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出版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千万别看翻译版教材—读中文版《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有感
zhao1198 2011-1-23 09:33
因为要考博的缘故,我最近花20天的时间“翻完”了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中文,第六版,上海三联),感慨万千! 以 前在读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中文)(详见站内链接http://www.pinggu.org/bbs /dispbbs.asp?BoardID=48replyID=11484id=2251skin=0)、范里安的《微 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和罗默的《高级宏观经济学》(中文版,商务和上海财经大学)时,我就感受到了翻译版教材的“糟糕”!这次的经历 足使“翻译之害”让我刻骨铭心! Varian的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在经济学界口碑很好。在这次“痛苦之历”之前,我学习过这本英文教材。虽然当时只是挑核心部分读,但其连贯的逻辑和优美的 文笔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存在一个问题:虽然读懂了,但记不住!这样肯定经不起考试的检验。于是,我只好抱着一种诚惶诚恐的心理翻开中文版的教材!我 发誓,如果不是考试,我绝不会读翻译版教材! 有 人可能会问,“20天’翻完’这本教材,不可能吧?”我对此问题的回答是:你不完全对?对的一面是:从第三十章“交换”开始,我就翻不动了;为了赶进度, 我硬着头皮翻了下去,虽然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它在说什么,不知道它的逻辑;错的一面是:我精读过高鸿业编的《西方经济学》、平狄克等著的《微观经济学》(中 文)、蒋殿春的《高级微观经济学》,阅读过一些经济学文献,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就翻得快。详细情况,且听我细细道来: 总 体上讲,这是一本内容比较全的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与高的《西经》和平狄克等的《微观》相比,它新增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不同偏好的具体讨论、显示性偏好理 论、斯勒茨基方程、等利润线、福利经济学定理等。因为“好”是一本教科书理所当然的责任,所以我就没必要再为它树碑立传了!再说,市场已经强有力地证明了 这一点!我要说的是它做得相对不够好的地方! 首 先,很多地方写得不够细致!例如,它没有明确边际替代率MRS12的下标的经济含义。MRS12指消费者为再获得一单位商品1而愿意放弃的商品2的最大数 量,或者指要消费者放弃一单位商品1而必须付出的商品2的最小数量。他的这个小疏忽在许多地方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麻烦!这一点在其复习题中体现得最为明 显。如第3章后的习题9,What is you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1 bills for ﹩5 bills?显然,答案是-1/5,因为我们为了多得一单位的1美元钞票至多愿意放弃-1/5美元的5美元钞票。但是他给出的答案是“-1/5或者-5, 这取决于你把哪种商品看作横轴”。还有第31章后的习题4,“如果鲁滨逊的椰子和鱼之间的边际替代率是-2,……”;看到这个题干,我马上就会想到 MRS12=-2(1代表椰子,2代表鱼),但他的答案的理解跟我恰好相反!想一想,如果这是考试,谁该对我的差成绩负责?高的教材在这点上做得很好。再 者,“成本曲线”那一章就没有高的教材写得好;(顺便提一下,我对高的教材的评价越来越高!)“垄断行为”、“寡头垄断”那两章跟平狄克的教材相差甚远! 当然,这些都可能是它为“内容全面”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其 次,有些地方出现了错误!翻译版在开始讲线性需求曲线加总(pp.219)时,说明了两个线性需求函数加总后得到的需求函数会出现扭者,但在讲线性价格歧 视时(pp364、pp.365),它忽略了这一点,简单的把它们加了起来。这种做法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如果边际成本足够大,那么就这种做法会导致错误的 答案。书上的答案之所以正确,是因为边际成本小!在第29章讲足球赛中罚点球的混合策略均衡(pp.423-426)时,作者也出现了不少错误!图 29.4的反应曲线,把行和列的标反了(pp.427)!可能因为前面的部分“翻”得相当快,所以没发现什么错误。 最 后,关于翻译!译者的翻译能力确实很强,佩服!个人认为,此书总体上翻译得比《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上财)要好 很多,但比平狄克的《微观》要差那么一点。在读平狄克的《微观》时,我没遇到很多拗口的句子,但读此书时,遇到的不知所云的句子实在太多了。下面以最后一 章《不对称信息》为例具体谈谈。 开头第一段 (pp.544),“在前面所有的关于市场的研究中,我们舍弃了信息不同引起的问题。假设购买者和销售者对于市场销售的商品的质量都有完全的信息。如果商 品的质量很容易检验,这个假设就可以获得辩解。如果容易指出哪种商品是高质量的商品和哪种商品是低质量的商品,那么商品的价格就能做出反映质量差异的调 整”。有一定经济学基础的人都知道这段话是什么意思,但是读起来相当拗口!!谁和谁“信息不同”,哪里的“信息不同”,“信息不同”到底指什么东西?“一 个假设可以获得辩解”这样的句子在中文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让我们看看原文吧!“So far in our study of markets we have not examined the problems raised by differences in information: by assumption buyers and sellers were both perfectly informed about the quality of the goods being sold in the market. This assumption can be defended if it is easy to verify the quality of an item. if it is not costly to tell which goods are high-quality goods and which are low quality goods, then the prices of the goods will simply adjust to reflect the quality differences.”整段三句话,里面的词汇没有一个超过高中生水平的。虽然我不是英美人,但读起来就是舒服。我翻译如下:“在前面所有关于市场的 分析中,我们没有考虑交易者拥有的信息量不同所带来的问题,因为我们假定了买卖双方都完全了解市场上交易的商品的质量。如果很容易判断商品质量的高低,那 么这个假定就是合理的。如果判断商品质量的高低的花费不大,那么商品价格就会根据质量差别做出调整。”大家也可以试着翻译下,但无论你翻译得怎样好,还是 会遗漏原文所表达的一些信息。这是任何语言之间的翻译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36.3 逆向选择最后一段(pp.548),“事实上,存在着许多有助于解决这种市场低效率的社会机构。一般情况是,雇主把保障计划作为一揽子附加福利的组成部分 提供给他们的雇员。保险公司能够将它的费率建立在这些雇员的平均风险的基础上,同时又确保所有的雇员一定参加保健计划,因此,逆向选择被排除”。我硬是没 法理清最后一句话的逻辑!且看原文,“In fact there are social institutions that help to solve this market inefficiency. It is commonly the case that employers offer health plans to their employees as part of the package of fringe benefits.The insurance company can base its rates on the averages over the set of employees and is assured that all employees must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thus eliminating the adverse selection.”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关键在于弄清“and is assured that”所表达的含义。按照字面意思,“保险公司被保证”,所以“and”连接的两个部分不构成并列关系,将“and”翻译成“同时”是不妥的。实际 上,后面部分是前面部分的条件状语。通过仔细分析发现,整段包含三个行为个体:雇主、保险公司和雇员。保险公司是保险人,雇主是投保人,雇员是被保险人。 被动语态“is assured that”中的主语是雇主。于是,最后一句可以翻译为:“如果雇主保证所有雇员都参加了保险计划,那么保险公司就可以基于雇员的平均风险水平确定费率,从 而避免了逆向选择问题。” 36.4道德风险最后 一段(pp.549),“同标准的市场分析相比较,这也是一个似非而可能是的结论。……而如果消费者连续采取相同量的提防行动”。我相信,大家看到这两句 话时的感觉一定很不爽,可能还会在心里嘀咕“连我小学时的水平都不如”。第一句话的英文是“This is also a paradoxical resul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market analysis”,大家顺口就会翻译出“与标准的市场分析相比,这又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在前面存在逆向选择的情况时,出现过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 所以这里用“又”)。为了追根到底,我用爱词霸搜索,结果如下:“paradoxical,似非而可能是的,反论的,荒谬的,自相矛盾的,诡辩的”。看来 作者是直接用了第一个词条。 还有几个零星的翻译错误:福利那章32.4的标题(pp.486)英文为Individualistic Social Welfare function,此书译作“个人社会福利函数”。咋一看,个人和社会并列在中文上是对立的两个概念,怎么能放在一起呢?实际上,这里译作“个人主义社会 福利函数”,意为“个人的福利水平只与它本人的配置状况有关”,所以是个人主义的。32.5节经它一翻译,应有的前后对应关系全没了,大大影响阅读。 32.6节第4段将“swap”译作“交换”也是不妥的,因为在中国学生脑子里,“交换”对应的单词是“exchange”,而不是“swap”,而这两 个单词之间的差别相当大。 时间关系,其它翻译不当支出就不一一指出了。 在 上面具体举例论证时,我都试着对相应段落做出了翻译。虽然我的翻译水平和经济学水平跟原书译者不能相提并论,但我敢肯定,就上面具体几点而言,我翻译得要 比原书译者好!虽然大家可以提供更加“信、达、雅”的译法,但任何译法肯定都不可能完全传达原文所包含的信息量。实际上,英文和中文是两种差别很大的语 言。例如,英文在叙述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时是不管时间先后的,而中文通常是按照动作先后顺序依次描述的;英文为了追求逻辑关系的严密性,常常使用结构繁杂 的长句,而这在中文中很少见;等等。如果大家想获得语言上的美感享受,如果大家想领略经济学的美妙和趣味性,如果大家想学好经济学,还是直接看英文版教材 吧!英文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难,英文版经济学教材中的生词也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样多! 最 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读翻译版教材的后果不仅仅是学不好经济学,而且还会影响大家的中文写作水平。我自己就深受其害!如果你看了这篇帖子,就知道我受到的 毒害有多深!(我以前的写作水平要比现在强,得过全校性的征文大赛二等奖,在学校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我是在和导师讨论我的拙作时突然意识到 这一点的。我导师60多岁了,对论文中的“的、地、得”都做区分。他当时感叹我的写作能力,我顺口而出“看翻译的资料多了,在所难免啊”!其实,大家只要 稍加留意就会发现,《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名刊上的有些文章文笔也很糟糕!我估计,他们也是译作的受害者! 注: 考试完毕,我又把几个以前没敲上去的“不当之处”加上起了。如果您们发现了“不妥之处”,请您把它在此贴贴出,然后我把它都加进楼顶!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可以为今后开始学经济学的学子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个人分类: T_教学方法|51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鬼谷子
jhongbing2 2011-1-22 21:49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此电子文本为道藏本,取自萧登福先生之《鬼谷子研究》〔文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   注:国标码表中无对应的少数汉字,均以“ ”符号代之。          捭阖第一                      奥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之开阖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    审定有无,与其虚实,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      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人因而自为之虑。    故捭者,或捭而出之,而捭而内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   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 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矣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    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   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   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     为小无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     阳动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隐而入;阳远终阴,阴极反阳。     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 户。     注释:捭:〔音 bai 3〕分。 阖:〔音 he 2〕关。稽:〔音 ji 1〕考。     朕:〔音 zhen 4〕迹象。牧:处理。内:接纳;忤:逆。          反应第二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此。动静虚实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 纲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纲也。常持其纲驱之。     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愚智,事皆不疑。     故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远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观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符应不失,如 蛇之所指,若弈之引矢;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铁;若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圆与方。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是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内楗第三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货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稳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 ,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注释:内:入。楗:门拴。内楗:在本文指以言辞与谋略游说国君。          抵戏第四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戏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戏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 之谋,皆由抵戏。抵戏之隙为道术用。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鼠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戏罅。圣人见萌牙戏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注释:抵:抵塞。戏:隙。抵戏:意为堵塞有缺漏的地方。          飞箝第五                     凡度权量能,所以征远来近。立势而制事,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     引钩箝之辞,飞而箝之。钩箝之语,其说辞也,乍同乍异。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累,而后毁之;或以重累为毁;或以毁为重累。其用或称财货、琦玮、珠玉、壁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势以钩之,或伺候见涧而箝之,其事用抵戏。     将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权量能,见天时之盛衰,制地形之广狭、阻险之难易,人民货财之多少,诸侯之交孰亲孰疏,孰爱孰憎,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说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钩其所好,乃以箝求之。     用之于人,则量智能、权财力、料气势,为之枢机,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宣之,此飞箝之缀也。用之于人,则空往而实来,缀而不失,以究其辞,可箝可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复,不失其度。     注释:飞:制造声誉。箝:箝制。飞箝:意为先以为对方制造声誉来嬴取欢心,再以各种技巧来箝制他。          忤合第六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注释:忤,相背;合,相向。合于此,必忤于彼。良臣须择主而事。         揣篇第七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     何谓量权?曰:度于大小,谋于众寡;称货财有无之数,料人民多少、饶乏,有余不足几何?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谋虑孰长孰短?     揆君臣之亲疏,孰贤孰不肖?与宾客之智慧,孰多孰少?观天时之祸福,孰吉孰凶?诸侯之交,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侧孰辨?能知此者,是谓量权。     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时,往而极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惧之时,往而极其恶也;其有恶者,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出其变。感动而不知其变者,乃且错其人勿与语,而更问其所亲,知其所安。夫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者而知其隐者,此所以谓测深探情。     故计国事者,则当审权量;说人主,则当审揣情;谋虑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贵,乃可贱;乃可重,乃可轻;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败;其数一也。     故虽有先王之道;圣智之谋,非揣情隐匿,无可索之。此谋之大本也,而说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能先,先事而生,此最难为。故曰:揣情最难守司。言必时其谋虑。故观 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生事者,几之势也。此揣情饰言,成文章而后论之也。     注释:揣:估量。          摩篇第八                        摩者,揣之术也。内符者,揣之主也。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索欲,测而探之,内符必应;其索应也,必有为之。故微而去之,是谓塞 匿端,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无患。     摩之在此,符之在彼,从而用之,事无不可。古之善摩者,如操钩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事日成者,积德也,而民安之,不知其所以利。积善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胜者,常战于不争不费,而民不知所以服,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其摩者,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静也。正者,宜也。喜者,悦也。怒者,动也。名者,发也。行者,成也。廉者,洁也。信者,期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故圣人所以独用者,众人皆有之;然无成功者,其用之非也。     故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此三者唯圣人然后能任之。故谋必欲周密;必择其所与通者说也,故曰:或结而无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数,故曰:道、数与时相偶者也。说者听,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听。故物归类;抱薪趋火,燥者先燃;平地注水,湿者先濡;此物类相应,于事誓犹是也。此言内符之应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类,焉有不相应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听者。故曰:独行之道。夫几者不晚,成而不拘,久而化成。     注释:摩,顺,合也;意为以事情去顺合于说服之君王。          权篇第九                        说者,说之也;说之者,资之也。饰言者,假之也;假之者,益损也。应对者,利辞也;利辞者,轻论也。成义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验也。(言或反覆,欲相却也。)难言者,却论也;却论者,钓几也。     佞言者,谄而干忠;谀言者,博而干智;平言者,决而干勇;戚言者,权而干信;静言者,反而干胜。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称文辞者,博也;纵舍不疑者,决也;策选进谋者,权也;他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故口者,机关也;所以关闭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窥间见奸邪。故曰:参调而应,利道而动。故繁言而不乱,翱翔而不迷,变易而不危者,(者见)要得理。故无目者不可示以五色,无耳者不可告也五音。故不可以往者,无所开之也。不可以来者,无所受之也。物有不通者,圣人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者,有讳忌也。众口烁金,言有曲故也。     人之情,出言则欲听,举事则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长;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从其所长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虫之捍也,必以坚厚;螫虫之动也,必以毒螫。故禽兽知用其长,而谈者亦知其用而用也。故曰:辞言有五:曰病、曰恐、曰忧、曰怒、曰喜。病者,感衰气而不神也。恐者,肠绝而无主也。忧者,闭塞而不泄也。怒者,妄动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无要也。此五者精则用之,利则行之。     故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辨;与辨者言,依于要;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与贱者言,依于谦;与勇者言,依于敢;与愚者言,依于锐;此其术也,而人常反之。是故与智者言,将以此明之;与不智者言,将以此教之;而甚难为也。故言多类,事多变。故终日言不失其类,而事不乱;终日不变,而不失其主。故智贵不忘。听贵聪,辞贵奇。     注释:权:权衡。     干:同于或为。         谋篇第十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   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也。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身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是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于语。由能得此,则可以杀远近之诱。      决篇第十一                   凡决物,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恶其用患;善至于诱也,终无惑偏。有利焉,去其利,则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恶,则不受矣,致疏远。故其有使失利者,有使离害者,此事之失。     