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阿德勒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通过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pup 2019-9-16 08:23
通过教育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文/陈静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人称“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在心理学发展史上,阿德勒拥有相当高的地位。他开创的“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发现之一:自卑情结,如今近乎人尽皆知,影响了后来的诸多心理学流派。也因为他在心理学领域的巨大光芒,人们往往忽略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实际上,阿德勒以心理学为研究基点,结合大量诊疗实践,创建出独特的儿童心理学思想,主张通过积极应对生活问题来弥补和发展个体的缺陷,强调教育的实效性和社会性,这些对后世的儿童教育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怎样教育我们的儿童?这大概是我们当前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阿德勒的很多观点和理念都可以应用到儿童教育中,比如他提到的“自卑是人类奋斗和成功的基础,自卑又是一切心理适应不良问题的原因”,即“人的底层动力源于自卑”。他甚至认为人们从小就在追求优越感,想成为征服者,战胜或超越他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童年时对家庭不平等地位的认识以及其导致的对峙和竞争态度。”当儿童产生了自卑情结,则需要精准地找到他在哪一点上勇气不足,并适当予以鼓励;同时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合作意识,此时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提高孩子的勇气、增加兴趣并清除儿童自以为存在的局限。 另一方面,当对优越感的追求超过一定程度或方式不对时,也会带来社会适应不良的问题。比如,怎样才能让一个数学不好的学生提高成绩呢?在阿德勒之前的,通常的方法就是“攻克”这一“症状”。对此,阿德勒的方法是:“所有的努力都放在提高患者的社会兴趣上,一旦他能与他人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树立集体观念,他的心理问题便解决了。”在《生活的科学》一书中,阿德勒将发展中遇到问题的儿童分为三类:被溺爱的儿童,被忽略或被敌视的儿童,有生理缺陷的儿童。阿德勒对每一种类型的行为表现以及将来的心理发展状况都进行了生动的分析,比如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害羞、孤僻、口吃、尿床,或者无心向学,甚至闹事、触犯法律……同时也分析了为什么罪犯往往都出自于那些在早年生活中曾背负过重压力的孩子,或者出自于那些自幼娇生惯养和被溺爱宠坏的孩子中间。1931年,为了更好地实践和完善自己的儿童心理学思想,阿德勒创办了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Individual Psychology Experimental School),旨在预防和干预问题儿童的不良行为,减少他们的挫折体验,提高儿童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阿德勒的儿童教育理论围绕着如何帮助儿童形成一个正常、健康的人格这一核心问题。正如他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中所说:“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其目的都在于培养和指导人的个性,或者可以说,整个教育是有关生活这门广泛的心理艺术的一个分支。”他也在《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一书中反复强调,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诸如如何帮助孩子积累书本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智力一类的问题则是儿童教育的枝节和皮毛。 与另一位著名教育家杜威( John Dewey ,1859—1952 )不同,阿德勒强调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局限于让孩子学会赚钱或在产业体系中谋得一个职位。我们需要的是地位均等的伙伴,是平等、独立、有责任心的合作对象,是能够为我们共同的文化做出贡献的人。” 这也不难理解,当面对“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一几乎人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之问时,阿德勒给出的终极答案是:“生而为人,我们唯一的要求,同时也是最崇高的赞誉,莫过于人人都成为一个可靠的工作伙伴、一位亲密的朋友,成为婚姻家庭关系中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他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类同胞’这一称号。”这个答案即使是放在当下,面对纷繁芜杂的新思潮和多元文明体系的巨大挑战,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从这个角度看,阿德勒更像一名教育家,他关注个体如何更健康地成长,教导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人生的“三大任务”:工作、爱情和友谊,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活出生命的意义。 阿德勒的一生也是践行其教育思想的直接受益者。回顾阿德勒磨难重重的童年:体弱多病,成绩落后,常被同龄人欺负……所有这些都令儿童时期的阿德勒产生了补偿动机:一定要努力超越别人!为此他终生不懈奋斗:成功摆脱了童年的软弱自卑,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发表大量作品,独树一帜创立个体心理学的思想体系,建立多所儿童知道中心,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被后人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巨头”,对荣格、霍妮、沙利文等著名心理学家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启发。阿德勒倡导通个人的不断创造和追求,超越自卑情结,培养健全的人格,完成具有社会适应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生活任务,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本文已经发表于《科普时报》2019-8-30)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40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无心插柳“,恰逢其时—— 一套心理学丛书的策划与出版
