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看航天员漫步太空有感:我们需要真正的科学
wangdh 2008-9-28 16:35
我们需要真正的科学 研究所利用假期召开年度工作会议。 27 日下午是各处室负责人汇报工作。大家都知道 27 日下午 4 : 30 分是个令人期待的时刻,建议增加观看航天员漫步太空的过程。领导很同意,马上做了安排。等到 4 : 30 分的时候,停止报告,连通了央视网站,幕布上出现了直播太空漫步的影像。 大家的心情是激动的,也是紧张的。看着航天员笨拙的动作,就是打不开舱门,实在是着急和紧张。可当看着门被打开后,宇航员逐渐出舱,更是紧张。尽管心里想这次是绝对会成功的,但心里的那种担心一直伴随着整个出仓过程。每一个过程,宇航员的每一次招手,我们也随着鼓掌庆贺。突然的信号消失,大家的心都悬起来了。当看到航天员手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太空飘扬的时候,心里甭说多激动了,甭提多自豪了。我们的国旗首次在太空飘扬,中国人民的祝贺首次从太空发向地球上的人们。等宇航员安全返回舱内后,大家的心也随着落了地。晚餐时,大家喝的第一杯酒就是为神七干杯!激动啊。 有老师说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实实在在,没有半点虚假,是真本事!我们多么希望所有的科研都是这样。本来就应该这样的,所有的科研数据都要精确可信,实实在在。可现实呢?怎么会有了那么多的虚假数据,怎么会出现了那么多的马虎大意,又怎么诞生了那么多的虚假论文?编造数据、篡改数据、修正数据 . 都是不允许的,都是科学研究不能容忍的。明明知道不允许,为什么还要做?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自觉地求真、求实呢? 我们呼唤真正的科学,呼唤实实在在的科学,呼唤体现真本事的科学! 今天傍晚宇航员将返回,我们期待着这激动的时刻。 (王德华 2008.9.28 ) 补充: 航天员于今天下午17:38 已经顺利返回。载人航天圆满成功!这次成功,值得庆祝,值得自豪! (航天员2008.9.28 下午胜利返回)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6315 次阅读|7 个评论
《曾经哀怨(〇)》--------怨妇to be or not to be
freefloating 2008-9-26 00:29
这几天学校里开始职称评定,一年一度的折磨,虽然早先给自己排了满满的工作日程,不想因此再耗费精力时间,但很快发现不得不的关注使心情很难进入到工作中去,索性跳出来,其实很长时间的积累,快让我忍不住要做个怨妇了。 不过现实的怨妇很招人烦的,所以我打算还是做个文字中的怨妇。既然女性科研工作者女性高校教师是个大家较为关注的话题,那么我自身的生存状况开始,慢慢剖析开来。虽然这一直是我不愿意做的,今天先开个头,还是要睡觉的。
个人分类: 滋味生命|5497 次阅读|4 个评论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写在国青基金申请没中之后
光点 2008-9-10 09:55
9月8日,教师节前夕,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国家自然基金委正告我,我申请的青年基金没有获得批准.这个通知,似乎是对我博士毕业后的这两三年科研生涯的一份鉴定.我知道了自己离一个合格的科研工作者的要求还甚有距离. 坦率说,这是我的第三次申请,第三次被枪毙.如果说前两次的申请是没有积累的话,今年的申请,我自己以为是肯定能中的,因为本子写出来后自己都感觉很满意,完全不像是第一次写出来后那样的忐忑.在所申请的方向,已经做了相当的研究积累,发表了几篇SCI论文,最得意的是,本子中的创新点很好. 申请审核的程序是两部分,一是先发给评议专家审核,给出具体意见.二是邀请会评专家现场再评,然后投票.两个部分的程序走完,结果就基本出来了.我的申请,第一关是大获全胜,3个评议专家都支持批准我.但第二关,会评的时候,我的投票结果没有过半,因此没能得到批准. 一开始,很郁闷,也想找其他原因,比如人际关系等等.经过这两天后,平静下来,努力告诉自己,生活还是要继续,科研的路还是要走下去,无论多难.有些因素可能我现在和今后都无法把握,但自己还是可以苦练内功,继续改进自己的科研,多做实验,多出成绩. 92-93年的时候,也是我生命中苦淡的两年,那时水手正流行,今天又想起来这歌,拿出来听,勉励自己,也勉励其他一样和我在国家基金申请中失意的朋友,加油,朋友们,明年再战: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个人分类: 科研|6589 次阅读|9 个评论
这个教师节我收到了学生最好的礼物:学业进步了
wangdh 2008-9-10 00:28
这个教师节我收到了学生最好的礼物:学业进步了 什么样的礼物老师最喜欢?我在2007年我的博士生导师孙儒泳院士 80 寿辰的庆祝大会上发言时曾说:作为老师再没有比看到自己的学生进步更高兴的事情了。 这几天不断收到国内外学生们的电子邮件、电话或网上留言等,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贺节日快乐。 在这个教师节我收到了学生送给我的最好的礼物:学业进步了!这个礼物是我最喜欢和一直期待的。 在美国的学生小陈打来电话聊了很久,告诉我学业进步很快,生活很好。电话里爽朗的笑声仿佛那个一身灵气的小伙子就在我的眼前。听到他讲了不少留美期间学问上的感想和经历,很是欣慰。 今天下午学生小孙打来电话,告知今年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批准了,尽管语气很平和,听得出他的兴奋劲,可以想象他是多么得兴奋。 不一会儿,收到了学生小赵的 email :是个好消息!刚刚收到,教师节给您的献礼。说实话,是您的宽容、理解、关爱、支持与帮助,给了我信心和动力,使我不仅走了过来,而且还要继续走下去。祝您节日快乐! 并转发了基金委的通知:您申请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学科评审组评审和基金委委务会议审批,现获得批准资助,在此向您表示祝贺! 这真是个好消息,好礼物! 我问了身边的学生小张,你今年申请的基金是什么结果?她转发了基金委的通知:您申请的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经科学部初审、同行专家评议、学科评审组评审,未获资助。 专家评审组意见:经学科评审组讨论,投票结果同意票未过半数,不予资助。她看到这个结果自然会有些沮丧,长叹了一声。我回到办公室认真阅读了专家的评阅意见,三位专家的意见是:一位建议优先资助,一位建议给与资助,一位建议不予资助。 三位专家的意见还算中肯。我给学生发了个 mail :我又仔细看了评审意见,感觉还是不错的。第一次就获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应该感到高兴的。 晚上打开信箱,学生小刘也转来了他的基金委的通知书,他今年又失利了,但评审意见比去年好多了:一位建议优先资助,一位建议资助该项目,一位建议可以资助。 但经学科评审组讨论,投票结果同意票未过半数,不予资助。 他自己也很高兴。我告诉他获得这样的评价很不容易。 这四位同学的基础都不错,也有很好的积累,都在国内外发表了不少的高质量论文( 见下面的附录 )。除小刘的以外,其他申请书的初稿我都看过,并参与了修改。获得资助的 2 位同学都是连续两年申请了。说实话,这三份申请书写得都不错。我今年也评审了基金委发来的一些申请书,比我这三位同学写得好的申请书还真不是很多。 当老师的看到学生的进步,打心坎里高兴。在地方院校,只要获得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他们就可以延续他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了。我自己也有过他们的经历,深知在这个时候能够获得基金资助有多么重要,也能够体会他们得到获资助的消息后是多么激动和酬躇满志。 如果可能,国家真的应该多支持这些在科研事业上刚刚起步的年轻学者。他们十分渴望,也非常需要,因为他们的科研激情尚存。一旦热情消失,再点燃就难了。只要他们有潜力,有基础,希望各位评审专家手下留情。当然,青年学者需要具备百折不挠的坚韧性格,不要期盼任何事情都一帆风顺。无论怎样都不要放弃追求和事业。老话说了:有志者,事竟成。成功 = 机遇 +努力+毅力。 这个教师节很高兴,在节前收到了这么好的礼物。为师,真的很高兴,很欣慰。 (王德华 2008.9.9 ) 附录: 1、获得资助的一位同学(博士毕业2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论文 (5+1)篇: Hormones and Behavior IF=3.79 . Physiology and Behavivor IF = 2.45 Comparative and Biochemical Physiology A , IF =1.55 Journal of Thermal Biology IF = 0.95 动物学报 Physiological Biochemistry Zoology ( 修回 ) 2、没有获得资助的一位同学(博士毕业一年)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论文(5 篇): Hormones and Behavior. IF=3.79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IF =2.63 Comparative and Biochemical Physiology C IF =1.99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B IF=1.74 Zoology IF = 1.39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688 次阅读|9 个评论
Web of Science 应用技巧
sfguo 2008-9-5 21:53
一、准确检索科研信息 1,怎样了解某研究课题的总体发展趋势? 2,如何找到某个课题的综述文献? 3,怎样找到某个研究中的高影响力论文? 4,如何从检索结果中快速找到某个学科的相关论文? 5,在阅读摘要之后希望获取某篇论文的原文,应该怎么做? 6,如何得知一本书中的理论是怎样发展和被应用的? 7,如何找到某个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8,如何直观了解一篇论文被哪些机构、哪些期刊、哪些作者引用? 9,如何找到某本书的书评? 10,如何随时掌握一个研究课题的最新进展? 11,如何找到研究的合作者或者合作单位? 12,如何了解我所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 13,怎样了解某个学科中收录的期刊有哪些? 14,怎样找到某个学科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 15,如何了解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的相关信息? 16,如何查找与我课题最相关的课题组网站及研究者博客? 二、高效管理科研文献 1,如何随时了解某个课题的最新进展? 2,如何在ISI Web of Knowledge 平台创建个人的图书馆? 3,如何将别处查到的文献导入到自己的个人的图书馆? 4,怎样将自己检索收藏的文献记录共享给同事/同学? 三、轻松写作研究论文 1,怎样在写作中避免因参考文献不规范导致的退稿? 2,怎样按照某个期刊的要求格式生成文后的参考文献? 四、快速锁定投稿期刊 1,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发表论文? 2,如何找到合适的论文评审人? 3,怎样查找某本期刊的影响因子? 4,怎样了解中国期刊的影响因子? 5,怎样了解某本期刊某年发表文章在当年的被引用情况? 6,怎样了解某本期刊的容量大小和出版周期? 7,怎样了解某本期刊的自引情况? 8,怎样了解某本刊近年来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 9,怎样查询某个学科领域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 10,怎样了解某个出版社出版期刊的影响力? 11,怎样了解某本期刊所属学科及其在学科内的排名? 五、科研成果评价 1,如何了解您的论文被SCI 收录的情况? 2,如何了解国际上都有哪些科学家在关注您的课题? 3,我的论文没有被SCI 收录,如何了解它的被引用情况? 4,如何随时掌握学校发表论文被SCI 收录的情况? 5,怎样获得某个研究人员的引文报告和H 指数? 6,怎样准确查找某篇论文的被引用情况? 7,怎样去除作者自引情况? 8,如何对某篇论文的国际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 9,如何对科研机构的科研产出进行评估? 10,如何创建自己的ResearcherID?让更多的同行关注我的科研成果? 11,如何从ISI Web of Knowledge 平台向ResearcherID 添加我的著作列表? 12,如何从Endnote Web 向ResearcherID 添加我的著作列表? 13,如何从Endnote 书目管理软件向ResearcherID 添加我的著作列表? 14,如何追踪国际上谁引用了我的科研成果?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6611 次阅读|1 个评论
陈儒军个人简历 2009年3月5日修改
chrujun 2008-8-31 17:58
