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语言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十二五”规划选题建议摘编---语言学
timy 2011-3-6 23:10
语言学 语言理论研究;汉语与亲属语言比较研究;濒危语言研究;语音和语言技术应用研究; 汉语词汇中文信息处理研究;句法和语义的互动研究;语言类型特征调查分析;语言接触研究;地理语言学研究; 历史语法与方言语法、少数民族语法的结合研究;现代汉字系统研究;汉字历史及理论研究;汉语语音史研究;音韵学研究; 专书和断代训诂研究;词源研究;对外汉语研究;汉字认知与学习规律研究;城市语言研究;方言岛研究;网络语言调查研究; 汉语失语症语言能力测查量表研制;计算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工程研究;知识推理和语义计算研究; 民族语言类型学研究;民族语言生态调查研究; 多语对比研究;语料库研究;语言学各分支学科数据库建设。
个人分类: 自然语言处理|0 个评论
Wiley-Blackwell出版社SSCI收录6种语言学期刊投稿指南
热度 2 wanyuehua 2011-3-5 08:50
Wiley-Blackwell出版社SSCI收录6种语言学期刊投稿指南
读者留言希望了解 SSCI 收录的语言学期刊,为了帮助读者了解高水平语言学期刊,向 SSCI 收录的语言学期刊投稿,本博客特向各位读者推荐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的 6 种 SSCI 收录语言学期刊。 6 种 Wiley-Blackwell 语言学期刊已经为读者做了链接,您可以直接点击期刊名称进入期刊主页,阅读下载全文,了解该期刊的作者指南并在线投稿。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语言学 6 种期刊推荐: 1 、 Mind Language 《思维与语言》英国 ISSN: 0268-1064 , 1986 年创刊,全年 5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1.327 , 2009 年影响因子 2.091 , 5 年影响因子 2.173 , 2009 年 JCR 语言学科排名第 7 位( 93 种), Q1 (一区)。 刊载研究思维与语言、思维与心理活动现象问题的论文、评论和札记。读者对象为哲学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读者 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0017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0017/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8-0017/homepage/ForAuthors.html 2 、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现代语言杂志》美国 ISSN: 0026-7902 , 1916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1.044 。 2009 年影响因子 1.914 , 5 年影响因子 1.538 , 2009 年 JCR 语言学科排名第 9 位( 93 种), Q1 (一区)。 刊载外语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方面的文章、札记和书评。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 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0-4781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0-4781/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0-4781/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mlj 3 、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社会语言学杂志》英国 ISSN: 1360-6441 , 1997 年创刊,全年 5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0.920 , 2009 年影响因子 1.174 , 5 年影响因子 1.464 , 2009 年 JCR 语言学科排名第 28 位( 93 种), Q2 (二区)。 该刊主要刊登语言和社会的多学科研究论文,鼓励刊登建立或批判社会语言学理论和社会理论的最新数据和语言的应用问题的论文。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 读者可以阅读 1997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7-9841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7-9841/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7-9841/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jslx 4 、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外国语言纪事》美国 ISSN: 0015-718X , 1967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 SSCI 收录期刊, SSCI 2008 年影响因子 0.260 , 2009 年影响因子 0.378 , 5 年影响因子 0.577 , 2009 年 JCR 语言学科排名第 68 位( 93 种), Q3 (三区)。 该刊为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 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会刊,刊载外语研究和外语教学方法方面的文章。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 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944-9720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944-9720/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www.actfl.org/i4a/pages/index.cfm?pageid=3321 在线投稿: http://www.editorialmanager.com/fla/ 5 、 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语言人类学杂志》美国 ISSN: 1055-1360 , 1991 年创刊,全年 2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收录期刊 ( 2009 年被 SSCI 收录,目前没有影响因子) 。 该刊为语言人类学学会( Society for Linguistic Anthropology )会刊,探讨了在何种语言的形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刊登包括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和认知语言的研究论文、综述、社论、书评、会议论文。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 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8-1395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8-1395/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548-1395/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jla 6 、 World Englishes 《世界英语》英国 ISSN: 0883-2919 , 1982 年创刊,全年 4 期, Wiley-Blackwell 出版社, SSCI 、 AHCI 收录期刊 ( 2009 年被 SSCI 收录,目前没有影响因子)。教授第二外语英语的教师阅读的刊物,刊载英语教学与英语研究文章及评论,涉及语言教学方法与技巧、词汇、语法、成语、俚语及语言游戏等。 国内订购该数据库 读者可以阅读 1996 至今的全文。 网址: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7-971X 编委会: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7-971X/homepage/Editorial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journal/10.1111/(ISSN)1467-971X/homepage/ForAuthors.html 在线投稿: http://mc.manuscriptcentral.com/weng 说明:影响因子的四分位区间是指将一个学科领域内所有期刊影响因子大小顺序排列后,将所有期刊分成四等份,从而形成四个区间并分别标记为 Q1 , Q2 , Q3 , Q4 。
个人分类: SSCI投稿|10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证素概念的逻辑缺陷
热度 1 fqng1008 2011-3-2 22:01
很早就开始采用证素分析的方法来归纳各种传染病不同时期的主要病机和次要病机,最近读到朱文峰教授的《证素辨证学》,才发现自己对证素的理解与作者有较大差异,从而修正了许多错误认识。但是,细读之后,发现作者的证素概念也值得推敲。 一、证素不是词素 不排除偶然巧合,“证素”概念有移植于“词素”之嫌。但是,词素是一语言学概念,而提出“证素”的原旨是构建一科学概念,二者有明显不同。 所谓词素( morpheme ) ,是具有独立含义、有构词能力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非常严谨,完全符合形式逻辑 “ 种加属差 ” 定义法:这一概念最近的 “ 种概念 ” 是“语言单位”,但仅仅这样是不够完整的,它还与其它 “ 属概念 ” (句子、词组、词)之间具有 “ 差异 ” ( 属差),即必须具有独立含义、 构词能力、级别最低(最小)等的限制。对比一下就会发现,无论证素是“证名的要素”还是“证的要素”, 其定义都相差甚远 。 其实,作者在文中有一个比较符合逻辑规则的定义:证素是辨证诊断不能再分的诊断单元。我非常赞成这样的定义,推测没有采用的原因是作者对证素在中医诊断规范化研究中寄予太高的期望,为了让内涵与外延达到一致,而不得不采取模糊其内涵的办法。 二、证素定义的模糊性 在形式逻辑里,定义具有严格的规则:(1)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外延要相称;(2)不应循环;(3)一般不应是否定的判断;(4)“属差”应尽可能详细确切。 作者将证素简单地定义为“证(名)的要素”,缺乏严谨性:(1)根本就没有种概念和属概念的划分,更谈不上外延相称;(2)具有循环的特征,即证素是证的要素,反过来也可以说“证的要素是证素”,谁也说明不了谁;(3)作者列举了证素不等于证候、证素不等于证名、证素中为何不讲病因、证素不宜称病机、无必要称病势等等,这样说毫无意义,如同定义“人不是狗”一样。 三、证素外延的随意性 作者通过搜集整理,发现古今论著中所提出的证素概念有120项左右,于是根据证素的基本特征、文献资料、临床实际需用、证素要精、约定俗成等原则,对其进行分析辨别,从中筛选出统一、规范的证素项目50项左右。其中, 病位证素19项:心、神(脑)、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胞宫、胸膈(上焦)、下焦(少腹)、表、半表半里、经络、肌肤(皮肤、肌肉)、筋骨(关节); 病性证素31项:(外)风、寒、暑、湿、(外)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毒、脓、气滞、气闭、血瘀、血热、血寒、气虚、气陷、气不固、气脱、血虚、阴虚、亡阴、阳虚、亡阳、精(髓)亏、津(液)伤、阳浮、阳亢、动(内)风; 五官专科病位9项:目——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耳,鼻,咽(喉),齿(龈);待定或暂作特殊者9项:气逆、喜、怒、忧思、悲、惊恐,燥屎、结石、毒。 1. 证有那些要素? 研究这个具体内容包括病位和病性的所谓“证的要素”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证的要素有那些?根据中医理论,证的要素包括临床表现(症状、体征,或主要证候、次要证候)和病机(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或主要病机、次要病机)。如果宽泛一些,根据理法方药的一致性和方证对应原则,还可以将治法、方剂和药物组成纳入证的要素。显然,这不是作者对证素概念的期望。 2. 如何理解证名要素? 那么,作者定义的应该是证的命名要素。古代医籍汗牛充栋,既有八纲、脏腑、六淫、气血津液辨证,也有三焦、卫气营血、六经辨证,辨证体系不同,证的命名各异。概括起来,命名有根据病机、经络、方剂等等,病机的基本的。就病机而言,病因、病位、病性、病势是基本要素,根据绝大多数证名由病位和病性(包含病因和病势)构成的实际情况,作者因此定义了证素并硬性规定了它的外延。其结果,我们不得不抛弃许多驾轻就熟、约定俗成的证侯名称。 3. 什么是不能再分的诊断单元? 为了剔除 辨证中均属于纲领性、较笼统、可以再分的“类”概念,提出 证素是不能再分的具体诊断单元。所谓证侯诊断中不能再分诊断单元,作者也明确指出可称为基础证,实际上就是单一证侯,如脾气虚、心血虚等,而大多数证侯属于复合证,如肝郁脾虚、气滞血瘀等等。本来,将证素理解为基础证、单一证,可能更符合证素的本质,但是作者太难接受,因为其创新性大打折扣,只好丢下一个符合规则的定义。 四、证素概念的应用价值 在中医学中,外感病都有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现代传染病学则根据强调病程,那么不同的疾病阶段是否具有导致一定临床表现的主要病机、次要病机呢?我们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证侯学调查,试图构建一种分期辨证模型并分析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结果,证素的概念对我们的工作很有帮助。我们对多种传染病如肺结核、手足口病、H1N1甲型流感、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进行证侯学调查,将高频率的症状、体征列为主要证侯,低频率的症状、体征列为次要证侯,并通过证素(不能再分的诊断单元)分析,得出疾病相应阶段的主要病机和次要病机,从而构建某一疾病的分期辨证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下一步的工作,是扩大病例数,进一步推广到所有传染病领域,建立一种传染病的分期辨证体系,以代替目前正在应用的与临床实际多有冲突的分型辨证。 附:《证素辨证学》内容简介 本书是研究中医辨证的专著。在继承中医辨证精华,整合八纲、脏腑、六经辨证等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创立“证素辨证”新方法。提出中医辨证的思维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以症为据、从症辨证,遵循中医学理论,进行整体综合评判,是中医辨证的原则。证素是构成证的基本要素,是辨证的核心。全书分为辨证方法的研究,证候辨证素量表,证素诊断标准,常见证诊断标准,证素辨证诊疗软件五章,其具体内容规范、准确,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重大学术意义,用之于临床,能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 适用于广大临床中医师,中医学本专科学生、研究生,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人员学习参考。 附:《证素辨证学》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辨证方法的研究 第一节 “证”有关概念的辨析 一、“证”有关概念的源流 二、“证”有关概念的约定 三、病、证、证候等概念的辨析 第二节 中医辨证学沿革 一、《内经》在辨证学上的贡献 二、张仲景及“六经辨证” 三、八纲辨证的沿革与意义 四、温病辨证的发展 五、脏腑辨证的完善 六、病性辨证的内容 七、经络辨证有待发扬 第三节 辨证思维原理 一、辨证思维原理 二、“证”的三阶双网结构 第四节 通用证素的选定 一、证素的基本特征 二、证素内容的挖掘 三、通用证素的筛选 第五节 证素辨证研究 一、遵循辨证思维原则 二、证候规范研究 三、计量辨证研究 四、建立辨证数据库 五、信息挖掘处理方法 第六节 证素辨证体系 一、证素辨证体系的结构 二、证素辨证的意义 三、证素辨证歌 第二章 证候辨证素量表 一、始因等 二、寒热 三、汗出 四、疼痛部位 五、疼痛性质 六、头身不适感 七、睡眠情志声音 八、咳痰喘黔 九、饮食口味 十、大便 十一、小便 十二、经带精液等 十三、出血 十四、神志面色 十五、头面五官体征 十六、颈胸腹部体征 十七、形体肌肤体征 第三章 证素诊断标准 第四章 常见证诊断 第五章 证素辩证诊疗软件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70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苏联语言学史上不应被忘却的一页
gothere 2011-2-8 23:12
