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阅读器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阅读器

相关日志

Ubuntu下的两款pdf可注释阅读器
热度 1 cuisir 2015-10-9 14:18
1. xournal 直接到ubuntu软件中心进行寻找安装即可。 2. okular 安装:sudo apt-get install okular 即可; 使用:用okular打开pdf文件,然后使用F6快捷键可弹出相应的注释模式,随自己偏好选择使用即可。 下载之后如果打开的pdf不支持中文,请按如下操作: 在 terminal 里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poppler-data 如果还不行,则再次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poppler-utils 如果依然不行,则可能是因为某些 pdf 文件没有明确指明字体,系统就会默认用英文字体来显示,于是导致中文字体显示失败!解决办法是: sudo vi /etc/fonts/conf.d/49-sansserif.conf 把 edit name=family mode=append_last stringsans-serif/string /edit 改为 edit name=family mode=append_last stringmonospace /string /edit 如果修改后的字体 monospace 依然不能显示,则可以改为 宋体 来显示! 另:不要安装 LiHei Pro 字体,在 ubuntu 上真的很难看!!! 其中红色部分来自别人博文,转载出处:http://blog.csdn.net/whuslei/article/details/7196218
个人分类: 软件学习|8277 次阅读|1 个评论
Blackberry text readers
smallland 2015-4-23 09:26
Blackberry text reader 古董级的软件,安卓天下,用户越来越少,但总还是有人用。 Word2go,Repligo,Anyview,就不用说了,版面中规中矩。Repligo的reading view,跟纯文本阅读器差不多。Anyview的用户设置也很丰富,但没有模式的快速切换。 Buku Reader也试了一下:安装和运行需要BBM(BBM没法用不要紧,装上就行),白天黑夜两种模式,还有温柔型颜色,还有滑动的翻页,别的纯文本阅读器比不上。但好像,打开后,即使在后台,机器背光不灭。另,不能随意改变阅读进度。 两款国产,一个GBBReader, 一个豆豆。豆豆,配色方案预定了几个,不够选择的。还有,英文排版换行乱套(国产的嘛)。GBBReader,用户设置、快速设置、阅读模式等,超越Anyview,唯一的问题是英文排版不够好,字体难看,尤其是两端对齐,不认字的看起来整齐,但一个单词像拉面一样也不好。 作为纯文本阅读器,如果不考虑模式切换,无疑是Anyview;如果综合考虑,还是用GBBReader。
1900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献无法标注的解决方法
duoduo1208 2014-9-17 13:36
1 常用文献阅读器 ( 1 )中国知网 CAJViwer 是中国知网专用的全文阅读器,我们从知网上下载的学位论文,一般需要用此打开阅读。且兼容 PDF 文件。 ( 2 ) Adobe 公司 AdobeReader 主要用于阅读的简单软件; Adobe Acrobat 是修改 PDF 、编辑 PDF 的专业软件。个人感觉,对于高亮、文本注释、附注、下划线等二者功能都有,基本差不多够用。 ( 3 )福昕软件所 FoxitReader 也是阅读 PDF ,周围也有同学用,感觉还不错。 参考: http://redbud1970.blog.sohu.com/135740700.html 2 PDF 不能标注的常见问题 ( 1 )加密文件 需要密码才能打开,也是作者的保护,我们也懒得大费周章了。 ( 2 ) PDF/A 阅读模式 状态:左上角会显示“您正在 PDF/A 模式中查看文本 ”,“注释与标记”的工具们为灰色,不能使用。 原因: PDF/A 是 PDF 格式的一种,是为长期保存文件而设计的。基本上就是屏蔽了一些不适合的功能,如 Javascript ,音频、视频等等。在 PDF/A 格式下, PDF 中的修改工具就不能用了 。 解决办法: “ 编辑 ”“ 首选项 ” ( Windows ), 在 “ 种类 ” 下选择 “ 文档 ” ; 在 “ 使用 PDF/A 模式下查看文档 ” 中选择选项: “ 从不 ” 。 ( 3 )设置权限保护的文件 状态:打开 PDF 文件后,“右键” - “文档属性” - “安全性”中可以看到给我们开放的权限,有的 “内容复制” 允许,但是 “注释” 就是不允许,那怎么办呢? 解决办法: 方法一:换一个阅读器试一试。我师兄的一个在他阅读器上不能标注的 PDF 文件,传给我竟然可以,所以可能换个软件、换个版本可能就可以了。 方法二: PDF 先转成 word ,再转回 PDF 。听起来比较复杂,其实也还好了。我下载了免安装的 PDF 转换器(可以转成 word 、 ppt 、 excel 等),效果还不错。转成 word 以后,再另存为 PDF ,注意左下角格式优化。选“标准”。 具体为: 软件名为 AnyBizSoft PDF Converter V 2.02 , 对中文字符 ( 简繁中文 ) 支持良好,转换效果也不错,能够保存原有 PDF 的页面布局、图片、超链接等信息;还可以转换加密或密码保护的 PDF 文件。 操作为: ① 运行 !)Install.bat 进行初始化(一定要注意 Vista/Windows 7 请右键以管理员权限运行) ; ② 双击 PDFConverter.exe 进入主程序,当前版本为 AnyBizSoft PDF Converter v2.02 ,并依 txt 文本输入注册信息,点击注册,即完成; ③ 之后再使用时,就不用每次都注册了,但一定记得还要右键 - 以管理员权限运行。 PS :经过注册以后,就可以快速的转换了。而一般在网上随便下载的转换器,只能适用,可能只能转换 3-5 页。 ( 4 )扫描 PDF 文件 状态:常见为一些纸质书籍扫描而成,是以图像的形式存在。 解决方法:用 Adobe Reader 阅读器就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只能看;用 CAJViewer 不能高亮标注,可以用铅笔工具、直线工具等画一画;如果一定想高亮显示,看起来显眼一些,用 Adobe Acrobat 进行转换,具体为:点击“高亮文本”工具,会出现警告“本页面仅包含扫描页面的图像,而没有文本字符,您要运行字符分析来使本页面上的文本可访问吗?” 如果点击“确定”,就会进行字符转换,之后文字就可以高亮显示了。 参考: http://soft.cfan.com.cn/office/201211/22/1353559662d94439.shtml 总体来讲,个人感觉装一个 CAJViewer 、一个 Adobe Acrobat 是最好的搭配,足够日常科研文献的阅读与标注。
136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没有RSS订阅/阅读器可以实现只订阅特定的关键词?
pingcn 2013-9-30 23:58
求教:有没有RSS订阅/阅读器可以实现只订阅特定的关键词?而不是订阅整个网站? 我希望只有当我订阅的网页里出现了我订阅的关键词时,它才抓取那个文章或新闻,推送给我。 但是目前鲜果貌似不能实现关键词订阅。 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RSS阅读器(或者能实现在线“关键词相关信息”的选择性推送也行)? 求达人推荐~~~
4 次阅读|0 个评论
ubuntu 下的PDF 阅读器 okular
xiaoxinghe 2013-9-22 17:01
一下内容转自;http://blog.csdn.net/yangzhongxuan/article/details/8242740 今天很兴奋地给大家介绍ubuntu 下的PDF 阅读器 okular 中文意思是 眼睛 这个软件是一用就让你爱上他的那种 。 step 1: 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okular step 2: 注释 按 F6 快捷方式打开注释功能,你会发现太神奇了。 step 3: 中文配置 如果安装完成后中文显示有问题的话,可按如下试试,如果没有问题可跳过。 在 terminal 里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poppler-data 如果还不行,则再次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poppler-utils 如果依然不行,则可能是因为某些 pdf 文件没有明确指明字体,系统就会默认用英文字体来显示,于是导致中文字体显示失败! 解决办法是: sudo vi /etc/fonts/conf.d/49-sansserif.conf 把 edit name=family mode=append_last stringsans-serif/string /edit 改为 edit name=family mode=append_last string monospace /string /edit 如果修改后的字体 monospace 依然不能显示,则可以改为 宋体 来显示!
