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题目问答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随时享受一下一呼百应的感觉
After50 2019-10-7 13:57
随时享受一下一呼百应的感觉 哈哈,微信看多学坏了,抱歉也起个标题党模式的标题,算是国庆长假自娱自乐一下。 我们的《大学生安全文化》在线慕课在智慧树平台已经运行到第六轮了,现在累计已经有300多所学校的30多万学生完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多的时候本课程每轮选课学生超过十万。哈哈,十万学生总有一些积极回答问题的好学生,因而只要俺在APP讨论区提问或发起讨论时,说一呼百应真的毫不夸张。实际上,一百除以十万,也只有千分之一,比例还是很小的。这与网上明星们的视频或八卦新闻的评论数量比较起来,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俺也毫不在意,只是作为玩笑说说而已。 教学互动,其实也不必太当真。有的同学参与互动是为了得加分,有的也仅仅是为了凑热闹。如果参加互动仅仅是简单问题的问答,反而显得弱智,故以前俺读书时也很少愿意与老师互动。真正有意义的是个人的深度思考,但如今这类学生太少了。 的确,即使在面对面上课的小教室里,现在讲课教师提问都很难得到学生的回应。我一般都是自问自答,这样至少会与学生有一点心灵上的互动,也不至于自己自讨没趣。 在线慕课平台有手机终端,用起来真的很方便,茶余饭后或闲余之时,看看手机顺便给学生们提个问题或发起个话题讨论一下,并能得到许多学生的积极呼应,真也是一个乐趣,也没有教学负担的感觉。 问题提多了,也是教学资源的一种积累,也还挺有意义。 下面是俺提问题的一些例子,供大家一览。 l 三字经的哪些内容对安全教育有什么启示? l 应急技能即使平常练习了,遇到突发事件能用得上吗? l 很多人为何老是重复昨天的事故? l 见面课与课程视频有什么不同? l 安全文化为什么不等于安全知识? l 学习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文化,也是对未来养儿育女是一笔优质投资,因为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大家认同否? l 孙悟空的行为对生活安全和公共安全有什么借鉴? l 西游记唐僧取经为什么能化解那么多艰险和磨难? l 红楼梦有什么与安全相关的故事情节? l 秋天来了,身体健康需要注意什么? l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与“火”有关的描述或故事? l 在你阅读的古文中,你是否发现一些与安全有关的故事或妙语? l 请枚举几处你能发现的身边的安全隐患。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l 为什么“一路平安”、“一帆风顺”之类的祝语百说不厌? l 请枚举几个你家乡的安全民俗故事或安全习俗。 l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接受安全教育?但他(她)又可以是安全教育的老师? l 安全文化为何人人需要拥有? l 养成注意安全的习惯为什么很重要? l 为什么说安全一定要在一定的时空里讨论才有意义? l 如何判断和辨识风险? l 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三者关系如何? l 你知道道路行车分道线是哪国人在何时发明的? l 为什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可以作为预防事故的通用做法? l 欧美国家的家用电压为110伏,中国的家用电压为220伏。这个差别对安全有什么影响?是否电压越低越安全? l 试讨论一下安全态度、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三者的重要度。 l 你的第一任安全教育老师是谁?你还记得他们是怎么教你的?你觉得他们教得好不好? l 为什么安全是每一个人的事?安全需要每一个人?安全需要所有专业协同? l 最近发生的XXX重大事故。大家思考一下这起事故对提升公民素养和弘扬安全文化的启示。 顺便贴上前些天拍的几张照片(前5张是中南大学本部校园一角,后五张是湖北洪湖一角),比看文章有意思多!
个人分类: 教学资源|29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