圣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阳德之者,有以阴贼之者,有以信诚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阳励于一言,阴励于二言,平素、枢机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事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王公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则决之;不用费力而易成者,可则决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为之者,可贵则决之;去患者,可贵则决之;从福者,可则决之。故夫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以正治乱,决成败,难为者。故先王乃用蓍龟者,以自决也。       符言第十二                       安徐正静,其被节先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右主位。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思虑者,则无不知;辐辏并进,则明不可塞。     右主明。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德术正静,其莫之极。     右主德。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而目之所闻见,其所不闻见者,莫不谙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     右主赏。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之处安在。     右主问。     心为九穷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长久。     右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家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闻,开闭不善,不见原也。     右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谙变更。     右主恭。     循名而为贵,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德生于和,和生于当。     右主名。     注:右:有。       转丸第十三〔原文现已失传〕    却乱第十四〔原文现已失传〕 本经七篇 (一)盛神① 盛神法五龙②;盛神中有五气③,神为之长,心为之舍④,德为之大⑤。 养神之所,归诸道⑥。道者,天地之始⑦,一其纪也⑧。物之所造,天之所 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 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⑨。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⑩,乃有其术(11)。 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者,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12)者,气之门户、 心之总摄(13)也。生受之天(14),谓之真入。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 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15)。故人与生一,出于化物 (16)。知类在窍(17)。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18)。其通也,五 气得养(19),务在舍神(20)。此之谓化(21)。化有五气者,志也、思也、神 也、心也、德也,神其一长也。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知,四者(22)不衰, 四边威势,无不为,存而舍之(23),是谓神化归于身,谓之真人。真人者, 同天而合道,执一(24)而养产万类,怀天心、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 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①神:精气、魂魄。 ②五龙:五行中的龙。所谓 ‘五行’,是我国说明宇宙万物变化的传统 学说。因为在天地之间,有循环流转不停的金、木、水、火、土,万物就是 根据这五种元素而产生。龙是古代想像中神灵,具有超人能力。 ③五气:指心、肝、脾、肺、肾等五类之气。气是万物牛成的根源,形 成风雨、寒暑、阴阳等天地间观察之源,在人体中具有生命力、意志、感情。 ④心为之舍:心是五气所宿的地方。 ⑤德为之大:德最能治邪,因此使人成为人的本源。 ⑥养神之所,归诸道:根据道来养神,道是天地的真理、万物的根源。 ⑦天地之始,无的意思,“老子”中有“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所以“天地之始”就是无,而无常常表现为有,有又常常归于无的形态。 ⑧一其纪也:天地之始是道,道之始是一,因此一为其纲纪。 ⑨化端:变化的开始。 ⑩得一:一是无,也就是万物之源。 (11)有其术:心如果能变成无为,其术自然产生。 (12)十二舍:是指目、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事 等而言。 (13)摄:统率、收容。 (14)受之天:道是由上天传授到人间的。 (15)圣人者,以类知之:圣人固然伟大,但必须有学问之后才能明道, 所以比真人要低一个层次。 (16)人与生一,出于化物:入共同所产生的,就是无为自然的天地作用, 人诞生之后就从物而化。 (17)知类在窍:人之所以能知事类,完全是根据九窍。类是认识事物, 概念之后加以类别。 (18)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假如根据九窍还不知道而陷于 迷惑,术就不通。 (19)其通也,五气得养:假如心术能很通,五气自然能被养。 (20)务在舍神:努力使魂魄停止住下来。 (21)此之谓化:假如能努力使魂魄住下来,自然会从胜而化。 (22)四者:指志、思、神、德而言。 (23)存而舍之,经常使其住在这里。 (24)执一:坚守无为。 (二)养志 养志法灵龟①;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②。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 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财思不达也。故心气一则欲 不惶③,欲不惶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和通则乱 气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明矣。 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其养气装。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 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装意 不实,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 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④,仿佛则参会⑤不一。养志之始,务在安己:己 安则志意实坚,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神明常固守,乃能分之。 ①养志法灵龟:因为志是判断是非的,所以使用占卜的龟甲最能判断吉 凶,因此才必须效法灵龟。 ②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由于心气不达,所以才要养志。 ③惶:多的意思。 ④仿佛:两者相像而难辨别,也就是不明确的意思。 ⑤参会:指志、心、神三者交合。 (三)实意 实意法腾蛇①;实意者,气之虑也②。心欲安静,思欲深远;心安静则 神明荣,思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 则收遂,安则其所行不错③,神者得则凝④。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⑤,诈 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故信心术⑥,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 听之侯之⑦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侯之不得。计谋 失矣,则意无所信,虚而无实。无为而求安静,五脏⑧和通六腑⑨,精神魂 魄固守不动,乃能内视⑩、反听、定志,思之太虚,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 闭,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 牖而见天道;不见而命,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应于无方而 神宿矣。 ①腾蛇:类似龙的神蛇,能腾云驾雾在云中飞舞。 ②实意者,气之虑也:只要把意当作实体,气就变得和平,虑也会变成 具体。 ③安则其所行不错:如果内心平静,就不会有错误。 ④凝:凝结、安定。 ⑤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假如识气只是单纯的暂时寄柱,那么奸邪就 会乘虚而入。 ⑥信心术,使心术证明。 ⑦待人意虑之交会,听之候之:待人接物必须诚恳,上下交流之后,听 从其言论,进而静观其动静。 ⑧五脏:指心、肝、肺、脾、肾。 ⑨六腑:人体中消化、吸收、排泄的脏器总称,包括胆、胃、小肠、大 肠、三焦(胸膈、上腹和脐腹的三部分脏器,又分上焦、中焦、下焦)和膀 胱。 ⑩能内视:指不使心外散而言。 (四)分威 分威①法伏熊②;分威者,神之覆③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则威 覆盛矣。威覆盛,则内实坚④;内实坚,则莫当。莫当则能以分人之威而动 其势,如其天。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铁⑤。故动者必随,唱者必 和,挠其一指观其馀次,动变见形,无能间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动变 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伏意以视间。知其固实者,自养也。 让已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乃为之形势。 ①分威:分是影响到很远的意思,也就是威势盛大,对人与物都有影响。 ②法伏熊:效法想要进行偷袭的熊,把身体伏在地上,然后才采取行动, 意指直前先要屈。 ③覆:覆盖,外面。 ④威覆盛,则内实坚:威的表面如果强盛,内志也自然变成坚实。 ⑤以镒称铢:容易移动的意思。镒是重量单位,相当于二十四两,铢, 二十四铢为一两。 (五)散势 散势法鸷鸟①;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 推间而行之,则势散。夫散势者,心虚志溢②。意失威势③,精神不专,其 言外而多变,故观其志意为度数,乃以揣说图事,尽圆方、齐短长。无间则 不散势,散势者待间而动,动势分矣。故善思间者,必内精五气,外视虚实, 动而不失分散之实,动则随其志意,知其计谋。势者,利害之决,权变之势。 势败者,不以神肃察也。 ①鸷鸟:一种猛离。《孙子》中有鸷鸟之声,至于毁折者,节也。 ②夫散势者,心虚志溢:虚怀若谷就能包容一切,踌躇满志就能决断一 切,所以要好好发挥这种势。 ③意失威势:志意一旦衰微就会丧失优势。 (六)转圆 转圆法猛兽①;转圆者,无穷之计。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②,以原不 测之智,以不测之智而通心术。而神道混沌为一,以变论万类,说义无穷。 智略计谋,各有形客③,或贺机方、或阴或阳、或吉或凶,事类不同。故圣 人怀此之用,转圆而求其合。故与造化者为始,动作无不包大道,以观神明 之域。 天地无极,人事无穷④,各以成其类。见其计谋,必知其吉凶、成败之 所庄也。转圆者,或转而吉,或转而凶。圣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转圆而从 方。圆者,所以合语⑤;方者,所以错事⑥;转化者,所以观计谋⑦;接物 者,所以观进退之意⑧。皆见其会,乃为要结,以接其说也。 ①转圆法猛兽:圣人的智慧就像不停转动的圆珠,操纵自如,不过这类 似猛兽的动作,寓动于静,先伏后动,一旦跃起威猛无比。 ②有圣人之心:圣人的心像镜子一般。 ③智略计谋,各有形容:智略计谋并无固定形态。 ④天地无极,人事无穷:天地广阔无垠,人间也有无穷的吉凶循环。 ⑤圆者,所以合语:圆变化无穷,因此使语言自由旋转。 ⑥方者,所以错事:四角确立之后就会稳定,因此适合于对有为之事的 处置。 ⑦转化者,所以观计谋:所谓转化者就是转祸为福,以此适用于观察计 谋的是非得失。 ⑧接物者,所以观进退之意:如果接物能通达人情,所以适合物的进退 和是非等。 (七)损兑 损兑法灵蓍①;损兑者几危②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几危之动, 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有德,言察辞合于事③。兑者知之也④,损者行 之也⑤,损之说之,物有不可者,圣人不为辞也。故智者不以言夫人之言⑥。 故辞不烦⑦,而心不虚装不乱,而意不邪。当其难易,而后为之谋,自然之 道以为实。圆者不行,方者不止⑧,是谓“大功”。兑之损之,皆为之辞。 用分威散势之权⑨,以见其兑威其机危,乃为之决。故善损兑者,譬若决水 于千仞之堤,转圆石于万仞之谷。而能行此者,形势不得不然也。 ①灵蓍:蓍是竹,占卜吉凶用的工具。 ②几危:机危的意思。 ③合于事:核对某种事物。 ④兑者:兑,目也。兑者,以心、眼察看外物。 ⑤损者行之也:损是难念,要想排除这种难念,必须决心执行。 ⑥智者不以言失人之言:聪明人不可以老是滔滔不绝地雄辩而舍弃他人 的言论。 ⑦辞不烦:言论简单而得要领。 ⑧圆者不行,方者不止:圆便于转动,方便于静止。让圆的不转,方的 不止(必然有大的力量才行)。 ⑨分威散势之权:权衡优势扩散到四方的利弊。
个人分类: 国学|17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杂想
热度 1 scetcfujun 2011-1-22 17:52
学生们放假都离开学校了,年轻的同事们都回家去跟父母团聚或者对象家挣表现。我在办公室,学习考博要考的现代设计方法。好在算法设计在数学建模期间就接触过,总不至于太陌生。但麻烦的是,导师不指定考试用书,我向出版社要了一本免费的。看了几天,收获总是有的,以前是直接用MatLab函数求解优化结果,现在回过头弄明白算法的来历。本来我也没打算指望阅读一本书没有错误,但手上这本书玩笑开得尤其大,几乎每阅读一页都要勘误:字符、表达式、计算结果。一个字符的差别,差之千里。真感慨作者的深藏若虚,见过故意抽掉正确内容的,没见过抽得这么厉害的。 笔记:现代设计方法涉及到的领域有设计方法学、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动态设计、有限元法、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并行工程、价值工程、反求工程设计、模块化设计、相似性设计、虚拟设计、疲劳设计、三次设计等。 乱转的过程中,有2个疑问: 1 数学建模是否需要专业知识? 2 人类社会生活能用数学来精确描述的吗?比如,那些经济学家或者人文学者用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的公式是不是真的?我一直以为事情发生的概率如考大学要么为0%要么为100%,百分之几十什么的全无意义。 知识丰富的专家们到处都有。虽说我也经常看书,但看了电视上的知识竞赛,才发觉自己的无知。下面是一些有趣的问题, 小说看得多,不要说冷僻大家的作品随口来几句,就是中国古代精华,大概也只会几句“春眠不觉晓”、“轻轻地我来了”这个水平;还有曹大师到底是不是同性恋、 源氏物语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历史丰富,问你周公是忠臣还是奸臣、过长江的百万雄师都叫什么名字;杂家,问你世界上第一枚军用邮票什么时候出现的、中国道德最高尚的运动员是谁;凤尾是指什么;为什么看见冰淇淋,就让人口水流不停;北风从哪里来它安又到哪里去;计算机高手,那安装windows时下面那个提示符要闪烁多少次?那个将来要配享孔庙的高中生到底读了几本书?为什么状元们愿意集体代言广告? 随手写的,一笑。
个人分类: 未分类|2760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热度 3 suqing1961 2011-1-21 14:36
苏 青1,2,朱宇1,陈广仁1,代 丽1 1.《科技导报》编辑部,北京 100081 2.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100081 本文将发表在2011年第3期《科技导报》上 0 引言 在连续7年遴选发布中国年度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的基础上 ,从《科技导报》“半月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半月科技风云”、“国内科技要闻”、“科学共同体要闻”、“封面图片说明”等栏目,以及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科技新闻媒体所刊载的有关国内科技新闻中 ,对2010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进行盘点,在编辑部遴选、推荐30项重大科学进展、25项重大技术进展和23项重大工程进展候选条目的基础上,最终由有关专家学者投票推选出2010年度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重大技术进展10项、重大工程进展10项。 遴选2010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时,遵循下述原则 :① 分门别类:各项进展分别按“科学”、“技术”和“工程”进行分类遴选;② 本刊推荐:本刊编辑部从《科技导报》等科技媒体正式报道的全年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中,遴选、推荐30项重大科学进展、25项重大技术进展和23项重大工程进展作为候选条目;③ 专家遴选:本刊编辑部将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候选条目及其相关信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科技导报》院士作者、全体编委和部分审稿专家投票遴选,各类进展得票最多的前10个候选条目被确定为2010年度中国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④ 宁缺毋滥:遴选出的各项重大科学、技术和工程进展尽量能得到科技界比较广泛的认同,不人为地凑数量;⑤ 以时为序:每项重大进展必须是在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报道、发表或公布,各项进展均按报道、发表或公布的时间先后排序;⑥ 叙述事实:遴选出的每项重大进展必须已经在公开出版的学术期刊、正规媒体上发表或由中国科技管理部门公开发布,并尽量采用叙述事实的方式描述。 1 2010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10项) 1.1 拓扑绝缘体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0年,中国科学家在拓扑绝缘体实验验证和新拓扑绝缘体理论预测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重要进展:① 清华大学薛其坤和陈曦研究组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对拓扑绝缘体Bi2Te3的这种非平凡表面电子态进行了成像,并观察了Ag杂质散射对表面电子态的影响,证实拓扑绝缘体的表面电子态受时间反演对称性的保护而不受非磁性杂质的影响 ;②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孙庆丰和谢心澄预言,铁磁性石墨烯在磁场下可表现出是一种新的拓扑绝缘体,它具有一种新的量子自旋霍耳效应(QSHE)。与通常QSHE不同,新QSHE不存在自旋轨道耦合,体系也不具有时间反演不变性,但具有CT不变性。而且处于平衡时,新的拓扑绝缘体边界态同时携带持续自旋流和持续电流;加电压时,可同时观察到量子自旋霍耳效应和量子霍耳效应 ;③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方忠和戴希研究组与合作者基于第一原理计算,发现磁性拓扑绝缘体可因自发磁矩和自旋-轨道耦合的联合产生拓扑非平凡的电子结构,在无外加磁场的情形下可引起量子化的霍耳效应。他们预测Bi2Te3、Bi2Se3和Sb2Te3 掺杂过渡金属元素(Cr或Fe)可形成磁有序的绝缘体。在二维薄膜中,这种磁有序将引起一个由有限Chern数表征的拓扑电子结构,其霍耳电导按照单位e2/h量子化 。④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薛其坤研究组利用分子束外延制备技术制备出了系列厚度可控的高质量拓扑绝缘体Bi2Se3薄膜,并利用角分辨光电子能谱仪研究证实拓扑绝缘体薄膜两个表面的电子态可因量子隧穿效应耦合,使得原来无能隙的表面态打开一个小的、厚度依赖的能隙。由于衬底与薄膜电荷转移所导致的薄膜内的能带弯曲,表面态会发生Rashba型的自旋劈裂,而这种自旋劈裂的大小可以通过调控能带弯曲的程度所控制。该结果表明,在三维拓扑绝缘体薄膜的界面一侧确实存在一个与表面态类似的Dirac表面态,并且利用外加电压可以操纵这种材料的电子自旋,这对发展新的自旋电子器件具有指导意义。三维拓扑绝缘体的量子薄膜的成功制备也为理论预言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巨大的热电效应、激子凝聚等效应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⑤清华大学陈曦研究组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马旭村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利用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直接观察到了拓扑绝缘体Bi2Se3薄膜的朗道能级量子化,该发现将有助于拓扑绝缘体量子霍耳效应的最终实现 。 1.2 发现几种重要皮肤病的一些遗传易感位点 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研究组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张福仁研究组、新加坡基因组研究所刘建军研究组等合作,针对麻风病、白癜风、银屑病等重要皮肤病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他们针对706名麻风病患者和1225名对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获得的93个关联SNP在3254名病例、5955名对照中进行关联验证。结果显示,CCDC122、C13orf31、NOD2、TNFSF15、HLA-DR以及RIPK2具有很强关联的SNP,LRRK2基因上也有一个较强关联的SNP;C13orf31、LRRK2、NOD2和RIPK2基因上的SNP与多菌麻风病的关联比与少菌麻风病的关联强。上述结果显示,在NOD2信号调控通路里的一些基因的变异与多菌麻风病的感染有关 。研究人员针对汉族人群1117例白癜风患者和1429例对照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并将获得的34个关联SNP在汉族人群和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关联验证。结果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区(MHC)发现两个独立的关联信号位点rs11966200和rs9468925。进一步分析显示,rs11966200位点可能涉及已知的HLA-A*3001、HLA-B*1302、HLA-C*0602和HLA-DRB1*0701易感等位基因,而rs9468925可能与一个新的HLA易感等位基因相关。此外,研究人员还在6q27区发现了一个白癜风易感位点rs2236313,该易感位点涉及基因包括RNASET2、FGFR1OP和CCR6。该研究为理解白癜风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新的认识 。另外,他们针对来自中国人群的8312例银屑病患者和12919例对照、来自德国和美国人群的3293例患者和4188例对照,以及来自美国的254个核心家系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在中国人群中识别出了6个新的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涉及的候选基因包括ERAP1、PTTG1、CSMD1、GJB2、SERPINB8和ZNF816A,以及一个此前针对欧洲人群研究在5q33.1区发现的易感位点(TNIP1-ANXA6)。在这6个新的易感位点中,ZNF816A和GJB2表现出也与德国人群患银屑病相关;ERAP1和ZNF816A表现出与中国汉族人群患I型银屑病相关。上述研究结果显示,银屑病在不同人群存在遗传异质性,而且提示银屑病发病存在不同的生物学通路 。研究成果对理解这些皮肤病的致病机理以及治疗提供了基础。 1.3 发现第一颗绕双星系统旋转的类木巨行星 探测围绕短周期白矮双星系统旋转的类木巨行星,有助于研究绕双星系统行星的形成与演化和行星的最终命运,有助于探寻双星系统在晚期阶段的演化;然而,此前还没有发现任何绕近距离双星旋转的行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钱声帮研究小组的研究显示,室女座的名为QS Vir的休眠期激变星(CV)可能存在一颗绕其旋转的巨行星。研究者通过分析该白矮星-红矮星双星系统食变周期的变化,发现在长周期衰减过程中叠加了一个非常小幅度的周期变化,这种周期振荡可以通过引入第三个天体来解释。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该双星系统存在一个巨行星,其质量约为木星的6.4倍,其距双星的距离约为4.2天文单位。另一方面,该双星强度的持续衰减可以通过磁滞导致的角动量损失来解释,这意味着该双星系统正在由休眠激变双星向正常激变双星转变 。 1.4 完美诠释孪晶变形具有强烈晶体尺寸效应的内在原因 主导许多材料力学行为的孪晶变形是一种局部晶体高度协调一致的非弹性剪切变形过程,其起源与时空特性仍然保持着某种神秘色彩。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军研究组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李巨等合作,利用纳米压入仪下的微柱体压缩与相应的透射电镜原位定量变形表征技术,研究发现随所用钛铝合金单晶外观尺度逐步减小到1μm时,孪晶切变所需应力随之显著提高,表现出很强的尺度依赖性。当晶体的外部几何尺度进一步减小到亚μm量级时,材料的塑性变形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孪晶变形完全由通常的位错滑移变形取而代之,而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流变应力亦呈现出一种接近于所用材料理想强度水平的“应力饱和”平台现象。研究人员进而提出了以螺位错为媒介的孪晶变形“受激滑移”模型,完美地解释了孪晶变形具有强烈晶体尺寸效应的内在原因 。 1.5 蜘蛛丝方向性集水的结构特征 许多植物和动物的表面具有特殊的微纳尺度结构,这些结构可以控制生物表面与水的相互作用,其中一些结构可以吸附水使其表面湿润。