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美国白宫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揭秘美国白宫第一写手:80后哈佛高材生
wzxnongmin 2016-1-17 17:13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当地时间12日晚上9点发表他任上的第七次国情咨文(百丽百灵已在元月14日翻译全文并转载)。 2016年的 国情咨文幕后 写手是何方人物,引来各方猜测。百丽百灵综合各方信息源为网友做如下揭秘。 据了解,奥巴马国情咨文写手系80后哈佛高材,叫科迪•基南 Cody Keenan) ,年仅34岁,是美国总 统演讲撰写处主任。2016年的 国情咨文,也是由奥巴马称为“海明威”的撰稿人—— 科迪·基南作为首席,操刀组稿。而且,几乎自奥巴马开始第二 任任期以来,包括去年国情咨文在内,奥巴马的多次重要演讲都是由来自芝加哥的 基南作为首席撰稿人。 《纽约时报》星期一的一篇报道揭秘了2016年国情咨文初稿出炉的过程。 撰写这份重要的演讲稿显然并非易事,需要片刻不离奥巴马身边,同时还要忍受孤 独。《纽约时报》说, 2015年12月, 当奥巴马不久前在夏威夷檀香山享受假期时,基南也跟着在 附近的一个 酒店 房间内独自待了15天 对着电脑写下6000字国情咨文底 稿 。奥巴马回到白宫以后,基南继续在白宫 西翼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办公室待了7天时间,最终写出一份6000字的国情咨文初 稿。 不过在这么多天的独自写作后,这个体格健壮的男人也受不了了。基南在完成初稿 后来到好友——副国家安全顾问本杰明·J·罗兹(Benjamin J. Rhodes)的家中, 两人喝着麦芽威士忌连夜一起修改国情咨文中的措辞,在第二天凌晨5点,将一份更 简洁明了的演讲稿呈给总统。 报道说,星期二的国情咨文中除了会涉及对富人增税、对中产阶级减税等一系列政 策,也肯定会用非常接地气的表达方式讲到普通美国人的艰辛——这已经成为基南 撰写的演讲稿的标志。 《纽约时报》说,奥巴马在拿到基南的初稿后一般不外乎两种处理方式:如果他喜 欢,他会就着初稿在页边稍许做点自己的注释;而如果他并不喜欢,奥巴马则会拿 出一本黄色书写簿,自己把整个演讲重新写一遍。毕竟奥巴马本人也是个出色的演 讲者。 《纽约时报》形容,基南与他的前任、美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就职演讲撰稿人乔· 费夫如(Jon Favreau)风格非常不同。费夫如曾经被《人物》杂志评为世界上最 美的人之一。费夫如曾是2004年参议员克里竞选总统班子的成员之一,自从克里竞 选失败后,费夫洛转投当时的参议员奥巴马门下。费夫洛曾表示:“在帮助克里竞 选总统的过程中,我遭受过诽谤和侮辱,这些事情打击了我对政治的热情,不过我 还是要感激这段经历。奥巴马帮助我重新燃起了我对政治的喜爱。” 奥巴马曾把费夫洛称为是能“读懂我的心”的人,称为自己的“知心人”,奥巴马曾发表声明说:“费夫洛已经成为我的一个朋友,从我在参议院任职到担任总统,他为我撰写了多篇重要的演讲稿。”从2007年总统竞选期间到2013年 初一直主管奥巴马的演讲撰稿工作,直到他在2013年3月跳槽好莱坞进军编剧界。 2008年奥巴马总统竞选中最有名的“我们一定行!”(Yes We Can)就是由费夫洛 操刀。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当我们面临无法扭转的逆境的时候,当有人说我们 没有准备好或者说我们不应该放手一搏的时候,几代的美国人都用同一个信条作为 回应:我们一定行!” 费夫如以把握宏大主题的稿子闻名,倾向于在演说中描绘有关希望和改变的宏大愿 景,被称为总统演讲写稿界的贝多芬;而基南以接地气出名,更擅长从普通人的视 角用寓言式的个人奋斗故事来体现美国现状当中虽然有困难,但仍充满可能的情境 ,被称为写稿界的布鲁斯・斯普林斯廷(美国摇滚歌手)。 当时奥巴马专门空降亚利桑那大学发表演讲,演讲稿就是基南写的,那时的他已经 成为白宫写手中的一员。演讲中说: “想象一下,一个小女孩,刚刚对我们所推崇的民主有所了解,开始明白有一天她 也会成为改变这个国家未来的一员。她进入了学生会,有机会去与一名议员见面。 在她眼中,议员肯定是好人、是众人的榜样。和成人们的愤世嫉俗不同,她是通过 一个小孩的眼睛来看世界的。我希望我们能够不辜负她的期望,我希望我们的民主 和克里斯蒂娜(遇害女童)所想象的一样。” 这次演讲被美国媒体认为是一次重新唤起国民团结的“完美表现”,演讲之后记者 们都开始纷纷打听写手到底是谁。 这个号称美国白宫第一写手的基南到底是何方神圣? 现年35岁的基南出生在芝加哥, 毕业于哈佛肯尼迪学院,主修国际政治和中文。爱和奥巴马“耍宝”。因神似 留着大胡子的基南平时被奥巴马昵称为“海明威”。 据介绍,基南的父母都在广告公司任管理层职位。高中的 时候他加入了橄榄球队,大学本科就读于西北大学,主修医学。但后来不知为什么 中途换了专业,改修中文和国际关系,最后改为政治学。 基南自21岁从西北大学本科毕业后涉足政界,在同学的怂恿下,跑到时任马萨诸塞 州民主党籍参议员爱德华·肯尼迪(Edward M. Kennedy)办公室中迅速得到升迁 。爱德华·肯尼迪是前美国总统肯尼迪的弟弟,公开支持黑人联邦参议员奥巴马竞选2008年美国总统,后于2009年8月25日去世,宣布肯尼迪 家族 九兄妹中最后台柱的倒下。最开始,基南在肯尼迪办公室的收 发室工作,当跑腿小弟,还没有工资。工作几年后,因为表现良好,基南一步步升 职,最后成为了肯尼迪的助手之一,终于开始领工资了。 爱德华·肯尼迪 在给肯尼迪打工了3年半之后,基南考上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公共政策学硕士 研究生,主修演讲稿撰写。他自2007年起在暑假实习中加入了奥巴马的竞选团队, 开始在费夫洛手下工作。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基南就成为正式员工加入奥 巴马团队,负责演讲撰稿的有关工作。 关于写作本身,基南的原则只有一条:如果你写的东西不是可以在酒吧里讲给朋友 听的,那就不要写到演讲稿里去。 百丽百灵编自美国中文网、《纽约时报》、最天下公号(theveryword)安晶文章、羊城晚报等。 欢迎投稿和反馈意见至3012908001@qq.com 、 百丽百灵 公号(BL100BL)或加 百丽百灵 管理员微号(BL88BL88 )沟通。
1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元升值,石油跌价,美俄与中俄关系等
热度 2 yjjsu27 2014-10-31 22:59
最近美元大幅度升值,对应的就是石油价格暴跌。所以网上很有观点说俄罗斯撑不住了。这个事情需要仔细分析。 1,从美元升值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美国的贸易逆差激增。否则经济学原理就要重写了。而美国的财政贸易逆差已经极为巨大了。2014年7月13日,美联社称,美国白宫做出了更为保守的预测,认为美国在2014财年的预算赤字为5830亿美元。估计如果美元继续这样升值,美国财政赤字突破万亿美元大关不是难事。 2,对美元的汇率,欧元,人民币,日元,印尼盾,印度卢比等等对美元处于贬值阶段。尤其是日元,疯狂贬值。这样贬值的目的只有一个,极大的促进出口,降低进口。 3,美国已经投入了巨额资本开发页岩气。但是页岩气与石油是替代品而不是互补品。也就是说,石油价格越低,页岩气的优势越小。如果石油价格一直低位徘徊,页岩气的生产与开发就艰难了。 4,对于海湾地区的石油生产,其实也并不是全部掌控在美国手中。如果俄罗斯与伊朗全方面加强战略合作关系,全面放开对伊朗的武器出口限制,并且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等等措施,海湾地区将出现一个强大的伊朗。这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但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5,中国的石油储备,正在向100天冲刺。 6,油价的下跌,俄罗斯对中国的资源控制优势进一步削弱,而增加对中国的出口通道与方式,对俄罗斯而言是更加迫切的事情了。 没有能力写10点。力有未逮,惭愧的紧。
3191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下第一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去世
热度 2 ninglz 2013-3-19 06:06
天下第一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去世
“以前别人说我吹牛,我就造牛,金牛、银牛、石牛;别人说我讲假话,我就造‘假’的天安门、长城、美国白宫;别人说我讲空话,我就买直升飞机,在空中说话。” ——吴仁宝 新快报讯 3月18日,原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因病去世,享年85岁。他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曾将贫穷落后的华西村建设成为中国公认的“天下第一村”。他曾于2005年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简介 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同富裕,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吴仁宝曾任江苏省江阴县委书记、江苏省政协常委。他是党的十大、十一大、十七大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称号。 据媒体报道,吴仁宝育有四子一女-- 长子:吴协冬(现任华西村党委委员) 次子:吴协德(现任华西村党委委员) 三子:吴协平(现任华西村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 四子:吴协恩(现任华西村党委书记,接替他老爸的班。2003年7月,吴协恩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一女:吴凤英(现任华西村党委委员,华西服装厂领导)吴家子女上下四代,均在华西村的党政、经济领域占据关键位置。
个人分类: 人物|2967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支持开放获取方面的最新动作
热度 2 Wuyishan 2013-2-27 10:25
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支持开放获取方面的最新动作 武夷山 2 月 22 日,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主任 John Holdren 宣布,凡年度研发支出超过 1 亿美元的所有联邦政府机构,都要在半年内拿出方案,谈谈本部门如何将联邦政府资助的研发项目所产生的科学论文和科学数据在发表后一年内通过机构知识库向公众免费开放( http://www.whitehouse.gov/sites/default/files/microsites/ostp/ostp_public_access_memo_2013.pdf )。 以下这些机构都将受这条规定约束,其中有的已经制定了支持开放获取的强度不一的政策,点击 Policy details 可见详情。 我国政府迄今在支持开放获取方面没有可操作的国家政策,令人揪心啊! 1.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史密森学会) Policy details 2.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AID (美国国际开发总署) Policy details 3.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State (国务院) Policy details 4.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农业部) Policy details 5.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 (国土安全部) Policy details 6.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FHWA) (联邦公路管理局) Policy details 7.