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术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画史研究|徐渭绘画无年款之谜
uestc2014xiaoyu 2016-9-19 11:16
原文链接: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DUzMTQ1NQ==mid=2247483907idx=1sn=bf6637d1032f166ec1f56fc15bb499bdscene=1srcid=0919yud859ZMYjKa8zOeJAYK#rd 画史研究|徐渭绘画无年款之谜 2016-09-19 张东华(文) 花鸟研修 众所周知,徐渭( 1521-1593 )是我国十六世纪最杰出的画家,他创立的大写意花鸟画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有人认为他的画剑拔弩张,是刻露偏薄的颓唐之作;而陈师曾的《中国绘画史》等仅将徐渭当作受明吴门画风影响的画家一笔带过。使人费解的是对同一个画家同样的作品的评价如此冰火两重天,而这样的事恰恰发生在徐渭身上。更使人费解的是徐渭画中的落款竟然几乎看不到年款。李桂生(李普文)在《徐渭流传画作疑伪考》一文中对徐渭有年款记载的画作了一一考证,证明是假的,对存世的画作的系统观察后,也未发现有年款。而与他同时代、与他齐名,且有 “ 青藤白阳 ” 之称的白阳 —— 陈淳,画中却多有年款。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从思想史的角度说明,我们就不难理解。 因为人的思想意识在晚明到清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明亡后,虽然清政府仍把程朱理学奉为官方意识形态,但随着考据学的兴起,宋明理学走向解体,形而上的天理世界被抛弃, “ 甚至连清代儒者都不知对天理世界的冥想为何物。 ” 因此,要对徐渭的绘画语言、绘画模式作出合理的解释,必须回到徐渭的思想和当时的社会思潮中去,从徐渭的师承和著作中去还原其思想渊源和写意(写生)原则。 因为支配古人去画画背后一定有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虽然会随着画家的逝世而永远消失。然而,任何观念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过去盛行的普遍观念可用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文献来提示,当观念被历史遗忘时,其意义却保留在当时使用过的词汇中。这就是关键词历史语义分析法。举一个例子说明,如最近流行的 “ 学霸 ” 一词。从传统的意义上讲, “ 学霸 ” 意指 “ 在学术上刁泼无耻之徒 ” 或 “ 学界的恶棍 ” ,即运用手中权力压制学术自由,不允许不同的学术观点存在。而时今, “ 学霸 ” 的词义在悄然发生变化。特别近几年, “ 学霸 ” 的词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现在多指 “ 在学校中,某一学科的成绩在一定时期内明显优于其同学的学生 ” 。也许若干年后, “ 学霸 ” 的词义又发生变化。以此类推,几百年或上千年后, “ 学霸 ” 的词义也许与现在风马牛不相及,后人在研究几百年或上千年以前的词义时就会变得难以把握,其困难在于文中很多词汇今日意义已和作者写该文时意义不同。但是 , 今日中文里的每一个词尤如一数千年沉淀物组成的地层,研究者只要精确地找到该词历史语义的时代定位,就可以知道文本中一个个词的准确意义,最后还原出文本的思想结构。通过对徐渭的文本、师承关系和同时代人的著作中某些高频词的研究,揭示徐渭当时的思想渊源、获取物象的方式和当时的心灵状态。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徐渭是一位纯粹的王阳明学识的追随者,属于王学左派。王阳明把人人具有的自然情感中的善称为良知,把知善恶的过程叫致良知。由于阳明讲致良知有不同的修身方法,为日后阳明学的分化埋下了种子。王畿和王艮父子的泰州学派主张 “ 现成良知 ” ,即当自然情感呈现时,心立即知善恶,修身有点类似于禅宗的顿悟,靠个人良知的突然觉悟。这一学派 被称为王学左 派,其基本特点 是“ 狂禅 ” 。 首先,徐渭的 “ 狂狷 ” 行为,与李贽的 “ 狂禅 ” 十分相似,而两者都是受王畿思想的影响。徐渭在赠王畿儿子继溪的《继溪篇》中说: “ 龙溪吾师继溪子,点也之狂师所喜。自家溪畔有波澜,不用远寻濂洛水。 ” 其次,徐渭鲜明地表现出 “ 贬朱 ” 的思想倾向。在《评朱子论东坡文》中,他认为,朱熹对苏文的责难,其出发点 “ 只是要人说他是个圣人 ” ,是先设定一个 “ 中鹄 ” 和 “ 执板 ” 的 “ 吹毛求疵 ” 式的批评。徐渭九试九不中的真正原因在于他的思想与考试用的程朱系统相左。 徐渭属阳明学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他的《论中》篇。《论中》主要从方法论上阐述致良知的修身方法。何谓 “ 中 ” ?在《中庸》里, “ 中 ” 有明确的定义: “ 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中 ” 是指人在 “ 喜怒哀乐未发 ” 时的状态,也就是在没有行动之前所特有的那种道德意识。而在定义后就立即讲这是 “ 天下之大本 ” ,就是说 “ 中 ” 是宇宙的道德意识,即汉儒论 “ 中 ” 是在常识天然合理的范畴中讲的。而阳明学强调人之常情天然合理,所以,徐渭讲 “ 中 ” ,与阳明学的出发点 “ 人之常情天然合理 ” 是一致的。徐渭说: “ 凡利人者,皆圣人也。 ” 这是对阳明学 “ 满街皆圣人 ” 的忠实继承。 总之,徐渭的思想是对阳明学的继承和发挥,其 “ 狂狷 ” 行为是阳明后学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是良知的自负,也与当时流行的 “ 气论有关 ” 。投射到文艺领域,当理来自于心时,画法中既定的严格规范就不必遵循了。这为徐渭颠覆绘画中的既成之 “ 理 ” 提供足够的勇气和必需的道德正当性。 对于信奉或深受心学思想影响的画家,在摄取外界视觉形象时同样会表露出与受程朱理学影响的画家不一样的绘画方式:程朱理学主张 “ 性即理 ” ,理是外来不变秩序,认识理更是渐进之过程。反过来,陆王心学主张 “ 心即理 ” ,理是心的投射,认识理为致良知,良知涌现如禅宗顿悟。由于禅宗和阳明心学的修身方式相近,因此绘画形式也与禅宗所呈现的视觉形象相似,如徐渭的题画诗云: “ 道人写竹并枯丛 , 却与禅家气味同。大抵绝无花叶相 , 一团苍老莫烟中。 ” 然而,禅宗不立文字,其精神指向不大可能是绘画。以此类推,那么,阳明学指导下的绘画形式也将 “ 不立文字 ” ,也将无法用视觉图象来表现,绘画只能是白纸上的冥想!但是由于中国绘画中书法精神的存在,使得心学体系下的绘画借助于书法得以呈现。徐渭在《书八渊明卷后》中说: “ 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又一变也。 ” 由于在思维模式上,阳明学与禅宗相类。如果从佛学的角度也能说明这一问题,在佛教的苦厄世界里,好象有过去世、现世和来世,但从禅定的修身功法看,处于 “ 定 ”“ 慧 ” (对禅宗来说 “ 定 ”“ 慧 ” 是同一个概念)状态时,境界是 “ 寂静 ” 、 “ 涅槃 ” ,时间只是心识活动的体现,是主体意向性建构的结果,表现为 “ 八不中道 ” 中的 “ 不来不去 ” 和 “ 不生不灭 ” 的状态,其终极表现就是 “ 空 ” 。如在佛教故事中有慧能与僧徒的 “ 风帆之议 ” ,与之相似的则有王阳明 “ 我观之,花则在 ” 的命题,都否认时间这一观念。由此可见阳明学与禅宗在顿悟状态下是没有时间这一概念的。因此,在徐渭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只看到诗文的题写,没有时间的记录,这就是实足的 “ 画是诗后余事 ” 。他在评价自己的成就时说: “ 吾书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 这其实是他出狱后的修身活动的全部内容,也是其修身内容的排序。有意思的是,徐渭到中年时才开始学画。严格地说,徐渭正式学画当在入狱以后。这是他的思想已完全成熟。这就是徐渭画中无年款之谜。 此文发表于 2014 年第 1 期《美术》,题目是:阳明学与徐渭的写意模式,有删减。
个人分类: 一只木鱼|16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几位非常著名的老师(2)——著名画家黄格胜先生
Huangyy 2014-3-23 16:29
我的几位非常著名的老师( 2 )——著名画家黄格胜先生 黄玉源 在 1985 年,一次在学校的 广播里听到播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午间新闻,报道了我国广西艺术学院青年画家黄格胜创作出中国最长的画卷《漓江百里图》,长达 200 多米,以中国画的技法把从桂林市到阳朔的 80 多公里的沿江主要美景展现出来,其画卷的每个部分的技法功力均很高,内涵丰富,艺术性极高,表现出作者很高的艺术功力和造诣。很多相关部门的领导和著名艺术家给予祝贺及高度评价,记得其中有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师等。心里很受鼓舞,因为我对美术很热爱,也为广西出了这样一位著名的美术家感到高兴! 到 1987 年以后,国家大陆的政策和台湾地区的政策放宽,一些台湾同胞陆续回大陆探亲,其中含一些国民党的老兵。我夫人的一位亲戚托回大陆的朋友,帮在大陆找一位画家画几幅画,一方面作为艺术品的收藏,同时也作为对祖国大陆思念的一份依托及联系的纽带之物吧。当时我就想到黄格胜先生,我想如能请他给画 2 幅画那就好了。正好我爱人有位朋友在广西艺术学院当老师,然后我们就通过她的联系和介绍,到了黄格胜老师的家里拜会他。见到他很高兴!那时他 39 岁,已经是系主任了,比较健谈,具备很好的艺术家的风范;当时就很有名了,含《漓江百里图》在内,加上之前的及之后的画作,已经创作了 100 多幅国画作品,已经在美国、法国、英国和韩国及东南亚的部分国家举办过个人画展。还出版了几本画册。 他听了我们的请求后,很欣然地答应了,说给我们画一个大的横幅,两个条幅的(纵向的)国画。大约需要 3 周多这样。当时为暑假,有空可以慢慢作画。我们很高兴,连声说谢谢!然后,我们参观了他的个人画室,以及他的一些优秀的作品。我对他说我很喜欢绘画,也画过一些作品或习作。他很高兴,叫我下次到他那把我的画作给他看,他给我指导。这样,我就正式向他拜师学艺了。 几天后,我把一些旧的习作及新画的习作给他看,他指出了许多的不足和缺点。然后,讲了国画的主要的画法原理,叫我买多本国画的经典学习和教科书,然后教我如何阅读和理解。在大约 1 个多月的时间里,老师很细心和耐心地进行教导,对着画卷上的细节,从构图、用笔,国画的多种笔法和技巧,何处及何样的场景应该如何用笔和点染等等都认真指教;而且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形、风貌的特点也进行了介绍,对于山、水、树、草、花、建筑等的构图、细节的一些处理及色彩的运用等都进行分析性的讲述和指导;还多次亲自在画纸上绘图示范,我则还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他都很细心和很有兴致地向我做解释和指教。期间,我多次把每次老师指导的内容在回去后温习和实践的习作拿给老师看,他再进一步的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而且,老师说,我的功力和技巧有很明显的提高了,夸奖中带着欣慰的笑容,我可高兴了。可以说,格胜老师可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教导和很丰富的理论及技法的传授,我为能有这样一位好老师感到由衷的感激、幸运和自豪!老师的教导是那样的专心和认真,而且专门把经典和关键的要领给以指点,而非漫无目标、不讲重点地说。他的指导是体现出大师级的高水平教导的能力和风格。即能把握关键、又条例清晰而贯穿主线,同时许多地方是能达到让弟子能很好地掌握、应用,而且最好能做到各要领灵活应用、融会贯通,而又恰到好处的目的。真是让人从心里由衷的敬佩!老师的那三幅作品绘好之后,通过那位朋友转交给我们在台湾的亲戚,他们很高兴和感谢,可以说如获至宝。当然,由于学习的需要,后来也还到过老师家。 经过格胜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的国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更为丰富的绘画理论和技法,可以说一辈子都受益很深。当然,由于教学和科研工作比较忙,因此,很少有空作画。以后还要在闲暇时候,多些作画。以保持和进一步的把各位美术老师传授的本领进行运用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绘画水平。 黄格胜老师的具有恢弘气势而又具秀美风韵的《漓江百里图》,在中央电视台多次播放和进行介绍,其图卷如全部展开,需很大的空间场地,很令人叹为观止!这幅作品,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总统布什访华时曾提出以 1 万美金一米的价格购买,(共计 200 多万美元,相当于当时的人民币约900 多万元),但被国家有关部门婉拒,则以这幅宏大作品的出版画册作为国家礼品相赠。以后多位各国总统到广西参观访问时,如美国总统克林顿等访问,广西自治区政府也以此作为礼品相赠,让客人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新奇,很是珍视。 格胜老师的《漓江百里图》是在他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后的前面几年里,历时3年多时间,上下往返桂林20多次进行写生和考察收集素材,精心创作而成的,是第一幅真正把漓江、广西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特色当作研究对象的美术作品,是“漓江画派”真正的开山之作。当时老师对我说他还要创作出与《漓江百里图》相呼应的姊妹篇作品,后来又创作出很多珍贵的作品。如2006年推出了《漓江百景图》系列作品,这可能就是他所指的这个很重要的作品,但是改了长卷的方式,而是以100幅小的系列作品来展示其系统的主题思想和意境。受到了各界广泛的和高度的评价,画册也在美国等地出版,画展的轰动效应很大。可以说是他艺术事业进入又一个高峰的代表性成果。同时他也创作了很多其他题材的美术作品。学界有较多评论性的文章发表,如《黄格胜的山水世界——从〈漓江百里图〉到〈漓江百景图〉》(罗冰,艺术探索,2006),《黄格胜中国画创作观》(简圣宇,艺术探索,2007);《“黄格胜与漓江”学术研讨会纪要》( 左剑虹 , 梁振中 等 ,艺术探索,2007);《中国传统文人画艺术理想与“漓江画派”》( 滕志朋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3);《在继承前人精神中创新——黄格胜山水画创新性个案浅析》( 王明国 ,美术界,2010) 等。 1995 年黄格胜老师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 1998 年以后,连续几届任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至今,同时还任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常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政协副主席等职;他的艺术造诣非常高,在国内的影响力很大。他的主要代表作有:《漓江百里图》、 《老屋纪事》、《漓江烟雨》、《千年为一春》、《 衡山幽深图 》、《江畔老树》、《燕赵雄风》、《漫漫岁月长、悠悠古镇美》等等。 以下为黄格胜老师的部分画作及工作照,祝老师工作顺利、幸福、快乐! 在指导学生作画技法 燕赵雄风 在北京的个人画展中与国务院和全国政协 的有关负责人在一起 在桂林写生 雨后青山寨 与学生在一起评述画作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15237 次阅读|0 个评论
音乐美术中的分形艺术
热度 3 ChinaAbel 2013-8-5 19:13
