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教学相长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我的教育格言(直接取自一组成语)
geneculture 2018-9-19 23:38
我喜欢的成语 教育格言 邹晓辉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寓教于乐 教学相长
个人分类: 高等教育学|1848 次阅读|0 个评论
问故致新
热度 1 zhuchaodong 2014-3-6 22:37
兴趣始于好奇心和问题。提出问题的同学值得鼓励,值得我们多花时间去和他们一起研究、探讨。 从大学本科开始,我从农村进入城市,有很多不了解的需要去了解;从高中进入大学,有太多有意思的东西可以自由、选择、尝试。后来不断学习生物学,感觉太多的现象值得去探究,去好奇。进入研究生阶段以后,经过不同专家的指引、先生们的影响,我慢慢就养成并习惯于提出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尝试解决一些问题,我也结识了很多前辈、同行和朋友,并推动了自己在学科中的慢慢前行。现实生活中,不懂就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科学的道路上,提问既让自己思考,促进脑海中灵光闪现,甚至新思路的形成。 提问在国际会议、学术报告和小组研讨中是最基本的惯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习惯在交流中静静地听,而不是就有趣的现象、不懂的问题、不懂的方法,提出问题,主动进行讨论。更重要的是围绕系列的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从另外角度来说,提出问题的多少,基本可以和学生的专业兴趣的培养程度、阅读文献的量、对现象的洞察力有相关性,甚至和学生的后期研究能力和成果有关。当然,也有些学生不善于直接提问,但可以从日常科研工作中,看出她(他)在思考一些问题,并拿出答案,让你眼前一亮。然而,读学位、做研究,当以学促问,应该不用沉默是金吧? 幸运的是,在过去的几年里,我有缘遇到了几位鼓励这样思维的导师,这样读学位的学生,也和几位这样做科研的博士后一起共事。有些问题有时看似简单,但结合文献、现象或数据深究下去,却发现别有洞天;有些问题,曾经盘旋脑海数年,历尽几个学生,终于有一个合适的博士后可以系列地解决。当然,有更多的问题,虽穷尽思索,但基础或技能不够,仍然若即若离。和他们在一起,带着这些问题,不刻意最求非常大的工作成果,但总有独辟蹊径之处,让自己感觉并有机会触摸漂亮的进展。如果将来的学生能够在新的氛围下,如孩童般总有好奇、好于发问,该有多好! 我相信他们和我一样,享受了这个问-解-问的循环过程。
6541 次阅读|2 个评论
班主任、老师、家长、学生:可以共同关注的寓言故事
carldy 2013-8-26 16:17
献给班主任(老师)的十个寓言故事 一、班主任工作就和交朋友的道理一样 先看一个故事:一只乌鸦打算飞往南方,途中遇到一只鸽子,一起停在树上休息。鸽子问乌鸦:“你这么辛苦,为什么要离开这里呢?要飞到什么地方去呢?”乌鸦叹了口气,愤愤不平地说:“其实我不想离开,可是这里的居民都不喜欢我的叫声,他们看到我就撵我,有些人还用石子打我,所以我想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说:“别白费力气了。如果你不改变你的声音,飞到哪儿都会不受欢迎的。”许多人总喜欢责怪别人,怪环境不好,怪别人不喜欢他不欢迎他,但他总不反省自己的为人举止,是否值得他人尊重及欢迎。假如一个人不经常反省自己,只会责怪别人和环境,他就会和这只乌鸦一样,到处惹人讨厌。 由此看来,不被人讨厌是结交朋友的最好办法。做班主任也一样,只要学生不讨厌的班主任就是好的班主任。 做个好的班主任并不难。可为什么很多班主任感觉难呢?主要是评价标准的问题,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是否成功,我只看一点:当遇见学生时,学生是否会微笑着向你走来。 二、做个无忧的班主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见一老农赶着驴子,驴欲啃路边的小麦,农夫喊:“尽想好事。” 随手轻轻地给了驴一鞭。驴慢悠悠继续前行。见此情景,心羡老农——他太幸福了。“尽想好事”,好事成真当然是幸福的。要是我们的学生都听话,按照我们的“吆喝”前行多好。“尽想好事”这话不太好听,不管怎样,有点好事想总比没有的好。我们心中有梦才会有前行的目标,才会有前行的动力。那就做个梦吧:做个无忧班主任。 三、班主任不做雕刻家,做个欣赏家 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看完这个故事,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想成为学生的“雕刻家”,对学生又是“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是一件值得欣赏的“艺术品。”学生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法改变他们,只有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我们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做自己命运的雕刻家。 四、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和感觉 一位国王总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派人四处去找一个感觉幸福的人,然后将他的衬衫带回来。寻找幸福的人碰到人就问:“你幸福吗?”回答总是说:不幸福,我没有钱;不幸福,我没亲人;不幸福,我得不到爱情……就在他们不再抱任何希望时,从对面被阳光照着的山岗上,传来悠扬的歌声,歌声中充满了快乐。他们随着歌声找到了那个“幸福人”,只见他躺在山坡上,沐浴在金色的暖阳下。“你感到幸福吗?”“是的,我感到很幸福。”“你的所有愿望都能实现?你从不为明天发愁吗?”“是的。你看,阳光温暖极了,风儿和煦极了,我肚子又不饿,口又不渴,天是这么蓝,地是这么阔,我躺在这里,除了你们,没有人来打搅我,我有什么不幸福的呢?”“你真是个幸福的人。请将你的衬衫送给我们的国王,国王会重赏你的。”“衬衫是什么东西?我从来没见过。”…… 每个人都在追寻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诠释各有不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象征,是一种自我感觉,关键是如何把握这种象征和感觉。 同样的道理,班主任的育人目标就应该去追寻学生幸福的象征,追寻学生幸福的感觉。这种象征、感觉是什么?这难以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但我们知道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都写在学生的脸上。这需要班主任的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解读。 班主任育人目标就是——学生幸福的象征,学生幸福的感觉。 五、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有一则《井蛙归井》的寓言故事:井里的青蛙向往大海,请求大鳖带它去看海。大鳖平生第一回当向导,非常高兴,便欣然同意。一鳖一蛙离开了井,慢慢前行,来到海边。青蛙见到一望无际的大海,惊叹不已。它“呱呱”大叫,急不可待地扎进大海的怀抱,却被一个浪头打回沙滩,措手不及喝了几口咸水,还被摔得晕头转向。大鳖见状,就叫青蛙趴在自己的背上,带着它游海。一蛙一鳖漂浮在海面上,乐趣无穷,青蛙也逐渐适应了海水,能自己游一会儿了。就这样,它俩玩得很开心。过了一阵子,青蛙有些渴了,但喝不了又苦又咸的海水。它也有些饿了,却怎么也找不到一只它可以吃的虫子。青蛙想了想,对大鳖说:“大海的确很好,但以我的身体条件,不能适应海里的生活。最要命的是,这里没有我能吃的食物。看来,我还是要回到我的井里去,那里才是我的乐土。”于是,青蛙向大鳖告别,回到了自己的井中,过着平安快乐的生活。 原来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马尔比.马布科克说:“最常见同时也是代价最高昂的一个错误,是认为成功有赖于某种天才、某种魔力、某些我们不具备的东西。”其实,成功的要素就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成功的教育方法是不容易学不到的,假如容易学得到的话,我想领导们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我们出去学习,专攻“点金之术”,那教育就简单了。故事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不必太在意与名家的不同。可能你会说:“井底之蛙,见识少,才会这样说。”或许你说得也没错,我们生活的世界真的是很有趣,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等等,就看你看到那一面。我看还是努力把别人的教育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鲜明的个性。适合自己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六、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教育难题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极有启发。 塞尔玛陪伴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丈夫奉命到沙漠里去演习,她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皮房子里,天气热得受不了——在仙人掌的阴影下也有华氏125度。她没有人可谈天——身边只有墨西哥人和印第安人,而他们不会说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就写信给父母,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这两行信却永远留在她心中,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中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觉得非常惭愧。她决定要在沙漠中找到星星。塞尔马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她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塞尔玛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又学习了有关土拨鼠的知识。她观看沙漠日落,还寻找海螺壳,这些海螺壳是几万年前的,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留连忘返的奇景。 是什么使这位女士内心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沙漠没有改变,印第安人也没有改变,但是这位女士的念头改变了,心态改变了。一念之差,使她把原先认为恶劣的情况变为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她为发现新世界而兴奋不已,并为些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 同一个学校,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应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差异很小。