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升学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教育家们可以少说一点,做出来给大家看看吧!
热度 4 wkwzydgjjx 2015-4-12 08:34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现在最需要做的最实际的事,就是减负提质。实际的讲,就是要高分数,要优升学率,还不能有课外作业。老百姓需要这样的教育,国家现阶段也是需要这样的教育。那些被树立的、被引领出来的,或是自认为是教育家的人,不要尽说那些没用的,去一所学校做给大家看看吧 !
个人分类: 七思八想|2206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71)
wzhong 2014-1-7 16:29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 作者: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3级本科生   不知道怎么开始,那就从直接从我的高中开始吧。 我还记得中考考得不尽如人意,然后进了一所一般的高中,升学率不高。南大的分数不高,但是往届能考到南大分的却是渺渺,从结果来看,我是幸运的,考来了南大的物院。但这也确实无关紧要,三年前初次走进高中的学生显然很少会去想大学的事,正如刚走入大学的学生很少会去想之后四年的事一样。当时的我相当迷茫,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大抵当时这个状态和我周围来到物院的部分同学的状态是相似的。 我不喜欢看科普,现在也是。我没从初中物理中产生对物理的半点兴趣,课本是那样、老师也是那样,说着一成不变的东西。对物理的态度算是不温不火。高一第一个学期过去了,我没有对未来找到答案,成绩虽然班里前几,但是要拿出去也是市里不知道哪里的了。 高一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家里翻到了我父亲的高等数学,抱着很无聊的态度,我花了一个月废寝忘食地读完了高等数学。高一下就是如此过去了,看数学的充实让我暂时忘了我的迷茫。 高二我转学了。学校要挑几个人去市里的一所升学率高的高中读书,于是我报名了,六个名额只报了五个,连预期的选拔考试都没有,我就进了那所高中读书。但升学率高不代表会把课上得有趣,我对物理依旧没有感觉,反之,因为看数学获得的满足感,我入手了一本很薄的数分教材,也正是 Rudin 的《数学分析原理》。书很难,语言很晦涩,处理方式比较现代,所以不免抽象,比如第二章就讲点集拓扑,很少有国内的教材有这魄力。这本不适合入门的数分却是我的数分入门教材。我看得很满足、很踏实,虽然学业一落千丈。 此时的我似乎应该往数学方向一直走下去,然而,一种不协调感却油然而生。虽然 Rudin 的书把数学的飘飘欲仙、自上而下之感觉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但我对数学还是有一些小失望的。怅然若失,大抵如是。 XX市的高中是要分科的,我没得选择,化学不好文科不行生物学校不开班,这种境况下我自然只能选物理。但实际上,就连高中的力学我也学得一点都不利索。大概是因为感到上课用的高中课本很无聊,也因为我有看数学分析的经验。所以我去了上海书城打算挑一本大学的物理教材。也许是因为《数学分析原理》是一本很薄的数学分析教材,也许也是对书架上摆的那一本本《理论力学》的“理论”二字望而生畏,我选了一本很薄、书名也很普通的书—— Landau 的《力学》。 万万没想到,这本书和他的作者也是如此的有名。正是这本书告诉我为什么我对数学失望了,也正是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了力学或者说物理的神奇之处。 全书以作用量原理开篇,深入到力学的各个方面,最后以正则方程收束,看似起点很高。但实际上, Landau 做的只是把自然界(经典力学下)最简单的两个原理告诉了我,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作用量原理。之后的展开,请允许我用一个词,叫“肆无忌惮”,天马行空极具想象力。和数学书完全是相反的,有着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自由而奔放。 数学家的工作往往自上而下十分严谨,而物理学家则是东摘一点西摘一点,搭起框架,然后找数学往里拉。可能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相近的人有相近的思维方式。如果需要一个选择物理的理由,不是因为什么,而是在思维方式上,我觉得我适合学习物理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同时也同样重要的一点,我看到了物理是在解释这个世界,而数学对于我,可能只是人类自己的创造而已。比起人类自己,我更愿意去看看这个世界。 之前的迷茫也好,失落也罢,高二上,我选择了物理。 我一直不太喜欢说物理是美的,因为事实上,大部分时间看物理书是痛苦的。这是一个踏实的领域,任何成就,无论是凡人还是天才,就是在不断的努力中实现的,要想知道一样大家从未知道的东西,就非得深入到一些“丑”的、细枝末节的东西里面去。实验可能做了无数遍,还是这里错那里错,忙到最后也不知道哪里错了。理论推来推出,看了好多书,读了好多论文,可是半点进展都没有。这些都应该是常态,任何的美的感受都应该是拿汗水换来的。 旁人说物理是美的,因为他没进来,就像行路的游客,踏的是康庄大道,两边花团锦簇美不胜收,却很少看到开路的人所遇到的荆棘遍野,也很少看到开路人留下的血汗。而且,真正绝美,不可能是走在别人所开的道路上的人看到的花团锦簇,而应该是杜甫想象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开路者走到天涯海角时的回首萧瑟,看到的是物理的绝美和自己的血汗的交织,那时候对美的喜不胜收和对血汗的释然一笑是我梦想的境界。 所谓的爱有时候是没有理由的,我选择物理是一件很偶然但也很自然的事情。现在我觉得我爱着物理,但是我却说不出理由。而且,真正爱着一个领域的人,不应该局限于欣赏别人的成就,而应该投身进来,为发展出一份力。这是我来物院最重要的理由。与其说是一种责任感,不如说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更好吧。 高二下和高三的生活,我收心回到了高考上,更准确的说,我的高三脑子进入了写保护状态,很闲,但是只读不写,看不进书了。期间倒是看了一本“武侠小说”《量子力学史话》,也确实通过 wiki 、百度等手段对物理学史有了大概的认识。 因为我不学竞赛,学籍所在学校升学率不高,奖项一个也没有,自然自招是不可能的了。如同大部分的我的同学,只能高考。我知道,学习物理需要一个平台,需要好老师,需要志同道合的同学。而当时北大、中科大和南大的物理系是我知道全国最好的物理系,所以我觉得我应该要上这些大学。 我们是考前填志愿,北大是零志愿,填在前面就好,因为没有分数做参考,所以一志愿在南大物院和科大物院之间摇摆了很久,两者分数又是如此相近。最终被迫以抽签的方式进行选择。 我抽到了南大。于是我就这么来到了南大。 ----------------------------------------------- 我的大学,开始于军训,并且现在也才刚刚开始,过去有可以说的,现在我还不知道说什么。军训和以往的军训没多少区别。但期间还是看到了一些东西,比如我一开始以为来到物院的都是因为喜欢物理而来,但事实却不是这样。不过后来意识到这应该是常态,也就释然了。在同一个物院我总会遇上志同道合的人,并且在物院总会有人在学习中喜欢上物理,我如是期盼和企望着。 如果要谈大学和中学的区别,我觉得我大学和高中的生活主线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稀松平常,去听几节课,然后课余看着我喜欢看的书。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看到感兴趣的活动就去参加参加。都在乐此不疲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如果说有区别,大概就在中学的学习,我还是习惯于去获取,而现在进了大学的我已经开始去自主研究一些东西,虽然几乎没有进展。至于生活的细节,由于区别真的不少,那便不说了。 如果要谈对物理的认识,我想我是不会去轻易定义物理是什么的。如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哈姆雷特,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物理。而大学四年的展望,我是大略想过的,但是暂时没有头绪。我想继续我的物理梦,太远的我看不见,近的就是学好我的每一门课,打好基础。因为物理是一个分支众多的学科,我不想为自己设限,所以在学基础课的时候各个方向都想学一点。我觉得现在我最该做的就充实自己,待到机遇出现时有完全的能力和开阔的视野去把握机遇。还有的话,大概就是,激情热情毅力这些老话了吧。 ------------------------------------------------ 物理学史是我一直很感兴趣的课,一方面听听那么前辈们遇到的问题和他们解决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听听前辈们的奇闻异事,娱乐一下身心。同时,老师很幽默,所以我也始终坐在第一排。 