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小概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小概率事件例
热度 1 kd652 2020-11-1 20:16
【全网最累姥姥出现了,3胞胎女儿各生了3胞胎,网友:开家幼儿园吧】https://me.mbd.baidu.com/r/c7XlOlMD8A?f=cprs=1955067309ruk=2h7p4uY3DkxcUdWtBkq-CAu=6e89fbc30f8bfe76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51 次阅读|3 个评论
按照新闻,可能没有什么地方适合人生活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5-10-21 19:30
实际上,不论哪里的新闻都属于“人咬狗”的小概率事件,如果按照新闻事件,可能没有地方适合人生活。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上帝是不掷骰子的--《大数据时代》小感
热度 1 ranchenxin 2015-5-19 05:31
今日研读了“大数据时代”,深受启发,大数据是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他的出现突破了目前人类认知的边界,使人类的思维认知上升了一个维度,正如望远镜和显微镜都在两个方向上极大扩展了人类视野,他们都开启了人类文明爆发式发展的大门。在这本书中阐述的大数据时代对人类思维的社会发展的新变革中,可以延伸出一个逻辑推论,那就是“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没错,这是一个完全的决定论观点,与量子理论主张的“一切都是概率”相对立。从书中对于大数据时代一些新赋予的技术来看,大数据首先反应了所分析数据的完全性,即分析是基于所分析对象方方面面的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所有数据。其次,大数据分析不追求传统统计学分析的精确性,而具有相当程度的容错性。另外,“预测”能力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其在多个领域的神预测能力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如预测预测流感爆发,预测飞机票价等等。从这几点可以看出,大数据就是基于一个完全性的数据而进行的概率性统计,从中预测出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发生的概率,从而指导人们生活中的决定。从大量例证可以看出,许多基于大数据开发的软件预测准确率是极高的,在许多商业行为上,几乎可以作为人们做决定的可靠工具。那么,这不就是经典物理中通过掌握系统中所有变量后,是可以准备无误的判断出系统接下来的发展轨迹,那么上帝就不是掷骰子的了,未来要发生的事件理论上是可被预知的?! 有人可能会说,大数据预测出来一件事是否发生应该是一个概率而已,它之所以准确预测是因为概率非常大。比如书中一个小例子:对于输入纠错的大数据算法,软件能够将“ teh ”自动识别并纠正为“ the ”。这也是在大数据分析了 N 亿个数据后得出的正确结论(这里我想输入 teh 都需要我手动修改好几次,因为 word 自动给我变成 the 了 ~ 囧),软件判断这里的相关性估计非常大,概率大于 N 个 9 了。这里有个问题,如果真的是所有的输入“ teh ”的人都其实想输入“ the ”,那为什么概率不是 1 呢,也就是 100% ?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想被纠正,比如我在这里真的是想输入 teh 的( teh 本身是有意义的,大家可以 google ),但是也被自动纠正过来了,那这个时候就是一个错误预测,对于我这个少数事件的发生,这个预测就是不准确的,因此正确预测的概率不可能是 1 ,总是有小概率事件发生的。那么问题来了,对于小概率事件本身来说,它是百分之百发生的,那么我们有可能可以预测它吗?学习概率论的时候我们知道,在抽签的时候,当你已经知道前面抽签人的结果后,你抽中大奖的概率是立马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判断抽中大奖概率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也就是预测时多了一个维度的信息,将这个信息考虑进去后,系统预测的概率就会变化。这就是说,大数据分析在判断一个时间发生的概率的时候,当增加更多数量、更多种类的数据,预测的成功率是会加强的(这正是大数据的优势),那么当这个信息增量达到极限,大数据不是就可以真正实现预测未来了吗(包括小概率事件)?! 