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论文发表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冲突
hndxyjj 2009-11-4 10:56
最近听一位研究生讲到学校要求所有研究生的论文在答辩后都要求上传到CNKI,但上传研究生论文后,课题组将研究生的论文工作整理发表,杂志编辑将投稿论文视为重复发表而退稿!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难道论文发表之后,研究生论文就不能再上传到CNKI吗?谁先谁后,如何解决?请大家讨论。
个人分类: 未分类|51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论文稿如何被拒
liuboyu 2009-9-4 17:20
最近看了一篇来自科学网的关于论文发表的博文,觉得说的很贴切,在此重新学习总结一下。 格式等细节问题真正决定着一篇文章是否能发表的命运。 文中说:从审稿人的角度看,一片文章的命运往往在审稿人打开它的一瞬间就决定了。一个熟练的审稿人会在接到文章后用几分钟的时间通读一遍,从而对作者和文章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在这里,审稿人最喜欢两个极端:一是通篇充满了 细节上的小错误 ,可以直接reject的那种,再就是所谓的 well written ,提几条不痛不痒的意见就可以放过的那种。为什么呢?因为这两种最节省审稿人的时间,编辑那也能交待的过去。当然审稿人不会直接告诉你拒稿的原因是这些小细节,他会告诉你文章创新性不够,研究没有意义,方法老旧,更不要说那些他都懒得一一指出的小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躲过审稿人的这头一板斧,我们即使做不到well written,也要 尽可能的减少文章里的细小错误 ,从而给自己的文章增加机会。 博主总结了这类小细节: 1. 标题永远不要出现novel, new等字眼。从逻辑的角度讲,写科技文章的目的就是报道新的进展,如果不新的话那也没有发表的必要了。从审稿人的角度讲,他首先不会因为你写了个new就会觉得你的文章非常有新意,有时候还会适得其反,让审稿人觉得你在挑战他的经验以及智商,于是乎千方百计找你文章里不new的地方 2. Abstract里不要充斥大量数字。做实验的一些朋友有时候可能非常得意自己测出的某些最新数据,于是乎恨不得都塞到Abstract中以示强调,殊不知在审稿人眼中这些仅仅是一串串毫无意义的阿拉伯数字而已。 3. 参考文献和引用一定要规范,最好用文献管理软件(如endnote)来编辑,不要手工制作,费力且不讨好。有关参考文献格式方面的文章网上一堆一堆的,小木虫也有很多,在这就不再赘述了,只强调几点。第一,格式要统一,不要张冠李戴,用Author-year格式那就有author-year的样子,用数字格式那就规规矩矩的标出个1,2,3,4。第二,人名的拼写一定不能出现错误,因为某篇文献的作者就是你的审稿人,你都不怕错拼了,人家还能怕错拒你不成。第三,用et al.要慎重。有些兄弟图省事,所有文献仅列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一律et al.,殊不知审你文章的大佬很可能就在其中哦,:) 4. 节标题的拼写一定要准确。经常看见的错误就是Conclusions,Acknowledgments不带s。这两个标题估计99%的人都要用到,而且孤零零就那么一个词,字号比一般的字还要大那么几倍,写错了话还真是着实扎眼。 5. 切忌超长段落。一般一个段落以3到5个句子为宜,千万不要追求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堆在一起,那种动辄一页纸的大段落任谁看了都眼晕。如果要表达的内容确实多,可以适当的使用enumerate和itemize,可以让文章看起来简洁清爽。 6. 图表切忌模糊不清。在审稿阶段图表和正文一般是分开的,图和表都是一页一个,图还会被放大到A4纸的大小。这就要求图的质量要高,如果是矢量图那问题还不大,如果不是的话那分辨率一定要高,最好自己先放大打印出来看看。 7. 科技写作常识要知道。科技写作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的,不讲规则只能是让审稿人觉得你是个新手或者杂牌军,这样拒起稿来几乎毫无心理负担。因此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比如名词缩写第一次出现注明,阿拉伯数字1到12出现在文中的时候要用text,数字不能做为一个句子的开头,等等。 8. 文章的格式要符合规则。一般来讲通篇双倍行距,段落之间留出空行,正文跟参考文献字体要区分开。 当然一篇文章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很多因素,好的写作不一定能够保证它一定被录用,但是至少可以避免它过早的被reject,或者本来应该是minor revision的稿子给批成了major revision。以上只是本人总结的一些细微之处,但这些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 对上面的八条我不太清楚的是一个段落为什么只是3-5句话,平时看的论文也不是那个样子。带着怀疑探索的精神去领会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630 次阅读|3 个评论
如何发表SCI论文?
liux831 2009-7-26 10:42
进行科学研究无外乎三种情况。 (1)CNS实验室 像施一公,发表11篇Cell,7篇Nature,2篇Science,论文发表不是问题。 (2)中国TOP30大学教授实验室 读博士期间,发表1-3篇SCI是正常的。实验室PI在选题时寻找亮点(如中国农大Z实验室),或依靠工作积累(如武汉大学C实验室)。影响因子多在2-4之间,依靠工作量大,按美国PI说法,叫积累Data,创新达标,每年在实验室有6-10篇SCI。其中,作为博士生,最少贡献一篇。 (3)其他实验室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还有一批这样的实验室,连SCI影响因子5的文章也很吃力。这时,就要组装论文了。有的派出,有的联合,有的自己想别的办法。 做科学研究,首先是选题和提出问题。博士论文确定以后,实验设计需要至少有一个突破,比如发现并精细定位了一个新基因。按Z院士的话说,加工也是重要一个环节。 论文发表是一个学者的标志。有人把发表论文和申请项目总结为学者二件事。很精辟! 按照吴瑞的标准,10年研究,10篇Nice Paper,其中一篇为标志性论文。 自己在做硕士、博士研究生期间有了体会。悟出了发表SCI论文的技巧。 1.材料创新 2.技术创新 3.思路创新 天才在于积累。积累7-10年,做一个典型的科学家(同领域大家知晓的科学家)。
个人分类: 未分类|5710 次阅读|1 个评论
哪个期刊比较好发?
libseeker 2009-7-4 07:14
有网友lily在《 图书馆学、情报学类专业期刊一览表 》后留言:能介绍下哪个期刊比较好发吗?因为这个问题是常见问题,图谋根据个人的经历,试着回答,希望于人有益。 先说,比较肯定的答案。期刊是分级的,粗的划分,有核心期刊、非核心期刊。而核心期刊,里边又有排名先后顺序问题,比如有的学校划分为权威、二级权威、普通核心。这个分级通常是有一定道理的。越高级的期刊越难发,因为高手云集,稿源充足。比如《中国图书馆学报》,它是第一刊: 2007年总共发表论文130篇;每期108页,平均每期22篇(21.6),平均每篇5页纸,每页约2756(53*52)字,平均每篇文章大约13000字(13780);各级课题研究成果74篇,占57%,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课题研究成果共43篇,占33%; 第一作者职称情况,教授、研究馆员64名,占49.2%; 副教授、副研究馆员36名,占27.7%,高级职称人数总计100名,占77%。讲师、馆员、工程师等中级职称出现12人次(多人为博士生),占9%。其难发程度,可想而知。 这个问题没有精确的或准确的答案。因为他有诸多影响因素。比如各家期刊有其办刊方向,比如《大学图书馆学报》,您投关于公共图书馆研究的稿子,再好的稿子,估计也难以被录用;比如《情报学报》,您投图书馆学研究的稿子,也难以命中;比如《现代图书情报技术》,您投与技术无关的稿子,希望渺茫。我个人的体会是,你真正熟悉的喜爱的期刊比较好发。 期刊投稿是技术,也是艺术。如果您的论文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有创新,有力度,这样的论文会比较好发,因为几乎家家期刊都喜欢。如果短时期内,某期刊已经录用或刊发你好几篇稿子,你再投,估计录用的概率很小,因为期刊不是个人专刊。投稿的目的是什么?这个也因人而异。如果仅仅是为了职称文章,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期刊会比较好发,不过要准备好相当数额的钞票。 我个人的感受是,哪个期刊都不好发。但我知道,我自己的哪篇文章属于比较好发,哪家期刊可能会喜欢。我的论文发表原则是,尽可能的少花钱或不花钱,并且该期刊在自己的心目中级别越高越好。我希望自己写出来的每一篇论文都能发表,但是有过几篇因为版面费的问题,我认为不值,放弃发表。 事实上是哪个期刊都不难发。有些我喜爱的期刊,目前为止,我还未能发表论文,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我的研究产出及研究兴趣方面。基本上哪家期刊,都能发现你我熟悉的草根作者身影,也许这是有力的旁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小马过河的故事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令人深思,耐人寻味。
个人分类: 学习日志|8470 次阅读|2 个评论
再谈攻读博士学位和论文发表
黄安年 2009-5-23 11:07
再谈攻读博士学位和论文发表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09 年 5 月 23 日发布 近来科学网头条不止一次地提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生是否必须发表论文的话题引发议论。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两类 : 不必规定和必须规定。至于博士期间应该发表多少文章的见解是在肯定必须发表的前提下的话题。研究生期间重在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 而能力的培养和提生需要通过论文来体现,这是没有异议的 , 问题在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是否以发表学术论文为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附加条件,或者说 : 在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前是否必须有论文在相应级别的刊物(通常所说大核心期刊)上发表。 笔者在《茶余饭后话博士期间》( 2009 年 5 月 15 日)博文中谈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究竟该发表多少文章的讨论 , 依笔者之见 , 首先需要讨论的是该不该硬性规定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或者说得明白一点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是否以发表学术论文作为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附加条件。据我所知,目前某些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已经取消或者正在酝酿取消这种没有必要的附件条款了 , 因为最重要的是博士学位论文能否通过 , 不管你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了多少篇学术论文 , 博士学位论文通不过 , 就是没法取得博士学位资格。再说了 , 上有政策 , 下有对策,如果规定必须发表三篇论文 , 博士研究生可以将一篇文章拆成三篇发表来对付,发表多少文章有何实际用处,而这一篇或三篇文章很可能就是整个博士学位论文的一部分,量化的苦头还没有吃够吗。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31982 我想展开来说两句。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 1980 年 2 月 12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4 年 8 月 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修正)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9/info1429.htm   看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并无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附加条款。    然而相当一些学校却明确规定了发表学术论文的附加条款,例如下面举出的武汉大学 : 武汉大学关于申请博士学位及其学位论文答辩须知   一、申请博士学位的基本条件 (二)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必须通过规定的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且博士学位论文已完成,有一定的科研成果,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三)科研成果:理、工、医学学科(临床医学除外)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三大检索( SCI 、 EI 、 ISTP )源刊上的学术论文;临床医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三大检索源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二篇发表在中华牌刊物上的学术论文;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必须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发表在权威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或至少有两篇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学术论文,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是与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发表的学术论文,导师为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为第二作者,也可视为博士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单位应第一署明武汉大学。 www.golaw.whu.edu.cn/xiazai/uploadfile/2005042501dr.doc -    但是有些学校并无这种附加条款,例如北京大学 考古文博学院规定 : 一、预答辩 学位论文成果全面审查答辩前 3~5 个月;(预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 4~7 人组成,可以没有校外专家,其中导师为组长。 