严、古典、保守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感觉,同时还有一种卑微感。 小布什爷爷偷骸骨当贡品 在墓园的西大厅的拱形围墙上,镌刻着一句由罗马字母写就的话,大概意思是:谁是凡人,谁是智者?无论是乞丐还是国王,最后的归宿都是死亡。 据说这里还陈放着一副小布什的爷爷当年入会时偷来的印第安酋长的骸骨。 骷髅会给美国带来政治黑死病 骷髅会最终的发展趋势是成为美帝国背后的隐形帝国和新宫廷,它势必会传染古典宫廷的共有政治黑死病宫廷阴谋,并最终使美国变成一个阴谋论风行四起的国家。 在骷髅会兴起后的美国历史上,有很多难以解释的问题和事件,最著名的就是肯尼迪遇刺、水门事件、中情局涉及国际制毒贩毒和走私军火、美国背叛萨达姆打响海湾战争等事件,如果往前追溯,还包括为什么二战快结束时在基本不需要使用原子弹的情况下,美国为什么还是扔下了两颗原子弹等。 作为一个隐形帝国,骷髅会制造并实施阴谋论有其深层原因。 比如在肯尼迪遇刺这个谋杀国王宫廷剧里,隐形帝国的真实目的就是要制造美国这个国家政治肌体的外伤,制造美国民众的心智伤害和多重病态人格,破坏这个国家价值观的同一性和内聚性,最后制造一个更加多元、更加混乱和迷惘、更加下坠的美国社会,并用骷髅会家族的价值观引导和重塑美国社会,最终制造两个美国:少数富人的美国和多数穷人的美国。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打击骷髅会反被打击 骷髅会的崇高宗旨据说是打造世界新秩序,但肯尼迪总统身上表现出革新气质并不为封闭保守的骷髅会家族所接受,相反,这种革新气质和随后作出的国家行动甚至触及和危害到了骷髅会家族的利益。 同时肯尼迪家族由于不是骷髅会的家族成员,势必出现利益冲突,而肯尼迪总统不断上升的民望和不断扩张的政治人脉,令骷髅会家族紧张和恐惧。于是,一个谋杀国王的宫廷剧上演了! 骷髅会家族针对美国民众发起的这场谋杀国王的心理战,事实证明至少成功了一半,美国社会以后的发展轨迹和心路历程表明,这个国家正在陷入骷髅会用权力、财富和话语权织就的捕杀之网,一种以迷幻药、摇滚和性为根茎的恶之花正在美国茁壮成长。 之所以说骷髅会这场谋杀国王的心理战至少成功了一半,是因为随后的尼克松总统逐渐看清了骷髅会的面目,于是尼克松启用基辛格,借助于越南战争的失败,开始了对骷髅会会员的大规模清洗,清洗首先从骷髅会的另一个总部中央情报局开始,理由是中央情报局在越南战争中情报工作不可饶恕的失败。骷髅会也陷入了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个低潮期。 尼克松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由于骷髅会家族暂时退出权力中心和不得势,不能再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陷入了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大衰退。两位数的通货膨胀,失业率急剧攀高,银行利率飙升,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被迫宣布美元脱离金本位的世界固定汇率金融体系。美国就是在这个时候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 必须承认的是,尼克松高估了自己的政治势力,这从他当初被迫提名老布什作为自己的副总统竞选伙伴就可以看出。所以最后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一败涂地直至含泪搬出白宫。 1975年秋天,上任后的美国总统福特将基辛格请下了台,同时下台的还有基辛格的政治盟友国防部长詹姆斯斯科勒辛格,以及中情局局长威廉科尔比,代替他们上台的分别是拉姆斯菲尔德和老布什。骷髅会迎来了自己的政治回潮。 海湾战争:一石数鸟的世界级阴谋 从耶鲁大学毕业后,乔治布什(老布什)在得克萨斯建立了一家名叫萨帕塔的石油公司,主要在得州和墨西哥开采石油,在30多岁的时候就积累了百万家财。 乔治布什能够建立这家石油公司,全倚仗骷髅会长老级人物、父亲的同届会员尼尔马龙的支持。为了感激这个长老兼恩师,乔治布什给自己的小儿子取名叫尼尔马龙布什,感激之情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萨帕塔石油公司开打的第一口海上钻井平台,是为科威特政府开打的,布什家族和科威特的石油利益关系可谓历史深远。 