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钱伟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
zdwang 2010-8-2 08:16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
钱伟长的教育思想 王 振 东 刘 广明 的博文“ 钱伟长教授“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9028 认为钱伟长 在教育理论方面 没 有专门的、系统的著作 , 看来是对情况不够了 解 所下的结论 。 据笔者所知,钱伟长 先生 近十多年己有多部系统阐述其教育思想的著作, 如 : 1. 钱伟长,钱伟长文选,杭州:浙江科技出版社,1992 2. 钱伟长,八十自述,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3. 钱伟长,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4. 钱伟长,跨越世纪,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5. 钱伟长,钱伟长文选(第一卷至第五卷),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上海大学也己有一些研究其教育思想的论述,如: 1. 戴世强,论钱伟长的治学理念和学术风格,力学进展,2003,33(1):4-20 2. 周哲玮,教育家钱伟长,力学进展,2003,33(1):21-26 3. 冯秀芳,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2006 笔者并不在上海大学工作,因2006年曾受邀评阅冯秀芳的博士学位论文,所以对钱先生的教育思想有些了解,上面所列肯定不全,但己可作为刘广明博文的补充。 据笔者认为,钱伟长的教育思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提出“拆掉四堵墙”的主张,亦即:拆掉学校和社会之墙,校内各系科、各专业、各部门之墙,教育与科研之墙,教与学之墙,这 是 他教育理念的一种 集中体现。 要拆的第一堵墙就是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 以密切学校与社会和工厂企业的联系, 进一步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方针。 拆掉“各学院与各专业之间的墙”,强调学科交叉,夯实基础,淡化专业,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交融,立足培养复合型人才。 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主张高等学校既要办成是教学中心,又要办成科研中心,反对在大学里人为地把教学与科研分开。 拆掉 “教与学之间的墙” , 认为“教”虽有指导作用,但毕竟是外来因素,“学”才是内在因素,学生只有通过主动的学习,才能把所学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高等学校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有自学能力的人,在工作中能不断自己学习新知识,面对新条件能解决问题的人。 2.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一个愛国主义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具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未来的专门家。 这是钱伟长对 其 人才观的高度概括。正确的人才观能够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手段、目标和结果。。 3. 建立灵活的办学管理模式,形成以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和导师制为核心的特有教学管理模式。 作为教育家, 钱伟长 高瞻远瞩,提出 了 独特的教育思想,积极倡导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主张实施通才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的辨证统一。同时 又 推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如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 、导师制 等。无论是五十年代在清华大学、还是后来在上海工业大学及现在的上海大学, 钱伟长都将自己的教育思想付诸了实践。 谨以此文缅怀钱伟长先生!
个人分类: 人物记事|14470 次阅读|11 个评论
[转载]钱学森揭批钱伟长
热度 2 郝炘 2010-8-1 17:11
人民日报 1957 年 7 月 17 日 钱学森揭批钱伟长 钱学森在会上驳斥了右派分子的科学研究要完全自由,不要计划不要组织的说法。 钱学森说,现在已经不是科学研究的手工业时代,科学研究必须要有计划地进行。如果说不要计划能进行现代科学研究,那完全是不可能的。 钱学森指出,钱伟长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不是偶然的。钱学森说,钱伟长对自己所犯的罪行还没有很好认识。钱伟长说要把清华大学办成像加里福尼亚理工学院,好像并没有什么,但他传播这个资本主义学校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活动,却是一种对人民对党的反叛行为。 钱学森并揭发钱伟长一贯耍两面派的手法。他一方面在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学术委员会上赞成力学研究所第二个五年计划,还说这个计划 劲头小 , 作得不够 ;一方面又在清华大学说这个计划不行, 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非垮台不可 ,言下大有在清华重搞一套之意。 钱学森说,钱伟长完全是一个说谎话耍政治手腕的人,没有一点科学家的味道, 是最恶劣和狠毒的政治野心家。
个人分类: 未分类|7672 次阅读|8 个评论
钱伟长教授“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
lgmxxl 2010-8-1 09:57
7 月 30 日 上午 6 时,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在上海逝世。一般的报道总是这样来介绍这位伟人:钱伟长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杰出华人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百度百科的介绍是钱伟长( 1912 2010 ),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兼长应用数学、物理学、中文信息学,著述甚丰;特别在弹性力学、变分原理、摄动方法等领域有重要成就;历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学名誉校长。看来,钱老被称为教育家基本成了共识。那么,钱老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有哪些呢? 在了解其所以为被教育家的合理要素之前,我们还是应该首先给教育家界定一些条件。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教育家,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第一,高尚朴素的教育情怀。