在过往的几节课中,我觉得对于爱因斯坦的讲述无疑是精彩的,尽管在讲费曼的时候老师没有收住感情,确实可以成为一大谈资,但平心而论,爱因斯坦这边还是讲得比较好,无论是爱因斯坦独特的生平、趣事和人格,还有相对论的相关概念介绍。 我本以为我暂时是接触不到相对论的,一方面我看到过很多人对相对论的妄加揣测,觉得自己应该尽可能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有关相对论的相关书籍几乎没怎么看过。但讲爱因斯坦就不免要讲到相对论。我认为老师在这里的处理是极其精彩的,从几个很简单的事实,诸如光速不变原理,带着我们进行了简单的思想实验,得到了相对论的一些简单的结论。特别是那句 “ 推翻相对论就该从这几个原理开始推翻 ” 对我而言是印象深刻的,足以让许多网上对于相对论的胡乱猜测、对于相对论的随意反驳威力尽失。 课后我去翻了翻经典场论,发现书上讲大致也是相同的,从光速不变原理开始,去寻找那些参考系变换但是不变的量,由此得到洛伦兹变换,也得到了相对论力学的作用量,具体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思想上很创新,确实可以看到爱因斯坦的见解独到之处。老师在上课时候做出了正确的指引,也帮助我踏过了逢相对论跳过的阶段,开始不再排斥接触和学习相对论。 另一方面,老师对于广义相对论的处理,比如讲的关于广义相对性原理的几个思想实验也是相当简洁和漂亮的。尤其是光线弯曲那边,从电梯上看和从其他参考系看,光线竟然会有不同的落点!这当然不科学,所以如果坚信相对性原理的正确,那么传统中认为光不会被引力弯曲自然需要被质疑。同时老师也从广义相对论与黎曼几何的一些趣事就数学和物理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老师对于爱因斯坦力战量子力学的相关讲解,就让人看到一个曾经辉煌的庞大帝国的最后战士,在黄昏下孤独地站在战场上看着对面涌来的军团。这是悲壮的美感,但也是爱因斯坦一生的追求和信仰所在。就算是错的,那就潇潇洒洒错一辈子吧。那是只有看到过物理绝美的人才能固有的偏执。 至于其他的细节,因为没有特别去记忆,外加时间有点久远,也不再清晰了。 --------------------------------------------- 因为不少来到物院的同学并不对物理感到特别的兴趣,但是我相信如果他们认真对待物理学史这门课,一定可以从中收获到许多,尤其是对物理的兴趣。首先必须肯定的是,物理学史这门课是有趣的。 物理学史的教学风格是从历史发展脉络着手,直指在历史上物理学家们遇到问题的关键之处,学习的过程让人有一种畅快之感,但毫无疑问,损失了绝大部分细节和有时候必要的严谨性,只是带有科普性质的课程而已,这是应该明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能从其中获得专业知识,因为老师指出了问题的神奇之处,反而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上面说过,学习物理的过程应该会是痛苦的,因为要深入那些“丑”的细枝末节中去。但这种痛苦不应该在课上直接传输给学生,而是应该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和感受。如果老师总是在纠结一些细节的东西以及计算那些课下就能计算的东西,学生课下又没有耐心去搞这些“丑”的细枝末节,课上课下都没有机会接触神奇的东西,那么无疑学习一样东西的激情和自信都会被时间磨得丧失殆尽。 同时,我认为我在学习物理学史的过程中在感受作为继任者的担当。前面我说过,与其说是责任,不如说是因为爱,所以希望她更好。但在这里还是要谈一下责任,从更理性的角度。 作为南大物院的人,也在将来会是这个国家、世界物理的中流砥柱与山峰,怎么可以没有为物理做贡献的觉悟?当年徐光启怀着不能继续翻译《几何原本》的哀叹与遗憾写下了“续成大业,未知何日,未知何人,书以俟焉”,于今日也是成立的。感受前辈们的感受,走我们一同的路。既然都进了同一个坑里,“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这是物理学史这门课对我的影响。
个人分类: 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73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亚洲最大高考工厂升学率超8成 学生统一如厕
liumeao 2013-9-22 22:35
( 1 / 4 ) 6月5日,毛坦厂两所高中万名高考生乘车赴六安城区高考。CFP供图   说起“毛坦厂”,难免会有人瞪着眼睛,迟疑着问:“生产毛毯的厂子?”   其实,毛坦厂不是工厂,跟毛毯也完全不沾边儿,它是安徽省六安市下面的一个乡镇。倒是这个镇上的高中,在社会上流传着一个与“工厂”有关的名声——“亚洲最大的高考 工厂”。   每年有近万名复读生及应届高三学生在这里进行“锻造”,在高考的检验下过关后,输往全国各地的大学。从规模和“产品合格率”来说,这家皖西山区的“高考工厂”,制造着高考史上的“神话”。   复读,或者按照校方的标准表述——补习,无疑是这里最响亮的品牌。近年来,每年有超过8000名来自安徽省内外的复读生涌进这里,接受再次的加工和磨砺。   2013年安徽约有10.5万名复读生参加高考,小小毛坦厂就占了近8%。   挤满学生的中学,是这座小镇的“心脏”,几乎整个镇子人们的生活节奏,都要保持着和它同样的律动。   同时,它也是拉动小镇运转起来的“引擎”。当地的居民说,“没有学校呀,毛坦厂的经济就会崩溃”。    开学了,毛坦厂苏醒了   8月中旬的一天,毛坦厂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坐着豪华的奔驰车绕着大山,弯弯折折地来到这座山坳小镇之后,19岁的郑汉超看见的是一座空空的镇子。   大白天,街上空荡荡的,很难见到人影。几只麻雀从半空中飞过,也无法吵醒如同沉睡中的街道。整条街上紧挨着的大小餐馆,几乎都闭上了卷拉门,以至于那些不合时宜闯入镇子的外地人,找不到花钱可以填饱肚子的去处。   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每年高考过后,毛坦厂就像经历“大扫荡”一样,变得空寂起来。   8月29日,镇上高中的复读班开课。8000多名复读生,陆陆续续地被10分钟一趟跑得疲惫不堪的客运班车,或者挂着“皖”与某个英语字母组合起来牌照的小轿车,运送到毛坦厂。   随着小镇的“心脏”复苏跳动起来,毛坦厂也从一场短暂的休假中苏醒。   这里最繁华的商业街,学府路和翰林路上,包子铺老板熟练地打开一个又一个冒着热气的笼屉,金黄的手抓饼在铁锅里“滋滋”作响,餐馆里的客人不耐烦地催着服务员上菜,小超市的收银员正在收银机里翻找零钱。   “很难想象,一个镇子竟然像一部手机,可以切换模式。”或者,梦想当电影导演的郑汉超更愿意把毛坦厂的变化,比喻为电影里的特技。   要找到毛坦厂镇情景切换的时间节点,并不太费劲。最明显的那条分界线无疑是“高考日”。6月5日,高考前一天——也是当地的“送考节”——在礼炮声和乐曲声中,70辆大巴和上千辆私家车将过万名高考生接走之后,陪读的家长 也散去,毛坦厂镇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空心镇”。   如今,时间点拨到“开学时”。8月29日晚上,毛坦厂中学的校长韦发元在吃晚饭时,往肚子里灌了几杯平日里不怎么碰的啤酒,“解解乏”。   就在小镇“心脏”部门的指挥者神经紧绷的同时,由这颗“心脏”所牵动的各个部件,都拧紧发条,沿着它跳动的波线图运转着。   毛坦厂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杨化俊和旁人的谈话,会被随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已成为镇政府的重要日常工作。因为外来客人的激增,这里公务员 的接待任务,已超过平时的负荷。   镇上的10多家宾馆几乎都住满了,宾馆服务员对抱怨“底楼太潮湿”的房客们,机械地重复那句:“全都满了,现在没有换的。”如果不提前预定,想赶着饭点在状元酒楼或者新学府餐馆吃上一顿饭,还要看运气。   来自邻县舒城的陪读家长汤才芳,把手机闹钟调成早晨5点半,这将是未来9个月里她和儿子在毛坦厂每一天的起始时间。   如果一切顺利,郑汉超和汤才芳的儿子可能成为复读班的同学。尽管,一直到奔驰车把他载到毛坦厂之前,这个富商之子还以为父母会把自己送到美国留学 。   那本是一条设计得很周密的成才之路。郑汉超初中毕业后,“为了接受更优渥的教育”,被父母从安徽老家送到杭州。郑家在杭州买房,加入当地户籍,费了一番周折之后,终于让家里的独子读上了国际学校。   “怎么说呢,那种学校是国际范儿的,追求个性,自由发展。”8月29日晚上,郑汉超坐在毛坦厂一家宾馆的沙发上,摇晃着他手上的iphone5。他刚向宾馆前台询问是否有iphone5充电器,服务员在打了好几通电话之后,给他找来一个不匹配的“山寨”手机充电器。   “原本打算要向西走,拐了一个弯儿,还是要回到原点,费劲巴拉地到这个山沟里来。”在饭桌上偶尔听朋友提到“毛坦厂”,郑汉超的父亲,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板,对这个山坳里的高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半路杀出个毛中”,意味着郑汉超的留学计划暂时搁浅。“现在海归也不是那么吃香了。想出国?很容易,只要有钱,有money,有朋友就行了。可是你要是不在国内读个像样的大学再出去,别人就会说你是富二代,鄙视你!”