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作业计划优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MES)(六)作业计划的优化(3)
热度 1 bshen 2019-8-14 16:32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MES)(六) ---- 作业计划的优化(3)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沈斌 教授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六)作业计划优化(3).pdf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1961 次阅读|1 个评论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MES)(五)作业计划的优化(2)
bshen 2019-8-13 14:35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MES)(五) ---- 作业计划的优化(2)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沈斌 教授 一批零件要在一台设备或多台设备上加工,零件的不同先后加工顺序,其加工完工时间是大不相同的。下面举两个例子(一个例子是一台设备上加工,另一例子是在5台设备上加工),加以分析说明,这里假设每个零件数量都是1个。为了大家简单明了算法的重要性,选了这两个例子的算法,是众多算法中是最简单的。更复杂而有效的算法,可以查阅相关大量的研究文献。我在百度搜索了“作业计划的排序优化算法”,相关结果约457,000个之多!下面的内容对专业研究人员来说是一目了然地的,但对一般人员来说,可能有点难懂,所以,我尽可能写得通俗一点,并以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大家要有信心看下去。 1. 单台设备加工顺序的确定 现在有5个零件( J 1 、J 2 、J 3 、J 4 、J 5 )在一台设备上加工,每个零件处理时间和交货期如表1所示。处理时间表示零件在设备加工占用时间(包括加工时间和调整等辅助时间)。交货期表示该零件在某月的几号交货。 表1 零件加工时间 零件 J i J 1 J 2 J 3 J 4 J 5 处理时间 P i( 天 ) 3 1 4 2 5 交货期 ( 日 ) 7 8 12 10 6 如何安排零件的加工顺序呢?按照上文分析,将有n!种顺序,即5!=5x4x3x2x1=120种。真有哪么多吗?开始我也有点怀疑,笨人死办法,我将它们一一排了出来。 如果将零件 J 1 排在第一个加工,则有如下24中加工顺序: 12345 12453 12543 12453 12354 12534 13245 13452 13542 13452 13254 13524 14235 14352 14532 14352 14253 14523 15234 15342 15432 15342 15243 15423 如果将零件 J 2 排在第一个加工,则有如下24中加工顺序: 21345 21453 21543 21453 21354 21534 23145 13451 23541 23451 23154 3514 24135 24351 24531 24351 24153 24513 25134 25341 25431 25341 25143 25413 如果将零件 J 3 排在第一个加工,则有如下24中加工顺序: 32145 32451 32541 32451 32154 32514 31245 31452 31542 31452 31254 31524 34215 34152 34512 34152 34251 34521 35214 35142 35412 35142 35241 35421 如果将零件 J 4 排在第一个加工,则有如下24中加工顺序: 42315 42153 42513 42153 42351 42531 43215 43152 43512 43152 43251 43521 41235 41352 41532 41352 41253 41523 45231 45312 45132 45312 45213 45123 如果将零件 J 5 排在第一个加工,则有如下24中加工顺序: 52341 52413 52143 52413 52314 52134 53241 53412 53142 53412 53214 53124 54231 54312 54132 54312 54213 54123 51234 51342 51432 51342 51243 51423 我们现在采用的排序准则,或优化目标是保证最大交货期误期为最小的前提下,得到 F 为最小的零件最优排序(注意这里的优化目标有两个,但是以第一目标为前提再考虑第二目标)。为此,假定在一台设备上加工n种零件时,加工过程无故障,可连续加工。并设定: Ji ──零件种类, i =1,2,··· n ; Pi ──零件 Ji 的处理时间(包括加工时间与调整时间); Fi ──零件 Ji 的完工时间(即通过时间); di ──零件 Ji 的交货期; Ti ─ ─零件 Ji 的交货误期, , 最大交货误期 ; Di ── 零件Ji的最大拖期时间 ; F ──所有零件平均完工时间 (1) 要保证最大交货期误期为最小的前提下,得到 F 为最小的零件最优排序,可先按零件交货期由小到大排序,求得最大交货误期 ,并分别算出 Di 。