教育家一定视教育为生命,必须以育才为乐,并把育天下英才为自己的立身之本。他们对待教育不会有任何的功利思想。 第二,系统综合的教育理论。教育家一定有自己的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这是其立命之本。他对教育理论的贡献不是支言片语,而是一个体系。 第三,独立创新的原创成果。教育家一定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且这种真知得到世人、特别是教育学领域专业人士的认同。 第四,功垂千载的实践成就。教育家在成为一名理论家的同时,也一定是一位实践者。他或者领导一所学校(一个地区),或者指导一所学校(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并使这所学校、这个地区的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 第五,广博深远的社会影响。教育家的思想、教育家的实践决不是当下的产物,它的影响是跨时代的。即影响当代,也会影响今后几代、甚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教育。如孔子的教育思想、黄炎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教育思想等。 如果以以上五个条件来量测一下钱老,钱老被教育家有其合理要素。 关于第一条,钱老完全具备。钱老的教育成就主要体现在上海大学(原 1960 成立的上海工学院前身。 1994 年,上海工大和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原上海大学和原上海科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现在的上海大学)。钱老被任命为校长时是 1983 年,当时钱老已经 72 岁高龄。一个对教育没有朴素情怀的人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任命的。且他任上海大学校长后,没有要上海大学的一分工资,也没有要住房。 关于第二条,钱老略显不足。虽然钱老领导上海大学二十余年,但钱老并没有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专门的、系统的著作。他的教育思想体现在他的办学实践中,体现在他平时对教师、学生、干部的要求上。在这点上,他与当时名声显赫的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朱九思有一定差距。后二人都有教育方面的专著面世。 关于第三条,钱老完全具备。钱老在当校长时提出了著名的拆除四道墙的口号:即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加强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把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带给学生;拆除学院和专业之间的墙,实施通识教育,办综合性大学;拆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墙,为了提高师生互动。同时率先在大学中实施三制:即完全学分制、选修制、短学期制。这三种机制今天已经成为中国综合性大学的常规办学机制。 关于第四条,钱老也是完全具备。钱老接手上海工业大学时,上海工业大学名不见经传,且受文革影响,处于完全的崩溃边缘。而如今的上海大学已经是一所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无论是办学水平,办学声誉,还是整体办学条件在全国高校中都已跻身先进。钱老亲自制定的自强不息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的学风在上海大学生生不息。 对于第五条,钱老应该完全符合。一个是他老人家倡导的完全学分制、短学期制、选修课制已在中国扎根。另外,上海大学已经成立了钱伟长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组,并申请到上海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我想钱老的教育思想当被系统化,这种影响将是广博深远的。 综合观之,钱老被称为教育家,当属实至名归。 愿钱老安息,一路走好!
个人分类: 大学英雄|7345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先驱钱伟长
fs007 2010-7-31 21:49
方舟子 偶然看到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正在采访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不禁佩服其记忆力之超群,90多岁的人了,对年轻时代的事仍记得清清楚楚,侃侃而谈。由此才知道钱院士原来还是谢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的先驱者。他是这么对记者说的:他是1946年回国的,48年的时候工资是15万金圆券,只能买两个暖瓶,怎么过日子?而他在美国的年收入是8万美元   是不是钱院士口误,把8千说成了8万了呢?于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下,发现多年来钱院士就一直在对记者说他当年在美国的年薪是8万或10万美元。   例如,《光明日报》2001年11月14日刊登《爱国是我终生不渝的情怀访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院士》一文,记载钱院士的话说:当时我在国外的生活相当好,当过技术方面的洋官,每年十万美金,但我不稀罕。回国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只够买一个暖水瓶,但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从来没有对国家丧失过信心。虽然工资数目和买的暖水瓶的数量略有出入,但还在同一个数量级。   又如《新民晚报》2004年3月1日登的《与体育结下70多年缘分专访钱伟长》一文记载钱院士的话说:我姓钱,却不喜欢钱。1946年回国的时候,美国给我的年薪是8万美金,要挽留我在他们那里工作。我却坚决回来了。此文还说:1933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爆出冷门:清华大学的小个子钱伟长以13秒4的成绩跨入了100米栏的前三名!看来钱院士小时候就是个小刘翔嘛,不出国争光实在是可惜了:去年多哈亚运会我国选手刘静获得女子100米栏的金牌,成绩也不过比钱院士当年快了一点(12秒93)。男子没有100米栏,只有110米栏,不好比,但1952年第一届亚运会男子110米栏冠军成绩是15.2秒,如果跑100米栏,应该是跑不过钱院士的。   当然,感动大家的不是运动天才的钱院士,而是谢绝高薪聘请的钱院士。例如一篇发表于2003年6月10日的文章《为留芬芳在人间》如此说:是强烈的爱国信念给了钱伟长巨大的精神力量,钱伟长放弃年薪十万美金的洋官,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奋斗   钱伟长1946年回国,回国前为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实验室研究工程师,这一位置的年薪在现在估计也就七、八万美元吧,美国工资真够稳定的,60年不变。1946年8万美金是什么概念呢?根据MeasuringWorth.Com,1946年的8万美元,按消费价格指数算,相当于2006年的82万美元,按非技术工资算,相当于142万美元,按人均GDP算,则相当于223万美元。全美国能拿这么高工资的人屈指可数。当时美国总统的年薪只有7万5千美元,通用汽车公司高管的平均年薪也只有5万多美元,加州理工真够有钱的,竟给钱伟长开了这么高的工资,在当时该算得上高校工资第一人了吧?华罗庚在美国时已是大牌教授,年薪据说只有约1万美元,比钱院士差远了。   钱伟长在节目里又说,当时喷射推进实验室又希望他回去,他去美国大使馆签证,填表格有一条是讲中国和美国打仗的时候,您是忠于中国还是忠于美国?我说当然忠于中国了,我是中国人,我不能忠于美国人。我就填了一个NO,我绝不卖国。结果就因为这个,他不让我去了。这也相当奇怪。当时(1948年)中美是盟国,怎么可能问两国开仗时效忠于哪一方?即使是敌国,也不可能傻到公开这么问,否则岂不是公告天下凡是获得签证的人都是准备背叛中国的?钱伟长在标榜自己的爱国气节的同时,岂不是在污蔑当时去美国的中国人全都是在签证时正式声明了想要卖国的? (XYS20080126)
