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感觉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感觉

相关日志

关于感觉的感觉
wkwzydgjjx 2020-9-19 06:55
有人说 “ 培根( 1561—1626 年)认为,感觉是认识的开端,它是完全可靠的,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 培根到底是怎么说的,也与翻译有关,我无从知道。关于感觉的意义: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这是我认可的说法。 这种说法,只是直接描述了感觉和一切思维这两种思维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源头思维和延伸思维的关系,也可以说是思维个体和思维整体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说感觉可靠不可靠,或说真实不真实,或说准确不准确的问题。 感觉可靠不可靠 ? 很多很多的生活实例 , 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认识到,感觉并不都是可靠的,也就是说感觉并不都是真实的。 我用笛卡尔( 1596—1650 年)曾经的两个举例来说明我的观点。比如:太阳看起来挺小的,但实际上太阳却很大;插进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实际却是直的。 类比笛卡尔的描述方式, 我再举一例:地球看起来是平的,实际上是圆的。 太阳看起来为什么挺小的,因为我们离太阳太远了。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小的这种感觉可靠不可靠?这也是一个事实,远看了的事实,远看的感觉,看到的是太阳的整体,怎么能说不可靠。要注意这种感觉的逻辑前提,是远看,看整体。 地球看起来为什么是平的,因为是近看,与地球接触性的看,看到的只能是地球的很小很小的局部,有错看吗,根本没有啊。 插进水中的插进水中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是我们看到了筷子在水里的影像,我们看到的这种影像形态有错吗,没错啊,很精准。 这三例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我们感觉到的都是可靠的,都是精准的,说出来的有完全不一样。这样的感觉之事,太多,太多了。 即使是在同一个位置上,人们在感觉同一个事物时,感觉往往也会有异。 为什么?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每一个感觉并不是单一的感官之知觉,至少有身体感官和脑体感官之两个知觉的结合,有形象知觉也一定会有想象的知觉的结合。 想象的知觉是脑子里的信念,每一个人脑子里的信念知觉都有不同。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两个感觉完全相同的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也包括我们脑子里的已有信息的不同。 那种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才能保证思考的可靠性和知识的确切性的说法,并不全面,也不准确。 精准感觉,要形抽统一,要有精准的逻辑定位,要尽可能进行理性的直接描述,等等。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记忆和求同
wkwzydgjjx 2020-7-11 09:46
十年来,我在网上多次提出,创新思维是人人都有的本能。运用本能未必一定有思维创新,不运用本能就一定不会有思维创新。 人的思维本能有哪些,探索一下是必须的。 从信息论的角度去看,人和动植物,及一切的物体,有一个相同。那就是对环境的刺激都会产生接受、存储、加工整理和输出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毫无例外地体现于人的身体和大脑。 我们用思维学上的三个概念来归纳这样的过程,就是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的变化。 如果说人的思维本能有三,我认为就是感觉、记忆和求同的活动了。 宏观求同思维的本能,人的大脑至少会有异同区分、逆反、联想和转换等的活动。 源于上述思维本能的文化文明,在我们的思维过程中体现出了一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是最靠近本能的思维形态。 感觉、记忆和求同。记忆和求同的思维,几乎都是在已知的范围内转悠,只有在感觉里才会有新信息,才能让思维过程进入到未知领域而产生创新。有感觉、记忆和求同的思维整体未必有创新,没有感觉、记忆和求同的思维整体一定不会有创新。 演绎、归纳的的形式逻辑,都是感觉、记忆和求同的整体性思维过程。 三段论一提出,立马得到人们的认同,形成了最大的共识。为什么?就是因为三段论所体现出了感觉、记忆和求同的这一最靠近本能的思维方式。 越是靠近人的本能的思维,迁移越是深广,意义越大, 要特别注重培育。 手段上要有学而时习之的思维锻炼,形成强烈的意识感觉,养成终身的思维习惯,以便能时时处处的进行直觉性的精准选择。 没有大脑,自然不会有创新创造。很多很多动物有大脑,有思维活动,也有感觉、记忆和求同思维的本能,为什么没能有像人类的创新创造? 我们能找到的根本原因就在感官,人类有区别于一切动物的特殊感官。这一伟大提出不是我发现的,是 2000 多年前的西方三哲人就提出了本能、感官和科学的教育理论。感官问题是本能下的第一发现,其次才是科学问题,注意这一理论的逻辑定位。 人类感官,有大脑的,还有身体的。人类能有创新创造靠的就是这两大感官,缺一不可。 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等,只能是人的部分感官功能的延伸,不可能是完整完全的整体性延伸,不可能像人类那样的创新创造,永远只有对人的已有已知的模仿。 对华为某个芯片的创新,网上有说这个芯片“能懂你心意、学你思维,模拟你大脑的机器人!像人脑一样学习:人工智能能够模拟人脑的运行机制,从数据中自发总结出规律,自动更新、自动改进、自动优化。” 这样说,就是说机器人能像人类一样解决创新问题了,我不相信。人的大脑是怎样创新的?目前有说的只有我提出的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的思维结构。难道华为用上了我的这一发现? 人工智能时代,只有感觉是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了。人和机器人的区别,几乎只是剩下有感觉和没感觉之分了,这几乎是人能创新而机器人不能创新的唯一的根源性区别所在。 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首重,目标本能的良好培育,充分利用好本能。坚持这一天赋第一的教育,学而即创之。注意,是天赋第一不是天赋,有明确定位。 教育教学,对本能的认识、利用和培育,不得不立足于知识,才能有相对的看得见摸得着,才有可操作性。你如果把这样的操作,从手段的角度理解为知识本位,没有什么不可以,这是顺其自然的事。 30 多年前我开始了无课外作业教学的实践, 2009 年 6 月 19 日 22 点 12 分,我在网上创建了“无课外作业”的词条,从此以后网上便有了无课外作业一说。无课外作业的教育,无论是实践和提出,我们都是最早的。在发达国家已是主流,在这里我几乎还是孤家寡人。 国外搞无课外作业的操作,没有统一于感觉教学的体系,显然是没有我的先进。 人类教育的核心,从记忆教学进入到感觉教学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希望我国的教育能够早一点预见到这一趋势,希望不要让别人抢在我们前面去做。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1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光阴一样远去的背影
pingguo 2020-5-1 22:15
一 鸟鸣声为我翻开五月, 五月的第一页, 我在今天的感觉与思想, 多年前已有伏笔—— 我无法准确说出是哪一年。 二 日子不是用来计数, 而是用来生长, 像一棵石榴树开花结果, 旁若无物, 仿佛从未有过记忆。 三 感觉与思想代替不了什么, 代替不了一只蜜蜂一粒瓢虫。 可如果没有感觉与思想, 什么都不会有: 没有蜜蜂也没有瓢虫。 四 五月适合谈论什么, 我感到茫然, 我从来不曾想过这一点。 五 美,像渺小的隐私, 又像星空,望不到边际。 六 美的事物何其相似: 在你看见它的背影的一刻, 才发现它的美。 光阴一样远去的背影。 七 眼睛看见可见的部分, 回忆看见不可见的部分, 分辨率近于无穷。 我觉得悲伤,又觉得幸运。 2020-05-01
个人分类: 诗歌|1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知识感觉、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
wkwzydgjjx 2019-9-28 10:59
最近, 90 岁的老人袁隆平以视频方式给西南大学学子回信,勉励青年,说了“即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八个字。强调说,要做有心人。非常好。 要做有心人。我的理解,这个心的核心就是意识。如灵感等。说大一点的概念,就是感觉。 书写拼字都有困难的伟大发明家爱迪生认为:天才是 1% 的灵感加上 99% 的汗水。但那 1% 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 99% 的汗水都要重要。 爱因斯坦说:教育的首要目标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而非特定的知识。独立思考和判断属于思维问题,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越是基础的东西迁移越大,灵感等的感觉显然是比知识更重要。 我们在这里的关于知识和感觉的,谁比谁更重要的比较,显然是建立在已有一定知识的前提下,且是对宏观目标的而言的。 换一个角度看,知识都没有,何来关于知识等的灵感和发现创新。手段上讲,知识是第一位的,是统帅,要坚持知识本位的操作原则。 前文《玩的就是感觉》中,我提出了培养感觉的三个方面。即:知识感觉、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广义上,有时,我们可以,也需要,把经验和思维方式都看成是方法,是知识。 从这个意义上讲,经验和思维方式都是可以教的,也必须教。只是不要忘记,育是目的。是目的,手段上就必须能让学生们不断重复,让学生们能重复,学而时习之。为此,让学生们在课堂笔记本中及时进行记录,方便多次记忆,就是相应的教学技术。 知识感觉,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微观和宏观的认识,以便往后遇到新问题时会有更为深广的联想。 学习经验,主要是对知识学习或是发现创新过程的的归纳抽象,以便在遇到新问题时能有快捷而准确的选择。 方法和经验是有区别的。 比之方法,经验需要有经历,有体验。对学习经验,教学中不是让学生们知道就可以了,必须有一定的育的过程,要更加注重育,要养成运用学习经验的操作习惯,确保需用时就能想到。 思维方式,是最靠近人的本能的思维文明,决定思维的整个过程,对知识和经验显然是具有决定性意义,迁移最为深远。 很显然,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一个比一个更抽象,更模糊,也更为重要。 知识太多,都形成具有方向性的意识,没有必要,教学中需要有选择。学习经验,必须有经历,需要多次经历,必须形成意识性的感觉。思维方式既然是重要,更必须形成意识性的感觉,养成思维习惯。 为了解决新问题,为了能发现创新,我新课程课本注意了教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基本思路,是好事。可惜的是,我们对已知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学科知识的层面,几乎没有注意到比学科知识更为重要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 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和发现创新思维,都不得不是建立在脑中的已有思维模式上。这个模式中不仅仅是只有知识,还有更为重要的经验和思维方式。 教育教学中,我们必须尽可能早的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在脑子里建立起主要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全部有是不可能的。 在经常性的异同比较的活动中,不断发现认知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的使用时机。 成年人成熟思维,在发现创新中,是感觉最重要还是分析最重要?各有各的说法,我认为,只有听天由命。这个天,包括天赋,身体,环境,努力和机遇等因素。有一点必须明确,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感觉只是手段,分析才是目标。 我们这一代人受到的关于思维学方面的教育,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思维定势:感觉不准确。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感觉不准确,分析还能准确到哪里去? 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成年人,都要注意充分利用好自己的灵感和感觉。为此都需要运用好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实验,实践,才会有很有意义的发现创新。 国庆节假期快到了,让孩子们尽情地去玩吧,很有利于丰富孩子的感觉,这远比一般的补课更重要。实在舍不得让孩子玩的家长,可以结合课本知识训练孩子的发现创新能力。我退休多年不可能做大实验了,准备在假期间根据我在这里的所说,对小学四年级学生,再做一个比较系统的 “ 平几棋 ” 的教学实验,让实践检验我的所说。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30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创新必须看到事物间的相同
wkwzydgjjx 2019-7-20 07:36
说起课堂教学技术,我们 似乎是很习惯和国外的先进进行比较。比较中,又似乎是很习惯的拿等等的不同说事。说的最习惯的不同,莫过于是说等等国情的不同。 创新思维往往需要联想,有时需要尽可能的想多一些。身在课堂, 胸怀国家,放眼世界。这不能说不对,也不是不需要。 同时,注意要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看事物间的相同。必须看到国内外学生的相同,必须看到国内外课堂的相同。 同生异长是地球规律,是一个能创新的地球规律。在这一规律中,相同是事物间能出新的基本,没有相同无法创新。地球上任何事物的从旧到新,新中必然包含旧有,因此新旧之间必有相同了。 重要的事说三遍。人的思维创新离不开 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 同生异长之求同思维,是我们的大脑中能创新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任何创新思维都不得不有这一过程。 我想,我们是最普通的课堂老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多想教育过程,多说课堂技术。必须看到,古今中外最有广泛深远意义的发现创新创造,往往是来自于基本基础、具体形象、技术、细小等的微观。有理论未必一定有创新,有新技术必有新理论。 我们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性质上有不同吗?我们学习的是 1+2=3 ,国外学习的是 1+2 ≠ 3 吗?我们要用脑子思考,外国学生不用脑子思考?我们的看要用眼睛,外国学生的看就不用眼睛吗? 课堂的活动方式,选择来选择去,就那么几个。看微观,外国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国外也有。看主流,区别就比较大了。 课堂上,我们和外国有不同,相同更多,是基本。 例如。学生们的学习和创新的本能都相同,都需要已有的学习经验,都需要建立知识感觉,都需要主动思维,需要求异,等等。教育教学的技术创新,需要更多的去思考和研究这些相同的问题。我们的孔夫子,国外的教育家,那些最被我们崇拜的教育理论,有多少是来自于不同的,有多少是来自于什么国情不国情的? 立足于国内外的教育教学的相同,我们的技术和理论的创新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被全人类所接受。 向往美好,是每一个人都有的欲望,很强的本能性欲望。教育教学方面,人们特别看好的就是因材施教。孔老二的因材施教理念,国人几乎是无不知晓。 因材施教就是要立足于不同。认真看看孔老二因材施教的故事,其基本逻辑是什么,适合中小学未成年人的基础教育的一般性吗 ? 执教一辈子,我没有看到有什么能拿的出的因材施教的教例教案,一个也没有。说因材施教故事的人并不是很少。 我们的教学手段,还是要立足于相同,让教同长异做统帅。目标知识的发现创新,重建教学体系,革新课堂教学技术。 即使是立足于已有理论进行思考,也必须讲逻辑,不要养成语录思维的恶习。要注重质疑,要勇敢地提出自己的不同学见。不同学见就是求异,没有求异何来创新。 什么生本学本,自主学习,结构情境的等,原创都是国外的,拿来研究研究,作为参考信息,是好事,不是坏事。靠权势用来发扬光大,亮化自己,意义不大,不会有多少生命力,人去茶凉是必然的。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1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而即创之 之十: 感觉贵在主动
wkwzydgjjx 2019-2-5 15:24
小时候,妈妈多次地给我们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个米店的老板想收一个会算账的徒弟。某天上午,来了两个很会算账的年轻人,都很想在这个米店学徒。 师娘说,你们大老远的跑了来,累了吧,先歇歇。学徒的事,吃过中午饭再说,我先去包饺子给你们吃。 饺子吃了,师娘分别地问他们,你吃了几个饺子?有一个年轻人没能说出来,那个说出吃了几个饺子的年轻人被留下来学徒了。 每次讲完这个故事,妈妈都要大声说一句:做任何事,心中都要有账。 我的今天,理解这个“账”,就是指数学意识。遇事连数学意识都没有,怎么可能想到运用你所学到的数学知识,怎么可能有数学的思维,更不可能有数学的发现创新。没有数学意识,学习的数学就是死数学,不可能进入用武之地。数学意识,就是数学感觉思维中的最基础,属于脑内感,不是从脑外来的。 意识是人的本能,只属于我们人类自己。机器人没有人的意识,学生们的未来要跑赢机器人,中小学数学教育的首要就是数学意识的培育,以便习惯于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事物,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脑子里要有数学意识的感觉,这是从生理学上看的。从心理学上看数学意识,要有数学的意志,数学的注意力。 小学生学习了自然数及自然数的加减运算,我们可以就地取材进行意识的感觉训练。例如,左手举 3 支新粉笔,右手举 4 支新粉笔。提问, 看老师手里的粉笔,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很有数学意识的学生,首先注意的往往是粉笔的数量,这是对数的知识的主动运用;若能想到加减运算,这是计算意识;若是能说出老师的左手有多少粉笔,右手有多少粉笔,多了位置性意识。 如果老师问,老师的左手里有几枝粉笔,右手里里有几枝粉笔,,,,,,。学生们固然也能说出上述的感觉,只是这时的感觉都是被动的了,思维档次下降。 面对同一事物,各人的感觉不可能完全相同,数学教师就是要培育好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数学感觉。面对老师开出的这么大的提问口子,学生们有各种各样的多元感觉很正常。从能力培养的目标看,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都没有数学意识,就是数学教育最大的失败。 由 3 你想到了什么?学了 6 年数学,你首先想到的是耳朵,是两个香蕉,是高山流水。思维很形象,有艺术,很正常。语文思维很好,对语文最感兴趣。数学学习呢,不会非常优秀。 最本能,最简单,最容易,最有效率的创新思维,莫过于逆反思维。大人们最怕孩子的逆反心理,感觉麻烦,难处理。数学最喜欢的就是学生们的逆反思维的心理。最能发现创新的思维,恰恰就是人的逆反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很提倡质疑了,逆反就是质疑的最基础。逆反思维都不用,还讲什么质疑思维! 欧几中用的最多的思维方式也是逆反思维,例如反证法的思维过程。 逆反思维很简单,你说一我要说二,你说这我要说那,你说是我要说不是,你说原命题我就是要说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等等,就是这么简单。 人一生下来就有了逆反思行,青春期进入高潮,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宝贵是思维资源。从一年级的数学教育开始,千万不可浪费了如此宝贵的能学而即创之的教学资源。 培育学生逆反思维,几乎可以结合每一个新学的数学概念,大胆使用“你想到了什么”的大题口的提问方式。学而时习之,自然会养成逆反思维的习惯。 在知识方面,如等式性质是不是最简单,可不可以放进一年级的数学教育?用什么样的最简单的教学过程?至少,是否可以让学生有多次见识? 例如。老师可以这样讲,我们知道了 7+3=10 ,如果在等于号的左边再加上 3 。想一想,等于号的右边需要不需要也加上 3 ? 提问中渗透等式性质的术语,让学生用接受了的术语,自己去观察,结果又能发现 7+6=13 的新知识,一举两得。 教育的所谓最基础,从思维角度讲就是人的思维本能。越靠近本能的东西就越基础,越简单,也越容易。一年级数学思维教育就是要定位于这样的本能的和最靠近本能的思维基础。 从手段的角度来看上述例举,其教育教学过程,尽管形式不同,都没有能够离开最基础的知识。为什么?有别于本能的数学文化文明的思维能力,每一步都不可能离开知识;离开了知识,文化文明的思维寸步难行。我们可以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中探究发现创新的思维过程,立足于让学生们能主动感觉去探究学而即创之的教育教学技术。 感觉在哪里兴趣就在哪里,兴趣在哪里主动就在哪里,主动在哪里成功就在哪里。 数学的课堂如何转型,万事开头难,一年级数学教育的基础问题做好了,其他年级的事就好办了。小学数学没有中高考压力,最适合搞实验。 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比搞中国芯容易,要有每一个知识及每一堂课的老老实实的探究。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18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而即创之是人的本能
热度 1 wkwzydgjjx 2019-1-12 09:40
