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流浪地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怎样用“三个一”解读流浪地球?
热度 7 yliu73 2019-6-19 10:06
收到科普讲座邀请是端午节的时候,离正式报告还很早。这个题目很吸引人。科普大咖讲座。之前在单位有同事称我为科普大咖时,我还有些抵触。在单位以外有人这么称呼好像开始有些高兴,觉得自己的科普讲座受到了肯定。听讲座的对象是“科学小记者”。从这个名称来看这次的讲座对象应该是有一些科学基础的学生。他们应该已经掌握一些基本天文学知识,比如我最常给小学生讲的八大行星的个头大小,冥王星为什么被开除之类的话题。我需要增加一些稍微有点深度的内容,然后和电影流浪地球相结合。我把报告的名字定为流浪地球与航天,周五的时候还在准备报告的 PPT ,晚上睡觉还想着该怎么组织语言。 报告的日子说来就来,一大早我就来到了科学报社的报告厅。报告厅里有几个先来的科学小记者,从身材来看大概是一二年级的学生。 我登时开始就当心这次的报告内容会不会太深奥,他们是不是能听懂。 报告一开始我的顾虑就被打消了。小朋友们很清楚地知道太阳系八大行星,最大个的是木星,最小个的是水星等等。我当然不能讲这些,就从流浪地球开始讲起。 地球要去流浪说明什么? 地球现在处在太阳的宜居带中,温度适宜,适合生命生存,还孕育出了像人类这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可是如果从天文学的尺度来讲,太阳也是有寿命的,地球自然不用说。如果地球环境变化不适合人类居住了怎么办?人类寻找新的家园只是时间问题。而航天的终极目标就是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让人类从单一星球生物扩展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我把航天和航海进行了比较。今天的航天和十六世纪的航海一样,都是高技术的代表,又都有着极大的风险,当然也可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当年在航海竞赛中获胜的国家都成为了一代霸主。不过今天的航天技术离发现适合人类居住的“新大陆” 还很远,我们也就能抵达几个“无人居住的荒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探索,发展新的航天技术,这也带来了相当大的风险。 流浪地球本身可以理解成一个以航天为背景的灾难片。在航天历史上,任务失败也导致了不少航天员献出了生命。我详细介绍了第一次登上空间站的三位俄罗斯宇航员在返回地面时因为飞船减压阀提前打开而窒息死亡,还介绍了挑战者号爆炸牺牲的七名宇航员。随后我列举了美国 1958 到 1960 探月的历史,那一段时间美国连续进行了九次探月,只有一次成功的,失败的理由各不相同。不知道怎么,看到这一组数据的时候我居然有一种悲壮的感觉,就像看到一队冒着炮火冲锋的战士前仆后继的场景。正是有了这些失败的铺垫,人类才最终实现了阿波罗登月的壮举。相比之下,我国的探月工程要顺利很多。 我们希望提高成功的概率,我们在历史中寻找。谁提出了可以给地球装上发动机让地球离开太阳系的?他就是有着航天之父之称的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 齐老幼年丧母,加上听力不好,还不得不辍学回家。他的童年很难说是幸福的。不过他通过在图书馆自学, 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为日后他研究火箭理论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齐老在 18 世纪晚期到 19 世纪初提出了火箭理论,可是当时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根本没有可能造出火箭。可以想见齐老当时郁闷的心情,所以只能通过写科幻小说的方式来排解内心的忧郁。齐老的科幻小说写得更像是科学报告,后世的科学家们常常拿来作为技术参考。关于齐老的其他事迹可以参考我写的航天日纪念文章“ 谁在 100 年前就预言了航天 ?” 如果我们真的跟着地球一起去流浪,我们能看到什么? 我们会穿过危险的小行星带。小行星带分布的小行星对流浪地球的安全构成非常大的威胁,导演需要拯救地球的故事,不如从小行星撞地球开始。经过木星时我们会看到木星不大显眼的环和木星上的极光,当然我们需要做好辐射防护,木星附近的辐射比地球附近强太多了。 经过土星时我们可能看到土星的卫星,其中有一个卫星上经常爆发出巨大的喷泉,喷出的物质汇入土星环中。 土星有一些形状奇特的卫星,有一个浑身布满了陨石坑,看起来就像一只马蜂窝。越过土星,我们的地球继续向前,也许会看到躺着转的天王星,还有蓝色的海王星。一路流浪,虽然有各种艰辛,但是也可以看到一些宇宙中难得的奇观。 最后我用三个一来总结我的报告,一项伟业,一位天才和一路风景。 这次活动的新闻链接: 中科院专家带领科学小记者学航天、识动物
10349 次阅读|22 个评论
谈谈《流浪地球》背后缺失的科学常识和职业精神
热度 1 fpe 2019-2-26 10:55
谈谈《流浪地球》背后缺失的科学常识和职业精神 《流浪地球》热映,给我们一场视觉的盛宴,然而透过那 30 年前进入中国的 3D 电影技术和脑洞大开的科技梗,《流浪地球》最缺乏的是职业精神,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韩朵朵的职业是什么?学生,学生逃课,算学生么? 刘启的职业是什么?机械师,机械师偷车开,算修理工么? 韩子昂的任务是什么?驾驶员,驾驶员搞贿赂,能搞好么? 刘 培强 的任务是什么?作为宇航员需要完成任务,完成了么? 抢险救援队的任务是什么?把火石送到杭州,可是送到了么? 《流浪地球》最大的梗是所谓的氢气大爆炸,且不谈其中大量的没头没脑的想法,各种各样的反智的观念(比如以色列科学家认为氢气大爆炸不可行,啥也不懂的机械师居然比专家还要聪明,典型的“知识越多越反动”),关键是对氢气大爆炸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偏差。也就是说,作为科幻电影,其中的消防常识是经不起推敲的。 1. 氢气爆炸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都可以发生的,而是存在可燃性范围; 2. 氢气爆炸所需要的点火能量极低,比静电还要低上 2~3 个数量级,所以木星表面不缺乏点火源,到达木星表明的氧气等不到点火早已发生燃烧反应了,根本不需要外来的点火源; 3. 爆炸冲击波在真空中的衰减是非常厉害的,总能量按照距离的 -3 次方进行衰减,等爆炸冲击波到达地球,早已微澜不惊; 4. 氢气的燃烧反应是无色无味的,如果氢气发生反应,你看不到火焰,所以对付氢气燃烧的最简单灭火办法是等氢气烧光,而不是贸然进入火场灭火。