陈儒军,男,土家族。 1973 年 8 月 17 日出生于贵州思南天桥。 1992 年进入中南工业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学习,先后在该校获得学士学位( 1996 )、硕士学位( 1999 ) 和 博士学位( 2003 )。 2003 年在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任教,2005年被评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8年考核结果为优秀),副教授。2003-2004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研制防爆高密度电法仪,为该仪器开发了测控软件;2004-2007在中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智能地球物理仪器研制,2008年3月起在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直接油气检测电磁系统与多元油气目标方法研究。自 1996 以来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10 余项,包括国家 863 项目3 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3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获省部级成果奖 5 项,软件著作权 7 项,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项,公开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6 项,获得外观设计专利 3 项.发表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40余篇,被ISTP/EI收录10余篇。在电法勘探仪器设计、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和地球物理仪器研制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硕士生期间( 1996-1999 )以野外技术负责身份先后参加了河南、江苏和青海的大地电磁油气探测工作,负责仪器操作和大地电磁资料预处理。硕士论文题目为地球物理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软件开发及伪随机多频激电数字信号处理研究。在此期间根据需要开发了地球物理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与演示系统、现代谱估计软件包、物探仪器绘图软件包、双频激电仪数据传输软件、多频激电控制与数据处理软件。这些软件的编程语言为 FORTRAN 和 C 。博士生( 1999~2003 )期间作为技术骨干参加 863 项目 2 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1 项,高压直流输电极址探测项目 3 项(包括印度直流输电工程项目)。为海底大地电磁探测仪开发了测试软件和数据采集软件,研制了高精度多频电法仪及相关软件。博士论文主要介绍了伪随机多频信号的时间域和频率域分析、双频激电仪和多频激电仪的建模与仿真、大功率发送机的研制、高精度多功能电法采集系统硬软件开发。在 2003 年 ~2004 年中期主要为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开发了 GPS 授时爆炸机操作系统,为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开发了防爆高密度电法仪操作系统。作为主要技术骨干研制的防爆高密度电法仪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004 年中 ~2007 年进入中南大学控制科学工 程 博士后流动站,在博士后工作站期间得到了国家教学名师、我国人工智能和智能控制领域权威 蔡自兴 教授,及原石油物探仪器总厂总工 罗维炳 教授级高工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主持研制了智能多功能多频电磁法观测系统。该系统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品,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公开发明专利 4 项,获外观设计专利 3 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在 2004~2007 年期间与东方地球物理公司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先后在电磁时间序列分析系统、网络遥测地震仪数据采集与回放系统、大地电磁信号 DSP 实时抽取滤波软件等软件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 年起在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开展企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制高性能电磁探测仪器系统,导师为 何展翔 教授级高工和国家教学名 师蔡自兴 教授。
个人分类: 我的经历|8168 次阅读|6 个评论
再谈科研需要严格训练
jacky2008 2008-8-15 20:50
有人说,只要为科研人员提供宽松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以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即给足钱,配备人,少评估,不干预就行。但也不尽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好科研的。科研工作需要创新,而思维的创新性不是天生的,是需要进行严格训练的。 1 、 因人制宜,创新并非人人可为 创新,包括原始创新,并非人人都能胜任,也不需要人人都去做。创新要求科学家思想活跃 ,要求科学家具有好奇心 (遇事刨根问底,有兴趣)、创造性 (遇事有不同见解,常有新意)和想象力 (脑子里形成形象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创新,不能做研究工作。 导致思想僵化的原因很多,但仍然是可以补救的。 例如,很多人从小学生起就被要求只听老师的话、听长者的话、听领导的话,相信书本、报纸等等。长此下去,就必然导致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性。然而在大学有其事在研究生阶段,可以由导师助其深刻了解事物的多样性,明白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科学问题可能有多个答案的道理,因此思想需要活跃,需要走出自己的路,培养其创新性。如果这样还不性的话,就只好请他转去做不需要创新的工作实际上不创新的科技工作也是需要去做的。发现一个人才不容易,能够给一个人指明他的道路更难,也更有价值。 2 、夯实基础是创新的根本 创新就是深入思考,大胆设想,提出并解决新问题。 思考和设想的提出需要坚实的基础,学术思想苍白,谈何自主创新?,没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和宽广的知识面,也就根本提不出什么新的idea,更谈不上创新了。我国基本教育制度与国外近似,学习强度不低于国际水平。只是我国大学重视专业课,对基础课注意不够,课外阅读也相对少。专业分得太细,知识范围主要局限于专业细节,非常窄。。 对于已经工作的科技工作者来说,基础不好怎么办?只有学习啦!每周花一定的时间深入的学习,不要怕丢脸,不懂就学,不懂不是耻辱,不懂装懂才是真正的耻辱。从最基本的学起,学大学基础课,学研究生院基础课,学习别人研究工作的经验和文献。 研究人员应有自学能力,学习到一定程度,逐渐开始练习简单问题的基础研究。要从容易的开始,深入细致、循序渐进,直到掌握了基础研究的工作方法并作出一定成绩。 另一方面,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培养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大学生应强调基础学习,以适应毕业后不同专业的要求。对研究生,则应进一步学习高级基础课和专业课,并学会基础研究工作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学习创新的技能方法。 为了提高研究工作水平,有条件的单位应该请一些外援,邀请一些外国科学家来共同进行科研工作,特别是那些正处于科学思维活跃期的年轻有为的博士后或助理教授,有利于学术交流和人才的培养。 3 、 集中精力是创新的保证 要进行创新,就必须集中精力、集中思想。 创新研究是脑力劳动,要想出、想懂以前没有的科学规律和事物。做科研工作,就不能讲八小时工作制。灵感一来要停也停不了,而且没有精力集中就不会有灵感。精力集中对研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发明创造中常有这样和那样的灵感或者偶然性等等,都是从这种集中得来的。 有了基础,有了集中,就看科学研究人员在学术自由的条件下忘我创新了。 研究人员要勇敢克服一切保守思想,不要迷信领导、长者和书本,要敢于参与国际科学竞争,根据自己的兴趣(兴趣可因成功而更加强烈)投入热情工作。
个人分类: 谈天说地|3573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重点学科-湖南大学-分析化学——烂漫深秋结硕果
wuhailong 2008-8-1 11:30
分析化学烂漫深秋结硕果 分析化学烂漫深秋结硕果 蒋晶丽 * 湖南大学校报电子版《湖南大学报》 - 第1144期(2007-11-21) - 第02版 蒋晶丽 日前,在2007年国家重点学科评估和增补评选中,我校分析化学学科在全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中名列前茅,顺利通过评估。这表明经过五年的建设,该学科在教学、科研条件、学术水平、培养高层次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全面促进学校学科结构调整与优化等方面的成绩获得国内同行的充分肯定。烂漫深秋时节,记者有幸采访了我校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责任人、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吴海龙教授,与他分享分析化学学科收获的喜悦。   春华秋实分析化学学科绽新颜   分析化学学科从创建至今,是一个艰苦奋斗、跨越发展的过程。吴海龙教授告诉记者,我校在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分析化学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获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8年分析化学获准原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2002年获准成为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以本学科为主要骨干学科申报获准化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和2002年本学科先后被列入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04年被列入985工程二期化学与生物科技创新平台。   自1992年以来,以该学科为基础,陆续建设获准成立了湖南大学化学计量学和化学传感技术部门开放研究实验室、化学计量学与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0年)、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1年)、湖南大学国家级工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湖南大学国家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等。我校分析化学学科建设依靠这些能代表国家学术水平、国际先进的科研、教学基地,得到了有力的推动。   十五期间,我校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一步一个脚印,建立了一支具有奉献精神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精干队伍,遵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服务国家目标、提高建设效益、完善制度机制、建设一流学科的指导思想,继续扎实推进,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发展,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高层次学术队伍。   特色突破基础科学研究结硕果   分析化学学科一直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努力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吴海龙教授说,经过数年的努力,分析化学学科在保持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发展了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了纳米和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分析、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生命科学中的新分析方法以及化学计量学等四个具有自己特色的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位居国际前沿的重大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   据了解,在纳米和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分析方面,该学科主要开展了生物纳米技术、分子探针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在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方面,注重多学科的交叉与合作,积极开展生物化学传感与芯片技术、仿生传感技术和免疫传感技术等研究,已成为国内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之一;在生命和环境科学的新分析技术方面,以生命、环境重要标志物的检测为目标,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化学计量学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该学科继续在复杂体系解析的化学计量学理论与方法学领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创新性研究,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获国内外同行较高评价。2005年,借985工程二期平台建设东风,该学科还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组建了一支新的研究方向学术梯队,开辟了生物医学成像研究方向。   目前,该学科已经完成和正在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各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课题95项,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奖励(3项)。   人才培养三级学位体制有保障   汇聚科研队伍,培养高层次学术队伍,是国家重点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化学学科高度重视学术队伍建设和科研人才培养。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开放型人才,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了持续有效的三级学位体制,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素养的提升。吴海龙教授介绍说,本学科十分重视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在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强调研究成果要有原始性和创新性,坚持研究方向和选题要站在科学巨人肩膀上,以国际研究前沿为起点,强调研究成果按国际通用标准和水平来衡量。