这个精明的商人,一边挥着右手,一边语速飞快地冲儿子讲他的道理。   毛坦厂的魔力很快将这对父子吸引到统一战线上。“如果在这个山沟里闭关苦读一年,考上国内的电影学院,也是梦寐以求的。”郑汉超盼着自己能赶上复读班报名的“末班车”,走进“神一样的毛中”。    政府和镇上每个居民,一切都围着学校转   将毛坦厂镇上的人们拽进同一生活频率的引力,来自这里的两所高级中学——毛坦厂中学和金安中学。   毛坦厂中学始建于1939年,是一所在抗日战争中诞生的老校。2005年,毛坦厂中学与当地一家私立学校联合成立股份制的金安中学,接纳“补习生”和应届高中生,两校相对独立,教学资源共享。但在当地,老百姓还是习惯合称两所学校为“毛中”,称补习生为“复读生”。   神奇,从高考数据上看,或许是对地处山坳小镇的毛中毫不夸张的评价。近10年来,毛中的本科升学率连续达到8成以上,而且还不断将自身的记录刷新。今年,毛中有11222名考生参加高考,其中9258人达到本科分数线。   近年来,毛中的名声已经翻过大别山,飘散在豫皖苏三省之地上。合肥当地一家高考补习学校打出的广告语是,“某某学校,家门口的毛坦厂”。   不过,韦发元校长却说:“毛中几乎从不做广告。”   说这句话的底气是,学生和家长大多是在口口相传中听闻毛中的“神话”,慕名涌进毛坦厂镇。高考成绩公布的当天下午,咨询复读的电话就已打到毛中。开始报名后3天,高考补习班的名额就满了。   一座去年竣工的5层砖红色教学大 楼,被命名为“补习中心”,专供复读生上课,50多个教室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后背委屈地擦着墙。靠近门口的高个子男生,稍微撑一下腿,就会不小心跨出教室。几个学生揶揄着:“胖子就免进了。”   由于复读班教室里的学生太多了,老师必须要用扩音器上课。经过回字形教学楼的人,可以听到此起彼伏的吐着英语的女高音,或者带着皖西口音的男中音,汇聚成一部雄壮的“交响乐”。   即便是“一根针插进去感觉都很困难”,开学好几天后,仍然有家长和学生逡巡在教室门外,眼巴巴地瞅着窗户里面黑压压的人头。   那些抱着极大的希望来到毛中,但是又失落而归的家长们留下的背影,成为初秋毛中校园里的寥落一景。 踩着8月份的尾巴,在父亲使出浑身解数之后,郑汉超终于迈进毛中的门槛。不过,他没能进“最牛”的复读班,只能去高三应届班借读。即便如此,郑汉超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父亲,在当天晚上就像谈成一笔大生意那样兴奋。   他拍着儿子的肩膀,嘴角挂着微笑,流露出一个父亲的温柔:“知道吗?我做了很多投资,但是你才是我最大的投资,而且这笔投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对于农村妇女汤才芳来说,“投资”不是她敏感的事情。但是,今年陪儿子来毛中,也算是一次“赌博”。她的儿子今年考上三本院校,但是又不甘心,执拗地要来毛中复读。   “这一年会影响孩子一辈子。”汤才芳说。这个农村妇女的哥姐,分别通过走当年最重要两条路——当兵和上大学,走出农村,改变了命运。她感叹:“我是兄弟姐妹里过得最差的,现在就指望我的儿子了。”   正是冲着这个朴素的道理,70多岁的奶奶还在为孙子发挥余热,中年妈妈不得不提前退休来照顾女儿……这些数量庞大的外地人,聚集在毛坦厂,成为这个镇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坦厂镇,这个镇区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的小镇,在毛中开学后,再次恢复到将近5万的人口规模。当地的人口结构,因为高考 ,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镇上的本地户籍居民只有5000多人,但随着当地的高中名气越来越大,事实上的人口主体变成两万多的高中生,以及将近1万来自安徽省内外的陪读家长 ,剩下的就是在学校附近做生意的外地人。   很难说清楚,5万人口究竟是什么数字概念。这5万人每天要制造7000多吨生活污水,消费校门口售卖的将近5000个包子和500多个手抓饼,以及农贸市场和街边商店里难以统计的肉蛋、蔬菜和水果。   为了避免镇子的生活陷入瘫痪,毛坦厂镇近几年修建了3.5千伏的变电站、50亩的垃圾填埋场和日处理量5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如果没有学校,这里不可能建设如此规模的基础设施。”镇政府的杨化俊说。   不过,这座小镇没有一家网吧、咖啡馆和KTV——任何可能会让学生“分心”的娱乐场所。毛坦厂最后一家网吧,几年前在陪读家长的强烈反对下,被当地派出所“取缔”。如今,镇上的商家也很“自觉”。很多毛坦厂人说,“和学校共生共荣”。   “我们和毛坦厂中学的关系,可以说是镇校一家,学校的事情,就是我们镇上的事情。政府和镇上每个居民,一切都围着学校转。”今年6月,毛坦厂镇长韩怀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一所山里中学演绎的“逆袭”故事   郑汉超听说,进了毛中的学生,如果想成为成功故事的主角之一,就必须接受和适应这里的规则。   这套规则,是“毛中制造”的核心肌理。毛中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李振华,将其概括为“全方位立体式无缝管理方式”。毕竟,这座“工厂”的人数规模很庞大。在补习中心上课的超过8000个学生,下课铃响后同时从教学楼往外走,直到整座楼空无一人,要花去将近15分钟。   这里有严苛的时间作息制度。一天24小时会被一张作息表严丝合缝地分解掉。通常,早上6点10分进班早读,直到晚上10点50分下晚自习,休息时间只包括:午饭、晚饭各半小时,午休1小时——午休本是两小时,但学生被要求到教室睡觉,顺便再匀出1小时自习。   有的班主任甚至还要求“统一上厕所”,“以免进进出出影响别人休息”。   毛中的老师们认为,应对标准化的考试,需要大量和重复的训练,因而在这里经受“锻造”的学生,“1年要完成过去3年才可能做完的习题和考试卷”。   在这座“高考工厂”里,竞争的氛围被制造得很浓烈。高三几乎每周都要考试,成绩表张贴在教室门外,排名靠后的名字会被红色的横杠标注。   为了给“毛中制造”提供优质而又勤勉的人力资源,学校在招聘老师时明码标价“年收入6~10万元”。大部分毛中老师生活水平都不错,可以在六安或者合肥买房,还开上了私家车。   但是,对于老师们来说,这座“工厂”的生存法则非常残酷。学校选聘班主任,每学期根据考试成绩,实行“末位淘汰制”,而班主任可以炒掉任课教师。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中校长、教师和家长来毛中取经问道的不少。几年前,深圳市福田区教育局也曾到这个皖西山坳里来参观交流。   在校领导看来,毛中的门道,“一点儿都不神秘”。它在校园里几乎随处可见,被赋予各种形式向人们展现——可能是学校花坛里写着“肯吃苦才能代代成才,守规矩方可日日进步”的宣传牌,也可能是教室墙壁上直截了当的“为了大学,拼命吧”的励志标语,或者是老师们爱说的那句口头禅“两横一竖,干!”   这一切都成就着毛中的高考“神话”。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毛中只是一所不为人知的山区学校,而且它随时面临着和其他乡镇中学类似的命运——在教育资源不平衡的背景下,逐渐衰落。   如今的毛中,演绎着一个“逆袭”的故事。这个地处大别山余脉的中学,正在修建田径馆和游泳馆,还在操场上立起一块巨大的LED电子屏幕。毛中的老师自豪地说:“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一块电子屏幕。”   有人认为毛中是“高考圣地”,也有人说它是“地狱”,隐喻着中国高考的畸形和异化。在毛中经受过锻造的人,在网络上宣泄着对母校的复杂情绪。有的人对它很痛恨,也有人说:“对毛中充满感激。”   信奉毛中“神话”的家长和学生,还是在使劲儿地往那扇门里挤。很多人认为,只要一脚踏进毛中大门,就意味另一只脚踏进了大学。   8月的最后一天,一位六安当地人帮着一对来自庐江县的农村夫妻,往复读班的教室里硬塞进一张黄色课桌。讲起这事时,他咬着牙,双手在半空中环抱,比划着为挪动那张课桌费劲的样子。   这位不付重托的朋友,在那对夫妻面前,拍着胸脯说:“放心吧,进了毛中,你们女儿来年高考一定能涨分。”   安徽当地人认为,托关系将亲友的孩子送进毛中,“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现实是,也有好不容易挤进毛中的学生,在这里呆了一两天,就哭喊要逃离。   复读班开课后第二天,一个戴着眼镜的小个子女生站在教室门外抽泣。她拖着哭腔向一位中年妇女哀求道:“妈,我真的受不了。我一看到,那么多书,太恐怖了。我很害怕,我真的很害怕。我不读了,不读了。”   穿着套裙、脚踩高跟鞋的母亲,脸涨得通红,恨恨地说:“你不读?你为什么不读?这么多人不是都在读吗?你知不知道,为了能让你上这个学,我已经烦透了!”   她伸手将眼睛哭红了的女儿拽到教学楼角落里,指着楼道远处,甩出一句话:“你要是不读了,直接从这儿跳下去。”   郑汉超的父亲有些担心,自己的儿子是否也会成为“逃兵”。这个在氛围自由的国际学校里呆惯了的男生,已经开始抱怨“毛中太苦了”。   但是,“就像放进炼钢炉的铁块,不可能再伸手往回捞”。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儿子,“在这里吃苦,受委屈,甚至个性被压抑,统统可以接受”。   “其实,这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但也是合理的存在。是体制错了,还是勤奋错了?”这个殷切盼望儿子考上大学的父亲反问。   郑汉超还算“争气”,他把iphone5扔进抽屉里,换了一个在镇上买的款式老旧的手机,不能上网,只能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   这个在微博上拥有11万粉丝的男生想起,应该跟关注自己的人们短暂告别一下。他又掏出手机,发了一条微博:“你们一直抱怨这个地方,但是却没有勇气走出这里。9个月,咬咬牙,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却有着同一个目标,请等我回来。”   不过,郑汉超并不想告诉朋友们,“这个地方”是毛坦厂,一个被人们视为诞生高考“神话”的地方。    从以“三线”厂为荣,到以“毛中”为荣   9月初,毛坦厂镇政府办公楼的玻璃门上,贴着大红色的高考喜报。   官方对外展示的地方简介里,毛坦厂中学占据着最靠前的段落,高考 成绩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处笔墨。   对于这个安徽的山区乡镇来说,教育是当地发展布局里的一张王牌。用杨化俊的话来说,学校是毛坦厂发展经济的“引擎”。   这台“引擎”发动起来,给这个镇子注入看得见的商机。数以万计的外地学生和陪读家长 涌进毛坦厂,催生了当地特色的“房地产经济”。   这些外地的房客,大多住在书店、超市或者农贸市场等的商铺楼上,为毛坦厂当地居民带来一笔稳定而又可观的房租收入。   陪读家长大多抱怨:“这里的租金太贵了。”目前,镇上对外出租的房子,最便宜的租金一年大约四五千,最贵的达到两万多元。在当地,“一家本地居民靠出租房,一年收入二三十万,很正常”。   30岁出头的王瑞,去年从江苏常熟回到家乡毛坦厂,扒掉家里的老平房,盖起一栋3层楼的“学生公寓”,“一年的房租收入远超过在常熟开服装店挣的钱”。但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他还是感叹:“我还是没眼光,盖房子太晚了。”   那些“有眼光”的当地人,敏锐地围绕着毛坦厂的强力“引擎”寻找赚钱的机会。   去年,金安中学新打开一扇北门,又为毛坦厂镇掘开一条积累财富的通道。短短一年间,新北门外那条命名为翰林路的水泥路边上,一座座四五层的小楼拔地而起,如今成为部分当地人的“摇钱树”。尽管由于工期紧张,有的楼房外墙还没来得及被白瓷砖填满,裸露着整面墙砖。   毛坦厂镇,正在以制造高考“神话”的毛中为圆心,划出一个中部省份山区集镇的经济图景。几乎与毛中崛起的节奏同步,毛坦厂镇的经济也开始有起色。这个土地面积紧张、工业并不发达的镇子,还曾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挤进六安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20强乡镇。当地政府介绍,去年毛坦厂的财政收入将近1500万元。这个数字,是邻镇东河口全年财政收入的近4倍。   镇政府的杨化俊说,毛坦厂从过去以采茶和卖竹子为主“山口经济”,发展成为现在的“校园经济”。   在这个拥有明清徽派老街的老镇上,当地镇政府还想打好一张旅游牌。不久前,一条超过千米的明清老街路口,建起一家仿古徽派建筑的“毛坦厂老街游客接待中心”。但是这个崭新建筑物的棕色镂空玻璃门如今却紧闭着,门前还立着由三根竹竿搭起来的晾衣架,上面挂着女人的裙子和内衣。   相比于起步较晚的旅游业,由毛中带动的校园经济,能为毛坦厂镇带来更稳定的消费市场。杨化俊算了一笔直观的经济账:“毛坦厂将近3万学生和家长,如果保守估计,每人每天在镇上消费10块钱,全镇第三产业一天的营业额至少30万。”   有时,面对由毛中这台引擎发动起来的市场,毛坦厂这个小镇子也会应接不暇。那些无力承载的消费需求,就会转移到附近的乡镇或者县城,成为周边地带的福祉。   70岁的本地人熊春义很难想象,毛中是如今镇子的中心地带。他更怀念上世纪60年代,坐落在毛坦厂李家冲村的“三线厂”,曾经为这个镇子增添的繁荣景象。   “三线厂”是特定年代的产物。在1964年至1980年,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巨资,号召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民工,在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建起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当年,毛坦厂这里建起一个生产枪支和汽车配件的军工厂。   9月初的一个下午,干瘦的熊春义老人,蹲坐在墙皮剥落的灰砖楼门口,一边搓着玉米棒,一边回忆起有关三线老厂的画面。他曾在厂区学校的食堂做工,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工厂搬迁到马鞍山之前退休。   那些记忆,就像熊春义住着的这栋三线厂老宿舍楼一样,已经很陈旧。   “那时,厂区是毛坦厂最热闹的中心,姑娘以嫁到三线厂为荣。”当然,他也知道,现在的毛坦厂人“以把孩子送到毛中上学为荣”。他的女儿在毛坦厂镇区生活,以租房为生计。   即使没有这个老人的回忆,如今看着遗留在这里的厂房、医院和学校旧址,以及墙壁上依稀可见的属于那个年代的宣传标语,也会引来毛坦厂年轻一代唏嘘感叹“不同时代的寓言”。   一位毛中的年轻老师说:“看上去这个厂区过去是多么繁荣。让我联想到毛中,如今这里也这么繁荣,但不知道以后会如何。看来真是要居安思危啊!”    有关毛坦厂的一切   在毛坦厂呆了几天后,来给儿子陪读的汤才芳觉得,“这里没有新鲜事了”。   除了给儿子洗衣做饭,在毛坦厂剩下的大把时光,对她而言,只能用“无聊”来形容。   一到傍晚,小镇会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中年妇女,绕着毛中院墙外面的小路散步。随着天色越来越暗,零零星星的人,逐渐汇成川流不息的人河。   在路灯下随着音乐扭腰摆臀的人们,会给马路岔口制造一些拥堵,惹得汽车司机拼命地按喇叭。   毛坦厂镇的领导曾经表示,镇上将来要建一个专门供陪读家长们娱乐休闲的文化广场。   鳞次栉比的出租屋门前,头发湿漉漉的女人们围坐成一圈,谈着家长里短或者孩子的考试成绩。腆着肚皮的中年男人,将耳朵凑到收音机旁边,听着黄梅戏。   汤才芳想给自己找更多的事情做。她跟房东“搞好关系”,要来一块免费的菜地。她连夜翻了地,种上了大蒜和香菜。这个过日子精打细算过的女人,抱怨镇上农贸市场的菜价“太贵了”。   种菜开始成为一些陪读家长们所热衷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毛坦厂一些弃耕的荒地,被重新撒上了蔬菜籽儿。那些找不到整块荒地的人,只好捣腾起学校院墙外面的土。初秋时节,小镇时常弥漫着一股秸秆烧焦的呛人味道。   近几天,汤才芳在镇上找到活计。她在离出租屋不远的一个服装店里做缝纫工。晚上,当自己儿子正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的时候,她踩着缝纫机的踏板,为这个小镇输入劳力。   在毛坦厂镇,有10多家服装加工厂以及官方都不掌握数据的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小作坊。那些踩着踏板的缝纫女工,绝大部分是镇上的陪读家长。   “现在正值服装企业青黄不接的‘用工荒’,但是我们这里基本不愁招人。”毛坦厂镇上最大一家服装企业的王领班说。   为吸引陪读家长来做工,大部分服装企业和小作坊会在招工广告上写着:“工资计件,工作时间不受限制”。饭点之前,这些女缝纫工必须扔下手中的夹克袖子或者棉服内胆,赶回租屋给孩子做饭。   杨化俊欣慰地向外人介绍,一家上海的大服装厂,“看中我们这里有大量的陪读家长”,考虑落地毛坦厂镇。   汤才芳并没意识到,像她们这些来毛坦厂的陪读家长,正在改变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在她看来,除了儿子高考,其余消磨时光的活计,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她听说,毛中有一棵百年老枫树。很多家长和学生拜过这棵“神树”以后,“很显灵,第二年高考涨了一两百分呢”。   一天下午,汤才芳特意去寻访这棵“神树”。这棵老树长得枝繁叶茂,一根长长的树枝伸出学校的院墙。   走近毛中北门东侧的那面院墙,汤才芳很震惊。观世音菩萨的十字绣和“毛中栽培,神树显灵”的红色锦旗,被铁丝挂起来,几乎遮住大半面斑驳发黑的墙。褪色的锦旗旁边,一块简易房铁皮搭起的棚架下面,香灰堆到1米多高,一大片墙皮已经被熏得脱落,露出红色的裸砖。   汤才芳想烧上一柱香。巷子口,一个中年女人摆着香火摊,装烛火的纸盒上两个手写的大字清晰可见:“状元”。   这个陪儿子第二次冲刺高考的母亲,在巷子口停留了一会儿,还是转身离开了。她说:“信则有,不信则无。”   一些迷信的甚至说不清的神秘感萦绕在毛坦厂。很多学生会在高考前放孔明灯,希望获得好运。但黄色是忌讳,因为那表示“黄了”。“送考节”那天,前三辆大巴车的车牌尾号都是“8”,出发时间是上午8点8分。头车司机属马,寓意“马到成功”。   如果真能熬到“马到成功”的那天,郑汉超考上了电影学院,这个未来的导演想拍的第一部电影,“就是有关毛坦厂的一切”。   (应采访对象要求,郑汉超为化名)(记者 陈璇)
13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小学看重升学率错了吗?