没有红外成像仪,你根本看不到氢气火焰在哪里。 5. 当木星和地球靠近时,你怎么知道木星只吸取氧气,不抽取氮气?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主要停留在地球表面,地球外大气层主要是氮气,所以才会发生拉萨的氧气含量不足,连火灾都无法发生的局面。如果你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算是小学生的《自然》没有学好,回去重新上小学比较好。 老实说,我害怕看中国的英雄故事,因为编剧不懂人性,胡编乱造,只知道按照社会流行道德观念来处理英雄情结,一定要让英雄牺牲,才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给人的间接感觉是,这样的英雄太冲动、太愚蠢、太白痴、不懂技术、只会蛮干。人类早已进入文明社会,我们的道德英雄还只会为他人牺牲,以命换命,慷慨就义。这种人丢了职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的脸面,应该尽早把他们从应急救援队伍中清除出去。你既然是搞应急救援的,理论上要比他人强很多,才能干好应急救援任务。可是我们的队伍不仅理论水平不高,而且道德水平太高,结果就是拼命丑化矮化弱化消防队伍的经验和技能。 2014 年发行的电影《救火英雄》,结局也是一个气体爆炸的自杀性场面,里面对爆炸的处理太无知、太浅薄,让人感到很可笑、很无奈,让人感到我国的消防队员太傻冒、太无知、太无能。你们搞电影的,天天贬损我们干消防应急的,不是中国消防的敌人么? 《流浪地球》的导演不到 40 岁,刚毕业没几年,所以选用的角色都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技能越少越勇敢,知识越多越反动,学问越多越没用。所以中国科学搞不好,跟我国主流社会文化过于重视年轻人的勇敢,看不起中年人的积累有很大关系。如果 19 岁的年轻人能够拯救地球,那么全世界的中年人都在干嘛?让这些年轻人折腾,这个社会不是更加光明伟大了么?这种电影背后宣扬的某些思想,是反智的,是违背科学规律的,所以挑起了很大的争议。不错,本片迎合了我国观众的知识水平低的现实,但以弱智对弱智,本身就不是值得夸耀的一件事。
个人分类: 消防析灾|142 次阅读|2 个评论
从一篇博文看中国科幻市场的现状: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而道远
热度 1 shenzhenabel 2019-2-24 18:23
最近从科学网上看到同济大学一位教授发表的博文,名为“电影《流浪地球》里的科学常识错误”,评论电影《流浪地球》的科学谬误,洋洋洒洒列了20条。原文见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6847-1161270.html。说实话,整篇文章谬误很多,如果这篇文章不是名校教授发表的话,我是不会有什么感慨的,毕竟电影里面涉及到的一些科学概念超出普通高中物理的范畴,但作为一个名校的教授还不能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就比较悲哀了。当时在其博客下写了一段评语,但没料到被删除了,那就转发到这里吧,感兴趣的网友 还可以补充。 这篇博文,谬误不少,简单的列举一二: 1、 问题4 ,关于火石的讨论,电影里面设计是有科学依据的。重核离子发动机的启动,应该需要极高的温度,就像核聚变弹需要核裂变弹引爆一样。按我的理解火石应该是类似一个微型可控聚变弹的东东,是一个非常精密的玩意,打上几枪,当然就有可能失效。 2、问题7,关于使宇宙飞船停止自转的方式,显然不会用类似汽车刹车片的方式制动。太空中采用喷气制动是一个常识。电影里面也有喷气制动的场景,可能没有注意到而已。 3、问题14,关于地球大气被木星吸走的现象,当地球处于刚体洛希极限附近时,是一定会发生的。因为气体的强度是很低的,最容易被潮汐力撕裂,也是最先被木星吸引的物质(即流体洛希极限大于刚体洛希极限的原因)。具体见这个链接中的数学模拟过程。https://tech.sina.com.cn/d/s/2019-02-08/doc-ihrfqzka4293279.shtml 4、问题20,关于需要把地球上0.05%质量的物质喷走,才能把地球加速到0.05%的光速的问题。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对于已经掌握重核聚变能的人类来说,在漫长的几百年加速过程中,从太空中俘获小行天体或在附近天体上采集物质补充燃料,根本就不是问题。 5、其他还有的谬误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说的是《流浪地球》既然是硬科幻电影,当然会注重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刘慈欣本人也是电影的科学顾问,如果不是剧情发展需要,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科学谬误,里面有很多科学概念的内容,如太阳氦闪、引力弹弓、重核聚变、洛希极限等无法在电影里面一一做科普,感兴趣的话,花点时间查查百度应该不难搞懂。
2987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流浪地球》谈起,议论一下关于科幻那点事儿
热度 2 cherrylu1960 2019-2-19 13:33
正月十五,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雪,早上京城的天显得阴沉沉的,不知道能不能见到十五的太阳,还有那超级大月亮。不免心情有些压抑。还好,临近中午,天空放晴,心中便又充满了希望。 庆幸生活在太阳时代。地球正常转动,太阳不会发飙,我们能感受到日出日落的动人节律,当然,我也喜欢生活在四季分明的地方,能感受花开花落的美好。 一切的美好,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未来,也许是非常遥远的未来,这一切都将被打破,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地球早晚会被毁灭,人类也将面临灭绝,至于届时人类将如何应对,不是我等现在想考虑的事情。 但在科幻人的笔下,摄影机下,我们这个星球不知道已经被“毁灭”多少次了,人类的对策也是五花八门。 有关宇宙有关地球的科幻灾难片,一向比较吸引人的眼球,所谓负面的东西比那些歌颂美好的东西更能打动人,理由也许是,人们需要忧患意识。 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受到宗教的影响,也受到生活环境的熏陶。