若按此最优顺序的原则找到最后一项设为零件k,则满足: (2) 考虑到零件按处理时间由小到大排序,可使平均完工时间为最短。所以,在逐个反推搜索时,若同时出现零件 J 也符合 时,则零件 k 还应满足: (3) m ─ 尚未分配加工的零件数 通过逐项比较,重复这一步骤,即可得到排序方案。 大家看上面的算法可能不好理解,没有关系,看下面以表1的数据为例,逐步计算求出最优排序,再回过头了看可能就明白了。如果还是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记住结论就可以了:不同的排序,产生不同的结果。一般MES系统里把算法写在程序里了。你只要会操作即可。 算法解题的步骤如下: 先按交货期从小到大排序。 即交货期早的先加工,则加工顺序为为 J5-J1-J2-J4-J3 , 如图1中方案A所示。这个图就是作业计划的甘特图,并表示了每个零件的先后加工顺序、开始时间和完工时间。 若按此顺序加工,各零件的完工期为: F1 =8 天 ; F2 =9天; F3 =15天; F4 =11天; F5 =5天。 平均完工时间 F =(8+9+15+11+6)/ 5 = 9.6天。 零件 Ji 的交货误期,根据公式 Ti =max(0, Fi - di ): T 1 =1 天, T 2 =1天, T 3 =3天, T 4 =1天, T 5 =0天。 方案A的最大交货误期为: T max =3天。 图1 作业排序甘特图 2) 保证最大交货期误期为最小的前提下,得到 F 为最小的零件最优排序。 计算各 零件 Ji 的最大拖期时间 Di = di + Tmax D1=7+3=10 ,D2=8+3=11,D3=12+3=15,D4=10+3=13,D5=6+3=9. 满足条件公式(2)的零件最后加工,这时5个零件的处理时间总和为15,所以零件 J3 满足,放在最后加工。 剩余4个零件的处理时间总和为11,零件 J2 和 J4 满足公式(2),再根据公式(3)选择处理时间大的 J4 后加工,即为顺序倒数第二个。 还有3个零件的处理时间总和为9,零件 J1 , J2 和 J5 都满足公式(2),根据公式(3)选择处理时间大的 J5 后加工,即为顺序倒数第三个。 还有2个零件的处理时间总和为4,零件 J1 , J2 都满足公式(2),根据公式(3)选择处理时间大的 J1 后加工,即为顺序倒数第四个。最后则 J2 为最先加工。 根据上述的加工排序为: J2-J1-J5-J4-J3 ((见图1中方案B)。各零件的完工期为: F1 =4 天 ; F2 =1天; F3 =15天; F4 =11天; F5 =9天。 平均完工时间 F =(4+1+15+11+9)/ 5 = 8天 零件 Ji 的交货误期, Ti =max(0, Fi - di ): T 1 =0 , T 2 =0, T 3 =3, T 4 =1, T 5 =0。 方案B的最大交货误期为: Tmax =3天。 3) 按处理时间从小到大排序 。 即按照零件处理时间小的先加工,则加工顺序为为 J 2 -J 4 -J 1 -J 3 -J5 (见图1中方案C)。各零件的完工期为: F1 =6 天 ; F2 =1天; F3 =10天; F4 =3天; F5 =15天。 平均完工时间 F =(6+1+10+3+15)/ 5 = 7天 零件 Ji 的交货误期, Ti =max(0, Fi - di ): T 1 =0 , T 2 =0, T 3 =2, T 4 =0, T 5 =9。 方案C的最大交货误期为: T max =9天 通过以上计算,得到三个方案的以下结果: 方案A: 最大交货误期 T max = 3, 平均完工时间 F =9.6天(按交货期排序) 方案B: 最大交货误期 T max =3, 平均完工时间 F =8天(按优化排序) 方案C:最大交货误期 T max =9, 平均完工时间 F =7天(按加工时间排序) 方案A和方案C都是单目标的优化,而方案B大的优化是在 保证最大交货期误期为最小的前提下,得到 F 为最小的零件最优排序,兼顾了两个目标大的优点。这里仅仅是5个零件,如果有更多的零件,其结果差别就更大了。这就是优化算法(数学模型)的威力所在。 下文,我即将介绍多工序加工作业排序的确定,即一批零件在多台设备上加工顺序的优化算法(数学模型)。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2170 次阅读|0 个评论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MES)(四)作业计划的优化(1)
bshen 2019-8-12 12:28