创新之不难的现象启示我们的教育教学,有时可以让学生们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立即用来创新自己。简而言之,就是 学而即创之了 。 如果没有人人都很熟悉的 学而时习之,我未必会想到学而即创之。 让学生们能学而即创之的教学早已有之。二千多年前,和孔子同时期的苏格拉底教育学生们时,就这么做了。 我在网上搜索到这样的一个故事。 学生问: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答: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说: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答:是善行。 苏格拉底 :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答:这是善行。 你看,苏格拉底仅仅是反问、反驳了一下,学生们立马改变了原来的认知,创新出了自己的知识。 创新为什么会有这么的容易? 注意了, 苏格拉底认为, 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 “ 胎 ” ,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 “ 助产婆 ” ,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用我们今天学习到的知识来认知 苏格拉底的这一教育理论 ,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学而即创之就是创新我们自己的本能! 重要的话说三遍 : 未成年人教育的最根本,就是要不断激活人的创新本能,利用人的创新本能,培育好人的创新本能。 相对于学而即创之之本能,创新世界之难的事那是人类高档次的文化文明。没有创新自己的不难,就没有世界的创新发展。创新出的成果有档次上的高低之分,创新的思维过程只有形式的不同并不存在档次上的高低之分。 我们不难体验到,思维产生的过程不外乎三个方面,即本能、身体和感觉。思维方式最靠近人类思维的本能,让学生们能学而即创之的教学首先要注重思维方式的培育。 生理学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的脑子里对信息的加工整理都是在脑皮层进行的,最活跃的地方就是 脑前额,人类大脑发育的最后成熟也是脑前额。 生理学的这一发现,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什么意义?这就是说,人类发现创新的思维过程,是在脑皮层完成的。学习到的知识进入了海马的记忆,如果需要用来发现创新时,还需要调入脑皮层才能进行。 可见,传统的那种学而时习之的复习巩固那一套的教学方式,对于发现创新来讲很不节约,浪费太严重,我们要目标学而即创之重新结构教育教学体系。 在这里,我并不是想借学而即创之去彻底否定学而时习之,关键是要准确定位。 学而即创之作为目标的统帅,手段的统帅就是学而时习之。学而时习之什么?就是本能、身体和感觉。 为什么?前面的一些博文中我多次说过,因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性质相同而程度不同,所以对未成年人教育教学的手段往往需要逆反于目的。 我国在古代也有学而即创之。例如我们在几千年之前就有 “ 发见 ” 的一些词。能直接发现新东西,有能看见之新,这样的创新难道不是很容易,不是立竿见影吗。 又如我国古代对勾三股四玄五的伟大发现,不是靠难的分析思维得来的,就是一个感觉,立马创新。 又如灵光、灵活、灵气、灵巧、灵机一动等等的能学而即创之的灵感思维之说词,都不是现在才有的。钱学森创建的我国思维科学,也曾把灵感思维作为一个单独的分类,临死前三天才提出不要把灵感思维单独分类了。 60 年前的《教育过程》,把直觉思维作为一个大问题提出来了。能够 “ 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 ” 的 “ 直接了解或认知 ” 的能创新的直觉思维,是不是学而即创之的思维活动? 布鲁纳认为《教育过程》讨论的仍然是学生和学生学习的问题。可见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仍然是属于学习性的,就是让学生们去学习发现创新。相对于一般意义上的发现创新,学习性的发现创新当然是要做比较容易的事,做很有效率的事。可见布鲁纳提出的发现法,也是要搞学而即创之,谁都不会傻到让未成年的学生们去做专家学者的科研事。 九年多来我在微博上多次说过:整体性的认识我们的教育手段,讲台上没有创造,学生无自主,本能不需要教但要育。 《教育过程》的发表已过去了近 60 年,发现法教学为什么还是那么的费力又费时? 我认为,我们,包括美英等国,只是注意重视了《教育过程》中提出的几个不可缺失的主要问题,没有重视人的创新本能,没有重视生理学的最新成果。一句话,没有充分利用好人类学而即创之的本能,搞学而即创之的教育教学。 本文的最后,再说一个我从网上搜索到的 苏格拉底的教学故事。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 “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 麦穗 ,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 定夺 。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 你们已经到头了。 ”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 麦垄 ,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 惋惜 。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 “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 我想,学而即创之的教学探索,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 “ 麦穗 ” ,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 良机 。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需要不断发展的学而即创之的教育教学,只有更美,没有完美。 \0 \0
个人分类: 学而即创之|2024 次阅读|1 个评论
七月的蝉声
pingguo 2018-7-24 10:39
他们喝酒的时候谈论感觉, 他们有的是感觉, 几千年说不透的感觉。 他们喝茶的时候也有感觉, 真的有。 除此之外, 他们所剩无几。 偶尔出现一个有观点的人, 很难坚持, 他和他的观点很快消失, 在七月的蝉声里, 在不可知的风里。 2018-05-31
个人分类: 诗歌|1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微尘到摩天大厦:经络学说起源的争论——心解濒湖脉学(之三)
罗非 2018-3-3 11:10
经络是怎么发现的?如果承认经络首先来自观察,那么最初的观察如何而来?过去关于经络穴位发现的观点,多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偶尔碰到某处,糊里糊涂地治好了某病,于是知道某处与某病有关,是一个 “ 穴位 ” 。然后再总结这些穴位的联系,就发现它们可以串联起来,构成 “ 经络 ” 。但这种观点有一个先入为主,因为现代人们已经知道了经络和穴位这两个概念,自然可以如此推理;古人在没有这两个概念之前,如何能够做这样的推理呢?可见,这个发现经络的故事犯了倒果为因的认识论错误。 **************** 经络学说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观察总结而逐步形成的。 【如果经络学说是不断总结、逐步形成的,那么后世的经络理论应该比古代的更为完整、准确。但实际上,经络理论自《黄帝内经》时代提出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多新的进展。后世出现的针灸理论、经络图谱中所补充的内容,甚至出现了许多古人没有的谬误。可见,这个学说不仅没有随着年代而发展,甚至还随着人们的想象和杜撰而有所混乱。】 根据文献分析,其形成途径如下:① “ 针感 ” 等传导的观察:针刺时产生酸、麻、重、胀等感应,这种感应常沿着一定路线向远部传导; 【后代观察者,经常把针刺某处时突发的、闪电般向肢体远端放射的酸麻等当作经络现象或 “ 针感 ” 。 但稍有现代生命科学概念者,即知此系针刺触碰了感觉神经所致,属于由神经受刺激所产生的虚假感受。把这些感受当作经络循行的证据,难怪针灸学会遭到现代医学研究者的鄙视。 如果根据传统经络学说,经络运行并非都由肢体近端向远端传播的,有些经络传播方向恰恰相反;而且经络传播速度也不像神经受刺激时那种瞬间抵达远端,而是有一定的、较低的速度。因此,把针刺的这些感应当作经络学说起源,肯定是不够的。】 ②腧穴疗效的总结: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 【这个观点也似是而非,因为许多疗效相关的穴位并不在一条路线上,而经络也不是只走分离的直线,而是经常互有交会,迂回曲折。 原文所说的这个观点,导致后世误把经络当作抽象的、没有宽度的点线结构,忽略了经络宛如水系般的曲折、分支、舒缩和缓急等灌溉行为。】 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某一脏器发生病变,在体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现象,也是发现经络系统的途径之一; 【这一条貌似明白,实则又是以今人的知识背景推测古人的做法。 古人没有发达的解剖学,疾病体系也不以内部物理脏器为核心。再说内脏生病时,常常从外观上并看不出来。何以知道某人某处体表有变,而与此同时内部哪个脏器生病了呢? 除非古人自己已经拥有了不亚于现代的内脏观察和检测技术,因此总结发明了经络学说;然后忽然有一天所有的先进技术统统消失,于是只记得结论,不知道推理过程了。这是宛如科幻小说般的解释。】 ④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古代医家通过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观察到人体分布着很多管状和条索状结构,并与四肢联系,观察到某些脉管内血液流动的现象。 【中国古代医学解剖做的不多,这一点众所周知。况且内脏中哪来许多管状和条索状东西,能够让人们想到手臂外侧经络联系到位于腹腔下部的小肠? 可见,后世提出这些观点的学者基本上都是想当然的。并没有谁真的试图按照自己以为的经络发现过程,独立地重新发现一下完整的经络学说。更不要说有所创新了。】
个人分类: 科普|22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是手段的统帅
wkwzydgjjx 2017-11-23 09:28
--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 14 ) 提起谁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人们不会不想到布鲁纳。我敬佩布鲁纳,首先是敬佩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布鲁纳拿到了美国全国科学院的话语权了,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的思想只是提出,没搞强势的推广,更没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威胁。布鲁纳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几乎都没有忘记告诉老师们,如哪些哪些方面还不清楚,如哪些哪些方面的实验和研究还不够,需要继续探究。 发现法是《教育过程》的旗帜。他竟然说“发现法消耗的时间可能太多”,也就是说发现法的效率可能不高。 《教育过程》发表时发现法的实验档次是什么?就是“发现法需要向学生提示他们必须学习的数学的全部内容”。从知识的角度简看发现创新的思维,就是运用老知识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必须有足够可用的老知识,是发现法的最基本档次,这是发现法步步需要永远需要的档次,但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档次上。为此,布鲁纳提出了改进设想,例如是否可以把发现法、断言和证明法这两者结合起来,搞平衡。 发现的核心是思维问题。从感觉和分析思维的角度看发现,前文《感觉和分析》说了我对成年人这一思维状况的认识。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这一思维状况是怎样的?儿时的思维是怎样的,谁能说的清楚,我们不得不首先思考自己的现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都是人,性质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布鲁纳的这一认识,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最有共识。 我认为,在感觉和分析思维方面,未成年人和我们成年人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也就是性质一样。程度不同的主要体现,就是信息、方向、控制力和力量等问题。在这几个问题里,有的需要教,有的需要育。还有的,就是等待,等待他们的生长,包括行为和脑体的慢慢的自然性成熟,急不得,急也没用。 任何操作,准确定位是首要。正是等等的程度不同,需要思考,需要对思考的诸多进行定位性选择。 未成年人的感觉和分析的思维教育,哪一个更重要?只是这样思考,模糊。少了一个根本,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类分。 如果说目的是相对模糊的静态,手段总是相对清楚的动态,不说不是同类量,至少是很难作为同类量进行大小的比较。这是数学思维,在这里也可以说是科学思维了。 同为手段,哪一个重要,是感觉; 同为目的,哪一个重要,是分析。 我们学习的数学思维,几乎都是数学家们的思维,是他们的创新思维,体现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档次,综合性要求比较高。行为、思维、控制力和力量等方面仍处于生长中的未成年学生,仅仅是模仿就会有很大困难,更不要说是独立发现创新了。可见,把分析思维作为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是目标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前文中我说了,感觉就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看,分析思维就是感觉思维的某种形式化的集合,可以说感觉思维是分析思维的基础,也是基本。同为手段中,基础基本当然是教育教学的最重要了。 分析是发展了的人类文化文明的思维形式,源自于本能,不是本能。比之分析,感觉就更显人类思维的本能了。感知是知识性的感觉,也就是文化文明的感觉,无论是怎么的直接或是简单,即使是直接源自于人的思维本能,也不是人的思维的本能。 例如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图形,正常人都能看到,能看到这一图形的视觉感觉就是人的本能;能直接说出图形中的同位角,就是知识性感觉,就是数学的文化文明,不是本能了。我想啊,说直觉是天赋,应是仅指类似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等原始的本能性感觉。 文化文明的直觉源自于天赋,不是天赋,是后天的事。 同为手段中,感觉更显本能,本能的东西不需要教,但必须育。我在微博中经常说厕所里不需要教授,就是这个意思。同为手段中,可以少教和不需要教的东西多了,效率自然更高,感觉统帅分析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十年的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实践中,我把感觉锻炼作为宏观的教学手段,看来是蒙对了。今天说这些,是学习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后的思考。 今天的我,阅读《教育过程》,深感布鲁纳们提出的发现法能闻名于世,就是因为布鲁纳们认识到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性质之一样,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讲了发现思维所需要的主要元素,比较实在。只要我们还需要发现法,这几个主要元素一个都不能少。 可惜的是他们提出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程度上的不一样,没能根据这个不一样,对《教育过程》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准确定位。提出并重视了直觉感觉问题,没能认识到直觉感觉在未成年人教育教学中必须有的统帅性定位。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1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和分析
wkwzydgjjx 2017-11-23 09:23
--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 ( 13 ) 关于真理检验,网上有过集中于实践法和逻辑法的热烈争论。如果说逻辑思维过程的主体,是分析,是问题的为什么的解决。那么实践思维的主体,需要探索问题的是什么,首要的就是感觉,需要感觉的真实,需要对感觉进行分类,进行选择,就是相对的感觉了。微观上看,无论是逻辑还是实践,都需要感觉和分析。 又想学习研究平几了,我的脑子里产生的第一个意识就是:“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我的思考自然是从点线开始了。 脑子里想了:欧几里得为什么能说出点线的这样性质,应该是对大量几何图形的一个共性归纳。也就是说几何图形里的最微观的形状就是点和线,平几的由简到繁与这个点和线一点有着最根本的联系。 第一次的点线探究,我从一条直线一直罗列到了七条直线。嫌烦,就有了现在的如下图的平几图形的主线图。 v 在这个平几图形体系中:点→线→一线两点→两线一点→三线两点→三线三点→四线四点→四线五点等等。很显然,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标准就是直线的数量和直线数量下的交点的数量。 有了这个图形式的形象体系,才有了我的平几的体系教学,成就了减负提质的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 这样的探究过程,我的思维有灵感,有分析。肯定的是:分析后有灵感,灵感后有分析,两者都没有缺位;两者都是来自于自己的脑子,来自于自己的决定,是自己控制着自己。 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们成年人的思维过程中,是感觉多,还是分析多,我说不出,统计局也不会去做这样的统计,大数据思维也无法操作。 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都重要。” 灵感就是感觉。 爱迪生几乎是没有 什么 学历的发明家,创造发明竟有2000多项。他看书 的多少,几乎 多少是根据自己的发明需要 。他的看书有时是 一目十行 ,未必能说明他的 记忆力 很 强 , 是有选择 !可见 他的思考 很有特色,就是很 注重 对 感觉这个创新之源的积累。 我看小说等,几乎都是 一目十行 ,有时甚至是一 目 一书。我看《思维学》、《教育过程》等书时则是十 目 一 行 。这样的看书,可能大家都有吧。为什么,有感觉就多看几眼,没感觉就少看还是不看。 立足于知识看发现思维,就是对知识的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的思维活动。在这里,对知识的感觉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过程和结晶。发现创新的整个思维过程,不得不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的本能,一直陪伴着文化文明的分析,走至全程的终点。 看布鲁纳 1959 年发表的《教育过程》可知,布鲁纳在发现法的旗帜下把结构做了统帅。布鲁纳说,学习结构就是学习事物是怎样相互关联的。可见布鲁纳对结构的自定义已经说的很大了,如此结构显然是属于分析,也可以说布鲁纳是把分析当作了发现法的老大,统帅结构、准备、直觉、兴趣和辅助工具等。 1977 年版的新序中,布鲁纳又说《教育过程》是按照建构主义表达知识观,按照直觉主义表达研究认识过程。《教育过程》是人类 50 多年来最有共识的伟大教育理论,其表达过程竟然是直觉主义的研究认识过程,运用的是直觉性感觉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布鲁纳在 1959 年把如结构等的分析作为发现法的统帅,根据的就是我们成年人的体验,是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亲身体验。如此体验,作为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成年人,如此认识,没有什么不可以。 我们成年人的行为、思维及控制力,都成熟了,熟透了,有的已经是烂熟了,发现创新思维无论是感觉还是分析,都是自己操作自己,都是自己做主,都是做自己的主,各有特色性格很正常。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19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能够面对4.0的课堂教育教学技术
wkwzydgjjx 2017-11-23 09:12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11) 60多年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教学技术中有多少不是别人的! 看操作,从记忆双基概念到现在的微课翻转等都拿来了。看理论,新课程把外国教育理论一窝端了。什么结构、情境、自主等的,人家的两个字就能引领出我们的一个教育家。似乎外国的教育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只有跟着人家走才是最先进的。 说教育的人,说教育的先进,有意无意的几乎不会不以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教育为标准。 山塞机很普遍了,山塞教育也是铺天盖地而来。 不要忘记,我们的教育有特色体制,有中高考的实际,有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等等方面的不同。我们的教育教学技术的设计和实验,必须思考这些不同。因这样的不同,我们的教育既需要培养学生,也需要训练考生,我们的教改难度更有束缚。这样的束缚并不都是坏事。我们普通老师若想创新,不得不把这样的困难作为不同于别人的机遇,创造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技术和理论。 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科知识扩充过程中创新思维的需求,必须认真研究学生已有的体验和生长规律,在无课外作业的前提下,培育好学生的发现创新能力,顺其自然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让学生们考出自己的最高分数。 我们的很习惯模仿别人的现在,更需要看到我国教育和外国教育的相同,如都是老师操作学生,都是接受学科共识之操作,都是要培育学生能力,等等。我们需要看到教育所面临的经济、技术等等方面不断变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4.0的老师也有了,你想到了吗。我们特别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适应4.0的问题。 比之机器人,除了感觉还有什么是只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知识及方法都是死的, 能 结构 出来的东西也 是已知的, 都是已知世界里的东西了,感觉里才会有未知世界。已知的东西,都可以模仿,可以机械,都可以智能化。 为了跑赢 4.0 , 国外国内未来的中小学教育,一定都会实施感觉教学。 你的微课能微出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即时感觉吗,你的翻转课堂能翻出学生们的创新感觉吗,你的结构能让学生们结构出自己的新知识吗。你总是习惯机械的讲解怎样解题的过程,机械的操作记忆知识的那几个活动,这样的你用机器人替代的日子不会太远了。 老师和学生们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学科的和思维方式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在现时和未来能产生创新的学科感觉, 4 、 0 的 机器人永远做不到。 重要的话说三遍: 人工智能的时代正来临,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要跟上,要扬人类感觉之长, 把感觉作为手段的统帅,重在培养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学科感觉,让学生们能主动的利用已知知识创新新知识 ,实施 好减负提质的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只能解决信息存储和信息的整理加工,永远不可能解决只有人类才有的天赋感觉,特别是意识感觉,及推理等。 我们靠天赋感觉这个可以源源不断的创新之能创造了机器人,我们的教育教学技术不是要培养机器人。 要以生为本吗?从思维的角度,你的首要操作就是要以感觉为本,要培育学生们的学科感觉,丰富学生们的各种各样的感觉。 未成年的孩子特别需要在课外玩,要让他们玩过够,积累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的感觉。 特别抽象的数学,教育教学中不能总是抽象,需要落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包括如课堂模式在内的一切的科学文化艺术的创新创造,总是需要落实于形! 带着培育学生感觉的意识走进课堂,就要落实于活动,落实于程序,落实于运用,落实于模式,落实于减负提质的效率。 有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的思维未必会有创新,没有感觉、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的思维就一定不会有创新。记忆固然重要,感觉更难得。面对4.0,无论是怎样的教学模式,从思维的角度看教育教学技术,如果其核心还是记忆式,就太落后了,就是犯傻。 愿我们的孩子在中小学教育中能培育好感觉,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能永远跑赢机器人,不断创新人工智能。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2447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10)