个人分类: Ubuntu|6307 次阅读|0 个评论
PubReader阅读器——仓储与期刊库的品牌之争
dsc70 2013-9-22 10:11
Kent Anderson 公共医学中心( PMC )将继续对存放在其仓储中的已出版内容施加统一的阅读体验。 PMC 试图在出版商版本之前推出仓储库版本,所做出的最显著尝试是它推出的结果搜索界面。该界面可以直接链接到列表中的 PMC 版本,对应的出版商版本则只是一个抽象视图。这样一来,更多用户会获得仓储库的用户体验而非出版物的阅读体验。 PMC 正致力于建设 PMC 品牌,逐渐淡化为其提供内容的出版商品牌。 去年十二月下旬,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 NCBI )负责运营 PMC 的小组推出了“ Pub 阅读器”,供读者浏览所存储的内容。这是一种独特的网页呈现方式,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呈现内容——隐去了出版者品牌,对事实进行朴实的表述,既无品牌影响力也无视觉震撼。由于 PMC 希望推广 PubReader 阅读器, NCBI 甚至制作了华丽时髦的页面来对其进行宣传推广。 尽管 PMC 和 NCBI 采用了种种炫目的方式对 PubReader 进行宣传,但在期刊内容的呈现上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们隐去出版商的品牌元素,力图给读者以统一的 PMC 阅读体验。你可以点开以下链接,看看 Pub 阅读器是如何呈现这些来自不同期刊的内容的。 · From the Journal of Bone Joint Surgery · From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 From Pediatrics · From PLoS Pathogens 在每个例子中,期刊名字都出现在程式化的云中——一种来自于云的隐喻,一种升至云端,或来自天际的精神食粮。既无颜色,也无字体、设计和来自内容源的品牌元素。没有《临床研究期刊》( JCI )的标志性光束;没有《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JBJS )的标志性红色;没有 《儿科》( Pediatrics )的标志性绿色;也没有 《公共科学图书馆 ·病原学 》( PLoS Pathogens )的标志性蓝色。一切都融入了PMC云中,贴上了PMC品牌的标签。 读者依赖品牌来了解内容的来源和出处。内容来源、出处不同,彼此之间不可替代;品牌所意味的承诺也不尽相同。读者对他们领域中的品牌有着丰富的知识。但是读者中也包含新闻记者和普通大众,他们对期刊品牌通常没有深刻的理解。这常常使新闻记者摔跟头。因为它造成了大范围的混乱,使指很容易将本来差异化的期刊等同起来。 我并不清楚PMC是否推出了一种新的内容呈现方式,能够展现期刊内容。诸多出版商又是怎么看的呢?我猜测, PubReader 阅读器的知名度还不算高。 PMC 似乎对与其合作的出版商抱着不负责任的态度,将我们的内容作为商品来看待,随心所欲地使用,有时甚至会损害我们的利益。 PMC 所推出的 PubReader 阅读器仅仅是其无视出版商品牌的一个例子。出版商与 PMC 的较量还将继续。 (蒋璐译自: http://scholarlykitchen.sspnet.org/2013/01/22/pubreader-obscuring-journal-branding-for-the-sake-of-repository-branding/
8169 次阅读|0 个评论
基于微博的个性化阅读器
clarkchen 2013-4-23 20:54
实际上不管是推荐好友,还是推荐微博,我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够简化用户阅读,因为感觉我现在刷微博实在太不爽了,每天都充斥着大量无关的信息,再加上看异构网络觉的有些搞头,所以有了想做一个产品的想法,就申请了创新项目。 这篇博客,大概介绍下这个产品,只设置成老师能看的了,所以不必担心外流。 介绍描述 传统的个性化阅读器,主要解决的就是用户统一管理的阅读源的问题,个性化的实现方式是通过个性化定制,存在无法全面掌握用户信息以及定制固定化的问题,除非用户手动修改自己的订阅信息,否则阅读的内容类型会长久固定;而且对于阅读的文章,无法快速管理检索,长此使用将会失去阅读兴趣。 BeanReader 是一项打破现有阅读器模式的革命性产品,拥有三大核心技术,个性化分析,智能化推送以及全平台同步,产品的设计理念是通过用户的微博动态来了解用户喜欢读什么,目前移动互联网市场上,没有一家厂商提供了这种综合性的技术服务。 个性化分析,传统微博分析是指通过分析微博的链接关系以及文字内容,来提取用户标签的,本质上讲是一种基于同构网络的信息挖掘,并没有真正运用到全部链接的关系。BeanReader将采用最新的异构信息网络挖掘模式,充分利用微博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关系,将语义分析和链接分析结合起来,从关系网的宏观角度来进行分析挖掘,而且控制时间范围,从而来得到更加合理的用户分析结果,而且基于链接的分析好处之一就是,最大程度摆脱了内容的限制,具有国际化推广价值。 智能化推送,传统个性化阅读器,强调的是阅读时候真实体验,所以常见的阅读器往往会专注于文章的阅读形式,在文章的内容方面则是采用用户定制的方法来做的。但这种方式本质上是让用户一次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频道实现订阅,强调阅读而不强调个性化的阅读器,逼迫用户在短时间之内选定自己以后长时间的观看内容,这是一种不合理的阅读模式。而BeanReader会根据用户近期的微博分析,来为用户自动匹配标签进行内容推送,用户需要做的就是阅读以及反馈自己的喜好,不需要再为自己喜欢什么而纠结烦恼,而且我们会增加随机内容,能让用户有机会接触到自己生活之外的新鲜内容。 全平台的同步服务是我们的一大特色。一方面,传统阅读器往往会将这部分功能交给第三方的平台商来做,通过调用他们的API进行文章保存,但是用户编辑十分不方便;另一方面,第三方的云存储平台商也往往因为没有与杂志商签订协议而选择放弃进军阅读器领域。而BeanReader有云笔记BeanNote作为云端存储的服务供应商,可以一脉相承地可以有多种专有话定制化服务,而不受第三方协议限制;而且初期受众目标为微博和科技博客的阅读者,针对这一群体的阅读喜好,我们选定的处理的信息来源是公开免。 竞争优势 当前移动阅读器的要解决用户数字化阅读的问题,发展趋势是将传统的纸质媒体以及新兴的网络媒体,以电子杂志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供用户选择订阅,尽量贴近现实生活中的阅读体验,所以大部分厂商的开发角度是从出版商的角度来考虑的。主要的盈利模式就是通过新闻杂志电子化来扩大用户人数,建立媒体机构与用户之间的电子化桥梁,从媒体机构的盈利中分成,竞争多数集中于用户体验以及对于内容供应商的争取。 BeanReader 着眼于未来的阅读模式,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我们做的重点不是电子杂志,我们做的是个性化推荐,而且强调阅读内容的保存和二次利用,而这种思考角度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具有如下竞争优势。 优势一,智慧阅读。用户在自己微博上留下的用户操作实际上正是自己兴趣点的体现,完全没必要再让用户费神思考自己喜欢什么。通过于对用户的个性化分析,挖掘用户的社交行为的价值,节省了用户给自己定制内容的烦恼,而且随着用户微博内容的不断更新,我们会跟踪用户的兴趣迁移,从而对推荐内容进行调整,用户也可以对推荐内容进行反馈调整,尽可能是实现智慧阅读,而不是一次定制,终生阅读的定式。 优势二,文章读完需要内化为知识。传统阅读器过分强调和真实杂志的一致性,但这是不合理的,在移动云存储时代,读完之后要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更为合理的方式是能够和自己的原有知识融合,例如加上自己的一些感想之后,一键存储到笔记,而市面上的厂商没有一家提供这样的服务,所以BeanReader和BeanNote两个产品打出的组合拳,也一定能在这片新兴市场上撑起一片天。 优势三,从新兴媒体广告中进行分成,广告精准投放。当前移动端的阅读器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过与电子杂志发行商的合作,提升广告收入收取提成,但是随着新的兴媒体的出现,原本流向杂志界的广告费,正逐渐向社交网络以及各大科技网站偏移,BeanReader定准这一块市场做增值服务,通过分析用户,自动推送相关信息,增加用户粘性,同时以新闻的形式添加广告内容,实现精准广告投放,极大提升点击变现率。而且我们只关注新兴网络媒体,不做传统杂志市场,因此不需要担心二者的竞争关系,可以专心于提升网络阅读的体验而忽略因此对于杂志部分的影响,这也是现在盈利的阅读器产品所不具备的优势之一。
个人分类: Plan|2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 Reader下线之后,可以用什么阅读器
热度 25 legend0463 2013-3-15 06:52
习惯使用RSS订阅的朋友肯定会知道Google旗下有一款产品叫做Google Reader。这是一个在线的阅读器,可以通过订阅任意网站或者某个网站不同版块的RSS的网址来及时获得该网站上自己关注的更新。对于我们做科研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产品,我们可以把我们关注的杂志通过RSS订阅在Google Reader上,这样我们可以随时掌握各个杂志最新文章的更新,对于我们及时掌握本研究领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Google Reader的用户在3月14号这天打开Google Reader时一定看到了一个对话框说Google Reader在今年7月1日就要下线了,并提供了数据的备份方法。这对使用Google Reader已经顺手的人,包括我在内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说实话,自我感觉Google Reader是在线订阅里面做的最好的了,界面简洁大方,订阅条目醒目清晰,功能全面,操作也很简单,但是如今不得不另觅良方了。今天花了点时间,在网上浏览了些网页和帖子,找到了一些公认的比较好用的在线的和本地的阅读器,并且挨个体验了一把,在这里提供给大家,主要推荐两个,一个是在线应用,另一个是本地程序,仅供参考,也当是借花献佛了~~ 1. Feedly (在线应用,Chrome、Firefox 平台 ) 这个应当是今天看到目前为止感觉最好的一个阅读器应用了,这款应用基于Google的Chrome浏览器或Firefox浏览器,大家可以到Feedly网站上下载到相应的插件安装后就可以在这两款浏览器中打开了。这款应用可以“无缝”的同步Google Reader的数据,利用Google账户登录,关联Google Reader,几秒钟之内就可以把Google Reader搬过来了,非常方便,功能比Google Reader还多,却没有妨碍界面的简洁大方,同时 操作也很简单,基本和Google Reader类似。更多的功能就待各位 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开发吧(我也只是用到一些跟google reader一样的功能~~)。自我感觉这款应用的缺点是字体有点小,不过可以通过缩放网页来解决,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很不错的应用。属于强烈推荐型~~ 2. FeedDemon (本地应用程序, Windows系统) 这是一款免费的本地应用软件,适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大家可以搜索FeedDemon找到它的网站,在上面下载。安装过程很快。同样,如果有Google账号的话,可以利用该账号密码登陆与Google Reader同步,5秒钟之内就可以把google reader上的数据导过来。该软件的界面也很简单明了,虽然是英文界面,但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功能,所以操作起来也很简单。缺点就是只能在安装有该软件的电脑上使用,在这一点上没有Feedly方便。不过也是个很不错的软件。值得推荐~~ 3. 其他 还有其他一些大家推荐的阅读器,比如鲜果网,同样是不错的阅读器,也是在线应用,同样可以和Google Reader关联并把数据导过来。界面和Google Reader类似,简单易操作。只是有些订阅条目在Google Reader中为了便于辨认而改过名字,导过来之后还是没改过名字之前的,如果需要的话,还要再改一遍。总之这款在线阅读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另外还有一些比如抓虾,有道阅读器等等都有朋友推荐,我没有一一去试。还有一些程序和应用是专门针对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的,因为本人没有时下很流行的Andriod和OS系统的设备,所以没有关注, 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搜一搜,试一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工具。工具用的顺手,效率就上去了。 最后希望离不开阅读器的朋友能选择到一个适用于自己的阅读器应用。也谢谢那些网络上不相识的朋友的分享和提供的线索和建议。