为了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尤其注重加强学科内外、国内外学术交流。坚持学科内每星期一次学术讨论会一、二十年不动摇。先后主(承)办多次具有较大影响的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经常邀请国内外相关学者专家前来访问、讲学等。   在大力扶植现有学术团队的同时,分析化学学科采取了一系列吸引和稳定人才的措施。加大了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在研究经费、研究生招生政策、实验用房上给予优先保证;充分发挥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作用,给年轻人才以适当学术指导和帮助;积极为年轻人才提供出国进修、国际交往和个人发展的机会,从而使分析化学学科凝聚了一支具有科研创新能力、年龄层次与知识结构合理的团队。   学科凝炼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要把握分析化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前沿、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攻关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开展合作研究。在继续加强基础研究,进行学科前沿探索的同时,还将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开拓新的方向。采访结束之际,吴海龙教授为记者描绘了分析化学学科今后发展的图景。   他说,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将继续积极参与化学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着力注重与国家经济建设及人民生命安全相关的分析化学研究,注重中草药现代化与标准化中分析化学前沿课题研究,加强食品安全与检测的基础研究,注重新型分析仪器、仪器微型化及生物芯片等基础研究,加大力度进行新的分析仪器的研发与产业化等。   另一方面,以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级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作为平台,进一步拓展公共服务平台,在开放和流动中实现校内外、省内外、国内外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联合共建,扩大辐射范围和强度,为本学科的发展培养和输送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素质一流的科研人员,创造出更多更高的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个人分类: 生活掠影|841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十大法则(三):获取基金支持的十大简则
wangyk 2008-7-30 03:47
获取基金支持的十大简则 王应宽 编译 2008-07-29 博主按: 基金支持是研究者研究工作得以继续深入的保障。撰写成功的基金项目计划书是获取基金支持的关键。似我等尚未获得过基金资助者在此宣讲如何争取基金支持,实在有点关公面前耍大刀,班门弄斧,自不量力。但阅读此文,觉得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之处,排除潜规则的影响,基金申请应注意的核心问题最值得重视。基金方略,大抵很多,但博主仍编译发布于此,以期为基金申请者抛砖引玉,投石问路,拾遗补缺。 此文是社论十大简则系列专题中,争取论文发表的十大简则(链接: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569 )的续篇。前者旨在帮助学生和青年学者撰写和发表论文。此文基于作者多年撰写和申请基金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旨在帮助研究者在学术职业生涯中迈出第一步,获取基金资助,成为项目负责人。尽管撰写基金申请报告的努力主要是针对美国政府的基金机构,但笔者深信,所归纳总结出的规则是通用的、超越基金机构和跨越国界的。 规则一:有新颖性,但忌太过标新立异 好科学源于新的思想。基金撰写过程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因为你可以向阅读你基金报告的同行清楚的表述你的新思想。把撰写基金计划书看作产生影响的机会。要对你所写的内容充满热情,如果你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就未必能写出好的报告,也不大可能获得资助。模仿性科学( Me-too Science )一般难以获得资助。另一方面,太过冥想性的科学也难以获得资助,特别当基金紧张时。尽管不合理但是真实的。 规则二:应包含恰当的背景介绍和所必需的初步数据支持 你需要说服评审者你提出的工作很需要做,而你就是最佳人选。不同基金项目要求提供不同数量的初步数据。对某些项目,可以说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才能获得资助,所获得的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下一阶段研究。因此,只要在适当的地方,一定要提供诱人的前期成果,确保告知评审者这些成果就是你申请项目的特定目标。在叙述你的项目动机时,确保尽可能引用所有相关的成果,最糟的莫过于未恰当的引用评审者的成果!最后,要说服评审者相信你具有完成所提出工作的技术和科学背景。 规则三:找到合适的基金机构,非常仔细地阅读相关的申请要求,明确的回答其要求 大多数基金机构都有特定的职员来帮助研究者发现资助机会,而多数基金机构都在其网站提供帮助研究者找到项目的信息。记住项目需要赠与资金,这也是项目职员的工作职责。项目职员可以帮助你识别最佳的基金机会。如果你的申请不适合某些特定的项目,就节省你的时间和精力,再去别处申请,那里也许有更适合的项目。 规则四:认真遵循项目指南提交申请并遵守规定 许多基金机构会立即筛选剔出那些不遵循项目指南的申请书,以节省项目时间和资金。这会延伸到所有繁琐的支撑材料,如项目预算理由、参考书目等。妥善保管并时常更新以备将来申请之用。即使送审,表述欠妥的申请书也会使评审者气恼,即使科学价值很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申请书的长度和格式是最常见的罪魁。 规则五:遵从 3C 原则简明、清楚和完整 基金项目书不需要填写所有的页面。你的目标是提供一份完整的材料,尽可能简要的说明要做什么。不要依靠补充材料和网页。预先明确范围,确保符合基金的要求。基金申请新手容易贪多求全,计划要做太多。这样的申请通常被判定为太过雄心勃勃而最终评价很差。 规则六:牢记评审者也是人 评审者一般在短时间内有大量基金项目要评审。如果核心内容和关键点都隐藏在过于冗长或难以读懂的文档中,评审者很容易失去注意力和错过这些关键点。也很有可能并非所有评审者都是你所在领域的专家。需要发挥技巧来抓住专家和非专家的兴趣。与一篇论文不同,基金提供很多机会使用文字技巧。历史观、人情味和幽默感都可以明智而审慎的应用于基金报告中以达到奇效。使用格式化技巧,如下划线、字体加粗等,适当重复你的关键点。每一段都可以从一段关键点概要起始。 规则七:掌握时间和内部评审很重要 给自己预留适当的交付时间。采用不同的方法满足截止期限。理想的办法是,你应该完成基金草案,留有足够的时间收集来自同事的反馈意见,然后自己再以全新的视角重读基金项目书。找一些类似于评审者的科技同行进行评审,收集他们的批评意见对基金申请书的完善很有价值。 规则八:了解基金资助机构中负责受理你的基金申请的主管 负责受理你的基金申请的主管是你最好的支持者。你们彼此相互了解的程度对结果影响很大。许多基金管理者有一些措施 / 尺度可以随意操控资助什么。他们对你和你的工作了解越多,你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不要仅仅局限于通过 email 了解您的基金管理员。不要对其有畏惧感。通过电话与之交谈,会议交流以及在他们可能帮助你的任何场合增进了解。 规则九:在职业生涯之初就成为基金评审者 参与基金评审专家组的工作有助于你写出好的基金申请。了解为何基金申请在完成评审前就被筛除,评审专家组对基金的反应,项目官员的自由量裁角色是什么,监督委员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有助于你自己写好基金申请和为他人提供有关此流程的建议。 规则十:坦然接受被拒,妥善处理后续 拒绝是不可避免的,当资助比率很低时,即使非常优秀的基金申请也被拒之门外。学会与被拒绝为伴,并做出恰当的答复。不要辩护,讨论答复每一条批评意见,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是情绪化的辩论。当需要重复提交时,要力图让评审者清楚你已经理解为何第一次错了。正确清楚地指名你如何解决问题的。在重复提交的申请中,决不要争辩此前评审的正确性 / 有效性。如果基金项目与已经受资助的项目很近似,提醒评审者已经尽可能的包括了以前的数据,需要非常清楚地说明此种版本的申请在哪方面进行了改进。 附原文信息: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Grants Philip E. Bourne * , Leo M. Chalupa Citation: Bourne PE , Chalupa LM (2006)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Grants. PLoS Comput Biol 2(2): e12. doi:10.1371/journal.pcbi.0020012 Published: February 24, 2006 http://www.ploscompbiol.org/article/info:doi/10.1371/journal.pcbi.0020012 Copyright: 2006 Bourne and Chalupa.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source are credited. *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E-mail: bourne@sdsc.edu Philip E. Bourne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 La Jolla , California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and is Editor-in-Chief of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Leo M. Chalupa is a professor and chair in the Section of Neurobiology,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 Davis , California ,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Rule 1: Be Novel, but Not Too Novel Rule 2: Include the Appropriate Background and Preliminary Data as Required Rule 3: Find the Appropriate Funding Mechanism, Read the Associated Request for Applications Very Carefully, and Respond Specifically to the Request Rule 4: Follow the Guidelines for Submission Very Carefully and Comply Rule 5: Obey the Three CsConcise, Clear, and Complete Rule 6: Remember, Reviewers Are People, Too Rule 7: Timing and Internal Review Are Important Rule 8: Know Your Grant Administrator at the Institution Funding Your Grant Rule 9: Become a Grant Reviewer Early in Your Career Rule 10: Accept Rejection and Deal with It Appropriately
个人分类: 科研的十大法则|15436 次阅读|19 个评论
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
encke 2008-7-24 11:07
发展中的中国商业和中国科研,多样性中的统一。 上周六晚( 2008 年 7 月 19 日)收看了 CCTV2 的 经济热点面对面 节目,议题是 中国出口:在结构调整中寻求创新 。在座的听众不少是商海中的企业老总或骨干,其中不乏圣元国际集团公司营销总裁吴为桥等,而主讲嘉宾则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隆国强 。主持人和隆副部长在和听众的互动中,逐步展示分析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所处的状况。 面对 07 年大红大紫的中国股市和 08 年瞠目结舌的物价飞涨,在 国际不稳定性因素增多,政府决策困难 的条件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有效地控制了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 (此处略去一万字。) 然而不可避免地,我们还是付出了 成长的代价 。如节目中指出的,我国目前 CPI 指数维持在 7 - 8 %水平,如此而言中国就处于通货膨胀状态,而在未来的时段内物价仍有可能持续走高。加之现阶段全球物价走高经济低缓、美元贬值和美国 次贷危机 ,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调控和保全之中必然会局部性地付出代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出口。 统计结果表明,受国际石油价格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美元贬值影响,以及这种情况下越南对外资的一路绿灯和廉价成本,国内不少行业贸易出口量大减。 中国皮都 温州水头镇,全国规模最大的猪皮革加工基地,人口十万,却有皮革生产厂家 550 多家,生皮产量占全国 1/4 ,一年创造的产值高达 40 亿元。然而现在大部分企业已经停产或倒闭,仅存的一部分也只能维持微薄利润;做为中国贸易出口晴雨表的广交会,在 08 年 4 月的展会上,一家服装生产商 3 天过后订单寥寥,而该企业往年会在第 3 天时获得大量订单;也有生产打火机的企业,因原材料铜的价格连年上涨,最终也未免死掉 生产这些低端加工产品的中小型出口企业,大多都遭受了重创。 Cited from http://www.kitco.cn/ 经济发达的沿海制造业出现这样的局面,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内地人而言是深感震惊的。 