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讲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笔之138:《博雅》“谁晓课后那般功?”
uvard 2012-7-3 18:31
博雅 亭立讲台师者风, 谈古论今知趣闻; 君慕博雅气宇宏, 谁晓课后那般功?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292 次阅读|0 个评论
玫瑰与签名
whm669 2012-4-12 14:34
上学期讲公开课,内容是《立体几何总复习》,我把立体几何全部内容,包括多面体、三视图、线线、线面、面面的定义、定理、性质分成12部分,每个小组随机抽签,然后讨论自己小组抽到的题目,讨论结束,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陈述讨论结果。哪个小组完成任务,就在ppt的表格中奖励该组一朵玫瑰,当然是复制粘贴的玫瑰,每个小组至少能得到一朵。然后在设计的“四何”问题,即是什么(是何),为什么(为何),怎么做(如何),如果改变条件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若何)中,抢答正确者,给该同学所在小组加一朵玫瑰。最后,获得玫瑰最多的小组为优胜组。 这次讲公开课,没有特意准备,按课程进度随堂讲,内容是向量习题课,没有做ppt。我在黑板最右边的四分之一写上“组别,任务,成绩”,把课后习题按题号顺序分配给10个小组,然后小组开始讨论。10分钟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给大家讲解,先讲者加2分,完成讲解加10分,有漏洞的酌情减分,哪个同学有补充,给其所在小组加1—3分。整个一节课,生生互动非常好,第一个同学写的向量忘带箭头了,有个同学等不及点名就冲上讲台添上了所有的箭头;有学生说:“挡住了!”讲解者赶紧挪开身体;一个学生讲完了,大家热烈鼓掌;有一个学生讲得很生动,一点也不怯场,他讲完时,同学们齐声喊“好!”同时爆发出热烈掌声……最后遗憾的是快下课时还剩下一个小组没讲,只好留到下节课讲。我赶紧做了总结,称赞同学们讲得很精彩,最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品是我的个人签名: 下课后,听课的赵校长叫我签名,我发现他给我的这一节课评语有:分组讨论,学生参与活动,活动面比较大,教室里有笑声,有掌声,有幸福感……
2626 次阅读|0 个评论
鲍毅 小诗六 《老师》“眉发苍苍立讲台”
uvard 2012-3-29 22:09
老师 眉发苍苍立讲台, 年过九十思敏在; 追踪剖析新文材, 科教医疗是表率。 --鲍毅
个人分类: 随笔小记|2422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南大学和超级女声,湖南省的两大特色
热度 9 沈海军 2012-3-22 16:13
先是高调不让讲师上讲台,紧接着是高调提拔了全国最年轻的22岁教授。 中南大学,你的炒作水平真是一流!但愿学术水平也是。 对了,中南大学所在的省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栏目也办得不错。 中南大学和超级女声,堪称湖南省的两大特色。
3450 次阅读|8 个评论
问题不在讲师是否应该上讲台,而在怎样创造利于青椒成长的环境?
热度 7 lotusboat 2012-3-12 22:39
最近中南大学推出激进改革举措,把青椒讲师们从讲台上“解放”下来,专心科研,非升即淘汰;同时从政策上要求教授、副教授承担其主要的教学任务。一时间在科学网上掀起千层浪,有关讲师是否应该上讲台的高论如云(见 中南大学最激进改革 专辑 )。窃以为,其实 问题的核心不在讲师是否应该上讲台,而在怎样创造利于青椒成长的环境? 不久前参加了基金委组织的一个青年科学家论坛,参会的都是和俺差不多大的 70 后或者更年轻的 80 后,大家聊起来有一个共识: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无人扶植,想完全靠自己成长起来,太难了!原因我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单是看看这两天科学网青椒们晒的令人心酸的工资单就够了。 去年我在科学网曾经主张:在一些学术资源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单位效仿西方,试行 tenure-track 制,在给予优秀青年人才适当压力的同时,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足够的资源。今天中南大学的改革举措,看起来似乎和 tenure-track 制有相通之处。但是,从网上的传闻看,未见中南大学拿出具体的措施来,通过科研资源倾斜的方式来支持广大青年讲师全心投身科研。 中国的改革走到今天,已经不是一纸文书就可以解放生产力、调动劳动人民积极性的时代了。任何政策的贯彻实施,背后都对应着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资源和利益的再分配。如果不能从科研资源(如 985/211 学科建设经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和收入(岗位津贴、绩效工资)等方面对青椒们适当倾斜,同时从评价体制上为他们的成长创造宽松的环境,简单学习 tenure-track 非升即走的皮毛,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在产生少数科研业绩突出的明星教授之同时,大多数青椒注定只能是教学、科研上两荒废! 顺便再说说教学与科研关系。理想化地说,高校教师的职责首先是教学,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能够促进深入浅出的基础教学。