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教育效果的很大差异。积极的教育心态容易使教育成功,消极的教育心态必导致教育失败。在这方面应该说,我们有切实的体会. 七、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有一位作母亲的很喜欢带着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却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五颜六色的东西那么多,小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可怕的景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于是,她抱起孩子,快步走出商店。从此,即使是必须带孩子去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扛在肩上。真是一位细心的母亲。知缘斋主人 “蹲下身来看看孩子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我们的教育,真的有点可怕。学生犯了错事时,经常采取一些责问、训斥、罚站等做法。这样的做法学生根本不会有安全感,设想一下没有安全感的教育怎么会有效呢?难怪很多老师在教育学生之后,没有期待到想象的效果时,也多半觉得委屈,“好心没好报”。其实,这样的大动肝火,不如宽容、谅解和体贴入微的感情上的感化。 教育要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这样的教育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教育才会有效,学生才会有自信,才会有追求,才会有奋斗的行动。老师给予学生一分关爱,然起学生一分自信。 切记,教育行为开始之前一定要换位思考。 八、班主任完美定律 有三个这样的孩子:一个孩子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写字,老师对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思维不合逻辑,满脑子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曾经还遭遇到退学的命运。 一个孩子曾被父亲抱怨是白痴,在众人的眼中,他是毫无前途的学生,艺术学院考了三次还考不进去。他叔叔绝望地说:“孺子不可教也!” 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亲的斥责:“你放着正经事不干,整天只管打猎、捉耗子,将来怎么办?”所有教师和长辈都认为他资质平庸,与聪明沾不上边。 这三个孩子分别是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 这个答案不会让你感到意外吗?我们做过类似的傻事吗?曾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中,虽没有像爱因斯坦、罗丹和达尔文似的著名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润、幸福的,事业小有成绩的。我真的担心那些被我“预言”不成器的学生,现在是否真的就不成器了? 其实,每个学生都心存着一个梦想,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天堂,我们不能发现它,那是我们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 面对学生应该怎样做呀?再看看下面的故事,我想会有答案。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的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道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有说出口。 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后来,这个孩子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故事中没提到母亲的答案是什么,给我们留下了个性的想象空间。我想母亲的答案一定很完美! 故事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教育思路,但也能给我们一点启示:班主任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教育问题,都要有寻求“完美答案”的精神。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教育效果不一定好,至少不会伤害学生。只要我们这样做了,或许我们不一定会成为好班主任,起码我们不会平庸。 九、爱得多了可能也是一种伤害 有一个湖,叫天鹅湖,湖中有一个小岛,住着一个老渔翁和他的妻子。渔翁摇船捕鱼,妻子养鸡喂鸭,除了买些油盐,他们很少与外界往来。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岛上,它们是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的。老夫妇看到这群远方来客,非常高兴,因为他们在这儿住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谁来拜访过。渔翁夫妇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招待天鹅,渐渐地这群天鹅就和渔翁夫妇成了朋友。它们在岛上不仅敢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而且在老渔翁捕鱼时,它们随船而行,嬉戏左右。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往南飞,它们白天在湖上觅食,晚上在小岛上栖息。当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觅食的时候,老夫妇就敞开他们的茅屋让它们进屋取暖,并且给它们食物。这种关爱一直持续到春天来临,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不过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的时候冻死了。有时候爱得多了也是一种伤害,并且致命。 我们工作中有没有因“爱”给学生造成了伤害?总担心学生无法建立班级秩序,我们建立的班规;总担心学生做不好卫生,我们做出的榜样;总担心学生违规,我们的苦口婆心;总担心学生春游出问题,我们放弃了学生寻找春天的渴望; 这些“爱”,有的会伤害他们的心灵,有的会使他们心灵碎弱,有的会使他们逃避责任!太细心的“关爱”使他们无法面对现实。学生生活在社会中,就要接受社会的摔打。 十、班主任万能定律:呵护那一点点光 这是一个关于孩子和母亲的故事。朋友们!这个故事要用心去读。 孩子两岁了,第一次看见一只蚂蚁。也许别的母亲会鼓励她的孩子去一脚踩死那只蚂蚁来锻炼他的胆量。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却柔声地对他说:“儿子,你看它好乖哦!蚂蚁妈妈一定很疼爱她的蚂蚁宝宝呢!”于是小孩就趴在一旁惊喜地看那只蚂蚁宝宝。它遇见障碍物过不去了,小孩就用小手搭桥让它爬过去,母亲一脸欣喜。 后来,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次,他吃完了香蕉随手乱扔香蕉皮。她没有像一些母亲那样视而不见,而是让他捡起来,带着他丢进果皮箱里。然后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女孩,在妈妈的熏陶下,她总要把垃圾扔进果皮箱里,有一次对面才有果皮箱,她就过马路去丢雪糕纸。妈妈看着她走过去。然而一辆车飞奔过来,小女孩像一只蝴蝶一样飞走了。她妈妈就疯了,每天都在那个地方捡别人丢下的垃圾。当地人感动了,从此不再乱丢垃圾,他们把那些绿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尘不染,在每一个果皮箱上都贴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丽的相片。从此,那个城市成为一座永远美丽的城市。故事讲完了,孩子的眼眶湿润了。他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扔东西了。 孩子上小学了。可是最近他总是迟到。老师找了他的母亲。她没有骂他,或者打他。临睡觉的时候,她对他说:“孩子,告诉妈妈好吗?为什么那么早出去,却还要迟到?”孩子说他发现在河边看日出太美了,所以他每天都去,看着看着就忘了时间。第二天,母亲一早就跟他去河边看了日出。她说:“真是太美了,儿子,你真棒!”这一天,他没有迟到。傍晚,他放学回家时,他的书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表。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因为日出太美了,所以我们更要珍惜时间和学习,你说是吗?爱你的妈妈。 后来,孩子上初中了。有一天,班主任打来电话,说有严重的事件找她去学校。原来,儿子在课堂上偷看一本画册,里面有几张人体画!她的脑袋嗡了一下。和老师交换了意见后,她替儿子要回了那本画册,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第二天早晨,儿子在他的枕头上发现了那本画册,上面附着一封信:儿子,生命如花,都是美丽。所以一朵花枯了,很多年后,我们还能忆起;所以一个女人死了,千年后,我们还能怀念她的美丽,比如李清照,还有秋瑾。孩子,从美出发,记住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节,比如一片落叶,一件母亲给你织的毛衣,一个曾经为你弯腰系过鞋带的女孩……有一天,你就会以你充满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就像你小的时候我给你讲的那个飞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人们爱她,因为她是天使…… 这位极聪明伟大的母亲懂得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优点,并用无微不至的圣洁的母爱呵护着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而那一点点不曾被扑灭的光,总有一天会洒成满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阳,照亮这个我们深爱着的人世啊。 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孩子“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和与众不同。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呵护那一点点光”永存心中,作为我们教育行为的准则。
个人分类: 父与子 Father and Son|34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给旧日学生的一个短信
pww1380 2013-8-14 20:02
写给旧日学生的一个短信 杨文祥 写于 2013 年 8 月 13 日 只要坚持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就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个人分类: 千虑一得|2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教学如何相长?