二、学位论文匿名评审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答辩前一个半月;(一般为五一放假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封面用匿名评阅论文封面 论文外送: 博士学位论文至少应于答辩前一个半月交至院教务办公室,由学院研究生秘书将学位论文快件专递送交专家评阅(研究生本人不得送、取学位论文及评阅书)。评阅人应在收到学位论文 2 周内就对论文是否可以进行答辩提出明确的意见,并将学术评阅书送给(或寄给)研究生所在的院(系、所、中心)的教务办公室。 论文评阅: 博士学位论文除了由导师审阅并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外,还必须聘请 5~9 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评阅学位论文,其中至少有 2 名校外专家。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 5 位论文评阅人中如果有 1 人不同意答辩,则需另聘 1 位论文评阅人进行评阅,论文评阅人有 2 人或 2 人以上不同意学位论文答辩,则该论文不能答辩,本次申请无效。 注意:评阅书中必须有同意进行论文答辩字样。 三、论文答辩报批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报批答辩前一周,按每学期研究生院要求的答辩最晚日期,一般定于 6 月中旬之前 1. 学位论文答辩前,各答辩秘书要备齐(或从院教务办公室领回)答辩人在培养阶段的全部材料。 2. 研究生本人务必在校园网个人界面添入有关论文题目、选题类型、答辩时间等若干信息,此信息将自动与成绩单、学位审批对接。 3. 按研究生院要求,整理材料向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报送的材料,并在网上申请审批(具体见附件一《博士生答辩审批流程》)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向研究生院除报送一本博士学位论文外,还需报送: 1. 博士研究生学籍表(教务提供 , 贴彩照,照片不能复印使用)( 2 份) 2. 博士研究生课程成绩表(包括直接攻博和硕博连读的硕士生阶段的成绩表)( 2 份,存档件、入档件各一,教务提供,多页的要加盖骑缝公章); 3. 博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1 份); 4. 博士研究生学科综合考试( 1 份); 5. 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审核表( 1 份); 6.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全面审查表(预答辩)( 1 份); 7.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和奖励情况统计表( 1 式 2 份),由博士研究生本人登陆校园门户,填写科研工作基本情况并打印该表。并附一份发表论文的刊物封面、目录及论文第 1 页复印件或论文被接受发表的证明函件; 8.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1 式 2 份); 9. 指导教授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评语( 1 式 2 份); 10.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书( 5 份,校外专家不少于 2 份); 11. 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阅人情况表( 1 份,教务提供) 12. 论文学术评阅汇总和答辩委员会组成审批表( 1 份,该表不能跨页); 13. 硕博连读登记表( 2 份) 批准答辩后将材料取回,并取回相应的表决票。 注意:答辩报批时,这些材料因根据学校要求按 A 、 B 类整理齐全。 http://archaeology.pku.edu.cn/Third.asp?id=141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有没有能力和精力发表学术论文是研究生自己的事 , 规定必须发表则是政策导向问题。其实现在少量攻博研究生已经有了教授职称,但是本学校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 , 中年教授如果没有博士学位是难以招收博士生的 , 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教授考博甚至攻博教授水平可能超过博导的情况 , 对这些教授攻博生来说 , 恐怕不是什么学术播种还是收获的问题了。 现在我们需要讨论的问题是 : 为什么这种附加条款,愈演愈烈,有增无减? 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远远超出作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是否在研究生期间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话题,这涉及自上而下推行的学术评价 量化 机制的评估,涉及高校的量化排名榜的荣誉和争当世界一流的利益驱动 , 涉及核心期刊和图书出版界的巨大经济利益 , 即使 明知不妥弊端众多也难下决心断然刹车。在笔者看来如果不认真解决和排除那些非学术因素,这样的问题恐怕说了也白说。 解铃还需系铃人。过度量化风是教育部吹起来的 , 现在教育部长称要建设质量导向型的学术评价机制( 2009 年 3 15 语),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 而要落实在行动上,需要调整一系列的相关文件、指示和统计表格 我们将拭目以待 !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思考(07-11)|6319 次阅读|4 个评论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wangdh 2009-5-19 13:54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 (王德华) 许多单位都有规定:研究生要获得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论文,要么是数量上,要么是质量上(高点数的),都可以。当然数 SCI论文 的规定最普遍了。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天经地义的事情,为什么必须写进文件或规定中去呢?毫无疑问是大环境造成的,是体制(政策)造成的。有些说是无奈之举,有些说这违反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律 这些观点我觉得都是正确的。 既然明显不合理的事情,为什么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要规定必须在毕业前发表论文呢?大概有这么几种情况吧: 1. 为了竞争相关资源,迎合政策规定,目的是增加单位的论文数量,给研究生相应的压力,以完成和达到这个目标。有这个论文要求,给研究生施加了压力,是不用怀疑和辩解的。给你头上压上块大石头,还说没有施加压力,那是假话或谎话。但这是体制所造成的事情,教育部考核学校,学校考核学院,学院考核老师,用的都是这个论文条件,那么老师就要依靠学生了。科研院所也是一样。需要追究是谁提出来的吗?但是理解当时是什么背景提出来的、当时有什么积极的意义和现实的意义价值何在是有必要的。这是管理者的事情。政策和体制决定导向。 2. 为了约束一部分学生。有些学生没有相应的责任心,一旦毕业后就再也不管他(她)花费心血和经费获得的那些数据了。导师和单位也没有理由再去强迫他们去完成这些事情。这应该属于无奈之举。 3. 扩招后,研究生们读研的目的不同,有些并不是为了学问而来的,心里各怀自己的小算盘。既然无法保证培养目的,那么将研究生培养围绕单位的利益来进行也是一个目的啊。没办法,有了这个规定。 4. 也是由于文化环境的影响,现在答辩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走过场现象越来越严重,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有论文发表,也是一种约束吧。这也应该属于无奈之举。 5. 这种规定,除了保证单位的利益和导师的利益外,比较适合采取放羊方式培养学生的导师和单位。 ... ... 还有没有其他理由?一定有的。希望各位补充一下。 这么复杂的社会背景,怎么好说这个规定合理,那个规定不合理;这个科学,那个不科学呢?关键是对谁合理?对谁科学?雾里看花,谁能看得清楚,说得明白? 研究生培养的目的很明确,红头文件,白纸黑字。任何规定应该围绕这个目的。 研究生培养是人才培养,应该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如何培养人才,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不知道?导师们不知道?研究生们自己不知道? 那为什么还出现当今这种情况呢? 我们在走向一条偏离常规的路。按部就班来不及,步子慢了来不及。那么就搞突击,要么就快速前进;拔苗助长的事情不是天天见吗,不可思议的事情天天都能听到。就这样还有人说 70 后这一代被抛弃了呢。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 将通过实验过程收集的数据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才是科研的一个完整过程 ( Data + Publish = Research )。研究生们应该自觉完成这个完整过程才是。 (王德华 2009.5.19 )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3157 次阅读|14 个评论
这算不算剽窃?如何处理?
李万春 2009-5-6 10:55
作为期刊编辑,最近碰到一件棘手的事情。 某论文作者A,论文中主要样品的数据都是请B鉴定、分析的,据A说,A也因此向B支付了一笔劳务费。当然,论文的写作、构思等全部过程都是A完成的。 现该论文已经发表,我查了一下,审稿的2位专家都是外单位的,肯定不知道B参与了样品鉴定分析等过程。B向编辑部投诉A,说这篇论文发表,里面的主要数据都是B完成的,而整个论文发表过程B一点都不知道:A没有在论文署B的名字,更没有在致谢中致谢B。B要求编辑部撤稿。 在编辑部看来,学术不端是成立的,但是算剽窃吗?个人认为,A肯定不妥,至少应该在致谢中提及B的名字吧。如果那样就没有投诉了。 可如何处理呢?撤稿?还是补充刊登一个致谢,或补充一个作者? 再补充一点:A和B是一个单位的,问题也许可能更棘手。 5月15日补充:刚才碰到A的课题组长(导师),对A进行了严肃批评。
个人分类: 未分类|5821 次阅读|6 个评论
闲言碎语3--听朱兴全教授讲述如何巧发SCI论文
liudongyang 2009-4-11 16:03
上周四(4月2日)下午,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朱兴全先生到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给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主题为如何发表SCI 论文。在动科楼A205报告厅,早早有人占座,报告预定2:30开始,2:20前后门已站满了学生,会议主持人赵俊龙院长宣布报告会提前开始。朱老师的报告首先从华农这两个字开始,在广州,华农指华南农业大学;在武汉,华农指华中农业大学。你们华农有五位院士,我们比不上啊,在听众的会意的笑声中,他切入主题。朱教授从什么是SCI,SCI论文的意义,如何准备试验,怎样写作,怎样投稿,如何回复审稿意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谈到发表SCI论文的意义,他在最后一条列出:For making money! 笑称,我朱老师不清高,日常开支要钱,做实验要钱,以自己的劳动来挣钱,而不是想其他的门道。结合自己被拒稿的经历,朱老师特别提醒,向外投稿,一定不要犯一些低级错误,如语法、拼写、格式等等。发表SCI论文,在写作之前就应该有周密详细的规划,边做实验,边构思,论文中的用到的图表事先准备好,莫等到修回时差图表,还要补做试验,那样就被动了。在中国目前这种考核体制下,尽量要早发,快发,除非你要在NATURE 、CELL、SCIENCE 等大牛杂志上发论文。 朱老师的讲座课件在网上可以搜到,感兴趣可以下载来看。 图片说明:转自 http://my.hzau.edu.cn/POParticle/7/2553.Html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附录朱兴全老师简介: 朱兴全 教授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寄生虫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兴全博士是教育部 长江学者 特聘教授、全国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 中国青年科技奖 获得者,国家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人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兽医学组成员, 教育部 创新团队带头人 , 广东省 珠江学者 特聘教授,广东省 五一劳动奖章 获得者,曾受到过 温家宝总理 的接见 。 朱兴全 教授近5年来主持承担 国际科学基金(IFS)项目、英国威豪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重要研究课题20多项。 朱兴全 教授 在国际上已发表 SCI收录论文104篇 ,其中60多篇的影响因子超过2,30多篇的影响因子超过3,单篇最高影响因子 12, 总影响因子230以上 。在国际上参编英文专著 3 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120 多篇,主编、主审、副主编、参编、参译专著、教材 12 部 。 朱兴全 教授还 荣获中国侨联科技创新人才奖、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中国农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奖;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奖等各种奖励及荣誉30多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6项。 他兼任国际科学基金委员会( IFS ) 科学顾问,寄生虫学领域最著名国际 SCI 期刊( IF 4.9 )编委,12份国际专业 SCI 期刊审稿专家,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分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及广东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等国内外20多个学术兼职。
个人分类: 科研记录|1858 次阅读|0 个评论
以论文发表还是技术研发为导向?