然而,很遗憾地是,在当今极其功利化的评价体制下,(年轻教师)投身教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各校、各学科之间的比拼,都是在数院士、名师、长江、杰青、新世纪人才的人数,在比 Nature , Science 的数量,在 SCI 的数量和影响因子的高低,从来未闻比一比哪个学校青年教师课上的好?评估所看重的各种教学奖,其实也与在一线讲课的青年教师无关,甚至与实际教学效果关系不大。 就拿我自己为例来说吧,我在科学网的上一篇博文是去年 10 月 23 日,此后就再无闲暇时间和心情码字。主因之一是上个学期承担了大学物理(下)公共课的教学任务。整整一个学期,大多数的空余时间都投入备课。忙忙碌碌一个学期忙下来,换来的是 80 多分的学生网评、 25% 的逃课率和 15% 的不及格率;在工作量核算上,尚不及发表几篇 SCI 论文或者承担一项纵向课题;对于“冲击”杰青长江更是起反作用(因为备课占用大量科研时间)。因此,在现体制下,如果功利地考虑,认真教学是很吃亏的事情。中南大学的领导们大概就是从这点出发吧,让 教授 / 副教授们去做 吃亏的事情,把成长的机会(做科研)留给青椒们 扯了半天,总结一下俺的观点:我们支持改革,但是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创造有利于年轻人才成长的环境(成长是多方面的,有人适合科研,有人更适合教学,无论哪条道路坚持走下去其实都很好);在于改变现今科教界功利的评价体制,让(一部分)青椒能够安心投身教学,成长为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好老师。这个根本问题解决了,讲师上不上讲台倒是其次,完全可以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和志趣选择是侧重教学还是侧重科研,而不必搞现在的一刀切。
1060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山那边】同心康桂英,坐着轮椅上讲台
马红孺 2012-1-16 13:19
这似乎是一个落入俗套的故事,但还是很感人。
个人分类: 山那边|3540 次阅读|0 个评论
“年薪制”能否把教授拉回讲台
热度 2 罗岚 2011-11-9 09:25
讲台不是舞台、科研团队不是拍戏的剧组:越来越多的大学成立了影视、戏剧、歌舞系列学院,但是本质必须区分。 如果从比较底层的经济角度看大学,学生缴了学费、国家从教育口划拨的经费,传道授业是职业道德。所谓有“铁饭碗”、体制内的老师肯定应该是授课的主体:谁可以宣布自己是体制内的教授呢?就授课而言,大学并不比初等教育更有优势:初等教育大多是师范类的老师,除了专业,还接受心理学之类的专门教育。所以大学教授在授课上没太多优势,教授授课应该市场化,如果学生有请求开课的订单,授课即明确也更有效率:这样一来,名气成为关键,名教授开课的呼声和订单一定非常高;就好像硕士生、博士生给老板打工一样,名教授手下当然有合适的老师打工、讲课、挣钱。 教授上讲台、教授回讲台不是钱闹的,是科研环境、大学内部的“价值观”闹的;从积极的角度,竞争机制、淘汰机制、对社会的责任感可以促成教授回讲台;从消极的角度,体制、制度可以制定规则强迫教授回讲台、上讲台;以前那些刻意营造的上台氛围、随着社会基础的抬高、普通百姓对高等教育的神秘感消失,教授仅仅成为一种职业,而不是偶像。 讲台和科研有没有矛盾,事实胜过雄辩:但是不要忽略了中国这个特定的环境。 新华网:创收无止境? “年薪制”能否把教授拉回讲台 ,http://forum.home.news.cn/detail/90339102/1.html “小讲师、小副教授”是中国国内核心科研院所的猎物,小心!
3204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给党员讲党课
热度 31 gfcao 2011-11-1 23:13
组织部很早就约我给全校新生党员讲一次党课,我很为难,我做过不少学术报告,也做过不少教学报告,唯独没讲过党课。于是我对组织部长说:“我感觉自己的思想觉悟不高,恐怕会污染了你们的新鲜血液。”组织部长回答:“我们信任你。”一句信任把我赶到了数百人的讲堂。 如今的党课真不好讲,弄不好会犯路线错误,冠冕堂皇既不讨学生喜欢也非我所愿,绞尽脑汁想寻找一个切入点,“角度”很重要,合适的角度也许可以讲出一点新意。我首先回顾了一下入党誓词,然后分析了大家的入党动机,无非有这样几种: 1 、为共产主义 2 、为升官发财 3 、目的不明确 接着我问:“有谁能够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当初的入党动机是什么?我想大家也许想反问我:‘你的入党动机又是什么?’”我没有直接回答我的入党动机,而是介绍了我的入党过程,并对入党誓词做了一番剖析,特别是对共产主义的内涵作了一番解读,在我看来“共产主义”是过程不是目标。也就是说,共产党员的职责是为人类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至于最终可以达到一种什么状态可能是未知的,这就像数学上的极限,可能永远也达不到那个极限,但可以越来越接近。 我进一步讲到了合格党员应该具备的几个素质: 1 、过硬的政治素质 2 、过硬的业务素质 3 、过硬的综合素质 我给大家解释了什么叫政治素质,简单地说,政治素质就是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有敏锐的政治嗅觉,有准确的政治判断能力。具备了过硬的政治素质,你就不会人云亦云,你就不会把“听党的话”与“听领导的话或者听政府的话”混为一谈。我讲到了国民党的衰败,当初孙中山创立的国民党也是受到人民拥戴的,国民党的三民主义也是得到共产党支持的,所以我们不能说国民党是坏党,而是执政者最终违背了孙中山先生的初衷,违背了国民党的宗旨,最终走向了衰亡。同样地,我们也要弄清党与党的官员的区别,如果一个官员的所作所为与党的宗旨是一致的,那他就代表了党,否则就不是。有时候,即使是党的最高统帅也有可能违背了党的宗旨,那时候他同样不能代表党,文化大革命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政治素质,才能分清是非,分清谁代表了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也才能真正懂得什么叫听党的话。 