热度 5 skylark1981 2012-11-6 10:17
我不想说很多教条, 就举一些发生在我周围的例子, 大家可以看看教学如何相长得. 1. 我个人的例子 .最近我打算把我的工作,我阅读过的文献以及我听说过的报告中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拿出来,编写成普通大学物理类学生可以做的物理习题 " 龚明物理自编习题 ". 这是一个系列的题目, 覆盖普通物理,四大力学等等, 我会陆续总结推出. 这些题目基于书本, 但是又高于书本. 更重要的是, 有些题目打破了书本知识对学生的思维的束缚, 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视野. 我们在学习一门学科的时候, 很容易被这门学科的知识框架束缚, 而前沿的东西, 往往是打破这些束缚, 从而开创新天地. 所以把这些内容引入课程, 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对老师来说, 这种总结过程, 其实也是学习过程, 对科研有很大的帮助. 这是教学相长最好的例子. 2. 单层石墨 . 我要讲述是D. Sarma (马里兰大学distinguished professor)组的故事. 单层石墨在制备出来以后, 它的有效模型很快给出来了. D. Sarma组意识到石墨的动力学性质很重要, 于是利用固体物理中的方法计算了载流子能量的弛豫过程和自旋的弛豫过程. 我特别强调这一点, 因为他们组所用到的方法和固体物理中的方法几乎完全一样. 当然他们也用到了二维体系中的结果, 但是这些方法归结到底, 还是固体物理的理论框架, 并无创新. 石墨在制备出来以后, 很快就有人计算了石墨的Landau能级, 这也是固体物理的基本内容. 如果国内某个教固体物理的老师意识到这一点, 那么也可能想到这一点, 但是没有,非常可惜. 据我所了解, 美国很多老师都把石墨当作固体物理或者量子力学的project之一, 国内有几个老师这样做呢? 3. Maxwell方程. 我们需要知道, Maxwell方程并非最完美的, 至少在现在的物理学前沿, 有两个有趣的推广. 如果你和很多上课的老师说, Maxwell方程可以推广, 他们打死也不会相信, 这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被Maxwell禁锢了. 首先是负折射材料, 也就是折射率n 0. 在Maxwell方程中,这似乎是不可能的.张翔(南京大学毕业, 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纳米级科学和工程中心主任)在这个里面做了很多工作,有可能得Nobel奖. 另外一个有趣的例子是 Axion 电动力学 . 简单来说 , 就是 Maxwell 方程中有 ${\bf E}\cdot {\bf B}$ 项 . 在普通的 Maxwell 方程中 , 这一项是不可能存在的 . 这一项现在在拓扑绝缘体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 总结 可以这么说 , 其实科学的前沿和我们的基础知识之间的差距 , 其实没有那么大 . 教授需要去思考这个问题 , 总结这些知识 . 好的教授 , 是完全有可能把科学的最前沿和科学的最基本知识点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 大学不像高中 , 大学是完全开放的 , 老师可以和学生讲任何问题 , 这对教授是一个挑战 , 因为知识无止境 , 能否讲好 , 完全看导师的知识面以及看问题的能力 , 但是也是一种总结和学习的过程 , 梳理自己知识的过程 . 教学如何相长, 答案一目了然了. 写这个博客, 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知道, 教课不完全是麻烦.