虽然后来为了从政,乔治布什不再出面打理自己的石油公司,但是他仍是该公司股票的主要受益者,并利用自己手中的政治权力为萨帕塔石油公司牟取商业上的便利。人们或许会明白乔治布什为什么一定要插手并发动1991年的海湾战争了。 其实这还远远不是问题最深层的原因,根据后来美国不断揭示出来的资料和文件显示,乔治布什之所以发动海湾战争,背后是骷髅会大家族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起决定性的作用。发动海湾战争,是骷髅会大家族一石数鸟的世界级阴谋。 在这个世界级阴谋中,引诱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然后彻底击败萨达姆这个不驯服者,打击欧佩克对世界石油价格的控制,将伊拉克作为自己新殖民主义势力范围的前哨并最终瓦解和重塑中东石油体系,把石油当作未来世纪的战略武器并由此控制西方国家乃至世界大多数国家,最终回到骷髅会的最高宗旨:打造世界新秩序,实现骷髅会的大世界计划,实现骷髅会家族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和价值实现,可谓设计精巧,一环扣一环,讳莫如深。 人们或许会明白美国为什么在几乎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对伊拉克发动无理由之战,为什么小布什要努力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因为上次提供给骷髅会会员家族的服务并没到位。 布什和克里对决 骷髅会又一个智力魔方? 骷髅会之于美国社会,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它早已成为美国社会的黑色心脏,而且从追求权力和财富最初宗旨出发,就已经奠定美国现代政治生活典型的政商二元结构,如果加上知识权力的控制,可以说是一个彻底笼罩了美国社会的金丝网。 骷髅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十分形象地概括出了这个号称全球民主典范的美国社会权力核心的典型本质:那些制定美国国家政策和社会游戏规则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具有完全封闭性和封建性的贵族阶层,一个保守的权力秩序捍卫组织,一个具有亚宗教性的新骑士团。 解开骷髅会的底盖,你会发现,从白宫、国会、各内阁大部、最高法院到中央情报局,权柄的花纹赫然就是骷髅会的会徽标志;从金融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再到洛克斐勒、卡耐基、福特等美国三大基金会,骷髅会的成员几乎无所不在。 如果说政、商算是一个国家的实体性权力的话,那么从1880年开始由骷髅会会员建立的美国历史学会、美国心理学学会和美国经济学学会,则基本控制了美国国家主导思想的论述,如果再算上对美国媒体的控制的话,几乎所有的知识权力(软性权力)都尽在骷髅会会员掌控之中,知识权力说到底是一个可以产生无限魔力并最终魔化美国乃至世界的智力魔方。 对于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出现的耶鲁大学骷髅会会员的首次对决,即现任总统小布什(1968届会员)接受参议员克里(1966届会员)的挑战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想象骷髅会在走向分裂。布什家族代表的是超级富人们的利益,而克里要充当美国中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的利益代言人,这种分裂与其说是骷髅会自身的分裂,不如说是美国的分裂。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所认为的那样,一个愤怒的美国正在形成,一个两分的美国已经存在,那就是少数富人的美国和多数穷人的美国。 至于克里能在分裂的道路上走多久,换句话说克里能够表现出多大的真诚,值得我们怀疑,虽然他喊出了取消对年薪20万美元的人的减税计划,但他竞选也需要骷髅会里的大家族的赞助。或许小布什和克里的对决,是骷髅会的又一个智力魔方。 