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改革开放40周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热度 3 duanlp 2019-2-14 17:15
博士毕业后,我曾从事了 16 年的科技信息工作,并担任了 15 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中国联系人,对传播与信息领域有较深地感悟,所以决定改革开放 40 周年系列文章的第七篇写传播与信息篇。 学龄前时,一直住在洛阳老城的外婆家。当时,外婆家门外的电线杆上装着个大喇叭,当时,外婆家里既没有收音机,更没有电视,也不订阅报刊,所有的信息来源都是来自这个大喇叭。每天早上、中午和傍晚的固定时段都会有广播,开头一句总是 “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 7 点整,洛阳市瀍河回族区人民广播站现在开始为您广播”。广播声音很大,呆在自家的院子里就能听得清清楚楚,内容有新闻、歌曲、评书联播等,我记得听得最多的内容是豫剧,一是常香玉的“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一是马金凤的“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咿咿呀呀,当时,听不清戏词,但是戏腔深深地印在我脑子里,长大后偶然看了这两出戏,才发现居然是听了上句,就知道是下句是什么。 1978 年上小学后,回到爸妈身边,家里有一台很大的电子管收音机,是当时家里唯一的一个家用电器,另外,爸爸常年订阅《参考消息》。当时,爸爸单位里在伊拉克施工的同事回国时,都会带电视回国,所以我们一群孩子们常常去这些人家去看电视,有时也会遇到闭门羹。到 1979 年时,爸爸就想尽一切办法,买了一台夏普黑白电视机, 1983 年,爸爸又买了双卡收音机,主要是让我们听英语磁带。自家有了电视、收音机和报纸,接触到信息丰富了,孩子们的视野也开阔了,虽然我在 17 岁之前都没有走出过洛阳城,但我还自认我的知识面还是比较广,思维比较灵活。高中住校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又回到了听广播的情况,学校有个电台,早中晚播放一些新闻和歌曲。每到周六晚上回家,我就在家里狂听英语磁带,狂补电视。 上大学后,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备一个带短波的调频收音机和一台单放机用于收听英语。自此,传播与信息,成为一件很自我的事情,想听什么,想了解什么,再也不用别人 Push 给我,我可以自主地选择听哪个台的节目或者是听哪盘英语或歌曲。在收音机的 BBC 英文台里,我第一时间听到了齐奥塞斯库被抓、美国出兵伊拉克、黛安娜王妃梦断巴黎,虽然地处中国,但保持了与世界的同步。 收音机和单放机一直伴随我近十年,直到互联网的兴起。 1996 年,我上研二时,一个计算机系的男博士生邀请到他的实验室去上网,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互联网,当时,学校里只有计算机系有互联网,我们化工系的电脑还没联网。 1998 年读博士时,在当时大多数网民还用 MODEM 上网时,我们的实验室和宿舍都有网线,网络已经很快,而且不限制出国端口。此时,学校图书馆已经采购了一些网络电子资源,可以在实验室通过图书馆网站直接查阅这些电子资源了。当时,我的师兄弟们都爱上 BBS ,我一直对 BBS 没兴趣,学校里的一些小道消息,都是我师弟们从 BBS 复制下来用 QQ 发给我,生怕我不知道。我的 QQ 号也是我师弟们帮我注册的, 1 字头的 8 位号,比他们的晚了一年,至今已经快 20 年了。 工作后,围绕着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对传播和信息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全民信息计划在成立最初时,即提出了一些有远见的优先领域,如信息促进发展(此条是武夷山老师提出的)、信息素养、信息伦理、信息获取权、网络空间多语言等,但当时,大家的关注点还是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鸿沟等问题,直到近年来,随着斯诺登事件以及恐怖主义在互联网的传播,全民信息计划开始关注互联网的全球治理等问题,并提出了 “ R.O.A.M ”四原则。我也应邀为中国日报中文网撰写了第一届至第三届乌镇世界互联网峰会的多篇评论文章,并被广泛转发。 从我自己而言,在使用互联网这二十年来,我从互联网上获取的收益远远大于我贡献给互联网的内容。 去年,我上过一期智库专家培训班,培训班的老师说过: “我党的基本方针是走群众路线,群众在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现在广大群众爱呆在网上, 如果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能在互联网平台上向民众简明扼要地传播自己的知识和观点,那也是工作做得好的一种表现。