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联邦航空管理局) Policy details 8.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DOT) (运输部) Policy details 9.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能源部) Policy details 10.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DOD) (国防部) Policy details 11.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美国地质调查局) Policy details 12.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DOI) (内务部) Policy details 13.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 Policy details 14.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 Policy details 15.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DOC) (商务部) Policy details 16.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美国保健科研与质量局) Policy details 17.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食品药品管理局 Policy details 18.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国家疾病防控中心) Policy details 19.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HHS) (卫生部) Policy details 20.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国家航空航天局) Policy details 21.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 (环境保护署) Policy details 22.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教育部) Policy details 23. United States Funder Mandate 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国家科学基金会) Policy details
个人分类: 图书情报学研究|654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美国关闭800个数据中心并非易事
evonchang 2012-7-8 09:06
早在2010年年底,美国白宫就宣布,计划通过整合联邦政府数据中心和应用程序以及采用所谓的“云计算优先”政策来重组政府IT架构。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CIO)维克昆德拉(Vivek Kundra)对外公布了政府推广云计算架构的计划,并呼吁在2015年之前将目前政府的2100个数据中心至少削减掉800个,同时还要求各级政府将部分工作转移到商用、个人以及政府用云计算系统上。此举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各个政府机构来分享服务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工作。根据计划,美国政府将于2011年底前关闭195个数据中心,另有178个数据中心将于2012年被关闭,其中有60个数据中心在首都华盛顿地区。2012年底关闭的数据中心总数将达373个。迄今为止,美国政府已关闭81个数据中心。 依目前的情况来看,政府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2015年前关闭800个数据中心仍有待商讨。 据杰科网络公司发布的一项调查称,美国政府管理预算局已制定了一个极高的目标。在接受调查的200名联邦IT信息主管中,仅有10%认为政府能达到目标;23%认为政府实际上会建立更多的数据中心。美国政府管理预算局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预测产生矛盾主要在于两方面因素:复杂性和市场需求。 旧应用程序需要旧的载体 复杂性是一个问题,因为政府运行了太多的老旧程序。如果现有的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已经使用几十年或者不适应新环境的定制堆栈,那么整合业务流程和虚拟化基础设施或将业务转移到云上会更容易。 60%的调查对象讲到他们的数据中心运行了20多个操作系统,16%讲到他们管理的操作系统达100多个。同样软件管理也是如此,48%的调查对象讲到他们使用20多个应用程序,6%讲到他们使用100多个应用程序。除非代理机构愿意改写应用程序从而利用新的应用环境和工具,也许会更少的但复杂性更高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整合起来,驱动云计算、虚拟化服务和数据中心的发展。标准应用叠加和硬件资源使得购买和使用云服务更加便宜。 目前,至少两个主要的联邦IT机构—NASA和国防部—已经部署了云基础设施,以规范新应用程序发展和管理。 然而,一位杰科网络公司发言人通过邮件向我解释说,“困难在于应用程序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并且联邦机构里的许多应用程序都是客户定制的老旧应用程序,,,改写应用程序的成本抑制了许多机构建立全方位标准化的、基于英特尔的服务器基础设施。” 更多的需求,更少的数据中心? 另外,需求问题也不容忽视—用更少的空间处理空前增长的计算能力需要和大数据问题。据杰科网络公司的调查显示,目前数据中心的利用率在61%左右,而未来5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增加34%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由于政府已经制定了“云计算优先”的政策来重组政府IT架构,因此部分需求将转移到云上。Apps.gov就是生产云应用和基础设施的中心。 但是对于一些由于安全和技术原因不能在公有云上运行的应用来说,仍然需要依赖当地的供应商。上周在电话里,Equinix公司负责全球业务的总经理Greg·Adgate讲到,虽然对于某些机构来说,在先进的数据中心部署应用程序可以满足效率和稳定性的要求,但是获得建立基础设施的资金并不容易。因此对于像Equinix这类可以直接提供存储空间并拥有服务提供商认证资格的公司来说是一个有利的机会。 就算政府不能达到既定目标,甚至会如一些人预测有更多的数据中心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失败,因为在某种程度上,降低能源成本是整合数据中心的主要原因之一。斯坦福大学教授Jonathan·Koomey的研究发现,数据中心的能效问题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由于数据中心的复杂性,政府不太可能像谷歌一样采用创新型的数据中心冷却技术,但政府应从中吸取经验。Koomey的研究报告估计,谷歌拥有全球0.8%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但能耗仅占全球数据中心能耗的0.011%。 无论如何,现在预测政府是否能达到既定目标还为时尚早。
208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白宫网站上呼吁开放获取的请愿书
PZhou 2012-5-24 14:58
本月 13 日,美国 research2research 在白宫网站上粘贴了一份请愿书,呼吁奥巴马政府开放由纳税人资助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已有 14000 多人签名支持。如果到 6 月 19 日,签名人数超过 25000 人,美国政府将给予正式答复。 无论你是否是美国公民均可签名。有关网站如下: l http://access2research.org/ l https://wwws.whitehouse.gov/petitions/!/petition/require-free-access-over-internet-scientific-journal-articles-arising-taxpayer-funded-research/wDX82FLQ
25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母亲节:来自美国白宫的好消息(自己看)
hzluan 2012-5-14 07:13
个人分类: 这是生活|2323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热衷有机作物,白宫第一夫人带头种植
热度 2 蒋高明 2012-2-27 21:05
蒋高明 与中国有关部门有意压制生态农业,大力发展转基因作物截然相反,美国早已将食品生产的重点转向天然有机农业。2010/2011年度美国有机农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50%。更令人中国人非常尴尬的是,美国大量抛售其转基因大豆到中国,然而大量采购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返销到美国。转基因大豆好还不好,美国人的做法就是风向标。再来看美国的特供食品,与中国的特供采取“双重标准”所不同的是,美国大力宣传有机食品好处,鼓励全民发展有机食品,白宫第一夫人还在白宫开辟有机“特供”有机菜园,并以此进行有机农业与环境教育。中美有机农业冰雪两重天,转基因的境遇亦然。当发达国家纷纷对转基因关门,打造无转基因净土的时候,中国一些人正热火朝天地将自己的传统作物和牲畜转基因化! 附: 美国白宫的特供食品 直言了,2012-02-23 | 2012-02-26 15:58:58。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73152763_d.html 看报道,在中国,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多多, 特别是转基因食品作物泛滥失控, 中国的“特供”食品即天然有机食品供应成了权势人群的特权享受。譬如, 中国农业部官员一方面编造谎言和滥用职权向全国推销有严重危害风险的转基因食品,甚至为欺骗上市的先玉335玉米和金龙鱼转基因大豆充当代理人,还说天然有机农业食品“不现实”;而另一方面,他们制定机关食堂规章制度、保障他们和他们的子女能避免转基因食品和享受他们称为“不现实”的天然有机食品。 简言之,天然有机食品“特供”成了 中国社会权势人群驾临于全国民众之上的特权享受 。 在美国,也有搞天然有机食品“特供”的事情, 而且是白宫挑头公开搞;然而,那不是搞特权享受,而是为全国社会各界提供一个具体 示范,号召全国支持天然有机农业的发展、帮助全国饮用天然有机食品,避免转基因食品。 许多年以前,白宫就有特供食品的园地,为包括总统一家人在内的白宫人员提供食品;那时候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开支和吃个新鲜,因而,属于总统一家人的“私人事务”,除了周末或节日等时间开放让民众参观之外,其余绝大部分时间就不搞张扬、甚至不开放。同时,除了对白宫饮食或对烹调有兴趣的人之外,美国社会也没多少人特别关注白宫的特供食品及其园地;白宫特供跟国家食品政策也没有多大关系。 奥巴马总统一家人是少数民族非裔美国人,熟知许多黑人民众因收入低等各种原因而不能充分保障食品健康安全,他们也看到全国范围对转基因食品的反对和抵制的强烈民意。于是,登台后, 奥巴马一家人决定,以身作则号召全国民众支持天然有机农业和使用天然有机食品。 