如果是我,宁愿平静接受随地球一起毁灭,成为宇宙中的一颗尘埃,也不愿意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一生跟随地球在宇宙中流浪,有生之年看不到任何希望。我所接受的价值观,应该是敬畏自然,尊重宇宙运行的固有规律,不要轻易打破宇宙的平衡。 但俺也晓得,人类的求生存本能也是不会轻易湮灭的。 这大概是我在年初三的时候,在苏北看了《流浪地球》之后的第一感受。在被影片的特技制作,展现的超级宏大场面所震撼的同时,也为影片中所展现的悲惨地球以及地球人地狱般的生存场面所触动。 其实,在大刘的原著中并不是这样的。电影的改编力度相当大啊。 刘慈欣的中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只有两万多字,昨晚花了几十分钟在微信读书上看了,很喜欢,小说的描述没那么令人压抑,那时的地球人也没有那么惨。作者以主人公生存的年代为时间轴,描述了地球人为了躲避太阳爆发带来的毁灭性灾难,采用行星发动机等手段,带着地球远离太阳,飞向新的、适于围绕其生存的恒星——比邻星的几个阶段:刹车阶段,逃逸阶段,流浪阶段。原著一共四个章节,大刘在第三章特意加了“叛乱”这一章,揭示了制造“流浪地球”这一切“阴谋“的“地球派”们被唾弃,被判死刑的场面。然而,一切已经无可挽回 ...... 满目疮痍,惨不忍睹的地球还值得人类留恋吗? 看了电影 , 也看了原著 , 都是好作品。影片所获得的几十亿的票房也说明了问题。 我不想 , 也没有能力对其中涉及科学性的东西做任何评价 , 专家们对其中违反科学规律的批评相信都是对的 , 国外的哪个科幻大片不是充满了 BUG 和胡言乱语? 这部影片掀起的围绕一些科学知识点的讨论 , 对科学传播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作为科幻作品,也许并不需要对科学性负责,这会附加很多的限制,很难出吸引公众眼球的作品。 科学永远是小众的,公众看电影首先是满足娱乐,很少有人琢磨其中的科学合理性,太累了。就像大刘自己说的“公众更想看到冒险、爱情、正义、正义、感情”这些东西。“不该把科幻这个概念定得太死板,科幻就是要跳出条条框框”。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科幻这个东西。 在科普的圈子混了几十年,难免不关注科幻这个也带“科”字的东西。关于科幻到底姓“科”还是姓“文”,也一直在争论中,不会有结论。我的认识其实也一直也在变化。 上世纪 90 年代,科普热,也带动了科幻热,我们出版社也出了不少科幻作品,起先最深刻的感受是鱼龙混杂。曾经对其不削一顾。到现在还保留着 20 多年前出版的杜渐的《基因再造计划》《女娲王国探秘》,还有星河、杨鹏的科幻作品等,其实很多是没什么科学内容,只是以某个杜撰的“科学事件”为大背景,类似侦探、悬疑小说的性质。中国科幻刚起步时,其实很多也是类似舶来品。 许多写科幻的并不是理工科出身,像杜渐、杨鹏都是学中文的,文笔没的说,作品也很好。你如何要求文学家对科幻作品中的科学性负责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创作出有人看的“科幻作品”。这些作者想象力丰富,能写出我们这些写科普的一辈子也憋不出的科幻小说。其实我是很佩服他们的。 当然,写科幻的也有不小理工科出身的,如星河、刘慈欣。大科学家也写科幻,如两院院士潘家铮(见过一次),晚年还在进行科幻创作。在我们出版社出过名为《偷脑的贼》的短篇系列,我很喜欢,跟宋公子借了,看完了原想赖着不还,留作纪念,结果还是被要了回去,后来再想找也费点劲,作罢。 潘院士的作品算是比较硬的科幻,如通过大胆想象,预测人类破环环境等的严重后果。当然,从涉及的科学点来说,远远超出了他的专业范围,因此,也难免有人对其说三道四,对其作品中的科学性 BUG 进行针砭。大人物嘛,总是更多人关注,也必然要承受更多反面的批评。如今,潘院士已离开我们,但他作为科学家对中国科幻事业的贡献,我们不应忘记。 至于国外的科幻电影,也是看了无数,说他们是披着科幻外衣的灾难片也好,悬幻片、魔幻片也好,都不那么重要。反正定义是人下的,人和人的看法不同,喜好不同,还是要让市场说话。不过多涉及政治的评论也是自由的。 如果一部“科幻作品”能打动我们的心,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引发我们哲学思考,它就是成功的。 我喜欢科幻,一直在关注中。崇拜阿西莫夫等科幻大家,大刘的《三体》等作品我都有,也读过一些。关于科幻,不只是这点事,有很多事,有我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少,但不管怎样,我们对于科幻这样一个东西,应该抱有更宽容的态度。 祝贺《流浪地球》科幻大片的成功,也期待中国能有更多引发人们思考、更加震撼人心的科幻佳作。 技术不是问题,发挥无边的想象力才是关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28 次阅读|4 个评论
当《流浪地球》的浪漫遇上硬科学物理-抛出整个地壳也不够
热度 12 yuedongxiao 2019-2-15 09:33
《流浪地球》中人类利用核聚变能量推动地球,目标是使地球速度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五,以便能在2500多年内达到比邻星星。科学网的许鹏老师提出了一个质疑,那就是要达到这个速度,地球需要喷射出的质量超过了5公里的地壳厚度。但是中山大学的李淼老师提出了异议,他在就《流浪地球》接受南方日报的采访时说:“还有人吐糟说要把地球加速到光速的0.5%,就算把地球上的石头跟水都用光也无法满足,这个也是不对的,这是他的计算方式有问题,喷射的等离子体的速度远远低于光速就可以达到这个程度。” 从动量守恒,即使不做任何详细计算,要使地球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五,显然的得至少喷射出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五。但既然这个显然的问题竟然发生了分歧,我们不妨认真的计算一下。毕竟,物理是一门精确数学化的科学。 《流浪地球》通过喷射使地球加速基本原理与火箭是一样的。由于是利用地球上的燃料,地球损失的质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喷射出去的物质的质量,二是转换为能量的质量,后者可以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计算。 首先,如果喷射速度远低于光速,那么需要喷射出去的质量将会远远大于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五。在这个情况下,由于地球与喷射物的速度均远低于光速,牛顿力学就可以了。设地球初始质量为 M_0, 抛出的物质速度为 u,抛出物质质量为 m,地球最终速度为 v, 质量为 M_f。