个人分类: 资源共享|15590 次阅读|37 个评论
IPAD mini——电子书的利好,阅读器的威胁
renxiang 2012-10-15 13:46
苹果发布 Ipad Mini 只是时间问题。作为平板市场成长最快的领域,集便携与阅读体验于一身的 7 寸 pad 已经是必争之地,苹果不可能放任谷歌 Nexus 与亚马逊 Kindle Fire 为所欲为。不出意外, IPad Mini 将以较低价格面世 ,顺应目前 7 寸平板领域的低价潜规则。以此扩展苹果在低端市场的份额,改写移动互联网硬件市场格局。从各方分析预测看, Ipad Mini 的销售前景将极为乐观,可能会成为苹果下一个超级畅销产品。 对数字出版来说,苹果 IPAD Mini 的发布是重大利好消息,它为精排电子书提供了完美载体,并且将苹果的黄金消费群体引入电子书与移动阅读市场,这将极大促进数字阅读的推广。 IPAD Mini 带来的机遇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 IPad Mini 优质的使用体验、完善的内容售卖模式以及超强的便携性为电子书提供了完美载体。应该说,以网络书店起家的亚马逊深刻洞悉了图书数字化的精髓,其 6 寸 Kindle 电纸书和 7 寸彩色 Kindle Fire 平板将数字内容的优势与印刷图书的便携完美结合,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移动终端市场。苹果一直以来,对小尺寸 PAD 不感冒,其原因主要在于苹果的内容以游戏、杂志和在线音乐为主,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并非主要考虑因素。而 IPad Mini 将改变这一切, 7.85 寸、 4 : 3 的比例,苹果的显示技术、软硬件的高度兼容,如果辅之以优秀创新与设计,完美还原 32 开纸本书的各种体验将不再是梦想。 第二,苹果所聚集的消费者有以下特点:购买能力强,信息素养低,女性偏多,忠诚度和粘粘性高。说句不好听的玩笑话,就是“人傻钱多”。在 IPad 和 Iphone 时代,短小的新闻和大幅面的杂志占据了苹果阅读的主要市场,留给电子书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因为 IPAD 的便携性差,而 Iphone 的阅读体验距离无法实现图书阅读的魅力尚存距离。可以说, IPad Mini 的推出,弥补了这一缺陷。换言之,也就将这一黄金数字消费群体,推荐给了电子书运营者。关键问题就是,电子书运营者能否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笼住她们的“芳心”。 第三,虽然 IPad Mini将提供Wifi 版和移动网络3G版。但是后者的价格对于一个低端平板而言过高,市场的主力将是Wifi版的小IPAD。国内 Wifi 发展自然不令人满意,即便在发达国家,免费 Wifi 的覆盖也远不及 3G 网络。 Wifi Only 与超强便携的 7 寸终端,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结合——谷歌和亚马逊的 7 寸平板,再加上 IPad Mini ,在某些方面,平板内容产业的生态将发生微妙的变化。可以预见,内容的预下载会增加,需要即时内容刷新的应用面临着挑战。这其实为电子书抢夺移动阅读市场提供了利好。一次定点下载,多次移动阅读:这正是电子书的互联模式。此外,与通过手机下载不同, Wifi 下载模式让电子书的体积可以更大,界面更豪华,更有声有色——这些都有助于对电子书的发展。 虽然 IPad Mini 对电子书的推广是重大利好,其对电子阅读器硬件终端而言,却是致命威胁,很可能导致这一行业加剧衰退。如果说, Kindle Fire 和谷歌 Nexus 拉开了围剿 6 寸 E-ink 电子阅读器的序幕,那么苹果 Ipad Mini 的推出,很大程度上宣布了这一过渡性产品的死刑。要知道,消费者只有一双手,两个后裤兜,一个背包。出门带什么东西?这一简单问题,将决定移动终端的生死。 IPad Mini 功能强大,样子漂亮,还可以炫耀装 B ,这已经提供了足够的理由,让更多消费者把电纸书阅读器扔在家里,同时,也就把这个产品扔进了产业进化的垃圾堆。(任翔 / 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5763 次阅读|0 个评论
eBook阅读调查
热度 1 gl6866 2012-8-22 21:12
eBook阅读调查
老年人群更喜欢电子阅读器 由于数字设备的普及和数字出版业的发展,电子书(eBook)市场生态渐入佳境。但是,有调查发现,年轻人偏爱all in one的智能手机,分布最广的 25 至 34 岁年龄段,年轻群体可能就不会另外购置专业的电子阅读设备。而 55 岁以上,中老年人则更喜欢用电子阅读器,因为他们在阅读单一需求上相对专注,且具备相对更宽裕的闲暇时间,因此更为流行。 为什么选择电子阅读器 以 Kindle 为代表的电子阅读器在机身大小上比传统纸质书更加轻便,Kindle Books 丰富而优惠的内容资源让优势更为明显,挑选、购买、下载,亚马逊的一站式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83% 的人认为电子阅读器获取图书非常快捷,73% 的人会在旅行途中使用。53% 的人认为阅读器在电子书资源上具备广泛的选择性。43% 的人会在床上阅读。 国家分布差异 在主要的英语使用国,市场上可用于数字阅读的平板设备和电子阅读器的数量已逾 1.2 亿,鉴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日臻成熟数字出版,美国一国就占据 1 亿的数量。就电子阅读器数量方面,美国的 4600 万的数字远远高于其他几国。电子书渗透率方面,几国没有太大差异。美国 20% 的成年人下载过至少一本电子书,澳大利亚、英国这一比例均为 21%。澳大利亚今年电子书市场总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2 亿美元,这也占纸质书市场的 10%,预计到 2014 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 25%。 设备使用率 根据 Pew 的统计结果显示,2011 年美国,电子书的主要阅读媒介呈现出分裂化的倾向,PC 和笔记本电脑成为利用率最高的电子书阅读设备,电子阅读器居次席,达到 41%,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率分别为 29% 和 23%。 但是,所有这些并非意味纸质书就要退出历史舞台,电子书只不过给我们多了一种选择而已。同时也为出版商和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他们都能从中获得各自的利益。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3893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科图电子报刊阅读器(大屏幕)中的期刊数据列表
icstu1 2012-4-26 15:39
国科图电子报刊阅读器(大屏幕)中的期刊数据列表
(购机赠送 1 年) 云南画报 杂文选刊中旬刊 音乐研究 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短篇小说原创版上半月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中国经济周刊 理财周刊 计算机应用 计算机辅助工程 古典文学知识 最推理 世界博览 创新时代 数字家庭 青年博览 经济研究导刊 改革与战略 创业邦 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 足球俱乐部 走近科学 资治文摘 中外文摘 中外童话画刊 中华传奇 中国汽车市场 中国企业家 中国名城 中国发明与专利 中国藏学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职业 知识窗 政策瞭望 杂文选刊职场版 影响力人物 银行家 意林少年版 意林 炎黄春秋 新闻世界 新金融 新东方英语 消费电子 消费导刊 销售与市场管理版 现代装饰家居 现代营销经营版 现代青年精英版 现代家庭生活版 现代家庭 现代妇女爱尚 唯实 网友世界 网球俱乐部 晚报文萃 图书情报工作 投资与合作 探索财富 数码家居 书香两岸 淑媛 收藏拍卖 视野 世界宗教研究 世界知识画报艺术视界 世界汽车 世界博览中国卷 世界博览海外卷 时尚内衣 十月 师道 少年文摘 少林与太极 商业时代 商学院 商务旅游 商界评论 商界时尚 商界 商道 散文百家 三月风 软件工程师 人物 人民文摘 人民论坛 人力资源 青少年犯罪问题 青苹果 青年文摘彩版 青年文学 钱经 汽车与运动 汽车观察 汽车导报中国赛车杂志 品位 男生女生银版 南风窗 南方人物周刊 南都娱乐周刊 名人传记财富人物 名人传记 民族研究 旅游纵览 旅游学刊 旅游 流行色 恋爱婚姻家庭 廉政瞭望 科技潮 看世界 军事世界画刊 酒世界 经济与管理 今日文摘 今传媒 金融博览 教师上 驾驶者 家庭 计算机应用文摘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环球企业家 环球财经 华人时刊 华人经济 户外探险 互联网周刊 海外文摘 国学 国际市场 故事林 故事会 个人电脑 感悟 改革与开放 风尚周报 法治人生 法律与生活 儿童时代 短小说 短篇小说原创作品版 都市心情 都市小说 都市丽人 电子竞技 电子产品世界 电脑迷 电脑爱好者 当代小说上半月 大自然探索 大众医学 大众理财顾问 大众电影 大众 DV 创业家 成才之路 城色尚家 财贸研究 财经文摘 财经科学 财经界 博览群书 北京文学 北京纪事 报林 百姓生活 百科知识 八小时以外 爱尚生活 爱情婚姻家庭优生代 IT 时代周刊 HR 经理人 Beijing Review 37 °女人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DV@ 时代 丝绸之路 中国道教 云南画报 伴侣 做人与处世 兵器知识 凤凰生活 华夏文化 国外文学 国际观察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大家健康 奢华居室 学与玩 家装家居 当代小说下半月 数码影像时代 新旅行 新青年 新领军 电影画刊 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 篮球俱乐部 A 航天员 解放军生活 躬耕最红颜
个人分类: I 我们的服务通知和消息发布|1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井下巷道无线射频识别阅读器多目标约束优化选址方法
bshen 2012-3-30 10:02
1. 闫广超、沈斌、王家海、李玉明、朱国良 . 井下巷道无线射频识别阅读器多目标约束优化选址方法 . 煤炭学报, Vol.35, No. 9,2010:1581~1586 Way to the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site of RFID reader in roadway of mine. Vol.35, No. 9,2010:1581~1586, CSCD,EI : 20104313334575
个人分类: 学术论文|2361 次阅读|0 个评论
RGB图像的显示---利用图像阅读器
zjzhang 2011-11-10 17:57
RGB图像的显示---利用图像阅读器
clear all RGB=imread('peppers.png'); imview(RGB);
个人分类: 图像分析(matlab,PDE)|2574 次阅读|0 个评论
灰度图像的显示---利用图像阅读器
zjzhang 2011-11-10 17:45
灰度图像的显示---利用图像阅读器
clear all I=imread('cameraman.tif'); imview(I);