个人分类: 人物评论|3194 次阅读|4 个评论
錢偉長為何被打成右派!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0-7-31 14:17
其實,今天紀念錢偉長先生,在我看來最重要的莫過於研究和反思錢先生被打成右派的公案。 好像本網談得不多。 鄙人沒有什麽研究,但是這段公案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革,也可以幫助我們反思中國高等教育。 據說,後來要給錢偉長先生平反,蔣南翔先生是死活反對的。 我覺得錢偉長先生的辦學思想比蔣南翔先生的要好。 蒋南翔为什么要整钱伟长和袁永熙 反.右运动50周年 回顾、剖析与余波 校长蒋南翔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7189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追忆中国科技界“三钱”
maokebiao 2010-7-31 11:02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7/31/c_12394315.htm 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并称中国科技界三钱 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详细    著名科学家、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钱伟长30日在上海逝世 钱伟长(资料图片)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钱伟长生于1912年。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 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资料图片:钱伟长教授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资料图片)   新华网快讯: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6时许在上海逝世。钱伟长生于1912年。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资料图片) 钱伟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毕业留影。 钱伟长清华大学理学学士毕业照(1935年 北京)。(来源:东方网)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早在京逝世 钱学森 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1911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 资料照片: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8月6日上午冒着细雨,先后登门看望了60年来为我国科技、卫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朱光亚、何泽慧、钱学森、王大珩和胡亚美,向他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这是温家宝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1992年6月28日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北京逝世 1992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中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在北京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1992年6月28日,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中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的发展,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新华社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个人分类: 星星点灯|2413 次阅读|0 个评论
30年前的两个教育家:钱伟长和朱九思
热度 3 cwhm 2010-7-31 08:23
文革后的钱伟长在清华大学的日子不是特别好,表达了想离开清华想去南方发展的想法,这个时候很多学校都开始跟钱老接触,有上海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安徽大学,还有就是华中工学院。朱九思是当时华中工学院的院长,华工能从50年代建校初一个普通的教学型地方大学成长为改革开放初期一所研究型重点大学是离不开华工的缔造者朱九思,文化大革命期间,朱九思老院长把很多清华的老教授从牛棚里请到了华工,使得华工教授的人数一跃在文革后排在全国前几。朱九思院长也邀请钱老去帮助建设学校的力学专业并指导研究生,后来又想 让贤 请钱老来做院长,令钱老十分感动,但钱老说:要我到蒋管区(指时任部长蒋南翔)中去任校长,这是不可能的事。钱老后来虽然没有来华中工学院做院长,但是他从当时的华中工学院指导并招收了研究生,在戴世强教授的博文中 《保留珍贵记忆的信件》 也有记述。当时从华工工学院招生的两名博士生是周哲玮、王蜀,周哲玮后来成了上海大学的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 戴教授的另一篇博文也写到钱先生对于患难之中帮助过他的,从不忘却。比方说,一提到《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他一定会提起新闻出版署、交通部、重庆交通学院、 华中工学院和朱九思先生 ,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钱老在自己的 《八十自述 》 中也 提到过载1979年3月到华中工学院讲《变分法有限元》,以后又讲了《奇异摄动理论》,1981年10月又在华中工学院首讲《穿甲力学》,讲义40万字是在华中工学院院长朱九思的帮助下在于7月13日-9月16日在江西庐山编写。 在《应 用数学和力学》杂志的网站上找到下面一些珍贵的照片部分记述了那段历史: (《应用数学和力学》武汉办事处:前排: 钱伟长(左2),朱九思(左3) ;后排:左起韦凌德、徐尹格、严映慧 。图片来自 《应用力学与数学》网站 ) (应用数学和力学讲座第11期合影:前排左起第9人为主讲人钱伟长院士,左7、8为重庆交通学院倪中廉副院长、陶中哲院长,10为 华中工学院朱九思院长 。图片来自 《应用力学与数学》网站 ) 30年过去了,钱老驾鹤仙去,朱九思仍然健在,但早已不是院长了;昔日的上海工学院合校后成了今日的上海大学,华中工学院也合校后成了华中科技大学。如果钱老当时来了华中工学院,两所学校的高等教育史又将该怎么书写......?