过硬的业务素质是我们未来的立足之本,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看到我们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之间是什么关系,觉得就业形势如此严峻,学好学坏没什么差别,混个毕业就行了。我告诉党员们:“你学好本领未必有机会,但不学好本领一定没有机会。”我给他们列举了一些成功的与不成功的例子支持我这个观点。 最后我给大家解释了什么是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核心是“为人处世”,而为人处世的核心则是“学会尊重别人,给别人面子;学会宽容;学会吃亏”,我把一个人一生的事业比作一部运行的机器,为人处世则是这部机器的润滑剂。学会为人处世不是学会“世故”,更不是“圆滑”,而是要学会如何协调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困境。为人处世不是中国独有的,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存在人际关系,戴尔、卡莱基就写过一本书《人际关系学》,由此可见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人与人的关系。 本来准备了两小时的报告,可主持人只给了我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所以我用了 80 分钟草草完成了报告,一次党课能引来几次笑声倒是有点出乎我的意外,看来不是很失败,但不知有没有错误言论,有没有误导孩子们。
个人分类: 随笔|5896 次阅读|74 个评论
我应该是怎样一种存在?
热度 3 龚胜生 2011-10-30 23:58
谁说我生活得精彩? 其实我真的很无奈! 童年,少年,青年, 到如今不惑已过的壮年, 生活如此的艰辛, 前行的路越走越累。 快乐的时光, 停驻在孩提的时代; 生活的憧憬, 埋藏在记忆的脑海。 谁说我博雅有隽才? 其实我真的很失败! 学士,硕士,博士, 到如今的博士生导师, 斯文扫地的时代, 有多少屈子的悲哀! 青春的年华, 燃烧在三尺的讲台; 满腹的经纶, 涂鸦在两袖的清白。 谁说我达观人明白? 其实我真的很痴呆! 文学,史学,哲学, 到究天人之际的地理学, 都解不了这人生的奇, 都解不了这世道的怪: 冷漠为何将仁爱取代? 廉耻为何要抛到云外? 谁说我发言有气派? 其实我真的不自在! 学校,党派,政协, 到省里参政议政的舞台, 抑扬顿挫的语气, 掩盖不了内容的苍白; 慷慨激昂的陈辞, 掩盖不了内心的无奈。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奇怪, 这个世道我有太多的不明白。 天下攘攘何人不是为了利往? 天下熙熙哪个不是为了利来? 我不明白,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我应该是怎样一种心态, 我应该是怎样一种存在?!
个人分类: 我吟我行|3578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的初中化学老师
热度 1 blz0533 2011-10-17 15:56
我的一位初中化学老师,姓崔,50多岁,进教室前,总是将满头银发用手梳理整齐,检查一下讲课资料,整理整齐,将粉笔握在手心里,推门走上讲台。班长喊了“起立”,崔老师目视全班同学一周,很认真的点一下头,班长接着喊“坐下”,于是,全班的桌椅板凳哗啦啦响一通,随即安静如黎明,崔老师便开始上课。 我记住崔老师,源于一次不太愉快的经历。好像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捉了蚂蚱,用毛毛草茎穿过蚂蚱的背部,长长的一串,小心的用作业本包好。这些蚂蚱,大的有一扎(音zha,拇指与食指张开的长度),小的也有一指,肥肥的,满脑子想着放学后蚂蚱的烤香味。突然,同位和十几个同学齐刷刷的看着我,我这才注意到讲台上已经有3名同学在等待默写作业,崔老师正大步走向我,崔老师一句话也没有,用满是粉笔末的右手捏紧我的左耳,借势逆时针旋转90度,我的第一个本能反应跳似的站起来,一边咧开嘴一边熟练地伸长脖子,小跑着被提溜上了讲台,开始了化学分子式的默写,10个分子式,其他3位同学错了1个或是2个,我唯一能写出的一个是碳酸钠,写成了NaCO3。崔老师手握黑板擦,指着我:你、你、你......,于是,我和崔老师手中的黑板擦发生了严重的空间争夺,我的战利品是满眼的金星。也就是从这一次经历开始,我开始了学习,后来上高中,考大学,读研究生。 崔老师,早间是天津南开大学学生,快毕业了,因为一句话,下乡改造,20多年后,落实政策,当了老师。现在我的同学,有的做房地产、办工厂、当教师,有的务农、养鸡,相聚时每每说起,都有一段关于崔老师的回忆。
3305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东南大学陈教授之死
热度 3 hanlingeorge 2011-10-14 09:11
48岁,一个教授,博导的黄金年龄;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者可谓国之栋梁; 东南大学博导那是名校中的精英; 193厘米的身高,那是伟岸魁梧的身躯; 学生有难,慷慨解囊,那是师道之楷模;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教授却轰然倒下了,他不是倒在传道受业的讲台之上,不是倒在实验室的实验台前,而是因为停车纠纷这样的小事中而倒在流氓的拳头之下。一想此事,为教授的远去而扼腕叹息,对打人者是怒发冲冠。 人生在世,可谓每天纠纷不断,近两年堵车,刮蹭,乱停乱放的现象很多,纠纷是难免的,何至于为此小事父子俩大打出手,竟要了人家的性命。 陈教授呀陈教授,你不该就这么离去呀。你有1米93的身高,就算是身体没有足够的强壮,就算不是他们这对流氓父子的对手。你的腿总比他们长吧,他们打你,你身为教授不屑于和流氓动手,可你也不要站着不动就让他们打呀,不想打咱先跑,即便是车被砸了,不是还有保险公司吗,实在不行咱还能在买呀。和流氓没有什么可谈的,很多时候警察也没有办法。再说,等你跑远了再报警不是更好吗,远水救不了近火呀。咱们知识分子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何况还有家庭需要照顾,还有可爱的孩子需要疼爱! “教授”是一个在学术界令人敬仰的称谓,可是市井小贩,流氓地痞无赖可不管这些呀。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40160do=blogid=496348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75do=blogid=496218