pup 2019-8-1 19:17
2010年春天,我在寻找实验心理学方面的名作名译,拟收入“科学元典丛书”中,当时的目标锁定詹姆斯、冯特、华生等著名心理学家的代表作。 在查询资料和寻找译者的过程中,我发现,相比于其他学科,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但在20世纪开始得到蓬勃发展,业内呈现出一派繁荣的热闹景象,门派众多,理论各异,有时候互相攻击,有时候师生反目成仇,但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同时也踊跃出一批经典的学术普及读物,它们不是简单的“心理自助”或“心灵疗愈”类作品,而是某一个学派和分支的代表之作。这些作品既可以作为今天心理学相关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参考文献,又能起到 窥见时代、观照自我、助人助己的作用。 心理学在国内也是新兴学科,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也需要了解更多西方的经典理论,而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方面一直颇有优势。我个人从事编辑行业之后主攻普及读物,如果能出版这样一套书, 本着 引导读者重温经典,回到元初的理性以构建完整自我的初心 , 收入的作品都曾 在心理学史上曾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比如 美籍德裔心理学家 考夫卡 (Kurt Koffka,1886—1941)的名著《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就向旧的传统心理学发起了挑战,成为完形心理学奠基之作。 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Lev Semenovich Vygotsky,1896—1934)的代表作《思维与语言》,则研究心理学中最复杂的问题之一:思维和语言的相互关系,至今仍在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和精神病理学等领域发挥其学术价值。 这些书作为心理学领域首选的经典普及读物,它们大多是一出版就成为畅销书,直至今天仍有一定影响力,应该是不错的长销书选题。所以当我把初步方案发给领导看时,很快得到了周雁翎主任的支持,并指导我打造“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  在丛书的版式和装帧设计方面,我尽量采用能体现心理学有趣、神秘的元素,同时作为学术普及读物,又要雅致中不失活泼。为此我参考了当时诸多销量和口碑俱佳的同类产品,也特别邀请画师杜晨曦为封面创作插画。关于插画的创作我很少干扰画师,任其自由发挥,希望越是“脑洞大开”越好。只是在我审稿时,会将经典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或事件案列摘选出来,发给画师参考。在遇到某些抽象到插画师无法落笔到实处的、或者特别想突出的书中某一个主题时,我就会提出具体的要求。比如在创作《活出生命的意义》的封面插画时,我提出:人类个体在自然宇宙里渺小卑微,而人类在自己内心的宇宙里又无比强大。而《生活的科学》一书,则结合我国现在实行的“二孩政策”,我特别提出要表现出两个孩子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状态。 首批图书9种上市后,在小范围内形成集群优势,一年后有多种重印。受此鼓舞,我又继续扩大寻找范围,遴选符合要求和期待的著作,再进一步组织合适的学者进行翻译。也有同事不断将新选题纳入丛书。经过9年的努力,如今,“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已经初具规模, 出版了近20种。 在基本无营销的状态下,丛书的自然销量也很不错,比如,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 Alfred Adler,1870—193 )的作品《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上市后已经重印12次,销量5万余册。这在纸质图书普遍暗淡的大环境下,也确实让我们倍感欣慰。而这本书之所以成为整个套系的翘楚,除了主题切合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需求之外,优秀的译文也是它成功的重要保障。《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的译者韦启昌先生如今已定居澳大利亚,翻译过多部经典著作,具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哲学素养,译文简洁流畅,深得读者的喜爱和肯定。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活出生命的意义》在选题立项之初,图书市场上已有多个竞品。我就想着此时我们必须在译文质量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人有我优”。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的柴晚锁老师承担了本书的翻译工作,历时一年有余。期间我们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沟通,遇到问题就积极解决。正式收稿之后,编校工作又历时一年多。我们反复地打磨译文,力求在“信”和“达”的基础上做到“雅”。考虑到“词性”是来自西方语言学的概念,与汉语不是很兼容。因此,当英译中时,在词性上、句式上的对应不需太严格,方能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适当的省略会让读者更轻松,比如“既带给了我们有利的条件,也有其不利的方面”可以简化为“有利有弊”。我们编辑审稿时也主要把精力放在译文的提升上,比如总体上多采用主谓结构,少用副词和连接词,尽量多积累汉语短语。正如柴老师在《译者序》中所言:“兼顾内容准确性及译文可读性,既不因文害义,也不为义舍文。总体而言,我们的理念是在不歪曲原文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归化策略,以适应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及语言审美感受。”优秀的译文,为原作增色不少。 以调侃心理学、特别是以辛辣地讽刺弗洛伊德而闻名于世的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V. V. Nabokov,1899—1977)给读者“忠告”:“离搞心理学的人远点!” 纳博科夫显然对心理学这么学科嗤之以鼻,但不可否认的是,心理学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近,我们无法忽视它。既然逃避不了,那就积极的去了解它,这也正是“个体心理学”之父阿德勒博士所倡导的生活风格。阿德勒的一生也是他践行自己所提理论的直接受益者。