书中阐述的大数据的一大特点是要有容错性,因为不可能所有的数据都花时间去达到精确,大数据分析带来的好处能甩开这一点点错误带来的问题好几条街,因此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在追逐时效性的领域中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我们就是要较真,就是要达到完美会怎么样呢?就像书中宣称的那样,过去采用小量样本分析法分析问题是因为彼时的技术条件限制的一种妥协,那么谁又知道这个大数据的容错性会不会也是受限于当前技术条件的某些限制而不得已而提出的呢?也许这一点点的错误一旦被重视并且解决,那么将来会出现一个现在想象不到的另一番天地,那就是准备预测任何事件(包括任何极小概率事件),只要我们能够获得并处理的信息总量足够多,当然还包括正确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理论上讲,按照大数据技术继续发展下去,是可以预测到任何将要发生的未来事件!这样看来,上帝就是不掷骰子的,任何未来的事件都是可以准确预测的了,包括任何现在看起来是无法预测的小概率事件(比如准确预测地震,但这需要的信息及信息的处理量是十分庞大的)。 上帝到底是不是掷骰子的呢?像书中说的一样,也许大数据会将人类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识带入一个全新的“打破神和人”的境界。
1918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何与“不确定性”化敌为友?(上)
热度 4 fouyang 2013-10-23 09:26
我们都知道,买彩票是件不合算的事,因为回报的期望值是负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玩很多很多次的话,最终肯定是输钱的。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买彩票呢?反之,有些事如同负面的“中彩”,如几年前的金融危机,就是很多小概率事件的“杰作”。那么这样的事情,为何那么多风险控制专家却无法避免呢? 《反脆弱》( Antifragile: Things that gain from disorder by NassimNicholas Taleb, 2012 )这本书为认识这类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作者塔列伯 (Nassim Nicholas Taleb) 以 2007 年的《黑天鹅》( 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一书而出名。今天“黑天鹅”已经成为“小概率,大影响”事件的专有名词。在《黑天鹅》一书中,作者指出很多现代的系统,包括政治,金融系统或公路,电力,网路等,都面对着具有不确定性的环境。而通常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是通过几率分析和统计来预测和优化系统的平均性能。塔列伯指出,这样设计出的系统在“黑天鹅”事件面前往往会崩溃。原因是小概率事件往往是没有先例的,它对系统的影响也很难估计。所以当“黑天鹅”事件发生时,系统的反应会超出人们的预料而导致灾难。系统的这种弱点被称为脆弱性( fragility )。 在《反脆弱》这本书里,塔列伯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路。他的目标不仅是克服脆弱性而生存下来,而且要从不确定中得益,这就是反脆弱( anti-fragility )的含义。“反脆弱”就是要把“不确定性”从敌人变为朋友。要理解这本书的脉络,我们可以从三个概念入手:小概率,非线性和反脆弱。 在继续介绍本书内容前,我先要声明:这本书应该被看作哲学而不是科学。也就是说,它提供了一个视角和理念,而不是普适的方法和定理。下面要讲到的概念,策略等都有局限的应用范围,而且都只是考量的一个片面。书中的很多陈述(包括我要介绍的原则和事例)都有推敲的空间。后面我还要讲到本书的缺点和问题。但首先,我把它的基本观念以自己的理解介绍一下。我认为,如果我们批判地吸收这些智慧,对开阔思路还是很有帮助的。 一般具有不确定性的事物中,各种可能的事件都有一定的发生几率。所以我们能用统计的方法来应对不确定性。但是,如果有些事件发生的几率非常小的话,我们对它的认识也就非常少。首先,可能有些事件从来没发生过,我们根本没有任何经验去知道它会不会发生,怎样发生。例如全球变暖问题。它究竟会带来多大灾难?我们无法基于经验来预见。第二,即使发生几率是确定的,但由于几率非常小,其中的不确定性(或称涨落)就非常大。例如大台风,我们说“百年一遇”就是说的几率。但如果几年都遇到大台风也不奇怪,这就是涨落。