我就比较佩服科学网的几位知名博主,他们数年如一日地写着他们对专业知识、对时政、对人生的感悟,让我受益匪浅。近年来,我也逐步地加入到这支队伍里,利用业余时间,写一些博文,回馈给互联网的各位网友。同时,在写这些博文时,对我自己也是很好的提升,让我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会系统地、严谨地思考,并很快整理成文字。同时,还可以随时查看网友的留言和评论,与他们进行交流,获取更多的快乐和知识。(第七篇结束) 第 一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 学龄前 篇(上) 第二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 求学篇(上)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 求学篇(中) 第 四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 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 求学篇( 下 )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6116 次阅读|4 个评论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热度 1 duanlp 2019-2-4 12:30
又到了每年一度的春节回家探亲的时间,近几年来,我已经放弃了在网上抢高铁票,直接开车从北京回洛阳老家。北京到洛阳 800 公里,凌晨 5 点从北京出发,两个人换着开,中间不休息,下午 1 点钟就到洛阳了,还能赶上老母亲做的午饭。昨天凌晨从北京开车回洛阳,感慨颇多,决定今天写交通篇。 从记事起,交通方面,主要就是靠两条腿走。小时候,很少出门,偶尔跟着外婆出门去串亲戚,都是走着去。外婆生于民国六年,小时缠过半年足后,遇到民国开放之风传到古城洛阳,才被强制要求放了足,所以外婆有一双半大的 “解放脚”,走路很慢。每次出门,外婆走不了多远,都要停下来休息一下。好在洛阳老城很小,外婆的亲戚们住得都在几里地的范围内,一路上都是熟悉的老街坊,随便走到哪家门口,都可以坐在 门礅 上休息一下,顺便跟老街坊们聊会天。 遇到周日,爸妈会从郊区关林到城里来看我。关林到外婆家大约 13 公里,没有直达公共汽车,车次又少,所以爸妈都是骑自行车来看我。当时,自行车是稀缺品,需要用自行车券才能够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家只有一辆自行车,出门时,爸爸骑车,妈妈抱着妹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我跟姐姐坐在车大梁上。前年看到一张美国国家地理摄影师拍的中国 80 年代的照片,感觉要泪奔。最神奇的是照片中这对年轻夫妇的侧影和背景超像我爸妈。 三岁时,爸爸带我和姐姐坐火车去过一次郑州,还在二七纪念塔留影为证,但我太小,只对招待所有一点点记忆,对火车完全没有记忆。第二次坐火车,就已经是离开洛阳去杭州上大学了。当时从洛阳到杭州,没有直达车,要从上海中转,绿皮车,硬座,学生票,半价 12.5 元,共计 24 小时。当时,遇到放假与开学的高峰时期,车站会专门到大学里集中售票,并在一些车次预留出学生车厢,一群年轻人坐火车,吃吃零食,看会书,打几轮扑克,倒也没觉得有多辛苦。本科毕业工作的第一年,师父让我独自出差去北京查看专利文献,我第一次买了卧铺票,晚上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就到北京,好开心。早上到北京后,突然发现自己的脸红肿得像猪头,仔细一想,可能是卧铺上的枕头和被子不干净,皮肤过敏了。而后十几年,经常坐火车,也经历了几次火车提速,但整体还是觉得速度太慢。 2003 年去欧洲开会,乘坐了巴黎到布鲁塞尔的欧洲之星,速度高达 300 公里,太震撼了,心想什么时间中国能有这么快的列车。 2007 年 9 月,我在上海培训一周,其间专门去乘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体验了高达 430 公里 / 小时的速度,但全程只有 30 公里,当时就希望京沪之间开通这种速度的高铁。后来出国几年,等 2012 年回国后,中国高铁网络布局已经大体完成,速度已经超过欧洲之星,再也不用羡慕外国了。 由于是北方人,一直没有坐过船。 少时,读过 明代文学家张岱著的 《 夜航船》 ,很喜欢那种在夜晚的运河上,一群 文人学士 、 富商大贾 、 赴任的官员 、 投亲的百姓 , 各色人等应有尽有 ,在 缓慢的航行途中坐着无聊,闲谈消遣 , 谈话的内容包罗万象 的江南水乡特有的情调 。 大三时,跟同学们从杭州坐京杭运河的夜行船去苏州无锡玩,第一次坐船,坐票 6 元,开心得不了。当时,运河还承担着江浙一带重要的货运和客运功能,夜间的行船很多。我们几个少年,谈古论今, 一夜无眠,看着古运河上缓缓地前行的各种船,仿佛真是回到了一千年前。前天,专门问了杭州的同学,说这种客船早已经没有了,还保留了一些货运船。 坐飞机,于我而言,已经是 30 岁之后的事情了。