沙漠甲虫可以利用背部微米尺度的亲水和疏水区域的合理分布从潮湿空气中捕获水。蜘蛛网可吸附露珠也提示蜘蛛丝也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江雷、赵勇等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合作,发现Uloborus walckenaerius蜘蛛捕获丝的水收集能力是在其被浸湿后形成的特殊结构造成的,浸湿的纤维上周期分布着许多由随机纳米级纤维构成的纺锤状微小凸起,并被由平行排列的纳米纤维形成的接头分开。这种结构特征导致在纺锤状凸起和接头间形成表面能量梯度,而且具有不同的Laplace压力,这两个因素的结合使纺锤状凸起周围的水滴发生持续增生和定向收集。表面能量梯度和Laplace压力差可驱动形成亚毫米级的水珠,直到这两种驱动力已足于克服黏滞效应,这种黏滞效应将使微米级水滴的运动非常困难。正是通过使用这两种驱动力,蜘蛛丝成功收集到了水。基于此发现,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人工纤维,可以模拟这种蛛丝的结构特征,并表现出定向的水收集能力 。 1.6 Rac蛋白参与神经元的记忆遗忘调控 刚刚获得的记忆如果不进行加强很容易迅速消退。这种记忆衰退被认为是由新获取信息固有的不稳定性以及受后续获得信息干扰引起的。清华大学钟毅研究小组发现,小G蛋白Rac依赖的遗忘机制是果蝇被动记忆衰退和干扰诱导遗忘的原因。抑制Rac的活性可以导致早期记忆衰退变得缓慢,使其从数小时延长到一天,并阻断了干扰诱导的遗忘。相反,提高蘑菇体神经元Rac的活性将加速记忆衰退。不过这种遗忘机制并不影响记忆的获得,也不依赖于Rutabaga腺嘌呤环化酶调节的记忆形成机制。该研究结果提示,Rac在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塑中的作用可能影响记忆清除 。 1.7 海洋中基于细菌叶绿素-a的光合自养是光合作用的重要补充 基于细菌叶绿素-a(BChla)的光合自养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然而,沿着环境梯度Bchla相对于叶绿素-a(Chla)的贡献还不清楚。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焦念志研究组基于对太平洋、印度洋以及中国海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相对于Chla,BChla对开阔大洋的平均贡献要比陆架环境高。估算结果显示,基于BChla的光合自养可分别降低2.4%和5.4%的陆架环境和大洋环境中呼吸作用对有机碳的消耗;基于BChla的光合自养是基于Chla的光合作用的重要补充,在海洋碳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是开阔海洋作为大气二氧化碳碳源或汇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作为对生物碳泵概念的补充,焦念志与合作者提出了微生物碳泵的概念框架,该概念有助于理解海洋碳循环中的生物及化学过程 。 1.8 RHIC实验发现首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 国际螺旋管径迹探测器(STAR)协作组为探寻宇宙起源的早期物质状态,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开展了实验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陈金辉、马余刚等与STAR协作组其他中外科学家合作,在上亿次金原子核进行高能“对对碰”的海量数据中开始寻找反物质超核的证据。他们通过反氦3和pi介子衰变道的不变质量谱重构,探测到第一个反超核粒子——反超氚核。该粒子是由一个反Lambda超子和一个反质子、一个反中子聚合形成的束缚态,是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也是第一个含有反奇异夸克的反物质原子核。它可能大量存在于宇宙的婴儿期 。 1.9 利用超材料实现可全方位吸收电磁波的电磁黑洞 最近的理论研究提出,利用超材料可以实现能全方位吸收光波的光吸收器。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显示,所有光波接近这种光吸收器可被捕获并被吸收。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崔铁军研究组实验实现了在微波波段的全方位电磁波吸收器。该吸收器由谐振和非谐振型超材料结构组成,在局部电磁场的控制下使电磁波以螺旋方式进入,能捕获和吸收所有方向的电磁波而几乎没有任何反射。研究显示,在微波波段其吸收率可达99%。该装置这种可吸收所有方向电磁波的特性,类似于一个“电磁黑洞”。该装置可望用于作为热辐射源以及捕获电磁波 。 1.10 华南智人洞人类遗存显示现代人于10万年前即在东亚出现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研究组与美国华盛顿大学Erik Trinkaus及其他合作者,针对2007年发现于广西崇左智人洞的人类遗存(两个臼齿和一个下颌骨前段)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智人洞中发现的下颌骨已经出现一系列现代人类的衍生特征,如突起的联合结节、明显的颏窝、中等发育的侧突起、近乎垂直的下颌联合部、明显的下颌联合断面曲度等。这些特征明显区别于古老型智人,而与现代人接近。但这件下颌骨同时保留有粗壮的下颌联合舌面以及粗壮的下颌体等相对原始的特征,使其与更新世晚期古老型智人相似。这些化石特征说明,崇左古人类属于正在形成中的早期现代人,处于古老型智人与现代人演化过渡阶段。对覆盖于人类遗存之上的流石的U系测年以及同时发现的哺乳动物的区型分析显示,这些人类应生活于10万年以前。上述结果表明,智人洞的人类可能是生活于东亚的最早的现代人,比此前已知生活于东亚的最早的现代人提前了6万多年 。 2 2010年中国重大技术进展(10项) 2.1 离轴三反光学系统技术获重大突破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张学军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离轴三反光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上实现了以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为核心,涵盖以大口径离轴非球面自动加工设备、大口径高精度离轴非球面加工工艺技术、离轴高精度非球面检测技术、离轴三反高精度系统装调技术为核心的重大突破,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离轴非球面数控加工中心。该设备采用集成化设计方案,将研磨、抛光和在线轮廓测量单元合为一体,可实现离轴非球面自动加工,综合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大口径高精度离轴非球面光学表面的确定性加工和面形误差的高效率收敛,提出了高效的反卷积模型及加工轨迹自适应优化算法,系统地建立了大口径碳化硅离轴非球面数控加工方法、模型和软件;首次提出并建立了计算机全息检测(CGH)离轴非球面的理论模型及其设计与制作方法,检测精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建立了非球面子孔径拼接的理论模型,取得了良好的工程应用效果;应用三种独立测量手段对离轴非球面进行互检,保证了测量精度,提高了可靠性;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共基准装调技术,实现主镜、三镜的共基准定位,将系统的装调自由度由18个降为6个,装调效率和精度大幅度提高,其中基于计算全息技术的第二代共基准装调技术大幅度拓展了CGH的应用领域 。 2.2 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电抗器和最大容量变压器研制成功 4月13日,由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研制的320Mvar/1100kV并联电抗器和220kV 820MV·A电力变压器,通过了由中国机械联合会组织的鉴定。这两项电力建设重大装备成果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制造水平已迈入世界领先行列。BKD-320000/1100并联电抗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容量的单相单柱结构1100kV并联电抗器,铁芯结构采用强力压紧措施,减小噪声和振动。SFP10-820000/220电力变压器产品是国内外目前最大容量的220kV级单机电力变压器,其性能参数先进,解决了特大容量产品漏磁和局部过热等难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英浩等31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两项成果的各项性能指标均居世界领先水平 。 2.3 中国大地坐标系定位精度提高至厘米级 经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国家基础地理中心等共同努力,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正式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新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将使中国定位结果精度由原来的米级提高至厘米级。这标志着中国大地基准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地坐标系建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地坐标系是测制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的基础。随着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过去采用的参心、二维、低精度、静态的大地坐标系统和相应的基础设施带来很多不协调问题,制约了高新技术的应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地心坐标系,坐标原点位于包含大气与海洋的地球质量中心,坐标轴指向与国际上定义的一致。应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行地形图测绘和定位,可以大幅度提高点位表达的准确性,快速获取精确的三维地心坐标。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可以直接应用于防灾减灾、公共应急与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可以使航天、海洋、地震、气象、水利、建设、规划、地质调查、国土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更加深入 。 2.4 中国先进研究堆实现首次临界 5月13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设计和建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实现首次临界。中国先进研究堆是一座高性能、多用途、安全可靠的核反应堆装置,并配套相关实验终端,反应堆功率为60MW,重水反射层最高未扰热中子注量率达8×1014n/(cm2·s),其主要技术指标在同类中子束流研究堆中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该研究堆建成后,可以开展核物理与核化学等基础科学研究,以及中子散射实验、反应堆材料及核燃料考验、中子活化分析等,同时可应用于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及单晶硅中子掺杂等。它的建成将为中国核科学研究及核技术开发应用提供一个重要的科学实验平台,是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标志 。 2.5 超大容量圆柱形单体400 A·h 锂离子电池研制成功 5月21日,一种超大容量圆柱形单体400 A·h锂离子电池由天津大学和北京天路能源有限公司联合研制成功,为大容量、高安全性、长寿命新型动力电池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前国际上已见报道的圆柱形单体锂离子电池最大容量为50 A·h,此圆柱形单体400A·h电池的容量堪称世界“巨无霸”,它具有超高容量、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零污染”等优势,可广泛应用于水力、火力、风力和太阳能电站等储能电源系统,以及邮电通信、电动工具、电动车辆、军事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制人员系统研究并解决了圆柱形动力锂离子电池在正负极材料匹配、工艺配方优化和电池内部结构设计等方面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在正负极材料上,首次结合应用了热稳定性好及结构稳定的磷酸铁锂和钛酸锂电极材料,提高了电池的热稳定性、安全性和循环寿命,不会因过充、高温、短路、撞击而产生爆炸。与一般方形叠片电池相比,该电池圆柱形的内部结构也大大降低了在外力冲击和振动条件下出现的极片错位、材料脱落的可能性。此外,该电池预计的循环次数可达8000次以上,是一般锂电池寿命的2~4倍 。 2.6 “海洋石油201”出坞 5月28日,“海洋石油201”深水铺管起重船在江苏如皋熔盛重工码头出坞。该船总长204.65 m,型宽39.2 m,舱室顶层甲板设置有直升机平台,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具备3000 m级深水铺管能力、4000 t级起重能力和DP3(动力定位三代)级全电力推进动力定位,以及自航能力的船型工程作业船;该船可依靠自身自控系统和卫星定位自动测定风向等海况,能在除北极之外的全球无限航区作业,铺设口径为6~60英寸的海管,是亚洲和中国第一艘具备3 000 m水深作业能力的海洋工程船舶,代表了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的最高水平。“海洋石油201”2008年9月开工建造,是“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863计划”相关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第六代3 000 m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之后,中国又一艘可以从事深海采油作业的旗舰 。 2.7 世界最大跨度铁路转体连续梁成功对接 8月19日,由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中铁十二局集团承建的京石铁路客运专线滹沱河特大桥,分别平行于京广铁路两侧的单体主跨128 m、转体重量12 000 t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通过千斤顶的连续牵引,相向转过25和18之后在京广铁路上空成功对接。这标志着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施工技术取得又一重大突破。大跨度铁路转体连续梁是京石客运专线全线唯一采取平衡转体施工技术的连续梁,在目前高速铁路预应力连续梁转体施工跨度、高速铁路大节段连续梁转体施工技术方面,均位居世界同类桥梁之最,施工人员成功破解了临近既有铁路的安全防护、转盘精确安装、滑道定位、高精度焊接、大型钢构件高空吊装与焊接、不平衡控制、空间量测等十多项技术难题,实现了京石铁路滹沱河特大桥跨京广铁路连续梁安全、精确转体 。 2.8 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突破3700米水深世界纪录 8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3 000 m级海试取得成功,最大下潜深度达3 759 m,超过全球海洋平均深度3 682 m,创造了水下和海底作业9小时03分纪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法、俄、日之后第5个掌握3 500 m以上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实现了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它可以在全球99.8%的广阔海域使用,具有针对作业目标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为完成高精度作业任务提供了可靠保障;它具有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可以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探测海底小目标;配备了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确保载人潜水器在特殊的海洋环境或海底地质条件下完成保真取样和潜钻取芯等复杂任务 。 2.9 中国第一台5兆瓦级海上风力直驱发电机面世 10月21日,中国第一台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5MW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标志着中国大型风电装备国产化取得重大突破。该发电机攻克了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集成、专有单主轴同步永磁发电机、冷却系统、防腐防潮和复合材料叶片等技术难关,与欧洲已在试运行的几种同功率等级的风力发电机组比较,具有结构优化、可靠性强、轻量化和维护便捷等优势。5MW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的研制突破了17项关键技术,获得国家9项自主创新重大成果,拥有13项专利,5项注册商标 。 2.10 首批最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产品下线 12月10日,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首批最大功率IGBT产品在中国北车山西永济电机公司成功下线。IGBT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继双极晶体管(GTR)和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后的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既具有MOSFET易于驱动、控制简单、开关频率高的优点,又具有GTR的导通电压低、通态电流大、损耗小等优点,是自动控制和功率变换的关键核心器件,也是机车、动车得以运行的“大脑”模块,被广泛应用在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电力系统、工业变频、风电、太阳能、电动汽车、家电等产业中。这个顺利通过动静态试验的6500V/600A IGBT产品,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的产品,该产品的投产将打破整个IGBT市场大部分由国外厂商占据的格局 。 3 2010年中国重大工程进展(10项) 3.1 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竣工 3月14日,世界第三大河口——中国长江口深水航道三期工程12.5 m水深航道全线贯通,历时12年、耗资150多亿元人民币打造出的一条全长92.2 km、底宽350~400 m的双向“水上高速通道”宣告竣工。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水运工程,也是世界最大的河口整治工程。长江口河槽演变复杂,航道所处的拦门沙河段自然水深仅6 m,成为通航瓶颈。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分三期实施:一期工程2000年3月完成,航道增深至8.5 m;二期工程2005年3月贯通,增深至10 m;三期工程增深至12.5 m。经三期整治后,中国长江口深水航道将能满足第三、四代集装箱船和5万吨级船舶全潮双向通航的要求,同时兼顾满足第五、六代大型远洋集装箱船、10万吨级满载散货船、20万吨级减载散货船乘潮通过长江口的要求 。 3.2 南水北调东线穿黄工程贯通 3月25日,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工程顺利贯通,标志着南水北调东线长江水过黄河的咽喉被打通。东线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东平湖和鲁北输水干线的关键控制性项目,主要任务是将调引的长江水从黄河南岸输送至北岸,向黄河以北地区供水,满足东线第一期工程供水目标,工程设计年输水量为4.42亿m3,工程总投资为6.13亿元,工程总工期3年。此次贯通的穿黄隧洞位于黄河河床以下70 m处,全长585.38 m,隧洞直径7.5 m。整个工程开挖土石方超过9万m3,消耗混凝土1.17万m3,钢筋513.4 t。工程于1986年开始勘探试验洞建设,2007年12月底正式开工 。 3.3 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成就卓著 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成功举行。上海世博会园区位于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两岸滨水区域,规划用地5.28 km2,其中浦东园区3.93 km2,浦西园区1.35 km2;园区单体建设项目超过200个,总建筑面积约230万m2,是世博会历史上占地面积最大且建设总量最大的园区。上海世博会园区工程分为场馆建筑和市政设施两大类,其中永久性场馆建筑主要包括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世博轴、世博村、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及白莲泾、世博、后滩三大公园;市政设施包括浦东、浦西园区的永久道路、高架步道、市政设施、水门码头、水电气等配套项目,以及到达园区的越江隧道、轨道交通等8大市政项目。上海世博会工程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包括世界单体建筑体量最大、亚洲第一双向大跨度(南北180 m、东西126 m)张弦桁架结构吊装、国内最大的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等。园区内所有临时场馆及服务设施建筑全部采用钢结构建筑,确保会后回收和重复利用;工程还广泛使用了地源热泵、江水源冷热机组系统、气力垃圾输送、综合管沟、太阳能光伏发电等节能环保创新技术,在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和利用、建筑节能、生态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3.4 川气东送工程投入商业运营 8月31日,国家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该工程是一项集勘探开发、净化集输、管道输送、市场销售、资源利用于一体的系统工程,2007年8月31日开工建设,总投资626.76亿元。川气东送主体工程包括中国第一个超百亿立方米酸性大气田、亚洲最大的酸性气体处理厂、干线全长1 635 km的长输管道三大部分,干支线西起四川普光气田,总长2 170 km,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直辖市),辐射70多个城市,年输送天然气120亿方,2010年3月29日顺利建成 。 3.5 “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完成 11月8日,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嫦娥二号”卫星传回的“嫦娥三号”预选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的局部影像图,标志着“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升空,卫星随身携带了执行探测任务的TDI—CCD立体相机、激光高度计、X射线谱仪、γ射线谱仪、微波探测器、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太阳风离子探测器等7种仪器装备,确定有6大工程目标(“突破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的发射技术”、“试验X频段深空测控技术,初步验证深空测控体制”、“验证100公里月球轨道捕获技术,积累更多近月空间环境数据”、“验证100 km×15 km绕月椭圆轨道机动与快速测定轨技术”、“试验低密度校验码遥测信道编码、高速数据传输、降落相机等技术”、“对‘嫦娥三号’任务预选月球虹湾着陆区进行高分辨率成像试验”)和4大科学目标(获取分辨率优于10m的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物质成分、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 。 3.6 京沪高铁全线铺通 11月15日,京沪高速铁路铺轨完成,标志着京沪高铁全线铺通。该工程2008年4月18日开工,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总长度1 318 km,总投资约2 209亿元人民币。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3个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4省,设计时速350 km,最高时速可达380 km,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 h以内,年客运输送能力双向达到1.6亿人次。京沪高速铁路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铁路线路、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减振、降噪、低能耗、少电磁干扰等环保措施;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以确保实现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大能力、强兼容、高正点率、高安全性的现代化旅客运输 。 3.7 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通过验收 12月6日,中国农业及生物领域唯一一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通过验收。该重大科学工程总投资1.7亿余元,围绕国家粮食安全等重大需求,获得了种质资源评价创新利用、小麦品质评价体系、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高产抗虫三系杂交棉、高产大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等一批标志性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审定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新品种95个,获新品种权26个,获得专利81项。该工程项目规定的主要指标超额完成,已具备年构建指纹图谱8 000份以上,超过原定指标3 000份;鉴定基因资源材料15万份次以上,超过原定指标5万份次;分离和测序出序列标签12万条以上,超过原定指标11.5万条;克隆和功能验证重要基因8个以上,超过原定指标7个的研究能力。工程验收使中国具有了世界先进的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核心设施和技术平台 。 3.8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投入使用 12月12日,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已具备开展物理学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的自主地下实验平台。