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手段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火灾预防的误区
热度 3 dfedhw 2020-7-4 10:04
无论初期还是后期的火灾扑救,都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为此,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火灾预防,希冀通过前期的人为努力,达到不起火或减少起火几率来降低火灾损失。 对比一下对传染病的预防,就会发现在两个学科领域,同样都是预防,因为对象背景不同,实施操作起来或许是两回事,实际效果也大不相同。 预防病毒的传播,主要对象是可自由活动的人,哪怕传染源不明,只要人与人之间主动“切断”联系,病毒就无法传播,疫情就无法扩散,个体感染不致演变为群体感染,“隔离”成为有效明晰的操作手段,尤其在互联网时代,仅需一道正式指令,大范围的人群自觉隔离几乎一夜之间即可完成。 火灾的预防,手段之一也是点火源与可燃物的“隔离”,如果是可见的明火相对好办,用火时远离可燃物即可(如烧烤炉),但是对于潜在的点火源就很难办,尤其是当这样的点火源类型呈现为千差万别,且分布广泛、数量巨大(如电气线路节点、各种用电设备、机械设备、化学物料等各种有可能在运行或自然状态下起火的部位),在其尚未呈现为明火状态时,难以与周边的可燃物长期保持哪怕是最起码的安全距离。 手段之二是借助技术手段及装置,通过对潜在点火源的状态实时监控,以便于提前预警,该手段同样首先遇到的困难也是设备设施类型的千差万别以及庞大的基数,需要对应复杂的参数类型,其次在报警阈值该如何设定以及预警之后的处置方面,都会遇到实操层面的困难,大都不了了之。而海量的预警装置又构成一套庞大的系统,随之而来的维护管理又使得预防工作变得更加繁杂。 作为手段之三,防范人为的误操作所带来的意外点火源,关于这一块的操作无疑也显得困难重重,人的主观意识上都不愿意犯错,然而对个人消防安全控制能力“短板”的补齐绝非一朝一夕,除非有旁人能时刻“监督”,回看以往发生的大量火灾案例,个人的行为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及不可预见性,既然都是“意料之外”,又怎么可能变为“意料之中”?所以人为的“犯错”仍将不时地出现。 通过上述分析来看,传染源隔离被实施的对象是“人”,只要人员通力配合,经过一段时间,预防的整体效果则可立竿见影。而火灾预防被实施的对象是数量极为庞大的可燃物,尤其是点火源在更多时候尚处于“隐形”状态,进一步加大了防范难度,火灾预防相对于疫情预防,时间背景拉得更长,防控力度时紧时松,极小概率事件防不胜防,再度增加了不确定性。 从已实施的火灾预防来看,尽管也发挥出一定效果,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因为牵涉到诸多复杂现实因素,仍有大量的“盲区”无法、 无力 也 无暇顾及,预防整体效果被无限“稀释”,与此同时,人员执行操作水平参差不齐,过度防控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此引发各类争议与抵触。 火灾预防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预期及目标,被广泛认可的技术管理手段也实为有限,与火灾减损之间终究难以形成较直观、可量化、可实证的关联,投入产出比不算高。如果真要说预防效果显著,那么是否可以大概统计出一年当中有多少起火灾是被“预防”住的?故其无法作为一种可过于依赖的手段。 寡者,备人也;众者,使人备己也。 北京消防:【警示】2岁男童睡梦中烧成重伤,原因竟是...... 新华网思客:如果只盯着传染病疫情,我们将失去一个百年不遇的时机!
3328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研谋生乎事业乎?
热度 13 zywsict 2019-4-18 09:28
最近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卖出 5 亿元天价的重磅消息一夜之间引爆科教界,引发了科研不仅改变世界,而且可以致富的大讨论。 这给无数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指出了一条明路:原来致富路子千千万,科研致富不能忘,吸金法子千万条,科学研究是一条。关键是要熬,熬,熬啊!可是,扪心自问一下,有几个人能够将板凳坐穿,做到十年磨一剑呢? 尤其是在前景未知,经济受窘的情况下? 作为一名青椒,曾经觉得“青椒”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我们年轻有为啊,我们前途一片光明啊,我们活力四射啊,我们可谓是青年才俊啊。可是曾几何时,我突然慢慢觉得,这个称谓听起来有点刺耳,有点讽刺,有点力不从心,甚至在沧桑中夹杂着无奈。是啊,作为一名青椒,不会因为一路吃了学习的苦,现在就可以不用吃生活的苦。相反,我们的生活似乎有更多不可为外人道的苦,这种苦也许只有我们自己能懂,也只有我们自己能体会。 作为一名青椒,科研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块神圣的净土。可是,渐渐的,在生活的琐碎之下,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下,它也竟沦为了我谋生的工具。这虽然是一种选择,但也是一种无奈。我崇拜纯粹的科研,就是因为喜欢,就是为了科研而科研。可是,在这个激荡充满诱惑的社会中,你要排除万般杂念,在科研路上虔心朝圣,谈何容易? 作为一名青椒,收入只能勉强糊口,生活没有尊严,更别谈什么体面了。试想刚毕业或毕业没几年的大龄青年,如果是地地道道从农村走出来的青椒,其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结婚生子,成家立业,似乎哪个都不可搪塞,又似乎哪个都应付不了。 我也想要十年磨一剑,可是,有多少人的处境像我一样不允许我们只为自己而活。我们可能都有老婆孩子要养。我们可以苦自己,可是我们不忍心让老婆孩子跟着受罪。我们有父母要赡养,甚至有些人还有外债要偿还。如果不追求短平快跟风式的科研,就很难出成果发论文,发不了论文,拿什么来评职称,职称上不了,工资向谁伸手多要点?手中没有粮,心中又怎么可能不慌?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在生活的泥潭里挣扎,又该如何继续潜心科研?毕竟,科研没有时间的沉淀是出不了成果的。这似乎是个死循环! 财务不自由,就会永远被生活所绑架,也就自然不会有什么所谓的人格独立和“科研自主”了!毕竟,我们还有所求,我们会有很多顾忌,我们处在别人的屋檐下,又怎敢不低头? 说这么多,并不是为自己的不能尽心搞科研找借口,毕竟也有很多种子就是在岩石缝隙中长成参天大树的。只不过,他们每汲取一份养分,都是以透支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科研路,就是朝圣之路。一步一沧海,一拜一桑田。作为青椒,走在路上,但是不知道能走多远,能坚持多久,最终会走向何方?尽管目前将科研作为谋生的手段,追求论文,而不是为了纯粹解决科学问题,但是我从没放弃过仰望科研的巅峰,朝望科研的曙光。科研路上没有钱,没有闲,充满未知与艰辛,但一旦踏上征程,除了勇往直前,别无选择。
个人分类: 精选|7334 次阅读|29 个评论
爱不能是一个悖论
pingguo 2018-12-1 16:35
摘一朵玫瑰送给你, 对我来说, 是目的也是手段, 两者是一回事。 洒落于玫瑰的月光一并送给你。 我喜欢这样的方式。 如果你觉得不是时机, 我会继续, 可我不会想要去赢得一场胜利。 爱不是一项游戏, 不必由谁来主打, 爱也不是永远的利益, 不可绞尽脑汁。 这是常识, 理解事物我首先从常识的角度。 爱不能是一个悖论, 在话语上, 在内心里。 2018-11-30
个人分类: 诗歌|20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感觉是手段的统帅
wkwzydgjjx 2017-11-23 09:28
-- 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 14 ) 提起谁是最伟大的教育家,人们不会不想到布鲁纳。我敬佩布鲁纳,首先是敬佩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布鲁纳拿到了美国全国科学院的话语权了,在《教育过程》中对自己的思想只是提出,没搞强势的推广,更没有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威胁。布鲁纳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几乎都没有忘记告诉老师们,如哪些哪些方面还不清楚,如哪些哪些方面的实验和研究还不够,需要继续探究。 发现法是《教育过程》的旗帜。他竟然说“发现法消耗的时间可能太多”,也就是说发现法的效率可能不高。 《教育过程》发表时发现法的实验档次是什么?就是“发现法需要向学生提示他们必须学习的数学的全部内容”。从知识的角度简看发现创新的思维,就是运用老知识创造出新知识的过程。必须有足够可用的老知识,是发现法的最基本档次,这是发现法步步需要永远需要的档次,但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档次上。为此,布鲁纳提出了改进设想,例如是否可以把发现法、断言和证明法这两者结合起来,搞平衡。 发现的核心是思维问题。从感觉和分析思维的角度看发现,前文《感觉和分析》说了我对成年人这一思维状况的认识。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这一思维状况是怎样的?儿时的思维是怎样的,谁能说的清楚,我们不得不首先思考自己的现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都是人,性质一样,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布鲁纳的这一认识,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最有共识。 我认为,在感觉和分析思维方面,未成年人和我们成年人一样,各有各的特色,也就是性质一样。程度不同的主要体现,就是信息、方向、控制力和力量等问题。在这几个问题里,有的需要教,有的需要育。还有的,就是等待,等待他们的生长,包括行为和脑体的慢慢的自然性成熟,急不得,急也没用。 任何操作,准确定位是首要。正是等等的程度不同,需要思考,需要对思考的诸多进行定位性选择。 未成年人的感觉和分析的思维教育,哪一个更重要?只是这样思考,模糊。少了一个根本,就是手段和目的的类分。 如果说目的是相对模糊的静态,手段总是相对清楚的动态,不说不是同类量,至少是很难作为同类量进行大小的比较。这是数学思维,在这里也可以说是科学思维了。 同为手段,哪一个重要,是感觉; 同为目的,哪一个重要,是分析。 我们学习的数学思维,几乎都是数学家们的思维,是他们的创新思维,体现的是人类思维的最高档次,综合性要求比较高。行为、思维、控制力和力量等方面仍处于生长中的未成年学生,仅仅是模仿就会有很大困难,更不要说是独立发现创新了。可见,把分析思维作为数学的教育教学目的,是目标了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前文中我说了,感觉就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从这个意义上看,分析思维就是感觉思维的某种形式化的集合,可以说感觉思维是分析思维的基础,也是基本。同为手段中,基础基本当然是教育教学的最重要了。 分析是发展了的人类文化文明的思维形式,源自于本能,不是本能。比之分析,感觉就更显人类思维的本能了。感知是知识性的感觉,也就是文化文明的感觉,无论是怎么的直接或是简单,即使是直接源自于人的思维本能,也不是人的思维的本能。 例如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图形,正常人都能看到,能看到这一图形的视觉感觉就是人的本能;能直接说出图形中的同位角,就是知识性感觉,就是数学的文化文明,不是本能了。我想啊,说直觉是天赋,应是仅指类似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等原始的本能性感觉。 文化文明的直觉源自于天赋,不是天赋,是后天的事。 同为手段中,感觉更显本能,本能的东西不需要教,但必须育。我在微博中经常说厕所里不需要教授,就是这个意思。同为手段中,可以少教和不需要教的东西多了,效率自然更高,感觉统帅分析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十年的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实践中,我把感觉锻炼作为宏观的教学手段,看来是蒙对了。今天说这些,是学习了一些教育教学理论后的思考。 今天的我,阅读《教育过程》,深感布鲁纳们提出的发现法能闻名于世,就是因为布鲁纳们认识到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性质之一样,他们根据自己的体验,讲了发现思维所需要的主要元素,比较实在。只要我们还需要发现法,这几个主要元素一个都不能少。 可惜的是他们提出了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程度上的不一样,没能根据这个不一样,对《教育过程》中提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准确定位。提出并重视了直觉感觉问题,没能认识到直觉感觉在未成年人教育教学中必须有的统帅性定位。