chyq721 2009-3-27 07:55
读罢迟菲师姐的博文《从工程角度谈为什么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心中便搁下一个疑问自己将来是以写论文还是技术研发为导向。 原先以为中科院系统作为中国研究主体,应当是技术研发为主。后来随着对表面科学的深入了解,发现中科院很多院所,特别是做理科类基础研究的,基本上衡量一个人才都是以论文为衡量标准的。之前的了解主要是受广州能源所和山西煤化所的影响,特别是广州能源所的吴创之所长给人以学者与企业家融合的感觉,那么中科院该是以技术研发家技术推广为主。后来对小木虫、科学网(两大论坛主体上用户都是中科院的研究生)了解的深入,发现中科院的研究生们多数也是唯论文者,小木虫论文投稿版之火热可及一般,什么论文模板、投稿信模板等等给人以论文批量产生的感觉,而不是为了凸显研究的特性。于是我也开始思考科研路上该是写论文为主,还是技术研发为主。看到迟菲师姐的博文,以及结合近来跟着导师去了几家企业商讨技术联合开发等事情的感悟,有些话不得不说一说了。 我们课题组之前主打研究方向是流化床,做流化床燃烧、气化,拥有自己的技术。我的导师开发的一项技术已经获得了一些省部级大奖,目前正在冲击国家级奖励。反而,课题组有分量的论文不是很多,多是有商业价值的专利。上周跟着导师去湖北省黄石市讨论一个项目,路上聊到的一件事情是:黄石市做小型流化床锅炉在全国是有名的,而他们的技术基本上都是从课题组学得的,因为产生黄石市各类流化床锅炉制造厂的母公司黄石市建材节能公司是我们课题组最早进行技术输出的公司。总之,课题组自组建起都是以开发自己的技术为主。我们理解的横向课题不是简单的为企业进行测试,那是各类电力设备试验研究所干的事,我们向来是开发自己的技术,联合企业一起进行推广。因此我的博士毕业,有一篇达标的文章足以,但是有分量的发明专利必须有。 两年时间,我的课题已经进入到部分实验数据已经出来,发现了更多的可研究内容,如果有时间也有心情更有压力或动力的话,我是可以立马发表三至五篇行业内高水平文章的。然则,这些数据公开就意味着以这些数据为基础参考数据的新技术专利在没有公开前就失去效益了。于是我进入一种犹豫期。 发表论文,我可以成为学术人才;压着发表论文的数据,转而以此为基础开发技术,我可以拥有自己的技术,或做科研,或者是自己创业都有核心技术在手,未来的发展之路可能会更好。对此要进行选择了。还望众位老师和师兄师姐给以建议。
个人分类: 科研随想|4319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论文发表很容易
JYH64J98Y99H 2009-3-20 10:10
年轻作者普遍反映学术论文发表难。对此,我有一点不同看法。我认为,在报纸副刊上发表文章那才叫难呢,发表学术论文甚至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写好学术论文。作者之所以感慨论文发表难,其实他已经包含对刊物的级别有着明确的要求。譬如,一定要把文章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上,最好是把文章发表在美国的《 Science 》或英国的《N ature 》上,等等。假如我们能够帮助赵薇嫁人当参谋,我们一定会说赵薇嫁人的确太容易了,此时不嫁,更待何时。事实上,在她自己眼里、心中,这是一件难得不得了的事情。发表文章有时就像稿件嫁给刊物,你看上人家,人家未必看上你;有时,人家看上你了,你又看不上人家了;有时又因为几家争抢而出现了变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有人发出了发表难(嫁人难)的感叹。 在社会科学界,有人希望文章最好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或者,至少把文章发表在所谓的核心期刊上。正像缺少比赛经验的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上大多以失败告终一样,缺少发表的历练,对于年轻作者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我建议,作者就算是追求功利性的发表,作为对发表环节的熟悉,作为正式发表前的热身,多一点在合法合规(而不论其是否权威期刊、核心期刊、省部级期刊,只在意它的合法合规性质,不在乎其是否收费,只在乎它收费的合理性,提倡合理利润而反对暴利。)的期刊发表机会,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我们最常常听到的声音是: 论文发表在某某教育与教学研究专辑上有用还是没有用?刊物是不是核心期刊?评定职称有没有用?申报课题有没有用?课题结项有没有用?科研计分有没有用? 等等。有用的,出钱可以,托人可以,等待可以,怎么都可以。其实,只要是国家合法的出版物,只要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本身就是有用,就是价值,就是承认。不同的刊物有不同的影响力,这是事实,年轻人在不太明白发表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在任何一家合法合规的出版物上发表论文都是值得自己光荣的事情。就像国家队的队员,不要老认为打世界杯才是比赛,平时的热身赛也是比赛,同样有运动的乐趣,同样有胜利的快乐。 我倒是规劝年轻作者,剔除功利的发表指标,追求本色的发表乐趣,先从自己能够做到、容易做到的地方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发表的成果。就像年轻人给自己照了一本写真一样,花了一大笔钱,这对统计成果有用吗?没有用,为什么还愿意干呢,因为它对自己的生活有纪念意义,有留驻岁月的意义,有青春审美的意义。 如果我们认真地做学术研究,本色地发 表一些值得纪念的成果,厚积薄发,你就会发现,在任何一家合法合规的刊物上发表都有同样的意义。如果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没有被合法合规的学术期刊所接纳,还哭着喊着发表难,那你干脆找我们算了,我们乐意帮助你推荐发表!
