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震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科普博文应避免“屁股决定脑袋”现象
热度 1 陈龙珠 2014-8-9 08:00
中国西部近些年来的中、强震,造成了极其严重的人员伤亡,其主要原因在于房屋坍塌和次生地质灾害,后者是山区所特有的。 科学网在地震灾害及其防御科普方面,能够发挥及时而专业的作用。然而,在科普博文的严谨性方面,尚存在不足,尤其不应该出现“屁股决定脑袋”式的逻辑问题。 例如,人们已强烈批评地震局不能因为怕引起社会恐慌而不搞地震短期预报,却又以 会引起恐慌为由批评临震预警系统的研发。对地震预警系统的作用和局限性,需要科学评估: 地震预警系统缘何未能挽救更多生 命? (2014-08-06)。 由近6年来相关传媒信息进行梳理,我国主管部门大致在2009-2010年对其进行了论证,之后立项在福建省开展 地震预警及地震烈度快报系统 试点工程建设,目前已进入即将全面推广和规范化管理阶段。这个系统的建设,至少对地震烈度快报乃至应急救灾决策,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经过最近一些年的努力,中国地震局现在正式公布一次地震的烈度图要比汶川地震时的快多了( 如下图及其链接 ),以后按理说可以更快。 又如,针对我国西部震害强调提高房屋抗震能力的减灾作用时,经常在科学网能够看到, 历次震灾统计表明,地震中 95% 人员死亡是缘于建筑物的倒塌。而在讨论我国西部相关地震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性的文章中,人们很容易根据统计数据估算,汶川、玉树、芦山、定西、昭通等破坏性地震,由房屋坍塌导致的人员死亡比例远低于95%,与大范围的统计数据结论相比,区域特征是那么地显而易见! 其实,国家主管部门及 相关行业 ,对乡村民居抗震能力提升早已给予了关注,在汶川地震大灾之前,科技部就在科技支撑计划中立项进行示范研究,更早的时期已在新疆开展了民居抗震房屋建设试点。但在短期内大范围全面根治地震灾害威胁,谈何容易 : 浅议我国乡村地震灾害防御的两个关键问题 (2014-08-07)。 后
个人分类: 陈词滥调|4935 次阅读|1 个评论
浅议我国乡村地震灾害防御的两个关键问题
热度 1 陈龙珠 2014-8-7 20:43
基于地震活动板块相互作用的思路,本博于2009年国庆长假小结认为(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再次强震的可能性如何? ),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发生中强地震,在一定时期内或许会是一种常态 ”。几年来西部地区的实际震害,已经证实了这个判断。至今,相关地壳板块的强震活动仍无停顿的迹象( 1 ),我国西部地区潜在震害仍需保持高度戒备( 2 )。 我国西部地区高山峻岭多,建设较大规模民居的相对平坦而安全的地方很少,相对落后的经济又使得乡村自建民居建筑的抗震能力很低。这两种不利因素的恶果是,中强地震即可造成严重的房屋坍塌和次生地质灾害乃至重大的人员伤亡。 (1)解决地震地质灾害问题的根本出路,目前看,只能是将地震诱发严重地质灾害地区的民众外迁。但这涉及很复杂的社会课题,只有政府统筹决策,才可能解决问题。然而这不是不可能的。建国以来,新建大型水库(尤其是三峡水库)的淹没区,均涉及并解决了移民问题。对潜在地震灾害,若中长期地震( 烈度区划 )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预报方法过关,政府一心为民,借鉴水库规划淹没区移民政策,便可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2)在提高乡村自建民居建筑抗震能力方面,相关技术法规已在不断的出台。从在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这次昭通地震中的表现来看,城镇按我国现行技术法规设计和建造的建筑,是能够经得起设防地震的考验的。我国现有土木工程抗震科技力量,有能力提出民宅结构的经济而可靠的抗震设计建造技术,而在乡村全面推广却会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 2008年6月6日,本博及其汶川地震震害科考小组在与四川交界的甘肃文县一个村庄,曾遇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同志向村民征询灾后重建政策意见。