个人分类: 博文推介|9804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钱伟长:人生没有如果
xupeiyang 2010-7-30 21:01
详细报道 http://view.news.qq.com/zt2010/qwc/index.htm 当人生的 轨迹被历史的车轮沉重辗过时,最容易被历史遗忘的个人悲喜,似乎也被掩埋在发黄的故纸堆中。但人们选择性收看雨过天晴的彩虹,至于暴风骤雨中那一声低沉的叹息,只有在时光的磨灭中,渐行渐远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见到记者时仍然在强调他不变的那句话,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你认为,钱伟长该不该回国? 应该 47% 3206 投票 不应该 53% 3719 投票 钱伟长轶事:抗日期间拒绝日本签证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1日03:08 扬子晚报 钱伟长在课堂上。资料图片 清华大学毕业照。 多伦多大学博士照。 钱伟长、孔祥瑛夫妇。   作为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的一生可谓成果丰硕,为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学术财富与精神财富。   然而,他的一生却经历过大起大落,面对人生的转折,钱伟长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命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0,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0,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3618770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p/news/c/v/2010-07-30/154761072363.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运:回顾我这一生,归根到底,我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一生当中所有重大选择都是为了祖国。    高考中文历史满分,物理只考5分   1912年10月9日,钱伟长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七房桥村一个诗书家庭。   起先,他就学于家乡的七房桥小学,后来由于家乡失火,他又陆续进过荡口镇的三所小学,但学习时断时续,时间都不长。13岁时,他来到了无锡,先后在荣巷公益学校、县立初中、国学专修学校读书。16岁那年,父亲病逝,他随在苏州中学任教的叔父钱穆读书,学习到了数理化和西洋史,之后就一直跟随着叔父生活。   在19岁那年的高考中,他以中文和历史两个100分的成绩走进了清华大学。钱伟长属于偏科生,在数理化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 20分,英文因没学过是0分。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瘸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他进入历史系的第二天,这一天正是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要学造飞机大炮。   起初,物理系主任根本不收他,经他软磨硬泡才勉强同意,但只能试学一段时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他早起晚归,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废寝忘食,极度用功。毕业时,他成为了物理系中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    把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进黄浦江   1939年,他考取了庚子赔款的留英公费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突发,船运中断,改派至加拿大。当得知所乘船只要经过日本,让他们在横滨逗留3天后再起程时,钱伟长和其他公费生一致认为,在抗日战争期间,经留日本有损国格,于是他们全体愤然离船,大家一齐把加有日本签证的护照扔到了黄浦江里。   后来,英国人道歉说不知道你们会有如此强烈的爱国心。    如果中美交战,拒绝站在美国一边   抗战胜利后,钱先生1946年就从美国回到中国。   1948年,中国处在内战时期,清华的教授都非常艰难,生活非常苦。这时,一个老朋友从美国回到北京看望他。老朋友觉得钱伟长的生活太困难了,告诉他加州理工学院仍然欢迎他回去工作。但在办理签证手续的时候,当中有一栏:如果中美交战你能不能站在美国一边,他的答案是NO,毅然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    曾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请求被转到了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   当时,钱伟长正在这个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   这一招很灵,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曾不胜感激地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与德军玩了个雕虫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即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    论文曾让爱因斯坦感叹   钱伟长的博士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内。爱因斯坦看后,感叹:这位中国青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开创中国第一个力学专业   回国后,钱伟长应聘为清华大学机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   1948年受钱学森之邀准备去美国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但终因其拒绝放弃中国而忠于美国,未获得签证未成行。