博士毕业留京工作的第一年,我去桂林开会,第一次坐飞机。当时,是 12 月中旬,北京很冷,我穿着一件超长棉衣,到机场后把棉衣脱下来放在行李箱里托运了,只穿着一件短袖毛衣和小裙子在候机厅逛来逛去,与旁边的人都不是一个季节。等下了飞机,我这身着装就非常适合桂林暖和的温度,看到大家都在脱棉衣,我就觉得自己真英明。后来,因为从事国际合作工作,要经常坐 11 个小时以上的航班,至此,我才发现我有一个过人的本领。我在航班上特别能睡,一觉睡 10 个小时,航班起飞前我会告诉边上的人,请他转告空姐我中途不吃饭,然后就戴上眼罩静静地睡过去。 小时看外国电影里家家有小汽车,特羡慕人家能够平时开着车上班,周末开着车去郊外游玩,留京后,就考了驾照,买了第一辆车,但是一直不敢自己开车上路。直到在国外工作时,被逼无奈,才开始独自开车。回国后,鉴于北京拥堵的交通状况和紧张的停车位,已经很少开车,改坐公交上班。最近几年,遇到大假期,喜欢开车到北京周边省区去看看。每次出行时,都特别感慨中国的高速公路修得真好,去这些地方真方便。昨天从京回洛,刚进入河南界,看到一个测速提示,过了这个测速提示区,大约开了 500 米后,看到道路正前方的电子展示牌上写着“京 Q***08 车,您的时速已经达到 160Km/h ,请注意安全驾驶”。我当时在想,这条信息是什么时间的信息,正想着,突然看见这辆京 Q***08 从我的左侧车道突然变道开到我车前方,飞驰而过,我才明白这是一条即时信息,把刚刚测速区的信息直接反馈给车主,服务真贴心。但愿这位车主能看到这条提示,控制一下车速。 时值除夕,祝各位新春快乐。(第六篇结束) 第 一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学龄前 篇(上) 第二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第 四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 下 )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4679 次阅读|2 个评论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热度 6 duanlp 2019-1-27 17:32
我现在租住的房子的前任租客提出要把她留下来的旧家俱搬走,上个周末我都在把大衣柜、书桌、床头柜里的衣物书籍等清理出来堆在床上,等着她把家俱搬走后,我在网上下单购买新的家俱,等着新家俱到来。在这过程中,家里乱七八糟,严重地影响了我的生活与情绪,病倒两天。算起来,从小到现在,记不清搬过多少次家了,对居住的问题是最有感触。所以,决定写一写居住。 我六岁之前住在外婆家。外婆家的那条街位于洛阳东侧护城河外侧,严格意义是城外。我小时,洛阳城墙已经拆除,城河已经干涸,但还没有填平,成为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在这条深沟的东西两侧被依次向内部打满了窑洞,窑洞外面圈上简易的院墙,住进了早年间涌进洛阳城讨生活的人,这条深沟被称为城河街。外婆家虽然住在城河外侧的平地上,但是按照早年洛阳的风俗,大院里也藏着一处深深的地坑窑。所谓地坑窑是指在平地上挖一个四四方方的深坑,在深坑的一侧向内部打出窑洞来,在深坑的另一侧开凿出台阶,供人上下。这个地坑里并排有四孔窑洞,外公有四个兄弟,一人一孔。四兄弟们早已经分家了,地面上的院子就一分为四,临街一侧都盖上了房子,因此从大街上是看不出来院子里有地坑窑洞的。地坑窑洞的入口处位于二外公家,大人们不允许我们小孩子平时单独下去玩,但是允许暑假时我们一群表兄妹们一起在窑洞里午休,窑洞里面真的是很荫凉。每当这时,我们这一群孩子们都穿上长袖衣服,拿上小被子和凉席,一起到窑洞里从中午呆到下午,或睡觉或打牌,没有大人的打扰,甚是自在开心。窑头以上的另一侧地面在解放后被一家工厂圈走,到八十年代中期这家工厂花了一些钱,买走了地坑及四孔窑洞,填平后,建了一栋家属楼,至此,我们就再也没有自己的天然空调房了。 虽然有自己的大院子,有地坑窑,院子里种的有皂角树和泡桐树,很接地气,但是生活的舒适度确实不高,院子里没有自来水,家家备有大水缸,需要从街上的一个公共水站买水挑回家用,因此,家里用水极为节约。院子里没有厕所,需要在街头使用公共厕所,每天早上公共厕所外面排满人。洛阳地处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冬季基本不采暖。冬天时,外婆带着我和姐姐搬到一个带灶台的朝南的房间里,做饭就在这个用煤的灶台上,不做饭时,灶台的灶眼是封着的,有一点点余热。北方的灶台比较大,外婆就在灶台上放一个小板凳,让我坐在灶台上取暖,我能一动不动地坐一上午。天气暖和后,就不舍得用煤做饭了,就在外面的厨房用柴火和锯末做饭。后来,我把坐灶台的事讲给老公听,他一直觉得我能在灶台上坐得住超神奇。 到 2000 年之后,外婆家的那条街和城河街的小院子都被拆,统一建成整齐的居民小区,原住民都搬进了这些居民小区。 按照洛阳风俗,出嫁的姑娘春节只能回婆家过年,不能在娘家过年,所以每年春节时,我爸妈都要把我和姐姐接到我爷爷奶奶家过年。其实,外婆家和奶奶家离得很近,也就二公里,走路 20 分钟左右。奶奶家在西大街,相当于北京的大栅栏,两条街的位置和功能都很相似,是老城的核心,家家户户在解放前都是做小生意的,前店后宅式院落民居。