个人分类: 数学思维教育|19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胡大一:当今医学——问题在目的,而不是手段和方法
热度 1 fqng1008 2016-10-26 15:01
1 当今的医学问题出在目的上,而不是手段和方法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40多年的从医经历和大家一起讨论“理解医学,当合格的医生”这个问题。我认为,医学的目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了迷失,价值体系也出现了混乱。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认识:学医,当医生,就是等人得病,然后给人治病。因而引发了一种怪象:医生坐堂行医,老百姓只有等到身体不适时才想到去医院。来自医患双方的等待使健康得不到很好的预防。再加上近年来医疗体制中的趋利性诱导,医院和科室都在攀比收入,导致了过度医疗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医学目的的迷失。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发出警示:“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会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当今的医学问题出在目的上,而不是手段和方法。”时时考虑患者利益,一切为了人民健康,这才是医学的真正目的,也是医生的价值所在。医生治病固然重要,但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更责无旁贷。 医学是充满人文内涵的学科。 我认为医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要有同情心。每天面对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假如没有强烈的同情心,我们就不可能认真地关爱和救治患者。二是要有责任感。古语有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社会上有很多种职业,但只有医生这个职业是可以和良相相提并论的,就是因为它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 只有以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医学,才是公平公正的医学。回顾过去的二三十年,以心血管专业为例,大家把主要的人力、物力、精力都用在了攀比支架数目和搭桥数目上,却忽视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美国心脏协会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心血管疾病好比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患者就是落水者。心血管专科医生为了挽救这些落水者,拼命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器具,同时不分昼夜地苦练打捞本领。结果却事与愿违,多数落水者没等打捞上来就死了,即便幸运地被打捞上岸,也是奄奄一息,更糟糕的是落水者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想到一个浅显的道理:为什么不到上游去植树造林、筑堤修坝,预防河流的泛滥?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上游预防,而不是把所有的精力放在研究支架、搭桥等方面。 2 当我们推广某种药物或者治疗方式时,要看它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 理解医学的一个层面是要知道“人为什么会得病,怎样预防和控制疾病”。在这里,有另外一个观念需要被纠正——过度关注甚至迷信生物技术,忽略了疾病发生、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单一的生物技术难以维护人们的健康,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它。 我为什么一直推动双心医学的发展?就是想呼吁心血管专科医生要高度注意因为胸闷、气短、胸疼来就诊的患者。当我们不能用心血管学科的专业知识加以解释时,一定要考虑精神和心理因素,看看患者有没有焦虑、惊恐、 抑郁 的情绪。如果医生不能从更广阔的视野来了解和理解疾病,那么我们在利用现代化、高成本的生物技术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时,也不经意间制造了大量精神心理创伤,即所谓的医源性疾病。 理解医学的另一个层面是“走出传统经验医学模式,走向循证医学和价值医学”。我认为,传统医学是根据经验用一种药物治疗某种表象,忽视了疾病的本质和患者的预后。而“走向循证医学”意味着:当我们推广某种药物或者治疗方式时,要看它与传统治疗相比,能不能让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不但要延长寿命,还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医生的职业价值和研发生物技术的价值一定要体现在让患者和社会获益,这就是价值医学。什么是价值?价值不是你能做完全闭塞性病变,他能做分叉性病变……我认为医生应该坐下来想清楚:你所采用的医疗手段会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想不清楚,而是把价值认定为高难技术的开展、职称的晋升,那么这是对社会不负责任。医生不从患者利益出发,而是一味地使用高难技术,只因为它们新或者收费高,甚至只因为自己擅长,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 譬如近5年来,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我国几乎是100%地使用药物支架,这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看到的。药物支架有其先进的一面,同时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比如会引起血栓。我国的支架数每年递增30%,已经突破30万,很快就可能成为除美国以外支架用量最多的国家,而且用的都是最贵的、存在血栓隐患的支架。那么,做了这么多支架后,患者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真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呢?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究,我们根本没有令人信服的数据。相比之下,日本、美国、英国都有这方面的数据。美国和英国的资料表明:12%的稳定冠心病患者不需要放支架;38%的患者可做可不做,用药就够了;只有一半的患者确实需要放支架。类似的相关研究是我国的医生应该正视的。 只有真正给患者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技术,才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3 医生在做临床决策时,一定要站在大卫生、大健康的角度来看问题 “ 理解医学,做合格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临床决策。当我们面对一个公共健康问题,如我国高血压的整体防控,或者面对一位具体的高血压患者时,我们该怎么做,这就称之为“临床决策”。当下,医生在做临床决策时一定要跳出单纯的生物技术范畴,站在大卫生、大健康的角度来看问题。 第一,医生做临床决策,首先要尊重患者,考虑到患者的价值取向和对治疗的预期。我们医院有一位80多岁的老教授,有稳定的心绞痛,很多医生都劝他做搭桥或者支架,但他明确表示不愿意做这些,希望接受药物治疗。这位老教授认为自己已经80多岁了,接受支架后长期吃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万一出血,风险更大。由此可见,在治疗时,医生不能一厢情愿,不能给患者强加“你要不这么做,你就没救”的想法。 第二,医生做临床决策,一定要考虑到伦理和法规。现在大家特别热衷于追求新技术,然而在一个技术尚不成熟的时候,绝对不能一哄而起,要严格遵守法规管理。 第三,医生做临床决策,要考虑到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医疗保健体系,以及患者的经济状况。例如,西部偏远农村的乡村卫生院里可能只有复降片,或者国产的2~3块钱100片的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片等,不可能有北京三甲医院药房里8块钱、10块钱1片的降压药。因此有些医生说,应该禁用这类便宜药,这种说法显然没有考虑到各类患者不同的医保状况和经济状况。 第四,医生要充分考虑你所使用的药物和技术的临床证据,以及自己和本单位的技术水平,不打无把握之仗。 和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某医院院长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钻研专业医学技术,还要懂经济。早上查房时,先到出院处看看患者还剩多少钱,还够做什么检查,一定要让患者把钱花光了才能走。我认为教唆医生做这种事情的院长是非常没有档次的院长。现在很多医生都养成了一种惯性思维,看到患者后老想着能运用什么技术。比如在体检中心,检查项目眼花缭乱,医生只想着患者能支付起哪个档次的体检套餐,而不想想患者真正需要什么。医生必须谨记,千万不要在患者身上做不需要的事情,反过来想想患者需要什么,把该做的做好。 4 医生的工作不只是研发技术,更要看技术对于患者而言有没有价值 在前面,我强调医生一定要有同情心,有责任感。为什么?因为医生的工作不只是研发技术,更要看技术能不能给患者带来福音。这就是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医生要从社会层面推动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尤其是要保护贫困人群的健康权利。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呢?这方面最经典的案例就是贫困地区先心病患儿的救治。近些年来,先心病的救治技术突飞猛进,过去一些简单的先心病需要开胸,现在用介入技术就能封堵;过去一些复杂的先心病,现在依靠手术就可以治疗成功。但是,我国大部分等待救治的先心病患者生活在贫困农村,他们没有完善的医疗保障,难以负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还有一些患者因为没能及时发现,被误诊、漏诊,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技术固然很先进,但患者也很无奈。当技术对于患者而言不可及时,技术就没有价值。因此,与学习、掌握、研发技术相比,医生更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和推动那些成熟的、有证据的、可能实现价值的技术到达有需要的患者。 现阶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生物技术非常先进,溶栓药物的效果也受到肯定,我们还可以在导管室直接、快速地用支架开通血管挽救生命。但是大家知道,急性心肌梗死能否救治和能够救治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时间。