第三,人脑先天就缺乏直观理解小概率事件的能力。这也是进化的结果:要是老担心小概率事件(如遭雷击,大地震)的话,人就没法活了。所以对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人们通常是估计不足。如果这些小概率事件会带来大影响的话,我们的认知限制就严重影响了我们的预见能力了。 另外还有一类事件,其实不是小概率,但在我们的经验之外,所以我们也无法预见。设想一下一只火鸡,它整天受着主人的照顾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一定觉得主人很爱它,周围环境也很和平,明天发生大灾难的可能性几乎是零。但有一天,它就上了屠宰场了。(这个比喻实际来自于哲学家罗素,但本书中似乎没有说明出处。)人类社会也是一样。有些灾难其实是迟早要发生的,但发生前人们总有意无意地忽略它。 对未来的预计之困难,除了小概率事件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非线性。一般地说,我们分析不确定系统时关注某些参数的统计分布。而对系统的评估就看这些参数的平均值。但实际上,真正对我们有影响的是这些参数的某一个函数。如果这个函数是非线性的话,那么它的平均值就不仅取决于参数的平均值,还取决于参数变化的情况。例如,对一座大桥进行力学分析,我们往往把应力作为参数,但真正关心的是材料的破坏。而应力较小时没有任何坏影响,但超过一定阈值后就会带来材料破坏。所以即使应力的平均值很低,但如果变动范围太大的话仍然不安全。当然工程上这类问题很多,人们也有适当的解决方法。但在生活其它方面,这种“非线性”关系就往往被忽略了。例如,当系统能力接近其极限的时候,稍有负荷的增加就会导致超过极限而崩溃。这时负荷与稳定性之间就是非线性关系。高速公路就是这样的系统。平时通车速度与车辆的数量关系不大。但当车辆数量接近负荷极限时,稍有扰动(如小事故或施工)就会引起严重拥堵。而现代的“高效率”观念让很多系统运行在接近极限的状态,就导致了更高的“脆弱性”。这类系统的行为对扰动很敏感,因而也很难预测。另一个例子是尺度的影响。对一个公司来说,如果尺度增加一倍而运作方式不变,按理说利润也该增加一倍。但当尺度大到一定地步时,公司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整个市场,这时的环境也就完全不同了。所以尺度与利润之间也是非线性关系。当然从环境角度看也一样。一个市场有一家大公司还是十家小公司,货物供给的平均值是一样的。但一家大公司带来的“脆弱度”却会高很多,因为它的错误会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供应。 非线性还有一个表现,就是非对称。有些不确定性对我们的利和害在一端是有限的,而另一端是无限的。例如,我们开车旅行,路上会有不少不确定因素。但所有这些很少会缩短我们的旅行时间,而有些事会大大加长旅行时间。所以我们面临的正负风险是不同的。一个复杂的物流系统也是如此:意外事件不会让运行更顺利,而可能造成很大的干扰。也有相反的例子。比如投资一家创业公司的话,可能的损失限于投资的数量。但万一那公司成了下一个苹果,谷歌的话,得益就几乎是无限的了。 由于小概率事件往往伴随着大大偏离平均值的现象,所以在这些现象中非线性也特别厉害。例如,金融市场波动使得银行有亏有赚,这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如果市场发生巨大波动(小概率事件),使得很多银行遭受巨大亏损而面临倒闭(亏损与公司生存的非线性关系),那就是大问题了。小概率和非线性“狼狈为奸”,使得对某些系统的预测不是很困难,而是本质上不可能。 如何与“不确定性”化敌为友?(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737619.html
个人分类: 书山有路|110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小局部 与 大范围
热度 1 zhaoxc 2013-4-9 23:46
电视、网络、微博和交流等无不在时时刻刻的直播着这个世界,总感觉几天 不看新闻头条、不看微博热点、不看红花博客就会被这个世界狠狠地甩在后面 ,貌似从三国唐朝穿越回来。其实想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如果上面这句话是真的,那么其逆否的话也必定正确,即“如果你想跑在这个世界的前面,就要天天看新闻头条、天天看微博热点、天天看红花博客”,可这句话显然是荒唐的,我显然跑不到世界的前面,显然我就是平凡世界的一部分,因此这么一想,心里很坦然,原来那些担心真的是杞人忧天,于是就悠然自得的不管世界是什么样子了。其实再进一步想,世界用我管吗?虽然人称“超哥”,但绝对是凡人一枚,既然影响不了世界,所以就没必要为了提高太平洋的水位而把自己的一瓶矿泉水倒进长江黄河,还是自己喝了吧。