wkwzydgjjx 2017-10-11 02:04
关于什么是感觉思维,各有各的说法,如心理学关于基础意义的说,生理学关于感觉器官的说,等等。思维还是很有迷,等等这些说仍然是在探索、探究、探求中的说,可能还是刚刚开始的说。尽管这些说对我们的思考有一定意义,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活着的我们有不思维的时候吗?可见思维并不都是迷,也有很多是我们很熟悉的。说思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很多丰富多彩的实际体验,这是探求文化文明思维(之迷)的不可或缺。关于什么是感觉思维,我们同样需要有多元的认识,例如我们的思维体验。 教了一辈子的数学,研究了一辈子的数学思维教育,对感觉思维的认识不会没有数学性意识。我对感觉思维的数量直觉就是:感觉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反过来,一步或两步的思维可以看成是感觉。 马克思说了: “ 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 根据马克思的思想,数量性的去认识感觉思维的是什么,还是需要的。我对感觉思维的这种数量性归纳,准确不准确,能让人们多质疑一定是好事。 相对于感觉思维的,就是分析思维。只是一个字的表达也是一个感觉,长篇大论的说不会不是分析思维吧。 心理学有一说,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 现象 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基础,什么程度的基础,不明确。 生理学有一说,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和感官系统的察觉情况。并不专业于生理学的我们,只能按此去想象,无法有感知性体验,更不可能具体到数学思维及其教育。 英语的感觉含义,如感觉,知觉,意识到,个, 等等。很明显,英语的感觉含义也有数量性,这里的 “ 个 ” 可以像我理解的,既一步或是两步的思维过程。知觉,意识等,也是被包含于感觉思维里。 如此从数量意义看思维过程,我对感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类分是实际的,是为了实践和研究数学思维教育的一个方便。同时,也是为了逻辑自洽,给自己一个可以服气的理由。 从信息学意义看我们的思维,就是对脑、内外感觉信息的接受、存储、加工整理和输出的过程。如此过程中的每一步的思维信息,都可以看作为是一个感觉。来自于如海马等的信息,进入了脑皮层,加入活动了,就可以看作是思维意识,简说意识。 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只有一步或两步的思维,不会不认为是一切思维的基础了吧。 在我们的思维中,感觉是开始,是过程,也是结晶。分析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是思维的感觉。 感觉和分析,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分,相辅相成。感觉和分析只是思维形式的不同,都可以有创新,并不存在思维档次的高低之分。感觉不准,分析也不可能准,反过来也一样。特殊情况除外,如瞎猫碰 上死老鼠。 跟着感觉走是思维的本能,没有这个本能分析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有其形式的不断扩充和发展。 一般情况下,文化文明的感觉离不开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思维。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有时也很显思维的综合性能力。 文化文明的数学感觉是形抽统一的思维过程。看到数学形象想到数学抽象,看到数学抽象想到数学形象,这是数感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关于感觉,我很赞成 李泽健老师的某些说。 如; “感觉就是由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所产生的,意识既不是客观世界的映像,也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摹写,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和标示。意识就是这样用大脑中的物质运动现象来解释和标示客观世界的,它是通过解释感觉现象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世界的。对感觉现象的解释能力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又如:“人有6种感觉功能,即眼、耳、鼻、舌、身和大脑这6种感觉器官所形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想像这6种感觉功能。在这6种感觉功能中,前5种,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基本的,而想像是在这5种感觉的基础上依靠记忆浮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能够观察到:前5种感觉是依靠环境的刺激而显现出来的,是需要特定的物质条件的;而想像则全凭记忆能力,是可以自由建立起来的。” 追根究底,一切的创新无一不是起始于感觉思维的基础。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世界上也没有感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是人类创新可以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来源。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2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21)
罗非 2017-10-5 11:05
实验室大鼠的抑郁生活 了解了心灵的概念,也发现我们所知竟如此有限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到原来的问题:动物是否具有心灵?包括狗在内的一些动物,想必能够通过修改版的图灵测试。因为当人类想要确定某个实体是否具有意识时,会寻找的不是数学能力或是记忆能力,而是能否与人类建立情感关系。人类有时候痴迷于某些东西,比如武器、汽车甚至内衣裤,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依附,甚至变成恋物癖。但这些依附只是单向的,并不会形成关系。但对大多数狗主人来说,狗能够成为他们的伙伴,与他们建立情感关系,就足以让他们相信狗并不是没有心灵的自动物。 但这对怀疑论者来说还不够,他们会说情感也只是算法,而目前所有已知的算法无须意识便能运作。就算动物展现了复杂的情感行为,我们仍然无法证明这绝对不是极度复杂但无意识的算法所为。当然,这种说法也能应用到人类身上。人所做的一切事情(包括做实验的时候说自己有意识),理论上也都有可能是无意识的算法所为。 然而就人类而言,只要某个人说自己有意识,我们却全盘接受。根据这项最小的假设,我们现在已经可以找出意识的脑波特征,并用来有系统地判别某个人是处于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状态。而既然动物的大脑有许多特征和人脑相似,随着我们越来越了解意识的脑波特征,也就有可能判断其他动物究竟有没有或是在何时具有意识。如果某只狗的大脑显示出与有意识的人脑类似的脑波特征,将会是很有力的证据,证明狗也有意识。 对猴子和老鼠的初步测试表明,至少猴子和老鼠的大脑确实显示出了意识的脑波特征。 8 但考虑到动物大脑和人类大脑仍有差异,而且我们距离破译所有意识的秘密还有一大段距离,可能需要再过几十年,才能真正开发出具有决定性的测试。与此同时,究竟该由哪方来负责举证?我们到底是该先把狗视为无意识的机器,直到证明并非如此为止,还是要把狗看作像人类一样有意识,直到出现令人信服的反证为止? 2012 年 7 月 7 日,许多神经生物学和认知科学的权威专家齐聚剑桥大学,签署《剑桥意识宣言》( The Cambridge Declaration on Consciousness ),其中提到: “ 各种证据均指出,非人类动物拥有构成意识所需的神经结构、神经化学及神经生理基础物质,并且能展现出有意图的行为。因此,证据已充分显示,负责产生意识的神经基础物质并非人类所独有。非人类动物,包括所有哺乳类动物、鸟类,以及章鱼等其他生物,均拥有这些神经基础物质。 ”9 因为仍然没有最直接的证据,这项宣言只差一步,并未直接说出其他动物也具有意识。尽管如此,这确实已经让举证责任转向了另外一方。 为了响应科学界的转向, 2015 年 5 月,新西兰议会开全球国家先例,通过《动物福利法修正案》( Animal Welfare Amendment Act ),在法律上承认动物也像人类一样具有情感。该法规定,从此必须认识到动物具有情感,因此在畜牧等情境下,必须适当维护动物的福利。在一个羊多于人的国家( 3000 万 vs 450 万),这项声明影响重大。加拿大魁北克省也已经通过类似的法案,其他国家可能很快也将跟进。 许多企业同样已认识到动物也有情感,但这常常反而让动物落入不愉快的实验室实验。例如,制药公司经常使用大鼠来测试抗抑郁药物,在一种常见的实验计划中,需要取 100 只大鼠(以求统计可信度),分别放进装满水的玻璃管内。这些大鼠会一次又一次努力想爬出玻璃管,但都无法成功。经过 15 分钟之后,大多数都会放弃努力,只是漂在管子里,对周围情况漠然置之。 接着,另外取 100 只大鼠,同样丢进玻璃管,但这次会在 14 分钟后、当它们快要绝望之时,把它们捞出来,擦干、给食物、让它们休息一下,然后再重新丢回管子里。第二次,大多数大鼠都能撑上 20 分钟之后才放弃。为什么这次多了 6 分钟?因为过去曾有成功的记忆,触动大脑释放某些生化物质,让大鼠觉得又有了希望,而延迟了绝望的时间。只要我们能找出这种生化物质,就可能找到人类的抗抑郁药物。只不过,大鼠的脑中随时都有许许多多种化学物质,怎样才能知道究竟是哪一种有抗抑郁作用? 为了这个目的,还需要更多组没接受过这项实验的大鼠,在找出认为可能是抗抑郁成分的化学物质之后,每一组注入不同的化学物质,然后把它们丢进水里。譬如注射化学物质 A 的组别仍然只撑了 15 分钟,就可以把物质 A 从可能清单上画掉。如果注射化学物质 B 的组别撑了 20 分钟,这下就可以告诉首席执行官和股东,你们可能中了大奖。 持怀疑态度的人可能已经跳出来,认为这段叙述把大鼠讲得太人性化了,实在是想得太多。他们认为,大鼠既不会感觉到希望,也不会感觉到绝望,虽然有时候它们动作很快,有时候在原地不动,但它们并不会有任何感觉,而只是受无意识的算法驱使而已。但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实验又有何意义?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就是为了诱发改变,而且不只是改变人类的行为,更要改变人类的感觉。客户找到心理医生,说: “ 医生,想想办法让我别这么抑郁吧。 ” 他们不是让医生用机械刺激使他们就算心情低落仍然动作灵敏,而是要感觉很开心。如果制药厂觉得用大鼠做实验有助于开发这样的神奇药丸,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认定了大鼠的行为也带有人类的情感。事实上,这正是各家精神医学实验室认同的前提。 10 图16 左图:大鼠抱着希望,挣扎着要逃离玻璃管 右图:大鼠已经放弃希望,漠然地漂在玻璃管中 有自我意识的黑猩猩 另一种认为人比其他动物优越的论点,虽然已经接受老鼠、狗或其他动物也有意识,但认为它们没有像人类一样的 “ 自我意识 ” 。这些动物可能会感到沮丧、快乐、饥饿或满足,但并没有自我的概念,并不知道自己所感受到的沮丧或饥饿属于这个称为 “ 我 ” 的实体。 这种想法非常普遍,但言不及义。显然,如果一条狗觉得饿了,它叼起的肉就是要给自己吃的,而不是要去喂另一条狗。让一条狗去闻闻附近其他狗尿过的树,它也会立刻知道这气味究竟是自己的、隔壁那条可爱的拉布拉多的,还是某条陌生的狗的。对于自己、交配对象或是敌人的气味,狗会有非常不同的反应。 11 这样一来,哪能说它们没有自我意识? 这种主张有个更复杂的版本,说的是自我意识可分成不同程度,只有人类知道自己是个有着过去和未来的长久延续的自我,或许是因为只有人类可以用语言来思考过去的经验以及未来的行动。其他动物则只能活在当下,就算它们似乎还记得过去或是在规划未来,也只是在对当下的刺激或瞬间的冲动做出反应。 12 举例来说,松鼠会贮藏坚果过冬,并不是因为它记得自己去年冬天饿了肚子,也不是为了未来着想,只不过就是一时冲动,它并不知道这种冲动来自何处、有何目的。正因为如此,就算那些从来没遇过冬天,当然也不可能记得冬天的年轻松鼠,也会在夏天贮藏坚果。 然而现在还不清楚,为什么讲到要对过去或未来有意识,会觉得语言是个必要条件。只是因为人类用语言这么做,其实算不上是什么证明。人类也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和恐惧,但其他动物不靠语言就能感受甚至表达出爱和恐惧。事实上,人类自己也常常在不用言语表达的情况下,意识到过去和未来的事件。特别是在梦境里,我们可以不用语言就了解整个叙事情境,而醒过来之后要用语言重述却变得非常困难。 许多实验指出,至少某些动物(包括鹦鹉和灌丛鸦等鸟类)确实能够记得一些个别事件,并且也能有意识地未雨绸缪。 13 但这一点永远无法真正证明,因为不管动物表现出多么复杂的行为,怀疑论者永远可以说这只是出于动物脑中无意识的算法,而非出于心中有意义的想法。 要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以瑞典富鲁维克动物园( Furuvik Zoo )的雄性黑猩猩桑蒂诺( Santino )为例。它为了在兽栏里不那么无聊,就想出一个刺激的新嗜好:向动物园的游客丢石头。这个行为本身并不特殊,黑猩猩生气的时候,投掷石头、木棒甚至排泄物都是常有的事。只不过,桑蒂诺还会事先准备。一大早,动物园还没开放,游客还没入场,桑蒂诺已经开始收集石头,堆成一堆,看起来淡定得很。导游和游客很快就知道要对桑蒂诺多加提防,特别是它站在那堆石头附近的时候,这样,它就比较难找到攻击目标了。 2010 年 5 月,桑蒂诺又出了新招。一大早,它就从睡觉的地方把稻草捆搬出来,放在游客通常聚集观看黑猩猩的墙边。然后,它再把收集到的石头藏在稻草下。大概一个小时后,第一批游客走近,桑蒂诺仍然看似平静,没有任何被激怒或是侵略性的迹象。但等到游客一走进桑蒂诺有把握的范围,它就突然拿出藏好的石头攻击游客,把游客吓得四处逃窜。 2012 年夏,桑蒂诺更是加速提升军备,除了把石头藏在稻草下,还会藏在树上、建筑物里,以及其他一切方便好藏的地方。 但就连桑蒂诺的例子,也无法让怀疑论者信服。早上 7 点,桑蒂诺开始到处收集石头的时候,我们怎么能确定它在想象着中午拿来向人投掷很有趣?会不会桑蒂诺也是被某种不自觉的算法驱动,就像年轻的松鼠即便未曾经历冬天,也知道要贮藏坚果? 14 同样,怀疑论者会说,就算雄性黑猩猩攻击某个几周前伤害它的对手,也并不是真的在报先前的仇,只是一时间觉得愤怒、无法克制。母象如果看到狮子威胁它的小象,会冒生命危险冲向前去,并不是因为它记得这是它深爱而且照顾了好几个月的孩子,只是天生对狮子有着深不可测的敌意。狗在主人回家时兴奋不已,并不是因为认出这就是从小养它、抱它的人,只是没有理由地很开心罢了。 15 对这些说法,我们既无法证明为真,也无法证明为假,因为这其实就是他心问题的变化版本。由于我们并不知道有任何需要意识的算法,所以不管动物做了什么,都可以视为无意识的算法的结果,而不是出于有意识的记忆和计划。所以,其实桑蒂诺的例子和前面一样,真正的问题在于举证责任。对于桑蒂诺的行为,最可能的解释到底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该假设它就是有意识地对未来做规划,而想反对的人才该想办法提出反证?或者,我们应该假设黑猩猩是由一种无意识的算法驱动,它只是感受到一种神秘的冲动,要把石头藏在稻草下面? 而且,就算桑蒂诺不记得过去,也不会想象未来,难道这就代表它缺乏自我意识吗?毕竟,如果有个人既不忙着回忆过去,也不赶着梦想未来,我们还是会认定他有自我意识。举例来说,妈妈看到自己刚会走路的小宝贝要晃到大马路上了,她可不会先想想过去还是未来,而是会像那头母象一样冲过去救孩子。这种时候,为什么我们不会把对大象的那一套拿来用在她身上,说 “ 妈妈赶去救孩子脱离危险时,其实没有任何自我意识,只是一时的冲动 ” ? 同样,想想年轻情侣第一次约会热吻、士兵冲入猛烈炮火抢救受伤的战友、艺术家激情落笔绘出杰作,这些人都不可能忽然暂停,思考一下过去和未来,但难道这就意味着他们缺乏自我意识,而且比不上那些吹嘘着自己的过去成就和未来计划的政客选举演说?
个人分类: 科普|97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20)
罗非 2017-10-4 10:16
生命的等式 科学家并不知道,大脑中电子信号的集合究竟是怎么创造出主观体验的。更关键的是,他们不知道这种现象在进化上到底有什么好处。这是我们在理解生命时最大的空白。人类有脚,是因为几百万个世代来,我们的祖先要去追兔子,逃离狮子的利爪。人类有眼睛,是因为若干万年来,我们的祖先要看到兔子去了哪儿,狮子又从哪儿来。然而,人类为什么要有饥饿和恐惧这样的主观体验? 不久之前,生物学家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答案。主观体验之所以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是因为如果我们不会感到饥饿或恐惧,根本就懒得再去追兔子或躲狮子了。看到狮子,人为什么要逃?很简单,他被吓到,就逃了。所以,主观体验能够解释人类的行为。但如今,科学家又提供了更详细的解释。人看到狮子,电子信号便从眼睛传向大脑,刺激某些神经元,神经元又放出更多信号,于是整条线路上的神经元一一受到刺激、放出信号。如果有足够多神经元、用足够快的速度放出信号,指令就能传到肾上腺,让大量肾上腺素传遍全身,心脏也收到指令要跳得快一些,同时在运动中枢的神经元也向腿部肌肉发出信号,让肌肉开始伸展或收缩,于是这个人从狮子旁边逃之夭夭。 讽刺的是,我们越能清楚地描绘这个过程,反而越难解释为何要有各种意识感受。我们越理解大脑,心灵反而越显得多余。如果整个系统就是电子信号从这里传到那里,那我们何必去感觉这种事情?如果就是一连串的电化学反应,从眼睛里的神经细胞一路传到腿部肌肉,何必要在这一连串反应里加入主观体验?主观体验到底有什么作用?骨牌没有任何主观体验,还是能够一块一块自己倒下。那么,为什么神经元要有感觉才能互相刺激,或是告诉肾上腺开始分泌肾上腺素?事实上,在各种身体活动(包括肌肉运动和激素分泌)中,有 99% 并不需要任何意识感觉。那么,不过就是为了剩下的那 1% ,为什么神经元、肌肉和腺体就需要去感觉呢? 你可能会说,我们之所以需要心灵,是因为心灵能够储存记忆、做出规划,并且自动产生全新的影像和想法,而不只是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例如,一个人看到狮子,并不是直接对这个猎食者自动产生反应,而是先想起一年前有头狮子吃了他的阿姨,于是开始想象自己被狮子撕成碎片的模样,又想到如果这样自己的小孩就没了爸爸。这才是他会逃的理由。确实,很多连锁反应都是从心灵开始,而不是从任何直接的外部刺激开始的。因此,可能某人的心灵中突然出现关于过去狮子攻击人的记忆,而让他开始思考狮子造成的危险。于是他就聚集所有部落成员,大家一起思考有什么新方法能把狮群吓跑。 但等一下,究竟这些所谓的记忆、想象和想法又是什么?它们存在于哪里?根据目前的生物学理论,我们的记忆、想象和想法并不是存在于什么更高层而无形的领域,它们也是几百亿神经元发射出的电子信号。所以,就算我们已经把记忆、想象和想法也纳入考虑,整件事情仍然就是一连串通过数百亿神经元的电化学反应,以肾上腺和腿部肌肉开始活动为结尾。 到底在这个漫长而曲折的旅程中,有没有哪个步骤(例如在这个神经元传到下个神经元的那一瞬间)让心灵介入干预,并决定下个神经元要不要放出信号?有没有任何的实质动作甚至是某个电子的移动,是出于 “ 恐惧 ” 这种主观体验,而不是因为前一个电子的运动?如果没有这种运动 —— 每个电子的运动都是因为先前其他电子的运动 —— 那我们究竟为何需要体验到恐惧?我们对此一无所知。 哲学家将这个谜团包裹在一个吊诡的问题中:有什么事是发生在心灵中的,但没有发生在大脑中?如果心灵中的一切都发生在我们庞大的神经元网络中,那又何必把心灵独立出来说呢?而如果确实有些发生在心灵里的事,是在实际神经网络之外发生的,它们究竟发生在哪里?假设让我问你,你觉得荷马 · 辛普森对于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丑闻有何想法?在这之前,你可能从没想过这件事,所以现在你的心灵就要融合两个过去不相关的记忆,可能想到的画面就是荷马喝着啤酒,看着电视上的克林顿说着 “ 我与该名女子并无性关系 ” 。这种融合究竟发生在何处? 一些脑科学家认为,这种融合发生在许多神经元互动所形成的 “ 球形工作区 ” 。 4 但在这里, “ 工作区 ” 只是个比喻。而比喻背后的现实是什么?到底不同信息是在什么地方交会融合的?从目前的理论来看,这肯定不会发生在什么第五维度,而是像两个原本不相连接的神经元,突然开始彼此发送信号。于是,在克林顿神经元和荷马神经元之间长出了新的突触。但如果是这样,这也不过就是两个神经元互相连接的实际事件,我们为什么又需要超越其上的意识体验? 同样这个谜团,我们也可以用数学术语来呈现。目前的看法认为生物就是算法,而算法能用数学公式来呈现。你可以用数字和数学符号写出自助饮料机准备一杯茶的步骤顺序,或是写出大脑发现狮子接近时的一连串反应。若是这样,只要意识体验确实有某些重要功能,应该就能用数学来表示,因为它们正是算法的重要部分。如果我们写出 “ 恐惧 ” 的算法,将恐惧分成一连串的计算,我们应该找到: “ 就在这里,计算过程第 93 步,这正是主观体验到恐惧的时候。 ” 但在数学这个博大精深的领域里,有没有哪种算法中能找到主观体验?到目前为止,我们并不知道有这样的算法。虽然人类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知识广博,但目前创造出的所有数据处理系统都不需要主观体验就能运作,与痛苦、快乐、愤怒或爱的感受无关。 5 又或许,我们需要有主观体验,才能够反观自我?在大草原上游荡、计算自己生存和繁衍机会的动物,必须想象出自己的行动和决定,而且有时也要将这种想象传达给其他动物。如果大脑要设想出一个自己如何决策的模型,就会被困在无限的循环中,开始胡言乱语!而跳出这个循环,出现的就是意识。 这种说法在 50 年前可能听来合理,但到了 2016 年已经有所不同。包括谷歌和特斯拉在内的几家公司正在设计自动驾驶汽车,而且部分已经上路。控制自动驾驶汽车的算法每秒会做几百万次计算,判断其他车辆、行人、交通信号和坑洞等种种因素。自动驾驶汽车能够自动红灯停、绕过障碍,并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而不会感到恐惧。自动驾驶汽车也必须把自己的情况列入考虑,将自己的计划和想法传递给周围车辆,因为如果它决定突然右转,必然会影响其他车辆。这种自动驾驶汽车没有半点意识,但开起车来也没有半点问题。自动驾驶汽车并非特例,还有许多其他计算机程序也能自己运作,但都没有发展出意识,也不会有什么感觉或欲望。 6 图15 路上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 * 如果我们无法解释心灵,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功能,为什么不干脆放弃这个概念呢?在科学史上,已有太多概念和理论被弃而不用。例如,现代早期的科学家想解释光的移动,就设想有一种称为 “ 以太 ” ( ether )的物质充满整个世界,而光是以太的波动。但科学家一直没能找到任何实证证据证明以太存在,反而找到了其他更能解释光的理论。因此,以太的概念就被丢进科学的垃圾堆里了。 同样,几千年来人类曾经用 “ 神 ” 来解释许多自然现象。为什么会有闪电?因为神。为什么会下雨?因为神。地球上的生命是怎么来的?神创造的。但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科学家并没有找到任何实证证据证明神的存在,反而对闪电、下雨和生命的起源有了更详细的解释。因此,现在除了几个哲学子领域之外,在经过同行评议的科学期刊上,已经不会出现真心相信神存在的文章。历史学家不会说同盟国是因为有神相助才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学家不会认为是上帝造成了 1929 年的经济危机,地质学家也不会说板块运动是神的旨意。 而 “ 灵魂 ” 这个概念也是如此。成千上万年来,我们相信自己所有的行为和决定都由灵魂做出。但因为找不到任何支持的证据,而且又出现了其他更详细的理论,所以生命科学已经抛弃了灵魂的概念。就个人而言,许多生物学家和医生仍然可能相信灵魂的概念,但他们绝对不会在严肃的科学期刊上以此为题。 或许, “ 心灵 ” 的概念也会像灵魂、神和以太一样,被丢进科学的垃圾堆?毕竟,没有人曾经用显微镜看到过所谓痛苦和爱情的体验,而且我们对于痛苦和爱情已经有非常详细的生化解释,不再有主观体验的空间。然而,心灵与灵魂(以及心灵与神)之间仍然有个关键的差异。说有永恒存在的灵魂,完全是个臆测;但对于痛苦的体验,则是非常直接而具体的现实。如果我踩到一枚钉子,百分之百会感觉到痛苦(就算至今我对此无法提出科学的解释)。相较之下,如果伤口感染,让我因为坏疽而丧命,我的灵魂能不能继续存在,这我就不得而知了。虽然灵魂是个很有趣且让人轻松的说法,我也很乐意相信,但我就是无法直接证明它的真实性。而像是疼痛和怀疑之类的主观体验,因为所有科学家自己也会不断体验到,所以他们也无法否认这些体验的存在。 另一种要抛弃心灵和意识概念的做法,则是从否认其实用性入手,而不是去否认它们的存在。包括丹尼尔 · 丹尼特( Daniel Dennett )和斯坦尼斯拉斯 · 德哈纳( Stanislas Dehaene )在内的一些科学家,认为所有相关问题都可以从研究大脑活动来解答,完全用不到主观体验的概念。这样一来,科学家就可以再也不必用到 “ 心灵 ”“ 意识 ” 和 “ 主观体验 ” 这几个词了。然而到下面的章节我们就会看到,现代政治和道德就是建筑在主观体验的概念之上的,而且讲到各种道德上的困境,很难只用大脑活动的说法来圆满解决。举例来说,虐待或强奸有什么错?如果从纯粹的神经学角度来看,一个人遭到虐待或强奸,不过是脑中出现某些生化反应,某些电子信号从一些神经元传到另一些神经元而已。这有什么关系呢?大多数现代人之所以对虐待和强奸有道德上的质疑,正是因为其中涉及主观体验。如果哪个科学家说主观体验无关紧要,他们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在不引用主观体验的情况下,解释为什么虐待或强奸是错的。 最后,也有一些科学家虽然承认意识是真实的,也可能有极高的道德和政治价值,但认为这在生物学上没有任何用处。也就是说,意识是大脑某些程序制造出来但没有用途的副产品,就像飞机的喷气发动机会发出隆隆巨响,但噪声并不会推动飞机前进。人类并不需要二氧化碳,但每次呼吸都让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更多。同样,意识可能就是在复杂的神经网络信号传送之后造成的心理污染,没有任何功用,就是存在那里罢了。如果确实如此,也就是说这几百万年来,几十亿生物所经历的痛苦和快乐只是一种心理污染。这绝对是个值得思考的想法,虽然可能并不正确。但这也让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当代科学在今天要解释 “ 意识 ” ,这竟然已经是目前最佳的理论。 * 也许生命科学看这个问题的角度错了?生命科学认为生命就是用来处理数据的,而生物体就是进行运算和做出决定的机器。然而,把生物体类推成算法可能是个误导。 19 世纪,科学家把大脑和思想比作蒸汽发动机。为什么用蒸汽发动机做比喻?因为当时那就是最先进的科技,能够推动火车、轮船和工厂,所以要解释生命的时候,他们也相信应该采用类似的原则。于是,他们相信心灵和身体就像是由各种管道、汽缸、阀门和活塞构成的,能够蓄积和释放压力,从而做出各种运动和行为。这种想法甚至也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影响甚深,至今仍有很多心理学术语来自机械工程。 举例来说,让我们看看弗洛伊德的以下主张: “ 军队会控制士兵的性冲动,以推动军事上的攻击性。军队招募的就是性冲动达到顶峰的年轻男子,而又限制士兵通过性活动释放压力的机会,于是让压力在士兵体内不断累积。军队接着会将这种被抑制的压力重新导向,并允许压力以军事攻击的形式释放。 ” 这根本就是蒸汽发动机的运作原理。先将沸腾的蒸汽限制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让蒸汽压力不断累积,直到突然打开阀门,让压力往预定的方向释放,就能用来推动火车或纺织机。不只是在军队,我们在各种活动领域都常常抱怨觉得心里有股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找个方法释放压力,就快要爆炸了。 到了 21 世纪,再说人类心理就像蒸汽发动机,可能听来有点幼稚。而既然我们现在有了计算机这项更为复杂的科技,也就开始将人类心理比喻成处理信息的计算机,而不再说是调节压力的蒸汽发动机。但就算是这个新的比喻,也可能其实一样太过天真。毕竟,计算机没有心灵。就算程序出了问题,它们也无可奈何;专制政权把整个国家的网络切断,互联网也是不痛不痒。所以,我们又为什么要用计算机来作为理解心灵的比喻呢? 话又说回来,我们真能确信计算机没有感觉或欲望吗?而且就算它们现在真的没有,或许某天变得足够复杂之后,也可能发展出意识?如果真的发生这种事,我们又要如何面对?等到计算机取代了公交司机、老师、心理医生,我们怎么知道它们是真有感情,还是这只是无意识的算法集合? 讲到人类,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分辨 “ 有意识的心理体验 ” 和 “ 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 有何差别。虽然我们距离理解意识还很远,但科学家已经成功找出意识的一些电化学特征。科学家的做法是先假设,如果人类说现在自己有意识,就是真的有意识。基于这种假设,科学家就能开始观察脑波,看看有哪些脑波只会在人类有意识时出现,而无意识时绝不会出现。 这样一来,科学家就能判断看似成为植物人的中风患者究竟是完全失去了意识,还是只是失去控制身体和语言的能力。如果患者的大脑显示出有意识的脑波特征,很有可能虽然患者不能行动或言语,但其实仍有意识。事实上,医生最近也已经开始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来和这样的病人进行沟通。医生会问病人是非题,告诉他们如果想要答 “ 是 ” ,就想象自己在打网球,如果想要答 “ 否 ” ,则在脑中想着自己家的位置。如果病人想的是打网球,运动皮层就会变得活跃(也就代表他想答 “ 是 ” );而如果活跃的是负责空间记忆的大脑区域,也就代表病人想答 “ 否 ” 。 7 这套方法用在人类身上很方便,但用在计算机上又如何?由于计算机是以硅为基础的,而人类的神经网络是以碳为基础的,两者架构大不相同,因此人类意识的特征很可能无法套用。我们似乎陷入一个死循环。一开始,我们相信人类说自己有意识的时候就是真的有意识,然后我们就能找出人类意识的脑波特征,接着就能用这些特征来 “ 证明 ” 人类确实有意识。但如果人工智能也说自己有意识,我们应该相信吗?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很好的答案。早在几千年前,哲学家就已经发现,没有办法明确证明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事物具有意识。而且就算只把范围限制在其他人类,我们也只是假定他们有意识,而无法真正确定。搞不好,其实全宇宙只有我自己能感觉到什么,而其他所有人类和动物都只是没有心灵的机器人?或许,是我在做梦,而遇见的每个人都只是我梦里的角色?又或许,我是被困在一个虚拟世界里面,看到的一切都是虚拟的? 根据目前的科学定论,我所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脑电活动的结果,所以理论上确实能够模拟出一个我完全无法与 “ 真实 ” 世界分辨的虚拟世界。一些脑科学家相信,在不太远的未来,我们就能做到这种事。也有可能,你已经身在这样的世界里了?搞不好今年实际上是 2217 年,你是个穷极无聊的青少年,泡在一个 “ 虚拟世界 ” 的游戏里,正在模拟 21 世纪早期这个原始却又令人兴奋的世界。只要你一承认这种事情确有可能,数学逻辑就会把你带向一个非常可怕的结论:因为只会有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可能的虚拟世界无穷无尽,所以你所在的这个世界碰巧是真实的可能性实际上接近于零。 这个知名而难缠的问题称为 “ 他心问题 ” ( Problem of Other Minds ),到目前为止所有科学突破都还无法克服这个问题。目前学者对此提出的最佳测试方法称为 “ 图灵测试 ” ( Turing Test ),但这项测试其实只能测试社会常规。图灵测试认为,想判断某台计算机算不算具备心灵,做法是安排测试者同时和计算机及另一个真人沟通,而测试者不知道哪个是计算机,哪个是真人。测试者可以向计算机和真人任意问问题、玩游戏、辩论,甚至是调情,而且时间长短不限,然后再来判断哪个是计算机,哪个是真人。如果测试者无法决定,或根本选错,就等于计算机通过了图灵测试,我们应该认定它具有心灵。但当然,这种测试并不能作为证明。承认其他心灵的存在,只能说是一种社会和法律惯例。 图灵测试由英国数学家阿兰 · 图灵于 1950 年发明,图灵可以说是计算机时代的奠基者之一。他也是一个同性恋,但当时同性恋在英国属于违法,于是他在 1952 年被判犯有同性恋行为,并被迫接受化学阉割。两年后,他自杀身亡。图灵测试其实就是复制了每个同性恋男子在 1950 年英国必须通过的日常测试:你能装成一个异性恋吗?图灵从自己的个人经验就知道,你究竟是谁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别人对你的看法。而根据图灵的看法,未来的计算机就像 20 世纪 50 年代的男同性恋者,计算机究竟有没有意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会怎么想。
个人分类: 科普|6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未来简史(15)
罗非 2017-9-29 09:30
生物也是算法 前面讲到,动物(以猪为例)也有各种主观的需求、感觉和情感,但我们怎么能确定这件事?我们会不会只是一厢情愿地赋予动物人性,也就是把人类的特质赋予非人类的对象,就像小孩觉得玩偶能感受到人类的爱和愤怒? 事实上,要说猪也有情感,并不是赋予它们 “ 人性 ” ,而是赋予其 “ 哺乳动物性 ” 。因为情感不是人类独有的特质,而是所有哺乳动物(同时包括所有鸟类,可能包括某些爬行动物,甚至还包括鱼类)所共有的。所有哺乳动物都进化出了情感能力和需求,而仅是从猪属于哺乳动物这一点,就能肯定它们也有情感。 16 生命科学家近几十年间已经证实,情感并不是只能用来写诗谱曲的神秘精神现象,而是对所有哺乳动物生存和繁衍至为关键的生物算法。这是什么意思呢?请让我们从究竟什么叫 “ 算法 ” 开始解释。这一点非常重要,不仅因为这个关键概念将在后文许多章节再三出现,也是因为 21 世纪将是由算法主导的世纪。现在,算法已经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概念。如果想了解我们的未来及我们的生活,就必须尽一切努力了解什么是算法,以及算法与情感有什么关系。 算法指的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所以,算法并不是单指某次计算,而是计算时采用的方法。举例来说,如果想得到两个数字的平均值,简单的算法是: “ 第一步,将两个数字相加;第二步,将和除以 2 。 ” 这时,如果输入 4 和 8 ,结果就是 6 ;输入 117 和 231 ,结果就是 174 。 食谱是个复杂一点的例子。例如蔬菜汤的算法,大概会是这样: 1. 在锅中热油。 2. 将洋葱切成碎末。 3. 把洋葱末炒至金黄色。 4. 把马铃薯切块,加入锅中。 5. 将圆白菜切丝,加入锅中。 诸如此类。你可以尝试着不断重复这种算法,每次用稍微不同的蔬菜,就会得到稍微不同的汤。然而,算法本身并没有改变。 光有食谱,还煮不出汤来,还得有人来读这份食谱,并依步骤行事才行。但还有一种方法,是制造出内含这种算法而且可以自动照做的机器。接下来,只要为机器通电,加入水和蔬菜,机器就会自动把汤煮出来。虽然现在似乎没有太多煮汤的机器,但大家应该都看过自助饮料机。这种饮料机通常会有硬币投入孔、放杯子的位置,以及几排按钮。第一行按钮大概是选择要咖啡、茶或是可可,第二行是选择不加糖、一匙糖、两匙糖,第三行则是选择要加牛奶、豆浆或是都不加。今天有位男士走向机器,投入硬币,按下了 “ 茶 ”“ 一匙糖 ” 和 “ 牛奶 ” ,机器就会依据一系列明确的步骤开始行动。先是把一个茶包丢入杯中,倒入沸水,再加上一匙糖和牛奶,然后叮的一声,一杯西式好茶就这样出现在眼前。这就是一种算法。 17 在过去几十年间,生物学家已经有明确结论认为,那位男士按下按钮,接着喝茶,也算是一套算法。当然,这套算法比自助饮料机要复杂得多,但仍然是一套算法。 “ 人类 ” 这套算法制造出的不是茶,而是自己的副本(就像你按下自助饮料机的一系列按钮,得到了另一台自助饮料机)。 控制自助饮料机的算法,是通过机械齿轮和电路来运作的。控制人类的算法,则是通过感觉、情感和思想来运作的。至于猪、狒狒、水獭和鸡,用的也是同一种算法。以生存问题为例:有只狒狒看到附近树上挂着一串香蕉,但也看到旁边埋伏着一只狮子。狒狒该冒着生命危险去摘香蕉吗? 这可以看作计算概率的数学问题:一边是不摘香蕉而饿死的概率,一边是被狮子抓到的概率。要解开这个问题,狒狒有许多因素需要考虑。我离香蕉多远?离狮子多远?我能跑多快?狮子能跑多快?这只狮子是醒着还是睡着?这只狮子看起来很饿还是很饱?那里有几只香蕉?香蕉是大是小?是青的还是熟的?除了这些外在信息,狒狒还要考虑自己身体的内在信息。如果它已经快饿死了,就值得不顾一切去抢香蕉,别再管什么概率了。相反,如果它刚刚吃饱,多吃只是嘴馋,那又何必冒生命危险? 想要权衡所有变量和概率之后得到最好的结果,狒狒需要的算法会比控制自助饮料机的算法复杂得多,然而计算正确得到的奖励也大得多,那就是这只狒狒的生命。如果是只胆小的狒狒(也就是它的算法会高估风险),就会饿死,而形成这种胆小算法的基因也随之灭绝。如果是只莽撞的狒狒(也就是它的算法会低估风险),则会落入狮子的口中,而形成这种鲁莽算法的基因也传不到下一代。这些算法通过自然选择,形成了稳定的质量控制。只有正确计算出概率的动物,才能够留下后代。 但这还是非常抽象。到底狒狒要怎么计算概率?它当然不会忽然从耳后抽出一支铅笔,从裤子后面的口袋掏出笔记本,然后开始用计算器认真计算奔跑速度和所需体力。相反,狒狒的整个身体就是它的计算器。我们所谓的感觉和情感,其实各是一套算法。狒狒感觉饿,看到狮子的时候会感觉害怕而颤抖,看到香蕉也会感觉自己流口水。它在一瞬间经历了袭来的种种感觉、情感和欲望,都是计算的过程。计算结果也是一个感觉:这只狒狒突然觉得涌起一股力量,毛发直竖,肌肉紧绷,胸部扩张,接着它会深吸一口气: “ 冲啊!我做得到!冲向香蕉! ” 但也有可能它被恐惧打败,肩膀下垂,胃中一片翻搅,四肢无力: “ 妈妈!有狮子!救命啊! ” 也有时候,因为两边概率太相近,很难决定。而这也会表现为一种感觉。狒狒会感觉十分困惑,无法下决心。 “ 上 …… 不上 …… 上 …… 不上 …… 可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 要把基因传递给下一代,只解决生存问题还不够,还要解决繁衍问题,而这也取决于概率计算。自然选择进化出喜好和厌恶的反应,作为评估繁衍机会的快速算法。美丽的外表意味着成功繁衍后代的概率高。如果有位女人看到某位男人,会想: “ 哇!他真帅! ” 雌孔雀看到雄孔雀心想: “ 我的老天!瞧瞧那尾羽! ” 这其实都是类似自助饮料机在做的事。光线一从男性身体反射到女性的视网膜上,这几百万年进化而成的无比强大的算法就开始运作了,几毫秒以内,就已经将男性外貌的各种小线索转换为繁衍概率,并得出结论: “ 这很有可能是个非常健康、有生育能力的男性,有优良的基因。如果我和他交配,我的后代也很可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基因。 ” 当然,这项结论并不会用文字或数字表达出来,而是化成熊熊欲火在体内燃烧。对于雌孔雀或是大多数女性来说,这并不是用纸笔来做的计算,而是一种 “ 感觉 ” 。 图14 孔雀和一个男人。看着这些图片的时候,你身体里的生化算法就会开始处理各种关于比例、颜色和尺寸的数据,让你感觉受到吸引、心生厌恶,或是全然无感 就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也只在很少时间会用纸笔和计算器来做计算;人类有 99% 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的重要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我们把这些算法称为感觉、情感和欲望。 18 所有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可能还包括一些爬行动物甚至鱼类),都由同样的算法掌控,所以不管是人类、狒狒还是猪,感觉恐惧的时候都会在类似的大脑区域产生类似的神经处理过程。因此很可能可以推断,不管是人、狒狒还是猪,对于受到惊吓的体验都会十分相似。 19 当然,并不是说一切必然完全相同。猪似乎并不会感觉到智人特有的那种极端同情或极端残酷,也无法感受到人类仰望无限壮丽的星空时发出的那种赞叹。当然,很可能有相反的例子,是人无法感受到猪的情感,显然我也说不上来。然而有一种核心情感,显然为所有哺乳动物所共有:母婴联结( mother-infant bond )。事实上,这也正是 “mammal” (哺乳动物)一词的语源, mammal 一词来自拉丁文 mamma ,语义就是 “ 乳房 ” 。哺乳动物的母亲如此疼爱自己的后代,而愿意让后代从自己身上吸吮营养。哺乳动物的幼儿,则有强烈的欲望要和母亲在一起,待在它的身边。在野外,离开母亲的小猪、小牛和小狗通常活不了多久。而且到不久之前,人类的婴儿离开母亲也同样如此。相对的,如果成年的母猪、母牛或母狗因为某种罕见的基因突变而一点儿也不关心生下的孩子,当然它们自己可能活得舒适自在又长寿,但它们的基因也就不会传递给下一代。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长颈鹿、蝙蝠、鲸和豪猪。对于其他情感,我们或许还有争议的空间,但因为哺乳动物的幼儿必须要有母亲的照顾才能生存,显然母爱以及强烈的母婴联结是所有哺乳动物共同的特征。 20 科学家经过多年努力才研究出这一点。不久之前,甚至人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情感联结的重要性,都曾遭到心理学家质疑。 20 世纪上半叶,虽然也有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但当时主流的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由物质的回馈决定的:儿童主要需要食物、居所和医疗照顾,之所以和父母建立联结,只是因为父母能够满足这些物质需求。那些要求温暖、拥抱和亲吻的儿童,则被认为 “ 宠坏了 ” 。当时的育儿专家就警告,如果父母经常拥抱、亲吻孩子,会让他们成年以后自私、没有安全感、情感不独立。 21 20 世纪 20 年代的育儿权威约翰 · 沃森( John Watson )就曾对父母三令五申: “ 不要拥抱和亲吻(孩子),也不可让他们坐在你的腿上。若你坚持,也只能在他们说晚安的时候,亲一下他们的额头。早上则是与他们握手。 ”22 当时的流行杂志《育儿》( Infant Care )也提到,养育孩子的秘诀就是遵守纪律,依据严格的日程表为孩子提供物质需求。一篇 1929 年的文章指示家长,如果婴儿在正常进食时间之前就哭了, “ 不可以抱他,不可以摇他哄他别哭,而且也不可以喂奶,要等到确切的喂奶时间才行。婴儿,甚至是小婴儿,哭一下并不会有事 ”23 。 直到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才有越来越多的专家达成共识,放弃这些严苛的行为主义理论,承认情感需求的重要性。在一系列著名(而且残酷到令人震惊)的实验中,心理学家哈里 · 哈洛( Harry Harlow )在幼猴刚出生不久,就将幼猴与母猴分开,隔离在小笼子里。笼子里有两只假母猴,一只是金属假猴,装有奶瓶,另一只是绒布假猴,但没有奶瓶,结果幼猴紧抱着绒布母猴。 有一件事,这些幼猴都懂,但是约翰 · 沃森与《育儿》的育儿专家却不懂:哺乳动物要活下来,仅靠食物还不够,还需要情感联结。经过几百万年进化,猴子天生就极度渴求情感联结,这让它们认为,比起坚硬、金属制的物体,毛茸茸的物体比较可能建立起情感联结。(也是因为这样,儿童更可能紧抱着洋娃娃、毯子或是臭烘烘的破布,而不是什么厨具、石头或是木块。)正是因为对情感联结的需求如此强烈,哈洛实验里的幼猴才会不理睬能提供奶水的金属母猴,而投向唯一看来可能满足它们需求的绒布母猴。但很遗憾,幼猴的真心渴望始终没能得到绒布母猴的响应,于是这些幼猴在心理和社交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长大后成为神经质和反社会的成猴。 我们今天回顾 20 世纪早期的儿童养育指南,会感到难以置信。专家怎么可能没发现儿童有情感需求?怎么可能不知道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健康除了需要满足食物、居所和医疗照顾之外,满足情感需求也同样重要?然而,一讲到其他哺乳动物,我们却不断否认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就像约翰 · 沃森和《育儿》杂志的育儿专家一样,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人虽然给小猪、小牛和儿童提供了物质需求,却往往忽略它们的情感需求。于是,无论是畜牧业还是奶品业,都是以打破哺乳动物最根本的情感联结为基础的。农民让母猪和母牛不断怀胎,但小猪和小牛出生没多久就被迫与母亲分离,常常终其一生都未能吮吸母亲的乳头,也没能感受到她的亲吻和温暖的爱抚。哈里 · 哈洛对几百只猴子所做的事,现在畜牧业及奶品业每年还会在几十亿头动物身上上演。 24
个人分类: 科普|704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的度量