6041 次阅读|3 个评论
开始了三尺讲台生涯
热度 2 yolanda88 2011-10-9 23:08
今天下午开始了我的三尺讲台生涯。 课程为工程图学基础,我不是工科类专业,对制图这块知识的记忆还得追溯到七年前的某一天,时间久远啊!由于学校这方面的师资匮乏,我被动的接下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还好自己对几何还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许是还存有刚参加工作的那股热劲,我对这门课程并没有厌烦之感、也无乏味之感,这算是大大的给力。 课程是理论讲解和黑板上画图结合,学生毕竟是高考结束没多久,学习劲十足,整堂课下来配合的很好,欣慰啊!兴奋啊!希望往后继续,学生有兴趣学我才有动力教。 老师,也和演员一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条路上累的、费时的、费事的、艰辛的,不管怎样,我都会好好的走每一步,跨每一程。
3839 次阅读|3 个评论
“银幕就是讲台”——民国时期金陵大学孙明经先生
热度 1 caoxiaojing 2011-10-3 12:23
“银幕就是讲台”(民国时期金陵大学孙明经先生) —— 中国高校影音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文尾还附有12余张相关图片,敬请阅读,谢谢!) 2011年适逢孙明经先生诞辰100周年,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于金秋9月召开了 2011 年年会暨“孙明经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 ,这可以看作是对孙明经先生及其同仁们美好的缅怀与纪念! 孙明经 ( 1911-1992 ),江苏南京出生,在其父母孙熹圣、隋心慈 的影响下,立志投身电影教育事业。 1927 年考入金陵大学学习,由 校长陈裕光 亲自为其针对以后即将从事的“电影教育”事业设计了 长达七年的本科教育课程 ,他先后主修了化工、物理、电机、国文、神学、戏剧、音乐等多门课程, 1934 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任教于理学院。 1934 年理学院创立“教育电影部”,孙即担任院长魏学仁的电影拍摄及电影教育助手,成绩斐然。先后协助院长拍摄、独自拍摄了百余部,翻译外国电影 66 部,其中孙明经独立编摄完成的 50 余部 。 在长期实践锻炼的基础上, 1936 年孙被任命为“教育电影部”专职负责人。 1936 、 1937 年是孙明经领导下的金陵大学“影音部”的“黄金发展期”,他们既对本院系、本校学生讲映自己拍摄的 “教育电影” (不同于商业娱乐电影,主要以创作播映我们现在称之为 “科教片”和“纪录片”为主的“电影教育”运动 , 积极履行以电影为媒介对学生及大众进行文化科学教育的传播宗旨 ),同时也对社会摄制、流通、公映影片以及培养影音教育人才。据统计, 该阶段全国流通的教育电影半数以上均为该部提供 ,其中自拍 80 余部,非常优秀的,如: 1936 《陶瓷》、《烟台花边》、《景德镇制陶》、《灯泡制造》、《电灯与气灯》、《日蚀食》、《健身运动》、《防毒》, 1937 《防空》, 1938 《自贡井盐》等。其中由院长魏学仁和孙明经等一同拍摄的 《农人之春》,曾获 1935 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农村国际电影比赛会三等奖,是我国第一部获国际电影比赛奖项的电影及科教片 ; 1936 年 院长拍摄的 《日食》 使用的是 1935 年刚刚发明的彩色柯达胶片, 是全中国第一部彩色科教片,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记录日食的彩色影片 。 1938 年以后,金陵大学被迫内迁入川,影音部先后在重庆、成都等地,继续其影音教育事业与电影创作实践,以孙明经为代表的影音教育前辈们,愈是艰难困苦,愈为电影事业、电教事业及抗战宣传事业殚心竭虑。 1936 年、 1943 年,在孙明经领导下,“教育电影部”与当时教育部社教司、西康省、国家资源委员会等分别合作,孙带领同事、学生曾不远万里远赴西康地区及华东、西南部分省份将民国不同区域的民情及现代工业发展情况摄制成 “国情电影”,为现代中国的起步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 ,其中优秀的,如: 1936-1943 《西康》 (该主题影片由 8 部影片组成,包括《西康一瞥》《雅安边茶》《川康道上》《省会康定》《金矿铁矿》《草原风光》《康人生活》《喇嘛生活》,是目前 关于藏区的最早的影像纪录 )、《连云海港》、《中兴煤矿》、《故都北平》、《万里长城》, 1943 《防空电厂》、《长寿水力发电》、《机械制造》、《电话制造》、《铜锌铝》、《拉铜线》、《电机制造》等。 1940-1941 年孙明经接受美国洛氏基金资助赴美国影片中心社和明尼苏达州大学视觉教育中心及其他电影机构考察电影及电影教育事业,并加入了美国电影工程师协会。 1942 年回国时,孙明经为金大购买了 1 吨重的设备和器材历经辗转运回成都,并带回了大量影音方面的前沿资料。