热度 34 gfcao 2012-7-6 15:20
标题有点标新立异,请耐心读完全文再发表高见。 ---------------------------------------- 很多人都把应试教育归咎于高考制度,甚至有人提倡取缔高考,果真如此的话,高校如何选拔人才?大学入学的标准如何确定?我们一个劲地高喊教育改革,也做了很多改革,可为什么改变不了应试教育的现状?中小学课程标准已几经修订,即使最新的标准出台,能改变教育现状吗? 有人指责我们的中小学总在攀比,谁家上了多少北大清华,谁家上了多少重点,谁家出了几个状元。攀比错了吗?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学校都会有攀比的现象,你家出了多少政府高官,他家出了多少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等。问题不在于比不比,比较是必然的,就看比什么,怎么比。中小学看重升学率没有错,没有比较如何判断教育水平的差别?世界上各种奖项不也是在比较基础上产生的吗? 坦率地说,我们的很多改革进入了误区,以为将一些原本中小学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加进去就是改革了。很多年前,我曾经请一位外语老师给我推荐一本英文教材,他告诉我:“教材本身不重要,无论是许国璋的教材还是新概念,学好了就是好教材”,我深表赞同。学习的效果根本上不取决于教材,而在于教师。有人认为评价的标准有问题,大学的评估标准的确有问题,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与贡献度”,说到底,什么重点学科、“大师”等都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正是我们把目标放在了那些并非目标的目标上才让高校陷入了竞相争夺“人才”、“重点、重大项目”、“重点学科”的怪圈中。从这个角度说,高校还是莫搞这种评估的好,你可以评估各个学校的软硬件设施,然后根据他的软硬件条件与毕业生的社会满意度与贡献度做一番比较,这样也就不至于让大家不择手段地抢夺各种“人才”、“项目”了。就中小学而言,目前的评价标准要比大学相对合理很多,不必将注意力放在你有多强的软硬件条件,升学率是硬道理,“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小学与大学是不同的,中小学是学生一生中学习的中间过程,但大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最终的学习过程,大多数学生大学毕业后将走向社会,评价他们的标准当然是社会满意度与贡献度。中学生则不同,他们还得进入高一级的学校继续学习,检验他们学习水平的标准当然是升入了什么样的学校。如此说来中小学教育岂不是没什么问题?的确,错不在中小学教育,也不在高考制度,错在高考的内容与方式。 全世界任何学校都要考试,为什么人家可以考出真正的水平,我们却不能?同样的问题,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考法可能很不相同,记得我曾经提到过中外绘画的差别,同样学画鸡蛋,西方的教师可能会在黑板上给大家出个题目:“请画个鸡蛋”,中国的老师则可能在黑板上画个鸡蛋,然后叫大家照着画,画完后,外国小孩可能会问:“老师,我画得对不对?”中国的小孩则会问:“老师,我画得像不像?”这就是中外教育的根本差别。中国式考试的侧重点是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西方考试的侧重点是想象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及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水平,也不是提高中小学生的水平,而是中考、高考的命题方式与教师的命题水平,因为考题是根指挥棒,它直接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的方向。考试不在于考什么知识点,就像中小学教材不在于是否增加新的内容,考试的根本在于命题是否真的能够测试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推理能力,这才是我们应该花大力气改革的内容。以与勾股定理相关的概念题为例,中国式命题常常是这样的:“请叙述勾股定理及它的逆命题与否命题”或者“如果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条边的平方,这是个什么三角形?”等,西方式命题则可能是这样的:“由直角三角形你能想到什么?”(补充:或者干脆更开放一点,如穷教授所说的体现洋人式的想象力:“假如没有勾股定理或者勾股定理不成立,数学会怎样发展?”这样的题对于完全不了解非欧几何思想的中学生而言似乎太难了)。前者的答案是标准的,后者很难给出标准答案,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取决于学生的知识面、记忆力、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乃至发散思维能力。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答案必然是不同的,初中生充其量会想到勾股定理及其逆命题与否命题,对高中生而言,勾股定理、余弦定理、平行四边形法则、费马大定理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联想的内容,聪明的学生甚至可能自己“发明”出一些定理。这类考题的评阅的确有难度,但不能因为有难度就不愿意做,事实上,我们每年的作文题不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命题嘛,只要值得做,不妨多增加几天评阅时间。 只有考试指挥棒有了根本的改变,中小学教育才可能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5782 次阅读|98 个评论
学生时代:纯真苍白的初中时代
热度 3 lindasmile 2011-12-22 21:27
看了九把刀在北大的演讲以及小说,很有共鸣,决定把我的学生时代写完。 1995年考上兴安中学,住校,每个月回家一次。刚上学时特别开心,觉得终于要看到外面的世界了。但两周后爸爸来学校看我,我就哭了,我爸着急但又令人哭笑不得地问,怎么了?跟人打架了吗?我一边哭,一边心里怪他乱猜,但“想家”这种话真的说不出口。那时候我还不满13周岁,然后就这样开启了我从此一直住校的学生时代。 虽然我们学校当年名气不错,升学率高,管理也非常严格,同学们也都非常专注于学习,但是似乎不够注重其他方面的精神生活,而且学校的条件比较差,想起来是非常艰苦而苍白的3年。 令人唏嘘的艰苦。入 校之后,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名声在外的学校,学费收的不低,硬件设施却如此之差。学生宿舍是用大教室改造的,上下床大通铺,所有男生住一间,所有女生住一间。每人一个小柜子放东西,然后除了床底下就没有其他私人空间了。印象很深的是,为了节省空间,所有人的洗脸盆都摞在一起;洗衣洗头都在室外,冬天洗完头用毛巾擦一遍,头发很快就结小冰柱了。有一年冬天期末考试,我穿过操场时冻得直打冷战,那种感受记忆犹新。 晚上上厕所也是件很痛苦的事情,厕所离宿舍很远,要穿过一个操场才能到。我自己还好,基本一觉睡到天亮,从不起夜,但是睡我旁边的W每晚都要起来上厕所,因为跟我比较要好,每晚都叫我陪她一起去。我有时候睡的太死根本叫不醒,她急得使劲摇晃我。我常常被迫睁开惺忪睡眼,懵懵地起床,然后两个小女生打着手电穿过漫漫操场去厕所。那时候的夜好安静。有时候真的特别懒得去,我就叫她在宿舍前面的花池里解决,我来望风,其实三更半夜哪有人嘛,呵呵。W是美女,现在说起来虽然有点丢脸,但那时候真的是小孩子。 学校的伙食也挺差的,大师傅们全是男的,偶尔包一次包子就造成哄抢,搞得跟过节一样。 以上种种,虽然现在想起来觉得不堪忍受,但是当初很多十几岁的小孩们住在一起,嘻嘻哈哈似乎也不觉得太苦。 永远是同一种姿态:伏案苦读。 在我所有的学生阶段里,初中这拨同学学习是最刻苦的,连高中同学都比不上,因为大家似乎从来都没想过其他事,都是在一门心思老老实实念书,班里调皮的学生都特别少。现在想起来,大概是学校的管理严格有氛围,而且大家基本都是农村子弟,背景简单而类似,从小被灌输了读书的重要性。那时候规定每天五六点钟起床,跑操,上早自习,吃早饭,然后开始一天的课程,再上晚自习,熄灯睡觉。时间已经如此紧凑,班里就是有一些同学还嫌不够,用功到把吃饭时间压缩到十来分钟,这种气氛是会传染的,搞的我们个个很有压力,吃饭都是狼吞虎咽的样子。 我一进入初中就永远告别了第一名的辉煌往昔,并且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因为班里的同学真是很优秀,聪明又刻苦,班里有个长得不错但很傲气的男生,每次都是第一名;女班长特别要强,初三的时候,已经熄了灯,自己一个人跑到没盖完的新教学楼里点着蜡烛学习,真是狠角色啊。最后这两位果然考去了辛中。 那时候学校很推崇这种苦行僧式的学习理念,但是现在回头看觉得是有问题的,年纪小小的学生承受力是有限的,过分地苦学反而会造成后劲不足,感觉我们学校出来的学生最后考上好大学的其实不太多。 见证彼此成长的友谊。 初中时代留给我的友谊财富是跟我最要好的谷子、YG和薛子。谷子同学跟我同桌最久,我的第一句英文都是她教的,她家里条件不错,妈妈还做过英语老师,衣服穿得也比我好看,我跟她很要好,但对她又有一点羡慕和嫉妒。我性格里有要强的一面,她也不服输,我们经常吵架斗嘴,用她的话说就是: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所幸这些吵闹夯实了我们友谊的基础,即使到现在不常联系,但遇到最困难的事情都还是想要跟对方说,而且永无隔阂。她的确很聪明,即使摔断了腿,回家休息3个月,回学校考数学照样能拿满分。我们一起下五子棋,下五次我有四次会输掉,她得意地看着我,当时的我很没品,恼羞成怒把棋子一摔就走掉了。她也不是总淡定,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终于超越了她,她到老师家看完名次表就哭了,我的心情很复杂。总体来说,三年我基本还是没办法逾越她。 YG是我们当中个子最高的,入学的时候成绩很好,后来不知为什么被落下了很难追上来。YG关心人的时候特别像亲人。我对YG的爸爸印象很深,因为老来看YG都认识我们,她爸爸大概觉得我懂事所以认为我是我们班最好看的女生,虽然YG表情尴尬,但我却心花怒放,心里直夸伯伯您真是有眼力! 薛子同学很瘦,非常多愁善感,整个一个林妹妹,字也写的柔柔的。初三的时候,我们总是在一起练中考体育项目,真是好时光。不过,升高中后,只有我和谷子在一个学校了,很遗憾。 有一年,YG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觉非常地怪异:“李娜,你今年长个儿了,长了不少呢”。天哪,这话不是应该父母或者大人对我说的吗?长年住校,见证我们成长的不是家人,而是同学哎。 现在惦记的初中同学还有YLY,虽然初一时还被她挤兑哭过,但因为在文学上的爱好,初中最后一段成为同桌并在高中成为好朋友。虽然我的作文是公认的好,但是初中只有她发表了作品。 少有的亮色。 初中的精神生活真的非常贫乏,每天都在学习、学习,现在想想都不知道是怎么过来的。