热度 9 武际可 2016-10-11 05:54
个人分类: 科普|12696 次阅读|10 个评论
春的感觉:2016傻拍(1)
热度 7 zlyang 2016-3-29 14:29
春的感觉 : 2016傻拍(1) Canon 550D + 新镜头。 感谢您的指导! 摄影真难。只裁剪和压缩,未经其它调整。 很久没有拿单反了。刚才拍摄几张,找找拍摄单反的感觉。 (1) (2) (3) (4) (5)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3140 次阅读|16 个评论
018锻炼感觉
ggjjhh 2016-1-14 17:35
锻炼感觉 高金华 编译 有不少人注意到自己视力和听力的衰退。请您不必担心,正象通过锻炼可以使体力更强壮一样,您也能够使自己的感受能力更有效。当然不是说您能自己治愈失聪或近视,但这里有几个能够改善感觉的技巧--涉及五种基本的感觉。 视觉 我们的感觉输入大概有90%以上来自眼睛。因此,让我们的锻炼从眼睛开始。 在计算机终端前连续工作几小时的人们常常抱怨视力变模糊了。“看报运动”能够把世界拉回焦点:找一张新闻纸钉在距您座位有8英尺(约 2.5米)远的墙上。每隔15分钟左右看看这张报纸。先注视报纸的标题,再看看计算机的荧光屏,连续做五次。这种锻炼可以使您的眼睛得到放松。 有敏锐的眼力意味着尽可能快速地看到更多的东西。验光配镜专家保罗·普莱纳在《视力锻炼手册》中推荐了几个速度练习: 保持头部不动,尽可能快速地把目光从右侧变换到左侧。务必把您的目光集中到每侧视野边缘的物体上。这种锻炼有助于改进您的外围知觉。 下一个是努力在10秒钟内扫视房间里10种不同的物体。(这一次您可以转动头部。)然后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和看到它们的先后次序。这项运动通过锻炼您的眼睛和大脑快速地追踪目标和辨认事物,而使您的注意力更灵活。 肤觉 人们最大的感觉器官就是自己的皮肤。这有助于说明按摩可能是增强性欲的一种有效方式。我们在这里谈的不是哪种肌肉按摩,而是您和配偶之间温柔的接触。感觉聚焦是性治疗专家教授了二十多年的一个技巧:当您触摸配偶时,把精力集中在手所触及的部位上,或者注意配偶的整个身体靠在您身上所引起的感觉。 如果手变得太凉就可能损害指尖的神经末梢。因此冬天再刮车窗上的冰时您一定要戴上手套。美国休斯敦市贝勒医学院皮肤学系主任约翰·沃尔夫医生认为,即使偶然在寒风中曝露,也可能使血液从皮肤表面流走从而导致长期的感觉衰减。 听觉 从医学上说您不能改变自己的听力,但您可以改进倾听方式。曼哈顿眼耳喉医院查尔斯·C.基梅尔曼医生认为,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挡住与听觉竞争注意力的其它感觉的输入。下次您看电视时,闭上眼睛,把注意力集中在您所听到的声音上,从音调的变化来了解什么事情正在发生。当有人失去视力时,他们就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别的感觉方面,特别是听觉。这项锻炼正是立足于这样的事实。 闭上眼睛也有助于您发展富有鉴赏性的听力,美国哈特福德市主持“库兰特舞曲”节目的音乐评论家罗杰·卡特林说:“每次听激光唱盘或磁带时,我就戴上耳机然后闭上眼睛。作为一种锻炼,卡特林建议试着从一首歌曲中选出一种乐器--例如,低音吉他--然后仅仅倾听这种乐器的旋律。 定期进行这些锻炼,将使您能够从日常声音中觉察到更多的细节。 嗅觉 当品尝和闻味同时进行时,我们的嗅觉更丰富。费城“化学感觉中心”研究员查尔斯·威索基说:“我们品尝到的很多滋味也正是物体的气味。” 纽约市法莫尼克公司香水调味师哈里·弗里蒙德说,技巧决定一切。被誉为“非常专业的鼻子”,弗里蒙德凭借他高度发展的嗅觉调配出许多名牌香水。“用鼻子使劲吸气并不能使您得到最妙的气味欣赏。轻轻地吸几次才有助于您辨别一种芳香的特点。” 当您吸气时,把嘴张开。弗里蒙德说:“您会把这种气味吸进嘴里,这将使您对这种气味得到一个额外的量度。” 味觉 嗅出气味微秒差别的正是您的鼻子。然而,有些方法能增强您的味觉能力,辨别出四种基本的味觉:甜、酸、咸、苦。 为了帮助自己的味蕾,您可以在一顿美餐的每道菜之间啜一口水清洗您的味觉。这种方法至少能使您的香酥鸡吃起来不象烤蒜头之类的开胃菜。 如果狼吞虎咽,您就别想欣赏精心烹制的美味佳肴。嚼得越细,您从食物中尝到的滋味就越多。 下次朋友请您喝酒时,请您采纳这个建议:别一口咽下。最好让酒在您的舌头底下呆一会儿。曼哈顿沃尔多夫--阿斯托里亚饭店的饮料顾问威廉·德威斯指出:“舌下也有感受器。” 请记住,当您的感觉变得迟钝和呆滞的时候,即使您原是一个敏锐的人也会显得迟钝和呆滞。这就是请你从现在起注意锻炼感觉的全部理由。 译自:美国《读者文摘》1996年第8期第108-110页。 原载:《海外星云》1996年第32期第38页。(编辑:唐馨)
个人分类: 已发译文|12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拜读牛登科教授置顶文章的一点小感想
热度 6 zhognyijiang 2015-10-8 14:33
牛登科教授说: 科学研究,不能被诺贝尔奖牵着鼻子走。 当 晚辈看到牛教授文章的这个标题,就觉得言之有理。生之为人应该有点纯粹的追求,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造福人类,即便是诺奖这样的荣誉也只能是附属品,不能当做搞科研的理由。 牛教授又说 : 一个理想状态的社会,应该是科研人员跟着自己的兴趣走。既不跟着资本家走,也不跟着党走,更不用跟着诺贝尔奖走。跟着感觉走,信马由缰做研究。 看到这句话,晚辈对牛教授的感情已经从“喜欢”升华到“尊敬”了。 现实社会往往是残酷的,记得有一句话叫“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做人不能太任性,太任性就变成“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了.....在红尘俗世中,如何坚持自己的兴趣呢?我以为需要一点点坚持和信念。比如本人之前和牛教授就中医的问题在博客上交流过,牛教授一脸的不屑,斥中医为 “猴医”(猴子的医学) 。相信屠呦呦先生周围如牛教授这般视中医为垃圾的“科学家”不会太少,传播所谓“科学真理”的反中医声音近年来更是此起彼伏;然而屠呦呦先生以药学家、科学家的身份告诉我们:传统中医药是宝库。值得庆幸的是,他没跟着“科学真理”走, 跟着感觉走 ,最终在传统药典中受到了启发。如果她把中医药看做“猴子的医学”,弃之如敝屣,那么中国第一个诺奖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药学家屠呦呦先生靠传统医学的启示获得了诺奖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政府投入上亿巨款,筛选了20多万种化合物,但是也没有找到理想的抗疟药物。而在屠呦呦参加中国寻找抗疟药物计划(“五二三项目”)之前,中国的科研人员“已经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没有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屠呦呦则从查阅中医典籍、走访老中医入手,“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最后把青蒿筛选了出来。) 。 屠呦呦说 “中医药是宝库 ”这和“真理人士” 的感觉明显不符,这时候我们是相信真理人士的感觉,还是相信诺奖 获得者的感觉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4818 次阅读|40 个评论
深思熟虑的爱
pingguo 2015-7-17 23:15
我未曾认识它们,最初一刻,我不知道它们的名, 在我爱上一只燕子,一朵玉兰,一粒萤火虫之前。 视觉听觉与嗅觉,作为爱的起点,再合适不过, 简单直接,这也是真诚的含义。 这些年,我的计算力判断力趋于登峰, 可是我越来越轻视这一点。 理性与直觉,荡着秋千,没有谁高于谁, 我们把前者视为人性,把后者视为自然, 两者都是神赐的礼物,同等珍贵。 只有傻子才会用逻辑的九十七级台阶去证明爱。 每种事物都有不可知的边界,那是其唯一性, 我们对于自己也是如此,知之不多。 爱是一种理解力,我有一辈子的提升空间, 对你的爱,我永远都不会说,经过深思熟虑。 2015-07-17
个人分类: 诗歌|16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病理感觉、疾病症状同心理对应参考
zhouia 2015-1-19 11:20
病理感觉、疾病症状同心理对应参考 摘录自: http://blog.sina.com.cn/xinpingjk 名称:对应心理 疼:以爱为出发点的气、急、恨、怕、担心、惦念。如着急、怕出事、恨铁不成钢。(按之舒服)。 痛:以排斥为主的急、气、恨、怕。如忿恨、痛恨、害怕坏人、气的发疯。(按之加剧) 麻:麻烦、忙乱。如:没希望、真麻烦、手忙脚乱,乱套了,弄不过来。怕找麻烦,让人不知道。 木:不知道,无消息、堵塞。如:不知后果,不灵活,不通,截住了,不知咋办。让人不知道,不告诉我。 胀:大于预计。如:多了,够了(听、说、呆、干、走、时间)、满、忍、急。 揪:小于预计。如:揪心、不舍、突如其来、紧了、弄没了。 紧:小于预计。紧张。如:少了、小了、不够、紧张(不放松)担心,弄没了。 抓:抓、掏。如被抓、紧张、害怕、抓去、抓紧。 风:变化不好,风、说。如怕人说风凉话、风言风语、整风、同气、黑风。 湿:艰难、不变。如:难以改变、残酷、停了、太慢。 凉:自卑、不足、心凉。如:自己不行,凄凉、伤心、让人凉心、残酷。(外部可感到)。 冷:残酷、变坏。如冷酷、害怕、心恢意冷、冷冰冰、让人心寒、没救了(心理感受)。 寒:畏惧、寒心。如:心寒,太残酷,寒冬腊月、寒冷、彻底崩溃、无法保护。 热:好、热心。如:盼好、想的好、热烈、过热、好上加好、太热情了。 痒:闹心。如:怀疑、不好处理、矛盾、没法表现。热时痒,是为好事闹心;凉时痒,是为坏事闹心。 酸:艰难、伤感、孤独、失落。如:太难,为难、心理难、难说、难接受。 甜:好。如:好吃、好话、甜言蜜语。 苦:苦难、受苦。如:吃苦、艰苦、命苦、挖苦、不接受苦难。 辣:刺激、辛辣。如:刺激大、刻薄、太泼辣。 咸:严厉。如:要求太严、太实在、贪心。 干:保护心重,没得到。如:怕出事、不付出、表现不了、不敢、干了、缺水份、得不到、消耗大。 顶:对抗。如:顶撞、顶着、顶牛、压力大。 呛:排斥。如:需要也不用、呛人。 憋:受阻、不能释放。如:憋气、憋着、憋闷、堵塞、自闭、不让说、不能。 噎:受阻碍。如噎人,不接受、着急(噎自己)。 僵:不能变、难变、僵硬。如:僵化、不能动、死板、定型了。 轻:无压力、根基差、无着落。如:头重脚轻、无官一身轻、轻飘飘,轻浮、轻桃。 重:压力大、重量大。如:压力难以承受、责任重大。沉重、任务重。 沉:压力大、责任重。如:艰难、累赘、负担重、消沉、沉默。 累:力不从心、多了(想、干、说、挂念多)。如:认为活干多了,操心多了。 痰:受压抑不好说,转弯说,废物排出、排斥。 乏:累大了、付出大(出骨子里发出)。如:累死我了,全力以赴了,无能为力了。 软:能力不足、怕硬的、付出大。如:好过了、支撑不了,软弱无能。 硬:犟、不服、坚持。如:硬挺、坚持到底、宁折不弯、硬碰硬。 昏:弄不清楚。如:不明白、糊涂、昏君、混、气昏、没希望、天昏地暗。 眩:变化太快、不能控制、危险。如:突然变化、太眩乎、紧张、头晕目眩。 晕:犹豫不决、事情来回变。如:坐什么车左右矛盾,在车上不知怎么办,拿不定主意。 闷:没法表达:不透亮。如:说话办事不透亮、不理解、不想说、无法说、闷葫芦、不知道。 跳:用力、使劲。如使劲干、用力说、使劲看、对着干、上窜下跳、跳。快点、早点、急、怕。 快:提高速度。如:快点、早点、提前点、不能慢、只能快、快马加鞭。 慢:稳重、不能快。如:稳点、慢点好。“一步一个脚印”、艰难。 缓:无奈、不足。如:稳点、慢点好、惦念、慢、无能力、没发展、发展慢。 停:停了、中断、坚持。如:停止、阻滞、休息、不能动、不动、堵塞。 堵:堵塞、不通。没路、截住、无办法。 瘦:失去、减少、没得到。如:来源少了、不给了、不够用、缺、孤独、不足、不吸收。 胖:得到、增加。如:多存一些、足、够、能、憋。 饿:需要而没得到。如:得的少 ( 人、对象、钱、家具、穿戴 ) 。盼(需要)孩子长的好、有特长、玩好。 饱:需要但进多了。如:吃多了、买多了、挑刺多、挑理多、养动物多、事多。 黏:结合力大。如:难度大、黏糊、软绵绵、胶粘、不愿分开。 涩:阻力、难度大。如:眼馋、看不着、摩擦力大、接受难。 空:没有。如:心理没有底、空空荡荡、屋空、人去屋空。 满:足、多。如:满员了、太多了、气满、满足。 轰:嗡( weng )、突然发生、振动大、不知如何。如:五雷轰顶。 撅:挑。如:挑拨、里挑外掘、使劲使坏、挑衅。 炎 : 有保护余地,有破坏和对抗双重心理,急是诱因。如:孩子期未考试、临阵磨枪,想考出好成绩(盼好);有希望,又有担扰;有破坏(怕考不好),又有对抗(努力复习),这时遇风寒易感冒发烧成肺炎。 癌:没有斗争和保护余地,受到致命伤害。认为事物不可逆转,结了死扣。如:这下没救了;彻底完蛋了;没路可走了。 瘤:无奈留着、留不住、可惜、多余。如:什么人(东西)没有用,是多余(不让扔),只得留着;这人不该调走,但可惜留不住(希望留住)。对丈夫不满、又离不了,只得留着吧。 虚:不足、没有、少。如:达不到、没得到、失去、损失、没招、无奈、虚假、羡慕。 实:多了而出不去。如:多余、不该进来进来了、瘀堵、过了、太实在。 困:困难、处理不了、放不下、让你操心,没法解决,还有问题。 困:没有激情、没有信心、缺乏警觉、缺乏慈悲心、缺乏出离心。 困:困住。如:挪不动了(人、钱、路、病、动物、家) , 被人管、被限制。 困:困乏。如:太累、太乏、想休息、太难、不由自主、作不了主。 困:躲藏。如:逃避、脱离、惹不起、没主见、目光短浅。 困:无信心。如:达不到某高度、目标没达到、理想渺茫、没希望。 困:掉价。如:没尊颜、抬不起头来、担心害怕。 困:高兴。如:满足、舒服、盼望听看学、好事中断了。 困:迷糊。如:弄不明白、稀里糊涂、不上进、墨守陈规。 困:看。如:看好了、不愿看、不想看、看不清、看不准、看不懂、看不下去。 困:看什么东西不明白、不应该、没意思。 捆:束缚。如:捆住了自己或别人、硬管、捆住他、不让他跳了。 迷糊:弄不清楚,不明白。如:叫不准、咬不硬、糊涂、迷迷糊糊。 模糊:不清楚,需要看但看不过来。 强直:亢奋、强挺、倔强。如:硬挺、不服、死板、不灵活(太灵活)、宁折不弯。 软弱:自卑、无奈。如:不行、屈服、没办法、胆小怕事、怕硬的。 惊醒:担惊受怕。如:担心、害怕、惊吓、伤害过别人、怕报复、怕伤害。 出汗:不足而付出。表现浪费。如:为了“好”付出、敢于表现、不怕浪费。 无汗:保护,不付出,不表现,不浪费。如:不舍,不愿、不敢表现,想表现但表现不了,不让表现。 冷汗:残酷环境的付出,保护不了的担心、害怕、惊吓。 黏汗:付出中的艰难。如:想帮人,但自己没钱。 幻觉:妄想大,追求高,过于执着。如:讯速成功,不切实际、曾经有过激行为。 怕风:残酷、坏消息、怕人说。如:怕听到坏消息,怕人议论自己,怕变不好。 进风:保护不了自己,需要别人来保护,但来不了。如自己有病,需要朋友来帮,但没帮。 冒风:保护不了别人。别人需要保护,但去不了。如:朋友有难,但领导不给假,去不了。 积水:不说、不能说,憋着,藏着。如:不该说,要憋着不能说,没法说,烂在肚子里也不能说。 夜尿:暗地里(背后)憋不住,急着在背后说出来(当面不能说实话)。 水肿(浮肿):隐,不能泄漏,选择不让人知道。如:到哪去不能让人知道。 气肿:大于预计而且生气。如:没想到他这么做,真气人。够了,熬着。(血肿) 囊肿:窝囊,藏着又不能说。如:窝囊,不象样又不能说,没法表现,怕人瞧不起,犹豫。 咳嗽:想说没法说,不好说还想说。如:没法说、说不出来,还想说,话憋在心理很难受。 昏倒:绝路,无路可走。 怕碰:保护心重,厉害不让说,惹不起。 闭眼:不愿看那个状态(结果),看不起。 过敏:太敏感、太重视、怕人说、怕刺激、乱说、排斥,隐藏。 晃忽:六神无主,不知所措。 痛风:怕出事,出事后的怕;认为坏事,不好结果排斥不出去。 恶心:(胆)排斥。脏。如:埋汰,事办的腻歪、恶心,急。 呕吐:(胃)满,出尔反尔不能容纳。如:办事埋汰。白做了,白吃了,白说了。 鼻涕:压抑释放不了,不好的多了,盼望出政策,腐败物,如伤感没法释放。 脱落:脱离、落下、摩擦大、协调不了,控制不了,保护不了,没保护了。 喷嚏:排斥心(怕)。如:防备心,排斥刺激,要得到又失去。 口臭:说话的味不正,净说不吉利话(嘴臭),难听话。如:她说的话味不正(臭嘴),自己还不知道;认为自己说话味不正。 口苦:说话挖苦,吃苦。如:苦口婆心,不爱吃苦。 口涩:说清楚难,说不出。如:说不下去,说话不顺,说话难度大,念经不顺口。 口哲:对刺激话不能接受。如:他总刺激人,受不了。 打呼:受压抑,有话憋在里面出不来。如:不许说,有理没地说,不明说。 打膈:(膈肌)发挥不了,不一致,控制、协调不了。如:他总和我不一致,控制不了。 打膈:(胃)没法解释,解释不了,不解释、话没说出来。如:他不解释,不用解释,解释不通。 阻滞:停,中断。如:不执行,传达受阻,慢。 堵塞:堵住,解决不了。如:没办法,受阻、瘀阻、不通,不动、动不了。 下垂:无奈降低了条件。如:找对象年龄大了,只能对付吧;饭店、旅店虽不干净,只能降低条件凑合吧。 抽筋:控制不了。如:没法控制,乱控制。他出去喝酒,控制不了。 不通:阻碍。如:说的不通,没道理,路子不能,不让通过。 憋气:生气憋着不能释放。如:真憋气,没法说,没地说,说不通。 起皮:排斥、保护、表现、脱离。如:手起皮,是不想干了,想赶快写完吧。 累心:对事物无奈,没能力。如:操心,惦念心,不愿干,认为干多了。 摩擦:协调不了,意见不一致,思考冲突,频率不同,快慢的摩擦,关节间摩擦。 上瘾:特需要,受瘾控制。如:抽烟上瘾、赌博上瘾,笑话人。 气短:(心肌)呼吸难,需要能力不足。为什么事用不上劲。如:说不出来,没地说,说不能。 萎缩:缩,自卑,缺少。如:缩小了,别弄大了,畏缩不前,胆小、缩回去。 痉孪:不一致,统一不了,控制协调不了。如紧张害怕他不一致。 裂口:有分歧,不一致。如:不跟他去,分裂。 骨裂:有严重裂痕。如:我和他的裂痕是无法弥补的。 骨折:分离,脱离,断开,太急。如:坚决离开他;两口子离婚,怕孩子离婚。 错位:错位,错过机会,后悔,压力大,支持不了,脱离。如:我不能再坚持了,早点离开。 贫血:缺少。如:无经济来源,没钱花,经济损失。如:下岗后无经济收入,和别人比钱太少。 缺钙:艰难,缺少,缺骨气。如:自己没房,只得和父母住在一起,自己不能独立支撑。 里冷:自卑,不足,不好。如:自己能力差,没根基,肚里没墨水。 外冷:外边不足,残酷,不好。 里热:内心想的好。如:很想帮助他,但能力不足。 外热:想的好,环境虽好,但面对不了。如:这个生意很好,但我做不了。 难受:难以接受,难解决,又无奈。如:孩子有病,很无奈。 腹泻:事物变坏。如:花钱,(交钱)表现着急。自己付出,事物变坏了。 忽悠:被欺骗。如:被谁忽悠,不小心被骗了,真真假假被忽悠,事物变化,不知所措。忽然变化,没法处理。 悬着:事情不知如何,落实不了,没底、无法解决,危险,放心不下。 出血:损失,需要的付出。如:钱流出去了,物、钱损失了,选择错了,造成损失。 息肉:多余,可惜,栽脏。如:真多余;我本来没有干那个事,硬说是我干的。 冻伤:残酷环境中受到伤害。如:那年被冤枉进了监狱,差点死了。 余悸:恐惧。如:害怕、报复、嫉妒、忌讳、怀恨在心、受到伤害、控制不了。 哆嗦:害怕而控制不了。如:担心、紧张、怕抓不到好房号,不付出。 闹心:左右矛盾,需要但用不上劲。如:这事不好处理,没法表现。表现不了而闹心。 烧心:喜欢过了,急于报恩。如:我喜爱吃地瓜,但太面;对我好,早点报答。(对我虽好,但有刺激) 胃空:心中没底,没数,盼望无限。如:这事我心里没数,某领导贪心太大。 空白:不知道,反应不了,做不了主。如:惊吓时失控,忘了,想不起来了。 别劲:别劲,不一致,控制不了。如:这个人办事太死板。 风湿:变化不好,转变艰难,慢。如:对残酷无奈,熬着,停留。 无力:(心肌)没有能力。如:没办法、干不了、不想干了、没法干、用不上劲、帮不了、去不成、无奈。 鼓包:鼓包,不平,卡住动不了,多事儿,报复,怕出问题。如:恨耗子破坏。 哮喘:目标高、愿望大、用劲猛、达不到。 增生:能力不足,鼓劲硬撑,起副作用。 脑鸣:不想让人知道,别人不让你知道,别人不让别人知道,想知道。如:这个事千万不要让他知道,蒙在鼓里。 耳鸣:隐藏。如:不让你听见;不让别人听见,蒙在鼓里面,想多听清楚。 虚脱:不足多,付出多。如:自己能力有限,全部贡献出来了。 饥渴:需求在,不满足。如:总想挣大钱没得到。 心慌(颤):担心、紧张、怕出问题、控制不了,事情变化,不知所措,心乱了。出问题后,担心紧张、害怕以后会怎么样。 口干(渴):说的劲大,盼别人说明白,应该说,怎么不说,吐故纳新。如:想让他听明白。 风疙瘩:(红痒)对别人表现不满意,闹心。 火辣辣:虽是好心,好事,但强行接受,刺激太大。如:胃里火辣辣。 踩棉花:落实不了,没路可走,无奈。如:这事没能力,不知怎么办,下步怎么走。 回血阻:回来受阻、艰难,埋怨,慢。如:某人、钱回不来,怕某人回不来,回来晚,慢。 扎刺感:刺激。如刺头,讽剌,眼中钉肉中刺。 怕漏风:怕走漏风声,怕变坏,怕人说,怕有漏洞。 不能吃:不接受。如:我不能吃肠子,不能接受臭无赖的人。 愿开窗:需要不足;愿把消息告诉别人。 闷乎乎:不知怎么回事,闷乎乎的。如:弄不清楚,也不说明白。 上酸水:有话难说。如:想跟他说,又难说出口。 背包袱:背包袱。如:我答应帮人办事,没办成,怎么说,成了包袱。 大便难:花钱算计,变不了,不想变,变化难,钱没花就没了,有钱没地花。 小便难:不能说。如:不许说,难说,说一半又咽回去了。 蹲下难:不想下降。如:下岗、降职、水下降低、压力大、把什么降下来难。 起身难:受压起不来,困难多起来难,压力大起来难。何人、事起不来,不能让他起来,看不起,去世。 臀部凉:做法不好,性骚扰,落后,无依靠,拖累,基础差,坐不住。 转头响:犟,别人或自己协调时不转弯而较劲。 弯腰难:不折服,反对点头哈腰。如:我就是宁折不弯。 翻身难:倒霉后无力改变,无奈。如:这辈子(这个事)难翻身。 转头难:扭转别人难,左右倾。如:他不听劝,不听别人劝,太犟。 裂开感:震撼大分岐太大,受不了,要分开。如:我气的脑子要裂开一样。 伤口不合:不能合好,合不了。如:永远不能合好,不想合好,怕不合,面合心不合。 高原缺氧:需求但不足。如:我需要好对象,别人关心,快成就,但没得到。 感冒发烧:要好,盼望转变好,但外环境不允许或不敢表现(保护),怕表现不好,将热(好)憋在里面。如:要好,想干又不敢干,孩子发烧是盼孩子怎么好,又怕怎么样(保护)。 蒙在鼓里:不知道,怎么不说,不告诉,不表态。如:他总也不说,把我蒙在鼓里。 小便失禁:说话不控制。如:她说话太随便,一点也不控制。 关节缺血:需要接洽,被控制。如:钱没有来源,接洽不了。 脚跟干裂:不愿跟着,跟不上。如:他就不愿跟她上街。 使不上劲:能力不足,帮不上忙。如:别人不使劲,因别人阻挡,我没办法使劲(心肌)。 心跳过缓:使不上劲,无奈,没能力,只能慢点,稳点。 心跳过速:赶紧点,着急,快点,不能慢。 心率不齐:干什么和自己不一致;一会要快点好,一会又要慢点好。 听不清楚:想听清楚,想让别人提前说,但人家不说,他说也说不清楚。 放松难受:什么人太放松了。如:因孩子不爱学习,太放松了而生气。 小腹气胀:有话憋着里面说不出来。如:为家里的事情没法说。 脑内死结:不开窍,死性,死膛,不开化,怎么也想不开,总也没想开,没弄明白。
个人分类: 中医与健康|2345 次阅读|0 个评论
菩提本无树
mdymww 2014-3-9 23:28