个人分类: 图像分析(matlab,PDE)|2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修改Word 、Pdf 、Caj、VC.net阅读器背景“淡绿色”以保护眼睛
xuancewang 2011-8-19 22:37
读文章过程中常常接触的软件是 PDF 文档阅览器、 CAJVIewer 间、 word 或 IE 浏览器 。这些软件背景若为白色,对眼睛的刺激比较大,可以采用小技巧将白色换作保护色,减少电脑对眼睛的刺激。需作的有关事情如下: 1. 打开控制面板中的 quot; 显示 quot; 图标,选择外观 (appearance) -高级 (advanced) ,然后在项目 (items) 那栏选窗口 (windows) , 再点颜色 (color) -其它颜色 (others) ,然后把 Hue( 色调 ) 设为 85 , Sat( 饱和度 ) 设为 90 , Lum( 亮度 ) 设为 205 。然后单击添加 到自定义颜色 (Addtocustomcolors) ,按 “ 确定 ”... 一直确定。 2. 打开 CAJVIewer ,依次选择 “ 工具 ” 菜单 —— 参数设置 —— 背景 —— 更多颜色 —— 自定义 —— 设置色调、饱和度、亮度,具体值同 1—— 一路单击 “ 确 定 ” ; 3. 打开 PDF 阅览器,依次选择 “ 编辑 ” 菜单 —— 首选项 ——“ 种类 ” 栏中选择 辅助工具 —— 在 “ 替换文档颜色 ” 中选中 “ 自定义颜色 ”—— 页面背景标签右侧的颜色方块 —— 其它颜色 —— 如上设置色调、饱和度、亮度,具体值同 1 ,并添加到 自定义颜色并选中它,之后一路确定。 4. VC 编辑器的设置 点击 工具选项 - 环境 - 字体和颜色 在显示项 选择标示符 把默认改为自动(或者自定义刚才的颜色)就可以了。 ( 如果对 vc.net 原配字体不习惯,想换为老式 vc6 字体,这里可以修改。 VC6 默认字体为: fixedsys)
4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线hwp文档阅读器
chnfirst 2011-6-23 20:32
在线hwp文档阅读器 http://member.thinkfree.com/member/goLandingPage.action
个人分类: 电脑、办公|0 个评论
便携移动:电子书阅读器的定位误区
热度 1 renxiang 2011-6-15 19:10
电子书是数字出版中最红火的部分,而电子阅读器是 电子书的主要载体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作为纸本图书的替代品,电子书一方面要克服纸本的厚重、成本高、不宜携带等缺陷,同时又必须在视力健康方面达到纸介媒体的水平。于是,便携性和电子墨水成为电子书阅读器的主要卖点。 随着 Kindle 的推出,移动阅读与便携电子书成为了电子阅读器的核心定位,这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走路行车要看书、躺着歪着要看书,鼓励人们离开书房、图书馆和教师,到大自然、咖啡馆、私家车里去看书。这一产品定位本身其实是——为了移动而移动,为了便携而便携。这是个严重的误区:因为这些行为不符合人们阅读图书的习惯。 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新闻、报纸、乃至杂志是可行的;当然,随身携带一本平装小说,在地铁上阅读也是伦敦等文化都市的一道风景。但是,把阅读完全移动起来,把便携列为电子书的首要优势,就本末倒置了。阅读的本质是知识的获取,电子书可以提供读者的是海量而低价的知识,是方便的存储与检索,是未来交互式乃至社会化的阅读体验,这些是电子书,或者说是电子阅读器应有的定位。 局限于不超过 7 寸的小屏幕,在便携性上做文章——这使电子阅读器的发展思路出现了偏差,也埋下产业危机的种子。很快,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 带来了大屏幕手机, IPAD 等平板电脑带来了移动的计算机,在这一大一小的双重夹击下,电子阅读出现了危机。 Kindle 虽然保持着增长,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读者发现,它的阅读体验很差,版式乏味、屏幕狭小、反应迟缓,这种对 Kindle 骗局的怀疑态度正在威胁电子书产业的未来。而国内,汉王、爱国者等电子书终端厂商更是被 IPAD 打得溃不成军。 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书阅读器的定位误区,电子书的核心卖点不是便携性,不是移动性。电子书阅读器的真正定位应该是书房和办公桌。所以,大屏幕电子书阅读器将是产业的发展趋势,国际大 16K 尺寸的阅读器很快将会出现,届时 1 : 1 地还原纸本的效果,真正将万卷图书完整地保存于小小阅读器,这才是电子书不可替代的比较竞争优势。 不要拘泥于便携与移动,把这个市场留给苹果和诺基亚吧!电子阅读器应该瞄向深度阅读和阅读体验,这才是突围之路。 本文已有《出版参考》杂志刊载。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899 次阅读|1 个评论
推荐一个很好的下载国外电子书籍的网站
热度 4 hohaizhangjy 2011-6-3 12:31
经常看外文文献的科友们,如果你想看的文献没有办法下载怎么办呢?现在好了,有一个网站超强,http://library.nu,这里有很多很多电子书籍,有的是pdf格式的。有的是djvu格式的。下面是一个djvu的阅读器。 200671720382224692.rar
4435 次阅读|6 个评论
ps文件 转 PDF文件
huangyanxin356 2011-5-5 21:43
linux(fedora)系统可打印文件成为ps(postscript)文件,ps文件不能直接采用windows系统的PDF阅读器阅读,需要转换,那么,PSTOPDF软件,就实现这个转换功能。 绿色免安装PSTOPDF软件下载: PSToPDF.rar
个人分类: 技术类|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电子书阅读器
liumwei 2011-4-20 22:42
目前,Linux系统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种,很多人都在接触Linux系统。特别是搞科学计算的那群人,更是如此。远的不少说,就目前很流行的 Android系统就是Linux系统的一种。只不过,它适合运行于手持设备等终端上。此外,如果你是palm手机的忠实用户,其卖给HP的webos也 是Linux系统。在这些手持设备上,常常能看到电子书的身影。其实这些手持电子书多数都是个头很小txt的文本文件。但是经过电子阅读器的处理,变得特 别适合阅读。 palm pre上的电子阅读器pReader 你可能会想,在Linux-PC中有没有这种阅读器呢。当然,那些Linux系统的使用高手,可能觉得不屑一顾,而且,还会觉得这样想是不是脑子哪里不正 常:Linux下随便找个软件(firefox、gedit、mousePad)就可打开这种文件,甚至是采用linux下的终端命令(vim、 nano),也能很好地完成这种任务。但是,它们似乎对一般阅读者而言,还是显得有点单薄和不方便。毕竟,尺有所长,就有所短。而且,如果是这样,手机生 产商为什么不劝说用户直接命令打开txt的电子书呢?看看下面的Linux中常见的文本编辑器以及终端命令打开txt文件的结果的图片,可能就有感受了: Vim命令打开txt电子书 nano命令打开电子书 文本编辑器mousePad打开txt电子书 那么在Linux下有没有这样的电子书阅读器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推荐一个可运行很好运行于BioInfoServ 4.0/Ubuntu 10.04的电子书阅读器BFReader。先看其使用界面和文件打开状况,和前面的比较一下,看看那个看起来舒服点,更适合用户操作点。 很显然, BFReader 显示的效果最好,而且有利于阅读中的操作。这 个软件目前能支持fb2、html、chm、plucker、 palmdoc、ztxt、tcr (psion text)、rtf、oeb、openreader、non-DRM'ed、mobipocket和plain text等格式的电子书,而且它还能直接从tar、zip、gzip、bzip2等电子书压缩包中直接将电子书读出显示。此外,它支持电子书的管理和搜索 下载。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多平台电子书阅读器。 目前这个软件,已经收录到 BioInfoServ 4.0的软件仓库 中,能很好地支持中文电子书的显示和阅读。如果你发现中文乱码的话,需打开该软件的“设置“界面,在“语言“和“样式“选单中,选取相应的字符编码以及字体即可。如下: 当然,还有其他的电子书阅读器,还有 Calibre 、 QReader 、Amazon Kindle2、 Evince 、 Lucidor 和 Sigil 等。
个人分类: Linux软件|5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Web2.0时代,应该重新定义“传统出版”了
热度 2 renxiang 2011-4-4 14:40
说起传统出版,很多人往往想到纸质图书和杂志,这个概念应该升级一下了。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传播革命不仅仅只是数字化纸介内容,或者发行数字内容,这些是Web1.0时代的东西。 电 子游戏是最早引入互动传播的行业——从单机游戏中用户编辑关卡开始,直到大型在线游戏平台中用户直接参与产品创新。 在线新闻在本世纪初也已经完成了从单向传播向基于读者创造内容的互动传播的转型,其成果就是现在为人津津乐道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应该说,在新闻、视频、电子游戏等传播领域,Web2.0浪潮早已引领了深刻的变革,这个由欧雷利定义的概念甚至都被用得烂俗 了。 可是,出版业还远远没有迎来这个时代。 我们很多人眼中所谓先进的数字出版,其实还停留在Web1.0阶段,只是简单地数字化了纸本出版。国内也有人提出了电子书1.0至3.0的概念,但是并没有从传播模式这一本质特征上来划分出版产业的进化。 在国内数字出版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基于Web2.0的概念对传统模式的出版与互动模式的出版做一个概念上的区分,这种区分可以帮助很多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理清商业模式,从而以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来设计未来中国数字出版平台的框架。 在Web2.0时代, “传统出版”应该这样定义: 1. 内容经过编辑、出版等加工环节后公布 2. 内容版权归出版单位 3. 内容为收费阅读 4. 内容的传播为单向:纸媒对读者、数字平台对读者、或者电子书阅读器对读者 5. 消费为一次性消费 6. 内容不可升级更新 7. 内容形式以文本为主、兼有插图 8. 版权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相对而言,在线出版,或者说“互动出版”的概念应该是: 1. 内容原创发布,不经出版编辑加工,由读者作者共同修订。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维基百科,它通过用户众包,打败了传统模式出版的 《大英百科全书》。 2. 有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西方作家已经开始直接通过网络售卖小说,而不再把版权卖给出版社,这种内容的在线直接交易将引领出版革命。国内的桃花网在做这样的尝试,云中书城也有这个 潜力,可惜目前他们眼中的内容供应商还只是出版社或图书公司。如果有一天,他们这些平台把目光集中到了韩寒、贾平凹这些名作家身上的时候,出版2.0的深 刻转型可能就开始了。 3. 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免费阅读。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学术出版的开放获取运动和西方大学的开放课程运动等。免费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共享与开放传播,更重要的是 通过免费来达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以及最有效的读者反馈,从而有效吸引互联网时代最稀有的资源——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 4. 内容的传播为双向。读者可以参与内容创作,或者依据个人需要重新加工内容,很多教学分享平台采用了这种在线教材的出版模式。 5.消费为多次消费,读者购买的是持续的服务。换言之,商业模式的基础是持久的用户关系,而不是一次性的产品交易。这还不是品牌的概念——中国出版业真正有价值的品牌也屈指可数——而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更新。与之伴随的,是数据库营销、个性化营销等技术商业手段。 6.内容不断更新,不断填充,并且有附加的增殖服务。 7.多媒体形式的内容。除了文字之外,在线出版产品还包括音频、视频、动画、游戏等等。 8.收入来源多元化。版税收入将不再是不可或缺的,相反,基于开放免费的传播,出版商可以产生诸如培训收入,广告收入,信息服务收入等多元收入渠道。 未 来几年,随着中国出版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数字出版将真正迎来WEB2.0时代——虽然迟来了10年。届时,互动模式的出版将成为新兴的模式,而很多我 们今天自诩为先进的平台可能将要归入“传统”行列。正在做数字出版平台的朋友,不妨在这8个方面思考一下,您的商业模式是否还在“传统出版”大范畴内呢?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895 次阅读|5 个评论