其实级数和说的很清楚,这无穷多个东西堆在一块有没有意义,跟你再高调的补充仨或者悄悄的偷走俩没有任何关系,关键看这堆东西之间会不会有内在结构的契合而构成有机的整体。就像一地的零部件,恰当的组合可以构成无人驾驶飞机,否则的话也就拆吧拆吧 5 大毛一斤的回收再利用,再如一堆氨基酸,恰当的个体恰当的组合可以构成特定功能的蛋白质,有的就不晓得了。 既然顾不了全局,那就摘掉近视镜摆弄目光所及之处吧,接着这么一想,就貌似没有真正的全局搜索了,有的只是较大或较小邻域的局部搜索功能。但因为这也不能对搜索的全局丧失希望,因为每个点带上眼镜看清自己的小圈圈,这些小圈圈再有 边界 零测度的重合,这不就把“全局”给覆盖了吗,当然能找有限个圈圈就更好了,这样再说什么话的时候,我们就没必要小声的加上 n 趋于无穷的可望而不可及了。 热点传播的必定是小概率事件,你肯定从新浪头条上看不到“太阳昨天是从东边升起来、西边落下”的报道,这也只能出现在学生的作文里了。一般来说,事件越普通,诸如概率 1 事件,最起码概率大于 0.5 ,这些事就不是事了,充其量成为邻里朋友间唠嗑或陌生人消除尴尬 的话资 ,因此其传播的范围也必定仅限于很小的邻域;对那些不是事的事,你我凡人压根也就不会关注,除非你是哲学家或者先驱;如果你摊上事,并且摊上大事了,那么事件越稀奇,其传播的速度越快、传播的范围越广,并且如果没有高阶或同阶稀奇事件发生的话,或许还要加上发酵的时间越长。 如果把这些因素都归一化,假设没有超光速的运动,定义光速为 1 ;假设考虑的传播范围限定为地球人,则传播到每个人的事件定义为 1 ;如果一件事影响之后的每一代人,则把该事发酵的时间定义为 1 ;显然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是 ,则是否有 事件发生概率 + 事件传播速度 + 事件传播范围 + 事件发酵时间 = 常量? 常量是 1 ?
个人分类: 社会万花筒|3111 次阅读|2 个评论
小概率的巨灾应对不容忽视
热度 11 cutefay 2011-12-29 21:33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认为小概率的事件不值得人们投入很多财力去为之做应对的准备。对于后果不严重的小概率事件,的确如此。但对于后果严重的小概率事件,如何应对,是应急管理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不能存有侥幸的心理。 还是举个例子说更生动一些。 严重破坏性地震是最常见的小概率巨灾,但一旦发生,则会给震区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尽管这样的地震概率不大,但是,在建筑和设施在建设时,还是要具备抗一定烈度地震的能力(例如北京市规定的是市区内公共设施要能够抗8级烈度),而不能为了节省这笔费用而让建筑和设施抗震性不强。除了对地震的设防之外,在这种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对方面,也不能因为这是小概率事件而忽视。汶川地震就给了我们了很大的教训,房屋的抗震性弱,使大量房屋被严重损坏,致使很多人丧生,灾后由于道路不通,通信不灵,在一定程度上耽误了救援时间。 再举个例子。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辽宁大连新港码头输油管道起火爆炸。103号油罐炸裂,管道发生6次爆炸,油库区火光冲天,海面一片火海。7月17日9时许,经过15个小时的应急救援,储油罐所有阀门全部关闭,大火被成功扑灭。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一旦处置不好,其中某个储存罐内的有毒物质外泄,那么整个大连可能会变成死城。 这次事件能够被成功处置,与很多因素离不开,例如战略、还有人力物力的调配等,而还有一个因素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价值3000多万元的远程供水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当时现场用水紧张,淡水源不足,后天通过这远程供水系统,直接抽用海水,为前方实施24小时不间断供水。远程供水系统可以从6公里外的海面上不间断地抽水供应火场。普通的消防车顶多也就能装20吨水,可远程供水系统每分钟就能抽1.8万升水。 据说,当时买来这套3000多万元的远程供水系统后,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闲着没事烧钱,花这么多钱买来的东西一直闲置着,也排不上用场。尽管如此,在这次输油管爆炸事件中,能够派上一次用场,那也超值了。因为,一旦没有这远程供水系统,可能灾情就控制不住,那么整个大连城面临毁灭式的危险,到时候损失就是这3000万元的很多倍了。 