解放后,前面的门面房都被收走归公了,不属于个人了。奶奶家的院子是窄长型,两侧各建五六间厢房,只有很小的天井,采光不好,每次春节回去住,都觉得特别阴冷。 上小学后,跟着父母到郊区关林的石油系统的家属院住了八年。这时住的是筒子楼,一梯六户,楼梯左右两侧各三户,每户有独立的小厨房,三户共用一个卫生间和一个走廊。我家住在走廊最里的一套房子,有大小两个房间,共计约 30 平米,另外两套房子都只有一个约 18 平米的单间。我们姐妹三人共用小房间,每天晚上我和姐姐在一张书桌上写作业,书桌下面的空间用来储存大米和面粉,我的裤子上经常粘上面粉。大间是爸妈的卧室兼餐厅兼客厅。爸爸当时总是说,我家能够住上两个房间的房子,是因为有三个孩子,单位按人口分房子,孩子多占了便宜。石油系统当时有一些福利,包括冬季供暖气、提供罐装液化气,大院边上有单位的浴室,洗澡也比在外婆家去公共浴室方便多了。 我初中毕业那年,随着石油系统分为中石化和中石油,我爸妈的单位被分到中石化,我家也只好搬到更偏远的洛阳石化的家属区。这个家属区位于一个叫李屯的小村子,周边都是山,离龙门和关林各五公里。李屯家属区的房子已经是现代格局的独立单元房,按照爸妈当时的职称给分了连着的一套半房子,共计两个厨房,两个卫生间、三个卧室,家里一下子宽敞起来,我们姐妹都有了独立的书桌和书柜。因为有了独立的卫生间,所以 1986 年,家里就安装了燃气热水器,不用再去公共浴室洗澡了,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惜,我当时已经上高中住校了,只有周末和假期回家住住。高三时,爸妈单位在城里买了一大片地,自建了两个家属区,我家又搬到了这个家属区,这次是三室一厅的标准住宅了。爸妈在这套房子里基本上一直住到我博士毕业,其间,姐姐结婚,我和妹妹一直在外上大学,很少回家住。往日里热热闹闹的房子里,大多数时间只有爸妈两人了。 博士毕业留京后,我和先生在我单位的半地下室住了一年半。这套半地下室里的南屋是单位给一个老职工的补差房,她只在客厅里放了一个大冰柜,储存一些食物,平时她并不来用,我和先生住在 12 平米左右的北屋。有厨房,可以做饭,但是我实在不爱做饭,好在这房子就是单位边上,离单位食堂近,于是我们一日三餐都在食堂解决,只是偶尔在周末做一次。爸妈中间来北京看我一次,看到我住在半地下室,妈妈心疼地哭了,说让我花点钱,出去租一间好房子住,怕半地下室的潮气影响我身体健康。但当时,我跟先生两人都觉得把租房的钱省下来,尽早攒够首付去买房子更重要。 2002 年底,我去桂林参加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会议,会议上各部委从事国际合作的人员,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地聊着高大上的话题,其间一个大哥问我住在哪里,我很不好意思地说“住在单位的半地下室。”大哥微微一笑,淡定地说:“来北京的人,谁没住过半地下室?” 好在只住了一年半的半地下室,就攒够了首付的钱,买了个精装的尾房直接入住了。但是等到 儿子出生后落户口时,才知道这套房子不是学区房,于是就开始找学区房的房源。磨磨蹭蹭地找一年多,突然发现房价开始暴涨,赶紧在单位附近像抢白菜一样抢了一个九年制学校的 40 平米学区房,把儿子的户口落户在上面,心里才踏实。等到儿子上小学时,这个学区户口就有了大用,直接进入小学。但是房子太小,老人们跟我们住一起帮着带孩子,住不下,只好在学校边上租了一套三居,从此,又开始了漫长地租房住的生活。(第五篇结束) 第 一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学龄前 篇(上) 第二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第 四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 下 )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8417 次阅读|9 个评论
第四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下)
热度 5 duanlp 2019-1-12 14:43
按语: 2018年底,我决定写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第一篇为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学龄前篇 ( 2018年12月23日),第二篇为 一 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 2018年12年30日),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 2019年1月5日) 。 这 系列 文章 受到科学网好友的支持,现奉上第四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 下 )( 2019年1月 12 日 ) 。 1989 年 9 月 12 日到浙大报 到 ,开始了四年的本科学习。