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唯论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SCI不可用高端和低端来评价
热度 7 meaglexf520 2020-2-26 14:38
最近教育部、科技部出台了关于《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文件,希望科研工作者重视科研工作质量,而不是关注科研论文数量;多将好的学术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摒弃SCI期刊至上主义。 应该来讲,这是很好的政策导向。但是,最近有很多人开始用SCI高端和低端来划分和评价科研工作人员。例如,要多发高影响子的SCI文章,发顶刊文章;摒弃低影响因子的SCI文章。在我看来,这也是不可取的。 什么是高端,高影响因子就代表高端吗?反之,低影响因子就代表低端吗? 我们回看一下,教育部、科技部为什么要出台这一项政策。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踏踏实实做科研,认认真真搞研究。过去这么多年来,SCI论文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不是数量过多的问题,也不是花了多少钱发SCI的问题。而是论文可信度的问题(先不谈有没有用,以后再谈)。尤其在医学方面,近年来多少问题论文出现。影响因子从高到低都有捏造数据等现象,究其原因是什么?在一些论坛里看到有说,越是高影响因子的文章,造假的可能性和比例可能均会高于低影响因子的文章,这又反映了什么?人家发了低影响因子的文章,可能就那点料,但那是实实在在的料。 所以,在破除“唯论文”的同时,不要用高端和低端来评价科研工作,不要用高影响因子和低影响因子来代表人才。试想一下,一个手里只有几万科研经费,没日没夜的工作发表三五分影响因子的文章;和一个手里几百万或上千万科研经费,靠下面几十个人一起工作发表了十分左右的文章(哪怕更高影响因子);难道前者就是低端无能吗? 回归上面的核心问题,个人认为不论是发表中文期刊,还是SCI,只要是认真踏实的工作,那怕是普通期刊或低影响因子,都能推动科学进步,都值得尊敬。所以,我们根本上要破除的不是“唯中文、唯SCI”,而是破除浮躁的心,歧视的眼光和“学霸”。 最后一句,科研没有也不应该有贵贱之分。
个人分类: 科研吐槽|2675 次阅读|11 个评论
五谈智能+X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路径---论文/专利/生产实践的协同增效
热度 1 jyx123321 2020-2-23 18:03
在 2020 年 2 月 20 日写了科学网博文《四谈智能 +X 的基本要素和实施路径 --- 以智能制造为例》,网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553do=blogid=1219499 当时想着这是近期本人关于智能 +X 话题的最后一篇随笔了,毕竟这和近期科学网上的主流话题格格不入,太不合时宜,也少有人问津。不曾想,科技部、教育部这两三天连续发布了反对唯论文的政策,所在的微信朋友圈大量转发这些文件,有的帖子下面有大量的匿名评论和留言,叫好者有之,但是更多的是忧虑和对未来的彷徨困惑。索性我结合我们课题组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谈谈如何实现论文 / 专利 / 生产实践协同增效的体会吧。 其实,在 2020 年 2 月 1 日我写的科学网博文《为某公司员工在家学习准备的资料以及写在前面的话》里就有了关于反对唯论文的预判 “ 这次疫情也许对我国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 SCI 论文或许被淡化,修齐治平、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治学要求有望得到强化,从而很有力地助推我们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快速发展,有效解决科学技术 --- 社会经济的两张皮顽疾;也只有两者真正合力和协同增效,才能在短期内使得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快速和更高质量,人们更有安全幸福感和更有消费能力,从而良性互动 ” ,可见网页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9553do=blogid=1216464 回顾自己近 30 年的科研历程,深切体会到论文 / 专利 / 生产实践协同增效之益处。就以我们课题组开展的智能风电叶片模具技术研发为例,梳理一下我们的心得体会,希望能抛砖引玉。 我们课题组从 2003 年春季就开始了纤维复合材料设计 - 制备 - 结构 - 性能 - 破坏的集成研究,后来为了定量验证复合材料制备和使役过程的有限元模拟结果,又掌握了分布式光纤传感传输技术,且和数值模拟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高校实验室条件下取得了一大批论文和专利成果,曾自认为把能想得到且能在实验室里实现的各种纤维复合材料制备和使役过程及其在线监测都成功地尝试了。 在前年秋季我们开始和某风电叶片模具制造公司合作,研制智能风电叶片模具。