其间他参与创建北京大学力学系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大多成为中国从事力学研究和学术的领军人物,为我国的机械工业、土木建筑、航空航天和军工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被后人称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应用数学之父。   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    发明钱码,输入速度第一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科教事业迎来了第二个春天。   钱伟长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术研究中,而他深厚的国学功底,也对中文信息处理作出了重要贡献。钱伟长提出汉字宏观字形编码(即钱码)在1986年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第一届汉字输入方案评测会上,从34种方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A类方案,单人输入速度第一。   1983年,70高龄的钱伟长以年轻人般的活力出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   据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人事报    ■钱伟长语录   我不是党员,不过我还是拿党的事业作为我的终生事业。为了我们的民族,我们个人吃点亏不要后悔,不值得后悔。   我一辈子就是这样,所以有人说我不务正业,今天干这个,明天又干那个。我说我是看国家哪方面需要我,我就力所能及地去干。我的基础好一点,有这个能力可以这样做。   我可以临时开一个题目,保证三个月内就可以开展。我会查资料,看书也快,今天干完这个,明天就可转到另外一个题目去。我的题目很杂,什么都有,因此有人说我是万能科学家。其实不是万能,不过我会去学一类东西,我会看人家的东西,看懂了我自己能下结论,并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下去。我懂得爬在人家肩膀上,我要永远爬在人家肩膀上。   我不是天才,我的学习是非常勤奋的,我发现很多东西我还不懂,需要,我就学。你们不要相信天才论,关键是在于刻苦和努力。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   什么是应试教育?就是学校忙于应付考试,小学应付考中学,中学应付考大学。现在的考试非常刻板,数理化都是硬碰硬的,差一分就落选,家长就要交许多钱。搞到最后,成了哪个学校升学率高的,那个学校就是好学校。仅就智育而言,这也是片面的。   学校体育很重要。好处之一是自身健康,另外运动也可以培养人,培养人的分析能力、决策能力。   据新华社 钱伟长笑谈当年考入清华时物理仅得5分 来源:CCTV新闻频道 播放视频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50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二战时钱伟长曾帮助伦敦免遭德国导弹袭击
xupeiyang 2010-7-30 20:28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30日 12:48 新浪航天 资料图:纳粹德国V2导弹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   二战期间,当伦敦正在遭受德国V1、V2导弹威胁的时候,丘吉尔向美国请求援助。于是,这件事被转到了美国加州大学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教授主持的喷气推进研究所。   当时,钱伟长正在这个研究所从事火箭、导弹的设计试制工作,钱伟长仔细研究过德国导弹的射程和射点后发现,德国的火箭多发自欧洲的西海岸,而落点则在英国伦敦的东区,这说明德军导弹的最大射程也仅如此了。   据此,钱伟长提出:只要在伦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击中的假象,以此蒙蔽德军,使之仍按原射程组织攻击,伦敦城内就可避免遭受导弹的伤害,英国接受了这一建议。   这一招很灵,几年后,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曾不胜感激地赞赏道:美国青年真厉害。可他直到最后也不知道,与德军玩了个雕虫小技的人并不是美国青年,而是中国青年,即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的钱伟长。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2055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不看‘钱’的科学
creator 2010-7-30 14:29
三钱归来不看钱, 三钱仙去只留钱。 为得三钱科学意, 悼罢三钱也弃钱。
个人分类: 附庸风雅|1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悼念钱伟长先生
alaurel 2010-7-30 14:17
2010年七月的最后一个早晨,新上海大学奠基人钱伟长先生辞世,享年98岁,这位已近百岁的高龄老先生的治学精神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知道钱老是读本科期间,看到上海大学的成绩,并看到是一位年届90岁的老人执掌。 他出生在风雨激荡的旧中国,成长在一个炮火连天的民族危亡的时代,江山破碎,民生凋敝,新生的国家在各个领域都需要旗手,然顺利发展了十载,国家政难,困惑了二十载。改革开放,民生发展。四十年国家建设,彰显老将伏骥,志在千里。 感慨万千,然逝者已乘鹤仙去,不可追。 然,钱老的辞世,亦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中国的现代化却在这样让人迷醉的时候送走了她的伟大的第三代中华留学生,那时一批为了科技强国而奉献终身的特有时代的情愫。为这代人,致敬!为三钱,致敬! 愿我们的国家可以顺利转型,可以让她的子民享受科技发展的成果!!!! 钱伟长先生,您走好!好运!!! 愿天堂也有实验室!