因此,在小概率巨灾应对方面,应当从巨灾应对的要求及规律出发,对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设备、技术手段和资金等各类资源进行统筹规划、设计和储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对巨灾应急预案的研究与编制;加强巨灾应对通讯保障建设,提出在现有公共通讯网络全面被摧毁情况下的通讯保障策略,逐步为抢险人员和指挥人员配置相应不受公网损坏影响的通讯设备。 然而,社会毕竟不能为这种小概率时间投入太多的财力。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只有整合资源,以降低应急的投入。如果几个临近地区能够做到共享一些应急管理资源,那么就可以使应急资源使用得更充分,降低成本。
个人分类: 应急管理|423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夸大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yanghualei 2011-8-10 17:21
一般认为当市场有效的时候,市场主体是理性的,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涉及一个均衡的问题,局域和短程内可以不均衡,但跨时和跨域可以实践均衡。故在大家都不理性的时候可以实现市场的有效,但并不是所有不理性的行为组合都可以实现有效的市场。 人有夸大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而低估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心理机制 ,一篇文章好像是从神经经济学的角度探究这个问题,并且看这种心理活动怎么在宏观的行为上表现出来,怎么生成看到的市场行为。 在概率里面感觉条件概率是特有用的东西,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是很有用的几个公式之一 ,以后分布函数及密度函数计算都用这两公式作为过渡。全概率把一个事件用一个完备事件去分解;贝叶斯是如果知道每种原因下结果发生的概率,则就可以由结果求原因的成分。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982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概率与大概率是等概率+守恒模式
yanghualei 2010-9-29 23:12
1.小概率与大概率是等概率 小概率事件不经常发生,但一旦发生要么收益很大要么损失较大;大概率事件经常出现,但其发生后所造成的收益和损失相对前者都比较少,故在收益和损失的重要性上,小概率事件和大概率事件是等同的即小概率和大概率是等概率的。 2.守恒的模式 在一定条件1下要求对象P可以表示为P=F(X,Y...),这里F(X,Y...)就是在1条件下P的形态,进一步说可以把F(X,Y...)看做P的数理,定义故P与F(X,Y...)是恒等的。 当P在不同的场所则P有不同的形态,譬如P在1与2场所则P的形态分别为F(X,Y...)与G(M,N...),由于F(X,Y...)与G(M,N...)在本质上P上是相同的,故F(X,Y...)与G(M,N...)也是恒等的。
个人分类: 自然哲学|3418 次阅读|3 个评论
小概率事件(三)
热度 1 zhouda1112 2010-6-12 16:00
上次提到大偏差,但我想,很多朋友是没有耐心去专门学习这门学问的。在较为严肃的介绍了数学背景之后,这次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些直观的认识。 在实际问题中处理小概率问题,一个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不要忽略它。听起来像是一句废话。如果大家去看一些科学文献,会发现科学家比较擅长一些近似运算。一般来讲,这些近似运算的结果是不大会影响对于大概率问题的观察和研究,但是往往会把小概率事件给忽略掉。比如说,熟悉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的朋友一定清楚,在系统出现双稳甚至多稳态的时候,系统的轨道非常依赖于初值的吸引域,也就是说,一旦初值定位在了某个稳态相应的吸引域,系统就会趋向于该稳态,而不会在不同稳态之间跳动。这是常微分系统非常典型的特征。如果我们把宏观的常微分方程看作是某种微观随机运动的大数定律极限的话,这个过程往往会把本该可以在不同稳态之间跳跃的现象给忽略掉,而这种脱离原稳态进入另一稳态的事件,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小概率事件!这种小概率事件在短时间内是不大会发生的,但是在大时间尺度下(很多时候是天文数字),它是会发生的。