当时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是,班里六十来个人竟然都没什么闲书看,可见精神贫乏到什么地步。刚开始我也不敢,后来胆子大一点,就每次回家问同学借来,下次回家再还。记得当时看过的有路遥的小说集,其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人生》,似乎《平凡的世界》也是当时看的。还看过《靳村故事集》这种民俗传说之类的。中考前夕,老师在上面讲课,我还在下面偷看《红楼梦》,书就摆在桌面上,老师转身的时候就翻页。傍晚会坐在教室前面的石头上看,天色暗到看不清字才起身,不过看到黛玉之死就再也看不下去,剩余的章节至今也没看完。 其余能让我的回忆不那么苍白的仅有那么一两笔亮色。 初二的时候,学校来了一位美术老师,高高瘦瘦的,长得不是很帅但是很有艺术气质。秋冬的时候穿一件过膝米色风衣,上背部有很多兜,让我想起电影里的传教士。他好像是在中央美院进修过,画画得非常好,在黑板上几笔就可以画出一个日本和服少女,关键是过程中完全看不出画的是什么,最后一笔落下,哗,栩栩如生。我们还见过他的素描人像作品,非常传神。他来了之后,给我们开过速写课、水墨课、欣赏课,还办过书法绘画比赛,感觉学校有一种不一样的气氛在流动,很美好。记得上欣赏课的时候,他问我们,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好还是梵高的向日葵好,问了好多同学,大家都说蒙娜丽莎好,因为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梵高是哪里来的莫名其妙的人。老师叫到我,面对老师的期待,我很违心地说两个都好。老师很无奈,说那好吧,总算是有点进步了。 老师不认得我,但我至今记得老师的名字叫做张中民。 初中有声乐队和器乐队,我都选上了。弹琴练了几次觉得枯燥没法坚持,就跟老师谎称学习太紧不练了。声乐队似乎也没怎么练过,就记得上台合唱过一首《妈妈教我一支歌》。1997年香港回归,学校办了文艺汇演。我们班出了四五个节目,我负责报幕。当时准备节目很高兴,学会了那首《香港别来无恙》。音乐老师是校长儿媳妇,当年我就写短文总结过她:温良恭俭让。不过这些始终都是副科,很快就给中考让位了。 其他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语文老师了,口音很重,杏干读成性格,但是教课很好,也很有头脑。他二十来岁,但讲课非常豁得出去,讲长诗《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时候,老师就侧身站在讲台上,对着教室门口声情并茂地引颈高呼: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的妈,感情饱满,声震千里,我的鸡皮疙瘩掉了一地。如果有人看见,也许会觉得这 老师有点人来疯,呵呵。 理想化的内心。 不知为什么那时候我给同学的印象是比较善良,大家都没做过坏事啊。不过因为做过宿舍长(我那时候性格软弱,宿舍里三十来个女生,人多嘴杂,我经常被气哭,最后我妈找到老师不让我当了),很多同学生病,我都去诊所陪过,现在想起来初中有很多画面都是在诊所里的。有多善良也说不上,就是内心非常理想化。 班里总考第一名的那个男生,性格冷傲自负,在班里感觉人缘没有成绩好,不少同学觉得他像刺猬一样,用刺对着别人。但是有一次,班主任开班会问大家为什么读书,大部分同学说是为自己,这个男生说是为家里,说完就哭了,原来是因为家庭的一些原因用冷傲包裹了敏感。那时候觉得他心里应该背负了很多东西吧,我一看见他就有冲动想说,不要总是摆出一副防卫的姿势嘛,但又不好意思开口。毕业前夕,我忍无可忍,给他写了一封信(与暧昧完全无关),把我想说的话都说了。后来在操场上看见他远远向我走来并想张口说点什么,我却因为不好意思,很怂地转身走掉了。毕业之后再无联络,七年后在石家庄偶遇,他一眼认出我,并说我一点都没变。我知道,他指的是眼神,但心里还是忍不住想,怎么我没变漂亮点吗?哈哈。 P.S.有一个巧合,貌似他大学时的女朋友跟我同名,这样他应该会永远记得我这个多事的初中同学吧。 那时候真是非常纯真,老师开班会问大家长大想做什么,我的回答很热血——女警......典型的皇家丽人看多了。 有一阵子成绩下滑,觉得很愧疚,还给我妈写信,希望她别失望,我的强人老妈也给我回信说,相信我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但下一次还是没考好,我妈整个暴怒...... 毕业的时候,带领我们全班眼含热泪给班主任唱了一首《祝你平安》,现在的我很难再做出这样的事情了。 最后的赌博。 初中虽然告别第一名,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优等生。毕业前夕的成绩,考一中是绰绰有余。我本来还嫌弃一中有恋爱成风的劣评,但因为考更好的辛正中力不能及,心里有点不爽。但没想到中考失手,分数非常危险。那时候先报志愿,再出分数线。那年不同往年,刚成立的九中和一中争生源,九中比一中略差,但它只要第一志愿生源,这意味着一中不录取的话,即使达到九中分数线,也会直接被打到普通中学。我考了677,教导主任估计一中分数线是680,建议我不要报一中,我简直懵了,怎么连我嫌弃的一中都上不了了?考虑了很久,忤逆了我妈的意思,我无视后果地报考了一中——我就是没办法忽视内心的骄傲,觉得我就是属于一中的。不少跟我分数相当的同学报了九中。经过了忐忑的等待,一中的分数线出来了,675。好幸运,好危险。当时真的很决绝,现在想起来却有点后怕了,我到底哪来的勇气啊? 第一封情书。 最后奉送一点吸引眼球的内容,呵呵。现在回忆初中三年,最大的亮点是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封情书 ,那时候应该是14岁吧。 住校的时候闹鼻炎,回家用中药治了一阵子。那段时间,我妈帮我联系了家附近的乡中旁听(看来我妈经常在我人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啊),以免功课落下。旁听还挺开心,因为我来自好中学,大家都对我挺热情,我还时常跟前桌的男生聊个两句,但就是感觉这所中学没几个人在学习的。治疗结束,似乎也没什么变化,我就回学校了。后来再回家,同学捎给我一封信,我很诧异地打开,原来就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封情书。 信很短,红格子信纸只有半页,字写的洒脱有力。抬头是我的全名,内容只记得一句,自你走后,我的心已随你而去......云云,说实话,信还蛮含蓄的,不恶心。信来自我旁听时前桌那个男生,帅气潇洒,是个有气概,不粗鲁,也有内心的男生,说实话是我喜欢的类型,虽然他根本不学习。收到信的感觉真的非常复杂,一分惊讶,两分高兴,其余七分全是害怕。当时不知道在害怕什么,现在想想应该是害怕14年无邪的精神世界被打破了吧,第一次要回应这种问题。我在路上看的信,当即就把信撕成碎片扔进风里了,现在非常后悔没有保留。 然后我做了一件大概是很多女生梦想过的事情。很有优越感地给他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现在不是考虑这种问题的时候,而且未来我喜欢的男生一定是怎样怎样的,希望他现在怎样怎样,将来如果有可能也许会怎样怎样。我竟然希望通过我的感召力,让他努力学习,从此走向不一样的人生 。自恋的我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听说他大声念了几天英语之后,就恢复原态,又过了一段时间追了班里另一个漂亮女生。我竟然还小小失落了一阵子。想想我当时写那封信真是蛮丢脸的,呵呵。 因为占据了我人生中第一封情书的重要位置,所以我想他很难从我记忆里抹去。他当年走路的样子我都记得,身边还总有两个小喽啰。因为蛮帅气的,所以表姐听说后非常吃惊,没想到这么潇洒的男生会喜欢我,即使漂亮如她,追求者阵亡名单里都没有这种男生吧。所以,后来我每次想起他,都觉得很感恩,因为是第一次从别人那里看到了自己最珍贵的美好。 很可惜,他念完初中就不念了,我也很多年没看见他了。记得中考结束那天,我坐车回家,踌躇满志的我刚一下车竟然与他不期而遇。我们互相看了一眼,都没有说话,然后各自回家了。不知自那之后,他有什么样的喜怒哀乐;而即将进入高中的我,马上开始了一段终生难忘的灿烂旅程。
251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院士林群讲话摘录
热度 1 wliming 2011-8-20 23:01
【林群】 省级最好的重点。因为它的升学率最高,而且现在都喜欢讲院士,我们在中学有十几个院士,同班的同学,同年选上的。所以,在一中应该相当好了。 【郭桐兴】您指的是当年跟您同学现在一起选上院士的。 【林群】我们班就有两个,其他班还有很多,现在大概有20个。 【郭桐兴】很厉害! 【林群】福建一种有非常好的传统和师资,生源应该是不错的,因为他考试比较严格,在这个情况下,中学还是能够从老师那边得到一些启发,学习方法对以后念大学还是起着很大的作用。 【郭桐兴】林老师请您谈一谈,在您学生时代,您感受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林群】 我念中学的时候,念初中、小学的时候,因为当时抗战,小学生也不懂得,到念高中以后,因为受到比较正规的训练,我们的老师有个特点,讲课的时候,大概是半堂课把课讲完,半堂课讲故事,讲感受,讲科学家的故事,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就是说,不是塞你很多东西,半堂课就把中心内容讲完,剩下半堂课启发我们。中学的教育,我还是很有幸的,在福建上最好的学校。 【郭桐兴】您能谈谈,您是怎么喜欢上数学的吗? 【林群】 中学老师,数学老师都非常好,因为讲了很多故事,使我们的数学兴趣加浓了,他讲了很多数学家的故事,使我们无形中对数学家很敬仰,这个对我们后面的选择都有密切的关系。 【林群】 家长恐怕不起很多作用.前两天,几个中学生来看我,我就问他们,家庭情况以及影响。有一个人,他考北大,考了694分,他说他家是工人,没有人管他。在我收的研究生里头,非常好的一个学生,我问他,你怎么学得这么好?他回答的很简单,我父母是农民,不识字,我没有地方问,我靠自己。关键恐怕还是自觉。好几个学生,有的家里是教书的,环境还可以,他们自己说,他们都是靠自己,听老师的。有一个学生保送到北大,那个学生非常优秀,我问他,你讲讲你的经验,你为什么学得这么好。他讲的话出乎我的意外,他觉得,就是要听老师的,老师叫你念什么你就要念什么,不要好高骛远。我的体会跟他很相同.我不觉得现在要独立,因为中学、大学还是学习阶段,不能过多强调独立性。像四中有非常好的老师,他们会引导你,就是听老师的话。我看这是很成功的例子,我很赞成四中这个同学讲的。中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自以为是,自己觉得自己有什么本领,超越前人的经验,还是应该接受学校的传统的影响。 【林群】我觉得性格比智力要重要,智力要差不多,陈景润的智力当然也不差,但是智力跟性格比,最后以性格取胜。智力好的人有的是,但是性格上的欠缺,可能就是没有办法了。
个人分类: 人生|1270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国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不只关注升学率,而把注意力放在学生成才?