听到他及甘肃省委书记谈到凑集重建民宅资金的政策思路:由建筑设计单位编制多种抗震民宅标准图可供各家选用,造房费用由国家、地方政府和每家三方分担,并建议地方政府协助批量统购建筑材料以求相对的低价。现在看来,这不但是地震灾区乡村民宅重建的好思路,而且也是在设防地震烈度较高的广大乡村地区为改造民宅以提高其抗震能力而可以实施的好政策。 由 以上肤浅的讨论可见,我国广大乡村潜在严重震灾的根治路径,需要政府以实际行动着手强力推动( 政策、投资 )和广大民众的大力配合。 插曲:黄梅经典唱腔《 到底人间欢乐多 》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1793 次阅读|5 个评论
映秀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震害疑惑(续)
热度 1 陈龙珠 2013-5-15 11:10
映秀漩口中学汶川地震遗址,将会接待越来越多的人们去感受地震灾害的残酷和防震减灾的科普。因此,深入了解和思考那里的建筑震害情况和机制,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本博日前编发了《 映秀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震害疑惑 》,回校后在学校电子图书馆检索了相关的文献,对该校建筑震害介绍和分析比较详细的2篇是: (1)清华大学结构工程教授叶列平等: 漩口中学建筑震害调查分析 .pdf 该文介绍了该校各类建筑结构震害的情况并扼要给予了评述。从文中内容看,学生宿舍楼南面相邻的5层教师宿舍,汶川地震也导致了底层破坏,后因故(余震或爆破)倒塌。学生宿舍楼属于砖混结构,该文明确指出,“至于学生宿舍的震害现象目前还无法解释,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分析”。该文提到那里的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但查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国标,周边相邻县市均为7度。 (2)中国地震局哈尔滨工力所震害评估专家杨玉成等: 论多层砖砌体住宅楼的抗倒设计-汶川地震映秀镇漩口中学宿舍楼震害探究 .pdf 该文提及的几幢教师宿舍楼,并未包括学生宿舍南面邻近的上述教师宿舍,文中学生宿舍底层平面布置图16看似上南下北。对学生宿舍楼,该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相关工程设计资料,其中说明为按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0.10g。文中提及现场看到的学生宿舍楼局部状况与设计图纸的有所不同,特别是作者对图纸给予严重关切的宿舍楼中部未按国标隔开间布置RC构造柱的问题,与文(1)中现场查勘的看法有别。从文章介绍内容看,学生宿舍楼在建造过程中可能发生了一些变更。本博不清楚,两文作者是否获得了该宿舍楼的竣工验收图,按理说这类图纸能反映出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情况。 该文介绍的学生宿舍楼地基基础信息:相对标高 土0.0为底层地面,室内外高差0.45m,层高3.2m;建筑场地类别 II 类,稍密卵石层为建筑基础持力层,条形基础地面标高-2.5m,毛石混凝土大放脚;素混凝土基础墙厚300mm,强度等级C10。 学生宿舍一、二层结构墙体材料强度等级,普通烧结砖MU10,水泥混合砂浆M10。可见,地下部分的素混凝土基础墙,在强度上与地面以上底层、二层墙体的相比,并未有所明显的提高。 在浇筑条基前,一般要进行基槽开挖(基底碎石垫层按100mm计,开挖深度约2.15m)。由于毛石混凝土大放脚,加上必要的施工工作面,该学生宿舍楼每间房的开间和进深不大,估计整个建筑下方在基槽开挖时能保留土体不多,这就对地下基础浇筑完成后的回填土施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按上述设计资料看,其回调土表面会高出室外地面的。回填土的密实程度,将直接影响着工后其表面是否会下沉而脱离一楼地面板底,以及在强震波及时是否发生更大的震陷或软化,继而对地面以下的素混凝土基础墙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1997年7月12日,在浙江西部山区的常山县城,一幢底层泡水数日的多层砖混住宅建筑整体坍塌粉碎,36人遇难。