为此,奥巴马当局采取一个重要措施,是由奥巴马夫人直接出面、由白宫领头厨师协助,改造白宫特供食品园地 、 使之成为天然有机农业及其食品供应的一个示范园地;不但完全公开,譬如经常组织青少年到园地学习天然有机农业的知识和操作、请各界民众(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到白宫参观白宫厨房如何采集和烹调天然有机食品,而且,还经常向媒体和社会公开说明园地的进展和各种活动,争取全国各界对天然有机农业发展和天然有机食品消费的关注和支持。为此, 奥巴马夫人还带头组织了一个“让我们行动起来”(Let's Move)的全国性的发展天然有机农业和使用健康食品的活动,帮助低收入人群(特别是他们的孩子们)也能充分享受健康安全的天然有机食品、避免转基因等等化工食品。 附图:白宫天然有机农业园地及其平面图(“特供”食品园地)。 图片说明注明,该园地包括了美国市场最常见的食品作物,特别是包括蔬菜水果和玉米土豆(后两项是美国转基因种植面积特大者)。 奥巴马当局的白宫特供食品园地活动给美国的农业政策倾向带来很大影响。譬如,针对转基因食品作物商业化,1990年代,美国官方就开始在全国范围落实天然有机农业的政策。然而,直到2008年,美国农业部为此做出的科研资助只有300万美元左右;2009年开始,该项拨款增加到1800万美元,2010年以后则增加到2000万美元;与此同时还有其它资助,譬如,今年,还额外增加4000万美元直接资助全国特别是“小农”经营的天然有机农业发展。与此同时,美国还与欧盟签定了市值规模约500亿美元的天然有机农业及食品供应的贸易协议,为促进本国天然有机农业规模发展而提供国际市场条件保障。 目前,在全球天然有机农业及食品供应方面,美国成了特大领衔国家。譬如,美国农业部和行业机构的新近报告统计说,2010/2011农业年度,全球的天然有机食品作物销售规模大约为590亿美元,而美国就占了其中的286亿美元、几乎一半。在美国影响作用下,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发达国家的天然有机农业及食品供应得到特别强化的发展,例如,同农业年度,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天然有机食品作物销售规模大约为52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80%以上。 如此一来,一个对比鲜明的全球图景出现了:就在 转基因化工农业及其食品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中国等亚洲国家做规模转移甚至倾泻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则是走上了相反的发展道路:天然有机农业和天然有机食品供应,而其带头人就是美国白宫的特供食品园地。 参考:天然有机农业发展主要事件 (综合摘录。来源:美国农业部图书馆等): 1905年:针对化工药品从军用到农田四处泛滥成灾, 欧洲科学家提出了“天然有机农业”的概念 。英国植物学家阿尔伯特?霍华德对此贡献突出,通常被称为“天然有机农业之父”。 1909年:美国农学家F-H-金到中国、韩国和日本调查学习古代传统农业方式。1911年,他发表了调查报告,提出了参考东方古代传统农业方式来发展现代天然有机农业的主张。 1924年:德国学者鲁道夫·施泰纳发表作品“农业重建的精神基础”,强调天然有机农业发展必须强化对农民的指导、强调植物和土壤的互动作用及其自然平衡。 1939年:“有机农业”一词成为学界和农界正式使用的术语,以此区别于化工农业和古代农业。一个突出事例,是包菲尔夫人在英格兰设立了科研实验室、专门为天然有机农业及食品供应提供科技学术服务。 1940年:日本植物学家福冈强烈质疑化工农业,辞职回到故乡开办致力于天然有机农业的家庭农场、发展相关种植方法和土壤维护方法,后被称为“福冈农业”方式。 1943年:包菲尔夫人的天然有机农业科研实验室方式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导致了天然有机农业国际学术研讨组织“土壤协会”的成立。 1946年:英国土壤协会建立,成员包括农民、科学家和营养学家;研讨活动的主题是人类与自然生物圈的有机关系及其环境保护。 1947年:在法国,医学界和消费者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大量使用生化武器并兼用于农田农药而导致癌症和精神失常的状况, 提出抵制化工农业和致力发展天然有机农业的主张 。( 这也是后来至今法国格外反对和抵制转基因化工农业及其食品的历史缘故之一。)。 1950年:美国学者J.I.罗戴尔系统地提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政策主张,借助天然有机农业实验园艺向社会和消费者介绍相关知识和方法,对天然有机农业科学知识的普及流行做出了突出贡献。 1953年:专职于天然有机粮食生产供应的联营公司在美国德州成立。 1959年:法国成立了 天然有机农民协会组织 。 1962年:著名的自然主义者女科学家雷切尔?路易丝·卡森发表“寂静的春天”,对滴滴涕等化学农药造成的严重危害提出了控诉式的批评,获得了整个西方社会的巨大同情和支持。许多人认为,她的作品是美国立法禁止使用滴滴涕等化学农药、促使西方社会后现代运动更深刻地反思“化工主义”和倡导“自然主义”的关键因素。 19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口号为“知你的农户,知你的食品”的天然有机农业食品的运动,使天然有机农业极其食品的生产消费之特征定义更加清晰,非化工的“LOCAL-FOOD”成为其食品代表作。 1972年:在法国凡尔赛,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成立,旨在促进全球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国家能彼此交流天然有机农业的经验和相关信息。 1980年代:从美国开始,天然有机农业及食品的各个方面成为西方国家的国家决策、国家立法和国家执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天然有机农业成为西方国民生计的主要内容并进入规范化规模运作。 1984年:北美有机食品生产协会创立。后改名为有机贸易协会(OTA)。 1988年:天然有机农业成为美国农业部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内容,为此建立联邦资金资助相关科研和法治管理等建设等工作。 1989年:前苏联减少甚至停止了对古巴援助。古巴面临如何自力更生养活自己的严峻考验。在极为有限的农业条件和国际条件下,古巴无法采用“化工农业”而被迫采取了“城市农业”的天然有机农业食品供应政策,成功度过难关。古巴的发展经验对拉丁美洲采取天然有机农业食品供应政策而发挥了足够大影响的启示督促作用。 1990年:美国建立了成套的天然有机农业及粮食管理法规。 1991年:欧盟建立了法律框架,为天然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法律保护和管理规范。 1998年:美国爱荷华州通过天然有机农业产品地方法规,规定相关产品必须经过检验合格而享有“有机产品”标签。稍后,该措施由农业部实施而普及到美国全国。 2002年:美国在全国启动了天然有机农业新规划,为天然有机农业发展和权益而强化了官方支援。 2007年:为后代食品健康安全,美国许多州将天然有机食品及烹调知识介绍到社区学校。 2008年:国际行业组织对天然有机农业做出了更精确的定义,为官方立法规范提供了更新的科学学术依据和工程项目管理依据。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亲自挂帅,把白宫菜园改造为对社会完全开放的示范园地,鼓励全国民众支持天然有机农业发展和使用天然有机食品。 2010年:美国和欧盟国的天然有机食品作物市场规模各自达到260亿美元以上,其合计为全球总量的80%左右,在各个方面成为全球范围的天然有机农业食品的领先国家。 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公告《让农业回归自然》、主张天然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和“小农”“精确”经营。联合国总部发表新闻公告,根据全球范围的长期科研实验观察,天然有机生态循环农业可使世界粮食供应在十年左右时间内翻番,从而完全可以满足人口增加到90亿的粮食需要。 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学者发表调查论文,指出: 过去多年的关于转基因技术的争论掩盖了非转基因农业技术(譬如天然有机农业技术),石油化工为基础的化工农业掩盖了天然自然生态循环农业,而后者往往有更好的效益和更低的风险,且开发使用投入成本要比转基因技术低得多 。 2011年: 美国农业部表示,将大力强化天然有机农业的发展政策 ,使其与转基因“化工农业”能有个“和平共处”的政策条件。此行标志着美国终于承认了单挑转基因种子技术的严重局限,并做出了开始更多倾向于天然有机农业发展的 政策调整 。 2012年(截止于二月底): 巴斯夫和孟山都被迫撤离欧盟转基因市场,欧盟国家的“零转基因”和“天然有机”食品市场的政策趋向得到更大强化。 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签定了市值规模大约为年度额500亿美元的天然有机农业食品贸易协议,为保证双方的天然有机农业食品发展提供国际市场保障。在这前后, 美国农业部新增4000万美元直接投入、资助本国以“LOCAL-FOOD”为主要内容的天然有机农业食品供应的科研和知识普及等工作,并由此培养美国的“第五代新农民” 。 参考: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什么是天然有机农业植物作物的标准的定义: - 有选择性的种子和作物材料; - 维护土壤有机肥力和保障有机材料的循环使用; - 禁止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的渗入; - 保障农作物的多样性,产品的加工包装之可溯性; - 使用有机肥料或有机物品来达到控制杂草害虫的目的。 来源:FAO:ORGANIC AGRICULTURE, 连接:http://www.fao.org/docrep/010/ag130e/AG130E10.htm 。 小议: 显然, 天然有机农业是针对19世纪开始的“化工农业”及其食品而言的 ; 这二、三十年则是特别针对转基因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化工农业”及其食品而言的。美国社会把“化工农业”及其食品俗称为“塑料农业”或“塑料食品”,即有害且虚假的农业及食品。 同时,必须看到,天然有机农业在经营等许多方面也许跟古代传统农业的“小农”经营十分类似(可以说,古代传统农业也属于天然有机农业,但是初级水平;而当前者为更高水平者),然而,在内容和管理方面有许多明显的不同。譬如: - 天然有机农业包括高度专业的科研实验及指导,而古代农业没有; - 天然有机农业特别有意识地维护作物多样化和自然状态的生态循环、为此而建立现代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监测管理系统,而古代传统农业则没有; - 天然有机农业特别关注城乡两方面互动平衡的和“城市农业”的生态循环、为此有成套作业管理系统,而古代传统农业则没有; - 天然有机农业食品供应特别讲究“LOCAL-FOOD”及其营养成分等效力监测和实用安全的现代化手段管理,而古代传统农业则没有; - 天然有机农业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学、土壤地质、水系空气、机械能源、温室效应、生态环保、城市管理、乡村管理、公共卫生、检疫防疫、等等许多学科的系统化的基本教育训练和高等教育训练,而古代传统农业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及其传授,等等。 在西方社会,天然有机农业的科学思想属于对19世纪开始的“化工农业”或“农业工业化”的反思和恢复文艺复兴基本原则的“后现代主义”科技学术思想,是在现代化基础上的进一步现代化,而不是所谓“返古”或“回到原始社会”。可以说,天然有机农业是比零散单挑一的转基因“化工农业”要高级复杂得多的社会供需系统及其系统控制的农业。正因为如此,西方知识界和农业界有个说法: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化工农业”是20世纪的农业,而天然有机农业则是21世纪的农业。 附图:天然有机农业一瞥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 附图:中国和欧洲的古代传统农业: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437 次阅读|2 个评论
“家”天下的覆灭?
