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汇报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笔记 | 学术分享汇报中的注意事项
aogu2455 2020-3-26 15:14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0838-3 “Bootsing the signal in scientific talk” 本文讲述了如何使自己的学术汇报/分享更生动,让听众更加舒适、更有收获。 事先准备演讲技巧 1. 事先了解你的听众(Read the roo m) 了解听众的背景知识情况,研究领域等,并针对性的设计汇报内容,保证大多数人能够听懂、不感枯燥。 2. 解释图表 根据听众的背景知识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解释图标中某些部分,解释到何种程度。 3. 对听众友好(Be kind to your audience) 尽可能活跃气氛,调节听众精神状态(比如开玩笑,玩梗等幽默诙谐的方式)。 汇报内容设计 4. 明确你要传达的主要信息(Be clear about your main message) 设计汇报内容(制作ppt)前,写下你的主旨信息,然后始终围绕所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展开设计。 5. 梳理思路(Make a plan) 制作ppt前先梳理思路,避免在之前ppt上修改和拼凑(导致所做的ppt是东拼西凑而条理不清,信息冗余)。 PPT制作 6. 制作故事板(Storyboard your presentation) 制作ppt前先针对汇报的主要内容制作故事板:在多张便利贴上画草图,画出主要的信息,然后根据此设计ppt,类似电影制作人将主要情节绘制在故事板上,然后据此确定需要的演员、道具等。 7. 在开头就提供takeaway信息( Deliver your takeaway at the start. ) 开始正式汇报前,先展示本次汇报的takeaway信息,因为听众的注意力在一开始最集中。 8. 用中心句代替关键词作标题 用中心句而不是关键词作为标题,可以便于读者快速了解主要信息,即使走神也能跟上。例如,汇报“生草对表层土壤胞外酶活性的影响时” 以“生草处理下XX酶活性提高20%”代替“XX酶”。 9. PPT少放字(Allow your audience to listen,not read) 不要照着ppt念,听众的阅读速度比你念稿的速度快得多,且这样容易让听众感到枯燥。 10. PPT多页、少量 避免一页ppt充斥太多信息,可以分解成多页,每页包含较少的信息,便于读者吸收。 11. 放一些研究相关的生活照片(Use pictures to connect on a human level) 比如实验室、样品、试验地、野外工作照等,可以起到让听众感觉贴近生活和实际工作。 12. 图表简单清晰、突出重点 一方面便于后排观众能看清楚,另一方面通过加粗、高亮重点部分可以吸引注意。
个人分类: 科研技能|1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学生总是害怕讲报告
热度 7 zmpenguestc 2019-2-24 13:31
开学了,本学期实验室每周一次的学术交流会(IDIP论坛第120期)又要开讲啦。自2015年6月开始编号算起,IDIP论坛已如期举办119期。 实验室规定,每个学生每月要求讲一次报告,每个学期4次报告,每学年8次报告,主要为了锻炼学生的学术交流和汇报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完不成实验室规定的次数。 负责组织和安排汇报的老师多次抱怨,感觉工作安排不下去。学生不愿意讲,理由是不知道讲什么,特别是说没新东西讲。会议组织老师怕我不相信这种实情和状况,每次还把每个学生不想作报告的对话截屏给我。我告诉她,没有新东西讲,不能成为借口和理由,因为,我们并没有要求同学们每次都讲新东西。要知道,做研究短时间哪会有那么多的新东西啊。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急不得。 顺便提一下,这跟有些博士生对发表论文的想法,也是一个道理。科研还没入门或刚刚入门,就想着要发原创,要投稿2区及以上高级别论文,这是极不现实的想法。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会容易跌倒,如果伤筋动骨,会留下后遗症的。到头来,好论文写不出,一般论文又看不上。时间一拖,一不小心就到延期毕业阶段了。 其实,实验室学术交流和汇报,讲新东西仅仅是形式之一。有更好,没有新东西,也可以讲讲其他的。一个月时间,每天都在做事情,哪会没有交流的想法。比如看了某篇重要文献,可以讲讲文献研读的收获与体会。参与课题的同学,解决了某个方面的小问题,可以拿出来分享一下经验。研究过程失败了,或迟迟没有进展,也可以摆出来分析一下失败的原因,以便后续改进。你的报告哪怕只有5分钟时间,也是没有关系的。报告又长又臭,听起来反而乏味。 讲报告,可以让同学之间增进了解,让大家清楚你都在做些什么。不同课题和方向的一些研究思路,也可以相互借鉴。同时,老师在听你讲报告过程中,可以了解项目进展,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需要改进技术途径。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如果自己有好的研究成果或亮点,定会有种一吐为快的欲望,内心希望得到老师及同门的承认和赞许。 那么,害怕讲报告的人,不外乎两种情况。 其一,一个月内确实没做什么与科研或学习有关的事情,或是迟迟没有进展。害怕讲不好,不好意思在老师、同门面前露脸。 其二,对报告的形式理解不到位。认为不讲则已,要讲就要出彩。 要知道,没有完成每学期规定的报告次数,等于没有做完该做的事情,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同样,不愿意听老师的安排和建议,也是一件不太好的做事态度和处事方式。 构思汇报框架,组织汇报内容,精心制作PPT,设计讲解方式等一系列的工作,这些都很重要。 找理由推掉一次汇报,等于失去了一次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 我们做学生时,也同样害怕讲报告,与现在学生的心情是一样的。 如今,我们已为人师,熬过和经历了曾经害怕的阶段,并且从曾经的紧张、害怕中成长了、收获了。 所以,哪怕是多余的废话,还得push学生做这些不愿意做的事情。 长按/扫一扫二维码,敬请关注“闻道研学” ! 相关博文: 研究生应注重提升工作汇报能力 硕士生毕业论文答辩——让“外行”们能听懂你
个人分类: 问道研途|22894 次阅读|1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8 09: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