以前接触到与关分形有关的最多的是分形图片,今天才知道分形在音乐中也有应用。特地查了一些资料,贴出来供大家欣赏。主要来自网络。 分形诞生在以多种概念和方法相互冲击和融合为特征的当代。分形混沌之旋风,横扫数学、理化、生物、大气、海洋以至社会学科,音乐美术等也产生了影响。 音乐部分 : Daniel Levitin 教授是一位脑神经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音乐家。他率领的研究团队最近发现,音乐的节奏中也存在着分形结构,且节奏中的分形模式,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音乐流派和作曲风格。 声音,纷繁多变。有时被称为乐音,有时被称为噪音,其区分标准一般在于,是否能够给收听者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然而这样宽泛的概念,是不是也能用数学量化的标准予以清晰地呈现呢? 来看看下面这些用图像来呈现音乐的尝试 : 早已有研究表明,美妙的音乐篇章,尤其是古典音乐和交响乐中,蕴含着许多奇妙的分形艺术。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白噪声、红噪声和粉红噪声,由此引出 “音乐中的分形” 这一概念。 乐音中的分形 白噪声 白噪声(white noise)是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声音类型。就像光学中的白光,是由所有频率的可见光混合得到的一样。理想的白噪音,就是把人耳能接收到的所有频率的声音同时发出。最为我们所熟悉的白噪声,就是在收听广播时候,在有节目的频段上所听到的电波声,还有磁带空白处的声音。类似于,沙沙沙,沙沙沙。这样的声音听起来,前后基本一致,可预测性最强,随机性最弱。 红噪声 与之对应,另外一个极端的声音现象是布朗噪声(brown noise),也叫做 “红噪声”。与物理中布朗运动的概念类似,这种声音的前后音程差,是微小的、随机的、无规律的变化。可以设想,就像是第一次见到钢琴的小孩子,他用一个手指在琴键上乱弹一通。这种声音毫无规律可循,也没有美感可言,随机性最强,可预测性最弱。 (图 1)从左到右边分别为:白噪声、红噪声(布朗噪声)、粉红噪声(1/f 噪声);上排表示声波分布,下排表示在频域的分布情况。 就像世界上的诸多事物一样,美好的东西总是寻求一个平衡(balance)。那么,在可预测性和随机性之间,是不是也存在一个平衡的界限,对应着美妙的乐音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 “1/f 噪声”(1/f noise),又称为 “粉红噪声”(pink noise)。 粉红噪声 从时间域的波形来看,粉红噪声的声波图像具有分形的结构。从频域—能量的角度分析,其能量从低频向高频不断衰减,曲线为 1/f,通常为每 8 度下降 3 分贝。最初的科学研究中,常利用 “1/f 噪声” 模拟出瀑布、刮风或是下雨,这种自然界中浑然天成的声音。对大量乐谱的分析也早已证实,多数犹如天籁之音的世界名曲,均属于粉红噪声。 节奏中的分形 上面所考虑的分形都是对于 “音高”(pitch)而言。近日,PNAS 上刊发了一篇文章,Daniel Levitin 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对于音乐的 “节奏”(rhythm)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诸多乐曲的节奏中,也蕴含着类似的分形结构 。 作者在论文开头写道: “音乐中有拍子,并且拍子出现的规律会有一定的重复性。我们通常无法预测下一个旋律的转折点会怎样演绎,但却能够在静静聆听的过程中,感觉到音乐的转折点何时将要到来。” 于是,可以猜测,在看似无迹可寻的韵律中,或许也有类似的分形结构。 (图 2)对贝多芬四重奏的乐段节选进行节奏分析,A 为乐谱,B 为 1/f 分布,C 为 1/f 的指数化处理,得到类似于正态分布的结果。 如上面(图 2)中的乐谱,可以看到乐曲中各音符之间的间隔并无规律可循。但是,如果从频域的角度来考虑,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通过对进一个世纪以来的大量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音符和休止出现的频率和持续的时间(temporal / rhythmic),也遵循 “1/f 分布”(1/f distribution)。而在频域上的 “1/f 分布”,对应在时间域上即为分形曲线。 节奏中的分形结构听起来或许有些抽象,但它却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音乐流派和作曲风格。 研究人员称,他们分析了不同的音乐流派及不同作曲者的大量作品,得到各自的 “1/f 分布”,再将其做进一步的指数化处理,可以得到一个类似于正态分布,有对应的均值和方差。结果发现,不同的 “均值” 对应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大的 “均值” 对应着较强的可预测性,而均值较小则表明乐曲节奏较为平稳。 这与直观上的听觉体验基本一致。例如,滑稽音和诙谐曲的均值,比交响乐和抒情曲要大,表明其曲风多变,无章可循,从而营造出始料未及的艺术效果。同样,贝多芬、海顿和莫扎特同为一个时期的作曲家,但他们乐谱的分形特征却各不相同;而间隔了几个世纪的作品,比如蒙特威尔第和乔普林的乐谱,则呈现出类似的节奏模式。 (图 3)上下两组图片分别表示不同作曲家和不同音乐流派所对应的 “均值”。主要看 E 这一列,纵轴代表流派,横轴代表均值大小。均值越大,音乐节奏的可预测性就越大,反之预测性就越小。可见,作曲家中,贝多芬的可预测性最强,而莫扎特则是随机性很强;在不同的音乐流派中,交响乐的可预测性最强,而拉格泰姆调(Ragtime)的随机性最强。 从(图 3)中可以看出,莫扎特和乔普林作品的 “均值” 都比较低,风格也就类似; 贝多芬和维瓦尔第的 “均值” 都较高,其作品节奏变化也较为接近。这一结果表明,音乐节奏的分形变化,可能是植根于人类大脑中的作曲能力的基本属性。研究人员称,不同作曲家独特的风格特征,很可能是他们各自让节奏的分形发生变化的尝试。 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大胆设想,开发出一套自动编曲的软件,先通过 “1/f分布” 曲线创作出对应节奏,再随机填入音符,是否一定能得到曼妙的乐章呢? 不过,该路数的创作结果,一定与之前仅考虑音高上的创作出的 “分形音乐” 截然不同。至于孰优孰劣,当然要由听众来做评判。 顺便说一句,这位 Daniel Levitin 教授,不仅是一位音乐家,还是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他在其著作 “This is Your Brain on Music” 一书的开篇,就表明了自己对音乐和科学的热爱,并解释了自己为何要研究音乐与科学之间的联系。或许正是拥有这般对自己的兴趣,孜孜以求的钻研精神,才有可能发现隐藏在美好事物背后的那些神秘的魅力。 参考资料: ​ Tatiana Plakhova, CHAOS AND STRUCTURE Daniel J. Levitin, Parag Chordia and Vinod Minon: Musical rhythm spectra from Bach to Joplin obey a 1/f power law 图片来源: Tatiana Plakhova, via behance.net 文章题图: vi.sualize.us 美术部分: 分形的基本特征 分形艺术作品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一、自相似性 如果一个几何对象的某个局部放大后,与其整体相似,这种性质就叫做自相似性。 二、无限精细 任意小尺度下依然有精细的结构。随着图像的放大,不但不会丢失细节,相反会看到越来越精细的细节。 三、极不规则 很多有分形特征的事物不能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去描述。 网上资料很多,这里直接给出一些链接吧 分形艺术 的图片 分形艺术 网 分形艺术 小组 非常漂亮的 分形艺术 图片 意大利女艺术家Chiara的 分形艺术 作品 分形艺术 软件Apophysis教程 (视频) 分形艺术 基本知识及作品欣赏 分形几何与 分形艺术 分形艺术 软件【Ultimate Fractal】 分形艺术 (视频讲解) 相关链接: 数学艺术作品 分形理论视频1 http://v.ku6.com/show/O9rLuErkuKZhcAsz.html?lb=1 2 http://v.ku6.com/show/1SYGXk98U672qCL3NzRwbg...html
6295 次阅读|4 个评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美术作品
热度 3 陈安博士 2013-5-8 14:18
个人分类: 图论|329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幅别致的美术作品
热度 9 Wuyishan 2012-10-18 20:34
这是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的一幅作品。展览本月22日就要闭幕了,不知有没有空去参观了。 该作品中,课桌是实体,课桌其实是个灯箱,灯光在墙上打出的孩子身形是虚的,虚实结合,巧妙。
个人分类: 东鳞西爪|4171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青春芬芳——全国文化系统青年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隆重开幕
whyhoo 2012-8-22 22:02
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中国美术馆党委主办,文化部团委、文化部青年联合会、中国美术馆团委承办的“青春芬芳—全国文化系统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是促进全国文化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全国文化系统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形势下焕发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气象的重要体现。展示全国文化系统青年书画爱好者的良好风貌和创作成果,促进青年艺术人才的成长,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本次书画作品展受到了全国文化系统青年艺术家们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支持,本次全国文化系统青年书画展入选的作品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委会共收到书画作品372件,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最终151件作品入选本次书画展。其中书法作品45幅,美术作品106幅。 专家评委们在评选的过程中,深感举办这次活动具有明确的宗旨意义,文化系统的青年职工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以敬业的精神搞好文化管理和文化服务,但与之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长,鼓励他们提高学养,全面发展,在书画创作上展示才华,并提供在国家美术馆展示交流的平台,这是培养青年队伍,关心青年人才的实际举措。在评选过程中,大家也看到全国文化系统中青年职工在书法美术上人才济济,参展的年轻书画家饱含艺术热情,讴歌伟大的时代,表达真挚的感情,用浓郁的笔墨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丰富多彩的现实,许多作品根植于书画家所在地区的现实生活,以新颖的视角描绘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刻画了人民群众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展现了祖国山川大地的丰富景象,也充分表露出青年人的理想追求和探索创新的意识。一些来自边疆地区的创作尤其画出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充满了时代和生活的气息。在艺术形式语言上,文化系统的青年书画家注重文化修养的积累,注重研究和学习传统,汲取当代书法美术的成果,表现出守正弘道、传承创新的艺术精神,让人感到欣喜。 文运兴盛,艺海无涯。展者有心将春风化为细雨,使自然融入画卷;作者有意于让清新凝于瞬间,把美丽驻于心田。 原文见 http://www.ccnt.gov.cn/xxfbnew2011/xwzx/lmsj/201208/t20120822_261975.html
个人分类: 文化|211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范画教学构建独立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
whyhoo 2012-4-18 20:18
范画是高校基础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和要素,范画教学模式也是高校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笔者针对目前高校中普遍存在的范画教学现状,即片面强调临摹的图片范画和示范性范画,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考,试图改进范画教学模式,以进一步增强范画在绘画教学中的作用和效用。   一直以来,范画就是高校基础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媒介和要素。比如在中国画传统的绘画教学中历来主张“画从谱出” ,大多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人,对画谱中传授的每个技法都要反复临摹、研究,循序渐进地学习。在当代高校美术基础教学中,范画指导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以往的范画教学一般通过两种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一种是图片范画,一种是示范性范画。二者各有优劣,需要取长补短。大量图片范画讲解能拓展学生们的艺术视野,提高学生们的欣赏水平,丰富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精神内涵,但是很难与现实技法联系起来,形成学生自主的技法学习并突破,不利于学生技法方面的提高。而示范性范画在技法上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直接影响指导学生技法练习,提升学生对当前技法的学习兴趣,但在艺术语言上容易“单一”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生的艺术思维比较容易定格,对技法的传承发展创新不利。而且在当下的高校基础教学中依靠单一或者有限的手段早已是杯水车薪,因而有必要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结合高等美术基础教学实践,对高等美术基础教学的范画教学进行一些大胆探索和创新。所以在当今世界艺术大融合的背景下,范画教学要重视技法“深度”的同时更要重视理论“广度” 。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试图提出几点改进,冀望对范画教学有所启示——重视培养学生构建独立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的欣赏性范画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美术理论式范画。