应该重新定义“传统出版”了
热度 3 renxiang 2011-4-2 12:12
说起传统出版,很多人往往想到纸质图书和杂志,这个观念要改改了。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传播革命不仅仅只是数字化纸介内容,或者发行数字内容,这些是 Web1.0时代的东西。电子游戏也是最早引入互动传播的行业,从单机游戏中用户编辑关卡开始,知道后来大型在线游戏平台用户直接参与产品创新。 在线新闻在本世纪初也已经完成了从单向传播向基于读者创造内容的互动传播的转型,其成果就是现在为人津津乐道的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应该说,在新闻、视频、电子游戏等传播领域,Web2.0浪潮早已引领了深刻的变革,这个由欧雷利定义的概念甚至都被用得烂俗 了。 可是,出版业还远远没有迎来这个时代。 我们很多人眼中所谓先进的数字出版,其实还停留在Web1.0阶段,只是简单地数字化了纸本出版。国内也有人提出了电子书1.0至3.0的概念,但是并没有从传播模式这一本质特征上来划分出版产业的进化。 在国内数字出版也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基于Web2.0的概念对传统模式的出版与互动模式的出版做一个概念上的区分,这种区分可以帮助很多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理清商业模式,从而以一个比较高的起点来设计未来中国数字出版平台的框架。 在Web2.0时代, “传统出版”应该这样定义: 1. 内容经过编辑、出版等加工环节后公布 2. 内容版权归出版单位 3. 内容为收费阅读 4. 内容的传播为单向:纸媒对读者、数字平台对读者、或者电子书阅读器对读者 5. 消费为一次性消费 6. 内容不可升级更新 7. 内容形式以文本为主、兼有插图 8. 版权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 相对而言,在线出版,或者说“互动出版”的概念应该是: 1. 内容原创发布,不经出版编辑加工,由读者作者共同修订。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维基百科,它通过用户众包,打败了传统模式出版的 《大英百科全书》。 2. 有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西方作家已经开始直接通过网络售卖小说,而不再把版权卖给出版社,这种内容的在线直接交易将引领出版革命。国内的桃花网在做这样的尝试,云中书城也有这个 潜力,可惜目前他们眼中的内容供应商还只是出版社或图书公司。如果有一天,他们这些平台把目光集中到了韩寒、贾平凹这些名作家身上的时候,出版2.0的深 刻转型可能就开始了。 3. 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免费阅读。这方面的例子包括学术出版的开放获取运动和西方大学的开放课程运动等。免费的意义不仅仅是知识的共享与开放传播,更重要的是 通过免费来达到最大限度的传播以及最有效的读者反馈,从而有效吸引互联网时代最稀有的资源——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 4. 内容的传播为双向。读者可以参与内容创作,或者依据个人需要重新加工内容,很多教学分享平台采用了这种在线教材的出版模式。 5.消费为多次消费,读者购买的是持续的服务。换言之,商业模式的基础是持久的用户关系,而不是一次性的产品交易。这还不是品牌的概念——中国出版业真正有价值的品牌也屈指可数——而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更新。与之伴随的,是数据库营销、个性化营销等技术商业手段。 6.内容不断更新,不断填充,并且有附加的增殖服务。 7.多媒体形式的内容。除了文字之外,在线出版产品还包括音频、视频、动画、游戏等等。 8.收入来源多元化。版税收入将不再是不可或缺的,相反,基于开放免费的传播,出版商可以产生诸如培训收入,广告收入,信息服务收入等多元收入渠道。 正在做数字出版平台的朋友,不妨在这8个方面思考一下,您的商业模式是否还在“传统出版”大范畴内呢?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5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semi-active RFID tag——半主动式射频标签,这个解释容易理解。
zhangenzhan 2011-3-30 09:50
一般来讲, 有源电子标签 系统为 主动式电子标签 (Active Tag), 无源电子标签 系统为 被动式电子标签 (Passive Tag),此外,还有半主动式电子标签(Semi-Passive Tag)的RFID系统。所谓半主动式电子标签系统也称为电池支援式反向散射调制系统。半主动式电子标签本身也带有电池,只起到对标签内部数字电路供电的作用,但是标签并不通过自身能量主动发送数据,只有被阅读器的能量场“激活”时,才通过反向散射调制方式传送自身的数据。 半主动式电子标签的电池相当于汽车发动机的 马达 ,汽车利用马达来启动发动机,发动机一旦启动,就不再需要马达提供的动力。
个人分类: 车辆定位|39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书、书、书!
热度 3 gl6866 2011-3-7 12:16
我记得在大概是1978年吧,开禁了一大批优秀的翻译的古典文学作品。这是多少年来人们梦寐以求的事,我有一位同事,把为数不多的那几十元的工资差不多都买了那些名著,像巴尔扎克的、福楼拜的、狄更斯的,等等。那时的年轻人可以说真是处在一种求知若渴而无书可读的可怜境地。我每每想到他站在满满名著的书柜前,向我炫耀着那些名著的洋洋自得,一副无限的成就感跃然脸上的样子。但是,我想他不一定会想到,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没有“书”了。虽然还是处于视觉时代,但却是读图的时代,是一个无“书”的时代。 虽然说是无“书”的时代,其实是在说纸质的书走向了没落。可无论如何,作为现代人而说,还是要阅读的,那么未来的“书”该是个什么样子?毫无疑问,阅读革命来了。当然不可能是普通的书,否则不能叫革命——在智能手机、手持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相继问世后,“书”的形态正在被全新描摹,一种崭新的“电子书”问世了。由此可见,科技让“书”的概念开始模糊,这是由于其内容与载体都发生了变化。人们经常幻想未来的“电子书”该是什么样子,如果有人还认为它就是“书的电子版”?那就落伍了!未来的书不会停留在E-ink电纸书的初级版本上,紧随技术升级,它不仅模仿纸质书的阅读习惯,还必须超越原有的使用体验,比如,iPad和Andriod Tablet就是“一心多用”的阅读器,基于平板电脑开发的应用程序混杂了文本与音画,游戏与学习,工作与娱乐,其最直接的思考就是对“电子书”的重新定义,它将迫使出版商重新塑造内容。换言之,我们必须摆脱传统的工作习惯,用新的编辑思维和新的媒体技术,提供辅助阅读的更多的附加值,在这个意义上,整个出版生态必须为之变革。 这是书吗? 未来“书”的“关键词”是E-Book3.0和互动阅读。经典的3.0,包括了三重含义:1、“书+网络+旅行”,2、阅读应融合文字、图像及影像的魅力,3、呼应Web3.0时代的精神。web1.0时代是一人讲,众人听;web2.0时代是你讲我讲,众声喧哗;web3.0时代则是综合了以上两种网络精神,邀请读者听名家讲座解读,并且参与编辑跨媒体的内容,提供图像、写作文章、画漫画,以及提供延伸阅读的建议(包括书籍、电影与旅游等),一起分享阅读经典的意义与快乐,是一次越界和交叉。专业出版观察者们的看法也类似。他们也提出了的E-Book3.0概念,认为E-book 1.0即传统印刷图书对应的电子版,手机和阅读器里下载最多的电子书一般都是这个版本;E-book 2.0指从生产到发布都只有数字化形态的电子读物;E-book 3.0指除了文字、图、表等平面静态阅读要素以外,集成了声音、视频、动画、实时变化模块(如嵌入的网页等)、交互模块等要素的多媒体读物。可是麦克劳-希尔出版公司(McGraw-Hill)却把E-book 3.0的类似概念说成是“加强版电子书”(Enhanced E-book), 并认为“现今的电子书终究只是印刷品的数字版本。不久将来的电子书将不仅仅是文字,它将拥有互动能力,这会改变它的一切。”并预测未来出版社将会像变戏法一样设计电子书,想象一下,你的电子书上出现了一段教你如何解决龙头漏水问题、或是教你解一道复杂数学题的动画视频,或者当你阅读外语电子书时,会有与语言相对应的准确发音播放出来,以便你自我评估理解程度,这种Enhanced E-book让读者获得更好的体验。上述三种看法大致反映出未来书的基本走向。看来出版的原始生态被打破了,新的产业链正在形成,电子书召唤更多的参与者! 那么传统的纸质书会消亡吗?这就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了。我们说纸媒永远不会退出书籍的载体。纸媒和电子书籍以后会各有自由分工的范围。电子书大众化,纸媒精英化;电子书的优势是适应大众应对信息爆炸、传播各种资讯的资讯性、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好奇性、以及快节奏生活的间歇性身心放松的娱乐性;而纸媒的优势是就某一方面深入的理论思考和专一性。这一对比明显将传统的书和未来的书区分开来。区分还有很多,只有真正深入喜爱读书的人才会体会到那种读纸质书的温馨、美好、认真的感觉。而非像电子书那样花哨才能令人专一。我的电脑上存着天天读十几个小时够我读三四十年的电子版PDF书籍,但我在电脑上看书才看了两年就厌了,现在宁愿看拿着纸质书看,到图书馆借纸质书看,尽量不在电脑上看了。当然,平时每天的资讯都还是从电脑上从网上浏览,不但信息量大而且基本上比较全。 书的巴比伦塔 可也不能把电子书说的一无是处,电子化的优势是:大众化、资讯化、娱乐化、便捷化、存储化。纸媒的优势是:精英化、深入化、专一化、读书的那种感觉化(比如焚香弹琴听琴、秉烛夜读这种的自我身心心灵的那种感觉)。回头来再想我的那位同事,他大可不必为当今的大潮流所伤心。他还是可以在有时间、有心情时,恬静地拿上一本纸质书阅读,那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453 次阅读|7 个评论
盘点中国电子书:从阅读器到云平台
renxiang 2011-1-8 11:03