进入大学的第一感觉是大学真大,学生多、校园大、教学楼大、宿舍楼大、图书馆大、食堂大、操场大,虽不像是刘姥姥进大观园,但也是很震撼了。 杭州的美丽风景与千年古风孕育出浙大的从容与大气。一入校,学校就安排我们集中观看讲述浙大在抗日战争时期一路西迁到贵州这段历史的电影《流亡大学》,并回答两个问题: “ 一是为什么来浙大?二是毕业后,你将做什么? ” 江浙的教育水平一直领先于全国,杭州和浙大的氛围吸引了许多最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因此,我有幸与良师益友们共处四年,无论在学业上,还是在三观的形成上,都让我终身受益。浙大校训为 “ 求是创新 ” , “ 求是 ” 是老校长竺可桢早年提出的, “ 创新 ” 是我入学前不久路甬祥校长新添加 的 ,这四字也成为我的人生准则。 因为是石化子弟,所以就在爸爸的建议下选了化学工程专业,班里 30 个人,其中 25 个男生, 5 个女生,据传当时浙大整体男女生比例大约是 6:1 。女生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会被老师和同学关爱,但是在学习上,还得依靠自己努力,谁也帮不了你。记忆中最忙碌的一年就是大三,一下子开了五门专业大课 “ 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 ” 、 “ 反应工程 ” 、 “ 化工热力学 ” 、 “ 化工机械 ” 、 “ 化工自动化 ” ,门门是硬课,课时长、作业多、课程难度大,而且 “ 化工传递与单元操作 ” 、 “ 反应工程 ” 每周 还 有实验课。浙大那时 对 所有实验课要求都特别严,课前要在专用实验课用纸上写预习报告,设计好实验方案和数据记录表,实验老师同意后,方可上实验台。做完实验后要做实验报告,其中涉及好多数据计算,当时计算机还没有广泛地用来做数据处理和图形处理,全部要依靠各种类型的坐标纸和计算器的回归功能来处理数据,都是耗时耗脑的活 儿 。一周下来,紧紧张张地能把这些大课的作业和实验报告做完,就是奇迹。实验课是按组进行,大学四年里的分组是按学号分,五人一组,每个组里分一个女生,第六组全是男生。在衢化和镇海石化实习时,也是按这个分组进行活动安排。因此,四年下来,相比其它同学,同组同学会有更多的共同记忆和故事。 我读大学的四年,是中国改革开放进展很快的几年。从 1989 年开始,中国在部分大学试行收学费的制度,我成为了新中国第一届交学费的大学生,一年 200 元,大约是我两个月生活费。我入大学时,在食堂吃饭要使用粮票,每月定量是男生 36 斤,女生 35 斤。到月底时,有些饭量大的男生会缺粮票,就会找女生要一点粮票。到大三时,粮票取消。我入学时,大学毕业生是包分配的,等我毕业前,已经改为双向选择,毕业生可以自己找工作单位。 本科毕业后我大部分同学都到了石油或化工单位,我回洛阳工作了两年后,到地处西安的西北大学上硕士。西安与洛阳在历史上很长时间是中国的西都和东都,人文和城市建制很类似,我呆得很自在。在西大读硕士时,比在浙大读本科轻松一些,同时,随着年纪地增长,学会了自学和思考,对科研逐步有了兴趣,硕士毕业后考到清华读博士。 清华对我而言,是神殿一样的存在。从小到大,我从没有想过能到清华去读书,所以在清华读博士的三年半里,一直是日三省吾身,诚惶诚恐。我博士班里共 20 人,其中 15 名是直博,包括我在内的 5 名普博,就我一个女生,课题组也就我一个女生和一个年纪相仿的女老师。直博是指本科毕业直接读博士的学生,普博是硕士毕业后读博士的,所以直博一般比普博小三岁以上,直博是单纯善良的人精一群,把我们几个普博叫做大哥大姐。读着读着,我基本忘记自己是女生了,每天就是实验室、宿舍、食堂,除了导师和师兄弟们,几乎见不到外人,很少出校门。这期间,段三已经在北京工作,周末时,段三经常到校园里来看我,请我吃顿好饭或者是带我出去买件衣服。在清华期间,听了各个学科的大量的高水平讲座,包括杨振宁、张光斗、张拔、金涌、成思危等,大大地提升了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水平。 做为唯一的女弟子,小女子生性愚钝,未学得导师们的半成功力,好不容易读到快毕业了,找工作时,碰得灰头土脸。试着找了几个化工类的专业机构,都很婉转地说不需要我这个专业,其中有个单位最扯,我上午去谈时,说不需要我这个专业,等下午我同门硕士生师弟去谈时,就说这个专业太需要,当即签约。幸好,在校园春招时,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两位女干部看上眼,拉 住 我投了简历,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给了我 offer 。 2001 年 6 月左右,我忽然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叫武夷山的老师打来的,问我什么时间毕业,我说要年底了。他说不管我什么时间毕业,只要我去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报到,就去找他,到他的部门工作。我上网一查才知道,武夷山除了是福建名山之外,还是顶顶大名的科技情报专家,想到今后能到他手下工作,算是安慰了一下我因将远离呆了 30 年的石化圈而倍感失落的小心肝儿。 2001 年 12 月底,博士毕业,近 22 年的求学经历结束,开始了科技情报的工作。 But ,什么是科技情报呢?心里还是略有小期待。 (第四篇结束) 第 一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学龄前 篇(上) 第二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第 四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 下 )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2792 次阅读|13 个评论