课本中可供欣赏用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国外的优秀作品,因版面有限,都被缩印得非常小或印刷得特别差,很多细节无法显示出来,学生们总是一看了之,没有耐心去细细品味。上课时教师把课本高高举起,喊破喉咙去解释作品,也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光,课堂教学显得毫无秩序,尤其当遇到像中国画中的水墨情趣、西画中的色彩渐变之类的地方,教师的言语已无教学意义。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教学:一是直接把一些印刷效果较好的图例放在视频展示台上,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二是把印刷效果较好的图例,经扫描仪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三是在互联网教育网站上查阅下载收集典型的图片资料,再通过投影机投射到投影幕上。这样获得的范画图像清晰、醒目、直观,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把图片精彩的局部放大,欣赏分析图片更得心应手,学生很容易被吸引,产生强烈的感受和共鸣,使学生心领意会,从而引导学生健康的审美标准、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达到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   二是美术理论与技法对比式范画。对静物素描构图进行点评分析,光靠一味讲述,指出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时,往往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好”和“差”之间始终处于含糊朦胧的状态。这时就可以从历届学生作业中选出优秀的和有问题与毛病比较典型的作业作为对比范画。比如在色彩教学中,收集选出学生作业中“花” 、 “火” 、“粉” 、“脏”了的作业与优秀的作业放在一起并列对照,有比较才有鉴别,存在的问题一目了然,再辅以耐心的讲解。此种方法也可以用在绘画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事先制作准备好由同一组物体组成的不同构图形式和不同工具材料画种等的系列范画,上课时全部并列张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构图、不同工具材料画种的范画并一起研究问题,如物体画得太大,画面显得拥挤;物体画得太小,画面又显得太空;物体画得太高、太低或太偏,画面又显得不平衡;什么物体适合什么材料表现,不同的材料和相关的画种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等。教师利用多幅范画对比,择优汰劣,直到剩下比较完美的几幅。这样做,一方面揭示了一些容易走的弯路和常犯的错误,让学生在教师胸有成竹的展示中“防患于未然” ;另一方面在比较中使学生对“优”和“劣”有一个明确的鉴别,使学生从“知其然”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认识。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身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学生构建独立美术思维的能力。示范性范画教学在重视欣赏性范画教学的前提下,能继续完善学生们自身独立的美术思维和审美标准框架,探索技法本身发展创新的可能性,所以重视示范性范画的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总而言之,在高等美术专业教学中,范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手段,不仅承担着对学生从无到有的专业启蒙和训练,更是为日后的进一步发展、飞跃作铺垫。从拉直线到石膏几何体再到静物素描乃至其后的自身创作学习,理应遵循艺术的学习基本规律。事实也证明,范画教学在高等美术教学中没有任何别的形式可以替代。综观许多长期从事高等美术教育的优秀教师,他们的课堂都离不开广泛使用的范画。他们以范画为主要媒介展开多种形式的范画教学,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兴趣始终浓厚不衰。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改进范画教学模式,不断探讨研究范画教学的新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高等美术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不同种类的范画教学感知艺术真谛。 原文见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120406/
个人分类: 艺术|150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为中国美术立言——“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高端论坛综述
whyhoo 2012-4-1 20:00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办的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冯远致贺信,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以及薛永年、王仲、刘曦林、吕品田、李一、张晓凌、陈传席、杭间、梁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委员、部分青年理论家40余人汇聚一堂,研讨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形势下美术理论建设问题。会议由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李一主持。与会专家立足学术,专注学理,围绕“美术理论与文化强国”主题,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讨和深入的交流。   文化强国与美术建设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从文化战略的高度反思了当前美术批评存在的问题:“失语”和“失信” 。他说,西方美术标准照搬,西方美术词语的滥用就是一种中国文化失语。他主张,美术批评家应以专业的学术为依托,以中国文化为血脉,遵照艺术规律,构建中国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当代的美术理论,并以此提高文化自觉性。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认为,我们谈文化要落到实处,而不能在概念上兜圈子。必须走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阶段,让文化回归精神本性。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林木表示,当代美术理论研究存在诸多问题:当代主导的文化是西方文化,美术理论也受到西方思维的影响;国际崇拜过于严重;对现代性、当代性的热衷;全球化、普世化观念的泛化等等。   还有一些专家对文化传播策略进行了思考。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刘伟冬讲到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他表示,文化强国必须有文化传播性和世界影响力,才能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取得主动权。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朱虹子认为,传播创新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涵,我们要充分研究艺术传播与艺术理论构建的关系,认清中国当代艺术传播的问题与语境。   美术理论的中国道路   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美术基础理论体系的建设仍然是美术理论界的中心任务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及其逻辑起点、归结点。他认为,美术史、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是密切相关的,目前美术批评和艺术创作关系密切,但批评家一定要有原则和理论根据,既要和实践结合,又要和美术史上的美术现象结合。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杨振国表示,应该重视东方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将中国美术纳入世界美术的知识系统,探讨中国与其他各国艺术的共时关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陆军对今日中国并存的两种文化语境展开了论述和思考,提出应该重视整体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学术环境的培育,构建更加丰满的学术视野。西南大学教授邱正伦提出,应该通过美术理论的思考重建文化自主性,构建属于中国当代的美术理论评价体系。   美术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围绕美术理论与美术创作的关系,许多专家发表了意见,美术理论必须与美术实践形成互动,是此次会议上许多专家达成的共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认为,判断力与艺术创作、艺术史研究密切相关。没有美术创作就没有美术理论,但这并不意味着美术创作一定高于美术理论。美术研究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其中一条就是美术研究要考外语,这限制了很多优秀的美术史论人才成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立军认为,先进的美术理论应该能够促进和推动实践的发展,美术理论是美术实践的灵魂,对美术实践有精神指导作用。   此外,对于现代美术的中国模式和民间艺术的研究也受到与会专家广泛的关注。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晓凌提出中国画现代性的“晚明说” ,认为中国画的现代性是一种内生的现代性。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徐虹则指出, 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艺术有重要的关系。文化强国的动力应该是创新精神,而不是祖先家底。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赵农提出,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对于许多基本理论问题的论证,将有助于对民间文化、民间艺术的思考,提供新的学术空间。 原文见 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
个人分类: 艺术|1279 次阅读|0 个评论
何瑞华“亮剑”
热度 1 paintinghrh 2012-1-5 20:42
何瑞华“亮剑”
2012年1月5日—15日,由云南省文化厅主办的《2012 首届昆明美术双年展云南省优秀美术作品展》在云南省博物馆隆重举办,本次展览展出建国以来我省老、中、青三代知名艺术家的150余件精品力作,种类有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雕塑等多个画种,是我省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参展画家阵容最强、画种最齐全的一次美术作品展览,也是云南省举办的首次美术双年展。据悉,本次展览目的是对云南优秀美术作品的归纳和总结,可谓是对云南美术优秀作品的“一网打尽”的展览,同时也是云南省文化厅举办“文化强省 百艺盛会”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展览将展出大批在全国及世界美术领域有影响的美术家作品。 何瑞华2011年的代表作品《热带冬天无风》,画心高170厘米,宽140厘米,工笔,分别由姜花+莎草,一品白,芭蕉三张画组合而成一件力作。 何瑞华“亮剑”云南省云南省美术优秀作品展览,给关心关注何瑞华的艺术发展朋友带来福音,给艺术投资商带来信心 。
个人分类: 瑞华绘画|46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张仃——中国美术的骄傲
whyhoo 2011-11-26 21:08
二十世纪是一个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时代。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代中国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走过二十世纪,进入新世纪的我国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张仃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他亲历了东三省失守、华北危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的艺术人生与祖国的命运休戚相关。他经历了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和中国现代美术重大事件的发生、发展、转折,他主持和完成了国家许多重要艺术作品的创作和设计,他的艺术作品、艺术思想和艺术活动无法回避地与中国现代艺术史紧紧连在一起。看他传奇的人生,读他众多的美术作品犹如打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他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发展的一位重要参与者和见证人,是美术界的一面旗帜。 一、三十年代中国漫画的 “ 金矿 ” 和 “ 潮流 ” 民族解放的艺术先锋 1917 年 5 月 19 日,张仃出生于辽宁北镇县。他天资聪慧,自幼酷爱书画。 “ 九 · 一八 ” 事变,日寇铁蹄横行祖国河山,国难当头,家破人亡。亡国的枪炮声打破了少年张仃的纯真之梦。 15 岁的张仃从故乡流亡北京,不顾父亲的劝阻,投身张恨水任校长、刘半农任校董的北平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学艺。从此,忧国忧民的张仃踏上了漫漫的艺术探索之途。 在北平美专,他面对民族的危亡,苦难的流亡生活和单调、沉闷的学业,以敏锐的思想创作了很多反帝、反封建、反暴政和宣传抗日的漫画和宣传画,并带着这些作品到东北军前线鼓动和宣传抗日。他十分崇拜鲁迅,大量阅读鲁迅作品,参与各种进步活动,筹建前卫社团 “ 左翼美术家联盟联 ” 。他拿起漫画、宣传画这种出手快、主题鲜明、思想犀利的艺术形式作武器,与日本帝国主义和不抵抗的国民党政府展开斗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和社会的黑暗,吹响救国救民、奋起抗战的号角。 1934 年 9 月,他不幸被叛徒出卖,遭到国民党政府宪兵的逮捕,被押送到南京宪兵司令部判刑三年半,后在艺专同乡的帮助下,苏州电影制片厂将他保释出狱。他带着在狱中所作的呼吁抗日和反暴政的数十幅漫画作品回到北京,继续从事各种进步活动。 