事后调查表明,地下墙柱基础之间竟然没有按设计要求进行回填,导致其被水长期浸泡后强度降低,最终失稳引发整个建筑结构下坐式破坏。 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的下坐式震害,底层、地下基础、地基三个相关的方面,谁在地震时失稳或兼而有之,从目前能查到的资料来看,尚难下定论,值得进一步调查和分析。 现场进一步调查的方法:可用细长钢筋从现地面附近原二层楼圈梁下面的空隙处,向下多角度探测遇到阻碍的深度;也可在楼梯间清理坍塌物。若仅是底层坍塌和原底层地面无下沉,则钢筋探深会很浅,而在从近距离图片估计该楼残骸整体水平位移不大的情况下,楼梯间里似也不会找不到地震时从3楼向下紧急撤离的那位学生( 导游解说提及 )。 再次声明,本文没有结论,只是将自己的疑惑和思考写在这里,供大家讨论和指正。 感谢科学网博主 苏德辰 老师寄给本博宝贵的一组现场图片! 该图片看似从楼的东北角拍摄的
个人分类: 汶川地震|9319 次阅读|2 个评论
“夹枪带棒”者戒
热度 5 陈龙珠 2013-5-14 08:57
晨读,看见海外正教授又在科学网上“ 夹枪带棒 ”( 此语见其链接文下评论 的博主回复 )地干活了。 “震害调查应该在地震后立刻进行”,这话是常识。但对每位具体的个人来说,并非易事,这也是常识。 虽然其夹枪带棒的文风很是令人恶心、观点尚无新意,但还是在此感谢这位海外正教授对 本博昨天的博文 问题提供了自己的2张照片( 不足以对本博的问题解惑,尤其是得有照片告诉我那房子底层的 RC 构造柱断裂到哪去了) 。 只是要提醒正教授自己注意的是,那2张照片若是你本人在映秀漩口中学现场拍的话,也该是2008年11月12-15日时段的事了吧?为啥不敢大大方方地在那2张图上也打印上具体日期呢? 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是2008年5月12日14:28。可见,大批别人做不到的事,正教授自己也没有做到哦。在政府决定对漩口中学建立汶川地震震害遗址而对现场实施保护后,在地震之后半年与5年去那里近距离查勘,有何本质的区别呢? 还有一点,公开大批判时,也要讲究学德和理性:在大批判的博文中转录我 昨天博文( 含图 ) 时,不能遗忘其文末的“本文没有结论,只是将疑惑写在这里,供同行们思考和讨论”,文中的“两侧”怎能理解为单面呢?... ... 关于漩口中学学生宿舍楼的震害,中国学术期刊上已能检索到3篇分别由教授、研究员和研究生为第一作者的介绍和分析文章,彼此内容和看法,并非一致。 一场大震灾害之后,对建筑物破坏的原因,工程设计和施工是否违规、现有认知是否出错或未解,两者都要甄别,不可偏废。但对科技研究人员来说,了解现有认知是否出错或未解,对今后提高工程安全性,更是本职之事。 附转图:前2张为漩口中学宿舍楼2008年11月照,最后一张为位于 湔江岸边 北川职业中学(正教授认可为底层下沉)
个人分类: 麦德鸡餐馆|5066 次阅读|12 个评论
日本311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
热度 6 陈龙珠 2011-3-19 19:37
近日浏览诸多网页,看到了海内外华人学者们对中国潜在强震和核电泄漏危险性的担忧,其中不乏开出了处方。如此热血,中华民族怎能不强大起来呢?只是细读一些文章,觉得还是有待于商榷。 这 次日本大震,直接震害及其海啸次生灾害混为一体而难以区分,岛国确认遇难和失踪人数已经过万。要是没有这样的人员伤亡和核电泄漏危机,海内外华人的口水,估计免不了会像另一种海啸,铺天盖地地扑向中国政府及其领导下的地震局。去年九月新西兰强震后的舆论情景还历历在目,与近期那里再次中强震中出现严重伤亡后的鸦雀无声,截然有别。 抢盐事件发生后,不少学者将其归咎于老百姓的无知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而纵观网上海内外华人学者的世界,以一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或肤浅的专业知识进行推理而高谈阔论的少吗?对这个群体,无知应该谈不上,那如此的理由便只剩下政府的公信力问题了。中国发展到现在,政府啥也没作为、官员全是混饭的?我看未必! 相比之下,看了同济大学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青年教师任晓丹的新作《 福岛核电站危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之后,我很为之欣慰。大难之后应该吸取的教训,就是应该这样细心地去观察、甄别、思考和分析,由此得出的观点或结论,估计才真正具有实用的价值。 