个人分类: 未分类|4821 次阅读|1 个评论
强迫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弊端
蒋高明 2009-3-5 10:41
蒋高明 目前,很多大学、研究所都规定研究生、博士生必须发表一定的论文才能毕业或取得学位。我们的这一硬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术论文数量的增加,但从深层上考虑,这是一个对学术研究和学风建设是非常不利的。以前我在《科学时报》上曾撰文建议有关部门停止这一不符合科学研究规律的做法,但似乎并没有得到重视。今天,老调重弹,在这里再呼吁一把,希望科学网友们尤其研究生们一起来参加讨论,这个做法到底还要不要坚持下去?笔者认为,在研究生尚不具备发表论文的前提下,强迫他们发表论文是很有问题的,其主要弊端如下: 第一, 研究生为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对毕业论文不会投入一定的精力,失去了做学问的兴趣。研究生将会用大部分时间用于发表论文,他们的学术生涯变得非常单调。在这样的硬性规定下,我们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也是只认SCI点数或者核心期刊的功利主义者。 第二, 发表的论文只重视数量,而不管质量。大文章拆开来写,凑够一定的数量,是许多老研究生的做法,这个经验一届又一届地传授给了新研究生。一些有原始创新的东西,在论文发表的压力下,需要耐心得到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但这一切被迫忍痛割爱了。研究生或博士生做学问需要的是安静的心态,是钻研的精神,如果逼迫他们发文章,他们就只好来个应急反应,将初步的研究结果或者从别的地方找来的数据,巧妙包装,发表了事。 第三, 硬性规定发表论文逼迫导师好学生一起走后门,学术风气为之变坏。研究生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完成的工作,能够全部发表的理论上是不可能的,有些好的成果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是可以的,但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刊物上发表就违背了科学规律。有了这双规,研究生只好求助于他们的导师,导师为了学生毕业就只好托他们的朋友或利用手中的一些资源,走后门发表。笔者经常收到全国各地来的一些朋友为他们的学生求情关注论文发表的,有些我还得求别人。自己的学生也一样。因为,现在的论文发表周期特别长,许多需要一年甚至更长,这样,那些着急毕业的学生,发表论文就成了一块心病。既然有病,就得求医,于是,各种求情、走后门就难以避免。有谁认真调查过,中国发表的大量论文中,有多少人情论文呢? 第四, 制造的垃圾论文数量增加,刊物引用率下降。因为逼迫研究生毕业要有论文发表,这样,国内外的许多刊物增加了大量的稿源。因为层次不一,这些论文总能够找到合适的地方发表。因为有些论文本身是不具备发表的条件的,通过各种努力硬发表了,这样就难以避免发表的论文中存在大量的垃圾,浪费了科研资源。研究生队伍成了中国发表论文的主力部队,导师们则成了保障论文发表的后勤部门,即使做的是通讯作者,但论文的质量还是不如导师亲自来写要高。 第五, 学术刊物逐步沦落为发表论文低质量论文并用来赚钱的机器。这个现象在国内的核心期刊比较明显。由于不愁稿源,且研究生和导师们有求于学术期刊,这样,学术期刊无形中就有了一定的权利。版面费是学术期刊收入的重要来源,而维持版面费居高不下的是学生要着急毕业的大量客户需求,有些学生因时间紧迫,要求提前发表,那些就要缴纳提前发表的加急费,反正学生不掏自己的腰包,乐得交钱,刊物也乐得送人情,还多收了费用。但是发表出来的东西,有多大的分量,就很难说了。 第六, 助长学术腐败。前段时间曝光的院士论文造假,实质上是身为第一作者的研究生或博士后造假。在研究生发表论文压力下,抄袭、一稿多投、乱搭人情(为好发表挂一些不相干的作者)、走后门、向编辑行贿,所有这些事情,笔者都几乎遇见过或听说过。这样侥幸发表论文的研究生就是对那样没有采取一定措施的研究生不公正,如果大部分研究生都去走歪门邪道,那么我们的学术生态就非常糟糕,就难以指望科学研究能够为社会进步做出什么。有人说,能够发表SCI的就避免了这样的腐败,其实不然,正是因为中国人的不诚实,发表论文伪造数据、一稿多投、抄袭等等,让外刊吃尽了苦头。虽然我们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越来越多,人家对我们的信任也越来越小,可谓我们已将脸丢到国外去了。其根源是什么,国内强迫研究生发表论文而已。 建议有关科研院所和高校,根据学术研究的客观规律,停止研究生发表论文才能获得学位的硬性规定,以引导研究生安心研究,避免学术浮躁,纯化学术生态。适当增加答辩论文淘汰率,要求研究生认真作科学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研究数据。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毕业答辩走过场,重视论文发表而不重视数据获得和学术研究过程。加强科学原始创新,提高中国科学家国际形象不妨从提高研究生质量做起,而要做到这点,论文发表就是非常严肃的事,不可等闲视之。
个人分类: 教书育人|5734 次阅读|6 个评论
我们研究组发表论文的署名原则
wangdh 2009-2-21 12:44
我们研究组发表论文的署名原则 (王德华) 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的责任是很大的。第一作者自然是论文的主要数据收集者和执笔者,通讯作者一般是实验室(研究组)的负责人,提供实验仪器设备、经费来源,提出或参与文章的思想和设计,参与论文撰写、修改和投稿过程。其他作者是对论文做出实质性贡献的,如参与部分实验数据的收集,在关键实验技术上有贡献,在重要的实验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有重要贡献等。对于一般的贡献,如论文修改、讨论、一般性质的帮忙等等,都在致谢中一一进行致谢。所有论文作者都有责任对论文负责。 关于署名的基本原则: 1. 主要收集数据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执笔撰写文稿。作为第一作者。 2. 课题负责人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数据分析讨论,文稿修改等。作为通讯作者。 3. 所有本研究组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凡是在本研究组学习工作期间受到研究组的相关经费支持而获得的所有数据和相关资料,在撰文发表时,第一单位必须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4. 研究组任何成员(无论离开的还是在学的),在发表与本组相关的学术论文时,成稿后必须经过本研究组的讨论和集体修改,方可投稿。任何人在没有通过研究组的修改讨论时,都不得擅自投稿。 5. 进入本研究组的博士生、博士后,在总结发表其在硕士期间 和 博士期间的数据时,作者单位都要署原工作和学习单位,通讯作者原则上是原导师。本研究组没有对论文有实质性的贡献,不得署名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考虑到毕业的同学到新单位后,面临考核晋升等原因,同时新的工作单位也提供了工作空间和时间等,我们研究组暂时同意:在署名时可以将现在的工作单位作为第二单位。最好的方式是:在脚注注明作者的现工作单位。 我的署名和投稿原则: 1. 我没有参与设计、讨论和修改的任何论文,都不署名。 2. 对于研究生来研究组以前获得的数据,如果在论文撰写和修改时,有自己的主要贡献和学术思想,可以署名,但不是主要位置。原则上不参与此类论文的修改等事宜。 3. 我没有看过的文稿、没有参与修改的文稿,不同意以本组的名义投稿。 4.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本研究组的论文基本上都由我经手投稿。 应该说,我们研究组的同学都是很严肃对待这些问题的,到现在都做得不错。规矩了解了,习惯了,自然也就传承下去了。我对学生们说,你如果胡弄,你将来的学生会更胡弄。有些规则,如果你不懂,将来你的学生也可能不懂。学生无知,是老师的责任。学生知晓而违反规矩,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希望我们动物生理生态研究组的各位同学,更加认真履行我们研究组的规定。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基本是这个原则。 我还想对已经毕业离所的同学们说句话:在你们繁忙的工作暇余,希望能尽量抽时间将你们还没有总结的数据能够撰文发表,时间拖久了,于己于组,都是不利的;也会对研究组的工作产生一些不利影响。这些结果都是你辛苦努力获得的,你的学位论文也是经过大家一起讨论修改的,同时这些研究都是国家的科研经费资助的。大家应该有责任将有价值的数据发表出来。 (王德华 2009.2.20 ) 相关阅读: 学术论文如何署名?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664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1079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在Nano Letters上的第一篇文章
麦立强 2009-1-3 23:55
这个假期,除了陪爱人和儿子去逛了一下光谷步行街(吃喝玩乐一条龙,真的挺值得去的,儿子困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还不想回来呢),基本上都在实验室忙活,觉得还挺累的。刚刚看到下面在Nano Letters上的论文已经在线发表(ASAP)了,又给自己增添了一些动力。这篇论文经过反复的修改和补充重复与对照实验,有幸得到审稿人的肯定,得以发表,本来还有一些性能结果,不过主编认为仅仅组装与择优取向排布已经是比较系统的工作了,没必要再加性能进去。 欢迎各位同行提出宝贵的建议和评论。并祝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Orientated LangmuirBlodgett Assembly of VO 2 Nanowires Liqiang Mai, Yanhui Gu, Chunhua Han, Bin Hu, Wen Chen, Pengchao Zhang, Lin Xu, Wanli Guo and Ying Dai Publication Date (Web): January 2, 2009 (Letter) DOI: 10.1021/nl803550k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nl803550k
个人分类: 私人空间|11045 次阅读|7 个评论
我的第一篇论文
Guoxiangyun 2008-12-26 21:18
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个第一次。由于是第一次,所以总会有一些新鲜的感受,让人难以忘怀。对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来说,第一次写论文、第一次投稿、以及第一次收到论文接收函时的激动心情,都永远值得怀念。我第一次写论文时,还在上大学二年级。那时候考研风还没有这么盛,流行的是考托福出国,可是自己既没有海外关系,也没有见过美元,所以我连想都不用想出国的事。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就整天就泡在图书馆里看闲书。 看的闲书多了,自然就冒出了一些希奇古怪的想法。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想法很快就被各种风吹得干干净净,而不会留下一丝丝痕迹。偶尔,也会在大师的著作中看到自己曾经产生过的想法,马上就会在心中自我得意一番:大师也不过与我心有戚戚焉。有一阵子,我突然对有关生命方面的问题非常感兴趣,于是就从图书馆里找了许多相关的书来读。这些书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 DNA 结构发现者沃森的《双螺旋 发现 DNA 结构的故事》。以前读过一些国内作者写的科学家传记,感觉到科学家似乎从小就很神奇,即使学习成绩不好也是因为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原来象鲍林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会犯一些简单的低级错误,做出获诺贝尔奖的工作也不是都需要有高深的理论背景或者多么先进的仪器。所以,当后来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另一本让我啃了很长时间的书是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奥巴林写的《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其中的理论要点概括起来就是高中生物教科书上关于生命起源的观点。即生命起源分为四个阶段:( 1 )由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 2 )由有机小分子形成生物大分子;( 3 )由生物大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 4 )由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可见这本书是多么重要了。不过,我当时虽然对生命起源感兴趣,却并不是因为有了什么高明的想法。 1987 年 12 月的一天,南开大学化学系的王积涛教授来系里作报告,题目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认识。