美国骷髅会精英谱 威廉H塔夫脱(1878届会员) 1908年至1912年任美国第27任总统,1921年至1930年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美国历史上惟一一例既当过总统又当过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人),还是美国卡耐基协会的托管人。在他手中,骷髅会进入自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亨利史汀生(1888届会员) 美国著名的战略家,骷髅会第一黄金时代的实施者。1911年至1913年任陆军部长。1928年至1929年任驻菲律宾总督。1929年至1933年任国务卿。在他从政的30多年间,为7位美国总统服务过,他们分别是西奥多罗斯福、威廉霍华德塔夫脱、伍德罗威尔逊、加尔文库林奇、赫尔伯特胡佛、富兰克林罗斯福以及杜鲁门等总统。史汀生简直是一个权力炙手可热的政坛不倒翁,在他的手中,骷髅会里的大家族正式开始了美国社会政商二元结构的开创,惠特尼家族(铁路和军火产业)、庞蒂家族(铁路和金融产业)以及哈里曼家族(铁路和金融产业)的势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和强化。 乔治布什(1948届会员) 即老布什,骷髅会中布什家族的主要成员,1988年至1992年的美国总统,儿子乔治沃克布什(1968届会员)是现任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的父亲普雷斯科特布什是(1917届会员),乔治布什的叔叔乔治赫尔伯特布什也是骷髅会会员(1927届)。 阿沃罗尔哈里曼(1913届会员) 美国早期著名的铁路家族哈里曼家族的主要成员,从二战期间美驻苏联大使,到美国国务院官员,再到越南战争停战谈判时美方首席谈判代表,阿沃罗尔哈里曼任职颇多。 罗伯特A洛威特(1918届会员) 曾担任美国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和国务卿,属骷髅会历史上最有权力的大人物之一,把持美国政坛将近40年。 亨利卢斯(1920届会员)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帝国的创建者,著名的美国世纪教条的鼓吹者。 亨利P达沃森(1920届会员) 美国摩根斯坦利投资银行主要的合作者和美国金融网络的幕后领军人物。
个人分类: 时政评论|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肯尼迪的名言对我们的意义
machan 2010-7-26 16:36
1 Liberty without learning is always in peril, and learning without liberty is always in vain. 名言的后半句,我想能解释为什么中国60年没有大师的基本原因。 2 Our progress as a nation can be no swifter than our progress in education...The human mind is our fundamental resource. 这应该是科教兴国、重视人才的根据。 3 Conformity is the jail of freedom, and the enemy of growth. 总是一个声音,肯定就没有自由,也就没有进步。 4 Only an educated and informed people will be a free people. The ignorance of one voter in a democracy impairs the security of all. 百姓不知情,会损害所有的人。 5 If a society cannot help the many who are poor, it cannot save the few who are rich. 和我前面的博文提到的相同涵义:如果法律保护不了百姓, 那么法律也保护不了官员 6 The best road to progress is freedom's road. 路越走越自由,才是最好的路。
个人分类: 社会|4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人该不该仇富?