面对尚未结束的日本核电危机,网上看到一位匿名网友提出的问题值得深思。位于这次日本311大震的高强烈度区有其他核电站吗?采用新技术后的核电站实际震害或安全性又是如何?由此进一步需要了解的是,我国目前已有的核电站采取的是哪几代的核技术呢?与出事的福岛核电站相比,安全性又是如何?不了解这些以及这些核电站采用的地震设防烈度是多少,便去抨击现有的核电安全政策,其行为与抢盐事件中的传言者,又会有咋样的区别呢? 在网易博客上,还看到有些网友根据这次311大震之后日本的实际表现,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观察分析的问题,诸如(1)日本政局长期动荡不定,弱势政府对全局的掌控、决策和资源调配能力如何保障?(2)日本重要的民生资源储备量到底咋样?灾后一时间燃油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匮乏,让坊间盛传他们的资源储备能保证三个月甚至三年都没有问题的传言,还能让人相信吗?(3)大震发生后便有海啸预警,可日本航空自卫队居然还让最好的F-2战机和直升机仍然被海啸冲得东倒西歪,其危机反应速度还能与当年堪比吗?(4)已经高度自动化、信息网络化的社会,在平常时期会产生强大的生产力,但在非常时期一旦一环断裂就会满环瘫痪,整个系统的鲁棒性是不是应该重新评估和加强呢?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5739 次阅读|4 个评论
小议住房部对玉树重要公共建筑震害的评估结果
陈龙珠 2010-4-20 08:5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截至1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青海省专家组已完成4家医院、11所学校、6家银行、4座电厂、1座水厂及州县机关办公楼等 重要公共建筑的评估 ,共评估受损建筑289796平方米,其中 危险 194688平方米、 待进一步鉴定 61596平方米、 基本完好 33512平方米,分别占67.2%、21.3%和11.5%。下一步将评估住宅及普通公共建筑。 再经检索 ,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中的青海省信息: 1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20g:    第一组:玛沁    第二组:玛多,达日 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5g:    第一组:祁连,玉树    第二组:甘德,门源 按我国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标准,对玉树基本设防7度、大震设防大约低于9度的抗震建筑,在这次震中烈度大约略高于9度的实际地震作用下,会出现2/3的危房,从技术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类似于汶川地震区,问题就出在为啥对这些强震高危地区,国家相关部门当时取定如此低的地震设防烈度? 我个人觉得人们真应该好好去 思考甚至学习与其毗邻的甘肃省地震防护部门 :他们为啥就能促成国家相关部门对陇南等广大贫困地区的地震设防烈度定在8度?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4088 次阅读|1 个评论
面对地震:胜利的惨烈战争总是不如和平
cgh 2010-4-17 03:14
我们的外交政策一贯强调和平解决冲突,这种理念似乎可以用来分析一下我们应对地震灾害这样一种特殊的战争。 我们战胜过无数的自然灾害,但是面对地震,我们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然而付出的代价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战争在进行一次次发动的美国也是最忌讳的。所以,美国的战前准备是最充分的! 在汶川地震,救人基本代表了救灾;在王家岭矿难,我们听到我们的领导强调救人第一,不惜一切;在玉树地震,温总理发出了救人第一的指示。 听到这些,也许我们应该激情百倍、斗志昂扬地投入到救灾中,但是我还有一种心酸的感觉。我希望面对地震时,我们不需要忙于救人,我们都能够在地震中自善其身。 是什么让我们受到生命危险,绝不是摇晃的大地,绝不是撕裂的地裂缝,绝不是轰鸣的地声;有人被滚石砸死,有人被滑坡掩埋;但是,多少生命却是被自己视为生活最重要的房屋所夺取! 