热度 3 jzhou65 2011-8-14 20:36
我有几个疑问。 看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各年级学生做的演讲,我意识到我们国家是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投入很大;奥巴马说,想从事某个职业就要培训,美国国家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在学校就要完成,具备职业技能。这让我感受到,所谓中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大的漏洞,就是没有职业技能的学习或者这方面投入很弱,学生没有参加或者极少有机会。方向出问题,教育投入少;高水平教师奇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近日了解北京及上海等有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仍然是个大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这就是现状,还在入学率上,填鸭式教育什么时候能够解决?怎么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在这方面投入多少?这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把人才培养好,光有钱是不行的,还要有培养人才的“好人才”!而且这个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方面,人才缺乏。 我深感,教育改革势在必然!连基本教育都不能够办好,何谈人才培养啊? 我自认为,中国的教育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要全面,要彻底,也是整个社会的最大最重要最迫切的变革! 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是个大问题,同在一个城市,城里的孩子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平等,怎能不违背国家规定的教育的平等性呢?各地也是受教育的不公平,这些都是挑战! 受教育公平,才是最基本的事情。才人人平等。要么平等公平就是一句空话?
4060 次阅读|2 个评论
选择高中的理由,运动健康第一
windlight 2011-3-28 15:56
赵凤光 前一篇转载的博文,评论很多,其中一段评判教育的话,让我想起我选择高中的事来。 中学为了升学率把所有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取消,培养出一个个“豆芽菜”和“考试机器”; 我上小学和初中时,是学区制就近入学。但高中是要考试并且双向选择。 我当时的成绩是免试保送,所以面临的选择就是我选择学校了,父母在我选择学校时,就能听到别人的介绍,说明抚顺一中的特色牌还是比较突出的。当时选择抚顺一中的理由就是每天一节体育课。而当时以升学率来说,市二中更高一些。 并且一中的体育课门类和设备都非常全。我在高中就学过背越式跳高和百米跨栏,以及真冰场,跳马等器材类活动,而到大学反而没有这么多体育门类学习的机会。 每天一节课的时间也略有不同,基本都安排在下午第一节之后,下午当时好像有三节大课(45分钟),一节还是两节小课(30分钟)除了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之外,保证每天能运动半个钟。我还参加了校足球队,有比赛时,每周还能多几个钟。 运动还是让人心情放松,也是调整学习节奏的好办法。 不知道现在的高中体育课设置如何了!今天来看,选择学校的理由不是升学率而是健康和运动,说明抚顺一中的品牌竞争还是有特色的。
个人分类: 吃行天下|250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率”的思考。如何定义、解读“升学率”。
liwei999 2011-1-4 17:49
率的思考。如何定义、解读升学率。 (1039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03, 2011 06:45PM 柯大夫说,你的计算方法肯定有问题。 需要声明一番,这个算法不是镜某的。镜某的所感是:知道许多认识的北京人在孩子小学毕业后送去留洋的。这个数目有多少呢,看了这个统计,大约是5/1000样子。为什么天津小学升初中的比例比北京更小呢?很可能有其它的什么原因。因为偏差太突出了。 柯大夫给出的定义是:升学率=某年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数/同期毕业学生数100%。 再严格地定义一番就是:某年某地域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某地域初中一级注册的学生数/同期同地域小学毕业的学生数100%。 怎么读解这样的数字?这是分歧的开始。袁老师是怀疑教育部官员的智商。镜某并不这样看,因为镜某知道他们也是足够精明的。接触的信息量就不一样,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同样的指标,其内涵也会虽随代发生变化。 外地转入北京直接读高一级学校的学生不应该计算在内的说法是中学教师对升学率的视点。他们甚至可以细分到好中学、一般中学的升学率。早几十年,教育部也许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因为要普及初等教育。但是在今天,教育部就不再这样来解读数据了。 数据背后的东西都是读出来的,没有一个固定的解读法。比如说f=ma,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力f的定义。但是为什么不能说也是质量m的定义呢?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4981,74981#msg-74981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4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升学率
montec007 2011-1-4 17:08
黄秀清博友 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和1990年的出生人口数粗估了一个中国每年的文盲数,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但是刚才仔细想一想,发现其计算有一个重大错误。 上表是2008年的数据,2008年上大学的学生基本上是1990年出生的,根据国家统计数字,1990年全国出生人口26210044人(取整2600 万)。假设这些小孩都能进幼儿园,读完小学参加小升初,根据上表全国各级学校的合计升学率(99.91%;79.27%和71.79%),我们可以估算出 1990年出生的孩子中有多少可以上大学: 2600(万)0.99910.79270.7179=1478万。 已知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实际招生人数为600万,也就是说有1478-600=878万的孩子,他们没有被计入到教育部的统计数字中,他们被人间蒸发了!唯一能解释的是,这些孩子没有读完小学,甚至幼儿园都没有上过。 上面这个计算式的一个最基本假设,是小学只要进了一年级,就100%地逐渐升学到六年级;只要进入初一,就100%地读到初三;只要进入高一,就100%地读到高中毕业。这个假设显然与事实不符。 一般而言,小学的辍学率比较低,假设为0.初中的辍学率假设为1%. 高中的辍学率应该更高些,设为10%. 那么正确的计算式可以近似为: 2600(万)0.9991 =603万 这个数字大概与2008年全国 各类高等院校实际招生人数相若了. ------------------ 为了写这篇文章,不得已 再查2008年教育年鉴。又冒出这样一个荒唐的表来: 小学净入学率分省情况 (来源:中国教育年鉴2008,网络检索时间:2011-01-04)   男女合计     其中:女儿童     地 区 校内外学龄 在校学龄 入学率 校内外学龄 在校学龄 入学率   人口总数 人口总数 (%) 人口总数 人口总数 (%) 合 计 98968235 99479263 99.49 46077985 46300266 99.52 北 京 651931 651959 100.00 304199 304207 100.00 天 津 467805 469408 99.66 219687 220475 99.64 河 北 4446469 4469808 99.48 2106165 2116912 99.49 山 西 3218886 3233745 99.54 1539934 1546880 99.55 内蒙古 1469909 1474189 99.71 693842 695848 99.71 辽 宁 2223119 2225907 99.87 1046992 1048185 99.89 吉 林 1395518 1401119 99.60 662433 665103 99.60 黑龙江 1936718 1963477 98.64 929262 941678 98.68 上 海 512162 512170 100.00 239921 239925 100.00 江 苏 4133205 4152089 99.55 1886539 1894851 99.56 浙 江 3190089 3190173 100.00 1469642 1469683 100.00 安 徽 5129834 5139854 99.81 2369505 2373948 99.81 福 建 2466073 2467694 99.93 1112825 1113422 99.95 江 西 3782199 3788490 99.83 1715783 1717789 99.88 山 东 6091067 6095362 99.93 2870311 2872426 99.93 河 南 9660108 9666036 99.94 4484975 4487315 99.95 湖 北 3447738 3454927 99.79 1547273 1550593 99.79 湖 南 4215094 4222479 99.83 1962556 1965760 99.84 广 东 9635764 9656897 99.78 4388773 4398263 99.78 广 西 4315313 4355551 99.08 1989589 2008336 99.07 海 南 913447 915720 99.75 402503 403294 99.80 重 庆 2141351 2142177 99.96 1015531 1016694 99.89 四 川 6380506 6453786 98.86 3024118 3060018 98.83 贵 州 4210103 4271067 98.57 2001044 2009278 99.59 云 南 4148429 4250866 97.59 1952590 2002714 97.50 西 藏 298778 299163 99.87 143047 143678 99.56 陕 西 2878784 2896780 99.38 1315448 1323706 99.38 甘 肃 2586633 2614302 98.94 1228117 1242449 98.85 青 海 477500 484264 98.60 228442 232150 98.40 宁 夏 627438 629730 99.64 302539 303585 99.66 新 疆 1916265 1930074 99.28 924400 931101 99.28 在校学龄人口总数( 99479263) 校内外学龄 人口总数( 98968235)!!! 这么严肃的一个出版物,竟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镜先生说统计是为了统治,这话说得一点没错。可是要按这样搞下去,对统计事业一点都不认真,如何统治下去?是否可以建议今后公务员考试废掉申论,改为初等数学。数学考试成绩超过105分者(满分100)方有面试资格。 2011-01-05说明:夫人看了此文后,说我太轻狂。遵 领导 嘱咐将文字做了一些改动。
2594 次阅读|3 个评论
升学率200%的背后:中国每年产生多少文盲?