整个传统加工出口业该何去何从,是一个很现实也很重要的战略导向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企业已停产倒闭,这样的产品失去了市场存活的空间,相应的产业似乎也已穷途末路。 隆副部长的回答很正统: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要的,但我们不是去放弃传统低附加值的产业产品而都做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产品,而应该 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改变传统劳动密集型方式, 在技术品质上寻求突破性创新,培养坚实品牌,实现自主定价,把价位台上去。一套欧洲生产的服装,可以卖上上千欧元,而我们生产的一套服装仅仅几美元几十美元,我们必然在贸易对话上处于被动局面。 而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他那句: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 是, 广州味精食品厂 ,通过老产品、老企业的技改,调整产品结构,成功打入了高档葡萄糖领域; 湖南工业 ,通过注入先进的科技、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管理方法,使传统产业变为了 朝阳产业 ;对于被认为是夕阳产业的 摩托车行业 ,但也可以通过坚持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瞄准不同的市场层次,从管理和市场开发的技术上挽救萎缩的行业。 好一个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 这一经济学定则,在科研活动中也正活得酣畅淋漓呀! 我们常常谈起传统和创新,时常抱怨所从事的研究方向过于陈旧或已经陷入低谷,举目望去,或是丘陵平原处处皆至几无可摘之果,或是高山深谷无法企及全是制约瓶颈,不说如同鸡肋,但也着实让人提不起什么兴趣。眼看纳米,半导体,非晶,镁合金等红红火火,有如电子产品生产的企业一般,成果文章大丰收,实在是难以安心! 我也来讲讲故事。 故事一:我同学读硕士的时候曾在 qq 上抱怨说,我搞的课题是不锈钢,这东西太没劲,都研究得很成熟了没什么可研究的了。想一想,也的确,多少年的东西了,多成熟的应用了,能整出啥新东西,文章都难发吧。可是 07 年美国人通过引入纳米 Al 2 O 3 研究了 抗蠕变奥氏体不锈钢 ,便将这结果推到上了 Science(下图) 。我想这令人眼前一亮的恐怕还包含有对深层原因的反思吧。 (奥氏体不锈钢)Creep curves of HTUPS series tested at 750C and 100 MPa in air. The creep testing of HTUPS 1 and 2 was stopped after 170 hours and 2300 hours, respectively, because of their relatively poor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concerns about the possible influences of oxidation products on the thin-section specimens used to assess creep-rupture life. Cited from DOI: 10.1126/science.1137711 故事二:对于超导材料的研究,许多研究者在 1911 ~ 1971 年 60 年间艰辛地从各种金属间化合物中寻找新材料,而超导临界温度 T c 只从 4.2K 提高到 20 多 K 。按照当时的认识,科学家预测到 20 世纪末 T c 只能达到 30K 。 法国人转而研究金属氧化物体系,于 1985 年以后发现了以 YBaCuO 为代表的高温氧化物超导体。这一发现震惊世界,超导的设计和制备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超导材料基本平静了,超导领域也差不多进入低迷状态。 可是超导并没有穷途末路, 2001 年日本人惊现了一个 古董级的 超导 材料 MgB 2 ,成果发表在 Nature 上。据说这是一种很传统的涂料,至少早已存放在实验室的试剂瓶里了,难道他就信手拈来? CoO2 引入 Na 离子后形成的钠钴氧化物是很好的热电材料,可是 2002 年日本人引入水分子之后就成了 又一个超导材料 ,其中形成了水分子超导层。这事也发表在 Nature 上(下图),号称是只需沾水就能超导的材料,真是开眼界了,他怎么就能想到给氧化物加水,即便想到了又如何实现,难道真是不小心弄湿了样品偶得之?文章里的制备工艺似乎并非那样简单,在根本不知道是否能行的情况下,他是怎么摸索出文章中那复杂的工艺的呢?在国内我们会这样去做吗??难道他大和民族就比我华夏子孙脑子里多进化出一根神经?今年日本人又把大家轰动了一下下,第一个铁基高温 超导材料LaOFeAs 出现了。磁性与超导向来不共戴天,如今同居了! 不能不说,超导材料的发展正体现了技术观念上的重大变革,才带来了新材料的重大突破,其研究历程也在阐释着在技术进步之中超导产业的不断升级。 Structural views of Na 0.7 CoO 2 (left) and Na x CoO 2 y H 2 O (right), where Na and H 2 O sites are partially occupied. Cited from DOI : 10.1038/nature01450 故事三:高熵合金近几年在大陆活跃起来了。 高熵合金 (high - entropy alloys) ,又叫多主元固溶体合金,被定义为含 5 ~ 13 元的主元素,在这里面不象传统合金体系一样存在单个的主元,各元素不存在主次之分。合金元素以等摩尔比或非等摩尔比配比,或附加微量元素改性,如 NiCoFeCrSiAlTi , MoTiVFeNiZrCoCrPd , CuCo 0.5 Ni 1.2 CrAlFe 1.5 ,或 CuCo 0.5 Ni 1.2 CrAlFe 1.5 B 0.1 C 0.15 。 我们 一般以为合金组元越多组织就越复杂,会不可控制和分析,因大量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存在而使材质脆化,缺乏应用性,但高熵化后合金却表现出意外的规律,金属间化合物全部消失而只形成 BCC 或 FCC 相固溶体或非晶体!(下图) Cited from: http://www.nanoedu.ndhu.edu.tw/92forum/111501.pdf 此外,高熵合金还呈现出到 高温热稳定性、耐蚀性、高强度、高硬度、高抗氧化性质、优异的磁电性能等性能。 这是由台湾清华大学叶均蔚教授于 1995 年提出的合金设计理念,并由台湾多家大学和工研院相继研究开发,十年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大陆方面先后有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和北科大等单位跟踪研究,其中在机理探索方面个人认为北科大的张勇教授最近取得了 有价值的 进 展 。而高熵化这个理念也许将对氧化物体系、金属间化合物体系产生可能的影响,据说已有人做了效果不错的尝试。 我们知道,在传统合金领域内,大概只有 30 多种合金体系,在成分上已接近成熟和饱和,传统合金观念已很难再创造新的合金体系。而利用高熵化这一新的设计理念,可 使合金体系由传统的低中熵扩展到了高熵体系 , 为金属材料开创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材料门类。同时,这对材料学科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补充,相信高熵合金在不久的将来会被写进材料专业教材中去。这是一个材料设计思想的飞跃。 高熵合金的应用,Cited from: 高熵合金的發展概況 可是我们能看出来,高熵化这一方法本身并不复杂,就是多种不同元素的混合,我们的设备也能很容易地熔炼出来,但这一实践的出现却使我们很是耳目一新!为什么?我们从本科开始接受专业教育时就被告知金属材料有哪些常见合金体系,就开始转而进行二元以及三元的相图学习,总是给人就这么多合金-就是这么合成的-三元合金的相图体系都还远不完善-再多组元就无法研究了的印象,材料学知识体系很博大的,似乎没人能掌握通透,因此至于更多组元的合金则很少有人去想并实践它们的规律了。这,就是我们大概的思维空间? 我们不去探究高熵合金的提出者当时具有什么样的心迹,但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思维空间的确被定势或局域了!要不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结果并直到 95 年才有人去实践呢??似乎这还不仅仅是中国人一部分人的问题。定势的历史越久远就越容易成为后来人迷信的缘由,但它终究不能到永远!于是就终止在了 95 年。但区区一种合金化就被冷落了多少年,这是不是在昭示着我们的确缺乏扩展态的思维呢?我在有色院读硕的时候,我们中心主任曾说过: 做科研既要会低头卖力,也要会抬头看路,不能太死板了!我们是到要把思维搞活的时候了。 其实故事还有很多,蓝光 GaN 的长出、超塑性陶瓷的出现、磁控形状记忆合金的发现,都在证明着传统行业中不断爆发出新鲜的东西,往往是纯技术上的改进和思想观念上的转变,让我们叹息那卧在角落里的兔子花落他家之余,也深深地惊叹,原来还能这样啊!其实倒不如我们直接说,原来我的思想这么局域啊!其实,科研也是艺术,要在苦思冥想之中循规蹈矩之中去听听音乐登登香山看看电影做做调研,不正是非谐振动才带来了物理世界里的丰富多彩嘛!永远不要给产业判死刑,不要急于去转做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产品,尤其是在某些关键的沉默期段!放弃了,就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创造发明这项社会实践本身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我们科研人员,应该承认并了解它,即使你认为它是神创的也好。 在左图( Cited from:材料创造发明学 )中,图 a 中 、 、 分别对应着发明创造的性能突破,其中 点后全新性能的技术出现。 b 图发明数量的两个峰值对应着 a 图中的 和 点,这说明体系在过渡到大规模应用时( 点)和接近寿命期时( )发明数量在增大。这反映出技术大规模应用必须有足够的发明为之扫除技术障碍,也反映了人们努力通过技术改进来延长技术寿命。 图 c 表明,新技术诞生的前提是高水平 种子 的发明,其数量一般不大,紧接着是一些完善性发明,其水平是逐渐降低的。到了 点,又出现了些高水平的发明,性能得到改进。至此,技术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开始快速发展。这以后的发明水平又开始不断下降,包括 点处的大量发明,都是低水平的。直到出现另一组高水平的种子发明,全新的技术开始出现。 图 d 表明,种子发明往往都是负效益的,只有进入大规模应用的时候,才能获得正收益,尽管发明水平不高。越过点后,虽然发明的水平是不断在降低的,但每一个发明都发挥着重大作用。这是由于大规模的生产中小改进也能换来大效益。同时,由于要求水平不高,技改容易实施,所以改进型发明就被列为发明的重点。许多国家和企业鼓励小发明和合理性建议,原因就在于此。这就是 技术成长和发明创造之间的关系过程,它直接说明了产业的发展是在技术的不断更替中被推动的。同时,在每一个技术自身的完善过程,都是由若干次重大的提升。 往往是进入传统级别的产业(产品、设备、器件、材料),距离重大革新最接近。熟能生巧是最好的印证,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下人们才来得及也总会去考虑一直被忽略的或看起来蹊跷性的尝试。此时,也正是思想被释放,新颖的灵感火花降临的时候,这正是创新的时刻即将来临了。 这个时期坚守下来的人都在思考,但这绝不是信手拈来捡贝壳,因为这个时候新突破却往往被思维定势掩盖着,数年来的深入研究或承前接受,往往使我们的思维在不自觉中高度局域或视野局限。研究思路是必要的,连续化的思路在分析问题时也是极其重要的,但连续化的思路往往是排他的。只有在思维变换或学科交叉时才能率先爆发。 从体系相变理论可知,学科交叉地带,由于多类支撑学科 的已存,较低能量下即可界面形核,孕育着的大量发现会闪亮登场。而这,似乎这又让人想到了生命遗传学中的杂种优势!光子晶体的出现又何尝不是一个鲜活的案例。借助于晶体的周期性概念,将介电物质在空间周期性排列形成人工结构,来控制和选择光子流的通过,创造了人工设计的光子半导体新材料,并相应地建立了光子能带理论,开创了凝聚态物理与光学新交叉学科。这就是光学和晶体物理学在各自发展得比较成熟之时产生的杂交宠儿!如今,光子晶体已被 Science 选为十大热点领域之一,每年的文章以 70 %递增。 所以,当一个产业进入低迷期和过成熟期一段时间后,是可喜的,我们心里应该高兴并警惕着,新的种子正在萌动,坚定不移并思维活跃您就是下一个暴发户。只是, 我们所要采用的新技术都包括什么,我想它应该由纯粹意义上的技术、新的思维、新的管理方法、新的开发背景等所构成的软科学体系,他们共同推进了传统成熟产业的突破性进展。 皮革服装也罢,摩托车玩具厂也好,还是中国科研中体现的传统研究,柴米油盐总要用,市场总是存在的,行业也就不会消亡,关键是技术和思维。难道总能令人惊叹的日本,他们就是已建立了这种就要在传统产品里通过技术方法的变换来求创新的意识?难道我们还不能从中嗅出点什么气息?商业也好,科研也罢,是什么保证中国制造和中国科研尽快在适宜的时候步入高级水准和活力逼人的殿堂? 也许我们更应该审视我们的局限视野和惯用思维了,坚守的阵地该在信息化时代里烂漫成量子化思想的鸟巢! 不论仰望天空,还是鸟瞰大地,从您所站立的任何一个平台,都能看到有一种启示,在那辽阔的背景图上醒目地嵌着: 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
个人分类: 科研感想|13703 次阅读|10 个评论
科研十大法则(二):指导同行评审者的十大简则
wangyk 2008-7-14 00:58