二滩公司为建设锦屏大型水电站修建了两条交通隧道,全长17.5 km,岩石覆盖厚度大于1 500 m的部分超过70%,其中垂直岩石覆盖最深处达2 400 m,是目前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系利用这两条交通隧道而建成,建成的地下实验室空间容积约4 000 m3,包括入口隧道、连接隧道和主实验厅3部分,其中主实验厅长约40 m,宽约6.5 m,高为7.5 m。主实验厅恒温恒湿,达到10万级空气净化要求,分为暗物质探测实验区、低本底测量实验区、电子学与信号系统工作区。建成后的实验室非常适合开展暗物质探测等基础科学领域的探测试验 。 3.9 西藏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贯通 12月15日,西藏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爆破成功,耗时24个月,全长3 310 m的隧道全部贯通。墨脱县是中国2 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目前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公路位于西藏波密和墨脱两县境内,跨越波斗藏布江等6条江河,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到达墨脱县城的莲花广场,全长117 km,全线南北高差达2 000~3 000 m,总投资9.5亿元人民币。嘎隆拉隧道是墨脱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隧道全长3 310 m,平均海拔3 700 m,气象条件恶劣,穿越多条地质断裂带,岩体破碎,涌水量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是迄今为止国内穿越断层最多、地应力最强、水体渗水最丰沛的高原隧道。为防冻涨、防排水、保温,施工人员采用了混凝土抗冻融等12项施工工艺,先后攻克大塌方、大纵坡、大涌水、大断层等高原隧道建设世界性难题。嘎隆拉隧道贯通后,墨脱公路与原翻山路段相比,两地全程可缩短约24 km,并能有效地避免雪崩等灾害对交通的影响 。 3.10 宜万铁路通车 12月22日,宜万铁路正式通车运营。该铁路位于渝东、鄂西地区,这些地区岩溶、顺层、滑坡、断层破碎带和崩塌等主要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广泛,铁路沿线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地形困难、工程艰巨,是目前国内已建和在建铁路中最困难的复杂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全长377 km,全线建有隧道159个(其中34个是高风险的岩溶隧道)、桥梁253个,桥隧总长288 km,占全线总长的74%,居世界铁路之最;工程总投资225.7亿元人民币,每km造价约6 000万元人民币,是青藏铁路的两倍以上;3 km以上的隧道有20座,10 km以上的隧道3座,数量和总长均在全国铁路干线中位居第一。宜万铁路全线24座火车站,其中8座建在桥洞或隧道中。宜万铁路建设耗时7年之久,被称为“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本刊编辑部. 2003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04, 22(3): 59-61.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ociety.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4, 22(3): 59-61. 本刊编辑部. 2004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05, 23(2): 58-62.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Society.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5, 23(2): 58-62. 苏青. 2005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06, 24(1): 5-10. Su Qi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5, 24(1): 5-10. 苏青. 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 . 科技导报, 2007, 25(1): 5-10. Su Qi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 25(1): 5-10. 苏青. 2006年中国重大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07, 25(2): 5-13. Su Qi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7, 25(2): 5-13. 苏青. 2007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08, 26(1): 19-27. Su Qi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 19-27. 苏青, 代丽, 岳臣. 2008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09, 27(1): 19-29. Su Qing, Dai Li, Yue Che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09, 27(1): 19-29. 苏青, 朱宇,代丽, 岳臣. 2009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 科技导报, 2010, 28(1): 19-29. Su Qing, Zhu Yu, Dai Li, Yue Che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 19-29. 半月科技新闻媒体关注指数排行榜 . 科技导报, 2010, 28(1)~(24). 半月国内科技要闻 . 科技导报, 2010, 28(1)~(24). 科学共同体要闻 . 科技导报, 2010, 28(1)~(24). 国内科技期刊亮点 . 科技导报, 2010, 28(1)~(24). 杨书卷. 期待中国科技奏出更强音 . 科技导报, 2010, 28(1):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9. 杨书卷. 寂寞的坚守将结出璀璨的科研果实 . 科技导报, 2010, 28(2):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 9. 杨书卷. 守护地球生物的责任 . 科技导报, 2010, 2(3):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3): 9. 杨书卷. 基因科学:希望中的担忧 . 科技导报, 2010, 2(4):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4):9. 杨书卷. 穿越朦胧,寻解过去与未来 . 科技导报, 2010, 28(5):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5): 9. 杨书卷. 进入“后常规时代”的科学 . 科技导报, 2010, 2(6):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6):9. 杨书卷. 济世情怀中的科学信念 . 科技导报, 2010, 28(7):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7):9. 王玉平,杨书卷. 世博,展示科技未来 . 科技导报, 2010, 28(8):9. Wang Yuping,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8): 9. 杨书卷. 关注“改变”的历程 . 科技导报, 2010, 28(9):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9):9. 杨书卷. 生命奥秘探索的启示 . 科技导报, 2010, 28(10):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0): 9. 杨书卷. 太空探索新期待:“火星之旅”试演 . 科技导报, 2010, 28(11):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1): 9. 杨书卷. 穿越时空的奇迹 . 科技导报, 2010, 28(12):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2): 9. 杨书卷. 科学,与足球同精彩 . 科技导报, 2010, 28(13):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3): 9. 杨书卷. 信息时代: 不断“升级”的想象力 . 科技导报, 2010, 28(14):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4): 9. 杨书卷. 治愈艾滋之旅快速启航 . 科技导报, 2010, 28(15):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5): 9. 杨书卷. 生命形态的新诠释——“数字生命” . 科技导报, 2010, 28(16): 8.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6): 9. 杨书卷. 科学规避“繁荣的脆弱” . 科技导报, 2010, 28(17):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7): 9. 杨书卷. 解秘思维空间:“读梦”的未来 . 科技导报, 2010, 28(18):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8): 9. 杨书卷. 提前到来的未来 . 科技导报, 2010, 28(19):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19): 9. 杨书卷. 科学:深延于人类的福祉 . 科技导报, 2010, 28(20):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0): 9. 杨书卷. 遥远有多远 . 科技导报, 2010, 28(21):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1): 9. 杨书卷. “起源”的科学追问 . 科技导报, 2010, 28(22):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2): 9. 杨书卷. “世界第一”的思索 . 科技导报, 2010, 28(23):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3): 9. 杨书卷. 见证中国科学的光荣与责任 . 科技导报, 2010, 28(24): 9. Yang Shujuan.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2010, 28(24): 9. Zhang T, Cheng P, Chen X, et al.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protected by time-reversal symmetry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09, 103: 266803. Sun Q F, Xie X C. CT-invariant quantum spin hall effect in ferromagnetic graphene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0, 104: 066805. Yu R, Zhang W, Zhang H J, et al. Quantized anomalous hall effect in magnetic topological insulators . Science, 2010, 329(5987): 61-64. Zhang Y, He K, Chang C Z, et al. Crossover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opological insulator Bi2Se3 to the two-dimensional limit . Nature Physics, 2010, 6(8): 584-588. Cheng P, Song C, Zhang T, et al. Landau quantization of topological surface states in Bi2Se3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010, 105: 076801. Zhang F R, Huang W, Chen S M,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leprosy .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9, 361(27): 2609-2618. Quan C, Ren Y Q, Xiang L H,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for vitiligo identifies susceptibility loci at 6q27 and the MHC . Nature Genetics, 2010, 42(7): 614-618. Sun L D, Cheng H, Wang Z X, et al. Association analyses identify six new psoriasis susceptibility loci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 Nature Genetics, 2010, 42(11):1005-1009. Qian S B, Liao W P, Zhu L Y, et al. A giant planet in orbit around a magnetic-braking hibernating cataclysmic variable .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2010, 401(1): L34-L38. Yu Q, Shan Z W, Li J, et al. Strong crystal size effect on deformation twinning . Nature, 2010, 463(7279): 335-338. Zheng Y M, Bai H, Huang Z B, et al. Directional water collection on wetted spider silk . Nature, 2010, 463(7281): 640-643. Shuai Y C, Lu B Y, Hu Y, et al. Forgetting is regulated through rac activity in drosophila . Cell, 2010, 140(4): 579-589. Jiao N Z, Zhang F, Hong N. Significant roles of bacteriochlorophylla supplemental to chlorophylla in the ocean .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10, 8(8): 593-599. The STAR Collaboration. Observation of an antimatter hypernucleus . Science, 2010, 328(5974): 58-62. Cheng Q, Cui T J, Jiang W X, et al. An omnidirectional electromagnetic absorber made of metamaterials .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10, 12(6): 063006. Liu W, Jin C Z, Zhang Y Q, et al. Human remains from Zhirendong, South China, and modern human emergence in East Asia . PNAS, 2010, 107(45): 19201-19206. 姜楠,石明山. 我国离轴三反光学系统技术获重大突破 .科学时报,2010-02-22. 林均红,肖锋,欧阳超,等. 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电抗器和最大容量变压器研制成功 .科技日报,2010-04-18. 吴晶晶. 中国大地坐标系建设步入世界先进行列 .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1/c_1289724.htm. 潘锋,陈晓鹏. 中国先进研究堆实现首次临界 .科学时报,2010-05-18. 朱虹,李丹,孙亮. 全球首个 "巨无霸"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下线 .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1666208.html. 瞿剑. 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海洋石油201”出坞 . 科技日报,2010-05-30. 吴玉龙,冯学亮,束洪福. 世界最大跨度铁路转体连续梁成功对接 .科技日报,2010-08-20. 吴晶晶. 中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首次突破3700米水深纪录 . .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8/26/c_12488316.htm. 颜珂. 我国首台5兆瓦永磁直驱海上风力发电机下线 . .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41163/13018120.html. 王海滨,申军平. 大功率半导体“中国芯”下线 . 科技日报, . 阮煜琳,周音,陈婷婷.世界最大河口整治工程竣工,长江口深水航道贯通 . . http://www.chinanews.com/cj/cj-gncj/news/2010/03-14/2168067.shtml. 王宇辰.南水北调东线穿黄隧洞贯通 .齐鲁晚报, . 祝元志. 透视工程建设管理的“世博”——共享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工程建设管理成果 . 建筑,2010(1):10-25. Zhu Yuanzhi. 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 2010(1):10-25. 古文洪. 川气东送:中国再添绿色能源大通道 . 半月谈, . 伍苑. “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基本成功 . 文汇报, . 王薇. 京沪高铁轨道全线铺通 双城半日交通圈将成真 . 北京青年报, . 赵建国. 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跻身世界前列 . . http://www.sipo.gov.cn/sipo2008/mtjj/2010/201012/t20101213_554062.html. 李江涛,许茹.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在四川投入使用 . 2010-12-12]. http://news.xinhuanet.com/2010-12/12/c_13645919.htm. 张帆,杨庆军. 西藏墨脱公路标志性工程嘎隆拉隧道贯通 . .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86800/13490224.html. 刘紫凌,田建军,黎昌政,等. 中国施工难度最大“宜万铁路”正式通车 .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12/22/c_13659705.htm.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71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隅人: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
readnet 2011-1-18 16:18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pdf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 隅人 出版业的改革如果从2003年开始算起,已有八个年头。 实际上,我们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启动了这一旅程。编印发三大块,首先启动的是印刷业、印刷物资供应业,完全推向市场,一下子就没有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双轨制。接着是发行业,新华书店和书报刊发行系统的改革,留了一些尾巴,比如专有发行权,像教科书和教辅读物的发行。然后是编辑业(小概念的出版业),出版社、报社和刊社的改革。 80年代中期的改革,出版业(那时还全部是事业体制)的经营单位开始有了交税和盈利之说。此前是收支两本账,盈亏国家担。单位经营状况,个人努力如何,与收益和收入是没有关系的。工资福利国家负责,虽然是低标准、大锅饭、无差异,与左右邻居比,日子过得还不错。经营没有钱了,政府给你无息贷款,花多少算多少,贷款还不了就统一冲账。不用在经济、经营方面很操心。由于出版行业特别好经营,什么样的书和期刊都有读者,所以,当时出版被称作朝阳产业。当然,过度保护也就形成了我们的出版业的小、弱、散。 2003年全面启动文化体制改革时,市场经济的效用已经在出版业界占足了风头。那时候,出版物市场的短缺已经有了很好的弥补,供大于求的现象开始出现,我们几乎在短短的数年之间,走过了西方社会用了近百年市场更替的四个时期——生产时期、产品时期、推销时期和市场营销时期,正准备向社会营销时期过渡。 进入市场,对于出版单位来说,犹如下海游泳,危机和风险接踵而来。我们的出版单位有的游出了水平,有的是溺了水。应当说那个时候,全面市场化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由于以前的基础,更主要的还有人的观念的惰性,文脉传承的相对保守性,文化发展规律的特殊性,还要从社会稳定、政治流畅的考量出发等,从根本上改变体制机制仍然是难题。 于是,中央提出改革两分开、分步走、分类进行等一系列原则,还怕一哄而上,便进行了试点单位试点地区的尝试,以期取得经验,摸索出在适合中国国情、民情的条件下,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行业走市场化、现代化的路径。2003年至今的情况,大家已经比较熟悉,我们便是这样一步一步走了过来。转企改制,集团、公司,上市、股份,赎买、重组,市场经济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我们出版行业是应有尽有,所有的尝试都具备了。 值得注意的是,1985年,2003年,2010年,这事实上形成了改革发展的三个历史节点,如果说,前两个节点是铺垫和准备的话,那么,三个八年之后,现在是决战时期。我认为,正是从这个角度,行业管理部门把2010年称为出版业改革的决胜之年。 在出版业的改革所形成的大背景和形势下,科技期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有下面一些不全面的观察和不成熟的看法。 期刊业是出版业改革的弄潮儿,科技期刊是期刊业改革和变革的排头兵、先锋队。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有了集团经营的模式——卓众报刊集团,有了集群推进的模式——中华医学会刊群,集团集群兼而有之的模式——科学出版社期刊中心。而且,他们的集约经营、资本运作、产权创新等,都有了可喜的尝试,都有了不小的收获。当然,仅有卓众、中华医学会、科学出版社期刊中心的行动是远远不够的。科学出版社的180种期刊,中华医学会的120种期刊,卓众的十几家期刊,还远远解决不了近6000家中国科技期刊的大变革、大取向、大趋势问题,而且即使在这三个族群之内,体制机制转换、深度改革发展,真正达到理想境界,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 我们的目标很远,但目标很清晰;我们的对手很近 。这些日子,我同时也研究了威尔-威立、励德-爱思维尔、汤森-路透、培生、斯普林格的情况。说实在话, 我们把他们当作对手,他们并非把我们当成对手,因为在中国的广阔市场上,他们如入无人之境 。 谁是对手?对年收入61亿英镑的励德-爱思维尔来讲,年收入30亿英镑的威尔-威立才是它的对手,年收入56?2亿英镑的培生才是对手 。对于后者,爱思维尔是又争又让,把肥得流油的教科书业务卖给培生,趁它埋头大吃二喝的时候,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数字出版和服务领域抢了头营 。对于前者,爱思维尔的策略不一样,抢占先机,抢占滩头,抢占有利环节,威尔-威立公司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仓促应战。 其实,爱思维尔还为它准备了共赢的战略,对手不会永远、时时、事事都是对手,竞争并不排斥合作。 谁是对手?对于年增长14%的爱思维尔来讲,年增长并不低于他们的汤森-路透才是对手 。相比之下, 我们的体量不够大,目标不够集中,转型不够主动,竞争底气不足,力量对比悬殊,这些是客观事实 。除了这些之外,我觉得很重要的还有一点, 认识不到位 。 爱思维尔中国区总裁张玉国先生断言: 如果只有内容优势,五年之后爱思维尔也会被淘汰 。这句话是网络编辑归纳出来用于点题的标题,并不是作者的原话。正确释义应当是, 如果爱思维尔不继续具备传播优势,内容优势也可能会被别人占有 ,是个选言判断的逻辑关系,不能做全言逻辑判断。我在揣摩另外一层意思, 我们有多少同事、同行是在这个层面思考问题 。我们还是读一读张玉国的原话,不要误解了著作权人的意思。 科技进步正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这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科研人员,已经从看纸本期刊过渡到在平台上搜索期刊(这应当是第一个挑战,引用者加)。第二个挑战是技术的变化转变了传播的方式,又塑造了新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增长得也很快。比如科研绩效的评价,过去没有认识到,我们就把PDM文档科研论文提供给老师们看就行了,现在有科研绩效评价,它逐渐成为左右科研出版界的新力量。第三点变化(第三个挑战,引用者加)是整个竞争形势发生了改变,过去竞争对手就是几家,现在涌现出很多新的竞争对手,其中有不少是很小的技术性公司,比如他们做基于语义、语音人工智能搜索,被称之为第三代搜索,包括Google都是我们新的竞争对手。第四点变化(第四个挑战,引用者加)是我们客户的预算发生了变化,我们是全球最大的专业信息提供商,一年收入30亿美元,现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概经过同行评审的科研文献有150万篇,爱思维尔发表量占26%,市场份额最大。这些文献都是图书馆付费订阅的,但是传统客户和图书馆的预算压力越来越大。全球文献每年增长量为3%~4%,不幸的是图书馆经费保持不变甚至有些下降,文献的增长又来源于各个国家对于研发投入的增长,每年增长4%~5%。归结起来,所有这些变化决定了内容为王是不够的。