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南宫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真舌头与假舌头
热度 3 fdc1947 2018-7-11 08:44
真舌头与假舌头 现代汉字中有不少常用字都包含有“舌”的组分,例如活、敌、话、甜、乱、适、括、辞、恬、鸹等等,这些字都与舌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有些字像我这样年龄略大一些的人是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它们与舌头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我小时候读书识字的时候,这些字的写法与“舌”并没有什么关系。后来, 推行简化字,才把它们的某个偏旁写成了舌。比如,辞和乱两个字就是如此。 辞,我读书的时候,还是写成“辭”的,麻烦得很,那时候的官方用字还是这样的繁体字。两千多年来,我们的汉字一直是用笔写的,即使印刷书籍,也要先用笔写,然后用刀刻。而绝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手写的多。手写,当然就想写得快一点。于是,早在“辭”这样的“正楷字”出现以前,就有了“草字”。所谓草字,自然是很潦草的,把很多笔画都省略掉,让人能够看出来字的模样,根据上下文,能够看清楚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了。下面的辭字,一个是模仿“书圣”王羲之写的,另一个则是模仿王羲之的超级粉丝、历史上最有名的“圣明帝王”唐太宗写的 与正楷字“辭”相比较,王羲之的这个字把右半部忽略的更多,而唐太宗则把左半部简化得更狠一点。但是,从基本笔画次序上看,两个人还是差不多的。实际上,在篆字形成的过程中,就有了很多“简化字”或“异体字”,在形成“辭”字的同时,还有“ 辤”和“辝”这样的写法,上面李世民所写的草字,应当是“辝”的草字。既然“皇帝”都可以写,那么民间当然也可以这样写。现在的简化字辞大概就是这样诞生的。 既然辭可以写成辞,那么相同偏旁的繁体字“亂”,简化写成乱也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辞和乱,它们是辭和亂的简化字,它们中间的舌,并不是真正的“舌头”而是辭亂这样的字左部的模拟,也就是说,这两个字中间的舌是个假舌头。 还有两个字, 敌和适,人们也容易看出来,它们中间的舌也是简化字的产物 。 敌,繁体字是敵。适的繁体字是適。它们共同的部分,现在还在用,不过,有意思的是仍然按照其古体写为啻(音chi4)(我们常常用“不啻”,意思是不仅、不止等)。还是说写草字,例如,適的草字,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和尚智永写为 在把这样的草字“楷化”之后,就成为了现在的简化字“适”。用相似的简化方式,把敵也简化成了敌。所以,适和敌中间的“舌”,实际上是啻的草写模样的楷化,也不是真正的舌头。 关于这两个字的简化,实际上是很有些缺陷的。应当认为,这样的简化是考虑不周的。 其原因之一是太不统一,与適、敵有相同部分的字还有好些个,如滴、嘀、嫡、镝、摘、谪等,这些字就都没有照着適和敵的模式简化也无法都按照这个模式简化。 当然,已经做了的事情,是无法改变回来的了。 对于“適”简化成“适”,还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说明和弄清楚的。那就是 “适”原来就是一个有用的汉字,音kuo4。 在孔夫子文化很兴盛的年代,適这个字大概不会简化成适。为什么?因为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名叫南宫适(kuo4)的名人。一位是辅助周文王的名臣。另一位是孔门弟子,也是孔子的大弟子中很有名的一位。孔子称赞南宫适是“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和“ 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极少有人得到孔子这样的高度赞扬。正因为孔子这样看得上南宫适,才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了南宫适。那个年月,孔圣人自己都不吃香了,跟他有关的人物就更不提了,谁还去管历史上这两位南宫适(kuo4)?既然适(kuo4)没有用了,那就把適简化成适吧。但是,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中国文化(当然包括孔子文化)又兴盛起来了,两位南宫适先生又常常被提到,被弄乱的“适”字终于露出了乱象。 现在被简化为适的適(音shi4)是往、到某某地方去的意思。著名学者胡適(字適之)(简化为胡适、适之),他的名字可以解释为“到哪里去”(这样做,似乎不大恭敬)。而南宫适的适(音kuo4)是快、疾的意思,与適(shi4)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 再说得简单一些,适字现在可以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hi4,那是適的简化字;另一个是kuo4,那是古人的名字。而適只有一个读音shi4,现在简化为适。因此, 胡適可以(一般也应当)写为胡适,那是简化字,但是,南宫适(kuo4)绝不能写成南宫適 。 但是,我见到过,某地孔庙中供有南宫适的牌位,那是作为孔门弟子著名的“贤人”陪祀孔子,请孔夫子吃冷猪肉的时候,让这些弟子陪着他老人家一起吃。但是,不幸得很,那里的牌位上把南宫适写成了南宫適。如果南宫适真的来出席祭祀仪式,那里却没有他的座席了。在孔庙中写错孔门弟子的名字,应当是一桩很不应当发生的笑话。 那么,南宫适的适,是不是跟舌头有关呢?也没有关系。这个适(kuo4)字,最早是写为 𨓈 的。走之儿里面上面一个氏下面一个口。其篆字的写法是 在《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字典》上,都像化石一样保留着这个 𨓈 字,但是现在的字库里很难找到这个字。好不容易找到了,也不知道最后网页上能不能正确地显示出来。 上氏下口,音 guā ,是堵塞、塞住口的意思。当由篆字写成隶书接着转化为正楷字的时候,就被写成了“舌”。具有这个组分的字,除了适字之外,常用的字还有刮、括、蛞、话、活、鸹、聒以及阔等许多字。 对于那些含有“舌”的字,韵母为ua、uo的(对于许多方言区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容易判别的特点,那就是大多为入声字),其中的舌都是从这个字(上氏下口)转化来的。所以,这些字中间的舌也都是假舌头。 说了这么许多“假舌头”的字,那么,哪些字含有真舌头呢? 先看看真舌头的写法 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像从口中把舌头前伸的样子,篆字的样子也差不多。 甜,从甘从舌,过去也写作 甛 、 餂 。用舌头品出来的甘甜的味道,所以,这里的舌是真的舌头。 舔是舌头的动作,所以从舌。 恬(音 tián ),是心里面安和静,甜的一半作为它的音旁。 铦(音 xiān ),是像铁锨那样的农具,农具的头像舌头那样的形状。引申为锋利。贾谊《过秦论》中有“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的句子。 憩(音 qì ),休息的意思,过去这个字的上部写为甜。 舐(音 shì ),用舌头舔,过去写为 舓。又与 狧相通,狧的本义专指狗用舌头舔。 甜、舔、恬、憩、铦、舐等,只有这些字中的舌才是真的舌头。而这些字中大多数字的韵母都是ian。 总之,在大量含有“舌”的组分的汉字,其“舌”的来历,大致可以分成如下三类:一类是因草字简化而成的舌,如乱、辞、敌等,它们与真正的舌头没有关系;第二类是因篆字(上氏下口)在隶化过程中写出的舌,如括、活、话等、它们与舌头也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一类字在三类字中数量最多,他们的韵母为uo或ua;前两类都是假舌头,第三类才是真正的舌头,如甜、舔、恬、憩、铦、舐等。 另外,舌字在正楷字中的写法,最上面的是一撇,有些字,这一撇变成了一横,如舍以及许多含舍的字,这就不是与舌有关的了。与假舌头和真舌头不同,它们是“非舌头”。
个人分类: 汉语言|12210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