我的同学周朝晖上午就去教室为我们占好了座位,下午一点钟我去的时候,教室里的人已经很多了。周朝晖两点钟才来,要再晚一会儿,我恐怕就很难给他看住座位了,因为两边过道和讲台前面都已经站了好多人。可见,对王先生报告感兴趣的人之多了。老实说,他的报告并不精彩,只讲了目前得到广泛认可的一些观点,除了氨基酸自组这个名词我以前没听过外,其它的似乎都看到过。 大约过了一星期左右的时间,我又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本薄薄的小书,《生命 一项未完成的实验》,作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卢里亚。书从图书馆借出来后,不知道忙什么了,并没有立即读,而是过了两三天后才读的。 这本书的第 77 页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磷脂分子虽然与脂肪同类,但是与脂肪分子不溶于水的情况相反。每个磷脂分子都有一头一尾,头部带电,对水有强的亲和力,尾部类似脂肪分子从水中翘出,散布在水面的少量磷脂会形成一种单分子层。如果把他们摇动混合,磷脂就不再在水面上成层,结果产生一种乳浊液。这种乳浊液不同于油在水中形成的乳浊液,在这些乳浊液中油形成了真正的液滴。而磷脂乳浊液是由充满水的封闭小泡组成的。每个小泡被两层分子包围,一层分子头朝外,另一层分子头朝里。结果所有的尾部都彼此相对指向,并离开水。 看了这段话后,我突然联想到了生命起源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奥巴林的学说认为,蛋白质是氨基酸在原始海洋中缩聚形成的。可是大家都知道,水相中蛋白质是倾向于分解的,因此他的学说受到了质疑。美国学者福克斯考虑到原始海洋中形成蛋白质的种种困难,提出了氨基酸无水热聚合形成类蛋白质的观点。可是原始地球上是否存在过这种合成类蛋白的干热条件,在那种干热的条件下类蛋白怎样变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因此,生命是否曾以这种形式进化过,许多人都表示怀疑。 当时虽然不能说是灵机一动,但的确是我产生了一个想法。在原始海洋条件下既然可以形成氨基酸等,也应该能形成磷脂或其它类似的化合物。这些磷脂类似物在原始海洋中形成小泡,不断吸收海洋中的氨基酸等有机物,从而使泡内的有机物浓度不断提高。当泡内的氨基酸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有没有可能发生缩合形成蛋白质呢?产生了这种想法后,我立刻变得激动起来,想着接下来该做哪写事。我首先想到两件事。第一查查奥巴林的书,看他是否提出过类似的想法;其次查查有关原始海洋的资料,看看当时条件有没有可能产生磷脂分子。 第二天,我就去图书馆查了一些关于磷脂和原始海洋的资料。比如说,磷脂也叫磷酸甘油酯,是甘油中一个羟基被磷酸酯化形成的 ,现代海洋中磷的含量约为 0.06 毫克 / 升,主要以 HPO 4 2- 、 PO 4 3- 、 H 2 PO 4 - 等形式存在等。既然现代海洋中有磷,那原始海洋中也应该有。于是,我信心大增。 又过了一天,我决定给王积涛教授写一封信。信中自然要先谈谈自己听完报告后如何受启发等,但我主要是想问王先生几个问题:( 1 )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的磷为什么没有引起研究生命起源的科学家的注意?( 2 )在原始海洋条件下有没有可能形成磷脂?( 3 )关于原始细胞的起源,目前有哪些假说。写完信后,才想到人家那么忙,会不会理我呢?海,管它呢,先寄出去再说。没想到两星期后( 98 年元旦过后),就收到王先生的回信。他在信中详细地解释了我提出的三个问题。 王 先生对我提出的问题是这样解释的: (一)磷的生物化学作用是受到人们注意的。由于磷主要以磷酸酯、二磷酸酯或三磷酸酯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它的作用主要是能量转移,它与糖的成酯或分解过程在自然界中较易发生(比起氧化还原,聚合-解聚等反应来说),在生物化学中研究得很清楚。在地球的原始状态下,磷可能也是以磷酸盐或酯存在的,而磷酸盐是无机界中广泛存在的,所以没有人怀疑它需要从其它东西转变过来。(二)在原始海洋中磷酸钠和各类糖形成磷脂是可能的。Rao M等人用胆碱氯化物,在微量酸催化下与磷酸钠加热到25-100 ℃ ,7小时后得到15%的磷酸胆碱酯(J. Mol. Biol., 1982, 18: 196-202)。他们认为磷酸胆碱酯可能是生物膜的关键成分,在原始地球上就已存在。(三)关于原始的细胞起源,我还没有看到具体的说法。疏水性蛋白质在水中先形成微球,在其外层必须有聚糖磷脂膜,然后蛋白质逐步分化成细胞的各类器官。对这些演化过程尚无人明确地描述过,故无法回答这一问题。 王 先生的回信使我深受鼓舞,同时也让我非常感动。那时候,他大概也有 60 多岁了,给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大学生回信,竟然密密麻麻地手写了好几页,比我给他的信长了足足两倍还多。现在的教授大多数都很年轻,也很牛或者很忙,你发个伊妹儿问个稍微深入一点的问题,人家根本不理你。 随后,我又继续寻找资料,发现支持我想法的证据越来越多。另外,我这人也有点儿喜欢卖弄自己。高中同学来了,不管人家爱不爱听,就向人家灌输一番我的伟大想法。有时候,同学也客气地提出一些问题,我就抓住机会把我知道的滔滔不绝地讲出来。然而,就是在这种不断地向别人宣讲的过程中,我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所以,在此我也感谢那些曾经耐心听我高谈阔论过的老同学。 到 1988 年四月初的时候,我终于把我的想法整理成了我的第一篇论文:生命的起源 关于多分子体系形成的看法。那时候,正好学校里征集五四科学奖论文,我就把我的论文悄悄地交了上去。一个月后,在著名的三角地看到了获奖奖名单,我得了鼓励奖。由于那一段时间心情不佳,所以看到获奖消息后既没有感到激动,也没有觉得失落。对这样的结果,说不上是在我意料之中还是出乎我的衣料之外。同学中可能没有几个人注意到三角地那一张小小的海报,只有周朝晖向我表示了祝贺。我们同宿舍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直到后来文章发表后收到稿费汇款单时,才有一个人知道。还是因为我不在人家把汇款单交给他,他才知道的,这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论文获奖后,我也不知道接着该做什么。还是周朝晖,他劝我把文章投到大学化学上去。可是,我看到人家那杂志上根本就没有过这方面的文章,就没投。一直到一年以后,我在一本叫《化石》的杂志上看到一篇也是关于生命起源的文章。我觉得那篇文章虽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但不见得比我高明,甚至我觉得自己的观点比他的强多了。既然《化石》杂志能发表他那样的文章,就不该把我的文章拒之门外,于是壮了壮胆,就把那篇文章寄过去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和大家一样都在轰轰烈烈中度过,但也没有忘记我的文章。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了两个月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小心翼翼地给编辑部写了一封询问的信。编辑部很快就给我回了一张明信片,我收到的那天是 1989 年 7 月 4 日。那时侯学校早已放假,我因为没有接到学校的通知,就傻乎乎地从家里跑来了,也正准备去人大买回家的车票。中午我正一个人在宿舍里吃方便面,听到敲门声就不耐烦地喊了声来了。从看楼大爷手中接过明信片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真的吗?明信片就在我的眼前,上面整整齐齐地写着: 向云同志: 你好!来稿已经照收,经编委审阅,准备刊用。文中有少量修改,如需重抄再与你联系。 致 敬礼 《化石》编辑部 7 .3 后记: 2006 年的时候偶然从网上发现,这篇文章居然被 《 新华文摘》上的一篇文章 (1990 年第 8 期 203 页 ) 介绍。该文题目为生命起源过程中多分子体系形成新说,没有列出作者,也看不到全文,文章开头的几句话为: 目前,关于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大体如下: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大生物分子组成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郭向云在今年《化石》第二期撰文提出一个新观点:在化学进化过程中,无机小分子无需先形成 可惜没有看到原文。 (郭向云,2008/09/24 于太原) 当年发表的论文的第一页 《新华文摘》上的介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89 次阅读|1 个评论
投稿,非诚勿扰!
JYH64J98Y99H 2008-12-18 21:57
同样是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区别其实很大。恕我直言,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专家很难写成像模像样的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就像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很难写成像模像样的自然科学论文一样。高等学校为了方便管理,往往将社会科学期刊、自然科学期刊、工程技术期刊混合在一个部门,这样的拉郎配虽然捏成了一个组织,但其效力的发挥是存在问题的。无论是社会科学出身的领导,还是自然科学出身的领导,在具体领导一个期刊时,都难逃外行领导内行的窠臼。且不谈由于主观偏见而带来的误区,就是一个力求公平的领导都会像色盲患者一样,无法逾越其自身缺陷带来的知识盲区。在众多的盲区、误区与禁区中,学术期刊艰难前行。这样的关系,一样会类似地在作者与编者之间出现。 我特别强调一点,社会科学论文与自然科学论文的研究与写作,有着很大的不同。一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的写作,既有共同遵守的国家规范,有时又有刊物自己的乡规民约。作者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水平不同,学术论文肯定会有高下之分,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以为,任何一位作者,在向一家特定期刊投稿时,不妨虚心一点,先俯下身子,当一回刊物的读者,了解人家刊物的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写作规范,再决定自己是否向这家刊物投稿。至少投出去的稿件要符合人家的写作规范。换言之,要郑重投稿,不要轻率投稿。用时下的话来说就是:投稿,非诚勿扰! 为了便于作者在大作发表前能够进一步修改完善,我把一家学术刊物发表前的常规修改检查步骤 发布如下: 1. 文章标题。思考一下有没有更简洁、准确、更有学术味和冲击力的标题。 2. 作者姓名。还真有作者不写姓名的。 3. 摘要。请将大作的内容摘要认真审查,不符合要求时要重新改写,应回避本文指出、作者认为,论述、总结、探讨等字眼和叙述方式,改成客观性的表述,可以理解为直接从文章中摘出精华。文字既来自全文,又相对独立。字数在 200 字以上, 300 字以下为宜。 4 .关键词。 3 到 8 个。最少要达到 3 个! 5 .留下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字样。 6. 作者简介。要素包括:姓名,学位,单位,职称,邮编。 7. 正文。(原则上,在正文中设一、二、三、四等二级标题) 8. 参考文献。要重视权威文献的学习与引用。文献著录方式:每部(篇)无论其在文中出现多少次,只能以其首次出现的顺序设定编号;专著类引文在正文中的区别,是在其编号后用括注页码的不同来表示。正文内的注释号要上标,如 56 ,再如 11-14 等等可通过在格式栏中字体效果中找上标操作。文末参考文献中, M 表示专著, J 表示期刊论文。页码崭放内文右上角。未明之处,可参阅刊物近期的格式。同时,一定要让参考文献与正文建立起对应关系。文末的参考文献按自然顺序排列。正文可以多次引用一部(篇)文献,但要对应同一序号,右上标的不同页码会将它们自然区别开。 9. 基金项目。有则加上,放在参考文献后面。 10. 英文部分。请将论文的题目、姓名(汉语拼音)、摘要、关键词译成英文。 最后,请作者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吧。别让刊物在发表前修改时找不到阁下。洞房花烛夜之时,屋里找不到新娘子,那不是急死新郎吗。
个人分类: 未分类|3971 次阅读|3 个评论
Final accaptance,小小的祝贺!兼论伦敦动物学报Journal of zoology
woodenson 2008-11-17 15:44