热度 2 hcrm 2011-12-19 14:51
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突然”逝世,在这个世界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潮,韩、日等国先后召开紧急会议,商议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或战事),美国白宫则表示 正在“密切监视” ,中国外交部尚未发表声明。 凤凰网用“迷雾中的朝鲜”作了总结,回顾了“朝鲜问题”的前世今生。用一个国家的名字作为错综复杂矛盾的代称,这在如今的国际社会已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朝鲜从一个国家变成“问题”,前前后后也不过六十多年,这是上世纪“两大阵营”争斗的“产物”,也是“苏东裂变”遗留下来的“财产”,朝鲜人民别无选择。 “生存,还是毁灭?”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时常也面临这样的决择,如同英勇、可爱的哈姆雷特。 陈智胜 先生撰文问金正日: 为什么不学中国的改革开放?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说他问错了人,应该问的是其父金日成同志。我们习惯地说法是,朝鲜战争并未结束,停战协议不是美日、美韩安保条约,这辆战车随时都可以启动。 为什么 12月18日最后一批美军撤离伊拉克,标志着美国对伊战争全面结束?而五十多年过去了,朝鲜战争还将继续?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法则? 一个半岛分为两个国家,同一个民族对峙了半个世纪,这或许只有今天的世界才会有的吧? 没有基本的安全作保障,你叫朝鲜如何打开大门?萨达姆、卡扎菲都被消灭了,金正日却自己病死了,这不能不说是朝鲜的胜利。 从父到子再到孙,金氏一家三代,占据着朝鲜领导人的位置,继续着“家”天下的梦想,已然让世人特别是民主主义者“喷饭”的了。 是谁让朝鲜这个蛋丸小国,一直都身处“迷雾”之中?是朝鲜人民吗?是金氏一家三代?抑或别的什么原因? 世界格局是一盘棋,需要较量的时候,“朝鲜问题”便凸现出来了。对于美日等国而言,这不是什么恐惧,而是让人兴奋的事件。譬如今天的事,美国不是说了吗,要 “密切监视” 。 美国想监视什么?朝鲜离其十万八千里,即便燃起战火,不还有浩瀚的太平洋阻隔着吗? 随着金正日的离去,朝鲜发生变化是必然的,至于哪一天,我们不得而知。金正恩于金正日,不是金正日之于金日成,这毕竟是前代与后代的事了。所谓“先军政治”,不管金正恩如何想,也将与“时”俱进,由不得一个人的意志了。 金正日的去逝,对于朝鲜人民来说,或许是一件十分悲痛的事,这一点中国人民也是深有体会的。然而,对于更广泛的世界而言,只是平静的水面上泛起的一波涟漪,很快就会使一切归于宁静。 我们不知道朝鲜能否走出“迷雾”,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希望这个邻邦“太平无事”,早日挣脱“家”天下的怪圈。 覆灭,或许是新生的开始。 2011年12月19日 午
个人分类: 科学论剑|3753 次阅读|4 个评论
美国白宫对民众“请愿”的多重标准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1-28 21:21
美国白宫对民众 “请愿” 的多重标准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11 月28 日 ( 美东时间 ) 发布 署名 Xiao 在《美国参考》上发表的很多博文使我们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 , 也拉近了民众和美国国务院官方网站的距离,但是仔细研究了他的许多博文后发现其倾向性不言而喻。 拿最新的一篇博文(下文)来说,美国 白宫鼓励民众踊跃向政府提案“请愿”, 但是对占领华尔街民众的请愿活动并非如此 , 这种 “请愿”, 显然超越了白宫维护稳定的基本立场 。 再说 , 美国对于今年以来如火如荼的中东北非走上街头的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不欢喜的一些国家的民众 “请愿” 活动采取了惟恐不乱的态度,这种多重标准使得“请愿”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而且似乎向中国读者示意些什么。 ******************** 白宫鼓励民众踊跃向政府提案“请愿” — 作者 Xiao , 2011-11-25 今年 9 月份白宫在其网站上新增加了一个内容,鼓励民众向政府提出自己的各种建议,英文原文是 “ 请愿 ” (petition) ,因为在民主社会,民众向政府请愿是很正常的事,也是政府了解民情的直接途径之一。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对人民的请愿权利做出了明确的保证,在美国历史上,从结束奴隶制度到给与妇女投票权等,民众的请愿起到过重大的作用。白宫将这个新网页称为 “ 我们人民 ” (We the People) 是很贴切的,而这句话也是宪法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 感恩节前奥巴马总统在新罕布什尔州的曼彻斯特与民众互动 ( 照片:白宫 ) 白宫在新开这个网页时,原本以为民众的反映不会太热烈,规定一个提案在 30 天之内只要有 5000 人联署就可以成立,白宫以及政府便应给与回应。想不到网页开通后,上网提出的各类建议源源不断,不少提案很快就在 30 天的期限内超过 5000 人的联署下限,使得白宫在处理这类提案时人手显得十分紧张,工作量大增。为此,白宫不得不将联署人数的最低要求提高五倍,从 5000 人增加到 25000 。根据规定,任何一个民众只要年过 13 ,就可以在白宫的这个网页上提出自己的提案,在 30 天之内达到最低联署人数的要求,提案便成立。 到目前为止,民众在白宫的这个网页上的提案已有 121 项,超过 5000 人联署的有 62 项;超过 25000 人联署的有 3 项。令人惊讶的是,目前政党与传媒关注的热门话题,比如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政府的财政赤字、两党在国债问题上的争斗等,都不是民众关心的主要内容。联署人数排在前 10 位的提案涉及的内容包括互联网自由、动物饲养、机场安全检查、大麻制品、选举制度、银行制度、爱国法案等。 目前排在联署人数第一位的是 “Stop the E-PARASITE Act” 提案,已有 46000 多人签名。该提案主要针对目前国会正在审议的有关保护版权的 “ 制止网上盗版法案 ” ( Stop Online Piracy Act, 即 E-PARASITE Act) 而提出。 “ 制止网上盗版法案 ” 由德州共和党议员史密斯于 10 月份提出,目的是加强网络监管,打击侵犯版权的行为。但该法案的提出引起许多人的担忧,担心政府借保护版权之名,设立 “ 防火墙 ” ,管制言论自由;也有人认为该法案如果通过,许多网络内容供应商将不堪重负,随时落入版权陷阱,到时谷歌、 YouTube 这类网站将无路可走。目前这个法案已经引起舆论的很大关注, 100 多名法学教授联名发表公开信杯葛该法案;而软件业巨头微软、 Adobe 等公司也从当初支持该法案的立场退出,不再支持该法案。在白宫网页上提出的 “Stop the E-PARASITE Act” 提案得到这么多人的联署,证明互联网自由是社会文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公民的关注焦点。 排在第二位的是有关动物饲养以及买卖的提案,目前已有近 32000 人联署。该提案要求政府对以饲养小动物出售盈利为目的的商家实施严格管理,减少或杜绝在饲养过程中小动物受到不人道待遇的情况。美国人养狗成风,动物买卖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有些不法商人钻法律的空子,大规模饲养动物,为了减少成本,饲养环境不好,许多动物拥挤在狭小的空间中,也有一些动物生了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这方面的情况被披露后,引起民众反弹。有关提案在白宫网站上提出后,很快就得到很多人的响应。 排在第三位的是有关机场安全检查的提案。提案人认为九一一事件后实施的现行机场安检不但所费昂贵,而且没有实际效果,同时又常常有侵犯人权的事情发生,有鉴于此,该提案要求不要再浪费纳税人的钱继续劳而无功地进行机场安检,要将钱花费在更有效率的其他解决方案上。 白宫推出 “ 我们人民 ” 网页的目的,就是要让民众有更直接的渠道积极向政府反映他们的想法,提出他们的建议,现在看来,白宫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标签 : 互联网 , 我们人民 , 白宫 , 联署 , 请愿
2859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天收到美国白宫给二傻的正式信函
热度 22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1-11-9 01:47
今天收到美国白宫给二傻的正式信函
今天收到美国白宫给二傻的正式信函 前段时间( 2011-9-22 ),二傻参加了一个向美国白宫的情愿活动,要求奥巴马政府立即向地球人披露美国政府有关外星人的知识和交流内幕 : 上周六,二傻收到白宫来的正式回复了!嘢! 来自白宫的电子邮件如下: Searching for ET, But No Evidence Yet By Phil Larson who works on space policy and communications at the White Hous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Thank you for signing the petition asking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to acknowledge an extraterrestrial presence here on Earth. The U.S. government has no evidence that any life exists outside our planet, or that an extraterrestrial presence has contacted or engaged any member of the human race. In addition, there is no credible information to suggest that any evidence is being hidden from the public's eye. However, that doesn't mean the subject of life outside our planet isn't being discussed or explored. In fact, there are a number of projects working toward the goal of understanding if life can or does exist off Earth. Here are a few examples: SETI—the 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was originally stood up with help from NASA, but has since been moved to other sources of private funding. SETI's main purpose is to act as a giant ear on behalf of the human race, pointing an array of ground-based telescopes towards space to listen for any signal from another world. Kepler is a NASA spacecraft in Earth orbit that's main goal is to search for Earth-like planets. Such a planet would be located in the "Goldilocks" zone of a distant solar system—not too hot and not too cold—and could potentially be habitable by life as we know it. The Kepler mission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urvey our region of the Milky Way galaxy to discover Earth-sized, rocky planets in or near the habitable zone of the star (sun) they orbit. The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 Curiosity, is an automobile-sized rover that NASA is launching soon. The rover's onboard laboratory will study rocks, soils, and other geology in an effort to detect the chemical building blocks of life (e.g., forms of carbon) on Mars and will assess what the Martian environment was like in the past to see if it could have harbored life. A last point: Many scientists and mathematicians have looked with a statistical mindset a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life likely exists beyond Earth and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odds are pretty high that somewhere among the trillions and trillions of stars in the universe there is a planet other than ours that is home to life. Many have also noted, however, that the odds of us making contact with any of them—especially any intelligent ones—are extremely small, given the distances involved. But that's all statistics and speculation. The fact is we have no credible evidence of extraterrestrial presence here on Earth. Relevant Links: SETI NASA Kepler Mission NASA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Check out this response on We the People . Stay Connected Stay connected to the White House by signing up for periodic email updates from President Obama and other senior administration officials . 