回归后,孙明经正式担任金大教育电影部(后改名为影音部)主任、电化教育专修科主任,全面负责金大电影及电影教育工作;同年, 应专业发展之需要,率领同仁 创办专业杂志《电影与播音》,成为目前所发现的当时全国由大学主办的唯一的学术性电影及电影教育综合性期刊, 在全国相关行业颇具影响力,对外国人了解中国影音教育及影音事业也颇具影响力,美国国会图书馆曾派费正清博士亲赴金大购买该杂志数套收藏。 抗战结束后,孙明经及其同仁积极筹划金大高等影音教育的拓展与深化,但因时局关系长远计划暂时搁浅。 1946 年, 年仅 35 岁的孙明经因其影音事业方面的卓越业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任为大众传媒组中国委员 。 1947 年,孙明经拍摄了《民主前锋》,这是中国第一部彩色有声纪录片 ,影片记录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燕京大学等抗战期间在成都华西坝与华西大学一起联合办学及抗战胜利后重返家园的艰难历程。 1948 年,孙拍摄了他最后一部电影——彩色无声片《南京》。 1949 年 4 月,南京解放。 1952 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孙明经带领金大影音部电影师生及设备北上,与其他相关兄弟院校一起、并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创立于 1950 年的北京表演艺术研究所( 1951 年改称中央电影学校、 1953 年改称北京电影学校, 1956 年被国务院批准改制升格为北京电影学院),创立了摄影专业,为电影学院的摄影教学教育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的反右斗争中,孙明经被错划为右派,直至 1979 年被平反,时年他年近七旬,教过了他电影教育生涯中的最后一届毕业生——“第五代”。 1992 年孙明经因病逝世。 相对于现今愈来愈高科技化、多元化、影视合流化、普及化的中国科教电影及纪录片事业来说,当年中国非商业电影、尤其是金大理学院以孙先生为执行领导的影音部的教育电影事业发展仍然是令人感佩的,它 “创造了中国 20 世纪 30 、 40 年代电影发展历史中非剧情电影发展的一个高峰” 。 当时的国家,战火纷飞、一穷二白,前途未卜,我们可以看到以金大校长陈裕光等诸多高校师生们为代表的 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对于“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的热切愿望,他们虽然学科背景各不相同,但其拳拳报国之心、对电影新媒介的崇尚接纳及积极利用其以寄托普及教育、提升国民文化素养的现代科学务实观念却是不约而同的 。他们以真挚的爱国情怀、职业的敏锐远见 将电影这一新兴大众媒介与民众教育、国家建设、民族文化传播紧密连接在了一起 ,为中国现代化的艰难起步,拉开了最初的影像序幕、留下了最珍贵的影像记录、文字记录与理性思考。 孙明经先生在家庭及诸位师长的熏陶与精心栽培下,终于成长为这个 现代知识分子团体中第一个年轻的真正的专职电影高等教育知识分子,这是孙先生个人的成长机遇和幸运,也更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历史性必然选择。 1936 年,孙明经专职负责教育电影部以来,他一直率领本部师生勤勉努力,将电影教育、电影救国的理念及思想贯彻始终、身体力行,为后辈从业者做出了极好的表率。 研读资料、回顾往昔,今人后辈不该更与时俱进、全力推进电影与教育的融合及创新!以孙明经先生为代表的先辈们提出的“ 电影的教育化及教育的电影化 ”的教育梦想与前景,在当下这个影像时代已然成为现实,并不断地在向前发展与超越,让我们共同努力和期待我国的电影事业及电影教育事业新的繁荣与跨越,并期待它们能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及其广远传播做出更大更好的贡献! 孙明经先生语录: 电影是记录和传播文化的媒介,是教育和建设的利器,是促进和平的桥梁,是促进世界大同的媒介。……它可以直接记录形象、动作和声音,彩色电影还可以直接记录彩色,立体电影还可以记录立体的感觉。因为它能够记录的范围如此广博而且直接,所以它最便于记载事实、传递思想、发挥情绪。 电影可以独立于学校工作,银幕就是讲台。 相关图片转载:(均来自网上,图片说明文字为笔者所加) 1、孙明经的父母 2、幼年的孙明经与父亲 3、工作中的孙明经 4、志同道合的夫妇:孙明经与吕锦瑷 5、孙明经夫妇及同仁与学生们 6、当时在大学操场播放“教育电影”传播知识文化的盛况 7、老年的孙明经夫妇 8、孙先生的儿子孙建三编著的有关父亲电影事业的著作 9、孙先生的女儿孙建秋编著的关于父亲电影事业的著作 10、孙先生拍摄的自贡盐工工作状态 1938 11、孙先生赴西康考查拍摄,右为孙先生 1939 12、孙先生创办的第一份中国高校影音专业杂志《电影与播音》,黑白封皮版、彩色封皮版 孙熹圣、隋心慈皆为美国人狄考文夫妇主持的山东登州文汇馆 1882 年开设的大学部的学生,是中国学生中较早一批受到西方影音教育熏陶与启蒙的大学生,孙熹圣率先在中国把“ film ”译成“电影 ” ,把“ photograph ”译成“摄影 ” , 1903 年孙前往金陵大学前身汇文书院短期任教,将电影教学带入课堂,成为该校“校园电影”的最早推动者和参与者之一。 张同道:真实的风景 【 M 】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8 : 275 孙建三: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项的电影《农人之春》 【 J 】电影艺术, 2004 ( 2 ): 98 同 2 , 277 页 同 2 : 288 页
个人分类: 影史、影视杂谈|874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博士登上高中讲台 多所中小学招新人热追研究生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23 23:44