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的大医院,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患者到达医院的时间太晚了,不规范的急救流程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为例,患者被送来后,急诊室呼叫值班的二线医生,如果被呼叫的二线医生不是心血管专科医生,他还要再去找心血管专科的值班医生,然后把患者先收到监护室,最后才到导管室。这样的流程显然是不合理的,是在耽误患者的时间。 要实现生物技术的救治价值,使技术到达有需要的患者,尤其要求在时间上分秒必争时,医院必须进行服务流程、服务模式的优化和简化。现在更为严峻的现状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许多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外无序流动,有的救护系统甚至舍近求远。即便支架再好、医生技术再熟练,也不足以使一个迫切需要救治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 5 医生不但要重视疾病最后的诊治结果,还要留心诊治的全过程 医学是最需要学点哲学的学科。在学医和从医的过程中,诊治疾病无不充满了哲学道理。比如,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共性和个性”,就反映了“读医学教科书和临床实践”的关系。我们刚进医学院,或者初出校门当医生时,更多的是接触书本知识。书本概括的是共性知识,例如心绞痛,它一定强调疼痛部位在胸骨后或者心前区,持续的时间常常是3~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诱发因素多为体力活动,如赶公交车、快步走路,缓解方式是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 然而实践中并非每个人都表现出这样的症状。我曾接诊过一个患者,他的主要表现是咽喉疼,在耳鼻喉科看了多次也没查出原因。患者说自己骑车上下班,每次骑到上坡的时候发作,发作后下车休息就好转,下坡时从未发作过。当时耳鼻喉科根据患者讲述的发病特点将患者转给了我,我仔细检查发现这个患者真正的病因竟是心绞痛。仔细想想, 咽喉炎 怎么可能上坡就疼,2 ~ 3 分钟缓解,下坡从来没疼过呢?这位患者除了部位不典型,诱发原因、疼痛时间、缓解方式都符合典型心绞痛。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看到的患者都是不同的,每个患者都有个性,疾病的共性存在于患者的个性当中。所以,医生在接诊时,一定要将疾病的共性和患者的个性有机结合,才能做好诊断。 上学时,我的老师还特别教我们要学会一元化思考,注意排除疾病。比如一个患者可能有发烧、腹痛等多种症状,如果我们能用一种疾病解释所有的症状,那这种诊断就是最靠谱的。我们总不能说,发烧是一个原因,腹痛是另一个原因,腹泻是第三个原因。“每一个症状都要对应一个病因”的思维方法一定是错误的。医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不否认一位患者可能同时存在两种或多种疾病,但最可能的诊断还是,他的若干种临床表现都源自一种疾病。 医生诊断疾病要注意运用哲学的思考方式,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合格的医生不但要重视疾病最后的诊治结果,还要留心诊治的全过程。这是非常重要的。看见了变化,又找到了根据,需要总结规律。要是到患者出院时还没搞清楚,就要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要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随访疾病的全过程应该成为医生的习惯。现在,我们很多医生给高血压患者开完药,至于患者回家后吃不吃,能不能把血压降下来,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他就不管了。 医生要想不断提高,一定要坚持哲学的思考,要认真追踪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才能从经验不多的医生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医生。 哲学的思考体现在善于观察和联想,由表及里,透过现象了解疾病的本质。医学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叫“综合征”,例如预激综合征、X综合征。什么是综合征?就是一个患者同时出现了两种、三种,甚至更多的症状、体征与临床表现,但所有这些表现似乎是一个疾病从不同角度的展示。医学往往是从观察入手的,开始时只是看到若干现象。我刚刚讲到,尽量用一种疾病解释患者同时出现的若干体征和症状。由于大家不能一次就看穿疾病的本质,所以医学界提出了“综合征”的概念,即若干症状、体征的组合,通过联想认为这个组合很可能是一个疾病,再通过科学的研究证实本质,最后找到根治的方法。 6 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四面旗帜,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 1985 年我去美国,读美国的一部教科书,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五指诊断模式”。以五根手指为记忆线索,强调诊断的基本功。 首先是问好病史。问好病史既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症状、病史,也是医患沟通的开始。只有问好病史,才能让患者在第一次面对一个生疏的医生时树立信心。 第二步是物理诊断的基本功:望、触、扣、听。听诊器是必须戴的。我们有些介入医生不戴听诊器,有的大学领导甚至公开地讲:听诊器是煤油灯,CT、核磁、冠状动脉造影是日光灯,谁戴听诊器谁就落后黑暗,上来就造影才是光明和先进。这是不符合临床规律的。 第三步是简单易行、价格低廉、诊断意义明确的床旁检查。我特别强调心血管专科医生要看好心电图、X线片,注意血尿便常规检查。这些简单的床旁检查往往可以提供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四步是成本高一点、无创或创伤不大的技术,如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第五步才是成本高、有创伤的检查手段,如CT、核磁、冠状动脉造影等。现在有些医生忽略基本技能,直奔最贵的创伤性检查,这就完全本末倒置了。根据我的经验,相当多的心血管疾病靠前三步就可以诊断出来,必要时再用第四步,比较少的患者需要用第五步。 医生的一生要在三种不同身份之间转换:实践者、教育者、探索者。医生每天都在看病,都在实践,所以是实践者。医生要带学生,培养下级医生,同时还有责任做健康教育。医生不要把健康教育局限于上电视做节目或者开设健康大课堂。实际上,医生每天都可以做健康教育。比如你接诊了一位心肌梗死患者,他平时喜欢吸烟,你给他做了支架后应该跟他讲清楚:“你以后不能吸烟,吸烟可能会使得心肌梗死再发,而且容易长血栓。”又比如你接诊了一个 肥胖 的青少年,他喜欢喝含糖高的饮料。那么你有责任告诉他和他的父母:“这孩子应该控制体重,如果不控制体重,长大以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险就会增加。”医生不光要查房、看门诊,还应该做好健康教育,从这个角度而言,医生就是教育者。除此之外,学医、行医永无止境。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面临大量未知的疾病,真正能够找到病因并根治的寥寥无几,所以医生的一生更多的是在探索。 针对目前医疗卫生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我总结了“四面旗帜和三个回归”,即高举公益、预防、规范、创新四面旗帜,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回归基本功。 7 当医生是一种使命,一种探索,成就合格医生的过程就是锲而不舍的追求过程 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医学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受到趋利性影响,衍生出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现象。这些负面因素动摇了一些医生的信念,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医生在成长过程中更要耐得住寂寞、自强不息、锲而不舍。 不知大家是否读过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里面有一段关于“手中剑、心中剑”的对话。那本来是模仿禅宗教义的一段对话,我觉得,这段话用来描述医生的成长过程也十分贴切。“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这是医生成长的第一阶段,刚刚毕业走进医院,缺乏临床经验,对医学的理解和对患者诊断治疗的把控都感觉心中无数,更谈不上做高水平的科研了。“手中有剑,心中无剑”,这是医生成长的第二阶段,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技术水平逐步提高,但对科研和整个医学大局的把控还是心中没有底。“手中有剑,心中有剑”,这是医生成长的第三阶段,进入职业发展期,不但技术应用得越来越好,对医学的理解也愈发透彻,尤其是科研水平越来越高。年龄更大一点,经验进一步积累,就进入了“手中无剑,心中有剑”的阶段。这个阶段更多的职责是做学科的领军人物。像吴英恺教授,他是个外科医生,自己很早就不做外科手术了,他主要是领导他的学术团队前进。我认为,他的贡献比不停做手术的人更大。 在这里,我还想说一点,当医生成长到一定高度时,要把技术让给年轻人做,学会让贤。我们国家有些技术发展之所以较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开明的传承机制。事实上,以很多外科技术为例,医生过了40岁,就不是掌握新技术最好的年龄了。但是非常遗憾,现在很多老医生是想等自己会了之后再让年轻人做,而不是在关键的时候扶年轻人一把,帮助年青一代更快地成长。 当医生是一种使命,我做了这么多年医生,也走了不少医院,但我始终在探索医学的发展,坚持自己的理想执著地追求。成就合格医生的过程就是锲而不舍的追求过程。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理解医学,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医生。 附胡大一:正确认识冠心病,别做过度治疗 现在医学检查和化验技术越来越多,令人眼花缭乱。一次豪华体检套餐少则上千,多则数万。患者对检查化验结果了解很少,医生往往由于忙而不能给以充分解释。很多与疾病无关的检查结果,被患者误认为大事,导致不必要的焦急甚至惊恐,同时诱导进一步的过度检查,过度医疗。 我把日常医疗工作中发现患者经常困惑的问题逐一整理出来,与公众与广大患者沟通。 一、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心律 不少患者看到心电图上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 我们的心脏是先有电兴奋后有机械收缩。心脏的电兴奋由右心房上方的窦房结首先发放电脉肿,窦房结活动的频率受自主神经(交感和速走)神经控制,就像中医讲的阴阳。交感兴奋时心率就快,迷走兴奋时心律就慢。白日、运动、激动、受惊吓、饮浓茶、咖啡时交感兴奋,窦房结的电活动就加快。安静、入睡时窦房结电活动就减慢。甚至一呼一吸,交感迷走就会交替兴奋,吸气时窦性心率就稍快,呼气时窦性心率就减慢。 因此窦性心律不齐是正常健康的表现,而非心律失常。 二、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 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体检或因其它病就诊时偶然发现。 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我看过很多儿童早搏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早搏数1万至2万多,孩子们无一人有症状。但成年人有症状者很多,症状可能与早搏有关,也可能与焦虑有关。因对早搏不了解,或医生对早搏未做解释或者错误解释。 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但早搏不是独立的疾病,也不具有独立的风险。没有心脏病的早搏,最好的治疗是不用药、不治疗。有心脏病的早搏,应治疗基础心脏病而不治早搏。