苏联语言学史上不应被忘却的一页 傅杰 转自:南方周末 2007-01-05    已届晚年的斯大林为什么会插手语言学问题?马尔的学说为什么如此引起领袖的关注?马尔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作为中央机关报的《真理报》展开的语言学讨论是学术分歧,还是政治斗争?请看———      如果不是一些要籍———如高名凯先生写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语言论》——— 中的大量引录,现在即使是中文系或外文系语言专业的学生,也未必知道时常是一身戎装的斯大林还写过一本曾被列为经典———而且不仅仅是语言学经典的《马克 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20多年前我还是大学生时参与语言学兴趣小组,我们的导师、一位刚从北方调来的教授首先让我们精读的,不是当时已有中译本的索绪尔 和布龙菲尔德,而正是这本斯大林。至于它在五六十年代的影响,更是只要随便翻翻当时出版的语言学书籍和语言学杂志,就可见一斑———它无疑是当时引用率最 高的“专业文献”。1991年,外研社出版了《许国璋论语言》,集中所收这位1960年代起即名扬全国的英语教材主编的语言学论文却都是1978年以后写 就的,在此之前则是一片空白。许先生自述这并不是由于自悔少作作了删削,而是少而无作,原因即在于1950年代之后,“时以某人某言为训,探索无从”。这 “某人某言”对后来者,也许会成为需要加注的古典;而对过来人,则是不言自明的今典。   但,仅仅把《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从专业必读文献中清除出去是不够的。已届 晚年的斯大林为什么会插手语言学问题——或者说是什么促使他对语言学中的马克思主义问题产生了兴趣?这当中有什么前因,又有什么后果?斯大林在书中严词批 驳的马尔学说为什么如此引起领袖的关注?作为中央机关报的《真理报》展开的语言学讨论是学术分歧,还是政治斗争?马尔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这都是语言学 史或不仅仅是语言学史所不能也不应放过的问题。   俄罗斯语言学博士米哈伊尔·维克多罗维齐·戈尔巴涅夫斯基教授于1988年在 《文学报》上发表了被称为檄文的《关于泰斗的提纲:斯大林关于语言学的那些文章给科学做出了什么贡献》,戳穿了斯大林作为“伟大的语言学泰斗”的神话,第 一次披露了苏联语言学问题讨论的背景和内幕。文章发表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既有读者加以鼓励,证实或补充相关事实;也有读者“甚至差一点儿要与我决 斗”。无论哪一类读者都是作者应该报答的,于是作者再接再厉,经过两年的艰苦工作,利用相继解密的包括克格勃档案在内的苏联时期众多内部材料,写就了这部 20余万言的专门著作——《世初有道——揭开前苏联尘封50年的往事》(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   作者在引言中说:“细心的读者根据《约翰福音》的续篇,能读出本书书名的潜台 词:‘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创世之初,道与神同在,世间的一切都由道而开始,没有道,世间的一切便无从开始……’”中译者专门就书名的翻译与 作者作了探讨,综合《约翰福音》汉译本中“太初有道”的“有道”之意和俄语中该句话的表达方式,译为《世初有道》,企图揭示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从创世之 初,语言就作为交际的工具,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因此语言问题历来都受到执政者的关注;二是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世间就有了自己的 “道”:人类历史上无论发生过和将要发生什么,世间的“道”始终存在,历史终将恢复其本来的面目,而人类众生中的一切忠奸善恶最终也会是非清楚,泾渭分 明。      马尔在苏联语言学界的统治地位,正是借助斯大林的专制形成的   读过《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的人,都会记得斯大林的主要批判对象——马尔;但不一定会知道马尔在苏联语言学界的统治地位,却正是借助斯大林的专制而形成的。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马尔(1865-1934)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学者,在历 史考古和具体语言研究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但缺乏语言学理论素养的他,偏偏有意把语言科学变成实现他个人思想的实践,试图征服整个世界语言学界。由征服的 欲望带来的自负和因征服的不可能而产生的自卑,使他立誓要与俄国革命前的语言学和国外语言学彻底决裂,而当时苏联的政治形势和政治需要给他带来了前所未有 的契机。他把以前的语言学传统都定性为资产阶级的,把不让资产阶级的语言学说入侵苏联科学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而保证了苏联语言科学的纯洁性,也就等 于保证了他的“语言新学说”的权威性。   马尔的“语言新学说”认为,语言不是没有阶级性的交际工具,而是上层建筑,人类语言的基础是由4种原始要素组成的:   当人类不仅拥有物质文明,而且拥有上层建筑文明时,便产生了有声语言。譬如,就 像在手势语言占绝对统治时期,即在整个古石器时期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一样。因此,在劳动和巫术过程中产生的4个声音单元成了语言学的元素,成为重新形成的有 声语言的基础。这时候,人类的生存环境已出现社会性分化,有声语言就成了阶级的语言,并和后来的文字一起都成了统治阶层手中阶级斗争的工具。   从这短短的引文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尔的理论充满矛盾和臆想,完全经不起推敲和 追问。但他既给它们披上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法衣,那么质疑者就当然是非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的、资产阶级的了。当被追问到4个元素 的来源,当四元素方法受到批评时,这位科学院院士居然强硬蛮横地宣称:“有些东西是不需要证明的,而只能展示!”   马尔十分清楚,在当时,科学领域的许多事情都依赖于职位的影响,而且与职位的影 响力范围相关。据1926年苏联科学院记事手册的记载,马尔的行政头衔不下10个。1930年,他还被授权代表“全苏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科技工作者协 会”向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宣读贺信,就坐在主席台上的斯大林满意地听着这位科学院副院长慷慨激昂的表白:   苏维埃政权给予科学充分的自由,鼓励和支持在真正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领域中进行 最勇敢、最果断的科学探索。在这样充分自由的条件下,我曾努力发展关于语言的理论学说,在这一领域从事着自己的科学工作,我将与新型科技干部———共产党 员科技工作者和坚定的非党工作者一道继续发展这一理论学说。在经历着尖锐的阶级斗争考验的关键时刻,我认识到不问政治的虚伪性,并很自然地把这种虚伪抛 开。我坚定地站在科学文化战线一名战士的岗位上,捍卫准确的无产阶级科学理论的总路线,捍卫共产党的总路线。   一本1940年代出版的为马尔歌功颂德的传记这样记载:“斯大林在联共(布)十 六大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要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在一个国家内繁荣形式上是民族的、内容上是社会主义的文化,以便使这些文化联合成一种共同的社会主义的文化 并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这一提纲激发了马尔的新的朝气和力量,他成了斯大林思想的坚定不移的和热情激昂的宣传者。马尔在他自己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指出了斯 大林的这些思想的惊人的鲜明和深邃。”马尔的忠心得到了领袖的赏识。会议刚一开完,马尔就被接受为联共(布)党员,而且没有预备期。一年之后,成为全俄中 央执行委员会成员。稍晚经斯大林同意和支持,马尔被苏维埃政府授予列宁奖章,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又授予他功勋科学工作者称号。   马尔的“语言新学说”获得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广,马尔主义者“很快就明白了在与学 术上的反对派进行的斗争中,斯大林的专制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反对马尔新学说的学者被扣上一顶顶政治帽子,遭到批判、解职、流放甚至被迫害致死,从 科学界消失或干脆从生活中消失。书中提供了不止一个让人惊心动魄的例证。“马尔主义的烧瓶中炮制出了有毒的热汤,其剂量足够给所有的反对派服用。”面对这 样的历史,作者写道:   科学上的理论和意见可以有很多,也应该有很多,否则就不可能接近真理,但是只要 有一种理论宣布它是例外,声明说,只有它,只有它一个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而将自己的反对派都贴上政治标签,并采用各种形式的告密手段,那么,事实 上科学就已经停止了自身的发展,发生了最严重的停滞。   这样“最严重的停滞”,在苏联还将持续许多年。      斯大林对语言学问题产生兴趣,并在马尔死后拿他开刀   马尔于1936年病逝。之后他的学生们接替了他的位置,借各种机会继续推行马尔 学说,也继续着他们对持不同观点的语言学家的批判。1949年,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召开专门会议,讨论“语言学战线的形势”,并通过决议:马尔院士的“新学 说”是惟一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与其相悖的任何其他理论都应坚决予以肃清。一批语言学者被点了名,其中包括格鲁吉亚语言学家契科巴瓦·阿尔诺利德·斯 捷潘诺维奇。但这一次厄运没有再次落到马尔的反对者头上,而是很快就出现了相反的局面。   斯大林为什么对语言学问题和马尔学说产生兴趣,并在马尔死了十多年后拿他开刀? 这是一个难解之谜。在作者看来,其中既有具体的政治原因,又有复杂的心理因素。这或许是为巩固自己的科学泰斗地位(正如中央党报所指出的那样:“他毫不犹 豫地承担起决定许多门科学命运的最高法官的重任”);或许是出于对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权威的马尔的嫉恨(斯大林后来在文章中明确表示了他对马尔说话口气 的厌恶,称“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比他谦虚得多”)。而契科巴瓦则说,斯大林对语言学问题的兴趣实质上跟民族问题有一定的关系。   正是在1949年,契科巴瓦根据格鲁吉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恰尔克维阿尼 的建议,写了一份《马尔院士的语言阶段分类》的报告。恰尔克维阿尼是当时正在编纂的《格鲁吉亚语详解词典》的主编,而按马尔的语言阶段学说,格鲁吉亚语要 比犹太语和印欧语族中诸语言低一个等级。格鲁吉亚党的领导人关心马尔学说,或许与此有关(契巴科瓦在报告中强调了这一点)。这份报告被呈给了斯大林。作者 推测这个犹太语要高于格鲁吉亚语的理论,有可能使斯大林本人和他的民族感情受到直接的侮辱。次年,契科巴瓦和恰尔克维阿尼带着刚出版的《格鲁吉亚语详解词 典》第一卷在斯大林的别墅受到接见,斯大林与客人讨论了马尔的语言新学说,并授意契科巴瓦把意见“先写出来,我们看看,如果可行,就印刷出版”。   一个月后,《真理报》发表了契科巴瓦的《论苏联语言学的若干问题》,对马尔的语言新学说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按照斯大林的旨意,报纸宣称将就此展开公开的、自由民主的讨论。   马尔的学生、当时苏联语言学界的头面人物、苏联科学院语言与思维研究所所长麦夏 尼诺夫立刻撰文回击,标题是“为创造性地发展马尔院士的遗产而努力”,声明要建立没有马尔的马克思主义语言学是不可接受的,并强调契巴科瓦的文章是“资产 阶级语言学基本观点的重复”。当时——本书作者描述说——“麦夏尼诺夫的政治嗅觉没能帮助他察觉到,在契科巴瓦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散发着领袖烟草的甜香味。 其他马尔主义者也没有觉察到危险性,他们已陶醉在即将来临的被尊奉为神的日子里了,习惯地、带有挑衅性地,并毫不犹豫地向对‘新学说’的任何怀疑和批评给 予断然反击。”   契科巴瓦遭到了围攻。一大批学者对他展开了严厉抨击。支持他的人屈指可数,其中 一位是后来成为院士、但在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的莫斯科大学语言学副博士谢列勃林尼科夫,他差一点被开除;还有一位是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乌克兰学者布拉霍夫 斯基,但他发表文章后却一直惊恐不安,疑心自己站错了立场。这种局面持续到6月20日,语言学的“伟大泰斗”诞生——斯大林的《关于语言学中的马克思主 义》发表。   大讨论结束了。   相关文章源源不断,但不再有任何支持和捍卫马尔学说的只字片语,见报的是以麦夏尼诺夫为主要代表的马尔主义者的忏悔,至少有两位马尔的信徒或因迷惘、更可能是因为恐惧而引发了精神病。著名记者、赫鲁晓夫的女婿阿朱别依概括说:“失败者后悔莫及,胜利者洋洋得意。”   7月4日,斯大林发表了《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8月2日,又发表了《答同志们》。这些文章的结集,就是《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      领袖的铁掌砸烂了马尔的大棒,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批判开始了   斯大林的著作为苏联语言学界摆脱马尔主义的教条扫清了道路。他在文中义正辞严地指责:   在语言学各机构中,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在其他各加盟共和国,一种与科学和科学工作 者极不相称的制度占据着统治地位。对苏联语言学的状况稍微作一点批评,甚至想对所谓的“语言新学说”做出哪怕是最谨小慎微的批评的表示,都会遭到来自语言 学界领导层的迫害和阻挠,因为对马尔的遗产持批评态度,因为对马尔学说有点不赞同,许多在语言学界举足轻重的语言学家和研究人员被撤了职或降了职。而有些 语言学家被提拔到很重要的岗位,并不是根据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无条件地认同马尔的学说……在语言学界,形成了一个封闭的、自视一贯正 确的领导集团,它能保证自己不受任何可能的批评,它可以在这一领域为所欲为,恣意横行。   斯大林肯定语言学大讨论的意义,“首先是因为它把这种军警式统治制度揭露出来, 并彻底将其打碎”,这是完全正确的。领袖的铁拳砸烂了马尔的大棒,但这丝毫没有改变专制的体制———新的军警式统治形成了,只是更换了旗手而已。对斯大林 思想的更狂热的崇拜,同样严重地影响了苏联语言学的发展。“如果你的文章中没有提到斯大林的小册子,你就连一行文字也别想发表”。因此当时的科学工作者都 必须按照“斯大林学说的精神”来写自己的文章和专著。一本著名的《语言学导论》教科书,有一章引录斯大林的话比自己的论述更多。不仅如此,马尔的得意门生 们也纷纷倒戈,抛弃了自己的导师,开始颂扬和阐释斯大林的语言学说。苏联改组了以马尔命名的语言与思维研究所,解除了麦夏尼诺夫院士的工作,语言新学说在 一系列的会议上遭到批判,一大批人被罢免领导职务、被撤离重要的科研和教学岗位。   作者指出,斯大林并没有给语言学理论作出任何贡献,他对马尔学说的批判,只是重 复了许多俄国和苏联学者早已用各种方式表述过的结论;而他试图表现自己创造力的一些见解,则是可笑和荒谬的。但以权势之大,地位之尊,他的话却成了不容置 疑的权威结论,被作为发现和创造而得到了广泛接受。例如斯大林称库尔斯克-奥尔洛夫斯克方言是俄罗斯语言的基础,这与客观事实相去甚远,语言学家甚至弄不 明白他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一假设。但由于这是斯大林的假设,于是在很多年中,引出了诸多毫无结果的科学猜想。一位善于投机的所谓学者还以惊人的快速度炮制出 博士论文,专门证明斯大林的这一“发明”是科学的。就凭这篇论文,他顺利地进入了莫斯科,并在苏联科学院身居要职。   轰轰烈烈的对斯大林的赞颂已远远超出了语言学界,变成群众性的狂热。所有的人都 努力地领会着伟大领袖关于语言问题的论述,其他专业的学者们也迫不及待地用伟大领袖的新理论来武装自己。在莫斯科大学的生物系,贴出了“用斯大林关于语言 学问题的理论观点来研究马拉尔的乌鸦种群问题”这类“科学讲座”的海报。《真理报》出版社出版了维诺格拉多夫院士主编的《论斯大林关于语言学问题的著 作》,宣告:“用斯大林的天才思想武装起来的苏联语言学,开始沿着新的道路前进。语言学理论研究所和各高等院校语文系科研工作的整个计划都作了重新安排。 重新组建的苏联科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承担起了以斯大林的指示为指针,改造苏联语言学的方法论基础和语言学的具体研究课题等重大任务。”苏联科学院出版社也 出版了文集《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篇目包括:   亚历山大罗夫:《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典范》   维诺格拉多夫:《用斯大林关于语言的学说发展苏联语言学》   尤金:《论斯大林关于语言学的著作对社会科学发展的意义》   斯杰潘尼扬:《用斯大林语言学著作的观点看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某些问题》   切尔特科夫:《用斯大林论语言学著作的观点研究辩证法的某些问题》   特罗申:《论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   等等。文集称颂斯大林为“创立了先进科学史上史无前例的学说的科学泰斗”,他的 著作“完成了语言学的转折,开创了苏联整个科学的新纪元”。作者对这本文集给予了高度评价,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特别是从科学历史与专制制度特点的联 系的角度来看,每一篇文章都十分有意义”。一切大大小小的马屁家们或可从中获得激励:他们也是有机会名垂青史的———今天的垃圾,可以成为明天的史料。      警惕斯大林制度的后遗症   回顾历史,作者的心情是沉痛的:“我们的科学和知识分子的命运是多种多样而又错 综复杂的,是悲剧性和自我矛盾的。科学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各族人民曾陷入的那种危机是多么深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本身,是斯大林制度及其 遗产。这种危机的后遗症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感受到。”他引录了作家塔尔哈诺夫在回忆录中的沉思:   我联想到一种最毒、最难以制伏的莠草———飞廉草,无论你锄刨得多么深,无论你 怎么用力踩踏,无论怎么折毁它的茎杆,只要它的根还活着,一切都是徒劳的。同样,我们在揭露出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时,形象地说,只是在日常生活的土壤上除掉 了祸害的茎杆,它的根仍然还活着,并会不断生长。这就使得它们在后来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还能够再次复发,再次猖獗。   是的,人类历史中的一切都在惊人地重复着。正因如此,历史才是值得我们回忆和反 思的。正因如此,作者才记录下了苏联语言学史上这沉重的一页,“无论这一切有多么荒唐,在过去那些令人悲哀的教训中,除了痛苦以外,还包含有另一番滋味: 那就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期待真正的自由的到来,希望理性终将获得胜利。正如英明的彼得·恰达耶夫所说:我们无法改变过去,却可以把握未来”。而 “要想把握未来,就必须了解过去”。也正因如此,《世初有道》才值得我们翻译出版,值得我们郑重推荐。   斯大林以权势之大,地位之尊,介入语言学争论,他的话立即成为不容置疑的权威结论,斯大林的著作为苏联语言学界摆脱马尔主义的教条扫清了道路。但对斯大林思想的更狂热的崇拜,同样严重地影响了苏联语言学的发展。   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马尔是一位很有天赋的学者,在历史考古和具体语言研究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他的“语言新学说”充满矛盾和臆想,完全经不起推敲和追问。
个人分类: Linguistics|2575 次阅读|0 个评论
镜某也要“革命”了,革师姐的命了。
liwei999 2011-1-4 09:34
立委按:镜子作为语言学的门外汉和哲学家,要挑战专业人士师姐,实际上也是对立委的挑战(不论书上如何讲,镜某对汉语语法的理解是如此。如果国人没有这样的理解,那就要文革了)。本来是应该应对的,词类词性、语言逻辑都是我琢磨了一辈子的问题了,哪里容哲学家来踢场子。可气的是,哲学家的话,用的是另一套符号系统和参照系,而且虽然幼稚可笑而且误导,也不是全无道理。真要有理有节批判镜子,还是需要找对下口的地方,运用相同的符号系统。算了,这次且放过。现在体会到,专业人士遇到哲学家,真有些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感觉,呵呵。说到此,有些开始同情被镜子横扫过的专家们了。 镜某也要革命了,革师姐的命了。 (157421)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30, 2008 07:41PM Shijie: 明明白白:形容词;问题:名词;回答:动词;的、地:助词。 如果说这种语法是师姐科班学来的话,再来个文化革命的理由还是相当充分的。 如何断句明明白白的问题明明白白地回答?师姐给出了个分析。至少是道理不足,或者是说分类方法不妥。明明白白的/问题,明明白白地/回答是个第一近似分析。的、地、得的用法是近代汉语中才确立的。因此单分出来,认为是明明白白/的/问题不妥。应该考虑/明明白白的/是形容词,的的助词作用不是要一个词的分类名目,而是要作到助词--把明明白白这样一个并不明白的、不很确定的词助成了形容词。 与助学金的再助了学之后消失了一样,的即便是助词,与明明白白结合后就消失了本体,助产了明确的明明白白的这样一个形容词了。 不论书上如何讲,镜某对汉语语法的理解是如此。如果国人没有这样的理解,那就要文革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又及: 右派是打出来的、划出来的,并非天然。 (157432)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30, 2008 08:04PM 同理,汉语的词性分类也是打出来的、划出来的。的、地、得就是就是划成分通知书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相当令人震惊的语言学问题:大众错了,常识还能对么? (159033) Posted by: 笑笑 Date: June 04, 2008 09:46PM 寇前候补的指导责任问题很严重哈。。。 引用: mirror 也许是大众的选择错了,这也是常发生的事情。但是,所谓的科学说也同样的不可靠。这是镜某要主张的常识了。 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可谓常识也。 (159036)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4, 2008 09:50PM 纳粹的登场,美国人的禁酒,就是大众选择错误的事例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Mammography不知如何翻译的。称为馒馍图像应该是很不错了。-- mirror 更年、忧郁不是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有。 (158607) Posted by: mirror Date: June 03, 2008 07:44PM 随时可能发生。客气是个策略,很多问题可以在客气当中得到解决。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1)整本《西游记》所述。 (157424)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30, 2008 07:45PM 2)不必灌输,点滴即可。 3)既然是灌输,成功灌输了的,就是应该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因为是神话,中国的神话。 (157439) Posted by: mirror Date: May 30, 2008 08:17PM 都到了神话的份上了,还用解释么?比如悟空为什么要系个虎皮围裙?这个答案在中国文化里有解释。 书中的一招一式都是经过设计的,依照着中国文化,没有丝毫的偏差。据考证,也不是一个人写的,是一个班子人马按图纸设计的故事。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47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西部项目一览表