个人分类: 生活百味|3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钱伟长生平至少2大贡献 参与制定12年科技规划
bestener 2010-7-30 13:59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 一、新中国诞生,他忙碌且自信 这时候的钱伟长,年富力壮,激情四溢,就像绝大多数从资本主义国家回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一样,怀着报国之心,急切地希望把他们所掌握的世界科技发展动向、最新的知识、先进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奉献给周围的同事、所在的单位和自己的国家。 1949年至1956年,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在国内外学术界、在国家事务方面,都显得很是忙碌而且总是自信满满。在清华大学,他于1949年成为首届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副教务长(刚解放头几年,没有任命新的校长,由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企孙主政,教务长是周培源,还有一位副教务长是费孝通),1952年升任教务长,1956年升任副校长(校长是蒋南翔)。在学术界,他是全国力学学会的负责人之一(还有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创办者之一并任副所长(所长是钱学森),是中国科学院自动所与自动化学会的创办人,是中国科学院1955年首批学部委员之一。在国家事务方面,他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委兼副秘书长、中华科学工作者联合会常委兼组织部副部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务委员。 在1949年至1956年的短短几年间,钱伟长为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少做出了两项影响深远的贡献。一项贡献是作为主要执笔者之一参与制定了我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简称十二年科技规划);还有一项贡献是他和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一起,为确定我国力学发展方向及力学人才培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十二年科技规划是新中国建立后由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制定的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规划工作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副总理陈毅、李富春、聂荣臻主持,召集了来自全国各行各业600多位专家、学者,集中住在北京西郊宾馆,费时近半年(1955年秋至1956年春),确定了57项任务。在规划过程中,当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向国务院汇报的时候,周恩来提出要从这57项任务中找出特别紧迫的需要国务院支持的项目。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又另外组织了一个紧急措施小组,这个小组成员包括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黄昆、罗沛霖、王大珩、马大猷等人,按照吴明瑜的说法,他们都是中国科技界精英中的精英。 吴明瑜,时任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是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参与者,也是以后邓小平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讲话稿的主要执笔者。紧急措施小组经过讨论,提出了6项内容,即原子弹、导弹、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技术、无线电电子学。因为前两项作为国防尖端项目,由国家另行安排,因此,就写出了需要重点发展的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技术、无线电电子学四大紧急措施的文件。这个文件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随即决定在中科院新建了3个研究所和1个研究室,即计算机、自动化、无线电电子学三个研究所和在物理研究所内新建半导体研究室,还从各个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抽调了一批优秀学生进入研究所、室。钱伟长受命筹建自动化所并任所长。这四大紧急措施不仅是由当时世界科技发展形势所决定,也是代表世界技术革命的标志性领域,而且和当时中央决策的原子弹、导弹的两弹计划相一致。到1960年,苏联专家撤离中国以后,更显示出这个规划的超前性、正确性。 当年,在十二年科技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恩来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从此,三钱之名享誉九州,成为那个时代青少年仰慕的科学明星。 中国力学界认可一种说法,即周培源、钱学森、郭永怀和钱伟长是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周培源,生于1902年,卒于1993年,江苏宜兴人,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1924年清华学校毕业,192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29年回国,在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任教授。解放后,先后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协主席,曾任全国政协第五、六、七届副主席。钱学森,生于1911年,浙江杭州人,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8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郭永怀,生于1909年,卒于1968年,山东荣成人,应用数学与力学家,1935年北京大学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就读硕士,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7年回国后,历任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副院长,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实验基地乘飞机回北京汇报工作,飞机降落时发生坠毁事故,在失事现场,人们发现他和警卫员的遗体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是在飞机坠毁前用身体夹住了装有宝贵科研资料的公文包,在令人心碎的遗骸中居然完整无损地保住了资料。