5891 次阅读|7 个评论
为师之道——教学相长
yujunwei 2012-7-6 10:57
最近是学校考试通道周,学校给安排了两门监考任务。学校对监考要求严格:不准聊天、不准坐下、不准玩手机、不准读书看报……但是再严格规定也管不住自由的思考。当看到教室里那些励志标语,总会想起导师杨一平教师节时给我们回复的短信,他常常提及“教学相长”,我也愿以此箴言与广大师生共勉。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另外,陶行知也提出“每天四问”,以此来促进自我提高。 《每天四问》: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951年4月《育才学校》   《陶行知文集》第747页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3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科院院士李曙光:教学相长相互依存
dongzg101 2011-9-9 01:37
中科院院士李曙光:教学相长相互依存 2011年09月08日 10:1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王磊 字号: T | T 0 人参与 0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常听到两种抱怨——研究生抱怨自己是给导师打工的,导师抱怨给研究生改文章还不如自己写容易。这两种认识都不对。”9月2日上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举行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 地球与空间科学 学院李曙光教授在为新生上“开学第一课”时表示,研究生和导师应该是教学相长、相互依存的关系,而非老板与打工仔之间的关系。 如今,不少研究生整日泡在实验室里,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查资料、做实验、写报告、发论文,忙得不可开交。这种“导师发补贴、学生做项目”的现象,往往被定义为“研究生替导师打工”。对此,李曙光表示,不敢苟同。 “研究生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种独立研究的能力只有在真刀真枪的科研实践中才能获得。而真刀真枪的科学研究需要科研经费支持,这就需要承担并完成具体的科研项目。”在李曙光看来,研究生从事项目研究不能简单理解成给老板打工,而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科研实战训练。如果导师对学生不管不问、放任自流,那才真是研究生的悲剧。 “一开始,导师指导研究生,确实不如自己做来得方便省事。”李曙光认为,即便如此,导师也应该不厌其烦地带着学生跨越这一难关,因为这是导师的责任。一旦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反过来也会承担大量的实际工作,帮助导师完成许多科研想法。 “像我这个年龄的科学家,往往还有不少想法,但毕竟眼也花了,精力也不济了,做起精细实验来手会发抖。”李曙光说,研究生则不同,他们年轻,创造力旺盛。两者相辅相成,可以完成很多好的科研设想。“所以,导师和研究生不存在谁给谁打工的问题。” 目前不少高校对研究生获取学位设置了发表国际论文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这一条件,由此也引来质疑之声。身为中国科大学位委员会副主任的李曙光表示,校学位委员会对此有过深入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能够撰写并发表国际论文或主流学术期刊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不是一种负担。 “读研期间是训练撰写和发表国际论文能力最理想的阶段。”李曙光对此深有体会。他指导的研究生,在写第一篇学术论文时,通常都要改八遍、十遍甚至十几遍,投稿过程中,经过国际同行评议后还要再反复修改,但他们的论文写作获得了最好的训练。“我的学生凡是在读博期间发过1到2篇国际主流期刊论文的,在研究工作岗位上都发展得不错。”李曙光指出,如果研究生期间不发表论文,工作后再去找别人帮忙修改论文,就会困难得多。“别人不是你的指导老师,没有责任和义务七遍八遍地帮你改论文。”(记者 王磊)
115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开心的一节课
renxiuhong 2011-4-16 16:21
最开心的一节课 地球大学校长 任秀红 昨天和经管学院市销 08 同学在延安城市公园上的一节《保险学》课,是我在延安大学当老师以来上的最开心的一节课! 在我的眼中,所有的课程都是地球人从宇宙自然中总结而来的,与宇宙自然和地球人的联系不可分割。《保险学》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趁着春光明媚,学习一下延安干部学院的现场激情教学方式,和学生一起去枣园上一节室外保险学的现场课,在宇宙自然和地球人中识别风险信息,是一个小小的教学改革,也是对地球大学理念的一个小小实践。 虽然如此,也做了两手准备防范同学万一不愿意去上现场课的风险:带了教材和U盘课件,如果同学不愿意去,那就继续按照传统的方式讲呗! 而且虽然也有过一点“带学生出去万一出事的话不好交代”的顾虑,但是和教给学生们在地球大学中学会读无字之书的巨大利益比起来,那一点可能的风险算什么呢?而且仔细估算下来风险概率基本接近于 0 ,所以利害相权取其大! 所以在同学们 巨高热情的鼓励下,毅然决定:去!于是给他们讲了这次出去上课的目的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即风险管理事项,20多个人就开开心心地徒步走向枣园了! 看到嫩黄嫩黄的迎春花,粉白粉白的桃花,问学生这些美丽的花朵是否有风险呢?答曰:有!花粉过敏,有时候还会导致死亡呢!当然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有些地球人是风险,对于有些地球人不是。所以也要根据个体自身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风险管理。 马路边有新楼正在建设,眼看着一块块碎片掉下来,虽然有防护网遮挡,离马路也有一段距离,但是其中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于是提醒学生们提高风险意识,以后遇到此类状况,必须加快脚步赶快远离风险源! 因为带着书,我少见地背了个包。想起了在东莞同事被飞车党抢包的事例,提醒学生们以后走路时要注意把包背在靠马路里面的一边,而且选择人行道适中的地方走路,以保障安全。学生陈磊说他们中小学一个同学的妈妈,就在被飞车党抢包时拽倒在地失去了生命!太可怕了!现在马路上都有摄像头,对飞车党也是一个监管的风险管理措施吧?虽然有这些风险监管措施,但是无知的飞车党们不知道的话也起不到防范的作用,还是会导致害人害己的悲剧,所以还需要通过在电视上、手机上等多种信息渠道广为告知,使潜在的飞车党们彻底打消飞车抢人东西的害人害己行为,真正通过其他合理合法的渠道去生活工作。 通过城市公园边的大桥底下时,一个同学大叫:快点跑!这里有风险!是啊!桥塌路垮的事例已经数见不鲜了!于是我们都听从他的指挥,疾步跑过大桥底下! 过了大桥,就进入了延安城市公园的范围,有上百亩大,却没有几个人,于是心情都立刻放松了。于是接着在过延安的泼水节中、在敲击大锣中、在树木草丛山石中、在广场的舞动中、在游戏场的跷跷板中继续快乐学习,直到在枣园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在饭店的美食中也忘不了风险防范学习:忘形聊谈中忘记了看路口来的车辆时,学生果断坚定地将我拉向后面,就像我后来在看到车辆来临时拉其他人一样;在大桥上模仿影视剧中来一段“鹊桥相会”的慢动作相互跑向对方,然后紧握双手申请凝望; 虽然来自中国的各个省市,但是现在都能唱一嗓子好信天游; 为了一张靓 照在不断撩袭来的水花中岿然不动;还有随团“记者”的随机采访“请问你认为人生幸福的奥妙是什么?”(*^__^*) 嘻嘻…… 我也同时体会到:这些可爱的地球人小美女小帅哥后面,是怎样的勤劳善良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们,当然也包括很多耐心智慧的各级学校的老师和乡里邻里,以及电影电视的编剧演员等所有地球人的相互教学。林林总总,怎一个“感谢”了得呢…… 所以,这是我教学以来所上的最开心快乐的一节课!而且,不仅仅是我教他们,同时也是他们在教我呢!全程中观察道德学生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和各种各样的才能:相互帮助中体现出来的团队精神、乐观开朗创意百出的创新精神、遇到危险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果断利他精神也让我在心里不住赞叹!而他们的各种精神对我头脑和心灵的融冶,也将是伴随一生的…… 好玩的老师,好玩的学生,共同缔造了一节好玩的课!也祝福地球大学中的师生们,共同缔造更多好玩的课!在开心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开心快乐!