在这种极其复杂的生产实践中,我们才真切感受到高校实验室里的学术研究和实际生产之间的显著差别,不得不重新审视高校实验室里的研究经验和结论,在生产现场学习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把高校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不得不做必要的生产适应性改造,同时解决一系列新问题,从而切实地推动智能风电叶片模具技术的实用化、稳定化和低成本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课题组的所有博士、硕士研究生都参与到了那家公司生产现场的实战中来,形成了更深入和系统的智能复合材料结构件制备和使役的认知,从而在深入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新的更接地气的论文和专利成果。这个生产实践经历可见我的两篇科学网博文: 开展了特大型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的分布式应变和温度在线监测实验( 2019 年 5 月 1 日),网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553-1176594.html 阵列式光纤光栅传感器在特大型复杂工程结构中的内植和状态监测( 2019 年 8 月 23 日),网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553-1194900.html 在恰恰一年前的这个日子里( 2019 年 2 月 23 日),我曾写了一篇科学网博文《也谈反对唯论文》,网页链接如下: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553-1163776.html 现在把其内容直接复制过来,作为与大家共勉的内容吧: “反对唯论文! 但是,切实解决了工程技术关键问题又在本专业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被较好地引用和评述,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破坏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导致的颠覆性的新产品开发,在获得有效的专利保护之后,精心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也是可以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的,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我想,这是当前反对唯论文的初衷之一吧。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商品侵权逐渐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代,且当下经济活动的创新逐渐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变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唯论文的风气必将有大的转变,毕竟大多数知识人也属于经济上理性的社会人。” 另有一点感想是:在私德有时不彰的时候,积极主动地以法律形式有效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也许是高校院所研究人员实现论文 / 专利 / 生产实践协同增效的有效路径。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未分类|4929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技部“唯论文”不良导向文件中的数字感想
fengroad 2020-2-23 11:16
最近国家文件不断,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科学家文件))》》的精神的文件,科技部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 SCI 论文和专利的文件,科技部再来《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唯论文文件)》的通知国科发监〔 2020 〕 37 号( 2020.02.17 )的文件,每个文件都规定的非常细,例如:唯论文文件中提到如下数字: 国内科技期刊论文原则上应不少于 1/3 。 对于具有一定学术影响或取得实际应用效果的标志性成果可作为高质量成果,可增加到 10% 的权重。 对于基础研究类项目(课题),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5 篇。 对于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注重评价团队协作创新能力,以及团队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和领导力。对论文评价实行代表作制度,代表作数量原则上不超过 10 篇。 对于单篇论文发表支出超过 2 万元人民币的。 另外科学家精神文件规定:院士退休后只能兼职 3 个院士工作站。 SCI 论文文件不能下指标。等等 对于这么具体的数字,我想原本应该是科学家约定成俗的规则,但是却不得不让国家层面操心,出来一个具体可量化的数字,要是没有数字,是否科学家总有办法,绕过数字来阐述量的好处。。。。。。 感觉科学家真的没让国家少操心啊 ...... ,科研回归初心路漫漫兮 ...... 专利 SCI 科学家精神三个国家文件有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27429do=blogid=1219817
3526 次阅读|0 个评论
指导研究生的困惑:发表论文成了研究生的全部?