同年12月,国家内务部追认郭永怀为革命烈士。钱伟长和上述三位科学家,在科学、教育事业方面有着很亲近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十二年科技规划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秘书和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郑哲敏,在2006年4月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纪念十二年科技规划制定50周年座谈会上,回顾那一年参加力学科学规划的历史时说:力学学科以钱学森的技术科学思想(笔者注:也有学者称为工程科学思想)为核心,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服务,引导工程的发展。当时力学人才非常少,力学知识非常浅,与航空、航天需求形成巨大缺口。钱学森、钱伟长紧急筹办力学研究班,希望在短期内培养有工科背景的复合型力学人才。在十二年科技规划以后,第一个力学班于1957年2月开课,钱伟长、郭永怀亲自执教,第一批学生120人。同一时期,钱学森积极筹建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力学所以为国家服务、特别是为国防服务为目标,以技术科学为指导思想,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我国力学以技术科学思想为核心、力学工作者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钱伟长在1956年2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力学大会学术报告中,有着更详尽的阐述。时过29年以后,他在1985年山东省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讲话,再次阐述了上述思想。另据当年中科院秘书处负责人、力学所筹建者之一的朱兆祥回忆说:钱学森回国后,中科院副院长吴有训曾对他说:院里的意思是,趁钱学森回国之际,把力学研究所建立起来,可以以钱伟长在数学研究所建立的力学研究室为基础,再加一些研究人员。此事已经和钱伟长、周培源酝酿过,大家都赞成钱学森当所长、钱伟长任副所长。钱伟长于1953年在数学研究所内创立了力学研究室,力学研究所则建立于1956年1月。 从四大紧急措施的提出到力学所、自动化所的创建,为我国后来两弹一星的巨大成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钱伟长的贡献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大概是因为钱伟长在科学上取得的成功和快乐,都是从敢想、敢做开始的,所以他不但在科学问题上,而且在社会问题上也常常标新立异,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并因此在1957年以后遭受长达20年的误解和不公正的批判。 引文出处: http://news.qq.com/a/20100730/001280.htm
个人分类: 未分类|2150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伟长今晨在上海逝世,“三钱”永垂不朽
sheep021 2010-7-30 13:33
资料图片:钱伟长教授 新华网快讯 :记者从上海大学获悉,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钱伟长生于1912年。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 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钱伟长标准像 钱伟长标准像 钱老一路走好,三钱永垂不朽! 相关链接 钱伟长与钱学森 钱三强 被周恩来称为三钱_ 1956年制定规划了中国第一次12年科学规划,钱伟长与钱学森、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并被任命为清华大学副校长。 与钱学森等创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同时担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筹委会主任、波兰科学院院士。参加了波兰的力学会议、布鲁塞尔的国际力学会议。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早上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 男,汉族,浙江省杭州市人,中共党员。1911年出生,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他也是中国近代力学和系统工程 的奠基人之一。 1992年 6月28日:鸦片战争纪念日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逝世 1992年6月28日,被誉为 中国原子弹之父 的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新中国成立后,他从研制原子弹、氢弹,到中国整个高能物理科学的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1980年7月24日,钱三强在北京中南海以《科学技术发展的简况》为题讲课。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网友评论: 钱老一路走好!为你祝福!三钱都走了,中国科学界又少了一位大师!真希望中国现在的科学家多向老一辈学习,多做贡献! 三钱都走了,一个伟大时代的终结,可下个时代的开始在哪里? 中科院力学所的创始人就是前些天被强拆的那个所唉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又一钱族走了,老一辈的大师见别了,新时代的我只有践行他的精神,作风,工作好,生活好
个人分类: 天上牛人|991 次阅读|4 个评论
深痛悼念钱伟长教授
liushengyong 2010-7-30 13:23
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7月30日早晨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出生,江苏无锡人,中国力学家、应用数学家、 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耀华中 学名誉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 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个人分类: 真情故事|3314 次阅读|0 个评论
钱伟长先生逝世,哀悼
phd9992000 2010-7-30 13:22
http://news.sohu.com/20100730/n273878380.shtml 读过先生与叶开沅合著之《弹性力学》,受益良多。愿老先生安息! 江苏无锡,诗书家庭。中文历史,两个满分。成绩虽偏,能入清华。日酋事变,弃笔从戎。师从卡门,海外留学。 学术成就,人皆夸赞:弹性板壳,内禀理论。钱氏方程,经典里程。解救伦敦,免遭涂炭。中美交战,NO忠美国。 报效家邦,毅然回归。建国初期,功勋卓著。三钱之一,共享盛名。错划右派,研究不止。祖国需要,我的专业。 力学大师,电池内行。70高龄,上大校长。拆掉四墙,教育兴邦。不幸仙逝,涕零几行。道德文章,高山仰上。 伏惟尚飨!