1936 年,他漂泊南京,经主办《南京人报》的美专校长张恨水介绍,开始在南京、上海各大报刊发表漫画作品,并在南京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上展出其作品,引起社会和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爱国洪流席卷全国,他投入由叶浅予先生领队的 “ 抗日漫画宣传队 ” ,以思想的战斗性和艺术的前卫性活跃在民族解放运动阵线的前沿。在漫画创作活动中,他崭露头角,结识了很多著名艺术家,如叶浅予、张光宇、张正宇、鲁少飞、胡考等。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战时工作委员会在武汉成立,他为十五名成员之一。他代表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赴西安筹建西北分会,出版《抗敌画报》,开办漫画训练班,普及漫画创作;携带漫画宣传队的作品在西安、华阴、渭南、临潼、三原等地巡回展出。撰写《漫画大众化》论文,分析抗战以来漫画现状,提出漫画语言的群众化问题,在夏衍主编的《救亡日报》等报纸上发表。大批的文化人士流入西安,他组织 “ 抗日艺术队 ” ,并领队北上陕北榆林等地宣传抗日,后进入延安。  这个时期他的漫画《买卖完成了》、《春劫》、《同志》、《乞食》、《野有恶殍》、《年午夜》、《打回老家去》、《日寇空袭贫民区》、《世界和平阵线的公敌》、《收复失地》、《蹂躏的体无完肤》等,反映了 “ 一二八 ” 战后流落街头的伤兵和灾民以及连年内战和水灾的悲惨生活。这些作品分别在当时的南京《扶轮日报》、《中国日报》、《新民报》和上海的《时代漫画》、《中国漫画》、《漫画界》等刊物大量发表。特别是他在抗战初期创作的宣传画《打回老家去》这幅作品,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深刻地反映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流亡歌曲的主题思想,是整个抗战时期最具有思想深度和代表性的作品。 他的漫画弱化了幽默感,强化了时代性和战斗性,主题鲜明、深刻,思想敏锐,既具有宣传画的视觉冲击力,又有漫画的夸张意味。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通俗性,自成一派。无论是在 “ 敌占区 ” 、 “ 国统区 ” ,还是在 “ 抗日根据地 ” ,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中坚力量,被誉为三十年代漫画界的 “ 一座金矿 ” 、 “ 潮流 ” 和前卫艺术家。 1945 年 “ 八一五 ” ,祖国山河在血与火的洗礼下光复,他奉命随军从延安出发,前往东北哈尔滨创办了东北画报社,任总编辑,主编《东北画报》、《东北漫画》、《农民画报》。这时,解放战争的序幕拉开。时代的需要,他又拿起漫画这个犀利的思想武器。他的漫画《城头变幻大王旗》、《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上海、冒险家的乐园》、《杀人的烟幕》、《撕毁这张中国人民的卖身契》、《反对美帝扶日援蒋侵略中国》,及创作的新年画《儿童劳军》、宣传画《在毛泽东的旗帜下前进》等代表作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征。 新中国诞生,他又从开国的艺术设计沉思中拿起漫画这个武器,投入抗美援朝的战斗。他创作的漫画《纸老虎》、《东方冒险家的泥足》、《向死亡进军》、《侵略者的葬礼》等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作。 1957 年,他在《漫画》月刊上发表《伤春篇》、《赐福天官》、《孙悟空跳出老君炉》等作品以后,淡出了漫画界,将主要精力投入艺术设计、装饰绘画、水墨画,壁画创作和艺术设计教育及理论研究的探索上。直至 1976 年粉碎 “ 四人帮 ” 后,他再次上阵,拿起漫画这个战斗武器,对倒行逆施、给中国人民制造了深重灾难的四人帮 “ 王张江姚 ” 进行了一阵猛烈的打击。组画《立此存照》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他漫画创作的封笔之作。 张仃一开始是学国画的,他将自己的艺术人生与民族的命运与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走在历史潮流的前列,成为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艺术的前卫。但先锋的思想和前卫的艺术,使张仃不仅饱尝了国民党政府的牢狱之苦和皮鞭,而且也受到极左思潮的围攻和迫害。 从抗日战争开始他的第一幅漫画作品到他最后的封笔之作,他的漫画创作跨越将近半个世纪,他的名字在漫画领域叫得很响,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他的漫画作品造型吸取中国画骨法用笔,形象概括、夸张,结构布局严谨、大派,黑白对比强烈、明快,艺术形式和语言通俗,极富表现力和张力。他的漫画艺术风格一方面吸取了中国民族、民间美术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语言,同时还吸收了墨西哥漫画家珂佛罗毕斯的风格,此外,他也受到著名画家张光宇的画风影响。他的漫画别具一格,开一代新风。至今看他的作品,仍能让人感到硝烟弥漫、燃烧的战斗激情。 他创作的漫画、宣传画和年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杰出成就,早在建国前夕,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就得到了特别表彰,张仃作为优秀美术家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是对他这一历史阶段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和总结。他的这些作品已成为中国现代革命史的重要文化史料。他独创的漫画艺术形式和风格,为中国漫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二、延安的 “ 摩登 ” 优秀的 “ 大美术 ” 家 1938 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阶段。为了信念和理想,张仃从 “ 国统区 ” 的 “ 左翼 ” 文艺团队来到延安。毛泽东亲自批示周扬安排他在延安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任教。延安的岁月使他这位 “ 左翼 ” 的前卫艺术家更进一步贴近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如火如荼的革命生活,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激情,朴素单纯的陕北民间艺术语言和形式,使他看到艺术创作的活水源头。 在延安,他活跃的艺术思想、出众的才华、直爽的性格,激情四溢、富有挑战的个性,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他的多种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表现力也让人惊异。因此,他的独特个性和艺术风格,被延安文艺界褒称为 “ 三怪 ” 之一,在他身边有一批艺术的崇拜者,如现在的追星族一样追随着他。诗人艾青形象地说,张仃走到哪里, “ 摩登 ” 就到哪里。 在延安,他一边从事美术教学,一边从事年画、宣传画和装饰画的创作,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从事舞台美术、服装设计和展示等实用艺术设计。他还是鲁迅研究会的美术顾问、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作家俱乐部主任、陕甘宁边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可以说,他是延安美术界的多面手、艺术活动家。他的到来,无疑给延安的文化艺术生活带来了新的活力。 在延安,他的美术创作更进一步表现了劳动大众的审美感情和生活,艺术表现形式更加宽泛;他的艺术设计因地制宜,实用与审美结合得十分紧密,创意和形式前卫,得到人们的喜爱,凸现了他的艺术设计才华。如当时为配合延安的抗战宣传,他创办的延安《街头画报》雅俗共赏,倍受欢迎。他在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期间,就地取材,利用当地木材、土陶、土毡,设计和组建了别具一格的作家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不仅是吸引和聚集延安文学艺术家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等延安中央高级领导人经常与文学艺术家联系和聚会的地方。今天来看,这个作家俱乐部就是新中国作协或文联的前身,而张仃无疑是其重要的开创人之一。直到今天,很多从延安过来的著名文学艺术家对张仃都有着深刻的印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仃承担的首次延安大生产运动成果展总设计和产品包装设计具有历史的开拓性。他带领从鲁艺、青年艺术剧院、部队艺术学校等临时调来的美术干部,在展示条件和设备、设施极端简陋,工作环境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己动手设计,日以继夜地制作,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在当时的延安创造了一个特殊时代前所未有的、壮观的历史性景观:黄土高原的环抱中,一片红旗的海洋,领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系列巨幅画像, “ 兵强马壮,准备反攻,抗战到底,争取胜利 ” 的巨幅标语,包装独特、展品丰富,图表形象,模范事迹的连环画 …… ,这些都将边区人民 “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的奇迹生动地展示了出来。毛泽东、朱总司令及中央各级领导、各方面的人民群众都到会场参观,可谓是延安的盛大节日和时髦的盛会。展览的形式既达到了鼓舞士气的目的,也意味着共产党人在实用与审美的艺术设计领域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为此,毛泽东特亲笔题词; “ 不要自满,要更精、更好、更进步 ” 。这是对大生产运动的肯定,也是对张仃的艺术设计才华和组织才能的充分肯定,同时也对美术工作者提出了不断超越的更高要求。这幅题词他从战争年代一直保存到和平年代,可惜在 “ 十年动乱 ” 中被劫。自此以后,凡延安党政军民的重要展示和重大活动的艺术设计都必由他主持和实施。日本投降前夕,美军观察组和中外记者团到延安访问。为了向世界展示在被国民党封锁、限制的困境中,在黄土高原和陕甘宁边区这块不毛之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艰苦奋斗的奇迹和革命不屈不挠的精神,张仃再次主持设计了边区小型、精致的生产成果展。展览会使这些中外人士感到震惊,交口称赞,边区不仅创造出如此辉煌的成果和局面,而且有如此精美别致的展示设计,这是在 “ 国统区 ” 的任何地方都难以见到的。展览有力地配合了时局宣传中心工作,展示了延安的精神风貌,得到争取国内外人们的了解和支持。 在将近八年的延安生活期间,张仃亲历了整风和大生产运动,还有幸参加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聆听毛泽东的《讲话》。他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实践走在时代的前列,以前卫的艺术思想挑战新生活,开拓新的审美境界。作为优秀的 “ 大美术家 ” ,注定他要在多种美术领域探索、耕耘,为祖国美术事业的多种领域做出杰出贡献。 三、开国的首席艺术设计家 全国政协会徽和国徽的设计者 1949 年,新中国即将宣告成立,一个新的中国形象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做好新中国形象的艺术设计是当务之急。当时国家高级艺术设计人才和设计制作人才极匮乏,更没有具体的运作机构。张仃作为优秀的艺术设计家奉命急速从东北解放区赴北京,承担具有历史使命的、开国的系列艺术设计和这项工作的组织及领导工作。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伊始,一代革命者的理想变为现实。他是多么兴奋!他以革命文艺家的崇高境界和忘我精神以及卓越的艺术才华,出色地承担和完成了《三年解放战争》大型画册的编辑,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的艺术设计,全国政协会徽设计,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纪念邮票设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美术设计,并领导国徽设计小组工作和亲自参与国徽设计,以天安门作为新中国国徽的主体形象就是出自张仃的创意。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美术设计工作,天安门城楼和广场大会会场设计,中南海怀仁堂、勤政殿的改造设计,第一批开国大典纪念邮票设计 …… 。这一切,都使他无愧于新中国开国的首席艺术设计家之美称。这些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艺术设计已成为共和国的历史华章,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今天,如果我们翻开新中国开国的艺术设计历史档案细细看去,便可见到他,作为一个革命文艺家,在新中国形象设计和重大展示设计中表现出的敏锐思想、深厚的艺术修养和严谨的学术作风。特别是在翻阅国徽设计的历史档案中,不仅可以看到他的设计思想准确体现了新政协常委会公布的国徽设计要求:中国特征、政权特征、形式庄严富丽,而且还可以看到他敢于坚持自己学术观点的学风。 当时,政协国徽领导小组否决了从群众应征稿中采用国徽设计方案,并随即启动了两个专家设计组进行国徽设计,一个是由清华大学营建系的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学者组成的设计组,另一个是由杰出艺术设计家张仃带领的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家组成的设计组。梁思成组提出的方案:拟制图案以中国古代的礼器璧(或媛)为主体,其它设计要素是齿轮、嘉禾、五星、红带,色彩用金、玉、红。但这个方案提交后便被搁置了八个月。 1950 年 6 月 15 日,张仃组的设计方案明确提出:红色齿轮、金色嘉禾象征工农联盟,五角星象征工人阶级的政党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齿轮嘉禾下方结以红带,象征全国人民大团结和国家富强康乐;天安门。比较两个方案,齿轮、嘉禾、五星、红带的四个要素是相同的,主题却完全不同。从档案中可以看出,张仃为相互充实国徽设计的形式和内容,曾与梁思成先生认真交换过意见,接受了梁先生的很多宝贵意见。也许这就是四个要素一致的原因所在。但在主体和内容这一原则问题上,他却坚持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观念。当时梁先生认为:天安门为一建筑物,不宜作为国徽中的构成物,图式化有困难,弄不好会成为风景画。梁思成和林徽因组还提出天安门不能作为新中国国徽内容,因为天安门是封建帝王的象征。而张仃却坚持认为:齿轮、嘉禾、天安门均为图案主要部分,尤宜以天安门为主体,即便画成风景画亦无妨(世界各国国徽中画地理特征的风景画是很多的),不能因形式而害主题。尤其是主体图案天安门,把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这一很难表现的抽象概念表达出来了。