不出所料,在二修回去之后的三天后,第四篇sci文章正式接收! Title:Vigilance in Przewalski's gazelle:effects of sex,predation risk and group size 如下接收全文!希望看到的师弟师妹们也尽快尽早多出文章,出好文章! 14-Nov-2008 Dear Dr. Zhongqiu Li It is a pleasure to accept your manuscript entitled Vigilance in Przewalskis gazelle: effects of sex, predation risk and group size in its current form for publication in the Journal of Zoology. First proofs will be emailed to you in due course, so please keep me informed of any change to your contact details. Please find attached an Exclusive License Form, which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complete and return to: Lucinda Haines Journal of Zoology Editorial Office Zo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Regent's Park London NW1 4RY UK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further manuscripts from you in the future. Best wishes Lucinda Haines Editorial Office Journal of Zoology lucinda.haines@zsl.org on behalf of Prof. Nigel Bennett Editor, Journal of Zoology 10月26日发在新浪上的内容 这两天正忙着修改投到Journal of Zoology上的一篇文章-Vigilance in Przewalski's gazelle: effects of sex, predation risk and group size。这篇文章其实在去年的这个时侯就已经成文,但由于开始抱的期望过高,先后投到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Behavioral Ecology、Ethology、Behavioral Ecology and Sociolbiology等动物生态及行为学顶级期刊都分别被拒。期间由于忙着找工作、照顾家小等原因,也懒得修改。9月初黄山动物学实习后相对清闲的一段时间,稍微改了下投到了Journal of Zoology。 这里,简单的介绍下这个杂志。JOZ由创立于1826年的伦敦动物学会主办,内容涵盖了动物学的几乎所有分支学科。JOZ的影响因子不是很高,仅仅在1-2之间徘徊,但由于其100多年的历史以及较大的发行量,始终是一个著名的动物学综合期刊。最近的二三十年,伦敦动物学会更是增加了其对野生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投入和研究,JOZ上发表的珍稀动物保护研究的文章比重也不断增加,关于普氏原羚研究中的几篇重要文献均发表在JOZ上。 当然,选择JOZ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JOZ审稿周期非常短。我第一次投到JOZ上的文章大概不到一周就给了意见(是退稿),第二篇是40天的时间,然后修改返回去大概10天就接收了。这篇文章是9月11日投出,10月15收到审稿意见,只是很小的改动意见,我想这次改回去应该就能接收了(自己这样认为,没准还会被拒的,呵呵)。所以对于急着毕业需要文章的人来说,这种杂志应该是首选的。 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倒也无需详细介绍,主要就是利用焦点取样法,研究了性别、捕食风险以及集群大小对普氏原羚警戒行为时间、频次、周期的影响,等真正发表了再说啦。
个人分类: 研究论文|5438 次阅读|2 个评论
3篇sci的小窍门——给还没发文章的师弟师妹们
woodenson 2008-11-17 15:31
这是本人去年发在小木虫上的一篇帖子,介绍了个人对于发表sci的一些看法,仅供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0942e701008xar.html 不久以前才知道小木虫,注册了用户以后发现的确很不错,所以也发个帖子博博人气。发表sci其实不是很难得事情,关键是要用心,尤其是要抓住研究热点,针对热门的假说或者理论进行验证。另外,选择对口的杂志也非常重要,下面是我的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我是做鸟兽生态学研究的,具体而言是做青海高原特有有蹄类普氏原羚与藏原羚的研究的。动物生态学发表sci的文章相对比微观的要难,因为研究的尺度比较大,周期也比较长,不可控的因素更多,还有就是可供发表的杂志也不太多,但只要选对了方向还是比较容易的。 我的第一篇sci是关于同域分布的三种有蹄类动物食性研究,当时首先投稿到了journal of zoology. 大概一个半月,拒了。审稿意见也不苛刻,主要原因是研究方法太成熟,没有新意。老板很生气,说没什么理由就拒了,这个杂志真恼火。于是改投到Journal of mammalogy,同样的结果。于是我们换了投稿方向,改为动物保护管理,杂志为美国的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很快,大概一个半月,就基本接收了。后来就是零星的小改动,以及邮寄版权转让书等等。从第一次投到最后被JWM接收总共8个月。这个过程让我学到了文章一定要对路,尤其是对杂志的胃口。 第二篇文章,应该说就是得心应手了(自己感觉上路了)。当然,其实我这三篇文章几乎是一个时间完成并投出去的,只是写的时候自己就有很大信心了。这篇文章是关于有蹄类同性聚群的,也就是说为什么有蹄类通常只有繁殖季节才在一起的原因。当初做博士论文时我并没想到这个方向,只是后来读文献时发现,原来我的数据还可以这样用,于是歪打正着,把行为学数据简单一整理,然后找好热门的学说去验证,几乎没有什么修改,前后一个半月,接收!这次的杂志是Journal of zoology. 前两篇文章都是在去年十一假期得到接收的消息的,当时狂爽,我硕博连读,至少要两篇sci,一下子就够了,呵呵。 第三篇sci和第二篇类似,也是在读文献时发现的方向,关于集群效应的验证。和第二篇用的数据都一样,只是方向稍微改动了一下,然后投到了Behavioral processes. 这个杂志比较慢,将近三个月才审完稿,然后修改,又过了一个半月,接收。其实,这篇文章从一投出去自己心里就很有底,看的文献多了,对各个期刊的要求方向也了解的多了,再结合自己的研究情况,能否接收是很容易判断的,所以这次倒没有太多的兴奋。 这三个杂志影响因子都在1.5左右,在动物学里面算是中上的。老板也非常为我高兴,现在见我基本上都是脸上一支花,呵呵。 总结来说,小的窍门就是抓准热门假说进行验证,找好对口杂志,百发百中。当然前提还是要多读些文献,了解现有的研究进展。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9278 次阅读|4 个评论
《中国科技博览》征稿
zgkjblsx 2008-10-23 14:03
个人分类: 未分类|5655 次阅读|0 个评论
助我们自己的期刊一臂之力
热度 1 jianxu 2008-8-27 18:44
近日,在科学网上看到, “95 份中国期刊在 SCI 学科分库排名情况出炉 ” 。 自然,心里又一次不是滋味地看到我们自己期刊的影响因子( IF )太低。也可喜地看到一些期刊的 IF 正在逐年提高。材料研究领域的英文期刊 《 J. Mater. Sci. Techno. 》, IF 已经由 2000 年的 0.241 提升至 0.468 。必须承认, 期刊的 IF 值对 客观地 衡量期刊的水平与质量还是有效的。 能否办好学术期刊,特别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期刊,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水平与实力以及国际化的程度。目前,权威、有影响、高水平的科学期刊仍主要集中在老美这个超级大国,其次是在拥有古老科学传统的欧洲。欧洲人一直在不懈努力,与美国人相竞争。例如,创办《 Adv. Mater. 》系列期刊。 在材料研究领域,我们注意到,由 日本金属学会主办的《 Materials Transactions 》影响因子已经由 2002 年的 0.841 上升至 2007 年 1.018 。早在 2002 年该刊就已经超过了德国金属学会主办的《 Z. Metallkd. 》( 2002 : IF=0.636 , 2007 年上升为 0.857 )(材料研究领域期刊的IF大部分都在逐年提高)。 《 Materials Transactions 》原名为《 Materials Transactions JIM 》, 2001 年 1 月改为现名,其目标是尽快国际化。该刊由日本金属学会于 1960 年创办,至今已有 48 年历史,其创办当年仅出版 2 期, 1961-1967 年间为季刊, 1968-1974 年间为双月刊, 1975 年起改为月刊,保持至今。 据我观察,日本人很注意提高这一期刊的影响力(以实现他们作为科学大国的雄心),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或许可供我们借鉴。 (一) 针对一些热点问题,适时出版一些专刊( Special Issue ),例如纳米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形状记忆合金,无铅焊料等。也包括作为一些高水平专题国际会议的会议文集( proceeding )出版专刊,但收入的论文仍需经过国际同行评议,而且数量有限,同时里面收集一些由专家、大腕们写的 review (会议上的特邀报告)。(注意,如果不是参加国际会议,有些国际同行可能不会去尽义务给他们审稿。因为是会议,会给组织者些面子) (二) 优先发表一些 本国科学家的部分最新研究结果 (多以快报( Rapid communication )的形式)。这样可以避免因将论文投向欧美期刊,有可能在同行评审时产生“利益冲突”,造成发表滞后,丧失优先权。当然,这样做的前提必须是本国科学家们 绝对不能用自认为水平高、实则是“垃圾”的文章自残自己的期刊 。事实上,日本人也会将最好的东西送到《 Nature 》、《 Science 》、《 PRL 》之类的顶尖( top )期刊。 诚然,办好一本学术期刊需要多方和长期的不懈努力,这也非本文所能及的话题。考虑到研究工作的影响力,中国科学家自然也要将最有显示度的工作投向顶尖和本领域有影响、有众多读者的期刊。然而,随着我国科学研究实力的提升,我们也应该更加积极地提倡与鼓励本土科学家们 将一部分比较好的工作发表在自己的期刊上 ,特别是一些已经“功成名就”、“被人认可”的科学家们应该肩负起提高我们期刊影响力的责任,承担这样的义务,至少是不要用“垃圾”文章来自残我们自己的期刊,不要让我们的期刊成为收集“为了学生毕业而撰写的论文”的垃圾场。 在一些比较好的工作在本土期刊上发表后,可采用将电子版文件通过 email 群发至国际同行,放在自己研究组的网页上(方便他人下载),在国际会议上散发抽印本,在国际会议的报告中宣讲(在 PPT 上注明出处)或张贴( poster ),在自己后续发表的论文中引证等多种途径来扩大影响,逐步赢得国际同行们的引证。 这里只是想呼吁一下,中国的科学家们在冲击世界顶尖级期刊的同时,也应该多一些自信,关照一下我们的本土期刊。本土科学家们在国内的同行评议时也不要先入为主,以 IF 取人,认真地看一下在我们自己期刊上发表的工作,究竟水平与质量如何?我们的科学家们也应该大度一些,淡泊一些名利,不必去计较本单位按照 IF 发的那点儿奖金。 办好我们自己的期刊,以赶超日本人为目标!助本土期刊一臂之力! 附件:材料研究领域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 《 Nature. Mater. 》( 19.782 ) ; 《 Mater. Sci. Eng. R 》( 14.4 ) ; 《 Adv. Mater. 》( 8.191 ) ; 《 MRS Bull. 》( 5.168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 ; 《 Acta Mater. 》( 3.624 ) ; 《 Scripta. Mater. 》( 2.481 ) ; 《 J. Mater. Res. 》( 1.916 )(美国材料研究学会) ; 《 Mater. Sci. Eng. A 》( 1.457 ) ; 《 J. Alloy Compd 》( 1.455 ) ; 《 Metall. Mater. Trans. A 》( 1.278 )(美国 TMS 学会) ; 《 J. Mater. Sci. 》( 1.081 ) ; 《 Mater. Trans. 》( 1.018 )(日本金属学会) ; 《 Z. Metallkd. 》( 0.857 ) 《 J. Mater. Sci. Techno. 》( 0.468 )(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金属学报》( 0.449 ); 《 Transaction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 0.264 ) 《 Rare Metals 》( 0.204 );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7347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如何准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转)
lingfeng 2007-6-17 21:02