如果你只有传统的内容优势,我们集团内部估计可能保持领先5年左右,5年以后竞争形势就会发生新的变化,如果不适应变化,5年之后爱思维尔可能就被淘汰了。 爱思维尔重新给自己下了定义,我们从传统的科研出版商过渡到科技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解决方案是很时髦的词,什么是解决方案呢?按我自己的理解,解决方案提供的是答案。信息提供给的就是信息,解决方案直接回答你的问题。爱思维尔在新的战略方向下进行了两个定位,第一个定位是着力于信息的搜索与发现,要让科研人员尽快找到跟自己最相关的信息,这很重要,尽快地找到信息已经有了。第二个定位,科研绩效评估规划和资金,怎么利用科研资金,这也是一个新的变化趋势,是我们在研究固有用户的基础之上重新开发了新客户,这些新客户是以前没有得到满足的那些人,比如科研决策者、大学校长、科研处处长、系主任、院长等,背后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创新”。 我们的对手之所以不把我们当成对手,其中的原因一目了然 。我们面临同样的一些问题,只是考虑解决方案不在一个层面上,不在一个层次上。 正因为此,我们要进行出版体制改革,要进行期刊业改革,要进行科技期刊改革。一句话,要让我们的出版人、期刊人能够主动思考和谋划这些问题,能够主动进入这么一个层次思考问题。 对手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在我们的市场上长驱直入,以他们的强兵利刃,攻城掠地,抢夺资源,反宾为主,这就是我们的改革必须推进的硬道理 。张玉国总裁忧虑的是 光靠内容优势,五年后会败走麦城。我们则要考虑在这五年之间,转瞬即逝的五年之间,要通过体制机制的转变,通过产业生产方式、产品方式、服务方式的转变,利用自己的地域优势、文化优势和制度优势,形成自己的竞争实力,形成自己的采集实力、内容实力和服务实力,把论文作者、内容提供者、成果拥有者夺回来,把市场份额、市场资源、市场消费者夺回来 。 我们要研究对方的策略,他们的坚船利炮是如何打造的,他们的战术战法是如何建立的,他们的运动战和先发制人是什么招数。我们的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要瞄准实战建立,我们的战略战术要在实际较量中形成,我们改革的步骤要与克难制胜紧紧挂钩。 和过去的爱思维尔中国大区总裁梅山一样, 张玉国是坦城的,点数、战术和盘托出,仔细想想,张玉国是热爱脚下这片土地的,不惜以自己承担风险来唤醒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 。我曾经面对面地听到过 梅山的焦虑、担忧,怒其不争、怨其不动、哀其不为 。他们何尝不希望我们的科技期刊、我们的出版业激而奋起,起而抗争,争而拼命,打赢这场攻坚之役。 梅山说得好,我希望倾尽自家血肉之驱,为中国的出版业铺路垫脚。他们以将爱思维尔引进家门的形式来变革中的中国出版业门前叫板,让我们学夷制夷,后发制人,而不惜自己的付出牺牲 。我能理解这种作为。 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收回来,收回到国内,放在国内的出版业上、国内的出版物市场上。 大家知道,当国外出版托拉斯14年前就开始尝试出版业的艰难转型时,我们的出版业对于数字出版还混沌未开,在做启蒙和铺垫。到5年前,不少集团纷纷成立之后,上美国、访欧洲、登日本,回来后依然两手空空,说没有找到合适的数字出版的经营模式。现在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了,一个汉王横空出世,卖了几百万个,洛阳纸贵,一货难求。这纸,电子纸,疯了一般。 我们看到,美国2009年电子书阅读器销售500万部,2010年1月电子书销售达3190万美元,同比增长361%,这还是不完全统计。德国科学家也在研制会联想的电纸书。比较贵的苹果iPod、亚马逊的Kindle、巴诺的Nook,在中国市场上逐鹿中原。 尽管如此,这些都没有挡住中国汉王的步伐。汉王2009年销售收入一跃上升到5?71亿元人民币,实现净利润8528万元人民币,净增长183%,主打产品汉王电纸书销售量居全球第三。强劲、强势、强力,占尽风头,引来不少出版社、期刊社合作、携手。 中国出版集团、上海世纪、甘肃读者集团、天津出版集团等不少集团也都推出自己的阅读器、电纸书。有人估计,电纸书会超过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市场份额。有人认为,这种状态还会延续下去,但到最后一定是对内容资源、对版权资源的争夺。还有人认为,互联网对出版业的改造还会深化,未来的超级媒体帝国一定是基于网络的,跨媒体、跨受众、跨终端、跨集团的超级媒体平台,它们一定会横空出世。我看到《纽约时报》已经进入亚马逊的电子阅读终端,期刊是否也会有这一天。但是科技期刊毕竟不是昙花一现的时效新闻、时事政治,而是让人坐下来细细研读之、分析之和讨论之用的媒介,纸本乃至机上阅读还会是很正常、很长远的事情。 目前手持阅读器的知名厂家除汉王外,还有盛大、华为、神州数码、百度、三星、爱国者、方正、翰林、长城、易博士、大唐电信、惠普、戴尔、联想、华硕、长虹、索尼、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40多个品牌,还有100多家厂商即将加入市场争夺行列。超星还要推出视频手持阅读器。 目前能够实现移动阅读的IT产品也有很多,如上网本、PSP、智能手机、MP3、MP4,当然更多的即时移动阅读是数亿个各类各型手机,使用者占所有人群的68?6%。 目前能够看到的数字出版形态有电子图书、互联网期刊,按需出版的软件和设备,即时出报出刊的卫星传讯装置,在线数据库、电子词典,在线培训、网络游戏、在线音乐和电影,手机出版(手机彩铃、手机铃声、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杂志、手机搜索)、移动阅读以及博客、播客、微博、短信,还有网上原创小说、网络动漫、网络广播电影、电视、网络论坛、网络小组,等等。 这么多的目前,构成了我们科技期刊改革繁复、多声部、多样化、多路径的时代背景。这些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接踵而来的信息索取和接受方式,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也足够我们充分选择、寻找机会。 在国内还有一种现象,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媒体,包括信息平台服务和终端手持机服务,包括网络服务,在国内的GDP中也只占到400亿左右,远远小于信息技术通信业的份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2009年一年收入就达到8000多亿,是互联网收入的20倍。2010年的《哈佛商业周刊》,全球最佳CEO排行榜中,中国移动以王晓初卸任后,王建宙持续发展,形成公司市值增值3190亿美元的成绩而成为佼佼者,其第二名的增值额仅为2090亿美元。这说明在高速发展的各产业种类中,信息技术产业是高增长的强势产业,文化产业可以借助其翅膀抬升自己的位置。如果想象文化产业一定会做得比其他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更为显赫,那是不现实的;如果想象出版产业可以抛开飞速发展的信息产业技术而独立存在,那也是不可思议的。 这让我想起凤凰出版集团董事长谭跃在中央电视台2009年度十大经济人物领奖时的感言,当时和他一起领奖的是一位钢铁公司的老总。他说:“我身边的沈总有一千几百个亿,而我们凤凰刚刚是一百亿。在行业里,我们的确是最大的,可是跨出行业,我们又是最小的;在中国,我们是最大的,可跨出国界,我们又是最小的。”讲得朴实、诚恳、深刻,也让我们读出了文化行业、出版行业的坚守和努力是多么不容易。 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新闻出版业的改革是既坚定积极又十分审慎。为了指导改革的顺利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文件,国家相关部委也配套制定了一系列优惠和保障政策,使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自从2003年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八年之后,2010年,中央提出全面启动报刊单位体制的分类改革,当然包括我们科技期刊改革,并且在扎扎实实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充分表现了这方面的稳妥和审慎。 这次的科技期刊改革,具体背景还有这么一些重要方面。 一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但依然是强劲提升,这是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基础。我们的经济总量位列世界第三,很快就要成为第二。进出口、外汇储备均为世界第一。 二是中央提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的总体战略得到充分落实,文化自觉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文化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时代的要求。 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学习型社会,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鼓舞。 四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上整体推进,局面已经打开,坚冰已经打破,成效已经初现,由试点工作总结出来的经验正逐步推开。 五是国家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指导文化产业发展,如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则》、九部委刚刚颁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还有财政部、劳动社会保障部以及各省市专门为文化单位改革制定的社保新政策等。 这些都为下一步科技期刊改革提供了极好、极重要的背景条件。 这次科技期刊的改革,统筹考虑,应当有以下几个切入点。 一是着眼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传统报刊业积极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新型业态,加快向现代传媒业转型。 二是着力于培育市场主体。以资源和资本为纽带,实现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发展,推动报刊业的集约化、立体化、多元化、持续化发展,培育大型报刊传媒集团和战略投资者。 三是着重于实现科学发展。改变资源配置方式,解决报刊产业集中度低、条块分割、粗放经营、低水平重复,同质同构等结构性矛盾,实现向质量型、效益型、集约型的科学发展转变,解放和发展报刊出版生产力,实现事业产业升级。 我们建议能够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整体规范,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分步推进。 2. 深入调研,科学界定类别,明确不同要求,精心制订方案。 3. 谁主管谁负责,明确改革责任,落实改革任务。 4. 统筹协调,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 5. 完善各项改革保障措施和制定、落实相关制度,保证稳妥推进。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贯彻落实,我们对 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整体推进、综合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深刻。文化的经济加速器作用,社会润滑剂作用,政治稳定器作用,民众强素质作用,产业支撑柱作用,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 。 文化行业自身,文化的经济属性,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文化自身的特性,在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趋于交叉和融合 。 我们有幸在这么一个时代中推进科技期刊的改革,推动出版业的转型,应当是生逢其时、机遇难得。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我们活动的舞台如此之广大,我们奋斗的天地如此之高远,我们未来的前景如此之灿烂,这些足以吸引我们全力以赴,努力奋斗。我们应当有能力、有信心做好我们所在出版单位的改革,我们将在这些大变革、大挑战也是大机遇之中, 凤凰涅磐,获得新生 。 隅人.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1, 22(1):1-5 http://www.cjstp.cn 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历史节点和时代背景.pdf
个人分类: 办刊之道|16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田国良和《热红外遥感》
weixiuping 2011-1-14 15:15
《热红外遥感》,主编:田国良等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 ISBN : 7-121-02633-3 页码: 428 开本: 16 开 网址 : www.docin.com/p-68511850.html - 田国良, 1939 生,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遥感学报》副主编。从事遥感辐射特性的基础和定量遥感研究,系统地开展了地物波谱特性研究 ; 发展了遥感信息大气影响校正模型和方法;发展了植被辐射传输的双层模型;建立了土壤热传输模型和土壤水热耦合运动变化模型,同时扩展为地 — 气相互作用的地表特征动态模型。主持建立了全国自然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业务运行系统,直接为国务院领导提供信息服务。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三等奖 3 项,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发表论文 130 余篇,专著 5 部。 《热红外遥感》 结合中国的特点,系统阐述了热红外遥感基础以及热红外信息探测、信息模型、定量反演和应用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学科前沿问题、发展趋势和应用成果,包括热红外遥感在我国的攀登计划和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以及其他方面取得的最新重要进展和重要成果。 读者对象 : 从事遥感科技研究、遥感项目规划管理、遥感应用,以及数字城市和数字工程建设的科技和管理人员,高校遥感和 GIS 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等。 目录 第 1 章 热红外遥感基础 1.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2 物体的热红外辐射特性 1.3 大气热红外辐射传输方程 第 2 章 热红外遥感信息探测 2.1 热红外遥感系统 2.2 热红外设备定标 第 3 章 热红外遥感信息模型 3.1 热红外遥感信息模型概况 3.2 比辐射率和温度的概念与一般模型 3.3 组分有效比辐射率及其矩阵表达 3.4 考虑温差的发射率的定义及普朗克定律尺度效应 3.5 普朗克定律的尺度效应和地表热辐射公式的尺度校正 3.6 连续植被热辐射模型 3.7 行结构热红外遥感信息模型 3.8 热红外计算机模拟模型参考文献 第 4 章 热红外遥感反演 4.1 热红外遥感反演理论 4.2 以发射率波谱为主要目标的反演方法 4.3 像元平均温度的遥感反演 4.4 组分温度的遥感反演 4.5 遥感综合反演 第 5 章 农田蒸散遥感定量监测 5.1 前言 5.2 农田蒸散遥感信息模型 5.3 遥感定量估算农田蒸散的方法 5.4 实例介绍 5.5 验证及精度评价 5.6 不确定性分析 第 6 章 土壤水分与旱情遥感监测 6.1 旱情概述 6.2 旱情概念、指标与特征 6.3 旱情发生特点 6.4 遥感与旱情监测 6.5 植被指数 / 地表温度与土壤湿度 6.6 遥感监测模型 6.7 旱情遥感监测系统设计与实验 6.8 干旱监测与制图参考文献 第 7 章 城市热环境遥感监测 7.1 城市环境系统概述 7.2 城市热环境特征 7.3 城市热环境遥感监测 7.4 城市人居热环境评价 第 8 章 森林火灾遥感监测 8.1 森林火灾的基本特征射 8.2 燃烧信息提取与火灾监测方法 8.3 系统验证 8.4 森林火灾预警参考文献 第 9 章 热红外遥感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9.1 热红外遥感在地质领域的应用 9.2 红外遥感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个人分类: 好书推介|725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出版业被在线书店牵着鼻子走(Books After Amazon)
renxiang 2010-12-3 11:27
这是本期《波士顿评论》的一篇重头文章,资料翔实,论点也很精辟,展现了当整个出版业被一个超级在线书店所掌控时... 当读者像买罐头一样地买书时,读者和出版商最终会明白出版业的未来将糟糕到何种程度 。 现把它原汁原味地转载过来。 http://www.bostonreview.net/BR35.6/roychoudhuri.php Books After Amazon Onnesha Roychoudhuri The man sitting next to me takes out his new Kindle. How do you like that thing? I ask. He instantly becomes animated, angling the Kindle toward me so that I can better see its face. Its great, he says. I can download tons of different books and magazines. Then, eyeing my hefty, hardback of John Dos Passoss USA trilogy, he adds, Cheaper than that, too. $9.99. There, our conversation ends. I am unsure of where I fall on the Luddite spectrum, but Ill admit to inhaling the odor of leather-bound volumes. Having moved over a dozen times, though, Ive also found occasion to curse their weight. So, too, has Jeff Bezos. Bezos calls the Kindle a response to the failings of a physical book. He told attendees of a technology conference in New York: Im grumpy when Im forced to read a physical book because its not as convenient. Turning the pages . . . the book is always flopping itself shut at the wrong moment. His conclusion? Its had a great five-hundred-year run . . . but its time to change. That Bezos is unencumbered by reverence for the physical entity should be no surprise. The book has always been an object of convenience to Bezos, whose principal interest is capturing market share. In 1994 Bezos set out to create a new kind of online business. The specific product was irrelevant; what was important was how it would be marketed, sold, stocked, and shipped. He made a list of the items he could carry, including CDs, videos, computer software and hardware, and books. Books won out because there were so many, and demand was steady.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ISBN) also allowed him to organize and index the millions of books in print. No catalogue or bookstore could possibly have it all, Bezos reasoned, but he could. Amazons ascendance no doubt is a function of its nontraditional ways. Though neither a publisher nor strictly-speaking a bookseller, it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retailer of books in any form. And it has done so as a software company that offers great deals on Vienna sausages as well as hardbacks. Bezoss customers come for the low prices, not to fondle, sniff, or otherwise interact with the product. The most one can do is browse some pages electronically. Bezos thinks pleasing the customer is all that matters, and his strategynearly endless inventory at rock-bottom pricesis working. Today an estimated 75 percent of online book purchas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made through Amazon, and its overall market share in book sales is astonishingly high. Some publishers make more than half of their sales through Amazon. So when Bezos rang the death knell for the physical book, people paid attention. Even before the Kindle, Amazon wielded enormous influence in the industry. Now it is positioned to control the e-book market and thereby the future of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What happens when an industry concern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is beholden to a company with the sole goal of underselling competitors? Amazon is indisputably the king of books, but the issue remains, as Charlie Winton, CEO of the independent publisher Counterpoint Press puts it, what kind of king theyre going to be. A vital publishing industry must be able take chances with new authors and with books that dont have obvious mass-market appeal. When mega-retailers have all the power in the industry, consumers benefit from low prices, but the effect on the future of literatureon what books can be published successfullyis far more in doubt. For decades the publishing world has been anxious about the end of books. Industry consolidation has led to a much-lamented shift to a business-oriented ethos, particularly at some of the larger conglomerates. With corporate ownership came a demand for profit margins that the book-publishing world had never seen. Yet even if new management is nothing like that of the pastgentlemen with large fortunes who became gentlemen with small fortunespublishing remains an intensely people-driven business, the kind where folks meet face-to-face. Even today most people involved in publishing are there because they love good books. For most of their modern history, the primary goal of publishers was to find brilliant writers and produce books. Publishers left it to other book loversindependent bookstores across the countryto sell the fruits of their labors. Booksellers not only carried books tailored to their local audiences, but also promoted their favorite new books through personal recommendations to their customers. All indies ordered books at a standard discountsomewhere around 40 percent off the list price. In the 70s and 80s the number of new book titles grew steadily, as did the number of independently owned bookstores. Where once a publisher had to worry about competing for shelf space, now its entire list of books could be available to customers. But this trend came to a halt