如果告诉你,也许你今天花了所有积蓄并准备背负30年债务的栖身之所,明天就是你的杀人凶手,是不是很残忍?!看看汶川地震倒塌的房屋,看看玉树倒塌的房屋,看看西部的土房、西南山区土木房,即便是中国东部的江西九江,在2005年不到6级的地震中都有民房倒塌。你是不是想检查一下你的住所是否足够抗震,如果你是一辈子只能一次置业的,只能认命吧;如果你有充分的财力或者获取财力的潜力,你可以尽早找到你的安全。 是的,在抗震救灾的战争之前,我们最好的战争准备就是建好抗震房屋。我们不需要能抗摇晃的房屋,只需要它在地震振动的数分钟之内挺住!如果趴下,就是残酷的,就是我们经常看到却最不想看到的。 我们还没有富裕到每个人都住上抗震的房子,我们还没有富裕到短时间把所有的杀人房推倒重建。这样着实也不好,到时我们的建设部统计出来的数据会发现,我们的房屋使用寿命会比现在的30年还要短很多。我们购买的美国国债都取回来盖房子,人家会说我们很自私、威胁美国利益、危害世界安全。 地震了,我们需要第一时间救人、第一时间评估灾害、第一时间恢复生活生产。经历了汶川地震,我们的应急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这是无容置疑的,这是汶川地震留下来的教训。遥感飞机24小时内就获得资料并交付救灾使用( http://www.ceode.cas.cn/xwdt/ttxw/201004/t20100416_2823264.html );地震参数与物理过程、地震地质构造背景等资料第一时间提交使用;地震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救援队第一时间装备出发;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各个省级消防和救援队伍利用交通优势,第一时间到现场。 其实,只能说我们进入战争状态的能力提高了。所谓战争,古人就知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那么,面对杀人魔头-脆弱房屋,我们了解了吗?我们能第一时间拿出震区建筑规划图吗?我们能在现场第一时间了解具体建筑结构吗?我们应该可以,所有的建设都是规划批复了的,所有的房屋都有结构登记;所有房屋都有详细的测绘。不信你看看你的房本吧。当然,像我一样没房的就只能参考一下别人的。当然,我们需要的很多数据,我们的建设部门很多是统计不出,但是我们可以相信的是,房产开发商、银行等需要的数据他们可能能统计出来的。 很显然,我们的遥感应急反应速度再快,也比不过现成的GIS系统(其实数字城市在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展)。或许,理想的应急模式可能是: 1、基础资料收集(一小时以内) 收集地震参数、地震地质构造、建筑、生命线工程、地理地貌等 2、震害预测(2小时以内) 结合地震数据和构造数据反演地震动,结合建筑、工程、地理地貌等预测震害分布 3、现场应急 根据地理地貌安排交通,根据震害预测部署救灾力量,根据震灾部署救灾方案 4、震害评估 调查实际震害,核实震害预测,深化震害预防、应急认识。 我们的应急能力有提高,但是,数字化时代,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我们缺的是核心的,建筑信息! 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信息补上,我们的抗震救灾战争也可以进入信息化。 但是,回到主题,我们不是希望在我们的信息库看到狰狞的杀人魔头,而是和谐、和平的景象。
个人分类: 地震|39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汶川地震校舍損毀嚴重原因调查综述
陈龙珠 2009-5-25 08:26
來源 : 人民網-《中國經濟周刊》 .   記者近日獲得一份由清華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震害調查組撰寫的《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論文報告。在 調查組所調查的54處政府建筑中,有13%(7處)因被毀嚴重無法修復﹔在44處學校建筑中,這一比例為57%(25處),是政府建筑的4倍多 。    數據顯示學校震害最嚴重   去年512地震發生后,清華大學組織了相關專業的專家趕赴四川,並會同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土木結構方面專家,先后分三批開展建筑震害調查。   調查組將震后建筑結構的破壞程度分為四個等級:可以使用、加固后使用、停止使用和立即拆除。