xqhuang 2011-1-4 10:40
袁贤讯老师读不懂教育部的升学率统计数字:北京200%的升学率是怎么回事?mirror先生对此进行了科学的解读北京200%的升学率是怎么回事?真的如此,只能说明教育部玩数字统计者太有才了。就像袁老师新博文所描述的那样: 把张家、李家、王家、朱家所有送往屠宰场的猪加起来除上李家的所有家畜,得到李家的生猪出栏率,这是哪门子的算法呢? 有人说升学率乃万恶之源,升学率和GDP一样,常被用于衡量各级政府的政绩,在学校里甚至被作为智商的标定参数,升学率高的群体智商一定高,这是普遍的看法。全国各类学校有多少人在升学率的统计数字上做文章?鬼知道!不过,不管手段多么高明,把升学率做到100%以上,相信孙悟空也没有这个能耐,可咱的教育部能,看看教育部网站的2008年教育年鉴(部分): 从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级中学,到高中升高等教育,均出现升学率大于100%的情况,其中北京的高中升高等教育,更是达到惊人的200.73%,这还是升学率吗?估计只能用mirror先生提供的颇具中国特色的统计方法才能解读。不过本博想从新的视角解读这张统计表,它可以告诉我们中国每年产生多少文盲。 上表是2008年的数据,2008年上大学的学生基本上是1990年出生的,根据国家统计数字,1990年全国出生人口26210044人(取整2600万)。假设这些小孩都能进幼儿园,读完小学参加小升初,根据上表全国各级学校的合计升学率(99.91%;79.27%和71.79%),我们可以估算出1990年出生的孩子中有多少可以上大学: 2600(万)0.99910.79270.7179=1478万。 已知2008年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实际招生人数为600万,也就是说有1478-600=878万的孩子,他们没有被计入到教育部的统计数字中,他们被人间蒸发了!唯一能解释的是,这些孩子没有读完小学,甚至幼儿园都没有上过。如果教育部提供的统计数字是科学和准确的,那就意味着在升学率200%的华丽数字背后,每年有近千万的中国年轻人加入到文盲和准文盲的队伍中。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597 次阅读|5 个评论
升学率加上辍学率不应该等于壹吗?
montec007 2011-1-4 05:39
镜子在 回答北京200%的升学率是怎么回事? 时解释道: 从 连续的意义上讲,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数字都应该是100%。如果偏离了100%,有个说法。比如说小学升初中的毕业生升学率小于100%,可以有两 个可能性:小学毕业生辍学和人口流失(举家搬走了)。按照这个思路看北京和天津小学升初中的数字,是99.5%和91.75%。也就是说在北京,各有 0.5%和8.25%的小学毕业生没有在当地升入中学。 怎 么看这个数据?镜某以为北京的孩儿家长在小学毕业时把孩子送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去受教育了,天津的孩儿家长也是把孩子送到天津之外的地方去上学了。相反,北 京的初中升高级中学的升学率是134.77%,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是200.73%。这说明有学生源流入北京(高中生、大学生比升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 要多)。每年有34%的外地学生进北京上高中,每年有比北京高中生多一倍的大学生进入北京的大学。简单地说,这个数字意味着外地大学生数是北京 本阜人数的2.6倍,北京当地考生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再看看山东的情况,因为山东人总是埋怨北京人容易上大学。山东的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是64.69%。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多的大学生的位置提供给山东的高中生。 上海的数字比较有趣,至少小学升初中的数据是100.24%,中学升高中的是100.00%。在上海,新中学生的生源是流入。 我这木瓜脑袋还真没有想到升学率有这样的定义法。我只知道,升学率的另一面是辍学率。一个学生在一个阶段的学习完后,只有三种可能:升级、留级、辍学。按照镜先生的算法,教育部算的是一个容积率,而不是升学率。北京当年七月份有100万高中毕业生,九月份实招了200万大中专学生,于是升学率200%。(注: 这个百分号后面加实心点还是要漂亮些 ) 把张家、李家、王家、朱家所有送往屠宰场的猪加起来除上李家的所有家畜,得到李家的生猪出栏率,这是哪门子的算法呢? 这样的算法,似乎只有一个数据是有意义的,那就是全国的升学率(71%),因为这时的升学率与容积率是一样的,一个封闭系统嘛。可是到了各省市的解释时,就要花费镜先生1300多个字节。一个统计量有多种解释,这是有违基本统计原理和科学精神的。 且慢,这样的算法在国家这个层次,也只是一个大概,它还是缺乏一点国际视野的。到2020年,当亚非国家来的留学生比例占了5%以上时,那个全国的升学率又不知道说明的是什么了。另外据报到, 美国已决定在未来四年向中国派遣十万名留学生 。那时候中国的升学率又要被提高了。 如果把这个升学看成一个多状态多空间的马尔科夫链,教育部的算法有点像做了一个倒向的Kolmogorov 方程。这一点与mirror不谋而合了。
6767 次阅读|2 个评论
回答“北京200%的升学率是怎么回事?”
liwei999 2011-1-4 03:37
回答北京200%的升学率是怎么回事? (1237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January 03, 2011 05:26AM 固然没有说明不好,但是理解能力也需要。这是回答袁老师的提问 。 从连续的意义上讲,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数字都应该是100%。如果偏离了100%,有个说法。比如说小学升初中的毕业生升学率小于100%,可以有两个可能性:小学毕业生辍学和人口流失(举家搬走了)。按照这个思路看北京和天津小学升初中的数字,是99.5%和91.75%。也就是说在北京,各有0.5%和8.25%的小学毕业生没有在当地升入中学。 怎么看这个数据?镜某以为北京的孩儿家长在小学毕业时把孩子送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去受教育了,天津的孩儿家长也是把孩子送到天津之外的地方去上学了。相反,北京的初中升高级中学的升学率是134.77%,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是200.73%。这说明有学生源流入北京(高中生、大学生比升学的初中生和高中生要多)。每年有34%的外地学生进北京上高中,每年有比北京高中生多一倍的大学生进入北京的大学。简单地说,这个数字意味着外地大学生数是北京本阜人数的2.6倍,北京当地考生的竞争压力也不小。 再看看山东的情况,因为山东人总是埋怨北京人容易上大学。山东的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是64.69%。也就是说没有那么多的大学生的位置提供给山东的高中生。 上海的数字比较有趣,至少小学升初中的数据是100.24%,中学升高中的是100.00%。在上海,新中学生的生源是流入。 看到这样的数据,镜某很有些感慨。感谢袁老师的提问。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4967,74967#msg-74967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
lingfeng 2007-5-28 17:47
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 关于中国的教育问题,不是一句两话能够说清的,因为问题实在太多,原因也太多,没有时间一一写出来。在此只是简单的想说一下,如果中国真要进行教育改革,重点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重点应该教育哪些人。因为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事半功倍。 一是级学校的校长。 教育界有句话叫做: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显然,一位有胆有识,勇于改革的校长可以对一所学校的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校长充分认识到现有教育体制的弊端,充分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正确的做法,他就可以在自己管理的学校推行新的政策。一个关心教育的老师人微言轻,正如我们一样只能发发牢骚罢了。当然,前提条件是这个校长不会屈服于当前错误的教育评价体制,不是一心一意追求上面所看重的升学率,或者是论文数量。 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领导。 因为,有些事情还不是校长可以说了算的,还得经过教育部门的同意。有这些教育部门的领导中也还是不乏真正愿意振兴教育的人士,如果他们对教育改革更关注更清楚,就可以对改革发挥很好的作用。 三是师范学校的学生。 他们是未来的老师,是将来亲临教育一线教书育人的人,年轻人往往易于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愿意有所突破,因而比去教育那些年纪较大的老师更有效,而且在校的师范学生比较集中,更易于进行教育。使师范学生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清楚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这样当他们开始走上讲台之后,就不会抹杀学生创造性,不会一切向分数看齐。
个人分类: 教育杂谈|550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