准确理解制造执行系统(MES)(四) ---- 作业计划的优化(1) 同济大学中德学院 沈斌 教授 上文提出了实施MES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佳切入点,为什么呢?总的来说,企业通过实施MES系统,可以在以下主要几个方面获得显著的益处: 1 )通过作业计划的优化,在同样生产资源环境下,可以提高10-20%的效益,其基本原理将在本文进一步分析论述。 2 )根据精确的生产进度控制,实现“准时生产法”,减少原材料库存、在制品积存量50%左右。 3 )通过合理的作业计划和实时的智能生产调度,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OEE,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设备综合效率)一倍。 4 )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透明化,最大限度地保证最小的产品交货误期。 5 )实现产品质量的实时监控,保证质量原因的追溯率100%。 6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通过精确的工作量和薪酬的计算,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以上2-6点,将另文分析阐述。 1 、作业计划概述 主生产计划给出了最终产品的交货期限,如果要转换成各生产周期内的原材料和零件的需求计划,这还需根据工厂的实际生产能力确定零件的加工批量与完成期限,才下达给车间或制造岛。车间作业计划编制就是按一定的排序准则将规定的任务按周、日、小时具体分配给指定的工作地进行加工,确保完成生产计划的要求,如图1所示。 主生产计划中的最终产品是由各种零件构成的,每种零件都按一定的加工顺序进行制造。因此,作业计划包括分配各种零件的投入期和产出期,并规定完成这些加工工序的地点。它实际上由下列二个步骤组成: (1)确定制造设备负荷。即将各项加工任务分配至各工作地。这时每个工作地将有一长队的工件等待加工处理。在计划周期内,各项任务的加工总工时应与工作地实际生产能力相平衡。 (2)作业排序。是确定各项任务通过给定工作地的先后加工顺序。为此,必须确定这一列任务中的排队准则,各项任务将按此顺序加工。当一项任务完成后,即转入下一个工作地的任务队列中,成为下一个工作地的制造设备负荷。 图 1 多品种中小批量厂级作业计划流程图 过去,对于简单的、只包含几个加工工序的生产环境,排序是依靠有经验的调度员来做的,它们所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图表,如甘特图。在排序计划执行时,靠人工修改和维护生产作业排序。这种人工排序一般只是凭经验定性地进行,有时也运用几个分配准则。人工排序不能保证排序结果达到最优,它取决于排序人员对生产情况的熟悉程度。另外,对于车间作业排序这样比较复杂的问题,用人工借助于图表也是很难排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计划的。 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日益普及,在许多复杂的多工序生产环境中,已经开始实现了计算机排序,这种排序实质上是一个算法模型,它利用计算机的存储量大、计算快、逻辑推理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完成详细记录中间排序结果和反复迭代的功能,或是在作出可行的排序结果后,根据计算机中记录的车间或制造岛的加工状态和期望的未来需求,提供更合乎当前实际情况的排序信息。 2 、作业优化排序模型 作业排序是在有限资源约束下,如何安排零件的加工顺序,使其给定的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作业排序的优化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总加工工时最短; (2)零件平均通过时间最短; (3) 机床利用率最高; (4)不按期交货或交货误期最少; (5)加工总成本最低; (6)原材料、在制品库存量最低。 以上目标有的是相互相成的,如目标(1)总加工工时最短,也许实现目标(5)加工总成本最低。有的是相互排斥的,如为了实现目标(3) 机床利用率最高,就有可能导致了不能实现目标(6)原材料、在制品库存量最低。 因此,在编制作业计划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可以进行单目标优化编制;有时需多个目标的优化编制。在这方面,国内外专家进行了大量的算法研究。 设有n种零件,要在m台机器上加工。每种零件根据工艺要求,要按一定顺序通过这些设备。一种零件在一台设备上加工一次称为一道工序,每种加工零件总有若干道工序组成。作业排序问题就是研究在满足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使目标函数最优的各种零件在每台设备上的加工顺序。一般说来,约束条件如下: (1)加工顺序约束:每种零件仅当其第j道工序加工完成后,第j+1道工序才能开始加工。 (2)资源约束:一台设备不能同时加工多于一种的零件。 (3)工序不可中断约束:每一零件一旦开始在一台设备上加工,则本道工序不能被中断,必须待该零件的这道工序加工结束后,该设备才能加工其它零件。 这是车间作业排序最普遍的问题,每种作业任务可以要求按任何一种可能的顺序在一组设备上加工。因此,作业排序的优化实际上是广泛组合的最优化问题,如n个零件在单台设备上加工,则先后加工顺序有n!种(n的阶乘,如5个零件,就有5!=120种先后加工顺序)。如n个零件经过m台机床加工时,作业排序的算法有(n!)*m之多,这是一个巨大的排列数字,即使利用计算机也无法逐一(遍历)计算,故只能根据优化的目标建立近似的数学模型,然后进行排序的优化。下文将举例分析论述。 参考文献: 沈斌,陈炳森,张曙.《生产系统学》(第二版).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25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