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宋应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质疑新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纪念邮票
热度 25 Einstein 2018-5-28 17:51
6月23日补记:博文发表后,《中国科学报》张楠女士就文中提到的问题采访了相关人士及本人,新闻稿件刊发于6月21日《中国科学报》,见: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8/6/336333.shtm 。 科学网博客苏青老师今天写了新博文: 人物著作相辉映——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纪念邮票首发 。这四枚首发的邮票分别表现的是: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几天前,在一个微信群已经知道了这则消息,对其中设计得不严谨已经说出一二,今天再看到这则消息,觉得有必要再集中说下。 本人不懂设计学, 仅从科技史的角度谈些看法,认为既然反映的历史上的科技人物,画面及场景应符合基本的历史常识、人物身份,同时表现人物的场景应具有代表性(比如李时珍在采药途中,或在撰写《本草纲目》等) 1、李时珍手中的采药工具。 按官方说法: 第一图中的李时珍身披斗笠,一手举药草,一手拿药锄,正在仔细端详手中的三七药草。 在李时珍采药出现的场景中,最常见的是两个工具,一是挖药的工具,一是盛装药草的工具。后者一般为药篓,邮票上改药篓为斗笠,不知何故?两者孰轻孰重,读者自有判断。当然,斗笠遮阳避雨,也有用途。此处不究。唯李时珍手中挖药的工具,实在不妥。 邮票上李使用的器具,各地可能名称不一,我老家叫小手锄,或干脆叫小锄。学名可归于鹤颈锄一类,从画面比例及李手持位置看,应该不长,一般单手持用。但这种器具农家一般用于中耕除草(其实适用于早期中耕,比如谷子间苗期,或者锄红薯垄上的草),用于采药并不得力,因为根茎类的药草,根部小的话,可以用铲子一类的工具。根部若大,自然要用镢。镢和锄类似,这里不细究其区别,但主要用其刨的功能。又因为采药多在山岩危壁,故多用尖镢,即尖头的镢。 有网友可能说,用邮票上这种小手锄也能凑合。如果这样讲的话,徒手利用山间的棍木也能凑合用,但对于李时珍这样职业的采药师,这样的工具就显得不妥或者说不专业。 文献中关于李时珍采药工具并无说明,但大约同时代的《补遗雷公炮制便览》就有采药图,可以佐证: 稍早于《本草纲目》的《本草品汇精要》也有采药图,用的也是尖镢,见下图: 此外,过去一些描绘李时珍的图画也多用镢类,比如:1978年湖北人民出版社《李时珍》用的是一把宽镢(尖镢更合理),见下图。 再如人民出版社的连环画《李时珍》封面,也能看到是一把尖镢。总之,邮票上李时珍手中小手锄无论从实际操作上讲抑或表现传统上看,均不合理。 再看两尊李时珍雕塑作品,前者是湖北蕲春李时珍纪念馆前的雕塑,另一是华南植物园李时珍的塑像,手中所持均是镢。 2、《天工开物》中织布机 按官方说法: 第三图表现宋应星在花机旁与织工研究纺织工艺。 从技术史的角度审视,邮票上画面有 诸多错误。这里仅谈一个最主要的,画面上表现的不可能是花机。 所谓花机,即花楼机,这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纺织机械,其最主要的特征是:提花经线不用综片控制,而用线综控制。提花人在高高的花楼上,故称花楼织机。 《天工开物》花机,注意其中的叠助木与筘、综的位置关系 《天工开物》仅提到两种织机,一种是腰机,一种是花机。邮票上显示的绝不可能是腰机,因为腰机需要卷布轴与腰间靠背连起来,用于张力。那自然是花机了,但花机有一个机械上的特征,叠助木与筘是连在一起的,用于打紧纬线。可是画面上看到的是两片综(如果是花机的话,后侧综的位置也不对),叠助木根本看不到。这样的画面,声称描绘的是“花机”也就落空了。如果说花机太复杂,用部分角度展示可以理解的话,这种显示不出花机特点的织机画面就太low了。 对历史人物的艺术创作,一是要依据文献,包括图像资料;一是要参考过去艺术创作的形象,进行必要的分析、考辨。否则单凭自己的艺术想象,天马行空,就容易离谱太远!
个人分类: 图像证史|13554 次阅读|68 个评论
人物著作相辉映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纪念邮票首发
热度 4 suqing1961 2018-5-28 08:43
2018年5月26日,中国科技馆嘉宾云集、气氛热烈,《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首发式在这里举行。 《中国古代科学家及著作(一)》纪念邮票共1套4枚,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全套邮票面值4.80元。 我在代表主办方中国科技馆致欢迎辞时强调,在改革开放和全国科学大会召开40周年,以及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日子里,时逢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举办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著作纪念邮票首发式,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创新争先,可谓意义重大;作为国家级大型科普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科技馆开设有“华夏之光”展厅,专门介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家及其著作纪念邮票”在这里首发,是科技场馆与邮政公司面向广大公众合作开展科普活动的成功探索, 首发式上,作为国家邮票设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教授即兴演讲,从李时珍、宋应星及《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入手,畅谈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以及中国科学家邮票发行趣闻、轶事。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23岁开始随父行医,曾供职太医院,行医数十载,当时已很有名望。为修正古代本草书中存在的错误,他历时27年,到各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编撰完成了多达52卷的中医典籍——《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凡16部、60类,共收药1892种,附图1109种;其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应星是明末清初著名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他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初刊于明崇祯十年 (1637年),全书分上中下3编、18卷,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该书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包括农业技术,以及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手工业技术。 整套邮票以素描绘画手法表现了两位古代科学家及两部科学著作的形象。 ——第一图中的李时珍身披斗笠,一手举药草,一手拿药锄,正在仔细端详手中的三七药草。 ——第二图是摆放在书案上的《本草纲目》,一盏油灯、一只茶盏表现出李时珍潜心著书的辛劳,背景采用了“金陵本”《本草纲目》的序言部分和4种具有代表性的药物三七、朱砂根、千年艾、绿毛龟。 ——第三图表现宋应星在花机旁与织工研究纺织工艺。 ——第四图展示了《天工开物》明代初刻本(即涂本)中的两幅插图:双作用活塞式风箱和水碓,背景采用了明代初刻本《天工开物》的上卷首页图。 邮票设计者为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连环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晨。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胶印工艺印制。 首发式由中国科学技术馆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分公司共同举办。首发式后,全体嘉宾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展”。有道是: 人物著作相辉映, 邮品首发聚嘉宾。 编撰医籍勘典误, 时珍本草纲目新。 天工开物揽百科, 农艺传承颂应星。 方寸无言弘伟绩, 科技发展图复兴。 ——2018年5月26日 注:更多内容请看本人微信公众号。 \0 \0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9559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