when chain superstores such as Barnes Noble and Borders began taking over in the late 80s. They set up shop down the street from successful independents, lured customers with a broader array of books and lower prices, and put their competitors out of business. In the early 90s there were roughly 6,000 independent bookstores across the country. Today, that number is closer to 2,200. There is not a whole lot of mystery behind these stores runaway success. Barnes Noble wasnt getting rich by offering caffeine with the classics; it was negotiating better discounts from publishers. In 1994 the American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ABA), a group that represents independent bookstores nationwide, filed suit against five major publishing companies for offering discriminatory discounts that werent justified by costs. One large publisher, for instance, was requiring that bookstores order 3,000 of their books in order to get a 48 percent discount. A smaller order would net a 40 percent discount. That meant that smaller stores, making smaller orders, could not afford to meet larger retailers prices. With even the higher-volume indies unable to compete, small bookstores across the nation were forced to close their doors. While publishers were guilty of providing two-tiered discounts, there was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chain stores were using strong-arm tactics to demand these discounts of larger publishers. Bruce Spiva, one of the lawyers who brought the ABAs case, recalls hearing that the chain stores had threatened to remove publishers books from stores if they didnt cooperate. The five publishers (Houghton Mifflin, Penguin USA, St. Martins, Rutledge Hill, and Hugh Lauter Levin) settled, but in 1997 the ABA found that the chain bookstores were still demanding and receiving discounts that werent being made available to independent bookstores. The ABA sued Barnes Noble and Borders directly for leveraging discriminatory discounts. In 2001 this lawsuit, too, was settled, on the condition that a large amount of the evidence the ABA had collected against the chain stores be destroyed. This era of publishing consolidation and chain growth also marked the rise of promotional allowances or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co-op). Big chains pressured bookmakers to pay for top placement in outlets$20,000 for two weeks in the front of the store, sayor to provide customers special in-store discounts. Such promotions are now standard, with roughly 4 percent of publishers net revenue devoted to them. As the focus shifted to the bottom line throughout the industry, the ABA and many others in the publishing community worried about the effect of revenue-obsession on what would get published, and with good reason. It has become common practice for representatives of large retailers to weigh in on everything from book covers to sample chapters of manuscripts. In some cases, retailers even demand changes. One editor at a major publishing house, who agreed to speak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for fear of employer sanctions, told me that agents of Barnes Noble, Borders, and Target are frequent participants in meetings about potential books. Without their buy-in, the publisher is unlikely to go forward with a book. Ideas that excite independents might be scrapped if they dont get a chains stamp of approval. As a result of this pressure, major publishers have become less inclined to take a chance on new authors and more wary of published authors whose previous works were only moderate sellers. Jamie Raab, publisher of Grand Central Publishing (formerly Warner Books) for 24 years, says that without the independent bookstores to help in the process of discovery and nurturing, it became riskier to invest in a talented but unknown writer. Although smaller houses often pick up promising new authors, they dont always have the resources to pay for preferential status in mega-stores. A full range of new works and authors make it into print, but breakout books for smaller publishers are now rare. And the emergence of Amazon, the biggest of the big-box retailers, has exacerbated these effects while introducing a slew of new headaches for publishers of every size. In 1995 Bezoss new online model had the book world atwitter. Where once a publisher had to worry about competing for limited shelf space, now its entire list of booksold and new alikecould always be available to customers. This was a godsend for small publishers as well as self-publishers, who otherwise had few ways of finding a retail audience. Its because of them that our backlist lives, explains Margo Baldwin, president of Vermont-based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Amazon has been hugely important to us. If you go in as a small publisher and sell to Barnes Noble or Borders, you have a set of buyers who may or may not take your books. made the marketplac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in a pretty equal way. When Ten Speed Books refused to give Amazon a higher discount, its books disappeared from the Web site. Publishers were also excited about not having to take so many returns. Bookstores typically order stock from publishers on consignment and return unsold copies, but most of the books Amazon ordered from publishers were non-returnable. Yet, before long, the mood sour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next decade, Amazon pushed standard discounts to 5255 percent, with some as high as 60 percent. In contrast, bookstoreseven the chainsget discounts that usually top out around 50 percent. That small margin can me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rviving another day or folding, particularly for a publisher doing modest print runs. In addition to pushing discounts up explicitly, Amazon began to get creative about what constituted co-op. In 2004 Publishers Weekly reported that publishers were being asked to pay higher co-op rates to Amazon, and those who didnt sign up would be subject to such changes as Amazon not selling their books at a discount and not having their titles surface in various merchandizing and advertising programs. There was more: Amazon also may turn off the search options to publishers books, making it possible to find a title only when the correct name of the book or the ISBN is entered. What publishers were supposed to get in exchange for this co-op, was, essentially, not being made to disappear from the Web site. Winton calls the tactic a discount grab in the guise of getting co-opin other words, a way of getting around antitrust laws that put a cap on the discount a retailer can demand. Dennis Loy Johnson, head of Melville House Publishing, was one of the publishers approached by Amazon and encouraged to sign on to the new program. He refused and two weeks later received a visit from a cadre of Amazon employees at a book convention. It was one team of guys one day and then another team of guys the next, he recalled, when we spoke in May of 2009. They kept saying, Why arent you participating in the program? in this really heated, aggressive way. I told them we couldnt afford it. They countered that Johnson couldnt afford not to. When Johnson returned from the convention, he discovered that the entire catalogue of Melville House books had disappeared from Amazon.com. I just didnt believe they were going to play hardball like that, he told me. Even a search for ISBNs failed to bring up Melville Houses books. Johnson gave in and agreed to the new plan. Soon after, his books reappeared. In a recent article in The Nation , Johnson says that when he refused to sign onto the new program, Amazon reps told him they were keeping an eye on him and advised him to get in line. Johnsons story is familiar to Phil Wood, former publisher of Ten Speed Press in Berkeley. Wood received a phone call from Amazon around the same time as Johnson. What it amounted to, Wood says, is that they wanted more discount. When Wood refused, the Amazon flunkyas Wood puts itthreatened to delist all of Ten Speeds books. I didnt even know what that meant, Wood says. I told him to go fly a kite. Ten Speeds books then disappeared from the Web site. For about a week, Wood fielded panicked calls from his authors, wondering where their books had gone. Never a fan of computers or email, Wood sat down to pen a letter to Bezos. I described what his company had done, and I said this was not the way gentlemen treat gentlemen, Wood told me. He informed Bezos that his next letter would be to The New York Times . After a week Wood received another call from Amazon, further pressuring him to agree to the new terms. When Wood again refused, Amazon relented, and agreed to continue doing business with Ten Speed on the original terms. High co-op fees allow Amazon to claim higher discounts without asking for them, but sometimes the company doesnt bother with pretense. Two years ago an Amazon buyer told Kristen Frantz, vice president of sales and marketing at Berrett-Koehler, a San Franciscobased publisher of business titles, that her companys discounts werent high enough. Frantz checked around and found that Berrett-Koehlers discount to Amazon was about average. She brought her concerns to her distributor, Ingram Publishing Services, and her representative there was able to go to bat on her behalf, arguing to Amazon that Ingram, as Berrett-Koehlers distributor, should be handling the terms and that the discount should stay as-is. Once we made that clear to them, they left us alone, Frantz says. I think they just try to squeeze everything they can out of publishers, and if youre small or on your own, youre going to be much more vulnerable. Frantz might be right. Scale seems to matter to Amazon. Ten Speedresponsible for bestsellers such as What Color Is Your Parachute and the Moosewood Cookbook was doing at least three million dollars in annual business with Amazon. Melville House was doing less than a hundred thousand. But Amazons punitive tactics may be more arbitrary than that. A number of publishers have said no to Amazon and lived to tell the tale, suggesting that publishers ought to push back harder. Of the 20,000 employees at Amazon, just one is a full-time liason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publishers. Nonetheless, cases of disappearance continue. Amazon doesnt always go as far as delisting books entirely. Sometimes it just makes them impossible to purchase by taking the buy button off a titles page. In 2008 two huge British publishersBloomsbury and Hachettehad their buttons pulled. That same year, Amazon also removed buy buttons from any printon-demand publisher that didnt use Amazons on demand printer, Book-Surge, a move that led to an antitrust lawsuit in which Amazon agreed to pay a settlement to a competitor, though it admitted no wrongdoing. The Authors Guild recently launched WhoMovedMyBuyButton.com in order to keep track of buy buttons. On the front page of the site is a note greeting visitors: See, the folks at Amazon have a headlock on the online book world, and they tend to get carried away. Thats why we developed WhoMovedMy-BuyButton.com. Well keep an eye on your Buy Buttons, checking daily to make sure theyre safe. If theyre AWOL, well let you know by e-mail. Well also let you know when they return. Buy-button disappearances are just one of the tensions that have emerged between publishers and Amazon. Publishers accustomed to the more bibliophilic operators of independent stores and even Barnes Noble find it jarring to deal with Amazons lawyers. Woods frustration at Amazons lack of gentlemanliness is echoed by many other publishers who wonder why Amazon keeps putting the screws to them. (The majority of publishers contacted for this article chose not to speak on the record, citing their fear of retribution for divulging Amazons tactics, which one publisher described as a You do this, or well fuck you over approach.) In a July 2009 interview, Mike Shatzkin, a publishing consultant and author of the popular publishing blog The Shatzkin Files , put it this way: Amazon sell all kinds of things besides books; they sell their technology. They have a lot of fish to fry besides the fish that the people in the publishing business think about. And as Amazon has grown in clout, these differing priorities have caused more and more anxiety. Theyre not quite family to the same extent that the retailers have always been in the business, Shatzkin says. Publishers who once met directly with Amazon representatives find they can no longer reach anyone at the company, even by phone. Many publishers with distributors dont even know the name of the person who buys their books at Amazon. The relationship is almost exclusively handled by the distributor. Indeed, of the 20,000 employees at Amazon, just one is tasked full-time with working as a liaison between the company and publishers. Jeffrey Lependorf,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ouncil of Literary Magazines and Presses and of Small Press Distribution, suggests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mazon and brick-and-mortar bookstores is most evident in how they market books: I think even people at Amazon would say that its essentially a widget seller that happens to have begun by