(本文原载于《出版商务周报》5周年纪念专刊,主旨为盘点国内电子书产业近5年的发展及未来趋势。现转帖于此,欢迎朋友们指正!)  近几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从2009年开始,数字出版的产值首次超越传统出版,成为一个充满活力、钱景诱人的朝阳产业。   电子书是最早的,也是最流行的数字出版模式之一,在很多情况下,电子书甚至成为数字出版的代名词。早些年,对出版人来说,电子书只是数字化的 旧版图书,存储在几大数字图书馆里,一年的下载量与销售额屈指可数。现在,电子书意味着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商业模式和贯通产业链的全媒体版权运营。这 种观念革命与模式创新给电子书领域带来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将深刻影响中国数字出版的未来。 内容与终端的整合   从2008年开始,以亚马逊Kindle为代表的移动阅读器火暴欧美,引发了电子书革命。从亚马逊的销售数据看,在畅销书和精装书领 域,Kindle电子书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纸本书。Kindle模式的成功在于终端与内容的整合,这种模式可以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给运营商以利润回报,并 且通过源源不断的内容服务来维持与读者的客户关系,不断提升用户忠诚度。   在国内电子书业,Kindle模式的成功引发了内容与终端整合的浪潮。作为电纸书的老大,汉王拓展了对硬件产品的内容增值服务,从原来一次性预装正版 书升级为在线平台,使读者可以随时下载最新电子书。作为数字内容集成商,北大方正旗下的番薯网推出了Yambook,使业务范围从内容平台拓展到硬件终 端。作为内容制造者,上海新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出版集团、读者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等也先后推出了自己品牌的电子阅读器。这些阅读器都可以同自有版权内 容进行无缝互联,方便读者购买本版图书,并通过互联网下载最新畅销书。传统出版商涉足阅读终端的意图很明显,就是通过移动终端+信息服务+内容提供的 商业模式,形成内容与读者的直接互动,从而实现内容资源的利润最大化。今年下半年,拥有海量原创内容与庞大付费读者群的盛大推出了自己的移动阅读器 Bambook。相比出版集团的本版图书内容,盛大阅读器着力于原创文学的移动阅读,并由此推出了连载模式、互动模式、社群模式等电子书2.0功能。   在内容终端整合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电子阅读器市场迅猛增长。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今年三季度国内电子阅读器销量达到26.46万台,预计全年销售量将 突破100万台。不过,在市场销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电子阅读器的口碑普遍不佳,其在价格、功能、质量、兼容性等方面的不足广受批评。这些问题总结起来,其 实只是一句话性价比太低。在美国,带Wi-Fi功能的Kindle售价为139美元,不到1000元人民币,相当于5本精装畅销书的价格;而国内同类 产品,除了盛大的Bambook之外,定价均在2000以上,相当于40~100本图书的价格,而功能却未见明显改进。再作一个对比,一台山寨版的7寸屏 MP4式电子书售价700元,虽然没有使用护眼的E-ink屏幕,但是可以阅读彩色读物,可以播放高清视频,可以玩游戏,当然也可以兼容盗版,这些功能都 让品牌阅读器望尘莫及。   虽然说,造成品牌阅读器物不美,价不廉的因素很多,可是,忽视消费者的需求是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阅读器终端的产品设计使出版商利益最大化了 利润、版权保护、技术易行,却没有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价格、兼容性、多功能。如果无法大幅度提升性价比,目前的不佳口碑会让中国的电子阅读器失去 未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想想某些出版集团推出的阅读器,年初上市轰轰烈烈,到年底就成了浮云! 在线平台背后的野心   应该说,在线电子书平台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这个领域已经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最近一两年,国内实力强大的数字出版商纷纷涉足其中,招兵 买马,搭台唱戏,努力创建自己的网络地盘。在线平台是链接上游内容供应商与下游终端读者的传播枢纽,其在电子书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已成为业内共识。可以 说,在未来五年,得平台者得天下,对优质平台的掌控将成为电子书业竞争制胜的关键。   作为数字出版的技术供应商,北大方正很早就创立了内容平台番薯网。目前,番薯网正在整合图书搜索与电子商务,从而构建出版社与读者之间的网络桥 梁。作为硬件厂商,汉王的发展重心也已经由硬件逐渐转向平台。由于电子书硬件产业的进入门槛较低,随着行业发展,竞争会越发激烈,实现高额利润的难度会越 来越大。所以,汉王力图通过正版内容服务来增强终端产品卖点并获取更大利润。作为数字出版的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提出了自己的云出版概念与规划。这项 计划基于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模式,试图整合所有数字出版资源。不过,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定位所需要的技术模式、商业模式和文化模式却并不简单,难以一蹴而 就。   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网站百度创立了百度文库,试图通过出版社授权和互联网用户上传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一个中文在线分享文库。信息服务、开放获取和广告 运营成为百度平台的核心模式。以网络原创起家的盛大今年也推出了云中图书馆,从技术上看,它可以归入云平台的范畴;从理念方面看,它立足于开放、共 享、自由等互联网2.0精神,力图为所有内容供应者(正规出版商、工作室、原创作者个人等)提供一个B2C服务的平台。在云中图书馆,内容供应者可以自有 品牌,自主上传,自由定价。在数字出版行业之外,电子商务老大淘宝也看准了电子书这种虚拟商品,推出了以内容B2C、C2C交易为主的淘花网。相比以出版 社本版图书为内容基础的传统电子书平台,这些以原创内容为主、兼容版权图书的互动模式面临较多的政策约束和盗版风险,能否获得政策支持、解决版权争议,将 成为这类平台发展的关键。   尽管在线平台的概念五花八门,模式各有千秋,其成功关键却只有一个作为中间人,能否满足上下游的需求。换言之,就是平台能否让内容提供者看到前景 与利益,让读者看到方便与实惠。从整个电子书产业的发展来讲,平台的多元化竞争无疑是好事情。一方面,不同平台对上下游资源的争夺有利于整个产业建立一个 合理的价值体系,无论是内容的价值,还是终端设备服务的价值,都可以在平台竞争与让利过程中不断调整优化;另一方面,通过充分的优胜劣汰,能生存下来的是 真正优秀的平台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带动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升级。 版权纷争的乱与变   随着电子书产业规模的扩大,出版社等内容提供商越来越重视数字产品的收益,其版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最近一两年,版权纠纷、侵权诉讼似乎成了 电子书业最热门的话题。与以往对盗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忍气吞声不同,内容提供者无论出版社还是作者开始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版权权益。   从中华书局诉讼汉王侵权古本校注,到北大出版社状告腾讯提供盗版下载;从400位专家联合起诉超星,到出版社联盟与百度的版权纷争。对很多电子书运营 商或平台来讲,坐享免费内容资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与此同时,内容供应商在电子书模式中的分成比例也在逐年提高,目前,汉王的新平台将6成利润分配给 出版社,中国电信与出版社在天翼移动阅读平台的分成比例为55:45。这些变化反映出内容供应商的赢利意识在逐步增强,他们已经过了交学费的阶段,进入到 运营版权获取利润的阶段。从整个电子书产业链来看,内容价值被严重低估的现状将得到改善,这无疑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电子书产业的发展历程,技术为王和终端为王的阶段正在成为历史。对以技术见长的数字内容集成商来说(比如在线文库),免费内容的黄金时代 不复存在了;对终端厂商而言(比如汉王),低价获取正版内容的时代也将结束。很多出版人因此喜称内容为王时代到了,出版商等内容提供者将成为电子书产 业的赢家。这些论点有些过于乐观了:一方面,整体上讲,国内电子书的发展还远未到达这个阶段;另一方面,即便真正到了内容为王时代,商业出版商能否成为赢 家也是个未知数。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开放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正在引领一个知识共享时代。传统版权模式面临着巨大危机,而新型版权模 式,比如CC(Creative Commons,知识共享)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学者、艺术家和大众读者所接受。传统出版对版权的商业化运营在西方广受批评,因为它正在成为阻碍知识传播的一 个壁垒,尤其在学术传播等公益性领域。回到国内的电子书产业,毋庸置疑,我们需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保障内容创造者的权益尤其在内容的商业运营方 面。同时,数字出版商也必须看到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更新版权观念,不要视免费为天敌,可以去尝试多元化的版权模式,并在新模式中找到赢利方式比如广告 植入或公益赞助。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4486 次阅读|1 个评论
2010年图书出版界风起云涌
gongshiliang 2010-12-28 21:17
2010 年图书出版界风起云涌 争议争执依旧大 收获收成依然多 【《新民晚报》记者:乐梦融 报导】 2010年图书出版界风起云涌:这是电纸书再动传统阅读奶酪的一年,又是车延高羊羔体引发争议四起的一年;是张悟本与他养生书也需要打假的一年,又是唐骏学历被剥去皇帝的新装其传记书下柜的一年:是盛大、百度官司风云对决的一年,又是年初公布一纸限折令,年终当当、京东两大网店却悍然打响价格战的一年 电纸书列强争霸 电子阅读,是今年出版界当仁不让的主角话题。2010年,随着手持阅读器销量上扬,价格下降,数字阅读的格式兼容等数字出版的大理念大方向都在这一年中逐步理顺。 这一年中,洋和尚iPAD穿着炫目的外衣虏获大量果粉的心;汉王电纸书也已拥有了百万用户,汉王书城书目也膨胀至15万种。中国的数字阅读能否追随电子商务和搜索的后尘,像淘宝和百度那样以逸待劳,在未来中或许能够找到答案。内容之争也被公认成为电子阅读器在未来最核心、最激烈的竞争。 羊羔体步入文坛 中国文学最高奖之一的鲁迅文学奖在今年评选中,诗歌奖得主、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的口语化作品《徐帆》引起网友热议。有网友戏称车延高的诗为羊羔体,并在网上掀起仿写高潮,而业界更戏称梨花体谢了,羊羔体红了。 对此,现身颁奖礼的车延高表示,网络关心诗歌是好事,但不要只看那些是是非非,重要的在于诗歌本身。 张悟本原形毕露 被称作京城最贵中医、中医食疗第一人的张悟本涉嫌违规经营,神医光环褪下成了江湖骗子,而他所著的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也随之在上海各大书店纷纷下架,或面临销售冰河,甚至遭遇退货退款的呼声。 张悟本事件成为近年来养生书由盛转衰、热潮退去的标志。 学历门皇帝新装 曾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及盛大集团总裁的打工皇帝唐骏出版《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一书时,正是他以身价10亿元跳槽至新华都集团之际,他也因此成为很多中国人羡慕的商业领袖。然则,随着打假斗士方舟子爆料唐骏学历造假和媒体报道的逐步深入,网友对唐骏学历的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近九成网友表示无法容忍有影响力的商业领袖不讲究诚信,从《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到《打工皇帝唐骏》,名人自传最终销售跌停,同类书刊的滞销给出版业一记重击。 折扣大战伤了谁 年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和中国新华书店协会联合制定的《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声称要打击高定价、低折扣的行业陋习,最后仅成一纸空文。 岁尾之时,当当网和京东网两家实力雄厚的综合性B2C电子商务公司终于打起了肉搏战,图书首当其冲成了炮灰,你方降价,我又优惠,一场恶性循环由此迸发。资本大战迫使出版商更片面地追逐金钱效益,追求畅销图书,而不是精神文化上有追求有品质的图书,对整个社会文化大环境的损失更不能用金钱估量。 版权官司终引爆 年终,盛大文学、互动百科、当当网等众多网站和出版社宣布加入起诉百度的阵营,史上最大规模著作权保卫战全面引爆。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表示,百度的做法对整个文学产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自己曾发出多达十余次的通知要求删除侵权内容,却得不到只字片语的回复。这种对待正版内容商的冷漠态度激起了众怒:若阻击无效,明日之文学就是今日之MP3。作家继续廉价,作品继续被盗版。此处不是盛大文学一家之独角戏。恳请各界关注,施以援手。让业界看到了图书维权的决心与希望之光。 罗氏藏书现光芒 岁末,藏书界的大事莫过于上海图书馆正式宣布与瑞典藏书家罗闻达签约,引进了全部罗氏藏书。这批珍贵藏书收录了1477年到1877年间的1551种西文汉学著作及手稿,将欧洲学者400年间研究中国文化的重要作品包罗无遗。被业内人士誉为西方图书界有可能出让的最佳收藏。