carldy 2010-12-24 15:17
【备注】这里引用来自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西部项目一览表,供研究参考;其中划线的是采用语料库作为研究工具的。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言学类2009年项目共150项 面上项目共124项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所在省市 工作单位 项目类别 预期成果 计划完成时间 一般项目 1 脑功能成像视角下的汉语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王小潞 浙江 浙江大学 专著 2012-6-30 2 面向文本内容提取的生成性组件库研究与建设 穗志方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报告电脑软件 2011-12-31 3 认知语言学方法比较研究 束定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科研处专著 2011-12-30 4 汉语和英语儿童对语义逻辑习得的对比研究 高立群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专著论文集 2012-12-31 5 对外汉语考试的理论框架与测试模型研究 刘壮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研究报告专著 2010-12-31 6 大学英语教学发展现状调查及对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政策制定的影响研究 蔡基刚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0-12-31 7 汉语复杂网络研究 刘海涛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报告电脑软件 2012-6-30 8 基于语法化理论的汉语兼类虚词习得顺序研究 高顺全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专著 2012-6-30 9 基于有声语料库的实验方言学构建 刘俐李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电脑软件 2012-6-30 10 我国大学生英语句法能力与句法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夏伟蓉 西南交通大学外语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2-12-31 11 中国学生英语树库建设与研究 梁茂成 北京外国语大学 电脑软件研究报告 2010-3-9 12 建构《俄汉平行对照语义关系词典》的理论与实践 张家骅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论文集工具书 2012-6-30 13 楚简与秦简的古文字学比较研究 陈伟武 中山大学中文系 专著 2012-6-30 14 基于数据库的零形回指解析方式实证研究 蒋平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6-30 15 三百种明清小说俗字研究 曾良 厦门大学中文系 专著 2012-12-30 16 语义参照下的汉语生成句法研究 曹道根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专著论文集 2012-6-30 17 多视角下的中古汉译佛经词语特质研究 陈文杰 南京大学文学院 论文集 2010-10-1 18 功能性言语的类型学研究 娄琦 牡丹江师范学院 专著 2011-6-30 19 基于事件过程结构的汉英表达式对比研究 税昌锡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1-12-31 20 中国学生英汉语心理词库构建模式对比研究 张萍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文集专著 2011-12-31 21 人口跨域流动中的语言问题及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研究 武小军 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报告 2012-12-31 22 信、达、雅接受史中的中西译理融合研究 谢思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7-30 23 晚清翻译史论 王晓元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12-30 24 河北方言语法比较研究 吴继章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8-31 25 豫北方言语法音变及其类型学研究 辛永芬 河南大学 专著研究报告 2011-6-30 26 广西平话方言地图集 李连进 广西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7-31 27 湘南濒危土话抢救性研究 谢奇勇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报告专著 2012-12-31 28 江苏东北部多方言交界地区方言的语言地理学研究 苏晓青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所、文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12-31 29 和平繁荣视野下中国和东盟国家外语政策的对比研究 王晋军 云南大学外语学院 专著 2012-7-30 30 大学生英语学习社会心理:高年级阶段跟踪研究 高一虹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研究报告 2011-12-31 31 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方言接触与城郊方言的演变 薛才德 上海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6-30 32 基于网络媒体监测语料库(汉语)的性别语言比较研究 李向农 华中师范大学 专著研究报告 2010-3-17 33 台湾海峡两岸三地法律文本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和研究 陈伟 武汉理工大学 专著电脑软件 2012-12-31 34 方言儿童的元语言意思及其双语效应和迁移 李荣宝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文集 2012-8-30 35 二语习得视角维吾尔族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研究 李睿 西北民族大学 研究报告专著 2011-12-31 36 依托项目的外语教育模式及本土化研究 张文忠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2-6-9 37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有效干预模式的研究 谢福之 首都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研部 研究报告论文集 2011-9-1 38 新兴本科翻译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贺学耘 湖南衡阳师范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1-12-30 39 以发展综合认知能力为目标的英语教学研究 吴本虎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1-1-20 40 基于词典生成系统的新一代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研编 章宜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工具书 2011-12-31 41 《资治通鉴音注》音系与宋元语音的比较研究 马君花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 论文集 2012-8-31 42 元代汉语音系研究:基于八思巴字文献资料 宋洪民 鲁东大学汉语言文学院 专著 2011-12-30 43 两汉出土文献文字研究 徐正考 吉林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12-31 44 《五经正义》词汇研究 杨云香 郑州大学 专著 2010-6-30 45 早期天师道文献词汇描写研究 俞理明 四川大学 专著 2012-7-30 46 初唐佛典异文考辨 王绍峰 阜阳师范学院科研处 研究报告 2010-12-31 47 从泰西、海东文献看明清官话之嬗变 陈辉 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 专著 2012-6-30 48 汉魏六朝人物品藻词语研究 宋闻兵 宁波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6-30 49 简帛典籍异文集录与考订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 工具书论文集 2012-5-30 50 明清俗语辞书及其所录俗语词研究 曾昭聪 暨南大学 专著 2012-6-30 51 东汉-隋本缘部汉译佛经定中结构研究 许剑宇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 2012-12-31 52 古汉语虚词理论及虚词词典编纂理论研究 章也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著 2012-3-15 53 汉语形容词的历时演变 石锓 湖北大学文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1-12-30 54 现代汉语单音节手部动作动词的ICM(典型认知模型)研究 延俊荣 山西大学语言科学研究所 研究报告 2012-6-30 55 贵州荔波喀斯特地区土著民族语言与英汉对比研究 韦启卫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 专著工具书 2011-12-22 56 当代汉语新生词族的构词能量、衍生机制及其理论建构研究 杨文全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专著 2012-9-30 57 普通话二字词句法语义属性标注及其饱和度研究 刘贤俊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报告 2012-9-30 58 闽东方言语音变异的现代音系学研究 陈泽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1-12-13 59 13-14世纪蒙汉语接触及蒙古语文献中的汉语借词研究 哈斯巴根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专著 2012-10-31 60 蒙古语与汉语动词谓语句对比研究 德力格尔玛 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 专著 2012-12-26 61 维吾尔语哈密方言研究及音档建设 阿尔斯兰阿不都拉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电脑软件 2011-12-30 62 藏语方言调查字表及辅助系统研究 达哇彭措 西北民族大学 论文集工具书 2012-6-30 63 汉语和藏缅语族语言体范畴的类型学比较研究 罗自群 中央民族大学 专著 2010-3-16 64 十一世纪末以来的缅甸语语音研究 岳麻腊 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专著 2012-7-30 65 侗台语中接触引发的语法演变和变异 吴福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专著论文集 2011-12-30 66 普米族韩规古籍译注 谭超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译著 2011-6-1 67 语言接触与湘西苗瑶平话调查研究 胡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著 2011-6-30 68 短语理论与语料库的教学加工 何安平 华南师范大学 专著研究报告 2012-3-1 69 伯克修辞学思想研究--兼论汉英修辞学思想的差异 鞠玉梅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2-5-1 70 新疆英译外宣文本问题与对策研究 谢旭升 新疆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6-30 71 英汉语中冲突性话语的构建模式及其制约机制的语用分析 冉永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论文集 2012-6-30 72 大学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的I-CARE培养策略研究 张森 河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0 73 口译职业资格认证测试的理论体系和运作模式研究 陈菁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2-6-30 74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评审(测试)效度研究 修旭东 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2-12-31 75 社会性网络环境下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交际策略及互动模式研究 武和平 西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6-30 76 俄汉社会性别语言的语用对比研究 周民权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7-1 77 面向信息处理的俄汉语言模型策略 薛恩奎 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专著 2012-6-30 78 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偏误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王忻 杭州师范大学 专著 2012-12-25 79 日语复合动词教学方略研究 张威 清华大学外语系 专著论文集 2011-6-19 80 中日韩三国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施晖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12-31 青年项目 81 管辖音系学声调理论研究:模型构建及应用 贺俊杰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1-6-30 82 广义类型学视野中的判断句研究 张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专著 2010-3-17 83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隐转喻现象 高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外语系 专著研究报告 2012-7-1 84 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程度副词的极性特征对比研究 黄瑞红 上海财经大学外语系 研究报告 2011-12-31 85 本科翻译专业的测试研究 肖维青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2-9-1 86 基于类比语料库的翻译文本中的搭配特征研究 武光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专著论文集 2011-12-31 87 《蒙古秘史》的多维翻译研究 邢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语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1-12-31 88 基于语料库的中医典籍英译研究 兰凤利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 专著研究报告 2011-12-31 89 内陆闽语的现状与历史研究 邓享璋 三明学院中文系 专著 2010-3-18 90 吴方言虚词的语法化与类型学考察 郑伟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6-30 91 江淮官话语音的比较研究 吴波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3-12-31 92 语言文化生态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 江承凤 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1-6-30 93 中国高考汉语言测试的调查与研究(1977年后) 桑哲 曲阜师范大学 专著 2012-6-30 94 中西媒体中的危机话语研究及其对策 冯捷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 专著 2012-6-30 95 28岁儿童修辞性语言发展研究 郑荔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1-6-30 96 汉语轻动词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封世文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2-12-31 97 基于语料库的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与评估一体化研究 刘芹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1-12-31 98 汉字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汉语篇章阅读模式及阅读效率的比较研究 于鹏 天津师范大学 专著 2010-12-31 99 留学生汉字习得实证研究 王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2-12-31 100 法律术语译名统一与规范化研究 屈文生 