博士登上高中讲台 多所中小学招新人热追研究生 2011-09-23 10:41:47 来源: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有 1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0 ) 核心提示:“最近也有很多高中明确提出想招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但本科生仍然是公办学校教师招聘的主力。”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李俊山对记者说。 青岛晚报讯 继39中、2中之后,58中也即将拥有建校59年以来首位博士教师了。经过报名、体检、面试及考核等层层“过筛”,58中候选博士教师已基本选定。 “最近也有很多高中明确提出想招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但本科生仍然是公办学校教师招聘的主力。”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李俊山对记者说。 3位新科博士教师都教生物 海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白晓歌经过考录被青岛39中挖走,成为岛城历史上首个担任高中教师的全日制博士教师。同样毕业于海大的王芳也已在2中任教,她们都担任生物老师。 继2中和39中之后,今年9月1日,58中也提出了要招聘博士教师。发布公告后,共有两名博士报名,两人同样都是女性,而且学的专业也都是生物学!虽说目前尚未正式公布最终招聘老师的姓名,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女博士也将在58中执教生物专业。 市区多所高中“眼馋”博士教师 近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的增加,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研究生到中学、小学当老师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寒窗苦读2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大多数博士还是将科研院所作为就业首选。今年青岛2中在招聘新教师时,在招聘条件一栏中明确注明,应聘者应具有博士以上学历。该校发展中心主任王剑告诉记者,“博士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了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博士老师到学校后,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带领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据介绍,在今年暑假期间,2中投资450万元建设了物理、化学、生物3个创新实验室,除了生物博士外,学校还计划引进其他学科的博士,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学探究能力。 据了解,今年市教育局考录的95名新教师中,硕士研究生达到了44人,占总人数的47%,这是我市小学、初中及高中教师考录史上新教师学历最高的一届,而在今年的教师招聘中,也首次有了3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看到今年2中、39中和58中都招了博士教师,其他高中也挺"眼馋",纷纷要求我们帮忙招博士,但今年的教师招聘计划已经全招满了,肯定得等到明年了。 ”李俊山对记者说。 今后招教师仍以本科为主 虽说引进博士进高中当老师效果确实不错,但李俊山告诉记者,因种种原因的考虑,今后招聘教师时还必须以本科生为主,只能适当增加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不能所有的老师都只要硕士、博士。 据了解,虽说现如今教师工资收入不断增加、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的收入水平还不足以吸引大批博士研究生报考。据悉,根据现行公办学校教师职称的评定方式,博士研究生进入中学后,要先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期满后可评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每月的工资在3500元至3800元之间,这一收入水平要远低于某些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部门。采访白晓歌、王芳时,记者了解到,除了喜欢青岛的因素外,之所以到高中任教,是因为两人本科读得都是师范类专业,有过高中实习的经历、比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其中,王芳的姑姑、姑父和表哥都是当老师的,这些对她的影响比较大。同样,应聘58中生物老师岗位的两名女博士本科读的也是师范专业。 博士登上高中讲台 多所中小学招新人热追研究生 2011-09-23 10:41:47 来源: 网易教育频道综合   有 1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 0 ) 核心提示:“最近也有很多高中明确提出想招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但本科生仍然是公办学校教师招聘的主力。”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李俊山对记者说。 青岛晚报讯 继39中、2中之后,58中也即将拥有建校59年以来首位博士教师了。经过报名、体检、面试及考核等层层“过筛”,58中候选博士教师已基本选定。 “最近也有很多高中明确提出想招硕士、博士学历的教师,但本科生仍然是公办学校教师招聘的主力。”