指导同行评审者的十大简则 王应宽 编译 2008-07-13 博主按: 期刊论文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评审。对于质量低劣的稿件,同行评阅人严把质量关予以剔出,避免了垃圾文章的泛滥。而对于同意修改后发表的文章,评阅者除了对文章的创新性、重要性、广泛性、实用性等做出评价外,还对文章的缺点或不足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或建议,作者在评审者的意见指导下,进一步改进研究,完善论文,促成了高质量论文的产出。所以,评阅人参与了论文的创作过程,是论文质量的把关人和提升者。因此,高水平的评阅人和高质量的评审对提高论文的质量至关重要。 Philip E Bourne 教授总结整理的评审者的十条简单规则,对指导评审者提高评审质量具有参考价值。博主编译整理发表在此,介绍给国内的同行评阅人,以期对提高评审质量有所裨益。 规则 1 :如果您不能在要求的时限内完成评审工作,就不要接受评审任务学会拒绝。 迟到的评审对作者不公,对编辑也不公。将心比心,自己的文章也不喜欢被拖延。催促迟到的审稿人增加出版成本,无人从此过程中受益。 规则 2 :避免利益冲突。 当您发现所审文章与您自己的研究只要有一丝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时,就尽可能不要评审。特别当一篇写作很差的文章可能会被退稿但其好的观点可能会应用到您的研究中,或者有人正在进行与您的下一篇文章非常相近的研究工作时,更应该拒审稿件。尽管有的是匿名评审,但不论评审方式如何都应该坚持最高的学术道德准则。 规则 3 :写出作为论文的作者,你自己都觉得满意的评审意见。 简短而缺乏信息的评语也会给评审者留下负面影响。用有条理、合逻辑的具体理由支持你的批评或称赞。即使作者不知道你,但编辑知道你是谁,你的评审意见会被保存,还可能被出版者的稿件处理系统分析。期刊会知道你作为评阅人的表现,评审的质量和及时性应该是你自己值得自豪的东西。许多期刊都会提供给你一些已经接受或者拒绝稿件的同行评审意见,应该认真阅读并从中学习如何写好评审意见。 规则 4 :作为审稿人,你也是创作过程的一部分。 当文稿需要修改时,你的意见或建议应该有助于产出一篇更高质量的论文。在极端的例子中,一篇处在被拒稿边缘的文章中一个崭新的发现往往是基于多位评审者的详细意见经过多次修改才被挽救,而最终发表被同行广泛引用。在论文成功发表中,你是一位未被承认的合作者。即使是要拒绝作者的文章,也始终牢记你帮助作者改进工作的使命总是有益的。 规则 5 :确信你喜欢审稿并能从审稿过程中学习受益。 同行评审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服务,你理当参与其中。不幸的是,你评审得越多,通常就越要求你评审更多。有时还要求你评审你根本不感兴趣令人厌烦的文章。当一名评阅人是很重要的,只同意接受你很感兴趣的文章,因为那些文章要么与你的研究领域很相近,要么你觉得能够从中学习有用的东西。你也许会说,作为审稿人我不应该很了解此工作吗?通常,来自稍有不同的领域的专家的见解可能对论文的完善非常有效。当你对论文有不同见解时应毫不犹豫地告诉编辑,编辑乐于看到你的评阅意见,即使你对论文不是很感兴趣。好的评审者能很明智的利用好其评审时间。 规则 6 :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评审方法。 评审方法因人而异。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考虑评审之前从头至尾仔细阅读稿件。通过此法,你可以对文稿的范围和新颖性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然后阅读期刊的作者指南,特别是你自己没有在该期刊发表论文,或者所评审的文稿是你不太熟悉的那一类。有了这个宽广的背景,你就可以着手分析文章的细节,提供一份你评审结果的摘要和细节的评语。采用清晰的推理来证明你的每一项批评,突出强调论文的优点和缺点。提出作者漏引用的文献通常是一个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完善论文。好的评审既论及文稿的主要问题也触及次要的细节。 规则 7 :把你宝贵的时间花费在值得好好评审的文章上。 发表或消亡综合症导致许多很差的论文没有被编辑筛选掉而送出外审。不要在拙劣的论文(当你只看看摘要时往往并不显而易见)上花太多时间,但需要非常清楚你为何要花有限的时间在评审上。如果一篇较差的文章存在积极的方面,在清楚阐明拒稿的理由后,尝试找到一些方面来鼓励作者。 规则 8 :如果期刊要求,应保持评审过程的匿名性。 我们许多人收到评审意见就清楚地知道是谁评审的,有时因为评阅人建议你引用他们的著作成果。在小的科学群体中很难保持匿名性,如果匿名评审是期刊的政策,你需要反复阅读你的评审意见确保不要危及匿名性。如果匿名性是某期刊的规则,不要与同仁交流分享评审的稿件,除非主编给你开绿灯。匿名性作为一种期刊的政策,就如同宗教戒律人们强烈支持和反对。严格遵循要求你评审论文的期刊所做的规定的政策。 规则 9 :评阅意见应写得清楚、简洁 , 以中立的口吻但应具决断性的。 写作很差的评审报告如同一篇写得很差的论文。尽可能确保主编和作者能够理解你提出的观点。逐点的评论很有价值,因为更易于阅读和反馈。对每一点意见,都应阐明其对论文的接受有多重要。如果英文不是你的强项,请人帮你阅读文章和评阅报告,但不要违背其他规则,特别是前述规则 2 。此外,即使你对文章的主题充满热情,也不要把你自己的观点或假设强加于此。最后,就你对发表与否的建议给主编一个明确的答案。即使要求这么做,评阅者也往往不给文稿评定等级。采取评定等级的中立政策(骑墙政策)往往不必要的延长了评审处理过程。 规则 10 :充分利用好建言主编。 许多期刊提供机会把评语发给主编,而作者看不到这些评语。利用此机会以简短数语表达你的观点或对论文的个人见解。但是,应确保你的评阅报告明确的支持这些观点,而不能让主编利用你的评语去猜测,如你的评审报告并未明确支持如下观点此文确实不应该发表。建言主编也是一个既能放松匿名性要求,又能更清楚地表述决定原因的地方。例如,你的决定是基于你为该期刊评审的另一篇文章,这只能在给主编的评语部分说明。这也是一个表达你关于文章内容的缺点、偏见等的好地方(参见规则 5 )。这种选择并不常用,但能为主编提供处理非一致性决定提供大量不同意见。 附原文信息: PLoS Comput Biol. 2006 September; 2(9): e110. Published online 2006 September 29. doi: 10.1371/journal.pcbi.0020110. PMCID: PMC1584310 Copyright : 2006 Philip E. Bourne.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source are credited. Ten Simple Rules for Reviewers Philip E Bourne * and Alon Korngreen Philip E. Bourne is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La Jolla,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is Editor-in-Chief of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Alon Korngreen is a Lecturer in the Mina and Everard Faculty of Life Sciences and the Leslie and Susan Gonda Multidisciplinary Brain Research Center, Bar-Ilan University, Ramat-Gan, Israel.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E-mail: bourne@sdsc.edu Rule 1: Do Not Accept a Review Assignment unless You Can Accomplish the Task in the Requested TimeframeLearn to Say No Rule 2: Avoid Conflict of Interest Rule 3: Write Reviews You Would Be Satisfied with as an Author Rule 4: As a Reviewer You Are Part of the Authoring Process Rule 5: Be Sure to Enjoy and to Learn from the Reviewing Process Rule 6: Develop a Method of Reviewing That Works for You Rule 7: Spend Your Precious Time on Papers Worthy of a Good Review Rule 8: Maintain the Anonymity of the Review Process if the Journal Requires It Rule 9: Write Clearly, Succinctly, and in a Neutral Tone, but Be Decisive Rule 10: Make Use of the Comments to Editors
个人分类: 科研的十大法则|11798 次阅读|12 个评论
科研与知识产权保护
dbmoth 2008-6-30 00:53
在企业工作了快4年,感觉企业做研究非常的难。 一方面、基础薄弱,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创新能力上不足,企业不愿意积累,特别是私营企业一直停留在低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上,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经营上大起大落,不能留住核心的人才,经常是一个项目的核心人员经常变动,科研工作无法持续。 另一方面、其实很多企业的科研就是模仿,也就是侵犯知识产权。特别是设计、外观方面的创新,你今天面世,第二天义乌小商品市场就有仿冒的。其实我自己也用了很多的盗版软件,正版的太贵了。 还有一点,我自己从来不买那种中华鳖精、脑白金一类的保健品,在我们学生物学的人眼里全是骗人的,只是在炒作概念,说道纳米,全国一下子什么都纳米了;绿色、无公害产品都一样,准入制度可以钻空子。 现在在企业,发现非常的残酷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就是成本和政府关系的竞争。如果有政府关系就可以卖高价,并且质量好差也不用管,反正这种钱最容易来。价格竞争只能是从削减工资、延长工时和偷工减料或者以次充好来弥补了,所谓的管理全落实在这几个方面。 前几天有个什么人反对放映功夫熊猫,我自己看了下,虽然故事老套、情节简单,但是确实非常的不错。再看看公交车上经常播放的奥运福娃动画片,唉,在公交车上连吐的地方都没有。
个人分类: 随笔|33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来自项目负责人评价
chrujun 2008-6-28 23:00
注:2007年春,领导让我填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 (教学类)推荐书 。填好后没有我上交,因为我感到我的工作还做得不够。其中有两则学生对我本人工作的评价。一是做班导师,二是指导大学创新创业项目。 大学创新创业项目高精度智能化多功能电池测试系统小组成员评价 陈儒军 老师是一位学识渊博,工作认真负责的老师,他博学而专业,授学而育人;在科学研究方面有很深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并能勇于探索和创新;在教学方面,爱岗敬业,教学严谨,态度和蔼,责任心强,能和学生开展双向交流,热心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启发学生思维,善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索能力。在 陈 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支持下,我们创新项目小组做出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同时他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将德育教育寓于智育教育之中,既严格要求又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项目负责人:仇洁婷 日 期:2007-3-8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696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十大法则(一):争取论文发表的十大简则
热度 1 wangyk 2008-6-18 18:15
争取论文发表的十大简则 规则一:阅读很多论文,从成功的和失败的两方面汲取经验。 规则二:对您自己的论文越客观,最终的结果越好。 规则三:优秀的编者和审者会客观对待您的论文。 规则四:如果您英文写作不佳,提早补习,将受益终身。 规则五:学会与退稿为伴。 规则六:好的科学元素显而易见新颖的研究主题,广泛的涉猎相关文献,好的数据,好的分析,包括强有力的统计学支持和发人深思讨论。好的科学报道其元素也显而易见完美的结构、恰当的使用图表、适当的篇幅长度、为目标读者而写。切勿忽视这些显而易见的元素。 规则七:当有解决问题的思想火花迸发时,就开始撰稿。 规则八:在职业生涯之初就成为评阅人。 规则九:提早决定去哪里发表论文。 规则十:质量是一切。 笔者将以上发文十律总结为十句打油诗,谨供参考,欢迎雅正。 客观为文结硕果,多读博采成败经。 优秀审编善对文,早补英文益终生。 坦然面对退稿信,广评他文益自身。 灵感迸发就动笔,动笔之前刊选定。 好科学加好写作,质量优异铸真金。 阿宽编译 2008-06-18 附原著: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Philip E Bourne Philip E. Bourne is Editor-in-Chief of 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 . E-mail: bourne@sdsc.edu The student counci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omputational Biology asked me to present my thoughts on getting published in the field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at the Intelligent Systems in Molecular Biology conference held in Detroit in late June of 2005. Close to 200 bright young souls (and a few not so young) crammed into a small room for what proved to be a wonderful interchange among a group of whom approximately one-half had yet to publish their first paper. The advice I gave that day I have modified and present as ten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Rule 1: Read many papers, and learn from both the good and the bad work of others. It is never too early to become a critic. Journal clubs, where you critique a paper as a group, are excellent for having this kind of dialogue. Reading at least two papers a day in detail (not just in your area of research) and thinking about their quality will also help. Being well read has another potential major benefitit facilitates a more objective view of one's own work. It is too easy after many late nights spent in front of a computer screen and/or laboratory bench to convince yourself that your work is the best