第三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热度 3 duanlp 2019-1-5 10:41
按语:2018年底,我决定写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第一篇为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学龄前篇 ( 2018年12月23日) ,第二篇为 一 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2018年12年30日),这两篇文章被推为精选后,累积阅读量达到8800,获得40个推荐。为感谢各位科学网好友的支持,现奉上第三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2019年1月5日) 1986年 9 月 1 日,我进入洛一高,开始高中阶段紧张而又生动活泼的生活。洛一高成立于 1904 年,是所百年名校,位于洛阳市 瀍河回族区 爽明街夹马营。传说 赵匡胤 出生在夹马营,出生时火光冲天,这条街也被称为“火街”,解放前还有一座火神庙,但我在小时,已经拆了。我的大姑姥姥嫁到火街,小时候逢年过节,外婆会带我到处串亲戚,到过火街大姑姥姥家,但没进入洛一高的大门。 洛一高一直是全体学生都住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当时,面向城市招生的学校,全部学生都住校的情况在全国都极为罕见。每天早上 5 点半起床铃催命一般地响起来, 5 点 50 分开始集中晨跑, 6 点 20 左右进教室上一节早自习,而后是 20 分钟早餐时间, 7 点半时就开始第一节。下午两节正式课,然后是课外活动时间,可以去操场运动、可以在校园溜达,可以回寝室休息,当然,也有人在教室学习。 5 点半左右开晚饭,六点半开始在教室里上晚自习。十点钟下晚自习, 10 点半宿舍熄灯就寝。现在看来,能把这份时间表不打折扣地执行三年,也是对体力和毅力的严峻考验。 洛阳是三千年古都,人杰地灵,自古重视文化和教育,才子辈出。解放后, “一五” 期间 ,国家在洛阳布局了十大重点工程和企业,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船舶工业等领域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从全国各地来支援洛阳建设,也为洛阳带了宝贵的智力资源,他们的子女成为洛一高的主要生源,成为我的同学。同时,做为全国人口第一的大省且没有自己优质大学的省份,河南的高中生面临的高考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好在少年不知愁之味,当时也没想过这些问题,除了学习,还能跟同学们聊聊开心的小事,使使小性子,发点小脾气。 洛一高在教学上,为我们配置了最好的老师,但在学习方法上,主要还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据我们高中同宿舍的几个闺蜜回忆,除了考试阶段,平时我们的各科作业并不多,大量的自习时间是用来自己看书做题。当时,洛阳市面上的课外参考书和习题并不多,也没有网购,很多好的参考书和习题只有到北京和上海才有。我特别羡慕谁的父母到北京和上海出差买了几本上好的参考书和习题回来。若能找他们借到这些书,趁着他们不用的时间,赶紧在自己的习题本上抄一些好题和复习重点,是好开心的事。学校安排所有的任课老师在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时间在自己所带的班级之间巡班。在自习期间,若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或难题,通常是首选在自己坐位周边找某科学得好的同学讨论一下,若解决不了,可能去离坐位远一点的地方找学霸们请教,也可以等任课老师巡班时找老师请教。当老师来着我们的课桌边,弯着腰小声地给我们一对一讲解这些难点,通常会吸引边上几个学生围过来一起听。班里当时的学霸有两个,都是男生, L 学霸来自我们石化系统, Y 学霸来自航天系统。悲催的是,我爸跟 L 的爸爸是大学毕业同一年分到石化系统的,我妈跟 Y 的爸爸早年曾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过,每次考试之后,我爸妈都会问我他俩考多少分,这让我无言以对。记得我问过 L 一个重物自由下落的问题,他很真诚地对我说“这需要用到微积分。”