dilingjun 2009-8-1 13:56
昨天,多年不见的同学邂逅,一高兴,把在陕的同学校友们招至王子饭店聚会豪饮,觥筹交错之中,几个侃爷谈天说地,纵横经纬,从宇宙说到地球;从政治谈到经济;从天朝的官吏谈到屁民,各个妙语连珠,宏论迭出,笑声、掌声不断,热闹非凡。酒过七巡,一个个喝的牛眼圆睁,开始说掏心窝子话了。当然了,屁股决定脑袋,伤感、愤怒、高兴的酒后真言也带有所在阶层的烙印.。用什么阶级说什么话比喻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让我想不到的是,不管是阔了的、正在阔的还是想着阔的,在骂社会无德;骂社会不公;骂两极分化;骂腐败方面却异口同声,极为一致。最后,给人的印象即,穷的绝望,富的担忧,没有安全感与幸福感却是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几个阔了的,把这一切归结到中国人自古到今的劣根性上,说白了,中国人嫉富,仇富!此话一出,立即遭到在场多数还没阔起来的猛烈抨击。瞎掰!胡扯!屁话!谁说中国人仇富?那些靠本事发财的人,大家爱还爱不过来呢,谁恨他们了?你问问那个中国人嫉恨袁隆平、王选、姚明和刘翔啦?所谓仇富不如说成仇腐。若不信,让你们这些阔人、官人们对天发誓,保证自己的一切所得、一切财富完全是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的,谁敢出来举手。没人举手,好!喝,喝,...。当说到人们仇富原因是由于阔人们为富不仁时,一个哥们边哭边骂道:扯淡!说我们为富不仁,你知道我们的钱是怎么挣来的吗?你们说对了,的确,我挣的钱是不太干净!要知道,我们这些做生意的,除了一天屁颠,屁颠的用热脸贴人家的凉屁股外,上上下下所有部门都得打点,那一关口不通,都够你喝一壶的。因此,我们所设的每个销售部门都有独立的贿赂预算。我们所赚利润的一多半都是用来行贿(回扣)用的,给谁行贿?不用说你们也心知肚明。这年头,不给回扣的买卖能做成吗?当下的中国要是不行贿能办成事的话,那个王八蛋才去给当官的送钱呢!除此之外,官员们吃喝嫖赌的一切费用还得我们负担。再就是我们公司行政开支和员工的工资也得我们撑着。算下来我们赚那点儿利润还能有多少!比当官的少多了吧?可我们吃的什么苦,当官的吃得什么苦?不就签个同意两字,就分我们一半银子嘛!说实话,当官从中拿的钱要比我们赚的那点破利润多得多了。可一说捐献啦,救灾啦,总嫌我们不积极,骂我们为富不仁,净瞎鸡巴扯淡!凭什么一有事就让我们这些所谓富人捐款啦?交租啦?你们有权有势的官员们那个栽了不是千万,上亿的!到底他妈的是谁为富不仁?捐款,捐个毬!有钱也不捐.....。 得!两大阶级阵营在酒桌上就比划上了。论战一直辩到阔人们享受一条龙服务的洗浴中心才算平息。回到家已经是下半夜了,这一夜兴奋异常,睡意全无,我反复思考着这一敏感话题:中国人真的仇富吗? 30年间,中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相对较大地提高,但社会上积淀和存在的种种弊端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剧烈的社会变革时期,泥沙俱下,给那些善攻心计、皮厚心黑又无真才实学的狗蝇之辈们提供了许多投机钻营之机会,以致于官升得快而不光彩,钱挣得多却不正当,情来得广但不地道。究其原因无不是由于政治改革的滞后所致。因为市场经济是离不开民主化的,如果没有相应的政治改革,缺乏制约的权力,腐败势必会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将市场经济蜕变为权力经济,或者说将资本权贵化。贪污腐败、官商勾结、权力寻租、行业垄断、监管缺位以及假冒伪劣的泛滥等等。少数人利用公共资源掠夺人民大众一夜暴富者不就是这样形成的吗? 对一个社会来说,无论是规则,还是执行规则,最关键的是公平、公正。如果规则本身有失公平。如果执行规则者有失公正,就会发生全社会的违规行为。 在老百姓看来,只要是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创业、平等竞争、合法积累,利国利民,都会受到人民的尊重、爱戴和拥护;如果是通过非法手段:贪污行贿、权钱交易进行的圈地、圈钱、空手套白狼、偷税漏税、行政长官幕后操纵幕前代理人巧取豪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发财是为了上西方极乐世界背叛祖国和民族的,不管是什麽人、什麽时间都永远是人民仇视的对像。 无论什么样的改革,倘若所有经济发展成果都通过权力市场化而流入少数特权者的口袋,而广大人民却被排斥在分配财富的边缘或之外,这种让一部分人享受了改革成果,另一部分人却承担了改革代价的改革,老百姓不仇富、不骂他八辈子祖宗才怪了。其实,中国老百姓眼下最仇恨的还是那些卖官所得,官商勾结所得,回扣所得,乱收费所得,贪污所得,挪用公款经营所得,利用职权分脏所得而发了的阔人。对这些人甭说用仇富二字,百姓们杀狗日的心都有!这只能说明中国人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和传统;只能说明中国人民是有正义感的人民,伟大的人民!值得尊敬的人民!还能说明什么?天快亮了,我不再想多说什么,只记得美国总统肯尼迪有句名言:一个自由的社会,若不能帮助多数穷人,也就无法拯救少数富人。
个人分类: 观点评述|2615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比较研究?