focusing on books. Many people, like me, will say you cant sell a book the same way you sell a can of soup. At the heart of the soup-can analogy are the algorithms that Amazon uses to recommend books to customers. Most customers arent aware that the personalized book recommendations they receive are a result of paid promotions, not just purchase-derived data. This is frustrating for publishers who want their books to be judged on their merits. I think their twisted algorithms that point you toward bestsellers instead of books that you might actually like a shame, Gavin Grant, cofounder of Small Beer Press, laments. Algorithms can also affect how much customers pay for books. Individual customers may get different discounts on the same book depending on their purchase history. The practice is euphemistically called dynamic pricing. According to Roger Williamsthe former sales director at Simon Schuster, and one of the first salespeople to deal directly with Amazonthe complexity of the algorithms is such that, Amazons employees sometimes dont know themselves what is going to show up in some of the pages that appear. In addition to selective pricing and sponsored recommendations, Amazon uses its sales rankings to sell books. One might think that at least these are sacrosanct, generated exclusively from hard numbers. But last year Amazon de-ranked hundreds of gay- and lesbian-themed books. Without a sales rank, the visibility of the titles plummeted. Initially, Amazon claimed this was the result of books being tagged as adult material, even though many of the books did not contain content any more explicit than other books that remained ranked. Soon after, the company changed its tack and denied that it had any such adult-material policy. In the end Amazon called it a glitch but did not explain what the glitch was, or how it could be prevented in the future. Amazon had to cede pricing control to Macmillan because the publisher has a monopoly over their own titles. Amazons handling of e-book pricingand publishers responsewill have perhaps the most far-reaching effects on the industry. The situation thus far is not encouraging. To create a new market and generate demand for the Kindle, Amazon set the e-books price at $9.99. Publishers were not consulted. If Amazon had asked publishers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locking in e-book prices at $9.99, it would have been subjected to a chorus of outrage. Thats because the math behind publishing is seldom in a publishers favor. The sale of a twenty-dollar hardcover nets a large publisher about ten dollars. Royalties run the publisher about three dollars, and the costs of printing, binding, and paper are a further two dollars (more for low-volume titles). Take $1.20 for distribution, two dollars for marketing, and that leaves a publisher with roughly $1.80 to cover rent, editing, and any other costs. A smaller publisher might keep closer to a dollar per book. E-books reduce the cost of printing, binding, and paper, but royalties tend to run higher, and all other costs are largely unchanged. Publishers account for these costs when they slap a price tag on a book, so Amazons decision to set the price irrespective of them set off a wave of anxiety. Amazon, hardly oblivious to these economics, chose to absorb the loss, paying publishers for the price of the equivalent printed book in order to make the deal more appealing. But Amazon h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customer expectations at an impossibly low rate, and publishers worry that at some point the retailer will no longer take on losses to sustain it. Theres no way they can continue to sell . . . at a loss, says Johanna Vondeling, vice president of business and development at Berrett-Koehler. Eventually, theyre going to change their minds on this, and I think all publishers should be worried about what happens when they do. Theyre going to keep that e-book price where it is. Theyre going to turn around and say to the publishers, Tough. All were going to pay you on is the split of $9.99. While the $9.99 price has evolved, it is still the most popular e-book rate on Amazon. And even with elastic pricing, Amazon remains in control, using its algorithms to set the price of e-books. This past January John Sargent, CEO of the publisher Macmillan, met with Amazon executives in hopes that he might regain control over the pricing of Macmillans books. If anyone could sway Amazon, it was Macmillan, a huge bookmaker with imprints such as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Henry Holt; Picador; and Times Books. Sargent flew to Seattle and laid out his terms. By the time he stepped off the plane in New York, Amazon had removed the buy button from every Macmillan book on the Web site. Negotiations between retailers and publisher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behind closed doors, so it was that much more dramatic when an irate Sargent wrote a blog on the Macmillan Web site chronicling the messy details. Before long, Amazon announced that it had no choice but to cede pricing control to Macmillan because the publisher has a monopoly over their own titles. Macmillans success is a heartening development. It and a handful of other large publishers have taken over pricing of their own e-books. But smaller houses have not been so lucky. Johnny Temple, founder of the independent press Akashic Books, is not sure whether he will eventually be able to negotiate the same terms that the big publishers have with Amazon. If we had a room full of lawyers, maybe we would be working with them and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terms, Temple says. But were just busy trying to stay in business. As is the case with most large retailers, those publishers with a lower sales volume are simply treated differently. The conceit is that the market demands the $9.99 price tag. But in the case of e-books, Amazon is the market. For small publishers Amazon provides unprecedented access to a larger audience of customers. The costs of reaching this audience can, however, outweigh the benefits. For Gavin Grant, keeping Small Beer Press afloat without slashing already-modest author royalties means making cuts in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budgets. Grant isnt shy about Amazons role in keeping him in this tight spot: If I meet a reader and they say, I buy all your books through Amazon, I often say to them, Thats great for Amazon, thats great for the shipper. It does nothing for me, and it doesnt do much for the author. Many in the publishing community mock Amazon as the Wal-Mart of books, but it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Wal-Mart is also the Wal-Mart of books. Last year, Target, Amazon, and Wal-Mart fought a price war over a handful of new hardcover bestsellers. Books with $25 and $35 retail prices were being offered for nine dollars or less. In response to the price war, the ABA wrote a letter to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DOJ), requesting that it investigate possible illegal predatory pricing. David Gernert, a literary agent who represents the novelist John Grisham and was quoted in the ABA letter, told The New York Times : If readers come to believe that the value of a new book is $10, publishing as we know it is over. If you can buy Stephen Kings new novel or John Grishams Ford County , for $10, why would you buy a brilliant first novel for $25? People who tend to read Grisham and King arent necessarily reaching for a brilliant first novel, but Gernerts point still has some force: devaluing the books produced by an industry already squeezed to the brink is not likely to benefit the reader in the end. The DOJ made no formal reply to the ABA, nor is it likely to (when contacted for this article, a DOJ representative had no comment on the letter). Enforcing anti-trust statutes, particularly in the publishing world, has always been a difficult endeavor. The relevant laws (part of the Robinson-Patman Act) have their roots in the 1930s, an era in which healthy competition was measured not only in low prices but also according to the diversity of retailers. A portion of the Robinson-Patman Act states, for instance, that it is illegal to charge different pric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areas simply to undersell local stores, a practice critical to the business strategies of large companies such as Wal-Mart. But the DOJ doesnt bring Robinson-Patman cases anymore, and the 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FTC) does so only rarely. John Kirkwood, a former FTC lawyer, explains that the Robinson-Patman Act is thought to be anti-consumer, so courts are skeptical if not hostile. The thinking is that, if prices are getting lower, the consumer must be benefiting. In July Bezos told the press: Amazon.com customers now purchase more Kindle books than hardcover booksastonishing when you consider that weve been selling hardcover books for 15 years, and Kindle books for 33 months. The company refuses to release exact figures, so theres nothing to back this claim, but with Amazon cutting the price of the Kindle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 with Apples iPad, there can be little doubt that Kindle salesand e-book salesare up. Though that part about being astonished probably isnt true. Amazons quest is market control, and it goes to great lengths to ensure it. At the end of the day, an Amazon source explained, the market is going to determine what the right price for this content is. The conceit is that that $9.99 price tag is what the market demands. But in this case Amazon is the market, havingwith no input from its suppliersalready dictated the price and preempted the standard fluctuations that competition and improved efficiency impose on prices. It was only through Macmillans negotiating that a new e-book-pricing model emerged, and then only for certain, privileged publishers. Cheap books are easy on our wallets, but behind the scenes publishers large and small have been deeply undercut by the rise of large retailers and predatory pricing schemes. Unless publishers push back, Amazon will take the logic of the chains to its conclusion. Then publishers and readers will finally know what happens when you sell a book like its a can of soup.
个人分类: 论文专著写作|26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网络时代出版商的版权观念要升级
renxiang 2010-11-24 23:12
今天重温了一下CC协议的核心条款,也就是国际上风起云涌的知识共享版权协议。它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新型知识传播的一个知识产权基础。 对比传统的排他式的版权模式,CC重视区分商业用途与非商业用途,注重内容生产者自己对版权的自主权。它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出版赖以生存的版权基础,也促进传统出版人,或者持传统出版观念的人去重新思考版权是什么,进而重新思考在网络环境下、在免费时代,如何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 近些日子,版权纷争又起,这些看上去的突发事件实际上是出版产业进化的必然冲突,是传统知识传播体系向网络传播体系转型的必然矛盾。前者由作为中介媒体的商业出版商所主导,在印刷时代,出版商掌控了发行渠道,作者资源,进而以知识传播的中间人的角色来牟利;而后者,由知识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主导,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作者与读者的直接沟通成为必然,而属于出版商的那部分巨额的利润将最终惠泽读者与作者。 在今天沸沸扬扬的版权之争背后,无疑是利益之争。但是在由网络传播引导的社会转型的大潮面前,出版界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版权战略与商业模式。当越来越多的作者选择Web2.0平台直接与读者对话的时候,当知识传播模式出现根本性变革的时候,传统出版商将被新型的平台运营者所取代,到那个时候,亡羊补牢已经来不及了。 未来十年,数字出版领域在版权收益上的战争会愈演愈烈。尽管目前还没有合法的、免费电子书网站出现,但是不久的将来,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和版权模式,比如CC,将免费内容合法地带给广大读者。到那个时候,免费与付费的较量将异常惨烈。 经过这场痛苦的搏杀,数字出版的未来将不会再由单一版权体系主宰。所谓,欲享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版权体系的变迁虽然短期内会减少出版商的利润和出版体系的混乱,长期来看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知识传播,并且在新的传播格局下诞生富于创新精神的全新出版服务商。 聪明的出版人应该开始思考新的版权模式了!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交通规划模型——TransCAD的操作与应用》
aspic 2010-10-10 17:44
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交通规划模型——TransCAD的操作与应用》已于2011年1月中旬正式对外发布,此书附带交通需求预测视频光盘。 关于本书读者若有好的意见或建议可在此留言,作者将在下一次版本中及时更新。
个人分类: 交通|5946 次阅读|2 个评论
译著:野生动物管理法律发展趋势
waterlilyqd 2010-9-30 13:55
由贺纯佩、邱敦莲翻译的的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立法研究报告《野生动物管理法律发展趋势》( Legal Trends in Wildlife Management, FAO 立法办发展法中心的M.T. Cirelli撰写)(标准书号:ISBN 92-5-104785-5)于2005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定提要:近年来,许多国家对野生动物法进行了重大修订,或者采用新的法律框架保护和管理野生动物。本研究旨在评价全世界国家层面的野生动物法律现状,特别是过去十年间新出台的法律和所采取的法律创新措施。本研究的重点放在各国国内立法方面,同时,简明地分析了国际野生动物条约的主要特征,特别关注全球、国家和地方法律条文之间的联系。在保留许多早期法规及基本要素的同时,部分新法规解决了新问题,并且反映了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工作方面的新策略。这些法规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好的条件,为广泛地消除保护区内外对野生动物的威胁,为管理规划提供更为清晰的重点,更加注意解决野生动物管理的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更加强调受影响人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决策,更大范围的地方社区参与以及分离野生动物利用的效益。
个人分类: Work record|17 次阅读|0 个评论
誌謝(1)
huailu49 2009-8-19 08:01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总离不开他人的提携和扶持,需要感谢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父母、亲友、师长……今天我要特别感谢与之交往过的一些默默无闻、为人作嫁的新闻出版界的老师们,我与他们非亲非故,其中有些甚至从未谋面,然而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我的一些曾经成熟或不成熟的观点和文字才有机会公诸于世,接受时间的检验。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曾经帮助过我出版过专著、发表过论文的老师们,他们是:曾尊固老师、朱原老师、黄德老师、李豫生老师、雷玉清老师、王自强先生、常瑾芬老师、黎难秋老师、张泰永老师、田文进老师、周森荣老师、王江老师、张兵一老师、钟东明先生、李若林老师、龙天老师、沙铭老师、李建英老师、陈益升老师、李弗兰老师、陆伯华老师、袁兰老师、刘名扬老师、汪名旵老师、徐超老师、许静老师、陈颖老师、高杰老师等,同时也要特别感谢有关出版机构中的一些不知其名的其他老师们,借科学网这一方宝地向他们送一份祝福,道一声平安! (排名不分先后;若有遗漏,还望海涵!)