根据动量守恒,我们有: $M_f \\ v = m \\ u$ 根据质量守恒, 我们有:$M_f +m = M_0$。 因此,$( M_0 - m) \\ v = m \\ u$。由此得到:$m = \\frac{v}{v+u } M_0$ 。 《流浪地球》中地球最终速度为 v= 0.5% 倍光速,如果 喷射速度 u 为 光速的 4.5%,那么 m = 0.5/(0.5+4.5) M_0 。也就是说,地球必须喷射出10% 的质量。我们知道,整个地壳的质量只是地球的 0.42%。因此,如果喷射速度远低于光速,那么喷射掉整个地壳都无法使地球到达光速的千分之五。提高喷射速度可以减少地球需要抛出的质量,但是速度有个极限--那就是光速。 如果喷射速度接近光速,得用相对论了,但地球损失的质量同样也是 v / u 的比例。这是因为 相对论动量等于相对论质量乘以速度。根据动量守恒,喷射物质的相对论动量为地球质量 M 乘以 v, 我们可以计算出喷射物质的相对论质量约为 M v / u 。而地球损失的质量包括喷射物质的相对论质量,因此在喷射接近光速时,不经详细计算,我们也知道地球损失质量为 M v / u 。u最大为逼近光速。具体到《流浪地球》,要使地球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五,它必须损失至少 千分之五的质量,整个地壳都得抛掉还不够,浪漫的流浪只剩下个活生生的炼狱。 如果不信上面的粗略分析,基于相对论的具体计算如下。下面 M_f , m 均为静止质量, 为简化公式,我们使用自然单位 c =1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自然单位,可以在遇到速度的地方除以光速) 动量守恒: $\\frac{M_f\\v}{\\sqrt{1-v^2}} = \\frac{m\\ u}{\\sqrt{1-u^2}} $ 能量守恒 : $\\frac{M_f }{\\sqrt{1-v^2}} + \\frac{m }{\\sqrt{1-u^2}} = M_0$ 上面方程组消去左边第一项,我们得到 $\\frac{mv} {\\sqrt{1-u^2}}+ \\frac{mu}{\\sqrt{1-u^2}} = M_0 v $ 因此, $m = M_0 \\sqrt{1-u^2}\\ \\frac{v}{v+u}$ $\\frac{M_f\\ v}{\\sqrt{1-v^2}} = M_0 \\frac{vu}{v+u}$ $\\Delta M = M_0 -M_f = (1-\\frac{\\sqrt{1-v^2}\\ u}{v+u} )\\ M_0 = \\frac{v+(1-\\sqrt{1-v^2}) \\ u}{v+u} M_0$ 上面是精确结果。忽略 v^2 项 ,得到地球的质量损失为 $ \\Delta M = \\frac{v}{v+u} \\ M_0 $ 这个结果在 v^2 近似度下与牛顿力学的结果相同。对于 v = 0.5%,u =~ 1, 非相对论与相对论计算流浪地球质量损失的差别只有 几十万分之一,喷射出的地球质量为 0.005/(1+0.005) =~ 0.5% (地球质量)。相对论计算的结果再次表明,流浪地球至少得喷射掉全部地壳的质量,再加上部分地幔的质量,才能向比邻星奔去。问题是,整个地壳都没了,人呆哪呢?裸露的地幔能生活吗?地球还能叫地球么? 但上面还只是一个理想的质能转换。但质量转换为能量是有个转换率的,除非是正反物质湮灭。在《流浪地球》中提到的是重核聚变方式,用石头、土壤作为燃料。不要听重核聚变就以为越重越厉害,中国人胆子大。较重的元素聚变成较重的元素时能够释放的能量只有质量的约千分之一。相对而言,轻核如氢聚合成氦,能够将千分之七左右的质量转换成为能量。换言之,7吨石头聚变能够释放的能量才相当于1吨氢聚变。当聚变到铁56的时候,进一步聚变需要消耗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 聚变就不能有效继续了 。这是因为,核子之间的强相互作用是短距离作用,只有相邻的核子能够作用,因此,原子核的核聚合能正比于核子数量;但是电排斥力是远程的,原子核中质子间的电磁排斥能正比于质子数的平方。原子核到了一定大小,静电排斥力越来越大,超过核子聚合能。这就是元素周期表到一定原子量就中断了的原因。这些应该属于科学常识了。 总之,重核聚变能释放的能量只有“燃料”质量的千分之一。由于我们需要的能量是地球质量的千分之五,千分之五乘以1000等于五。这意味着,我们需要5倍地球的石头进行重核聚变才有足够的能量使地球走上浪漫的旅途。你就是把整个地球聚变成一个大铁球也是不够流浪用的。 教训:当物理直觉不能给人正确的答案时,就应该老老实实地进行计算。 (旅行之中,暂写到这,我会再就木星吸去地球空气问题写一篇计算性科普)
个人分类: 物理|13551 次阅读|16 个评论
讨论《流浪地球》里的bug (下)国产科幻的起航
rasin 2019-2-13 13:03
昨天去看了《流浪地球》,回到家就跑题吐槽了六年前的一个搞笑电影《厨子戏子痞子》。今天补上《流浪地球》的影评,时间有限,只能简短地写。 个人感觉这部电影整体上还是非常不错的,立意新颖,场面宏大,细节到位,情节紧凑,视频的剪辑、叙事方式上也可圈可点,我在观影的时候也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东方明珠、重卡调头的时候)。特别是道具、特效制作,十分用心和精良(请参阅各种数据),已经在向好莱坞致敬了。总体,可以打8分吧(要知道在这之前的国产和科幻沾边的电影,在科学性上没有过5分的),点个赞。 作为一个以“开启中国科幻元年”作为宣传口号的电影,目前网上关于《流浪地球》的讨论热火朝天,我想,引起大家对于我们周围世界运行规律的好奇心,引导观众以科学的态度进行思辨,激发观众的想象力(至少比意淫如何在一个月内花掉10亿RMB更有意义),这已经标志了这个电影的成功,国产科幻电影今后一定会越走越好。当然,我们表达了支持国产科幻片的态度,前进的路还是要电影人自己走。 科幻作品可以在基础假设上天马行空,但是不能与现有常识(对于硬科幻,应该服从公认的科学知识体系)相冲突。考虑到网上的讨论已经足够多了,我这里只给出我的几点疑惑或推理,仅以初高中的知识为基础。没有阅读原著,所以是否合理可能还有争议,仅当吐槽,大家轻点批。 1、行星发动机 行星发动机依靠喷射物资,形成反向推动力,大家应注意,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能量的问题,能量可以借助核聚变产生(仍需消耗物质质量),重点在于喷射物的速度。考虑到相对论效应,应该是喷射速度越高,喷射物的质量就会增加,形成的推力越大。 如果按照常规火箭的喷射速度,行星发动机估计需要消耗地球一半的物质(仅喷射)才能加速到光速的1%。 如果是按照粒子加速器的喷射速度,达到接近光速,应该不需要喷射多少物质(相对于整个地球来说),仅消耗物质质量以转化为能量。 2、火石 火石是行星发动机的燃料,而这里我们可以把火石理解为行星发动机的心脏,否则,用枪是不可能把燃料打坏的。