个人分类: 地球大学|3500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时代,教与学还能相长吗?
xuyingxiao 2011-2-19 11:12
读书时对教学相长是相信的。那时的老教师虽然专业知识非常扎实,但很多具体的事情不会去自己动手,对我们所学的其他课程也并不熟悉。所以老师上课时,学生偶尔还是能在很具体的细节上讲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东西来的,老师会感到很有收获,说一句:果然教学相长啊。学生则感到老师没有架子,是个好老师。 做教师以后也看过听过很多教学相长的事例,但进了这一行,感觉就不一样了,觉得很多人说的教学相长是不应该发生的教学相长。有的是因为年轻老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有的是因为老教师脱离第一线,很多具体事情没去动手做过。如今的网络时代,更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网上查到,有些老师津津乐道的教学相长事例让人感觉只是说明了其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差,、不会通过网络自我学习。 网络时代,教与学还能相长吗 ? 仔细想了一下,觉得之前的看法还是有些偏颇的。 知识性的东西虽然网上可以查到,但网上信息太多、不可能什么都去学。而一些和自己无关的信息如果有个印象的话就像一粒种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以发芽。教学相长在某种意义上是老师和学生相互撒一些种子。 Google 地图和地球刚出现时我从课程的角度给学生做了个简单的演示,课后一个学生很兴奋地告诉他用 Google Map 进行开发的体会。这些虽然和我的课无关,但我得到了一个印象:在网站上放个交互性的地图虽然看起来很炫,但做起来其实非常容易,只要几行代码就行了。虽然网上有详细的教程,但因为眼下不需要用这个技术做事情,所以我不需要去学它,只需要这粒种子就行了,一直到学生本科毕业了,到了很好的外企了,后来又去读研究生了,再后来学生毕业继续工作了,再后来我也出国了。 n 年过去了,我却突然需要做这方面的开发了,于是再让这个种子发芽,照着网上最新的资料做一遍就行了。从这个角度看,虽然没有这个学生我一样可以学,但种子 更多的教学相长得从网络中学不到的东西来看: 学东西时,听一遍不如写一遍,写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教一遍。教完以后,对所学的东西不论是深度、广度还是熟练度都会上一个层次。从这个意义上看, “ 教 ” 实际上是给了自己的 “ 学 ” 一个最好的动力。所以听到有老师说:想学某个新技术,所以去开了门课。 有些东西需要大家来集思广益,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出主意提想法。 有些东西完全来源于实践,可以从学生中得到不同行业的经历。 …… 这是个大题目,每个老师都会有一大堆例子,不展开写了。
个人分类: 思考|3104 次阅读|0 个评论
第二届“芙蓉杯青年翻译奖”参赛译文
carldy 2010-12-17 10:41
【备注】这里记录的是本人参加第二届全国芙蓉杯青年翻译奖(2006年)的参赛译文,获优秀奖(英译汉),不足之处,供大家点评。 英译汉: The Woods: A Meditation (《林中思语》原文)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grief. My mother died of cancer when I was twenty-one. She was forty-eight. Hers was along harrowing death with remissions and tatters of hope and experimental treatments and long stretches of sheer suffering alleviated by morphine oblivion. She was in and out of hospitals for the better part of six years. I walked the long linoleum corridors and talked with the doctors and interns and nurses about dosages and the weather, about radiation and baseball. For every dire intention there was a correspondent distraction that enabled each person to keep going on 悲痛将我带到了这片树林。我二十一岁时,母亲死于癌症,当时她才四十八岁。经过病痛缓解继而治愈希望的破灭和那些实验性治疗之后,靠吗啡的麻醉,母亲在有所缓和的病痛中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被可怕的死神带走了。在近六年的时间里,我们几度将她送进医院。在铺着油毡的走道上,我徘徊过,与医生、实习生及护士谈论过有关用药的剂量问题和天气情况,聊过放射的影响以及棒球赛。每一次短暂的愈合,都让我们从紧张中稍稍放松开来,从而使得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继续坚持下去。 I sat by her bedside reading aloud to her from her favorite distractionVictorian novels. She was wild about Anthony Trollope. The vicars and lords and widows whose cordial yet machinating lives Trollope recounted seemed reasonably settled, yet being people they managed to muck things up. Both the settled aspect, the golden dust of autumnal England , the material weight of furniture and dresses and jewels, and the making a mess of things pleased my mother. She had lived, but she wanted to live more. She had wanted to visit Europe and see cathedrals and parsonages. She had wanted to breathe the ripe air of history. Now there were a hospital bed and duration and books. 我坐在她的病榻边,大声朗读着她最喜欢的消遣读物――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她对安东尼 . 特罗洛普的小说极其着迷。在特罗洛普的笔下,那些牧师、贵族和寡妇们,对生活充满热情却又诡计多端。这些在她看来都合情合理,但从现实生活来看,这些角色总是败事有余。小说一成不变的描述角度,英格兰秋天金色的尘埃,家具、服装、珠宝的物质价值以及对那些主人翁们成事不足的描写,这些都让母亲开心。她已经生活过,只是还想活得更久一些。她曾想去参观欧洲,去看那儿的大教堂和牧师寓所,她还曾想去感受小说中的那种意境。但是现在她所能拥有的只是一张病床、一段弥留的时光和几本书而已。 I lived with death on a daily basis, a companion of sorts, mute but tireless. When I shaved in the morning or stopped at a drive-in to get a hamburger or walked from one class at the university to another, I felt deaths presence. In that sense, part of me was dying with her as I watched her valiantly struggle with her diseases mindless depredations. What did those dispiriting cancer cells know? How many nights had I sat by her bedside when she was asleep, too weary and sad to pick my-self up, and listened to the noises of the hospital, the squeak of shoes and the rolling creak of gurneys, as if they might bring me an answer?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the prospect of living on earth with nothing between me and the earthnone of the electronic gibber- jabber. I craved directness and quiet.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an impulse to get lost, to almost literally be off the map. America was vast and a fair amount of it still looked as though not many people lived there. I liked the prospect of thinking about land not in terms of building lots but acres. 死亡和我天天相随,它就像一个伙伴,沉默无语而不知疲倦。早晨刮脸时,死亡从刮刀边滑过;路过商店,在车内伸手购买汉堡包时,死亡从手指间溜过;在大学校园内,从一个课堂走进另一个课堂时,死亡从我身边掠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看着母亲勇敢地同那些疯狂吞噬生命的疾病作斗争时,我的部分身心在随同她一起死亡。那些令人绝望的癌细胞可知道:有多少个晚上在母亲睡着的时候,我坐在她的病榻旁忧心忡忡,疲惫不堪以致无力起身?有多少个晚上,医院内各种器械发出的响声、走廊上鞋子的吱吱声以及轮床的嘎嘎声,仿佛能给我答案似的在我耳边萦绕?一种期待期待我和这个世界断绝一切往来,包括远离电子世界的喋喋不休――将我带到这片树林。我渴求直截了当与平静安适的生活。一种渴望迷失自我、确切地说想消失的冲动将我带到了这片树林。美国疆土辽阔,但还有大片的领域似乎荒无人烟。我喜欢将土地想象成田野,而不是高楼大厦的堆积地。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generational. My wife and I were part of the back-to-the-land movement of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the little tide of people who wanted to return to a countryside they had never experienced.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romanticism. I wanted to feel elemental sublimity, the full force of the stars and rain and wind.