我也于今年在北医三院听了《柳叶刀》执行编辑关于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的演讲,听后感觉收获很大,但一直没有时间整理成文。最主要的收获就是:实验设计一定要科学严谨,要有说服力。事实上,国内的许多论文之所以质量差,就在于实验设计有问题。中医的研究尤其如此。看了这篇文章,总结起来,就是一要重要,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二要新颖,三要科学。包括实验设计和统计两方面。我想任何一个临床科研者都很有必要学好流行病学,统计学和科研设计,另外,也要熟悉常见论文发表的错误,这样才能在自己的研究中避免。在没有达到这些要求之前,最好不要开始研究,浪费时间也浪费资源! 如何准备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总编辑Jeffrey M. Drazen博士2005年4月7日在京演讲报告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中国医学论坛报》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都是重要的医学信息的来源。 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中国医学论坛报》总编辑照日格图而言,我们的任务是发 现最优秀的临床研究方面的成果,并对他们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我认为临床医师对医学期刊工作的了解是很重要的。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 了解我们的工作,我想举最近在我们刊物发表的4篇论文作为例子,来说明这个 问题。 论文对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篇论文是2005年3月发表的,论文的题目是“在阿司匹林和纤维 蛋白溶解(溶纤)疗法的基础上加氯吡格雷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 人”。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3491例心电图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病人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接受安慰剂,一组接受氯吡格雷,75mg/d,同 时还接受纤溶药物和阿司匹林。病人接受治疗2~8天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这项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是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心梗复发或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 治疗30天时对氯吡格雷组和安慰剂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30天时,安慰剂组大约13%的病人达到复合终点,而氯吡 格雷组达到终点的病人数显著低于安慰剂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3(图1)。根据年龄、性别、心肌梗死部位、溶纤药物的类型等对病人进行 分层后,亚组分析也显示氯吡格雷治疗有益。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因为这篇论文说明了在一种常见疾病(急性心 肌梗死)中,氯吡格雷治疗可以使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心梗复发或死亡这些事件 发生的危险减少。 论文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篇论文是由香港中文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撰写的,论文的题目是“氯 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相比,防止溃疡复发出血的效果”。研究的设计是 非劣效性,即所研究的治疗方法不劣于原有的各种疗法。研究者对因服用小剂量 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进行胃镜筛查,如果 病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接受相应的治疗,所有病人都接受质子泵抑制剂治疗 以促进溃疡愈合。治疗8周后再次进行胃镜检查,如果溃疡已经愈合,则可将病 人纳入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一组病人接受75 mg氯 吡格雷,一组接受80 mg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20mg,每日2次。治疗持 续12个月,然后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氯吡格雷组12个月期间溃疡复发出血的累积发生率为8. 6%,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组为0.7%,P=0.001(图2)。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因为这篇论文说明,氯吡格雷用于不同的临床 情况,其效果可能不同。对于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急性溶纤治疗,短期使用 氯吡格雷,可以使冠状动脉闭塞、心梗复发或死亡这些事件发生的危险减少。但 如果把它用于长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则可能影响溃疡愈合。因此,临床医师在使 用药物的时候,应该权衡获益和风险。 论文阐明了疾病的生物学原理 第三篇论文与前两篇论文有明显不同,前两篇论文为阐明各自的问题都纳 入了数百、甚至数千例病人,而这篇论文只涉及一例病人。它的题目是“表皮生 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非小细胞肺癌对吉非替尼耐药”。 研究表明,EGFR对某些肿瘤的发生起一定作用。一些非小细胞肺癌病 人的EGFR发生delL747-S752位点缺失突变,使EGFR总是处 于被激活的状态。吉非替尼可以使被激活的EGFR处于非激活的状态,因而对 肿瘤有治疗作用。这是1例71岁的男性病人,他在2001年5月被诊断为非 小细胞肺癌,对其经支气管镜肿瘤活检标本进行分析,发现存在delL747 -S752位点缺失突变。病人接受卡铂、紫杉醇、吉西他滨治疗,2002年 3月发现治疗失败。化疗失败后立即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病情得到缓解。200 4年8月吉非替尼治疗也失败了,研究者怀疑病人的EGFR在原有突变以外又 发生了新的突变,所以进行了第2次活检。对活检标本进行分析后发现,EGF R在原有突变以外确实发生了新的基因突变。对外显子20的扩增产物进行亚克 隆分析发现,这种新的突变是一个碱基对发生从胞嘧啶核苷(C)到胸腺嘧啶核 苷(T)的改变(图3)。这种突变使EGFR重新处于被激活状态。 作者为了进一步证实第二种突变导致病人对吉非替尼耐药,又进行了体外 试验。C到T碱基对改变,在蛋白水平就是EGFR酪氨酸激酶功能域790位 点的苏氨酸被蛋氨酸取代(T790M),研究者将构建的T790M突变片断 转染到COS-7细胞内,用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从0到2.0μM)处理转 染的细胞,然后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磷酸化EGF R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见图4。图4A显示发生T790M突变的EGFR对 吉非替尼耐药,图4B显示,另外一种EGFR抑制剂CL-387?785, 无论是对单纯的delL747-S752突变,还是对delL747-S7 52加T790M突变均有效。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这篇论文阐明了肺癌耐药的生物学原理。虽然 只有1例病人,但它为肺癌的新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论文解决了临床上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 第4篇论文的题目是“在一项预防结直肠腺瘤的临床试验中,与塞来昔布 相关的心血管危险”。这项临床试验纳入了2035例结直肠腺瘤高危病人,病 人被随机分为3组,一组接受用安慰剂,一组接受200 mg塞来昔布,一组 接受400 mg塞来昔布。研究的目的是对200 mg塞来昔布、400mg 塞来昔布和安慰剂预防高危病人发生结直肠腺瘤样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比较。 在万络预防腺瘤样息肉临床试验(APPROVe)中,接受罗非昔布的病人, 因心血管原因、心肌梗死或卒中所致死亡的发生率升高,以及默克公司主动将该 药从市场上撤出,促使这项有关塞来昔布类似临床试验的数据和安全性委员会, 决定组成一个独立的委员会,对这项试验的心血管安全性数据进行重新评估。结 果见图5。 纵坐标表示复合终点发生的概率,复合终点包括心血管原因所致死亡、急 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心力衰竭。结果显示,每天接受400mg塞来昔布的病人 3.4%达到复合终点;每天接受200mg塞来昔布的病人2.3%达到复合 终点;安慰剂组只有1%的病人达到复合终点,P=0.01。作者的结论是: 使用塞来昔布与下列终点组成的复合终点发生危险升高相关:心血管原因所致死 亡、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和心力衰竭。这种危险升高与塞来昔布的使用剂量相关。 考虑到最近有人报道,COX-2抑制剂这类药物中的其他药物与心血管危害相 关,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使用COX-2抑制剂可能使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 危险升高。 我们为什么刊登这篇论文?就是因为目前使用塞来昔布这种药物的病人很 多,很多国家的卫生管理部门都非常关注这个药物的安全性,因而它是一个非常 重要的问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严格的审稿流程 下面我要介绍一下我们怎样从大量的来稿当中选中要刊登的论文。200 4年我们共收到稿件12295篇,其中包括论著、读者来信、视点、医学影像、 文献综述、述评等。 首先,由我本人对所有投来的稿件进行审核。如果我认为一篇稿件不适合 在我们的杂志上刊登,就立即退给作者,建议改投其他杂志。这一过程大约要退 掉10%的稿件。在这个过程中,经常被退掉的稿件往往是那些少见病例的病例 报告,论文并没有揭示疾病的生物学原理,仅仅是病例比较特殊而已。如果我认 为稿件值得进一步考虑的话,就把这些稿件按专业分配给特约副总编辑。我们编 辑部有9位特约副总编辑,他们都是当地的医学专家,他们的专业领域分别是: 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胃肠病、围产医学、内分泌、门诊实践、卫生 政策和血管疾病。特约副总编辑阅读稿件之后,如果他认为论文有可能发表,就 把稿件交给同行专家审稿;如果他认为不可能刊出,就把稿件交给执行副总编辑。 执行副总编辑是编辑部的全日制工作人员,如果他也认同特约副总编辑的意见, 那么就退掉稿件,如果他有不同意见,就把稿件交给同行专家审阅。  我们要求审稿人在审稿期间对稿件的内容保密,如果没有得到编辑部的许 可,审稿人不能复印稿件,不能把稿件给别人看。审稿人不能跟作者本人或别人 讨论他们的审稿意见。如果审稿人和论文作者有个人的、专业上或经济上的利益 冲突,一定要立即打电话告诉编辑部。2004年我们共向审稿人发出了433 5份稿件。我们要求审稿人在2周内审完并将稿件发回编辑部。按时审回的占5 6%,逾期1周审回的占24%,逾期1周以上审回的稿件占15%。有3%的 稿件送审后再也没有返回,我们将这样的审稿人从审稿人名单里除掉,以后不再 找他审稿。 送审的稿件返回以后,论文最终是否发表,由我们的编辑决定,而不是由 审稿人决定。我们很重视审稿人的意见,但我们把他们的意见作为重要的参考, 而不是最终决定。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我本人是内科医生,如果我管的病 人出现了外科情况,我要请外科医生来会诊,但外科医生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他不能立即把病人拉到手术室给病人做手术。最终病人是否转到外科接受手术, 还要由主管医生,即我本人来做出决定。 稿件经过审稿人评审后最终能否刊登,取决于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研究的内容必须是重要的。所谓重要是指,这项研究提出了重要的 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能影响我们的临床实践,也就是对疾病的诊断或治疗产 生重大的影响;或者能加深我们对疾病的生物学原理的理解。前面提到的第四篇 论文,即关于COX-2抑制剂的论文,所述那项研究告诉我们,这种药物的治 疗具有相当的毒性,而我们以前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种毒性。这种研究就属于 可能对临床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 第二,研究要提供充足的有意义的信息。首先,论文的研究能补充我们现 有的资料,能够增添新的有用的信息;其次,研究的结论能够提供明确的方向, 例如,前面提到的第二篇论文,其结论就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氯吡格雷不应该用 于长期预防心血管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阿司匹林加艾美拉唑。