二傻给大家翻译一下哦? 正在寻找外星人,但尚无证据! 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空间政策和通信专员, Phil Larson 感谢您签署请愿书,要求奥巴马政府承认地球上有外星人存在。 美国政府没有任何关于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也没有任何外星人与人类发生过接触的证据。 此外,也没有可靠的信息指出有些证据对大众隐瞒了。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不能讨论或探索关于地外生命的课题。 事实上,有一些工作正向这个目标前进,以了解地球之外是否还存在生命。 下面是几个例子: * 【 SETI (搜寻地外文明计划)】:最初是在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但现在已由其他私人资金赞助。 SETI 就相当于人类的一只巨耳,将地面望远镜阵列对准太空,聆听来自其它世界的任何信号。 *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是 NASA 在地球轨道上的航天器,它的主要目标是寻找类似地球的行星。这样的类地行星一般位于遥远恒星系中的所谓 “ 宜居带 ” ,不太冷也不太热,适合生命居住。开普勒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搜寻我们的银河系,以求发现类似地球大小、由岩石组成、位于宜居带轨道的行星。 * 【火星科学实验室】:是 NASA 不久后将要发射的如汽车大小般的火星探测车。探测车上所带的实验室将研究火星上的岩石、土壤以及其它地质特性,以检测火星上生命的化学结构 ( 例如,碳的形式 ) ,同时评估火星过去的环境,判断其是否适合生命居住。 最后一点: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通过统计学角度来回答是否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问题。他们得出结论,在宇宙中数以万亿的恒星中存在适合生命居住的类地行星可能性非常高。同时,许多人还指出,由于距离的因素,我们与其他生命尤其是智能生命的接触几率非常低。 但是,这些都只是统计数据和猜测。 事实上,我们没有能证明外星人在地球上存在的可信证据。 【附件】:Letter from White House.pdf
个人分类: 大开眼界|9147 次阅读|60 个评论
转化医学是美国人玩的概念
热度 28 孙学军 2011-10-11 12:34
最近有消息说,美国白宫支持美国的科学家开展一项转化医学研究项目,投入非常具体,就是针对药物的临床前评价手段这样一个项目。 转化医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被炒作的概念, 2003 年美国 NIH 为了给公众一个说法,什么说法,多年来国家和人民给医学研究投入巨大,每年 200 多亿,发表了大量高水平论文,许多专利,许多发现,许多诺贝尔奖都拿来了,真正获利的可能是那些获得大量经费的研究人员,而患者似乎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因为遗憾的是人们发现自己的健康水平,医生治疗疾病的和手段能力并没有相应提高。美国科学家为了给纳税人一个说法,对转化医学这个概念进行了炒作。 一个非常好的解释就是医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脱节,为什么,应用与基础研究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转化医学就是以填补这个鸿沟为目的的研究。这个概念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国家花钱花错了地方,或者说国家在投入上忘记了一个领域,就是基础与应用之间的转化没有大量的投入(为继续要钱做准备)。 8 年的概念, 8 年的宣传,炒作效果非常好(总统都答应投入巨额经费,在当前美国政府缩减科研经费投入的大环境时,能获得这样的支持十分不容易,可见炒作的效果非常好)。证据就是在太平洋彼岸的那个大国,各个医科大学都相继建立了医学转化中心,谁要说自己不知道转化医学,那么要么是笨,要么是呆。我虽然不断道听途说一些这方面的概念,也参加过所谓的转化医学中心成立大会,会上展示的论文一律按照一个标准:影响因子 5 分以上的论文。内容大部分都是不具备转化价值的,没有把故事讲透彻的所谓的基础研究论文,甚至有一些荟萃分析的论文。能算转化医学的研究几乎看不到,或者我看不出。 我想说说转化医学反话。也许将来这个话被人抓小辫子,但我觉得需要说说。 我觉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跟着美国起哄,所谓转化医学,只不过是个幌子,真实的目的是从国家政府获得研究经费的继续资助。想当年美国的癌症研究计划,就是提出要在若干年内解决癌症问题。如果说转化,关于肿瘤的研究是最多,成果专利也最多,是最值得转化的领域,但我要说,治疗恶性肿瘤仍就是那么几个手段,而且最有价值的是早发现早治疗,更有价值的是预防为大,因此在恶性肿瘤方面,表面上有许多要转化,但真正需要转化值得转化的技术并不多。在恶性肿瘤晚期的医学研究可能是更多,文章也更多,因为这个方面的研究比较容易出成果。但不容易出临床效果,甚至没有任何转化价值。因此,转化医学这样的概念非常类似美国总统选举给选民的一种口头承诺,等目的达到后,又会有新的解释,新的概念提出来忽悠民众和政府。 如果说美国的转化医学尚有一些道理,我们提出转化医学就有一些让人觉得炒作的味道更浓一些。想一下,我们的基础医学研究与美国的差距有多大,许多所谓的科研人员,连什么是科研都不明白,真实可靠的成果非常稀少,你让他拿什么去转化?转化的是基础技术、临床前药物、诊断手段,我们有许多值得转化的成果吗。如果没有,我们现在也只有转化美国等先进转化前研究水平的国家的成果。 如果说转化医学是一种卫生政策,甚至都不如我们过去的中西医结合来的更实在,有效解决中国的人民健康问题需要特殊的大智慧。中国的医生辛苦呀,可是被人打,被人杀的也很多,这里肯定有问题存在,不能只谴责不理智的患者。就比如我们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一样,我们要选择适合我们自己的卫生政策,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医学本身是否能解决人类的疾病问题?这本身就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在 70 年代那个时候的中国,肥胖、糖尿病、冠心病等只是少数贵人才能患的病,我们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是患贫血、胃炎、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普通大众也都开始患起富贵病,这不是医疗水平下降了,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了造成的。再说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或者说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在提高,过去许多人没有等到老就死掉了,就没有了那些老年性疾病的机会。现在可不一样,几乎人人都会病死,这也是造成表面上医疗水平下降的一个原因。 总之,转化医学这样的概念是美国人玩的,可能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搞好基本医疗技术,把成熟的技术用好,用最小的代价提供最高治疗的医疗服务,提供最大效率的医疗效益,少让患者花冤枉钱,给普通大众提供免费的最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这比炒作任何时髦的转化医学概念都来的实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93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犹太报纸跟人民日报可有一比
热度 1 benyang22 2011-5-10 13:54
这犹太报纸跟人民日报可有一比
美国白宫一群官员实时观看袭击本拉登的行动。 美国一个传统犹太教的报纸 Der Tzitung 刊登这个新闻时,对这个照片做了手脚,把其中两个女官员的像去掉了(一个是美国国务卿Hillary Clinton, 一个是总统的反恐主任Audrey Tomason。 这种做手脚的事,在中国并不鲜见,尤其是以前。人民日报在这方面的水平是相当高的。没想到在美国也有这样的高手。 不过,这份报纸后来登了个说明。因为 Der Tzitung是一个犹太教保守派Hasidic Judaism的出版物,他们的规则是不刊登女人的头像。即便是当大官的女人,也不登。
个人分类: 多彩社会|3316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联邦政府因70亿预算谈不拢被迫关门
热度 3 冯用军 2011-4-9 20:36
导语: 美国白宫官员7日说,由于政府临时预算到期日将至、两党谈判尚无结果,白宫方面当天启动应对联邦政府关门的应急计划。政府关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对于美国来说却并不稀奇,美国政府不但可以关门,而且还关过许多次。 联邦政府也能“关门”? 美国政府可以关门,政府不过是一种对社会管理的“产品” 在美国,政府不过是一种对社会进行管理的“产品”。每次大选,各总统候选人都提出不同的政纲,告诉选民自己领导的政府是一种什么“产品”,让选民象消费者一样进行选择。总统当选后,他的政府作为一个“产品”,其“定价”也要买卖双方合意才行。政府所为“产品”的制造者,估价出制造成本,据此向国会要预算。 议员代表民众对“产品”评估,花钱过多选民可以选择“不买” 美国国会议员们则作为民选代表,对这个产品的“成本”估价进行核定,既要检查定价是否合理,又要衡量选民的支付能力。如果国会不批准预算,那就好像消费者向制造商说:“你的东西太贵,我不买了。”于是大家要讨价还价。比如,是否可以通过消减“产品”的若干性能而降低价格等等,都可以拿到桌面上来。 联邦政府为何“关门”? 预算几乎年年花超,奥巴马政府债务缠身国会不愿再“批钱” 在美国每个财年(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结束前,总统要签署13个拨款法案,也就是下一财年的政府开支。但有时总统提出的预算在国会很难通过,通常情况下是总统的预算开支太大,国会在对待总统的预算上会要求削减。而总统班子若不同意按照国会的要求削减预算,就会出现预算缺口。总统与国会之间会就此进一步协商,若在最后期限前不能达成妥协,政府就会关门。 今年,由于奥巴马向国会提交的2011财年预算方案会造成15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2010财年结束时也没得到国会的批准,因此,从2010年10月1日起,美国政府一直在《应急预算方案》的支持下运转,而这个预算在3月4日已经到期,此后已经接连通过紧急追加预算,而目前概预算方案也将即将到期,若不能在期限前达成最终的预算案,政府就得“关门”。 联邦政府何时“关门”? 国会预算审批难并非一朝一夕,法律规定政府花钱超支就得关门 《美国宪法》第一条第九款规定“除依照法律规定拨款外,不得从国库中提出任何款项,一切公款的收支报告和账目应定期公布”。针对宪法的该款规定,美国1870年通过了《反预算过度法》(ADA),明确了政府应该如何获得和使用预算,禁止政府超预算花钱,任何联邦公务员违反《反预算过度法》将被处以最高两年的监禁并罚款5000美元。在国会未能通过政府预算案的情况下,政府应该暂停除国防、基础医疗和社保等紧急公共服务外的机构。 联邦政府“关门”有何影响? 政府“关门”并非全关,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保障部门照常运行 根据《反预算过度法》,行政管理和预算局(OMB)负责联邦政府关门期间的管理、协调工作,人事局(OPM)则为政府各部门提供人事管理的技术支持,尤其是政府关门期间公务员的工资和福利管理。政府关门并非所有部门都关门,根据法律,在政府关门期间,“在紧急情况下,如果某个部门不履行职责,会造成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直接危害”,这些部门要保持运转。 非紧急型公共服务停摆,1995年造成20万护照申请延期,368个国家公园关闭 2004年9月20日,国会调研局(CRS)就政府关门的原因、程序及影响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报告,该报告对1995年12月16日~1996年1月5日政府关门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虽然整体上国家运行并未遭受重创,但在还是造成了一些具体影响:609个有毒废弃物搜集点的消毒、搜集工作停顿;酒类、烟草、武器和爆炸物品的申请程序延缓或停止,对3500件破产案的审理暂停,400名边境巡警在内的联邦司法人员的招考工作取消;368个国家公园景点关闭,每天损失1420万美元旅游收入;每天有2万~3万个签证无法处理,20万份护照申请延误,给旅游业和民航业造成巨大损失;在华盛顿180亿美元的联邦合同中,有37亿美元由于拨款缺口受到影响。 结语 表面上看,奥巴马和国会间的此次争吵是因为70亿美元的支出:放在联邦预算的背景下,这笔钱仅够联邦政府用17个小时。为了17个小时的预算争吵数天甚至关闭政府,这也并非一场简单的两党政治秀。 资料来源: http://news.163.com/special/reviews/governmentshutdown.html
个人分类: 国家评价研究院|2090 次阅读|6 个评论
美国白宫你了解吗?