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pragmatism. I wanted to learn how to take care of my self.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my being an urban Jew who was ready to leave behind the vestiges of assimilated religion and culture that had been bequeathed to me. I wasnt ashamed of it. I craved, however,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largely asphalt landscape I grew up in. What brought me to the woods was the longing to be with words in an undistracted place. Woods and words were almost identical. When we look for one thread of motive, we are, in all likelihood, deceiving ourselves. 一种渴望体验大自然的浪漫精神将我带到了这片树林。我想体味大自然的尊严,也想体味日月星辰和风风雨雨的全部力量。一种谋生的实用主义将我带到这片树林。我想学会如何照顾自己。一种这样的思考将我带到了这片树林:即使身为都市犹太人,我亦已准备抛下这些被同化了的文化与宗教。我不会为此感到羞愧,因为我渴求某些东西,某些存在于这片生我养我、被沥青覆盖的大地之外的东西。一种在宁静中追求文学的渴望将我带到这片树林。因为丛林( woods )与文字( words )拼写非常相近。我们心知肚明:在思索这一串串动机时,我们都像在欺骗自己。 We lived for over twenty-three years on forty-eight wooded acres that we purchased from an old Mainer who had bought up land in the Thirties like postage stamps and sold off a parcel every now and then when he needed some money. We lived off the gridno conventional power, no electric lines, no light switches, faucets, or spigots, no toaster or hair dryer, no flush toilet, no furnace, and no monthly bill from Central Maine Power. Often when we told people how we lived, they asked us forthrightly how we could live that way. What was with us? Frequently they assumed that we were ideologues of some sort, that we were living without electricity to make a point about the dry rot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Perhaps we were latter day Luddites or devotees of Rousseau or Thoreau. We must be of the company of the sanctimonious, those who live to judge others. 我们在这 48 英亩 的林地上生活了 23 年。地是从一位老缅因州人手里买下的。三十年代,他像买邮票一样买下整片土地,随后在他需要钱时,又一块一块地卖掉。我们远离尘嚣:没有电,没有电线与开关,没有自来水,没有烤箱,没有电吹风,没有抽水马桶,没有暖气,当然也就没有每月从缅因州中心电站寄来的账单。当我们告诉他人怎样生活时,他们经常会问我们怎么做到的,我们身边有什么可用的东西呢?通常,人们会认为我们是某种理想主义者,认为我们试图通过没有电的生活方式来证明西方文明的腐朽。也许还有人认为我们就是现代的勒德分子,或是卢梭、梭罗的狂热信仰者;要不我们一定是那些假装高尚、执着于批判他人的某些团体的成员。 I never blamed people for making such assumptions. Anything out of the ordinary tends to be taken personally. The fact was that we had situated our house a few hundred feet beyond what the power company considered a reasonable distance to put in their poles. Beyond that distance, a customer had to sign a contract and pay a bunch of money up front. We never had that money and so we never got power. We could have situated the house closer to the poles to begin withthere was plenty of road frontagebut that logical consideration never entered our heads. Other concernsaesthetic, intuitive, and earthyguided where we built our house. It was on a rise where, once upon a time, a farmhouse had sat. There was a dug well there that we wound up using. Despite the rapidity with which a dooryard became the woods again, there was still something of a south-facing clearing there. 我不会责怪他们拥有这样或那样的猜测。所有与众不同的东西都会引发因人而异的揣测。实际上,我们只是住在离电力公司规定安置电线杆范围数百英尺外的地方。超出了这个规定范围后,顾客必须和电力公司签下合同,而且还得预先交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没办法筹到这笔钱,所以也就无法用上电。其实我们也可以将房子建在离电线杆较近的地方而且更临近大路。但这种理性思考从未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其它诸如美学的、直觉的、质朴的考虑,让我们做出决定将家建在那里。它修建在一个小山坡上,那里曾经有一座农舍,还有一口可供我们汲水的井。尽管庭院很快就变为林地,但还是留有一些朝南的空旷地。 We had rented our share of dark apartments and wanted all the sunlight we could get. People had lived for eons without electric lights and water pressure. Though we had never done it, as blithe and hardworking spirits we felt that we could too. At first we said, Next year, well get power. This is just temporary. Years went by, however, and we got used to going to the outhouse, hauling buckets of water, heating with wood, bathing in a metal tub, lighting kerosene lamps. 我们租下了属于自己昏暗的房间,希望拥有所有能够拥有的阳光。前人在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的情况下生活了无数个世纪。虽然还没做到这一点,但无忧无虑而又勤劳刻苦的我们,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开始我们说:明年就可以用上电,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然而,若干年过去了,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室外厕所,用桶打水,用木材生火,用金属浴盆洗澡,用煤油灯照明。 Right from the beginning we had a small gas stove that ran off propane tanks, which we cooked on when the wood-fired cook stove wasnt in use. We never considered ourselves purists. The fact is that we got to like the simplicity of it, how physical action A produced result B. Nor did we expect anyone to be particularly enthused about how we lived. Most Americans believe in progress of some type; going backwards seems perverse. Though we had our material enthusiasmshand tools, for instance, and cast-iron pots and blue jeans and ceramic vasesthe way we lived took some air out of the sails of acquisitive desire. A friend called us cheerleaders for the nineteenth century. 刚开始时,我们也用一个小小的煤气灶做饭,因为当时用木材生火的灶台还没有做好。我们从未认为自己是传统的纯粹主义者。实际上,我们开始喜欢上由动作 A 产生结果 B 这一简单而又直接的物理过程。我们并不期望任何人来过分关注我们的生活方式。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事物以某种形式向前发展,才是正常的;任何形式的倒退,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热衷于传统的物质生活,例如喜欢手工工具、铸铁盆、牛仔裤和陶制花瓶。这种生活方式使我们可以稍稍摆脱贪婪的诱惑,所以朋友称我们是十九世纪的代言人。
个人分类: 翻译教学与实践 Translation Practice & Teaching|428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icstu1 2010-7-19 10:42