市教育局人事处处长李俊山对记者说。 3位新科博士教师都教生物 海大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白晓歌经过考录被青岛39中挖走,成为岛城历史上首个担任高中教师的全日制博士教师。同样毕业于海大的王芳也已在2中任教,她们都担任生物老师。 继2中和39中之后,今年9月1日,58中也提出了要招聘博士教师。发布公告后,共有两名博士报名,两人同样都是女性,而且学的专业也都是生物学!虽说目前尚未正式公布最终招聘老师的姓名,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位女博士也将在58中执教生物专业。 市区多所高中“眼馋”博士教师 近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的增加,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研究生到中学、小学当老师已经不是新鲜事。但寒窗苦读22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大多数博士还是将科研院所作为就业首选。今年青岛2中在招聘新教师时,在招聘条件一栏中明确注明,应聘者应具有博士以上学历。该校发展中心主任王剑告诉记者,“博士生在学校期间接受了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博士老师到学校后,可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带领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据介绍,在今年暑假期间,2中投资450万元建设了物理、化学、生物3个创新实验室,除了生物博士外,学校还计划引进其他学科的博士,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学探究能力。 据了解,今年市教育局考录的95名新教师中,硕士研究生达到了44人,占总人数的47%,这是我市小学、初中及高中教师考录史上新教师学历最高的一届,而在今年的教师招聘中,也首次有了3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看到今年2中、39中和58中都招了博士教师,其他高中也挺"眼馋",纷纷要求我们帮忙招博士,但今年的教师招聘计划已经全招满了,肯定得等到明年了。 ”李俊山对记者说。 今后招教师仍以本科为主 虽说引进博士进高中当老师效果确实不错,但李俊山告诉记者,因种种原因的考虑,今后招聘教师时还必须以本科生为主,只能适当增加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比例,不能所有的老师都只要硕士、博士。 据了解,虽说现如今教师工资收入不断增加、教师岗位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的收入水平还不足以吸引大批博士研究生报考。据悉,根据现行公办学校教师职称的评定方式,博士研究生进入中学后,要先经过一年的实习期,期满后可评中学一级教师职称,每月的工资在3500元至3800元之间,这一收入水平要远低于某些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部门。采访白晓歌、王芳时,记者了解到,除了喜欢青岛的因素外,之所以到高中任教,是因为两人本科读得都是师范类专业,有过高中实习的经历、比较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其中,王芳的姑姑、姑父和表哥都是当老师的,这些对她的影响比较大。同样,应聘58中生物老师岗位的两名女博士本科读的也是师范专业。
1230 次阅读|3 个评论
赵王之樽与学术讲台
热度 7 Majorite 2011-4-19 08:55
赵王之樽与学术讲台 嵇少丞 中国历史上有个赵王之樽的故事,说的是,从前赵王得到了一块新疆于阗出产的美玉(和田玉),用来雕琢成一只酒杯,并说:“这酒杯专门用来向对国家有功的人敬酒。邯郸之围解除后,赵王跪在地上,手捧这只酒杯虔诚地向带兵打仗的魏公子敬酒。魏公子拜饮后,赵王没有什么用作赏赐的东西,就用他的这只玉杯向有功将士敬酒,众将士饮后皆大欢喜。于是赵国人认为,能饮上这只玉杯盛的酒,比得到四十匹马、十辆车的俸禄还要贵重。可是过了几年,赵王却用这只玉杯给为他舔痔的那个小人饮酒,这么一来就大失人心。适逢秦国征伐赵国,赵国大将李牧率领军队英勇击退了秦国的军队。赵王又拿出那只玉杯来向有功将士敬酒,将士们个个气愤,都不愿饮。所以,同一只玉杯,一旦用它不妥,便把好事变成了坏事,赵王悔之莫及。 上周,中国构造地质学年会在我的母校——南京大学召开,主办单位的个别人竟然把有严重学术不端、弄虚作假和骗名骗利行为的金振民“院士”作为尊贵的客人邀请,让这种人坐在学术会议的贵宾席上,其实是对所有与会学者最大的不敬。有位参会者给我说,当时犹如李牧军队的将士再见赵王的那只玉杯,真想呕吐。听到他的话,连我这个过去一直以母校为荣的铁杆校友也感到蒙羞。 行笔到此,在万维网上见到一篇文章,想转载如下: 中华民族道德大滑坡, 到了最缺德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唱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发出最后的吼声」,但现在的中国却是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每个人都发出无奈的叹息。 当代的中国商人,已成为最无道德的一群,卖木耳的用福尔马林浸泡,卖火腿的用敌敌畏熏製,卖食盐的用工业盐充数,卖黄鳝的给黄鳝喂避孕药,水银鱼、三聚氰胺奶粉、石灰麵粉、神奇牛肉、坑渠油、涂色馒头,这些化学食品接二连三出现,使中国人再度成为新时代东亚病夫。 中国地产开发商则见钱眼开,既哄抬房价,欺行霸市,让一代代的中国人成为房奴,同时又偷工减料,炮製大量豆腐渣工程,草菅人命,而黑矿主只要有利可图,哪管他人死活!至于救死扶伤的医院,早就成了索命的阎王殿,而白衣天使则成为黑白无常。