热度 1 黄安年 2011-1-10 11:12
美国白宫你了解吗 ? 黄安年集缉 黄安年的博客 /2011 年 1 月 10 日发布 本月 18 日 , 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开始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 届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白宫设国宴接待我国国家主席。对于美国的白宫你了解吗?这里汇集笔者在博客上发布有白宫的文章和资料 , 同时转发美国国务院美国参考中的三篇博文(图片 1-2 ; 3-10 , 11-20 分在三篇文中) , 资源共享。 我的博客上相关文章和资料 : * 白宫介绍 ( 《美国总统和第一夫人》 1986 年版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2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2833 ) * 美国白宫掠影 黄安年文 许令仪宫图 ,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3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35771) *************************** * 这才是真正的白宫 作者 Xiao, 2011-01-05 这才是正宗白宫 (照片: Xiao ) 昨天我的一个内侄到华盛顿市内游玩,回家后吃晚饭时他高兴地告诉我今天在市内的参观十分有成果,让我猜一猜是什么?我看他那兴奋的样子,就说你一定是见到了奥巴马(让我想起以前人们见到伟大领袖时的情景),他的回答差一点使我从椅子上滚到地上,他说我总算弄明白了原来白宫不是白宫而是国会。我这位内侄属于八零后,刚到密歇根州读大学不久,他对美国的了解应该比一般人多,但他会将国会大厦当作白宫,还是使我十分吃惊。不过,他的一番解释却使我发现,美中两国之间的确还有许多互不了解的地方,需要两国政府、传媒以及民间更多的互动。 据我这位内侄说,他从小在中国受的教育,教科书上谈到白宫的地方,以及传媒、互联网上出现的白宫,给他的印象,就是国会大厦这座建筑。目前中国有些地方政府建造的仿白宫建筑,仿的全都是国会大厦,比如安徽阜阳、南京雨花区、广东等地。他的许多网友也一直将国会大厦当作白宫。他说当他将自己的重大发现通过 QQ 告诉网友时,有位曾经到过华盛顿访问的网友说他也有同样的经历。 经我这位内侄这么一说,我就到网上去搜索了一番,搜索的结果非常搞笑,原来谷歌、百度、雅虎等知名网站列出的所谓白宫照片,大部分都是国会大厦,在百度图片搜索白宫建筑,赫然出现的大部分建筑是国会;而在谷歌图片搜索中打入白宫建筑几个字,出现的也是国会;雅虎也不例外。按理说谷歌、雅虎是美国公司,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错误,但事实却是谷歌、雅虎也不能免俗,照错不误。 这是国会,不是白宫(照片: Xiao ) 经过这番搜索,才使我明白为何象我内侄这样的年轻人会一直张冠李戴地将国会大厦误认为白宫,看来,罪魁祸首还在传媒以及网络。我因为很久没有在中国生活了,不知道电视报道中是否也会出现这样的差错,但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居然可以在信息如此发达、美中交流如此紧密的时代大行其道而没有被注意或更正,真的十分不可思议,这就好比将人民大会堂误作中南海一样,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这个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到美国访问,希望传媒借此机会将真正的白宫介绍给民众,不要再误人子弟了。 下面这两张图片,一张是白宫的正面照(南侧),一张是国会大厦的正面照(西侧),白宫与国会的外观区别十分明显:白宫是平顶,国会大厦却是拱形圆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建筑,完全没有理由弄错。我左思右想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唯一的解释是国会大厦有点宫殿的气派,所以许多没有来过华盛顿的传媒人会想当然地以为这就是白宫了。难怪有人主张将白宫按英文原文翻译成白屋,从错把国会当白宫这件事来看,白屋的翻译还是有一点道理的,至少不会再将国会当白宫了。 * http://blogs.america.gov/mgck/2011/01/05/%e8%bf%99%e6%89%8d%e6%98%af%e7%9c%9f%e6%ad%a3%e7%9a%84%e7%99%bd%e5%ae%ab/ * *******************88 * 白宫的过去现在及照片 作者 Xiao, 2011-01-07 前两天写了一篇有关白宫的博文这才是真正的白宫,引起读者的关注,今天索性再将白宫建筑本身介绍一下,贴一些白宫内外的照片,让读者对白宫有个感性的认识。 白宫北侧正面照 ( 照片:白宫 ) 在世界各地,白宫是公认的美国政府以及美国的象征。白宫是美国总统办公的地方,也是总统的私人住宅,同时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元首私人住宅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场所。 白宫的建造与建国之父华盛顿的大力坚持是分不开,联邦政府建立后,华盛顿就主张要建造联邦政府办公楼,而且选址不能离开波托马克河十英里。 1790 年华盛顿签署了一项国会法案,宣布建造总统官邸。华盛顿与当时的城市规划师、法国人朗方( Pierre L Enfant )一起选择了地址,也就是现在的宾夕法尼亚大街 1600 号。当时有九名设计师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设计方案,爱尔兰出生的建筑师霍班( James Hoban )赢得了设计金牌,他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座公爵府。 白宫于 1792 年 10 月开始动工, 1800 年 11 月竣工,耗时 8 年。白宫是华盛顿力主建造的,但他自己却从来没有在白宫住过,白宫的首批居住者是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和他的妻子,自那以后,,每一任入住白宫的总统都提出了自己的改建主张,主要是内部装修以及装饰。白宫在历史上有过两次严重被烧的纪录,一次是 1814 年美英战争期间,英军占领华盛顿后,为了报复美军 1813 年攻占约克(今多伦多)烧毁加拿大议会,一把火将华盛顿市内烧得热火朝天,白宫也未能幸免,除了外墙,几乎被烧毁(令我想起圆明园废墟)。另外一次是 1929 年胡佛担任总统时期,白宫西翼也遭大火,受损严重。有人传言说白宫之所以称为白宫,是因为 1814 年的英军大火将白宫烧成漆黑,所以后来重建时将外墙漆成白色,其实在此之前白宫的外墙就是白的。 白宫著名的玫瑰园一角 ( 照片:美联社 ) 经过二百年的历史,白宫在历任总统及其家眷提出的改建建议下,逐渐变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模样。其中内部改建最大的一次是杜鲁门担任总统时,他几乎将白宫内部全部翻新,为了完成这一工程,杜鲁门一家还搬到白宫外去住。以前白宫曾有过不同的称呼,比如总统宫殿( President s Palace )、总统之家( President s House )以及行政大厦( Executive Mansion )等。 1901 年西奥多 ? 罗斯福总统以官方名义正式将总统办公以及居住的地方称为白宫,目前 20 美元纸币背面的图案就是白宫。 白宫的主体是一栋六层高的建筑以及东西两翼,外加花园草坪。白宫共有 132 个房间、 35 间浴室;还有 412 扇门、 147 个窗户、 28 个壁炉、 8 个楼梯以及 3 部电梯;有自己的网球场、跑道、游泳池、电影院以及保龄球道。白宫的厨房有五名全职厨师,能够满足 140 个客人的晚宴要求。 此外,白宫还有大量绘画及艺术作品。白宫历史学会( the White House Historical Association )是专门研究白宫历史及其艺术作品的非营利组织,如果有人想了解白宫收藏的艺术品或绘画作品,可以从该协会网站上得到更多的信息。 陈列在白宫东厅的第 30 万架施坦威钢琴(照片:美联社) 1940 年的白宫东厅一角 (照片:美联社) 守卫在白宫西翼的海军陆战队员 (照片:美联社) 奥巴马在椭圆形办公室内与英国首相卡梅伦通电话 (照片:白宫) 白宫内铺着红地毯的楼梯(照片:白宫) 2010 年的圣诞树从北门运入白宫 (照片:白宫) 奥巴马在白宫的罗斯福会议室与同僚讨论美俄战略核条约(照片:白宫) 奥巴马与财政部长盖特纳在白宫的内阁会议室交谈(照片:白宫) * 美国历史画卷以开拓者为题材的名画赏析之一:《保罗瑞维尔》( Paul Revere ) 作者 MGCK, 2011-01-07 美国历史画卷( Picturing America )是国家人文基金会(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 ) 2002 年启动的我们人民( We the People )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加强对美国历史和建国原则的研究及理解。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图片集把美国一些最重要的美术作品带进全国各地的教室,帮助学生们通过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来了解美国历史和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展现这个国家所经历的艰辛与辉煌。我们将在每周五为世界各地的中文读者献上这套历史名画赏析,希望借此为有意探究美国历史的读者开启一个独特的窗口。 图片介绍:约翰科普利( 1738-1815 ),《保罗瑞维尔》, 1768 年。帆布油画, 35 1/8 x 28 1/2 英寸( 89.22 x 72.39 公分)。波士顿美术馆,瑞维尔家族约瑟夫﹑威廉及爱德华共同捐赠。照片版权 2008 ,波士顿美术馆。 图片赏析:当保罗瑞维尔以他那传奇性的午夜策马奔驰,将英国人来了的讯息传给爱国志士时,约翰科普利已经移居伦敦。数年之前,他为保罗瑞维尔画了这幅肖像,当时的瑞维尔是波士顿的一位生意兴隆的银匠,还没有成为美国的民族英雄。虽然瑞维尔已经热衷于北美殖民地争取独立的运动,但科普利十分谨慎,没有在他的作品中显示任何有争议的主题。现在以回顾的眼光来审视这幅画,我们可以看出瑞维尔的一些重要特质:强健的体力﹑坚定的信念﹑超群的才智以及为理想献身的精神。正是有了这些特质,他才能在殖民地的历史变革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在美国殖民地,画肖像画通常被视为一门手艺,而不是艺术,且肖像的成功与否仅仅是看与真人的相似程度。由于约翰科普利特别擅长描绘真人的实际特征,他成为第一位在自己的国家取得商业成功的美国艺术家。科普利的肖像画之所以能够作为艺术品传世,是因为它们超越了单纯的描摹,以微妙的手法反映出绘画对象的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 科普利描绘的殖民地公民大多是传教士﹑商人及他们的妻子,即早期的美国贵族。但《保罗 ? 瑞维尔》这幅画是描绘像科普利一样对自己的手艺感到自豪的工匠。