invention since sliced bread. More than likely it is not, and your mentor is prone to falling into the same trap, hence rule 2. Rule 2: The more objective you can be about your work, the better that work will ultimately become. Alas, some scientists will never be objective about their own work, and will never make the best scientistslearn objectivity early, the editors and reviewers have. Rule 3: Good editors and reviewers will be objective about your work. The quality of the editorial board is an early indicator of the review process. Look at the masthead of the journal in which you plan to publish. Outstanding editors demand and get outstanding reviews. Put your energy in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manuscript before submission. Ideally, the reviews will improve your paper. But they will not get to imparting that advice if there are fundamental flaws. Rule 4: If you do not write well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ake lessons early; it will be invaluable later. This is not just about grammar, but more importantly comprehension. The best papers are those in which complex ideas are expressed in a way that those who are less than immersed in the field can understand. Have you noticed that the most renowned scientists often give the most logical and simply stated yet stimulating lectures? This extends to their written work as well. Note that writing clearly is valuable, even if your ultimate career does not hinge on producing good scientific papers in English language journals. Submitted papers that are not clearly written in good English, unless the science is truly outstanding, are often rejected or at best slow to publish since they require extensive copyediting. Rule 5: Learn to live with rejection. A failure to be objective can make rejection harder to take, and you will be rejected. Scientific careers are full of rejection, even for the best scientists. The correct response to a paper being rejected or requiring major revision is to listen to the reviewers and respond in an objective, not subjective, manner. Reviews reflect how your paper is being judgedlearn to live with it. If reviewers are unanimous about the poor quality of the paper, move onin virtually all cases, they are right. If they request a major revision, do it and address every point they raise both in your cover letter and through obvious revisions to the text. Multiple rounds of revision are painful for all those concerned and slow the publishing process. Rule 6: The ingredients of good science are obviousnovelty of research topic,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good data, good analysis including strong statistical support, and a thought-provoking discussion. The ingredients of good science reporting are obviousgood organizatio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tables and figures, the right length, writing to the intended audiencedo not ignore the obvious. Be objective about these ingredients when you review the first draft, and do not rely on your mentor. Get a candid opinion by having the paper read by colleagues without a vested interest in the work, including those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the topic area. Rule 7: Start writing the paper the day you have the idea of what questions to pursue. Some would argue that this places too much emphasis on publishing, but it could also be argued that it helps define scope and facilitates hypothesis-driven science. The temptation of novice authors is to try to include everything they know in a paper. Your thesis is/was your kitchen sink. Your papers should be concise, and impart as much information as possible in the least number of words. Be familiar with the guide to authors and follow it, the editors and reviewers do. Maintain a good bibliographic database as you go, and read the papers in it. Rule 8: Become a reviewer early in your career. Reviewing other papers will help you write better papers. To start, work with your mentors; have them give you papers they are reviewing and do the first cut at the review (most mentors will be happy to do this). Then, go through the final review that gets sent in by your mentor, and where allowed, as is true of this journal, look at the reviews others have written. This will provide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on the quality of your reviews and, hopefully, allow you to see your own work in a more objective way. You will also come to understand the review process and the quality of reviews, which is an important ingredient in deciding where to send your paper. Rule 9: Decide early on where to try to publish your paper. This will define the form and level of detail and assumed novelty of the work you are doing. Many journals have a presubmission enquiry system availableuse it. Even before the paper is written, get a sense of the novelty of the work, and whether a specific journal will be interested. Rule 10: Quality is everything. It is better to publish one paper in a quality journal than multiple papers in lesser journals. Increasingly, it is harder to hide the impact of your papers; tools like Google Scholar and the ISI Web of Science are being used by tenure committees and employers to define metrics for the quality of your work. It used to be that just the journal name was used as a metric. In the digital world, everyone knows if a paper has little impact. Try to publish in journals that have high impact factors; chances are your paper will have high impact, too, if accepted. When you are long gone, your scientific legacy is, in large part, the literature you left behind and the impact it represents. I hope these ten simple rules can help you leave behind something future generations of scientists will admire. Citation: Bourne PE (2005). Ten simple rules for getting published. PLoS Comput Biol 1(5): e57. Published online 2005 October 28. doi: 10.1371/journal.pcbi.0010057. Copyright : 2005 Philip E. Bourne. This is an open-access article distributed under the terms of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License, which permits unrestricted use,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in any medium, provided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source are properly credited.
个人分类: 科研的十大法则|14298 次阅读|11 个评论
科研数据的清洁度
jlpemail 2008-6-6 16:42
在论文中采用的数据,应该是来源清楚;记录宜真实、准确、细致和及时的。真实、准确、细致和及时这八个字,我大学时代就熟知了。因为测绘行业,尤其是大地测量专业,经常从事的就是野外数据采集。这八个字是牢记在心的。记录的手簿,即使出现合理的修正也是有章可循的,比如铅笔记录的数据,假如错误了,需要整齐地以直线划去,并且在上方填写正确的数据。数据记录表格有限,不可能出现多次重新记录的。出现了,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重新采集数据了。 数据的记录绝对是要清洁明白的。不允许胡乱涂改的。工程技术上对于数据的看重,与科研相比,或许有甚而无不足。那些数据,是很快就要经受工程的考验的。曾经有人,因为虚构数据,和实地严重不符合,被处以刑法的。 科研中的数据,也应该是清洁的。采集数据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使用数据的研究分析人员,需要保持数据的清洁。模糊的数据怎么可能可靠。 在阅读影响巨大的巴而的摩事件相关材料时,我记住了 Imanishi-Kari 的 一句话我不是一个爱清洁的人。 O'Toole 应该属于喜欢数据清洁的人。撇开她们的个人恩怨不谈,单是就科研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性而言, O'Toole 是值得夸赞的,虽然她当时不过是个博士后,不具备 Imanishi-Kari 甚至 Baltimore 的学术地位,但这一点的确值得肯定。 Imanishi-Kari 的一个明显问题就是数据比较乱。 韩国的黄禹锡或者其他学者准学者,数据造假,就和数据不清洁性质不同了。经过加工的数据可以趋近于研究者预期的方向,制造假数据自然更可以使数据和结论一致了。因为先有结论,后有数据。