天安门广场是 “ 五四 ” 运动的发源地, “ 五四 ” 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天安门广场又是刚刚举行过开国大典的地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胜利,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在天安门举行的。因此,张仃选择天安门作为国徽的主体,辅之以齿轮、嘉禾、五星是有深刻的思想性的。张仃组的设计方案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虽然梁先生仍坚持自己的意见,政协全国委员会国徽组最后通过张仃组的设计方案。为此,周恩来当天晚上说服梁思成,并将通过的方案交梁思成所在的清华大学营建系进一步加工绘制标准制作图和模型。在清华大学营建系绘制完成的国徽标准制作图和模型的基础上,张仃带着他的工作班子精雕细刻,完成了新中国第一枚木质国徽的放大制作,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国庆前夕隆重挂上天安门。至此,新中国的艺术设计工作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圆满完成。 张仃的开国系列艺术设计以及全国政协会徽和国徽的设计,不仅集中体现了各阶层的智慧和思想,而且也集中体现了一大批杰出文艺家的学识、才华和艺术境界。张仃的艺术人生道路,决定了他必然担当开国首席艺术设计家、全国政协会徽和国徽的设计制作重任。 四、新中国展示艺术设计的开拓者 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使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仃完成开国系列艺术设计工作后,组织上原拟成立国家典礼局,要他留在中南海负责这项工作,他向组织表达了自己是业务人员,要求回到业务单位,于是他回到了中央美术学院。一开始,受命与革命文艺家胡一川、王朝闻、罗工柳、王式廓组成五人小组接管旧国立北平艺专,这是旧的美术教育体制的一个历史性转折。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他被任命为实用美术系主任、教授。国家为了解决国内外展示和重大活动的艺术设计、制作的承办机构,在原华北大学美工队的基础上成立了 “ 美术供应社 ” (即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广告公司),这项工作也由他负责。 五十年代是一个激情似火、新旧变革的时代。他以充沛的精力、高度的使命感和旺盛的创造力,一边从事教学和管理,一边继续从事国家的重大艺术设计和制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如 “ 建国瓷 ” 、 “ 人民英雄纪念碑 ” 两个设计委员会的工作。这期间,更为突出的是,他任总体设计和领导完成的国家大型国际博览会和专题展览会先后在苏联、德国、法国、捷克、波兰、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展出所产生的影响。他的展览设计思想和形式突出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气派,将新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 等发展情况在西方生动地展示出来,在国际交流中独树一帜。如 1952 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国际博览会的中国馆总体设计,他别具匠心地将天安门、中国园林长廊形式融入展览中,并将张萱的《捣练图》放大,以金线刻在黑色大理石上,作为丝绸展厅的大背景,营造出东方丝绸之国的意境,让西方人刮目相看。另一次是在苏联莫斯科高尔基公园举办中国展示会。这是两国对等交流展。当时,展览的时间已临近,设计任务十分紧张,我国驻苏联大使馆担心时间来不及,即请苏联建筑师担任总设计。周总理审稿后,派张仃担任总体设计,苏联专家没到过中国,所设计的中国风格可能完全是杜撰的。他重新构思独立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中苏两个设计家的方案同时传真给周恩来总理审定,总理指示采用张仃的设计方案。展览会如期在苏联高尔基公园开幕,展场内外洋溢着中国气派和风格,使参观者大开眼界。那位苏联设计师发现中国原来是这么美,这么气派,十分佩服。在中法建交前,还有一次非常有影响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的设计、制作也是由他主持的。当时我国很贫穷,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深厚的艺术修养,动手设计和制作了一座中式花园作序厅。中国馆的旁边是美国馆。展览开幕,中国馆别具一格的展示形式让观众叹为观止,观众都被中国馆吸引了过来。法国商人提出,展览结束,要买下展览会序厅的中国花园。这些富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展览和形式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精神。 他是新中国展示艺术设计专业的开拓者,又是新中国成立后,打破经济、文化封锁,第一个饱览西方艺术精华,并将中国近百年优秀绘画作品介绍给西方的艺术家。他第一个结识了西方现代派代表人物毕加索及海外著名中国画家赵无极、张大千、潘玉良、常玉等。他与毕加索的直接对话,代表了新中国的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交流的开始。这是现代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他显露的艺术才华和傲骨,让西方现代派大师毕加索那样迷惑地瞧着他,瞧着新中国。可以说,他是新中国革命文艺家中优秀的文化艺术交流使者。 五、传统艺术的拯救者 现代中国画发展的里程碑 建国初期,新旧两种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发生转换,新旧两种思想意识形态展开了激烈的搏弈。反映在文化艺术界,特别是美术界,极为突出的是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生活与创作的关系,保守主义与虚无主义的矛盾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从 “ 五四 ” 新文化运动开始就一直在不停地交锋,但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使这些问题更加突出。传统中国画、传统手工艺和民间艺术似乎危在旦夕。 民族传统艺术何去何从,在新中国究竟怎样发展?这是摆在艺术家和理论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1954 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就此展开了中国画问题的大讨论。中央美术学院作为新中国的最高学府,国画系便是这次大讨论的思想交汇之地。正在此时,张仃从实用美术系调入中国画系。他所具有的敏锐的艺术思想和深厚的艺术修养,使他成为这次思想狂潮的中流砥柱。他反对保守主义,也反对虚无主义,他既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艺术精神,吸取精华,弃除糟粕;又要吸取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精华,开创无愧于新时代的艺术新境界和新风格。 他没有在这场大讨论中竭力喧哗和说教,而是通过论文《中国画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将自己的艺术观点发表在《美术》杂志上。随后,他便与挚友李可染、罗铭等一起到江南深入生活,深入传统,在生活中寻找传统的生机,提升笔墨境界,赋予笔墨以新的时代精神,创作出一批面貌新、气息新的中国画作品。他以艺术创作的实践和作品回答大讨论的理论问题,证实自己的观点,以理论创新的思考推动艺术创作的超越,拯救中国画面临的危机,拯救传统艺术和艺术思想的危机。 他们的理论思考和艺术实践,通过写生作品在北京北海画舫斋展出,引起全国美术界很大反响。接着他在《人民画报》撰文介绍黄宾虹;在《新观察》、《人民画报》又介绍李可染的中国画写生;在《美术》杂志发表《试谈齐、黄》、《关于国画创作继承传统问题》。后来在西安崛起的著名 “ 长安画派 ” ,以及在全国美术界掀起的 “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 ” 的创新之风无不受到他的学术思想影响。直到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都会感到他在现代中国画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具有的里程碑意义。 在拯救传统主流艺术的同时,他始终不忘扶植和抢救民间美术。他带领学生向民间美术学习,整理、挖掘民间美术宝藏,向国内外介绍中国优秀的民间美术,保护民间艺人,奔走呼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美术品种,创造条件和支持民间美术的创新和发展,并以自己的作品所吸收和借鉴的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和审美形式,来诠释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关系,艺术的源与流的关系,以及民间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对于认知一个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意义 。可以说他的一生活动都贯穿对着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的抢救。他是民族文化遗产抢救的先行者。 从五十年代开始,他便长期担任美术学院院系的领导,同时又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和书记处书记及其它相关的社会学术团体和机构的重要成员和领导的职务。他的个性和思想,使他的为官之道成为对艺术精神的守护之道。当 “ 极左 ” 文化艺术思潮横行时,他以自己的智慧守住艺术家应有的境界;当一种艺术思想倾向压倒另一种艺术思想时,他以巧妙的方式让他们共生互补;在封闭的时代,他会迂回曲折地向学生介绍西方现代艺术;改革开放的年代,艺术思潮过度地向西方倾斜,而无视民族优秀传统时,他又提醒人们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不要民族虚无主义。当东西方艺术观念发生冲突时,他会扬长避短,包容万象,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当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相悖时,他在实践中寻找真知灼见;当形式与内容发生分离,当实用与审美发生对立,他都会坦率直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在思想喧哗的狂热中,他以冷静和理性及时敲响忧思的钟声;在艺术精神迷茫的沮丧中,他又以艺术家的诗意直觉守护着艺术良心,坚持了艺术操守,激励人们充满信心,勇敢探索。 这一切都是一个智者的包容和思想的力量,从而把他所处的特殊时代曲折发展的文化艺术从窘境中拯救出来,推动着人类文明精神不断前进。 六、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家 中国壁画艺术复兴运动的举旗人 1957 年,正当他专心致志于他所热爱的中国画领域时,他被组织从中央美术学院调出,任命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第一副院长。这是一所为复兴我们民族辉煌的工艺美术事业,为提高人民大众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于 1956 年 11 月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创办初期的学术领导人是庞薰琴先生。 1957 年 “ 反右运动 ” 中,庞薰琴先生等一批有才华的艺术家和学者不幸落难。在当时,他们政治生命的终结,也就意味着学术话语权的丧失和精神崩溃。这是学院发展的危机关头。张仃的到来无疑是临危受命,无疑是要他举起学术的领军之旗,肩负起学院发展的历史重任。 他的艺术经历和在多种美术领域展示的艺术才华,以及他的艺术观、学术思想的感染力和人格魅力,使他的到来成为这所学院的教育体系、教学思想、学风发展和形成的重要历史契机,也更加壮大了学院师资和学术实力。 他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要他离开中国画创作领域的思想矛盾令他十分困惑。然而,见到久违的张光宇等一大批他推崇的优秀艺术设计家和装饰艺术家,又让他格外兴奋。他服从了组织的安排,舍弃了个人在中国画探索上取得的学术成就,将全心身融入到这个新的学术团队,忘我地投入新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中。他一方面完善学院创办初期确立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按照国家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需要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的规律,探索、创建新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和思想。 在他的带领和努力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初创的十年中,也就是在 “ 文革 ” 前的十年里,基本形成了一种注重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优秀艺术传统,吸取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精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作设计与实践、实用与审美紧密结合的学风,基本形成了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需要的办学思想和教学结构、课程体系,以及团结协作、集体创作的风气。学院破天荒地将民间 “ 泥人张 ” 、 “ 面人汤 ” 、印染、装裱、壁画等名师和高手请到学院传授技艺,总结和研究他们的宝贵传统经验。他不分门派、不忌前嫌,先后将社会上美术领域各专业卓有成就的艺术家调入学院。六十年代院系调整,他又抓住时机将优秀艺术家调入学院。这时学院人才济济、名家云集,师资阵容空前强大。如今列出他们的名字,个个都如雷贯耳,成就卓然。他与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慧眼卓识,为学院收藏了大量古今中外的艺术珍品,作为教学参考资料,今天已成为学院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五十年代,在他的率领下,师生们参加了建国十周年北京十大建筑艺术设计以及国庆等国家重大活动艺术设计和重要创作,展示了学院的学术水平和艺术风格,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他负责组织完成了全国工艺美术大专院校教材的编写,统一了全国教材;他在报刊发表文章介绍外国优秀的工艺美术和国内优秀的装饰艺术家、美术家。他带领师生深入生活,写生采风,他的装饰绘画《女民兵》、《傣族保姆》、《洱海渔家》,彩墨画《柏林组画》、《巴黎组画》,以新的风格引起美术界的关注。一时间, “ 城隍庙加毕加索 ” ,成为他既守住民族传统精神,又吸取西方现代艺术精华的艺术主张的通俗形象之语,成为传播至今的对他的冠名。