一) 几个事件 1) 科学网博主蒋劲松(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4810 )在科学网建了一座庙,常有钟声、木鱼声、诵经声传来。 2) 科学网博主李泳(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79992 ) 安了一个书斋,不时飘来阵阵书香。 3) 科学界在中国的一次盛会 论坛嘉宾:多位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教授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David Gross、Gerard ’t Hooft     菲尔兹奖和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EdwardWitten     基础物理学奖获得者NimaArkani-Hamed、Joseph Incandela     Sakurai奖获得者Luciano Maiani     日本Kavli IPMU所长Hitoshi Murayama     潘诺夫斯基奖获得者中科院高能所所长王贻芳 《 今夜无人入睡,都去清华听课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779-770141.html ); 《后“ 上帝粒子” 时代:基础物理何去何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771117.html ); 《希格斯粒子之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去》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9569-770528.html ); 《“ 希格斯粒子发现之后—— 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 论坛图片报道》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770437.html )。 二) 事件之间的联系 A 、有两首偈:“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后一首偈,因其见心见性,作者被传以衣钵,为禅宗传入中土后第六代祖师。 B 、物理学,广义的物理学,就是我们理解自然的一门学问,。现代的物理学是沿着希腊人的道路前进的。大约 2500 年前,德谟克利特认为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原子与虚空。这是一个大的框架,后来的物理学就是沿着这条路前进。在牛顿之前,天与地是不同的。牛顿的伟大他认为天地是同一样的。一个苹果的落地与月亮绕地球运动是受同一种力的影响,同样也在同一个三维的空间框架内,形成了第一次物理学的综合。这就是我们现代物理学的开端。 后来,人们发现了电磁相互作用,在牛顿的框架中不能对电磁作用进行很好的描述。人们采用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只给空间赋予了一个介质——以太。当然,为了描述粒子,人们又认为粒子是以太中的一种漩涡。后来人们又赋予以太许多其它的特性,这导致了以太的失败。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公认是以太的掘墓人。从此,人们不但否定了以太同时也否定了绝对的空间。虽说广义相对论需求一种绝对的空间,但人们不敢重新再提绝对空间,用一些数学上的含糊替代了空间的绝对性与实在性。 人们最初的物质观应该是连续的。古希腊人认为是由一种或几种单一的原子构成。现代的原子论开始于道尔顿,这不同于古代人思想上的一种猜度,它来源于化学反应间物质的比例关系。人们又发现了原子核于核外电子。原子核也认为是由不同数量的质子与中子构成。人们总是在找一个最小的基本粒子。人们在此进步非常大。但人们却失去了粒子,因为不管是什么粒子,我们都给出的一个点模型,是没有几何尺度的。 当然,弦理论或膜理论努力想改变这种现状,试图用一根弦或一张二维的膜来描述粒子。但是是在高维的空间中,不是在我们的实体的空间中,是一种虚构。 C 、慧能认为一切皆“无”,五祖认为他可以放心传他的衣钵,后继有人。今天的物理学否定了绝对空间,同时也让一个个的粒子没有了尺度。我却认为物理学走错了方向,需要一次变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它们有不同的作用对象。 佛教的对象是人,人的感觉。认为人的感觉都是一种幻像。当然你能排除这些幻象才能看到真实的自己。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去除了我们对于自然的各种感觉剩下的就是“理性”。 科学的对象是我们存在的这个物质的世界。当我们认为它是“无”的时候,我们的理解一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D 、真希望那些物理学的大牛用一点小小的时间上科学网看看。听听庙里的钟声,让浮躁的心慢慢平静。也到李泳先生的书斋中看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992-769345.html ) 《存疑与考信》)受点启发。
个人分类: 物理思考|1082 次阅读|0 个评论
伊的美像一颗果
pingguo 2013-11-22 15:27
伊牙好。好得让人猜想吐气如兰的起源。 我这么说可不是调侃,也没有离题万里。 我指的是细节,伊微笑瞬间的细节。 的确只是在感觉层面,我谈论美 以及美的十万个为什么。感觉这东西, 是形式也是内容,是细节也是整体。 我没有用到数学的演绎与归纳, 也没有用到哲学原理。用它们 推导不出血肉之躯。推导不出爱,直觉 与灵感。推导不出充满偶然的艺术创造。 我的感觉在所有这些理性之前: 伊的美像一颗果。一颗,因果的果。
个人分类: 诗歌|2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心旷神怡的时刻
gdmythjs 2012-12-14 08:42
近期偶尔会出现早醒现象(听说是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之一),今日清晨五时便是。于是,一人悄悄到书房,书架琳琅却了无心绪无从选择,脑海中忽现昨日所看纪录片《云游青藏铁路》(日本NHK出品)中虔诚的藏族同胞跪拜前往布达拉宫朝圣的场景,联想到近期工作忙碌如陀螺般的个人状态,突然觉着应该停一停,想一想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虽然也知思考不来“人生意义何在”这样的大命题,但能独立而自由地思考问题总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个人分类: 随笔|1834 次阅读|0 个评论
43、我的“人天观”
热度 1 baishp 2012-12-2 16:19
这一篇该好好谈谈我自己的“人天观”了。 关于“天”字的含义,据 南 怀 瑾先生归纳,约有5种(见附)。“人天观”中的“天”,与“人”并列,显然应该是指天文学上物理世界的天体之天,或者就称“宇宙”、“世界”。为了与人的“主观感受”相对应,还有人把它叫做“客观世界”的。 先从一个假设开始分析。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一种“残疾人”叫做“色盲”,他们看世界都是黑白而非彩色的。我们把他们叫做“残疾人”是因为我们认为“客观世界”是彩色的,而我们这样认为的根据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看世界都是彩色的。现在我作一个假设: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具体什么原因实在无关紧要),世界上的“彩视人”大都死掉了,剩下来的人数远远少于“色盲人”,请问世界是黑白的还是彩色的?如果仍然说是彩色的,这不是极其愚蠢的“先入为主”吗?估计“色盲人”们也不会同意;如果说是黑白的,“客观世界”怎么会因为死掉一些人而发生改变呢?…… 上面所举的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又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半色盲”或“轻度色盲”人,他们看世界虽也是彩色的,但色彩比“正常人”要暗淡的多。我有绝对充分的理由作一个毫无疑问的简单推定:比起看世界色彩最鲜艳的那个人来,世界上其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点点“色盲”(虽然极其极其轻微),而且“色盲”程度各不相同,就象每个人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一样。请问“客观世界”的色彩程度到底以谁看到的为准呢? 这个问题的唯一解答是:并不存在一个脱离于具体观察者之外的“客观世界”的色彩,某人看世界是黑白的,那么“他的世界”就是黑白的;某人看世界是彩色的,那么“他的世界”就是彩色的;某人看世界色彩程度是如何的,那么“他的世界”色彩程度就是如何的。 这个问题同样可以推扩到人的所有其它感觉上去: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都可以作同样的设问,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任何一群人在“同时”关注、感觉“同一样东西”时,每个人的感觉其实都是各不相同的(虽然差别极其轻微)。 这种极其轻微的差别对我们平常的各种交流、勾通可以说没有任何的妨碍,但在分析我们与“客观世界”(“天”)的关系时却有着极其重大和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平时之所以认为有一个脱离于我们的感觉系统之外的“客观世界”,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个极其轻微的差别,把一个“绝对值很小很小的数”当成了“零”,而在数学上我们都知道这二者是有着本质性的不同的——一个“分子为零、分母为一个绝对值很小很小的数”的分数等于“零”,将分子、分母颠倒一下,这个分数则等于(正负)无穷大。 前述“极其轻微的差别”使我们认识到,我们用眼、耳、鼻、舌、身所感觉到的东西,与我们脑海中所想象的东西,其实只有量的差异,而没有质的不同。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意识想象中的东西,每个人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它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现象——我们先有生命,后有意识想象中的东西;我们的生命是“因”,意识想象中的东西是“果”。所以我们同时也知道了,我们所感觉到的“客观世界”,其实也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现象——我们先有生命,后有“客观世界”;我们的生命是 “因”,“客观世界”是“果”。 事实上,当你看着眼前的这把椅子时,你必须要“用心”才能看到,否则就会“视而不见”,这与你必须要“用心”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想象出这把椅子,又有着共同的特性。这可以更进一步地说明“客观世界”与“意识想象中的东西”的相同本质。 既然“客观世界”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种现象,那么作为“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因种种“感觉”才得知,才认识到的“身体”,自然而然也就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种现象。 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每个人的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宇宙”都是各不相同的,不存在离开具体个人(观察者、感受者)之外的“宇宙”。当然,也不存在离开“宇宙”之外的“个人”(观察者、感受者)。 那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形式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的本来面目,是个超越“宇宙”与“身体”的、“天人合一”的、无形状、无大小、无内外的“形而上”体,它能够涌现起各种现象并知道这些现象的涌起,仅此而已。 附:南 怀 瑾 先生归纳的“天”字的5种含义: A:摘自 南 怀 瑾 先生著《禅宗与道家》(下)《道家与道教七、道家与道教宗祖人物思想的略论》: (1)天字是指有形象可见的天体。(2)天字是指形而上的天,纯粹为抽象的理念。(3)天字是指类同宗教性神格的天,具有神人意志相通的作用。(4)天字是最高精神结晶的符号。(5)天字是心理升华的表示。 B:摘自 南 怀 瑾先生著《老子他说》与《庄子讲记》: (一)天文学上物理世界的天体之天,如《周易》乾卦卦辞“天行健”的“天”。(二)具有宗教色彩,信仰上的主宰之天,如《左传》所说的“昊天不吊”。(三)理性上的天,如《诗经》小节的“苍天苍天”。(四)心理性情上的天,如《泰誓》和《孟子》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五)形而上的天,如《中庸》所谓“天命之谓性”。 C:摘自 南 怀 瑾 先生著《原本大学微言》 一是指天文学上天体之天,也可以说,包括了无量无边的太空。可不是吗?外国叫航行太空,我们叫航天并没有两样,各自文化不同,用字不同而已。这是科学的天。 二是宗教的天,这是表示在地球人类之上,另外有个仿佛依稀,看不见、摸不着的主宰,叫它为天。在我们上古以来的传统习惯上,有时和“帝”字、“皇”字是同一意义。不过,“帝”和“皇”是把那个莫名其妙的东西,加上些人格化的意思而已。如果用“天”字就抽象得多。在意识上,便有“天人之际”,自有一个主宰存在的意思。 三是形而上哲学的天,它既不代表陈列日月星辰的天体,统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又不是宗教的唯心之天。它既非心和物,又是心和物与一切万物的根源。它犹如萧梁时代,傅善慧大师所说的一首诗“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的天。简言之,它是哲学的“本体”之天。 四是心理情绪上的天。它如一般人习惯性所默认的“命”和“运”关联的天。所谓“天理良心”,这是心理道德行为上所倚仗的精神的天。又如说:“穷极则呼天,痛极则呼父母”,是纯粹唯心的天。 五是属于自然科学的范围,作为时间和空间连锁代号的天,例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今天、明天、昨天、以及西天、东天等等。南怀瑾先生认为了解这些对于研究《中庸》一书,更为重要。 (按:综合起来实际上就有6种含义了) (本文首发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d0d3de01017okz.html 首发时间:2012-07-28 13:45:26)
个人分类: 夸夸其谈|3355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感觉
热度 4 cutefay 2012-11-7 16:57
现在住处离昔日的校园很近,每天上下班看到来来往往的研究生们,就会怀念当年在校园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形。于是,就到学校bbs去转转,体会一下当年的那种感觉。如今的bbs,由于被和谐了一把,已经和昔日人气鼎盛的bbs无法相比了,几乎每个版都冷冷清清的,一天没几篇帖子。后来我又到水木社区我当年常去的版面,那里虽然人气很足,但是看着满屏幕不认识的id在发帖聊得很开心,突然才意识到,虽然版面和校园活动还在,但是我已经不属于这个群体了,再也找不到当年在校园里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感觉了。 而这种感觉正如我在研究生的时候一次回大学母校的感觉类似。当时特别怀念我们当时住的破旧的4号楼,怀念小树林,怀念大学生俱乐部,而我走在母校校园的时候,才发现,昔日熟悉的场景竟然感到如此陌生,甚至感到内心的凄凉。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怀念的不是母校的一草一木,而是当年在母校里和一群朋友们嘻嘻哈哈快乐生活的情景。 后来我想到一点就释然了:如果当年在学校时的那些人物都出现了,还一起参加校园活动,还能在一起玩得开心吗?我想,偶尔一次两次还可以,就当是叙旧了,但没办法像以前那样经常在一起活动了。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这个阶段的心境和关注的事情,过了这个阶段,心境就变了,虽然现在失去了当年的一些体验,但是也获得了一些新的体验。人生总是这样不断地成长着,失去了,也不遗憾,因为,在失去的同时你也获得了新生。
个人分类: 菲比寻常|3977 次阅读|5 个评论
神经科学杂谈7:”我“的感觉在前岛叶皮质 !
热度 2 jingpeng 2012-9-7 21:12
神经科学杂谈7:”我“的感觉在前岛叶皮质 !
2009年,A. D. "Bud" Craig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汇集了很多证据,指出”我“的感觉是在一个特定脑区的,就是前岛叶皮质(Anterior Insular Cortex, AIC)! 前岛叶皮质(Anterior Insular Cortex, AIC)的位置 他的主要证据来源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很多感觉都会引起前岛叶皮质的活动,表明这个区域是汇聚各种感觉的地方,形成对整体外部环境的感知,最终会导致内在的自我的体会,也就是self-awareness。 主要的证据:各种感觉都会引起前岛叶皮质的活动。 当然,他还分析了这个脑区相对于其他功能区域的独特位置,比如负责记忆转化的海马,负责嗅觉的嗅球,听觉的区域,都与这个位置紧密关联。在这种感觉信号传递的过程中,感觉的层次也会逐渐升级,最终到达前岛叶皮质的时候,上升到动机、社会和状况感知,区分出外部环境和内在自我。 最后,这哥们还提了一个理论,还能解释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的个性的变化。 此后,他还继续 在《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上搞了个special issue ,召集了一帮人,帮他找证据,好处就是送文章啊。这个理论和证据我还需要继续学习,目前的证据仍然不充分,Craig, A. D. 也认为需要更多的证据,特别是神经连接的证据。如果在各个感觉区域,都找到确定的神经连接通路到前岛叶皮质,那么就更能支持这个理论了。可惜俺们还做不了人,只能做做小鼠,不知道有没有对应的脑区,如果也有,能够找到那么一两个通路的话,就有意思了。 A. D. "Bud" Craig 参考资料: 【1】Craig, A. D. (Bud). “How Do You Feel — Now? The Anterior Insula and Human Awarenes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0, no. 1 (January 1, 2009): 59–70. 2009_nature_review_The anterior insula and human awareness.pdf 【2】Craig, A. “The Sentient Self.” 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 214, no. 5 (2010): 563–577. 2009_The sentient self.pdf 【3】 A. D. "Bud" Craig, PhD 的主页 【4】 A. D. (BUD) CRAIG ON THE ANTERIOR INSULA AND HUMAN AWARENESS
个人分类: 科学-脑|10390 次阅读|4 个评论
吃饭的感觉不只在舌尖上
热度 1 smallland 2012-7-10 10:53
舌 尖上中国,只听说这个说法,一篇文章一个视频也没看。毫无疑问,体验美食的直接感官是味觉和嗅觉,至于其营养和热量,那已经是“进化意义”了,人感觉不 到。当然,吃多了不饿还是容易体会到的。食物的意义在于提供热量和营养,生物体就是一台时刻燃烧着的机器,这台机器不能靠煤或石油驱动,只能靠食物--把 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驱动自己的身体,为自己的生存和繁殖服务。 食物的原始意义在不同的场合可以演化出更高层次的含义,譬如,我在《丑陋的孔雀》中讲过,动物和人类求偶过程中常常有仪式化的食物赠予,可能是一条虫子(鸟类),可能是一杯咖啡(人类)。虽然一条虫子或一杯咖啡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却是很有意义的。 除 此之外,一起吃饭还有更多涵义。俗话说的一个锅里吃饭,就是共同生活,不是一家人,一般不会在一个锅里吃饭。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这也是很有意义的--除 了拉动经济之外的意义。在动物界,特别是高等哺乳动物,能共享食物的,多是关系亲近的集体,譬如一个狮群,譬如我们的祖先的小集体。如果吃饭时能喝酒,效 果自然更好,因为酒精能麻痹神经,降低战斗力,一起喝酒就表示互补防范,表示友好。如果能喝得酩酊大醉,当然更好--老张请他吃顿饭,喝的少了他不干,很 熟悉的声音吧。许多人把请客吃饭的应酬当成沉重的负担,但吃喝本身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有人认为,人类自远古以来的食物共享加速了人类的语言和社会关系进化,因为一起吃饭总是很愉快的,说说笑笑是自然的。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敏锐的舌尖其实激发着原始的情感,维持着中国的关系网。
3528 次阅读|4 个评论
眼见不为实——也谈导热性、热容和”蓝田日暖玉生烟“
热度 2 llei66 2012-6-28 21:12
看到 廖俊林博士 的科普文章“物体的导热性与热容”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0310-586342.html ,其中讲到了“蓝田日暖玉生烟”的解释问题,觉着其解释比文中所说的那位留洋学者入理。在看了文后的评论之后,觉得也需要说几句。 感觉是一回事,实际是另一回事。人常说,眼见为实,但实际上,心理学实验证明了眼见的未必是真实的。因为人只以常理论之,在经过多重折射之后,人们看到的和感觉到的可能和实际的东西完全不同。 关于“蓝田日暖玉生烟”,本人没有见过。但是,如下事实可能很多人见过,就是早晨的时候,水塘或湖泊水面上会有濛濛的雾气飘动。这是不是“水塘日暖水生烟?”因此,我的解释是,“蓝田日暖玉生烟”是因为那个玉上因为吸附了一层水,在日光的照射下,玉石吸热而致使水汽蒸发,恍若烟雾袅袅升起。我不知道,这样的解释可符合大家的理解吗? 说起导热性和热容的问题,实际上物理学有严格的定义。导热性讲的是物体传导热的能力。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快,散热也快。其大小可用热导系数来衡量,其定义是当物体上下表面温度相差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热量。热容是物体蓄热能力的量度,定义是对于给定质量或体积的物体,每升高1摄氏度需要的热量。因此,导热性和热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对于放在太阳底下的金属和木头的问题,需要存在第三个概念,就是物体吸收太阳能的能力。以同样强的太阳光照射物体,有些物质吸收能力强,有些物质则较弱。因此,太阳能热水器通常都涂覆一层特别的吸光物质。吸收的太阳能会使物质的温度升高,但蓄热能力取决于物体的导热性和热容。在一定时间内,导热性好,意味着更多的物质可以通过温升蓄热;热容高则意味着同样的热量造成的温升较低。需要注意的是,当物体的温度较高时,物体向周围环境的热辐射也会增强。因此,物体在太阳能的辐照下,温升有最大值;该值决定于物体吸收太阳能的能力、导热性和热辐射能力。因此,太阳底下曝晒的金属的温度和木头的温度有可能不同。 人对物体凉热的感觉通常决定于物体向人的感觉器官(通常是手)传热的速度。当物体温度低于人体温度时,同样温度的金属物件(导热性较好)和木头,人们会觉着金属物件较凉,即感觉温度较低。这是因为金属物件导热性好,人体在持续不断地迅速丧失热量。因此,感觉凉的未必温度低,感觉暖和的也未必温度高。所以我们说,感觉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
62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那些被遗忘的感觉
热度 1 szc0204 2012-5-24 14:52