對於所查訪的建筑,按使用功能分為學校、政府、商住、工廠、醫院、其他公建7類。   根據論文所列出的建筑震害情況統計列表,《中國經濟周刊》計算得出,在調查組查訪的384處建筑中,有44處是學校建筑。統計列表給出的數據顯示,在44處學校建筑中,可以使用的佔18%(8處),加固后使用的佔25%(11處),停止使用的佔23%(10處),立即拆除的佔34%(15處)。   與此相對應,54處政府建筑的各項比例為:可以使用的佔44%(24處),加固后使用的佔43%(23處),停止使用的佔9%(5處),立即拆除的佔4%(2處)。   論文還指出,從建筑使用用途上來看,學校和工業建筑的震害最嚴重。震區的學校建筑主要以砌體結構為主,加上建筑上的大開間、大門窗洞、外挑走廊,有時甚至無抗震構造措施,導致其抗震性能較差。鄉鎮的工業廠房多為砌體結構,規模不大而且多為人員較少的車間,因此其抗震設計的要求也很低,導致震害較為嚴重。政府機構多用框架結構,其震害最輕。其他類型建筑的震害介於這兩類建筑之間。   震后以來,國內外有輿論直指震區建筑質量問題。對於被質疑的豆腐渣工程,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大地震中校舍倒塌屬於不可避免的天災。   該論文執筆人、清華大學防災減災工程研究所陸新征副教授認為,地震校舍損毀嚴重不是我國地震設防目標和手段的問題,問題在於設防目標和手段在具體地區的應用。他表示,受我國國情、國力限制,很多地區的設防烈度實際上偏低0.5度-1度,應該+1.5度甚至2度。    專家稱多原因造成教室倒塌   調查組成員之一、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副教授馮鵬接受採訪時表示,教室由於開間大、牆少,抗震能力比較差,所以在地震中倒塌多。   一直以來,我國校舍的抗震設防標准和普通建筑是一樣的。而在日本,校舍的抗震設防標准要比普通建筑高一度。應當把學校建成緊急避難場所,讓學校成為最安全的地方。馮鵬建議。   記者了解到,2008年7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發布了新修訂的《建筑抗震設計規范》和《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分類標准》,其中將學校校舍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提高到重點設防類,學校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要高於本地1度。   單純質量問題不會造成大規模倒塌,原因是多方面的,馮鵬認為,一是由於教室開間大、牆少,抗震能力比較差。二是和建設年代有關,上世紀90年代初建造的希望小學是按89規范來做的,倒塌情況並不嚴重。而那些不按規范或更早年代的學校,則毀壞嚴重。   此外,工程質量也被認為是影響因素之一,所有的工程都和工程質量有關,馮鵬表示。   國內一家建筑科研機構的一位專家表示,曾在地震后被派往災區進行調研,他說,凡是按照抗震規范進行正規設計、且施工質量有保障的房屋,在高烈度地區大部分做到了開裂而不倒塌,在低烈度地區震害程度大部分較輕。一所坍塌嚴重的學校所在地的另一所希望小學,同樣的結構,卻隻有輕微裂縫,完全不像劫后余生的樣子。他表示。考察中,確實發現了施工質量問題,如配料上的偷工減料,還有的不按抗震要求施工、操作上的不合理,使得震害雪上加霜。    提高設防水平受制經濟水平   據馮鵬介紹,目前我國大城市中僅有北京等少數城市的抗震設防為8度,全國省會城市中隻有海口是8.5度。抗震設防度越高,抗震能力就越強。   此前,北京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陳肇元就提出,大規模提高我國建設安全度。   從8度到9度,一度之差,建筑的荷載卻可增加一倍。馮鵬也表示,提高抗震設防度和經濟發展水平有關,89規范實施前后,蓋一座房子所花的錢要提高20-30%以上,因為提高抗震設防標准需要增加基建投入。公開資料顯示,抗震烈度每增加一度,結構的成本可能要增加5%-10%左右。   山西有很多地方是9度區,沒有人願意去做投資,原因就是建造成本太大。從6度提高到7度,所需成本不是非常大,從7度到8度,成本就會很大。馮鵬坦言。   目前我國房屋建造一般都是僅滿足國家最低設防標准,馮鵬建議,國家應該鼓勵業主自己選擇蓋更加安全的房子,選擇更高級別的設防標准。
个人分类: 汶川地震|525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