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10-1 101 搜索引擎用短语词典的语法理论和构建方法研究 吕学强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论文集电脑软件 2011-7-1 102 《切字捷要》与 《韵法直图》的关系及相关问题研究 李军 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著论文集 2012-6-30 103 敦煌文献中的于阗文咒语对音对音研究 李建强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报告 2012-12-31 104 基于语料库的关联标记语体差异性研究 姚双云 华中师范大学 专著研究报告 2012-6-30 105 批评语篇分析的修辞评价模式及其应用研究 李艳芳 郑州大学 专著 2011-6-30 106 汉藏语名量词起源、演变的类型学研究 蒋颖 中央民族大学 专著 2012-6-30 107 副词的语用分析及相关语音问题研究 徐以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1-7-1 108 美国大报(2008-2010)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唐丽萍 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1-12-31 109 对双语语料库介入下学生译者翻译能力的计算机辅助实验研究 朱玉彬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专著电脑软件 2011-10-30 110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测试中听力理解任务的难度评估研究 潘之欣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1-12-31 111 中国学生汉译英机助评分模型的研究与构建 王金铨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112 英、汉、日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 张勇 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6-30 113 中国法语教育史 徐艳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7-1 114 秦汉时期楚方言区文献的语音研究 谢荣娥 湖北省长江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1-7-30 115 古文字字系研究 郝士宏 安徽大学中文系 专著 2012-9-30 116 齐系文字材料的整理与研究 张振谦 河北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工具书 2011-7-1 117 西周金文字词关系研究 田炜 复旦大学 专著 2011-6-1 118 战国楚系简帛用字习惯研究 禤健聪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 专著 2012-6-30 119 两汉语法比较研究 魏兆惠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报告 2011-3-11 120 全方位、多层次比较下的东汉特殊语法研究 葛佳才 湛江师范学院中文系 专著论文集 2011-12-31 121 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的语义句法研究 李敏 上海交通大学 专著 2010-12-31 122 现代汉语言说动词 吴剑锋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专著 2012-6-30 123 现代汉语语气助词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 何文彬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论文集 2012-12-31 124 汉语语体语法研究 朱军 湘潭大学 专著 2012-12-30 西部项目26项 1 认知诗学与文学批评新接面研究 马菊玲 宁夏大学外国语学院 专著 2012-6-30 2 基于汉英平行语料库的翻译文体学研究 黄立波 西安外国语大学 研究报告、工具书 2012-12-31 3 汉语方言接触视角下的四川客家方言研究 兰玉英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专著 2012-6-30 4 近代西北方言文献研究 莫超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专著 2011-12-20 5 新疆汉语方言研究 董印其 新疆师范大学 专著 2012-7-31 6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米娜娃阿不都热依木 新疆社科院 专著 2011-12-30 7 花儿语言民俗研究 曹强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专著、电脑软件 2011-12-31 8 民族地区双语环境下回族女童英语学习现状调查分析--以宁夏回族聚集地区为例 田凤俊 宁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1-5-10 9 英语教学场论研究与应用 阎佩衡 西北民族大学 专著、研究报告 2012-6-6 10 基于新疆少数民族习得汉语语料库的偏误研究 崔新丹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论文(集)、研究报告 2011-12-31 11 语言文化生态环境视野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 付东明 新疆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1-12-30 12 面向语言学的东亚文字字体及输入法 李龙 广西大学文学院 电脑软件 2012-7-31 13 唐五代《切韵》系韵书研究 仝小琳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1-12-31 14 魏晋南北朝敦煌汉文纪年写卷常用字形研究 肖瑜 广西大学文学院 研究报告 2011-12-31 15 金文复音词与上古汉语复音化研究 杨怀源 西南大学文学院 专著 2012-8-30 16 科尔沁地区蒙古语使用现状及其演变研究 王顶柱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著 2012-12-31 17 蒙古语标准音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研究 山丹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专著、电脑软件 2012-12-30 18 中世纪蒙古语句子结构研究 于权 内蒙古民族大学 专著  2012-7-1 19 城市化进程中的维吾尔语言变异研究 热孜婉阿瓦穆斯林 新疆师范大学 研究报告 2012-7-31 20 回鹘医学文书研究 阿布里克木亚森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专著 2011-9-30 21 基于六书理论的西夏文字分析 韩小忙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专著 2012-12-30 22 西部裕固语与维吾尔语词汇比较研究 王新青 新疆大学语言学院 专著、研究报告 2011-9-20 23 现代维吾尔语句模研究 徐春兰 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专著 2011-7-30 24 藏族远程教学资源库建设 才智杰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 工具书 2011-12-31 25 云南省东南亚语种(泰、缅、越、老、柬)基础教学规律研究 刘晓荣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研究报告 2011-6-30 26 面向机器翻译的日中翻译难点分析及其翻译规则的制作 卜朝晖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报告、论文(集) 2012-7-31
个人分类: 语言学探讨 Linguistics|8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教授将访问北京大学并进行公开演讲
timy 2010-7-31 17:11
From : http://www.newsmth.net/bbstcon.php?board=NLPgid=9740 标 题: 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姆斯基教授将访问北京大学并进行公开演讲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ul 30 13:20:07 2010), 站内 http://www.chomsky-in-asia.info/beijing/?p=18 2010年乔姆斯基教授北京大学演讲会 暨北京大学授予乔姆斯基教授名誉博士学位仪式 演讲嘉宾:诺姆.乔姆斯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院教授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协办单位:北京语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论坛 演讲题目:Contours of World Order: Continuities and Changes 演讲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 演讲日期: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 演讲时间:晚上7时 演讲语言:英语(500坐席设同声传译耳机)
个人分类: 同行交流|3686 次阅读|1 个评论
《立委随笔: 犯情节》
liwei999 2010-7-29 16:30
拉2爷,你比我起得还早啊?大周六的。 (120456)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December 01, 2007 07:25AM 回头想,你的批评是中肯的,就是语言学上没明白那个动宾结构的说法(犯情节)是你天才生造的词呢,还是有个习惯语的来源。 现代汉语很多类似动宾结构的习惯语,动词和宾语是有固定搭配的才出语义,可以不符合逻辑和常识,比如: 吃食堂 (吃的可不是食堂) 吃豆腐 (吃的也不是豆腐) ...... 还有主谓固定搭配: 倒霉/姥姥来了 (来的可不是倒霉和姥姥,而是例假) 猫叹气 (猫并不会叹气,而是一种密封容器,这个算合成词了)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2219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委随笔:语言这东西,挺好玩de》
liwei999 2010-7-23 00:38
副词“都”/“也”用到句末,这个现象是怎么发生的? (116009)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November 09, 2007 10:30AM 我一直奇怪。 好像只有口语有这种用法。甚至我到北京上学前也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用的,也许是北方口语?师姐也许知道怎么回事。 还有两个现象也很 strike me: 1. 用“有”表示完成体,好像先从台湾传过来的:我有看这个电影。(比较英语助动词have,感觉很妙。) 2. 句末用“...地说”,冰姑娘特别爱这么用,据说来源于日语,毛姑姑地说。 至于汤团这些老散仙的语言风格和措词,就更有特点,俨然成为网络方言。 语言这东西,挺好玩的。 约定俗成。 (116017) Posted by: shijie Date: November 09, 2007 10:51AM “都”放到句末是口语用法。“也”放在句末应该是古汉语用法,现在口语有这么用的吗?我没听说。 “有”表示完成体是闽方言用法,台湾话属于闽方言。闽方言不限于福建境内,广东、海南、浙江都有。“有”的这一用法是通过台湾传媒进入内地闽语区以外的地区的。 “……地说”不知道是不是来源于日语。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的是一状态,如:负责任地说、小声地说、高高兴兴地说…… 网络语言是一种社会性方言,存在于一定的群体中。不论其是否符合实际语言,只要在群体中约定俗成,能完成交际即可。 我从小就经常这样用。语言能力差的表现。 (116159) Posted by: Anonymous User Date: November 10, 2007 01:36AM 把要紧的词先说出来,不要紧的在最后面补上。 十二点半了都,你吃饭吗还?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22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功立项说开去
热度 1 carldy 2010-6-18 21:09
用简短的文字记录下昨天的喜讯与当时的心情: 昨天在外忙乎了一整天,回到家已经很疲备了。加上连续多天的暴雨,出门很不方便,心情也就可想而知不会好到哪里去。正与家人聊天,手机响了,时间刚好18:00点整,一看号码,是兄弟立波打来的电话。他激动的话语告诉我,今天有喜事了。他高兴地说:老兄,你得请客了。什么好事情?今年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获得批准了。 当时很难相信这是真的,无论从哪方面,条件都不是特别理想(除了自己的认真之外),所以自己从来没有去想过。 这两三年参与了一项国家课题,也主持了多项课题,深谙此类课题研究的艰辛与责任。 【当时心情的写照】非常感谢所有关爱我的老师、朋友、兄弟们对我的指导、鼓励与帮助,让我有勇气去申报这类高难度的课题。 立波告诉我,评审结果可以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网站 http://www.npopss-cn.gov.cn/ 查询,让我下载评审结果好好看看。 打开电脑,找到网站,看到了醒目的头条新闻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和西部项目评审结果公布 (2010.6.17) ,打开链接,下载了。 好好看看。 我申报的类别是语言学。 今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中,语言学有157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一般项目103项,青年项目47项)。 我初步统计了一下,将近20项都是与语料库相关的。本人的课题名称是基于语料库的译文源语透过效应研究。 【特别致谢】 该课题的申报成功,首先得感谢浙大肖忠华教授的悉心指导。本人自认识他以来,尤其是参与他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来,学到了很多(如语料库知识与技巧),也获得了无微不至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他的治学之严谨、为人之慷慨善良,实在让我感佩,也认定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感谢黄立波、贺文照等兄弟。兄弟情怀,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乐事,他们时时给我鼓励与帮助; 感谢吴世雄教授,每年都鼓励我申报课题,并无怨无悔地帮我填写推荐信。 感谢校系领导对我本人的厚爱,对我教学科研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激发了我在教学中无尽的灵感。 感谢不尽的,是我的家人与孩子。 还有很想感谢但是此情已无法传递到的人那就是我刚刚去世的父亲。他勤劳,善良,无怨无悔抚养我们兄弟姊妹。他永远是一座不跨的大山,支撑我不断攀登。 【言归正传】 该项目立项成功,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万里长征才开始,脚下的路还很长,要学的东西太多,要做的事情太多,我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勇敢地走下去。 不要辜负了这一份责任。 坊间有很多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的传说,几近神话,当时我确实不敢动笔去填写申报表。但我几乎是没有去多想,权当一次练笔,尤其称得上一次思维大整理:把脑海中那些还未成型的想法、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而且要把课题论证材料(包括如下内容: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等)控制在4000字以内,这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挑战 。 我自己感觉:日常生活中还不习惯于抽象思维,至少没有养成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感性的东西提升为理性思考的习惯。语言可以让自己静下来,理性思考,用钱冠连老师的话来说语言让自己出场。 很高兴,我能突破这一局限,这就是自己最大的收获。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 Inspirations from Life|4847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什么冰箱不是用来放冰的?
harmonism 2010-5-17 23:02
为什么冰箱不是用来放冰的? 曾纪晴 下午,儿子在玩妈妈清理冰箱清出来的冰。突然,他问道: 爸爸,为什么冰箱不是用来放冰的,而是用来放菜的呢? 儿子的提问让我们全家会心而笑! 哈哈,多有趣的问题啊。大家知道,水箱当然是用来储存水的,工具箱是用来存放工具的,公文箱是用来存放公文的,乐器箱是用来存放乐器的,医药箱是用来存放医疗药品及医疗用具的 但冰箱为什么却不是用来存放冰的呢? 我稍加总结归纳了一下,发现 X 箱的说法大约有这个几类: 1 ,箱子是用来存放东西的:比如,水箱、工具箱、公文箱、乐器箱、医药箱、行李箱、垃圾箱、果皮箱等等。这类 X 箱的说法指的是此类箱子是用于存放 X 的。 2 ,箱子本身的材料是什么做的:比如,纸箱、皮箱、木箱、铝箱、 铁箱等等。这类 X 箱的说法指的是此类箱子是由 X 材料做成的。 3 ,箱子的功能,即箱子的用途是什么:比如试验箱、人工气候箱、旅行箱、干燥箱、培养箱、包装箱、急救箱等等。这类 X 箱的说法指的是此类箱子是的功能或用途是用来做 X 的。 4 ,箱子本身所具有的某种特征:比如,黑箱、集装箱等。 那么,冰箱这种说法属于哪类呢?我们来看看,如果是第一类,那么冰箱就是用来存放冰块的了,显然是不对的。再看第二类,冰箱显然不是指用冰做成的。看看第三类,冰箱的功能是用来冰东西的,这回似乎对头啦!不过,这里的冰是动词,而不是名词。但是,冰也有冰冷的意思,可作形容词。这样,冰(冷)又可作为某种特征。那么,冰箱似乎又可以是第四类了。 呵呵,儿子的有趣问题,让我们第一次仔细地考察了冰箱及其各类箱的语言学结构问题,收获不小啊! 2010-5-16
个人分类: 天和之路:一个父亲的育儿日记|3944 次阅读|2 个评论
王玉锋分析语言、言语、语言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wangyf1970 2010-5-16 20:31
有一位语言学专业的人问我:能否给我举个形象点的例子,说明语言、言语和语言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有些难度,因为我看了那么多文献,还没看到有谁讨论这个问题。对于索绪尔提的语言、言语这两个术语如何理解?各家说法不一,我看到的至少有几十种说法。语言行为更是一个相当抽象的概念。 我颇为费力地思考了许久,依据我对语言本质的研究,回答他说 如果打比方,那我觉得好比军队、军人和军纪。因为语言所指大致是语言系统、由一个个言语组成的系统,言语指具体的一次语言,每个语言可以同时被理解为是一次语言行为,这关系就好象军队是由一个个军人组成的团队、系统,每个军人有着不同的军内地位,举例来说,你见到连长时和见到小兵时,所行礼就不一样,这就相当于每个军人有着不同的军纪意义对应着每个言语对应着不同的语言行为。 估计他是要完成什么论文什么的,拿了我的观点去,颇得导师的好评,所以他对我的回答大为欣赏。 这篇论文可用于语言学家参考。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05 次阅读|2 个评论
这语言学也可以遗传?