个人分类: 科学书场|45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只是一个做实验的
buffer 2008-5-11 09:50
不知道为什么,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在进行科学研究,只觉觉自己是一个做实验的。 总觉得科学研究是一件神圣的,高贵的事情,而自己还远远不能企及。 当然,自己的身份目前也只是一个学生,那么进行科学研究就需要哪些条件或者说都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时候,我就会感觉自己是在进行科学研究呢?这个对于我来说,也真是件迷惑的事情? 做了导师?有自己的学生?有自己的课题经费?有自己的实验室? 请各位专家们或者进行科学研究的老师们指导迷津。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3840 次阅读|4 个评论
“三多三少”:中国高校科研之怪现状-(转贴)
sunapple 2008-4-16 08:31
三多三少:中国高校科研之怪现状 山东青岛社科院研究员 杨曾宪 2008年4月8日 多年前,因对人文社科领域中学术泡沫泛滥现象深恶痛绝,我曾撰文揭露批判(《泡沫学术多赢背后的多输》(《南方周末》2005、11、10)。当时,便有网友指出,中国高校理工科领域中,泡沫学术现象同样很严重。这让我感到意外。因为理工科,特别是工科研究,其最终成果是要转化为科技生产力的,这与人文成果大多仍生存于人文范畴,其价值难以检验的情况是大不同的,它们怎么也会泡沫丛生呢?此后,我便注意搜集相关讯息并做了些调查,结果发现,中国高校理工科科研效率低下的状况确实存在,且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假花多、真花少;(开花)未结果的多、结果的少;(结果)结小果的多,结大果的少。这不能不令人焦虑,因为高校理工科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因此,尽管国家的自主创新战略已开始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方向转移,但高校科研三多三少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本文便企图对这个问题做些探讨,并提出相应的体制、机制改进创新建议。 高校理工科科研成果的三多三少 中国高校理工科科研(以下简称高校科研),包括理科基础性研究和工科应用性研究,皆存在效率低下的情况。具体分析起来,还有三种不同情况: A、假花多、真花少,指在高校科研中造假、抄袭、剽窃、注水现象非常严重。其中,像震惊全国的汉芯造假那样的大案,可能容易被揭穿,但那种把别人论文拆分、拼凑,变相抄袭、重复前人的所谓成果,则很容易蒙混过关。这种大量存在的既无学术创新价值、也无科技进步意义的所谓成果,像假花一样,只能用来欺世盗名谋利。全国政协常委张涛曾尖锐地指出,中国高校的科研成果90%是泡沫,便主要指这种假花盛开的现象。 B、未结果的多、结果的少,是指许多高校科研成果虽不是假花,却对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没实际意义,没有结果。这里的果不是指一般的科研成果,而是特指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实现其固有价值的有效成果。这之中又分两种情况:B1是科研方法或科研方向错误,研究成果缺少理论创新价值或实践应用价值,这属于开花不结果;B2是某些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因缺少动力、缺少助力,难以继续深化研究,或无法向产品转化,只能停留在论文、课题结项书、科技成果奖上,这属于开花难结果。撇开基础性理论研究不说,这两种情况共同造成了高校科研成果成功转化率太低的局面。有两组数字可说明这一点: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高校获奖比例为45%,而同年高校申请专利数只占全国的4.7%;中国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约1万项左右,但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 C、结小果的多,结大果的少则是指在高校有效的科研成果中,真正领先世界的成果很少。其中,最让国人汗颜的,则是新中国成立近60年、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依然是诺贝尔的后排看客。 我没有定量分析做根据,但这个三多三少的模糊结论,却可由以下实事佐证:一方面,中国已是世界上科技人口、科研论文总量排位第一、第二的科技大国,这就是所谓多的根据;另一方面,中国和中国大学的科技竞争力排位却在发达国家之后,甚至不及西欧一些小国,这就是所谓少的根据。 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后者。自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以来,中国新闻界就年年关注,且几乎年年用中国科技竞争力排位下降为题,进行报道。根据这些报道,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排位从前30位,降到35位、48位,再降到2006-2007年度的54位。无论我们对这一排位的科学性怎样保留意见,但中国科技竞争力落后,却是不争实事,新近发布的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新华文摘》2007年12期),也佐证了这一点。国家科技竞争力最终要依托于大学的科技竞争力;世界一流的科技大国,必然拥有一流的大学,因此,美、英、日、德等国的众多大学排位在中国大学之前,这不足为奇。令人感叹的是,荷兰也有七所大学位列前200名(且有3所位列前100名),而中国大学只有北大、清华勉强跻身前200名,列192、196名。要知道,荷兰只有1600万人口,不够上海或北京的人口多!如果中国的大学,哪怕少数重点大学争气,其科研成果皆花真果实、花盛果大,它们赶上荷兰的大学该不成问题吧!相应地,中国的国家科技竞争力排位,也会相应提前的。但遗憾的是,中国的大学,除了能争大之外,却没多少能给国人争气的。 高校科研为什么会三多三少? 中国高校科研效率低下的问题,应当说,早已被舆论所揭露和抨击了,但对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既往的认识却有简单化倾向。我之所以用三多三少概括高校科研现状,就因为这之中的情况复杂,其成因也需要实事求是地分析。 首先,讨论A类假花多、真花少的情况。把这种学术泡沫泛滥的原因,完全归结为传统的计划科研体制,并不准确。解放后,我国的重大科研项目一直都是指令性的,正是在这种体制下,我们创造出了两弹一星等一批世人瞩目的科研奇迹。尽管当时国家的经费投入少,但钱都花在刀刃上,绝没有用假花骗取经费的情况。再说,由政府出面,以科研经费资助方式推动重大课题研究,也是西方国家惯用方法。他们的委托研究,有失败的案例,却绝不会出现假花绽放的情况。至于有人把问题归结为以论文评教授的规定上,也不完全准确。科研成果,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只能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教授,特别是研究型教授,自然应有论文。诺贝尔奖的评奖依据,也是学者的学术论文,而不是其它证明材料。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那里呢?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高教大跃进催生的科研大跃进。中国的高教大跃进,在招生规模不断翻番的同时,教师队伍也成倍激增。但由于一直以来,中国高校把论文评价标准泛化、刚性化,无论什么岗位上的教师,其提升职称的第一硬件,都是学术论文、科研成果,而教授、副教授,更是年年有量化的科研指标。这种客观生存压力,必然导致逼良为娼的后果。科学研究,原本是一项很艰苦、很严肃的高智慧劳动,它需要一定天赋,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对那些不具备科研素质的高校教师来说,论文拼凑、抄袭、造假及版面买卖便是惟一出路除非他不想评职称或不想要饭碗。这样一来,伴随着高教大跃进,必然出现高校科研大跃进的局面,促使伪科研成果成倍激增,出现假花盛开的局面。 其二,高校非学术化的管理体制。目前,伴随越来越来官场化的趋势,高校已成为校领导和教育部出政绩的地方了。在提高大学科研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名义下设置的五花八门的学术工程、人才计划、研究基地、重点学科等等,实际上都是变相的政绩工程、政绩计划,而它们的核心要求,都是科研成果。如果没有一定的量化科研成果,就不能跻身这些工程和计划,就不能获得基地或学科的建设经费,高校的日子就要紧巴巴,教师的口袋就要干瘪瘪。而一旦进入这些工程、计划,获得了经费,则更必须加倍完成量化科研指标。在这种共同利益面前,从高校教师到各级领导,再到各级教育部门,自然会心照不宣地彼此结盟。因此,教授所完成的课题是否属重复劳动,无关紧要,只要通过验收,专家证明国内领先就行;教师所撰写论文是否属拼凑抄袭,也无关紧要,只要公开发表,是核心期刊就行;至于他们所获奖项是否掺假,更无关紧要,只要证书是真的,有政府大印就行。特别需指出的是,在许多科研项目、科技奖励中,高校官员往往会亲自领衔挂名、亲历运作争取,他们对其中的猫腻心知肚明。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应担任学术督察或学术规范维护者角色的高校领导,便很自然地成为学术泡沫的催生者、学术造假的同谋者、学术丑闻的遮盖者。正像我在《泡沫学术多赢背后的多输》(《南方周末》2005、11、10)一文中指出,泡沫学术可产生多赢的结局:高校教师用它作筹码,换回职称、荣誉和科研经费;高校领导用它作资本,争取重点学科或研究基地;教育主管部门用它显耀政绩,证明中国高校科研成绩巨大。总之,泡沫学术的学术价值虽是假的,它的巨大经济、社会交换价值却是真的。正是这种交换价值,成为泡沫学术泛滥的内驱力。 其三,政府科研基金的多头交叉、封闭运转模式。目前,我国由财政支持的各种科研经费,处于一种多头管理、交叉发放的状态中。譬如,北京一家附属医院,便曾经从科技部、卫生部、教育部、人事部、北京科委等渠道争取到20余种基金项目,包括各种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留学人员项目、创新工程项目等等。管理这众多基金的政府官员,绝对不可能都是医学专家,因此,即便这些官员非常廉洁,也既难以对科研价值做出准确评估,又无法将科研成果推广应用。这就客观上形成国家科研基金的封闭运转模式:许多课题从立项、招标到最后完成、验收,都与现实需求脱节,经费发放单位,最后拿到一份专家鉴定的国内一流的报告就完事了。由于这整个过程由少数官员联手专家权威或官员学者掌控,便客观上为官员寻租权威谋私提供了条件,一些科研包工头便应运而生了。他们彼此出题目、拿项目、送红包,排排坐、吃果果,瓜分巨额科研经费,然后层层转包、外包,让弟子或弟子的弟子稿科研,自己不劳而坐收名利。这便是一些国外已发表成果,在国内会被重新立项,骗取数十万经费然后顺利结题的原因:因为这些成果不需要发表,也不必付诸实践,只要让评审组OK就行而花钱请来评委,没有不OK的。这也是各级课题研究中同样假花绽放的缘由。 其四,高校学术道德的集体沉沦。一个社会,一旦形成笑贫不笑倡的价值取向,所谓逼良为娼云云,便难免有作秀味道。眼下的高校便是这样。如果说,泡沫学术的最初生成,确有制度性生存压力原因的话,那么,今天,许多人为追名逐利,早已是自甘堕落了,他们或主动参与学术造假,或庇护支持造假学术,而在其背后,则是严重的学术腐败。据行内人称,这种学术工程腐败,与建设工程腐败也有一拼。尽管这些权威们,也会严辞批判学术失范,但这不妨碍他们在学术泡沫中如鱼得水,滋润地生存着,并不断制造出更大泡沫学术、骗取更多科研资金。现在,对这些教授权威而言,已不是学风败坏、学术失范问题,而是道德沦丧的问题,他们的伪学术行为,已越过了职业道德、社会常德的底线,把严肃神圣的科学殿堂搞得乌烟瘴气。尽管人数不多,但他们的推波助澜,却足以把学术良知这一最后的精神防线冲垮,使泡沫学术愈加猖獗。 如上所述,在这种外有压力、内有驱力、外无监督、内无自律的情况下,高校泡沫学术日益泛滥,大有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趋势,便是一种合规律性的存在了。 其次,讨论B类未结果的多、结果的少的情况。尽管泡沫学术泛滥,但高校中仍有恪守学术规范的教师在认真搞科研,凭着学术良知完成课题。但他们的成果却同样没能实现预设价值。这之中,B1类开花不结果,应属于科学探索所付出的正常代价,任何国家的科研,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率。这些不结果的科研探索及原创理论,或使科学家积累了经验,能换来日后的成功;或暂时不能转化,但日后也可结出硕果,这是它们与泡沫学术的本质区别。我们重点讨论的是B2类开花难结果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 其一,缺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与导致泡沫学术的体制机制原因相同,当高校只把学术论文、课题结项书作为对下考核依据、对上述职政绩时,一旦职称、奖励到手或述职结束,这些论文和报告在花的阶段便完成了它的主要工具使命,最终结不结果便无关紧要了。当然,对真正从事科研的教师来说,眼看自己的成果被束之高阁,也是出于无奈实际上,有些科技成果首先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是可能泄密的这便与下面的原因相关了。 其二,缺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这里的机制,特指B2类应用型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市场机制。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产学研一体化的转化模式,这种模式对少数国家部委直接投资的重大科研项目仍是适用的。对这些项目来说,有关部委的目标需求是明确的,不存在市场盲区的问题;国家全程支持,不存在后续资金匮乏问题。但对一般的政府科研基金项目而言,由于主管单位本身没有直接应用需求,且没有后续资金,它们与高校教师完成的应用型科研成果一样,都面临一个转化难的问题。要知道,一个应用型科研成果,从报告或论文转化为科技产品或科技生产力,要经过种种复杂环节。高校学、研阶段完成的成果,要实现生产必须依靠企业,企业则必须考虑市场销售问题。由于高校的学、研在市场之外,企业的产、销在市场之内,这之间如缺少信息和资金沟通桥梁或衔接机制,那么,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可能永远走不出院门、进不了市场。 就学研环节而言,虽然也有资金支持问题,但面对的主要障碍是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满足市场需求,既要考虑产品对路、又要考虑商品适销。前者属使用价值,后者属交换价值。在各种政府基金项目中,专家往往只重视项目的技术含量,不重视产品的市场效益。所以,专家推荐的一些技术先进项目,因成本过于昂贵,一进市场便折戟沉沙;一些技术未必领先、专家不屑的项目,其产品却可能在市场上独领风骚。