CAST研究显示,有心肌梗死、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患者,越积极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猝死越多。 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 三、正确对待心率减缓 看到心电图上报告窦性心动过缓,有的患者也会紧张。有时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患者吃了β受体阻滞剂,心电图报告说心率每分钟53次或48次/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但也不敢再吃药了,自己停药。实际上,心率的合理适度减慢是对心脏的保护。 人的一生,无论白天黑夜,工作或入睡,心脏都在不停跳动。心率慢一些,让心脏不过劳,有益于心脏的健康。大家都知道,长期坚持有氧运动的人更健康,他们的心率也比较慢。 值得注意的一个有趣现象是:无论是动物还是人,一生心跳似乎是“定数”。心率慢的寿命往往超过心率快的。老鼠心跳每分钟500次,寿命两年;乌龟心率每分种6次,可活八百年。 只要无不适的症状,心率静息时每分50+次,甚至47-48次不必紧张,不需用起搏器治疗。冠心病的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后心率降至53次/分,偶尔47-48次/分,只要无不适感觉,别停药,也不需减量。 四、不盲目接受起搏治疗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如果一个长间歇是2秒,每分钟60秒,60除以2就是每分钟最慢心率30次;如长间歇为3秒,每分钟最慢心率就是20次;长间歇如为4秒,每分钟最慢心率就是15次。这些数字往往会令人焦急、紧张甚至惊恐。 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须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 五、心电图要注意区分类型 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上如报告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要区分是I型还是II型。如为I型,又无临床症状,不需治疗。如为II型可能需要起搏治疗。 我看到不少动态心电图报告常把I型误报为II型,易误导过度起搏。如看到心电图报告为II度房室传导阻滞,又毫无症状,要找有经验的医生认真看看,别盲目接受起搏。 六、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 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讲起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被戴上冠心病“帽子”的起因就是心电图当年报告有ST-T改变,结论是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就是冠心病。被打右派几年后还被平了反;被误扣上冠心病“帽子”,竟然一扣几十年? 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30-40年前,肉蛋油糖都凭票供应,“三高”的人很少)、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 这些中青年女性常描述有胸闷、憋气甚至有夜间惊醒,自述濒死感,大多为焦虑惊恐症状。在“双心”门诊治疗后,疗效非常好。 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仅因为心电图报告的ST-T改变被CT、被造影,接受大量放射线。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 七、正确理解超声心动图报告 超声心动图报告单上有时会写着很多术语,如: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等。上述这些情况是正常人可见的正常现象。就象家里的门关的再严也有空气能透过来,千万别紧张。 八、遏制CT支架飞 现在体检中CT用的较多,有些地方甚至很滥。CT体检报告常看到一些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斑块。如无症状,没有心绞病,别轻易进行造影和支架;必要时可做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评估。 如有胸痛胸闷症状,要找常年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好好分析一下是不是心绞痛。 如果在门诊碰到“三句半”----有胸痛,不典型,咋办?造影!动员造影,不必盲目马上住院。碰到这样的“三句半”,须谨慎决策。 冠状动脉CT发现肌桥,千万不要盲目接受支架或搭桥治疗。 九、稳定的心绞痛不一定要做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要犹豫,支架越快越好!得了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支架可挽救生命。 心绞痛虽稳定,但用药后心绞痛不能满意控制,支架有助于更好缓解心绞痛症状。 如心绞痛稳定,药物治疗后病情稳定,症状控制满意,不要轻意放支架,要找临床医生评估。 如心绞痛稳定,用药后症状消失或很少发生,做支架没有必要。 我完全不同意以下一些说法: 1. “只要狭窄70%就置入支架”:体检冠状动脉CT发现70%左右或更轻的狭窄,没有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做心电图负荷试验,阴性,做支架意义不大,甚至带来风险。这种情况下支架可能比自身病变风险更大。 狭窄不到70%不需置入支架。但是,狭窄70%是否一定要置入支架,要认真评估患者临床症状决定。有无心绞痛?病情是不是稳定?狭窄血管供血的心肌范围?药物的疗效如何等等。 如病情稳定,药效好,狭窄血管不是主要大血管,不需置入支架。 2. “不下支架随时会有危险” 需要注意的是,如病情稳定,下支架比不下支架危险!支架会扩破稳定斑块,斑块破裂血栓随之而来。支架、尤其药物支架本身是个长期有血栓风险的血管内金属异物。放多了风险更大。 3. 左主干、多支血管病变,又有糖尿病,“能搭桥也能支架,搭桥要开胸,支架不开胸”。 这是骗人的说法!这种情况搭桥的远期效果优于支架。 4. “搭桥只管10年”。 不对!用患者自身的乳内动脉搭桥,10年后95%的桥血管还通畅。保护好主干道(左主干),长治久安。 十、支架不过三 即使需用支架治疗,大多不应超过三个。需要三个或更多支架的患者,心内外科要进行会诊。左主干、前降支近端、多支血管有病变尤其有糖尿病者,搭桥手术远期效果优于支架。 美国的支架记录是在同一个患者做了27次手术,植入67个支架,这位支架医生已在监狱服刑。太多支架,太多风险;支架多,风险大。 我常常讲,不是我们能做什么,关键是如何对患者更好。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医生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观不能改变。过度医疗伤害患者利益的同时,也伤害医生职业尊严!“明智选择”行动和提倡患者参与决策,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对于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质量,进而实现医患和谐和社会和谐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个人分类: 临床研习|1253 次阅读|1 个评论
不以成败论英雄
热度 31 武际可 2015-7-15 07:52
不以成败论英雄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社会上人们熙来攘往,无不忙碌于得到更大的权、更多的钱、更高的名望。 如果这三样中至少有一样达到目的,便可以目为“成功”者,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失败者。几千年来的史书,在评论历史人物时,大半就是持的这种观点, “成王败寇”。 时下流传的说法:“不想当部长的干部不是好干部”,“不想当将军的军人不是好军人”,“不想当院士的教授不是好教授”,“毕业四年后手里没有百万元,就别来见我这个老师”,整个社会都以空前的强度驱使年轻人向“成功”奋进。 偶然读书,读到明代正德年间一位进士,曾做过地方官的钱琦说:“论人物当论是非,不当论成败。若以成败论,则世之诡道成功者,岂皆足称者邪 ? 是,则困辱终身不足耻;非,则功名振世不足道。彼以成败评豪杰者,市儿之见也。” 短短几句话,称得上是一副清凉剂。他告诉人们,谈论成功首先要谈论取得成功的手段和方法,也就是要论是非。宁愿“困辱终身”也要行得“是”。那种为取得“成功”不择手段,是应当鄙视的。 唐代李世民,是杀兄弑弟夺得皇位的。为了永久坐稳皇位,把十个侄儿尽数杀死,可谓斩草除根。这本来是灭绝人性的勾当,却受到许多历史书上盛赞。不仅如此,李世民为了粉饰罪行,还开启皇帝检视起居注的先例,并且唆使亲近的知识分子,按照自己的意思编造起居注。所以唐朝留下来美化李世民的档案和史料,你敢相信吗? 宋朝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中记录了李世民临死前同儿子李治的一段对话。上谓太子曰: “ 李世勣才智有馀,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 五月,戊午,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世勣为叠州都督;世勣受诏,不至家而去。 读了这段话,令人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幸亏李世勣接到李世民下的贬官的命令后,连家都没有回就去赴任了,要是回一趟家或稍微犹豫一下,脑袋就要搬家了!这就是历代史书上颂扬的这位“从谏如流”的皇帝对待有才干的臣子的办法。 从夺位到传位,李世民的确是一位凭借“诡道”而“成功者”。但世人历代称道为“一代明君”,这不就是钱琦说的一种“市儿之见”吗。可见“市儿之见”,也会成为一种压倒多数人的见解。 李世民的是非已经是一千多年以前的事了。陈陈相因对古人的歌颂似乎已成定论,离现在太远。说一点当代的“成功者”,也许能够唤醒我们的是非观。 曾经炙手可热的陈伯达, 1946 年写了一本《中国的四大家族》, 指控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 / 陈立夫四大家族,说他们以权谋私,官商兼顾,其产业遍及房地产、金融业、工业、农业、商业和新闻出版等各领域。书中引用大量考证和注释,表明言之凿凿,好像的确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各界的注意。陈伯达作为近代著名的史学家的学术地位也由此奠定。所以 1949 年陈伯达出任中科院首任副院长(院长郭沫若), 1955 年中科院首选学部委员,陈伯达又是当然的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学部委员人选。 岂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情况大量公诸于世。人们才知道,陈伯达这本书的失实错谬,不下百处。他将所有与蒋宋孔陈的姓氏名讳有点关系的公私工商产业都归到这四人的名下。尤其是对陈果夫、陈立夫,简直达到栽赃诬陷的地步。在国民党里,二陈的清廉是有名的。 20 世纪 50 年代初,陈果夫在香港看病没钱乘车,是蒋介石拨款救急。陈立夫在台湾受排挤赴美,自办养鸡场赖以谋生, 1000 美元的启动资金,还是跟孔家借的。 陈伯达后来倒了,是因为他跟错了人,现在终于能够谈论他的是非了。不过他的学术上的“成功”的是非并没有被人“清算”过,他的史学家的学术地位也似乎并未撼动。 以上举的两例说明,为了成功,手段可以不那么高尚。甚至手段是灭绝人性的和卑鄙的。 随着反腐的深入开展,人们看到了一批军级以上的将军是靠行贿“成功的”,一些院士教授是靠抄袭、伪造学历、拼凑虚假的学术著作和走门子“成功的”,一些亿万富翁是靠特权攫取国家财富“成功的”。一句话,所谓腐败分子,就是凭借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成功”的一群人。反腐败,就是要认真地查一查,那些人的“成功”的手段,体面不体面,手段高尚不高尚。就是说,只看成败论英雄的时代过去了。要论一论“成功”者手段的是非了。 有一种说法,“只要目的高尚,可以不择手段。”“为了善,可以恶。”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一篇短篇小说中说“ 黄狸黑狸,得鼠者雄” ,也是这个意思。 这种看法恰好可以为我们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来辩护。为了后来当皇帝实施各种“德政”,李世民杀兄弑弟是必要的;为了打倒蒋介石,陈伯达不顾事实拼凑“学术著作”也是必要的。孙子云:“兵,诡道也。”这,的确又是一番道理。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文明,连作战的敌对双方,也要遵守国际公约,不准使用细菌战、毒气战,不准虐待俘虏等等,看来连敌对之间“兵,诡道也”也不能不择手段了,何况对于同胞兄弟,对于相同的种族之间,就更应当有是非。那种不惜一切手段,只要成功,恐怕未必行得通了。 为了维护人类文明,为了深入进行反腐败,看来对任何事情还是要问一问是非。问一问手段的是非。不能只看目的和结果不看手段。不能一味地“成王败寇”。 所以,应当不以成败论英雄。 参考文献 启之,目的与手段:文革思维今与昔,《炎黄春秋》 2015 年,第 3 期