liwei999 2010-3-4 05:32
这语言学也可以遗传? (851 bytes) Posted by: 立委 Date: March 03, 2010 02:24PM 甜甜在学校是公认的语法最强的学生,她自己为此很自豪,也很喜欢 diagram 句子的主谓宾结构。我并没有教她啊,她自己突然就喜欢起语言结构分析来,乐此不疲。遇到句子就琢磨一下语法。 当然与老师有关,她很喜欢那个教语文的老师,虽然很严厉,但是人很风趣,而且无比骄傲,他总告诉学生:don't argue with me, I am always right. No one can prove me wrong because I am smart. 他还经常嘲笑其他老师教学深度太浅。甜甜还真吃他这一套。 我告诉他,你有个 linguist PhD Dad,不用迷信他这个权威。甜甜说,some day I will prove him wrong. Maybe when he is old, we can challenge him to prove him wrong. 然后学着老人的颤巍巍的声音说:no, this is not a predicate nominative, this is a predicate adjective. You are wrong. 学得那赢了老师的得意样子让我笑得肚子疼。 我要是鼓励她的话,很可能就立下志向做语言学家了。我不想这么引导她,看过太多的学富五车的语言学家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个人分类: 成长花絮|3261 次阅读|2 个评论
Oxford出版的《语义学杂志》被SSCI收录
wanyuehua 2010-2-27 03:39
1982 年创刊的Journal of Semantics《语义学杂志》,ISSN: 0167-5133,季刊,英国(OXFORD UNIV PRESS, GREAT CLARENDON ST, OXFORD OX2 6DP, ENGLAND)出版,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目前在S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25卷第1-4期到2010年的第27卷第1期共29篇论文。 29 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 28 篇、社论 1 篇。 29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美国 14 篇,加拿大、荷兰、英国各 4 篇,法国、以色列各 2 篇,中国 1 篇。 中山大学(Sun Yat Sen Univ)在该刊的2009年26卷第3期发表题为Counterfactual Donkey Sentences: A Response to Robert van Rooij的 社论。 该刊主要刊载自然语言语义学、哲学、心理学和语言语义学,以及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语义学等领域的研究论文、札记、讨论和书评。 网址: http://jos.oxfordjournals.org/ 编委会: http://www.oxfordjournals.org/our_journals/semant/editorial_board.html 作者指南: http://www.oxfordjournals.org/our_journals/semant/for_authors/index.html
个人分类: SSCI投稿|4651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委科普: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liwei999 2010-2-10 07:11
语言学是语言的学问,这学问的引人入胜之处,就在于其研究对象”语言”是一个人人知其然,很少人知其所以然的复杂的系统。复杂到什么程度呢,总之是很容易陷进去出不来。能出来的人不多,立委自以为是出来人,因此,斗胆开讲语言学学理讲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奥妙,陪伴各位做一次语言学揽胜之旅。 谈语言学,从基本概念起。 1 语言 语言的本质是人类的交流工具。这句大白话我们在学理的讨论中会反复引用,以示人们在语言学的不毛争论中多么容易偏离这一基本常识。 乔老爷的形式语言理论创立以后,语言定义为合法语句的集合。这个理论是计算机语言及其汇编的基石,对于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如果能够正确理解语法的话)。 把语言看成语句(sentence)的集合,意味着语句成为语言研究的基本对象。实际上语言不是简单的语句集合,语句之上还有篇章(discourse)结构,还有跨句回指(co-reference, 比如”他”回指前句的”张三”)。为简化学理的讨论,这次揽胜之旅不再涉及篇章语言学,一切限于语句之内。换句话说,作为理论的第一近似,语句是语言研究的最大单位。 2 语言研究的目的 目的可以有很多种,务虚的目的包括探询语言的本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理解的心理机制等等。立委乃计算语言学人,不尚务虚,因此本讲座限于务实的宗旨。具体说,主要为了支持电脑分析(parse)和生成(generate)语言。 3. 自然语言理解 语义(semantics)是内容,语言是形式,分析和生成就是建立语言和语义的连接。由语言达至语义是分析的宗旨,由语义外化为语言是生成的目标。什么叫做理解了呢?就是从语言的一句句话,解析出了相应的语义。在电脑自然语言理解里,解析出的语义表达(representation)称为逻辑形式(logical form),它是 parsing 的目标。 语义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建立单词和概念的联系,是词典的任务。当一个个词排列成句的时候,句子的含义不是这些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涉语句结构及其语法意义,它决定了词汇意义转化为语句整体意义的组合方式(所谓 semantic compositionality),从而实现理解,达到交流的目的。形象地说,词汇意义好像散乱的珍珠,是语法意义把它们串接成理解的项链。如果一句话描述了一个事件(侧面),理解就是要求解 who (施事) did (动作) what (受事) when (时间), where (地点), how (方式) and why (原因) 等等。施事、受事、时间、地点等叫做语义角色(semantic roles)。 看下列例句:奥运会开幕式定于2008年8月8日晚8时在北京举行。 查词典可得词汇意义,用括号表示:(奥运会) (开幕式) (定于) (2008年) (8月) (8日) (晚8时) (在) (北京) (举行) . 所以,分析理解的关键是解析(decode)内含的语法意义。句子的主体是主语谓语,先切一刀: 【(奥运会) (开幕式)】| 【(定于) (2008年) (8月) (8日) (晚8时) (在) (北京) (举行)】 主语谓语的中心词形成了句子的主干,表达的是施事和动作的关系: (开幕式) … (举行) 主语中心词 (开幕式) 带有定语 (奥运会),表达的是修饰关系。谓语动词 (举行) 带有两个状语:时间状语 【(定于) (2008年) (8月) (8日) (晚8时)】和地点状语【(在) (北京) 】。这两个状语内部还有句法结构体现出来的语法意义,可以将其构成成分的各个词的词汇意义串起来,我们以后会进一步探究,先到此为止。 小结一下:自然语言理解的中心任务是解析语言单位之间的语法意义,即谁与谁发生关系以及关系的语义角色。 4. 语言单位:语素、词、短语和语句 语言研究的基本单位一般认为是语素(morpheme)、词 (word)、短语(phrase)和语句(sentence/clause)。当然还可以细分(比如乔老爷X-bar理论认为词和短语之间还有一个X-bar的单位, sentence 一般认为大于等于 clause),或施行不同的单位分类法,但这不是我们要争论的点,也不妨碍我们对学理的探讨。 语素的标准定义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书面汉语中绝大多数汉字对应的是语素,在英语里面语素是前缀、后缀、词干(e.g. un-read-able)和合成词里面的构词单位(e.g. black-board)。 语法(grammar)是构词造句的机制。它通常包括词法(morphology)和句法(syntax)两大块。从生成上看,词法的输入是语素,输出是词;句法的输入是词,输出是句子。在标准的语法模型里面,句法建立在词法之上,而”词”是二者的接口。可见,词是一个关键的语言单位。 什么是词?这个问题语言学家争论了很久,在汉语语言学界还曾展开过大论战,有真知灼见,更多的是不毛之争和口水战。争论的起因之一是因为书面汉语的书写系统是连续的汉字串,不象西方语言以空格分隔多数的词。更深层的原因是字和词之间有一大片灰色地带,而这和汉语的发展史有关。大体说来,古代汉语中的字和词基本重合,随着语言的发展,多音词(尤其是双音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句法基本单位的主流。由于书面汉语的惰性和传承性,字词的界限很不分明。一般来说,对于灰色地带,不同的理论模型可以有不同的处理安排,只要在系统内部(system-internal)可以自恰或摆平,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总结前人的真知灼见,可以归纳如下:1. 现代汉语不同于古代汉语,词已经大于等于字(语素)而成为一个(独L)的语法单位;2. 应该区分语法的词(grammar word)和词汇的词(vocabulary word):尽管二者有很大的重合面,但它们不是对等的;3. 作为相对(独L)的语法单位,词指的是语法的词,而不是词汇的词;4. 词汇的词可以大于等于也可以小于语法的词,举例如下: 性:现代汉语中已经演变成后缀语素(-ness),小于词的单位,如:革命-性,可读-性 洗:动词(wash) 澡:名词(bath),一般不单用,与”洗”搭配使用:洗-澡,洗-了一个痛快的澡,澡-洗得怎么样? 澡盆:合成词(bath-tub) 洗澡:可分离的动宾习惯搭配,属于短语,是大于词的单位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语,属于语句,是大于词和短语的单位 以前很多关于字词的不毛之争是因为争论双方没有区分两个不同的概念(词汇的词和语法的词)而引起的。 世界上的语言很有意思,词法句法的比重因语言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一般而言,词法复杂的语言(譬如俄语、法语)句法相对简单,而词法简单的语言句法就复杂一些(譬如英语和现代汉语)。推向极端,在古代汉语这样的所谓孤立语中,词法基本为零,一切语法关系都是句法关系。所谓多综复合语(譬如有些印帝安部落语言)是另一极端,句法极为贫乏,一个简单句的语义常常通过动词主干上的种种前后缀的叠加来表达。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59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立委科普:语素、汉字、单词以及音译意译》
liwei999 2010-1-27 03:53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立委随笔:语素、汉字、单词以及音译意译》 Posted by: 立委 Date: April 22, 2007 09:24AM 这个题目似乎很多人感兴趣,也存在很多误解,做点语言学的科普吧。 由于对语言学基本概念语素(morpheme,也叫词素)的不了解,很多人拿汉字和西语的词比较,这是不科学的,等于拿苹果跟樱桃比较。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是词法(morphology,也叫形态学)分析的起点,而词是词法分析的终点,同时也是句法(syntax)分析的起点(基本单位/最小单位)。汉字大体对应于语素(即 morpheme, 有例外,比如“葡萄”中的“葡”和“萄”,以及音译词如“沙发”中的“沙”和“发”,这些字就不是独立的语素,但总体而言汉字和语素的吻合度很高),可英文单词是等于或者大于语素的单位(否则就没有morphology了)。所以,不能这样比较。正确的比较是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条数目,跟英文词典的词条数比较,就没有那么悬殊了。 英文的语素包括词根,前缀(pre-,non-,anti-),后缀(-ize,-er, 也包括语法后缀,如-s, -ed, -ing)。比如: read-abil-ity/in-comprehens-ible/ir-regular-ity/relat-ed-ness 是一个单词(派生词),3个语素,相当于汉语中的三字词。 是不是学会2000汉字,就基本掌握汉语词汇(vocabulary)学会汉语了呢?显然不是。因为由字成词并不一定具有semantic compositionality(语义组合性,因为很多合成词语义上只是半透明的,甚至是不透明的黑箱), 也就是说,一个单词的意义并不总是语素的简单相加,1+1并不总等于2。多字词(现代汉语词汇主要是双语素词,表现在书面语就是双字词)也还需要一定的死记。比如,“语素”这个词,并不因为你认识“语”和“素”两个汉字,而自然理解,否则汉语只需要一本小字典就够用了,没有必要编纂汉语大词典和众多的专业词典。再举一例,我女儿汉字学得很快,但是让她独立阅读中文论坛就很困难,很多字认识了,可还是不明白讲什么,因为她不认识有些多字词,她的字汇量够了,可词汇量不够。 当然,相对于英语而言,现代汉语的词汇大多是多语素词,而不是由词根独立成词为主,这就给人一种不陌生的印象。即便遇到新词,由于语素构词的半透明性质,加上上下文,理解起来,也可能八九不离十。从这个意义上,学汉语比学英语,词汇的记忆负担确实减轻了一些。 最后说一个有关的议题:外来词(比如laser)的意译(比如“激光”)和音译(比如“雷射”)问题。从语素分析的角度,意译实际上是利用汉字的语素性质创构多语素新词,而音译就是利用汉字的音节性质构成单语素多字词(多音节词)。两种方法各有利弊:意译词一定程度减轻了记忆负担,让人似曾相识。这个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常常导致望文生义,“秀才识字认半边”,给不求甚解者开了绿灯。权衡利弊,一般而言,对于需要精确定义的专业术语,音译(或者不译,直接用原文)比意译要好,可以避免误解。但是对于已经进入大众生活的外来新词,意译比音译好一些。 感谢小日本,很多现代汉语意译词汇(现在大多已经进入大众词汇),是由他们先行利用汉字语素创造合成,然后我们拿来就用的,节省了我们的先辈翻译家“一名之立,旬月踟躇”的麻烦,也避免了现代汉语蜕变成中西混杂的怪物,试比较下列文字: (1) 俱乐部已经邀请名讲师来举办青少年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讲座,这是本俱乐部青春期性教育的重头戏。 (2) 克辣布已经邀请名莱克切入举办青少年菲锐澳勒基和塞靠勒基的莱克切,这是本克辣布青春期塞克司爱纠开心的重头戏。 ——– 立委名言:一名之立,三月踟蹰。近代日本先我拥抱西方,至少从立名而言,我们是占了便宜的。 ~~~~~~~~~~~~~ ZT: 忍不住到隔壁插了一句 (16228) Posted by: liwei999 Date: July 26, 2006 05:35AM 前几天看到江老弟在黑暗中摸索,想用汉字表达他琢磨出来的语素的概念,就想好为人师一下。想还是等别的语言学家出来给他点拨一下吧。结果没有。质疑他汉字说的人,逼迫他重新修正概念,提出了近似语素的基本概念。 隔行如隔山,聪明人往往喜欢琢磨其他专业的事情。但必须承认,再聪明,这样做也基本是徒劳。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过程。 关于汉字拼音化(修正稿,放弃广义汉字说法) 大脑思维时,虽然表现出来像是以语音进行,但实质上是一种意识流;此意识流由某种意识元素组成。意识元素,从物理上说,表现为大脑神经网链;这些神经网链体现出意识内容、发音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对于西语,意识元素对应于word;对于汉语,意识元素对应于字(一个汉字相当于英文小word)和词所表达的概念。下面主要讨论汉语的情况。 意识元素的三要素(意识内容、发音以及书写文字)中,意识内容是最重要的。 声音虽然是语言的一大载体,但思维并不就一定是声音流。比如对于先天聋人来说,思维纯粹就和声音无关。 再比如,当你脑子里想“可疑”二字时,你清清楚楚知道是“可疑”而不是“可移”;也就是说,思维是在用“意识元素”进行,只是一般感觉上表现出语音形式。 汉语在脑中的意识元素常常是“图声并茂”,其中图只是存图的特征信息,人脑并不存图的全部。 人们学汉字时,实质上是在建立一个从这个意识元素到字形的映射库;学拼音时,则是在建立从意识元素到混淆了同音字的拼音这种映射库。 1。汉语意识元素的图表示即汉字的书写形式。显然,其与汉字一一对应。 2。汉语意识元素的声表示即拼音。显然,汉字意识元素表达为拼音时,混淆了大量同音字;属于多对一的对应关系。 以上两点为汉语构成的两个基本特点。 (在目前汉语拼音方案基础上的)汉语拼音化实质上是把汉语用一种不精确的方式表达,可读性大为下降。 江毅 语言学上,这是个基本概念,叫morpheme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liwei999999 于 2006-07-26, 04:41:11: 翻译成词素或者语素,它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关于morpheme的理论和实践,有很多定论了。 不过还是很佩服你在显然没有怎么接触语言学的情况下,独立琢磨出近似语言学里面的概念和理论。不过,大多是重复劳动,用词不同而已。 你的思路是对的(但在语言学中是常识,Course 101一级),开始用汉字作为你思维成果的载体,虽有缺陷(所以你不得不放弃),也不无道理。 在古汉语,汉字、音节和语素有很大的重合面。最科学的概念,能够适应人类所有语言的概念,还是语素。研究语素构词的学问叫morphology (研究由词构句的学问叫 syntax)。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2766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圈圈坐-端木三
songshuhui 2010-1-16 22:41