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已堕落成误人子弟、道德败坏的元凶。 至于升斗小民,也是笑贫不笑娼,见利忘义,见钱眼开。你要问个路吗?对不起,拿「好处费」来!人与人变成了冷冰冰的铜板关係。甚至在目睹有人落水之时,竟然毫不掩饰地大叫:「拿钱来就救!」至于黑恶势力,则抽刀向更弱者,贩卖儿童,虐童为丐,甚至取人内脏,贩卖器官。人性在金钱面前黯然失色,良知在金钱面前霍然泯灭。 中华民族之所以全盘堕落,主要是上樑不正下樑歪乎?现在各个地方的官场,有的当官的哪有点正人君子的模样?这些人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拜倒在金钱脚下,鑽进钱眼里不能自拔。或暗箱操作,醉心于权钱交易;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大权在握,公帑国库悉数成一己私产;置房产、买别墅、养情妇、包二奶,不亦乐乎;挥霍浪费公款已是小菜一碟,中饱私囊成了家常便饭。台上仁义道德,台下男盗女娼,假仁假义,莫此为甚。 历史名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段中有句名言「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陛之间,禽兽食禄;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朝,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用此话来形容当前的中国实在恰如其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而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三国时,虽连年战争,诸葛亮尚能用上述的话骂死王朗,现在这帮食禄禽兽和奴颜婢膝之徒,早就练得刀枪不入了。 道德沦丧,诚信缺失,是非颠倒,国家如此,民族如斯,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个人分类: 学术与学养|2762 次阅读|3 个评论
我的讲台,我做主
yaoronggui 2009-9-20 08:33
我的讲台,我做主 My Podium, I Make Decisions.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才和普通话水平,为了让学生感受做老师的辛苦和充分展示自我,高二( 8 )班班委决定将班会课改为以我的讲台,我做主为主题的为期两个月的活动。 活动要求如下: 一, 时间:每人至少五分钟,不设上限。 二, 节目:歌曲、诗歌朗诵、讲故事、讲笑话、小品、相声等形式。 三, 设备:设备自理(可以使用投影仪,但需自备笔记本电脑)。 四, 安排:按座位顺序依次进行,每周八人。 五, 主持:宣传委员主持并记录。 六, 照相:班主任负责。 七, 此活动最终解释权归高二( 8 )班班委。 2009 年 9 月 4 日
个人分类: 教育管理|34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寫給上講臺的教師
LEOLAND 2009-5-25 12:46
曲津華 這個題目有點大,好像是要做領導狀、說什麼語重心長的話,其實根本不是。就是一點善意的提醒。 都是從學生年代走過來的,我們對講臺上的教師都是很尊敬的。作為學生,應該不要劃分什麼階段,一直學下去就是,那麼老師也將陪伴我們學人的終生。這個問題,自己也在不斷地實踐著,比如我就很喜歡看電視上的各種講座,比如鳳凰衛視上的《世紀大講堂》就是我每週末必看的。 日前看了新的一期《世紀大講堂》,講者是知名的學者,來自國內頂級名校,人也在國外鍍過金,講的內容也好。可是,有個問題卻時時讓我的注意力轉移,也勾起我諸多的回憶。按臺灣人的說法,這是一個糗事這位講者的嘴角老是出現白沫。 二、三十年前聽課多的時候,看到這種情況的機會也稍微多些,這些年已幾乎淡忘了。這次再次撞見,很是不安,思想不開小差也難。為什麼還有這種高度影響講課效果的現象呢?為什麼沒有人多關心一下講者的形象及其講課效果呢?為什麼呢 ? 絲毫沒有埋怨和厭惡講者的意思,我只是客觀地看待這個事情。這種情況及其影響,講者其實是不知的,否則打死也不會讓其出現。問題在於組織者、節目的監製,而在課堂,責在講者的主管領導。你們不看節目效果嗎?你們不去教室聽課嗎?你們不征詢學生的聽課感受嗎?那,你們的責任何在? 一個人處於公眾的視線之內,其形象就不是 TA 自己的事了,为人所议论所褒贬是 TA 之能進入公眾視野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明星如此,官員如此,教師也是如此。後者的知名度沒有明星高官那麼高,所付出的代價也不會很大。但是,即使教師的行為舉止不大可能為八卦報紙和網路所關注,但其職業的特點註定使其要在一定範圍內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就不是芸芸我般的眾生, TA 需要有良好的儀態來樹立自己乃至自己那個群體的形象。 國人的傳統中有一點不好的地方,就是過於為尊者諱。尊重是應該的,顧及為師的面子也可以理解,但看到破壞師者形象的事情而不提醒其改正,究竟是尊師還是害師呢?多年來聽老外的課也很有一些了,但從未發現人家有這個現象,何解?是不是國人在 反 饋的理念乃至機制方面有所不足呢? 應該承認,自己做學生時也參與過課外、睡前對這一現象的私下笑談。現在我在想,如果我是節目的聯絡人、攝像師、編輯、製作人或主編,我會不會用紙條,私密地提醒講者喝一點水?如果我是教師或教學管理人員,我會不會用紙條、手機短信或郵件提醒我的教師同仁改正這個現象?我也在想,積極的 反 饋機制是否應該從自己做起,從每個具體的人做起,從而發揮其正面效應,完善我們的文明? (2009-05-24)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36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