个人分类: 科技期刊|2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google reader 小技巧-获得最大阅读视野
smilesun 2010-9-28 23:42
明天开讲及时信息获取技术,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介绍RSS,阅读器会介绍google reader。 使用GR时,你可能会希望获得最大阅读视野,F11 加上f可以帮你实现。 在GR中,f 键是隐藏GR的工具栏,而F11是浏览器的全屏,两者结合可以获得最大阅读视野。 两个键的先后次序不影响实际效果,再依次按下两个键恢复初始状态。
个人分类: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4774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关于第三代图书馆的几点思考
wlp8631 2010-9-22 20:13
关于第三代图书馆的几点思考 ( PPT 文字版) 程焕文 中山大学图书馆 2010 年 7 月 21 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礼堂 1. 关于图书馆代的划分 1.1. 历史时期断代 (1) 古代图书馆( 1840 年以前)、近代图书馆( 1840-1911 ,或 1840-1949 )和现代图书馆( 1911 ,或 1949 ) (2) 古代图书馆( 17 世纪中叶以前,第一代图书馆)、近代图书馆( 17 世纪后期至二战结束,第二代图书馆)、现代图书馆(二战以后,第三代图书馆) 1.2. 管理方式断代 第一代图书馆,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图书馆;第二代图书馆,以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为主的现代图书馆;第三代图书馆,以网络化管理为主的当代图书馆。 1.3. 网络技术断代 Web1.0 Web2.0 Web3.0 Lib1.0 Lib2.0 Lib3.0 2. 关于图书馆断代的再认识 2.1. 图书馆的断代标准 信息资源 + 服务模式 2.2. 三代图书馆的划分 第一代图书馆:纸质信息资源 + 图书馆自动化技术 第二代图书馆:纸质信息资源 + 数字信息资源 + 互联网 第三代图书馆:纸质信息资源 + 数字化信息资源 + 互联网 + ? 3. 中国式的第三代图书馆 24 小时城市街区图书馆 2008 年 4 月 7 日,深圳图书馆城市街区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该系统在结构上由硬件设备(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读者服务系统、监控与管理系统、物流系统、资源系统等构成,在功能上集送书上门、自助借还、图书馆资源查询、预约借书、申办图书馆证、图书馆宣传等为一体,可自由布局在深圳市的每一个角落,扫除图书馆服务的盲点,体现了集数字化、人性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新型图书馆发展模式。 2008 年,毫无疑问,必将是中国最值得记忆的一年。这一年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 30 周年和举世瞩目的中国奥运年,而且也是中国图书馆建设继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之后开始迈入第三代图书馆的一年! 24 小时城市街区图书馆在全国的推广。 设想一下 : 如果 24 小时城市街区图书馆将来可以借出的不仅是纸本图书,而是手持阅读器或者平板电脑,那将是什么情形? 4. 便携式的第三代图书馆移动图书馆 移动图书馆是指依托无线移动网络、互联网,通过手机、手持阅读器、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移动设备开展信息资源服务的新的图书馆发展模式。 移动图书馆 = 手机图书馆 + 手持阅读器 + 平板电脑 4.1. 手机图书馆 2005 年 6 月上海图书馆率先开通了全国首家手机图书馆。 上海交大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等图书馆纷纷跟进。 主要功能 : OPAC 服务、短信参考咨询、信息检索 iPhone :手机的发展无限量 3G 技术:可以阅览馆藏书刊? 4.2 .手持阅读器 亚马逊于 2007 年推出 Kindle , 2009 年推出 Kindle 2 及大屏幕的 Kindle DX ,依靠优秀的类纸阅读体验和相对丰富的电子书内容资源,成为电子书市场的开启者。自亚马逊 Kindle 创造的销售神话敲开电子书市场的大门后,方兴未艾的电子书已经呈现出风靡全球的态势。 目前,市场上流行着索尼的 Reader Daily Edition 、 Barnes Noble 公司的 Nook 、 Hearst 集团的 Skiff Reader ,汉王的汉王、方正的文房,津科的翰林,金蟾的易博士等多款电子阅读器。 随着可弯曲电子纸及彩色电子纸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阅读器厂商与出版商、新闻集团、网络运营商、图书馆等方面合作的加深,电子阅读器具有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 2008 年 9 月 9 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第二期工程竣工,新馆开馆时,推出了与金蟾公司合作的手持电子阅读器服务,提供 80 部手持电子书阅读器,每部阅读器内预装 500 本电子图书。 可登录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资源平台,下载的电子图书总量约 19 万种、 38 万册,年鉴 1000 余种。但是,手持电子书阅读器仅限馆内使用,当日归还。 2009 年 3 月,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推出电子阅读器 易博士 M218+ 试借服务,读者把易博士借回家后,要借书时只需要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输入自己的上图读者证卡号或者身份证号码进入 e 卡通,就可以在电子资源列表中选择下载自己想借的书籍。这是国内图书馆的首次尝试。 4.3. 平板电脑 平板电脑的优势在于除了阅读电子书,还有上网、多媒体娱乐和文字处理等其它功能,且屏幕更大。 苹果发布 iPad ,并与企鹅、哈珀科林斯等出版集团进行合作,电子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5. 结语 第三代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种预测、趋势或者理想。 正因为如此,第三代图书馆给了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 也许纯粹的第三代图书馆将会是完全的数字信息资源 + 互联网 + 新的服务模式的形式。 也许第三代图书馆根本就不是我们今天所能想象的图书馆。
个人分类: 科研点滴|2165 次阅读|0 个评论
iPad来了
mapletian 2010-4-6 21:43
可能没有哪个公司能像苹果这样,每发布一款产品都能引来无数的追捧,同时也伴随着数量相当的批评,但苹果依然我行我素,几天前,终于正式发布了其最新产品iPad,这无论对于Kindle还是国内的众多电子阅读器的厂家来说,都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不仅如此,对于上网本、平板电脑的厂家也一样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iPad是什么?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大号的iPod Touch,也可以说它是一款平板电脑,甚至说它是一个没键盘的上网本,但是谁都没法说清楚iPad到底是什么。乔布斯大爷就这样,总是会带给大家一个四不像的东东,长得异常漂亮,在某些方面有异常漂亮的功能,但似乎又要和微软对着干,往往缺少主流的、常用的功能,让人又爱又恨。 下面是转自iPad中文网的有关iPad的优缺点对比,或许对你的选择有些帮助: iPad的优点: 光滑、轻薄、银黑相间。 极佳的电子书与期刊阅读设备。(Mossberg 认为比 Kindle 强) 能运行所有 iPhone 程序。 大屏幕能做很多事情,比你想象中的还多。(这个优点属于过度假设) 如果主要用来上网、记笔记、SNS、收发 E-Mail、浏览期刊图书、收看视频,那么 iPad 很适合你。 速度超快且轻,屏幕很亮反应灵敏,软件很容易就能上手,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 Pogue 认为 iPad 有资格成为一个新的门类。 以 Mossberg 的经验,iPad 比任何笔记本和上网本都轻都薄。(吓!) 有一个大且亮丽的 9.7 寸显示屏占据了前脸的绝大部分。(大家都知道) 喇叭音质不错,且附带麦克风。 电池续航强劲,在 Mossberg 的不间断视频播放测试中,iPad 取得了 11 小时 28 分钟的成绩,比官方宣称的 10 小时还要长,而且在此期间还开着 Wi-Fi 和后台邮件下载。 iPad 的速度:「巨快」。 输入快且准。 Safari 很出色。 观影、相片、听歌、读书、游戏「令人满意」且「充满乐趣」。 总的来说,同款程序的 iPad 版比 iPhone 版更好,但价格也更贵。不过也有免费的程序。 Photo 程序引人注目,更像是 Mac 级的软件。可以当做数码相框。 Mossberg 表示 iPad 是他所见过最棒的「报纸阅读器」。 iBook 优于 Kindle 且不伤眼。(Mossberg) iBook 有文字搜索功能。 简单的扩大屏幕却带来颠覆性的体验,使「地图」成为真正之地图。 没有捆绑合约,设置里有订阅数据服务的入口。 索尼和任天堂要开始紧张了。 预期在开售日会有 1000 款软件上架。 iPad的缺点: Pogue 说 iPad 本质上是放大版 iPod touch。 没有物理键盘。(我觉得把这个当做缺点好可笑) 没有摄像头。 没有 USB 口。 没有多任务。 随机不配耳机。 编辑长文档不便 无 Flash。 不可换电池。 不可升级闪存容量。 站不住。 iWork 导出到 Office 文档会有问题。 iPad 比 Kindle 重。 大多数人得用两手才能抓住 iPad。 iBook 不能做笔记。店内首发的 6 万本书比 Amazon 少。 邮件程序无法创建本地文件夹,也无法依照某些规则来重排邮件。 邮件程序不支持群组功能。 Safari 没有标签功能。 Wi-Fi 版没有 GPS。 不适合播放宽屏视频。 Pogue 认为虽如此,iPad 仍无法挽救新闻和图书行业。 iPad 很快就会让人觉得沉重。 无法在其他设备上阅读在 iBook 商店购买的书,即便在 Mac 和 iPhone 上也不行。 屏幕一关,指纹立现。 阳光下难以阅读。 Pogue:「iPad 正常体位下打字极为不便,转过 90 度后也只是刚刚可用。虽然可以购买 70 美元的键盘接口,但便携性也降低了。」 Pogue:「问题在于,花更少的钱,你就能获得拥有全键盘、DVD 光驱、USB 插口、SD 卡槽以及摄像机的笔记本电脑。」 许多 iPhone 程序会在屏幕上出现盲点问题。 Skype 看不到视频。 Pogue:「iPad 不是笔记本电脑,不适合内容创作之用。」 Pogue:「iPad 极其适合消费内容 读书、听歌、看视频、上网、发电子邮件等。」 你得投入 iTunes 的怀抱。 还需额外购买 29 美元的相机连接套件才能导入照片。 Baig:「很多人还是更需要传统的电脑。iPad 上无法编辑视频,虚拟键盘发发邮件写写便条还是可以的,但我可不想经常用它来写文章。」 iTunes 不带 Coverflow。