个人分类: 科学杂谈|17493 次阅读|31 个评论
[转载]【犯罪】【黑帮追缉令 Bad Country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4-7 13:03
导演 : Chris Brinker 编剧 : Jonathan Hirschbein / Tom Abernathy 主演 : 威廉·达福 / 艾米·斯马特 / 马特·狄龙 / 尼尔·麦克唐纳 类型: 剧情 / 动作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5-19(瑞典) 片长: 95分钟 又名: 坏国良民 IMDb链接: tt2350892 《黑帮追缉令》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侦探卡特逮捕了职业杀手维兰德,他面临着终身监禁与失去家人的制裁。为了保留自由之身,他选择成为线人。另一方面,大老板芦丁感觉事情即将败露,使用非法的手段污蔑维兰德的家人。至此,三方陷入混战中……   本片根据80年代真实事件改编,描述路易斯安那州的资的探员巴德卡特(威廉达佛 饰),说服杀手杰西威德(麦特迪伦 饰)为线人卧底在南方最大的黑道组织里,但因为身分曝光让他们成为被追杀的目标……本片《神鬼尖兵》制片克里斯布尔克执导,《偷天抢地》麦特迪伦、《蜘蛛人3》威廉达佛等硬底子巨星演出,火爆的动作场面,替观众揭开一场杀戮游戏。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2032334
31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动作]【14火爆动作犯罪】【黑帮追缉令】【BluRay-720P.MKV】【
lcj2212916 2014-3-31 22:24
译  名 黑帮追缉令 片  名 Bad Country 年  代 201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动作/犯罪/剧情/神秘/惊悚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英中/简/繁/英 评  分 5.7/10 from 1,468 users 链  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2350892 文件格式 x264 + 5.1 AC3 @ mkv 视频尺寸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2.22 GB 片  长 104 Min 导  演 Chris Brinker 主  演 Amy Smart ... Lynn Weiland      Neal McDonough ... Kiersey      Willem Dafoe ... Bud Carter      Matt Dillon ... Jesse Weiland      Tom Berenger ... Lutin      J.D. Evermore ... Murphy - Captain of the Guards      Bill Duke ... Nokes      Chris Marquette ... Fitch      Kevin Chapman ... Morris      Christopher Denham ... Tommy Weiland      Frederick Weller ... Shepherd      Dane Rhodes ... Billings      Don Yesso ... Captain Bannock      Ritchie Montgomery ... Nady Grace      Alex Solowitz ... Buzz McKinnnon 影片简介:   《黑帮追缉令》由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侦探卡特逮捕了职业杀手维兰德,他面临着终身监禁与失去家人的制裁。为了保留自由之身,他选择成为线人。另一方面,大老板芦丁感觉事情即将败露,使用非法的手段污蔑维兰德的家人。至此,三方陷入混战中…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535722
16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诺奖】是【手段】,不是【目的】
热度 10 outcrop 2013-10-10 09:07
教育,从被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被洗脑的过程,无论哪个国家都一样;这是一个直白但不大好让人接受的说法;但事实如此,我认为比蒙上各种美丽的外衣来得实在。 教育体系这条生产线的品质,决定了教育出来的产品的质量。不幸的是,我们的教育体系不太好,导致很多本该独立的思考被歪曲,有些本该保有的品质却被抹去——虽然谁都不愿意,但个体是很难改变系统的属性和其惯性。 比如,我们的教育,决定了很大多数人分不清两个概念:【手段】与【目的】——对诺奖的态度,就是很具体典型的例子。我认为【手段】与【目的】的区别,小学就应该能清楚,最多初中就该能明确坚定的区分两者的意义差别。但不幸的是,这点能力在很多人脑子里,被抹去了;这也是我常觉得中国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之前反复聊过几次【手段】与【目的】的区别,但每次聊完,还是老样子;比如我找到一篇之前的博文: 把【手段】当做【目的】 回到诺奖,其本身和幼稚园小朋友的小红花、上学时候的奖状、科学网的小红花、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等,都是一个性质——都是【手段】,但决不能构成目的! 那么诺奖的【目的】是什么?简单的说, 诺贝尔在遗嘱中写的很清楚:“……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所以,诺奖的目的,决不是诸如:“怎么获取诺奖”、“诺奖人才的培养”、“我们什么时候得到诺奖”……之类的观点——这和我们聊如何讨巧的获取科学网的小红花,而不是如何有效碰撞交流思想一样幼稚可笑。 还有人一本正经的总结诺奖获得者的成长学习经验,说的头头是道;但我觉得和 《 鸽子效应 》 没什么区别——丝毫不考虑诺奖的初衷与目的——为人类作贡献。 把诺奖本身当作科研的目的,不能不说是学者的悲哀。 所以我说,热聊诺奖,很多人大方向就聊偏了,偏离了事物的本质很厉害。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3778 次阅读|28 个评论
[转载]万钢:发展生物燃气产业是克霾减排有效手段
热度 1 mhchx 2013-7-4 14:46
  生物 燃气 产业商业模式应用推进现场会今天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考察了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德青源生物燃气科技产业化基地、延庆县前黑龙庙生物燃气科技示范村。在与专家和企业代表座谈时,万钢强调,发展生物燃气产业是克霾减排的有效手段。    万钢 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利用方式变革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化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加剧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限制作用逐渐显现,大力发展以生物质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选择。   万钢强调,发展生物燃气产业是促进 克霾 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是发展清洁能源缓解化石能源短缺、维护能源安全的重要力量,更是实施清洁能源支撑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要重视基础和理论研究、产业链建设和产品开发、商业模式、政策四个方面的创新。要准确把握生物燃气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凝练和推广多元化、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技术集成和工艺流程,制定标准并探索建立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生物燃气科技示范企业和科技产业化基地,最终培育形成生物燃气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创我国生物燃气产业发展新局面。   据了解,本次现场会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关于发展 生物质能源 的具体要求,以生物燃气科技创新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引导培育生物燃气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新农村和城镇建设中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促进节能克霾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北京市市委常委牛有成等参加了考察和座谈。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主持座谈会。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生物质联盟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理事长马隆龙、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潘文智等在座谈会上发言。来自科技部、北京市、延庆县、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新奥集团公司、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政府、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共计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记者马爱平) 来源: 科技日报 , 2013年07月03日
个人分类: 新闻|1696 次阅读|1 个评论
关于如何获取人类基因组的某个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基因
supershine 2013-4-25 15:21
查找资料时遇到了这个问题,于是简单整理了一下,方法应该很多,只要适用就好。 欢迎拍砖。 当我们深入研究一个基因(比如说人类的某个基因)时,不可避免地会需要了解这个基因在其他物种中的同源性或者说保守性(这里面精确的词汇该怎么描述我还不确定)。 NCBI上的HomoloGene数据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在Homologene数据库的搜索栏里输入感兴趣的基因名,就可以看到进化保守性信息。NCBI还会提供不同物种间该基因的序列比对,保守结构域等项目信息。 一般情况下,粗略了解一个基因在不同级别的生物物种里保守性使用HomoloGene足够了。 但如果有更精细的要求,可以参考如下帖子选择一个合适的方法。 这个帖子也是比较实用的帖子,被多次转载。 What is the best method to find orthologous genes of a species? - BioStar http://www.biostars.org/p/7568/ 祝好!