现实中,这类让专家大跌眼镜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而一般高校教师即便面向市场,自己拿着成果找婆家,由于缺少中介,好比拿着螺栓找螺母,成功概率太低。就产销环节而言,虽然也有需求信息问题,但面对的主要障碍则是缺少风险资本支持。任何科研成果,其后期转化资金往往是科研经费的数十上百倍。而市场是不确定的,如转化成功,可能收益翻番;一旦失败,可能血本无归。由于政府无力担保、风险资金难找,这样,即便企业愿意接受高校科研成果,往往也不得不放弃。正由于市场条件下,学研、产销之间缺少沟通衔接机制,所以,政府主导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难免无效空转,政府出面费力搭桥,找企业拉郎配所促成的转化项目、所撮合的校企联姻,最终大多有始无终、不了了之。而高校教师与企业间直接建立的横向合作,由于缺少互信机制、缺少规范约束,彼此上当受骗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样,一些优秀科研项目难免开花难结果;一些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也难免会因错过最佳转化时机而胎死腹中。 最后,讨论C类结小果多,结大果少的情况。在阐述了A类泡沫学术生成原因之后,人们对C类情况的出现便不会感到奇怪了。要知道,相对小果而言,大果的培育期更长,其成长难度更大。真正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天赋、兴趣、毅力,更需要自由的学术环境和充裕的研究时间。许多重大创新成果,可能是科学家天马行空的结果,也可能是发明家歪打正着的收获;通常十年一剑说法也未必准确,很可能有人二十年也未能磨成一剑,最终还面临失败结局。今天,如果还有这样执着且有天赋的科学家,可能年轻时就被各种量化考核淘汰了,其探索兴趣和发明冲动也被各种指令性任务扼杀了。 退一步讲,即便有的教授能应付考核、能自由选题,但在极度浮躁的学术环境中,他们恐怕也难抵御种种诱惑,甘愿食无鱼、居无屋,长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了。某著名华裔数学家曾建议北京的几位教授做庞加莱猜想,因为它值得付出学术努力。但他们一直不做,原因很简单,这是基础命题,费时、费力,而且赚不了什么钱。当然,以中国之大、大学之多,今天肯定还有甘于清贫的中青年教师,愿为重大基础科研项目献身。但他们或因其学术基础中有泡沫,科研素质欠佳,有心而无力,或因其久困于泡沫学术之中,科学视野短浅,有力而无心,最终难免夭折。这里所谓有心无力,是指中青年学者的原创科研能力下降;所谓有力无心,是指一代学者的学术自信心丧失。中国的科技竞争力要跻身世界前列,中国科学家要登上诺贝尔奖台,这都是关键性障碍。但形成这些障碍的体制性因素,积重难返,所以,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恐怕只能成为诺贝尔奖的后排看客。 高校科研扭转三多三少局面的对策 中国高校三多三少科技效率低下情况,由于背后原因复杂,所以,企图用某种单一药方根治,肯定是无效的。因此,该治本时要治本,该治标时要治标;属于高校内部问题,内部解决,属于政府或市场的外部问题,外部解决。这里还需重复指出的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向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转移,是非常正确的,也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尤其是应用型科技发展规律的。应用型科研研究,靠国家支持、由少数人规划,只能导致低效或无效劳动;而靠市场调节,则可最大化地节约资源,激励创新。因此,这本身,也是对高校科研三多三少现象的有效遏制面向市场的科研成果,既不能拿泡沫蒙人,也不能用高科技唬人。我们后面讨论的对策,其中便包括与这一国家战略对接的内容。同时,三多三少情况在国家科研院所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对策对它们同样适用。 一、高校全面实行学术大裁军 中国的高教大跃进催生了科研大跃进,但这两者却并非一回事。眼下看来,尽管高教大跃进不断受到尖锐批评,其却难以在短期内扭转,因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尽快遏制高校的科研大跃进,实行学术大裁军,这也是从源头上解决学术泡沫泛滥的治本之策。由于作为泡沫学术,理工科和文科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笔者关于文科学术大裁军的主张,这里同样适用。所谓学术大裁军,就是在全国高校中,研究型大学要严控在10%以内;研究型大学,可设不超过50%的研究型教师岗位。只有这些岗位的教授、副教授、讲师聘任,需以科研成果为硬指标,除此之外的普通大学或研究型大学的公共课教师岗位,只设授业型讲师、教授(或高级讲师)岗位;对授业型教师的考核标准,主要是教学育才的成绩,而不是论文。他们当然也可搞科研,但不能作为硬指标。附带说一句,对研究型教授而言,不从事科研,的确搞不好教学,但把它作为适用所有高校教师法则,却是真实的谎言,结果只能产生一大批既教不好书、又搞不好科研的泡沫教授。如此学术大裁军之后,使全国大约只有1/201/40高校教师继续承担科研任务(其人数总量也不少),全员搞科研的人海学术局面就会大大改观,泡沫学术产生的动能必然大大削弱,假花盛开的情况也会消失。 二、改变行政主导的科研管理体制 中国高校非学术化管理体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但各种名义上促进本质上却妨碍高校科技进步的行政措施、考核机制却是可以尽快废止的。譬如终止各种选拔培养科技人才的所谓工程、计划,即便对研究型教师,也要停止频繁的成果考评制度,把年度考评制改为三年或四年考评制。对研究型的一级、二级教授或终身教授,不再进行成果考评。人才,包括学科带头人或学术大师,不是靠工程册封的,也不是可以按计划培养的,而是在科研探索或学术实践中突显出来的。解放前的西南联大和解放后的国内名校,没有这些花花名头,条件也远不如今,却都能取得骄人成果,涌现一批大师或著名学者,便是最好证明。因此,能让教授们从无休止的考评、填表中解脱出来,摘下各种华而不实的高帽,在自由学术环境中潜心从事研究,不受或少受干扰,就是对他们的最大关怀、最好培养。可以相信,如果我们的高校,能摆脱浮躁,恢复宁静的科研环境,让研究型教授踏踏实实地根据各自特长、兴趣搞科研,这不仅可彻底杜绝花而不实的成果,而且,假以时日,肯定能收获丰硕的大果子,包括摘取诺贝尔奖。 三、削减政府出资的科技奖励项目 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奖励拔尖科研人员,这也是国际通行做法;像诺贝尔奖,其巨大激励及导向意义,早已举世公认。但任何奖项的价值,并不在颁奖者的地位,而在获奖者的成就,及其典范激励意义。如果诺奖门坎很低,评的多是三流科学家,甚至加塞着评委的哥们,那么,它早就被国际学术界抛弃了,对推动科学进步起不到任何作用。中国目前以各级政府名义颁发的名目繁多的科技奖项,由于获奖者众,不仅不能激励科技创新,反而催生出许多泡沫学术。一旦获奖成为高校教师或领导的终极目标时,这些奖项便丧失了推动科技进步的功能。实际上,科技部早已认识到这一点,从1999年就开始压缩政府奖项,到2006年,省市级的科技奖已从每年三万项压缩到六、七千项。但这依然是个庞大数字。我支持科技部关于逐步由以项目为主向以人才为主评奖方式转变的设想。但我认为,因此事涉及各方既得利益,逐步削减难度甚大,只有下决心一刀切,才能使各地失去拖延理由。具体方案,就是国家只设自然科学大奖和自然科学技术奖,每年分别评2人和10人。主要奖励对象,是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性基础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凡在面向市场的科技应用研究或产品发明中作出贡献的人员,一般不在评奖范围,因为市场已给予了奖励(他们可评为劳模)。诺贝尔奖不奖励像比尔盖茨一类人物,便是这个道理。各省市政府也可设自然科学技术奖,但要每两、三年一评,每届同样不超过10人。这些评奖,都不能采用个人申报、单位推荐模式,而要同行举荐,专家评选。这样改革的结果,政府评奖便与高校年度考核的政绩、业绩完全脱钩了,科技奖便不会成为无效科研成果的助推器了。至于民间团体的非赢利性评奖,政府应支持并监督,但同样不能与高校考核挂钩。 四、改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放模式 当今发达国家,没有不重视科技投入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科技项目或基础性研究,离开国家的支持,是无法实施的。资料显示,美国的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8%,日本为3.1%,欧共体为2%。而中国,预计2020年才能达到2.5%左右。这之间的相对、绝对差距是非常之大的。但是,高投入,还需要高效率。中国目前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增加投入,而是提高效率;如三多三少局面不改,高投入高浪费,只能更加劳民伤财误国。首先要改变的,便是政府科研基金这种多头交叉、封闭运转模式。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的科技投入相对高校率,除去健全的法律道德约束机制外,还与美国科研经费专业对口、合同管理模式相关。美国的国家科研经费,分拨到多个政府部门中,其中,国防部约占55%,卫生与公共事业部占15%左右,国家航空航天局占10%左右,能源部占10%,国家科学基金会仅占3%,农业部占2%。这笔钱,除支持各部直属科研机构外,还以研究合同和研究资助形式,拨给包括大学在内的非政府研究单位。大学往往要以投标竞争方式,获得这些研究合同及项目资金。 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譬如,同样是支持医学科研经费,那些通过竞争中标,与卫生部签订研究合同、获得经费的大学教授,是不能拿一张科技进步奖证书或几个权威签字的国内一流结题书交差的,它必须接受更严格、更专业的评估和同行的监督,需要能在医疗实践中发挥效用。既往那种糊弄外行部委的滥竽充数的成果就无法出笼了。实际上,中国在重大国防科研专项研究中,采取的也是这种办法。无论经费落到谁手上,其成果中都不允许出现泡沫;否则,一个泡沫,就能导致箭毁星亡!因此,建议我国国家级科研经费也采取这种对口发放办法,大幅增加政府各部的研究经费,由它们支持本专业领域中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或重大应用性基础课题研究。教育部的经费,只能用来支持教育学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支持纯基础理论研究。科技部的任务,是配合审计署对国家科研资金使用情况和发挥效能进行审计考评。地方科研经费,则一律注入风险基金中,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科技创新。我相信,如此釜底抽薪之后,高校科研权责对称,国家项目中的泡沫化科研秀将不复存,科技包工头也将下岗。附带说一下,美国认定研究型大学的标准,就是看其凭实力争取科研经费的多寡,这与我们由财政拨款人为扶持研究型大学的做法也是截然不同的。国家改变科研经费投放模式,也可鼓励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竞争中成长。 五、建立市场化运作的科技种苗基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应用型科研成果必然要走市场化道路。但科技产品市场化,谈何容易。困难不在科技市场本身目前中国已建立了许多虚拟或实体的科技市场而在于如何把科研产品的供求双方都吸引到市场上来。这之中,矛盾的关键方面,不在高校科研力量愿不愿意面向市场提供产品,而在于,企业能否有能力订购或购买科研产品,能否有能力对科研产品进行转化生产。这就涉及风险资本问题了。一般的企业或银行资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愿为市场前景不明的科技研究或科技产品投资、贷款。而离开风险资本支持,离开市场化运作的支持科技研发、转化的基金,高校科研力量便永远只能望市场兴叹让高校教师也自己下海办企业、闯市场,那不是正常路径,且失败概率甚高。 应当说,这是各国科技市场化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但在发达国家,譬如美国,它已不成其为问题。据资料介绍,美国有 6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风险资本总额超过240亿美元。正如一些海归创业者所说的那样,美国大学教师如有了好的应用型科研创意或成果,会很容易找到风险投资家投资的,硅谷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就是这样诞生的。在中国,眼下让科技市场自动吸引风险投资资本,是不现实的。由于种种法律道德环境的缺陷,既往校企合作中彼此受骗上当、转嫁风险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这,就需要政府补位,用看得见的手,搭建联通高校与企业风险资本桥梁:一面支持高校建立科技研发基金、一面联手企业建立科技转化基金,这即我所谓的科技种、苗基金。地方政府的这笔钱从哪里来呢?很简单,一是砍去科技奖节省下来的资金,二是挪用各种科技经费的资金。这两者相加,是笔不小的数目。创建科技种、苗基金的问题,较为复杂,我将专文讨论。这里,我只将一个简单的方案,附于文后,供参考。 六、强化对学术规范的舆论监督与法律制裁 实行上述种种措施,高校科研效率低下问题肯定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当众多浮华、低效的科研激励机制被取消之后,当应用型科研成果被推向市场之后,众多假花丧失其交换价值,便自然会消失。但是,对于纯基础理论研究而言,其成果只能以论文形式发表,其中的学术泡沫便难以完全避免。这时,就需要加大对学术规范的舆论监督。西方国家,这种监督主要来自同行评议,但在中国学术界,由于学术失范情况严重,只能借助公众舆论,甚至借助海外学术界的舆论来强化监督。在强化舆论监督的同时,还应强化法律制裁。因为用虚假成果骗取国家经费和个人荣誉,其性质同等贪污,应当司法介入。只要抓住典型,严惩不贷,让学术造假者身败名裂,学术腐败或泡沫学术问题,便可彻底遏制。此事实施,无任何难度,关键是为与不为的问题,因为众多周知,目前泡沫学术的带头人,往往都是高校的官员教授。 附录:科技种、苗基金的设计分案 所谓科技育种基金,即面向高校或科研机构建立的应用科技研究风险投资基金;所谓科技育苗基金,即面向企业建立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基金。分别用科技种、苗基金指称,为便于描述两者的区别与关联。其中,育种的种,是指可进行产业化试验的应用科研成果;科技育苗的苗,是指可进入产业化生产的科研转化成果。 现将这两个基金的设计方案内容列表如下:(略)  
个人分类: 技术力论坛|6966 次阅读|3 个评论
科研项目介绍
chenlun 2008-3-8 09:08
作为项目负责人,目前正在承担的航天相关项目4项: 1.某横向课题一:模拟月壤相关 2.某横向课题二:模拟月壤相关 3.某纵向课题重点创新基金项目:模拟火星土壤相关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模拟月壤的本构模型及其试验验证”(51079075)
个人分类: 科研|63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