个人分类: 关于出版|5540 次阅读|1 个评论
WinDjView--Djvu阅读器
热度 5 zuozw 2009-8-1 08:58
Djvu是一种用于保存图书的文件格式,和Acrobat PDF有相似之处。   DjVu是由ATT实验室自1996年起开发的一种图像压缩技术,已发展成为标准的图像文档格式之一。它的原理是把图像分离成前景层和背景层进行压缩。通过将文字和背景分离开来,DjVu可以用高分辨率来还原文字,使锐利边缘得以保留,并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辨性;同时用较低的分辨率来压缩背景图片,从而使整个图像的质量得到了保证。一般常见的JPEG、PDF、TIFF压缩技术都无法同时达成高分辨率及较小的图像档案。但DjVu的压缩技术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DjVu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图书档案、古籍数字化,政府单位、金融档案单据的电子化管理,加工制造业相关说明书、维修手册、图纸等的电子化,城市建设,地图等。同样一本书,Djvu格式的比PDF的小很多。我电脑上搜集的书籍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DjVu格式。详细介绍请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69557.htm 一般使用WinDjView来阅读,WinDjView是一种快速,紧凑和强大的DjVu阅读器与标签的Windows界面,采用了免费DjVuLibre库来解码DjVu文件。电子图书阅读软件,可以阅读、打印 .DjVu 和 .DjV 格式的文件,并可导出页面图片及文本。从菜单中依次选择View-Language-简体中文可转换为简体中文语言环境。 WinDjView下载 再推荐两个转换工具 1、 DjVu转换PDF 。(或者在WinDjView选择打印,打印机选择Adobe PDF,生成PDF文件 ,感谢 刘畅师兄 提供) 2,PDF转DjVu(由于不能上传大附件:分两部分上传,下载完两个部分后解压即可) PDF2DjVu-part1 PDF2DjVu-part2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27757 次阅读|15 个评论
Google Reader,文献阅读好帮手
woodenson 2009-6-8 20:29
今年四月有幸参加四川南充的兽类学大会,会议的《 3S 技术与野生动物生境评价》沙龙期间,大家谈起文献阅读的技巧,我说最近在用 google reader ,感觉不错,向大家推荐。于是,受沙龙的组织者委托,在此做个 google reader 的介绍。其实,我也只是一个初学者,班门弄斧之余,也望大家指正。 Google reader 说白了其实就是一个在线的 RSS 阅读器,你可以通过关键词订阅相关的新闻、期刊等等。查了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1644.htm ),上面有关于 RSS 的介绍如下: RSS( 也叫聚合内容,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是一种描述和同步网站内容的格式,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资源共享应用。可以被称为资源共享模式的延伸。 RSS 阅读器 : 目前, RSS 阅读器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大多数阅读器是运行在计算机桌面上的应用程序,通过所订阅网站的新闻供应,可自动、定时地更新新闻标题。在该类阅读器中,有 Awasu 、 FeedDemon 和 RSSReader 这三款流行的阅读器,都提供免费试用版和付费高级版。国内最近也推出了几款 RSS 阅读器:周博通 , 看天下,博阅。另外,开源社区也推出了很多优秀的阅读器, RSSOWl ,它不仅是完全支持中文界面,而且还是完全的免费软件! 第二类新闻阅读器通常是内嵌于已在计算机中运行的应用程序中。例如, NewsGator 内嵌在微软的 Outlook 中,所订阅的新闻标题位于 Outlook 的收件箱文件夹中。另外, Pluck 内嵌在 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中! 第三类则是在线的 WEB RSS 阅读器,其优势在于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就可以获得 RSS 阅读的便利,并且可以保存阅读状态,推荐和收藏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提供此服务的有两类网站,一种是专门提供 RSS 阅读器的网站,例如国外的 google reader ,国内的鲜果、抓虾;另一种是提供个性化首页的网站,例如国外的 netvibes 、 pageflakes ,国内的雅蛙、阔地等。 对于上面所讲的前两类,我不是很熟悉,这里我只谈谈在线 RSS 阅读器。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跟紧国际潮流是必须的,否则你搞了半天研究,终于完成了,这时才发现,别人已经做完了,那你就是做了无用功。所以,通过在线的 RSS 阅读器,通过相关期刊的订阅跟踪,你可以很方便的掌握科研动态,了解最新的科研信息。 那么,如何使用 google reader 呢?其实非常简单,两步。首先,你需要一个 google 的帐号,如果没有,注册一个,如果有了,直接登录 http://reader.google.com/ 。第二步,订阅杂志。 Google 强大的搜索功能,可以帮助你很轻松的搜索到相关的 feed ,你可以直接在左栏中点击添加订阅,然后输入关键词,点击添加。比如,输入 zoology ,点击添加,右侧栏中就会显示出与 zoology 相关的期刊或者新闻,如图 1 。然后,你可以简单看看每个 feed 的介绍,选择合适的进行订阅。由于不同的期刊发稿量不同,所以,可以结合你自己的相关期刊,了解一下这个 feed 的有效程度。在右栏绿色的订阅地址后有一个每周帖子数,就代表了这个 feed 的大概有效程度。比如,我常看的 journal of zoology ,为月刊,每个月大概十几篇文章,每周的话就是两三篇。而有些每周几十篇的,很可能只是新闻报道,而不是研究论文,而有些每周 0 篇的,就不要订了,没有更新。 Google reader 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利用文件夹对订阅的内容进行归类。比如,我将行为学的期刊归为一类,生态学的归为一类,等等,这些操作都在管理订阅中进行。这些操作很简单,细节我就不再赘述了,界面如图 2 。 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些常用的生态学的 feed 地址,大家可以直接添加。 Nature: http://www.nature.com/nature/current_issue/rss/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rss/current.xml PNAS http://www.pnas.org/rss/recent.xml Ecology: http://www.esa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toc-rssissn=0012-9658 Ecological Monographs: http://www.esa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toc-rssissn=0012-9615 Ecology Letters: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mi=gh3l6ai=sijc=eletype=etocfeed=rss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rss/journal/117960113 Conservation Biology: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rss/journal/118487636 Behavioral Ecology: http://beheco.oxfordjournals.org/rss/current.xml Journal of Ecology: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mi=gh3l6ai=s0jc=jectype=etocfeed=rss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Evolution, and Systematics: http://arjournals.annualreviews.org/action/showFeed?ui=3fuscmi=3fuohai=shjc=ecolsystype=etocfeed=rss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http://feeds.feedburner.com/trendsee American Naturalist: http://www.journals.uchicago.edu/action/showFeed?type=etocfeed=rssjc=AN Oikos: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mi=gh3l6ai=1d0jc=oiktype=etocfeed=rss Functional Ecology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ui=0mi=m5j0gai=10yjc=fectype=etocfeed=rss Global Change Biology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ui=0mi=m4kzsai=txjc=gcbtype=etocfeed=rss New Phytologist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ui=0mi=m4kzsai=zmjc=nphtype=etocfeed=rss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action/showFeed?ui=0mi=m4kzsai=t3jc=jpetype=etocfeed=rss PLos Biology http://biology.plos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rssissn=1545-7885type=new-article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http://www.esa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toc-rssissn=1051-0761 在你订阅好所有的杂志后,你每天只要打开 google reader ,就可以掌握相关研究的最近动态了。另外, google reader 还可以通过关键词进行文章订阅,许多数据库,如 Elsevier ScienceDirect 中,特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也可订制 feed ,保持更新通知。但我还没用过,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试试。
个人分类: 动物研究|10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4 0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