热度 34 wangdh 2019-2-24 13:08
指导研究生的困惑:发表论文成了研究生的全部? 王德华 这几年逐渐发现有些研究生在科研路上对学问的认识或观念似乎出现了问题。 尽管反复强调在研究生阶段,能力、视野和素养提高是最最重要的,发表学术论文只是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不少研究生的唯一奋斗目标就是尽快发表论文,发表一篇能够满足获得学位要求的学术论文,发表一篇能够满足在相关单位做博后条件的论文,发表一篇能够满足在大学或研究所晋升职称的学术论文。研究生过度重视学术论文的发表,忽视或遗忘了更重要的整体学术素养的提升。 做科研的目的就是发表论文。只要发表了满足获得学位要求的论文,学位就基本到手了 。这是一些研究生学业的动力,甚至成为研究生生活的全部。 研究生对学位和科研的理解有错吗?没错!有个具体的奋斗目标,努力使自己达到这个目标,是值得赞许的。但这种思想与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不相符的,甚至是冲突的。我们的培养目标一定不是擅于发表论文。 无疑基础理论研究必须发表学术论文,但科学研究是科学问题导向的行为过程,不是论文导向的过程。研究生培养是能力和素养导向的过程,也不是论文导向的过程。 研究生们形成这种思想和认识,与学界和社会大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环顾身边我们会发现,只要发表学术论文的,无论工作优劣,都能顺利获得学位毕业了。发表了一定档次的学术论文,就获得国家奖学金了,就顺利晋升了,就有奖金了,也就有各种荣誉了 … … 所以渐渐地,一些观念就形成了。什么是好的学术论文?点数(影响因子)高的论文,就是好论文。什么是好的科研(课题)?能够发高点数论文的科研就是好科研。如何评价一个学者的学术水平的高低?论文点数高,学术水平就高。 所以,年轻学者只要发表了点数高的论文,就有好的职位,好的待遇,职称晋升也会顺利。反之,就一切都不顺,或者一切“好事”都与你无缘。 论文决定了一个年轻学者的一切。有高点数论文就有了一切。 CNS 论文成为了青年学者的梦想追求。 这样的观念现在似乎越来越严重了。一个科研群体,部分人有这样的理念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学术群体整体都有这样的理念就需要注意了。 思想意识整体出现了问题,慢慢地就会遗忘了科研的真谛,科研就会走向歧途。 虽然这是误区,但这是当前学界的大趋势! 这可能也是唯论文,或者唯杂志、唯点数的后果吧。 我们都知道,对于个体来说,理想的科研是兴趣驱动的,所以科学是好玩有趣的。我们也知道,科研是要为国计民生服务的(目的性驱动),所以科学也是真实有用的。 科研是要发表学术论文的,但发表学术论文不是科研的唯一。应该是这个理吧。 做导师这么多年,突然感觉有些困惑了。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4495 次阅读|70 个评论
也谈反对唯论文
热度 1 jyx123321 2019-2-23 16:05
反对唯论文! 但是,切实解决了工程技术关键问题又在本专业的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并被较好地引用和评述,是值得可喜可贺的。 破坏性的技术创新以及导致的颠覆性的新产品开发,在获得有效的专利保护之后,精心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也是可以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系列研究论文的,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我想,这是当前反对唯论文的初衷之一吧。 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更加有力、商品侵权逐渐变成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时代,且当下经济活动的创新逐渐从商业模式创新转变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唯论文的风气必将有大的转变,毕竟大多数知识人也属于经济上理性的社会人。
个人分类: 未分类|2932 次阅读|4 个评论
2019元旦献词:不要自毁长城,不要自取灭亡
热度 7 zlyang 2019-1-1 12:10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 毛泽东,1949年 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 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 , 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 创新能力、质量、贡献 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 潜心研究 和 创新 的评价制度。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28/c_1122901308.htm 2019元旦献词: 不要自毁长城,不要自取灭亡 Karl Marx: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science, and only those who do not dread the fatiguing climb of its steep paths have a chance of gaining its luminous summits. (Preface to the French edition). Friedrich Engels: Just as Darwin discovered the law of evolution in organic nature, so Marx discovered the law of evolution in human history; he discovered the simple fact, hitherto concealed by an overgrowth of idealogy , that mankind must first of all eat and drink, have shelter and clothing, before it can pursue politics, science, religion, art etc.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推荐阅读: (1)吕洪波,2018-12-31,高校钟点工式定量管理机制下我的感悟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40-1154583.html (2)武夷山,2019-01-01,应约谈对2019年科技创新的展望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54680.html (3)2015-12-23, 孙小淳老师《 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的真实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完成任何一项工作,体力的也好,脑力的也好,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原则乃是不需要证明的定理。 最低限度所必需的几个月时间一直缩短到3-5天这类神奇的数字。 (4)文双春,2018-07-31,看这点就可判断一所大学能否“一流”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1126801.html 一流科学家的共同体会是,一流研究需要时间(World-class research takes time),而且需要的是大块连续时间(large continuous blocks of time)。科研不像搬砖,搬一块少一块,所以搬一阵歇一阵没关系。科研首先要有新想法,而好不容易冒出来的新想法,从申请项目,到开展研究,直至撰写论文,都需要大把时间。新想法往往娇贵而脆弱,每次打断都像一阵吹翻一屋子卡片的风。研究发现,一个人在中断片刻后重新专注于一项任务需要约23分钟。如果中断时间更长,一个想法可能就随风而去了。打个比方说,科研就像烧开水,你必须一鼓作气烧到100度让它开,否则,你即使烧到99度又停一下,它马上又退回到原来的温度了,前功尽弃。 (5)李江,2017-12-19,如果科研经费改为平均分配......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90437.html 同行评议花销巨大,评议结果极不稳定 (6)张章,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04-18,荷兰试点经费分配新体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758.shtm 现有的同行评议体系十分无效且不公平 相关链接: 2018-01-01 , 2018 元旦献词:科技教育评价,瞎评不如不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92529.html 2017-01-01 , 2017 元旦献词:人类已经进入自我毁灭的时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24662.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链接!
个人分类: 科学 - 艺术 - 社会|2280 次阅读|16 个评论
[求教] 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源头权威出处?
zlyang 2018-12-10 10:23
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的源头权威出处? 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专项行动,原始的权威的文件是哪个? 是不是: ( 1 ) 新华社, 2018-05-28 ,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5/28/c_1122901308.htm 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 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 ,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 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 2 ) 新华社, 2018-07-03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 http://www.gov.cn/zhengce/2018-07/03/content_5303251.htm 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以下简称“三评”)改革是推进科技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深入推进“三评”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二)科学设立人才评价指标。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 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 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把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重要学术组织或期刊任职、研发成果原创性、成果转化效益、科技服务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 ( 3 ) 国务院文件, 2018-07-24 , 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8-07/24/content_5308787.htm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建立完善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机制,按照能放尽放的要求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减轻科研人员负担,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激励科研人员敬业报国、潜心研究、攻坚克难,大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多出高水平成果,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八)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 ( 4 ) 科技部, 2018-10-23 , 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科院 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http://www.most.gov.cn/tztg/201810/t20181023_142389.htm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 2018 〕 25 号,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要求,决定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专项行动。 ( 5 ) 教育部, 2018-11-08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7062/201811/t20181113_354444.htm l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科技部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科院 工程院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国科发政〔 2018 〕 210 号)要求,现决定在各有关高校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五唯”)清理。 可以认为清理“四唯”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科技教育深化改革中的具体体现吗?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链接!