他倡导通过个人的不断创造和追求,超越自卑情结,完成具有社会适应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生活任务(工作、爱情和友谊)。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 实际上,心理学普及读物到了“恰逢其时”的时候。从 2019年7月16日开卷数据公司公布的2019年上半年图书销量top10本榜单中可见,心理自助类新书异军突起,在非虚构类top10榜单上拿下两席。同样在 今年3月初《每日邮报》也报道,在英国,2018年心理自助类书籍销售火爆,同比2017年增长20%。这也意味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自我完善,也越来越主动的求助于心理读物以应对当下快节奏生活中的压力。从清华大学成立幸福科技实验室且每年举办各种面向社会的培训这一事实,我们也看到,当代的心理学家也从研究心理疾病越来越多地转向关注是什么让人生有意义,推动 公众科学地认识 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性。 有一部分“实验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作品,比如华生的《行为主义》,冯特的《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等,纳入了“科学元典丛书”,它们也都有不俗的市场表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心理学经典读物可以帮到我们的读者,它也会继续“长销”。 当初看似“无心插柳”而意外策划出来的“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如今给了我们积极的回馈。记得有一次读到一篇文章,分析国内出版社的特色和专长,文中谈到我们北京大学出版社时,还特别正面的提到了这套书。可见,不忘初心的努力,终将到达理想之地。 本文已经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9.7.30 读书周刊,发表时有修改。 本文特别感谢王洪波老师的鼓励和支持。
个人分类: 我的豆腐块|4831 次阅读|0 个评论
让“个体”回归心理学的核心地位
热度 1 pup 2019-7-27 10:57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的名著,开篇就提出本书的终极问题:生为何来?这几乎是人人都会面临的人生之问,尤其是当下普遍迷茫的年轻一代。阿德勒给出的终极答案是:“生而为人,我们唯一的要求,同时也是最崇高的赞誉,莫过于人人都成为一个可靠的工作伙伴、一位亲密的朋友,成为婚姻家庭关系中一位值得信赖的伴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或许可以这样说,他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类同胞’这一称号。”这个答案即使是放在当下,面对纷繁芜杂的新思潮和多元文明体系的巨大挑战,仍然具有积极且显著的意义。 因为阿德勒倡导通过个人的不断创造和追求,超越自卑情结,完成具有社会适应和社会服务价值的生活任务(工作、爱情和友谊),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吗? 阿德勒 自 己也活出了生命的意义,他 的一生也是他践行自己所提理论的直接受益者。曾经磨难重重的童年,令阿德勒产生了补偿动机:一定要努力超越别人!为此他终生不懈奋斗:成功摆脱了童年的软弱自卑,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发表大量作品,独树一帜创立个体心理学学派,对荣格、霍妮、沙利文等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启发。 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阿德勒以大量的诊疗案例分析了人生的三大主要羁绊——安身、立业、持家,又加上他善于运用明白晓畅的语言,不知不觉中就向我们普及了心理知识。与那些简单的心灵鸡汤或心理自助类读物不同,阿德勒的写作,既深入浅出,又高屋建瓴。人人都可以从阅读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这也是能够畅销近百年的原因之一。 我在阅读书稿时总感觉这些人物或事件就在身边,于是产生强烈的“共情”感,进而促使自己进一步思考:为什么阿德勒说人类的底层驱动力源于自卑?童年的经历如何影响着此后的心理发展?我们该如何将生活风格引向积极有用的方面以实现有意义的人生? 带着这些思考,我会在阅读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处方”。 当那些曾经的困扰,终于在书里得到解答时,不禁由衷的感恩阿德勒。同时庆幸自己人到中年,终于读到了,理解了,接受了。这些处方的共同点是让“个体”回归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于是便能轻松够跨越中西方文化的障碍。比如阿德勒认为儿童在家庭子女中的排序会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发展,当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把原来处于家庭“C位角色”的长子推下了中心宝座,长子“通常要经历一场悲剧”。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放开,身边越来越多的同事和朋友成为了“二孩家长”,这时家长要如何帮助原本习惯获得“独宠”的孩子调整其心理适应和生活风格,以避免“一场悲剧”? 相信广大焦灼的中国家长一定能从书中得到有益的借鉴与启迪。 《活出生命的意义》英文书名为 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此前中文译本一般译为《自卑与超越》。作为一本公版的畅销书,《自卑与超越》这个书名已经深入人心。囿于形式上需要沿用“西方心理学名著译丛”的既有风格,《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装帧设计上少有创新机会,若想要在竞品中胜出,则必须在译文质量上下足功夫,才能实现“人有我优”的效果。 正如柴晚锁老师在《译者序》里写的:“兼顾内容准确性及译文可读性,既不因文害义,也不为义舍文。总体而言,我们的理念是在不歪曲原文核心信息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归化策略,以适应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及语言审美感受。”我以为,柴老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本文已经发表于《中华读书报》2019-7-24 第17版,发表时有删节。 《活出生命的意义》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著 柴晚锁、吴维中 译 书号:978-7-301-30492-1 定价:59元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个人分类: 书天堂|3231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 1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