阮长耿 摘 要:结合自身指导研究生的经验和体会,对如何在科学研究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创新品格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作者简介:阮长耿,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研究所所长,教授,苏州215006。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长久保持竞争力并与时俱进的根本。事实证明,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要建立创新型国家,首要的就是要有创新型的人才。最近,白春礼院士在接受记者访谈时提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能力。这一论点,我非常赞同。联系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来看,年轻人在进大学之前所接受的都是应试教育,创新能力是很缺乏的。进人大学以后,虽然开始重视创新,但由于大学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每个学生所能受到的教益和得到的实践机会实际上在不断减少。然而,创新能力是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培养和锻炼的,离开了实践谈何创新!而真正有条件培养一个人创新能力的,就是在研究生学习的阶段。研究生在这个阶段所培养起来的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将来事业的格局和成就。 一、独立思考: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石 作为导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列为首要任务。我认为,首先要坚持贯彻创新的教育理念,始终把握住研究生教育的精英性、专业性特别是创新性等本质特征,摒弃与创新理念背道而驰的种种观念;在实践中,应将创新理念贯穿于研究和培养的全过程。而导师自己也要解放思想,对有益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不应设置障碍,相反应大力提倡,积极推广。至于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应以点拨式和讨论式为主,要让他们自己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吸取教训,并培养坚忍不拔的科学精神。要鼓励创新思维、求异思维,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应对他们所作的创新努力给予充分的重视和赞赏。 清华大学校园里有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所写的一块墓碑,上面有陈寅恪先生对王国维先生治学态度的评价: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不仅是对王国维先生治学精神的确切评价,同时也是希望在大学校园里弘扬这种独立自由的人格精神。在大学里,导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应贯彻这一精神。然而当今的事实是,不少导师习惯于为自己的研究生选定研究课题,甚至连论文的题目都帮他确定了,有些还不遗余力亲自操刀为研究生改写论文。当然,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研究方向上的指导是应该的,但如果帮得太多又不敢放手,实际上是对学生独立自由精神和主观能动性的极大伤害。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有句豪言:我们能够把一般才智的年轻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尊重研究生,把他们看作是科研领域的探索者。在他们看来,只有学生才是研究活动中积极主动的实践者,而导师则不过是引路人。通过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卡文迪什的理念深表认同。我的第一个研究生吴庆宇至今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我给他设计的研究课题是关于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这是由于我们在这一领域里有优势,有较深的研究基础,出成果是颇有保证的。但是,他却更愿意把注意力放在当时研究较少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觉得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是个更广阔的天地。这位学生既有独立自由精神,又很有韧劲,最终我支持了他的想法。如今他已成为美国心血管研究领域的佼佼者,主持着多种新药的研发。我觉得他的成功并不因为他比其他学生聪明,而是得益于他在研究生时代就能够独立思考,表现出对科研创新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有了主动性,才会想着去创新;有了探索精神,才能取得新的成果。研究生的这种主动性和探索性,正是科研创新的最大动力,应该得到导师的呵护和褒扬。 二、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必要途径 导师的职责,是应尽可能地运用自己拥有的学术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创新所需的养料。创新是一种精神,但绝不仅仅是一种精神;它源自丰富的知识积淀和充分的合规律性的思考。我给小外孙读热门的魔幻小说《哈利波特》,书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法力强大的巫师在无法预测某个事件的未来发展时,就会把脑海里所有有关的事件都抽出来丢进一个思想盆里,以后不断加人事件进展的点滴,同时经常去搅动,最后他竟能在这个思想盆里看到事件的**和发展的结局。其实,人的大脑就是这样一个思想盆。同时,它又像一个熔炉,在创新科研中,人们如能不断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学术界最新的进展情况以及自己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等等加入这个熔炉,并经过不断的搅动反复的思考,就会孕育和启发出灵感,也就可能进一步升华为创新的思路。因此可以说,创新是建立在对以往知识融会贯通的总结和深思熟虑的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导师,还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拓展视野,开阔眼界。例如鼓励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让他们积极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建立定期的研究讨论报告会制度等等。 在对研究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在研究生向知识的深广度进行开掘、拓展的过程中,导师也可以接触到很多新鲜东西,这是教学相长的一大收获,然而这正是有些导师所容易忽略的。更应该看到的是,作为研究生,他们年轻,热情,有朝气,有胆略,这都是很可贵的。他们善于学习和尝试新的东西,不怕失败,勇于探索,这些都可能是导师所欠缺的。因此,在和他们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导师也可以因此而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拓展自己的思路,从这一方面看,作为导师其实也是受益匪浅的.这更是一种教学相长。从人一生的发展历程来说,思维最敏捷、吸收知识最迅速、创新精神最旺盛的阶段。毕竟还是青年时期,因此,从学生身上吸取精神力量,使自己的心理年龄、精神气质年轻化,也许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精髓所在,而这更是有些导师所容易忽略的。 三、脚踏实地:创新实践的基本品格 创新不是纸上谈兵,它一定要来源于实践而又最终付诸于实践。只要条件允许,我比较倾向于让研究生多参与一些自身课题之外的科研项目,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宝贵机会。自然科学是实践的科学,参与项目、多做试验是把学生引入科研之门最快最好的手段。即使有时项目本身没有很大的突破,也至少可以让他们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从而为日后的工作奠定基础。我早期的一些学生有时回来与现在的研究生交流科研创新的体会时,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想法很好,但要把它做起来。做,也就是脚踏实施的实践。我经常对研究生说的也是这三个字:做起来。过去,我们国力弱,科研经费少,经不起失败,因此,很多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往往喜欢所谓追踪国际前沿,填补国内空白 。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创新实践。现在条件不断改善,国家对科研的投人大大增加,许多导师特别是一些学术带头人拥有充足的研究经费,更应该推动年轻学生勇于探索些新的领域,让他们将创新的想法付诸实践,退一步说,即 使最后没有取得成功,其失败的经验也是弥足珍贵的。 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导师一方面要积极扶持,另一方面也要严格把关,杜绝学生在科研中弄虚作假的行为。最近韩国黄禹锡关于干细胞研究的造假风波和我国媒体披露的龙芯造假事件,都很让人心痛,但也促人深思。大学里的年轻学者为求眼前名利如此作假,说到底都是急功近利的心理在作祟。但是,科学研究最容不得半点虚假,你可以在个别时间欺骗个别人,但不可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科学研究必须以求真求实为根本,严格遵循客观合理的原则。有人说一个国家最后的道德伦理的底线是由两种职业来承担的,一是医生,二是教师。所以我总跟研究生讲,我们作为医学院校里的研究工作者,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应该以更加严格的科学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当然,每个人都会面临现实的压力,但决不能为了一己的私利而泯灭神圣的科学道德。当然,作为导师也确实应该在工作和生活上多关心自己的学生,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其中包括帮助他们克服科研中的困难。但我依然认为,年轻学生既然选择了科研工作这条道路,就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发扬严谨踏实的科学精神,就应该确立更远大的目标和理想。 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经济大国,并已基本具备成为科技强国的条件。世界的形势,时代的发展,国情的急需,刻不容缓地要求高校和导师必须迅速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切实可行的创新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应该认识到,良好的创新意识加上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才是中国科技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制胜法宝。总之,我希望我们的高校和导师莫辜负国家和时代的使命,同心协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也希望我们的学生在这片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