621 次阅读|0 个评论
随想:“四唯”与科技教育的评价
热度 6 zlyang 2018-11-11 17:58
Zenas 公理的一般形式: ( 1 )科技发展,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2)同行评审,是用“旧知识”去评“新知识”,从而具有阻碍创新的天然特性。 ( 3 )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 新领域大多由拿小钱或不拿钱的人开创 , 钱堆不出创新。 随想:“四唯”与科技教育的评价 (1) 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 不是不要“论文、职称、学历、奖项”。 (2) 国际化,绝对不是万能的。 爱因斯坦是美国政府研制原子弹的主要建议人,为什么没有进入“曼哈顿工程”? 我们有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经验, 为什么非得走资本主义道路? (3) “曼哈顿工程”是怎么立项的? 谁去评审的?发表多少论文?申请多少专利?获得多少奖项? 什么是“比基尼泳装”的真正含义?最重要的,是公开,还是保密? (4) “钱学森之问”,是谁制造的? (5) 袁隆平,屠呦呦,是特殊了一点。 加上怀尔斯(费马大定理),佩雷尔曼(庞加莱猜想),还特殊吗? 因为这些顶级成果很少见,所以就用“科技政策”杀死怀尔斯和佩雷尔曼? 牛顿、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直接原因:没有“同行评议”! (6) 自由竞争经济的结果,不是自由,而是垄断。 在美国,靠两个罗斯福总统采用政府的力量消除经济领域的“垄断”! (7) 俞立平: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方法,这才是科学计量学的真谛。 古德哈特定律( Goodhart's law ): 当一个指标变成目标,它将不再是一个好的指标。 When a measure becomes a target, it ceases to be a good measure. (8) 记住真科研、真教育的基本目的。 真科研: 敬畏客观世界;发现客观规律;运用客观规律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合理、更有意义。 真教育: 遵循教育规律,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促进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促进全人类的文明进步。 “比基尼泳装”告诉我们: 即使在欧美,最 有用 的还得 保密 。 权威链接: 新华网, 2018-10-24 , 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开展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10/24/c_1123603423.htm 新华网, 2018-07-10 , 人才评价:打破“唯论文”“帽子多”怪圈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7/10/c_1123101324.htm 避免多个类似人才项目同时支持同一人才;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不把人才荣誉性称号作为承担各类国家科技 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励、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薪酬待遇确定的限制性条件…… 相关链接: 2012-06-03 ,随想:关于中国大陆的科研制度与文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78255.html 2012-07-25 ,随想:关于国家自然基金资助改革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595572.html 2014-10-23 ,功利驱动:人类科技的坟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838043.html 一个让科技爱好者安心的研究环境,是正途! 一个竞争的环境,只能劣币驱逐良币!!!! 一个各行各业平等的社会! 一个由爱好决定的职业选择! 一个崇尚追求真理的信念! 2015-12-23 , 孙小淳老师《 苏联专家谈中国的“科学文化”》的真实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5476.html 2016-01-04 ,什么是“真科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48052.html 2016-07-08 ,随想:过度竞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9413.html 2018-03-14 ,牛顿、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直接原因:没有“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03814.html 2018-07-26 ,随想:人才帽子,有效期 5 年左右 http://www.tech110.net/home.php?mod=spaceuid=11851do=blogid=78645 就像奥运冠军、美国总统(有效期 4 年)。 2018-08-24 ,随想: 5 篇代表作的评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0939.html 2018-08-25 ,随想: SCI、IF (影响因子)与引用量,适用于常规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1076.html 2018-09-13 , 教育:什么是正确的教育?怎样实现正确的教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4603.html 2018-10-16 , 人类科技教育(状态)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1161.html 2017-11-12 , 反思目前科学危机与科技评价(《科学网》博文链接)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84895.html 2018-10-29 ,以 SCI 为主导的“论文挂帅”,已经丧失了我国科研的自主性,成为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型的科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3356.html 2018-08-23 ,随想:过度“评比/评价”可能产生危害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30682.html 2017-06-18,Zenas 公理: 2017 年继续领跑世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061527.html 2018-10-20 ,千万不要“诺奖基金之三:基金的评审与经费预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41864.html Zenas 公理的一般形式: ( 1 )科技发展,具有独立于人类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 2 )同行评审,是用“旧知识”去评“新知识”,从而具有阻碍创新的天然特性。 ( 3) 大量的历史经验表明:新领域大多由拿小钱或不拿钱的人开创,钱堆不出创新。 推荐阅读: 陈德旺, 2018-11-11 ,帽子热之四点建议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940-1145622.html 王善勇, 2018-11-11 ,老外如何看“四唯”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145601.html 范运年, 2018-11-09 ,点赞:长江学者开评,杰青回避!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18488-1145384.html 刘立, 2015-07-13,Nature: 恰当运用计量指标进行科研评价十原则 [ 修改版 ]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1079-905012.html 俞立平, 2018-10-2 1 ,科研绩效评价问题之一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5134-1142119.html 根本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价方法,这才是科学计量学的真谛。 张永祥, 2014-06-27 , 【弗拉基米尔·阿诺德】顶级科学大师丝语: 俄罗斯玩不玩 CNS ?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418-806951.html 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87347.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个人分类: 科技教育界资料|51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