由他播散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一代艺术设计的装饰风,早在六十年代就在全国悄然兴起,学生毕业走上社会在各专业领域尽数风流,学院的声誉鹊起,张仃 —— 新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家之称不胫而走。 正当学院的事业蓬勃发展,他将要把学院带入新的发展阶段时, 1966 年的 “ 文革 ” 这场厄运从天而降。他经历了妻离子散、牢狱的不幸之境。但执著的艺术追求和诗意的气质,使他渡过了不幸的岁月。 “ 十年动乱 ” 结束,他最旺盛的创造年华如水而逝,不少著名学者和他敬佩的艺术同道与世长辞。 从学院创立开始,直到 “ 文化大革命 ” 前,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一直由国家高层干部国家手工业管理局局长邓洁担任。 “ 拨乱反正 ” ,恢复和发展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复任第一副院长,后被任命为第二任院长。但作为艺术家和学者担任院长,他又是这个学院的第一任。他没有沉溺在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悲戚和哀叹中,而是以艺术家的诗意直觉洞察到一个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时代即将到来。他一边主持清理整顿和恢复教学秩序,一边组织和调动师生创作和研究的积极性,迫切期望迅速将学院从十年破坏和停滞的状态,带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为民族的艺术设计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1979 年对于他和他所领导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中国美协北京分会筹委会在北海画舫斋主办《张仃美术作品展》,并在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巡回展出。这是他的焦墨画第一次面世。这些焦墨画是他 “ 文革 ” 十年中身心具焚、人格曲扭的精神栖居之所,他从 “ 红海洋 ” 色的喧嚣的残酷现实中走进了寂静的黑白世界。作品的展出无疑是他人格的恢复、心灵的舒展和精神的解放。新建的北京首都机场即将落成,室内大型壁画创作又降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1958 年他曾带领师生上街创作壁画,并于 1959 年在学院开设壁画工作室。他为中国壁画艺术的复兴做好了一切准备。他多么想将中国古代壁画的辉煌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复兴民族文化艺术的伟大精神,创造出无愧于我们时代的优秀壁画艺术作品。二十年如水东逝,这似乎是梦幻的闪现,使他沉寂的诗性又熊熊燃烧起来。 他非常珍惜这一机遇,从全国和学院调集 “ 精兵强将 ” ,组成机场壁画创作组,举旗挂帅出征。他将办公、教学、研究都放在机场壁画创作现场,以充沛的精力与师生们一起不分昼夜地研究讨论壁画创作设计方案、艺术形式与风格、材质与艺术语言、形式与内容、传统与创新、空间与视觉等一系列学术问题。组织师生根据不同的题材和形式及制作工艺,深入生活收集素材,深入工厂了解和研究新工艺、新材料。开阔的创作思路,民主、开放的学术思想,使创作组的成员们历经 “ 文革 ” 十年压抑后的创作激情呼之欲出。中国壁画艺术复兴运动的序幕被张仃悄然拉开。他们要以突破性的创造为复兴我们民族壁画艺术的辉煌交一份满意答卷。 新首都机场的壁画群奇迹般地落成亮相。张仃的《哪吒闹海》、祝大年的《森林之歌》、吴冠中的《北国风光》、袁运甫的《巴山蜀水》、袁运生的《生命的赞歌》、肖惠祥的《科学的春天》等作品,以诗意的题材、多样的形式、独特的风格、新颖的制作材料和工艺表现力,以及审美趣味的多样化,为艺术与科学的春天增添了一道富有诗意和激情的文化景观。一时间朝野惊动,媒体争相报道,充满审美饥渴的民众争相传闻,以先睹为快。国内外前往首都机场参观壁画的人流排起长队,在各壁画大厅如朝圣般缓缓行进。 这些壁画一改 “ 文革 ” 十年艺术创作题材、形式、风格的概念化和公式化,而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形式挑战僵化的 “ 极左 ” 艺术思想,呼唤审美思想的解放。文艺界和社会上政治敏感的人感到 “ 美术界发生了大事 ” 。了解机场壁画创作的举旗人是张仃的人们,也为他捏一把汗。由此, “ 极左 ” 、 “ 僵化 ” 、 “ 保守 ” 与 “ 开放 ” 、 “ 自由 ” 、 “ 创新 ” 的两种思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也引发了以后美术界关于形式与内容的论战,打破了美术界沉闷的学术僵局。这种学术争鸣的源头来自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来自张仃。 面对褒贬、封杀的喧哗,他很冷静。他相信时间会换来思想的宽容;时间的推移会让人们清晰地看到机场壁画的诞生对于一个时代转折的意义。 事实证明,首都机场壁画群的诞生带来了存在的诗意消息,催生了中国文艺春天的提前到来,把艺术家和人民大众从 “ 极左 ” 的审美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一个多元的文化艺术创造环境和审美取向回到艺术家和人民大众身边。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壁画艺术在北京和全国许多新兴建筑和公共空间遍布,形式、内容、材料、工艺丰富多彩,引出了一个时代多元的、新的艺术之风。 由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带出的工笔重彩、陶板、釉彩、油彩和丙烯混合材料的丰富表现力,以及具象与抽象、写意与写实、装饰与象征、变形与夸张的意味和形式作为多种艺术样式和风格,作为一种新潮,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全国美术界和美术院校风行,迎来一代创新之风。首都机场壁画几乎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代名词。张仃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动画片和壁画《哪吒闹海》,几乎家喻户晓,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谈壁画和装饰,必言及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张仃。 “ 文革 ” 十年沉寂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恢复和发展之际声誉大震。直到今天,稍对中国现代美术史有所了解的人说到中国壁画艺术的复兴,都会脱口而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旗人 —— 张仃。 张仃与他的学院休戚与共 25 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他作为学院一代领导人,无论学院的管辖权如何易手,是从国家手工业管理局转入文化部,还是由文化部转入轻工业部,他都以自己的深厚学养和胆识,高高举起学术的旗帜,把学院不断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而他的学院是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风向标,他的学院的学术走向无疑代表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学术走向。他无愧于自己的使命,将一个学术思想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清晰、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专业发展全面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交给了新的一代,为学院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艺术设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七、艺术大师的境界 永恒诗意的探寻者 张仃先生是当今美术界的一代宗师。他与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发展一起走过 70 余年的历程。作为一位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的艺术家,他以诗意的生命岁月和献身精神为中国人民、新中国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一位具有神圣使命和崇高精神追求的艺术家,他不断地进行多样化的艺术创作形式的研究和探索。他的人格境界、学术思想、艺术追求影响着几代人的艺术创作和思想,桃李满天下。他是我们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他无论从事漫画、年画、宣传画、装饰画、壁画、水墨画、书法、焦墨创作,还是从事艺术设计或美术教育的领导工作,都独领风骚,开一代新风。像他这样涉猎、探索如此广阔创作领域的艺术家是极罕见、极特殊的。 他所取得的一切艺术成就表明,他所选择的和走过的艺术人生历程,与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发展同步而行。他的绘画作品形式与内容的变化和转换,以及他在每一个不同时期追寻的艺术境界都展示了中华民族生存和存在的终极诗性。可以说,看他的艺术作品似乎就是在翻阅中国现代史的图录;研究他丰富的艺术思想和人生似乎就是在探索艺术大师的精神境界。 按张仃为中国人民和中国现代美术发展所做的贡献,以及在美术各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信手拈来一样,就有他享用终生的 “ 资本 ” ,头上就有足够的光环。然而他从不固步自封。他为人谦和、包容,淡薄名利,忘却得失,真诚坦率,艺术上永不满足。他以孩童般的纯真看待世事,执著地探索诗意真知,问道终生。 因而,无论何时何地,在他的身旁总是集聚着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家、理论家、艺术教育家以及艺术爱好者,凡事大家都期望能得到他的关注和支持,并以此为荣。只要这位满头银发、慈祥敦厚的长者一出现或一发话,无论谁都难以抑制对他的崇敬之情。人们看到他跨越如此众多的美术领域、创作如此众多的艺术作品,看到他那充满诗意的艺术人生和超越的人格境界,都由衷地向他致以敬意。也许这就是古人所说的 “ 有容乃大,大而生辉 ” ,光彩照人的必然所致;也许这就是艺术大师的内在精神张力和人格境界的魅力所在. 但在他赋有诗性的内心世界,在他那永无止境的艺术探索之途,他把一切成就和光环都只看成过程。仿佛与生俱来的艺术使命要他在人生的多种体验和多种艺术形式、语言中探寻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创建永恒诗意的精神家园。因而,他注定要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古人、超越时代,永不停步。 1984 年,他从艺术设计教育家的领导岗位走下来,在清静无为的心境和状态下,又回到他从艺寻梦的初衷,走进了曲高和寡的焦墨山水世界。 焦墨在中国画领域之所以曲高和寡,是因为焦墨的纯粹诗性最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大化自然的根本之道。它要求艺术家以诗意的智慧和体悟,将焦墨这个纯 “ 一 ” ,用诗性的笔意创生出 “ 黑与白 ” 、 “ 阴与阳 ” 、 “ 虚与实 ” 、 “ 刚与柔 ”…… 的 “ 二 ” 来,在这 “ 二 ” 的笔墨相抱相拆、互动互生的万千变化的舞动中创造万物和生命的境界。这是通过笔墨的纯粹诗性,探寻生存和存在的终极境域 “ 道 ” 的诗意的形而上境界,也是石涛所概括的 “ 一画之法 ” 境界。这境界便是笔墨的纯粹诗性朝拜不止的精神殿堂。因而,撇开笔墨的功夫和难度不说,它绝非是一般艺术修养及境界的人敢走近的,也绝非是一般人能够一眼就能读懂的。 张仃的艺术人生和丰富的精神历程以及他对生命的体验,对美的无限渴望与追寻,使他与中国艺术精神有剪不断的情缘,使他对中国画怀有挥之不去的诗意之梦。每每当他面临精神的困惑和苦难,或在大自然中激动莫名时,他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走进焦墨山水世界。他一生的艺术探索,使尽美术创作的 “ 十八般兵器 ” 练就的功夫,在多样艺术形式的融会中提升的艺术境界,似乎就是要他打进这笔墨的精神殿堂。这是他艺术之梦的最后归宿,精神的安歇之处,永恒的诗意家园。由此来说,他一生都在探索中国艺术精神的最高境界。他是永恒诗意的探寻者。 他从没有停步。离休至今,他这一路行程又是 23 年。 你瞧,鹤发童心的他,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搜尽奇峰,阅尽沧桑洪荒,用一枝毛笔,一罐焦墨,书尽情怀,写尽心画。他以笔墨诗意,把黑白推向极致,以诗性将万物化为永恒。 你看,那山水草木,古刹庙宇,荒郊野渡,乡村故道,山隅一角,沟壑一瞥,那莽莽昆仑,巍巍太行,奇峻华山,巴山蜀水,云贵高原 …… 在他富有诗意的笔意统领下,笔笔相抱相拆,似斩、似劈、似皴、似拖、似扫、似镂金刻银;那点似线,线似点,如春蚕吐丝不断,气韵相连;那以白计黑,以黑计白,笔笔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墨的光,光的墨,似秋风干裂,似春雨润泽 …… 。这笔意的诗意构架与心路历程,致精微直探鸿蒙,致广大见精微,活跃着大千世界的幽幽之情,万物造化的昭昭之理。他笔下的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对象,它们是诗意的窗口,向我们呈现出存在的终极的永恒诗意。 这是诗意的智慧,智慧的诗意。这是永恒诗意的探寻者 —— 张仃馈赠我们这个时代的厚礼: “ 技术白昼的黑夜 ” 中的 “ 行路人 ” 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张仃的焦墨山水是我们这个时代难得的一座 “ 宝藏 ” ,其价值难以估量。但他从不问收获,却仍在艺术探索的途中。这就是一个艺术大家的境界。 一个时代造就一位艺术大师,一个时代却又难以诉尽一位艺术大师艰难的思想历程和精神境界,但历史却以它的诗性将一切告诉未来。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表彰张仃先生对中国美术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以隆重的仪式将造型艺术终身杰出成就奖授予了他。这是中国文化艺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国家和人民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的崇高敬意。 我们为中国美术界拥有这样杰出的艺术大家而骄傲! (原载 2005 年 4 月 19 日《文艺报》)
1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博学让你口若悬河
pinger328 2011-11-11 10:27