肖像捕捉该银匠工作的关键时刻:他正准备在发亮的(可能是他自己做的)茶壶的表面上雕刻图案,工具摆在他面前的桌子上。但工匠会在工作时穿一件洁净的亚麻衬衫或带金质钮扣的羊毛背心(即使衣襟随意松开)吗?那张光亮而无刮痕的桌子会是工作台吗?除了雕刻工具外,整个场景没有显示工匠特有的杂乱或任何可以暗示这是一间忙碌作坊的东西,看来这些摆设仅仅是用来暗示瑞维尔的职业。 把瑞维尔与观者隔开、让这位身着长袖衬衣的工匠透露出一种权威感的上好红木桌子也在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形成一个金字塔的底部,顶端是用高光强调的头部。三角构图与瑞维尔右眼拱起的眉毛相呼应,焦点落在他犀利而充满智慧的眼睛上。科普利可能用这种三角结构暗指保罗瑞维尔与共济会( Freemasonry )的关系,那是一个以共同道德及形而上理想为基础、并宣示信仰单一神祉或最高无上神( Supreme Being )的神秘兄弟会。科普利当时可能知道,瑞维尔为共济会制作的雕刻品,里面有一个象征上帝创造力、散发光芒的全知全能之眼;该象征有时以三角形或金字塔做外框。(一元美钞背面可以看到该标志,它于 1782 年被纳入美国的国玺图案)。这幅描绘与新世界民主理想一致的理想化劳工画像,不仅反映了瑞维尔强有力的体魄,也暗示了手工艺者的尊严及其作品的价值。 瑞维尔的肖像一直放在家族宅第的阁楼里,直到 19 世纪末,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著名的诗《保罗瑞维尔策马报信》( Paul Revere s Ride )才使这位爱国者的故事为世人所知。 1930 年,瑞维尔的后裔把科普利为他们著名的祖先所作的画像捐给波士顿美术馆。 English site: http://beijing.usembassy-china.org.cn/ *********************88 * 白宫椭圆形草坪和国家圣诞树 作者 Jianan, 2010-12-13 上个星期四晚上,奥巴马总统夫妇全家和首都居民在白宫南边的椭圆形草坪点亮了国家圣诞树,这是一个迄今已经 87 年的美国传统,象征着最重要的节假日圣诞节和新年正式开始。 白宫椭圆形草坪鸟瞰图( Carol M. Highsmith ) 椭圆形草坪位于白宫的南边,铁栅栏和现在禁止车辆通行的 E 街把它和白宫分了开来。曾经有人把它和白宫南草坪混为一谈,南草坪在铁栅栏里面,是总统举行露天活动包括接见外宾和会见记者的地方,平时并不对外开放,而椭圆形草坪除了曾经在南北战争和二次大战等特殊时期被用作军营之外,从来都是对公众开放的。在草坪上踢球玩飞盘吸引了众多的华盛顿地区青少年,驻扎在附近麦克奈尔基地的美国陆军第三步兵团老卫兵仪仗队也在那里举行礼仪庆典,常常被世界各地来的游客围得水泄不通。现在这里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辖,任何团体都可以申请在这里举办露天的纪念活动。 1923 年,华盛顿公立学校和社区中心管理局向柯立芝总统建议在白宫草坪上树立一株圣诞树,柯立芝故乡佛蒙特州米德尔伯里学院捐赠了一株 14.5 公尺高的香脂冷杉, 12 月 24 日晚上 5 点,柯立芝总统亲手按下国家圣诞树上由华盛顿电力公司捐赠的 2500 只红、白和绿色灯泡的开关,开创了在椭圆形草坪上点亮圣诞树庆祝节日的历史。 1923 年 12 月 24 日在椭圆形广场的正中央举行第一次国家圣诞树亮灯仪式 ( 国会图书馆印刷品和照片档案部 ) 此后曾经在白宫周围不同地点,包括东边财政部大楼前的谢尔曼广场、北边的拉菲耶公园、南草坪以及椭圆形草坪举行圣诞节纪念活动,圣诞树既有砍伐后运来竖立的,也有栽种的,其中 1942 年到 1944 年,虽然装饰了圣诞树,但是因为战时灯火管制和节约电力,没有点亮灯饰。 从 1972 年开始,为了减少砍伐和运输的成本和麻烦,在今天这个地方栽种了一棵树作为国家圣诞树。这个位置在白宫南边偏东一点,为的是不要挡住从白宫遥望杰斐逊纪念堂的视线。杰斐逊起草了独立宣言,后来担任第三任总统。罗斯福非常崇尚杰斐逊,在他担任总统之后,推动国会建立杰斐逊的纪念堂。但是他身患脊髓灰质膜炎,双腿瘫痪,不能经常去工地察看,就向华盛顿的公园管理部门请求砍掉几颗树木,让他可以随时看见纪念堂工程进度。至今人们游览杰斐逊纪念堂的时候,透过蓄潮塘沿岸樱花树中间的空当,可以一目了然看到白宫,就是这个原因。 1978 年科罗拉多蓝色云杉运到椭圆形草坪(国家公园管理局) 目前的这棵国家圣诞树是 1978 年从科罗拉多州移植过来的蓝色云杉,当年只有大约 9 公尺高,今天高度估计已经接近 13 公尺。现在每年除了装饰这棵大树之外,在它的周围还会布置 56 棵小圣诞树,分别代表美国的 50 个州, 5 个海外领地和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 在亮灯仪式上,总统要发表一个简短的讲话,接着由第一家庭点亮圣诞树的灯饰,还要举行一场露天音乐会。因为二战和接踵而来的朝鲜战争,自从 1954 年以来,音乐会都离不开和平这个主题,人们还把国家圣诞树和四周小圣诞树之间的一圈步道称为通向和平之路。 今年奥巴马总统与第一夫人和他们的两个女儿以及孩子们的外祖母共同按下电钮点亮圣诞树灯光。在这之前,奥巴马向通过网络登记获得入场券的一万三千名群众讲话说,每年我们都会到这里聚会,纪念持续了两千年的一个故事,那是一个普世的信息:一个孩子出生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向世界上每一个人传递爱和救赎的福音。 他还说,今天当我们尽最大努力在慈善和友好的精神感召下生活的时候,不要忘记那些失去工作的兄弟姐妹或者生活难以为继的人们。还有那些在阿富汗、伊拉克和远离家乡的地方服役的军人,我们要感谢他们的家人,在圣诞节晚餐餐桌前为他们留下一张空着的椅子。 圣诞节亮灯仪式之后,人们虽然还在上班,但是节日气氛日渐浓厚,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家庭团聚,购买和寄送礼物、贺卡,订购机票和准备长途旅行,同事之间的日常问候也从天气交通转为过节的事情。今年因为国会、总统为减税法案正在斗法,人们的谈话常常也与此有关。大家除了和奥巴马一起,为那些家中有一张空椅子的家庭祈祷之外,还希望过了节之后自己的钱包不要瘪下来。 下面我们选登一些国家圣诞树亮灯仪式以及有关的照片以飨读者。 今年亮灯仪式前的国家圣诞树( Jianan ) 今年奥巴马总统在国家圣诞树亮灯仪式上讲话 ( 白宫官方网站 /Chuck Kennedy) 今年奥巴马总统、岳母玛丽安罗宾逊、女儿萨莎和玛丽亚以及第一夫人米歇尔按下电钮点亮国家圣诞树 ( 白宫官方网站 /Chuck Kennedy) 今年奥巴马总统及第一家庭在国家圣诞树亮灯仪式上与群众一起聆听发言 ( 白宫官方网站 /Pete Souza) 今年第一夫人米歇尔给一群儿童朗读故事《圣诞节前夜》 ( 白宫官方网站 /Chuck Kennedy) 号称布鲁斯之王的 BB 金弹唱圣诞快乐 ( 白宫官方网站 /Pete Souza) 今年国家圣诞树亮灯仪式音乐会现场 ( 白宫官方网站 /Lawrence Jackson) 今年国家圣诞树亮灯仪式音乐会现场 ( 白宫官方网站 /Lawrence Jackson) 2009 年大雪后的国家圣诞树和白宫(国家公园管理局 /TERRY ADAMS ) 2010 年 11 月 26 日第一夫人米歇尔和女儿萨莎和玛丽亚与宾州莱顿水晶泉圣诞树农场的伯特克夫妇一起在白宫正门迎接今年的白宫圣诞树 ( 白宫官方网站 /Lawrence Jackson) 普通人家从圣诞树销售点买了圣诞树运回家( Jianan ) 邻居家的户外圣诞装饰( Jianan ) 邻居家的户外圣诞装饰( Jianan ) http://blogs.america.gov/mgck/2010/12/13/%e7%99%bd%e5%ae%ab%e6%a4%ad%e5%9c%86%e5%bd%a2%e8%8d%89%e5%9d%aa%e5%92%8c%e5%9b%bd%e5%ae%b6%e5%9c%a3%e8%af%9e%e6%a0%91/
个人分类: 世界各国见闻(09-11)|4970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白宫事实上承认了维基解密披露机密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黄安年 2010-11-30 08:10
美国白宫事实上承认了维基解密披露机密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1 月 30 日发布 在基解密网站( Wikileaks )再次公布 25 万份美国国务院机密文件前夕 , 美国白宫发表的声明等于公开承认了维基解密披露机密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 只是强调驻外人员向华盛顿作实地汇报的性质本身就是直截了当,而且信息往往不是完整的。它不是政策的体现,也不总是形成最后的决策。维基解密网站发布被盗机密文件不仅危害了人权事业,而且也危害了这些人的生命和工作。我们最强烈地谴责未经授权披露机密文件和敏感国家安全资料的行径。希拉里则认为,维基揭秘的泄密行为,不仅是对美国外交政策利益的攻击,也是对国际社会、对美国的盟友与合作伙伴、对维护全球安全和促进经济繁荣的对话与谈判的攻击。 而不受美国管辖的基解密网站则强调公布文件是为了维护新闻自由。 一个讲人权,一个讲自由,这两条都被认为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 , 现在美国政府在要美国外交官(情报特共人员)的人权,还是广大民众的自由(知情权),作出两难的选择,从不采取双重标准的角度看 , 任何国家和政府对此都会高度关注。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 , 资源共享而非独享和资源封锁是还原真实性的基本前提。那些保密文件过规定的日期估计不再影响人权时,可能慢慢解密,大家都可以看到,但是现在提前泄密这些文件,自然造成美国政府的极其被动 , 然而只要文件本身不是伪造的 , 对历史研究本身当然是有利的 , 美国政府为抵消公布的片面性,不妨在适当时候全部公布出来不是更好吗? 人们记得奥巴马所推崇的威尔逊总统 1918 年 1 月 8 日提出了著名的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和平纲领十四点原则,其中第一条就主张外交活动应该永远开诚布公地进行。美国政府现在面临着开诚相见的尴尬。 *************** 2010.11.28 白宫就维基解密披露机密文件发表声明 白宫新闻发言人办公室 11 月 28 日就维基解密网站( Wikileaks )公布国务部机密文件发表声明。以下是声明全文,由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翻译。 白宫 新闻发言人办公室 2010 年 11 月 28 日 新闻发言人声明 我们预料号称几十万份国务部机密电文在周日晚上( 11 月 28 日)被公布,这些电文涉及与外国政府私下外交商谈的细节。驻外人员向华盛顿作实地汇报的性质本身就是直截了当,而且信息往往不是完整的。它不是政策的体现,也不总是形成最后的决策。然而,这些电文可能会危及与外国政府和反对派领导人的私下商谈,当私下谈话的内容被刊登在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头条时,不仅美国的外交政策利益,而且我们世界各地盟国与盟友的利益都受到深刻影响。需要明确的是这种披露危及我们的外交官、情报人员和世界各地为促进民主和开放政府而向美国寻求援助的人们。