个人分类: 心得分享|14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微博】几点想法
等离子体科学 2012-9-21 21:21
今天是物理学会秋季会议第一天,上午照例是四个大会报告:两个国外的、两个国内的。 第一个是UCI的Ho教授,讲STM测量。结果很简单,就是不同晶格振动本征模式的能级测量。但是手段不简单——能测出来就是本事。这反映了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发展认识世界的新手段——这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之一。没有这些手段,即使理论上可以预言,但是探测不到还是不能算confirmed。物理物理,研究的就是物质——客观世界。所以一定是建立在客观的、实验的基础上的。 其实晶格的本征振动,在温度高的时候都会被激发起来。所以可以从能谱做相关得到相应的能级分布。但是这个能量非常低,更难测。所以要把温度降到1K左右——那些热振动本底基本都被抑制了,再专门激发某一个本征振动,就看得清楚。 物理测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用共振去激发某一本征模式。
个人分类: 学海无涯|3403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手段】当做【目的】
热度 6 outcrop 2012-7-30 07:54
我们很喜欢把手段当做了目的;比如: 发表论文是科研交流的手段,我们把数量当做目的; 诺贝尔奖是鼓励科研的手段,我们把获奖当做目的; 高校评估是促进教学科研的手段,我们还是当做目的; 奥数是促进数学学习的手段,我们把奖牌当做目的; 奥运是健身竞技精神的手段,我们把奖牌当做目的; 5楼蒋叔: 写博客是交流思想的手段,我们把写博客当做目的。 精选博文是鼓励写好博客的手段,我们把骗小红花当做目的。 推荐是鼓励和推广优秀博文的手段,我们把拉关系交换推荐当做目的。 然后还要假装认真反思:为什么我们达不到目的? 答案可能明显的不能再明显了——很多事情我们根本没把目的当目的 =============================关于博主============================= 博主的主要兴趣是:知识管理;相关兴趣有:语义网、机电及DIY、哲学与心理、信息安全、科幻等。 我的常用博客在科学网 (访问可点链接,下同); 新浪微博是@outcrop ,欢迎互粉;建了一个超级QQ群:17662971,希望能闲聊无白丁,欢迎加入;自己打理着一个 机电工程师 小网站,欢迎来玩。最近在科学网关注“ 科学网大学 ”,欢迎加入 科学网大学群组 讨论、尝试。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43 次阅读|14 个评论
拿科研经费的辅助性手段
热度 13 yzhang111 2011-10-22 22:05
我说的是在美国申请科研经费的不正之风,大家不借鉴也罢。主要是曝一下美帝的阴暗面。 首先要说明的是如果你的科研水平如饶毅施一公那样在top 1-5%的样子,有没有辅助性手段都可以得到充足的经费。但如果你的水平在top 5-10%的话,下面这些东西就派上用场了: 辅助手段1:多出去开会,多让领域同行认识你,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打广告。开会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要研究清楚领域内的同行最近有啥贡献,和你的研究有啥关系等等。这样在开会时很容易找到搭话的切入口。最好自己要有个poster,口头报告当然更好。类似我这种初学乍练的要主动出击,把那些人拉到自己的poster跟前“炫耀”一下自己最近的进展,探讨合作的可能性等问题。会议间隙的自由活动时间是专门设计用来让大家social的,酒吧里一坐,一瓶酒下肚,话就开始多。一般情况下一起下过馆子后大家就都成朋友了 。当然了,不能太势利眼,对待postdoc和学生要一视同仁,没准儿哪天会有个超级postdoc愿意和你一起工作或者今天的学生过两年成了大牛也不一定。假设我们自己是课题评阅人,我们是不是会更倾向一些自己熟悉的人呢?不怕你笑话,这招还真是系主任教的。有段时间因为自己太忙,没想去开会。你猜怎么着?系主任急了!呵呵。我说没时间,钱也不多。结果她告诉我,系里给你出钱,今年先给你两个,国内国际的随便选 。 辅助手段2:邀请领域同行到自己的地辖讲课。选你那个地方最好的季节,请你心仪的同行(可能会审你课题或论文的主儿,呵呵)到你那里做个seminar。这seminar是次要的,关键是联络感情,销售自己的科研成果,培养合作可能性,并避免具体科研上的正面冲突。叉一下:自己的科研最好是你独有的niche,和其他人直接竞争容易得罪人,尤其是不能跟原来的老板竞争 。一般人不喜欢直接谈及你的课题申请等等,因为这涉及隐私和利益冲突问题。所以最好别提他/她可能会审你的课题等事情。说说自己工作多努力可以。还有就是最好能把 自己地辖的牛人(院长系主任院士大家啥的)劝出来跟来宾见个面。住宿的地方和 一起吃晚饭的地方最好上点儿档次。总之得让来宾觉得自己挺受重视,而且没有任何人情压力才成(他/她自己会对你产生好感的,不需要强加,呵呵)。这也是美国系主任教的,别说我心眼儿多喔! 辅助手段3:课题本身最好多让几个内行外行们看看。这样最后的课题估计就可以做到谁都能看懂而且还有深度。这方面我挺喜欢我的系主任,因为他会给我召集几个牛人对我的课题申请进行深度预审。研究水平不成或课题申请写得太差,认识再多人都白搭。你得让人找到帮你说话的地方才成吧? 前两条有点儿不学好,目前我可是只用了最后一条,绝对算是标准好人 。据说前两条管用,但因为初学乍练还没派上太大用场 。国内 初学乍练 的同行非要借鉴的话我也拦不住,不过一定要控制好度,太过了就不够专业啦!下功夫搞好科研比什么都重要!
5082 次阅读|26 个评论
[转载]科学仪器已成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必备手段
sunapple 2010-11-11 09:25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各国政府竞相采取措施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而科学仪器设备已成抢占这一制高点的必备手段。科技部科研条件与财务司副司长吴学梯在日前举行的仪器仪表与绿色经济高峰论坛上作如是表示。这次论坛是在第21届多国仪器仪表学术会议暨展览会期间举行的。 在题为《十二五期间国家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发展的思考》的报告中,吴学梯说,原创性科学仪器设备往往会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带来崭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哈勃望远镜的发明,揭开了人类对星系研究的序幕;生物质谱的诞生,催生了蛋白质组学等生命科学研究的革命;2010年2月,离子阱质谱技术精确地测量了第117号元素锘的质量,使获得长寿命的超重元素成为可能;科学仪器不断创新,还促进了基因测序研究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 吴学梯提出,科学仪器设备自主研发水平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在有重大影响的商品化科学仪器设备方面,我国对世界的贡献基本为零;我国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特别是自主创新第一线科研人员手中的利器,基本上是发达国家的成熟商品。故此,要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其难度可想而知。 吴学梯强调,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科学仪器设备是光学、机械、电子、计算机、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领域各种高新技术的集成和结晶,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战略性产业;而涉及重大科技前沿、国防等敏感领域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其核心技术买不来,这便决定了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吴学梯说,近年来,我国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需求逐年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上万亿元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中,60%以上依赖进口,我国研发投入25%以上(上千亿元)用于购置科学仪器设备;其他行业如质检、环保、卫生、农业等领域,对科学仪器设备的需求亦逐渐增加,我国市场已成跨国仪器公司竞相争夺的重地。 在后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产业大调整、大革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超前部署,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引领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吴学梯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引领和支撑科技发展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第一,前沿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将依据我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部署,研发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有效支撑我国开展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有特色科学研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批我国需求量大、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科学仪器设备,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带动重要领域科学仪器设备整体水平提升,打破国外垄断。 第三,常规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将强化科技部门统筹作用,从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自由资金开发的科学仪器设备中择优,采取应用示范、实施后补助等方式,以使国产优质科学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壮大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朱广清) 《科学时报》 (2010-9-14 A1 要闻) 年会专题报告:关于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思考 仪器信息网2010-4-12 17:37:10点击561次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 www.instrument.com.cn )联合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于2010年4月9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有400多位嘉宾出席,同时吸引了30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2006-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开发。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科技部连续发布三个促进科学仪器发展规划,大力支持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目前,在政府、科研机构、仪器企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开发了一批新方法、攻克了一批核心技术、研发了一批科学仪器设备,其中有一些科学仪器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中低档仪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大幅提升,一些科学仪器企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能否借助这一契机,迈上新的台阶?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在2010年4月9日召开的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孙增奇处长作了 关于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思考的大会特约报告。 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处长 孙增奇先生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状况分析   孙增奇处长在报告中介绍了近20年来,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取得的主要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初步构建国家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专项支持和引导,形成了以规划布局、政策保障、科技立项为基础,专家咨询服务队伍、激励团队以及企业构成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东北科学仪器行业自主创新的活跃地区。并且认识上也有很大改变,科学仪器不仅仅是科研的支撑条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一批科学仪器。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已经攻克了金属原位分析技术等近百项核心技术,成功开发了深紫外能谱等重大科学装置。   3、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推进科学仪器的产业化。如,北分瑞利集团、聚光科技、天瑞仪器、普析通用等十几家产值超亿元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正不断成长壮大,并且组建了以企业为龙头的科学仪器技术战略联盟,搭建了仪器技术公共平台,积极推进国家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发展。   4、支撑科技发展,服务民生,为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提供支撑。如,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找水仪已经突破了150米直接找水的技术,已经在内蒙、吉林等找到了优质水源,现正在云南、贵州等地协助进行抗旱救灾。   5、一批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彰显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如长春激光所研制的全息光栅已经和国外的公司进行了合作;金属原位分析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已经进入欧美市场。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孙增奇处长认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有效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产学研结合都是在比较浅层次的合作,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合作机制,研发脱离用户的需求。   2、科学仪器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据报道,近些年来,我国每年购置进口科学仪器的金额达近千亿元,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美国自然基金会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和功能改进上的投入占科技经费的25%,而我国在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   3、多跟踪模仿,少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只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而且一批成果只停留在文章和专利上,成果转化率不高。   4、科学仪器企业数量多,小而全,核心竞争力弱。据统计,我国科学仪器生产厂家近一千家,大部分产值都低于一千万元;分析仪器厂家达二百多家,产值超一亿元的却不多,并且自主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单一。   5、高端科学仪器基本空白,中档产品性能不稳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并且制造原材料以及相关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中档仪器方面,我国虽然有一些产品,但性能还不够稳定,试剂、软件等配套设备还不全面,市场占有率不高;中高档仪器方面我国基本空白。     十二五期间,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可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针对这种可能的的转变,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应如何发展呢?孙增奇处长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大投入、创新观念模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力保证我国科研、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民生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国在2015年希望达到以下发展目标:    创新机制、体制和管理,构建完善的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体系;研发一批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科学仪器,实现产业化;攻克一批科学仪器关键技术,研发一批核心部件,提升重要领域科学仪器整体水平;强化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实现国产科学仪器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科学仪器企业集团。   最后,孙增奇处长指出,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根据国家技术创新的整体部署,结合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特点,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联盟。   2、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多元投入格局的形成。