而这种事情在漫长的生态演化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直观来看,在不同稳态之间的跳跃之所以是小概率事件,是因为粒子要摆脱原来所在的吸引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就像我们想象这样的画面:掉进井里的人奋力往上爬,但稍不留神一脚踏空,他又掉进井里。这个过程异常艰难,以至于大多数时候,我们不存有他爬出来的指望。所以,小概率事件都具有这种共性:向位势比较高的方向运动。但是,概率论的不同之处在于,正因为它考虑随机波动,或者random drift,我们总不至于失去向上的希望。事实也告诉我们,总会有那么几次,我们向上的愿望实现了。这也构成了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乐趣和精彩的一个因素。 放眼我们的复杂性研究。如果我们说复杂性研究是在一步步质疑还原论的很多事实,或者说我们的世界其实并不简单,那么用概率论的眼光来看,这种不简单跟小概率的联系是紧密的。正是小概率的存在,世界被塑造成色彩斑斓的形态。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6007 次阅读|5 个评论
小概率事件(二)
zhouda1112 2010-6-9 18:57
今天来从数学的角度跟大家交流小概率的话题。 1、大小本身就是带有模糊色彩的形容词。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字概念层面,我们很难进行深入的数学处理。比如,一台阑尾切除手术和一台心脏移植手术,我们对于手术过程中的小概率差错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认识。所以,作为数学来讲,首先要确定怎样的事件才被称作小概率事件。并且,一般来说,小概率的定义应该是一种动态趋势,也就是说,对于固定尺度的系统,谈论大小是意义不大的,我们要看随着系统某一特征参数(比如规模大小)的变化,我们关心的发生概率以一种怎样的速率变化。比如网络科学中大家熟悉的厚尾和轻尾。我们观察scale-free网络和ER随机图的节点度分布,考虑网络中节点度等于M的概率P(M),随着M的增大,无论是scale-free还是ER图,P(M)都趋于零,但是在scale-free图中,P(M)是以幂率衰减;而在ER图中,P(M)则以指数衰减。在这个意义下,我们更愿意称ER图的P(M)具有小概率的特征。 2、在概率论当中,有一个专门的分支在讨论系统的指数衰减的问题,叫做大偏差(large deviation)。大偏差的内容之丰富,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在概率论圈内,它更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但是,我想,大家也可以用很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它。比如概率论的两大支柱: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两大理论旨在回答系统将要或者将要以怎样的方式在均值附近运动。正如上篇所言,它们着眼点都是大概率问题。反过来,如果我们换着去关心系统以怎样的方式偏离均值这一课题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小概率问题。大偏差理论就是来处理,随着系统尺度的增大,这种偏离是不是以指数衰减的方式偏离,并且更重要的,要计算出这种指数偏离的速率函数(rate function)。在大偏差的框架下,对于小概率的研究核心就是去计算它的速率函数。大家务必不要小看了这个rate function。这个rate function所蕴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它基本上蕴含了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所有信息。所以从这个角度,对小概率的研究,实实在在的蕴含了大概率的信息,这是令人振奋的。另外,rate function有非常强的物理意义,有非常多的物理学家关注大偏差理论,参见The large deviation approach to statistical mechanics,Physics Reports 478 (2009) 。 现在大家知道,大偏差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小概率问题的某种范式。当然,可以预见,对于不同的问题,数学上的操作并不会轻松。至今,形形色色的大偏差问题等待着人们去攻克,所以毫不夸张,大偏差理论成为概率论中的另一支柱。 我想在下一次,也就是小概率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基于大偏差的认识,就小概率问题跟大家作一个更直观的交流。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7745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概率事件(一)