那些被遗忘的感觉 近来忙于工作,无暇写东西。科学网上各节热火朝天的讨论,我也是偶尔的看客而已。 今天稍闲,一些细细琐琐被遗忘的感觉慢慢地冒了出来。今儿提笔写下一二: 随波 刚刚开始上班的那会儿,到了莘庄我总是对那些站在地铁门口等座的人嗤之以鼻。他们抢座的气势如同洪水猛兽,甚是吓人。上班久了,我也疲了,累了,困了,惯了;不觉中也就随了。前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加入等座的洪波,随着巨浪浑浑噩噩向前冲,一下重重的踩到前面一位美女的小脚上。接下来就是哪位美女的白眼 - 呵斥 - 小声的脏话,浑浑噩噩的我竟然恬不知耻的弱弱的说:“那不时我踩的”。又是白眼 - 呵斥 - 小声的脏话。我再也没有弱弱的说什么。坐在座位抑郁了一分钟。地铁里开了空调,风口对着我,冷冷的风惊醒了我。抬头看看,一位有些上了年纪的女士站在我傍边,也许是良心发现吧!我站起来,可是我还不敢说给她让位,免得旁边的那位美女说我假假惺惺的。我只好会意的看了那位上年纪的女士一眼。遗憾的是当我起身时,一位年轻的美女(姑且都叫美女吧)迅速的串了过来霸占了我的位置。我回头看了看那位年长的女士,她会心的对我笑了笑。 贱卖的精神食粮 刚下地铁,不经意间我瞥了一眼报亭,一摞厚厚的《读者》杂志吸引了我。中学时《读者》杂志那可是我的心灵鸡汤啊!我好多年没有买过了。买一本看看吧,是否还有当年的感觉 ? 我随手拿起了一本,卷首语:《 写给幸福》席慕容,心里感觉酸酸的,暖暖的。我决定买一本。 “老板,多少钱?”“ 10 块?”我心想不贵吗?现在的一份时尚画报都要一二十了。我拿出 10 块钱给了老板,转身就走了。“您的钱不要啦?”我一脸茫然的看着老板。“是 4 块钱一本,还要找您六块呢。”“我记得十年前就是 3 块了,到现在就涨 1 块钱吗?您看现在的房价,物价!”我向老板质疑道。老板笑笑 : “现在的人那有时间和心情看这个。”老板的话还没有说完我转身就走,“对了,我快迟到了。” 节约 读硕士时实验室很穷,老板的理念就是节约。那时我们抽质粒的柱总是反复用,甚至用过的蓝枪头还要泡一泡在用。这个习惯逐渐就养成了。后来进了牛实验室。我就 out 了。该扔的我没扔。后来实验进度有点慢,被老板一顿好训。后来有人悄悄的告诉我老板的理念是:“成果”。为他省钱也不承您的情。没成果遭殃的是您啊!听了此番言论,我也只能从了。呆久了我终于悟出道道了,无论您花了多少钱,只要您能出“显而易见”的成果,那您就是被顶礼膜拜上帝啊!渐渐的这种习惯被植入到了我的每一根神经。昨晚吃完饭看着母亲忙活了半天,我就冲过去帮母亲洗碗。母亲听到哗哗不断的水声,兴匆匆的跑过来训斥道:“那水不是你用钱买的吗?” 邵志成 2012-5-24
个人分类: 人生感触|3428 次阅读|2 个评论
休博休着休着就不想写了
热度 6 outcrop 2012-4-18 17:46
写博客的时候打个喷嚏的时间都忍不住上线写篇博文; 休博了几天,忽然发现其实没啥好写的,阳光底下也没啥新鲜事,就那样了; 估计是没了某种感觉~不过还是可以培养的,随便写两句,继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09 次阅读|14 个评论
声音大小的度量——分贝
热度 15 武际可 2012-3-12 14:11
个人分类: 科普|16861 次阅读|18 个评论
我要寻找的人
热度 4 carolineyonbby 2012-3-10 14:47
我要寻找的人 你到现在没有出现在我面前 我也没有出现在你面前 但是我知道 无论多久 我们最终将会相遇 也许老天这辈子不让我们相遇 那么就承诺下辈子 我要寻找的人 他不在乎我的外貌 他不在乎我的背景 他不在乎我的才学 他在乎的就是一种感觉 在他的眼里 我就是最好的 无论我的言语 无论我的行动 我做的 也许在外人看来 错误又错误 可是 在他看来 我就是对的 我说的有道理 我做的有理由 如果哪天 你真的出现在我面前 那么我会告诉你 你选中的 肯定是最好的 因为 因为你在我心中也是最好的 为了你 我不会让自己差劲 我不会轻易的放错 我不会轻易的耍脾气 我不会轻易的做别人都认为错的事情让你难辨是非 我不会在乎很多东西 但是我在乎的就是 你只在乎我 现在的我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我 我们会懂得彼此的珍惜 我们会懂得彼此的爱护 所以 我等着你的到来 这段时间里 我就一直静静的等着你 等着你的出现 与此同时 我会努力的学习 学出自己的内心 学出自己的智慧 学出自己的味道 让我的出现 令你不舍 不为其他 只为心中的你 也只为心中的我 寻找的人 别在乎我的附加东西 只在乎我 就是那一瞬间的感觉
个人分类: 无诗之言|3060 次阅读|9 个评论
回家了
热度 5 Majorite 2011-11-13 20:38
回家了
我从野外考察回家了,出差一个多月 。 在归家的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上几乎是一路睡回来的,太累了。没有看电影,仅读了一会书,就困得睁不开眼睛。 回家趟到自己的床上,那种感觉非常好。 自由是幸福,安全亦是幸福。 回家后看到冰心女儿——北外吴青教授的照片(下图),用自己的手强捂着嘴、蒙着眼睛,仅透着指缝向外围观,等待“墙倒众人推”那一天。大家都这么装聋作哑,你要不这么做反而不正常了。
个人分类: 海外生活|3993 次阅读|2 个评论
科研:好感觉若干种
热度 22 stone1971111 2011-10-25 08:09
科学研究是个特殊的职业,是以创造发明为目的。对于科研成败的论述很多了,但是我认为那些 只通过科研成果的多少好坏或者名气大小来评价成败,似乎有点过于功利,也有不公平的地方 。很多人认为科研是很累的(有好多年,我也这么想),也有人认为科研就是个不错的职业。这些似乎都没有认真想明白科研的真正内涵,我认为,科研成果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运气成分,科研名气的大小也有技巧的问题,而 科研的过程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只要经历了一个好的科研过程,也一样是幸福人生 。而科研过程是否好,这是个主观的问题,我以为,只要找到了如下几种感觉,那么科研就是个好过程,也就是个好日子。 一、方向感。 做科研刚入门就像进了诸葛亮用石头摆的八卦阵,不知道往哪里去。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是很差的,甚至在很多时候怀疑自己是否是做科研的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清楚了里面的门道,也看到了隐藏在一个一个大石头后面的漏洞,对要走的路就不再感觉迷茫。这就是方向感。 这种感觉并不是一种非常确定的论证结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信念。 比如,有人提出需求要做一个技术产品研发,一般是需要详细论证才能知道其可行性,但是找到了方向感之后,就立刻能感觉到这个需求能够做成。论证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了方向感,就不会盲目的论证,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找到感觉好的方向,再进行详细的论证才是最好的方式。还有人对于某些课题的方向没有感觉,不知道该不该进入,也不知道该不该花多少力气投入,这是没有方向感的表现。 有了方向感,既增加了走路的信心,也减少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二、正确感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堆公式,一堆实验数据,需要判断其正确性。当然,公式需要推导就可以验证,实验数据经过分析也可以得到检验,但是这不是感觉,正确感就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你,他们是否正确。真正的大牛在判断一个想法或者命题是否正确的时候,并不需要先进行论证,而是直接能够感觉到其正确与否。我们很多同学在这点上是非常不够的。面对一堆数据,茫然不知所以,需要跑很多程序,最后发现有问题。实际上,问题可能早就在某些表象上,只是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那些看似微弱的表象。正确感就是能够从形式上,从表现上,给出一个基本的判断。还有个例子,一个外地大学教师发来一篇他写的文章,我一看,结论就不可能是对的。我没看他的论证,直接告诉他,这个肯定不对。他说他的证明很确定。我花了一天时间,结果中间有个矩阵交换是不正确的。当然, 这种判断并不是总是正确的,但是随着这种感觉越来越好,判断准确的概率就越来越大。 当然,谁都做不到永远感觉都正确,但是大多数时候正确感能够避免陷入错误的论证过程。有些去国外留学的同学,见到很牛的导师,提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他自己可能认为这些想法很有深度,但是到了导师手里,可能就一句话,对或者不对。这让很多同学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实际上,这种能力与智商无关,是一种长期训练得到的正确感。 三、节奏感。 科学研究无止境,不存在可以彻底完成的一天,而人的精力和生命都是有限的,那就需要找到一个符合每个人自己的节奏。太快了,人总有倒下的一天,太慢了,浪费了大好时光。这种节奏的度的把握是非常不容易的。节奏感好比一首好听的乐曲,节奏的掌握有节律,有韵律。也好比走路,快慢恰当,并且能够体验到走路的过程,这就是节奏感。有了节奏感,就保证了可持续,没有节奏感,只会后悔。当然,培养节奏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它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自我感受能力,有很好的体验能力,能够时刻体察到自我是否快慢得当,而不至于陷入焦虑 。 四、美感。 科学研究的很重要的魅力在于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无一例外都是美的。美有很多特征,包括,对称性,简洁性,结构性,巧合性等方面。有时候学生辛辛苦苦推导出来一堆公式,过程似乎也正确,但是看起来就是别扭,只要看起来有点别扭,大概就不是最终结果。只有基本上具备了上述所说的几种美感,那才可能是真正最后的形式。 好的结果往往是赏心悦目的,往往是巧合的,往往是用一句话就能得到描述的。 花半天才能说清楚的,往往就不是好东西。培养真正的美感不容易,要多看,多思考,甚至要从生活的其他地方锻炼起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推崇搞科研,要培养审美情趣的原因。 五、郑重感。 现代的科研由于有了很多科研活动形式,很多人把这些科研形式当成了科研的主体,甚至刻意的钻研形式的技巧,利用这些技巧当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成效,包括可以提高知名度,但是这不是科研的本质。儒家强调对待一切事物都要有真诚和认真的态度,梁漱溟定义为郑重。不因为一件事物微小而忽视,不因为一件事重大而慌乱,这种郑重感正是一种踏踏实实的感受。 这里包含了尊敬的意思,就是不要把科研当成一般的游戏,而是真诚的科研,尊重科研对象的存在价值。 六、自由感 。做科研大多数时候感觉是非常凝重的,似乎像是在河里游泳,腿上老是缠着水草,跑不动,还有往下沉的感觉。这是没有找到自由感的表现。类似庞加莱,冯诺依曼等人,他们的感受一定很不相同。他们可以随意的进入一个领域,只要需要,他们就可以从零开始,并且很快做出惊人的成绩。这种感觉就是自由感。好像科研已经是掌中玩物,可以随意的支配。当然,一般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这样的感觉,但是一旦找到这样的感觉,那么科研就是件愉快的事情。自由是每个人渴望的,但是这种自由需要实力,不是别人能给的,只能自己不断地提高,最终达到自由的境界。孔子所谓70不逾矩,也是在70岁的时候才找到自由感。当然, 做人能找到自由感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做科研同样不容易。 七、快感。( 应吕老师提醒,补充这一条)当一个长期思考的科研问题最终得到破解的时候,这时候人有一种特别的体验--快感。马斯洛心理学说这是一种高峰体验,比毒品更令人着迷。罗洛.梅也在他的书《创造的勇气》中描述,一个面临创造的人的焦躁不安以及创造之后的虚脱感受。这实际上是一种快感。经历了这样的感受,科研就变得不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灵魂的一部分。这是一种真正的愉悦,不可言表。 科学研究作为一个古老的职业,他有自己的特点,也有自己的魅力。上述所说的几种感觉,我个人以为是很重要的几个方面,虽然我可以能够想象这些感觉,但是很多时候,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是只要找到了方向感,正确感和美感,剩下的也就好办了。 silong.peng@ia.ac.cn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9478 次阅读|48 个评论
人在商量着杀鸡,鸡有知道否?
热度 22 famingkuang 2011-5-28 22:36
昨天下午一老朋友打来电话,说今天下午要来我家吃土鸡,今天中午真的来了,可是所有的鸡都找不到了,奇怪呀,往天这时候它们都会在棚子下面躲避太阳的呀,今天哪去了呢?怎么找也找不到,甚至发妻敲打食盒唤鸡的绝活也失灵了,最后还是发妻在田边的草丛里找到了,原来它们都躲在那里,这太反常了。是不是鸡也听得懂人话呢?知道今天要杀它们,所以早早就躲起来了呢?我妈妈说吃过早饭后就一直没看见它们了。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55 次阅读|54 个评论
过年的感觉
热度 6 boxcar 2011-2-10 10:30
昨天科学网的著名摄影师李学宽老师晒出了几张过年期间在街头拍的“资深美女”们在街上扭秧歌的照片。我在下面留下了一条评论 ( 2011-2-922:28 ) ——“ 这才有过年的感觉! ” 刚才李老师回复 回复 (2011-2-1009:52) : “ 如果每年都一样就没有感觉了! ” 这句话引出了我这篇短文。 不知道李老师的这句“没有感觉”是对“人”的还是“年”的。如果是对“人”的,那可真没办法呀!年复一年的老面孔反复出现,肯定会导致审美疲劳。更何况, 30 多年过去,当年再漂亮的大姑娘小媳妇也都慢慢变成了大妈大婶级的老 人,秧歌舞蹈动作可能会更熟练,但身体状况可能却可能很不给力了,在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大家伙儿也只能凑合着看了。其实最最不给力的绝对不是走在大路中央,在这些大冷天打扮得很艳丽的秧歌队,而是路两旁观赏演出的群众队伍。当年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要靠民警带着电棍维持秩序呢;现如今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偶尔驻足看几眼,根本就不可能“围”起来了,这样就只需要站几个交警指挥交通了,大概要防止汽车冲撞了秧歌队 。 如果李老师的这个“没有感觉”是对“年”的,那我就又得啰嗦几句了(这才是我要再次回复的)。在我看来,如果“每年都一样”未必就没有过年的感觉, 每天都一样才会 真的 没有过年的感觉。如果一年到头 就 这几天和其他的日子不同,而每年的这几天都差不多,还算是 “ 过年 ” 的。 因为过年是一种“传统”,而 传说中的 “ 传统 ” ,就是 生活中和文化上“即使 经历很多年却很少改变 ” 的那一部分。 所以,虽然过了上千个年,“过年”的很多仪式性的习俗甚至饮食习惯是保留下来的,很多文化层面的东西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增减,总也要保留下很多。对于成年人来说,过年和家人相聚的时候或许更喜欢追忆过去(特别是童年),而像扭秧歌这类小时“过年”时才能看到的热闹场面恰恰可以再帮他们多找到些过年的感觉。 现如今,在老百姓们吃的、用的东西和看电视节目方面,过年(春节)和寻常过日子的差异已经不那么大了,倒是放个鞭炮、扭个秧歌(这个好像也每天都有人扭)这类的活动,更能和家人团聚一起营造些“过年”的氛围。 参考: 【 1 】 过年的照片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4303do=blogid=411147cid=704458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3713 次阅读|9 个评论
女性看人看问题经常会靠感觉
cutefay 2010-12-22 23:19
女性看人看问题经常会靠感觉 有的时候跟某个男性朋友谈论其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的时候。当我表达一个想法的时候,例如我说我讨厌某某或者某个行为,这位朋友可能会反驳我说,这个人或者这个行为如何如何好,并且还有理有据,让我一时还找不到反驳他的理由。但是我会跟他说:我觉得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无论你给我讲多少理由,无论你的话多么正确,但我就是讨厌某某(某种行为)。 女性一般来说要比男性感性一些。虽然有些女性在逻辑性和分析问题能力也很强,但是多数女性在对待非工作的问题上,一般不愿意费脑筋把生活中的问题分析透彻,而是凭感觉去做事。因为感觉是不需要费脑筋的行为。 尽管这种感性的行为不那么科学,但是,生活中哪有那么多大是大非一定要辨别得很清晰的事情啊?生活中人们所做的事情更多的是个人喜好相关的事情。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往往是无关紧要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并且,虽然女性判断事物比较感性,但是总体来说,女性的直觉比男性强,对人或者事物直观的判断往往会更准确一些。 有时候看到科学网上有些人在为一些事情争吵,虽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看热闹的人在自己心里总会有一个感性的判断。如果某个读者讨厌某个人,往往这个人无论这个人说什么,都会觉得这个人讨厌的。讨厌或者喜欢一个人往往没有理由的。涂改某个读者对某件事情有自己的喜好,那么无论别人再怎么说这件事情不好,也丝毫动摇不了这个读者的观念。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信佛的人劝信基督的人改信佛,即使他说得再怎么好,我想,信基督的人也不会改变自己观点的。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3502 次阅读|3 个评论
人体是自然界和谐的产物
fanxiaoyingz 2010-12-16 15:37
人体是自然界和谐的产物 当我们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人体的时候,发现人体就是一个标准的自然体的缩小体,他是自然界的产物,同时就是自然界的微缩,他和地球以及地球生态有着高度兼容和协调的结构。 1 人体是地球重力的和谐体 我们看到海洋和水生动物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水动力形态,就是 鱼形 ,有流线型身体,身体和头脑紧密相连,有掌握平衡的鳍,和产生前进动力的尾鳍。一种是水静力形态,就象海葵,有多条触手,方便各个方向运动,有吸盘,方便吸附。海洋生物的特点和大陆动物动物完全不同,根本原因很清楚,就是水的密度远远大于空气,所以它产生的压力、浮力、阻力等都远远大于陆地上的空气,动物们必须把自己变为鱼形才能在前进中减少阻力,获得更大的速度,而且它们永远不用陆地的支撑就能稳定,它们自身的重力总是和水的浮力相互平衡的。但是陆生动物处在陆地上面,空气下层,所以它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强大的自身重力,这种力来自于自身重力和空气浮力的差值,这个差值远远大于水里面,所以动物自己必须找到一个第三种力来平衡这种差异,这就是地球大地的支撑力。所以,陆生动物必然是自身重力、空气浮力和地面支撑力的结合体,动物必须时时刻刻地平衡这三种力,因此大陆动物就产生了一种普遍的身体形体,由头,身子和四肢组成。头的特点是自身重量比重小,转向远远比身体和四肢容易,在保证身体没有克服重力做功的前提下就能够转向产生应激反应(而四肢则是下面的反应迟钝但是支撑力强大,上肢反应灵敏但是支撑力弱小),自身质量小惯性小方便运动,头部占人体的重量是 15 %左右。而且,大陆动物为了传导重力和支撑力,必然产生脊柱系统和骨骼系统,动物骨骼几乎是重力的完美衍生物。为了对重力和支撑力和空气浮力产生的非平衡状态有灵敏的感觉,动物都有非常强大的重力感知和自己适应系统,例如人体内的小脑是大脑中控制人体平衡的器官,小脑通过它与大脑、脑干和脊髓之间丰富的传入和传出联系,参与躯体平衡和肌肉张力(肌紧张)的调节,以及随意运动的协调。而人体内的重力感受器是前庭,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长在头颅的颞骨岩部内,前庭就在人的内耳中,是内耳器官之一,由三个半规管和球囊、椭圆囊组成,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前庭感知人体空间位置,前庭的三个半规管感知身体旋转的角加速度,球囊、椭圆囊感知直线加速度。前庭感受器感知人体在空间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并将这些信息向中枢传递,主要产生两个方面的生理效应:一方面对人体变化了的位置和姿势进行调节,保持人体平衡;另一方面参与调节眼球运动,使人体在体位改变和运动中保持清晰的视觉,故它对保持我们的姿势平衡和清晰的视觉起重要作用。总而言之,前庭是感受重力、浮力、支撑力和自身动力的器官,而小脑是这些力的应激器官。陆生动物和水生动物的重要区别就是因为重力和浮力不平衡造成的。 然而,陆生动物,尤其是人类还形成了一种重要的适应重力的结构,就是人垂直行走以及相适应的形态,这种形态概而言之就是 上轻下重 。人脑袋重量只有全身重量的七分之一左右,腿的重量占全身重量的一半左右,人体的重力重心在小腹中间,而且人体的密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加,尤其是腿骨骼的密度很大。不仅如此,人体内部的脏器的功能对象也是符合自然界 上轻下重 , 上浮下沉 规律的。人的肺脏是人体内的空气交换器官,空气最轻,所以肺脏最大,它处在人体最上端 胸腔的上端,水的密度很大,所以人体处理水的脏器 肾脏和膀胱处在人体下端的腹腔的下端。人体的动力系统 心脏,为了减少重力做功的负担也是处在人体人体上端 胸腔的中间,这样能够更加容易地把能量和物质运输到全身。而人的其它系统,例如消化系统处在人体的腹腔的中间,而自然界中的对应物 粮食,植物动物也是处在大地和空气中间。人体内这种脏器分布特点保证了上面的东西对下面的东西形成很轻的压力,也形成了人体 上轻下重 ,重心下移的稳定结构。 人的身体是典型的 三节棍 形式,这本身就是适应重力的结果,而且头、身体 : 腿的比例关系大体 0.7 : 1 : 1.3 比例,接近 0.618 的黄金分割比例,只是在个人身上有差异。人的整体重心在膀胱附近,这个位置前面,肚脐下面中医上叫丹田,是人体阴气之总源,丹田部位和人体重心重合绝对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一种自然的和谐,是有内在规律的。除过人整体重心外,还有部分中心,例如头部的正面中心在鼻子,后面中心是小脑,人腔体的中心前面是 心窝 ,实际是胸腔膈膜和腹腔的交汇处,是胃所在部位,后面中心也是交汇处,胸腔的中心前面是 中气 所在地,后面是阳气释放地,腹腔前面中心是丹田,后面是 命门 ,这些部位都是人体的部位中心,同时是极其重要的功能区,也是重力的着力中心。中医上治病的重要部位(针灸推拿用药)就是这些。这些部位的损伤会引起严重后果。例如,大多数知识分子 中气不足 ,就是胸腔中心受损的原因。 现代文明产生之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有着相当长时间的观察和体会,同时也就产生了朴素而且正确的中医理论。 2 ,人体是物质循环的和谐体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人是用泥造的,这是神话但是也是真理,从物质上来说,人体中含有土壤中所有的元素,只是含量有区别,功能有区别。而且和自然界一样,人体用量最大的物质是空气,其次是水,再次是食物,然后是矿物质。人体是一个奇妙的物质获取、利用和排泄体,人把水和食物从人体上端(口)输入,然后利用重力(和自身蠕动),把食物逐渐向下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几个物质输送系统,第一个就是消化系统的腔道,消化过程中食物密度逐渐加大,而能够利用的部分提前吸收,依靠人体动力系统把能量和氧气输送到各个部位,这就是血液循环系统,同时在蛋白质的吸收利用上,在其它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上形成了淋巴系统,淋巴系统本质上也是人体物质输送系统,而且是一些精华的输送系统,由于有机大分子无法通过血液传输,淋巴就担负输送有机大分子的功能,淋巴也是调节人体物质 歉收 和 丰收 ,盈余和不足的器官之一,在人体中功能神秘而且强大。血液传输的主要物质是水,氧气和能量物质(例如血糖),而其它一些重要物质确实依靠 渗透 和 主动运输 来完成,并不是依靠血液来输送,所以有些疾病是很难治愈的,因为药物不能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凡是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输送形式,人体中也都有。