黄安年 2009-5-21 18:02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比较研究?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1 日发布 看了下面好友许令仪转来的幻灯片《巧合?不可思议但确实是真的》,内容使人感到哭笑不得。你说这种研究没有一点价值恐怕也不是 , 至少可以吸引媒体、网络的眼球 , 打造收视率、点击率,活跃一下气氛,放松一下 , 甚至成为热点话题发烧开来。但是从严肃的历史比较研究来看 , 这种实在有点牵强附会的比较研究是不是把比较研究引向了歧路。 历史是不可能重复的 , 某些历史事件之间可能会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但是这种对于惊人的相似之处的观察 , 不该越过雷池一步 , 否则可能得出十分错误的判断来。 本来在美国历任总统中遇刺身亡的只有四人 , 可资比较的概率是很小的。就一些表象来对比 , 幻灯片提到了林肯和肯尼迪以及他们遇刺事件之间的惊人的相似之处 , 但是,我们同样可以举出许多不同之点来 , 例如: 林肯出身平民,而肯尼迪是富豪世家。 林肯未上过大学 , 肯尼迪是哈佛大学毕业生。 林肯没有特殊的教派信仰,而肯尼迪在迄今美国总统中是唯一信仰天主教派的。 林肯来自西进运动中发展起来的伊利诺伊州,而肯尼迪来自传统的美国东北部的马萨诸塞州。 林肯没有在部队服役过 , 肯尼迪则在海军服役过。 林肯当过国会众议员 , 肯尼迪则当国众参两院的国会议员。 林肯 1860 年总统选举时与主要竞争对手之间的选举人票之间的差距是 180 : 12 (另外两人分别为 72 , 34 ), 肯尼迪与尼克松之间的选举人票之间比是 303 : 219 。 林肯在 1864 年选举中连任,他的遇刺在第二任内 , 而肯尼迪遇刺在第一任内。 林肯( 1809-02-12----185-04-15 )的生死年月日和肯尼迪( 1917-05-291963-11-22 )之间难以找到共同之点。 林肯遇刺在剧场 , 肯尼迪遇刺在达拉斯大街行驶的车队上。 林肯遇刺在夜晚,肯尼迪则在大白天。 林肯遇刺后第二天身亡,肯尼迪则遇刺后不到几分钟内去世。 林肯死后葬于家乡公墓,而肯尼迪则葬于弗吉尼亚阿灵顿的阿灵顿国家公园。 林肯在美国民众中是享有最高声誉的总统 , 肯尼迪则不如他。 林肯的夫人在林肯死后没有改嫁,肯尼迪夫人则改嫁了。 林肯和肯尼迪虽然都面临民权问题 , 但是林肯第一位要解决的是联邦统一问题而不是民权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 , 林肯遇刺身亡事件迄今在美国历史上已经有了基本结论,而肯尼迪的死因和真正的凶手则没有比较公认的结论,如果最后的结论不是画面中的说法 , 那么这种比较的事实前提就是个伪命题了。 还可以举出另外一些例子来 , 问题是这样的研究除了作为文人雅士的茶余饭后谈笑资料 , 可以说毫无学术含量。 附幻灯图片 10 幅。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3936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