首先加大中央财政对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增加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银行对科学仪器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仪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对科学仪器企业的投资,大力支持科学仪器企业进入创业板、中小企业版等融资市场;通过科技担保,建立对自主创新科学仪器首台/套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有利于科学仪器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3、开展科学仪器成果示范,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广泛应用。鼓励科研人员利用国产科学仪器开展方法的研究、应用,不断拓展仪器的使用功能和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提高国产科学仪器的质量。通过组织用户示范等方式,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用户使用首台/套国产科学仪器,推进科学仪器的政府采购,大力培养国产科学仪器市场。   4、加强基地建设,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方面的基础作用;重点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立一批科学仪器工程化基地;建立科学仪器核心、关键部件研发平台;通过精密加工中心的建设,提高科学仪器关键部件的制造水平。   5、加强方法研究,从源头上,增强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测试技术和方法是科学仪器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其创新性往往决定着科学仪器的创新水平,所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测试技术和方法以及新产品、新原理、新工艺的研究力度,推动我国中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 年会专题报告:2009年我国科学测试仪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仪器信息网2010-4-12 16:13:34点击520次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www.instrument.com.cn)联合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于2010年4月9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有400多位嘉宾出席,同时吸引了30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明凯先生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朱明凯先生在会上作了题为2009年我国科学测试仪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的报告,朱明凯先生首先简单介绍了科学测试仪器的范围、地位及作用,然后着重分析了2009年科学测试仪器行业的发展状况,预测了2010年科学测试仪器行业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对策与建议。   1、科学仪器的范围、地位和作用   科学测试仪器是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分类标准(GB/T 4754-2002),通常科学测试仪器可以分为以下12个类别:分析仪器、光学仪器、试验机(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导航、气象、海洋专用仪器、农林牧渔专用仪器、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核子和核辐射测量仪器、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教学仪器、医用仪器。   2、2009年科学测试仪器行业的发展状况   朱明凯先生指出,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科学测试仪器行业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09年全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增长,但同比增长率是2006年以来低点。其经济运行模式呈现产销低速增长、进出口依然低谷徘徊、利润增幅高于产销、各专业发展差异性很大等特点。   另外,朱明凯先生还表示,我国科学测试仪器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已经取得了一批科技新成果;部分科学仪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国内上市成功,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受惠相关政策,创新平台建设加速,为行业应对危机、谋求发展提供了支撑。   不过,我国的科学测试仪器行业也面临不少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动力不足,自主牌产品市场处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两难状态,行业企业利润率低,企业科研投入能力不足。   3、2010年科学测试仪器行业的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科学测试仪器行业将继续保持比较好的发展态势:产销呈前高后低走势,利润增幅高于产销,进口将有两位数增长,出口快速回升,逆差难以缩小,部分行业企业扩展市场和提高经营规模将面临较大压力。   4、对策与建议   朱明凯先生建议:(1)增强信心,继续积极应对挑战;(2)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服务,创建名牌产品知名企业;(3)坚持自主创新,向中高端产品进军;(4)切实推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5)进一步改革开放,提高对外合作水平;(6)继续抓好行业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关于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思考 来源:北科创新方法资讯2010.4 上传日期:2010-5-20 点击率:109 次 字号大小:大 中 小 复制链接 我要留言 由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仪器信息网联合主办,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协办的2010年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 2010)于2010年4月9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隆重召开。会议有400多位嘉宾出席,同时吸引了30多家国内外权威媒体参与报道。   2006-2020年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科学仪器设备及检测技术的自主开发。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科技部连续发布三个促进科学仪器发展规划,大力支持科学仪器的自主研发。目前,在政府、科研机构、仪器企业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开发了一批新方法、攻克了一批核心技术、研发了一批科学仪器设备,其中有一些科学仪器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另外,中低档仪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大幅提升,一些科学仪器企业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能否借助这一契机,迈上新的台阶?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在2010年4月9日召开的2010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上,科技部条财司条件处孙增奇处长作了 关于十二五期间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的思考的大会特约报告。  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整体状况分析   孙增奇处长在报告中介绍了近20年来,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取得的主要成绩,具体内容如下:   1、初步构建国家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专项支持和引导,形成了以规划布局、政策保障、科技立项为基础,专家咨询服务队伍、激励团队以及企业构成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体系,形成了京津冀、长三角、东北科学仪器行业自主创新的活跃地区。并且认识上也有很大改变,科学仪器不仅仅是科研的支撑条件,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2、突破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一批科学仪器。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已经攻克了金属原位分析技术等近百项核心技术,成功开发了深紫外能谱等重大科学装置。   3、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推进科学仪器的产业化。如,北分瑞利集团、聚光科技、天瑞仪器、普析通用等十几家产值超亿元的科技型创新企业正不断成长壮大,并且组建了以企业为龙头的科学仪器技术战略联盟,搭建了仪器技术公共平台,积极推进国家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发展。   4、支撑科技发展,服务民生,为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提供支撑。如,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找水仪已经突破了150米直接找水的技术,已经在内蒙、吉林等找到了优质水源,现正在云南、贵州等地协助进行抗旱救灾。   5、一批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核心部件和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彰显我国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如长春激光所研制的全息光栅已经和国外的公司进行了合作;金属原位分析仪、原子荧光光谱仪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已经进入欧美市场。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国科学仪器行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孙增奇处长认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方面:   1、有效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具体表现在产学研结合都是在比较浅层次的合作,缺乏长期性、战略性的合作机制,研发脱离用户的需求。   2、科学仪器购置和自主研发投入比例严重失调。据报道,近些年来,我国每年购置进口科学仪器的金额达近千亿元,并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美国自然基金会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和功能改进上的投入占科技经费的25%,而我国在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   3、多跟踪模仿,少原始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只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而且一批成果只停留在文章和专利上,成果转化率不高。   4、科学仪器企业数量多,小而全,核心竞争力弱。据统计,我国科学仪器生产厂家近一千家,大部分产值都低于一千万元;分析仪器厂家达二百多家,产值超一亿元的却不多,并且自主研发能力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单一。   5、高端科学仪器基本空白,中档产品性能不稳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并且制造原材料以及相关产业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科学仪器行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中档仪器方面,我国虽然有一些产品,但性能还不够稳定,试剂、软件等配套设备还不全面,市场占有率不高;中高档仪器方面我国基本空白。   十二五期间,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考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可能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针对这种可能的的转变,我国科学仪器行业应如何发展呢?孙增奇处长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以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为核心,加大投入、创新观念模式,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有力保证我国科研、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民生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我国在2015年希望达到以下发展目标:   创新机制、体制和管理,构建完善的科学仪器自主创新体系;研发一批高精尖、高附加值的科学仪器,实现产业化;攻克一批科学仪器关键技术,研发一批核心部件,提升重要领域科学仪器整体水平;强化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示范,实现国产科学仪器的广泛应用,大幅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科学仪器企业集团。   最后,孙增奇处长指出,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采取的主要措施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建设。根据国家技术创新的整体部署,结合科学仪器自主创新的特点,构建一批科学仪器产业技术联盟。   2、推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多元投入格局的形成。首先加大中央财政对科学仪器自主研发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增加投入,推动企业成为投入的主体;积极引导银行对科学仪器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仪器企业融资担保机制;鼓励风险投资企业对科学仪器企业的投资,大力支持科学仪器企业进入创业板、中小企业版等融资市场;通过科技担保,建立对自主创新科学仪器首台/套的风险补偿机制;继续推进有利于科学仪器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   3、开展科学仪器成果示范,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广泛应用。鼓励科研人员利用国产科学仪器开展方法的研究、应用,不断拓展仪器的使用功能和应用范围,进一步完善、提高国产科学仪器的质量。通过组织用户示范等方式,支持产学研结合,鼓励用户使用首台/套国产科学仪器,推进科学仪器的政府采购,大力培养国产科学仪器市场。   4、加强基地建设,促进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持续开展。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分析测试中心在科学仪器自主研发方面的基础作用;重点利用国家工程中心等基础设施,建立一批科学仪器工程化基地;建立科学仪器核心、关键部件研发平台;通过精密加工中心的建设,提高科学仪器关键部件的制造水平。   5、加强方法研究,从源头上,增强科学仪器自主创新能力。测试技术和方法是科学仪器原始创新的重要来源,其创新性往往决定着科学仪器的创新水平,所以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测试技术和方法以及新产品、新原理、新工艺的研究力度,推动我国中高端科学仪器的自主创新。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自:仪众国际( www.1718china.com ) http://www.1718china.com/pdyj/cimaNews/cimaNews.asp?chinacity=0d=8140 {文章来源:仪众国际( www.1718china.com ) http://www.1718china.com/pdyj/cimaNews/0-8140index.html } 发信人:luping(石头),信区:OurGarden 标题:希望针对冬天大开窗户写进业主公约 发信站:瀚海星云(2010年11月11日04:44:37星期四),站内信件WWWPOST 大冬天的窗户开一半以下透透气是可以接受的,可是按面积收费之后,总会有一些花了 钱就跟大爷似的,家里热的不得了,窗户成天大开着那种。针对这个现象,公众和物业 应起到监督作用,该曝光就曝光,并且可以加进罚款措施。 转篇帖子: 中国人在德国吃饭被训斥:钱是您的,资源是大家的   德国是个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说到奔驰、宝马、西门子、博世没有人不知 道,世界上用于核反应堆中最好的核心泵是在德国一个小镇上产生的。在这样一个发达 国家,人们的生活一定是纸醉金迷灯红酒绿吧。   在去德国考察前,我们在描绘着、揣摩着这个国度。到达港口城市汉堡之时,我们 习惯先去餐馆,公派的驻地同事免不了要为我们接风洗尘。走进餐馆,我们一行穿过桌 多人少的中餐馆大厅,心里犯疑惑:这样冷清清的场面,饭店能开下去吗?更可笑的是 一对用餐情侣的桌子上,只摆有一个碟子,里面只放着两种菜,两罐啤酒,如此简单, 是否影响他们的甜蜜聚会?如果是男士买单,是否太小气,他不怕女友跑掉?   另外一桌是几位白人老太太在悠闲地用餐,每道菜上桌后,服务生很快给她们分掉 ,然后被她们吃光。   我们不再过多注意她们,而是盼着自己的大餐快点上来。驻地的同事看到大家饥饿 的样子,就多点了些菜,大家也不推让,大有宰驻地同事的意思。   餐馆客人不多,上菜很快,我们的桌子很快被碟碗堆满,看来,今天我们是这里的 大富豪了。   狼吞虎咽之后,想到后面还有活动,就不再恋酒菜,这一餐很快就结束了。结果还 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剩在桌面上。结完账,个个剔着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馆大门。   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有人在叫我们。不知是怎么回事:是否谁的东西落下了?我 们都好奇,回头去看看。原来是那几个白人老太太,在和饭店老板叽哩呱啦说着什么, 好像是针对我们的。   看到我们都围来了,老太太改说英文,我们就都能听懂了,她在说我们剩的菜太多 ,太浪费了。我们觉得好笑,这老太太多管闲事!我们花钱吃饭买单,剩多少,关你 老太太什么事?同事阿桂当时站出来,想和老太太练练口语。听到阿桂这样一说,老 太太更生气了,为首的老太太立马掏出手机,拨打着什么电话。   一会儿,一个穿制服的人开车来了,称是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问完情况后, 这位工作人员居然拿出罚单,开出50马克的罚款。这下我们都不吭气了,阿桂的脸不 知道扭到哪里去了,也不敢再练口语了。驻地的同事只好拿出50马克,并一再说: 对不起!   这位工作人员收下马克,郑重地对我们说:需要吃多少,就点多少!钱是你自己 的,但资源是全社会的,世界上有很多人还缺少资源,你们不能够也没有理由浪费!   我们脸都红了。但我们在心里却都认同这句话。一个富有的国家里,人们还有这种 意识。我们得好好反思:我们是个资源不是很丰富的国家,而且人口众多,平时请客吃 饭,剩下的总是很多,主人怕客人吃不好丢面子,担心被客人看成小气鬼,就点很多的 菜,反正都有剩,你不会怪我不大方吧。   事实上,我们真的需要改变我们的一些习惯了,并且还要树立大社会的意识, 再也不能穷大方了。那天,驻地的同事把罚单复印后,给每人一张做纪念,我们都 愿意接受并决心保存着。阿桂说,回去后,他会再复印一些送给别人,自己的一张就贴 在家里的墙壁上,以便时常提醒自己。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2532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定要彻底区分目标与手段