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一半的行星发动机被破坏了,电影暗示的原因是木星的引力导致地壳结构的变化造成的,而这是无法仅仅靠补充火石就能修复的。 更诡异的是,这些火石要从济南运到赤道附近的苏拉威西?为什么火石不是就近存放、运输?为什么没有备品? 主人公一开始离开北京的原因是什么?火石的运输要用汽车?如果飞机不能使用,为什么不用气垫船?或者火箭? 3、引力弹弓 电影中,地球借助木星引力这一“引力弹弓”实现转向和加速。 依据初中的物理常识,靠近木星利用了多少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逃离木星引力场的时候,就要消耗多少推动力或惯性动能。似乎,利用行星的引力只能改变地球的航向,不能要达到加速度的目的。 但实际上,木星不是静止的,如果地球的速度远低于木星,那么,利用木星的引力及其自身的位移,经过精巧设计,在靠近木星的过程中,就利用引力实现了地球的加速,由于木星的公转运动位移,这一加速是大于一开始木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势能的。而逃离时,只需要克服木星的引力就可以了(相对于木星公转的速度,逃离木星(木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所需要的能量较低)。这样就可以实现引力弹弓了。 4、点燃 氧气、氢气混合物的爆炸产生的推力够不够,这个需要精确的计算,不再讨论。可是氧气、氢气的点燃应该是个简单的过程,即使木星上的闪电处的氧气太稀薄,无法点燃,那应该用激光就可以达到的,快、准、狠。实在不行,空间站上的小飞船自动导航上去也可以实现。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还要男主的爸爸刘培强白白牺牲? 另外,即使是可燃气体混合物,点燃、爆炸的过程也是热量、压力传递的过程,理论上气态物质压力传递速度要低于固态物质(等同于该物质的声波速度),但在高压下,我们假设气体燃烧及压力的传播的速度是刚体传播,低于10千米每秒。当时地木之间距离是7万千米,假设爆炸发生在木星红斑的末端,距地球也在4万千米以上,冲击波传递下来需要3000秒以上才能到达,电影中只用了大约十分钟到达,似乎快了点。 5、各国救援人员过来帮的什么忙?仅仅是和挤地铁一样搞人海战术吗?难道附近没有可以利用的重卡汽车? 关于《流浪地球》的不足,除了科幻假设的合理性,我只提一点:在拍摄手法上,《流浪地球》采用了很多手持摄影的风格,所以整部电影就感觉十分紧张,感觉受到了某种压力似的,节奏放松的地方有点少。这样故事进展就很局促,层次感不强。 更多精彩的讨论,大家还是关注专业人士的硬评论甚至模拟吧。
4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讨论《流浪地球》里的bug (上)6年前我们的电影水平
热度 1 rasin 2019-2-13 00:08
2013年暑假的时候,无意间点开了《厨子、戏子、痞子》这个电影看了一遍。尽管也算是爱国题材,但是这个电影bug之多,实在是匪夷所思,只能当搞笑片。 从那之后的几年的《化学信息学》或者《药物设计导论》课上,我就都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罗列其中违反常识的地方。以下是学生们发现的部分BUG(忽略剧情、人物性格、行为和能力不合理的地方,就当是搞笑了): 关于霍乱: 1、霍乱弧菌的传播途径是食物、水,不通过呼吸道传播,无需面具。 2、霍乱弧菌的培养液没有颜色,不是蓝色,不会挥发,也没有腐蚀性。 3、霍乱的表现是呕吐和腹泻,不是咳嗽,更不会皮肤溃烂。(不过咳嗽在国产剧中就是“我生病了”的意思,要是能吐血,就是“我有了绝症”orz ) 关于历史: 4、1952年中国才有简体字,抗战时期不应该有简体字。 5、(科学史)河豚毒素的结构到20世纪50年代才确定下来,所以电影中的结构式出生早了。 关于物理: 6、电影中的光学显微镜好像达到了电子显微镜的效果,甚至出现了三维效果。 显微镜应该从低倍往高倍调节,片中直接用高倍物镜。 7、天文望远镜对于50米以内的物体极难成像。 8、干冰存放的病菌原液应该是固态的,更不能用手握持。 关于生物: 9、河豚不是观赏鱼类,除非这是人物性格设定的结果。 10、电影中用鹦鹉当信鸽用,难道鹦鹉担心在战乱中失业,改行了。 11、电影中疫苗、抗体、药物的概念弄的乱七八糟的,混淆了。 如果说几个大学生找的是疫苗,那应该是灭活的细菌,不应该有分子式。 如果说是抗体,抗体是不能合成的,除非科技发达,而且钱实在实在太多。(不知道现在人工合成多肽最多可以有多少个氨基酸) 电影里又给分子式,又给结构式,好像是小分子药物,可电影里一直不停地疫苗、抗体的喊。 难道科学术语多了,就是科幻片? 12、片中的实验室好像没有细菌培养环境。 ******************************* 当然,在《化学信息学》和《药物设计导论》课程上,我们关心的是化学信息和药物相关的知识点: 关于药物: 13、药物都是有给药方式的,静脉注射的药物,你口服通常是没有效果的。想想糖尿病人每天注射胰岛素的痛苦吧。电影中的两处给药: a、日本专家提出蝾螈毒素可能有用,痞子表示河豚毒素同蝾螈毒素的结构很像,可一试,痞子直接拿过一整个河豚肝就一口吞了下去,吞了下去,不计算一下剂量吗?不提取一下么? b、几个大学生获得了疫苗(并大量生产)之后,用柳絮做媒介,控制了全城的疫情。多么浪漫和富有想象力啊! 14、电影中的药物研发简直太容易了,痞子一个人直接担当了从临床前到一期、二期、三期的药物试验。 关于化学: 15、电影中用了球形冷凝管,这个装置通常下方进冷水,上方出热水,冷凝管中的易挥发气体以获取液态产物或者回流,而电影中,直接将不明液体从上口倒进去了,不知道要冷凝什么。 16、载玻片和玻璃棒的用法不对。算了,这两个就不强求了吧。 17、“抗体的元素表有了”,真是不知所云。 8-) 抗体的元素组成一般也就是CHONSP吧?或者再加点金属离子吧?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纪念门捷列夫这个最早的“化学信息学家”150年前提出了元素周期表。 18、电影中,用分子式传达分子的结构信息是错误的,应该用分子结构式,链接表或者WLN(1954年提出)、SMILES(1987年提出)等线性表达式。 19、电影中将分子式写成了C 11 H 17 N 30 8 ,我想这个分子如果能合成出来一定意义非凡,一能代替三聚氰胺加到奶粉里,二能代替TNT当炸药。 这个电影中的梗已经用了多年了,打算2019年上课改用《我不是药神》。 今天去盘了《流浪地球》,看得出来国产电影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本来计划用以上文字做引子,写写《流浪地球》里可能的BUG。没想到写多、跑题了。明天再写吧。 看在我们搞笑都这样认真的份上,多点科研基金吧!