2294 次阅读|2 个评论
鸡蛋壳的启示
热度 1 武际可 2010-6-13 14:30
个人分类: 科普|7476 次阅读|7 个评论
浅谈钱伟长老师及其师生恩仇
热度 4 Fangjinqin 2009-10-24 20:17
浅谈钱伟长老师及其师生恩仇 方锦清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我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 钱伟长教授是老师。虽然在美丽的清华园我看到他的身影,但是很遗憾没有聆听他的讲课的风彩。只听同学讲,他在课堂上不带讲稿能够滔滔不绝地有条不紊地讲,满堂生动而风趣。我真盼望有一天能够亲身体验和感受啊。听说,钱老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磨难。 严冬后的春天突然到来, " 四人帮 " 被粉碎了,大快人心,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的。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以万分的欢欣鼓舞的心情,迎来了多么喜庆的日子。 我盼望的 机会果然也来了, 1983 年 7 月我有幸参加了民盟中央在北京举办的多学科学术讲座,钱伟长教授主讲了“广义变分原理”。我与他有了面对面的接触和交谈,受益匪浅。下面是当时集体合影,我在最后排左边第二。 当时由于钱教授理论与实际结合,精辟讲解了他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广义变分原理”。会上与他讨论,也许因为他既是我的老师又是学长的缘故,我感到他比较平易近人,谈的很投机,收获很大.会后,我们还进行了通信联系和探讨.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我应用广义变分原理求解了复杂电磁流体方程组,发表了论文,并在我院研究生部和研究室分别进行了讲授和介绍,反映都很好。 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和力学论文集》 (1980 年 ) 和《钱伟长科学论文选集》 (1989 年 ) 的序言中,都曾写着: "' 四害 ' 已除,重新获得了科学工作的权利。欣逢 1978 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春风拂人,奋起之情油然而生。虽已年近七旬,还能为四化效力,感到无限幸福,我力图夺回久已逝去的良好岁月,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 这是钱先生的真心愿望和自我自白。 ? 根据报道, 在 1978-1990 年这 12 年间,他一直不遗余力地奔波在祖国大地上,除青海、西藏、台湾之外,从连云港到伊宁、从大庆到海南岛,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他到过约 160 个省、市、区、县,共讲了约 200 余场,听众共约 40 万人次。最僻远的地方是四川、甘肃交界处的南屏县;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昆明 (1980 年 1 月 ) ,设有 14 个分场,听众约有 3 万人。在乌鲁木齐的一次报告会上,曾有同志没分到入场券,竟翻墙而过,站在会场窗外听讲,还有许多人骑毛驴从很远的乡间赶来听讲,这都使钱伟长深受鼓舞。在作有关专题报告的活动中,他还和各地科技人员、教师、学生开了无数次座谈会,互相交流思想和经验教训。 ?? 在我参加的讲座上,除了学术上收获很大外,同时我也了解到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有一个在钱教授指导下已经成名的弟子,在钱教授蒙难(反右和文化大革命)时,竟然利用其职权,对他的恩师落井下石,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学术上,打击排除钱教授,特别是故意压制他的“广义变分原理”论文的发表,因为利用钱老师创立的广义变分方法,问题变得有规可循,非常简捷,以前依靠拼凑的方法显得相形见绌.钱先生对"弟子"的卑鄙的行径表示十分悲愤,给于充分的揭发和批判。老师一般都能以宽容的心对待学生,但是对于这样的一个一再不思悔改和恩将仇报的"弟子",钱教授不得不断绝了他们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必然的事情。我十分同情钱教授,并赞成他的理所当然的果断态度。对于社会上极个别“子系中山 狼,得志便猖狂” 的一类小人,决不能掉以轻心啊! 附录 : 网上简介钱伟长: 中国 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 院士, 上海大学 校长。中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六届、七届、八届和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民盟 中央副主席、名誉主席。 2008 年11 月15 日 ,经国务院侨办任命, 钱伟长院士 继任 暨南大学 董事会董事长。
个人分类: 杂谈评论|12061 次阅读|7 个评论
钱伟长论科研工具与问题
musicriver 2009-9-6 14:29
钱伟长论科研工具与问题 40 年前我认识几位老先生,其中包括我和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还有我的博士导师辛棋教授。他们两个人都给我讲过,做一番事情,我们用的工具要恰到好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是解决问题的屠夫,屠夫需要很好的刀,杀猪杀牛,一刀下去恰到好处立刻就死了,没有什么挣扎。这把刀不要超过需要,刚好就行了。还有一批人是专门做刀,整天在磨刀,是刀匠.刀匠是需要的,可是如果整天地欣赏,我这把刀磨得多好啊,而不去用就不好了。一个是著名数学家,一个是在科学上卓有成就的工程师,他们都反对科技工作者轻视实用,这个思想非常明确。换句话说, 不要作刀匠,要作屠夫 。我们非线性科学的发展,这句话也很关键。 希望大家能去找最好的刀,去杀最难的间题 。一刀下去正好,不要迷恋于不断改进刀。还有一种说法是发明电子计算机的冯诺依曼讲的,他讲得更明白,他说我们为了解决问题,必须从所有的方面来找解决间题的办法,去找出这个工具来解决间题。要捏着鼻子跳海,跳海很危险。因为不会游泳就会被淹死。所以要学会游泳,会在数学的海洋里寻找工具,可是一定要懂得找到了工具就算了,不要老待在里头,这个海太大,你一辈子也游不完。 摘自 钱伟长:谈谈非线性科学,199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9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