从此,不再问他学术问题。 L 学霸的钢笔字很好,高二的语文老师陈老先生问 L 会不会写毛笔字,他说不会,然后他利用一个寒假期间练了练毛笔字,开学后,就拿了全校书法大赛的大奖。遇到这种同学,心灵的伤害得多大。 当时,洛一高大约共有 1500 名学生,全体住校对食堂和宿舍提出很大的挑战。学校里只有一个食堂,每到饭点,学生们拿着自己的饭盆快步冲向食堂,排在各窗口等着打饭。整体而言,当时的饭菜是管饱不管好,大锅熬白菜和土豆以及馒头是主打,米饭在当时是稀缺品,只有排在最前面的一些人,才能打到米饭,我是老洛阳人,本身不爱吃米饭,倒也无所谓。我们总抱怨学校伙食差,学校也有办法治我们。有一年,学校组织各班团支部书记到洛阳下辖的孟津县一高去交流,并带回来了他们的粗粮馍馍,放在食堂边上的展示栏里,供我们参观。当时学校没有澡堂,只有每周六晚上回家时可以洗澡,所以我们每周日晚上返校时,都是干净漂亮的好孩子,待到每周六回家前,个个都是蓬头垢面的脏孩子,不忍直视。 洛一高对体育很重视,除了强制每天晨跑外,对体育成绩要求也极高。最神奇的是,居然真有一些牛人是学习也好体育也好。我这种体育一直在及格边缘的人很郁闷,只能苦练,体育老师魏老师特别专注我,天天盯着我晨跑认不认真。刚入校时,我 800 米的成绩是 4 分 30 秒,大约是百分制的 45 分,经过一年多晨跑,达到了 3 分 30 秒, 75 分。但短跑和跳远一直没有大长进。高中时的晨跑让我养成了慢跑的习惯和良好的体质,在此后的大学和硕博士期间,我也经常长跑,只不过改为夜跑,决不再早起。 高中三年由于是全体住校,只有周六晚上在家住一晚上,其余时间都是在学校,不用再向爸妈请示吃什么、穿什么、学什么、跟谁玩,一切都在靠自己管自己,这对于才 14 岁的我们是一项终身自律能力的锻炼。当时,我同一初中考到洛一高的两位同学,因不适应洛一高的这种生活,转学走了。 三年一转眼就过去了,高考最后一门考完之后,老师们和家长们站在学校门外迎接我们。爸妈见到我之后,问我整体考得如何,我说除了语文之外,其它都不错。边上我的数学老师李老师看到后,问 “你俩来这里看谁?”原来,李老师是我爸妈在洛一高时的数学老师,李老师生气地说:“你俩口可真存得住气,闺女在我教的班里呆了二年,都不来跟我打个招呼。”然后认真地说我不如我妈年轻时好看,这针扎得我一楞楞的。 拿到浙大的通知后,爸爸带我去城里看爷爷。爷爷当时已经瘫痪在床九年了,见到我后,极其高兴地说: “杭州是好地方,你爸爸六岁时,我就带他去过杭州”。 1989 年 9 月 11 日,我与洛一高另外三个考入浙大的同学一起坐着火车硬座,高高兴兴地去杭州上学去了,美丽的西湖在等我。(第三篇结束) 第 一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学龄前 篇(上) 第二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第 四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 下 )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369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第二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热度 10 duanlp 2018-12-30 11:04
1978 年 9 月 1 日,我高高兴兴地背上小书包走进小学一年级的教室。同时,姐姐也从外婆家边上的小学转回到我的小学校,上三年级。妈妈给我和姐姐缝制了同款小书包,用得是一款黄棕黑三色格子布,现在想想,花纹有点像芭宝莉的经典花纹。当时,最流行的书包是绿色的军用挎包,简称军挎,高年级男生背着军挎,拽拽的样子。 我上的小学叫 “石油部一公司子弟一校”,位于洛阳郊区关林,生源绝大多数是石油部一公司的子弟,分住在两个家属院里,也有少部分学生是学校一墙之隔的洛阳八中的子弟。小学部的老师有一些应该是家属工,教学水平一般,但对学生很关爱,跟学生们的父母也都很熟悉,有什么好事坏事,都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家长。后来看倪萍演的《美丽的大脚》里面的“千里召召”那个桥段,我会心一笑。好在,那会也不讲究教学质量,也没有课外补习班,每家都有好几个孩子,父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大,没有太多精力来管孩子学习,学生的成绩好坏主要取决于自己。我的成绩那时永远是全班第一之类,绝不让父母操心我的学习。 记得那时,我每天就是白天上上课,下午放学后,几个同学聚集在某个同学家一起写作业,然后一起跳皮筋,打沙包。有时,不跟同学一起写作业,就自己在家写作业,写完作业后,就窝在家里看课外书。妈妈总嫌我在家窝着看书,对眼睛和身体不好,总是催我下楼找同学们一起玩玩。 上小学后,我悲哀地发现,我有两门课天生短板,一门是音乐,一门是体育,是我一生的梦魇。音乐上,我听不出音高,几乎没有一首歌能唱准。体育上,跑不快,跳不远。我的音乐和体育课的成绩几乎总是在及格与不及格的边缘挣扎,每次都是一遍遍地找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去补考,从小学找到大学毕业,以诚意感动老师,给我一个及格。