4712 次阅读|2 个评论
《流浪地球》给我的启发
热度 2 Taylorwang 2019-2-12 08:06
作为从事自然科学研究与工程化应用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了解到有一部好评如潮的国产科幻电影,肯定激起我强烈地观看欲望。手机上,网上也有朋友推荐网址,在网上看。但作为 3D 大片,要获得震撼效果,当然应该去影院观看。 2009 年美国科幻大片《阿凡达》在全国上演,适逢国内大导演张艺谋拍摄,且由国内当红影星主演的《三枪拍案惊奇》同时上演,比较这二部电影,让我感到无限的失望。当时在电影领域,中国与美国的顶级导演的科学素养不知道差了有多远。甚至悲观地觉得以国内高等教育的文理分科,搞文学艺术的人,几乎在高中就不学物理与化学,恐怕国内很难拍出象《阿凡达》这样的科幻大片。转眼十年过去了,终于我国的导演在国内也能拍出国内观众一片叫好的科幻大片。 看了《流浪地球》,感觉这电影的制作手段与方法,与好莱坞的科幻灾难大片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但不同的是导演与编剧是中国人,主要演员也是中国人,故事的主旋律亦有所不同。当然,作为科幻电影,它不完全是科普作品,并不能要求它的科学原理完全正确。另外,由于商业电影有票房要求,故要制造一些有冲突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观众,从而创造更高的票房。现在看来,导演的目标达到了。 我没有看过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原著,据说电影更改了原小说 80% 的内容。小说的科学原理应该更严谨一些,科普意义更强一些。而电影则故事化多一点,对于宇宙飞船来讲,宇航员的心理素质要求是极高的,难以想象在控制室中用酒精点火这样的事发生,因为那样做,无疑于带领宇宙飞船上所有人员集体自杀。但若完全写实,拍成科普教材,在零下 80 多度,且大量空气被木星吸走的地表,大家都只能穿着笨拙的类似于宇航服来表演,那还有什么美感与情节呢?除了少数“宇航迷”喜欢,还有多少人被吸引到电影院去观看呢? 《流浪地球》与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最大不同在于,好莱坞大片往往会显示个人英雄主义,男主角是一个大英雄,最后,不仅要克服各种艰难险阻,终于在最后一刻完成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还能抱着美人归。而这部大片,则加进了中华文化的元素,男主角具有家国情怀,男主角更爱家庭,为了地球的集体利益,宁可牺牲自己。 我也感觉到 《流浪地球》 的一些情节,有点似曾相识。科学网岳东晓的博文做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 《流浪地球》一段与美国 1968 年的大片《 2001 A Space Odyssey 》关键情节几乎雷同。《 2001 A 》电影中也是在木星附近,两名宇航员觉得计算机叛变,决定关闭机器,但计算机察觉,在他们出舱时杀死其中一人,另一人则费力爬到计算机核心,拔出插卡,计算机被关闭后,发现它原来在执行一 项 秘密使命。在 1984 年的续集 《 2010 第一次接触》中,木星发生核聚变反应成为第二个太阳,强大的爆炸冲击着飞船。《流浪》几乎照抄、挪用了这些情节。 我分析《流浪地球》应该也请了好莱坞的特效团队,或原来在这些特效团队工作过,自己又拉一帮人马新组建了团队。这帮人马,以前做过类似题材的好莱坞的大片,或者学习原来已成功的好莱坞大片的优点,很自然地,轻车熟路,就会套用原来做的那些思路与方法。 从科幻电影,推及到其它,这十年来,在不少领域,中美的差距正在快速减少。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娱乐业,只要找到投资,有情怀,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互联网及资讯业的发展,使专业协作加工,变得越来越容易。如造汽车,只要舍得花钱,都可以采用国际招标采购,购买到全世界最优质的零部件,再将采购的优质零部件组装起来;或寻找专业的代加工企业,如苹果公司找富士康代加工苹果手机,这也是国产智能手机遍地开花,国产电动汽车在国内能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拍电影,可能也会有类似的操作,构思好,花大钱,请全世界最优秀的团队,分部,分块制作。如特效,如电影音乐等等。这部《流浪地球》也许就是一个开端,它可能开启了一个时代,类似的大片将会如雨后春笋般陆续出现,好莱坞独霸天下的好日子也难以为继了。 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化,我们如何适应这扁平化的时代?作为一个以应用技术开发为主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在某个细分领域,做精,做强,甚至做到世界一流,这样,当其它单位或个人要完成他们宏大的产品,或计划时,就会选用各块最优的零部件或模块。这个零部件若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很小,也一定会有它的存在和应用价值,就好象《流浪地球》的导演找到优秀的特效团队。
10255 次阅读|5 个评论
《流浪地球》的科普
热度 13 yuedongxiao 2019-2-10 14:32
我算得上是个科幻迷,尤其喜欢星际旅行之类的科幻。前天看完《流浪地球》之后,觉得应该做个科普。《流浪》电影的主要情节是,在不久的未来,科学家发现太阳已经出现异常,很快会膨胀吞没地球。为此,人类制造安装了大量用核聚变为动力的喷射发动机,计划把地球推出太阳系。其中一个步骤是在木星处进行一次反弹加速,以逃离太阳系。但由于某些误差,地球向木星借力反弹时离木星太近,只有7万多公里,如果距离再近地球会在木星的引潮力下土崩瓦解。地球人启动全部发动机反喷也无法改变这一结局。地球的大气也正被木星吸去。此时,电影中一个一看就不喜欢读书的少年突发奇想:木星上主要是氢气,地球大气有氧气,如果点个火,木星氢气与地球氧气反应生成水而爆炸,就可以把地球推开了不是(注一)。这少年的爸爸是一个飞船上的宇航员,听了儿子的高招,毅然违抗机器指令带着30万吨燃料的飞船朝木星撞去。电影里结果当然是成功了。老爹的壮烈牺牲加上儿子的“智慧”,拯救了全人类及其家园。 看完电影之后在电视里看到这部电影编导的采访,说希望这个电影能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热情。这个想法倒是不错。我也就奉献一下所学的中学物理,科普一下。 第一个问题,借木星反弹加速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像是朝着开过来的汽车扔一个皮球反弹。假设皮球速度是每秒5米,汽车速度为每秒10米,那么反弹回来的皮速度是多少呢? 这个问题从汽车角度看很容易算出来。从汽车上看,汽车自己没动,皮球以15米/秒的速度朝汽车飞来,皮球撞在汽车上然后弹性反弹回去,相对汽车离开的速度也是15米/秒。但从地面看来,皮球的速度应该皮球相对于汽车的速度加上汽车的速度,因此是 15+10=25 ( 米/秒)。类似的,如果一个物体朝木星迎面飞去,然后绕半圈返回,那么它的速度会增加,这个增加量是木星速度的两倍。 