kuopaulin 2010-3-15 08:52
绝大多数人的目标都是正直的; 实现目标的手段有时是不正直的; 不是不想正直,而是不能正直; 因为正直的手段往往会遭到各种拒绝; 不要害怕别人说我们手段的不正直,而放弃了对正直目标的追求; 否则一开始就背负这么多精神包袱,是不能远行的; 目标即使正直,也终将从理想变成幻想,结局就是破灭; 破灭的不仅是目标,还有自信! 只要坚信目标是正直的,是为大众服务的,在手段上作一些非正直处理是必要的,最终也会为外人所理解的。 越是宏伟的目标,手段越是变换莫测,最终越是为人称颂。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19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人为本”的科学诠释
胡业生 2009-3-21 22:40
发表日期:2007年10月14日 出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作者:李晋江 编辑:fjskyfass 阅读:590 【字体: 大 中 小 】 摘 要:以人为本中的人,就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可分为两个层次:人性和人的本质,这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其外延就是指所有的人。以人为本中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包括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实质是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李晋江,泉州师范学院教授。 以人为本已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什么?其范围是指人民,还是指所有的人,理论界的看法仍然有分歧。以人为本中的本是什么?现己有许多文章作了阐述,但有待于深化。总之,还有许多深层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 一、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 要深入理解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把握这个概念。 (一)人就是指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 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扬弃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在肯定人的自然性、吸取人道原则的同时,批判其唯心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发展以及与这种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最遥远的形式)的制约?眼1?演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人的本质。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眼2?演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可见,人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从事活动的现实的人。这是理解以人为本的前提和基础,以人为本就是以现实的人为本。 (二)现实的人的两个层次及其关系 现实的人作为系统概念,可分为人性和人的本质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就是人性,包括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这是一切人都具有的特征。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所以,也可把人性分为二个方面,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包括生理属性以及食欲、情欲,自然保护等心理属性。马克思认为,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的前提和基础。人不但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是社会存在物。自然属性包含于、从属于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社会的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特性。如需要、劳动、语言、意识、道德、民族感、美感等。马克思从来不否认人性。他在《资本论》中指出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眼3?演恩格斯也肯定人性的存在,他指出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有某些共同点?眼4?演这里所说的共同点,就是指人性。 第二层次,就是人的本质。把握人性只能把人和物、神区别开来,还不能把人和人区别开来。只有把握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才能把人和人区别开来。人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同一时代、同一社会的人所承担的社会关系有共同性,使他们之间有共同的特点。同时由于他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彼此之间也有不同的特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整体性;二是具体性;三是历史性;四是实践性。 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这两个概念在历史上没有严格区分。马克思在早期,如《1844年经济哲学手搞》中,使用人性、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一般说来是没有严格区分;后来,在《资本论》中对这两个概念作了辩证区分。在他看来,人性是一种直接性的范畴,它与人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即直接表现于人类区别动物的各种特性。而人的本质则是间接性范畴,属于反思的概念,是人相互区别并区别于动物的间接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本质包含了人性,离不开人性,但不能完全包括在人性之中;人性包含了人的本质,人性离不开人的本质。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本质和人性又互相转化。 由此可见,在阶级社会里,人既有人性的一面,又有阶级性的另一面。二者是互相区别的,不能把人性说成只是阶级性,也不能以阶级性来否定人性。两者又是互相联系的,一方面,阶级性包含了人性,离不开人性,另一方面,人性包含了阶级性,离不开阶级性。在一定条件下,阶级性和人性又互相转化。资产阶级冲破封建主义对人性的束缚、压制,提倡人性、人道主义,具有进步性,但由于资产阶级的本质,决定其所提倡的人性、人道主义是片面的、狭窄的、虚伪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人性是统一的。无产阶级的本质,决定其所主张的人性、人道主义是全面的、广泛的、真实的。 (三)现实的人是包括所有的人 首先,最根本的是人民群众。用以人为本的视角理解人民群众,其内涵更为丰富。不仅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且指他们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人为本意味着对人民群众应注入人性化的理念和关怀,应充分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反映在人权层次上,应充分享受宪法所赋予的一切权利。第二,还应该包括人民以外的人。对反对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严重违法犯罪分子,无疑必须实行专政,只有如此,才能保护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反映在人权层次上,对其民主政治权利,则要加以限制和剥夺,但也应实行人道主义原则。只要其罪恶还没有达到判处死刑,对宪法所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则不可剥夺,要尊重其合法的权利。这也有利于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建国初期,成功改造了战争罪犯,就是典型的实例。今年,北京高校首次允许招收曾犯罪的学生,就体现了人道主义原则。第三,在国际上,有利于超越阶级界限来思考和解决全人类共同性的问题,更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都是无产阶级本性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使命所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先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创造条件,向无阶级社会过渡。把以人为本中的人,理解为所有的人。这比以民为本的外延更广泛,更具包容性。不过,要注意从不同层次去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 二、正确理解以人为本中的本 本就是根本的意思。相对于神和物而言,人是根本的。这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第一,人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 首先,肯定人类社会历史是人们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指出:社会是人的交互作用的产物。?眼5?演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眼6?演这就从整个历史过程中肯定总体的人在社会历史中地位,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这是一般性总的命题。但更深入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人与历史的关系,区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与非决定力量,就可认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作用。具体表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创造者。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特别在当代,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劳动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突出。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永不枯竭的源泉。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讲,人类全部精神文明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3、人民群众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决定力量。政治文明归根到底是取决于生产力发展,但不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必须通过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而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主力军。同时也肯定了个人在历史的作用,尤其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一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们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多方面的需要,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这是由人的本性和本质所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眼7?演这就与见物不见人、以物为本的错误观点划清了界限。按对象区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人性区分,结合当代人类生活的现实情况,有以下五个基本需要。 生存的需要。这是指人为了维持正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人的自身生产,生命安全,人身自由,离退休生活保障以及适合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情感需要。这是指人在社会实践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对客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要求。这是每个人始终不可缺少的基本需要。人总是有情感的,即使在阶级社会,情感有阶级性,但也有某种共同的情感。要培育、发扬热爱祖国的深情,追求事业的热情,男女之间的爱情,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友情,领导和群众之间的真情。 享受的需要。这是指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过舒适的幸福生活的需要。满足正当的享受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的进步。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享受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 社会生活的需要。这包括社会服务的需要以及参与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需要。社会服务的需要是指人们之间平等互利互助的需要。经济生活主要指有劳动权、财产权、继承权、物质帮助权。政治生活主要指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义务。文化生活,主要有受教育的权利,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生活活动的自由。 发展的需要。这是指人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获得自由而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人的发展可从三个方面即全面发展、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来衡量。突出强调德、智、体、美、情、技等各方面发展,是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充分发展都包含在其中。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追求发展就逐渐上升为人更重要的需要。社会进步的最终成果表现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第三,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 人具有目的(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手段或工具(为社会创造价值)两重属性。就人类整体而言,个人和社会、目的性和工具性是直接同一的。就人类个体而言,个人和社会、目的性和工具性不是直接同一的。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实质就是要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人作为有组织的集体就是社会。集体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集体。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集体的性质也就不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区分虚幻集体和真实集体。前者指历史上各种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的阶级利益集团。这种集体对于被支配阶级来说,是虚幻的。这种虚幻集体除了历史上表现形态,也表现于今天的现实生活。如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由于手中握有权力,以代表集体自居,行徇私舞弊之实,这种集体也是虚幻的。后者是指社会普遍利益与个人利益真正统一于自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人所组成的集体是一种现实的集体。它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及由人民当家作主、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国家、社会。这种集体相对于虚幻集体,是较理想的集体,但又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真实集体,又有差距,不能把这种集体说得完美无缺,从而忽略这个集体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偏差、失误。 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实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利益是需要的实现和满足)的辨证统一;在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使二者和谐共生,同步实现。 要达到上述要求,一是要靠国家正确调节,二要靠每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个人分类: 他山之石|240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