个人分类: M 用图表或数据呈现的成果|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有感
tianfei906 2010-7-8 19:28
最近1个多月比较忙,很少来写博文,即使是博客大赛的最后几天也没有坚持。但是,在这段时间里,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的重要性。 本科毕业论文即是让本科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总结,达到学以致用,也是即将走向社会或继续深造的学生们全面展示自己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初步锻炼。 今年有幸协助指导3名本科毕业生,在这指导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这么多年所学专业知识的充分利用,同时让我深刻的理解了教学相长。其中,也洞察出当今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相长百度百科的释义为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次毕业论文的指导中,我从对3位学生的指导过程中更加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对部分问题看的更加深入和透彻。3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不同的手段:一位是利用商业软件解决专业问题;一位是利用编程完成专业中常用的、并且非常重要的算法;一位是利用我自己编写的程序(软件)解决那个新方法中一些参数的意义。严格说来,前两位不是我指导的,只是他们论文快到最后的规定时间了,才来找到我,我为他们提供一些资料和指导意见,但正是这提供的指导,使我对1年前的一个新想法才更加清晰,并且通过几天努力,解决了困惑我很久的问题,应该说这种想法在本专业中未成见过,更重要的是实现的初步结果也较理想。而我一直指导的那位学生,做得也很好,基本完成了预期的任务,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其中还解决了这些新参数计算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比较缺乏请教老师或同学的积极性,本来一个简单的问题,弄了好几周也解决不了。编程能力也较差,虽然我们不是软件工作专业,但要从事的工作,特别是继续深造,没有良好的编程能力,发展会受到一定制约。快毕业了,但是感觉还有少许中学生学习态度,需要老师监督,特别是提交论文的时候,老是要到最后期限才肯提交。
个人分类: 教学心得|87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补记------关于导师与研究生之间关系的体会
jyx123321 2009-8-1 10:37
在去年 11 月 19 日,曾就 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在博客里写下这样的话: 在具体的学术交流中,师生平等,有助于同学们畅所欲言、相互启发、深入讨论 ( 但要注意适当引导 ) 。是谓相互尊重!在科研环境与条件方面,导师应该尽力创造优越的条件,让同学们有舒心的工作环境;研究生们可以放心地购置他认为必要的各种材料、资料等,而不必有财务报销时导师签字与否的顾虑。是谓相互信任!在研究生生活方面,导师能按月且及时发放生活补助,让同学们有一个较好的生活保障,能全力以赴地做课题,不必为生活所迫而去兼职(为求全面发展且学有余力而去兼职,则另当别论)。是谓关心与支持!每当同学们取得科研成果时,为他喝彩,并及时发放科研成果奖励。是谓欣赏与激励!教学相长,其乐融融!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新进步,每天都有好心情! 后来针对网友留言作一附记:这是本人在小木虫论坛上发过的一个帖子,有网友评论: 确实是不错的一个理想境界,大家共同努力吧 ,我回复如下: 将心比心,自然就能做到利益共享了!导师与同学们一起认真工作,脚踏实地,全力以赴,自然就能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也自然就能获得科研经费资助,从而有经济条件给予同学们生活补助、改善工作条件!即良性循环吧 。另一网友评论: 这种导师不知道存在否 ,我回复为: 利益共享,才能利益最大化啊!曾仕强博士用 自作自受 评论胡雪岩。其实,我们谁又不是如此呢?从这个视角处理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岂不当是如此 。 Kekedou 网友在今年 7 月 17 日写到:看到贾老师的这篇文章,又联系到最近北大研究生跳楼的事件,感觉贾老师提出师生间应相互尊重、信任,以及对学生要关心、欣赏和激励等,特别是 相互 两个字,是多么的可贵和让人感动,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理想境界也就不足为怪了。我始终觉得,作为一名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这种身份决定了我们每天生活的侧重决不同于本科生,彭桓武院士曾有一句话给我震动很大,他说研究生不是学生,是研究人员,必须要以研究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作为一个研究人员,除去个人的因素外,导师和团队是相当重要的,而导师又影响甚至决定着团队的风格。在一个科研团队中,如果导师能与学生之间彼此信任、分工明确、齐心协力,并加上严谨的学风和敢于创新的魄力,通过不断积累,最终实现相互的利益最大化,这完全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一点个人看法,偏颇之处请贾老师指正! 我很赞成 Kekedou 网友的话!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如果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并理性做人做事,何愁不能 和谐 呢?
个人分类: 未分类|4127 次阅读|1 个评论
提倡教学相长 尊师重教
黄安年 2009-6-12 15:59
提倡教学相长 尊师重教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6 月 12 日发布 科学网博客里许多博主是导师或研究生 , 谈论师生关系、导师和研究生间关系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一些博文和匿名评论涉及师生关系、导师和研究生关系的言词很有锋芒 , 看多了觉得现在的师生关系和半个世纪前不那么融洽了 , 也和教学相长、尊师重教的精神有点距离。师生关系、导师研究生间的关系应当提倡教学相长、尊师重教、尊师爱生,而不宜突显什么水平高低、问题大小是谁的事情。水平问题和整个教育教学范畴和学校教师学生水准有关 , 现在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方式不同于近代前私塾单个教学 , 很难准确判断一个人成材与那所学校、那位教师或那位导师关系最大、哪个人成材是谁精心培养的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在师生之间有一个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互动关系 , 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也将有利于学术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80 年代,我住北京师范大学教工 19 楼 201 室,对面住的是资深教育家陈友松( 1899.10.7 1992.3.23 ) , 他于 1929 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师从杜威、孟禄、坎得尔等名师, 1934 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被誉为东亚第一流学者 ----- 陈友松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21c2a01000aej.html 因为我和他紧邻,每周不止一次去他家看望聊天,已经双目失明的他经常和我谈论教学需要相长的道理,有位邻居的女孩没有上过大学 , 经常来教授家求教英语口语,在教授的循循善诱下 , 她已经成长为一位知名的英语教学专家 , 她的成材既有自己的努力也有盲人老教授的奉献 , 是教学相长 尊师重教的体现。 客观地说 , 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是不同的 , 重要的不是你的水平比别人有多高 , 而是你在某个时段的师生共同体中自己的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多少。师生共同体需要提倡教学相长 尊师重教,恕我直言,在某些评论中教学相长 尊师重教的精神少了点。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4646 次阅读|1 个评论
写在本科毕业论文答辩之际的话
jyx123321 2009-6-4 11:32
前前后后,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修改了四位同学的本科毕业论文,今天终于定稿了!在要求每位同学在答辩之后写一个书面总结的同时,作为指导教师也是很有一番话想说一说。 有的同学,本科毕业论文非常优秀,实实在在地表明 该生勤奋认真,学风严谨,勤于思考,锐意创新,基础知识扎实,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很强。我相信这些同学在本科毕业论文期间,基本实现了从课堂学习、被动接受现有知识到科学研究、自主规划和主动探索的转变,从而为今后的研究生阶段的课题研究打下很好的知识、方法与技能方面的基础。 有的同学,由于考研初试、复试、就业等事务,很是影响了毕业论文!毕竟,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有分量的研究结果的!对于这些同学,教师也就过多地迁就、妥协,甚至敷衍,以让他们能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为原则。这些同学的所得自然比前一类同学的少! 从这个角度来说,保研生能更深入、静心、持久地做毕业论文。他们在本科毕业论文阶段,也许就比考研生在知识、方法与技能方面领先了一步,甚至一大步!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3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17: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