木星的速度是多少呢?我们知道阳光从太阳到地球需要 8分20秒(500秒),从这个我们可以算出地日距离。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地球速度约为(圆周长/除以一年):500 x 3 x 10^5 * 2 * 3.14/ (365*24*3600) = 29.87 (km/s)。 木星到太阳的距离约为地日距离的5.2 倍。根据牛顿万有引力的平方反比率,以及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关系,我们有 $ \\frac{v^2}{r} = GM_{s} \\frac{1}{r^2}$,因此行星的速度与距离的平方根成反比。因此,木星的速度为:$29.87/\\sqrt{5.2} \\approx 13.1$ (km/s)。通过木星反弹,我们可以获得 26.2 公里每秒的速度增加。这个速度在木星轨道处足以挣脱太阳引力,出走太阳系了。 《流浪》电影中提到洛熙极限(ROCHE limit),说如果地球离木星距离小于这个数值,就会被木星引潮力撕裂。这是怎么回事呢?所谓引潮力就是不同距离上引力的差。当地球靠近木星时,面朝木星处受到木星引力大,而地球中心处受到木星引力小,这个差就是引潮力。当这个引潮力大于地心引力时,地面上的东西靠地心引力就无法呆在地球上了,地球也就开始碎裂。根据这个条件,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个洛熙极限是多少。 引潮力等于地心引力方程是: $GM_j \\left = GM_e \\frac{1}{r^2}$ 左边是木星引潮力,右边是地表的地心重力; M_j 是木星质量,M_e 是地球质量,r 为 地球半径,d 即为 洛熙极限。顺便在计算机上算下。 $M_j/M_e \\left = \\frac{1}{r^2}\\\\ \\frac{1}{d^2 - 2dr +r^2} - \\frac{1}{d^2} = \\frac{M_e}{M_j}\\frac{1}{r^2}\\\\ \\frac{1}{d^2 (1-2r/d + r^2/d^2)} - \\frac{1}{d^2} = \\frac{M_e}{M_j}\\frac{1}{r^2}\\\\ \\frac{1}{d^2}( 1+ 2r/d) -\\frac{1}{d^2} = \\frac{M_e}{M_j}\\frac{1}{r^2}\\\\ 2r/d^3 = \\frac{M_e}{M_j}\\frac{1}{r^2}\\\\ d = r ( 2 M_j/Me)^{1/3} $ 上面的推导中假定了 d 远大于 r。可见,洛熙极限是 地球半径乘以 木星地球质量比二倍的立方根。木星质量为地球的318倍,因此,木星 Roche 极限距离约为 地球半径的 8.6 倍 (2 x 318 的立方根),地球半径约 6400 公里,相应的 洛熙极限约 5万5千公里。如果地球距离木星小于这个数值,地球自身引力 无法把地球抱成一团,就会散架成为一块块的石头了。 《流浪》中出现地球大气被木星吸去的现象,这是可能的。虽然大气跟着地球一起在木星引力下自由落体运动,但是木星引力使面对木星一面的地面物体更容易逃逸出地球,空气中的速度较大的分子就有可能飞出地球而飞向木星。下面我描述一下接下来的基本物理过程。 当地球离木星足够近时,地球大气顶层速度较高的空气分子可能逃逸出地球,向木星坠落。地球空气分子的速度大概多大呢?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3/2 KT,由此可以在根据动能公式计算速度。但不经过计算,我们也可以知道个大概,空气分子平均速度比声音的速度稍高一些,后者是300米每秒左右,所以空气分子的平均速度也就500米每秒左右。其中那些速度较高的分子最先逃逸出地球, 地球上剩下的空气分子就是速度低的,空气也就会越来越冷。那些逃逸出去的分子 在木星的引力下加速下落,到达木星表面时速度会达到每秒钟数十公里。这么快的空气分子射入木星大气,其动能转化为热能,高速氧气分子有足够的能量引发与木星大气里的氢分子的化学反应,将后者氧化而生成水。这跟人造卫星在地球大气层坠落会烧毁是一个道理。因此,射入木星的地球氧气分子立刻就会消耗掉,而不会积累起来。当然,即使地球的氧气分子进入木星大气,而且没有与氢气反应,也不会呆在一块,而是会迅速扩散开来。地球那点空气跟木星大气比微不足道、少得可怜,立刻如泥牛入海无影无踪。 所以,实际上根本不存在地球氧气在木星积累、木星氢气大爆炸的条件。 但即使氧气跑到木星上神奇地聚集在一起跟木星氢气按照H2O 比例混合,点燃后木星氢气大爆炸,这个爆炸的冲击波也不可能通过7万公里的真空到达地球。冲击波是运动物质携带着动量冲过去。木星上的爆炸要传到7万公里万的空间外(忽略微不足道的光压)必须有物质被加速到足够的速度,使它能冲出木星引力的束缚,冲到电影里7万公里外的地球时还有余速。氢与氧反应是化学反应,能量很低,根本无法把水分子或者其他分子加速到每秒几十公里的速度。这个不用计算根据经验也都知道了。平时我们点爆氢气球,在几米距离之外就没有什么感觉了。另外,火箭要用几百吨燃料才能把几吨的载荷推到地球轨道上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计算,氢氧反应释放的能量是3个电子伏,即使把这个能量全部给一个水分子,速度也不过千米每秒的量级。何况,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在非封闭而且环境透明的情况下,大部分以光的形式辐射出去了。 为什么光压可以忽略呢?因为光的能量等于其动量乘以光速。或者反过来说,光的动量等于其能量除以光速。 化学反应产生的那点能量 用这个光速一除,所携带的动量就非常小了。(注二) 注一: 《流浪地球》一段与美国1968年的大片《2001 A Space Odyssey》关键情节几乎雷同。《2001》电影中也是在木星附近,两名宇航员觉得计算机叛变,决定关闭机器,但计算机察觉,在他们出舱时杀死其中一人,另一人则费力爬到计算机核心,拔出插卡,计算机被关闭后,发现它原来在执行一起秘密使命。在1984年的续集 《2010 第一次接触》中,木星发生核聚变反应成为第二个太阳,强大的爆炸冲击着飞船。《流浪》几乎照抄、挪用了这些情节。 注二: 我们把地球氧气跟氢气混合就在地球上同时进行定向爆炸怎样?我们可以满打满算,假设地球上的全部氧气同时跟木星上的氢气混合引爆,看能产生什么效果。为此,我们先计算地球上的氧气量。 地球地面大气压 P 约为每平方厘米一公斤,也就是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压着一公斤空气。地球空气重量为 这个压力乘以地球表面积: $m_a = 4\\pi r^2 P $ 代入地球半径 r = 6400 km. 我们得出空气质量约为:4 * 3.14 * (6400*10^5)^2 * 1 = 5.15 x 10^18 (kg) 。设20%质量为氧气。这看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但是让我们计算一下地球的质量,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表重力加速度为: g = GM/r^2 因此,M = g * r^2 /G = 9.8* (6400*10^3)^2 /6.67*10^-11 = 6 * 10^(12+11) = 6 * 10^24 (kg) 。可见,地球空气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其中氧气只有地球质量的500万分之一。要产生H2O, 对应的氢气质量只有地球质量的 16/2 * 500 = 4000 万分之一。需要进一步计算吗?我们打个准确的比方。一个含一克氢的氢气球爆炸,能撼动 4000万克,也就是40吨的铁球吗?如果木星、地球没法实验,这个一克氢气对40吨铁球的实验是可以做的。更何况,如果是挨着地球进行爆炸,地球也许会震动若干微米,但随后这些爆炸物掉下来,一切又复位了。就像我往上一跳,地球开始会往下退,等我落地,互相吸引下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