有人可能认为肾脏是人体最大的水排泄器官,那你就错了,其实人体排泄水最多的器官是肺脏,其次是肾脏,然后是皮肤。人总是把外界气体吸收进体内以后让这些气体和身体体内环境相协调,为了防止体内脏器过分干燥,它就不住地通过肺泡排放水汽,这样既调节体内温度又调节体内湿度,使得肺泡内部既能适应外界又能适应体内,所以肺泡每时每刻都在蒸发水分。夏天几乎看不到人呼出水汽,但是在严寒的冬季在户外人呼出的水汽立即凝固,非常清楚。所以,肺和肾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了,中医说 肺克肾 ,既然它们都与水分排泄有关,那么互生互克就是必然的了。当肺运化水的能力降低的时候容易引起 肺积水 ,当血液运化水的能力降低的时候容易引起 肝腹水 ,当肾脏运化水的能力不足的时候,则容易引起尿储留。实际上。肾不仅是运化水的脏器,也是吸收利用矿物质的重要器官,它有选择地排泄矿物质( K , Na , Ca , Fe 等),有选择地再吸收再利用矿物质,然后把这些物质供给骨骼和骨髓,所以肾就与骨骼紧密相连了。 当我们考察五脏的功能的时候,我们发现,五脏实际上就是五类物质的最重要消化吸收器官。肺脏的功能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排泄出 CO2 和水汽,同时肺脏与人体维生素的消化利用有密切关系;心脏表面上看是人体的动力系统和运输系统,与消化没有关系,但是正因为是动力系统,所以它实际上与人体能量物质的代谢 即糖类和淀粉的吸收代谢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人的糖尿病的产生表面上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是胰脏问题,实际上是心脏问题,是心脏动力不足的明确表现,而且胰脏不分泌胰岛素的原因就是心脏心力下降,所以我以为治疗糖尿病的根本在于 补心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储血库,但是消化脂肪的消化液的分泌是和肝脏有密切关系的,胆汁的分泌应该受到肝脏分泌的激素的控制;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系统,但是免疫系统是由无数复杂的蛋白质组成的,所以实际上脾脏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至于肾脏,则与矿物质的利用有密切关系。所以,脏器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是消化器官,而是因为他是利用器官,在人体中重要的是 需求 决定了 供给 ,是物质利用能力决定了消化吸收能力,而不是消化吸收能力确定了五脏。所以我们必须对五脏有更多的重新认识。 而且五脏的功能是多样化的,例如五脏本身都是人体激素的分泌体,它的周围也有激素分泌腺。又例如五脏本身组成了功能协调体,肺脏提供氧化用的氧气,心脏提供动力,肝脏储藏氧化用的能量,脾脏用以免疫;肾脏调节人体温度;又例如五脏都能排泄一定的废物(心脏除外),又比如五脏与血液都有密切的关系,都是血液过滤器等等,所以,实际上五脏的功能很复杂,很多样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代人把人体器官按照重要程度分为 五脏六腑 是有很深奥的道理的,但是是否完全正确我个人认为还需要研究。 3 ,人体是能量变化的和谐体 首先,人体几乎能够感知所有的能量形式,例如声波能量用耳朵感知,机械能量用触觉感知,重力势能用耳庭感知,光电能量用眼睛感知,热能用皮肤感知,味觉和嗅觉能够感知化学能等等。不仅能够感知,人体还能对感知结果做出反应。例如,在极度寒冷情况下,人的细胞会收缩,静脉血管会收缩,动脉血管会扩张,人会通过打颤增加热能供应;在极度炎热的情况下,人会通过出汗排出热量;人在势能不平衡的时候会自发调节,背负东西太多会加速呼吸,减少速度掌握平衡;人体电能不平衡,人会出现烦躁,脾气坏,敏感发怒等反应。而人的肠胃不仅能够感知化学能,还能够吸收利用化学能。有人还认为人有 第六感觉 ,第六感觉感知的是哪一种能量形式呢?是磁力?电微波?超声波?次声波?无从知晓,即使有,这种感觉能力也很微弱。 其次,人体内部有完善的能量平衡均分机制。首先,热量在人体内的分布由水分的吸取和运化来完成,人常说 饥屁冷尿热瞌睡 ,就是说,人如果喝了冷水引起体内热量不平衡,人会立即通过排尿把冷水排出,然后温度增加容易(水的比热太大),人体内热量过多则通过较少运动,增加睡眠来平衡热量,所以夏天人的瞌睡多。热量的产生自然是由食物提供的,但是实际上在寒冷的时候人的肠胃蠕动反而会加快,心跳也会加快,人会打冷战刺激供热。在热量过多的情况下,呼吸会加快,通过增加呼吸增加水汽排放,同时汗腺会自动张开,排出水分。但是在人体内水分和热量不仅在血液循环系统内运输,不断重新分布,而且淋巴系统起了关键作用,尤其是坐骨周围和肾周围的淋巴系统的水、热量、蛋白质通过淋巴管在肾和肺之间不断运输,这些快捷的淋巴管生长在脊柱周围,同时起到了保温和保护作用。所以,中医说 督脉是阳气所在地 是完全没有错的。 适宜的温度是酶活动限制性条件,许多激素也只有在合适的温度下才能合成并且发挥效用,所以,人体内热量的运化是人健康的主要指标。人在痹态下运化热量的能力会丧失,所以就会得风湿疾病。人体内是热能和化学能和电能的主要活动场所,而且三个形式都是相互联系的。老年人自身发热能力下降,其它利用能量的能力也同时下降。 我们在研究的时候,发现如果我们脱离开生物原理,仅仅用普通化学,普通物理的理论也能够解释许许多多的人体现象,而这些现象无疑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东西和驱动力的反应,所以,人体实际上就是最为美妙的自然界的复合体。 中国人的祖先首先从自然界的存在和运化中体会到了许多人符合自然的东西,创造了伟大的中医理论,这个十分值得称道。但是,从基本原理上,中医却遵从 以现象解释现象 的简单类比方法,缺乏更加深入的理论原理,这个却不值得称道,现代科学,加上系统论、层次论、集合论,我想一定能够使得中医理论现代化。 同时,我所列举的例子也很有限。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7171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的鱼缸
aduofa 2010-8-26 13:18
走近观赏心爱的鱼缸,里面有山,有平原,有草地,有沙漠和戈壁,甚至有人造小桥和钓鱼翁,当然少不了水。 还要当然的是鱼缸的主角各色的鱼儿们。 那群红鱼艳丽的很,在水草间轻松的游动; 长的花里胡哨的那群则在岩礁间转来钻去的。 【想哪儿写哪儿】
个人分类: 未分类|1427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个体的感觉vs群体的感觉
liwei999 2010-7-25 16:42
立委按:我曾笑言,这个世界有两个半人看得懂镜子,其中一个是镜子本尊,那半个就是在下(另一个读懂镜子的是谁,在boxcar芒果gyro田牛等候选人中尚无定论)。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读镜文的时候,不由自主拍案叫绝了。本篇便是一例。可圈可点的绝妙好辞有:百里挑一就是精神病。精神病里的万一,就是哲学家了,科学研究,某种意义上也是从上帝那里买彩票。其实,真正的妙处还不在这些箴言禅辞般的只字片语,而是镜兄连篇累牍不厌其烦所要宣示的主旨,这些主旨与主流往往格格不入,但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疑是二阶思维的结果。在封建迷信的蒙昧年代,提倡科学无疑有移风易俗开启民智的功效。到了现代,但科学被精英和草民一起供奉到神坛上去的时候,镜文的不合主流就有了特殊的二阶启蒙的功效。我的不少老友称我为伪镜迷,一半是好意,不愿意眼见立某的堕落,一半是疑惑:文傻根本就看不懂镜子,大约是伪装。我要说明的是,镜文谈技术细节的时候,我大多不懂,也谈不上迷。事实上,镜子在各领域的横扫在内行看来未免有雾里看花哭笑不得的感受:知道这一点,不仅是看到不少内行对镜文的专业性反馈,更主要是因为镜子在我所了解的领域也发过技术性高论,有些我确实是不大恭维的。如果说人无完人,镜子的技术性横扫确实不无简陋失手之处。可是,镜子哲学高度的宏论,科学哲学的观察和阐释,我大多是理解的,赞同的,发我所不能发,于我心有戚戚焉。不是说镜子的科学哲学是正确的真理的,但镜子的异调是有益的,对主流有平衡的作用,提供了兼听的素材。这个世界多数时候不是简单的正确错误之别,黑白之外更多的是不同程度的灰色,认识到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视角,不同层次的投影可以迥然不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非黑即白,爱憎分明的年轻人尤其如此。兼听不一定就明白,明白人是要有历练,而且需要造化的,但是不兼听,则终归是不明白的。也因此我坚持编辑《镜子大全》。 个体的感觉vs群体的感觉 (27902) Posted by: mirror Date: October 19, 2006 12:01AM 医学这个科有意思,因为与(活)人打交道。客观主观有分不清的时候。证实、证伪的说法,也就是对付一下初学的。对在现场的人,几乎没有意义。精神病有趣。因为各种说法都有。哲学家和精神病的差,很可能也是数量上的差。百里挑一就是精神病。精神病里的万一,就是哲学家了。 一个没有右腿的人申告右腿疼的现象,按常识就是岂有此理了。按医学就要打止疼针了。因此,这时还是免谈科学的好。也不必拎出证实证伪来。有个处置方法就可以了。 有两种误会:从群体结果推到个体上时和从个体的现象推到群体上时。对一个人,因为是清华的所以就优秀,与因为是三流大学的所以就不成具有同样的不确定。所以要有面试,不然只要看档案好了。 这个道理,换成科学也通用。科学在字典里可以是确定的。但是在现场上就是不确定的了。不要迷信科学。相信科学,也就没有人买彩票了。科学研究,某种意义上也是从上帝那里买彩票。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是你想要的工作环境吗?--不一样的感觉
H2 2010-7-4 14:18
是你想要的工作环境吗?--不一样的感觉 1、老板交代任务,是把一堆任务摊开摆在桌面上让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大家认领,没人认领的再指派。 2、工作的完成期限除了多人合作的项目要协同一致,其他的完成期限根据自己的能力自定。不过基本没人定个无限期,差不多就是比累死累活干多排几天吧! 3.、一般尽量不安排加班,有特殊情况加班一定2倍以上工资(至少不低于100块1天吧),而且月月结,就这样大家还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工作一周了,再多钱也无法和家人团聚2天等价(不要等退休了再花巨额金钱和家人团聚,比如得绝症快挂了,就不要花金子去苟延残喘了,因为这辈子没啥遗憾,也没对不起谁,到点了就该下班了~) ~~~ 4、无论师生领导职工,除了工资级别不一样,其他都是一样的。(比如:开会下班迟了赶不上班车,无论要回家的是职工领导还是老师学生,一律用小车送到家门口;一个车上送到的次序,不是按身份级别,而是按照路程远近的合理安排,近的先送到,远的后下,那怕你是一把手)
个人分类: 未分类|3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mirror - “感觉”的话题
liwei999 2010-3-24 05:57
感觉的话题 (194727)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05, 2008 11:25PM 虹桥有个有趣的帖子( 地震直线 ),应该说是个很漂亮假说。 不过根据地震专家指出,中国大陆境内确实有地震带的分布,也是依据地壳变动所产生,但网民所指出的这条线,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左证,只能说是巧合中的巧合。 显然这个说法就不是很好,属于听不出来乐队中杂音的指挥。 科学的感觉就是那张平面地图上的直线与地球上的大圆的对应关系有没有?也就是说,要还原到地图是如何做出来的疑问上去。如果网民这一点都不曾考虑过的话,这个假说就要被否定了。因为大圆一般要成为一条弯线出现在地图上。 感觉的话题之二。说话是否要过一下脑子。 (194734)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05, 2008 11:56PM 物理本科的、博士的出来都要改行作别的,为什么还会有从研究生起改读物理的人?有病啊?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感觉之三。 (194740)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06, 2008 01:18AM 原理与事实。事实有很多,有个例的说法。原理的数量不多,没有例外的说法。例外的都是事实。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用语言学的说法,原理是语法,事实是辞典。 (空) - liwei999 08-12-06, 05:08AM (194749)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还是伪科学:跨感官知觉之谜
罗非 2009-12-4 10:01
今天在科学网上看到一则新闻:研究显示皮肤可助听声音 http://www.sciencenet.cn/htmlpaper/2009122111121217935.shtm 该新闻援引最近Nature的报道,皮肤可以感受那些耳朵感受不到的振动,并据此来影响人对所听到的声音内容的知觉。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示人在处理听觉信息时,会综合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得到的信息。 他们还进一步引申说,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出新型助听器械,帮助那些听力不好的人。 所以,如果一个人耳朵坏掉了,但这种皮肤振动觉功能却因为某种原因而特别发达,那么他就有可能在没有听觉功能的情况下获取环境中的声音信息。 近年有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曾经显示,盲人的视觉皮层其实并没有沉寂;相反,其中的神经细胞非常活跃,广泛参与听觉、触觉,甚至语言、记忆、认知等高级功能。而且盲人的周边听觉能力的确比视觉正常的人更加敏锐。有趣的是,这种现象并不需要天生失明才能产生;把正常人进行24小时连续的完全蒙眼,连续一周后,他们的视觉皮层就会出现类似的功能活动。 新的神经投射是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因此,这些结果说明,人的大脑皮层各部对各种感觉传入和高级功能都具有预设好的处理通路。或者说,大脑本来是通用的。目前我们看到的功能划分,只是一种优先使用的结果。 到此,不得不佩服我们的老祖宗们的科学智慧。千年前的唐代,曾经有一部中国著作,里边提到适当的训练可以使人达到一种状态:见闻通临,六根互用。换句话说,所有的感官都可以整合起来使用。为了形成听知觉,所有的其它感官也都可以加入,协助听知觉的形成。这刚好就是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实验现象。 记得多年以前,中国曾经有一股特异功能热。当时,很多人自称能够用耳朵认字,或者用手认字。后来,这些现象一律被打入伪科学之列。 一个现象热了,肯定有很多人造假。但第一个提出这个现象的人,多半可能是真的。就好像只有有了真钞,才会出现伪钞一样。 那么,这第一个能用耳朵帮助认字据说如果完全无光,这些耳朵认字的人就都不灵了,所以,很可能是像这篇Nature论文所描述的一样,是其它感官辅助视知觉形成,而不是完全不用眼睛的人,或许就是其它感官通往视知觉的途径特别发达的个体。 我们喜欢头脑一热,就蜂拥附和某一权威或者流行观点;同样,我们也喜欢头脑一热,就否定新出现的观点和现象。其实,如果当年大家冷静下来,科学地研究这些现象,而不是当作特异功能来追捧,或者当作伪科学来封杀,或许就能更早地提出见闻通临的观点,发到Nature、Science上,也不用现在再来报道人家的成果了。 如果能够让每个人都在学生阶段获得正确的感知觉功能训练和发展,让大家在成年后都能使用所有感官辅助形成每一种知觉,那么,就不会有当代这么多的近视、老花等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其它各种感官障碍类的疾病困扰了。 这不是科学研究应该给支持科研的人类的回报么?
个人分类: 科学评论|5204 次阅读|4 个评论
为何“下雪不冷化雪冷”
boxcar 2009-11-30 15:14
这篇博文其实是我去年对侯吉旋的博文 下雪的时候比较冷,还是化雪的时候比较冷?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41288 )的评论,后来经过稍事修改后发在我的新浪网博客上,现转回我自己的科学网博客。 仅就这个问题而言,其实标准答案没有错误,但仅用凝华放热和升华吸热来解释却远远达不到标准水平。下雪不冷化雪冷是经历过这种天气过程的人的整体感受,是直观感性的结论,这种结论本身通常不会错,因为我们所说的冷热就是人体的感觉,无论有无温度测量数据,依据人体感觉本身作出一个判断都没有问题。这样一个实际的自然现象其实是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之中发生的,牵涉的物理过程很多,最重要的是它涉及的系统的状态是根本不是平衡态,在存在着相变和质量能量输运的大系统中,单纯用温度这个平衡态的概念去分析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在东北生长生活了 30 多年的人,我个人的感觉确实是化雪比下雪天要冷,但这种对比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这种对比是在相邻的 2 天进行的,即头天下雪不冷(如果不是大烟泡暴风雪的话),次日天晴化雪时天反而变冷。原因已有很多的分析了,我需要补充几点:首先是化雪时虽然晴天,但阳光被雪地反射严重,不易被地表吸收,所以从地面获得的热量减少,土壤(冬季地下温度高于地表)中的热量无法通过疏松的雪层向大气散放,不利于大气温度的回升;其次,从气象规律看,一般下雪是来冷空气(或寒潮)的结果,但冷空气到达前会由于气流输运的压缩作用有一天气温升高,然后在冷空气前锋到达时发生降雪,降雪结束意味着冷空气正式完成控制,它本身就造成(天气预报给出)气温明显降低,这个其实与下雪无关,但却是发生在降雪完成的化雪日;第三,雪层的颜色是白的,也是最不利于向外辐射热量的,最后,由于空气湿度随着雪融化和升华造成的增加而更容易带走人体表的热量而使体感温度更低,而体感温度才是我们真正的冷热感觉。在东北,无风天的 -15 C 和有风天的 -10 C 感觉差不多,阴冷天(湿度大)比干冷天(低湿度)感觉更冷! 类似的现象在中小学甚至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非常常见。学生通常对于什么是对的更关心,因为这是真正关心自己(分数和前途),教师认为把正确的知识教给学生才是重要的,否则他(或她)离下岗就不远了。在这个问题里面,对的和错的只是最后判断的结论,完全忽略掉了严格的中间论证过程。实际上中间论证过程意义非凡,但论证其实很难(这可是个经常引起误会和科学网网友的热议的问题呀!),它需要敏锐的观察和丰富的知识面,而这两点是目前陷身于题海之中的中学生和教师很难做到的。相比之下,背会答案却非常容易,而这对于他们已经足够了,反正不会有出题专家把这个问题作为一道问答题来考。让我们感到悲观的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科学问题本身其实并不会吸引太多的学生,在老师和标准答案的威权之下,在日益功利化的学生和家长中质疑精神更变得不可取,因为闹不好孩子会象爱迪生一样在学校混不下去,而目前的家长有几个有信心和能力能教好自己的孩子?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8499 次阅读|11 个评论
谈谈自己对课堂教学标准的感觉
云飞扬 2009-11-5 00:11
本人一名年轻教师,也就是大家所谓的青椒,参加工作不超过五年。在一所很不出名的一所师范院校数学系工作。教过高数,概率,运筹等课程。下面就我本人这几年的教学感觉(不敢说感受),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高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最讲究逻辑性,严谨性和准确性,当然也有其它讲究。但对于每个教师来讲除了这些很可能还有其他自己心目中令人满意的一些标准,比如说我自己吧,首先要保证上述三个性质能够达到,其实能做到上面的三条是很难的,尽量做到更好。然后就是把所讲的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针对不同程度的班级(专科或本科,数学专业非数学专业)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适当的多提及一些;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会独立性更强,更有个性和自己的注意,所以上课时有时还得维持一下课堂纪律,当然不能简单粗暴的对待学生,否则,有好果子吃,呵呵,这一点我深有感受。之所以深有感受是因为同事的遭遇,最后学生炒掉老师,实在很没有面子。 另外一点感觉是,数学课堂教学除了讲清楚理论,再主要就是算例的分析和演算,实际上还可以讲讲联系实际生活的情况,就像曹广福老师的说课系列里面讲的那样,上数学课也要讲究策略,也不能简单粗暴的去讲,不然学生听得很没意思还且容易睡觉,呵呵,久而久之,学生对自己教的这门课程就兴趣大失,这是本人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其实,把数学的一些书本上的东西和实际联系起来并不难,比如,前两天上高数课,大一的学生,很听话,但时正好讲到微分在函数近似计算中应用,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我就举了一个例子,最近国家刚刚研发了银河巨型计算机,为什么制造它呢?当然是为了使用它去解决很难计算的大型的困难问题。实际上大家都知道:一个很困难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计算(当然在大家会计算的前提下)可能算十年也不见得出来结果,如果用这个巨型计算机,很可能短短几分钟,几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如果这个问题实时性很强的话,计算机就发挥了很大的威力,节省了时间和人的精力。但是大家要注意,使用计算机也是要付出成本或代价的,巨型计算机是很费电的,听新闻说这个计算机每小时耗电1280千瓦,哇哇,大家响作一团。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以金钱换取时间和人的精力,那么我们今天讲的利用微分进行函数近似计算时。也有类似现象,也就是在满足一定精度的要求下用简单代替复杂,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在工程上,绝对的精确解很难做到,只要满足使用就可以,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这样做。当我的学生听了我讲的这一大段以后,学生听课的精力显得更充沛了,呵呵! 都说现如今的学生不好教,不好管理,底子差,有个性,我觉得主要还是教师如何去看待他们,去和他们相处,不能在课堂上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对立面,要主动和他们交流沟通,另外制造幽默的气氛也是不错的一种调节课程气氛的手段。 说了这么多,也没有什么层次性,就是随手写写,不过还想对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说一句:我都能够做的,你还有什么不能做到的吗?呵呵。 最后贴一张我家的小宠物。以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28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