长大后,看到音乐好的人和体育好的人,我是由衷地羡慕。我上小学四年级时,妹妹进入我同校的一年级。妹妹刚入学没两周,音乐老师,一个姓匡的小老太太,极优雅,极严厉,就欣喜地发现段三能唱歌,就果断地让段三当她们班的领歌委员,每天早上上课前领着全班唱歌。匡老师当时还对我说: “为什么妹妹那么小,就会唱歌,你怎么不会呢?”这倒是真话,段三在幼儿园时,五岁就参加全单位的文艺演出,穿着小白裙子代表幼儿园小朋友独唱过一首歌,工会干部当时还给她拍了两张照片,一直保存在家里。 石油系统的子弟学校,因为地处郊区,系统封闭,城里的好老师都不愿意去,导致师资一般,但是在硬件设施上,却绝对的超前。我上到小学三年时,学校里的黑板就全部换成了墨绿色的毛玻璃黑板,写上粉笔字后,字体均匀,不会像木黑板一样出现镜面反射,坐在最边上的同学也能看清黑板上的字体。桌子换成了上翻盖的单人课桌,带有锁鼻,可以带把小锁把自己的东西锁起来。椅子从方凳子换成了木制的靠背椅,一天课下来,不累。 我上四年级时,姐姐上六年级,当时小学是五年制,实际上是初一。开学没几天,爸爸妈妈告诉我们,姐姐转学到城里了,不再跟我们一个学校。我很不理解,就问爸妈为什么要让姐姐到城里上学,每天一大早就得起床去赶班车,晚上很晚才能到家,多辛苦。爸妈说城里的那个学校是重点中学,教学质量好,同学学习成绩好,姐姐到那里,才能学得更好。我当时心里一琢磨,我到初中时,可能也得走此路了。 果然,轻松的小学生活很快结束。一上初中,我就被爸妈给转到城里的 39 中,又跟姐姐同校,姐姐上初三,我上初一。 39 中在洛阳西工区,离市政府一里地,全市各路学习好的孩子们都集中在这个学校。从那时,我开始见识学霸,幼小的心灵开始被碾压,在各种碾与被碾中艰难地成长。 从郊区关林到 39 中,大约 8 公里。当时,同一单位里有十几个子弟到城里上初中,所以派有班车早晚到城里接送这些孩子们。那时的条件简陋,班车由一辆解放牌卡车改造成的,车厢上加了一个绿色的铁皮棚子,焊上了两排长条板凳,被我初中男同学们称为囚车。那时,脸皮薄,有时我从班车上下来时,会被同学看到,就觉得特别不好意思。 上初中后,除每天要早起坐班车外,更不适应地是老师突然变得很严格,不像我小学时的老师那么和蔼可亲了。我初一时的班主任叫程振锁,是特级数学教师,除了对数学要求严格之外,还对英语要求极严,每天早读课,他都挨个检查同学们的英语课文背诵。他检查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要熟练,每篇课文要一气背出来,中间不能有任何磕磕绊绊。为此,我每天早上在班车上,都要把头一天背好的英语课文在心里默背几遍,到校后,就可以在程老师面前一遍通过。这让我养成了背英语课文的习惯,所有学过的英语课文都能背诵下来,巅峰时刻是研一时,新概念第四册全部 90 篇文章都能背诵下来。为了让我们学好英语,当时爸爸花四百元买了一个双卡录音机,个头很大,放在家里书桌上,每天回家后,可以听一些英语课文的磁带,这笔钱在当时是一笔巨款,不亚于现在买一辆汽车。 但是好景不长,只过了一个学期,程老师调到 33 中学当校长了,我们班成了没人管的班级,学风日渐散漫,由好几个老师带过临时班主任。到初二时,学校分了重点班,我们班的一小半同学到了郑聪稳老师带的重点班。郑老师既严厉又慈祥。到了初三,由于面临中考,下午放学后,老师们都会额外给我们补一些课,导致我经常无法赶上班车回家。若是坐公交车,没有直达车,中间要换车,车次也少,大约花要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家。为此,郑老师专门在学校给我找了个宿舍,让我跟一个老师的女儿住在一起,遇到补课时,晚上可以住校,不用在路上浪费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后来中考时,我们那一级,果然创造了 39 中的好成绩,当时,有 70 多人进入洛阳市的唯一一所河南省重点中学 - 洛一高,成为洛一高的第一大生源学校。 1986 年 9 月 1 日,我进入洛一高上高中。洛一高是我爸、我妈、我姨、我、我妹、我妹夫的共同高中母校,离我小时生活过的外婆家很近,走路约 15 分钟路程。在此期间的求学感受且听下周分解。 (第二篇结束) 第 一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 学龄前 篇(上) 第二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上) 第三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中) 第 四 篇: 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求学篇( 下 ) 第五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居住篇 第六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交通篇 第七篇:一个女科技工作者眼中的改革开放 40周年系列文章之一-传播与信息篇
7433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