zhouda1112 2010-6-8 14:05
概率论当中,有一块内容非常特别,也很吸引我。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交流的题目:小概率。 一般来讲,不管是概率学家还是一般读者,都会首先关注那些发生概率比较大的事情。概率论的发展初期,概率研究就是围绕赌博来进行的,赌徒当然希望自己以比较大的可能性获胜,从而寻找胜率大的策略。相应的,我们谈概率分布,也喜欢谈论这个分布的峰值,大量统计理论实际上就是在琢磨峰值的事儿。更重要的是,在上世纪随机过程逐渐被科学家,特别是物理学家重视的时候,随机数学是被视作宏观确定理论的某种补充,期间,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都客观上迎合了科学家们的这种直观和愿望:当空间尺度足够大,随机系统逐渐被抹平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确定系统,这是大数定律告诉我们的,而中心极限定理则告诉我们随机系统围绕在确定均值附近的统计性质。总而言之,人们总是相信,基于随机运动在大尺度下的稳定性,我们关注大概率事件,是合情又合理的。 但是,正如我们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拒绝奇迹。甚于,人们更容易被那些稀有的事件所吸引。也许我们的生活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是在做稀松平常的事情,不可否认这些事情构成了我们生活的基调。但是,稀有事件,或者说小概率事件的发生或者潜在发生,以一种更强势的力量在塑造我们的世界和心灵。 回到科学研究本身。我们总在说复杂系统。也许,在复杂系统的诸多特征当中,最吸引人们的就是复杂系统的演化方向时常是背离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大家,在封闭环境下,系统总是往大概率的方向运动。人们已经给出了很多理论去解释复杂系统的演化问题,我个人理解,逆着大概率方向的演化,本身就是很多小概率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在生物演化的过程中,我们总在说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但是,是什么力量在为自然选择提供精巧的素材?一句老话,我们慨叹生命就是一个奇迹。 当我们以常规的科学态度去观察大概率的时候,我们同样发现小概率的价值。所以,在讨论小概率的研究这一严肃议题之前,我们有理由充分认识到小概率的价值。承认其价值,也就同样看到了概率论的独特魅力。 下一次,我想就我的认识,跟大家聊聊小概率研究的粗浅认识。
个人分类: 概率论问题讨论|6405 次阅读|1 个评论
小概率原理的补(对偶)原理
zhangxw 2007-5-24 12:05
小概率原理的补(对偶)原理 2007-5-19 张学文 1. 在统计学里,人们经常提到 小概率原理:在一次(不是多次)实践(实验、抽样、观察)中,概率很小的事件是不可能出现的(这个话不是绝对正确,但是它正确的概率很高)。很多统计学的假设检验就是利用了它做出了判断。 2. 如果事件A的出现概率十分小,例如它是0.01,那么A的补,或者说非A事件的出现概率就是0.99(即1-0.01,因为A与非A组成了必然事件,而必然事件的出现概率等于1),即非A是高概率事件。 3. 从小概率原理我们自然引出另外一个补原理(与小概率原理成对偶):高概率的事件在一次实践中是必然会出现的(这个话不是绝对正确,但是它正确的概率很高)。我们把这个原理称为高概率原理。 4. 这说明:利用小概率原理和一点逻辑分析,可以得到高概率原理。高概率的事件必然出现,这在统计物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多是在不言自明的状态下使用它)。 5. 我们主张把小概率原理和高概率原理看作是概率公理的两种表述方式。概率公理是到目前为止,在科学领域是没有正式身份的基本的物理学(广义的物理学)和事理学的公理(不是数学公理)。  
个人分类: 统计、概率、熵、信息、复杂性.1.|7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7: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