如何才能让自己拥有渊博的学识并将这些学识运用到谈话当中去,使得自己的说话水平得到提高呢? 其实,渊博的学识大都来源于书本和生活两个方面。但是,切不可以生搬硬套、太过于教条,而是要根据现实情况对其加以思考和引申。一个人的博学,不在于知晓天下之事,而在于对天下事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如果你希望自己在智慧博学的同时还能修身养性,下面这些书会给你帮助。增长智慧:《第二性》、《苏菲的世界》、《野火集》、《智慧的探险》、《这个动荡的世界》。 修身:《西厢记》、《飘》、《金粉世家》、《荆棘鸟》、《呼兰河传》、《生为女人》、《简·爱》、《围城》、《嘉莉妹妹》、《茶花女》、《傅雷家书》、《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傲慢与偏见》。 养性:《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随想录》、《外国古建筑二十讲》、《石评梅散文》、《叶芝抒情诗全集》、《音乐气质》、《雪莱抒情诗选》、《草叶集》、《西方艺术的故事》、《李清照诗词评注》。当然,在生活中,谈话的内容还会涉及历史,下面的书籍可以增加你历史方面的知识。中国的四大名著,可谓是我国历史上的经典之作:《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其中的《水浒传》、《三国演义》推荐大家仔细阅读。除此之外,还有《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三国志》、《汉书》、《后汉书》,尤其是《史记》、《三国志》很是值得一看。这些书中的任何一本,只要你细心看过,就一定会大有收获。 如果你能够通读这些书籍,在与人交谈的时候,你就可以有很多话题,就能够侃侃而谈。
0 个评论
【图片】2010届美术学研究生毕业创作展(2)
gaojianguo 2010-6-3 22:37
接着上篇的国画展(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1718 ),这是油画部分。油画对我而言过于抽象,看完画展也没有一点反应,还是留给您锻炼想象力吧。 美术展欣赏完了,投票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7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图片】2010届美术学研究生毕业创作展(1)
gaojianguo 2010-6-3 22:20
这些画没一幅是我画的,呵呵。我虽然不懂美术,也不会画画,但这些美术作品还是给了我不少想象(胡思乱想的不少~)。美术是一种抽象的艺术,艺术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有时问作品的作者他画的是什么的时候,也不会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或许就是艺术之美吧。 下面是美术学院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每幅画都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代表。当然,如果这些作品不能够回归生活,对我这样的门外汉而言反而没了情趣。 是碉堡?还是民宅? 大风车。 荷花少女。 这幅画叫流转,谁懂其含义? 时尚女孩,右下角是哪种植物? 逛街的女孩,还是刚下课的大学生? 这幅画是临摹谁的作品? 如果您喜欢以上作品,不讨厌这篇博文,不用推荐,不用点评,请按一下下下面的按钮投我一票。没办法,博客大赛都快结束了,也没几个人给我投票,~~~~(_)~~~~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4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nature: 绘画风格的稀疏编码
leixu 2010-2-26 19:52
人脑要经济实用的对外界信息进行表征,就必须借助稀疏编码手段。关于稀疏编码,视觉研究早已有之(请看我的最近博文: neuron: 经典感受野+非经典感受野=稀疏 ) 稀疏编码的思想光芒甚至对神经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如静息网络的研究(请看我的早期博文: 对磁共振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的结果并不独立 脑科学的前沿问题整理 ) 最近,有计算科学家用它来分辨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画家 老布鲁格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作品的真伪,让我们看到稀疏编码的又一应用: 对艺术风格的量化 。 图1. 稀疏编码,解构老布鲁格尔的画风 这篇发表在nature上的文章,报道了Hughes的一个工作(该工作发表在近期的PNAS上)。Hughes他们用老布鲁格尔作品的一部分构建布鲁格尔空间模式字典。老布鲁格尔的真迹,用模式字典里的寥寥几笔就可以表达,而如果不是老布鲁格尔的真迹,则会变得繁复不堪。 大家知道,老布鲁格尔是十七世纪鲁本斯和林布兰特画风的先驱。他的画迷众多,他的模仿者更多。个人最喜欢的就是这幅:Big Fish Eat Little Fish Hughes他们的这个工作很有艺术觉悟。不过,个人觉得,区分一家之作的真假有点太过单一,区分多家肯定很难。比如风格独特的蒙德里安 (Piet Mondrian),这位老哥是以几何图形为绘画的基本元素。如这幅《百老汇爵士乐》: Broadway Boogie-Woogie 1943 如果用稀疏编码之,估计就剩横竖了。不管如何,稀疏编码的魅力,从这个工作里,可见一斑! nature杂志信息: Applied mathematics: The statistics of style Bruno A. Olshausen Michael R. DeWeese Abstract Top of pageAbstractA mathematica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hat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 paintings of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and those of his imitators. But can the approach be used to spot imitations of works by any artist? PNAS杂志信息: Quantification of artistic style through sparse coding analysis in the drawings of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Hughes et al. Abstract Recently, statistical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assist art historians in the analysis of works of art. We present a novel technique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artistic style that utilizes a sparse coding model. Originally developed in vision research, sparse coding models can be trained to represent any image space by maximizing the kurtosis of a representation of an arbitrarily selected image from that space. We apply such an analysis to successfully distinguish a set of authentic drawings by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from another set of well-known Bruegel imitations. We show that our approach, which involves a direct comparison based on a single relevant statistic, offers a natural and potentially more germane alternative to wavelet-based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that rely on more complicated statistical frameworks. Specifically, we show that our model provides a method capable of discriminating between authentic and imitation Bruegel drawings that numerically outperforms well-known existing approaches. Finally, we discuss the applications and constraints of our technique.
个人分类: neuroscience|9095 次阅读|2 个评论
对艺术的一点感想
cutefay 2009-4-15 16:37
我常常会想:什么样的艺术作品或形式是好的?怎样去欣赏艺术? 世界上有很多好的艺术作品或者形式,例如音乐、美术、舞蹈等等,有很多的世界级的名作。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流传的世界名作,自然它们是一些很好的艺术作品。对于有些好的艺术作品,你会很想去欣赏它,因为这作品能够给你带来一些感觉;然而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对每件好的艺术作品都能够欣赏得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之前不知道某件艺术作品是世界名作,让他去看或者去听,他不一定见到每一个世界名作都能够感受到它是世界名作,也并不知道这作品好在哪里。 或者说,很多好的艺术作品,甚至是大多数好的艺术作品,并不是普通人能够欣赏得了的。上个月底我们所组织学生去中山音乐堂听哥本哈根少女合唱团的《美人鱼在歌唱》,很多同学听了一会儿就听不下去了,要么在打瞌睡,要么离开了。我觉得难得来听一次音乐会,就用心地去听,我能够感受到他们唱得很好,因为我以前也在我们学校的博士合唱团呆过一段时间,对合唱的要素方面还是有所了解的,但是我却没有被她们歌声所打动,也就是说,我没有真正欣赏得了她们的合唱艺术。为什么会这样?我想一方面是我对合唱这种艺术形式不大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她们唱的歌曲也都不是我喜欢的歌曲。 我觉得能够让一个人欣赏的作品,一方面,它应该是一件好的作品,另一方面,它的风格等能够被这个人喜欢和认同。 有人说,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具有创新性的作品,也有人说,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具有思想性的作品。我觉得,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是能够让部分人看到或者听到它的时候,内心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甚至共鸣的作品。我觉得有人说作品包含思想,其实并不是作品本身包含思想,思想是来自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一件作品所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说一件作品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是不科学的说法,你觉得这作品包含着什么样的思想,而很可能另一个人则觉得这作品包含着另外一种思想。并且,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样一件艺术作品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例如对于一件作品你心情愉快的时候看它或者听它,可能觉得这件作品很普通,而当你心情压抑的时候,却觉得这件作品很能够打动你的心。另外,正是因为不同的人看到同样一件作品的感受不同,所以往往一件作品不可能被所有的人觉得好,只能是一部分人。 题外话:最近在所里排练一个表演唱的节目,排练的时候,我想起来自己的一件经历: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唱歌很好,每次音乐课上当我们学完一首新歌之后,音乐老师总是让我先唱给大家听。那个时候我音准不错,能够把每个音符唱得很准,节奏感也强,音色又不错,我也很喜欢上音乐课。后来上三年级,我们换了个音乐老师,她不会在课堂上找人唱歌,所以她也不知道我唱歌唱得好。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学校要组织一些人参加市里各小学的合唱演出,就从各个班级挑了人大概一半以上的人,但是没有挑到我,因为他们是看长的个子来挑人的,那时候我很瘦小。后来合唱的人数还是不够,就从剩下的人中挑选,这次挑选是看看歌唱得怎么样。在那个挑选的教室里,我见到了我一二年级的音乐老师,她见到我很高兴,告诉其他的老师我唱歌很好,她们让我唱了唱,觉得唱得不错,让我先回去。当时我满怀希望地回到教室,后来我们班主任告诉我说,她们觉得我个子矮,所以不让我参加合唱。当时我难过地哭了,班主任安慰我说,等我以后长高了就可以参加了。 自从那之后,我就很少唱歌,后来节奏感越来越差,唱歌经常把握不好节奏,音准也差多了,一首歌需要唱很多遍才能够把调儿把握好,并且唱歌不圆润。似乎小时候的那种音乐天赋消失了,真是可惜了我一副好嗓子。现在的唱歌水平,也就只能在舞台上跟其他人一起合唱,或者在KTV里自娱自乐了。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6404 次阅读|4 个评论
我与美术有缘
热度 7 罗帆 2009-3-19 22:50
小时候,我喜欢画画,妈妈随我在纸上胡乱涂鸦。 爸妈两地分居了八年。在大多数日子里,爸爸在大连,我和妈妈在武汉。后来,爸妈好不容易调到了一起。 我爸酷爱美术,当年因为出身不好没敢报考美术学院,学了理工科。文革期间,因为绘画的特长,他经常被抽调去搞宣传,画了很多幅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还创作了一些符合潮流的作品。 全家团聚后,我爸有心培养我学画,要求我每天画一张画交给他。 我天生缺乏政治细胞,喜欢那些被斥为毒草的西方小说和画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可以不用偷着看,但对冬尼娅只能偷偷地喜欢。我曾经临摹过小说里保尔和冬尼娅在一起的插图,但不敢拿给爸爸或别人看。 我画过一些素描写生,临摹过一些印刷品。因为贪玩,有时我会挑简单的,几分钟就画好一张。爸爸看了皱眉头,但并没有要我重画。 我断断续续地学画,热情忽高忽低,并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上高中以后,我住校。因为高考的压力,我再没有学画。课余时间,我会在白纸上画些美丽的女孩子,有时会给要好的女同学看。临近高考时,报纸上连载《第二次握手》,我临摹了好几张插图。有同学想要,我就送给他们了。毕业前,有位女同学要我的画。于是,我画了一张《茶花女》的钢笔画送给她。 上大学之后,我通过考试进了学校的美术组。美术老师是一位中年男老师,性格随和,和蔼可亲。我每周去画一天,很用心地画。老师自己也画画,同时总在表扬和鼓励同学们。 当时,有些同学去美术组并不是为了画画,他们很少动笔,只是在侃大山,站在一旁对别人的画评头论足。我很安静,埋头画自己的画。那时,我主要是画水粉,偶尔也画水彩。对色彩的敏感和表现力,使我的画总是得到大家的赞美或吹捧。那段时间,我对美术的兴趣变得浓厚。除了画得更多,还经常去中国美术馆看美展。 我画的丁香花发表在北航校报上,画的插图发表在《航空知识》、《航空模型》期刊上。我参加了北京五所高校大学生美术联展,参展的十渡风光受到了好评。我主办的黑板报在北京高校黑板报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奖。 上课时,我有时会开小差。讲线性代数的是一位年轻女老师,她的声音很轻柔,坐在后排根本听不见。我在笔记本上给她画了不少速写,从不同角度描绘她那美丽的笑容,看过的同学说像。 在成都飞机公司实习时,我在实习记录本上也画了不少画。估计那些与实习内容无关的画,给老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最后,我的实习成绩只得了个合格。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到一家军工企业工作。因为兴趣广泛,经常被抽去帮忙,办黑板报,写标语,参加文艺汇演、舞会乐队等等。我参加了武汉美术家协会,经常参加相关活动。 终于有一天,我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将一事无成。 因此,我打算不再放纵自己的业余爱好。 多年以后,我已经是高校的一位老师,在专业的领域里不懈地耕耘,生活方式变得非常单一。 很少有同事知道我曾经有过美术方面的爱好。直到有一天,当儿子说出我家客厅墙上的油画是我画的时,大家才感到惊讶。 秋天的小河边 人生绚丽多彩,画画真是一种享受。 虽然我已经很少画画,但我与美术有缘,不然,儿子怎么会喜欢画画呢? 也许等我退休了,才可以重新拿起画笔,随心所欲地画画。 在我的新居里,将设一个画室。这不仅是为我爸和儿子,也是为我自己。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5423 次阅读|18 个评论