个人分类: 书斋夜话|30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出书的哪些事
zhangxw 2009-7-4 11:55
出书的哪些事 张学文 2009.7.4 潜科学论坛上最近就出版书的事,引起了一些议论。我这里提供一些认识供参考。 l 出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作者,出版社。作者的目的,能力,出版社的利益,认同,能力是有关环节。 l 一些学人没有出版过自己的书,难免有一些天真的认识:认为我写的书,一经问世就会轰动,书要再版,我要成名、发财 ,可真的进行了一番苦旅,出版了一册书。其苦味只有自己吞。原先的浪漫认识大多都云飞雨散。 l 确实,科技类的书,如果不是教科书、成功的科普书,急需的参考书,其印量多在 1000 册以下。这个印量对出版社肯定是赔钱的事和难销的书。于是不能赔钱的出版社自然找你要出版费、什么书号费等等,而且全部的书都由你自己拿去,他们没有兴趣把书推向书店、读者。所以,尽管你自己掏腰包出书,如果你最初对这样结局没有精神准备,就很伤心,成绩感被失败感代替。 l 现在的出版社,原则上只要你肯出钱,基本都可以出版你的著作。但是,你显然需要十分审慎行事。写书时就要考虑读者群,要让出版社的认识到这本书的社会需要量超过 3000 册,出版社发生兴趣,不仅可以免收出版费,还可以給你稿费!核心是市场! l 一篇论文的发表,往往要由专业的审稿人裁定,于是有人感到发表难。相比之下,一个书稿是否可以出版,其审核过程,专家的意见退居次要地位。核心是出版社的编辑,而出版社编辑往往不是该领域的权威,他们仅是编辑、出版和经销的行家。从这个意义上讲,出书比发表文章容易通过。自然你写一本系统而没有自相矛盾的书也相当不容易。 l 要考虑出版社的威望,不合适的出版社,可能反而让你的著作降格! l 据说外国的出版社一般不能在国内印刷厂印刷其图书。 l 花 2-3 万,有 20 万字的书稿,找个出版社,出版一本印 1000 册自己全部拿回的书,我估计现在是可以做的到的(包括论文集)。 l 我们这里的电子书出版费是这样的:交 1.2 万元,电子出版社把你給他的电子稿变成电子书(光盘),有正式书号,出版社給你 1000 张光盘(每张标价 38 元)。而光盘的容量是百兆以上,几乎可以把你终生的文字稿都包了进去。 l 如果你有课题费,有确定的销量,购买团体,问题就是另外的情况了。策划人找你来写书,情况又是另外的样子。 l 2008 年本人就个人出书的经历写过 7 篇短稿登在科学网博客 http://www.sciencenet.cn/u/zhangxw/ 上,其第 1 篇的地址是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9269 ,欢迎参考它们。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6334 次阅读|1 个评论
出版社不能这样欺负著作人
zhangxw 2009-6-19 18:33
出版社不能这样欺负著作人 今天就我主编的一本书的再版与出版社编辑谈问题。我提出:在书的版权页里要加上著作人的姓名。编辑先生立刻说:所有的书的版权页都是这个格式(没有作者姓名)。 -- 即在这个有选题策划人、责任编辑、封面设计人姓名以及出版社、价格、印张的所谓版权页区域上关于该书的什么基本信息都有,惟独没有作者是谁的说明!编辑先生说作者的姓名已经在封面上有了。而我认为封面是广告性质的,而版权页才是有法定意义的凭证文书。 编辑先生的话对吗? 我感到出版社的 21 世纪新规则正在努力淡化着著作人的法定地位。 就我所知著作者及其姓名是历来版权页的核心内容,但是 21 世纪,中国出版社们已经把作者的地位连同他的姓名踢出了版权页! 去年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一套丛书,而我的姓名仅在外封面上出现一次。版权页上则只有出版社人士的姓名,惟独没有著作人姓名。这委实让我吃惊! 经查 50-80 年代的书有的仅有作者的姓名,没有出版社方面的人士的姓名, 80 年代有的除作者外还有责任编辑的姓名, 90 年代基本是作者与责任编辑落上姓名。但是到了新世纪,选题策划人的名字上了,美术编辑、封面设计的名字上了。这些我们也可以认可,但是把作者开除出版权页我认为是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合法权利。 著作权人的正当权益首先应当得到出版社的尊重,国营的出版社,代表着国家对作者的承认和尊重。 著作人应当联合起来维护自身的法定地位与权力。 50 年代的毛选的版权页,只能有毛泽东的个人姓名,而不会有其他人的姓名,现在的胡锦涛著作里难道只有策划、责任编辑、美术编辑的姓名,而没有胡锦涛的姓名?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5149 次阅读|2 个评论
出版社信息大全
libseeker 2009-6-19 16:36
出版社信息大全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5303495.html (txt文档,共313KB,将各省市出版社通讯名录信息辑录为一个文本文档。图谋整理。) 信息来源: http://www.pub2b.cn/list.asp?code1=27 2009年3月出版资源网( http://www.pub2b.cn/ )发布。
个人分类: 学海拾贝|4158 次阅读|2 个评论
知识分子最关注是版权还是著作权?
zhangxw 2009-5-15 18:36
知识分子最关注是版权还是著作权? 1. 我认为知识分子(以创造知识为核心目标,不是以挣钱为核心目标)最关注的其实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而不是版权。 2. 某事实、观点、现象、方法、概念、公式、效果、文章、著作 是谁首先提出、完成的?这应当是知识分子最计较的核心点、着力点。而这个核心点不能用版权来代表、概括。 3. 我认为版权保护的商业利益,这才是出版社、杂志社计较的核心点:这本书,这篇文章的出版和公布只能是我这个出版社、杂志社,而不能是其他的出版社、杂志社!因为该作品的版权已经归我这个出版社或者杂志社了(注意出版社、杂志社本身并不创造它出版社的出版物里包含的知识)。这本书发行量再大也是我的利益,不能与其他出版社分享! 4. 所以知识分子高喊保护版权,不是在为自己说话,而是替出版社、杂志社说话。而忽略了自己作品的与公共见面权完全被它们控制了。 5. 我理解现在的网上文章,博客文章不仅作者完全具有著作权,而且很多网站不强调自己拥有对你的文章独家发布权,所以我理解网上文章,博客文章直接体现着知识分子的著作权,它淡化了版权,这是好事。你把自己的文章在 10 个博客里发表,算不上什么罪过,而是加大自己与社会的沟通。不让你一稿两投,核心是保护出版社、杂志社的利益。资本家可以把他的产品放到每个大商店去买,为什么知识分子的产品只能在一个商店(出版社)宣传? 6. 自己的观点、文章,作者自己去宣传,不要出版社、杂志社没收自己与社会接触、交流权难道不是知识分子的一种解放?出版社、杂志社不能永远是知识分子体现自己创造的知识的唯一窗口。
个人分类: 一般科技.2.|39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导航图书的出版者
jlpemail 2009-1-17 10:09
不完全的统计。 出版导航类图书的出版社有: 科学出版社 测绘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个人分类: 资料库|3757 次阅读|0 个评论
普及载人航天知识 激发太空探索兴趣——评《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
suqing1961 2007-7-11 13:18
2004 年和 2005 年,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相继成功载人发射,神州大地旋即掀起一股载人航天热,航空航天高等学校成为无数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相应的科研院所成为毕业学生趋之若骛的求职单位,人们纷纷把探索的目光投向神秘的茫茫宇宙,载人航天及其相关的科技知识成为读者大众阅读的兴趣所在。在这样的情形下,《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闪亮面世,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这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彩色印刷,装帧精美, 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的载人航天科普丛书 共计 6冊: 《太空之舟 宇宙飞船面面观》、《登天巴士航天飞机忧喜录》、《宇宙城堡空间站发展之路》、《苍穹漫步――航天员太空行走》、《九天揽月――重返月球再探索》、《星际家园――火星探测与开发》,分别介绍了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以及太空行走、月球开发、火星探测3种太空探索活动,涵盖了当今人类载人航天科技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最新科技成就。 宇宙飞船是人类突破载人航天、实现飞天梦想最早且至今仍在使用和发展的航天器。《太空之舟》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载人航天飞行故事,不仅系统介绍了包括苏联/俄罗斯的东方 号、上升 号、联盟号和即将开发的快船号,美国的双子星座号、阿波罗号和未来的 乘员探索飞行器,以及国人引以自豪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在内的载人航天器的关键技术,还向读者展现了宇宙飞船造福人类、促进科技发展的诱人前景。 航天飞机是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航天创举之一,它集航空技术、火箭技术和空间技术于一体,能像普通飞机一样水平着陆,经地面维护和修理后再次发射,多次重复使用。《登天巴士》介绍了航天飞机的艰难、悲壮的发展历程,从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两次机毁人亡的发射重创,到2005年8月一波三折的发现号再次成功发射、返回,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征服太空付出的巨大牺牲、面对挑战表现出的超常勇气和攻克难关涌现出的过人智慧。 在航天科技领域,如果说美国的航天飞机一直引领风骚,那么,苏联 /俄罗斯的空间站则长期独占鳌头。借助描述两个航天大国在这一高新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宇宙城堡》介绍了各种各样集实验室、观测站、中转站、维修站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载人航天器,包括苏联/俄罗斯的礼炮l~7号、和平号,美国的天空实验室和欧洲航天局利用美国航天飞机发射的空间实验室,以及由16国参与研制目前正在太空建造的国际空间站。 在太空中行走漫步,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追求。航天员出舱并开展相关的科学考察、实验活动,首先必须承受真空、失重、辐射、高低温等极端恶劣环境;这不仅是对航天员心理和生理的一大考验,也是对载人航天工程技术的严峻挑战。《苍穹漫步》着重介绍了科学家是如何解决航天员安全地在太空中行走和工作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读毕,我们不禁对那些经受住了考验的航天员和攻克了太空行走科技难关的航天专家陡增敬意。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代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踏进21世纪门槛,人类再次掀起重返月球热潮:继中国正式启动嫦娥工程探月计划,印度的月球初航和日本的月神探月计划开始紧锣密鼓实施,美国重返月球和载人登陆火星的计划也越来越明晰,欧洲空间局的月球探测器早已进入月球轨道并预计将于今年9月登陆月球。人类如何开发月球资源,能否移民月球居住?《九天揽月》通过描述人类探测月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蓝图,力图给出读者这些问题满意的答案。 人类探测火星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是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的踪迹,更为重要的是要登上火星,向火星移民,以此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星际家园》主要描述了人类对火星的不懈探测和对火星开发的美好想往。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不懈探索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总有一天,火星将成为人类赖以繁衍和发展的第二个美好家园。  《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联袂组织编写, 航天科技专家闵桂荣院士担任主编,庞之浩、吴国兴、周武等一批知名航天科普作家分别任撰稿人,保证了丛书内容的权威性和新颖性。丛书展现了 世界各国载人航天中方方面面的科技新知识特别是我国神舟五号发射后解密的许多资料, 各冊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以知识点串联,分门别类专门阐述,构成了航天科普系列图书一个有机的整体,无怪乎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十五国家重点图书。 诚如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在 《载人航天新知识丛书》 总序中所言:它揭开了载人航天科技的神秘面纱,能满足读者了解航天新知识及其发展前景的渴求,还可以引发读者对航天事业的兴趣。我们由衷地希望,这套科普丛书在传播、 普及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同时,能激发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探索神秘太空的浓厚兴趣和攀登科技高峰的无畏精神。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普图书出版的重大创新——评《书本科技馆》
suqing1961 2007-6-17 10:35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套从内容到形式都充满了创新的大型科普图书《书本科技馆》。 说它充满了创新,一点也不为过。首先,它在内容编排设计上有创新,体现了图书著作者和出版者针对特定读者对象青少年而精心设计、巧妙编排的匠心。《书本科技馆》首批出版共推出3卷本,分别为材料科学馆、人体科学馆(卷一),机械馆、光学馆(卷二),能源馆、电子技术馆、数学馆(卷三),内容涉及数学、光学、机械、电子、能源、材料、人体科学等科技领域。每卷又各设10项科学实验,读者借助通俗易懂的文字、生动有趣的画面,通过亲手操作这些实验,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与纳米技术、电影原理、太阳能电池、能量守恒定律、法拉第电容、偏振光、连杆机构、齿轮传动、全息摄影、望远镜原理、逻辑门电路、莫氏条纹、光的反射、菲涅尔透镜、三原色、磁铁特性、光导纤维、勾股定理、双曲狭缝、正态分布、数学悖论、听觉系统、视觉系统等有关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可以说,全套图书构成了一个小巧、精致、袖珍的科技馆。逐次打开三卷本图书阅读,如同徜徉在科技馆一个个不同的展厅;动手操作书中所列的各项实验,仿佛是足不出户正在科技馆到此一游。 其次,《书本科技馆》在科普图书的出版形式上有重大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后,积极开展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科普教育活动,成为广大科普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科普图书如何做到知识准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阅读有趣、读者喜爱,更是出版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践行的重要课题。在此,《书本科技馆》一种创新的互动性科普图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作者张承光高级工程师运用自己发明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书本式电子应用技术演示这一新型科技成果,将传动装置、光电元件、集成电路、发声器件、传感器等元器件微型化、集成化后设置在密实纸板上,同时配以文字、图片、漫画、光盘和实物模型来说明、演示相关的科学原理,操作相对应的科学实验,使这套图书集器件出版、纸质出版和电子出版于一体,集科学性、艺术性、交互性和实用性于一身,构成了一种全新的综合出版图书形式。可以说,《书本科技馆》既是器械化了的科普知识图书,又是书本化了的微型科学实验教具;既可作为图书用于阅读,也可作为科普教具、展具用于课堂教学和活动性科普展览。 再则,《书本科技馆》突破了传统的仅用视觉进行阅读的局限。在使用这套综合运用了声(扬声器)、光(发光元件)、电(光敏电池、普通电池)、力(机械传动装置)等元件、器件的新型科普图书时,青少年读者既可通过阅读文字、图片和漫画来学习、掌握科技知识,又可通过动手操作来加深对科学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还可从操作实验时发出的声和光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可以说,这是一部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不仅用眼而且还用手和耳来阅读的科普创新好书;它不仅可着眼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尤其适用于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和动手操作科学实验的能力。这种理论联系实际、阅读结合操作、学习配合娱乐的全方位传播知识的新手段、新方法,可谓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正是由于其在出版形式上的大胆创新,《书本科技馆》出版后即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书本科技馆》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03-2004年研发和资助的重要出版项目之一,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制作印制,中国科学技术馆监制。三方出资,联合出版,共同受益,着眼于未来各卷产品的问世,合作打造《书本科技馆》科普图书精品。因此,最后,这种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多方密切合作的出版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中国科学技术馆监制,确保了图书中所述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确保了图书的编校和出版质量以及科普图书的权威性;北京华联印刷有限公司制作印制,确保图书的装帧、设计和印制达到了一流水平。鉴于在图书形式、装帧设计、出版印制等方面做出的诸多重大创新,《书本科技馆》在出版的当年就分别获得了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会装订工艺金奖、中国首届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优秀科普产品金奖、第二届亚洲印刷奖特种印刷金奖和最佳包装设计金奖、2004年度三菱印刷机杯印刷质量大奖等殊荣。 当然,作为一种新型科普图书的初步出版探索,《书本科技馆》还有许多值得改善之处。首先,三卷本图书均按学科进行知识分类,所介绍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难易程度差别很大,读者定位还不十分准确,建议修订时按文化程度的不同分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其次,书中实验操作的文字使用说明写得不十分清晰,语言有待于更加通俗易懂。最后,每卷图书定价180元,对普通家庭而言显然偏高;我们寄希望于书中所嵌元器件批量生产以降低图书的出版成本,从而使这套精美的科普图书真正走向平民大众。
个人分类: 图书评论|490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