科学松鼠会 发表于 2010-01-07 3:40 编者按:上周四,芝加哥大学演化生物学系 龙漫远 教授启动了 圈圈坐 。本周请来第二位端木三。端木老师八十年代初从成都东南角的师范学校英语系毕业,远渡重洋,辅修过计算机,却以研究说话写字儿的科学语言学为毕生事业,现在美国北部大湖区的密歇根语言学系任教。请围观松鼠seren(下文称我)同端木老师的学术午餐,并继续期待下一周的神秘人物 这是感恩节假期前的最后一天,早上下了雨,后来虽然停了,却还是暗,天低得像要直压下来。中午整十二点,我穿过半个校园,找到了语言学系的红房子,如约踏进了端木老师的办公室。 端木老师比照片上看起来更加斯文清瘦,说话的声音异常柔和,语速轻缓,一开口就让我没了紧张和隔阂。看我到来,他便合上笔记本,说:咱们一起去吃午饭。对面就是商学院新盖的大楼,我还没有去过,端木老师说,我们一起去试试? 商学院的大厅果然宽敞,因为时值节前,人丁稀落。我们去小餐厅买午饭,一进去端木老师就说:别跟我客气,我来付钱我于是弄了一盘沙拉,又倒了一杯咖啡,却见端木老师拿了一碗浓汤,一个面包圈,还笑着对我说:你吃得真健康 我们一起端着盘子走到放各色调料的小台子,我抓起越南蒜蓉辣酱往沙拉里倒,一边端木老师也抓起了小瓶辣酱我立刻问:您也是四川人吧。是啊。可是您的口音一点也听不出来。呵呵,四川话也是北方话嘛!哈,真不愧是语言学系的端木老师,被老乡拉着叙旧都不忘本行。不过我还是说:我知道四川话是北方方言语系,可是一般来说,四川人一开口,我一下子就能听出来!端木老师只是和蔼地笑笑。 我们走出小餐厅,在商学院宽敞的大厅里找了个安静的所在。端木老师把个黑色小茶几推到两张相对的沙发之间:诶,这个茶几还有轮子的。我们相对坐下,我开始套近乎:您是川师外语系毕业的?真巧,我就在那里长大的。不过,您本科学的英语,后来怎么想到做语言学呢? 计算机和语言学 端木:我们这些学英语的,基本就是两条路啊,要不然做文学,要不然做语言学。我呢,对语言学比较感兴趣一些。 seren:这样啊。那我看到您在MIT念书的时候,还念了一个计算机的专业? 端木:是的,那是我的minor(副修科目)。 seren:那您觉得学习计算机对您研究语言学有什么帮助呢? 端木:首先呢,在语言学里面,就有一个方向叫做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我虽然不是做这个的,但是计算机一方面给我提供了一些工具;另一方面在做研究的思路方面,它也对我很有启发。 seren:一方面是工具,另一方面也开拓思路唔,您能不能举个例子来说呢? 端木:譬如说吧,汉语是单音节语言还是双音节语言?好多人都觉得是单音节(一个一个方块字嘛!seren心想),可是其实我们有很多词都是两个字拼起来的,比如老虎。光争论可能不清楚,但是现在有这些计算机来做统计,一统计,好,汉语其实百分之七十的词语都是双音节的,所以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是单音节语言。那么再看英语 seren:英语是多音节的吧? 端木:嗯,英语单词看着是多音节的,不过这么一统计呢,又发现其实大多数常用的词还是短的单音节和双音节的词。尤其是有些词看着长,其实把前缀后缀去掉,核心的部分也就一两个音节。这么看来,其实汉语和英语的差别也没有那么大。有了这些统计结果,有很多事情就清楚了。 seren:您就是说,一方面计算机给了您这种手段来搜集数据;另一方面又正因为它存在,您才会想到这么做研究。真有意思。 主次之分 端木:我们来看这两个词,蔬菜,和商店。蔬菜和菜意思差不多,商店和店也是。但是我们平常会说菜店,蔬菜店,蔬菜商店,不会说菜商店,对吧? seren:菜商店呃,确实听起来怪怪的。 端木:这就是一个21结构(两个字的词加上一个字的词)优于12结构的例子,相似的还有很多。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例子,捕捉老虎,这又不一样了。捕捉虎不好,但是捉老虎听着就比较通顺,这又是一个12结构比21结构好的例子。 seren:唔,有意思。这也是因为结构,不,组成部分不一样吧?那个捉老虎,是动词跟着一个宾语;而蔬菜商店,是形容词跟着名词 端木:其实两个都是名词 seren:好吧,都是名词,但是前面修饰后面的那我们能不能说好像有点泛化但是,如果是动宾的结构,就是12比较好,如果是那个前面修饰后面的结构 端木:这叫偏正结构。 seren:好那么偏正结构,就是21比较好。 端木:(笑)是的,大多数情况下是你总结的这个样子。这个现象,吕叔湘六十年代就提出来了,动宾的时候我们爱用12结构,偏正的时候用21,但是为什么呢?我们那时候不知道。 seren:(喃喃地)为什么呢?这只是为了说的顺口么? 端木:那我们来看英语,英语跟汉语不一样,但是它有个重音。英语里面也有偏正结构的复合词,这种时候,重音一般放在前面,比如pan cake,比如white house。而对那些动宾结构的呢,一般放在后面,比如watch TV,buy a car,对吧?所以我们说重长。 seren:(迷惑地)重?长? 端木:英语里的重音,对应着汉语里面比较长的那个词也就是12或者21里面的那个2。 seren:哦英语的重音对应汉语长的那个词,这是为了强调么? 端木:(笑)四十年代有一个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他是做计算和通信方面的,也是我们密歇根大学毕业的。他提出了一个information theory(信息论)。这个理论是用来确定词语的信息量的。他认为如果拿一个短语来看,如果一个词在短语结构的同一个位置出现的频率越高,信息量就越小,相反,就越大。比如我们看英语的这个冠词,出现在单数名词前面的,基本就是a,或者the,每一个出现的频率几乎是50%,它们所含的信息量就很小。哪怕漏写了这个冠词,我们还是一下子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冠词后面的那个名词,就有很多不同的可能,要是漏写了,就不知道要说什么了,所以信息量就很高。 现在我们用这个理论来看刚才的问题,比如动宾结构。在语言里,动词的数量只是名词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一个动词出现在它所在的位置上,要比一个名词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概率高多了,所以,宾语那部分是信息含量更高的。还不光是这样,宾语可以是一个名词,还可以是一个被形容词修饰的名词,譬如打大老虎。你想想看,名词那么多,再加上和形容词的组合,这个可能性有多大!这样,我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出现在宾语这个位置的词,之所以在英语里面我们重读它,而汉语里面我们放一个长一点的词,都是为了突出它的重要性,因为它信息含量大。其实我们说话的时候,有的词信息多,有的少,总是有这个主次之分的,而这个主次就靠这个重长来体现。 seren:我觉得这个主次在传递信息和想问题里面很重要啊,要是没有主次,所有词都一样,那也没办法交流了 端木:是的,可是如果光这么想哪个词信息量大,我们脑子就不够用了。但是用这个规律来看这些词,再来想为什么会有重长这样的语言学现象,就很清楚了。 语言的演化 端木:英语里面有个单词with,它的音节是英语所有单词里面唯一一个这样发音的(th发浊辅音)。现在有的人已经开始把th发成清辅音了,这样它就不再是唯一例外了。还有的时候,一种语言会受别的语言影响。譬如四川话里面阶级的阶,有j-i-ai和g-ai两种发音。其实g-ai是原来的发音,但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现在很多人念j-i-ai了,现在差别变小了。 seren:那这种越变越简单的,是语言演化的趋势么? 端木:这是趋势之一。一般来说,在演化里丢掉那些outliers(例外的部分),是一个规律。其实,在达尔文那个时候就开始争论这件事情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一出来,语言学家就开始争论,语言里面有没有进化?有没有优胜劣汰?他们看到各个地方语言不一样:你看,中文,光光的,什么都没有,很简单。而英语呢,有几个时态变化,复杂一点,在中间。而再看那些意大利语啊,德语啊,又有时态变化,词还要分阴性阳性,很复杂。那大家就开始争论了,如果语言也有进化,谁高级谁低级呢? 有的人就说了,能够掌握复杂语言复杂规律的大脑应该更发达,所以复杂的更高级,中文那么简单,是最低级的他们当时也有个想法,觉得语言和社会的发展是成正比的。但是达尔文自己其实不同意这个说法的他也知道一点中国,像马可波罗写的,并不像其他人想到的那么落后。达尔文觉得简单的语言不一定就说明大脑低级。我举个例子,我让你帮我做件事情,要是我必须给你一步一步写清楚,你才能做得好,比起我只要跟你提一句,你就把事情给我办好了,哪个更聪明?达尔文他们觉得语言可能也是这样,要是得记住那么多复杂的规则,才能把意思表达出来,比起简简单单地就把意思说出来了,说不定后者更高级呢。 seren:那是这样吗? 端木:其实呢,不是的。语言的变化很复杂,并不像那个时代的人想的那样简单,一条线。语言这个东西,不是一个人一群人商量一下就制造出来的完美的东西,它是自然地出现的。有的时候,你把这里简化了,可是那里却又复杂化了。你看这里的这些茶几(端木指指我们面前带轱辘的黑色小茶几现在上面放着我们两个的空盘子。这样的茶几在整个商学院的大厅里到处都是。),现在我们在这儿说话,把它从旁边搬过来了,待会儿我们走了,别人来了,又把它搬到别的地方去了,语言的发展也有点像这样。 有很多语言都在慢慢地变,有时有些词的音节变得不发音了,图简便。比如说police,很多人都吞掉那个o,读成plice。还有potato,读成ptato。再说Toronto,多伦多,也有人吞掉第一个o变成t-ronto。而多伦多当地的人,甚至连中间的停顿都不要了,直接念成tronto。我们中文里面的豆腐这个词,经常腐就发一个f的音(轻声)。这就是简化发生了。可是这种简化,在英语的那几个例子里面,去掉一个元音,却创造了两个连在一起的辅音字母,有时候还挺难发音。豆腐那个例子呢,虽然没有创造两个连在一起的辅音,可是也创造出一个中文里面没有的新音节(douf),这也增加了语言的多样性。你看,这种简化反而创造了复杂性。还有的时候,人们会把那两个连在一起的辅音去掉一个,音节变少,这就有点向中文这边发展的意思。可是我们中文呢,现在却经常在单音节词里补充一个字,让它变长,音节变多,譬如鸭子的子,老虎的老。这么看起来,语言的变化不是单向的,一会儿长一会儿短,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的过程。 seren:啊,真有意思!语言的发展是循环往复波动的还有啊,我觉得好多地方的语言差别特别大,完全跟两条线一样。像我去夏威夷,看看他们的土著语,其实发音很像日文或者中文,都是ma、po、la之类的音节,虽然嘟噜嘟噜一大串,发音倒是都特简单。但是我以前让实验室的墨西哥妹妹教我西班牙语,里面有的音,两个r连一起的,我就完全学不会。她就跟我说,这个音啊,小孩子五岁之前都发不出来,可是十五岁之后如果还发不出来那一辈子都发不出来了。我经常就觉得,这个不同地方的语言发展怎么差别这么大,简单的好简单,复杂的可以那么复杂,好像一点联系都没有的。 端木:呵呵,这个问题呢,其实就很难研究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的历史太短了。我们知道的,主要也就是有文字以后这两三千年。而且文字最开始出现,并不是为了写历史用的,是为了记事情,譬如你借了我什么东西,我做个记号,怕忘了。历史这个东西,都是到了后来,人们尤其是皇帝,开始想高级的事情了,让你给写下来。所以我们知道的东西真的很少,五千年就算一万年,你想想看,跟人类出现比 seren:几百万年了。 端木:对,所以这个语言具体怎么变的,我们不知道。 seren:这个真是没法知道。 端木:也不是没法知道,就是现在没法研究。所以我们做语言的就先把这个问题搁下来,以后再说。现在我们主要是找找语言的规律,就像我刚说的,信息量的规律啊,复合词和短语结构的规律啊,从里面学点东西。 语言学也会演化 seren:您能不能跟我们讲讲这些年这个研究领域有些什么特别大的事,或者什么趋势值得大家主意的? 端木:好的。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是要求研究样本的数量变多了。以前啊,你做研究发文章,找一个人就行了。譬如做普通话,你就找一个北京人,证明一下他的身份,说明他合适这个研究,就够了。最多不过找俩,一男一女。现在不行了,必须找十来二十个,得重复做。第二个呢,是研究的手段变化了。像我刚说的,开始重视统计啊,数据啊,你以前说一个理论就行,现在要看证据。 seren:这听起来真像自然科学了,语言学在美国该是社会科学吧? 端木:其实语言学很宽,有的研究是偏人文方面的,有的像我说要做统计啊,数据啊,算社会科学,还有的就是基础自然科学的研究,做实验的。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还提供语言学研究的基金呢。 seren:啊,原来也可以申请NSF funding的! 端木:是的。其实现在我们领域也比较喜欢做一些跟自然科学的研究能挂上钩的东西,不像以前,都是各做各的,搞出很多很高深的术语啊,复杂的概念啊,其实没必要。现在就偏向于一些能和别的学科交叉、交流的。还有一点变化,就是以前很多东西是非黑即白的,比如语法,一定要这么样,不能那样。现在不是了,开始看到有变化,有差异,有variation的。 seren:听起来真是很有趣。其实在采访您之前,我还挺担心的,心想我一个理科生,什么语言学都不懂,怎么问问题啊。没想到听您说了这么多,觉得都特别有意思,而且感觉我理科的思维也能用上去,能体会。 端木:那就太好了!我们就是希望能让大家都了解我们做什么,其实我觉得只要我们能解释好,大家会理解我们的研究的。 seren心里想:这跟我们松鼠会的理念真是不谋而合! 和端木老师从商学院宽敞的大厅里出来,在校园里互相道别。外面依然阴霾沉沉,松鼠们趁着秋尽冬来时难得的和暖时光,在草地上觅食,飞跑着穿过冷清的大街小巷。我反复地回忆着刚才谈话里的细节,生怕每一分秒的时间都在跟我的记忆力争夺那些端木老师讲过的小故事,真想插翅飞回家去,记下一切
个人分类: 科学圈圈坐|1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语: 语言学特点及其研究价值
liwei999 2010-1-11 00:52
摘自 Wei Li 硕士论文世界语到汉语和英语的自动翻译试验 第二章 在进入EChA系统的细节和探讨机器翻译的一般理论和方法之前, 我们专列这一节讨论世界语本身, 这对说明本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具体方法是很必要的。毫无疑问, 我们的讨论主要是从语言学角度着眼。 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的语言大师柴门霍夫博士( L.L.Zamenhof 1859.12.15 - 1917.4.14 )于1887年在印欧语系的基础上经过艰苦研究提出的一个人造语方案。由于其科学, 简明, 逻辑性强, 由于日益增长的克服语言障碍的国际需要, 也由于其维护世界和平, 增进各民族相互了解, 实现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的感召, 它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目前, 世界上有2000多万人在学习和使用世界语。世界语早已脱尽了人造的斧痕, 走上了自然发展的道路。它不但能写也能说, 不但适于表达精密的科学思想, 而且在文学上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从莱勃尼茨的万国通用文字的设想开始, 先后提出的人造语方案达150多种, 唯有世界语经受住各种考验生存下来了。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世界语作为国际辅助语的独特价值。有些国际性学术会议(如控制论大会)已经采用世界语作为工作语言。 世界语中除数量有限的虚词外, 其他词都有非常规则的形态变化, 借以表现该词的词性、格、数、时态、语态、语式、分词形式等语法信息。另外还有一整套前缀后缀, 用以表现词汇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和修辞色彩。世界语是典型的黏着语, 词尾和语缀的意义单一, 可以叠加。这套词尾和语缀设计得非常巧妙, 规则, 特别容易掌握, 而且也非常适合机器的递归加工。(EChA的削尾算法就体现了这种递归加工的优点, 见本文第5节。)世界语没有语法同形词, 句法关系一目了然, 这不论对人还是对机器的识辨, 都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民族语机器翻译中同形判别的问题在这儿根本不存在了)。同时, 世界语的词类转换也特别灵活, 只要逻辑上说得过去, 不致引起误解, 同一个词干可以根据句法需要, 通过词尾变化随意改变词性。(我国古汉语词类活用也比较自由, 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类似的灵活性, 可惜这种活用没有明确的形态标志, 常常要靠逻辑语义的分析才能确定。) 世界语的词尾形式并不很多, 但却很完备, 可以和形态发达的语言相媲美, 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为之惊叹。拿格来说, 世界语只有普通格(零形态)和目的格(加词尾-N)两种, 但由于它把词性和格的用法巧妙地统一起来, 再加上有介词这种分析形式的后备, 表达起来跟形态丰富的语言一样灵活自由。俄语是现代形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它有六个格。粗略地说, 它的一格(主格)跟世界语普通格对应, 二格(属格)跟世界语形容词姑且叫做形容格吧(加词尾-A)对应, 三格(与格)在世界语中没有相应的屈折形式, 一般用介词AL来代替。四格(宾格)对应于世界语的目的格。五格(工具格)跟世界语副词也姑且叫做状格吧相对应。六格是前置格, 跟前置词O,Ha,B等搭配, 它本身并不表示特定的语义关系。有意思的是, 世界语介词后可以跟普通格和目的格两种, 前者表示静态, 后者表示动态(方向)。比较俄语的类似用法, 世界语的简洁和完备的特点是很明显的。 世界语基本语法规则共16条, 原则上没有例外. 由此人们也许会推断这门语言很简陋, 刻板, 缺乏表现力。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这里涉及世界语的另一个非常突出的语言学特点, 就是它兼有分析性语言和综合性语言的要素(虚词和形态都比较丰富), 同一种语义既可以用分析形式(借助于虚词), 又可以用综合形式(借助于屈折变化)来表示-当然, 这两种形式并不等同, 它们体现了不同的风格。由于这一特点, 世界语兼容性强, 文体多样, 特别灵活, 富于弹性和表现力。如果作为目标语, 它最能维妙维肖地模仿原文的语言特色。它既可以反映语序自由, 文体柔美的斯拉夫风格, 又可以表现形态缺乏的语言(如汉语和英语)的单纯, 严谨, 密集的特点。