这些文件也可能包括一些人的姓名,在许多情况下这些人是生活和工作在暴虐政权之下,正在为创造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社会而努力。 奥巴马总统在国内和全世界支持负责、可靠和开放的政府。这种不顾后果的危险的行动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维基解密网站发布被盗机密文件不仅危害了人权事业,而且也危害了这些人的生命和工作。我们最强烈地谴责未经授权披露机密文件和敏感国家安全资料的行径。 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Loading comments... http://www.america.gov/st/usg-chinese/2010/November/20101129161554x0.6965078.html *******************888 希拉里强烈谴责维基解密曝光敏感文件 2010 年 11 月 30 日 06: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华盛顿 11 月 29 日电 ( 记者 吴庆才 ) 维基解密网站 28 日曝光逾 25 万份据称是美国国务院的机密文件,此事被指可能会危及美国与多个国家的关系。 29 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亲自出面灭火,试图将此事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她在当天的讲话中强烈谴责维基揭密敏感文件,并称这种行为不仅是对美国外交政策利益的攻击,也是对国际社会的攻击。   希拉里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维基揭秘非法披露相关机密文件会置人们的生活于危险之中,会威胁美国的国家安全,破坏美国与其他国家解决共同问题的努力。她表示,这几天她已经与一些国家的外长就此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并得到了谅解。   希拉里认为,维基揭秘的泄密行为,不仅是对美国外交政策利益的攻击,也是对国际社会、对美国的盟友与合作伙伴、对维护全球安全和促进经济繁荣的对话与谈判的攻击。   不过,希拉里相信,奥巴马政府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伙伴关系能够承受这一挑战。她还对那些在此次泄密文件中被牵涉到的国家保证:美国正在采取积极步骤,追求泄密者的责任。美国国务院也将采取新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此类事件永远不再发生。   希拉里表示自己不会评论或证实这些据说是从国务院盗窃来的信息,但她也指出,美国对任何已经泄漏的保密文件深感抱歉。   希拉里指出,美国官方外交决策是在华盛顿这里作出的,而不是通过这些信息。   我知道有一些人可能会为这种行为错误地鼓掌,所以我想以正视听:没有什么危害无辜人民的行为是值得称道的,没有什么破坏基于共同安全的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关系的行为是勇敢的。希拉里说:历史上有一些官方劣迹被曝光的事例,但这次的泄密不属于这样的例子。   此外,白宫发言人吉布斯在当天的记者会上透露,美国政府不排除对维基解密采取法律行动的可能。他还透露,奥巴马在听取了有关这次泄密事件后很不高兴。   当天,美国司法部长艾里克霍德尔也表示,如果刑事调查发现这起事件中存在违反联邦法律的行为,当局将提起诉讼。 ( 完 )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0_11/30/3272093_0.shtml *******************88 维基解密将再揭美外交密报 美外交官恐因此被逐 2010 年 11 月 29 日 07:45 新华网      阿桑奇举起谈判牌,美国不接招   这些内容或遭披露   ●土耳其帮助伊拉克的基地组织;   ●美国支持土耳其一个库尔德反叛组织;   ●把洛克比空难元凶放回利比亚的秘密讨论;   ●卡梅伦赢得大选的评估以及他私下给美国官员的保证;   ●美国对英国前首相布朗个性的评定,以及他获得英国大选的前景分析;   ●美英对法国的蔑视态度。   维基解密即将发动更劲爆的爆料行动,披露美国国务院的加密电报内容。据悉,文件的数量将比伊拉克战事多 7 倍,而内容触及大量敏感外交问题,包括对外国政府的腐败指控。美国国务院 27 日晚警告维基解密,不许其在网上公布国务院机密文件,因为那样将使无数生命处于危险境地,并破坏美国与盟国之间的关系。美国外交官眼下正加紧联络一些外国政府打预防针。维基则可能在本周末公开这批可达 300 万份的外交文件。   打预防针   上周,维基解密宣称要在 28 日公布 25 万份美国国务院的秘密外交电报,内容可能涉及外国领导人隐私和美国对他们的游说企图等极其敏感的内容,这令华盛顿备感紧张。据称,这些资料曝光之后,可能引起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弹,甚至驱逐美国外交官。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已就此事提前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与挪威等盟国进行接洽。   英首相卡梅伦发言人菲尔德 27 日证实,美国驻英大使萨斯曼已将可能遭泄露的文件内容告知英国政府,但拒绝透露文件具体内容。澳大利亚、丹麦、瑞典政府也证实,美国政府已就外交文件遭公开一事通报了这些国家。   拒绝谈判    27 日,美国国务院韩裔法律顾问高洪柱在写给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和网站律师的一封信中说,公布秘密电报是非法行为,这样做将置无数无辜者的生命、正在进行的军事行动和美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于危险境地,后果十分严重。   美驻英大使萨斯曼 25 日收到了阿桑奇及其律师的来信,信中要求美国政府告诉网站,今后哪些信息可能涉及个人安全,不宜外泄。高洪柱在回信中明确表示,美当局不会与非法持有美国政府密件的维基解密就未来的密件公布进行谈判。   或为猛料   维基解密网尚未明言何时把这批敏感外交文件公之于世,但称其规模将是上个月公布伊战文件的 7 倍。五角大楼发言人拉潘推测,维基有望于本周末或下周初公开这批文件。俄罗斯《生意人报》报道,文件包含美国外交官和俄罗斯政界人士的对话内容,还有对对话内容的直白评估。以色列《国土报》报道,这批文件可能包含美国驻特拉维夫大使馆机密报告。   本月 18 日,瑞典法院以涉嫌强奸和性骚扰罪向维基解密阿桑奇发出逮捕令,并申请国际刑警组织帮助。阿桑奇对强奸一事坚决否认,声称这是美国政府给网站抹黑行动的一部分。(综合华西都市报、新华社、《信息时报》)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0_11/29/3259765_1.shtml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5069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白宫自摆乌龙:称美国独立日为国庆日
黄安年 2010-7-23 07:20
美国白宫自摆乌龙 : 称美国独立日为国庆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7 月 23 日发布 如果普通老百姓将美国独立日称作国庆日 , 还情有可原 , 问题是这次出错在美国的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该办公室称:总统今天宣布将赴中国上海出席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于 2010 年 7 月 2 日举行的美国国庆日庆祝活动的总统代表团组成名单。白宫自己将独立日称作国庆日 , 在白宫历史上很罕见 , 这不是白宫在自摆乌龙 ? ****************88 2010.06.30 奥巴马总统宣布出席世博会美国国庆日庆祝活动的总统代表团名单 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 6 月 29 日发布新闻公告,公布将赴中国上海出席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庆日庆祝活动的总统代表团名单。以下是公告全文,由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翻译。 白宫新闻秘书办公室 即时发布 2010 年 6 月 29 日 奥巴马总统宣布将赴中国上海出席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美国国庆日庆祝活动的总统代表团名单 华盛顿 奥巴马总统今天宣布将赴中国上海出席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于 2010 年 7 月 2 日举行的美国国庆日庆祝活动的总统代表团组成名单。代表团由奥尔布赖特石桥集团( 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 )董事长、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 Madeleine K. Albright )任团长。 总统代表团成员为: 总统助理兼内阁秘书卢沛宁( Christopher P. Lu ) 国务院礼宾司司长卡普莉西亚马歇尔( Capricia Penavic Marshall ) 美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代办罗伯特金瑞柏( Robert Goldberg )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美國馆总代表费乐友( Jos H. Villarreal ) 美国国务院全球伙伴关系计划特别代表伊丽莎白巴格利( Elizabeth Frawley? Bagley ) 美国国土安全部法律总顾问方富宇( Ivan K. Fong ) 总统副助理、白宫对外联络办公室及白宫妇女和女童事务委员会主任陈远美 (Christina Tina Tchen) 美国贸易和开发署( U.S. Trade and Development Agency )署长里欧卡蒂亚扎克( Leocadia Zak )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康碧翠( Beatrice Camp ) 美国和平队( Peace Corps )中国部主任施佩琳( Bonnie Thie ) 艺术家林纓( Maya Lin ) (完)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http://www.america.gov/st/uschina-chinese/2010/June/20100630162422kkgnast0.4084371.html?CP.rss=true
个人分类: 民生问题小议(10-11)|5118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7: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