最后,研 究的结论应得自研究本身的数据,不含有商业性或学术上的偏见。 第三,研究一定要有新颖性。所谓新颖性是指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或是 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或是解决了重大的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前面提到的第三篇 论文,用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出现第二种突变后,作者发现使用另外一 种药物针对第二种突变进行治疗,结果仍然有效,这就是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 第四,研究要符合伦理学要求。首先研究要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其次是 使病人尽可能少地暴露于经受临床试验的危险当中。 审稿人在评审稿件时,我们要求他们对论文做出等级评定。分为A、B、 C、D、F和不清楚6个等级。其中A和B属于很好,C和D不算太好,F是很 差,还有一部分是不清楚,在我们退稿的论文中,对大约一半的稿件审稿人的评 定是很好,但我们并没有刊登。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中,大部分论文审稿人的评价 都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论文审稿人的评价不算太好。我们从来不因为一些小的 技术问题就决定退稿。有的审稿人对某篇论文兴趣不大,但如果我们从编辑的角 度考虑,对这篇论文很感兴趣,我们也会刊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严谨的编辑流程 送审的稿件返回以后,论文最终是否发表,一般由特约副总编辑决定。如 果特约副总编辑认为稿件可以刊登,他就把该稿件提交到特约副总编辑会议上讨 论批准。这种会议每周开一次(见图6)。对于特约副总编辑基本不考虑刊登的 稿件,把它放在日程上,但不对它进行更多的讨论。如果特约副总编辑建议刊登 他手中的稿件,但别人有不同意见的话,可能进行相当激烈的讨论。 我们在告诉作者最终决定之前,必须对稿件进行统计学审查。统计学审查 过程由专门的统计学专家进行,主要是审查论文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在 这个过程中,大约有五分之一的稿件被退掉。许多稿件被退掉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的终点指标是“软指标”,或称为“软终点”。例如,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是因 心肌梗死而住院,或因肺炎而住院,无论是对于心肌梗死,还是对于肺炎,医生 决定病人是否住院的标准不一定是统一的。对同一例病人,一位医生认为应该住 院,另外一位医生可能认为不该住院,这样即使最终得出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但其结论仍不可靠。 稿件处理的最终结果是,在接受同行专家审稿之前,有35%的稿件被退 掉,同行审稿后有61%的稿件被退掉,还剩下4%。其中0.5%的稿件需要 做补充试验;3%左右是我们有兴趣的,就是说准备刊登,但还需要做大量的编 辑修改工作;只有大约0.5%的稿件几乎不经过太多修改就能发表(见图7)。 我们退稿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是论文的质量,论文的科学性有 问题。因质量原因而退稿大约占所有退稿稿件的40%;第二是新颖性,研究的 科学性很好,但是类似的研究结果过去已经有人发表过了;第三就是专业性太强 的论文,质量很好,也很新颖,但是其内容属于很狭窄的专业范围,适合在专业 杂志上发表,不一定适合在综合性的医学杂志上发表,因这个原因而退稿也占3 0%。 稿件在刊登之前,要反复进行修改,稿件在编辑和作者之间要往返3次、 4次甚至5次。我想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2003年,我本人处理一篇稿 件,这份稿件讲的是在早产儿当中用高频通气的方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我给作者发e-mail,问她13个问题,作者当天下午就回答了12个,对 于剩下的1个问题,作者说还要查一下数据库,尽快给我答复,第2天那个问题 也得到了答复(我们对这样负责任的作者很满意)。另外一篇稿件描述由药厂主 办的一项研究。我给作者(用电子邮件)发信,2个星期都没有回音,后来我就 给他们打电话,接电话的人不是作者,他问:“你到底想要知道什么?”我想了 一下告诉对方说:“现在我已经知道我想要知道的一切了”。我们退掉了那篇稿。 2004年我们刊登稿件的总体情况(见图8)是:刊登论著213篇, 占投来的论著稿件的5%;读者来信982篇,占投来的读者来信的26%;文 献综述发表了83篇,占综述投稿的33%,文献综述很多都是编辑部的约稿, 但即便是约来的稿件也要经过我们严格的评审,如果不符合编辑部的要求最终也 不予刊登。 我们的编辑们通过严谨的工作给我们的读者提供高质量和内容清晰明了的 论文。论文高质量及其内容清晰明了使得论文的内容值得信赖,论文内容值得信 赖加上来源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最后形成读者对我们的信任,而信任就是读者对 我们的最高评价。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指过去两年当中,论文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这两年内发表论文的 总数。影响因子是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图9当中,红色的曲 线代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黄色的曲线是《柳叶刀》杂志,绿色的曲线是 《美国内科学年鉴》杂志,黑色的曲线是《美国医学会杂志》,蓝色的曲线是 《英国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比这些杂志高得多(见图 9)。在刊登论著的医学杂志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影响因子最高,比 《自然》杂志、《科学》杂志都高。 临床试验论文发表须先登记注册 最后谈一下临床试验的登记注册问题。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做出决定, 所有的临床试验,如果要向这些杂志投稿,发表研究结果的话,必须先进行临床 试验注册登记。这个决定最初是由十几家杂志的主编讨论后提出的,现在参加这 个委员会的有三百多家杂志,其中包括不少专业杂志。他们联合发出要求,临床 试验从一开始就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注册。登记的方法 是在美国FDA的Clinical Trials.gov网站上免费登记, 登记的内容包括研究的题目、主办者、假设、设计、方法、关键性的日期、入选 病人的标准,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 我希望中国的医师设计和实施一些重要的临床试验。如果你们做出的临床 研究水平很高,可以把研究论文投给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 杂志》有可能发表这些论文,让全世界都知道你们的研究结果。 现场问答 听众:我们看到《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每期都有“病例讨论(case records)”栏目,我们医院如有好的病例,能不能向您那里投稿? Drazen教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病例讨论”刊出频率为每 周一次,这个栏目一般都由麻省总医院提供,不考虑接受投稿。但有一个“解决 临床难题(clinical problemsolving,刊出频率为每 月一次)”栏目可以接受投稿,但需要遵从本刊特定的写作格式(注:具体格式 可参见本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专版”相关内容),这类稿件的刊出率约为1 0%。 听众:如果发现或发明了一个新的诊断方法,在尚未来得及进行临床试验 前将其写成稿件投给《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否可以考虑予以发表? Drazen教授:这需要根据该诊断方法的价值来决定,如果该诊断项 目为某一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且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之,则可考 虑予以发表。 听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文章的发表周期有多长?贵刊的文章录用率 非常低,如果一篇文章在投稿后不予发表,那么作者大概多长时间可以获知退稿 信息? Drazen教授:文章的发表周期从数周至数年(最长为3年)不等, 在2003年SARS期间还曾有过24~48小时内刊出稿件(网上发表)的 先例。一般来说,从决定发表到正式刊登出来的时间间隔为12周。至于退稿时 间,则与我在演讲中讲到的稿件流程相关。如果在初审时就未通过,那么很快就 能通过互联网获知退稿信息(因为我们目前都通过互联网接受稿件);如果到了 送出去请同行专家审稿这一阶段,那么一般需要4周左右决定是否予以发表。 听众:您如何看待中药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西方的临床试验大多应用 单一品种的药物进行试验或作为对照,而中药由于含有多种成分,因此很难进行 类似于西药的临床试验,您对此作何感想,有何建议? Drazen教授:我本人对中药的了解很有限,但是我觉得中药的应用 价值是不容抹煞的,例如,我在查阅哮喘历史相关文献时发现,β2受体激动剂 被引入到西方治疗哮喘是在1908年,而中国人应用麻黄治疗哮喘已有数百年 的历史。 因此,我认为中药临床试验是很有必要且很有价值的。中药研究的关键是 解决方法学问题,即需要设计出能证明其疗效的并能被西方研究者所接受的比较 严格的方法,尤其是该方法要具有可重复性。我非常期待能看到关于中药的让人 信服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结果。 听众:同为国际著名医学期刊,Nat Med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有 什么不同? Drazen教授:在Nat Med每年刊登的文章中,约50%为动物 实验文章,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的动物实验文章数量仅为每年一篇或者 根本没有。我想这也许足以说明这两个期刊的差异。我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非常欢迎临床试验方面的高质量的文章。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许多动物实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和其所使用的思考方 式往往是不能应用于人类的,例如研究者可以在猴子身上进行SARS冠状病毒 (SARS-CoV)研究,但同样的试验却不能直接在人身上进行。 听众:如果有机会订阅一份期刊的话,那么您推荐订阅哪一份,是《新英 格兰医学杂志》,还是Nat Med等其他期刊? Drazen教授:我本人此次中国之行,目的并不是为了促进《新英格 兰医学杂志》的发行,而是为了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促进其医学、科研 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网站已经向中国读者免费开放了很 长一段时间,因而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只要在有互联网的地方,打开www.n ejm.org网页,就能享受到跟全额订阅完全一样的待遇。当然,为中国读 者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后可能会取消,但据我所知,NatMed就从未给中国读 者提供过类似优惠政策。 正如我在演讲中所说的一样,《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作为期刊,其办刊方 针是识别出好的研究工作,并将其公之于众,以便让更多人了解到作者以及作者 的工作。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也许的确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事业和 未来,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真正改变一个人的事业和未来的并不是《新英格兰 医学杂志》本身,而是他自己的工作。如果您的工作确实很好,那么它必然会提 高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变您的事业和未来。
个人分类: 好文推荐|13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3: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