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来看一下分析形式和综合形式在世界语中的兼容并存情况: 分析形式 / 综合形式 1. 时态: Mi ESTAS skrib-ANTA. Mi skrib-AS. / Mi skrib-ANTAS. I AM writ-ING. 我 在 写字。 2. 语态: Ghi ESTAS limig-ITA. Ghi limig-ITAS. / Ghi lim-IGHAS. It IS limit-ED. 它 被 限定了。 3. 词义: Tio estas MALGRANDA (ETA) sekreto. Tio estas sekret-ETO. That is a LITTLE secret. 那是 小 秘密。 4. 介词与副词(状格): Li parolas EN (PER) Esperanto. Li parolas esperant-E. Li parolas Esperant-ON. He speaks IN Esperanto. He speaks Esperanto. 他 用 世界语说话。 他说世界语。 5. 介词与格(目的格): Shi parolis POR 30 minutoj. Shi parolis 30 minut-OJN. She spoke FOR 30 minutes. 她说了30分钟. 6. 分析形式向综合形式的转换: LAU kutimo ...............LAU-kutim-E...kutim-E 这种分析形式和综合形式并存的情形在世界语中极其普遍, 这一点跟民族语不一样。虽然没有绝对不用分析形式的综合性语言, 也没有绝对不用综合形式的分析性语言, 但是, 每一个具体的民族语言总是以一种形式为主, 而且在多数场合总是一种形式排斥另一种形式, 一般不允许并存。 总之, 跟人们通常想象的正相反, 世界语是高度灵活的, 表达方式极其多样, 且能互相转换。这种高度灵活性正好适应了人类思维模糊性的特点。灵活性与 规则性的高度统一, 这就是世界语的真正奇迹。 人造语言的规则性容易为人理解。关于灵活性, 再补充几点。由于篇幅关系, 我们不打算展开, 必要时辅以一两句例证。 1. 在世界语中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的界限模糊了。 Mi IRAS. / IRU vian propran VOJON! I GO. / GO your own WAY! 我行走。/ 走你自己的路! La tuta homaro PAROLOS nur unu LINGVON. / Mi PAROLAS esperante (en Esperanto, per Espernato). The whole mankind will SPEAK only one LANGUAGE. / I SPEAK in Esperanto. 全人类将说仅仅一种语言。/ 我用世界语说话。 2. 直接宾语(所谓宾格)与间接宾语(所谓与格)的界限模糊了。 informi ION al IU / informi IUN pri IO tell sth. to sb. / tell sb. about sth. 向某人告诉某事 / 告诉某人关于某事 3. 宾语与状语的界限模糊了。世界语语法规定: 目的格(即通常所谓宾格)也可以表达某种状语意义(参见基本法规第14和第13条)。 Mi invitas vin VOJAGHI kun mi PEKINON. I invite you to TRAVEL with me TO PEKING. 我邀请你和我一起 旅游北京。 4. 词缀与词根的界限模糊了, 从而派生词与合成词的界限模糊了。同时虚词与实词的界限也模糊了。 sekret-ET-o / ET-a sekreto JES, / mi JES-as vian opinion. little secret 小秘密 Yes, I agree with you. 是的, 我同意你的意见。 ANTAU-vidi / Sinjorinoj ANTAU-as. Kred-IND-a / ne-IND-a , IND-igi , sen-IND-ulo foresee / Ladies first. believ-able / not worthy, make worthy, good-for-nothing 5. 万能介词JE的设置。人们在表达思想时, 常常只意识到从属成分与中心成分有某种朦胧的修饰关系, 但却说不出, 往往也不必要说究竟是何种语义联系。为了适应人类思维的这种模糊特点, 柴门霍夫引入介词JE。这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创造。表达这种模糊关系还可用屈折形式的目的格或副词 (状格), 见基本法规第14条。 6. 词性与格在用法上的统一。词性和格都是根据词尾 入句而后定 的动态句法特征, 都能表现比较抽象的语义关系, 可以相互补充。(这跟分析形式的介词短语不同。介词除了上述JE外, 一般用来表示较为具体和确定的语义关系。) Mi skribas plum-E. CF: (俄) (五格) 7. 极其灵活的词类转换。 La FLOR-OJ FLOR-AS. The flowers blossom. Li KANT-AS italan popolan KANT-ON. He sang an Italian folk song. Mi estas GHOJ-A. Mi GHOJ-AS. I am glad. 8. 词序的自由。 Mi amas vin. (106) / Mi vin amas. / Vin amas mi. (108) / Vin mi amas. (111) / Amas mi vin. / Amas vin mi. I love you. 我爱你。 9. 构词的灵活。派生词: 词缀的丰富及其黏合特点; 合成词: 词根与词根的自由复合。 Shi rid-AS. Shi rid-ETAS. Shi estas rid-EMA. Shi estas rid-EMULO. Shi estas rid-EMULINO (rid-EMINO). Shi estas rid-EMULINETO (rid-EMINETO). 她笑。她微笑。 她爱笑。 她是爱笑的人。 她是爱笑的女人。 她是爱笑的小女孩儿 。 INTER-lingvo 中间语言 fonto-lingvo celo-lingvo 源语 目标语 ponto-lingvo naci-lingvo internaci-lingvo 媒介语(桥梁语言) 民族语 国际语 10. 完善的时态语态系统和精巧的相关词表。 世界语的时态语态系统和相关词表是两项绝妙的创造。它们是如此地精巧完善, 富有逻辑的力量和美, 每一个世界语者都象化学家欣赏元素周期表一样体验到这种美, 并为此感到自豪。借助于唯一的一个助动词ESTI, 世界语能表达各种复合时态语态。相关词表所能表达的语义的简洁和丰富更是无与伦比的。 世界语的这些特点给人们的自由创造留下了很大的余地, 为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才能提供了最好的条件。这种灵活性并不影响作为世界语基础的16条基本法则的不可动摇的严格性。在这儿, 自由和约束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在世界语国里, 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是创造者, 每一个世界语者都体验到这种创造的乐趣。人们再也不是习惯的奴隶了。 然而, 不能不承认, 世界语的灵活和自由给机器的自动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们在研制EChA系统的过程中, 深深感到, 与民族语相比, 以世界语为源语的机器翻译虽然有其容易的一面, 也有其特有的难处, 总之要比我们预料的要复杂得多。容易来自其高度规则性, 困难则源于其高度灵活性。 世界语作为人们唯一实际使用的人造语言自然有它独特的研究价值。拿它与民族语作对比研究, 我们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由于其独特的地位, 人们在研究思维与语言, 民族与语言, 社会与语言, 个体与语言, 信仰与语言等等的关系, 以及探讨语言的共性, 语言的本质, 语言的前途(未来社会的语言), 语言的形式和内容, 语言的类型, 语言的教学等问题时都可能在研究世界语的过程中获益。另外, 世界语本身的发展也需要语言学者对它作科学的研究和总结, 这不但有益于这门语言健康的发展, 有助于世界语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同时也会丰富一般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者对世界语的理论研究虽然早已开始, 但还远远不够。 对于机器翻译工作者, 世界语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 就是世界语作为民族语间机器翻译的媒介语的价值. 这可以从两方面看: 1) 按照机器特点对世界语作必要改造, 定义一个作为媒介语的世界语子集, 再辅以一套高度形式化的成分体系。这个设想我们在第一届中国世界语大会上提过。我们也确实设计过一个以世界语作为媒介语的英汉机器翻译规则系统。虽然由于时间等原因没有能上机试验, 但我们相信该方案是可行的, 也是值得尝试的。拿世界语或其子集作媒介语, 尽管还远远不是最理想, 但如果研制的是印欧语系间多语言自动翻译, 或者是以这些语言为源语的多对一系统(如英/法/德/俄汉系统), 相信会带来很多方便。2) 虽然不直接采用世界语作媒介语, 但在设计机译媒介语时, 认真吸取世界语的优点, 可以少走弯路。 附注: 为便于查对, 这里把世界语16条基本法规转抄如下: (1) 不存在不定冠词, 只存在定冠词 (LA), 其性数格不变。 (2) 名词词尾为 -O, 复数形式加词尾 -J。只存在两个格: 普通格和目的格; 后者由普通格加词尾 -N 构成。 (3) 形容词以 -A 收尾, 其格数与名词同。比较级用PLI和连词OL, 最高级用PLEJ。 (4) 基数词(没有词尾变化)是: UNU 1, DU 2, TRI 3, KVAR 4, KVIN 5, SES 6, SEP 7, OK 8, NAU 9, DEK 10, CENT 100, MIL 1000。几十和几百由数词简单合并而成。序数词加形容词词尾; 倍数加后缀-OBL-, 分数加 -ON-, 集合数词加 -OP-, 分配意义用介词 PO。此外, 数词也可以有名词和副词形式。 (5) 人称代词: MI, VI, LI, SHI, LI, GHI (代物件或动物), NI, VI, ILI。其所有格形式加形容词词尾构成。数格的变化与名词同。 (6) 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动词的各种形式: 现在时用词尾 -AS; 过去时 -IS; 将来时 -OS; 假定式 -US; 命令式 -U; 不定式 -I。分词(有形容词和副词的意义): 主动现在式 -ANT-; 主动过去式 -INT-; 主动将来式 -ONT-; 被动现在式 -AT-; 被动过去式 -IT-; 被动将来式 -OT-。被动语态的各种形式, 都借助于ESTI的相应形式和所需要的动词的被动分词构成; 被动式所用的介词是DE。 (7) 副词以 -E 收尾; 各比较等级与形容词同。 (8) 所有介词都要求普通格。 (9) 每个词读写一致。 (10) 单词重音永远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 (11) 合成词由词与词简单合并而成(主要的词放在后面); 语法词尾也被看作独立的词。 (12) 有其他否定词的时候, 就不再用 NE。 (13) 为了表示方向, 单词加目的格词尾。 (14) 每个介词都有确定不变的意义。但是如果我们需要用一个介词, 而从意义上看不出应该用哪一个, 这时我们就用没有独立意义的介词JE。介词JE也可以用没有介词的目的格来代替。 (15) 所谓外来词, 即大多数语言取自同一来源的词, 在世界语里不加变化地应用, 只需照世界语拼写法书写; 但如果一个词根派生几个不同的词时, 最好只不加变化地采用那个基本词, 并由此按照世界语的规则构造出其他的词来。 (16) 名词和冠词末尾的元音字母可以省略, 用省略号 来代替。 请参看 《巴贝尔通天塔必将建成》(刘涌泉 李维, 中国第一届世界语大会论文。其中第四节专门讨论了世界语作为机译媒介语的优点, 缺点, 可能和前景。) 立委《我的世界语国》入 《世运人物志》
个人分类: 世运资料|4825 次阅读|0 个评论
《朝华午拾:世界语之恋》
liwei999 2009-12-15 18:20
朝华午拾 - 我的世界语国(二):世界语之恋 世界语之父柴门霍夫博士 柴门霍夫(Zamenhof)博士创造完世界语后,并没有马上发布,而是用世界语自己跟自己说话和著述了好多年,烂熟于心。 我刚开始接触世界语,就一见钟情,堕入爱河,有诗为证: Al Nia Kara Lingvo La lingvo gracia, kara mia, Ghis kiam vi venis al mi fine fin? Atendis soife mi, eterne via, MI AMAS VIN ! Mi amas vin vere, pruvu Dio, Kaj mia bon-koro batas nur por vi; Ne plu sekreteto estas tio: VIN AMAS MI ! Chu kredas vi mian amon maran? Chu kredas, ke mia koro flamas? Chu kredas la vorton pure karan: VIN MI AMAS ! 这是我1986年写的情诗,也是我世界语的处女作。尽管幼稚,却是火热真情。我后来做世界语到英语汉语的机器翻译实验,索性把它送进我的翻译程序,跟“人工智能”开了个小玩笑,还振振有词地在论文中说:谁说诗歌不能翻译?谁说诗歌不能机器翻译?以下是我的诗歌的机器翻译: To our dear language The language graceful, my dear, Till when you came to me at last? Waited longingly I, ever yours, I LOVE YOU ! I love you truely, let God prove, And my good heart beats only for you, No longer that is (a) little secret: I LOVE YOU ! Do you believe my love like sea? Do (you) believe, that my heart burns? Do believe the word purely dear, I LOVE YOU ! 献给我们的亲爱的语言 优美的语言,我的亲爱的, 到什么时候你最后来到了我这儿? 我渴望地等待,你的永远的, 我爱你! 我真实地爱你,让上帝证明吧, 我的善良的心仅仅为了你跳动; 那已经不再是小秘密: 我爱你! 你相信我的大海一样的爱吗? 相信,我的心燃烧吗? 相信纯粹地亲爱的词吗: 我爱你! 真是年少轻狂,流淌的都是滚烫的词句,不加掩饰,不知含蓄,但表现了我当年初识世界语那种欣喜若狂、神魂颠倒的恋爱状态:毕竟年轻过。 作为语言学研究生,我一开始就被世界语的外在美迷住了。世界语表达方式的灵活多样让我折服。首先是语序的自由,一个简单的目的格后缀 -n, 主谓宾句式的语序就获得了完全的自由:mi amas vin (我爱你),可以有六种表达!我感叹其神奇,也获得了诗歌的灵感,于是用不同语序入韵。很多年以后的今天,我没有忘记告诉我的女儿,世界语可以用6种组合说“我爱你”。每次跟女儿电话,挂电话前,她总不忘用六种语言说“我爱你”(汉/英/法/俄/日和世界语),最后总是以世界语结束,并且一口气说下去: Mi amas vin. Mi vin amas. Vin mi amas. Vin amas mi. Amas mi vin. Amas vin mi. 每次听女儿稚嫩的声音一遍一遍用世界语说爱我,哪个做父亲的能不融化?女儿跟我说,她长大也要成为一个语言学家和世界语者,像我一样。 好,回到跟世界语的恋爱史上来。世界语的外貌,让我惊奇的还有构词的自由性,和相关词表的对称美。我把这些写入我的世界语笔记,最终成为我的世界语语言学特点的论文素材。就说构词的自由性吧,比如: Shi rid-AS. / Shi rid-ETAS. / Shi estas rid-EMA. / Shi estas rid-EMULO. / Shi estas rid-EMULINO (rid-EMINO). / Shi estas rid-EMULINETO (rid-EMINETO)……. 她笑。 / 她微笑。/ 她爱笑。/ 她是爱笑的人。/ 她是爱笑的女人。/ 她是爱笑的小女孩儿 ……。 世界语丰富的词缀和构词的黏合特性,从形式上给了语言使用者最大的弹性,只要在语境中 make sense, 使用世界语,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很能满足人的创造欲:世界语的本性是鼓励“生造词”的。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这种弹性更多表现在给人以造词的便利,而不是满足创造欲。如果我忘记了一个专门词汇,比如 komputero(电脑),临时生造一个 elektrona kalkulilo (电子运算工具:可以指计算器或电脑),也不妨碍我的交流。每一个使用过世界语的,都体会过这种便利和创造的乐趣。 世界语的外貌使我着迷,就好像一个漂亮姑娘的吸引。世界语的内在美和近乎宗教信仰一样的感召力,是我进入世界语圈子以后逐渐体会的。在北京世界语圈子,我第一次接触到一个来自各行各业的特殊群体,大家一团和气,互相帮助,加上世界语者中普遍流行的道德优越感和使命感,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理想主义的内心。我当时把这一切全部归功于世界语的内秀,深深迷恋。我好像找到了一个外美内秀的完美对象,教我如何不爱她? 记于2006年4月21日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65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小红猪]解读古文字
eloa 2009-6-27 10:40