个人分类: 反民科|18626 次阅读|24 个评论
震撼的画面,荒诞的故事——《流浪地球》观后感
热度 2 animalfarmer 2019-2-9 09:22
(略有剧透) 熊卫民 《流浪地球》是我读过的第一部刘慈欣小说。十好几年前在网上读的,当时大刘还不怎么出名——至少我不知道此人。结果我一读就被他吸引住了。从此,我成了他的 fans ,追读了我能找到的他的所有作品。《三体》等小说还读了、听了不止一遍。 前几年就听说他的《三体》等将会被改编成电影。我十分期待。没想到第一部成为电影的大刘作品是《流浪地球》。没话说,当然要去电影院支持一下我的Idol。 毕竟已读过原著了,我以为自己要看的主要是特效,就像一个京剧发烧友,所欣赏的不是折子戏的内容,而只是演员的表演一样。没有想到的是,我所看到的,是一个几乎全新的故事。我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完全不知道故事的走向。 说“几乎全新”,是因为,电影还是使用了小说的大框架——太阳将出现能蒸发掉地球的氦闪,为应对此危机,人类成立联合政府,制造行星发动机,把地球开出了公转轨道,走向了星际流浪之旅——尽管讲的是完全不同的小故事。我记得小说以科学应对方法为背景(重核聚变技术、地球发动机),写的主要是哲学的故事(如做出预测的科学家因为氦闪没有如期发生而遭到处决)、伦理的故事(成为宇宙流浪者后,地球人婚恋观的改变),而我所看到的电影,展示的基本是一个灾难故事。 改变地球走向和人类命运的全球人类联合行动,怎能没有争议,怎能无阻碍地进行?这其中当然会发生很多很多的故事。作为不同的媒介,电影发挥自己在视觉冲击力方面的特长,讲几个与小说不同的故事,当然也是可以的。爱情的故事、亲情的故事、革命的故事、人类勇气智慧和能力的故事......这些统统都可以讲。 本片选择的是讲一个灾难的故事——因没有充分考虑到木星引力导致的地震对行星发动机的冲击,失去 40% 以上动力的地球将被木星吞没,只是因为几个小人物的偶发事件而于最后一刻得救。应当承认,电影的画面是令人震撼的。作为灾难片,它虽然还难及好莱坞大片《 2012 》、《后天》等,但它还是拍出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高度。有人称它是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我觉得也还是可以的。 让我不满的是,它在情节设计上的一些不合情理之处。在2040年左右,也即距今仅 20 年后,人类就发展出重核聚变技术,令石头成为星际航行的燃料,推动地球这么大的飞船行动,并将达到千分之五的光速。如此科学技术,实在是太黑了!科幻当然得有想象力,这是可以的,事实上,原小说就是这么设定的。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拥有如此黑科技的人类居然还要利用木星的引力为地球做一点微不足道的加速。利用一下木星的引力当然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怎么能让地球遭遇与木星相撞那么大的风险呢?这么大的风险,人类居然没有应对预案,居然在灾难发生前几天才知道,这太不可思议了! 看到灭顶之灾后,人类联合政府,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智库、权力机构、科学家基本是束手无策,在地木发生碰撞前一周就放弃了一切努力。这种人类,也未免太没毅力了!而中国一位十几岁的叛逆少年,以及他的宇航员父亲,却轻而易举地想出了对策,并不惜牺牲自己成功地加以实施,最终挽救了地球,这未免太令人难以置信了!事情往往不是那么顺利,在实施救援的过程中,高达11km、可以推动地球的发动机有些卡壳。他们不是运用别的机械的力量,而是花几十分钟或几小时组织了百十人“撸起袖子”,靠人力将其推过去,这也未免太 low 了! 中国拍科幻片,以中国人为主角,让中国人去拯救世界,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让我感觉羞愧的是,里面的中国人,脾气太暴躁,爆了太多的粗口——譬如,男主角不但不肯认父亲,开口骂父亲,居然还叫养育自己的外公为“老东西”。中国人为什么要这么不冷静、不礼貌,为什么要这么暴躁呢? 虽然存在一些不如我意之处,但作为中国科幻起步阶段的作品,《流浪地球》还是及格的,就算是科学上的硬伤,也不比《X战警》、《钢铁侠》之类美国电影多。我愿意推荐这部电影。
个人分类: 随感|6160 次阅读|3 个评论
张海霞︱科幻的流浪地球,真情的天高地厚
张海霞 2019-2-5 23:41
趁着大年初一的喜气,我们全家去看了号称是中国第一科幻的鸿篇巨制《流浪地球》,不掺杂任何个人感情因素来评价,真的是一部好电影!特别选在大年初一这样的特殊时间上映,更有深意: 首先是亲情的联系,整个故事以父爱和亲情为牵引,吴京饰演的宇航员和他 17 年没有见面的孩子以及在地球上代他做孩子监护人的岳父,这三个分别代表了三代不善表达感情的中国人,尽管代沟明显、误会不断,但是亲情浓浓链接天地之间; 其次是友情的支持,在整个救援过程中出现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组织,尽管语言可能都不通,但是友爱和支持却是主线,在空间站的中俄宇航员之间的协作,在地面上世界各国之间的无私驰援,包括最后机器人慕斯都加入其中做了重要贡献; 最后要说的是人信念的力量,这是整个片子的高潮,也最值得大书特书,在所有的尝试都失败,联合政府宣布放弃的时候,是救援小组的人坚决不放弃:一定会有救!几个年青人决心去尝试看似很不靠谱的想法:点燃木星这个大气球!有了这种绝不放弃的信念,才有了之后的程序员、理工男、救援队、驾驶员、广播员以及天上的宇航员之间的合作,实现“春节放礼花”的大动作,拯救地球,保留希望! 谢谢《流浪地球》团队,希望从这个春节开始,每年都看到“科幻的流浪地球,真情的天高地厚”这样主题的好片子,让它和《星球大战》一样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乃至世界青少年的美好记忆,从这里开启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仅拯救地球于水火,更要开创美好未来! Yes , iCAN ! 当然,《流浪地球》有很大的彩蛋,看懂的朋友记得私信我啊。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2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