天生的审美家
songshuhui 2008-9-3 14:19
cobblest 发表于2008-05-8 星期四 10:24 分类: 心理 , 生物 | | 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或雕塑总有种振奋人心的力量,我们常说,这些伟大的作品可以涤荡我们的心灵。事实上,真正对艺术进行反应的部分是大脑:眼睛只是获取经过神经回路的诸多信息,大脑则对我们所见的经验进行处理和控制。美到底是主观的存在在于观察者的眼中,还是大脑中存在着对一种既定的对于艺术的反应?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科学家们对于艺术和神经科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悟,人类对于美的鉴赏的生物学机制也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艺术家们通过数个世纪的尝试和试错,逐渐的对于视觉系统产生某种大脑的知觉进行了模仿。例如,岩洞绘画者最早发现人类的大脑无需对物体的所有颜色都产生知觉;线条就可以做得到。印象派画家发明了一种表现运动感觉的技术,例如 Monet 笔下浮动的水波。尽管在文化之间存在着对于艺术鉴赏的差异,但是在绘画艺术领域同样存在着许多普世的规律。视觉艺术正是在艺术和科学间架起的一座桥梁。美丽的自然风景图像可以激起人们去了解如何创造他们的物理学规律。但是绘画本身无法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们。因此,需要神经科学家们通过对人脑运作规律和美术作品中精巧的设计作一详尽的分析,来揭示千百年来人类绘画艺术中所演化出的对于视觉和其他神经机制的无意识的运用。 事实上,有时候这种运用也许并不是无意识的。艺术家经常利用科学作为他们的启发。 Leonards Da Vinci 研究解剖学和工程学,并将其中的知识应用于创造惟妙惟肖的视觉艺术作品。在本文中,也将展现这位天才画家如何可能的利用了视觉神经活动的规律创造出了神秘的经典之作。今天,艺术家运用科学的肖像学知识和概念不仅创造出具有现实感的画面,并且创造出了更加抽象和具有诗意的图像。诺贝尔获得者,神经科学家 Torsten Wiesel 认为,在过去三十年对于艺术鉴赏的生理学机制的研究,或许可以反过来促进艺术的创作。当然,这还要建立在对于艺术的神经机制进一步的探索。 是左还是右? 关于左右脑的分工,大部分都有一定的认识。现在基本公认的是, 右半球在情绪识别方面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人们 对于呈现于右视野的物体图片的辨别比对于呈现于左视野的物体的图片辨别更快,而左视野对辨别情绪性的脸部图片则具有优势。 对于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也显示,右脑半球损伤被试在识别和鉴定口头言语和脸部表情的情绪信息上比左半球损伤的被试表现的更差。除 了脸部表情之外,右脑损伤的被试在对幽默卡通片的反应中也显示出比左半球损伤被试更大的缺失。这些都表明,右半球对于调节情绪感受的反应来说是必需的 (Silberman, 1992) 。 巧合的是,在西方美术史上,画家们早已经在无意中大量运用了这一原理。在 Goya 的著名油画《 The Execution of the Rebels on 3rd May 1808 (枪决起义者, 1908 年 5 月 3 日)》 中,作者描绘了西班牙起义者遭到拿破仑镇压后被枪决的场景。画面左侧的起义者面对画面右侧士兵的枪口毫无畏惧,振臂高呼。他全身被画面中心正方形灯箱投射出的灯光照亮,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面孔,和一种坚定不移的神情。画面左下角则描绘了一具已经被枪决的起义者倒在血泊之中的尸体。整幅画面营造了一种临刑前的紧张气氛,而画家利用灯光和起义者的表情着重渲染了画面左侧的绘制中心。 无独有偶, 1867 年,印象派画家 Monet 创作了油画《 The Execution of the Emperor Maximilian of Mexico (枪决墨西哥皇帝马克西米连)》 ,曲折地反映了同年 6 月发生的政治事件。在这幅油画中,画家同样将被枪决的皇帝形象安排在画面左侧。 David 的著名油画《 Death of Marat( 马拉之死 ) 》 同样描绘一幅悲剧的景象:法国革命家马拉被杀手刺杀在浴缸中。画面左侧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马拉刚被刺死的惨状:他倒在浴缸中,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染红了浴缸,右手无力的垂落。这幅画面呈现出一种凝重的悲剧氛围。 德国的几位心理学家和艺术历史学家在 1983 年进行的一个实验证实了在绘画作品当中焦点位置与情绪表达之间的关系 他们让被试对比了 48 幅焦点位置各异的油画作品和该幅油画所表达的情绪。结果发现,焦点在左侧的图画更多的被评价带有悲伤、低落的和让人厌烦的情绪色彩。这项研究的发起者,德国著名心理学家 Poppel 认为,这些美术作品中的结构安排恰巧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原理相符:视野左侧的画面投射到右侧半球,而右侧半球比左侧半球更易识别和处理情绪性的信息。因此将富有情绪性的画面主体安排在画面左侧能够更多的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使得绘画作品对观者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印象派作品何以动人心魄? 我们都知道, 印象派画家善于在他们的作品中使用很少的细节,更多的采取大片的色彩涂抹和模糊的线条。但他们的作品往往能够引起一种奇妙的宁静感和一种动人心弦的感情色彩。相同的一幅场景的照片也许平淡无奇,但相同主题的印象派作品却以不精确的颜色泼溅和粗线条的轮廓的带来一种独特的感染力。为什么这种绘画技术如此有效,这背后是否有什么生物学的机制呢? 近来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对视觉和情绪加工过程的研究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首先我们要清楚两种类型的视觉刺激类型:高空间频率(high frequency)和低空间频率(low frequency)。空间频率就是指在一个图象中,明暗部分变化的快慢。一副非常清晰,细节鲜明的图片通常属于高空间频率的图片,而如印象派作品一样,并不具有非常细腻的线条,而以粗略的色块取胜的图像就属于低空间频率的图像。 Vuilleumier在2002年 对于这两种类型的 面孔表情图像进行了考察,发现那些低空间频率的图像首先并没有引起视觉皮层相应脑区的活动,而更早的引起被试杏仁核的激活。对于那些非常清晰的高空间频率图像来说,杏仁核就表现得非常冷漠在大脑中,只有对于面孔进行特异性识别的脑区才对高空间频率的表情图片产生反应。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 Cavanagh 认为,印象派的作品可能由于其模糊的线条,使其具有低空间频率的优势性:它首先激活的不是视觉皮层的图形识别区域,而是杏仁核这个情绪中心。这使得印象派绘画作品中那些非现实主义的描绘手法和颜色的混合加强了对我们大脑中情绪机制的直接唤起,使人们在观看这些艺术作品时,即便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客体轮廓图像,却首先被激发出一种特别舒适宁谧的感觉 。 美来自于主观臆断还是客观标准? 美到底是什么呢?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艺术家和大众。人们对于某些艺术作品争论不休,也常常用审美的主观性做借口来说明自己不懂艺术。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似乎天生对于美有一种精确的判断力:我们都是天生的审美家。 这项研究是由意大利的几位心理学家和艺术家共同完成的。他们 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fMRI )技术,来考察这个那些对于艺术批评并不熟悉的普通参观者对与古典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几座雕塑名作的反应 。他们要求这些被试对于艺术家的原始作品和改变比例后的雕像进行三种形式的判断:被动的观察,审美判断和比例判断。实验的结果显示,被试对于原始图像的反应,和篡改了比例的雕像相比,在右侧脑岛,侧枕回,前叶楔和前额叶等区域存在更加强烈的激活。更加有趣的是,当被试对雕像进行整体的审美判断时,被被试判断为美的那些图像更多的激活了被试大脑的右侧杏仁核。据此, 科学家们 推测,人类对于美的判断可能基于两种独立的机制:一种相对客观的审美机制存在于皮层神经元和脑岛的联合激活,它和人们公认的黄金分割比例相一致。另一种机制则来自于被试自身的主观判断,这些涉及自身情绪经验的审美经验引起大脑杏仁核激活。 镜像神经元与绘画作品的感染力 在很多艺术作品中,观者不仅为艺术家高超的绘画技艺所折服,甚至也常常会产生与画面中主人公类似的情绪体验,或伴随着画面中凝固的动态画面也不由自主地开始随之舞动起来。 17 世纪的著名画家, Nicolas Poussin 就非常善于运用这种技术。在他的笔下,处于画面中心的事物栩栩如生,肢体动作丰富,体现着人物充沛的内心情感。为了营造出这种动感的效果, Poussin常常 采取改变了图像轴心、重心和身体部位的分布的方式。 例如, Poussin 的著名作品《 A man killed by a snake 》 中,画面前方一个男人被蛇咬死,生命垂危。画面后方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对于这个场景显得惊慌失措,匆忙地向画面坐上方向跑去。神奇的是,很多观画者都有这样的报告:当他们观看这幅画时,似乎也有一种随着画面右侧的男子一起移动自己身体的感觉。 Poussin 的许多绘画都能给观者带来这种物理上的感觉。他的作品中似乎总可以对运动进行一种非常生动的表征,让观者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模仿感,而情绪体验就通过这种动作清晰的体现了出来。由于我们对于自己的肌肉和物理能力的这种意识感,使得这些画面所表现的情绪体验对于观者来说更加真切。 Poussin 的这些作品也因此在西方艺术史上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这种感觉是由何而来呢? 1980 年, Giacomo Rizzolatti 和其同事发现了镜像神经元( mirror neuron )的存在。这种神经元的神奇之处在于,在猴子观察他人动作,以及自己做相同动作时,都出现同样的神经发放模式。这些在大脑顶叶出现的镜像神经元的发放,特别和有目的的动作相关,例如觅食;而和其他相同物理类型但没有目的性的动作无关。神经科学家Freeberg认为,当我们观看 Poussin 的作品时,或许那就是画面中人物的动作激活了我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使得我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些动作,却也能够体会到相同的动感,从而更加真切的感受到了画面中人物的情绪反应 。 近来这些认知神经科学的发现给予我们对于西方美术作品分析的一个新的视角,特别是对于画面中那些附有动态的画面的理解。当我们对共情和情绪的生物基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后,我们可以摆脱艺术史中那些模糊的有关于绘画和雕塑的身体参与概念的讨论。反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探明这些绘画作品在我们身体中产生的共情的神经机制,以及这些画面给我们带来的独特的美感和感染力。 标签: 神经科学 , 美术 , 艺术
个人分类: 心理|1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清华美院的咖啡吧为什么要取消
suqing1961 2007-6-14 16:33
上星期五,我作为评委参加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与设计系两位博士生的学位论文答辩。中间休息时闲聊,几位教授告诉我,美术学院大楼二层的咖啡吧有可能取消。 清华美院大楼我来过好多次,这是一栋很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整个楼的设计和使用都颇具特色,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方便学生和教师。比如说,一楼设计了好几个陈列室,可以随时展示美术、设计作品,供师生学习、观摩,也可供外来者参观。参加答辩的这天,一楼大厅正好在举办该院2007届硕士毕业生的作品展览。每层楼的教师工作室的外面都安有若干把围成圈的座椅,方便老师和学生课余时间的学术讨论。还有一层过道的一侧是个小卖部,专门出售美术、设计图书以及绘画工具,价格也不贵,每次去那我都看到有不少人交易。 二层的咖啡吧小巧玲珑,别有情调。我陪女儿去年参加美术考试时,曾在那喝过咖啡,印象很好。听女儿说,她们班同学早晨来不及吃饭,中午不愿意回宿舍,都在这里买个面包、喝杯咖啡对付了事,十分方便。教授们介绍说,其实,光顾咖啡吧最多的还是留学生和进修生,他们光顾这里除为垫饱肚子外,更多地是相互交流信息,共同讨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 挺好的一个咖啡吧,干嘛要取消呢?我问美院的教授们。 教授们的回答是,为了教育部即将在学校开始的本科教学评估的需要。据说,咖啡吧和大楼的教学环境不协调,所以想取消。 我没有追问这到底是清华大学自己的主意,还是教育部上头的要求。我在高校呆过20多年,对上面不停地搞这类评比、评估所谓重大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下面应付这些活动采取的一般套路还是有所了解的。为了所谓的管理规范、正规统一、环境优美,上面的要求和下面的行动,常常不自觉地就削弱了学校的办学特色,牺牲了师生的生活便利。 我估计,清华美院咖啡吧取消的结果,也不会是上述判断的例外。 星期六,我把这个不确实的消息告诉回到家里度周末的女儿,女儿回应我的是惊讶的目光和咄咄逼人的反问: 美院的咖啡吧为什么要取消?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431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4: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