小红猪小分队 发表于 2009-06-24 23:49 原文 ,翻译 Meredith,87女,自由译者。嗜茶饮,爱好阅读音乐。她的另一篇译作在 这里 。 面对古代碑文上无法知晓含义的古文字,我们有什么办法去了解它?安德鲁罗宾森将向我们展示尚待解密的神奇古文字世界。 书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发明,也许是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让历史成为可能。如果没有书写,就没有知识积累,没有历史记录,没有科学当然也不会有书籍,报纸或者网络。 楔形文字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文字。这是一种刻在陶片上的文字,它的使用者是5000多年以前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人们。之后,文字出现在了埃及,再往后是欧洲,中国和中美洲。不同的文明创造了上百种不同的书写体系。其中有一些,例如英语,如今仍在使用,但是大多数已经逐渐不为人知了。 这些沉寂的手稿让我们痴迷。这些文字记录究竟表达了什么意思? 如何深入到过去,倾听沉寂的声音这是文字破译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1823年,埃及象形文字破译之时,有记载的历史突然间延伸了2000余年,我们得以阅读拉姆西斯大帝的文字记录。玛雅文字的破译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罗马帝国同时代的错综复杂的新大陆一个同样有着高度文明的国度。 未知文字如何破译?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充足的文字资料;其次,该文字与已知文字存在联系。如果碑文是双语文稿或者包含了能够识别的专有名词,这对于破译工作会大有帮助例如罗塞塔石碑,用古埃及语和古希腊语写成,同时上面还刻有托勒密王朝的名字。如果没有任何的关联,就必须尝试在被封藏的语言和已知语言之间寻找到联系。 尽管人们已经破译出了许多古文字(见图表历史上重要的破译文字),但是尚有一些重要的文字正等着人们去解读。这样的情况分为三大类:用未知语言写成的已知文稿;用已知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用未知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前两类较为容易破译,但是第三类这让我们想起了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Rumsfelds,美国前国防部部长)和他的举世名言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物。(Uknownunknowns.)是一种比较棘手的情况,当然这无法阻止人们去探寻它的真正面目。 以下提及的大多未破译文字已经为人们部分破译,一些知名的研究人员甚至宣布他们的破译工作已几近圆满。古文字研究是一项进度非常快的工作,尤其是随着新的文稿的发掘,新的研究成功会不断发布欣慰的是,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 资料:安德鲁罗宾森,剑桥大学沃弗森学院客座教授,著有《失落的语言:世界未破译文字之谜》(汤姆斯和哈德逊出版社)和《牛津通识读本:书写与文字》(将于2009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1艾特鲁斯坎语 来自希腊文字但区别于希腊语 (未知语言写成的已知文稿) 对那些痴迷于语言和书写的人们来说,艾特鲁斯坎语既让人心生向往又让人倍感挫败。这种语言的破译过程正如让一个人只通过阅读碑文来学习现在的英语一样。艾特鲁斯坎文字使用古希腊字母,但是却区别于任何一种语言。我们读得出来那些句子,但是除了人名和地名,还有一些零星的词汇和正式用语,没人猜得出来那是什么意思。 艾特鲁斯坎文明崛起于史前,位于现在的意大利行政区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境内,公元前一世纪并入罗马帝国。艾特鲁斯坎人有较强的读写修养,其上千余篇的文字记录留存于世。许多出土的艾特鲁斯坎工艺品上刻有希腊字母,几乎可以确认,这些字母是从公元前775年居住在意大利西部的希腊殖民者那里传入的。 艾特鲁斯坎人日常使用的字母系统却又不一样,尽管它看起来很像希腊字母,二者却又有极明显的区别其中最大的不同在于,艾特鲁斯坎语的字母通常与希腊字母相反。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研究人员一直试图寻找艾特鲁斯坎语和其他已知欧洲语言(包括巴斯克语)的共同点,但是结果是徒劳的显然艾特鲁斯坎语不属于印欧语系,人们只能将其划分为和巴斯克语一样的孤立语言。 不过人们还是从上下文中猜出了一些艾特鲁斯坎单词的意思,例如Ruma(罗马),Clevsina(丘西城)和Fufluns(酒神狄俄倪索斯)。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得知那些名字以外的单词的含义。目前大约有250个像ciavil(三年)这样含义确定的单词,而随着新的文稿的发掘,这一数量还会继续增加。 公元前二至三世纪用艾特鲁斯坎语写成的铜片,内容可能是地契 刻着希腊字母写成的艾特鲁斯坎语的墨水瓶 2麦罗埃象形文字 黑法老王的语言 (未知语言写成的已知文稿) 公元前1000年左右,坐落于今日苏丹境内的库施王朝在阿布辛贝和喀土穆之间的尼罗河两个大拐弯之间繁盛起来。库施文明(又名麦罗埃文明,因首都麦罗埃得名)跻身成为当时撒哈拉以南地区最强大的非洲国家之一。 公元前712年,库施的国王们征服了埃及,将它变成了库施统治下的第二十五王朝。公元前656年,与亚述人一役战败,统治了埃及将近七十年的黑法老王和他的库施人被赶回了老家。 在此战役之后,麦罗埃象形文字才开始兴起。库施法老们曾经使用的文字是埃及象形文字,但是公元前三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埃及文字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当地文字。在埃及碑文上(例如罗塞塔碑文),人们可以看到两种文字:一种是刻在墓碑上象形文字其实就是一种图形字符;另一种是人们平日用的手写体。 和拥有上百个字符的埃及象形文字不同的是,麦罗埃文只有23个字符,这和现代字母表很相像。1911年,牛津大学的埃及学专家弗朗西斯卢埃林格里菲斯(FrancisLlewellynGriffith)曾成功从一篇麦罗埃语和埃及语双语碑文中破译了两种麦罗埃文的发音。 所以正如艾特鲁斯坎文字,麦罗埃文字也是可读文字,但是作为一种未知语言,人们无法理解它的含义。现在麦罗埃文中已经知道含义的只有专有名词,还有其他为数不多的从上下文中猜测出来的单词,比如tenke(西方,西部)和ato(水)。 格里菲斯认为麦罗埃文有最终破译的可能。但是几十年来,尽管专家们将麦罗埃文字和该地区所有时期的非洲文字做过了比较,都没有发现什么令人信服的共同点。 和埃及语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3来自新大陆的语言 奥尔梅克语,萨巴特克语和地峡文字 (奥尔梅克语:未知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 萨巴特克语:或许已知的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 地峡文字:或许已知的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 我们已知的传统的玛雅文明(约公元250年至8世纪)是能够读写的文明,但是中美洲乃至整个新大陆的文字起源却无从知晓。这个地区尚有大量未破译的古文字,其中最受关注的三种文字是奥尔梅克语,萨巴特克语和地峡文字。 奥尔梅克人可能是创造了这片陆地上最古老文字的美洲人。约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400年期间,他们在墨西哥湾沿岸的特万特佩克地峡繁衍,建立了美洲大陆最古老的文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个筑路工人发现了一块石头,上面刻有62个字符,其中部分重复,产生年代为公元前900年。但是因为没有新的碑文发掘,人们不能确认它到底是不是文字,奥尔梅克文字最终未能破译。 瓦哈卡地区的萨巴特克文明无疑拥有自己的文字。目前这个地区已有1200余件刻有文字的文物出土,其中包括涂墙,陶罐,动物骨头和贝壳,其活跃时间大约为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400年之间。 学者们已经破译了萨巴特克历法,认为它是玛雅历法的前身。尽管现在这个地区的人们说的仍是萨巴特克语,但是由于该语系极为错综复杂,重建文稿中的语言仍是一项十份艰难的工作。 最具争议的文字是地峡语言,它是这三种语言中最晚出现的文字。它的名字甚至还没有统一,有些人称之为后奥尔梅克文字。1902年,人们从奥尔梅克地区一块农田里刨出了一块非同寻常的玉石雕像上面刻着的是一名穿着模仿鸭子男子,周身有70余个未知字符。这块名为土斯拉像人的雕像现存于华盛顿市史密松研究院。1986年,第二件地峡文字碑文现世,由一名渔夫在河里捞到。这块重达四吨的光洁的巨石板上刻有的地峡文字,比起之前那块雕像要多得多。 地峡文字源于公元二世纪,人们认为它是特万特佩克地峡现存语言索克语的起源语言。曾经有两位分别来自纽约州立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语言学家约翰加斯特森(JohnJusteson)和特伦斯考夫曼(TerrenceKaufman)声称他们重建了原索克语,并在此基础上破译了地峡文字。但是众所周知,在更多的碑文出土之前,这种破译根本不足为信。 穿着模仿鸭子的土斯拉人像 4线形文字A 米诺斯谜团 (未知语言写成的部分已知的文稿) 1900年,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万在克里特岛的科诺塞斯铜器时代米诺斯文明的中心,同时发现了两种未知文字。这些文字都写在陶片上,出土于米诺斯王宫。 其中的线形文字B,已于1952年成功破译,成为欧洲最早的可读文字(参见历史上重要的破译文字)。而线形文字A,到目前为止仍未能破译。 线形文字B大约始于公元前1450年,为当时征服了克里特岛部分地区的希腊人使用,是一种古老的书面希腊语。线形文字A的历史更为悠久,约在公元前18世纪左右。它是我们已知的唯一与失落的米诺斯语言有关联的文字。 但不幸的是,我们能找到的线形文字A文稿远远少于线形文字B。除了克里特岛本土,在爱琴岛,希腊大陆,土耳其和以色列也有线形文字A出土。但是大多数碑文都不完整,它们部分缺失或过于简短。 线形文字A的字符和线形文字B极为相像,但这并不等于它们也有相同的发音。米诺斯语和希腊语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你可以用线形文字B的发音读线形文字A,但是没有人懂米诺斯语,我们也就无从确认它是否正确。但能够从中做出推断的是,线形文字A并不是希腊语言。 5朗格朗格语 复活节岛颂歌 (用有可能已知的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 当地的传说是,这种文字跟随着来此定居的玻利尼西亚人的小船而来。 复活节岛本身是一个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地方。岛上土著语朗格朗格语也毫不例外,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朗格朗格在复活节岛文字拉帕努依语中的意思是颂歌。尽管朗格朗格语看起来和拉帕努依语很相像,但是这种文字更为复杂难解。现存的25份文稿全都写在木板上,其中有些篇幅很长。 这种文字的历史渊源无从探究,当地的传说是,大概公元300年左右,它跟随着来此定居的玻利尼西亚人的小船而来。然而,1722第一支登陆复活节岛的荷兰船队并没有发现过岛上使用过朗格朗格语。1770年两艘西班牙船只来到岛上,和这里的人们签订协约将复活节岛划归西班牙名下,但是上面的签名也不像是朗格朗格文字。 1774年詹姆斯库克船长(JamesCook)登上这片大陆上的时候,根本没有看到过书写文字。直至1864年,一名法国传教士宣布他见到了朗格朗格语,但是认为这种语言已经濒临灭绝。尽管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塔西提的牧师们做了许多挽救这种语言的努力,人们已经无法在这座岛上找到懂朗格朗格语的居民。自此以后,学者们便在如何破译朗格朗格语的问题上争执不休。 朗格朗格语拥有诸多痴迷者,这并不令人惊讶。在他们之中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解释是朗格朗格语和古印度河文字有关联,因为二者有些字符相似,这有点荒谬。 毋庸置疑的一点是,朗格朗格语的阅读方向非常特殊,尽管并不是绝无仅有。第一行从文稿的左下角开始读,然后将木板180度倒转,接着从左边开始,读在上面的第二行,读完之后再次180倒转,如此往复。这就是所谓的牛耕式转行书写法(boustrophedon,古希腊语,意为耕地时牛掉转头)。 资料:历史上重要的破译文字 文字一:埃及象形文字 时间:1823年 破译者:法国东方学专家让弗朗索瓦商博良 介绍:破译过罗塞塔石碑(部分由物理学家托马斯杨破译)的商博良,有着深厚的古埃及语和科普特语功底,这对他后来破译埃及象形文字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字二:巴比伦楔形文字 时间:19世纪50年代 破译者:英国亚述学家亨利克雷奇克罗林森和爱尔兰牧师爱德华辛克斯 介绍:对大流士大帝时期的贝希斯铭文古波斯,巴比伦和埃兰三种楔形文字同时写成的铭文进行了20余年的研究。 文字三:线形文字B 时间:1952 破译者:英国建筑师和古典学爱好者迈克尔文特李斯 介绍:经过多年的不懈研究中,其中运用到了建筑学的解析思维,并且在缺失双语文稿的情况下将线形文字B认定为古希腊语言。 文字四:玛雅字符 时间:1952 破译者:苏联语言学家尤里诺罗索夫 介绍:16世纪一位西班牙检察官在墨西哥写成玛雅语西班牙语字母对照表,尤里诺罗索夫通过这份残缺的字母表将玛雅字符与现代玛雅字典中的单词拼写进行对照参考。 6古印度河文字 独角兽图形 (或许已知的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和西北部地区,大约是欧洲面积的四分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间是它最为兴盛的时期,它的主要城市的规模已与同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城市繁荣程度相当。 古印度河文字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人们已经发现了5000余件刻有这种文字的石器。印章上最常见的图案是一种独角的四足动物,像印度传说中的独角兽。古印度河文字记录中最短的只有五个字符,最长的也仅有20个。有些学者怀疑这根本不是一种书写文字。 也许古印度河文字已经追随印度文明而去,但是有的专家认为达罗毗语系和古印度河文字有某种联系。如今使用达罗毗语的区域只有南部印度地区和印度河谷附近的巴基斯坦俾路支地区。在俾路支,达罗毗语被称为布拉灰,如果关于达罗毗的假说成立,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泰米尔那多地区一种古老形式的泰米尔语达罗毗语的一支与古印度河文字进行匹配,进行破译。 例如,下图是一个普通的鱼形字符。古泰米尔语中表示鱼的单词是min,但是min还有星星,行星的意思。那么,鱼形字符就有可能表示天体这有点像在字谜中用sun(太阳)的象形文字表示单词son(儿子)。 尽管这样的假设很吸引人,但是古印度河文字破译工作还是需要更多的努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该文字出土之后,人们已经破译出了超过100份文本,破译者中不乏受人尊敬的考古学家。问题是这些研究成果分歧严重,而且这种情况时常发生。 7原始埃兰文字 最古老的未破译文字 (未知语言写成的部分已知的文稿) 如果原始埃兰文字是一种具有完备书写体系的文字,那么它就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未破译文字,但这一前提却无法得到确切证明。圣经中所指的埃兰大概就是今日伊朗西部的油田地区,原始埃兰文字的使用时间应该是从公元前约3050年开始,持续了150年左右。它几乎和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楔形文字同龄,但是我们几乎找不到它的使用者的资料。 原始埃兰文字之后,大概过了750年,线形埃兰文字成为该地区的语言,该文字目前已经部分破译。而公元前13世纪起,第三种埃兰文字出现埃兰楔形文字,它的使用时间超过了几个世纪,这一文字已经在19世纪破译。 这三种埃兰文字相互间隔约800年,没有任何过渡的文字记录如同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和现代英国时期之间缺失了乔叟和莎士比亚。 对于原始埃兰文字和线形埃兰文字之间关系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二十世纪初原始埃兰文字出土,它的发掘者认为两种文字为同一种语言。学者们也赞同这一说法。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专家们越来越信服另一种观点,即二者没有共同的语言和文化。学者们已经能够详细地解读原始埃兰算法,但仍旧无法解释碑文上的语言。 碑文中所用语言和该语言的使用者均为未知 8菲斯通盘 是最古老的铭文还是闹剧? (未知语言写成的未知文稿) 举世闻名的菲斯通盘文字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铭文。这块直径约为15厘米的菲斯通盘出土于克里特岛,目前陈列在伊拉克利翁展览馆最显耀的展位上。但是有些人认为不应该将其归类于未破译文字之列因为菲斯通盘根本就是伪造的,它是古文字中的皮尔唐人(1912年在英国皮尔当发现的头盖骨,当时认为是史前人类的化石,1953年经鉴定为伪造)。 尽管如此,大多数专家还是愿意把它当作正品来对待。1908年意大利考古学家在古菲斯通遗址发掘到这块铭文,根据考古研究判断,可能是公元前1700年左右时期的作品。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多少学者向众人展示过他们的破译成果。 菲斯通盘实质上是一件双面刻有字符的烧纸陶器,字符排成螺旋形状。上面总共有242个字符(其中有一个磨损),是由45枚印章在陶器烧制之前印上去的。这是唯一可以基于事实给出的陈述。 但是比起费劲去刻45枚印章,制盘工人为什么不把文字直接写在湿陶上?如果是批量制造,那为什么找不到任何其它的菲斯通盘?而这些字符看起来和其它的任何一种克里特文字都完全不一样,这又如何解释? 有一种解释是,这块铭文可能从外地传入,例如安那托利亚(其中一个字符和安那托利亚石墓上的字符相像)。如果是这样,菲斯通盘上的文字就成了一种无法知晓的非克里特语言。在人们能够发掘到更多的菲斯通文字之前,它仍是一个复杂难解的谜团。 菲斯通盘
个人分类: 小红猪翻译小分队|281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